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儒家的基本思想范文

        儒家的基本思想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儒家的基本思想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儒家的基本思想

        第1篇:儒家的基本思想范文

        在中國漫長的歷史中,儒家思想作為一種政治倫理道德的教化學說,長期占據(jù)著支配的地位。作為人類歷史上唯一沒有中斷過的古代文明,儒學對中國五千多年的封建社會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

        儒家思想體系的理論核心是“仁”,“仁愛”,即“愛人”。儒家思想以“人”為本,主張人與人之間要互相尊重,承認人與人之間的同類性,強調人的作用,重視人的生命價值,嚴于律己,寬以待人,體現(xiàn)了“仁者愛人”的人道主義思想,即尊重人,理解人,重視人,同情人,關懷人。

        “忠恕”是儒家思想的中心思想,“忠”和“恕”是“仁”的具體表現(xiàn)。“忠”的本義為誠心竭力,表現(xiàn)為人與人之間交往的忠厚誠懇,以及對事業(yè)的恪盡職守的敬業(yè)精神;“恕”包含有寬恕、容人的意思,體現(xiàn)了推己及人、將心比心的思想,構造了一種忠誠、寬恕、兼容、博愛的精神體系。“誠信”,指待人處事誠實不欺,言行一致,儒家主張“言必信,行必果”(《論語.子路》),“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論語.為政》);“取義”,“君子義以為上”(《論語.陽貨》)和“君子義以為質”(《論語.衛(wèi)靈公》)是儒家提倡的道義原則,強調了道義在人的行為中處于第一的倫理位置,為本末之本,體用之體。

        二、儒家思想與醫(yī)德教育的內在聯(lián)系

        道德品質是人們在社會實踐和道德實踐中不斷追求而逐漸形成的,并通過自身的行為方式和思想意圖所表現(xiàn)出來的穩(wěn)定的道德傾向和特征。

        醫(yī)德,是指醫(yī)務工作者在醫(yī)療過程中所表現(xiàn)出的一種自身道德修養(yǎng)和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的綜合體。醫(yī)德教育,就是按照社會主義醫(yī)德要求,對醫(yī)務人員施行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的系統(tǒng)影響,培養(yǎng)和塑造其醫(yī)德情感,訓練其醫(yī)德行為,強化其醫(yī)德責任感。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公眾對醫(yī)務人員的道德修養(yǎng)和心理品質的期望越來越高。同時良好的醫(yī)德修養(yǎng)和合格的心理品質也是醫(yī)者本身成長和發(fā)展的關鍵,是取得豐富醫(yī)學知識和精湛醫(yī)學技術的關鍵。早在幾千年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儒家思想就一直指導著醫(yī)學界的道德行為。孔子認為“人而無恒,不可作巫醫(yī)”(《論語.子路》),孟子強調“無傷也,是乃仁術也”(《孟子.梁惠王上》)。儒倡仁義,醫(yī)知博濟,醫(yī)與儒有相對之益,醫(yī)當以仁愛之心,行精誠之術,此乃醫(yī)通儒之精髓,亦儒與醫(yī)相綜合之必然。

        三、儒家思想對醫(yī)學生醫(yī)德教育的借鑒意義

        1.以儒學核心思想為根本,發(fā)揚醫(yī)學人道主義精神,加強醫(yī)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儒家的道德思想就是“仁”,即“以人為本”、“仁者愛人”,它在醫(yī)學上的表現(xiàn)就是醫(yī)學人道主義精神;在醫(yī)德教育中的表現(xiàn)就是發(fā)揚醫(yī)學人道主義精神。我國的社會主義醫(yī)德的基本準則是“救死扶傷,防病治病,實行社會主義的人道主義,全心全意為人民的身心健康服務”,強調不僅要關心人,尊重人,更重要的是尊重人的生命價值,提供人性化服務,做到“以人為本”的終極人文關懷,這與儒家強調的“人命至重,貴于千金”,“天覆地載,萬物悉備,莫貴于人”在本質上是同一的,一致的。仁者愛人的主張,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人的尊嚴和人的價值。儒家主張“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顏淵篇》),將仁愛精神推廣到宇宙萬物,推己及人,盡己為人,將心比心,以心換心,這正是醫(yī)務工作者天職的體現(xiàn)。

        2.以儒家基本思想為拓展,發(fā)揚愛崗愛業(yè)精神,加強醫(yī)學生的職業(yè)道德教育。儒家以“仁”為其核心思想,并在“忠”、“義”、“信”、“禮”等方面找到了支撐點,完善了其基本思想,豐富了哲學內涵,構建了一個成熟的理論體系。“忠”,在人與人交往中表現(xiàn)為對人忠誠老實,在工作中表現(xiàn)為對工作敬業(yè);“義”,是與“利”相對的道德范疇,是價值觀和道德觀的核心內容;“信”,強調人處事的誠實不欺,言行一致的態(tài)度;“禮”,是人際交往過程中的表達方式,是社會的道德規(guī)范和生活準則。儒家思想把人生的社會責任感看作道義和志向,把“道”看作是最寶貴的,超過了人的生命價值。作為未來的醫(yī)務工作者,儒家的這些基本思想均能做為醫(yī)學生在日常的生活、工作、學習中行為準則:強調醫(yī)務工作者為人處事要忠厚,對待自己事業(yè)要忠誠,培養(yǎng)強烈的事業(yè)心和敬業(yè)精神,增強自己對事業(yè)和職業(yè)的認同感,以解除患者病痛,維護人類健康為己任,追求精湛的醫(yī)療技術,增強職業(yè)規(guī)范意識;強調在義與利面前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義利觀,尊重人的生命和尊嚴,銘記“救死扶傷”的天職;強調醫(yī)務工作者與患者要建立一種平等、信任、互助的和諧人際關系,明確自己的責任和義務,認真履行服務承諾,勇于承擔責任,改善緊張不諧和的醫(yī)患關系;強調醫(yī)務工作者舉止端莊,語言和藹,以禮待人,熱情大方,使患者產(chǎn)生親切感、依賴感、安全感,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和藹、和睦的人文環(huán)境。

        第2篇:儒家的基本思想范文

        關鍵詞:古代文學; 儒家思想;素質教育啟示

        作為人類文明古國之一的中國,很早就形成了完整的素質教育的觀念體系,中國古代文學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寶藏與素質教育目標的重要途徑。而豐富的儒家文化,既形成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主要內容,也規(guī)定了素質教育的觀念的主要內容。素質教育的根本點是樹立和踐行以人為本的價值觀,弘揚平等自由和諧的人文主義精神,對于中國主流社會來講,這種精神就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人文理想中的儒家精神思想。

        一、儒家思想與素質教育

        (一)儒家思想的核心內涵儒家思想的核心: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儒家以修身為本、以仁道為重心的人文理想是當代人文素質教育不可或缺的歷史和傳統(tǒng)紐帶,“修身齊家”而后“治國平天下”、“崇德修身”、“建功立業(yè)”“整體為止”、“仁愛和諧”。儒學中善的觀念是以仁、義、禮、智對人們行為的規(guī)范為基礎的,它以君臣、父子、夫妻的倫理關系為出發(fā)點,以“仁”為靈魂,以“禮”為框架。“仁”的基本精神以孔子的說法可以概括為“愛人”和“忠恕”, 而“愛人”和“忠恕”的根本途徑是“克己復禮”,可以說“克己”與“修身”是孔子道德修養(yǎng)論的一大特色,他提倡通過個體以仁為目標的道德修養(yǎng)來調整整個社會關系。

        (二)素質教育的核心內涵

        中國大力推進素質教育,當前的素質教育主要是人文素質教育,即弘揚人文精神的教育。國家教委《關于當前積極推進中小學實施素質教育的若干意見》中作了明確解釋:“素質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質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據(jù)《教育法》規(guī)定的國家教育方針,著眼于受教育者及社會長遠發(fā)展的要求,以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養(yǎng)受教育者的態(tài)度、能力、促進他們在德智體等方面生動、活潑、主動地發(fā)展為基本特征的教育。“

        (三)儒家思想與素質教育的契合點

        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識是素質教育應貫穿于專業(yè)和課程教學始終。古代文學課程的教學以學生的實際和學習需求把對學生進行人文精神熏陶和培養(yǎng)作為素質教育的理念。因為中國古代文學本身就具有很強的教化色彩,以儒家學說為主體的傳統(tǒng)思想對古代文學有著巨大而深刻的影響,建功立業(yè)、治國平天下是大多數(shù)古代作家的共同人生目標;把文學作為道德教化成為我國古代重要的文學思想,“文以載道”是我國文學的基本精神。眾多古代文學優(yōu)秀作品具有極為豐富而深邃的人文精神;中國古代文學所展示的是中華民族的生活畫卷,它真實深刻地反映了我們祖先的生活面貌,更真切地記錄了他們心靈。在當今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要利用文學作品本身的教化作用,全面深入梳理挖掘作品的思想內容,闡釋其思想意義或價值,明其所載之“道”,闡釋作品包蘊的真善美的光輝,以觸動學生的心靈,引導學生能更深一層體會我國文學的基本精神。

        二、古代文學中蘊含的儒家思想

        在中國古代文學價值理念大廈的構架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參閱文化歷史不難發(fā)現(xiàn),燦若星辰的中國古代文學在中華文明的發(fā)展過程中起到了引領性的作用,大批優(yōu)秀的作家群體、文學作品以及文學思潮、文學流派、文學批評、文學理念本身就映射著中華民族傳統(tǒng)精神的優(yōu)秀成分,并將這種精神以文學文本的形式進行凝聚、傳承、強化和進一步升華。中國古代文學傳統(tǒng)理想之塔的構成博大而深邃,精美而瑰麗,千百年來擴散著無盡的閱讀、評鑒、感悟的品格張力,不同的文學家、批評家對中國古代文學的理解和詮釋不盡相同,常有精辟概括之詞,不盡一致,各領。中國古代文學中映現(xiàn)出來的儒家理想價值體系,是構成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精神的主流因素。

        (一)詩歌

        詩歌作為人類文化活動的最古老的一種文學藝術形式,它的社會功能與人文價值,已被世界上各個民族的文化所認同。詩歌所蘊含的內涵主要體現(xiàn)為對人的生命價值、社會責任的實現(xiàn)與追求。

        (二)散文

        蘊含儒家思想的散文始終存在,作品反映的基本思想人生態(tài)度是積極用世,它的許多經(jīng)世致用的優(yōu)質是超越時空的,是中華民族文學永遠的精神營養(yǎng),在《論語》、《孟子》到《荀子》這些儒家哲理散文中,隨處可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至理名言,社稷的存亡、天下的安危,社會人生和倫理道德成了儒家散文最關注的主題。

        (三)小說

        不僅詩歌、散文蘊含儒家思想,極具教化作用,小說也具有這樣的功能,其作者也總是明確地以自覺推行教化為目地。中國傳統(tǒng)小說彌漫著強烈的生命意識,處處顯露著對人生存價值的思考和評判。

        三、古代文學中蘊含的儒家思想對當代素質教育的啟示

        我國高校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以人為本的內在要求、全經(jīng)濟球化時代對人整體性綜合素質的看重,要求大學教育必須著眼于學生可持續(xù)發(fā)展、和諧與法治并重、培育理想的人格和人性,而儒家人文思想的人本主義價值和當代大學教育的努力目標不謀而合。因此,提高大學生素質,在科學發(fā)展觀的統(tǒng)領下豐富素質教育內容,繼承和發(fā)揚傳統(tǒng)儒家人文思想價值體系,營造良好的弘揚儒家理想價值的校園文化環(huán)境。對中華民族精神的再造和弘揚有著重要的的意義。

        中國古代文學對生命價值精義的闡發(fā),已深深滲透與中華民族的觀念、習俗和思維方式之中,是民族傳統(tǒng)擁有更多光華,使后人成長擁有更多鈣質,為我們國人貯藏著取之不盡的營養(yǎng)。

        參考文獻:

        [1] 徐放.杜甫詩今譯[M].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1985.10.

        第3篇:儒家的基本思想范文

        【關鍵詞】古代;儒家;生態(tài)倫理;基本原則

        在中國古代儒家博大精深的思想體系中,蘊含著豐富的生態(tài)倫理思想,富有極其深厚的生態(tài)倫理底蘊。深入挖掘和梳理其生態(tài)倫理思想,對于進一步提高人類熱愛自然、尊重生命的道德自覺意識,增強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意識,提高人們建設生態(tài)文明的積極性,為生態(tài)文明建設提供生態(tài)意識和理論支撐,具有極其重要的借鑒意義和參考價值。

        1、“天人合一”的支持精神

        現(xiàn)代生態(tài)倫理學的哲學基礎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然而“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莊子闡述,《莊子?齊物論》中著名的話:“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同一。”后來被漢代思想家董仲舒發(fā)展為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系統(tǒng),并構建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主體。他認為“天人之際,合而為一”(《春秋繁露?深察名號》),并提出“天人感應”的理論。《論語》中有一段非常著名的故事,說的是孔子與其弟子討論人生志向時,非常同意曾點關于最高理想的看法,他認為:“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人生的最高理想就是能夠在暮春時節(jié),穿上春服,會同五六個青年,六七個少年,跳到河里洗洗澡,跑到高臺上吹吹風,然后唱著歌回家,僅此而已。從這段文字可以看出孔子的生態(tài)倫理思想已經(jīng)非常明顯了。現(xiàn)代生態(tài)倫理所一直提倡的“回到自然去”的法則,在孔子時代,已經(jīng)當做最高的生命理想來實踐了。孟子的“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也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shù)口之家可以無饑矣”,體現(xiàn)的就是“天、地、人”協(xié)調的“與天地參”精神。關于這點荀子曾這樣描繪過:“天地以合,日月以明,四時以序,星辰以行,江河以流,萬物以昌。”

        2、“恩足以及禽獸”的道德關懷

        孟子跟齊宣王曾經(jīng)有一段非常著名的關于惜生及民的對話,孟子問:“臣聞之胡齙日,王坐於堂上,有牽牛而過堂下者;王見之,日:‘牛何之?’對日:‘將以釁鐘。’王日:‘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對日:‘然則廢釁鐘與?’日:‘何可廢也?以羊易之。’不識有諸?”日:“有之。”日:“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為愛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王日:“然;誠有百姓者。齊國雖褊小,吾何愛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日:“王無異於百姓之以王為愛也。以小易大,彼惡知之?王若隱其無罪而就死地,則牛魚何擇焉?”王笑曰:“是誠何心哉?我非愛其財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日:“無傷也,是乃仁術也,見牛未見羊也。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孟子?梁惠王上》)這段話,很多人耳熟能詳,閑談中道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由不忍殺牛,到不忍殺生,到惜生及民,而廣行仁義,廣布仁政,孟子的思想乍看起來是惜生,最后還是歸結到儒家“仁者愛人”的中心上來。

        儒家的人文色彩十分濃厚,一向主張以“仁者愛人”、“水善利萬物而不爭”的寬容氣度來對待他人,并能夠將這種人文關懷推及到其他生命甚至無生命的自然萬物,做到“恩足以及禽獸”(《孟子?梁惠王上》)、“仁民而愛物”(《孟子?盡心上》)。明代王陽明仔細地描述了“大人”的道德關懷心理:“大人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者也……是故見孺子之入井,而必有怵惕側隱之心焉……見鳥獸之哀鳴觳觫,而必有不忍之心……見草木之摧折而必有憫恤之心焉……見瓦石之毀壞而必有顧惜之心焉……”(《大學問》) 儒家意義的“大人”(指真正的讀書人)見到兒童落入井中、見到鳥獸受困哀鳴、見到草木摧折都有憐憫之心,乃至見到完全沒有生命的瓦石被毀,都會產(chǎn)生憐惜之意。儒學關于萬物一體――“一體之仁”(《大學問》)的觀點,體現(xiàn)出一種深厚的道德關懷理念。

        3、“以時禁發(fā)”的行為模式

        人類要生存和發(fā)展,就不能不利用資源。儒家倡導仁愛萬物,并不否定人類的合理需求,而是主張“以時禁發(fā)”,主張按照自然的節(jié)奏、生命的節(jié)律來“取物”。“樹木以時伐焉,禽獸以時殺焉。”“斷一樹,殺一獸不以其時,非孝也。”(《禮記?祭義》)孟子對“時”作了更為詳細的論述:“不違農(nóng)時,谷不可勝食也;數(shù)罟不入夸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人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yǎng)生喪死無憾也。養(yǎng)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孟子?梁惠王上》)按照動植物的生長規(guī)律去利用自然資源,才能保證人們有充足的生活物資。使生態(tài)資源可持續(xù)利用、人民生活有保障是為政的基本要求。這實際上也提出了加強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的要求。荀子不僅繼承了“以時禁發(fā)”的思想,而且將其系統(tǒng)化。他提出要根據(jù)生物的生長規(guī)律,建立相應的管理制度,即“圣王之制”。“圣王之制也:草木榮華滋碩之時,則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絕其長也。黿鼉魚鱉鰍鱧孕別之時,網(wǎng)罟毒藥不人澤,不天其生,不絕其長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時,故五谷不絕,而百姓有余食也。污池淵沼川澤,謹其時禁,故魚鱉優(yōu)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斬伐養(yǎng)長不失其時,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荀子?王制》) 在這里,荀子認識到人類的生存有賴于自然界提供的各種資源,提出了以“時”保護和利用自然資源的具體要求,使動植物“不夭其生不絕其長”,使百姓“有余食”、“有余材”,將社會生活和生態(tài)環(huán)境聯(lián)系起來,為我們描繪了一幅農(nóng)業(yè)社會中持續(xù)發(fā)展的生態(tài)藍圖。以時禁發(fā)的規(guī)范對后世影響很大,歷代統(tǒng)治者據(jù)此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令,對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起到了積極作用。

        第4篇:儒家的基本思想范文

        [關鍵詞] 孔子;儒學;文化

        【中圖分類號】 B2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4244(2013)10-195-1

        牟宗三先生說“察業(yè)識莫若佛,觀莫若道,而知性盡性,開價值之源,樹價值之主體,莫若儒。”儒釋道及西方的哲學,宗教等都指引人生的方向,生命的意義,在中國,儒學則是安身立命之道,儒學所講的內圣外王,一直是中國知識分子所期望的價值理想。

        儒學在中國的發(fā)展歷程中,對各個層面的文化發(fā)展產(chǎn)生了巨大而又深遠的影響,其藝術品格和關懷現(xiàn)實人生的精神,成為了一套全面安排人間秩序的思想體系。潛移默化的影響著中國人的民族風格和心理架構。

        孔子作為儒學創(chuàng)始,首先提出有教無類的思想,沖破了當時貴族壟斷文化的局面。而且對于弟子的教學,實踐和理論并行,奠定了儒學一派能夠延續(xù),發(fā)展的人才基礎。而后率領弟子,對六經(jīng)《詩》《書》《禮》《樂》《易》《春秋》進行修訂,這是儒學學派最早的基本教材。并且孔子建立了第一個系統(tǒng)的儒學學說,整理了中國古代文化的遺產(chǎn),探討了擺在時代面前的文化和政治問題,構建了最早的儒學理論框架。

        孔子以“書”的形式立編年史,名《春秋》意在“寓褒貶,別善惡”,孔子根本含義在于正名,維護傳統(tǒng)倫理秩序,“禮”,就是周禮,奴隸制下的宗法等級中道德標準等,孔子強調,“以國為禮”,強調“禮”要以“仁”為基礎,要達到“禮”“仁”的統(tǒng)一。孔子在教育學生的方面,創(chuàng)立了因材施教的方法,在個體有差異的學生面前,以言傳身教。例如“不知言,無以知人也”。

        儒家學派在孔子遠去后,由于弟子眾多,各有各自對于孔子思想的理解,從而產(chǎn)生了不同的派系。借用韓非子的描述是:世之顯學,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張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顏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孫氏之儒,有樂正氏之儒。從后世影響來看,孫氏之儒和孟氏之儒是影響最大的。子思之儒和樂正氏之儒也是不容忽視的。

        子張之儒具有博愛容眾。嚴己寬人等特點,認為君子應該“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

        顏氏之儒的思想特點是安貧樂道,重在實踐孔子的仁德思想。這其中顏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之一,“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而回也不改其樂。”

        漆雕氏之儒是以漆雕開為代表的,此派別是不畏懼權勢,不欺侮弱小,行為正直,處世勇敢。屬于任俠一派。

        仲良氏之儒兼有曾參和子夏兩家之學。

        儒家學派的劃分并不一定是由于韓非子對于八家的劃分,并不是嚴格的學術鑒定,還有可能帶有一定的主觀因素。但是儒家在百家爭鳴時期,都認為各自是儒家學派的正統(tǒng)。

        曾子是儒家學派孔子過渡到孟子的關鍵人物,曾子把孔子所持的道概括為忠恕之道,非常合乎孔子推己及人的思想。并且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正是孔子所要求的“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于是,顛沛必于是”忠信是仁的品格,曾子將溫習師傳列為三省之一,說明其對孔子學說的篤實。且曾子為人處世嚴守克己復禮,符合孔子所說,“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曾子對孔子“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的主張所說的“君子思不出其位”,對維護孔門的“正名”思想有重要意義。

        之后是子思之儒,講的是儒家思想的《中庸》體系。《中庸》所說“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反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中庸》《論語?子路》說。君子同而不和,小人和而不同。這些講中講和,實際上就是講的是君子的美德。

        《中庸》一書代表子思的思想,即便后世在三十三章中有所添加,但基本思想肯定是子思的思想。《中庸》把孔子的中庸思想提升到宇宙觀的高度,視為宇宙的本體和法則。子思在天道和人性兩個根本性問題上展開了論證,《中庸》開宗明義的提出了問題的實質,就是“天命謂之性”而后提出的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這是講的致中和的辦法。篤行慎獨都是其方法,為達到致中和的目的。

        孟子是儒家大師,在宋朝時期獲得亞圣的稱號。孟子雖然在政治上無所建樹,但是其政治思想影響很深。以德治為主的政治思想對后世影響很深。首先是行仁政,孟子把仁政思想提高到國家存亡的高度,其主要思想包括以民為本,經(jīng)濟上要制民之產(chǎn),軍事上要興仁義之師。之后是正君心,要求君主有自己的道德。修心養(yǎng)心來端正自己的德行。

        孟子是戰(zhàn)國時期儒家正統(tǒng)思想的代表,以“天”為出發(fā)點,以“王天下”為歸宿,使早期儒學成為一套很細密的思想體系,成為“道之正統(tǒng)”并通過個人的影響力使儒學成為當時的顯學。孟子深化了儒家學派的孔子的“仁”,并推進到了“義”形成了儒家以仁義為核心和標識的道德體系。孟子說孔子是儒家學說的集大成者,實際上他自己也是儒家學派的集大成者。但是孟子的思想實際上還是有一定缺陷的,比如“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也有積極方面,比如“人皆可以為堯舜。”

        樂正氏之儒所著《大學》的主要思想簡單概括為三綱領八條目,并且提出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在封建制度下,家國二者關系密切。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國”。

        宋明理學亦稱“道學”包括宋明時期,儒學思想體系的發(fā)展,漢唐時期儒學重名物訓詁,宋儒以后則以義理為主,主要有氣學,張載為代表,理學,程朱為代表,心學,陸王為代表。宋明時期是儒學發(fā)展的一個大高峰。

        這是當時儒家八派的思想,后經(jīng)漢學,宋明理學,一系列的發(fā)展,成為今天舉世矚目的儒學體系。

        參考文獻:

        [1]郭齊勇.中國哲學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第5篇:儒家的基本思想范文

        (一)“太極”一詞源于道家著作

        《易經(jīng)》的哲理是太極拳產(chǎn)生的理論基礎。因為《易經(jīng)》為中國古代學術思想的根本。不論儒家還是道家,其思想淵源皆出于《易經(jīng)》。無疑,太極拳的根本原理也離不開《易經(jīng)》的基本思想。但是,形成太極拳的某些具體概念和思想并不是直接從《易經(jīng)》中來的,因為《易經(jīng)》中并沒有“太極”一詞。哲學史家考證,“太極”一詞最早出于《莊子》。《莊子?大宗師》:“在太極之先不為高”,之后被解釋《易經(jīng)》的《易傳》收錄,故《易傳?系辭》中的“太極”概念來自《莊子》。因為《易經(jīng)》早于老莊,而《易傳》則晚于老莊,《易經(jīng)》與《易傳》兩者相距七八百年。所以,我們說“太極”的觀念,來源于道家。“陰陽學說”也本于道家和陰陽家。春秋末期的老子才提出陰陽是萬物產(chǎn)生與發(fā)展的基本動力或屬性,莊子繼之,認為:“至陰肅肅,至陽赫赫,肅肅出于天,赫赫發(fā)于地,兩者交通成全和,而物生焉。”太極陰陽說是道家的宇宙觀,老子說的“道生一,一生二,……”其“一”即太極。他認為宇宙是個太極,人體也是個太極,生物各自有一個太極。太極至廣大,盡精微。陰陽,則是太極這個整體中所包涵的兩大要素。

        (二)“太極圖”創(chuàng)于道士之手

        “太極圖”與太極拳關系可謂極其密切。太極圖的整體性及其陰陽互根、陰陽對稱、陰陽變化中的螺旋形式等等特征,都與太極拳創(chuàng)編者的構思切切相關。陳鑫論太極圖時也說:“萬物皆由此出,萬物皆由此生”,“拳莫能外之”。但他因襲儒家舊說,認為“太極圖最早見于周夫子(敦頤)《周子全書》,所作“而非希夷”等等,卻把事實搞顛倒了。其實,周敦頤之《太極圖說》中之“圖”,以及其“說”,都是從道士陳摶(希夷)那里改頭換面抄襲來的。從中國哲學史中,不難看出中國歷代儒、道、佛三家是互相斗爭又互相融合的,就是儒家代表人物周敦頤所處的北宋時期,儒家對佛、道的態(tài)度上也是分有三派:一派獨尊儒術,反佛道;一派主張三教融合;另一派口頭上反佛道,而暗地融合佛道,周敦頤就是第三派的代表人物。周的《太極圖說》就是這種融合觀點的代表作,表面上說成是儒家的思想,與道家思想毫無關系,其實,它與道家思想有深厚的淵源,這有史實為證。先說其“圖”,載于《周子全書》的“太極圖”,根椐明清許多學者考證,此圖系以道教的《太極先天之圖》和《水火匡廓圖》為藍本和基本材料而制成,不僅如此,周敦頤還與道士有一定的師承關系,他的“太極圖”,即師承于北宋初的道教學者陳摶。此事南宋朱震《漢上易解》中即讀到:“陳摶以《先天圖》傳種放,放傳穆修……穆修傳周敦頤,敦頤傳程顥、程頤。”明末黃宗羲則論證周的“太極圖”來源于陳摶的“無極圖”(二圖比較,圖式完全相同)。此事還有詩為證,周敦頤在游道觀時,曾作過一首題名《讀英真君丹訣》的詩:

        “始觀丹訣信希夷,盡得陰陽造化機。

        子自母生能致主,精神合后更知微。”

        (按道教術語,“子”系指水火;“母”即金木;“主”,為圣胎;“精神合”,指精氣神合而為一;“知微”,是還虛。)

        由此可見,“太極圖”并非“粹然孔孟淵源”而實在淵源于道教。《太極圖說》其中的文字之論說部分,也是從道教《無極先天圖》后邊之《說》為其藍本,不只內容,乃至寫作形式上也極為相似,因篇幅所限,不再一一抄錄,讀者有興趣可以去比較。(見《中國道教思想史綱》)

        (三)太極拳理與道家思想

        《陳氏太極拳圖說?序云》:“其書以易為經(jīng),以禮為緯,出入于黃老”。從此序言乃至全部內容不難看出,太極拳的創(chuàng)編者的人手點和落腳點,均未離開道家的哲理和道教的身心修煉之術。雖然該書大量文字是標榜儒家之說,但其中創(chuàng)編者的構思、拳理中許多重要論點及鍛煉要領確是出于黃老思想。試從以下幾個方面觀察:

        1、太極拳代表人物的世界觀受道家思想影響。

        張三豐為武當?shù)朗浚牡澜虒W者、文藝家,他精通儒釋道,主張三教合一。他在總結先賢前能理論和實踐基礎上,結合自己的練功體驗,創(chuàng)編了太極拳,他是太極拳發(fā)展的集大成者。陳氏太極拳先賢陳王廷在“嘆當年披堅執(zhí)銳……”詩中,滿紙都是道家的仙天道觀和自然觀。而陳鑫《陳氏太極拳圖說》末尾末頁最后一首《五言俚語》中的結論性的幾句話“道真的樸后,就是活神仙”,與陳王廷的思想是一脈相承的。

        2、太極拳的拳理拳法中充滿了道家的哲理

        道家的世界觀認為,一個“得道者”應該是:其一他能與自然界協(xié)調地生活,其二他做每一件事都能獲得成功。因而他就要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到對自然界(包括自身)的觀察并揭示其規(guī)律,即道。道家的世界觀,是從對立面的不斷相互作用這個觀念出發(fā),得出以下人類行為的幾條基本原則:

        一是陰陽對立而統(tǒng)一的兩極關系。《莊子》認為“是此亦彼也,彼亦是此也……彼是此,莫得其偶,謂之道樞,樞始得其環(huán)中,以應萬變”。這正是太極拳論中的“化即打,打即化”,化打結合,“虛籠詐誘,只為一轉”,打和化,引和進都在一個螺旋圈中完成。此法與莊子之說何其相似。

        二是每當要達到什么目的時,就應該從它的反面入手。老子說:“將欲歙之,必先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是為微明。”太極拳拳法中也講求“往返須有折疊”,欲左先右,欲右先左;推手講:“欲要先給”,“欲順先逆”,“欲逆先順”;“要多少給多少,半點也不多給,給多少要多少,半點也不多要”,“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將物掀起,而加以挫之之意,斯其根自斷,乃壞之速而無疑。”這些要領與老子之論點不是如出一轍嗎?

        三是你想要保留某種事物,就要在某種程度上容忍它的對立物。老子說:“曲則全,枉則正,洼則盈,敝則新。”拳論中的“隨人所動,隨屈就伸”,“能吞方能吐,能主動?方能放”“能引進落空,才能四兩撥千斤”,“左重則右虛,而右已去;右重則左虛,而左已去”等等。正是這種平素鍛煉能容納對方來力的本事,才能發(fā)放自己的勁力,保持自己的平衡。也即拳論所云“順其勢,借其力,戰(zhàn)而勝之”,還是“樞始行其環(huán)中”,在其螺旋運動之中。

        3、三道教的內丹修煉術,是太極拳內功的依據(jù)。

        第6篇:儒家的基本思想范文

        【關鍵詞】和諧思想 中國思想史 中國文化

        和諧思想是中國思想史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在中國文化中,“和”與“諧”同義,而“和諧”在古代是以“和”的范疇出現(xiàn)的。“和”的思想貫穿于中國思想的發(fā)展歷史,積淀為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不僅閃爍著東方式的哲學智慧,而且在促進社會進步、維系社會穩(wěn)定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和諧思想源遠流長,它體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基本價值,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和核心。

        一、人與自然的和諧

        在中國思想歷史上,儒家自然觀的基本思想主要倡導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既然人與自然具有統(tǒng)一性,人類理應善待自然,就更應尊重自然秩序。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上,中國古人主張“天人合一”,肯定人與自然界的統(tǒng)一,強調人類應當認識、尊重并保護自然,而不能破壞自然,反對一味地向自然界索取和片面地利用自然。孔子在《論語?陽貨》中說:“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荀子在《荀子?天論》中說:“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忘。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兇。強本而節(jié)用,則天不能貧;養(yǎng)備而動時,則天不能病;循道而不貳,則天不能禍。”(《荀子?天論》)。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是人在處理人與自然關系時的一種最基本的態(tài)度。《禮記?中庸》指出:“惟天下至誠,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老子》說:“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這就清楚地說明,人和萬物是平等的、人并不比其他萬物具有更高的地位。“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25章)是道教處理人與自然關系的準則,它反映了道教“天人合一”的和諧理念,“道法自然”的和諧原則。道教的自然觀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人與自然和諧的法則就是“天人合一”與“道法自然”。

        二、人與人的和諧

        在人與人的關系上,提倡寬和處世,協(xié)調人際關系,創(chuàng)造“人和”的人際環(huán)境,追求以形成和諧的人際關系為主題的大同社會。孔子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又說:“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能夠寬厚待人,與人和諧相處,是君子人格中一個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孟子所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丑下》),更是把“人和”看得高于一切。道家代表作《老子》說:“知和曰常。”在老子看來,整個天地是一個和諧。”老子提出:“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余。孰能以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老子》第77章)。他主張人要效法天道,通過無爭、去奢、知足,達到人與人的相對和諧。

        三、人與自身和諧

        儒家重視人的身心和諧與個體的人格完善,并把它作為實現(xiàn)社會、人、自然三者和諧統(tǒng)一的基本途徑。儒家要求人們首先要妥善處理義與利、精神追求與物質追求的關系。儒家肯定人們對物質利益的正當追求,肯定人的正當欲求。孔子說:“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論語?里仁》)。孔子還提出“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所以培養(yǎng)坦蕩蕩的心胸開闊、仁民愛物、“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人”的君子就成為實現(xiàn)社會和諧、天人和諧的基礎。在人的心與身的關系上,中國古人主張人之身心和諧,保持平和、恬淡的心態(tài),正確處理理與欲的關系。老子說:“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老子主張“返樸歸真”,認為人的生命存在要與自然溝通,節(jié)制和超越物質欲望,不讓塵世的喜怒哀樂擾亂自己恬淡、自由、純潔的心境,自始至終保持自己的自然天性。老子提出“致虛極,守靜篤”(《道德經(jīng)》)的修道方式。莊子為達到“圣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莊子?逍遙游》)的自由境界,明確提出“坐忘”、“守道”、“心齋”等修道方法,通過摒棄內在的心理干擾以及外在功名利祿等利害關系的束縛,以開闊、通達的心態(tài)面對現(xiàn)實人生,將阻礙和不利于個體達于靜極狀態(tài)的因素驅散、排除,使心靈澄明出一個純凈的天地,使人真正成為自由意志的人,而不是異己力量的奴婢,從而達到“與天地精神往來”的超越境界。

        四、世界的和諧

        第7篇:儒家的基本思想范文

        關鍵詞:古代 生態(tài)倫理思想 生態(tài)保護 天地人合一

        我國古代的生態(tài)智慧與思想不僅大量地體現(xiàn)在哲學思維中,而且大量地體現(xiàn)于具體的經(jīng)濟思想中。早在距今五六千年的神農(nóng)氏時代,就頒布過“春夏之所生不傷不害”的保護生物資源的禁令。四千多年前的大禹時代頒布過著名的《禹禁》。周朝有一整套保護生物資源的理論、法規(guī)和管理機構。春秋戰(zhàn)國時期是我國倫理思想最豐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時期,諸子百家,尤其是儒家、道家等學派的學者對生態(tài)倫理有著豐富的認識,形成了寶貴的思想財富。自漢代,佛教從天竺(印度)傳入我國后,儒釋道三教結合,使生態(tài)倫理的思想更加豐富。

        “天地人合一”的生態(tài)倫理思想

        我國是傳統(tǒng)的農(nóng)業(yè)社會,“靠天吃飯”的思想一直深植人民心中,農(nóng)業(yè)要因季節(jié)、環(huán)境適時勞作的生產(chǎn)觀念與方式,導致了“天地人合一”思想的產(chǎn)生。“天地人合一”思想是儒家生態(tài)倫理思想觀念的基本出發(fā)點。“易之為書也,廣大悉備,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見《易經(jīng)系辭下傳》),還談到“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將以順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陰曰陽;立地之道,曰柔曰剛;立人之道,曰仁曰義”(見《易經(jīng)說卦傳》)。孔子說:“天何言哉?四時興焉,萬物生焉,天何言哉”(論語陽貨篇第十七),他把天和時間聯(lián)系起來,世間萬物皆“天”所生,天是指自然界,強調天道不僅有好生之德,而且默默無聞,自然而然地運行。孟子以“誠”這一概念闡述天人關系,指出:“是故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中庸》說:“萬物并齊而不相害,道并齊而不相悖”,把人與自然的發(fā)展變化看作是相輔相成的和諧運動。漢代董仲舒認為天、地、人三者是“合而為一”的。宋代儒學在繼承先前儒家思想的同時,還吸收了墨家、道家等“天人合一”的思想,進一步發(fā)展了“天地人合一”學說。儒學在強調“天地人合一”的同時,承認自然界有其自身獨立的運行規(guī)律。

        以“道”為出發(fā)點的道家 ,主張“天人合一”、“物我一體”的整體生態(tài)思想。在人與自然關系的闡釋上,道家也強調“天人合一”,但是道家認為這種統(tǒng)一是道、天、地、人的和諧統(tǒng)一。 “道”是道家思想的核心范疇,它既是天地萬物的本原,也是萬物運行的規(guī)律和人們的行為準則。老子在《道德經(jīng)》中,強調道生萬物,天地人同源,認為宇宙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焉”(《道德經(jīng)》二十五章)。在這四大中,道是最偉大的,而人居最后,因此“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經(jīng)》二十五章)。莊子在老子“道”的基礎上,提出了人和天地萬物是一整體,即:“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人既離不開天地,也離不開萬物,人不是自然的主人,人僅是自然的一部分。

        我國古代“天地人合一”思想對生態(tài)學理論的形成具有重大意義,同時對現(xiàn)代社會的啟示如下:一是工業(yè)化、城市化等經(jīng)濟活動要尊重規(guī)律,適應自然,在天地人和諧的前提下實現(xiàn)經(jīng)濟的發(fā)展與社會進步;二是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處理好天地人的共生關系。

        萬物平等的生態(tài)倫理思想

        我國古代萬物平等的生態(tài)價值思想主要體現(xiàn)在道家和佛教的思想中。道家是從“道“的先在和普遍的角度來論證萬物的平等性,強調物無貴賤,物我同一。首先,因為萬物為道所創(chuàng)生,因此從原初性上就與人類具有同樣的價值和尊嚴,所以“以道觀之,物無貴賤”(《莊子秋水》),萬物應得到同等的尊重。其次,萬物產(chǎn)生之后雖有各種不同的存在形態(tài),但都有道存在其中,具有由道決定的共同本質和遵循的共同法則。因此,宇宙中的事物都具有獨立而不可代替的價值。

        佛學眾生平等和萬物平等的價值觀,是從佛性的內在性承認萬物的平等,認為萬物都有佛性,我國佛教中的天臺宗、華嚴宗和禪宗都承認,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特別是禪宗,不僅肯定有情的眾生有佛性,而且無情的草木也有佛性,“有情、無情、皆是佛子”,“青青翠竹,盡是法身;郁郁黃花,無非般若”。所以,自然界一切生命都值得尊重。佛教倡導的“慈悲”心懷以及“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就是要求人們要尊重生命、關愛生命,以平等心對待眾生。

        我國古代生態(tài)哲學中的萬物平等的思想,把人看作自然界的一部分,萬物存在的價值不是以滿足人的需要來衡量的,而是“道”的外化基礎上或佛性無二基礎上的平等,尊重萬物的價值就是必然的要求。

        尊重生命與仁愛萬物的思想

        我國古代對尊重生命、仁愛萬物的倫理思想具有普遍的認同。在我國民間有普遍的惜生、愛生的思想,儒、道、佛都有惜生、愛生的慈善情懷。仁愛萬物是我國傳統(tǒng)思想的重要準則。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愛”,不僅“仁者愛人”,而且認為對待天地萬物應采取友善、愛護的態(tài)度。孔子認為,人與自然應建立一種仁愛關系,宣揚“國君春田不圍獵,大夫不掩群,士不取鳥卵”(《禮記》),把保護自然作為一種道德行為來提倡。“釣而不網(wǎng),戈不射宿”(《論語述而》)則體現(xiàn)了孔子對萬物的同情。孟子進一步發(fā)展仁愛思想,提出“良知、良能、良心”和“羞恥之心、是非之心和惻隱之心”,提倡關心和保護動物。孟子說,“君子之于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孟子梁惠王上》)。而荀子則在繼承孟子思想的基礎上,把道德看作人際道德和生態(tài)道德的統(tǒng)一,《荀子強國》說:“夫義者,內接于人而外接于萬物者也”。漢代的董仲舒更是明確地把道德關心從人的領域擴展到自然界,他說:“質于愛民,以下至鳥獸昆蟲莫不愛。不愛,奚足矣謂仁”(《春秋繁露仁義》)。宋明儒家也有一種普遍的生命關懷,他們對于自然界的萬物充滿了愛,因為萬物與自家生命是息息相關的。儒家倫理從愛人到愛物,天不違人、人不違天的人與自然的和諧發(fā)展觀,將人們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珍惜,上升到人們道德要求的最高層次。

        “天道生生”是與“天地人合一”并列的生態(tài)倫理思想。“天道”是自然界的變化過程和規(guī)律;“生生”指產(chǎn)生、出生,一切事物生生不已。老子認為,“道”是宇宙的本源,它先于天地存在,即“先天地生”(《老子》第四十二章),并以它自身的本性為原則產(chǎn)生萬物。 “道”作為宇宙的本體,它產(chǎn)生原始混沌之氣,氣分裂為陰陽(生天地),天地產(chǎn)生萬物,這是道家世界觀的總觀點。儒家也主張“天道生生”。《周易》的基本思想是“生生之謂易”與“天地之大德曰生”(《周易系辭上》)。意思是說,世界萬物生而又生,生生不息,這就是“易”,即“日新之謂盛德,生生之謂易”。

        佛教有對生命的關切與惜生放生的倫理要求。佛教認為萬物都有佛性,佛教把珍愛自然、尊重自然看作是佛教徒的天然使命。佛教強調眾生平等、尊重生命,反對殺生。諸罪當中,殺罪最重;諸功德中,不殺第一。 佛教提倡慈悲心,避免因果報應。愛惜生命、不殺生和素食是其基本倫理要求。

        生生不息的生態(tài)循環(huán)與資源合理利用思想

        古代《逸周書大聚篇》記載了大禹的話:“早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長。夏三月,川澤不入網(wǎng)罟,以成魚鱉之長”。戰(zhàn)國時期的荀況則把保護資源和環(huán)境作為治國安邦之策。《齊民要術》中的“順天時,量地利,則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勞而無獲”等古訓就體現(xiàn)了合理開發(fā)、循環(huán)利用資源的思想。

        宋代的程顥把“天理”作為其哲學的最高范疇。他說“天只以生為道”,天理即“生”,“生”是宇宙的本體。也就是說,在生生不息的天道之下,產(chǎn)生天地萬物,人只是天地萬物之一。人只有明白這個道理才能成為仁者,故“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河南程氏遺書》卷二上),這里的生是不斷運動與循環(huán)的過程。天地萬物都在運動中循環(huán),在循環(huán)中進化,這是宇宙的基本規(guī)律。

        儒家學者在說“仁”時,把道德范疇擴展到自然界。這就是由“仁民”到“愛物”。孔子說:“斷一樹,殺一獸,不以其時,非孝也”。孔子把倫理行為推廣到生物,認為不以其時伐樹,或不按規(guī)定打獵是不孝的行為。“禮也者,合于天時,設于地財,順乎鬼神,合于人心,理萬物者也”(《禮記禮器》)。這里的“禮”包括了天地人。董仲舒說:“質于愛民,以下至鳥獸昆蟲莫不愛”(《春秋繁露仁義法》),把“仁”的范疇擴展到了鳥獸魚蟲,這是極為難得的。宋代以后的倫理思想家,不僅把人類的倫理道德看成是人為的社會規(guī)范,而且還把其看成是宇宙的本體。他們對“仁”的論述,與先秦儒家相比有重大發(fā)展,其中之一是把“仁”與整個宇宙的本質和原則相聯(lián)系,把“仁”直接解釋為“生”,即解釋為一種生命精神和生長之道。朱熹在《仁說》中強調,天地之心要使萬物生長化育。清代思想家戴震進一步提出“生生之德”就是仁。

        道家提出“愛人利物之謂人”(《莊子天地篇》),把“愛人”和“利物”作為道德要求,并把兩者結合起來。用現(xiàn)代生態(tài)學語言表達,就是:人類既要利用生態(tài)資源,又要保持生態(tài),更新自然資源,達到永續(xù)利用目標,這才是有道德的。儒家提出“愛人及物”,“仁者,愛人之及物也”。“仁”是愛人,但五谷禽獸之類,皆可以養(yǎng)人,故“愛”育之,這是“仁民愛物”。可見,儒家、道家對待包括人在內的自然界的基本態(tài)度是:愛萬物,永續(xù)利用萬物,天地人萬物是一個有序的整體。

        參考文獻

        1.舒惠國著.生態(tài)環(huán)境與生態(tài)經(jīng)濟.科學出版社,2001

        2.張家誠著.地理環(huán)境與中國古代科學思想.地震出版社,1999

        3.孔子著,陳國慶注譯.論語.陜西人民出版社,1996

        4.老子著,陳國慶,張愛東注譯.道德經(jīng).三秦出版社,1995

        5.張格,高維國主編.諸子箴言.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6.壽嘉華主編.國土資源管理理論與實踐.經(jīng)濟管理出版社,1999

        第8篇:儒家的基本思想范文

        論文摘要:以儒家為代表的傳統(tǒng)孝觀念與墨家思想有較大區(qū)別,但二者不是沒有聯(lián)系的,儒墨均倡孝道,墨家更重“孝”的民主性,另外,《孝經(jīng)》中的一些思想與墨家思想也多有相似之處。

        傳統(tǒng)孝道代表了以儒家學派為主的關于“孝親”的一系列思想、主張以及道德倫理規(guī)范,是中國傳統(tǒng)思想文化的最重要內容之一。在先秦諸子中,除儒家之外,墨家思想中亦“以孝視天下”①,探討墨家思想與傳統(tǒng)孝道的聯(lián)系有助于全面完整地認識傳統(tǒng)孝道。筆者擬以墨家思想與傳統(tǒng)孝觀念及與《孝經(jīng)》的關系兩方面加以探討。

        一、傳統(tǒng)孝道與墨家思想的關系

        墨家在先秦諸子中占有重要地位,《韓非子·顯學》說:“世之顯學,儒墨也”,《孟子·滕文公下》說:“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此足證墨家學派影響之大。

        墨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是墨子。從墨子的思想體系來看,其最主要的組成部分是以“兼相愛,交相利”為綱的政治思想和倫理學說,“兼愛”既是墨子的政治理想,又是他所追求的最高道德境界。所謂“兼愛”,既不分人我、不別親疏、無論貴賤、無所差別地愛一切人。由“兼愛”的原則出發(fā),墨子并不反對孝道,在《墨子》一書中,表現(xiàn)出了對于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悌的理想社會的向往,如:“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調,此則天下之害也”;(《墨子·兼愛中》,下引只注篇名)“人君之不惠也,臣者之不忠也,父者之不慈也,子者之不孝也。此又天下之害也”;(《兼愛下》)“為人君必惠,為人臣必忠,為人子必孝,為人兄必友,為人弟必悌。”(同上)看來,墨子確實也認為孝是要講的。

        不過,墨家雖然也講孝,卻又與儒家所講的傳統(tǒng)孝道大不為同。

        儒家提倡“愛人”,但這個愛不是泛愛,而是“以己推人”,“愛己及人”,是等差之愛,所以肯定“親親之殺,尊賢之等”。孔子講“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孟子講“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都是以己推人,由近及遠,要點全在一個“推”字。因之,孝在儒家學說中至關重要,它是“仁”的根本,愛心的本源,具有哲學上的地位。儒家所推崇的孝道,其本身即極講差等,按血緣關系之遠近表現(xiàn)出種種差別,如喪服制度就最為明顯。而墨家提倡“兼愛”,主張“愛無差等”和“不辟親疏”。所謂“愛無差等”,即君臣、父子、諸侯家臣之間,乃至全體人與人之間,不分上下貴賤,都要相親相愛。《墨子·兼愛中》說:“諸侯相愛,則不野戰(zhàn);家主相愛,則不相纂;人與人相愛,則不相賊。”“君臣相愛則惠忠,父子相愛則孝慈,兄弟相愛則和調,天下人皆相愛,強不執(zhí)弱,眾不劫寡,富不侮貧”,誠如是,則“凡天下禍纂怨恨,可使毋起者”。所謂“不辟親疏”,即愛人與用人不能以“親親”為標準,而應完全消除親與疏的差別,真正做到一視同仁。由“兼愛”的原則出發(fā),墨子認為,“孝”不僅僅限于愛自己的雙親和長上,還應包括愛民利眾之意,“親貧,則從事乎富之;人民寡,則從事乎眾之;眾亂,則從事乎治之”。不僅如此,墨子還進一步認為,利親應先從他人之親考慮,只有“先從事乎愛利人之親”,人才能“報我以愛利吾親也”。(《兼愛中》)看來,墨子的觀點剛好與儒家相反,變等差之愛為愛無差等,變由近及遠為由遠及近,先施而后求報。所以他又說,“夫愛人者,人亦從而愛之”,“惡人者,人亦從而惡之”(《兼愛下》),希望人們愛人之父若其父,愛人之身若自身,愛人之家若自家,處處先為他國、他家、他人著想。由上述基本思想所決定,孝道在墨家思想體系中并不占有怎么重要的地位,它作為社會的普通倫理之一,只不過是在“兼愛”之下的一個小的德目,是“兼愛”表現(xiàn)于親子之間的一個名詞而已。墨子說:“愛人若愛其身,猶有不孝者乎?”(《節(jié)葬下》)試想,如果人人都能做到兼愛,愛他人如愛自己,那還哪有什么孝與不孝的區(qū)別了?按照墨子的兼愛之說,具有血緣關系的親子之間,也并不比其他的人際關系近,所以孟子才據(jù)以攻擊說:“楊朱為我,是無君也;墨子兼愛,是無父也。無君無父,是禽獸也。”②

        與上述對孝道的總體認識相聯(lián)系,墨子強烈反對厚葬久喪。儒家是主張重于喪祭之禮的,孔子認為“三年之喪”不可更改,孟子也曾力勸滕文公恢復三年喪制,認為這是符合仁義和孝道的。墨子則主張薄葬短喪,因為在“兼愛的原則之下已經(jīng)不復存在親疏之別,厚葬久喪等關于孝道的措施自然是多余的了。況且,厚葬久喪需大量浪費社會財富,損害人民健康,破壞正常生產(chǎn),又影響人口的增殖,實不利于“富貧眾寡,定危治亂”,“以厚葬久喪為政,國家必貧,人民必寡,刑政必亂。”另一方面,厚葬久喪會使當事人“出則無衣也,入則無食也”,其結果必然造成“為人弟者,求其兄而不得不弟弟,必將怨其兄矣;為人子者,求其親而不得不孝子,必是怨其親矣;為人臣者,求其君而不得不忠臣,必且亂其上矣”(《節(jié)葬下》)的局面,那還有什么孝道可言呢?所以,厚葬久喪的確“非仁非義,非孝子之事也。”

        墨子說古代圣王“制為葬埋之法,曰:棺三寸足以朽體,衣衾三領足以覆惡。以及其葬也,下毋及泉,上毋通臭”(《節(jié)葬下》),這也就是墨子本人對待喪葬的態(tài)度。墨子死后,其后學分為所謂“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和“鄧陵氏之墨”三派③,稱為后期墨家。現(xiàn)存《墨子》一書中有六篇——《經(jīng)上》、《經(jīng)下》、《經(jīng)說上》、《經(jīng)說下》、《大取》、《小取》——和其他諸篇不同,一般認為,這六篇乃是上述墨家諸后學的著作。由此六篇之內容來看,墨子后學對于墨子“兼相愛,交相利”的政治和倫理思想有所繼承與發(fā)展,這里不擬予以全面分析,只講與孝道有關的一個問題。墨子學說“貴義”、“重利”,愛與利并舉而又以愛作為利的基礎。后墨則在義與利、愛與利的關系中更強調利的重要性,認為義和愛的內容就是利。《經(jīng)上》說:“義,利也。”《經(jīng)說上》說:“義,志以天下為芬(愛),而能能(善)利之,不必用。”此言能以天下人為愛而又能善利天下人,善利天下人而又不必為己用,這才是利人,才是義。如此說來,所謂愛和義,其本身不過是利而已。既然有利就是愛,后墨便把這個“利”字貫徹到各個方面,他們所謂的“孝”,也便以父母的獲得實利為要素,完全成為功利主義的了。《經(jīng)上》說:“孝,利親也。”《經(jīng)說上》說:“孝,以親為愛,而能能(善)利親,不必得。”《大取》也說:“智(知)親之一利,未為孝也。亦不至于智(知)不為己之利于親也。”看來,所謂孝,就是要“利親”,“愛親”就在于能夠善利親。對孝的這種解釋確是新鮮的,它和儒家的“養(yǎng)志”,以敬為孝等觀念完全異質,從中可看出儒墨兩家對于孝之根本含義的理解的差異。

        總之,從傳統(tǒng)孝道向封建倫理轉化的歷程來看,墨家的貢獻并不大。但是,由于墨家講究“兼愛”,所以總是將孝與慈并提,從不把“孝”抬到重于“慈”的地位,在墨者看來,無論父慈或子孝,都不過是兼愛的表現(xiàn)而已。這種孝慈并重而不片面強調孝的特點,實反映了墨家對等級差別的否定,它對于孝道中民主性內容的增長是具有一定意義的。此外,墨家反對厚葬久喪,也是有著進步的歷史意義的,對后世較有影響。

        二、《孝經(jīng)》與墨家思想的關系

        從內容上看,《孝經(jīng)》系廣泛采摘儒家學派自孔子、曾子至孟子、荀子等大師論孝道的言論,以孔子與曾子問答的形式加以穿連,綴輯在一起而成篇的。由此看來,該書實為先秦儒家論孝道的總匯,是對先秦儒家孝道思想的集成和總結。但是,《孝經(jīng)》的作者,卻是聚訟紛紜,迄無定論,有孔子說、孟子說、七十子后學說、孟子弟子說、漢儒說等。

        近年來河北定縣八角廊四十號漢墓出土的竹簡《儒家者言》以及郭店楚簡及上博簡的出土與研究為《孝經(jīng)》的作者及成書提供了一些新的參考系,結合一些學者的有關論述,認為《孝經(jīng)》非偽書,成篇于戰(zhàn)國中晚期的七十子后學之手應是較為公允之論。④那么,《孝經(jīng)》與墨家思想的聯(lián)系就有了邏輯上的可能。筆者認為《孝經(jīng)》與墨家思想是有一定的聯(lián)系的。

        1.儒墨同源,均以孝視天下:

        《淮南子·要略訓》云:“墨子學儒者之業(yè),受孔子之術,以為其禮煩擾而不悅,厚葬靡財而貧民,久服傷生而害事,故背周道而用夏政。”這里一是說明儒墨同源,二是說墨家尚夏道。就此有的學者認為《孝經(jīng)》本于“夏法”,與墨家有很大關系:章太炎先生在其《孝經(jīng)本夏法說》曰:“《孝經(jīng)·開宗明義》章曰:‘先王有至德要道。’《釋文》引鄭氏《說》云‘禹,三王最先者。’斯義最宏遠。余以鄭氏綜撮全經(jīng),知其皆述禹道,故以先王屬禹,非馮臆言之也。禹書不存,當以《墨子》為說。《墨子》兼愛,《藝文志》序墨家者流云:‘以孝視天下,是以尚同。’……以《墨子》明大義,以《書》、《禮》、《春秋》辨其典章,則《孝經(jīng)》皆取夏法,先王為禹,灼然明矣。”⑤《孝經(jīng)》是否本于夏法,筆者不敢斷言,但墨家“以孝視天下,是以尚同”,與《孝經(jīng)》的“孝治天下”卻有較大的聯(lián)系;《孝經(jīng)》將“孝”作為賢圣之治和君子終身躬行的“至德要道”,認為孝既是人類最普遍的情感,又是社會倫理的核心和最高境界。孔子說,“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于孝”⑥,把孝看作是道德的淵源、治化的綱領,用孝統(tǒng)德,教以敬,教以愛,使人人日增美善之心,最后達到天下大順。在孔子看來,以孝治國,最為便捷,最易收效,也最可靠,所以《圣治章》說:“圣人之教不肅而成,其政不嚴而治,其所因者本也。”“孝治”思想受到歷代帝王的認同,故多以之為標榜。

        而墨家之“尚同”也是基于天下百姓相殘相害而不相愛;父子兄弟、天下百姓彼此怨恨、殘害的“多歧義”而提出的,“尚同”是以“孝”、“順”為根基的,進而認為:“尚同之為說也,尚用之天子,可以治天下矣,中用之諸侯,可而治其國矣;及用之家君,可而治其家矣,”實際與《孝經(jīng)》所述的思想多有相同之處。

        2.墨家博愛的思想在《孝經(jīng)》中亦有體現(xiàn):

        《孝經(jīng)·三才》章曰:“先之以博愛,而民莫遺其親,”提出了“博愛”這一觀念,那么《孝經(jīng)》又是如何解釋的呢?《孝經(jīng)·感應》章曰:“故雖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必有先也,言有兄也。”《援神契》釋以“尊事三老,兄事五更。”《漢書·藝文志》序墨家曰:“養(yǎng)三老五更,是以兼愛。”可見,這里的“博愛”與墨家之“兼愛”是有一致之處的。

        《孝經(jīng)·廣至德章》說:“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兄者也。”《孝經(jīng)》提倡孝父、愛兄,并不局限于狹隘的小家庭,而是希望將孝父、敬兄作為培養(yǎng)善端的基礎,推廣到天下所有人的父兄。所以,《廣要道章》說:“教民親愛,莫善于孝。”當然,《孝經(jīng)》的博愛有儒家的“推愛”之意,但墨家的兼愛思想在這里有更多的體現(xiàn)。所以著名學者蒙文通論道:“倘自儒取于墨,墨非樂而儒者不言《樂經(jīng)》,墨尚同而儒者亟尊《孝經(jīng)》歟?《淮南》謂墨子學儒者之業(yè),受孔子之術。夫儒墨同為魯人之學,誦《詩》、《書》,道仁義,則《六經(jīng)》固儒墨之所共也。”⑦

        另外,《孝經(jīng)》中的鬼神觀念亦較為突出,與儒家思想有一定沖突,如:《孝經(jīng)》曰:“子曰:宗廟致敬,不忘親也;修身慎行,恐辱失也。宗廟致敬,鬼神著矣;天地明察,神明彰矣。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無所不通。”孔子素來講“子不語怪力亂神”,《孝經(jīng)》中的鬼神觀念是否與墨家思想中的“明鬼”觀念有聯(lián)系也尚待進一步探討,但上述思想在墨家鼎盛時代出現(xiàn)也不是偶然的,二者間存在取舍關系也說不定。

        總之,傳統(tǒng)孝觀念以及《孝經(jīng)》與墨家思想的聯(lián)系是多方面的,換句話說,傳統(tǒng)孝道不應少了包括墨家思想在內的各家的有關思想主張,這是我們進一步研究先秦孝道所要注意的。

        注釋:

        ①班固:《漢書·藝文志》,中華書局,1983年版。

        ②《孟子·滕文公下》,中華書局,1987年版。

        ③《韓非子·顯學》,中華書局,2001年版。

        ④李學勤:《簡帛佚籍與學術史》,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姜廣輝:《中國經(jīng)學思想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版;郭沂:《郭店竹簡與先秦學術思想》,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第9篇:儒家的基本思想范文

        企業(yè)文化作為一種客觀存在,是伴隨著人類的共同勞動而產(chǎn)生的。但作為一種管理理論是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才出現(xiàn)的。關于企業(yè)文化的定義有很多,但核心內涵大同小異。我國著名經(jīng)濟學家魏杰先生在其所著《企業(yè)文化塑造――企業(yè)生命常青藤》一書中給企業(yè)文化的一個定義是:所謂企業(yè)文化,就是企業(yè)信奉并付諸于實踐的價值理念。

        二、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在企業(yè)管理的聯(lián)系

        1、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涵義

        中國傳統(tǒng)文化是中華文明演化而匯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tài)的總體表征。具體地說,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就是以儒家思想為主干、儒釋道互補、其他諸子百家為輔為基礎形成的一種人倫文化。

        2、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與現(xiàn)代企業(yè)管理思想不謀而合

        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諸子百家及佛家文化在許多方面與現(xiàn)代企業(yè)管理中的經(jīng)營理念和管理原則是相通的。如儒家尊仁德,道家講無為而治,法家嚴賞罰,兵家重謀略,佛家信因果等,都可以給現(xiàn)代企業(yè)管理提供借鑒。如儒家的“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等思想,可以指導企業(yè)家和員工更好地做人做事。互敬互愛,忠于職守,廉潔奉公,誠實守信,競爭合作。

        經(jīng)濟大國日本,其企業(yè)文化深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是儒家思想與日本傳統(tǒng)文化和民族心理相結合的產(chǎn)物。日本企業(yè)文化的精粹――“大和精神”,就源于儒家的人本文化。西方現(xiàn)代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在給北京光華德魯克研究會上講到,“管理者不能依賴進口。即便是引進,也只是權宜之計,而且也不能大批引進。中國的管理者應該是中國自己培養(yǎng)的,他們深深植根于中國的文化,熟悉并了解自己的國家和人民。只有中國人才能建設中國。”

        可見,傳統(tǒng)文化是現(xiàn)代企業(yè)文化的根基。吸收中華傳統(tǒng)文化精粹,建設現(xiàn)代企業(yè)文化為現(xiàn)代企業(yè)的必然選擇。

        三、我國企業(yè)文化建設的現(xiàn)狀

        近年來,我國企業(yè)已逐漸重視企業(yè)文化的建設,并取得了較好的成效。但是,就整體而言我國企業(yè)文化建設仍不盡人意。主要體現(xiàn)在:

        1、企業(yè)文化建設處于低層次,表現(xiàn)出急功近利的趨勢

        企業(yè)及企業(yè)家的“小我”觀念,短視行為,使其企業(yè)文化的建設處于低層次、追求單一經(jīng)濟效益的狀態(tài)。缺乏“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為民族振興而做企業(yè)的“大我”境界。企業(yè)價值觀的形成、傳播處于被動狀態(tài)。一切以經(jīng)濟為中心,一切向錢看的價值觀,阻礙了企業(yè)文化向更高層次的飛躍。靠智慧賺得“小贏”。

        2、企業(yè)文化建設重形式輕內涵,收效甚微

        有些企業(yè)對于企業(yè)文化建設的核心和關鍵理解片面。一方面表現(xiàn)為,認為搞文體活動、貼標語、出版報,搞精神文明建設就是企業(yè)文化了。當然,這些活動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員工壓力,增強了凝聚力,但是并沒與深入人心,沒有根本上解決問題,比如員工和企業(yè)家的道德問題,重情疏法、見利忘義、腐敗墮落的現(xiàn)象依然嚴峻。另一方面表現(xiàn)為,企業(yè)文化建設和企業(yè)管理脫節(jié),其結果是各搞各的,企業(yè)文化建設成為無的放矢,意義不大。

        3、盲目引進國外先進經(jīng)驗,消化不良

        企業(yè)文化是美國人在研究日本經(jīng)濟取得巨大成功之后提出的,之后相關理論研究不斷深入,成為指導美國等西方國家的企業(yè)文化建設實踐的“圣經(jīng)”,造就了一大批世界一流企業(yè)。改革開放以后,我國一些企業(yè)界的有識之士,大膽引進西方及日本的管理經(jīng)驗。盲目的崇洋媚外,認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對“舶來品”未經(jīng)改造,導致消化不良。

        4、古為今用,脫離實際

        如今,國內弘揚傳統(tǒng)文化熱情高漲,重新認識到圣賢文化的教化作用原本是好事,但又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就是忽略了企業(yè)文化建設具有的時代性。有一些企業(yè)家,一廂情愿地在企業(yè)推行傳統(tǒng)文化教育,完全復古,顯然是與現(xiàn)代企業(yè)、現(xiàn)代社會格格不入的。

        四、傳統(tǒng)文化精粹在現(xiàn)代企業(yè)文化建設中的借鑒

        1、弘揚創(chuàng)新文化,謀求企業(yè)長遠發(fā)展

        《易經(jīng)》開篇就提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意思是君子處世,應該像天一樣,堅強剛毅,奮發(fā)有為,永不停息;《易經(jīng)》還說“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是指事物處于窮盡局面則必須變革,變革后才會通達,通達就能長久。這句話強調事物的動態(tài)的、發(fā)展的,重視事物的新生、更新,主張積極變革;《禮記》中提出的“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則從動態(tài)的角度來強調不斷革新,加強思想革命化。這些思想成為歷朝歷代人們變法圖強、力主創(chuàng)新的理論依據(jù)。

        創(chuàng)新是企業(yè)生存發(fā)展的根本和動力源泉。企業(yè)要營造濃厚的創(chuàng)新氛圍,提供良好的創(chuàng)新環(huán)境,一言以蔽之,就是要培育有利于創(chuàng)造型人才成長的企業(yè)文化。首先,企業(yè)必須構建有利于調動員工積極性的激勵機制,給創(chuàng)新者以物質和精神上的鼓勵;其次,要營造民主寬容的氛圍,鼓勵探索,接納挑戰(zhàn),寬容失敗。讓創(chuàng)新意識成為員工的價值取向,讓創(chuàng)新行為成為

        習慣。

        2、弘揚仁愛精神,打造戰(zhàn)無不勝的企業(yè)團隊

        儒家文化的核心就是“仁”,“以人為本”是儒家管理思想的基本特征,重視人的現(xiàn)實生活狀況和心靈的慰藉。對于企業(yè),可以借鑒儒家的“仁愛”思想作為企業(yè)領導和員工共同遵守的行為準則。通過提高他們的道德修養(yǎng),實現(xiàn)對內強化團隊凝聚力。領導與員工之間要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不能單純把員工當作賺錢的工具。領導者實行仁愛管理,從物質和精神等多方面調動員工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愛護員工、尊重員工,激發(fā)員工的責任心和自豪感,讓員工對企業(yè)產(chǎn)生歸屬感,這樣才能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員工與員工之間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員工之間相互關心,才能精誠合作。“兄弟同心其利斷金”、“人心齊,泰山移”,團結就是力量,企業(yè)戰(zhàn)無不勝。

        3、弘揚傳統(tǒng)誠信文化,讓企業(yè)流淌道德的血液

        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倫理的誠信,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到了儒家那里,“信”成為經(jīng)世致用的道德規(guī)范。治國做人,都離不開“信”:“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民無信不立”、“君子一言,駟馬難追”;孟子繼承了孔子關于“信”的基本思想,并進一步把“朋友有信”與“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并列為“五倫”,成為中國封建社會道德評價的基本標準和倫常規(guī)范。荀子也把是否有“信”作為區(qū)分“君子”與“小人”的重要道德標準。先秦時期百家爭鳴,在許多方面都各有主張。但不論是那一個學派,對誠信都是持肯定態(tài)度的。我國歷代商人都尊崇“貨真價實”、“童叟無欺”、“以義求財”、“欲而不貪”的基本道德。

        以傳統(tǒng)誠信為本的倫理規(guī)范與當代市場經(jīng)濟中信譽至上的原則是相通的。市場經(jīng)濟就是誠信經(jīng)濟,講信用,重信譽,是其根本要求。在商品經(jīng)濟時代,有些商人見利忘義,道德淪喪。做假賬、夸大宣傳、“地溝油”、“毒奶粉”等讓那些黑心的企業(yè)名譽掃地,永難翻身。誠信,就是要讓企業(yè)流淌道德的血液。

        誠實守信價值觀的弘揚,有利于培養(yǎng)和形成人們的信用意識,有利于促進市場經(jīng)濟良性運轉和市場經(jīng)濟體制的完善。

        4、弘揚傳統(tǒng)“和合”文化,追求和諧發(fā)展

        中華和合文化源遠流長。在先秦時期,和合文化得以產(chǎn)生和發(fā)展。到了春秋末年,孔子更是把它作為人文精神的核心。強調“和為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老子提出“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的思想等,中國古代先哲們通過對天地自然、人類社會普遍存在的和合現(xiàn)象作大量觀察和探索,提出了和合的概念,對和合現(xiàn)象作本質的概括。所謂和合的和,指和諧、和平;合,指融合、合作。二者連起來是指在承認“不同”事物之矛盾、差異的前提下,把彼此不同的事物統(tǒng)一于一個相互依存的和合體中,各個事物取長補短,達到最佳組合,由此推動事物的發(fā)展。

        競爭是市場經(jīng)濟的必然結果。西方國家在市場經(jīng)濟初期的“大魚吃小魚”似的殘酷競爭中碰壁了,意識到合作的重要性,于是“競爭合作”、“合作競爭”等概念應運而生。其實,我們的祖先早就提出了“和氣生財,合作制勝”的企業(yè)和合文化

        思想。

        和合文化是調節(jié)人的內心、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關系的“良藥”,是構建和諧企業(yè)的文化源泉。現(xiàn)代企業(yè)要弘揚和合精神,選擇“和氣生財,合作制勝,和諧共生”道路,才能真正做到“雙贏”,并成為“環(huán)境友好”型企業(yè)。內部員工之間要和睦、企業(yè)與客戶之間要和氣、企業(yè)與企業(yè)之間要合作、企業(yè)與環(huán)境之間要和諧。在具體管理活動中,采取“多元化”、“差異化”戰(zhàn)略,避免你死我活的競爭,力求把蛋糕做大,實現(xiàn)“雙贏”;牢記企業(yè)的社會責任,感恩并回饋消費者;敬畏自然,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

        五、借鑒傳統(tǒng)文化構建現(xiàn)代企業(yè)文化時需要注意的問題

        1、對傳統(tǒng)文化應采取“揚棄”態(tài)度

        中國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過了千百年的發(fā)展演化,在歷史長河中巨浪淘沙,不可避免有陳舊過時,甚至是文化糟粕。在建設現(xiàn)代企業(yè)文化時,首先要區(qū)分其中的積極和消極的因素,不能全盤復古;其次,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多為哲理,在指導現(xiàn)代企業(yè)管理實踐時,必須將其化為具體的行為準則;再次,在建設現(xiàn)代企業(yè)文化時,還要引進西方先進的企業(yè)文化的理論和方法。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古今中外兼收并蓄,有機融合,形成自己獨特的企業(yè)文化。

        2、企業(yè)家應該率先垂范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日本少妇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人妇精品 | 亚洲一本免费视频 | 亚洲熟女少妇一区二区 | 亚洲福利高清久久 | 免费偷拍一区2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