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中醫護理的基本特點與原則范文

        中醫護理的基本特點與原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中醫護理的基本特點與原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中醫護理的基本特點與原則

        第1篇:中醫護理的基本特點與原則范文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319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3-1451-02

        中醫護理工作是中醫藥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已經形成了以中醫藥理論為指導的、獨具特色的技術方法和服務流程,成為中醫藥綜合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中醫護理以人為本、注重整體,辨證施護、個性化強,技術方法靈活多樣、易于接受,與現代護理互相補充,發揮著重要作用。隨著健康觀念變化和醫學模式轉變,中醫護理越來越顯示出其獨特的優勢[1]。《中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綱要(2011-2015年)》出臺,標志著中國護理學科邁入可持續發展的新階段。因此,在中醫護理發展中,如何面臨挑戰,抓住機遇,取得成效,是中醫護理管理者思考的重要命題。

        1 發展中醫護理存在的問題

        1.1 中醫護理人力資源缺乏 由于中醫護理專業學生面臨崗位選擇的壓力,而綜合性醫院就業機會高于中醫醫院的現實,使更多中醫院校護理畢業生與專業不能對口,專業發展方向不明確,甚至嚴重流失。目前各中醫院的護理人員中,大部分是西醫護士出生,其對中醫基礎知識的掌握,無論是理論還是技能上都明顯低于中醫護士。同時中醫護理人力資源配置不足,導致了護理人員不能分層次使用,工資獎金待遇等方面不能體現其知識價值,不能體現其在護理隊伍中的地位,使其對職業的忠誠度降低,學術帶頭人數甚少[1]。

        1.2 在職護士的中醫知識缺乏 在中醫醫院的護士中,西醫院校畢業生比例大,醫院面臨著中醫基本理論、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的再培訓任務,影響中醫臨床護理實踐中服務能力的提升及中醫護理科研工作的開展。

        1.3 中醫護理操作開展受制約 2006年,《中醫護理常規技術操作規程》全面修訂完成,這標志著中醫護理工作向行業標準化管理邁出了新的一步。但在臨床護理工作中,護士執業應當遵守法律、法規、規章和診療技術規范的規定,也就是說醫生不開醫囑,護士就無法開展中醫護理操作。

        1.4 西醫護理對中醫護理的沖擊 西醫護理依靠其自身的優勢,對傳統的中醫護理產生了巨大的沖擊。中醫護理強調整體觀念、辨證施護,服務對象不僅針對有疾病的人和人群,還關注大眾的健康,在治未病、老年病、慢性病、養生保健領域應用廣泛。而西醫護理理論體系嚴謹,相對獨立,技術操作規范、流程合理,服務對象主要針對有疾病的人群。與西醫護理人員相比,中醫護理人員除了要學習西醫護理知識外,還要系統學習中醫基本理論、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等,所以在工作中承擔的責任更多。

        1.5 中醫護理人才梯隊不完善 中醫護理人員就業后的學歷教育以西醫教育為主,護士沒有機會投入中醫護理學歷培養體系,導致中醫護理學科帶頭人、學術帶頭人及后備人才與其它醫學專業相比,水平有一定差距,影響了中醫護理學科的發展。

        2 發展中醫護理的優勢

        2.1 發展中醫護理的政策優勢

        2.1.1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于2006年建立了中醫護理行業的國家標準《中醫護理常規技術操作規程》,2010年對中醫護理工作了管理性文件《中醫醫院中醫護理工作指南》,2013年首次把“中醫護理專科”設為國家級重點專科建設項目,為中醫護理學科的發展創造了良好機遇。

        2.1.2 在中醫護理教育方面,目前也呈現多層次特點。在學歷教育中,中醫護理專業有中專、大專、本科及研究生教育;在全國中醫院校中,相繼成立了護理學院,使中醫護理人才培養梯隊更加合理。

        2.1.3 中醫護理的學術氛圍逐漸濃厚 中華護理學會及中華中醫藥學會均成立了中醫護理專業委員會,定期舉辦全國中醫護理學術交流會,推動了中醫護理學科建設,搭建了溝通與交流的平臺。

        2.2 發展中醫護理的學科優勢

        2.2.1 中醫護理的理論優勢 中醫護理歷來在祖國醫學整體觀、辨證觀理論指導下,強調“三分治,七分養”,堅持“防重于治”的原則。在臨床護理實踐中,強調人是一個以臟腑、經絡、氣血為內在聯系的有機整體,強調人體與自然界與社會的關系,進行辨證施護。通過望,聞、問、切四診手段獲取病情、個體狀況、心理、社會環境等信息,應用中醫八綱辨證的方法加以分析、歸納,確立病人的證型及存在或潛在的健康問題,提出因時、因地、因人而異的護理措施以及健康指導。

        2.2.2 中醫護理的方法優勢 中醫臨床護理通過幾十年的實踐,已總結出一套從理論到臨床的辨證施護方法和具有中醫特色的操作技術。除藥物、針灸療法外,還有拔罐、刮痧、熏洗、敷藥、推拿等許多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法。同時,中醫護理在治未病、老年病和慢性病防治、康復工作中也具有顯著的特色優勢。

        2.2.3 中醫護理的操作優勢 中醫護理技術在中醫臨床護理工作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中醫護理人員為病人提供服務的基本手段。它是以臟腑學說為基礎,經絡學說為核心,通過刺激特定部位,以通經脈、調氣血、調整陰陽而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3]。中醫護理技術具有簡便易行、直觀安全的特點,以無創或微創為優勢,已逐漸成為吸引病人入住中醫院的良好舉措[4]。《中醫護理常規技術操作規程》中明確了15項中醫護理技術操作規程,為護士提供了技術和法律保障。

        2.2.4 中醫護理的價格優勢 中醫護理的方便性、實用性是其它現代護理無法比擬的,因此也就擁有更大的用武之地。隨著中醫藥技術越來越廣泛的運用,中醫護理技術操作也得到明顯關注。如治療小兒厭食癥常用的捏脊療法;神經衰弱、長期頭痛頭暈患者應用的藥枕治療;風濕、類風濕性疾病使用的溫泉浴、泥沙浴;佝僂病、缺鈣用日光浴進行治療等等,均療效顯著。此外還有火罐、熱敷、熏洗、浴足等,均屬于中醫護理方法。這些療法操作簡便、取材容易、適應范圍廣、見效快、費用低廉、無毒副作用,深受廣大群眾的歡迎。

        中醫護理是一門有歷史、有傳承、有發展、有豐富文化底蘊的獨立學科。中醫護理人員要充分認識中醫臨床護理工作的特殊性,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以中醫的整體觀念為指導,以病人為中心,堅持“辨證施護”的中醫臨床護理原則,開展具有中醫特色的臨床護理工作[1]。

        參考文獻

        [1]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關于加強中醫護理工作的意見.國中醫藥醫政發〔2013〕42號.

        [2] 馬秋平.中醫護理教育可持續性發展的影響因素及對策[J].南方護理學報,2005,12(12):69.

        第2篇:中醫護理的基本特點與原則范文

        [關鍵詞]探討;理學的特點;整體護理;護理體會

        1中、西醫護理學的特點

        1.1西醫護理護理學的發展經歷了三個主要階段:一是以疾病為中心的護理階段;二是以病人為中心的護理階段;三是以健康為中心的護理階段。護理學形成了自己的理論體系和教育模式;護理操作技術更為科學、規范、實用,其逐漸發展成為一門綜合性的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知識的獨立的為人類健康服務的應用科學。系統化整體護理成為現代護理模式,整體護理是把服務對象視為一個整體,從生理、心理、社會、文化、精神等方面去考慮人類存在的和潛在的健康問題,并通過護理程序來解決這些問題,直接服務于整體的人。但西醫護理,大多采用對癥護理,即見效快,療程短,但難免有副作用或不可避免的損傷;西醫護理在康復、強身、健體等方面也應充實和發展。

        1.2中醫護理中醫護理學是祖國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積累了豐富的護理理論和方法。

        1.2.1中醫護理的原則護理的目標是增強人體的防御能力,去除致病因素。標本緩急:急則護標,緩則護本。同病異護,異病同護:視臨癥表現施護癥候相同,護理方法一樣,癥候不同,護理方法不同。未病先防,已病防變:預防為主,強調觀察病情,防止發生并發癥。這些理論與方法正是整體護理要納入的重要內容。

        1.2.2中醫護理的特點整體觀中醫理論以對立統一的整體觀對待人體和疾病。中醫認為人體是一個統一的整體,通過經絡將人體各部分有機的聯系在一起。體現臟腑之間,臟腑與各組織之間的生理功能與病理反應。尤其是人與自然界息息相關的天人合一論,表明人與所處的外部環境,又是一個整體。外界的各種變化,必然會影響人體生理與病理反應。因此,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和人類自身的情緒變化都與健康有關。所以,中醫護理以其“天人相應”的整體觀、自然觀和“以病人為本”的指導思想與現代護理學“以人為中心”的整體護理理念不謀而合。總之,中醫護理在飲食、運動、睡眠、心理護理等健康養生方面有其特有的優勢。

        1.3中西醫結合整體護理中西醫結合整體護理學是一門新興的護理學,其特點是:它從人體與自然界的整體觀、辨證施護與現代護理醫學模式相結合,開展以人為中心的中西醫結合系統化整體護理;在護理理論上,中西醫匯通,有機結合,構建新的護理理論,豐富中國護理學的內涵;在護理實踐上,西醫的先進護理技術與中醫的辨證施護相結合,實施以人的健康為中心的全面護理;臨床護理與健康教育相結合,為服務對象解決恢復健康、維持健康、促進健康的實際需要。

        2中西醫結合整體護理教的可行性

        2.1中醫護理觀符合現代護理模式,奠定了中醫護理與西醫護理結合的基礎整體護理已成為現代護理的發展模式,體現了生理-生物-社會-心理的整體護理觀念,并進一步向“以人的健康為中心”的方向發展;中醫護理以其“天人相應”的整體觀、自然觀和“以病人為本”的指導思想與現代護理學“以人為中心”的整體護理理念相吻合。中西醫結合整體護理教育是將中醫辨證施護與西醫整體護理有機的結合起來,在西醫整體護理的基礎上,根據中醫辨證、西醫辨病提出護理問題,制定護理計劃,進行辨證施護及護理效果評價。

        2.2疾病譜的改變,健康需求的提高,促進了中西醫結合整體護理的形成與發展中醫學在養生方面有著豐富的理論和經驗隨著社會的進步,疾病譜也相應地改變,癌癥、艾滋病以及免疫遺傳和代謝疾病,盡管西醫診斷明確但防治無力,另一面由于化學藥物的廣泛應用而帶來的現代醫學災難等因素,使得人們對中醫、中藥、氣功、針灸等中醫養生學更為關注,對人的起居、飲食、服藥、精神活動、康復鍛煉等諸多方面有針對性的護理,如飲食調護。中醫護理和西醫護理無論在理論和技術手段上盡管都有其優勢,但護理對象是人,單純中醫護理和單純西醫護理不能滿足人們對護理的要求。中西醫結合整體護理教育將中醫護理的內涵和西醫護理的理念、方法相融會貫通,以助于恢復健康、促進健康、維護健康。

        2.3培養新型、實用型的復合型護理人才,是中西醫結合整體護理教育發展的動力中西醫結合整體護理是我國護理教育發展的方向。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對自身健康的要求越來越高,中西醫結合護理的應用更為廣泛,而中西醫結合護理教育尤為重要。中西結合護理教育以研究中西結合點為主線,積極探索,開拓創新。

        第3篇:中醫護理的基本特點與原則范文

        1.1拓寬醫學視野,更利于疾病認識

        西醫學與中醫學分屬不同醫學理論體系,并且在治療方法與醫學思想方面存在較大差異,不過中、西醫學所面對的對象與最終目標是相同的。在《外科護理學》的教學中,恰當引入中醫護理理論,將中西醫優點相結合,可有效拓寬醫學學生知識面,養成中西醫相結合的邏輯思維,如膽結石、腸梗阻等病癥的治療措施講解時,可在西醫學病理講解的前提下,引用中醫里不通則痛,而通則不痛的醫學理論進行解釋。又如腫瘤治療措施講解中,可強調中醫的治療措施,同時結合西醫中的放化療及手術治療,這樣能有效減輕患者放化療中的毒副作用,積極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并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

        1.2中西醫優勢結合,更利于患者護理

        在現代護理學中,向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整體護理是主要內容,外科護理教學中,將中醫護理理論引入護理程序當中,讓中醫護理與西醫護理更好地結合滲透,可為患者解除病痛打下堅實基礎,例如,我國中醫里的四診合參,可融入現代護理的評估環節,運用健康評估方法獲取患者的生理心理及社會文化等資料,并運用望聞問切等方法,全面獲取患者資料,便于護理人員能及時發現病患問題。在護理方法上,可把大量簡便有效的中醫護理方法引入到外科護理教學當中,例如,乳癰可應用大劑量的炒麥芽水進行煎服,也可運用芒硝進行局部外敷,以終止患者乳汁的分泌。又如為了促進患者外科腹部術之后,恢復腸蠕動,除鼓勵患者進行早期活動外,還可用針刺患者的足三里穴位,以緩解患者的腹脹問題。

        2中醫護理理論在《外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

        2.1做好中醫護理理論與外科護理相結合的教學計劃

        在教學當中,教學計劃是教學活動具體的預先安排,教師只有充分認真準備,教學才會收到預期效果,在外科護理學的各章節教學中,應仔細剖析每章節內容,尤其是基本的概念及重難點等,將中醫護理理論方面的知識有機融入其中,并盡量用最準確文字進行層次歸納整理,從生理解剖至健康教育、由淺入深、從理論至實踐,逐層展開,讓有關的中、西醫理論點充分展示,并且條理清楚。

        2.2中醫護理理論知識的貫穿應用

        在護理工作中,護理評估是項連續系統的資料記錄過程,其目的是為了解決護理中存在的問題,將西醫學中的交談法、觀察法與護理檢查等和中醫護理中的望聞問切四診相結合,對外科護理學中的各章節進行護理評估,讓護理資料收集更為客觀全面。同時,可用中醫學里的護理知識對外科護理進行內容補充,尤其是中醫里的辨證護理及整體護理觀念,可與現代護理觀念相融合,便于護理診斷的確定。在護理計劃當中,可把中醫護理基本原則有效融入到護理計劃中,其實中醫西醫的護理診斷排序原則大致相同,都是根據首中次優來設置先后順序,把中醫的急護其標,緩護其本,標本兼治等原則有效融入外科護理講解中,對于患者現存生理心理及社會問題進行啟發,采用中西醫中的有效護理措施,并運用中醫護理方法對護理措施進行充實。同時,依據外科疾病特征,將中醫特色和現代護理理論的優勢進行結合,如飲食調護中,可突出辨證膳食護理,盡量做到藥食相輔,病食相宜,以提升療效。

        2.3運用多種教學方法貫穿中醫護理理論

        在《外科護理學》的護理教學中,其教學過程是由教師及學生共同完成的,教師對學生的護理認識起引導作用,教師可將中醫里的整體觀念與人本思想貫穿到外科護理工作中,將傳統中醫護理理念與外科護理理論進行結合,以培養學生在護理工作中的分析解決能力。同時,運用多種教學方法鍛煉學生的思維方法,在外科護理教學中,可運用情景模擬法、案例教學法、小組討論及角色扮演等教學法,讓學生更有效地掌握護理知識,教學中,也可原文引用,激發學生對中醫理論學習的興趣,如說明飲食護理方面的重要性時,可引用中醫著作《素問•熱論》中的原句進行說明。又如講解腦卒中的護理知識時,可運用典型病例的討論法,向學生提供具體的病理,讓學生根據已學知識,對病例中的護理問題進行分析討論,在討論當中,能使學生的總結、分析歸納及語言表達等能力達到綜合運用,從而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能力。

        2.4在實踐教學中融入中醫護理理論

        外科護理學的見習與課堂教授大致是同步開展的,我校的見習醫院師資力量是較為雄厚的,也是經國家相關教育部門進行過教學評估的,其臨床實踐也更為規范,在各科室當中,均有教學秘書、專職教師來帶教,學校教師依據見習疾病特征與護理原則,對教學內容、目標與方法進行合理設計,尤其是在實踐過程中,要合理貫穿中醫護理方面的理論,如乳癰疾病,學生對病患實施評估、健康教育及查體的時候,教師要給予指導,尤其是中醫里的四診八綱理論,教師要適當給予啟發,利用不同方法進行不同病情的辨證護理,把課堂理論知識應用至臨床實踐當中,以強化學生的護理知識,鍛煉學生的問題分析和解決能力,給畢業生奠定良好基礎。在學生畢業實習時,也強化中醫護理方面的知識,為外科護理教學提供中醫護理時間方面的可能,當學生在西醫醫院進行實習時,可側重外科疾病手術前的準備與手術后的護理工作,并參與重癥、急病患者的監測工作,積極參與腹腔引流管及胸腔閉引流管等管道護理工作。當在中醫醫院進行實踐時,要突出中醫方面的護理特點,如對于晚期的腫瘤患者,可用水針治療法,這比鎮痛劑注射效果好;對于肩周炎患者,可采取中藥熏蒸的治療法,讓中醫護理法在臨床上充分發揮優勢,提升臨床治療效果。實踐結束的時候,讓學生用中醫理論思維書寫份外科護理病歷,以鞏固學生的護理知識。

        3結語

        第4篇:中醫護理的基本特點與原則范文

            1、應用的可行性

            首先,社區護理是社區衛生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社區護理的健康觀是以人的健康為中心,把人看作是一個具有生物、心理、社會等多方面需要的整體,強調家庭、社會以及心理對人的健康的影響,這與中醫護理的“天人合一”和“形神合一”的生命整體觀一脈相承。中醫護理歷來重視人與自然、社會的協調,將人與生存環境的和諧、人體心身的和諧視為健康的基本標準,并貫穿于疾病防治和抗衰老理論與實踐之中。社區護理的主要內涵是向個人、家庭、社區人群提供以健康促進為目標的護理服務,以增進健康和預防疾病為要務,這與中醫護理的“治未病”的預防觀不謀而合,中醫護理的預防觀印刻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烙印,強調以增強體質為核心的健身防病思想,制定了外以適應自然變化、內以促進機體抗病能力、機體協調能力的養生原則。可見,中醫護理的整體觀與預防觀在社區現代護理觀中得到了充分體現,這為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社區護理體系奠定了理論基礎。其次,中醫護理來源于民間,其特有的飲食文化、養生保健及簡、便、易、廉的護理技術更容易為廣大社區居民所接受。社區人群對中醫護理有著深厚的感情,這為構建符合我國國情的社區中醫護理模式奠定了堅實的群眾基礎。最后,國際社區護理蓬勃發展的背景以及中醫藥社區衛生服務體系的不斷發展與成熟,為中醫護理快速進入社區護理提供了可能。

            2、應用現狀

            1)中醫護理在社區居家護理中的應用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醫療資源的分配仍存在著不均衡性,經濟發展實際和老齡化社會的逐步形成,居家護理將成為適應大眾需求的一種主要的社區護理工作方法。居家護理是在有醫囑的前提下,社區護士直接到病人家中,應用護理程序向社區中有疾病的個人即出院后的病人或長期家庭療養性的慢性病病人、殘障人、精神障礙者,提供連續的、系統的基本醫療護理服務。社區護士將成為居家護理的主力軍。中醫護理以其優質、顯效、簡便的特點,不斷豐富著居家護理的內涵。

            ①在居家護理評估中的應用中醫護理評估與社區居家病人評估的主要內容相似,包括病史、臨床表現、體檢及治療情況等。中醫護理評估技術是在整體觀和辨證觀的指導下,在現病史、個人生活史、家庭環境評估、癥狀與體征評估等方面具有鮮明的特色。中醫護理評估內容的引入加強了居家護理評估的深度與廣度。目前,進行居家病人護理需要評價時,常用居家病人護理需要評估量表。為了充分利用中醫護理的優勢,可以對此量表進行修訂,增加中醫護理評估內容。

            ②在慢性病人居家護理中的應用社區的慢性病人包括冠心病、高血壓病、肺心病、糖尿病、潰瘍性結腸炎、先天性畸形、慢性腎功能衰竭、骨和關節病變需要牽引和臥床者等。中醫護理以其優質、顯效、簡便的特點,在社區慢性病人居家護理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有研究表明,在社區護理工作中大部分護士能夠使用中醫養生相關知識對患者進行辨證下的中醫護理干預。干預項目的應用率依次為:用藥指導、生活起居調養、情志調護、健康膳食、康復指導,而用藥指導、生活起居調養和情志調護的中醫護理干預,在家庭病床列前三項。可見,中醫養生保健方法,尤其是情志護理、藥膳護理更貼近生活,因其護理方法簡便易學、直觀安全、效果顯著,更適合在社區普及推廣。中醫護理技術如針灸、拔罐、按摩、刮痧、中藥貼敷、中藥熏洗、中藥靜脈注射和穴位注射、耳穴埋籽、臍療、中藥離子透入等在社區慢病居家護理中應用廣泛,尤其是按摩法,因其簡便易行,備受社區居民的喜愛。但在實際工作中,針灸、拔罐、按摩、刮痧等技術主要由中醫醫生操作,中醫護士很少應用。中藥貼敷、中藥熏洗、中藥靜脈注射和穴位注射等由護士按照醫囑實施。中醫養生方法及護理技術因其低廉性,對經濟不發達的農村地區尤為重要,有助于提高社區衛生服務的覆蓋率,有利于提高農村社區衛生服務的發展力度,盡快縮小城鄉差距。

            ③在居家康復護理中的應用在社區,需要康復護理的病人包括出院后病情已穩定但需繼續治療或康復的病人、醫學|教育網搜集殘疾人等。常見的有術后病人、腦血管意外病人、高位截癱病人、先天畸形或后天傷病造成的功能障礙、殘疾者。中醫藥膳護理、情志護理以及針灸、按摩等護理技術在防止壓瘡、增進病人的心理健康、促進病人的營養、畸形和殘障病人的康復護理、健康教育、家庭環境適應性改變的指導等方面應用廣泛,使向病人提供優質的康復護理成為了可能。

            ④在老年人居家護理中的應用目前我國已步入老齡化社會,經濟發展實際決定了居家養老成為我國養老服務的主體。同時,由于家庭結構的變化,分居養老將成為今后家庭養老的主要方式。雖然,在社區老年人居家護理中,為老年人,尤其是為分居養老的老年人提供飲食養生、起居養生、睡眠養生、運動養生、精神養生、藥膳養生等方面的知識指導以及傳授灸法、按摩、中藥敷貼、中藥熏洗等簡便易行的中醫護理技術對于提高老年人生命質量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由于我國社區中醫藥衛生服務體系尚未完善,社區中醫護理人力嚴重不足,中醫護理在老年人居家護理中的應用較少。

            2)中醫護理在社區健康教育中的應用在社區健康教育實踐中,中醫護理與社區護理有機結合,在充分利用現代護理健康教育理論、模式、程序以及實施方法的基礎上,在社區健康教育內容中滲透著中醫護理知識與技術。中醫環境養生、起居養生、膳食指導、心理調適、性養生保健、用藥指導、運動養生等在社區婦女、兒童、中老年人的自我保健、慢性病病人的康復護理等方面不斷拓寬著社區護理健康教育的內涵。中醫護理與社區健康教育內容正在逐漸完美融合。

        第5篇:中醫護理的基本特點與原則范文

        1.研究背景

        目前全國醫療機構、相關行業對中醫護理專業人員需求量大,但中醫護人才隊伍還不能滿足需要,高層次中醫護理人才不足,基層中醫護理人員嚴重短缺。中醫護理基礎差、底子薄的現狀仍沒有得到根本改善。護理專業列入國家緊缺人才專業,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結果顯示,許多國家護理人才緊缺.這為學習護理專業的畢業生提供了廣闊的就業空間。發展中醫護理專業意義重大。尤其是拔罐、刮痧、保健按摩技術等中醫適宜技術的推廣更能適合現代中醫護理需要。

        2.研究內容、方法和目標

        (1)研究內容。該課題主要研究了適合中醫護理專業的中等職業教育廣大師生的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改革方案及實施后效果評價。(2)研究方法。主要用了調查法、實驗法、行動研究法、對比法案例反思法、經驗總結法等。根據教育實踐所提供的事實,分析概括教育現象,挖掘現有的經驗材料,并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論的高度,以便更好地指導新的教育實踐活動的一種教育科學研究方法。關鍵是要能夠從透過現象看本質,找出實際經驗中的規律,從而更好地、更加理性地改進教育教學。(3)研究目標。通過研究提高我校護理專業學生護士執業資格考試過關率;提升教師教學科研水平,尤其是實踐教學水平;加快發展中醫護理專業建設。

        3.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和課程體系改革

        (1)人才培養模式的設計原則。依據人才培養模式的調研論證報告、針對調研結果分析研究人才需求的主要方向,設計改建現有的人才培養模式。同時結合現行課程體系、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大綱要求、主要任務與職業能力分析結果,按臨床路徑的工作方式分析了六項主要工作項目,三個未來發展方向。并對每個工作項目分解成可完成的工作任務,再將可完成的工作任務分解為具體的職業能力。通過任務與職業能力分析更加明確人才培養方向和課程體系改革方法,明確“三統一、兩貫穿”的人才培養模式。即教學環境與醫院環境對接、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與護理工作任務對接、專業教師與護理專家及技術能手對接,將執業資格培訓貫穿于教學全過程,將人文素質培養貫穿于教學全過程。(2)“3+2+1”課程體系的構建1)明確培養目標構建課程體系的主要思路充分調研后明確中等職業教育改革需要培養技術型、應用型的管理人員和技能人員。課程體系建設過程中明確職業能力培養主線、注重職業遷移能力培養,同時不能忽視職業生涯規劃。2)確定職業應具備的基本能力和主要的工作項目學生畢業應具備護理學的基本技能、基本操作、專科護理、監護技能和中醫護理技能,并能夠應用臨床路徑、護理程序等方法對服務對象實施整體護理;具備社區健康服務的基本能力;具備獲取新知識,不斷開發自身潛能和適應崗位變更的能力;具備較強的組織協調能力;具備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具有一定的英語應用能力和較熟練的計算機基本操作能力。按照臨床路徑工作方式,將中醫護理專業學生必須掌握的知識模塊劃分為護士崗前學習、接診患者的護理、住院患者的護理、中醫護理、重癥患者的護理和出院患者的護理6個基本工作項目,社區護理、康復護理和老年護理3個主要發展方向。3)建設課程體系基本框架。通過醫院走訪、問卷調查等形式的調研,明確了醫療衛生行業對中醫護理人才主要需求,中等職業學校的人才培養方向主要側重技能型人才。在確定專業就業崗位群的基礎上,聘請10余名行業專家,進行課程開發的指導,分析崗位工作任務與職業能力,最后由專業指導委員會修訂審核。以學生職業能力提升為主線,兼顧國家教育政策、教育教學規律和學生認知發展規律,中醫護理專業應根據崗位需要設置課程體系,為學生順利考取護士執業資格證書服務,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服務,兼顧對口高職考試。構建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技能方向課、素質拓展課的全新課程體系。在時間分配上,構建“1.5+1+0.5”的課程體系,即第一學期學習基礎課程,第二、三學期學習專業課程,第四、五學期到企業(醫院)進行崗位實踐,第六學期返校進行護士執業考試復習及畢業考試。4)優化課程結構確定授課內容。針對原有課程體系中的不足之處,結合課程特點和主要內容整合原有課程內容,進行有機的組合和全新的創造,保持課程內容的基本理論、基本方向穩定的前提下進行,體現課程的實用性、先進性、趣味性。

        4.創新成果呈現

        (1)論文、課題、校本教材碩果累累本課題研究過程中,共發表課題相關論文7余篇、先后申報課題3項,立項校級課題2項、編寫校本教材4本,在全體建設成員的共同努力下穩步完成各項建設任務,得到廣大師生的一致好評。(2)師資隊伍教學、科研水平整體提高專業帶頭人、骨干教師、雙師型教師和青年教師都積極參與到課題的建設和研發團隊中,發揮自己的特長和優勢,教學水平、科研水平、多媒體課件制作能力都有大幅度的提高。總之,在人才培養模式和課程體系改革創新的實踐活動中,構建“三統一,兩貫穿”的人才培養模式,是中醫護理專業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拓寬人才培養途徑的有效方法。中醫護理專業建設要沿著這一模式繼續探索,不斷總結完善。加強校企(院)深度合作,加強課程的內涵建設,構建知識、能力、素質相結合的課程體系,努力為中醫護理專業學生的終身學習和繼續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作者:林華 何文娟 單位:甘肅省中醫學校

        參考文獻:

        [1]衛生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

        第6篇:中醫護理的基本特點與原則范文

        (1)參訓人員需掌握與治未病相關的中醫藥基礎知識,包括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和中醫文化知識的部分內容,這些理論知識是中醫護理的內涵和精髓所在,護理人員掌握相關知識,才能靈活運用,服務于臨床工作,適應“治未病”發展的需要。(2)參訓人員需掌握中醫體質辨識相關知識,包括中醫九大體質分類與特征、判定方法和標準,以及各專科常見病、多發病的發生、發展、預后與九大體質的關系,通過培訓具備一定的健康評估和中醫體質辨識能力。(3)參訓人員需掌握醫患關系溝通技巧,熟悉醫院健康管理理念及流程,了解醫院營銷策略。“以人為本”是中醫“治未病”的精髓所在,要體現人性化的溫馨護理,護理人員必須熟悉健康管理流程,掌握醫患溝通方法,使臨床工作順利進行。(4)參訓人員需掌握中醫特色基本操作技術,包括針刺、艾灸、推拿、拔罐、刮痧、貼藥法、敷藥法、坐藥法、中藥熏洗法、中藥保留灌腸法、中藥離子導入法、中藥超聲霧化療法、中藥穴位注射療法等,這些中醫特色基本操作技術適用范圍廣,具有中醫簡、便、廉的特點,是中醫專科特色護理的重要內容,也是“治未病”工作開展的主要方法。(5)參訓人員需掌握辨體施護,健康指導的具體方法,以中醫九大體質分類為基礎,掌握不同體質適合運動的方式、強度、起居及飲食宜忌、情志調攝、食療、藥膳種類和烹飪方式。并具備對各專科病員進行健康宣教及開展中醫特色護理的能力,籽‘治未病’,理念融入專科臨床護理工作中。

        確定以“治末病”為指導思想的中醫護理培訓形式

        各臨床科室成立中醫“治未病”小組,選派1—2名中醫基礎理論知識扎實、熱愛中醫護理的護士,以業余半脫產的方式參加治未病中心開展的治未病專項護理培訓,培訓方式包括專題講座、分組討論、情景模擬、示范操作、案例分析、分組競賽等。

        專題講座

        以中醫九大體質為總綱,強化與“治未病”相關的中醫藥基礎知識。每次講座預先發放講座PPT,并將講座過程全程錄像,便于學生預習和復習。改變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法,將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PBL)引入教學,以提高學生對中醫護理知識的主動學習熱情,結合講授重點針對性的進行提問,促使學生思考,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

        分組討論

        專題講座結束后,預留與專題相關的延伸問題給學生自學和討謝,以拓展學生知識面,調動學生的潛能,激發學習興趣,鍛煉表達能力。

        案例分析

        提供有典型臨床意義的中醫體質病例,鼓勵學生課前查閱相關資料,結合所學專業知識對病例提出自己的解決方法,培養其獨立思考、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在不違反診療原則的基礎上,啟發學生創新思維。

        情景模擬

        情景模擬作為案例分析的補充,由學生自身充當醫患雙方角色,使其身臨其境,在模擬角色的同時,對典型案例場景再記憶,增強學習效果,提高學習興趣,培養應變能力,最后老師予以綜合點評,鞏固所學專業知識。

        示范操作

        培訓前制定各種中醫特色基本操作技術的操作規程,使學生對操作技術有規范意識。老師充當操作示范主角,負責示范與講解,并將各種操作的禁忌癥、適應癥、注意事項、醫患溝通技巧融入其中。

        課堂實踐

        示范操作后,給予學生充裕的課堂操作時間,在老師的指導下,規范操作,反復練習,人人過關,在實踐的基礎上總結經驗,提高中醫技能操作水平。

        分組競賽

        在培訓后期,將學生分為小組進行競賽,各小組運用所學中醫理論知識,與患者互動溝通,獲取臨床資料,完成患者中醫體質辨識和健康評估,制訂健康教育和辨體施護方案,并當場實施健康宣教和部分中醫特色基本操作技術,老師給予當場記分和點評,通過競賽,學生對所學中醫知識進行綜合運用,并提高應變能力和表達能力,掌握醫患溝通技巧。

        確定以“治末病”為指導思想的中醫護理培訓考核方式

        第7篇:中醫護理的基本特點與原則范文

        方法:通過開展創建活動,健全管理機制,結合患者病情實施辯證施護。

        結果:中醫辯證施護切合了患者的需求,有利于提升患者的信任及滿意。

        結論:中醫辯證施護與優質護理服務相并舉的護理模式深化了優質服務內涵。

        關鍵詞:辨證施護 優質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9-0135-01

        隨著物質及精神文化水平的不斷提高,病人在選擇醫院時不單純從專業水準來衡量的,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考慮醫務人員對自己的態度,即自己是否被善待。而美國醫學研究所(Institute of Medicine,IOM)也發現,護士怎樣照顧患者直接關系到患者的健康[1]。開展優質護理服務是我國醫療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其本質為使人們生活得更健康。將中醫辨證施護運用到臨床護理服務中,體現了我院的中醫特色,并為病人提供優質的護理服務。

        1 辨證施護的核心所在

        辨證施護通過望、聞、問、切四診收集患者有關疾病發生、發展的資料,進行整理、分析、對比、推理、辨證得出所屬何病、何證,從而提出護理診斷或護理問題。這與優質護理服務過程為患者提供與病情相符的護理措施相一致。中醫護理包含“辨病護理”及“對癥護理”,“同病異治”“異病同治”指相同疾病在不同階段出現不同的證候。因此,同一疾病的不同證候在治療與護理方法上各異,不同疾病只要出現的證候相同,可選用同一護理與治療原則與措施[2]。

        2 實施方法

        2.1 結合醫院實際,開展創建活動。

        2.1.1 強化優質護理服務理念。組織學習文件精神,動員護理人員熟悉、掌握優質護理服務的內涵、目的及意義,使全科護士思想上有一個正確的認識。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廣泛征求大家意見及建議,開展我為優質護理服務工程做些什么的活動,以便更好地推進活動的開展。與科室主任、醫生充分溝通交流,使醫護人員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改變觀念,共同參與優質護理服務活動中。

        2.1.2 加強中醫專病辨證學習。參加護理部中醫專病學習及中醫基礎理論及技能的培訓,同時科內強化中醫護理常規、中醫護理用藥等培訓與考核,掌握中醫基本理論及專病護理,與辨證施護密不可分,是理論聯系實踐的具體體現。

        2.1.3 明確優質服務宗旨。建立以關愛生命,以人為本服務理念,建立3H服務模式:即Hotel式禮儀服務使病人感到親切與尊重;Hospital式規范化專業護理讓病人感到放心與安全;Home式護理服務讓病人感到家庭式的溫馨。

        2.2 結合科室實際,健全管理機制。

        2.2.1 規范優質護理質量標準。修訂與完善護理管理制度與服務流程、護理人員崗位職責、質量考核制度等,重點制定和細化基礎護理質量考評標服務質量考核標準,并將中醫護理體現在質量考核中,鼓勵護理人員開展中醫辨證施護。

        2.2.2 探索護士能級管理。由責任護士負責保管病人的分工模式;以工作量為基礎依據崗位職責、病人的病情程度及專業技術等,實施12小時交接班的彈性排班制。依據護士的職稱、專科水平和能力分層使用護士,設定Ⅰ~Ⅲ級人員責任管理模式,組長負責分管相對危重病人的病人,指導低年資護士實施辨證施護。

        2.3 結合患者病情,實施辨證施護。

        2.3.1 評估患者。對入院患者運用四診方法進行評估,以便掌握病人資料及信息,通過評估掌握病人病情及存在的護理間題,運用中醫基礎理論知識,進行辨證施護書寫護理記錄,落實護理措施效果評價。

        2.3.2 因人因時因地施護。評估每一患者的疾病特性,根據不同季節氣候確定保健養生及用藥為因時護理;根據患者的年齡、性別、體質、生活習慣等不同,采取不同的護理方法為因人護理;根據地理環境與生活習慣特點,確定臨床護理的原則為因地制宜[2]。通過因人因時因地的辨證分析,實施有效的護理措施及康復指導。

        2.3.3 急則護其標、緩則護其本。運用中醫辨證理論及時準確地發現病情變化,并通過觀察分析各種危象出現的征兆,掌握疾病發展變化的規律,抓住有利時機采取及時有效的護理措施。當病人標證可能危及生命時,護理應緊急配合搶救以解除危急癥狀,待病情穩定后再處理本證。在病勢緩和的情況下,則應將重點放在護本上,消其病因,以為患者提供與病情相符的護理措施。

        2.3.4 異病同護、同病異護。中醫護病不著眼于病的異同,而著眼于證的區別。如感冒有風寒、風熱感冒,在護理上也有辛溫解表和辛涼解表的區別。異病同護是指在一般情況下,不同的疾病應該用不同的護理方法,但有時不同的疾病也能采取相同的護理方法,如久痢脫肛、子宮脫垂同屬中氣下陷,可用升提中氣的護理方法,如用黃芪、黨參燉雞湯服用,注意休息,避免負重,局部用五倍子、白礬煎水薰洗以促使回縮,或針灸百會、關元等穴位以補益中氣[3]。

        2.3.5 暢情志、調心理。中醫的七種情志活動,是人體對外界各種刺激的生理反應。精神正常則陰平陽秘,正氣內存,邪不可干;而當情志異常時,容易導致內傷,使氣機升降失調,氣血運行紊亂,五臟功能失常,如思傷脾,怒傷肝,喜傷心,悲憂傷肺,驚恐傷腎[4]。中醫情志護理把維持情緒的“中”、“平”、“和”狀態作為護理關鍵所在[5]。在護理服務過程中,護士與多與患者溝通交流,了解患者心理,實施心理疏導使其調暢情志。

        3 體會

        隨著醫療市場需求的變化,醫療服務要求由技術競爭向服務競爭轉變。深入研究患者的潛在需求,為患者提供優質服務,推行人性化服務理念,減少護患沖突行之有效的新型護理管理模式。中醫辨證施護切合患者預防、保健、治療、康復等方面的需求,對服務對象身心全方面的護理,踐行了辨證施護的重要思想,突出中醫特點,并有利于提升了患者對護士的信任和滿意。使優質服務護理內涵更豐富,也利于推動了護理學科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劉秀明,陳潔.從培養高級護理人才角度談優質護理服務[J].中國醫院,2011,4:5-7

        [2] 丁富平.中醫護理學科體系的形成、現狀與發展策略研究[D].廣州中醫藥大學,2009

        [3] 汪乃芬.運用中醫理念指導臨床護理實踐[A].全國中醫、中西醫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2008

        第8篇:中醫護理的基本特點與原則范文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社會文明程度的日益增強,人們對于生命的價值觀念也在不斷更新。自我保健,自我維護,提高生命質量,已成為人們的自覺行動。人們對健康的需求不斷提高和我國中醫護理事業的蓬勃發展,使護理工作將不僅僅面向醫院內的病人,還要面向社會、面向家庭、面向人的生命全過程。所以社區護理工作也將進一步深入到人類生活的每一個方面。

        為實現“人人享有衛生保健”這一全球性戰略目標,社區護理模式也出現了巨大變革。當前醫學模式的轉變與整體性護理的推行,已成為當代醫學科學的一個重大轉折,這標志著護理工作將進入一個嶄新的階段。“人人享有衛生保健”這一宏偉目標的實現也向我們從事醫療護理事業的工作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的工作范圍將不僅限于個體病人,而是要面向疾病、面向保健、面向家庭及社會醫療保健。社區中醫護理就是以人的健康為中心。以家庭為單位,以中醫理論為指導,全面貫徹中醫護理程序的一種工作模式,它與祖國醫學“天人合一”的自然觀,“身心統一”的整體觀,辨證施護的護理觀相吻合,而如何將傳統的中醫護理與發展中的社區護理模式有機地結合,創造出具有中醫特色的社區護理模式,是開展中醫特色的社區護理的關鍵。中醫護理在推行社區護理中的優勢

        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新概念的提出已充分肯定了健康不是“無病”,還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狀態和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即保持人體自身的積極因素,做到精力飽滿、情緒高漲、懂得營養、注意鍛煉、加強自我保健能力。而中醫護理則是一門以健康、保健、促進機體康復為主要內容的傳統醫學。鑒于中醫藥學自身價值及其養生保健的重要作用,目前中醫護理學逐漸為不少國家所重視。中醫護理作為東方傳統醫學,用來搞社區護理,不僅適合我國民族習慣特點,更易被我國廣大人民群眾所接受。現就其優勢做如下可行性分析。

        具有堅實的理論基礎:祖國醫學強調“三分治,七分養”,七分養實質上就是護理活動。中醫護理的精華集中體現了中醫的整體衡動觀和以中醫調護理論為依據的“順四時、和陰陽、慎起居、均勞逸、勤鍛煉、節飲食、調情志”等中醫辨證施護原則。根據疾病個性與共性的關系,確定“同病異護、異病同護”及“因時、因地、因人”的施護原則。

        具有獨特的治療方法:中國醫藥學是一個偉大寶庫,蘊藏著幾千年來勞動人民同疾病作斗爭的經驗總結和智慧結晶。她有著獨特的理論體系和豐富的診斷治療方法。護理學汲取了祖國醫學對人的整體觀念、辯證以及許多簡便有效的治療方法,如我們常運用以中醫內治為主的“汗法、吐法、下法、和法、溫法、清法、補法、消法”八法的運用,以中醫外治為主的“手法配合針刺外治法”、“溫灸撥罐外治法”和“氣功導引療法”等等,枚不勝舉。這些行之有效簡便易行的治療方法,適合于我國民族習慣特點,至今廣泛流傳于民間,更易于大眾接受。在社區護理中,我們就可以針對不同病情,采取恰當的治療方法。臨床護理中中醫護理人員不僅掌握了中醫獨特的診療技術,而且也系統的學習掌握了現代醫學理論和護理技術操作。在實踐中,使二者有機結合、融匯貫通、各取所長,實為中醫護士開展社區護理的一大優勢。

        重視飲食調護的重要性:中醫把“飲食不節”和“五味偏嗜”作為重要的致病因素,從“醫食同源”的記載上來看,又說明某些食物除有營養價值外,還具有醫療保健的作用。在人由生到死的整個生命過程中,如何正確地給予飲食宜忌的指導,同樣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在社區護理中,我們面對的是不同年齡、性別、民族和地區的人群,飲食需求和習慣各有不同。我國人口眾多,地域遼闊。地有東西南北之分,氣候有寒熱燥濕之別,人體稟賦有強弱之異。所以,因人因地因時而定,根據病情,適當照顧其飲食習慣,運用中醫基本理論,指導飲食調護,將藥療、食療有機地結合,將食物所具有的“四氣、五味”性能充分用來補益養生,根據食品性味將膳食的溫補、清補、平補三大類合理的運用于病情發展中的各個階段,這才符合中醫的辯證觀。

        慎起居、均勞逸,做好養生保健護理:祖國醫學認為,人們的生活起居,要順應四時天地陰陽的變化,適時采取不同的勞作制度,方能“陰平陽秘,精神乃治”。護士只有了解生活起居、勞逸相宜的利弊,才能給予正確的健康指導。①利用各種形式進行宣傳教育。②因人而異制定起居作息制度。③開展體育性醫療和護理,如慢性病或恢復期的病人可散步、做操、練氣功等,而對石淋病人,可作跳躍運動,如打羽毛球、跳繩等,以利結石排出。④針對性地進行康復指導,進行功能鍛煉。重視情志調護

        心臟血管病已經成為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大敵,而老年人常常是孤獨、憂愁、悲觀的,極易導致心臟血管病的發生。在社區護理中我們可以針對病人情況,采取不同的情志制約疏導法,中醫古籍中利用情志制約規律進行治療的范例極多。現代護理學中所強調的心理護理、心理咨詢、精神支持療法、暗示療法、行為療法。也同樣是針對病人心理因素進行分析之后所采取的心理疏導法,使之保持情志舒暢,最大限度的發揮藥物的治療和情志調護的雙重效應。

        第9篇:中醫護理的基本特點與原則范文

        原發性肝癌是我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在世界范圍內,肝癌在常見的惡性腫瘤處于第5位。臨床上發現的肝癌多數為中晚期,并且多合并肝硬化,手術切除率低。介入法是目前對無法手術切除肝癌的最常用的治療方法,即肝動脈灌注化療藥物同時合用栓塞劑治療的方法(TACE)。肝癌患者行此化療術后主要表現為胃腸道反應、發熱、肝區疼痛、肝功能損害、排尿困難等癥狀。現根據病人的表現辨證施護如下:

        1 肝腎陰虛型

        1.1 癥狀表現為右脅下積塊,脅間隱痛,腹脹不適,納差消瘦,精疲乏力,頭暈肢軟,耳鳴目眩,五心煩熱,低熱,盜汗,惡心嘔吐,甚則嘔血,便血,皮下出血,小便短赤,舌紅少苔,脈細數。

        1.2 護理本證以滋陰柔肝、涼血軟堅為護理原則

        1.2.1 生活護理病房宜涼爽,安靜,舒適。

        1.2.2 飲食護理 以清淡為宜,可用生地汁梗米煮稀粥,以養陰生津,兼以清熱。可服枸杞百合粥:以枸札子30 g,百合30 g,粳米200 g水煮成粥。加入冰糖適量,1碗/次,1~2次/d。

        1.2.3 心理護理本型患者易心煩,應經常與患者交談,了解其心理狀態,及時做好思想工作。

        2 肝郁脾虛型

        2.1 癥狀表現為右脅脹痛或右脅下腫塊,神疲乏力,形體消瘦,胸悶反酸,納呆噯氣,舌淡胖大,苔薄白,脈濡或弦。

        2.2 護理本證以疏肝理氣,益氣健脾為護理原則。

        2.2.1 生活護理力求病房安靜舒適,酌情參加散步、打太極拳等活動。

        2.2.2 飲食護理進食以高熱量易消化的清淡食物為宜,忌食土豆、芋頭等壅阻氣機的食品,對納呆嘔逆嚴重者配合使用陳皮、砂仁、竹茹等開胃之品,煎水代茶飲,有助于增進食欲,培其后天之本。

        2.2.3 心理護理 根據中醫肝喜條達、惡抑郁的理論,勸導患者避免憂思惱怒,從多方面進行關心和寬慰,使肝氣條達。

        3 脾腎陽虛型

        3.1 癥狀表現為神疲乏力,畏寒便溏,納差,口不渴,右脅積塊,脅間隱痛,腹脹如鼓,腹水足腫,目黃,身黃,黃色晦暗,舌淡有齒印,苔自膩,脈濡緩或沉遲。

        3.2 護理本證以健脾補腎、利水退黃為護理原則

        3.2.1 生活護理病房宜溫暖向陽,多備衣被,防止受寒。

        3.2.2 飲食護理飲食要量少質高,少食多餐,忌食生冷,可適量食用胡桃、羊肉、山藥等。可用山藥15 g,芡實10 g,粳米適量,煮粥服食。

        3.2.3 心理護理本型患者精神疲乏,應調動患者積極性,使其配合治療。

        4 氣滯血淤型

        4.1 癥狀表現為脅下積塊刺痛或脹痛,推之不移,拒按,或脅痛引痛,入夜更甚,倦怠乏力,脘腹脹滿,噯氣嘔逆,納呆食少,大便不調,舌質紫暗或有淤 斑,苔薄白或薄黃,脈弦,細或沉澀。

        4.2 護理本證以舒肝理氣,活血消積為護理原則。

        4.2.1 生活護理疼痛甚者臥床休息。

        4.2.2 飲食護理飲食宜清淡,忌辣、堅硬、肥苷之品。宜食桃仁粥,即桃仁10 g,去皮尖,水煎,取汁與粳米同煮,粥成后加入冰糖適量。

        4.2.3 心理護理患者因病程長,疼痛較重而悲觀失望,鼓勵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堅持治療。

        5 濕熱淤毒型

        5.1 癥狀表現為右脅下積塊,脅間刺痛,心煩易怒,身目俱黃如橘皮,發熱,口干口苦,食少厭油,惡心嘔吐,腹部脹滿,便結溲赤,舌質紅,苔黃膩,脈弦,滑或弦數。

        5.2 護理本證以清熱解毒、利濕退黃為護理原則。

        5.2.1 生活護理囑患者臥床休息,保持病房清爽、干燥、通風,及時更換衣服,疼痛時禁用熱敷。

        5.2.2 飲食護理予清淡、易消化、富有營養的軟食,禁辛辣。可用苡米適量研粉水調熟食,口渴可予梨汁、藕汁等。對大便閉結者,可用生大黃10 g泡水代茶飲,以利排除濁濕、熱毒,保持大便通暢。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一区不卡二卡三卡免费 | 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1 | 亚洲乱码AV乱码国产精品 | 亚洲女优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永久免费播放片 | 日本野外强奷在线播放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