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供應鏈金融管理范文

        供應鏈金融管理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供應鏈金融管理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供應鏈金融管理

        第1篇:供應鏈金融管理范文

        [關鍵詞]供應鏈金融 信用問題 管理體系

        近年來,我國金融界興起的供應鏈金融業務屬于金融創新業務。隨著現代物流業發展對金融服務創新需求的日益增大,服務于生產、流通和銷售的供應鏈金融服務創新業務實踐越來越多,信用管理體系建設的問題成為供應鏈金融業務創新發展的瓶頸問題。

        一、供應鏈金融的創新業務實踐

        在我國,對供應鏈金融創新業務的探索,大致經過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從“物流銀行”的設想到“融通倉”概念的提出;第二個階段,從“倉單質押”業務的嘗試到“物流銀行”業務的開展;第三個階段,從“物流銀行”業務的開展到供應鏈金融戰略的提出與實施。

        在供應鏈金融創新的實踐發展上,我國形成了兩條業務發展的主線模式:其一是基于傳統的商業銀行貿易融資,結合生產貿易企業的業務特點和實際需求,由商業銀行創新業務而提供的結構性貿易融資業務模式。其二是基于供應鏈管理模式,通過第三方物流企業,創新出來的應收賬款、應付賬款和融通倉等供應鏈融資模式。

        二、供應鏈金融的信用管理問題

        目前國內外關于供應鏈金融領域的研究和實踐都比較活躍,特別是在國內,供應鏈金融創新實踐在不斷進行嘗試。隨著業務的發展,在發展過程中的信用問題凸顯出來,信用管理問題阻礙著供應鏈金融的創新發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信用替代的局限。目前以銀行為主的供應鏈金融業務是基于所謂的核心大企業的信用替代而成立的,這在中小企業的融資中表現得很突出。即需要銀行融資的中小企業必須和一家值得銀行信賴的大企業發生業務往來,從而得到“某種資格的認定”或者借用大企業的信用,使其達到銀行認可的資信水平。實際上是中小企業利用大企業的良好信譽與實力以及和銀行穩固的信貸關系來為其提供間接的信用擔保,從而獲得銀行的融資支持。雖然在發展中,通過供應鏈管理建立了諸如“1+N”或者“N+1+N”這樣的業務關系,然而這種融資組織管理方式的效果是使更多的金融資源向那些核心集團性企業歸集,通常會將核心企業的信用放大,用以對供應鏈上的企業進行更大的授信來支持該業務的創新開發,這樣,信貸風險的聚集擴散效應往往會擴大。因此,僅僅依靠這種信用替代來發展供應鏈金融是有很大局限性的,也會招致更大的風險,最終阻礙了供應鏈金融創新的健康發展。

        第二,信用管理的局限。在我國,供應鏈金融創新模式主要是基于傳統商業銀行業務創新的結構性貿易融資業務模式和基于供應鏈管理中銀行通過與第三方物流企業合作的供應鏈融資模式。雖然這兩種創新模式解決了供應鏈金融業務發展中的許多問題,但目前也顯現出發展創新動力不足的態勢。在目前的融資模式中,銀行為了控制風險,就需要了解企業抵、質押物的規格、型號、質量、原價和凈值、銷售市場和銷售對象以及承銷商的情況等,還要查看各種權利憑證的原件、辨別真偽。這些工作不僅費時費力,而且大大超出了銀行的日常業務與專業范疇。另外,目前供應鏈金融創新業務模式的最高收益往往還超過不了傳統銀行業務模式的收益。因此,以銀行為核心的供應鏈金融創新模式是動力不足的,很難成為銀行的主流業務。

        第三,技術手段的局限。目前供應鏈金融僅僅停留在銀行和企業的層面上,供應鏈管理所依賴的網絡信息技術目前在銀行和企業中很難同步發展,網絡信息技術的落后會造成信息不完整準確、業務銜接不順利流暢,往往還會引致風險的發生,供應鏈金融信息技術基礎的創新問題亟待得到解決。由于供應鏈管理數據庫對于整個供應鏈上的企業和產、供、存、銷、資金具有實時監控的功能,需要具備處理意外事件的能力和滿足多方面查詢的要求。因此,技術創新問題的解決是供應鏈金融創新得以順利發展的關鍵,而目前的技術手段的局限性是很大的。

        第四,信用組織的局限。目前的供應鏈融資僅僅局限在作為銀行對傳統業務的一種創新與補充。實踐證明,在供應鏈金融組織中,銀行為主體的融資組織形式是有極大局限性的。供應鏈融資往往會比傳統的貿易融資具有更大的風險,傳統的貿易融資強調的往往只是特定交易環節供需雙方企業的信用狀況和貿易的真實背景,而供應鏈融資不但要強調這一點,而且更加強調整個供應鏈風險的監控與防范,對供應鏈各個環節潛在的風險都要加以識別與控制,這就大大增加了管理成本。并且,從目前的供應鏈金融業務模式來看,供應鏈融資中的存貨大部分是中間產品,具有很強的專用性,不易通過市場來評估其價值,也不易在市場上變現。因此,供應鏈金融的風險控制更加復雜、所需要的措施也更加全面,而目前的信用組織形式很難滿足供應鏈金融發展的需求。

        三、供應鏈金融的信用管理建設

        目前建設好信用管理體系是促進供應鏈金融創新業務健康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進行供應鏈金融信用管理體系的建設。

        1.必須加快供應鏈金融管理環節中的信用制度建設

        (1)建立中介信用機構,完善社會征信服務體系。供應鏈產業的信用問題主要來源于以下兩個方面:一是由于供應鏈產業參與者眾多、行業和地區跨度大,容易產生供應鏈內生性的混亂和不確定因素。體現在既有產品與技術的更新周期頻繁、市場需求波動的影響,又有諸如自然災害、戰爭與恐怖襲擊等外部事件的影響,同時也會遭遇到企業戰略的調整沖擊,這些不確定因素都會增加供應鏈自身信用問題的風險。二是供應鏈產業的白發性擴散作用。由于供應鏈金融的信用基礎是基于供應鏈整體管理程度和核心企業的管理與信用實力,因此,隨著融資工具向上下游延伸,風險也會相應擴散。如果供應鏈上某一個成員出現了融資方面的問題,就會迅速地蔓延到整個供應鏈,這對于供應鏈自身的資金管理和綜合管理是非常大的考驗,也是對銀行信貸管理的極大挑戰。由于我國尚未建立完善的征信信用管理體系,供應鏈金融信用管理問題凸顯,如果管理不善,極易引發大的金融災難。因此,建議盡快建立供應鏈金融中介信用評級機構,建立基于供應鏈產業的新型的中小企業投資機構和信用擔保服務機構,完善供應鏈產業的社會征信業務體系。

        (2)加快供應鏈信用管理環節法律規章制度建設。目前,我國有關供應鏈信用管理環節中的法律規章制度的建設嚴重滯后。有關倉單質押、動產質押和票據業務的法律法規尚有許多空白,期待完善的地方很多。現實法律中,合同法中沒有明確地規定倉單的法律地位,真正的倉單流通管理體制還沒有建立起來。一般物流企業簽發的倉單又沒有權威機構認證和監管,倉單的標準化程度低,使用和流通范圍十分有限。同時,從我國的“物資銀行”、“倉單質押”到“物流銀行”、“供應鏈金融”的金融創新發展模式來看,供應鏈金融業務中的金融風險預警和防范制度還需要進一步完善,金融立法制度還須進一步健全。

        2.必須把供應鏈金融信用管理納入到金融全面風險管理

        全面風險管理涵蓋了各層次的金融風險,全面風險管理偏好對資源分配起引導作用。它通過準確計量各類風險確定資本,通過經濟資本的分配決定各類資產規模,改善業務組合的風險與收益配比關系,將有限的資源從效益較差而風險較高的業務上釋放出來,為效益更好而風險可控的業務騰出空間。由于供應鏈涉及不同的行業、不同技術領域和不同的行政區域,這就涵蓋了幾乎所有的金融風險。因此,供應鏈金融信用管理必須納入到金融全面風險管理之中,這樣才能有效地管理好供應鏈出現的風險。

        3.必須加快技術創新,構建供應鏈金融信用管理技術平臺

        目前我國的供應鏈產業處于發展的初期階段,由于尚未建立完整的信用體系,特別是供應鏈金融的信用模型建設和數據業務流程信息化發展程度不高。供應鏈產業中,供貨商、制造商、銷售商、銀行、客戶相互間的信用保證是缺乏協調監管的。因此,必須加快信用技術創新,提高供應鏈金融信用管理水平。可以采用現代高科技信息手段,通過互聯網技術和傳感技術的有效結合(即物聯網),通過企業ERP和EDI等系統的有效利用,建立銀企管理平臺,對供應鏈上的產、供、銷企業和信息、倉儲、物流、資金等活動進行實時的監控與管理。構建好信用管理技術平臺,就能夠加強供應鏈管理的信用環境建設,為供應鏈金融業務創新提供有力的信用管理支持。

        參考文獻:

        [1]深圳發展銀行-中歐國際工商學院“供應鏈金融”課題組.供應鏈金融.上海遠東出版社,2009.1.

        第2篇:供應鏈金融管理范文

        關鍵詞:供應鏈金融信用問題管理體系

        近年來,我國金融界興起的供應鏈金融業務屬于金融創新業務。隨著現代物流業發展對金融服務創新需求的日益增太,服務于生產、流通和銷售的供應鏈金融服務創新業務實踐越來越多,信用管理體系建設的問題成為供應鏈金融業務創新發展的瓶頸問題。

        一、供應鏈金融的創新業務實踐

        在我國,對供應鏈金融創新業務的探索,大致經過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從“物流銀行”的設想到“融通倉”概念的提出;第二個階段,從“倉單質押”業務的嘗試到“物流銀行”業務的開展;第三個階段,從“物流銀行”業務的開展到供應鏈金融戰略的提出與實施。…在供應鏈金融創新的實踐發展上,我國形成了兩條業務發展的主線模式:

        其一是基于傳統的商業銀行貿易融資,結合生產貿易企業的業務特點和實際需求,由商業銀行創新業務而提供的結構性貿易融資業務模式。該業務模式通過貨權質押、信托收據、保險及公證、貨物監管、提貨通知、貨物回購、資金專戶管理、期貨保值等一系列結構化設計來掌握貨權、監控資金,為提供集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為一體的個性化的組合貿易融資方式。

        其二是基于供應鏈管理模式,通過第三方物流企業(3PL),創新出來的應收賬款、應付賬款和融通倉等供應鏈融資模式。這種業務融資模式比結構性貿易融資模式更創新了一步,它是基于供應鏈金融的思想,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從專注于對企業本身信用風險的評估,轉變為對整個供應鏈及其交易的評估,這樣既真正評估了業務的真實風險,同時也使更多的企業能夠進入銀行的服務范圍。

        二、供應鏈金融的信用管理問題

        目前國內外關于供應鏈金融領域的研究和實踐都比較活躍,特別是在國內,供應鏈金融創新實踐在不斷進行嘗試。隨著業務的發展,在發展過程中的信用問題凸顯出來,信用管理問題阻礙著供應鏈金融的創新發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信用替代的局限。目前以銀行為主的供應鏈金融業務是基于所謂的核心大企業的信用替代而成立的,這在中小企業的融資中表現得很突出。即需要銀行融資的中小企業必須和一家值得銀行信賴的大企業發生業務往來,從而得到“某種資格的認定”或者借用大企業的信用,使其達到銀行認可的資信水平。實際上是中小企業利用大企業的良好信譽與實力以及和銀行穩固的信貸關系來為其提供間接的信用擔保,從而獲得銀行的融資支持。雖然在發展中,通過供應鏈管理建立了諸如“1+N”或者“N+1+N”這樣的業務關系,然而這種融資組織管理方式的效果是使更多的金融資源向那些核心集團性企業歸集,通常會將核心企業的信用放大,用以對供應鏈上的企業進行更大的授信來支持該業務的創新開發,這樣,信貸風險的聚集擴散效應往往會擴大。因此,僅僅依靠這種信用替代來發展供應鏈金融是有很大局限性的,也會招致更大的風險,最終阻礙了供應鏈金融創新的健康發展。

        第二,信用管理的局限。在我國,供應鏈金融創新模式主要是基于傳統商業銀行業務創新的結構性貿易融資業務模式和基于供應鏈管理中銀行通過與第三方物流企業(3PL)合作的供應鏈融資模式。雖然這兩種創新模式解決了供應鏈金融業務發展中的許多問題,但目前也顯現出發展創新動力不足的態勢。在目前的融資模式中,銀行為了控制風險,就需要了解企業抵、質押物的規格、型號、質量、原價和凈值、銷售市場和銷售對象以及承銷商的情況等,還要查看各種權利憑證的原件、辨別真偽。這些工作不僅費時費力,而且大大超出了銀行的日常業務與專業范疇。另外,目前供應鏈金融創新業務模式的最高收益往往還超過不了傳統銀行業務模式的收益。因此,以銀行為核心的供應鏈金融創新模式是動力不足的,很難成為銀行的主流業務。

        第三,技術手段的局限。目前供應鏈金融僅僅停留在銀行和企業的層面上,供應鏈管理所依賴的網絡信息技術目前在銀行和企業中很難同步發展,網絡信息技術的落后會造成信息不完整準確、業務銜接不順利流暢,往往還會引致風險的發生,供應鏈金融信息技術基礎的創新問題亟待得到解決。由于供應鏈管理數據庫對于整個供應鏈上的企業和產、供、存、銷、資金具有實時監控的功能,需要具備處理意外事件的能力和滿足多方面查詢的要求。因此,技術創新問題的解決是供應鏈金融創新得以順利發展的關鍵,而目前的技術手段的局限性是很大的。

        第四,信用組織的局限。目前的供應鏈融資僅僅局限在作為銀行對傳統業務的一種創新與補充。實踐證明,在供應鏈金融組織中,銀行為主體的融資組織形式是有極大局限性的。供應鏈融資往往會比傳統的貿易融資具有更大的風險,傳統的貿易融資強調的往往只是特定交易環節供需雙方企業的信用狀況和貿易的真實背景,而供應鏈融資不但要強調這一點,而且更加強調整個供應鏈風險的監控與防范,對供應鏈各個環節潛在的風險都要加以識別與控制,這就大大增加了管理成本。并且,從目前的供應鏈金融業務模式來看,供應鏈融資中的存貨大部分是中間產品,具有很強的專用性,不易通過市場來評估其價值,也不易在市場上變現。因此,供應鏈金融的風險控制更加復雜、所需要的措施也更加全面,而目前的信用組織形式很難滿足供應鏈金融發展的需求。

        三、供應鏈金融的信用管理建設

        目前建設好信用管理體系是促進供應鏈金融創新業務健康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進行供應鏈金融信用管理體系的建設。:

        (一)必須加快供應鏈金融管理環節中的信用制度建設

        1.建立中介信用機構,完善社會征信服務體系。供應鏈產業的信用問題主要來源于以下兩個方面:一是由于供應鏈產業參與者眾多、行業和地區跨度大,容易產生供應鏈內生性的混亂和不確定因素。體現在既有產品與技術的更新周期頻繁、市場需求波動的影響,又有諸如自然災害、戰爭與恐怖襲擊等外部事件的影響,同時也會遭遇到企業戰略的調整沖擊,這些不確定因素都會增加供應鏈自身信用問題的風險。二是供應鏈產業的白發性擴散作用。由于供應鏈金融的信用基礎是基于供應鏈整體管理程度和核心企業的管理與信用實力,因此,隨著融資工具向上下游延伸,風險也會相應擴散。如果供應鏈上某一個成員出現了融資方面的問題,就會迅速地蔓延到整個供應鏈,這對于供應鏈自身的資金管理和綜合管理是非常大的考驗,也是對銀行信貸管理的極大挑戰。由于我國尚未建立完善的征信信用管理體系,供應鏈金融信用管理問題凸顯,如果管理不善,極易引發大的金融災難。因此,建議盡快建立供應鏈金融中介信用評級機構,建立基于供應鏈產業的新型的中小企業投資機構和信用擔保服務機構,完善供應鏈產業的社會征信業務體系。

        2.加快供應鏈信用管理環節法律規章制度建設。目前,我國有關供應鏈信用管理環節中的法律規章制度的建設嚴重滯后。有關倉單質押、動產質押和票據業務的法律法規尚有許多空白,期待完善的

        地方很多。現實法律中,合同法中沒有明確地規定倉單的法律地位,真正的倉單流通管理體制還沒有建立起來。一般物流企業簽發的倉單又沒有權威機構認證和監管,倉單的標準化程度低,使用和流通范圍十分有限。同時,從我國的“物資銀行”、“倉單質押”到“物流銀行”、“供應鏈金融”的金融創新發展模式來看,供應鏈金融業務中的金融風險預警和防范制度還需要進一步完善,金融立法制度還須進一步健全。

        (二)必須把供應鏈金融信用管理納入到金融全面風險管理

        全面風險管理涵蓋了各層次的金融風險,全面風險管理偏好對資源分配起引導作用。它通過準確計量各類風險確定經濟資本,通過經濟資本的分配決定各類資產規模,改善業務組合的風險與收益配比關系,將有限的資源從效益較差而風險較高的業務上釋放出來,為效益更好而風險可控的業務騰出空間由于供應鏈涉及不同的行業、不同技術領域和不同的行政區域,這就涵蓋了幾乎所有的金融風險。因此,供應鏈金融信用管理必須納入到金融全面風險管理之中,這樣才能有效地管理好供應鏈出現的風險。

        第3篇:供應鏈金融管理范文

        (一)應收賬款融資模式

        應收賬款融資模式主要是為了解決供應商在銷售環節出現的資金短缺問題。融資企業將在真實貿易背景下產生的應收賬款質押給金融機構,向金融機構申請不超過應收賬款賬齡的,并以合同項下的應收賬款作為第一還款來源的融資。在應收賬款融資模式下,供應商將應收賬款質押給金融機構,金融機構確定應收賬款的金額和真實性后,核定質押率,向供應商發放款項,應收到款到期后,核心企業將應付金額支付到金融機構指定的賬號。

        (二)預付賬款融資模式

        預付賬款融資模式主要是為了解決經銷商在采購環節出現的資金短缺問題。該種融資模式下,金融機構預付貨款給上游核心企業,核心企業發貨到金融機構指定的倉庫,由合作的第三方物流企業進行監管,并將既定倉單質押給金融機構,并一次或分次支付貨款給金融機構,金融機構釋放相應的貨物,若融資企業違約,核心企業將剩余貨物回購,或者金融機構向核心企業索取賠償額。

        (三)存貨融資模式

        存貨融資模式主要是解決生產型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出現的資金短缺問題,在這里也可以用在汽車經銷商在運營環節的融資需求。存貨融資是指金融機構接受存貨作為抵押或質押,借助物流企業的監管,并以該存貨及其產生的收入作為第一還款來源的融資。在存貨融資模式下,融資企業將所持有的存貨質押給金融機構,并將貨物存放在金融機構指定的監管倉庫,金融機構給融資企業授信,融資企業通過銷售貨物獲取收入后,一次或分批向金融機構償還款項,金融機構釋放相應的貨物。

        二、汽車供應鏈金融風險的識別

        (一)融資企業資信風險

        應收賬款下的融資主體是上游零部件制造商,融資企業是否會發生違約對應收賬款模式下汽車供應鏈金融的風險具有很大的影響,融資企業的資信風險與融資企業的規模、發展前景,財務狀況、管理水平息息相關。

        (二)核心企業的資信風險

        預付賬款融資要求核心企業作出回購的承諾,所以核心企業是否能夠按照合同要求進行回購,對金融機構的風險具有很大的影響。

        (三)供應鏈的資信風險

        供應鏈的協調運作水平能夠加速應收賬款的回收和保證核心企業進行回購,金融機構應考察供應鏈的運行時間,合作的密切程度,以往是否存在違約情況來考察供應鏈的資信風險。

        (四)物流企業的資信風險

        在預付賬款汽車供應鏈金融模式下,融資企業將車輛質押在金融機構指定的物流企業的倉庫里,所以第三方物流企業的資信是影響金融機構風險的要素。物流企業的資信風險可以通過物流企業規模、專業化程度、資金規模、歷史信用記錄、監管水平等方面進行考察。

        (五)質押車輛監管風險

        質押車輛的風險主要在于質押車輛的價值、車輛是否投保和車輛的易損程度。

        三、汽車供應鏈金融風險的防范

        (一)建立汽貿企業信用數據庫

        汽車供應鏈金融業務是金融機構為汽車制造和銷售企業提供資金支持的服務項目,要準確的對融資企業信用風險作出評價,建立企業數據庫是提高準確度的措施之一。建立企業數據庫,需要對汽車企業的數據進行搜集、分析和整理等工作,系統需要足夠的數據支持。我國汽車企業信用風險評價數據積累量不足,目前金融機構對汽貿企業數據不夠完善,不能反映真實的企業信用情況,為此,建立汽貿企業信用數據庫,豐富汽貿企業數據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建立汽車供應鏈金融信用風險管理系統

        建立汽車供應鏈金融信用風險應急系統非常重要,應急系統中,主要做好兩方面的工作,一是信用風險預警,二是突發事件事后處理。建立信用風險應急部門,部門要做到整體由供應鏈金融風險經理統一指揮,組織、協調好部員工作,做好融資過程中出現突發事件時的應急措施。各部員職能明確,權責清晰。能夠做好銀行、融資、核心企業和物流企業的有效溝通與相關信息共享;在突發事件出現后,參考制定的應急方案,能夠做到快速反應,與依據實際情況對方案做出調整,最大程度的降低損失。

        (三)完善金融機構授信管理模式和融資業務流程

        第4篇:供應鏈金融管理范文

        2012年溫州爆發的借貸危機告誡我們必須重視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與此同時,各大商業銀行也在紛紛拓展供應鏈金融業務。供應鏈金融是指銀行圍繞核心企業,管理上下游中小企業的資金流和物流,并將鏈條上單個企業的不可控風險變為供應鏈企業整體的可控風險的一項金融服務。目前,供應鏈金融業務得到迅速擴大,但是其風險管理問題也逐漸凸顯出來。2013年初,中儲河北物流由于在該業務過程中運作不善,沒有很好的規避風險,導致5000多萬元的虧損。因此,如何在充分利用供應鏈金融解決問題的同時,規避其帶來的風險成為我們所要研究的問題。

        二、供應鏈金融運作存在的風險

        (一)核心企業與中小企業的經營風險

        核心企業作為整個供應鏈金融的關鍵所在,其經營狀況是否穩定、資金鏈是否連貫直接影響著中小企業的運營壓力以及銀行的業務成果,因此,如果核心企業的經營狀況出現問題將使得整個具體的供應鏈金融業務處于癱瘓狀態。但是,實務中由于市場競爭的激烈以及核心企業對外披露財務信息的可信度等原因,核心企業往往存在著一些潛在的經營風險,進而對供應鏈金融中上下游的中小企業帶來連鎖性的惡性反映。此外,由于供應鏈上的中小企業是一些發展不太穩定、負債率很高、運作存在多方面問題的企業,其經營風險往往更大。一旦其經營風險爆發,將會給銀行以及第三方物流企業帶來一定的威脅,破壞供應鏈金融的穩定性。

        (二)質押物與抵押物存在的風險

        供應鏈金融系統不僅僅關系到資金的運作,還與實務市場有著緊密的結合,系統中相關的抵押物與質押物也是風險存在之處。首先,在有第三方物流企業進行運輸的過程中,或者相關企業進行倉儲的過程中,物品會由于自然原因或者人為原因而產生不合理的損耗,尤其是對于保兌倉的模式。其次,在實務當中,由于第三方物流企業往往也是中小型企業,其監管力度并不是太到位,因此會產生與供應鏈上下游的企業相互串通,對抵押物和質押物進行相應的處理,給核心企業和銀行帶來風險。再者,由于市場環境是多變的,質押物或者抵押物的市場價值往往會隨著環境的變化而變化,產生相應的市場風險。最后,整個供應鏈系統中存在著很多法律問題,對于質押物或者抵押物的所有權以及相關合同的履行也存在著相應的風險。

        (三)核心企業與中小型企業的合作風險

        雖然整個供應鏈金融的運作是以銀行為主導,但是關鍵部分還是在核心企業與中小型企業的運營以及兩者之間的合作穩定性。如果核心企業與上下游之間的中小型企業之間的合作相對穩定,那么供應鏈金融操作的風險就會相應降低。實務中,往往由于核心企業在資源方面處于強勢地位,中小型企業處于相對弱勢地位,給中小企業的供貨與銷貨都帶來很大的壓力,造成信息嚴重不對稱,使得中小型企業與銀行處于被動的地位,帶來較大的信貸風險。

        三、針對供應鏈金融風險所建立的風險控制

        (一)建立完善的企業授信控制制度

        針對核心企業與中小企業的經營風險,銀行應當從源頭控制,建立準入供應鏈金融系統的授信制度,即不僅評價準入企業的經營規模和財務狀況,還要從整體發展戰略看企業的金融信用如何。中信銀行自2009年正式推出“中心供應鏈金融”以后,對準入的企業進行了分等級的評價。對于核心企業采取嚴格考核的標準,分別從其人、財、物進行全面考核;對于中小型企業則采用審慎準入的考核標準,因為系統中中小型企業本來就是貸款存在一定問題的企業,所以對其準入要求相對核心企業來說較低;對于信用度較低、經營能力較差、管理不完善的第三方物流企業,銀行則采用禁止準入的原則來對待。通過這種分等級、分對象的授信制度,中信銀行建立了相對穩定的供應鏈金融模式。

        (二)建立完善的質押物或擔保物管理制度

        質押物或抵押物作為整個供應鏈金融的實物部分,需要供應鏈中的每一環節對其價值降低的風險進行防范。首先,第三方物流企業需要完善運輸設施,對質押物或者擔保物進行良好的保管,采取措施避免不合理的物品損耗。其次,加強供應鏈金融系統的道德建設。供應鏈系統中存在著核心企業與銀行之間的道德風險以及核心企業與上下游中小企業之間的道德風險,最終都是有損銀行的利益的。銀行作為整個系統中掌控大局的關鍵環節,應當嚴格監督各個實物環節的運作,避免發生管理層與管理層之間的舞弊行為。再者,建立質押物或者擔保物價值評估,對于有減值跡象的物品進行及時的處理。最后,要明確質押物或者擔保物的所有權,對合同規定事項要進行詳細了解與分析,避免物品上存在的法律風險。

        (三)建立完善的電子化信息平臺

        對于合作風險,信息不對稱是其風險加劇的主要原因之一。浦發銀行通過建立完善的電子化信息平臺來規避這類風險,以使供應鏈金融達到穩定運作狀態。浦發銀行通過專業的電子化信息系統,對行業管理、客戶管理、商品管理、產品實現全面覆蓋,同時將流程、業務模式以及渠道縱向的貫穿于整個信息系統,實現信息系統的自動風險預警機制。通過建立這樣一個全方位的信息系統,解決了信息時效性以及準確性帶來的問題,并且能夠有效的降低供應鏈金融運作的成本。

        第5篇:供應鏈金融管理范文

        摘要:2008年以來我國商業銀行紛紛退出了供應鏈金融產品,供應鏈金融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中小企業融資難的現狀,商業銀行作為貸款人,在此過程中,存在一定的信用風險。基于供應鏈金融的背景分析了我國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的發展現狀,風險管理的要求,以及風險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及建議。

        關鍵詞:供應鏈金融;商業銀行;風險管理

        0引言

        近年來,中小企業作為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我國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然而中小企業融資難這一難題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中小企業的發展。目前,國內大多從政策扶持,例如建立金融支持體系,建立中小金融機構,以及加大城市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來緩解這一困境。商業銀行在貸款審核方面相對嚴格,對借款人的要求相對較高,程序復雜,而中小企業由于自身的特點,企業規模不大、財務制度不健全、管理制度欠缺等原因,導致貸款審核不通過,或者由于以上原因,商業銀行會相應上調貸款利率,以至于企業陷入融資約束的困境。在此背景下,供應鏈金融業務逐漸發展起來,供應鏈金融的發展,為中小企業解決融資約束問題提供了新的視角,同時也為商業銀行產品創新提供了新思路,依托核心企業為其上下游中小企業提供資金。

        1供應鏈金融的含義

        供應鏈最早源于德魯克提出的“經濟鏈”,之后波特將其發展為“價值鏈”,最終演變為“供應鏈”。供應鏈指的是圍繞核心企業,從原料的采購、到運輸加工、分銷、銷售最終要消費者手中的過程,我們將這一過程稱之為供應鏈。供應鏈金融是對多個企業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務,包括供應鏈上的單個企業和與該企業相關的上下游的多個企業,促進了這些企業之間“產一供一銷”鏈條的穩定和順暢,將金融機構的資金注入到實體經濟中以達到資金的高效利用,在銀行、企業和產品供應鏈之間構建一個相互依存、互惠互利、合作共贏的產業生態圈。

        2我國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發展現狀及風險管理要求

        2.1我國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發展的現狀

        在我國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的發展中,深發行由于起步較早,處在領先的地位。除此之外,廣發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華夏銀行、民生銀行以及工農中建四大行也開始逐步開展供應鏈金融的業務。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蔓延,沿海地區眾多中小企業由于資金鏈斷裂而紛紛倒閉,此時,國內商業銀行為降低不良貸款利率,在信貸政策方面,相對緊縮;由于傳統融資渠道受阻,導致供應鏈金融業務蓬勃發展。目前,在國內經營的一些外資銀行也紛紛推出了供應鏈金融業務,供應鏈金融市場競爭也日趨激烈。

        2.2我國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風險管理

        我國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風險管理還不夠完善,相對于供應鏈上的其他企業商業銀行更加注重核心企業的信用狀況,商業銀行一般通過對核心企業的財務狀況、資信情況、信用評級狀況來審核并核準授信額度;核心企業上下游企業的貸款額度將依據中小企業與核心企業合作的密切程度以及貿易往來的頻率來確定,總金額在上述核準的授信額度范圍內。我國商業銀行對供應鏈金融的風險管理大體上分為以下兩類:

        2.2.1以核心企業的風險管理為著眼點

        在供應鏈中,與核心企業往來的資金流是供應鏈中小企業還款的主要來源,因此核心企業的實力是供應鏈還款的基礎。在供應鏈金融風險管理中,對核心企業的風險控制顯得尤為重要,核心企業經營的好壞,將關系到整個供應鏈上資金的運作。從宏觀層面上來說,商業銀行有必要深入了解核心企業的經營情況,行業特征以及可能面臨的風險,以增加對行業政策變化的靈敏度。此外,也要對核心企業的綜合實力包括財務方面(盈利能力、償債能力、運營能力)、企業職工以及管理人員素質、企業規模等方面,全方位多層次的考核核心企業的綜合競爭能力。

        2.2.2以供應鏈的整體風險管理為著眼點

        供應鏈上整體具有較高的競爭能力是供應鏈金融業務的基礎,其中核心企業是否擁有較為強勁的管理團隊,是否具有較高的信用評級,關系到整個供應鏈上企業信用的評級。供應鏈上所有企業組成了一個整體,其中某一個環節出問題,都可能會導致整個供應鏈資金斷裂,發生系統性的風險。因此,銀行有必要從總體的角度來考量供應鏈金融的系統性風險,這是風險控制的前提,也是維持供應鏈金融良好運作的基礎。商業銀行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來控制風險:第一,立足整體綜合考量供應鏈中的運作模式,對供應鏈金融的信用做綜合全面的評估,嚴防虛假貿易;第二,確保貿易的真實性,充分了解商品的競爭實力。

        2.3我國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風險控制中存在的問題

        2.3.1準入門檻以及信用體系的不健全

        商業銀行銀貸風險的門檻是客戶準入,在客戶準入中,信用評估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供應鏈融資業務中,風險管理制度大多建立在“合理控制資金流”的基礎上,這一風險管理制度一般包括貸前、貸時、貸后三個方面。貸前主要包括對貸款公司信息流的調查;貸時主要是對貸前所收集到的信息流的審查;貸后主要是跟蹤貸款人資金流的去向,有效控制資金流。然而,目前我國商業銀行大多沒有針對供應鏈特有的性質,來建立與之相應的信用評級體系,目前商業銀行采用的“主體+負債”的信用評級模型,其評價指標以及指標的權重方面仍然不夠合理,不能從本質上區分傳統的信貸客戶和供應鏈金融下信貸客戶評級的優勢和區別。

        2.3.2供應鏈內部企業協同性較差

        由于供應鏈中中小企業自身的缺陷,例如自身規模太小、信譽度不高、信息不對稱以及擔保抵押不足等等,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供應鏈各企業之間管理的協同。我國除了少數壟斷行業諸如鋼鐵、通信、汽車等行業優質企業較多,其供應鏈條相對穩定,其他行業各企業之間的合作極不穩定,這無疑增加了商業銀行信貸風險。

        2.3.3第三方中介機構質量不高

        目前,國內物流企業眾多,質量參差不齊,其經營環境不夠完善還有待提高;一些小的公司管理團隊素質不改,配送技術也還未達到國外先進水平,此外物流信息的共享方面也有一定的缺陷,不能及時為因為提供更新數據。除此之外,第三方機構由于管理團隊素質不高、對市場敏感性不高,在運營中可能會出現倉儲租賃手續不全、質押不規范以及一些原因,而致使銀行的經營風險上升。

        2.3.4商業銀行產品創新能力以及信息技術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我國商業銀行供應鏈產品過于單一,還未能找到一種能為全部企業提供全方位深層次的金融產品。在供應鏈金融行業處于領先地位的國外銀行,在信息技術方面比較先進,例如:實現了信用證貿易中,銀行以及買方的單證處理;企業之間通過互聯網等信息平臺實現數據共享等服務,為銀行供應鏈金融產品的創新提供便利,最大限度的為銀企雙方的合作提供了便利。然而,與國外相比,國內銀行金融信息技術相對落后,信用憑證、應收票據的確認方面大多人工確認為主,還難以實現信息的共享,這一現狀無疑增加了銀行運營的成本,同樣也增加了操作風險。

        2.4供應鏈金融視角下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對策

        2.4.1運用“互聯網+供應鏈金融”增進供應鏈內部中小企業信用供應鏈金融的運用

        在提升中小企業的信用水平上上功不可沒。以供應鏈上的核心企業為靠山,合理利用企業之間的貿易往來,為供應鏈上下游的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擔保。將“互聯網+”融入供應鏈金融,把供應鏈中的資金流、物流、信息流等信息數據化,借助“互聯網+”實現信息共享。這樣既為銀行考察貸款企業的資信水平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也最大程度的保證了貿易背景的真實性以及貿易信息的時效性,杜絕了中小企業采用不正當當手段獲取貸款的可能性,最大可能的規避了逆向選擇的風險,提高了風險控制的有效性。

        2.4.2完善的供應鏈金融主體準入審核制度加強對核心企業的審核

        我國的經濟發展正處于關鍵時期,增長速度放慢,傳統行業和產能過剩行業正在經歷轉型的重要時期,銀行頻頻發生不良貸款的情況,其中中小企業占很大比例,極大的打擊了銀行同意貸款的意愿,從銀行的角度來看,銀行獲取有關企業真實的經營情況,資信水平以及財務狀況的渠道有限,僅有的信貸“三查”只能依靠人工,耗時耗力,效果不佳,銀行的風險防范和規避無法保障;從企業的角度來看,供應鏈金融的應收賬款融資、保兌倉融資以及融通倉融資等方式雖說解決了中小企業資信不足的問題,但是在解決問題的基礎上如果能夠提高解決的效率那就更加完美了,商業銀行應建立系統的審核制度,根據企業的綜合實力和競爭力,以及企業內部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以及國家政策導向以及市場行情來對供應鏈上的企業進行打分并實時監督。核心企業是商業銀行判斷供應鏈是否強勁的重要依據,商業銀行在對貸款業務進行審核時,要將核心企業列為其審核的重點,將核心企業的授信業務延伸,在對核心企業上下游中小企業提供貸款時占用核心企業的額度,以此來約束核心企業作為風險的承擔著。

        2.4.3健全法律法規,培育良好的信用環境和法制環境

        政府應對更好的管理中小企業,完善并創造性的提出了很多管理辦法,大量真實有效的中小企業的經營信息和財務狀況都掌握在政府有關部門的手中,例如國家的稅務、社保、商檢、房產管理等部門,以及社會公眾服務企業,如供水、供電等,都不同程度的掌握了中小企業的相關信息。銀行征得中小企業的授權,獲得相關政府部門的批準查閱其部門內部數據庫,搜集與中小企業融資貸款有關的第一手資料。另外,銀行還應該與政府有關部門簽訂共享信息承諾書,承諾合法合規使用上述信息。通過這種方式獲得相關信息,可以有效的幫助銀行簡化審批程序,降低風險概率,降低交易成本,提高風險防范能力。

        2.4.4大力發展物聯網,促進供應鏈金融的高效運行

        物聯網即通過傳感器裝置將所有物品連上網絡,生成一個龐大的物流信息數據庫。將物聯網融入供應鏈金融,以網絡物流信息為基礎,利用物與物、物與人之間雙向信息傳遞,能夠對中小企業的信用水平進行更加客觀準確的評級。另外,物聯網技術還可以幫助銀行以及第三方物流企業更好的實時監控存放在倉庫的抵押物品,隨時掌握供應鏈上下游中小企業的生產銷售狀況。銀行和第三方物流企業引入物聯網傳感設備和智能監控系統,并實行信息共享,對用于融資抵押的貨物或者標的物品進行識別、定位、跟蹤、監控。企業、第三方物流監管方以及銀行都可以通過物流數據庫隨時監督動產的狀態和變化,杜絕中小企業惡意串通物流企業騙取貸款的可能。

        參考文獻

        [1]曾小燕.我國供應鏈金融發展研究[J].商業評論,2012,(1).

        [2]何昇軒,沈頌東.基于第H方bB2B平臺的線上供應鏈金融風險評估[J].東南學術,2016,(3).

        [3]汪小華.農業供應鏈金融信用風險的評價及控制研究[J].農業經濟,2015,(12).

        第6篇:供應鏈金融管理范文

        摘 要 金融是指人們圍繞貨幣、資金和資本資產所從事的定價與市場交易活動。完整的金融體系包括金融產品、金融市場、金融主體和金融制度。供應鏈金融是銀行為產業供應鏈中單個企業或上下游多個企業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務。文章通過論述供應鏈金融的發展現狀,指出了當前供應鏈金融業務發展中的問題,并提出有關供應鏈金融進一步發展所需的對策。

        關鍵詞 供應鏈金融 參與主體 發展趨勢

        近年來,供應鏈金融作為一個金融創新業務在我國得到迅猛發展,已成為商業銀行和物流供應鏈企業拓展業務空間、增強競爭力的一個重要領域。供應鏈金融是一種新型的融資模式,供應鏈金融的參與主體主要包括供應鏈節點企業、商業銀行和第三方物流企業。供應鏈金融的實施,使企業實施供應鏈管理的動力加強,商業銀行之間的競爭業務領域擴大、中小物流企業市場空間進一步被擠壓、第三方電子網絡應用系統技術平臺成為重要發展方向。

        一、供應鏈金融的含義

        供應鏈金融指銀行通過審查整條供應鏈,基于對供應鏈管理程度和核心企業的信用實力的掌握,對其核心企業和上下游多個企業提供靈活運用的金融產品和服務的一種融資模式。由于供應鏈中除核心企業之外,基本上都是中小企業,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供應鏈金融就是面向中小企業的金融服務。供應鏈金融服務的創新發展,為突破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瓶頸,拓寬融資渠道,加強供應鏈的整體競爭力提供了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二、國內外供應鏈金融理論研究的進展

        (一)國外研究供應鏈金融理論研究的進展

        1958年Modigli-ani和Miller提出了MM理論,認為當資本市場信息完全時,企業的金融決策和運營決策是可以不相關的,因此,企業的財務決策與運營決策可以分離。很多學者依照此理論基礎來研究企業的運營決策和財務決策,其中大多數是研究單個企業的運營決策或財務決策,也有一些學者指出企業的資金約束會影響到企業的運營決策,但是較少考慮到金融和運營之間的相互作用。大多數管理者把供應鏈管理看做僅僅與運營有關,認為對企業的財務業績沒有很大的影響。事實上,在所有企業里,在決策財務經理們進行資本投資、借貸、股權分配及其他因素的控制或決策時會把物流的供應鏈與財務的供應鏈同時考慮,因此物流的供應鏈和財務的供應鏈不可避免地要聯系起來。

        (二)國內研究供應鏈金融理論研究的進展

        在國內一些學者已開始關注金融和運營相交叉領域的研究。李毅學和馮耕中等針對價格隨機波動的庫存,研究了銀行在幾種需求分布下的質押率決策,分析表明,只要貸款期末價格分布已知,就能計算出靜態質押方式下的質押率。

        三、供應鏈金融的參與主體

        無論何種業務模式,供應鏈金融的實施離不開其參與主體。供應鏈金融的參與主體主要有:第一,資金的需求主體,即供應鏈節點上的企業,包括核心企業和上下游的配套企業;核心企業是指在供應鏈中規模較大、實力較強,能夠對整個供應鏈的物流和資金流產生較大影響的企業。在供應鏈金融服務中,核心企業可以為上下游的中小企業融資提供相關的擔保。配套企業是供應鏈金融服務的需求者,主要是供應鏈中處于弱勢的中小企業。它們通過動產質押以及第三方物流企業或核心企業擔保等方式從金融機構獲得貸款。第二,供應鏈金融的供給主體,即商業銀行,它們在供應鏈金融服務中為中小企業提供貸款支持。第三,第三方監管,即物流企業。第三方物流是供應鏈金融服務的主要協調者,一方面為中小企業提供物流、信用擔保服務,另一方面為銀行等金融機構提供資產管理服務(監管、拍賣等),搭建銀企間合作的橋梁。

        四、供應鏈金融主體各方的未來發展趨勢

        (一)企業實施供應鏈管理的動力加強

        供應鏈金融的實施,使企業實施供應鏈管理的動力加強,對于中小企業而言,供應鏈是一個有機整體,各個環節相互影響。在供應鏈金融服務中,核心企業依靠自身優勢地位和良好的信用,通過擔保和承諾回購等方式幫助供應鏈中的弱勢企業進行融資,維持供應鏈中各企業的合作關系。因此,中小弱勢企業為了盤活動產,解決在物流過程中的融資問題,會不斷努力提高管理水平、突出自身特點,必然成為大型企業實施供應鏈管理的選擇對象。

        此外,從供應鏈信息化水平看,許多中小企業 ERP 建設或使用效率水平不高,供應鏈金融的實施可以推動中小企業的信息化建設,提升整個供應鏈的技術水平。

        對于核心企業而言,一方面,供應鏈金融業務可以為核心企業提供交易對手信用保障,應收帳款管理和融資以及與第三方物流企業合作的輸出監管等組合業務。在防止核心企業資金鏈斷裂的同時,使核心企業降低了融資成本,降低資產負債率,進而優化財務結構。另一方面,作為供應鏈的組織者、管理者和終極受惠者,核心企業是最具有供應鏈大局觀的成員,存在著為供應鏈整體利益的優化作出主動安排和調整的意向和趨動力。從這個角度來看,供應鏈金融業務的實施,客觀上起到了激活整個“供應鏈條”的運轉、提高供應鏈績效的作用。

        (二)商業銀行之間的競爭業務領域擴大

        當前金融市場上,國內商業銀行、外資銀行和物流企業都關注供應鏈上的中小企業的融資情況。雖然供應鏈金融業務在我國開展只有短暫幾年,但市場競爭已經非常激烈。

        當前供應鏈金融產品存在行業比較集中(主要是汽車、能源、家電、鋼鐵行業)、供應鏈金融推廣產品同質化等現象,相對實力較弱的商業銀行與國有商業銀行在同場競爭時就略顯劣勢。

        因此,商業銀行應該不斷創新金融產品,不但要從融資模式上創新,包括業務品種、業務時間,還要通過供應鏈領域不斷開拓創新金融產品。

        (三)中小物流企業市場空間進一步被擠壓

        物流企業在與銀行的合作中,除了對貸款后的抵、質押物提供全面的監管服務外,還將為銀行提供一系列面向提高抵、質押物授信擔保效率的增值服務。因此,供應鏈金融服務的實施,在很大程度上還要依賴于物流業的成熟與發展,依靠物流企業的資信實力。而我國目前物流環境復雜混亂,運輸和倉儲的規范缺乏標準,流通中的物權很難得到相應保證。管理規范實力雄厚的物流公司還非常缺乏,多數物流公司的配送網絡還不完善,信息管理系統比較落后,難以滿足銀行實時監管、快速反應的嚴格要求。隨著各產業供應鏈管理系統的不斷完善,在金融供應鏈的運行過程中,一方面,商業銀行由于具有資金的掌控權而在企業選擇物流企業合作方時起到一定的主導作用;另一方面,商業銀行為了防止資金風險,保障金融供應鏈的穩定運行,傾向于選擇規模大、信譽好、綜合服務能力強、管理規范的大型物流公司進行合作,比如中儲運、中外運、中運等,而中小物流企業由于資質差、網絡系統不完善、管理能力低,償付能力低而被銀行及供應鏈上下游企業拒之門外,市場空間進一步被擠壓。

        (四)第三方電子網絡應用系統技術平臺成為重要發展方向

        在供應鏈金融實施過程中,商業銀行提供融資服務,需要及時了解并掌握供應鏈成員間的訂單、發票,跟蹤、監控與之相關的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狀況。而國內企業、物流、銀行技術應用水平不一致,造成目前沒有完全實現供應鏈金融所要求的信息共享、物流與資金流對接,傳統的手工方式無法為供應鏈成員及時提供有針對性的融資服務,由此帶來貿易環節和融資環節外的割裂成本。因此,為了能夠實現商業銀行與供應鏈成員、第三方物流企業及其他企業的內部系統信息的轉換和對接,第三方電子網絡應用系統技術平臺具有著極大的成長空間。

        五、供應鏈金融風險的防范對策

        化解物流金融潛在的金融風險,應該從多方面入手,涵蓋整個供應鏈的各個環節,如銀行、核心企業、中小物流企業等多方當事人。

        (一)對核心企業的經營情況進行跟蹤評價,成立物流金融公司或者核心企業的資本部門,專門從事物流金融服務

        要化解來自于核心企業的風險應從兩方面入手,一方面,對核心企業經營情況進行跟蹤評價。對核心企業的經營情況存在問題進行分析,對其業績、設備管理、人力資源開發、質量控制、成本控制、技術開發、用戶滿意度和繳獲協議等方面做出及時調查,并進行科學的評估。一旦發現某重要供應商可能出現問題,應及時通知關聯企業進行預防和改進。要針對可能發生的供應鏈風險制定應急措施。同時銀行通過調閱財務報表、查看過去的交易記錄和電話調查等手段,幫助核心企業評估供應鏈成員,并把潛在的不良成員剔除去,保證供應鏈的發展,也間接保證自己的資金安全。另一方面,成立物流金融公司或者核心企業的資本部門,專門從事物流金融服務。

        (二)提高對中小企業的風險識別和控制能力

        中小企業的特點是投資風險相對較高,因而就對銀行風險管理和控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銀行要努力提高對中小企業真實信息的掌控能力,把握好企業經營活動、管理能力、信用意識、資金運營、資產分布及關聯交易等的真實情況。二是銀行要通過建立適合中小企業客戶的信用等級評定體系,如實揭示中小企業客戶的信用風險,合理確定中小企業的授信控制量,防止信用評級不客觀和授信不及時而把優質中小企業排斥在信貸支持對象之外;最后,銀行還應加強對中小企業的貸后管理,規范貸后管理操作程序,深入企業跟蹤檢查,實行貸后動態監控,掌握企業的貸款使用、存貨增減、貨款回籠、固定資產變化等情況。

        (三)建立靈活快速的市場商品信息收集和反饋體系并強化內部控制,規避銀行內部風險

        買方市場時代,產品的質量、更新換代速度、正負面信息的披露等,都直接影響著質押商品的變現價值和銷售。因此,物流企業和銀行應根據市場行情正確選擇質押物,并設定合理的質押率。一般來講,選取銷售趨勢好、市場占有率高、實力強、知名度高的產品作為質押商品,并對其建立銷售情況、價格變化趨勢的監控機制,及時獲得真實的資料。避免由信息不對稱引起對質押貨物的評估失真,控制市場風險。

        (四)建立高效的信息傳遞渠道,規避供應鏈企業信息傳遞風險

        利用現代化的通訊和信息手段管理并優化整個供應鏈體系,通過 EDI(電子數據交換系統)對供應鏈企業進行互連,實現信息共享,使供應鏈企業之間實現無縫連接,所有供應鏈企業分享業務計劃、預測信息、POS數據、庫存信息、進貨情況以及有關協調貨流的信息。從而供應鏈上的客戶、零售商、分銷商、生產廠、各級原材料供應商、物流運輸公司和各個相關業務合作伙伴在信息共享的基礎上能夠進行協同工作。一般來說,若企業上下游之間有先進的通訊方式,及時的反饋機制、規范的處理流程,供應鏈風險就小;反之就大。

        信息技術的應用在很大程度上推倒了以前阻礙信息在企業內各職能部門之間流動的“厚墻”。供應鏈企業之間應該通過建立多種信息傳遞渠道,加強信息交流和溝通,增加透明度,加大信息共享力度來消除信息扭曲,從而降低供應鏈金融風險的不確定性并有效防范風險。

        參考文獻:

        第7篇:供應鏈金融管理范文

        供應鏈融資銀行中小企業

        一、供應鏈融資產生背景

        目前在我國正式注冊的中小企業已超過1000萬家。占全國企業總數的99%。由于中小企業往往在供應鏈中處于弱勢地位,不得不接受強勢企業在交貨、價格、賬期等貿易條件方面苛刻的要求。導致中小企業正常現金流周轉困難;此外,中小企業信用評級普遍較低,無法提供銀行傳統融資授信所需的抵押或信用擔保,結果導致整個供應鏈出現失衡。

        二、供應鏈融資的主體

        供應鏈融資是一種較為復雜的融資模式,涉及到多個企業之間的合作和協調。主要包括銀行、第三方物流企業、中小融資企業及供應鏈中占主導地位的核心企業。另外,良好的外部商務環境能為企業的發展和相互合作帶來很多方便,在供應鏈金融服務中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銀行在供應鏈金融服務中為中小企業提供貸款支持。中小企業雖然不動產比例較小,但融資需求旺盛。銀行如能開發新產品,采取較為有效的風險控制措施等滿足中小企業融資需求,就可以拓寬客戶群體,提升自身競爭力。銀行通過與第三方物流企業的合作,配合企業供應鏈的各個階段,針對應收賬款、應付賬款、企業存貨等量體裁衣,設計供應鏈金融服務產品是一項重大的業務創新。

        第三方物流是供應鏈金融服務的主要協調者,一方面為中小企業提供物流、信用擔保服務,一方面為銀行等金融機構提供資產管理服務(監管、拍賣等),搭建銀企間合作的橋梁。

        中小融資企業融資企業是供應鏈金融服務的需求者,主要是供應鏈中處于弱勢的中小企業。它們通過動產質押以及第三方物流企業或核心企業擔保等方式從金融機構獲得貸款。

        核心企業可以為中小企業融資提供相關的擔保。核心企業依靠自身優勢地位和良好的信用,通過擔保和承諾回購等方式幫助供應鏈中的弱勢企業進行融資,維持供應鏈中各企業的合作關系,也有利于自身的發展壯大。

        三、供應鏈融資的優勢

        第一,直接切入核心企業,以點帶面實現客戶的群體開發。供應鏈金融模式深入分析了供應鏈上各企業之間的交易關系,有效把握和控制了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更好地發掘和提取了產業供應鏈的價值,既實現了對供應鏈中中小企業的市場開發,又可對核心企業進一步提供金融服務,大大拓展了銀行發展公司業務的空間。

        第二,使商業銀行調整了風險控制思路和手段,由原來靜態、孤立的風險控制理念變為動態、系統的風險控制理念。供應鏈金融模式更加有效地控制了對中小企業的授信風險,在業務操作中實現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高度統一,為銀行的風險管理提供了一條新途徑。

        第三,以中小企業為主要服務對象,有效解決銀企信息不稱問題,提高銀行對中小企業客戶的把握能力和控制能力。

        四、供應鏈融資的創新性運作和機理作用

        (一)供應鏈融資的創新性運作

        供應鏈融資并非某一單一的業務或產品,它改變了過去銀行等金融機構對單一企業主體的授信模式,將原來分散的1:1關系,變成了1:N的關系,提供供應鏈融資服務的銀行將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零售商直到最終用戶連成一個整體,全方位地為鏈條上的“N”個企業提供融資服務,實現整個供應鏈的不斷增值。相比傳統的融資模式,供應鏈融資模式下,促進了供應鏈核心企業及上下游配套企業“產-供-銷”鏈條的穩固和流轉順暢,從而解決了供應鏈中資金分配不平衡的問題,得到了單一狀態下無法得到的優惠貸款。

        (二)供應鏈融資的機理作用

        首先,供應鏈融資大大減少了交易的不確定性。鏈內企業出于相互協作,逐漸形成了一種“共生”機制。在供應鏈融資中,金融機構關心的將是整個兩條上 所有企業整體的信譽水平,而不是單個中小企業的個體信譽水平。其次,供應鏈融資有效地克服了信息的不對稱性。中小企業一般規模較小,融資風險較大,由于信息不對稱,銀行一般都逆向選擇,但處于供應鏈節點上的眾多中小企業由于有共同的合作目標、明確的產業機制,銀行能夠更容易地收集到有效信息,從而減少逆向選擇。通過金融資本與實業經濟協作,構筑銀行、企業和商品供應鏈互利共存、持續發展、良性互動的產業生態,供應鏈上的企業和銀行實現了雙贏。

        五、發展供應鏈融資的對策建議

        (一)多方合作加強對融資企業監管

        核心企業應在和上下游中小企業發生現實交易的基礎上,提供融資企業真實、可靠的信用資料,物流企業應發揮其掌握融資企業質押物第一手資料的優勢,銀行應利用其信用評估和風險沒有控制的方法,共同建立對融資企業的資料收集制度、資信調查核實制度、資信要案管理制度、信用動態分級制度、合同與結算過程中的信用風險防范制度、信用額度稽核制度、財務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對融資企業進行全方位信用管理,形成互動的監管和控制機制。

        (二)建全社會信用體系

        一是通過綜合應用法律、經濟和社會輿論等手段,建立誠信的激勵機制和懲戒機制,培養誠實守信的社會氛圍。二是在加快建設企業和個人征信系統建設步伐的基礎上,建立覆蓋全國、資源共享、信息完備、使用便捷的個人征信系統和企業信用系統。

        (三)加強供應鏈金融管理的信息化建設

        供應鏈金融管理需要借助信息化的平臺,將商業銀行服務的上下游企業組織在一起,最終實現供應鏈上各個合作伙伴在運作成本和運作效率上的共贏。要加強信息交流與共享,提高信息溝通效率。信息技術的應用很大程度上推倒了以前阻礙信息在企業內各職能部門之間流動的“厚墻”。供應鏈企業之間應該通過建立多種加強信息交流和溝信息傳遞渠道通,增加透明度,加大信息共享力度來消除信息扭曲,從而降低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風險的不確定性,并有效防范風險。

        (四)培養供應鏈核心企業

        首先,政府部門應在政策上給予支持,如通過土地的低成本使用、稅收的減免等政策扶持一些管理規范、發展預期好的企業,使它們在較短的時間內成長為行業內的核心企業;其次,企業應不斷提高自身的成長能力,如學習能力、決策能力、技術創新能力、運營能力和文化駕馭能力,努力使自己成為行業的核心。

        參考文獻:

        第8篇:供應鏈金融管理范文

        一、前言

        隨著產業分工的不斷深化、科技的不斷進步和行業競爭的加劇,企業之間的競爭逐漸提升到供應鏈競爭的層次。在供應鏈的管理理論中,供應鏈的競爭力不僅僅取決于核心企業的實力和整個供應鏈系統的經濟容量,它還包含一個非常關鍵的因素,那就是整個供應鏈體系的穩定性。供應鏈體系的穩定不僅包括核心企業經營的穩定性,還包括供應鏈鏈條上各供應商,分銷商等中小企業經營的穩定性,整個體系就像一個經濟生態系統。供應鏈金融是指人們為了適應供應鏈生產組織體系的資金需要而開展的資金與相關服務定價與市場交易活動。是銀行從整個產業鏈角度開展綜合授信,并將針對單個企業的風險管理變為產業鏈的風險管理。本質上,供應鏈融資是貿易融資的延伸和深化。

        二、當前我國供應鏈金融發展存在的問題

        1.供應鏈金融業務模式不完善

        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從核心企業切入,這也是國際銀行的普遍做法。目前,大部分商業銀行在供應鏈金融業務營銷的過程中,重心同樣集中在大型核心企業上面,而忽視了供應鏈金融體系中大量中小企業。從中國核心企業經營狀態來看。由于經營狀況相對穩定,再加上所在地政府對大型企業的保護主義傳統,這些核心企業在有資金需求時,獲得資金的渠道很多也和及時,這必然造成其看待供應鏈融資工具時消極的態度,因為他會考慮供應鏈融資工具是否會限制自己通過對上游賒購和對下游預付款的占用能力以及上下游中小企業對自身授信額度的占用問題。從而使大型核心企業在供應鏈金融工具方面的抵觸心理,不利于供應鏈的長遠發展。

        2.供應鏈金融管理模式不健全

        首先,直營部門營銷的積極性不高。由于銀行業競爭的加劇和供應鏈融資業務所表現的各種優勢,各商業銀行都非常重視該業務的建設和開展。但是管理模式存在的一些問題導致基層營銷部門對供應鏈業務營銷的積極性不高。其次,人員和部門配置不合理最大的問題是不能做到專人專崗,好多商業銀行將供應鏈金融業務劃到公司業務部進行管理,甚至不能做到專人專崗,而是大包大攬,不但要負責供應鏈金融業務還要負責項目貸款、內保外貸等融資工具。

        3.供應鏈金融融資方式不合理

        在一些大型國有銀行的二級分行,從來沒有使用過供應鏈金融產品的比比皆是。貸款的押品還僅僅局限在傳統的不動產和土地使用權等容易變現的品種,造成這種結果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首先,出于風險方面考慮,客戶經理往往選擇利用自己熟悉的金融工具為客戶融資。以動態質押方式為例,動態質押押品大多為半成品或其他專業性很強的產成品,不容易變現,以前又沒有開展過此類業務,一旦企業違約很容易給銀行造成很大的風險,其業務的主要負責人將會面臨較為嚴厲的處罰,所以沒有人會積極使用通過動態質押的方式為中小企業融資。其次,與物流企業的合作關系尚未有效建立起來。主要原因還是缺乏從事供應鏈融資業務的專業人員,通過與主管供應鏈的客戶經理進行交流發現,他們對于供應鏈融資業務還沒有一個很清晰的概念,現在的業務活動還僅僅局限在協助其他區域供應鏈條上游企業在本地區的業務拓展,并非主導該地區的供應鏈的建設,導致供應鏈融資業務進展緩慢。

        三、新時期完善供應鏈金融發展的改進策略

        1.轉變營銷方略

        就供應鏈融資業務而言,商業銀行在開展業務的過程中對自己應該有一個合理的定位。以服務求發展,提供最高效、最優質的供應鏈金融服務,競爭力的核心在于更好的服務客戶,讓客戶滿意,這里的客戶不但是大型客戶,也是中小客戶。由于從核心企業為切入點可能會面臨較多困難,所以提倡以中小企業為出發點推進供應鏈金融建設。一般情況下,企業都要經歷從小到大的發展過程,從長遠來看對小客戶的營銷也是對為潛在的大客戶進行經營。如果銀行能在中小企業成長的道路上為其提供優質、低成本的資金并在結算和財務、供應鏈管理上為其提供指導和幫助,這無疑將為銀行培育歸屬感強、依賴性高的大型核心企業,為銀行未來發展和參與未來競爭提供源源不斷的客戶資源。

        2.加強銀行-電商-物流合作

        加強銀行-電商-物流合作,加快現代供應鏈金融系統建設。互聯網金融作為新生產物,我們不能低估它可能帶來的長遠變革能力。在科技不斷發展,創新已經成為這個世界主要的推動力的時代,銀行必須時刻保持包容、創新和開放的態度,積極加入創新大流,想方設法讓現有金融體系更活躍、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中小企業在良好的融資環境下健康成長,才能為中國經濟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銀行、電子商務等企業才能在競爭與發展中保持活力。

        第9篇:供應鏈金融管理范文

        【關鍵詞】 供應鏈金融; 中小企業; 指標體系; 平衡計分卡(BSC); 層次分析法(AHP)

        一、引言

        經濟全球化、一體化的發展,以及分工與制造模式的改變,使得供應鏈管理的理念在全球范圍內獲得普遍重視。所謂供應鏈管理是指在滿足客戶服務水平的基礎上,為使供應鏈系統成本達到最小,將供應商、制造商、倉庫、配送中心和渠道商等有效組織協調而進行的產品制造、轉運、分銷與銷售的管理方法。

        一直以來,供應鏈管理集中于物流和信息流層面,而資金流或供應鏈財務層面的管理普遍被忽視,導致供應鏈管理的成本和效率潛能無法得到充分發揮,并直接影響到供應鏈制造模式的整體運營績效。

        伴隨供應鏈管理模式的發展與實踐,供應鏈核心企業基于自身財務的經濟性,實際上形成對供應鏈上下游企業的資金擠壓,導致整個供應鏈的融資成本提高,影響供應鏈上下游企業間的合作與協調,給整個供應鏈的持續運營帶來風險。如何解決供應鏈整體財務狀況與融資問題,成為供應鏈管理的核心問題。

        為適應供應鏈管理的發展與財務供應鏈管理的要求,世界各國銀行業開展了相應的業務創新,供應鏈金融成為目前最令人矚目的金融創新服務,同時,供應鏈金融也為供應鏈整體績效的提升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目前,供應鏈金融已成為學術界探討與企業界、銀行業實踐的熱點問題。供應鏈金融對我國企業供應鏈管理能力、整體競爭能力,以及我國銀行業金融創新能力與服務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供應鏈金融為解決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提供了有效的途徑。

        二、供應鏈金融模式下中小企業績效評價的基本思路

        供應鏈金融在我國的發展時間較短,但已經有了很多研究成果。胡躍飛(2007)從供應鏈金融業務發展的實體經濟背景入手,討論了從財務供應鏈管理向供應鏈金融業務的演變過程,并且對供應鏈金融的內涵與外延給予了相關的界定;熊熊等(2009)研究了在供應鏈金融模式下的中小企業信用風險評價,提出了考慮主體評級和債項評級的信用風險評價體系;陳疇鏞等(2003)結合供應鏈管理環境下物流的特點和內容,應用平衡計分卡理論為供應鏈物流建立平衡計分卡,從供應鏈物流財務、客戶服務、內部流程、學習與發展基礎四個方面構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基于以上主要文章和所列參考文獻的閱讀,本文將針對供應鏈金融模式下中小企業的績效進行評價。

        財務供應鏈管理的實施主要是供應鏈中的核心企業,并以商業銀行等相關金融機構作為其主要的戰略合作伙伴,而供應鏈各環節的中小企業則是供應鏈金融的受眾。中小企業作為供應鏈的重要組成,其運作績效直接影響供應鏈的穩定與整體水平。在供應鏈金融模式下,由于中小企業的運作直接影響到核心企業本身的績效,因此核心企業必須為其他成員融資的便利性和成本作出安排,這種安排包括直接信用的提供,或以自身信用水平對成員向第三方申請融資提供信用支持。第三方為了提高授信額度核定的合理性,增強授信預警信號的及時性和準確性,降低因信息不對稱造成的授信風險,要對核心企業上下游的業務進行交叉調查,核心企業必須向第三方提供中小企業的績效情況,以作為中小企業融資貸款的依據。

        采用平衡計分卡對供應鏈金融模式下的中小企業進行績效評價,既能夠基于供應鏈整體評價中小企業的運作結果,也能夠基于各項指標體系,為財務供應鏈管理與供應鏈金融的實施提供依據。同時,績效評價的結果既可以作為核心企業實施供應鏈管理的重要參考,也可以作為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實施供應鏈金融授信的輔助指標,評價的結果對中小企業完善自身起到必要的作用。

        三、供應鏈金融模式下中小企業績效評價的指標體系與方法

        (一)供應鏈金融模式下中小企業績效評價的指標體系

        供應鏈融資背景下,由于企業間的業務具有自償性,績效評價的重點不僅僅是中小企業的財務指標,還包括中小企業經營的行業、商品交易對手、結算方式、過往記錄和回款控制等方面的“債項”指標。同時,由于中小企業作為供應鏈特殊的群體,其績效評價還需兼顧上下游企業的影響,績效評價既要考慮中小企業的財務指標,又要考慮非財務指標。平衡計分卡的構建主要包括財務角度、顧客角度、內部流程、學習和成長四個方面,平衡計分卡的意圖就是強調所有這些領域的作用,并且強調它們之間的平衡。因為中小企業不如那些大企業指標齊全,所以選擇中小企業的主要指標進行評價。

        1.財務評價指標

        供應鏈金融模式下中小企業財務業績指標與經典平衡計分卡都注重企業的盈利能力和發展潛力,但在這種模式下,企業的貸款具有自償性,是由企業的訂單業務未來穩定的現金流作為還款依據的。所以這種模式下,對企業財務業績評價更加側重于企業的運營效率與未來發展潛力,而且供應鏈金融模式下中小企業融資貸款周期較短,償債能力方面應著重考察短期償債能力,財務評價指標如表1所示。

        2.客戶評價指標

        供應鏈金融模式下客戶業績指標的選擇與經典平衡計分卡都注重于滿足客戶的需求及在目標市場中的份額,但這種模式有銀行貸款時間的限制以及核心企業對訂單交付時間的要求,所以這種模式下尤其注重交貨時間指標,且為了避免退貨影響還款的時間,產品質量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此外,由于中小企業的信息透明度低,所以其形象和聲譽也是供應鏈績效與獲得融資的重要依據,客戶評價指標如表2所示。

        3.內部流程評價指標

        供應鏈金融模式下需要企業能夠兼顧供應鏈上下游企業,及時完成訂單,結算融資貸款,因此,企業的內部業務流程業績指標十分重要。為了順利進行生產,與經典的平衡計分卡一樣都需考慮供應商的情況、經營過程、售后服務、創新能力和溝通情況。這種模式下尤其強調時間的緊迫性,所以這種模式最大的特點是引入了制造周期效率這個指標,其考察了快速反應訂單的能力,內部流程評價指標如表3所示。

        4.學習與成長評價指標

        供應鏈金融這種模式更加注重企業的信用,而中小企業的經營者代表了企業的形象,所以應該重點考察。這種模式下對信息的要求比較高,強調信息的共享水平以防范各種風險。與經典平衡卡類似,這種模式也強調員工的情況,以保證訂單的完成,學習與成長評價指標如表4所示。

        (二)供應鏈金融模式下中小企業績效評價的方法

        確立了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后,就要對中小企業的績效進行評價。由于中小企業績效評價體系中指標種類較多,既有定性指標,又有定量指標,評價方法的選擇就很重要。針對定性、定量指標混合的多指標體系進行評價,目前大多采用層次分析法。層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法)是一種定性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多目標決策的重要分析方法,特別是將決策者的經驗判斷給予量化,在目標(因素)結構復雜且缺乏必要數據的情況下更為實用。因為層次分析法的應用比較成熟,所以本文主要介紹以下步驟:

        首先,根據層次分析法的特點和平衡計分卡設定的指標體系,設計了適合層次分析法的調查問卷,對處于供應鏈上的中小企業進行調查,并請企業的高層管理人員、部門負責人及這方面的學者和專家進行打分。打分標準依照這樣的尺度:用1、3、5、7、9分別表示兩個指標同樣、比較重要、重要、很重要、極重要,2、4、6、8取上述比較相鄰的兩個程度之間的中值。以財務評價指標為例,見表5。

        由于以上舉例所涉及的指標比較少,利用Excel將層次分析法所涉及的步驟用表格表示,如表6。

        由表6可知,運營效率、償債能力、發展潛力的權重為49%、31%、20%;CI=(λmax-n)/(n-1)=(3.054033

        -3)/(3-1)=0.027;CR=CI/RI=0.027/0.58=0.0467

        其他類的指標可以通過這種方法或者直接用matlab軟件計算各指標的權重并進行一致性檢驗,在此不再贅述。

        四、結束語

        供應鏈金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也為銀行開拓了新的業務結構及盈利模式,對核心企業穩定供銷渠道有一定的意義。這種“多方共贏”的融資方式日漸成為企業的戰略發展方向。基于這種模式下的績效研究很少,但如上所述,績效對供應鏈金融的參與主體都有一定的作用,所以結合平衡計分卡和層次分析法初步探索了中小企業的績效評價,具有一定的理論和實踐意義。由于中小企業的數據搜集困難,而且指標很多,這對實證研究提出較高要求,所以探索其他方法對企業績效進行研究,以及對供應鏈上其他主體的績效評價也是需要進一步研究的新領域。

        【參考文獻】

        [1] 熊熊,馬佳,趙文杰,等.供應鏈金融模式下的信用風險評價[J].南開管理評論,2009,12(4):92-98.

        [2] 陳疇鏞,胡保亮.供應鏈物流的績效評價體系與方法研究[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3(11):140-145.

        [3] 胡躍飛.供應鏈金融——極富潛力的全新領域[J].中國金融,2007(22):38-39.

        [4] 馮耕中.物流金融業務創新分析[J].預測,2007,26(1):49-54.

        [5] 李毅學.物流與供應鏈金融評論[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

        [6] 羅伯特·卡普蘭,大衛·諾頓.平衡計分卡——化戰略為行動[M].廣東:廣東經濟出版社,2004.

        [7] 李毅學,汪壽陽,馮耕中.一個新的學科方向——物流金融的實踐發展與理論綜述[J].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10,30(1):1-13.

        [8] 胡躍飛,黃少卿.供應鏈金融:背景、創新與概念界定[J].財經問題研究,2009,(8):76-82.

        [9] 趙道致,白馬鵬.基于應收票據管理的物流金融模式研究——NRF-LC物流金融模式[J].預測,2008,27(3):43-49.

        [10] 郭安元.軟科學思想的杰出運用——以深圳發展銀行金融業務創新管理為例[J].中國軟科學,2009(12):152-164.

        [11] 周學農.供應鏈金融管理[J].系統工程,2010,28(8):85-88.

        [12] 晏妮娜,孫寶文.考慮信用額度的倉單質押融資模式下供應鏈金融最優策略[J].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11,31(9):1674-1679.

        [13] 易雪輝,周宗放.基于供應鏈金融的銀行貸款價值比研究[J].中國管理科學,2012,20(1):102-108.

        [14] 徐賢浩,鄧晨,彭紅霞.基于供應鏈金融的隨機需求條件下的訂貨策略[J].中國管理科學,2011,19(2):63-70.

        [15] 李毅學.供應鏈金融風險評價[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11(10):36-41.

        [16] 何明珂,錢文彬.物流金融風險管理全過程[J].系統工程,2010,28(5):30-35.

        [17] DadaM,Hu Q.Financing newsvendor inventory[J]. Operations Research Letters,2008,36(5):569-573.

        相關熱門標簽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污污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午夜福利一级无吗 | 亚洲无线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综合另类小说色区一 | 亚洲v欧洲v日韩v国产 | 欧美国产十八禁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