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范文

        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

        第1篇: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范文

        摘 要:本文從分析青春期的特征入手,重點分析了中學生產生心理障礙的原因及對策。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應該把學生當作一個個生命個體、一個個發展中的人來看待、尊重他們的個性和需求,鼓勵他們開創新的生活,致力于健全人格的培養,努力提高學生的能力素質,心理素質和健康素質,讓心理健康教育步入科學性、個性化、普及化的發展軌道。

        關鍵詞:青春期 心理健康 教育

        青春期是指從兒童時代向成熟期過渡的階段。這一時期是決定人一生的體格、體質、心理、個性和智力發展的關鍵時刻。青春期階段的學生們內心深處經常會出現各種矛盾的情感體驗:喜悅與煩惱,開朗與沉默、社交與孤獨、大膽與怯懦等相互矛盾的傾向。他們逐漸地認識自我,并對周圍的一切十分感興趣,樂于評價和介入成人行列,意識上想擺脫對父母的依賴,出現“心理性斷乳”現象。這種急劇的斷乳現象給青少年帶來不安,產生情緒上的波動和混亂。如果我們沒有及時掌握這種變化的實質,青少年就會陷入煩惱、困惑、焦慮、冷淡等不安的情緒中,他們不僅對外界,就是對自己也會采取“否定”的態度。處于青春期青少年身體及心理變化發展趨勢呈跳躍式,是人生的“危險期”,因此,我們應注意觀察學生情感上細微變化,重視學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

        一、學生心理健康的標準

        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目的在于消除各種不利于青少年身心發展的因素,培養對社會生活具有良好的適應能力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心理健康的標準是:

        1.能正確認識周圍世界,有良好的適應能力。

        2.有豐富、積極而安定的情緒,對別人的情緒能給予良好的反應。

        3.有自制力,能經受挫折,戰勝自身和外部的各種困難。

        4.有穩定的興趣和求知審美,社會交往的需要。

        5.有自信心、善于與人相處、樂于助人,以積極的態度對待生活。

        二、學生心理障礙和不良品德產生的原因

        1.家庭的不良教育和不良環境的影響。由于是獨身子女,家長無原則地溺愛和袒護。在生活上,受享樂生活方式的侵蝕,要什么有什么,缺乏嚴格的管理制度。在學習上,對其希望值很高,多采取粗暴的壓制教育方式。學習上和生活上要求的強烈差,容易導致學生的心理障礙。父母或工作繁忙,或居住外地,或父母不和,或離異,家長少有時間與孩子交談溝通,對孩子的心理變化不清楚。

        2.社會環境的影響。由于現在處在改革開放、經濟發展時期,存在著各種思想意識。不良分子不僅自己作案犯罪,而且常常欺騙、誘使,教唆少數青少年做壞事,使他們心靈受到毒害,沾染上不良品德和惡習。

        3.學校教育工作上的失誤的影響。目前,少數學校的“應試教育”依然存在,以學生成績論教師的“英雄”,決定教師的考核。因而某些教師不惜采取過激措施,擠牙膏似地“擠出”學生的輝煌成績。致使那些本來就較自卑的落后生,因過重的課業負擔和頻繁的各種考試甚感頭痛和萬分厭煩,對自己沒有信心,厭學情緒強烈,美麗的校園成為他們最恨的地方。有些班主任處事武斷,對好的學生關愛倍加,對差生冷嘲熱諷,使他們的自尊心受到嚴重傷害,產生強烈地反抗心理。處理不好的話,他們會采取過激的不正當手段報復他人,“捍衛”自尊,用他們表面上的好強掩蓋著他們內心世界意志的脆弱。

        三、采取多種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1.學校應重視學生的生理和心理教育。學校應開設健康教育課,階段性地進行青春期的心理、性道德觀念教育,男女生之間友誼和愛情、法制觀念、科學人生觀等方面的教育。開展閱讀青春期教育方面的書籍,參觀青春期教育方面的展覽等主題活動,正確處理青少年“早戀”和防止青少年犯罪。

        2.教育者對學生的學習成績、升學等問題給予關注和指導,杜絕將成績作為唯一標準衡量學生,分析學生成績不良的原因,允許學生有差異性,幫助學生樹立自信、提高學生解決問題、適應新環境、自強自主的能力。

        3.細心觀察,對學生的異常行為和不良的行為習慣采取正確的教育方法,切忌簡單粗暴,努力做到和風細雨、“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打開他們心靈的窗戶。及時發現引導,處理和治療,減少產生不良心理的環境因素,消除心理沖突,培養學生的挫折的能力。

        4.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正確評價自己,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培養健全的人格特征。利用主題班會,讓學生暢談人生,對未來充滿自信。

        5.開展心理健康咨詢活動,指導學生減少或防止緊張狀態的產生,為學生提供解決各種心理異常的方法,普及心理衛生知識,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

        四、塑造學生積極成功的自我意象

        1.既嚴格要求,又充分賞識。所謂嚴格要求,就是嚴而有度、嚴而有方、嚴而有恒,這一切源于對學生的熱愛。所謂充分賞識,就是對學生多尊重、多理解、多寬容、多激勵。充分賞識,教師必須正確地比較和評價學生,既要客觀公正,又要多進行鼓勵性和肯定性評價。

        2.努力挖掘閃光點,培養學生自信心,對后進生、教師要像尋覓火種和開采金礦一樣,努力找出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千方百計點燃他們發奮進取的火焰,幫助他們排除進步的障礙。

        第2篇: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范文

        正值青春期的中學生,生理和心理日趨成熟,但由于社會閱歷淺,心理上還比較稚嫩,在生活、學習和人際交往中往往容易發生各種各樣的心理突變,在突發的打擊和挫折面前也容易心理失常。因此,教師要全面把握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幫助他們學會處理各種心理問題的方法,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從而達到增強學生心理自我保健意識、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

        下面針對中學生存在的幾個共性心理問題談幾點我的認識,具體如下:

        一、厭學問題

        厭學癥是由學生學習行為獲得的內外反應不同而造成的,中學生患病率最高。其內在原因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著消極的情緒體驗,自我認識有偏差,社會、學校、家庭等外部環境的不良影響也起著消極的作用。探討中學生厭學癥的形成原因,消除中學生的厭學情緒,根治厭學癥是現今社會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也是全面推行素質教育,提高教學質量的必然途徑。學生由于缺乏正確的認識和足夠的心理準備,再加上長期以來以教師為主、學生為輔的角色地位的誤認,使他們認為自己被“篩”下來了。因此,為求心理平衡,他們有意識、無意識地厭惡或逃避學習。針對上述問題,我認為:

        1.教師應改變傳統的應試教育模式,但也不能完全地拋棄應試教育中的優點,要結合現代素質教育中的優勢,使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完美結合,做到優勢互補。

        2.要改變學生的地位。我們應努力做到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考慮學生的心理需求,因為教育的目標是學生,教師要通過各種教學手段、方法,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在學生遇到困難時要教會他們如何去正確處理問題。教師作出正確的引導是必要的,但引導時要適時、適度,避免取而代之,以免挫傷學生的積極性。作為教師,還要經常給予學生適當的鼓勵,增進師生間的情感交流,使學生增強情緒調控與自律、自理能力,從而使學生擺脫厭惡學習和逃避學習的心理。

        3.要消除學生的厭學情緒,首先要喚醒學生自我向上意識;其次教師要樹立新型的教學觀,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再次要讓學生感受關愛,親其師才能信其道,還要為學生創設表現、發揮特長的舞臺。

        教育者也要對學生的學習成績,升學等問題給予關注和指導,杜絕將成績作為衡量學生的唯一標準,要適當幫助學生分析成績不良的原因,允許學生有差異性,幫助學生樹立自信,提高學生解決問題、適應新環境、自強自主的能力。當然,學校、社會和家庭要形成合力,這在處理學生厭學問題上是非常必要的。

        二、自卑心理

        大多數學生在與學習成績好的同學比較時,常常覺得自己的成績不理想,往往把責任歸咎于自己“笨”,智力水平低,基礎差,因此對學習缺乏足夠的勇氣和信心。我認為,一些學生成績不理想并不是學生“笨”,智力水平低,而是教師在備課時并沒有完全照顧到此類學生,且教師的教學水平有待提高,我們要注重因材施教。雖然個別學生確實基礎差,對學習也失去了信心,但是,我們應從心理教育人手,盡量調整這些學生的心態,讓其看到自己的優點,對自己充滿信心。教師正確的引導,可以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可以讓他們有勇氣去面對各種困難。同時可在班內設立各種學習活動互動小組,讓學生們互相幫助,共同進步。這樣不僅能增強同學間的友誼、班級的團結,而且也使這類學生看到了希望。教師應時常鼓勵學生遇到問題要多問,要有不恥下問的精神,無論問題深淺與否,只要不懂的就應該去問。通過教師的心理輔導,學生們就會認識到:大家應互相幫助,和諧相處,共同進步。這樣,學生的自我調控能力就會增強,從而也能讓他們走出自卑的陰影,建立起“其實我也不比別人差”的自信,這為學生以后更好地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管理學生時,教師既要嚴格要求,又要充分賞識。所謂嚴格要求,就是嚴而有度、嚴而有方、嚴而有恒,這一切源于對學生的愛。所謂充分賞識,就是對學生要多尊重、多理解、多寬容、多激勵。教師必須正確地比較和評價學生,既橫向比,又縱向比。評價學生要客觀公正,多進行鼓勵性和肯定性評價。

        努力挖掘學生的閃光點,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對后進生,教師不能受思維定勢的影響,要像尋覓火種和開采金礦一樣,努力找出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千方百計使其燃燒。通過隨時隨地的教育,點燃他們發奮進取的火焰,幫助他們排除學習中的障礙。

        以上是本人對在校中學生中存在的普遍問題作出的淺薄論述,其主旨是以青春期中學生心理教育和現代素質教育及應試教育中的優勢互補為主,通過教師的潛移默化教育,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開發他們的潛能,重新塑造自我。

        第3篇: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范文

        青少年的成長是一個充滿著神秘感的過程,青春期是身心巨變,成長的關鍵期。到了這個時期,青少年生理的突變和心理的多變,使得他們有時情緒顯得混亂無序、喜怒無常、甚至會有一種恐怖感。多疑、嫉妒、自卑他們的心理被輪番襲擊。這個時期,身心變化給他們帶來了很多煩惱。青春期健康的教育顯的尤為重要。了解自己身體的生理變化,促進心理健康的發展是我校青春期健康教育的兩條主線。下面是近年來我校在青春期健康教育方面幾點做法小結:

        一、學年初有計劃,學年終有總結。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的開展青春期健康教育工作。每學年初學校德育工作計劃中青春期健康教育計劃是重點內容之一,并且有明確的要求和安排,年級組青春期健康教育計劃是以學校青春期健康教育計劃為依據,結合年級學生實際情況制定相應計劃,班級青春期健康教育計劃則根據學校和年級組的有關要求,結合班級實際情況制定出具體計劃。計劃體現青春期健康教育的針對性,總結驗證青春期健康教育的實效性。

        二、資源整合,家庭、學校、社會三聯動。作為聯合國衛生組織授予的健康促進金牌學校。我們充分利用健康教育所,疾病控制中心,社區街道等社會力量,為學校青春期健康教育收集更多宣傳學習資料和學習參觀培訓機會。在各類健康主題日之際,積極與社會聯合組織“青春期生殖健康圖片展”、“防毒防艾主題教育”、“健康教育征文漫畫活動”、“拒吸第一支煙做無煙下一代簽名活動”等。通過短信平臺,家訪,校園網絡,家長學校,家長會,家長委員會等渠道及時與家長溝通聯系,家校聯動共同關注孩子的健康成長。三、學校進行青春期健康教育多形式多渠道。充分利用晨會、午會廣播、校園網絡、校報校刊、校園網絡、板報、宣傳櫥窗、班會、課堂等多渠道宣傳教育。除此之外,每年一次的科技節和校園文化藝術節也注重穿插相關教育。多渠道的宣傳也給多形式的教育創造了條件。校醫的《健康知識》專題講座,班主任組織設計開展的“如何看待早戀”、“男女生如何正常交往”、“愛情與友情”等主題班隊課。專職心理老師《考而不死視為神》等考前焦慮心理輔導講座。《青春期健康》講座主題教育錄像收看等。四、課堂滲透青春期健康教育。充分發揮和挖掘學科德育作用,課堂教學教育中滲透青春期健康教育,尤其是體育、音樂、美術、社會、語文、科學等課,提出了明確的教學目標要求,突出其青春期健康教育教學目標制定。這是我校在近年來及今后德育工作和學生健康教育工作主要開拓發展方向。也是學校德育工作提倡全員德育的切入口。結合學校德育工作的新形勢,結合新課改標準,學科滲透德育,應該作為德育工作實效性體現的有效途徑。我校堅持全員德育的理念,在全體教師的培訓學習會上積極提倡和灌輸這一理念,同時經常性向全體教師開展學生心理輔導的培訓等講座。促進學校青春期健康教育的穩步發展。五、心理健康教育是我校德育工作的一大亮點。在新的形勢下,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日益突出,老師掌握心理輔導的方法,及時走進學生的心靈,成為學生心靈的導師。已成為一名成功的老師必備的條件之一。心理健康教育一直備受學校重視,心理專職曾鵬老師本身也是一位鉆研兢業型教師。作為在嘉興已有一定知名度的曾老師,在校內多次為教師,學生,家長開展心理輔導方面的專題講座。同時聯合教科室、德育處一起利用課余時間研究課題,如《青春期叛逆心理和家庭教養方面的研究》,《住校生生活適應性問題的探討研究》等。在心理專職老師的帶領下,學校青春期健康教育中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應該是起步早,理念新,意識強,見實效。學校心理輔導室給很多青春期遇到困惑的學生,給家長教育孩子遇到迷茫,給老師遇到問題學生束手無策時給予及時的指導點播和幫助。曾鵬老師作為我校專職心理輔導老師,多次被電視臺,兄弟學校等邀請給家長老師們做講座輔導,得到大家的認可好評,也充分體現了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輻射作用。

        第4篇: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范文

        【關鍵詞】生物教學 心理健康教育 農村學校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16-0132-02

        國家教育部頒發的《關于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提出:“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滲透在學校教育的全過程中。在學科教學、各項教育活動、班主任工作中,都應注重對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徑。”在生物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是符合國家教育部的相關要求的。在教育部的相關《意見》頒布后,城市地區的不少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得到了很大的重視和開展,對學生的健康發展起了很大的推進作用。可是《意見》頒布過去好多年了,農村初中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幾乎是空白,當前農村學校必須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初中生物不是中考科目,且生物課中有很多有利于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好素材,在生物教學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其便利之處。筆者就自己在生物教學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點滴做法進行探討。

        一 教師的心理健康是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

        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老師必須是一個心理健康的人,有樂觀、積極、開放、寬容、熱情的良好心態,有良好的敬業精神,有高尚的道德品質,有健全的人格,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知識和理念。教育是情感的交流與感染的過程,是靈魂對靈魂的相互影響的過程。只有心智健全的教師才能更好地培養出心智健康的被教育者。老師平時要加強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不斷提高道德思想境界,同時還要加強心理健康知識的學習和自我的心理調節,不斷增進心理健康的水平。教師健康高尚的人格魅力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起到重要的教育作用。

        二 生物教材中蘊含著巨大的相關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

        有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教師在平常的教學中應自覺地去挖掘教材中與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知識,把傳授生物知識與心理健康教育有機融合。生物沒有中考的壓力,在加強生物知識傳授中滲透心理健康知識,去教育的功利化,學生能以更平和的心態進行學習,有利于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和學業持續發展。

        三 正確認識自我,消除不良心理

        農村學生的父母平時是很禁忌說“性”,農村學校的學生對有關身體發育及性的知識相對缺乏,學生很少能從正面獲取正確的有關身體發育與性的知識,更多的是從不良途徑獲取一些零碎且不正確的相關知識。初中生已進入青春期,身體各器官包括性器官快速生長發育并走向成熟,每個人的身體發育各有特點。青春期的男子出現“遺精”、女子出現“月經”等生理現象是一個發育正常的表現,青春期對異性的好奇與特別的情感也是正常的心理特征。學生通過學習生物課中人體的結構和生理功能生殖、發育的相關知識,讓學生正確了解自己,客觀面對身體的發育和出現的生理、心理問題。教師進行相關青春期的心理健康教育時,應引導學生正確看待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的變化,學會自我心理調節,以愉快的心態走出青春期,更好的集中精力和良好的心態投入生活與學習,促進身心和學業健康發展。

        四 認同差異,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培養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

        農村學校的學生生活環境相對比較閉塞,參與的活動少,與人溝通的合作能力較貧乏,心胸狹隘,人際關系上缺乏遠見。通過生物課相關遺傳上知識的學習,明白差異是客觀的,世上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生命,不同生物個體間總是存在一定的差異。基因組成、家庭環境、教育狀況、生長發育的早晚等因素總是存在差異的,每個人都是不同的生命個體,有各自的獨特性。每個人要學會接納獨特的自我,欣賞自我,對自己充滿自信,同時也寬容接納其他不同個體的生命,學會彼此接納、欣賞,和諧相處,消除同室操戈的不良心理。生活環境的不同,智力發展的差異和個人喜好的不同,使大家的各種能力存在差異。大家接納彼此的能力差異,才能更好地合作,才能成為好的團隊。在生物教學中開展小組的探究學習或小組實驗操作中引導學生共同討論、互相學習、分工合作,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系,培養學生的團隊協調合作精神。

        五 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增強信心,挖掘潛能

        相關部門的資料顯示,近幾年來上好大學的農村學生所占的比例有逐年下降的趨勢,原因有很多,首先需要明確的不是農村學校的學生智商低,但學生學習認識上的偏差是其中的一個重要方面。農村學生普遍認為自己的智力比城鎮、城市學生差,沒有認識到興趣的培養與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是搞好學習的重要保障。認識上偏差,讓學生失去前行的動力。通過學習生物課中的有關神經系統與條件反射的建立的知識,認識到大腦的潛能是巨大的,學習的過程實質是條件反射建立的過程,每個人的智商都差不多,大腦的各種不同的功能是分區域的。學生的正確認識,有利于增強學習

        的信心,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促進學生學業的進步。每個人的天賦差異不大,后天的勤奮努力、良好心態、積極思考的學習習慣的差異才是學業差異的重要因素。不要以一個標準來評價人的成才,發展各自的興趣,堅持不懈地努力,挖掘自己的潛能,總能擁有自己獨有的精彩。

        第5篇: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范文

        (一)厭學問題

        厭學心理是中職生最常見、最普遍的心理問題,由于中學階段的學習基礎較差,學習能力不強,而產生學習無成就感的心理,情緒消極、自卑。主要表現在:1.缺乏學習動機,一些中職生對學習認知的動力不足,目標不明確,且不重視文化基礎和思想道德課的學習。2.學習情趣不濃,不管是專業課還是基礎理論課,因內容增加、難度加大、抽象等,使得中職生學習興趣缺乏。

        (二)人際問題

        人際關系是中職生主要的問題,許多學生因不能正確處理人際關系而引起不良的情緒,主要表現在:1.親子關系存在一定的隔閡。2.師生間的信任感缺乏,朋友關系不能良好處理;3.異性間的交往存在一定的誤區。4.網絡關系不能正確對待。

        (三)情感問題

        情緒和情感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和人格發展,良好的情感和情緒是中職生心理健康的主要標志,而當前中職生青春期的情感問題主要有:1.情感心理趨于穩定,但是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和不良影響。2.感情較為冷淡,缺乏應用的朝氣和熱情。3.情感壓抑,但不懂得如何正確宣泄。4.異性間親密度增強,容易產生早戀。同時,對兩性不能正確看待,而產生性心理問題。

        (四)個性問題

        積極向上的個性是中職學生心理正常發展的關鍵,但是中職生因自身和社會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其性格心理存在這樣的問題:一是缺乏興趣特長和愛好,使得他們上進心不強。二是對社會的適應能力不強。

        二、中職生青春期心理問題的教育管理對策

        (一)加強心理教育,普及心理知識

        應設立心理咨詢和教育中心,建立學生的心理檔案,跟蹤監測學生的心理變化情況,并開設心理課程,要重視心理教育。首先,應將心理健康教育納入日常教學中,每學期安排心理教育的課程,并要強化心理課程教育的師資建設;其次,要根據學生的年齡、身心特點安排相應的心理課程,不同年級的側重點不同,一年級進行適應心理教學,包括中職校園生活、學習;二年級則開展人際關系、學習方法、情緒調控等;三年級則以就業指導和社會能力培養為主,讓學生建立良好的就業心理,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和人生觀。

        (二)組織心理課堂,加強團體輔導

        團體輔導是中職學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根據中職學生的年齡、知識基礎、認知水平及身心發展規律等要適時的開展心理課堂,實現團體性的心理輔導,比如,青春期心理知識講座,讓學生能夠正確的了解自身的特點,以建立良好的方式平穩度過青春期;組織開展關于親子關系、師生關系、異性關系等人際關系的講座、網絡健康教育講座、職業生涯規范講座等,讓學生能夠正確對待各種人際關系,促進他們的健康心理的形成。

        (三)開展團體活動,強化心理訓練

        中職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及技能培養為基礎,積極開展各種心理訓練的團體活動。根據中職學生的身心特點,可從“適應能力訓練--人際關系、學習動力及情感引導--就業指導”這一過程來進行。每個階段進行相應的心理訓練活動,比如,心理知識專題講座、成長小組及團體心理游戲等,對學生的心理進行指導和訓練;同時,還應該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宣傳,讓師生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應充分利用多媒體、網絡、廣播等形式進行心理教育的指導。

        (四)結合家庭教育,提高教育效率

        中職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管理,離不開家庭的教育,因此應把兩者有機的結合起來。首先,父母應營造溫馨、有愛、融洽的家庭環境,讓子女能夠感受家庭的關愛。其次,價值應以身作則,調整自我態度,提高自身的素質和性格水平,因為家長的態度、性格和素質對子女有著極大的感染作用,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子女的心理。最后,要選擇正確的教育方式,端正教育態度,不能采取粗暴、打罵等形式來教育,應建立一個民主、科學的教育模式。

        三、結論

        第6篇: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范文

        關鍵詞:中職學生;心理健康

        中職學生是一個很特殊的群體。他們和普通高中學生的情況有著很多不同。相比之下,普通高中學生的各方面情況更加整齊劃一,而中職學生從來源來看,既有普通初中的應屆畢業生,也有已經在社會上工作幾年再返校的學生;既有學習比較好的學生,也有大量學習基礎一般,對學習不是很感興趣的學生;既有家庭經濟條件較好的學生,也有許多家庭經濟比較困難的學生。總之,中職學生的來源非常多樣化,各方面情況也比普通高中學生的情況更復雜。

        中等職業教育一直是我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二戰后,德國中等職業教育的成功開展為德國經濟提供了重要的支持。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中職教育的重要性越來越凸顯出來。中等職業教育是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基礎性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陣地,在經濟建設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中職學生的健康發展,也關系著我國經濟發展的未來。

        一、中職學生的心理現狀分析

        不可否認,中職學生的發展中存在著各種問題。我們曾對我校的部分學生進行過調查,雖然學生的總體情況較好,但學生中也普遍存在一些問題:一部分學生心態比較消極,看世界好像戴上了一副灰色的眼鏡;他們大都比較聰明,但學習動力不足,缺乏明確的學習動機;職業生涯規劃方面都比較迷茫,不知道如何去走未來的人生路。男生普遍對性很感興趣,但不一定具有正確的性知識,對性的認知有偏差;這些調查結果表明,中職生比普通高中學生面對的困境更復雜,相比之下,普通高中學生主要的壓力來自學業方面,而中職學生有著學習、求職和未來職業生涯規劃等各方面壓力。

        在年齡跨度方面,中職學生的年齡跨度比普通高中大,有的班級最大的學生比最小的學生大六七歲,多數學生年齡在15歲――19歲,正值青春期或青年初期。根據盛秋鵬的觀點,青春期的心理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①獨立性增強。隨著自我意識的形成,他們的獨立性急劇增強,他們不再被動地聽從父母的教誨和安排,而是渴望用自己的標準衡量是非曲直。②情緒兩極化。青春期孩子情緒的兩極性表現得十分突出。他們既會為一時的成功而激動不已,也會為小小的失意而抑郁消沉。他們情緒多變,經常出現莫名的煩惱、焦慮。③心理上“鎖”。此時由于心理的不斷發展,他們的情緒自控能力比孩提時有了較大的提高,學會掩飾、隱藏自己的真實情緒,出現心理“閉鎖”的特點。過去愛說愛笑的孩子,進入青春期可能會變得沉默寡言。④心理向成熟過渡。青春期是長大成人的開始,是由不成熟向成熟的過渡。這一過程對他們來說是漫長而痛苦的。此時,他們既非大人,又非兒童,原來的孩童世界已被打破,但新的成人世界又尚未建立。因此,他們的內心充滿了矛盾和沖突。比如,生理成熟提前和心理成熟滯后的矛盾;獨立意識增強與實際能力偏低的矛盾;渴望他人理解,但又心理“閉鎖”的矛盾。⑤行為易沖動。美國和加拿大學者的最新研究指出,青春期青少年的大腦中,負責控制感情和沖動的神經尚未發育成熟,這是他們易沖動的原因。

        二、構建立體體系,推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我校針對中職學生的特點,開展了一系列中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的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1. 建立“學校、系部、班級”三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網絡

        我校高度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構建了“學校、系部、班級”三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網絡,全面覆蓋全體學生。首先,我校從二十世紀90年代開始組建了學校心理咨詢中心,目前有7名專兼職教師,常年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工作,負責在廣大師生中開展心理健康知識宣傳、普及工作,個別輔導與團體輔導,制定心理危機干預方案并進行處理。其次,設立學生心理委員,在同學和老師、心理咨詢中心之間進行信息溝通,擔任心理問題的發現者、匯報者、心理健康工作傳達者。第三,我校購買了專業心理軟件,能進行預約咨詢、公告管理、各類心理測試等,可以協助學生了解自己的能力傾向和人格特征,為升學就業提供參考,進而做出最佳選擇。心理軟件也可以為心理咨詢或治療提供參考,協助師生查明心理問題、障礙或疾病的表示及其原因,進而有針對性地給予心理輔導、咨詢或治療。

        2. 將心理健康教育貫穿“入學、學習、畢業”教育全過程

        我校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學生在學校學習生活的每一個階段。第一,入學期間,開展為期一個月的學前教育;詳細介紹學校的各項工作及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學校教育主題的開展及學生成績的計算方法,告訴學生學校成績評定貫穿于整個學習過程中,幫助學生盡快適應學校生活,對全體新生進行心理健康普測并建檔,對篩查出的學生逐個訪談;為幫助新生更好地適應新的校園環境,學校還在軍訓期間舉行專門的心理知識講座。第二,在校學習期間,學校在一年級每個班級開設一周一節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在每天中午的學術講座中定期安排心理健康教育專題講座,還以學生最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定期開展“心理活動周”的活動,向同學們推薦有利于心理健康的書籍、校心理咨詢中心通過見面咨詢、專業心理測試、網上咨詢等方式對存在心理困惑的學生進行個別輔導。第三,在一年級開設職業生涯規劃課程,讓學生從進校伊始就開始為自己的未來早做規劃打算。在畢業就業期間,針對就業形勢給學生帶來的心理壓力,在求職高峰期舉行系列講座,幫助畢業生克服就業焦慮,以良好的心態走上工作崗位。同時,學校還在校刊上開設了心理咨詢的專欄,定期刊登相關的心理文章。

        三、小結

        中職學生是一個很特殊的群體,處于青春期的中職學生有著自己獨特的心理特點,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長期艱巨的系統工作,需要學校、家庭、社會等多方面的良好配合,通過建立“學校、系部、班級”三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網絡,將心理健康教育貫穿“入學、學習、畢業”教育全過程,取得了較好的工作效果,讓中職生面對激烈的社會競爭保持良好的心態,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參考文獻:

        [1]顏蘇勤.中職生心理健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2]盛秋鵬.《青少年心理健康》.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

        [3]、全.建立中職學生心理檔案探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3年04期

        [4]申繼亮、彭華茂.當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與出路[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01期

        [5]葉元輝.心理健康標準研究現狀的反思――兼論心理健康的平衡說[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2期

        [6]許亞、朱正國.心理矛盾與心理健康[J].贛南師范學院學報;1999年01期

        [7]沈貴鵬.關于心育的幾點思考[J].教育研究.2002年05期

        [8]劉宣文.心理健康標準與學校心理輔導[J].教育研究.1999年03期

        [9]吳波.心理健康標準的質疑[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2期

        [10]張大均.加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健全心理素質[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2年01期

        [11]陶明媚、黎林.農村中職生學習心理分析及對策[J].機械職業教育.2009年12期

        [12]艷利.淺析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案[J].科技信息.2012年15期

        [13]杜新兒.淺議對中職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J].中等職業教育.2009年08期

        [14]文書鋒.中職生的師生關系及其對心理健康的影響[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9年05期

        第7篇: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范文

        一、中學生青春期身心特征

        中學生正處于“狂風怒濤”的年代。他們情感豐富,但不穩定。由于年齡小,閱歷淺,經濟上受約束,情感與現實不相稱,易發生變化,情緒波動大,容易興奮激動,個性特征更加明顯,自尊心強,要求獨立,有正義感,世界觀開始形成,情意識萌生。男女同學愿意在異性面前表現自己。或有意回避,在異性面前羞澀、拘禁產生矛盾心理。青春期是一個從兒童過渡到成人,在心理上由幼稚到成熟,有未定型到定型的急劇變化時期,往往被自身帶來的一些問題所困擾,產生矛盾心理。同時,周圍環境的不良因素也容易影響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發展。

        二、中學生在學校中的地位及與教師關系

        青春期實現心理斷乳主要是擺脫父母的束縛,相比之下,在成人中與父母的矛盾最為尖銳。這時,好的教師可以取代父母以往的權威。然而,青春期的少年自我意識增強,獨立思考能力也提高了,他們對教師的要求特別高,理想的教師要為人師表,表現出高尚的品質,對人親切誠摯。其次才是真才實學,與學生平等相待,學生可以把它們視為年長的朋友。另外,就是要正確地使用自己的權利和權威。而目前我國中學教師隊伍的老化似乎與中學生的要求形成了矛盾,不少中學教師放不下架子,以教育者自居,用灌輸式的傳統教育方法,個別教師處理問題方式簡單,諸如體罰、點名和批評等。思維活動空前活躍和富于獨創性的當代中學生,對教師持批判和審視的態度,時髦的名次叫“審視”意識。其表現在:對教師為人師表有著細密的觀察和較高的要求;真才實學;待人平等;與中學生當成一個活生生的世界;正確運用權威。

        三、據中學生的身心特點和新世紀素質教育對心理健康人才的標準,有針對性地采取以下做法:

        (一)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克服學生心理障礙。

        中學生有了成人感,要求自立,自尊心增強,不愿別人把自己當孩子看待,常與父母發生矛盾;激情奔放,充滿活力,卻又缺乏自控能力,易違反紀律或冒險,常與教師家長的要求相矛盾;開始認識自我,對自己尚不能做出正確評價,對自身及其需求標準要求過高,從而使主觀愿望與現實生活相矛盾;渴望友誼,但內心產生閉鎖、孤獨感,這些矛盾常常裝成心理上的障礙。為克服學生心理障礙,特別要求班主任及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做學生的知心朋友,聽學生的心聲,解學生的困難。教師與學生之間特設“悄悄話”欄目,學生可把心中的疑惑用紙條偷偷轉給教師,教師根據實際情況約特定時間談心,并為其保守秘密,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凈化育人環境,引導學生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情感。

        現在的學生在外界接受的信息愈來愈多。城市交通的擁擠,學生負擔重,升學壓力過大,過早拉開戀愛序幕的苦惱,個人抱負水平與現實的不適應,教育方式的失誤等等都是造成青少年學生心理緊張和心理不良的因素。要教育學生勇敢面對社會的改革,要有心理準備,要積極進取,當個人的需要難以滿足,動機受到挫折時,要及時把握住心境變化,用理智克服矛盾的心理,保持心理的平衡,避免有各種心理緊張而導致心理不良,影響學生和事業的發展,同時,要凈化育人環境,克服學生的不良習慣。心理健康教育教師要根據學生舉報,與派出所聯手,對學校周圍的音響、書店等“黃流”進行清理,并要求有灰色服務的舞廳等娛樂場所進行嚴密監控,防止學生誤入歧途。并舉辦“向不良習慣告別”“千人簽字活動”,會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引導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人際關系及社會關系,是在社會生活中結成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的總稱。從狹義上理解,人際關系是人們社會關系的表現形式,是指人們在社會活動過程中產生的直接的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關系。從人際關系的構成來看,中學生進入青春期后,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更加復雜。一方面,青少年橫向聯系大大擴展,在同輩人中,青年可以自由選擇朋友,在交往活動中獲得社會經驗。另一方面,青少年縱向聯系有了新的特點,隨著獨立性意識的增加,在父母和教師的關系中,不再唯命是從,而是有選擇的執行家長和教師的指令。其次,異往青少年的人際關系變得迫切、熱情,而有微妙、多變。學校還要舉辦多種活動,促進學生良好的人際關系的形成。集體活動是青少年互相溝通,增進了解,建立友誼的重要媒介,能使人心情振奮,心胸寬廣,精神愉快,從而防止產生抑郁心情和孤獨感。

        (四)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樹立崇高理想。

        有人認為人生觀,理想與心理衛生沒有關系,這就錯了。青少年精力旺盛,上進心強,只有根據自己的志趣、愛好和個性特點,及早確立奮斗目標,才會使生活充實而富有生氣,促進心理健康發展。

        (五)正確對待性意識和性教育。

        第8篇: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范文

        1.1心理健康的概念:廣義的心理健康是指一種高效而滿意的持續的心理狀態,它以促進人們自我心理調節、發展更大的心理效能為目標,使人們適應社會生活,有效地為社會和人類做出貢獻。狹義的心理健康,是指人們的基本心理活動過程內容的完整、協調一致,主要目的在于預防心理障礙或問題行為的發生。青少年學生的心理健康表現為智力正常、情緒適中、意志健全、人格統一、人際關系和諧、與社會協調一致及心理特點要與年齡特征相符合等幾個方面。

        1.2心理健康教育的涵義: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運用教育學、心理學及相關學科的理論與技術,通過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和活動、學科滲透、心理咨詢等多種途徑和方法,幫助學生解決成長中的各種心理問題,促進學生心理素質的提高和心理機能健康發展的一類教育活動。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旨在使學生在學習成長發展智育的同時,能不斷提高自身耐挫能力、培養良好的意志品質,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情緒,時刻保持樂觀和積極進取的心境,最終能很好的適應社會。

        2高中生物新課標中蘊涵的心理健康教育資源

        生物新課程中蘊涵著豐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資源,在生物教學中全面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突出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教育和引導,有助于培養學生正常的情緒情感反應、良好的個性品質和學習習慣,促進個體社會化過程的順利完成,其資源主要包括:(1)新課程性質中指出:幫助學生理解生物科學、技術和社會的相互關系,增強學生對自然和社會的責任感,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2)新課程理念中指出:面向全體學生;注重與現實生活的聯系。(3)新課程目標中指出:熱愛自然,珍愛生命,理解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意義,樹立可持續發展的觀念;確立積極的生活態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4)新課程教學建議中指出:加強實驗和其他實踐活動的進行;注意學科間的聯系;注重生物科學史的學習。(5)新課程評價建議中指出:重視學習過程中的評價,建立學生學習記錄卡;通過多種途徑進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的評價。

        3高中生物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3.1加強教師心理健康培訓,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教師心理健康是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教師心理健康水平直接關系到學生健全人格的培養。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對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要不斷加強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積極樂觀地面對自己的學生。教師還應該樹立新的教育理念,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生物教師要樹立與現代教育相適應的教育理念,用先進的教育思想武裝自己、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掌握現代教育技術手段;要博采眾長,善于學習和借鑒名優教師的教學風格,融合自身的審美情趣、思維方式乃至氣質、能力和素養,逐步形成自己獨特的人格魅力和教學風格。

        3.2對學生進行青春期教育:由于青春期心理具有脆弱性、沖動性、不穩定性,對外界刺激容易產生不良情緒反應。當不良情緒積累過多,最終就會導致生理疾病。學生在初中學過生理衛生,對自身有所了解,但由于應試教育,有些學校根本不上,或者由非專業科老師照本宣科,遇到有關青春期方面的知識更是難于啟口,使學生對性知識和自身出現的一些正常的生理變化缺乏正確的認識,不會及時進行自我疏導和調節,從而誘發一些心理問題。高中生面對自身的生理變化,如:月經、遺精等現象既感到“倒霉”,又渴望了解,但往往又難于向父母、老師、同學傾訴,從而悶在心里,成為自己的一個心理陰影。不少學生得不到正面的知識教育,往往到網絡世界去了解,不可避免地造成少數學生接觸一些下流的不健康知識,加上學生的識別能力較弱,從而不能自拔。針對這一現象,我在講解人的生殖和發育時,通過卵細胞、的產生過程介紹,結合受精卵的形成過程,以及胎兒的產生過程,向學生解釋月經、遺精是每個進入青春期的人都會有的正常生理現象,從而消除了在學生心目中的神秘感和自卑感,并能進一步以積極的心態去面對。

        3.3緩解學生的心理壓力:除了生理變化造成的心理變化外,在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學生還面對越來越多的社會、家庭、學校的有形和無形的壓力,從而在學習、生活、人際交往和自我意識等方面有著越來越多的心理困惑,又找不到傾訴、發泄的對象,慢慢就轉變成心理壓力,進而產生明顯的厭學情緒,甚至走上輕生之路。我們在學習生物進化論中的“自然選擇學說”時,讓學生了解到只有在生存斗爭中適應環境的生物才能生存,同時教育學生在當今社會處速發展時期,每位學生都應挖掘自己的最大潛能,勤奮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素質,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同時還應提醒學生應該正當公平競爭,保持健康的心態,不要自私狹隘,注重引導學生碰到一些不愉快,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時,應向家長、同學、朋友、老師傾訴,共同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同時教師應主動與心理壓力大的學生進行疏導和溝通,排除其心理障礙,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另外,一定要大力推進素質教育,讓學生在生物課堂上充滿興趣、享受快樂。

        3.4以新課程為契機,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相對于其他學科而言,生物學科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教師在教學中充分挖掘新課程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有機地將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滲透到課堂教學中去,以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在課堂教學中,要適時地對學生進行耐挫折教育和珍愛生命教育,使學生不斷堅強起來,正確看待困難與失敗,從失敗中吸取經驗與教訓,在挫折中不斷成長,認識到生命的可貴,使自己的生活更加精彩。

        4總結

        第9篇: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范文

         

        一、為什么要在中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 學生個體全面發展的需要。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健康的新標準,指出健康的涵義不僅包括生理上的健康,而且也包括心理上的健康。據有關方面的調查,中學生中有34%的人有心理障礙,12.5%的人有心理缺陷,28.1%的人心理存在異常。發展心理學認為,中學階段是學生身心發展的關鍵期,中小學生認知結構具有不完備性,生理和心理發展具有不同步性,以及自我認識存在的片面性等,他們在面對挫折時,容易產生更多的焦慮和心理障礙。中學階段也是個體性格形成的關鍵期,暫時性的心理障礙若得不到及時排除,很可能就會對以后的發展產生不良影響。忽視心理素質的培養便不可能真正實現學生個體的全面健康發展,因此對中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極其重要且刻不容緩的工作。

         

        (2) 現代人才培養的需要。二十_世紀的競爭,人才是決定成敗的關鍵。心理學相關研究表明,在事業成功者的案例中,堅強的意志、樂觀的情緒、開朗的性格等良好的心理品質成了決定性的因素。現代企業家們在招聘職員時也傾向于那些情商高于智商者。是否有良好的心理素質,不僅關系到個體的健康成長,而且關系到民族的興衰存亡。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育人為本;育人大計,正心為本。培養具有扎實的基礎科學知識和健康的心理素質的人才,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的人才,培養具有國際交往、競爭與合作能力的全面發展的人才,才能適應不斷發展的杜會,才算是真正實現了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中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是現代杜會發展的需要,因此具有跨世紀的偉大意義。

         

        二、目前中學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和困難

         

        當前,許多條件較好的中學都以不同的途徑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但在實際實踐中卻存在不少困難。目前,學校領導和教師雖然都重視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但由于種種主客觀原因,存在著許多難題,發展不均衡。有的學校搞得轟轟烈烈,有的學校就顯得比較冷清。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可以用"雷聲大,雨點小"來形容。

         

        (3) 目前的心理健康教育屬于新興的專業,還處于萌芽狀態,人們對它的沒有形成正確的認識。在中學實施過程中更是存在諸多錯誤觀念和傾向。一是形式化,并不相信心理健康教育的神奇威力,仍抱著片面追求升學率的陳舊觀念不放,不愿花過多的時間和精力于心理健康教育,只迫于形勢或追趕時髦而象征性地開展活動。二是神奇化,夸大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將改善、提高心理素質與治療心理異常混為一談,對心理健康教育在五育中的作用期望過高。三是獨立化,將心理健康教育視為獨立于五育之外的新鮮事物,不注意課內與課外、心理教育與其他形式相結合、專職教師與全體教師、心理專家與一般教師相結合,因而收效甚微。四是扭曲化,不能正確認識心理咨詢,認為是心理有問題的、有毛病的人才需要去咨詢,忽視了心理咨詢是幫助學生自我成長的一個重要方式。

         

        以上錯誤觀念和傾向都是極其有害的,它阻礙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健康發展。因此,必須從觀念上提高認識,正確認識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質和功能。

         

        (4) 心理健康教育還處于萌芽狀態,中學內從事心理教育工作的教師專業化不夠。目前中學從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師由后勤人員或者是其他對此感興趣的教師兼職。真正的心理健康專業教師很少。

         

        缺乏針對性。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有其特定的范圍和目標,它是針對學生的實際而制定的。超越了學校和學生這個實際,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就會變得籠統而空洞,內容龐雜而無序,缺乏針對性。由于我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較晚,在理論研究上主要受西方的影響,我們所運用的方法、技術、手段多靠移植甚至完全照搬歐美國家的一套。例如,我們引進的心理測量量表遠遠超過我們自編的,有些量表引進后甚至未經修訂就開始應用,可信度很低,不適合我國國情,不適合我國學生心理發展的特點。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有的用成人的心理健康標準去衡量學生;有的以中學生心理健康的標準去衡量小學生;有的目標制定得過高過大,脫離了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水平和硬件設施的實際情況,使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徒有其形,而無其實;有的用心理教育代替心理健康教育,內容過泛過濫,缺乏針對性,學生了無興趣。

         

        三、如何在中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中學心理健康教育是_個完整的系統,包括中學心理健康教育目標體系、中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中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途徑三個方面。

         

        (5) 中學心理健康教育目標。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開發其心理潛能、增強適應能力。通過教育,幫助學生應達到四個學會(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創造、學會生活)的總目標。

         

        根據不同年級中學生的發展特點,制定中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年級目標。初幫助學生盡快適應中學的學習生活,加強學習方法與人際交往的指導;初二:幫助學生正確對待青春期發育問題,培養承受挫折的能力;初三:幫助學生正確對待學習過程中的各種"壓力源",樹立正確的認知觀和升學觀,進行應試心理的輔導與訓練。高一:幫助學生適應高中生活,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為學生學業規劃提供咨詢幫助;高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愛情觀,培養杜會責任感和科學人生觀;高三: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和升學觀,正確對待高考,形成正常的應試心態,掌握科學合理的應試技巧。

         

        (6) 中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中學心理健康具有系統性和完整性,要達到這個目標,就要系統而深入地開展教育活動,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學習心理教育:包括開發學生潛能、考試心理的調適和訓練、激發學習動機與學習興趣的教育等;人際交往教育:包括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際觀,教會學生正確地待人接物、為人處世,學習人際交往技能;合理調節情緒教育:包括幫助學生掌握調節情緒的技巧,保持積極、健康的情緒以適應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困難;青春期心理教育:包括性心理教育、青春期男女生交往的問題、正確認識青春期面臨的情感和困惑;挫折應對教育:包括幫助學生正確處理生活、學習、情感中遇到的挫折與失敗,掌握對抗挫折的技巧,增強學生的抗挫折能力;升學與擇業心理教育:包括升學考試前后的心理教育、升學與職業選擇指導、職業心理準備教育。

         

        具體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要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生理、心理發展的特點,制定適合不同年級的教育內容。

         

        (7) 中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途徑。目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分為四種模式:心理治療模式、心理咨詢模式、心理講座模式和心理輔導模式。在中學,以心理輔導模式最為普遍和實用。所謂心理輔導,是指心理治療和心理咨詢理論和技術在教育實踐中的具體應用。心理輔導,從層次上可以分為三級:預防、咨詢與矯治。中學心理健康教育具體實施途徑具有多元性,可以概括為:"_中心“1課""四室"和"一工程"。

         

        "―中心",即心理教研中心。它是中學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機構和領導中心,_般由負責德育的校長負責,或由專職教師負責,校長兼名譽組長。中心建立工作接待制度、例會制度,作為學校獨立機構,協調好與政教處、教務處、教研室的關系,負責開設心理輔導課,管理"四室",負責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開展和宣傳工作。。

         

        —課,即心理輔導課。它是中學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徑,通常以班為單位開設,心理健康課一般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特點,選擇符合學生需求的課題,以學生活動為主,重在讓學生能深入體驗感受,從而進行對自我反思。心理健康課程一般結構為“引入話題一創設情境一展開討論一自我體會一反饋矯正一總結深化"。當然,心理輔導課主要是根據目標選擇不同的授課方式,不需要拘泥于固定的模式。

         

        "四室”,即心理咨詢室、心理測量室、團體輔導室和心理宣泄室,這"四室"是一個完備的系統,也是中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必備設施。心理咨詢室由專業的心理健康教師負責,并建立咨詢室工作制度,完善咨詢師職責及道德規范,開通咨詢熱線、悄悄話信箱,設立情緒氣象臺等,架起咨詢者與學生之間溝通的橋梁,為學生提供盡可能多的指導和幫助。心理測量室是對學生進行定期測量是中學心理健康的一個重要陣地,心理測量可以提前發現問題,并且防患于未然。設立團體輔導室,能對有著相同困惑問題的學生進行團體輔導,以緩解學生壓力,調節緊張情緒,幫助學生自我成長。心理宣泄室用來供學生發泄情緒,幫助學生合理及時發泄不良情緒,調節心理狀態,以最佳的狀態來迎接每天的挑戰。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无线码 | 亚洲韩国日本一区 | 欧美精品一级高清手机在线 | 在线播放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成a人片在线观看 尹人久久久香蕉精品 | 日本精品视频在线视频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