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素質教育督導匯報材料范文

        素質教育督導匯報材料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素質教育督導匯報材料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素質教育督導匯報材料

        第1篇:素質教育督導匯報材料范文

        今年,省、市人民政府對我縣教育工作的督導評估,是推進我縣教育事業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一次良好機遇,是對縣、鄉各級政府近年來發展教育事業的一次大檢閱。根據省政府的統一安排,我縣教育工作將于6月10日左右接受省政府教育督導團的評估檢查。這次督導評估檢查要求之高、檢查之嚴,不亞于去年省政府“兩基”“普實”復查驗收工作。在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能不能順利過關,就看各鄉鎮、各部門在座的各位領導思想上重視夠不夠,工作措施落實不落實,工作成效明顯不明顯。為認真做好迎檢工作,確保順利通過省政府教育督導團的評估驗收,下面,我主要講三點意見。

        一、市級教育督導復評情況通報

        5月11日至13日,市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導復評組對我縣教育工作進行了督導復評。復評組對照《云南省縣級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導評估標準》、《云南省縣級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導評估辦法》和《〈云南省縣級政府教育工作督導評估標準〉評估要點及評分要求》等文件內容,采取“聽、看、察、訪、議”等方式,堅持實事求是,堅持公開、公平、公正,堅持督政與督學相結合,堅持鑒定性評估與發展性評估相結合,力求客觀、如實地評估*縣教育工作。復評組首先聽取了*縣關于全縣教育工作情況匯報,分別召開了人大、政協、政府相關職能部門、鄉鎮和學校負責人座談會,并對相關問題進行了質詢,深入到澧江、東峨、青龍、因遠4個鄉鎮政府及當地的中小學共14所學校實地檢查,認真細致查閱了相關檔案資料,抽查清點在校學生情況,進一步驗證、核實縣政府的自評報告。通過兩天多的調查核實,復評組認為:*縣委、縣政府重視教育督導評估工作,作為宣傳、動員全社會尊師重教的大事來抓,縣、鄉(鎮)政府做到思想認識到位、工作措施到位、責任履行到位,全縣上下形成了迎接督導檢查的濃厚氛圍,自評工作嚴肅認真,扎實細致,有關檔案資料較為規范,掀起了繼“普九”之后的又一輪關心、支持教育的熱潮;自評報告內容基本符合全縣教育工作的實際;檢查組所到學校管理有序、師生精神狀態好,教育質量逐年上升,校園環境做到了綠化、美化、人文化,校園文化建設有聲有色,發揮了環境育人和管理育人的功能。評估組給我縣教育工作督導復評分為91.5分,基本達到“教育工作先進縣”的分值要求,但由于評估過程中發現有涉及“教育工作先進縣”一票否決的要素(主要是d級危房嚴重超標),評估組經過認真合議后,同意將*縣作為“教育工作合格縣”等級呈報給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團評估認定。

        市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導復評組,在充分肯定我縣教育工作取得成績的同時,也中肯地提出了存在的問題。

        一是危房偏高。全縣中小學現有45584平方米危房,占校舍總面積的16.21%,遠遠超出評選“教育工作先進縣”標準中關于d級危房比例不得高于3%的要求。

        二是辦學條件還需進一步改善。我縣中小學宿舍較為擁擠,農村寄宿制學校食堂大多數是簡易房,學校沒有洗澡房,廁所十分簡陋。實驗儀器老化,自然破損、報廢、消耗較大,原來配備的實驗儀器與新課改教學需要不相適應,特別是農村中小學音體美、衛生、勞技器材配置嚴重不足,生均圖書不達標,小學計算機配置生機比也不達標。

        三是我縣初中控輟保學形勢不容樂觀。近幾年,縣、鄉政府加大了初中控輟保學的力度,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各種原因,初中在校生輟學率仍然有突破省定標準底線的危險。輟學率20*年為2.59%,從數字上看雖然不超標,但是初中生輟學是動態的,稍有疏忽,輟學率就會反彈和超標。個別初中學校的輟學率已大大超過3%的指標要求。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基本解決了因貧輟學的問題,但對于因厭學而輟學還缺乏有效措施。

        四是進一步加強校長和教師隊伍建設,努力提高整體素質。*縣教師隊伍在區域分布、年齡結構、學科結構等方面尚不夠合理,校長和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

        五是存在的幾個具體問題:

        1、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高度重視學校安全工作,切實加強學校管理,消除安全隱患,杜絕安全事故發生。特別要加強農村寄宿制學校管理,完善寄宿制學校的配套建設,重點支持寄宿制農村初中改善學生宿舍、食堂、廁所和文體設施的條件,加強住宿生的安全管理、衛生管理,高度關注寄宿生的身心健康。

        2、評估檔案資料要力求規范。加強對鄉鎮職能部門的業務指導,更多地體現政府行為(個別鄉鎮的匯報材料是教育部門的工作總結)。縣級與鄉(鎮)的統計數據要一致對應,同時要注意數據核實,如實反映情況(因遠鎮初中入學率92.37%,低于95%屬于“不合格”指標,原因是因遠二中未將戶籍內在外借讀學生算入)。關于檔案資料和表冊的一些細節問題,必須抓緊修改完善。

        3、進一步加強教育督導工作,為教育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有力保障。要認真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和《云南省教育督導規定》,加強縣教育督導機構的建設,成立*縣人民政府教育督導機構,落實編制、配備專職督導人員,開展教育督導工作。

        4、根據1986年國務院《教育費附加征收暫行規定》第八條“地方征收的教育費附加,按照專項資金管理,由教育部門統籌安排,提出分配方案,商同級財政部門同意后,用于改善中小學教學設施和辦學條件,不得用于職工福利和發放獎金”要求,將“教育費附加”全額及時劃撥縣教育局“義務教育資金專戶”進行專項管理、統籌使用。

        5、抓好勤工儉學工作,促進基礎教育和諧發展。要堅持開展以校園“五小工程”為主要形式的勤工儉學活動,把辦好一個食堂,種好一片菜地,養好幾頭肥豬,救助一批困難學生作為工作重點來抓。要從政策導向、資金支持等方面對學校的勤工儉學給予扶持。要把勤工儉學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份,培養學生勞動意識和動手實踐能力,改善學生生活質量。

        六是實地檢查中發現的幾個問題。一是匯報材料上的問題。幾乎所有鄉鎮都把教育工作匯報材料寫成了教育工作總結,有的鄉鎮簡單地把20*年省政府“兩基”、“普實”復查驗收匯報材料修后就進行匯報。沒有站在政府的角度敘述履行教育工作職責的情況。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各鄉鎮對本次教育工作督導評估認識上還存在偏差,錯誤地認為教育督導評估只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和學校的事情,恰恰相反,本次教育督導評估主要是督政,而不是督學,主要目的是為了檢查當地黨委政府履行教育工作職責的情況,具體講就是當地黨委政府依法組織適齡兒童進行義務教育、學校周邊環境整治、當地黨委政府支持學校建設給予用地保障(勤工儉學實踐基地)、力所能及為學校改善辦學條件和表彰優秀教師等等情況。二是資料裝檔方面的問題。個別鄉鎮在資料裝檔上比較隨意,籠統地把各種資料混裝在一起,不但不便于查閱,而且顯得混亂。根據市政府復評組的要求,鄉鎮黨委政府的教育工作資料應分開裝訂,并帖上標簽。具體包括四個方面:鄉鎮黨委政府教育督導評估的各種文件,鄉鎮各種教育工作匯報材料、控輟保學先進材料,強化教育管理方面的材料,“兩基”表冊。

        二、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切實增強做好迎接省政府教育督導評估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確保順利通過省政府教育督導團對我縣教育工作的檢查驗收,是我縣今年教育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是必須完成的硬任務。對此,大家務必保持清醒頭腦,端正思想,提高認識。

        首先,我們要認識到這次教育督導評估工作的重要性和嚴肅性。20*年5月,我縣“兩基”“普實”工作順利通過省政府復查驗收,去年主要是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檢查驗收,而這次督導評估是對“普九”復查的進一步拓展、深化和加強,涉及部門多、范圍廣、要求高,是對縣鄉兩級政府履行教育工作職責全面的、綜合性的檢查驗收。所以大家務必采取過硬措施,集中時間,集中精力,對照標準,查漏補缺。

        其次,我們要認識到這次教育督導評估工作形勢的嚴峻性和任務的艱巨性。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關心支持下,我縣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是,對照省政府教育督導評估各項要求和指標,仍然還有很大差距。從5月13日市政府教育工作督導復評組對我縣教育工作督導復評反饋意見看,我縣還存在許多問題。這些問題既影響了教育督導評估的檢查驗收,又制約著我縣教育事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必須盡快加以研究解決。冷靜分析目前的現狀,迎檢面臨的形勢十分嚴峻、任務十分艱巨、時間十分緊迫。各鄉鎮、各相關部門和學校一定要高度重視,迅速將迎檢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堅持硬件從實、軟件從嚴的原則,扎實做好各項迎檢準備工作。

        第三,我們要認識到做好迎接省教育督導評估工作是提高我縣教育發展水平的良好契機。這次省檢的很多內容包含了中小學校辦學水平和辦學條件(如d級危房排除等)的指標。這無疑是各校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良好契機,也是推動教育上水平的大好機遇。各鄉鎮、各部門、各中小學校要通過這次省檢,認真對照標準,尋找差距,盡最大努力把欠賬補上,把遲早要干的事提前干好,著力解決一批群眾關心、社會關注的教育熱點、難點問題,推動提高全縣中小學校辦學水平。

        三、明確職責,狠抓落實,扎實做好各項迎檢準備工作

        應該說,5月11日~13日市政府對*縣教育工作的督導復評只是省政府教育督導評估的一次預演,說直接一點,市政府對我縣的教育督導評估并不算嚴格,所提出的問題也很宏觀,但實際上我縣在前次市政府教育督導復評中,還存在許多問題,尤其是一些部門的領導在專家質詢環節上,對涉及本部門的情況了解不全、掌握不清,這種情況在省政府督導評估時要避免發生。下面,我針對市政府教育督導復評組提出的整改意見,具體講五個方面的問題:

        (一)縣級職能部門工作

        1、落實教育督導機構

        一是縣教育局要盡快提出《關于成立*縣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的請示》報縣機編委;二是縣機構編制委員會要盡快研究,盡快批復。(此項工作由縣教育局和縣機編委負責落實)

        2、落實教育費附加的撥付

        按上級有關文件要求足額撥付教育費附加,并辦理撥付相關手續。(此項工作由縣財政局和縣教育局負責落實)

        3、材料檔案:一是縣政府教育工作匯報材料以《云南省縣級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導評估基本情況登記表》為依據,進一步核實相關數據;增加社會力量辦學、教師小區建設和捐資助學情況的內容;利用圖片、統計圖,把縣政府匯報材料做成電子文稿。二是教育工作督導評估申報材料經修改定稿后,按市政府教育督導室的要求,做好材料申報工作;三是進一步完善表冊檔案,核對縣、鄉兩級教育相關數據,做到表表相通,冊冊相符。(此項工作由縣教育局負責落實)

        4、各職能部門負責人,要出席匯報會、座談會和反饋會,并能回答專家質詢本部門的相關問題和涉及的數據,說得清本部門履行教育工作職責的情況。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1)縣政府辦:做好部門之間協調工作;相關文件的印制和下發;認真做好迎檢工作方案,包括省政府教育督導評估日程、會場、食宿、車輛的安排和標語的布置等等。

        (2)縣發改委:熟悉和掌握“十一五”*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中相關教育工作和教育設施建設項目立項及教育收費情況。

        (3)教育局:一是指導全縣各鄉鎮、中小學做好復查迎檢準備工作,幫助全縣各中小學建立健全備查的“兩基”、“普實”表冊和學校管理工作檔案,充分展示我縣在強化管理、改善辦學條件、提高教師隊伍素質和辦學質量等方面的成果。二是做好控輟保學工作,確保涉及“一票否決”的普及程度的各項指標達到省定標準。三是配合縣政府辦做好各種迎檢工作,確保萬無一失。

        (4)廣電局:一是制作教育工作的電視專題片;二是及時報道省政府教育督導團在我縣的檢查工作情況,做到當天活動當天報道,并全程跟宗報道。

        (5)人事局:熟悉和掌握全縣教職工配備情況、農村富余勞動人員轉移培訓和社會效益的情況、禁止使用童工專項整治情況。

        (6)財政局:熟悉和掌握近三年義務教育經費的“三個增長”按規定足額征收城市教育費附加和撥付情況;中小學生均公用經費執行情況;“三免一補”經費撥付情況;及時撥附相關教育經費。負責向省督導評估團解釋和說明教育經費的相關問題。

        (7)農業局:熟悉和掌握近三年農村成人中等教育和農村實用技術培訓,農科教統籌取得的成果情況。

        (8)公安局、工商局、文化局、衛生局、建設局:熟悉和掌握近三年本部門履行教育工作職責的情況。同時要安排人員,在這段時間經常開展整治學校周邊環境、食品安全、文化環境等活動,認真治理學校門口擺攤設點、無證占道經營的現象。在城區中小學上學、放學時段,公安要幫助學校維持校門通秩序。

        (9)其他職能部門,也要按元政辦發〔2009〕12號《*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縣鄉鎮人民政府及縣級有關部門教育工作職責的通知》的規定,負責向省政府教育督導團說明本部門所履行的教育工作職責情況;對一些未按要求達到的硬性指標要寫出專題報告說明情況。

        (10)其他要求。凡參加匯報會的部門領導,會后要認真通讀全縣的教育工作匯報材料,凡是涉及本部門的相關情況和數據,務必做到匯報會當場解釋得清、道得明;同時,各部門在專家質詢時要能密切配合,相互補充匯報、說明情況。

        (二)鄉鎮工作

        1、對尚未入學或流失的適齡少兒,要認真梳理,摸清底子,建立翔實可靠的流失生名冊;落實“控輟保學”責任制,進一步明確鄉、村、社和學校、教師的職責,依法采取“動員勸學”、“強制執行”等多種辦法,使輟學生重返校園完成義務教育,保證義務教育階段“普及程度”的各項指標達到省定標準。

        2、鄉鎮長匯報材料:要從鄉鎮政府的高度,認真總結近三年本鄉鎮確立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地位、促進教育協調發展、學校布局調整、“兩基”鞏固提高工作、教師隊伍建設、改善辦學條件、“控輟保學”工作、治理校園周邊環境等方面取得的成績和經驗。材料應包括鄉鎮基本情況、主要措施與成效(重點部分)、存在的問題、今后工作的打算。要對現有的匯報材料進行認真修改,材料中涉及到的教育統計數據,要以20*年度學校統計年報和“兩基年審情況登記表”為準。修改好后報縣教育局進行審閱定稿。

        3、檔案:要在現有的基礎上,要組織發動中小學、各站所,采取“缺什么、補什么”的辦法,認真挖掘和整理相關教育工作的材料,進一步充實和完善教育工作檔案。具體按會上發放的《鄉鎮檔案資料》要求建立。鄉鎮檔案要擺放在匯報會所在地,不能放在學校。

        4、要做好2個彩色封面材料:一是鄉鎮長匯報材料;二是迎檢方案等材料合訂本(文件順序為自評領導小組、迎檢方案、*年履職自評報告、*年履職自評報告和*年履職自評報告)

        (三)學校(幼兒園)工作

        (1)要進一步整理完善近三年“兩基”、“普實”表冊和學校管理工作檔案,特別要認真核實各種材料中使用的數據是否與教育統計數據相符。加強與公安等職能部門的聯系,防止重大安全事故的發生。加強學生養成教育,搞好學校衛生保潔工作,以斬新的校園面貌和良好的師生精神狀態迎接省政府教育工作督導評估。

        (2)要做好3個彩色封面材料:一是迎檢方案等材料合訂本(材料裝訂順序為自評領導小組、自評實施方案、近三年學校工作情況匯報材料);二是學校(幼兒園)特色材料(3至5個材料);三是學校(幼兒園)簡介(檢查組進入校門時分發)。

        (3)檢查期間,學校所有教職工要佩戴工作牌。

        (四)迎接工作

        1、縣、鄉鎮主要領導,一是相關人員(鄉鎮包括書記、鎮長、人大主席,分管教育工作的領導、中小學校長,并由鄉鎮長匯報)要參與迎接;二是按通知要求參加匯報會和反饋會;三是全程陪同檢查。

        2、縣、鄉鎮、學校、住宿賓館均要在醒目的地方懸掛“熱烈歡迎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團蒞臨我縣(鄉鎮、學校)指導教育工作”字樣的標語。(此項工作由各鄉鎮、各相關部門負責落實,具體由縣教育局負責通知鄉鎮和學校)。

        3、鄉鎮召開匯報會時,涉及的鄉鎮站所長和學校校長要參加會議,并接受督導評估組的詢問。

        (五)相關工作要求

        1、縣、鄉鎮、學校所有表冊、材料的修改完善及歸檔工作,要在5月31日前完成。

        第2篇:素質教育督導匯報材料范文

        通過走動巡視,對兩個校區的教師教學情況及學生課堂秩序的遵守情況進行了多次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與相關人員溝通,并將需要解決的問題反饋給相關部門及領導。和大家分享的校園督導學期總結匯報資料,歡迎參閱。

        校園督導學期總結匯報一

        本學期,在省教育廳、聯院有關教育教學工作文件精神指引下,在校長室統一領導下,圍繞學校中心工作,規范制度,強化管理,嚴格按照督導室工作職責完成工作任務。積極主動地對全校的教育、教學、行政、安全、衛生、后勤、績效考核等各方面工作進行“全覆蓋”式動態檢查、督促、評價和指導,尤其對教育、教學工作進行了有力地督導,有效地促進了全校整體工作的有序進行。督導室及時、準確收集、整理、匯總、反饋各項督導信息和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將督導信息反饋給校長室及相關部門,為學校領導指導教育教學工作、進行科學決策提供了有效的參考依據。督導室協助校長室、各部門為廣大教師解決實際問題,尤其是做好了對教學一線教師的服務工作。作為學校上下溝通的橋梁,督導室起到了促進校園和諧穩定的作用。現將本學期所做工作總結如下:

        一、教學工作督導

        1、開學初,對教務處的開學準備工作進行了較為全面的督導檢查,對各教研組教師的教案進行了抽檢,對相關教師提出了要求。

        2、開學初,召開了專業部教學督導工作會議,就教學督導事宜與各專業負責人進行了交流。

        3、通過走動巡視,對兩個校區的教師教學情況及學生課堂秩序的遵守情況進行了多次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與相關人員溝通,并將需要解決的問題反饋給相關部門及領導。

        4、對電藝專業部、形象設計專業辦、服裝專業部、電商專業部分別進行了教學督導,對相關教師的課堂教學、教案、作業批改等情況進行了檢查,并提出意見。對個別教師課堂教學的不規范行為給予指正。

        5、對電藝專業部、形象設計專業辦、服裝專業部、電商專業部的教學計劃執行情況分別進行了檢查,并向部門領導反饋了意見。

        6、對部分專業教師的授課計劃執行情況進行了檢查并提出了意見。

        7、對期中、期末的考務工作進行了檢查,并對考場紀律進行了巡視督導。

        8、每月對中層干部走進課堂情況進行督導檢查,通過中層干部走進課堂,督促教師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課堂管理等方面進行改進。

        二、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督導

        1、采取走動式督導檢查方式,每月對學生的上課情況、早晚自習、按時進班情況、禁煙遵守情況、住宿情況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后首先是現場處理,然后及時將問題提交班主任或相關部門,協助各部門對學生進行教育管理。必要時通過短信直接將對學生教育管理的注意事項告知相關教師。

        2、本學期強化了“醒示臺”的督導作用,通過6期12篇內容,將學生違規、違紀具體事件進行曝光,對相關部門、相關教師查找問題原因,加強學生管理起到了積極的協助作用。

        三、各部門行政工作督導

        1、對教務處、學工處、總務處等部門的開學準備工作進行了督導檢查。督促各部門確保新學期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

        2、對各部門月工作安排執行情況進行了檢查,督促各部門查漏補缺,提高工作質量。

        3、對各部門處務會會議情況進行了檢查,對例會制度遵守不嚴格的部門給予了指正。

        4、對行政辦的月考核獎發放工作進行了督導。

        5、對教務處關于“電子教案”的實施方案落實情況進行了多次督導。

        6、對實訓處實習生在崗穩定性情況、實習生學費的上交情況進行了督導。

        7、對教務處外聘教師的上課質量進行了督導。

        8、對學工處月工作計劃執行情況、新生穩定性情況進行了檢查。

        9、對培訓部月工作計劃執行情況進行了檢查。

        10、對總務處常規工作如空調、廁所、危墻等的維修進行了督導。

        11、對信息處數字資源庫建設情況進行了督導。

        12、對信息處計算機室維護保潔責任落實進行了督導。

        13、對教務處、學工處學期結束工作落實情況進行了督導。

        14、對將軍山校區的教學、衛生、宿管、食堂、安全、行政進行了兩次全面的督導。

        15、就教職員工對部門服務滿意情況建立了“工作執行力和滿意度記錄機制”。

        16、常規性反饋教職員工針對各部門的意見、建議,并督促各部門解決問題。

        四、安全工作督導

        1、常規走動式巡查學校安全隱患,對校園、教學樓、教室、實訓室、辦公室的建筑、設備、水電等進行檢查,將發現的安全隱患及時通知相關部門排除。

        2、對學生宿舍多次進行重點檢查,將發現的水電安全問題及宿舍管理問題及時通知相關部門解決;對吸煙的住宿生進行教育。

        3、對兩個校區的食堂、小賣部的衛生、安全工作進行常規化安全檢查,督促食堂、小賣部搞好衛生、安全工作。

        4、配合總務處,對校園用電安全進行了檢查。

        5、完成了開學初、寒假前的校園安全設施督查。

        6、督促各部門上交安全責任書。

        五、后勤工作督導

        1、就食堂的經營管理問題分別在兩個校區多次與食堂經營方座談、溝通。

        2、每月常規性檢查食堂管理、伙食、衛生、安全等情況,及時發現問題并提出整改意見,確保食堂管理為教學做好后勤保障。

        3、本學期除常規日常檢查食堂外,分別對安德門校區進行過4次、對將軍山校進行了3次專項檢查。

        4、就伙食管理問題分別向安德門校區師生做過2次、向將軍山校區師生做過1次調研,將意見及時反饋給學校及食堂經營方。

        5、配合食堂經營,對師生就餐秩序進行了督導。

        6、定期對兩個校區的小超市進行食品衛生安全檢查。

        7、經常性地巡視檢查辦公室環境、教室環境、教學設施的配備,深入教師之中,聽取教師對后勤服務的意見、建議。將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教師的合理化建議及時轉交相關部門解決,以期為廣大師生提供良好的教學、學習后勤保證。

        六、做好群眾與領導溝通的橋梁

        1、通過“督導室發現日”。聽取、收集干部、教師對學校建設發展中的意見、建議。隨時將廣大教師關注的問題及時上報校長室及相關部門,協助校長室及相關部門為廣大師生及各部門解決實際問題。

        2、本學期就學校整體工作、專業建設與課程改革建議分別向廣大教師進行過兩次專項調研,采訪教師68人次,為學校建設提供了有益的參考。

        3、認真領會上級部門、校長室及行政辦公會議的精神、決議,就廣大教師關注的熱點問題做好宣傳、解釋工作,促使學校工作順利進行。在領導與群眾之間起到了上情下達,下情上傳的橋梁作用。

        七、部門配合

        1、配合學工處,多次對全校衛生、宿舍進行檢查。

        2、配合行政辦,對中層管理人員進行月績效考核,對有關部門的績效核補工作進行了督導。

        3、配合教務處、教科室的聽課活動,對相關教學人員的教學準備、作業批改等情況進行了檢查。

        4、配合學校教學視導迎查準備工作,對全校教學秩序、學生校規遵守,衛生、安全、食堂經營等方面進行了督導。

        5、配合學工處,圓滿完成了優秀畢業生匯報會。

        6、配合學工處,參與青年教師演講比賽評比。

        7、配合教科室,參與五課教研活力課堂說課比賽評比。

        8、配合實訓處,多次與美的世界國際集團有限公司溝通。

        9、配合學工處,多次對曠課、吸煙、損壞公物等違紀學生進行了教育。

        10、配合總務處,對校園用電安全進行了檢查

        11、配合校長室,完成了校園哲學文化建設策劃方案

        12、配合黨支部,黨盟聯合舉辦了迎十主題活動。

        13、配合總務處,對全校進行了安全檢查。

        八、其它工作

        1、完成了督導室工作職責調整、成員任務分工。

        2、認真記錄了督導工作臺帳。

        3、為鼓勵先進,弘揚正氣,在教職工中形成比、學、趕、超的積極工作氛圍,本學期對九位老師的先進事跡進行了宣傳報道。

        4、通過“醒示臺”,對全校教育、教學、衛生、管理等方面的問題進行了提示。

        5、完成了《華飛》校刊的征稿任務。

        6、組織了行政服務崗位滿意度測評。

        7、匯總統計了各部門上交的行政資料。

        九、不足

        本學期,督導工作全面、順暢的開展,對學校建設起到了積極促進的作用。但工作中還存在著某些不足。如,由于人手不足,教學督導的力度不夠,無法按照聯院的要求嚴格完成教學督導任務。未能找到得當的方法使一部分中層干部、個別部門材料的上交做到按時、按要求完成,從而不能全面檢查部門完成工作任務的情況。對某些工作的督導雖有過程,卻無能力解決發現的問題。對各部門、各專業部的業務工作了解不深,督導難以細化。對老師們提出的合理化建議雖積極反映,協助解決,卻因客觀原因不能讓老師們如愿。由于人手有限,督導面廣,要做的事多,不能盡善盡美地為老師們服務到位。

        在今后的工作中,督導室成員一定不斷加強工作能力的提升,不斷創新工作方法,更好地與校領導、各部門、廣大師生交流溝通,限度地發揮督導室應有的職能,有效促進學校全面工作的有序開展!

        校園督導學期總結匯報二

        我鎮教育督導工作緊緊圍繞縣教育體育局以提高“五率”、營造“五樂”為目標,積極發展學前教育、切實鞏固提高義務教育,緊緊圍繞提升教育教學質量,關心師生健康發展,突出課堂教學改革、師生德育與行為規范、學生才藝培養,搞好校園創建總體要求;以“素質教育貫徹于幼兒教育、義務教育之中,貫穿于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等各個方面,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以提高“五率”為目標,以實施素質教育為主題,以推動改革創新為動力,以加強隊伍建設為關鍵,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質量,著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促進教育協調健康科學的發展。

                以“均衡發展義務教育,努力促進教育公平;大力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創新督導評估體系,形成鮮明辦學特色為主線,圍繞優先發展、改革創新、提高質量、促進公平的工作目標。進一步夯實教育基礎、調整資源結構、優化網點布局、提升內涵品位、提高教育質量,以“推動我鎮教育事業在新的起點上科學發展、快速發展”為指導思想。深入學習國家新頒發的《教育督導條例》,著力開展推動全縣推進素質教育、規范辦學行為和迎接省縣級政府教育工作督導評估的前期準備工作,同時在完善學校年度工作評估方案和評估細則的基礎上,加強了春、秋兩季開學工作和平時安全、教育教學以及校園文化建設等督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圓滿地完成了全年工作目標和任務。現將主要工作總結如下:

        一、主要工作及做法

        一是制定了蔡莊鎮中心校年度工作評估方案,修訂了教育督導評估評估細則。為了減少工作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增強工作的計劃性、規范性和可操作性,緊摳我鎮教育實情,進一步完善了教育督導評估指標體系和評估細則,切實加強教育督導評估工作的可操作性和規范性。加強督學工作,把規范辦學行為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作為督學的重要內容,把教育督導的結果作為評價校長和學校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據。

        二是抓好“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鞏固提高工作。為鞏固和提高“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成果,鎮教育督導辦結合自身實際,重點從控制和防止中小學生輟學流失入手,采取一系列措施,確保適齡兒童、少年依法接受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全面實現義務教育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繼續強化鄉鎮級人民政府依法履行義務教育管理職責,做好對義務教育學校控輟保學的監測。要求各中小學負責上報學校基本情況、義務教育普及程度情況、義務教育階段在校生情況等監測數據到教育督導辦,建立監測數據庫,為做好控輟保學工作提供依據。

               建立嚴格的中小學生輟學流失報告制度和通報制度。在春秋開學后,中心校督查組深入到全鎮中小學校、幼兒園,采取查閱資料、聽取匯報、實地檢查等方式,重點對貫徹落實全縣有關教育工作會議情況、基礎教育“兩率”、收費管理、安全工作、校容校貌、教育教學等情況進行了全面督查。對在督查中發現的問題進行匯總,并通報全鎮。及時了解掌握各中小學學生的報到情況,對未到學校報到的學生,要求學校查明原因,及時上報鎮人民政府,做好流失生的動員返校工作。根據各中小學校上報學生入學情況,對各地輟學情況在全鎮范圍內進行通報,督促各中小學采取措施做好輟學生返校動動工作。督導辦配合鎮有關人員,對各中小學生的報到情況、輟學情況、采取的措施、勸返情況進行督查。確保控輟保學工作落實到位。并要求各中小學校規范學生學籍管理。完善學生的轉出、轉入、借讀、休學、復學手續。建立詳細規范的學生學籍檔案資料,利用現代化手段使之管理科學化。

        三是配合縣教研室開展教學管理專項督查。為全面落實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貫徹科學發展觀,進一步規范全縣中小學校教學管理,以提升教學質量,提高學校的辦學質量和效益,教育督導深入到全鎮學校開展教學管理督查。通過與學校領導、教師座談,參與學科組的課前討論、課后反思,進入課堂觀課等方式,就教學常規管理如何適應新課程改革,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如何開展好校本教研等方面進行了調研和指導,為更好地監督、檢查、評估、指導好各中小學校的教學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四是會同縣督導股督促各中小學、幼兒園制定安全制度和辦法,加強學校、幼兒園人防、技防、物防等安全防范措施,建立健全學校、幼兒園各項安全管理制度、應急預案,有效開展安全教育和演練。不定期的對學校、幼兒園校門保衛、重點部位監控系統和報警設備安裝、重點時段安全監控和保衛、校內巡邏和安全檢查、外出人員登記、學生和幼兒接交、校車管理等措施落實情況,以及食品衛生、飲水衛生和疾病防控等方面的工作進行督查。接送學生車輛的安全防范情況進行督查,對存在的安全隱患提出意見并限期整改。

        五是下發了“關于在全鎮中小學校開展校園文化建設專項督導的通知”,要求各校成立相應的校園文化建設領導小組和制定校園文化建設實施方案,結合各自實際繼續實施并完善“一校一品”(一所學校一個品牌)、“一校一特(一個學校一個特色)”及“四大課堂(高效課堂、網絡課堂、校本課堂、特色課題)、“四個一”(一副好口才、一手好書法、一門好才藝、一項好運動)、“四隊”建設(規范中隊、活力中隊、快樂中隊、愛心中隊)。

        六是按照年初修訂的學校年度考核方案和評估細則,組織了中心校校長為組長的評估組,對全鎮15所中小學和10所幼兒園工作進行了評估,對獲得年度教育工作“綜合先進單位”的學校和單項工作取得突出成績的學校進行了表彰和獎勵,并將評估結果通報全鎮,有力的推動了全鎮中小學實施素質教育工作的開展,進一步提高了各中小學的辦學品味,豐富了學校辦學特色和文化內涵。

        二、其它工作

        1、積極參與縣招辦、電教站組織的中考體育加試和中考實驗操作考試工作。

        2、積極配合縣招辦和教研室做好中招、畢業班期末考試等監考工作和中招、非畢業班期末考試的閱卷及質量分析工作。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1、教育督導理論的學習與實踐以及理論研究還不夠深入;

        2、督導隊伍不夠充實,教育督導的水平、質量和效益有待于進一步提高;

        第3篇:素質教育督導匯報材料范文

        關鍵詞教育督導;中小學校;學年督導評估;有效性。

        我區開展學校學年督導評估,有著客觀和主觀的雙重原因。既是教育督導評估工作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也是我區對教育督導工作不斷探索的結果。它對于推動我區教育事業的發展和教育督導體制的創新,都具有一定的意義。

        1、對學校辦學水平等級評估工作的延伸。

        我區是從1995年開始實施學校辦學水平等級評估的,到目前,全區被評上一級的中小學校共有43所。其中,省等級重點中學5所、區一級中學(含高完中)10所、區一級小學(含完小)28所。全區一級以上中小學校占全區所有中小學校的55.8%。這對于全面提升我區基礎教育的水平,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是,如何進一步推動這些學校的發展,督促這些學校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我們借鑒了企業的年審制度,對本區內所有一級學校開展以學年為單位的發展性督導評估,其督導評估的重點,就是檢查這些學校在每一學年里的辦學條件發展、教育管理和教學質量提升等情況。可以說,學校學年督導評估的實施,是我區學校辦學水平等級評估工作的延伸與深化,是我區在學校辦學水平等級評估工作告一段落的情況下,對如何進一步發揮教育督導作用的思考。其目的就是要以學年督導評估為抓手,切實促進學校辦學水平的新一輪發展。

        2、推進中小學校督導評估制度化的需要。

        對中小學校開展督導評估,是《義務教育法》賦予教育督導部門的重要職責。在督促學校落實教育法律法規、規范辦學行為和實施素質教育等方面,起到了有效的行政監督作用。但是,由于學校督導評估的制度化在總體上程度不高,管理體制還沒有完全理順,致使各種檢查、評估過多,許多內容多頭檢查、重復評估,對學校造成了不必要的負擔。為此,我們對區內一級學校實施學年督導評估,就是要在劃定評估范圍與年限的基礎上,建立一個形式比較固定、內容便于操作的評估機制。一方面,嚴格控制對學校檢查評估的項目和次數,以維護學校辦學自和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另一方面,對學校的檢查和評估做到統籌安排、改進方式、加強綜合,從而建立起相對穩定的督導工作框架和有效的督導評估運行模式。一個重要目的,就是為了理順教育督導機構和教育行政部門相關業務機構之間的關系,確立教育督導機構的“牽頭”地位,形成和諧一致的中小學校督導評估體制。因此,對區內一級學校實施學年督導評估,是今后我區教育督導的一項常規性工作,它標志著我區教育督導日益朝著制度化方向發展,也標志著我區教育督導運行的規范化水平正在不斷提高。

        3、對傳統的教育督導職能的思考與改變。

        在傳統觀念上,人們一般認為教育督導的職能就是一種“鑒定性督導評估”,是教育督導機構對學校發展和管理所作出的外在性的事實判斷或價值判斷。其實,隨著學校辦學水平等級評估的結束,尤其是上個世紀80年代形成的“校本管理”運動在世界各國的興起,“學校自我評估”SchoolSelf-E[1]valuation的理念被廣泛地引入到學校教育管理之中,導致人們對教育督導職能的認識發生重大改變。一方面,人們開始關注學校自身綜合實力的發展要求,不僅與自己的過去作縱向比較,還在橫向上建立了能與別的學校相比較的參照體系;另一方面,通過自主選擇評估標準和內容,運用專業評估技術和規范程序,對學校管理活動進行價值判斷。我們實施一級學校學年督導評估,就是要將學校辦學條件、教育經費、校長與教師、教學管理、教育質量、安全、衛生等內容整合在一起,從而建立一個綜合的督導評估體系;而且扭轉過去由教育督導部門進行居高臨下的辦學水平等級評比的做法,逐漸把它改變成為一種注重學校自我評估和以尋求學校可持續發展為目的的學校“發展性督導評估”,即變被動的接受評估為主動的自查自評,變單向的鑒定性評估為雙向的交流式評估。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區學校學年督導評估制度的實施,既是教育督導行為在推進學校可持續發展中的表現,也是對新時期教育督導職能改革的一種積極嘗試。

        綜上所述,所謂“學校學年督導評估”(全稱“一級學校學年督導評估”),是指對本區內被評上一級學校的學年工作實行年度審定制度。它不再是以往辦學水平等級評比,而是基于對學校學年工作情況的分析與描述,對學校學年工作開展檢查與指導,并對學校學年的發展情況以及學校辦學效能進行綜合評價。其目的,是在于督促學校尋找與先進學校之間的差距,幫助學校共同探討今后的發展問題。因此,也有人把它稱為“發展性評價”。我區是在2005年下半年開始醞釀學校學年督導評估的,至今大體上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

        1、制訂學校學年督導評估方案。

        為了建立起基本的工作規范,將學校學年督導評估行為納入相應的模式之中,使督導評估工作有據可依、有章可循;同時,也為了充分發揮督導評估指標的導向作用,讓學校明確與自身發展目標相關的評估內容,做到在實際的學校管理中,有效地利用評估獲得的信息來改良學校進步計劃。2005年下半年,我們著重做了以下兩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了學校學年督導評估的指標體系。為了推進所有學校的改革與建設,保證素質教育全面實施,我們非常重視學校學年督導評估指標的綜合性,建立了包括辦學方向、隊伍建設、辦學條件、學校管理、教育質量等在內的比較完整的評估體系。二是建立了學校學年督導評估的評價機制。一個重要任務,就是把教育督導機構對學校的評價和學校內部包括校長、教師、學生等在內的個體評價結合起來,建立了與學校學年督導評估導向相一致的學校個體評價機制。

        2、開展學校學年督導評估試點。

        為了保證學校學年督導評估工作的順利開展,我們在2006年組織了試點。主要分以下“四步”走:一是將全區所有一級學校(含省等級重點中學)分成四組,即優質教育資源相對集中的城區組、辦學條件相對薄弱的農村組、隨著城區范圍擴大由農村變為準城區組以及民辦中小學組,有計劃和有針對性地組織抽查了8所中小學校。之所以沒有大面積鋪開,且抽查的點基本集中在中心校以上學校,目的是希望通過這些學校,對其他農村完小產生示范性的影響作用。二是確定抽查的重點,主要落實督導評估各方面組織的規范化。為此,開展了包括自查自評報告格式書寫、日常學校管理數據積累以及備查資料準備等方面的指導。三是重視學校學年督導評估程序的有效性。從學校自查自評匯報,到評估組核實有關資料和數據,再到評估人員進行現場評估反饋,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規程和督導模式。四是在學校學年督導評估結束之后,編輯了《椒江教育督導》專刊,對學校學年督導評估的情況進行了通報,并總結了學校學年督導評估的經驗,同時,還根據本區教育事業發展的實際情況,提出了對全區一級學校學年督導評估的指標體系進行修訂的設想。①由于各校能充分認識學校學年督導評估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尤其是學校學年督導評估指標的建構與設計,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學校動態發展的要求。因此,學校學年督導評估的試行,對于各校辦學條件的改善、素質教育的加強和辦學特色的形成等方面,都產生了一定的作用。

        3、對學校學年督導評估方案進行完善。

        今年,是實施學校學年督導評估的第二年。鑒于以往的經驗,我們對學校學年督導評估的計劃、內容和方式作了相應調整,主要體現三方面的特點:一是對評估指標作出了重大修訂。將一級指標刪減為四條,即辦學條件、教師情況、學校管理和教育教學,同時還將原定49條二級指標改為35條,內容更為簡潔和合理。②二是抽查的面逐步擴大。抽查的學校增至16所;而且,抽查的目光逐漸向農村完小轉移,重點關注相對薄弱的農村學校的發展。三是檢查結果的使用有所改變。除了將督導評估情況進行匯總通報外,還將各校自查自評結果編印成冊予以公布。其目的是通過公報制度的實施,倡導建立“學校自我評估”的長效機制;同時,也為今后的學校學年督導評估積累一個基本的數據庫。

        “加強管理,提高檢查評估工作的實效”,是教育部關于規范普通中小學校檢查評估工作的基本要求,③也是我們開展一級學校學年督導評估的重要指導思想。保證學校學年督導評估的實效性,就是要求提高學校學年督導評估的效率,盡可能縮短在學校督導評估的時間;同時,又對學校的進一步發展起到積極的指導作用。為此,我們主要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

        1、建立健全學校學年督導評估的指標體系。

        構建科學的學年督導評估指標體系,是推進中小學校學年督導評估制度化的核心內容。沒有一個被各方面所認同的學年督導評估的指標體系,想要有效地實施學校學年督導評估是不可能的。為此,我們在反復討論的基礎上,制訂了學校學年督導評估的方案;并通過一輪的實踐探索,對學校學年督導評估的指標進行了較大修訂。一個符合發展需要的新的教育督導機制,正在逐步形成。那么,我們是如何制訂與修改學校學年督導評估指標的呢?

        首先,要體現一種教育的“價值關懷”。在社會學中有一句名言,“沒有理論框架的任何實證資料都是無效的”。同樣道理,關于學校學年督導評估指標體系的建構與設計,不是一個單純的“邏輯實證過程”,更要體現“一種價值關懷”。④正是基于對教育價值的深刻理解,學校發展的價值取向可以得到重新定位,并在最大程度上,對提升學校的辦學質量和促進學校的可持續發展,起到應有的作用。隨著過去對改善辦學條件的重視和教師隊伍數量的充實,學校教育的內涵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從依賴物質環境的改變向注重規范辦學轉變;從追求教師表面數量的增值向注重隱性的專業化素質提升轉變;從關注辦學結果向注重辦學過程與辦學效能的相互對應轉變。因此,當我們強烈呼吁學校加快硬件建設步伐,讓每一個孩子能夠享受安全、優美而現代化的教育環境的同時,更要把關注的目光投向學校優質師資的培養、隱性文化的建設、人本管理的發展以及特色教育的形成。如果我們的學校學年督導評估還只是停留在低層次的價值標準,要真正推動學校發展、實現素質教育是不可想象的。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學校學年督導評估指標的建立,被人們看成具有鮮明的導向作用,其目的就是要扭轉一些似是而非的觀念,把人們習以為常的教育價值理念引入到一個更高的境界。

        其次,要適應區域教育新一輪發展的需要。我們之所以要變辦學水平等級評估為學校學年督導評估,就是為了促進學校教育的可持續發展。但是,在實際督導評估中,我們發現原定學校學年督導評估的指標體系過于繁瑣,一些指標的內容模糊不可測,還有一些新的教育要求沒有及時得到體現,因此,從真實反映學校的辦學實力和發展趨勢考慮,我們對學校學年督導評估的標準作了重新修訂,以便在更高要求上審視學校教育的整體發展水平。具體地說,在評估標準的制訂上,我們重點關注以下三方面的內容:第一、體現區域教育的均衡發展。這是實現教育公平的基本保障。我們以實現臺州市教育基本現代化的標準,檢查各校的辦學硬件設施及教師隊伍狀況,特別強調計算機和多媒體配置、圖書藏量和新增量、學生活動場地和其他教學輔助用房等要符合新課程教學的需要;還特別要求重視教師教學能力的培養、不斷提高骨干教師的人數比例。只有廣泛提供適合每個學生發展的優質教育資源,才能真正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第二、檢查素質教育落實情況。一方面,我們把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作為一個重要的指標予以檢查,包括高中段的高考、會考成績,初中的學業水平抽測成績以及小學畢業年級語文、數學抽測成績;另一方面,更重視課程計劃是否開齊開足、每天學生的體育活動總量是否保證、特長生的培養是否有具體措施、德育工作是否得到有效落實等。我們在努力營造這樣一種氛圍,使全體教師堅定地樹立素質教育的理念,使所有學校都能成為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重要基地。第三、全面關注學校的動態發展。主要有兩方面含義:一是看各個學校自身的縱向發展水平,即把當年數與上年數加以對比,可以清晰地看出學校辦學增量與成效;二是把每個學校放在全區范圍內衡量,以便在橫向上作一個比較,從而使各校能夠找到發展的新的邏輯起點。因此,從一定意義上說,實施學校學年督導評估,是落實教育科學發展觀的有效杠桿。

        再次,要努力建立和健全有效的教育評價機制。在制訂學校學年督導評估指標的過程中,我們非常重視評估的可操作性和學校的自主性評價。一方面,我們要求以定量分析為主,使每一個評價要素都能成為可測性指標,從中可以看出增值的情況;另一方面,我們還要求學校建立自查、自評制度,把各項工作納入自查、自評的范圍,通過強化學校及學校內部各類辦學主體的自我評價意識,以實現自我監控、自我診斷和自我完善。事實上,明確的數據指標,有利于建立公開的學校數據采集制度,逐步達到監測數據的真實可信;發揮校長、教師及學生的體驗性評價,有利于統一思想,形成步調一致的學校發展目標。在一定時期內,對于那些嚴格依法辦學、在多次檢查評估中表現突出、社會反映良好的中小學校,則完全可以實行單項檢查免檢制度,從而逐步建立學校學年督導評估的價值意識。

        2、保證樣本的規范性和數據的真實性。

        在下發學校學年督導評估的通知中,我們要求各校按照學年督導評估辦法,認真撰寫本學年學校自查自評報告,并真實填寫自評表的有關數據。這是學年督導最基礎的材料,也是我們組織學校評估的主要依據。如果文本不規范或者填報數據不真實,都會直接影響督導評估的實效性。為此,我們要求各校明確學年督導評估的目的,既是一般性的工作情況檢查,又是對學校辦學水平的評價,更是對學校發展問題的研究和指導。因此,在自查自評報告中,主要應當介紹一學年來學校所做的工作,學校在辦學條件包括硬件與軟件方面所發生的變化,學校在德育和教學上所取得的成績與榮譽;同時,對學校面臨的困難與問題還要有一個準確的分析。在自評表的數據填寫上,則要求有足夠的依據,不能隨意性太大,而要經得起審核。隨著新一輪學校學年督導評估的實施,人們對這種督導評估的價值基本上有了一個清晰的理解,而且在操作層面的規范化上又向前邁進了一步。

        3、不斷完善學校學年督導評估的程序。

        與辦學水平等級評估相比,學校學年督導評估的模式更傾向于對學校發展狀況的“評價”。因此,它不象評估的程序那么復雜,而是以聽學校報告、組織簡單的實地考察、審核自評表的數據以及對檢查情況進行反饋與交流為主要方式。而且,它特別強調評價過程中的對等式談話,不是對學校提供鑒定性的結論,而是挖掘評估指標在促進學校發展過程中的特有功能,與學校協商共進,實現學校自主而富有個性的發展。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學校學年督導評估活動是極富于彈性的,它的權威不是依靠行政命令建立起來的,而是完全依賴評估者的自身素質所帶來的指導上的影響力。它對于督導人員的政策理解力和教育研究的能力,有著更高的要求。當然,我們還需要加強評估結果的使用制度的研究,目前我區所采取的通報與公報相結合的形式,雖然具有一定的激勵作用,但缺少持續改進的約束力。因此,我們在建立一個長期有效的學校自我評估信任機制的同時,還需要加強教育質量監測機構的權威性與協調性,從而依靠行政手段更好地發揮學校學年督導評估結果的應有作用。

        注釋:

        ①王康藝:《2006年椒江區中小學學年督導評估情況通報》,見《椒江教育督導》內部刊,2007年2月總第1期。

        ②椒江區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關于做好2006學年區一級學校學年督導評估工作的通知》王康藝執筆,詳見椒教督2007203號文件,或“椒江教育信息網”2007年9月6日通告欄。

        第4篇:素質教育督導匯報材料范文

        制度健全,形成大興特色

        建立中小學校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制度。按照屬地管理原則,轄區共設置督學責任區18個,配備責任督學共135人,區內中小學校全部實現掛牌督導。責任區設組長一人,配置責任督學若干人,形成了“一校雙牌、單元管理、分工合作、責任聯動”的管理模式。每個學校掛兩塊牌子,一個是責任區組長,在督導內容上以治安環境、招生收費、安全管理、辦學規范等行政性內容為主;一個是責任督學,在督導內容上以常規管理、教育教學為主。兩個人工作各有側重,同時對掛牌學校負責。

        建立“五三”工作機制。在實踐中,逐漸總結形成了“五三”制工作流程。一是“三看制度”,堅持“看校園、看教室、看設施”,即通過定期巡查,了解學校常規管理情況,發現安全隱患,做到不留“盲點”,不留“死角”;二是“三聽制度”,堅持“聽課、聽聲(即師生反映)、聽會(參加學校重要會議),即通過旁聽會議、隨堂聽課、召開座談會、隨機訪談等形式,了解教職工思想狀況和工作狀態,了解學生學習和在校生活情況;三是“三問制度”,堅持“問生活、問工作、問學習”,即通過座談、訪談等形式全面了解學校情況;四是“三查制度”,堅持“查師德、查安全、查常規”,抓住學校工作中容易產生疏漏的地方,促進學校管理水平的整體提升;五是“三督制度”,堅持“督辦學行為規范、督重點工作落實、督教育教學改革”,明確責任督學的主要工作職能,堅持公正客觀,提高教育督導的公信力。

        建立責任區會商機制。為加強與鎮域內公安、城管、消防等有關部門的溝通及有關環節的銜接,各鎮督學責任區建立了定期會商機制,加大對政策法規落實情況的督查力度,定期就鎮域內(即責任區內)的共性問題、突出問題進行集體協商、積極溝通、督查督辦,實現了鎮教辦主任職責由原來的只負責貫徹執行向更加注重監督落實轉變。例如,大興區安定鎮責任區針對轄區內實際情況一年召開了四次安全管理會商,徹底清查了校內外的安全隱患和治安“死角”。舊宮鎮責任督學在學校走訪時發現,很多教師因為學校沒有班車,上班很不方便。責任區組長李震督學聽說后進行了調查研究,發現這是轄區內很多學校都存在的問題,于是積極協調鎮政府,由鎮政府出面爭取當地企業的支持為所有學校都配置了教師班車。

        建立多種專題督導模式聯動工作機制。近兩年,各督學責任區根據實際情況深入學校,分別開展了校園周邊環境治理、消防安全、課業負擔、食品安全、課堂教學等多項督導活動,發現、總結了很多好的經驗和做法,也及時發現和解決了學校在落實法律法規、推進重點工作中的一些問題。區政府教育督導室及時匯總責任督學的督導意見,形成報告,成為區教委評價學校、改進工作的重要依據。同時,區政府教育督導室針對發現的問題開展專項督導,推動學校改進工作。例如,2014年,為切實加強學校體育和安全工作,邀請部分責任督學組成專項督導組,在全區中小學開展了體育、安全專項督導,有效促進了“陽光體育一小時”和學校安全工作的落實。

        建立督導工作聯系人制度。各中小學督導聯系人由一名副校級干部擔任,其職責包括協調、組織各部門積極落實責任督學反饋的相關工作情況,認真研究督導意見和建議,積極組織整改;與責任督學保持經常性的聯系,及時向責任督學通報學校重要工作安排和重大事件,協助責任督學完成經常性督導工作;協調學校各部門積極配合責任督學依法開展經常性督導工作,并保障責任督學必要的工作條件。

        完善常規工作制度。2014年初,研究制定了《大興區中小學校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實施辦法》,制定中小學校掛牌督導工作實施細則,明確規定責任督學的基本職責和督導內容等,并據此制定《大興區中小學責任督學工作手冊》。2015年,出臺了《大興區責任督學掛牌督導考核細則》和《大興區督學責任區管理細則》,對責任督學實施經常性督導、專項督導、綜合督導和責任督學協作督導做出明確規定。此外,還建立了會議和報告制度。每學期,區政府教育督導室負責定期召開各督學責任區組長參加的專題會議,學期初研究布置工作,學期末進行工作總結。每學期定期召開全體責任督學參加的工作交流會,部署工作、通報情況、分享工作體會、分析重點案例,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問題。此外,還要求責任督學定期撰寫并提交工作報告。

        隊伍精干,強化人力保障

        規范聘、用、管、培、評等程序,健全責任督學管理制度。2015年出臺的《大興區責任督學管理辦法》具體規定了責任督學的選聘條件和程序、督導內容和流程、日常管理和考核評價以及相關保障措施等內容。根據這個規定,我們擇優選聘教育教學經驗豐富、熟悉教育法律法規、堅持原則、辦事公道并有較高威信的在職鎮教委辦主任、教研員、教育行政管理人員和退出領導崗位的校長、副校長擔任責任督學。目前,我們正在組建責任督學資源庫,逐步建立督學資格制度,并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鄉鎮街道主管領導和社會專業人士作為特約責任督學,進一步擴大責任督學的選聘范圍。大興區責任督學的聘期為一學年,每學年初召開專門會議,為新任責任督學頒發聘書和督學工作證,下發督導工作手冊。

        建立責任督學入職培訓、定期輪訓制度,促進責任督學隊伍專業化發展。將各類重要文件匯編成冊,發給每位督學自學,積極組織責任督學參加不同層面舉辦的學習培訓活動,并加強與兄弟省市、區縣不同形式的研討交流,有力促進了督學業務水平的提升。區教育督導室每年制定專門的培訓計劃,在形式上既包括北京市督學大講堂系列培訓,也包括區級專家講座、經驗交流、示范督導等;在內容上既包括教育督導、教育評價等專業內容,也包括教育法規、重要文件以及課程改革、安全管理等業務內容。例如,在迎接國家級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驗收前,專門組織責任督學進行了專題培訓。跟國家教育行政學院積極協調,組織責任督學輪流旁聽高端培訓課程,學習好的經驗,了解教育發展的前沿問題。近兩年,大興區共組織200多人次參加了基礎教育改革、督導評估、校園安全管理、教育發展論壇等多項培訓和會議,有效提高了責任督學隊伍的整體水平。

        加大對責任督學的考核力度,嚴格開展對責任督學的評價和管理。從履行教育督學職責、監督學校辦學行為、參與學校重大活動、及時報告并提出意見、完成督導工作報告五個方面對督學進行考核,做到責任區督學一年一考核、一年一聘任、三年一交流,確保責任督學隊伍德才兼備、結構合理、有機流動、履責勤勉。每學年,各責任區組長按照考核細則提交工作總結和對轄區內責任督學的評價意見。區政府督導室根據評價意見,結合日常了解情況,征求督導學校意見,在對責任督學過程性材料考核的基礎上給出學年考核意見,作為下一學年是否聘用的依據。

        運用結果,強化督導權威

        第5篇:素質教育督導匯報材料范文

        素質教育督導評估自查報告范文(一)一、序言:

        1、學校基本情況

        洪洞縣登臨中學始建于1991年,位于辛村鄉北端,輻射半徑1.5公里,輻射人口9500人。校園占地面積8991平方米,建筑面積3311平方米,學校儀器室、理化生實驗室、圖書室、閱覽室、微機室齊全,是一所環境優美、設計合理的農村三軌制初級中學。學校現有9個教學班,在校學生378人,教職工37人,所有教師都具有大學專科以上學歷,其中40%以上的教師具有本科學歷,專任教師配備齊全,教師隊伍結構合理,總體呈現教師年輕化趨勢。

        2、自評過程

        我校的自評工作從20**年10月10日起到20**年10月18日止,歷時1周的時間,在這次自評中我校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

        (1)、發動、組織、準備階段。

        我校在接到教育局督導室文件后,學校對這項工作非常重視,馬上召開校委會,成立了以校長閆德勝為組長,以許鴻雁、宋紅強、賀飛虹、徐林平、徐紅蓮、許建輝為組員的自評工作領導小組。并組織領導小組成員認真學習了督導室文件《關于做好2019年度初中學校素質教育督導評估工作的通知》、《洪洞縣2019年初中素質教育督導評估指標體系》,讓各位組員從思想上認識到督導工作的重要性,把本次督導工作作為自我檢查、自我調控、自我完善的一個契機。然后對照自查內容,明確了每位組員的自查任務。并對組員提出:認真細致、不缺不漏、實事求是等要求。把各項工作都落實到人,誰出問題,誰負責任。限時定期向組長匯報各自的自查進展。另外,為了做好本次督導自評工作,我校還在全校教職工會議上認真學習了有關評估的文件,對教職工進行宣傳、動員,并在教師會上宣布了學校自評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各位組員的分工,要求各位教師積極配合各項自評工作的開展。

        (2)、查漏補缺,認真整改階段。

        自評工作的第二步是:查漏補缺,認真整改。我校對照《洪洞縣20**年初中素質教育督導評估指標體系》,逐項進行了認真落實。圖書、儀器、電教器材等,領導小組成員分別進行檢查、測試;對微機室、多媒體教室的使用情況進行了調研;對各處室工作計劃的實施落實和過程資料進行了整理,對不完善的進行了整改。

        (3)、資料收集整理階段。

        借這次督導評估工作,我校把各處室過程性資料收集起來,進行統一的編排整理。資料根據《洪洞縣2019年初中素質教育督導評估指標體系》分為辦學思想、制度建設、規范辦學、德育與活動、課堂教學、辦學成效六大塊,分類進行整理,并編寫了目錄以供查找方便。

        (4)、初步小結階段(學校的主要成績,經驗,存在問題等)。

        通過自查,各組員對自己負責的工作進行了小結。并在自評工作領導小組會上向組長一一匯報。在小結中,既找出了學校的一些成績、經驗、特色,同時也發現了一些存在的問題。通過小結,學校對各項工作都有了一個全面真實地了解,對學校的自我評價提供了一個可靠的依據。

        (5)、評估綜合結論(包括:定性、定量情況)。

        通過幾天的自查,我校根據自查結果,按照指標評定標準,按給分標準及督評要點,分別仔細分析信息資料,確定被評項目的客觀實際與等級標準的符合程度,確定相應的等級及分值。認真填寫了《洪洞縣20**年初中素質教育督導評估指標體系》自評打分和《中小學素質教育督導評估登記表》。

        二、實施素質教育主要措施和成效:

        一年來,我校以清新的校園文化環境陶冶人,以扎實的校本研究活動造就人,以生動的校園文化活動激勵人,以課程的特色研究成果發展人。激勵教師做有文化底蘊的教師,引導學生做有文化知識的學生,努力實現 “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的辦學目標 。

        我校的發展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洪洞教育電視臺》、《槐鄉教苑》先后為我校作過報導。學校先后被評為“洪洞縣教學工作先進單位”、“課程改革工作先進學校”、“縣級文明學校”、“信息技術應用先進學校”,“臨汾市遠教應用先進單位”、“臨汾市優秀資源庫”、“山西省遠教應用先進學校”等榮譽稱號。

        在此次督導來臨之際,我校領導帶領教師對照《洪洞縣2019年初中素質教育督導評估指標體系》,在制度建設上尋找欠缺點;在德育活動上尋找增長點;在課堂教學上注重實效;在辦學成效上彰顯優勢,使我校的素質教育水平又上了一個新臺階。具體自查結果如下:

        (一)、確立辦學思想,全面實施素質教育。

        素質教育作為教育改革中的一種主導思想,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它是對應試教育的揚棄與超越,是以育人為本的全面發展的教育,是促進全體學生可持續發展的教育。我校在傳承優良傳統的基礎上,明確提出了“用高效課堂綻放生命光彩,用愛心責任塑造健康人格,用科學管理成就完美人生”的辦學理念,堅持面向全體學生,圍繞提高學生素質,積極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創造條件,始終把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等有機統一在教育活動的各個環節中,不僅重視抓好智育,更是把德育放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首要位置,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完善管理機制,建立健全評價制度。

        在學校管理中,學校各部門實行各處室、年級組兩條線管理,做到事事有人管,時時有人管,處處有人管,人人用心管。為全面提高素質教育水平,學校成立質量檢查小組,制定檢查方案,規范教師的日常教育教學行為,改變傳統的評價方法和評價手段,用客觀、全面、發展的眼光評價老師和學生。學校每學年實行優化組合,年級組聘請班主任,班主任聘請任課教師。增強了教師的責任意識,激發了教師的工作熱情。

        我校依據《山西省中小學管理規范》,結合新課程改革的需要,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包括教育教學、總務后勤、德育常規、安全、體衛藝等方面。同時建立了跟蹤督導機制,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學校還通過每周一次的中層例會,每周一次的教師例會,重視制度的過程管理,基本上實現了“有制度、有督導、有獎懲”的管理局面。

        我校還依據教育局有關文件,制定了“創建和諧校園實施方案”,積極創建“和諧校園”。在創建和諧校園的過程中,我們先后開展了“生命教育”、“安全教育”、“心理教育”、“感恩教育”、“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弘揚民族精神教育”等一系列主題教育,努力營造和諧共進的團隊。

        在安全防范和安全教育方面,由校長牽頭,政教主任分管,層層簽訂安全責任書,建立護校、值班制度,加強了領導值班,杜絕了學生的安全事故,免除了家長的后顧之憂。同時,學校制定了應對各種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定期進行安全隱患排查,發現安全隱患及時整改。平時定期舉辦安全知識、心理健康、法制教育講座,有效地增強師生安全意識和遵紀守法意識,提高了自我防護能力。

        (三)、落實政策,規范辦學行為。

        我校不斷推進素質教育,切實規范辦學行為,堅持教育的公平公正,不辦重點班、實驗班,注重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認真落實省、市、縣有關文件精神,有規范的作息時間表。我們注重學生全面發展,積極創造條件開全開足音體美等課程。積極推進高效課堂,實行教案學案練案統一,辦人民滿意的學校,完善了教師考核細則。

        1、為切實做好2019年秋季開學工作,校委會全體成員于暑期就到崗到位。及早謀劃,制定了各處室工作計劃,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并對本期工作和開學工作作了具體安排,逐周安排,責任到人,整個開學工作有條不紊。

        2、開學工作中,全體教師表現積極,詳細制定學科教學計劃。全體班主任負責報名工作,堅守工作崗位,做好了學生的組織和管理工作。做好家訪工作,控流保學效果好。

        3、在教學工作中,力求做到面向全體學生,“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做到為學生的一生負責,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

        4. 開全開足課時,完善課程體系,努力開發完善校本課程。

        5. 充分利用實驗儀器,開展好實驗教學工作。

        6、學校認真貫徹《學生體育工作條例》,按照課程標準上好體育與健康課,堅持做好課間操和上、下午的眼保健操,每周安排兩次以上的課外體育活動,保證學生每天有一小時體育活動時間。

        (四)、開展各項活動,加強德育教育工作。

        首先,學校明確了指導思想,以《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為基本內容,深入開展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正確引導學生的道德行為,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操,提高學生的道德認識。

        其次,通過豐富多彩的專項教育活動,進一步拓寬學校文明建設領域,豐富建設內容,提高建設品位,促進校園文化建設:

        1、深化“文化”育人

        學校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美化校園,力求使優美的校園文化充分發揮育人效果,拓寬了養成教育與環境教育的內涵。加強班級文化氛圍的布置,要求每一面墻壁都會說話,這既豐厚了校園文化,又美化了校園環境,而且陶冶了學生情操;學校設立了校園廣播站,每天廣播弟子規誦讀,文學作品欣賞,表彰好人好事,在潛移默化中起到育人作用;學校還設有公示欄,將文明班級、先進集體,三好學生、常規檢查結果公布等,形成了比、學、趕、幫、超的氛圍。

        2、強化“責任”教育

        強化責任教育是養成教育的基礎,只要具備了基本的責任意識,其它規范要求的養成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責任教育主要包括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對班級負責,對學校負責,對家庭負責,對社會負責的教育。教師將責任教育滲透于學校各項教育活動之中,常抓不懈,取得了一定實效。

        3、突出“秩序”教育

        秩序指學習、活動、生活、工作都要講究客觀規律和規程要求,給人一種井井有條的感覺。學校生活中的秩序包括課堂秩序、課間秩序、活動秩序等,即學習、活動、生活三個方面的秩序。秩序沒有要求的層次劃分,只有要求實現的方式不同,實施中根據不同年級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實現學校生活秩序化。

        4、加強“禮貌”教育

        禮貌首先在于觀念上,主要指學生對長輩、對老師、對同學和他人要有禮貌,待人接物要有禮節。禮貌意識的養成要靠廣泛的宣傳教育,禮貌行為訓練要持之以恒,并輻射到家庭、社會中去。通過持續不斷的教育,目前,學校的所有學生幾乎都能做到見到師長止步、鞠躬、問好!

        5、凸顯“勵志”教育

        勵志是指學生應具備積極進取的心態,指學生在學習和活動中要努力向上,學榜樣、趕先進、創優秀、攀高峰。勵志首先是一種意識,又是一種意志,勵志意識的培養主要靠教師的示范,靠教師用正確的方式激勵強化學生的勵志行為,此外還要宣傳引導。如學校組織全校師生觀看了于丹教授的《中學生人格教育》專題片,《沒有四肢的人生》、《一橫感恩》勵志片,通過勵志教育的實施,學生們有了濃厚的學習氛圍,我校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攀升!

        6、確立“班主任”教育

        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直接管理者,自身的教育理念和形象對良好班風、校風的形成起著巨大的影響,為了使學校的行為規范教育真正落到實處,同時也為了加強隊伍建設,學校要求教師對學生要做到“像呵護自己的孩子一樣呵護學生”。利用班會、活動等時間,對學生進行行為規范教育。為此2019年5月開展了第一屆“紅五月”校園文化藝術節和“課改明星班級評選”活動,全面推進了班級工作的開展。

        (五)、推進課堂教學改革,深化素質教育,提升學生科學文化素質。

        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是促進學生發展的主渠道。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規范教師的教學行為,注重“知識、技能、情感”三維目標的實現。

        1、加強師資培訓,樹立正確的學生觀、人才觀。

        幾年來,我校認真組織廣大教師參加省、市教育部門組織的各類課程培訓活動,積極開展新課程校本培訓。采用集體學習與自主學習相結合的辦法,組織全體教師認真學習《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各學科《課程標準》,每位教師都寫出了一定數量的教學反思、教育隨筆、讀書筆記。教師理論水平獲得大輻度提高,對新課程的理解進一步深化。

        2、探索校本研修新途徑,提高教師專業素養。

        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深入,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和行為發生了明顯的轉變。學校千方百計為教師搭建平臺,創設條件,開展了各種各樣的校本研修活動,教師的專業化程度得到了很大提高。同時,我們也清醒地意識到,仍有相當一部分教師,新課改理念還沒有在深層次上內化為他們的自覺的教育教學行為。為此,我校于2019年6月開展了登臨中學第一屆“課改明星教師”的評選活動。用持續一月的時間,規范教師的課堂教學行為,全面提高了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

        3、學校綜合考試和學科競賽成績。

        學校堅持“一切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積極搭建展示學生能力的平臺,使學生的道德品質和人文素養得到全面提升。近三年學生畢業考試,一次性合格率為97%以上;信息技術等級考試合格率均為100%,在理化生實驗操作考查通過率均達100%,中考成績三年三大步。

        三、存在的問題:

        1、全校教職工對實施素質教育重要意義的認識和工作能動性有待提高,新的教育價值觀和人才觀需進一步轉變;同時,目前學校教師隊伍的學科結構尚不能滿足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

        2、目前不利于素質教育發展的因素仍然存在。在社會和家長的壓力下,學校不得不迎合各方面的要求,在貫徹落實素質教育“兩全”方針上不夠堅決和徹底。

        3、作為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德育工作的實施及評價機制還需進一步探索和完善;教育科研還存在形式主義,尚未成為教師職業發展的內在需求,特別在學科課題研究方面還比較滯后。

        四、今后的打算: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深化內部管理制度改革,以“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提高教育質量”為指針,推進課堂教學改革,抓好校本教研和培訓,不斷提高全校教師實施素質教育的自覺性和能力,進一步完善實施素質教育的工作機制和評價機制,為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提供制度與組織保障。

        只要我們振奮精神,扎實工作,認真整改,堅持內涵發展不動搖、堅持校本發展不動搖、堅持全面育人不動搖、堅持質量立校不動搖,振奮精神,發憤圖強,以十倍的努力、百倍的汗水,以“對學生的一生幸福負責,為學生的一生發展奠基”為工作目標,打造“平安校園、文明校園、和諧校園、綠色校園、人文校園”,就一定能夠加快發展,創造更顯著的業績,開創登臨中學更加輝煌的明天。

        素質教育督導評估自查報告范文(二)一、立足實際、立足校情,明確辦學方向,提升辦學水平。

        **市**中心學校堅持"以人為本,學生至上"的辦學理念;遵循"為師生可持續發展,為師生展示才華搭建平臺"的辦學思想,堅持以“傳承民族精神,塑造美好人生”為工作目標;制定了切合實際的學校發展規劃,緊緊抓住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這一契機,不斷開拓進取,力爭把我校辦成校園美,校風好、教風正、學風純、文化氛圍濃厚的省級農村示范初中。辦校以來,我們不斷地朝著這一目標邁進,特別是近一兩年來,在上級各級領導的關懷下,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新的領導班子的帶領下,經過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學校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為我校爭創省級農村示范初中校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有一支素質高、能力強、作風正的領導班子和中層骨干力量。

        1.學校擁有一支年富力強、團結進取、勇于開拓的校級領導班子。校級領導共有5人,校長兼書記1人,副校長4人。校領導均符合全國中小學校長任職條件和崗位要求,均具有大專或大專以上學歷。班子成員能夠不斷學習先進的辦學理念和管理經驗,提高自身理論素養和管理水平,都具有很強的專業水平,所有同志都任教一門主科,站在教學一線,既當指揮員又當戰斗員,積極引領全體教師探索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新理念下的教學新模式。定期召開校長辦公會,討論學校急需解決的問題,檢查前階段工作落實情況,部署下一階段工作。班子成員能夠廣泛聽取教職工的意見,每一項學校制度和方案的出臺,都先經過教代會的審議。學校的基本建設、大宗物品的采買都嚴格按招投標程序公開公平,實行陽光操作。班子職責明確,團結協作,勤政廉潔,作風民主,是一支素質高、能力強、作風正的領導群體。

        2.學校擁有一支樂于奉獻、業務精干、團結協作的中層領導班子。學校實行校長負責制,下設教導處、總務處、辦公室、團總支四個職能部門,這支隊伍共10人,其中中學一級教師3人,本科學歷5人,其余均為中學初級職務。大專學歷,男5人,女5人,分布在5門學科擔任教學任務,均為教學一線的骨干教師,各處室分工具體明確,職責到位,處室之間團結協作,是一支有號召力、凝聚力、戰斗力的年青骨干隊伍。

        三、努力打造一支理念超前、師德高尚、業務精良、結構合理、敬業奉獻的教師隊伍。

        學校初中部現有教職工120人,其中專任教師102人,具有本科學歷23人,占22.5%;大專學歷76人,占74.5%;中級教師22人,中級以上職稱的教師占21.5%;專任教師均能勝任循環教學。新聘任教師均具有教師資格證。

        1. 以活動為載體,強化師德師風建設。

        學校開展評選先進教育教學工作者活動,從德、勤、績、能等方面對教師進行全面考核,在教師中形成人人爭先,人人爭優的局面。開展行風評議活動,加大對教師德行的監督;開展學習典型事例活動,以榜樣的力量感染教師。近幾年來,學校涌現了大批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先進教師。

        2. 以培訓為手段,促進師資水平提高。

        ①學校將教師培訓納入正軌,培養教師的學習自覺性。制定了一系列計劃制度,鼓勵教師積極參加各類培訓,提升自身素質。近三年,有10人已取得本科學歷。目前尚有38人本科在讀。全校教師均取得普通話二乙等級以上證書。有86人已取得信息技術考試中級合格證書。學校有21名骨干教師參加并完成了市級骨干教師培訓。新教師均接受崗前或崗中培訓,嚴格執行新教師"不培訓不上崗"的制度。

        ②學校還積極創設培訓條件,拓寬教師培訓渠道。通過舉辦講座、觀看錄相、聽觀摩課等形式,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近三年來,先后安排3名教師參加省級課改培訓,有102名教師參加市級課改培訓。學校教師全員參加了**市教育局舉辦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通識培訓》,均通過考核。

        四、以德育建設為主陣地,創設良好的校園環境。

        1、努力營造健康文明的德育環境。學校堅持每周一上午舉行升國旗儀式,堅持國旗下的講話,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以校園板報、班級板報、校廣播站等為宣傳陣地,加強思想品德教育。經過廣大師生的努力,我校面貌日新月異,校園整潔、文明、文化氛圍濃厚。加大德育制度建設。學校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規范師生行為。進一步密切了家校聯系。學校通過向家長發放各種學習材料,召開家長會,家訪的等形式,與家長廣泛接觸,聽取家長的意見,讓家長了解學校,參與到學校管理與教學中來。與社區開展共建活動。學校邀請了關工委、**市司法局、吳窯派出所、司法辦等單位的領導到我校開設《自我防患意識專題講座》、法制專題講座和交通安全知識講座,邀請校外輔導員經常性到校為學生做報告,與派出所聯手對周邊環境進行專項整治等,在各部門的大力協助下,學校無一違法犯罪事件發生。

        2、努力建設一支強有力的德育隊伍。石建平校長擔任德育工作領導組組長,袁建峰、張躍發兩同志任副組長,成員由年級分管主任、年級組長、各班班主任和體育老師組成。

        3、以活動為載體,推動德育工作的順利開展。開展主題班會,文明班級,標兵班級評比活動,文明學生、文明寢室的評比活動,開展以"走進田野"、"走進社區"、"走進園區,體驗生活"等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校園文化藝術節活動,開展師生健身活動和球類比賽等。每年都組織學生祭掃張永清烈士墓,并在墓前舉行入團宣誓儀式。今年正逢勝利60周年,根據中央指示和市關工委統一部署,我校組織了規模盛大的集體教育活動——聽宣講報告、集體宣誓、千人聯名簽字、高唱革命歌曲……使學生增長了知識,陶冶了情操,培育并弘揚了民族精神。

        五、堅持以課改為中心,大興科研興校之風。

        (1)探索和創設新理念下的教學模式。我校采取"點面結合,以點帶面,全面鋪開"的方法,初步建立了問題情境──合作探究──多項交流──實踐應用的課堂教學模式。

        (2)、開展形式多樣的教研活動,創設良好的研討氛圍。遵循“以評促學、以學促思、以思促研、以研促改"的工作思路,有效地提高了教師課程實施的能力。近幾年,教導處每年都開展了教學反思、理論學習、集體備課、結對幫扶、觀看教改錄像、聽專題講座、公開課、聽課、評課、交流研討等多種活動,大大豐富教研內容。通過多樣化的教研活動,有效地幫助教師把課改理念應用于課堂教學實踐,涌現出一批新的課改骨干教師。王瑩老師曾獲**市數學優秀課評比一等獎,夏劍麗老師曾獲**市英語優秀課評比二等獎。沈繼德、郭夕忠兩位老師被評為市級骨干教師,丁陸一等三名同志被評為市級教壇新秀。

        (3)整合教學資源,開展課程改革。

        一是開展課題攻關,加強探索研究。《課程改革中學習動機與行為研究》的研究課題已申請立項,在做好各級課題的征集和指導的同時,我們成立了由學校校長、副校長、教導主任、教研組長和相關骨干教師組成的新課程實驗課題攻關組,每個教師就相關的內容進行深入攻關。各子課題正按時序開展研究,并已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效。

        二是深化課堂改革,構建新的評價標準。首先,我們致力于改變原有備課的刻板的模式,把原有的備課本由學校統一設計變為學科組按自身實際自主設計,力求簡潔實用。同時,我們推行以教研組、備課組為單位的集體備課,并變單干戶為互助組,提出是不是好教案,主要在于是否符合教學實際的需要,是否有助于課堂教學的有效實施,是否有助于教學目標的有效達成,是否具有個性特色和創新表現。其次,加強誠信教學,淡化教學的純藝術性追求,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真實性和研討性,杜絕觀賞表演。凡校級公開課一律不搞試教,且課后均應安排開課教師的教學反思敘述。再次,制訂新的課堂教學評價標準,堅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既著眼于課堂教學的全過程,又不面面俱到,宜粗不宜細;堅持評教與評學相結合,側重于評學,逐步組成"以學論教"、"以學促教"的共識。明確把"關注學生的參與狀態、交往狀態、思維狀態和達成狀態"作為評課的基本準則。這對我校各學科的課堂教學起到了良好的評價引導作用。

        三是堅持"以人為本",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落實、細化并有效整合"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是我校改革學生評價的著力點。我們初步探索"考核目標的導向性和促進性;考核內容的全面性和基礎性;考核對象的全體性和層次性;考核形式的多樣性和實踐性;考核時間的靈活性和分散性"的評價思路。

        六、以質量為生命,狠抓教學常規管理。

        (1).圍繞全面落實學校的三年發展規劃,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工作計劃。教學工作目標,管理保證措施全面、明確、具體、可行,切合學校和教師的實際,可操作性和指導性強。各項考核制度健全、科學,各種規章制度、崗位職責、業績考核標準完備嚴謹。各項檢查、考核全部到位,真實、認真、不走過場。能對學生綜合素質進行比較全面、規范地考評,各項考核資料齊全、規范。

        (2).嚴格執行學科課程計劃。主管教學校長和教導處主任、教研組長、備課組長不定期深入課堂聽課,認真指導教學工作,及時反饋聽課意見,有效地促進了課堂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定期舉辦教學沙龍,定時檢查教師備課及作業批改情況。對學困生耐心幫教,有計劃、有目標、有措施、不厭其煩,認真做好幫教記錄,保存資料,建立學困生檔案。對學生的學習情況評價客觀、全面,教導處有計劃,定期召開教學質量分析會,找出差距、不足,協調整改。學科組認真備課,按計劃定期開展科教研活動,做到每次活動有主題、有中心發言人、有記錄,校領導和教導處分管主任按時參加并活動。

        我校的學科競賽呈現良好態勢,本年度共有60名學生在市級及市級以上學科競賽中獲獎,其中5人獲國家級獎,獲省一等獎10人,二等獎11人,南通市級獎36人。

        由于學校重視了教研對教學的推進作用,教學效率不斷提高,學生負擔相應減輕。學校依據國家課程計劃,按規定開齊、開足所有的課程,學生在校活動時間控制在7.5小時以內,學生家庭作業量控制在1.5小時以內。學校杜絕了為學生訂購教輔資料的現象。切實減輕了學生負擔。

        (3)積極進取,打好普九攻堅戰

        控輟工作是我校工作的難點,如何確保適齡學生入學,按時畢業,控制學生流失,一直是我校和上級有關部門關注的問題。輟學率控制在1%以下。我們采取的具體措施有:

        一是強化學校內部管理,學校與班主任,科任老師落實"控輟"責任制。對在"控輟"工作中不到位以及出現留生的班主任及相關科任老師,學校采取在評先晉級中實行"一票否決"制。

        二是強化學校外部管理。學校邀請鎮政府和村兩委領導針對控輟問題召開了專題會議,認真部署了"控輟"工作任務。我鎮政政府把"控輟"工作納入了鎮政府對村兩委的考核任務,確保義務教育法的實施

        三是建立有效的控輟機制,加大輟學生動員復學工作力度。

        四是通過有效的機制確保特殊兒童在校不受歧視,能夠得到更多的關愛和幫助。

        七、多方籌措資金,改善辦學條件,以適應驗收要求。

        學校初中部現有在校生1588人,校園面積34020平方米,生均面積達22平方米,校舍總面積14289平方米,校園綠化面積近3000平方米。學校綠樹成蔭,環境優美,文化氛圍濃厚,學校連續多年被評為“**市文明單位”,****年被確認為“**省**中學優質生源基地”,是一所基本達到省教育現代化示范要求的農村中心初中。為適應形勢,辦人民滿意教育,我們著眼于未來發展,本著盡力而為、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的原則,在市教育局黨委、局長室和鎮黨委政府的關心支持下,本學期學校新增占地30畝,一個建筑面積達7500多平方米的學生生活小區即將全部竣工。1500名寄宿生在校安居樂學。投資200多萬元興建的實驗綜合樓已經竣工并投入使用。5個標準理化實驗室和兩個擁有102臺電腦的微機室在市局的援助下,已經配置到位。250㎡環型跑道的晴雨操場已交付使用。**集團資助一個高標準,具有現代化氣息的花園及北院墻(預計投入資金100萬元)。工程正在緊張的施工之中,校校通工程現已完成了全部基礎設施的安裝。學校的網管中心和演播中心正在施工安裝之中。

        學校各種教學儀器、器材配備符合國家標準。實驗室裝備達到國家Ⅰ類標準。學校圖書室現有圖書 616345本,生均達36.2本。齊全的現代教育裝備,有力地推動了教學效率的提高。學校重視勞動技術教育,把“**市**時裝有限公司”作為本校學生勞動實踐基地。

        第6篇:素質教育督導匯報材料范文

        一、學校評估設計的國際經驗

        (一)國家主導規則機構主導。各國學校評估都由國家教育行政部門或獨立評估部門掌管。美國由教育部負責,英格蘭由注冊督學領導督學小組負責,蘇格蘭由皇家教育督導團負責,新加坡學校評估由教育部學校評估司負責,南非學校評估由教育部規劃與監督室負責。其中,蘇格蘭和英格蘭的學校評估機構是獨立機構,其他國家的學校評估機構為國家教育部領導下的實施機構。這些機構負責設計、執行和修訂學校評估方案。規則主導。各個國家的教育評估部門主導國家學校評估規則,大都采用學校自我評估、學區支援服務、省組織外部評估的組織方式。每校必督,時間輪回為4~6年一次。美國中小學評估5年一個輪回;英格蘭從抽樣督導改為每校必督,4年一次;蘇格蘭皇家督學團每6年對全蘇格蘭的所有學校進行一次督察;新加坡進行學校自我評估和教育部5年一次的外部評估。實施步驟都有現場評估環節2~4天,團隊人員4~6人。各個國家都開發出適合自己國家和當地情況的評估工具。制度主導。英格蘭皇家督學、注冊督學、督學都經過嚴格的選拔、聘任和培訓;新加坡建立了培訓制度;蘇格蘭形成多方位、多層次學校督導評估網絡,對如何寫改進計劃、如何根據標準和質量撰寫評估報告給出指導意見并有質量指標使用指導書,各級政府及學校間架起一張緊密的評估網。美國中小學學校評估的發起者,以教育負責單位的橫斷面分為州、地區、學區、學校幾個層面,以經驗專業的縱斷面分為政府主導,專業團體、學校系統及學校自身主動等。雖主導者不同,但共同的目標都是公開學校信息,不斷謀求改進,以提升學校成就,藉由多元的評估組織與公開的學校信息,架構學校評估網絡。新加坡研發相關手冊,設立電腦評估系統,建立學校數據資料庫,收集相關信息,并建立培訓制度。

        (二)學術積累豐厚美國、英國、新加坡等國家的學校評估設計不是空穴來風,而是建立在充分的理論研究和學科基礎之上的,從評估哲學、意識形態到評估模式、方法和程序,再到后設評估的思考系統而完整,學術積累豐富、厚實。這些研究厘清了學校評估意識形態、模式和方法的發展思路,解決了評估中的重大理論問題,具有很高的專業價值。學校評估意識形態導向從管理者到消費者。學校評估模式的產生與發展受意識形態支配,有四種意識形態影響了評估取向及其模式的選擇:分離主義、實證主義、管理主義、相對主義意識形態。[1]當代學校評估二十多年來,評估意識形態圖譜明顯的變化趨勢是:從分離主義到整體主義,從實證主義到價值主義,從管理者意識形態到消費者意識形態。學校評估模式從第一代、第二代走向第三代、第四代。早期的評估重在衡量教育目標的達成程度,而后的發展則關注陳述方案的執行狀況或判斷方案的優點與價值。Guba和Lincoln于1989年把評估發展分為四階段:以測驗和評量為主的第一代評估,以收集資料和陳述事實為主的第二代評估,以判斷和決策為主的第三代評估,以溝通和協調為主的第四代評估。[2]當代學校評估模式以第三和第四代為主。從問題(方法)評估模式走向改善(績效)問責評估模式和社會議題導向(倡議)模式。改善(績效)問責取向評估模式充分強調評估方案的優點和價值,以評估利益相關人的需求作為評估方案優點和價值的基本準則。使用多元質性和量化方法對研究發現進行交叉檢驗。其中,以CIPP模式和認可制度為典型的改進(績效)問責模式是當代教育和學校評估主要模式。[3]社會議題導向模式希望通過方案評估,采取支持的行動向弱勢群體提供優先的待遇。學校評估研究范式從分裂走向整合。學校評估研究范式是有關學校評估的一組規范系統,包括對所要研究的現象的各種假設和方法論。理性范式以實證主義為知識論基礎,保持價值中立,認為資料會說話,不受研究者和被研究者的價值影響。自然主義范式以扎根理論為知識基礎,以定性方法為保障,盡可能追求價值和諧,并認為價值體系塑造了研究者,也決定研究對象、研究典范、研究主題、理論架構選擇、收集資料方法等。[4]當代學校評估研究范式有效整合兩種方法,把評估者作為收集資料的工具,整合使用準確的定量方法和訪談、觀察、文件分析等定性研究方法。學校評估焦點從部分走向整體。學校評估焦點是根據社會主流價值和需求確定的評估主題。低位焦點和學校辦學條件、物質環境等生存條件聯系在一起,中位焦點與師資隊伍、管理與領導等綜合校務或規范化建設項目等專項評估聯系在一起,高位焦點把評估定位在學校質量和效能的整體判斷上。近二十年來,教育系統發生兩個重要轉變:評估范疇從綜合校務邁入學校整體;從過去關注學校設備、資源和環境轉變為對學校教育結果的關切,品質和標準成為主要訴求。如美國20世紀70年代是績效問責年代,到80年代,卓越價值則成為核心。澳大利亞以學校本位管理為教育行政機關在學校評估議題上的焦點,各省則以績效責任、學校效能、品質保證等進行學校評估實務。[5]學校評估標準采用輸入—輸出框架。確認學校評估焦點后制定評估標準,設計評估標準最簡便的方式是從教育輸入、教育過程和教育輸出三部分切入,這三部分就是教育生產架構。根據這樣的架構,教育輸入(教師的時間、學生的時間、學校設備)經過教育過程的轉換(課程、學校組織、教學法)而產生理想中的教育輸出(認知和非認知技能)。輸入評估是評估滿足需求的各種資源和條件,過程評估是評估計劃的實施以引導活動,并協助評估結果的解釋。輸出評估則經過確認預期與非預期成果,以協助監測評估過程并決定評估的有效性。[6]教育輸入經過教育過程的轉換而產生理想的教育輸出。學校評估決斷的四分邏輯。評估決斷有四種形式,即分類、分等、給分、分配,用以表達評估價值判斷效度。分類是將某物按其用途或價值歸于某類,分等是將某人或物歸入某一系列中的位置,給分是依據某個分類標準給予受評者一個有關優點或價值的定量測量結果,分配是將有限的資源依照不同的量分給不同的人或組織,所得量代表了評估結果。當代學校評估使用四分邏輯,以五點或四點量表形式進行評估決斷。優秀、良好、一般、很差是分類邏輯,平均、高于平均和低于平均是分等。當代學校評估模式大多使用四分邏輯進行評估決斷,五點和四點量表多是分類,也有給分和分等的決斷。

        (三)評估實踐完整學校評估實踐是指執行評估設計方案,發揮和落實評估的診斷、改進和促進學校發展功能的過程,包括評估程序和結果使用等環節。各國學校評估程序都包括三個階段五個步驟。三個階段包括評估前、評估中和評估后階段,五個步驟包括預備評估、學校自我評估、現場評估、事后評估報告、事后評估支援。預備評估由評估團隊準備是指完成學校文件分析,以備正式現場評估。學校自我評估是指由學校準備完成自我評估文件,提供證據材料。現場評估是指評估人員使用多種技術匯集有關學校的證據并詳細審閱其他相關的學校證明資料、學區記錄、發展計劃與評量系統;與學校中適當的人進行討論;觀察學校作息,至少花一半時間觀察課堂中學習的課程。事后評估是指所有的評估都要產出一份口頭報告,并以書面形式呈現給學校校長,報告中要包含對學校改進實務的建議,視導人員也要對個別教師提出一份有關工作品質的口頭報告;對學科組長提出一份有關該學校學科工作品質的口頭報告。事后評估支援是指學校依據評估報告擬訂發展計劃與改進策略,有關部門提供支援。在現場評估后四周內,視導團隊領導者要提出一份獲得一致同意的書面報告,并通知學校據以擬訂發展計劃與改進策略,其關鍵要素包括:學校評估報告與改進計劃必須送交學區、省及國家教育行政主管機關,在特定的時間中強調需要改進領域的改進計劃;所包含的觀察與建議,若涉及發展性的評估策略時,應該納入專業成長計劃與報告。各國學校評估結果都以評估報告形式表達,對于評估結果使用程度有差異。評估結果的公開性有強有弱,透明程度有高有低。英格蘭評估報告分送學校董事會、教育標準局、地方教育當局并將主要內容傳遞給學生家長會。在督導工作有最終定論之后的三個星期之內,督導報告將會公布于教育標準局網站。新加坡教育部官方網站對每一次的評選結果都進行公布,卓越學校評價的結果會在全國進行排名。從學校改進水平和跟進看,力度有大有小。蘇格蘭學校在接受教育督導團及社會各方意見的同時制定學校未來改進計劃。政府、督導團、學校領導、師生、家長、社區等共同承擔教育質量責任,不強調懲罰。

        二、中國學校評估設計的欠缺近二十年來,中國教育督導制度逐步確立并不斷發展完善,各省、市、自治區積累了豐富的中小學評估本土經驗。我國學校評估及其設計中存在的問題是:沒有國家層面的評估方案;沒有完全確立消費者和整體主義評估意識形態,導致評估結果運用不充分;沒有充分關注質量和效能焦點必然不關注輸入—輸出框架;沒有輸入—輸出框架必然導致指標體系龐雜但缺失關鍵要件;沒有完整制度保證必然導致評估隊伍參差不齊;沒有后設評估必然導致方案質量不高。

        (一)高度欠缺欠缺國家高度。目前的學校評估處于這樣的狀態:欠缺一個與時俱進的、代表國家教育評估專業水平的學校評估方案和標準,各省市各自為戰。各地專案評估項目太多,而且關注焦點、資料整理格式各不相同。在我國學校評估焦點中,低、中、高位焦點都有,呈現出多元特征。沒有國家教育發展的主題要求,容易把各項專項評估當做教育督導的主要任務和內容。整合和調整學校評估事務并確立學校評估的核心價值是學校評估設計中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欠缺專業高度。評估者專業程度不夠是重要問題。我國學校評估隊伍的年齡結構不合理,數量不足,崗位勝任標準和能力缺乏。評估方案設計從經驗角度考慮居多,從評估學科角度考慮不足,評估思想、評估模式、評估方法論的支持不夠,無法用評估專業話語體系建構評估方案。由于對評估理論研究不深入,會出現這樣兩種現象:一些評估數據采用單一的問卷調查方式收集,把調查報告當做評估報告;評估分類五花八門,評估話語體系沒有建立。有的把評估分成五類:學校督導評估、示范性學校評估、標準化建設評估、素質教育評估、各地方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制定的專項評估。有的分成三類:等級性評估、發展性評估、選優性評估。顯然,這兩種分類方法具有經驗性而不具有專業性。欠缺后設評估意識能力。歐美學校評估中的指標強調學校自我評估及其評估管理能力。同時,也高度關注后設評估能力建設。后設評估是一種對評估、評估系統、評估設計的評估,是對評估方案的效用性、可行性、適當性及精確性作出判斷性的過程。目前,我國在這個環節上處于空缺狀態,評估自我觀照不足,而后設評估恰恰是高質量評估方案的保證。

        (二)長度欠缺學校評估設計是一項系統工作。目前,對學校評估設計的類別和層次、對評估者的遴選與培訓還沒有形成完整的系統,沒有形成一張信息流暢的國家學校評估網。同時,學校評估設計缺乏延展性和系統性,前欠理論研究,后乏后設評估觀照。因此,無法建立從評估哲學與意識形態到評估模式與方法論、從評估焦點到評估程序的系統支撐,評估設計顯得零碎化、經驗化,話語系統非專業化。

        (三)效度欠缺我國學校評估沒有統一的評估焦點,也就沒有高屋建瓴的設計框架,輸出要素被當做辦學條件設計,導致指標體系設計的缺陷明顯:標準輸出部分指標輕薄淡化,效能指標缺位,沒有考慮增值部分,薄弱學校沒有積極性。在評估要點中較多地關注了學校“有”多少資源,而忽略學校“用”了多少資源。指標體系龐雜,表述空洞,操作性差。如“辦學思想”一項,大約有這樣幾種表述: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和質量觀,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認真貫徹國家教育方針,堅持德智體全面發展,注重學生的差異性,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切實做到學生的均衡發展、自主發展、愉悅發展;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學生個性發展,抓好各個年級、班級和各類課程,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健康發展。這些評估要點大同小異,在具體的評估過程中,很難操作。這樣的情況在眾多的評估方案中十分普遍,指標的模糊與難以操作是如何構建合理而有效的評估體系的重要難題之一。指標間相互“撞車”。如有的評估方案將學生發展分為五個二級指標,即思想品德、科學文化、身體心理、興趣愛好和實踐活動,又將校園文化分為校園環境、校園文化及文化活動三項。顯然,文化活動與實踐活動就有交叉,學生的實踐活動與文化活動有時無法很好地區分開,操作效率低。

        三、加強國家教育評估能力的建設我國學校評估結果使用不充分,甚至個別學校不知道評估結果,嚴重影響了評估功能的發揮,其結果是行政用途強勢,做獎懲之用,專業發展用途薄弱。解決學校評估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就必須加強國家教育評估能力建設。

        (一)專業性建設評估機構專業化。目前學校評估委托人有三種身份和形式。一是獨立設置的評估機構,如英格蘭的教育標準局(OFSTED)和蘇格蘭的皇家教育督導團(HMIE)是組織教育評估的有獨立權限的專門機構。二是國家教育部等教育行政部門或者督導部門負責,新加坡等大多數國家采用這種方式。三是與教育行政部門無關的專業性中介組織,如美國私立中小學的認證由認證中心負責。適合中國國情的做法是第二種。建議在現有格局下進行兩點組織調整:一是把國家教育督導辦公室適當調整名稱,如教育督導局;二是可依附或委托大學正式成立國家教育評估中心,承擔方案開發、后續修訂等評估設計工作、督學遴選標準開發與培訓等任務。國家督導評估部門在以下方面負責和主導。規定督導評估周期。參考國際經驗,我國可設定為5年一個督導周期。學校準備4年的自我評估報告。每個周期中的外部評估環節可以1~3天。評估通知書提前半年下達。規定督導評估方式和目的。采用自我評估和外部評估相結合方式,目的是促進學校持續改進與發展,保證質量激勵效益。規定督導評估程序和步驟。學校評估的程序一般都經過學校自評、相關材料審查、上級督導機構的評估、評估意見反饋、定期復查幾個階段。外部督導的現場評估包括5個步驟:評估準備、自我評估、現場評估、報告跟進、評估支援。規定督學素質標準和構成。國家督導部門應該建立全國督學庫,可考慮分為專職和兼職兩個類別,均按照嚴格的標準遴選,還可以考慮從管理、課程等維度劃分和培訓督學,打通中小學之間的階段界限。規定評估小組4~10人。其中,必須至少有一位專職督學任評估小組組長,必須有1位中學或小學校長,也可以有1位兼職督學。其他2位可以是學校所在區縣的督導工作者。規定督導評估責任。評估責任應分三種獨立層次:市縣或區層次、省或直轄市層次和國家層次。國家學校質量獎由國家督導小組進行評估。定期認可模式評估由國家教育督導辦公室負責委托國家教育評估中心進行評估設計,由省或市督導組織外部評估,區縣根據省要求組織評估,學校進行自我評估。省、直轄市政府教育督導室負責督政、建設督學庫和高中外部評估,市區政府教育督導室負責組織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外部評估,區縣為操作單位。企事業所屬的中小學校和民辦中小學校的評估按照屬地范圍由地方政府督導部門組織進行。評估人員專業化。相關法規應規定,無論哪一級督導評估小組,外部評估小組的專業性必須要有保證。外部評估小組由4~6人組成,其中至少有1位專業評估者、1位中小學校長,由經過任命的專業督學擔任組長。評估者可來自大學、中小學、教育研究機構和社會各界人士。建議實施督學準入制度——鼓勵那些符合督學資格的優秀校長、大學和中小學教師、教育研究者、教研員等報考督學,經考試和選拔確定督學資格。建立督導人員培訓制度——目前,對各級督學的培訓還未實現制度化。由于我國教育督導理論發展的滯后,專業知識與技術的獨立性不強,對培訓多停留在教育政策、法律法規與評估方法上,[7]吸收英國、新加坡等國經驗,定期、及時培訓督學人員,不斷提高督學人員的業務素質和能力。適應新課程的督學素質除了學歷、身體狀況、資歷等方面,更主要的是理念、角色、業務知識、評估技能、工作能力等方面,因此,應通過政策培訓、督導理論(教育測量、統計、心理、評價等)培訓和方案操作培訓,構建起比較完整的培訓體系。評估方案專業化。應該由國家主導制定類似于《基礎教育階段學校督導評估方案》的一個方案(以下簡稱《方案》),該《方案》應該是國家教育督導部門把關的指導性方案,是一個有清晰思路和技術工具支持的普適性的方案。《方案》的推出者應是教育部,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是本地《方案》的制定者,各區縣是《方案》的實施者和使用者。建議全國統一使用一個評估標準,需要三種不同的整改措施,而不是需要三個標準。根據評估結果,欠發達地區加強督政控制,加強評估后學校改造的跟進。進步大的學校計算增值效能,發展好的學校以質量、效能作為評估焦點。辦學條件不足的通過督政解決,或者通過評估學校讓政府限期補救。《方案》應該由評估方案、操作指南、評估工具三部分構成,這樣才能確保評估方案的效用性、適用性和可行性。《方案》本身的結構,由評估設計目的、價值取向、標準和指標體系、評估方法與程序、評估結果的使用、后設評估幾部分構成。《方案》的任務是為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提供督導評估以學生為中心的素質教育導向、操作標準的框架,以及如何操作的手冊和獲取數據的工具。在做評估設計時,應注意和加強后設評估環節,即對《方案》本身的評估標準與方法環節的建設,以省、自治區、直轄市為單位,每5年進行一次每校必督的學校督導評估,每輪之后,各省反饋信息回到教育部,教育部委托評估設計者每5年進行一次《方案》、指南及其工具的修訂工作,及時調整評估焦點和指標,使這項工作常規化、專業化。良好的后設評估能夠為評估者提供品質保證機制。美國“教育評估標準聯合委員會”開發出后設評估的4個維度的30條標準。這四個維度是效用性、可行性、適當性、精確性。美國、英國注重評估方案的后設評估,亞洲國家在這方面不太強調。我國需要開發自己的后設評估標準和程序,以確保學校評估方案的專業水準。

        (二)系統性建設學校評估系統性建設是對一個國家學校評估的體系及其保障機制,包括評估機構、評估人員、評估方案、評估程序、評估制度等構成的評估網絡做系統思考和系統設計。系統思考學校評估的類別和層次。新加坡的“卓越學校模式”、美國“藍帶學校計劃”和“波多里奇質量獎”都運用了誘因導向的績效問責策略。“藍帶學校計劃”有一個規定,如某個學校以前是“藍帶學校”,在五年后想繼續申請,則必須滿足這樣的條件:在過去一年中,學校學習成績有明顯的變化,而且要把自己學校的好的經驗和別的學校進行分享。美國的“藍帶學校計劃”沒有解決好卓越梯度的問題。“卓越學校模式”為學校提供了一個有系統的架構和整體性的自我測試,具有一定的優勢。美國“波多里奇質量獎”和“歐洲質量獎”也很好地解決了此問題。我國學校評估設計要兼顧兩個層面的問題:每校必督的認證模式加誘因導向的獎勵模式,并據此分別制訂評估標準。認可模式解決國家規定最低質量和效能標準的達成問題。在全部督導評估基礎上設立學校自愿申請評估的國家學校質量獎,認證督導完全達標的學校一年后可自愿申請接受評估,在全部督導基礎上設立學校自愿申請評估的國家學校獎,而進步幅度特別大的學校可申請進步獎或增值獎。系統設計學校評估方案,需要從評估意識形態到方法論、從評估模式到標準、從評估程序到后設評估要素系統考慮,融進《方案》的設計。

        其一,強化評估的消費者導向。公立學校的質量和效能應該被評估。教育督導的職能是以教育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為依據,代表政府對中小學校進行督導評估和檢查驗收,保證教育目標的實現和促進學校的持續發展和改進。《方案》應國家教育發展需要,本著為教育服務和為消費者服務的價值取向,必須把學生利益和需求放在首位,在指標體系中充分體現學生為本的價值理念和民主管理的意識。

        其二,選擇改進(績效)問責模式。要達成學校評估的專業水平,準評估必須走向真評估,選擇改進(績效)問責模式,明確評估就是價值判斷的命題。有6種績效問責策略可以參考:工作成果匯報和學校報告卡制度、監督和標準的方式、誘因系統的運用(依結果付薪計劃和績優學校計劃、認可制度和教師獎金制度)、市場依賴(教育券制度)、改變學校權威和控制方式、改變專業角色。同時,應該有效整合6種策略。在整合型的績效問責系統中,誘因系統迫使專家把重點放在以學校為單位,如績優學校的方案就是以學校的整體成效表現為獎金給付的依據,不僅可以避免學校內部個別教師之間的惡性競爭,也可以提高學校的整體士氣。專業主義強調來自教師內部自發性的績效問責要求而不是外來的權威控制。在學校專項評估中可使用問題(方法)評估模式,如成本分析、學業成就分析等。學校整體評估選擇改進(績效)問責取向的評估模式,包括CIPP模式、消費者模式和認可(檢定)模式。可以把CIPP的設計框架和認可模式結合起來使用。認可模式要求做到:所有基礎教育階段學校定期成為被督導評估對象;評估人員必須取得符合專業的資質條件;評估經過預備階段、自我評估階段、現場評估、評估報告、評估支援五個階段。其三,高位焦點引導。學校評估的核心價值在不同國家有不同定位與訴求。國際經驗表明,學校評估多以品質保證、全面品質管理等作為焦點。建議國家以高位評估焦點引領:一是堅持整體評估,評估對象是學校整體而不是局部,也不僅僅是綜合校務和活動,督導就是學校整體評估,其他專項評估根據需要開展;二是學校質量和效能作為評估焦點。其四,明確輸入—過程—輸出框架。在關注品質和效能焦點時,必然遵循輸入—過程—輸出的框架設計評估標準,體現“學生第一”的精神和消費者首位的價值理念。輸入條件不同,輸出效果不同,關鍵看學校增值多少、進步率多大,才能給薄弱學校同等機會和公正評價。對于正在發展中且本身基礎較為薄弱的學校而言,評估是一種沉重的負擔。評估體系很少關注他們的努力,卻緊緊地盯著他們的落后。在這種情況下,薄弱學校難免會產生抵觸情緒。

        第7篇:素質教育督導匯報材料范文

        一、精細管理,抓部門協調,形成教育“合力”

        教科局作為教育行政管理部門,既肩負教育行政管理職責,也是地方教育發展的航標,對地方教育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左權縣教科局大力推行精細化管理,做到“四精四細”,即:制度精,計劃細;目標精,分工細;服務精,過程細;質量精,評價細。一方面是以制度立人。建立崗位目標責任機制,將年度教育工作立項分解,細化量化,落實到具體責任股室、責任人,明確責任目標和任務。另一方面是以機制勵人。建立健全行政效能督查機制,對工作完成情況進行周調度、月督查,以督查公報形式在教育系統范圍內進行通報。同時采取不定時督查、特事特查等方式,強化對工作落實情況的調度,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二、注重培養,抓隊伍建設,為教育發展注入“活力”

        教育的發展離不開高素質的教師隊伍,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左權縣教科局緊抓師資隊伍建設,注重教師補充,注重縣域間師資均衡,注重“傳、幫、帶”作用,在師資建設上取得了成效。

        修身立德鑄師魂。在教師師德建設上,教科局不斷加強和改進教師思想政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職業道德教育,相繼出臺了一系列關于進一步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和師德考核實施方案的文件,使師德師風建設有章可循。全縣以“規范反思、開門評議、標兵引路、師生互動、論壇提升”為主題開展了系列教育活動,組織教師開展了“愛生月”、“近師月”、“教學開放周”、師德論壇等各種形式的活動:建立了師德典型評選、表彰的常態化工作機制,并組織師德標兵在全縣進行巡回演講;創新師德考核內容和辦法,采用“三問、兩查、一否決”考核方式樹師德、正師風,規范教師從教行為。

        固本強基提素質。在師資培養上,左權縣教科局堅持“面向全員、突出骨干、傾斜農村”的培訓原則,優化培訓資源,精選培訓內容,創新培訓方式。教科局依托左權教師進修學校,對全縣中小學教師進行分類、分崗、分層培訓。具體共設有新教師——跟蹤式牽手,青年骨干——影子式跟崗培訓,教育名師——驅動式“三帶三動”,面向全員——菜單式送教導學,校長和管理干部—課題式行動研究五種基本模式。教科局精心編撰了教師培訓資源要目,準備了精品專題講座和示范課,極大地滿足了教師專業知識更新和業務技能提升的迫切需求,全方位提升了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

        立標踐行培校長。校長作為學校的決策者、領路人,對學校的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左權縣教科局特別注重校長隊伍的建設和培養,制定了校長發展目標。全縣采用“走出去學,請進來講,送下去教”的培養培訓模式,選派校長外出掛職、集中輪訓、定期論壇、高級研修等,開闊了校長的視野。教科局還制定了校長目標考核責任制,把學校課改“力度大不大”,“效果明顯不明顯”作為校長任免的重要依據。這些政策的實施有效提升了校長專業化發展水平。

        三、改革創新,抓教研教改,為教育發展提供“動力”

        在新課程改革的征途上,左權縣致力于教研隊伍的建設和打造,注重學習引進和創新實踐,走出了一條課改新路。

        統籌協調,致力教研隊伍的建設和培養。教科局緊緊抓住縣教研室這一職能部門,致力構建縣、鄉、校三級教研機制。一是實行股室領導包鄉、包校責任制,教研員不定時深入各校蹲點指導。二是組建以縣城學校為龍頭,鄉鎮中心校和一貫制學校為成員的“盟區”,實行盟區內教師有序流動,促進教師業務交流學習常態化、制度化。三是通過“師徒結對”、“影子跟蹤”等形式,激發教師自我提升的原動力,樹立“問題即課題”、“教學即研究”的理念。四是注重激發學生自主意識、創新意識,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一系列措施的實施使全縣上下形成了“校校注重教研,人人參與教研”的良好局面。

        因地制宜,創出符合縣情的研訓模式。左權縣以課堂教學改革為突破口,狠抓教學常規管理,致力縣域教育均衡發展。教科局根據縣情創新推出了“四三”模式,即努力構建集校本教研、連片教研、辯課教研、開放教研為一體的教研模式,努力構建以自主學習與實踐、合作探究與點撥、有效訓練與拓展為主要內容的“三元素”主體課型。教科局要求教師心中有新課標,腦中有教材,眼里有學生,手中有材料,案(教案或預案)中有方法,著力打造“五個有效”課堂,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典型引路,走出符合校情的教研之路。左權縣在積極探索縣域教研模式的同時,鼓勵各校積極構建符合本校實際的教研之路。左權二中連續承辦晉中市“東山四縣校際交流”研討會和“初中校長協作會”活動,推進“三三六”教改模式。宏遠學校主動牽手杜郎口中學,引進杜郎口“開放性、餐桌式”教學模式,致力打造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有效課堂教學,被山西省教科院命名為“課改實驗基地校”。

        四、文化積淀,抓特色創新,為教育發展儲蓄“耐力”

        一所優質的學校在發展定位上應該是準確的,在辦學理念上應該是清晰的,應該逐步形成學校的辦學特色和風格。

        抓住地方特色,豐富課程內容。藝術教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的成長有著其他學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左權縣致力于地方課程的開發,早在2008年,就大膽將“左權民歌、花戲”引入課堂。清新優美的左權民歌曲調受到全縣師生的熱烈歡迎。而后,各校又爭相將花戲動作引入“陽光體育大課間”,創出了富有地方特色的“花戲操”。

        凸顯校園文化,形成學校特色。學校特色是學校文化的積淀,是學校精神內涵的提煉。左權縣始終堅持“一校一品”、“百校百貌”的創建思路。2012年2月3日,縣教科局組織開展了以“學校特色建設定位與路徑探索”為主題的校長論壇活動。全縣30名校(園)長在論壇上作了交流發言,準確、生動地闡述了各自在凝練辦學特色,推進素質教育上所取得的成績和未來的努力方向。麻田中學、左權二中致力打造自然和諧的校園景觀,增強環境育人功能,被晉中市教育局、市環保局授予“晉中市綠色學校”稱號。左權三中和示范小學開展的以“室美人雅”為主題的“室文化”、“廊文化”創建活動廣受好評。宏遠學校、西關小學、芹泉中心學校積極開展“讀經典”、“誦精神”活動,成為打造“書香校園”的典范。麻田中心學校充分利用八路軍總部遺址的區位優勢,積極開展“讀紅書”、“唱紅歌”、“做紅人”序列活動,形成紅色教育體系。麻田中學開展的以“知恩、感恩、報恩”為主題的感恩教育,自成系列,獨具特色,推動了文明和諧校園的建設進程。

        五、科學評價,抓督導評估,為教育發展添加“引力”

        教育評價具有鑒定、診斷、導向、激勵、調節、監督等功能。左權縣在教育督導評估上堅持以城鄉均衡發展為重點,以素質教育為主線,以學校和師生發展為目的,致力構建科學的評價體制。左權縣對學校的督導評估堅持定量評價和定性評價相結合,堅持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堅持自評和他評相結合的原則。全縣采用課堂教學監測,抽樣抽測等方法評價教學,采用綜合評估的方法評價學校,采用一年一度的“情景測試”和“匯報展演”等方法評價藝體教育。一系列科學的評價方式有效促進了學校教育的快速健康發展。

        第8篇:素質教育督導匯報材料范文

        (XX年9月)

        xx街道是鋼城區委、區政府駐地,轄8個社區、25個行政村,轄區面積76平方公里,總人口7.5萬人。街道現有8處中小學,1處成人學校,15處幼兒園。

        近年來,街道黨委、辦事處高度重視教育工作,始終堅持科教興處、教育為本的戰略方針,不斷加大教育投入,深化教育體制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教育事業有了長足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成績。特別是自XX年省“義務教育工作示范縣”創建以來,我們嚴格按照標準和要求,立足實際,扎實工作,促進了我街道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現將工作匯報如下:

        一、加強領導,提升教育發展地位

        xx街道始終高度重視教育事業的發展,堅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將教育工作列入辦事處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把教育發展和學校建設納入經濟發展和地方建設的整體規劃,努力完善“四個機制”,夯實了教育工作基礎。

        1、建立定期議教制度與教育責任制。我們規定每年專門研究布署教育工作的專題會議不少于四次;分管負責人堅持每月至少一次到教辦、學校現場辦公、調查研究;人大工作室每年兩次對教育部門進行視察,及時解決實際問題。建立教育責任制,把重視教育、做好教育工作與街道、村(居)兩級干部的考核成績掛鉤,由人大、政協組織考評,定期監督檢查。

        2、制定保障教育事業健康發展機制。依據《教育法》、《新義務教育法》、《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等法律法規,制定了《高標準實施九年制義務教育的意見》、《xx教育發展規劃》等政策規定,為教育事業的發展提供了具體的政策保證。每年教師節,街道專門召開教師節慶祝大會,撥專款對優秀教師進行表彰獎勵,走訪慰問老教師,為他們排憂解難,形成了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

        3、完善對教育投入的評估機制。在加大對中小學教育投入的基礎上,注重了幼兒園的建設,通過制定教育投入評估機制,激發各村(居)辦園的積極性。

        4完善教師分配與交流機制。根據鋼城區城鄉教育均衡發展的精神,鋼城區教育局在教師聘任,分配和交流上注重了向偏遠和薄弱學校傾斜。近年來專職對口高學歷的年輕教師都被分配到施峪、雙峰、育才任教。另外,我們加強了師資交流,每年都從一中、中小抽調年輕教師到以上學校支教,同時,派部分教師到區直學校交流,這種做法加強了城鄉之間的教師互動和交流,促進了城鄉教育的協調發展。

        以上措施的落實,使街道教育事業得到優先、均衡、協調發展。

        二、加大投入,努力改善辦學條件

        近幾年,我街道堅持以政府投入為主、多渠道籌措教育經費,教育投入做到了“資金到位。逐年增長”,辦學條件明顯改善。

        一是我們加強校舍建設,為廣大師生工作和學習創造良好環境。XX年,街道投資400萬元,建起了面積4500平方米的xx一中綜合辦公實驗樓。去年,投資300萬元,建筑面積為4000 m2,15個班規模的中心幼兒園已經完成,即將投入使用;投資400余萬元,建筑面積為2800 m2的育才教學樓已經建成并投入使用。在街道、教育局的不斷努力與協調下,利用省財政廳專款130萬元,為育才聯小安裝節能中央空調,從根本上解決了師生的取暖問題。徐家莊、張莊、陳家莊投資新建了標準的幼兒園。另外,施峪等五村聯辦幼兒園已完成選址工作,規劃圖正在設計當中,即將開工建設。

        二是提高內配標準,加強規范化學校創建。在內配方面,我們本著高標準原則,XX年一次性投資20余萬元為一中配備了完備的實驗設施。現在,xx一中、中心小學內配達山東省實驗室一類標準,其余學校達到二類以上;音體美儀器室達到教育部一類標準。辦學條件的改善促進了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xx一中、中小被評為省級教學示范學校。目前,街道8處中小學全已達到規范化標準,其中省級1處、市級5處、區級2處。

        三是抓好教育信息化工程建設。區政府和辦事處不斷加大投入,完善信息技術設施,所有中小學均按要求建起了微機室和多媒體室,各校建立了校園網;同時根據省市區農村中小學校現代遠程教育工程實施方案指示精神,我街道的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已安裝完畢投入使用;各中小學專任教師實現了人手一機,學生用機達到驗收標準,各校均從一年級開始開設信息技術課。

        三、提高素質,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教育發展,教師為本。提高教師素質是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我們采取多種措施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按照“師德高尚、業務精良”的要求狠抓了教師隊伍建設。

        在師德方面我們組織教師深入學習《公民道德實施綱要》、《義務教育法》、《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等一系列相關法律法規,學習科學發展觀等科學理論,提高教師的法制意識和道德素養,夯實教師的思想道德基礎,不斷提高教師依法執教、以德立校的自覺性。另外,以xx街道慶祝教師節為契機,開展豐富多彩的慶祝活動,廣泛宣傳教師敬業奉獻的先進典型,為大家樹立學習的榜樣。廣泛開展 “立高尚師德、樹教育新風”主題教育活動,進行教師“十佳”系列評比活動,引導廣大教師爭做“德能雙馨”、人民滿意的教師。

        在業務方面,我們加強教師管理與考核,建立健全教師個人檔案,完善教師考核制度,細化對每位教師的德、能、勤、績及工作量的考核工作,做到公正、公開。各校落實校本研究方案和教師繼續教育計劃,把校本研究及教師繼續教育融入學校的日常教育教學中,形成全校教師“在行動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在反思中學習,在學習中成長”的良好氛圍。每年街道都派出200多名教師和校長參加省、市、區各級培訓,促進了教師業務水平和校長管理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堅持“研訓結合”,優化培訓方式,做到“學、教、研、思”相結合,把校本教研真正落到實處。教育辦公室堅持每學期開展教師才藝展示、備課作業展評、中青年教師大比武等活動推動了各校研訓工作的深入開展。同時,教辦定期舉辦中年教師大比武帶動了青藍工程的實施,有力地促進了年輕教師的快速成長,使他們在較短的時間內成為業務骨干,在近幾年全區的青年教師課堂教學大比武中,我街道教師獲獎率列全區第一。現在,共有2名教師獲得首批“鋼城名師講堂”一等獎,并被推薦為“齊魯名師講堂”人員;有4人被評為市“十佳校長”;17人獲市級及以上優秀教師稱號,其中1人被評為省級優秀教師,3名教師被評為市師德標兵,1名教師被評為“萊蕪十佳教師”, 1名教師被評為萊蕪市“感動我們的十大教師”,2名教師被評為萊蕪名師,57人被評為市區教學能手,29人被評為市區學科帶頭人,158人獲區級以上優質課獎。良好的教師隊伍為素質教育的實施和教學質量的提高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四、加強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xx街道建立健全了各種規章制度,實行規范化、制度化和現代化管理,管理機制和運行機制科學、民主、規范;校園秩序良好,校園文化氛圍濃厚,校園環境達到教育局“一校三園”的要求,營造了平安、文明、和諧的育人環境。

        1、強化德育為先,注重育人為本。

        學校牢固樹立“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思想,重視和加強了德育工作;有效地開展公民道德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法律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榮辱觀。學校重視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將德育寓于各科教學和各項活動之中,同時注重改進德育工作方法,增強了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和吸引力。各校以學生的多元評價為平臺,落實好常規教育,養成教育,以良好的班風促進良好的校風、學風的形成。

        另外,街道建立了校內外德育基地,創設了良好的育人環境,并結合未成年人特點,開展有效的教育活動,形成校外教育活動的經常化、制度化。每學期,各校都要組織學生到xx敬老院、xx文化廣場舉行獻愛心活動,培養他們良好的道德觀和尊老愛幼的優秀品質。

        2、強化教學常規,實施課題帶動。

        教學是學校的中心工作,抓好教學常規的管理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為保證教學工作的順利實施。一是教辦認真落實教育教學評估方案,堅持月查月報制度和學期初、學期末檢查評估制度,對發現的問題當場反饋,及時提出整改要求,并把兩次打分作為單位評優依據,充分發揮了評價的激勵和導向作用。二是是教學常規抓細抓實。教辦積極落實教育局的常規教學要求,在每個學期第一天,都要落實“上好開學第一課”制度,營造一種積極向上,嚴肅認真的工作氛圍,為學校的教育教學開好頭,起好步。教辦教研員定期到各個學校推門聽課,并參加各科教研活動,指導教學工作;各校都推出了以“打造高效課堂”和“我最滿意的一堂課”為主題的課堂展示活動。其中xx一中和中小的教學開放周最具特色,為全區教育教學改革起到很好的帶動作用。三是是實施課題帶動工程。xx各校積極開展教科研工作,加大課改力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xx各校承擔著國家和省級教育教研課題10多項,一中的網絡形勢下的教學與研究、二中的英語特色教學、中小的小學數學的教學與應用研究、智能理論在語文教學中應用、卞家泉的小班化被評為省級優秀課題。在山東省中小學評價研討會上,xx一中代表萊蕪市為大會提供的題為《關注學生個性差異,構建立體化評價體系》的課題材料,受到與會人員的一致好評。這些課題的推廣應用極大地促進了xx教學成績的提高。

        3、強化課改理念,落實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

        xx街道嚴格執行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做到開齊課程、開足課時,不隨意增減課程、課時。積極開展教學改革,以課程改革的新理念促進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轉變。學校按照上級文件規定,嚴格控制學生作息時間、作業總量和考試次數,不為學生統一征訂教輔資料,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業負擔。學校按規定開展好體育課教學、課外活動和體育競賽等活動,保證學生每天不少于1小時的課外體育活動時間。各校在抓好文化課的同時,社團建設,藝體教育也搞得豐富多彩,走在了全區前列。xx一中、二中、中小社團活動尤為突出。我街道的學校藝術節、“書香校園”工程、校園文藝節目多次在省市區電視臺展播;師生書畫作品多次獲省市一二等獎;中小學籃球隊、乒乓球隊多次榮獲全區第一、二名;一中、二中和中小的校刊已經連續刊發XX年,得到了上級領導的好評。

        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xx的教育成果更加顯著。今年,全街道初中畢業生綜合評價名列全區前列,有 30名藝體特長生通過了考試,過關率最高。

        近年來,xx教育辦公室連年被評為萊蕪市教育督導工作先進單位、鋼城區爭優創先工作先進單位(全區各鎮處、區直各學校排名第一);xx一中被評為山東省藝術教育示范學校、山東省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山東省綠色學校、山東省語言文字示范學校、山東省教學示范校;xx二中被評為省市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山東省綠色學校;中小被評為山東省教學示范校、首屆萊蕪市廉潔文化進校園先進單位。

        市、區多次教育系統現場會在xx召開:如:迎接省政府督導檔案管理現場會、全區學校管理現場會、“鋼城區中小學課程開發與實施研討會”、全區廉潔文化進校園現場會等等。現場會多次在我們xx召開,標志著我們的管理水平和素質教育實施水平走在了全區乃至全市前列。規范的管理,扎實的工作,使xx的教育影響越來越大,先后有淄博市、騰州市、新泰市、市高新區、雪野旅游區等市內外兄弟單位前來參觀學習,提升了xx的教育聲譽,加強了與外界的交流,起到了相互學習,共同提高的作用。

        4、強化安全工作,創設和諧教學環境。

        街道高度重視安全工作,建立了學校安全規章制度和應急預案機制,各項安全防范措施落實到位,及時消除了安全隱患,杜絕了安全責任事故的發生。

        每學期初,街道、教辦專門召開學校安全工作會議,層層簽訂安全工作目標責任書、將安全工作落到實處。街道組織有關人員定期對全街道的中小學校及幼兒園舍進行全面檢查,對學校周邊的安全隱患進行集中排查;另外,我們積極聯系公安、交警、工商、衛生等部門對周邊環境的網吧、游戲廳,飲食攤點、接送學生的車輛進行了集中檢查治理,對于存在安全隱患的部分車輛,按照交警部門的管理要求統一進行了整改。街道投資給所有學校安裝了監控設施、今年,為一中、二中、中小共配備了專職保安人員,加強了安全巡邏,配備警用設施做到人防、物防、技防三統一。各校還認真落實學校安全教育進課堂活動,重點開展了防食物中毒、防交通事故、防溺水、防火、防震等各類突發事件的知識講座和自救演練,提高師生安全意識和自我防范救護能力。各個學校結合學校實際認真組織了甲型h1n1和手足口病的防控及疫苗的接種工作。由于宣傳到位,措施得力,組織嚴密,整個xx沒有發生一起安全責任事故。

        五、協調發展幼教和成人教育,提高教育實施水平

        xx街道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堅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教育公平的原則,依法規范辦學行為,均衡教育資源配置。義務教育、幼兒教育、成人教育的協調發展,教育實施水平進一步提高。

        1、努力提高九年義務教育實施水平:

        一是在制止中小學生輟學方面,根據實際,街道、教辦與各學校都制定了管理制度,把鞏固率列入了對學校和教師評估的內容。一方面,大力營造控輟保學的社會氛圍,加大控輟保學宣傳力度。除充分利用廣播、專欄、致家長一封信等形式進行廣泛宣傳外,還制定了《關于制止中小學生輟學的暫行規定》、《關于實行義務教育通知書制度的規定》等各項規定,并定期進行檢查。

        二是街道積極籌措資金建立特困生救助機制,實行貧困生救助制度:每年發放“貧困生救助基金”3萬余元,救助貧困生100余人;其次是利用希望工程捐款大力救助貧困生。

        目前各中小學入學率均為100%,殘疾兒童入學率100%,中小學在校生鞏固率分別為99.8%、100%,初中畢業生升入高中階段比率達到96%。

        2、優化教育結構,大力發展學前教育和成人教育

        幼教工作:一是積極推動各級各類幼兒園的申報、驗收工作。截止目前,我街道15處幼兒園中,有中心園1處,示范園1處;一類園10處。二是加強幼師隊伍建設,積極開展文化、專業方面的培訓,XX年以來有14人獲區教學能手稱號。三是教辦與各村兩委積極協調,鼓勵社會辦園,辦園條件得到了進一步改善。目前xx已開辦兩處規范化民辦幼兒園,極大地促進了社會辦學氛圍的形成。學前3年幼兒入園率達到91%,學前一年幼兒入園率、鞏固率分別達到100%。

        第9篇:素質教育督導匯報材料范文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大和省第十二次、市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全面落實國家和省、市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根據市委、市政府大力推進民生幸福工程的整體部署,現就加快完善終身教育體系提出如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完善終身教育體系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教育在經濟社會發展中處于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戰略地位,是開發人力資源、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市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完善終身教育體系,讓學習成為每一個市民的生活方式。未來一段時期,是我市建設更高水平小康社會、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關鍵階段,是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著力建設創新創業城、現代產業城、生態宜居城、和諧幸福城的戰略機遇期,這一歷史任務要求,必須把加快完善終身教育體系、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作為建設高水平教育強市、推進教育事業科學發展的重要任務,作為建設人力資源強市、提高各類人才培養水平的重要任務,作為促進教育公平、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教育需求的重要任務,作為提高全民整體素質、提升城市文明水平的重要任務,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創造更加美好幸福生活的重要任務。各地、各部門要充分認識加快完善終身教育體系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全面落實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大力提升終身教育體系建設水平,推動教育事業更好地為經濟社會和人的發展服務。

        二、進一步明確完善終身教育體系的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全面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政策,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大力實施科教與人才強市戰略和創新驅動戰略,圍繞建成高水平教育強市和率先實現教育現代化的目標,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促進公平、改革創新、統籌兼顧的原則,推進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均等化,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建立體現公益性、開放性、長期性的終身教育體系、機制和平臺,提供更為豐富的優質教育,最大限度地讓各類人群共享終身教育改革發展的成果,最大限度地為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

        (二)總體目標

        到2015年,率先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建成從學前教育到老年教育、從學校教育到社會教育、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協調發展、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溝通、職前教育和職后教育有效銜接的終身教育體系,率先建成教育強市,基本形成學習型社會,城鄉居民受教育水平和綜合素質全面提高。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55%以上,主要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達12.2年,從業人員繼續教育年參與率達65%以上,城鄉居民社區教育年參與率分別達80%、60%以上,學生、社會對學校的滿意度不斷提高。

        ——各類教育協調發展。教育資源均衡配置,布局結構科學合理,全面推進校舍安全工程和現代化學校建設,學前教育納入終身教育體系,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互通,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社會教育銜接,形成開放靈活、選擇多樣的人才培養和終身學習“立交橋”。

        ——體制改革彰顯活力。重大教育體制改革成效顯著,辦學體制多元開放,管理體制有序高效,人才培養方式靈活多樣,現代學校制度建設加快推進,教育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

        ——教育質量更有保障。形成以提高質量為核心的教育發展觀,基本建立科學的教育質量標準體系和評價導向機制,優質教育資源總量進一步擴大,教師隊伍綜合素養和專業能力明顯提高,素質教育深入推進。

        ——服務能力全面提升。建立公平、高效的教育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教育信息化水平全省領先,教育改革發展與人口結構變化、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以及創新強市建設相適應,強化政策咨詢、家庭教育、心理疏導等公眾服務,教育在文化傳承創新和科技進步創新中的地位更加突出。

        三、加快完善終身教育體系的具體任務

        (一)高水平普及15年基礎教育

        1.推進學前教育優質普惠發展。貫徹落實《省學前教育條例》,堅持學前教育事業以公益性為主、辦學體制以公辦為主、經費投入以公共投入為主、師資隊伍以公辦教師為主、管理以教育行政部門為主的管理體制,實施學前教育五年行動計劃,構建覆蓋城鄉、布局合理、質優價廉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實現普惠性幼兒園全覆蓋。到2013年,每個鄉鎮(街道)至少辦好一所政府舉辦并達省優標準的公辦幼兒園,省優質幼兒園占比達70%。到2015年,享受公益性學前教育的幼兒占幼兒總數的80%以上,省優質幼兒園占比達80%以上,形成一批優質學前教育集團和早教中心。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從2012年起,各轄市(區)以每年不低于200元的標準安排學前教育生均公用經費并逐步提高,有條件的地區要達到或超過蘇南地區平均水平。市財政逐步提高學前教育專項經費標準。加強幼兒園建設,2011年起,鄉鎮中心幼兒園和城鎮新辦幼兒園均按省級優質園標準建設。加強師資隊伍建設,辦好幼兒師范學校,到2015年,全市公辦幼兒園至少有50%的差額撥款事業編制,全市幼兒教師專科及以上學歷達90%以上,全市各幼兒園都必須配備男教師。規范幼兒園辦園行為,明確幼兒園的獨立法人資格,未經注冊登記的一律不得舉辦。積極扶持民辦幼兒園,引導民辦幼兒園提供公益性保育教育服務。積極構建0-3歲早期嬰幼兒教育平臺,不斷優化0-3歲嬰幼兒早期教養指導服務。加大學前教育幫扶力度。鼓勵有條件的轄市(區)開展一定年限的免費學前教育。

        2.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大力推進義務教育服務均等化和城鄉一體化,完善義務教育管理體制,建立健全以縣為主的義務教育保障體系,完善優質教學資源共享機制,教育資源配置重點向農村、薄弱學校傾斜,著力縮小區域、城鄉、校際差距。2012年創成省義務教育優質均衡改革發展示范區,義務教育優質學校比例達80%以上,堅持免試就近入學,嚴格控制公辦學校學生擇校現象,嚴格禁止捐資助學與入學掛鉤,流動人口隨遷子女公辦學校吸納比例達90%以上,殘疾少年兒童入學率達98%以上。學校規模適度,實行標準班額辦學,小學每班40人、初中每班45人以內,有條件的學校積極實施小班化教學。實施義務教育學校現代化建設工程,到2015年,全市達省現代化標準的學校占比70%以上。推進區域內教師合理流動,均衡配置骨干教師。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建立健全義務教育質量保障體系和監測制度,引導學校改革教學模式、培育特色內涵,努力實現教育機會、教育過程和教育結果的公平。引導各類教育機構、社會團體和家庭開展符合少年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教育活動。

        3.推進普通高中優質特色發展。堅持多樣特色、內涵發展,全面提升高中教育現代化水平,進一步調整優化高中布局結構,城區部分四星級高中向開發區等區域遷建,合理確定學校辦學規模及班額,到2012年,全市高中均達省優質學校標準。實施高中質量提升工程,支持高中創新辦學模式,推進學生培養模式多元化,加快提升學生綜合素養,為不同潛質學生自主發展、個性發展創造平臺,促進高中實現“一校一特色”。強化創新人才培養,創設普通高中創新拔尖后備人才培養基地和課外創新教育機構。鼓勵高中適當開設職業教育課程,探索建立高中教育與職業教育的資源共享機制。嚴格按照國家、省有關普通高中國際課程班的規定辦學,提高高中教育國際化水平,建設一批高度整合的國際化課程。

        (二)創新發展職業教育

        1.創新職業教育發展方式。加快推進職業教育集約發展和資源共享,完善高等職業教育園區資源共享機制和服務平臺建設,建設充分彰顯產學結合、校企合作、資源共享、示范輻射特色的國內一流地方高等職業教育體系和示范性高等職業教育園區。加快優化職業教育資源布局,全面推進殷村職教園建設,創新殷村職教園建設模式,凸顯職教園、新農村、旅游區三位互動、深度融合、資源共享,努力建設中國職教園建設新典范和改革示范區。加快建設省技師學院新校區,高水平建設市級公共實訓基地。加快推進示范性職業院校建設,全面優化職業學校資源,構建國家示范性和骨干高等職業院校、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省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和省示范性職業學校為主體的優質職業院校體系,其它公辦中等職業學校均達到國家級重點職業學校標準。加快推進職業學校專業建設,全面實施省級品牌專業和特色專業建設,完善適應地方產業升級的專業鏈建設,做強做優職業學校專業,建立合格專業認定制度、專業建設水平評估制度和專業滾動發展機制。

        2.創新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加快推進校企合作制度建設,建立高技能人才培養企業工作站,加快組建校企合作職教集團,建設若干示范性職教集團或校企合作聯盟,積極實行訂單式培養方式,健全工學結合、頂崗實習教學制度,形成符合技能型人才成長規律、學做合一、知行并進、德技并重的人才培養體制。加快轉變教學模式,推行任務式課程和項目課程,開發網絡課程,建設數字化教學資源和網絡學習平臺,加強省級精品課程建設。加強職場環境建設,推進引企入校,實施省級示范性實訓基地建設規劃,構建產學研訓賽考一體化中心和社會服務平臺。加快實施技能創優、科技創新、就業創業“三創”人才培養計劃,健全技能大賽制度,加強省、市技能大賽基地建設和省級職業教育技能教學研究基地建設,開展技能大賽項目課程教學試點,加強創新創業教育,健全職業學校創新創業教育體制,建立創新創業大賽制度,形成課程、實踐、大賽、指導服務配套實施的學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

        3.創新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構架。繼續扶持專科高職和五年制高職發展,推動在常高校應用型本科專業建設,推進中、高職一體化協調發展以及中職與專科高職、中職與應用型本科的學制銜接,構建中、高職層次遞進、逐級貫通、結構合理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制定中、高職銜接試點辦法,對接我市“一核八園”產業鏈發展需求,發揮地方高等學校引領作用,構建“專業對接、課程銜接、實踐導向、雙證融通、中高連貫、校企合作”培養機制,健全中、高級技能型人才發展機制,試行中職畢業生直升高等學校入學辦法,創新“專科高級工”、“本科技師”、“技術本科”等培養模式,推進專科高職、五年制高職與本科高等教育銜接,加快培養適應地方產業升級需要的高學歷高技能復合型人才,進一步增強職業教育吸引力和服務力。

        4.創新現代職業學校制度。實施學校主動發展制度,激發學校主動發展動力機制,健全學校發展評價督導體系。職業學校完善面向市場開放辦學體制和運行機制,健全教育質量監控體系,建立畢業生跟蹤、社會滿意度測評等反饋機制。注重文化引領,加強學校文化和專業文化建設,加強學生人文教育,營造濃郁人文、科技、藝術、職業等多元融合的學校文化氛圍,建設和諧校園,促進先進產業文化進校園、優秀企業文化進課堂,促進學校文化與先進企業文化有機融合,建立符合現代職業教育辦學規律和技能型人才成長規律的現代職業學校制度。

        (三)加快發展高等教育

        1.提高普通高等教育發展水平。建立在常本科院校校際合作聯盟和優勢學科建設聯盟,實施優勢學科建設工程。深化教育教學改革,鼓勵學生參與科學研究,提升學生綜合素養和服務社會發展的能力。加快在常高校碩士點、博士點建設,到2015年,建設2-4個與經濟社會發展密切相關、具有一流創新條件和創新團隊的省級優勢學科平臺,扶持共建1-2個國家重點學科,大學建設1-2個博士點。搬遷擴建工學院。吸引國內外高水平高校和科研院所落戶聯合辦學。

        2.實施高等職業教育綜合改革。加快推進科教城國家高職改革試驗區建設,發揮政府統籌促進作用,推進高等職業教育辦學體制、辦學模式、教學模式、運行機制等綜合改革,推行職業院校與行業企業聯合辦學,建設一批“校中廠”和“廠中校”,建立由政府、行業、企業、職業院校參加的董事會或理事會。重點建設對接“一核八園”產業鏈需求的先進裝備制造、信息技術、新材料、新能源和現代服務業等5大專業群。加強科教緊密結合和校企深度合作,加快政府、企業、職業院校共建“信息產業園”“先進制造技術產教園”等產業園區。推進園區內職業院校在專業建設、課程互選、學分互認、教師互聘、教材開發、質量評價、公共服務等領域深度合作,建設20個高水平公共實訓基地以及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中心,完善共享運行機制,加快培養適應地方產業轉型升級需求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到2015年,建成國內一流的示范性高等職業教育園區。

        3.增強高等教育服務發展能力。推動在常高校圍繞和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大戰略主題和急需解決的重大實際問題,在人才結構、學科設置、人才培養、研發攻關等方面前瞻布局,努力使高校成為區域經濟結構調整、科技創新和社會發展的助推器。推進資源共享、開放合作的知識服務平臺建設,打造一批優秀科技創新團隊,建成一批具有持續創新能力的高水平科研創新基地,提升在常高校對經濟社會發展的知識服務能力。鼓勵高校與企業整合創新資源,組建重點發展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瞄準國家和省科技專項,對接長三角和產業發展、企業需求,圍繞關鍵技術、關鍵設備、關鍵環節開展應用性研究開發,促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四)全面實施素質教育

        1.提高德育實效。堅持德育為先、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把德育融入社會生活和學校教育的各個方面。進一步完善學科育人體系,發揮課程主渠道作用,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德育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充分發揮每門課程的德育功能。促進德育與智育、體育、美育的有機結合,深化民族精神教育,推進生命教育、公民教育、科技教育、國防教育和廉潔誠信教育,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公民。職業學校突出以誠信敬業為重點的職業道德教育,培養具有社會責任感和創新創業精神的高素質勞動者。豐富學校文化內涵,提高學校常規活動的設計水平,增強學校文化的育人功能。建立優秀學生(畢業生)表彰獎勵制度,開展學生峰會等品牌團、隊活動。“十二五”期間,全市建好一批綜合性、有特色的素質教育實踐基地,各轄市(區)均建好青少年校外活動基地。

        2.深化課程改革。創造性實施國家課程,積極建設校本課程,豐富課程內涵,增強課程的選擇性,提高課程統整水平,進一步減輕學生過重學業負擔。以教學方法的變革推動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探索建立深化教學改革新機制,加快推進基于現代技術和網絡環境的教學改革,構建充滿教育智慧的創造性課堂,努力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思結合、大膽質疑,提高學生主動發展意識和綜合學習能力。注重實踐育人,增加教學實驗、生產實習和技能實訓,促進更多的社會資源向中小學免費開放,建設一批學生自主創新實驗室、校外實踐實訓基地和活動中心,積極開展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實踐能力。實施“科研興教”工程,以科研項目帶動和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創新教育科研成果轉化機制。

        3.促進全面發展。實施學生健康提升工程,拓展教體結合平臺,提高陽光體育運動校本化實施水平,深化中小學體育項目特色學校和體育傳統校建設,建立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和公告制度,確保學生每天鍛煉1小時。豐富藝術教育的形式和內涵,推進體育、藝術“2+1”工程、書法教育“百千萬工程”、高雅藝術進校園,建設一批高水平學生藝術團,提高學生審美情趣和藝術鑒賞力。推進學校學生會、志愿者和義工組織建設,促進學校學生社團發展,大力開展學生社團活動。強化學校食堂衛生和食品安全工作,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和青春期教育,不斷提升學生健康素質。規范開展國防教育。

        (五)大力推進繼續教育

        1.完善繼續教育管理服務平臺。積極發揮市終身教育推進工作領導小組的統籌與領導作用,努力建成政府主導、統籌規劃、協調推進的終身教育公共服務平臺和管理格局。緊緊圍繞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和學習型社會目標,按照整體推進、分類指導、示范引領、注重實效的要求,提供繼續教育服務。到2015年,基本建成覆蓋城鄉、靈活開放、溝通銜接、質量一流的繼續教育服務體系,形成“15分鐘市民學習圈”,以學歷補償、技能培訓、文化教育為主的繼續教育水平顯著提升,人均閱讀量和讀書時間有較大幅度提高。依托廣播電視大學建設開放大學,將開放大學建成社區教育的中心、遠程教育的龍頭和終身教育的基地。整合各領域優質資源,推進繼續教育資源平臺和資源庫建設,逐步形成繼續教育優質資源開放共享機制,組織各級各類學校尤其是高校、職業學校率先向社會開放學習資源和精品課程。大力發展現代遠程教育,完善“終身教育在線”等數字化網絡平臺,實現各類學習網站的互聯互通。探索“學分銀行”制度,發揮市民卡的終身學習功能,建立公民學分積累、轉換、認證和激勵制度。推進學習型社會建設,積極創建學習型組織,打造一批市民自主學習品牌,到2015年,全市建成學習型縣(市、區)2-3個,全市學習型社區創建率達50%以上。

        2.大力發展面向全民的各類繼續教育和培訓。支持普通高校開展學歷繼續教育,鼓勵中高等職業院校面向具有初、高中學力勞動者開展學歷、技能雙提升教育,鼓勵支持農業職業院校面向退伍軍人、村鎮干部以及具有初、高中學力的中青年農民開展涉農專業學歷教育和培訓,推動自學考試向農村居民和農村進城務工人員發展。因地制宜開展多種形式的非學歷繼續教育,重點開展以穩定和促進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技能提升培訓,著力加強經濟社會發展重點領域緊缺專門人才的培養、培訓,大力發展社會化、行業化職業培訓實訓基地,努力提高繼續教育的專業化水平。

        3.廣泛開展城鄉社區教育。完善社區大學、社區學院、社區教育中心、社區教育居(村)民學校四級網絡。推進社區教育示范區創建和鄉鎮(街道)社區教育中心、居民(村民)學校標準化建設。到2012年,鄉鎮成人教育中心校全部轉為社區教育中心,建成市級標準化社區教育居民(村民)學校100所。到2015年,全市50%以上的縣(市)和50%的鄉鎮(街道)達到社區教育示范區建設標準,城鄉社區教育中心標準化建設達標率達80%以上。實施社區教育實驗項目建設行動計劃,開發有特色的培訓項目和課程。廣泛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農業實用技術培訓和農民創業培訓。加強對困難群體的就業援助培訓,提高農民的職業技能和就業競爭能力。積極推進農科教結合示范基地建設。充分利用社區教育資源加快發展青少年校外教育,形成要學、有學、優學、樂學的社會風尚。大力發展各級各類家長學校,不斷提高家長科學教子水平。加快發展老年教育,探索建設養教結合的老年教育服務機構,到2015年,80%以上的鄉鎮(街道)建有老年學校,參加各類老年大學(學校)學習的人數達到老年人口的30%以上。

        4.促進和規范社會辦學。積極支持社會力量舉辦各類非學歷教育培訓機構,大力開展新技術和高技能培訓。鼓勵民辦非學歷教育機構拓寬辦學思路,引入或與國內外知名培訓機構合作,創建一批非學歷教育品牌機構。加強民辦教育行業協會等社會組織建設,依法規范社會教育培訓機構審批、評估和資質認證。健全監管體系,探索建立風險保證金制度,完善屬地管理水平和年檢制度,深入推進分等級評估,全市A級以上民辦非學歷教育機構到2012年占比達15%,2015年占比達20%。

        (六)支持民辦教育健康發展

        1.改善民辦教育辦學環境。堅持把民辦教育作為終身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進一步完善財稅、金融、土地等優惠政策,積極推動社會力量捐資、出資辦學。大力支持民辦學校充分發揮自身體制機制優勢,全面增強辦學活力,不斷提升教育質量。加強民辦教育行業協會和中介組織機構建設,探索建立民辦學校風險防范機制,培育有內涵、有質量、有特色的示范性民辦學校以及各類緊缺性、實用性的非學歷民辦教育機構。探索建立民辦教育獎勵制度并列入各級財政預算,對非營利性民辦教育機構依法實行稅收優惠等鼓勵性政策,對辦學業績突出的組織、學校和個人進行表彰和獎勵。提高民辦教師待遇,建立完善民辦學校教師社會保險制度。

        2.規范民辦學校辦學行為。完善民辦學校法人治理結構,落實民辦學校的法人財產權,加強民辦學校資產管理和財務監督,探索實行民辦學校營利性和非營利性分類管理。加強對民辦學校的監督、管理和督導評估,建立健全民辦學校質量監控和等級評估體系,規范民辦教育辦學行為、資產和財務管理,建立民辦教育風險防范機制和民辦學校準入退出機制。

        (七)建設高素質師資隊伍

        1.實施人才強教戰略。強化教師職業道德,增強教師的責任感、使命感和人格學識魅力。建立吸引優秀人才從教的激勵機制,建立教育拔尖人才選聘“綠色通道”和專項獎勵機制,設立“市教師終身成就獎”,努力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造就若干教育家、一批教學名師和學科領軍人才。

        2.實施高層次教育人才培養工程。提升校長辦學水平和學術水平,提高“名教師工作室”建設水平,提高省人民教育家培養對象、教授級中學高級教師、特級教師的比例并充分發揮其輻射效應和帶動作用,加強省“333高層次人才”和市“831高層次人才”培養,著力培養教育教學專家,倡導教育家辦學,每年資助一批優秀校長和教師出版教育教學專著,提高“五級階梯”教師建設標準。

        3.大力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實施教師知識更新工程,在國內外建好一批教師培訓基地,建立五年一周期的市級教師全員培訓制度,加強校本研訓。培育智慧型教師,鼓勵教師廣泛開展基于自身教育教學實踐的探索與創新。提升研究生學歷(學位)教師在教師隊伍中的比例。建立青年教師教育教學創新激勵機制,全面開展青年教師基本功大練兵活動,舉辦青年教師成長論壇,培養優秀青年教師和團隊。加快班主任專業化進程,創新班主任培養、選拔和評價機制,大力培養優秀青年班主任。強化職業院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構建教師在崗研修與到企業實踐培訓并重、教師職稱和非教師系列職稱(職業資格)并舉的“雙師型”教師培養機制,完善兼職教師制度,打造校企合作、產教結合、專兼互補的優秀教師團隊,培養一批技術能手、教學名師、專業領軍人才和職業教育專家。提高高校教師隊伍水平,加大對優秀中青年教師的培養力度,打造一批教學名師和優秀教學團隊。建立校長專業發展導師制,創新校長培訓課程和培訓模式。加強社區教育專兼職教師隊伍建設。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落實教師績效工資。

        (八)加強教育對外開放

        1.積極引進優質教育資源。加大引進海外智力和優質資源的力度,依托國家、省、市人才計劃,完善吸引海外學者來從事教學和合作研究的相關政策,著力引進一批教學水平高、學術造詣深的杰出人才和學科團隊,提高各級各類學校聘任外籍教師的比例,引進國際優質課程、教育項目和管理機制等資源并與現有資源有機融合,建設一批高度整合的國際化課程和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支持職業教育借鑒和引進國際權威的職業資格證書體系、辦學模式和考核標準。

        2.著力深化教育交流與合作。建立對外合作項目評估機制,創辦天合國際學校,在部分中小學(幼兒園)設立國際部,開設一批國際課程班,為在常外籍人員子女入學提供優質服務,積極建設境外孔子學院、孔子課堂,推進教師互派、學分互認和學位互授聯授,鼓勵在常高校以現有中外合作辦學模式為載體,構建接受海外留學生平臺,鼓勵職業院校為海外企業培養高技能人才、招收留學生,促進高中教育、學前教育中外合作辦學。提升國際交流水平,做優做強AFS等傳統項目,辦好“漢風龍韻”、中美學生高峰論壇等品牌活動,讓更多學生獲得海外學習、實習的經歷。

        (九)推進教育信息化建設

        大力實施數字教育工程,堅持“統籌規劃、合理布局、適度超前、安全可靠”的原則,把教育信息化建設納入“智慧城市”發展整體戰略,依托城市信息通信基礎設施,實現省、市、縣(區)、校四級教育網絡高速互聯互通,形成教育信息化支撐和保障體系。加快信息系統建設和優質教育資源開發,為教師、學生、市民提供基于網絡的信息資源集散、分析處理和應用服務,到2015年,建成市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務平臺和數字化資源庫。全面推進數字化校園建設,推進中小學、幼兒園信息化設施標準化配置,各級各類學校高標準實現“班班通”和網絡全覆蓋,開展基于下一代互聯網標準的技術實驗,開展以物聯網技術為代表的新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大力建設數字圖書館和虛擬實驗室。創建省“e學習”項目實驗區,培育“e學習”課程文化,形成富有特色的、鮮活的“e學習”課程體系與支撐環境。全面提高教學、科研、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化應用水平,革新教師的教學思想、觀念、過程和方式,努力實現課堂教學新形態的生成。促進學生運用信息技術變革學習方式,張揚學生的學習主體性,發展學生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能力。

        四、大力提升加快完善終身教育體系的保障水平

        (一)強化發展和管理教育的責任。各級政府要把完善終身教育體系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確保認識到位、措施到位、責任到位、組織實施到位。建立健全目標管理責任制和黨委、政府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分工負責的責任體系,黨委、政府定期專題研究教育工作,黨政領導班子成員定點聯系學校的制度,各級黨委、政府每年至少專題聽取一次教育工作情況匯報,研究解決重點難點問題;各級黨政領導班子成員每人至少聯系一個教育機構,每年至少到所聯系的教育機構開展一次調研活動。充分發揮教育咨詢委員會的作用,積極開展教育機構對政府管理和服務的滿意度評價。探索建立相對獨立的教育督導機構,獨立行使督導職能,加強對各級人民政府及各級各類教育的督導檢查。

        (二)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深入實施規劃綱要,扎實推進省義務教育優質均衡改革發展示范區等各項改革試點。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明確政府管理的權限和職責,逐步形成政事分開、管辦分離、統籌協調、規范有序的教育管理機制。促進辦學體制改革,堅持教育公益性,形成以政府辦學為主體、全社會積極參與,公辦教育和民辦教育優勢互補、公平競爭、協調發展的多樣化辦學格局。構建現代學校制度,完善學校法人治理模式,逐步形成“依法辦學、權責分明、民主監督、社會參與”的管理框架。推進評價制度改革,健全由政府、學校和社會各界參與的學校辦學質量多元評價機制,完善以素質教育為核心的學校發展性督導制度,推進中小學人才培養質量綜合評價改革,探索建立學校、行業、企業、研究機構和其它社會組織共同參與的高等教育、職業教育評價機制。推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逐步形成招考分離、分類考試、雙向選擇、多元錄取的考試招生制度。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天天噜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 日韩高清中文字幕 | 曰肥老太视频日本 | 日本最新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 五月天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