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特色農業發展現狀范文

        特色農業發展現狀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特色農業發展現狀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特色農業發展現狀

        第1篇:特色農業發展現狀范文

        1 巴州特色農業種類

        巴州特色農業種類包括:加工番茄、加工辣椒、甜菜、小茴香、打瓜、自葵、大白菜、白皮大蒜、設施蔬菜、黃菊、啤酒花、羅布麻、麻黃草、甘草等。2特色農業生產情況

        巴州特色農業主要分布在焉耆盆地。2010年,巴州特色農業總播面積80.42萬(667m2),占巴州正(套混)播面積382.35萬(667m2)的21%,其中加工番茄面積21.48萬(667m2),加工辣椒面積20.64萬(667m2),甜菜5.97萬(667m2),小茴香5.57萬(667m2),打瓜6.65萬(667m2),設施農業5.26萬(667m2)。

        2.1 加工番茄

        加工番茄是巴州特色農業中的主要產業,規模大、產業化程度高,經濟效益穩定。

        2009年,種植面積35萬(667m2)左右,其中地方25.29萬(667m2)。2010年,受上年行情回落影響,種植面積減少至21.48萬(667m2)。

        2009年,加工番茄總產量220萬噸,平均產量6~7噸/667m2,高產達9噸/667m2,產值1500~2200元/667m2,純收益500~1000元/667m2。

        栽培品種主要為立原8號、9號、屯河系列、石番系列和紅番系列。目前,巴州有29家番茄加工廠51條生產線,日處理番茄原料3.8萬噸,帶動25萬(667m2)加工番茄的種植。

        2.2 加工辣椒

        2009年,巴州播種面積20萬(667m2),干椒產量300~400kg/667m2,高產可達600 kg/667m2,年總產7萬噸,產值2000~4000元/667m2。2010年,受上年行情偏好的影響,僅巴州地方加工辣椒面積就達20.64萬(667m2)。

        巴州主要用于加工成辣椒醬、辣椒顆粒、辣椒粉、辣椒皮等系列初加工產品。椒果品質優良,果個大,肉厚,椒形正,色澤亮艷,紅色素含量高,色價高。主栽品種有線椒紅安系列、陜椒系列;板椒有金塔、大將;鐵皮椒有美研一號、美國紅、墨西哥甜椒。

        2.3 甜菜

        甜菜種植面積10~12萬(667m2),平均產量6 t/667m2左右,產值1200~1500元/667m2。2010年,巴州地方種植甜菜5.97萬(667m2)。在種植技術上采用地膜栽培,2009年開始示范滴灌技術。主要品種德國KWS系列、花丹2號、P128等。

        2.4 小茴香

        焉譽小茴香粒大飽滿、形正色純、芳香濃郁。年種植面積10萬(667m2)左右。2009年巴州地方種植8.71萬(667m2),多與辣椒、玉米、油葵等作物套種和麥收后復播,產量60~100 kg/667m2,產值1000元/667m2左右。2010年,巴州地方種植小茴香5.57萬(667m2)。

        2.5 打瓜

        打瓜種植面積8~10萬(667m2),其中地方6~8萬(667m2),平均產量120~150 kg/667m2,產值800~1200元/667m2。在種植技術上采取開溝覆膜種植,多利用戈壁荒地、下潮地、葡萄地行間種植。品種為蘭州大片、新籽一號等。

        2.6 設施農業

        設施農業主要分布在庫爾勒市、和碩縣、和靜縣、博湖縣,以干打壘日光溫室為主。2010年,巴州設施農業生產面積已達到5.26萬(667m2),其中:溫室大棚2.3萬座左右,面積3.69萬(667m2);拱棚3萬座,面積1.6萬(667m2)。生產各種葉菜、果菜、根菜、豆類、瓜類、食用菌、草莓和少量油桃。3特色農業創建名優特產品情況

        目前,巴州已建立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20個,其中無公害蔬菜瓜果基地11個,無公害香梨基地3個,無公害杏基地6個,總面積已達59.89萬(667m2);綠色食品基地4個,總面積5.29萬(667m2);有機食品基地5個,總面積6萬(667m2)。

        巴州通過認證的無公害農產品33個,其中自治區認證的有27個,即蔬菜17個、甜瓜1個、杏加工制品2個、其它7個;國家級認證的有6個,即蔬菜5個、葡萄1個;綠色農產品4個,即紅棗、葡萄、香梨、加工番茄;有機食品7個,即赤霞珠葡萄、蜂蜜、灰棗、冬棗、甜瓜、玉米、香梨。

        4 特色農業技術服務情況

        4.1 技術培訓

        農技人員利用“科技之冬”和下鄉開展服務在各鄉鎮進行針對性的適用技術培訓。僅和碩縣農業技術部門2009-2010年制作多媒體課件15余份,專題短片6期,舉辦各類農業科技培訓班52期,發放技術資料13500份,樹立示范宣傳牌23塊,培訓縣鄉技術骨干40人次,培訓農牧民達1.2萬人以上。

        4.2 篩選并推廣優良品種

        農業技術推廣部門對本地特色農業品種負責引進并篩選,通過示范進行推廣。和碩縣與石河子大學合作建立了和碩縣試驗站及各農業標準化示范區、科技示范基地,為和碩縣作物新品種、新技術的引用和推廣,高效特色農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其中試驗站共試驗示范種植了棉花、玉米、大豆、加工辣椒、加工番茄、山藥、紅薯等7種作物有158個品種(品系)。其中加工辣椒美研1號、福祥,工業番茄TVF3155等品種得到大面積推廣。

        4.3 示范推廣農業新技術

        在特色作物加工番茄、加工辣椒、甜菜、打瓜等作物中,推廣普及高壟栽培技術,大力示范推廣滴灌栽培技術。近年借鑒棉花膜下滴灌技術,巴州農業技術人員在多種農作物生產中進行滴灌技術試驗示范,2010年特色農業滴灌栽培面積超過30萬(667m2)。在小茴香生產中,推廣開溝起壟覆膜膜下澆水和滴灌技術;在加工辣椒、番茄生產中,大力推廣缽盤育苗大田移栽技術,2010年加工辣椒、番茄缽盤育苗移栽面積占播種面積的60%以上。依托測土配方施肥項目、廣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通過合理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努力實現節本增效。

        第2篇:特色農業發展現狀范文

        一、河南特色農業發展現狀

        河南省是國家的重要糧倉,農業地位舉足輕重;河南農業人口占全國的8.4%,農村勞動力資源5334萬人,全國第一。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為河南省農業發展提供堅實的基礎,河南的各項農業生產指標在全國都處于領先地位。近年來,河南省不斷進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根據區位優勢定位區域經濟發展方向,發揮地區資源優勢,形成了種植業、畜牧業、林業、漁業、旅游業等定位清晰的特色農業區域發展模式,形成農業經濟跨越式發展的突破,為河南從農業大省變為農業強省提供了契機。

        (一)建設多樣化特色農業基地,打造河南特色農業產業鏈特色農業,突出一個“特”,有特色才有優勢,有特色才有市場,有特色才有競爭力。近年來,河南省立足資源稟賦,瞄準市場供求,重點培育和扶持了一批特色農業項目,構建了農業經濟新格局,全面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保持了農業經濟的持續繁榮。1.種植業方面。有花卉苗木、中藥材、食用菌、茶葉、柞蠶、芝麻、花生、大蒜、山藥等特色生產基地。其中花生種植面積103.727萬hm2,全國第一;大蒜種植面積11.999萬hm2;茶葉種植面積9.769萬hm2,信陽毛尖全國聞名;花卉種植面積7.079萬hm2,形成了花卉產供銷的合作組織;中藥材種植面積12.12萬hm2,形成了豫西南、豫西北區域中草藥材生產格局。2.林業方面。目前,河南造林面積25.391萬hm2,實有封山育林面積36.278萬hm2,苗木產量239485萬株,果園面積47.57萬hm2,引進新西蘭紅梨、突尼斯軟籽石榴等優良品種80余個。新鄭、平橋、桐柏、洛寧和寧陵成為國家經濟林產業示范縣。西峽的茱萸、新鄭的紅棗、林州的花椒等已經成為地區經濟的一張名片。3.畜牧業方面。河南根據市場導向,針對不同地區資源優勢,優選品種進行產品開發,收到良好收益。固始縣的品牌養殖發展到17個鄉鎮、187個行政村,示范區輻射了全縣30多個鄉鎮;南陽、駐馬店等都有規模的養殖專業合作社和養殖基地,其中大牲畜的產量分別為140.7萬頭和131.51萬頭。4.漁業方面。目前形成黃河鯉魚、淇河鯽魚等11個省級水產良種場基地,無公害水產養殖面積占全省養殖面積的1/3,名優水產品產量達到水產品總量的2/3。河南省的漁業發展正在沿著“集約、生態、品牌”的方向發展,全省的漁業涉及觀光、度假、垂釣、休閑在內的企業多達3000多家,直接經營水面面積53.33多萬hm2,安置就業10萬多人次,創造產值將近30億元。

        (二)形成特色農業龍頭企業,大力促進農業產業化進程近年來,河南按照“公司+農戶”或“公司+基地+農戶”等模式實施龍頭企業培育計劃,重點扶持一批從事特色農產品加工、銷售方面的龍頭企業,促進農產品轉化效率。總體上看,企業數量大幅增加,加工規模不斷擴大,經營效益穩步提升,對農戶帶動能力不斷增強。農業部公布第五次檢測合格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名單中,河南39家企業榜上有名。河南省財政廳為特色農業相關的農產品加工、流通企業提供的扶持基金每年在2億元以上。河南大力引導企業加大科技投入,開發特色產品商標品牌,并積極幫助宣傳推介,目前已經有相當一批農業產業化的龍頭企業,如思念、雙匯、三全、好想你等已經成為全國馳名商標;信陽華英禽業集團、萬富油脂集團、信陽啤酒集團、淮濱肉雞有限公司等省內聞名;焦作斯美特食品有限公司、博愛縣鑫達食品有限公司、焦作綠色食品有限公司、界溝鄉農業開發公司都大大加快了當地農業產業化進程;許昌襄城縣群發實業、鴻源菜業、誠信冷藏等龍頭企業使得蔬菜種植規模化,成為當地農民的支柱產業,也被農業部定位為全國蔬菜重點區域發展規劃基地縣;西峽宛西制藥、鄭州的新鄭紅棗、三門峽的阿姆斯果汁集團等,都帶動了當地經濟發展。

        (三)優化特色農業發展環境,促進特色農業發展壯大河南省委、省政府不斷加大對“三農”的資金投入,2015年用于農業技術推廣服務、農作物病蟲害監測與防治、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等方面的支出14024.8萬元,占農業廳財政支出的41.03%。“2015中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協會名優產品博覽會”新聞會吸引了來自全國380余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1700多種名優農產品,洛陽市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投資合作項目簽約、農超對接、休閑農業推介等活動,簽約涉及都市生態農業、農產品加工、光伏農業、牡丹科研等領域的26個合作項目,總投資達到56.55億元,全面助推洛陽市現代特色高效農業發展。為響應國家打造糧食生產核心區,鄭州國際物流窗口加快河南省農產品營銷、流轉,帶動河南農業產業化發展,河南省農業科學技術展覽館與河南泰浦物流有限公司達成協議,在鄭州市設立河南省農產品展示交易中心,為河南開展農業展覽和農產品交易提供平臺。此外,河南省委、省政府對特色農業產業化發展極為重視,郭庚茂書記2015年9月對許昌鮮之達國際農產品物流港調研時肯定了其特色定位,并對在大中原區域的復制表示了濃厚興趣,對其承載水果等農產品進口口岸給予支持。

        二、河南特色農業發展的制約因素和問題

        經過多年努力,河南特色農業取得了長足發展,呈現出由數量型過渡到質量型、由單一型過渡到多樣型、由原料型過渡到加工型、由常規型過渡到生態型的發展轉變特色,但同時也存在不少制約特色農業發展的因素和問題。

        (一)河南特色農業發展的制約因素1.農民素質。農民是發展特色農業的主體,特色農業的發展最終要農民去落實。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農民的教育水平、技術能力、市場意識、眼界魄力等不足以支撐特色農業的持續發展。河南教育資源十分有限,農村教育資源在質量和數量上更是有限,一些地方實施九年義務教育都十分困難,農民的文化水平及綜合素質普遍偏低,再加上投入在農村繼續教育的經費不足,使得對農民的技術培訓變得困難,許多農業技術也無法得到有效的推廣和應用,農產品的科技含量也就不高,傳統農產品所占比重較大。2.生產規模。河南大規模推進土地的成塊經營,加速土地的規模流轉,這有利于特色農業的發展。但同時,人多地少的矛盾導致農業生產的小規模性和分散性在各地普遍存在,盡管各地都在努力構建“一鄉一品”“一村一品”工程,但是由于其規模小,農產品在影響力和知名度上無法打開市場,影響了銷售,而銷售不暢又反過來影響規模生產。所以,特色農業生產規模小成為各地特色農業走向市場的掣肘,也對各地特色農業產業集聚群的形成造成困難。3.產品質量。目前,部分特色農業產品在化肥、農藥及添加劑使用上有超標現象,影響了產品的綠色指數,制約了特色產品走向市場,尤其是國際市場。另外,特色產品的比較優勢不明顯,比如河南的新鄭大棗雖然已經形成了品牌效應,但是由于氣候環境因素,與新疆大棗在品質上存在差距,不少本土品牌選用的大棗均來自新疆而非本土,這也給本地特色產品的推廣和發展造成了困難。

        (二)河南特色農業發展存在的問題1.特色農產品產業鏈條不完善從縱向上看,河南特色農業的產業鏈條深度不夠,特色產品在市場培育、推廣、加工、銷售方面比較落后,市場競爭力不強,對農戶帶來的種養風險較大。比如種植業,長白山野生獼猴桃、河陰的無籽石榴等水果品種味美且營養豐富,但是容易變質,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推廣出去,蔬菜對于時間、運輸的要求更高,這都需要一個有效的產業化鏈條來保證其正常運行,保證種養農戶的利益,否則,容易對種養戶的生產積極性造成打擊。從橫向上看,河南特色農業網格化輻射能力較小,產業鏈條的相關產業、輔助產業沒有得到很好的開發。從實地調研的結果來看,不少地方的特色農業仍然是農戶的分散經營,也沒有大型龍頭企業的縱向一體化帶動,所以,個別企業要想和大量分散農戶聯系合作就會增大交易成本,而農戶在與龍頭企業交易的過程中,因為市場規則的不健全和農民知識的欠缺,常常會使農戶的權益受到侵害,不能充分得到特色農業生產帶來的紅利。2.品牌開發和保護意識不夠雖然河南省內有不少特色農產品形成了品牌,有些還在國內比較出名,但總體來看,特色農產品尤其是傳統特色農產品品牌開發和保護的力度不夠,沒有形成具備強大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和優質品牌,無法很好地體現區域特色農業的“特”。其實,原產地品牌更加符合消費者的識別習慣,各地特殊的地理環境和氣候特色對農產品品質影響較大,可復制性較低,原產地品牌一旦形成,具備相當的競爭優勢。而我們知道,原產地品牌的形成需要經歷比較長的時間,如信陽毛尖,洛陽牡丹,都是經歷了幾百年的發展,其文化特色舉國皆知。當前,河南特色農產品數量不少,部分質量也很過硬,但是由于缺乏資金、技術、信息等外部支持和龍頭企業的集聚管理,知名度有限,不少仿造、偽造產品更使得原產地產品品牌附加值不高,無法真正走出省門和國門。3.基層政府管理和服務意識不強基層政府主觀上非常愿意地方特色產品成規模、成鏈條發展,不少地方也制定了相關政策支持和扶持特色農業的發展,但這種管理相對粗放,服務功能還不夠完善,不足以支撐特色產品的品牌化發展。一方面,大部分地區農業生產標準 化管理的水平還不夠,如生產中農藥和化肥的使用無嚴格控制,沒有真正實地指導和監督特色農產品的生產過程;另一方面,對特色農產品的技術開發和支持力度不夠,影響其技術引進與改良,如蔬菜大棚的傳統種植就影響了其產量和質量,進而影響其推廣和銷售。最后,特色農業的市場化水平低,基層政府沒有下功夫在市場、信息和銷售網絡上幫助農戶提高特色農產品市場競爭力,服務農戶的意識和行動不夠。

        三、河南特色農業發展的思路建議

        區域農業的發展,必須依靠本地區特有的自然條件和資源稟賦,在現有產業基礎上,選擇本地區最具有特色的優勢項目,最大限度地把資源稟賦落實為特色優勢,傳統工藝和現代工藝相結合,把比較優勢變為競爭優勢,使農業經濟特色化、特色經濟產業化、產業經濟規模化、規模經濟外向化,根據地區特色因地制宜地建立特色農業產業化發展基地,這是河南農業走向現代化、專業化的必然選擇。

        (一)轉變觀念,深入認識特色農業特色農業區別于傳統農業,是在保證糧食安全的基礎上最大程度追求經濟效益的農業發展模式,提高對特色農業重視的程度,將特色農業發展與當前農業現代化與新型城鎮化進程結合起來,賦予特色農業新的內涵,提高特色農業的科技附加值,用最新型的現代產業理念搞活特色農業。一方面,農民需要轉變觀念,增強學習能力,掌握特色農業生產技能,為特色農業發展提供土地流轉和人才支持的雙重幫助,推動特色農業規模化發展,支持特色農業產業集群的形成;另一方面,政府要在經濟政策規劃方面對特色農業發展進行重點傾斜,保證特色農業基地的形成,提高農戶發展特色農業的積極性。同時,政府要提高服務意識和效率,關乎特色農業發展的大事,要及時對搞特色農業的農戶和企業提供幫助,派農業技術員指導當地特色農業生產,幫助他們宣傳推廣特色農業項目,幫助農戶搞好特色農業的產業化經營,助其平穩與市場接軌,促其市場化經營。

        (二)保護資源,深入開發特色農業從資源稟賦上來講,河南擁有山地、丘陵、河灘、平原等地理特質,農產品資源十分豐富;從文化上來講,河南有悠久厚重的農業文化,信陽毛尖、洛陽牡丹享譽全球。特色農業“特”在各地不同的資源稟賦和環境條件,要想發展各地特色農業,首先要做的就是保護各地的特色資源,阻止因為城鎮化和工業化帶來的土地流失,加強對耕地的保護力度,加大對優良農作物和生物品種的保護力度,在結合現代工藝的同時保護地方傳統特色。特色農業的深入開發可以從種植業、養殖業兩方面著手。1.特色種植業。種植業包括園藝、林業及經濟作物的種植。規模化的園藝種植產業不僅可以消化大面積的流轉土地,還可以提高農民的就業率,增加農民的非農收入。當前需要采用優良品種豐富現有園藝產品,引入先進的實用栽培技術,推行精細化和無公害生產技術,加快產品在加工、保鮮等方面的設施投入。河南省經濟林資源十分豐富,靈寶蘋果、新鄭大棗、河陰石榴、信陽毛尖等特色種植為當地GDP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當前要促進林業產業結構調整,因地制宜地開發新品種,引進新技術,確保特色林業發展成為當地經濟的支撐產業和名片。經濟作物的種植,胡麻、油葵特色產業基地要加強品種改良技術和油脂加工技術;天麻、枸杞、黃芪、川貝等藥材生產與加工需要加快人工栽培技術,建立加工龍頭企業,提高生產質量,改進加工工藝。2.特色養殖業。特色畜牧業方面,一要加大天然草原保護力度,實現草牧的生態平衡;二要改良畜群品種,發展有機畜牧業,提高優質肉類比重,發展優質羊毛羊,加強畜禽繁育體系和防御體系建設,實現畜產品質量和效益的雙贏。特色水產品方面,一要合理利用水資源推進水產養殖;二是保障水產養殖朝著健康養殖方向發展,做好生態產業鏈養殖,提高名優特色水產品的生產比重。

        (三)合作經營,扶持相關中小企業單個農戶資金、技術、市場力量有限,抗風險能力弱,農戶之間合作成立專業組織,既有利于技術的傳播,種植養殖成本的降低,還有利于產品市場化和抗風險能力的提高。近年來,隨著國家和河南省關于農業合作社的相關法律法規及政策的指引,河南省的農業合作組織發展迅速,截至目前,農民專業合作社已經達到3萬多家,遍布全省各地。全省有各類優秀社、示范社3700多家;合作社通過超市或流通企業銷售的農產品金額達15億元;產供銷一體化合作社超過了50%。安陽市的“一縣一特色”“一縣一品牌”,博愛縣的“土地托管”耕作模式以及封丘縣青堆樹莓專業合作社模式都值得借鑒。但從功能上看,河南省農業組織還不夠完善,實際有效的扶持力度還需要細化和加強,促進農戶間各種組織的發展壯大。此外,特色農業的一體化發展,除了農業專業組織的發展,還需要相關中小企業的壯大,以此延長特色農業一體化鏈條,擴大特色農業網格化經營范疇。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河南的輔農業生產企業無法適應現代農業集群發展的趨勢,需要大力扶持,發展壯大特色農業上、中、下游中小企業,幫助企業打造特色農業產品的區域品牌,并借助品牌充分利用區域資源,解決農戶獨立創品牌的風險和難度,配合一種或幾種特色農業產品使其品牌效應擴大,提升其市場競爭力。

        (四)改善條件,提高農業管理水平完善的基礎設施,能夠降低農業生產成本,提高農業的市場化效率,有利于農業的集群化發展。在互聯網+的時代,農業信息技術水平的提高對于現代農業至關重要,調研發現,河南部分地區大田生產已經用上了物聯系統,如鶴壁市嘗試將“星陸雙基遙感農田信息協同反演技術”用于農業生產,實現農情監測信息化、數字化和可視化,可預見“微農訊”農業信息精準服務項目的逐步啟動,以及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北斗導航等“高精尖”科技的運用以及農村電商、微商的發展將為特色農業的網格化發展和推廣銷售實現新拓展。推行農業的標準化管理對于特色農業發展也十分關鍵。首先,政府可根據市場準入門檻為特色農業技術及質量的標準作出明確規定,為特色農業生產提供標準化生產模式指導和全程標準化生產監測;其次,定期對特色農業種植和養殖農戶開展培訓服務,提高農民種植養殖現代化技術,幫助其掌握標準化生產的能力和互聯網推廣的技術;最后,加強對特色農業上、中、下游企業的管理力度,使其帶動關聯農戶共同實現特色農產品的標準化生產銷售,形成試點,創建特色農業品牌。

        第3篇:特色農業發展現狀范文

        關鍵詞 休閑農業;發展現狀;問題;建議;江蘇盱眙

        中圖分類號 F326.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23-0253-02

        盱眙縣地處長江以北淮河以南,氣候四季分明,境內丘陵眾多、河網交匯、生態優美,森林覆蓋率達28.92%。素有“兩畝耕地一畝山,一畝水面一畝灘”的美稱。其獨特的氣候、地理條件,為休閑農業發展提供了良好基礎。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5年底,全縣各類休閑農業約260家,年接待游客200余萬人次,占全年旅游總人數的35.7%,同比增長10.2%;休閑農業綜合收入超過10億元,占全年旅游總收入的20.8%,同比增長13.5%,盱眙休閑農業正以蓬勃的發展勢頭向前邁進。

        1 盱眙縣休閑農業發展現狀

        1.1 發展階段

        2006年以前,盱眙縣休閑農業數量極少,約有40余家,基本處于休閑農業發展的原始階段;2006―2010年期間,縣委、縣政府提出了以渡口村、新華村、陡山村為中心,逐步發展農家樂產業的規劃,一時間全縣休閑農業產業如雨后春筍般快速發展,新增150余家;2011―2015年期間,休閑農業繼續穩步增長,新增70余家。

        1.2 模式形態

        目前盱眙縣休閑農業大致可劃分6種模式形態:以澳吉爾綠博園、龍蝦博物館為代表的科普教育模式約占3%;以龍蝦節、甘泉寺廟會等節慶活動為主的民俗風情模式約占3%;以盱眙國際房車露營基地、韻園農莊為代表的休閑度假模式約占6%;以鐵山寺國家森林公園為代表的回歸自然模式約占8%;以玉皇山為代表的田園農業休閑模式約占22%;以陡山村農家樂集聚區為代表的農家樂模式約占58%。

        1.3 服務種類

        從目前盱眙縣休閑農業提供的服務類型看,科普教育服務約占5%,住宿服務約占16%,而購物服務、娛樂服務及餐飲服務為主要類型,可見提供住宿和科普教育服務的休閑農業仍顯不足。

        2 主要做法及成效

        2.1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不斷推進休閑農業深度開發

        近年來,盱眙縣高度重視休閑農業發展工作,提出了“泛產業融合、全域化旅游”發展思路,突出生態旅游、水鄉旅游,著力發展地方特色農產品,在淮安市率先成立了休閑農業技術指導站,同時加大休閑農業發展的資金扶持力度,重點向中澳樂博園、農本尚品等一批有實力的休閑觀光農業傾斜。在財政資金的引導下,全縣各類投資主體積極投資休閑農業,使得各類休閑農業產業數量連年增加,質量檔次穩步遞增,業態類型日趨豐富。

        2.2 強化品牌創建,不斷提升休閑農業服務品質

        一是建“國家級休閑農業品牌”。2013年盱眙縣獲批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2014年江蘇三農生態發展有限公司被評為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四星級示范企業,2015年盱眙縣陡山村和明祖陵村獲中國鄉村旅游模范村稱號。通過創建國家級著名品牌,示范引導全縣休閑農業健康持續發展。二是開展“省級星級鄉村旅游區創建活動”。截至2015年,盱眙縣共有7個省級星級鄉村旅游區,其中4星級2個、3星級2個、2星級1個、1星級2個,通過創建一批星級鄉村旅游區,進一步引導全縣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規范發展。三是精心打造一批省級休閑農業品牌。2012年新華村獲“江蘇最具魅力休閑鄉村”稱號,2015年陡山村別評為“江蘇省農家樂集聚區”,通過省級休閑農業品牌的打造推進全縣農村生態文明建設、新農村建設和休閑農業發展。四是打造休閑農業節慶品牌。以中國盱眙國際龍蝦節為平臺,衍生打造一批節慶活動,通過政府搭臺、企業支持、全民參與等措施,逐步打造盱眙特色的休閑農業名片。

        2.3 拓展休閑農業,不斷促進特色產業鏈延伸發展

        在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工程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進程中,一是拓展一批以生產、加工、采摘、參觀學習、餐飲服務為一體的休閑觀光農業產業;二是重視產業內涵的挖掘,將科技、文化、園林藝術等元素注入休閑農業,創新休閑農業產品,培育特色休閑農業產業。如以現代科技農業為主題的澳吉爾綠博園、以紅酒文化為主題的中澳樂博園、以園林花木盆景為主題的盱眙萬景園農莊等一批注重產業深度開發、強化創意營銷的特色休閑農業產業[1]。

        2.4 創新推介手段,不斷提升休閑農業知名度

        近年來,盱眙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休閑農業的發展,堅持休閑農業宣傳推介的不斷創新。一是“以節為媒,推介品牌”。以“中國盱眙龍蝦節”為媒,通過走進北京、上海、寧波、南京等特大型城市,廣泛宣傳盱眙休閑觀光農業和特色農產品。二是“以會為臺,提升品牌”。在推介休閑農業品牌的同時,注重品牌的提升,縣財政每年都撥付一定的資金,組織本地農業企業參加北京、上海、南京等地舉辦的農展會和休閑農業推介會。不斷放大品牌效應,提升盱眙縣休閑農業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三是“以媒為媒,宣傳品牌”。2016年盱眙縣通過新華網、人民網、中國盱眙公眾號向社會推介“梨花結緣聚三河”等19個休閑農業觀光季精品活動,點面結合吸引更多的長三角地區的游客到盱眙縣農村休閑消費。

        2.5 堅持立足鄉村,著力拉長產業惠民生

        鄉村讓城市更向往,盱眙讓休閑更有味。2013年盱眙縣承辦江蘇鄉村旅游節啟動儀式以來,創新旅游開放模式,連續3年實施“鄉村旅游免費年”,全縣4個4A級景區免收門票,惠及全國各地游客;財政每年撥付2 000萬元補助景點景區,推動“門票經濟”向“產業經濟”轉變。期間,盱眙縣新發展農家樂近100家,其中星級農家樂近30家,進一步增加了全縣休閑農業產業鏈收入[2]。

        3 存在的問題

        3.1 缺乏長遠規劃,項目內容特色不鮮明

        盱眙縣近幾年休閑農業可謂遍地開花,但絕大多數都是私營業主或農民自發新建,整體建設水平較低,隨意性較大、缺乏科學規劃、項目重復現象嚴重,給人一種“似曾相識”的錯覺,發展的無序性和盲目性較為普遍,造成項目建設缺乏特色,進而導致惡性競爭以致效益不佳。

        3.2 缺乏營銷手段,項目文化底蘊匱乏

        盱眙縣休閑農業由于起步晚,在市場營銷方面缺乏清晰的市場定位和市場營銷理念,導致行業間簡單效仿現象嚴重,忽視自身品牌運營,缺乏農耕文化、餐飲文化等底蘊的支撐,僅停留在采摘、垂釣、觀賞等表象上,缺乏吸引力,導致休閑農業項目宣傳力度不夠,品牌知名度不高[3]。

        3.3 缺乏專業人才,經營管理水平低下

        休閑農業對管理水平的要求遠高于單純的休閑業和農業,因樗是多功能、綜合性的產業,其發展需要財務管理、導游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專業人才。但是目前盱眙縣休閑農業的從業人員大多是專注傳統農業生產的農戶,缺乏相應的專業知識及管理經驗。

        3.4 缺乏規模效益,經營分散化程度高

        休閑農業在盱眙縣發展速度較快,但是主要以自發、分散、粗放的私營、個體等經營模式為主,雖然傳統的休閑農業對游客有一定的吸引力,但由于大面積的分散經營,導致品牌形成、科學管理與整體營銷難度加大,并且有限的經營規模難以形成相應的產業化發展空間,缺乏競爭力。

        4 建議

        4.1 科學規劃布局

        把休閑農業發展納入全縣農業發展年度目標考核內容,按照“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的要求,重點打造以城區為核心,河西水鄉、東部平原、山區丘陵為片區的“一核三片”休閑農業產業空間布局,突出水鄉、田園、森林特色,做到有序發展、相對集中、規模開發,提高觀賞性、體驗性、娛樂性和教育性,避免雷同。

        4.2 制定標準和規范

        加快制定“盱眙縣農家樂旅游服務質量等級劃分與評定”等相關休閑農業標準體系,以標準來促進休閑農業規范發展、提檔升級。

        4.3 搭建網絡信息平臺

        以盱眙旅游網和盱眙農業網為平臺,加快搭建以休閑農業政策法規、國內外休閑農業發展現狀、本地休閑農業景點介紹、農家樂餐飲推薦、精品休閑觀光農業線路推介、民俗及農耕文化展示、特色農產品展示等為內容的盱眙休閑農業信息專欄或鏈接,更快速、更便捷地讓游客和投資者了解盱眙縣休閑農業發展現狀。

        4.4 推進聯合協作的雙贏機制

        推進當地休閑農業企業與農產品加工企業間的合作或聯營機制。休閑農業企業可以通過農產品加工企業的廠房和設備生產自己的特色農產品,銷售給游客。同樣,農產品加工企業可以利用休閑農業企業龐大的游客資源,推銷自己的農產品。通過聯合和協作,推動產業化發展[4]。

        4.5 培育特色休閑農產品品牌

        發展盱眙休閑農業必須要結合水鄉、平原、丘陵的特色,鼓勵和引導休閑農業企業,充分利用本地的優勢特色農產品和野生資源進行精細化加工和深加工。重點打造鮑集螃蟹,玉皇山水果,興隆富硒龍蝦,觀音寺西瓜,仇集牛肉、麻油,鐵山寺草雞、葛藤、板栗,維橋蝦稻米、火龍果,盱城戚大山槐花蜂蜜、明祖陵草菇、火龍果,穆店農本尚品蔬菜,舊鋪雨山茶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影響力的品牌。

        4.6 拓展特色農家菜品牌

        充分挖掘漢文化、淮揚文化的潛力,開發地方特色菜品,以農家味為特色,河西水鄉突出魚、蝦、蟹、水生蔬菜等;城區及東片平原地區突出鮮活、綠色有機蔬菜等;西南山區突出家禽、山野菜、中藥材為食材的農家特色。

        4.7 創建一批休閑農業及鄉村旅游品牌

        一是積極開展中澳樂博園、韻園農莊等一批休閑農業企業省級鄉村旅游區的升星和創星工作;二是全力推進陡山村、新華村爭創全國最美休閑鄉村工作。通過品牌創建,建設一批規模較大、特色突出、形象良好、誠信守法經營的休閑農業企業,創建一批盱眙休閑農業企業品牌。

        4.8 強化休閑農業人才培訓

        由縣委、縣政府引導,縣旅游局和縣農委具體實施,開展休閑農業、餐飲服務等方面的培訓,提高其綜合素質和服務水準。

        4.9 完善休閑農業配套設施

        一是通過與高等院校、科研單位的合作,對觀音寺西瓜等一批園藝品種進行升級改造;同時大力引進農本尚品等一批有實力的企業發展現代設施農業,推廣先進、適用的園藝和種植養殖技術,強化綠色有機農產品的生產和加工。二是建設完善休閑農業場所接待中心、停車場、游步道、路牌標識和廢污物收集處理設施,為游客提供優質便捷的硬件服務。

        4.10 加大資金扶持力度

        一是積極向上爭取相關資金及政策用于扶持休閑農業發展;二是休閑農業示范點、“農家樂”經營戶減免營業稅,銷售自產初級農產品及加工品享受免稅,用水用電享受農業收費標準等政策;三是鼓勵金融資本、社會資本提供信貸服務和資金支持;四是鼓勵將休閑農業列入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貸款貼息、中小企業創業貸款、扶貧開發貸款的范圍之內。

        5 參考文獻

        [1] 趙航.休閑農業發展的理論與實踐[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12.

        [2] 陳宇峰.城市郊區休閑農業項目集聚度研究[D].南京:南京農業大學,2013.

        第4篇:特色農業發展現狀范文

        關鍵詞:廣西;中藥農業;發展;問題;對策

        1廣西中藥農業發展現狀

        1.1中藥種植規模方面

        廣西于自2003年正式建成中藥材GAP基地之后,該地區的大規模種植區得到了良好發展。除了中等規模的中藥材種植區以外,占地總面積達3.53萬hm2以上的種植區數量已經發展至國內領先水平[1]。

        1.2中藥資源總量方面

        廣西種植的中藥種類十分豐富。從類別來看,植物中藥的種類是該地區中藥的主要部分,而動物中藥與礦物中藥的種類相對較少。與我國其他地區相比,其特色中藥材,如長莖金耳環、金花茶等為該地區的中藥農業帶來了較多的經濟利潤。從本質角度來講,該地區復雜的地理環境及氣候特點是中藥農業得以發展的基礎。

        2廣西中藥農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2.1資金問題

        與其他類型的農業生產活動相比,中藥材本身的高昂價格增加了這種農業生產活動所需的資金投入。與日益增長的中藥農業發展需求相比,種植戶、相關職能部門等在這項生產活動中投入的資金數量相對較少。這種問題的存在對廣西中藥農業的規模化、集約化發展產生了阻礙作用[2]。

        2.2種植模式及水平問題

        雖然目前廣西壯族自治區中GAP基地的數量較多,但中藥材種植散戶的數量仍然較大。與基地種植模式相比,這些散戶在種植經驗、種植技術等方面存在著明顯的劣勢。這種模式不僅形成了資源浪費,還從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該地區中藥材收購的規范化。

        2.3中藥農業發展引發的環境問題

        由于從中藥農業生產中獲得的經濟利潤較為可觀,因此該地區近年來不斷擴展用于中藥農業生產的土地資源,部分地區的擴張行為存在極強的盲目性、隨意性特點。這種缺乏規劃的擴展行為對當地的自然環境產生了不良影響。以荒地開墾為例,雖然種植戶能夠從新開墾的土地資源中獲得一定的經濟利潤,但這種開墾操作可能會影響該區域的生物多樣性。除此之外,過渡種植還會降低土壤質量,進而產生破壞生態平衡的作用[3]。

        3解決廣西中藥農業發展問題的對策

        為了提升廣西中藥農業的發展速度,優化中藥農業發展質量,需要對以下3種對策的應用加以重視:

        3.1技術培訓措施

        除了少部分中藥材種植商之外,廣西近半數的種植散戶都面臨著培育技術問題。為了促進中藥農業的整體發展,廣西應該通過設立中藥生產咨詢站、專家上門服務等方式,對中藥種植戶開展技術培訓,進而降低中藥材病蟲害問題的發生概率,提高中藥材的質量[4]。

        3.2資源整合措施

        就廣西當前的中藥農業而言,應用資源整合措施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其整合對象主要包含以下2種:(1)中藥種植土地資源。廣西當前以散戶為主的分散型種植模式會造成資源浪費。因此,應該通過土地資源的整合實現廣西中藥農業的集約化發展。(2)資金。較少的資金投入是限制廣西中藥農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這種背景中,各生產商及相關部門應該在充分重視這一問題的基礎上,通過加大資金投入比重的方式,提升廣西中藥農業的產業化發展水平。

        3.3中藥材病蟲害防治規范措施

        從本質角度來講,影響廣西中藥農業產量、質量的因素主要是各類病蟲害問題。該地區不規范的病蟲害防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藥材的種植效果。為此,需要根據中藥材的實際種植種類,制定出病蟲害防治的合理用藥制度及方案,以此降低藥物在中藥材中的殘留,提升廣西中藥材的市場競爭優勢。

        4結論

        廣西中藥農業的發展主要面臨資金投入不足、整體種植水平低、種植模式不合理等問題。為了提升廣西中藥農業的發展質量,應利用中藥材病蟲害防治規范、技術培訓以及資源整合等措施,解決各類發展問題,增加種植戶的中藥材種植收入。

        作者:張敏 曾雯雯 單位:廣西玉林農業學校

        參考文獻:

        [1]孔德鑫,韋記青,鄒蓉,等.廣西中藥農業發展現狀、存在問題與對策初探[J].中藥材,2010,06:843-846.

        [2]陳素賢.廣西中藥種植業SWOT分析及對策研究[D].廣西大學,2013.

        [3]劉永賢,梁崎峰,李伏生,劉其葵,鐘俊軍,蔡利民,葉小冬.廣西低碳農業發展現狀與對策[J].南方農業學報,2011,04:453-456.

        第5篇:特色農業發展現狀范文

        關鍵詞 設施農業;發展現狀;問題;對策;河北唐海

        中圖分類號 S62;S31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2)17-0190-01

        近年來,唐海縣委、縣政府以“服務新區,一體發展”為總攬,圍繞加速建設曹妃甸新區及京津唐地區的優質農產品供應基地、外向型農業生產基地、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基地,把發展設施農業作為建設現代農業的重要抓手,重點支持了唐海鎮綠港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六農場大棚蔬菜基地、八農場高效農業園區、九農場和十農場設施(蔬菜)農業園區建設,逐步做大曹妃甸新區的蔬菜產業。截至2012年4月全縣設施農業面積1 017.00 hm2,其中日光溫室面積507.07 hm2。

        1 唐海縣設施農業發展現狀

        2011年,新建設施農業面積170.67 hm2,其中新建日光溫室面積140.33 hm2,完成設施小區建設7個。總面積100.40 hm2,日光溫室520座,共落實市級補貼資金140萬元、縣級補貼資金140萬元。十農場于2011年11月通過河北省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證面積達300.00 hm2。以及以前的六農場和九農場均認證無公害基地666.67 hm2。全縣蔬菜播種面積1 500 hm2,其中日光溫室面積460 hm2,平均產量82.5 t/hm2,總產量37 950 t,平均產值18.0萬元/hm2,總產值8 280萬元;大棚226.67 hm2,平均產量90.0 t/hm2,總產量24 000 t,平均產值9.0萬元/hm2,總產值2 400萬元;中小棚213.33 hm2,平均產量52.5 t/hm2,總產量12 250 t,平均產值7.5萬元/hm2,總產值1 750萬元;全縣露地菜播種面積600.00 hm2,平均產量45.0 t/hm2,總產量22 180 t,平均產值3.0萬元/hm2,總產值1 800萬元。主要品種有芹菜、西紅柿、黃瓜、甘藍、辣椒、青椒、土豆、豆角、油桃、生菜等。唐海縣六農場、八農場先后為瓜菜注冊了“天茂”、“郁之源”商標,使唐海縣果菜產品打入了省內外。全縣先后建立了唐海縣曾茂蔬菜專業、唐海縣志農蘿卜專業、唐海縣綠鮮緣蔬菜專業、唐海縣梅苑蔬菜專業合作社,建昌專業合作社,形成了“主管部門+公司+基地+協會(專業合作社)+農戶”的設施農業發展模式,促進了設施農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2 存在的問題

        2.1 資金不足

        蔬菜生產投資很大、籌資較難。發展蔬菜產業特別是日光溫室資金需求量大,如果擴大面積,投資大、群眾自籌難,也是制約發展的因素之一。要想人人參與,把產業做大,需要依靠政府扶持,采取靈活多樣的信貸方式。

        2.2 農民素質有待提高

        蔬菜產業的發展,需要一大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盡管近幾年唐海縣結合農民需求,組織開展了系列農民培訓活動,使一大批適齡農民掌握了1~2門農業實用技術和務工就業技能,但從整體上來看,農民的技能素質仍難以適應蔬菜產業發展的需要。

        2.3 種植品種、模式比較單一

        以六農場為例,截至目前,該場蔬菜產業主產品仍為西紅柿,西紅柿種植面積占蔬菜產業面積的80%。因而,由于種植品種上比較單一,導致種植的模式單一化,大棚種植一般1年為3茬,即2茬西紅柿、1茬芹菜。

        2.4 品牌意識缺乏

        六農場、九農場、十農場已取得了省級無公害生產基地認定,其無公害農產品也得到了認證,并注冊了商標,生產的蔬菜、果品也為廣大消費者所認可。但是,菜農的品牌意識比較薄弱,品牌效應尚未形成。

        2.5 經紀人隊伍有待壯大

        大棚果蔬產品的產量呈現逐年遞增的趨勢,但由于缺少有能力的經紀人員對大棚產品進行銷售,導致銷售中存在著同質同品卻不同價的問題,直接影響了棚農的收益。當有些品種出現價格低或者滯銷時,無人幫助菜農及時解決銷售問題,降低了菜農的收入。

        3 發展對策

        3.1 按區域分別規劃設施農業的發展戰略

        對于已有基礎的設施農業基地,應在現有設施的基礎上發展檔次較高的設施模式;對已進行設施生產的經濟水平一般的農場、鄉鎮,應認真總結經驗,鞏固發展,逐步對現有設施條件進行改造升級,提高設施農業效益[1-2]。

        3.2 制定設施農業發展的具體扶持政策

        一是大力發展設施農業技術,加大對農戶購買裝備機具的補貼力度。二是圍繞設施農業生產的產前、產中、產后

        環節,幫助、引導農戶進行小額資金貸款,扶持設施農業發展。三是設立專項獎勵資金,主要用于以下3個方面[3]:扶持高檔園區、特色園區的標準園建設;完善設施配套建設和基礎建設;扶持農民合作組織、行業協會建設,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也可以采取“以獎代補”的方式,鼓勵示范創新,促進設施農業由數量規模型向科技效益型轉變。

        3.3 注重科技創新,加強設施農業從業人員的技術培訓

        引進推廣適合當地的溫室(棚)結構及配套設施,提高機械化作業水平,加大對環境污染的清理和控制裝備、農產品冷藏保鮮設備的推廣應用[4]。定期培訓在一線工作的技術人員,提高其推廣服務能力。舉辦陽光工程設施農業專題培訓班,以提高從業人員素質,加快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

        3.4 實施品牌戰略和特色農產品戰略

        扶持一批有優勢、有特色的龍頭企業和生產大戶,帶動農副產品加工業、營銷企業和中介服務組織的發展;積極培育產地交易市場和社會中介組織,促進產銷的流暢和銜接,積極向外界銷售信息,解決農民的銷售難、售價低等問題[5]。

        4 參考文獻

        [1] 李俊有,翟志軍,胡桂杰.赤峰市設施農業存在的主要氣候問題及對策[J].內蒙古農業科技,2010(6):12,39.

        [2] 萬學遂.我國設施農業的現狀和發展趨勢[J].農業機械,2000(11):4-6.

        [3] 肖學祥.寧夏設施農業生產現狀及發展前景[J].農機科技推廣,2009(2):54.

        第6篇:特色農業發展現狀范文

        1.種植業發展現狀

        沈陽沈北新區的水稻是新區種植業的特色名片之一,目前水稻種植面積為20萬畝,主要有鹽粳48、遼優7號等十幾個種植品種。曾先后獲得“沈北清水大米”國家地理標志認證商標和“北霸”中國馳名商標等榮譽稱號[2]。除此之外,新區還發展其它特色種植業,合計占地面積0.33萬公頃,包括花卉、蔬菜、五味子、其中五味子現已成為全國最大的五味子種植基地。

        2.畜禽養殖業發展現狀

        沈北新區畜禽養殖業占農業比重持續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畜禽養殖業已逐漸成為新區農業經濟的支柱產業。經過多年的不斷探索和努力,沈北新區畜禽養殖業具有如下突出特征:一是規模化養殖比重逐年升高、養殖種類繁多。二是投資規模大、養殖面積廣。四是建設標準高、輻射程度強。

        3.農副產品深加工產業發展現狀

        沈北新區是全國最大的農產品深加工基地之一,目前沈北新區的農產品深加工企業聚集在遼寧輝山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內,占地面積約20平方公里。現已擁有農副產品深加工企業300余家,其中包括世界500強企業如中糧集團、百事可樂集團等、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如遼寧禾豐牧業、雨潤食品等——這些企業共同構筑了玉米、小麥、水稻、大豆、果蔬(飲料)、(奶牛)乳品、生豬、肉雞等農產品精深加工中心[2]。

        4.休閑觀光產業發展現狀

        休閑觀光產業是沈陽沈北新區的新興產業,目前沈北新區休閑觀光農業具體項目包括:愛琴谷莊園,占地700畝,其致力于打造陽光度假、花卉果園、觀賞采摘、休閑運動等多層次觀光園區;萬畝遼河花海,依托遼河七星濕地公園,占地面積達6000畝,主要以種植油菜、蘆葦、萬壽菊、荷花等為主題的休閑觀光農業帶;薰衣草莊園,占地面積5000余畝,核心區域1600畝,被農業部、國家旅游局正式認定為沈陽市首家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等榮譽稱號;稻田藝術畫,占地面積280畝,它是現如今中國擁有的最大的水稻田藝術畫;水稻開心農場項目,占地面積300畝,是以綠色有機水稻為基礎,集學習、觀光、體驗、遠程監控于一體的水稻觀光項目。

        二、沈陽沈北新區生態農業發展的潛力分析

        波士頓矩陣四象限法是由三個指標構成:(1)橫坐標:生態農業發展市場占有率;(2)縱坐標:生態農業發展市場增長率;(3)生態農業發展情況。即相對市場占有率同市場增長率形成一個四象限的矩陣圖。其理想模式是要重點突出和發展明星類和金牛類的優勢與機遇,引導問題類向明星類和金牛類方向發展,盡量規避瘦狗類中可能出現的劣勢與威脅。通過波士頓矩陣圖中的四象限法,將其延伸到生態農業發展的潛力研究中,結合沈陽沈北新區生態農業發展中的優勢、劣勢、機遇、威脅,對本區生態農業發展中的四大突出產業的潛力情況做出如下具體分析:

        1.劣勢與機遇并存型

        此象限是問題類產品,其發展特點是市場占有率低,但市場增長率高。可以看出,其市場前景廣闊,處于成長階段,只是發展優勢尚未突顯,在持續發展過程中,有望成為明星類也有可能退化成為瘦狗型市場。因此發展方向取決于對問題類的正確引導。可以通過采取加強型發展戰略來增強發展優勢,把握發展機遇。結合沈陽沈北新區生態農業的發展潛力分析,其休閑觀光產業屬于問題類產品。休閑觀光產業屬于新興產業,擁有較好的發展前景,也是該區現代農業對外展示的窗口,但由于此類產業剛剛興起,在管理體制和發展理念上仍存在不成熟之處,需要在發展中不斷壯大及完善。因此針對此類情況,適合采用加強型戰略逐步引導發展,提高市場占有率,成為明星類產品。

        2.優勢與機遇并存型

        此象限是明星類產品,其發展特點是擁有較快的增長速度,由于增長勢頭良好,為了繼續保持較高的市場占有率,需要增加投入和扶持力度,強化其主導地位。結合沈陽沈北新區生態農業的發展潛力分析,其農副產品深加工業屬于明星類產品。農副產品深加工業是該區的主導產業,現已擁有完善的農產品深加工基地及數百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它在增長勢頭和贏利水平上都有著長遠的發展前景,可以通過采用穩定型增長戰略和創新型戰略逐步成為金牛型,成為該區生態農業發展的主要收入來源,在生態農業發展中的保持良好勢頭,充分發揮競爭優勢特點,利用發展機遇使沈北新區的生態農業得到進一步發展。

        3.優勢與威脅并存型

        此象限是金牛類產品,其現狀特點是,擁有較高的市場占有率,但市場增長率已經飽和,因其具有市場成長率低的劣勢特征卻占有較高的市場份額及享有較好的規模經濟優勢特點,因此不必對其進行大量的資金投入,但該金牛類產品需要在發展中不斷提高科技創新發展理念,突出支柱產業優勢,加強政策引導才能不斷保持其優勢地位,逐漸提高其市場增長率。結合沈陽沈北新區生態農業的發展潛力分析,其種植業和畜禽養殖業屬于金牛類產品。這兩類產業是該區生態農業發展的主要收入來源,同時在發展中不斷壯大發展規模,發展模式也日趨成熟,占有較高的市場份額,由于市場增長率逐年趨于穩定,因此可以通過采用創新型戰略逐步向明星類轉化,以提高種植業和畜禽養殖業的市場競爭力為目標,更好的發展本區的生態農業。

        4.劣勢與威脅并存型

        此象限是瘦狗類產品,其發展特點是市場占有率和增長率都很低,因此沒有發展前景,但此類產品,并不是盲目地采取全部放棄戰略,而是盡可能規避發展此類產品的過程中遇到的風險,對有市場潛力的產品仍要不斷開拓發展機會。因此針對瘦狗類產品,要采取減少和剔除戰略,結合沈陽沈北新區生態農業發展中存在的劣勢和威脅,要在政策的正確引導下,合理的選擇避開威脅,消除劣勢。

        三、沈陽沈北新區生態農業發展的戰略設計

        1.生態型種植業發展戰略

        1.1發展壯大種植業優勢產業戰略。

        優化水稻品質結構和生產布局,并從耕地保護,土壤改良等多方面著手,切實加強水稻生產綜合能力,更在急需時,保障全區仍至全市的糧食供需平衡必要的生產能力;通過重點建設三大種植業基地,即集種植、展示、交易等多功能于一體的蔬菜花卉產業基地、以五味子、沙參等種植、加工、銷售為主體的特色中草藥種植基地、以果品采摘觀光、特色種植觀光、農家院休閑為主線的生態林果產業基地,挖掘特色種植業潛力,大力營造各具產業優勢的生態型農產品生產區域。

        1.2加大農業科技投入戰略。

        采用工廠化育秧、全程機械化作業、病蟲害統防統治、測土配方施肥等技術,使農民更好的掌握優質良種及配套的種植業高產優質栽培技術;建立農業推廣區域站及發展農業科研培訓體系,加強農業科技推廣體系和農業信息化體系建設,以農業信息化技術引領農業產業化發展,以適應新區農業快速發展的生態化進程。

        1.3創新生態農業生產模式戰略。

        稻田養魚是利用稻田養魚、魚養稻的一種高效的種植業與養殖業組合一體化的立體種養模式。技術上,通過在稻田中養魚,水稻可以為魚遮光蔽日,魚可以為水稻除草、除蟲、疏松土壤,提供養分。這種稻魚共生模式,綜合效益是單純種稻的2~3倍。通過大力推廣適合沈北新區的稻田養魚生態農業發展模式可以改變粗放型農業作業方式,以實現對各種農業資源的有效循環利用,從而促進生態型種植業可持續發展[3]。

        2.生態型畜禽養殖業發展戰略

        2.1提升政府職能戰略。

        在政策引導上,政府基于對畜禽養殖業市場的準確調控,需及時做出政策調整并出臺了一系列有利于養殖戶的優惠政策;在政策落實上,要做到落實政策不打折,確保按時、足額發放良種補貼等各項財政扶持資金,提高養殖戶的生產積極性;通過加強與招商局、國土局、農林局、鄉鎮政府等相關部門的協調、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為生態型畜禽養殖業項目選址、簽約、落實和實施提供政策支持和技術指導。

        2.2優化產業布局發展戰略。

        按照沈北新區總體發展規劃,優化產業布局,狠抓三大養殖基地建設:即北部生豬養殖示范基地、中部奶牛養殖示范基地和東部肉雞養殖示范基地;通過打造萬畝生態型畜禽養殖基地,不斷完善畜禽養殖的產業鏈條,實現全區畜禽養殖業的經濟良性循環,提高畜禽養殖產業化水平,推動生態型畜禽養殖產業發展,促進農民增產、增收,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2.3推行保障體系建設戰略。

        建立重大動物疫病防控長效機制,完善重大動物疫病防控、監測預警、檢疫監督和應急體系;完善畜禽養殖業保障體系,提高綜合防控能力和應急能力,確實保障畜禽產品安全衛生。

        3.生態型休閑觀光農業發展戰略

        3.1因地制宜科學規劃戰略。

        發展生態型休閑觀光農業,在選址與布局方面,要事先制定科學合理的規劃方案,遵循生態農業發展規劃、城市旅游業發展規劃、新農村建設規劃等原則的同時,將旅游資源恰如其分地融入到生態農業生產中,從而實現旅游產業與生態農業的和諧發展。

        3.2強農興旅的發展戰略。

        生態型休閑觀光農業的發展是一種高效的生態農業模式,在強調生態農業發展的同時,更要促進旅游業的發展,從而實現休閑娛樂意義,增強參與互動意義。未來,沈北新區應立足“大旅游”戰略,其生態型休閑觀光農業應重點按以下三種類型發展:即林果基地采摘型、農業生態觀光型、休閑旅游度假型,全力打造東北最大的“現代體驗式旅游基地”。

        3.3規范服務強化宣傳戰略。

        相關管理部門應健全統一、全面的關于生態型休閑觀光農業方面的管理制度和服務標準,使從業人員在工作中有標可依、有章可循;通過建立生態型休閑觀光農業各行業間的行業協會等自律型行業監督組織,增強行業間各企業的互相監督、互相約束,促進共同發展;生態型休閑觀光農業行業中各企業也要對從業人員定期開展農技知識、服務技能、誠信意識、生產及消防安全教育等方面的培訓,從而全面提高從業者的綜合素質和服務水平。與此同時,要通過多種方式加大宣傳力度,展示沈北新區生態型休閑觀光農業的風采,擴大其市場占有率,從而實現休閑娛樂、旅游觀光與環境保護相結合的強農興旅的戰略意義。

        4.生態型農副產品深加工產業發展戰略

        4.1產業集群發展戰略。

        就沈北新區現有的中小型加工企業分析,大部分的發展現狀較為分散且規模尚小,沒有形成產業集群效應,以至于在激烈的優勝劣汰中,難以保持競爭優勢。因此應通過中小型企業間的優化整合,加強分工與協作,最終實現產業間的集群化發展。在以市場為基礎,政府為媒介的前提下,利用沈北新區現有的一大批知名度高、加工水平先進、市場空間廣闊、具有裂變擴張實力的優勢龍頭企業,通過鼓勵龍頭企業不斷將一些特定的生態型農產品加工環節分離出去,形成一批專業化的生態型農產品深加工企業,幫助協作龍頭企業做好相關銜接的質量、標準、管理等工作。可以說,企業集群效應不僅可以降低加工成本,還能增強企業間的整體競爭優勢。

        4.2自主創新發展戰略。

        第7篇:特色農業發展現狀范文

        關鍵詞:設施農業;發展現狀;問題;對策;寧夏彭陽

        1彭陽縣設施農業發展現狀

        彭陽縣總面積2 532.3km2,全縣轄12個鄉鎮156個行政村,總人口25.4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3.0萬人。全縣劃為3個自然區域:北部黃土丘陵區,面積占57.9%,地勢起伏,溝壑縱橫;中部河谷殘塬區,面積占28.9%,地勢平坦,川塬相間;西南部土石質山區,面積占13.2%,地勢陡峻,為次生林區,局部巖屑剝離,且為陰濕地帶。

        (1)設施蔬菜快速發展。全縣發展設施果蔬348.5hm2,其中蔬菜278.7hm2,日光溫室47.2hm2計590棟,塑料大棚231.5hm2計5 786棟。

        (2)設施菌草初具規模。彭陽縣將菌草產業作為調整農業結構、發展旱作設施農業的重點,借助閩寧對口幫扶的資金支持,目前全縣菌棚達到562棟66.7hm2,全年可產鮮菇3 000t,實現總產值2 400萬元,同時可就地轉移農民工600多人。

        (3)設施林果逐步推廣,發展林果棚57棟3.2hm2,設施林果總產量18 000t,總產值4 100萬元,提供農民人均純收入120元。

        (4)設施養殖業全面普及。全縣所有鄉村農民以“小群體、大規模”的養殖理念,確定了設施“黃種肉牛”的養殖模式及設施“生態雞”的放養模式,把農民從傳統勞動中解放出來,結合市場信息,按照市場規律發展養殖,實現農民增收。

        2彭陽縣設施農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彭陽縣農業總體上仍處于現代農業發展的起步階段,雖然以移動大棚為主的設施農業發展有了一定的基礎,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受資金、技術、基礎設施和人們思想觀念等條件的制約,從設施農業發展水平來看,存在布局分散、規模較小、技術含量不高、建設資金投入不足等問題。

        (1)規模不大,產業化經營程度低。總體來看,彭陽縣的設施農業布局相對集中在紅、茹河流域,北部鄉鎮因受水資源限制,主要采取“棚隨窖走”的方式搭建,布局零亂,規模不大。設施農業經營方式分散單一,與市場對接層次低,先進的設施農業高產栽培技術得不到很好的推廣應用,產前、產中、產后服務不及時,造成經營戶管理技術落后,產品質量低,市場空間狹小,缺乏市場競爭力,因而難以形成規模型市場效益和區域優勢,產業化程度低。

        (2)農民主體作用發揮不夠。群眾對設施農業缺乏認識,顧慮較多,等、靠、要思想相對嚴重,政府推動與群眾自愿差距大。同時,農村留守的大多數為中老年人和中小學生,從事設施農業建設出現勞動力短缺現象。

        (3)設施農業項目建設資金投入不足。日光節能溫棚建設是一項高投入、高產出的項目。政府對項目資金補貼有限,吸收信貸資金和社會融資困難多,依靠群眾自籌建設有一定的困難,雖然政府行為對設施農業發展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但由于農民認識不足、自愿投資依賴性增強,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設施農業的順利發展。

        (4)農民文化水平低,科技推廣不夠深入。現代設施農業需要文化素質較高的新型農民,而目前設施農業工作者對發展“設施農業”的認識模糊,接受并應用設施農業高產栽培技術能力低,加之彭陽縣農技推廣干部年齡老化,真正懂得設施農業生產技術的干部少,缺乏對農民在政策、技術、信息等方面的宣傳和引導。

        (5)品牌產品缺乏,市場帶動能力弱。雖然彭陽縣“紅河香“辣椒品牌因其果大、肉厚、色澤鮮、耐運輸、產地無污染的特點,深受消費者喜愛,遠銷蘭州、西安、武漢、西寧等省市,建立了良好的銷售網絡,但農戶設施蔬菜生產仍以家庭為單元,運行松散,難以與市場對接,效益低。

        (6)市場意識不強。缺乏以市場為導向的思想邏輯、行為準則以及對市場預測和信息的預警機制,市場空間狹窄,市場信息服務欠缺,農民經紀人和營銷隊伍發展不夠,設施生產服務不到位。

        (7)抗御自然災害能力弱,設施檔次不高。彭陽縣設施農業裝備檔次仍以簡易中等水平的塑料大棚、小拱棚類型為主,雪凍、風災對設施農業造成嚴重威脅。

        3彭陽縣設施農業發展對策

        通過對彭陽縣設施農業現狀的調查分析研究,彭陽縣設施農業發展面臨諸多困難和不足,但在自然資源、社會環境、市場需求、經濟效益和前期建設等方面有一定的優勢和基礎,必須正視現實,按照即定的目標任務,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挖掘發展潛力,著力解決好存在的問題和矛盾,建立科學的管理體制和扶持政策,培養技術人才,推廣高新技術,落實銷售網路,形成產、供、銷完整的服務體系[2]。

        (1)廣泛動員群眾參與設施農業建設。發展設施農業是農業生產方式的重大變革,能否取得成效,取決于群眾思想觀念的轉變和主題作用的發揮。采取召開會議、舉辦講座、組織觀摩、入戶動員等靈活多樣的方式,廣泛宣傳設施農業的優點和好處,用生動鮮活的事例啟發群眾、引導群眾;在資金、技術上支持群眾、激發群眾的參與熱情,從多方面調動群眾的主動性、能動性和積極性,使農民群眾自覺自愿地投身于設施農業建設中。

        (2)合理布局,擴大規模。在區域布局上,堅持因地制宜、依水而建、量力而行的原則,按照“中心帶園區,帶基地,連農戶”的思路,對紅、茹河流域和長城塬灌區已初具規模的設施農業生產基地,必要時可打破鄉鎮村界限,進行統一規劃,連片建設,規模經營,力爭建成一條重要的設施農業生產帶。

        (3)加大設施農業的投入力度。設施農業是一項高投入、高產出的產業,要堅持“政府投入為導向、農民和企業投入為主體、社會投入為補充”的原則,從而建立以政府投入為導向,農民籌資和信貸投入為主體,社會融資和招商引資為補充的多元化投入機制[3]。

        第8篇:特色農業發展現狀范文

        隨著江蘇省沿海開發進入國家戰略,城市將以工業發展為主,城市開發力度不斷增大,農業土地將被大量征用。在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失去了大量農業用地,環境污染日益嚴重,給農業產業可持續發展帶來巨大的挑戰。分析和研究其他國家現代化農業發展現狀,有利于穩步推進我國農業產業化發展、有效增加本地區農民收入,為我國建設和諧新農村提供有力保障[1]。同時,也可以為我國現代化農業建設提供一定的借鑒。本文研究了江蘇沿海開發背景下現代化農業發展的目標,分析了發展現代化農業過程中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問題,進一步剖析了其產生的背景及成因,提出了現代化農業發展的具體措施,以期為農業發展提供參考。

        1國外現代化農業發展現狀

        1.1美國現代化農業發展進程

        美國作為一個地多人少的國家,其自然資源十分豐富,國土面積達到了937萬km2,其中耕地面積約占1.87億hm2,美國總人口30071萬人,平均0.62hm2/人(2006年)。美國作為世界上農業生產水平和個人生產效率最高的國家,也是農產品出口量最多的國家之一,這是因為美國最先推行農業現代化。美國在農業產業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和人員。1933年美國就通過了《農業調整法》,用法律規定的方式保證農產品價格,以此來保證本國農場主的經濟收入。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如果出現病蟲害,美國會將其列入政府應急處理事件,同時為受災的農戶提供一定的經濟補貼。

        1.2日本現代化農業發展進程

        日本擁有37.79萬km2國土面積,其中479.4萬hm2為耕地,約占國土總面積的13%,全國總人口達12746萬人,人均耕地面積已經不足0.04hm2,是一個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國家。日本人口密度比較大,多山丘嶺、國土狹長,耕地分布相對較零散,地震等自然災害不斷發生,是一個落后的傳統農業國家。日本的現代農業開始于明治維新,當時的日本政府偏向于西方化發展策略。自1870年開始,日本不斷從西方引進大型農業機械,想通過機械化作業來改變現有的農業耕種方式,但是由于日本國土與資源結構的限制,大型機械化生產模式并沒有在日本得到大面積的推廣。此后,日本政府及時對農業相關政策進行了調整,轉而大力推廣傳統農業生產中的先進技術經驗,為農業生產提供優質的種子和科學的種植方法。同時,日本政府不斷增加對農業基礎設施的資金投入。

        2現代化農業概述

        2.1概念

        現代農業以先進的農用機械和精確電子機械勞作的方式,實現高科技和農業的結合,大幅提高了農業勞動生產率。現代化農業是農業快速發展的轉折點。古代農業和傳統農業主要是以農用動植物為中心,是一種相對封閉的物質和能量轉化循環系統,嚴格遵循著農業生物自身的自然規律。由于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出現了農藥、化肥和育種技術等促進高產的現代化技術[2]。現代化農業主要是以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為主體的高科技密集型產業。生物技術、信息技術和現代工程技術在農業上的應用,是建立在分子和信息化層面上的一次技術突破。其會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一直為現代化農業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

        2.2作用及重要意義

        建設現代化農業作為推進新農村建設的首要任務,必須堅持以發展農村經濟為主要目標,結合自身技術優勢力量為農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持。

        2.2.1保障糧食安全。一方面,要穩定糧食生產,同時不斷強化和完善相關農業扶持政策;另一方面,需要強化農業生產技術、優化農業生產產業結構、完善農業生產設施,不斷提高我國農業生產能力,以此大力發展我國現代化農業產業。事實證明,穩定糧食種植面積難度較大,由于扶持政策相對有限,只有著重發展現代化農業,才能有效提高糧食產量、保證國家糧食安全[3-4]。

        2.2.2提高我國的國際競爭力。我國發展現代化農業的相關政策,有利于我國農產品在國際競爭中占有有利地位。農產品出口有著特有的產業優勢,可以帶動農產品產地的就業,增加當地農民收入,便于當地根據國際市場調整自身產業結構,為推進我國現代化農業建設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對有效解決“三農”問題有著積極的歷史意義。

        3我國現代農業發展成效及存在的問題

        3.1取得的成效

        在我國大部分城市農業產業仍然占很大比重,但是隨著我國城市化、工業化進程的推進,尤其是二、三產業的快速發展,促使第一產業比重逐年降低,但仍然占有很大比重。近年來,我國不斷強化支農惠農政策的落實,在農業結構調整、農業產業化、外向型農業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績。一是農業內部結構不斷優化。緊緊圍繞建設穩定的種植業、一流的園藝業、發達的畜牧業的思路,加快農業結構調整。二是縣域規模主導產業初步形成。制定實施了優勢產業主導發展規劃,初步形成了出口蔬菜、特種經濟動物、優質大米、肉類、特色蔬菜的主導產業。

        3.2存在的問題

        3.2.1現代農業發展還處于低層次、低水平階段。對于我國一些經濟相對欠發達、財政投入力度相對較低的地區,農業科技貢獻率偏低。新的人才、農業技術、農業管理、資金投入等還不能滿足現代化農業發展的需要。

        3.2.2土地流轉障礙多。農民惜地現象較普遍,土地流轉成本較高,規模經營水平較低,難以實施現代化的管理。

        3.2.3龍頭企業帶動不強。規模大、帶動力強的龍頭企業不多,優勢企業與農民經濟收益聯動機制不完善,導致經濟帶動力相對較弱,同時市場的開拓能力偏低,影響了經濟效益的提升,隱藏著極大的市場風險。

        4發展現代農業的目標定位和具體措施

        4.1目標定位

        現代化農業是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農業,要用現代物質條件裝備農業生產,用現代科學技術改造農業結構,用現代化的產業體系提升農業生產,用現代化發展理念引領農業,加大力度培養新型農民發展農業,提高農業素質、效益和競爭力。按照發展現代農業的總體要求,在深入分析農業發展的基礎現狀、特色優勢、發展潛力的基礎上,將生態、高效、外向作為現代農業發展的戰略取向。

        4.2具體措施

        4.2.1把糧食安全作為發展現代農業的基礎。穩定糧食種植面積,加大糧食扶持政策,建立最低保護價,加強對糧食生產的補助,強化基礎設施建設,開展高產創建活動,加強區域性布局,加強新品種選育和技術創新,保障國家糧食安全[5]。

        4.2.2把高效農業作為發展現代農業的主攻方向。把高效農業作為現代農業的重要抓手,加快高效農業的發展。一是加快農業園區建設。以規劃設計科學、產業特色鮮明、科技含量較高、物質裝備先進、運行機制靈活、綜合效益顯著為目標,將農業園區作為大力發展現代化農業產業的主要載體,通過引入先進農產品品種、技術展示、吸引外來投資、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現代化農業發展體系,突出區域特色,促進優勢產業加快集聚,以園區建設全面推進高效農業發展。二是加強基地建設。加快特色產業基地建設,形成特征鮮明、效益明顯的特色基地[6]。

        5結語

        第9篇:特色農業發展現狀范文

        一、特色農業發展現狀及特點

        一)現狀

        總播面8.92萬畝,年全區共有耕地4.7萬畝。其中糧田8.2萬畝,菜田0.71萬畝,其他濟作物0.1萬畝。設施播面0.25萬畝,主要集中在方村鎮方村和西京北兩村。年全區實現農業增加值6898元,農民人均純收入7794元。

        建有溫室580棟,全區確立了優質專用糧、無公害蔬菜、花卉苗木三大主導產業。一是無公害蔬菜產業。主要分布在方村鎮方村、西京北兩村。其中集體規模生產面積0.25萬畝。涉及農戶23戶。主要生產品種有黃瓜、西紅柿、等普通蔬菜品種和名、特、優、新品種。二是糧飼兼用糧產業。經過近幾年來的種植結構調整,糧飼兼用玉米所占比重不斷增大。全區特色糧飼兼用生產面積達2.1萬畝。主要分布在宋營、方村兩鎮,生產品種邯鄭單958蠡玉14農大109等。

        二)基本特點

        特色農業區域化布局和規模化發展框架基本形成。1農業結構調整不斷深入。

        頻繁征占耕地的情況下,農業結構調整一直是區農業工作的重心。近兩年來。區種植結構調整堅持以“壓縮普通糧食作物穩步發展優質專用糧積極發展無公害蔬菜、花卉苗木產業,增加特色品種”為原則,優化產業布局,調整品種結構。實現了特色產業區域化布局。引進名、特、優蔬菜、花卉苗木品種,提高農產品市場占有率,提高了農產品質量和檔次。

        服務質量大幅度提高。2農業科技服務體系不斷完善。

        并有計劃地進行試驗、示范和推廣;搞好先進實用技術培訓,引進名、特、優蔬菜花木品種。提高農民素質。聘請專家,技術能手進行不同形式的技術培訓,印發各類技術資料,取得了良好效果;通過信息網絡收集、整理農業信息,為農民提供及時有效的信息服務,并通過網絡向外推介我區特色農產品,提高農產品知名度。

        三)存在問題

        缺乏有特色拳頭產品。四是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提高緩慢,一是對農業工作的認識不到位。部分干部群眾認為我區已成為主城區了農業工作已經不重要了領導力量、資金、技術等方面對農業工作的支持有所松懈。二是傳統農業比重大。糧田占總耕地面積的85%結構不合理。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差。

        二、特色農業發展規劃

        一)工作思路:

        按照農業資源比較優勢,立足本區特色。壓縮和淘汰低效糧食作物,發展蔬菜、花卉苗木勞動密集型或資本密集型優勢特色產業,提高特色農產品市場占有份額,增加農民收入。

        二)工作重點:

        實現傳統農業向特色農業的轉變,1全面改造提高種植業加快農業結構調整。使種植業的發展切實轉變到以質量效益為中心的軌道上來。壓縮糧食面積,增加優質蔬菜、花卉苗木種植面積,將傳統的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二元結構逐步調整為糧食作物、經濟作物和飼料作物三元結構。

        擴大名優新特蔬菜品種的引進。減少大路貨品種的種植面積。加大蔬菜產業發展力度。擴大保護地生產面積。

        2培育開發特色農業園

        將自由采摘、休閑娛樂、農事體驗、生產銷售于一體的高科技園區,方村建立特色農業園區。帶動周邊農業發展,增加農民收入。

        三)辦法和對策

        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1研究制定扶持政策。

        而推進產業化經營的關鍵是搞好生產基地、加工企業、農民經濟合作組織、市場、科技園區帶動等龍頭建設。因此,農業產業化經營是特色農業發展的有效手段。區要加大對有基礎、有優勢、有特色、有前途的龍頭扶持力度,不斷增加龍頭牽動能力。

        加快科技興農步伐2增加特色農業科技含量。

        健全完善農技推廣網絡,推進特色農業發展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進步。加快優質新品種,節本增效新技術的引進、示范、推廣,增強競爭力,實現農業生產力的發展。本著“實際、實用、實效”原則,多渠道、多形式、多層次地開展技術培訓,把特色農業生產真正納入依靠提高農民科技素質的軌道上來,實現科技興農工作的新突破。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一本大道香蕉网站日本 | 亚洲永久字幕精品免费文字 | 最新日本一道免费一区二区 | 日本最新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亚洲妇女自偷自偷在线播放 | 亚洲伊人久久综合成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