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教學教研論文范文

        教學教研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教學教研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教學教研論文

        第1篇:教學教研論文范文

        【論文摘要】在醫學教育規模迅速擴大和跨越式發展的新形勢下,結合高等醫學教育的定位和特色,緊抓教學質量這一辦學生命線,從課堂教學質量監控體系、臨床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和教學管理質量監控體系三個方面,探討提高醫學教育質量的具體措施和方法。

        高等學校教學質量監控是通過對教學質量的持續監督,定期收集有關教學過程和效果方面的信息,根據提供的信息發現可能存在的問題,對教學進行調節,促使教學沿著計劃的方向進行,達到監控的目的。隨著高等醫學教育規模的迅速擴大和跨越式發展,結合高等醫學教育的高等性、專業性、實用性和技術性的教學定位和內涵特色,應緊抓質量這一辦學的生命線,構建由課堂教學質量監控、臨床教學質量監控和教學管理質量監控三部分組成的不斷完善的高等醫學教育教學質量監控體系。

        l建立完善的課堂教學質量監控體系

        通過建立完善的課堂教學質量監控制度,包括實施方案、教研室基本職責、教學秘書管理條例、主講教師遴選制度、課堂教學主講制實施條例、教案講稿基本要求、課堂質量監控方案等一系列課堂質量監控的制度和文件,保證教學質量監控制度的有效實施。

        在制訂制度的基礎上,配合教研室和教學秘書的具體工作,每年定期進行主講教師遴選,實行主講教師聘任制。對主講教師實行自愿報名、院內試講,由經驗豐富的特聘專家評估、符合要求者方能成為下一年的主講教師;遴選結束后,完善主講教師培訓制度,通過組織主講教師崗前培訓,學習教學管理文件和規定,聘請教育專家講授最新的教學動態和教學方法,使主講教師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同時拓寬了教師的知識面。

        成立學院教學質量監控專家組,由經驗豐富的特聘專家組成,根據每學期的課程安排,履行對主講教師課堂教學質量的階段性指導和隨機評估,對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綜合素質和教案講稿進行評議,結合學生評議、同行評估以及自評,采用統一的評分標準,匯總后及時將評估專家和評估學生的意見和建議反饋到教研室以及教師本人,客觀而真實地評價教師的實際教學水平,引導和促進教師自覺地進行教學改革,促進總體教學質量的提高。

        另外,定期召開評估專家座談會,聽取評估專家對我院教學中存在問題的意見和建議并及時反饋到教研室以及教師本人;配合學校的教學督導,定期組織教學觀摩、進行講課比賽等等教學活動,增強教師的教學意識、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使每位教師在互學互評中互相促進,共同提高。同時建立教師教學激勵制度,通過主講教師教學質量評估結果與上課課酬掛鉤,激勵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增強教師的教學主動意識。

        2加強臨床教學管理和質量監控

        本著“早臨床、多臨床、反復臨床”的教學理念,建立“初期接觸病人——中期臨床見習——后期臨床實習”不間斷、循序漸進的臨床實踐模式,在長期的臨床教學管理中總結出臨床教學質量監控的方案:

        2.1建立網絡式管理體系,完善科學的臨床管理機構

        其網絡是上有主管院長、醫教科長、教學辦主任,中有各科臨床教研室主任、科總住院醫師以及每一個帶教教師,下有實組成管理網絡。

        2.2形成規范的臨床管理文件,促進臨床管理規范化

        通過制定《臨床帶教工作管理規定》、《臨床帶教質量管理辦法》,遴選和聘任臨床教學主講教師;提出臨床科室研究生帶教基本要求、臨床專業研究生培養指導原則等等臨床教學管理文件和制度,使臨床教學管理逐漸規范化。

        2.3教師層面的管理和質量監控,提高臨床帶教水平

        一方面學院定期組織經驗豐富的專家對帶教教師進行培訓;另一方面在帶教教師中實施臨床教師主講制,對臨床主講教師實施聘任制,規定臨床主講教師的任職條件、任職職責等。在實習過程中,實行臨床教學質量評估制度,一是實習生對帶教教師實行“背對背”評估,評估成績將作為評選優秀科室、優秀帶教教師的主要指標之一;二是實行臨床帶教抽查制度,規范科室臨床帶教行為,實施對包括教學管理文件、實習生考勤登記、實習安排表、實習生登記冊、出科考試試卷、臨床小課登記表、臨床小課講稿、教學查房登記表、典型病例討論登記冊、實習生臨床操作登記表等等教學內容的抽查,同時對臨床科室的臨床教學活動進行評估,并將抽查情況和評估成績與相應的課酬、科室績效和教研室績效掛鉤,從而加強臨床科室教學管理的規范化和督促臨床科室按時按量完成臨床教學活動。

        2.4學生層面的管理和質量監控,加強實習生管理力度

        每年根據不同年級組織《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方劑學》、《中醫內科學》、《診斷學基礎》等五門課程基礎知識考試,考試成績將作為能否進入臨床實習的決定條件,以強化學生對醫學基礎知識學習,為進入臨床打下基礎;在學生進入臨床實習前專門開設醫德醫風教育講座,加強學生醫德醫風教育;學生進人病房實習后,明文規定,必須每周完成手寫住院教學大病歷兩份,帶教教師批改后按時上交,其書寫質量將納入病歷質控范圍,以此加強學生基本功訓練;在各臨床科室定期安排臨床小課和示范操作的基礎上,利用模擬實驗室這一有力的資源,分組分批組織本科生以及研究生進行臨床輪訓前的準人考試和臨床輪訓后的臨床技能強化訓練,保障學生在臨床輪訓中的動手能力,提高學生臨床技能水平。

        2.5加強與教學基地交流,創造良好的基地教學環境

        一方面定期組織教學管理人員到教學醫院就實習管理問題進行磋商,共同探討臨床教學實習管理的原則和規律,并協助各教學醫院整理教學資料、完善教學制度、強化教學意識、改善教學條件、加強教學管理;一方面定期到教學基地進行臨床教學活動,包括教學查房、臨床小課、示范操作等,組織有豐富臨床教學經驗的專家教授參加,通過院內院外的互相觀摩、評估、學習,達到堅持正確的導向指導、幫助評估對象發現問題、改進工作、促使其建立質量意識和健康發展運行機制的目的;一方面每年為教學基地醫務人員提供免費進修學習機會,提高基地教師的業務和帶教水平。

        3構建和優化教學管理質量監控體制

        3.1教研室規范化建設

        為進一步使教研室管理更加規范化,要求教研室建立完整的檔案資料和系統的教學行為,逐漸形成教研室建設規范化。其建設指標包括教研室教學管理、師資隊伍建設、教學建設情況、教學質量監控材料、教材建設、教學改革與研究、教學成果等7個一級指標,涵蓋了教學管理、課堂教學、臨床實踐以及科研成果等多方面的內容。強化了教研室建設管理的規范化、科學化和制度化,使教研室更有序、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其工作性質、規程和作用,從而為提高教師業務水平和教學研究整體水平、加強學科建設提供了重要的保證。

        第2篇:教學教研論文范文

        數學實踐研究教學論文一、教師應當接受專業的培訓

        教師通過參加教育主管部門舉辦的各種教學培訓,更新教育觀念,改變教學方法,從原本單純的“教”,變成與學生互動,教學相長;認真學習專業知識,開闊視野,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對于數學教學來說,學生們學會了某一種數學知識,卻沒有學會學習的方法,更不會把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只是為了學習而學習,為了考試而學習。這不但不能達到素質教育的要求,反而抑制了學生本身具備的能力,堵死了學生多方面發展的道路。而接受過專業培訓的教師,在學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過程中,更能夠發掘學生的潛力,對學生未來的發展有著強大的推動作用。

        二、教師應當認真研究教材

        教材是教學最基本的依據,教師所有的教學活動都應當圍繞教材展開。教材也是連接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的重要紐帶,依據教材,教師才能夠把知識傳授給學生。雖然現在提倡多姿多彩的教學方法,然而前提是要基于教材和課程標準要求的基礎上。有些教師采取了趣味的教學方法而使課堂熱熱鬧鬧,卻忽略了教材中的內容,學生學習輕松了,興趣濃厚了,然而卻沒有學習到應該掌握的知識,這豈不是本末倒置嗎?熟悉教材中的知識是教師最基本的責任,并且還應該掌握一至六年級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教師應當根據教材中的知識,制定適當的教學方法,在把握好教材內容和教學目標的基礎上,采用多樣的教學模式,才能保證不“跑題”,從而讓學生在有趣的課堂上學到知識。

        三、教師應當關注學生思維方式與心理情感

        每個學生的性格不同,在學習數學時的表現就會有很大的差別。教師應當多加關注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比如有些學生善于嚴密地思考,在某一處數學知識上,要把每一個點都想到,這種思維方式的優點就是不會漏掉重要的信息,但是,卻花費時間比較長,教師就應當教該學生如何篩選數學知識中的重要信息,忽略不重要的部分,從而節約學習的時間。而有些學生善于跳躍式思維,這種思維方式的優點是速度快、對知識的接受能力強,卻容易因為馬虎粗心犯下錯誤,教師就應當引導學生養成仔細認真的好習慣。關注學生的心理情感,有利于掌握學生的興趣所在,把學生喜歡的事物與小學數學教學融合到一起,讓學生在娛樂和游戲中學習,這比單純地講解教材中的知識效果要好得多。

        四、教師應當靈活使用適當的教學方法

        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還無法總結出具體的學習方法,而相對來說,教師的教學方法就決定了學生的學習模式,合適的教學方法,能夠帶來更好的教學效果。而所謂合適的教學方法,其真正的含義就是適合教師所教的學生的教學方法,某一種學習方法對于某一個班級適合而對于另一個班級就未必適合,而教師要做的就是要使教學方法盡可能地適合大多數的學生,而對于情況比較特殊的學生,教師要多花一些時間和精力,幫助他們適應學習環境或者是專門針對這些學生制定適應于他們的教學方法。對于教師來說,每個學生都是平等的,教師不應當因為自己教學方法的問題而造成某些學生學習方面的困難。教師是為學生“傳道授業解惑”,小學數學教學方法也應當符合這一要求。

        五、教師應當做好課外的工作

        要想讓學生在數學方面的學習取得好的效果,單純地依靠教師課堂上的教學是完全不夠的。教師在教學之前就應做好準備工作。教師應當在課外研究好教材中的內容,明確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預測哪些知識是學生難以理解的,應采用怎樣的教學方式學生更容易理解,并認真寫好教案設計。在上課的時候會用到哪些教具,教師也應當在課前準備好。而在講完一堂課之后,教師應當認真批改學生的作業,及時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分析學生在學習中遇到了哪些問題,并且及時與學生交流,分析問題存在的原因,幫助學生解決這些問題。教師在課外做好這些工作就會減輕自己和學生在上課時的負擔,學生們學習的時候也會很輕松。從這一點來看,教師的課外工作的重要性絕不亞于課上的工作。

        六、教師應當積極參與教育科研

        “開展教育科研是興教、興校、育人的根本保證。”教師不僅要善于教,而且要善于研究教;不僅要培養學生,而且要通過科研,培養自己,教研相長。一方面,教師研究的問題直接來自教育教學實踐,是為解決具體問題服務的,它有極強的針對性和目的性。只有使科研與教學相結合,教師的科研活動才有價值。另一方面,教師的科研應體現在如何將已有的教育理論研究成果盡快地轉化到教育教學實踐中去,促進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第三,教師在教育科研中應是一名學習者。首先,教師參與教育科研的學習者角色是一種自主式的學習主體。教育科研是一個不斷發現、探索、解決問題的過程,這正是“學習”的本質所在。其次,教師作為自主式的學習者是貫穿教育教學過程始終的,只有學習行為日常化,教師的科研水平才能不斷提高。唯有如此,教師才不是在自己的領域里被動的工作,而是主動地創造;他便不再是一支燃燒得什么也沒有的蠟燭,而是用科研不斷照亮自己前進的道路;他便不再是一個只對教材做膚淺了解、按教案簡單操作的工匠,而是必然成為攀登教育科學藝術高峰的實踐者。

        第3篇:教學教研論文范文

        論文關鍵詞:臨床實踐;教學質量

        國家教育部于2001年《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中指出:實踐教學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具有特殊作用,各校要進一步加強實踐教學,注重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實習醫師是從醫學生到臨床醫師的過渡階段,是理論聯系實際的實踐性教學環節,是培養醫學生成為臨床醫生的必須手段,是一個合格的臨床醫師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過程,臨床實踐是高等醫學教育的重要階段,是培養醫學生由一名學生向一名合格醫生轉變的重要過程,臨床實踐教學的質量是醫學教育管理工作永恒的主題。如何提高教學質量,使臨床實踐工作穩步發展,是擺在我們面前一項重要任務。

        1適應現代高等教育的發展,實施有效管理方法

        質量是高等教育持續發展的基石,隨著科技進步、經濟發展,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呈現多元化趨勢。高等教育要適應社會的需求,滿足不同求學者的需求,促進個人能力的提高,促進個性的發展,所以在管理中要體現質量的發展性和適應性,樹立全面素質質量觀。我院作為廣東省高等醫學院校的教學醫院,近幾年來每年接收400至450名來自不同醫學院校的本科、大專、中專醫學生,要管理好這些學生,必須要有相應的制度才行。我院設有一名副院長主管教學,設有主管實踐教學的科教科,并由一名副主任醫師和一名住院醫師負責教學管理工作。臨床設有內、外、婦、兒、傳、五官專業等臨床教研室,并配備教研室主任和教研室秘書。根據各校的實習計劃,結合本院的實際情況,健全和規范管理制度,完善各項教學規章制度。按實踐教學大綱、實習手冊,建立了實習出科理論考試與臨床技能考試相結合的方法、實習管理辦法、醫德醫風教育、病例討論辦法、教學病例收集、評教及評學制度等。定期召開各教研室主任會議,了解各教研室的教學進度及存在問題,及時調整教學計劃,各教研室派一名主治醫師指導學生臨床實踐,加強理論與臨床實踐溝通,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臨床實踐技能。

        2多種措施相結合,提高臨床教學質量

        2.1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帶教水平充分發揮帶教老師的教學主導作用是保證教學質量的關鍵。強化老師責任,讓帶教老師理解教學目標、內容和要求,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及勞動觀,強調通過實習使學生掌握本專業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實踐技能和創新能力,提高教學質量。

        根據我院的實際情況,采取學習培訓和學術活動相結合,有計劃、分層次舉辦多種形式的繼續教育;因此對年輕老師進行必要的崗前培訓及考核讓合格者上崗非常必要;高年資醫師除負責年輕醫師的臨床技能培訓外,也要傳授教學經驗,并可納人繼續教育的計劃中川。定期派專業技術人員到上級醫院進修學習,鼓勵醫、藥、技、護等人員參加專升本、研究生學習,全面提升了我院帶教老師的學歷層次、業務素質和帶教水平。

        2.2配備教學編制為切實保證臨床實踐教學質量,為社會培養合格的醫學人才,本院按床位編制配備了一定數量的教學編制,以減輕臨床醫生壓力.使帶教老師有更多時間和精力投人教學。

        2.3檢查教學質量,嚴格各科考試實踐考核是檢查學生是否真正掌握操作技能,是否具備獨立工作能力的重要舉措,主要從專業理論知識,臨床基本診療技能及醫德醫風等方面對學生進行評價。每科實習結束后,要求各科根據學生必需掌握項目嚴格考試,一絲不茍,精益求精。臨床技能考試時選用新人院的病例,讓實習醫師模擬住院醫師身份對接診病人進行系統處理。從病史的采集、體格檢查、初步診斷、鑒別診斷、診療計劃等列出詳細的方案。另外在帶教教師的監督下讓實習醫師獨立對患者進行胸腔穿刺術、腹腔穿刺術、骨髓穿刺術、腰穿術操作。帶教教師對考試結果進行及時分析和討論,考試結果記人各科實習成績,不合格者重新學習。

        2.4利用現代化手段,提高教學質量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手段就成了臨床教學不可缺少的輔助工具,通過形象的圖片,可使學生在短時間內將各種常見病發病機理、臨床表現、治療方案及新進展記住,效果比傳統的教學方法好。尤其是電腦及網絡的應用,通過Intenret網我們可以了解到各學科的發展方向,從網上下載下來,到周末各教研室上大課時用,由各科中級以上職稱帶教老師主講,主要內容為本學科發展趨勢和新技術進展,以進一步鞏固學生所學專業知識,拓寬了學生的視野,提高了學生對各專業的興趣,受到學生的歡迎。:

        2.5加大教學投入,改革現行分配制度加強臨床技能實驗室、示教室、多媒體教室的建設,借助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彌補醫學實習生臨床操作機會減少對臨床教學質量的影響[51。另外在教學中引人激勵機制,醫療、教學、科研均是勞動,都應得到相應報酬。醫院在工資分配及晉升上除考慮臨床工作及經濟效益外,還應考慮到教學工作和科研工作,從而充分調動臨床帶教教師的帶教積極性。

        第4篇:教學教研論文范文

        論文關鍵詞:農村中小學,校本教研,教師

         

        隨著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啟動與發展,校本課程開始成為基礎教育課程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我國校本課程開發已進入由試驗到推廣的新階段,梳理和總結我國校本課程開發的一些理論與實踐問題,對于深化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提升校本課程開發的研究水平,推動校本課程的實踐,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與實踐意義。

        由于校本課程開發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不僅要解決認識上的問題,更要深入研究實踐中出現的問題。這樣,關系到校本課程開發建設的策略性問題就顯得尤為重要和必要。這里,我們依據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依據實踐內容與對象對理論的反思,分析一下在校本教研中的開發者及教師的重要作用。

        一、校本教研中教師的重要性分析

        校本課程開發首先要明確什么是正確的校本教研的理念,這有利于確定校本課程開發的方向。校本課程開發要求學校應當在明確教育到底應該怎樣、在目前的客觀條件下又能怎樣的基礎上,確定學校獨特的教育目標和發展方向。我們也深刻地體會到兩點:一是學校獨特的教育理念是校本課程開發的具體體現,是實現辦學目標的橋梁和手段;二是校本課程開發極需要正確的教育哲學、辦學目標、教育宗旨的高層面指導。不過,學校的辦學理念之所以具有方向性,是因它具有三個特點:宏觀統領、中觀具體、微觀可行。這樣才能真正達到指導校本課程開發的目的。由此可見,沒有學校辦學理念的形成,學校校本課程開發也難以深度進行。明確了校本教研的教學理念,接下來我們來討論一下教師在校本教研中的重要作用。

        從開發主體中的校長、教師應具備的素質方面看,教師在整個課程開發活動中處于核心地位。對教師而言,必須做好以下幾方面的準備:課程意識與課程觀念,課程知識與課程開發能力,參與意識與合作精神論文的格式,行動研究的意識和能力。怎樣才能保證教師做好各方面的準備呢?對校長而言,應該履行的職責在于:確定明確的辦學理念,建立合理的課程結構,建立良好的校內溝通網絡,協調影響校本課程開發的各種因素,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校長應該具備的素質包括:領導能力、規劃能力、創新能力、科研能力、交際(合作)能力。

        在開發校本課程必需的所有條件當中,教師的認可、支持是最重要的。任何教育變革,如果得不到教師的支持都無法成功。參與校本課程開發的過程,也就是教師專業能力不斷成長的過程,是學校的教育理念不斷明朗的過程。

        二、提高教師素質級能力的對策

        由于當前農村中小學校本教研還存在相當多的不利于自身開展的現象,這些現象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學校校本教研的健康開展,也阻礙了教師的專業成長,因此,我們應當采取切實可行的策略,指導校本教研的方向,促使其健康發展,從而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第一,提倡學習,激發校本教研的參與熱情。學習,對教師來說,是必不可少的。解決教育教學問題,是需要一定的教育理念為支撐的。理論學習是校本教研的基礎。因為時代飛速發展,知識在快速更新,新的知識在不斷涌現,那種“一朝學成而受用終身”的觀點已經過時了,作為新時代的教師,需要通過不斷“充電”,使自己在新課改中實現新的“蛻變”、新的跨越。新課改背景下的教師,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然而在農村學校普遍存在著一種“只教不學,不思上進”的現象。因此,我們要倡導學習,使教師認識到“學習是研究性教師成長的保鮮劑”,只有不斷的學習,才能得到持續的發展,才能對校本教研的內涵、實質、作用等有一個全新的認識。同時,學習也是研究的基礎,教師們只有通過學習,具備深厚的教育教學理論知識,才能相互補充,相互提高,校本教研才不至于在淺層次上徘徊。因此,我們要極力鼓勵教師參與理論知識的學習,為教師購買相關的教育教學書籍和報刊雜志,讓教師們交流學習心得體會。

        第二,互動交流。它以教師教學實踐中的共性問題和突出問題為切入點,引導廣大教師展開平等、坦誠的心靈對話與思想碰撞,在各種觀點的交鋒中,通過個人的反思領悟,達成共識。如針對多數學生的英語書面表達困難問題,英語學科組的老師可以共同相討對策論文的格式,每個人各抒己見,最終達成共識。又如,在期末復習前,各學科組的老師也可以共同討論,提出最佳方案,爭取在有限的復習時間內得到最佳的效果。

        第三,教學反思。教學反思是教師個人以自己的教學活動為對象,對其中的教學行為、教學現象和教學問題進行分析、探討、研究,從而最終解決問題的過程。教學反思是“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同時,教學是一種“遺憾的藝術”,教師在反思中彌補“遺憾”,改進教學。自我反思是教學過程的必要環節,是提高教學效益的重要途徑,是教師積累教學經驗,實現自我超越的有效方法。因此,我們在開展校本教研中把它作為重點來抓。通過反思,教師可以直面課程實施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新挑戰,改善教學行為,提升教學水平。同時,形成自己對教育現象、教學問題進行獨立思考的能力。

        此外,不管是現場診斷和案例剖析,還是課題研究,都要以教學中實際存在的問題為研究的立足點,通過分析和不斷地實踐探索,不斷解決存在的困惑或問題。這樣有助于教師了解自身的缺失,從而有針對性地加強缺失方面的學習,可以促進自身教學教研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馬云鵬.中小學教育教研基礎[M]. 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曠明.農村中小學校本教研存在的問題及思考[J]. 教育科學論壇,2006.

        第5篇:教學教研論文范文

        論文摘要:傳統教學中也有許多精華的東西需要我們去認真的保留與繼承。傳統與課改并不矛盾,這需要我們去認真的思考,用實踐的觀點去把握。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只有讓傳統與課改和諧相生,既繼承傳統中精華的東西,又能很好地滲透新的教學理念,學生的學習才能和諧發展。

        隨著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全面推開,教師的教學觀念已在不斷更新,但有些教師不能正確體會課改精神,還習慣于“以本為本”,從欲設的教案出發,用環環相扣的小問題接二連三地發問,一群學生始終被這樣的小問題牽引著,跟在老師的后面亦步亦趨輪流作答。課堂上學生的動手操作的機會多了,但教師往往充當了發令員,頻頻發出指令,學生只是被動的充當操作工,馬不停蹄地執行。另一方面,有些教師為了體現課改精神,完全了傳統的教學方法,“談講變色”,該講的不敢講,惟恐一講就被扣上“灌輸”、“填鴨”等與新課改理念背道而馳的罪名。于是,一些需要教師講的知識也要裝模作樣地去引導一番,需要教師給予指正的卻裝聾作啞,任其自然。個人認為,傳統教學中也有許多精華的東西需要我們去認真的保留與繼承。傳統與課改并不矛盾,這需要我們去認真的思考,用實踐的觀點去把握。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只有讓傳統與課改和諧相生,既繼承傳統中精華的東西,又能很好地滲透新的教學理念,學生的學習才能和諧發展。

        一、約束和自由的和諧

        新課改提倡給學生以個性自由。發展學生的個性。允許學生根據學習需要,或自主探究,或同伴合作,或小組交流。學習形式的開放,必然能引起學生思維的開放,積極引導學生大膽想象,提倡創新求異,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與眾不同的意見和見解,倡導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化,使學習成為一個富有個性化的知識、智力、情感、人格意義的構建過程,讓課堂富有生命的活力。但有些教師片面理解課改精神。為了讓學生活躍,解除了多年來課堂上的一些行之有效的禁令:聽課不必認真,回答問題不必先舉手爭得老師同意后再發言,討論問題可以到處亂跑。我們看到的課堂:學生東張西望的,竊竊私語的,甚至還有打打鬧鬧的,幾乎有相當的學生的身心游離于課堂之外。哈佛大學的一句名言:成功=智慧+紀律,看來美國人也是十分重視約束的。

        二、預設與生成的和諧

        受課改精神的影響,“你喜歡哪個問題就解決哪個問題”是目前課堂中使用最多的一句話,用一位教研員的話:腳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新課改需要生成的課堂。然而,不少教師簡單地、機械地解讀了“生成”從而將“預設”完全摒棄。漫無邊際的生成擠占了學生有效的學習時間。或許學生活躍了,課堂熱鬧了,但是表面的浮華終究掩蓋不了實質的蒼白。特級教師黃愛華在她的講座里曾舉這樣一個實例:一位語文教師在上《矛與盾》時是這樣提問的:“小朋友,你們知道哪些打仗的武器?”學生回答十分積極,但都是槍炮坦克類的現代武器,就是沒人說矛與盾。這位教師沒曾想這么簡單的問題都沒人回答,埋怨學生不配合。試想如果她再加上一個條件,即古代的兵器,那結果該是個什么樣呢?所以說:精彩的生成源于精細的預設。因此,教師有必要對課堂做好充分的預設,對結果要了然于心,對過程要多做假設:學生會怎么說?教師又該怎么引導?這樣,教師才能從容不迫,也才有可能收獲許多預設的精彩。所以,真正的“生成”既有預料之內,也有預料之外。可見,預設與生成并非互相矛盾,也不是水火不相容。關鍵是在預設與生成之間找到平衡,讓二者和諧共處。

        三、獨立與合作的和諧

        小組合作學習理應成為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首選方式,它正日漸為廣大教師所重視。于是,在各級各類觀摩課和示范課中,小組合作學習頻頻使用于課堂。有的一節課反復使用合作學習,教師一會喊開始,一會喊停;學生一會向后轉,一會向前坐,整節課忙得不亦樂乎。像這樣淺嘗輒止的合作學習取代了學生的獨立探究。獨立、合作是一對矛盾的統一體。合作學習,必須以獨立探究為支點,獨立探究,在合作學習中得以驗證、完善。不經過獨立思考,學生不能擁有自己的獨立思想,在交流時人云亦云,隨波逐流,合作學習成為形式。時間長了,學生的思維會退化、個性會弱化。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學生的思維能力及習慣的培養,在開展對話時,教師要留有一定的時間,讓每位學生面對教師的提問,有一個自己的判斷與思考的時間,教師要珍惜這段沉寂。誠然,默默思考遠沒有各抒己見熱鬧,但在這默默思考中卻蘊藏著心靈的對話,有思維的碰撞,有對文字的理解,有良好閱讀習慣的形成。一句話,不能以合作取代獨立,要讓合作與獨立相得益彰。

        四、探索與接受的和諧

        新課改倡導的學習方式是探究學習,對促進學生的求知欲、獨立思考和創新意識無疑是明顯的,每節課都應該讓學生在探索中有所獲得。實踐證明:在課堂教學中實施“學生探究學習”時。不是所有的學習內容都是讓學生探究可以得到,有些內容是約定俗成的,決不能靠學生去發現,而且也發現不了。如導體、絕緣體,電流、電壓、電阻等概念。接受式學習也有讓其它學習方式所不能取代的優點。首先它能使學生迅速、大量的掌握知識,又可以避免認識過程中許多不必要的結果,讓學生去重復發現與形成的過程,因為一些內容不但不可能,也沒必要。再就是接受式教育,能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及充分有效地利用科學知識的結論,發展學生的認知結構,使學習成為有意義的學習。

        第6篇:教學教研論文范文

        (一)備課:分項過關。

        備課即在進行正式的課堂教學前對課堂教學進行整體設計,內容包括課標研讀、文本解讀、學情了解、目標設定、重點確立、難點挖掘、過程設計、方法選擇、課時安排、課件準備、板書設計等,最終落實到教案編寫。課堂如同戰場,教案如同作戰計劃,其重要性毋庸置疑,對課堂教學質量起著重要作用,其中既體現出師范生對教育教學理論的掌握情況,也體現出他們的專業綜合能力,難度較大,可以采取分項過關的方式。可以先過文本解讀關,然后練習目標設計,初步掌握目標確定的方法,能夠運用比較規范的語言表述教學目標。如:“學生(行為主體)在課堂討論中(行為情境),至少能夠比較(行為動詞)兩種(行為標準)課文所用修辭手法(行為對象)的異同。”之后進行教學過程設計的訓練,在對程翔的“起領—教讀—自讀—總結”四步單元教學過程模式、鐘德贛的“中學語文反芻式單元教學法”以及潘鳳湘的“八步教讀法”、魏書生的“六步法”、錢夢龍的“導讀法”、余映潮的“板塊式”等單篇課文教學過程設計及依據了解的基礎上模仿總體教學過程設計,再根據課堂教學過程所需技能分項訓練,如導入、提問、講解、結課、板書等。這樣一步一步逐項訓練,最后對整個教學設計進行修正,相對會減輕備課的難度,而且比較扎實。

        (二)說課:開口論辯。

        說課是既要說出課上什么、如何上,又要說出為何要這樣上,既考察教師的實踐能力,又考察其理論素養,是進行教學研究、培訓師資的重要活動形式,可放在課前,也可放在課后。課前說課,主要說為何這樣設計,可起到對課堂教學矯正的作用,增強上課的理性;課后說課,主要說為何這樣設計及課堂教學實效,可起到檢驗教學設計的作用,反思意味濃厚。說課能力提升的關鍵在三個方面:一是提升理論素養,撰寫好說課稿。說課稿一般要涉及五個方面:說教材、說學情、說教學目標及重難點、說教法學法、說教學過程,其核心應是說出教師本人對教材的獨特理解及教學設計的思想、思路,力求達到既具備科學性,又具備理論性、可操作性。二是多開口練習。稿子過關后讀熟,直至脫稿,把握好說課的時間,提高說課的邏輯性與藝術性,力求語言表達條理清楚,層次分明,字正腔圓,悅耳動聽。三是在論辯中提升說課水平。一般訓練把說課僅僅作為了一種形式,師范生說課完畢后輔導教師點評一下說課就結束,忽視了說課的根本目的是為了與同行及專家交流。所以說課訓練除了讓師范生準備好說課稿,自己多開口練習外,應有重要的一環,即提問與答辯。教師與其他師范生在說課結束后可模仿專家與同行,針對教材內容、目標設置、教學思路、方法選擇、重難點突破等提問,使說課者在與專家及同行的對話交流中進一步明晰自己的教學設計,提升說課水平。

        (三)講課:自講合作。

        自講即按照教案設計,自己在空教室或其他地方反復演練,進一步熟悉教學內容、教學流程、教學方法等,發現疏漏,及時修改。這一步是非常重要的,它有利于培養師范生的自主學習意識,也為下一步保障小組合作學習的質量打下基礎。試講中的合作學習主要體現為小組活動及班內交流,在個人講熟之后把全班師范生編為小組,在小組內試講,進一步發現問題,使教案更加科學,教學更加有效。還可結合年輕人精力旺盛、爭勝好強的特點,在組內展開比賽,以賽促講。小組試講之后,組內選拔代表進行班內交流。講課要求抓住重點,突出重點,讓學生掌握重點,透徹理解重點,能夠結合運用,轉化為能力最好。因為師范生的試講沒有真實的教學對象,缺乏真實的體驗,講課易出現兩個問題:其一是忽視學生的學,以個人講解為主。講課中要培養師范生一種教學生學,引導學生喜愛、理解、欣賞、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意識,而不是當知識的“掮客”。其二是貪多,一節課要解決的問題很多,結果每個問題都是走馬觀花,要引導師范生學會一節課著重解決一兩個問題。這些都要在師范生自講與合作學習的反復練習中加以解決。

        (四)評課:先寫后評。

        評課實際屬于教學研究范疇,評課訓練不僅使師范生具備評課能力,更重要的是起到如何導引教學的作用。從以往師范生的評課來看,存在的最大問題是過多關注外在的東西,如教師的儀容儀表、語言表達等,對教學內容是否適切、教學方法是否靈活、課堂結構安排是否合理、學生接受是否難易等涉及較少。還有的要么全評優點,看不到問題;要么全評缺點,一概否定,抹殺授課者的創造,嚴重打擊授課者的自信。作為師范生的能力弱項,不妨先練習寫較詳細的評課稿,慢慢明確評課的原則、內容、方法后,再寫較簡略的評課稿,直至最后列出要點評課甚至打好腹稿脫稿評課。評課稿主要包括評課的內容與思路。評課內容包括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程序、板書設計、教學效果、教師素質等方面。評課思路可以有兩個:一是按照上述內容逐項點評;二是抓住一項或幾項內容點評,先說優點,再提出問題,最后提出建議。評課稿必須有理有據,不能只有論點。評課可培養師范生的反思意識,自我反思有利于師范生專業發展,因此在他評前應該先自評,進行自我剖析。

        二、專業核心能力提升策略

        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能力是語文教學的基本任務,語文教學能力的高低,除了與師范生掌握的教育教學理論、學科教學理論高度相關外,其自身具備的聽說讀寫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聽說讀寫能力本身也是漢語言文學專業師范生區別于其他專業師范生的重要標志,是進行教學的基礎、底氣、看家本領,可稱為專業核心能力。聽說讀寫能力的訓練始于小學一年級,直至大學四年級,本文著重探討在語文課程與教學論專業課學習中如何有意識地培養師范生聽說讀寫的能力。

        (一)聽:課例講座。

        教師要對學生的答問做出反應,具備良好聽力是教師必備的素質之一,對語文教師來說更是如此,因為對話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原則,而對話的基礎是理解與尊重,其表現則是傾聽能力。現在的大學生,個性都比較強,善于自我表現,對別人缺乏應有的尊重與理解,可借助師范生課堂試講、見習、聽講座等機會,對其進行聽的能力的培養。一是善于傾聽,在別人講課解說時盡量不交頭接耳、嘀嘀咕咕地說,有問題記下來,可在小組互動、師生互動環節進行表達。二是聽課、聽講座要專心聽,記錄要點。三是邊聽邊思,記錄自己的感想、問題。通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師范生聽的能力會有所提高。

        (二)說:備課講課。

        說課就是說備課,是面對同行專家介紹說明自己的教學設計及其設計依據的教學研究活動,是培訓師范生的重要方式,也是訓練漢語言文學專業師范生說的能力的良機。說課前要求其撰寫好說課稿,自己課下反復練習,直至脫稿,然后小組內說課,借助微格訓練,調出錄像反復查看比對,查漏補缺,提升說課的邏輯性、藝術性,從而提升說的能力。講課中的講授技能訓練、課堂引導及課例觀看后的反思評課,也是提升說話能力的機會,可組織師范生辯論研討,一方面增加了開口說話的機會,另一方面加深了對教學的理解。比如針對案例發表自己觀點的即席講演,考察了師范生多方面的知識儲備,特別是訓練了師范生敏捷的思維能力、快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靈活的應變能力。

        (三)讀:教育名著。

        讀書,應該是語文教師的一種生活狀態,語文課程與教學論中閱讀能力培養的主要憑借是教材及語文教育名著。漢語言文學專業師范生文學名著讀的較多,語文教育名著閱讀量較少,對語文教材的閱讀也比較忽視,不明白語文教材閱讀與一般閱讀不同,一是不管喜歡與否都應細讀,二是閱讀中不僅有教師與文本的對話,還有教師與作者、教師與編者、教師與學生的對話,從而把語文教材閱讀簡單化。針對上述情況,可在課程開設之初,向學生開列語文教育名著書單,推薦語文教育名著,如《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導讀的藝術》、《中國著名特級教師教育思想錄•中學語文卷》等,以及語文教育報刊雜志《中學語文教學》、《語文建設》、《中學語文教學參考》、《中國教育報》、《語文報》等,要求做好筆記,在合適的時機以讀書報告會的形式進行交流。語文教材的閱讀可以結合課堂教學,形式多樣,如朗讀、誦讀、細讀、讀書報告會等。

        (四)寫:教學論文。

        研究,也是教師的生存狀態,是未來語文教師不可或缺的能力要素。教師需要對教育教學進行創新,如果認為其只是技能的疊加,則教學活動就會很快陷入滿足,繼而無趣,行而不遠,體驗不到職業的幸福感、愉悅感。目前,語文教育科研的訓練欠缺,畢業后能夠寫出教研論文者寥寥。只有認真從事教學研究的教師,才能夠更深刻地理解教育教學的規律,更好地運用技能傳授知識。要學會在調查中了解,在實踐中反思,在研討中提升教學科研能力。要結合教材分析、教案設計、說課稿撰寫、評課稿撰寫、讀書筆記、調查等常規訓練活動,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進而把探討的結果用文字表達出來,并在寫作中創新。寫作是思維的利器,是教師專業化的必由之路,教師只有寫,才會寫,如果能夠把其中優秀的文章修改發表,對師范生會產生更大的激勵作用:一方面在寫作中提高了寫作能力,保留了精神作品;另一方面也體驗到了問題解決的喜悅,增加了對原有問題的認知與解決能力。

        三、結語

        第7篇:教學教研論文范文

        1.1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應當遵循新課標的要求

        《高中化學新課程標準》指出: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應當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宗旨,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化學實驗的趣味性、安全性和無污染性。注重化學實驗教學的趣味性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化學實驗教學過程中,從而不斷進行探索和發現;重視化學實驗教學的安全性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思想,使學生在實驗教學中不僅獲得知識、開發自己的思維,還能保障自身的安全;重視化學實驗的無污染性突出了對學生環保意識的培養。有些化學試劑是存在一定的污染性的,如果做完實驗之后將實驗器具等亂丟棄就會造成環境污染,也可能會對自身造成一定的危害。總之,化學實驗教學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是符合時代和社會的要求的。

        1.2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應當凸顯探究性的特點

        探究性的教學方式是鼓勵學生自主獲取知識與技能,調動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以及塑造良好的創新意識與科學價值觀的重要方式。在我國的傳統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教師是整個實驗的操作者,學生只是圍觀教師的整個操作過程,對整個實驗的過程和其中出現的實驗現象很少進行思考和分析,而在自己動手操作時也只是簡單模仿,目的是獲得與教師一樣的實驗結果。這種單純模仿和重復的過程實際上限制了學生的個性思維和思維能力的發展,因此,在化學實驗教學中教師應當著重凸顯探究性特點,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精神,使學生的全面發展成為可能。

        1.3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應當強化應用性

        化學是一門實踐性和應用性很強的學科,與人類社會的生產和生活有緊密聯系。但是在傳統的化學教學中,化學實驗僅僅是被當做鞏固“雙基”的手段和工具,其應用性基本上是被忽視的,這就導致學生認為化學實驗僅僅是在化學實驗室里進行定理驗證和假設的,造成學生對化學學習興趣的缺失。因此,《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提出:“要注重強化化學實驗的應用性,將化學實驗與學生的日常生產、生活實際緊密聯系起來,讓學生從身邊熟悉的事物入手,產生對化學實驗的濃厚興趣,并積極參加化學實驗,從中獲益提高。”

        2.高中化學實驗案例設計

        第8篇:教學教研論文范文

        跨入21世紀,伴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科技的高速發展,世界各國都更加重視高科技人才的培養,重視國家的整體教育改革。我國所實施的素質教育改革成為我們共同的努力方向。這一時期教育工作者所面臨的最大的挑戰就是如何改進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積極、親自、熱情高漲的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

        縱觀現代社會,一切的科技、設備、管理制度及方法都是可以引進的,唯有一個國家的人的現代品格、素質、現代化的靈魂是不能引進的。人是我們在各方面謀求發展的先決條件。正如法國學者莫內所說,現代化需先化人而后化物。

        20世紀50年代后期,全世界教育思想的先進代表們共同意識到學生主體性的重要。80年代以來,主體、主體性這些富有內涵的概念開始在教育界生根發芽。這既是社會進步、發展的內在需要,也是時代精神的呼喚。以往,我們的教育不注重學生的主體性,而只重視教師,只把學生當做教育的對象和客體,而忽視其主體性,大大的束縛和限制了學生。如今,弘揚和培植受教育者的主體性成為我們追求的目標,成為深化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的突破口。“關注學生的主體性發展、提倡并構建主體性教育,已經成為跨世紀的課題提上了研究日程”。北京教科院副院長文喆同志在課改報告中指出,現代教育一定是以學生發展為本,以人為本的教育,什么時候都要把學生放在第一位。

        在取得上述共識的基礎上,結合我區美術教學的實際狀況,我們于2001年7月精心選擇了以我區青年教師為主,含老、中、青三個年齡段,從我區東片、中片、西片分別抽取不同層次的實驗校和部分教師組成了十幾人的課題組,將研究、探索“美術學科主體性課堂教學的方法”作為我們進行教學改革的切入點。

        為了準確把握我區美術教學課堂現狀,課題組全體成員通過對學生狀況的了解與座談精心設計了17個具有代表性和可操作性的問題,對全區不同層次的學校、不同層面的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人數共計780人,從調查結果分析,目前我區美術課的課堂狀況和教師的整體水平基本得到認可,但仍突出了諸多不足之處。其中部分數據顯示如下:

        1.45%的學生認為現行的課堂教學方式、方法不好。

        2.50%的學生認為教師仍有“滿堂灌”的現象。

        3.53%的學生認為在課堂教學活動中自己的觀點不能得到充分的發表。

        4.42%的學生認為現行教學活動仍是“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方式。學生沒能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這次問卷調查使我們更清楚的認識到我區現行的美術課堂教學沒能很好的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渴望活潑、幽默、自由、開放、直觀、生動的教學形式,呼喚著能夠充分體現學生主體地位的好的教學方法。課題組全體成員經過對現狀的認識和討論,確立了我區進行該課題研究的目的、步驟及預期成果。

        研究目的:

        1.依據學科教學目標,結合我區教學工作的實際狀況,以各校課堂教學為本、為主,進行主體性教學方法的深入研究,力求形成具有美術學科特點的科學而富有實效的主體性教學方法體系。

        2.以學生的興趣和愛好為著眼點,兼顧美術學科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課堂教學要力求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投入,自主的學習,從而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初步的審美能力和良好的品德、情操。

        3.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研究步驟:

        (一)準備階段(2001年6月----10月)

        1.成立課題研究小組。

        2.制定課題研究方案。

        3.收集學習參考資料。

        4.進行課題研究的問卷調查。

        5.制定美術學科主體性課堂教學評價方案。

        (二)初始運行階段(2001年10月----2002年7月)

        1.學習有關資料、理論專著。

        2.舉辦專題講座。

        3.舉辦教學方法研討會。

        4.教學錄像課研討。

        5.外出學習。

        (三)完善提高階段(2002年9月----2003年7月)

        1.修訂課題研究方案和制定主體性課堂教學建議。

        2.組織主體性課堂教學評優課。

        3.召開主體性課堂教學研討會。

        (四)成果歸結階段(2003年9月----2003年12月)

        經驗篩選,理論升華,成果歸結。

        預期成果:

        1.探知美術學科主體性課堂教學的系列方法,以報告、論文、實驗教案等形式完成,并期望在全區及全市等范圍內得以推廣。

        2.切實提高美術教師在體現主體性課堂教學上的理論水平、教科研能力及教育技術的應用等。

        3.完成有關課件、錄像或以其他方式發表。

        二.初步的體驗與探索

        (一)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首先從教學設計入手。

        科學的設計是上好課的關鍵,從本質上講,主體性教育是以培育和發展學生的主體性為目的的一種社會實踐活動,這一點也決定了課程設計要把促進學生的主體性發展置于核心地位。教師則應成為把握、統攬大局的設計者和創造者。我們認為體現學生主體地位的教學設計應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1.科學的設計必須有科學的依據。大綱、教材、學生三者缺一不可,在此,我們強調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學習興趣。

        2.科學的設計要緊緊圍繞教學內容展開。我們主張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實際狀況對其進行適度的選擇、調整。對重難點的把握要準確,要有預測學生未知問題的能力,做到有的放矢。

        3.教學組織形式力求靈活多樣,要力求選擇適合教學內容的更好的組織形式。注重學生即獨立又合作的學習方式。

        4.對學生活動的方式與進程,教師要適時加以指導和調控,力求嚴密而科學。

        5、美術教學要從單純的技能、技巧學習層面提高到美術文化學習的層面。

        (二)從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入手,探索主體性教學方法。

        1.導入:一節課能否一開始就勾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導入有非常直接的作用,好的導入好比在平靜的湖面上投入一顆小石子,使課堂打出一個小的,促使學生在愉快、寬松的氛圍中力圖尋求更多更。

        長辛店三中何代坤老師在講授《美麗的色彩世界》一課的導入環節時,很好的利用了大家熟悉的廣告,一開講便贏得了學生的滿堂笑聲:“上課前。我們先來做一個快速搶答的游戲,好嗎?”“好!”“請問草是什么顏色的確?”學生答:“綠色”。“我的衣服呢?”(上課前,何老師特意換了一件藍色的上衣)“藍色!”“我的牙齒呢?”教師話音剛落,教室里便傳出陣陣愉快的笑聲,師生相視一笑,順風就勢,教師導入新課,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實驗學校的高英老師在《美術資料冊的設計與制作》一課中用實物激勵學生直接引入新課。在課前,高老師花費了大量時間設計并制作了多種外觀精美而實用的資料冊,有單獨紋樣的動物、植物、人物,還有連續紋樣的二方連續、四方連續,各種形象簡練而又新穎,非常適合學生的審美趣味和年齡特點,正因如此,當教師每拿出一件作品展示的時候,學生不時表露出羨慕與渴望的心情,躍躍欲試。教師的一句“你想擁有一本屬于自己的美術資料次嗎?”師生雙方一拍即合。

        游戲、故事、謎語等都會使導入更好地吸引學生。在講《體會線條的美感》一課時,云崗中學的滕美麗老師采用游戲引入正課,她讓學生分組比賽完成一個趣味游戲----畫圖接龍。游戲規則:一個同學畫一筆或幾筆成一物,下一個同學接一筆或幾筆使之變成另一物。學生情緒高漲,黑板前人頭攢動,各組不相上下,他們筆下的物象也發生著千奇百怪的變化,一會兒出現了電視機、小汽車、小房子,一會兒又變成了風箏、機器人、布老虎。。。。。。由于游戲本身就有很強的智力性、趣味性和挑戰性,促使每一個學生在短時間內實現腦力游蕩。課堂沸騰了。

        (三)注重學生的課堂活動,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價值。

        對教育而言,學生全面而多樣的活動是實現其主體性價值的基礎,它能使學生的主體性獲得發展,并為學生的個體發展提供滿足需要的對象。活動有助于發揮學生的自主性、能動性和創造性,然而活動并不是學生在課堂中的單方面行為,在此,活動有兩層含義:一是教師在學生學習活動中的引導、組織和調控學生的學習活動,即教師的主導作用;二是學生在教師有效調控下自主而又合作地學習活動,即學生的主體地位,也就是說,活動指的是師生雙邊的活動。

        基于上述認識,在實驗研討過程中,我們的教師在這些方面做了大膽的嘗試。我們評價課堂活動的宗旨是:

        1、美術教學是否注重了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體驗、思考、鑒別、判斷,努力提高他們的審美情趣。

        2、美術教學是否加強了美術與其他學科的聯系,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和綜合探索的能力。

        3、教師能否調動全體學生的興趣,以各種生動有趣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

        4、教學活動中能否充分發揮每一個學生的不同作用。

        以下介紹幾節課,在這方面尤為突出:

        1.“設計師”的靈感創意----造型奇特的帽子。

        十二中(初中)的王率老師在《造型奇特的帽子》一課中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采用集體合作與個人分工的方式組織學生活動。在學生展示積極收集的資料和對造型構成的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她讓各組分別抽取一道有關帽子設計的題,如:時裝帽、鐘表帽、小丑帽等。各組成員分工合作,有負責畫的;有負責剪的;有粘貼的;有試戴的。。。。。。一時間課堂成了“設計師”的“工作室”。學生的熱情被點燃,他們大膽稚拙地表現著自己的靈感。教師此時已經成為他們中的一員,指導、幫助他們更好地完成設計構想。一件件作品問世了,伴隨著音樂和各組(學生)解說員的解說,看著本組表演的同學戴著他們親手制作的作品在前面走臺展示,同學們開心極了。在有限的課堂上,他們得以將自己創作的靈感與沖動充分展示出來。

        2、動物圖案與皮影故事。十二中(初中)胡曉瑞老師

        同學們已經深深地被故事所吸引,仿佛正在觀看一場皮影戲。臺前幕后忙得不亦樂乎。該到狐貍上場了,蝸牛與狐貍在對白:“小小蝸牛走天涯”,道出了富有哲理的名言----有志者事竟成。同學們熱烈鼓掌。幕后,每個同學拿著本組制作的動物圖案模型,隨著故事的發展,做著相關的動作,“觀眾席”上,個個面露興奮,那是他們集體智慧的結晶。從中國五千年的燦爛文化中龍與鳳的特殊寓意,到同學們手中簡單而又獨特的動物圖案造型,再到獨具匠心的皮影故事,也許在愉悅的背后,同學們已經能更清楚地領悟到祖國文化的某種韻味了。

        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我們的教師嘗試著學生以個人或集體合作方式參與美術活動,豐富了學生的審美經驗,使得課堂充滿了和諧、競爭與歡笑。他們之間、他們與教師之間在以美術的方式傳遞著思想情感。當學生準備好并渴望與同伴一起工作時,他們的熱情為課堂教學營造了一種自由、平等的氛圍。很多時候,他們會在教師的指導下,步入一種活潑生動的自我調控的良好狀態。

        (四)花樣小結與評價

        以往,小結是教師的“自彈自唱”,是教師在發表最后的“演說”,造成教師不能真正了解學生學習后的真實狀況,使學生一言不發,教師一字不落,生怕丟了知識點和重難點。造成小結的單調和乏味。我們認為美術課堂小結的目的在于激勵全體學生并能突出展現個人的才華與思想情感,更注重學生在小結過程中的自我認識與體驗。借此,我們能更好的了解學生學習的狀況、體驗、情感及潛能,以便給予針對性的建議與指導。我們給學生以更加廣闊的舞臺展示自我,讓他們談自己的感受,甚至利用獎勵個別而激勵全體。我們認為不要輕易地否定學生的觀點與看法,而要更多地傾聽他們的心聲。這才是融洽、開放、自主的教學,才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

        美術課程評價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改進教師的教學,促進美術課程不斷發展的重要環節。美術課程評價的依據是《美術課程標準》和北京市基教研中心(試行)〈中小學課堂教學評價方案〉。強化美術評價的診斷、發展功能及內在激勵作用,弱化美術評價的甄別與選拔功能。我們首先注重學生的自我評價,其次注重在教學活動中對學生的表現與狀況的評價,包括學生的參與意識、合作精神、操作技能、探究能力、知識水平及交流表達的能力等方面。在對作業的評價上我們鼓勵不同學生可采取不同表現手段與形式,重視對其個性的發展,而不必建立單一的繪畫與設計技能的表現等級。另外,我們主張教師進行客觀、公正的自我評價和聽取學生的合理建議,不斷改進教學,提高教學水平。

        以上是我們初步體驗與探索的點滴收獲,難免零散和不夠系統,但我們從實踐中真正體會到了將學生放在主體地位的重要性,并從中感受到主體性教學帶給師生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愉悅。我們力求將實驗過程中體悟到的方式方法得以提高和推廣,力求借以推進豐臺區的美術課堂教學。

        [參考文獻]:

        第9篇:教學教研論文范文

        (二)實踐性

        在語文教育中,實踐的重要性更加淋漓盡致,同時,語文學科相較于其他學科,也在更好地踐行了知識。讀讀寫寫,閱讀寫作就是一個學習加實踐的過程。實踐分為直接實踐與間接實踐,學習語文的過程是實踐的間接過程,生活語文是實踐的直接體現。語文從來不像其他學科,緣木求魚式的進行生硬教學。這也就給思想政治教育在語文學科中的滲透提高了成功性。

        (三)人文性

        語文課程中的材料文章是經過嚴格選擇出來的典范文章,無論是在寫作技巧,還是文化思想上都是優質兼得,這些文章本身就是人文性的,而語文課程的教學素材又是以其為基礎的,所以說語文教學具有人文性。在語文教學中滲透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只有A,才有B這樣的條件邏輯。因為兩者相互滲透,且無需條件也在進行中的。語文教材本身就含有思想政治教育,學習語文的過程也是學習思想政治的過程,反之亦然。

        二、在語文教學中滲透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一)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文化素質

        素質包括兩個基本的概念:文化素質;道德素質。在語文教學中滲透思想政治教育,對于提升文化素質來說具有雙重益處,在將思想政治教育滲透到語文教學中時,一方面可以使得學生得到了雙重文化,另一方面可以使學生對于語文的學習有更深層次的領悟,提高學生的思維廣度,而非只是學習基礎的語文文化知識[3]。

        (二)有助于提升學生的道德素質

        在語文教學中滲透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提升學生的道德素養是毋庸置疑的,這也是根本目的所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滲透能夠培養學生的良好品德、崇高理想。一個有文化而沒有道德的社會人對于社會來說,是具有危害性的,最近幾年發生的眾多知識分子犯罪的新聞事件,也驗證了曾經說過的偉大名言。

        三、在語文教學中滲透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原則

        (一)文道統一

        在語文教學中滲透思想政治教育并非僅僅強調“滲透”二字,關鍵之處在于對度的把握,能否把握到一個合適的度便取決于教師的職業素質了。如果在語文教育中過度的強調“文”的重要性,就變成了傳統語文的教育方法,說教生硬的知識傳授;如果在語文教育中過分強調“道”的重要性,那便成了本末倒置,將思想政治教育作為了語文課堂的全部那是萬萬不可的。所以,在實踐運用中,需要教師在語文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之間求統一,兩者相互滲透,相互聯系,是同一時態的統一,并非兩個不同時態的統一[4]。

        (二)無痕原則

        顧名思義,無痕原則講求的藝術關鍵在于無痕,這也是取決于教師的教育水平、職業素養。在運用中,切不可將其表現得過于濃重,在語文教學中,不可將思想政治教育生硬地強加給學生,使得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位置,導致學生的被動的結果,就證明了教育效果的失敗。所以在實際課堂中,教師應該借助相關性、合理性的教材,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將思想政治教育潛移默化地設計在其中,并無痕地引導學生,讓學生思考與領悟,使得學生主動接受學習。

        (三)實際原則

        針對高等教育中的實際原則,在表現內容方面涵蓋兩個概念,一是與社會大背景實際原則,即在將思想政治教育滲透到語文教育的過程中,要遵循著社會實際,當學生在課堂上得到思想政治教育后,在社會實踐的過程中是內化與外化統一的過程,如果思想政治教育的滲透缺乏合理性與社會實際性,那么將是教授現代人學習古代生活模式的錯位教育;二是與學生個體的實際原則,這主要是說在進行思想診治教育的過程中要能夠因材施教,找到合適的契合點進行教育,這樣才能使教育效率得到最大化[5]。當代大學生面臨著自我統一度差、社會適應性差、經濟壓力以及就業困難的情況,針對這種情況就要求,教師在語文課堂中滲透思想政治過程中要找到這些契合點,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堅持社會實際與學生實際額原則,采用合理科學的教學方法,考慮到學生的目前處境與心理狀態,做學生的指引者與解惑者,為學生進行社會實踐、解決自身思想等問題上創造條件。

        (四)針對原則

        針對性的原則也就是教學中的因材施教的原則,學生是發展中的獨立個體,每一個學生都是獨立特別的,所以不能以一育百,用馬克思的話講,就是要辯證的看問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將教育工作做到有的放矢[6]。所以在將思想政治教育在語文教育中進行運用時,也要采取這一針對性原則,具體的情況給予具體分析,對學生現有問題進行研究分析后,選取合適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素材,選取合適的滲透方法,在合適的時間里,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教育,使得學生感覺到及時就醫的舒暢感。

        (五)以身作則

        教師的言行與素質對學生有不可忽視的影響,作為學生學習的表率與領導者,教師的素質直接影響著學生的素質,在語文教育中滲透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更要求語文教師在對語文教學認真細致的同時,對于思想政治的教育更要以身作則。新時期的教育要求對教師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終身學習時身為教師必須履行了的行為準則之一,教師唯有不斷學習,不斷的充實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提高自己的素質內涵,只有這樣,在語文教學中,才能夠提出自己獨特的見解,從而提升學生的思維深度,也會增加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滲透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關乎于素養方面的教育,所以要求教師要為人師表,給學生樹立正確的榜樣力量。成為學生可以學習的人,可以信任的人。

        四、在語文教學中滲透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

        (一)提升校園文化氛圍

        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是開展教育工作的物質基礎,校園應該加強對校園文化的建設工作,開展校園文化活動,加強良好文化對學生的引導,讓學生能夠在文化氣息濃重的校園中受到思想的熏陶,在潛移默化中感受到文化的力量。因為社會風氣各路熏染,現在的學生在文化上也就受到了很多不良因素的影響,很容易出現偏差與誤導。校園文化對于教師與學生來說具有導向、激勵的作用。所以提升校園的文化氛圍對于語文教學中思想政治的滲透具有不可小覷的作用[7]。

        (二)作文教學教育

        作文在語文教學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內容,作為是檢查閱讀效果,寫作功底以及分析學生思想狀體的有效途徑。教師可以在學生的作文中感受到學生目前的情感與思想所處在的位置,能夠分辨出學生的閱讀能力的高低。作文又是語文實踐的重要表現,所以通過選題,可以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過審閱學生的作文來了解學生的目前狀態。為以后進行的思想政治的教育提供準確、針對性的方向。

        (三)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

        教師的專業素養直接決定了其是否具有教書育人的條件。包括了專業技能、經驗素質、思想品德、心理素質等多方面。教師是教育工作的具體踐行者,教師的專業素養直接決定了學生的發展。所以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對于在語文教學中滲透思想政治教育是最關鍵的。提高教師文化素養的方式有很多,首先教師自身要有良好的自覺意識,不斷提升自己;其次,可以進行培訓或者參加交流會,這些對于教師專業素養的提高都有一定的作用。

        (四)加強網絡教育

        現在的大學中,高校師生獲取知識和信息的很大一部分是通過網絡,這是社會信息時代的大背景所決定的,因此教育不能僅僅依靠課堂,也要通過網絡進行教育工作。對于在語文教學中滲透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的措施是加強學校關于思想政治的教育網站建設,在語文教學網絡中滲透思想政治教育,學生在通過網絡進行積累知識時能夠獲得雙豐收。

        五、結論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一级特黄录像免费播放中文 | 先锋影音视频一区视频二区 | 在线观看免费AⅤ网站 | 一本正道久久网综合久久88 | 亚洲欧美国产制服动漫 | 色色影院官网综合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