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合同風險管理案例范文

        合同風險管理案例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合同風險管理案例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合同風險管理案例

        第1篇:合同風險管理案例范文

        一要明確企業法律風險在企業風險管理中的地位,確立企業法律顧問在法律風險控制中的核心作用。《中央企業全面風險管理指引》出臺以來,在中央企業影響力和政府導向的作用下,風險管理已經引起國內企業的普遍重視。隨著國內經濟和社會法制化水平的日益提高,法律風險管理已經成為企業風險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法律顧問已成為企業法律風險控制中的關鍵人物。所以,企業擁有長期合作、對企業法定代表人負責的高素質法律顧問團隊,并利用其發現、識別經營生產和管理活動中的潛在法律風險,參與經營決策,將成為企業的必然選擇。

        二要加強企業法務專業人才的培養與選拔,逐步提高企業決策和管理骨干的法律經營管理水平。目前,企業法務人才培養極為緊迫,最好的途徑是對一些企業經營管理人員進行系統的法律專業培訓。這里之所以要強調“系統的法律專業培訓”,是因為法律是專業性很強的學科,僅僅懂一些法律知識、看幾部法律條文是不夠的,只有經過系統的基礎理論學習才可能培養起法律思維能力,才有可能為企業提供專業服務。

        三要建立法律情報收集和法律論證制度。企業要關注政策動向和司法環境,不僅對本地的,對企業發展過程中所涉及的其他地區也要關注。要廣泛收集相關的法律、法規和行業管理上的相關政策,研究企業法律風險管理的相關案例,包括重視并能有效識別、評估、防范法律風險管理而取得重大效益的案例,以及忽視法律風險管理、缺乏管理程序系統而致使企業遭受重大損失的案例。同時,企業重大經營決策出臺前應經過法律論證,由法律顧問或法務部門出據法律意見書。

        四要加強知識產權風險管理,建立企業商標、專利和商業秘密管理制度。企業應積極注冊申報商標、專利,重視對企業無形資產的開發、經營和保護。對于企業商業秘密,目前雖沒有專門適用的法律,但還是可以得到一定的法律保護,關鍵取決于企業自身是否采取了適當的保密措施。同時,要關注企業和競爭對手的知識產權情況,必要時對侵犯本企業知識產權的行為應當進行侵權調查及時啟動法律追究程序。

        五要建立企業合同風險防范體系。合同風險防范體系的首要目標在于有效防范合同糾紛,努力做到零訴訟,有效降低公司經營風險,實現利益最大化。合同風險防范體系的構建需要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第一,應當全面梳理企業的合同風險。從客戶分類、業務分類、交易模式分類出發,綜合考慮產業鏈風險、政策法規風險,對公司的合同進行全面梳理,明確從哪一角度出發更適合公司合同的法律風險分類管理。第二,建構合同模板。在對公司不同類型的合同進行歸納總結的基礎上,建立合同模板。合同模板的建構必須符合有效性、確定性、合理性、操作性、主動性原則。第三,運用合同操作指引及風險提示,對合同模板的具體操作和操作過程中的法律風險進一步做出詳細規范。第四,對合同進行全過程管理。包括:簽訂前管理、簽約管理、履行管理、憑證管理、預警管理、評審管理。第五,建立合同審查和管理流程。簽訂合同應經過法律顧問或法務部門的審核,重要合同應有企業法律顧問參與談判和起草,法律顧問或法務部門應跟蹤掌握合同的履行狀況,督促各方面適當履約,對重要合同的關鍵“履約節點”要有評審程序。

        第2篇:合同風險管理案例范文

        關鍵字:風險;公路工程;合同風險;管理與防范

        中圖分類號: [DF52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前言

        風險是任何工程項目中都存在的,現代公路工程項目的特點是規模大、技術新穎、持續時間長、參加單位多、與環境接口復雜,可以用危機四伏來形容。此外,構成風險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實質風險因素、道德風險因素和心理風險因素。它們分別由不可抗力、故意行為和意外過失造成。一旦風險發生,就意味著釀成了風險事故,也必然要承擔相應的風險損失。公路建設行業就是一個高風險的行業,它危險性高、涉及面廣,是很容易出現風險事故和付出較高損失的行業。面對這一問題,公路工程的合同風險管理顯得尤為重要。

        2 公路建設工程合同風險的管理

        2.1 風險管理的起源

        最早出現“風險管理”這一術語,是 1950 年加拉格爾在調查報告《費用控制的新時期———風險管理》中提出的;1963 年梅爾與赫奇斯的《企業的風險管理》一文的發表,對風險管理這一理論進行了進一步系統的研究和說明;我國系統的引進風險管理理論要歸功與我國臺灣地區的宋明哲先生,他在 1984 年出版的《風險管理》一書為中國打開了風險管理與防范之門。以上述理論為基礎,,可以較為準確的理解公路建設工程合同風險的含義。

        2.2 合同的定義和特征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法律法規的不斷完善,公路工程建設市場主體間的關系逐漸變成了合同關系,而公路工程建設市場各主體之間的行為也主要依據合同來加以約束。合同是市場經濟的必然產物,也是市場經濟的紐帶。工程合同訂立的基本目的就是為了在合同當事人之間有效和合理的分配風險。

        整體上說,合同是指具有平等民事主體資格的當事人,為了達到一定目的,經過自愿、平等、協商一致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達成的協議。我國于 1999 年 10 月 1 日起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迄今已經有 12 個年頭。它作為一種當事人雙方的法律行為,時刻制約著活動雙方的違法違約行為,使雙方當事人在合同中具有平等的地位。

        具體說,公路工程合同又包含廣義和狹義兩種概念:狹義的公路工程合同是指承包人進行公路工程建設,發包人支付價款的合同,它包括工程勘察、設計和施工合同;而廣義的公路建設工程合同包含了與公路建設工程項目相關的所有合同,除勘察、設計和施工合同外,還包括工程咨詢合同、工程監理合同、工程招投標合同、材料和設備采購合同、設備租賃合同以及各種技術合同等。

        2.3 公路建設工程合同風險管理

        公路建設工程合同風險管理是整個項目管理的核心部分,其目的是保證工程項目總目標的實現。因而,從項目時間、質量和成本目標來看,風險管理與項目管理的目標是一致的。究竟何為公路建設工程合同風險?我們可以這樣定義:指公路建設活動中一切與公路建設工程合同有關的損失發生的可能性。它不僅包含合同履行過程中合同當事人損失發生的可能性,還包括合同制定過程中和制定前后合同當事人損失發生的可能性。其次,公路項目建設作為高風險行業,在整個施工活動進行過程中有很多復雜的風險因素,但這里的公路建設工程合同風險不是指建設活動中一切風險,而是其中所涉及的與公路建設工程合同相關的風險。例如合同確立以后,由于市場變化引起了原材料價格的變化,這樣的風險是不可預料的,同時也是合同風險的一部分。因此說,公路建設工程合同風險中的損失是合同主體非故意的、非計劃的、非預期的損失。

        2.4 公路建設工程合同風險的特征

        ①這種風險多屬社會風險。現代一般意義上的社會風險意指在一定條件下某種自然現象、生理現象或社會現象是否發生、及對人類社會財富和生命安全是否造成損失和損失程度的客觀不確定性建設項目作為社會活動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肩負和承擔著巨大的責任和使命,同時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即能否及時有效地防范各種高風險事故的發生,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②這類風險屬靜態風險。靜態風險主要是指自然災害和意外事故帶來的風險,同時也是不可回避的風險。工程活動中遇到突況和意外事故的可能性是無法預測和估量的,因而,風險相伴而生,一旦發生風險事故,損失是慘重的。

        ③這類風險屬純粹風險,即只有損失機會,而無獲利可能。所以說這種風險可能造成的結果只有兩個,一是沒有損失,二是造成損失。但與投機風險相比,這類風險是可保的。

        ④這類風險屬特定風險,一般較易為人們所控制和防范。

        ⑤公路建設工程合同風險中既有財產風險,也有人身風險和責任風險。

        2.5 公路建設工程合同風險管理的意義

        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A·H·Maslow)的需要層次論有五個層次,而安全需要則恰居第二,這是一種與生俱來的需要。這足以說明人類對于安全的重視和關注。

        公路建設工程合同主體進行風險管理的目的就在于尋求安全保障,它的意義如下:

        ①有利于公路建設工程主體的穩定經營和向好發展;②有利于提高公路建設工程合同主體的經濟效益,以達到經濟利益最大化;③有利于提高公路建設工程的整體質量,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④有利于及時解決公路工程款拖欠問題,給廣大農民工帶來利益和方便,鞏固社會穩定;⑤有利于發展和完善公路建設行業市場,有利于擴寬視野與國際接軌,促進國民經濟水平的提高;⑥有利于提高我國公路建設行業和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并勇敢接受國際挑戰。

        3 公路建設工程合同風險的防范和控制

        公路建設工程合同風險的防范,既要在合同訂立時預防,還要在合同履行過程中進行。我們應清楚認識公路建設工程合同風險所造成的嚴重后果,防患于未然。

        3.1 成立專門的合同管理機構

        合同管理機構的職能是具有服務性和監督性的雙重屬性。即進行工程合同談判前,承包人應設立專門的合同管理機構負責合同的訂閱,并實施監督、管理、控制。這個專門的機構應包含各方人員,如項目管理人員、施工管理人員、工程技術人員以及法律顧問在內的專業團隊,他們負責管理、監督整個工程活動的進行。例如,在合同簽訂前,對合作對象進行仔細審核,深入了解。此外,我們主張,一切合同都應當采取書面的形式訂立。因此,訂立合同時,要力爭做到用詞準確,表達清楚,約定明確,避免產生歧義。

        3.2 合理轉移合同風險

        在合同有效期內,對可以預測的風險,合同雙方應依據合同,各自承擔相應的風險和責任;對于一些無法預測的風險,我們可以采取風險轉移的方式來解決。推行索賠制度是轉移風險的有效方法,可盡可能把風險降到最低程度。在實際工程中,索賠是雙向的,承包人可以向業主索賠,業主也可以向承包人索賠。目前在中國,人們對于索賠的認識較淺,成功索賠的案例也較少,工程索賠制度未普遍推行。面對這樣的現狀,作為承包人和業主既要增強市場意識、法律意識、合同意識、管理意識,更關鍵的是要學會科學的索賠方法。科學的索賠方法是合理合法的轉移工程風險的主要手段。同樣,在古代也有經典的風險轉移示例。“鏢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是一種頗具中國特色的風險轉移技術。

        3.3 建立合同管理的微機信息系統

        合同風險管理在工程建設項目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隨著公路工程建設項目規模擴大,合同標的日趨龐大,涉及合同的內容、條款日益增多,國內采用的傳統合同管理方法和手段已經無法適應現代化的大型公路建設項目的動態管理要求,而微機信息系統既方便又快捷,不但節省了時間,也減少了人力物力。所以說,建立合同管理的微機信息系統是時代的需要,是提高管理水平的必經之路。

        3.4 提高公路建設工程合同人員的綜合素質

        定期對合同管理人員進行業務培訓,普及合同法制教育,增強合同概念和合同管理知識,使他們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職責,在關鍵時刻,能及時應對和處理突發狀況。這對于風險的防范是及其有力的。

        4 結 論

        綜上所述,公路建設工程合同的訂立和履行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它牽涉到公路工程活動的方方面面,它以法律的形式規范著合同雙方的行為。面對公路建設工程合同風險,我們應該通過加強理論學習,總結經驗教訓的方法,提高企業的合同風險管理水平和防范能力,切實有效地預防風險事故的發生。

        參考文獻

        成虎.工程項目管理[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7.

        周友海.論工程管理中的質量終身責任制[J].現代商貿工業,2010,(11).

        第3篇:合同風險管理案例范文

        [關鍵詞]財務管理專業;保險學教學改革;教學目標

        財務管理專業保險學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具有現代保險意識、能夠運用現代保險技術、掌握現代風險管理理念的財務管理人才。財務管理專業保險學教學應當緊密結合財務管理人才對保險知識和能力的要求進行科學設計,但目前保險學的教學單純考慮自身的內容體系比較重,而與有針對性的教學還存在相當大的差距,因此,高等院校財務管理專業加強保險學教學改革研究非常必要。

        一、科學優化教學內容,建立與財務管理專業相匹配的保險學知識體系

        財務管理專業保險學課程應當在遵循保險學自身知識結構的基礎上,科學優化教學內容,建立與之相匹配的知識體系,充分滿足財務管理人才對保險知識的需求。

        (一)風險管理是財務管理專業保險學知識體系的基礎內容

        風險管理是研究風險發生規律和風險控制技術的一門新興管理科學。保險是風險管理最重要的技術手段,是企業或個人把自身的風險以交納保險費為代價。將風險轉嫁給保險人承擔,當發生保險風險損失時,保險人按照合同約定進行經濟補償。保險雖然僅僅作為整個風險管理過程中財務管理手段之一,卻表現出極大的社會保障功能,得到廣泛應用。

        風險管理是財務管理專業保險學研究的重要基礎內容。企業風險管理整合框架下非投機風險的發生發展規律、類型、本質特征、成本的形成和度量、風險管理理論、風險管理的基本程序和方法、風險管理與保險的關系等都應當作為教學的重點,使學生深入理僻風險管理的內涵,充分認識通過保險轉移企業風險的重要意義。

        (二)保險基礎理論是財務管理專業保險學知識體系的核心內容

        科學的理論是人們認識和指導實踐的重要基礎。在財務管理專業保險學知識體系中,加強保險基礎理論的內容設計,對學生科學指導企業風險防范,提高風險管理中保險的綜合運用能力和理論分析水平產生重要的影響。

        保險理論隨著保險實踐的不斷深入而逐步形成并得到快速發展,對經濟產生了巨大的推進作用。作為財務管理專業學生必須掌握保險經濟學原理、保險功能理論、風險防范理論,掌握保險合同的法律規范要求,掌握保險運行的基本原則、應用范圍及法律后果。達到能夠運用保險理論與技術指導企業的風險管理行為。解決企業在保險合同訂立、履行過程中發生的一系列復雜的業務及法律問題,保護企業的合法權益。保險基礎理論是財務管理專業保險學課程的核心內容。

        (三)商業保險是財務管理專業保險學知識體系的主干內容

        商業保險作為風險管理的重要平臺,對保持經濟繁榮與健康發展、企業災后重建、維持企業持續經營、保障員工福利等方面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

        企業在生產經營中,所面臨的財產風險、責任風險、信用風險等已經成為束縛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企業通過制定保險計劃,購買各類企業財產保險產品,實現對風險的有效管理。可以通過制定企業年金計劃,為員工的生命、健康、意外傷害提供更高層次的人身保障,增強企業的凝聚力,促進優質人力資源的穩定。因此,商業保險是財務管理專業保險學課程的重點和主干。

        通過商業保險知識的學習使學生比較系統地了解和掌握各類商業保險的產品特點,能夠根據企業生產與財務狀況,在企業風險評估基礎上科學制定保險計劃。選擇優質的保險產品和保險公司,提高企業風險管理和財務管理水平。

        (四)社會保險是財務管理專業保險學知識體系的重要內容

        在企業運行中,存在著員工退休養老、醫療費開支、勞動力流動而產生的失業等風險,這些風險只能通過社會保險來解決。社會保險制度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需要,可以改變勞動力對企業的依附關系,使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地位平等。

        社會保險與商業保險同屬于社會保障范疇,具有相同的業務和數理技術基礎,都是社會安全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社會保險對企業發展的積極影響。明確企業員工所享有的社會保險的權利和應盡的法律義務,企業應該如何遵守社會保險的法律規范,保證員工社會福利待遇的實現。社會保險是財務管理專業保險學知識體系的重要內容。

        (五)保險企業經營與監管是財務管理專業保險學知識體系不可缺少的內容

        保險經營具有負債性,保險產品是無形產品。財務管理人員在實施企業風險保險轉移、制定員工福利計劃時,必須了解保險企業的經營狀況,了解保險企業臺前幕后的各項業務及程序,了解國家如何對保險企業進行監督與管理。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企業通過保險途徑管理風險的效果。提高運用保險手段管理風險的水平。所以,保險企業經營與監管是財務管理專業保險學知識體系不可缺少的內容。

        二、積極強化能力培養,提高財務管理專業保險學的教學效果

        掌握和運用保險知識。分析與解決財務管理中出現的風險管理問題,提高財務管理的綜合能力,是財務管理專業保險學課程始終如一的教學目標,因此,能力培養在保險學教學中非常重要。

        (一)通過保險案例教學強化能力培養

        財務管理專業保險學教學應該以案例教學為先導,綜合運用保險、法律及財務管理專業知識,正確處理企業風險管理中出現的各種保險問題。例如。美國“9.11”恐怖風險與保險分析、達姆達輪火災案、大連國際合作集團公司索賠案等。這些案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涉及的法律問題比較復雜,通過解析讓學生明晰法律規范,提高對保險知識的理解,加強專業知識的深化。提高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面對企業風險管理中錯綜復雜的保險法律案件能夠找到解決的途徑與方法。

        案例教學能夠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對于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具有良好的效果。財務管理專業保險學案例教學要強調案例的真實性、典型性,啟發學生從不同角度提出解決方案。找到理論依據。

        (二)通過社會調查強化能力培養

        社會調查是將社會關注的某一具體問題,通過讓學生直接進入社會調查研究得出結論的教學方法。學生在收集信息、設計方案、實施方案、完成任務中學習和掌握知識,使能力得到提高。

        財務管理專業保險學課程主要是為了處理企業靜態財務風險,加強企業風險管理。提高保險意識而設置。在確定社會調查項目時,要緊密結合企業風險管理的實際情況,針對學生的興趣及程度進行選擇。例如。在風險管理、財產保險、團體人身保險、社會保險等教學中,可以確立一些社會調查項目,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其中的一項或幾項,如某企業保險情況調查、某企業保險方案策劃、某企業員工福利策劃等。在調查中深入企業,對有效資料進行科學分析,寫出調查報告。根據學生的表現、調查報告的質量給出考核評價。

        (三)通過實踐教學強化能力培養

        實踐教學的核心是學生根據所學的理論和方法進行具體操作,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通過實踐教學,達到學以致用的同化,鞏固所掌握的知識,提高能力的轉化率。

        在企業財產保險、責任保險、工程保險等實務教學中,實踐教學將收到顯著的教學效果。首先。設定一個目標企業,學生可以到企業了解生產及財務狀況、風險管理情況,排查企業風險隱患,制定企業風險防范與保險計劃,企業辦理投保事項。其次,模擬企業發生保險事故,學生代表企業向保險公司申請索賠,參加損失鑒定,理算保險賠款。再次,選擇企業保險實務訴訟案例,建立模擬保險法庭,模擬代表企業參加法律訴訟。要充分利用校內外實習資源,采用模擬實訓和現場實習相結合、輔以比賽等多種教學形式。使學生能夠將所學的保險學知識運用到企業風險管理之中,達到強化能力培養的目的。

        (四)改革考核評價方法強化能力培養

        為了保證財務管理專業保險學課程的教學質量必須設計與保險學教學目標相匹配的、信度和效度較高的、易于操作的考核評價方法。

        財務管理專業對學生的能力水平要求較高,保險學課程的教學考核評價要緊緊抓住能力培養這個關鍵要素。可以采用多種形式,如在一定筆試基礎考核外,增加企業保險案例分析、企業保險調查報告、企業投保索賠業務技能模擬操作等能力考核項目,加大平時成績比例。變一次性、終結性考試為全過程考核,減少學習的功利性,有效完成財務管理專業保險學課程的教學目標。

        三、高度重視教學研究,提高財務管理專業保險學的教學水平

        財務管理專業保險學課程應該高度重視教學研究。充分考慮財務管理專業人才的知識結構和能力需要,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一)注重綜合性教學研究

        財務管理專業的課程體系比較寬泛,學生的知識面廣、發散性思維強。在保險學教學研究中,應當積極探索如何發揮學生的知識儲備優勢,注重經濟學、金融學、管理學、法學、自然科學等多學科的融合。

        例如,在解釋保險概念時,可以從經濟學、法學、管理學的不同角度進行闡述,從保險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的表現特征。揭示保險經濟現象內在的規律性與矛盾的特殊性及與其他經濟現象的普遍聯系。在介紹損失補償原則時,可以鎖定某個目標企業,從風險管理、財務管理、法律規范等角度去分析損失補償原則的內涵與財務效果,也可以進行計量和博弈分析等。通過多視角提高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力。

        (二)注重發展性與前瞻性教學研究

        我國經濟正處在快速發展時期,保險理論和實務不斷發展與更新。企業風險管理水平也在不斷提高,發展性和前瞻性教學研究是時代的要求。

        例如,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和現代企業制度的完善,責任保險與信用保險成為企業經營不可缺少的風險轉移手段,其理論與實務發展速度快,自身的業務體系不斷完善;員工福利計劃是近幾年從國外引進的內容,是我國企業將來必須面對的問題。是一種由雇主提供員工因死亡、生病、失能、退休或失業而失去生活所得的救助計劃,包括社會保險、團體保險、健康保險計劃和退休計劃,企業實施了員工福利計劃可以獲得國家的稅制優惠,是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內容。發展性與前瞻性教學研究高度體現了財務管理專業保險學課程的知識價值。

        (三)注重實用性教學研究

        保險學是一門指導保險實踐的應用科學,保險學課程必須注重實用性教學研究,應選擇當前保險市場比較成熟、適應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保險內容作為教學研究的重點。例如,保險合同與保險基本原則既是保險學的核心內容,也是保險學中實用性最強的內容,保險活動在遵循保險基本原則的基礎上,通過訂立保險合同來完成;企業財產保險、責任保險、工程保險、團體人身保險等是工商企業風險管理最重要的險種。應用范圍廣,因此。這些內容應該作為財務管理專業保險學課程教學研究的重點。

        [參考文獻]

        [1]羅向明,論保險高等教育存在的問題和解決辦法[J],高教研究,2005(28):68-69

        第4篇:合同風險管理案例范文

        關鍵詞:探討;企業;風險;管理;目標;識別和類型,控制措施

        在全球化、競爭激烈的市場中,任何企業都處于動蕩多變的環境之中,風險無處不在。電力施工企業作為一個特殊性與專業性很強的企業,比一般產品生產具有更多的不確定因素和更大的風險,因而,在電力施工企業引入風險管理尤為重要。

        一、電力施工企業風險管理目標

        電力施工企業風險管理最主要的目標是控制與處置風險,以防止和減少損失,保障企業生產、經營和各項活動的順利進行。風險管理的目標通常被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損失前的風險管理目標,另一部分則是損失后的風險管理目標。兩者構成了風險管理的完整目標。

        二、電力施工企業主要風險類型

        電力施工企業的風險識別往往是通過對經驗數據的分析、風險調查、專家咨詢以及論證等方式進行。電力施工企業的風險主要劃分為三類:

        1.系統性風險

        近年來,電力施工企業面臨著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的沖擊和市場競爭的雙重挑戰,在優勝劣汰的游戲規則中求生存和發展,電力基建市場形勢也發生了根本性變化,電力施工企業不確定的系統性風險增大。

        2.環境風險

        電力施工企業行業壟斷格局已打破、地方保護政策的談化,跨行業、跨地區以及其他行業的施工企業、民營建筑企業向電力建設行業滲透,沖擊著電力基建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環境風險加大。主要包括市場不規范風險、締約和履約風險、業主宏觀管理不力風險和物資采購價格與質量風險四種類型。

        3.可控制的風險

        施工企業與投資方或業主之間的關系是合作者,但在各自利益方面則又是對立的兩方,雙方既有共同利益,也有同樣的風險,各自存在獨特的風險,其風險貫穿于電力建設項目的始終。主要有:

        (1)決策失誤的風險:主要表現在其一,對工程招標或發包的信息的甄別而存在的信息失真風險;其二,市場中介風險;其三,投標報價策略的應用而出現的投標報價失誤風險;其四,倚仗優勢拒不降價風險;其五,其他行業的施工企業與電力施工企業合作投標,如果對合作對象失去警惕風險四種。

        (2)合同管理風險:主要表現為簽約不規范風險、合同行為不正當、合同日常管理混亂風險。

        (3)分包工程管理不規范風險:與分包方簽訂合同不規范或管理不到位,會損害到施工企業自身利益。

        (4)成本失控風險:電力施工企業成本管理中還存在著成本意識淡化,成本管理弱化,成本行為軟化等現象,致使有些項目成本失控,成本水平居高不下,存在較大的成本失控風險。

        (5)企業責任風險:主要存在于承包責任風險,體現于工程的安全、質量、工期、技術等方面和應承擔民事、刑事上的法律責任風險以及為合作者或實施者所承擔的替代責任風險。

        三、電力施工企業風險防范與目標控制措施

        1.建立電力施工企業風險管理長效機制。建立企業風險管理長效機制是在對施工企業各類風險目標進行全面分析、控制的基礎上,建立起的具有自我完善功能的風險管理體制、政策決策體系、組織架構體系、法規制度體系的總和。其根本目的在于保證電力施工企業風險動態管理和風險控制效果最優化,使其在長時期的生產經營中發揮穩固的效用。

        2.提高電力施工企業風險管理水平,重視投標決策與合同的研究。重視投標決策與合同的研究,將風險分析向綜合性、全面性、多維性方向發展,通過對基于風險分析的投標決策,有助于使電力施工企業決策更為科學合理,為增強企業在國內和國際工程承包中的競爭力與執行力,也有利于提高施工企業綜合實力。

        (1)投標報價決策研究應有系統性。

        (2)風險管理要結合索賠與合同管理加以研究。

        (3)加強工程結算與清算及時性。

        (4)當整個工程項目完工后,應按合同要求及時組織竣工決算,不錯算漏算工程項目,并認真核實實際成本,整理匯總分析責任成本,為施工企業各項考核提供完整、全面、真實的成本核算資料。

        (5)加強電力施工企業合同管理,防范合同風險。

        3.加強電力施工企業技術與經濟相結合,努力提高施工企業經濟效益。技術與經濟的關系,技術是手段,經濟是目的,通過科學的技術手段達到良好經濟效益的目的。在工程施工中,兩者結合的好與好壞,將直接影響到施工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電力施工企業制定的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方案,在考慮保證工期和質量的同時,也考慮到嚴格控制工程合同造價,加強成本控制與考核,以提高施工企業經濟效益,防范項目成本失控風險。

        參考文獻

        [1]李鳳鳴編著:內部控制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2]朱榮恩著:內部控制案例.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

        第5篇:合同風險管理案例范文

        關鍵詞:內控制度;中小型外貿企業;風險防范

        中圖分類號:F272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0)10-0147-02

        收稿日期:2010-01-08

        作者簡介:范芹(1974-),女,四川成都人,中級,從事企業內控制度的建設研究。

        一、中國進出口貿易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近幾年,中國外貿總體態勢發展良好,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2009年中國對外貿易進出口總值為22 072.7億美元,同比下降13.9%。其中,出口12 016.7億美元,下降16%;進口10 056億美元,下降11.2%。全年貿易順差1 960.7億美元,減少34.2%。其中全國進出口貿易總額的60%左右由中小企業實現,在從事跨國投資和經營的3萬多戶中國企業中,中小企業占到80%以上。應該說中小外貿企業已經成為推動中國進出口增長的主力軍。隨著中國進出口商品種類及國別的日益多樣化,進出口企業遭遇的風險和損失也日漸增多。因此,中國進出口貿易管理部門及進出口企業必須充分了解進出口各個環節中的潛在風險。才能保證中國進出口貿易持續健康發展。

        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使國內企業受到了日益激烈的國際市場的競爭和挑戰。隨著中國外貿體制改革和外貿經營權的放開,許多中小外貿企業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進出口風險管理的方法。國際商品市場瞬息萬變, 出口商很難把握其變動方向、了解其信息, 更難及時準確無誤的采取應對措施。面對風云變幻的國際貿易市場,如何加強自身抗風險能力,做好風險管理與控制已成為企業需要認真研究的問題。中國企業既要認清客觀存在的國際貿易風險,又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防范、規避風險,以取得國際貿易中的勝利。在新的貿易形勢下對外貿易面臨更多的挑戰和風險,與此同時中國進出口企業遭遇風險和損失的案例也不斷增加,如何識別和防控風險,促進中國進出口企業持續健康發展,就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建立健全風險評估是外貿企業內控制度建設尤為重要的內容

        “風險管理是通過對風險的識別、衡量和控制,以最低的成本使風險導致的各種損失降到最小程度的管理方法”(C.A.Williams,R.M.Heins,1964)。這個定義包含了這樣幾個方面的含義:(1)企業風險管理的目標是以最小的成本達到最大的安全效果。(2)企業風險管理是由風險識別、衡量和控制幾個環節組成。(3)實現風險管理目標的主要手段是控制。建立出口貿易風險評估是建立在市場拓展和風險防范之間的一座橋梁,如果運用得當能極大地促進業務發展和利潤實現。盡管部分企業在加強出口貿易風險管理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但就總體而言,中國外貿企業由于自身條件的限制, 風險意識淡薄、出口貿易風險管理機制不健全的情況沒有根本改變。結合中國進出口商品構成特點以及發生國際貿易糾紛的實際情況,筆者將中國中小企業進出口業務中的主要風險歸結為以下幾種:

        1.進出口合同風險。合同是進出口貿易的基礎。如果合同條款中對買賣雙方權利義務規定不明確,或者遺漏了保險、索賠、仲裁等條款,就可能在合同執行過程中發生糾紛,扯皮現象。而且處理糾紛也無據可依,給進出口企業帶來風險和損失。

        2.船務與貨運風險。目前中國進出口貿易絕大部分是依靠海洋運輸進行的。海運風險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運輸風險;另一方面是信用風險,即承運人在海運過程中有意進行欺詐而產生的風險。包括提單欺詐、租船合同欺詐、海運保險欺詐等。

        3.市場變動風險。市場變動風險主要是指市場上的供給和需求發生變化而引起的商品價格變動所產生的風險。交易價格在合同中確定而市場價格卻隨時波動,若出口商品市場價格大跌,一方面可能是進口方百般挑剔不履行付款義務給出口方帶來損失;另一方面如果進口方如約付款,就必須承擔貨值價差的損失。中國諸多學者對進出口貿易的風險與防范從不同的角度進行研究。

        從長遠看企業本身為防范風險,就要建立科學合理的風險評估體系,通過拓展渠道增加信息來源;對于政府而言,則應加強國際合作、盡早建立中國自己的國家性風險控制體系。從根本上降低進出口貿易過程中產生的各種風險,保證對外貿易健康穩定的發展。

        三、政策建議

        1.建立風險成本管理機制。企業的風險管理機制是企業進行風險管理的基礎,良好的風險管理機制是企業風險管理是否有效的前提。目前,大多數外貿企業還沿用多年來形成的傳統交易方式,對出口風險的認識還停留在控制非信用證業務的層次。實際上按照國際通行的做法,任何一筆交易都有風險成本,在出口成本核算時,必須把風險成本考慮在內。在西方企業里,都設有與財務相結合的專門風險經理,通過加強內部控制和充分利用外部的出口信用保險機構, 全面防范出口風險。因此中國中小外貿企業上至領導層和管理層,下到普通員工,都要轉變傳統的經營觀念,在大力轉變經營方式、實行以市場為導向的營銷方式的同時,樹立出口的風險成本意識,將出口風險成本納入財務核算的范疇,建立相應的財務會計制度,從而真正將出口風險防范納入外貿企業常規經營管理之中。

        2.建立完善預警系統。中小企業的出口工作涉及面廣,而且往往會因產品的質量問題而屢招刁難。如果企業沒有完整的業務管理辦法,一旦出現官司,會造成有理打不贏的局面。同時,由于每年企業的客源在擴大,為了企業在貿易中有的放矢,必然要對每一個客戶建立業務檔案,包括資信度、貿易量等等,逐年進行篩選,降低業務風險。企業應嚴格要求公司員工認真對待在出口貿易過程的每一個環節,完善合同條款,嚴格按照合同執行,仔細審查各種單證,做到不出任何差錯。企業進行風險控制的目的是避免風險、減少風險,因此,風險管理的首要工作是建立風險預警系統,即通過對風險進行科學的預測分析,預計可能發生的風險,并提醒有關部門采取有力的措施。企業的風險管理機構和人員應密切注意與本企業相關的各種內外因素的變化發展趨勢,從對因素變化的動態中分析預測企業可能發生的風險,進行風險預警。以實現公司的經營目標。

        3.控制經營風險。控制經營風險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1)控制供應風險。企業能夠正常生產經營的前提是擁有充足的資源供給,企業的供應風險主要包括:市場價格風險、合同欺詐風險、貨物質量風險、存貨風險。(2)控制生產風險。企業的生產風險,是指存在于企業將各生產要素組合形成產品過程中的風險主要包括生產組織風險、生產安全風險、生產質量風險等。(3)控制銷售風險。企業的銷售風險是指企業由于市場開發、產品銷售(包括勞務提供)、市場競爭等環節存在著不確定性而產生的風險。銷售風險主要包括:市場開發風險、市場營銷策略風險、賒銷信用風險等。

        通過建立風險評估機制,加強企業的內部控制,一方面能夠最大限度地降低各種因素給企業外貿出口帶來的風險;另一方面也使得企業能夠及時地掌握稍縱即逝的機會。盡管機遇背后可能隱藏風險,但風險也往往孕育著希望和收獲。從內部控制的角度看,企業要敢于認知和分析風險,并采取積極、創新的風險管理措施,把風險控制在企業可接受的范圍內。

        參考文獻:

        [1]C.A.Williams,R.M.Heins.風險管理和保險[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2]徐萬瑩.試論江蘇省中小企業出口貿易和風險[J].中國外資,2008,(10).

        第6篇:合同風險管理案例范文

        關鍵詞:工程項目風險管理, 工程項目主體行為 , 合作共贏

        Abstract: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project in recent years the risk management theory, combined with the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experience, to project risk, classification identification, analysis and description, think that the main body behavior is a leading risk factors, advocacy project subject in the risk management plan for their respective should be "win-win cooperation" for the concept, from the fundamental solution to risk.

        Keywords: engineering project risk management, project subject behavior, win-win cooperation

        中圖分類號:TL37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 工程項目風險的定義及分類

        工程項目風險管理在我國已不是新名詞,這方面的理論研究也已碩果累累,但隨著經濟建設的持續深入,還是暴露出一些新的問題。

        工程項目的風險是指項目實施的實際結果與預期目標間的差異及其發生概率。工程項目作為融經濟、技術、管理、組織于一體的綜合性社會活動,在許多方面都存在不確定性,這些不確定性都可能導致項目產生風險,如工期延長、成本增加、計劃修改,甚至是項目失敗。按風險成因,大致分為項目主體行為風險、工程風險、外部環境風險等三類。其中,項目主體行為風險是占主導性的風險因素,包括建設方、勘察設計方、施工方、監理方、政府監督部門等行為引起的風險,以下僅就其進行論述。

        二. 項目主體行為風險的識別

        我國的建筑市場一般概括為以建設方為發包方,以勘察設計、施工及供應商為承包方,以監理及其他咨詢機構為中介服務方的三元市場。這種三元市場的基本運作關系是建設方與其他各方均為合同委托關系,監理與承包方為監督與被監督的關系。雖然各主體的根本義務都是“保證項目總體目標的實現”,但各主體同時又是市場中的獨立個體,必然會追求自身利益。當項目的總體目標與個體的利益間不能和諧一致、出現單方受損,而這種受損又隨著工程的深入而累積、擴大甚至激化時,風險就會產生。

        三. 項目主體行為風險的舉例

        先來看建設方和設計方的關系。某大型工業項目,工藝復雜。建設方在選擇設計單位時,只重視投標價,結果某擅長民建的設計院以低價中標。中標后,該設計院只負責完成建筑的大輪廓,內部的工藝布局則一概甩口,敷衍了事,建設方不得不自己堵漏,甚至有些圖紙是由建設方草擬,由設計院蓋章認可的。這種圖紙自然達不到應有的設計深度,施工過程中也一再發生問題,于是形成了“施工卡殼找設計設計不管找建設方建設方半懂不懂再另找人咨詢咨詢完再教給設計設計再出變更”的惡性循環。變更速度趕不上施工進度,施工現場一拖再拖。設計院更是以原合同不含工藝為由,另行索要設計費,并在費用兌現前停止一切設計服務。本案例中,設計方無視自身技術匱乏的實際情況而惡意低價中標,致使履約出現成本風險,之后又以要挾這種非理性手法來挽回成本損失,但同時卻極大地傷害了自身商譽,對日后承攬項目造成不良影響。建設方呢?招標時是節省了百萬元的設計費,但施工中卻因圖紙水平低下而造成項目反復更改、工期延誤,增加高昂的無形成本。

        再來看建設方和施工方的關系。某大型項目,投資額巨大。建設方為緩解自身資金壓力,在招標文件中約定“預付款為合同價的10%,工程款按季支付并按完成額的70%支付”,此約定意味著施工方要墊資90%進行施工。某施工方未就此事提出置疑并順利中標。開工數月,一直是基礎施工,鋼筋混凝土用量巨大,同時,因受北京奧運會及汶川地震等特大社會因素的影響,鋼筋混凝土出現供不應求的特殊情況。原來可以墊資的供貨商,現在要求款到才能發貨。施工方挫手不及、一時又無力籌措巨資,窩工數月后,才迫不得已提出調整預付款和進度款支付比例的申請。雖然建設方通情答理,火速同意其請求,但施工的黃金期已過,建設進度無法挽回。本案例中,建設方沒有科學分析資金壓力,只想轉移風險;而施工方只為中標,忽視墊資風險,缺乏市場預測經驗,未能在投標初就提出調整招標文件的合理訴求。

        接著看建設方和監理方的關系。某招標項目,依然是低價中標,中標價遠低于國家取費標準。中標的監理方向建設方承諾會保質保量地履行監理職責,且不追加費用。然而,項目實施中,監理方走馬觀燈似的頻頻換人,工作成效大打折扣,更是多次提出增加費用的申請,使建設方非常撓頭。建設方多次與監理方溝通,試圖提高工作成效,并想過依靠法律保障自身利益,但最終做出了增費的讓步。本案例中,建設方在項目之初并未對監理工作給予足夠的重視,未考慮合理的監理費用,對中標監理方的能力、信譽也未做深入地了解,面臨監理方的違約行為后又未果斷終止合同、控制風險,著實令人感慨。

        最后看建設方、施工總包、施工分包之間的循環糾紛案例。某大型項目,設定了若干分包項。建設方為減少協調,規定這若干分包方都與總包方簽署分包合同,由總包來支付工程款。但項目進入驗收階段后,總包方由于資金鏈斷裂,將建設方按時撥付的分包工程款扣壓,不轉付給分包方,造成眾分包方怨聲載道、施工工人圍堵建設方辦公場所的惡劣后果,一些分包方已將建設方和總包告上法庭,糾紛至今仍未解決。本案例中,如果建設方能提前認識到總包管理資金的風險,加強資金撥付的監管責任,積極承擔參建單位間的溝通、協調責任,或從招標之初就確定由建設方直接撥付分包工程款,那么這些矛盾就能緩解甚至杜絕。

        四. 處理項目主體行為風險的建議

        上述案例雖屬不同的關系層面,但均反映出同一問題,那就是建設市場中的博弈各方,在追求超額利益的同時均未對合作方可能做出的非理進行充分地預測,沒有想到自己的超額利益一旦導致對方受損時,對方會立即變得非理性,甚至趨向于采取一些極端手段來反抗和維護自身利益,使原始方“偷雞不成,反蝕把米”。

        博弈需要互惠!傳統的風險預防、風險控制方法需要改進,“風險共擔、合作共贏”的理念應納入項目風險管理機制中。項目主體進行風險管理時應轉變“利益唯我”、“風險轉嫁”的常態做法,選擇包容、誠信、風險分擔的態度,在風險識別過程中不僅要看清各自應獲利益,還要看到各自應承擔的風險和承擔風險的能力。以“合作”為出發點,秉承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合作理念,共同推動項目向前發展;以“共贏”為目標,制定共同的風險管理機制,科學合理地控制、降低、消滅風險,保證項目總體目標的實現,從而實現各主體的利益目標。

        當然,誠實守信是一切理念的基石。在周期長、投資大、參與人員多、組織管理復雜、社會關系多的延續性工程項目中,尤其要選擇有誠信的企業。每個主體都講誠信了,項目才更可能按部就班地向前發展。

        六、結語

        過往的工程案例為我們的項目建設提供了借鑒,但是我們要根據新時期的發展,及時地研究工程項目風險管理的新動態,用創新的方法來識別新的風險,評估新的風險,防范和減少新的風險。對于傳統的工程項目風險解決方案要重新認識,加以發展才能適用于新的項目管理。這樣必能提高我們的項目管理水平,建設出更多優秀的工程。

        [參考文獻]

        [1]向鵬成,孔得平,工程項目風險研究新視角――工程項目主體行為風險,《建筑經濟》2010(3);

        [2]《工程造價管理基礎理論與相關法規》(2009年版),劉伊生等編著。

        第7篇:合同風險管理案例范文

        子公司的服務對象

        按照“指引”的規定,風險管理子公司的客戶應為商業實體、金融機構、投資機構等法人或組織,以及可投資資產高于100萬元的高凈值自然人客戶。可見重點是服務產業客戶和產品客戶,其中產品客戶主要是銀行等金融渠道的高端個人客戶[5]。

        商業實體:主要提供基于期現結合的合作套期保值、定價服務、倉單服務和基差交易服務等全程綜合性業務服務;

        金融機構:主要為金融機構提供基于風險規避、市值管理、自營等業務的合作套期保值、定價服務和基于產品投資需求的定價服務、倉單服務、基差交易等綜合服務支撐;

        投資機構:主要是提供倉單服務、基差交易、定價服務等服務支撐業務;

        高凈值自然人客戶:主要提供基差交易業務;對于產品客戶集合管理計劃則是提供定價、倉單、基差交易與合作套期保值的綜合服務業務。

        子公司開展風險管理業務的案例

        期貨公司設立子公司,開展風險管理業務,主要是圍繞產業客戶或產品客戶進行倉單、定價、合作套保等期現結合業務。下面通過“融資貿易服務項目”案例進行分析:

        1項目名稱

        A期貨公司對B物資貿易公司為C電纜生產企業提供融資貿易服務的風險管理項目。

        2背景

        A期貨公司在對B物資貿易公司和C電纜生產企業提供風險管理服務過程中,發現B物資貿易公司和C電纜生產企業在風險管理服務需求基礎上,存在各自不同的需求和不同的優勢,具體如下:

        C電纜生產企業的需求(1)缺資金,資金成本在10%以上,且手續繁雜;(2)缺風險管理,簽訂合同后價格波動直接影響其收益,需要鎖定原材料采購成本;(3)缺原材料供應和物流配送,因資金和節約成本而提出的簽訂合同、采、產、配送、資金回籠的一條龍服務;(4)缺專業人才,包括避險人才和產品創新協調等專業人才;(5)缺專業服務支撐,特別是在定價、風險管控、產品創新、融資服務、咨詢等方面的服務支撐。

        B物資貿易公司的需求(1)缺客戶資源,特別是需提供綜合服務的客戶資源;(2)缺風險規避策略和專業人才;(3)缺專業服務支撐,特別是在前期調研、產品定價、產品創新、方案設計、效果評價、咨詢協調等方面的服務支撐。但是,B物資貿易公司可以提供原材料供應的“貿易融資”服務,具有資金成本優勢和融資規模優勢;可以提供物流配送與資金回籠等綜合服務支撐。

        A期貨公司的特長(1)可以提供B\C供求雙方資源對接與整合;(2)可以為B物資貿易公司提供“前期調研、產品定價、產品創新、方案設計、效果評價、咨詢協調”等方面的風險管理服務支撐;(3)可以為B\C雙方提供“風險規避策略和專業人才培養”的服務支撐;(4)可以為B\C雙方提供專業風險管理咨詢服務;(5)協調雙方需求、解決存在的問題、疑點、難點,最終達成三方合作共贏。

        3業務解決方案

        經三方友好協商,最終達成期貨公司、物資貿易公司和電纜生產企業三方共贏的“融資貿易服務模式”,開創了期貨公司風險管理服務業務的新紀元。具體業務解決方案如下:

        A期貨公司為B物資貿易公司金屬鋁融資貿易服務項目提供風險管理咨詢服務,具體包括調研、定價、避險策略等;為C電纜生產企業提供采購定價、風險規避策略咨詢等服務。

        B物資貿易公司為C電纜生產企業提供1億元貿易融資服務;按照固定價格(長江現貨物資均價上浮100元/噸)提供鋁錠3000噸和鋁桿3500噸分四次供貨;提成品驗收、物流配送、資金回籠等綜合服務。

        C電纜生產企業需為B物資公司提供20%的預付保證金。

        具體條款(1)B物資貿易公司為C電纜生產企業提供1億元貿易融資;(2)C企業為B公司提供20%保證金,即5000萬元;(3)B公司為C企業按照合同簽訂日后5個交易日長江現貨鋼材價格上浮100元的固定價格供貨,四個月分別按2000噸、1500噸、1500噸、1500噸比例供貨;(4)融資貿易賬期內年利率為基準利率(6%)上浮40%(即8.4%);(5)供貨時間為2013年1月5日至2013年4月5日;(6)項目回款時間為2013年6月5日;(7)手續費為合同金額的1%。

        4核心技術問題的解決

        針對B\C雙方關注的問題,A期貨公司提出各項具體風險管理解決方案:

        風險控制問題線纜企業關注價格波動風險:可以固定價格供貨或期貨套期保值下的分批供貨模式;物資公司關注的違約風險,可以采取銀行承兌匯票(50%保證金)、國內信用證(20%保證金)、銀行保函(10%保證金)、聯合賬戶(不用保證金)等方式解決;物資公司固定價格供貨風險,可以采取全額現貨一次采購、分批配送(資金占用大)或參與期貨套期保值分批供貨方式解決。

        定價機制問題經三方協商,最終確定資金成本為基礎貸款利率上浮40%;原材料采購價格鎖定長江現貨未來一周日均價格上浮100元/噸;預付款20%;爭取優惠付款條件,結余利潤雙方共享。

        咨詢服務問題A期貨為雙方提供資源共享、前期調研、方案洽談、雙方接洽、簽訂合同等前期投資咨詢服務;提供供貨方案設計、預期效果方案設計等產品設計咨詢服務;提供每日交易策略、動態風險診斷、套期保值交易策略追蹤、專題策略報告、項目執行結果評價等特色規范服務支撐;提供拜訪、座談、新產品推介等持續跟蹤服務。

        5期貨公司收費項目

        通過“融資貿易模式”確立的“三位一體”的產業客戶風險管理服務模式,是在定價機制、融資服務、期現結合、貿易生產結合等咨詢服務創新的基礎上形成的。期間實現了產融結合的期貨公司風險管理子公司盈利模式的創新。

        項目咨詢、策劃、產品定價服務收費(1)全年向B物資貿易公司收取項目咨詢、策劃、產品定價等一次性專項費用100萬元。(2)針對每個項目的前期調研、可行性論證、方案設計、資源共享、業務銜接等合同簽訂前的咨詢服務項目,收取該項目毛利的20%作為項目咨詢、策劃費。(3)根據項目所處的時間和市場環境,提出具體的產品定價方式和操作模式,收取產品定價費用,每次2萬元。

        日常咨詢服務費(1)向B物資貿易公司收取“套期保值交易策略(日報)、套期保值動態風險診斷(周報)、套期保值策略追蹤(月報)、套期保值專題策略報告(事件)”等定額咨詢服務費用20萬元/年。(2)向C電纜生產企業收取“套期保值交易策略(日報)、套期保值動態風險診斷(周報)、套期保值策略追蹤(月報)、套期保值專題策略報告(事件)”等等定額咨詢服務費15萬元/年和單次創新產品咨詢費3萬元/次。

        專題評價費用(1)為B物資貿易司提供針對具體項目的項目執行結果專項評價服務,每次收取5萬元咨詢費;(2)為B物資貿易公司參與期貨套期保值業務執行效果提供年度專項評價服務,收取30萬元咨詢費。

        專項培訓收費根據市場推介的需求,聯合交易所、行業機構舉辦具有針對性的專題研討會,收取一定培訓費用,培育目標客戶,提升公司影響力。

        結束語

        第8篇:合同風險管理案例范文

        【關鍵詞】合同管理;法律風險;小微企業

        合同,是企業與市場聯系的重要紐帶,無論是大型企業還是小微型企業,企業之間的經濟往來都少不了這一重要的經濟形式,而合同管理的質量和水平將直接影響企業經營的成敗,小微企業由于先天不足,更加需要注意合同管理法律風險的預判與識別,加強控制與防范,從而提高經濟效益,保證小微企業的健康發展。

        一、合同管理、合同管理法律風險及其組成

        (一)合同管理的基本概念。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條的內容規定:“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合同管理,就是合同從達成意向、協商一致、擬定內容、雙方或多方確定合同約定的權利與義務、簽訂合同、合同生效、履行、變更、解除直到解決糾紛、救濟權利的全過程的管理,其中合同管理全過程中存在的法律風險管理尤為重要。

        (二)合同法律風險的含義及合同法律風險管理的組成。合同法律風險,是指合同在簽訂前,生效后,履行中,以及合同變更,合同違約的全過程中產生的同企業所希望達到的經營目標不相符的情況,給企業帶來不利影響甚至嚴重打擊的可能性。合同法律風險管理主要由以下兩個部分組成:第一,合同文本的確定。合同文本的確定首先要確定簽訂合同的雙方或多方是否合法合規,合同的內容是否合法合規,合同的權利和義務是否明確,這關系著合同是否在法律上被認可有效,從而約束和保護簽訂合同的雙方或多方。第二,合同的可控管理。合同的可控管理是指企業針對合同風險管理,結合相關法律法規和企業的實際情況,制定出一系列的合同管理控制流程,通過對合同管理的每一個環節的分析,將合同法律風險控制在可控階段,并加以改正,主要包括合同生效前和合同生效后的合同風險。

        二、小微型企業合同管理基本現狀及不足

        國外對于合同管理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在商業相對發達的國家,在經濟活動初期就建立起來了相關的研究機構和部門,并以法律的形式將合同風險管理進行了明確,相比之下,我國企業,尤其是小微型企業對于合同風險管理的重視程度不夠,對合同風險管理的應用推廣力度也不夠,還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小微型企業管理團隊對合同法律風險了解不足。小微型企業管理團隊都是由技術作為創業基礎,自身管理水平較低,很多小微型創業企業的管理團隊更多的是靠日常經驗和行為慣性進行管理,對于企業管理中存在的風險,尤其是合同法律風險認識比較淺薄,在合同風險管理上存在僥幸心理。

        (二)小微型創業企業對合同風險管理的投入不足。由于創業初期的側重點在維持企業運轉上,以此確保企業能夠生存下去,所以大多數小微企業沒有更多的人力物力完善企業管理體系,只是在真正面臨合同法律風險時才引起重視。

        (三)小微型企業對合同管理全過程缺乏監督。小微型創業企業的管理團隊管理經驗不足,一般情況下,只會有基本的合同控制流程,并不會建立合同履行監督體制,即使有相關體制的企業,也由于重視程度不足等原因無法在實際的合同管理中加以貫徹和執行。

        三、小微型企業合同管理法律風險的預判與識別

        合同是企業經營過程中尋求法律保護、獲取應有權利的重要依據,但由于受到合同履行過程中存在的諸多不可預見的因素影響,在合同履行完畢之前,合同會一直處于高風險狀態,因此,作為管理水平相對薄弱的小微型企業,對于合同法律風險的預判與識別,就顯得尤為重要,這是避免企業陷入經營風險的第一道防火墻。合同管理法律風險的預判與識別,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

        (一)梳理法。所謂梳理法,一是要對合同管理部門和合同管理人員進行基本的問詢,了解企業在合同管理方面的人力物力安排;二是對合同管理部門的權利和義務進行理順;三是對合同的履行情況進行了解,全方面了解合同的履行情況;四是對企業合同管理制度進行排查,確保制度的完整性和可操作性。

        (二)目視法。即將合同從最初的草擬,簽訂,履行等全過程用流程圖的方式表現出來,使合同管理工作可視化,這樣能夠直觀地將合同管理中的關鍵性節點表現出來,高效識別出管理過程中存在的法律風險。目視法要求企業有完善的內部控制管理流程和專門的管理人員。

        (三)總結法。通過對已經履行完畢的合同以及相關合同糾紛案例的分析對比,針對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總結歸納出在合同管理中容易出現的管理漏洞和風險點,在日常的合同管理過程中有針對性地進行風險控制。以上幾種方法可以單獨也可以交叉使用。

        四、小微型企業合同管理法律風險的控制與防范

        小微型企業在整個市場環境下,處于劣勢地位,因此合同管理法律風險的有效控制與防范,可以避免合同法律風險帶來的不必要消耗和損失,保證企業掘得創業初期的第一桶金,帶來企業效益最大化,并獲得進一步發展。

        (一)合同簽訂過程中法律風險控制與防范。一是合同簽訂前,根據《合同法》等相關法律法規要求,對合同實施主體的各項資質進行審查,確保合同是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簽訂的,確保合同內容符合法律規定,合同表達意思真實準確,以保證合同的有效性。二是合同簽訂前,對合同的文本內容進行審查,確保合同所涉條款符合法律法規的要求,不存在不平等,不能真實表述合同簽訂方真實意思或表述不清容易引起歧義的條款。合同內容應包括完整的不存在歧義的合同標的,時間,金額等。同時,還應在合同中約定如發生合同無法正常履行或者出現合同糾紛的具體解決方式。其中,關于約定的由仲裁機構解決問題的表述,必須寫明仲裁地及仲裁機構。三是對合同簽訂方履行合同的能力,信用狀況及簽訂合同的相對人身份進行調查,確保合同的有效性和可執行性,防范因為上述原因而產生的合同法律風險。

        (二)合同履行過程中法律風險的控制與防范。合同履行過程中的風險,主要是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造成的合同違約,在合同履行過程中,要做到嚴密跟蹤合同履行情況,及時發現可能造成合同違約的情況并加以制止,及時處理各類有可能影響合同正常履行完畢的不利因素。小微型企業在合同履行過程中,應該重視以下兩點:一是合同履行過程中如需變更合同內容,必須確保變更內容符合法律法規要求,而且表達了雙方或多方的真實意愿;二是合同變更必須以書面形式予以確定,為今后預防可能發生的合同糾紛留下證據。

        (三)合同解除之后法律風險的控制與防范。合同解除,是指簽訂合同的一方或者多方按照相關法律或者合同中已經約定的內容終止合同中約定義務及權利的關系。合同的解除,一種是經過合同簽訂方協商一致,在合同文本中有合同約定解除條件的表述,當達成表述內容時,解除合同,即約定解除;另一種是合同在符合法律條件時自動解除,即法定解除。在合同解除的過程中,依然存在相應的法律風險。1.在確定合同文本時,應當著重審核合同解除的條件。約定解除合同是一種合同的保險機制,目的在于合同的一方或者多方出現違背合同條款內容時,能夠按照合同解除的條件使合同解除,避免不必要的損失同時為合同糾紛發生時做好保全,尤其是對于在市場經濟環境下處于劣勢地位的小微企業,更應該在確定合同文本內容時,仔細斟酌合同解除的條件,以保證在合同履行過程中出現問題的時候,能夠及時解除合同,最大限度減少損失。2.合理行使合同解除權,明確合同解除避免法律風險。在合同解除時,應該合理使用合同解除權,特別是在約定解除的狀態下,主動行使合同解除權的一方應當做好提前告知的工作,同時確保在行使合同解除權前,確認已經達到了雙方或多方約定合同解除條件,避免出現合同解除無效,形成違約。同時,合同的解除應形成紙質解除協議,以作為日后發生糾紛時的依據。

        五、小微企業合同管理法律風險管理體系的建立與維護

        (一)聘請專業法律顧問對合同進行審核和管理。一般情況下,小微型企業不會設立專業的法律部門,也不會聘請專業法律人才對企業可能存在的法律風險進行防范和評估,所以在建立企業合同風險管理體系的過程中,小微型企業都是聘請法律顧問,對公司的法律事務進行干預和協助,但依然存在一些問題,比如聘用的法律顧問多為兼職,所以并不能全方面參與到企業的日常管理中來,因此無法為企業提供最切合實際的法律風險防范服務;法律顧問的專業程度和主攻方向和企業經營方向有出入,也無法為企業提供最有效的法律風險防范服務。所以,在當前階段,小微型企業在聘請法律顧問時,應當注意避免上述情況的發生,應聘請專業的法律顧問為公司提供量身的法律服務。當然,成立專門的法律部門才是最佳的解決方案

        (二)建立完善的合同風險管理體制。小微企業在創始之初,就應該建立起相對完善的合同風險管理體制,并在企業發展的同時不斷成長和再完善,使合同風險管理規范化,科學化。合同法律風險管理體制應涵蓋合同從簽訂前和履行完畢后整個合同管理過程,并由專人負責統一的跟蹤管理,企業的管理團隊也應該加大對合同風險管理的重視,將合同風險管理納入到企業內部控制體系中來,這樣才能將合同法律風險降到最低。

        (三)建立合同履行監督體系。企業管理團隊,應當對合同履行進行監督,全局掌控合同履行的全過程,全面掌握合同履行的實時情況,從而能夠在出現影響小微企業經營的情況發生時,及時采取規避措施,為企業爭取利益最大化。

        (四)直面合同違約等法律糾紛。很多小微型企業的管理團隊由于管理經驗不足,對于由于合同違約引起的法律糾紛產生了抵觸情緒,不愿聲張或者訴諸法律,擔心影響企業的聲譽及日后的發展,這種行為是十分不可取的。當產生合同糾紛時,應該及時訴諸法律途徑解決問題,避免錯過合同追訴時效,因而喪失了主動權,損害企業的利益。

        六、結語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大潮下,小微型企業作為國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推動我國經濟的發展和打造中國自主品牌提供了澎湃的動力。隨著中央全面深化依法治國政策的不斷推進,全面依法治企終將覆蓋到所有企業,小微型企業將會面臨越來越多的法律方面的風險,合同法律風險管理會成為重中之重,希望本文能夠為小微型企業在合同法律風險管理工作方面提供一定的幫助。

        【參考文獻】

        [1]席郁欣.企業合同管理中存在問題與對策[J].建材與裝飾,2014,4

        [2]張遠堂.合同管理操作指南與風險防范[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5

        第9篇:合同風險管理案例范文

        企業法律風險管理應以事前防范、事中控制為主,事后補救為輔,由內部法務或外聘法律顧問具體負責,同時須在企業法人治理機制內形成全員參與、共擔責任的機制。企業法律風險無處不在,并有可能轉化為管理者的個人風險。企業法律風險是在法律運作過程中因某種不規范行為產生的,發生對企業不利法律后果的負面可能性。類型化分析有助于有效企業法律風險管理的有效實施。企業管理者應當逐步養成講法律、講證據、講程序、講法理、講倫理的涉法思維模式。

        關鍵詞

        法律風險;企業管理;法律意識

        筆者作為兼職律師,長期擔任某著名臺企在大陸多家子公司的常年法律顧問。日常業務中,被咨詢最多的問題,是某宗交易、某份合同、某項商務決策是否存在法律風險。個案提供法律意見之外,感覺關于法律風險,還有一些共性問題需要溝通,但限于時間總是難以深入。近期應邀配合母公司專職法務,對業務人員進行了法律風險管理培訓。這使我有機會對法律風險管理稍作務虛思考,形成以下文字,與讀者分享。

        一、法律顧問和企業法律風險的關系

        對此問題,并非所有的管理者和法律顧問都能準確把握。平時經常被不太了解法律的商界朋友問到這樣一個問題:請律師就是托他幫忙打官司吧?我一般會這樣回答:律師當然會打官司,就在訴訟或仲裁程序中出庭并不是律師唯一的或者主要的工作;好的律師不僅要在必須走上法庭時盡量幫助客戶贏得訴訟,而且應該通過其日常服務,幫助客戶盡量“避免走上法庭”。誠如美國霍姆斯大法官所言:“我們研究法律,研究的并非某一神秘的事物,而是一種著名的職業。我們研究在法官面前想要得到什么,或者向他人做出建議,使其避免走上法庭”。因此,對于法律顧問與企業法律風險的關系可如下說明:第一,企業法律顧問的主要職能是法律風險管理;第二,法律風險管理應以事前防范、事中控制為主,事后補救為輔,尤其應當強調事前的法律風險防范。①為了實現前述目標,企業法律顧問的一項主要任務,就是受托審查合同。合同是溝通企業與交易伙伴或者其他利害關系方(如勞動者)的橋梁,它可以給企業帶來收益,也可能引入法律風險。把守好合同橋梁,就有可能防范絕大多數的企業法律風險發展成為法律危機、避免絕大多數的訴訟。一個企業的法律風險管理能力,并不主要取決于其能否贏得訴訟,而是主要取決于能否通過一系列管理能力的提升,避免糾紛發生、避免糾紛升級為訴訟,從而將不確定的法律風險化解為可控制的管理成本。企業法律風險管理由企業法律顧問,即內部法務或/及外聘律師具體負責。此外,還需在企業法人治理機制的框架內,形成全員參與、共擔責任的機制。正如《企業法律風險管理指南》(GB/T27914-2011)指出:風險產生于企業經營管理的各個環節,因此法律風險管理需要企業所有員工的參與并承擔相關責任,其別包括企業專職的法律管理部門(或人員);各方人員宜分工負責,以形成法律風險管理的長效機制。

        二、認識企業法律風險

        在這部分中,先從“是什么”和“不是什么”兩個角度初步認識法律風險,然后討論管理者強化法律風險意識問題,最后歸納法律風險的屬性及其定義。

        (一)企業法律風險是什么在不同的語境下,言說者使用企業法律風險術語,所欲表達含義可能有三種:第一,因企業涉法行為產生的風險,例如合同訂立不規范可能導致權利難以實現、承受過重乃至完全不具可行性的義務、遭遇對方違約卻無法索賠,或因約定不明導致合同解釋歧義。第二,法律的不確定性導致難以實現預期的正面效果,例如法院向當事人提示的“民事訴訟風險”,就是指現行民事法律和司法解釋中規定的當事人行使訴訟權利或者履行訴訟義務不當將會產生的法律后果,其實質是企業在民事訴訟中可能涉及的實體和程序問題的不確定性。②第三,承擔法律責任,即因為企業未能履行法定或約定義務,而依法、依約應當承擔的不利法律后果。

        (二)企業法律風險不是什么認識法律風險,需要消除一些似是而非的模糊認識,建立以下幾種理念:理念一,自己不違法,不等于沒有法律風險。很多管理者把法律風險簡單等同于違法風險,誤以為只要企業不違法就不會產生法律風險。問題是,自己不違法卻仍有可能受到違法者侵害。而且這種誤解系基于一個假設的前提,即企業經營中的所有問題都能從法條中找到明確且固定的答案,真實情況則是,當前我國仍處在轉型期,法律變動頻繁,而在司法實踐中更是存在許多偶然性和非理性因素,因此除了違法風險之外,不確定性法律風險同樣是企業必須認真對待的。理念二,自己不承擔責任,不等于沒有法律風險。因違反法定或約定義務而必須承擔法律責任,確實是最為常見和嚴重的法律風險,但是自己一方的權利可能被認定為無效、未生效、可撤銷(變更),可能因為合同中被對方植入免責條款而成為一紙空文,還有可能因為異議(除斥)期間屆滿、時效經過以及程序原因而落空。更何況理性的商人都不希望卷入糾紛訴訟或仲裁,糾紛本身就是對商業利益的損害,需要動用寶貴的資源加以應對,因而就是一種法律風險。理念三,尚未發生法律危機,不等于沒有法律風險。關于何謂企業危機,有很多觀點。例如:危機是指會給組織聲譽或信用造成負面影響的事件和活動,典型情形是失去或將要失去控制,該定義指出危機的損害性(尤其是聲譽、信用等無形損害)和失控性。又如,危機是指會引起潛在負面影響的具有不確定性的大事件,其可能對組織及其員工、產品、服務、資產和聲譽造成巨大影響,該定義強調危機損害的廣泛性和潛在性。再如,危機是指事態已經發展到無法控制的程度,一旦發生危機則時間因素非常關鍵,危機管理的任務是盡量把損失控制在一定范圍內,爭取重新控制,該定義可以視為對危機應對的善意忠告。綜合以上危機定義,可以將法律危機理解為業已發生的法律風險事故,即因為內外環境引發的,對企業具有立即且嚴重威脅的法律事件。法律風險和法律危機如同硬幣的兩面:尚未爆發的法律危機是法律風險,法律風險失控轉化為法律危機,而法律危機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則形成更加嚴重的法律風險。可見,法律風險是法律危機的誘因,但是并非所有的法律風險都會導致法律危機。顯性的法律風險容易識別,通過積極管控,向法律危機轉化的可能性反而較小;而隱性的尤其是隱藏較深的法律風險往往被忽視,轉化為法律危機的可能性反而較大,應作為管理的重點。

        (三)關于強化法律風險意識限于篇幅,這里只建議企業管理者特別關注以下兩點:第一,企業法律風險無處不在。企業的英文Enterprise,原意是艱巨或帶冒險性的事業;合資企業的英文JointVenture,原意則是共同冒險。因此,企業經營乃是冒險家的事業,商業活動無處無時無風險,其中就包括法律風險。以上道理十分淺顯,為何還需強調?原因就在于文化差異。國人避諱談論危機和風險,而西方人士雖然也有某些語言禁忌(例如避諱13),但在行為上卻不回避風險和風險管理。國人信奉“人之初、性本善”,而在西方人士眼里,人在自然狀態下彼此處于戰爭狀態,人對人是狼(霍布斯語),所以才需引入法律和契約控制人的欲望、貪婪和邪惡。以上文化差異導致中外人士對自身、自然、經濟、社會、政治、倫理等各種問題的看法不同,其中包括對企業法律風險的不同態度。第二,企業法律風險可能轉化為個人法律風險。此處的個人,既包括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等職業經理人,也包括普通層級的管理和業務人員。如果不考慮公司人格否定等特殊情況,則在一般情形下公司股東僅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企業法律風險向股東的傳導受到有限責任的屏蔽。還是在一般情形下,管理人員職務行為的后果和責任歸于企業,個人雖有聲譽、職業生涯等風險,但不會直接暴露于法律風險。但是仍然會有一些例外情形,企業違法行為可能被同時認定為個人違法行為,管理人員須依法承擔個人責任。以職業經理人為例,在違反勤勉義務、忠實義務、守法及遵守公司章程義務時,依據《公司法》相關規定,其個人須承擔民事、行政,乃至刑事責任。因此即便是出于降低個人法律風險考量,企業管理人員也應該強化法律風險意識。

        (四)法律風險的屬性及其定義對于法律風險的屬性,可作如下歸納:第一,法律風險與法律運作過程密切相關。法律運作包括法律創制(包括法律的立、改、廢)和法律實施(執法、司法、守法)。企業法律風險不僅與企業自身及其員工的行為有關,而且與公權力機關的立法、執法、司法行為密切相關。第二,法律風險主要根源于不規范行為。不規范行為的主體,既可能是本企業及其員工,也可能是交易對方,還可能是公權力機關和第三人。不規范行為可能表現為違法、違約、違規,違規包括違反交易慣例、管理規章、善良管理人標準等。違反商業倫理,雖然并不必然導致法律風險,但是如果違反的是已被法律化了的倫理規范(例如商業誠信),同樣會面臨法律風險。第三,法律風險是不確定的法律狀態。法律風險是一種可能性,所以才經常被人們忽視,進而導致現實的法律危機,但在法律風險意識較強的企業及管理者那里,卻可以通過審慎的風險管理,得到有效的識別、評估、防范和化解。第四,法律風險是主體不希望其發生的負面法律后果。如果企業經過對成本、收益、機會、風險進行充分理性的權衡考量,追求某種法律狀態的發生,該企業實際是在進行某種法律博弈,當那種狀態實際發生時,不應被視為法律危機。當然,無論這種刻意追求的、虛張聲勢的法律博弈(曾有某面臨群體性勞動糾紛的知名臺企,狀告報道相關事件的記者侵害名譽權)結果如何,企業都有可能面臨公眾形象進一步受損的風險。總體而言,法律博弈弊大于利,不值得提倡。綜合以上分析,筆者認為:企業法律風險是指在法律運作過程中因某種不規范行為而產生的,發生對企業不利法律后果的負面可能性。

        三、法律風險的類型化分析

        對法律風險的類型化分析,有助于有針對性對企業法律風險進行有效管理。

        (一)顯性法律風險與隱性法律風險對于顯性法律風險,例如交易伙伴的違約風險、稅務風險、安全生產風險,即使不借助法務人員的專業判斷,普通業務人員也可以識別和評估,至于風險控制是否需要得到法務協助,則可視情況而定。而隱性法律風險較為隱蔽,識別、評估難度較大,需要法務提供專業意見。但是顯性和隱性的區分是相對的,企業之間實力、背景和文化不同,其管理者和員工素質也有差距,同樣的法律風險,對這個企業是顯性的,對那個企業則可能是隱性的。此外,不同資歷和執業經驗的法務人員對法律風險的認知水平也會參差不齊,既取決于相關人員的法律素質和商務素養,也與其誠信、勤勉等職業倫理水準密切相關。考慮到成本節約和時間稀缺,企業法律顧問尤其是外聘律師,不可能事無巨細統攬所有法律風險的管理,其工作重點一般集中于隱性法律風險管理,以及在法律危機發生時負責應對。對于顯性風險,法律顧問的作用主要體現在為企業具體業務部門及人員提供指導、協助。這里建議管理者避免兩個認識誤區。誤區之一,是認為法律顧問的作用只是處理顯性的法律風險和法律危機事件,遇到麻煩和官司才想到請教律師,平時不希望律師“找麻煩”。其次是由于律師的日常工作,顯性和隱性的法律風險都得到有效管控,企業一段時間處于“無訟”狀態,從而意識不到法律顧問的價值,反倒漸漸忽視這項基礎性管理職能。

        (二)靜態法律風險和動態法律風險靜態法律風險,是指外部法律環境沒有變化或是變化不大,卻因主體自身行為失范而形成的法律風險。對于靜態風險,通過強化法務管理,規范行為方式,可以較好地起到風險防范化解效果。動態法律風險,是指由于外部法律環境較大變化導致的法律風險。對于此類風險,一般首先想到的是其狹義,即法律規范本身的變化。當前我國法律變動性較大,這是企業必須面對的經營環境,但此類風險并非如想象的那樣難以管理。在時際法沖突方面,通行的原則是“法不溯及既往”,不少新法在施行前規定有過渡期(如內外企所得稅合并前給原有外企規定了5年過渡期),對企業及公眾影響較大的法律,從公布到施行一般都會給足準備時間。所以企業只要在法律顧問的協助下,對法律規范的變動給予足夠重視并采取應對措施,完全可以從容應對狹義的法律變化。值得關注的是兩類特殊法律變化。一是司法解釋變化。在我國,司法解釋已然成為事實上的法律淵源(法律形式),而且還是對司法裁判非常重要的法律淵源。最高人民法院各種形式的司法解釋,都會導致人們必須對既有事實和社會關系做出重新評估、對行為模式做出相應調整,動態風險由此而生。二是指導案例的變化。我國不是判例法國家,但是由于種種原因,上級法院的裁判先例對下級法院歷來具有重大影響,尤其是從2010年起,最高人民法院開始施行《關于案例指導工作的規定》,明確對于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導性案例,各級人民法院在審理類似案件時應當參照。與立法修訂本身相比,司法解釋和指導案例的變化更加頻繁,③這就給法律風險的識別、評估、防范帶來了更多的不確定性。

        (三)民事、行政、刑事、憲法風險第一,民事法律風險。涉及民事(含商事)領域不確定的負面后果,包括權利受損,救濟權喪失,合同無效、被撤銷,不可抗力,情勢變更,承擔違約、侵權責任,等等。民法遵循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只要不與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抵觸,當事人可以在平等自愿基礎上充分協商,所議定的交易條件對各方都具有約束力。因此企業完全可以通過合同約定,對民事風險實現有效的規避和管控。企業應該高度重視合同約定對于法律風險管理的作用。在市場經濟條件中,主要通過“看不見的手”調整資源配置和產品分配,在既有法律框架下,交易主體通過合同約定形成交易細節秩序。《合同法》不會為當事人設定具體的交易條件,企業應充分利用合同法賦予的意思自治權利,與交易對象充分協商,盡量對交易細節做出具體、詳盡、明確、符合特定交易目的的個性化約定。訂立合同的目的無外乎兩點:一是固定當事人業已達成一致的交易條件;二是鎖定各方的利益平衡點。合同文本若是過于簡約,或者滿足于下載套用范本格式,往往造成語焉不詳,難以實現訂約目的,且容易誘發履約中的扯皮賴賬,導致合同糾紛。而且由于司法腐敗客觀存在,此類合同也會給裁判不公提供可乘之機。當然,也應避免長篇大論卻條理不清、歧義百出的合同,這同樣也會給履約帶來困擾和風險。第二,行政法律風險。民事法律風險屬于私法風險,與此相比,行政、刑事、憲法風險都屬于公法風險,主要涉及強制性規范,企業難以通過合同約定加以規避。行政法律風險有兩種情形,一是企業因為違反法律可能承擔行政責任;另一種是企業遭受行政機關的違法侵害。管理行政法律風險,應在商務決策中引入行政合法性評估,防患于未然。其次是在行政風險事故實際發生后,企業應視情形充分通過行政復議、行政訴訟及時尋求權利救濟。在行政法領域,特別強調行政行為的程序合法性,行政行為即使實體合法,但如果程序違法,法院仍應判決撤銷。此外行政訴訟實行舉證責任倒置,即由行政機關對其行為所依據的事實承擔舉證責任,這一規定對作為行政相對人的企業而言十分有利。但是毋庸諱言,由于法院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還遠未真正實現,行政訴訟中行政相對人的勝訴率依然很低,這是企業在現階段不得不面對現實環境,需要將其納入決策考量。第三,刑事法律風險。這是一類特別嚴重的違法風險,即企業或/及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可能被認定為構成犯罪,面臨刑罰處罰。在刑法領域,實行罪刑法定原則,刑事法律無明文規定不為罪、不受罰,認定犯罪必須符合特定犯罪的構成要件,在罪與非罪的兩可之間疑罪從無,因此在企業法律顧問的幫助下,刑事法律風險是一類相對而言容易識別、評估、管控的風險。然而刑事法律風險事故一旦發生,損失難以彌補,因此特別提醒企業管理人員和業務人員強化刑事風險意識,遠離刑事責任紅線。第四,憲法風險。在現階段,我國的憲法尚不具備直接的“可訴性”,但是不排除法院將涉及憲法的糾紛界定為普通法律的糾紛,予以立案審理。無論是否導致法律訴訟,在公民權利覺醒和自媒體高度發展的時代,一旦涉嫌侵害他人的憲法公民權,例如平等權(在勞動關系上表現為平等就業權),企業的公眾形象必將受到嚴重損害。

        (四)國內法律風險和跨國法律風險國內法律風險的管理相對簡單,但是也不盡然。異地商業交易仍會面臨地方法規沖突、地方保護、法律環境差異等困擾,不同程度地增加風險管理難度。跨國(跨地區)法律風險的管理難度主要體現在:涉及不同法域的法律沖突;可能適用外國公法、私法或統一實體法;涉及國際公法和國際經濟法;涉及訴訟或仲裁管轄的沖突;涉及法院判決或仲裁裁決的跨國執行;涉及法律文化傳統沖突;處理跨國法律事務的成本較大。需要注意的是,國內法律風險與跨國法律風險的區別是相對的,在全球化背景下,企業在通常認為“純國內”的業務中被牽扯進跨國訴訟的情形并不罕見。例如2004年11月發生在包頭的東航MU5210號航班空難,航空公司、遇難者(除一名印尼乘客外)、事故地點、航線都在中國國內,卻被遇難者家屬以事故飛機發動機系由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生產、飛機制造商加拿大龐巴迪公司及東航在美國均有營業活動為由,根據美國民事訴訟法的“長臂管轄”條款而訴至美國加州法院。

        (五)外部法律風險與內部法律風險前者因企業之外的社會、政策、法律環境等因素引發;后者因企業內部決策、經營、管理等因素引發。外部風險相對較難控制,但是企業仍可根據自身情況和需求,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適當影響立法進程,或在可能的情況下“用腳投票”。無論外部或是內部法律風險,企業都可以通過加強風險管理措施加以管控化解。例如2008年1月1日《勞動合同法》施行前后,企業HR管理普遍面臨法律環境的重大變化,有的企業將其作為建構和諧勞動關系的契機,而有不少企業卻發生嚴重的勞動沖突,甚至升級為公共事件。又例如,同樣面對誠信缺失、道德潰敗的外部環境,有的企業屢屢受騙上當,而有的企業則借助有效的信用風險和法務管理,始終保持安全運營。

        (六)違約風險與侵權風險違約風險存在于生效合同的特定當事人之間。合同無效、被撤銷、未生效都談不上違約,但是有可能導致締約過失責任。違約不以故意或過失為前提,只要當事人沒有履行合同,又不存在法定或約定的免責事由和抗辯權,就必須承擔違約責任。對企業而言,產品責任、環境責任、安全責任是三類最常見的侵權風險。侵權風險屬于法定之債,絕大多數的侵權當事人之間并不存在合同關系,但是也有例外,當事人之間存在在先合同關系,但在損害發生時,受害方既可以選擇以違約案由,也可以選擇以侵權案由(如醫療損害責任、產品責任)。違約和侵權所須承擔的都是民事責任,其共同特點是補償性,除非法律(例如《消費者保護法》、《食品安全法》)另有特別規定,民事責任一般不具有懲罰性。不同之處在于,對于違約風險,行為人可以在不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的前提下約定責任限制或免除條款,而且即便在合同中沒有約定,承擔違約賠償也受到違約者可預見性、守約方減損義務的限制,而這些限制在侵權責任領域是不被認可的。建議企業一方面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盡量在合同中合理限制自己的責任。當然,格式合同中免除自己責任、加重對方義務的條款屬于無效條款;此外,法律也會對某些特殊免責條款的生效規定一定的條件,例如《保險法》中對保險人免責條款明確說明義務的規定。

        四、企業應該如何對待法律風險

        法律風險伴隨企業經營的全過程,唯有通過有效的風險管理,才能將風險事故的發生概率及可能的損失控制在企業所能合理承受的范圍。就此問題,筆者對企業管理者提出了幾點建議:

        (一)面對法律風險企業應持正確的心態英國路偉國際律師事務所曾經《中國100強企業法律風險報告》,風險評分最高的5家企業分別是:聯想聯想97分,TCL93分,海爾83分,中海油71分,中糧集團68分。路偉所北京辦事處主任合伙人呂立山律師評價:分值越高,意味著風險越大,但并不是對企業自身的積極或消極評價。可見,法律風險并非“壞企業”的專利,那些經營良好的企業同樣面臨、甚至更會面臨風險。企業管理者和業務人員應該樹立法律風險可知、可防、可控的觀念,同時強化法律風險意識。正如GE前CEO杰克.韋爾奇所說:“法律風險是一種商業風險,商業管理人員有責任像管理企業商業經營其他風險一樣對待管理法律風險。”

        (二)認識到法律風險管理是一項專業工作法律事務是歷史最悠久的職業之一。法律風險的識別、評估、應對能力確有高下之分,取決于個體對于法律本身的把握程度以及在長期法律實踐中形成的經驗。僅以法務人員使用的法律職業語言(法言法語)為例,法律語言的含義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上下文,而且有約定俗稱的特定用法,對語言的理解又影響到法條的解釋,“以法律為準繩”并非如非法律從業人員所理解的查找百度那么簡單,律師所做的更多是如何準確理解和闡釋法律條文的內在含義。因此,企業法務人員的合適人選,“應該具有很好的判斷力,他們有一些不可言喻的謹慎、超然、想象和常識的混合”,這種能力一定建立在法律訓練、資料擁有、經驗養成和勤勉忠實的基礎之上。作為一名長期擔任企業法律顧問的律師,筆者希望管理者和業務人員對法務人員特有的保守、謹慎,甚至是“迂腐”給予寬容和理解,因為這是他們的職業特點和工作職責使然;希望將法務人員提出的法律風險管理意見納入商務決策的考量之中。專業的法律意見,不僅不會妨礙正常的商業經營,反而能使其更加安全順暢。

        (三)正確對待企業法律糾紛首先,預先采取有效措施,盡量避免糾紛發生,并且針對可能的糾紛設置防火墻。其次,如果不幸發生了糾紛,優先考慮通過協商、第三方調解等選擇性糾紛解決方式(ADR)解決糾紛,畢竟以裁判方式解決糾紛成本太高。再次,如果以ADR方式仍然不能解決商務糾紛,也盡可能采用仲裁方式解決,當然前提是預先在商務合同中約定了仲裁方式,并且明確約定了仲裁機構。最后,如果不得不面對訴訟,與法務配合應對,并注意相關訴訟風險。

        (四)企業管理人員應逐步養成涉法思維模式思維方式影響行為方式。法律人的職業行為模式之所以與眾不同,很大程度上根源于他們獨特的法律思維方式。對于法律人的思維方式,《中國律師》前主編劉桂明先生曾有如下總結:邏輯思維;逆向思維;程序思維;規則思維;民主思維;權利思維;證據思維;平等思維;救濟思維;公平思維。術業有專攻,不可能苛求企業管理者以及業務人員完全像法律人那樣的思維,但是他們如果能對法律人的思維方式有所了解,或者更進一步,如果能夠嘗試著除了商業思維之外,站在法律人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將會非常有助于與法務人員密切配合,提升企業法律風險管理的水準。以下是五點具體建議:第一,講法律。處理涉法業務,首先應當以法律規范為準繩,也就是具備規則意識。即便認為某項法律規定不合情理,在未經修改廢止之前,仍須遵守執行。有可能某項下位法與上位法不符,也只能根據《立法法》規定的程序,申請有關機關審查,盡量避免直接挑戰現行規定。第二,講證據。處理涉法業務,還必須以事實為依據。在法律人看來,所謂事實并不必然等同于客觀事實,而是指經由一定的法律程序、根據一定的證據規則,由符合合法性、客觀性、關聯性的證據證明了的法律事實。與講證據相關,這里特別強調紙質書面合同的意義。《合同法》雖然承認口頭合同、其他合同的合法性,也承認數據電文具有書面效力,但是非書面合同的可靠性遠不及書面合同,數據電文在證據固定、簽名識別等方面也有諸多不確定性,因此從減小法律風險角度考慮,在訂立商務合同時特別推薦采用傳統的紙質書面形式。第三,講程序。程序是指法律規定或合同約定的行使權利、履行義務的方式和路徑。現代法治社會特別強調程序的重要性,有“程序是法律的生命”之說。例如談及司法公正,首先強調的是程序公正。又如行政行為,盡管實體或許正確,但如果程序違法也會被法院撤銷。受此啟發,在企業HR管理中也應引入程序思維,在勞動糾紛處理中,但凡涉及勞動者重大利益的HR作業,例如企業因勞動者違反規章制度解除勞動合同,規章制度的制定程序、對員工的處分程序是否合法、是否符合自然公正,往往成為裁判者是否支持企業主張的關鍵考量。第四,講法理。法官處理法律糾紛,不僅要求結論正確,而且必須經過充分的法律論證,裁判理由必須公開,并且有法律依據的、具有法律上的說服力。講法理還意味著在法治社會中,不僅強調規則之治,法律至上,而且強調規則本身是良法,符合民主、平等、公平、保護權利、為權利提供救濟等價值目標,即所謂良法之治。當代企業中國企業有幸在一個全面建設法治社會的環境下經營發展,理應主動適應這一法治環境,對自己的行為模式進行相應調整。第五,講倫理。對企業而言,就是講商業倫理,其實質是企業經營不僅應當顧及股東利益,而且必須顧及其他利害關系人利益,底線是不能給利害關系人造成損害。講求商業倫理,不僅是商業倫理要求,而且也是法律要求,因為公序良俗就是一個民商法原則,企業行為是否符合商業倫理,不僅影響到社會公眾對企業的評價,而且會影響裁判者對是非曲折的評判,最終對企業商業利益產生影響。

        參考文獻:

        [1][美]杰弗里.R.卡波尼格羅.危機顧問.北京:中國三峽出版社.2001.

        [2]向飛、陳友春.企業法律風險評估.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3]武.危機管理.面對突發事件的抉擇.廣州:廣東經濟出版社.2002.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色无月激情五月在线观看 | 日本精品不在线一区二区色 | 在线a免费播放a视频 | 日韩一区二区在线蜜桃播放 | 亚洲欧洲国产1区二区 | 婷婷色综合AⅤ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