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美育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范文

        美育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美育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美育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

        第1篇:美育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范文

        關鍵詞:美育 素質教育 作用

        在素質教育中,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技能教育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教育體系,這五個方面不是互相獨立的,而是互相依存、互相影響的。從作用的發揮來看,美育是最具滲透性和最有活力的因素,它對其他四個方面都有促進作用,具體表現在“以美儲善”、“以美啟真”、“以美助健”、“以美益勞”。

        一、美育對德育的促進作用――以美儲善

        德育是把社會的思想現象、政治準則和道德規范轉化為受教育者個體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動。其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認清真、善、美,充分發揮個體的積極性,正確處理個體之間及個人與集體和社會整體的關系。從德育的目的可以看出,美育是德育的前提,只有對真、善、美有正確的認識和把握,才能為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打下基礎。美育是在和諧的環境中,陶冶個體的性情,抑制其功利化傾向,在潛移默化中儲備了跨越生死、不計利害的道德情操,使人逐漸高尚起來,即起到以美儲善的作用。

        美育能直接陶冶人的性情。性情作為人的感性生命的一個組成部分,自然與個體的欲念功利心相聯系。在人的性情形成的過程中,又受到其他社會功利思想的影響和制約。一些理性的教育,對于人是一種外在的規范和限制,它的力量往往只能局限在那些具體的規定上。而人的審美活動是一種高尚的精神活動,是衡量精神文明的重要標尺。審美對象所蘊含的意義總是在欣賞過程中潛移默化地直達人心,使人進入高尚的審美境界,使人在感動中去掉私利之心。所以,審美活動會超越狹隘的功利性,在人們的身上喚起那些真正具有人的價值的性質和屬性。這就是說,人類審美所追求的不是有限的功利目的,不是達到這種有限功利目的的工具。相反,它使人從那種有限的、自私的占有欲中解放出來,上升到自由、無限的崇高精神境界。

        二、美育對智育的促進作用――以美啟真

        科學和藝術具有相通性和互補性,這一點在著名的科學家和藝術家身上體現的尤為明顯。愛因斯坦不僅是偉大的物理學家,而且精通音樂,尤其擅長小提琴。畢達哥拉斯、開普勒、普朗克等科學家都精通音樂。我國古代的張衡不僅是偉大的科學家,也是東漢六大畫家之一。歌德是一位大詩人、大文學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數學家、物理學家和工程師。

        美育是在對人的熏陶和感召中,培養人的審美直覺和想象力。美育過程中滲透著理性的直觀能力,使人的理性與人的感性相溝通,引導人由認識走向創造,起到以美啟真的作用。從生理角度來看,美育可開發大腦的潛能。現代腦科學研究提出了大腦兩半球的“雙勢理論”的“思維互補理論”,指出大腦兩半球是有分工的,具有互補性。人們在科學研究中,經常使用的是大腦左半球,大腦右半球沒有充分調動起來,時間長了不利于大腦的發育。而審美教育可以促進大腦兩半球協調發展。音樂、美術、舞蹈等,都能活躍大腦右半球。這樣,一方面,可以使大腦左半球得到休息;另一方面,由于大腦接收到更多的外部信息,通過兩半球積極配合,能充分調動潛意識中的創造靈感。

        從激發人的動機來看,美育可提高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通過教育,激發學生對自然、社會和科學的廣泛興趣,引導他們熱愛科學,熱愛學習,以主動的精神去探求知識的奧秘,是教育的主要目的和手段。而美育為學生了解客觀世界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使其在對自然美、藝術美和社會美的體驗中,激發求知欲,培養廣泛的興趣和愛好科學、創造的精神。

        從思維的度來看,美育有利于培養形象思維。科學研究表明。形象思維早于抽象思維,是抽象思維的基礎。兒童是從形狀、色彩和聲音的一般感覺思考事物的。美育能提高人的觀察力、記憶力和想象力,進而提高形象思維能力。藝術的形象思維有利于激發人的創造潛能。愛因斯坦認為,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無限的。

        三、美育對體育的促進作用――以美助健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健康的身體是探索知識,攀登科學高峰的基礎。一些科學家專心于科學研究而忽視體育的現象已引起人們的重視。美育則可以從身心兩方面來促進體育,起到以美健體的作用。一方面,促進人的生理健康。美育可使人產生愉快的心理感受,使人心情舒暢,肌肉放松,心律舒緩,機能協調,能消除各種有害健康因素的困擾,促進有益健康的生物化學物質分泌,從而增強體質和體能。實踐證明,音樂、舞蹈、書法、繪畫可以治療某些疾病,特別是神經系統的疾病。馬克思說:“一種美好的心情,比十付良藥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憊和痛楚。”另一方面,促進人的心理健康。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成立時,給健康的定義為:“健康乃是一種在身體上、心理上和社會上的完滿狀態,而不僅僅是沒有疾病和虛弱的狀態。”心理健康的個體對社會環境有較強的適應性,具有生命的活力,能充分發揮其身心的潛能。在現代社會激烈競爭的條件下,人們受功利化的影響,經常出現煩躁、焦慮等不良心理反應。保持心理健康已成為人類的重要課題。美育可起到解除緊張,陶冶性情的作用。通過聽音樂、練習書法繪畫、游覽名勝古跡,可以調節人的心理,保持情緒穩定,增強適應各種環境的能力。

        四、美育對勞動技能教育的促進作用――以美益勞

        第2篇:美育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范文

        【關鍵詞】美術教育;素質教育;作用

        如今素質教育的主要內容――美術教育在高等教育中越來越受到重視。當代大學生們清楚的認識到,作為21世紀的人才僅滿足于現代文化知識是不夠的,僅埋頭于自己專業的小圈子里更是狹隘的,知識的多少并非能代替美感,而審美的層次卻體現了知識和修養。美術教育是以訓練專業人才,培養和健全人們的審美心理結構,即感知、情感、想象、理解和創造能力的提高及相互協調為目的,以生命情感的陶冶,完善人格為己任,對提高大學生的基本素質起著重要的作用。

        一、美術教育與素質教育

        1.基本內涵

        美術教育是“教育者有目的地運用美術手段,感染培養受教育者的一種社會工作和社會文化現象。它的目標是為了提高全民族的藝術文化素質,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而“學校美術教育是教育者遵照上述教育總體要求,根據受教育者身心發展規律,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有步驟地通過美術欣賞和美術知識技能的教學和其他輔美術教育活動,感染和培養受教育者,提高其藝術審美能力和藝術創造能力,陶冶其情操,完善其人格,促進其全面和諧發展的一項工作。”

        而素質教育,是指國家強制的、平等的、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和身體心理素質,促進學生生動活潑的發展學校教育活動。“素質教育體現了基礎教育的本質,它從‘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出發,以培養受教育者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良好的身體和心理素質、較強的實踐和動手能力以及健康的個性為宗旨,素質教育要徹底摒棄應試教育的片面教育觀,面向全體學生,為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勞動、學會生活、學會健體、學會審美打下了基礎,使學生在德智體等方面得到全面協調的發展。”

        素質教育強調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為重點,其目的集中在人格的培養上,注重智力為知的素質,氣質為情的素質,性格為意的素質,能力為技的素質是我們追求的目標。而美術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一種藝術教育,在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動手能力各方面有著學科獨特的優勢。

        2.兩者的關系

        美術教育屬于素質教育的一部分,是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美術教育對學生發現美、欣賞美和創造美具有重要作用。

        素質教育下的美術教育,不能靠說教和死記硬背,而是要激發受教育者的情感和興趣,使其積極地投入到各種美術實踐和美術體驗中去,并以此來感受、認知、理解美的含義、內容和意義,然后轉化為尋找美、發現美和創造美的能力。美術教學中,應從心理學的角度,將美術教學建立在受教育者的興趣基礎上,在方向上加以引導,使之不斷學習,積累必要的美術知識。

        我國學校美術教育相對歐美國家來說起步較晚,再加上受專業化、同人化等因素的影響,在教學中用統一的標準來規范學生的美術學習,限制了學生審美個性的發展,扼殺了學生的創造潛能。這種只注重專業知識和技能、技巧訓練的美術教育忽視了創造力的培養,美術教育應以培養學生的情感、意志力、創造力、美術知識與技能的陶冶和開發為目的,以學生為主體,以能力培養為核心,以美的法則和規律去陶冶人的精神,凈化人的靈魂。

        從美術教育自身來說,美術的本質是具有視覺化的表達,是將物質的原來形態,經過意識的技術加工創造成為藝術形態。從素質教育的要求來說,美術教育旨在提高學生的美術素質,培養和發展學生的美術創造能力。美術教育培養情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創新能力,是以促進學生的發展為根本,引導學生學會如何審美,如何求知,如何創造,如何做人的“可持續發展”的教育。為此,美術教育要適應素質教育的發展。

        二、美術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重要性

        要提高美術教育的創新意識,增強美術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重要性,最重要的就是必須將創造力的培養具體化,上好美術課。美術課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呢?筆者認為應做好以下幾點:

        首先,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大部分學生都有強烈的好奇心,只要適當運用一些方法,利用比較新穎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就可以讓他們在自己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步培養起創造性思維來。如在教學生畫國畫時,大多數學生會認為拿毛筆比較困難,不容易掌握,那么畫出來的東西就有點“四不像”,這就要求我們老師剛開始不要用常規的方法去講授或要求他們。老師可以用意境、抽象的眼光去看學生畫出的作品并對學生加以鼓勵并給予正確的引導、充分肯定學生的創造性成果,以便學生求知的欲望不斷變得濃厚,創造力也不斷得到加強。

        其次,重視教師自身素質的發展。當今教師的作用不一定像過去所說的“傳道、授業、解惑”,那樣強化、單一。教師應努力具備多元化知識結構,一專多能的能力,教師具備那種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本身就是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喚醒。

        現在的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一個場地、氛圍、與學生打成一片,甚至做學生的聽眾,形成情感融洽,氣氛和諧的學習環境,在以學生為主體,老師為主導的形式下,與學生相互學習、相互交流,以使自身素質也不斷得到提高和發展。可以開展各種形式的課外活動,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不僅有利于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而且更重要的在于進一步突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加強學生的主人翁意識,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創造性地開展活動,在活動中全面提高他們的各種實踐能力、綜合素質和創造力。如風景寫生、學生畫展、參觀博物館、興趣小組活動等。通過這些活動,學生學習熱情高漲,其創新能力將得到充分挖掘和發揮。

        在學校課堂之外,還有一些藝術團體,青少年宮,活動中心的美術課對素質教育也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在各大培訓場所,培訓班基本滿員的情況下,學習美術,接受美術教育的年齡階層也在不斷擴大,這對我國素質教育的發展和整個國民素質不斷提高也起著重大作用。

        三、美術教育在大學生素質教育中的作用

        加強美術教育己得到全社會的廣泛重視,綜合國力的競爭關鍵在于人才,人才競爭的核心又在于素質,培養出高素質、全面發展的新時代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最終目標。因此,加強美術教育是全面推行素質教育中極為關鍵的一環。

        1.美術教育陶冶學生的情操

        作為一門藝術學科,美術教育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把人類社會所創造的一切美滲透到學生的內心世界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學生具有一個豐富而充實的靈魂,從而讓他們有一種理性的力量,使他們的心靈得以升華。由于行動受情感的影響與支持,所以美育與別的教育不同,它能影響人們的情感,它是情感知識與道德的橋梁,是一種自由的形態。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寓教于樂”,凈化人的心靈。如果學生學會用藝術的眼光去觀察生活中的現象,欣賞自然中的萬象,那么就可以培養審美能力,提高藝術素養,增強愛國主義情感和對人類文化的熱愛。把美術欣賞運用到教學中去,不僅能使學生感悟到不同形態的美術作品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還能讓學生運用美術知識、概念和術語去欣賞美術作品,從而提高美術鑒賞水平。鑒賞不同的美術作品,要從表達手法去分析,逐漸形成獨立的審美個性,懂得尊重自己和他人的審美判斷。

        2.美術教育可以促進學生身心健康

        在美術學習過程中,還可以培養學生的美術實踐能力,完善人格,激發創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讓學生健康成長。在學習過程中,我們了解基本美術語言的表達方式,通過不同的表達方式,慢慢消除我們對應試教育的消極抵抗心理,同時還讓我們對校園生活不再感到枯燥乏味,為我們創造寬松和諧的環境。我們參與各種美術活動,嘗試使用各種工具、材料,以個人或集體合作的方式完成美術的自主學習過程。學習美術還要重視美術欣賞和評述方法,讓學生從豐富的視覺、觸覺和審美上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獲得對美術學習的永久興趣。這對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具有重要的意義。

        3.美術教育可以提高學生思維能力

        美術學科的特點是以讓學生掌握美術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為出發點,以培養學生對美術的興趣與愛好、審美能力為目標,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活力與創造力,開發和發展學生的美術素質。因此,美術沒有固定的答案,作品的可貴之處在于創新。美術創新離不開思維與靈感。一般來說,思維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邏輯思維,一種是形象思維,它們都是人類認識事物的思維形式。其中,形象思維是邏輯思維的基礎,沒有形象思維也就沒有邏輯思維。一般地說,一個人的思維能力與知識水平和道德修養是成正比的,我們可以把知識、道德轉化為一種智慧。因此,通過美術教育,可以使廣大青年學生提高思維能力。有些人讀書萬卷,人品也好,可就是不會靈活運用知識而成為“書呆子”,這與形象思維能力低、缺乏想象力、缺乏美育教育有著直接的關系。

        4.美術教育可以培養新型人才

        通常人們喜歡把全面發展與個性發展對立起來,這是不對的。一個人要取得事業上的成功,不僅需要有全面發展的素質,更要有良好的個性。美育是以個人的身心健康發展為目標的,它是知識、修養、經驗與情感的有機結合,有利于培養新型人才的個性。培養審美情趣而陶冶情操,培養創造情趣而發展個性。真正有聲望的大學者的成功,離不開他們所受到的良好的美育教育。在當今社會中,要成為優秀的人才,就需要懂得美學和審美。建立與美術素質教育相適應的教師教育評價機制和評價辦法,激勵教師自覺提高自身素質,結合自身特點,根據不同的教學對象、教學內容,探索和改進教學方法,優化教學過程,提高素質教育質量。

        四、結語

        美術教育必須從視覺方面促進審美文化的傳遞與普及。 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是現代教育深化改革的迫切需要。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是更新教育觀念,徹底轉變思想和認識。在推進素質教育的背景下,美術教育的任務就是將美術教育的實用價值和本質價值相統一,在完善美術教育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強化美術教育的審美功能。注重學生全員參加,讓所有的學生都參與進來,在參與的過程中激發他們的興趣,提高他們的美術素養。

        總之,實施素質教育是世界各國在新形勢下對培養未來人才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我國當今教育改革的大勢所趨,美術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民族素質,培養學生美術能力和創造力的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1]周巖.未來的美術教育――美術教育及其觀念更新[J].中國美術教育,1995(5):5.

        第3篇:美育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范文

        【摘要】在現今素質教育的實施浪潮中,美術教育將發揮其獨特的藝術魅力。本文從四個方面論述了美術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即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創新精神、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出的結論是:美術教育對學生的影響,是其他學科所不能代替的。因此,重視美術教育是素質教育中的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沒有美術教育就沒有完整的素質教育。

        【關鍵詞】美術教育;素質教育;重要作用

        目前我國實施的素質教育人人皆知,美術教育也是大發興起,那么,美術教育在素質教育中到底有多么重要呢7我們先了解一下素質教育是什么,美術教育又是什么:

        素質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質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據《教育法》規定的國家教育方針,著眼于受教育者及社會長遠發展的要求,以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養受教育者的態度、能力,促進他們在德智體等方面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為基本特征的教育。

        美術教育是教育工作者運用美術手段,根據受教育者身心發展規律,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有步驟地通過美術知識、美術技能、美術欣賞和美術教育活動等方法培養受教育者,提高他們的藝術審美能力和藝術創造能力,使他們陶冶情操,完善人格,促進其全面和諧發展。

        由此不難看出,素質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全面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而美術教育作為實施素質教育的切人點,正以它獨特的教學模式在素質教育中起著發展學生、完善人格、提高學生整體素質的重要作用。因此,筆者將美術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概括如下:

        一、美術教育伴隨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

        身心發展是指個人在從生命開始到生命結束的人生過程中,不斷發生的變化,特別是指個體的身心向積極的方面變化的過程。這是人在各方面的潛在力量不斷轉化為現實個性的過程,而美術教育本身就是一種情感表達,它包含著感性與理性、腦力與體力的多重因素,在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中有著獨特的作用。首先,美術基本知識和技巧。學生學習美術基本知識和技巧,可以很好地去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環境與生活,在此學習過程中,還可以激發學生創造精神,培養學生實踐能力,使學生不僅形成了基本的美術素質,還可以陶冶審美情操,完善他們的人格;其次,美術欣賞。美術欣賞這個方面,不僅僅是美術課本中的欣賞課程,還可以是名畫名作,都可以豐富學生的視覺、觸覺等各種感官,還可以提升學牛的審美能力和豐富學牛的審美經驗,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獲得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最后是美術活動。學生在以個人或集體、校內或校外等方式去參與各種美術活動,嘗試各種工具、材料和制作過程中,可以釋放各種活力和壓力,抒發各種情感,激發各種潛力,當他們在此活動中充分體驗到了樂趣與成功的時候,不僅欣賞了自己,了解了自己,更相信了自己,從而形成良好的身心狀態,促進身心健康發展。

        二、美術教育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創新精神

        一個國家的創造能力和創新精神,最重要的途徑是通過教育表現出來的,所以現在許多課程都把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創新精神納入了教學目標中,美術教育在這方面體現得特別明顯。

        美術教育主要是培養大眾的創造性思維,并不是培養藝術家,而是為了發展學生在各個方面的認識與智力,特別是每個人都具有的那種獨創能力。對于學生來說,只要他們參與的事物或活動對他們來說是前所未有的,且對他們的發展有利的,就可以看作是創造或創新了。在美術教學中,美術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不是唯一的目的,而是訓練思維能力和掌握創作方法的手段,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創新精神的獲得,最終要在美術實踐中體現。美術實踐可以激發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好奇心是創造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必要條件,它使學生突破課本的局限,去感受和創造更為豐富的世界;美術實踐有助于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并通過積極動腦、動手去解決問題,因此,可以說美術實踐是創造能力和創新精神最直接的培養方式。

        三、美術教育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審美能力是在思維能力、實踐經驗、藝術素養的基礎上形成與發展起來的,是以主觀愛好對客體美的認識、評價和再創造,是感性與理性、認識與創造的統一。審美能力主要在藝術創造與欣賞中形成并發展,因此有時也稱“藝術鑒賞力”。它既具有鮮明的個性特征,又具有社會性、時代性、民族性,所以提高審美能力有助于以美的規律和美的理摁去改變世界,發展文明的、健康的、科學的生活方式。

        審美能力的目的在于培養人的美感能力,而美感能力是通過訓練人的感官而開始的,換句話說,我們首先應該培養人的審美眼睛,審美眼睛的培養,其重要途徑就是美術教育,學生在接受美術教育時,通過對客觀形式的整體與局部、演繹與分析、解剖與組合、對比與統一等規律的感悟,獲得對形式美和整體美的把握,完善審美心理結構,豐富審美感受力和創造能力,使人在理智上受到啟示,在精神上得到滿足愉悅。審美能力,使美術教育在素質教育發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四、美術教育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第4篇:美育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范文

        第一,加強美育是培育創新人才的需要。

        1.美育可以培養和發展人的審美直覺和想像力。大家知道,審美活動從本質上來講就是一種創造活動。審美活動有很多特點,其中有一個特點就是創造性,因為審美活動的核心它要創造一種審美意象。所以審美活動能激發和強化人的創造的沖動,培養發展人的審美直覺和想像力。

        2.自然界的任何事物本身是有規律的、有秩序的,它又有一種形式美的特征,這種美主要是形式美。譬如說簡潔、對稱、和諧等等。所以在科學發明活動中,科學家常常因為追求美的形式而走向真理。科學家追求美的形式,但結果就走向了真,就是我們現在講的由美啟真,由美到真。

        第二,加強美育教育可以培養學生的創造力。美育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審美就是發現,發現就是創造。任何發現都是一種創造。審美活動的核心是要創造一個審美意象。第三,加強美育教育可以陶冶學生情操,培養學生開闊、平和的胸襟。美育能夠培養人的同情心。而人有了同情心,就能互相愛護,互相扶助。所以,審美教育對于人的精神最高的影響,就是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的人生境界。

        二、學校應該如何加強美育教育

        第一、要在引導學生傾心賞美上下功夫。美育的過程,實際上是學生自我教育的過程。這種自我教育能否發生,是否有效,都取決于學生是否發生情感。美感不能強加于人,卻可以引導。引導學生發生美感是學校美育工作的重點。首先,幫助學生感知對象的美。例如,幫助學生欣賞《紅樓夢》,就需要介紹有關的社會歷史知識和文學藝術知識,還需要幫助學生樹立進步的道德觀念和歷史觀念,否則,學生是不可能真正進入《紅樓夢》的藝術境界和欣賞心理的。又如,欣賞齊白石的國畫,也需要讓學生了解齊白石以及他生活的時代。了解國畫的有關知識,包括流派和技巧,否則,他們也很難感受到作品的藝術美。其次,培養和發展學生對于美的觀察力、感悟力、理解力、理解力和想象力。這里也涉及某些知識的傳授。例如,美術中關于色彩的知識,水墨畫以墨代色的知識等。但更重要的是幫助他們運用這些知識去實踐,在實踐中提高這些能力。正如馬克思說的那樣:“對于不辨音律的耳朵說來,最美的音樂也毫無意義,音樂對他來說不是對象”。再次,要從多方面幫助學生進入欣賞心理。例如,根據美的對象的特點,創造適當的環境等,就有積極的意義。當學生進入美感心理之后,也可以采取一些方法幫助他們深化美感。如,介紹前人的經驗,同學之間互相啟發等,都是有益的。不過,要充分尊重美感的個性差異性,不要簡單地推廣美感的樣板,更不要搞強加于人或強求一律。對美感教育效果的期望和檢驗,要長遠一些,開放一些,切忌短視、呆板和狹隘。應當相信,只要學生發生了美感,他們傾心賞美,即是在樂心受教。至于受教的程度,只要美育持之以恒,一定會獲得豐收。

        第5篇:美育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范文

        關鍵詞: 美術教育 人文素質 作用

        美術課對于學生來說是壓力較小而興趣較大的一門學科,如果將中學生美術教學滲透于人文素質的培養中,讓學生在“潤物細無聲”的環境中受到教育,就符合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等特征。新課程教學的特點是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強調人人參與活動,人人健康發展。在實施人文素質培養的過程中,針對新時期青少年成長的特點和新形勢下思想政治工作的艱巨性、復雜性,教師應調動一切積極因素來開展、優化教學,在樂中施教,在教中寓樂,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社會主義主流價值觀。

        一、美術教育在培養中學生審美情趣上培育人文素質

        人是社會的人,因此,只有人對生活、社會、自然具有欣賞、感受美的能力,才有生命的意義。阿恩海斯指出:“生活的唯一意義便是對生活本身最充實、最純粹的體驗。藝術是我們所能得到的完成生活使命的最有利的工具之一,如果不讓人得到這一利益,實際上就是對他的剝奪。”的確,優秀的美術作品都有一種魅力,使人在欣賞時完全陶醉,整個心情、精神都非常愉快和滿足。這種魅力或特殊的美感作用,從根本上說,就是因為優秀的美術作品有內在美,這種內在的美能喚起人們的美感。審美教育的目的在于培養人的美感能力,而美感教育的最先途徑是通過訓練人的感覺器官開始的,或者是首先應該培養人的審美“眼光”,以審判的眼光改變視覺態度。審美能力,是人的素質發展的核心。在新階段倡導素質美術教育,對中學生人文素質的培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美術教育在培養中學生思想品德上培育人文素質

        中學美術課對中學生進行審美教育,提高他們對真、善、美與假、惡、丑的辨別能力,陶冶其道德情操,很自然地與“五講四美三熱愛”的政治教育融為一體,這無疑對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積極意義和作用。比如有不少青年學生,由于缺乏文化素養和藝術鑒賞能力,對人體繪畫作品和畫區別不清,容易把美當作丑,把丑當作美,有的人甚至由于受到品的毒害而走上犯罪道路。如果學生通過接受審美教育,有了辨別美丑的能力,就能自學抵制品的侵襲,增強自身的免疫力;能用正確的態度和方法欣賞人體美術作品,升華審美情感。這種審美教育可能會比講抽象的道理或硬性制止學生看品的效果更好。由此可見,審美教育能使人心理健康,樂觀向上,精神生活更充實、更豐富,有助于良好的道德品質的形成。

        三、美術教育在培養中學生藝術創造力上培育人文素質

        馬克思歷來十分重視青年一代的審美教育,要求他們不但要掌握科學,而且要懂得藝術。他認為藝術不僅能幫助人們認識世界,而且能鼓舞人們改造世界,去創造美好生活。他曾說過,社會的進步就是人類對美的追求的結晶。審美教育對人們的潛移默化的作用歷來被許多有識之士所認識。我國著名的藝術教育家豐子愷先生曾說:“能用作畫一般的心來處理生活、對付人生,則生活美化、人世和平。”此為藝術的最大效用。美的事物在生活中處處都有,但并不是每個人都能感受和欣賞,因為人們認識美、發現美和鑒賞美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通過學習、培養、訓練才能逐步得到、逐步增強的。雖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各人對美的內涵的認識卻大相徑庭,審美的情趣和品位更因人而異,甚至相距千里。要提高審美素養,就必須接受美的教育和熏陶,不斷積累和升華對美的體驗。

        中學生的心理和生理正處于發育階段,屬于從少年向青年過渡時期,他們求知欲強,可塑性大,通過美術課對他們進行系統的美術知識教育和技能訓練,對于提高他們的審美修養、審美感受能力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由于美術是直觀形象的視覺藝術,它鮮明生動的造型、富有情趣的色彩和直觀感人的藝術特征,較適合青少年身心發展的特點,更能激發學生的興趣,起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良好的審美教育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乃至一生都具有積極的影響。

        從人類生理和心理發展的角度看,人們對美的需求是在精神上尋求心理平衡和自我實現的必然,是人類生活的一種需要。人們要在生活中不斷地發展美、追求美,更好地創造美,就必然需要不斷地提高對美的感受能力、鑒賞能力和創造能力,從而充實、豐富和完善自己。中學美術課的審美教育作用正在于此,它的這一作用是中學其他課程所難以替代的。

        四、結語

        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美術在社會中的作用越來越大,用途越來越廣,與人的生活聯系越來越密切,除了繪畫、雕塑這些觀賞性藝術屬于純美術之外,生活中許多方面都與美術有關。如要蓋一幢大樓,設計必須考慮大樓的外觀,考慮大樓的造型、色彩與周圍環境的協調,而造型、色彩就屬于美術范疇。大樓的設計者除了具備力學知識、土木建筑結構知識外,還應具備一定的美術知識和審美修養,否則就難以成為一個真正優秀的建筑設計師。又如紡織業,從布料的花樣設計到成衣的款式設計和色彩搭配,無一不與美術密切相關。過去紡織品由于對美術設計不夠重視,盡管產品質量很好,但設計單一,在國際市場上缺乏競爭力。現在我們重視了美術設計,使產品以新穎的設計、優雅的款式和眾多的花色品種在國際市場上贏得了信譽,為國家創造了大量的外匯。其他方面如商品包裝業、廣告業、日用工業、室內裝飾等都與美術有密切的聯系,都需要從事這些行業的人具有一定的美術知識和技能,具有較高的審美修養。廣大中學生今后將走向社會,成為各行各業的生力軍,人在中學美術課中掌握一定的美術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備一定的美術修養,對今后工作有積極的作用和重要的幫助。總之,美術課是普通的一門基礎文化課,是中學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美術教育對學生具備審美觀念、藝術的創造能力,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乃至將來步入社會參加工作,都至關重要。

        參考文獻:

        [1][英]赫伯,里德.通過藝術的教育[M].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1993.

        [2]尹少淳.美術及其教育[M]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1995.

        第6篇:美育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范文

        隨著我國教育的不斷改革,素質教育開始受到更多教育者的重視,同時不斷促進素質教育的發展和落實。但是,在發展素質教育的過程中,需要進一步重視學生的審美教育。

        一、美育與素質教育的關系

        1.美育是素質教育的一部分

        素質教育是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以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為最終目標。同時,美育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審美能力等,而且對于專業知識的培養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所以說,美育是素質教育的一部分。從這一方面來講,美育與素質教育的德、智、體等方面的教育都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在發展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可以同時促進美育的發展和完善,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素質和藝術鑒賞能力,促進學生的自我修養,從而成長為社會和企業需要的全面發展的人才。

        2.美育與素質教育都帶有一定的情感性

        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很大的不同之處是:應試教育僅僅是為了考試,以機械或者生硬的教學手段,讓學生盡量學習到更多的知識,但是在應試教育的過程中,往往忽視學生的需求和感受;然而,素質教育能夠進一步體現學生的需要,以學生的發展為最終目標,不僅僅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而且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所以說,素質教育具有一定的情感性,更加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育方式。同樣,美育也帶有一定的情感性,它主要是以真、善、美為主要教育內容,能夠突出學生的個性和情感,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的成長。

        3.美育具有一定的現代教育意義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我國的教育事業也在不斷地改革,傳統的應試教育已經被淘汰,素質教育應該得到進一步的落實和發展。在應試教育的過程中就忽視了美育的重要功能,使得學生的綜合素質無法得到平衡發展,知識面比較單一,同時還缺乏一定的創造力。但是,美育可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社會和企業培養更多的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因此,從這一方面來講,美育具有一定的現代教育意義。當然,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美育的教育內容也應該不斷地改變和完善,從而不斷促進其現代教育意義的發揮。

        (四)目前很多學校的美育教育非常滯后

        美育對于我國的素質教育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但是在推行素質教育的過程中,由于管理者的不重視、教師素質不高、審美意識沒有普及等眾多因素,很多學校的美育教育還非常滯后。這使得學校培養的人才無法完全滿足社會和企業的需求,使得學校無法完成原有的培養目標。所以,為了改善這一現狀,在構建素質教育實施體系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完善美育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不斷完善現代教育事業。

        二、以美育為切入點構建素質教育實施體系的策略

        通過以上的分析和論述可知,美育與素質教育的關系非常密切,能夠進一步促進素質教育實施體系的建設。但是,目前很多學校沒有重視美育教育的發展。因此,在構建素質教育實施體系的過程中,需要以美育教育為切入點,建設完善的素質教育實施體系。為此,可以參考以下幾點策略:

        1.確立美育教育的理念

        為了進一步促進素質教育體系的構建,同時促進美育教育在學校中的進一步發展,首先需要確立美育教育的理念:第一,重視美育教育在素質教育實施過程中的重要性,更加深入了解美育教育的內涵和實施方法,從而更好地實施美育教育,讓學生能夠不斷感受到生活和教育的美好;第二,促進美育教育和素質教育其他內容的和諧發展,在素質教育的過程中,需要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人才,因此在促進美育發展的同時,還需要進一步促進美育和其他德育、智育、體育等方面的共同發展。在這一基礎上,不斷促進素質教育實施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2.進行素質教育課程的改革

        目前,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發展,很多學校允許學生選修自己喜歡的課程,這給予了學生一定的自由,能夠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但是,由于每個學生的成長環境和教育環境都不相同,因此其審美能力和鑒賞能力也有所區別。所以,在構建素質教育實施體系的過程中,必須要對原有的課程進行改革,不斷增加美育課程的種類,使得美育課程能夠符合大多數學生的需求,這也是素質教育中“因材施教”教育理念的重要體現,能夠更好地促進素質教育體系的不斷完善以及學生的全面發展。

        3.鼓勵學校積極建設第二課堂

        學生除了可以在課堂上學到東西之外,還需要從社會實踐中獲取一定的知識,不斷提高自己的社會實踐能力。因此,以美育為切入點在構建素質教育實施體系的過程中,除了要求學生在第一課堂進行專業知識的學習之外,學校還應該積極建設第二課堂。例如:可以讓學生團體組織一些校園演出或者是藝術欣賞的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可以讓學生更好地從實踐中獲得知識。另外,學校應該鼓勵學生積極參加一些創新項目和競賽,同時給予學生一定的資助,讓學生能夠順利開展相關的研究,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4.不斷發掘潛在的課堂

        學生除了可以從課堂中或者書本上學到知識之外,還可以從平時的日常生活中學到知識。所以,在改革第一課堂,積極建設第二課堂的基礎上,還需要不斷建設潛在的課堂,從而讓學生從生活中不斷發現美,從而能夠積極地接受美育。因此需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建設良好的校園文化,校園文化能夠通過潛移默化的影響,使得學生能夠不斷感受到審美教育,體驗到更多的生活中的美;第二,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大自然,能夠從自然景觀的美麗中感受到美的教育,從而陶冶自身的性情;同時大自然還包括一些著名的人文景觀,能夠提供潛在的教育作用。

        5.建立全面的保障系統

        由于素質教育是我國未來教育的主要方向,因此需要在構建素質教育實施體系的過程中,建立全面的保障系統,從而能夠保障素質教育實施體系的順利建設。例如:構建素質教育的保障組織,主要由學校的教育者、后勤人員和美學專家等組成委員會,從不同的方面促進素質教育實施體系的構建,將美育的教育內容納入到素質教育中去;另外,在構建素質教育實施體系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各個部門之間的溝通和協調,促進部門之間的交流和合作,能夠使得保障體系更加系統和全面,進一步促進素質教育實施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三、結語

        第7篇:美育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范文

        關鍵詞:美育;素質;途徑

        音樂教育作為美育的重要一環,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對陶冶人的情操、增進人的素養起到很大的作用。因為音樂是一種非語言手段,它能起到倫理所不能起到的潛移默化的作用,并能喚醒人沉睡的潛能。從音樂教學與美育的關系來看,中小學音樂教育只有與美育相結合,才能充分發揮其應有的教育價值。從音樂教學的根本任務來看,中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雙基訓練只能作為表現音樂、感受音樂的一種手段,只有以審美教育為核心,才能真正完成音樂教學的任務,達到美育教學的最終目的。在音樂教學中,怎樣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呢?

        一、挖掘美育因素,啟發審美情趣,以情動人

        列夫?托爾斯泰說:“藝術是感情的傳遞。”音樂欣賞中的“情”,充分調動學生平時所積累的生活經驗與感情體驗,獲得健康的感官享受,獲得高尚情操和美好思想的熏陶,調動學生的想象力,啟發學生的思維和想象,讓他們體驗音樂的情感。

        二、創設美的意境,培養審美能力

        在欣賞教學中,為了更好地塑造作品的藝術形象,使學生能夠充分地感受美、理解美、表現美,教師就要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創設美的意境。教師用自己的情感去撥動學生感情的琴弦,使之產生共鳴,從而共同鑒賞音樂形象之美。

        三、開展課外藝術活動,激勵審美表現

        課外藝術活動的生動開展,激活了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大課堂。我們開智中學音樂教師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合唱隊、舞蹈隊、樂器興趣組等,對學生進行規范、嚴格的訓練。學校每年都要舉辦“國慶”聯歡演出,每期都要開展合唱比賽、卡拉OK獨唱比賽、器樂比賽等,并積極組織學生參加省、市各種文藝比賽,成績顯著。

        四、實行樂器進課堂,促進創新智力的發展,受到美的啟迪

        器樂進課堂打破了音樂課就是唱歌課的傳統模式,增強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了學生創造能力、表現能力和集體主義精神,豐富了課堂教學,提高了教學質量,為社會培養出更多創新型、開拓型人才具有重要作用。如,有條件的學校可以發展手風琴、電子琴、吉他等,條件差些的可選用口琴、豎笛、口風琴等。也可以將南方少數民族的鄉土樂器“竹葉”帶進課堂,還可利用器樂教學實踐活動來提高學生二度創作音樂作品的能力和演奏水平。

        我從學生的表現能力、鑒別能力、感受能力等幾個方面,對學生的美育進行考查,將實驗班及普通班學生的審美能力進行對照、比較。結果顯示:實驗班學生的識譜能力、欣賞能力、創造能力要比普通班學生強。

        正像一位哲人所說:“藝術教育是使人類走向文明的一條重要途徑。”音樂教育對人才的成長起到了積極催化的作用,音樂教育都能以其獨有的功能而大顯身手,它是實施素質教育的突破口,是加強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真正達到了以美感人、以美啟人、以美動人、以美育人的目的。所以說,美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

        第8篇:美育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范文

        [關鍵詞] 舞蹈;舞蹈藝術教育;素質教育

        教育是培養人的一種社會現象,是人類傳承文明的基本手段。教育的目標離不開社會發展對于人的素質的需求。所謂素質是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礎上在后天通過環境影響和教育訓練所獲得的、內在的、相對穩定的、長期發揮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質結構,通常又稱為素養。主要包括人的道德素質、智力素質、身體素質、審美素質、勞動技能素質等。”而素質教育是進入21世紀以來時代和社會對教育提出的新目標,是對全面發展教育的深化,以提高民族素質為宗旨的教育。

        舞蹈藝術教育是組織實施素質教育、形成素質教育功效的良好途徑之一。

        一、舞蹈對道德素質教育的影響

        戰國時期儒家創始人孔子認識到樂舞、詩歌等藝術不僅是人們思想感情的表現,而且反過來作用于人們的思想感情。而且還認為舞蹈也是移風易俗最有效的工具。作為藝術品種之一的舞蹈,可供人們欣賞愉悅,進而陶冶人們情操。優秀的舞蹈作品在培養觀眾審美能力,提高藝術修養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馬克思說:“藝術對象創造出懂得藝術和能夠欣賞美的大眾。”俄羅斯文藝理論家車爾尼雪夫斯基也曾談到,詩人、藝術家的優秀作品能夠引導人們“追求對生活的崇高理解和崇高的情操。讀他們的作品,會使我們習慣于對一切庸俗丑惡的東西的厭惡”,“讀他們的作品,會使我們自己變得更好、更善良、更高尚”。當優秀的、積極的作品展現在學生面前時,一種內在深處的善良、高尚品質便會滋生蔓延,從而轉化為主導動機,進而推動學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發展。

        舞蹈起源于勞動,與文學、音樂、美術相伴而生,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產生的藝術形式之一。世界上許多民族都具有獨特風格的舞蹈,其中民間舞蹈占有重要地位,它是經歷代人民群眾不斷加正創造,在民間廣泛流傳,具有鮮明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的傳統舞蹈形式。它產生于人民的勞動和斗爭生活,同各民族地區人民的生活、歷史、風俗習慣和自然條件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風格特色。通過這些民族的音樂,對于舞蹈的了解和學習,不僅使學生掌握了民間藝術、文化寶貴遺產,并且在老師指導與講評申了解中國的燦爛文化、精湛的藝術,激發學生身為中國人而驕傲、自豪,促進其愛國、愛家、愛民的思想情操的形成。

        二、舞蹈對智力素質教育的影響

        舞蹈藝術和其他的姊妹藝術一樣,是社會經濟基礎的上層建筑,由生產方式和社會生活內容所決定。遠古時期,并沒有舞蹈,后來舞蹈隨著火的發明而產生,隨著人們有了群居生活的條件后,才逐漸發展起來。由原始社會的狩獵舞蹈、戰爭舞蹈、祭祀舞蹈、勞作舞蹈到奴隸社會的宗教儀式舞蹈、巫舞,再到封建社會漢代的“百戲”,北朝的“代面”,唐朝的“歌功” “頌德”“軟舞”“健舞”,元朝的“元曲”等的演變,及至今天由眾多舞蹈學者所收集、總結、編輯的民間舞、古典舞、現代舞、新風舞。這些反映社會、反映生活的文化無不開闊學生的眼界,豐富學生的知識面,使學生從中了解過去和現在豐富復雜的社會生活,了解無限多樣的人生和無限多樣的情感變化,從而以此為鑒,修養自身的生活方式和行為規范,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同時,在師生雙邊教學中,學生必須仔細觀察老師的每一個動作,掌握其要領,儲存記憶,并能連貫地用肢體表達出來。無形中,不僅使學生獲得基本技能,而且提升了他們的智力和能力。

        三、舞蹈對身體素質教育的影響

        以舞蹈增強體質,健身祛病,我國古已有之。在《呂氏春秋?古樂篇》中曾記載:在遠古陰康年代,天氣陰霾多雨,河道壅塞不通,洪水泛濫,人們的情緒憂郁,身體也逐漸衰弱,于是有人就創造了健身的舞蹈形式的不斷發展,有與兵器相結合的武舞;有模擬飛禽、走獸動態的百禽戲與擬獸舞等。現代社會則有藝術體操、冰上芭蕾、體育舞蹈等等。

        舞蹈是人體的藝術,是通過人體的動作來塑造藝術形象的。如何利用人體這一“工具”,使自己的身體能夠運用自如地傳情達意,首先就要解決舞者身體的基礎訓練――形體訓練。而這一訓練要對學生進行身體各方面的練習,身體的站立形態、方向、舞蹈動作姿態,身體各部位運動幅度、速度、靈活性、身體控制的穩定感、協調感、肌肉的力量以及由以上諸因素所構成的旋轉、跳躍、翻身等技術技巧。我國老一輩舞蹈家郭明達先生,通過多年在美國的學習和考察,做出如下介紹:“幾十年來,美國教育系統里的舞蹈設置目標,初期屬于體育范疇,認為舞蹈活動可以強身健體,糾正姿態,調理肌肉,使動作準確。在心理方面,舞蹈對適應團體活動,接受領導,遵守紀律有幫助;對個人言行舉止、表情達意有益處。”有些國家把舞蹈列入體育范疇內,或與體育相結合,可見舞蹈健身之功能。

        舞蹈不僅是一種運動,而且是一種經過組織、美化、節律化的人體運動,是一種比一般意義上的運動更為高級的藝術化運動。參與者在旋律優美和節奏鮮明的音樂伴奏下跳起舞蹈時,不但能達到健身的目的,而且還能在自娛自樂的同時,又在某種程度上進入藝術表現的境界,在身心兩方面都能得到調適和發展。實踐證明也是如此。

        四、舞蹈對心理素質教育的影響

        舞蹈是人們自娛自樂、抒懷的一種形式。舞蹈是一種生命形式的躍動,有生命的地方就有生命形式的躍動,就有歡悅的舞蹈。嬰兒一出生就手舞足蹈,宣告自己成為一個小生命來到這大千世界。幼兒最喜歡舞蹈,幼兒園里的孩子們最喜歡的活動是跳舞唱歌,所以跳舞、唱歌成了幼兒園里老師們對少兒進行啟蒙教育的手段之一。盡管由于教育思想的某些誤差,至今普通小學、中學和高等院校中絕大部分還沒有設置舞蹈課,但是青少年們課余、節假日或是在興高采烈之時總愛用歡快的舞蹈來抒發他們旺盛的青春熱情。人到中年,進入事業和家庭兩方面的壓力都相當大的“負重行軍”期,可是即使如此,以舞蹈為樂者仍大有人在。如果問他(她):時間這樣緊張,為何還來跳舞?回答卻是:正因為緊張,所以才來松弛松弛,求得生理和心理的平衡。至于老年,更不消說,過去由于受到種種思想桎梏和經濟情況的制約,可自從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時期以后,情況大變,老年人也開始打破諸多清規戒律,披上舞衫,放開手腳,在舞蹈中獲得極大的樂趣。如果問他們為什么也跳得這么“火”,老人們會說:“不為別的,就為樂呵!”《唐宋白孔六貼?舞部》曾十分精辟地概括“舞以達歡”,古人還說“蓋樂心內發,感物而動,不覺手足自運,歡之至也。此舞之所由起也。”對于 學生來說,在他們學習生活之余進行適當的舞蹈訓練,舞蹈表演無不是一種調節、一種愉快意識的培養。

        舞蹈的訓練對學生交流情感,增進友誼,增強集體合作意識起著推進的作用。舞蹈的訓練排練工作同時也是集體協同活動的過程。在訓練中,不僅有老師的指導、鼓勵、監督,也有同學間的互相學習幫助,甚至還能互相督促,培養組織管理能力。例如本人曾在藝術實踐課上做過這樣的實驗:我將教學排練的內容分派給學生,要求學生自己組織練習,開始還有點擔心他們是否能勝任,可沒多久就意識到自己的這份擔心是多余了,因為在去檢查的途中就已聽到訓練的口令聲,看到整齊的身影,讓我感悟到:多給學生鍛煉的機會,學生將會更優秀!在組織排練舞蹈時,更要求學生具有集體合作意識。如果把集體舞蹈比作一盤棋,每個學生就是上面的棋子,一旦一粒棋出錯,就有可能全盤皆輸。因此,必須調度好每粒棋子。每個學生,要求每個學生都有意識地服從整體,克服個人主義思想的滋生,個人主義行動的伸展,而形成一種合作意識、集體主義思想。

        舞蹈的訓練同時也是學生堅韌意志的訓練過程。舞蹈是人體造型上的“動的藝術”,而要使人體成為這一藝術的“工具”,離不開基本功訓練。而要使基本功柔韌性達到要求,就必須付出艱辛的努力、血汗的澆灌。在演出的背后,有著學生們壓腿開胯等練習的疼痛而不為所折服持之以恒的精神,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在練功中,常常旁觀者都會為之欷覷,而隊員們卻能咬緊牙關一聲不吭,只有淚水和汗水在臉上身上流淌。在練習中,一個個動作的反反復復,直至達到要求,鞏固又何嘗是輕易做到的,而正是這些不容易磨煉了學生的意志、耐力,為他們具有堅強的心理素質打下堅實基礎。

        五、舞蹈對審美素質教育的影響

        舞蹈教育對審美教育有著重要的意義。在中國現代美育思想家中,美育是一種情感教育已成為共識。從早期的啟蒙主義者到現代美育的奠基人再到后期倡導美育的代表人物都持這種見解。從王國維的“美育即情育”到的“美育是情感的性質”,現代美育家們更注重美育情感教育作用的現實效果。舞蹈是通過身體語言來表現美、創造美。“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僅有“愛美”之心,并不等于就有了美學修養,更不意味著真正了解什么是美。因為要懂得什么是美,是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知識、美學理論和審美實踐的。舞蹈美育是培養學生感受自我美、認識自我美、創造自我美和超越自我美的一種美育形式和教育方式。而且,舞蹈美育正是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對舞蹈者進行的一種有目的的自我審美教育與活動。它是通過對舞蹈者的動作啟發和訓練來達到美育的目的。舞蹈美育使愛美天性從自然狀態向自覺狀態提升,使之能陶冶情操,提高境界,開啟心智,激發創造力和想象力。寄情于山水,融美于心田,可以說是更高層次上的素質教育。

        我國老一輩舞蹈家胡果剛說:“舞蹈藝術是通過人體優美的動作和造型、節奏和情節對人們一個時代生活中美的理想和愿望、感情和幻想的反映和體現。它給人以美的享受和娛樂,使人的境界變得更美,鼓舞人們為著更美好的生活而進行斗爭的勇氣和信心。”對優秀舞蹈作品的欣賞能培養觀眾的審美能力,提高其藝術修養。在對學生進行舞蹈訓練時也是一樣。在教師的示范中讓學生感受到形體美,學習美的動作、事物;在教師對學生錯的動作的模仿時,學生不僅領會到動作要領,而且學會了鑒賞美的能力,更能促進他們表現美的能力。

        因此可以說,舞蹈美育是一種提高學生審美素質的教育,也就是說,舞蹈美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與環節。

        六、結語

        第9篇:美育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范文

        【關鍵詞】美育教育音樂教育美育功能

        【中圖分類號】G623.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2-0224-02

        美育教育,又稱美感教育、審美教育,是培養學生認識美、熱愛美和創造美的教育。美育是整個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于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觀念和審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美育的最終目標是塑造學生完美的人格,這是培養和提高受教育者素質的重要方面。所以,美育在素質教育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在音樂課中滲透美育十分重要。

        一、沒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善的教育

        音樂教育的本質是審美教育,離開了以審美為核心的教育將是無源之水。藝術的本質在于審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亦可成為審美對象,于是美無時不在,無處不有。少年兒童正處于含苞待放狀態,如果能在音樂教育中通過音響、和聲、旋律、意境,讓他們感受音樂的美,深刻理解音樂豐富的情感內容,那么音樂教育也就滲透了審美教育。此外,進行音樂審美教育不僅要以音樂的美來感染學生,以音樂中豐富的情感來陶冶學生,而且要讓學生形成健康的音樂審美觀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樂審美能力。杰出的民主主義革命家、教育家也曾提出:"所以美育與智育相輔而行,以圖德育之完成者也"。這充分說明滲透美育教育的重要性。

        二、美育作為審美和教育結合的產物,是一個歷史的課題

        西方早在古希臘時期,就有藝術教育的內容;而我國春秋時期教育家孔子就提倡詩教、樂教,在他看來,美育在整個人格的塑造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美育這一概念和對它進行獨立研究的理論,則是由德國的偉大詩人和美學家席勒于18世紀末首先提出和建立的。

        近年來,學校藝術教育取得了較大發展,藝術教育的育人功能日益凸顯。但是,美育仍然是學校教育中的薄弱環節,還不能適應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要求。當前,改進美育的重點在基礎教育階段。基礎階段的美育對于一個人的終身發展具有重要的奠基性作用。

        三、美育是關注人的整體素質和個性自由、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是真、善、美和諧統一的人格教育,是一種企及生命質量的教育

        美育可以分為狹義和廣義兩類。狹義的美育,指審美教育。廣義的美育,是指將美學原則滲透于各科教學后形成的教育。為了全面地提高學生的素質,學校美育應從狹義美育向廣義美育發展。作為一名音樂教師,如能從美育的本義出發,研究、運用音樂教學方法,那么就能通過各種藝術活動,來誘發、培養學生的愛美情趣,從而真正使學生得到美的享受,美的滋潤、營養、熏陶,進而使他們潛移默化地在精神狀態上、品德上、性情上、生活情趣上、理想抱負上有所促進。

        以情動人,以情感人,以培養人的審美情感為主要目標,而不是以技能及知識獲取多少為目標,這是音樂學科與其他學科最大的也是最根本的區別。運用形象的比喻和有趣的語言,深入淺出地講解、傳授新知識,在音樂課上逐步提高學生的感受、理解、欣賞音樂的水平,在音樂中中培養起他們高尚的品德和健康的情感,進而養成對生活的積極樂觀態度和對美好未來的向往和追求。

        一堂較成功的音樂課、一首好的歌曲或者欣賞一首優美的樂曲,對學生都是一次美的熏陶。這是因為學生愉悅地進入構成音樂的兩大要素――節奏和旋律的環境中,感受到了美、理解了美,這不僅可培養他們對音樂的鑒賞力及美的表現力和創造力,而且能提高他們的審美情趣、陶冶他們的情操。所以應重視在音樂教學中進行美育滲透。在學習過程中,要充分挖掘音樂作品的藝術內容和情感內涵,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音樂感受力、表現能力和創造能力。

        此外,隨著社會的進步教育體制改革的發展和需要,人們越來越認識到音樂教育是對學生進行美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有別于其他教育形式,它具有對心靈美的塑造、道德的教化的獨特功能。

        四、音樂教育作為藝術教育,具有獨特的情感性、技能性、形象性

        音樂教育能產生以下美育功能:培養審美意識,培養良好品格,激發創造思維。充分發揮音樂教育的美育功能,對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學生的和諧發展,具有特殊作用。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欧美国产另类 | 亚洲一区在线日韩在线尤物 |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欧美一区久久 | 最新国产精品精品视频 | 亚洲五月丁香中文字幕 | 午夜影院在线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