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大學生網絡安全重要性范文

        大學生網絡安全重要性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大學生網絡安全重要性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大學生網絡安全重要性

        第1篇:大學生網絡安全重要性范文

        眾觀國外網絡安全意識培養與教育的各項規劃和措施,我國網絡安全意識培養的還處于起步階段,缺乏具體的教育培養模式和實施措施。2014年2月27日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的成立將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及軍事等各個領域的網絡安全和信息化作為國家安全未來發展的目標之一,也開啟了推動國家網絡安全和信息化法治建設,增強網絡安全保障能力的里程碑。全國各地不斷開展強化國民網絡安全意識的主題教育活動,如北京確立網絡安全日、國際網絡安全大會召開、中國互聯網安全大會、全國各大企業開展的網絡安全論壇、全國各大高校申辦的網絡安全新專業等一系列的措施都已經展現出我國在大力提升全民對網絡安全的認識,努力提高全民網絡安全意識的培養。為了更好的推動全民網絡安全意識提升,我校在2014年首設網絡安全與執法專業,此前我們的專業培養目標是網絡安全與計算機犯罪偵查方向,多年的教學理念使得我們在開展相關專業學生教學過程中,為培養對象探索一種基本專業課程體系教育為核心引導的網絡安全意識培養模式,進一步深化專業大學生網絡安全意識的強化與養成,提升專業大學生的網絡安全意識的思維,同時對于創新相關專業的學生培養模式引出新內容新思路。

        2高校大學生網絡安全意識培養的重要意義

        許多的調查數據表明,網絡安全問題大多都是由于管理措施不力、安全配置不正確等網絡安全意識不強的原因誘發,在多數情況下網絡安全問題已經不再是技術難題而是安全意識問題。例如:很多個人網絡用戶使用的網絡虛擬身份的密碼設置安全系數過低,個人信息不慎重,網絡瀏覽痕跡不清除不處理等基本網絡安全保護意識缺乏。一個只認為管理和技術就可以安全實現網絡安全的人不會在思想上意識到網絡安全的重要性,也就無法樹立牢固的網絡安全意識。而網絡安全意識的培養與強化能夠緩解和避免網絡使用過程中安全威脅、安全隱患給人們社會生活帶來的不利影響。高校大學生是網民別的一類群體,他們獲取知識信息量大且要求較高,作為年輕人,其貼近時尚,追求新事物,學習新科技,掌握新手段,領悟新知識都十分迅速,同時也是培養個人意識形態與習慣的最好階段,高校大學生是未來國家網絡安全建設的主力軍,也是未來網絡信息的管理者與使用者,強化和提升高校大學生網絡安全意識培養,提高高校大學生網絡安全技能,會使得很多的高校大學生在步入社會后已經掌握了網絡虛擬社會中的安全防范方法,擁有網絡安全意識習慣,對于保護個人、企業、事業和國家的安全都有著十分必要的意義。

        3依托專業課程提高大學生網絡安全意識

        3.1專業課程是大學生教學體系中的核心重要內容

        很多的高校開展教學過程中已經依據自身的培養目標建立了完善的教學體系,我校多年來已經形成了有著自身特色的教學模式,并針對各個專業制定了相應的培養方案,大多數專業的教學模式主要分為公共必修、法律知識、警務技能、學科基礎、專業課程、實踐教學等多個模塊。其中專業課程是各系部根據行業對人才能力標準的要求選擇開設的課程,這些專業課程的教學是專業人才培養的核心。隨著近年來國際上眾多國家對網絡安全及其相關建設的重視,我們國家也更加進一步提出了加強“網絡強國”建設的目標,與此同時開展全方位的制度、技術、文化、設施、人才等方面任務的實施。這為我國高等院校特別是對于院校中相關專業的發展也提出了明確的發展方面。公安信息系是我校成立十多年系部,多年來一直設立網絡安全與計算機犯罪偵查專業,2014新設本科專業網絡安全與執法,專業教學要培養能在公安機關網絡安全保衛部門及相關領域從事與預防網絡犯罪、控制網絡犯罪和處置網絡犯罪相關的執法工作的應用型公安專門實戰人才。在制定這些專業學生的培養計劃時我們設立了《惡意代碼分析與防范》、《網絡安全技術與防范》、《信息網絡安全管理與監察》等專業核心課程,這些專業課程的設立、教學內容的選擇、教學方法的實施不僅培養了大學生理論知識和實踐實訓能力等專業能力,同時也為加強大學生網絡安全意識的養成奠定了基礎。其中《網絡安全技術與防范》是專業培養方案中的重要核心專業課程,其在實現學生素能培養方面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多年來教學目標定位以掌握網絡安全相關技術為主線,強調實踐應用型技能素質培養,在一定程度對于網絡安全意識培養重視不夠。為更好的依托專業課程教學過程強化大學生網絡安全意識,培養大學生網絡安全優質習慣,我們將針對培養對象制定培養目標,不斷努力探索提高大學生網絡安全意識的方法與措施。

        3.2依托專業課程提高大學生網絡安全意識的方法

        網絡安全意識的培養是體系化過程,教師要依托專業課程這一核心,加之課余時間開展一系列其它形式的活動,達到提高大學生網絡安全意識的目標。目標完成的主要方法以下三個方面。

        (1)在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由淺入深的強化網絡安全意識提高大學生網絡安全意識有效的方法是將教育內容納入學校所授課程中,其中《網絡安全技術與防范》、《惡意代碼分析與防范》等專業課程的教學過程一般分為理論教學內容和實訓教學內容,授課過程中主要要求學生掌握網絡安全相關技術理論知識外,在實訓操作環節注重技術實際應用的理解和訓練,通過理論講授教學與實訓操作訓練相結合把難于理解的技術理論知識在實訓操作訓練過程中加深理解,從而通過整個教學環節由淺入深的強化網絡安全意識。比如,我們在給學習講解計算機操作系統策略篇配置過程上賬戶策略時,不但要求學習學習、理解和掌握賬戶策略在配置與使用在保護計算機系統安全體系中的重要地位,還要讓學生真正理解“密碼必須復合復雜性要求”或“賬戶鎖定閾值”等內涵內容在實際應用中的重要意義和主要做法。

        (2)針對學生興趣加強宣傳,組織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教育宣傳活動的展開是擴大大學生網絡安全意識教育受眾面的最佳途徑。一是開展專題講座;專題講座可以由學校相關管理部門組織,騁請校外或行業相關領域的專家主講,以網絡安全前沿動態、技術以及網絡安全方面的精彩事件或案例,并結合最新發展的網絡安全技術、工具使用、網絡應用等方面知識開展專題式教育。二是開展網絡安全知識、技能及意識普及活動,依據主題活動目標,通過問卷訪問、演講、海報、游戲、競賽等多種多樣的形式提升大學生網絡安全意識。三是設立網絡安全學習專題的網站,網站建立是新媒體形態下知識傳播的良好方式,網站中通過文字、圖片、視頻等多種形式除了展示網絡安全事件、普及知識,還可以介紹新技術、新動態,網絡安全學習專題網站不僅給建立、維護網站的學生提供學習的機會,同時也給廣大同學了解網絡安全新事物,學習網絡安全知識搭建了平臺。

        (3)組織學生參加網絡安全技能大賽全國很多高校或單位積極組織形式多樣的網絡安全技能大賽,如單兵挑戰賽、分組對抗賽,這些是很多高校大學生都希望踴躍參加的一種課外網絡安全類科技活動。通過組織在校學生參加全國范圍或省內各地高校大學生展開的網絡安全技能大賽的過程,遴選、訓練、指導參賽學生,在參加技能比賽的過程中能夠培養高校大學生的實踐創新意識、動手操作能力、團隊協作精神、網絡安全技能等多方面素養。這些不僅能夠推動高等院校網絡安全專業學科體制和課程內容的改革,加強網絡安全實踐類課程體系建設,對于推動高等院校實施素質教育,培養網絡安全類專業技能人才,積極響應國家網絡安全重點發展的戰略規劃起到重要的作用。

        (4)成立網絡安全學生社團學生成立網絡安全社團是在課堂之外有組織的一種開展教育群體性教育活動的基礎,在社團中可以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如網絡安全知識研討;組織網絡安全知識競賽;開展校園內網絡安全知識調查;參加國家、省部級等相關部門、院校組織的網絡安全大賽等多種多樣的內容與形式,進一步培養大學生的網絡安全意識,提高學生網絡安全技能。網絡安全學生社團是學生組織的團體性組織,不同年級不同專業的學生都能參與,同學們加入一個團隊,集思廣義,深入討論。不但能加大學生學習研究的興趣,而且能夠擴大網絡安全意識養成的受眾面,讓網絡安全知識以快樂而又自然的方式在大學生活中傳播。

        4結論

        第2篇:大學生網絡安全重要性范文

        關鍵詞:大學生;網絡素養教育;互聯網;途徑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16-0023-01

        隨著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大學生“觸網”的比例遠高于社會其他群體。在網絡飛速發展的今天,其海量的信息滲透到大學生的日常生活中。網絡改變了大學生的思維方式和生活習慣,在帶來便利的同時,負面的影響也接踵而來。因此,提高大學生的網絡素養顯得尤為重要。

        一、移動互聯網時代大學生網絡素養現狀

        首先,網絡使用的知識技能及運用能力不足。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智能手機的普及使大學生機不離手,使用率非常高,但這并不代表其具有一定的網絡知識和運用能力。有調查表明,大學生上網的主要目的是娛樂、聊天和購物等,對于利用網絡學習及制作媒體作品的能力還較差,甚至有的大學生連基本的office軟件都不能很好地使用。其次,對網絡信息的分析和評價的思維能力不足。網絡信息最大的特點在于開放性,大學生處在心智并不成熟的時期,有時不能很好地對網絡信息進行客觀評價,甚至產生一些負面影響。曾有資料顯示,部分大學生遇事更信微博,信任度高于新聞聯播。再次,網絡溝通交往中的法理與倫理道德修養的缺失。網絡的虛擬性,使網絡內容較少受到約束,容易陷入“反正沒人認識我”的無主體虛擬狀態,造成傳統道德觀念與修養的缺失。微博、微信的出現,使得一些重大事件得以快速傳播。大學生對于一些熱點事件敢于質疑、表達,但因閱歷較淺,法律意識淡,有時可能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響。

        二、大學生網絡素養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首先,提高網絡素養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移動互聯網的迅猛發展,信息化技術在各方面的應用,使得網絡素養成為當今社會評價人才素質的一項重要指標。在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具備一定的網絡信息知識和運用能力,是時代對人們的要求。作為當代大學生,要想成為高素質人才,適應社會的發展,提高網絡素養是必修之課。其次,提高網絡素養是大學生自身發展必然要求。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要求大學生必須成為“一專多能”復合型人才。網絡社會的發展,不僅只是需要人們利用網絡改變自己的生活,如網購、娛樂、通訊,同時還需要學會利用網絡資源不斷提升自己,終身學習。同時,具備各類信息的辨別和分析能力,能在紛繁復雜的信息中分清事實,堅持正確的價值觀,不在五光十色的虛擬世界迷失自己。

        三、移動互聯網時代大學生網絡素養教育的對策

        21世紀被稱為網絡時代,是人與網絡共生共存的時代,網絡素養是這個時代的人所必備的一種素養。首先,高校要重視大學生的網絡素質教育,搞好校園網絡建設。一是網絡素質教育走進課堂。作為高校,要重視網絡素質教育,將網絡基礎知識教育和思政教育中的網絡素質和安全教育融為一體,構建一門獨立的課程。它的教學內容,不能停留在以往的技術運用和單純的思想教育層面,而要根據網絡技術發展狀況及隨時出現的一些社會熱點問題,及時調整,合理增減,有重點地圍繞網絡素養教育目標進行教學。同時,改進教學方法,盡可能利用競技比賽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二是做好校園網絡建設。校園網不僅是學校網上辦公的場所,更應該成為大學生網絡素質教育的基地。校園網除了完成教學任務外,還應滿足大學生交流的心理需求。可在校園網上建立一些論壇,教師和學生可以成為不同板塊的版主,這樣教師既可以及時了解大學生的心理狀況,掌握導向的主動權,傳播正能量,也可以使學生參與其中,提高思想認識,不至于在網絡中迷失方向、迷失自我。三是發揮校園文化活動的積極作用。大學生一般都住校,校園文化活動的多樣化,為大學生網絡素質的提升提供了舞臺,如可以開展網絡安全知識、網絡設計大賽甚至競技游戲大賽,將沉迷于網吧網游的學生拉回到校園。其次,大學生要提高自我約束、自我保護能力。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迅速發展,智能手機的普及,多彩的網絡改變了大學生的生活,對大學生具有很強的誘惑力,甚至出現“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我在你身邊,你在看手機”的怪象。一些學生在虛擬世界無法自拔,甚至對現實中交往產生恐懼,對網絡形成一種依賴心理,產生大學生網絡成癮問題。因此,提高大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增強自我約束能力,養成良好的使用網絡習慣,對提升大學生網絡素養具有重要意義。與此同時,還要加強網絡信息批判能力和提高安全防范能力,自覺抵制外來低俗、不良文化影響,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網絡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四、結束語

        大學生作為移動互聯網的主要受眾群體之一,其網絡素養的養成已經成為高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內容。面對新的形勢,高校要因勢利導,以正能量驅散網絡負能量,對大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不斷提升大學生的網絡素養,培養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劉修敏.網絡素養教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領域[J].浙江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03).

        第3篇:大學生網絡安全重要性范文

        大學生信息安全行為養成具有重要意義,是國家安全戰略發展的需要,社會培養數字公民的需要,是高校安全教育和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基于實證調研,提出大學生信息安全行為養成路徑:一是樹立正確的網絡安全意識,加強個人信息安全意識與國家安全意識的融合;二是加強法律知識普及教育、道德意識培養,預防故意違規的信息安全行為;三是促進個人信息能力提升,強化被動、引導隨意的信息安全行為;四是做好網絡公民培養,提倡可控、鼓勵建設性的信息安全行為養成。

        【關鍵詞】

        大學生信息安全行為養成路徑網絡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項目】

        本文系2016年度華東師范大學輔導員課題資助項目“‘數字原生代’大學生信息安全行為養成教育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前言

        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和互聯網設備的更新迭代帶來了信息的快速傳播,無論是一個狀態的,還是一次信息的轉發和評論,都會留下“痕跡”,瞬間可拷貝,即時就能大面積傳播。作為龐大的互聯網使用群體,大學生是國家未來的希望,是否能養成良好的信息安全行為習慣至關重要。本文基于數字化背景,通過對現有文獻的理解和剖析,論證大學生信息安全行為養成的時代價值,結合對全國大學生群體進行實證調研,收集和分析反映大學生信息安全行為群體特征的數據,基于認知行為理論、動機相關理論,分別從網絡安全意識樹立、法律道德知識教育、個人信息能力提升、網絡公民培養等四個層面理性探討大學生信息安全行為養成教育的有效路徑。

        一、大學生信息安全行為養成的重要意義

        “養成教育”是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教育,包括正確行為的指導,良好習慣的訓練及語言習慣、思維方式的培養。大學生信息安全行為養成,就是在信息數字化背景下,加強和培養大學生信息安全意識,提升其信息處理能力,使信息安全行為要求成為自覺、穩定的行為習慣,信息安全規范內化為自身的思想道德素養。

        (一)大學生信息安全行為養成是國家安全戰略發展的需要

        信息安全是進入20世紀末特別是21世紀初以來人類所共同面臨的日益突出的安全問題。①信息安全關乎國家安全戰略發展,指出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對一個國家很多領域都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國家安全,人人有責。作為社會主義事業未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提升信息安全意識,養成良好的信息安全行為責無旁貸。加強大學生信息安全行為養成,是國家安全戰略成功的需要。

        (二)大學生信息安全行為養成是高校安全教育的需要

        移動互聯網時代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多樣化審視視角和展示平臺,我們能夠更加便利地接觸到海量多樣的資訊,但也暗藏許多隱憂。首先,網絡詐騙、信息泄露等事件頻繁發生。不少大學生看上了互聯網金融“先消費,后付款”的美好條件,卻掉入“高費貸”陷阱而投訴無門。其次,海量信息真偽難辨、良莠不齊。大學生網絡交友被騙財騙色例子屢見不鮮,通過網絡相關金融易或網上求職而發生的騙局數不勝數,給當事人乃至整個家庭都帶來巨大的傷害。以上由網絡安全引發的事件頻頻發生,給高校大學生安全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戰和要求。

        (三)大學生信息安全行為養成是高校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

        作為與手機網絡科技發展共成長的一代,大學生的行為方式潛移默化的受“屏幕”影響,他們利用網絡收發電郵、查閱資料、即時通訊、休閑娛樂等,用現有的信息技術來擴充自己的知識、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擴展自己的交際圈。E-身份②于大學生而言極具誘惑力,網絡能立即滿足幻想,也保證匿名,會鼓勵人們做出更自私、更魯莽的行為;在網絡上,我們可以重新創造自己,也有充分的自由,任意進行平常在陽光下會理智克制的某些事情。網絡媒介所扮演的“雙刃劍”角色逐步顯現,搞好新形勢下的大學生信息安全行為養成教育既是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需要,也是高校有效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

        (四)大學生信息安全行為養成是培養數字公民的需要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明確提出要加強公民意識的培育。信息時代公民意識的培育,可以理解為數字公民的培養。在社會信息化不斷深入的背景下,大學生長期活躍在微博、論壇、網評等社交媒介中,可以更廣泛、便捷、靈活地關心國家大事。但線上輿論中也會隱藏著一些過激情緒以及“”的苗頭和傾向,通過一些幕后推手的控制,很容易誘發網絡上的“”,從而違背大學生線上參政議政的初衷。加強大學生信息安全行為養成,實現大學生在數字時代享有“線上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在信息安全意識的支配下,發表合適的評論,做出法律允許、符合道德的行為,線上線下共同維護國家利益。

        二、大學生信息安全行為養成的理論依據

        當前,網絡環境復雜多變,互聯網設備更新迅速,規范大學生上網行為、促進信息安全行為習慣的養成是大學生信息安全教育的極大訴求。由于個體的上網行為和信息安全行為習慣并非與生俱來,具有極大可塑性,因此行為養成教育能夠使大學生具備可控的信息安全行為和形成具有良好信息處理能力。大學生信息安全行為養成教育就是培養大學生良好的信息安全行為習慣的教育,是大學生信息安全認識教育的延續和深化。大學生良好的信息安全行為習慣是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重要組成因素。行為是行動的一種方式,是一個人的所作所為。大學生的信息行為不是無緣無故發生的,而是有一定的起因,受動機激勵,有明確的目標指向。習慣則是一種穩固的動力定型。大學生信息安全行為習慣的養成,通過信息安全意識教育,經由感性實踐體驗——理性認知肯定——理性指導下行為實踐養成。該行為習慣養成過程是需要在制度規范中強制完成的,并隨之形成正確的信息安全行為觀念。行為養成的同時促使大學生應用信息安全觀念調節自身的信息需求和矯正不安全的信息行為,從而自覺地履行信息安全法制規范。經過反復的行為實踐,養成自覺的信息安全行為習慣。因此,大學生信息安全行為習慣養成具有實踐性、適應性、反復性和強制性的特點。大學生信息安全行為養成教育同時需符合一般的心理過程和學習規律。個體心理過程包含知情意三個部分,具體為認識過程、情緒情感過程和意志過程③認知心理學進一步指出,人的情感和行為受他們對事件的知覺影響,這種影響不是取決于他個人的感覺而是取決于人們自身構筑的情境。④也就是說,人們的感受和行為取決于人們對情境的解釋,與情境本身無關。此外,在學習情景中所涉及的真實物體和事件的認識會受到人們先前知識經驗的影響。⑤在諸多經典文獻中提到最多的用戶信息安全行為關鍵影響因素是網絡安全意識。大多文獻普遍認為,在用戶面對客觀存在的風險缺乏必要的反應情境下,要求用戶主動采取相應的信息安全保護措施,是違背意識決定行為這一客觀規律的。⑥意識是神經網絡(與意識密切相關)通過允許更多的知識資源去參與內在決策,來協助實現將表征內化的過程。意識是提取、傳播和交流信息以及進行整體協調和控制的工具。⑦個體的感受和行為取決于人們對事件的看法,而對事件的解釋和看法由意識控制。因此在開展大學生信息安全行為養成的過程中應當充分關注網絡安全意識的樹立。大學生信息安全行為要真正“內化于心外化于行”,首先需要促使大學生意識到信息安全行為養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只有在情感上意識到需要投入行為實踐,主動辨別“隨意行為”的合法性,確定安全的行為養成目標,剔除不合法的“隨意行為”,產生新的有效的信息安全行為,通過內外部的刺激,使新行為能夠持續重復發生直到行為自動化,才能形成良好的信息安全行為習慣和正確的信息安全觀。其次,建立一個鞏固和發展內化的過程,注重將思想上的“認知”和現實中的“踐行”并舉同行,讓學生在構建積累信息安全知識的同時付諸實踐,將信息安全的隨意行為和被動的行為轉化為固定的可控的信息安全行為。一方面,促進大學生將習得的信息安全知識和技能在日常學習、生活、工作中踐行;另一方面,使學生在踐行中領悟知識內涵,感受信息安全行為養成對生活帶來的改善。通過“認知”和“實踐”相輔相成,將行為養成教育的效果最大化,使得大學生養成健康良好的信息安全行為習慣,并內化為長期穩定的行為方式。最后,在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基礎上,培養和引導大學生以信息安全觀為指導,形成具有創造性和建設性的信息安全行為。

        三、大學生信息安全行為養成的有效路徑

        根據調查,有65.94%的大學生通過電視、網絡媒體等了解網絡安全知識,43.62%的大學生是通過學校輔導員老師的提醒獲得相關知識,可見網絡媒體是大學生信息安全行為養成的主要載體,輔導員隊伍是大學生信息安全行為養成的重要力量。由于用戶信息安全行為是復雜動態的,具有多樣性和差異性等特點,因此以網絡媒體為主,其他媒體為輔,依托高校學工部門和輔導員隊伍,多維并舉,分別從意識加強、法律制度培養、個人信息能力提升、網絡公民培養等開展諸多干預措施,實現大學生信息安全行為養成。

        (一)樹立正確的網絡安全意識,加強個人信息安全意識與國家安全意識的融合

        第一,樹立正確的網絡安全意識。大學生在享受網絡中各種免費福利誘惑的同時,表現出信息安全意識薄弱,個人隱私信息保護不夠,互聯網行為習慣不良。如不經常更換登錄密碼、不安全網上支付行為(80%),在使用QQ、微信等即時通信工具時在朋友圈曬含個人隱私的信息(46.81%),甚至發送含個人身份證號碼、銀行卡號等關鍵性的信息(9.40%)。引導大學生正確對待網絡信息安全問題,進一步加強網絡安全意識,注意保護個人隱私信息,是信息安全行為養成的前提。此外,大學生需要形成良好的聯網行為習慣。比如,養成使用和定期更換密碼的習慣;聯網時涉及填寫個人信息、網絡金融交易的,要仔細檢查分辨,杜絕不安全支付;在新媒體朋友圈中曬照片曬、發個人動態的時候要注意保護自身的隱私信息不泄露。第二,加強個人信息安全意識與國家安全意識的融合。近年來從多次政府工作報告,到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成立,再到將每年4月15日確定為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都表明國家高度重視和關注信息安全和網絡空間安全。我們在調查中也發現,大學生對于有明顯損害黨和國家利益相關消息,表現出較好的態度和一定的國家安全意識。大學生看了有損或者詆毀黨和國家利益相關消息會覺得反感(49.33%),會采取直接忽略、取消關注或者屏蔽好友、對公眾號進行投訴、對轉發的朋友進行友善提醒等行為。因此,在大學生信息安全行為養成教育中應當加強大學生個人信息安全意識與國家安全意識的融合,發揮大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如通過組織學生參觀國家安全教育實踐基地,開展國家安全與個人信息安全行為養成關系的辯論賽等手段,將國家信息安全、網絡空間安全意識教育融入到個人信息安全意識教育中,促使大學生以理性的國家安全觀來指導信息更新行為。

        (二)加強法律知識普及、道德意識培養,預防故意違規信息安全行為

        第一,加強相關法律宣傳教育,規范個人信息安全行為。自1994年-2006年,我國出臺信息安全法的相關法規主要有八部⑧,但調查顯示,97.31%的大學生不熟悉我國網絡安全相關法律,大學生對信息安全相關法規的了解比較欠缺。信息安全行為養成和信息安全觀的形成需要法制規范作為保障。高校要利用網絡媒介優勢,選擇有針對性和實用性的內容與有時效性和創新性的方式結合起來,通過典型案例圖片和視頻,加深大學生對信息安全隱患和危險的警覺性、敏感性,使大學生對信息安全概念轉化為具有能動性的自覺的信息安全觀,從而理性規約大學生網絡行為。第二,營造線上道德輿論氛圍,預防網上違規行為萌芽。在“大學生對使用網絡上的相關文字、圖片等信息的理解”調查中發現,“認為隨意粘貼復制網絡上的信息不可取,有剽竊嫌疑”的大學生占到21.48%,34.06%在復制粘貼時候,會有意識的標注該信息出處和來源,還有將近一半的人選擇了“非常方便,復制粘貼就能用”或“我認為只要將網絡上的信息進行適當的修改和完善,那就是我的成果”。網絡的匿名性給線上活動提供了足夠的自由,但會滋生自私、魯莽的行為。線下道德約束、社會契約節制在線上明顯削弱,需要全社會營造濃厚的道德輿論氛圍以及強烈的褒貶力量促進線上道德感的形成,從而約束“信馬由韁”的互聯網行為,培養大學生網絡責任意識、道德倫理意識、自律意識和安全意識,使他們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優良的網絡道德品質。如制定網上道德公約,倡議網民自覺遵守網絡道德規范,拒絕剽竊、倡議誠信,防止網上不道德行為的萌芽和發生。

        (三)提升大學生信息處理能力,強化被動、引導隨意的信息安全行為

        在大學生參與信息更新偏好的調查中,我們發現44.13%的大學生在網絡中更新傳播信息并不關注信息機構,只要內容感興趣,就在朋友圈內分享、轉發,有20%的大學會轉發名人或親朋好友轉發的信息,大學生在實際的網絡信息傳播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主觀性、隨意性和不穩定性。高校需要注重培養和提升大學生對于網絡信息的選擇、篩選和加工能力。這一方面需要高校加強信息安全行為知識教育,另一方面需要大學生注重個人信息處理能力的提升。第一,加強信息安全行為知識教育。被動、隨意的信息安全行為表現為在日常工作中很多行為主觀上并非有意為之,但由于缺乏信息安全行為相關的知識和技能,在互聯網過程中對于網絡傳播信息篩查不慎,會造成個人安全乃至國家安全受到威脅。獲取信息安全行為相關的知識和技能,是大學生信息處理能力提升的基礎。可以采用線下通報欄、簡報或板報,線上警示案例微信推送等方式,對大學生進行相關知識的普及和教育。對由信息安全引發的事故原因、特點和規律及時地通過各種方式傳達給學生,增強學生的防范意識,提高大學生的安全防范能力。第二,提升個人信息處理能力。除了信息安全相關知識和技能的基本儲備,大學生需要有意識加強與信息安全相關的思維能力的訓練,對已經發生的與信息安全相關的事件進行思考,分析發生原因,探尋發展規律,從而實現對可能發生的信息安全事件的推測和預判。如在信息安全案例分享中,同時要注意加強大學生與信息安全相關的思維能力的訓練,讓學生從真實的事件中去認識和辨別信息安全行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進一步激發大學生潛在的分析能力、推測能力和判斷能力,提升規避風險的能力,防患未然。

        (四)做好網絡公民培養,提倡可控、鼓勵建設性的信息安全行為養成

        調查顯示,大學生在線時間較長,有近80%的大學生平均每天花在網絡上的時間在3個小時以上,甚至有近10%的大學生平均每天在線的時間8小時以上。此外,大學生上網需求比較多樣化,以休閑娛樂(86.58%)、獲取信息(83.05%)、學習知識(55.70%)、加強交流(45.64%)為主,還有少部分大學生上網是為了跟隨潮流(19.97%)、逃避現實等(4.87%)。顯然,登錄上線已成為大學生每天必不可少的儀式,線上線下切換中,我們不知不覺已經有了雙重的身份。在現實生活中,做遵紀守法的公民意識已經深入人心,但在網絡世界里同樣需要做到文明守法,做合格公民,需要遵守網上文明公約,主動維護網絡秩序,懂得自我保護,善于使用網絡但不沉迷于網絡。可控的信息安全行為是網絡公民培養的基礎,建設性的信息安全行為是網絡公民活力的源泉。高校在日常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注意挖掘發現已經形成的穩定的信息安全行為和信息安全行為觀念的大學生,樹立榜樣,引導學生了解自身的社會責任,形成良好氛圍,帶動被動、消極信息安全行為的大學生群體向循規、主動信息安全行為方向發展。此外,提倡具有可控的信息安全行為的大學生積極參與線上活動,形成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對高校人才培養有益的創造。對于出現建設性、創新性的網絡信息安全行為的大學生,要注意引導和鼓勵。如成立大學生網絡工作室等學生組織,吸納具有穩定信息安全行為的大學生參與高校網絡文化建設,引領大學生網絡精神文化生活潮流。

        四、結束語

        總之,培養大學生信息安全行為養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是一個由意識到行為漫長的知行合一過程,最終體現在大學生對信息安全的認知、對信息安全的態度和日常的信息安全行為習慣中。信息安全行為的養成,將直接關系到大學生個人的人身、財產的安全,關系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安全教育的有效性,關系到國家安全乃至未來的穩定發展和長治久安,需要大學生個人、高校、社會合力,提供良好的信息安全環境和氛圍,實現大學生信息安全行為養成。

        作者:葉林娟 單位:華東師范大學博遠工作室

        【參考文獻】

        ①.王世偉..論信息安全、網絡安全、網絡空間安全[J]..中國圖書館學報,.2016,41(216):72-84.

        ②.張小蓮..貸款騙局攻陷大學校園,你也被坑了嗎?[N]..南方周末,2016.3.18

        ③.埃利亞斯•阿布賈烏德..人格,無法離線:網絡人格如何入侵你的真實人生?[M]..張劭聿譯..臺北:財信出版有限公司,2012:16-19.

        ④.葉奕乾等..普通心理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1-2.

        ⑤.[美]Judith.S.Beck..認知療法:基礎與應用(第二版)[M]..張怡等譯..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3:36.

        ⑥.M•W•艾森克等..認知心理學[M]..高定國等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360,638.

        第4篇:大學生網絡安全重要性范文

        【關鍵詞】網絡購物 大學生 消費行為 EBM模型 細分類別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于2013年1月15日,在京第3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2年12月,我國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到2.42億,網絡購物使用率提升至42.9%,同比增長24.8%,網絡購物應用依然呈現快速的增長勢頭。在這迅速增長的數億網民中,18-30歲的青年人占到了60%以上。本文選擇大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分析他們在網絡購物過程中的行為影響因素,可以使商家有目的刺激潛在需求,有針對的擴大現有需求。強化他們的購買習慣,依靠他們的影響力,進一步拓展網絡購物市場。

        此前,國、內外眾多學者對于消費者網絡購物行為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已經有了明確網購意向的前提下。而本文借助EBM模型,創造性的補充對需求確認的影響因素,旨在影響潛在的大學生消費者、更多的刺激他們的購買需求。建立更為完善的大學生網絡購物行為影響因素的理論模型。

        1.相關概念及理論

        1.1網絡購物與傳統購物相比的優點

        網絡購物(Online Shopping),是指消費者在互聯網上通過與商家的溝通確認商品的可購性,然后在網絡上發出購買請求并進行支付,商家通過一定的運輸方式將商品送貨上門。

        網絡購物作為一種新興的商業模式,伴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傳播迅速,它比傳統購物有著明顯的優勢:

        (1)便捷

        網絡購物打破了傳統購物模式的時空界限。它可以借助網絡這一虛擬平臺,為顧客展示盡可能多的產品,不受商店面積的限制;同時,它可以24小時對消費者開放,不受營業時間的限制。

        (2)低價

        網絡購物因為省去了昂貴的店面租金、服務人員配置等經營費用,以及貨物存儲、資金占用等交易費用,使得網絡商店的商品比傳統商場的商品相對便宜。

        (3)選擇多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交易中最大的障礙之一是信息不對稱。將這一點運用在消費者購物中就是不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和精力里,完成類似商品性價比的比較,進而難以做出最優的購買決策。在傳統的購物里,由于時空等因素的限制,人們想要做到“貨比三家”需要付出巨大的時間、精力成本。而網絡購物彌補了這一缺點。

        1.2大學生消費行為的特點

        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社會消費群體,其消費行為日趨多元化。本文將大學生界定為包括本專科、研究生、博士生在內的所有在校生群體。參閱前人的研究成果,結合個人的體驗、感悟,將大學生消費行為的特點歸納如下:

        (1)消費過程相對理性

        大學生作為一個沒有穩定工作收入的群體,其消費的經濟來源主要是父母供給,消費層次分化比較明顯,中間層次的比重仍要占絕大多數,收入總體相對有限。與此同時,由于各種社會活動、談戀愛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導致在購買商品時,價格和質量因素是大學生們首先考慮的。在整個購物的過程中也會更傾向于“貨比三家”,消費過程相對理性、謹慎。

        (2)消費心理可塑性強

        大學生處于認識事物的學習階段,自主意識不強、缺乏判斷力,易于接受新生事物同時也喜歡隨大流。在購買商品時,沒有固定的消費觀念,在某些方面不同程度地與他人保持一致。無論來自家庭的消費觀念還是來自社會的消費時尚都會使大學生的消費心理發生變化,消費心理表現出很強的可塑性。尤其是親朋好友和名人、廣告的影響力不可低估。

        (3)消費形式追求時尚、便捷

        大學生站在時代的前沿,可以很敏銳地把握住時尚潮流。他們是時尚的追求者,是新的消費方式的嘗試者兼推廣者,他們喜歡的產品都具有獨特風格,引領時代潮流。由于社會風氣和環境的影響,部分大學生開始嘗試超前消費。正如網絡在大學生群體中得以廣泛普及的理由相似,現代大學生,便捷化的消費傾向也日趨明顯。

        1.3相關理論模型

        1.3.1 EBM模型

        1968年,Engel,Kollat和Blackwell 三位學者提出了分析消費者行為的架構-EBK消費者行為模型。為了使模型能更有效地描述出消費者行為,EBK模型經過多次的修正與更改。1990年,他們三人共同將EBK模型修訂為EBM模型。它是目前消費者行為模式中最具代表的模型之一。它描述消費者在決策的過程中需要經歷階段,如圖1所示。

        1.3.2 消費者網絡購物行為影響因素的相關模型

        網絡購物作為一種新型的購物方式,正在對經濟、社會生活方式產生革命性的影響,學者們開始從多種角度對其進行研究,以往的研究較多是從心理學的角度進行探討。與此同時,國內外學者針對消費者網上購物行為影響因素理論的模型也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主要分為兩種:

        一是,一些學者借鑒TPB、TAM等網上購物意向和行為模型分析了影響消費者網上購物的因素,并建立了消費者網絡購物行為模型;

        另外,還有一些學者在以往文獻的基礎上,從細分類別的角度,驗證了各種影響消費者網絡購物的因素的存在,并建立了模型。

        2.變量的選取

        從上文EBM模型中可以知道,消費者購買行為的產生,需要經歷四個階段。大學生作為消費者的一個群體類別,網絡購物作為購買行為的一個渠道分支,應用EBM模型進行大學生網絡購物行為的研究具有合理性。

        綜述國內外眾多學者的文獻過程中發現,大家通常是在假定需求已經產生的前提下,進行影響因素的分析。本文創新性的按照EBM模型顯示的購買行為過程,分析各個階段影響大學生網絡購物行為的因素,不僅具有合理性,更可以完善需求確認階段的影響因素。

        2.1需求確認

        對于網絡購物的消費者而言,他們的購買需求分為兩種。一種是內在的,即生理上的需求。另外一種是外在的,即受到了營銷的刺激,而產生的消費行為。內在的需求我們沒有辦法人為的控制,但是外在的需求我們卻可以加以影響。因此,對于此階段的影響因素變量我們設定為以下幾個。

        (1)促銷宣傳

        正如之前對大學生消費行為特點進行分析時所見,其消費心理可塑性比較強,有部分沖動消費的行為,如淘寶網“雙11”銷量的激增,聚美優品“3月1日”店慶時的爆棚。總體表現為外界的促銷有明顯的關注和參與傾向,以及對廣告、明星宣傳有明顯的虛榮感滿足和模仿傾向。因此,一定程度的促銷宣傳不僅可以使消費者增加購買的頻率和數量,還可以刺激潛在的消費者參與其中。

        (2)親朋好友影響

        人是社會性的,人們的決策往往受到他所處的環境的影響。對于大學生這樣一個沒有脫離學校的群體正是如此。當他們在考慮是否使用一個新的渠道進行購物的時,希望獲得有規范的指導。這就使得他們試圖尋找一些容易獲得信息的渠道,即親朋好友。進而影響他們對網上購物的主觀評價。同時,大學生消費中明顯的從眾傾向,使他們更樂于模仿周圍人群的購物方式。

        (3)個人可支配收入

        市場營銷學的理論告訴我們,我們不僅要關注消費者的需求,更要關注消費者的有效需求。如上文研究可知,大學生消費收入相對有限,這就決定了在他們的眾多需求里并不是每一個都可以得到實現的,他們所確認的一定是那些感興趣且在個人可支付范圍之內的需求。

        2.2資訊尋求

        對于網絡購物的大學生而言,絕大部分的資訊搜索是在網絡上進行的。在這一過程中,將影響因素設定為以下幾個。

        (1)個人網絡經驗

        消費者對計算機的使用經驗和使用網絡的熟練程度能夠影響消費者的購物態度和意向。網絡經驗越豐富,計算機使用越熟練,他們就可以經常在不同的產品和站點之間進行反復瀏覽和信息尋求,從而更加有利于他們網絡購物意向的形成。

        (2)個人網絡購物經驗

        MiyaZaki&FemnadeZ(2001)的研究表明,消費者網絡購物經驗越豐富,他們進行網絡交易時的知覺風險也會越低。除此之外,以往的網購經驗可以使大學生更熟悉網購的流程,能夠幫助他們更有效地尋找到所需要的購買信息。

        (3)網站的易用性

        消費者更喜歡那些內容豐富齊全、使用方便、容易瀏覽、有效率的網站。如果一個網站的界面設計清晰,導航使用方便,不僅可以節省消費者大量的時間成本,而且還可以及時的找到相關訊息,進而會更容易被消費者所接受。

        (4)網站的獨特性

        用戶界面直接影響消費者購物體驗,個性化的網站界面布局以及極富吸引力的外觀設計往往能夠吸引消費者的眼球。大學生屬于年輕的消費群體,他們追求時尚,追求個性化,喜歡時髦成為他們普遍的心理現象,標新立異更能引起他們的興趣,所以,網站界面的設計越富有吸引力,越有可能引起大學生的關注。

        2.3 購前方案評估

        此過程,將影響因素設定為以下幾個。

        (1)網站的知名度

        我們把Keller對品牌知名度在消費者決策上的重要性認識延伸至購物環境:當消費者需求某類別商品時就會想起該網站品牌,網站知名度能夠增加被消費者列入考慮范圍的可能性。比如:在選擇電子產品時,我們傾向去京東商城;在選擇圖書類產品時,我們更信賴當當網。

        (2)商家的“信用評價”

        基于網絡購物行為,所謂一個商家的“信用評價”是指,基于商家過去行為,消費群體對商家所做出的總體評價。在網絡購物中,由于少了傳統購物過程的“實物性”,所以消費者心理的不確定性和個人感知就會減弱,這時候,以往買家所給商家進行的“信用評價”,對于其他消費者進行購前評價影響甚大。

        (3)商品的價格、質量

        由于大學生經濟方面對家庭依賴性強,可支配收入相對有限,所以價格一定是大學生網購所考慮的主要因素。然而,隨著知識層面的提高,社交活動的增加,對商品品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商品的價格和質量也是在購前評估時考慮的主要因素。

        2.4 購買

        網絡消費中,購買并沒有人們想象中的一蹴而就,很多因素都能夠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決策。選取如下。

        (1)體驗服務

        所謂體驗服務,就是指在消費者選擇了某一商家所體驗到的所有服務。包括,對產品細節信息的咨詢,郵費、到貨時間的情況,以及在此過程中,買家所呈現出的一種整體態度等。大學生是成長中的一代人,他們在心智和性格方面還沒有完全成熟,如果對于體驗服務不滿意,很有可能選擇其他商家。

        (2)網站的安全性

        網站的安全性一般包括網絡交易的安全和網站的信用機制的健全。消費者在進行網上購物時,非常擔心網站的安全性問題,如果建立了較齊全的網站信用機制和個人信息保護政策,減低網絡不安全因素,將會很好的提高消費者對網絡安全的感知度,降低消費者不必要的擔心,同時有利于促進購買的形成。

        (3)支付方式

        目前在網絡購物中,支付方式分為:直接支付和第三方支付。其中,第三方支付因具有先收貨后付款的優勢,令消費者比較放心和青睞。此外,部分人會選擇分期付款,尤其是對于金額比加大的商品,因此,安全的支付方式,可以促使消費者購買行為的發生。

        (4)物流配送

        據有關網站針對消費者“網購過程中什么時候最讓你興奮”問題的調查顯示,絕大多數被調查者表示在收到貨品是最開心。因此,物流服務的價格、快慢以及質量,是消費者在購買決策中考慮的重要因素。

        (5)售后服務

        網絡購物不同于傳統購物的特點之一就是購買者沒有辦法在購買之前真實地感受到商品,因此,為了避免消費者在這方面的顧慮,很多商家都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務。比如,淘寶商城的賣家會在加入商城的同時繳納一定的保證金、會為所售商品提供發票等憑證,以保證自己所供物品的品質。

        3.大學生網絡購物行為影響因素的模型構建

        根據上一部分分析得出的對大學生網絡購物行為影響變量的選取,我們可以歸納如圖3所示。

        針對目前關于消費者網購行為影響因素理論模型的研究 ,我們可知,目前比較普遍的是基于TAM理論和細分類別劃分的模型。針對上述變量選取的具體情況,考慮用TAM理論構建會比較籠統,因此選擇細分類別劃分來構建模型。參照國內外已有研究成果,以及個人對該理論問題的思考,選取消費者個人影響因素、網上零售商影響因素、網站技術特性影響因素,并創新性的加入外部影響因素作為該模型主要的細分類別。每部分變量歸類并構建模型如圖4所示。

        4.結論

        本文將消費者購買行為EBM模型引入大學生網絡購物行為中,分析出在大學生網絡購物的各階段中,影響其行為的各個因素。最后再選擇細分類別劃分為依據,組建了大學生網絡購物行為影響因素的理論模型。該模型在原有研究的基礎上,加入了對潛在需求影響的考慮 ,引入了外部影響因素,是對這一課題的進一步完善,也是為后續的實證研究奠定了基礎。在后續的研究中,作者將繼續根據該理論模型中各個變量的關系,提出相關研究假設,并根據研究變量開發設計調研問卷,以用實證研究方法驗證該理論模型的合理性。

        參考文獻:

        [1]常亞平,朱東紅.基于消費者創新性視角的網上購物意向影響因素研究[J].管理學報,2007(6).

        [2]韓小紅.網絡消費者行為[M].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11.

        [3]程謨茹,淺析網絡購物與傳統零售業[J].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09年1月第22卷第1期.

        [4]劉新燕,陳志浩.大學生網絡購物行為調查[J].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05年第1期雙月刊總第148期.

        [5]Gefen D,Straub DW.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Perceived Ease-of-use in IS Adoption:A Study of E-Commerce Adoption[J].Journal of the Assoeiation for

        InformationSystems,2000,l(8).

        [6]黃磊,大學生網絡購物態度形成的影響因素研究[J]. 商場現代化,2009年1月(上旬刊)總第562期.

        [7] 李純青,趙平,朱治安.消費者網上購物動機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J].清華大學學報2006.5.

        [8]符國群:消費者行為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0. 23.

        [9]Hung-Pin Shih.An empliircal study on predicting user acceptance of e-shopping on the Web[J].Information&M anagement.2004,41:351-368.

        第5篇:大學生網絡安全重要性范文

        關鍵詞 自媒體 大學生 自我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ki.kjdkz.2016.01.003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Self-education

        Ability in Self-media Platform

        WU Qiaohao

        (Wuha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Wuhan, Hubei 430079)

        Abstract Nowadays, we media network platform has been infiltrated into all areas of society at an unprecedented speed, and the campus has become the most intensive area of the user community.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we media network platform, combined with the University'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the media network environment on college students, and how to use the media network platform in the proc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achieve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self-education ability. In the end of this paper,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method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students' ability of self-education,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self- education ability.

        Key words we media; college students; self-education

        隨著網絡與生活聯系的日益加深,人們的生活方式、生活態度出現了深刻的變化。自媒體平臺打破了傳統媒體的固化模式,其參與方式更加平民化,內容更加個性化,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運用自媒體平臺或分享對任何問題的觀點。這也是當前QQ、貼吧、微博、微信朋友圈、微視、美拍等自媒體平臺能夠吸引廣大用戶群體的原因。

        高校是人才和信息高度密集的地方,高校學生掌握了時下最流行的網絡元素,易于接受新鮮事物,因此高校學生成為自媒體平臺主要用戶群體之一。而自媒體網絡平臺就像一把“雙刃劍”,能積極促進現代教育的發展,同時也為大學思政教育帶來了新的挑戰。自媒體平臺的出現一方面能夠讓學生參與其中并拓寬知識面,增進與他人的交流;另一方面使得學生將過多的精力投入到虛擬的網絡交流平臺中,容易被網絡信息所誤導,甚至影響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從某種程度上講,在自媒體網絡環境下加強培養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進行自我監督、自我約束和自我控制,能夠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網絡行為顯得尤為重要。

        1 自媒體平臺對當代大學生的影響

        1.1 對大學生思想道德的影響

        時空上無限制、道德上無約束是自媒體平臺的特點所在,這讓大學生用戶擁有了更多的自由空間,然而他們正處在自我道德判斷力養成的重要階段,容易在自媒體平臺中做出非理,導致其價值觀扭曲、判斷力減弱、社會責任感不強。在大學生常用的自媒體平臺,如QQ、貼吧、微博、微信上出現諸如“尼瑪”、“潘俊薄“SB”等諧音的鄙俗詞匯廣泛流行,這些詞匯還被引入到日常生活中,以表達他們的不滿情緒。這些鄙俗詞匯的不斷出現沖擊了傳統的道德價值觀念,使得參與其中的大學生的道德意識逐漸缺失,長此以往會使他們迷失現實生活的方向。

        1.2 對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影響

        網絡將人與人之間的交際變得更簡單,而自媒體平臺的出現將交際變成了一種生活方式,無論何時何地何人,都能夠在自媒體平臺上發起話題,讓朋友、家人甚至陌生人參與其中。雖然虛擬網絡交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大學生結識到形形的人,但其交流的深度和質量難有保證。隨著手機終端的普及,課堂上出現越來越多的“低頭族”,課堂學習效率大打折扣;課下各自沉溺在自己的媒體平臺中,很少參加校園文化活動,減少了人與人之間面對面的溝通,使得部分大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得不到提高,甚至因此影響到了自己的學業和將來的就業。

        1.3對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影響

        自媒體平臺為用戶提供的是一個開放自由的交流分享虛擬空間,而在大學生的參與過程中往往缺乏有效的社會監督,容易傳播一些負面信息進而造成社會的不穩定。同時高等教育是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他們缺乏道德自律,自我教育能力較差。那么在這樣一個開放的虛擬空間,大學生容易受到自媒體平臺的影響導致行為不當,會對他們的綜合素質培養帶來不利的影響。

        2 自媒體平臺中增強大學生自我教育的必要性

        2.1基于自媒體平臺特性加強大學生自我教育

        加強大學生自我能力的培養這一緊迫任務是基于自媒體平臺自身特性之上的。虛擬是自媒體平臺第一屬性。自媒體平臺中,人與人之間可以匿名交流,同時自媒體平臺缺乏道德監督和評價體系,因而容易導致行為主體可能會逃避現實社會的責任,做出不當言行。再者,自媒體平臺中信息泛濫、魚龍混雜,充斥著各種不健康的信息,給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帶來不利影響。總之,自媒體平臺的復雜性要求行為主體提升自我教育能力,具備自我監督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2.2 大學生的自我教育是主體個性化發展的要求

        當今大學生受網絡平臺的影響,而變得見多識廣,他們不再一味地盲從,而樂于表達自己的意見,喜歡獨立思考,用自己獨特的視角和眼光來看待問題。在教學中,他們往往對老師的某些說法、觀點不屑一顧,“灌輸”和“說教”等傳統教學方式早已不受他們的歡迎。因此,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尊重大學生的主體意識,掌握大學生網絡行為習慣和行為規律,讓他們認識到自我教育的重要性。

        總之,基于自媒體平臺加強大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提高學生的判斷能力是大學思政教育必須重視的工作內容。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說:“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不教育。”自我教育的過程就是提高大學生的自我認識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調節能力的過程。面對復雜的自媒體平臺環境,大學生需要在思想和行為上做出正確、客觀的判斷,以實現他們良好的個性化發展。

        3 體育高校網絡自媒體平臺下自我教育的實現

        3.1 加強校園網絡文化建設,形成自我教育的良好氛圍

        孟母三遷的故事告訴我們,環境對于教育的重要性。校園文化是指在校園環境中創造的具有校園特色的人文氛圍、校園精神和生存環境。只有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讓大學生身處良好的教育環境中,才能更好地潛移默化地引導和教育他們,幫助他們養成自我反思、自我約束、自我激勵的自我教育意識,確保大學生能夠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首先,接用自媒體平臺諸如微信公眾信號借用自媒體平臺諸如微信公眾信號、微博、校內網建立信息平臺,通過宣傳推廣獲得學生用戶的廣泛關注,實時更新狀態,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討論話題;進行網絡安全知識傳播網絡安全、人際關系處理、心理健康等當面的知識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知識;開通專業的咨詢通道,保持與學生的良性溝通,了解他們的心理變化和實時動態,對他們出現的不良言行及時進行制止。其次,加強互聯網信息傳遞的技術監督和檢查,利用網絡手段及時的剔除不良信息。體育高校學生相對其他高校而言,行為較散漫、個性更張揚,做事易沖動不顧及后果,增加高校在自媒體平臺上的互動,引導學生積極向上、健康的參與自媒體平臺之中健康地參與自媒體平臺建設之中。

        3.2加強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隊伍的建設

        大學生網絡媒體平臺的思想道德教育是當前大學思政教育的新任務,思政教育工作者是這個任務的執行者,加強教育工作者隊伍的建設是做好思政教育工作的有力保障。首先,組建一支熟悉自媒體平臺、了解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思想道德水平高的教師隊伍;其次加強教師的理論學習,不斷加深理論修為,掌握自媒體平臺的變化趨勢。通過建設一支思想理論水平高,熟悉自媒體平臺規律的新型教工隊伍,才能更好地勝任自媒體平臺中的思政教育工作。

        3.3 轉變教育模式,發揮大學生的主體性

        體育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很大程度上遵循的是傳統教育模式,而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再是當代大學生樂于接受的教育方式。由傳統灌輸式的教育模式轉變為以培養學生自我教育能力的教育模式,是對當今思政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相對中學生來說,大學生具備了一定的自我意識和辨別能力,培養他們的獨立思考能力,使其勇于表達自己的見解是當代大學生個性發展的要求。因此,需要徹底轉變教育模式,提升大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充分發揮大學生的主體性,逐步引導大學生學會自我管理、自我批評、自我更新,引導大學生安全健康地參與自媒體平臺建設。

        4 結語

        在當今時代背景下,充分發揮和利用自媒體平臺,深入了解學生,與學生在自媒體平臺中進行良性溝通交流,通過線下課堂教育與線上的引導,培養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使他們能夠正確地利用自媒體平臺。只有將現代教育與自媒體平臺有機結合,才能充分發揮自媒體平臺的積極作用,幫助大學生健康成長。這種線上與線下教育的結合必然會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發生質的變化,從而促進體育院校教育事業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孫其昂.教育與理論創新(第二輯)[M].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5.

        [2] 楊澤泉,鐘金雁.論大學生網絡倫理道德認識與網絡道德教育[J].云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22(6):25-28.

        [3] 陳松英.網絡時代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與對策[J].中國健康教育,2005.21(3):92.

        [4] 鄭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5] 金祖慶.網絡社會大學生自我教育調查報告[J].現代教育科學,2005.195(4):06-109.

        [6] 王健敏.道德學習論[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7] 宮向陽.大學生自我教育的理論依據和實踐范式[J].蘇州城市建設環境保護學院學報,2002.4(4):24-27.

        [8] 梁寧建.當代認知心理學[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9] 祖嘉合.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的教育教學[J].思想教育研究,2011.10(7):9-11.

        [10] 鄭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1] 邱偉光等.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2] 胡新華等.大學生網民群體的越軌及其社會控制[J].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 報,2002.21(9):30-36

        [13] 吳翊華.大學生道德自我教育及高校德育創新[D].蘇州大學,2007.

        [14] 畢明生.試論大學生德育過程中的自我教育[D].華東師范大學學報,2007.

        [15] 孫其昂.思想政治工作基本原理[M](第二版).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

        第6篇:大學生網絡安全重要性范文

        關鍵詞:新媒體;國家安全;大學生

        新媒體在為信息的共享和快速傳播提供便利的同時,也對我國的國家安全構成新的威脅和挑戰。大學生是新媒體運用最為廣泛的群體,大學生的國家安全意識教育是新媒體時代維護國家安全的關鍵環節。探索適應新媒體時代需求,符合大學生成長規律的國家安全教育策略,是當前高校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課題。

        一、新媒體視域下國家安全教育面臨的新挑戰

        (一)新媒體對國家安全造成威脅

        新媒體的最大特點在于虛擬性和開放性,參與者可打破時空以虛擬化的身份參與社交活動。網絡手機的普及和社交APP的廣泛使用,使人們擁有了信息和傳播的權利。西方國家憑借在網絡技術方面的絕對優勢,通過網絡實施政治煽動和文化滲透,擾亂經濟秩序,削弱文化認同,竊取尖端技術和軍事情報,對國家安全造成了嚴重威脅。

        (二)新媒體對大學生產生的負面影響

        新媒體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大學生,思想開放,思維活躍。但西方的文化思潮通過新媒體在大學生中迅速傳播,給學生造成了嚴重的負面影響。網絡的虛擬化和弱規范性,使一些大學生在虛擬世界里挑戰規則,游戲人生,導致法制觀念的淡薄和責任意識的缺失。網絡世界的無界性使部分大學生缺乏保密意識。

        (三)新媒體未充分運用到教育中

        高校對大學生的國家安全教育沒有適應國家安全形勢的變化和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的新特點,無法達到全面提高國家安全意識的要求。一是部分高校沒有充分認識國家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二是部分高校國家安全教育還局限在政治、軍事等方面,采用課堂灌輸、大會宣講等方式進行,缺乏吸引力,教育效果不佳。

        二、新媒體視域下高校國家安全教育對策

        (一)轉變國家安全教育理念

        新媒體時代,網絡已成為大學生生活和學習不可或缺的部分,對其思想、心理和行為產生著深刻的影響。高校要及時研究當下國家安全的新變化和大學生國家安全意識出現的新問題,在理論和實踐層面轉換傳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改變傳統的、權威式的強制性教育理念,尊重學生受教育者的主體地位。教育者應主動從國家安全教育的施教者轉變為引領者和參與者,借助新媒體平等地與學生交流,增強大學生接受國家安全教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創新“立體化”國家安全教育模式

        新媒體為高校開展國家安全教育提供了新的教育途徑和手段,高校應充分挖掘現有教育資源,建立國家安全教育專題網站,搭建國家安全網絡教育平臺,讓國家安全教育向課堂外延伸。高校要大力支持教師開發具備聲、色、光、畫等多種表現手段的微課,通過網站、微信、微博等大學生喜聞樂見的傳播途徑將知識傳送給學生,增強其對國家安全教育的情感體驗,激發他們學習國家安全知識的熱情和興趣。

        (三)提高大學生在虛擬世界的內控力

        大學生是新媒體應用最為廣泛的群體,高校應順勢而為,開設網絡安全教育類的課程,開展以提高大學生網絡素養和道德意識為主題的校園文化活動,培養其對信息的思辨、評估能力,構筑抵制不良信息沖擊的思想“防火墻”。此外,梳堵結合。高校要積極引導大學生的網絡行為,培植骨干學生轉發、評論有利于國家安全的正面信息。也可通過建立大學生網絡信息的監控機制,約束大學生的網絡行為,提高維護國家安全的自覺性。

        (四)構建新媒體環境下國家安全教育的協同創新機制

        新媒體時代教育環境發生了深刻的變化,迫切要求大學生國家安全教育的協同創新。一方面,要積極聯合校內外力量,搭建學校負責、政府督導、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社會大系統教育平臺,通力配合,共同推進大學生國家安全教育改革。另一方面,要優化整合校內教育資源,各部門密切合作,構建課堂教學、校園文化活動、日常教育管理相結合,理論教學和社會實踐相結合,顯性教育和隱形滲透相結合,線上教育和線下網教育相結合的立體式的國家安全教育平臺。

        三、結語

        作為國家公民,人人都應該增強國家安全意識。大學生是社會發展的青年力量,代表著祖國未來的方向,因此,更應該利用當下充足的教學資源,了解國家安全信息,掌握相關政策,全面認識到自己的責任,努力避免新媒體弊端的影響。高校在培養大學生國家安全意識上義不容辭,要繼續探索。

        參考文獻:

        [1]齊琳娜.網絡語境下高校國家安全長效教育機制的構建與優化[J].中國高等教育評估,2015(3):38-42.

        [2]霍中成.新時期加強大學生國家安全觀教育的對策思考[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3(3):93-94.

        第7篇:大學生網絡安全重要性范文

        論文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網絡作為一種新技術不僅為大學生提供了信息資源平臺.同時它也影響著大學生的生活,因此.加強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不斷發展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理論體系.努力探索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策略.進而使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

        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加強網絡文化建設管理.營造良好網絡環境”。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大學生的思想意識、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都發生了重大而深刻的變化網絡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挑戰。高校必須適應時展的需要.運用好網絡.趨利避害.努力探索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徑

        一、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義

        網絡是一個充斥著各種思想和觀念的虛擬空間.是一把開放的“雙刃劍”它的出現與繁榮.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復雜、任務更加繁重和艱巨。網絡作為一種全新的傳播媒介.具有處理數字化、傳輸高速化、信息海量化以及信息的交互性和開放性等特點它作為代表先進生產力的科學技術手段.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帶來許多的便利和機遇

        1.加強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網絡的發展既給大學生帶來了積極的正面影響.也使他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消極負面挑戰。網絡的最大特點是開放性和信息資源共享.因此,在互聯網上,不同國家之間的文化傳統、思想道德觀念和生活方式相互碰撞大學階段正是青年學生形成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的關鍵時期.因此.網上西方文化中不健康的東西就十分容易破壞青年學生固有的道德觀和價值觀….從而毒害青年學生.使其陷入泥潭而不能自拔.原來培養的觀念和原則毀于一旦要保證學生在虛擬的網絡世界里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和健康的價值觀.可以借助“網絡”載體.把思想政治貫穿于直觀、生動、富有藝術感染力的教育活動中.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陶冶學生的情操;充分利用“網”上資源優勢.把“互聯網絡”作為思想政治工作的信息庫、宣傳站,通過網絡把思想政治教育傳送到每個學生.使學生的自主教育和有針對地接受教育成為可能。實現道德他律走向道德自律,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2.加強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和質量

        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現代化的需要.其當務之急是要借助于網絡的優勢.借助于現代管理科學的基本理論.對大學生思想進行網絡管理和教育。首先。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超地域性、開放性特點,可以使更多的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快速了解到相關的信息.提高學生自我教育的程度:其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交互性、平等性等特點,利于學生與老師的平等交流溝通.改單向灌輸為雙向互動.使教育成為平等的思想交流活動:再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即時性和低成本性特點.減少了不必要的內部運作和時間耗費.增強了工作透明度由此可見。運用網絡確實能夠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和工作質量

        二、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對學生思想言行干預能力的下降

        大學生自主、平等意識的增強.導致傳統的社會調控系統失靈虛擬條件下網民的交往角色是虛擬的.不存在上下級、長晚輩、地位尊卑的垂直型關系,交往變得平面化.屬典型的模式交往網上交往的虛擬性使人與人的交往變得自由、平等,但由此也帶來了權威的削弱,導致主導價值觀念、社會公共權威以及教育者權威的削弱,使得傳統社會調控的功能在逐漸喪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臨的困境是信息系統不再被教育者全部掌控.不能對大學生的思想言行進行干預.更多地要靠大學生的自我判斷、自我選擇。

        2.對高校思想政治進網絡的內涵理解有失偏頗

        一種是把思想政治工作進網絡理解為將原來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從紙質的形式轉換成屏幕顯示的形式.導致學生認為建設思想政治網站就是照抄書報.導致思想政治網絡建設形成惡性循環一種是把思想政治工作進網絡理解為利用網絡技術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將網絡與電視、廣播、報刊等傳媒工具等同,看成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種技術手段.忽視了網絡傳播的環境變化與互動功能.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身份地位變得模糊。

        3.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的整體素質有待提升

        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種新型的教育活動.這種教育活動尤其需要充分體現教育者的主導作用和受教育者的主體作用部分教育者對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及教育特點認識不足.對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運行機制還缺乏深入的理解和把握:部分教育者考慮到利用網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缺少相應的工作量計算以及政策鼓勵.主動參與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積極性有待進一步提高:部分思想政治教師不熟悉網絡技術,電腦網絡技術專業人才不熟悉思想政治教育.使得網上思想政治教育難以達到較高水平的運作.互聯網的技術優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遠遠沒有被發揮出來。所以。培養一批既懂思想政治教育又懂網絡技術.同時又熱心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高素質人才隊伍.十分必要。

        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網絡主陣地有待進一步開拓利用

        由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對網絡知識掌握的程度有限.對網絡教育的特點了解不深.導致不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網站缺乏吸引力。與網絡的飛速發展相比,許多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觀念和手段都顯得十分滯后。如內容單一、互動性差、對學生以宣講為主,從而造成現階段思想政治教育網站的訪問量過少、影響范圍有限。有調查顯示.大學生接觸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信息大多是通過一些網頁的鏈接.僅有15%的大學生曾經從思想政治教育類網站主頁上獲取過信息…這說明思想政治教育類網絡建設沒有主動適應形勢的發展.沒有形成自身所應有的影響力.也沒有成為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思想價值觀的“指南針”

        三、促進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1.規范網絡道德.實現網上自律和他律的有機結合

        加強對網站的管理和對大學生的網德教育.促進網上自律和他律的有機結合.是提高對互聯網的控制力和對有害信息的審視能力.堅決抵制西方意識形態在網上滲透和傳播的有效途徑。同時.要加大網絡監控力度,清除網上垃圾.規范網上行為,盡量為大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網上活動空間為了廣泛開展網絡安全教育.保證網絡健康、有序運行,促進大學生健康發展,維護社會穩定和各項工作的順利運行.我們要制訂相應的“網絡管理辦法”,規范網上秩序.嚴肅網絡法紀。包括規定“不得泄密.不得制作、復制、查閱、傳播各種違反憲法和法律、行政法規、危害黨和國家安全”的信息,不得從事危害網絡安全的活動,并制定相應的處罰辦法。在高校.一般的學生組織或學生個人未經學校批準不得私設網絡服務器.對于因工作需要而設立的網絡服務器,要實行專人管理、維護這樣.才能促進大學生網民網上自律和他律的有機結合.達到在思想政治領域中網絡教育的預期效果我們要在網絡法律法規不斷完善的同時.對大學生進行網絡道德的宣傳教育.規范他們的網上行為.更要求大學生自覺強化自律精神和責任意識.自覺遵守網絡道德.履行公民應盡的社會責任

        2.明確思想政治工作進網絡的內涵

        思想政治工作進網絡的目的是繼續發揮教育和引導作用.全面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使其能夠適應信息化和學習型社會的要求.成為能擔負起社會責任的合格人才基于這一目的。有必要對思想政治工作進網絡的內涵予以界定思想政治工作進網絡是集教育、管理、服務、宣傳于一體的新的運行模式。它是以網絡為載體.以網絡技術為支撐.對傳統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從形式、內容、手段、方法乃至工作格局進行全方位改進.是一種傳統與現代、虛擬與現實相結合。具有開放性、平等性、交互性等特征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機制

        3.加強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建設

        高校要更新傳統思想政治教育的觀念.采取切實措施,給政策、投資金、添設備,一方面加強思想教育工作者思想理論素養的培養.另一方面加強其網絡知識和網絡技能的培訓.同時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熟悉和使用網絡的條件,培養出一支既具有較高的政治理論素養.又能熟練地掌握網絡技術.熟悉網絡文化特點.善于吸收新事物.善于學習新知識的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以占領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陣地.開展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本人.應主動加強有關網絡知識的學習和網絡技能的培訓.掌握網絡管理和維護的基本技巧.更要學會運用網絡這一先進的教育工具.在高校校園網等開發思想政治教育場所.通過網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每位思想政治工作者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也是網絡上信息收集傳播和網絡的管理者.在做好思想政治輔導員的同時也做好網絡輔導員.緊跟時代步伐.努力適應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建設的需要

        4.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開辟思想政治教育網絡陣地

        第8篇:大學生網絡安全重要性范文

        關鍵詞:金融風險;安全;防范

        基金項目:2016年遼寧省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在校大學生金融安全意識及風險防范能力調查研究――以沈陽市高校為例”(編號:201610149018)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F83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7年2月10日

        一、大學生面臨金融風險的表現形式

        (一)大學生網絡借貸問題普遍。隨著互聯網金融的迅速興起,許多網絡借貸平臺將高校作為拓展業務的主要場所,眾多的校園網貸平臺,不僅加劇了行業內的競爭,也使得大學生貸款的門檻不斷被降低。P2P網上“大學生貸款”不需要抵押擔保,全程網上操作,借款手續也非常簡便,只需身份證、學生證即可完成所有流程,甚至有平臺顯示,只要QQ聊天工具達到一定級別便有貸款資格。部分在校大學生消費方式不夠理性,缺乏審慎的考慮和對財務規劃的正確認知,在面對個別網絡貸款的虛假宣傳時,易被誘惑。部分不良網絡借貸平臺采取虛假宣傳的方式和降低貸款門檻、隱瞞實際資費標準等手段騙取學生們信任,看似“實惠”的貸款暗藏“高利”,誘導學生進行網絡借貸,并以各種理由索取費用,更有甚者利用學生的個人借款信息做出違法犯罪的事情,讓大學生面臨巨大的金融風險,甚至發生了“裸條催收”、“跳樓自殺”等極端事件。

        (二)分期購物助長大學生超前消費。分期購物是一種根據個人的信用情況可以將物品價款分成多批支付的購物方式。分期購物越來越受年輕人的青睞,許多網上商城都有專門針對在校大學生分期付款購物的方式,學生購買商品無需信用卡,只需身份證、學生證辦理相關手續即可。

        大學生對新事物、新產品的接受能力比較強,追求時尚個性,有著新潮消費理念,更加熱衷于提前消費和超前消費,尤其是對新潮時尚的電子產品尤為青睞,再加上易于攀比的消費心理,在無任何抵押擔保的情況下進行分期購物,對自己想要而負擔不起的商品通過分期付款來實現。在滿足消費需求的同時,許多大學生忽略了對自己還款能力的估算,看似每月不多的還款額對沒有收入的學生來講仍然會帶來經濟上和心理上的雙重壓力。一旦支付不起,要么由父母代為償還,增加家庭的經濟負擔,要么從網上或同學處借貸償還,最后陷入借新債還舊債的惡性循環。

        (三)對個人信息不能妥善保管。部分大學生對自己的身份證、學生證、銀行賬號、手機號碼等個人私密信息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證件輕易借出。還有部分大學生將生日號碼、手機號碼等設置成支付寶、網上銀行、微信支付等電子渠道的登錄密碼,或使用過于簡單的密碼,對個人重要信息不能妥善保管,個人信息的泄露為金融風險的產生留下了隱患。現在很多高校都已經在推進網絡安全教育這項工作,但有的大學生對信息時代的安全風險還是認識不足,比如隨便把身份證借給別人,結果別人以他的名義借款;頻繁使用免費wifi;隨意參加街邊掃二維碼贈小禮物等活動,為貪圖一些小便宜就泄露個人信息。

        二、大學生面臨金融風險的原因

        (一)缺乏金融知識。在校大學生社會閱歷較少,普遍缺乏金融知識,金融專業的學生相對好一些,而非金融專業學生對于單(復)利、年(月、日)利率、還款方式(等額本金、等額本息)等并不了解。最近,清A大學當代青年財商認知與行為調查報告顯示,有三成90后大學生期望投資年化收益超過10%,但他們對風險的甄別能力卻明顯不足。河南一所高校對在校學生調查顯示,約34.3%的被調查者不了解單(復)利、年化率、年(月、日)利率、等額本金、等額本息、信用記錄和資金的時間價值等專業術語;約19.6%的被調查者認為網絡貸款平臺貸款的金額能全拿到手;約11.4%的被調查者認為網絡貸款所給予的零首付承諾是真的。很多大學生對網貸所產生的利息并沒有概念或只有一個模糊的概念,許多大學生還不知道年利10%與月利10%到底有多少差別。成熟的投資者都知道,高收益往往伴隨著高風險,但在大學生群體的眼中,市場上必然存在高收益、低風險甚至無風險的理財產品。金融知識的缺乏,讓大學生對金融風險認識不足,也讓不少違法平臺有了可乘之機。

        (二)金融安全意識薄弱。在校大學生由于沒有固定收入來源,絕大多數都是依靠父母提供生活費用,傳統金融行業并不會將大學生作為一個信用良好的消費者群體。隨著互聯網金融和電子商務的興起,互聯網金融開始進入到被傳統金融業所忽視的市場,在校大學生就成為一些互聯網金融機構的潛在客戶。以校園借貸為典型代表的校園金融產品最大的特點就在于雖然門檻低但各種費用加在一起很高,比銀行要高不少。但是為了吸引大學生客戶,這些費用的收取在學生咨詢辦理時并不透明。從大學生自身來說,金融安全意識不強,并沒有認識到其中的風險,輕易陷入網貸陷阱。除此之外,大學生由于缺乏社會經驗、防詐騙能力較弱、容易上當受騙,也會造成經濟上的損失,從而產生金融風險。

        (三)部分大學生消費不理性。面對物質主義、消費主義和享樂主義的沖擊,部分大學生缺乏自制力,消費不理性,盲目追求昂貴時尚的商品,強烈的消費愿望和資金缺乏的矛盾,使他們很容易對校園貸或分期付款購物動心并付諸行動,從而最終讓他們陷入分期付款購物卻還不起的窘迫境地,更有甚者陷入“連環貸”的困境之中。從諸多案例中可以看到,大學生借貸不少都是花在了手機、電腦、衣服等炫耀性消費上,甚至還有賭博等違法行為上,這說明大學生亟待建立正確的價值觀,把金錢和時間花在最具長遠利益的事情上。

        三、提高在校大學生金融風險防范能力對策建議

        (一)加強關于金融安全的宣傳教育。加強金融安全方面的宣傳教育是提高在校大學生金融風險防范能力最有效的辦法。該方面的宣傳教育需要學校、金融機構、社會媒體以及家長等各方主體共同承擔。校方可以邀請金融機構到學校通過講座、宣傳片、宣傳單、咨詢答疑、有獎互動等方式,對大學生們進行關于金融安全的宣傳教育;媒體對發生在現實中有關大學生金融風險的典型案例的宣傳報道容易引起社會的關注和大學生的共鳴,能起到強有力的警示和教育意義;而家長則要和孩子經常溝通,對孩子進行必要的干預和金錢觀的培養。多方主體相互配合,形成一張結實有效的金融安全教育網,必將有力地推動大學生們增強金融風險意識,提高風險防范能力。

        (二)普及金融知識。普及金融知識以學校為主。不管是財經類院校,還是其他院校,可以開設面向所有專業學生的有關金融理財知識的課程,對非金融專業的學生普及金融知識。高校還可以鼓勵學生組建相關社團,社團主要承擔金融知識宣傳、識別網絡和電信詐騙、定期組織參觀、投資模擬大賽的策劃組織等職能,并可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參加金融方面的各種競賽等。

        (三)大學生加強自我管理。作為大學生,要根據自身的實際財務能力來確定自己的消費能力,養成理性的消費習慣,不能盲目消費和過度消費,同時還要學習必要的理財知識,對自己的財務進行合理的規劃。在確有合理資金需求時,通過助學貸款、大學生創業貸款和合法金融機構,按照合法程序辦理貸款。同時,要將金融風險控制在自己的承受范圍之內,避免因債務問題給自己和家庭帶來巨大的傷害。除此之外,大學生還要充分認識到個人信息和個人信用的重要性,妥善保管個人信息,提高對個人信用的認知度。隨著我國個人征信體系的建設和完善,今后個人信用記錄將越來越重要,大學生不僅要為現在負責,更要為自己的將來考慮,以免產生不良記錄,影響今后的工作和生活。

        主要參考文獻:

        第9篇:大學生網絡安全重要性范文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在中職校園的教學工作中網絡已經成為了不可或缺的部分,強大的網絡信息資源給中職學校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中職學校的教學水平,網絡帶來的信息安全隱患成為了中職學校發展過程中的關鍵問題,需要在發展的過程中有效地解決。本文將對中職學校網絡信息安全的現狀進行分析,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從而促進中職學校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

        中職學校;網絡;信息安全;問題探析

        0前言

        社會經濟在不斷發展,中職學校在建設的過程中各項設施已經相對完善,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對網絡信息的利用水平也在不斷提高。隨著中職學校教學效率的快速提升,網絡信息安全問題也隨之產生,受到了廣泛的關注,需要在發展的過程中加以解決。因此,作為中職學校的管理者需要重視網絡信息安全存在的問題,針對安全隱患產生的原因進行逐一排查,為中職學校的未來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網絡安全環境。

        1中職學校網絡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中職學校的網絡信息安全包含硬件、軟件以及信息系統的數據等,要想保證中職學校網絡正常可持續運行,需要加強對網絡信息的監管。網絡信息是一種重要的資源,普遍存在于社會之中,能夠為社會各行各業帶來有效性,網絡信息自身具有重要的意義[1]。保證網絡信息安全需要對整個信息系統進行管理,保護好網絡中的各項資源,以免受到外界病毒的破壞和干擾,確保中職學校網絡信息的安全性。此外,在社會各領域的發展過程中網絡信息發揮著重要的影響,信息安全性問題逐漸成為科學技術發展過程中不可忽視的關鍵性問題。中職學校在招生、教學工作、財務管理等多方面都涉及到信息系統性資源,倘若在發展的過程中信息受到了破壞,將會造成嚴重的后果。因此,中職學校在發展的過程中需要引起對網絡信息安全問題的重視,加強安全監管工作,從而發揮網絡信息在中職學校建設過程中的作用。

        2中職校園網絡信息安全現狀

        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對整個教育事業產生了重要的影響,運用網絡資源能夠逐步實現教育行業的信息化,推進整個教育界的改革,網絡信息化運用到教育中成為了未來教育行業發展的關鍵。在中職學校發展的現階段,建設過程中承載著眾多的應用,網絡信息在院校的教學、辦公中都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網絡給中職學校建設發展帶來極大便利的同時,也給院校建設帶來了網絡信息安全方面的挑戰,造成院校的網絡信息安全存在多種因素的威脅。

        2.1網絡安全存在的漏洞

        資源共享是計算機發展過程的宗旨,能夠有效提高信息處理的效率,互聯網給人們日常工作帶來高效、便利的同時,也產生了嚴重的信息安全性問題。網絡安全可能是由于在系統設計的過程中產生了細小錯誤,但這個錯誤極大的可能被入侵者利用,利用網絡來開展破壞活動,通過病毒植入的方式來控制電腦,造成重要的信息可能被不法分子竊取,從而造成整個網絡信息的癱瘓[2]。中職校園中存在的網絡信息安全問題,嚴重影響了用戶對網絡的正常使用,造成了整個中職學校無法開展日常工作。一些網絡入侵者通過非法獲得用戶身份的方式,進入到網絡中對用戶的重要信息進行破壞和更改,此外,還通過非授權的形式訪問網站,給網絡的信息資源造成破壞,更為嚴重的是合法用戶的申請遭到了拒絕或延遲等現象的發生,這種非法入侵的行為給整個中職校園的網絡信息安全帶來了極大的挑戰。

        2.2計算機病毒的傳播與攻擊

        計算機病毒是由人為編制的,并通過某種特殊的方式植入到了計算機內部,一旦計算機開始運行病毒也將被激活,給計算機的系統造成嚴重的破壞。計算機網絡病毒發展較快,中職校園用戶在使用計算機的過程中倘若沒有安裝殺毒軟件的話,將會造成病毒在校園內部泛濫,不但危害到個人用戶,甚至對整個校園內部的網絡資源造成負面影響[3]。在現實生活中,眾多的不法分子通過電子郵件以及U盤來傳播病毒,非常隱蔽,計算機用戶很難從根源上發現病毒的存在,造成完整的數據受到破壞,最終對網絡正常使用產生干擾的作用,諸如此類的病毒傳播方式給中職校園網絡信息安全造成了非常大的威脅。

        2.3非法入侵與惡意的系統破壞

        隨著網絡信息的快速發展,網絡非法入侵以及攻擊的水平也越發強大,用戶在使用計算機的過程中很難快速察覺。系統破壞的主要方式是入侵者運用黑客技術對中職校園的系統進行破壞,對系統內部的重要文件進行惡意的篡改[4]。非法入侵者對系統的惡意破壞嚴重影響了校園內部網絡的正常使用,嚴重的將產生網絡安全上的事故,對整個校園內部的信息安全構成了非常大的威脅,尤其在每年的招生階段,系統遭到破壞將會造成招生信息的外露,使考生成為了入侵者攻擊的對象,不但對中職校園的信息安全產生不良的影響,同時也給考生帶來嚴重的威脅。

        2.4加強中職校園網絡安全的有效措施

        2.4.1提高用戶的安全意識

        在中職校園的網絡信息快速發展的過程中,需要加強對網絡用戶安全意識的宣傳工作,逐步提高用戶對信息安全的敏銳程度[5]。中職校園在網絡共享上具有復雜的特點,需要從系統中加強對網絡信息的監管,確保網絡信息的安全性。此外,還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用戶在使用的過程中要嚴格執行,增強自身對網絡信息的防范意識,提升網絡完全監管人員的技術水平,做好對中職校園網絡信息安全的維護。

        2.4.2制定科學的網站檢查方案

        中職校園在網絡信息使用的過程中,要定期對網絡安全進行檢查,從根源上杜絕安全隱患的產生。伴隨著數字化教學的不斷開展,中職學校對網絡信息的使用越來越普遍,針對校園發展的實際情況,做好對各大網站信息的安全檢查工作的安排,在檢查的過程中要確定明確的方向,制定周期殺毒的計劃,做好充分的信息安全防范準備。

        2.4.3進行數據備份

        中職校園在對網絡進行使用的過程中,要加強防范意識,對計算機中重要的文件要進行數據的備份工作,以免計算機在受到病毒侵入時造成重要文件的丟失[6]。中職校園網絡處于開放的平臺,用戶要想在網絡的大環境中保證信息的安全性,需要在使用網絡的過程中時刻進行數據的備份,從而確保中職校園網絡信息的安全性,促進中職校園的健康發展。

        3結語

        總而言之,解決好中職校園網絡信息安全問題事一項系統的工程,需要在日常的工作中做好相關安全監管的工作,保證整個校園的網絡信息安全。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中職校園的網絡信息安全問題也呈現出多變的狀態,需要在發展的過程中加強綜合性的管理,構建完善的安全監管系統,從而保障整個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此外,通過對網絡用戶安全知識的宣傳教育,逐步提高中職校園用戶對網絡信息安全的認識,從而確保中職校園時刻處于較為安全的網絡環境中,促進中職學校的健康發展。

        作者:李昭容 單位:廣東省民政職業技術學校

        參考文獻:

        [1]孫留濤.校園網絡文化視域下大學生網絡信息安全素養的三維培養路徑[J].中國成人教育,2015.

        [2]王民全,陳智博,李華.基于校園網環境下的網絡傳輸安全問題與對策分析[J].科技傳播,2015.

        [3]姜貴平,薛進,劉賢喜,張煥遠,張偉.校園網網絡信息安全問題探討[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

        [4]楊梅,甘露,張林濤.校園網絡管理和信息安全保障實踐探討[J].玉林師范學院學報,2013.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午夜性色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免费观看一区二区 | 亚洲人在线免费视频观看 | 一区二区日韩成人动漫 | 日韩视频亚洲视频 | 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