•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傳播學基本概念范文

        傳播學基本概念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傳播學基本概念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傳播學基本概念

        第1篇:傳播學基本概念范文

        羅映純,華南師范大學文學院編輯出版系講師,暨南大學新聞學在讀博士。

        自1985年我國首設編輯學專業以來,該專業就一直承受著自創設以前就存在的“編輯無學”觀念的審問與質疑。盡管曾有過很多支持的聲音,如1983年胡喬木寫信至教育部,要求在幾個高等學校試辦編輯學專業,他認為“并不是一般基礎課學得好即能勝任編輯”。同年,著名科學家錢學森在一次講話中提到“編輯工作是一門科學,要創立編輯學”,然而,在近30年的發展中,編輯學專業從面臨困境到逐步找到自己位置,確實經歷了非常艱難的探索,而作為專業基礎的理論課程――《編輯學概論》,其承受的困惑之重尤甚。

        一、角色之惑:理論課還是實踐課

        在編輯出版學專業的課程設置中,專業模塊包括3個板塊的設置:編輯理論、編輯史、編輯實踐。三大板塊課程互相配合,各司其職,形成完整的專業課程體系。然而,長期以來,實際教學中的《編輯學概論》,無論從教材內容看,還是從實際授課看,都存在這樣一個問題:到底是理論課還是實踐課?如果是理論課程,其理論內涵又體現在哪里?

        教材是人才培養過程中傳授知識與技能的載體,也是教學的基本依據。長期以來,《編輯學概論》教材理論內涵薄弱,與編輯專業應用類教材區別不大,失去其本有的意義。

        第一本冠名“編輯學”的教材是1949年廣東國民大學新聞學系李次民教授著的《編輯學》,廣州自由出版社出版。該書共22章,其中有19章的篇幅大量講述新聞紙的編輯知識和方法,同時又特設3個專章,分別講雜志編輯的理論知識和基本方法,以及報紙文藝副刊的編輯特征和藝術方法。顯然,這本編輯學教材的內容側重于編輯的知識與技能。考慮到當時編輯專業尚未建立,理論內涵的單薄尚可理解。

        編輯出版學教材在20世紀80年代我國高校開辦編輯出版專業以后,有過4次較大規模的出版,[1]所出版教材中,編輯學理論教材的基本情況如下:黑龍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葉再生《編輯出版學概論》(1988年);遼海出版社只有《出版學概論》,沒有涉及普通編輯學理論的教材;河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王振鐸《編輯學通論》(1989年);蘇州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潘樹廣《編輯學》(1997年)。

        此外,還有一些其余時間出版的教材,如向新陽的《編輯學概論》(武漢大學出版社,1999年),方毅華的《編輯學概論》(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7年),吳平的《編輯學原理》(武漢大學出版社,2011年),邵益文、周蔚華的《普通編輯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等。

        從內容分析,以上教材與應用類課程教材的區分不明顯,學理不足的問題較為突出。可以選取幾本主要的教材進行分析(見表1)。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編輯學理論教材的主要內容與基本體例基本沒有變化,一般由基本原理與實際操作內容組合而成,并且以實際操作內容為主。這種狀況,雖然是編輯出版專業應用性特點的反映,但也說明長期以來該專業理論思想滋養匱乏,這種現象給授課帶來一些困惑:如何確立該門課程的主體地位?如何避免與其他課程尤其是實踐課程的低層次重復?

        正如20世紀80年代我國新聞學對傳播學的理論吸納讓新聞學的研究視野豁然打開一樣,傳播學理論的滋養,同樣也可以讓編輯理論走出一直難以擺脫的形而下的境地,煥發新的生命力。

        從本質來說,編輯活動是一種傳播行為。遠古時期的編輯活動主要在于收集、選擇和整理文獻資料,使之便于儲藏,同時也使之利于當時的統治階級和上流社會人士閱讀,無疑,這種活動與傳播有很密切的關系。大眾媒介社會興起以后,編輯活動的傳播特性就更加明顯。2007年,河南大學王振鐸先生“編輯學是中國特色的傳播學”“編輯與出版本是傳播媒體的內容和形式兩個方面”的主張,[1]正是考慮到編輯活動本質上是一種傳播行為而提出來的。此視野一打開,編輯學就不再只局限于組稿、選稿、編審、校對、發行等具體流程的研究,而提升到了人類傳播行為的層次。

        在近10年的編輯理論教學中,當我真正把視野投向人類傳播行為這一層面的時候,《編輯學概論》的教學,從內容到體系都有了不同于以往的思路,并且找到了該門課程自身的立足點:這是一門普通編輯學,而非具體編輯工作的編輯學。我主要從以下方面來努力貫徹這一思路:

        1. 教材選取。編輯學理論教材有幾十甚至上百種,但真正具有內在完整體系和理論內涵的教材不多,大多是流于實踐操作的泛泛之談。對眾多教材作了比較后,我選取了王振鐸先生的《編輯學原理論》(中國書籍出版社2004年修訂版)。該書擺脫了《編輯學通論》(1989年版)中的陳舊思路,建立了一個全新而完整的理論體系,并有意識地體現了對編輯活動作為一種傳播行為的思考。全書除了結論和附錄外,主要內容大致可分為編輯概念論、編輯原理論、編輯管理論和編輯教育論4個模塊,系統地闡述了普通編輯學(或曰理論編輯學)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把全部的編輯實踐活動作為一個整體來研究”“在各種專業編輯理論的基礎上歸納眾多編輯活動的共同特征”[2](于友先語,見該書序),避免了其他教材就事論事、拘泥于具體編輯工作的缺點,真正體現了一本概論教材高屋建瓴的眼光。

        因為該教材針對的是本科高年級學生,在給大二學生開設該課時,我把河南大學出版社的《編輯出版學概論》(張天定編著)作為配套教材。該教材核心內容與《編輯學原理論》一致,但在具體章節設置與內容表達上,抽象思辨色彩沒有后者強烈,更適合本科低年級學生接受。

        2. 內容安排。考慮到授課對象為本科低年級學生,并且編輯出版屬于應用性專業,在實際授課中,我對授課內容作了適當調整與補充。

        “編輯概念”與“編輯原理”是該門課程的重中之重,在課時安排上,我給予了充分強調,分配了整個課時(36課時)的1/3(12課時)。在“編輯概念”一章中,除了闡述清楚編輯概念的三個不同階段――“收藏編輯”“著述編輯”“出版編輯”外,我還引入了學界對“編輯”與“出版”關系的爭議這一內容,供學生思考探索。在“編輯原理”中,安排了8個課時,從符號、訊息傳播、文化建構3個維度講授“符號建模原理”“訊息傳播原理”“文化締構原理”,使學生真正懂得普通編輯活動的內涵。作為一種傳播行為,它通過對符號的恰當使用,選擇和傳播各種訊息,從而最終建構起整個社會的精神文化大廈,它不是任何具體的編輯活動可以替代的,高于具體的編輯活動,但其原理又體現在各種具體的編輯活動中。

        其他章節的設置則充分考慮知識的承接性。如在“編輯概念”之前,我增添了“編輯活動”一章,概念是對實踐的抽象,使學生對編輯活動的歷史有所了解后,能更好地理解編輯概念。此外,在“編輯原理”后,我增添了“編輯素養”一章,讓學生了解編輯基本的職業素養與倫理道德。最后,考慮到與實際操作課程的銜接性,我補充了“圖書媒體簡介”“期刊媒體簡介”“報紙媒體簡介”3個章節。在這3章中,我避免了其他教材的不足――對具體編輯方法與技巧過多強調,而只從宏觀角度介紹3種媒體的基本知識、特點與發展狀況,讓學生有所了解即可,為他們即將進入實際操作課程的學習作些鋪墊。因為專業必修板塊已開設相應課程如《報紙編輯》《期刊編輯》《圖書編輯》,如果在理論課中過多講授實際操作,一是失去了理論課的意義,二則造成與實際操作課程不必要的重復。至于電視、廣播、網絡媒體則略去不講。因為紙質媒體歷史悠久,其基本編輯原理與規律其實同樣適用于聲像媒體,例如在“符號建模”“訊息傳播”等原理的講授中,電視媒體與廣播媒體的傳播符號、傳播形態,就有詳細的分析。

        以上內容,構成了一個完整而系統的課程體系。

        3. 視野引導。專業概論課都帶有導入性,能幫助學生掌握該門學科的性質、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與規律、基本倫理規范,為后面的專業學習打下基礎。

        從歷史發展來說,編輯活動的最初對象是檔案文獻與圖書,這種思維延續到今天,形成了一種狹隘的編輯觀。在《編輯學概論》的教學中,我強調學生要打破狹隘的圖書媒體觀念,把目光投向更大的社會與傳媒視野中,并以這個視野為背景,來觀照自己感興趣的媒體。

        例如,借鑒傳播學“5W”模式,我們可以對編輯出版學獲得更新也更深入的認識。“5W”模式1948年由美國政治學家拉斯韋爾提出來,在這個模式中,“誰”(who)是傳播者,在傳播過程中擔負著信息的收集、加工和傳遞的任務。傳播者既可以是單個的人,也可以是集體或專門的機構。“說什么”(Says what)是指傳播的訊息內容,它由一組有意義的符號組合而成,符號包括語言符號和非語言符號。“渠道”(In which channel)是信息傳遞所必須經過的中介或借助的物質載體。它可以是諸如信件、電話等的人際媒介,也可以是報紙、廣播、電視等大眾傳播媒介。“對誰”(To whom)就是受傳者或受眾。受眾是讀者、聽眾、觀眾等的總稱,它是傳播的最終對象和目的地。“效果”(With what effects)是信息到達受眾后在其認知、情感、行為各層面所引起的反應,它是檢驗傳播活動是否成功的重要尺度。由“5W”模式引出了傳播學五大研究領域――“控制研究”“內容分析”“媒介研究”“受眾研究”和“效果分析”,這五大研究領域,也非常適用于分析編輯出版學的讀者、作者、編輯、出版物等話題。同時,這5個研究領域,融匯了社會學、符號學、政治學、歷史學、人類學等理論與方法,以這樣一種視野來觀照編輯出版的話,我們能夠超越傳統思維的狹與局限,也能彌補應用性專業在理論思辨上的不足。事實上,這五大研究領域,給新聞學與廣告學也帶來了很大的啟發,新聞學界與廣告學界的研究者也承認傳播理論的融入,拓寬了這些學科的視野。

        結 語

        編輯出版學是應用性專業,它的實踐應用性在近些年一再被強調,在課程方案的設計中,一些實際操作課程、與市場對接的課程,也受到了很大的重視。但在對市場與實踐強調的同時,我們常常忽略了另外一種現象:學生思考能力下降,視野狹窄,在一些要求較高的工作單位發展后勁不足。

        其實,各種技能技巧的背后,最終還是思想與方法的較量。提升學生的思辨能力,拓寬他們的視野,在今天浮躁的市場時代尤顯重要。這也是我在教學編輯學理論課程中所追求的理想之一。

        參考文獻:

        第2篇:傳播學基本概念范文

        所謂廣告學是關于各種社會組織進行成功廣告活動的方法和策略的學科,是對廣告發生、發展的規律以及相應的廣告理論的揭示。廣告學具體研究以下問題:

        (一)廣告發展的歷史

        在廣告學所涉及到的研究領域,要對廣告產生、發展和演變的歷史過程中每一階段廣告現象進行剖析,以探索廣告發展的歷史必然性。

        (二)廣告人與廣告人培養

        廣告學要對廣告活動中的主體策劃者,即廣告人的問題進行研究。廣告人在廣告業中存在了上百年時間,對于廣告人的界定、廣告人的素質分析和廣告人的培養,都與廣告發展緊密相聯,也是廣告學科進一步完善的重要問題。

        (三)廣告組織

        廣告組織是進行廣告活動的職能性部門和職業性機構的統稱。廣告組織的性質、設置的必要性和內部運行機制,對于廣告活動的開展都會產生直接的影響。如何規范廣告組織,使其更好地適應廣告活動,為廣告學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

        (四)廣告計劃

        廣告活動的有序化開展,直接依賴于廣告活動的計劃情況。基于廣告調查圍繞廣告目標所制定的廣告計劃是廣告活動的前提保證,又是檢驗廣告成功與否的標準和依據。界定廣告計劃的內容和范圍,成為廣告學必不可少的內容。

        (五)廣告策略

        廣告策略具體包括廣告定位、廣告創意、廣告文案。這是廣告表現中的核心與靈魂。這些問題在廣告學的大學科范圍,都以重要專題形式加以研究。

        (六)廣告媒介

        廣告是一種傳播信息的活動,在傳播時;不同媒介的優缺點以及對社會公眾的影響力,會對廣告效果產生很重要的影響。廣告媒介分析研究,就是指對各種大眾傳播進行分析,以根據不同媒介的特點,選擇相應的媒介或媒介組合策略,有效地傳播特定的廣告內容。

        (七)廣告管理法規

        廣告作為一種經濟活動、傳播活動,必須遵循相應的法律法規。這既對廣告活動本身是約束,又是對廣告活動行為合法的正當保護。在世界范圍內,各個國家都陸續制定了廣告法規,從宏觀上管理國家的廣告行為。我國也于1995年正式實施廣告法,從而使廣告管理活動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各國廣告管理法規在內容規定上不盡相同,但在具體規定上許多是具有相互借鑒意義的。

        二、廣告學的性質

        廣告學是從20世紀初開始出現的一門邊緣科學,是一門既涵有社會科學,又涵有自然科學性質和心理科學性質的綜合性的獨立學科。在對廣告學與經濟學;市場學、,管理學、美學、心理學、公共關系學、文學藝術等的既聯系又獨立的分析中,可以勾畫出廣告學性質的輪廓。

        (一)廣告學與經濟學和市場學

        廣告學是市場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廣告學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而不斷完善與成熟。經濟學和市場學中揭示的許多規律,廣告活動照樣適用,也必須遵守。廣告現象又是市場經濟中存在的重要現象,它服務于市場經濟,推動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經濟學和市場學的研究成果可直接用于廣告學,而廣告學理論的發展又影響到經濟學和市場學的理論演變,每一次廣告學理論的突破都對社會經濟產生了重大影響,促使經濟學和市場學對新問題、新現象的研究。

        (二)廣告學與傳播學

        廣告學與傳播學的聯系最為密切,甚至在許多研究成果中,都把廣告學視為傳播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廣告學不同于傳播學。第一,廣告學以廣告現象為自己研究的出發點,傳播學以信息傳播為自己研究的出發點。廣告的目的是通過傳播廣告信息而誘導社會公眾,傳播學中信息傳遞的目的是與公眾進行交流。第二,廣告的媒體是大眾傳播媒介;而傳播的媒體既可以是大眾傳播媒介,也可以是自身傳播媒介和組織傳播媒介。第三,廣告講究突出重點信息,強化形象,可以采用多種藝術形式進行形象塑造和文案設計;傳播講究的是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第四,廣告追求廣告效果,注重投入產出效應;而傳播追求的是信息到位。第五,在約束機制上,廣告信息傳播受到廣告法規的限制和保護,廣告信息一旦失真、失誤要受法律制裁;一般的信息傳播大多不受到什么約束,即使失真、失誤往往并不負任何責任,法律也并不追究。

        (三)廣告學與管理學

        廣告活動作為一種社會活動、經濟活動和傳播活動的綜合,在其活動中必然要求以管理行為來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制。廣告學借助于管理學的理論和方法指導廣告工作,以達到完善廣告學的理論體系并指導廣告實務。

        (四)廣告學與心理學

        廣告作為說服社會公眾的藝術,它與心理學有著密切的關系。心理學提供了人的心理構成的機理和心理活動的特點和性質,廣告借助于心理學的理論和規律才能達到說服的目的。一則廣告從確立主題、構思內容到選擇媒介,無不體現廣告學與心理學的結合。甚至一則廣告的版面設計、文字語言多少、辭義準確度、刊播媒體、背景材料等,都要求心理學理論體現于其中。

        (五)廣告學與美學、文學和藝術

        廣告要利用各種文學和藝術手段來達到廣告的目的,它與文學和藝術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文學、藝術可以通過其特有的形式去影響、傳達、感染,甚至支配人們的感情,有時乃至改變著人的觀念和行為。廣告作為一種特殊意義的藝術形式,正在吸收美學、文學和藝術的理論方法,逐步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方式和規律,不斷推動廣告美學理論、廣告藝術和廣告活動的發展。

        (六)廣告學與公共關系學

        在現代信息社會中,廣告和公共關系都是運用一定的傳播媒介,宣傳自身、樹立形象。廣告學與公共關系學既相互聯系又有一定區別,各自具有本學科存在的質的差異性和規定性。

        1.廣告學與公共關系學的差異

        首先,廣告學與公共關系學出現的先后時間不同。廣告學先于公共關系學而成熟和系統化。廣告學產生于20世紀初,是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和心理學已由普通理論向實驗階段轉變而產生,并受到傳播手段多樣化和現代化趨勢的直接推動。而公共關系學作為一門學科是在20世紀20年代后隨著經濟領域高度社會化和商品化、政治領域和文化傳播手段現代化的發展而形成。廣告學的產生和發展推動了公共關系學的形成和發展。其次,廣告以樹立產品形象為核心,目的在于促進產品銷售。而公共關系學以樹立組織形象;提高組織知名度和美譽度為核心,目的在于樹立組織的整體形象。最后,廣告一般是一種單向式的傳遞訴求信息,以影響人們的觀念和行為。而公共關系活動是呈全方位和雙向溝通模式,充分顯示組織的宗旨、實力、信譽和社會責任,造成一種全面的社會輿論,影響公眾,使其對組織產生良好的總體印象。

        2.廣告學與公共關系學的聯系

        在現代社會中,廣告學與公共關系學出現了諸多領域的融合與交叉。首先,公共關系必須在許多時候利用廣告的形式來宣傳自身,樹立自己的形象,廣告也在不斷地吸收公共關系的思想來調整、修正、完善傳統的廣告活動。傳統的廣告往往直接訴求自己產品信息,而現代廣告則開始以樹立產品的形象為側重點。其次,公共關系和廣告在傳播組織信息時,是從不同角度傳遞給公認有關組織的不同信息,但目的都是為組織整體目標服務,從而樹立組織及產品服務的完整形象。最后,廣告學與公共關系學出現融合趨勢。

        三、廣告學的學科任務

        廣告學作為一個獨立的學科,其學科任務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廣告學應該以探索框架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廣告法律

        廣告學的首要任務,就是立足于我國國內實際,基于我國現有的經濟發展水平,注重我國民族文化實際,探索適合我國現階段和未來一段歷史時期里廣告活動的規律,框架符合于我國國情的能夠行之有效的廣告學體系。

        (二)規范廣告基本概念和范疇界定廣告理論內在邏輯

        在我國目前廣告活動中,對于廣告和廣告學中諸多的基本概念和范疇,常常眾說紛紜,在廣告理論的內在邏輯的界定上,往往各執一辭。在廣告實務中,大量存在著“重視覺設計、輕文案創意”的現象,似乎廣告活動就是色彩、點、線、面的問題。因此,這些問題的根本解決,必須使廣告學成為一門有嚴格概念、范疇和嚴謹理論邏輯的學科,以科學化的理論規范廣告行為,從而使廣告理論和實務達到有序化和規范化。

        (三)抽象成功廣告案例和優秀廣告藝術

        廣告學是一門實踐性、操作性極強的學科,廣告學應該時刻注意廣告活動實務,從廣告實踐中抽象、概括和歸納出具有對實踐指導意義的廣告理論。在廣告學的研究上,我們要做到既要宏揚民族文化,挖掘傳統文化中優秀的廣告表現方法和技巧,又要積極學習國外成功的廣告經驗和理論。

        (四)從理論上指導廣告實務提高廣告事業的水平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廣告業和其他行業一樣,也得到了迅速發展。從總體上看,目前從事廣告經營活動的廣告創作和主創人員,在綜合知識背景上、技能素質上,尤其是對于現代廣告理論的掌握上,常常顯得力不從心。這必然限制了我國廣告業的發展。改變廣告界現存的人員素質較差、廣告水平較低的現狀,應該成為廣告學的任務之一。

        總之,廣告學的學科任務應該是在立足于我國國情的基礎上,從廣告活動的現實出發,吸收各種成功的廣告經驗和理論,規范廣告學的概念和范疇,完善廣告理論體系;探索在我國現階段和未來一段時期里行之有效的廣告規律;推動我國廣告事業的發展,促進我國的經濟繁榮。

        三、 廣告學的研究方法

        根據廣告學自身的性質 ,在學習和研究廣告學的過程中,應該采用以下幾種方法:

        (一)比較借鑒法

        所謂比較借鑒法師把廣告學的概念、范疇以及相關的廣告理論,進行比較性研究 。借鑒成功的廣告和廣告思想從而探索出規律性認識的方法。

        (二)具象觀察評析法

        具體觀察評析法,就是要對自己所見所謂的廣告做到捉摸一番、思考一下分析其優與劣,成功與失誤,提出自己的觀點和見解,不斷積累自己對廣告的感性認識。

        (三)定性與定量結合法

        在廣告活動和廣告理論中,應該在廣告的確定與評析上,學會運用定量化的內容來界定其確定性。要把統計的方法應用于廣告之中。堅持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就是要尊重廣告效果客觀事實,尊重社會公眾認可標準的觀念。

        (四)理論與實際操作結合法

        廣告理論必須運用于廣告實際,在實踐中以廣告效果來評判和修正、完善。廣告理論必須以廣告實踐來檢驗,而且只能用廣告實踐來檢驗。廣告理論的是與非、優與劣絕對不能用純粹邏輯方法來推論。從概念到概念,從理論到理論研究廣告現實,而無視實在的活生生的廣告世界的人,其理論往往只能為空中樓宇。堅持理論與實際操作相結合的方法,是培養自己廣告思想的基準。

        第3篇:傳播學基本概念范文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西方傳播學與信息觀念的引入,我國新聞界開始從最基礎的概念來修正、重構新時期的理論體系。概念準確是科學研究最起碼的要求,作為最基本的邏輯起點的概念混亂,必然導致理論上的混亂。①因此,本文欲從新聞定義的研究范疇開始,通過對新聞本體的探究,借鑒并分析學者給新聞下過的定義,試圖給新聞一個較為完善的定義。

        定義的范疇

        新聞定義綜述。新聞的定義據不完全統計有170種。國外更有學者聲稱有300多種,可謂眾說紛紜。根據學者對新聞定義的研究,可以把目前的新聞定義整理為四大類。

        一是“事實說”。如徐寶璜1919年在《新聞學》一書中稱:“新聞者,乃多數閱讀者所注意之最近事實也。”

        二是“報道說”。如1943年在《我們對于新聞學的基本觀點》一文中提出:“新聞的定義,就是新近發生的事實的報道。”

        三是“傳播說”。如王中1981年在《論新聞》一文中指出:“新聞是新近變動的事實的傳播(布)。”

        四是“信息說”。如寧樹藩1984年在《論新聞的特性》一文中寫道:“新聞是經報道(或傳播)的新近事實信息。”

        四類定義從不同的角度闡述了新聞的概念。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新聞學理論界雖然表現出空前的繁榮,但是對于新聞的定義這一基本概念的研究范疇尚未有明確的界定,多數學者大多從新聞的屬性和新聞實踐的具體要求出發,研究新聞的應有之義,卻忽略了研究的范疇。

        范疇(category),是反映事物本質屬性和普遍聯系的基本概念,是人類理性思維的邏輯形式。②各門具體科學都有自己的范疇體系,新聞學理應有自己的研究范疇。

        大眾傳播――默認的研究范疇。目前新聞學理論界所說的“新聞”,通常指的是在大眾傳媒環境下的新聞,研究的范疇主要是指大眾傳媒條件下的新聞實踐,新聞指的是大眾傳播渠道中傳遞的事實或信息。也就是說,只有進入大眾傳播媒介渠道的新聞,才是新聞事業所要研究的對象。在現代新聞實踐過程中,傳播者是播音員、報刊發行人、電視主持人等,傳播渠道是大眾傳播媒介,包括四大傳統媒體(報紙、雜志、廣播、電視)和被稱為第五媒體的網絡,接收者是有普遍意義的“大眾”,而新聞,是傳播者通過大眾媒介向“大眾”傳遞的特殊信息。新聞的定義在這里是產生于新聞事業的實踐中的,事實經傳播者進入大眾傳播渠道,通過媒介進行報道被受眾獲知后,新聞就形成了。新聞是按照如下過程形成的:事實發生及時報道受眾接受新聞形成。③因此,“報道說”默認了這樣的研究范疇:在大眾傳播的范疇之下研究新聞的定義,只有經過大眾媒體報道了的才是新聞,但是這個定義范疇失之偏窄。

        研究范疇是傳播,而非大眾傳播――新聞本質屬性的要求。現實生活中,新聞無處不在,它不僅存在于大眾媒介上,而且廣泛存在于人際交往和各種社會關系中。能被稱為“新聞”的事實信息應該具有新聞屬性,比如重要性、顯著性、時效性、趣味性等。我們把這些屬性稱為“新聞性”。沒有新聞性,事實將永遠是事實,不會成為新聞,更不會成為報道。

        “報道說”認為,變動產生新聞,但是并非所有的變動都能成為新聞,只有媒體報道了的才是新聞。劉建明教授在《當代新聞理論》中說:報道與否不能決定事實是不是新聞。問題在于:是先有報道還是先有新聞?“報道說”認為新聞是后于報道的,只有報道了,新聞才隨之產生,不被報道的事實信息是不會成為新聞的。筆者認為,是先有新聞,然后才有報道。

        客觀世界存在各種各樣的“事實”,其中的一些事實千變萬化、不同尋常,處在變動中,具有新聞的屬性,我們稱之為“新聞”,在這些“新聞”中,非常有限的一部分被選擇用于“報道”中。由此觀之,新聞產生于事實中,報道是大眾傳媒對新聞的選擇性傳播。新聞是新近發生的事實的報道的說法,縮小了新聞定義的外延和研究范疇,時間上也顛倒了新聞和報道的出現順序,因此是不盡合理的。

        因此,只有厘清研究的范疇,才能給新聞以一個更完善的定義。而這個范疇,恰恰是傳播,而非大眾傳播。這種傳播,可以是大眾傳播、群體傳播、組織傳播、人際傳播,甚至可以是人的自我(內向)傳播。新聞在人與人之間的流動、傳播是容易理解的。對于單個人來說,新聞的自我傳播就是個體對“什么是新聞”、“這則新聞對自己有什么影響”、“新聞價值”的一種判斷。

        新聞的本體――信息

        20世紀40年代“三論”(信息論、系統論、控制論)的創立和廣泛應用,對我國的新聞改革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信息是物質運動規律的總和。從哲學的角度說,信息是事物運動的存在或表達形式,是一切物質的普遍屬性,實際上包括了一切物質運動的表征。傳播學研究的信息是在一種情況下能夠減少或消除不確定性的任何事物,它是人的精神創造物。④新聞產生于事實之中,但不等同于事實,新聞的本體應該是信息而不是事實。

        事實與信息的區別。信息是對客觀世界的一種反映,就新聞而言,就是對各種事物的變化和特征的最新反映。新聞屬于意識形態領域,是人們對物質現象的反映,是對事實的加工,不等同于事實,在本質上是一種信息。這種“加工”,可以是媒體的采、編、播、報;也可以是個體對于新聞的價值判斷,通過自我的內向傳播來實現。

        事實與信息的區別在于:事實是從本體論,即“有”或“無”的角度提出問題,強調客觀事物運動變化的實際過程,是一種客觀存在,要求主體的認識與它完全符合。信息的概念則從認識論,特別是從人的實踐的角度提出問題,指的是能消除人們認識上不確定的東西,也是一種客觀存在。

        新聞與信息的聯系與區別。新聞既不是報道,也不是事實,它是一種信息,一種關于客觀世界最新變動的信息。信息是物質運動的表現形式以及人類對它的認知或表述。⑤客觀世界每時每刻每分每秒都在發生著變化,當這種變化被人類感知、認識,進入了人類的認知系統,便轉化為人類主觀世界的認知信息,人類就會對它進行綜合、加工、儲存或傳播。⑥新聞與信息的聯系在于,它是萬千世界諸多信息中的一種。它來自客觀事實,但不是客觀事實本身,而是對客觀事實的感知、認識和反映。

        新聞與信息又是有區別的。什么樣的信息才能成為新聞?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信息的供給與需求同樣龐大。與此對應的是越來越個性化、多樣化的信息服務,比如廣告信息、生活服務信息等。新聞則更偏重于在某一范圍內盡可能地影響更多的受眾,滿足受眾普遍的認同需求,產生一定的社會效應。因此,新聞是一種時效性較強的、提供給普通受眾群體的一種特殊的信息。

        新聞――一種有新聞價值的信息。什么是新聞價值?首先,價值是一種能夠給人或社會帶來積極意義的東西。劉建明先生認為,所謂新聞價值,是指受眾接受新聞活動中滿足其需要所表現出的效用。⑦新聞價值是客觀的,它是新聞信息中固有的屬性,無論人們是否意識到和承認,它都客觀地存在并發生著作用。另一方面,新聞價值又是主觀的。它必須經過受眾的檢驗才能顯現出來,也就是說,新聞價值只有在新聞到達受眾后才能實現。因此,新聞價值是一種新聞本身固有的能夠給受眾帶來積極意義的特性。

        如何正確定義新聞

        定義有不同的方式,如詞法定義、情境定義、內涵定義、外延定義、實質定義等。通常使用的定義公式是:被定義概念=屬+種差,即把某一概念包含在它的“屬”概念中,并揭示它與同一個屬概念下的其他種概念之間的差別,即“種差”。按照“屬+種差”的定義公式,筆者的新聞定義是:新聞是新近發生變動并對主體有意義的信息。新聞的屬概念是“信息”;在“信息”這一屬概念下,“新聞”和其他信息的差別是“新近發生變動并對主體有意義”。新聞的本體是信息前文已做了詳細分析,這里要說明的是“新”是新聞的最鮮明特征,新聞失去了“新”,便難以成為新聞而將成為“舊聞”,其次,對主體的意義表明了新聞的價值。新聞總是被不同的社會群體或個人需要,才能顯示出它的生命力。

        注釋:

        ①④⑥姚福申主編:《新時期中國新聞傳播評述》,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②楊鑫輝:《中國心理學思想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③劉九洲:《新聞理論基礎》,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⑤百度百科,“信息”詞條,http://baike.baidu.com/view/1527.html?wtp=tt。

        ⑦劉建明:《當代新聞學原理》,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第4篇:傳播學基本概念范文

        【關鍵詞】網絡傳播課程 平頂山學院 課程改革

        一、網絡傳播課程教學現狀

        出現于20世紀末期的網絡傳播,相對于以報紙、廣播、電視為代表的傳統媒來說,是一種以多媒體、網絡化、數字化等技術為核心的新的傳播形式。其雖然起步較晚,但隨著互聯網的普及,電信網、廣播電視網和互聯網的相互滲透立足于多平臺上進行多落點、多形態的傳播整體模式的出現,發展速度和影響范圍卻遠遠超過之前的傳統媒體。據上海交通大學輿情研究實驗室的《2010中國微博年度報告》報告顯示,一種傳播媒體普及到5000萬人,收音機用了38年,電視機用了13年,互聯網用了4年,微博用了14個月。網絡傳播的迅速發展,使得熟悉網絡傳播的方式、掌握網絡傳播規律,且具備搜集、判斷信息能力的專業化網絡新聞工作者成為媒體炙手可熱的人才。與此同時,網絡傳播也成為當下教育界關注的新熱點,各高校的新聞傳播學院紛紛關注網絡傳播研究和人才培養,先后開設相關專業。華中科技大學于1998年,創辦了我國第一個網絡新聞傳播班。北京廣播學院于2000年,開設了中國第一個網絡傳播學院。隨后,清華大學傳播系開設了新媒體研究專業,招收研究生。中國人民大學在新聞專業本科生中開設了網絡傳播課程。武漢大學在報紙新聞學、廣播電視新聞學以及廣告學之外,新開設了網絡傳播專業。除此之外,各高校相繼成立了網絡傳播的研究中心,如南京大學網絡傳播研究中心,華中科技大學網絡傳播與新媒體發展研究中心等。由此可見,網絡傳播學在高校的課程設置上多起于省部級一本院校,網絡傳播專業教育上任處于初步發展階段,網絡傳播研究和人才培養具備廣闊的發展空間。

        平頂山學院是位于河南省平頂山市的一所地方綜合性院校,在其長期的辦學歷程中,確立了“文理滲透,博學專長,教學與實踐結合,理論與技能統一”的辦學理念,致力于培養具有理想信念和獨創精神,經過良好的訓練的、基礎實、能力強、素質高、有社會責任感,能夠創造幸福生活和服務于社會的應用型人才。 基于學院的地域性和辦學理念,使得其下屬的新聞與傳播學院在設置網絡傳播學課程教學改革中也致力于以培養新聞傳播領域的網絡媒體應用型人才為己任。作為地方院校的平頂山學院,其下屬的新聞與傳播學院于2007年,開設了網絡傳播課程,由最初面向新聞學方向的專業選修課,課時6學時,到面向播音與主持藝術方向的專業選修課和廣播電視編導方向、廣播電視新聞學方向的專業必修課的并行設置,課時36學時,經過六年的發展,課程設置取得了一定進步,但課程的教學的實施中還需要根據地方院校的特色和學生的層次進行相應改革。

        二、網絡傳播課程教學內容及問題

        由平頂山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所設置的網絡傳播學教學大綱顯示,其作為新聞傳播類專業的基礎理論課程,通過對網絡傳播學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基本觀點的系統學習,使得學生能比較全面系統地了解網絡傳播的特點、規律,掌握網絡新聞寫作、頁面編排等相關知識,進而培養和提高學生正確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其具備從事網絡媒體相關工作的初步能力,能較快適應媒體的工作要求。

        針對平頂山學院地方院校的辦學特色和辦學理念,以及網絡傳播課程教學大綱要求,該課程在教學內容上分為網絡傳播實務和網絡傳播理論兩部分。第一部分的網絡傳播實務,內容分為:網絡傳播的基礎技術、網絡信息制作與、網絡新聞編輯、網絡互動組織和網絡公關與廣告傳播。該部分涉及的內容偏向技術操作方面,且涵蓋的范圍較為廣泛。在教學過程中,如順利完成此部分內容的講授,需要學生對網絡基礎知識有一定的認識和掌握,并在此基礎上,通過案例教學和課堂練習的方式教學內容,實現教學目標。如何讓具備文科背景的被授課學生能夠輕松、容易地掌握所學習的知識,如何在授課過程中凸顯此部分內容的實踐性特色,如何增強學生的相關動手能力,都是該課程教學改革中擬解決的關鍵性問題。第二部分的網絡傳播理論,內容分為:網絡的屬性與傳播形態、網絡傳播的典型形式、網絡中的新聞傳播者、網絡傳播的受眾、網絡傳播的效果和網絡傳播的社會影響。該部分的授課內容可以說是對傳播學理論的繼承和發展。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學生回顧傳播學的相關理論,并結合網絡傳播的特點,針對熱點問題、典型現象進行分析,從而完成對相關理論的學習。如啟發學生運用把關人理論、使用與滿足理論、議程設置理論等傳播學中的經典理論,分析網絡傳播過程中諸如網絡紅人、人肉搜索等典型現象,通過課堂討論、分組辯論等形式完成相關理論的學習。學生在具備傳播學等相關基礎課程學習的前提下,能較好地掌握此部分的知識,但如何結合網絡傳播自身的媒體特點去把握其傳播規律,如何解讀基于網絡傳播基礎上的新媒體、新形式的傳播規律,增強學生的思辨能力和分析能力是教學改革中擬解決的又一關鍵性問題。

        三、網絡傳播課程教學改革和對策

        在網絡傳播教學過程中,落實平頂山學院所設定的培養綜合應用型人才的這一培養目標,解決課程教學中擬解決的關鍵問題,需要注重課程教學中的改革,采用積極有效的方法解決問題,并實現目標。

        引入案例教學法。案例教學法最早由美國哈佛大學所倡導,后廣泛應用于管理學、法學、醫學等實踐性較強的學科,自20個世紀90年代傳入我國,目前成為教學改革的熱點之一。案例教學法有效地縮短了理論和實踐之間的距離,通過對案例的解析,使得學生通過自主參與的方式來獲得相關經驗,從而得出相關理論知識,突出學生的主導地位,注重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和思辨能力。在講授網絡傳播理論部分中的網絡新聞傳播者、網絡傳播受眾和網絡傳播效果等知識點時,先引入當前網絡上出現的熱點現象、熱點問題的典型案例,如網絡上盛傳的各個版本的2012末日言論,以及這種言論影響下的媒體反應和受眾反饋等,然后組織學生思考并討論這一熱點現象中所蘊含的傳播規律,從而完成對相關抽象理論的學習和掌握。

        采用多媒體教學。多媒體教學是現代教育技術的一種典型方法,其注重通過先進的技術手段和生動的表現方式組織課堂內容,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實踐、發現和體驗,進而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和實踐能力。在課件制作中,以PPT演示、視頻、音頻相結合的輔助形式,為學生提供更為直觀、豐富的授課內容,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學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關知識點。如在講授網絡新聞制作與中,網絡圖片、網絡音頻的格式的大小和選擇的知識點時,可采用不同格式的圖片、音頻之間比較展示和同等格式的圖片、音頻之間比較展示的方式完成,使學生認識到選擇網絡圖片格式取決于圖片的清晰度和大小。通過多媒體教學的方法,讓學生對圖片、音頻格式一目了然,更為容易地掌握所學知識點。

        增加實踐教學環節。實踐教學是鞏固、加深理論知識的有效途徑,是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掌握科學方法和提高動手能力的重要平臺。完成網絡傳播課程的實踐教學環節,需要遵循特色性原則、實用型原則和混合型原則,具體表現為在授課過程中,較好地把握平頂山學院的地方院校特色和其設定的綜合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采用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結合的一體化混合實踐教學模式。可針對網絡傳播課程第一部分內容的實踐性特點,在授課過程中,增加網絡實驗室教學實踐環節。具體落實為,課程學時設置上,按照一定比例分配,教室授課時段和實驗室實踐時段。如網絡新聞編輯、網絡頁面設計部分的學習,如果單純地依靠教師講授,而缺乏相應的學生實踐,則很難落實相關知識點的講授,也不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可以先由教師講授相關知識點,然后由學生針對所學知識點在網絡實驗室進行相關練習,在練習過程中,教師可以隨時給予相應的輔導,通過“理論到實踐,實踐再到理論”的練習模式,來進一步強化學生所學知識點,培養其實踐動手能力。

        通過案例教學法、多媒體授課及實踐教學,使得學生全面了解、并掌握網絡傳播學課程的相關知識點,培養和提高學生正確分析和解決網絡傳播中實際問題的能力。結合平頂山學院的培養目標和其地方院校的特色,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

        【參考文獻】

        第5篇:傳播學基本概念范文

        信息論中有關“冗余”的基本概念

        1949年,香農和韋弗發表了題為《傳播的數學理論》(The Mathematical of Communication)的著名論文,該論文提出信息及其一系列概念,使之成為信息論的奠基之作。香農把“信息”定義為:用于消除不確定性的東西。在此基礎上,香農提出了一般傳播系統簡圖以及“熵”、冗余信息、噪音等相關概念。對“熵”的概念進行闡釋有助于“冗余”的理解。

        1.“熵”的概念

        早在19世紀60年代德國科學家就將“熵”引入了物理學。從物理學角度出發,“熵”是熱力學第二定律中的一個物理量,也可以說“熵”就是系統內部分子熱運動混亂程度的度量,這就是“熵”的物理意義。這個定律還表明:物質和能量只能沿著一個方向轉換,即從可利用到不可利用,從有效到無效,從有秩序到無秩序。當系統處于有序狀態時,“熵”最小;當系統處于無序狀態時,“熵”最大。①

        信息論的創始人香農從熱力學中借用了“熵”的概念。在信息理論術語中,信息與物理科學中的“熵”非常相似――它是對隨機度的一種測量。“熵”是指一種情境的不確定性或無組織性。②簡而言之,在特定條件下的信息的“熵”值越高,它的組織程度和預測性就越低,那么不確定性、隨機性就越大,包含的信息量就越多。繼而會使受眾接收信息的難度加大。

        2.冗余的概念

        在信息論創始人、數學家香農與韋弗一起提出的傳播數學模式中,他們把信息傳播過程中為克服躁音而必須重復的信息稱作“冗余信息”。影響信息從信源傳遞到信宿的因素有傳播渠道的容量和噪音兩個。為了抵消傳播渠道中的噪音,達到有效的傳播,就必須在傳播過程中加進“冗余信息”。傳播過程中的噪音越多,就需要越多的“冗余信息”。所以,“冗余信息”是傳播者有意加進的“已知”或“可預計”的內容。③

        適度冗余與廣告傳播

        1.廣告中的冗余信息

        根據廣告的內容是否與產品直接相關,可以簡單地將廣告信息分為兩類:和廣告產品直接相關的信息以及與廣告產品不直接相關的信息。前者是廣告主重點表達的目標信息,后者則是冗余信息。

        由于廣告投放的載體不同,所以根據不同的媒體特性,廣告信息的內容也不盡相同,冗余信息的構成要素主要涉及以下幾個主要方面:第一,語言及文本信息。廣告中的語言主要包括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廣告語一般風格簡潔、凝練,朗朗上口,容易為受眾記憶。因此,廣告語一般采用口語化的形式,使受眾更快更直接地接受信息。例如李寧廣告中的“李寧,一切皆有可能”,其中“李寧”是有效的廣告信息,其余的為冗余信息。第二,圖像信息。圖像是廣告中經常使用的一種手段,因其直觀化、形象化的特點,能夠有效地吸引受眾的目光。廣告制作者將廣告主題置于圖像之中時,有利于增強受眾對廣告產品的記憶;但是在電視及其它新媒體上,為了使廣告的主題更好地得到表現,或解釋廣告主題中難以理解的部分,或增強廣告的表現力和吸引性,或襯托一種氛圍等,制作者往往在其中添加許多主題之外的元素豐富主題。第三,音樂信息。在能夠承載聲音的媒體中,音樂在廣告中幾乎無所不在。在這里可以將廣告中出現的音樂分為兩類,一種是與主題有關,直接表現主題;另外就是對廣告起輔助作用的,作為背景音樂襯托氣氛。后者即是冗余信息。

        2.冗余信息帶來的廣告效果

        廣告作為傳遞消費信息的特殊形式,利用不同的媒體,迅速、廣泛地向廣大受眾傳遞有關信息。因此,廣告傳播效果如何,對企業活動以及受眾心理及行為都能產生一定的影響。而本文討論的冗余信息,則影響甚至決定廣告是否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

        一般來說,根據受眾對冗余信息是否排斥,可以簡單將其分為易受的和反感的冗余信息。對于易受的冗余,指廣告中合理出現并能讓受眾從中獲取有興趣的信息的部分。比如百事可樂的系列廣告,其受眾主體是年輕人,在廣告中出現的音樂、明星等流行元素都符合年輕人的審美及價值取向。看這樣的廣告可以感受到目前的流行風尚,滿足年輕人的進步需求,同時企業也被賦予一種活力的象征;反感的冗余在極大程度上挑戰受眾的視聽極限,引起逆反的作用。例如恒源祥的“十二生肖”的廣告,不斷重復的廣告語使大多數人知曉這個品牌。但是,冗余信息的大量存在,挑戰受眾耐心,易使受眾降低對品牌形象的估值,而企業也可能遭受不必要的損失,可能造成品牌價值的貶損。因此對于廣告主而言,合理地運用冗余信息,把握好冗余信息的“度”是非常必要的。

        3.適度冗余的測定

        冗余信息和廣告傳播的效果是息息相關的。冗余信息在信息整體中所占的比例,稱為“冗余度”, 它是相對于信息的一個概念,常被視為非信息符號量,即冗余量與總符號量兩者之比。其計算公式如下:

        冗余度=非信息符號量/總符號量×100%

        從公式了解到,如果廣告信息的冗余度過低,在信息傳播的過程中容易受到噪音的干擾,從而不能將廣告信息有效地傳達給受眾;如果冗余度過高,有效信息所占的比例過小,則有可能混淆受眾視聽,影響傳播效果。這就要求我們在實際的電視廣告傳播活動中把握好“度”,遵循適度原則。冗余信息也有正負面影響,可以把冗余分為適度冗余和過量冗余。在廣告傳播過程中,適度的冗余信息幫助受眾理解接受廣告內容。但是,過量的冗余信息不但不能起到便于受眾理解的作用,反而會使受眾在信息中迷失,信息得不到清楚、準確地表達,單位時間內傳播的信息量也會減少。

        然而,在實際的傳播過程中,冗余度的測量并非易事。傳播學中的個人差異理論說明,由于人的知識水平程度的差異導致人對來自信息的刺激會有不同的反應。每一位受眾都有其特定的文化背景、特定的媒介訴求,為了達到傳播效果的最大化、理想化,就必須針對不同受眾,采用不同的信息冗余度。

        適度冗余在廣告傳播中的必要性

        廣告作為一種付費傳播,通過付費獲得在各種媒體上的時間與空間,因此對于廣告主來說,盡可能簡明地傳達目標信息才符合自身利益。但是廣告的內容往往是受眾不熟悉的產品信息,其中必然包含大量新概念或術語,編碼中刻意節省就會造成信息熵值的增高。廣告創作者利用冗余信息烘托目標信息,降低熵值,幫助受眾準確解碼,達到傳播目的。冗余信息還是廣告的附加值,對廣告主來說,不僅傳達除了目標信息之外的信息,還傳播了企業文化、塑造了企業形象。因此,廣告要遵循適度冗余的原則,多方位考慮受眾的需求,使冗余信息的“量”維持在一個合理的水平,運用科學的統計測量方法,克服廣告傳播過程中的噪音,以便更符合廣告主以及受眾的要求,獲得理想的傳播效果。

        注釋:

        ①馬連湘:《冗余信息與廣告傳播》,《廣告大觀理論版》[J],2006年第6期

        ②【美】沃納?賽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著,郭鎮之等譯:《傳播理論――起源、方法與應用》[M],華夏出版社,2000年版

        第6篇:傳播學基本概念范文

        信息是傳播學的基本概念之一,信息的外在形式是符號,或者稱作載體或媒介。語言是信息載體的最基本形式,是人類的第一種傳播媒介。[1]翻譯是一種語際傳播活動,是采用譯語媒介將原語載體所承載的原作信息傳遞給譯語讀者的過程。語言符號這一傳播媒介或載體所固有的本質特性和與其相關的各種動態的語用因素使翻譯受到一定的限制,不能達到對原文信息百分之百的傳輸。對此本文將從四個方面進行探討。

        一、語符分布不均衡對翻譯的制約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的陳力丹教授在《傳播學是什么》一書中指出:“只要存在差異,同時存在某種實際的或情感的需求,就必然發生傳播現象。”[1]這里強調的是差異、需求和由此而引發的傳播。完全相同的兩個人或完全相同的兩個社會(/團體/民族)是不存在的,在當今的世界和時代,不需要與他人交流的個人或完全封閉的社會也是極不正常或根本不可能存在的。因此,差異客觀存在,傳播無處不在。翻譯是溝通兩種不同語言文化的傳播活動,不同民族間的語言文化差異和他們之間的信息位差使得翻譯這一交流媒介成為必要,借助翻譯,不同的民族可以互通有無,信息共享,推動世界文明與進步。差異是翻譯這一傳播活動的前提,正如許均教授所言:“不同文化所特有的個性,則構成了翻譯的必要性,但同時又構成了翻譯的重要障礙。”[2]因此,差異既是翻譯的促發動因,又是翻譯的阻礙因素,這種翻譯障礙首先源自于所涉語言符號分布的制約。語言符號或語言媒介是有意義的代表物或象征形式,[1]每個民族語言都必然反映其所對應的文化個性或承載其特有的文化意義,世界上不同生態環境文化造成了語言詞匯分布不均衡,這種不均衡給譯者的翻譯造成了困難。例如,愛斯基摩人成年累月生活在冰天雪地之中,因而,其表達“雪”的詞語頗多,諸如“干雪”、“濕雪”、“飛雪”、“積雪”、“蓬松的雪”、“密實的雪”以及“落得很快的雪”和“慢慢落下的雪”等,而在英語中則僅有“snow”和“slush”兩個單詞,漢語中卻只有一個“雪”字。

        阿拉伯語言中有六百個以上涉及駱駝的單詞,歐洲語言中只有六個,[1]漢語中僅有一個。這種生活參照系的差異造成的語符分布不均衡或不對應現象是譯者翻譯中繞不過的難題,他只好退而求其次,采用描寫或解釋的方式進行翻譯,這種權宜之計的譯法無論在簡潔性還是在準確性方面都無法與原文媲美。又如,美國農業機械化程度高,農業生產發達,因此,相應的詞語應運而生,反映農場企業大公司性質的拼綴詞agribusiness(agriculture+business)就是很好的例子,它表達的是“從事農、林、牧、副、漁等生產經營活動,具有較高的商品率,實行自主經營、獨立經濟核算、具有法人資格的贏利性經濟組織。”[3]將此照字面直譯為“農業企業”,對中國讀者而言,此譯法在傳輸原語信息方面有所折扣,僅從譯文中漢語讀者無法知曉其真正的內涵,因為,中國的農業生產不同于美國的大農場型的生產,美國農業企業的特性、規模和經營方式等概念對中國讀者而言是陌生的,漢語中也沒有與此相對應的匹配詞,直譯不能充分表達agribusiness的實際所指和內涵。這就是語言媒介分布不均衡所帶來的翻譯障礙問題。因此,翻譯中所涉及的不同語言之間的詞匯分布不均衡使翻譯在文體、語氣、信度、效度或信息傳輸的有效性方面呈現出一定的限度。

        二、語符含義多變性對翻譯的制約

        字典中所列的詞語的含義是其最基本的含義,但在實際運用中,詞的含義會千變萬化,正所謂義隨境遷。例如:switch一詞通常用作“開關”之義,在鐵路上的意思是“道岔”,在桑拿浴中,birchswitch則是指的“樺木枝條”,用作抽打洗浴者的身體,以促進血液循環,同時,樺木香味也非常怡人。語言載體在傳播中的具體含義之多,其彈性之大,常常會使譯者始料不及,有些詞義在使用中令人捉摸不定,結果譯文往往在準確性方面不盡人意,有時甚至產生誤譯。下例可以說明語符含義的多變性所產生的翻譯限度問題。在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和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聯合引進改編的教材《步入商界》的第七單元中,英國Bibury玩具公司的銷售主管Kate去美國出差,在旅館的餐廳里點菜,其中有一道叫做PresidentialChicken的菜,Kate不知道這到底是一種什么菜,于是就有了以下她與侍者的對話:Kate:What’sinyourPresidentialChicken?(你們的總統雞是怎么做的?/你們的總統的雞都是些什么配料?)Waiter:OurPresidentialChickenwasespeciallycreatedforEx-PresidentGeraldFord.Itisstripsoffarmfreshbabypulletlightlysteamedandservedonabedofleeksgarnishedwithsnowpeas.Whatgoesreallynicewithit,wethink,isafluffybakedIdahopotatowithjustatadofsourcreamoryoghurt.[4](我們的總統雞原來是專為前總統福特而制作的一道菜。原料是農場飼養的小母雞,切成條后稍微蒸一蒸,下面墊以韭蔥,配以糖莢豌豆,就可以端上來供客人就餐了。

        另外,烘烤松軟的愛達荷州的馬鈴薯,加上少量的酸奶或酸乳和總統雞一塊兒吃,那味道就更美了。)PresidentialChicken的含義如此豐富,其所指內容并非這兩個語符所能傳遞,因此,引發了侍者如此詳細的解釋。在同一種語言內都造成如此之困惑,更何況譯成漢語?從傳播學的角度而言,“總統雞”傳遞的信息對中國讀者而言可謂極為有限,讀者需要知道其配料、燒法和此道菜名的來歷等,才能對此有真正的了解和得出切實的感受。在此具體語境下,presidential和其對應的漢語詞“總統的”超出了其基本含義范疇,與“chicken”一詞搭配,在美國的餐館英語語域中表達的意思為“wasespeciallycreatedforEx-PresidentGeraldFord”(原來是專為前總統福特而制作的)。也只有在這一語境中,presidential才有此含義,如果沒有侍者的解釋,僅從菜名中,任憑顧客或譯文讀者有多么豐富的語言知識和聯想,都無法得出其準確的所指含義。但是,作為一道菜名,應簡潔明了,不可如此冗贅啰嗦。因此,就翻譯而言,盡管“總統雞”簡潔,但它過于籠統,失之寬泛,信息傳播不夠準確,這主要是由于語言載體或語符含義在千變萬化的語境中所呈現的多變特質所致。因此,從以上討論可見,無論是英語原文還是漢語譯文,由于語符含義的多變性,presidentialchicken和其對應漢譯文“總統雞”在信息傳輸方面顯然都具有局限性,都是不得已而為之的表達或翻譯。#p#分頁標題#e#

        三、語符傳遞功能的有限性對翻譯的制約

        陳力丹教授指出:語言符號不能完全滿足使用者表達意思的需要,正所謂“意猶未盡”和“只可意會,不可言傳”。[1]表達事物的極端或極致狀態,我們經常會用“難以言表”來形容。翻譯中所涉及的原作者的意思或所要傳遞的信息可能會流露于原作的字里行間,僅從語言符號本身可能無法得以體現,這就關涉到意義表達或信息傳遞的模糊性問題,譯者因此在接收或接觸原作者的語言符號時,經常會難以定奪或完全準確地掌握原作者所欲表達的確切含義,因此就產生了所謂的翻譯的“不忠實”問題,人們一般都將這種情況歸咎于譯者的翻譯水平或功力,實際上,這種翻譯限度有時是語言媒介本身固有的本質屬性所決定的。語際翻譯這一傳播活動必須通過語言符號這一媒介,原作者“言不盡意”的表述與譯者“朦朧模糊”的接收怎能達到二者的“一拍即合”或“天衣無縫的吻合”這一理想境界呢?當譯者將自己的理解付諸于譯文文字時,其與譯文讀者之間的信息傳輸與接收也會遇到同樣的意義損失或扭曲的問題。例如,陳凱歌導演的電影“霸王別姬”被譯為“FarewellMyConcubine”,頗為人所垢病,英文詞concubine用在此不夠恰當,首先意思不準確,再者,譯文的雅和“譯味”都不夠,在此,在英文中找出一個比較合適的詞語從而拿出一個能與原文在文體、語義內容和語用效果等方面旗鼓相當的譯名的確不容易。語言形式和表達內容是不可分離的,漢語原文“霸王別姬”傳遞了豐富的漢文化內涵,英文無法以如此簡潔的形式再現之,對于這種不足,懂雙語的讀者一看即明了,但英文讀者對此缺失會全然不知,其體味和理解可能會是另一番景象。因此,就此例而言,英語符號在傳遞漢語豐富的文化蘊涵方面所表現出的蒼白與無力說明了語言符號傳遞功能的有限性對翻譯的制約。

        四、信息接收者的動態因素對翻譯的制約

        “傳播學里談的‘傳播’,是雙向、共享意義上的信息、知識的流動過程”。[1]譯本只有當讀者閱讀時才談得上傳播,翻譯作為一種傳播活動才有意義。作為信息傳播載體的語言符號被讀者接收時會產生各種不同的含義,其原因在于作為社會人,不同讀者的教育背景、知識水平、個人閱歷、穎悟能力等方面的差異會使他們對譯作的解讀千差萬別,每一位讀者與譯者對同一符號的理解與感受同樣也各不相同,因此,就語際翻譯而言,完全溝通的跨文化傳播是不現實的。關于“有多少個讀者,就有多少個哈姆萊特”的說法,是接受美學討論的話題,這方面的研究頗為豐富,在此不擬多加論述。但就翻譯傳播活動而論,同一原作會產生千千萬萬種解讀或“版本”,不同的譯者和讀者使然也。在傳播的過程中信息的損失、變形或扭曲在所難免,因此,傳輸媒介(語言符號)的動態解讀導致了翻譯的限度,但是過于強調信息接收者的動態因素對翻譯的制約往往會使人陷入極端的悲觀主義的泥沼,從而放棄翻譯所需的精益求精的努力。實際上,翻譯之所以可能是由于共性大于差異性。翻譯之魅力和可能性是基于人們對語言媒介所承載的共有(或共相)意義的認知,社會之所以能夠和諧發展,社會成員之間之所以能夠有效溝通與交流是基于人們思維與認知的相似性和共有知識以及對具體語言符號共有含義的正確理解。因此,翻譯傳播活動就是在這種共同共相中得以實現,但又在信息傳播接收者的差異中存有各種動態因素所導致的遺憾。所以,從傳播學角度研究翻譯的讀者接受因素,有助于客觀地認識翻譯,消除盲目的理想主義的翻譯觀,準確地把握讀者的期待與需求,切實提高翻譯傳播的效能,減少翻譯傳播中的各種噪音干擾,使譯作盡量貼近原作。

        第7篇:傳播學基本概念范文

        作者:張元萍

        字數:246千字

        定價:18.00元

        ISBN 7-5638-1359-4/F.793

        出版時間:2006.7

        內容簡介:

        本書是為金融專業本專科學生撰寫的既介紹金融產品(股票、期貨、外匯、權證等)基本概念和基礎知識,又側重于這些金融產品投資實務實戰演練技術與方法的教材。全書圖文并茂,內容簡明扼要,除了詳細說明相關軟件的使用方法和技術指標的分析方法等實用內容,又設計了各類金融投資產品投資的模擬實戰單元。學習本書,可以使學生基本掌握股票、期貨、外匯、權證等金融產品投資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是一本獨特的介紹金融產品投資實務的實驗教材。

        《預測與決策概論》

        作者:張桂喜 馬立萍

        分級、專業:本專科 經濟與管理

        定價:32.00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06.3

        ISBN 7-5638-1305-5/F.762

        內容簡介:

        預測與決策是管理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管理的關鍵在于決策,而決策的前提是預測。在環境日益復雜多變的情況下,如何科學地預測,進而合理地作出決策已成為當今管理人員必須具備的能力。本書通過實例、習題與計算機操作等介紹了多種國內外常用的預測與決策理論與方法,特別是應用EXCEL等常用軟件進行預測與決策的具體操作方法,使讀者在理解理論知識的同時能夠掌握具體的運用方法。適合高等院校經濟管理專業、統計專業及管理人員使用。

        《影視心理學》

        彭玲著/出版時間:2006年6月/定價:25.00元

        本書是一部關于影視創作和影視傳播方面的心理學研究專著,上編“影視再現中的心理影響”比較系統地探討了影視物理再現過程中的人的各種物理―生理―心理反應機制以及視聽思維特征;下編“影視傳播中的心理研究”則以審美認知理論、行為主義理論、心理分心理論以及人本主義理論等現代心理學理論為基礎,同時融入大眾傳播學來探討影視傳播活動中傳播主體的各種心理現象和行為規律。

        《建設高水平大學的思考與探索》

        國家教育行政學院編著/出版時間:2006年3月/定價:58.00元

        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高水平大學是我們黨和國家的重大決策,它對于增強高等教育綜合實力,提高我國國際競爭力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本書圍繞這一決策,為積極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高校發展道路作出了自己的努力,書中介紹了“提高大學校長領導能力 加快高校發展戰略規劃”、“深化高校教學改革 全面提高教育質量”等內容。

        《最新大學英語4級應試指導和全真模擬》

        裘正銓等編/出版時間:2006年4月/定價:30.00元

        本書是根據《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改革方案(試用)》和新頒布的樣卷編寫而成,全書分應試指導和全真模擬試卷兩部分,應試指導凝結了教師多年的教學指導心得,模擬題是從多年教學訓練中精選出并根據新樣題編寫而成,每套試題均給出精練的答題指導,以幫助讀者提高應試能力。

        三年制高職高專公共課規劃教材

        《實用語文》

        董小玉主編/出版時間2006年5月第2版/定價:29.80元

        本書具有如下特點:

        經典性與時代性結合。本書注意繼承與弘揚世界各民族的優秀文化,既選擇歷代傳誦的經典詩文,也選取思想性與藝術性強的當代文學作品,使選文具有強烈的時代感。

        技能性與發展性結合。本書分“泛讀”和“精讀”兩部分。為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除在每篇文章后設置思考與練習題外,還安排了單元練習,以閱讀技能和寫作技能的訓練為核心。

        審美性與實用性結合。

        《當代應用英語》

        蔣秉章主編/出版時間:2006年5月

        本教材嚴格遵循“以應用為目的,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的宗旨,與時俱進,特色鮮明:起點適當,適應高職學生的需求;“教、學、考”充分整合;教材設計緊跟時展;每冊學生用書附贈《Mini Dictionary》;革新傳統語法教授模式。

        《當代應用英語 練習與測試》(第一冊)

        出版時間:2006年5月

        本書是《當代應用英語學生用書》第一冊的配套練習冊,書中練習既可對該冊既有練習起到補充和增強的作用,也可作為學生以后參加《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做好鋪墊。

        《當代應用英語詞匯手冊》(學生用書)(Mini Dictionary)

        高職高專“十一五”規劃教材

        《應用寫作》

        張耀輝、謝福銓主編/出版時間:2006年5月/定價:25.00元

        本書敘述了行政公文、事務文書、財經文書、法律文書、科技文書、求職禮儀文書等六大類五十余種應用文體的寫作知識。簡明扼要,例文新穎,且有評析,便于學生模仿,很快掌握各種文體的寫作要領。

        《應用物理基礎》

        宣桂鑫主編/出版時間:2006年5月/定價:27.00元

        本教材始終貫穿終身教育理念,充分考慮學生后續學習與未來的職業生涯對物理知識的需求。全書由運動和力、守恒定律、熱學基礎、電磁感應和電磁波等10章及學生實驗組成。本教材的設計從物理教育的發展趨勢和高職學生的實際需要入手,注重物理知識與技術、社會的聯系。

        《體育與健康》

        第8篇:傳播學基本概念范文

        關鍵詞:會展;文化傳播;情境理論

        中圖分類號:G20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6)06-0080-03

        一、現代會展與文化的關系

        馬克思在《1857-1858年政治經濟學手稿》中認為,工業革命以來,社會由人的依賴關系的交往轉變為“以物的依賴性為基礎”的交往,人與人的交往以物(商品、貨幣)為媒介。而會展作為一種以物(商品、服務)為媒介在特定時空內集中性展示與交流活動,是圍繞特定主題的、以展館或會場為主要場所進行的。從19世紀倫敦首屆萬國工業博覽會、巴黎世博會等近現代會展活動伊始,會展的發展史都清晰地顯示了如下特征:展會中的“展品逐漸成為公共需求和所謂個人化選擇的影像,成為一種社會關系的心理投射。……也體現出了組織者所遵循的思想意識等,凸顯出會展精神、理念、價值等方面的內涵。[1]”可以說,會展不僅是展示具象的物品,實質上是進行符號展示與文化溝通,乃至依托城市、國家實力的競技舞臺,其目標在于促進參與各方的理解與共識。因此,我們說會展與文化、與意識形態的關系是密不可分的,從廣義上講,它是一種建立在符號互動基礎之上的文化交流與展示活動。

        而就策略層面來講,會展溝通過程中也離不開文化要素。作為社會多方參與的集中交流與傳播平臺,現代會展具有跨地域性和跨文化傳播的特征。依托發達的現代交通和媒介,它從傳統的靜態陳列或單向表述轉向多樣化、互動式的展示與溝通,旨在增進理解、達成共識。會展中的文化符號既是一種意義載體,又是聯結參與各方的“紐帶”,營造了有助于意義共享的“語境”。只有實現了價值共享,會展傳受雙方才有可能達成認知調和、避免文化沖突,會展活動才能實現其目的和效果。“會展活動長期孕育形成的觀念文化,即人類的心理結構、審美情趣、思維力式和價值觀念,是一種深層次的精神文化。……而這正是文化的核心部分,它直接受到物質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影響和制約。[2]”

        二、現代會展的信息傳播本質及文化語境的影響

        會展從傳播學角度來講是“以會展為信息交流的媒介,……它的運作過程始終伴以高密度的信息運動,它的活動結果就是信息傳播的效果”[3]。現代會展“在交流的層面上,主要涉及的是大眾傳播這個層面。即信息的發出者與傳播者(參展商)使用技術手段,把信息(參展商要傳達給觀眾的信息)傳送給信息的接收者(受眾)。[4]”在會展活動過程中,觀眾的期望與意義解讀,組織者、傳播者的展示與宣傳,都是在同一情境中發生的互動。由于傳受雙方對意義的理解及認知基礎有所差異,會展目標能否實現取決于組展方的組織、策劃水平和參展方的展示方式、符號加工與選擇的合理性等諸多要素。就會展的目標與符號互動過程來看,其實質上就是“一種社會信息系統的運行。會展傳播效果是衡量會展規模和影響力的關鍵指標,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會展傳播重于展會本身。[5]”會展傳播過程如圖1所示。

        圖1 會展傳播之拉斯韋爾五“W”傳播模式

        資料來源:何強.基于傳播學視角的會展策略分析[D].大連理工大學,2010.

        既然會展旨在實現參與各方的相互理解并促成合作,那么其傳播策劃活動應著眼于如何促進符號理解與意義共享,其共識的達成取決于溝通所依托的文化“語境”。“語境”(context)傳統上是指語言符號的使用環境,是語言學中的基本概念,由波蘭籍人類語言學家馬林諾夫斯基(B. Malinowski,1884-1942)最早提出,語言學上的“語境”與傳播學上的“傳播情境”十分接近,這里筆者借用它來分析會展傳播的內涵與方式。功能語言學著重研究社會語境(social context)。社會語境包括情景語境(context of situation)和文化語境(context of culture)。“情景語境”指常識、交際時間、地點、主題、正式程度和交際參與者之間的關系等情景知識;“文化語境”指一個民族所共有的社會規范、會話規則和文化傳統等背景的知識。功能語言學研究的“社會語境”正是傳播學關注的“傳播情境”,都是指能夠直接或間接制約文本的意義生成、影響傳播效果的“外部”因素的集合[6]。

        對具有跨文化、跨地域特征的會展傳播來講,來自不同語境的文化主體間的觀念碰撞、文化沖突與融合既是會展交流的主要內容,也是會展傳播的文化目的,意義的理解與語境的共通對于能否實現會展效果尤為重要,而這恰恰取決于在具體交流情境中“文化語境”對符號意義解讀的決定性影響。只有在組織環節和場域營造上協調傳受各方對會展情境的“文化語境”感知,才能有助于展示符號及意義內容的順利解讀。從具體條件上看,會展作為一種圍繞特定主題、在特定時空內的價值溝通與共享活動,對其語境的營造與傳受雙方的認知協調相比其他大眾傳播方式要求更高,想達成參與各方的順暢交流有兩個必要條件:一方面是符號載體――展品或者議題的設置與加工,另一方面在于對會展情境的營造,旨在讓參與各方(包括觀眾在內)盡快融入會展情境。文化語境的影響作用及會展傳播過程如圖2所示。

        圖2 文化語境下的會展傳播之香農-韋弗傳播模式

        資料來源:本圖為筆者依據會展活動的文化傳播過程提煉并繪制

        1.對載體――展品符號或議題的設置與加工須考慮參與各方已有的文化語境

        現代會展已經從觀眾單純的觀摩、與會者被動的聆聽發展到使其深度地卷入互動情境,基于展示符號的文化理解發生交流與共鳴。霍爾指出:“文化產品的意義不是傳遞者傳遞的,而是接受者生產的意識形態的被傳送,不等于被接受,觀眾遠不是消極被動的昏昏欲睡的電視蟲,傳送者本人的解釋并不相等于接受者自己的解釋。[7]”會展中的展品和議題也一樣,同樣具有文化產品的性質,其展示的技術、文化內核也需要被觀眾充分地解讀才能稱之為成功的傳播。組展方和參展方可以借用接受美學的方法論來指導行動,使會展陳列的展品到會議議題等在形式上、內容上更貼近觀眾既有的文化體驗,選取與他們認知習慣相似的展示符號,這點對非專業受眾來說尤為關鍵。

        而意義的認知協調關鍵在于,使這套符號系統(展品外在形式及相關介紹或是議題要傳達的意義信息)盡量組合要素以對接觀眾所熟悉文化語境。具體操作可以通過整合傳播策略來進行,即在媒介信息“接觸點”的引導下培養、重塑觀眾的認知態度。例如2010上海世博會圍繞“城市生活”的主題,借助整合的媒介宣傳,精心組織、設計會展參與者之間的多個“接觸點”,向觀眾呈現既可理解又新奇的未來城市生活場景、傳播與觀眾利益息息相關、容易引起共鳴的“綠色城市”等新觀念、新提法。操作上,主辦方通過展前的大規模宣傳造勢,及早傳遞與會展情境相關的文化訊息,高舉“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大旗,為觀眾的意義解讀進行鋪墊;在展中階段,則主要借助“海寶”吉祥物、展現未來城市場景的展館、園區等具象載體,通過現場展示、背景烘托、主題講解等溝通方式傳遞符號編碼信息,強化說服效果。“城市生活”是一個各國公眾都容易理解、達成共識的主題,但又具有充分的內容創新空間,這種主題設計方式反映出世博會展示策略的成功經驗:無論是1933年美國芝加哥世博會首次提出展示主題“進步的一個世紀”,還是1939年處于二戰期間的紐約世博會強調“建設明天的世界”,歷屆世博會都力求達成展示理念的“最大公約數”,以吸引多元文化的共同參與。所有圍繞該主題的設計、傳播都是在之前系統研究目標受眾的文化習慣和所處情境才能提供的,其準備工作以受眾能方便快捷的理解、避免認知失調為標準。

        2.會展傳播過程中對文化語境的營造為順利交流、互動創造條件

        會展目標的達成關鍵在于傳受雙方能否形成良性的互動過程。傳統會展觀念中過分強調傳者的主導地位,只關心自己在會展上“說什么、Show什么”;而現代會展更關注觀眾在會展上“需求什么、對什么感興趣”。從策略上看,即選擇具體的編碼符號進行意義加工時, 須注意它所依托的文化語境通用性,避免選取容易引起誤解、甚至文化沖突的符號和議題。例如近代世博會通常以炫耀海外殖民地的物產、展示西方文明的優越性為目標,在歷次展會現場時常出現引起國人憤慨的小腳女人、鴉片煙槍等“辱華”展品,大大降低了對東方大國觀眾的會展傳播效果;而現代會展的傳播因媒介的發達、觀眾文化層次和整體需求的提升,主辦方、參展商和觀眾的傳受雙方角色相對模糊,其順利交流的必要條件就是參與各方基于共通的文化語境中達成認知協調,實時互動。主辦方因此努力地為會展文化場域的生成與維護宣傳造勢,如通過世博園區現場的系統化主題設計,結合新聞報道等“不在場”的文化宣傳,向觀眾盡可能多渠道地傳遞主題訊息;在展會召開期間,則通過媒介儀式化的傳播方式,全部宣傳媒體同時開動,讓與會者感受強烈的一種節慶狂歡的氛圍,盡快融入其文化情境之中。

        三、會展傳播的“透鏡”效應

        現代會展對信息的篩選、加工與傳播要求非常高,會展傳播不僅從策劃、宣傳、技術等角度進行設計,而是為達成效果提供全面、系統的支持,其發揮效用的范圍遠遠超越展會現場的時空,凡是接觸到會展傳播信息的受眾及其所在領域,都可以視為隸屬會展傳播的范疇,包括“在場”和“不在場”的兩類,從后者來衡量,會展被視為一種“媒介事件”。而且,會展傳播的各個環節如整體活動策劃、展品展館的設計、主題內容的表述、宣傳組合方式、人員溝通及公關等各要素之間均須緊密配合,圍繞主旨進行整合傳播,可視為一個協調運作的信息系統。該系統從運作實施上分為三部分:展前的策劃與預熱宣傳、場館及場地設計表達;展中的活動造勢、交流論壇的組織協調;展后的場外交流跟蹤、相關媒體的延續性宣傳。在這個過程中,文化情境作為會展傳播系統運作的必要考慮因素之一,對系統設計時的目標定位、議程設置、宣傳表現形式、媒介組合方式等具有指導性與規制作用。內在關系如圖3所示。

        圖3 文化語境下的會展傳播系統之信息把關模式

        資料來源:圖為筆者根據會展傳播系統中各環節的制約關系繪制

        從圖3會展傳播模式可見,展商與公眾之間傳遞的信息流,包括交流活動、大眾傳播、人際溝通等傳播方式,都在傳播情境中受文化語境要素的影響與規制,經由會展傳播系統運作從主辦方、參展商向受眾流動。當然,會展傳播模式并不僅限于此,其展商間內部組織的橫向傳播,觀眾間的人際傳播等也在會展溝通過程中受文化情境的影響。在此信息流動過程中,居于模型中心的“會展傳播系統”作用關鍵,它決定了會展能否有效發揮預期效能。該系統依靠內部各要素間的整合與協調得以運作,由于會展活動的集中性和場域性質,力圖使信息交互形成聚合效應,加快溝通頻率,提升意義共享可能性,從而強化傳播、說服的效果。從圖中我們可見:會展傳受雙方相重疊的文化語境呈現類似“凸透鏡”的形狀,這個橄欖型的交叉區域即為雙方共通的文化語境。所有來自傳播者想要表達的龐雜信息,都須經這樣一個重疊區域后才流向受眾。無論冗余信息是由經傳播者主動剔除的,還是受眾被動過濾的,這個重疊相交的語境好似一面匯聚與整合大量龐雜資訊的“凸透鏡”,使得原本分散游離的信息通過會展現場聚焦受眾,并由于溝通的加速與情境的體驗,更易被理解和接受,對此本文界定為基于會展文化語境生成的傳播“透鏡效應”。

        羅曼?雅各布森認為,符號意義的生成依賴于其所處的系統,語言的符號意義相當一部分來自語境。一方面會展語境能夠為其傳播系統集中地提供信息素材和符號資源,并借助展會場域像凸透鏡一樣將龐雜的傳播信息篩選、聚焦,另一方面也使信息內容的表述及符號所承載的意義和價值指向受眾認知目標發生“折射”:即會展傳播過程使大量信息被重組與整合,旨在達成傳受雙方在此溝通情境下順利完成觀念交流與價值共享。這個由傳受雙方的文化認知系統交疊而成的意義共享語境,是會展傳播生態系統的建構基礎,也使該系統能夠發揮更強的傳播情境效能。相比新聞、廣告等其他大眾傳播方式,會展集中而強烈的文化情境效應,使之產生更集中、高頻的文化溝通效果,因此常被專業化的傳播主體所青睞。

        為集中交流信息而組織運作的會展活動,也借助基于文化語境的傳播“透鏡”效應在有限時空內嘗試整合傳播以達到效果的最大化,其整合的傳播機理在于文化符號的編碼與解碼:“從編碼過程看,傳播活動的范圍和主題直接制約符號的選擇、風格定位、發言人或代言人的使用、媒介的選擇與組合,導致其信息符號系統產生;從解碼過程看,范圍和主題決定符號解釋的方向、反映編碼者的立場、態度和標準[6]”在其編碼與解碼的過程中,文化語境對信息的過濾與篩選、受眾的認知與解讀具有全方位的影響。例如大型車展等商展在展覽前往往重視大眾媒體的花邊宣傳、場館及車輛展品的設計表現等氛圍預熱;展中采用的具象符號載體,包括車模等人體媒介的精心打造、導購人員的溝通策略與公司公關活動的現場營造;展后則通過場外交易意向的跟蹤、輿論反饋的延續性報道等形成一整套傳播流程。所有“媒介接觸點[8]”都要依據車展受眾的有效解碼進行系統化整合,剔除與主題風格、文化認知相沖突的不和諧元素,強化利益共享與認知協調。在考慮情境因素的前提下,組織者會慎重篩選和加工展示符號,嚴格管理受眾可能接觸到的所有媒介“接觸點”,以建立、維系共通的文化語境為目標,強化傳播情境的營造,多維度地強化與目標受眾之間的認知協調。具體策略包括:1.選擇貼近目標受眾的文化認知習慣的元素、符號載體及表現形式;2.對主題的設定與內容生產要兼顧來自不同文化語境的目標受眾認知習慣;3.在會展環境、展示符號的表現與設計中以貼近性為原則進行符號重組與情境再造。總的來說,意味著從展示主題的定位開始,就要考慮目標受眾的文化取向、認知習慣、喜好品味等因素進行本土化、民族化的情境再造,融入具有普適性的、“最大公約數”的文化元素,以便促成傳受各方的相互理解與價值共享。

        四、結 論

        現代會展的進步不僅體現在規模、效益、展示手段等硬件方面,還取決于會展理念的革新及其帶來的交流方式變化。總體上,會展傳播活動已經發展為一種復雜的符號交互系統,其發揮效能的基礎深受文化語境的影響。組織者、參展者在圍繞展品、展示環境等符號交流的過程中,須將文化要素與現代展示科技有機結合,注重文化調試、避免文化沖突,才能有效提升會展活動效益。

        參考文獻:

        [1] 周利方.從社會秩序與價值建構角度論會展的社會文化功能[J].商業時代,2011(10).

        [2] 方向東.對“會展文化”概念的深入探究[J].商場現代化,2009(12).

        [3] 王春燕.會展傳播探析[D].遼寧大學,2004.

        [4] 劉大可,王起靜.會展活動概論[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5] 何強.基于傳播學視角的會展策略分析[D].大連理工大學,2010.

        [6] 周永秀,畢研韜.淺談情景語境的傳播學價值[J].中國地名,2008 (8).

        第9篇:傳播學基本概念范文

        【關鍵詞】信息化高中數學課堂教學

        21世紀人類已進入信息時代,以計算機和網絡為核心的現代信息技術不斷發展,其應用已逐步進入教育領域,站在教育第一線的教師,完全有必要對教學過程重新認識。運用現代多媒體信息技術對教學活動進行創造性設計,發揮計算機輔助教學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術和數學教學的學科特點結合起來,使教學的表現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樣化、視覺化,充分揭示數學概念的形成與發展,數學思維的過程和實質,展示數學思維的形成過程,可以使數學課堂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引入信息化教學的必要性

        1、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多媒體是一種全新的信息表現形式,是將信息學、心理學、傳播學、美學融于一體的傳播媒體,集成了文字、圖像、動畫、影視、音樂等多種媒體的特點,結合計算機的交互功能,圖文并茂,生動活潑,優雅的文字、生動的畫面、奇妙的動畫、優美的解說、充滿動感和活力的表達方式能夠緊緊抓住學生的目光,產生強烈的沖擊力。傳統的教學和現在的許多教學都是嚴格按照教學大綱,把學生封閉在枯燥的教材和單調的課堂內,使其和豐富的資源、現實完全隔離,致使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日益衰減。將多媒體信息技術融于教學課堂,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圖文并茂、聲像并舉、能動會變、形象直觀的特點為學生創設各種情境,可激起學生的各種感官的參與,調動學生強烈的學習欲望,激發動機和興趣。

        2、有利于幫助學生更深層次的理解數學問題。數學教學過程,事實上就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對數學問題的解決方法進行研究,探索的過程,繼而對其進行延展、創新的過程。于是,教師如何設計數學問題、選擇數學問題就成為數學教學活動的關鍵。而問題又產生于情境,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創設情景就是組織課堂教學的核心。現代多媒體信息技術如網絡信息、多媒體教學軟件等的應用為我們提供了強大的情景資源。例如:在《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及《平面向量的坐標表示》的教學中,利用PowerPoint制作動態的平面向量課件,學生通過探索,發現了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深刻地理解了平面向量的坐標表示的意義和作用。

        3、有助于減輕教師的教學工作量。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需要查閱大量的相關資料,龐大的書庫也只有有限的資源,況且教師還要一本一本的找,一頁一頁的翻,這個過程耗費了教師大量的時間。網絡信息為教師提供了無窮無盡的教學資源,為廣大教師開展教學活動開辟了一條捷徑,只要在地址欄中輸入網址,就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通過下載,獲取自己所需要的資料,大大節省了教師備課的時間。隨著計算機軟件技術的飛速發展,遠程教育網校的建立,給教育工作者創建了一個龐大的交流空間,大量的操練練習型軟件和計算機輔助測驗軟件的出現,讓學生在練習和測驗中鞏固、熟練所學的知識,決定下一步學習的方向,實現了個別輔導式教學。在此層次,計算機軟件實現了教師職能的部分代替,如:出題、評定等,減輕了教師的負擔。因此,教學的發生對技術有較強的依賴性,而作為教學輔助工具的多媒體信息技術的功能就體現出來了。

        二、信息化教學的實施

        1、過程整合。“過程整合”是將信息技術的學習運用與學科課程的學習探究有機地融合在同一活動過程中,并在這一過程中達到對建構主義所倡導的“同化”與“順應”的目的。這是課程整合的主體,也是實現課程整合的途徑。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積極創造條件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他們自己積極地去探究,主動地去發現問題并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途徑。課前,教師先根據教學目標對教材進行分析和處理,確定要呈現的教學內容及用什么形式體現;然后,針對教學內容精心設計教學方案,尋找切入點,瀏覽相關網站搜尋信息資源與課件,整理主要信息資源共享,搭建教學平臺。課堂教學中,積極強調師生互動。根據教學方案,教師提出學習任務目標(包括必要的網絡知識學習)及相應的學習方式(個別學習或小組學習)。學生依據教師的導入問題,嘗試性地解決教師提出的問題,展開生生討論、師生討論。教師對學習過程進行講評,對共性認識予以總結,對個別問題給予關注。課后,通過相應的學習網站對課程知識進行加深和拓寬,提出一些探究與思考性問題。利用e-mail、學校論壇等進行師生討論,甚至與其他網上學習者展開討論,或由學生向教師提出尋求幫助。

        相關熱門標簽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综合专区 | 日本欧美高清乱码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v亚洲日本在电影 亚洲片中文字幕在线看 | 亚洲女同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高清无在码在线看片 | 免费一区二区日韩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