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孝文化的含義范文

        孝文化的含義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孝文化的含義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孝文化的含義

        第1篇:孝文化的含義范文

        一、信息化校園文化含義

        校園文化不是一個新課題,但它卻是一個永恒的課題,因為只要有學校,就必然有校園文化。校園文化是一種文化,是一種建立在物質文化之上的非物質文化,是一種精神、素質的凝練與提升。校園文化不是靠金錢打造,而是依賴于集體智慧的營造。

        教育技術學專家桑新民認為,信息化校園文化包括三層含義:首先,是表層文化,比如學校的校園網站的形象、特色、風格,學校信息化的設施和環境。其次,深層文化,信息化資源建設以及管理人員的信息化領導力、師生的信息化素質。最后,是制度文化的創新,比如數字化校園的結構、功能、管理和服務水平。

        二、信息化校園文化的發展現狀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唐朝詩人岑參的佳句,今天成了全國各中小學數字化校園建設情況的很好寫照。隨著全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們對“知識經濟”達成了一定的共識,各級政府加大了對教育的投資力度。借鑒高校經驗,充分借助現達的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等,在中小學校建設數字化校園,以實現教育、教學、管理質量的提升,這已成了基礎教育界有識之士的共同心聲。經過幾年的摸索、積累、交流、促進,全國各地特別是經濟發達地區中小學數字化校園建設已初具規模,不少學校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取得很好的效果。總體而言,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概括:

        (一)硬件環境得到改善

        校園網絡基礎設施是數字化校園的底層結構,是保證數字化校園各項應用正常運行的基本保證,所以改造和完善校園網絡基礎設施是建設數字化校園的首要任務。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大部分中小學校都完善了校園網建設,基本建成了千兆主干,百兆到點的校內網絡環境,通過寬帶連入了因特網,為師生融入信息社會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支撐。

        通過數字化校園建設,大部分學校的教學辦公、教學環境得到很大的改善,基本實現了教師每人一臺電腦,打印機、掃描儀、移動硬盤、筆記本電腦等成了常用的辦公設備;教室里傳統的黑板加粉筆變成了由電腦、投影儀(或背投電視)、功放、實物展臺、DVD等組合的電教平臺,有些學校還在教室里安裝了利于師生教學互動的電子白板;物理、化學、生物等實驗室改造成了由先進儀器和電腦組成的功能探究室;英語教師每天可通過校園廣播系統向自己授課班級播放聽力材料來進行聽力訓練;老師們可通過登錄校園網點擊視頻點播來觀摩自己和同事們的上課視頻……數字化校園建設促進辦公條件、教學條件的提升,也為教育教學的革新提供了很好的物質基礎。

        (二)軟件環境數字化程度大大加強

        如果說硬件設施是數字化校園的軀體,那么,軟件環境就是數字化校園的靈魂。只有軀體和靈魂有機結合,才會有數字化校園強大的生命力。

        在所有的數字化校園中,軟件環境的開發與建設得到了足夠重視。大部分學校在進行軟件環境規劃時,將原有的各個信息孤島進行有機整合,開發了信息管理平臺,采用單點登錄方式,實行統一的用戶管理、統一的資源管理、統一的權限管理。每個用戶訪問校園網內所有資源只需經過一次認證。

        數字化校園建設變革了以往落后的辦公模式,使之充分依賴信息技術與網絡,由以往的人工模式轉變到網上辦公、無紙化辦公的智能模式。學校的所有會議通知、校歷周歷、公文流轉全部通過學校信息管理平臺來實現;教師之間的聯系,可以通過校內郵箱發送郵件來進行;學校辦公室要統計全校教職工請假情況,只要點擊“請假統計”,就可以列出本學期全校教師的請假統計情況。……現在,很多學校老師們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電腦,上網登錄校園信息管理平臺,查閱學校工作安排、通知、公告。當有工作需要自己處理時,信息管理平臺的“提醒”按鈕就會自動閃爍并伴隨“嘟、嘟、嘟”的提示音,提醒用戶注意。無紙化辦公系統的應用,大大簡化了學校工作的煩瑣程序,提高了學校的辦公效率,使整個學校的各項工作高速運轉。

        (三)師生信息化素養有了顯著提高

        第2篇:孝文化的含義范文

        一、現實回視:學校文化建設的誤區診斷

        學校文化建設已經走過了初步探索階段,并以破竹之勢浩蕩前行。可以說,在這一過程中,眾多學校已經或者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各種文化建設的嘗試,取得的成績和可能存在的問題都值得進行總結和反思。

        首先,功利化的取向背離了學校文化建設的初衷。在學校文化建設上,不為少數的學校是出自于功利主義,為了“粉飾門面”[1]。毋庸置疑,進行學校文化建設,必須明確一個前提,那就是無論建設什么樣的學校文化,最終必然要有利于學校各項事業的長遠發展,這是學校文化建設的理應堅守,也是建設中必然要堅持的取向。就此而論,為了建設而建設的功利化取向是背離學校文化建設初衷的。當前一些學校追逐文化建設的潮流,在沒有客觀審慎進行學校自身考量的情況下就盲目進行學校文化建設,要么是為了在相關的評比中嶄露頭角,要么是粉飾學校的外相,這都是功利化取向的表現,需引以關注和反思。

        其次,形式化的做法遮蔽著學校文化建設的價值。功利化的取向必然導向形式化的做法,使得一些學校陷入“膚淺的現象主義”學校文化建設的泥潭[2]。實際上,真正意義上的學校文化建設應該是立足學校實際、遵循自身基因展開的建設工程。只有立足學校實際,才可能讓學校文化建設有厚實的土壤。只有遵循自身基因,才可能讓學校文化建設長效推進。然而,現今的學校文化建設,存在明顯的形式化做法,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機械效仿,按照別校已經較成熟的路子進行;二是著眼表層,只注重文化建設的硬件載體;三是忽視傳統,割裂了學校文化建設的歷史傳承。最終使得學校文化建設流于形式,而大大遮蔽著學校文化建設的本有價值。

        再次,淺表化的認識阻斷了學校文化建設的系統。學校文化在空間上關及校園內和校園周圍,在時間上貫通歷史和當前,在主體上涉及教師、學生、社區居民等。這說明,學校文化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不可能只是單方面、定時空的線性化流程。據此論之,一些學校在學校文化建設上的認識還很淺表,這既體現在進行學校文化建設時沒有考慮到相關要素的整合,進行單項建設;也體現在建設工作沒有深掘文化的要義與內涵,而是窄化或者淺顯了對學校文化的理解。如此,本應具有系統性的學校文化建設工作被阻斷與支離,建設的實效自然降低了。

        由上論之,學校文化建設已經陷入功利化的認識、形式化的做法和淺表化的認識“三重誤區”,正是這些誤區的出現和存在,使得學校文化建設的初衷被背離、價值被遮蔽、系統被阻斷。卓有成效的學校文化建設應該在審視這些問題的基礎上進行內涵深思與路向探索。

        二、本質追問:學校文化建設的意涵探討

        學校文化建設是一項系統的工程,蘊蓄助推學校持久發展、彰顯學校品牌特色和營造學校和諧氛圍的上位、中位、下位三層意涵。換言之,無論進行什么樣的學校文化建設,無論學校文化建設采取怎樣的策略展開,都應該而且必然是要有利于學校、教師、學生等健康良好發展的,這是學校之所以進行文化建設的源動力。

        上位層面:學校文化建設助推學校持久發展。學校作為文化傳播的重要源泉,其本身就是一種文化的存在。進行學校文化建設,一方面是明晰并深化學校的辦學理念,為學校定性;另一方面是以文化引領學校建設的理路,為學校定向。而就一所學校而言,辦學理念和建設理路自然是學校發展的命脈,這就是說,進行學校文化建設關乎學校持久發展。健康的、良好的、有效的學校文化建設對于學校的整體發展具有積極助推作用。總之,文化建設對于學校發展的意義是一種上位層面的,具有涵括和引領的作用,這種作用可能是潛在的,但卻蘊蓄著巨大的力量,是學校發展“隱形的翅膀”。

        中位層面:學校文化建設彰顯學校品牌特色。當前,特色學校、品牌學校的建設正在以前所未有之勢進行,這既是新時期學校在競爭中求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學校獲得自身彰顯活力的重要方式。實際上,從文化建設的角度進行學校品牌建設是一種“歷險”,因為文化本身是一個需要琢磨玩味的抽象概念,那么如何進行有效的學校文化建設自然就需要有審慎的態度。當然,學校文化建設對于彰顯學校特色、創建學校品牌的價值自不待言。以文化為突破口建設學校特色品牌,就是要以恰當的文化載體、適切的文化內容、適宜的文化形式發揮學校文化建設中位層面的意義。

        下位層面:學校文化建設營造學校和諧氛圍。一所學校具有什么樣的氛圍,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校的長遠發展。學校和諧氛圍的營造,需要有形的載體,更需要無形的滲透。文化建設之于學校氛圍的營造,就是要讓有形的載體承載無形的文化符號價值,讓文化之無形通過載體之有形表現出來。通過文化建設的學校氛圍營造不是生硬的標語口號,也不是呆板的雕塑建筑,而是將文化與實物融為一體,在實物上孕育文化象征,在文化中表達實際意義。將學校文化建設與和諧學校氛圍的營造結合起來,就是要發揮文化建設促進學校和諧氛圍營造的作用,而和諧的學校氛圍最終將直接使師生受益。

        就上而言,學校文化建設是學校持久發展的“助推器”,是學校品牌特色彰顯的“潤色劑”,是學校和諧氛圍營造的“牽引機”。進行學校文化建設,最終以學校發展和有益師生為基本原則。需要指出的是,學校文化建設所蘊蓄的上、中、下三個層面的意涵,不是相互分離的,而是彼此滲入的。只有統整把握這三層意涵,才可能推進學校文化建設工作取得更加有效的成果。

        三、實踐訴求:學校文化建設的路徑探索

        反思學校文化建設的現存問題和誤區,重新探討學校文化建設的意涵,是為了從問題出發,更好地回應學校文化建設的實踐訴求。為現實中的學校文化建設工作指明方向是我們回視的起點,也是我們反思的初衷。

        其一,觀照傳統和歷史,探尋學校文化建設之根。學校文化建設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不是朝夕功夫,也不會立竿見影。事實上,有效的學校文化建設作為必然是一個持續不斷的回溯歷史、不忘著眼傳統的文化尋根歷程。從一定意義上講,現時代的學校文化建設“可以歸結為中國傳統的基本價值與中心觀念在現代化的要求下如何調整與轉化的問題”[3]。這就是說,學校文化建設既需要有歷史眼光,也需要有傳統視野。在學校文化建設中尊重歷史,就是要發掘學校的歷史涵蘊,以此堅實學校文化建設之基;觀照傳統,就是要在學校文化建設中注重提煉,以當前視角鉆研傳統,讓那些優良的傳統在當前的環境中不斷彰顯魅力。從文化尋根的角度來審度學校文化建設的作為,需要我們回視中進行反思。只有緊緊抓住學校發展的文化之根,才可能摸索其筋脈,也才可能讓學校文化建設之樹結出豐碩的果實。

        其二,發揮各主體作用,聚合學校文化建設之力。任何一所學校的發展都是各種相關要素協同作用的結果,校長、教師、學生是關乎學校發展的最直接主體。在學校自主、特色、比拼發展的今天,校長的辦學理念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校的發展軌跡。與此同時,教師和學生的認同感等因素也隱現在學校發展之中。而當前,文化立校的理念已經深刻影響著學校的發展。那么,何以讓文化立校真正有效實踐而不只是搖旗吶喊,這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校長秉持文化立校的樸實愿景、教師樹立文化育人的真切情懷、學生堅持文化強己的誠心期待,這都是學校文化建設的必然訴求。學校文化建設是一項復雜工程,這種復雜性生動體現在其系統性上。進一步講,學校文化建設不是校長、教師、學生等單一主體的行為,而是要在包括這些主體在內的一系列要素之間建立一種協調機制,在統整各主體的基礎上,共同為學校文化建設凝心聚力。

        其三,著眼長遠和長效,凝煉學校文化建設之魂。進行學校文化建設,有一個前提性的基本認識,那就是學校文化建設既具有歷史傳承性也就有未來前瞻性。這就是說,只有在學校發展的歷史軌跡中才能清晰學校文化建設的基礎,只有在學校發展的未來展望中才能描繪學校文化建設的愿景。就一所具體的學校而言,進行文化建設,不能貪多求全,面面俱到,而應該有重點、有特色。從學校的歷史發展回望與未來發展展望的過程中,勾勒學校文化建設的主線,這就是要凝練一個學校文化之魂。在學校文化建設中,著眼長遠和長效,就是不能短視學校文化建設的作為,更不能機械評價學校文化建設的成效。學校文化建設著眼長遠,就是要進行長期規劃,不以當前論斷;著眼長效,就是要進行系統建設實踐,不淺嘗輒止。以此,在凝煉文化之魂中推進學校文化建設是可行之徑。

        學校文化具有精神性、獨特性、恒久性、變動性和潛在性[4]。這就決定了學校文化建設必然是具有長期性、系統性和復雜性的工程,功利化取向、形式化做法和淺表化認識等誤區的存在遮蔽著學校文化建設“上中下”三位一體的意涵。進行學校文化建設,就是要以學校的可持續發展為目標,構建學生學習與成長的樂園,建設教師發展與生活的家園,興辦家長放心與社會認可的學校[5]。正是基于這樣的認識,我們提出學校文化建設要在觀照傳統和歷史中尋根,在發揮主體作用中聚力,在著眼長遠和長效中鑄魂。實際上,在探索中不斷反思,在反思中繼續探索,這是學校文化建設的基本認識線索,關鍵是我們如何進行探索,如何進行反思,這本身又值得去探討。

        參考文獻

        [1] 亓殿強,周新奎.學校文化建設問題及對策.中國教育學刊,2009(5).

        [2] 謝延龍.學校文化建設的誤區及其反思.教育發展研究,2008(10).

        [3] 余英時.文史傳統與文化重建.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4.

        第3篇:孝文化的含義范文

        連云港師專一附小教育集團沿河校區 呂翠萍

        【摘 要】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基礎的基礎。漢字本身就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通過對漢字文化在小學識字教學中的滲透,使得小學生更全面、牢固地掌握漢字及其文化內涵。而要更好地在識字教學中滲透漢字文化,正確的識字策略是必不可少的,只有真正將漢字文化滲透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才能改變只追求識字速度和數量的現狀,真正提高識字的效率。

        關鍵詞 漢字文化;小學識字教學;滲透;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4)33-0062-02

        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還是學習其他文化知識和課程的基礎和工具。因此,識字教學效果的好與壞,直接關系到學生語文基礎打得牢與否。教育部2011年11月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第一學段要求:感受漢字的形體美,對學習漢字有濃厚的興趣;第二學段要求: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第三學段要求:有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累計認識常用漢字3000個,其中2500個左右會寫。”這些都充分說明國家教育部門非常重視識字教學中漢字所承載的文化因素的熏陶作用。

        關于漢字文化,何久盈曾說,“漢字文化學是一門以漢字為核心的多邊緣交叉學科”。我們可以理解為,一是從文化的角度來研究漢字并解釋漢字現象;二是對漢字在構形中所攜帶的文化信息進行分析。從文化視角實施漢字教學,心理上要遵循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方法上要符合漢字的字理特點,內容上最大限度地發揮漢字的表意特征,目標上更要側重于培養學生良好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做到:

        一、將滲透漢字文化逐學段融入到小學識字教學系統工程中

        小學的識字教學是一個系統工程,從初學簡單的象形字、指事字、會意字到復雜的形聲字,漢字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教師不能簡單地將漢字看成是單個的個體,因為識字的過程也是學習、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過程。因此,教師教學漢字,既要照顧到字與字之間的文化聯系,還要照顧到學生從低年級到高年級的認知發展能力的規律。

        1.第一學段(1~2年級)識字教學重漢字形態還原,打識字教學基礎。第一學段的學生在認知上擅長形象記憶,對直觀、具體的材料記憶深刻。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這種感性特點,將看圖識字作為識字教學的重要方法,引導學生將漢字和具體事物聯系起來。這一學段,教學的重點應放在象形字及指事字上,可以用看圖識字或淺析字理的方法進行教學。講解中,特別是講到典型的象形字,應當還原漢字的本來面目,讓學生有更加直觀的感受。蘇教版小學語文課本中有些字的編排是根據課文內容出現的,并沒有按照由簡到繁的規律出現。因此,教師在教學這些字時有必要將簡單的字先講解,做好鋪墊。比如,講到“蟲”,可以讓學生回憶起前面的“鳥”、“魚”,同類舉例;講到“友”,可以回憶起前面的“手”、“又”,講點字理;講到“烏”,可以讓學生回憶起前面的“鳥”,并進行辨別; 講到“羽”,可以回憶起前面的“鳥”、“毛”、“飛”,讓學生連詞成句;講到“寸”,給學生講講關于“寸”的故事。又如,象形字的教學,筆畫簡單的可以直接出示圖片;筆畫復雜的如“兔”,可以形象地告訴學生哪里是兔頭,哪里是兔身,哪里是兔尾。

        2.第二學段(3~4年級)識字教學重漢字相互聯系,提識字教學層次。第二學段的漢字教學,有了第一學段的積累,識字的教學方法上可以有更多的變化。

        (1)教師啟發學生找尋具有“親屬關系”的舊字,教授識字方法。比如,講到“晶”,可以讓學生回憶起前面的“品”、“明”,即回憶會意字的造字法;講到“初、被”,要給學生講講“衣”,再延伸帶有“礻”旁的字,并進行辨析。

        (2)對形聲字的批量生產有所提示。可以先找一些學生熟悉的字進行講解。比如,學生學習新字“汪”,而學生已經學會了“河”、“湖”、“注”、“漠”等字,就可以告訴學生“氵”是形旁,表意;右面的是聲旁,表音。學生也許會想到“江”這個字,左面的“氵”是形旁表意可以理解,但右面的“工” 是聲旁表音不能理解。這時教師便可以順勢讓學生找幾個左面不是“氵”而右面帶“工”的字,學生會找到許多,如“扛”“缸”“杠”。當學生讀完這些字似乎已經悟出了一些道理。

        (3)重點講解具有文化內涵的字。第二學段中,大量出現會意字及形聲字。教學上可以借字發揮,舉一反三。比如,讓學生思考:為何“信”是由“人”和“言”組成?紙張明明是木漿做的,為何是“纟”旁呢?“即”和“既”半邊相同,用法不同,它們的區別在哪里呢……諸如此類,教師要勤于提問,激起學生興趣后順勢講解。

        3.第三學段(5~6年級)識字教學重漢字文化內涵,傳識字教學真經。第三學段的學生有了前兩個學段的積累,有了一定的閱讀量,有了對漢字文化的求知欲,教師需要加大對漢字文化的系統滲透。此學段的教學,不能因為學生的自學能力強,對識字的教學就放松了。而是應當更系統地引導學生深入了解漢字背后的文化內涵。比如,講到“楚”,可以給學生講講“痛楚”這個詞;講到“昏”,可以給學生講講“婚”,以及它們的關系;講到“冤”、“逸”可以給學生講帶“兔”的緣由;講到“仁”字時,可以給學生講解“仁”的含義,講解“仁愛”的思想,等等。講到多音字時,可以幫助學生辨別一些多音字的不同用法。這樣,學生積累的漢字越多,了解的傳統文化知識也越多。

        這樣,我們幫助學生建立一個有效記憶的識字系統,雖然加重了教學任務,但從長遠看,教師既教給了學生識字的方法,又激發了學生識字的興趣,還培養了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這是語文教師應當具備的“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的教學理念。

        二、建立科學的識字教學評價模式

        學校的評價體系直接影響著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行為。成績成了指揮棒,學生成了考試的機器,教師就唯分數而教學。這種短視的教學評價體系導致教師教學漢字的目的性發生偏離。教師看不清低中高年級的識字教學差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組詞、造句等練習上;學生的識字能力、識字興趣得不到發展,更談不上語文素養的提高。如果學校能拋開以學生成績的優劣來評價教學水平的高低和學生學習能力的強弱,給教師以更多的時間用文化滲透的方式進行漢字教學,勢必帶來可喜的成果。

        在評價內容上,教師不能單純追求識字的數量,而應多關注學生識字的質量及識字的能力、識字的興趣等。學生在識字中出現回生現象,教師應適當安排,加以鞏固。比如:教師用生字編故事、拓展有生字的美文進行閱讀等。用學生較容易接受的形式測評學生。筆試不是唯一的檢測方式,學生的發言、作業、對字詞的見解、對字詞的運用等等,都可以是學生學習效果的檢測方式。在評價結果上,教師只分優、良,保護好學生的識字興趣。

        三、將小學的識字教學作為滲透品德教育的渠道

        古代識字教學的教材,非常強調“文以載道”的功能,重視倫理道德教育和知識的傳授。其中所講的道理未必全是正確的,卻涉及了多方面的文化信息。《三字經》、《弟子規》、《千字文》都是教育部規定的小學語文必讀書目。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文章的同時,選擇相關的一些漢字進行深入剖析,學生在明白字義的同時,理解了文意,并洞曉了古文中所傳授的道德內涵。古文雖離我們遙遠,但教師對其中某些漢字進行文化滲透,其深邃的內涵孩童就能輕松掌握。如學習“孝”字,上面是“老”字頭,表示老人、長輩;下面是“子”,表示孩子、晚輩。老在上,子在下,表示晚輩要孝敬、尊敬長輩的意思。孝敬長輩、尊敬長輩是自古以來就有的禮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我們應將它傳承下去。

        四、提高漢字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地位

        識字教學是基礎,教師必須帶領學生扎扎實實地打好這個基礎。如果不能夠保證識字教學的基礎教學地位,只是走馬觀花,閱讀教學、寫作教學再費力氣,其根基都不會牢固。只有提高識字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地位,教師才能夠重視識字教學,用高標準要求自己。只有重視識字教學,識字教學才會有有足夠的時間保障,學生才能夠有足夠的時間被漢字文化潛移默化地熏陶。

        我們之所以強調識字教學中滲透漢字文化,即是著眼于學生語文能力的整體提高。學生能認得許多漢字,也能將漢字所連成的句子讀順,但讀完后卻不知道整個句子的意思,這似乎是不可思議的事情。記住漢字,記清字形,并不意味著識字任務的完成;而通過識記能夠理解字義,并最終能夠自由閱讀,才真正達到了識字的終極目的。

        五、將識字、閱讀、寫作有機聯系

        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基礎,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無論是識字教學、閱讀教學、寫作教學都不是單列的,三者是有機結合的。識字教學本就是在教學課文中完成的,學生學習生字需要在課文中理解消化,在寫作中具體運用。因此,教師在三者的具體教學中需要整體把握,有機結合。比如,第一學段的教學以識字教學為重點,并不意味著第一學段就放棄閱讀與寫作教學。因為語文的教學是長期積累的過程,在抓重點的同時要兼顧其他。教師在布置教育部規定的閱讀書目之外,還應當鼓勵學生在課外進行大量的閱讀,以提升學生的識字量及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教師在每一個學段都應針對學生年齡,布置靈活多樣的寫作題目,如:運用新學詞語編寫廣告詞、仿照句子造句子,或是給幾個作文題讓學生選擇寫作等,幫助學生鞏固所學字詞。閱讀、寫作和識字并不沖突,而是相得益彰的。

        六、適時自我學習,深入識字教學研究

        目前小學語文教師普遍缺乏漢字學相關知識。小學語文教師的字理知識來自于《現代漢語》課的文字部分,其課時少,涉及的內容也少。針對小學語文教師的培訓幾乎沒有把漢字學作為培訓內容的。由此可見,小學語文教師的素養先天、后天都存在識字教學理論的缺失。鑒于以上情況,小學語文教師的識字教學能力要得到提高,平時就應注重積累,自我學習。一方面,補習漢字學理論知識,找尋相關的資料進行查閱,長期積累;另一方面,補習識字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第4篇:孝文化的含義范文

        巴西著名教育家弗萊雷在《被壓迫者教育學》一書中提出了“對話式教學”理論。弗萊雷認為“對話是人與人之間的接觸,以世界為中介,旨在命名世界。”[1]由此可見,對話是人的一種基本存在方式,是人與人之間進行交流、溝通的一種途徑,人們通過對話來認識世界、改造世界。弗萊雷的對話式教學強調行動和反思,他認為行動和反思是建立在愛、謙遜、信任、希望、批判性思維等基礎上,這充分體現出了弗萊雷的“對話式教學”對人性的尊重和對生命的敬畏,與現代教育關注人的生命意義不謀而合。了解弗萊雷的“對話式教學”,對當前進行的高校教育教學改革具有一定的啟發意義。本文以高校語文教學為切入點,探討弗萊雷“對話式教學”理論中所蘊含的生命意義,以期促進高校語文教學的發展。

        一、愛――教育的本質

        達爾文從生物進化的角度提出,愛是人的一種本能,愛促進人的發展。“人身上只有一種感情能滿足人與世界結合的需要,同時還能使人獲得完整感和個性感,這種感情就是愛。愛是在保持自我獨立與完整的情況下,與自身之外的他人或他物結為一體。愛就是體驗共享與交流,它使人充分發揮自己的內在能動性。”[2]而科技至上的現代社會,是一個被工具理性控制的時代,技術取代了一切,競爭意識主宰著人們的思維,金錢操控著人類,人與人之間變得越來越冷漠。教育本應是一種充滿愛的事業,但受時代流弊的影響,教育中愛的因素正逐步被消解。

        高等教育是一種促進人性完善的活動,而語文作為高等教育的一門基礎性學科,對大學生人格的健全、身心的健康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進步,針對高校語文教學的改革也在不斷地進行,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縱觀當前高校語文教學,教師仍然采用傳統的講解式方法,教師對字、詞、句的層層分解,讓學生淪為了記憶的機器。在這種充滿“壓迫”的教學環境中,教師控制著整個教學過程,教師的愛、學生的愛都被無情地流放。弗萊雷認為要想改變這種壓迫的境況,就必須要有愛的參與,而對話式教學就是一種充滿愛的教學方式。“愛是對話的基礎和對話本身。”[3]必須要有愛的存在,才可能有真正的對話產生。愛是建立在尊重之上,教師必須改變自己高高在上的處事風格,認同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學生進行平等的對話。大學生來自于五湖四海,成長背景差異性較大,真正愛學生的老師,在進行教學時必定會考慮到學生所生活的環境,尊重學生之間存在的文化差異,在對話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理解文本,帶領學生進入作者的世界,培養學生愛的能力。

        二、創造性――教育的根本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國外先進的教育理念開始受到有識之士的重視。結合中國的實際國情,在20世紀80年代,人們提出了素質教育。但長期以來,我國的人才考評機制仍然將單一的成績作為升學、工作等主要的考核標準,這就導致了素質教育虛有其名,而真正的內核仍然是應試教育。反觀高校語文教學,應試教育的影子仍然無處不在,“灌輸式”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失去了選擇的權力,處于被動的地位。而部分高校語文教師仍然援用初高中的方法,照本宣科,忘卻了高校語文教學應具有的人文熏陶功能,使得高校語文教學的唯一目的變成了對標準答案的記憶,讓教育變成了一種“儲存”行為。

        弗萊雷認為人具有不完善性,因此,他的對話式教學反對教育的儲存性,主張教育應是一種創造活動,教學最主要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維。“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已有的知識成果,更要通過教學,使學生理解內在和外在世界的發展規律和趨勢,掌握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方法,培養他們探索和改造世界的能力。”[4]比如,在大學語文課本《先秦文學》這一章中,教材主要從先秦歷史和文化開始講到先秦文學。學習這一章,教師應主要關注的是學生在熟悉文本的基礎上,通過與教師、其他學生、課本等的對話,根據當今的時代背景,能否提出具有啟發性的問題,以此促進學生創造能力的發展。

        三、生活――教育的根基

        知識是人類祖先經驗的結合,具有動態性、生成性和不完整性,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知識也在不斷地更新,今日對某事物的認知,未必同于明日對此事物的認知。[5]因此,作為傳授知識重要途徑的課堂教學應是一個動態生成的過程,教學應注重和生活實際的聯系。然而,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作為高校奠基學科的語文仍然強調答案的標準性和唯一性,這就使語文課堂教學變成了一個靜止的過程,教師關注的是學生能夠記住多少唐詩宋詞,能否準確地說出屈原、李白、杜甫等大家的出生年代……正是由于這種靜止的、脫離生活的知識,才讓走出“象牙塔”的學生無所適從,才導致了“知識無用論”的廣為流傳。

        弗萊雷在《被壓迫者的教育學》中提出了“意識化”一詞,他認為只有喚醒被壓迫者的意識,讓被壓迫者認識到自己的主體地位,才能夠獲得人真正意義上的解放。教育應注重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學生應該是知識的主體,而并非被動的受體,學生具有認識和改造世界的能力。[6]傳統的知識來源于課本和教師,導致了學生自我成長能力的削弱。要讓學生達到自我實現,教育就必須回歸生活。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著名的生活教育理論,他認為教育應該以生活為基礎,生活決定著教育,教育的意義在于生活的變化,教育的內容應該根據生活的變化而變化。[7]針對當前高校語文教學脫離生活這一現狀,高校語文教師首先應改變自己傳統的教學理念,將教學內容從書本上拓展開來,注重教學內容和學生生活實際的聯系,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其次,高校語文教師應改革傳統的講授式教學方法,根據大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采用提問式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回答問題的基礎上學會質疑,使得教師和學生都積極的參與到教學過程中,真正的做到教學相長。

        四、人性化――教育的目的

        教育關注的對象應是人,人是具有鮮活生命的個體,人的生命具有動態性和生成性。人的不完善性和不完美性是教育存在的最為核心的根據,因此,教育應是一個探究的過程,教育的目的應是人性的不斷完善,而并非知識的強制灌輸。傳統的觀念讓教師成為了知識的化身、知識的權威和知識的代表者,學生從活生生的人轉化為了具有固定空間的儲存器,教師灌輸知識,學生無條件地照單全收,學生成了被異化的奴隸。在這種傳統教學環境中,知識的接受成為了教學的唯一目的,學生成為了學習的客體,而并非主體,課堂變成了表演的舞臺,臺上站著的是帶著鐐銬的舞者。臺下坐著的是眼色空洞、表情呆滯的觀看者。弗萊雷認為這種傳統的講授式的教學讓教育活動成為了一種儲存行為,教師是知識的儲存者,教師通過課堂教學將知識灌輸給學生。學生被當做動物性的存在,教師則扮演著馴化者的角色。這種非人性化的課堂教學剝奪了學生的精神自由。弗萊雷從人本主義精神的角度出發,提出教育的根本目的應該是促進學生人性化的發展,弗萊雷認為只有通過人性化的教育,才能真正地實現全人類的解放。

        第5篇:孝文化的含義范文

        關鍵詞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高校校園文化建設 價值觀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要弄清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高校校園文化的內涵及其內在聯系,首先得要理解它們的內涵,只有對它們的內涵有清楚的認識,才能更好地把握它們之間的關系。

        1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高校校園文化的內涵

        1.1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涵

        “每一個社會都有自己的核心價值體系, 核心價值體系非同尋常,只有對社會成員價值取向起支配地位的才能成為核心價值體系。”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實質就是關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體系,它是建立在社會主義經濟基礎之上,體現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經濟制度、文化制度和社會制度的基本價值觀念或思想。由于人們居于不同的立場,知識水平不同等原因,他們對同一個客體有不同的需要,從而產生不同層次的價值觀。要統一人民群眾的價值觀念,建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其中最根本的是樹立價值觀的核心信念,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同時,在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下,西方的一些文化對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發起了很大的沖擊,無論是對人民大眾的價值觀念,還是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發展而言,都既是挑戰又是機遇。因此在這種復雜多變的情況下而產生眾多的價值觀中,就必須要有一種是對社會發展起著主導的、支配的作用的價值觀——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來引領社會和諧文化的發展。

        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戰略任務,指出:“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構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可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其內容是豐富而富有層次的,其四方面的內容互相聯系、互相依存而構成一個完整的體系。必須堅持其四部分的內容共同發展,處理好整體與部分的關系,最大地發揮整體的功能,才能促進高校校園文化的和諧發展。

        1.2 高校校園文化的內涵

        所謂高校校園文化的內涵是:“高校校園文化是高校師生根據自身辦學特點和需要,結合特定時期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在長期的教育實踐過程中通過學校各個層面創造和積累,反映師生共同信念和追求的校園精神,是高校校園一切物質形態,精神財富和行為方式的總和。”②從這個關于高校校園文化的概念中可以看出,高校校園文化是豐富而多樣的。而精神文化是校園文化的核心,它是在經過學校多年的發展,反映學校的優良傳統和辦學精神,體現著學校的校風和學風,以一種無形的內聚力傳承著校園精神,激勵著教師和學生。因此,必須重視校園精神的意識作用,堅持精神文化居于核心地位。

        2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高校校園文化的內在聯系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意識形態的本質反映,完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就要把握好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發展規律,把它融入到中國特色的國民教育之中。這就要求大學生們積極主動地去為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做出努力,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發展做出貢獻,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中去。

        在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中,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引領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其必要性和重要性主要體現在:

        2.1 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現狀的客觀需求

        當前,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總體上是和諧的,但是社會上的不和諧現象或多或少地對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有一定程度的影響。社會上存在各種矛盾:多元文化相互影響、滲透、碰撞,特別是對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認識具有模糊性以及“崇洋”的心理凸顯等帶來的高校校園文化建設質量下降等問題在高校校園的和諧發展中仍然嚴峻,面對這樣的形勢,必須堅持樹立正確的核心價值觀。“大學生價值觀是校園文化的高層次精神體現,大學校園文化氛圍形成的歷史性及其時代性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每一個大學生深層次價值觀的形成。”③它對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有著重要的引導、激勵作用,大學生價值觀作為校園文化一個深層次的體現,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內容,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引導,這不僅是高校校園文化發展的本質要求,也是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自身需要。

        2.2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指明了方向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意識形態的本質反映,是對抽象性、概括性的社會意識形態的具體化,它體現了人們基本的理解思維習慣,體現了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內在要求,對于高校校園文化的建設具有重要的理論與實踐意義。高校校園文化建設還存在一些突出的問題,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文化仍有一定的不利影響。為使得高校校園文化的建設得到健康全面和諧的發展,就必須要找到正確的方向,正確的引領者,這就必須是對高校校園文化建設起主導和支配作用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高校校園文化的建設離開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而發展,就像沒有方向盤的帆船,沒有方向,更加沒有目的可言。而恰是這核心的支配主導作用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它對高校校園文化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為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提出了正確道路、指明了方向。

        2.3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自身發展的需要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順應時展的要求和自身發展的需要而提出的,但是并不意味著它可以一蹴而就,一勞永逸。特別是在快速發展的21世紀,它也必須是不斷地發展,不斷地完善的。它既符合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趨勢和時代要求,又深深地植根于歷史進程和優秀文化根基中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社會主義文化有著密切的聯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存在于文化之中,因此,作為社會文化傳播窗口的高校,就必須要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學習,自覺地把它運用到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中去,在社會文化建設的每一個角落都顯得井然有序,使其符合歷史時展的客觀規律。

        2.4 時展的呼喚

        第6篇:孝文化的含義范文

        孝,善事父母也

        傳統孝觀念,最初孝觀念。最初含義是指什么?考古發現“孝”字最初見于殷卜辭。商代金文中有一例用于人名,在博物館的青銅器上刻著“孝”的象形圖形,古文字學家釋為“孝”的篆體。因人老了,彎腰弓背、手拄拐杖、一副老態龍鐘的模樣。上老下子作服侍狀。《爾雅•釋訓》的“孝”解釋是“善事父母”。

        中華民族講孝道已幾千年了,無論哪位文人、圣賢從各個角度解釋,當然有見仁見智的說法,從古到今,千言萬語,殊途同歸,所表達的一個意思:幼尊長。家庭的孝,是指贍養父母,衣、食、住、行、思想上照顧老人,盡人子之責。家庭外,家庭宗親長輩、外戚長者、還指社會上所有長輩。所以孝的內容不僅僅是家庭生活,實現長輩的愿望,還應力求上進、實現人生價值、最終報效民族和國家。孝道是民族傳統道德的一個重要范疇。孔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幾千年沿襲的做人準則,也是中華文化的本源之一。

        孝是仁愛的基石

        上古先民們的生活,占有極重要的地位。信仰習俗包括祖先敬奉、禮儀、禍福觀等。在宗法社會里,祖輩有特殊的社會地位,以宗族血緣關系為紐帶的宗法制度,十分重視血統的傳延與繼承,把祖先作為宗族或家族血緣的象征,因而將祖先奉為神明。在殷周時代中國就形成了祖先崇拜的傳統,祖宗神被抬到了僅次于上帝神、社稷神的地位,年復一年地受到后代的祭奠。

        在春秋戰亂并吞、臣弒君、子弒父、禮崩樂壞的時代,孔子把挽救天下作為已任。當時神鬼宗教占據了人們的思想,上至君王將相處理國家大事,下至黎民百姓解決日常瑣事,都援于鬼神。在孔子推行仁學思想的同時,看到了孝的重要性,也看到了孝是仁愛的基礎。魯迅先生有過一段議述:“孔丘先生確是偉大,生活在巫鬼勢力如此旺盛的時代,偏不肯隨俗談鬼神”。

        周人以對孝慈有了教化和對祖先的追孝,提出了孝道的內涵和孝行贊揚,總之周人孝初是從祭祀祖先宗教情懷中發展而來的,所以孝觀念形成于周初、春秋,成熟于戰國。

        孝是一種情懷

        孝是一種情懷,也是一種德操,更是一種基本的人性表達。它是作為當事人對于遺傳的真誠接受,也是對遺傳繼續的一種自豪態度,也是對作為人的自我內心的發現。同樣,孝也是一種自然的本能。但是它也最為脆弱,因為孝更是一種天真和理想的本能。

        在充滿自信和自強,以及自尊、自愛之后,孝被完全地表達。這是一種自我的肯定。因為肯定了自我,所以由此將固有的本能,天真盡情地展現于恩賜我們這種能力的父母和祖輩面前,以表達我們真切的感恩。

        第7篇:孝文化的含義范文

        本節課的設計出自于“十一五”規劃課程國學教育專項研究全國實驗教材《論語上》的第四課。本課主要是從《論語》中精選出幾則關于孝道的論述,通過這幾則論述揭示孝道的內涵,啟發學生理解孝道,明確怎樣做才是“孝”。在講述道理的同時,對學生行為進行指導。

        教學目標

        1.學習借助工具書理解《論語》中的字詞,進而理解句子和段落意義,積累常用古漢語字詞含義和用法。

        2.進一步探索小組合作式學習模式,在學生合作探究的基礎上達到對《論語》中有關“孝”的理解。

        3.促進學生孝敬父母長輩的自覺性,同時把這種美德落實到實際行動當中去。

        4.進一步激發學生積累《論語》的興趣,陶冶情操,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操,豐富學生的文化底蘊。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論語》有關“孝”的論述的句子含義。通過討論形成對“孝”的正確理解,促進學生孝敬父母長輩的自覺性,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操。

        難點:形成對“孝”的正確理解,并運用到生活中。

        教學準備

        1、把學生分為4個學習小組,以互助為原則,每個組都包括好、中、差三個層次。

        2、工具書《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或《古漢語小詞典》等。

        教學過程

        一、 小組競賽

        選擇下列其中一個話題,提取出《論語》中的論述,每個話題至少5條。

        1. 關于學習方法的論述

        2. 關于朋友之交的論述語句

        3. 關于孝道的論述語句

        4. 關于“仁”的認識的論述

        競賽辦法:每個小組選其中一個話題,兩分鐘后抽簽決定回答的同學,背夠5條為滿分,背得多的一組為勝。

        附關于孝道論述的句子:

        (1)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

        (2)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

        (3)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于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4)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5)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經,何以別乎?

        (6)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7)子曰: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

        (8)子曰: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

        二、理解《論語》中“孝”的含義

        1.導入:孝是中國古代重要的倫理思想之一,而這個思想源頭就來自于《論語》,那“孝”是什么意思?我們怎樣做才是孝呢?

        2.出示四則關于“孝”的論述,各小組借助《古漢語詞典》理解句義。

        (1)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于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2)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3)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經,何以別乎?

        (4)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3. 每組出一位同學給大家講解、翻譯。

        4.通過這幾則論述的理解,你覺得“孝”是什么?怎么做就是“孝”呢?

        (1)“無違”就是孝:依照相應的禮節對待父母就是盡孝。

        (2)保護好自己的身體是盡孝,引申出不讓父母擔心就是最大的孝。

        (3)尊敬父母是孝。

        師: 什么是“尊敬”呢?怎樣做是尊敬呢?

        生:以禮相待是敬,有話好好說是敬,不頂撞父母是敬,善于聽取父母的建議是敬……

        (4)無論在任何狀態下都能對父母懷有一顆敬愛之心,態度上和顏悅色,使父母在愛的溫暖中開心度過每一天。

        5. 四種理解都是孝道,這四種理解之間有關系嗎?

        小結:四種境界,遞進關系,做起來越來越難。

        三、總結

        我們中國有一句老話:百善孝為先,行孝當及時。在這個世界上很多事都可以事后彌補,但行孝卻是無法彌補的。很多人總是想等我掙夠了錢,等我有了時間,我就會回家去孝敬父母,可是,當你錢掙夠了,有時間了,父母卻已經不在了。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這是多么令人遺憾的事情啊。想盡一份孝心,每天都是良辰吉時,讓我們按照《論語》的教導,馬上行動起來吧!

        作業

        1.反思過去和父母相處的不當行為。

        2.在下一個父親節和母親節時為父母準備一次孝行匯報。

        課后反思

        1. 本節課的設計整體思路是由淺入深,由理論到實踐,逐步達到使學生不僅能理解孝道的含義,還能夠學會自己分析并表達。通過課堂實踐證明這種設計能夠有效的幫助學生接受和理解教學重點。

        第8篇:孝文化的含義范文

        中國傳統文化不僅有其傳統的文化和歷史價值,在當今社會還有著許多現代意義。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思想,因此,筆者擬以儒家名言為例,談談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價值。

        儒家思想倡導人要有良好的道德情操和人生準則,具體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仁。

        孔子以“仁”作為人生追求的最高價值。繼孔子之后,孟子、董仲舒、朱熹等人都重義輕利,揚理抑欲,輕視物質方面的價值,重視精神方面的價值,倡導以封建倫理道德為基本內容的價值觀。荀子肯定自然界萬物“有用為人”,認為人通過裁制萬物,就能使它們“盡其美,改其用”,從而獲得美。

        2.和。

        孟子的兩句名言“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這是有道理的。“人和”、“和為貴”的思想,在人人心高氣傲的今天,更值得推崇。孔子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成為很多人修身養性的座右銘。

        3.義。

        《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這是古代儒家的生死觀、義利觀、理欲觀的集中表現。它要求在個人利益與民族國家利益不能兼顧的關鍵時刻要敢于犧牲個人,要“殺身成仁”,“舍生取義”,反對“見利忘義”。在日常生活中,要懂得“重義輕利”,做到“行己有心”,反對私欲膨脹,不講理性。時至今日,古代儒家的價值觀仍然有很強的現實借鑒意義。

        4.忠。

        在儒家經典《論語》中,忠有三層含義:其一是對領導者與被領導者的關系規范。“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君待臣以禮遇,則臣對君盡忠心。泛化開來,對于上下級關系而言,前者要有“禮”的規范,并受到“禮”的約束;后者則受到前者的尊重與重視,自然激發“忠心”,表現出“忠勇”。其二是對具有普遍性的人的行為規范。“居之無倦,行之以忠。”“居之無倦”是指崗位職責意識,“行之以忠”是指忠于職守、勤勉敬業的態度和行為。孔子對此是大力提倡的,他自己就做到了“發奮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有普遍性意義的是,對于所從事的事業,始終要有這種不知疲倦、奮力拼搏的精神和勁頭。其三是對行為主體與社會環境的規范。“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就是說要熱愛自己的崗位,用高尚的道德約束自己的行為,勤奮敬業,對人忠誠,在任何地方、任何崗位都能保持做人的本色。

        5.信。

        孔子推崇“言而有信”,把說話算數、求真務實看成人們立身行事的根本和最基本的道德規范。孔子把“誠信”同“人性”密切聯系起來,指出:“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在儒家經典《論語》中,“誠”也有三層含義:其一是就個人的言行而言,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如果不是這樣,輕易放言,而又做不到,這是做人的恥辱,自古以來,人們都把說話算數當成做人的基本道德。其二是指人與人的關系,首先是交朋友,“與朋友交,言而有信”;其次是做官,“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這兩層意思可以連起來講,一個沒有誠信的人,連做人的資格都沒有,怎么可以談得上交朋友,甚至是做官管事呢?其三,構建和諧的社會,關鍵在于當政者,只要他們倡導并力行誠信,那末,老百姓就沒有不遵禮守法、不忠于朝廷的了。“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這樣就可以孕育并建立社會的善序良俗了。

        6.孝。

        最能體現家庭、家族成員對家長、族長敬重的,就是孝。在孔子儒家看來,人與動物的差別就在于“敬”和“養”之間。在一定程度上講,孝也就是敬。孝既是一種人倫關系,又是維系家庭、社會、國家秩序的道德基石。孝文化的要意在于,“以孝立人”,“百行孝為先”。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孔子又推而廣之,把孝悌作為規范社會秩序的尺度。

        7.恕。

        孔子的一個弟子來請教他,問有沒有一個字我能夠終身奉行的。孔老夫子說有,這個字就是“恕”。什么叫恕?人們都知道“人非圣賢,孰能無過”,自己也不是圣賢,身上也有很多缺點,當自己犯錯誤的時候,希望別人怎么對待自己。應該將心比心,推己及人,能夠以寬恕的態度來對待他人。

        8.重尊嚴。

        孟子提出“所欲有甚于生者”,指的是保持人格的尊嚴,“所惡有甚于死者”,指的是人格的屈辱。不僅要保持自身的人格尊嚴,還要尊重別人的人格。孟子所高揚的人的崇高的人格意識和主張培植的浩然之氣,對于中華民族精神文明的發展和發揚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論語?子罕》中說:“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這是說連庶民也應該尊重他們的獨立意志。

        第9篇:孝文化的含義范文

        論文摘要:孝道被先秦儒家視為“諸德之首”,是先秦儒 家人文倫理的基石。本文首先闡述了先秦儒家孝道思想的產生和發展,接著又對孝道思想進行了辯證的分析,指出孝是一個優弊共存的“雜糅體”,即有其適應時展的合理性因素,又有其阻礙社會發展的局限性,最后指出弘揚先秦儒家孝道思想對于當今社會仍有重要意義。

        先秦儒家開創了我國的傳統文化,以孔子為代表的先秦儒家所構建的孝道觀,則是這一傳統文化的核心概念,是儒家人文理論的基石。注重孝道,是中華民族由來已久的道德傳統,是中國人個人道德的根源。它不但對中國古代社會和民眾產生了廣泛的思想影響,而且對當今中國仍然具有不可低估的影響作用。

        一、 先秦儒家孝道思想的產生和發展

        中國社會,從原始社會到封建社會,人際的政治倫理關系都是以氏族、家庭的血緣關系為紐帶的。因此,中國文化的特點之一便是具有濃厚的血緣宗法成分。一般說來,同一血緣關系的人,為了本氏族的安定和繁榮,需要相互關心 、幫助。父母有責任撫養、教育子女,子女應該尊敬、贍養父母。這樣,就有了同一血緣關系的孝。

        “孝”不是人類社會一開始就有的,而是到了私有財產的出現,一夫一妻制使得父子關系確實可靠,且導致承認并確定子女對其先父財產的獨占權利的情況下才開始產生的。“孝”作為一種道德規范,要求子女奉養、尊敬和服從。到西周時期,隨著父權家長制的確立,“孝”和以“孝”為主的宗法道德規范最終確立并完善起來。由于周代建立了完備的宗法分封制,建立了以“立子立嫡”的君位傳統世襲制為核心的宗法等級制,“孝”的觀念及其作用進一步升華,并與政治相結合成為調整和維護政治關系的行為準則。“有孝有德”就成為了西周的“道德綱領”。周代的“孝”有兩方面的含義:第一,奉養、恭敬父母;第二,祭祀先祖。春秋戰國時代諸子之學勃興,學者們對“孝”有了更深的見解。孔子繼承了西周的“孝”觀念,并把它系統化,確定為普遍的倫理模式。

        在《論語 ·學而》中,“孝”被作為“仁”之本。“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弟子人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孔子認為“孝”不僅體現在父母生前,最難的是保持到最終。“父母既沒,敬行其身,無遺父母惡名,可謂能終矣”。孟子對孝作了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和發揮,認為“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懶其四肢,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亦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 ,五不孝也”(《孟子 ·離婁下》)。戰國后期的墨家認為:以愛親利親為己任,就是孝,孝不必圖回報。此外,《韓非子》《呂氏春秋》都有專篇論“孝”,戰國時還產生了《孝經》,這些文獻表明孝道的框架在先秦已經完成。《孝經》把孝與治理國家的政治手段相結合,適應了統治者的需要,受到統治者的高度重視,孝的道德觀念也就成為中國傳統社會最有影響、最富特色的規范之一。

        二、對先秦儒家“孝道”的辯證分析

        先秦儒家孝道思想有其豐富的內涵,幾千年來,它已經成為指導我國人民家庭生活的行為準則。先秦儒家孝道有其合理性因素也有其不合理性因素,對此我們應作辯證分析。值得肯定和提倡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1.贍養父母。贍養父母的規定表明在以家庭為社會基本單位的狀況下,子女對父母應盡的道德義務。這種道德義務是人類種族繁衍的需要,也是人生 自然規律發展的要求。當子女沒有獨立的生活能力時,父母有撫養他們的義務;而當父母年老體衰,喪失勞動能力時,子女則應盡贍養扶助的義務。傳統孝道中贍養雙親的這一規定符合人類社會延續發展的要求,反映了人生從小到老的自然規律性,是積極合理的內容,應該繼承弘揚。

        2.愛親、敬親。每個人生下來都離不開父母親人的養育,在這種養育的親密關系中,必會自然地形成子輩對養育自己的父母親人的愛戴尊敬之情 ,但這種感情害怕時間一長,由于受到多種干擾而被丟棄,因而儒家提倡孝這一文化道德規范,以維護人類的這種美好感情。父母是自己生命所由,也是一切人際關系中最自然、最親密的人際關系。因此很難想像一個人連給予 自己的生命的父母或者養育自己的人都不愛不敬,他怎么能生發對他人、社會、國家、民族的愛呢?怎么會有健全的人格結構和良好品質呢?因此,愛敬父母可以說是人類的一種永恒價值。

        3.尊老敬老。儒家把孝不僅僅限于父子關系,而且要求尊重家族中的一切老者尊者。根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思想,他們由尊養家庭老者再擴大到尊養社會上所有長者和老人,要求人們不但孝敬 自己的父母,而且也要用同樣的感情去敬愛別人的父母。尊老的確是中華 民族的獨特傳統,它已經以言語、警句的形式,積淀于中國人的心理結構和潛意識之中,這也是我們中國文化的重要特征。

        另一方面,先秦儒家孝道又有其不合理因素,先秦儒家把“孝”作為仁之本,把“孝”看成“諸德之首”,使“孝”這一倫理范疇,在中國封建社會中被強化,其影響是非常大的,其消極作用也十分明顯。

        1.“無違”之孝道。使家庭倫理表現出濃厚的封建專制色彩,父子之間存在著權利與義務的不平等,產生了權威人格傾向傳統孝道講究“父慈子孝”,但一向講“子孝”的場合多,講“父慈”地方少。“子孝”要求兒子對父母盡義務,做到“事父母,能竭其力”,無條件地絕對順從父母,父親死后還要盡三年之喪,三年之內“無改于父之道”,這一思想,表現出濃厚的封建社會家長制的意識,父子之間人格上具有明顯的隸屬關系。這“無違”之孝道,是建立在無條件的服從的基礎上,這樣的孝道,對維護家庭制度是有功的,卻不容易培養出獨立的人格。

        2.“忠孝合一”的觀念,使孝成為封建專制統治的基本道德力量。“孝親”本是家庭中的道德規范,最初與忠君并無直接關系。到封建社會,地主階級以宗法式家庭形式組織社會,建立了以皇帝絕對權威為基礎的封建家天下。在這種封建等級制社會里,父親是一家之長,皇帝是一國之尊。對封建家長的絕對盡孝,擴大到國家就是對君主的絕對盡忠。這樣,孝親與忠君便密切聯系起來。地主階級的思想家也大力宣揚“忠孝合一,移孝忠君”的思想,還提出:孝是忠的前提忠是孝的結果。為了忠,必須講孝,當忠孝不能兩全時,則要求人們“舍孝盡忠”。在當代民主社會,封建皇權統治已不復存在,但對孝具有服務于專制統治特性與歷史應保持清晰的理智,防止其流毒影響。還有一些觀點,如“父為子隱,子為父隱”、“不孝有三,無后為大”等,這些封建性糟粕,不管當時還是其后,都應予批判與否定。

        三、先秦儒家孝道的現代意義

        孝作為家庭倫理規范,有維持家庭穩定的功能和作用。人們用孝來調節家庭關系,使之扎根于家庭、風行于社會,成為人們遵守的道德準則和行為規范。在古代,中華民族有著敬老孝親的良好風氣,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今天,弘揚養老敬老的孝道德傳統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弘揚孝道思想是解決養老問題的重要保證

        我國是世界上人IZl總數最多的國家,同時也是老年人絕對數最大和老齡化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面對這種形勢,如何安排和解決好億萬老人的養老問題,將是我國21世紀的重大戰略任務之一。其實 ,家庭養老是迄今為止最古老、最基本和最富有生命力的養老方式,而家庭養老賴以存在的思想基礎就是傳統的孝文化。傳統孝文化中養老敬老的規范是中國文化的一大特色,即傳統倫理的“孝”成為處理親子關系的規范和最高準則,成為支撐家庭養老功能的文化價值機制。

        但是隨著改革開放形勢的發展,傳統家庭養老功能出現了日益弱化的趨勢,突出的表現就是小輩不養老不敬老。有些子女只顧自己和小家庭的利益,拒不贍養甚至虐待 自己的父母,迫使一些老人和子女對簿公堂,家庭贍養糾紛日益增多,有的甚至發展成刑事案件。要解決這些問題,除了積極尋求社會采取措施之外,更重要的是呼喚人們的真情良知。因此,弘揚中國傳統孝文化,積極倡導尊老、敬老、助老的傳統美德。就具有了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弘揚孝道思想有助于解決當前家庭代際矛盾

        孝,其基本含義就是家庭親子關系間的道德規范。孝觀念最初是基于對人們家庭生活的維護,以一種家庭倫常的形態而出現的。從現代家庭來看,家庭結構和親子關系較之古代都發生了很大變化,但家庭這種組織形式依然存在,家庭依然是社會的基本單位,家庭中長輩與晚輩之間的關系依然需要調節,所以說孝依然具有其存在的現實意義和天然基礎。

        從現實情況來看 ,當代人尤其是青年人的尊老、敬老、養老觀念在淡化,個人利益觀念逐漸增強,許多青年人的倫理道德意識喪失,不孝敬父母、不贍養父母、無視老年人權益,不少老年人不僅得不到子女必要的尊重和理解,甚至自己的合法權益也受到子女的侵犯。一些與兒女同住的老人更是承擔了繁重的家務勞動。他們生活上得不到照顧,情感上缺乏關愛,不少的老人倍感孤獨與絕望。以上種種不孝的現象反映了現實生活中許多家庭代際關系的困境,說明許多家庭尚未真正樹立起尊老養老的觀念和贍養老人的責任感。因此,弘揚尊老敬老的傳統孝觀念就顯得非常必要。它不僅能維護和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權益,而且也是維護家庭和睦穩定、建設和諧平等的現代親子關系所必需的。

        (三)弘揚孝道思想是提高當代人道德素質的起點

        “孝”是親情之愛 ,是生生不息的愛心 ,是形成個人品德之根源,“道由孝生”,孝乃“德之本”,是“立人之本”、“人倫之本”。先秦儒家強調“百善孝為先”,認為孝是實現一切善行的力量源泉和根本,奉行孝道是追求各種美德的起點。人世間諸多美德,都是以“孝行”為基礎衍生出來的。孝行源于父母對子女無私的愛,人生之初,最初感知的必是父母之愛,面對的是家庭內成員之間關系,對人的愛心也就首先應該施加于家庭成員的身上,這便是孑L子所倡導的“孝悌”之道,“弟子,人則孝,出則悌”。子女最先從父母那里感受到人間的愛,這種愛必然培養出子女對父母的愛。因此,施愛施敬當從親始,這是有一定的天然的合理性的。那些提出以家庭道德為起點強化孝道教育,使子女愛父母、愛家庭而逐步發展為愛學校、愛家鄉、愛祖國的觀點,是合乎道德教育規律的,它是培養個人道德素質的起點,是提高當代人道德素質的切人點,它也是當代精神文明建設的內在要求。在大力弘揚傳統文化,在對少年兒童進行道德教育時,注重培養他們的孝道,以使他們從小具有愛心,形成社會責任感,這對培養“四有新人”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朱貽庭.《中國傳統倫理思想史》[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oo3,(9)

        [2]肖群忠.《倫理與傳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9)

        相關熱門標簽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在线中文字幕精品第二十 | 日韩精品a√在线 | 亚洲精品在线中文视频 | 亚洲欧美在线一级二级观看 | 夜夜爽太视频精品 | 中文字幕在笑第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