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小學數學優秀課例范文

        小學數學優秀課例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小學數學優秀課例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小學數學優秀課例

        第1篇:小學數學優秀課例范文

        潘小福,江蘇省常州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數學特級教師,江蘇省基礎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小學數學學科專家委員,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蘇教版教材編委。曾獲常州市優秀教育工作者、常州市青年崗位能手標兵、中國小學數學專業委員會優秀工作者、江蘇省優秀教研個人等榮譽稱號。編著了《課型范式與實施策略――小學數學》等著作。

        從課堂教學走向課程實施,是小學數學課程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必由途徑。但在具體的探索過程中,如何理解小學數學的課程化實施及如何提升課程實施能力也一直是廣大教師關注的話題。

        問題1:如何理解小學數學的課程實施?

        課程改革的成敗在某種意義上取決于教師的課程實施能力,但很多教師經常將課程實施等同于教學,認為課程實施無非是教師的課堂教學活動,這使得小學數學課程實施的豐富性、內涵、品質大打折扣,也嚴重束縛教師對小學數學課程的創新實施。那么,如何理解小學數學的課程實施呢?下面通過兩個課例來闡述。

        【課例1:兩位數乘兩位數】

        常規的教法:創設情境,提出問題,列出算式,探索算法,引出筆算,鞏固筆算。既有對算法的創新,又有對學生筆算兩位乘法的技能的培養,很理想很豐滿,但現實很骨感。由于課堂教學有著規定的時間,而學生的學習活動展開又需要足夠的時間,教學目標的要求較高,因此,實際的教學狀況是:要么拖課很長,要么在教學后面的筆算方法時匆匆走過場,學生筆算練習錯誤較多。如果基于課程實施,完全可以靈活處理,因為,這節課的前半部分是靈活“拆分”其中的一個乘數,進而轉化為已經學過的算式進行計算,后半部分是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法則。從兩部分教學內容的性質來看,前半部分著眼于引導學生自主探索,互動啟發,創新算法,優化算法;后半部分集中于理解算法,模仿鞏固,熟練計算。這樣,我們就可以用兩個課時來學習,把每一部分的內容學扎實。這樣根據教學內容的性質靈活確定課時和教法的做法,需要教師整體把握小學數學課程的目標、內容和實施,即不拘泥于“一堂好課的標準”,而是立足于學生數學素養的培養,靈活選擇教學方式。

        【課例2:千米的認識】

        常規的做法:讓學生坐在教室里,或個人或分成小組討論1千米有多長,或者借助校園平面圖、衛星地圖進行想象。這些學習活動是囿于教室的物理環境不得已而選擇的方式,但這些學習活動對于學生正確建構1千米的意義不夠充實和正確。其實,數學學習的方式是多樣的,渠道是多元的,不一定非要在教室內完成。如果讓學生設計成體驗項目,用自己熟悉的方式去體驗數學,在生活中感悟數學,建立自己的“1千米”的意義,這該多好啊!數學學習,不要局限于課堂內,有時可以讓學生到生活中去體驗數學、理解數學,這就是數學課程實施樣式的多樣化。

        以上兩個課例,其實是從數學教學的目標、內容、實施等方面回答了讓數學教學走向課程實施的問題。我想,這對大家理解什么是從課程實施的視角來改善我們的數學教學應該是有幫助的。

        問題2:如何提升小學數學課程實施能力?

        教師課程實施能力的提升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教師明晰小學數學的教學目標,更要明晰小學數學學科的育人目標;需要教師理解小學數學的知識體系,更要理解小學數學教學內容的數學實質;需要教師把握小學數學的課程標準,更要建構具有學校特色的質量標準。教師的課程能力是教師在系統學習、反思、實踐的過程中提高的,但同時需要學校教研組互助協作,分享交流,在“成事”的過程中獲得共同成長。

        1.把握實質,提升自己對數學的認識。

        相較于創新教學方式方法,把握教學內容的數學實質是根本。因此,每一位數學教師要提升自己的數學觀,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認識和把握教學內容的數學實質。首先,教師要理解和把握初等數學的體系;其次,要整體把握小學教學內容的結構體系。此外,教師還要關注數學發展的歷史及數學發展歷程中的重要事件及關鍵人物。只有了解、掌握了這些知識,才能溝通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經驗、與數學發展歷史、與社會生活的聯系,使教學內容鮮活起來,也才能讓學生在獲得知識技能的過程中感悟知識結構,形成認知結構,體悟數學思想方法,使數學教學更豐滿、鮮活。

        2.計劃反思,完善自己的職業生活。

        良好的職業生活方式是提升課程實施能力的有效途徑。有些教師被批改作業侵蝕著每天的工作時間,以致沒有時間很好地鉆研教材、了解學生、設計練習,因而備課質量不高,又導致第二天的上課效果不好,造成更多的作業錯誤,這樣的惡性循環,使得教師職業生活的品質不高。因此,教師要努力明確自己思考的方向(也就是確定一個研究主題),然后根據思考的方向使閱讀有主題,使實踐有反思,讓自己的職業生活步入良性循環,因而能很好地思考數學課程的整體,使數學課程得到很好的實施。

        3.整體設計,豐富學校的校本教研活動。

        校本教研活動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依托。但當前很多學校在組織開展教研活動時,沒能做到定向、系統、序列,因而使得教研活動投入(特別是時間投入)很多,效率不高。校本教研活動要整體設計,即要讓學校校本教研活動的內容涵蓋學校的課程完善、學生的學業評價、教師的發展反思、教學的結構創新等四個方面,整體規劃一學期的教研活動,有的需要集體攻關,更多地需要教師自主探索,教研組層面應注意進行知識管理,系統地梳理教師的創新,歸納提煉,形成成果,供大家分享。■

        (作者單位:江蘇省常州市教育科學研究院)

        閱讀延伸

        教師課程實施能力的提升,包含教師課程認知、課程情意、課程實施、課程評價等四個方面的綜合能力的提升,因此,提升課程實施能力,需要教師做好下列幾個方面的閱讀延伸:

        一是了解課程基本理論。知道泰勒的課程理論,知道課程的“目標、內容、實施、評價”四要素。請閱讀《現代課程論》(鐘啟泉,上海教育出版社)。

        二是掌握學校課程規劃的基本思路和策略。學校數學課程的建設包括國家課程的校本化實施及校本課程的創造性開發與實施,在此基礎上架構學校的課程體系,在這一過程中,有哪些策略?主要的思路是什么?需要教師在參與的過程中體會與掌握。相關材料請閱讀《讓課程成就學生――就新課程背景下學校的課程規劃訪崔允教授》(聿石,《教學月刊(小學版)》,2005年第4期)。

        三是提升對數學實質的認識。小學數學的知識雖然淺顯,但蘊含著數學思想方法及數學發展歷史和規律,教師如果能夠把握數學的實質,會使其課程實施的品位提升。這方面的內容請閱讀《小學數學研究》(張奠宙等,高等教育出版社)、《初等數學簡史》(袁小明,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2篇:小學數學優秀課例范文

        今年中心校確立了我和張立平老師的師徒關系。在一年的互幫互學中,張老師按幫帶協議書中的要求去做,認真履行自己的權利和義務。一年來,我們是這樣做的:

        為了豐富理論知識,更好的搞好教育教學工作,我們首先閱讀了《新世紀小學數學課程標準》、《小學數學教師》、《小學數學教學設計》陶文忠教授主編的《培養兒童的創新性老師怎么教》等書籍。大量理論書籍的閱讀,使我們學到了很多的理論知識,非常有利于我們的教學。其次,我們一起借看了很多優秀課例的光盤,如:吳正憲老師的“平均數”,劉德武老師的“分數的乘法”和柏紀明老師的“統計的初步知識”等。廣泛吸收借鑒別人的精華,不斷優化自己的課堂教學結構。經過努力,我的課堂教學有了很大進步。

        備課、上課、互相評課。

        學期初,我們就制定了多在一起備課,互相多聽課,聽后多提意見的計劃。工作中,我們也是這么做的。一年來,我一共聽了張老師10節課左右,跟她學到了有關組織教學、課堂評價等方面的許多經驗。張老師也經常聽我的課。每次聽完,她都會提出很多的寶貴意見,幫助我不斷進步。在張老師的幫助下,我上的教改引路課非常成功,受到了聽課老師的一致好評。我還上了教研中心視導課一節,效果也很好。

        第3篇:小學數學優秀課例范文

        結合當前工作需要,的會員“playboywe8”為你整理了這篇學校舉行青年教師成長心得分享會簡報范文,希望能給你的學習、工作帶來參考借鑒作用。

        【正文】

        1月20日下午,雨山實驗學校舉行青年教師成長心得分享會,該校青年教師朱雅麗在會上與廣大教師分享成長心得。

        朱雅麗老師于2016年入職雨山實驗學校,幾年來,在各級各類教育教學比賽中多次獲得優秀成績:2017年優秀課例獲“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省級優課;2018年在雨山區雨山區新入職教師課堂教學評比活動中獲一等獎,參加丁華勇名師工作室“電子書包背景下小學數學實驗活動的設計”主題教學研討活動,榮獲馬鞍山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優質課評選一等獎;2019年獲市微隊會課一等獎,在全市“千人百課”小學數學專場開設展示課;2020年獲安徽省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三等獎,榮獲安徽省青年教師教學競賽“青年教育教學能手”稱號。

        朱雅麗老師從雨山實驗學校的教科研文化背景切入,和與會人員分享了自己的教育夢想和入職四年以來的成長之路。她表示,雨山實驗學校一貫重視教師隊伍建設,學校領導對教師的專業發展,尤其是青年教師的專業成長十分重視。學校為每一位青年教師量身打造發展規劃,圍繞發展目標提供全方位的支持,這種濃厚的教科研文化為青年教師的迅速成長奠定了基礎,提供了動力,給與了保障。

        朱老師指出,教研團隊強大的合力也是促進其成長的重要因素。在日常工作中,同教研組老師們互相交流和探討已成為常態;每逢教學比賽,大家都積極參加磨課,提出建設性的建議,以團隊的力量精心打造優質課。她還強調,教師成長離不開自身的需要和努力,想要成為優秀教師,一定要擁有教育夢想,對自己嚴格要求,主動鉆研,唯有如此,才能夠有所收獲。

        第4篇:小學數學優秀課例范文

        有效教學是認真準備的結果,達成教學目標的必要條件是教師對教學目標的內容和意義有清楚的認識。教學目標會制約一系列教學活動的開展和效果檢查。因此,研究與闡明教學目標,對落實三維課程目標、實現學生深入且有意義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

        “優秀課”與“公開課”在我國中小學歷來被看成是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尤其是青年教師素質提升的重要方式。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優秀課”與“公開課”又成為推動新課程實施的重要載體。因此,通過開展全國性“優秀課”比賽適時了解各地對優秀課堂教學的理解和新課程理念的落實情況,這是一個便捷且高效的方式。

        本文選擇“2010年第五屆全國高中青年數學教師優秀課觀摩與評比活動”的教學設計文本進行分析。此次比賽展示的課例可以說是我國當前高中青年數學教師課堂教學最高水平的代表,本文針對此次比賽的64份(共65份,其中一份資料缺失)[2]一等獎候選人的教學設計文本進行分析,調查他們的教學目標設計情況,分析一線教師教學目標的表述情況及存在問題,探究相應對策。

        一、“三維目標”設計的現狀與問題分析

        1.近7成教師選擇以“三維”形式書寫教學目標

        相關文本調查發現,近7成教師選擇以“三維”形式書寫教學目標,其中包括簡化的“三維目標”,如“知識、能力、情感”、“知識、能力、德育”以及“認知、能力、情感”(見表1)。

        在64份教學設計文本中,教學目標嚴格按照“三維目標”書寫的有29份,占45.3%;簡化“三維目標”的表述有15份,占23.4%;同以往《普通高中數學教學大綱》中的教學設計一樣,“綜合敘述”(沒有明確標明“三維”)教學目標的教學設計有20份,占31.3%。前兩項教學目標表述形式之和為68.7%,即近7成教師在“優秀課”比賽中選擇了“三維目標”,剩下的3成教師選擇“綜合敘述”目標,其中35%的教師在“綜合敘述”中會體現“三維目標”。

        雖然有研究者強調,“三維目標”是課程目標,單節課的教學目標不一定要寫成“三維”,但調查顯示,在單節課的課時計劃中書寫“三維目標”已經得到廣大一線教師的普遍認同。

        2.“三維目標”與相應內容的匹配情況

        我們的研究顯示,“知識與技能”目標與相應內容最為匹配,“過程與方法”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以下簡稱“情感”目標)內容表述存在混亂現象。

        1)“知識與技能”目標書寫情況

        總體來看,教師對“知識與技能”維度目標的具體內容十分清楚,目標名稱與內容十分貼切。如,課例“函數奇偶性”的“知識與技能”目標是能判斷一些簡單函數的奇偶性,能運用函數奇偶性的代數特征和幾何意義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

        通過進一步分析目標表述的具體性、可操性作和可檢測性,我們可以發現絕大多數課例對“知識”水平的劃分會用“了解、理解、掌握、應用”來表述。如,課例“方程的根與零點”中對“知識與技能”目標的表述為:結合方程根的幾何意義,理解函數零點的定義;結合零點定義的探究,掌握方程的實根與其相應函數零點之間的等價關系;結合幾類基本初等函數的圖象特征,掌握判斷函數的零點個數和所在區間的方法。

        馬杰(Mager)關于行為目標的A(Audience,行為主體)、B(Behavior,行為)、C(Condition,條件)、D(Degree,標準)編寫法要求“行為主體”必須是學生;“行為”的表述是最基本的成分,說明學生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應該達到的可觀察的要求;“條件”指影響學生產生學習結果的特定限制或范圍;“標準”是行為完成質量的可接受的最低衡量依據。

        在行為主體都是學生的前提下,按照馬杰“ABCD編寫法”的要求,我們用“行為表現”、“條件”及“水平”對以上目標表述的具體性、可操性作和可檢測性進行分析,即目標:結合方程根的幾何意義(條件),理解函數零點的定義(水平、行為重合)。此處的“理解”兼有“水平”和“行為”的雙重含義,“行為”在這里被隱藏了。如果表達為“結合方程根的幾何意義(條件),會(水平,相當于“理解”)闡釋函數零點和方程根的關系(行為)”,就會更加明確。

        由此看來,上述案例對“知識與技能”目標的描述內容比較貼切,表述較為規范,有一定的具體性和可測性。然而,理解這種表述需要一個潛在的假設,即教師要知道“了解、理解、掌握、應用”的含義。

        2)“過程與方法”目標的迷失

        不少教師對“過程與方法”這一維度目標的書寫不甚清楚,他們并不清楚“過程”是解決數學問題的思維過程,還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方法”應該是學習的數學思想方法還是教學方法。例如,課例“正態分布”中“過程與方法”的一個目標是這樣陳述的:“講授法與引導發現法。通過教師先講,師生再共同探究的方式,讓學生深刻理解相關概念,領會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方法,體會數學知識的形成。”在“過程與方法”目標中出現“講授法與引導發現法”,完全是教師教學方法的表述。該課例中描述的“過程”應該是教學過程。再如,課例“獨立性檢驗(第2課時)” 的“過程與方法”目標為:通過探究“玩電腦游戲與注意力集中是否有關系”引出獨立性檢驗的問題,借助樣本數據的列聯表分析獨立性檢驗的實施步驟。利用上節課所學知識已經由數據直觀判斷出玩電腦游戲與注意力集中可能有關系。這一直覺來自于觀測數據,即樣本。問題是這種來自于樣本的印象能夠在多大程度上代表總體。這節課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基于學生的親身體驗,提高他們的數據分析能力。這里描述的主要是教師的教學行為與教學過程,長篇累牘。

        此外,在“過程與方法”維度目標的書寫方面,教師也會存在同“知識與技能”目標、“情感”目標混淆的現象。

        3)“情感”與“過程”目標的糾結和空洞

        在“情感”目標的書寫方面,有些教師會存在同“過程與方法”目標混淆、不適合“情感”維度的內容。

        如,(1)體會由一般到特殊、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課例“二元一次不等式”)(2)通過教學,使學生學習運用觀察、類比、數形結合、聯想、猜測、檢驗等合情推理方法,提高運算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課例“同角三角函數的基本關系”)(3)培養學生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加工信息的實際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課例“抽樣方法(第1課時)”]

        還有一個突出的問題就是“情感”目標表述空洞或針對性不強。

        如,(1)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合情推理、合作交流及獨立思考等良好的個性品質,以及主動參與、勇于探索、敢于創新的精神。(課例“曲線與方程”)(2)通過本節課的教學,使學生領悟數學思想和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他們的數學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大膽猜想、小心求證的辯證思維素質,以及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意見和數學交流能力。(課例“數學歸納法”)

        以上兩課例對“情感”目標的表述,如果不具體指出來自哪一課例,讀者很難辨別,用在別的課中似乎也可以。

        二、有關討論

        1.主張單節課書寫“三維目標”的必要性

        新課程改革以來,教育界圍繞“三維目標”的設置與界定,引發了持續的論爭。主張書寫“三維目標”的研究者往往會從課程、學生培養的高度來認識,把“三維目標”看成是落實素質教育的必經環節[3]。然而,質疑或反對書寫“三維目標”的研究者存在下列兩種擔憂,一是質疑“三維目標”的科學性,尤其擔心“三分天下”,分散與削弱知識的基礎和主軸地位[4],二是提出“三維課程目標”,對每節課按照三個維度進行目標陳述不以為意[5]。

        其實,作為課程目標,“三維目標”應該堅持,但它不是孤立的,是一個有機聯系的整體。我們要反對割裂與簡單套用“三維目標”,將課時教學目標以“三維目標”的形式給予表述,確實存在一定的困惑和困難。然而,教學對某一事件有效,它就必須被盡可能準確地描述和測量[6]。因此,目標表述的全面性是學生達成全面學習目標的一個必要前提。如果我們依然沿用傳統的對“教學目標”的表述,僅描述“知識與技能”或者“過程與方法”等目標,則很難落實課程的“三維目標”。雖然并非每節課中都存在“情感目標”,但“情感目標”的達成應具有一定的連續性,否則學生學到的都將是些“硬”知識。

        2.將《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實驗)》中的課程目標劃分為“三維”

        《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實驗)》雖然指出“本標準的目標要求包括三個方面: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然而,它沒有像《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將總目標從“知識技能”、“數學思考”、“問題解決”和“情感態度”等4個方面進行表述,僅僅列舉出6項具體目標。這或許是一線教師“過程與方法”及“情感”目標書寫困難甚至混亂的根源。結合先前的研究[7],本文嘗試將這6項具體目標劃分為3個維度(見表2)。

        當然,基于這6項具體目標的劃分形式并不是相互獨立和割裂的,而是構成一個密切聯系、相互交融的有機整體,解決人們對“能力目標缺失、能力與技能混淆”的擔憂,使“情感”目標內容變得具體明確。

        3.“情感目標”能否作為教學重點

        在進行課例調查中,我們特意將“教學重點”給予羅列,以期發現新課程背景下,教師認為的最重要的教學內容。研究發現,絕大多數重點內容反映的是“知識與技能”目標,也會涉及“過程與方法”目標,但并無一例出現“情感”目標內容。“情”歸何處?雖然,有關“三維目標”的解讀中多次提到它們是統一整體,任何一維都可以成為書寫“三維目標”的“抓手”,但并沒有出現以“情感”目標為“抓手”的描述。

        美國學者曾經做過這樣的調查,要求小學數學教師“列出自己教授數學的目標”[8]。結果發現,教師列舉出了一系列的能力目標,如運算、估算和近似計算等能力。令研究者驚訝的是,有一種目標被絕大多數教師給排除了,即人們常說的“情感”目標。不少研究者感嘆,這一目標如此重要,卻又是如此地被忽略和忽視,它是完整目標的構成部分,以至于沒有它,其他目標都將變成障礙與絆腳石。如果一位教師僅僅教會學生流利地進行運算,同時也讓他們厭惡“數學”、討厭學校和教師,形成對學科恐懼和不安的態度,或者出現學科知識目標的“副產品”,無疑,這樣的數學教學是失敗的。

        “三維目標”符合當今世界各國課程標準或教學大綱的共同要求,體現出國際教育界統整把握“軟目標”與“硬目標”的訴求[9]。因此,數學教育要給予“情感目標”更多的關注。

        本文認為,單節課書寫“三維目標”、將《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實驗)》中的“課程目標”表述進一步劃分為“三維”,以及強調“情感”目標的重要性,對消解課例調查中存在的現象和問題會產生積極的效果。

        本文系2012年河南省教師教育課程改革研究重點支助項目“新課程背景下教師高質量教學觀的理解與重構”與2013年河南省教師教育課程改革研究重點支助項目“河南省農村中小學數學教師培訓的針對性、實效性研究”的成果。

        參考文獻:

        [1]楊九俊.新課程三維目標:理解與落實[J].教育研究, 2008(9):40-46.

        [2]鳳凰教育網.2010年第五屆卡西歐杯全國高中青年教師優秀課觀摩與評比活動資料集[EB/OL].http:///Html/10/Menu/44/Article/686/2010-10-25.

        [3][9]鐘啟泉.“三維目標”論[J].教育研究, 2011(9):62-67.

        [4]王策三.關于課程改革“方向”的爭議[J].教育學報, 2006(2):3-11.

        [5]崔允.教學目標――不該被遺忘的教學起點[J].人民教育, 2004(Z2):16-18.

        [6]Hiebert, J., Grouws, D. A.The Effects of Classroom Mathematics Teaching on Students’ Learning[A]. In F. K. Lester (Ed.). Second Handbook of Rresearch on Mathematics Teaching and Learning[C]. Charlotte, N.C.: Information Age Publishing, 2007:371-404.

        [7]方勤華.高中數學教師數學專業素養框架初步建構[J].數學教育學報, 2012,21(3):77-82.

        第5篇:小學數學優秀課例范文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教師在社會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這無疑對教師的專業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小學數學教師的專業化要求也越來越高。作為農村一線的數學教師,僅僅能夠恪守職責、有崇高的事業心顯然已經不夠了,那么,如何讓每一位教師,都能擁有較高的專業素養,不是被動地適應新課程,而是主動地引領新課程,去實現自己的專業化發展呢?下面談談我的幾點看法和做法。

        一、提高思想認識是發展的前提

        由于新《課標》小學數學課程內容的綜合性、課程形式的開放性、課程功能的發展性、課程學習的自主性、課程理念的的先進性,要求小學數學要教師不斷地更新、充實和擴展知識,轉變教育觀念、改革教學方法。因此教師要變被動為主動,不斷自我超越,除了要具備專門學科的知識和技能外,也應具有深厚的教育科學素養和教育研究能力。所以說培養高素質的數學教師隊伍是數學教育改革的關鍵,讓數學教師專業化也是發展的趨勢。同時教師專業化發展既是一種認識,也是教師內在知識結構不斷更新、豐富的過程,能不斷提高教育者的精神生活質量和人生價值觀。

        二、加強自身學習是發展的基礎

        1、在教師專業發展的過程中,先進理論的指導和帶動是必不可少的,每年寒暑假的教師培訓、教育機構組織的講座等都是一個良好的平臺。專家們對基礎教育改革的理論研究與探索很深入,可以開闊教師的理論視野,使一線教師能夠及時地了解到當前教育理論前沿的基本情況,強化教師的理論素養,使其把握教育教學改革的基本方向,同時明確自己目前需要研究和突破的關鍵問題。因此,凡是我們有條件參加的培訓或者相關活動,我們都積極參加,認真學習。

        2、珍惜外出學習的機會。近幾年我都有幸參加上級組織的課堂教學觀摩活動,來自不同縣區的名師向我們展示了優質課流程,新型的教學模式、全新的教學理念,讓全體數學教師深受啟發。從接到觀摩通知的那一刻起我就制定一個完善的學習計劃,所見所聞所感都做好詳盡記錄,并把精彩的課堂以光盤的形式帶回到學校,讓更多的數學教師去欣賞、去學習,同時和大家一起交流,分享心得和體會。

        3、充分利用農村遠程教育資源,加強自身學習。在遠教資源里不僅有實用的素材,也有很多優質課例,我們在學習別人的同時,更要有效的去利用資源,我校教師蘇振華利用下載的課例上了一節精彩的公開課《用比例解決問題》,充分發揮資源的最大化作用,獨具特色,得到了鄉校領導的高度贊揚,充分證明老師的“現代教育技術”的專業化技能。

        三、從信息技術入手,為發展提供有力的平臺

        自2009年4月我校開通了無線網絡以來,為教師提供了更好的專業化發展平臺。我校加大了信息技術學習和利用的培訓力度,組織人員對全體教師進行多次培訓,獲得了較好的效果。

        1、網絡上有豐富的教學案例、實踐和經驗,在教學中遇到的疑難問題都可以從中找到正確的答案;網絡上有大量的素材,為我們教師制作課件提供幫助,例如教學《圓錐的體積》這一課時,當學生在動手做試驗探究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之間的關系時,部分學生受學具影響,同時試驗中難免存在誤差,得不到正確的結論,對于老師做出的結論也只能勉強接受,這時,我從網上找來相關素材,為避免學具的不規范和操作帶來的誤差,播放標準試驗的動畫,形象、直觀的演示加深了學生的認識。對于結論的得出也是水到渠成。現在我校決大部分教師都能充分利用網絡資源,自制優秀課件,為教學服務。

        2、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年代,我們也建議教師在知名教育網站上注冊、開博客。記錄下教學當中的點點滴滴,上傳優秀的教學設計,或者是一次數學課后的反思和體會,雖然有可能存在著不足,但Internet網沒有區域界限,我們能得到的是專家、同行的指點,與他們的經驗交流和分享,是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有效途徑。

        四、發揮教研組優勢,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

        1、認真抓好教師備課,要求做到備單元教學計劃,計劃要詳實,包含內容、目標、文本分析、重難點、教學措施、課時安排等;備教學活動設計,活動設計要用好、用活教材;備具體操作,要把教案轉化成師生的共同學習方案。我們教研組做到每月一查,并及時反饋和交流,在這樣的過程中不斷提高教師備課質量。

        2、將教師專業化發展落實到學科教研活動之中,進而達到教師在學科教學能力上的提高。根據新教材知識的連貫性和邏輯性等特點,我們讓教師在教研課的選題上達成統一,比如教學空間與圖形。但不同年級有不同的教學目標和要求,教學內容上存在著相同點,但教學方法上又存在著很大的不同。教師在教學的同時就要去深刻理解教材、挖掘教材,在掌握系統知識的同時又對本年級的教材理解的更深,無形之中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和教學水平。另外在集中評議時,鼓勵每個成員說出心中的設想,進入真正交流思考的境地,鼓勵教師說真話,共同評價這堂課哪些地方行為、語言體現了新課程的理念,哪些操作抑制了學生的主動性、創新性,忽略了個性化的培育,學生學習方式的指導等,達到真正促進的目的。

        3、組織全體數學教師集中培訓,在每個學期我們都會選擇一些優秀課例,或者是關于數學新課程改革的專家講座等,為大家播放光盤,在做好記錄的同時加強交流和探討,這樣的形式每學期都不少于8次。教師們都覺得很有收獲,應該不斷充電,完善自我。

        4、抓好聽課、評課活動。教研組要充分重視每一次公開課,認真組織好聽課、評課活動。對于組內的青年教師的開課設想要認真聽取,對其初稿的可操作性能做出客觀的評價,再稿時還對各種細節問題提出忠告。課堂教學結束之后,客觀地評價他這堂課的成功和失敗之處,促使青年教師盡快成長起來。對于有一定教齡的中老年教師,既要看到他們的長處,又能實事求是地表明自己的看法,怎樣做更好、更合理一些,不要讓評課活動成為表揚會或批評會,讓評課真正成為教師成長的有效途徑。我還設想對于所開的公開課在評課活動結束之后,在廣泛聽取意見的基礎上把這堂課重新安排、設計,寫出更好的教案,并附上教學反思,讓教師學有方向,思有思路。

        五、進行總結反思,深化發展

        數學教師學習他人的經驗是一個方面,還有更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要經常性的對自己的教學設計、教學過程和具體地教學行為進行總結反思,才能真正發現自身的優勢和不足,才能為自己的專業發展找到新的發展點和突破點。“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會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能寫三年反思,就有可能成為名師。足見教育反思在教師專業化發展中的作用。在這點上,我們學校的做法是讓教師在每一單元教學后有總結性的反思,鼓勵教師在重點課例后有評價性反思。

        1、評價性反思是教師在課后及時總結:成功的是什么,不足的是什么?如何改進?從而及時發現自己教學實踐中的問題,并從中吸取教訓,不斷更新教學觀念、完善教學行為、提升個人的教學水平,使自己的教學精益求精,漸趨完美。

        第6篇:小學數學優秀課例范文

        【關鍵詞】 小學數學;有效備課;聯片式研訓

        備課是作為教學的準備階段,是進行有效上課的前提,也是保證教學質量的關鍵. “聯片式研訓”對小學數學有效備課提供了很好的發展平臺,真正做到有效上課、有效備課和有效訓練作為有效教學的基本策略. 那我們該怎樣利用“聯片式研訓”平臺對小學數學進行有效教學呢?首先,也就是我們的準備環節,從有效備課開始,做到集體備課的有效提高.

        一、“聯片式研訓”平臺的小學數學有效備課的實踐

        (一)搭建交流平臺,對網絡研討和實地研討進行統一

        在學習中有交流才有教研,只有搭建信息交流平臺才能稱得上是集體備課,跨校的集體備課只有通過網絡才能實現,才能有效快捷地為不同學校的教師提供及時的交流. 每次備課的前期我們都會及時地把初稿到網上,一般都會提前兩周左右到網絡上,可以給教師足夠的閱讀時間,并進行回復討論.在網絡上都是通過文本的方法進行交流,不能達到有效的交流討論,所以還要進行面對面的交流探討,同時做好前期準備和后期延續等工作,達到實地和網絡的統一. 一般會兩周左右教師就會見一次面,進行開展區域研討或者小團隊教學活動,談談自己在實際中遇到的問題,在解決問題的同時研究出好的教學方案.

        (二)組建學習共同體,實現個人鉆研與集體智慧的統一

        學習共同體就是指個性與共性的結合,實現統一的學習并不是放任自流的,只有事先做好規劃才能發揮真正的作用. 利用“聯片式研訓”的平臺,在不同時間進行,對不同的教師承擔不同的備課任務,讓每一位老師都深入研究教材和教學的過程,對于同年級不同學校的教師,對其備課原件進行研討,并提出自己的意見加以修改,結合大家的建議擇優對備課進行完善,得出最終的智慧的結晶,從而達到個人鉆研與集體智慧的結合.

        (三)以單元為備課單位,實現共性與個性的統一

        我們以單元為備課主體,必須對所學習的部分進行鎖定,對課程的機構做細致的規定,這也就是有效地實現群體共性和教師個性的有效配合. 然而我們規定的內容有單元的目標、知識的結構、課時目標、練習題分析以及教學策略等,其中前三項是教師的備課需要,而教學策略也就要因情況而異了,進行系統的處理. 同時我們對每一項工作進行深度上的要求,發到網上供片區的教師使用,這樣做不僅把集體備課的共性和個性統一,還對教師掌握單元意思和整體教材的能力進行了提高.

        (四)建立動力機制,實現團隊競爭與區域共進的統一

        有效備課也必須建立動力機制才能激發教師研討的積極性. 由于每個學校備課的內容都是相同的,對備課的質量也就有了可比性,也就促使團隊通力合作,并積極地參與團隊的研討活動. 然而我們在每一階段集體備課活動結束之后,都把備課較好的公布在網絡上,把優秀的展示出來,并作為全區老師的參考對象,運用這樣的方式來激勵老師,作為老師前進的動力.

        二、“聯片式研訓”平臺的小學數學有效備課的效果

        (一)分工合作,資源豐富

        開展“聯片式研訓”對小學數學有效備課提供了很好的發展平臺,通過上面的實踐,實現了教師與學校的分工合作,并實現了資源共享. 美國的彼得·圣吉認為:自我的超越是組織發展的精神基礎,也是團體學習實現個體愿望的整合. 因此,教師除了要深入課堂積極探索之外,更要注重合作交流. 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借助開展“聯片式研訓”為小學數學有效備課提供的發展平臺,加強與兄弟學校的積極配合,進行跨校集體備課,帶動學校青年教師的備課習慣,使他們快速成長起來.

        (二)輻射帶動,注重實效

        1. 跨校備課研討,要以真誠的態度進行交流,組織研討活動邀請兄弟學校的教師來我們學校,或者是我們去兄弟學校,進行聯片教學活動. 在活動中,大家都踴躍發言,積極地對集體備課和精品課例提出看法和建議,促進教師之間的交流與合作.

        2. 運用理論引領,進行實際探索,力求用先進的教育思想來引領自己的教學,然后運用到實際的教學中去,并大力運用自主學習和集體學習,其中自主學習是不定時間、不定內容、不定空間和不定方法的學習,具有很大的靈活性,也是老師們比較喜歡的學習方式;而集體學習就是在研討會上進行統一的學習,大家進行互相交流,互相研討,并起到互相啟發的促進作用,且邀請名師主持講座,讓老師們多學多了解,并做相應的引領,以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3. 教師積極地參與集體備課,切實把集體備課用于課堂中,并注意及時反思,形成每月一次的反思大總結,放到網上或者掛在博客上,與兄弟學校的老師進行交流.

        (三)教研氛圍濃厚

        教研工作的開展離不開課堂教學的研究,集體備課就是我們怎樣完善課堂教學的實際行動,把學校最直接和最實際的問題解決了,集體備課中大家感興趣的課程在進行集體交流的過程中得到了進一步的認識,主要是把理論和教學實踐結合起來,不斷地增加教師的實踐經驗,也使教學研究的氣氛更加濃厚.

        【參考文獻】

        [1]邢秀萍.小學數學有效備課與反思[J].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2012(11):87-87.

        [2]韋樹成.在新課程理念下如何進行小學數學有效備課[J].小學教學參考:數學版,2009(6):55-56.

        第7篇:小學數學優秀課例范文

        數學教學是讓學生了解自己的知識、能力水平,彌補缺陷,糾正錯誤,完善知識系統和思維系統,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過程。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2021各階段數學教學論文題目參考,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中職數學教學論文題目1、線性方程的疊加原理及其應用

        2、作為函數的含參積分的分析性質研究

        3、周期函數初等復合的周期性研究

        4、“高等代數”知識在幾何中的應用

        5、矩陣初等變換的應用

        6、“高等代數”中的思想方法

        7、中職數學教學中的數學思想和方法

        8、任N個自然數的N級排列的逆序數

        9、“高等代數”中多項式的值,根概念及性質的推廣

        10、線性變換“可對角化”的條件及“對角化”方法

        11、數域概念的等價說法及其應用

        12、中職數學教學與能力培養

        13、數學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及途徑

        14、論數學中的基本定理與基本方法

        15、論電腦、人腦與數學

        16、論數學中的收斂與發散

        17、論小概率事件的發生

        18、論高等數學與初等數學教學的關系

        19、論數學教學中公式的教學

        20、數學教學中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

        21、數學教與學的心理探究

        22、論數學思想方法的教與學

        23、論數學家與數學

        24、對稱思想在解題中的應用

        25、復數在中學數學中應用

        26、復變函數論思想方法在中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27、復變函數論思想方法在中學數學競賽中的應用

        28、代數學基本定理的幾種證明

        29、復變函數的洛必達法則

        30、復函數與實函數的級數理論綜述

        31、微積分學與哲學

        32、實數完備性理論綜述

        33、微積分學中輔助函數的構造

        34、閉區間上連續函數性質的推廣

        35、培養學生的數學創新能力

        36、教師對學生互動性學習的影響

        37、學生數學應用意識的培養

        38、數學解題中的逆向思維的應用

        39、數學直覺思維的培養

        40、數學教學中對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

        41、用心理學理論指導數學教學

        42、開展數學活動課的理論和實踐探索

        43、《數學課程標準》解讀

        44、數學思想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

        45、數形結合思想在中學數學中的應用

        46、運用化歸思想,探索解題途徑

        47、談談構造法解題

        48、高等數學在中學數學中的應用

        49、解決問題的策略思想--等價與非等價轉化

        50、挖掘題中的隱含條件解題

        51、向量在幾何證題中的運用

        52、數學概念教學初探

        53、數學教育中的問題解決及其教學途徑

        54、分類思想在數學教學中的作用

        55、“聯想”在數學中的作用研究

        56、利用習題變換,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57、中學數學學習中“學習困難生”研究

        58、數學概念教學研究

        59、反例在數學教學中的作用研究

        60、中學生數學問題解決能力培養研究

        61、數學教育評價研究

        62、傳統中學數學教學模式革新研究

        63、數學研究性學習設計

        64、數學開放題擬以及教學

        65、數學課堂文化建設研究

        66、中職數學教學設計及典型課例分析

        67、數學課程標準的新增內容的嘗試教學研究

        68、數學課堂教學安全采集與研究

        69、中職數學選修課教學的實話及效果分析

        70、常微分方程與初等數學

        71、由遞推式求數列的通項及和向量代數在中學中的應用

        72、淺談劃歸思想在數學中的應用

        73、初等函數的極值

        74、行列式的計算方法

        75、數學竟賽中的不等式問題

        76、直覺思維在中學數學中的應用

        77、常微分方程各種解的定義,關系及判定方法

        78、高等數學在中學數學中的應用

        79、常微分方程的發展及應用

        80、充分挖掘例題的數學價值和智力開發功能

        小學數學教學論文題目參考1、小學數學教師幾何知識掌握狀況的調查研究

        2、小學數學教師教材知識發展情況研究

        3、中日小學數學“數與代數”領域比較研究

        4、浙江省Y縣縣域內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差異研究

        5、小學數學教師教科書解讀的影響因素及調控策略研究

        6、中國、新加坡小學數學新課程的比較研究

        7、小學數學探究式教學的實踐研究

        8、基于教育游戲的小學數學教學設計研究

        9、小學數學教學中創設有效問題情境的策略研究

        10、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研究

        11、數字故事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12、小學數學教師專業發展研究

        13、中美小學數學“統計與概率”內容比較研究

        14、數學文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價值及其課程論分析

        15、小學數學教師培訓內容有效性的研究

        16、小學數學課堂師生對話的特征分析

        17、小學數學優質課堂的特征分析

        18、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方法多樣化的研究

        19、我國小學數學新教材中例題編寫特點研究

        20、小學數學問題解決能力培養的研究

        21、滲透數學思想方法

        提高學生思維素質

        22、引導學生參與教學過程

        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23、優化數學課堂練習設計的探索與實踐

        24、實施“開放性”教學促進學生主體參與

        25、數學練習要有趣味性和開放性

        26、開發生活資源,體現數學價值

        27、對構建簡潔數學課堂的幾點認識和做法

        28、芻議“怎樣簡便就怎樣算”中的“二指技能”現象

        29、立足現實起點,提高課堂效率

        30、寧缺毋濫--也談課堂教學中有效情境的創設

        31、如何讓“生活味”的數學課堂多一點“數學味”

        32、有效教學,讓數學課堂更精彩

        33、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之我見

        34、為學生營造一片探究學習的天地

        35、和諧課堂,讓預設與生成共精彩

        36、走近學生,恰當提問--談數學課堂提問語的優化策略

        37、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評價

        38、課堂有效提問的初步探究

        39、淺談小學數學研究性學習的途徑

        40、能說會道,為嚴謹課堂添彩

        41、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情感教育

        42、小學數學學困生的轉化策略

        43、新課標下提高日常數學課堂效率的探索

        44、讓學生參與課堂教學

        45、淺談新課程理念下如何優化數學課堂教學

        46、數學與生活的和諧之美

        47、運用結構觀點分析教學小學應用題

        48、構建自主探究課堂,促進學生有效發展

        49、精心設計課堂結尾 鞏固提高教學效果

        50、淺談數學課堂提問藝術

        51、淺談發式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

        52、淺談數學課堂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

        53、巧用信息技術,優化數學課堂教學

        54、新課改下小學復式教學有感

        55、讓“對話”在數學課堂中煥發生命的精彩

        56、小學幾何教學的幾點做法

        初中數學教學論文題目1、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2、數形結合思想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實踐研究

        3、基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初中數學教學設計研究

        4、初中數學新教材知識結構研究

        5、初中數學中的研究性學習案例開發實施研究

        6、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實踐與研究

        7、從兩種初中數學教材的比較看初中數學課程改革

        8、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教學整合問題研究

        9、初中數學學習困難學生學業情緒及其影響因素研究

        10、初中數學習題教學研究

        11、初中數學教材分析方法的研究

        12、初中數學教師課堂教學目標設計的調查研究

        13、初中數學學習障礙學生一元一次方程應用題解題過程及補救教學的個案研究

        14、初中數學教師數學教學知識的發展研究

        15、數學史融入初中數學教科書的現狀研究

        16、初中數學教師課堂有效教學行為研究

        17、數學史與初中數學教學整合的現狀研究

        18、數學史融入初中數學教育的研究

        19、初中數學教材中數學文化內容編排比較研究

        20、滲透數學基本思想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實踐研究

        21、初中數學教師錯誤分析能力研究

        22、初中數學優秀課教學設計研究

        23、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

        24、初中數學數形結合思想教學研究與案例分析

        25、新課程下初中數學教科書的習題比較研究

        26、中美初中數學教材難度的比較研究

        27、數學史融入初中數學教育的實踐探索

        28、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小組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29、初中數學教師數學觀現狀的調查研究

        30、初中數學學困生的成因及對策研究

        31、“幾何畫板”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32、數學素養視角下的初中數學教科書評價

        33、北師大版初中數學教材中數形結合思想研究

        34、初中數學微課程的設計與應用研究

        35、初中數學教學生成性資源利用研究

        36、基于問題學習的初中數學情境教學模式探究

        37、學案式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實驗研究

        38、數學文化視野下的初中數學問題情境研究

        39、中美初中數學教材中習題的對比研究

        40、基于人教版初中數學教材中數學史專題的教學探索

        41、初中數學教學應重視學生直覺思維能力的培養

        42、七年級學生學習情況的調研

        43、老師,這個答案為什么錯了?--由一堂沒有準備的探究課引發的思考

        44、新課程背景下學生數學學習發展性評價的構建

        45、初中數學學生學法輔導之探究

        46、合理運用數學情境教學

        47、讓學生在自信、興趣和成功的體驗中學習數學

        48、創設有效問題情景,培養探究合作能力

        49、重視數學教學中的生成展示過程,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

        50、從一道中考題的剖析談梯形中面積的求解方法

        51、淺談課堂教學中的教學機智

        52、從《確定位置》的教學談體驗教學

        53、談主體性數學課堂交流活動實施策略

        54、對數學例題教學的一些看法

        55、新課程標準下數學教學新方式

        56、舉反例的兩點技巧

        57、數學課堂教學中分層教學的實踐與探索

        58、新課程中數學情境創設的思考

        59、數學新課程教學中學生思維的激發與引導

        第8篇:小學數學優秀課例范文

        是由一線教師自己來完成的,起點低,學習效果肯定沒有保證。我自參加工作以來,曾參加過省、市、縣各種培訓無數次

        ,每次都是由全國的知名教育專家親臨現場,為老師們獻上精彩絕倫的主題報告,還有迭起的現場互動,專家們的引

        領觸動了老師們教育的敏感神經,激起了老師們堅持新課改精神,實踐新課改理念的決心。而此次培訓既沒有教育專家親

        臨現場,也沒有專家團隊的遠程培訓,培訓效果可想而知。但是我錯了,這十幾天培訓下來,使我心中波瀾起伏,感慨萬

        千,收獲頗多。心中千言萬語濃縮成兩個感謝。

        感謝鎮(校)團隊中的兄弟姐妹們,是你們的辛勤付出才有了今天的收獲。

        鎮(校)培訓是本次小學數學培訓的基石,如果沒有扎實有效的鎮(校)培訓,那么以后開展的一系列培訓內容全都是走

        馬觀花、紙上談兵。7月13日,我們博奧學校的16名數學教師,齊聚在英語成六年級二班的教室里,在一片熱烈的掌聲中,

        開始了第一天的教材分析,第一位做教材分析的是一年級王老師,當王老師在講壇上面侃侃而談時,坐在下面的15位老師

        臉上一片茫然,雖然王老師經過認真詳細的準備,因為聽的老師手中沒有教材,聽起來的感覺就好像盲人走路,無依無靠

        ,找不到方向。這時組長郭老師說:我們必須把小學六年的教材和教學用書全都借來,必須保證每位老師都有一套教材和

        教學用書,這樣學起來才有針對性,才會收到實效,于是我和幾位數學老師開始到圖書室借書,在過圖書室韓老師和教導

        處高老師的幫助下我們終于湊齊了小學一至五年級的所有教材,終于我們的學習可以順利開展了。經過一個半小時的講解

        ,我們老師都對一年級上冊這本教材有了一個整體的了解和把握。我們再次用熱烈的掌聲感謝王老師的辛勤付出。培訓還

        在繼續進行,會議期間劉老師主動做好后勤工作,每天都會提前來到教室給我們燒好熱水,當老師用一個半小時分析完一

        本教材后,累的口干舌燥,舌頭都有點要抬不起來了,這時熱心的劉老師會主動倒上一杯熱水,讓老師們心生感動,說聲

        謝謝,顯然已經表達不出心中濃濃謝意。

        當馬上就要開始對六年級教材分析的時候,我們才意識到,我們博興青島版教材剛剛使用到五年級,也就是說在博興根本

        借不到六年級的教材和教學用書,這可怎么辦呢?這時趙老師和馬老師主動請纓,自己駕車,冒著炎炎夏熱,趕往濱州借

        教材去了,上午10點出發,下午3點趕回來了,謝謝你們,如果沒有你們顧全大局的意識,我們一家人肯定還像熱鍋上的螞

        蟻團團轉呢!

        在鎮(校)培訓的過程中還有許多令人難忘的事情,忘不了我們一起把教師打掃的干干凈凈,忘不了潘老師給大家帶來的

        甜美大西瓜,忘不了宋老師為大家送上的清涼爽口的雪糕,忘不了英語老師給數學組帶來的令人捧腹大笑的游戲,忘不了

        ……雖然外面的驕陽讓人無可奈何,雖然有時會瓢潑大雨,可是在六年級二班的教室里有一群兢兢業業的老師們,他們認

        真學習、鉆研教材,激烈討論,團結互助,也讓我在這個集體中不斷地汲取營養,迅速的成長起來。

        感謝縣級培訓的兄弟姐妹們,是你們的無私奉獻保證了培訓大會的圓滿完成。

        很榮幸我也成為了此次縣級培訓團隊中的一員,我以既是學員又是培訓團隊成員的的雙重身份參加了縣級的培訓,在培訓

        過程中讓我更加體會到了縣級培訓團隊成員的團結實干、不辭辛勞、兢兢業業的工作精神。培訓團隊由教研室韓國棟老師

        和來自教育一線的十二位老師組成,在這個團隊里面每人各司其職,團結協作,這十二位教師成為本次大會順利開展的重

        要力量。團隊的工作質量決定了全縣培訓的效果,所以我們在韓國棟老師的帶領下,開展了以下工作:

        一、打造優秀培訓團隊,整體把握培訓方向。

        為了保證這次暑期培訓的實效性,教研室主任韓國棟老師從縣直學校和部分鄉鎮學校抽取了部分名師和骨干教師成立了本

        次會議的培訓團隊,在培訓活動正式啟動前,培訓團隊的全體老師在韓國棟老師的領導下曾多次舉行碰頭會議,確定培訓

        的總體目標,討論培訓的具體形式,分配負責的具體任務等工作。培訓團隊的十二名教師全都來自教學一線,他們有著豐

        富的教學經驗和教學理論,從而保證了此次培訓的質量和效果。在韓主任的帶領下,十二名教師各有分工,盡職盡責,精

        誠團結,通力合作,團隊的力量在本次培訓活動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

        二、精選多維立體培訓課程,精準把握培訓高度。

        為了保證本次暑期培訓高質量的完成,我們小學數學培訓團隊成員專門研究了課程的培訓內容,經過幾天的討論和不斷調

        整,最終確定了課程的培訓內容。會議的主要內容針對小學數學一至六年的十二冊教材的教材分析,圍繞教材分析這個主

        題,我們又開辟了單元教材分析、課時教材分析、課例視頻分析、信息窗分析和試題設計與說明等課程,力爭通過本次培

        訓讓全縣小學數學教師對小學數學教材有一個整體而又系統的把握,切實提高全校小學數學教師對學習教材、理解教材、

        第9篇:小學數學優秀課例范文

        在“名師工作室”開欄的第一個專輯中,我們集中報道廣東省深圳市教育科學研究院繼續教育部主任、深圳市首批教育科研專家黃愛華,以及他所引領的數學教學工作室的工作情況。黃愛華老師曾獲全國優秀教師、數學特級教師、深圳市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深圳市十大杰出青年等榮譽稱號,曾三次獲全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比一等獎,在全國28個省、市的數學教學研討會上做觀摩課、示范課和專題講座,在全國多家省級以上報刊上發表教學論文百余篇, 出版專著《黃愛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藝術》《智慧數學課——黃愛華教學思維的實踐策略》《黃愛華與智慧課堂》等。

        黃愛華數學教學工作室是廣東省深圳市教育局成立的首批教育科研專家工作室之一,主持人是全國著名特級教師黃愛華。在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張梅玲教授、南京大學鄭毓信教授、深圳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顏輝副研究員和彭紅玉博士組成的專家團隊的指導下,黃愛華數學教學工作室秉持“熱愛(職業認同)、民主(尊重個性)、發現(適合路徑)、堅持(持續關注)、通道(提供空間)、思想(分享提煉)、幸福(感受成就)”的理念,在“以‘大問題’為導向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踐研究”的課題研究中,全體成員不斷提升理論研究水平,進行新的小學數學課堂結構研究,發揮名師的示范、輻射、帶動作用,促進教師的專業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升。工作室在研究中堅持行為問題化(注重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問題課題化(將困惑的關鍵問題設計為研究課題)、經驗概念化(給自己的研究經驗賦予意義,用自己的概念、命題等記錄體驗與感悟),使得整個團隊共同經歷“問題—設計—行動—反思”的研究歷程。

        一、構建成長型團隊

        黃愛華工作室的每一位成員都在自己的教學道路上走過了一段路,在各自不同的教師經歷中,很多人發現自己陷于與同伴既有相同又各有差異的種種困惑之中。如何改變自己,或者如何改變周遭以及自己,是每位成員的共同心聲。這種不滿足于現狀、意欲更上一層樓的渴求成為工作室成員聚集在一起的共同心理基礎。工作室主持人黃愛華在課堂教學上精湛的教學藝術、在教育科研上深厚的研究功力、在教師培訓上專業的規劃、在教育道路上精彩的人生體驗等,無不成為全體工作室成員孜孜以求的學習目標。在實際的接觸中,無論是課堂教學中一個小環節的設計,還是課題研究中的一個方向或問題,乃至工作中的某些不明或疑慮等,在黃愛華老師那里,總會成為一個一個交流的小話題、小課題。每一次的溝通、研討都成為工作室成員超越自己的契機。大家在黃愛華老師的身邊,親其師,信其道,知道自己將會不斷地超越自己,知道自己將要“前往的地方”。

        二、爭取高端專業支持

        專業引領是教學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師快速成長的助推器。黃愛華數學教學工作室特別注重專業引領,聘請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張梅玲教授、南京大學鄭毓信教授,以及深圳市教科院的各位專家作為工作室團隊的智力支持。各位專家多次就工作室的教研工作,特別是課題研究進行指導,做專場學術報告,進行教學現場指導以及專業咨詢。

        專家們對課題研究高屋建瓴的指導,使得工作室成員不僅收獲了對“大問題教學”更為深刻的認識,還留下了許多對“大問題教學”的進一步思考。與專家的對話、交流,促進了教師對課堂進行深入細致的研磨,也使得教師對課題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工作室每位成員見到的材料是鮮活的,得到的信息是及時的,受到的指導是直接的。專家的專業引領,讓工作室的課題研究活動和教學活動成為一種真正的專業性活動。工作室的專業引領真正做到了專家引領、高級研修、高端發展。

        三、反思賦予經驗意義

        教師反思教學實踐是校本研修最基本和最普遍的方式,也是提升教師素質的最有效途徑。工作室要求成員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把自己、自己的教學行為、自己的教學實踐作為研究對象,研究自己的教學理念、教學行為以及教學效果等問題,努力成為反思型教師。在研究中,大家結合自己的教學案例,緊密聯系課題研究的目標,不斷地總結、提煉自己的觀點和策略,對自己在研究過程中的做法、經驗,從理論的高度予以提升,賦予自己原生態的經驗以更理性、更科學、更有價值的理論意義,從而使感性的經驗上升為理性的策略,進而構建具有個性特征的自己的教學觀、教學法。

        對于“大問題”“大問題教學”,黃愛華數學教學工作室從特點、結構等各方面賦予其如下意義。“大問題”的特點:能觸及數學的本質。不僅是數學的知識與技能,更是基本的活動經驗和思想方法;必須有一定難度,但也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學生“跳一跳要能摘到果實”;結果不唯一,思維方式多元;“有繁殖力”,能引發學生不斷提出新問題;一般源于學生提出的“雛形問題”。“大問題”的教學環節為:問題開始、問題展開、問題結束。以“大問題”為導向的課堂教學步驟:建立關系(建立教師與學生、學生與新學知識之間的關系);提出問題(多種方式下,師生共同提出并整理出大問題,整體呈現);嘗試探究(學生依據已有的知識經驗和課本內容自主或合作學習);展示分享(充分利用黑板、實物展臺、墻壁或其他空間展示學生的研究成果,在學生積極主動參與下分享,教師適時追問,引發深層次的對話和碰撞);共同概括(師生圍繞“大問題”及“大問題”的解決過程,共同參與梳理和提煉,得出結論);問題延伸(通過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共同設疑解答等多種形式,對知識進行鞏固、深化和延伸,提出后續研究的問題)。

        工作室每位成員結合自己的教學案例,深入反思,提煉“以‘大問題’為導向的課堂教學”基本策略,并且定期就某一專題(如“導問”“導學”)進行教學策略的交流與研討。如:劉全祥老師提出的“叩問疑點、重錘節點、準拎課眼——以‘3的倍數’教學為例談大問題創設的基本思路”;高雅老師提出的“提煉關系、轉化語言、體會等價——‘方程的意義’課堂教學實錄、反思與評析”;林煒老師提出的“設計導學案導學‘大問題’——以‘年月日’為例談‘大問題’教學策略”;唐朝暉老師提出的“變‘小問題串’為‘大問題’,以‘圖形的放大和縮小’為例談‘大問題’教學策略”;史冰清老師提出的“問我所疑,問我所想——以‘認識平行四邊形’為例談‘大問題’教學策略”等。

        這種基于案例的反思與提升,幫助工作室全體成員脫離了泛泛的經驗之談,大家經過了理論的學習與思考,經歷了課堂的實踐與淬煉,從知識的本體性、教育的基本規律、認知心理的分析、新課程相關的教學理論等各個方面去尋求其背后的原因,而不是進行簡單的經驗性的性質判斷……使得我們的反思更有深度。

        四、多種方式深入研究

        1.聚焦課題,序列進行,研修內容系列化

        被譽為美國“思想巨匠”的史蒂芬·柯維在《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中提出的第六個好習慣是“統合綜效”,就是創造出遠勝于團隊中個人意見的第三種方案,實現1+1>2的成效。工作室成立之初,團隊對于“進行什么課題研究”進行了研討。有成員提出:黃愛華老師在導學上獨樹一幟,工作室要研究課堂教學的教師導學語言,揚導師之所長。又有成員提出:現如今課堂上問題質量差、問題瑣碎,導致課堂效率低、導向性差,課堂教學導問的藝術值得研究等。思維的碰撞激蕩出新的浪花,工作室最初把研究的重點放在“以問導學”上。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大家發現很多時候課堂中呈現的問題本身就是有問題的,從而引發了對“大問題”的思考,隨著研究的深入,又發現“大問題”的提出引起課堂結構發生了變化。工作室最后確定了研究課題:以“大問題”為導向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踐研究——一種新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結構。

        工作室按計劃圍繞“大問題”的“大”和“導”開展了五次教學研討,層層遞進,解決了成員們研究中的許多困惑。如高雅老師試教“方程的認識”時,“大問題”是老師為了完成本節課的教學提出來的,顯得過于牽強,且問題不明確,有為問問題而問之嫌。高老師的疑惑是:不知道提什么問題才是“大問題”,用什么方式導學才能發揮學生的主動性。通過集體備課,研讀課程標準及輔助資料,高老師對本節課中的“大問題”有了清晰的認識:什么是方程、方程有什么用、方程就是等式嗎?本節課教學以三個“大問題”為教學主線,引導學生用手勢讀出方程,體驗天平兩邊質量相等逐步展開。

        2.聚焦課堂,課例引領,教學、科研一體化

        課題聚集了團隊成員的注意力。工作室成員帶著“大問題”的種子,耕耘在各自的課堂中,從教學目標入手,研讀文本,提煉課眼,精心設計“大問題”。

        為了能更突出我們課題研究的意義,黃愛華老師主動做實驗研究的“小白鼠”,提供了兩個課例,教學內容都是“百分數的認識”,兩節課分別是在2006年和2012年上的。2006年的課雖然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但經過課堂觀察統計,教師提出問題高達143次!而2012年6月的第二次授課中,黃愛華老師僅提出了三個“大問題”:為什么喜歡用百分數、百分數的意義是什么、百分數特殊在哪里。三個問題如海上航行中的燈塔,指引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學生的課堂表現非常精彩。黑板上學生密密麻麻的板書,書寫著學生們對百分數知識的稚嫩思考,紅筆圈圈點點升華著學生們對百分數的認識。撥開迷霧見日出,學生在學習中不僅僅收獲著知識,更提升了學習能力。對于兩節課的對比研究,再次證明了我們課題研究中提出的觀點,兩三個覆蓋全局、直指本質、涵蓋重難點的“大問題”,可以幫助學生建立學習的支架。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在40分鐘的時間里充分解放自己的頭腦,獨立思考;充分解放自己的雙手,主動操作;充分解放自己的嘴巴,表述觀點;充分解放自己的研究,勤于觀察。就這樣,工作室成員就“大問題”研究進行辯課,提出自己的觀點,觀點在辯課中越辯越明,越來越深入人心。

        以課例為載體辯課,可以實現課堂與科研一體化。我們的研究方法是以磨課為主,每一次工作室的大型展示課前,黃愛華老師及組里的成員都會聽試教,在各抒己見中達成共識,教學思路豁然開朗。在深圳福田、南山、寶安,在四川綿竹、北川,在東莞,我們工作室帶去的課例深受老師們的歡迎,“大問題”的種子開始生根發芽,植根在每位老師的心中,潛移默化影響著一大片人。

        3.聚焦策略,一門深入,研究內容主題化

        磨礪心智的有效方法是寫作。通過不斷記錄自己的想法、經歷、見解和學習心得,我們的思路會更加明晰、準確和連貫。工作室成員把課題實踐中收獲的鮮明的觀點、典型的案例提煉成策略,大家定期進行交換,互相啟迪。通過五次“大問題”課堂教學的研討,導師與成員們一起提煉策略,整理出“大問題”的五個金規則:

        “大問題”的“導”需要引發問題。能引出學生問題的問題,就是好問題。“大問題”始終要讓有問題的孩子保持有問題。

        “大問題”的“導”需要關注差異。“大問題”教學的核心詞是“大”和“導”。“導”要建立在新舊知識的不同聯結點上,并要建立問題之間的聯系。

        “大問題”的“導”需要回頭看看。讓學生把自己探究“大問題”的過程補充完整,是一個重要的習慣。

        “大問題”的“導”需要主動探索。“大問題”的教學要讓學生成為真正的探索者而不是操作工,讓學生本人去發現想要學的東西而不是被灌輸。

        “大問題”的“導”需要深度對話。“大問題”并不意味著教學的開放。走向教學開放,最關鍵的是師生互動關系的重建。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最新国产·精品更多 | 亚洲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能播放的 | 久久综合香蕉久久久久久久 | 日本免费人成网视频免费看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偷拍女厕 | 精品偷拍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