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內科護理學基本知識范文

        內科護理學基本知識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內科護理學基本知識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內科護理學基本知識

        第1篇:內科護理學基本知識范文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探索醫院醫療、科研、急救、管理一體化新途徑。狠抓全體醫務人員基礎理論建設,不斷提高“三基”水平及能力,嚴格執行診療操作常規,培養敬業精神和醫德醫風的修養,增強為社會、病人服務責任感。

        二、組織領導與職責

        醫院成立三基培訓、考試、考核領導小組。

        組長:

        工作職責

        負責制定培訓內容、時間安排、考試試卷及考核標準。

        負責檢查、督促各系列、各科室業務培訓情況,做好迎接考試考核前的準備工作。

        負責整個考評工作全過程,必須嚴守紀律,嚴格按標準進行考評,做到公平、公正、公開。

        三、培訓內容

        (一)、醫生:

        1、基礎醫學基本知識

        人體解剖學生理學病理生理學藥理學診斷學

        2、基本技能訓練項目

        醫療文書書寫、體格檢查、各項技能操作

        (二)、護士:

        1、基本知識:基礎護理學、內科護理學、外科護理學、婦產科護理學、兒科護理學。

        2、基本技能訓練項目:靜脈輸液、皮內注射、氧氣吸入、吸痰、灌腸、導尿、無菌技術、徒手心肺復蘇、胃腸減壓、軸線翻身。

        四、培訓方式

        以自學為主,組織專題講課、考試、考核。

        五、參加考試、考核年限規定

        參加工作:

        0—5年(含5年)者,每月上交完整病歷一份,并按規定記錄好住院醫生培訓手冊中的相關內容。

        0—10年(含10年及未取得執業醫師資格)者,每季度進行考試、考核一次。

        11—20年(含20年)者,每半年進行考試、考核一次

        21年以上,每年必須考試一次(開卷),也可自愿參加閉卷考試。

        六、培訓考試考核的要求與安排

        (一)、凡取得醫師執業資格(含未取得者)的醫務人員培訓考試內容:人體解剖學、病理學、生理學;在臨床工作的醫師加考:藥理學、診斷學;其它專業的醫務人員以本專業的基礎知識為考試內容。

        (二)、臨床技能考核:各專業在共同掌握基本技能項目內容外,還必須熟練掌握本專業的相關操作技能。

        (三)、護理人員除了掌握上述10項操作外還要熟練掌握本科室常見的技術操作。

        (四)、培訓考試內容安排:

        1、醫生類:

        (1)、每季度考試人員安排

        第二季度考人體解剖學,生理學;

        第三季度考藥理學、病理學;第四季度考診斷學;

        (2)、每半年考試人員:

        上半年:人體解剖學、生理學;下半年:病理學、藥理學;

        (4)、每年考試人員:診斷學

        2、護理人員:

        (1)、每季度考試人員安排:

        第二季度考內科護理學、兒科護理學;

        第三季度考婦產科、外科護理學;第四季度考基礎護理。

        (2)、每半年考試人員:

        上半年:內科、兒科護理學;下半年:外科、婦產科護理學。

        (3)、每年考試人員:基礎護理學。

        (五)、考核內容與安排:

        1、醫生類:

        每季考核人員安排

        二季度考心肺復蘇,穿脫隔離衣,二項考核。三季度考腹腔穿刺、胸腔穿刺、簡易呼吸器的應用,三項考核。四季度考非同步電復律(內科骨髓穿刺、腰椎穿刺;外科急救止血、換藥),三項考核。

        每半年考核人員安排

        上半年體格檢查、徒手心肺復蘇、穿脫隔離衣,三項抽簽考核。

        下半年簡易呼吸器的應用、腹腔穿刺術、胸腔穿刺術、非同步電復律,四項抽簽考核。

        2、護理人員:每次考核每人從10項中隨機抽考2項。

        院部在業務查房時進行定期不定期對此安排的項目進行督查、測試,根據情況院部組織進行考核。

        七、評選方法:

        十年以下凡是參加全部考試考核科目,按得分高低選取前三名;

        二十年以內的臨床醫生按規定參加考試考核,按得分高低選取前二名;

        二十年以內的醫技人員按規定參加考試,取得分最高者一名;

        在此六名中以得分高低重新排序。

        開卷考試及缺項考試者不參評。

        八、獎罰條款

        凡參加醫院組織考試(考核),按有關規定執行外,補充如下條款:

        1、全院各系列醫務人員必須加強業務學習,認真準備,人人參考。考試(考核)成績及時全院通報,全年參考總平均成績(考試成績占70%,考核成績占30%)前6名獎勵金額如下:400元;

        350元;300元;250元;200元、150元。另所有及格人員每人獎勵100元。

        2、無故不參加考試(考核)者,每人/每次扣款300元。

        3、考試作弊,按零分處理。

        4、年度考試(考核)平均成績不合格者,按得分多少扣款如下:

        得分扣款(元)

        29.9分以下250

        30分—39.9分150

        第2篇:內科護理學基本知識范文

        【關鍵詞】 探究式方法;內科護理;護理教學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558 文章編號:1004-7484(2012)-08-2862-02

        探究式教學是一種以探究為特征的一種特殊的教學模式,其主要是指在教學的過程中,在帶教教師的指導下,以學生獨立思考和互相討論為前提,以基本教材為探究的主要內容,學生為主體,提供給學生一個自由發揮、自由討論的機會,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1],本研究主要探討探究式方法在內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我校2011年1月-2011年12月進行內科護理學習的護理學生110例隨機分為兩組,兩組受試者的一般資料如下:實驗組組(n=55):男26例,女29例;年齡19-21歲,平均年齡(20.3±0.7)歲;對照組(n=55):男27例,女28例;年齡18-22歲,平均年齡(20.8±0.9)歲。經比較,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等無明顯差異,不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兩組學生的受教育程度、教學教材、授課教師及課時安排也基本一致。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55名學生,采用傳統的講授法進行授課,課后安排學生按時完成,老師對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進行講評,在此過程中注意教學相長。

        1.2.2 實驗組 實驗組55名學生,采用探究式教學方法,其主要操作步驟如下:①確定主題[2]:根據教學要求及學生的主要興趣,將部分內科護理的相關問題設計為多個主題,包括有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護理、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護理等,要求學生按照不同的主題進行自主探討學習;②搜集相關信息[3]:將實驗組55名學生分為5組,每組11名學生,每組學生根據其主題廣泛搜索相關的信息和資料,并對搜索的相關信息進行整理歸納;在討論整理信息的過程中,要求學生掌握教學的一些原理,對已經掌握的知識進行鞏固總結,提高學生的效率,老師在此過程中應該積極了解學生遇到的障礙,及時提供學生需要的相關知識,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③模擬教學過程:各個小組學生對收集的資料進行歸納,進行模擬的教學活動,包括有制定教學模式,設計課程內容,制定考試內容,設計護理操作技術評分內容及相應的評分標準,對所承擔的主題進行多方面考核[3];④學生討論:對于上述的教學過程,全組同學進行積極的討論,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發言,最后每組推薦一名同學代表發言,其它同學可以進行提問;⑤老師總結:待全班同學匯報結束后,由老師進行總結歸納,對各個小組的教學情況進行點評。

        1.3 評價標準 待教學結束后,對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進行同時考試,考試成績包括有理論成績和病例分析成績兩項,其中理論考試主要是以閉卷考試為主,包括有主觀題和客觀題,以主觀題為主,主要考察學生對于內科護理基本知識的掌握情況;病例分析考試主要是開卷考試為主,考察學生對于內科護理基本知識的應用情況。

        1.4 統計學處理 若為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χ±s)的形式表示,統計學分析采用兩組間的t檢驗進行,若是定性資料,采用卡方檢驗或秩和檢驗進行分析,本次研究中對于兩組學生的理論成績和病例分析成績進行比較,采樣兩組t檢驗進行分析,當P

        2 結果

        2.1 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理論成績比較 實驗組學生理論考試成績平均為76.2分,對照組學生理論考試成績平均為60.2分,實驗組學生理論成績高于對照組學生,兩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2.2 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病例分析成績比較 實驗組學生理論考試成績平均為73.5分,對照組學生理論考試成績平均為58.4分,實驗組學生理論成績高于對照組學生,兩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探究式方法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能夠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激發其自動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對于學生的組織能力具有一定的提升作用,能夠提高學生的創新性,提高了學生對于書本上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使其自己具有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4],本文主要探討探究式方法對于內科護理的應用效果。

        本研究對于110名內科護理的學生進行隨機分組,對照組學生應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實驗組學生應用探究式方法,其結果顯示:實驗組學生理論考試成績平均為76.2分,病例分析考試結果為73.5分,對照組學生理論考試成績平均為60.2分,病例分析考試結果為58.4分,實驗組學生考試成績均高于對照組學生,兩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綜上所述,使用探究式方法在《內科護理》教學具有較好的效果,值得在護理教學工作中應用。

        參考文獻

        [1] 周清.關于運用探究式方法進行物理實驗教學的探索[J].大學物理實驗,2002,15(1):74-75.

        [2] 王麗珍,.信息技術課程探究教學模式的學習評價[J].教育探索,2003,(3):36-37.

        第3篇:內科護理學基本知識范文

        文章編號:1003-1383(2006)03-0328-02

        中圖分類號:R 642.0文獻標識碼:Bお

        為了培養21世紀所需要的具有綜合素質的護理人才,在護理學本科教學過程中,如何優化教學環節,改革教學方法,增強學生的自我學習、自我管理能力和創新能力,提高實踐課的教學效率和效果是當前護理教育工作者所面臨的共同難題,筆者就此談幾點意見。

        一、重新審視教學理念

        護理學專業本科教學怎么搞,培養什么規格的人才,樹立什么樣的教學理念,是一個值得我們重新思考的問題。迄今為止,我們通常都把培養目標定位為“培養具有護理教育、管理、科研基本能力,能在護理領域從事預防保健、臨床護理、護理管理的高級專門人才”。在這里,應該重新審視“高級”這一定位的現實性與科學性。如果說在我國剛開始招護理學本科生時嚴重缺乏中高級護理人才,高等教育條件和能力十分有限,本科招生規模很小(更不用說研究生教育了)的背景下,把為數不多的本科畢業生認定為高級人才是符合當時的國情的話,那么在目前我國護理學高等教育大發展,尤其是研究生教育規模已經達到相當高程度的情況下,仍然把培養本科畢業生定位為培養高級人才就不適當了,既與現實不符,也不符合科學。

        ピ詬叩冉逃中,本科生教育只是初級階段,碩士研究生教育是中級階段,而博士研究生教育才是真正的高級階段。因此,本科教育的目標可以概括為兩個方面:一是為社會輸送合格的護理專業一般人才;二是為今后進一步遴選、培養中高級護理人才提供堅實的基礎。也就是說,本科的培養定位應該是培養有一定理論基礎、能夠從事相關護理專業工作的一般人才。并且,護理學又是兼顧文理特性的一門綜合性學科,具有龐大的學科體系和豐富的學科內容。既有很強的理論性,又有很強的應用性;既講究嚴密性,又強調靈活性。因此,僅僅通過本科教學就把學生培養成為“高級”護理人才,顯然是不可能的。對于本科生來說,掌握知識是第一位的。在這樣的一種認識下,我們護理教育工作者應該樹立如下的教學理念:應從封閉式教育向開放式教育轉變;從知識型向智能型轉變,從注意知識傳授向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由注重共性教育向注重個性發展;由注重學科系統性教育向綜合性教育轉變。注重培養知識、素質、能力三者統一的人才。要求在知識結構上,具有扎實的基礎醫學知識、社會人文知識和精深的護理專業知識;在素質上,應具有創新意識、開拓精神和奉獻精神;在能力上,應著重培養學生具有綜合、組織、管理、自學、解決實際問題、表達、操作、創新等各種能力,追求卓越教育。

        二、優化護理課程設置

        課程設置是體現教學理念和教學目標的關鍵,一直以來都是教育界討論的熱點。十幾年來,本科護理專業的課程設置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適應護理學發展需要和向國際接軌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不同的高校之間仍然存在著不少差異。這種差異的存在,是正常的,也是合理的,要想做到全國一個模式,也是不現實的。如果硬性規定統一,那只能束縛護理學教學的創新與發展,只能阻礙各個高校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專長。但是,一些本質的東西還是應該達成共識。

        1.優化課程設置在4年中,護理本科生共學習20多門課,知識結構包括:數理化等自然科學基礎課和護理專業課程等。經過高中階段的本科生其自然科學知識比較扎實,對一般基礎課和醫學基礎課則有“吃不飽”現象,希望接受更多的知識。因此,為適應醫學模式的轉變和整體護理的發展,今后的本科課程應增設公共關系、醫學倫理學等人文科學,影像診斷學等醫學橋梁課及急救醫學、康復護理等專業課。

        2.合理安排學時在提倡素質教育、擯棄填鴨式教育的今天,本科課程的總課時或總學分應該加以嚴格控制,以便讓出更多的時間讓學生自學。如果每天還是把課程排得滿滿的,想把什么課都排上,想讓學生在4年里把什么都學會,那只能適得其反,只能束縛學生學習和創新的空間。在總課時、總學分有限甚至減少的情況下,在其他課程的課時與學分要求有硬性規定,不能削減的情況下,真正的護理學專業基礎課、核心課的總課時和總學分就很有限了。我們應該統籌安排,合理利用,有所選擇,把真正重要的課程排上,而其他一些次要的或可要可不要的課程只能忍痛割愛,千萬不可貪多求全。因此,建議適當減少數學、物理學、化學等課程的學時數,增加解剖、生理學、病理生理學、診斷學等醫學基礎課及內科護理學、外科護理學等主要專業課的學時數。

        3.調整授課和見習比例本科教學雖然比中專和大專教學的基礎理論知識學得多,但是示教與學習、見習時間偏少,不利于動手能力的培養。倘若增加解剖學等醫學基礎課的實驗課時數,增設動物外科學,在基礎護理學學習過程中,除了在示教室操作外,每周應另設一定時間的病區見習,從而增加操作機會,減少學生對操作的生疏感,為以后的實習打下基礎。在實習前這段時間,應將內科護理學的教學與臨床實踐結合起來見習。

        三、深化實踐教學方式

        護理作為一門綜合性應用科學,在教學上,應注重實踐環節,注重自學能力,表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獲取信息能力,創新能力等方面的培養。在這方面,相信不少高校都有自己的經驗。但也有一些學校不夠重視或流于形式。當前,對實踐教學的理解應該有所深化,所采取的方式也應該有所創新。根據我們的做法,實踐教學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方式。

        1.課堂體驗方式以病案引導講授,選擇臨床真實病案,讓學生依據護理程序給予分析,制定一套完整的護理方案,而后分組討論,最后教師講授與總結。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很快達到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的統一。而且,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改變學生被動聽課的局面,增強學習效果。

        2.模擬實驗方式根據制定題目分組進行表演,模擬病人、醫生、護士,針對病人現狀給予相應的治療及護理,有助于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印象,并且能運用換位思考,體會病人的需要。這實際上是一項綜合的訓練活動,涉及到對問題背景的判斷、護理方法的選擇與運用、護理結果的理解與分析等環節,對于學生加快理解護理方法的應用和加快掌握護理技術十分有效。不少護理專業課都可以采用這種方式。

        3.直接參與方式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去親身完成某項工作。例如,在同學們設計好調查問卷和調查方案的基礎上,讓他們組成若干調查小組(如以寢室為單位),在學校所屬的社區內真正進行一次某項病例調查活動,從具體調查對象和單位的確定,樣本的抽取(不一定要很大),問卷的發放、回收與審核,數據輸入與資料整理,估計與分析,一直到調查報告的編寫,調查總結或體會的形成,全部由同學自己來完成。這樣,同學們就親身參與了病例調查、整理和統計分析的整個過程,效果很好。有些學生畢業聯系工作單位時,把曾經做過的調查報告附在推薦書后面,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四、培養臨床實踐能力

        護理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護理專業教育臨床實習目的是:通過實習要求學生進一步熱愛護理專業,樹立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的思想,養成高尚的職業道德和良好的護士素質,鞏固提高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了解病區科學管理方法,鍛煉組織能力,培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和獨立工作能力,為成為一名合格的護理人才打下基礎。

        1.培養臨床工作能力在內外科實習過程中普遍開展以病人為中心的責任制護理,對所分管的病人實行整體護理,在完成日常護理任務的同時,針對病人的不同職業、文化素質、家庭社會背景等因素實施衛生宣教,術前指導及家庭隨訪等,在完成護理治療工作的基礎上,運用心理學的知識對病人進行勸慰開導,使其情緒穩定而有利于康復。通過整體護理,書寫護理病歷,使書本上的整體護理概念由抽象化轉為形象化。在內科實習的同時還應有計劃地安排學生到ICU、心電圖室、血透室、急診室等科室輪轉,以達到開闊視野,鍛煉提高臨床觀察、判斷、應急和處理問題的能力,不斷總結經驗,促進實習質量的不斷提高。

        2.培養教學能力在病區實習過程中應用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和護理知識每個學生每周講一、兩次課。在備課時要查閱各種資料,力爭做到內容新、重點突出、聯系實際、通俗易懂,小講課不僅有利于教學能力的培養,還使醫院醫務人員尤其是護士得到了一次業務學習的機會,這種形式的活動還可以推廣到臨床理論課階段以及基礎課后期階段,結合第二課堂活動進行。

        3.培養管理能力在護士長和帶教老師的指導下,每個學生分別實習1、2周護士長工作,在實習期間運用管理學知識進行科學管理的嘗試。結束時結合病區實際寫一份設想或建議書,在實習過程中,可了解護士長的日常工作程序,組織召開生活會,實習護士進行分科考核等。

        4.促進科研思維的學習與應用在實習期間,提倡和鼓勵學生在實踐中去思考和學習,尤其應學習一點醫學辯證法基本知識、醫學情報學知識、預防保健知識、科研方法等知識,將這些納入實習期間的學習內容,促使他們逐漸產生和培養科學的思維方法。這是提高護理隊伍整體素質的必經之路。

        參考文獻

        [1]楊德廣.現代高等教育思想探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張遠增.高等教育評價方法研究[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

        [3]李小妹.護理教育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2-5.

        [4]戴曉陽.護理心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37-42.

        [5]曹志平.護理倫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68-76.

        第4篇:內科護理學基本知識范文

        關鍵詞:護理;改革;教學方法;教學內容

        【中圖分類號】G424.1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4-7526(2012)12-0479-01

        《健康評估》是近年來護理專業教學中新開設的一門主干課程,是護理專業學生從基礎課程轉入臨床護理課程的重要橋梁,它代替了診斷學,與診斷學相比較,源于診斷學又區別于診斷學,更能體現護理特色。《健康評估》作為一門橋梁課程,主要教授學生對病人進行心理、生理和社會在內的全面評估的方法和原理,是護理程序的首要環節,是提出護理診斷、制定護理措施的基礎。全面正確的評估是保證高質量護理的先決條件[1]。為了凸顯我校辦學特色,更好的培養高能力高素質的“實用型”人才,我校實施了三項制度改革,現就教學改革對所教授課程的影響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1 教學大綱

        教學大綱是每門學科的教學綱要。是以系統和連貫的形式,按章節、課題和條目敘述該學科的主要內容的教學指導文件。它根據教學計劃,規定每個學生必須掌握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也規定了教學進度和教學方法的基本要求,是教學工作的主要依據。

        1.1 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原則:教學大綱只有保證相對的穩定性,才能保證教學質量。但應在保證相對穩定的前提下,不斷創新。我校近年來,為了理論與臨床實踐不脫軌,每學期都會有相應學科教師去臨床進修。在本次大綱制定過程中,始終保持理論與臨床實踐相結合的原則。

        1.2 學科間相互聯系的原則:教學大綱的制定還應該考慮到該門課程在整個教學計劃中的地位和任務。本門課程是一門基本課程,為后續的內科護理學、外科護理學、婦產科護理學、兒科護理學等臨床課程做鋪墊。本次大綱制定時集合后續課程教師一起探討,對相應章節需掌握還是了解的內容做了很大的調整,更好的為后續課程鋪墊。

        2 教學方法

        健康評估的任務是使學生掌握以患者為中心,包括心理、生理和社會文化在內的健康評估的方法和原理,學會收集資料、分析資料,最終提出相應的護理診斷及診斷依據,為進一步確定護理目標、制定護理措施奠定基礎[2]。本門課程的特點是涉及范圍廣,不像內外科婦兒護理學的學習,都是一類疾病的系統講述。課程內容多而雜,需記憶內容較多,顯得比較凌亂。針對這一特點,我們采取與以往單一課堂“灌輸式”講授不同的教學方法。

        2.1 引導式教學法:學習健康評估以前,學生已經學習了生理學、病理學等基礎課程,有一定的理論基礎,在癥狀學這一部分內容的學習時,我們主要采取了以“問題為主導”的引導式教學法。通過讓學生分析每種癥狀的病理改變去推導出相應的臨床表現,不僅學習了相應癥狀學的內容,更有利于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2.2 講授法與案例法相結合:心電圖的學習,主要采取講授法與案例相結合。帶領學生回顧心臟電生理的內容,在此基礎上拓展新知識,重點講解心電圖的基本知識、常見的異常心電圖及如何操作心電圖機。在掌握了基本知識的前提下,重點進行案例式教學,尋找大量典型的病例心電圖,帶領學生學會分析心電圖。

        2.3 實訓法:對于實驗室檢查和部分身體評估的內容采取真人實訓法,讓學生主動去動手檢查。如:實驗室檢查中的尿常規檢查,讓學生自己采集尿液親自動手檢查。身體評估中心臟評估、肺臟評估、腹部評估、神經系統評估的視診、觸診、叩診、聽診內容在同學身上親自實踐,既提高了其動手能力,又加深了理論課的印象。

        2.4 情景教學法:在學生學習完本門課程后,最后選取幾個典型的病例,如:冠心病、胃潰瘍、闌尾炎等,讓4或5個同學組成一個小組,分別去進行角色扮演——患者、醫生、護士、家人,既能看看學生有沒有學會收集分析資料及與人溝通的技巧,同時又能看到學生對這幾種典型病例掌握的程度。

        3 教學內容

        以前健康評估教學內容都是按照臨床診斷內容及順序講解的。實行教學改革后,更加加強了學科間的聯系,把學科間重復的內容更好的劃分,改變了以往這門課講一遍那門課還講一遍,但可能都講不透的弊端。

        3.1 身體評估:以前身體評估這部分內容是我們著重講解的內容,但發現現在很多疾病的診斷大都根據實驗室和影像學檢查結果去判斷,而且這部分工作也是由臨床大夫完成的,因此在本次教學內容制定時,身體評估這部分內容很多原來需要掌握的內容全變成熟悉,很大的降低了護理系學生的學習負擔。

        3.2 心理與社會評估:這一章節的內容和護理心理學的內容重復,而護理心理學是一門單獨的課程,講解的內容更全面。本章節健康評估中不在重點涉及改為自學為主。

        3.3 護理診斷及功能性健康型態的評估:這兩部分內容非常具有護理學特色,是護理學所特有的。原來這部分內容在護理學導論中涉及到,健康評估中也涉及到,所以講解時簡單一提。但發現兩門課程老師都是簡單提及,現在統一協定好由健康評估重點講解,護理學導論不再講解。

        3.4 影像學檢查和實驗室檢查:對于護理專業的學生影像學在臨床上很少應用,這一部分簡單一提,都作為熟悉內容。實際發現現在很多疾病的診斷都是依據檢查結果進行判斷,所以在這一部分講解時,三大常規——血、尿、便的標本采集及保存方法要求護理系學生必須掌握。因為在臨床上,入院病人三大常規基本都做且標本是有護理人員采集,所以加大了這一部分的力度。

        3.5 護理病歷:護理病歷是臨床護理人員為患者提供護理的依據,是護理教學和研究的資料,同時也是醫療糾紛的重要依據。以前在護理學導論、護理文書的書寫(選修課)中都有提及,健康評估也只是簡單一提。現也由健康評估重點講解,著重講述護理人員如何全面、真實、規范、準確的書寫護理病歷。

        4 考核方式

        有什么樣的教學內容、方法和學法就會產生什么樣的考試方式[3]。結合我校學生的特點,由原來單一的理論考試方式,變為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理論80%、實驗報告5%、實驗考核5%、平時成績10%。改革前后對比發現,在沒有進行三項教學改革之前,2009級學生的及格率為84.6%,平均成績為73;在教改之后,2010級學生的及格率為95.2%,平均成績為81。學生成績得到普遍提高。

        經過本科教學改革后,本門課程更加突出護理專業特色,滿足護理臨床實踐的需求。在教學過程中緊扣現在護理模式,注重培養護理系學生護理評估的技能以及解決分析問題的能力,使其更好的服務于臨床護理工作。

        參考文獻

        [1] 汪小燕,王紹鋒,李秀麗.《健康評估》教學方法改革與效果分析[J].九江學院學報,2005(2):109-111

        第5篇:內科護理學基本知識范文

        關鍵詞:實驗教學 素質 能力 人文教育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299

        【中圖分類號】R-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02-0211-01

        基礎護理學課程量大、內容多、知識抽象,死記硬背成了許多學生的主要學習方式,為避免以上教學中的缺點,試從以下幾點進行改革。

        1 課堂教學

        護理實踐課是護生臨床工作的基礎,它有助于學生獲得和提高基本經驗,學會關心、參與,增強獨立性和創造性,促進學生獨立人格的發展和角色應變能力等綜合素質的培養。所以在教學中應緊緊抓住“護理是診斷和處理對現存和潛在的健康問題的反應”這條主線,確立“以人為本”的整體護理思想,貫穿護理程序工作方法的應用,突出護理實驗教學的科學性、人文性、社會性、綜合性、整體性[1]。我們對護理專業2012屆學生護理實驗教學作了系統的安排,收到了較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優化實驗教學:

        1.1 建立開放的實訓中心。學生在進入開放實訓室前應閱讀與實訓內容有關的文獻資料,準備好實訓實施方案,做好有關實訓準備工作。學生在實訓項目完成后,應向實訓室提交實驗報告等實驗結果。實訓室應及時總結和交流工作,如組織“開放實訓交流答辯會”等活動,促進學生實訓小組之間的溝通,分享實訓成果與心得體會,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報告能力。

        1.2 理論教學與實訓教學課時的合理分配。近年來,護理程序的五個步驟中,護理計劃的制定是重點與難點,各教材、各版本和各種參考書是“眾口紛紜”,各醫院的整體護理又“各有一套”[2],大部分改革者認為護理學應刪掉大量的理論教學,將課時分配比例傾向于實踐教學,這種觀點不利于護理教學,沒有扎實的理論教學只能使學生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將理論教學的系統論、人的基本需要層次論、人際溝通論、解決問題論、壓力適應理論應用于護理程序中[3],如護生學習與收集病人的健康資料,提出護理診斷,制定護理計劃,采取護理措施,從而達到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能力。

        1.3 引導學生產生學習興趣。心理學認為,好奇心和欲望是產生興趣的基礎。興趣是學習最重要最直接的內部動力,是發展智力最活躍的因素,學生有了這種內在的興趣動機,可以調動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把教育對象的教育意圖轉化為受教育者的自覺行動,更符合現代高等醫學教育理論[4]。

        1.4 病例導入式教學法。病例導入式教學法能培養和提高學生綜合分析能力、臨床思維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與葛靜玲等[5]研究結果相符,同時加深了學生對基本知識概念、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積累起扎實的基礎知識,學會高層次思維技能,如創造性思維、批判性思維等,提高了學生學習成績。但次教學法教學模式對教師素質提出更高的要求:既要有扎實的理論知識和較寬厚的知識面,又要有較豐富的臨床經驗,以及強烈的教學意識及責任感;因而要求教師課前要進行充分的備課,精心設計教學方案,選擇的病例應具有針對性、代表性和可伸展性,而且難易適中,并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掌握討論氣氛的調動、引導等技巧。

        在校期間實訓教學考核采用實訓態度、操作考核、實訓報告、學生互評結合,評定出綜合分。如病人生命體征測量的考核:課前每個實訓小組產生一名學生評委和教師組成考核組。實訓室設置成模擬病房,學生抽簽決定考核項目(分19個項目)。由外組學生當病人,本組學生當護士進行角色扮演,加強護患溝通,體現護士的仁愛之心[6]。評分內容包括護士儀表、對病人的關心、態度、溝通技巧的運用、安全意識、操作方法的規范等,取師生平均分為考核分。

        2 評價方法

        2.1 使用自編問卷(見表1),設計的問卷初稿咨詢3名護理教授進行內容效度測定,得出平均內容效度指數為0.71。將形成的問卷在課程開始后1個月發給觀察組10名同學,將收集的資料進行整理,建成數據庫并利用spss16.0軟件計算問卷deCornbach’s a系數為0.78。問卷正式稿在課程結束1周內發放,當場收回。發放問卷50份,回收問卷50份,回收有效率為100%。

        表1 《護理學基礎》教學改革學生意見調查問卷

        2.2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6.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

        3 結果

        兩組學生課程改革后成績的比較:見表2,兩組學生護理學基礎期中、期末成績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表2 兩組學生期中、期末考試成績的比較(分,X±S)

        4 討論

        通過以上方法,80%的學生認為此便于接受知識,優于傳統教學方法;90%學生認為此種教學方法是學習靈活,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成績提高很快。

        在今后的實踐教學中,我們應該不斷注意改進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和鍛煉學生自學能力的有效方法[7],此種教學方法對培養高職護理人才有著積極的作用,符合高等護理教育和臨床需求。

        參考文獻

        [1] 周春美:護理學基礎,上海科技大學出版社,2010.8

        [2] 黃津芳,劉玉瑩.醫院整體護理實施手冊.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2,7

        [3] 莊紅,趙國琴,王靜:護理學基礎,國家護士執業資格考試考點精講與綜合訓練,第四軍醫大學出版社,2011.8

        [4] 楊紅文.問題式教學法在婦產科見習教學中的作用[J].湘學院學報(醫學版),2006,2(8):66-67

        [5] 葛靜玲,范玲.關于病例導入式一問題定向相結合護理教學方法的探討[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4,20(7):74

        第6篇:內科護理學基本知識范文

        關鍵詞:神經內科;護理帶教;路徑式教學法

        護理帶教是臨床護理教學工作的重點組成部分,對臨床護理質量發展具有重要作用[1]。路徑式教學是近年來逐漸興起的標準化臨床教學方法,可促使護理教育更具目的性、計劃性與有序性[2]。我院自2015年1月起在護理帶教中采用路徑式教學法模式,獲得顯著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神經內科接收的實習護士56名,所有護士均為女性,且均由相同護師進行帶教培訓。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28名,對照組護士年齡20~23歲,平均(20.7±0.4)歲,觀察組護士年齡20~22歲,平均(20.5±0.4)歲,兩組護士基本資料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僅采用傳統常規教學模式開展護理帶教,先由科室主管開展入科教育,而后由護士長進行帶教老師分配,在實際臨床護理工作中給予講解相關知識,實習護士發現問題及時向帶教老師請教。觀察組采用路徑是教學模式進行護理帶教,培訓前有科室主管、護士長及資歷豐富護士共同探討護理帶教路徑表,根據實習時間來安排教育內容,并充分融入神經內科特點,具體方法如下。

        1.2.1帶教第1w 主要以醫院規章制度與常規工作流程作為教學重點,帶教老師帶領實習護士了解神經內科患者基本狀況,保證初診病例的正常病情評估。

        1.2.2帶教第2w 著重講解神經內科的儀器設備操作規范,根據神經內科日常需要將所應用的儀器與設備進行介紹,采用言傳身教模式講述臨床操作規范。

        1.2.3帶教第3w 重點明確常見神經內科疾病的護理要點,老師帶領實習護士進入病房觀察常見疾病患者的護理重點,促使其掌握尿管留置、胃管留置、鼻飼、輸液等護理技術,同時講述相關臨床應用藥物的特點,包括期適應癥、應用方法及不良反應。

        1.2.4帶教第4w 明確各種護理報告書的書寫方法,重點強調知情同意書的相關注意事項。

        1.3觀察指標 培訓結束后,分別對兩組護士開展護理考核,主要包括理論知識與操作技能兩方面,理論知識試卷由護士長與主管護師共同制定,操作技能由護士長與帶教老師共同評估,均為百分制,分數越高體現成績越好。

        1.4統計學方法 數據處理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值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培訓結束后,對照組護士的理論知識測試成績為(83.9±4.1)分,操作技能測試成績為(92.7±3.9)分;觀察組護士的理論知識測試成績為(92.9±3.7)分,操作技能測試成績為(91.8±4.7)分,兩組護士測試成績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3.1提高了護生的考核成績 該研究結果表明,傳統臨床帶教法沒有具體的實習目標,只是大概條條框框,沒有具體要求掌握哪些內容,使護生實習被動,實習積極性不高,故對照組護生考核成績不理想。而臨床路徑帶教方法從基礎理論知識到操作技能、由易到難進行帶教,內容遵循點面銜接、循序漸進、理論聯系實踐的原則,使護生的各項能力逐步得到提升,激發護生的實習積極性;且教學過程直觀、規范,帶教老師可根據內容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帶教,帶教成績客觀、真實,確保了教學的質量。故觀察組護生考核成績理想。

        3.2提高了護生對帶教方法的滿意度 該研究結果表明,傳統臨床帶教方法沒有要求學習進度教學方法混亂,隨意性大,缺乏全面性、系統性,易使護生思維被動;這種帶教方法只是傳授的方式,學生只有接收,沒有互動,故護生對老師的感覺是陌生,甚至是懼怕的。故對照組護生對這種帶教方法滿意度不高。而且臨床路徑教學帶教方法目標性強,過程規范,護生實習主動,有計劃,有目標,并要求護生和帶教老師按臨床路徑完成各項實習計劃,同時及時評價是否達到預期目。有帶教老師把握進度,這就督促護生和老師的溝通,也密切了師生關系。故觀察組護生對帶教方法的滿意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4 結論

        護理帶教是完善護理專業教學、改善臨床護理質量的主要環節之一,通過基本知識與臨床能力相結合來提高護士的工作質量[3]。傳統常規的護理帶教工作中要求實習護士跟隨帶教老師進行學習,但經常缺乏規范性與有序性,不能體現出良好的互動效果,從而影響到臨床帶教教W質量[4]。近年來,路徑式教學法在臨床中廣泛應用,該種方式可將教學內容分散到具體時間與緩解中,師生均全面了解教學過程與內容,根據臨床需要規范教學路徑,體現了循序漸進的原則,凸顯了規范化與有序化等作用[5]。在本次研究中56名實習護士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28名,分別接受傳統護理帶教與路徑式教學法的護理帶教,在實習結束后對兩組護士分別開展了測試評估,結果顯示觀察組實習護士的理論知識測試成績與操作技能測試成績均顯著好于傳統護理帶教護士,充分證實該種帶教模式可提升護士的專業能力。

        綜上所述,在神經內科護理帶教中采用路徑式教學法不僅能夠提升實習護士的理論知識掌握程度,也可顯著改善其臨床操作技能,具有良好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張迪宏.雙師制教學在神經內科護理帶教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6,24(5):84.

        [2]莫江萍.基于臨床護理路徑的任務引領教學法在兒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6,34(13):68-70.

        [3]程艷華.探討整體護理理念在神經內科實習護生護理理念中的作用[J].內蒙古中醫藥,2016,35(4):103.

        第7篇:內科護理學基本知識范文

        關鍵詞:案例教學;內科護理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R-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812-2485(2013)12-

        中等職業教育是有別于普通教育的一種特殊的教育模式,其特殊性在于它所培養的學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的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的第一線的實用型人才。中等職業學校學生應在具備文化知識與專業知識的基礎上,重點掌握從事本專業領域的專業技能。突出專業技能教育是職業技術教育中重中之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講解者,而且是指導者、咨詢者;學生不再是被動地接受,而是主動地獲取。也正因為如此《內科護理學》課程需要探索一種以學生為主體,激發學生思維,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個性化教學方法,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創新能力。

        案例教學是指在教師的指導下,利用案例引起教學活動,組織學生進行學習和討論的一種教學方法。案例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培養其綜合職業能力的有效方法。,護理學的專業課程《內科護理學》是實踐性和理論性均很強的學科,在《內科護理學》教學中一直存在著理論抽象難懂、枯燥乏味,學生不能靈活應用所學知識解決臨床實際工作的問題。而我們培養目標主要是面向應用、實踐的學生,所以在護理學的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科特點,采用案例教學法,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來選擇不同的病例,讓學生身臨實際教學中去摸索,學習處理各種臨床問題的經驗,從而高效、快捷地提高學生處理問題的能力很有必要。而對臨床實習前的學生進行多方位的訓練,不僅強化了學生 的理論知識,也鍛煉了學生參與臨床實習的能力。

        1合理地選擇典型案例

        1.1 選用案例應注意內容要典型具有啟發性,應當簡潔具有針對性

        為了使《內科護理學》的教學案例具有針對性,富有吸引力,教師必須緊緊圍繞內科護理學的基礎知識、重點內容及學生所關注的具有普遍性的問題進行案例選擇。案例必須有真實來源,教師可根據教學目的進行有針對性的收集。應收集有代表性并緊扣教學大綱的案例,首先,教師要領悟教學要求,精心設計教學方案,選擇的案例內容要具體,切合實際,在教學過程中案例選擇不同,教學效果可大相徑庭。其次,運用案例的時機要恰當,課前要做好周密準備,整門課程中所需案例要循序漸進,掌握層次的原則,就一堂課而言,可酌情將案例安排在課始、課中或課尾,出發點放在加深學生對所講授內容的理解和掌握上。最后可就臨床工作中容易出現的失誤、容易忽略的知識點和理論教學中學生反映較多的問題對教案進行改進,并設置相應問題供討論,以加深理解,強化記憶。

        1.2 依據臨床醫學培養目標和教學大綱選擇 ,要全面分析教材和不同層次學生特點,選擇合適的案例,包括足夠的知識信息,以便于學生充分了解臨床診斷、治療的整體程序和護理情況,讓學生體會到疾病發生發展的變化,以及同一疾病、同一患者在不同病情、病程中所采取的不同治療措施和護理措施。

        1.3根據教學內容要點及教學對象的接受能力,設計較典型且簡明的教學病案。根據由易而難、由淺入深的教學原則,在學生掌握、熟悉基本知識的前提下,病案內容可適當增加難度,例如在討論消化性潰瘍的病案中增加了病因診斷,及鞏固了已學消化性潰瘍的知識,又可提高學生分析能力、判斷能力。最終根據目標要求,圍繞病案內容,分別從病因、護理評估、護理診斷、護理措施、護理評價及預防等不同側面提出討論題,有目的地強化訓練學生解決臨床問題的能力。

        2 教學案例的應用

        2.1 案例教學法的課堂如何運用取決于教師的組織和管理

        案例教學的組織和管理要有一個循序漸進、不斷深入的過程。在課堂教學之前,教師先將案例發給學生,做好啟發引導工作,讓學生閱讀案例,熟悉案例,了解相關的基礎知識,在綜合分析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的觀點,為集中討論和集體交流做好充分準備。然后教師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和交流。在每個學生經過必要的準備后,教師要視班級人數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進行討論或直接在班中集體討論。如果是分小組討論,在討論中,小組內各人各抒己見,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陳述個人理由,對不同的結論進行分析比較,然后,各小組選出代表在全班發言,其他同學可做補充或作辯論性發言。教師負有引導和組織的責任,關鍵在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積極參加討論或辯論。持不同意見和觀點者相互爭論,特別是各組學生承擔不同角色時,爭論的程度有時很激烈,因此,教師要做好有效的引導和管理。

        2.2 案例教學法可分為案例導入、案例例證、案例討論、案例結尾和案例練習等多種方法

        在內科護理學課中多采用的是案例討論法。案例討論是案例教學法的重要環節,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關鍵,一般可采取課堂隨機發言或專題討論的方式。隨機發言是教師簡要介紹案例,學生有針對性地自由闡述觀點,教師應注意循循善誘、應切中要害、節省時間,做好必要的鋪墊,使學生“啟而有發”,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到對“知識點”的發掘上來,指導學生以最簡捷的思維路徑得到正確的結論。專題討論較深入,但耗時較多。無論隨機發言或專題討論,教師的正確引導至關重要,討論的目的不是讓學生就事論事地表明態度,而在于從事實中引申出觀點,從結論的得出再觸類旁通獲得更多的知識。案例討論法是根據教材重點、難點和學生中存在的疑難問題,精心設計案例題,以鞏固深化知識,發展能力,以達到熟能生巧。案例討論過程是對重點、難點、疑點再消化的過程,也是技能形成的過程。教師采用啟發式教學的方法,引導學生分析、總結,鍛煉學生獨立思考、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并要求學生在自學與討論的基礎上完成一份病例。通過書寫病歷不僅可以使學生鞏固專業知識,提高專業思維,而且臨床病歷可作為教學反饋,幫助教師了解教學效果[1]。

        3 案例討論

        3.1 案例教學是師生互動學習的過程,其教學效果一方面取決于學生的參與程度及作用的發揮,一方面取決于教師的引導及對教學全過程的歸納、點評和總結。總結、評價案例教學可以發動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使學生得到進一步的鍛煉。但是,總結、評價案例教學一般多由教師完成,由教師指出討論的優缺點,進行補充與提高性的講授等。教師要對小組討論和集體交流達成共識的某種結論進行概括,如把一些有答案的案例真實情況的處理或結論告訴學生。教師應通過總結和評價,引導學生進一步去思考從案例教學的內容和過程中學到了什么,得到了哪些有價值的啟示,掌握了哪些法學理論和臨床知識,學到了哪些案例分析方法,是否提高了運用法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等。通過這一環節,學生將完成相關法學理論知識和法律規范與案例結合的學習。

        3.2 課堂討論是案例教學得以實現的決定性環節

        由于案例討論法采用的是過程開放的案例結構,所以案例的實踐過程是討論的主要內容。學生在討論中分享不同的

        觀點,這在課堂外的環境中是找不到的。同時,任何一個學生都會由于自己的創新得到別人的認可而興奮不已。通過對分歧的討論可以加深對問題的思考,還可以解決操作中“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問題。只要有助于討論的深入開展,在形式上可以不拘一格。這個過程學生進行一系列積極的創造性思維活動,充分體現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主要指標是操作的準確率和速度[2]。教師由易到難地安排具有綜合性技能的方案進行訓練。學生通過由簡單到復雜的訓練,達到快速、準確的目的。這一階段是學生發揮創造的階段,教師要鼓勵創新,鼓勵先進,鞭策后進,形成競爭的學習氛圍,激發群體的學習興趣。

        3.3 教師根據討論情況及臨床病歷書寫情況進行評述

        首先,歸納知識要點,幫助學生抓住重點內容;其次,對學生容易出錯的難點進行分析;最后,回答學生的提問。案例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的作用,將案例引入教學過程的目的在于“以案促學”,引導學生把具體案例與基本理論聯系起來,彼此貫通,學會從典型事實中概括理論觀點逐步形成運用醫學知識做出判斷的能力。通過案例討論,就臨床工作中容易出現的失誤以及導致的嚴重后果,及時給予學生法律知識的教育。尤其是即將去醫院實習的學生,一定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不要認為現在是實習學生出了差錯有帶教教師負責,無論對疾病的診斷、相關檢查及治療,不清楚的知識一定要多問、多看書學習、多看說明書,通過對細節不慎造成的醫療差錯的列舉,使學生牢記臨床醫生是一門要求精細、不斷進取的工作。

        3.4 案例教學法應注意以下幾點

        (1)要鼓勵學生主動、積極學習。在案例教學中,教師主要采用小組討論的方式。在課堂討論中,學生能主動參與,積極發言,鍛煉隨機應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由討論到結論,正確運用所學醫學知識,從而了解案例的結論。這種方法對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培養他們“研究型”的學習能力是一個較好的措施。(2)要發揮引導作用。學生的獨立活動在案例教學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但這種活動是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的。從案例的選擇、布置、組織討論以至最后的評價,都離不開教師的指導。(3)要引導學生注重分析問題的過程。病例的結論應該是仔細、綜合分析的結果,也只有通過綜合分析所得出的結果,才具有說服力。

        案教學法也融洽了師生關系及學生之間的關系,形成了良好的學習氛圍。案例教學法是一種具有啟發性、實踐性,能開發學生智力,提高學生決策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新型教學方法。案例教學法注重挖掘人的潛能、開拓人的思維、增強人的自信,達到了提高教學效率和減少教學時間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竇學瑩 ,淺談案例教學法在臨床課教學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05,23 (17):66 e

        2 郭文華,《護理學基礎》實驗教學的改革與思考[J];國際護理學雜志;2006(12).

        34 顧慧明、尤黎明,護理技能教學中心實驗室的建設與思考[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4(4).

        4 陳益玉,案例教學法在五官科學教學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08(3).

        第8篇:內科護理學基本知識范文

        關鍵詞:說課;設計;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4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01-0266-02

        說課是教師口頭表述具體課題的教學設想及其理論依據,即教師在備課的基礎上,面對同行或教學研究人員,系統講述課程的教學設計,然后由聽者評析,達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是一種教學研究和師資培訓活動[1,2]。筆者就《內科護理學》中“原發性高血壓病人的護理”一節的說課設計與大家共同探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內科護理學》是在現代醫學模式和現代護理觀念的指導下,研究在內科領域對人實施整體護理的一門臨床護理學科,是理論性和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在國內外的護理教育中,它都是護理專業的一門核心專業課程[3]。

        2.本次說課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原發性高血壓病人的護理”是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李秋萍主編的供高職高專護理專業使用的內科護理學(第二版)中第三章第四節的內容[4]。第三章主要介紹循環系統疾病病人的護理,第四節是原發性高血壓病人的護理。原發性高血壓是以血壓升高為主要臨床表現,伴或不伴多種心血管危險因素的綜合征,其是多種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和危險因素,影響重要臟器,比如心腦腎等的功能與結構,最終導致這些器官的功能喪失,迄今仍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通過本次說課的學習,讓學生掌握一種循環系統常見病和多發病的護理理論知識和技能。

        二、學情分析

        本次課的授課對象是2012級三年制專科班的學生,本課程在其第二學年下學期開設。《內科護理學》是在《正常人體解剖學》、《正常人體結構學》、《正常人體功能學》、《基礎護理學》等課程的理論及實踐知識的基礎上開設的,這與國外同等層次的教育相同[5]。在學習本次課之前,學生已經系統學習了循環系統疾病病人常見癥狀體征的護理、心力衰竭病人的護理及心律失常病人的護理,基本掌握了循環系統疾病病人護理的基本知識和技能,為學好循環系統其他疾病和執業后從事專科護理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確定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一)認知、能力和情感目標

        (1)認知目標:熟悉原發性高血壓的病因及發病機制、護理診斷、護理目標和處理要點;掌握原發性高血壓的臨床表現、護理評估、護理措施。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按照護理程序(健康評估護理診斷護理計劃護理措施護理評價)給予病人及時、正確的護理。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樹立熱愛本職工作、立足護理崗位的高尚品德。

        (二)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原發性高血壓病人的臨床表現和護理措施。

        (2)教學難點:原發性高血壓病人的臨床表現。

        四、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和學法

        1.授課過程中采用啟發講授法、案例教學法等多種教法結合。比如生活中哪些不良習慣會導致血壓升高?長期高血壓對心腦腎產生怎樣的危害?啟發學生積極思考問題,培養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充分調動其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在討論中相互交流、相互促進,形成信息的多面傳遞,獲得更加深刻的認識,從而提高學習成績和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獨立學習的能力。

        2.教學手段方面,注重傳統教學與現代化教學手法的融合[6],以多媒體為主,板書為輔。圖片、圖表、視頻穿插,比如血壓的定義和分類、心血管危險分層標準、常用降壓藥物名稱、劑量及用法等,改善課堂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對板書進行合理設計,按照講授的順序,依次在黑板左半部分書寫標題(如一、病因及發病機制,二、臨床表現等),內容講授完畢后標題暫不擦除,以便內容講授結束后小結時使用,在重點內容的標題處使用醒目標識符號標注。黑板右半部分用于對某部分內容進行詳細闡述,如作圖(繪圖解釋高血壓危象產生的原理)、繪制表格(如把健康指導的常用項目進行列表,既條理清晰又重點突出)等。

        3.指導學生采用預習法(原發性高血壓常見的病因有哪些,長期高血壓會對心腦腎產生怎樣的影響)、質疑法、讀書法、討論法(高血壓腦病和高血壓危象有何區別)、總結法等學習本次課。

        五、教學環節設計

        (二)課前準備環節

        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課前復習循環系統解剖、《健康評估》中血壓的評估方法等,查閱相關資料,提前了解原發性高血壓的護理特點,做到帶著問題來聽課。教師課前精心準備好與本次課相關的各種教學資源,做好各個環節的教學設計。

        (二)授課環節

        (1)病例導入,激發興趣。以原發性高血壓病例報道導入新課,使學生初步認識原發性高血壓發生發展的同時,激發學生學習本次課的興趣。

        (2)檢查預習,鞏固基礎。以提問的方式檢查課前準備情況,最后學生總結歸納。例如怎樣根據病人的實際血壓值對其血壓進行分類?

        (3)案例啟發,推進新課。以病例的形式導入新課,為學生的學習設置一個情境,在設定的時間內,請學生閱讀并分析病例,根據分析結果,按照護理程序分別從護理評估、護理診斷、護理目標、護理措施和護理評價等方面對腦出血病人的護理進行講解。例如某患者,男,42歲,高血壓病史半年,半年來,出現3次心慌胸悶,與情緒激動有關,休息后可緩解,未予重視。近日因勞累而休息減少,2小時前突然感到頭痛加劇、煩躁、心前區疼痛。怎樣根據病人的表現進行護理評估?鼓勵學生大膽發言,各抒己見。讓學生們經過討論后提出原發性高血壓的護理診斷,并按照合理順序排列,教師最后點評。根據提出的護理診斷,結合病例講解護理計劃和護理措施的制定。如怎樣根據知識缺乏這一護理診斷進行健康指導呢?護理措施的內容較多,在授課過程中教師注意指導學生從一般護理(休息、活動、飲食)、病情觀察、用藥護理、心理護理、高血壓急癥的護理、健康指導等方面對知識進行歸納總結。

        內容講解后,及時小結重點和難點,以復習題或歷年護士資格考試真題再次強化和復習重點知識,如:1.護士給予高血壓急癥患者的護理措施不妥的是:A.提供安靜的休息環境;B.囑患者去枕平臥位;C.遵醫囑給予快速降壓藥物。D.監測血壓E.給予低脂少鹽飲食;2.高血壓急癥治療應選用的快速降壓藥物是:A.硝普鈉B.硝酸甘油;C.硝苯地平;D.普萘洛爾;E.依那普利。鼓勵學生大膽質疑,耐心細致地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最后以布置預習題的方式告知學生下次課講授的內容,如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病人的飲食護理有什么特點?怎樣對患者進行生活指導?鼓勵學生通過查閱工具書或利用網絡資源的方式對新課內容進行充分的預習,為新課的講授打下良好的基礎。

        總之,說課是教師針對某一觀點、問題或具體課題,口頭表述其教學設想及其理論依據[2]。要求教師用語言把自己的教學思路及設想表達出來,這就在無形中鍛煉了教師的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的一種有效途徑[7]。說課具有教學研究或教育科研的性質。教師以科學的教育理論為指導,鉆研教材,研究學生,設計教學程序,選擇教學方法。既教好課,又能從理論上認識規律,從而提高教學水平和理論水平[8]。

        參考文獻:

        [1]瞿曉林.呼吸運動調節實驗說課設計[J].醫學研究與教育,2010,(01):107-109.

        [2]吳方化.“肌內注射技術”的說課設計及反思[J].衛生職業教育,2008,(16):80-81.

        [3]De Silva SS,Payne GS,Thomas V,et al.Investigation of metabolite changes in the transition from pre-invasive to invasive cervical cancer measured using 1H and 31P magic angle spinning MRS of intact tissue[J].NMR Biomed,2009,12(22):191-198.

        [4]張躍偉.高效利尿藥的說課設計及體會[J].現代醫藥衛生,2012,(11):1732-1733.

        [5]Kim JK,Kim KA,Park BW,et al.Feasibility of diffusion weigh ted imaging in the differentiation of metastatic from nonmetastatic lymph nodes:Early experience[J].J Magn Reson Imaging,2008,28(3):714 719.

        [6]Hunter M I,Tewari K,Monk B J.Cervical neoplasia in pregnancy.Part 2:current treatment of invasive disease[J].Americ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2008,199(1): 10-18.

        第9篇:內科護理學基本知識范文

        近年來,糖尿病知識教育在糖尿病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視,并逐漸認識到糖尿病教育是糖尿病整體醫療護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1] ,通過護理人員有計劃有目的的教育過程,使患者了解和增進糖尿病健康知識,提高自我保健的意識,掌握自我保健的技能,改變不良生活方式,積極配合參與糖尿病的康復治療。2002年本科對47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實施健康教育,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我科于2002年共收治老年糖尿病患者47例,均按WHO診斷標準確診,男32例,占68.08%,女15例,占31.98%,年齡均為67~83歲,平均年齡75歲;患者病程1~5年,而且伴有冠心病13例,高血壓病17例,腦動脈硬化39例。47例患者均為離休干部,能較好的進行交談。

        1.2 健康教育指導內容

        1.2.1 心理指導 糖尿病是終身性疾病,其病程呈慢性,患者常因反復血糖偏高而導致緊張恐懼心理,在基本知識教育中,客觀地向病人介紹疾病有關發展過程及預后知識,使患者認識到糖尿病是目前尚不能根治的慢性疾病,但又是可防治的疾病,提高患者堅持治療戰勝疾病的信心。

        1.2.2 飲食指導 目的是讓患者理解合適的飲食有利于減輕體重,控制血糖和防止低血糖,改善脂代謝紊亂和高血壓,主要向患者介紹飲食治療的目的意義及具體措施,并督促落實[2] 。教會患者根據自己的體重、身高、性別、運動量等個體情況計算飲食量,保證合理的營養,嚴格控制甜食。三餐熱量分配可根據飲食習慣選擇1/5、2/5、2/5或1/3、1/3、1/3 [3] ,但要基本固定,要根據血糖制定糖尿病飲食。

        1.2.3 運動指導 運動有利于減輕體重,提高胰島素敏感性,改善糖尿病病人胰島素抵抗,促進葡萄糖的利用,降低血糖。運動還可以減輕病人壓力和緊張情緒。依照病人身體情況選擇活動種類如醫療步行、慢跑、騎自行車、打太極拳、球類運動等。最好采取有氧運動,必須堅持循序漸進、持之以恒的原則。運動最好選擇在餐后1h左右進行,醫療步行是最佳的運動方法,根據身體情況可采用中速步行每分鐘100~120步。如出現心率在100~120次/min,有勞累感應減速停止。出去運動時要隨身攜帶糖果,以免低血糖時備用。

        1.2.4 用藥指導 對用藥物治療的患者,向其講解藥物的劑量、用法及用藥后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并介紹降糖藥飯前飯后服用的不同類型,用藥要準確,特別在聯合用藥時更應小心謹慎。胰島素治療在飯前半小時注射,必須按時進餐,抽取胰島素劑量必須準確。不管是口服降糖藥還是注射胰島素,均應定期監測血糖,根據血糖情況,由醫生調整藥物劑量。同時防止患者亂用土方、秘方以免影響治療。

        1.2.5 預防并發癥的指導 糖尿病病人保持身體清潔,避免損傷,囑患者經常用清水擦洗身體,特別注意保持口腔、會陰、足部的清潔,皮膚出現瘙癢時盡量少抓以免抓破。穿寬松柔軟的透氣好的衣服、合腳舒適的鞋襪,不要過緊。使用熱水袋時水溫不宜超過50℃,以免燙傷,如發現皮膚破損及時處理預防感染。

        糖尿病患者容易發生低血糖,但由于臨床癥狀不典型,容易誤診造成嚴重后果,首先要告訴患者低血糖發生的癥狀,如何防止和處理低血糖反應,如出現心慌、出汗、惡心嘔吐以及有明顯的饑餓感等情況,應立即喝糖水和進食。由于各種原因停用降糖藥物或飲食過量誘發酮癥酸中毒,出現疲倦、食欲不振,甚至昏迷,應立即送附近醫院進行血、血糖、電解質監測。

        1.3 健康教育的方法

        1.3.1 隨機性教育 在治療、護理、巡視病房中有針對性指導,如發藥時講解藥物的作用、副作用、用法、注意事項。

        1.3.2 座談式教育 通過個別談心,耐心解答患者的提問,針對個別病例逐項指導。

        1.3.3 文字教育 通過黑板報、健康教育手冊等圖文并茂的資料指導患者了解掌握有關疾病的知識,同時給予必要的解釋說明。

        1.3.4 舉行小講課 分期介紹相關知識,每次小講課20min,每周1次。

        2 結果

        47例患者通過健康教育后,對糖尿病的基本知識、防治方法、嚴格遵醫囑用藥等方面有顯著提高。通過健康教育,患者參加運動的積極性提高了,主動參與醫療步行、慢跑、打太極拳、醫療體操等各項康復運動。有效控制血糖。47例患者健康教育前空腹血糖(7.21±0.52)mmol/L,健康教育及康復治療后空腹血糖(6.48±0.51)mmol/L,餐后2h血糖健康教育前(9.78±0.67)mmol/L,健康教育后(8.23±0.65)mmol/L,健康教育前后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

        3 體會

        47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入院前對糖尿病的康復治療方法、并發癥的預防不夠理解。通過向患者教育與指導有關糖尿病的基本知識、康復治療方法,增強了患者自我保健意識和技能,調動了患者參與各項康復治療的積極性,發揮患者主觀能動性和自覺性,自控水平明顯提高。在康復治療過程中能認真執行飲食、運動、藥物治療方案,糖尿病教育對病情的控制和并發癥的預防,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糖尿病健康教育中注意事項:先要對每個患者進行評 估,根據患者的不同特點和狀況,制定個體的教育方案、教育計劃。其次健康教育內容應反映科學性、實用性、可行性、深入淺出、反復講解。增加鼓勵和引導患者,直到掌握。另外護理人員要加強新知識、新技術的學習,不斷提高理論與技術水平,更好地為糖尿病患者服務。

        參考文獻

        1 王玉春,李嘉琦,葉俊超.加強健康教育,不斷提高醫患健康.醫學雜志,2002,4(4):236.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在线播放国产不卡视频 | 日本喷奶水视频中文字幕97 | 夜晚久久精品视频 | 婷婷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婷婷久久狠狠五月天 | 婷婷在线视频这里都是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