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城鄉一體化面臨的問題范文

        城鄉一體化面臨的問題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城鄉一體化面臨的問題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城鄉一體化面臨的問題

        第1篇:城鄉一體化面臨的問題范文

        在新型城鎮化建設和城鄉一體化進程中,我國面臨著許多問題,比如,城鄉二元分割依然存在;農民工進城仍面臨著住房、社保、教育等問題;城市房價過高;城鄉發展不均衡等問題嚴重,等等。

        1.戶籍制度問題。

        在計劃經濟時代,我國形成了城鄉分割的戶籍制度,城市戶口與農村戶口代表著兩種不同的社會身份,享有不同的就業、社保、教育、醫療、住房等資源。通常而言,城市戶口有著較高的“含金量”,承載著較多的社會福利和教育資源,有著較多的就業機會和完善的社會保障;而廣大農民身處社會底層,就業機會少,收入水平低,教育醫療差。這種不合理的戶籍制度導致城鄉差距不斷拉大,影響了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2.城鄉發展不均衡。

        首先,城鄉收入差距拉大。由于農村發展滯后、生產效率低下,以及收入分配扭曲、公共資源配置不均衡,導致城鄉收入差距不斷拉大。據有關部門統計,2013年我國城鄉居民收入比為3.10,遠高于世界平均比值1.5。其次,城鄉生產力發展不均衡,城市以服務業、工業等為主,有著較高的產業附加值;農村以農業為主,現代化程度低,勞動生產率低。再次,城鄉人口素質差異大,農村人口多為小學及以下文化程度,受過大專以上教育的僅占1%;城市人口以高中、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為主,受教育程度的差異直接導致了城鄉收入差異。最后,城鄉之間的公共資源配置差別很大,城市的教育、醫療、通訊、交通、文化等方面普遍高于農村,這種公共資源投入上的差異,導致了農村發展滯后。

        3.農民主體地位缺失。

        在城鄉二元結構體制下,城鄉居民 的地位不平等、待遇不一樣,農民的主體地位缺失,經濟、政治、文化等權利無法得到充分保障。例如,農民進城務工常面臨著醫保、子女教育、就業、社會保障等問題,使他們無法融入城市生活之中;由于農村土地產權主體不明、權限不清,農民無法合理支配和處置土地,在土地征用中農民無法得到合理補償;在農村集體事物管理中,農民的知情權、監督權、參與權等得不到保障,等等。

        二、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和城鄉一體化的方法策略

        1.積極推進戶籍制度改革。

        城鄉二元的戶籍制度是城鄉發展不均衡的制度根源,要縮小城鄉差距就必須破除不合理的戶籍制度。首先,應逐步放寬農民進城落戶的限制,中小城鎮要取消農民工落戶的障礙,大城市應降低落戶標準,有秩序、有條件地引導農民工到城市落戶。其次,應減少捆綁在戶籍制度上的各種社會福利,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解決農民工進城所面臨的子女教育、勞動就業、社會保障、醫療衛生等一系列問題,使農民工享有與城市居民同樣的權益。

        2.努力縮小城鄉收入差距。

        應加大公共財政對農村和農業的支持力度,加強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穩步推進農業產業化、現代化進程。應積極推進農產品深加工,不斷延伸農業產業鏈,實現“產、供、銷”、“貿、工、農”相結合,提高農業生產力,提升農民的經濟收入。同時,應積極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推進農民收入多元化。例如,可以引導農民外出務工,增加農民的工資性收入;引導農民發展家庭農場、合作社等,實現農業規模化經營,提升農民的收入水平。此外,應建立農民增收長效機制,實現農民收入的可持續發展。比如,應理順農產品價格機制,適時提高農產品價格,不斷縮小農產品價格的“剪刀差”;健全農業補貼機制,加大良種補貼、種糧補貼等補貼力度,為農民增收創造基礎。

        3.保護農民的合法權益。

        在城鄉二元結構的社會體制下,廣大農民面臨著戶籍身份、福利待遇、社會就業等諸多歧視,這使農民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處于弱勢地位。在新型城鎮化建設中,應逐步消除各種社會不平等,維護農民的合法權益。例如,應完善農村土地使用權登記制度,用法律明確農民的土地權利;應完善土地征用制度,提高土地征用補償標準,使農民在土地征用中獲得更多的收益。再如,應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充分保障廣大農民的知情權、選舉權、決策權、監督權等政治權利,讓農民管理農村事務。

        三、結語

        第2篇:城鄉一體化面臨的問題范文

        關鍵詞:城鄉公交 一體化

        一、城鄉客運公交一體化的內涵

        城鄉公交一體化是指根據城鄉旅客運輸發展的客運要求,為適應城鄉一體化的要求,采取一系列措施,改革現有的城鄉客運管理模式,打破原來城市公交與農村客運二元分割的局面,利用公交化運作方式,發揮客運資源效益最大化,充分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出行要求,以達到城鄉客運在管理體制、運行機制、經營方式等方面協調發展。

        隨著城市規模的擴展和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城鄉之間、鄉鎮之間的人員流動規模和范圍不斷擴大,客流量的與日俱增。如何解決城市公交與農村客運二元分割,加快城鄉客運公交一體化進程,建立起溝通城鄉公眾出行的交通組織體系,是我們面臨的重大現實問題。本文主要是通過探討城鄉公交一體化運行中存在的問題, 提出對策及建議,以期推動西寧市城鄉客運公交一體化又好又快的發展,促進西寧市作為青藏高原區域中心城市的科學發展。

        二、推進城鄉客運公交一體化的必要性

        西寧市城鄉公交一體化改革,不但給廣大群眾帶去了便捷的公交出行,更是較大程度地降低了出行成本,基本實現了改革成果與老百姓共享的目的。市區至三縣已相繼開通了公交車,湟中縣除少數幾個山大溝深、尚不具備通車條件的鄉村外,公交覆蓋率達95%以上,年節約群眾出行費用近8000萬元;湟源縣率先城鄉公交全覆蓋,年節約群眾出行費用近270萬元;大通縣縣城至西寧方向公交全覆蓋,年節約群眾出行費用近320萬元。在取得可喜成績的同時,城鄉公交一體化實施過程中一些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也逐漸顯現出來,主要表現在:一是政策性虧損嚴重。公交票價普遍偏低,運行成本逐年上升,營收成本倒掛現象凸顯;二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相當滯后。配套的回車場、公交停車港灣、站點等比較匱乏;三是公交優先發展的相關政策尚未觸及城鄉公交。政府引導力度大,優惠政策扶持少,沒有呈現出“公交為大家、大家辦公交”即政府、企業、群眾合理負擔的良好態勢,長此以往,隨著企業虧損加劇、車輛老化,群眾的安全出行和公交的連續服務都將面臨嚴峻的考驗。

        三、西寧市推進城鄉客運公交一體化的現狀

        2008年以來先后開通了西寧市至湟中塔爾寺、魯沙爾、上五莊、多巴鎮、晉家灣、鮑家寨公交專線,多巴至湟源、多巴至魯沙爾鎮公交專線,西寧至大通、西寧至湟源等公交專線,同時,還開通了西寧至大通、湟中、湟源三縣的高速快客線路,滿足了不同群眾的需求。西寧至四區三縣共開通城鄉公交線路15條,線路全長約423公里,運營車輛數為311輛。三縣又開通了46條以縣城為中心的公交專線。四區三縣50個鄉鎮(其中23個鄉、27鎮)已全部通車,全市931個建制村已有835個村通達客運班線車(包括農村小中巴),投入車輛541輛,其余96個建制村因道路限制暫不具備通車條件。

        經過近幾年的發展,目前我市的城鄉公交網絡初具規模,形成了以西寧至湟中、西寧至湟源、西寧至大通縣城為主干線網,以多巴鎮、魯沙爾鎮、湟源縣城、大通縣城為次中心節點的城鄉公交網絡,全市(含三縣)公交線網覆蓋率達90%,解決了近150萬農村群眾的出行問題,深受群眾的歡迎和高度評價。

        四、對西寧市城鄉客運公交一體化建設的對策與建議

        1、明確公益性質,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

        明確公益性質,是發展城鄉公交客運一體化的基礎。統籌發展城鄉公交客運發展公交客運,為城鄉居民提供安全、經濟、便捷、高效的出行服務,是推進農村改革,促進城鄉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實現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重要支撐,是關系國計民生的社會公益事業。

        2、加快公共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落實公共交通基礎設施的規劃用地,全面推進綜合交通換乘樞紐、停車場站等基礎設施建設。結合農村公路建設,加快推進城鄉公交港灣式停靠站的改造建設,強化以“公交優先”為重點的交通組織管理,全面推進公交路權優先。完善“政府投資、企業化運營、有償使用”的公共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使用辦法。同時,深入推進公共交通信息化,建成城鄉一體的公交IC卡系統(目前僅湟中縣使用)。

        3、建立城鄉協調的政策法規標準體系

        統一政策法規,是統籌城鄉公交客運一體化發展的關鍵,堅持體制改革與立法相結合,打破城市公交和農村客運政策二元結構,在政策、規費征收、公共資源共享等方面制定統一的政策法規體系。通過研究原交通部和原建設部以及地方政府出臺的相關城市客運、道路客運的相關政策、法規與標準,盡快出臺符合城鄉公交一體化和實現城鄉基本公共客運服務均等化的政策、法規和標準化體系框架;逐步建立統籌城鄉交通適用的道路、車輛、站點等方面的標準規范。

        4、積極培育市場經營主體,規范市場秩序

        鼓勵多種經營模式,有條件的客運企業發揮品牌優勢,利用股份制改造、收購、兼并、聯合、合作等方式,整合農村客運,并實行“統一管理、統一服務、統一排班、統一定價、統一結算”的公司化經營管理模式;鼓勵有潛力的企業做大做強,支持農村客運企業之間的聯合與適度集約,逐步實現農村客運的經營規模化、服務標準化;根據當地需求特征和運力投放情況,對黑車采取合法化、規范、打擊等方法,妥善處理歷史遺留問題。

        參考文獻:

        [1]城鄉公交一體化建設建設問題分析 楊浩 北京交通大學

        [2]統籌城鄉客運發展問題的對策 解曉玲 祝昭 郭占偉 《道路運輸》2010年第10期

        第3篇:城鄉一體化面臨的問題范文

        關鍵詞:全民健身 存在問題 對策建議

        一、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面臨的問題

        1、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主體單一,社會參與度較低

        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由政府主導,但并非政府是建設的唯一主體。受過去我國計劃經濟體制下“全能政府”治理體制和觀念的影響,政府是社會公共服務的唯一供給主體,既是公共服務的組織者,又是公共服務的生產者,社會力量難于參與到公共服務的供給當中。[1]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企業和社會組織政策的逐步放寬,鼓勵并支持企業和社會組織等廣大社會力量,共同參與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石家莊市由于處于我國經濟和社會改革的前沿陣地,在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方面取得一定進展和突破,在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中,通過采用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等方式豐富公共服務供給模式,使政府“大包大攬”的局面有所改善,社會力量開始參與到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的建設中來,但同建設服務型政府的要求和人民群眾日益增強的體育健身需求相比,這種參與仍顯得不足,還存在較大差距。

        2、對城鄉一體化理論認識尚有不足,城鄉一體化水平有待提高

        城鄉一體化是石家莊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理論基礎,但在實施過程中,由于對這個概念及其內涵的理解不夠透徹,致使建設效果受到影響。[2]

        城鄉一體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不應只是全民健身設施。

        體系的城鄉一體,還應包括全民健身組織、全民健身指導、全民健身活動和全民健身信息體系的城鄉一體,只有每一個子體系達到城鄉一體,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的整體才能實現城鄉一體。同時,全民健身公共保障體系的建設也較薄弱,尚未形成城鄉一體的格局。此外,城鄉一體化最重要的一點是城鄉相融合,但是就目前石家莊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情況來看,基本還是城市建城市的,鄉村建鄉村的,城鄉之間缺少互動和交流。所以,要真正實現城鄉融合,還要轉變這種城鄉分割的觀念。

        3、全民健身公共保障體系不健全,保障功能難以充分發揮

        從目前石家莊市全民健身公共保障體系建設情況來看,還不夠完善,其內容還比較單薄,每一方面的內容甚至還沒有形成一個體系。首先,就全民健身組織管理而言,一方面有些基層政府不夠重視,積極性、主動性不高,相關部門協調合作意識較差;另一方面全民健身人才隊伍依舊匱乏,整體素質仍然偏低。其次,就全民健身資金投入而言,一方面財政撥款十分有限,尤其是社區、農村等基層財政更為困難,而且有限的經費多用在全民健身設施建設方面,其他方面則相對較弱;另一方面社會資金參與度不高,未形成多元化資金投入體系。再次,就全民健身法規政策而言,一方面政策類規范性文件較多,而相關法規較少。另一方面相關制度不夠完善,使得公共體育設施利用率較低、體育社團組織影響力較小、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培訓管理不夠規范和全民健身經費投入等問題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決。最后,就全民健身考核評價而言,一方面政府部門考核多以量化指標的形式進行,缺少實際質量的評定;另一方面有些基層單位不理解考核的真正用意,存在為了考核而考核或應付考核的現象。所以,如何完善全民健身公共保障體系,是石家莊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面臨的一個重要難題。

        二、石家莊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對策建議

        1、創新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方式,推動建設主體多元化

        政府主導作為石家莊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基本理念之一,在當前建設過程中得到重要體現。然而,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作為一項復雜而龐大的社會系統工程,涉及石家莊市千萬人的身體健康和生活幸福,光靠政府機關的幾個部門、幾個工作人員必定是難以完成的,這要靠全社會共同參與,才能實現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共建共享。

        政府主導與社會參與是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方式的兩儀,缺一不可。要提高社會參與度,就要將企業、社會組織和公民個人與政府一道作為主體,在政府主導下,充分發揮各自的特性和作用,共同參與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首先,制定相關政策,通過政府購買和稅收優惠等方式,向企業購買全民健身公共服務,發揮企業專業性和靈活性的特點。其次,社會組織作為市場和政府的補充,兼具公益性與靈活性的特點,也應是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主體之一。隨著國家對社會組織政策的開放,要注重全民健身類社會組織的培育,使其承擔起建設百姓身邊的全民健身組織、全民健身指導和全民健身活動等的責。

        2、促進城鄉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相融合,推進全民健身公共服務均等化

        當前,石家莊市城鄉一體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缺少城鄉之間的交流融合。雖然城鄉都在建設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但是城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與農村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之間卻缺少必要的溝通和交流。要擺脫這種城鄉分割、各自為政的境況,真正實現城鄉一體化,關鍵是要推進城鄉全民健身公共服務均等化。

        首先,要保障城鄉居民享有全民健身公共服務的權利公平。其次,要保證城鄉居民享有全民健身公共服務的機會均等。最后,要確保城鄉居民享有全民健身公共服務的結果大體相等。

        3、健全全民健身公共保障體系,維護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持續運轉

        全民健身公共保障體系是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的運行血脈和活力源泉,它可能不像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的內容那樣讓人看得見、摸得著,但是它卻時時刻刻保障著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的運轉。針對其當前存在的突出問題,建議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加強和改進。[3]

        第一,健全全民健身組織領導工作機制,強化全民健身組織管理體系。

        第二,拓寬全民健身資金來源渠道,形成多元化的全民健身資金投入體系。

        第三,加強全民健身法制建設,完善全民健身法規政策體系。

        第四,實行全民健身目標責任制,建立科學合理的全民健身考核評價體系。

        參考文獻:

        [1] 裴立新.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全民健身體系[J].中國體育科技,2003,39(6):7-10.

        第4篇:城鄉一體化面臨的問題范文

        浙江省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制度的籌資機制主要是有個人和企業繳納,個人繳納繳費基數的2%,企業繳納繳費基數的6%,其中企業繳納部分中的30%進入個人賬戶,而財政補貼很少部分,基本可以實現制度的可持續發展;但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農合制度籌資總額中2/3的基金來源于政府補貼,個人繳納額占繳納總額的1/3,過度依賴于政府的補貼。從數據來看,2012年浙江省新農合籌資總額為138.2億元,支出總額為140億元,基金使用率為101.3%,當期收不抵支,同期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籌資總額為371.1億元,支出總額為271.7億元,當期結余基本為100億元②。多種制度導致有的制度結余量過多,有的制度即使過度依賴政府投入依然收不抵支,如果實現醫療保險制度的一體化,那么:一方面,減少政府的財政投入壓力;一方面,可以充分體現“大數法則”,集中資源,解決目前這種由于制度導致的資金配置的問題,確保醫療保險制度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

        二、浙江省基本醫療保險制度一體化進程中面臨的障礙

        實現浙江省基本醫療保險制度一體化可以解決多頭管理所帶來的低效率問題,維護不同人群的公平性,同時保障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健康可持續發展,然而在推進醫療保險制度一體化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著一些障礙。

        1.不同質制度籌資機制的矛盾

        目前浙江省的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制度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這兩種制度在逐漸的并軌當中,一些市縣已經完成了并軌,統一更名為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原主管新農合的新農合管理辦公室的相關職能全部轉交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的醫保中心,這兩種制度并軌比較容易,因為從本質上來講,其屬于同質制度,不存在根本性差異。但如何統一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制度和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比較困難,因為兩者在繳費機制上存在著根本性差異,屬于不同質的制度,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由企業和員工個人承擔保費,可以實現制度的收支平衡,但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制度由于城鎮居民和農業戶口都沒有與企業有雇傭關系,只能繳納個人部分,沒有企業部分,同時由于相對于城鎮職工來說,城鎮居民收入較低,農民人均純收入又遠遠低于城鎮職工收入,繳費能力較弱,必須依靠政府財政補貼。因此,要實現兩種不同制度的并軌,首要解決如何安排兩種不同制度的籌資機制的統一。

        2.政策統一問題

        推進浙江省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一體化,要求必須實現醫療政策的統一,不能因為不同的單位屬性或者身份差異出現不同的政策,從而在同一制度內形成事實上的碎片化。然而在實施的過程中,總會出現針對不同的群體有不同的政策,公務員事業單位人員最初享受公費醫療,然而在社會輿論壓力下進行改革,開始繳費與城鎮職工醫療保險進行并軌,但隨即又出臺專門針對公務員和部分參公的事業單位的醫療補助制度,繼續保持不同群體的不平等。公務員群體作為制度的制定者、利益的既得者,如何保障公平公正的制定政策是面臨的一個問題。

        3.管理部門實現真正整合問題

        多頭管理存在資源分割、業務重疊、職能交叉、人員重復、成本高而效率低等問題,因此,推進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一體化,就要求實行法定統一的主管部門。然而在職能部門整合的過程中,極易形成兩個經辦機構的人員辦公地點的集中,成為形式上的整合,并沒有形成真正意義上的整合,管理成本未減少,管理效率未提高。如何理順職能,解決人員冗雜,特別是事業單位編制人員的去留,從而真正實現減員增效是管理部門整合中要妥善解決的問題之一。

        三、推進浙江省基本醫療保險制度一體化的政策建議

        1.分步推進、先行試點、逐步實現統一制度

        目前浙江省的一體化進程主要集中在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和新農合制度的合并這一階段,其并軌進程也不盡相同,差異較大,有些市縣剛剛起步、有些正在合并當中,而有的市縣早已合并完成,可以先選擇成熟的地方進行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制度和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并軌的試點。比如嘉興市在2008作為我國最早一批進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和新農合合并的試點地區,其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并軌也早已結束;杭州市在2012年左右也已經完成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制度的并軌。因此,有條件的地區可以先行試點,積極探索,總結經驗,在浙江省內逐步推廣實現統一的制度。

        2.積極探索繳費機制

        浙江省是經濟發展比較快,同時城鄉收入差距又比較小的省份,因此在推進基本醫療保險體系一體化時優勢比較明顯,因為經濟實力比較雄厚、財政資金充裕、同時參保對象又有繳費能力,是實現醫療保障體系一體化的關鍵。由于醫療的特殊性,它并不像養老那樣,每個人都會老邁,雖然每個人在一生中都會生病,但生病的病種不同、大小不同、醫療費用不同、診斷治療難易不同、持續時間不同,那么每個人從醫保中獲得的受益程度肯定不同,因此它不能像養老一樣,實現繳費和待遇的關聯,采用完全積累制。在醫療保險方面,應該更加體現“大數法則”,將所有的人包涵在制度框架內,集中有限的基金解決大病問題。在繳費機制整合環節,其實醫療保險的公平性主要集中在籌資的公平性方面,每個公民應該有平等的義務來繳納費用,可以以工資水平或收入水平的一定比例繳納;在待遇標準方面,每個參保者就應該擁有同等的機會、實行同等的報銷待遇,因此,筆者認為在醫療保險制度中,無需過度的強調繳費義務和享受待遇的對等關系。在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制度和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繳費機制差異中,無論是企業繳納的部分還是政府補貼的部分,如果都進入社會統籌,那么也不存在著公平問題,而同樣如果所有的參保者都按照工資(收入)的一定比例繳納,那么無論繳費機制是否一致,其繳費環節應該也是公平的。那么問題就是集中在如何核定農村居民和城鎮居民的繳費基數。

        3.統一管理機構,整合經辦資源,構建一體化的信息管理系統

        第5篇:城鄉一體化面臨的問題范文

        【關鍵詞】城鄉客運一體化;問題;措施

        一、城鄉客運一體化的產生背景

        長期以來,我國社會經濟呈現“城鄉二元結構”的發展狀態,農村的道路、通信、衛生和教育等基礎設施相比于城市嚴重滯后。我國社會經濟“城鄉二元結構”的不平衡性使得我國的城市化水平嚴重滯后于工業化水平。從而制約著社會經濟的快速持續健康發展,妨礙了“三農問題”的解決,阻礙了城鎮化發展進程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城鄉客運一體化是在我國統籌城鄉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打破城鄉二元結構,逐步縮小城鄉差距,實現城鄉一體化的背景下提出的一項重要決策。長期以來我國道路旅客運輸和城市公交分別由交通和城建兩個部門管理,體制不同,管理分割,2008年國務院進行了交通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將道路旅客運輸與城市公交統歸交通運輸部門管理,突破了城鄉交通一體化管理體制上的障礙,在此背景下,如何具體落實城鄉客運一體化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二、城鄉客運一體化的內涵

        城鄉客運一體化是指將城鄉道路旅客運輸作為一個整體,將站場規劃、線網規劃、運行機制、管理體制等有機結合, 優化資源配置,發揮整體優勢,提高服務水平,實現城鄉各種運輸模式之間零距離換乘,逐步實現旅客的有序流動和市場的有序健康運行, 最終達到方便城鄉群眾出行、促進社會經濟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目的。

        三、城鄉客運一體化所面臨的問題

        1.道路客運與城市公交缺乏協調性

        長期以來,人們普遍認為道路客運主要為城鄉居民提供“進出城鄉”的運輸服務,主要運行在城鄉道路上的一種客運模式。而城市公交一般運行在城市內部或郊區道路上,為城市居民提供出行服務,二者市場相對分割。隨著城市規模的擴大,很多公交線路開始延伸,造成了城市公交與道路客運線路交織、分界不清的局面。我國道路客運和城市公交長期分別由不同部門管理,管理分割,法規標準、營運模式、經營主體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異。雖2008年實行了改革,將二者均劃歸交通運輸部門管理,但在城鄉客運一體化政策實施的過程中,道路客運和城市公交在線路規劃、運營管理等方面協調性還較差,仍需結合當地具體情況,建立一個統一開放、主體平等、競爭公平的融合市場,采取措施推進一體化進程。

        2.城鄉客運體制不順

        由于長期城鄉管理分割,割裂了交通資源的分配,城鄉客運的政策也不統一,如財政補貼方面,城市公交可享受政府的財政補貼,包括政策補貼和績效補貼,而道路客運卻很少享受補貼。稅收方面,城市公交因其公益性為主的性質可享受優惠的稅收政策,而道路客運卻很少享受稅收優惠。線路確定方面,城市公交線路一般由政府進行規劃,可跨區延長線路,而道路客運根據其線路的不同,由不同級別的道路運輸管理部門審批。諸多方面政策不統一,妨礙了城鄉一體化的進程。

        3.客運線路等資源配置不合理

        目前,一些城市在推進城鄉客運一體化的進程中,在線路的設置問題上出現了重疊的現象,造成了運力浪費,運營成本較高。如在客流量較大的路段,在原有班線的基礎上,開辟了公交線路,使得實載率下降,運力浪費。由于實載率下降,運營者利益受損,不時產生糾紛,影響了整個客運市場的和諧穩定。由于冷熱線的存在,很多偏僻的線路客流量少,沒有效益,客運公司不愿開通,因而使一些偏僻的鄉村人民出行困難。在客流量較多,效益好的路段,客運公司又爭先恐后搶奪客源,造成市場秩序的混亂。一些線路不能很好地結合客流特點制定發車計劃,在出行高峰,如周末、節假日等,客流激增,由于運力不足、調度不善使得人們的出行需求不能滿足,宰客現象頻發。客流低峰時期又造成運力閑置,資源浪費。

        四、推進城鄉客運一體化的措施

        1.因地制宜推進城鄉客運一體化

        正確認識城市客運和農村客運客觀上存在的一些差異,對城鄉客運仍需區別對待,分類指導。鼓勵城市公交“車頭向下”,開辟通往近郊區、開發區、衛星城、旅游景區等的公交線路,延伸和完善公交服務網絡。對于農村客運,要根據具體情況合理發展公交化改造。對于客流量較大的線路鼓勵公交化運營,根據客流動態特點,適時調整發車頻率,方便人們出行。對于客流量較小的線路,根據客流特性開展固定和非固定班次相結合的運營方式,即能滿足人們的交通需求,又不會造成運力的浪費。一些客流稀少地區,在不能推行公交化時,可采取小型客車定點運行,將乘客運送到一些公交、班線候車點,實現接駁運輸。對客流稀少地區的小型客車運營者要給予政策上的大力支持。同時也要把好市場準入關,嚴禁“黑車”載客。

        2.實行公司化、集約化經營

        在推進城鄉客運一體化的過程中,隨著公交線路延伸和公交化改革,原有客運班車業主的利益會受到損害。在一些地區,因雙方競爭,形成利益沖突,出現過農村客運經營者抵制公交車下鄉,甚至攔車阻止運營的情況。要想協調好雙方利益,實行公司化、集約化經營是有效途徑。在公交化改革的過程中,通過收購、兼并走集約化發展的路子。可對原經營業戶提供車輛入股、現金收購、提供駕乘工作崗位等不同方式進行改革,對現有線路、車輛等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優化資源配置,開展公司化經營。農村公交的發展要結合當地的具體情況,多種模式并存,不能一味照搬城市公交發展模式。在市場準入方面,可對線路經營權進行招投標,打破壟斷經營,對一些冷線,可采取“冷熱搭配”的方式。建立市場監管機制,加強市場監管力度,完善企業考核制度,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

        3.實施政策優惠,推進城鄉客運一體化

        城鄉客運一體化是關系到居民日常生活的一項惠民政策,公交是社會公益性事業,在城鄉經濟發展中占有特殊地位。公交的公益性決定了政府有責任為老百姓提供安全、便捷、舒適的城鄉公共交通服務。要使這項惠民政策落實到實處,政府相關部門必須要聯合起來統一相關政策法規, 對城鄉客運實行統一的發展政策及運價、稅收、補貼等經濟政策, 采用統一的法律法規體系,統一的服務標準,使城鄉客運經營主體的競爭環境公平化。對現有線路和站場等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加大基礎設施建設,通過政府干預和市場調節相結合的方式適時調整線路和運力投入以優化資源配置。對于邊遠地區線路的經營者,要加大政府財政補貼的力度,切實做到方便人民群眾出行。對于一些城鄉公交改革成功的案例,加大宣傳力度,學習經驗總結教訓,為一體化進程助力。

        【參考文獻】

        [1]任衛軍,郝記秀,孫黎瑩,等.大部制背景下城鄉客運一體化對策[J].長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2(1).

        [2]韓彪.毗鄰城市城鄉道路客運一體化研究[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6.

        [3]呂安濤,顧克山,等.濟南市城鄉客運一體化發展研究[J].山東交通科技,2008(3).

        [4]張建旭,陶懷仁.城鄉客運一體化研究[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版),2012,18(5).

        第6篇:城鄉一體化面臨的問題范文

        關鍵詞:城鄉教育一體化;教育公平;均衡發展;改革

        城鄉教育一體化這一理念的提出,有著深刻的歷史背景和現實意義。推進城鄉教育一體化,能夠在很大程度上縮小城鄉差距,從而實現城鄉一體化,這也順應了國家要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及實施人才強國戰略的總體目標。

        一、城鄉教育一體化的內涵

        就城鄉教育一體化的內涵而言,不同的學者對其界定略有不同,但其內涵都直接或間接地表達了以下幾個意思:一是城鄉教育一體化的提出是為了解決城鄉教育的二元結構;二是實現教育公平是城鄉教育一體化的最終目的;三是城鄉教育一體化的實現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其核心是要對制度進行改革。

        要更好地理解城鄉教育一體化的內涵,還應該特別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城鄉教育一體化是要城鄉教育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從而實現共同發展,并不是簡單地用城市教育取代鄉村教育,使鄉村教育同城市教育完全一樣;二是城鄉教育一體化并不是要限制城市教育的發展,而是要讓城市教育和鄉村教育共同實現優質教育最大化;三是城鄉教育一體化不僅包括城市和鄉村教育的一體化,同時也包括了城市中城市人口和流動人口的教育一體化;四是城鄉教育一體化不僅僅是要在城鄉教學設備等硬件建設方面實現一體化,同時也要在師資隊伍等軟件建設方面實現一體化,從而實現“硬件”和“軟件”建設的同步一體化。

        二、城鄉教育一體化的推進策略

        城鄉教育一體化是為了更好地解決我國現階段的教育問題所提出的。要加快推進城鄉教育一體化的進程,不僅需要城市學校和農村學校的共同努力,更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也需要各種政策的支持。

        1.改革教育管理制度

        要更好地實現城鄉教育一體化,就應該對城鄉教育進行統籌管理、一體規劃,從而打破城鄉分治的制度。首先,阻礙城鄉教育一體化進程的一大因素在于政府職責劃分不明確,我們需要對各級政府的職權進行科學地界定,并明晰改革的重點;中央及各級政府的統籌規劃職能需進一步強化,與此同時,有必要構建起城鄉教育統籌發展的平臺;政府職能也要做出積極地轉變,等等。其次,要堅持規劃先行并科學規劃。科學合理的規劃可以為推進城鄉教育一體化工作的順利進行提供最基本的保障。要使規劃合理,就必須先進行一系列的實地考察,如當地以及周邊地區的經濟發展狀況、人口變化趨勢和當前的教育發展情況等,并對其做出深入的分析研究。最后,應完善戶籍、學籍管理制度。事實上,“兩為主”政策的規定并沒有明確劃分流出地與流入地雙方政府的主、次職責;“兩為主”政策中的規定也僅僅只涉及到義務教育。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在城市接受義務教育的入口問題,但出口問題并沒有解決,致使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在城市接受完義務教育后,也不得不回到戶籍所在地參加中考,他們在城市參加高考是受到限制的。所以,“兩為主”政策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城市內部教育的二元分割問題。需要對政府職責、戶籍及學籍等相關制度進行進一步的明確和完善。

        2.改革教育投入制度

        教育投入是導致城鄉教育條件產生巨大差距的直接原因。我國的主要財力是由中央和省級政府掌控,相對的,縣(鄉)政府的資金就比較薄弱。要實現教育投入的大致均衡,就應該把教育經費管理主體上移,最低也要上移到市級,進而逐步實現以省和中央為主來負擔義務教育的財政,同時需要進一步明確各級政府在農村義務教育中的投資責任。

        要下大力氣解決農村教育的投入不足以及城鄉教育投入差距過大的問題。要實現城鄉教育一體化,首先就要在投入制度上確保城鄉在投入總量上大致均衡,消除城鄉教育經費上的差距,并且要向農村,尤其是經濟欠發達地區傾斜。建立規范的中央和省級政府承擔更大財政責任的轉移支付制度,對制度做出進一步的規范,使其能夠在促進城鄉教育一體化的進程中更好地發揮補償性作用。

        為了使城鄉教育一體化的辦學條件在制度上得到切實保障,應對校舍、設備、經費、教師及圖書等配備作出明確規定,建立城鄉統一辦學的條件標準。政府要加大投入,使農村教育資源得到優化,爭取讓每所中小學都能達到法定的辦學條件標準,實現農村教育規范辦學。

        3.改革人事制度

        由于對城鄉教師的人力資源缺乏統籌規劃,相對來說,農村地區的教師資源會比較薄弱。同時農村教師隊伍面臨著許多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農村教師隊伍普遍存在著封閉性老化、結構性短缺以及“代課教師”的待遇不公,這主要是由教師資格審查機制不健全和教師編制不靈活造成的。不健全的教師績效評價機制導致教師的績效評價不合理,職稱名額少甚至晉升困難。同樣,就教師的培訓來說,其培訓內容背離了農村教師的需求,且培訓成本缺乏制度上的安排。另外,農村教師的“逆向流動”(即優秀的農村教師向城市流動)更是加劇了城鄉教育的不均衡發展。農村教師的工資福利也缺乏長效的保障機制。

        針對上述問題,學者們提出了以下主要的解決措施:為農村教育和農村教師的發展建立起動態監測系統;對教師編制辦法進行改革,使其更多元、更富彈性;建立考評機制,以利于城鄉教師定向交流;創造條件使農村教師能擁有更多的培訓機會;實行教師雙向流動機制;薪酬分配和職稱評定要對農村教師有一定傾斜等。

        4.農村教師的補充策略

        農村教師這一群體在推進城鄉教育一體化的進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針對農村教師作出一系列的政策性傾斜,勢必會更好地推進城鄉教育一體化。首先,在推進城鄉教育一體化的進程中,對教師進行初次和再次分配,既可以使城市教師的配置更合理,同時又可以實現農村教師補充的有效性。其次,農村教師的補充內容應進一步完善。切實實現城鄉教師同工同酬,甚至可以讓農村教師的工資待遇比城市教師更優越,從而保障農村教師有充足的物質堅守自己的崗位。除此,還可以通過建立相適應的評價、考核、晉升制度,使得農村教師能夠擁有更多的個人發展機會以及不錯的薪酬待遇。還要對現行的中小學教師編制制度進行適時修訂。再次,加強農村師資隊伍建設。教育大計,教師為本。要提高農村教育質量,其核心在教師,重點和難點也在教師。就目前農村教育面臨的困境而言,大范圍地引進新教師顯然是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整頓現有教師隊伍、提高其教師素養是解決當下農村教師隊伍建設的關鍵。同時也要進一步完善教師的行為規范,采取多種方式培訓教師。另外,還要建立教師長期流動的機制,充分發揮城市和農村各自學校的資源優勢,大幅度提高教育質量。

        5.改革入學招生制度,實現城鄉教育一體化

        在教育活動的諸多環節中,從起點上影響著教育公平實現的是入學招生這一重要環節,它也與學生接受教育的機會和權利有著直接關系。所以,為促進城鄉教育公平,在城鄉教育一體化的進程中對入學招生制度進行改革無疑是一個重要的環節。

        改革入學招生制度,打破戶籍壁壘,建立起統一的城鄉戶籍制度,這樣能夠保證城鄉的教育對象在不同的階段都可以進入各級各類學校學習,讓每一位社會成員都能夠享受到現代終身教育體系以及國民教育體系所帶來的成果。

        參考文獻:

        [1]褚宏啟.教育制度改革與城鄉教育一體化――打破城鄉教育二元結構的制度瓶頸[J].教育研究,2010(11).

        [2]韓清林,秦俊巧.中國城鄉教育一體化現代化研究[J].教育研究,2012(8).

        [3]邵澤斌.理念變革與制度創新:從城鄉教育均衡化到城鄉教育一體化[J].復旦教育論壇,2010(8).

        [4]張家軍,靳玉樂.基礎教育資源配置的倫理思考[J].中國教育學刊,2010(10).

        [5]張樂天.城鄉教育一體化:目標分解與路徑選擇[J].復旦教育論壇,2011(6).

        [6]張放平.區域內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制度瓶頸及其破解[J].中國教育學刊,2011(6).

        第7篇:城鄉一體化面臨的問題范文

        城鄉一體化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更是我國打破城鄉二元結構的必經之路。為了縮短城鄉差距,促進城鄉統籌發展,綏濱縣全面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在其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的過程中有其自身的優勢和劣勢,同時又面臨著外部的機遇和挑戰,只有利用優勢,規避劣勢,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才能加快城鄉一體化發展進程。

        1 優勢(Strengths)

        1.1 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利

        綏濱縣是口岸,區位優勢明顯,隸屬于黑龍江省鶴崗市,位于黑龍江省鶴崗市東北部,黑龍江和松花江匯流夾角地帶,東經131°8′12"—132°,北緯47°11′55"—47°45',23"之間。東與同江市、南與富錦市、樺川縣隔松花江相望。綏濱縣交通優勢明顯,富綏大橋,是我省公路網“二環、七射、三橫、六縱”公路主骨架網中橫二線的重要節點,在區域交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綏濱縣境內水系發達,交通便利,可通千噸客貨輪,是中國北部的黃金水道。綏濱境內省市縣鄉四級公路網絡四通八達,陸路運輸十分便利,富綏松花江公路大橋是全省“三橫四射六縱”交通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內陸聯系歐亞大陸的重要交通大動脈。

        1.2 資源優勢突出,有利于發展綠色產業

        全縣現有耕地面積260萬畝,縣屬耕地120萬畝,絕大部分為草甸土和白漿土,自然肥力高,土質肥沃,人均占有耕地15畝,居全國前列,而且由于開發較晚,具有增產潛力大的土地資源優勢。境內水碧天藍,地清氣潔,無任何污染,大氣環境達到國家二級標準,流經境內的黑龍江是世界上未被污染的河流之一,區域內濕地面積達到120萬畝,是省級生態示范縣,具有發展綠色食品產業的自然優勢。

        1.3 旅游資源豐富,旅游業發展潛力大

        綏濱縣自然風光旖旎,旅游資源十分豐富。境內有民族特色鮮明的月牙湖風景區,可供游人游泳、劃船、垂釣、野飲,既可盡享走進大自然的愉悅,又可品嘗質純味美的龍江鮮魚,領略俄羅斯異國風光。綏濱縣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境內有著名的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奧里米古國遺址和三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同仁遺址、高力古城遺址和東勝明清墓群,有永生金代古墓群、北山古城等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三處,還有未考證開發的古文物點百余處。

        2 劣勢(Weaknesses)

        2.1 工業基礎薄弱,產業結構不合理

        綏濱縣產業和結構比例嚴重失調,2010年第一、二、三產業產值比例為48%:10%:42%。第二產業發展層次低,經濟效益差,整體競爭力弱,沒有重工業企業,輕工業比重僅8%,農產品加工產業結構單一,龍頭企業少,輻射能力弱。服務業發展較好,城鄉市場體系基本完善。旅游等產業占比重較大,但現代物流、配送處于培育階段,商貿流通基本框架還沒有形成。二、三產業吸納農村富余勞動力的能力不強。

        2.2 城鄉融合度低

        城鄉融合度主要城鄉社會融合度、在城鄉經濟融合度、城鄉生態環境融合度三個方面體現,綏濱縣表現城鄉融合度較低,其中:在城鄉經濟融合度中,農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過高,2010年第一產業比重為48%,并且農村非農產業產值占農村社會總產值比過低;在城鄉社會融合度方面,城市化率和農村合作醫療覆蓋率低;在城鄉生態環境融合度方面,農村環境整治還存在一定的問題。

        3 機遇(opportunities)

        3.1 政策和項目支持

        黑龍江省委、省政府政府高度重視城鄉統籌,不斷強化“縣強才能市強”理念,提出始終堅持把加快縣域經濟社會發展作為實現黑龍江跨越式發展的重中之重,2012年鶴崗市城鄉一體化建設將實施102個建設項目,現已開工86個,總投資超過12億元。同時,綏濱縣委縣政府深入推進“縣域突破”戰略,積極構建長效機制,持續加大強農惠農政策的扶持力度,為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提供了堅強保障。

        3.2區域定位作用提升

        鶴崗市把綏濱縣定位為城鄉一體化建設試點縣,制定長效發展戰略,通過資源整合、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大力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把綏濱縣建設成為連接鶴崗市各縣相作為口岸的物流集散、旅游休閑的中心節點。

        4 挑戰(Threats)

        4.1 產業鏈條函待延伸,產品自主研發能力不強

        綏濱縣境內,企業以農業企業和化工建材類輕工業為主,資源的開發利用遠落后于國內先進水平,產品附加值低,企業經濟效益低。化工建材企業的生產設備落后,生產規模普遍偏小,產品技術含量較低。如何在資源整合的基礎上,努力延伸產業鏈條,有效地促進了第二產業的發展,優化產業結構;依靠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改善環境管理體系,將資源優勢最大程度地轉化為經濟優勢是綏濱縣工業發展面臨的一大挑戰。

        4.2 企業融資困難

        由于金融機構信貸投放缺乏積極性以及綏濱縣中小企業內部管理制度不健全,中小企業主管人員缺乏現代融資意識,財務信息失真,銀行不敢放貸等問題,導致綏濱縣企業融資難、貸款難、擔保難的問題一直沒有得到很好解決,使得企業在技術引進、原材料購進和設備、產品的改造更新等方面都受到一定的制約。

        第8篇:城鄉一體化面臨的問題范文

        【摘 要】城鄉公交一體化是解決居民“最后一公里”出行問題的實事工程,結合目前面臨的困境,提出如東縣加快發展城鄉公交一體化的應對措施。

        【關鍵詞】城鄉公交; 發展困境; 應對措施

        優先發展公共交通,對緩解交通阻塞、轉變交通發展方式、提升人民生活品質、提高政府基本公共服務水平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城鄉公交一體化是新型城鎮化建設和城鄉一體化發展的客觀要求,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戰略選擇,是解決城鄉居民“最后一公里”公交出行問題的實事工程。推進城鄉公交一體化發展,逐步實現城鄉交通基本服務均等是如東縣交通運輸轉型升級的必然趨勢。

        一、城鄉客運一體化發展現狀

        2012年底,《如東縣城鄉客運一體化發展實施方案》出臺,啟動了我縣城鄉客運公交化改造、城市公交拓展、鎮村公交試點,城鄉三級客運線路網絡形成,一體化服務水平和社會認可度不斷提升。

        (一)取得的成績

        1.城鄉客運覆蓋基本滿足要求。我縣擁有客車128輛5667座,客運線路47條,基本達到縣城縱橫全覆蓋,縣城通達所有鎮(區),鎮(區)全覆蓋率達90%。2013年以來累計運送旅客2409.37萬人次。基本保障城鄉居民的公共交通需求,實現 “人便其行,行有所乘”。

        2.客運基礎設施建設基本配套完善。已建城鄉客運站亭144個、在建站亭81個,站牌959只,鎮村公交回車場4個。洋口客運站、渭河路臨時回流場充電樁已建成。新建了小洋口客運站、洋口港客運站、河口客運站、兵房客運站,新客運總站已全面啟動建設。

        3. 公交公益性逐年得到顯現。校園專線特色接送解決了學生出行難、家長接送難的問題;城市公交對70周歲以上老人、殘疾軍人等五種人實行免費;在南通市縣(市)區范圍內率先啟動了“江蘇交通一卡通”,刷“普通卡”享受優惠,持“長壽卡”免費乘坐,目前正在組織優撫卡的發放。

        4.客運行業形象全面得到提升。車型、標識、服裝、服務標準“四統一”給全社會煥然一新的感覺,提升了行業形象。

        (二)面臨的困境

        對照交通運輸部和江蘇省城鄉道路客運一體化發展水平評價指標體系,我縣還存在種種問題制約了城鄉客運一體化的發展。

        1.車輛運力不足導致覆蓋不廣。我縣城市萬人公交車擁有量為1.5標臺,城市公共交通分擔率2.9%。對照江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體系(2013年修訂)城市萬人公交車≥15標臺,實現程度至少應達到80%的要求,差距較大。現有運力嚴重不足,一些建成公路未通班線,班次時間間隔長,對此,群眾不滿意,訴求不斷。

        2.基礎設施滯后造成轉換不暢。目前城區無公交回車場和首末站,臨時租用的場地和協議停放場地隨時面臨被收回的寰常懷鞘泄交線網基礎薄弱,城鄉公交覆蓋力度不夠;無公交專用車道導致交通擁堵。縣城以外的鎮(區)除新建的客運站外其他客運基礎設施嚴重不足,導致沒有換乘節點,有的車輛只能臨時停在路邊,存在安全隱患。

        3. 公交虧損嚴重制約公交服務發展。目前分類定額補貼遠不能彌補縣內公交連年的虧損。受經濟效益的影響公交的公益性作用沒有充分發揮,群眾呼吁制定優惠乘車政策降低票價。機動運力和駕駛員儲備不足,當車輛發生故障、保養、檢測等只能停班。

        4.慣有出行習慣限制公交發展速度。如東地理位置偏僻,城市框架小,道路窄,本地人口為主,流動人口少,城鄉居民習慣以摩托車、自行車、電瓶車等為出行工具。加之受人力三輪車、“黑車”的沖擊,城鄉客運縣內班線規模、效益得不到保障,陷入了“客源減少-效益下降-減車降虧-間隔拉長-客源進一步減少”的惡性循環。

        二、需要解決的問題

        江蘇省委率先實現交通運輸現代化的目標對公共客運發展提出新的要求:《省政府辦公廳關于推進交通運輸現代化建設的實施意見》在“推進公眾出行服務現代化”中提出積極發展更具吸引力的城市公交,推進“公交都市”建設;以公交基本公共服務為導向,提升農村客運均等化服務水平。發展公交成為城市交通的重要方向,需要探索符合地方條件與市民需求的公交發展模式。

        如東城鄉公交底子薄,發展阻力大,但依然存在巨大潛在的需求。 “十三五”時期是如東交通運輸發展向運輸服務提升的加速轉換期,隨著城鄉一體化進程的加快,便捷、高速、舒適的客運交通需求日趨明顯,城鄉居民對城鄉均等化運輸服務訴求更加強烈,公共交通優先發展亟需落實。

        三、應對措施

        樹立公交優先的理念,積極探索推進,全力打造縣內“全域公交”,形成城市、城鎮、鎮村三級公交網絡貫通融合,路、站、運配套設施齊全的公共交通體系,實現城鄉公交一體化的轉型升級。

        1.科學編制公交規劃,加快公套設施建設。

        按照城市的發展規模和功能布局,科學編制城鄉公交一體化,城市公交、城鎮客運、鎮村公交三級客運及相關基礎設施發展規劃。合理規劃公交樞紐站、回車場、農村客運站、公交換乘站等公交基礎設施,形成城、鎮、村三級客運站網絡體系。

        加快城市綜合客運樞紐、公交換乘樞紐、調度中心、回車場、首末站、港灣式停靠站、農村客運站、加氣和充電站等設施建設。全面完成農村公路提檔升級工程,做好農橋拓寬改造以及安保、綠化工程,為鎮村公交運行提供通暢、安全、優美的道路通行條件。

        2.調整優化公交網絡,推進智能公交系統建設。

        根據省政府《關于進一步落實城市公共交通優先發展戰略的實施意見》,加大公交車輛投放,對縣內客運實行全域公交和公交票價,加強新老城區公交銜接,提高老城區通達深度,減少覆蓋盲區;合理布局、全面開通城鎮公交,提高輻射程度;加密城鄉公交線路,實現新建公路全覆蓋,鎮村公交實現節點運輸。加快發展鎮村公交,合理安排營運線路、營運時間,合理設置首末站、候車亭、線路牌等配套設施,科學設置換乘站點,強化城鄉客運線路銜接。

        施公交“一卡通”工程,建設公交智能調度中心和公交出行信息服務查詢系統,城市主要客流走廊和各中心鎮客運站建成一批公交電子站牌等出行服務信息設施。開發公交APP軟件,實時查詢線路信息、到站信息、公共自行車信息、出租車服務信息等,在公交車上安裝車載移動支付終端,通過APP掃碼上車,讓市民可以享受合理規劃行程、節省候車時間、方便支付費用等便捷服務,提高服務效率。

        3.加強企業內部管理,完善公交財政補貼機制。

        公交公司要不斷完善公交服務管理體系,明確崗位職責,嚴格崗前培訓,統一服務標準,提高服務水平,提升服務品質,為群眾提供“安全、便捷、舒適、低價”的公共交通服務。要進一步細化考核辦法,加大考核力度,加強日常考核,將服務質量與勞動報酬掛鉤,不斷提升服務品質,營造良好的公交出行環境。

        完善公交補貼機制,對公共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除上級專項補貼外,財政給予一定比例的補助,按規劃、設計、建設、驗收、補貼的“五統一”模式實施,確保鎮(區)客運站場覆蓋率100%。建立政府購買服務機制,合理界定企業成本,經營補貼;對公交企業虧損實行兜底補貼,按照“年初預算、季初預撥、年底核算”的辦法,做到公交補貼優先審計撥付,保障公交事業發展。

        4.加大公交惠民力度,努力引導市民公交出行。

        第9篇:城鄉一體化面臨的問題范文

        一、城鄉一體化建設的基本內涵

        長期以來,不同的學者在看待城鄉一體化概念時所占的角度不同,導致其對城鄉一體化概念的理解與定義也存在差異。人類學與社會學主要是站在城鄉關系的角度上,認為:城鄉一體化指的是發達的城市與落后的農村打破之間的壁壘,從而實現生產要素等方面的優化、流動,確保城市與鄉村之間的生產力得到合理的分布,再配合上社會生活、城鄉經濟的協調發展,從而將城鄉之間的基本差別縮小,甚至是消除,以此來實現城鄉一體化;站在經濟學的角度,從生產力的布局與經濟發展規律來看:城鄉一體化是當前工業與農業之間經濟關系日益增強的客觀要求,指的是對城鄉經濟進行統一的布局,實現城鄉的協作與交流,確保城鄉的生產力能夠合理布局,做到分工優化,以此來保持最佳化的經濟效益;從環境學、生態學的角度來看:城鄉一體化就是城鄉生態環境的有機結合,確保城鄉的協調與健康發展,保持暢通有序的自然生態之路。

        雖然社會各界對城鄉一體化建設的關注度正在日益升溫,但是學者們都是從自身專業的角度去看待,這樣很難系統化地延伸其理論,也難以體現其內涵。就學者所提出的觀點研究而言,城鄉一體化是一個復合型概念,包含了城市規劃學、社會學、生態學等方面。所以,作為一個動態化的過程,城鄉一體化就需要具備以下特點:第一,行政管理一體化,保持城鄉居民的政治權利的均衡;第二,做好城鄉收入分配的優化,盡量減少城市與鄉村在經濟方面出現較大的差距;第三,全面的協調與規劃城鄉的社會事業;第四,努力提升農民的文化水平,輔助城鄉文化建設的發展;第五,達到自然資源的共享,建立出生態平衡。從這一些特點我們也不難看出,作為一個相對城鄉二元結構的概念,城鄉一體化是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嶄新階段,同時,其發展面臨的問題也是最核心、最關鍵的城鄉一體化建設問題,其包含了政治、文化、經濟、教育、醫療等多個方面。城鄉一體化建設是建立在“共同發展、優勢互補、相互依托”的基礎之上,從而實現城鄉的全面發展、可持續發展。

        二、城鄉一體化建設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在開展城鄉一體化建設中,正常的規劃設計當中已經納入了大中城市的建設,并且擁有較為完善的公共設施,正是因為環境的宜人生存,也吸引了大量的農村人口的入住。但是,正常的規劃當中卻極少納入小城鎮與鄉村的建設規劃。由于同一設計規劃的缺失,或者是建設時未能按照規劃設計進行,導致個人自建、亂占、圈耕地,就算遷走,依然占用著土地,常年的失修,對整個村莊的容貌都會產生影響;大量的建設物堆積在街道上,嚴重阻礙了交通,一旦發生火災等險情,消防車無法及時地到位,也容易埋下安全隱患。不完善的公共設施配套也是小城鎮與鄉村最容易出現的問題,商業上主要是以個人的零星為主,衛生條件、商品的齊全性遠遠達不到標準,甚至會出現偽劣假冒產品;文體活動場所過于簡陋,甚至是沒有活動場所;對于鄉鎮區域,政府部門通過多年的努力也將教學環境進行了改善,但是由于發展的不平衡性,導致部分鄉村依然沒有學校的存在,并且建筑物風格各異,排列不整齊,也會影響其外觀。

        (二)對于小城鎮、鄉村等工程建設,絕大部分都沒有先進行地質方面的勘測與設計規劃,在建設時,完全憑借自身的施工經驗,并且承擔建設的施工人員的技術水平與經驗也跟不上建設需要,導致所建設的建筑物不能滿足節能標準,并且功能過于單一;絕大部分建筑完全忽視了抗震需要,存在大量的質量、安全隱患,對于人們的生命與財產安全產生了嚴重的威脅,這樣對城鄉一體化建設也產生了阻礙。

        (三)政府部門對于城鄉一體化建設的重視程度不足,導致制度不完善、管理上缺乏力度。從事城鄉一體化建設的專業人員過少,監督的缺失,也容易出現各種“隱蔽”問題。絕大部分建設者都不審核圖紙、不報建,忽視了監理制度,在工程建設上不按照建設程序與規范進行,也使得城鄉一體化建設腳步被延遲。

        三、城鄉一體化建設的策略思考

        (一)保持思想上的新認識

        在城鄉一體化的建設思想上應當避免農業歧視、農民歧視、農村觀念歧視的思想,讓城鄉兩個異質存在的系統能夠保持生態、文化與經濟等方面的和諧發展、組合優化。在現實中形成差異化、均衡化、可持續以及集約化的發展思路。其中,所謂的均衡化發展就是為了將城鄉分割的政策與體制打破,盡量地縮小城鄉之間的差距,促進生產要素的相互流動,如此,才能確保城市與農村共享現代文明,確保城鄉各個方面的和諧發展。

        (二)把握新的規劃特點

        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的形成離不開城鄉發展規劃與布局的統籌安排。在規劃上,要不惜重金聘請相關的專家對城鄉的經濟社會發展、土地利用以及城鄉建設等方面的規劃發展做出一個全局總攬。對于平原地區的村莊,特別是經濟基礎條件又良好的區域,就應當盡量地擴大發展的空間,強化管理,將村莊發展力薄弱、布局過于分散的問題解決。對于城市周邊的村莊,就可以在城郊村、園中村規劃改造當中,將其納入到統籌規劃的范圍內,這樣也能夠從根本上消除村莊的發展問題,實現城鄉一體化建設。對于距離城市較遠的山區村莊,就應當從政府部門入手,加大扶持力度,通過多種經濟增收的方式發展,來促進農民生活的改善。對于部分不具備發展條件與規模的村莊,就應當鼓勵農民走出村莊,下山發展。通過城鄉體系的合理規劃,才能夠將突出重點、錯位發展、功能互補的新格局體現出來。

        (三)在政策、體制與機制改革上下足城鄉一體化建設功夫

        在“一國兩制、城鄉分割”制度的安排與固化的體制之下,逐步形成了城鄉二元結構。雖然從改革開放至今,對于城鄉二元結構已經進行了多次的制度與體制方面的調整,但是至今依然沒有完全將其消除,使得國內的需求增長滯后,并且城鄉之間的差距不斷地擴大,成為轉型期間國內發展的頑疾。就這一基本國情來看,城鄉一體化建設的推進就需要依靠結構性方面的改革,能夠通過制度的安排、政策的創新、體制的改革,將城鄉二元結構破解,確保城鄉一體化建設能夠獲取質的飛躍。

        第一,將土地產權制度的改革放置在城鄉一體化建設推進的關鍵位置。目前,土地依然是農村基本的生產資源。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發展新格局的形成,關鍵就在于改革農村的土地產權。在確保不侵犯農民的土地權益的同時,還能夠健全農村集體建設土地流轉的市場。從而逐步將城市國有土地與農村集體土地之間“同價、同地、同權”的流轉模式加以實現。

        第二,建立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制度,才有利于城鄉一體化建設的推進。消除長期以來的制度基礎,是實現城鄉一體化建設的核心所在。完善城市社會事業,并且逐步地朝著農村延伸,盡快完善城鄉統一的醫療衛生服務制度、國民教育服務制度以及統一的養老保險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才能促進城鄉之間的差距縮小,確保改革開放以來所獲取的成功能夠讓城鄉居民共同分享。

        (四)加快政府轉型,實現城鄉一體化建設

        通過多方面的制度條件、體制條件與政策條件,才能形成新的城鄉一體化發展格局,而各級政府的職責就在于創造這一些條件。所以,各級政府部門在自身的建設與改革的同時,還要創建完善的制度環境、政策環境來推動城鄉一體化建設。

        第一,城鄉一體化建設的推進,首先要政府部門開展自我改革,將城市行政管理體制當中的公共資源過于集中、城鄉分割的體制去除。目前,由于在城鄉一體化建設的推進上出現了分工不明、協調成本高、部門之間的職能交叉過多、不合理的行政資源配置;在調控權、規劃權與決策權等方面的集中與上移不足,監管中心與服務中心下移不足等。因此,作為各級政府部門,就應當對于城鄉一體化建設當中的職能與責任加以界定,將政府部門的權責便捷理清楚,確保政府職責體系滿足“管理一體化、職責無縫化、權力明晰化”的目標,以此來突破區域與部門利益的格局,實現最優化的行政資源配置,確保在組織上對城鄉一體化建設的保護。

        第二,各級政府部門需要對城鄉互動的社會管理新格局模式進行積極探索,才有利于城鄉一體化建設的推進。在城鄉一體化建設中,政府部門還需要明確不同主體的責任、地位與作用。各級政府部門應當作為責任主體,并且能夠適應利益格局與社會結構出現的變化,從而形成權益保障機制、訴求表達機制、利益協調機制等,確保城鄉的社會發展一直都處于公開、公平的層面上;建立完善的服務與管理體制,能夠將城鄉新型社區發展的標準與目標統一起來,確保城鄉社區的建設能夠滿足服務完善、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目標,最終形成社會生活的共同體。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日本在线不卡v免 | 日本理论午夜精品中文字幕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AⅤ 午夜性刺激在线观看视频 综合偷自拍亚洲乱中文字幕 | 亚洲综合在线在线看 | 免费激情小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日韩乱码人人爽人人澡人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