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玉米常見病害防治方法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玉米常見病害防治方法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玉米常見病害防治方法

        黑龍江省玉米病害主要有玉米大、小斑病、玉米褐斑病、玉米穗腐病和粒腐病、玉米病毒病等。

        一、玉米大斑病

        玉米大斑病也叫條斑病。各玉米產區都有發生,在大發生年份,感病品種減產50%左右。癥狀:本病以侵染葉片為主,也侵染葉鞘和苞葉。發病初期,葉上出現水浸狀青色病斑,以后逐漸沿葉脈向兩端擴展,形成中央黃褐色,邊緣褐色的梭形大斑。溫度高時,病斑在葉正反兩面生大量灰黑色霉層。病斑能結合連片,使植株早期枯死。發病規律:病菌以菌絲體或分生孢子在病殘體內外越冬。田間傳播發病的初次侵染菌源,主要來自玉米秸稈上越冬病組織重新產生的分生孢子,借風雨氣流傳播。適宜于發病的溫度為20~25℃,超過28℃對病害有抑制作用。防治方法

        ①種植杭病品種如丹玉13、中單2號等。

        ②清除田間病殘體,集中燒毀,或深耕深翻,壓埋病原。

        ③加強田間管理,促進玉米健壯生長,增強抗病力。

        ④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于玉米雄花期噴1~2次,每隔10~15天噴1次。

        二、玉米小斑病

        癥狀:玉米從幼苗到成株期均可感病且造成較大的損失。以抽雄、灌漿期發病看。病斑主要集中在葉片上,一般先從下部葉片開始,逐漸向上蔓延。病斑初呈水浸狀,后變為黃褐色或紅褐色,邊緣色澤較深。病斑呈橢圓形、近圓形或長圓形,有時病斑可見2~3個同心輪紋。發病規律:病菌以菌絲或分生孢子在病殘體內越冬,在翌年溫度比較適宜的5、6月份產生大量分生孢子,借氣流或雨水傳播。防治方法:

        ①推廣種植中單2號、丹玉13等抗病高產品種,可有效減輕小斑病的發生為害。

        ②加強栽培管理,在拔節及抽穗期追施復合肥,促進健壯生長,提高植株抗病力。

        ③清潔田園,將病殘體集中燒毀,減少發病來源。

        ④發病初期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65%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從心葉末期到抽雄期,每7天噴1次,連續噴2~3次。

        三、玉米褐斑病

        玉米褐斑病在我國絕大多數玉米產區都有發生。溫暖潮濕區發生較多。癥狀:發生在葉片、葉鞘和莖上,以葉和葉鞘交接處病斑最多,常密集成行,初為白色到黃色小斑,漸變成褐色或紫褐色,圓形、橢圓形到線形,隆起附近的葉組織常呈紅色,后期病斑的表面破裂,散出褐色粉末。病葉局部散裂,葉脈和維管束殘存如絲狀。發病規律:病菌以休眠的孢子囊在土中或在病殘體上越冬。在玉米生長中后期(7~8月)溫度較高(23~30攝氏度)、濕度較大(相對溫度85%以上)、且陰雨日較多時,利于病害的發生和流行。低洼潮濕地塊和連作地塊發病較重。防治方法:

        ①玉米收獲后,及時清除田間病殘株,深耕深埋,減少病菌初侵染來源。

        ②合理排灌,降低田間濕度,創造不利于病害發生的環境條件。

        ③不用病株作飼料或漚肥。

        ④重病田應和其他作物輪作2~3年。

        四、玉米穗腐病和粒腐病

        癥狀:果穗及籽粒均可受害,被害果穗頂部或中部變色,并出現粉紅色、藍綠色、黑灰色或暗褐色、黃褐色霉層。病粒無光澤,不飽滿,質脆,內部空虛,常為交織的菌絲所充塞。果穗病部苞葉常被密集的菌絲貫穿,黏結在一起貼于果穗上不易剝離,倉貯玉米受害后,糧堆內外則長出疏密不等,各種顏色的菌絲和分生孢子,并散出發霉的氣味。發病規律:病菌在種子、病殘體上越冬,為初染病源。病菌主要從傷口侵入,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溫度在15~28℃,相對濕度在75%以上,有利于病菌的侵染和流行,高溫多雨以及玉米蟲害發生偏重的年份,穗腐和粒腐病也較重發生。玉米粒沒有曬干。入庫時含水量偏高。以及貯藏期倉庫密封不嚴,庫內溫度升高,也利于各種霉菌腐生蔓延,引起玉米粒腐爛或發霉。防治方法:

        ①實行輪作,清除并消毀病殘體。適期播種,合理密植,合理施肥,促進早熟,注意蟲害防治,減少傷口侵染的機會。玉米成熟后及時采收,充分曬干后入倉貯存。

        ②藥劑拌種及藥劑防治。

        五、玉米病毒病

        玉米病毒病有玉米粗縮病和玉米矮花葉病兩種。癥狀:玉米整個生育期都可感染發病,苗期受害重,5葉期~6葉期即可表現癥狀,病苗葉片濃綠僵直,寬短而厚,心葉不能正常展開,病株生長遲緩、矮化,9葉期~10葉期,病株節間縮短,矮化明顯,常不及健株的一半,多數不能抽穗結實。個別雄穗雖能抽出,但分枝極少,沒有花粉,果穗畸形,花絲極少,多不結實。發病規律:玉米5葉期以前易感病,10葉期以后抗性增強,即便受感染發病也輕。防治方法:

        ①種植抗耐病品種。

        ②加強栽培管理,調整播期,適當晚播,使玉米幼苗感病期避開灰飛虱成蟲盛期。徹底清除田間、地邊雜草,及時拔除病株帶出田外,減少毒源。增施有機肥,及時澆水,增強玉米抗病力。

        ③玉米播種時要進行種子包衣或藥劑拌種,降低玉米被侵染的幾率。玉米苗期噴灑25%撲虱靈可濕性粉劑,畝用20克~25克,消滅傳毒媒介。在玉米1葉1心期,畝用20%病毒A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每7天~8天噴1次,連噴3次。

        作者:張廣義 單位:黑龍江省肇東市宣化鄉人民政府

        相關熱門標簽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人成77在线播 | 中国日本亚洲综合久久久 | 亚洲欧美日韩人成在线播放 | 一区二区粉嫩高清 | 日本又黄又潮娇喘视频免费 | 香港三日木三级少妇三级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