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情緒心理學論文范文

        情緒心理學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情緒心理學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情緒心理學論文

        第1篇:情緒心理學論文范文

        關鍵詞:臨床運動心理學;內容分析;運動表現發展;運動功能障礙;運動功能損害;運動退役

        臨床運動心理學(Clinical Sport Psychology)是隨著體育運動事業的發展而興起的應用心理學分支,于20世紀80年代萌芽于美國,本世紀初迅速發展并走向成熟。1988年,美國奧林匹克委員會(USOC)建立了臨床運動心理學家注冊制度。2005年,美國大學體育協會(NCAA)召開了臨床運動心理學家大會[1]。2006 年,首部《臨床運動心理學》專著出版[2]。2007 年,《臨床運動心理學雜志》(Journal of Clinical Sport Psychology)創刊,為臨床運動心理學開辟了專門的學術交流平臺。2011年,臨床運動心理學的東西方觀點(Clinical Sport Psychology Perspective West And East)系列叢書出版[3]。

        我國的臨床運動心理學研究始于20世紀80年代,在廣大心理學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已經積累了許多富有價值的研究成果。本研究旨在從基本情況、內容及方法三個方面對我國臨床運動心理學研究論文進行分析與評價,以揭示我國臨床運動心理學研究的現狀,發現其存在的問題,為我國研究者提供參考,促進我國臨床運動心理學研究的進一步發展。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內容分析法進行分析。內容分析(content analysis)是一種對文獻內容進行客觀、系統和定量描述的研究技術,它按照一定維度對論文內容進行系統分類和評判,可提供學科研究狀況的基本信息[4]。目前,該方法已被廣泛應用于心理學研究

        之中。

        (一)論文取樣

        本研究從1981年至2010年的13個目標期刊中選出臨床運動心理學論文680篇。心理學期刊包括《心理學報》《心理科學進展》和《中國心理衛生雜志》,體育學期刊包括《體育科學》《中國體育科技》《體育與科學》《北京體育大學學報》《上海體育學院學報》《天津體育學院學報》《西安體育學院學報》《武漢體育學院學報》《成都體育學院學報》和《體育學刊》。

        (二)內容分析的維度

        本研究參照相關文獻[5,6],按照以下程序設計了內容分析的維度系統:(1)精讀2007~2008年《臨床運動心理學雜志》的全部文獻,初步制訂分析維度;(2)對2009年《臨床運動心理學雜志》的文獻進行試分析,修訂分析維度;(3)征求相關專家對內容分析維度系統的意見,修訂分析維度;(4)經過培訓的研究組成員對2010年《臨床運動心理學雜志》文獻進行獨立分析,分析者的一致性系數在0.83~0.86之間,說明該分析維度系統信度較高,可為研究所用。對評判者容易出現分歧的維度進行討論,最終達成一致意見。內容分析維度系統由27個因素構成。

        (三) 研究過程

        由研究者和經過培訓且熟練掌握內容分析維度系統的6名研究生對論文進行獨立的內容分析,每篇論文有兩名分析者。研究者最終錄入數據時檢查分析不一致的地方,認真核查后加以取舍。

        (四)數據處理

        采用SPSS 17.0 統計軟件對全部變量的頻次分布進行描述性分析。

        二、研究結果及分析

        (一)論文的基本情況

        1.論文首作者所屬機構

        表1.中外臨床運動心理學論文首作者所屬機構對比(%)

        院(所)性質

        中國

        外國

        體育學院(所)、體育教學部

        91.7

        34.3

        心理學院(所)

        4.9

        37.4

        醫學、護理、健康學院(所)

        0.9

        12.1

        其他

        2.5

        16.2

        合計

        100.0

        100.0

        表1顯示,我國臨床運動心理學研究論文首作者主要來自體育學院(研究所)和體育教學部,而心理學、醫學、護理與健康學院(所)學者對臨床運動心理學研究的參與度極低,這與國外學者相對多元的研究背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經分析,這種情況多年來(尤其是2004~2010年間)未出現明顯變化。這非常不利于臨床運動心理學這門交叉學科的發展。中國臨床運動心理學的建立與發展,需要更多臨床心理學學者的參與。

        2.論文的篇幅

        對三十年來我國臨床運動心理學研究論文的篇幅統計顯示,平均每篇論文篇幅為4.21頁,且多年來論文篇幅未出現明顯增長趨勢。而國外《臨床運動心理學雜志》創刊以來的論文平均篇幅為16.5頁[7]。這可能是由于國內期刊對篇幅的限制制約著臨床運動心理學研究成果表述的完整性,影響學術交流的深度。這一問題希望得到相關期刊的充分理解和重視,以為我國臨床運動心理學提供更好的學術交流平臺。

        3.論文參考文獻

        對三十年來我國臨床運動心理學研究論文參考文獻的統計顯示,平均每篇有9.63條參考文獻,圖1顯示1995年起參考文獻量呈現逐漸增多的趨勢,2006年開始平均每篇論文的參考文獻量穩定在17條左右。目前,我國臨床運動心理學論文參考文獻條數不及美國《臨床運動心理學雜志》論文參考文獻(平均每篇文章參考文獻為42條)[7]的一半。參考文獻較少導致研究難免低層次重復前人的工作,提供給讀者的新信息就相對較少,文章的質量也因此受到很大的影響,非常不利于臨床運動心理學研究及學術交流的縱深發展。

        圖1.中國臨床運動心理學論文參考文獻發展趨勢

        (二) 論文內容

        1.研究領域

        圖2.中國臨床運動心理學研究領域的發展趨勢

        圖2顯示,我國臨床運動心理學研究對運動表現發展的研究起步較早,在1994年以前占絕對優勢。運動功能障礙研究和心理健康研究在20世紀90年代以后逐漸增長,近年來出現與運動表現發展研究并駕齊驅的現象。由此可以看出,我國運動心理學學者對運動者心理問題的關注,已經逐漸脫離僅以高水平運動員運動表現發展為中心的情況,越來越關注普通運動者的運動功能障礙及全面的心理健康。

        表2.中外臨床運動心理學的研究領域對比(%)

        研究領域

        中國

        外國

        運動表現發展

        37.2

        17.2

        運動功能障礙

        31.2

        25.3

        心理健康

        22.6

        21.2

        運動功能損害

        3.5

        21.2

        學科發展

        3.2

        13.1

        運動退役

        2.2

        2.0

        合計

        100.0

        100.0

        表2顯示,運動退役是中外臨床運動心理學研究的薄弱領域,與國外臨床運動心理學研究相比較,我國臨床運動心理研究的突出特點是:對運動表現的發展研究較多,而對運動功能損害的研究較少。運動表現發展研究較多與我國長期以來注重競技體育發展有關。運動功能損害指運動員存在著明顯的臨床心理問題,引起其嚴重的情緒紊亂和行為失調,導致其無法投入訓練與競賽[8]。運動功能損害研究被忽視與我國運動心理學學者大都來自體育學院(研究所),普遍缺乏臨床心理學訓練背景有關。

        2.研究的理論基礎

        圖3顯示,我國臨床運動心理學研究的理論基礎一直以認知行為理論占絕對優勢,但近年來出現理論逐漸豐富的趨勢。這與國外臨床運動心理學研究情況基本一致[7]。認知行為理論在臨床運動心理學研究中占絕對優勢,與認知行為治療操作性強,更易于通過實證研究檢驗有關。

        圖3.中國臨床運動心理學論文理論基礎的變化趨勢

        (三)論文研究方法

        1.論文類型

        表3顯示,與國外臨床運動心理學研究相比,我國臨床運動心理學論文類型以調查研究報告、文獻綜述和論述較多,而臨床運動心理學的質性研究和實驗研究的論文相對較少。這與國內臨床運動心理學研究者大多來自體育學院(研究所)有關,他們在日常工作中深刻意識到臨床運動心理問題研究的必要性,但由于普遍接受的是體育科學的訓練而相對缺乏臨床心理學的系統訓練,所以,更容易進行調查研究、研究綜述和理論性研究,而深入的質性研究和實驗研究相對較少。

        表3.中外臨床運動心理學研究論文類型對比(%)

        論文類型

        中國

        外國

        調查研究報告

        36.3

        32.3

        實驗研究報告

        11.8

        15.1

        測驗研究報告

        6.3

        6.1

        質性研究報告

        4.8

        19.2

        質性+量性研究報告

        0.4

        2.0

        論述

        25.7

        18.2

        文獻綜述

        14.6

        7.1

        合計

        100.0

        100.0

        2.研究設計

        表4顯示,我國臨床運動心理學病理機制研究與國外一樣,存在過分依靠相關設計的現象,而更能確定心理變化機制的實驗研究設計與質性研究設計較少。因此,我國臨床運動心理學關于病理機制的研究設計有待進一步改善,以便更深入地揭示運動者心理發展變化的內在機制。

        我國臨床運動心理學論文干預研究以文獻綜述為主,側重具體介紹針對性的干預措施,實驗研究設計較少,而國外臨床運動心理學61.5%的干預研究主要通過實驗研究來驗證干預的效果。實驗研究能為不同方法的干預效果提供充分的證據,有利于提高臨床運動心理服務的科學性。因此,我國運動心理學學者應加強心理干預的實驗研究。

        表4.中外臨床運動心理學論文的研究設計對比(%)

        研究設計

        機制研究(中國)

        機制研究(外國)

        干預研究(中國)

        干預研究(外國)

        描述性研究設計

        16.0

        相關研究設計

        44.9

        75.0

        實驗研究設計

        10.2

        12.6

        26.7

        61.5

        質性+量性設計

        0.6

        3.1

        0.5

        3.9

        質性研究設計

        文獻綜述

        說明

        5.1

        14.7

        8.4

        6.3

        3.1

        21.4

        47.1

        4.2

        7.7

        15.4

        11.5

        合計

        100

        100

        100

        100

        3.研究被試

        表5顯示,我國臨床運動心理學研究更關注高水平運動員和專業運動員,而國外臨床運動心理研究更關注大學生運動員和少年運動員。我國臨床運動心理學高度關注高水平運動員和專業運動員,與我國現階段注重競技體育的現實有關。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青少年運動員的心理問題如果得到心理服務的及時介入,就可以避免進一步發展成為心理障礙。如果等到運動員形成了心理障礙再介入治療,其難度就會很大。因此,我國應加強對少年運動員和大學生運動員的關注。

        表5.中外臨床運動心理學研究被試對比(%)

        研究被試

        中國

        外國

        29.0

        24.3

        高水平運動員

        15.9

        10.1

        專業運動員

        11.2

        6.1

        混合

        9.0

        8.1

        體育專業學生

        8.4

        2.0

        大學生運動員

        7.4

        20.2

        少年運動員

        5.9

        11.1

        學生

        6.5

        5.1

        其他

        4.6

        13.0

        合計

        100.0

        100.0

        4. 資料收集

        表6顯示,中外臨床運動心理學研究在資料收集上的共同之處在于較多采用問卷法和量表法,而較少采用觀察法和儀器測驗法,不同之處在于我國學者更多采用工作經驗法和文獻法,較少使用訪談法。我國研究者較少采用非常適合臨床運動心理學研究的訪談法收集資料,與他們主要來自體育學院(研究所),普遍缺乏臨床心理學的系統專業訓練有關。

        表6.中外臨床運動心理學研究資料收集方法對比(%)

        資料收集方法

        中國

        外國

        問卷法與量表法

        38.8

        38.4

        工作經驗

        20.4

        13.1

        文獻法

        19.6

        12.1

        三種以上方法結合

        7.8

        16.2

        儀器測驗法

        6.4

        3.0

        訪談法

        2.6

        13.1

        觀察法

        1.2

        1.0

        其他

        3.1

        7.1

        合計

        100.0

        100.0

        5.結果分析

        表7顯示,我國臨床運動心理學研究論文中涉及多元分析的少于國外。心理現象是多層面和多維度的,其影響因素也是復雜多變的。采用多元分析法進行分析,更有助于人們了解變量之間的復雜關系,能更有效地揭示心理現象的本質和發展規律。因此,在未來臨床運動心理學研究中多元分析法有待進一步推廣。

        表7.中外臨床運動心理學論文研究結果分析方法比較(%)

        結果分析方法

        中國

        外國

        定性分析

        42.2

        38.4

        非多元統計分析

        39.0

        30.3

        多元統計分析

        17.9

        25.3

        定性+定量分析

        1.0

        6.0

        元分析

        合計

        100

        100

        中外臨床運動心理研究中都尚未出現元分析(meta-analysis)的論文。元分析是對具有共同目的但相互獨立的多個不同甚至相反的研究報告給予定量統計分析而綜合評價某一主題研究的方法,曾被置于循證醫學實踐證據金字塔的頂端,目前被廣泛應用于心理學研究之中[9]。自臨床心理學的實證支持治療興起以來,元分析方法在臨床心理學研究中的應用呈逐年增長的趨勢[7]。元分析對文獻的數量與質量都有一定的要求,臨床運動心理學研究中尚未出現元分析的論文,可能是由于目前能夠支撐元分析的臨床運動心理學研究成果有限,也可能是由于研究者統計方法的訓練不足。隨著臨床運動心理學的進一步發展,元分析方法的應用將越來越多。

        (四) 中國臨床運動心理學研究發展階段的劃分

        縱觀我國臨床運動心理學研究30年的發展狀況,可以清楚地看出我國臨床運動心理學研究在不同時間段呈現出明顯差別。因此,可以對其進行階段劃分,以幫助研究者厘清我國臨床運動心理學研究發展的內在線索,并能夠據此展望本學科未來的發展方向。

        1.中國臨床運動心理學研究的起步階段

        1981年到1993年期間是我國臨床運動心理學研究的起步階段。這一階段的基本特征是臨床運動心理學的研究剛剛引起研究者的關注,研究的數量與質量都處于較低水平,具體表現如下:論文數量少,平均每年僅有9.9篇;研究極少得到基金的支持;參考文獻量少,許多論文根本沒有參考文獻;研究內容以運動表現發展研究占絕對優勢;最突出的論文類型是說明文(35.5%);主要采用工作經驗法(21%)和文獻法(13.8%)收集資料;論文的結果分析方法中定性分析占54.3%,僅有0.7%的文章采用了元分析。

        2. 中國臨床運動心理學研究的快速發展階段

        1994年到2003年期間是我國臨床運動心理學研究的快速發展階段。這一階段的基本特征是臨床運動心理學研究的數量與質量都表現出快速上升的趨勢,具體表現如下:論文數量逐年增多,平均每年25篇;受資助項目出現逐年增長趨勢;論文的參考文獻呈現逐漸增多趨勢;運動功能障礙和心理健康研究逐年增多;研究報告超過理論型論文,說明文的比例下降至24.9%,調查研究報告迅速增加到37.3%;以高水平運動員為被試的論文相對降低,以非高水平運動員為被試的論文迅速上升;經驗總結法下降,量表測驗法和問卷調查法的應用逐漸增多;定性分析逐漸減少為47.1%,多元分析上升為10.7%。

        3.中國臨床運動心理學研究的規范階段

        2004年至2010年期間,我國臨床運動心理學研究進入成熟階段。這一階段的基本特征是臨床運動心理學研究的數量與質量都較前兩個階段大幅提高,具體表現如下:年均達45.3篇;平均每年有16.3個項目受到基金支持;平均每篇論文的參考文獻量穩定在15.4條;在研究內容上,運動功能障礙、心理健康和運動表現發展三者呈并駕齊驅之勢;69.7%的論文為研究報告,說明文進一步減少;以非高水平運動員為被試的論文達到60.6%;量表測驗法、文獻法和問卷調查法成為最重要的資料收集方法,工作經驗總結法的應用萎縮;定性分析減少至33.7%,30.3%的論文進行了多元分析。

        三、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1. 吸引更多臨床心理學學者加盟

        本研究結果顯示,我國心理學院(研究所)和醫學院(研究所)學者對臨床運動心理學研究的參與度極低,這非常不利于臨床運動心理學這門交叉學科的發展。我國需要吸引更多心理學院(研究所、系)和醫學院的臨床心理學學者關注運動者的心理問題,只有他們的加盟,中國臨床運動心理學才能高質量地發展。因此,建議國家體育總局科研立項為臨床運動心理學研究提供一定的空間,并鼓勵心理學院(研究所、系)與醫學院(研究所)中的臨床心理學學者積極申報相關課題,以課題調動臨床心理學學者加盟的積極性。另外,體育學院(研究所)要有意識地引進具有臨床心理學訓練背景的人才,這不僅能夠促進臨床運動心理學研究的深入,而且也能吸引更多的心理學學者關注臨床運動心理問題。

        2.加強對運動功能損害與運動退役的研究

        本研究結果顯示,我國臨床運動心理學論文僅有3.5%是關于運動功能損害,而國外21.2%的論文涉及運動功能損害,其研究的十大熱點問題中有四個屬于運動功能損害,即飲食障礙、情緒障礙、物質依賴和運動損傷后心理障礙??v觀我國極其有限的運動功能損害論文,研究主題主要為與運動相關的攻擊(沖動控制障礙),研究類型主要為研究綜述與理論分析[10,11],實證性的臨床研究報告極少,僅有楊士榮(2010)就我國運動員的飲食障礙進行了調查研究[12]。因此,建議中國體育總局體育科研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以及各地方基金的管理者在編制課題指南時關注運動功能損害問題。同時,專家學者也要主動介入運動功能損害的研究,以提高我國運動功能障礙的干預效果,切實維護我國運動者的身心

        健康。

        我國臨床運動心理學論文僅有2.2%是關于運動退役問題的研究。由于我國現階段仍然是舉國體育體制,且職業生涯規劃輔導尚未普及,所以,我國運動員對運動退役的心理準備不夠充分,在運動退役時遇到的心理問題就更多。黃志劍和姒剛彥(2008)研究表明:我國高水平運動員對于從事競技運動事業對自己人生發展的影響認識不足,對運動退役及角色轉換的準備不足[13]。王進(2008)研究表明:我國面臨退役運動員的自我評價、生活滿意度和社會支持認知下降,焦慮和孤獨感明顯增加,應對退役的策略主要為回避;運動員在退役后的1~2年內社會支持感低,孤獨感高[14]。目前,我國運動心理學學者雖然意識到運動員退役相關的心理問題,并就此開展了一系列現狀調查、發生機制和對策研究,但針對性的實證干預研究很少,亟待進一步深入研究。

        3.豐富研究的理論基礎

        本研究顯示,我國臨床運動心理學研究的主要理論基礎是認知行為理論。過分依賴認知行為理論有悖于學術研究百花齊放的原則,不利于臨床運動心理學研究的繁榮和發展。導致心理問題的原因很復雜,解決心理問題的方法各有利弊,并不存在一種唯一正確且適合于各種情況的理論與方法,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時間可能受益于不同的處理[15]??缋碚撜涎芯浚╰ranstheoretical integration approaches)是西方臨床心理學研究與發展的特點。1991年,《心理治療整合雜志》(Journal of Psychotherapy Integration)創立,為臨床心理學的整合研究提供了專門的學術交流平臺。目前,許多治療師在治療中采用整合治療方法[16]。因此,臨床運動心理學研究應廣開思路,在注重認知行為理論的同時,注意吸納近年來生理心理學、精神分析和積極心理學研究的成果,開展跨理論的整合研究,進一步豐富研究的理論基礎。誠然,后者受到循證實踐驗證的成果不多,但也正因為如此,它們更需要進行深入的研究。

        4.加強臨床研究方法的訓練

        我國臨床運動心理學研究在方法上存在諸多問題,包括:質性研究與實驗研究較少;研究被試以高水平運動員最多;研究中較少使用談話法、觀察法、儀器測試法收集數據;數據的多元分析較少,未出現元分析論文等。因此,我國運動心理學學者應進一步加強臨床研究方法的訓練,在開展臨床運動心理學研究時注意以下問題:加強質性研究和實驗研究的使用;擴大研究樣本范圍,更多關注青少年運動員;豐富資料收集方法,尤其要多使用訪談法、觀察法與儀器測試法;加強多元統計分析;提高研究的規范性,為整合研究成果的元分析作準備。

        [1] Gardner F L.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Clinical sport psychology in American intercollegiate athletics [J]. Journal of Clinical Sport Psychology, 2007, 1(3): 207209.

        [2] Gardner F L, Moore Z E. Clinical sport psychology [M].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2006.

        [3] Zhu Li Jing, Heil J, Wenze T. Clinical Sport Psychology Perspective West and East (Volume I) [M]. VDM Verlag, 2011.

        [4] Holdford D. Content analysis methods for conducting research in social and administrative pharmacy [J]. Research in Social and Administrative Pharmacy, 2008 (4): 173181.

        [5] Buboltz W C, Deemer E, Hoffmam R. Content analysis of the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Buboltz, Miller, and Williams (1999) 11 Years Later [J].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2010, 57, (3): 368375.

        [6] Rhodes R E, Nasuti G. Trends and changes in research on the psychology of physical activity across 20 years: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10 journals [J]. Preventive Medicine, 2011, 53, 1723.

        [7] 劉麗, 石巖. 臨床運動心理學研究: 現狀、問題與建議[J]. 心理科學進展, 2012, 20 (9): 14951506.

        [8] 劉麗, 石巖. 臨床運動心理學的界定、現狀及發展趨勢[J]. 中國體育科技, 2009, 45 (6) : 7682.

        [9] Rosner A L. Evidence-based medicine: Revisiting the pyramid of priorities [J]. Journal of Bodywork & Movement Therapies, 2011, 16: 4249.

        [10] 鄧銘一, 季瀏, 常波. 運動攻擊的理論發展及控制方法[J]. 武漢體育學院學報, 1998,126(3): 5559.

        [11] 石巖, 王瑩, 趙陽, 等. 球場觀眾暴力的發展趨勢,研究進展與遏制策略 [J]. 體育科學, 2007, 27(1): 2440.

        [12] 楊士榮. 不同類型運動員飲食障礙的比較研究 [J]. 武漢體育學院學報, 2010, 44(3): 8792.

        [13] 黃志劍, 姒剛彥. 高水平運動員的退役準備與適應: 一項定量研究 [J]. 天津體育學院學報, 2008, 23(5): 393395.

        [14] 王進. 我國運動員退役意識與心理狀態的定量分析[J]. 心理學報, 2008, 40(4): 496506.

        第2篇:情緒心理學論文范文

        論文關鍵詞:人格教育,人格,人格心理學,心理健康

         

        1.引言

        目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及研究已取得大量的成果,但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及方法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1】。已有研究主要存在如下幾個問題: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健康人格教育的比重極小,很少從人格教育的角度入手進行心理健康教育【2-3】;同時,少量相關的實證研究僅探討了人格教育對心理健康的有效性,而沒有提出有效的人格教育方法【4】;心理健康教育多從問題矯正或行為調適而非發展入手,積極干預措施不多【5-6】。本文作者在人格心理學教學和人格教育的實踐中發現僅僅通過簡單的知識講授,人格教育的有效性非常有限,必須采用一種新的教學方法才能使人格教育發揮出更大的功效。筆者曾使用兩種不同的人格心理學教學方法,并且產生了兩種不同的教學效果。基于此素質教育論文,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檢驗兩種不同人格教育方法對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和人格特征有什么樣的不同影響,從而從人格教育的角度提出一種較為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2 研究方法

        2.1 被試

        本次實驗采用整群隨機取樣的方法,選取了河南某高校07級和08級應用心理學專業兩個心理學班級87名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其中07級43人作為對照班級,08級44人作為實驗班,共進行為期兩個學期的實驗研究。

        2.2 研究工具

        (1)大五人格量表采用周暉、鄒泓根據“大五”人格結構編制的 “青少年人格五因素問卷”。包含五個維度,分別為外傾性、神經質、宜人性、責任心和開放

        性。各維度和總問卷的內部一致性系數介于0.73-0.85之間。

        (2)癥狀自評量表(SCL-90)包括90個項目,共9個因素,包含比較廣泛的精神病癥狀學內容,能夠較為準確地測查出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

        2.3 研究程序

        2.3.1前測

        對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學生分別采用大五人格問卷和癥狀自評量表進行前測。

        2.3.2 干預程序

        針對對照班,采用傳統的人格心理學教學模式,即根據教學大綱按部就班的講授教材(人格心理學鄭雪編),以教師講授,學生聽記為主。

        針對實驗班,采用楊眉教授的健康人格心理學教學模型和教學方法。該模型包括以下三個方面:健康人格模型介紹+核心人格特質訓練+調動學生的自我教育和體驗論文開題報告。

        健康人格模型介紹:向學生介紹西方人格心理學家的心理健康觀,這些心理學家包括:弗洛伊德、榮格、阿德勒、弗洛姆、艾里克森等。教學中,把這些人格心理學家的健康人格觀提煉并介紹給學生,向學生提供一個視野非常寬泛的對比參照。 核心人格特質訓練:在理論講授之外,對學生的責任感、共情能力、自信心、合作能力、問題解決能力等做專門的訓練,以促進學生的知行統一。 調動學生的自我教育與體驗:教學中遵循羅杰斯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和非指導式教學方法。尊重并信賴學生的自主性,相信學生具有無限發展的可能性。教學中,把團體咨詢的技術用到課堂上,充分利用團體動力,如通過課前短講、課堂討論、提問、作業分享、小組活動以及注重此時此地的鼓勵、支持與提倡情感表達等多種方式調動學生自己指導自己、自己教育自己的積極性。為提高學生知行統一的能力素質教育論文,課堂上安排了約2/5的操作訓練內容,包括各種技能訓練,訓練中我們還常常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

        2.3.3 后測

        當學生學習完課程后,再使用大五人格問卷和癥狀自評量表進行后測,作為干預后的數據。前后兩次測量均采用統一的指導語,要求獨立完成,問卷不記名。

        2.4 分析方法

        用SPSS13.0進行數據處理。

        3 結果

        3.1干預前后對照班和實驗班大五人格各因子比較

        實驗班和對照班在大五人格問卷上前測和后測上的得分情況及協方差分析結果見表1。和傳統教法相比,健康人格心理學教學模型和教學方法對學習者的人格特征是否有較大影響?我們以是不同的教學方法為分類變量,以前測大五人格問卷得分為協變量,以大五人格后測問卷得分為因變量,進行單變量單因素的協方差分析,考察不同教學模式和方法對學習者人格特征的影響。如表1所示,在干預進行之前,兩班學習者在大五人格各因子上沒有顯著差異。采用不同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對實驗班和對照班產生了不同的影響。在外傾性和開放性因子上,對照班和實驗班的前后測均沒有顯著差異,兩班的后測也無顯著差異。在神經質、責任心、宜人性因子上,對照班前后測存在顯著差異(p < 0.05),實驗班前后測存在極其顯著差異(p < 0.01),兩班的后測也存在極其顯著差異(p < 0.01)。以上結果表明,和傳統教法相比,健康人格心理學教學模型和教學方法對學習者的人格特征在一些方面有較大影響。

        表1實驗班和對照班在大五人格問卷上前測和后測上的得分情況及協方差分析結果

        對照班實驗班

        (N=43) t(N=44)t t

        外傾性 前測 33.52±4.1334.13±6.34 4.23

        后測34.22±5.24 4.17 33.27±4.55 5.643.25

        神經質 前測 34.42±4.25 33.43±5.16 5.26

        后測29.52±3.24 5.24* 23.19±4.25 4.58**6.47**

        責任心 前測 36.71±6.2435.23±4.34 5.47

        后測42.35±2.27 5.68* 48.53±6.26 6.27**4.35**

        宜人性 前測 35.42±6.14 34.25±5.14 6.57

        后測41.15±3.26 6.37* 47.33±4.24 5.46**4.39**

        開放性 前測 41.42±4.3542.33±5.14 3.25

        后測42.12±3.25 3.14 41.16±4.17 3.576.58

        注:*:p<0.05素質教育論文,**:p<0.01;下同

        3.2干預前后對照班和實驗班癥狀自評量表各因子比較

        表2實驗班和對照班在癥狀自評量表上前測和后測上的得分情況及協方差分析結果

        對照班實驗班

        (N=43) t(N=44)t t

        軀 體 化 前測 1.51±0.231.54±0.34 4.21

        后測 1.47±0.34 3.251.42±0.43 4.243.57

        強迫前測 1.62±0.331.59±0.26 3.43

        后測 1.54±0.35 3.651.47±0.35 6.244.65

        人際敏感前測 1.72±0.131.64±0.33 5.13

        后測 1.52±0.23 5.27*1.31±0.25 4.34**4.32**

        抑郁 前測 1.63±0.271.67±0.25 5.13

        后測 1.47±0.24 3.27*1.26±0.35 3.55**2.15**

        焦慮 前測 1.59±0.331.62±0.233.13

        后測 1.41±0.24 4.38*1.17±0.35 5.44**2.35**

        敵對 前測 1.62±0.231.73±0.34 3.53

        后測 1.49±0.24 3.15*1.27±0.35 4.24**2.65

        恐怖 前測 1.52±0.131.55±0.31 2.27

        后測 1.42±0.27 4.621.39±0.55 4.243.65

        偏執 前測 1.54±0.331.51±0.24 5.21

        后測 1.46±0.21 3.171.44±0.25 6.245.16

        精神病性前測 1.55±0.131.57±0.27 5.24

        后測 1.46±0.34 4.511.47±0.56 4.244.55

        SCL-90總分 前測 37.52±11.1738.23±12.14 6.23

        后測 28.22±8.44 4.17*23.227±9.65 5.64**5.26**

        由表2可知,在干預進行之前,兩班學習者在SCL—90的各因子上沒有顯著差異,采用不同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則產生了不同的影響。在軀體化、強迫、恐怖、偏執和精神病性因子上,對照班和實驗班的前后測均沒有顯著差異,兩班的后測也無顯著差異。在其他因子及SCL-90總分上,對照班前后測存在顯著差異(p < 0.05),實驗班前后測存在極其顯著差異(p < 0.01),兩班的后測也存在極其顯著差異(p < 0.01)。以上研究結果表明,兩種不同的授課方式的干預對于提高和改善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都有一定效果。但是,和傳統教法相比,健康人格心理學教學模型和教學方法對學習者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影響更大。

        4 討論

        4.1 兩種人格教育方式都有助于健康人格的培養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研究結果表明,實驗班和對照班在學習了人格心理學課程后,在大五人格量表、SCL-90癥狀自評量表上的得分都發生了變化,心理健康水平較之學習之前都有了明顯的改善與提高。由此可以看出,人格學課程的學習確實能改變學生人格特征和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說明從人格教育入手,通過開設人格心理學課程是完善學生人格和解除學生心理問題的有效途徑。建議各高校應重視人格心理學課程在促進學生心理健康中的作用,并將其納入課程體系,向學生系統進行人格教育。

        4.2兩種人格教育模式的教育成效存在很大差異。

        盡管兩種不同的干預方式都有一定成效,但是,和傳統教法相比素質教育論文,健康人格心理學教學模型和教學方法對學習者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影響更大,這說明新的教學模式更加科學、合理論文開題報告。即講課、討論、訓練與作業分享合一的教學方式激發了學生的參與意識,鍛煉了他們的自主與開放精神,使他們降低了防御心理并學會了與他人合作解決問題。同時,這種模式可以激發學生對健康人格的欣賞與向往,使他們產生追求心理健康的需要和動機,也向學生提供了可供操作的培養健康人格特質的知識和方法,從而滿足了學生自我認識、自我接納、建立同一性的成長需要,這些需要的滿足有助于學生產生幸福感,從而促進其心理健康。

        4.3 人格教育對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只能產生部分影響,而非全部。

        研究結果表明,在大五人格方面,對照班和實驗班的前后測在外傾性和開放性因子上均沒有顯著差異,在神經質、責任心、宜人性因子兩班前后測存在顯著差異。這一結果說明外傾性和開放性受先天因素的影響比較大,是人格中較穩定的成分,很難通過課程的干預有所改變,神經質雖然也有其生理基礎的制約,但通過學習正確的情緒管理方法,依然會有顯著改變。而責任心、宜人性因子主要是個體為人處事的特質,這兩個方面通過后天環境的影響改變較為容易,因此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這兩個方面也發生了顯著改變。

        在心理健康水平方面,對照班和實驗班在軀體化、強迫、恐怖、偏執和精神病性因子上的前后測均沒有顯著差異,而兩班在人際敏感性、敵對、焦慮、抑郁因子上前后測存在顯著差異。軀體化屬于生理方面的改變,強迫、恐怖、偏執則屬于神經癥性問題素質教育論文,精神病性則屬于最為嚴重的心理問題,大學生很少出現這三種心理問題,因此也就不存在改變的問題。而人際敏感性和敵對則屬于應對人際關系時出現的問題,通過訓練可以有所改變。焦慮、抑郁則屬于不良情緒問題,通過訓練掌握一定的情緒管理技巧,也會有所改變。

        5 結論

        5.1 人格教育有助于大學生人格健康人格的培養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但是,和傳統教法相比,健康人格心理學教學模型和教學方法對學習者的人格和心理健康的影響更大

        5.2 人格教育對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只能產生部分影響,而非全部。大五人格方面,對照班和實驗班的前后測在外傾性和開放性因子上均沒有顯著差異,在神經質、責任心、宜人性因子上存在顯著差異。在心理健康水平方面,對照班和實驗班在軀體化、強迫、恐怖、偏執和精神病性因子上的前后測均沒有顯著差異,而在人際敏感性、敵對、焦慮、抑郁因子上存在顯著差異。

        參考文獻

        [1]姚本先.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現狀和展望.心理科學.2007年第2期.

        [2]王秋英.心理教育課程對中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響.中國心理衛生雜志.1997第5期.

        [3]付建中.心理學課程在促進學生心理健康中的作用研究.健康心理學雜志2001年第9卷第5期.348-349.

        [4]林澍峻.大學生健康人格模式的構建[J].哈爾濱學院學報,2003,24(8):23-25.

        [5]楊眉,等主編.大學生健康人格塑造—一種促進心理健康的模式.中國青年出版社,1999.

        [6]楊眉:從人格教育入手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實證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9年第3期.

        第3篇:情緒心理學論文范文

        論文摘要:孤獨感是近30年來心理學家開始關注的研究領域。關于孤獨感的概念、結構及測量工具,不同學派學者有不同的看法,目前仍為達成共識,本文簡要總結概述了幾種有代表性的孤獨感概念及其相應的測量工具,為更深入研究孤獨感提供參考。

        一、孤獨感概念概述

        孤獨感是近30多年來心理學家廣泛關注的研究領域。最初,“孤獨”一詞來源于醫學,用以表示人際交往溝通以及情感表述方面的功能障礙。醫學界認為“孤獨”是一種情緒性問題,孤獨感是個體心理情緒的體驗,是社會人際技能、認知或交流能力等均發生廣泛性遲緩的現象(Leokamer,1943)。后來孤獨被認為是一種在人群中普遍存在的認知和體驗,是每個人都會在生命中與之不期而遇的現象[1],引起了心理學家的研究興趣,于是將其引入“社會心理學”中,進行系統研究。真正預示著孤獨感研究開端的是美國學者羅伯特(Robert S.)的《孤獨,一種情緒及社會性孤立體驗》一文的發表。該文指出:孤獨感是當個體感到缺乏令人滿意的人際關系,自己對交往的渴望與實際的交往水平產生差距時的一種主觀的心理感受或體驗[2]。

        目前國內外關于孤獨感的概念眾說紛紜,Sullivan(1953)把孤獨感描述為與人類的親密需要或密切的人際需要不能得到滿足的不愉快的體驗;Weiss(1973)指出孤獨感不是獨自一人引起的,而是因為缺乏某種明確的、需要的人際關系的結果,或者是對缺乏提供具體關系的反映。Peplau和Perlman(1982)提出當個體渴望的社交關系模式和實際的社交關系模式之間存在差異時,就會感到孤獨感。我國學者朱自賢把孤獨感看做是人在某種陌生、封閉或特殊的環境中產生的一種產生的一種孤單、寂寞、不愉快的情感[3]。黃希庭(2004)認為孤獨是一種負向的情緒體驗,是個體渴望人際交往和親密關系卻又無法滿足,而產生的一種不愉快的情緒;李傳銀等人(1999)則認為:孤獨是當個體感覺到缺乏令人滿意的人際關系,自己對交往的渴望與實際水平產生差距時而引起的一種主觀心理感受或體驗,常伴有寂寞、孤立、無助、郁悶等不良情緒反應和難耐的精神空虛感。

        綜上所述,不難發現不同學者對孤獨感的定義的視角不同,歸納起來主要有三種理論取向:行為主義、認知、精神分析。行為主義者認為孤獨感源于不充分的社會強化,是對重要的社交強化的缺乏或不充分的反應;認知理論家強調孤獨感是對社交關系的知覺、比較和評價,是期望的社會交往與實際的社會交往之間不一致而產生的知覺;精神分析學派認為孤獨感與個體未實現的各種社會交往需要有關,是需要得不到滿足所致[4]。

        二、孤獨感的結構及其相關測量

        目前,心理學界關于孤獨感的結構仍舊處于爭論狀態,沒有達成一致觀點,問題要集中孤獨感性質上,即孤獨感究竟是單維的,還是多維的。不同學者對孤獨感的理解和界定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理論觀點,并發展出相應的測量工具進行驗證,本文總結了幾種有代表性的孤獨感結構觀點以及相對應的測量工具,具體如下:

        一維的孤獨感結構及其量表

        Russell是孤獨感一維結構的最早倡導者。他認為:孤獨的核心感覺在性質上是沒有差異的,所有孤獨的人以同樣的方式理解和體驗孤獨。據此理論,Russell于1978年編制了UCLA孤獨感量表(University of Californiaat Los Angels),用來評價由于對社會交往的渴望與實際平的差距而產生的孤獨感,并于1980年進行了修訂。

        Schmidt和Sermat也認為孤獨感是一維的,認為孤獨感是個人感覺到他所擁有的人際關系與他所希望擁有的人際關系之間的差距。并編制了孤獨感分類量表(Differential Loneliness Scale),讓被試評估一下在、友誼、同家人的關系、同集體或團體的關系四個方面的人際交往的質與量。

        二維的孤獨感結構及其量表

        Weiss是二維孤獨感結構的最早提倡者。他認為,孤獨感存在性質上的不同或不同的類型,1973年他將孤獨感分為兩類:情感孤獨和社交孤獨。其中情感孤獨是指人們的依戀關系的需要得不到滿足時產生的孤獨,表現為缺乏親密聯系,如兒童失去父母,成人失去配偶等。社交孤獨是指人們社會整合的需要得不到滿足,或者缺乏社會感時產生的孤獨感,如與周圍的同事、朋友或鄰居搞不好關系等。后來Russell,Cutrona,Rose和Yurto(1984);Wittenberg(1986)分別以Weiss(1973)的這一里理論為指導編制了情感、社交孤獨量表(Emotional versus Social Loneliness Scales)之一。

        Gerson和Perlman根據孤獨感在時間方面的特征,將孤獨感分為暫時和境遇性孤獨感(狀態性孤獨感)和慢性長期存在的素質性孤獨感(特質性孤獨感),并以此為依據,于1973年設計了狀態—特質孤獨量表(Status-trait Loneliness Scale),目的是區分這兩種孤獨,但是該量表在實際運用中內容的靈活性不大,因此,只適用于某些特定的情況中。

        多維的孤獨感結構及其量表

        de Jong—Gieveld和van Tilberg早期在對德國人的研究中將孤獨感分成三個維度,強度(社會剝奪感的性質及強度)、時程(孤獨的易變性或穩定性)、情緒特征(缺乏正性情感如幸福與愛,以及存在負性情感如害怕與不確定感),并依此理論于1990年設計了Rasch型孤獨量表,用以探討孤獨者的感知、體驗及對缺乏人際交流的評價。

        Scalis,Ginter和Gerstein,以及Vincenzi和Grabosky都認為孤獨感的結構是多維的。calis,Ginter和Gerstein于1984年編制了多維孤獨感量表(Loneliness Rating Scale),用來評價孤獨者特殊情感(衰竭、鼓勵、激越與頹廢)的頻度與強度。Vincenzi和Grabosky于1984年編制了情緒—社交孤獨問卷(Emotional—Social Loneliness Inventory,ESLI)是為了區分R.s.Weiss(1973)提出的孤獨四種類型所設計的,這四種類型是:情緒與社交孤立(狀況),情緒與社交孤獨(感受)。

        目前,在我國應用最廣泛的是UCLA孤獨感量表和情感、社交孤獨感量表。由于我國孤獨感研究起步較晚,本土化的信、效度較高的孤獨感量表在我國并未成型,這仍是我國孤獨感研究的一塊空缺,需要我國心理學工作者不斷努力,使得我國孤獨感研究更加深入和精確化,讓孤獨感群體早日擺脫孤獨。

        參考文獻:

        [1]王曉剛、陳卓,孤獨的概念辨析[J],保健醫學研究與實踐,2007:81-84

        [2]黃希庭主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3]謝華、茍萍,近十年來我國兒童青少年孤獨感本土化研究綜述,當代教育論壇,2007:36-38

        [4]Friedman(李維、張詩忠譯),生活風格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340-341

        第4篇:情緒心理學論文范文

        〔關鍵詞〕安人心理;積極心理學;幸福感;物聯網;移動互聯網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684(2010)08-0037-03

        記者:王總您好,很榮幸您能接受《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雜志的采訪。眾所周知,安人測評自2003年成立以來,在心理測評領域已經有了非常好的口碑和品牌積累,但是今天我看到您的身份是來自“安人心理”(),能否請您介紹一下其中的緣由?

        王薇:首先感謝《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雜志對安人公司的關注,也注意到了安人測評與安人心理的細微差異。成立于2003年5月15號的安人測評是安人品牌[1]下最早成立的公司。在教育系統中,得到史家小學、北京市十五中學、北京市教育系統人才交流中心等數千所學校及百家機構的青睞。

        雖然心理測評受到很多學校及各種人力資源機構的青睞,但我們深刻意識到,安人需要從單純的“心理測評軟件供應商”轉變為一個“系統的心理健康產品供應商”。心理測評協助人們理解潛能,而之后如何提升人們的潛能,安人在思考。

        請看這樣一組數字:全球4億人患有精神或神經疾患;中國重性精神病人約1600萬,占國家醫療支出20%;在中國3.4億17歲以下的人群中,約3000萬人有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在中國60歲以上老人中,AD、VD等患者總數在300萬以上。[2]

        更重要的是,隨著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人們的收入越來越高,一片陰云卻在人們心中越來越揮之不去――錢多了,我們真的就更幸福了嗎?為什么某些待遇不錯的公司卻出現員工不斷跳樓的尷尬?根據北京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中心費立鵬教授推算,在中國,每兩分鐘就有1人自殺身亡,有8人自殺未遂。我國每年有28.省略)首頁上這樣介紹安人心理:“以積極心理學為核心,結合互聯網、移動互聯網與物聯網,提升人類幸福感。”可否解釋一下這句話的含義?

        王薇:這句話聽起來很簡單,但是要真正做到科學、專業,實際上有很多扎實工作要做。

        第一,要以“積極心理學”為核心。積極心理學的概念在國內已經開始流行,安人在公司成立八周年之際,即將推出一套“安人應用心理學實務手冊”,包括安人公司原創的《積極心理學測量手冊》、《積極心理學實踐入門手冊》、安人公司翻譯的積極心理學發起人之一塞里格曼的代表作《習得無助》,以及被塞里格曼稱為“積極心理學的天才”的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的代表作《積極性如何改變你的生活》等。我們要加強對有實證科學基礎的積極心理學研究成果的學習、研究與傳播。

        第二,以心理測量為基礎。如何準確評估人的個人優勢、人的積極情緒?如何評估學校的心理資本?諸多課題都在探索研究中。安人公司基于在心理測量領域的傳統優勢,目前,我們正在組織十余位心理學專家共同研究這些課題,期望為產品研發和效果評估打下堅實的基礎。

        第三,以科技手段為引領。重視互聯網、移動互聯網[5]與物聯網[6]在心理學領域的應用。上述三網的發展將大大降低心理學研究中數據采集、傳輸及處理等技術上的困難,從而使心理學研究以更有趣的方式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舉個簡單的例子。林偉被同學冤枉,憋了一肚子火,他需要填寫一份冗長的問卷以分析出此時他的心理狀態嗎?不,我想,大家的答案都會是:不需要。林偉可以找一個充氣人發泄一下,消消火氣,然后坐在一把寬松而舒適的放松椅上,聽著動聽的音樂,讓那個積極、平和的自我被悄然喚醒。此時,他的行為、多項生理指標已經被設備中的傳感器記錄下來,用以選擇最能幫助他放松的音樂,并同時將這些物聯網采集到的數據傳輸到服務器上。更有趣的是,林偉還可以借助移動互聯網與互聯網,與其他有類似問題的同輩進行群體分享,交流心得。希望這樣的心理健康服務平臺能夠融入到中小學生學習和生活中,對改善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有所助益。

        記者:從您的介紹中,我們看到了安人對研發的重視。下一步在研發心理健康科技新產品上有什么規劃和設想?

        王薇:安人一直以來非常重視研發。2003年,安人在核心期刊上發表了題為《中學生心理檔案系統的構建及其應用》的心理檔案方面的論文[7]。 2004年,云南省教育科學研究院測試了10萬名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安人為該項測試提供了“心理健康與人格”等測評指標[8] ;2005年,安人研發了一套完整的心理健康服務系統。2006年,安人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雜志社與《中國教育報》舉辦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優秀成果評選活動中榮獲第一屆十佳企業稱號。2007年,安人舉辦了第一屆心理商業機構年會,來自全國各地四十來位心理學商業機構負責人參加了此次年會。2008年,安人發起了5?12地震之后的災后心理支持項目――華老師,并及時開發了在線心理咨詢機器人。2009年,安人研發了基于積極心理學的心理行為訓練體系――幸福課。2010年,安人出版了以積極心理學為基礎的團體活動課手冊《積極心理學團體活動課操作指南》。

        作為研發主導的高科技企業,安人之所以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離不開以下兩點:

        (1)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例如,中國社會心理學副會長、中科院研究生院管理學院副院長時勘教授與中國心理學會學校專業委員會理事、中國人民大學心理系教育心理學雷靂教授都一直非常關注并積極支持我們的工作;此外,全國各地的心理學界眾多同仁都非常關注和熱情幫助安人的成長,安人目前擁有專兼職心理學博士五人,心理學講師數十人,承擔國家教育部社科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多項,保障了安人心理的研發工作。

        (2)安人內部對研發的重視。安人公司堅信,改變世界,從改變自己(大腦能力與主觀幸福感)開始。安人內部每年都有超過10%的硬性經費投入在研發上。發展至今,安人已經擁有上百項自主創新的知識產權,比如軟件著作權、專利、在國際一流期刊與學術會議上發表的學術論文、原創的圖書,等等。2010年6月1日~4日,由美國預防科學學會(The Society for Prevention Research)在科羅拉多州丹佛市舉辦的第18屆年會上,安人公司的專家(王等)發表了題為《Online Intervention for Subjective Well-being in China: the Use of a“Happiness Ledger”》的論文。傳統的在線治療抑郁癥的方法多是消極心理學導向,同時難以做到朋友之間的相互鼓勵。而安人公司基于積極心理學原理開發的幸福賬本[9],則充分結合了積極心理學與SNS社區[10]的優勢,在會上受到眾多專家關注。

        記者:感謝您的精彩介紹,也感謝安人為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事業作出的努力。最后,請您談談您對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事業的展望。

        王薇:我們認為,積極心理學理念將影響新一代心理學家和心理教師,使他們對心理學的關注從“心理問題咨詢”中解放出來,從而投入“讓每個孩子生活得更幸福”這樣更偉大的目標中去。而互聯網、移動互聯網與物聯網的發展,將使得心理學研究更加便捷、無縫地融入校園生活、家庭生活,改變孩子們的生活質量。

        安人出版的以積極心理學為理論支撐的團體活動課指南――《積極心理學團體活動課操作手冊》,包含75個團體活動課程,是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提供的非常實用的操作手冊,為教師更好地開展團體輔導與團體咨詢提供了很好的借鑒。為了幫助一線教師學習和掌握這些理論和方法,安人組織了積極心理學巡講活動,目前已經進行到第九期,來自全國各地的逾千名中小學骨干心理教師從中受益。安人真心希望能與各界開展更深度的合作。

        非常感謝《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為我們提供這個交流平臺。在展望未來之際,我希望,為了促進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事業的發展,加強有權之士、有識之士和有志之士的聯合,把學校、科研機構、媒體、企業與社會有機整合,共同為提升人類幸福感作出貢獻!

        (稿件編號:100722010)

        注釋及參考文獻:

        [1]安人,始于2003年,專注于腦科學與心理學的商業應用。以實證研究為依據,依托專業社群,結合互聯網、移動互聯網與物聯網,開發并推廣新一代腦與心理科技產品。目前,安人正在逐步以創新的方式,推動腦科學與心理學從學術殿堂步入現實生活。在這個過程中,安人公司也逐步從一家公司發展為三家行業領先的專業公司:安人心理、安人腦訓練、與安人測評。詳細內容見: 省略/

        [2]數據參考中科院心理所心理健康實驗室成立時的網站與宣傳資料:labmh.psych.省略/problems.htm.

        [3]數據參考:news.省略/c/2006-09-11/

        170410980432.shtml.

        [4]文字引自:《論語?憲問第十四》.

        [5]移動互聯網:是指通信技術與互聯網相互融合的產物,詳細介紹可以參考:baike.省略/view/1168245.htm.

        [6]物聯網:通過射頻識別(RFID)、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信息傳感設備,按約定的協議,把任何物品與互聯網連接起來,進行信息交換和通訊,以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詳細介紹可以參考:baike.省略/view/1136308.htm.

        第5篇:情緒心理學論文范文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就業指導課程;大學生;探索

        隨著高等教育日益大眾化,大學生人數逐年增多,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普遍面臨就業難的問題。近年來,因就業問題引起的大學生抑郁、焦慮等心理問題較常見,甚至發生自殺悲劇。2007年《大學生就業指導》被教育部列入大學生必修課程之一。課程旨在指導學生尋求職業發展,培養潛力和創造力,以適應社會需要。積極心理學在國內處于快速發展時期。研究目的主要是探索個體的積極品質和積極力量,尋找個體潛能。這與就業指導課程的目的一致。此文基于積極心理學的視角探析如何完善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教育。

        一、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現狀

        我國高等學校就業指導課起步較晚,與國外的就業教育差別很大。

        (一)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內容單一,學生就業心理模塊知識陳舊

        我國目前高等教育中就業指導課程內容主要包括就業背景、就業技巧、就業政策和就業所需表格填寫訓練等。各個高校課程內容基本一致。武沁宇等研究認為目前高校就業指導缺乏與學生專業課程銜接,難于提高大學生實際就業能力[1]。較少高校有專業心理老師講授職業生涯規劃、職業心理調適等。與心理有關的內容知識基本無更新。

        (二)課程傾向于職業技能培訓,忽視就業心理、職業道德等引導

        大學生就業指導課多傾向于傳授求職技巧,如介紹信、推薦信和簡歷制作,面試技巧等。而較少涉及學生的價值觀導向、就業心理調適和積極的就業觀引導。大學生在就業之前,首先會在心理上有一些變化。受傳統“學而優則仕”思想等影響,加上就業競爭激烈,多數個體易表現出焦慮、失落等心理表現。張弛等調查522名大學生,76%認為“最讓自己感到緊張和憂慮的事情”是就業問題[2]。由于大學生正處于人生的第二個“心理斷乳期”。情緒容易波動,耐挫力弱。在面對就業壓力或受挫之后,找不到合理方式應對,出現一些心理問題,甚至自殺等危機事件。

        (三)課程實施形式單調,缺乏創新

        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定位是一門指導性強的應用型學科,需要學生實踐和實際操作,且需要根據大學生每個階段不同特點進行指導。較多學校就業指導課成為理論課的講授,學生配合度不高,沒有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從大一到大四所講內容沒有變化。大部分高校依然采用以一名老師面對幾百人甚至上千人上大課的模式為主。

        二、積極心理學的內涵

        近年,積極心理學在世界范圍內興起。認為心理學不僅僅是對創傷、缺陷和疾病等進行研究,更重要的是幫助人類去發掘潛能和力量,使人們更幸福、快樂,并得到發展。我國傳統文化中也不缺積極心理學的思想。如仲尼、左丘、韓非子等都是在逆境終成事業。其積極的思想都可以為大學生學習和內化。

        積極心理學的課程宗旨主要是發掘學生潛能,增強積極的人格力量,顯示了一種積極的教育理念。賽里格曼教授以“每天記錄三件好事”、新的署名力量、感恩拜訪和大笑練習為內容,發現這些練習能最大程度激發其學習興趣和生活態度,甚至影響到人生態度和工作信心。有研究將積極心理學融入到抑郁癥治療、醫學教育和企業管理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積極心理學視角的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探析

        (一)嵌入積極的教育理念

        《大學》中提到“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重要是培養大學生積極、健康的人格素養。當前“就業難”問題除了就業人口基數大和專業限制外,與大學生自身依賴性強、逃避進入社會、耐挫力差、自卑心理等有較大關系。英國哲學家拉金斯提到“年輕時代是培養、希望及信仰的一段時光”。培養大學生積極的心態需要從入學開始,貫徹整個大學生活。在教育過程中將責任意識和感恩結合起來,教會大學生勇于面對生活中各種挫折。

        (二)構建“積極導向”的《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體系

        隨著精英教育到大眾教育的轉變,嚴峻就業形勢使大學生從入學開始承受不同的就業心理壓力。積極導向的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體系不僅要吸取傳統課堂教學的優勢,還要考慮不同階段特點和實踐性的特點,每個學段有其特定的教育內容和任務。大一大二階段應該以“擇業指導”為主,主要包括認識自我、優勢定位和職業生涯規劃。由于大學新生處于適應期,心理波動比較明顯,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刺激。此階段重點在于幫助他們適應大學生活,解決現實困惑,掌握心理調節方法和應對,引導進行職業生涯探索,掌握職業要求和社會需求,挖掘學生自我成長的潛力。第二階段應該以就業指導為主。學生掌握就業指導知識外,鼓勵學生實踐,通過調查走訪、案例討論、團隊合作等方式增加學生對就業的積極心理體驗,鼓勵學生創新自己的求職技巧和方法。強化互動,學生參與教學,如運用霍蘭德職業能力測驗(MBTI)認識自己的興趣和性格特點。

        (三)以積極心理學理論為基礎的大學生就業團體輔導實踐

        積極心理學認為在教育中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重視學生自我成長的經驗。體驗和參與式學習是完成這一體驗的重要途徑。美國心理學家Seligman等提出了以積極心理學為基礎的群體參與的團體積極心理輔導新模式[3]。設計活動依據“幸?!比蛩乩碚?,包括積極的情感、積極的參與性和追求有意義的生活三部分。團體輔導的內容包括培養積極情緒、積極的應對和認知方式、積極的人格品質。按照這三個內容進行具體的活動形式。如“尋找自身優勢”、“三件好事”、“感恩探訪”等。

        綜上所述,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對大學生成長成才有著重要意義。課程尚處于開發和探索階段,對于授課老師也需要擴寬思路,在現有體系運用積極心理學的理論方法探索新的形式,提升教學效果,最終服務到大學生群體。(作者單位:東莞理工學院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

        參考文獻:

        [1] 武沁宇.我國高校大學生就業教育研究[D],碩士學位論文,吉林大學.2014.

        第6篇:情緒心理學論文范文

        論文摘 要 心理學理論與高校輔導員的思政教育工作有著密切的聯系,相互滲透,補充。輔導員掌握了心理學理論能夠增強思政教育工作的科學性、預見性、針對性。在應用中,輔導員應注重師生關系的建立,傾聽技術及引導學生合理理念,進而更好地實現輔導員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一、心理學理論與高校輔導員思政教育工作 

        (一)心理學理論。 

        心理學是研究人的心理現象及其規律的科學。人的心理現象是紛繁復雜的,恩格斯比喻為“地球上最美好的花朵”,但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心理過程和個性心理。心理過程由知、情、意構成,而個性心理則包括理想,信念,世界觀等。這是心理學研究個體的重要部分,同時,也是高校輔導員做好學生思政工作的重要理論依據。 

        (二)高校輔導員思政教育工作。 

        高校輔導員被稱為大學生的“人生導師”,充當著教育者和指導者的角色,是最基層的教育工作者,其工作是對大學生思政教育,培養全面發展的“四有”新人。 

        (三)心理學理論與高校輔導員思政教育工作的關系。 

        高校輔導員的思政工作與心理學理論有著密切的聯系,在內容上相互補充,相互滲透。 

        首先,人的心理是思想的前提,而思想是心理的升華,具有穩定性,對心理有調節和支配的作用。因此,有正確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才會有健康的心理,而健康的心理有利于世界觀人生觀的建立。 

        其次,心理學研究的目的在于幫助個體化解心理矛盾,減少心理沖突,緩解心理壓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以增強適應性。因此,更加關注的是個體,而高校輔導員思政教育工作引導學生發揚集體主義精神,關注大局。由此可見,二者相互補充相互滲透。 

        二、心理學理論與高校輔導員思政教育工作相結合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 

        (一)心理學理論與高校輔導員思政教育工作相結合的必要性。 

        1、從受教者來看:心理學家稱青年期為“疾風驟雨”或心理的“斷奶期”,可見,處于這一階段的大學生情緒的不穩定性。時而激昂雀躍,時而郁悶低落,時而勇敢悲壯,時而不堪一擊,而部分學生不同程度上出現適應問題,人際交往困惑,心情低落等問題,使得背負沉重心理負荷, 內心充滿矛盾和痛苦。這些都給輔導員的工作帶來一定的壓力,所以,這就要求輔導員掌握一定的心理學知識,掌握大學生心理發展的規律,從而更好地對大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更有效的教育。 

        2、從教育者來看:輔導員在學生的成長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其職責是育人,尤其要關注學生的心理素質,因為“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素質不僅影響到自身的發展,而且也關系到全民族素質的提高,關系到跨世紀人才的培養”。因此,這就要求輔導員掌握一定的心理學知識。其次,輔導員的工作比較繁瑣,“上面千根線,下面一根針”,掌握心理學知識對于自身有更好的調節。 

        (二)心理學理論在高校輔導員思政教育工作中運用的重要性。 

        心理學作為研究人的心理活動的科學,對一切社會領域都具有現實價值,心理學所提供的原理當然可以在高校輔導員思政工作中應用。因此,通過對心理學理論的學習,掌握以及應用,可以使之成為輔導員思政工作的重要武器。 

        1、心理學理論的運用有利于提高輔導員思政教育工作的科學性。心理學理論提供了大學生心理活動的普遍規律,高校輔導員了解了這些心理活動規律, 就能夠增強工作的科學性,就會遵循規律少走彎路。 

        以往在對學生教育過程中,輔導員也會用到心理學的知識,自覺的或不知覺,比如“談心”,只是源自于工作經驗。通過對心理學知識的學習,輔導員對大學生心理會有更科學的認識,在工作中,自覺的應用這些理論,必然會取得好的結果。因此,輔導員將散與工作經驗中的心理學,上升到理論高度,從而使工作更加理性化,科學化。 

        2、心理學理論的運用有利于提高高校輔導員思政工作的針對性。心理學理論為高校輔導員找到了個體的差異性的依據。個體差異性,表現在個體的傾向性(需要、動機、動力) 方面,又表現在個性特征(氣質、能力、性格) 方面。輔導員只有了解了個體的心理差異并針對人的心理差異,特別是個性差異的特點,進行思政教育工作,才能做到“因人而異”、“因材施教”“,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做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使得輔導員的思政教育工作具有針對性,才能產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3、心理學理論的運用有利于提高高校輔導員的思政教育工作的預見性。人的心理活動總要通過行為和表情表現出來的,輔導員掌握一些肢體言語或者是變態心理學的相關知識,能夠從學生的言行中找到蛛絲馬跡,正確掌握學生的思想動向,抓住苗頭,進而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預見性,把工作做在前頭。 

        三、重視心理學理論的運用,提高高校輔導員思政工作的有效性 

        大學生身心的協調發展是其成才的必要前提。近年來,心理學理論與高校輔導員的思政教育工作相結合已經受到教育界的廣泛關注,各高校也積極的開展心理學相關知識的講座,而且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做了一些嘗試,充實了思政教育的內容,也有利于實現輔導員工作的有效性。除了以上提及的輔導員工作方法的改善外,還應該運用心理學理論,提升輔導員的理念,切實實現以“人為本”。 

        (一)重視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人本主義羅杰斯將“求助者中心”療法,貫穿到教育領域,形成了“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論,為西方教育界所認可。“學生為中心”論強調良好的師生關系,“良好的師生關系使得教育成為可能”。因此,輔導員與學生首先應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所謂“親其師,則信其道”,才會有利于工作的開展,學生有事情能夠積極的與輔導員溝通,使得輔導員能夠清楚的了解學生的思想動向,從而更好的實現思政教育的有效性。而良好的師生關系的建立,按照羅杰斯的觀點需要尊重和共情。 

        首先,尊重學生。尊重是心理學的重要理念,即 “把求助者作為有思想、內心體驗、生活追求和獨特性、自主性的活生生的人去對待”。尊重學生,有幾方面的含義:一是輔導員應把學生看作獨一無二的個體; 二是相信學生的本性是好的,有很大的潛能; 三是學習過程中輔導員扮演促進者、幫助者、輔助者、合作者角色,教育的目的不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塑造人格、完美人性。 

        其次,與學生共情。羅杰斯認為共情是指“體驗別人的內心世界的能力。猶如親身體驗,借助求助者的言行,深入對方內心去體驗對方他的情感,思維;運用技巧,把自己的共情傳達給對方”。共情使對方感受到關懷與理解。比如外地大學新生想念家,輔導員就可以運用這一技術,開誠布公的說下自己的經歷,自己是如何克服的。而不要大談為了家長好好學習,人之常情之類的。共情是建立在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經歷的基礎之上的,有利于師生增進情感交流。 

        (二)學會傾聽。 

        傾聽是咨詢心理學常用的方法,對于輔導員的 “談心”有一定的啟示,使其更有效地傾聽學生的談話內容。 

        首先,切勿分神,傾聽要全神貫注,認真的聽。傾聽,不單單是聽,還要注意思考,要及時而迅速的判斷求助者談話是否合理,是否合邏輯。另外在聽的過程中注意把握關鍵點。 

        其次,切勿評論。在聽的過程中,不能隨便的打斷求助者的談話,不能插入自己對會談內容的評價。要給學生傾訴的機會,切勿斷章取義妄加評論。 

        最后,切勿多話。無意或有意的插話會使學生突然漏掉想說的重要東西,或者影響其思維,或是讓其感覺沒有認真聽。 

        (三)引導合理理念。 

        艾利斯的合理情緒治療是認知心理學中的一種療法,具有濃厚的教育色彩,也可以說它是一種教育的治療模式,因此也更適用于大學生這個群體。 

        合理情緒療法認為,人們的情緒障礙是由自身的不合理信念所造成,因此,要以理性治療非理性,理性引導非理性的信念,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合理的信念給情緒帶來的不良影響.不合理理念有11種,具有絕對化要求、過分概括化、糟糕至極的特點。對這一理論精髓的把握,有利于增強輔導員工作的有效性。每個人都有可能陷入非合理理念中,比如“我對你好,你也一定要對我好”,這就陷入了非理性之中,即絕對化要求,按照艾利斯的觀點,我們只能決定自己而不能決定他人。但這種非理性在學生群體中很普遍,輔導員掌握這一理論將更有利于思政工作。首先輔導員要對11種不合理理念有深刻的認識,其次,要求不斷檢驗自己的信念,與不合理信念做斗爭,最后,通過與學生辯論等方法引導學生,逐步建立合理理念。 

         

        參考文獻: 

        [1]李志紅.論心理學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結合.鄭州大學學報,2008,(9). 

        [2]劉洋.運用心理學原理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哈爾濱工程大學,2004.5. 

        [3]楊雪.心理學理論在高校學生輔導員工作中的應用,教育探索,2004,(8). 

        [4]方穎.心理輔導在高校輔導員中應用研究,南昌大學,2009.4. 

        第7篇:情緒心理學論文范文

        【關鍵詞】消費心理 趣味性包裝 設計

        引言

        現代心理學認為,有趣和幽默是對人們的心理的一種特殊適應,它是對心理理性的一種特殊反叛,是以突破心理定勢為基礎的,也是科學和藝術的智慧結晶。在琳瑯滿目的商品中,看到有趣的包裝,可能會會心一笑,或拿起來仔細端詳,這時有效的商品信息便在快樂、輕松、諧趣的氣氛中傳遞,并可以有效緩解精神上的壓抑情緒,排除人們對包裝、廣告所持的逆反心理。

        現代包裝設計中的趣味性表達手法是豐富多樣的,關鍵在于準確、適度地把握情趣。它有時表現為生活中某些富于喜劇性的情節場面;有時又表現為一種荒誕而新奇的視覺感覺;有時又采用超乎常態的夸張和蒙太奇手法,利用人們的想象使本來很平凡的事物變得神奇。

        1 對于趣味包裝的定義

        消費心理學是研究消費者購買、使用商品和勞務的行為規律的商業心理學主要研究領域之一。如今的消費者欣賞情趣和生活方式變得越來越個性化、多樣化,如果包裝不根據這些特點來設計,就很難在市場上成功。商品包裝的作用取決于視覺刺激效能的大小。因此,包裝設計的趣味性很容易抓住顧客的好奇心理,易于產生購買沖動。

        趣味包裝首先是包裝,具有一般包裝的功能。除此以外,它還具有自身的鮮明特點和作用,如收藏、展示等。趣味包裝主要是從消費者的思想情感出發,在造型及裝潢上采用比喻、擬人、夸張等手法及巧妙的構思設計,增加包裝的趣味性、親和力和幽默感,以引發消費者的情感共鳴,同時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欲望。充滿趣味的、具有人性化的包裝,不僅對緩解人的緊張情緒有很大的作用,而且在某些時候會改變產品與包裝的價值比重,出現“買櫝還珠”的現象,即為買包裝而買產品的情況。

        2 趣味包裝的設計方法

        (1) 仿生的設計。仿生的設計手法是表達趣味性的最佳途徑,無論是草、樹木、動物等,還是沒有生命的山石、工業元件,設計者都能從圖形上賦予它可愛的特征、精神與想法。消費者也更容易被這些圖形所表述出的情感所打動,從而產生購買欲望,促成購買行為,其視覺形態超出常規,那么必然帶來新的趣味性。

        (2)包裝形式的新穎。包裝造型設計是通過一定的組織結構和手段表現出來的,這些結構和表現手段構成了特定的包裝造型的外在形式。有趣的包裝造型會對觀賞者的審美情趣的激活產生一定的誘發和心理暗示作用,并通過觀賞者的習慣知覺定勢和設計作品的具體的情境知覺因素之間的交叉和重合,產生一定的心理效應。如“趣感效應”是心理量大而物質量小而產生的一種審美心理效應,造型通常具有很強的藝術情趣,達到良好的視覺效果。

        (3)運用夸張手法??鋸埖氖址ㄊ峭怀鍪挛锾匦缘淖詈檬侄?。它是設計者有意識地將事物的某些特點、個性加以超出實際的藝術處理,鮮明地強調或揭示對象的實質,給人以異乎尋常的感受,大大增強了現代包裝視覺感染力。

        3 趣味包裝對消費心理的影響

        趣味包裝是在后現代語境背景下發展起來的,與現代主義的冷漠相對立,追求感性上的快樂。它是當今人們擺脫生活壓力,追求愉悅生活的直接反映。它的發展符合目前人們的感性消費理念?!叭の丁迸c“單調”是反義詞,它機智、活潑、天真,具有自由品性和游戲精神,不拘泥于任何現狀和世俗狀態,表現出鮮活的活力和自由的創造力。它可以導致人們積極地與特定的品牌發生聯系,從而影響受眾對品牌的態度,還可能影響人們對品牌的聯想。

        趣味化商品包裝是指包裝的某一方面,包括包裝的形態、功能、色彩以及包裝裝潢的背景和相關的故事能夠吸引消費者,同消費者產生一定的共鳴,創造快樂愉悅的審美體驗。不同的消費者,由于其不同的背景、教育及修養等方面的差異,對趣味化商品的認知也不盡相同。人們的心理活動是極具微妙的,也是難以琢磨的,人們往往憑自己的印象購買產品。假使人們在認知趣味包裝時,能夠和自己的一些經驗發生聯想,或聯想到什么有趣的事,就能有一定的親切感,容易引發人們的興趣,進而對產品產生好感。

        結語

        人們往往購買商品時憑自己的第一印象,購買動機來源于極其微妙、難以琢磨的的心理活動。消費者購買商品不僅要獲得物質享受,更要獲得一種精神上的滿足和情感消費要求。這就要求設計者要不斷地求新求變,以新穎奇特的造型設計吸引消費者的目光。因此,運用趣味性設計不乏是一明智之舉。

        參考文獻

        第8篇:情緒心理學論文范文

        [關鍵詞] 大學生;考研焦慮;應對方式

        【中圖分類號】 B84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4244(2013)12-070-1

        一、引言

        隨著高校擴招,金融危機的影響,大學生就業壓力的逐年增大。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另辟蹊徑加入考研的大軍之中??佳斜环Q為“第二次高考”,其競爭之激烈、社會關注程度之高和對備考學生心理影響之大,不亞于高考。考研學子出現的自信心差、莫名煩躁、脾氣不好等焦慮癥狀時有發生,嚴重時會損害考生的身心健康??v觀國內外研究現狀,學者將關注點放在考試焦慮的研究,大學生考研焦慮這一影響學生心理、生理的課題研究很少。因此,關注學生的考研焦慮并提出應對策略,為大學生調節自身考研狀態提供依據和參考,是促進考研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同時也豐富了考試焦慮的理論研究。

        二、大學生考研焦慮的現狀

        考研焦慮,是由個體在考研這一應試情境所激發的一種焦慮不安的心理體驗,并伴有情緒性和生理性反應??佳薪箲]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考研復習心態,而且也不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

        申魯軍調查研究得出考前階段有考研焦慮的人數占總體的82.7%,其中有高度考研焦慮的人數占總體的24.2%,甚至有同學考中、考后的考研焦慮達到了滿分。說明大學生考研焦慮總體很不樂觀,應引起學校老師和心理學學學者的充分重視,及時發現高度考研焦慮的學生并加以疏導。陳艷針對大三學生考研前焦慮進行兩個月的團體干預,結果實驗組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焦慮分數降低幅度較大且差異顯著。說明團體干預對降低學生的考研前焦慮效果顯著。

        三、考研焦慮的應對方式

        (一)自身應對策略

        1.提高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由著名心理學家班杜拉提出,他指出自我效能感與焦慮相聯系。本文研究者在前期調查中得出:一般自我效能感與考研焦慮之間呈顯著的負相關(r=-0.37,p=0.000),即個體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越低,其考研焦慮程度就越高,回歸分析結果表明,一般效能感對考研焦慮有一定的預測作用。另有一些學者通過研究證實一般自我效能感在克服困難起作用,原因是一般自我效能感高的人會努力去克服困難,而低效能感的人會放松甚至放棄任務。因此,學生應經常給自己以積極的自我心理暗示、自我強化來提高自己一般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高了,在一定程度上會提高復習效率,使復習準備更加充分。

        2.保持適度考研動機強度。耶克斯―多德遜定律表明,動機強度與工作效率之間的關系是呈“倒U型曲線”,即動機強度處于中等水平時工作效率最高。學生在考研準備時應保持中等水平的動機,過強或者過弱的考研動機都不利于考研的復習準備。

        3.培養堅強的意志??佳惺且环N意志行動,它也包括準備和執行兩個階段。一般而言,考研學子都會有一年的準備時間,期間包括諸種外界因素的干擾,意志不堅定的學生就會被外界誘因所迷惑,導致不認真復習,甚至放棄了考研。

        4.改變不合理信念,正確樹立考研觀。雖說考研可以為以后的成功增添砝碼,但并不意味著考研的成敗就決定著以后的成敗。考研學子在復習階段禁忌太過于看重考研結果,對于考研存在一些不合理的信念。因此,學生應通過歸因訓練來糾正錯誤認知,摒除消極的不合理的認知并培養積極的歸因風格,以合理、客觀的態度對待考研。

        (二)外界輔助策略

        1.家庭經濟的支持。考研也是一項費用很高的支出,包括昂貴的輔導班費用、考研輔導用書的費用,以及為了有好的學習環境,一些學生甚至搬出寢室住到外面,這也是一筆不小的支出。這些都需要有一定的家庭經濟的支撐。所以家庭經濟支撐解決考研學子的后顧之憂,使其有良好的心態去復習。

        2.人際關系的支持。人是社會性的,學生備戰考研也離不開去處理人際關系,離不開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交流與溝通??佳衅陂g最好是有研友相伴,互相鼓勵與支持,共同奮進,補差補漏。另外也不能忘了與家人與知心朋友之間的交流,遇到困難向對方傾訴,緩解焦慮情緒,以便取得良好成績。當然也要頻繁與老師進行交流,老師畢竟在知識,見識方面要遠豐富于學生,可以在遇到考研難、考研院校報考、院校信息等問題向老師請教,從而達到減少焦慮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申魯軍.師范類大學生考研焦慮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

        [2]陳艷.大三學生考研前焦慮特點研究[D].廈門:廈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

        [3]陸昌勤,凌文輇,方俐洛.管理自我效能感與一般自我效能感的關系[J].心理學報報,2004,36,(5):586~592.

        [4]曾天德.大學生生命愿景、自我效能感與應對方式的關系[J].心理學探新,2007,27,(4):54-58.

        [5]馮冬冬,陸昌勤,蕭愛鈴.工作不安全感與幸福感、績效的關系:自我效能感的作用[J].心理學報,2008,40,(4):448-455.

        [6]郭晗薇.大學生性別及性別角色與職業自我效能感的關系[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9,(7):842-843.

        [7]陳順森,唐丹虹.考試焦慮對錯誤記憶的影響[J].心理發展與教育,2009,(1):46-53.

        第9篇:情緒心理學論文范文

        1 “習得性無助”到“習得性樂觀”

        一切事物的產生,都是對某種時代訴求的呼應。正如我們在緒論中己經提及傳統心理學是以“治病”為其天職。這就決定了,它所探索的對象,乃是種種病態的、消極的心理。然而,作為一種意義的動物,人不可能只滿足于病理性的矯正。尤其是今天,擺脫了戰爭的威脅,不受饑餓的困擾,人們對精神上的追求日益強烈,“積極心理學”之父塞里格曼認識到,“由于科技的進步,人們第一次有了選擇權,可以對自己的生活有所控制,人們開始改變環境而不再受制于環境。我們的社會正給予它的成員前所未有的權利,并把它的成員的痛苦和幸福當作一件嚴肅的事,把個人的自我實現當成一個正當合理的目標,甚至認為是神圣的權利?!钡@然,在伸張這一神圣的權利方面,沉溺于消極心理的傳統心理學幾乎束手無策。  

          作為一個出色的心理學家,塞利格曼教授早期關注于消極心理學地研究,致力于探索基本心理疾病、討論諸多病態行為。在紐約州伊薩卡的康奈爾大學任助教時他與同事通過反復試驗,驚奇地發現一種奇特的現象一一狗的“習得性無助”。在試驗中他們對狗進行痛苦的電擊,狗無論做出何種反應都不會取消或減輕電擊的頻率或強度,結果發現,無能為力的狗逐漸放棄躲避電擊,選擇被動接受,盡管可以輕易避開也不會嘗試任何改變。不特如此,他們進一步將試驗拓展于人的身上,出現的結果竟然驚人的一致:人們也會因環境的影響表現出“習得性無助”redlw.com。  

          由此,我們不難發現悲觀者往往具有普遍的悲觀態度及行為表現模式,他們經常以自己的方式建構自身的挫折,認為某個失敗或打擊是永久性、不可改變的。悲觀者永久悲觀,以此往復、周而復始,最終陷入痛苦的泥潭無法自拔,甚至出現暴力自殺等傾向。對于某些心理疾病者通過以往治愈型的模式,效果甚微?!傲暤眯詿o助”使得心理學家十分無奈。

            然而,在經過多年“習得性無助”的研究過程中,塞利格曼發現:“并不是所有老鼠和狗在遭受不可逃脫的電擊后都會變得無助,也不是所有的人在遭遇解不開的難題或逃不掉的噪音時都會產生無助。在試驗中,有1/3的被試永不放棄躲避,不論我們做了什么,做了多少次試驗。那么,為何有些人會“習得性無助”,有些人會永不放棄?

        2 可改變與不可改變    

        行為主義者認為,世間萬物都可改變,無論智慧、性情、心境;心理分析學家認為倘若方法得當,人格特點也是可以更新的。繪制基因圖譜的醫學家認為我們先天的受制于基因的約束,改變無從而談。    

        塞利格曼教授在探索“習得性無助”的實驗中經過大量的實驗與歷史性分析得出,人的確擁有先天無法改變的部分但并非全部受制于先天因素。那么哪些行為可以改變,哪些無法改變。   

         心理學中認為無法改變的部分:   

         (1)孩子改變性別及性別認同是很難達到的事。   

         (2)同性戀的人無法變成異性戀者。   

         (3)對于童年時所受的創傷,再次經歷不會對成年人的人格有什么幫助。   

         (4)酗酒是無可救藥的事。   

         (5)從長期性來看,節食無法達到減肥的目標。   

         心理學中認為可以改變的部分:   

         (1)對于驚恐癥,改變觀念可以達到有效的治療但藥物不行。  

          (2)認知性療法可以治療性功能障礙,例如:性冷淡、陽矮、等。  

          (3)有害的情緒是可以被控制的。   

         (4)有意識地改變思考方式可以有效地治療抑郁癥,但使用心理分析方法挖掘兒時創傷是無益的。  

          (5)樂觀是可以習得的。   

         從上述內容中我們不難發現情緒、認知、樂觀、態度都是可以習得的,正如安德魯·杰克遜(Andrew Jackson)在當選總統時所說:“我相信人是可以提升自我的,人能夠創造更多的奇跡。人會越來越像上帝,并能掌控自己?!辈浑y看出人們可以通過后天的努力,培養積極的情緒、樂觀的態度、良性的認知方式。正是基于這一點,積極心理學不出意料地發展了起來redlw.com。那么,人們如何發展自身積極的方面,培養幸福樂觀的人生態度?

        相關熱門標簽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2019 | 亚洲国产精品线久久 | 久久国产免费观看精品3 | 色婷婷狠狠97成为人免费 | 亚洲不卡中文字幕 | 天天爽天天狠久久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