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美麗鄉村建設論文范文

        美麗鄉村建設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美麗鄉村建設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美麗鄉村建設論文

        第1篇:美麗鄉村建設論文范文

                  7月15日,XXX大學黨委書記XXX帶隊前往XX縣XX鎮食用菌產業園、“納米小鎮”籌建基地,XX鎮XX村金銀花產業服務中心,XX鎮黨定村XX養殖數據中心,考察調研學校定點幫扶工作。該校副校長XX及相關單位負責同志一同參加考察調研。

          惟農是務 凝聚鄉村振興合力 在XX鎮食用菌產業園的種植大棚,XXX與正在參加暑期勞動實踐的同學們親切交流,詳細詢問同學們的勞動和生活情況。“多到鄉親們家里走一走,多和村里的孩子們交流交流,在科技方面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在聽到同學們用溫度傳感器幫助解決大棚恒溫問題后,校領導對同學們主動思考、積極尋求優化方案的行為表示充分肯定,鼓勵同學們發揮所學所長,用科技創新為傳統農業賦能。

        XX鎮是XX校友XX院士的故鄉。結合當地產業、教育、資源特點,學校積極對接協調資源、提供智力服務,幫助XX鎮形成了建設“納米小鎮”的鄉村振興方案。校領導一行在實地走訪考察“納米小鎮”籌建基地后表示,學校將繼續深入對接,挖掘拓展定點幫扶領域,幫助落實落細建設方案,深入促進教育資源互聯共享,為“納米小鎮”建設及當地產業發展給予持續有力支持。

        青春奉獻 集聚人才振興活力

        在XX鎮XX村金銀花產業服務中心,作為學校勞動教育實施方案中的重要一環,本次勞動實踐課程一經,就有800多名同學踴躍報名。竹園1號書院XXX同學便是其中之一,“大家挎著籃子開始采摘,心里都在暗暗努力,都想多采摘一些。走進美麗鄉村,我們學到了書本中沒有的知識,體驗了勞動的辛苦,收獲了勞動的經驗,感受到了勞動的快樂”。

        XXX為參加勞動實踐的同學們講述了學校幫助XX村做大做強金銀花產業脫貧致富的歷程。他指出,XX村人均收入從2014年底的不足4000元,到2020年的21000元,整體脫貧致富,正是中國千千萬萬個貧困村脫貧的縮影,充分體現了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的偉大成就。他表示,自2013年被確立為中央定點幫扶單位以來,學校始終把定點幫扶工作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抓緊抓好,充分發揮學校優勢,與地方共同打造特色產業,幫助人民群眾脫貧致富,為國家打贏脫貧攻堅戰作出了西電貢獻。

        XXX勉勵同學們珍惜參加勞動實踐的寶貴機會,深入鄉村、走近群眾,親身感受人民生活和鄉村面貌發生的巨大變化,更加深刻地理解鄉村、理解社會,牢固樹立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觀念,同時還要關注農村發展現狀和農民實際需要,結合所學為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積極貢獻力量。

        科技賦能 匯聚產業振興動力

        第2篇:美麗鄉村建設論文范文

        【論文關鍵詞】旅游資源;競合分析;定位;北京市;南窖鄉

        南窖鄉位于位于北京市房山區西北部山區,鄉中心距108國道8km。總面積40km2,全鄉所轄8個行政村,現有耕地521.33hm2,糧食總產量130t。主要的礦產資源有煤炭、石材、石灰石,同時還有果樹、旅游、山場和牧草等資源。有各種果樹40萬株,主要品種有良鄉板栗、柿子、核桃等,干鮮果品歷史最高產量達2440t。南窖鄉東南部為石灰系巖石山地,西北部為石灰巖山地。土質以山地褐土和黃褐土為主,土壤中性微酸。平均海拔754.9m,大部分地區處在203~700m,適宜板栗、柿子、核桃等果樹生長。其中板栗是名特優品種,是“良鄉板栗”的主產地。現有板栗樹10.7萬株,種植面積185hm2,年產量220t,市場銷售廣闊,產品供不應求。現對南窖鄉旅游資源進行分析。

        1競合分析

        南窖鄉旅游產業發展初期,主要的競爭對象為南窖鄉周邊、房山區的其他旅游資源,如十渡、琉璃河、周口店遺址等,競爭的主要方面是對客源的爭奪,因此首先明確客源至關重要[1]。京郊旅游的大部分客源為北京和河北的雙休日旅游或小長假出游的游人,以旅游團、家庭自駕游、學生或同事的團體出游為主。游人主要目的是為從日常的生活中解脫出來,改換心情,主要游玩活動為欣賞京郊山區的美景以及體驗以景色為依托開發的一些游樂項目,觀看一些文化歷史的遺址,體驗農家樂和采摘活動等[2]。

        南窖鄉主要競爭對象都有主要旅游景觀,如十渡鎮——主要以優美景色為主,有漂流、蹦極等活動,競爭力強;周口店鎮——周口店遺址,歷史悠久;琉璃河鎮——琉璃河大橋和琉璃河遺址等自然以及文物遺址資源等。周邊旅游的優勢:起步較早,名氣較大,文物資源有些歷史悠久,交通可達性強;劣勢:有些基礎設施不夠完善,同一個地方旅游資源指向單一,難以引起游客的再度旅游興趣。

        南窖鄉優勢以及建設方向:特色資源豐富,有人文資源、自然資源、古建資源等,可以享受到多方面的文化和娛樂活動;充分發展基礎設施,形成一定的產業規模吸引游客;生態環境保存好,遭受破壞小;由于去過的人少,對游人有神秘的吸引力;南窖鄉的遺址可以讓游人進行體驗式旅游,不只是觀光;發展生態農村[3],體驗更高級別的農家樂;南窖鄉現狀資源豐富,涵蓋了各色旅游資源,需要兼顧各個方面的同時應做好重點景觀的突出,使每個村都有各自的特色和重點,并將其整合起來,形成南窖鄉的京郊農村旅游鏈。要充分發揮并擴大每個村的資源和優勢,利用道路互通的方式將幾個村聯系起來,形成一個具有競爭力的整體。并且在每個村現有的范圍上擴大其影響范圍,例如可將村周邊的自然環境有效利用,修建林中小屋或增加游樂項目等,將相鄰的村資源整合聯系起來。為提高與周邊的競爭力,整個南窖鄉要改善基礎設施,保護環境,充分發展“體驗式旅游”,并建立生態村。最終實現旅游業的發展,帶動經濟,并起到保護環境和古建的作用。南窖鄉的旅游業發展也存在著劣勢,如知名度較小、交通不便利等。

        2南窖鄉旅游資源分析與定位

        明確南窖鄉的總體定位,以生態農村為主的體驗式旅游,突出各個村自身的特色,從而讓游人體驗到多種活動,并可以加強其合作關系,減弱村之間的競爭[4]。

        2.1花港村—生態門戶

        現狀:在建設一條方便出入的道路;盛產桃子。

        建設方向:作為進入南窖鄉的門戶,必須做好基礎設施工作和門面工作,以游客接待住宿和生態觀光園為主要特色,充分發揮自身資源;加大桃種植的規模和品種,每年春季舉辦桃花節,夏季舉辦采桃節,并以一些獨特的活動增加氛圍,擴大突出桃子的資源優勢,形成一定的規模和一系列的產業鏈。

        2.2中窖村——栗香金山

        現狀:曾產煤礦,但現已勒令停產;栗子資源豐富。

        建設方向:進行采礦區的生態恢復和改造,形成自身獨特的景觀,并可以介紹采礦的歷史、流程,以此作為一個吸引游人的項目;充分打造栗子產業鏈,舉辦栗子節,進行招商引資完善栗子產業鏈,形成栗子相關制品,帶動旅游的同時推進自身的經濟和產業的發展。

        2.3大西溝——果林飄香

        現狀:水果、山羊、堅果、石材等資源豐富。

        建設方向:充分恢復利用采石坑,形成獨特景觀,并且發揚頁巖的歷史、文化及用途;建立生態園采摘水果節,豐富種植的水果種類和面積,形成一定規模,可以采取招商引資的策略。此處不僅可以進行生態采摘,同時也可依傍著優美的自然景色,加大農家樂和采摘園對游人的吸引。

        2.4水峪村——古韻猶存

        現狀:自然環境優美,被評為“2008北京最美村落”;有古建筑、中幡隊、碾子等。

        建設方向:由于其優美的自然環境和良好的人文氣息,水峪村是南窖鄉旅游項目建設的重點村之一。以古建為重點,依托美麗的自然環境,并適當調整水系。對比周邊的資源,水峪村古建的優勢在于可以作為開發為住宿的客棧,可以讓游客們進行體驗式旅游,旅館和餐廳都可以參照古代的客棧和小店的樣式,并提供與之匹配的餐飲和服務,以此來作為特色吸引游人。充分發揮此地美麗的自然景色的優質,建設相關的游樂項目,擴大水峪村的影響范圍,將周邊一定面積的山水都劃入規劃范圍。與十渡相比,又多了份人文特色并且其自然環境保留較好,只要擴大知名度,其競爭力很有可能超過十渡。

        2.5三合村——生態之村

        現狀:小型水庫;小煤窯。

        建設方向:對小煤窯進行生態恢復,可適當保留幾個作為遺址,結合明清時期能源供應的問題,向游客講述歷史文化。充分利用擴建水壩,以三合村為例建立生態示范村。改造街道和房屋,建立收集雨水系統,增加村內綠地面積,將雨水收集、居民生活廢水排放以及農業灌溉用水和水壩集合成一條系統,建成房山區第1個生態村。

        2.6南窖村——古道西風

        現狀:南窖鄉最大村落;擁有遺留的古建筑、古商道和集市。

        建設方向:主打京西古道這個歷史文化,將古集市的作用和影響力充分發揮出來,重現昔日古道豐富繁華的場面,參考北京煙袋斜街的做法,將南窖村打造成房山區的煙袋斜街;修復部分受損的有藏傳佛教意義的古橋,加大對游人的宣傳普及力度。

        3結語

        京郊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優美的自然環境,一直是京城人短途出游的首選。因此,京郊旅游業的競爭也顯得尤為激烈,其中旅游資源和服務水平參差不齊,要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就要明確自身的地位和在競爭中所處的位置。通過對南窖鄉旅游資源及其競合關系的分析,可以看出首先要明確自身資源的優勢和劣勢,由客源、地域、資源特征等方面明確競合關系,從而更合理的進行規劃來發揮自身優勢,增強競爭力,開發特色資源。當然,旅游資源的開發不能以破壞環境為代價,建設的同時還有注重對環境的保護和對古建筑的修復留存,實現可持續發展[5]。

        4參考文獻

        [1]史春云,張捷,沈正平,等.區域旅游競合研究進展[J].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2005,21(9):86-89.

        [2]王云才,郭煥成.略論大都市的郊區游憩地的配置——以北京市為例[J].旅游學刊,2000(2):54-58.

        [3]王冰一.大都市城郊鄉村旅游發展的理論與實踐研究——以北京市順義區為例[D].哈爾濱:東北師范大學,2008.

        第3篇:美麗鄉村建設論文范文

        關鍵詞:美麗鄉村;鄉村社區;鄉村旅游

        0引言

        2013年提出"實現城鄉一體化,建設美麗鄉村"的要求,在生態旅游理念的推動和國際鄉村旅游的示范和引導下,我國一些地區的旅游市場開始向鄉村拓展,并且發展迅速。但在鄉村旅游發展的同時,往往會影響到鄉村社區的生產與生活。

        1 鄉村旅游

        鄉村旅游是以鄉野農村的風光和活動為吸引物,以城市居民為目標市場,以滿足旅游者娛樂、求知和回歸自然等方面需求為目的的一種旅游方式,是集"食宿行游購娛"于一體的生態游游。鄉村旅游同時也作為阻止農業衰退和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手段和平衡城鄉發展,縮小城鄉差距的重要渠道。

        1.1 鄉村旅游的影響

        鄉村旅游不僅是鄉村地區復興的有效手段,還能產生一系列的正面社會效應,如創造就業機會、提高農民收入、抵消鄉村地區的人口外遷、促進城鄉文化交流、幫助遺產保護、增加基礎設施供給等。但與此同時也給鄉村帶來了負面的影響,如交通擁堵、物價上漲、垃圾污染、生活方式改變等。在我國城市快速發展過程中,鄉村地區的旅游一直被看作鄉村經濟發展的"萬能藥"受到推崇,但鄉村旅游并不能解決鄉村社區面臨的所有問題。

        1.2 鄉村旅游存在的問題

        目前的鄉村旅游發展存在著許多的問題。首先,鄉村旅游產品類型特色不鮮明,形式單一,內容簡單。輔助的旅游產品包括蔬果采摘、野菜品嘗、鄉間垂釣等,各地差異小,個性不突出,不能體現地域特色,不能滿足現代城市游客的個性化需求。因此,導致游客在鄉村逗留時間短,消費低,重游率低等問題。其次,鄉村的接待能力有限,方式單一,設施簡陋。此外,鄉村旅游的季節性強,對氣候依賴大,旺季游客量大,降低了旅游接待的服務質量和自然景點的質量,對環境的破壞也較嚴重。而淡季的游客了了,旅游設施閑置。

        2 鄉村社區

        鄉村社區是與城市社區相對的概念,指居住于鄉村地域的農戶、企業、地方政府等相關主體在農村生產生活中所形成共同體。鄉村社區同樣具有經濟、政治、文化、鄉村社會管理和整治等功能。與城市社區相比,鄉村社區具有人口密度低,規模小,社會結構單一等特征,是相對封閉和保守的社區。鄉村社區大多以血緣關系為紐帶,越是落后的鄉村,這種特征就越明顯。

        3 鄉村旅游對鄉村社區的影響

        我國鄉村的發展是以促進鄉村社區發展為目標,將農業、農民和鄉村發展高度結合起來,使旅游業成為鄉村重要的產業和社區經濟內容,使農民從旅游業中直接獲利。然而在鄉村旅游的發展中,城市物質文化對于鄉村社區的影響不容忽視。

        3.1 鄉村旅游對鄉村社區經濟的影響

        鄉村旅游能夠增加經濟收入和就業機會,優化農業結構,實現多元化發展。通過鄉村旅游的高水平開發建設,推動農村城鎮化建設進程,改善鄉村生態環境,提高農民的生態意識和鄉村傳統文化的恢復和保護觀念。同時也帶來一些負面影響,如拉大農民之間的貧富差距,導致商品漲價,進而提高當地居民生活消費。在鄉村旅游的發展中,旅游業與農業的比例難以把握,在比例失衡的情況下,將會導致鄉村居民重視旅游業的投入而忽視了農業發展。旅游業的發展必然與農業競爭資源和空間,對農業發展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3.2 鄉村旅游對鄉村社區文化的影響

        鄉村旅游的發展有利于發揚鄉村地區的傳統文化,使其獲得新的價值體現,喚起當地居民對文化的關注。在鄉村旅游開發過程中,應該深入發掘其文化底蘊,保持鄉村文化的本質屬性。鄉村性是鄉村旅游的本源,發掘鄉村傳統文化成為發展鄉村旅游的必要手段,然而隨著旅游業的發展,外界文化逐漸滲透,削弱了鄉村文化的特性,進而影響鄉村旅游的進一步發展。

        3.3 鄉村旅游對鄉村社區環境的影響

        鄉村旅游的發展和生態環境的保護是利用與被利用、發展與限制的關系。首先,鄉村旅游的發展帶來了鄉村經濟實力的增強,刺激對旅游環境的投資和改善。但由于利益的驅使,管理和開發不善,環境惡化、資源破壞、文化傳統變質或消亡,損害鄉村旅游的可持續發展。其次,由于環境保護的需要,旅游規模和方式受到限制,同樣也難以給當地居民帶來收入的增長。當前普遍存在的問題是,由于鄉村旅游開發中過分追求短期效益,造成環境的惡化、資源的損耗,從而損害了鄉村旅游業發展的基礎。

        3.4 鄉村旅游對鄉村社區生活的影響

        鄉村旅游的發展也帶動了鄉村社區生活的改善,最顯著的就是促進了基礎設施的建設和文化教育的發展。吸引其他企業參與投資,對當地的基礎設施、經濟環境等都有所提高。農民勞動文化素質和技術熟練程度,以及勞動力供應能力也都有所提高,為鄉村地區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平臺和契機。

        4 實例分析

        4.1樓觀旅游存在的問題

        樓觀鎮的現狀建設用地比較分散,缺乏公共設施和商業服務設施,市政基礎設施也不完整,雖享有較高的知名度和科研、旅游價值,但開發水平較低,季節性強,旅游產品開發不足,品牌建設成效不大,旅游接待設施呈兩極化差異。秦嶺25度坡已成為獼猴桃產業基地,難以進行征地拆遷。現狀農業與旅游業缺乏結合,協調性不強。旅游業大多局限在平原地區的道文化展示區內,山區的旅游資源由于受到多個管理部門的共同管制,開發難度大,許多旅游資源得不到利用。

        4.2 鄉村旅游對樓觀鎮經濟的影響

        樓觀鎮以獼猴桃產業為支柱產業,并且已經成為全國優勢產業。村民在支柱產業的帶領下,有良好的收入,對旅游開發的積極性不大。但是在合理規劃的基礎上,可以將部分產量低下,土地資源不良的地區用于旅游業的開發配建,不僅能充分利用土地,更能解決剩余勞動力的就業。將特色農業和民俗鄉村旅游綜合開發,實現農業的多元化發展,以旅游業推動農業產業化發展,促進提高樓觀鎮經濟的多元發展。

        4.3 鄉村旅游對樓觀鎮文化的影響

        樓觀鎮以道文化為主題,鄉村旅游的發展對道文化的傳播提供動力支持,并促進與鄉村文化的相互滲透。增強了樓觀人民的文化自豪感,恢復鄉村傳統文化的活力。但不可避免的是鄉村旅游也會對樓觀文化帶來一些弊端。鄉村旅游的發展會沖擊道文化的宗教氛圍,一些粗制濫造肆意復制旅游景點無法傳承道文化的內涵,反而成為旅游產品的銷售場所,嚴重影響旅游環境。

        4.4 鄉村旅游對樓觀鎮社區的影響

        樓觀新鎮在鄉村旅游發展的趨勢下建設完成,試圖為村民打造更加優美舒適的鄉村居住社區。但規劃并未結合實際情況,距離村民的土地較遠,不便于下地勞作,生活模式也與原先相差甚遠,老人和兒童搬遷到新鎮居住,但輕壯年仍然留在原地,導致新鎮入住率極低,缺乏生活氣息。

        樓觀鎮原有公共基礎設施、商業服務設施相對落后,發展鄉村旅游一方面可以改善投資環境,吸引外資,對當地的自然環境、基礎設施、經濟環境等都有所提高。另一方面還能加強各級政府對樓觀的關注度,提高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力度。通過基礎設施的建設將村民向新鎮引導,將原有宅基地建設成為農家樂、鄉村別墅等旅游配套設施。一方面能保證當地村民的根本利益,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村民的文化素養和生活水平。另一方面能規范旅游業的開發和建設,減少沖突。

        5 結語

        鄉村旅游對鄉村社區的影響是多層次、多角度的。總體來看,鄉村旅游對鄉村社區的積極影響大過于消極影響。在經濟和鄉村生活方面,正面影響占主導,對鄉村社區經濟結構的轉變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功能顯著,提高政府的關注度,提供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支持,而且能產生資金的吸引力。環境方面,則是消極影響大于積極影響,過度開發和不合理的規劃都會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的影響,遠期會影響到鄉村旅游的發展。鄉村旅游對鄉村文化的影響更為復雜,旅游對"鄉村性"破壞和鄉村文化的沖擊不可避免,鄉村文化是鄉村旅游的核心吸引力,"鄉村性"的缺失會更為明顯的限制鄉村旅游的發展。鄉村旅游的開發,應注重文化內涵的挖掘和傳承,綜合衡量鄉村旅游發展也生態環境之間的發展與限制,保證鄉村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姚治國,蘇勤,陸恒芹等.國外鄉村旅游研究透視[J].經濟地理,2007,27(6):1046-1050.

        [2]王瑞花,張兵,尹弘.國外鄉村旅游開發模式初探[J].云南地理環境研究,2005(2):73-76.

        [3]王雋妮.鄉村旅游對鄉村社區的影響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碩士論文,2010.

        第4篇:美麗鄉村建設論文范文

        [論文關鍵詞]環境教育 廣西鄉村 生態文明

        一、引言

        生態文明是以尊重和維護生態環境為主旨,以可持續發展為根據,以未來人類的繼續發展為著眼點的一種文明形式。廣西的鄉村具體指縣城以下的廣大地區,以從事農業為主要生活來源且人口較分散的地方。近30年來伴隨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的同時,以土地退化、生態失調、環境污染和生物多樣性銳減為主要特征的環境問題呈加速度發展的趨勢,嚴重制約了廣西鄉村經濟的發展。環境教育是以解決因人口增長、生產力迅猛發展所產生的環境問題為目的而進行的教育活動;它是指導調整人地關系的主要途徑之一,通過它可以實現人類與生態環境的和諧發展,因而成為研究的熱點。

        二、廣西鄉村環境教育現狀

        (一)有環境教育氛圍的影響

        環境教育是樹立環境意識的基礎、是防治環境污染的手段、是貫徹環境、資源法規的有力保證、是環境與資源保護的關鍵;學習會通古今與東西的生態思想,是當今人類的選擇和生態文明的發展之路。環境教育工作的實施,需要通過密切結合行業來開展,中小學的基礎課程的教育工作中開展實施生態環境可持續教育的研究,在幼兒園的教育工作中也可進行生態環境教育,在中學化學、生物學教學中滲透生態環境教育的實施,尤其在地理的教學過程中,在人文地理教學中對中學生進行可持續發展教育,通過加強野外教學提升環境教育效率。此外,新課程改革背景下中職學生要培養有可持續發展的意識,大學在可持續發展事業中應該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產業發展中如生態旅游中滲透生態環境教育。可以說,受到大環境的影響,保持與國內的環境教育同步。

        (二)有環境教育的迫切性

        依據當前的廣西生態環境分析顯示,生態環境潛在脆弱區所占比例為12.65%、輕度脆弱區44.97%、中度脆弱區20.98%、重度脆弱區11.89%、極度脆弱區9.52%;通過環境庫茲涅茨曲線的實證分析,廣西的環境質量已在迅速地下降。農村現代化進程中,農村原有的環境自凈能力的自然循環被破壞,致使農村的產業結構從自然和諧型轉變成自然危害型;環境污染向農村轉移的嚴峻現實,城鎮化發展與環境污染之間的矛盾十分突出。面對新農村建設中出現的環境問題,加強宣傳教育是首選途徑,迫切需要建立環境教育的機制。

        三、廣西鄉村環境教育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一)機遇

        1.國家發展的新要求

        環境教育的發展是時代的要求。2012年黨的十報告直接提到“生態”或“環境”字眼的地方達45處,相比2007年的十七大報告中提到的多出27處,相差僅僅5年的時間里對“生態”、“環境”的大幅關注,說明是針對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的嚴峻現實的深刻反思,是喚醒人們的環境意識,樹立正確的環境情感、價值和態度,是倡導生態文明,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參與環境保護的文化氛圍。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五位一體的高度來論述,彰顯出中華民族對子孫、對世界負責的精神,體現了努力建設美麗新農村,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決心。

        2.環境法律制度的保障

        2006年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頒布實施《廣西壯族自治區環境保護條例》,2007年該區黨委、政府《關于落實科學發展觀 建設生態廣西的決定》,明確了生態廣西建設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目標任務和保障措施。2010年該自治區政府《關于推進生態文明示范區建設的決定》,《共同推進廣西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合作協議》。2011年該區政府審定《廣西壯族自治區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十二五”規劃》,倡導綠色、循環、低碳發展,保護和修復廣西生態環境。以上提高了依法行政和守法經營意識,提升了全民保護環境的自覺性,為開展環境教育提供了法律基礎。

        (二)挑戰

        1.實施正規教育的師資落實不到位

        宏觀上,從1992年后《中國21世紀議程》的推廣,加強對受教育者的可持續發展思想的灌輸,在環境教育學科層面相繼得到建設與完善;按照國家的要求,在基礎教育的《科學》《地理》課程納入環境教育的內容。

        在廣西鄉村的小學和初中學校里,小學的《科學》和初中的《地理》等課程中納入資源、生態、環境和可持續發展教育的內容;此外,在高等學校也普遍開設《發展與環境》課程,設立與可持續發展密切相關的研究生專業等,總的來說,將可持續發展思想貫穿于從初等到高等的整個教育過程中。然而,環境教育的師資力量單薄甚至缺失。2011年調查廣西鄉村的13789所小學、8732個教學點的《科學》教師的配備情況,基礎課程中的《科學》課程基本上沒有配備科學專業教師;學校對《科學》課程的實施有極大的隨意性,可上可不上,任何專業教師都可以上課,上課也是簡單的。非專業教師的上課僅憑自身長期以來形成的自然研究的傳統,讓學生去親近大自然、了解生態,實施傳統的社會教育,但是對學生們進行環境平等和社會變革以及環境可持續發展的教育是缺失的。有證據表明,學生們不具備對環境問題進行批判性思考以及采取一定行為的能力。從初中的《地理》課程的環境教育的實施來看,2012年,隨機對廣西30所鄉村初中學校《地理》課程的教師配備情況調查,結果統計顯示30所學校中有10所初中沒有配備地理教師,剩下的20所初中合計僅有38位地理教師;38名地理教師在30所學校合計的教師數2039人中,占1.8%;總學生數25363人與地理教師38人比較,比值為667比1;可見,地理教師輻射力的力單勢薄且進行環境教育的不到位。不僅如此,如果地理課堂進行環境教學活動,引導學生搞實踐活動導致學生興趣轉移到地理學科,還會遭到學校領導及其他科目老師的反對;為此,《科學》、《地理》課程中的環境教育的效果不佳。具體的表現為學生對現實環境中有生活密切聯系的事物、現象好奇心淡薄,對家鄉的環境與發展,環境、資源的保護意識以及愛護環境的行為和習慣漠不關心。可見,校內環境教育的有效性低,難以帶動非正規教育、校外教育的延伸與發展、難以達到讓學生從小就建立人與環境和諧的良好教育,也無法實現通過個體學生以點帶面的給學生家庭其他成員的帶動作用,營造良好環境意識的目的。

        2.社會團體整合的教育力量弱

        本來,廣西的新聞媒體、企業、NGO、政府、學校、社區、家庭乃至各類教育場所等社會單元都是非正規環境教育的主要推動者和倡導者。然而,針對廣西鄉村的具體情況,利用自身的優勢,實施相關的各類環保會議、環境主題展覽、競賽活動、環保教育培訓、專題性環境教育活動等有目的的宣傳教育活動極少,更談不上拓展環境教育的內容和方法,把環境教育引入到一個更廣闊的空間來實施。當下鄉村的人們還普遍停留在資源的開發利用全是為了致富這個目標的認識水平上;鄉村農業和生活等未經處理的廢水直接用于農田灌溉、畜禽養殖及農業生產廢棄物從不處理的現象極為普遍。完全可以通過廣播、電視、手機、網絡等工具的使用,展開公眾參與的環境教育的力量,但是,現實的情況顯示,現代交流手段與鄉村環境教育的整合度低,只能讓鄉村的環境越來越糟糕,漸漸喪失了鄉村原有的生態優美的優勢。

        3.制度建設的遲緩導致環境意識不強

        營造愛護生態環境的良好風氣,增強鄉村全民環保意識、生態意識,需要通過教育互動、建立保障支撐作用的環境制度來進行。然而,廣西的環境保護制度建設相對滯后。具體表現為,2006年廣西自治區政府才頒布實施《廣西壯族自治區環境保護條例》;2007年廣西區黨委、政府《關于落實科學發展觀 建設生態廣西的決定》才明確了生態廣西建設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目標任務和保障措施。2010年廣西自治區政府簽署了《關于推進生態文明示范區建設的決定》與《共同推進廣西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合作協議》。2011年廣西區政府才審定《廣西壯族自治區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十二五”規劃》。從宏觀上來看,可以說2006年以前,廣西對環境保護的制度層面上的支持意識和實踐有較長時期的缺位,也就談不上環境教育的廣泛實施。但是,與每一個人的生產、生活活動息息相關的環境,其質量的優劣如果沒有全民的關心、參與和身體力行,就難以解決環境問題。環境與人的相關性的自覺表現來源于人的實踐性,而人的素質是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國民素質水平的高低又取決于環境教育。

        四、應對的措施

        (一)強化鄉村環境教育的觀念

        加強環境教育力量系統的建設,通過校內外的教育、正規與非正規的教育,擴大關心和關注的范圍來把個人、環境、集體的價值聯系起來,建立可持續性與個人價值、社會價值、需要、理解以及期望的緊密性,建立一種對環境、對他人和未來的責任感,并把這種責任轉化為個人和集體生活的行動的信仰、知識和技能;強化在尊重他人及其文化的同時,達成與理想、環境的合理的平衡,通過識別個人行動與集體行動、外部事件和其他因素之間的關系,形成對環境不確定性做出積極反應與自由的、有益的質疑的能力,努力使鄉村的人們養成一種環境整體性的視野,形成一種內化的自覺性的環境教育的觀念。

        (二)整合環境教育的力量

        首先,把可持續發展理念整合到地方政府的工作中,并聯合地方政府和鄉村共同促進。設立環境協調人員對鄉村環境教育從規劃到活動實施進行有效性的指導,強化環境教育作為鄉村的個人的一種終身學習的目標與任務來執行。其次,強化鄉村學校的《科學》和《地理》教師隊伍的建設,使在校的學生能夠得到專業的引導,能夠從粗淺的了解,到深入體會環境教育的意義,培養學生關注自然與社會以及對生存環境的洞察力與理解力,逐步形成人地協調與可持續發展的觀念,進而提升學生對生存環境和人文環境的感知力,實現以點帶面的效果,即通過學生帶動家庭成員、親友及鄰居,認識環境與社會的重要性,促進鄉村社會與環境的和諧統一。再次,復興那些曾經構成教育體制的基本所固有的、進步的價值觀的方法,盡可能的與鄉村宗教、祠堂生活有效結合。因為,參與到鄉村有世俗標志且象征著積極向上的宗教的社團系統中,其中的權威人物能夠抓住足夠多的人,能將環境教育實踐提高到更高的層次。最后,利用手機、電視、網絡的交流通道,持續性的傳播相關鄉村環境教育信息,使環境教育的內容被鄉村大眾內化成為可能。總之,整合社會的力量將富有建設性的環境教育理念及內容傳遞下去,從而實現環境教育的構想。

        (三)優化環境教育的制度

        環境教育是一個社會學習的過程,人們在這一過程中可以不斷進行價值、技術、法律和制度等方面的反思,隨時能調整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之間的持續性聯系的各種行動。為此,所使用的策略和方法,尤其是環境教育的制度的建立在人們的生產生活中有其特別的重要性。宏觀上,從鄉村環境教育研究到強調其中的復雜性,環境教育的理論與實踐已經發展了20多年,然而,在環境中的教育和關于環境的教育這兩種形式仍占優勢,這僅是一種松散型的感覺式的教育模式,缺少實效性。然而,共同的環境責任是制度的要求,建立來源于鄉村的核心價值的環境教育制度,那么,社會責任的道德意識、勞動力的期望,就能通過從上至下和從下至上的各種活動來實現,面對即將到來的“后現代”世界的可能及其所面臨的困境而言,將是必不可少的;制度讓人們參與以及它所帶來的變化,才是鄉村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第5篇:美麗鄉村建設論文范文

        論文摘要:結合貴州實際情況,初步構建了我省鄉村旅游的開發程序,帶動整個 經濟 社會 的跳躍式發展,是貴州 農村 奔小康的必然選擇。本著科學有序和可持續發展的原則,本文較系統地提出了貴州鄉村的開發措施。

        在世界旅游組織和國家旅游局幫助下編制完成的《貴州旅游發展總體規劃》中,明確提出將鄉村旅游作為貴州旅游發展的一個重點,這是貴州的資源稟賦和客觀現實所決定的。從資源稟賦上看,貴州有原始的高原喀斯特景觀和古樸神秘的山地多 民族 文化 :遍布全省各地的奇山秀水,飛瀑異洞,形成了無數的自然奇觀,使貴州成為名副其實的“綠色喀斯特王國”;全省3800萬 人口 中少數民族占38%,其中苗、侗、布依、水、瑤、彝、土家、仡佬等世居的少數民族達17種之多,在各民族的生活方式與生產這蘊藏著悠久的 歷史 傳統與多樣性的原生文化,堪稱“文化千島”。目前,貴州省有3萬個自然村寨,這些村寨既有眾多原始的自然景觀,有蘊含有古樸神秘的民族文化;貴州鄉村自然與文化資源的多樣性和獨特性,具有較高的文化價值、觀賞價值和體驗價值。貴州的自然與文化保持著較好的原生狀態,這使得貴州具有創造與眾不同的給旅游者提供一種全新體驗的的旅游目的地的資源條件,這些將成為貴州發展鄉村旅游的重要資源和物質依托。

        一、貴州鄉村旅游發展的現狀

        貴州鄉村旅游的發展已有幾年的時間,可謂憂喜交加。

        1、對鄉村旅游層面理解不深,概念混亂。目前我省許多學者和開發商將鄉村旅游等同于 農業 旅游,有的甚至片面 地理 解為農村觀光,嚴重降低了鄉村旅游的豐富性。鄉村旅游不僅是通常所說的“農家樂”而是將帶有濃厚的地方特色的自然與文化遺產作為可持續發展的旅游資源,圍繞食、住、行、游、購、娛六大要素,將精心設計制作具有吸引里的旅游產品為能真正體現鄉村旅游的各個層面,有的甚至歪曲了鄉村旅游的內涵,走向庸俗化。

        2、許多鄉村旅游項目盲目上馬,普遍缺乏規劃和策劃。出于資金缺乏,沒有對旅游資源進行充分的論證規劃和策劃就匆忙上馬,開發中只重視規模,粗制濫造,許多鄉村旅游開發存在較大的盲目性,急功近利。部分鄉村旅游在開發時,人工痕跡過于明顯,影響鄉村旅游的特色。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沒有遵循生態學中可持續發展的原理,鑒于旅游業發展對于人類歷史文化遺產和自然 環境 的較強依賴,以及一個時期以來旅游業快速而有一定程度上較無序的發展,倡導和實施旅游業可持續發展不僅是必須的,而且是迫切需要的。

        3、鄉村旅游人才匱乏,經營方式單一, 管理 混亂。由于鄉村旅游的開發和研究均處于較低層次上,針對鄉村旅游的經營管理人員相對較少,對鄉村旅游從業人員缺乏系統有效的培訓,在實際的鄉村旅游操作中,許多鄉村旅游區的管理人員由村干部兼任或由當地農民擔任,鄉村旅游管理人員素質普遍低下,鄉村旅游的迅速發展與低素質鄉村旅游經營管理人員和從業人員相矛盾,鄉村旅游處于粗放經營,形成輕管理、低質量、低收入的惡性循環中,嚴重制約了我省鄉村旅游業的發展。

        4、鄉村旅游開發模式單一,開發產品特色少,雷同多。目前我省鄉村旅游絕大多數地區都是“農家樂”,即品嘗農家飯,看農村風光,雖有部分地區抓住了對文化傳統,民風民俗的開發,但普遍存在是產品雷同多,缺少特色、整體接待水平低,配套設施不完善等現象。

        二、貴州鄉村旅游發展的矛盾分析

        1、開發與保護。利用民族文化資源開發旅游業,同時有又能成功地保護文化遺產,不僅是貴州所面臨的難題,也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開發與保護本身就是一對矛盾,因為任何一種資源的開發都會對原先的狀態造成變化或者破壞。貴州自然景觀和文化遺產既豐富又脆弱,特別是一些不可再生的自然和歷史文化遺產,一旦破壞,很難恢復。如何既能利用自然和文化資源發展旅游業,又能最大限度地保護和利用自然和文化遺產,在兩者之間尋找一個契合點是我們面臨最大的難題。

        2、客觀存在的反差。遍布全省是美麗的喀斯特景觀與不宜耕種的土地之間的反差,保存完好的 民族 文化 與貧困人民之間的反差, 旅游 業的快速發展與大量涌入的游客對生態 環境 的壓力之間的反差,過度商業化對 傳統文化 的沖擊等,這是我們不能小視的重要問題。

        3、壓力與困擾。一些地方官員和開發商的急功近利,甚至還有貧困地區人民渴望通過旅游改善生活而盲目開發所造成的破壞,我們要清醒的認識到,如果沒有科學的規劃和 管理 ,開發旅游的積極性和熱情就有可能變成一種破壞力。

        三、貴州鄉村旅游的開發措施

        1、長遠規劃、科學策劃、增強文化內涵。在旅游開發中,要通過系統的規劃,有機整合鄉村旅游資源,認真科學的策劃好旅游開發項目。同時還要增強文化內涵的建設,以鄉土文化為核心,提高旅游產品的品位和檔次。加強旅游文化內涵,挖掘有利于改變目前我省鄉村旅游產品的結構雷同、檔次低的狀況。在鄉村旅游產品項目的開發和設計中,要在民俗民風上做好文章,使鄉村旅游產品具有較高的文化品位和較高的 藝術 格調。

        2、保持本色、突出特色,增強吸引力。隨著工作節奏的加快,競爭壓力的增大,都市人希望在 農村 享受到原汁原味的鄉村。我們在開發中要注意對原風貌的鄉村特色進行保護,要注意突出鄉村、田園特色。因而對鄉村旅游開發要加強科學引導和專業 指導 、強化管理、強化經營的特色和差異性,突出農村的天然、淳樸、綠色、清新的環境氛圍,強調天然、閑情和野趣,努力展現鄉村旅游的魅力。

        第6篇:美麗鄉村建設論文范文

        關鍵詞:美麗南京;生態文明;實現路徑

        中圖分類號 TU98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03-04-93-04

        黨的十明確指出,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建設美麗南京是貫徹十精神的重要舉措,是加快產業綠色轉型,提升生態環境質量和城市功能品質,實現綠色循環低碳可持續發展的有效路徑,是南京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在蘇南現代化建設示范區中帶好頭的內在要求,是建設現代化國際性人文綠都、打造美麗中國標志性城市的必由路徑。在新的歷史時期,面對黨的十提出的生態文明建設更高要求,面對現代化建設日益趨緊的資源環境約束,面對市民群眾對良好生態環境日益強烈的訴求和期待,加強美麗南京建設變得尤為緊迫。

        1 美麗城市的內涵

        美麗城市的概念自去年以來就在全國范圍內熱起來,主要原因是來源于十提出的建設美麗中國的口號。這個口號提出來以后,各地區便紛紛響應中央的政策。目前來看,國內主要城市基本都已提出了“美麗”的口號,美麗城市的概念也逐漸被人們熟悉起來。

        近20a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國力持續增強。2010年,中國GDP超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先后解決了溫飽問題和小康問題,實現了三步走發展戰略的前兩步目標。我國用20a左右的時間就幾乎取得了西方國家用200a所取得的成就;但是另一方面,發達國家上百年工業化過程中分階段出現的環境問題在我國快速發展的20多年里集中出現,呈現出結構型、復合型、壓縮型的特點[1]。由于長期由粗放式的經濟發展方式占據主導,在一段時間內,經濟的發展是以大量消耗資源、破壞環境為代價的,GDP的增長并未與資源能源消耗脫鉤,故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留下了嚴重自然環境問題,所以從宏觀層面上轉變發展思路迫在眉睫。同時在快速城鎮化且城鎮化已具一定規模的當今,提出美麗城市的口號十分應景且很有必要。

        美麗城市建設要求實現多領域立體綜合的和諧之美。從城市復合系統理論和城市形象理論兩個角度出發,美麗城市包括自然、環境、經濟、人居、人文、生活6個相對獨立又相互作用的領域。首先,從城市結構體系看,美麗城市要求城市復合生態系統的協調均衡,當自然-經濟-社會系統形成最佳的耦合狀態,即經濟發達、社會繁榮、生態良好三者高度統一,城市生態系統結構、功能能夠達到最優化,城市復合系統運行穩定。其次,從城市形象角度看,美麗城市強調視覺、理念與行為3個形象層面的有機協調,也包括6個子系統的整體和諧,從社會理念上,追求社會美德、傳承歷史文化、崇尚生態文明;從視覺上,自然山川秀美、人居環境健康、城鄉建設和諧;從行為上,經濟低碳高效、生活富庶低碳、綠色安康[2]。

        2 美麗南京的現狀基礎

        南京城市跨江而立,山水城林融為一體,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態稟賦,但同時也面臨著“人口密度大、環境容量小、工業結構重、污染負荷高”的現實市情。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要求南京必須審時度勢,搶抓機遇、應對挑戰,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從源頭上、根本上解除資源環境約束,拓展持續成長空間。

        2.1 城市綜合實力顯著增強 2012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7 202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88 525元;財政收入1 427億元,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733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6 322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4 786元。“一城三區”布局基本形成,城市功能板塊建設全面推進,城市空間格局不斷優化。綜合交通體系初步形成,城市對外輻射能力和區域影響力進一步增強。

        2.2 轉型升級取得明顯成效 產業結構得到優化,2012年,三次產業比例為2.6∶44.0∶53.4。智能電網、現代通信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軟件和信息服務、金融保險等現代服務業發展迅速,基本形成了以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為支撐的產業體系。創新能力持續增強,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9.5%,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比重達到38.4%。以節能減排倒逼產業結構調整,加快實施主城區工業企業“退城入園”,重拳開展“三高兩低”企業關停整治,全面實施節能減排工程,促進了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和產業布局的優化調整。2012年,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下降到0.793t標煤/萬元,單位地區生產總值用水量下降到62.5m3/萬元。完成“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減排目標任務。

        2.3 環境治理力度不斷加大 實施藍天工程,綜合開展工地刮道路揚塵整治,塵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強化機動車污染防治,實施環保標志管理和區域限行,完成油品油氣回收改造、實現汽油國Ⅳ油品升級、;完成燃煤煙氣脫硫治理,開展脫硝治理;全市控制煤炭消耗總量,調整優化能源結構。推進清水工程,持續開展水源地環境整治,確保主要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安全并保持優良;推進雨污分流工程,開展流域綜合整治和黑臭河道治理。成功通過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復核。外秦淮河綜合整治工程獲得聯合國人居環境特別獎。

        2.4 基礎支撐條件更加扎實 城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大幅提速,城鎮生活污水日處理能力達到200萬t,主城生活污水處理率提高到93%,鎮街污水處理設施基本實現全覆蓋。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置得到加強,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0%,工業危險廢棄物和醫療廢棄物得到安全處置。農村地區垃圾清運體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穩步推進,農村環境狀況有所改善。

        2.5 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 “十一五”以來,在經濟快速發展、重化工業規模明顯擴張、能源消耗不斷增加的情況下,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逐年下降,全市生態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2012年,空氣環境質量達到或優于二級標準的天數比例達到86.6%;縣級以上集中式水源地水質達標率持續保持在100%;地表水124個斷面水質達標率65.3%,地表水國控、省控水質斷面中好于Ⅲ類水質的比例為50%;聲環境質量穩中趨好;全市林木覆蓋率達到27.6%,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4.02%,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3.94m2。

        3 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3.1 資源能源約束加劇 南京土地空間有限,市域國土面積在15個副省級城市中列倒數第3位,人均占地面積在副省級城市中列倒數第5位;人均耕地面積不足333.3m2,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45%。能源消費結構不盡合理,煤炭消耗總量大。2012年南京煤炭消耗總量為3 528萬t,原油消耗為2 118萬t,全部依靠外地或者進口,供需矛盾十分突出。隨著工業化、城市化深入推進,資源能源的約束將不斷加劇。

        3.2 工業產業結構偏重 經濟發展方式尚未根本改變,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2012年,以石化、電力、鋼鐵、水泥等重化產業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34.9%,但其耗煤量、耗水量、工業二氧化硫排放量、氮氧化物排放量和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占比高達90%以上。南京單位GDP能耗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單位GDP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排放強度居全國前列。偏重的工業產業結構,給生態環境改善帶來巨大壓力,綠色轉型的發展任務緊迫而艱巨。

        3.3 生態環境壓力增大 環境質量改善的力度、程度和進度與群眾的要求仍有較大差距。空氣質量優良率不高,灰霾污染天氣現象有增無減,揚塵、機動車排氣、工業廢氣污染仍然較為嚴重。2013年74個城市PM2.5年均濃度排行榜中,南京排第24位(75.3μg/m3,超標2倍多),以PM10年均濃度計,在全球1 019個城市中南京排第1 026位。水環境質量達標率較低,城區河道時段性黑臭現象普遍存在,湖泊富營養化狀況未得到根本改善。噪聲污染投訴居高不下。部分重要生態功能保護區遭到蠶食破壞。大廠、梅山和金陵化工等區域環境問題較為突出。重金屬、持久性有機物和土壤污染等環境問題集中顯現。突發性環境事件呈增多趨勢,環境風險防范的壓力不斷增大。環境基礎設施有待完善,污水、垃圾及危險廢棄物處理處置能力相對不足。實現環境質量改善的目標,需要在更廣泛的領域和更深入的層面,推進污染治理和生態修復。

        4 美麗南京的實現路徑研究

        4.1 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 全面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優化城鎮布局和產業布局,加強國土空間開發有效管控,嚴守生態紅線,加強生態保護,保障生態安全,維護生態平衡,形成經濟和資源環境相協調的生產空間、生活空間和生態空間。著力保護104處重要生態功能區,確保生態紅線區域占全市國土面積達到22%。根據南京生態市建設規劃已確定的“四橫兩縱”生態網架,將重要生態功能保護區、河流水系、自然山體、生態綠地進行有機連接,加快生態廊道建設,構建生態屏障,確保區域生態安全。構筑產業相對集中、層次分明、相互支撐的工業板塊。

        4.2 推動產業綠色轉型 堅持走綠色、低碳、環保的產業發展之路,優化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低碳經濟,促進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加快建設綠色低碳環保的現代產業體系,實現產業綠色轉型。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重點培育和發展信息技術、生物、節能環保、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能源汽車等6大類戰略性新興產業,著力形成戰略性新興產業市場規模優勢和技術領先優勢。加大對“三高兩低”和“兩高一資”企業整治力度,關停并轉一批污染大、能耗高、效益差的工業企業。以清潔原料、清潔工藝和清潔產品為核心,全面提升工業的清潔化水平。以石化、鋼鐵、建材、電力、電子等產業為依托,以龍頭企業為核心,以循環經濟項目為載體,優化配置各類資源,構建循環經濟產業鏈,實現項目間、企業間和產業間的物料閉路循環,最大限度地提高資源循環利用率和廢棄物綜合利用水平,進一步提升產業生態競爭力。實施最嚴格的產業政策與節能環保標準。

        4.3 促進資源能源節約集約利用 以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為目標,加強能源、土地資源和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控制能源資源消耗總量,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嚴控煤炭增量,建立健全能源消耗強度與能源消費總量“雙控”制度。到2015年,煤炭消費量控制在3 240萬t,煤炭消費量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下降至60%。到2020年,煤炭消費量控制在3 240萬t以內,煤炭消費量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下降至50%。加快天然氣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推進輸寧主干輸氣管網建設,提高電力行業使用天然氣等清潔能源的比重。推廣太陽能光伏、地源和水源熱泵技術以及分布式能源與熱電聯供的應用。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全面落實保護耕地的各項措施。切實保護基本農田,確保基本農田總量不減少、質量不下降。合理開發、集約利用、有效保護長江岸線稀缺資源,高水平地實施沿江產業開發、城市建設和生態保護。

        4.4 持續改善環境質量 深入實施藍天清水工程,有效防范環境風險,切實解決影響群眾生活的突出環境問題,為人民群眾提供優質的生態產品、創造優良的生產生活環境。

        強化對石化、化工、電力、鋼鐵和建材等行業大氣污染物的治理和監管,全面排查和有效治理排放惡臭、污染等廢氣的化工企業。研究制定機動車總量控制政策,重點控制大型載客汽車和重型貨車的增長,適時出臺機動車限購調控措施,提高機動車和非道路動力機械排放標準。到2014年6月底淘汰全部黃標車。制定鼓勵政策,加快淘汰老舊機動車,淘汰主城區內燃油助力車。加強施工揚塵監管,全面推行“綠色施工”, 建立揚塵控制責任制度。加強秸稈綜合利用。

        深入開展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確保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穩定保持100%。強化長江南京段的保護,對入江排污口及入江河道開展集中整治,加強沿岸化工園區和主要化工企業的整治,重點防治有機毒物的污染,全面推進沿江碼頭水污染防治工作,保障長江水質安全。加強秦淮河和滁河水環境綜合治理,確保達到水環境功能區水質要求,加快推進玄武湖、固城湖、石臼湖等湖泊的生態治理工程。持續推進村莊河塘清淤和河網水系聯通等水環境治理工程,著力改善農村水環境和用水條件,實現農村河道的“河暢水清、功能健全、岸綠景美、人水和諧”。

        重點加強石化與化工行業環境風險防控,全面排查危險化學品生產、使用及存儲情況以及風險隱患,健全環境監管及風險防范制度,嚴厲查處環境違法行為。推進處置設施規范化建設,強化危險廢物風險管理,加強土壤與重金屬風險防控。

        4.5 推進美好家園建設 堅持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以綠色南京、美麗鄉村、綠色交通、清潔家園和寧靜家園建設為重點,大力改善人居環境,建設幸福宜居家園。

        深入實施綠色南京戰略,提升南京綠化水平。2015年,全市林木覆蓋率和建成區綠化覆蓋率分別達到29%和45%;到2020年,分別達到30%和45%以上。

        貫徹實施《南京市美麗鄉村建設實施綱要》,把郊區農村建設成為新型城鎮化高地、都市型農業基地、美麗新南京腹地。按照“空間優化形態美、綠色發展生產美、創業富民生活美、村社宜居生態美、鄉風文明和諧美”要求,建立美麗鄉村示范村建指標體系,以5大示范片區為重點,加強新社區(規劃保留村)的分類指導、分類建設和管理,全面開展美麗鄉村示范村創建活動。

        貫徹落實公交優先戰略,構建方便快捷的公共交通網絡體系。到2015年,主城區公交出行分擔率提高到50%,到2020年,提高到50%以上。優化城市功能和布局規劃,推廣智能交通管理,緩解城市交通擁堵。合理確定公共交通出行費用,鼓勵城鄉居民選擇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加強城市步行和自行車交通系統建設,大力發展城市公共自行車網絡。

        著力推動靜脈產業園建設,確保城市廢棄物得到合理處置。加快建成江北、江南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建設江北、江南生態垃圾填埋場。

        4.6 大力弘揚生態文化,加快生態文明制度建設 推動生態文明建設與文化建設有機融合,保護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創新發展現代生態文化,廣泛開展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大力推動生態文明共建共享,積極培育具有時代特征、南京特色的生態文化。切實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建立法律保障機制、綠色考評和決策機制和環境經濟政策調控機制,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

        5 小結

        積極推進美麗南京建設是認真貫徹黨的十關于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戰略部署的主動要求;是探索主體產業偏重的傳統型區域中心城市加快產業綠色轉型,提升生態環境質量和城市功能品質有益嘗試;也是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提升人民群眾生活水平、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有效路徑。針對南京當下產業特色、環境狀況、城市面貌,美麗南京的建設還任重道遠,但路途寬廣,值得嘗試與為之努力。

        參考文獻

        第7篇:美麗鄉村建設論文范文

        【關鍵詞】社區市民學校 建設 途徑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著眼于維護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增強社會發展活力,提出了創新社會治理體制的新觀點新要求新部署。近年來,重慶團組織為積極探索新時期社會治理有效模式,充分發揮樞紐型社會組織的職能作用,在全市創辦了1.2萬余所城鄉社區市民學校。

        一、城鄉社區市民學校建設的意義

        1.城鄉社區市民學校建設的概念。重慶城鄉社區市民學校,簡稱社區市民學校,是重慶共青團引導和服務青少年參與社會治理創新、促進民生改善、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社會和諧穩定的基層綜合服務平臺,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層工作陣地,助推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的重要工作載體;是在深化群團改革試點中,由團市委牽頭,工青婦科四家群團組織聯手打造的重要工作品牌;是全國加強“青年之家”綜合服務平臺建設在重慶的生動體現和成功實踐。

        2.城鄉社區市民學校建設的意義。加強城鄉社區市民學校建設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載體,是新形勢下深化精神文明建設的有力抓手,是創新社會治理的有效途徑,是加強基層服務型黨團組織建設的實踐平臺,是推進志愿服務制度化的綜合平臺。社區是社會的基本構成單位,在構建和諧社會中起著重要的基礎性作用,城鄉社區市民學校創新了社區居民組織、凝聚和服務方式,通過大力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在全社會形成向上向善的力量,為助推五大功能區域建設、實現“科學發展、富民興渝”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廣泛匯聚正能量。

        二、城鄉社區市民學校建設的途徑

        1.增強工作力量。增強工作力量是推進城鄉社區市民學校建設的關鍵。要充分挖掘、整合和利用各種社會力量,調動各方積極參與,不斷夯實城鄉社區市民學校建設的辦校基礎。加大共建力度,依托社區大黨委,充分整合社會資源,加強與轄區內的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機構聯系對接,開展結對共建,建立“共建+接力”長效機制。發揮社區原動力,讓社區群眾參與社區管理和建設,發揮主人翁精神,實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努力實現“志愿者從社區來”的工作格局,保持城鄉社區市民學校的持久生命力。推行“社工+志愿者”模式,充分發揮社^社會工作室的作用,鼓勵有條件的區縣,為城鄉社區市民學校配備專業社工。開展項目規劃設計和專業化個案服務,在志愿服務的組織、管理、培訓和志愿者隊伍的建設等方面進行業務督導,實現資源整合,優勢互補,共同服務社區群眾,提高城鄉社區市民學校專業化服務水平。

        2.豐富活動內容。豐富活動內容是推進城鄉社區市民學校建設的重點。要以“黨政高度關注、居民普遍需求、具有實施條件、志愿者樂于參與”為著眼點,注重項目整合,不斷豐富活動內容,努力使城鄉社區市民學校保持旺盛生命力。開展政策宣傳,深入社區群眾之中,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廣泛開展政策宣講,使社區群眾熟悉了解黨委、政府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重大戰略部署,匯聚起改革發展的合力。收集社情民意,廣泛開展走訪調研,收集社區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社會問題,收集社情民意,做好下情上達、上情下達。 開展文明素養提升活動,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核心,著力提升廣大社區群眾的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教育。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積極開展社區群眾喜聞樂見的文體藝術活動,豐富社區群眾精神文化生活,促進鄰里和睦,拉近鄰里親情。開展知識技能培訓,幫助社區群眾增強就業創業技能,促進就業創業。圍繞社區群眾需求,開辦城鄉社區市民學校移動課堂,使城鄉社區市民學校成為社區教育的重要平臺。 開展幫扶便民服務,大力開展結對幫扶、困難救助、雙擁慰問、節日送溫暖等活動。

        3.整合各方資源。辦校陣地是推進城鄉社區市民學校建設的基礎。要從實際出發,按照共建共用、一室多用的思路,拓展辦校陣地。在城鄉社區,主要依托社區居委會辦公室、會議室、圖書室、科普室、廣場、基層文化站、公共服務站和轄區單位現有陣地等,建立城鄉社區市民學校辦公場地、活動場所。在公租房社區,協調公租房管理局提供公租房社區市民學校辦公用房,依托社區公共事務用房、社區公共服務設施、社區廣場等開辟活動場所。在有條件的小區,主要依托物業管理辦公室、業委會辦公室、會議室、小區廣場、小區會所等,建立小區市民學校辦公場地、活動場所。在美麗鄉村建設試點村、高山生態扶貧搬遷移民安置點和有條件的農村,依托農村公共服務中心、基層文化站(室)、黨員活動室、農家書屋等現有場地,建立鄉村市民學校辦公場地、活動場所。

        4.強化組織保障。加強統籌協調,強化組織保障,努力構建分工協作、各司其責、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形成共同推進城鄉社區市民學校建設的強大合力。 加強工作指導,建立工作聯系制度,引導青年志愿者走進社區,培育志愿者組織,廣泛開展志愿服務。加大經費投入,充分發揮政府投入的引導作用,建立多渠道的籌資機制,加大對城鄉社區市民學校建設的資金投入。營造良好氛圍,注重典型選樹,建立城鄉社區市民學校激勵機制,發揮好示范帶動效應。進一步用好新媒體,城鄉社區市民學校建立針對不同受眾群體的微信群、QQ群,開設微博,開展各類新媒體主題活動,建立新媒體平臺的互動傳播。通過與專業機構合作、向社會征集創意設計、開展評選和推薦作品等方式,創作推出一批城鄉社區市民學校的文化產品,努力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參考文獻:

        [1]周勁松,楊艷杰;淺談市民學校在社區文化建設中的地位

        與作用[A];不老的長江――第二屆長江沿岸城市群眾文

        化發展論壇論文選[C];2001年

        [2]楊柳,李海梅;和諧的城市社區文化建設[J];法制與社會;

        2006年16期

        [3]馬海燕;淺析城市社區資源的整合[J];北京政法職業學院

        學報;2009年02期

        [4]葉木全,黃重,周曉景;構建和諧社會視野中的社區文化建

        第8篇:美麗鄉村建設論文范文

        關鍵詞:鄉土景觀元素;開敞空間;新城區

        近年來,平頂山市按照“向西跳躍式發展”的思路,積極推進西部新城區建設,市政大廈、市博物館、藝術中心等一批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陸續建成投用,新城區的沿湖城市設計也在進行整治規劃,城市功能逐步完善,注入了很多現代建筑景觀元素,使新老城區的景觀格局也出現了一些脫節。因此在城市的開敞空間注入鄉土景觀元素,提升鷹城人們的生活品質,使新老城共同打造美麗鷹城迫在眉睫。

        1 項目背景

        1.1 基地區位分析[1]

        新城區是平頂山市政治中心、承接省會鄭州輻射的重要戰略支點、平頂山市未來重要的商業中心。新城區起步區北依香山,湛河、漯寶鐵路、漯平洛高速公路在北面穿過,白龜山水庫西干渠縱貫南北。規劃區內有坡度較緩的丘陵分布和近70平方公里的水庫面積,自然資源豐富,為新城區的生態景觀建設提供了有利的前提條件。新城區的規劃引入生態城市、共生城市、新陳代謝城市等先進理念,體現出“以人為本”的精神和改善人居環境的意愿。

        1.2 新城區開放空間

        根據平頂山新城區的地理狀況,其開敞空間主要包含公園、廣場、山體等。

        城市開敞空間在心理認知上的可識別性和意象性,以及其在人們生活體驗中的“集體記憶”決定著其是否具有鮮明的標志性,成為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2],因此運用鄉土景觀元素對其進行空間意象的分析十分必要。

        2 景觀規劃設計主題:融注鷹城文脈,追尋鷹城印跡,打造山水鷹城

        城市整體景觀以北部綿延山體為屏,南部白龜山水庫為鏡,中部城市帶狀展開,組團式發展,“通山、鄰水、見湖”,依山傍水形成城市“山——城——湖”層次豐富、城市與自然景觀相互融合、滲透、呼應的現代化山水園林城市景觀。“山水鷹城”旨在強調以平頂山古老的文化為靈魂,以保護和利用自然山水為手段,塑造新的鷹城形象為目標,構造經濟發展、環境宜居、社會和諧的美麗鷹城,水岸鷹城。

        3 鄉土景觀的設計理念

        鄉土景觀元素來源于鄉村生活,來源于自然,與地域特征密切相關,并蘊含一定的文化意義和地方精神[3]。新城區鄉土景觀的營造從鄉土風貌、鄉土色彩、鄉土風情、鄉土風雅和鄉土人物五個方面著手,巧妙地選用新城區特有的山、湖、水、土、風、鄉土植物等標志性元素,打造新城區的“文化、生態、宜居、特色”。新城區的規劃引入生態城市、共生城市、新陳代謝城市等先進理念,體現出鷹城的意蘊,再現古時應國都城之風采。

        3.1 鄉土風貌

        鄉土風貌的營造需保留、利用原有的自然和不需要進行二次加工的實體性景觀元素,如新城區的自然景觀、鄉土建筑、鄉土植被等。新城區內地勢較為平坦,有坡度較緩的丘陵分布。山體主要集中在東西兩側,東側有鳳凰山、紫金山和鍋底山,最高海拔高度為170米,西側有舒山和狼溝山,最高海拔高度為200米。

        新城區的河流和水庫為城市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潛在景觀走廊和生態廊道。被地域場所的文化氣息和鄉土氣息所強化的都江堰廣場就是引入了水元素形成的霧噴泉、主雕塑、小溪、下沉式水廣場等等,謳歌著都江堰的水利盛事[8]。新城區也不妨從中得以借鑒突出自己的鄉土主題。

        由于平頂山市區處于南北兩山之間的狹長溝谷地帶,工業污染比較集中,氣壓低或無風的日子里大氣污染非常嚴重,所以需要構建大型通風廊道和楔形綠地,緩解城市熱島效應。瀕水建筑體現瀕水建筑風格,強調整體輪廓線的塑造,沿緯一路主要布置現代、低層旅游服務設施,其后逐步過渡到高層公寓。

        3.2 鄉土色彩

        色彩是一個古老的話題,對一個新城來說,是承載整個城市的重要載體。新城區的鄉土色彩,主要從自然色彩、人文色彩和建筑色彩來進行設定。

        在城市發展總體戰略的指導下,平項山城市色彩規劃設計目標是近期“調整、創造景觀,用自然”,遠期“和諧融入自然”,使色彩成為增加城市吸引力的核心推動力[7]。依據主城區間布局的不同,各個組團分別進行色彩規劃。新城區充分利用“山、水、湖”的自然景觀背景和較好的光照條件,以和諧自然為目標,在城市副中心用微妙的低度色彩創造品質感。

        平頂山新城區具有中國典型的人文色彩特征,通過對平頂山市人文色彩的分析,即高彩度的暖色使用頻率較高。根據平頂山市城市總體規劃,新城區擬創建花園式生態型城區。新城區建筑色彩審美品味不高,缺乏國際化大都市色彩特質。濱水住宅區多為低密度的濱水建筑群,散落在青綠的自然環境中,其主色調宜選擇清新淡雅的色彩,運用補色對比的手法使其從自然景觀中“跳出”,達到與環境的完美融合。

        3.3 鄉土風情

        民俗鄉土風情既是一個區域特有的風俗和風氣,也是當地悠久歷史文化特有的風俗和風氣,也是當地悠久歷史文化的延伸和表現[4]。白龜山濕地相傳為古庇國封地,文化底蘊深厚。目前,關于應國的歷史記載非常少,具有較強的神秘性,對游客有較高吸引力。白龜山濕地中間的浩陽嶺出土了眾多應同古墓。在其保護開發中。可將自然景觀與應國占墓人文景觀加以巧妙融合,從而提升白龜山濕地的文化底蘊[5]。在景觀規劃設計中應恢復一些原汁原味的歷史生活場景,鼓勵百姓參與,使新老城和諧共生于現代社會中,展現鄉土風情。比如在核心區規劃鷹城廣場、汝窯廣場,廣場主題圖案和雕塑體現古應國文化和汝窯文化。在休閑綠地、公園等人流集中地方,設置反映地方歷史文化、名人典故的景觀小品,使文化深入到人們日常生活中,處處感受到文化的魅力[9],再現百姓生活場景可傳達濃濃鄉土風情,滿足現代人對回歸自然,追溯歷史的渴望。

        3.4 鄉土風雅

        民間傳統、工匠技藝絕活等是長期的歷史積累,可以傳承文化和寄托情感。新城區恢復了市圖書館、藝術中心,展覽館的功能。從人們的衣食住行中,合理發展屬于平頂山新城區的市民文化、商業文化、旅游文化、休閑文化[7]。平頂山市現轄區域文化發祥較早,歷史悠久,地上地下遺留文物十分豐富;勞動人民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民歌、民謠、神話、傳說、舞蹈、戲劇、曲藝等種類繁多的文藝形式。郊區出土的吹奏樂器“陶塤”,屬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距今已六千多年。馬街書會,是曲藝藝人亮書競藝的活動。應以社區文化建設為重點,以節慶文化活動為主線,開展平頂山市新城區大型文化活動,以此為主題建立相應的主題性公園。使人們更好地享受到新區鷹城文化的視覺大餐。

        3.5 鄉土人物

        即一個區域特有的歷史事件及卓越的歷史人物,在新城區的保護建設中作為主要的引導線索及精神理念。平頂山歷代名人輩出,文人騷客和書壇名家留下瑰麗詩篇和價值連城的翰墨刻石。所以為了紀念這些先人,更好的發揚和繼承這些地域特色文化,應合理地建立相關的紀念性公園。

        4 結語

        合理運用鄉土景觀元素,使景觀設計真正根植于自然,回歸生活,回歸人;新城區的開放空間整體景觀規劃應從本土文化出發,遵循鄉土景觀原創精神,再現珍貴的地域人文,使人們意識到本土文化的根源,加強人們對鄉土本族文化的認同和對鄉土景觀的熱愛,從而實現景觀設計的更高境界——自然、藝術與人文的高度融合[4],達到和諧美麗鷹城,山水新城的愿景。

        參考文獻:

        [1] 徐曉華.城市開放空間設計[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2(1).

        [2] 朱小平.城市門戶開敞空間設計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4(06).

        [3] 孫新旺,王浩,李嫻.鄉土與園林——鄉土景觀元素在園林中的運用[J].中國園林,2008(08).

        [4] 李欣.鄉土景觀元素在地域文化景觀塑造中的應用——以黃埔古村建設工程為例[J].廣東園林,2011,33(6).

        [5] 王磊,張要民.河南白龜山濕地自然保護區生態旅游開發研究[J].廣東農業科學,2010,37(7).

        [6] 姚曉軍.平頂山市城市形象與文化發展戰略研究[J].大眾文藝,2012(11).

        [7] 范艷華.平頂山城市色彩景觀規劃探析[D].河南農業大學碩士論文,2011(06).

        [8] 瑪麗·帕多瓦,劉君.都江堰廣場:一個敘事場所[J].中國園林,2004,20(7).

        [9] 李暉,朱紅波.工礦城市新賓水中心區城市設計——以平頂山市新城區緯一路北側沿街地塊城市設計中標方案為例[J].建筑論壇.南方建筑,2011(5).

        第9篇:美麗鄉村建設論文范文

        關鍵詞:文化遺產 ;生態博物館 ;原生態環境保護

        Abstract:Challeng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as a new idea of culture heritage protection, ecomuseums are introduced and applied into areas of culture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museums. The inner difference between ideas of ecomuseums and traditional one is that ecomuseum emphasizes the protection within the places where culture developed and management by local people, thus offering an organic protection of original environment and culture heritage. By reviewing foreign literatures on idea of ecomuseums, combining with effective civil practice of constructing ecomuseums, this essay will clarify the modern signification of ecomuseums construction and bring out some thoughts on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ecomusems. I hope this essay can be helpful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ecomuseums.

        Key words:cultural heritage;ecomuseums;Origin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中圖分類號:G119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144(2011)-03-4(8)

        3生態博物館發展的當代意義

        我國生態博物館從傳統博物館中走出來,在文化的原生地建立了第一代生態博物館,突破了傳統博物館的局限性,彌補了傳統博物館的缺陷,實現了文化保護社區化和民主化的博物館新理念。生態博物館的理念在我國博物館界得以傳播的背景是,一方面我國正處于城市化、工業化的進程中,社會經濟迅速發展,但是先進國家工業化帶來的生態失衡和環境破壞也開始在我國重演,并且有越來越突出的表現,因此生態平衡和環境保護日益為我國社會各界所關注,于是我國博物館界開始關注國際生態博物館運動。另一方面,20世紀80年代開始,整體保護文化遺產的觀念開始萌芽,到20世紀90年代,結合引進國際保護文化遺產的理論和實踐,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同時,這一時期我國博物館發展進入新的時期,當時我國博物館已經發展到1000多座,博物館界也迫切需要尋找擴大保護文化遺產,更加有效服務社會的新形式。“生態博物館就是一種補償傳統博物館缺陷的新形式”。生態博物館的方法不是要增加一座新的博物館,而是要使整個社區和它的周圍環境一起構成場所型的生態博物館。在生態博物館的范圍中,可能有若干個自然村,還可能打破行政區劃的界限,包括同一“文化色塊”的更廣闊的區域。

        目前,一些民族村寨的建設與發展,更多面向的是旅游者而不是當地民眾,在很多旅游經營者看來,滿足游客需求,加強景區管理,是頭等大事,而如何滿足居民需求,完善社區管理,似乎并不重要。有些地方為了降低管理難度,干脆將居民全部或者部分搬遷到新村居住,白天再讓其回到古村鎮工作,徹底將古村鎮變成一個提供‘真實建筑,虛假生活’的主題公園” 。新的項目主要功能是為旅游服務,理所當然以贏利為目的,缺少民族傳統文化的真實性,摻雜其間的偽民俗卻十分豐富。在這些所謂的“民族村”、“民族風情村”里,缺少對本地文化與自然資源價值的準確認識,盲目開發甚至進行破壞性開發的行為突出,既違反民族建筑傳統,又影響生態環境的大體量豪華客棧越來越多,不少旅游接待設施按照城市建設模式,裝修濫用瓷磚、水泥等現代建筑材料,而逐漸失去地域特色和民族風格。同時,對旅游從業人員更是缺少必要的歷史文化知識和文化遺產保護理念,以及“負責任旅游”、“可持續旅游”方面的培訓,不少導游在講解中存在較大隨意性,迎合參觀者的喜好任意編造講解內容;原生態文化標簽隨意貼在來自各地的旅游商品上,魚龍混雜,缺少本地特色;文字影像方面的旅游產品更是缺乏權威性,漏洞百出,嚴重影響民族村寨溫馨平和的文化氛圍,使民族傳統文化受到傷害,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在不斷地悄然消失。

        在生態博物館的建設過程中,還始終存在著民族民間可移動文物和手工藝品流失的問題。一方面,是民族民間文物的非法販運,這是目前國際間文化遺產保護的難題之一,在我國生態博物館中同樣存在,當旅游者,特別是一些外國收藏家或者文物販子來到民族村寨,往往會設法購買當地民眾的祖傳物品,使得尚處于貧困狀態的村寨居民很難長期抵御這一誘惑,最終使這些精美的民族民間文物離開了文化原生地,甚至流落異國他鄉。與此同時,國外一些國家和機構通過各種渠道大量采集、收購珍貴的民族民間文物,甚至挨家串戶搶購民族民間文物,連當地民眾正在使用的生產生活用具也在劫難逃,進一步造成民族地區文化資源的嚴重流失。另一方面,長期以來為了滿足家人或本地居民的需求而制作的手工藝品或生活用品,包含著使用功能、文化象征、精神寄托、場景裝飾等綜合意義。但是,當外地旅游者購買這些手工藝品或民族生活用品時,僅僅被看作是紀念品、禮品或展品,必然全部或部分失去原有的真正功能。隨著旅游市場的需求增長,這些手工藝品變成了批量生產的產品,用典型的樣式銷售給旅游者,同時往往在當地民眾之間產生競爭,使成為產品的傳統工藝品逐漸失去了文化含義,質量也變得粗糙,降低了當地傳統文化的聲譽。同時,當地從事手工藝品制作的民眾也因此而受到剝削,因為與他們所付出的勞動相比,銷售價格過于便宜。

        生態博物館的建立以保護民族傳統文化為出發點,而且這種保護是整體保護、原地保護、自我保護及發展中保護相結合的一項系統工程。生態博物館“至今已歷經30來年,并在不少國家都可發現它的頑強實踐。但不可否認的是生態博物館的發展并不是如創建者和支持者們期待的那樣,擁有一個令人振奮的局面的出現,反而是在爭議和艱難的實踐中起伏” 。在我國誕生的第一批生態博物館,建館至今也已經有10余年的歷史,經歷了初建時的興盛階段,目前正在步入艱難的鞏固與提高階段。“保護的難度就在于我們企圖讓這一‘活化石’在現代‘污染’無處不在的社會環境中接近“原生態”地活下去”。 迄今為止,我國的生態博物館建設,大多選擇了民族文化極為豐厚,居民生活卻極為貧困的古老民族村寨,脫貧幾乎是每一個民族村寨所面臨的最大問題,因此從一開始,這些生態博物館的建設,就承擔著社區發展和文化遺產保護的雙重重任。“當一個長時間處于相對封閉狀態的村寨,突然間向世界開放時,來自世界上高度發展的社會和技術的交流,以及文化影響的涌入會造成什么結果,這是生態博物館研究應解決的關鍵問題” 。生態博物館既要考慮社會公眾意識與整體利益,也要考慮區域內民眾的現實需求,而采取適當的支持與補償措施。

        目前,我國所建立的生態博物館,一般來說,均是當地政府根據保護文化多樣性的需要給予熱情支持,以及專家學者根據文化遺產保護和博物館事業發展的需要給予熱情指導的產物。民族村寨是當地民眾的家園,當地民眾希望生態博物館的建立,有利于改善自己貧困和生活水平低下的狀況,往往也能夠積極參與。由于有政府、專家和民眾三個方面的積極性,就具備了生態博物館建設的基本條件。但是,目前在這三個方面的積極性之中,當地政府和專家是主導力量,當地民眾則往往是被指導的,因為他們并不知道什么是生態博物館的正確理念,也不知道生態博物館建設的前景如何,他們仍然把精力放在各自家庭的現實生計問題上,而在文化發展與文化遺產保護的問題上保持沉默,任由“有知識”的外來人所把握和決策。對此海先生指出,“我不得不說,事實上外來力量成了村寨文化的人,村民則從事實上的主人變成了名義上的主人,沒有外來力量的進入,就不可能有生態博物館,這是事實。也許別的國家不是這樣,但中國是這樣。在中國建立一個生態博物館并不難,而鞏固它比建立它就難多了。因為建立它是政府和專家的行為,而鞏固它只有文化主導權回歸到村民手中,村民從名義上的主人回歸到事實上的主人時,生態博物館才得以鞏固”

        在生態博物館中,文化遺產的保護不能由政府和專家包辦代替,只有被保護對象認識到自身所創造的文化價值和保護的必要性時,才能進行有效的保護;只有被當地民眾認同的、認可的文化遺產,才能進行有效的傳承。而各級政府的責任是服務、組織和協調,制定相關政策;學者、專家、志愿者的作用是研究、指導和支持。民族文化遺產的保護不能讓當地民眾缺位,應由農村社區里的民眾作為文化遺產保護的主體。因為村莊民眾是文化遺產的創造者,文化遺產的保護應當由他們參與。“文化不是血緣的東西,是心理的東西,是要傳承的”。因此,生態博物館應該強調,讓擁有某種文化遺產的主體以一種主人翁的姿態來進行真正意義上的文化傳承,才能有效地實現文化遺產保護的目的。H.弗里曼(H.Friman)指出“我們工作的動力源自生態博物館背后的哲學理念,即一個地方或一個區域連同其所有的物品是一種文化財產。這里所說的財產與法律意義上的概念無關”。 然而要實現文化遺產保護的目的,關鍵要使文化遺產的主體在心理上實現對于本民族、本地域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對于自身傳統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的升華,這種文化認同心理,才是當地民眾自覺保護文化遺產的不竭動力,從而實現生態博物館和文化遺產保護的可持續發展。

        實際上,在我國古老民族村寨中建立生態博物館,無論對于農村社區,還是村莊民眾來說,都是一種超前的行為,要使生態博物館得到鞏固和發展,當地社區和民眾都必須超越自己的固有觀念和能力。任何一種先進理念和由此催生的新生事物,只有和現實的需求相契合才能具有生命力。生態博物館在理想與現實的對接過程中,最容易實現的是技術層面的對接,例如記錄、維護、保存文化遺存,建立信息資料中心等,這些可以通過借鑒傳統博物館的已有做法,結合當地實際來完成。但是,社區民眾對于自己傳統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認識,參與生態博物館建設的目的,是否與建立生態博物館的目標相一致,則是生態博物館在理想和現實的對接過程中,所面臨的最大挑戰。生態博物館的核心理念在于文化遺產的原生地保護,并且由文化的主人保護自己。但是,在我國的生態博物館建設過程中,確實存在著文化階段。從文化回歸到文化自主,社區民眾需要“經過三個文化的遞升的層面。這就是利益驅動層面,情感驅動層面和知識驅動層面”。當地民眾保護自己文化的動力來自于利益的驅動,也來自于對自己文化的天然感情,但是,對自己文化的價值往往缺乏科學認識。這三個層面都需要提高,而且將是一個長期的提高過程。

        文化是一條流動的長河,處于永恒的變遷過程之中,所有歷史積淀的傳統都將經過今天的變化而形成新的傳統,并成為明天變化的基礎。從這個觀點出發,任何“靜態地”保護民族文化的愿望,都是不可能實現的,不可能將一個地區、一個民族的傳統文化原封不動地全盤保護下來,特別是在全球化、現代化加速發展的今天更是如此。因此,只能對每一個民族的傳統文化進行價值評估,重點選擇那些在各民族的社會生活中仍然發揮著作用的“活態文化”;那些各民族自我推崇、自我評價較高的文化內容;那些對內能促進民族認同、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文化內容;那些對外能代表民族形象、促進民族發展的文化內容;那些有利于生物多樣性保護、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文化內容;那些有利于促進各民族經濟、社會、文化、生態可持續發展的文化內容;那些有利于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國家統一的文化內容;那些有利于家庭、鄰里、人際關系和睦的文化內容。還要特別關注特色鮮明,內涵豐富,但是在現代化進程中面臨傳承危機和容易消亡的少數民族文化,即將一個民族最核心的、最能體現其民族特征的、最符合時代要求的、最能實現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和可持續發展的文化要素保護下來。

        4生態博物館可持續發展的思考

        生態博物館所保護的不是單體的文物,也不僅僅是古老的建筑,實際上是一個完整的文化空間,一個活態的文化肌體。對文化遺產的保護,從簡單的收集、整理、展示,到在文化的原生地系統全面的保存、展示和傳承,是文化遺產保護和博物館實踐上的一次飛躍。“生態博物館運動讓博物館工作者不得不再次審視博物館的性質、任務和職能,不得不重新思考博物館的社會責任,不得不思考博物館生存的意義,不得不思考博物館發展的社會條件” 。生態博物館的出現和發展,有著深遠的歷史淵源和強烈的現實需求,是時代的召喚。雖然,目前各地生態博物館的建設,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問題,但是這些均屬于具有開創性實踐中的正常現象。對于我國生態博物館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應給予更多的寬容,不斷總結,不斷完善,不斷提高,使我國生態博物館的建設更加符合國情,探索出中國特色的生態博物館建設道路,建立起中國特色的生態博物館理論體系。“博物館的方法是在不斷創新之中,我們并沒有一個標準的模式” 。但是,人們已經通過實踐,看到生態博物館在延續鄉村文化景觀、保存珍貴文化記憶、提升民眾文化自覺、保障民眾主體地位、推動社區經濟發展、促進社會各界合作、擴大社區文化傳播和完善自身能力建設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生態博物館延續鄉村文化景觀。鄉村文化景觀的價值最早在建筑、城市規劃、景觀設計等領域中得以發現和應用。同時專家學者們從文化人類學、歷史學、社會學、民俗學等角度對鄉村文化景觀進行了有意義的科學研究。伴隨著城市化的發展,人們逐漸認識到鄉村文化景觀是最接近人與自然的和諧存在,是最理想的人居環境,而生態博物館關注的正是人與自然和諧環境的保護。生態博物館提供了最豐富的原址展示,既包括山脈、河流、森林、草地等人們生存所依賴的自然條件,也包括居住建筑、文物古跡、傳統節日和民間習俗等人們日常生活的文化環境。生態博物館更大的展示空間在有形的博物館建筑之外,其規劃把整個文化社區的自然環境和生活場景都納入保護視野,除了那些有數百年歷史的寺廟、戲臺、民居等古老建筑被精心保護外,傳統的磨坊、釀酒作坊、打鐵作坊、甚至過去燒炭的土窯、飲用的水井等,都作為鄉村文化景觀的組成部分而保留下來,而且自然村寨周圍和諧的生態氛圍,依山傍水,植被良好,同樣是生態博物館的組成部分。生態博物館是在文化的原生地保護文化遺產與自然遺產,對鄉村文化景觀更強調整體保護,其保護范圍涵蓋整個文化社區,力求避免城市化和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千鎮一面”、“萬村一面”的悲劇重演。

        農村社區與周圍環境生態意義上的平衡,是鄉村文化景觀保護的前提條件。同時,生態博物館因人的生活而存在,是活態的文化景觀,是聯系過去、現在和未來的紐帶,因此生態博物館的規劃建設應重視過程,不能把現在變成過去,把活態變成靜態。生態博物館能夠實現歷史與現實的完美結合,關鍵在于它是“活態的”、“動態的”。生態博物館中的文化遺產擁有生命,它們與村莊民眾休戚相關,或是以村莊民眾為傳承載體,因而具有生命力和現實性。生態博物館的時間是現實的。現實的時間是歷史時間的延綿,即不能在某一時段斷裂,截然分成過去和現在。“因此,生態博物館的時間是有歷史延續性的,從歷史中來,現在進行著,又流向未來。不要因為它繼承了歷史便判定它是過去的,這種能看得見的歷史與傳統正是現實的體現,是在現實中折射出的歷史”。生態博物館中的農村社區和鄉土建筑既是從祖先那里承襲下來的,也是現實生活的組成部分,并將繼續傳承下去。“生態博物館的時空確實有其獨特性,即生態博物館空間的形式與內容都是現在的”。即現址與現實構建的時空是生態博物館的時空。 生態博物館對特定區域實行整體保護,所表現的不是凍結在某一時間的事物,更不是將鄉村文化景觀永久“凍結”,而是在動態發展中實現保護和延續。

        生態博物館保存珍貴文化記憶。博物館是征集、收藏、研究、保護、展示、傳播人類生存及其環境物證的文化機構,生態博物館作為新興的博物館形態,也并不能改變其與傳統博物館同樣的本質。但是,與傳統博物館相比,生態博物館尋求以一種可持續的方式,在特定的區域范圍內,在文化原生的土地上,伴隨著當地民眾的參與,強調文化遺產與自然遺產的整體性,實現文化遺產保護、研究與展示的功能發揮。當前,國際經濟和文化一體化加速發展,傳統文化逐漸消退。在這樣的背景下,生態博物館的職責是保護和展示文化多樣性,使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充滿活力,使非主流文化也能夠獲得充分有效的生存空間。在生態博物館的實踐過程中,應努力為未來世代留下更多文化記憶的物證,因此,生態博物館的首要任務是文化記憶的保存,活態文化的傳承,對所有物質與非物質遺產,都應予以科學的紀錄,妥善的保護。在我國,還有很多經濟相對落后,與主流社會相對隔離的民族村寨,由于封閉,這些民族村寨保留著多種多樣的傳統文化,體現出中華民族的文化多樣性。這些傳統文化之所以能夠傳承至今,是因為它們仍然“活態”地存在于原生環境之中。因此,在這些正在擺脫貧困的民族村寨中建立生態博物館,就是要喚起和幫助村莊民眾保護與傳承傳統文化。

        生態博物館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博物館,不是局限于某個農村社區建造的有形博物館,而是通過將農村社區的自然資源和人文環境進行一體化整體保護、展示與傳承,而創建的“沒有墻和門的博物館”,是將農村社區的各種文化遺產保留在創造和發展它們的地方,讓當地社區始終擁有自己的文化遺產。在農村社區“村莊處處是展品,家家是博物館”。為此,生態博物館應制訂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的保護規劃,制定社區保護管理規章,設立社區文化保護基金;建立以資料信息中心為基地的研究機構,指導年輕的村民掌握信息記錄技能,并帶領他們開展文化記憶工程;指導當地民眾用本民族的語言記錄自己村寨的口碑歷史和傳說,通過采訪村寨老者,錄制長期保存的音像資料,建立“文化記憶數據庫”;充分鼓勵區域內民族手工藝人、民間藝術家、鄉土作家等繼續發揮特長,建立民族民間藝人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培養文化傳承人。生態博物館及其所屬的資料信息中心,應為居住于此的社區民眾集體所有,為他們提供傳統文化保護和發展的平臺,而對于傳統文化的理解和解釋由當地民眾完成,使生態博物館及其所屬的資料信息中心對當地民眾具有感召力和親和力,而不是被看成是為了吸引外來游客的旅游基礎設施,為生態博物館的健康發展奠定基礎。

        生態博物館提升民眾文化自覺。把文化遺產保護推向文化原生地,并且由文化的主人自己保護自己的文化,是生態博物館的基本理念。海先生指出:“中國的生態博物館運動可能要經過一個學者的文化階段,但是最終必須發展到當地人們的文化自覺,才能夠說取得了真正的成功。因為文化是與所有生活在文化之中的人有關的,文化是動態發展的” 。對農村社區來說,生態博物館是一種增強自我文化認同與文化遺產保護意識的工具,不僅要幫助當地民眾正確理解生態博物館,更迫切的是幫助他們理解自己的文化,認識身邊的文化遺產。當地民眾只有科學地認識自己的文化和身邊的文化遺產突出的普遍價值,才會更加珍惜自己的文化和身邊的文化遺產,更加關心社區的前途和長遠利益。生態博物館可以更加有效地使當地民眾堅信在時間和空間中的自我價值,使他們能夠在自己所生活的土地上熟悉自己,也將通過了解當地的歷史,漸漸地欣賞自己的文化和身邊的文化遺產在當今世界上的原汁原味,進而支持采取生態博物館的形式,幫助他們揭示和肯定自我的潛力和方向。同時,農村社區需要“鄉規民約”的保護。古往今來,歷史村落的形成、保護、發展得益于當地民眾自覺嚴格遵守鄉規民約。在保護形勢更為嚴峻的今天,更需要確立深入人心的鄉規民約,進而落實一系列法律規章的保護措施。

        建立生態博物館,不可避免地要有一個培訓階段,當地政府和專家學者的責任在于幫助農村社區和當地民眾,從文化自在上升到文化自覺。社區民眾不應該是被動地接受來自專家學者的知識傳授,而是要在生態博物館的各項活動中承擔重要角色,與當地政府和專家學者平等地共同討論生態博物館的建設與發展事宜。生態博物館的責任者和指導者,應該盡可能多地由當地社區有責任心的人士承擔,樹立當地民眾文化主人意識,培養他們對農村社區文化遺產的自覺保護意識,使他們對社區文化發展和文化遺產保護滿懷熱情和堅定信心。通過生態博物館,社區民眾可以看到自己,認識自己,學會珍惜自己的文化傳統,樹立自己的文化尊嚴。同時,使社區民眾認識到自己身邊就有珍貴的文化遺產,但是它們并不僅僅是私人財產或家族財產,而是關系民族文化延續的社區共同財富。在外來的強勢文化面前,如果當地民眾對社區文化和文化遺產的價值,在認識上達到科學的高度,在情感上達到珍惜的程度,社區文化就會變得堅強,就會具有抵抗力。總之,生態博物館的成功與否,取決于當地居民對自己的文化和身邊的文化遺產的態度。只有當地居民達到高度文化自覺,才能使傳統文化得到長久的保護和傳承,并為自己的文化和身邊的文化遺產感到光榮、自豪和驕傲。

        生態博物館保障民眾主體地位。在近現代公共博物館發展的初期,博物館與廣大普通民眾的生活漸行漸遠,這種局面并不符合博物館工作者的初衷和意愿。生態博物館的實踐為博物館回歸社會公眾開辟了新的道路。關注廣大民眾關心的問題,激發廣大民眾的創造力,增強廣大民眾的發展能力,努力營造和諧的發展環境,這就是生態博物館給人們的有益啟迪。考察我國已經創建的各地生態博物館實例不難發現,它們大多興建于弱勢群體的聚集地,因此生態博物館的重要任務不僅僅是揭示自然資源與人文環境的相互關聯,更重要的是社區居民的主動與積極參與。生態博物館不是一般的文化機構,而是為農村社區建立的,以社區民眾自主保護為特征的文化機構。不尊重社區民眾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不實現社區民眾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主,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生態博物館。生態博物館應允許并鼓勵社區公眾參與各項活動。生態博物館的各項活動,首先要符合當地民眾的傳統習俗,不但要尊重農村社區的文化理念,而且要使每一位外來訪問者或合作者,尊重農村社區傳統文化和當地民眾文化情感的意識。例如貴州梭嘎生態博物館就成立了包括社區12個民族村寨的寨老在內的社區管理委員會,負責生態博物館的日常運作和管理,并協助開展民族村寨的原狀保護,協助管理民族村寨內的有關演出活動。

        村莊民眾是文化的真正主人。雖然在生態博物館創建階段、培訓階段,當地政府與專家學者一度處于主導地位,但是只有當主導地位轉換到當地民眾的手中時,生態博物館的價值才能真正地體現出來,從當地民眾眼中看到的世界,才是思考發展問題的基礎和應有視野,而樹立廣大民眾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才是生態博物館最應該加以關注和提倡的。特別重要的是生態博物館應該成為當地民眾日常生活的組成部分,使當地民眾對生態博物館發展具有感情和負有責任。從這個層面上講,生態博物館的核心思想便是農村社區的廣泛參與和當地民眾的積極互動,核心理念則是對特殊區域、特定文化的整體性保護。當地民眾是否能夠切實加入到生態博物館的建設中來,是否能夠成為社區文化保護與傳承的主要力量,這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生態博物館事業的成敗。任何越俎代庖都無濟于事,因為創造社區文化、擁有社區文化、享受社區文化、傳承社區文化的是當地民眾自己,而不是別人。只有尊重當地民眾的主體地位,才能保證文化遺產的科學保護、合理利用、永續傳承;只有當地民眾充分認識自身文化的價值,才能勇敢捍衛自己社區的文化遺產;只有當地民眾科學理性地認識傳統與現代的關系,才能滿懷信心地創造社區的美好未來和自己的美好生活。

        生態博物館推動社區經濟發展。生態博物館不是靜態地展示一定歷史時期或一定社會形態的文化,生態博物館也無權阻止農村社區的持續發展。當一個農村社區或民族村寨進入生態博物館時,無論是當地政府還是專家學者,以及過往參觀者、項目合作者都必須認識到,任何人都沒有權力凝固其中文化和自然遺產與社區民眾生活之間的關系,任何人都無權阻止當地社區為可持續發展而進行的努力,任何人都無權剝奪當地民眾擁有享受現代化生活的權力。就目前我國已經建立起來的眾多生態博物館而言,雖然當地社區傳統文化均十分獨特和豐富,但是社區民眾的生活卻十分貧困。生態博物館的根本目的是保護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產,而不是保護貧窮與落后。一個貧窮與落后的農村社區,在未來市場經濟的大潮中,不可能保護好自己的文化遺產,“貧窮和自卑往往是聯系在一起的”。在金錢和利益的誘惑下,當人們只看到社區文化的經濟價值,反而會加速文化遺產消亡。只有社區民眾的物質文化水平不斷得到提高,生活逐漸富裕,才能提高對社區文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自豪感和責任感,才能增強保護文化遺產的自覺性。既不應喜新厭舊,也不應厚古薄今。應充分尊重時間維度中的文化,應在生態博物館建設理念中堅持以人為本。

        針對生態博物館建設和文化遺產保護中涉及到的民生問題,應有冷靜而客觀的思考。如果沒有對于民生問題的深入思考,如果對于社區民眾生活中的現實問題熟視無睹,那么當地民眾作為文化資源的擁有者,必然會對僅以保護為目標的生態博物館,產生抵觸情緒。鑒于農村社區經濟社會發展的艱巨性和復雜性,需要各級政府在政策導向、資金投入、技術保障和資源整合等方面,對生態博物館所在地加大支持力度。雖然生態博物館沒有能力解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所有問題,也不能大包大攬,但是,在不損害當地社區文化價值和當地民眾文化權益的基礎上,必須努力提高社區民眾的生活水平,則是生態博物館建設的應有內容。必須通過保護改善社區民眾的生產生活條件,讓絕大多數社區民眾在保護中得到實惠。例如在生態博物館建設的過程中,帶來當地民眾盼望已久的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等,成為提高農村社區生活質量的重要手段,完全符合社區民眾的意愿。在生態博物館中經濟生活的改變是正常的改變,文化生活的發展是不可阻擋的發展。事實證明,文化雖然可以相對獨立于經濟,但文化發展最終不能脫離經濟基礎。生態博物館必須為促進社區經濟社會發展做出貢獻,才能真正地實現自己的使命,使生態博物館成為促進農村社區和諧發展的積極力量,成為提高廣大民眾生活質量的積極力量。

        生態博物館促進社會各界合作。生態博物館建設要以嚴肅的學術研究為基礎。目前,生態博物館的建設為專家學者深入了解、研究和挖掘各少數民族地區文化提供了一個活態的基地。各民族豐富多彩的文化通過生態博物館這種形式得以搜集、保護、展示,受到了國內外民族學家、人類學家、考古學家、社會學家、文化學者、民俗學者等科學工作者的密切關注和歡迎,一批批有分量、有深度的研究成果陸續涌現。生態博物館的工作對象是復雜的,特定區域的社區文化與社區民眾、社區發展的關系,其內容從橫向看,既包含鄉村文化景觀、文化與自然遺產等有形存在,也包括語言、規則、信念、行為、人際關系和人地關系等無形存在,還包含社區民眾對待自己的文化和文化遺產的認知和評價狀況等;從縱向看,則包括了過去、現在和未來。生態博物館的知識基礎,更傾向于研究復雜系統的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 生態博物館注重同時保護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可移動文物和不可移動文物,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鼓勵社會多元因素參與生態博物館的各類項目;鼓勵跨學科、跨行業、跨系統、跨領域的各方面專家參與合作;鼓勵運用人類學、歷史學、語言學、考古學以及社會學等多種研究方法和理論,解讀生態博物館所在社區的文化深層結構,構建生態博物館的創新理論。

        近年來,廣西將民族博物館和生態博物館建成聯合體,以廣西民族博物館的力量幫助新建10座生態博物館,幫助這些生態博物館研究和保護他們的原始文化和開展對外展示,形成了民族博物館的科研力量和社區民眾之間的互動互益體制。生態博物館同時成為廣西民族博物館的科研基地。自從生態博物館誕生以來,就始終離不開傳統博物館的幫助和博物館學者的指導,而廣西民族博物館直接與生態博物館結盟,則是中國生態博物館實踐中一種新的探索。同時,這也是中國傳統博物館與文化原生地接近的一種努力。廣西民族博物館的專家介入到生態博物館建設中來,以科學的方法、專業的視野對“活態文化”標本進行科學研究,再把研究成果以通俗的方式傳授給當地民眾,在專家學者與當地民眾之間建立起不斷互動的機制,其結果不僅直接提升了當地民眾對自己文化價值的認識,而且提高了民眾保護的自覺性,并有利于當地專業人才的培育。在選擇生態博物館的研究課題,策劃更廣泛的合作項目時,首先要深層次理解生態博物館的文化與自然景觀內涵,融會貫通地加以挖掘、提煉,實現標準化與特色化,在生態博物館內不同空間層次與不同區域的完美融合,體現文化景觀的原生態活力。同時,在合作過程中,關注社區民眾的文化需求和生態倫理,使現代技術得到妥善而恰當的運用,從而達到保持生態博物館文化特色與完善功能的雙重目的。

        生態博物館擴大社區文化傳播。生態博物館是沒有圍墻的博物館,旨在向參觀者表現全部的文化信息,因此,向外界展示和善待參觀者是生態博物館的重要課題。現代人對于鄉村文化景觀的依戀可以追溯到觀光農業的興起,自然村寨的旅游吸引力則與逆城市化的價值認同相適應,而生態博物館以其特有的方式慰撫著人們懷舊和思鄉情結。將美麗的自然風光與多彩的民族風情完美結合的生態博物館,是所在地文化旅游發展的基礎。“但是生態博物館不僅僅提供了一種懷舊的工具,一面僅僅反映過去的鏡子。他們應當是窗口,今天真正向世界開放的窗口。生態博物館必須幫助社區面對他們已經失去的東西和正在失去的東西,向世界開放,并準備著自己的未來” 。由于生態博物館中文化景觀與自然景觀之間直觀的和諧關系,因此在研究和觀賞方面極具吸引力。生態博物館強調民族特色和地方感覺,其價值和意義正在被人們所認識和理解。生活在農村社區中的民眾,結合生活和生產實踐,創造了世代沿襲的住居環境和生活方式,與城市社區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性,必然帶來不同文化之間的認同與吸引。不同文化背景的參觀者帶來不同文化,開闊了當地民眾的文化眼界,通過各種方式的接觸和交流,當地民眾也在逐漸了解外面的世界。

        生態博物館不是明確劃定界線的保護地,不是普通的社區公園,而是一個“活著的”農村社區,具有流動的邊界區域。生態博物館不局限于單一的文物景點,而是給參觀者提供更為廣闊的歷史文化情境,使之充滿一種歷史文化的魅力,民間民俗的魅力。生態博物館不能將自己封閉起來,參觀者理應在生態博物館受到歡迎。生態博物館也能夠在社區文化保護與“負責任旅游”、“可持續旅游”之間尋求結合。如果一個農村社區或民族村寨擁有獨特的傳統文化,而不向外界傳播,沒有得到外界的欣賞,就難以展示文化多樣性的價值。越是能為外界所欣賞的文化,就越有生命力,外界的贊嘆應作為激勵文化傳承的重要動力。應科學評估大眾旅游帶來的負面影響,正確認識兩者和諧發展的重要性。事實上,當大批參觀者來到生態博物館,激發了當地民眾的文化活力,參觀者對當地傳統文化的高度評價,提高了社區民眾保護文化遺產的熱情,增強了在外來文化面前對自己文化的信心,此時社區民眾的表演和展示,已不僅僅為了商業目的,而是出于文化自豪,他們真正感到成為自己文化的主人,文化遺產也才擁有自覺傳承的基礎。生態博物館周邊其它農村社區或民族村寨的民眾,通過參觀生態博物館,也會認識到保護自己家鄉文化遺產的重要性,擴大生態博物館的社會影響。

        生態博物館完善自身能力建設。生態博物館的核心是實踐性,在管理、運作、資金、人員和服務設施等方面,各地的生態博物館都具有自己的特點。與傳統的以靜止、固態的文物藏品為導向的博物館不同,生態博物館所包含的內容更為廣泛、形式更為豐富多彩。因此,根據傳統博物館的實踐經驗,很難解決生態博物館所面臨的全部任務和現實挑戰。生態博物館要更加積極地探討與文化主體,也就是與當地民眾的合作方式,當地民眾是社區文化的創造者、親歷者和擁有者,應該擁有更多地參與機會,主導生態博物館的發展。生態博物館中人們傳統知識系統必須受到尊重、發揚與保護。“人居環境科學”認為,“人創造人居環境,人居環境又對人的行為產生影響” 。要根據文化多樣性特點,突破原有的學科界限,以平等、尊重的態度歡迎社會各界的參與實踐,更廣泛地吸收不同領域的成果,使生態博物館成為不同學科交流和互動的空間,推動生態博物館文化的廣泛傳播。近年來,博物館界大力提倡的“博物館的宗旨應該轉變為以人為核心”、“實現人與物的結合”、“到博物館來享受發現的快樂”、“博物館要有助于人的發展”等新的概念,傳達著博物館在普及科學知識的同時,還要體現人文關懷的新要求和新思維, 這些都對生態博物館從業人員的能力建設提出了更高標準。

        生態博物館不僅應該使當地民眾在充分的參與過程中,提高其文化和經濟發展水平,而且也應該通過獨特的展示模式,使廣大參觀者在觀賞過程中受到更加深刻的歷史、環境、文化方面的科學教育,分享交流與體驗的樂趣,真正體現現代博物館“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服務宗旨。例如菲律賓拉博拉多生態博物館,持續地開展社區活動,包括節日慶典、河流清淤,森林保護、電腦網絡、青年培訓等,受到社區的廣泛支持和贊揚,體現出可持續發展的社區特性。在這里人們格外珍惜當地歷史和傳統文化,珍愛農村社區的珍貴文化遺產和濃郁的民風民俗。社區內歷史悠久的鄉土建筑被原樣地保留下來,對于房屋外部和內部的局部破損,都嚴格地按照不改變原狀的方式進行修復。隨著終生學習時代的來臨,應使終生學習包括在生態博物館的發展中,通過生態博物館的活動,為當地民眾和參觀者提供知識,并把知識傳遞給下一代的機會,可以使當地居民和參觀者增強對文化遺產的感情,正確理解文化遺產的價值。如果社會各界將生態博物館視為社區文化特別是社區發展的基石,而不僅僅是當地政府推介旅游的手段,不僅僅是專家學者研究的標本的話,就一定能夠找到生態博物館與現實發展對接的途徑,實現生態博物館的理想。

        參考文獻:

        [11]吳良鏞.人居環境科學導論[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1:24.

        [12]郭家驥.云南少數民族文化保護問題的若干理論思考[C]//亞洲博物館館長和人類學家論壇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224 .

        [13]黃春雨.理想與現實――生態博物館必須的對接[C]//貴州生態博物館國際論壇論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52.

        [14]于格?戴瓦蘭.中國生態博物館論壇筆記[C]//貴州博物館國際論壇論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244 .

        [15]方李莉.西部人文資源與生態博物館研究[J].群言,2008(9).

        [16]宋瑞.保存古村鎮的生活空間[J].人民日報海外版,2008-5-14(6).

        [17]海.中國生態博物館的道路[C]//貴州生態博物館國際論壇論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5 .

        [18]鄧曉.生態博物館建設中值得關注的三個博弈現象[J].中國文物報,2010-4-7(6).

        [19]吳昶.文化遺產保護不容回避民生問題[J].中國文物報,2006-9-8(8).

        [20]海.建立與鞏固:中國生態博物館發展的思考[C]//貴州生態博物館國際論壇論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1 .

        [21]海倫娜?弗里曼.沒有圍墻的博物館[J].國際博物館,2006(2):55 .

        [23]趙世林,田婧.民族文化遺產的主位保護和客位保護[C]//亞洲博物館館長和人類學家論壇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215 .

        [24]郭家驥.云南少數民族文化保護問題的若干理論思考[C]//亞洲博物館館長和人類學家論壇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224 .

        [25]宋向光.生態博物館理論與實踐對博物館學發展的貢獻[C]//貴州生態博物館國際論壇論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53 .

        [26]海.論壇小結[C]//貴州生態博物館國際論壇論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241 .

        [27]劉迪.博物館時空芻議[J].東南文化,2009(1):83.

        [28]曹兵武.生態博物館:誰的生態[C]//貴州生態博物館國際論壇論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261 .

        [29]宋向光.生態博物館理論與實踐對博物館學發展的貢獻[C]//貴州生態博物館國際論壇論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53 .

        [30]馬克?摩爾.生態博物館是鏡子窗戶還是展柜[C]//貴州生態博物館國際論壇論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113.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国产午夜福利在线视频 | 亚洲精品国产乱码在线看天美 | 亚洲一区自拍偷拍 | 婷婷射亚洲娱乐中文网 | 日本高清视频区一区二区三 | 日韩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