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職工素質論文范文

        職工素質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職工素質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職工素質論文

        第1篇:職工素質論文范文

        本文從范德海德政策建議談起,對公共政策與制度因素關系做了粗線條的探討。認為:制度制約政策,制度對政策是真包含關系;同時,政策的特性決定它并非被動適應制度,而是對制度具有能動的反作用。另外,本文還認為:政策主體對制度有很大影響,在一項制度剛剛被選擇及創立階段,這種影響大部分是正面的;在一項制度已經完全成熟和略顯僵化時,政策主體許多時候對制度起負面影響,而這種影響對制度的沖擊力相當大。

        引言

        1902年,在泰國政府供職的一位叫J.霍曼?范德海德的荷蘭著名灌溉工程師提出一項政策建議:在泰國湄南河畔的猜那興建一座大型水壩,并隨之提出方案。湄南河谷中央平原當時是泰國出口支柱大米的主要產地。為了進一步提高土地生產率,有必要適應這塊土地地勢坦蕩但需加強灌溉的特點,修建一座大壩和廣泛的運河網。范德海德的政策建議及設計方案正是適應這一需求而提出。但從1902年底到本世紀末1909年間,雖然他屢次向政府官員闡述建議并輔以一項周密的計劃論證建議,該計劃內含政府財政成本和效益(增加了土地稅、水費)的估計數,并用社會成本及效益分析框架作分析,認為:該工程能給泰國帶來大量的凈社會利益。但是,直到二戰后,這項政策建議才真正成為泰國的灌溉政策之一。

        為什么給社會帶來凈利益的公共政策不能被采用?為什么最終在二戰后這項政策建議最終上升為政策?事實上,可以提出這種疑問的公共政策建議相當多,范德海德的政策建議只不過是眾多命運乖蹇政策中的一個例子。在這里,政策不僅僅是政策本身的問題,而是涉及到更大范圍的制度的問題。本文將以范德海德的政策建議為例,分三大部分來探討公共政策與制度因素問題。第一部分將探討制度對公共政策的制約關系;第二部分是公共政策對制度的影響;第三部分則探討政策主體對制度的作用。

        一、制度制約公共政策

        在人類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從原始社會的氏族公社制度,到今天的市場經濟制度,制度都是人類社會生活中不可或卻的。而政策與制度一樣,也是與人類社會發展伴始終的。制度、政策都是起源于人類自身利益的需要,但具體的產生方式、作用并不同。

        首先,個人作為社會性動物,對自己在現實生活中的追求目標是理性的,他追求利益最大化。從這個意義上說,個人是理性人。但理性人不等于正確的人,再加上諸如信息不對稱、成本損耗等等客觀因素,個人利益最大化往往不能實現。適當的制度安排可以彌補個人理性的不足,彌補一些客觀因素的負面作用,使個人利益最大化得到盡可能的實現。但制度出現,并不意味著馬上就可以起到應有的作用,還需在其框架內細化、歸類,制定各種政策來輔助實施。這樣,政策就產生并發揮作用了。

        其次,個人雖是理性人,但理性并不能彌補他自然性上的缺撼:個人的生命過程及生活過程中不確定性因素太多,他無法預計生老病死,也無法預計天災人禍。單個人在自然面前是脆弱的,需要合作來減低這種不確定性。而合作使人成為社會人。適當的制度安排可以使社會人的合作更趨合理,更有利于個人在幼年與老年獲得生存保障,更有利于人避免一些天災人禍,并使自己有能力應付一些不可抗力帶來的災難性后果,從而使整個人類社會得以向前發展。但至于怎樣合作,怎樣使幼年與老年獲得生存保障,怎樣應付災難,則是政策所面臨的問題了。

        那么,到底什么是制度呢?制度如何制約、真包含政策呢?

        制度,通俗而言,就是社會中單個人應遵循的一整套行為規則。更確切的說法,本文采用美國的經濟學家道格拉思?諾思的定義:制度提供框架,人類得以在里面相互影響。制度確立合作和競爭的關系,這些關系構成一個社會,或者更準確地說,構成一種經濟秩序……制度是一整套規則、應遵循的要求和合乎倫理道德的行為規范,用以約束個人的行為。在諾思的定義中,制度是一個經濟學名詞,但同時,制度又是規則、要求和行為規范。因此,制度不外乎是各種具體存在的行為規則、規范的合體。政策作為規劃、社會目標、議案、政府決策、計劃、項目等多面體的表征詞,自然而然不會脫離制度框架,而是從屬于制度框架。

        由于制度并非是單一形式的,具體的羅列會使制度顯得紛繁蕪雜。這種情況并非制度分析家們所愿,因此,制度分類是很有必要的。而政策與制度的真包含關系也主要體現于此。

        諾思的分類方法,是把制度區分為憲法秩序、操作規則和規范準則三大類。同時,他又指出:這三類并非斷然分開,分界線并不明確。

        第一類是規范準則。這是比較特殊的一類制度,它們涉及到“文化背景”(拉坦語)與“意識形態”(諾思語)。它們是憲法秩序、操作規則的背景材料和淵源。這一類制度包括社會所處的階段、文化傳統、國家意識形態以及心理因素等等。它們常常是非明文規定或非條例化規定的,但卻使社會上的人們在潛在的國家強制力下潛移默化。通過這種潛移默化,憲法秩序和制度安排的合法性得到確定。這類制度的特點是“根深蒂固”,變化緩慢,變動不易。

        第二類制度是憲法秩序。諾思認為:憲法可以定義為對管理的條款與條件(集體選擇)的規定,這里的管理包括規則的制定、規則的應用和規則的堅持與評判。這一類制度規定確立集體選擇的條件和基本規則,這些基本規則包括“確立生產、交換和分配的基礎的一整套政治、社會和法律的基本規則。”(Davis與North)。人們一般稱之為立憲規則。這些制度一經設定,非經特殊而謹慎的程序,如集體選擇的條件等等;非經特殊的緊急情況,如戰爭、等等,它們不可以變動。當然,這種不可變動并非絕對,只是相對一個長遠期而言的。就長遠而言,沒有一種制度是不可變動的。

        第三類制度是操作規則。這類制度是在憲法秩序的框架中創立的,是憲法秩序的具體安排。它包括法律、法規、社團、合同以及政策等等。制度制約公共政策也主要體現于此。政策作為依憲法秩序而制定的具體安排,它的產生、制定、執行無一不受到憲法秩序的約束。弗農。拉坦認為:1、憲法秩序可能有助于自由地調查與社會實驗,或者可能起到根本性的壓制作用。2、憲法秩序直接影響進入政治體系的成本和建立新制度的立法基礎的難易度。3、憲法秩序影響到公共權力運用的方式因而影響到由公共政策引入經濟的扭曲的類型。如果這些扭曲很大,則市場便會顯示出引入的制度變化將發生方向性錯誤。4、一種穩定而有活力的憲法秩序會給政治經濟引入一種文明秩序的意識――一種關于解決沖突的基本價值和程序上的一致性,這種意識會大大減低創新的成本或風險。正是由于拉坦的這四個憲法秩序的觀點,政策作為一種操作規則,必然受制于憲法秩序安排。

        由以上的分類我們可以看出:制度對政策是制約關系,是真包含關系。在“根深蒂固”的文化與意識形態下,憲法秩序這一類制度首先得得以安排。由于這些“確立生產、交換、分配的基礎的一整套政治、社會和法律的基本規則”的指導性、宏觀性及缺乏可操作性,政策就來執行操作任務。各種政策把憲法秩序具體化,并在實際執行中不斷完善,逐漸上升為法律、規章;體現到人與人的合作關系,則表現為帶有經濟意味或政治意味的組織、合同、社團等等。而各種政策在制定、執行時又不可逾越“基本規則”的限制,它們在制度框架中“生根發芽”,用具體規則充實整個制度。政策是制度的附生物,隨制度的產生而產生,也隨制度的消亡而消亡。同時,由于制度的指導性及難變動性,有些政策建議雖是可行的、有收益的,但由于制度間的相互牽制,建議不能上升為政策。

        我們回到前文的范德海德政策建議上去,查看一下當時的屬制度范疇的背景材料:19世紀末全球資本主義經濟一體化已經形成,泰國作為帝國主義的原料產地與商品傾銷市場,也是一體化中的一員。國際大米價格的上漲,使泰國水稻種植面積增加,從而引起地價實際上漲;泰國政府采用農業研究和灌溉投資的對策來干預地價上漲;同期,泰國一直面臨帝國主義侵略的威脅,軍政機關投資和相關基礎設施(如鐵路)投資也需增加;另外,當時泰國王室及政府高層官員擁有的絕大部分土地在另一Rangsit區,一旦灌溉政策實施,農民會大批從Rangsit區遷往湄南河谷中央平原,政府高層官員的既得利益就會失去。

        從這份背景材料中,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泰國當時的制度中的兩對矛盾:其一為國家安全制度與國家經濟發展制度間的矛盾;其二為保護社會中上層人物與保護國家經濟利益之間的矛盾。這兩對矛盾清楚地凸顯出當時泰國制度框架中的牽制關系。安全要高于部分經濟利益,已受益者不會放棄既得利益,二者一結合,契合點就是給社會帶來凈利益的好政策在制度框架中的牽制作用下被無限期延長。

        二、政策影響制度

        政策從屬于制度,在制度框架中生成與運用。但政策的特性決定了它并非被動的適應制度,它也不僅僅只有利于制度框架的完善,它還會積極或消極地在制度框架內發生量變,最終促使制度變遷、達到制度創新。用一句通俗的話說就是:政策能動的反作用于制度。

        至于政策的定義,我們可以這樣認為,“凡由一定的主體作出,同時對一定的客體產生了一定影響的要求、希望、規定、強制等等都可以被視為主體的某種政策”。政策源于人類自身的切身需要,但它產生于人類在解決比較現實的問題的時候,它是在制度形成后或逐漸形成期中的具體操作。較之制度,它更具有行為特征。而政策的確切定義比較難用精確的語言說明。就眾多公共政策學家的觀點來看,主要有四種極具代表性的說法:

        其一,以哈羅德?拉斯維爾為代表,認為政策是一項含有目標、價值與策略的大型計劃。這種觀點強調了政策行為的設計和目標功能。但缺乏具體做法來解決實際問題。

        其二,以戴維?伊斯頓為代表,認為政策可視為一種權威性的社會價值分配方案,對某一具體政策而言,這種價值分配將在與政策相關的目標群體范圍內進行。這種觀點強調政策的價值分配功能。但忽視了政策的創造功能。

        其三,以托馬斯?戴伊為代表,認為政策是政府意志的體現,是政府選擇作為與不作為的行為。這種說法強調政策是一種政治行為,強調其實踐性。但忽略了作為不一定是政策,或許只是一種“做法”。

        其四,以詹姆斯?安德森為代表,認為政策是政府的有目的的活動過程,是一個過程概念,表現在政府為達到某種目標而采取的一系列可操作的活動。這種觀點強調政策的實證性和動態性。但忽視了政策執行過程的重要性。

        事實上,政策不僅僅是計劃和目標,也不等同于價值分配,更不等同于政治行為,同樣也非只是操作性和動態過程。政策應當是它們的集合,以上四種觀點只不過是政策不同層次的形態表征而已。政策是制度框架中的“磚石”,它是“廣義的規劃”。這種廣義的規劃是靈活多變的,具有很強的適應性。同時,政策由于其“潛移默化”的特征,使它又成為相對恒定而持久的政府決策。這是政策的本質屬性。與政策的起源密切相聯,政策是人與人合作中的一種“契約”,是有關集體成員的一種默契,是要求所有成員在給定的環境中能預測其他成員的行為準則。但這種政策又不等同于法律、法規。雖然法律、法規也近似于一種“契約”,也可以在給定環境下預測他人行為,但政策并沒有明確規定違反契約將會受到多大程度的懲罰。但同時也如第一部分提到的,許多政策會逐漸上升為法律、法規。懲罰程度會被明確規定。在大多數情況下,政策與法律間并沒有明確的區分,甚至可以說法規、法律是政策的法律形態。

        很明顯,從上面可以看出,政策具有目標特征、行為特征、靈活多變特征、實證特征以及法律特征,也正是由于這些特征,決定了政策是能動的反作用于制度框架的。

        (一)、政策具有很強的目標特征。它是為了解決人類自身需要而產生的。任何一項政策,都是在制度框架下細化的目標的指導下,制定其內容形式,然后加以執行、評估等等。在執行過程,要多方考察,看它是否偏離原來的目標。也正是由于這種很強的目標特征,原有制度得以強化,制度框架得以完善。也同樣是由于很強的目標特征,政策在執行、反饋中也會波及到原先目標,會使政策執行主體意識到目標的欠缺或偏頗。經過一系列程序,使目標有所糾正,進而鞏固和完善制度的分目標。

        (二)、政策的行為特征是指政策本身是在實踐中完善、成型的,具有很強的實踐性、操作性。任何一項政策制定出來都不是面面俱到、事事料到的。因此政策的最終成形是人們在實踐中加以操作并完成的。但這種行為特征不僅僅是一種被動執行行為,而是根據實際情況實事求是的執行的。因此政策雖有目標,但為了更趨于理性化,往往在政策執行中變動目標,甚至影響其他目標,為制度增加新鮮“血液”,促進制度創新。

        (三)、政策的靈活多變特征,是相對于憲法秩序和制度安排的較長期穩定性而言的。由于政策是為制度服務的,制度變遷必然會引起它的變動。但同時由于其靈活多變,也就是執行反饋的靈活性,使它更容易促使正處于量變最高點的制度走向質變,使制度創新得以實現。

        (四)、政策的實證特征是指政策作為一個完整的從發現政策問題――提出解決方案――評價各個方案――選擇最優方案――執行所選方案的活動過程。由于這個過程的邏輯性很強,大多數政策相對于制度要求是比較合理和可行的,可以稱之為“好的政策”。但這并不意味著正確發現問題就可以有正確的解決方案。政策主體往往由于自身的因素,如素質、信仰以及心理等等,另外加上信息不對稱、交易成本認識等等的不同,政策極有可能是無效率的,是“壞的政策”。只要這個“壞的政策”實行時間足夠長,就可能嚴重影響制度安排,不是破壞,便是突變,進而影響到制度變遷。

        (五)、政策的法律特征是指政策逐步完善,逐步合理,可以上升到法的階段,成為法律或法規。政策的法律特征在人類的政治發展過程是相當普遍的。在相當長的一段歷史時期內,國家和社會的公共權力無論在法理上還是現實中都是為少數人壟斷的。這少數人提出的政策甚至不需要任何程序就可上升為國家法律,隨后的資產階級革命,打破了這種“金口玉言”式的立法狀態,政策更多的以法律、法規形式出現。這一方面促進了制度框架的鞏固,但同時也使得制度框架變得僵化起來。人們的意愿往往不能實現,而改變起來又不容易,各種制度安排間必然會產生不均衡,從而引起制度變遷或制度創新。用諾曼.尼科爾森的話來說,就是:“制度變化正是依存于政治和經濟力量相互作用的‘政治經濟’事件”。

        我們再回頭去看范德海德政策建議。在這項灌溉政策中,目標是相當明確的:為給湄南河谷中央平原提供灌溉服務,給泰國帶來大量的凈社會利益;行為特征則體現在這項政策是應外部環境的變化而提出的,即怎樣對付大米出口激增后土地價格的上漲問題;而其動態或實踐性則體現于這項政策從開始到論證結束后,范德海德設計方案的出臺。因此,這項灌溉政策建議雖然在1902年到1909年間屢遭否決,但其生命力卻很旺盛。各個制度安排間的相互牽制,雖然有暫時的妥協――灌溉建議不被接受。但是,在出現新的制度安排,即二戰后世界和平趨勢加強,亞洲地區民族國家逐漸獨立,開始謀求自身的發展,同時,世界銀行也給予相應的支持,這項孕育在舊制度內的政策建議終于被采納執行,范德海德設計的水利工程也終于得以完成。在這個例子中,我們固然不能說灌溉政策極大地影響了制度,但作為一個“好政策”,它確實是在影響著關鍵性的經濟制度的運行的。它開始沒有被采納實施,但在無形中,并沒有人否認它的真正價值。

        三、政策主體對制度的影響

        制度是一個社會中單個人應遵循的一整套行為規范,而政策則是在制度框架下行為規范的細化與執行。政策體現并執行著制度。而政策是由人制定并執行的的。一般而言,政府的高層官員以及官方機構是政策制定與執行的主體。我們把他們稱之為政策主體。不可避免地,政策主體要對制度框架產生很大影響。這種影響,既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負面的。通常情況下,政策主體對制度起正面影響,他們在維護、鞏固和完善既有制度。然而,一旦負面影響出現,由于政策主體的特殊地位,將會對制度產生極大沖擊力。本文中主要探討政策主體對制度的負面影響。

        (一)、依據西奧多?洛伊的類型學,政策可以分為分配政策、再分配政策、調控政策、和基礎性政策。諾曼?尼科爾森分析,這種類型劃分的標準有兩個:

        (1)、強制的程度。

        (2)、對個人影響的直接程度(相對于個人選擇的環境)

        也就是說,個人在運用公共權力對政策進行選擇時,他會考慮到這種政策的強制性有多大,更重要的是對他自己直接或間接的收益或限制為多大。這兩個標準,決定了政策主體在制定與執行政策時并非是十分順從、一心一意的服務于大的制度框架的。他們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曲解目標,變動執行。其后果就是需要有另外的制度安排來協調這種不和諧。

        制度變異應運而生。而這種變異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壞的。

        (二)、制度對政策具有真包含關系,使得政策主體與制度的關系相當微妙:政策主體更類似于制度框架中眾多的“建筑工人”,而制度則類似于“建筑工程師”。本來一座大廈的設計、指揮是由建筑工程師來進行的,但由于“制度”在此等于一個盲人工程師,他心中有數,也會有別的工段長給他介紹情況,但還由于看不到真實的大廈進展情況而有些束手無策。而建筑工人則一方面按工程師的設計進行,以免大廈全傾傷及自己,另一方面又會考慮到各自的利益,或偷工,或減料,這種集體選擇方式產生了異化。再加上集體選擇本身的局限性,如從眾、冒險心態等等,從而造成“政策主體”中集體選擇相當困難,結果往往是相互妥協,妥協的后果就是制度內部的不均衡,制度逐漸發生變遷。

        (三)、政策對制度的能動的反作用,使得政策主體在保護原有制度和反對原有制度上具有很大的主動權。一個政策問題產生后,由于其觸及到制度框架或制度框架中其他具體制度安排時,政策主體認為有必要介入時,政策問題就會被立案及至制定對策并付諸實施。一般而言,介入的必要性取決于國家本身的費用利益計算,其中應充分考慮到社會取向。但由于制度本身具體條件的約束,首倡政策的主動權一般都掌握在政策主體手中,而非一般的看到此項政策優勢的普通人手中,所以在一項有利于制度框架穩定和逐步創新的政策建議提出來后,由于政策主體的傾向性不同,這項政策建議并不一定能上升為政策并執行。可以說,政策主體的作為與不作為對制度變遷也有很大影響。

        (四)、制度框架的龐大,制度安排的繁多,必然使各項具體制度間產生一些“真空”地帶。這樣,對那些屬于精英類政策主體而言,就會看到如何使自己制定的政策更有利于自身的利益的機會。雖然在公共行政領域內政府機構應以追求社會效益、維護公平與正義為目的,但作為政策主體的是人。人不可能個個都是高尚的,在一個以維護上層人員利益為目標的制度框架中,政策主體極可能鉆政策“真空”的空子,制定一些貌似合理而事實上不公平的政策,也會否決一些貌似與大目標有沖突而事實上很合理的政策,進行政策“尋租”。這種現象更常見于發展中國家。產生這種現象的更深層次的制度原因,正如美國政治學家文森特?奧斯特羅姆等人指出的那樣:

        (1)、發展中國家的執政的政治集團和軍事集團往往具有集立法、行政、司法、經濟、軍事、輿論等權力于一身的傾向,這一方面使得國家的政府部門迅速膨脹,助長不負責任和辦事不求效率的作風;另一方面形成政權部門對于經濟過程的過多干預,甚至出現政治和軍事集團代替經濟部門作出經濟選擇的情形。

        (2)、發展中國家一方面不得不較多考慮滿足社會基本的生活生產需要而實行無償或低價的物品與服務的分配,另一方面有往往無暇顧及各方面制度的健全與完善,對于政策主體更多強調職業道德自我約束而較少重視法規的管束。從而為這些人“尋租”提供機會。

        (3)、發展中國家的公共部門往往過于單一化,不允許具有共同體特色的公共部門或公共組織的存在,即使出現了自發的共同體公共組織,也常常由于缺乏法律保護而遭夭折;共同體為自身提供公共物品的努力也可能遭到政策主體的反對而失敗。

        以上談論的都是政策主體對制度的負面影響。當然,我們不會否認政策主體的正面影響是主流。只是政策主體事實上也是制度創立與選擇的主體。一旦負面影響產生,就不僅僅是政策本身的問題,而是波及制度本身。研究其負面影響遠比說明正面影響有用的多。在制度創立初期,政策主體會通過政策的制定與執行維護和鞏固制度,使制度框架更加完善。但如同任何新事物一樣,一旦制度完全定型,人們就會熟視無睹,他們會尋求一種制度框架中的個人發展。所以政策主體目標異化,政策主體與制度主體(主要指制度的創造、選擇者)已經分離,負面影響不可避免。促使制度變異。

        泰國湄南河畔的灌溉建議事實上就是由非政策主體提出、但遭政策主體否決的一項政策建議。政策主體即泰國政府的高層官員們在Rangsit區擁有大量土地,在Rangsit區,政府曾做過大額灌溉投資,興建Pasak水利工程,同時,該區還是泰國第一座水稻試驗站所在地。不言而喻,泰國高層政府官員是原先灌溉政策的受益者,他們對原先的政府采取的提高土地生產率的政策是滿意的。他們對旨在維護他們上層人員利益的制度的政策是同意并執行的。但到范德海德水利工程建議提出后,這項工程雖然有利于全社會收益,但由于它觸動了政策主體的利益,這種干預影響損及政府要員的利益時,這項政策建議就只能是建議,而不能上升為政策。二次世界大戰的巨大影響,使得泰國原先的制度已經變遷,政策主體也不在是Rangsit區的收益者,權衡考慮,這項政策建議才真正成為政策。

        結論

        第2篇:職工素質論文范文

        論文摘要:由于缺乏民事公訴制度,我國的民事公益在受損日趨嚴重的情況下因此得不到應有的救濟,這與建立和諧社會的目標顯然是不相符的,因此,本文擬從民事公訴的必要性方面來談論我國建立該制度的必要。

        一、民事公訴的概念和特征

        民事公訴是民事公益訴訟中的一種形式,是相對刑事公訴而言的一種表述。具體是指檢察機關在法定情形下,為維護公共利益,以國家名義將特定的民事案件提交人民法院審判的一種訴訟活動形式。

        一般而言,民事公訴具有以下特征:提起民事公訴的主體是檢察機關,這也是與民眾公訴的重要區別之一。民事公訴是檢察機關作為國家法律監督機關對民事實體活動的一種監督形式,這有別于檢察機關對民事訴訟活動的監督。民事公訴是檢察機關以國家名義代表國家提起的,目的是維護公共利益,而不是維護本機關利益或者其他個別人的利益。民事公訴只針對特定的侵犯公共利益的民事違法行為提起。民事公訴不是獨立于民事訴訟的一種制度,而是民事訴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除特別規定外,其他都受民事訴訟的法理、基本原則等約束。

        二、建立民事公訴制度的必要性

        (一)建立民事公訴制度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需要。我國正處于體制轉型時期,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需要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共同發揮作用,為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可靠的司法保障。和諧社會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檢察機關是法律的守護人,其職責除了追訴犯罪、司法監督以外,更重要的還在于保障民權。民事公訴就是檢察機關保障民權的一個重要體現。構建民事公訴制度,是保障社會公平正義、實現社會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要求。

        (二)建立民事公訴制度是由檢察機關的性質和特殊地位決定的。針對我國目前國情,由檢察機關提起民事公訴,對解決重大侵犯公共利益的案件有著明顯的優勢:一是檢察機關是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是公共利益的維護者,有責任對任何違法行為進行監督。另外,當群體性公共利益受到侵犯后,若無任何公民、團體組織提訟,或者無能力提訟,或者基于某種原因不便提訟,豈不是造成了訴訟主體的缺位?二是基于檢察機關的職權和特殊地位,無論是從訴訟能力、訴訟條件,還是從訴訟效率、訴訟結果以及案件執行的角度來看,檢察機關都有著明顯的優勢,這對解決重大侵犯公共利益的案件和維護國家、社會的整體利益都有著巨大作用。當然,民事公訴的范圍必須受到嚴格限制。只有從制度上建立由檢察機關、行政機關、公民、法人、團體組織均可提起民事公益訴訟的機制,即將提起民事訴訟的主體范圍擴大,才會更好的維護社會公共利益。

        三、我國民事公訴制度構建的幾點設想

        (一)拓寬資格的范圍。民事公訴的檢察機關并不與民事案件有直接的利害關系,這就導致司法實踐中,一些法院以檢察機關原告不適資格為由拒絕受理案件,嚴重影響了民事公訴工作的開展,因此,突破我國傳統民事訴訟中原告資格的范圍,是構建民事公訴制度的首要問題。現代各國民事訴訟理論已將當事人范圍從傳統的直接利害關系人擴展到非直接利害關系人,非直接利害關系人基于實體權利人的信托而享有程序意義上的訴權,檢察機關代表國家提起民事公訴,就是一種法定的訴訟信托。檢察院提起民事公訴,已經成為世界各國的通例。在我國,必須突破現有原告資格范圍,否則,不可能構建民事公訴制度。

        (二)賦予檢察機關在公益訴訟中充分的權利。建立民事公訴制度的重點,就是要賦予檢察機關充分的權利。我國應借鑒美國的成功經驗,在民事公訴中,賦予檢察機關如下主要權利:(1)調查取證權。檢查機關在訴訟程序開始之前,可以通過民事調查令的方式,要求任何“人”,包括公司、團體、合伙等法律實體以及自然人,提供有關民事調查的一切書面材料。(2)優先審理權。對于檢察機關提起的民事訴訟,法院應優先盡快審理。(3)和解權。在民事公訴訟中的檢察機關可以和被告就案件的處理和訴訟費用開支的方法達成和解協議。

        (三)改革訴訟成本制度。訴訟成本直接影響、制約檢察機關行使民事公訴權的力度。可以從兩方面入手:(1)強化訴訟費用緩交、減交或免交的權力。根據我國現有的訴訟費用的有關法律,訴訟費用可緩交、減交、免交的范圍中有一條是當事人為社會公共福利組織的。檢察機關雖不是社會公共福利組織,但其為公眾利益提起民事公訴,顯然具有維護社會公共福利的職能,應規定其可以享受一定限度的訴訟費用緩交、減交、免交的權力。(2)訴訟費用外的訴訟成本由被害人承擔。檢察機關在進行公益訴訟前,有一個前置程序:征求被害人是否;當被害人放棄,請求檢察機關民事公訴時,勝訴仍然會給被害人帶來賠償,這樣可以約定勝訴后從被害人所獲賠償中拿出一部分,來支付訴訟費用外的訴訟成本開支,由于受害人自行時將付出更大的訴訟成本,從而能為被害人所接受,這樣也能防止被害人怠于而難以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情況發生。

        (四)確定民事公訴的范圍。為使公益訴訟體制更加高效和順暢,在我國現階段,由檢察院提起民事公益訴訟,應有一定的范圍限制,主要限于:(1)侵犯國有或集體所有財產的案件;(2)環境污染和嚴重破壞自然資源的案件;(3)嚴重損害消費者權益案件;(4)擾亂社會市場經濟秩序和國家宏觀經濟管理的案件。

        參考文獻:

        第3篇:職工素質論文范文

        學生在實習前,一是極少接觸生產活動,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普遍偏弱;有部分學生由于基礎差,導致對實習課程也不感興趣;二是一些學生缺乏紀律觀念,隨意串崗走動,操作不認真,不愛護實習設備,浪費材料,工具亂放。三是自作主張,急于動手操作,不注意老師的講解。解決這些問題的基本方法就是要強化實習各方面管理,建立多元化的考核制度,對學生在實習的各方面的表現進行考核評價,獎優罰劣。通過跟蹤調查學校若干“問題學生”在校內和就業時的表現,結果可以說是大相徑庭。為什么呢,就因為企業工作崗位對員工各個方面都進行了量化考核,遲到、早退、睡覺等不良違紀現象都有相應的處罰措施。所以建立一種合適的考核評價機制并嚴格執行,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評價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手段。內容可以從實習過程到結果;從實習報告到規范操作;從安全用電、文明生產到遵守實習紀律;同時注重鼓勵學生獨立分析、思考創新。

        二、理論基礎差,達不到理實教學一體化的要求

        理實一體化教學需要學生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教師不可能重復講授理論知識,只能簡單回顧復習,如果學生沒有理論基礎,那么整個實習過程的分析也就不成立。文化基礎課與專業課結構應模塊化,關聯化。文化基礎課缺乏與核心專業課的相關性,忽視了基礎課對職業化技能的優化和補充,對課程的工具性作用認識不足。其內容設計應以崗位和職業對知識的規范要求為標準,綜合考慮技能應用、知識結構和個性化需求。形成與專業課相結合的基礎課知識模塊。職校生專業課內容有些重復,教師在單獨講授這部分內容時,學生能懂,但過后就忘記。如電子裝配焊接收音機,對其電路結構原理等,學生不能自行分析;如果在講授這些內容時和實訓課題關聯結合,可能效果會更好。還有電工儀表,常用的萬用表學生實訓時能夠熟練使用,但示波器、函數發生器等儀器平時用的比較少,每次實習時都得從頭講解其使用方法。

        三、實習內容不夠合理,與實際生產脫節

        實習內容總是重復幾個電動機控制線路的連接和裝配幾個電子產品實習套件。這樣的實習安排雖然有助于技能資格證考試,卻嚴重阻礙了學生的職業技能水平提高和知識拓展。長期固定的實習內容和體系,缺乏與現實社會生產一線的有效銜接,實際指導意義不強,使學生缺乏運用新學知識的能力。所以實習內容的安排既要考慮技能考核的要求,也要注意對學生職業技能的整體培養,注重實習內容和就業崗位要求的銜接。例如1)增加涵蓋面。在內容上,可以由單獨任務擴展到一個綜合系統,包括儀表使用,元器件檢測,焊接或連接技術,電路圖設計和分析,程序編寫,安裝與調試,安全文明生產等方面。2)改善實習內容,以實習要求和設計導向為主,在完成具體實驗步驟和措施的基礎上,發揮學生對實驗內容步驟的自主性,增強學生的思考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的職業素質。

        四、實習教學方法應用不全面、模式單一

        職業教育改革這么多年以來,各種現代教學方法的應用,都有著相應的條件限制。多媒體、信息化、理實一體化等教學手段還不能全程貫穿整個實習過程。大多數時候我們仍然采用單一的示范指導方法,學生處于一種被動模仿的狀態,缺少思考,導致學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教學效果不如人意。受實習設備數量限制,大多數院校實習模式仍然采用集中幾周時間來安排實習,時間可以在整個學期的任何時候,不考慮實訓與理論基礎課程之間是否匹配。所以解決上述問題的初步設想是建設電工電子仿真實驗室。與傳統實驗室不同,仿真實驗室不需要電工電子器材和儀器儀表,預先設計好軟件,然后在電腦上操作,就可以完成各項實習內容的學習。建設成本低,實驗內容不在是相互孤立的,利用率高。還可利用計算機來實現和擴展傳統儀器的功能,又通過模擬、仿真彌補了設備的不足。另外實驗軟件可以進行升級,保持實習內容的先進性,能夠培養學生運用現代化軟件的技能,有利于學生職業素質的提高和創新意識的培養。將仿真實驗室運用到課堂,即解決學校因設備不足而造成學生實習困難,更豐富了教師現代化教學方法和模式的應用。

        五、對新技術的引入不夠

        現代技術的發展如自動化控制、計算機輔助設計、SMT貼裝工藝技術等引入不足,不能讓學生了解電工電子現代技術發展。所以要與生產實際密切聯系,關心行業發展動態,及時捕捉行業方向和新技術。當前不少職業學校面臨著資金緊缺,實驗實習設備跟不上技術發展的要求,學校也知道,完善的設備對于學生技能的培養、就業,和學校的生存發展起著重要作用。因此解決此類問題的初步設想是:1)注重上文提出的模擬、仿真軟件的運用。一些新技術、新實驗內容可以基于電腦或工作站、軟件和I/O部件來構建虛擬儀器。學生運用虛擬儀器技術的代表軟件,初步掌握在計算機平臺上學習這些技術內容。2)安排經驗豐富的企業工程師給學生作專題講座,介紹現代企業新產品的研發過程、新技術的應用;激發學生的職業熱情和目標,給今后的學習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3)工學結合、頂崗實習,作為專業實習的延伸,應強化發揮其在學生職業素質培養過程中的重要作用。畢竟以學校實習環境和條件,再怎么模擬仿真,始終和實際生產一線有些差距。組織學生參加這些活動,通過實地觀察,可以使學生了解課堂上所學不到的內容,讓學生充分感受并認識真實崗位的意義。

        六、結語

        第4篇:職工素質論文范文

        1.1高度的慎獨意識和良好的職業道德

        供應室的工作有著特殊性,瑣碎而凌亂,雖不直接接觸患者,但其工作質量的好壞卻影響著醫療護理的質量和患者的安危。慎獨是一個人在獨處的時候,依賴于自己的潛意識,自覺不自覺地按常規或習俗來作為或不作為,這是一個人基本的做人做事原則,是醫護人員在工作中必備的素質,它也是一種自律,是一種修養。供應室的很多操作例如回收的器械是否按照操作規范進行清洗、消毒、包裝與滅菌,配制的消毒液濃度是否標準、是否按照規定的時間更換,濕包、散包、落地包等是否被視為污染重新進行處理,都有賴于護士高度的慎獨意識。一個合格的供應室護士只有具備良好的慎獨意識和職業道德,才能樹立全心全意為臨床服務、為患者服務的理念,才能嚴格的按照工作流程與操作規范認真負責的工作,為臨床提供安全合格的無菌物品以及優質的服務。

        1.2扎實的專業知識和技術

        供應室工作已經成為一門專門的學科,這就要求護士不光要有全面的理論專業知識,還要掌握診療器械的清洗消毒及滅菌的操作程序和原理。此外,現代化的供應室需要護士除了掌握豐富的專業知識與扎實的基本技能外,還要更新觀念,學習新技術、新知識、新方法,不斷充實完善自己以適應新的形勢需要。

        1.3高度的防護意識和消毒隔離技術

        供應室要將醫院所有使用過的可復用器械回收至污染區進行分類、清洗、消毒工作,不可避免的要接觸大量的細菌、病毒以及污染的體液等。護士若沒有高度的防護意識和熟練的消毒隔離技術,極有可能對自身造成損傷,如刀割傷、針刺傷、吸入氣溶膠、化學消毒劑濺到皮膚黏膜甚至眼睛,形成職業暴露,危害自身安全。

        1.4良好的溝通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

        一個好的供應室護士僅僅具有較強的個人工作能力是不夠的,各工作小組之間、工作小組內部的配合都影響著工作的質量與效率。另外要與臨床科室和手術室的醫護人員以及醫院的各職能部門比如感染科、設備科、采購科等科室打交道;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外來手術器械的使用日漸頻繁,和外來器械廠家的工作人員的交流也越來越多。為了適應這種需要,護士應培養出良好的溝通能力與協作精神。

        1.5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強健的體魄

        現代化的醫院對供應室的要求越來越高,供應室的工作也越來越繁重。然而臨床很多醫護人員還是以老眼光看待供應室,認為它就是所謂的輔助科室,是養老的地方,往往看不起供應室的護士;供應室的工作環境常年處于高溫、潮濕、噪音之中,每天進行診療器械的回收、分類、清洗、消毒、包裝、滅菌和發放等工作,這些工作均需要護士有強健的身體和清醒的頭腦。故供應室的護士需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才能在工作上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態,具備強健的體魄才能圓滿的完成工作任務。

        1.6高度的法律意識

        近年來,隨著人們自我保護意識和法律意識的提高,醫患糾紛呈現不斷上升趨勢,增強醫護人員的法律意識變得尤為重要。供應室需要為臨床、為患者提供安全合格的診療用品,護士應具備高度的法律意識,始終把安全、監測、核查、消毒隔離、規范記錄等工作放在首位,防患于未然。供應室護士不但要知法、懂法,更要執法,方能保護患者和自身的合法權益。

        2加強供應室護士職業素質的培養

        2.1培養高尚的職業道德素質

        供應室護士應當迅速適應工作模式的轉變,培養護士的職業素質,樹立團隊意識,熱愛本職工作,具有高尚的敬業精神,把以患者為中心,服務于臨床為工作目標和行動指南,作為優質護理服務中的一項任務。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自覺保證工作質量,把工作標準化、規范化、科學化,提升綜合素質,杜絕差錯事故的發生。

        2.2加強業務學習提高專業知識

        加強崗位培訓,強化科室管理。科室內定期組織學習各項規章制度、工作流程與操作規范。護士應當掌握各種清洗劑、消毒劑、除銹劑的配制濃度與使用方法;各種可復用器械的結構、清洗方法、保養和消毒滅菌要求;各種設備的使用方法、保養與維護;熟悉電腦操作以便學習信息化的管理系統與流程等。強化職業防護意識,嚴格無菌操作規程,遵守消毒隔離制度,接觸污染物品時穿戴好防護用具;清洗管腔類器械時在水面下進行防止產生氣溶膠;不徒手分離針頭和刀片以免受到損傷。平時注意鍛煉身體,加強營養,保證充足的休息與睡眠,保持樂觀的心態,以提高自身抗病能力。

        2.3提倡人性化服務

        供應室護士要做好下收下送工作,主動與臨床科室交流,了解臨床科室需要。尊重他人,信任他人,并取得他人的尊重與信任,才能使工作不陷于被動之中。遇到矛盾沖突時,能以積極的心態和不懈努力去積極溝通、換位思考,這樣既能保證工作的順利完成,又能促進各部門對消毒供應室工作的支持和理解,有利于不斷的促進現代化消毒供應室工作質量的提高。

        2.4強化法律意識

        第5篇:職工素質論文范文

        教育的本質是促進人的發展,合理定位高校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設計符合專業發展要求的課程體系,有助于高校人才培養工作的順利展開,有助于高校明確辦學指導思想,提升競爭力。通信工程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依據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制定的《高等學校電子信息科學與工程類本科指導性專業規范》,充分理解國家對通信工程類的人才的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以《南開大學公能素質教育綱要》為指導,根據現代工學學科建設的需要和通信工程專業的特點,從而制定我校具有“公能”特色的人才培養目標。我校不斷強化學生全面素質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以“注重素質、培養能力、強化基礎、拓寬專業、嚴格管理、保證質量”為教學指導思想,秉承“允公允能,日新月異”的校訓,堅持育人為本,強化質量特色。通信工程專業不僅要強調全面貫徹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方針,而且要適應經濟建設和科技發展。在制定通信專業的培養目標過程中,要體現出通信事業現狀和通信發展的方向,培養出通信事業需要的創新型技術人才。因此,我校的通信工程專業著力培養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深厚的知識基礎、優秀的專業能力、積極進取的創新精神、開闊的國際視野、特色鮮明的電子信息技術科學的專業人才。依據“厚基礎,寬口徑”的育人理念,培養具備通信技術、通信系統和通信網等方面的知識,能在通信領域中從事研究、設計、制造、運營及在國民經濟各部門和國防工業中從事開發、應用通信技術與設備的創新型科學與技術人才。依照這一培養目標,有必要細化素質、能力、知識等方面的具體要求,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建立與之相適應的課程體系,將培養目標落實到教學實踐過程中。

        2課程體系改革堅持的原則

        課程體系是學校人才培養的總體設計,是安排教學內容、組織教學活動的基本依據,同時也是學校教學改革的總體反映。通信工程專業是應用性很強的專業,其課程體系的建設既要保證人才的知識系統性和學科前沿性的要求,又要體現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實踐特性。因此,我校通信工程專業的辦學理念堅持以滿足國家重大需求為導向,瞄準國際發展前沿,理工兼備、綜合發展。在上述教學理念的指導下,通信工程專業課程體系的改革遵循以下幾個原則:(1)秉承“允公允能、日新月異”校訓,堅持“以人為本、立德樹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辦學方向;(2)學習和借鑒國內外知名高校成功的辦學理念和經驗,突出我校的歷史積淀和辦學精神,凝練通信工程專業的教學特色、優化本科課程教學體系;(3)科學、合理的分類設置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充分考慮專業間、課程間以及不同年級知識結構的關聯度,避免因人設課的現象;(4)在全體專業教師范圍內選拔勝任的任課教師,組成課程組,定期開展教研活動;(5)教授必須上教學第一線,承擔并完成本科基礎課教學任務;(6)深化教學方式改革,貫徹“講一練二考三”要求。

        3課程體系改革的內容與措施

        3.1組織調研

        對國內外高等學校的通信專業進行考察與調研:國外高校主要通過網上調研的方式,通過訪問各國外高校的網站,對人才培養目標和專業課程設置等進行調研;國內高校主要通過派出相關專業教師到清華大學、北京郵電大學、電子科技大學等高校進行實地考察,對無線通信技術、寬帶通信、光纖通信、移動通信技術、計算機通信等方向的人才培養目標、課程設置、教材建設、畢業生就業情況以及未來幾年內的人才需求情況進行了調研。同時,走進與通信學科密切相關的各大企業,充分調查研究社會企業對通信工程人才的知識與能力結構需求。

        3.2建設課程體系

        構建“專業+模塊”的課程體系,其中“專業”是保證通信工程專業人才的基本規格和全面發展的共性要求,體現“厚基礎、寬口徑”,“模塊”主要是實現不同方向人才的分流培養,體現個性。將公共基礎課分為數學類課程模塊、物理類課程模塊、英語類課程模塊和計算機類課程模塊,專業基礎課分為電子電路課程模塊和應用設計模塊,專業課分為通信理論模塊、通信網絡和專業實踐模塊。這種模塊化的教學模式,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整合與創新。傳統教學課程之間缺乏良好的銜接,彼此內容間有重疊。模塊化課程可以使教學避免課程間的重復和脫節,適度把握課程間的交叉與滲透,構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幫助學生融會貫通。各個模塊課程的授課教師組成了課題組,以課題為引領,帶動教師參與到課程建設中來,課題組通過顧問專家指導、講座等形式完善課程和教材建設,合理設置專業課程結構,整合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以期形成獨具特色的教學體系。此外,我們對課程體系中的細節問題進行了修訂。全面考查專業課程名稱并進行調整,對6門專業選修課的課課程名稱進行規范;新開設4門專業選修課,補充了調整前缺少的相關領域的課程;將通信電路和現代交換原理與技術兩門課程由專業選修課調整為專業必修課;陸續開設科技論文寫作、通信技術系列講座、實踐類的一系列課程,形成一整套優質的課程體系。

        3.3優化課程內容

        直接反映授課內容的是課程的教學大綱,課程大綱首先由任課教師制定,由教學指導委員會審核并修訂,審核通過后,主講教師按照教學大綱執行教學計劃。在課程講授過程中,如果主講教師發現問題,或者隨著社會發展需求更新教學內容、授課教材等,需要及時修改教學大綱,調整教學內容。要求教師根據課程的學科知識體系,梳理出相關知識群,形成課程教學的知識脈絡和框架,明晰課程的整體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同時,進行精品課程的建設,通信電路作為通信工程專業的基礎課,將作為通信工程專業重點培養的精品課程,推出一系列教學改革措施,包括課時的調整、理論講授與實際練習比重的調整、授課方式的改革、加強課程資源共享系統和共享制度建設等等,最終實現“講一練二考三”的教學理念。

        3.4增加實踐比重

        在綜合考慮各門課程知識之間的銜接關系,對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的開設時間和講授內容進行調整的基礎上,我們適當地增加了涉及通信前沿技術的選修課程,并著重加強實驗和實踐類課程,重視學生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的培養和鍛煉,適當開設或增加實習、實訓的課時和學分,開設認知實習課程,鼓勵學生進行實踐。由此,拓寬學生的專業知識面,滿足學生的未來發展需要,培養學生多方面、多角度立體思維的能力,強調寬厚的基礎知識學習和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積極鼓勵學生參加電子設計競賽、國創、百項等實踐活動,利用開放實驗室資源,組織學生形成研發設計小組。鼓勵學生利用這些資源進行系統設計、電路焊接調試等動手練習,并組織專業教師指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能動性,進一步加強學生實驗動手能力的培養。

        3.5加強教學管理

        成立教學指導委員會,通過聽課、審核大綱等方式,加強教學規范化管理,進一步理順教學管理體系,明晰職責,加強教學督導。實施院領導聽課制度,明確教學系職責,強化過程管理。建立課程建設課題組,以課題為引領,帶動一部分教師參與到學校課程建設中來,通過顧問專家指導、講座等形式完善課程和教材建設,合理設置專業課程結構,整合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以期形成獨具特色的教學體系。

        4結束語

        第6篇:職工素質論文范文

        第一,完善國家公務員制度,必須強化國家公務員制度的職位分類。人事職位分類是按照工作的性質、責任大小、難易程度以及從事該項工作所需要的資格條件,進行分門別類,為公務員的錄用、考核、獎懲、晉升、培訓、工資報酬等具體管理環節提供客觀依據。從而使國家行政機關的人事管理做到因事設職、因職求人、人盡其才、才盡其用。

        第二,改革錄用制度。一定要使公務員的招錄范圍面向全社會,不能用職業或身份戶籍等作為評判的標準或取舍的根據。建立科學的選拔系統,選拔系統是確保高素質人才在公平合理的競爭中進入公務員隊伍的一個關鍵點。選拔系統應進一步擴大考試錄用的適用范圍,盡量縮小委任制、調任制等行政任用方式,讓更多的空缺職位增強競爭性,通過公開公平的考試選拔人才。要確保經過選拔的優秀人才正式進入擬定的公務員職位。

        第三,競爭機制。競爭是指在公平公正的基礎上,根據客觀事實的情況,擇優任用公務員的手段。各地在制定實施意見時,都嚴格按照事先確定的步驟運作,由組織部門把好程序關。在具體操作過程中,許多地方對競爭上崗的所有環節都予以公開,包括公開條件、公開職位、公開報名、公開筆試成績、當場公布面試成績、公開民主推薦或測評結果、公開考核結果。

        第四,健全考核制度。建立富有激勵作用、科學合理的管理制度,充分調動公務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發揮公務員現有能力的同時挖掘其潛在的創新能力,考核制度要在原有的基礎上作相應的變革。對公務員的考核,不能采取單一的、高度統一的標準和模式,要根據創造性勞動的個體化、智能化的特點,以及不同工作領域、職務、任務等不同特點,實行多元化、差別性的評價標準和模式。

        第7篇:職工素質論文范文

        關鍵詞: 理工科專業課教學人文素質教育可行性方式

        先生說:“教育是成就人格的事業。”他告訴我們教育的最終目的是人,是培養和諧的人――與他人和諧、與社會和諧、與自然和諧。現今,我國高校在理工科學生的培養上,過多地強調專業知識的傳授和動手能力的培養,而人文素質的培養則相對薄弱,往往由學校劃定專門的機構或開設專門的課程來培養學生的相關素質。其實,人文素質教育不是單憑某一門課、某一個機構或某個老師就能完成的,它應該滲透在學生學習、生活的各個環節中。而專業課程作為學生學習的重點,主觀上師生都很重視,客觀上這些課程有相對較多的課時量,因此,把專業課的課堂作為滲透人文素質教育的陣地,其優勢毋庸置疑。

        1.在理工科專業課課堂上進行人文素質教育的可行性

        人文素質教育就是要將人文知識通過知識傳授、環境熏陶及自身實踐內化為一個人的人格、氣質和修養,成為人的相對穩定的內在品質。人文素質的廣泛性和綜合性給理工科的自然科學教學中進行人文素質教育帶來了一定難度。但“科學和藝術是相通的”,科學在創造物質文明的同時也創造著精神文明,自然科學中蘊含著豐富的人文資源。自然科學知識的教學不僅僅在于傳授科學知識本身,還在于讓學生了解這種結晶當中蘊含的豐富的人文精神。可以說,離開人文素質教育的“科學教育”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科學教育,而離開科學教育的人文素質教育造就的同樣也只能算是一種并不豐滿的人文素質[1]。自然科學與人文素質的緊密聯系告訴我們,在理工科自然科學的教學中進行人文素質教育是完全可行的。

        2.在理工科專業課程教學中進行人文素質教育的方式

        筆者從2005年開始嘗試在課堂上滲透人文素質教育,取得了一些經驗,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自己是如何將專業課教學和人文素質教育相結合的。

        2.1就地取材,挖掘學科中的人文內涵。

        任何一門科學知識的產生和發展都離不開一代代學科人的不懈努力,他們的精神是永遠值得我們學習和記住的。在講授《數字電子技術》課程時,筆者談到微電子技術的日新月異,談到微電子技術不斷發展的背后是無數科學家和工程師們的辛勤付出,并針對一些學生急功近利的思想,談了這樣一個觀點:這些科學家和工程師中有一些是知名的,但更多的是默默無聞的,知名的科學家、工程師身上往往有著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品質,而更多默默奉獻的無名英雄們也同樣值得我們敬仰。從專業學科中挖掘出的人文內涵,使人文素質教育尤為深刻具體。

        2.2博覽群書,找學科間的交叉點。

        現代社會資訊發達,學生的知識面十分廣博。教師如果僅僅只是加強專業知識的鉆研,就可能很難適應現代教學的需要,適當涉足其他學科領域會對教學甚至科研大有裨益。在教學過程中,通過一些人文學科和本學科的交叉點,教師適當引申,不僅可以使課堂更生動,更可以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進行人文熏陶。

        例如:在廣泛的閱讀中,筆者發現《周易》中蘊涵二進制思想,然后通過查閱相關文獻對該問題有了較深的認識和一些自己的看法,后來很自然地將其引用到《數字電子線路》課程“數制與編碼”章節的教學中,使課堂增色不少,并不失時機地加以引申,和學生談起《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等人文精神。

        2.3關注時事,找時事和專業知識的交叉點。

        人是社會的人,社會是人的社會。在現實社會中發生的事情,或多或少地會給我們一些人文方面的啟示。因此,教師應關注時事,找到時事和專業知識的交叉點,在課堂上自然引出并加以引申,這樣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進行人文素質教育。

        例如:在《電子測量與儀器》的課程教學中,談到“深空探測技術”,筆者很自然地引出我國神舟系列飛船的成功發射、嫦娥探月工程的階段性成果,這些舉世矚目成績的取得是我國科技進步與發展的象征,這無疑會增加我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談到“傳感技術”時,舉例引出“汶川”地震中使用的“生命探測儀”等救援設備,然后給學生談在抗震救災中的英雄事跡、談人民子弟兵的無私奉獻、談“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社會責任感。

        2.4注重實踐,在實踐中加強引導。

        在專業課教學中,實驗教學是讓學生將理論知識和實踐相結合的主要方式,也是對學生進行人文素質教育的高地,因為學生親身的體驗所獲得的感性認識更有利于其認識上的內化,促進理解力和判斷力的發展,進而上升為理性認識。在試驗教學中,筆者在保證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注重學生挫敗感教育、團隊協作精神和創新意識的培養。

        2.4.1加強學生挫敗感教育

        很多學生沒有經歷過生活的歷練,心理比較脆弱,這對他們的發展不利。在實踐中經歷挫敗,在挫敗后感受成功的喜悅,有利于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素質和頑強的毅力。在實驗教學中,除了利用實驗本身對學生進行挫敗歷練外,筆者有時會在實驗準備階段隨機地給一些組的實驗設備配上若干接觸不良的導線或信號線,讓學生在反復的測試、調試中經歷挫折和失敗后再體會成功后的喜悅,從而磨礪學生的心性,培養其健康的心理素質和頑強的毅力。

        2.4.2注重學生團隊協作精神培養

        在社會中,人不可避免要與他人接觸,在工作中,更是需要有較強的合作協調能力。在實驗教學中一般采取分組實驗,一是實驗的需要,二是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學會與人合作,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進而在今后的工作中能更好地處理好和他人合作的關系。

        2.4.3注重學生創新意識培養

        通過綜合設計性實驗的開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3.結語

        將人文教育寓于理工科專業課教學中是一項長期而又復雜的任務,教師要注重把握實質,不拘泥于形式,不急功近利,針對課堂教學、實踐教學的實際情況見縫插針。在這整個過程中,理工科老師不斷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質是關鍵。

        第8篇:職工素質論文范文

        (1)積極去聽其他教師的課

        特別是公認講的好的老師的課,提高自己的教學經驗。教學是一名大學教師應該具有的基本的能力,這也需要多年經驗的積累,在聽課過程中我們在學到別人長處的同時也會發現自己的不足,這樣我們才能解決自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才會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

        (2)積極參加生產實踐,提高自身的實踐經驗

        在講課過程中要做到理論聯系實際,這就要求教師本身去工廠參加實踐活動,只有親身經歷過了才會有更深刻的體會,在教學過程中也才會把書本上的知識與本身的實踐活動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因此,要想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首先要求教師本身要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

        (3)平時多閱讀書籍,提升自身理論和業務水平

        要在學生中樹立良好的威信,做到言傳身教,一方面我不斷地加強政治理論學習,提高自身的政治素養;另一方面不斷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提高業務水平;平時還閱讀大量的書籍,來豐富自己,拓寬知識面。不斷地規范自己的言行,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始終保持旺盛的工作熱情,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在參加學生活動中,要身先士卒,跑在最前面,這不僅鍛煉了自己也感染了學生,在學生中樹立了威信,為工作順利的開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4)掌握本學科的科研前言,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

        為了保證教學內容的先進性和實踐性,授課教師在科研上也要有較強的能力,講課過程中把科研實例運用到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闊學生的視野。同時,科研吸收學生到教師的科研項目中去,以鍛煉學生的科研能力。

        二粉體工程課中程素質教育教學的實施

        1教學方面

        (1)在講課過程中滲透做人和做事的道理

        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大學生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國的未來。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對于全面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都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戰略意義。平時在教學工作中把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與課本中所學知識有機結合起來,會收到較好的效果。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教給他們做人與做事的道理是比交給學生課本上的知識更加重要的。

        (2)講課過程要理論與生產實踐相結合

        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作為一名大學教師,不僅要對書本上的知識做到運用自如,更要不斷拓寬自己的信息渠道,對課本知識進行創新和加工,把自己的教學經驗、外界信息、自己多年來的學習經驗和學習方法以及課本知識有機地融合在一起,課堂上旁征博引,理論聯系實際,希望在講課的過程中給學生傳授一些實踐的經驗,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3)在教學過程中穿插實驗

        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實際操作能力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由于所教授的粉體工程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需加入多次實驗,在這些實驗中不僅有操作性試驗,更有設計性試驗,在做實驗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提高自己的動手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而且可以通過做設計性實驗提高自己獨立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開設工程實踐訓練環節,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粉體工程這門課程的是以“認知—加工—利用—安全”為主線的,學習這門課程的目的是為了學生在走上工作崗位以后可以更快的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因此開設工程實踐訓練環節是必不可少的。實踐訓練環節可以通過帶領學生對工廠的某個生產過程進行技術標定來完成。例如:帶領學生去混凝土攪拌站,對生產混凝土的原料水泥、礦粉、粉煤灰進行粒度、含水量以及成分分析,通過測試混凝土試塊的性能,可以得出制備混凝土的最佳原料條件。通過實踐訓練不僅可以鍛煉學生運用書本上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而且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工程意識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2考核方式傳統的閉卷考試不能很好的反應學生的真實能力

        甚至不利于學生能力的提高,因此,要實施素質教育教學考核方式的改革是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結合粉體工程課程的特點,可以采用專業論文或者設計方式進行考核,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能動性,而且還可以鍛煉學生查閱資料以及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更有利于創新性人才的培養。

        三結束語

        第9篇:職工素質論文范文

        【關鍵詞】數學;文化素養;如何培養

        數學文化是對數學知識、技能、能力和素質的高度概括,具有比數學知識體系更為豐富和深邃的文化內涵.我們學習數學,不僅僅是為了獲取知識,更要通過數學學習接受數學精神,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的熏陶,提高思維能力,鍛煉意志品質,并把它們遷移到學習、工作和生活的各個領域.

        柏拉圖在他的哲學學校門口貼了一張公告:“不懂幾何的人不許入內”.為什么哲學學校要學習數學呢?柏拉圖認為:不經過嚴格數學訓練的人是難以深入討論他的課程的.數學的縝密、邏輯、歸納、概括等品質,在任何領域都在發生著重要作用.在英國,律師在大學里仍要學習很多數學知識.這是考慮到經過嚴格的數學訓練,可以養成一種堅定不移而客觀公正的品格,形成一種嚴格而精確的思維習慣.這對律師事業取得成功是大有裨益的.

        對我們職業學校的學生而言,數學的學習也有其深遠意義.雖然“作為知識的數學通常在走出校門后不到一兩年的功夫就忘掉了,但不管他們從事什么業務工作,其深深銘刻于頭腦中的數學精神,數學的思維方法,著眼點,都隨時隨地地發生作用,使他受益終身.”這無疑是對數學文化素養的一個精彩注釋.那么,我們如何利用數學課堂陣地,對中職學生進行數學的文化素養培養呢?

        一、從規范學生筆記入手,訓練其細致、規范的品質

        中職學生,其文化功底相對薄弱,很多學生字都寫不好,更談不上規范的安排格式.我們就從訓練其記筆記開始,不求多,但求工整,持之以恒.可將其作為評價學習成績的一個組成部分,經常檢查,給予評價.數學筆記,不同于其他學科,會經常參雜數學符號、圖形.每個符號,要檢查同學們寫得規不規范,教他們正確的認知,領他們誦讀,有條件還可以介紹符號的由來.對于圖形,應該要求尺規作圖,橫平豎直.像坐標系,如何標注箭頭,都應該提出要求,從小節入手,細節入手,訓練學生細致、規范的品質.

        二、從解題的格式入手,訓練其邏輯、歸納能力

        由于學生的數學基礎薄弱,導致其數學思維是很發散的.在論述一個觀點、論證一個結論時,學生往往無從下手,缺乏基本的因果推理.我們在日常的教學中,應該注重一個問題的論證過程,要將論證過程放大、細化,讓學生在論證中鍛煉表達能力、推理能力、歸納能力.對于基礎薄弱的學生不妨從模仿開始,甚至背誦.這是有意義的.對于反復記憶獲得的東西同樣能達到提升自己的目的.做題易從簡單入手,先讓學生自己論證,可以展示幾個不同的書寫格式,讓大家討論各自的特點,再由教師板演,讓學生進行對比,就可以看出學生的問題,再予以矯正.這樣既可以充分展示學生的思維方法,又及時將其出現的問題予以指點,做到有民主,有集中.這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實施的過程中會有很多困難,比如學生不配合等.所以我認為數學課的好壞有時候不能通過一節兩節課來判斷,應該研究它的階段性意義.任何一堂漂亮的課程其實都說明不了什么問題,因為只要認真準備,誰都可以.就像一個工程,不僅要看當下施工有無問題,還應該考核其有無長遠規劃,如維修、更新怎樣打算.數學課堂也一樣,它不是一個技能的掌握,而是根植于學生內心的優良品行的培養,訓練,需要一點點、一步步滲透.需要耐心、需要設計、需要無功利.

        三、從解題的方法入手,培養學生優良的思維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竹菊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 | 亚洲日韩欧美国产动漫第二区 | 欧美华人在线视频 | 亚洲伊人天堂一区二区 | 欧美国产日韩亚洲精品 | 天天久久精品美美免费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