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探究式學習教學案例范文

        探究式學習教學案例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探究式學習教學案例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探究式學習教學案例

        第1篇:探究式學習教學案例范文

        一、人教版化學教材實驗的內容和特點

        首先,筆者先來分析人教版化學教材的內容與特點,然后根據內容的特點來確定實驗的內容與方式.首先,我們從教材可以看出,人教版高中化學教材主要從實驗學化學到化學物質及其變化到從實驗走進化學等.我們發現,教材中的化學實驗,不僅較好地反映了新課程標準的學習目標,而且還更加注重學生的生活體驗,所選實驗來自于生活、貼近生活,讓學生易懂易接受,而且對于同一知識點的展現手段也靈活多變,如,在“幾種重要的金屬化合物”這一章節的焰色反應的學習中,為了讓學生更加理解“鈉”的焰色反應,還利用多媒體課件分析了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煙火.這種將理論和生活實際相結合的自主探究性設計,培養了學生良好觀察能力以及學生利用實驗與生活結合的創造力,激發了學生思維,讓學習更具靈活性.

        二、人教版化學教材中實驗設計的類型及特點分析

        化學實驗因為實驗的內容與實驗的地方都不同,所以在設計實驗的時候,教師要根據化學實驗的這一特點安排不同的實驗方式.但是,化學實驗都有一個共同的目的,那就是在實驗的過程中,提出問題,構思出實驗假設,然后根據自己所學的知識,將提出的問題解決.根據實驗的內容與特點,有三種不同的實驗方式.

        1.演示操作型實驗設計

        演示操作型實驗,顧名思義,就是一種教師進行演示,學生觀察實驗的實驗方式,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通過演示實驗的基本操作與流程,使學生通過直觀的感受,學習到實驗的方式,以及在實驗過程中要注意的事項.學生通過觀察直觀的現象來解決教師在實驗前預留的問題.例如,上面提到的“焰色反應”,利用鈉的特殊性,設計一個關于鈉的燃燒實驗,在實驗的過程中,教師以邊演示、變實驗的形式進行.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先給學生展示實驗所需要的材料,然后再復習先前學過的知識,復習實驗器具的使用注意事項,這樣的實驗復習形式,能夠提高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的嚴謹性,減小實驗過程中的危險性,以及實驗失敗的幾率.接著,在實驗的過程中,燃燒金屬鈉,讓學生直觀的感受到生成的黃色火焰以及實驗產生的黃色固體,這樣就能對實驗的結果有更加深刻的印象與理解.通過這一事例,我們可以知道,演示型實驗就是直觀的感性理解,這種教學形式就要求教師在教學設計上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必要時還可引進一些課外知識,增加化學與生活的聯系,讓生活融入化學教學設計中,使實驗更有實效性和啟發性.

        2.邊講邊做型實驗設計

        在化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實驗是,教師帶領學生并指導學生進行實驗,在實驗進行的過程中,講解與分析實驗的原理及步驟,讓學生與教師之間形成良好的互動,形成一種和諧的課堂氛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也就是邊講邊做實驗.例如,二氧化硫性質的實驗.在實驗初期的準備階段,我們首先要檢查試管的干燥度,氣體是否是集滿的,因為如果氣體收集不滿,就會使液面的上升減少,導致液體的變化不明顯,這樣實驗就不能成功,所以實驗前的準備工作要做好.二氧化硫需要借助亞硫酸鈉與酸反應來制備.品紅溶液的質量分數以0.01%左右為宜,這樣就會使溶液顯酸性,但是又不至于影響實驗的效果.二氧化硫不是萬能的漂白劑,有些有色物質是不能被二氧化硫漂白的,所以在使用二氧化硫漂白的過程中,要先試驗它的漂白效果.在討論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時,與前面所學的知識(次氯酸的漂白作用)進行比較,使學生能夠系統地理解漂白的原理,教會他們正確找出兩種物質的區別.

        3.學生探究型實驗設計

        學生探究型實驗,顧名思義,是指學生在自己思考及動手的情況下,完成既定的實驗.這種探究型的實驗考查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及組織實驗能力,并且全面考查了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學與用的問題.在設計實驗的過程中,要學會積極思考,判斷分析,并且結合教材內容設計出切實可行的實驗.例如,教材“幾種重要的金屬化合物中”有一小節要求學生區別碳酸鈉與碳酸氫鈉固體的實驗,就是屬于學生探究型實驗,教師要求學生設計實驗區分Na2CO3、NaHCO3的水溶性、Na2CO3、NaHCO3和鹽酸、澄清石灰水、氯化鈣溶液反應、Na2CO3、NaHCO3的熱穩定性,然后結合教材給出的問題,完成表格記錄,使學生掌握兩者的區別.在實驗的過程中,學生要注重兩種物質不同的化學性質,然后以此為依據設計實驗,并且在實驗的過程中學會溶液的測定,試管、膠頭滴管的正確使用以及加熱操作等,通過這種學生自主設計實驗的方式不但提高學了學生的動手能力,還在一定程度上啟發了學生的思維,使學生更加會學習,愛學習.

        三、人教版化學實驗的設計與應用分析

        以人教版化學教材中“幾種重要的金屬化合物”,用不含Fe3+的FeSO4溶液與用不含O2的蒸餾水配制的NaOH溶液反應制備實驗為例,首先采用加熱煮沸的方法除去蒸餾水中溶解的O2且在用硫酸亞鐵晶體配制溶液時還需加入稀硫酸和鐵屑;觀察實驗結果的時候,我們發現會生成白色Fe(OH)2沉淀,接著用長滴管吸取不含O2的NaOH溶液.這樣的操作能避免生成的Fe(OH)2沉淀與空氣中的氧氣接觸而被氧化.

        第2篇:探究式學習教學案例范文

        關鍵詞: 教學評估 教學檔案 有效管理

        一、獨立學院系級教學檔案有效管理的意義

        1994年,我國啟動了普通高校教學工作評估試點工作,2003年正式確立周期性教學工作評估制度。它是我國高等教育的一項重大改革,是用來衡量一所高校本科教育質量的重要依據,其目的是全面考察高校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促進學校積極落實“以評促建、以評促改、以評促管、評建結合、重在建設”的方針,改善辦學條件,加強教學基本建設,深化教學改革,提高管理水平,建立和完善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機制。

        教學檔案,是學校教學經驗、教學活動的記錄,是學校檔案的主體、核心和重點。系級教學檔案是教師、學生從事教學管理實踐活動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價值的文字、圖表、音像等不同形式的歷史記錄,是系級檔案管理工作的核心。這些系級評估材料是各系辦學歷史、辦學經驗、辦學亮點和特色積淀的反映,是各系教育實踐從感性向理性的飛躍,也是評估專家在走訪過程中對各系形成理性認識的載體。通過查閱完整的檔案資料,可以打開思路,開闊眼界,發揮檔案的查考和憑證作用,也是系級各項管理和決策的重要依據。

        可見,對于獨立學院而言,加強和改善系級教學檔案的建設和管理工作,實現有效管理,在本科教學評估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二、科藝學院系級教學檔案管理的現狀分析

        科藝學院搬至西城辦學已達7年,學院各方面的工作都在逐步向科學化、規范化邁進,教學檔案的建設和管理工作也受到了一定的重視,學院層面成立了專門的檔案室,各系也均配備了兼職檔案管理員。筆者作為外國語系的兼職教學檔案管理員,從具體的工作實踐來看,發現當前的系級教學檔案管理仍然存在諸多問題。具體如下:

        1.系級教學檔案管理人員專業素質整體不高。

        由于機構設置和人員編制的原因,科藝學院所有系的教學檔案管理員均由教學秘書兼任,而這些教學檔案管理員均不是檔案管理專業科班出身,對檔案管理的理論知識和業務技能掌握能力有限,亦沒有系統地接受檔案管理專業知識的教育培訓,可見目前的系級教學檔案管理人員專業素質不高,理論素養匱乏,實踐經驗欠缺。

        2.系級教學檔案管理意識薄弱。

        由于管理體制等諸多原因,加上長期以來形成的習慣,很多教職工檔案管理意識薄弱,對教學檔案的重要性沒有充分的認識,特別是對于一些應歸檔的文件材料,比如點名冊、試卷、學生論文等,不夠重視,沒有從源頭做好科學的分類和及時的整理,致使很多教學檔案殘缺不全。

        3.系級教學檔案收集不系統、不完整。

        系里的每一項活動都有其發生、運作、結束等一系列過程,反映在文件材料上必然有策劃、計劃、執行過程的來往文件、會議記錄、總結、表彰、處分、照片等,若依據這些材料就有可能再現該活動的全過程。遺憾的是,有些檔案收集常常是有計劃,無總結;有上學期的材料,無下學期的對應資料;有決議無會議記錄等,缺乏系統性和完整性,這大大降低了教學檔案日后的利用價值。另外,鑒于科藝學院師資構成的特殊性,相當一部分老師來自于下沙本部,還有一些外聘和外教,因為多方面的原因使得學院目前對這部分教師的約束條件較少,致使管理難度加大,教學檔案收集不完整的現象普遍存在。

        4.系級教學檔案管理手段落后。

        雖然辦公自動化設備普遍運用在科藝學院的日常辦公中,但是系級教學檔案工作仍然局限于手工管理和被動服務模式,加上教學秘書本身的工作就比較繁雜,對于教學資料的歸檔只能是疲于應付,工作效率顯然難以提高。

        5.系級教學檔案管理不規范。

        盡管學院頒布了檔案管理的相關規章制度,但并沒有真正落到實處,系級教學檔案的管理較為混亂,基本沒有專門的教學檔案室,零亂堆放,沒有頭緒,沒有進行科學的分類和立卷,日后查找難度較大。

        三、科藝學院系級教學檔案有效管理的舉措

        1.加大宣傳力度,增強全員檔案意識。

        加強對學院檔案管理制度的宣傳,宣傳教學檔案歸檔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使教職工認識到教學檔案是具有潛在和現實作用的寶貴財富,主動配合教學檔案管理人員做好教學檔案材料的歸檔工作,確保教學檔案管理工作高效高質完成,尤其對于非定崗科藝學院的教職工和一些外聘教師,更應加大宣傳力度,同時從制度上予以保證。

        2.更新觀念,進一步提高教學檔案管理人員的整體素質。

        組織教學檔案管理人員參加專業培訓,使他們盡快掌握檔案管理專業技能與方法,提高他們對檔案資料的收集、整理、分類、歸檔和保全過程的創新能力。

        3.建立健全系級教學檔案管理規章制度。

        切實貫徹執行學院檔案管理制度,并可以根據各系實際情況,制定本部門教學檔案管理的規章制度,包括教學檔案管理工作實施細則、教學檔案編目分類要點、檔案保管借閱制度等。這些制度的建立,使教學檔案管理做到有章可循。

        4.推進系級教學檔案管理現代化,提高利用率。

        嘗試引進檔案管理的自動化軟件,采用現代化管理方式,用電子化管理取代傳統的紙質管理,從而實現教學檔案管理的科學化、現代化、網絡化。

        5.加強系級教學檔案材料的規范管理。

        (1)配備系級專職教學檔案管理人員

        建立系級專門的教學檔案室,配備一名專職的檔案管理人員負責對系級教學檔案實行集中管理。這樣有利于提高檔案管理的業務水平,保質保量地整理好檔案資料,進而發揮檔案室的最高效率,更好地迎接教學質量評估工作。

        (2)建立教研室檔案室

        可以建立教研室檔案室,教研室是系部的組成單位,由每個教研室負責本教研室資料的收集、整理、歸檔、審查和移交等工作,這樣有助于教學資料的合理分類和完整保存。

        (3)規范教學檔案管理的歸檔格式

        對各種原始材料在提交和收集時,應制定相關的規范化格式,并要求所有教師按時、按量、保質,規范地上交各種材料由檔案管理人員整理歸檔。同時,相關管理人員也應及時對有關材料進行關鍵內容的提取和總結。

        (4)實行定期檢查制度和獎懲制度

        實行定期檢查制度和獎懲制度,將教學檔案材料工作同教師的考核、職稱評聘、獎勵等掛鉤,增強教師的歸檔責任感和積極性。

        總之,做好系級教學檔案的管理、開發和利用,使系級教學檔案在教學改革、科研、評估工作、教師職稱評定及學生評獎等方面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只有這樣,才能改變教學檔案收集工作難的被動局面,從而形成系級教學檔案管理的良性循環,使系級教學檔案高效地服務于教學,在本科教學評估中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充分彰顯各系辦學特色。

        參考文獻:

        [1]李美中.高校教學評估與院系教學檔案管理創新[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7(31).

        [2]溫艷萍.檔案管理規范化與高校評估之我見[J].檔案學研究,2007(5).

        [3]彭韶霜,彭芬輝.本科教學評估背景下的教學檔案建設[J].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學報,2007(8).

        第3篇:探究式學習教學案例范文

        關鍵字:案例教學;嵌入式系統;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13-0155-02

        嵌入式系統是近年來發展迅速又非常具有前途的計算機應用領域。滲透到工業控制、智能手機、汽車電子等各個領域。市場對嵌入式系統人才有巨大需求,因此許多高校在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中都開設了嵌入式系統課程。在嵌入式系統的教學中應該看到,一方面嵌入式技術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技術,如果沒有必要的實驗環節和動手環節,可能教學過程簡單枯燥,學生沒有興趣。另一方面,嵌入式教學還有著與其他學科不同的特點。嵌入式技術是一種發展很快的應用技術,就目前而言,其應用已經超前于理論研究了,其教育教學環節更是滯后于發展的需要。這就需要我們更加有效、合理地組織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讓學生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去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提高實踐動手能力,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最終提高教學質量,達到學校教育創新的目標。

        一、嵌入式系統及應用現有教學模式中存在的問題

        嵌入式系統及應用是我校電子信息系統和通信工程專業的碩士研究生選修課。其設置目的是培養學生具有嵌入式系統的分析和應用能力,為嵌入式系統開發奠定良好的基礎。但從教學實踐看,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教學內容嚴重落后于行業發展。由于嵌入式系統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課程,而嵌入式行業發展又非常迅速,使得現有嵌入式系統的教材內容很難跟上行業的發展。現有的教材大多局限于理論知識的講解,很少有工程項目的應用案例,再加上嵌入式系統本身又有知識點多、涉及面廣的特點,使學生既煩惱于過多的理論知識,又陷于理論和實踐脫離的苦惱中,嚴重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迫切需要精簡理論教學內容,將當前使用最廣泛有效的理論與開發技術傳授給學生,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教學方式單一。教師按照課本沿用一貫的思維方法傳授知識。教育手段單一,主要是老師講學生聽的狀態,學生接受的知識局限于教材和老師授課的內容。這種單向的知識傳輸方式,忽視了學生的興趣和接受能力,影響了學生創造和分析問題的能力。由于感受不到所學知識的實用價值,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倦情緒。

        3.缺乏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例如我校嵌入式系統及應用課程設置為36學時,其中,理論課26學時,實驗課10學時,也就是說學生大部分都在上理論課,上機機會偏少。而在有限的實驗學時中又多以完成實驗箱固定的實驗為主,學生往往是按照實驗指導書上的步驟機械地完成實驗。而嵌入式系統及應用這門課強調培養學生對問題的分析處理能力,而這能力的培養在這類實驗中并不能得到提升。

        二、案例教學模式的研究與探索

        1.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標,構建嵌入式系統及應用課程教學內容體系。本項目以電子信息學院作為試點單位,根據學院的專業特點,將嵌入式系統及應用的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內容整合成幾大類案例模塊,每類模塊由理論知識及若干應用案例組成。對案例模塊的劃分不是簡單的對各知識點進行劃分,而是要找出教學內容與專業應用之間的內在聯系,科學的規劃案例模塊。應用案例的制定由教師對在研的科研項目進行分解,設計應用案例,由學生評價各應用案例的難易程度,再由教師設計各應用案例說明。在這里還要強調一點,我們鼓勵學生發揮想象力和創新力,利用所學知識設計開發自己的案例。例如在設計GPS無線通信系統案例時,理論知識包:GPS的系統構成;GPS導航系統的工作原理;GPS的數據格式。這部分內容可以讓學生先預習并查資料豐富書本上的內容。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學生可先進行基礎驗證性實驗:通過軟件接收GPS模塊的定位、時間等信息并進行顯示,使學生了解GPS設備的基本工作方法和通用的指令格式;通過對GPS數據解析軟件源代碼的剖析,理解針對NMEA―0183信息格式的解析方法。通過驗證性實驗,學生已經掌握了GPS模塊的功能,再結合教師的科研設計應用案例,如導航系統等可進一步拓展學生的科研能力。同時鼓勵學生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設計自己的應用實例如校園電子地圖等。

        2.采取多元的教學模式,注重學生實戰能力的培養。壓縮理論教學時數,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導,多以討論工作進展情況匯報等形式進行。鼓勵學生自主學習,使學生由被動的接受知識到主動的查資料、做實驗,豐富所學知識。把學生分成若干個課題小組,每個小組由4~5名學生組成,組長輪流擔任。在每一類案例模塊實施之初,由任課教師介紹所需知識點,對較難知識點進行講授,然后由各課題組組長組織組員選題、分工、實施等,其間任課教師對有共性的問題可以組織研討。教師的主要工作由課堂講授轉為答疑解惑。學生對這門課程的學習也不再局限于課堂,而是在課下大量的自主學習。

        具體教學過程如表1:

        3.構建科學合理的考核評價體系。改變過去以筆試為主的考核模式,強調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注重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的評價。學科成績由各案例模塊的階段成績相加構成。杜絕了對知識的死記硬背,轉變為對能力的考查。制定項目考核計劃書,細化項目考核的程序。考核表如表2:

        嵌入式系統及應用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隨著案例教學模式的開展,新的教學體系在實踐中不斷完善,激發了學生大膽探索和敢于創造的積極性,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分工協作,分析問題能力、動手能力、表達能力都得到了極大地提高。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DB/OL].[2010-03-01].

        http://.

        [2]李文生,鄧春健,呂D.案例驅動的嵌入式系統教學改革探索[J].計算機教育,2011,(2).

        [3]吳君鵬.以項目應用為導向的“嵌入式系統”教學改革與實踐[J].中國電力教育,2012,(31).

        [4]渠麗巖.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談案例教學法在“單片機原理與應用”教學中的應用[J].計算機教育,2009,(18).

        [5]謝小云,劉會衡,鄧小鴻.以工程項目為中心的嵌入式系統教學模式探討[J].江西理工大學學報,2010,(4).

        [6]葛芬.項目驅動的嵌入式系統教學探討[J].科技信息,2011,(33).

        第4篇:探究式學習教學案例范文

            地理教學案例與案例教學

            1.地理教學案例

            作為地理教學的案例既是教學的素材,亦是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教學案例,具備最一般的地理知識,包含最基本的地理原理,能較好地體現地理事物的規律性和地理特征。從案例的內容看,有著廣泛性和多樣性,自然的、人文的、世界的、中國的、區域的、綜合的、一般的、特殊的地理情景都可作為案例內容。從案例的呈現方式看,可以是文字的、圖像的、數據的、景觀的多種形式。一般而言,地理教學案例應具有如下特征:

            (1)來源于真實的地理事件。除了為某一特殊教學目標需要而設定的某種假設的地理情景之外,真實性是地理教學案例的必要條件。因為地理知識源于客觀世界,地理教學服務于社會現實,地理教學案例的首要前提必然是客觀的存在性。

            (2)有助于促進教學過程的順暢運行。作為地理知識的載體之一,教學案例必須包含重要的地理信息,體現地理原理和規律;作為地理知識的呈現方式之一,它必須切合教學的實際需要,受各種教學原則的約束,促進教學過程的和諧發展。因而用于教學的地理案例,必能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得到充分的發揮。體現教學互補,師生互動的原則,達到優化教學過程的目的。

            (3)服務于地理教學目標。由于案例往往能提供具體、翔實、典型的地理背景材料,易于讓學生進入某種問題的特定情景之中,實現思維與情景的交流溝通,不僅獲得切實的地理知識,也促使理論與實際的有機結合。

            2.案例教學

            新版高中地理教材,選編了一些很好的教學案例,如鹿特丹港的土地利用、澳大利亞的混合農業等。通過對教學案例的解析、研討,不僅幫助學生理解學習內容,同時實現如下教學過程的優化:

            (1) 推動學生的地理思維。由于案例往往提供了地理事實材料和情景,學生想要從紛繁復雜的地理要素中抓住核心內容、探索本質特征,需要分析、綜合、抽象、概括案例所隱含的知識要素和基本原理川1練思維的深刻性;同時通過單一反三、引申擴展、遷移模擬、類比評價等學習過程,引導學生思維的流暢性;并讓學生發表獨立見解,提出自己的思想方法和問題的解決方案,以案例分析的多元結果,拓展學生思維的廣闊性。因此,案例教學有利于促進學生地理創新思維能力的提高。

            (2)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案例教學改變著單一通道的知識傳遞方式,使學生的學習有了更大的自主發揮空間,師生之間有了更多的信息傳輸,情感交流和意向溝通。在案例學習過程中,學生不僅需要理解,而且還需要表達和交流,有利于形成一個和諧的教學環境。案例在研究性學習中,還有賴于小組成員的共同合作,這種方式對于培養學生健康的學習心理和個體綜合素質有著很大的作用。

            (3)實現教與學的統一。案例教學最明顯的表征是師生互動,教學同步。讓學生參與學習過程,教師負有引導的責任。如何讓學生進入問題情景,使用案例是有效的方式之一,因為案例提供了廣泛的問題情景和自由的思考空間,學生對問題的思考有較大的發揮余地,能較好地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尤其是探究性案例。

            地理教學案例的選編原則

            地理教學案例的選編是實施案例教學的前提,選編恰當的案例,能為教學提供最有益的保障條件。地理教學案例的選編應注意以下一些原則:

            1.客觀性。案例的客觀真實是指其案例的材料來自客觀存在的地理事實,源于自然和社會的存在性。對于教師自己編寫的案例,要盡可能多地搜集到地理素材,精心取舍編制。客觀真實并不是毫無取舍,無所選擇,而是反映事物的客觀規律性,能生動表達地理事物的本質特征目口科學性,這是案例選編的第一原則。為此,教師需要關注廣泛的領域,要有開拓的視野,敏銳的地理感悟性。

            2.典型性。典型性是案例的基本特征,不是任何一個事例都可信手拈來,作為案例使用。強調典型性目口是為了表明:

            (1)案例必須具有鮮明的地理特征,并能生動地反映地理規律。如澳門填海造陸,這類圖像表達的案例材料,反映滄海桑田的演變過程,是澳門人對海洋空間利用的歷史記錄。

            (2)案例必須符合地理知識的教學要求,能為地理知識的教學目標服務。

            3.時代性。強調這一點是為著使教學跟上日益變化的社會發展進程,一方面教學必須快速反映客觀現實,與時代進程合拍。同時,通過富有時代氣息的案例教學,引導學生更好地關注現實社會,培養奉獻社會的責任感。富有時代感的地理案例教學,具有鮮活生動的教學特色,能充分顯示地理教學的強大生命力。

            4.教學性。作為教學案例,教學性是無可置疑的。不僅案例本身具有教學意義--能為教學目標服務,而且案例的表達方式,也要符合教學的需要。地理教學案例必須具有地理特色,多采用圖表數據和圖示、圖片,輔之以簡練的文字敘述,地理新教材在這方面為我們提供了范例,如:海洋空間資源的利用,提供的'鹿特丹港口的土地利用"和'澳門歷年填海范圍'兩個案例(必修上冊P82-83),采用了表格數據說明與地圖結合的方法,翔實生動地說明了人類對海洋空間的兩種比較成熟的利用方式和途徑。

            此外,案例必須精選,充分體現地理事物的意義和教學價值。

            地理教學案例的應用

            1.用案例引述地理問題

            舉例:鞍鋼和寶鋼的區位選擇(必修下冊P21),教材首先提供了兩大鋼鐵工業基地具體的地理位置及資源供應情況,然后提出問題,引述工業主要區位因素的學習。這一案例的應用,旨在為學生提供積極的情緒激勵和思維啟動,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即帶著問題學習,使學習有了明確的目標指向,圍繞問題探索目標進入學習狀態。

            2.用案例印證地理原理

            舉例:留民營村產業結構調整和農副產品綜合利用的典型事例(必修下冊P115),作為生態農業的典個案,例證可持續發展農業的生產模式,指出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基本道路--與生態環境相協調一致的物質循環系統和能量集約系統。應用這一案例,旨在為地理原理提供例證或驗證, 常在教學進程中穿行,起著承轉起合的作用,順利過渡到后續內容的學習。用此策略還有利于使教學過程的順暢通達,有利于學生情緒的調節、轉換,使課堂教學富有節奏感,教材中不少案例就是這樣安排的。

            3.用案例探究地理規律舉例:'長江三角洲的發育'(必修上冊P20)、'南極臭氧洞"(必修上冊P63)兩例,通過一組圖片,反映長江三角洲的生長發育和南極臭氧洞的消長過程,從而揭示出某種地理演變的規律性。講授這一案例,旨在通過案例探索問題、總結規律。在探索方式上,一般運用U\組討論形式,通過學生之間的信息交互,尋求事物演變發展的規律性和問題產生的根源。

            一般而論,教學案例的應用策略是靈活的,因課因人而異,沒有定規。按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教學案例的運用都可以采取隨機進入的策略,只要不違背應用的基本原則,不背離案例教學目標就行。

        第5篇:探究式學習教學案例范文

        關鍵詞:案例教學法;小學語文;教學;應用

        案例教學法的合理應用能夠有效地引導學生從他人學習中獲得高效的學習體驗,促進學生文學素養的提升。在課堂中實施案例教學法,實現理論和實踐的發展是小學語文教學中首要關心的問題,以下是關于案例教學法開展的作用以及相關的應用策略,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課堂效率,完成小學語文的知識積累過程。

        一、案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小學生因為學習經驗和學習閱歷有限,所以,在教學開展中要運用案例提升學生對知識的全面理解和提升小學生的學習興趣。(1)案例教學法能夠幫助學生在實踐學習中積累知識,把抽象的知識構成變成形象的理解方式;(2)案例教學法提升學生的研究能力,教學中案例的引入能讓學生認真思考與學過的那些知識點產生聯系,并且學生會主動探究產生什么樣的聯系;(3)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因為案例教學法打破了傳統的教學理念,讓學生主動學習,從不同的視角看到問題;最后,案例教學法能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案例教學法的開展要加強師生間的共建,在討論合作中完成教學目標。

        二、案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開展措施

        1.精心選擇教學案例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在開展教學的時候,要有教學案例的引進,因為案例的搜集和選擇是小學教學開展的關鍵基礎,如果在這一環節出現了問題,會影響整個教學案例的順利實施。案例的類型有很多種,有文字案例、音像案例、視頻案例。所以,選擇案例要有知識性的特點,使學生對案例閱讀和分析后能夠掌握一定的知識,比如,開展《濫竽充數》這課的時候,里面主要講述學藝不精,不能再經受推敲的故事,但是小學生從來沒有踏入工作崗位,接觸更多的相關事件,所以,教師運用音頻給學生播放一段同志同聲傳譯時的音頻,給學生講解學習英語的人非常多,但真正能夠精益求精的沒有幾個,這就要求小學生從小嚴格要求自己,培養自己學習知識的效率和精深程度。這個教學案例就很符合案例教學中知識性的特點,學生在案例反思中可以有所收獲,這樣可以提升學生的知識,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心態,起到一舉兩得的作用。

        2.評析研讀典型案例

        當選擇到合適的教學案例,通過研讀開展評價是案例教學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教師要根據實現呈現的教學案例,仔細分析案例中的具體內容,思考案例中有價值的觀點。學生在學習的時候要盡快地進入案例的情境學習中,先要對案例中的材料細細研究,比如古詩《鋤禾》,教師帶領學生先要逐字逐句了解每一句話的含義。教師在幻燈片上播放寫作大環境和作者當時的意境,在信息滲透教學中,教師先給學生列舉一些案例把學生引入案例情境中,根據情境提出問題,比如,講孩子剩飯的故事,提出問題:“孩子在家里為什么不能剩飯?”答案是因為每一粒糧食來之不易。后期學生能夠適應案例教學法以后,最好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尋找案例中的因果聯系,逐步地找到答案,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自我探究學習能力。

        案例教學擔任其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任

        務,所以案例教學法開展的過程中,教師要先引導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學生的探索性學習能力。要避免專業技能的訓練讓學生的個性化思維扭曲,同時限制學生的發展。在案例教學開展中讓學生的思維和知識得到提升,教會學生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能力,也符合素質教學的發展理念。

        第6篇:探究式學習教學案例范文

        一、數學教學案例研究的本質

        蘇教版數學中“有理數的減法”一節課上老師講得很明白,學生也很認真的在學,課堂上幾乎所有的學生都能背減法法則,習題都按預定的教學案例設計處理得非常到位,教學進行得非常完美,然而就在離下課還有一分鐘時,老師問:“還有什么問題,有問題的同學請舉手.”一位平時學習成績處于中上等的學生站起來說:“老師你說的4-(-5)=9不對.”老師于是問:“為什么呢?”這位同學說:“書本上說過我們減法的結果應該比被減數小,而9是大于4的.”老師接著問班級上其他的學生:“認為這位同學說得正確的請舉手?”結果有六位同學都舉了手.

        人們都說透過本質看世界,才能展望未來.蘇教版初中教學案例研究亦是如此,蘇教版初中數學教學案例是數學教學知識的重要載體和組成,在教學知識和教學方法之間起溝通橋梁的作用.蘇教版初中數學教學案例研究是促進初中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向知識不斷轉化的最主要的途徑,它的過程可分為領悟知識、表述觀點、共享經驗、創新結果四個階段,這種數學教學歷程在本質上也是蘇教版初中數學教學知識的創造創新和實際應用的過程.我國目前以數學教學為本的蘇教版初中數學案例研究就需要加強數學教學研究的有序組織與制度建設,并加以學校層面知識管理意識的強化和完善.

        在蘇教版初中數學教學研究的實施過程中,對“自主探究”的教學廣大教師和數學工作者都做了許多有效大膽的嘗試,這是讓人十分肯定和值得學習的.但是我們使用大量的實踐案例來剖析,我們會發現,大多數教師在數學教學探究活動中也存在著許許多多的問題或困惑,這也直接導致課堂探究活動缺乏一定的有效性,極易走入數學教學探究活動的誤區.在此我們要轉變學生在學習數學中的學習方式,倡導并推廣有意義的數學學習方式是新一輪課程改革中急需解決的核心任務.而我們真正需要體現的教學理念和管理措施能否實現,又是我們現階段蘇教版數學教學案例研究中又一攻克難題.

        二、蘇教版數學教學案例研究與實踐的重大意義

        1.新課標有效實施的需要

        蘇教版初中數學中的三角形相似問題就有一個很好的案例指引,某校三角形相似課上,老師在對兩個三角形相似進行證明以后,有一名學生就發現了相似三角形都存在一定的比值相等問題,這名學生把這個自己發現的理論告訴了老師,老師發現這名學生頭腦靈活,而且勤于思考,就把一些本不需要初中數學掌握的知識點傳授給這名學生,這名學生在學習三角形相似方面的興趣更加濃厚了.

        現在我國的新課標所倡導的蘇教版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不僅僅是老師們傳授給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途徑、思路、方法,不是單純的需要他們懂皮毛,而且還要知究竟.例如,新課標中重新定義初中數學教學的含義,數學教學就是教與學之間的密切交往、互動,老師和學生雙方相互交流、進而啟發、最后補充,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分享彼此的學習心得與態度觀念,從而達到豐富教學內容的效果,實現老師與學生共識、共享、共進,教學有序增長和共同發展.在數學教學研究中,新課標所倡導的積極學習方式,也是數學教學研究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2.教師成長和學生發展的需要

        在蘇教版初中數學教學中,有一個經典案例,老師在進行數學一次函數講解時,學生提出y=1/x是一種什么函數,數學老師對此不能進行完整的描述,有的含糊不清解釋這個問題,更有甚者一句帶過.

        初中數學教研組存在以下幾種問題:(1)老師年輕化,成長過程緩慢;(2)老師科研能力較弱,在蘇教版初中數學教學方面知識捉襟見肘;(3)蘇教版初中數學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我們老師接受的能力還不能形成一種良性循環;(4)學生對于蘇教版初中數學的學習積極性有待提高,他們更多的是以任務、完成等心態來面對我們的數學教學.老師們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研究才能變成真正的傳道授業解惑的高素質人才.而學生作為教育的另一個主體,他們往往是以一種被動的形式出現在我們的數學教學研究中.數學是一門抽象的學科,不同于其他學科,死記硬背起不到學生們想要的效果,他們又不愿意也不可能有大量的時間來專門研究數學.新一代學生,國家強調要把他們培養成全面素質型人才,當德、智、體、美、勞需要兼顧的時候,學生的發展需要也就決定了數學教學研究所展開的必要性和急迫性.

        3.信息技術使用和發展的需要

        在電教媒體技術使用中,媒體所展現出來的幾何圖形是老師在黑板上客觀展現不出來的.在某校的一次電教媒體數學教學中,老師所展現的立體幾何圖形和學生平時在黑板上所看到的立體幾何圖形存在差異,學生于是對此提出了自己的疑問和看法,這時老師就運用所學電教技術對圖形進行詳細分解,最后讓學生們在電教中學會了該種圖形的幾何畫法.

        在進入信息化時代后,電教媒體廣泛地應用在數學學科和其他學科教學中.

        在信息化教學的沖擊下,傳統教學方式在課堂教學效果上所存在的某些問題逐漸顯現出來,學生更加需要信息化的過程,使其快速有效的接收到數學知識.

        三、初中數學教學案例研究與實踐探索的過程與方法

        1.蘇教版初中數學教學課題研究主要內容

        (1)老師成長方面:初中數學老師成長的最新數學教學途徑――案例研究與反思教學相結合讓老師得到最快的成長.

        (2)學生發展方面:比如有一名學生在學習一次函數時,課堂上聽老師細心講解之后,自己回家買了一張坐標紙,把例題中的所有一次函數圖象通過自己標點的方法重新畫了一遍,在一次函數的后來測試中,他總是能得到滿意的分數.所以學生自主學習數學的興趣需要他們自己來發掘.

        (3)課堂教學方面:尋找一種最新的數學課堂教學方法并探討新的數學課堂教學管理模式,研究這些因素對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能起到顯著的作用.

        2.蘇教版初中數學教學案例研究的主要方法

        (1)研究文獻法:先明白數學教學案例研究的理論基礎,以理論基礎作為指導,并借鑒有關成功經驗并進行細致、及時的總結、形成最新結論.

        第7篇:探究式學習教學案例范文

        【摘 要】可根據教師需要用多種培訓方式。培訓理論與當前所教“新課程”的實踐相結合,應是培訓主基調。教育目標在學校主要是通過每節課和學生的每項課內外活動實現的,那么培訓就要從研究每節課的教學和學生的每項課內外活動抓起。教育培訓部門充分挖掘教師集體智慧潛能、創造力,開發優秀的教育、教學課件。建立國家教育、教學課件資源庫。幫助一線教師提高并參考搞好教育、教學,就是在有限的條件下,進行教師培訓方式的創新。

        【關鍵詞】培訓方式 ;創新 ;案例課件 ; 教育、教學課件; 課件資源庫

        作為 培訓者,如何在有限的條件下進行教師培訓方式創新?對此我談下自己的認識:

        我認為,培訓者應圍繞這樣的宗旨:培訓要使教師的教育教學知識、能力得到實際提升。讓教師會教、教會、教好;讓學生會學、學會、學好。

        培訓者應增強一個意識: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培訓關鍵要充分調動全體教師學習和探究的積極性,發揮教師集體智慧,深入挖掘他們的潛能。教師可通過各種形式學習、交流,合作完成某些研究課題,在共同實踐中探索提高。培訓者起參與、合作、引領、總結和指導作用。

        培訓者應提高一個認識:一個好的培訓源于一個好的開端。培訓開始十分重要的工作是搞好需求調研。真對一線教師的需求,解決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的“真問題”。我認為國培項目專題設置了這個討論問題“作為中小學教師,您最歡迎什么方面的培訓課程”就是搞需求調研。這個調研非常好,能了解中小學教師和培訓者對培訓課程的需求。

        培訓者要嚴禁一個錯誤:培訓工作不能流于形式。形式主義是勞民傷財的。培訓工作應扎扎實實地做。這樣培訓者,尤其是培訓者的管理者需要增加責任意識與歷史使命感。教師培訓工作,培養地是教師,受益地是學生。這關系到國家的建設,民族的復興,人民的富強;關系到每個培訓者及人類的生存和發展。

        培訓者要突出一個中心:理論教學應與中小學的“新課程”相聯系;與課堂教育教學、課內外活動相結合。 因為當前很多地區,教育教學質量不高。所以應根據“新課程”,引導教師共同探究如何“讓教師會教、教會、教好;讓學生會學、學會、學好”。

        我考慮,在職中小學教師的發展情況多樣,水平參差不齊。新教師、中年教師、老教師理論和實際應用方面的知識、能力各有不足。。培訓應教師缺什么補什么,可根據教師需要用多種培訓方式。培訓可以實行分崗、分層、分學科、分專題,分主題培訓。組織培訓形式上可以靈活多樣:如全脫產培訓、混合式培訓、遠程項目培訓、送教到校到課堂培訓、校本培訓。校本培訓可以專題講座、示范課觀摩、師徒結對、小課題研究、合作式的校本研修的新模式(IE-S教師研修模式)等。

        教師的成熟是學習理論――應用――實踐――反思――理論水平提高――再應用――再實踐――再反思――理論水平新的提高――再應用――再實踐――再反思――熟練掌握理論或發展理論的過程。他們的開端可能不同,但本身就是交互的、循序漸進的、螺旋式上升的過程。那么我們培訓者就要與他們一起學習、實踐,反思,一起成長;或學習在先,或實踐在先,反思在先。教師培訓就要組織一些理論水平高,業務成熟、精湛的優秀教師,培訓指導理論水平不高,業務不成熟的、發展中的教師。培訓者就是要成為教育改革發展的領頭軍。

        作為培訓者,如何在有限的條件下進行教師培訓方式創新?怎么樣才能更好地提升教師教育教學的質量?這個問題非常值得培訓者深思。我認為,中小學教師大多數有強烈的學習愿望,渴望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專業知識和教學能力。教師培訓不能只注重系統理論地講解,也不能割裂理論談應用。理論與當前所教“新課程”的實踐相結合的培訓,應該是培訓主基調。

        教育目標在學校主要是通過每節課和學生的每項課內外活動實現的,那么,培訓就要從研究每節課的教學和學生的每項課內外活動抓起。只有幫助教師把各科教學的每節課上好,把學生的每項課內外活動搞好,才能把教育教學質量抓上去。每節課,每項活動的質量搞好了,積少成多,學校教育教學的整體質量就提高了。這樣培訓就要在幫助教師們教好每節課和搞好每項課內外活動上下功夫。培訓要突出指導教師怎么教,學生怎么學;“讓教師會教、教會、教好;讓學生會學、學會、學好”。在此基礎上不斷地幫助教師總結教學規律、方法;幫助學生總結學習規律和學習方法。

        如何從每節課教學抓起?我做過中學數學教師和班主任。我感覺,同仁們很希望能有優秀的教育教學案例資源可供參考。這樣節約了一些備課時間,能盡快掌握每節課,每項活動的教學目的、要求、重點、難點、解決問題的方法,可以利用一些已經開發好的圖像,聲音等資源提高教育教學效果。所以培訓工作開發與“新課程”相配套的優秀教育教學課件,幫助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新課程”應該是非常好的培訓方式之一。

        優秀的教育教學課件資源哪里來?我想,目前教師可共享的“新課程”教育教學資源比較少,可以開發一些的優秀教育教學案例課件。培訓的資源可取之于一線中小學校優秀教師上“新課程”課和組織課內外活動的教學案例課件。教學一線有那么多有教育教學經驗、理論、能力和智慧的教師。而每個教師都有他的智慧和獨到之處。

        如何將培訓的資源取之于教學一線?培訓機構和培訓者,可以引導教師校本學習,依據“新課程”,利用情境教學和多元智能等理論,搞好校本課例研修。發揮培訓者與一線教師大團隊協作備課、課例研修的作用,以文本或光盤的形式把研究成果保存下來,開發些優秀的教育資源,優秀的教學案例課件。這些優秀的教育資源,教學案例課件做為資料保存下來,供本校教師共享教學資源。這樣教學會收到好的效果,受本校教師們歡迎。

        市、縣、區培訓機構可以向所屬中小學教師征集這一學年“新課程”的各學科一些課的優秀教學案例課件,并征集其它課內外活動的優秀教育案例課件資源,研究評比出一些有價值的。然后編輯成冊或根據“國培計劃”課程標準多媒體課件制作要求,制作成光盤,供本市、縣、區的教師資源共享。這樣有利于本市、縣、區教師互相學習交流,促進中小學教育均衡發展。

        以此類推,逐級征集。各省、自治區、建設兵團教育培訓機構可以向所屬市、縣、區培訓機構征集些所屬中小學,這一學年的“新課程”各學科一些課的優秀的教學案例課件,并征集課內外活動的優秀教育案例課件,研究評比出一些更有價值的教育教學案例課件。然后編輯成冊或制作成光盤。讓本省、自治區、建設兵團的教師們資源共享。這樣有利本省、自治區、建設兵團教師互相學習交流,促進中小學教育均衡發展。

        中央委托的教育培訓機構可以向各省、自治區、建設兵團教育培訓機構征集這一學年“新課程”的各學科一些課的優秀的教學案例課件,課內外活動的優秀教育案例課件資源,研究評比出一些更有價值的教育教學案例課件。然后編輯成冊或制作成光盤。讓全國的教師們分享。全國教師互相學習交流,促進全國中小學教育均衡發展。

        這樣逐年累積,最好新課程的各科,每課都有優質教學案例資源,各項活動也都有可以參考的教育案例課件資源。教育教學課件有周期性地根據情況更新,不斷提高課件的水平質量。

        我認為:通過教育教學案例課件的征集活動,這樣做有利發揮全國教師集體智慧,幫助中小學教師上好“新課程”的課;有利于在有限的條件下進行教師培訓。也有利于收集優質的教育資源,資源共享,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年輕教師更會極大地受益。這樣做地過程本身就是對教師們的培訓。選拔優秀教育教學教案例課件的過程,實際也調動了教師們教、學、研的內在積極性,挖掘了他們的智慧潛能。這樣優中選優的、范例多樣的教育教學案例課件凝聚全國教師的集體智慧,一定有很高的參考價值。最后還可以把同一課的若干個優秀教育資源的課件取其精華,進行整合。編輯出更優質的課件。

        通過教育教學案例課件的征集活動,不僅讓全國教師互相學習交流, 分享這個教育資源,幫助教師搞好教育、教學,促進全國教育均衡發展。也可以同時通過這個方式,發現人才,選拔人才。中央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可以制定適當的獎勵政策,對做教育教學案例課件有貢獻的單位、集體與個人予以獎勵。這樣就更可以調動教師們學習、教學和研修的積極性。

        第8篇:探究式學習教學案例范文

        【論文摘要】目前對教學案例和教育敘事尚無清晰明確的定義和區分,不利于研究的開展和寫作的規范。本文從目的意義、定義內涵、基本要素、共同點和不同之處等方面,對近年來受到教育界推崇的教學案例與教育敘事研究進行了較深入的辨析,對教師在撰寫教學案例和教育敘事研究時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人們認識水平的提高,教育研究者愈來愈強烈地認識到,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既不同于哲學,也不同于自然科學,那種滿足于理論思辨,或以經典自然科學為標準的研究方法難于把握復雜的教育現象。在此背景下,質的研究方法逐漸在教育研究中得以提倡,教學案例、教育敘事研究等質的研究方法得到教育研究者的廣泛認同,它的最大意義在于真正能使教師成為研究的主體,從根本上解決長期以來教育研究與教育行動分離、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脫節的狀況,從紛繁復雜的教育教學實踐中,探討與挖掘那些很難用理論推導或實驗數據來概括與抽象的內涵、意義與深層規律。它重視對教育教學過程中人的心理與情感活動的研究,重視行動與反思,反對不切實際的空談,主張“一例勝千言”,提供“樣板”與“范例”,提倡移植與借鑒,強調理論要來自于實踐、并接受實踐的檢驗與修正,只有在真實情境下能夠應用的理論才是有價值的。這也就是當前教學案例與教育敘事研究越來越受到推崇的原因。

        目前對于教學案例和教育敘事研究都沒有十分嚴格的界定,大多數教師甚至教育技術工作者都不知道兩者的準確定義和區別。筆者通過百度搜索檢索到含“教育敘事”關鍵詞的網頁160,000條,以“教學案例”為關鍵詞的網頁919,000條,以“教學案例+教育敘事”為關鍵詞的網頁16,900條;從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中檢索到從1979至2006年,以“教學案例”為關鍵詞的論文1940篇,以“教育敘事”為關鍵詞的論文168篇。通過對內容的初步分析,筆者發現存在三種情況:一種是不加區別、混為一談;一種是自說自話、大同小異;第三種是有所區別、但未進行系統比較。筆者認為:從本質上來說,教學案例與教育敘事都屬于同一類教育教學研究方法,即質的研究方法,是教育行動研究的具體表現形式之一,但又各有側重;教學案例與廣義的教育敘事中的一種類型——教學敘事比較接近。為寫作和研究方便起見,應加以區別和規范。本文將就兩者的異同之處進行辨析,以供廣大教師參考并就教于方家。

        一、什么是教學案例?

        案例一詞譯自英語“Case”,原意為狀態、情形、事例等。案例是一個實際情境的描述,在這個情境中,包含有一個或多個疑難問題,同時也可能包含有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

        案例應有如下幾個特征:案例是一個故事(事例)的講述;案例要有完整的情境和背景、情節和沖突、對問題的思考和解決過程;案例的敘述要具體、特殊;案例要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如情感、態度、動機、需要等;案例要有隱含的思想,案例描述的是實踐者的所思所想所為,都是具體的甚至細小的行為,但這些行為的背后都隱含著某種思想、信念和理論,等待讀者去解讀、品味和分享。案例如果沒有這種思想,只是一個平淡而膚淺的故事,就沒有教育意義。

        根據理查特(Ricahert,A.E.,1991)的定義:“教學案例描述的是教學實踐。它以豐富的敘述形式,向人們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師和學生的典型行為、思想、感情在內的故事。”[1]從這里可以看出,教學案例實際上包含了“教”與“學”兩方面實踐的記錄,它既是“教”的案例,也是“學”的案例。

        在教學案例所記錄的教學情境故事中,包含了某些教學疑難問題的解決過程與方法。這類案例的搜集必須事先實地作業,并從教學任務分析的目標出發,有意識地擇取有關信息,因此研究者自身的洞察力至關重要。

        從Internet網上搜索發現,“教學案例”一詞還常常被用作案例教學所采用的案例的統稱,案例教學中使用的案例,是指那些符合教學要求、能夠引起分析和思考、達到教學目的的故事性材料,如生活中具體的事例、病人的病情介紹、刑事案件的案情等,可以稱之為“用于教學的案例”,這與本文所指的專門描寫教學過程的“教學案例”是不同的。當然,描寫教學過程的教學案例也可以作為案例教學的材料。

        二、什么是教育敘事研究?

        敘事,就是“講故事”,原本是文學(特別是小說)的要素之一,它所獲得的是具體的事實性知識,而不是抽象的真理性知識,因此它長期以來被“科學的研究方法”所排斥。但是,后現代主義對“敘事”給予了新的解釋和強調,將之引入到社會科學研究之中。波爾克霍恩(Polkinghorne,1988)將敘事界定為人們從他們的經歷中獲得意義的過程。20世紀80年代加拿大的幾位課程學者將敘事研究作為教師的研究方法運用于教育領域,從而出現了教育敘事研究。簡單地說,教育敘事就是“講一個教育方面的故事”,教育敘事研究是在“講教育故事”的基礎上,通過對故事進行感悟和反思,來研究教育問題。抽象一點來說,教育敘事研究,就是研究者通過對有意義的校園生活、教育教學事件、教育教學實踐經驗的描述與分析,發掘或揭示內隱于這些生活、事件、經驗和行為背后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論和教育信念,從而發現教育的本質、規律和價值意義[2,3]。

        目前關于教育敘事的分類很多,也很不統一。比如有將教育敘事分為“真實的教育敘事”和“虛構的教育敘事”的;有將教育敘事分為“教學敘事、生活敘事和自傳敘事”的;有分為“調查的教育敘事、行動的教育敘事、虛構的教育敘事”的;還有分為“大敘事、小敘事”的。

        三、教學案例的基本要素

        1. 教學背景

        教學背景包括教學的基礎、條件、學情等方面的情況。教學基礎指前一個教學活動所完成的教學任務(如前一節課所學的知識及形成的能力),新的教學任務是在怎樣的知識、技能、能力基礎上進行的;教學條件主要是指教學設備和教學技術;學情是指學生的基本學習狀態,如班級學生的總體狀況、學習基礎、學習習慣、學習風氣等。

        2. 教學過程

        即教學實錄。它忠實地記錄整個教學活動的細節,包括顯性的教學行為和結果,還包括一些隱性的教學行為,即教師、學生的情感活動以及學生的思維反應等。后者是我們經常忽略的地方,比如,學生對某一教學結果作出會心的微笑反應,這樣的面部表情流露是瞬間的,但卻包含許多學習信息,可能具有重要的教學意義。課堂教學往往是具有某種結構的,應真實地記錄結構以及結構內的內容細節。

        3. 教師反思

        是指教學活動結束后,任教教師對自己的教學行為作出的自我評價性介紹。可以由教師自由地闡述自己的教學行為、結果、方法等,也可以由案例設計者提出有關問題,任教教師就這些問題闡述自己的觀點。教師反思反映了任教教師對教學活動的認識水平,是案例分析的重要對象。一些研究者還主張,教師反思中還應提出值得繼續探討的問題。

        4. 學生反饋

        這是目前大多數教學案例所缺少、而筆者特意強調的內容。它是指教學活動結束后,通過師生交談、問卷調查、學生學習心得體會等形式,所收集的學生對教學活動的認識與評價。從中可以得出大量的反映學習者心理活動和思想感情的信息,對研究教學過程、改進教學設計、提高學習質量非常必要。

        四、教學敘事研究的基本要素

        1. 故事背景

        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起因,但不必面面俱到,關鍵在于說明故事發生有何特別原因和條件。

        2. 情境描述

        每個教育敘事都必須有一個鮮明問題或矛盾。不能杜撰,但可以對實際情節進行選擇,凸現焦點。要有細節的描寫,描寫要生動、引人入勝。一般采取敘議結合,即先描述后分析,或夾敘夾議。

        3. 問題解決結果或效果

        問題或矛盾解決后的情形.可以用一句或幾句簡單的話進行描述。

        4. 反思或評析

        反思是指教師把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本身作為研究的對象,多角度地進行審視、深思、探究與評價,對教學教育行為的成功與失敗上升到理論層面進行分析。評析是從觀察者的角度對他人的教學敘事進行的分析和思考。

        五、教學案例與教育敘事研究的異同

        1.相同點

        教學案例與教育敘事研究都具有質的研究方法的基本特征,如自然情境性、自身工具性、情節性和反思性等。

        (1)自然情境性

        教學案例和教育敘事研究都是教師從教育實踐出發,從校園生活出發,從真實教學過程出發,從自然教育情境出發所進行的研究,這種研究的顯著特征在于“實”,它是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對實事、實情、實境和實際過程所作的記錄、觀察和探究,從而獲得對事實或事件的解釋性意見。教師平時要善于捕捉這些教育教學故事的“源文件”,只有“原汁原味”的教育教學事件才有特定的意義。

        (2)自身工具性

        大多數教學案例和教育敘事研究是研究者直接融入并成為主體的研究,研究者本人是研究的工具,他(她)通過自身長期在教育教學的實際生活體驗中,在與對象的直接互動與實際交往中,發生了各種生活故事和教育教學事件,對這些事件,教師(或學生、參與者)們通過觀察、分析、反思,而獲得一些見解或解釋性的意見,這就是行動者自身作為主體并直接介入其中的行動研究。 一些描寫他人的教育教學故事或與教育教學有關的虛構作品如教育小說、教育電影等不在本文的討論之列。

        (3)情節性

        案例和敘事不是記流水賬,而是記述有情節、有意義的相對完整的故事。通常有與所敘述的教育教學事件相關的具體人物、沖突和事件發展等情節。每個案例或敘事都包含一個或多個的“意外事件”或沖突,沖突可以是外部的,也可以是內在的。

        (4)反思性

        教學案例和教育敘事研究是一種反思性研究。教師在敘事中反思,在反思中深化對問題或事件的認識,在反思中提升原有的經驗,在反思中修正行動計劃,在反思中探尋事件或行為背后所隱含的意義、理念和思想。離開了反思,教學案例和敘事研究就會變成為敘事而敘事,就失去了它的目的和意義。

        2.相異點

        (1)目的不同

        教學案例是一種在先進教育理論與實際教學活動之間的“中間狀態”,是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的“樣本”和“范例”,它通過對在先進教學理論指導下的教學實踐進行觀察與反思,將理論與實踐有機地統一起來,在理論與實踐之間發揮“橋梁”作用,使專家“倡導的理論”(espoused theories)真正成為教師“采用的理論”(theories-in-use),目的在于用理論指導實踐、同時在實踐中檢驗和修正理論。而教育敘事研究則不拘泥于某種具體的理論,更強調回歸教育教學實踐本身,在日常生活和教育教學事件中,通過觀察與反思歸納出解釋性的見解與結論。

        (2)有無主題

        姜瑛俐認為:教學案例要有主題,而教育敘事研究可以只有問題沒有主題。主題是案例所要反映的核心理念和觀點,是案例的靈魂和精髓,問題是案例主題的支脈。寫案例首先要考慮這個案例所要反映的主題是什么,如是說明如何轉變后進生,還是強調怎樣啟發學生思維, 或者是介紹如何組織小組討論等等。主題像一條主線把案例故事串起來。案例主題要有指導意義,能引起大家對教育教學中帶普遍性,傾向性問題的關注,并能促使這些問題解決,不能只局限于個別情景或特殊問題[4]。

        (3)方法不同

        教育敘事研究采用的是“從實踐到解釋性見解”的自下而上的歸納法,而教學案例既有自下而上的歸納法,又有自上而下的演繹法,采用的是“理論-實踐-修正理論”的途徑。教育敘事更強調故事的自然情境性,一般沒有事先的安排與設計,主要是事后的感悟與反思;而教學案例事先往往要進行精心的設計與安排,事后要有系統的教師反思與學生反饋,帶有較濃厚的“研究”的味道,是一種“有血有肉”的理論。

        (4)范圍不同

        教育敘事的內容一般比教學案例要更加寬泛,可以涉及教育教學領域的方方面面。教育敘事所敘之事大都是日常生活中的教育事件,這些看似平淡的教育故事蘊含了豐富的內涵,教育敘事研究正是要多角度、多維度地去體會、去挖掘這些教育故事的內涵,因而其所獲得的信息具有豐富性與情境性,但它不能用作評價標準,不可作為推論的前提或基礎。相比之下,教學案例一般局限在具體教學的范圍,由于有事先的設計與一定的條件控制,因而更有典型性與代表性。

        (5)文體與結構差異

        教育敘事研究對文體的要求不太嚴格,也沒有比較明確的格式與規范,只要具有某些基本要素就行了。教學案例雖然目前也沒有統一的格式與規范,但相對教育敘事來說,還是要嚴格一些,結構要求越完整越好。教育敘事更強調可讀性、故事性,而教學案例雖也要求有可讀性,但更強調邏輯性、規范性。例如,對背景的描述,教育敘事側重于時間、地點、人物與場景,而教學案例則側重于描述教學的基礎、條件、學情等方面的情況;反思方面,教育敘事研究側重于感悟,教學案例則強調理性分析,而且還要提出值得進一步探討的問題;寫作手法上,教育敘事常采取夾敘夾議,教學案例則大多是先敘述再集中分析。

        總之,教學案例與教育敘事研究報告雖比較相近,但仍有多方面區別,研究者不可不細加辨析。

        參考文獻

        [1] 鄭金洲.案例教學指南.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2] 邱瑜.“教育科研方法的新取向──教育敘事研究”.中小學管理,2003(9):11-13

        第9篇:探究式學習教學案例范文

        關鍵詞:品德與社會;小學生;案例教學法;興趣;效果;能力

        所謂案例教學法,是指教師在總體把握教學主要內容的基礎上,適當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嵌入特定的教學案例,以此達到優化課堂教學效果良好目的的一種先進教學方法。以下,筆者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經驗,就案例教學法在小學品德與社會學科教學中的運用優勢展開初步的分析c探討。

        一、案例教學法的合理運用能調動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階段的學生性格活潑好動,向往直觀、形象的外界事物,對其有著較強的探究興趣及積極性,但與此同時,他們自身的學習注意力也較容易渙散,維持的有效時間非常短,這就導致了課堂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考慮到小學生的這一主觀學習特征,筆者在自身的品德與社會學科教學中就有意識地采用了案例教學法,即在展開具體知識點教學活動之前,率先為學生呈現一定的學習案例。例如,在教學“文化采風 禮儀中的文化”這一知識點時,筆者就為學生出示了如下的教學案例。

        教學案例一:美國人在接受禮物時傾向于在送禮者面前當場打開禮物,并對其致謝,以此讓對方感受到自己是真心喜歡這一份禮物。但是,大多數中國人都不會當面拆開禮物,因為在他們看來,這是一種極其不尊重送禮者的行為表現。

        教學案例二:面食是中國人的一大主食,我們在吃面條時會直接用筷子,甚至是端起碗大口大口地吃。但是在大多數西方國家中,人們通常會用叉子將面條卷起來再吃,而且無論是端起碗還是吃面條時發出“哧溜哧溜”的聲音都會被認為是極其不禮貌的用餐行為。

        在筆者陳述案例的過程中,學生非常好奇,紛紛發出“原來同一件事、同一種行為在不同的國家中有著如此截然不同的含義”等類似的感嘆。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們此時的注意力最為集中,學習興趣及探究熱情最為強烈。在此基礎上,筆者趁勢說明“不同的國家有著各自獨特的禮儀文化”這一學習主題,學生便能以更加飽滿、熱情的姿態持續投入到這一具體知識點的學習活動之中,從而將借助案例教學法誘發學生產生學習動機,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案例教學法的合理運用能優化小學生的學習效果

        小學階段學生的學習活動多依賴于直觀化的思維思考方式,因此,他們在理解某些知識點時存在著較大的難度,大大影響了其最終的實際學習效果。

        而要想真正達到上述目標,案例教學法的合理運用不失為一種突破方向。筆者自身的教學實踐就可以充分證明這一點。如,在學習“科技帶給我們什么”這一內容時涉及一個重要的知識點――科技在帶給現代生活諸多便利的同時,也產生了許多嚴重的危害。在之前的教學過程中,筆者多將上述知識點死板地直接灌輸給學生,學生雖然能短時期內能對其進行一五一十地機械記憶,但時間一長,便很容易遺忘,教學質量不容樂觀。鑒于此種情況,筆者適當將案例教學法運用到了課堂教學活動之中,并向學生提供了如下三組真實的案例。

        案例一:小學生張華在學習生活中靈活運用了電腦技術,如用電腦在網絡上搜集相關的學習資料,利用QQ、微信等向老師詢問一些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難題,這些都使他的學習成績顯著提升;另一小學生李亮卻是經常用電腦玩網絡游戲,經常逃課跑去網吧。由于沉迷于網絡游戲之中,李亮對學習逐漸失去了興趣,成績也有原來的名列前茅滑至班級后幾名。

        案例二:伴隨著科技的發展,汽車技術越來越先進,截至2015年,我國的機動車總數量高達2.79億輛,這都為人們的日常出行帶來了極大的方便。但同時,大批量汽車行駛過程中排放出的油煙,也使得空氣質量嚴重下降,致使經常出現“霧霾”這一頑固的空氣問題。

        上述兩個案例都是小學階段學生日常社會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實際例子,有著自身的獨特認識與看法。如此,借助案例就使得學生對“科學技術是一把雙刃劍,有利也有弊”這一內容產生了更為深刻的認知與體驗,從而真正取得一舉多得的良好課堂教學效果。

        三、案例教學法的合理運用能發展小學生的學習能力

        筆者認為,在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中向學生展示與學習內容密切相關的教學案例,并以此為基礎設置具有一定難度的疑難問題供學生進行自主討論,有利于促進學生包括自主探究學習能力、問題分析能力及問題解決能力等在內的多重學習能力的良好進步與發展。如,在學習“健康文明的休閑生活”這章內容時,筆者就特意為學生補充了如下的案例:據相關媒體報道,小學生之中相當一部分人熱衷于購買所謂的“有獎卡片”,該卡片的“中獎規則”具體為:若是能在卡片中刮出特定的漢字就能到“中獎”,并領到特定的獎品。在采訪中,不少學生紛紛表示購買這種“有獎卡片”的動機在于“碰碰運氣”,甚至有學生表示他們會將大多數零花錢花費在其中。請以小組為單位共同探討:上述“有獎卡片”是否屬于健康文明的休閑娛樂方式?長期沉迷于其中會對我們青少年學生帶來哪些消極的不利印象?

        上述生活化特征充足的教學案例使學生的參與興趣及討論積極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激發與調動,他們紛紛自覺且主動地投入到小組課堂討論活動之中。如此,在討論活動之中,不僅很好地培養、鍛煉與發展了學生的問題發現能力、分析能力及解決能力,使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有效的進步與發展,除此之外,更是使他們對之前課堂所學的理論知識進行了最大限度的靈活實踐運用。綜合上述兩點來看,案例教學法的合理運用能切實起到鍛煉、發展小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良好目的。

        案例教學法既是創新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模式的一種有效手段,更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優化其學習效果、促進其自主探究學習能力得到切實進步與發展的重要教學途徑。為此,我們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師在自身的實踐活動中應當結合實際情況,對案例教學法進行靈活而科學的運用,此舉將真正推動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學科教學的更好發展與顯著進步。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精品国产污网站在线看 | 亚洲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不卡 | 日韩欧美亚洲精品少妇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蜜月a | 亚洲第一精品视频观看 | 一级中文字幕免费乱码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