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思維導圖自我總結范文

        思維導圖自我總結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思維導圖自我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思維導圖自我總結

        第1篇:思維導圖自我總結范文

        【摘要】思維導圖作為一種使學習變得更加科學高效的工具,是一種依據輻射狀思維建立起來的圖解工具。初中生物概念的復習教學設計中采用思維導圖的教學方法能夠很好的突破概念復習難點。本文從思維導圖的構圖、繪圖、說圖、默圖等角度,以“血液循環(huán)”復習課為例進行了嘗試,試圖找到一種有效的概念復習方法。

        關鍵詞 思維導圖;生物概念復習

        初中生物“血液循環(huán)”內容屬于微觀的人體內部生理知識,比較抽象,學生沒有一個直觀的感受,且既有主干的、核心的知識要點,又包含了眾多的與生活相聯系的零碎知識點。因此,這部分內容的復習,往往成為教師教學的難點,學生復習的難點,急需為學生找到一個有效的能夠系統歸納知識要點又不是教師生硬灌輸的復習方法。

        一、思維導圖的作用

        研究表明,思維導圖能夠幫助人們在認識事物方面擁有一個整體的全局化的觀念。它注重表達與核心主題有關聯的內容,并可展示其層次關系以及彼此之間的關系。它以放射性思考模式為基礎的收放自如方式,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了一個有效思維圖形工具,運用圖文并重的技巧,開啟了學生大腦的無限潛能。生物概念復習中引入思維導圖的教學模式,具有其可操作性、高效性。

        思維導圖不僅涵蓋了大量生物概念,且梳理了生物概念之間的彼此關系。學生可以利用少量時間瀏覽知識要點,然后回憶每個要點下涵蓋的二級要點,依次類推下去。此回憶的過程即是知識的在現和再加工過程。這樣知識就可以在頭腦中留下較深刻的印象,其保持效果就可以得到提高。通過思維導圖讓學生進行自我梳理,自我總結,可以很好的發(fā)現問題,找出不足,并及時的解決不足之處。在生物知識的實際運用中,即使學生不能在頭腦中準確查找到知識要點,但通過緊密的“思維導圖”網絡,尋找知識點彼此之間的關聯性,非常有利于解決實際問題。

        二、思維導圖的“構圖”

        在繪制思維導圖之前,首先要學習如何構圖,而不是把紙張當成草稿紙,隨意的亂畫。

        (一)思維導圖的“設計”

        生物教學中采用思維導圖即是用圖形、符號、曲線表達生物思想、記錄生命現象、總結生物規(guī)律的方法。它展現的是大腦抽象思維的過程,對

        關鍵詞 、圖像、符號、線條建立記憶鏈接,從一級主題開始向四面八方輻射、延伸,產生二級、三級主題,直至學生現有、特有思維的暫時終結。

        思維導圖的“設計”首先是要明確一級主題,所有的思路、想法都圍繞一級主題展開。第二步,展開聯想,從這個主題我們想到什么,越多越好。不管屬于什么層次,不管正確與否,不要去管他,盡管想出來,寫下來。第三步,進行分類,圍繞一級主題確定好二級主題,這些二級主題不應該重疊,把他們寫在一級主題的四周,用線條鏈接起來。第四步,圍繞二級主題,重復前面三個步驟,找出三級主題。依次類推,直到窮盡所能,不能再發(fā)散開去了。以上步驟全部結束后完成最后一步,也是尤為關鍵的一步,尋找和確立各級主題之間的橫向和縱向關系。(有些類似,但不相同)

        如本課例中,我們將一級主題確定為血液循環(huán)系統;圍繞這一主題我們聯想到的是血管、心臟、血液循環(huán)路徑,便將它們確立二級主題。三級主題便是血管、心臟的形態(tài)、結構、功能。

        (二)思維導圖的“擺布”

        有了思維導圖的基本構思后,繪圖時,要從一張白紙的中心開始繪制,周圍留出空白。東尼·博贊認為“從中心開始,可以使你的思維向各個方向自由發(fā)散,能更自由、更自然的表達你自己。”因此,我們應該在白紙的中央寫上“血液循環(huán)系統”,然后在周圍寫上“血管、心臟、血液、循環(huán)路徑”等,用線條將之與一級主題之間聯系起來。

        思維導圖的分支要注意自然彎曲,而不要經常性的使用一條直線。通常人的大腦會對直線感到厭煩。有了曲線更像一棵“知識樹”,有主干、有分支、有綠葉、有花朵和果實,讓人賞心悅目。

        (三)思維導圖的“形式”

        絕大多數的思維導圖都采用文字,通過簡單的點和線的結合來進行表述。這對于其他的學科來說理所當然,但生物是有生命的,有其獨特的外部形態(tài)和結構。如果只是文字,很難將之完美的表達出來或者非常的繁瑣。如“心臟”的結構、“血液循環(huán)”的路徑,我們就可以采用圖形的形式予以快速簡潔的表達,其涵蓋的信息量將更加豐富。

        研究表明有時一幅圖甚至于可以抵得上10000 個詞匯。

        如果我們盡可能的用圖形來代替文字,這樣的思維導圖將更加讓學生喜聞樂見。圖畫越有趣,學生越能精神集中,調動多元智能的表達形式,讓學生更愿意去學習。

        (四)思維導圖的“色彩”

        如果思維導圖始終是黑色,會讓人感到壓抑和無趣。和圖像一樣,色彩豐富的的思維導圖更能讓人興奮和有興趣。顏色讓我們的思維導圖增強的生命力和感染力,而且也可以為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增添了巨大的能量。如我們用紅色箭頭表示動脈血的流動,藍色箭頭表示靜脈血的流動,這樣不僅讓人一目了然,更可以表示出不同的生物概念及其之間不同的關系。

        三、思維導圖的“繪圖”

        (一)學生獨立繪圖

        學生不可能一下子就能很好的掌握思維導圖,首先可以從最簡單的思維導圖開始繪制,經過兩三節(jié)課的繪制基本就可以繪出比較完整的、能夠反映學生已有知識儲備的思維導圖了。

        學生自行、獨立、閉卷繪圖,是學生自我建構、梳理知識體系的過程,也真實反映學生現有的知識儲備和知識網絡,有利于學生找出不足,加以復習。對于“血液循環(huán)”這一復習課中,學生若能夠在課堂上當堂繪圖,效果最佳。如有時間有限,可以讓學生在課前預習時獨立完成初步的、核心概念的構圖,課堂上再進行完善,這樣可以很好的節(jié)約有限的課堂時間。

        思維導圖的繪制中學生經常出現的問題是“簡單的抄襲課本”、“有的學生所列內容只有原理、概念等,而有的學生卻又過于詳細,繁雜,沒有重點”。教師行間巡視時要著重指導學生明確思維導圖應該繪制的一、二、三級主題,撥冗存精。

        (二)小組分工繪圖

        “血液循環(huán)”的思維導圖由于內容豐富,如果將知識要點全部繪制完成,耗時較長,可以進行分組繪圖。分組繪圖可以集中全小組同學的知識儲備和智慧,將思維導圖盡可能的完善化。但分組繪圖也有其局限性,學生沒有能夠將全部的知識點進行梳理。因此,是否分組分工繪圖的選擇應由教學內容決定,根據教學內容予以判斷,如果分組不影響知識的整體掌握,可以采用這種方式也可以采用另一種方式進行繪圖。

        (三)小組完善繪圖

        由于分組時關注了組內異質,學生個體之間存在差異,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每位同學都能繪制比較完善的思維導圖。這時,可以指導小組長,讓全體小組成員參與,選出一份相對完善的圖畫,在這份圖畫上,通過小組討論,共同完善這份近乎完美的思維導圖,以便組間的交流。其過程中充分調動了組內成員的全部知識儲備,發(fā)散思維,多元智能,還可以查閱相關資料,合作習、探究學習,讓所有的學生參與其中,獲得成功的喜悅。

        四、思維導圖的“說圖”

        自行繪圖、小組討論是學生的自主學習過程,“說圖”過程是對學生掌握情況的檢測、思維過程的重演過程,某種程度上說,這個過程通常是學習過程的重點也是難點。

        (一)重視“說圖”過程

        由于時間關系,圖形的繪制可以簡單一些、不那么完美,有些零碎的知識點可以采用關鍵的詞語、短語甚至圖形進行標示,但說圖要盡可能的詳實、精煉,充分展示個人和小組的學習成果。這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而且可以實現組間的觀點的碰撞,實現共同學習。

        (二)開展“說圖”評價

        小組代表“說圖”之后,通過學生之間、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可以發(fā)現自己小組成果的成功之處、不足之處,最終實現不斷完善“思維導圖”。

        (三)運用多樣“說圖”

        如果我們將“說圖”過程簡單的理解為就是讓學生上臺展示他們的繪圖,并只是口頭的講解的話,學生將會逐漸喪失學習的興趣。因此我們在“說圖”過程中,尤其要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突破這個重難點。小游戲、動畫展示說圖、順口溜等形式的“說圖”,同學們尤其感興趣。

        1.小游戲:

        (1)游戲準備:在教室地面用粉筆按右圖繪制游戲路線圖。將全班學生分為A、B、C三組,每組10 人,分三次參加游戲。表演時,在主動脈、肺動脈、左房室瓣、右房室瓣各站2 名學生扮演瓣膜。2 名同學手牽著手時表示瓣膜關閉,而將手放開表示瓣膜開放。請A組10 名同學手握紅色海洋球(紅色海洋球表示動脈血,藍色海洋球表示靜脈血)依次排隊站在左心室內,請B組10名同學手握藍色海洋球依次排隊站在全身毛細血管處,請C 組10 名同學手握藍色海洋球依次排隊站在肺泡外毛細血管處,準備開始游戲。

        (2)開展游戲

        體循環(huán):A 組10 名同學在組長的帶領下,從左心室走向主動脈,表演瓣膜的2 名同學把瓣膜打開,當隊伍通過后,2名同學手牽著手瓣膜關閉。A 組同學繼續(xù)走到全身毛細血管處,A組和B 組的同學依次相互交換手中的海洋球,此時表示動脈血轉變?yōu)榱遂o脈血,然后繼續(xù)行走到上下腔靜脈,回到右心房,體循環(huán)結束。肺循環(huán)依此類推。

        游戲過程中,每走到一處時,可以讓學生代表說出該處的血液的行走路徑,經過的心臟、血管結構名稱、血液成分的變化等等,讓學生通過游戲的形式實現“說圖”的作用。

        讓全體同學都能通過切身的游戲體驗,掌握“血液循環(huán)”的路徑,主動參與到了過程性生物概念的復習過程,有利于學生經驗世界的形成,有利于學生獲得事物意義的表達方式。

        2.播放動畫

        血液循環(huán)的動畫也是學生樂于接受的一種“說圖”方式。動畫可以真實的呈現給學生微觀的生命現象,且交互式教學媒介的運用可以讓學生參與到動態(tài)的過程中,讓學生在動畫中整體把握“血液的循環(huán)”過程。

        3.創(chuàng)編順口溜

        在“心臟”結構環(huán)節(jié)的“說圖”過程中可以采用順口溜進行說圖:上房下室向下通,左右房室不相通,房連靜脈室連動,靜房室動不倒流。簡短的順口溜很好的幫助學生總結了心臟的基本結構,心臟四腔聯通的血管名稱和血流方向。學生易記有趣。

        五、思維導圖的“默圖”

        通常絕大多數的復習課中都是通過“當堂檢測”來檢查學生本節(jié)課的學習效果,采用思維導圖的生物概念復習課中,我們依然要抓住復習的重點,依然是這個圖。由于前面的思維導圖的形成過程是全體學生共同復習完成的,可以在本節(jié)課結束前讓學生獨立默寫出“思維導圖”的主干部分內容。這樣全體同學都能夠自行檢測出本節(jié)課的最重要知識內容的掌握情況。

        2011 版的初中生物新課程標準中尤其提倡了要重視對于核心概念的教學。關注學生核心概念知識體系的構建將是今后生物教學的重要內容。“思維導圖”目前已在高中階段被廣泛的利用,我們初中階段的生物教學中如果能夠有效的加以運用,每節(jié)新授課都采用這種思維導圖的方式進行總結,一個章節(jié),一個單元的復習中再采用這個思維導圖將本章節(jié)、本單元的知識要點進行鏈接,將非常有利于學生的對整個生物知識體系的構建。

        參考文獻

        [1]曾華.知識網絡圖在生物教學中的運用[J].教育教學,2012(02)

        [2]高清倉.例談思維導圖在生物教學設計中的應用[J].素質教育論壇,2011(06)

        【作者簡介】

        第2篇:思維導圖自我總結范文

        關鍵詞:乙烯;自主學習;導學案;教學設計;教學反思

        文章編號:1008-0546(2015)06-0059-02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B

        一、問題的提出

        自主學習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具體目標之一,是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的需要,是學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需要,也是課堂教學減負增效的重要途徑。自主課堂的主要體現是教師引導學生在學習活動之前自己確定學習目標、制訂學習計劃、做好具體的學習準備,在學習活動中能夠對學習進展、學習方法作出自我監(jiān)控、自我反饋和自我調節(jié),在學習活動后能夠對學習結果進行自我檢查、自我總結、自我評價和自我補救[1]。

        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fā)現,基于自主學習的學案導學是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本文以人教版化學必修2[2]第三章“來自石油和煤的兩種基本化工原料”(第1課時)“乙烯”為例,討論以導學案為載體,從“想學、能學、會學”三個層面指導學生自主學習。

        二、教學設計及實錄

        1. 課標分析

        2. 設計思路

        3. 導學案實錄

        【學習導言】

        乙烯是一種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是合成很多有機物的母本。乙烯的產量可以用來衡量一個國家的石油化工發(fā)展水平。2011我國乙烯的產量達1527.39萬噸,2013年全國乙烯產量累計達1623萬噸,同比增長了8.5%。目前工業(yè)上主要從石油中獲得乙烯。

        在本節(jié)課的學習中,我們要掌握乙烯的分子結構,理解碳碳雙鍵的結構特點,能夠書寫乙烯的電子式、結構式,掌握乙烯的化學性質,了解加成反應的特征,了解烯烴和不飽和烴的概念。在學習乙烯的基本知識的同時,了解石油產品在國家現代化建設中所發(fā)揮的重要作用,了解化學在幫助人類合理利用自然資源方面的重要性。

        【模塊1實驗觀察、小組合學】石蠟油分解實驗

        觀看視頻,閱讀課本P67,完成實驗報告,并思考相關問題。

        [想一想,議一議]

        請試著分析石蠟油分解實驗的反應物、反應條件、產物。

        如何理解課本中“從石油中獲得乙烯”這句話?

        [模塊2觀察模型 個別學習]乙烯的結構特點

        觀察乙烯分子結構模型,書寫乙烯電子式、結構式、結構簡式。

        思考總結乙烯分子內各原子的空間相對位置。

        了解烯烴和不飽和烴的概念。

        [模塊3演示實驗 教師輔學]乙烯的化學性質

        演示實驗(課本P68圖3-9)乙烯通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思考溶液褪色的原因?結合甲烷通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不褪色,理解乙烯和甲烷的結構差異。

        演示實驗(課本P68圖3-10)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思考溶液褪色的原因?從結構的角度思考反應的特點。

        試著書寫反應方程式(用結構簡式表示有機物)

        總結加成反應的特點,并與取代反應比較。

        完成乙烯與H2、HCl、H2O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a.乙烯與H2反應:

        b.乙烯與HCl反應:

        c.乙烯與水(H2O)反應:

        [模塊4小組合學 教師輔學]乙烯的應用

        根據微模塊3的學習成果,閱讀課本p.68[思考與交流],試著闡述乙烯中“性質決定用途”的實例(至少舉出三個)。

        [模塊5]達標測評(略)

        [模塊6]總結反思

        歸納整理“乙烯”部分的重點內容,查找學習過程中的困惑和問題并記錄。

        回憶本節(jié)內容的學習軌跡,熟悉和理解“結構―性質―用途”的研究路徑,并在后續(xù)的學習中學會自主運用。

        三、教后反思

        本節(jié)課的教學思路基本遵循教材順序,挖掘知識的規(guī)律和價值,圍繞主題、緊貼實際,在生產生活及實驗中展開教學,引導學生關注情境、關注實驗、關注問題、關注反思,從而實現學習過程中從“知識”到“能力”的價值追求。

        1. 基于讓學生“想學”的教學設計

        只有讓學生了解化學知識的價值,親身體會化學知識和社會實踐及生活的聯系,感受所學知識對社會和自身發(fā)展的意義,才會有發(fā)至內心的學習激情。學案導言部分說明乙烯是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是有機化學工業(yè)的核心、是衡量一個國家的石油化工發(fā)展水平的重要指標,而以乙烯為原料的有機化工產品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知道學習的價值,以調動學生內在學習動機。

        2. 基于讓學生“能學”的教學設計

        這節(jié)課的設計原則是扎扎實實挖掘課標和教材中知識的內在規(guī)律和價值,幫助學生理清前后知識的結構化聯系。以“能否從石油中得到乙烯”引入模塊一,通過探究實驗討論兩種溶液褪色的原因,結合“烷烴”部分對有機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鍵特征分析,要求學生獨立寫出乙烯的結構式并總結烯烴的結構特點(模塊二)。引導學生從結構的角度比較甲烷和乙烯分別通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的不同現象,從結構的角度認識加成反應并比較加成反應和取代反應的區(qū)別(模塊三)。最后根據生活經驗結合教材介紹深入認識乙烯的用途、理解性質和用途之間的關系(模塊四)。

        3. 基于讓學生“會學”的教學設計

        “乙烯”是必修二第三章第二節(jié)的學習內容,在上一節(jié)學習甲烷和烷烴的性質時,學生初步體會了從組成和結構的角度認識甲烷的性質的學習路徑,因而本節(jié)內容設計重點是引導學生用“甲烷”的學習經驗來幫助理解乙烯的相關知識,運用舊知,將乙烷到乙烯比較,展開思緒,由結構的特殊性討論性質特殊性。 充分考慮學生的思維特點和水平,引領學生搭建知識內部的結構化關系,努力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4. 以導學案為載體引領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必須以一定的學習策略做保障,導學案的使用可以幫助學生找到自主學習的途徑。(1)上課前將導學案發(fā)給學生,要求學生認真閱讀導學案、 看清學習目標要求,瀏覽導學案中要思考的問題。(2)帶著問題獨立閱讀教材,做好筆記,把簡單易懂的內容學會,不懂的疑難問題標出來記下來,待組內交流時再提出。(3)課堂中將“乙烯”的學習任務分解成四個模塊,同時根據任務的難易程度,分別采取個別學習、小組合學、教師輔學等方式,降低學習的難度和風險。(4)設置課后反思小結的模塊。在成功地完成學習任務、達到既定目標之后,引導學生反思、小結學習過程,進行自我評價。

        本節(jié)課作為筆者學校的校際交流研討課,得到聽課教師的一致好評,大家認為本節(jié)課較好的完成了教學目標,課堂上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保障,學生的知識和能力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參考文獻

        第3篇:思維導圖自我總結范文

        關鍵詞: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導讀單;深思;活學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17-0074-02閱讀是讀者主觀投射和帶著問題深思的認知活動,更是讀者主動質疑探索的延伸,應讓學生有更多自我決定和實踐的機會。英語閱讀的前置性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注重給學生提供必要的閱讀補給,讓學生能夠針對實際主動嘗試運用。而導讀單模式,可以幫助教師實現這一教學目標。利用導讀單,圍繞閱讀理解的綜合運用,注重引導配合,能使學生不再陷入依賴教師講解的聽學模式,而是在主動自我探索的基礎上大膽探究和深入感知,讓學生在自覺豐富語言感知思維方法中不斷強化整體理解,促進知識技能的生成。

        一、導讀單創(chuàng)設應體現“豐富性”,讓學生悅讀

        1. 圍繞背景創(chuàng)設導讀單,開闊視野

        英語閱讀的素材來源于生活,是一定語言文化知識的積淀和生成。導讀單的運用應該注重知識導入,更應該注重對語言素材背景的關注,使學生在主動探尋背景知識的過程中開闊知識視野,讓課堂具有一定的豐富性和情趣。背景導入,能使學生從相關前置性話題中找到學習重點,理清學習思路。如,在譯林版八年級上冊Unit 8 Natural disasters的“Reading A An earthquake”的閱讀導學單設置中,可圍繞“The reason about earthquake”“The character about earthquake”“The famous earthquakes in the world”等環(huán)節(jié),給學生展示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等場景,讓學生從中挖掘有效信息。利用導讀單找出學生關注的熱點,并通過融入背景知識,幫助學生在解開其神秘面紗的基礎上開闊他們的視野。同時,針對學生的學習探知,可設計“What do we should do in the earthquake?”“What do we should do for the people in the earthquake?”等,讓學生在借助背景知識融入的過程中找到學習切入點。

        2. 圍繞難點創(chuàng)設導讀單,掌握要點

        導讀單是基于課程知識要點基礎上的導學,凸顯出一定的前置性特征。圍繞課程知識難點創(chuàng)設導讀單,便于學生在主動查找自身問題的前提下豐富理解感知方法。圍繞學生閱讀難點設計的導讀單,更利于學生在有的放矢的探究中產生學習的激情和好奇,可以給予學生更加具體明確的理解方向。如,在八年級下冊Unit 2“Reading B About Hong Kong Disneyland”的閱讀引導中,根據“The character about Hong Kong Disneyland”的主要特征,建議學生就“The history and the story about Hong Kong Disneyland”和“What are there in Hong Kong Disneyland”等話題進行認知閱讀,引導他們結合Kitty和Amy的對話篩選出相關信息。這樣的學習方式可以緊扣學生閱讀理解難點,能使學生在發(fā)揮自身主動性的基礎上積極查找問題和不足,便于他們進行有針對性的探究,形成整體綜合運用能力。

        3. 圍繞差異創(chuàng)設導讀單,發(fā)現問題

        導讀單制訂能使學生有一定的學習助手和幫扶,要圍繞學生的學習認知差異,多給他們創(chuàng)設具有多樣化和層次性的導讀單,使學生在自覺對照中找出相關的問題。創(chuàng)設導讀單,能使學生根據導讀話題進行主動運用,讓他們圍繞相關問題主動查漏補缺。基于學生差異性基礎的導讀單運用,一方面,能使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實際有更多自由運用的主動權,能幫助他們在相互選擇中深化認知感悟;另一方面,幫助學生結合自己的閱讀理解實際能力,自覺選擇運用,讓他們在自我發(fā)現問題的同時找到學習的突破口和切入點。導讀單的運用,可以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自我選擇的機會,讓他們結合導讀單能有效發(fā)現自己在閱讀理解中的問題。

        二、導讀單創(chuàng)設應突出“協作性”,讓學生深思

        1. 突出同伴對話,互通有無

        多給學生同桌交流機會,讓他們在主動說出閱讀感知的基礎上不斷修正和充實,便于他們獲得更為有效的理解方法。運用同伴對話的方式進行合作,便于學生在群體協作交流中理出問題,更好地探學疑難,讓他們在互通有無的過程中形成更為敏銳的語感。比如,在七年級下冊Unit 4 Finding your way的“Reading A trip to the zoo”中,根據“The character about Sunshine Zoo”讓學生結合各自的疑難問題與同伴進行對話,建議他們就“How to get to Sunshine Zoo”“Do you know what are there in Sunshine Zoo”等問題進行交流,讓學生間深入交流,形成更加敏銳的語言感知。

        2. 突出小組討論,集思廣益

        通過群體討論的形式找出各自學習的優(yōu)勢和不足,便于學生在主動集思廣益的過程中找到學習方法。小組討論模式讓課堂不再沉靜,使學生在享有足夠表達權的基礎上便于他們更加集思廣益,幫助他們在大膽隨心所言的過程中增強學習的策略方法。小組討論模式,使學生能緊扣重點進行相互對白。如,在八年級下冊Unit2 Travelling的“Reading A Welcome to Hong Kong”的教學中,可根據學生在學習中的問題,圍繞“What do you know about Hong Kong”設計相應的導讀單,讓學生針對相關問題進行集中討論。圍繞學生在討論中的問題,建議他們就搜集到的相關意見和方法進行整合,使學生形成更豐富的語言感知和體驗。

        3. 突出實踐互動,學以致用

        借助實踐活動的形式引導學生利用問題進行互動,幫助他們在接近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中主動深化感知和體驗。導讀單開啟的互動模式,使學生有了更多交流基礎,讓他們能結合相關內容進行主動調整和交流。導讀單創(chuàng)設的實踐互動,使學生有了更直觀和具體的學習模式,讓他們走出為了閱讀而交流的單一模式。導讀單使學生有了互動的腳本,幫助他們在主動嘗試的過程中不斷轉變探學方法,引導他們形成更全面的認知。導讀單指導實踐活動,使學生在主動嘗試中獲得了深刻感悟。

        三、導讀單創(chuàng)設應注重“發(fā)展性”,讓學生活學

        1. 鼓勵學生自覺反思

        導讀單是學生閱讀的牽引繩,更是學生主動總結、反思的載體。多給學生留下主動總結、反思的空白,讓他們能針對自身的學習實際進行彌補完善。通過導學單引導學生進行反思,使學生有更多自我總結的余地和深入學習的載體。讓導讀單成為學生學習的幫手,更應該注重從學生整體感知體驗中查找相關問題,讓學生能夠進行有效反思。鼓勵學生運用筆記的形式相互總結,能使學生不再停留在為了完成任務而被動應付學習的境地,能使他們對導學單內容產生更加深入的體驗。

        2. 支持學生主動拓展

        借助導讀單幫助學生進行拓展,讓他們在不斷補充足夠文化知識基礎上有更全面的感知。主動拓展,可以讓學生擁有更多豐富想象的空間載體,讓他們進行更加主動靈活的探究。引導學生圍繞導讀單進行拓展,幫助他們在主動修正思維方法中更加有效深入探究,能使閱讀更有層次感。學生依據導讀單主動拓展,能使閱讀更具長度和寬度,利于學生靈活運用。

        四、結束語

        由此可見,導讀單運用凸顯了助學引導的推動作用,讓學生在前置性閱讀引導中找出學習的竅門和方法,讓他們能在帶著問題的主動探究中激活思維靈感。導讀單的運用,應在圍繞學生閱讀需要的前提下,多給他們自我引導和嘗試的機會,鼓勵他們各抒己見,深化理解和感悟。

        參考文獻:

        [1]李晴.初中英語課外閱讀教學實踐[J].新課程導學,2015(21).

        第4篇:思維導圖自我總結范文

        "1+1251"新型地理課堂教學模式中第一個"1"指的是課前完成復習鞏固舊課練習、自主預習共10分鐘( 要求學生提前一天通過查閱課本、資料,完成學案課前活動區(qū)的"復習舊課練習"和"新課知識體系梳理"),第二個"1"指的是課堂上用10分鐘檢查互批,并引入新課,"2"指的是用20分鐘"自主或合作探究-展示、點評-精講點撥( 完成學案課堂活動區(qū)的"探究點"),"5"指的是課堂上用5分鐘"總結當堂知識(學生自我總結本節(jié)課規(guī)律方法和知識體系),第三個1"指的是課堂上用10分鐘檢測鞏固( 完成學案課堂活動區(qū)的"課堂檢測")。"

        高三一輪復習在整個高三階段占有很高的位置,奠定了學生搏擊高考的知識基 礎。因此, 高三一輪復習的課堂教學效果顯得尤為重要。課堂教學效果與一輪復習課堂模式有很大的關系,合理的、科學的課堂模式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的關鍵,現與大家交流一種新的高三地理一輪復習課模式。由于高三一輪復習課的特殊性,特在1+1251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基礎上,對高三一輪復習模式做一些改動。老師要根據單元復習任務和復習目標要求,編制復習導學案,教學模式環(huán)節(jié)如下:

        1.課前準備

        這個環(huán)節(jié)對于學生有針對性、帶著疑問和目標的聽課,起到重要的作用,可 以大幅度提高學生的聽課效率。

        1.1 解讀單元學習目標。教師要有針對性、有層次地確定教學目標,并通過對目標的解讀,使學生對本單元所學的知識有比較系統的了解,感到內容清晰, 層次分明。明確單元復習任務。

        1.2 知識梳理,明確重難點。通過預習,讓學生找出在本章知識中存在的問題和需要解決的問題。

        1.3 繪知識結構圖, 讓學生自主完善知識結構,形成初步的知識體系,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

        1.4 教師要認真檢查預學案,以便準確把握學生的知識和能力的缺陷,在課堂探究的精講點撥環(huán)節(jié)中做針對性的點評,提高復習效率。

        2.課堂重點合作探究

        2.1 學生合作討論。教師用案例的形式,針對在預習環(huán)節(jié)學生出現的疑難問題引導學生進行合作討論。首先,可以讓學生在小組內進行討論交流,發(fā)揮學生的 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小組內對疑難問題展開討論,對問題進行合作探究,通過合作的形式解決疑難問題。

        2.2 精講點撥。教師針對預習和討論過程中發(fā)現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和分析。講解和分析要做到語言簡練,善于運用啟發(fā)式,注重從分析問題的方法人手,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積極地投入課堂教學中。根據老師的分析,引導學生總結出一般的地理規(guī)律和方法。

        3.課堂小結提升

        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方式,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突出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相信學生能夠較好地完成絕大部分學習任務,但這種方式并不能解決所有問題。這要求老師從學生做的導學案中和學生合作探討的問題 過程中發(fā)現疑難之處,作為精講點撥或拓展的內容并進行小結提升。

        3.1 需要精講點撥的問題:① 學生確實解決不了的問題;②學生解答不準確的問題; ③ 學生解法缺乏條理性的問題;④學生有議的問題;⑤針對易錯、 易混、熱點、考點需要進行強化的問題等。

        3.2 需要拓展的問題:具有開發(fā)價值.拓展學生思維的問題。① 能夠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歸類總結的系列問題,由此歸納方法與技巧,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 思維能力,如" 影響類" 的問題的答題方法;② 能夠由點帶面、點面結合, 進而加強本學科知識前后聯系或與其他學科知識聯。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 ③能夠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解決生活、 生產中的實際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4.課堂練習

        通過經典案例,鞏固重點,學生對典例的分析、交流、解答和教師對典例的 解析起到如下作用:

        第5篇:思維導圖自我總結范文

        關鍵詞:中學化學教學;教學模式;思維能力培養(yǎng);教學方法;素質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0-364-01

        在教學模式改革這個整體行為中,教學目標的定位和設計是基礎,教學內容的處理和設計是核心,教學結構的過程和方法的選用和設計是手段。啟發(fā)式教學模式應該是以素質教育目標為基礎,推導出相應的教學內容設計和教學結構、過程、方法設定的有機整體。

        近幾年來,我在化學教學實踐中為全面提高、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實現素質教育的目標,在課堂教學中進行了啟發(fā)式教學模式的整體實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大致可分為四個層次,現就一些感悟簡述如下:

        一、導入要奇――興趣性

        夸美紐斯說:“興趣是創(chuàng)造一個歡樂光明的教學途徑之一。”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一定的學習環(huán)境,揭示該課知識的社會實踐意義,以喚起學生的學習欲望。這一階段可直接作為新課導入,也可以設計在新課導入和進入新知識學習之間的過渡,但它決不等同于導入過程,而是啟發(fā)式教學必不可少的重要一步,因為它直接牽動著學生發(fā)現、探索問題的興趣。如果教師通過導課能夠創(chuàng)設一種有趣的思維意境,從而刺激學生強烈的好奇心,無疑會使教學事半功倍,例如,在講氫氧化鈉的性質時,可以設計幾個非常有趣的實驗:(1)將氫氧化鈉固體放入熱水中,水會沸騰起來,為什么?(2)向盛氫氧化鈉溶液的兩支試管中分別滴加紫色石蕊試液和無色的酚酞試液,觀察顯示的顏色。同學們帶著一些問題自己去認識、分析、概括、評價一下,這樣一定能激發(fā)學生的思維主動性。

        二、精講點撥――科學性

        通過啟發(fā)式教學模式的第一階段,學生基本上都能進入有意義學習的心理過程,但千萬不要認為直接講授知識的時機已經成熟,否則,將截斷學生的思維和能力發(fā)展過程。教師應當承接第一階段給學生呈現的與教學重點相關聯的內容,通過精要、生動的講解,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引導學生逐步接近知識結構。對于知識的講授,無須講求立論、講解、分析、小結的完美程序。要知道這種完美的程序,只對教師“完成任務”的自我感覺有用,甚至是一種變相的對學生不負責任。教師必須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捕捉學生學習的障礙和思維的靈感方面,并及時開導啟發(fā)。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讓學生沿著思維的階梯,在教師有效的引導下,自覺地發(fā)現、掌握知識,從而調動他們潛在的勇氣、膽識,培養(yǎng)他們的能力。

        在教學結構上,該階段表現為通過教師的非定性講述,勾勒出知識結構的模糊概況。學生在形式上是被動的,但在思維活動中,仍然居于有意義的主動地位。在這一教學階段,教師通過講解,勾勒出知識結構的輪廓,教師處于主導角色的位置。教師若要成為“主導”,重點應放在如何啟發(fā)學生的“學”上。那么,教師必須轉變備課只熟悉教參和教材,上課“照本宣科”的輕備課,重授課的教學思路,確立重備課,活課堂的教學思路。教學大綱和教材所規(guī)定的教學內容,僅僅為教師提供了教學的基本線索,教師在備課過程中,不僅要熟悉教學內容,而且要著重掌握教學大綱所規(guī)定的學生的認知和能力培養(yǎng)目標。圍繞這一目標,廣泛搜集現實的材料,設定使用的媒體和教學方法,并使之與教學內容有機結合。扎實、科學、全面的備課,將會使課堂教學厚積薄發(fā),游刃有余。從這個意義上看,教師備課的工作量要遠遠超過上課的工作量。

        三、巧設疑問――思維性

        古希臘教育家亞里斯多德講過一段名言:“思維自驚奇和疑問開始”。日本的課堂提問研究者把提問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徒勞的提問”;另一類是“重要的提問”,而區(qū)別兩者的重要標志,就是看提問是否有效地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設疑應由淺入深,由具體到抽象,先感知后概括,亦即從實驗事實入手,去歸納概括某種結論或道理,以實現學生由“學會”到“會學”的轉變。

        “問題”是開啟思維和發(fā)展思維的源泉,“一個問題的答案不是唯一的,而是開放式的”已成為日本教育家集中研究的問題,他們認為:“這是未來不斷開發(fā)新技術人才必須具備的思維模式。”啟發(fā)式教學模式以發(fā)展學生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素質為目的,傳授知識僅僅是實現這一目標的一個過程。引導學生觀察、發(fā)現、分析、解決問題是課堂教學的軸心,在教學結構上,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形成一種合作關系,既可以是師生之間的個別或群體討論與對話,又可以表現為學生之間的個別或群體討論與對話。這一過程是啟發(fā)式教學模式的靈魂,教師要盡可能地有意制造認知過程中的障礙,如提供正反兩方面的立論,故意誤導等,從而使學生在迂回曲折、歷經坎坷的多向思維之后,獲取知識。在教學技巧上,教師要尊重持不同觀點或者是錯誤觀點的學生,要保護好學生的積極性。

        四、小結精簡――邏輯性

        第6篇:思維導圖自我總結范文

        關鍵詞:中學化學教學教學模式思維能力培養(yǎng)教學方法素質教育

        達維多夫說:“要解決現代學校教育的根本任務,歸根結底要通過教學目標、數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的設計而改變思維類型。”顯然,在教學模式改革這個整體行為中,教學目標的定位和設計是基礎,教學內容的處理和設計是核心,教學結構的過程和方法的選用和設計是手段。啟發(fā)式教學模式應該是以素質教育目標為基礎,推導出相應的教學內容設計和教學結構、過程、方法設定的有機整體。

        近幾年來,我在化學教學實踐中為全面提高、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實現素質教育的目標,在課堂教學中進行了啟發(fā)式教學模式的整體實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大致可分為四個層次,現就一些感悟簡述如下:

        一、導入要奇——興趣性。夸美紐斯說:“興趣是創(chuàng)造一個歡樂光明的教學途徑之一。”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一定的學習環(huán)境,揭示該課知識的社會實踐意義,以喚起學生的學習欲望。這一階段可直接作為新課導入,也可以設計在新課導入和進入新知識學習之間的過渡,但它決不等同于導入過程,而是啟發(fā)式教學必不可少的重要一步,因為它直接牽動著學生發(fā)現、探索問題的興趣。如果教師通過導課能夠創(chuàng)設一種有趣的思維意境,從而刺激學生強烈的好奇心,無疑會使教學事半功倍,例如,在講氫氧化鈉的性質時,可以設計幾個非常有趣的實驗:(1)將氫氧化鈉固體放入熱水中,水會沸騰起來,為什么?(2)向盛氫氧化鈉溶液的兩支試管中分別滴加紫色石蕊試液和無色的酚酞試液,觀察顯示的顏色。同學們帶著一些問題自己去認識、分析、概括、評價一下,這樣一定能激發(fā)學生的思維主動性。

        這一階段,從教育教學目標上,否定了以傳授知識為目標的注入式教學,變教師講授知識為學生探求知識,把教學的基點定位在發(fā)展思維和培養(yǎng)能力方面。從教學內容上講,教師創(chuàng)設的情境和顯現的內容,必須和教學的重點內容相關聯,但最好不要是結論性的答案,而是在基本結論的一定范圍內,留有余地,以便充分發(fā)展學生探索問題的能力。從教學結構上講,這一階段以學生觀察、聯想活動為主,教師通過媒體顯示或實物顯現,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奮點。

        二、精講點撥——科學性。通過啟發(fā)式教學模式的第一階段,學生基本上都能進入有意義學習的心理過程,但千萬不要認為直接講授知識的時機已經成熟,否則,將截斷學生的思維和能力發(fā)展過程。教師應當承接第一階段給學生呈現的與教學重點相關聯的內容,通過精要、生動的講解,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引導學生逐步接近知識結構。對于知識的講授,無須講求立論、講解、分析、小結的完美程序。要知道這種完美的程序,只對教師“完成任務”的自我感覺有用,甚至是一種變相的對學生不負責任。教師必須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捕捉學生學習的障礙和思維的靈感方面,并及時開導啟發(fā)。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讓學生沿著思維的階梯,在教師有效的引導下,自覺地發(fā)現、掌握知識,從而調動他們潛在的勇氣、膽識,培養(yǎng)他們的能力。

        在教學結構上,該階段表現為通過教師的非定性講述,勾勒出知識結構的模糊概況。學生在形式上是被動的,但在思維活動中,仍然居于有意義的主動地位。在這一教學階段,教師通過講解,勾勒出知識結構的輪廓,教師處于主導角色的位置。教師若要成為“主導”,重點應放在如何啟發(fā)學生的“學”上。那么,教師必須轉變備課只熟悉教參和教材,上課“照本宣科”的輕備課,重授課的教學思路,確立重備課,活課堂的教學思路。教學大綱和教材所規(guī)定的教學內容,僅僅為教師提供了教學的基本線索,教師在備課過程中,不僅要熟悉教學內容,而且要著重掌握教學大綱所規(guī)定的學生的認知和能力培養(yǎng)目標。圍繞這一目標,廣泛搜集現實的材料,設定使用的媒體和教學方法,并使之與教學內容有機結合。扎實、科學、全面的備課,將會使課堂教學厚積薄發(fā),游刃有余。從這個意義上看,教師備課的工作量要遠遠超過上課的工作量。

        三、巧設疑問——思維性。古希臘教育家亞里斯多德講過一段名言:“思維自驚奇和疑問開始”。日本的課堂提問研究者把提問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徒勞的提問”;另一類是“重要的提問”,而區(qū)別兩者的重要標志,就是看提問是否有效地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設疑應由淺入深,由具體到抽象,先感知后概括,亦即從實驗事實入手,去歸納概括某種結論或道理,以實現學生由“學會”到“會學”的轉變。

        “問題”是開啟思維和發(fā)展思維的源泉,“一個問題的答案不是唯一的,而是開放式的”已成為日本教育家集中研究的問題,他們認為:“這是未來不斷開發(fā)新技術人才必須具備的思維模式。”啟發(fā)式教學模式以發(fā)展學生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素質為目的,傳授知識僅僅是實現這一目標的一個過程。引導學生觀察、發(fā)現、分析、解決問題是課堂教學的軸心,在教學結構上,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形成一種合作關系,既可以是師生之間的個別或群體討論與對話,又可以表現為學生之間的個別或群體討論與對話。這一過程是啟發(fā)式教學模式的靈魂,教師要盡可能地有意制造認知過程中的障礙,如提供正反兩方面的立論,故意誤導等,從而使學生在迂回曲折、歷經坎坷的多向思維之后,獲取知識。在教學技巧上,教師要尊重持不同觀點或者是錯誤觀點的學生,要保護好學生的積極性。

        四、小結精簡——邏輯性。在經過前三個階段的教學過程之后,教師要抓住學生急于鑒別自己的探索結果環(huán)節(jié)。這一過程帶有總結的性質,與傳統教學總結不同的是,教師不是對自己的分段講述進行自我總結,而是在學生自我發(fā)展的基礎上,通過疏理學生認識結果,推導出結論。是學生由形象思維能力向抽象思維能力的邁進。由于學生思維主動性的貫穿和滲透,其教學結構表現為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能動作用實現了有機的統一。

        啟發(fā)式教學是對傳統的注入式教學在目標、內容、形式及手段上的根本否定和變革,但它并非是一種機械式的課堂教學模式,而是一種基本的教學思維模式。談話法、討論法、圖示法、愉快教學法、情境教學法等各種具體的教學方法的有機融合,將使這種教學模式更加充實和豐滿。整個教學活動呈現出以學生的主體活動為主線,以教師主導為輔線的動態(tài)構成。

        參考文獻:《中學化學》

        《中學化學教學》

        第7篇:思維導圖自我總結范文

        為了在化學教學實踐中全面提高、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實現素質教育的目標,在課堂教學中我們進行了啟發(fā)式教學模式的整體實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大致可以分如下四個層次:

        一、導入要奇――興趣性

        夸美紐斯說:“興趣是創(chuàng)造一個歡樂光明的教學途徑之一。”教師應通過創(chuàng)設一定的學習環(huán)境,揭示該課知識的社會實踐意義,以喚起學生的學習欲望。這一階段可直接作為新課導入,也可以設計在新課導入和進入新知識學習之間的過渡。但它決不等同于導入過程,而是啟發(fā)式教學必不可少的重要一步,因為它直接牽動著學生發(fā)現、探索問題的興趣。如果教師通過導課能夠創(chuàng)設一種有趣的思維意境,從而刺激學生強烈的好奇心,無疑會使教學事半功倍。例如:在講氫氧化納的性質時,可以設計一個非常有趣的實驗:(1)將氫氧化鈉固體放入熱水中,水會沸騰起來,為什么?(2)向盛氫氧化鈉溶液的兩支試管中分別滴加紫色的石蕊試液和無色酚酞試液,觀察顯示的顏色。讓學生帶著一些問題自己認識、分析、概括、評價,能激發(fā)學生的思維主動性。這一階段,從教育教學目標上,把傳授知識為目標的注入式教學變教師講授知識為學生探求知識,把教學的基點定位在發(fā)展思維和培養(yǎng)能力方面。

        從教學內容上講,教師創(chuàng)設的情境和顯現的內容,必須和教學的重點內容相關聯,但最好不要是結論性的答案,而是在基本結論的一定范圍內留有余地,以便充分發(fā)展學生探索問題的能力。從教學結構上講,這一階段以學生觀察、聯想活動為主,教師通過媒體顯示或實物顯現,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奮點。

        二、精講點撥――科學性

        通過啟發(fā)式教學模式的第一階段,學生基本上都能進入有意義學習的心理過程,但千萬不要認為直接講授知識的時機已經成熟,否則將截斷學生的思維和能力發(fā)展過程。教師應當承接第一階段給學生呈現的與教學重點相關聯的內容,通過精要、生動的講解,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引導學生逐步接近知識結構。對于知識的講授,無須講求立論、講解、分析、小結的完美程序。要知道這種完美的程序,只是教師“完成任務”的自我感覺有用,甚至是一種變相的對學生不負責任。教師必須把主要精力放在捕捉學生學習的障礙和思維的靈感方面,并及時開導啟發(fā)。

        教師應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讓學生沿著思維的階梯,在教師有效的引導下,自覺地發(fā)現、掌握知識,從而調動他們潛在的勇氣、膽識,培養(yǎng)他們的能力。在教學結構上,該階段表現為通過教師的非定性講述,勾勒出知識結構的模糊概況。學生在形式上是被動的,但在思維活動中仍然居于有意義的主動地位。在這一教學階段,教師通過講解,勾勒出知識結構的輪廓,教師處于主導角色的位置。教師若要成為“主導”,重點應放在如何啟發(fā)學生的“學”上。那么,教師必須轉變備課只熟悉教參和材料,上課“照本宣科”的輕備課、重授課的教學思路,確立重備課、活課堂的教學思路。教學大綱和教材所規(guī)定的教學內容,僅僅為教師提供了教學的基本線索,教師在備課過程中,不僅要熟悉教學內容,而且要著重掌握教學大綱所規(guī)定的學習的認知和能力培養(yǎng)目標。圍繞這一目標,廣泛搜集現實的材料,設定使用的媒體和教學方法,并使之與教學內容有機結合。扎實、科學、全面的備課,將會使課堂教學厚積薄發(fā),游刃有余。從這個意義上看,教師備課的工作量要遠遠超過上課的工作量。

        三、巧設疑問――思維性

        古希臘教育家亞里斯多德講過一句名言:“思維自驚奇和疑問開始。”“問題”是開啟思維和發(fā)展思維的源泉,“一個問題的答案不是惟一的,而是開放式的”。啟發(fā)式教學以發(fā)展學生的能力,提高學和的素質為目的,傳授知識僅僅是實現這一目標的一個過程。引導學生觀察、發(fā)現、分析、解決問題是課堂教學的軸心,在教學結構上,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形成一種合作關系,既可以是師生之間的個別或群體討論與對話,又可表現為學生之間的個別或群體討論與對話。這一過程是啟發(fā)式教學模式的靈魂,教師要盡可能有意制造認知過程中的障礙,如提供正反兩方面的立論、故意誤導等,從而使學生在迂回曲折、歷經坎坷的多向思維之后獲取知識。

        四、小結精簡――邏輯性

        第8篇:思維導圖自我總結范文

        關鍵詞:協作建構;思維導圖;二次函數;復習課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7503(2015)01/03-0074-04

        《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實驗)》(以下簡稱《標準》)中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不應只限于接受、記憶、模仿和練習,高中數學課程還應倡導自主探索、動手實踐、合作交流、閱讀自學等學習數學的方式。”[1]為了在高三復習課中引導學生理清數學知識間的邏輯關系,協作建構完整的知識體系,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數學與信息技術整合能力、動手實踐能力以及合作交流學習能力,并兼顧到各層次的學生,筆者嘗試將思維導圖引入高三數學基礎知識復習課。實踐表明,這種復習課模式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思考積極性,幫助學生自主建構知識體系,提高數學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作能力及發(fā)散思維能力。

        本文以二次函數的復習為例, 在以往傳統教學中,高三數學復習課主要以講授法和例題練習法為主,對基礎知識的復習一般采用展示知識結構圖的方式,對基礎知識一帶而過,一些看起來相對比較簡單的知識點容易被忽視,而采用協作建構思維導圖方式的復習,不僅能將以前學過的知識再現,而且可將知識系統化、清晰化、邏輯化、結構化,并具有延伸性,進而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融會貫通,并逐步形成自己完整的知識體系。

        一、協作構建思維導圖概述

        (一)思維導圖的概念

        思維導圖(Mind Mapping)是由英國心理學家、教育家托尼?巴贊(Tony Buzan)在20世紀60年代提出用于表達發(fā)散思維的學習方法和工具,其運用圖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級主題的關系用相互隸屬與相關的層級表現出來,把主題關鍵詞與圖像、顏色等建立記憶鏈接,以便充分運用左右腦的機能,利用記憶、閱讀、思維的規(guī)律,協助人們在科學與藝術、邏輯與想象之間平衡發(fā)展,從而開啟人類大腦的無限潛能。[2]

        從知識表達的功能來看,思維導圖呈現的是一個思維過程,是隱性知識和思維圖像化、顯性化、可視化表征的工具,學習者可以通過思維導圖迅速掌握整個知識框架,從而有利于直覺思維的形成、促進知識的遷移。[3]作為一種教學模式,它能促進學生有意義學習、合作探究學習以及發(fā)散學習的發(fā)生,最終使學生達到自主學習的目標。

        (二)協作建構思維導圖在數學復習課中的功能及優(yōu)勢

        所謂協作建構思維導圖是指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圍繞某一主題或問題情境進行放射性思維,并通過小組的組織形式進行交流討論,經過組內成員、組間成員以及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利用思維導圖呈現、建構思維過程和知識結構,最終形成可共享的群體性知識體系的模式。[4]在此過程中,協作構建思維導圖體現了以下功能和優(yōu)勢。

        第一,學生通過思維導圖可將以往所學到的未經思維加工的知識,包括機械記憶的零散單一的概念、枯燥的知識點等進行自主建構,在建構過程中發(fā)現自己的優(yōu)勢和不足,在與其他人交流合作的過程中自動查漏補缺,最終生成新知識。第二,思維導圖可以作為評價效果的重要工具。[5]教師通過觀察學生構圖的速度、深度、廣度和跨度能有效地評估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在教學中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第三,教師通過與學生協作建構思維導圖,自身也在不斷檢查以往教學過程中對基礎知識的教學效果,不斷反思完善自己的教學過程,提高教學能力。第四,復習不僅僅是重復,也是對知識的綜合升華。第五,協作建構思維導圖能成倍提高學習效率,首先,學習者的主要精力集中在關鍵的知識點上,利于增進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其次,它還能發(fā)揮學生的群體能力,利于提高教學的效率。

        協作建構思維導圖不僅能使學生清晰地理解知識間的邏輯結構以及中間的過渡轉折,而且還能將知識從點到線,從線到面,最終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

        二、協作建構思維導圖課例

        基于以上協作建構思維導圖的功能及優(yōu)勢和高三數學復習課的現狀,筆者致力于將思維導圖引入到高三數學基礎知識復習課中,并在高三復習中取得了顯著的教學效果。下面以高三數學第一輪復習“二次函數性質及其應用”為例予以介紹。

        (一)課前準備

        1.學習思維導圖

        在本節(jié)課之前專門給學生作思維導圖的介紹。筆者選取的是Mindmanager 9.0,該軟件操作簡單,且能與 Microsoft軟件無縫集成,因此,在教師適當指導下學生即可掌握。

        2.分組

        采用小組協作的方式來完成思維導圖的建構。在布置主題之前先進行分組,分組時考慮到學生的差異性,每組六人,先自由組合搭配,教師遵循優(yōu)勢互補原則再作適當的調整,比如:男女生搭配,成績互補搭配,等等。

        3.確定主題

        因為,思維導圖是圍繞一個主題進行的,所以,課前先確定一個主題。為提高復習效率和質量,可讓學生提前準備材料,然后小組成員一起搜集材料,并要求課前先建構出主要知識點。比如:本節(jié)課主題定為“函數y=ax2+bx+c”,因為未限定問題及方式,則要求學生發(fā)散思維,將與這個式子相關的內容都呈現出來,只要說明所呈現知識與主題之間的關系即可。

        (二)課堂實施

        1. 課前導引

        二次函數的知識從初中就開始學習了,作為中學七大基本函數之一,它貫穿著整個中學的學習,可見,其重要性和基礎性,此外,它也是研究函數單調性、奇偶性、對稱性、最值、圖象變換等性質的絕好素材,并能建構起函數、方程、不等式之間的有機聯系。同時,有關二次函數的內容還與近現代數學緊密聯系,因此,是學生進入高校繼續(xù)深造的重要知識基礎。

        2.小組合作、師生合作構圖

        在這個階段中,教師應充分發(fā)揮主導作用,首先,教師可以跟學生一起確定一級主題和二級主題,這不僅可讓學生更有方向性,而且也可檢驗學生課前準備的情況,鼓勵學生探求新的關聯。其次,進入構圖階段,學生迅速將課前未能考慮到的情況通過小組討論進行補充,這時,教師主要充當巡視者和疑難解答者的角色,并不斷鼓勵學生深入思考,聯系舊知,拓展新知。小組成員對課前討論形成的思維導圖作充分討論和加工、修改,并分工協作,最后,分別將各自負責完成的部分內容匯總,從而得到本組的全圖。

        MindManger軟件具有很方便的拆分、合并的功能,可保證小組合作順利進行(若是時間允許小組成員都完成全圖則更好)。 圖1中展示的是其中一個小組成員分別完成的思維導圖。

        圖1

        從該組完成的思維導圖可以看出,他們對于二次函數的理解還處于比較直觀的層面,即對二次函數的理解還不夠深入,也未能對二次函數相關的知識點作進一步拓展或延伸。

        3.匯報展示,交流分享

        各小組完成思維導圖后,教師從各小組隨機抽取一位學生進行匯報,讓其陳述建構過程中的思路和本小組的構圖特色,例如:優(yōu)點是什么,未解決的問題還有哪些,你對這些問題有哪些思考,等等,以便察看其他學生能否幫助解決問題,同時,也可接受其他組成員的提問和質疑,并做出解答。在這種不斷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氛圍下,使學生真正實現知識的建構、交流與共享。教師在該階段應充當一個合作者,并適時給予適當引導,切忌引導過度甚至直接告訴小組答案,待小組匯報完畢,可引導小組成員進行補充。圖2是該小組將各自圖形組合形成的思維導圖。

        圖2

        4.匯總制圖

        通過小組合作及組間討論協作之后,教師對已有思維導圖再進行整合,并對學生沒有深入到的地方進行引導補充,最終形成一張完整的思維導圖。在此,教師可提前制作一張思維導圖,MindManger軟件提供了一個演示設置,它可以設置演示的順序,并在展示與合攏之間自由掌控,從而大大提高了教學的程序性。在講解完圖之后,應給學生一定的時間來修正思維導圖,使學生的知識體系得到自我完善,自我總結,最后,全班一起形成一個整體的知識體系(如圖3)。

        圖3

        5.更高追求

        在本節(jié)課的實施過程中,有學生提出這樣的看法:最后形成的思維導圖雖然知識點完備,但卻不夠美觀,并且認為,他們的圖形更能展示本節(jié)課的重點,即二次函數的性質以及不等式的性質等(如圖4)。

        <E:\2015電\2015.01\030.jpg>

        圖4

        我們在中學數學教學中,一直都在談及數學美的特征、意義等,但具體怎么讓數學美的特征顯示出來并讓學生所感受,卻一直都處于探索中,而此時,學生在學習制作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卻在體驗著數學美,因此,教師可抓住這樣的機會,讓學生進一步感受數學中蘊含的美感。

        (三)課后反思

        從本節(jié)課的學習過程來看,學生不僅梳理清了二次函數的相關知識,而且讓學生體驗到現代科技成果如何應用到學習中,這無疑對學生今后合理使用科技成果來幫助其學習,會有一定的啟示作用。

        這節(jié)課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學生如何進行自主復習,最后達到學生真正做到自主建構的目標。與此同時,利用本節(jié)課的成果,還可以結合后續(xù)的習題復習課制作二次函數的復習提綱,為學生的系統復習奠定基礎。雖然,在協作建構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學生對應用思維導圖建構知識體系還處于嘗試和探索階段,但是,若能夠堅持不斷地利用思維導圖進行小組協作學習和復習,那么,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更重要的是,能夠提升他們的思維水平和思維能力,培養(yǎng)自學能力,為學生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結論

        作為信息技術在數學基礎知識復習課中的應用,筆者從教學中看到了協作建構思維導圖給課堂帶來的活力和對學生未來發(fā)展的導向性作用。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思維的發(fā)散性以及在教學中所展現出的潛能,讓筆者更加深理解了“學生是學習主體”這一新的數學教育理念,只有充分相信學生,才能讓有意義學習走的更遠。

        通過協作建構思維導圖用于數學復習過程的介紹,對于高三學生的學習不僅僅局限于一節(jié)課或一門學科,它還可以成為一種學習模式,成為學生在以后學習和生活中都能用得上的一種方法。當然,該教學模式對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不僅要有一個整體的知識體系,能夠完整掌握知識發(fā)展的脈絡,而且還要不斷提高課堂駕馭能力,對課堂中的生成性問題能隨機應變、及時處理,要求教師具備較強的綜合素質和課堂組織能力,等等。

        在利用協作建構思維導圖這種教學模式時,教師在發(fā)揮主導作用同時還必須遵循適度原則,對于不同內容和不同課型,應該有甄別地來選擇工具,并能在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心理需求的基礎上慎重考慮,如此,才能使數學教學變得更加生動、有趣。當然,協作建構思維導圖的應用目前還處于初級階段,并存在許多問題有待于進一步研究、解決,因此,期望更多的數學同仁在以后的數學教學中不斷探索、實踐,從而建構更優(yōu)化的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 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研制工作組.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 托尼?巴贊,李新譯.思維導圖[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9:36-40.

        [3] 托尼?巴贊.大腦使用說明[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05:3-10.

        [4] 吳志丹.協作建構思維導圖在數學復習課中的應用探究[J].電化

        教育研究,2010,(07).

        [5] 王淑飛,李玉斌.MindMap在網絡課程中的應用[J].現代遠程教育

        研究,2008,(1):28-30.

        [6] 徐東升.高三復習專題:二次函數[J].數學教育,2011,(19).

        第9篇:思維導圖自我總結范文

        關鍵詞:老師導;學生學;探究活動;自主學習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7-359-01

        教學改革要求教學要以人為本,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其實就是學生的主動參與學習過程,自主學習的落實。學習的主體是學生,他們的發(fā)展很大程度是由他們的主體意識的形成,以及學生參與教學活動過程中能力的提升來體現。因此,在教學中要多角度的引導學生參與教學活動,教他們參與把知識建立起來的過程,要展現知識的發(fā)生過程,把知識結論變活,形成探究過程。注重教給學生學習方法,聯系化學實驗的魅力,重視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積極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等良好的學習習慣,逐步提高學生自主、主動、自學能力,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而不是讓學生當“聽眾”和“觀眾”,不是讓他們只能在課后“鸚鵡學舌”、“依葫蘆畫瓢”而不知其所以然,而是要他們知道怎么“漁”,從而提高他們的化學素質。

        一、老師導是為了學生學,學生學體現老師的導。

        教學過程是師生的雙邊活動,既要發(fā)揮老師的主導作用,又要擺正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主動精神,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和發(fā)展。

        1、老師的導,就是在課堂教學中,通過探究式提問、探究式討論、交流、互評等手段,達到啟發(fā)引導、自主探究、促進發(fā)展的目的。老師需精心創(chuàng)設探究環(huán)境,引領學生思維的方向,在導學、導思中精于誘導、引導、指導、疏導。使學生始終保持能動、活躍的思維和積極的探究狀態(tài),啟發(fā)積極地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思維碰撞,從而發(fā)現新知識、新思路和新方法。當然,老師根據實際情況從旁點撥,對重點、難點、關鍵的地方,通過點撥幫助學生學會發(fā)現問題,分析、思考、探究問題,并尋找方法解決問題,循序漸進地發(fā)展思維、提高能力。

        2、在教學過程中要實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關鍵是要轉變老師的學生觀,擺正師生之間的位置,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倡導自主學習,逐步增強學生的自主性和主動性,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主動的參與,絕不是表面上、形式上的活躍和參與。

        3、從教與學之間的關系到導與學的關系轉變,實現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原則,教學設計過程給學生提供更多的自學、自問、自做、自練和自我總結的機會,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增強對學習的興趣。

        二、老師導學和學生學的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

        在化學課堂教學中已認識到學生的主體地位,但由于經驗或者傳統教學習慣因素的影響,老師的導和學生的學存在些問題:

        1、老師的導超前或過快,學生思考時間不夠。有時在設計問題探究時,考慮不充分,對學生的認識不足,在放手讓學生探究、合作時,存在放手后收手不及時或者收不回來,加之考慮到課時內容的完成情況,討論不充分,有時候存在先于學生講出探究的知識點,這樣就沒有給學生創(chuàng)造獨立思考的機會和留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2、老師的導過多、過細,將知識“橋梁”都搭建好了,學生只需“通過”,存在包辦太多。在教學中老師包攬?zhí)啵v解過多、過細,留給學生獨立思考的知識內容空間太窄。3、學生學的過程中,他們自身沒有意識到自己的主體性或主體意識淡薄,個別學生喜歡老師安排,缺乏對自己的認識,認為老師教什么,我才學什么。4、在探究和團隊合作過程中,有同學存在濫竽充數的嫌疑,個別思維發(fā)散大的同學可能牽扯出與討論問題較遠的話題。5、在教學改革的背景下老師思想觀念在更新,教學模式在不斷的摸索和實踐,學生素質存在參差不齊的情況,老師導和學生學的合作還需要不斷的磨合。

        三、在化學課堂教學中老師導和學生學均需要做好準備,老師的導要為學生的自主和主動學習服務。

        1、老師要精心準備,學生也要認真準備新課內容,落實好預習。

        對學生的摸底調查,特別是知識的基礎和學習的習慣,小組成員的整體情況怎么樣;教學目標的定位,目標分解情況,制定教學程序如何落實分解的目標;特別是情景設置、活動探究、分組討論等環(huán)節(jié),均需要精心準備和設計。學生對知識的學習需要了解掌握知識的方法和規(guī)律,并結合化學學科的特點和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有效的學習計劃;老師必須在課前安排好預習內容,要求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保質保量的完成,并安排好檢查預習的情況,及時發(fā)現問題,結合教學目標在課堂采取各種方式來突破教學重點和問題。

        2、給學生介紹知識探索的方法,多鼓勵學生嘗試自學的同時,鼓勵他們發(fā)現探索出新問題。預習也是自學,按照老師的要求對知識的重點和難點進行初步的個體認識和學習,教學過程中對于一些概念學習、化學實驗現象的觀察、用途等方面知識的自學,目的是要鼓勵學生自主學習,積極主動地去探索知識,培養(yǎng)學生主體意識和獨立探索知識的能力。

        3、課堂導入要精心設計,激發(fā)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老師設置的一定情景中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視頻等都是推動學生學習的直接動力。所以,在導入新課時,老師應精心創(chuàng)設一種良好的導入方法,使學生從新課伊始,就被一種愉快和諧的氣氛所感染和激勵,從而喚起學生對化學學習的興趣,促使其主動參與學習。比如在乙酸的教學過程中,介紹出“醋”的由來,了解中國漢字的博大精深,點明本課時的教學主題,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欧美在线影院点击进入 | 亚洲国产美日韩欧美特级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 最新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 |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熟女88 | 亚洲午夜一级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