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特色文化小鎮規劃設計范文

        特色文化小鎮規劃設計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特色文化小鎮規劃設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特色文化小鎮規劃設計

        第1篇:特色文化小鎮規劃設計范文

        正如人們說起江南水鄉小鎮就聯想到周莊那樣,今后你一旦談到承載中國傳統文化的紅木家居,以及頗具嶺南水鄉特色的南粵小鎮,那將會不假思索地叫出大涌的名字。

        如果想感受中國紅木家具設計、生產與營銷最活躍的氣氛,請來中山大涌鎮;如果想見識嶺南水鄉又兼特色海洋文化民俗的小鎮,請來中山大涌。卓旗山、陸泉沙島、中國(大涌)紅木文化博覽城、安堂古祠堂……這些代表著大涌人文地理特色的景觀,將在大涌鎮新時期打造“中國紅木文化旅游小鎮”的歷程中,展示出另一番獨具特色的地域風情。

        紅木文化+旅游

        改革開放以來,大涌從一個邊陲小鎮迅速發展成為國內著名的紅木家具和牛仔服裝生產專業鎮,擁有省級以上名牌名標超過30個,榮膺“中國紅木產業之都”“中國紅木家具生產專業鎮”“中國紅木雕刻藝術之鄉”“中國牛仔服裝名鎮”“廣東省教育強鎮”“中國千強鎮”“國家衛生鎮”“全國環境優美鎮”等稱號,成為中山鎮域經濟的一顆璀璨明珠。

        2013年3月,廣東省政府在《廣東省城鎮化發展“十二五”規劃》中,將中山大涌列為全省文化旅游小鎮的建設規劃,大涌鎮黨委、政府積極推進“六大創新工程”,打造“紅木文化旅游小鎮”。 大涌鎮作為中山市產業轉型升級的試點鎮,已制定了詳實的工作措施來推進新型專業鎮建設。

        大涌鎮黨委書記黃紅全希望:“未來一走進大涌鎮,就可以感受到濃烈的紅木文化氛圍。”他表示,大涌因紅木而興,在近幾年的發展中,定位越來越清晰,目標就是打造紅木文化旅游小鎮,將紅木產業與文化旅游業相結合,不僅推動紅木產業從“賣產品”到“賣文化”的轉變,而且要“以城促產”,推動大涌鎮從外觀到內涵“脫胎換骨”。

        據介紹,大涌將繼續推進紅木產業轉型升級,到2020年,把大涌紅木家具打造成百億產業集群,紅木文化旅游小鎮初具規模。黃紅全介紹說,目前大涌已邀請廣州規劃設計院對鎮內2.5公里的紅木文化集聚區進行整體設計,包括對集聚區外觀、新舊建筑等按照紅木文化內涵進行改造,從外觀上體現紅木文化、嶺南文化和隆都文化;在功能上,做到與紅木文化相匹配,除了紅木業態外,還將有其它與中國文化如沉香、字畫、陶瓷、工藝品等有關的業態,并舉辦各類行業活動和文化活動,提供一個文化傳播、藝術鑒賞、商品交易、行業交流的平臺。

        大涌鎮紅木文化旅游小鎮的發展戰略不再只停留于構想,而是列入了鎮委,鎮政府的重點工作日程。

        2014年10月23日,由中國家具協會主辦的“中國紅木家具重點產區工作會議暨中國家具重點產區升級轉型試點工作啟動儀式”在大涌鎮舉行。啟動式上除了公布大涌正式被中國家具協會確定為全國家具行業升級轉型試點鎮,大涌鎮政府還與中山市文廣新局、市旅游局簽訂了《市鎮共建廣東省文化旅游小鎮框架合作協議書》,大涌鎮將通過多方合作、以紅博城為核心,整合周邊旅游資源,積極發展文化旅游產業,努力將大涌鎮打造為特色文化旅游小鎮。

        大涌鎮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大涌將在中山市文廣新局、市旅游局的支持和指導下,組織省內外文化旅游專家,就紅木文化旅游小鎮建設進行論證,開展文化旅游規劃的研究。據介紹,下階段大涌鎮將把工業旅游、文化旅游和生態旅游產業,納入到該鎮產業轉型升級工作中一并推進,并以中國(大涌)紅木文化博覽城為核心,依托“兩江”、“一山”“一島”的自然資源,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尤其是旅游產業。

        “中山的旅游可以走產業融合的道路,在產業優勢方面做文章,利用紅木、燈飾、五金家電等工業資源開發工業游。”中山市旅游局局長吳嘉敏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接下來會將大涌的紅木博覽城、紅木一條街、卓旗山莊等資源打造成旅游線路,借旅游帶動產業的轉型升級。”

        近年來,大涌鎮也在大力發展旅游事業,結合該鎮的紅木家具企業及成功開發的陸泉沙島等,市與鎮相關部門正研究為自由行及團隊旅客,設計一條參觀安堂古村落、了解紅木歷史文化,以及游玩卓旗山莊的具有大涌紅木文化及生態觀光的旅游路線。大涌鎮鎮長文衛戈表示,策劃這樣一條旅游線路對進一步推進該鎮經濟增長,對外宣傳紅木家具歷史文化及生態旅游觀光起很大作用。

        為了推動紅木文化旅游鎮建設,中山市旅游局提出了系列發展思路,如組織省內外旅游專家,就紅木文化旅游鎮建設進行論證,開展大涌旅游發展規劃的研究,并加大對大涌旅游宣傳力度。據悉,近期該局將把大涌納入“中山旅游鎮區行”中,同時利用全媒體方式擴大對大涌的宣傳。

        旅游文化資源獨具特色

        大涌的生態資源十分豐富,擁有“兩江一山”的自然生態,豐沛的岐江和西江滋潤全境,綺麗的卓旗山覆蓋全鎮三分之一土地,呈現出綠心水岸的生活環境,是中山市重要的生態屏障,而中山最大的抗咸水庫和最大的供水企業就坐落在該鎮。

        提起大涌的生態旅游景點,首屈一指的自然是卓旗山。

        卓旗山位于廣東省中山市大涌鎮中心地帶,海拔164米,面積約4000多畝。卓旗山由大涌鎮疊石村、嵐田、青崗等行政村環繞,建有卓旗山水庫、嵐田水庫和卓旗山休閑公園。卓旗山風景秀麗、景色宜人,是中山市市民郊游、登高的好地方。

        卓旗山休閑公園內環境優美,景色怡人。這里綠樹成蔭、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環境優美,有 “豬肝吊膽”、“十八澗”等景點。卓旗山休閑公園是1999年興建的旅游度假場所,建有泳池、釣魚、射箭、燒烤、度假屋等設施。公園開發十幾年以來,已吸引數十萬的游人前來觀光、娛樂和休閑。尤其是夏季的時候,公園內樹木蔥郁,綠蔭成片,溪流穿越而過,帶來陣陣涼意,是人們夏季避暑的好去處。

        游逛了卓旗山,可以去尋著石板街的巷子去感受大涌古風猶存的民風民俗。

        石板街兩旁新舊的房屋錯落分布,北極殿、武帝殿、大覺古寺、雙桂堂等明清時期的古建筑仍然保存完好,許多舊房子是清代的建筑特色,清灰的墻角以灰塑等作為裝飾,散發著古樸的韻味。雙桂堂坐落在街口不遠處,與“大覺古寺”毗鄰。雙桂堂占地一畝,建筑為硬山式頂,穿斗與抬梁式構架,梁架上有精雕細刻的圖案,斗拱與雕龍托腳等,具有濃郁的明代地方建筑風格,該祠是現存形制結構、布局保存完整的祠堂類建筑,還集中了磚雕、石雕、木雕、灰批、陶塑、泥塑等民間建筑藝術。在這里移步異景,飛檐翹壁,古香古色。

        雙桂堂的對聯頗具深厚的文化底蘊:“松木公椒木叔木木成林皆公叔;崇山宗岐山支山山疊出亦宗支。”據說這是道光十五年,狀元林召棠回家省親時為林姓宗祠撰寫的。

        中國(大涌)紅木文化博覽城的建立,將成為大涌特色文化旅游的一大旗艦景區。

        紅博城在規劃定位上,就是以塑造中國紅木文化為靈魂、植入情景旅游為特色、匯集精品藝術為方向,打造出一個獨一無二的一站式商業、文化和旅游綜合體。

        在紅博城董事長林孟禮的規劃與定位中,紅博城的打造自始基于―個理念:立足于紅木文化本身,挖掘地域特色文化。打造出一個足以傳承給后代的文化建筑。重要的表現是將傳統建筑風格進行細分,既有嶺南、江南情調,又有徽派、皇家建筑氣派。比如正在修建的民國年代的騎樓街,京城建筑等,使其成為極具人文涵養的古典中式建筑群落。

        第2篇:特色文化小鎮規劃設計范文

        關鍵詞:景觀設計;傳承;借鑒

        一、中國現代景觀設計發展現狀

        現代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水平在不斷變化提高,也越來越在意生活環境和生活的品質,這也對當代景觀設計提出了新的要求。當代的園林景觀設計既可以從傳承發展的角度出發,從中國古典園林設計中去尋求創新發展,也可以借鑒西方景觀設計手法來結合自身的特色創造發展,同樣也可從山水畫藝術中去尋找現代景觀設計的契合點,相互作用,創造出具有符合時展而又具有自身民族文化氣質的現代景觀。園林景觀設計是與居民的生活緊密聯系的,所見最多的為住宅區景觀設計。規劃設計什么樣的景觀,傳遞什么樣的文化價值思想,滿足什么樣的人群需求,都是我們景觀設計者的工作任務和價值體現,要做到真正以人為本任重道遠。中國現代園林景觀設計受西方現代景觀設計影響比較重,在現代景觀設計中,大多有別于中國傳統的景觀設計手法,設計作品多數偏西方設計手法。在內容和形式上依托現代建筑的形式,追求對稱幾何式的景觀設計形式。隨著社會生態環境的變化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建筑裝飾材料比較過去而言發生了重要的改變,由傳統的土木結構發展為鋼筋混凝土、玻璃幕墻結構。在小區建筑中不管是中式或歐式建筑,也與傳統的設計方法完全不同。從傳統園林建筑中去尋找可用的設計元素作用于今天的設計中,是一種傳承的創新。

        二、我國現代景觀設計發展趨勢

        (一)可持續性和生態發展

        老子提出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哲學觀,應用于園林景觀設計活動中,設計應結合當地的自然環境要素,因地制宜,也是對自然的尊重。充分去挖掘利用當地的景觀元素,發揮出新的實用價值和審美功能。結合自然的景觀設計應該按生態的原則進行規劃設計,以順應自然的發展而不至于去破壞生態環境。它以就地取材為原則,運用本土植物和鄉土材料把景觀設計成一個有機體,充分利用自然水和適度依靠人工水結合,以最少的人工成本可持續地運轉及生長,創造出生態可持續發展的人居環境。

        (二)景觀設計逐漸走向社區化

        景觀將作為城市發展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未來的景觀設計將更加開放與多元化。無論是江南水鄉小鎮,老北京城的胡同,上海弄堂,還者是意大利中世紀小城,繁華都市巴黎、倫敦、洛杉磯,好的城市景觀都是由不同空間交織而成的有機整合,而不是孤立的、隔絕的自我封閉空間。因此,未來的景觀設計將是把城市化、社區化的發展,突破住宅小區圍墻的范圍,建設開發的公共空間環境,突破壁壘。它所追求的是在尊重自然環境條件下創造城市和諧建設發展,實現社區與城市的融合,工作生活與商業發展的融合。從單一的花園式景觀發展成社區化加上花園式的環境,倡導人的社會,在自然生活環境組建社交平臺,為廣大居民提供真實、開放的生活空間,使人們自覺參與城市建設和環境保護之中。

        (三)景觀設計的復雜化

        由于地域文化差異性明顯,社會多元化發展趨勢明顯,不同地域、不同層次的人的審美和追求差異明顯。園林景觀設計在尋求產品的精品化、個性化的同時,還需面臨不同人的需求與不同行業間的協作,不斷拓寬設計的深度與廣度。在滿足現代工業化生產的基本設計思路下,也要避免因工業化而導致特色消失、設計雷同,應發掘出特色地域文化,提煉出傳統文化精神內涵形成特色景觀元素。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景觀設計所面對的群體越來越廣,曾經只為少數富貴階層服務的景觀變為了社會化的商品,成為普通人的生活必需品。由于行業競爭和審美提高的壓力,也促使設計師不斷去追求設計質量,進行大膽的創新,運用各種相關的新技術不斷嘗試推陳出新。使用工業化時代所創造發明的新材料與新技術,結合各種不同元素和設計風格,因地制宜,創造地域文化特色鮮明富有時代特征的新景觀。

        (四)發掘民族文化資源

        倡導地域性和多元化的文化包容精神是景觀設計過程中要堅持的原則,尋找特色文化,保持差異化設計建設,不能抹殺掉地域文化精神。現在城市之間的差異越來越小,對于不同的城市沒有新鮮感,到處都是一個模子刻畫的,對于游人來說可能只有品嘗當地的小吃才能感受下地域文化的差異了。城市園林景觀的發展應該堅守地域民族文化精神,就應當承認地域文化差異,倡導個性化的發展。城市園林景觀設計是對外交流、對內傳承文化最好最為直觀的載體,對外交流而言要能展示出中國傳統文化內涵和新時代經濟文化發展的形式;就自身景觀設計發展來說要擔負傳承優秀文化、展示民族特色形象和氣質;針對地方發展要展示出地域環境、人文精神、名族文化。這要求我們的設計要去研究民族化東西,更好的發展鄉土化、個性化的當代景觀。

        三、蘇州博物館對現代景觀設計發展的啟示

        (一)在繼承中創新的原則

        蘇州博物館設計的“中而新”的理念,即有古典園林的傳統元素,也有現代設計的元素與方法。中國古典園林在歷史發展中凝聚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經濟、文化藝術、審美意趣的全部精華,可以說是實物陳列的歷史。其傳承多年的造園手法在現代設計中依然值得借鑒使用。蘇州博物館中,借拙政園白墻面,結合疊山理水的手法,創造了一幅寫意水墨山水畫卷,運用到了中國山水畫表現手法以及園林意境營造手法,而傳達出的又是充滿現代意境的園林形式。蘇州博物館一方面在造園設計上注重現代人的行為需求習慣、審美情趣,在繼承發揚古典園林藝術的基礎上創造符合現代人生活的園林景觀形式。另一方面,科技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園林景觀設計技術,新手法、新材料豐富了景觀設計的手段,結合現代設計手法是園林發展的必然。

        (二)發展具有自身地域文化特色的園林景觀

        西方的園林景觀設計追求幾何對稱的規則,而中國園林遵循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理念,這是和地理環境、文化價值、民族傳統等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差別。今天的中國園林要想在在世界園林上保持自身的特色,必須在運用現代技術的條件下保持自己獨特的民族文化和地域差異化特色,不能模式化發展。蘇州博物館就是用現代的技術手段重新詮釋了粉墻黛瓦的江南園林特色景觀,結合山水畫藝術表現手法,繼承并發揚中國特色園林文化。結合地域環境因地制宜,從民族傳統文化中尋找設計元素,才能避免千城一面的出現,營造出具有中國自己民族風格的現代園林景觀。

        參考文獻:

        [1]李敏.中國古典園林30講.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2.

        第3篇:特色文化小鎮規劃設計范文

        關鍵詞:開發項目;中華商圣文化園;規劃設計

        Abstract:Through the feasibility of Chinese Shangsheng Cultural Park and its planning process, we emphasis on the concept of a new cultural park. As a central theme of Tourism and Culture, we hope to build a multientertainment business project in the tourist cultural and commercial garden.

        Keywords:development project;Chinese Shangsheng cultural park;planning and design

        中圖分類號:TU984.1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0422(2012)07-0093-02

        1 “中華商圣文化園”的設計思路

        1.1 項目規劃的主體定位

        “中華商圣文化園”開發項目將在商圣故地——山東省定陶縣境內建成一個集“文化研發、影視制作、高端論壇、動漫創作、演藝娛樂、產業金融、休閑度假、景區觀光、商業居住”于一體的旅游文化商業地產項目,將滿足“行、住、游、食、購、娛”等六大旅游環節的需求的影視娛樂文化綜合功能產業園區。

        1.2 總體設計理念

        文化園堅持人與自然、人與動植物、人與歷史人文、人與人和諧相處,給游人提供豐富的物質享受和精神陶冶,給游客最大的愉悅。在此理念的引導下,將實現景觀、生態、文化三大資源要素的完美整合,竭力創造中國文化旅游的典型,塑造魯西休閑度假的第一品牌。

        1.3 開發與管理理念分析

        1.3.1 保護是開發的前提

        資源是旅游產業的生命線,而生態的好壞則決定了企業的可持續經營,沒有文化資源和自然資源,“中華商圣文化園”就無法持續創造效益。因此,該項目在投資開發之時就把“在保護自然資源、生態資源、人文遺址資源的前提下,實現高起點、高規格的規劃、設計,以及大資金的投入,規范化的管理,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方針”,作為開發“中華商圣文化園”的基本原則,并把保護落實到開發的每一步中。

        1.3.2文化旅游是開發的主旋律

        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發展的重要途徑,文化旅游不僅僅指觀賞歷史文化景觀的旅游活動,它還包含了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人與文化的互動交融在旅游開發中的代際均衡。“中華商圣文化園”將先后開發出商圣影視文化基地、陶朱公祠、儒商文化博物館、儒商文化廣場、范蠡湖、定陶古城、儒商文化研究院等文化、影視娛樂主題公園旅游項目,并在開發經營中把商圣文化展示、演藝、娛樂落實到實處。

        1.3.3可持續發展的觀念

        “中華商圣文化園”的開發要把可持續發展的觀念落實到景區開發經營的全部過程中。經營者認識到良好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和人文遺址是人類的瑰寶,是園區賴以存在的基礎,是旅游產業發展壯大的基石。因此從景區規劃開始,就把非物質文化遺產挖掘和人文遺址保護放在開發之前;在經營中,開發文化型旅游產品;通過儒商文化的宣揚,促成人們對歷史文化遺產高度關注,構建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商業倫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商業文化,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2 “中華商圣文化園”的項目規劃設計

        2.1 項目規劃概述

        “中華商圣文化園”的項目規劃格局為古今各區,動靜分離。文化立意,人文貫通。項目規劃策略是滾動開發,均衡布局,維護生態,兼顧效益。項目規劃內容為規劃“影視基地”“歷史人文”“互動娛樂”“古鎮旅游”“度假療養”“商貿居住”六大功能,結合現有資源狀況開發八項旅游、度假板塊。

        2.2 景區規劃設計

        2.2.1 景區劃分的原則

        本景區根據規劃對象的屬性、特征及其存在環境進行合理劃分,在劃分過程中遵循同一景區內的規劃對象的特征及其功能分區基本一致;同一景區內的規劃原則、措施及其成就特點基本一致;規劃分區盡量保護原有的自然、人文、線狀單元的界限的完整性的原則。

        2.2.2景區劃分的結果

        根據以上景區劃分原則,考慮到“中華商圣文化園”資源的分布和未來發展的情況,將“中華商圣文化園”區劃分為:商圣文化展演區、定陶故城觀光及購物游覽區、商圣朝拜區、影視文化娛樂體驗區、高檔生態居住生活社區、兒童歡樂谷游樂區、度假小鎮區等七大園區。

        2.2.3分區規劃分析

        2.2.3.1商圣文化展示區

        商圣文化展示區的規劃面積為250畝,為儒商文化的核心區之一。規劃按春秋戰國時期的建筑風格和文化元素,建設與陶朱公事跡有關的人文景觀,以藝術性的手法,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和傳統工藝,通過雕塑、蠟像、動漫和電、光、聲、影等糅合一體的藝術形式,全面介紹和展示陶朱公的生平業績和商業理論,讓游客充分感知和了解陶朱公這一商圣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遠流長。

        重點建設陶朱公文化主題公園。恢復和建設主題“商圣文化館”,以及商圣廟、陶朱公祠、紅藍寺、陶朱公亭和陶朱公故居等重點項目;同時,以雕塑、蠟像、動漫和電、光、聲、影等相配套。全面介紹和展示陶朱公的生平業績和商業理論。讓游客充分感知和了解陶朱公這一商圣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遠流長,以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

        2.2.3.2定陶故城觀光及購物游覽區

        定陶故城觀光及購物游覽區規劃面積為66.6hm2,為全園精華之一。在整合散落的景觀資源的同時,在區域內建設春秋戰國時代建筑風格的定陶故城,把發生在古曹州及古陶都大地的春秋歷史濃縮在定陶故城內。

        核心區為定陶故城的開發建設,以實景和春秋文化元素展示繁榮800年的有“天下之中”盛譽的第一流都會,定陶故城整個城池充滿戰國后期及秦漢遺韻,共分:城樓、城墻區;行宮;貧民區;曹王府;曹氏祠堂;陶朱公故居;左丘明故居;軍營區;街道、廣場等區塊。

        在城內建設仿古特色文化旅游購物街區。按春秋至漢初的建筑風格營建各類商業店鋪、客棧、酒吧、小吃街,銷售地方民族特色商品和各種旅游商品與陶朱公文化有關的自制旅游紀念品等,在商業街內建一個廣場和幾個古戲臺,以地方戲曲和現代歌舞等文藝形式,每天滾動式的演出,讓游客了解定陶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

        開挖范蠡湖、西施井、陶朱公養魚處及菏山、布鴿山、白頭山等山水景觀。恢復建設定陶古景,根據史料和民間傳說,特別是古八景和新八景,再現昔日定陶水鄉澤國、林翠水秀的秀麗風光。

        2.2.3.3商圣朝拜區

        商圣朝拜區用地面積3.33hm2(約50畝)。為儒商文化展示區之一,在陶朱公出生日和卒葬日,推動形成“商圣節”和“追思節”。屆時,每年邀請海內外商業家、國內外著名文藝團體、地方文化文藝界人士和四方游客等參加大型祭拜活動。

        景區重點建設三級商圣臺,上塑十九米高的陶朱公像,以喻示陶朱公在定陶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塑像基座刻有陶朱公商訓、生意經等。塑像前廣場地面以地刻形式表現陶朱公經商活動地圖。

        2.2.3.4影視基地和影視娛樂景區

        該景區規劃面積33.3hm2(約500畝),為體驗式影視娛樂區,拍攝電影和電視劇《一代商圣》冗余的場景、道具和新建的高科技影視娛樂項目等人文景觀。

        建設規模宏大的“影視文化城”,配套各種現代設施,使影視城成為國家級攝影基地。同時為游客開放,讓游客在影視城中親身體驗現代影視大片的拍攝場景和拍攝營地,體驗乘車歷險游、飛越時空隧道、上刀山下火海、八級地震、星球大戰、魔幻世界、地球未來等擬幻場景。通過體驗讓游客充分享受現代科技文明成果,追求未來文化文明。

        2.2.3.5兒童歡樂谷游樂區

        該區域用地面積6.66hm2(約100畝),建設為青少年兒童娛樂、游玩的最佳場所。開發建設螺旋滑行車、世紀之星滑行車、空中自行車、旋轉陀螺、水族館、飛碟、大蕩船、飛行塔、大海賊、新干線、旋轉蘋果、激流勇進、吃驚房屋、旋轉秋千、大觀覽車等項目。

        2.2.3.6高檔生態居住社區

        該區域規劃范圍66.6hm2(約1000畝),由于定陶暨菏澤地區沒有一個高品質居住社區,本項目規劃建設一個區域規模最大的高尚居住小區和商業商貿區。整個小區采用花園式規劃,以景觀為核心,融合休閑泳池、風情園林、景觀小品、特色雕塑,休閑廣場等,營造稀缺的自然景觀和南加州風情生態居住環境,吸引周邊人群入駐,形成人氣,拉動消費,對旅游、文化產業長期的支撐。

        總建筑面積約100萬m2的大型生態居住區,配套二個幼兒園、一個小學、一個社區醫院,以及郵政、銀行、農貿市場、大型超市等配套設施。

        2.2.3.7度假小鎮區

        該區作為“中華商圣文化園”景區的配套設施,是集休閑、度假、養老、商務、參觀、餐飲、文化娛樂于一體的現代化生態度假區,現規劃面積為33.3hm2(約500畝)。

        開發建設五星級酒店,國際華僑大廈,老年公寓、療養所、溫泉會所,設有客房中心、餐飲中心、康樂中心、會議中心、購物中心、服務管理中心、溫泉度假、溫泉療養別墅區等。核心建筑設計力求做到環境與自然的融合,在公園與溪水旁,讓人在感悟獨特文化的同時,呼吸清新的田園氣息,營造一種把瞬間的美凝聚在心底的意境。

        2.3 旅游商品發展規劃

        2.3.1 旅游商品資源

        本景區旅游商品資源十分豐富,主要以土特產品為主,以及陶縑、陶布、繩藝牡丹、勾邊工藝、書畫作品等。這些土特產品是建立風景區內旅游商品生產和銷售的基礎。

        2.3.2 旅游商品規劃

        旅游商品規劃總的指導思想是開拓創新、形成規模、發展產業。開拓創新就是要發展系列旅游商品,改變一些原材料的用途,用來制作旅游商品,形成規模就是擺脫那種小打小鬧的狀況,形成氣候、形成品牌。發展產業就是開發的旅游商品要讓旅游者喜歡,要適銷對路,才能產生好的效益。

        圖1-空間規劃圖

        圖2-功能規劃圖

        第4篇:特色文化小鎮規劃設計范文

        無論是北方大都市,還是南國小城,無論是新建小鎮,還是千年古都,許多城市都為建設紀念性和展示性景觀大道而大興土木。它們往往以歐洲的巴洛克城市景觀大道為模板,強調寬廣、氣派和街景立面的裝飾。對此,俞孔堅深感憂慮。

        景觀大道是作為車流干道來設計的,對步行者是一道危險的屏障。隔斷道路兩側的交通,功能交混、復雜,導致城市功能的效率低下;粗暴地劃破了原有城市有機體的交流網絡和纖細的肌理;拆遷大量居民,耗資巨大,丟棄傳統風貌,破壞城市社區的社會結構,導致場所性與認同感的喪失。由于其紀念性追求,兩側往往要求布置大量公共和文化性建筑,但這些建筑很難在短時間內形成,在相當長的時段內,景觀大道名不副實。這樣的景觀大道與“亮化工程”相結合,古老的街道、行道樹被霓虹燈和各種裝飾物所替代。

        對于大量城市廣場的出現,俞孔堅不以為然。許多廣場往往不以市民的休閑和活動為目的,而是把市民當作觀眾,廣場或廣場的雕塑,廣場邊的市府大樓卻成為主體。如果不在空中,廣場優美的幾何圖案難以欣賞。廣場以大為美、以空曠為美、以不準踩草坪為美,以花樣翻新、繁復的幾何圖案為美,全然不考慮人的需要和安全,為廣場而廣場。

        城市中心的廣場力圖將商業活動、居民的日常生活排斥在外,以追求純粹的形式美。無樹蔭供人遮陽,無座椅供人休閑,熱衷于拋光大理石和花崗巖鋪地,市民卻舉步維艱,雨雪之后,更成為不敢光顧之地。

        金玉堆砌、以貴為美。把材料的價值與廣場的質量視為同一,將戶外廣場當作室內廳堂來做———刨光的花崗巖地面,精雕的漢白玉欄桿,修建大型噴泉、華燈以及各種莫名其妙的機關,沒有場所性和地方性特色。俞孔堅說,這實際上是對城市形象和地方精神的污染。

        城市中心地帶拆遷量巨大,投資動輒數以億計,成千上萬人離開故土,社會結構遭到破壞。除此之外,還造成了土地資源的浪費。

        俞孔堅說,普通人是城市的主人,在景觀設計和城市建設中應該得到關懷。場所、景觀,離開了人的使用,便失去了意義,成為失落的場所。

        城市河道及濱水地帶的“整治”和“美化”,也受到了俞孔堅的抨擊。在他眼里,城市河道是一條生態廊道、遺產廊道、綠色休閑通道,是城市景觀界面和城市生活的界面。在“美化”的旗幟下,許多工程都是錯誤的。概括起來有9個方面:

        一、水系被當作排污通道、垃圾場面遭污染、被遺棄。

        二、河床被掠奪性開采,美麗的河道面目全非,危及河道安全。

        三、河道被道路和建筑所侵占。

        四、裁彎取直。片面強調河道一時的行洪能力。而只有蜿蜒曲折的水流才有生氣、有靈氣,才有利于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和削減洪水的災害性和突發性。

        五、大江南北的城市水系治理均為水泥護堤襯底,堤岸寸草不生,水的自凈能力消失殆盡,水、土、生物間的物質和能量循環被徹底破壞,生物無處安身。

        六、高壩蓄水,變流水為死水,破壞了河流的連續性,影響下游河道景觀,生境遭到破壞,喪失水的自然形態。

        七、有的將明渠變成暗渠,上筑馬路或建筑和“美化”工程,盡管水在流,結果使城市環境的美化和生態化失去了最寶貴的資源。

        八、許多城市的水系是一個連續體,與濕地、城郊湖泊和山林形成一個完整的景觀體系。連續體卻常常在城市建設中被切割,使活水失去生命。

        九、把水系、清流填去,也填去了城市中最具生命的部分,用作馬路或蓋房子或種花草,是城市的最大不幸。

        為美化而興建公園的做法,俞孔堅認為也不足取。在城市美化思想指導下的公園建設,強調的是紀念性、機械性和形式性、展示性,為公園而公園,把公園綠地從城市有機體中分割出來。事實上,城市綠化的真正意義在于為城市居民提供一種休閑、生活及工作的環境,而不是主題游樂。

        以人工取代天然,是興建城市公園的一大誤區。當城市規劃將城郊某片山林劃為公園時,美化的災難隨之降臨。把僅有的自然地改造成花園式的公園;以造一個旅游點的目的來造公園,是許多城市的通病。似乎沒有奇花異草、珍稀古玩就不能成其為公園。

        俞孔堅說,在新建居住區中,真正為居住者的生活和棲居而美化的社區并不多見。而大量出現的是,樣板示范區導向的美化,目的是展示政績,供人參觀;商利導向的美化,試圖通過美化招徠住戶。這兩種導向都把居住者和居住環境作為展示品,注重展示性和視覺形式,特別是盛行一時的古典歐陸風,照搬各種風格的“西洋鏡”,忽略了環境美化對居住者的日常生活和居住意義,導致居住區美化走入了歧途。

        大樹移植之風應該休矣。俞孔堅認為,把其當成一個速成法和有效之舉,禍患無窮。大樹、古樹不是取之苗圃,實際上是一種以犧牲異地環境為代價的、拆東補西的行為;移栽中必傷筋動骨,加之長途運輸,成活困難,即使成活也只落得個斷臂維納斯,而且耗資無計。每棵大樹都是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將大樹移開其生長地后,整個群落的生態關系必將受到嚴重破壞。除此之外,俞孔堅認為,城市“美化”還表現在其它許多方面,包括燈光工程、雕塑一條街、雕塑公園等。作為城市藝術,它們在許多方面有積極意義,但如果為了追求美化而“美化”,就會適得其反。

        “反規劃”,城市景觀之路

        俞孔堅強調,在城市景觀建設中,最急需的是改善生態環境,首先是治理污染、綠化環境,有了生機盎然的綠色和濃蔭,有了清新的水和空氣,才有真正的美。這樣的城市才是真正的生態城市。

        中國城市化與城市擴張呈燎原之勢,城市擴張前景和生態安全憂患,需要城市決策者具備戰略眼光。俞孔堅提出了“反規劃”的概念,即城市規劃和設計應該優先規劃設計城市生態基礎設施,而不是傳統的建設用地規劃。

        第5篇:特色文化小鎮規劃設計范文

        (1.瓊海市博鰲鎮農業服務中心,海南 瓊海 571434;2.海南省海洋與漁業科學院,海南 海口 570206)

        摘要:休閑漁業是近年來剛剛興起的朝陽產業。博鰲發展休閑漁業具有優越的自然條件、人文條件和龐大的游客數量等眾多優勢。發展休閑漁業一定能為博鰲本地漁民提供就業機會,增加漁民收入,經濟和社會效益十分可觀。本文運用SWOT方法對博鰲鎮發展休閑漁業進行分析,并針對發展休閑漁業過程中面臨的形勢提出對策。

        關鍵詞 :博鰲;SWOT方法;分析

        基金項目: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運行項目(水產種質資源平臺運行服務)。

        作者簡介:符梁(1984-),男,大學本科,主要從事水產養殖技術服務。E-mail:979034071@qq.com

        通訊作者:楊守國,男,工程師,研究方向:海水增養殖及遺傳育種。E-mail:yangshouguo82@163.com

        DOI:10.3969/j.issn.1004-6755.2014.12.019

        休閑漁業已成為我國經濟產業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充分利用漁業生產設備、漁業作業空間、水產生物、漁業生態環境及人文歷史資源等漁業元素與旅游資源相結合發展起來的新型產業[1];通過資源優化配置,構建一個優美、和諧、舒適的漁村、漁業的體驗環境,迎合人們的消費需求。

        博鰲位于萬泉河入海口處,無論是淡水漁業資源還是海水漁業資源都相當豐富,游客在當地漁民配合下,可體驗到下水撒網捕魚、海上垂釣、收網揀魚等樂趣。

        1博鰲發展休閑漁業的意義

        1.1有利于優化漁業產業結構

        2012年全國休閑漁業產值297.88億元[2],已成為我國漁業第五大支柱產業,在第三產業的占用比重中逐年升高。

        1.2有利于合理利用本地資源

        博鰲有著優越條件的地理位置,具有豐富的淡水漁業資源和海水漁業資源,為開發休閑漁業提供了發展前提。

        1.3有利于漁業增產增收

        目前博鰲直接從事海洋捕撈業的漁民約2萬人,由于漁民自身文化程度不高,自謀出路的能力有限,再加上生產資料價格的上漲和海洋漁業資源的減少,漁民收入逐步下降。充分利用博鰲的海洋資源優勢發展休閑漁業,壯大漁業經濟,將漁民從捕撈業為主的經濟模式轉變過來,實現漁民“出海不捕撈,轉產不離船”的轉產轉業,實現“漁民增收、漁業增效”戰略目標。

        1.4有利于相關產業發展

        休閑漁業的發展同時帶動和促進諸如交通、通訊、旅游、餐飲、造船、漁具、水產品加工銷售等行業的發展[3]。

        2博鰲發展休閑漁業的SWOT分析

        2.1優勢(Strengths)

        2.1.1博鰲擁有獨特的地理位置優勢博鰲亞洲論壇特別規劃區地處東經110.5度、北緯19.3度,位于海南省東海岸,以博鰲亞洲論壇特別規劃區為圓心,4小時的空中距離可以覆蓋亞洲20億人口。博鰲,就像亞洲的中心。博鰲距離市府嘉積鎮僅19 km,距離博鰲火車站和正在建設中的博鰲機場16 km,從“南海風情小鎮”潭門鎮經潭門大橋僅有7 km車程。

        2.1.2博鰲擁有良好的自然環境博鰲融江、河、海、山麓、沙洲于一體,集椰林、沙灘、奇石、溫泉、田園風光于一身。這里優越的生態環境,滿足了人們親近自然的愿望。

        2.1.3博鰲擁有淳樸的人文環境博鰲本地居民大多是移民。博鰲有百家姓,從來沒有械斗,從來沒有以大欺小,人們世代和睦相處過日子。社會治安常年保持穩定的良好態勢。博鰲具有濃厚的海洋特色文化[4],從“博鰲”兩個字就能體會得出來,其含義是魚類豐碩,用通俗的語言表述就是“魚多魚肥”的意思。

        2.1.4博鰲擁有漁業碼頭和旅游專用碼頭游客們可從碼頭乘船到近海、內河進行垂釣觀光和水上用餐。博鰲近海水質清晰,海底下游動著各種魚類。部分區域磊有大量礁石,藏有青斑、老虎斑、金錢斑等名貴魚類,可供游客海上垂釣、拖網。

        2.1.5博鰲水產養殖業發達距離博鰲鎮墟中心10 km的東海村委會有近200 hm2水產養殖基地,常年養殖南美白對蝦、斑節對蝦、東風螺、老虎斑等水產品種,可以源源不斷地向博鰲各餐飲場所提供新鮮的水產品,滿足眾多游客的口味。

        2.2劣勢(Weakness)

        2.2.1難以避免的自然因素博鰲地處江河出海口,近海海底漩渦錯綜復雜。海灘上常見豎著的警示牌提醒過往游客“禁止下水游玩”。這對于一個濱海小鎮發展海上各類項目非常不利。而三亞市大東海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去游玩是因為大東海是個海灣,灣里常年保持風平浪靜。由于博鰲地處出海口,河道經常變動,泥沙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堵塞碼頭,妨礙漁民出海捕撈,對發展休閑漁業帶來很大影響。

        2.2.2種類單一,吸引力不強,服務意識淡薄博鰲雖然是亞洲論壇所在地,但是長期以來以觀光、垂釣等形式的休閑漁業項目顯現單一特點[5],未能與相關行業或者產業相結合。博鰲休閑漁業的從業人員大部分是轉產轉業漁民或社會的閑置人員,文化程度低,也沒有受過培訓,造成經營管理水平較低,服務意識淡薄,應對市場化的能力差,嚴重影響休閑漁業的服務質量。

        2.2.3配套基礎設施跟不上一是游船過小,設備太差,不成規模、不夠檔次、品位不夠;二是碼頭規劃與建設缺乏整體性、綜合性、多功能性,現有碼頭配套功能和設施無法適應休閑漁業的發展;三是海區缺乏專業規劃設計,難以適應現代化休閑漁業發展的需要,難以對相關產業形成有力的支撐[6]。

        2.3機遇(Opportunity)

        2.3.1瓊海市政府努力構建田園城市,為博鰲休閑漁業發展帶來契機瓊海正在加緊田園城市建設,博鰲在建的自行車綠道,美雅阿叔農家樂、濱海酒吧一條街等項目,吸引著四方游客。依托博鰲亞洲論壇帶來的國際知名度,旅游產業迅猛發展。據不完全統計,博鰲平均每天接待中外游客約2 000人次,年接待60萬人次以上,這對發展休閑漁業是機遇。

        2.3.2其他方面營造良好社會環境我國法定節假日調整為發展海洋休閑漁業提供了大量的客源。海南省政府為發展休閑漁業提供政策支持。

        2.4挑戰(Threats)

        2.4.1三亞發展休閑漁業勢頭迅猛海南省三亞市將休閑漁業發展策略定位在國內領先。據悉三亞已率先推出了幾項新的休閑漁業項目:一種是用仿古游船夜游三亞;一種是推出了包船方式為主的游艇游船,游客可以三五成群出海休閑、垂釣、燒烤、拍婚紗照、做婚慶;第三種是面對散客推出的海上休閑、垂釣、燒烤、娛樂相結合的旅游方式。

        2.4.2潭門的崛起勢在必行自從習見平主席到潭門漁港參觀后,潭門的發展更上了一個新臺階,不管是街道還是碼頭都煥然一新;潭門大橋通車后,潭門的發展將更加快速,潭門有大型碼頭,漁船配備齊全。而潭門挨著博鰲必將是博鰲發展休閑漁業最大的挑戰。

        3博鰲發展休閑漁業的對策和建議

        3.1盡快出臺管理辦法,規范博鰲休閑漁業發展

        依據《海南省海洋經濟發展規劃》、《關于推進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和有關海洋或漁業法規、政策和發展規劃,借鑒《三亞市休閑漁業發展規劃》,盡快適合博鰲發展需要的休閑漁業發展規劃和管理辦法,積極推動熱帶特色農業與旅游相結合[7],制定實施觀光漁業、休閑漁業支持計劃,打造中外游客的度假天堂和博鰲人民的幸福家園,實施“綠色博鰲大行動”。

        3.2制定積極優惠政策,保障休閑產業發展

        一是政府每年從財政中安排一定發展專項資金,扶持示范點、休閑漁船改造、政策性扶持補貼、重點項目的投資補助、培育休閑漁業品牌[8],支持與休閑漁業相關的旅游產業的發展。

        二是大力扶持具有高品位、高附加值和帶動性大的休閑漁業項目,符合條件的給予貼息支持,鼓勵具備條件的企業上市融資或發行企業債券。

        三是加強金融機構對休閑漁業項目的資金支持。

        四是加大對發展休閑漁業企業的政策性扶持[9],特別是企業的水電收費定價,應與農業水電價格一樣。

        五是加強互助擔保體系建設,降低漁民轉產轉業發展休閑漁業的融資成本,引導保險機構加快研究,推出針對休閑漁業發展的險種,促進漁業互保協會把休閑漁業互保納入漁業互保中[10]。

        六是建立并完善農村土地流轉制度和用海的管理制度,制定優惠休閑漁業項目用地與用海政策,簡化審批程序,減免相關費用,特別是在用地上建設硬性設施占地比率,要借鑒臺灣的相關經驗。

        3.3產學研相結合,促進休閑漁業發展。

        重視先進技術在休閑漁業產業中的應用,建立休閑漁業的科技支撐系統。調動科研力量,利用科技手段,對重大休閑漁業項目的決策進行咨詢、評估和可行性研究;運用現代高科技網絡技術,建立休閑漁業信息管理系統,提升休閑漁業服務的效率與水平。

        3.4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提高休閑漁業服務質量

        一是做好人才引進。營造良好的創業環境,積極吸引國內外的高級休閑管理人才,建立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人才流動與收入分配機制,促進休閑漁業的創新發展。

        二是加大培訓力度。創立漁民從業人員教育基地,重點進行漁業、法律、衛生、旅游、安全防范、服務、風土人情、誠信意識與行業服務規范等知識培訓[11]。在加快漁業轉產人員知識培訓的同時,將休閑漁業技能人才培訓納入陽光培訓工程,不斷提高休閑漁業管理人員和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和服務水準,提高博鰲休閑漁業的整體素質。

        三是開展產業研究。成立休閑漁業學會,與國內外專業研究機構、高等院校和企業界攜手,借助我省建設國際旅游島優勢和博鰲亞洲發展論壇,開展漁業休閑領域的國際性研討與交流。

        3.5加強環境保護,建設社會主義新漁村

        發展環境友好型休閑漁業是持續發展長久之計。黨的十報告將“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要求,發展休閑漁業也要將生態文明建設放在首位,建設社會主義新漁村。

        3.6加大宣傳力度,提高休閑漁業的知名度、影響力和吸引力

        加強休閑漁業景點景觀的形象宣傳,增強休閑旅游區的企業間合作,形成高效率的旅游營銷網絡,培育和擴大休閑群體,營造全民休閑的優良環境。

        總之,休閑漁業對博鰲旅游經濟發展有重大作用。博鰲發展休閑漁業的優勢在于優美的海洋環境和豐富的水生生物資源及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優勢。如今尚有許多人對漁民的生產生活充滿好奇,總希望自己能體驗原汁原味的漁民生產生活,現在人們用于旅游休閑方面的支出越來越大,休閑漁業必將成為博鰲發展旅游業的特色產業。

        參考文獻:

        [1]

        嚴飛,周雪秋.我國休閑漁業發展研究綜述[J].科技創業月刊,2012(01):12-13

        [2] 董金和.《2013中國漁業統計年鑒》解讀[J].中國水產,2013(07):19-20

        [3] 陳明寶.我國休閑漁業研究現狀與未來研究發展方向[J].中國水產,2008(05):76-79

        [4] 任懷鋒,鄧章揚.海南省發展休閑漁業的SWOT分析與對策建議[J].海南金融,2009,244(3):81-83+88

        [5] 郭旭,曹敏.舟山休閑漁業發展淺析[J].漁業經濟研究,2009(2):44-49

        [6] 柴壽升,王剛.現代休閑漁業與傳統漁業的比較研究[J].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06):9-13+9

        [7] 李長生.甘谷縣休閑漁業現狀與發展對策[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2(02):58-5

        [8] 張英,鐘天明.舟山市發展休閑漁業的實踐與思考[J].現代城市,2007(03):42-44

        [9] 孫吉亭,R.J.Morrison,R.J.West.從世界休閑漁業出現的問題看中國休閑漁業的發展[J].中國漁業經濟,2005(01):50-51

        [10] 方海,謝營梁,李勵年.國外休閑漁業可持續發展管理現狀及我國休閑漁業管理現狀[J].現代漁業信息,2008,23(10):16-18

        第6篇:特色文化小鎮規劃設計范文

        經縣委、縣政府研究同意,今天召開全縣推進新型城鎮化暨城鄉規劃建設管理工作動員大會,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中央、省、市城市工作會議精神,總結成績,認清形勢,組織動員全縣上下,緊緊圍繞“三化三區”決策部署,規劃“雙五十”,建設“三城”,念好“八字經”,做好今年城鄉建設管理工作,全面提升我縣新型城鎮化水平。剛才,世保同志宣讀了表彰通報,稍后馬書記還要作重要講話,請大家認真領會,貫徹落實。下面,我講三點意見:

        一、肯定成績,強化共識

        “十二五”期間,是我縣城鎮化進程最快、城鄉建設管理取得重大成就的五年。具體表現在四個方面:

        (一)規劃大投入。城鄉規劃累計投入(工作數據)多萬元。啟動了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工作。縣城濱河新區按照50年不落后的標準編制了總體規劃和四項專項規劃。小池濱江新區編制了“1+6+1”城市發展規劃。禪文化旅游區完成總體規劃、五祖景區控制性規劃以及相關專項規劃的編制。**鎮、孔壟鎮等6個鄉鎮高標準完成了鎮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特別是小池濱江新區和五祖鎮總體規劃,分獲省城市規劃類一等獎和村鎮規劃類一等獎,實現了歷史性突破。成立了查違辦公室,查違控違力度空前,去年共拆除違法建筑物700多間,保證了規劃的剛性執行。

        (二)面貌大變化。初步形成以“一主兩翼”為核心的城鎮體系。縣城區呈現出“五變”:一是變“大”。完成了2.1公里一環線改造升級,全線貫通12.5公里的二環線。拉通了五祖大道延伸段和D6路,105國道改線工程全面完工,建成區面積由12平方公里擴大到27.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20萬。二是變“高”。12層以上建筑及高品質的住宅小區由過去的個位數上升為現在的過百棟。三是變“綠”。成功創建省級園林縣城,城區綠化覆蓋率達到37.9%,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8.3平方米。四是變“靚”。**大道、人民大道等6條主干道完成刷黑升級,次干道和背街小巷的硬化綠化亮化成效顯著。城區河道整治有力推進,濱河新區及“一河兩岸”變成美麗的風景線。五是變“優”。完成城市棚戶區改造(工作數據)戶,建成各類保障性住房(工作數據)套。縣直小學由兩所增加到六所,殯葬設施搬遷、婦幼保健院搬遷、職教中心、城西農貿市場、污水處理廠、生活垃圾處理場等工程先后完成,67.4千米地下管網得到有效維護,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大勝關山工業園基礎設施投入近12億元,形成“五縱九橫”路網框架,建成區面積達10平方公里,落戶企業115家,產城融合呈現加速度。小池濱江新區先后投入(工作數據)多億元,新建、改造道路93公里,完成5000噸級碼頭、110千伏變電站等重點工程,聯投啟動區、小池教育城等有力推進,鎮區建成區面積由5平方公里擴展到21平方公里,實現了由小變大、由鎮變城、由弱變強的可喜變化。五祖鎮建成第一、第二安置區,基本完成老鎮區房屋立面徽派改造工程,被評為全國最美村鎮。禪文化旅游區核心區建設加速推進。孔壟站前新區、蔡山城南新區、分路南街、新開口商貿街、劉佐鄂東新城、大河橋頭新區、苦竹西街、柳林古角新村、停前驛前新區、獨山文化廣場、下新幸福大道、濯港臨街徽派改造和杉木煙鋪安置區建設各有特色,建成24個省市新農村建設示范村莊。

        (三)管理大提升。組建了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城區網格化管理機制初步建立。推進城管大會戰,城區道路清掃保潔率實現100%,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0%以上,持續開展道路擁堵、垃圾圍城、廣告雜亂、立面破舊、沿街為市、洗車市場、農貿市場等專項整治,成功創建省級衛生城市。城區禁限鞭和七月半燒包袱整治取得顯著成效,長期以來困擾居民的噪音濃煙污染得到有效遏制。新建了沙嶺、東禪、蔡楓樹3個停車場,正街鑫城等地下停車場投入使用。強力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鄉鎮垃圾中轉站建設實現全覆蓋,創建了20個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示范村,148個村環境整治成效突出。深入開展飲用水源保護、改善空氣質量、環境違法執法“零容忍”等行動,著力建設生態家園,全面完成節能減排任務。

        (四)機制大突破。省長投、交投、聯發投、鄂旅投等省級投資平臺紛紛入駐,縣城司不斷壯大,先后組建縣旅司、交司和小池城司,融資規模過百億元,有效緩解了城市建設融資難題。完成縣鄉兩級土地利用規劃與調整工作,獲批建設用地指標(工作數據)萬畝,實現土地出讓收入(工作數據)億元;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小池“四化同步”土地拆舊、城區“空心地”清理和農村土地確權頒證等工作扎實推進。申報實施土地整理項目(工作數據)個,總投資(工作數據)億元。完成房屋拆遷(工作數據)多戶,縣城城鄉安置區、開發區洪?景倉們?⑽遄嬉惶烀虐倉們?⑿〕?0萬平方安置區等成為城鎮建設新亮點,失地農民養老保險改革在全省率先破題。嚴格項目“四制”管理,創新了政府投資項目攔標價審計、項目設計增減變更五方會審、建設資金分級審批、房屋建筑竣工聯合驗收等機制,項目管理日益規范。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認識到存在的問題和挑戰:一是城鎮化率還不高。目前我縣城鎮化率為(工作數據),低于國家、省平均水平(工作數據)和(工作數據)個百分點,比全市低(工作數據)個百分點,城鎮規模和人氣有待提升。二是基礎配套還不全。縣城南北通道不暢,斷頭路、錯位交叉路偏多。城市綠化、停車場等公共服務設施以及地下管廊建設相對滯后。老城區功能混雜,居住擁擠,人居環境有待提升。三是城市特色不夠鮮明。城市建筑和城市設計缺少地域風格,缺少主題形象、特色街區和獨特的城市氣質,與我縣文化資源稟賦不相匹配。四是居民素質有待提升。部分居民公德意識、衛生觀念、文明素養偏低,車輛亂停亂放、隨意調頭、橫沖直撞現象時有發生,出店經營、亂扔垃圾、隨意破壞公用設施等陋習積重難返,違法用地、違法建設、違法房地產交易現象屢禁不止,規劃執行和城市管理面臨嚴峻挑戰。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制約了城市功能的發揮,降低了城市品位,影響了居民生活,阻礙了我縣新型城鎮化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進程。各級各部門必須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迎難而上,乘勢而上,加速推進我縣新型城鎮化健康快速發展。

        二、從高設標,強化舉措

        去年年底,中央、省、市分別召開了城市工作會議,強調要在建設與管理兩端著力,轉變城市發展方式,完善城市治理體系,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通過對宏觀形勢和基本縣情的分析,當前我縣城鎮化工作呈現三個特征:從城市發展規律分析,正處于城鎮化中期階段快速發展期。縱觀人類發展史,城市發展主要分三個階段:城鎮化率30%以下是起步階段,30%-70%是中期階段,70%以上是后期階段,我縣正處于中期階段,是城鎮化高速發展階段。從宏觀形勢分析,正處于大有可為的戰略機遇期。隨著長江經濟帶、長江中游城市群、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東禪西道”文化旅游格局、小池開放開發等國家和省級戰略的深入推進,特別是合安九、京九兩條鐵路大動脈交匯帶來大量的人流、物流,**縣城完全具備了建設中等城市的條件。從面臨的挑戰分析,正處于轉型發展的關鍵期。“中等收入陷阱”、“城市病”、“空城計”等諸多問題,是推進新型城鎮化的世界性難題。我縣正處于由土地城鎮化向人的城鎮化轉變的關鍵時期,必須統籌做好產業支撐、人居環境、住房體系、社會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工作,加速城市人口聚集,提升城鎮化發展質量。

        基于以上分析,今后一個時期,我縣城鄉建設管理工作,必須緊扣“三化三區”決策部署,堅持快速發展的主基調,堅持“以人為本、以質為帥”的發展理念,從高設標,科學推進。關于今后一段時期和今年新型城鎮化工作的總體目標和工作舉措,這里我用14個字概括,就是“規劃雙五十、建設三城、念好八字經”。

        (一)“規劃雙五十”是遠期目標。具體來講,就是到2025年,縣城區發展規模力爭達到“雙五十標準”,即建成區面積達到50平方公里、人口規模達到50萬人。圍繞這一遠期目標,近期目標確定為:到2020年,城鎮化率達到50%,縣城區常住人口達25萬人,建成2個全國重點鎮、1個國家級旅游名鎮、4-5個文化小鎮。規劃建設100個中心村(社區),建成10個景觀村、30個美麗精品村,形成城鄉一體發展的新格局。城鎮化健康發展的體制機制基本建立,城市建設更具特色、城市治理更加科學、城市發展更有后勁、城市環境更加舒適,城市生活更加美好。

        (二)“建設三城”是發展方向。齊白石先生曾對學生說過:學我者生,似我者死。城市建設更是如此,一味簡單模仿,就會迷失方向、丟失靈魂。相信許多同志都有深切的感受,過去我們到外地城市考察,主要是看工廠、看馬路、看高樓,現在改成看山水、看風景、看歷史了。**是有著1400年歷史的千年古邑,**縣城是百萬**人的縣城,必須要建成有底蘊、有特色、更現代、更宜居的城市。

        一是建設歷史文化名城。文化是城市的靈魂。一些世界名城都有突出的主題文化,如巴黎是“時裝之都”,維也納是“音樂之都”。**文化底蘊深厚,**禪宗、**戲、**挑花、岳家拳、詩詞、楹聯等文化資源得天獨厚,我們必須將這些文化資源與城市建設結合起來,打造一個看了就不會忘、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歷史文化要體現在建筑上。人們講到京派建筑,就會想到皇家園林、四合院;講到徽派建筑,就會想到馬頭墻;講到閩南民居,就會想到客家“土樓”,這些都是建筑特色的魅力。我們的建筑,決不能簡單復制拷貝,不能為了吸引眼球搞怪誕的“新、奇、特”,必須推廣“禪風水韻、吳楚鄉情”的地域特色,打造“天下**”人文品牌。歷史文化要體現在具體項目上。要像建設**戲劇院那樣,建一批禪宗文化館、岳家拳武術館、詩詞楹聯走廊等承載歷史文脈的標志性項目。歷史文化要體現在城市的每一個角落。每一個片區、每一條街、每一個村莊,包括戶外廣告,在設計過程中,都要植入**文化元素,留住城市的記憶。

        二是建設現代中等城市。按照城市分類標準,中等城市指人口在50萬到100萬的城市。我們建設現代中等城市,既要注重城市人口規模,更要體現時代氣息,在“現代”兩個字上作文章,以更大的力度推進城市現代化。著力推進智慧城市建設。智慧城市的本質在于信息化與城市化的高度融合,是城市信息化的高級形態。要加快實施“光網城市”戰略和“互聯網+”城市計劃,發展智能城管、智能交通、智能電網、智能水務、智能管網、智能園區、智能社區,為方便市民生活、提升公共服務、加強城市管理增添動力。著力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加快城市易澇點改造,推進雨污分流管網、排水和防洪排澇設施建設,妥善解決城市防洪安全、雨水收集利用、黑臭水體治理等問題。加強海綿型建筑與小區、海綿型道路與廣場、海綿型公園與綠地、綠色蓄排與凈化利用設施等建設,確保城市的蓄納能力穩步提升。著力推進城市地下管廊建設。統籌城市地上地下設施規劃建設,合理布局電力、通信、廣電、供排水、熱力、燃氣等地下管網。城市新區和新建道路,必須同步建設地下綜合管廊;老城區要結合河道治理、道路整治、舊城更新、棚戶區改造等逐步推進地下綜合管廊建設。

        三是建設生態宜居城市。重慶依山而筑,以山城聞名;威尼斯居水而建,以“水城”著世;一座城市沒有山水就沒有靈氣,城市建設必須融入自然,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搞城市建設不要做推土機,見山平山、見水填水;而要做高明的園林大匠,見山用山、見水用水。要把山、河、林、湖等生態元素融入城鎮規劃建設之中,有計劃地保留湖泊、水系、林地、耕地、濕地,實施“引水濟城”,為居民留下青山綠水。積極開展“綠滿**”行動,大力實施道路綠化、河岸綠化、庭院綠化工程,建設一批城市森林公園和小游園,力爭五年內建成國家園林城市。積極推廣應用綠色新型建材、裝配式建筑,基本建立建筑垃圾、餐廚廢棄物、園林廢棄物等回收和再生利用體系,走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城鎮發展道路。同時,要積極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創新人、財、地“三掛鉤”機制,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快農民轉市民進程。

        (三)“念好八字經”是工作舉措。如何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關鍵要念好“規籌拆建、查管整創”八字經。

        第一個字,“規”。就是做好規劃設計,全面提升城市規劃編制水平。要堅持多規合一。做好全域規劃編制工作,按照“雙五十”的標準編制城市總體規劃,加快“三城”規劃編制工作,留足城市發展空間。城鄉建設規劃要與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產業規劃、土地利用規劃、旅游規劃協調統一,地上地下規劃要協調融合,避免低水平建設、重復建設和無序競爭。要堅持規劃先行。今年要加快城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實現城區建成區控制性詳規全覆蓋。分步推進鎮域規劃、鄉村建設規劃的修編工作,一年一年做下去,力爭3-5年實現全覆蓋。做好迎賓大道、高鐵**南站、移民新村、新建村鎮等城市設計和建筑設計,100套“禪風水韻、吳楚鄉情”建筑風格圖紙,要分批次盡快發放到鄉鎮和村。要堅持剛性執行。做到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一任接著干。加強規劃執法管理和效能監察,堅持不在沒有規劃的地方搞建設、不建沒有經過規劃設計的小區和房子。建立健全縣、鎮、村三級規劃管理體系,整合資源,充實力量,彌補鄉鎮規劃管理的短板。

        第二個字,“籌”。就是創新機制,更多途徑籌資融資。經初步預算,今年縣城區建設資金需求約在(工作數據)億元。“錢從哪里來”?一是向上爭資。積極對接國家政策,重點在棚戶區改造、城市管網、河道整治、生態建設等方面,儲備包裝項目,大力爭取上級財政補助資金,吃到政策紅利。二是土地融資。堅持彈性出讓、凈地出讓的原則,科學合理控制供地規模,適時推出一批優質地塊。加大土地出讓金清收力度,解決好歷史遺留問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逐步消除批而未供的存量建設用地。力爭全年土地出讓金收入實現(工作數據)億元,其中(工作數據)個億用于縣城區建設。三是債券融資。縣財政局要加強與省財政廳對接,積極爭取國家、省地方政府債券資金。按照最新發債政策,我縣可以發行企業債券(工作數據)億元,縣發改局、縣城司要在申報落實國開行合安九鐵路(工作數據)億元專項債券資金的同時,積極籌備發行企業債券。四是平臺融資。四大平臺公司要精心策劃包裝融資項目,優先爭取國開行、農發行等政策銀行貸款,平臺公司不行就用子公司,子公司不符合條件還可以根據政策導向組建新公司融資。繼續采取政府委托代建、政府購買公共服務設施和以下屬公司或第三方貸款等形式,爭取商業銀行貸款。盡快完成縣文化系統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和局辦公樓等閑置資產處置工作,力爭融資(工作數據)億元以上。五是社會融資。積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公園綠地、公共停車場、垃圾焚燒發電處理等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當然,在采取PPP融資模式時,要慎之又慎,反復論證,不能留下后遺癥。

        第三個字,“拆”。今年縣城區人民大道延伸段、愛民路、大眾路等十三個項目,共440戶納入征收,還有合安九高鐵(工作數據)余戶的拆遷也要啟動,拆遷工作任務重,難度大。各級各部門都要充分認識到,只有大拆才能大建,遲拆不如早拆,現在不拆以后成本就會越來越高。要堅持合力拆遷。拆遷不是哪一個鄉鎮、哪一個部門的事,必須動員全社會力量。每一個拆遷項目由一名或多名縣級領導掛帥,全程指導,統籌協調。每一個部門都要分配拆遷任務,責任包保,全員上陣。公安、房管、國土、城管、法院、綜治、等相關部門以及**鎮、濯港鎮、杉木鄉等鄉鎮要密切配合,打攻堅戰。要堅持依法拆遷。堅持依法依規辦事,制訂房屋征收工作的操作規范,確定統一的工作流程,切實做到征收決定民主、征收程序規范、房屋評估公正、征收信息公開。加強工作人員業務培訓,提升依法辦事水平。要堅持陽光拆遷。建立全縣統一的征收補償安置辦法,確保執行政策統一、安置標準統一,建立健全適當補償機制,讓支持拆遷的群眾不吃虧,確保公平正義。要堅持和諧拆遷。工作人員要深入群眾,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不厭其煩、耐心細致地做好拆遷戶的思想工作,特別是要做好困難群眾的幫扶工作,多用“磨勁”和“韌勁”,避免“蠻勁”,真正做到暖人心、穩人心、安人心。

        第四個字,“建”。嚴格執行責任包保制和項目“四制”(法人責任制、招標投標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監理制)管理,形成城鄉建設熱潮。加快縣城區建設。首先要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完成“八個一”規定動作:完善一個新區,建設一個與黃岡市區或周邊城市協作對接的開放開發工程,一個城建重點項目,一個“棚改”項目,一個中心城區1小時交通圈擴散工程,一個城市基本公共服務工程,實施一片環境綜合整治,一個城鎮污染企業治理改造和環保搬遷計劃。在此基礎上,圍繞“促發展、保暢通、惠民生、提形象”的思路,完成一批自選動作。今年要加快縣經濟開發區12條道路、(工作數據)畝土地收儲以及污水管網、垃圾轉運站等配套建設。推進人民大道延伸段、105國道升級改造、四祖西路東段刷黑等15條道路新建改造工程,啟動五祖大道拓寬工程,完成大眾路、愛民路等擁堵路面拓寬以及部分破損路面修復工程,實現“一環暢、二環靚、三環啟動有模樣”。與此同時,著力推進縣一水廠升級改造、陽光家園公租房、縣福利中心、老城區供水管網改造、背街小巷綜合整治、市民休閑公園等一批民生項目。加快小城鎮建設。主要是實施“八個一”工程,即建設一條精品示范街、一個綠色生態設施、一個產城融合綜合體、一個宜居示范小區、一條與交通干線和交通樞紐城鎮連接的對外公路、一個垃圾壓縮中轉站及其配套設施、一個污水處理設施建設、一個文化特色小鎮或美麗鄉村風情線。在完成“八個一”的基礎上,各鄉鎮要結合自身發展實際,在易地搬遷、教育、衛生、文化、交通、水利等方面選擇“兩個一”作為自選動作,最終實現“10個一”、“11個一”。加快美麗鄉村建設。圍繞“五美三宜”標準,著力建設20個美麗示范村和5個精品村。重點在紅色旅游路和橫山公路沿線(大河6個村、苦竹10個村、五祖5個村)建設美麗鄉村示范帶。堅持綠色為底,在公路沿線廣泛開展“補植”綠化行動,建設村莊綠化帶;堅持文化為魂,突出紅色文化、岳飛文化、戲曲文化、禪宗文化等文化傳承,打造文化長廊。與此同時,大力開展村莊環境整治,確保完成新整治183個村莊環境的年度任務。

        第五個字,“查”。就是保持查違控違高壓態勢,嚴格實行城市“五線”管理,即“藍線”(水系保護范圍)、“綠線”(綠地保護范圍)、“紅線”(道路用地保護范圍)、“紫線”(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范圍)、“黃線”(基礎設施用地保護范圍)。各級各部門都要充分認識到,違反規劃私搭亂建、頂風搶建行為,是陽光下的犯罪,是明目張膽的搶劫,是對法律和政府尊嚴的公開挑釁,必須采取“零容忍”的態度,讓其付出代價、自食苦果。對老城區、城中村、開發區以及城鄉結合部的違法用地、違法建設、違法和隱形房地產交易行為,由查違辦牽頭,各鄉鎮、社區(村)以及開發區、國土、規劃、房管等部門協作,逐戶核實,逐戶登記,逐戶確認,逐戶過關。對黨員干部及其親屬、黨員干部以親朋好友名義進行的違法建筑一律拆除;對不顧政府三令五申、頂風作案、強行建成的違法建筑一律拆除;對明顯違反規劃、群眾反映強烈、影響惡劣的違法建筑一律拆除。公安、監察部門要強力介入,查一批典型,辦一批鐵案;供水、供電、消防等其它部門要在職權范圍內,大膽參與、積極配合。同時,要從制度入手,建立長效機制,破除建了拆、拆了建的惡性循環。

        第六個字,“管”。城市發展,三分建設,七分管理。要堅持全員化、數字化、網格化、人性化的方向,不斷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推進全員化管理。倡導人民城鎮人民管,堅持政府有形之手、市場無形之手、市民勤勞之手同向發力,共治共管,共建共享。推進數字化管理。把數字化城管作為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切入點,按照“因地制宜、整合資源、提高效益、形成特色”的原則,建設數字化城市管理指揮系統,不斷完善和優化系統運行機制,最終實現精確、快捷、高效、全時段、全覆蓋的城市管理新模式。推進網格化管理。以14個社區為網格平臺,每個網格實現“六個一”,即安排一名掛點領導、一名責任領導、一個牽頭單位和若干責任單位、一個牽頭單位責任人、一個社區負責人、一個聯絡員。通過責任包保,把城市管理各項工作任務細化分解落實到各社區網格。推進人性化管理。堅持疏堵結合的原則,規范城區廢舊回收市場、夜市街區、汽貿城等專業市場和各類便民攤點的建設,讓小商販和困難群眾生活有出路、有保障。

        第七個字,“整”。重點開展六項整治。一是整治房屋立面。以打造精品示范街為抓手,以“禪風水韻、吳楚鄉情”地域建筑風格為基本定位,著力推動“一街一風景、一路一文化”。堅持規劃先行、示范引領、分步實施、整體推進的原則,一條街一條街的整,力爭五年內實現城區主干道房屋立面整治全覆蓋。二是整治空間雜亂。積極開展城區樓頂廣告、墻體廣告專項整治,堅決取締城區主次干道落地燈箱廣告和條幅、彩旗、刀旗。開展城區主要街道立面店招整體改造,積極創建戶外廣告店招管理示范街。大力實施管線入地工程,清除各類影響市容和有礙觀瞻的線網、線桿,凈化空中環境。三是整治垃圾圍城。學習借鑒寧夏中衛市“以克論凈”深度保潔工作經驗,推行“清掃、灑水、洗塵、撿拾”一體化作業,提高城區道路潔凈度。推進垃圾袋裝化,沿街所有門店和居民生活垃圾都要實行袋裝化,定時收集,從根本上解決垃圾亂倒、隨地遺撒的問題。加大“牛皮癬”清理力度,主次街道由城管執法局負責,封閉的居民小區由房管局負責,無物業管理的居民小區和背街小巷由各社區負責。堅持開展重大節日和周五衛生大掃除活動,充分發動社區、機關單位定期清除單位之間夾縫、空隙地帶、城中村、城郊結合部和城市出入口陳年垃圾,消除衛生死角。四是整治交通擁堵。完善城區交通標志、標線、燈光信號、電子監控等設施,新(改)建1-2個大型停車場點,引導車輛進入指定區域有序停放。重點整治逆向行駛、車輛隨意調頭、摩托車載客、行人亂穿馬路、闖紅燈等交通違法行為;嚴查無牌無證駕駛、故意遮擋車輛牌照和酒后駕車等交通違法行為;加大對違停車輛貼單處罰力度,以嚴管重罰規范交通秩序。五是整治占道經營。開展五祖鐵路橋北出店經營、占道經營、亂搭亂建整治,嚴控糧食巷、水產街出店經營現象,落實文化公園南門夜市燒烤攤點定時、定點管理措施。強力開展非機動車停放、占道加工、占道洗車、占道汽修、占道堆放物料、違規搭建遮陽雨棚等市容亂象整治工作,實現城區主次干道零出店、零占道。六是深化禁限鞭整治。積極鞏固禁限鞭成果,倡導市民群眾在重要節慶、店慶和辦理婚喪喜慶事宜采取電子炮等形式,減少噪音環境污染,力爭3年內在城區全面禁鞭。

        第八個字,“創”。就是抓好城市創建工作。城市創建是抓好城市建設管理工作的重要抓手。不抓城市創建,城建城管就沒有目標,就沒有追求。過去幾年,我縣通過抓衛生城、園林城的創建,城市管理水平明顯提升。今年,要著重抓好以下五項創建:一是創建省級文明城市。通過推進文明小區(社區)、文明行業、文明村鎮建設,狠抓居民城市素質提升。二是啟動國家園林城市創建。抓好綠地系統規劃的修編工作,規劃一批休閑廣場、公園綠地、街道綠島、城市綠帶、庭院綠園等,完成“一河兩岸”延伸段、西山生態修復等重點綠化工程,力爭綠化覆蓋率、綠地率、人均公園綠地面積等接近或達到國家園林城市創建標準。三是做好省級衛生城市復查迎檢工作。抓好農貿市場、“五小”行業等重點領域整治,爭取明年啟動國家衛生城市創建。四是爭創省級生態縣。推進工業大氣污染防治、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揚塵污染控制、工業園區集中供熱、清潔能源使用、揮發性有機物控制、秸桿禁燒和陶瓷化工企業污染治理等工作,加強湖區、庫區、中小河流生態環境保護和飲用水源地保護,確保城區空氣質量達二級標準、環境噪聲平均值低于56分貝、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100%、市級以上生態文明村50個以上,全面完成節能減排任務。五是爭創省級節約集約用地模范縣。嚴守耕地紅線,推進土地綜合整治,確保耕地總量不減,用途不變,質量提高。深化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推進小池“四化同步”示范鎮試點,完成(工作數據)畝土地拆舊任務,力爭各類建設用地指標(工作數據)畝以上。建立工業園區不履約項目用地退出機制,合理利用工礦廢棄地,依法處置閑置低效用地(工作數據)畝以上,確保年度土地供應率(工作數據)以上。

        三、壓實責任,強化落實

        當前,新型城鎮化的目標方向已經明確,任務要求非常清晰,關鍵在科學推進、抓好落實。

        加強組織領導。縣委、縣政府已經成立了新型城鎮化建設指揮部,我任指揮長,政協張主席任政委,甘世保同志任常務副指揮長,潘高峰、程鵬、李再華、歐陽水平同志任副指揮長,成員單位由住建、發改、國土、房管、城管執法等15個部門組成,韓冰同志任指揮部辦公室主任。指揮部要迅速進入戰斗狀態,各項重點城建項目都要排出時間表,明晰路徑圖,落實責任人,確保工作抓到點上,落到實處。會后,各鄉鎮也要及時成立組織領導機構,盡快完善領導機制、協調機制、推進機制,為各項工作扎實開展提供有力保障。

        形成工作合力。開發區、**鎮、濯港鎮、杉木鄉等單位要牢固樹立“縣鎮一體”意識,加強協調配合。各項目建設責任單位要切實擔負起牽頭職責,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施工組織方案,統籌調度,精心安排。發改、財政、住建、規劃、房管、招投標、消防、環保、供電以及各管線部門都要從大局出發,做好項目審批、工程招標、資金調度、質量監管、聯合驗收等工作,宣傳部門和電視臺要全方位、多角度、多層面宣傳城建城管工作進展情況,加大違建和不文明行為的曝光力度,營造強大的輿論氛圍,真正形成步調一致抓城建、齊心協力抓城管的工作格局。

        嚴格督辦考核。指揮部要堅持月例會制度,一月一會商,一季一督辦,半年一拉練,年終結總賬。指揮部辦公室要迅速制定完善考核辦法和細則,以考核促進工作落實。縣城區建設方面,把“規籌拆建、查管整創”等方面工作,尤其是拆遷、建設、網格化管理等作為考核重點內容,納入年底全縣目標責任考評體系。鄉鎮建設方面,縣財政每年安排1000萬元資金,采取以獎代補的方式對鄉鎮予以支持,主要是支持鄉鎮“八個一”工程。城區城管會戰工作,引入“第三方”考核,每季度召開一次督辦大會,年終對14個網格進行綜合考評排名,對排名前5位的分別獎勵10萬、8萬、6萬、4萬、2萬,末位的罰款1萬。鄉鎮城管工作,年底也要進行排名,對前3位分別獎勵5萬、3萬、2萬;末位的鄉鎮罰款1萬元并通報批評。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日韩欧美国产动漫一区 | 中文字幕在线亚洲第一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久久九 | 偷拍亚洲一区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AV高清不卡在线 | 最新久久免费网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