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范文

        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第1篇: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范文

        關鍵詞:民主政治;市場經濟;法治社會;傳統文化;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中圖分類號:G40-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09)24-0079-01

        2007年,總書記在十七大報告中明確提出:“我們必須適應國內外形勢的新變化,順應各族人民過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握經濟社會發展趨勢和規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的基本目標和基本政策構成的基本綱領,在十六大確立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基礎上對我國發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具體而言:

        一是增強發展協調性,努力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轉變發展方式取得重大進展,在優化結構、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護環境的基礎上,實現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兩番。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更加完善。自主創新能力顯著提高,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大幅上升,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居民消費率穩步提高,形成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的增長格局。城鄉、區域協調互動發展機制和主體功能區布局基本形成。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城鎮人口比重明顯增加。

        二是擴大社會主義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權益和社會公平正義。公民政治參與有序擴大。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深入落實,全社會法制觀念進一步增強,法治政府建設取得新成效。基層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務能力顯著增強。

        三是加強文化建設,明顯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深入人心,良好思想道德風尚進一步弘揚。覆蓋全社會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本建立,文化產業占國民經濟比重明顯提高、國際競爭力顯著增強,適應人民需要的文化產品更加豐富。

        四是加快發展社會事業,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現代國民教育體系更加完善,終身教育體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創新人才培養水平明顯提高。社會就業更加充分。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數,絕對貧困現象基本消除。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社會管理體系更加健全。

        五是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循環經濟形成較大規模,可再生能源比重顯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生態文明觀念在全社會牢固樹立。

        可以說,這就是我們國家今后20年內努力實踐科學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戰略布局。為了實現這種戰略布局,結合我國地方實際,我們需要實現民主政治、市場經濟、法治社會、傳統文化的全面協調協調可持續發展

        因為我們需要民主政治,不要專制政治。專制政治縱貫古今橫跨中外,雖形式各異卻入神共憤。我們需要民主政治。這樣的民主不是黨同伐異的“假”民主、不是“無法無天”的“大”民主、不是空談誤國的“空”民主,而是權力不濫的真民主、國富民強的好民主。

        我們需要市場經濟,不要泡沫經濟。市場經濟應當是“秩序”和“效益”兼顧、公權和私意共存的經濟。由于強調方向不同,市場經濟有兩個變種,一日自然,二日計劃。前者重私意、謀效益,強調叢林法則、自由放任;后者重公權,行調控,強調政府干預、社會福利。過分強調自由放任與過分強調計劃命令,都會破壞市場的長期性、穩定性,導致市場失靈、發展失度、社會失衡。一個運行良好、持續發展的市場經濟,應當“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在誠實守信、樂善濟施中實現、合作雙贏。

        我們需要法治社會,不要人治社會。社會當然是由人治理的,但不是人隨心所欲可以治理的。法治社會不是扼殺、忽視、貶低人的主觀能動性,而是強調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用制度來預防懲治人的避害本能與主觀惡性所可能導向的危害行為及其后果。法治也不是只講法律不講政治、只談法治不看德治的“”法治。法治應當是法律與政治、道德、風俗、習慣有機統一,司法與立法、執法、學法積極互動的法治。法治社會應當是懲惡揚善、公平正義、國泰民安、“合情合理又合法”的和諧社會。

        我們需要傳統文化,不要速食文化。傳統文化是歷史的積淀、經驗的累積、文明的傳承。速食文化則是割裂歷史的文化,是夸夸其談的無根文化,是盲目借鑒的效顰文化。傳統文化一日中學,二日西學。中學傳統又分兩派,一是儒法并用、兼顧佛道的古典傳統;二是立足國情、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科學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西學傳統義分兩派,一是希臘一羅馬一基督教文明所綿延下來的歐美派,二是原教旨的經典派與蘇聯化的派。這兩大傳統四大流派都是對我國近現代歷史產生過重大影響的文化因子,并將在未來的發展創新中縱橫折沖、取長補短。因此,我們需要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指導下,對這些文化因子取精用弘,促進文化事業的大繁榮大發展。

        為了不斷促進民主政治、市場經濟、法治社會、傳統文化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社會科學工作者尤其文科學生至少應當通曉政治與宗教、經濟與邏輯、社會與新聞、歷史與哲學、法律與醫學、文學與藝術這12門學問。這既是為了避免書生空談誤國,更是因為這12門學問有著深刻的內在聯系:

        (1)政治與宗教都是有關待人處世的學問。雖然,政治側重現世,強調實務俗事,關注利益矛盾;宗教側重來世,強調因果報應,關注愛與寬容。但是,愛恨相生,寬嚴相濟;利益可投報,矛盾可相容;現世也有因果,來世終為現實。所以,政治是世俗的宗教,宗教是天堂的政治;

        (2)經濟與邏輯都是有關理性生存的學問。雖然,經濟側重物質,強調現實,關注市場;邏輯側重精神,強調推理,關注規律。但是,物質精神兩難分;不合理的現實將消亡,不現實的推理是虛妄;市場有規律,規律需實踐。所以,經濟是生存的邏輯,邏輯是理性的經濟;

        (3)社會與新聞都是有關社情民意的學問。雖然,社會側重動態跟蹤,強調統計分析,關注宏觀分層;新聞側重時事通訊,強調客觀真實,關注個案報道。但是,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分層要客觀真實,時事要宏觀分析;統計要聯系個案,報道要調查跟蹤。所以,社會是流動的新聞,新聞是特寫的社會;

        (4)歷史與哲學都是有關人類智慧的學問。雖然,歷史側重廣聞博記,強調大音希聲、刻畫真實,關注形象素描;哲學側重歸納概括,強調振聾發聵、普遍適用,關注抽象定義。但是,博觀約取,繁簡有度;厚積薄發,見微知著;以史為鑒知興替,以哲為鑒明事理。所以,歷史是無聲的哲學,哲學是智慧的歷史;

        (5)法律與醫學都是有關身心健康的學問。雖然,醫學側重個人健康,強調望聞問切、對癥下藥,關注陰陽互補;法律側重社會秩序,強調權利義務、罪刑相當,關注思想行為。但是,無個體,則妄談社會,無社會,則難言個體;陰陽權務互利共生,癥藥罪罰相生相克;所以,醫學是個人的法律,法律是社會的醫生;

        第2篇: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范文

        【關鍵詞】可持續發展 稅收制度 體系

        建立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稅收制度體系,調節經濟運行,保護環境和生態,促進社會進步與發展,從稅收制度上尋求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在我國也是當務之急。所謂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稅收制度體系,是指有利于經濟發展、污染防治、環境保護、科技進步、社會全面發展的稅收制度體系。它不是一個單一的稅種,也不僅是有關環境保護方面的稅種,而是一整套系統的有利于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稅收制度的有機集合。稅收立法要體現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目的;稅種、稅基、稅率、納稅人、納稅對象等稅收要素的設計也要有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一、構建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稅收制度體系的可行性

        (一)立法時機有利

        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要/按照簡稅制、寬稅基、低稅率、嚴征管的原則,穩定推行稅收改革。這一任務的提出,預計我國稅收制度將會進行一次大幅度的改革,在新一輪稅收制度改革過程中,為我們把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融入新的稅收制度中,把可持續發展作為稅收立法的目的之一提供了一個有利時機。

        (二)立法基礎有利

        一是有比較廣泛的社會基礎。可持續發展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可持續發展戰略已經納入了全國和各地的社會經濟發展計劃之中。在公眾方面,可持續發展意識不斷加強,對保護環境、保護生態、合理利用資源、社會民主、公正、社會進步的要求不斷高漲,公眾推動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一種趨勢。二是有比較完善的稅制基礎。

        (三)立法效率可行

        從經濟意義上看,收費和征稅沒有本質上的差別,都可以將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外部成本內部化,但從效率上看,征稅效率要高于征收費用;征稅比收費更具有強制性、固定性、無償性、統一性,該收的稅一定要收上來;征稅可以克服收費的隨意性,拖欠和拒繳現象,可以解決各地征收標準不一的問題。同時,征稅還可以防止政出多門,可以減少機構重疊以及部門和地方利益的干擾,從而節約征收成本。

        二、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稅收制度體系的基本特征

        (一)促進經濟發展

        稅收與經濟的關系十分緊密,經濟決定稅收。經濟規模、經濟結構、經濟速度決定和制約稅收規模、結構和速度。同時,稅收對經濟發展也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通過構建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稅收制度體系,發揮稅收“自動穩定器”的作用,調節生產、流通、分配、消費各個環節。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稅收制度體系,要有利于優化經濟結構。通過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稅收制度的安排,有效地調控社會總需求和社會總供給,使稅收自動地產生抵消經濟波動的力量,維持社會總供求的大體平衡,促使經濟穩定發展。其中,要特別注意克服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區域差距擴大的趨勢,城鄉差距擴大的趨勢,產業結構低度化、高新技術產業滯后的現狀。

        (二)促進社會發展

        構建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稅收制度體系,以稅收作為重要的切入點,可以促進人們“可持續發展”意識提高;也可以增強人們監督“稅款”使用的積極性,調動人民參政議政積極性,推動社會民主進程。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稅收制度,要在推動社會全面進步,促進社會文明方面做出貢獻,稅種、稅目等稅制要素的安排,都要有利于促進科技、文化、教育、衛生、體育、救災防疫等社會事業的發展。

        (三)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

        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和經濟發展的基本保障,它不僅為經濟發展提供能源、原材料和自然環境條件,還直接和間接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稅收制度體系,必須體現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的目標要求。要按照“誰污染誰納稅”的原則對污染物、廢棄物產生、排放的單位和個人征收污染稅;從稅收制度上體現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人人有責;通過稅收制度變革推動環境、生態保護由事后管理轉向事前管理,提高環境、生態保護效率和效益。

        三、構建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稅收制度體系的途徑

        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稅收制度體系,它不是一種自動形成的社會機制,而是一種需要由政府、公眾和社會各界共同討論協商制定,最后由國家提供的公共產品。制度的設計和安排,要受到觀念、利益、技術、程序等多因素約束。構建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稅收制度體系,是一項龐大而復雜的系統工程,是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在這個長期的過程中,要始終把握以下重點工作:

        (一)樹立全民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觀念

        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是全社會的共同目標。只有加大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宣傳,才能提高全民族的可持續發展意識,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價值準則、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依靠廣泛的社會成員、社會力量的參與,堅持走群眾性的/可持續發展0道路,我國可持續發展事業才有可靠的基礎。

        (二)總體設計、分步實施

        稅收制度體系怎樣設計和安排,決定于制度功能的定位。保持社會穩定,推動社會發展、積極促進社會公正、安全、文明、健康發展,是可持續發展稅收制度體系最基本的功能。構建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稅收制度體系,要緊緊圍繞這一基本功能,在1994年稅制結構的基礎上,統籌規劃、統一設計,選擇時機,逐步推出。

        (三)克服利益障礙

        建立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稅收制度體系是一項注重長期利益的戰略措施,它通過稅收制度的創新對人們在生產、交換、分配、消費等不同環節中的利益,對各種不同經濟形態的利益,對中央、地方、部門、企業等各種不同管理層次的利益進行分配和調節,促進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

        第3篇: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范文

        【關鍵詞】社會責任;可持續發展;辯證關系

        1.引言

        近幾年,假慈善捐贈、食品安全事件、水污染事件等涉及公眾安全的事件頻頻出現,企業為追求短期經濟效益,漠視商業道德,導致社會責任缺失的現象層出不窮,引起人們對企業社會責任問題的普遍關注。企業作為現代社會經濟生活的最基本組織,其和諧發展成為整個社會和諧與否的重要因素。從要求企業誠信經營、尊重員工、保護環境,到反血汗工廠運動的興起和SA8000的推行,企業可持續發展戰略已與全社會乃至全球的福利聯系在一起。照顧更廣泛的利益相關者的利益,已成為企業在生產經營中的必然要求。

        因此,探究企業可持續發展與企業社會責任的辯證關系,有利于把企業發展同社會進步緊密聯系起來,形成企業與社會和諧互助的局面。

        2.企業社會責任的內涵

        1924年美國學者謝爾頓(Oliver Sheldon)在著作“The Philo-

        sophy of Management”中首次提出“企業社會責任”的概念。他把公司社會責任與公司經營者滿足產業內外各種人類需要的責任聯系起來,并認為公司社會責任含有道德因素在內[1]。1979年學者卡羅爾(Carroll)對CSR做了更全面的定義:“企業對社會所承擔的經濟、法律、道德和慈善責任總和。”他把企業社會責任感分為四個方面:(1)在提供社會所需要產品和服務方面能得利(經濟責任);(2)遵紀守法;(3)遵循合乎道德要求的行為準則;(4)對企業運作與其中的社區福利做出積極貢獻(慈善責任)[2]。后來,阿奇·卡羅爾也用金字塔式圖對這四個方面做了進一步解釋。進入20世紀90年代,隨著西方工業化程度不斷加快,企業與社會的互動關系越來越密切。企業社會責任受到了歐美各國政府的重視,并得到了重要國際組織的認可。世界銀行、歐盟和世界可持續發展商業理事會(WBCSD)等都給企業社會責任下了定義,其中世界銀行把企業社會責任(CSR)定義為:企業與關鍵利益相關者的關系、價值觀、遵紀守法以及尊重人、社區和環境有關的政策和實踐的集合。它是企業為改善利益相關者的生活質量而貢獻于可持續發展的一種承諾。歐盟則把社會責任定義為“公司在資源的基礎上把社會和環境關切整合到它們的經營運作以及它們與其利益相關者的互動中”。WBCSD將CSR定義為:企業承諾持續遵守道德規范,為經濟發展做出貢獻,并且改善員工及其家庭、當地整體社區、社會的生活品質。GRI全球報告倡議組織于2002年發表了《可持續發展報告指南》,要求從經濟、環境、社會三個方面來考察業的業績,并且各個方面都給出了涵蓋的內容框架和評估指標。

        20世紀90年代,我國實行政企分開的現代化企業制度,隨著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和改革的不斷深入,環境污染、勞資沖突等一系列社會矛盾開始凸顯,企業社會責任引起了我國政府及相關部門的重視,國內學者也對企業社會責任進行探討,得出諸多的定義:盧代富(2001)把企業社會責任定義為企業在謀求股東利潤最大化之外所負有的維護和增進社會公益的義務[3]。王紅一(2002)指出,公司的社會責任,意味著重新定義公司的目標,除了利潤最大化外,還要加入一些社會價值。也就是,公司的經營者應當將他們有關公司目標的看法擴及公司的決定對于其他成員所導致的影響,如雇員、社會和環境等。換言之,公司被期望帶著社會良心活動[4]。常凱(2003)認為企業的社會責任是指在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的責任除了為股東追求利潤外,也應該考慮相關利益人,即影響和受影響于企業行為的各方的利益。其中,雇員利益是企業社會責任中的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內容[5]。劉俊海在《公司的社會責任》一書中認為,社會責任是指公司不能僅僅以最大限度滿足股東的利益需求為存在目的,而應最大限度增進股東利益之外的其他社會利益,包括雇員、客戶、債權人、環境及當地社區的利益等內容,既包括自然人的人權,也包括自然人之外的法人和非法人的權利和利益[6]。

        綜合來說,企業的社會責任超越了以往只對股東負責,實現股東利益最大化的范疇,強調包括員工、顧客、社區、政府等一切利益相關者的利益。因此企業社會責任就是指企業作為社會的一員,除了對股東負責和創造財富之外,為保護企業品牌和信譽,增強企業的競爭力,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和維護社會的整體利益所應承擔的一系列責任。

        3.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內涵

        可持續發展一詞是由聯合國環境和發展委員會主席布倫特蘭夫人首先提出的,她說:“滿足當代的需要,但不損害未來世代滿足他們需要的能力。”我們生活的地球環境,不能做過度的開發,否則,未來的子孫可以利用的空間或資源就沒有或很少了,這就嚴重損害了他們的生存能力。我們不能損害后代的利益,換取眼前的發展。也就是同志所說的“決不能吃祖宗飯,斷子孫路”因此,我們要立足今天、放眼未來,一定要做平衡長期和短期的需求的決定。作為一個企業,同樣要把長期和短期的平衡運用到商業決策中,實現可持續發展,保持企業長盛不衰。

        第4篇: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范文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快速增長,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各項建設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時也出現了很多問題,如城鄉與區域發展差距問題,經濟與社會發展不協調問題,資源環境問題等。

        在大發展、大挑戰的背景下,2003年10月召開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這是我黨首次明確提出關于科學發展觀的概念。科學發展觀的提出蘊含著深遠的理性思考,彰顯出鮮明的時代特征,創造性地回答了“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的問題,為破解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矛盾和問題,明確了方向。

        水利作為人類社會的重要實踐活動,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可靠的水資源保障,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當前我國水利事業正處于傳統水利向現代水利、可持續發展水利轉變的關鍵階段,呈現出一些與水利可持續發展不相適應的特征,迫切需要用科學發展觀來指引和發展水利工作。

        黨的十七大,把科學發展觀的基本內涵概括為: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結合到水利工作上來,我認為,水利工作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上,應重點發展四個水利,即現代水利、民生水利、可持續發展水利和資源水利。從本質上來說,四個水利是相同的,但又各有側重。

        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結合到水利工作上來,就是發展現代水利。從當前的水利發展來看,依據發展階段和人與水的關系,目前我們一般將“水利”劃分為兩個階段,一是傳統水利,二是現代水利。在傳統水利階段,人類主要是充分利用水資源為人類自身服務;在現代水利階段,人類則是自覺地遵循人水和諧相處規律,注重以可持續利用的水資源支持經濟社會可持續的發展。現代,代表著一種發展的階段,具有既與歷史和傳統相區別,又與時俱進,明確了發展的要求。現代水利,強調的是運用現念和手段發展水利,體現科技和信息化,體現了進步和發展。

        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結合到水利工作上來,就是發展民生水利。一談到發展,一定是針對人類社會而言,是以人的全面發展為主線的社會大發展,它遠遠超過了滿足人類生存的原始階段。水利工作也應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做到水利發展為了人民、水利發展依靠人民、水利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民生水利強調的是保障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水安全,包括飲水安全、防洪安全、生產安全、水生態安全等,以有限的水資源實現人類社會的無限發展。同時,水利發展也要依靠人民,相信人民,充分發揮人民的力量。

        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結合到水利工作上來,就是發展可持續發展水利。可持續發展,顧名思義,強調的是發展的連續性和前進性。可持續發展水利,強調的是如何以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支撐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在發展中,要正確處理好水資源開發利用與節約保護的關系,注重水資源開發利用與配置中的生態問題,協調好人類活動與生態環境之間的矛盾,發揮大自然的自我修復能力,促進流域經濟社會發展與水資源承載能力、水環境承載能力和水生態承受能力相協調,促進人水和諧,實現保障經濟發展與改善民生相結合、城市水利與農村水利相統一、不同區域水利發展相協調的科學發展,實現水資源永續利用的可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水利是水利發展的基本要求。

        科學發展觀的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結合到水利工作上來,就是發展資源水利。資源水利最初的提出,是和工程水利相對應的,工程措施只是作為輔助手段來應用。資源水利強調的是資源的優化配置和資源管理,把水資源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緊密聯系起來,進行綜合開發和科學管理,統籌水資源的開發、利用、治理、配置、節約和保護六個方面,將資源的開發利用與節約保護結合起來,兼顧城鄉用水,兼顧流域區域用水,兼顧各行業用水,促進城市農村、東中西部水利協調發展,實現水利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資源水利的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汪恕誠

        第5篇: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范文

        關鍵詞:建設;節水型社會;可持續 ;發展

        Abstract: Water is the basis for sustainabl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 sustainable use of water resources to achieve sustainabl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s extremely important to ensure, under "General Provisions Article VIII of the Water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state rigorously enforce water conservation, promoting water conservation measures, promotion of water conservation technologies, new processes, the development of water-saving industry, agriculture and service industrie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water-saving society. "to talk about some of their own views.Keywords: construction; water-saving societ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總則第八條規定:“國家厲行節約用水,大力推行節約用水措施,推廣節約用水新技術、新工藝,發展節水型工業、農業和服務業,建立節水型社會。”當前,按照國務院的部署要求,我國開展了節水型社會建設試點和全面推進工作,并取得了顯著成效。

        1、建設節水型社會的必要性

        1-1、從水資源的現狀看節水型社會建設的必要性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不可替代的自然資源和戰略性的經濟資源,是生態與環境重要的控制性要素。水資源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是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極為重要的保證。

        地球是一個水的世界。地球上水的總量約為138.57億億m3 。其中約97.5%是海洋中的海水、內陸咸水和高礦化度的地下水,這些水難以利用或用途非常有限。還有2.2%是兩極冰蓋、高山冰川和永凍地帶中的水,這些雖是淡水,但人類也難以利用。人類能夠開發利用的淡水只占0.3%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統計分析,全世界可以再生的淡水資源只有47.43萬億m3 ,人均7831 m3(2000年)。

        據預測,我國人口在2030年左右將達到峰值16億人,屆時,人均水資源量只有1750 m3 ,將步入嚴重缺水國家。在充分考慮節水的情況下,估計用水總量將達到7000~8000億m3 ,而全國實際可利用的水資源量約為8000~9000億m3 ,預計的用水量已接近可利用總量的上限,水資源進一步開發的難度極大。如果沒有清醒的認識,不采取有力的措施,我國有可能在未來出現嚴重的水危機。

        在全世界致力于應對水問題的21世紀,我國作為經濟高速發展的人口大國面臨著更加緊迫的壓力。水資源短缺也已成為我國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目標所面臨的重大挑戰之一。我們的國情、水情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決定了節水是一項重大的國策,也就決定了必須走節水型社會之路。

        1-2、從水資源利用狀況看節水型社會建設的必要性

        毫無疑問,我國是水資源嚴重短缺的國家。那么,水資源的利用、保護現狀又是如何呢?總的狀況是利用方式粗放,用水效率不高,污染損害嚴重,節水潛力巨大。

        我國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都是比較低的,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有較大差距,無論是在生產領域還是在生活領域都存在嚴重的結構型、生產型和消費型浪費。據有關部門統計,萬元GDP用水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發達國家的十幾倍。農業灌溉(仍存在大水漫灌)用水有效利用系數為0.4~0.5 ,發達國家為0.7~0.8。全國工業萬元增加值用水量是先進國家的5~10倍。水的重復利用率為50%,先進國家為85%以上。許多城市輸配水管網和用水器具的漏水損失高達20%以上,先進國家6%以下。此外,我國在污水處理回用方面也處于較低水平,大量污水直接排入水系,又造成水污染和環境破壞,又進一步加劇可利用水資源的不足和生態環境的惡化。

        我國用水效率與世界的差距,也預示著節水的巨大潛力,說明在用水需求方面有很大的可壓縮空間。通過節水,可以有效提高水資源的承載能力。

        1-3、建設節水型社會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保障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

        科學發展觀,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始終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也是我們做好水利工作的根本方針。人水和諧、人與自然協調發展也是科學發展觀的應有之義。同時,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也必須以水資源的永續利用來支撐和保障。

        當前,人多水少,水資源的時空分布不均,水土資源和生產力布局不相匹配,是我們的突出水情;資源環境對經濟增長的約束是我國發展過程中面臨的突出矛盾;干旱缺水、洪澇災害、水污染和水土流失問題是制約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突出因素;水資源管理體制不順和水利發展機制不活是水利發展道路上的突出障礙。這些都要求我們不斷加深對自然規律、經濟規律和水利發展規律的認識,轉變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模式,樹立和踐行可持續發展水利這一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的新的治水理念,努力建設節水型社會,通過對水資源的合理開發、高效利用、綜合治理、優化配置、全面節約、有效保護和科學管理,滿足飲水安全、防洪安全、經濟發展用水安全及生態用水安全要求,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保障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提供永續的水資源支撐。

        2、建設節水型社會目的

        第6篇: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范文

        摘 要 “十二五”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將處于新的轉型期,應對我國經濟社會的轉型, 企業應及時調整發展戰略,采取措施降低可持續發展成本,實施可持續發展成本戰略是其出路。可持續發展成本戰略是指從戰略的高度研究可持續發展成本,本文通過分析企業可持續發展成本現狀及面臨的問題,探討了企業實施可持續發展成本戰略的思路,尋求從總體上降低可持續發展成本,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途徑。

        關鍵詞 轉型期 企業可持續發展 成本戰略

        一、轉型期企業可持續發展成本戰略的提出

        “十一五”期末國際金融海嘯來襲,經濟的急速下滑,市場激烈震蕩。是故,國家定格“十二五”為社會轉型期。“十二五”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將處于新的轉型期,包括經濟增長方式的轉型、產業結構的轉型、社會發展向和諧和生態化轉型等多個方面。金融危機蔓延且至今尚未見底,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惡化,外部危機的延伸,更加嚴重影響了我國經濟的發展。同時我國經濟發展也面臨諸多問題,經濟發展過程中忽視了人與自然的可持續發展、人與人之前和諧社會的共建等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會導致資源耗竭、自然環境破壞、社會不和諧,形成了可持續發展成本。應對危機以及我國經濟社會的轉型,我國企業要認真評估外部環境變化,在追求自我生存和永續發展的過程中,既要考慮企業經營目標的實現和提高企業市場地位,又要保持企業在已領先的競爭領域和未來擴張的經營環境中始終保持持續的盈利增長和能力的提高,保證企業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長盛不衰。為此,企業應及時調整發展戰略,采取措施降低可持續發展成本,實施可持續發展成本戰略是其出路。

        二、企業可持續發展成本現狀及面臨的問題

        (一)企業自然資源成本現狀及問題

        1.自然資源取得成本高。以鋼鐵行業為例,環顧近3年,中國鋼材價格持續震蕩上行,3年價位3個臺階。以上海螺紋鋼期貨主力合約價格為例,在連續兩年分別躍上3000元/噸、4000元/噸兩個臺階以后,現在已經站穩4500元/噸價位。預計在2011年內將高位運行,并且會向5000元/噸價位發起沖擊,多種跡象顯示,2011年鐵礦石價格還會上漲,其中進口礦平均到岸價格將達到或超過160美元/噸,較2010年前10個月的124美元/噸高出很多。

        2.開發成本的影響因素。以采油行業為例,油氣開發涉及的生產要素包括水、電、三采藥劑、集輸藥劑、燃料油、作業等,受社會整體物價水平上漲和外部供求影響,這些生產要素的價格變化較大,其中:本地水價由1.7元/方上漲到4.8元/方,電價由0.435元/度上漲到0.51元/度,干粉價格對比2005年上漲3100元/噸,97#汽油對比2005年上漲3540元/噸。由于消耗量大,電價上漲對成本的影響尤為顯著,每上漲0.01元/度,拉動成本上升近500萬元。

        (二)企業人力資源成本現狀及問題

        人力資源成本的形成過程分為個人成本和社會成本,從為社會創造的財富中得到補償。中國人力資源的個人成本形成的非自主性,加重了社會其他成員的經濟負擔,甚至超過了其承受能力。就社會成本而言,社會成員從企業獲取的開發成本、使用成本、保障成本和離職成本,有合理性的一面,也有不合理的一面。目前的現狀是個人成本和社會成本不對稱。個人成本和社會成本的不對稱問題表現為個人消費與個人收入的不對稱問題,也就是個人的前期投入得不到社會認可,即成本與效益不對稱,是自我發展與就業前景的矛盾。

        三、企業實施可持續發展成本戰略的思路

        (一)企業自然資源成本戰略

        自然資源成本的形成過程分為資源初開發成本、資源加工成本、資源產品成本三個階段,最終通過自然資源的消費而收回成本。自然資源成本具有減項效應,即此類成本越低越好,會產生正效益。因此,對此類可持續發展成本應采用低成本為主的管理思路。低成本戰略則是從控制成本的角度來降低企業的自然資源成本。我國企業目前凸現出來能源短缺,管理落后,產品成本高的通病,如何有效的控制成本,以使企業利益最大化,是我國企業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可持續發展成本戰略是當前世界成本戰略的潮流,其目的是建立企業長遠的成本優勢,以支持企業選擇不同的戰略,而這正是我國企業目前所需要的。故應建立戰略成本管理系統,使企業獲得長久的成本優勢。

        (二)企業人力資源成本戰略

        人力資源成本的形成過程分為養育成本、培養成本、維持成本三個部分,從為社會創造的財富中得到補償。人力資源成本具有增減效應,即有時增加成本會產生正效益,有時減少成本會產生正效益,具體視情況而定。因此,對此類可持續發展成本應采用差異成本為主的管理思路。差異化成本戰略采用的是因地制宜的策略來取得企業人力資源成本管理的經濟利益。在知識資本越來越重要的今天,企業在產品或服務上的差異化根源在于知識資本的差異化。知識經濟下的企業,制造成本比重降低,差異化成本上升,如人力資本成本。因此,對于企業的人力資源成本要實施差異化成本管理戰略。

        參考文獻

        第7篇: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范文

        包頭市土默特右旗環境監測站內蒙古包頭014100

        摘要:環境保護作為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關系到人類自身和社會的長期生存和發展。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的環境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形式,影響到了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本文主要分析了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并重點探討了環境保護對于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環境保護的相關策略。

        關鍵詞 :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重要性

        0 引言

        21 世紀以來,我國經濟實現了持續高速增長,但是也給今后的發展帶來了很多的障礙,其中最為嚴重的就是資源和環境因素。尤其是隨著現代制造工業的不斷發展,使得環境污染日益惡劣,嚴重阻礙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類文明的進步,這樣的以環境為代價的經濟發展是不可持續的。因此,我們必須積極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刻認識到環境保護對于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實現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的有機結合,最終才能實現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1 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之間的關系

        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具有十分密切的關系。首先,發展是人類共同的和普遍的權利,而保護環境是每一位公民必須履行的責任,環境保護可以保證可持續發展最終目的的實現。其次,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是可以協調發展的,這是因為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是以良好的環境條件為基礎的,而環境問題的解決是以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為必要條件的,二者緊密聯系,互為依托。只有保護好人類生存與發展的環境,才能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最終目標。此外,良好的社會環境可以為經濟發展提供適宜的環境與資源,環境與資源一旦衰退,將不能為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撐。

        2 環境保護對于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

        2.1 環境保護是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在現代科技進步創造了空前富足的物質財富的同時,也帶來了嚴重的環境問題。目前,我國的環境日益惡化,霧霾籠罩、水體污染、水土流失等問題相當嚴重,這都是由于人們環保意識淡薄造成的,嚴重阻礙了我國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甚至影響了人類的生存和發展。環境保護對于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已經變得非常的重要,可持續發展越來越關注長期的環境承載力。經濟發展離不開環境和資源的支持, 環境保護需要經濟發展所能夠提供的資金和技術, 而發展的可持續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環境和資源的可持續性。環境保護作為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已經成為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關鍵,同時也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要想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就必須搞好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與環境保護是密不可分的, 要實現可持續發展, 就必須維護和改善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自然環境。環境保護是實現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和保障。

        2.2 環境保護是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

        為了實現社會的經濟發展,人類在以環境為代價創造物質財富的同時,也產生了一定的環境問題,如水土流失、大氣污染等,嚴重危害著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這主要是由于人們沒有充分認識到環境保護和經濟可持續發展之間的協調關系。20 世紀以來,尤其是隨著工業的不斷發展,工業“三廢”污染問題日漸突出,人類生產活動造成的大氣污染、能源枯竭、溫室效應等對資源環境的影響越來越大,再加上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對資源需求的日益增多,更是嚴重破壞了地球的生態環境。當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后,人類才意識到環境問題已經嚴重制約了經濟發展,出現了先污染后治理的悲觀狀況。因此,要想謀求持續發展,必須解決好環境問題,這是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和必然選擇。

        2.3 有助于保護和發展生產力,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的發展

        環境保護的實質是保護和發展生產力。因此,在社會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注重對環境的保護,首先能夠使環境和資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減少資源浪費,最終達到保護生產力的目的;其次,環境保護能夠防止生態破壞,把人類的生產活動和環境保護充分融合起來,最大限度地發揮生產力的效益,維護生態平衡。與此同時,通過科學的方法開發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生產方式,使資源得到充分利用,既能提高經濟效益,又能減少對環境的不利影響。因此,立足于環境和自然資源角度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更能促進人類社會和經濟的健康發展。

        3 加強環境保護袁實現可持續發展

        3.1 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建立健全環保相關的制度體系

        要想從根本上實現可持續發展,加強環境保護,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從維護群眾的環境權益, 改善環境質量出發,制定有關的法律法規和發展規劃,促進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此外,為了保證生態環境建設的成功, 必須有效控制人口增長, 全面落實積極有效的人口政策和各項計劃生育管理服務措施,建立資源節約型經濟社會。

        3.2 大力發展循環經濟

        循環經濟打破了傳統經濟發展理論中經濟和環境被人為割裂的弊端,把經濟發展建立在自然生態規律的基礎上。循環經濟基于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是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必然選擇和重要保證。發展循環經濟的過程中,注重物質的循環利用,做到物盡其用。目前我國要想實現循環經濟的快速發展,應注重綠色技術支撐體系的開發和建立,采用清潔、無害的新技術和新工藝, 還可以開發建立一批新型工業生態園區,大大降低生產資源和能源的消耗,盡可能將污染物排放消除在生產過程中,實現資源的綜合利用。同時,還要加強科學和嚴格的管理,推行綠色GDP,改變“先污染、后治理”的現狀,走經濟和環境協調健康發展的道路。

        4 結語

        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到環境保護對于實現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積極采取有效措施保護環境,加強環境污染治理,注重發展循環經濟,保證資源的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減少浪費,最終才能實現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張紅蘭.淺談我國的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J].武漢航海(武漢航海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04:43-46.

        第8篇: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范文

        2009年開始,隨著國家拉動內需政策的啟動,我國農村消費量逐步擴大。農村消費由生活必需品向耐用消費品時代轉型過程中的環境資源約束效應將日益強化,成為影響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全國人民小康的新問題。十七大報告明確指出建設生態文明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戰略目標之一,并提倡“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1]。作為中國經濟社會的基礎,沒有農村的生態文明就沒有整個社會的生態文明,如果不能未雨綢繆,積極轉變農民的消費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創新農民消費模式,則“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管理民主”的新農村建設就可能成為一句空話。要建設農村生態文明,必須轉變不合理的消費模式。而構建農村生態消費模式,符合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需求。構建可持續的生態消費模式,將對農村經濟社會的和諧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目標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

        1生態消費模式與農村生態文明的內涵及特征

        1.1生態消費模式的內涵及特征生態消費模式是基于人類社會再發展過程中造成的資源浪費、環境污染、生態平衡嚴重破壞等問題而提出的一種全新的生活理念和消費模式,是一種以維護自然生態環境的平衡為前提,在滿足人的基本生存和發展基礎上的可持續的消費模式。它把人的全面發展當作終極目標,是適應人類進入生態文明時代要求而產生的一種新的消費模式。因此,生態消費模式是對傳統消費模式的改變,是未來建設生態文明的終極支撐,是時代的客觀要求[2]。生態消費模式具有以下特征:第一,適度性。它是一種在資源環境約束下的最良好的消費活動,由一定的物質和生態生產相適應的消費規模與消費水平決定,并保證人的生活質量的消費。這種消費模式強調在消費中的各個部分支出必須適度,減少攀比消費,擴大精神消費和綠色消費,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第二,可持續性。生態消費模式將當代人的需求和未來人的需求,今天人的需求與明天人的需求有機統一起來,滿足人類各方面的需求并不斷由低層次向高層次過度的消費,具有一種跨時空的品質。第三,全面性。生態消費模式是一種包含著人類社會生產、生活等多方面的消費,注重物質文明消費,更注重精神文明消費。由于人類過多地關注物質上的消費,而輕視精神上的消費,造成了資源的巨大浪費和環境的嚴重污染,所以生態消費模式更突出精神消費的第一性,強調對人類社會和生態環境的和諧共生的關注。

        1.2農村生態文明內涵及特征農村生態文明是一個綜合性的文明成果,它指的是農民在進行農業生產與生活時,主動、積極地改善和優化農村內部和農村自身發展與自然和城市的關系,建設良好的農村生態環境,塑造良好的農村面貌取得的一系列物質成果和精神成果的總和[3]。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內容一般包括生態農業建設、生態村莊建設和生態文化建設。這進一步表明了農村生態文明建設既包括農村生態文明的物質成果,也包括農村生態文明的精神成果,是2種成果的共同發展。其中,農村生態文明的物質成果指改善和優化農業生產方式和農村生活方式所取得的物質成果,如農業生產方式的改善與優化、農村衛生環境狀況的改善與優化、農村道路等基礎設施的改善與優化等;農村生態文明的精神成果包括農民生態觀念的產生與增強、精神面貌的改善與提高、農村生態文化的形成與發展程度等方面的內容[3]。農村生態文明具有3方面特征:第一,強調經濟的又好又快發展。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不能只講究速度而不考慮質量,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要把“好”字當前,走可持續發展之路。第二,生態產業發展為主導,生態技術得到廣泛運用。農村生態文明建設中,重視生態農業、生態旅游的合理開發,提倡構建農村生態消費體系,注重城市文明的傳播、農民自身素質的提高、生態工程技術的運用,要求發展循環經濟,提高資源利用率及農村環境質量。第三,強調發展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在建設農村生態文明的過程中,處理好地區間、部門間、生產與生活、人與自然、資源與環境的協調,以和諧、可持續發展為核心理念。

        2現有農村消費模式對農村生態文明的負作用

        消費可以分為生產消費與生活消費,因此可以從農村生產方面的消費和生活方面的消費對當前農村消費模式進行分析。

        2.1農村生產方面的消費

        2.1.1農業生產消費。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我國農業生產總體保持平穩較快增長,但仍存在以下問題:①投入高,資源消耗大。與發達國家農業生產相比,我國絕大部分農村地區生產力水平仍十分低下,農業產業化和機械化程度較低。糧食等農作物主要靠高資源投入、增加播種面積、加大施肥力度等途徑實現增收。養殖業經營仍然比較分散,主要依靠擴大養殖場地、增加飼料供給實現其產量的增加。②非可持續性生產。農業生產對土地資源依賴性高,農村地區大量砍伐森林,過度開發土地,導致森林資源銳減、水土流失嚴重。農業生產中大量使用的化肥和農藥,造成了一些地區土地鹽堿化,耕地面積減少。農業生產垃圾的隨意處置、桔桿和雜草等垃圾露天焚燒、動物糞便堆放不合理等,造成了生產和生活環境的惡化,不利于生態農業建設。

        2.1.2企業生產消費。在國家相關政策支持下,農村經濟得到快速發展,農村地區企業數量逐漸增加,但其生產消費也存在不少問題:①粗放式生產造成資源浪費現象嚴重。農村工業企業的發展很大程度上依靠廉價的土地、勞動力及自然資源的大量投入,粗放式的生產是絕大多數農村地區企業的發展方式,產量的提高也主要來自于勞動力和資源投入的增加。由于土地、原料等資源價格相對低廉,非節約性生產造成大量資源浪費。②生產設備落后,工業污染嚴重。農村企業由于資金少,生產設備相對落后,配套的環保設施十分不齊全,生產垃圾處理能力極為低下。工業生產產生的廢氣和廢水不加處理便隨意排放,給農村地區的空氣和水土造成了污染;工業廢渣隨處堆放,不僅占用了土地,也造成耕地污染,不利于生態村莊建設[4]

        2.2農村生活方面的消費目前我國大多數農村消費結構顯露出了低層次的特征,具體表現為:恩格爾系偏高,文化消費偏低。相關調查表明隨著農民收入水平的增加,農村地區恩格爾系數有所下降,但相對于城市地區仍然偏高。當前中國大部分農村地區的居民實際消費支出中,食品支出仍是農村最重要、最基本的消費,其次是住房消費。“有些農民在解決了吃穿后,把建造怎樣的房子放在重要的位置上,甚至有些盲目追求,不惜借錢蓋‘有派頭’的庭院,一定程度上上加重了農民的負擔,并且在文化消費基本上是貧乏的,讀書看報、學習現代科學、掌握知識技術在很多的農村地區仍被認為是無關緊要的事情。”[5]消費結構的不合理造成了農村消費結構的低層次性和資源的浪費,不利于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給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帶來了挑戰。許多農民的消費方式也不健康。有些農民為了少花錢而不注重產品質量,買回的產品用一段時間壞了,丟棄后再買同樣的產品,造成資源浪費,有些“三無產品”的甚至給居民的身體健康帶來了隱患。隨著農村生產技術水平的提高,農民有了更多的閑暇時間,但農村相關的文化基礎設施還不完善,沒有休閑娛樂的地方,所以打麻將、打牌等成為他們最主要的娛樂方式。一些貧困地區的農村,封建迷信仍然盛行,“找大仙”看病、算命等,這些愚昧的消費沒有任何實際的意義,反而浪費了錢財,影響了農民的生活質量,有的甚至給社會帶來了危害。同時面子消費、人情消費十分常見,特別是農村“紅白喜事”時,盲目攀比、大擺筵席的現象比較普遍,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資源和財富的浪費。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和城鄉交流的頻繁,農民也開始追求積極向上的消費時尚,但他們環保意識比較淡薄。例如,對使用塑料袋會給環境造成的危害并沒有清醒的認識,認為只要帶來方便就好,造成了農村“白色污染”現象比較嚴重,到處都有掩埋的塑料袋。另外農村沒有專門堆放垃圾的地方,也沒有統一的垃圾處理站,隨處都可能成為堆放垃圾的場所,造成農村環境不斷惡化。當前我國農村消費模式的的現狀,不管是在生產領域還是在生活領域的消費都存在一些問題,造成了的資源浪費、生態環境的惡化,不利于農村生態文明的建設。在當前擴大內需及促進農村消費市場繁榮的背景下,應該轉變農村消費模式,實現農村地區生態消費、綠色消費、可持續消費。#p#分頁標題#e#

        3構建農村生態消費模式的必然性

        消費模式對資源環境有重大影響,建設農村生態文明,既需要調整農村產業結構的,轉變農村發展方式,也需要變革農村消費模式。生態消費模式是理性、科學的選擇,是對農村消費結構、消費方式、消費觀念新的詮釋,有利于促進農村生態環境和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是實現農村生態文明的有力支撐,是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3.1構建農村生態消費模式是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內在要求工業革命以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自然環境和人類的生存方式都得到巨大改善。然而,工業也造成了當今環境的惡化和全球性的生態危機:人類為滿足不斷增長的消費需求,實行過度生產—過度消費—過度廢棄,對自然過度開采,帶來嚴重的生態危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面對日益惡化的環境和生態危機,我國正不斷尋求一條可持續發展之路。十七大報告指出:“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而要實現全面小康社會和社會的和諧發展,重點是在農村,只有實現農村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才能實現整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這就要求實現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要走可持續發展之路,轉變農村地區增長方式和消費方式,實現生態消費。通過生態消費模式調節農村消費和農村地區生態承載力之間的矛盾,從生態角度對消費進行重新認識,促進農村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生態文明共同發展。因此,推動農村消費模式的轉變,是農村生態文明的內在要求。

        3.2農村生態消費模式是建設農村生態文明的有利支撐生態消費模式能夠減少對自然資源的消耗和對生態環境的壓力。該模式強調質量兼顧,滿足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的協調發展,注重消費的適度性、可持續性、全面性等,反對過度、不健康的消費。農村消費者選擇生態消費模式,在滿足自己生產、生活基本需要的同時,選擇有利于環境和生態的產品,排斥對環境和生態不利的產品,能夠引導企業減少或停止生產對環境和生態有破壞作用的產品,促進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在農村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用生態消費模式引領農民生產及生活方式的轉變,有利于減少對資源的消耗和環境的污染,保護農村生態環境;引導農民在消費或使用消費品過程中,以環保的方式實現較大的效益,推動農村經濟、政治、社會發展,實現生態農業、生態村莊、生態文化建設的可持續、協調發展。

        4積極構建農村生態消費模式,促進農村生態文明發展的對策及建議

        4.1普及生態消費模式的理念通過普及生態消費的理論知識,倡導生態消費理念,是構建農村生態消費,奠定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思想基礎。農民是農村消費的主體,要促使他們轉變傳統的消費模式,把生態價值觀引入到農民的日常生活中去。可以通過廣播、電視、網絡、報紙等媒介,采取多形式、多層面的宣傳方式,向農民傳播生態理念,陪養他們尊重自然、善待環境的習慣;要對鄉鎮領導干部以及鄉鎮企業法人代表進行生態環境保護知識和可持續發展知識的培訓,引導他們自覺培養健康文明的生產、生活方式,增強他們的生態環保意識,提升他們生態環境保護的綜合決策能力。在生產消費上,引導農民購買由正規廠家生產的農藥、化肥、種子以及農用生產工具,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在生活消費上,倡導適度消費,在消費的同時注重對環境的保護,形成健康的可持續消費模式,讓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觀念深入人心。

        4.2大力發展農村經濟生態文明及生態消費理念需要堅實的物質基礎作保障。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是構建農村生態消費模式,促進農村生態文明的物質基礎。據統計,目前有70%的人口在農村,農業占農民純收入的比重為45%~50%,在糧食主產省和中西部地區該比重高達60%以上。可見,要想使農民增收必須在農業上作好文章。可以采取發展農產品深加工,走精細化、集約化和產業化發展道路,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使農民的農業收入得到大幅提高。此外,還應大力發展鄉鎮企業和個體私營企業,規范勞務輸出組織,使農村剩余勞動力得到合理轉移。只有把這些工作做好,才能使農村經濟步入良性發展,使農民收入得到切實增加,生活水平切實得到提高,農民才可能真正建立生態意識,才有可能實現農村生產和生活方面的消費朝著生態性消費方向轉變,進一步促進農村地區生態文明建設的步伐。

        4.3完善相關的政策法規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由于片面追求經濟效益,以及相關政策、法律的不完善,忽略了自然、社會的可持續性,導致環境污染、資源浪費、生態危機。如果不改變原有的生產和消費模式,將不利于我國農村地區的長遠發展,進而影響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要想使農村地區的生產和消費的發展協調一致,促進農村的生態文明建設,需要政府制定相應的的政策法規,在構建農村生態消費模式的同時,運用法律手段規范這一消費方式,為可持續消費、生態消費、綠色消費提供制度依據和法律保障。實際上,政府也有責任和義務推進農村生態消費模式的構建,規范農民消費行為,強化農民的生態消費理念,積極推進農村地區消費結構的優化,提高農民的消費水平,保證他們得到全面發展[6]。此外,還要改善農村的消費環境,完善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加快建設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解決農民的后顧之憂,推動農村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第9篇: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范文

        科學發展觀的具體內容包括:一,以人為本的發展觀。二,全面發展觀。三,協調發展觀。四,可持續發展觀。

        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素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

        那么,如何才能落實科學發展觀這一偉大思想呢?

        首先要轉變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思路。在現實生活中,只重gdp增長而輕視環境保護、只重效率而忽視社會公平、只重城市發展而忽略鄉村建設、只重財富創造而忽略財富共享等觀念仍在不同地方不同程度地影響著經濟社會發展的進程,有的部門和地區領導依然把“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視為“以速度為中心”。

        其次是政績觀念的轉變。能否把科學發展觀切實落實到位,關鍵在于各級領導干部能否對科學發展觀有一個正確的理解和把握,并將其貫徹于現代化建設的全過程,實現政績觀念的轉變。

        第三是發展方式觀念的轉變。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推進經濟增長方式向集約型轉變,走新型工業化道路。要樹立以提高質量效益為中心、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全面建設節約型社會的觀念,大力發展信息產業、第三產業和創新產業。

        第四是消費觀念的轉變。落實科學發展觀,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建立資源節約型社會,還必須實現消費觀念的轉變。從縮小差距、協調利益分配、促進社會和諧的目標出發,我們必須樹立共享發展成果的觀念,并通過樹立共享價值觀、調整初次分配格局、改進現行稅收結構、公平配置公共資源、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等政策措施與制度安排來實現全民共享發展成果。

        最后是確立不斷創新的觀念。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可以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資金和物質要素投入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和人力資本的轉移,解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科技瓶頸和人才瓶頸制約的問題。落實科學發展觀,就要以提高質量和效益為中心,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路子。

        那么科學發展觀在農村如何體現呢?

        以科學發展觀引領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必須堅持以人為本,促進農村社會的繁榮穩定、和諧發展。科學發展的目的是為了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必須切實保障農民的物質利益和民利,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農民根本利益作為農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要進一步加強農村各項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免費義務教育、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讓廣大農民享受越來越多的公共服務。鞏固和加強農業基礎地位,要始終把解決好十幾億人口吃飯問題作為治國安邦的頭等大事。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区国产精品高清 | 亚洲精品国产情侣Av在线 | 日本精品在线亚洲视频看看 | 亚洲福利在线观看 | 日本欧美亚洲综合久久久 | 色五月婷婷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