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小學生美育范文

        小學生美育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小學生美育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小學生美育

        第1篇:小學生美育范文

        關鍵詞:美育小學美術教育學心理學

        小學階段是人格個性得以健康協調發展的重要階段,在這個時期通過耳聞目染,更容易進行審美培養,樹立正確的的審美觀,起到好的美育效果。

        美術對于小學生美育作用首先是作為感性形象使其獲得心理上的調節和平衡,美術教學使學生在繪畫創作時注重樹立自我意識,保護和激發個體創造力。美育的本質在于培養學生個性,學生在美術課中得到個性的啟迪和美的熏陶,得到美育的內化。因此小學美術教育對于美育的培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一、河北省小學美術教學中的美育現狀分析

        小學美術教學現狀是:首先局限于重“術”輕“美”,注重對技能的掌握,雖在不同程度上也激發孩子興趣,但對于審美的精神領域啟發不夠。其次是美術教學中偏重從概念表層去理解美育,沒有注意到美育的情感性和個性化特點,沒有真正達到美育的目標。最后是對于美育中的審美心理方面缺乏重視與研究,忽略了小學生的直覺等感性能力的培養,使小學生缺乏審美感知與情感體驗。這些導致小學美術教育的審美欠缺。

        二、河北省小學美術教學中美育深化的理論基礎

        小學美術教學中要進一步深化對美育理論研究。首先,美術教育學是小學美術與美育相關聯的主要內容,建立在小學生視覺欣賞力與視覺創造力水平上,從小學生特點出發研究提升其審美能力的美術教學理論及方法。聯想是創造力的前提,美術造型因素是傳達特定聯想信息的符號,美術教學可以充分運用這種在聯想的特點來滲透美育,鼓勵學生真誠而自由地表現自己的內心世界,他們在自己聯想時認識自己的過程就是他們發現和評價自我的過程,這對他們的個性及獨創性的發展是有力的推動。

        其次是小學生心理學研究。尊重小學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培養小學生形成健全的審美心理結構,通過審美發展促進小學生豐富、完整個性的形成。美術作品的優勢是以最小限度的技術訓練向學生們提供獨立發展其自身心智的源泉。美術的基礎是感知,美術教育是提高人的感知能力最強有力的手段。在小學階段美術教學就是要培養學生的這種感知能力。

        三、、小學美術教學中的美育推進策略

        1. 小學美術教學中增強美育意識

        小學美術教學中首先要突破重“術”輕“美”的局限,逐步融入審美意識與審美趣味,增強美術教學中的美育。從學習美術課程知識與技能的缺陷中解脫出來,課堂教學要保護學生最寶貴的 好奇心和想象力,具體在教學中要提高學生興趣,不要過早地用技法技巧去限制學生的表現力;要啟發、鼓勵、培養良好的審美能力,培養有美術修養的人,這樣獲得全面協調能力的人才。在美術教學實踐中對形成小學生審美態度、審美趣味和審美能力的全面重視。

        2. 小學美術教育中的美育內容

        以美育為主導的美術課內容是選擇教什么和畫什么等問題。在大量的美術作品中選擇適合小學生接受的部分,并探索怎樣去畫、去理解,從中接受美的思維與方法,用孩子自己的頭腦獨立地將事物的感受通過繪畫表現出來,這樣個性也就明顯地流露出來,借機科學地引導發展孩子的個性,培養對事物獨特的見解、眼光、思維,從而達到美育的目的。

        小學美術教學中的美育要充分關注小學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審美活動的展開不僅有賴于美的對象,還有賴于主體是否具有相應的接收條件,在以往美術教育中美育與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脫節,解決這個問題就要以美術教學為媒介,依據心理學的研究成果分析小學生的接受能力,并研究符合小學生身心特點的美術內容。依據不同年級學生學習和接受特點出發,來選擇分配教學內容。小學生的思維方式具有直觀性的特點,以形象思維為主,憑借事物的具體形象,憑著感官直接感受的展開聯想,形象思維能力較強,理解能力較差,不容易接受較復雜的審美現象。因此我們在教學中注意內容的直觀性,讓他們直觀地接觸美術作品。同時注重小學生審美情感體驗,初期的智力水平決定小學生具有簡單性和普遍性,從興趣出發、觀察表面現象是此階段的特點,可據此安排適合的美術教學內容。小學生美育內容就要符合小學生心理特點,這是美育中最重要的一項。

        3.美術教學中美育的方法

        探索符合小學生身心特點的生動活潑、寓教于樂、活學活用的美術教學方法,形象生動展示的美育內容,使小學生的心靈得到美的滋潤,良好的美育方法能激勵小學生的情緒、激發小學生的求知欲。在美術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保持是一種平等、自由的關系,尊重小學生的趣味和天性,給他們自由發展的空間。小學生美術教學中的美育就要根據符合小學生追求趣味的特點,進行正確審美態度的引導,啟發學生從自己的心靈出發與對象進行積極主動的對話、從藝術的角度去理解作品的意義和價值。通過身心感覺、想象和理解的共同作用,獲得愉悅的審美體驗。培養形成正確的審美標準,啟發他們尋找藝術品所表現的題材、形式,他們就逐步理解并接受藝術品并從中得到美育的內化。

        只有從美育的角度對美術教學進行研究、分析、整合,才能保護小學生初期所顯現的創造力萌芽,使美術教學盡可能的在開發學生智力發展中起著突出作用。把美育的過程當做激勵和喚醒學生進行情感體驗的過程,美育在本質上是感性的教育,因而美術教學過程應當首先體現為能夠喚起學生審美情感體驗的過程,情感的喚起遠比理智的說教效果要好。美術課中的美育是素質教育中培養小學生思維能力、啟發想象與創造力的重要方面,在對形成獨特形象思維能力的培養中具有重要地位。

        注釋:

        (美)魯道夫.阿恩海姆 《藝術與視知覺》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1年

        尹少淳 《美術及其教育》 湖南美術出版社 1996年

        第2篇:小學生美育范文

        關鍵詞:多媒體小學音樂學習興趣

        作為小學生素質教育重要組成部分的音樂教學正發生著深刻的變化,新的教學手段、教學方式、教學內容正被引入課堂,其中尤其引人注目的當屬多媒體教學的開展。在新興的多媒體課堂中,如何運用心理學、教育學的有關理論,改善課堂教學,正確引導學生的學習,是一個內容廣泛且有待挖掘的課題。

        一、創設情景,誘發興趣

        《音樂課程標準》提出要充分發揮音樂教學的特有魅力,“以活潑多樣的課程內容呈現形式和教學方式”,形成學生學習音樂“持久的情感態度”。的確,相比傳統的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一架電子琴或一臺錄音機的教學辦法,多媒體教學可以說是多姿多彩,它利用聲、光、影等多種要素,使教學過程變得有聲有色、妙趣橫生,教師既可以直接在多媒體中播放、演示各種相關的教學內容,也可以通過自制的多媒體教學軟件,有組織、有目的、有意識地編排整個課堂。我們知道,非智力因素對學習活動有著定向作用,它把學生的認識和行為統一起來,貫穿到學習的全過程中,用于記憶、想象和思維所學習的內容。

        二、化深為淺,攻克難點

        音樂課以其特有的載體和形式傳遞情感和思想,視覺、聽覺等因素在激發人對音樂的情感體驗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多媒體教學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利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綜合駕馭各種現代化的信息媒體,從而能夠較好地抓住小學生的心理特征,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興趣是人們力求認識某種事物或愛好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小學生的理想、信念尚未成熟,他們對學習的選擇性,多靠已形成的興趣左右,特別是由具體形象事物本身引起的直接興趣。根據心理學的有關資料,小學生注意力一般維持在二十分鐘內,上課時,他們不能長時間地專心聽教師講課,經常集中較短一段時間后,精力就開始分散,左顧右盼、交頭接耳的事難免發生,但他們又容易為一些新奇、有趣的事物所吸引。如在小學音樂教材中,音樂欣賞它涉及到樂曲欣賞、器樂欣賞等內容,在樂共欣賞中,又包括了民族管弦樂和西洋交響樂等;在民族樂器合奏中,又涉及到吹打樂、絲竹樂、民樂重秦和民族管弦樂等五種。怎樣才能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呢?多年的實踐告訴我們:最好是利用多媒體錄音、錄像、圖片等現代教學媒體。因為通過錄像,學生不但能把樂隊演奏時的規模陣容、指揮的風格手勢、音樂的情感形象、樂器的音樂特點、演唱時的動作表情等看得明明白白,聽得清清楚楚,而且還能開闊視野、增長見識。利用錄音、紗像的暫停、重放、快放功能,可以對學生進行聽辯、鑒賞,還可以達到擴大視野、豐富知識、啟迪智慧、陶冶情操的目的。對于以具象思維為主要特征的小學生來說,他們樂于接受,易于接受,這樣能大大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多媒體輔助教學實際上是一種多手段、多形式的教學,教師可以靈活地將語言講解、電腦演示、實際操作、影音播放等綜合起來,根據小學生情緒的變化,科學搭配,合理運用,化深為淺,攻克難點、使學生學習興趣高漲。

        三、情境引導,激發創造力、想像力

        一個毫無創造意識的人,即使知識再多也不可能有所發明和創新,所以,應從小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而音樂教學中就有不少培養創造意識的機會。教學中,可以運用多媒體創設的情景引導學生,激發他們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和創造力,進行音樂作品的欣賞。學生在欣賞的時候有了美好的視聽感受,能用生動、優美的語言將樂曲所表達的意境表達得淋漓盡致、生動形象。不少學生所描述的語言比音樂、畫面本身還要優美!比如:學生在欣賞完《小白船》音樂以后,是這樣說出自己感受的: “我在欣賞音樂的時候思緒很集中, 腦海里浮想聯翩,浮現出一幅幅生動的畫面,自己好象在月光的映照下,在月亮上嬉戲、玩耍,沉浸在醉人的月色當中,顯得格外迷人……”

        學生在賞析每段音樂的時候,能很容易地區分每一段樂曲的力度、速度、樂器音色以及樂曲所表現的意境和情緒。由此可見:多煤體的恰當運用發揮了它的巨大作用,充分的調動了學生的多種感覺器官,從視、聽、想等方面綜合的去欣賞音樂,從敘述的角度去分析音樂,極大的提高了學生的欣賞、感受、想象、理解及表達的能力。

        四、課堂深化,培養情操

        第3篇:小學生美育范文

        關鍵詞:小學作文教學;審美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3-0065-01

        在小學的語文教學中,除了小學語文教材中,有許多豐富多彩的藝術形象、引人入勝的深邃意境、凝練生動的優美詞句、強烈感人的抒彩以外,作為語文教師,還可以在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1.在感知中體會形象美

        小學生的思維主要是形象思維,他們的作文更多的是表達自己對生活的形象感知。在作文教學中,可以設置情境,讓學生在體會的過程中充分感知寫作對象的形象,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由對寫作對象的表面特征逐步深入,從而把握寫作對象的基本特征等,進而寫出具有真情實意的作文。如筆者布置學生寫《春天來了》,做了如下工作:1、帶學生到金鶚公園參觀游覽,充分體會春天的形象美。在參觀之前,我事先強調要關注哪些事物,如樹木、池塘、小動物的表現等。2、讓學生集體討論本次參觀的心得,重點是"春天來到了金鶚公園的哪個地方"。在討論中,我強調要注意所看到的景物和其它季節的不同。學生暢所欲言,效果顯著。3、進入寫作階段。通過具體感知,學生初步學會了認識美、體驗美和評判美,從而初步達到了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的目的。

        2.增強閱讀,感受作文之美

        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可以分為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前者可以使學生體會到文章中的美,并以美引美;后者可以使學生借別人的審視眼光和審美趣味來培養自己的眼光。學生閱讀文質兼美的文章,能夠在廣泛的涉獵中不斷吸納,培養自己的審美能力。

        在課外閱讀中,讓學生自由選擇讀物是很重要的,因為閱讀是反映個性和人格的活動,讀物的選擇是個性的表現。只有讓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讀物,他們才能深入理解讀物內容,受到讀物感染。但是讓學生自由閱讀,并不等于放任自流。小學生年齡小,閱歷淺,面對浩如煙海的圖書,他們往往會盲目地、隨意地選擇讀物,這樣就不能提高閱讀質量。因此,教師必須經常有目的地向學生推薦各種讀物。

        2.1 要根據兒童少年閱讀興趣發展的年齡差異,向各年級學生推薦不同的讀物。根據教育心理學的有關研究,小學低年級兒童對童話故事比較感興趣;到了中、高年級、對于戰斗故事、英雄人物、科學幻想故事比較感興趣。然而,在整個小學階段,兒童對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兩方面的興趣還沒有明顯的分化。教師在推薦讀物時既要尊重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又要讓中年級以上的學生大量接觸科學普及讀物,培養他們對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興趣,并促使他們的興趣逐漸分化。

        2.2 為使學生理解語文、數學等課文,及時向他們推薦有關的優秀讀物。

        2.3 為配合學校或社會的重大活動,及時向學生推薦有關讀物。

        2.4 為讓學生接受最新信息和知識,及時向他們推薦期刊和報紙。

        課內外閱讀可以使學生積累到優美的字詞句,從而更好地表達胸中的真情實感。

        3.走進自然, 感悟生活之美

        寫作教學要著重引導學生去發現和表現自然、社會生活的美,為創作積累豐富的素材。針對小學生好動的天性,我們可以組織一些輕松的校外活動。如春天,教師可帶領學生到野外踏青、放風箏,到桃園中去看桃花等,讓學生暢游在大自然的美景中,陶醉在誘人的花香里,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使他們展開想象的翅膀,自由地暢想美、創造美,用真摯的情感去作文;秋天,教師可帶領學生到附近的農田參觀,指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欣賞田野的美景,仔細觀察田間農民在忙些什么,讓學生感受到自然的美麗,并讓他們用筆、用自己的心去描繪自然的可愛,使他們的心靈受到美的熏陶。觀察生活不僅要用眼睛看、耳朵聽,還要全身心地去感受體驗。教師要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在平時要多觀察生活、體驗生活、熱愛生活,從而喚起對所要表達的人和事的豐富情感。生活是培育想象之花的沃土,有了豐富的生活經驗,才能由此及彼、觸類旁通、浮想聯翩,創造出新的形象。

        4.在朗讀中體驗情感美

        情感體驗是閱讀教學中不可忽視的心理因素,是對學生進行美育教育的一個重要途徑,而誦讀文章又是體驗情感的有效方法之一。我們引導學生朗讀優秀作文,就是要使學生在語言文字的訓練中,更好地獲得學習語文能力,并且有機地使學生受到思想情感的陶冶。

        第4篇:小學生美育范文

        小學音樂美育教育審美能力審美教育是小學生全面教育的一項基本任務,小學生審美教育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其審美能力。音樂與其他藝術形式一樣,屬于藝術美學的一個重要領域。因此,音樂教育自身天然地承擔著美育的任務,在培養小學生審美能力方面具有重要意義。與其他學科相比,小學音樂教育在完成美育任務,尤其是在培養小學生的審美能力上,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審美能力包括對美的感受能力、想象能力、理解力以及評價和鑒賞能力,是個體發展中的一項十分重要的高級能力。小學生處于身體、智力發展的重要階段,也是其認識世界、發展知識、培養能力的關鍵的階段,在這個時期除了向學生傳授語言、數理等基礎知識外,對小學生開展美學教育,培養和提高小學生審美能力對孩子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具有十分重要且長遠的影響。

        一、音樂教育是培養學生審美興趣的重要途徑和手段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著名的音樂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說:“激發孩子對音樂的興趣,是把音樂美的魅力傳送給他們的。”如何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審美教育的起點在哪?我們認為首先是要培養學生的審美興趣。音樂教育中的音樂欣賞科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最好途徑和最有效方法。

        愛美是人之天性。處于探索世界、發現世界的小學生,他們對外界的美有著天然的好奇和親近。如何把這種熱愛美、向往美的天性,引導對美進行感知、理解、評價、欣賞等審美行為主動行為?這是審美教育的重要一環。音樂作品,無論是聲樂曲作品還是器樂曲作品,里面都有很多美的因素。只要充分利用這些因素,就能激發起學生強烈的審美興趣。選擇適合的音樂作品,充分發揮作品中蘊含的這些美的元素,引導學生通過對音樂旋律、節奏的感知,把學生帶入音樂所描繪的意境中,使學生在音樂接收過程中感受音樂之美、體會音樂之美,從而激發學生對音樂審美的興趣。這是我在教學實踐中經常采用且效果明顯的方法。比如我在給學生欣賞《玩具兵進行曲》時,我注重啟發學生從行進曲音樂莊嚴、神氣和豪邁的特點去體會音樂所傳遞的情感,把學生帶到行進曲那激越、雄壯的旋律中。學生聽完以后還要求再聽一次,并且還扮演玩具角色,用肢體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感受。由此可見,音樂教育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審美興趣,同時可以培養學生審美的動力。

        二、音樂教育有利于培養小學生對美的感受能力

        小學音樂教育主要包括音樂欣賞(接受性音樂教育)和音樂演奏(輸出型音樂教育),較少涉及音樂創作(創造性音樂教育)。無論是音樂欣賞還是音樂演奏都是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最有效的藝術活動。欣賞音樂是聆聽為主要手段,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聲音感覺能力。一般來講對聲音的高低、長短、強弱及音樂變化的感受能力,大部分學生都具有這種能力。但是,對音樂的旋律、節奏、調式、速度、力度、和聲織體、曲式的聽辯能力,學生就不一定具備。這就要求學生由淺入深,由初級到高級,循序漸進地對音樂進行欣賞、感受,從而逐步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聽覺感受能力,同時也是在培養音樂審美能力。

        情感是感知美和理解美的第一要素。以情動人是所有門類藝術的一條共同規律,但音樂在情感表達上具有獨特的優越性。人的感情的發生和結束是一種時間性的運動過程,音樂是時間的藝術,這種藝術本身契合了人的情感發生的過程,因而使得音樂在情感表達和傳遞上容易與音樂的參與者產生共鳴。音樂沒有文學作品的文字描寫,也沒有繪畫所呈現的具體形象,它可以利用豐富多彩的聲音形態直接傳遞感情信息,許多語言文字無法表達的感受,卻可以在音樂中得到體驗。因此,音樂比其他藝術活動更能培養學生對美的感受能力。

        三、音樂教育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聯想與想象力

        想象力是推動審美活動的重要能力。在審美活動中,想象就是審美活動的直接實現。音樂教育在小學生想象能力的培養上有著獨特優勢。音樂是是用聲音和節奏表達的藝術,它不可能如文學作品那樣用文字描寫具體的故事情節、刻畫人物的內心活動,不能描繪復雜的現象或者抽象的概念,也不像繪畫和攝影那樣直觀地反映對象。那么音樂是怎樣實現意義的表達、感情的傳遞的呢?這主要是依靠學生的主觀聯想和想象來實現的。學生欣賞音樂中概括性的感情使學生聯想到自己以往現實生活中的情與景,并由此而獲得種種審美享受。學生通過想象和聯想賦予音樂的具體的意義,體會獨特的情感,這是一種建構性的審美體驗。例如,欣賞《苗嶺的早晨》(小提琴演奏)一、三樂章時,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各抒己見,思考自己對音樂的理解。有的說:“好像來到了大森林中,有好多小鳥在頭頂盤旋。”有的說:“描寫夕陽西下,湖面上夕陽和群山的倒影在微風中輕輕波動。”還有的說:“好像是高山上,行云流水的感覺。”同樣一首樂曲學生根據自己所具有的聯想,對樂曲所描繪的音樂形象有著不同的感受和理解。有的說:“仿佛看到了打響在悠閑地散步。”有的說:“小松鼠在飛快的奔跑。”這些想象的碰撞和交流,活躍了思維,張揚了學生的個性。這一切都說明,音樂審美帶給學生的絕不是在一個狹小的范疇之內。它會使學生在廣闊的天地里自由地飛騰翱翔,從而培養了他們對美的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

        四、音樂教育有利于培養學生對美的評價能力

        音樂作品中,總有積極健康的音樂和消極的、低級趣味的音樂。處于低年齡段的學生,其辨別能力有限,因此,如果老師沒有加以好好引導,許多學生就會美丑不分,正邪不明,文野不清。現在的學生,對一些低級趣味較濃的庸俗音樂或是一些格調不高、藝術性差的音樂往往誤以為是“音樂藝術時代性的體現”,而對那些優美的、藝術性高的抒情歌曲反而認為是平淡無味。那么培養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關鍵是要使學生劃清真善美與假惡丑的界限,掌握分辨是非的標準。一部音樂作品,如果學生要去評價判斷它的社會價值及藝術價值,就必須能夠從音樂作品的題材、內容、體裁、風格等方面分辨出什么是美和什么是丑。因為這是衡量音樂作品的社會價值和藝術價值的基礎。學會分辨只有通過音樂欣賞這條途徑,并且把研究音樂作品的題材、內容、體裁、風格、情緒、曲式等表現手段這一環節作為音樂欣賞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的關鍵環節,使學生掌握有關的知識、技能,深入地認識音樂作品的內容美、形式美、情緒美、表現美,進而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和評價能力。

        參考文獻:

        [1]楊國洪.音樂欣賞教學中如何啟發學生的想象力[J].中國音樂教育,1995,(5).

        [2]蘇秀完.如何培養小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J].新課程(小學),2010,(8).

        第5篇:小學生美育范文

        [關鍵詞]理想教育;美育;學科教育;濱湖路小學

        [中圖分類號]G6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712(2013)33-0003-06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是教育改革發展的戰略主題,是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時代要求,其核心是解決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的重大問題,重點是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著力提高學生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社會責任感、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和善于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促進德育、智育、體育、美育有機融合,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使學生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只有以理想信念為核心進行教育,才能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讓孩子從小樹立理想,確立奮斗目標,才能使他們形成完美健康的人格,為走好未來人生的道路夯實基礎。

        一、構建小學生理想教育的新模式

        結合學校的實踐與探索,對新時想教育的定位有了新的認識,通過實踐性研究,構建了小學生理想教育的新模式——愿望的種子+追求的信念+學習的歷練+美感的氛圍+師生的互動=濱湖夢的教育。我們努力做到“實、生、美”。

        “實”即更實際,就是讓每個學生自己心中有一份愿景。理想教育是一種形成理想、實踐追求、實現愿景的教育。對理想教育內涵有了自己的認識后,我們對濱湖路小學學校文化建設思路有了更清晰的思路,在定位于“理想教育”這一學校文化特色之后,我們不再做形式上的“提升”,而是內容上的“降低”,即真正打扎實“理想教育”這一文化特色的基石,只有讓每個學生心中都有一份屬于自己的愿景,讓理想教育實實在在地回歸學生、教師生活和校園生活,才能打造出真正意義上的富有生命力的學校文化。

        “生”是更生活,讓學生在自己的學習生活中自然形成。理想不是空中樓閣,并非遙不可及,理想教育與生活應是密不可分的,不能把理想與普通人的生活分開,真正的理想應該建立在真實的現實生活中,應從簡單的、真實的生活中,從原汁原味的生活中一步步地擴大自己的胸懷,走進世界。就眼前而言,理想教育就是使學生懂得要好好生活,學會愛身邊的人和事;就將來而言,理想教育其實就是為做一個怎樣的人樹立一根正確的標桿,也就是幫助師生確立正確的審美觀、價值觀、人生觀。

        “美”為更美好,讓學生完全在一種賞心悅目的感覺中就接受了理想教育。通過每學期在“夢源”播種夢想、收獲夢想,通過每周一晨會那充盈著“小故事大道理”的“理想大課堂”……讓師生隨處可見“理想”閃亮的光輝,隨處可聞“理想”的教誨,讓“夢開始的地方”為師生、社會所悅納,讓理想之光超越時空,滲入心靈。一系列的理想教育特色活動可觸可及,不僅愉悅著學生的身心,更展示著濱湖路小學理想教育的累累碩果。

        (一)“愿望的種子”——夢開始的地方

        愿望是對一件事物的美好希望、設想與期待。蘇霍姆林斯基說:“當學生離開校園的時候,帶走的不僅是知識,更重要的是對理想的追求。”為避免愿望成為水中月、鏡中花,真正從根本上保證教育的有效性,在開始接受系統教育和基礎教育的小學階段,學校應基于學生原始而自然的愿望培育理想的“種子”,成為開始播種理想的地方。讓每個學生都有符合個人實際的愿望,激發學生努力和奮斗的動力,最大限度地讓校園成為師生實踐夢想、追逐夢想、收獲夢想的精神家園。

        因此,濱湖路小學將學校CI形象設定為“夢開始的地方”,鼓勵學生懷揣夢想,樹立目標,從而具有更為明確的方向和不斷前進的動力。“夢源”是“夢開始的地方”的物化形式,它以一個寫意的“夢”字烙印在教學樓的核心地帶,通過“播種夢想”“收獲夢想”活動匯集師生色彩斑斕的夢,激勵師生為追求夢想、實現夢想而不懈努力,成為師生播種夢想的地方。一顆顆小小的“夢想石”,一艘艘親手制作的小紙船,一次次“播種夢想”活動,激勵著孩子們不斷努力向著更高的目標邁進,培養起孩子們對未來不懈追求的良好品質。在這“夢開始的地方”,師生都成了有夢的人。

        (二)“追求的信念”——讓我們的今天賽過昨天

        信念是對某人或某事有堅信不疑的想法。在小學生中開展理想教育,要重視幫助學生堅定追求的信念,讓信念充實學生的精神世界,成為其成長的催化劑,并轉化為成才的動力,提升學生持續發展的內驅力。

        “讓我們的今天賽過昨天”是學校的校訓,更是我們的核心價值觀:這是濱湖人對生命的期待,是對夢想與未來的憧憬——進取、超越、非凡;這是濱湖人的信念,是對學校和自我的責任——唯真,唯善,唯美。當全體師生匯聚在一起,一遍又一遍高呼“讓我們的今天賽過昨天!”時,堅定的信念與追求的欲望油然而生。小學階段十二次的“播種夢想”“收獲夢想”活動,兩百多個的“理想大課堂”里的小故事大道理,最后一次的“畢業大課堂”……無一不在反復強化、激勵師生對理想信念的不懈追求。信念的追求讓理想教育變得小、實、新,激勵著孩子們追求一個又一個目標,實現一個又一個夢想。

        (三)“學習的歷練”——讓夢想在勤奮中實現

        學習是指學習者因實踐經驗而引起的行為、能力和心理傾向的比較持久的變化。讓學生從小擁有更多的學習經歷與鍛煉,旨在進一步養成學生學習好習慣,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使他們在寬松活潑、催人向上的環境中學習,讓夢想通過勤奮得以實現,形成健康的人格品質。

        “讓夢想在勤奮中實現”是我們的辦學理念,而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夢想得以實現的重要途徑。我校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制定了《南寧市濱湖路小學“小紳士”“小淑女”學習好習慣培養目標》,從“學習態度好習慣”“學習過程好習慣”“能力形成好習慣”和“學習行為好習慣”四大方面對不同年段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讓積極的學習態度、科學的學習方法成為一種習慣,提高學生學習質量,為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通過卓有特色的校本課程開發,讓學生在小學六年經歷“靜心悅讀”“精心書寫”“精心計算”的一層層晉級和“學習三星”一顆顆的摘取,發揮一次次的“奇思妙想”、吹奏一曲曲的“快樂口琴”、繪制一幅幅的“科幻畫”……為學生成長提供了歷練的平臺,開拓了歷練的空間,張揚了個性與特長,促進了生命的和諧發展。

        (四)“美感的氛圍”——夢想啟動未來

        美感是由于客觀事物的外部形態特征使人產生的一種快樂感覺。讓理想教育具有美感的氛圍,就是圍繞“理想教育”,最大程度調動、發揮美育在理想教育中的文化功效,創建快樂的理想教育。要從成人化的說教走向富有兒童特色的浸潤學生心靈的各種氛圍營造,通過美感氛圍的營造拓展理想教育的新途徑,展現理想教育的新魅力。我們以“夢想啟動未來”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主題,建設了“夢源”“藍色宮殿”“中國園”“未來之星”“書法長卷”等一系列獨具特色的校園文化景點。在教學樓走道上擺放鋼琴、地球儀、開放式書架、壁掛式魚缸、大型積木及孩子們創編的童謠、創作的書畫……整個校園充滿著童話與幻想、展示著追求與創造、顯示著理想與希望,使理想教育能夠詮釋,可以物化,可以觸摸,可以實踐,通過努力能夠實現,為孩子們培植夢想、實踐夢想、收獲夢想營造起良好的氛圍。

        幾年的實踐研究證明,美感的氛圍既是學生童趣表現和歡情流暢的過程,又是他們追求和創造藝術美、生活美以及自我塑造心靈美的過程,能激發他們對美好理想的向往和追求。

        (五)“師生的互動”——有夢的人最快樂

        教育有夢,孩子才有未來。理想教育的主體,既關注學生,又關注教師。師生的互動更注重理想教育活動中師生的教學相長作用,創建有理想的教師隊伍,帶動有理想的學生群體。我們強調將理想教育落實到實踐中,把教師、學生個體理想與群體理想的形成有效結合,把學校理想教育與學校文化軟環境的建設有機地融會起來,把理想教育與“夢”的教育有效地結合起來,賦活動以新的面貌,新的內涵。讓快樂貫穿于理想教育的全過程,使師生在互動中體驗追夢的快樂,感受成功的喜悅,憧憬美好的明天。

        圍繞這一主題,制定了《我與濱湖之約——南寧市濱湖路小學教師行為規范準則》,持續開展了每學期開學典禮的教師宣誓,每年一次的“教師節·愛生日”、每月一次的“寬容日·贊美日”、每周晨會的師生誦讀經典詩文及同唱校歌、同呼校訓等活動。這類師生易于接受、喜聞樂見的方式,寓教于樂,樂中激情的活動深化了我校理想教育,開拓了師生互動的新視野,打開了師生互動的新思路,搭建起理想教育與美育、學科教育融合的橋梁。用兒童的文化教育兒童,用教師的文化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用學校的文化打造學校的品牌,形成學校的特色,獲取可持續發展的動力。

        濱湖路小學理想教育的新模式是基于學生原始的、自然的愿望,以此作為培育理想的“種子”;重視幫助學生形成追求的信念,提升理想教育的實效性。“愿望的種子、追求的信念、學習的歷練、美感的氛圍、師生的互動”五要素不可或缺,互相滲透、互為交錯。

        二、新時期小學理想教育的管理制度及評價機制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只有建立起完整的規章制度、有效的管理評價體系,規范師生的行為,才有可能建立起良好的校風,才能保證學校理想教育的開展與落實,讓全校師生和諧發展。搞好學校制度建設的核心就是以人為本,以促進人的發展為本,這也是科學發展觀的本質和核心。為此,學校多次召集全體教師共同參與建設,通過由上至下、由下至上的反復探討,制定了促進學校、教師、學生實現理想的管理制度——《我與濱湖之約——南寧市濱湖路小學管理章程》。管理章程包括教育教學常規管理制度、評價制度,培訓制度,校本課程開發制度,課題科研管理制度,骨干教師管理制度,后勤管理制度等等,保障了學校、教師、學生最大限度的發展,同時有力地促進了理想教育的落實,也彰顯了學校在管理制度方面的特色。

        (一)構建促進教師實現理想的管理制度——《我與濱湖之約》

        在理想教育的過程中,教師是重頭戲,教師有夢想,學生才有希望,沒有教師的良好發展,就不會有理想教育的落實,也就不可能立得起學校的品牌。為了凸顯學校人性化管理的理念,我們從教師專業化發展的管理、培訓、評價等方面積極推進管理制度的創新,變管理為引領。

        學校采取開學與教師簽約,期末通過自評、小組評、學校考核小組評價的方式使教師做到育人先育己,育己先育德,用良好的人格、坦蕩的胸襟、高尚的情操、正直的為人“以身示范”,使學生誠學之、篤信之、躬行之,親教師而信其道。

        (二)構建促進學生初步形成理想的管理制度——《南寧市濱湖路小學“小紳士”“小淑女”學習好習慣培養目標及評價方法》《南寧市濱湖路小學“小紳士”“小淑女”行為好習慣培養目標及評價方法》

        我國古代教育家朱熹把一個人的教育分為“大學”和“小學”兩個階段,認為“小學”是基礎,基礎重在行為習慣的養成,因此,他主張教育應從兒童日常生活的細節入手。陶行知先生更是明確地告訴我們:生活即教育。養成教育應當是基礎教育階段教書育人的主要任務。

        圍繞學校核心價值觀——“讓我們的今天賽過昨天”,以理想教育為主線,結合小學生良好學習、行為習慣養成的特點,分低、中、高年段來制定《南寧市濱湖路小學“小紳士”“小淑女”學習好習慣培養目標及評價方法》《南寧市濱湖路小學“小紳士”“小淑女”行為好習慣培養目標及評價方法》。“小紳士”“小淑女”學習好習慣培養目標分別從學習態度、學習過程、能力形成、學習行為四個方面來具體制定內容;“小紳士”“小淑女”行為好習慣培養目標分別從早操集會、文明禮儀、就餐就寢、勞動衛生、安全保護五個方面來具體制定內容。引導學生養成學習、行為好習慣,人人懂文明,人人爭做文明學生,使理想教育要求逐步內化為學生素質,外顯為自覺行動,促進理想教育的形成,收到良好效果。

        三、形成理想教育的系列校本課程

        課程文化是按照現代社會的要求和青少年兒童心理生理特點,對現代社會文化的選擇、提煉而形成的一種課程觀念和活動形態。我們的理想教育系列校本課程強調的是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選擇性,強調的是學生自發、自覺、自然地參與其中,突出教師和學生的主體地位。育人為本,為學生服務,是理想教育系列校本課程所倡導的一種新的形態。

        (一)依托個性化校園文化,融合美育與學科教育,開發“理想教育”校本課程

        “理想教育”校本課程就是我校新課程背景下,依托個性化校園文化,開發實施的一種全新的德育課程。它根據小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特點,將理想教育與美育、各學科融合,創新傳統的晨會、早讀、勞動、班隊會、活動課、思品課、體育課、綜合實踐活動等教育教學環節,以行為養成為切入點,以學校、社會為涉教空間,以系列貼近學生的活動為載體,充分利用認知、行為規范和情感體驗等多種途徑,全方位打造學生的良好個性品質,形成校本特色的教學文化。

        1.“理想大課堂”

        圍繞理想教育,以一個“大”字為突破口,激發學生興趣,豐富活動形式,開設了“快樂大課堂”“經典大課堂”“畢業大課堂”“好習慣大課堂”“靜心悅讀大課堂”“精心書寫大課堂”“快樂勞動大課堂”等富有學校文化特色的校本課程,形成獨特的校園文化活動和育人氛圍,營造起優良的校風、學風,孕育出彬彬有禮、健康快樂、積極向上的“小紳士”“小淑女”。

        2.“我的紅豆故事”

        為了實現“小紳士”“小淑女”培養目標,學校以養成教育為切入點,以“我的紅豆故事”為載體,創新教育的內容和形式,構建立體的評價方式,促進學生好習慣養成和能力提升。每學期開學,一人一本精美的繪本,一班一個紅豆瓶,每天爭奪紅豆的故事在個人、班級書寫著“美麗行動”。每周一次自評,每月一次同學、家長、老師評,每學期末一次總評,爭當“紅豆明星”,爭創“紅豆班級”,全班一起分享甜蜜的“紅豆粥”,成了師生共同努力的方向。讓教育變得“小、實、新”,具有可操作性,充滿著童趣與詩意。

        新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理念就是充分尊重學生的個人感受和獨特見解,努力尋求學生的獨特認識、感受、方法和體驗,使學習過程富有個性化。“理想教育”校本課程的開發正是從學生的需求出發,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創設生動開放的環境,讓學生主動發展,使我們的學生成長為“品德高尚、文明有禮、體格健美、人格健全、基礎牢固、個性鮮明”一代新人,使校園真正成為師生們學習、生活、創造的學園、花園、樂園、夢園。

        (二)理想教育與美育、學科教育融合的校本課程的開發促進了師生的發展

        教師有夢想,學生才有希望。理想教育與美育、學科教育融合的校本課程的開發促進了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校本課程的開發提升了教師的課程意識,教師的觀念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由課程的最忠實的“執行者”向課程的“決策者”過渡。通過與專家合作、與其他教師協作、與家長探討、與學生交流等形式,通過對于課程開發活動實踐的反思,提升了教師的行動研究和課程開發的能力。“十一五”期間,國家教師基金重點課題順利結題,多項獲得好評。編輯出版了《中國名校——南寧市濱湖路小學卷》《藍藍的濱湖 藍藍的夢》《課堂教學教師不當行為與糾正》等書籍,目前已有48篇在各種教育學術刊物上,為校本課程的實施提供了課程實施和評價的依據。

        理想教育與美育、學科教育融合的校本課程對學生的成長起著價值導向、智能發展、身心健康、審美陶冶、特長培養等方面的作用。它積極的整體功能就表現為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和人格和諧發展。例如,“我的紅豆故事”課程提出了“讓學雷鋒成為一種習慣”“校園文明從洗手間開始”“輕身慢步過走廊”“文明禮貌三句話”“文明行為三件事”等具體的要求,同時借鑒企業管理的模式,細化、強化常規管理。例如,對地板的保潔及洗手間的使用都有明確的規定,地板上不能殘留油垢,要保持其原有的顏色,洗手間地面要盡可能保持干爽,沒有異味。再如,對培養學生的就餐,不僅注重強調愛惜糧食,還特別注重就餐禮儀的培養,教育學生碗、筷要輕拿、輕放,保持就餐的安靜、有序,從細節入手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習慣,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課題研究中富有個性的理想教育產生育人的功能,“理想教育”文化得到彰顯,在短短幾年間一方面課題研究不斷進行,另一方面,研究推動學校在辦學過程中取得了卓著的成績,如榮獲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第27屆全國十佳科技教育創新學校創新之星(全國唯一一所小學獲得此殊榮)等眾多光榮稱號。

        一支業務精湛的骨干教師隊伍已經茁壯成長,學校現有全國模范教師1名,廣西“中小學規范管理十佳校長”1名,廣西德育工作標兵1名,“八桂名師”1名,特級教師4名,小學中的中學高級教師7名,等等。教師課堂教學、基本功比賽多次獲國家級、自治區級、市級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等。

        教育部、團中央、國家精神文明委、自治區教育廳、自治區宣傳部等各級領導到校視察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情況,均予以高度贊揚,自治區、南寧市德育工作經驗交流會均在濱湖路小學召開。新華社、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人民教育》《中國教育報》《中國科技教育》《廣西日報》、廣西電視臺等新聞媒體多次報道學校獨具特色的教育教學活動。南寧市濱湖路小學正以堅實的步伐行進在全國基礎教育名校的行列。

        這些成效的取得,反過來有力地促進了理想教育的實施和學校文化的建設。小學生理想教育與美育、學科教育融合的實踐研究,促進了學生和諧發展,促進了教師專業發展,發揮了區域性的示范輻射作用。

        參考文獻:

        [1] 張智育.學校本位課程發展[M].臺北:臺灣師大書苑,1999.

        [2] 楊思寰,樊辛森,等.美學教程[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

        [3] 朱永新.新教育之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4] 崔允漷.校本課程開發:理論與實踐[M]. 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

        [5] 杜時忠.人文教育論[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9.

        [6] 成尚榮.設計:學校發展新課題[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

        [7] 林崇德.教育的智慧——寫給中小學教師[M].北京:開明出版社,1999.

        [8] 葉建朋.小學生禮儀教育初探[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6.

        [9] 肖川.教育的理想與信念[M].長沙:岳麓書社,2002.

        [10] 敏澤.文化·審美·藝術——論文三輯[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2.

        第6篇:小學生美育范文

        一、鉆研教材,精心設計教案

        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一堂課要上好,老師必須在課前做好充足的準備。首先,要認真鉆研教材找準本課學習的重難點,分析教材中圖片和文字的含義,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現有的審美水平制定教學目標。通過鉆研,教師的教學設計有了主觀方向,但還不夠。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只有當教師的知識視野比學校教學大綱寬廣得無可比擬的時候,教師才能成為教育過程的真正的能手、藝術家和詩人。因此,鉆研教材不能停留于課本之中,還應把眼光擴展到大學教材、專業雜志,看一看同行是如何上這些內容的;甚至眼光要放到國外教材,通過比較,積累資料,豐富素材,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使得教學目標得以全面有效地完成。

        其次,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審美元素。多方位開發資源,進行大膽靈活的審美預設,精心設計好欣賞環節,提高學生的審美活動。

        二、激發興趣,提高審美素質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生天性好動,如果一味地用傳統欣賞課的方式循規蹈矩地講解,太枯燥,教師應該用直觀的教具或是內容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如我上三年級的《點彩游戲》,這是一節繪畫課,這節課的重點就是讓學生能走進大師感受印象派畫家用點彩繪畫所具有的獨特的藝術魅力。在上課的時候采用小組合作在一幅大作品上分組完成一小塊點彩畫面,這樣一塊一塊的點彩拼湊到一起后學生驚奇地發現這竟然是一幅大師的作品。這時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到最高,教師抓住時機,因勢利導,啟發學生從不同角度對這幅畫進行有針對性的賞析,大膽進行審美想象,結果學生個個踴躍發言,妙語連珠。所以這節課不僅讓學生學到了點彩的技巧,而且在學習過程中不知不覺地感受到了大師作品的藝術魅力,給學生進行了一節很好的審美教育。

        三、端正思想,培養正確的審美觀

        樹立正確健康的審美觀、符合時代的審美意識,培養健康的審美趣味、崇高的審美理想,是學生發展不可缺少的因素。學生在接受新事物的時候只有樹立了健康的審美觀,才能用審美目標去鑒別美丑善惡是非,才能樹立崇高的道德觀念、樹立崇高的理想。人才素質的要求應重視發展個性、發展自我意識,在教師為主導的教學中,在審美目標的規范下,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樹立審美觀。在不斷的審美實踐中提高了學生的審美水平,同時完善了學生的思想心靈,對于培養新一代有重要意義。

        四、教師引領,促進學生成長

        在小學審美教育中對藝術作品的欣賞,不是以藝術欣賞為途徑來教學藝術知識技能,不是讓學生通曉藝術作品的背景,不是要學生熟記欣賞的藝術作品,而是通過對藝術作品的欣賞,培養學生的藝術興趣,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使學生對藝術能有深層次的感受和理解,并獲得藝術審美的愉悅體驗,達到審美育人的目的。

        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讓學生學會審美、具備鑒賞美的能力,教師可以從經典著手,因為經典作品代表著人類文化的最高成就,經過歷史的考驗后愈發顯示出它有獨特的藝術魅力。同時也要把生活與經典有機結合,努力做到寬泛與精到、大眾與經典相統一,切實體現審美教育的多元性和時代性,從而多層次、多方位地引導學生提高自身的審美水平。

        五、遵循規律,逐步提高

        人的智力發育對教育的需求不是從同一個圓心出發逐級向外擴展的,不同年齡階段的心理特點相應的審美能力也有所不同。審美心理學認為,審美心理的成長要經歷由被動到主動的過程。就小學生審美本身而言,文化形態的審美尚處于被動向主動轉化時期,因此欣賞的內容也應從容易引起學生共鳴的形式和內容入手,由簡單到復雜、由低層次逐步向高層次過渡。從低年級學生的審美發展來看,適合欣賞與兒童生活最貼近的少兒美術作品,它有別于名家名作,不會讓學生感到高不可攀技巧要求很高。兒童創作的作品充滿了童趣,親切自然,易于被學生們領悟,從而激發起學習的興趣。對于高年級的學生,要引導他們關注美術作品所使用的材料,認識材料的形狀、色彩、質地、性能和作用,并適當學習國內外美術史的知識,對中西藝術進行感悟和對比分析,學會寫一些短小的賞評文章,表達自己對美術作品的獨特感受和個性化認識,切實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

        俗語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在學習的過程中方法還有很多,只要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多動腦筋、多想辦法,根據學生的年齡心理特征運用兒童化的語言使教學生動活潑,讓學生多欣賞、多評論,就能讓學生在美術欣賞中潛移默化地保持一顆純真的童心,獲得一雙發現美的眼睛。

        參考文獻:

        第7篇:小學生美育范文

        新的課程標準為新的教育理念準備了活力四射、生機勃勃的教學時空,語文教學又是快樂的而又多情的,何不嘗試做嶄新時代的新型教師,和學生一起啟動師生情感磁場,賞學海千帆競過,看教壇云卷云舒,放開架子,領著孩子們舞動青春,激發無限的潛力,來提升語文教學的成效。

        1.展示出“美麗”的形象

        事物的內容決定著事物的外在形式,但內容必須通過外在的形式加以體現。由此,教師的內在素養也只有通過外表形象才得以表現。教師作為社會群體的一分子,客觀扮演著與其他行業所不同的社會角色。學生初接觸教師時,會形成一定的好感或厭惡感,這類感覺的產生,極大部分取決于教師的外表形象。好的形象很容易使學生產生好感和信任感,甚至有盲目的崇拜感。學生一旦確立了這樣的思維定勢,就會自覺不自覺地樂于接受教師的教誨,對他(她)所傳授的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縮短彼此的距離,增加師生的接近度。教師必須利用為人榜樣的角色強調了教師對學生成長的潛移默化,挖掘自身優勢,創造差異,并形成自己獨特的魅力。

        2.用激情點燃情感共鳴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 “真正的教育能手是滿懷激情地講課的”。 “喜怒哀樂愁、悲歡離合意、酸甜苦辣咸”語文課堂有著如此古富多彩的文本樣式,教師應真正進入課堂情境,教師能與文本與學生的喜而喜,與文本與學生的悲而悲,在文本師生“三情相悅”的氛圍中,教師與文本與學生之間的“姿勢共鳴”,會更多一份默契,成為推進教學的動力。老師應似一支熊熊燃燒的火炬,攜飽滿的情緒,以情傳情,用激情點燃學生的情緒,照亮學生的心靈,不斷的把語文課堂推向,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

        3.激勵的語言點亮美學眼光

        激勵是發揮人主觀能動性的重要手段,課堂激勵是實現“學為主體”的重要手段之一。每人都渴望別人的激勵和賞識,處在花季青春的中學生更是如此,俗話說:“好孩子是夸出來的。”所以,我們應不失時機地激勵學生、表揚學生,給學生以關懷和信任,這是促使學生前進的巨大動力。語文學科特點決定了語文教學的全過程都貫穿著美的因素。讓我們以“美”為境界,選擇“美”的教學手段、運用“美”的教學語言、顯現“美”的教學內容,讓我們的語文課堂充滿美。

        第8篇:小學生美育范文

        【關鍵詞】小學語文 發現美 感受美

        多年的語文教學經驗,讓我感覺到對學生的教育,不僅僅是知識的接受,而且還有對每的體驗。新課程改革后,教師角色的轉換,不意味著完全放手,任其自由。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不應無序,不能盲從,不走形式,不為做秀。鑒于學生知識儲量、學習能力、生活閱歷的局限,還是需要教師的扶持引領、參與調度如何在語文課中指導學生審美呢?作為語文老師,必須在教學意識上解決兩個問題,其一是審美的內容,語文教材中,課文題材和題材多樣化,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審美對象,如小說和童話塑造了眾多的人物形象,詩歌和散文展現了優美而深遠的意境……因此,在備課中,在教學中,應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發現美的形象,美的意境,美的語言乃至美的結構,從內容到形式進行美的探求。其二是遵循學生審美規律的問題。學生的認識總是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從感性到理性的這種認識的規律反映在審美活動中,是從理解到想象,從體驗到評判,因而教學時又必須遵循這個規律。基于以上兩點,我在教學實踐中進行了如下方法的嘗試。

        一、引導尋美,讓學生發現美

        畫家羅丹說:“美到處都有,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語文教學要從詞句入手,在品嘗詞句中發現美。

        如教《望廬山瀑布》時,抓住“疑是銀河落九天”中的“疑”字。先引導學生質疑:詩人為什么不用“真”而用“疑”呢?這樣學生就會從記憶中提調出瀑布從極高處傾泄而下的表象,腦子中出現了“真”有從天而降的圖像。接著,讓學生在想一想,這可能嗎?這樣就會理解詩人用“疑”字的原因是:“銀河落九天”是不可能的,只是自己“疑”而已。體會到詩人把情景說的恍恍忽忽的,這種似假還真的寫法反而給讀者留下無盡的遐想。假如我們再來一個追問:詩人為什么不說“像”而“疑”?讓學生更進一層地想象詩人當時真實的感受――驚嘆這條瀑布的奇特。因為是人感到眼前的瀑布“像”黃河之水天上來一樣,懷疑它是從九天之上落下來的銀河呢?只有反復品味,才能理解只有用“疑”才最精當,從而感受到語言文字的“美”之所在。

        二、引導入境,讓學生感受美

        學生感性經驗不足,知識水平又有限,往往難于直接入境。如何引導學生入境,我采取以下三種方法:1.圖畫入境法。《火燒云》描寫的是夏天傍晚的自然景象。“火燒云”之所以值得描寫,就在于它美而多變的色彩和形狀,發人遐思,令人神往,給人美的享受。可惜從出現到變幻、消失,時間極短,不易看到。如何再現自然美呢?我采用了“對文作畫,評畫學文”的方法,讓學生如其境、會其情。如何作畫,老師給作畫提示如下:①畫面要分天空,地面兩個層次。②課文提到的地面人物、動物的位置及其身上的顏色,還有天空中的“馬、狗、獅”的朝向、姿勢、神態、背景都要與文字相吻合。③課文前半部描寫的是一幅農村夕照圖,要發揮想象與聯想,給畫面添上些背景物才能表現農村風情。學生作畫后,開展評畫學文活動。事先選擇幾幅代表作貼在黑板上,讓學生鑒賞,然后邊讀文邊評畫。

        把畫圖引入語文課,至少有兩點好處:一是通過作畫,把自然美展現出來,能激發學 生熱愛大自然美景的思想感情;把文字美和自然美聯系起來,還可以培養學生想象、聯想、創造能力,起著陶情益智的作用。二是通過評畫,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培養感受美、評價美的能力。

        2.表演入境法。《荷花》后部分寫荷花的動態美。教學這部分內容時,可組織學生表演“荷花舞”。讓全體女生都飾荷花,其中一個當作者;選兩個男生,分別扮蜻蜓、小魚。學生朗讀課文數遍后,進入角色,按課文情節表演。演出完畢再回到課文,學習文中省略號。你們想想,省略了什么?可能還有哪些動物也被荷花吸引過去?它們又可能說些什么話?然后再演一遍,加上想象的哪些情節,讓表演更上一層樓。學生在表演中受到美的熏陶。

        3.對比入境法。比較是認識美的差異的基本手段。教學《西門豹》這類內容中含有比較因素的課文,可設計一些問題,讓學生對兩種人和事進行比較分析。這樣做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使學生識別什么假、丑、惡,什么真、善、美。此外,對褒此貶彼的詞語的比較分析,也能培養學生鑒別美丑能力。

        三、引導想象,讓學生拓展美

        第9篇:小學生美育范文

        【關鍵詞】小學美術 教學方法 想象力 創造力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2.062

        想象力是學生進行美術創作的重要基礎,想象力也比知識本身更重要,小學階段美術課程的教學,重在拓展小學生的視野,開拓他們的思維,豐富他們的想象力。美術教學帶有很大的靈活性,傳統的封閉在教室中的一板一眼的教學,已不太適用于美術教學,尤其是針對小學生這一群體,美術的教學應更加生動性、趣味性。美術學科也與傳統的其他課程不同,它不重在傳授美術基礎知識,而是側重于培養學生的審美感受,與藝術觀念的表達,這也就需要教師們通過實施多式多樣的教學活動,解放學生們的思想,沖破現有知識經驗的束縛,大膽、獨特地引領小學生們,對教學內容做出創造性的探索。

        小學階段的學生思維大多比較跳躍、幼稚、隨意,但又無疑是生動、有趣而充滿想象的,教師無需用合理與否來評價學生的美術作品,而是更多的給予每一位學生鼓勵,肯定他們豐富的想象力,鼓勵他們多多發現、思考和描繪身邊的美。筆者根據這幾年對我國小學美術教學的研究和思考,在自我反思和探究的基礎上,就小學美術教學中,如何培育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提出以下幾點見解。

        一、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沒有興趣的學習將是索然無味,就大多數小學生的性格特點來講,對美術這一課程還是較為感興趣的,那么如何來使學生們保持這份興趣,或者增添這份興趣呢?

        課堂的引入部分十分重要。正式開課前的引入一定要貼合實際,任何的想象和創作都是以實際生活為基礎和背景的,與生活絲毫沒有關聯的想象是不存在的。舉例來說,教師可以事先準備幾個不同形狀的紙殼,有圓形、正方形、長方形、橢圓形、不規則形狀等,然后一個個的拿出來請同學們根據這些形狀來將這些紙殼想象成不同的事物,并鼓勵學生們踴躍發言,積極討論,這樣的引入方法給接下來的行課進行了一個“預熱”,使課堂先活了起來,熱鬧了起來,學生在思考和回答教師的這些問題時也就自然而然聯系了實際,提起了繼續學習的興趣。

        教師應多思考和設計課前小問題,給學生充分發言和表現自己的機會,并給予他們肯定,鼓勵他們開動想象力,避免思維僵化;抑或是通過播放音樂、幻燈片等方式引出課堂內容,以這些生趣的方式開始課堂,不會突兀且能提起學生們的學習興致。

        二、營造生動、積極的學習氛圍和環境

        學生的學習興趣,往往是在輕松、愉悅、生動的課堂氛圍中產生的,輕快的教學環境更易給學生帶去思考問題的動力和想象的空間。

        為了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教師要做的就是以一顆平等博愛的心對待每一位小學生,拿出足夠的耐心、愛心與責任心,不否定每一份通過努力而得來的美術作品,勤于肯定學生通過想象力制造出來的成果,不打擊美術基礎較弱的學生,了解每一位學生需要什么和他們內心所想,將舞臺交給他們發揮,在教師授課和學生自主創作的過程中,教師都要不忘自己的職責,照顧到每位同學的現狀,并提出相應的意見和建議,營造一種寬松、親切的教學氛圍。

        借用各種工具輔助教學,也是一種聰明的做法。教師要有效運用教具,例如:人物模型、剪紙成品等演示模型;還可借助相關的歷史故事、童話故事、詩歌等優秀作品來作為教學的依據和吸引學生注意力的重要工具;教師還要努力提升自身素養,善于利用現代多媒體設備,向學生展示優秀的美術作品等,拓展學生們的視野。教師更應引導學生們從現實生活中汲取靈感,教師主動為學生提供或是呼吁學生自己準備相應的雜志、畫報等,這些刊物不只是為了讓學生們翻看欣賞,還能讓學生們去發現其中有價值的畫面等信息,通過將其剪下、收集等方式來保存藝術,激發想象力。

        作為一名美術教師,要為學生們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和環境,讓學生們在這個和諧的環境中感受生活、體驗生活,指導學生們去捕捉生活中那些具有表現力和趣味性的食物,擁有一雙會尋找美、發現美、創造美的眼睛。

        三、設計多種多樣的教學活動

        美術是一門極具趣味性和靈活性的學科,它不需要學生對知識的死記硬背,它需要的是順應小學生的天性,通過設計各種有意思的教學活動,對學生的想象力加以維護和培育。

        教師進行授課,需要時時與學生進行信息傳遞和溝通交流,最常見的一種教學活動之一,就是通過相互呼應的方式調動全體同學的參與性,舉例來說,教師可以拿一個正方體模板,詢問同學們看到這個模板能想到哪些事物,并嘗試畫下來,再進行小組交流和全班的分享,學生們所想的事物也許有食物、玩具、家具等。教師還可以通過將聲畫結合的方式來考驗學生,例如,教師找來一段描寫春天景色的文章段落,聲情并茂、抑揚頓挫地讀與學生們聽,讓同學們根據自己所聽到的信息來畫出一幅畫;抑或是請幾位同學當作模特,讓其余同學對其進行畫像,然后面向全體進行展示和分享,妙趣橫生。這類的教學活動,不僅可以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使課堂變得生動、高效,更能有效地訓練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在條件允許、能確保學生人身安全的情況下,教師甚至還可以向學校上級申請,組織學生們外出到公園等地方進行寫生,將學生們帶到教室外,領略自然的風光,同學們在呼吸新鮮空氣,享受美景和玩樂的同時,充分調動了聽覺、視覺、觸覺、嗅覺等各種感官,開闊了視野,在快樂中學習,在體驗生活中找到創作藝術的靈感。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专区日韩专区欧美专区 | 亚洲国产精品欧美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丰满的少妇 | 亚洲人成久久播播影院 | 制服丝袜欧美中文字幕在线 |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丝袜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