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校本研修的理念范文

        校本研修的理念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校本研修的理念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校本研修的理念

        第1篇:校本研修的理念范文

        關鍵詞:教育領域的供給側改革;引領(呼喚);農村學校;校本研修

        “供給側改革”是在2015年11月10日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上提出來的。十以來,教育發展的核心是公平、立德和改革,解決均衡與公平問題、質量和效率問題、教育理想與社會現實問題,國家需要與個人期望問題。教育領域的供給側改革,是指提高教育供給端的質量、效率和創新性,豐富教育供給結構,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元、可選擇的教育資源、教育環境和教育服務模式的新供給側結構,推進教育從“需求側拉動”向“供給側推動”的轉型,并逐步替代和打破原有單一的培養模式、統一的課程資源、僵化的考試評價,使我國的教育能更貼近學生的個性需求,滿足未來社會對人才培養的需求。因此,在“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下,以教師專業發展的需求為導向,以解決農村學校教育教學實踐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為切入點,全面深化校本研修工作,促進廣大教師專業化發展和綜合素養螺旋式提升,進而更好地服務于學生的成長與發展。

        什么是校本?就是“為了學校”,“基于學校”;“研修”:《辭源》上說“研即學習、遵循;著作、撰寫。修即磨、碾;研究、探討”。所謂“校本研修”是指以學校教育和教師工作中存在的實際問題為切入口、著眼點,以滿足教師的專業發展需求為根本目的,以學校自身力量、資源優勢為主要依托,在學校、教師自我反思的基礎上,在同伴相互影響下,進而在專家的指導與專業引領下,由學校自行設計與策劃安排實施的一系列、分階段、有層次的教師教育與教育研究有機融合的促進教學的過程與活動。

        一、校本研修的內涵與基本特征

        1.“為了學校和教師的發展”是校本研修的目的:學校的發展、教師的發展、學生的發展。體現在改進學校的課程與教學,提升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從而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和提高。2.“基于學校和教師的發展”,這是校本研修的基本問題。校本研修是學校及教師實際教育工作中發現、思考、迫切想要解決的問題,并非由專家指示的問題,甚至是看起來很微小、別人以為很膚淺,但亟待研究與解決的問題。校本研修在促進學生發展的同時,也應促進教師的發展。3.“通過學校和教師的發展”,這是校本研修的主要對策。以學校為主,以教師為主,有組織、有針對性地學習、研訓,實現“研與修”一體化,進而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

        二、“校本研修”三大要素

        (一)教師個人:自我反思,即教師對自我教學行為及結果的審視、分析過程。自我反思是建立在教學經驗基礎上的,是校本研修活動的起點,是“校本研修的個人責任”的具體落實。(二)教師小組:同伴互助(共同發展),是校本研修的基本形式,建立在教師的合作基礎之上,力求通過合作互動、相互影響,以團隊的形式進行研究。那些尚未形成教師學習型組織的、教師個人自發的研修,一般難以凸現“校本”特點,算不上嚴格意義上的校本研修。(三)教育專家:專業引領(專業提升)。校本研修的實質是理念和實踐的結合,校本研修雖然基于學校,對學校的問題進行研究;但提升卻不能缺少專家的專業引領和學術支持。

        三、新時代背景下校本研修的意義

        1.體現教育均衡與公平:辦好學,讓每個孩子上好學。2.實現質量與公平教育:上好每一節課,教好每一個學生。3.實施智慧與高效教育:講究教育策略與藝術,提高教育效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4.教育理想與完美生命:教育是一項直面生命的偉大事業,在教育過程中使教師的生命價值實現其美好。

        校本研修是實施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以來,產生的一種全新的教研形式;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行之有效的教研措施。但農村學校大多由于地處偏僻的農村,無論是硬件設施、師資水平還是生源質量相對城鎮學校來說相對較弱一些;因此呼喚農村學校的深度校本研修顯得尤為重要!發揮廣大農村中小學教師的團體力量,積極開展校本研修活動,逐步改變研修形式化、程序化、淺層化現象,不斷促進農村教師的專業發展與成長。

        四、農村學校校本研修的現狀

        (一)認識誤區,重視不夠,觀念陳舊

        一些農村學校校長和教師對校本研修提升教師的業務能力,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提高新課程實施水平的作用認識不足、觀念陳舊。認為只要考試成績好,教師的教學水平就高,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就好。校本研修的價值取向模糊,指令性、應檢和追風型研修在農村學校比較普遍。在一些教師眼中,校本研修就是一種對行政命令的執行,是完成學校布置的“任務”,視校本研修為“負擔”,缺乏主動性、持久性、創新性,不是“我要求參與”,而是“被安排參加”、“被迫參加”。被支配、被約束、被管制下的校本研修,是難以激活一線教師的實踐與創新。

        (二)內容枯燥,形式單調,點狀、片段式,缺乏系統設計

        目前農村中小學的校本研修內容枯燥,形式單調。實施新課程改革以來,對教學理念、教學方式和教學中的實際問題還沒有及時反思,更沒有進行透徹、系統的探討與研究。大多數學校的校本研修還只是一般性的聽聽課,流于形式的議一議,沒有什么主題,到學期末老師們只是應付地寫一份教學工作總結;大部分教師認為農村學校的校本研修也搞不出什么名堂,和提高課堂教學也并無直接關系,更多只是應付檢查或評比時的點綴。其次在校本研修過程中總會碰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和困難,有時個人難于解決,而又孤立無援,便會產生退縮和懶惰心理。由此以來農村學校的校本研修因為機制不健全和認識誤區等因素的影響,只能低水平徘徊。

        二、農村中小學校本教研的對策

        (一)校長重視,立機制,強化措施

        校長要提升教育觀念,構建以校為本、以研導修、以修促研、研修一體,互生共榮;引領學校根據本校實際情況,規劃校本研修內容,建立有效的校本研修制度,創新校本研修方式,開展校本研修活動;創設有利于教師研修的氛圍,如目標激勵、參與激勵、尊重激勵等多種多樣的激勵方式,使教師感受到只要積極參與校本研修就能實現教師個人目標和學校目標,讓每一位教師真正體會到自己是校本研修中的受益者;從“要我研”轉變為“我要研”,從而使教師參與校本研修成為自身發展的內在需求。校長不僅是校本研修的組織者和管理者,更應是校本研修的引導者和學習者。校長也要積極參加教研活動,了解校本研修的真實情況,引領教師提高研修能力,與教師共同成長;要給教師在進修、培訓、理論學習等方面大開方便之門,為研修活動的開展提供時間、條件保障。為此,做到這樣兩個方面:一是構建校本研修制度體系。二是要強化措施,推動校本教研活動開展。要通過學校強有力的校本研修制度的落實,來強化規范校本研修行為,使教師的教學研究行為由被動逐步過渡到主動,最后形成習慣,達到教師將校本研修作為自己的一種工作,生活狀態的境界。三要為學校開展校本教研提供強有力的保證、服務機制,使校本研修長期持久地開展。

        (二)加強教師隊伍建設,讓研修成為教師根植于內心的修養、無需提醒的自覺

        教師是校本研修的主體,校本研修能否取得實效,關鍵在于教師參與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最大的敵人是自己”,教師的發展潛力是由教師的反思力決定的。教師應“吾日三省吾身”:我需要研修嗎?我需要什么樣的研修?我的研修能做什么呢?教師應結合教學實際,圍繞某一典型課例或教學細節,用新課程的理念、觀點進行剖析,使研修不再只是簡單的備課,而是研究探討問題;以研究者的眼光審視、思考,乃至解決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的問題。目前適合校本研修的主要形式如下:1.自主研修。自主研修的方法主要有讀書、撰寫反思等。不僅讀與專業相關的書,更要廣泛閱讀專業之外包含歷史、文學、藝術、科學類的書籍,只有通過大量的閱讀,不斷吸收優秀的知識沉淀,充分領悟知識結構的脈絡與延伸,才能做到自己教學的厚積薄發,才能走出守舊的桎梏。另外撰寫反思也可以幫助自己不斷整理教學的得失,不斷修正自己的教學行為,逐步達到提高自身整體素質的目的。2.集中研修。集中研修是農村學校研修活動的一種有效形式,是集體智慧研究解決“難題”的“大會戰”。還可以根據縣域實際,按劃定的片區,各片區集中研修活動,可由片區學校輪流承辦,承辦學校根據自己學校研修特色,教學工作亮點,確定教研主題。如優秀研修團隊活動展示,優質課交流研討活動,研修成果經驗交流活動等。3.團隊研修。團隊研修具有同伴互助的資源優勢,具有問題課堂化的特點,具有研修交流共長的特點。團隊研修值得借鑒的是觀課議課和集體備課等。觀課議課要以團隊的研修主題作為觀課時的關注點,議課時圍繞著研修主題以及課堂上學生學習狀況為依據;以平等對話的交流方式對授課教師上課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接地氣”的溝通和探討,無需阿諛奉承和“蜻蜓點水”式泛泛而談;最終達到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自身專業素養的目的。集體備課是以教研組為單位,組織教師開展集體研讀大綱和教材、分析學情、制定學科教學計劃、分解備課任務、審定備課提綱、反饋教學實踐信息等系列活動;再不是大家在固定時間、地點聚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語、七嘴八舌,“集而不研”的簡單應付,草草了事。4.網絡研修。網絡研修是在信息技術環境下利用網絡開展的交流、學習、論壇等研修活動,校本研修與網絡研修整合信息化、主題式校本研修現已成為主流。目前使用最廣泛的有研修博客、QQ論壇,欣賞式探詢工作坊(集散教學精彩的校本研修活動),群策群力工作坊,“教學小現象研究”工作坊等形式以及許多研修茶座就是一個完全服務于校本研修工作而專門建立的,協調與合作,互相學習,彼此支持,共同分享經驗提供平臺;并在各種形式的研討活動中相互切磋,共同分享研究成果。

        (三)專家引領、骨干教師指導,校本研修螺旋式提升

        第2篇:校本研修的理念范文

        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縱深發展,校本研修作為一種新型的學校文化構建和教師專業發展范式,正在如火如荼地展開,并已成為我國教師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所謂校本研修,簡單點理解就是以校為基地的師資培訓或教師教育,即學校以教師互教互學為基本形式,與教學研究、教育科研融合在一起,以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為主要目標的教師教育活動。校本研修要求學校依據內涵發展的需要,構建符合學校實際的校本研修機制,提升教師專業化發展水平,使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和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有機統一,最終實現學校的良性發展。

        目前關于校本研修的理論和實踐研究不在少數,但對于如何更好地開展具有自身特色的校本研修活動,各所學校仍然處于經驗摸索階段。浙江省衢州市龍游縣橋下小學以校園網為根基,以教育博客群為載體,建立起了內容豐富的校本研修社區,真正實現了教師的自主參與和群體參與,形成了“人人都是研究者”的良好教研氛圍。同時,通過創新校本研修管理機制,創生出“青藍”教師研修工作室和“靈江爭鳴”主題研修模式等一批校本教研特色品牌,創建了多元化的研修模式,形成了具有該校特色的教師提升發展性培訓研修成長機制。編者希望,通過推廣該校開展校本研修的寶貴經驗,能夠讓校本教研真正成為每所學校、每個教師的內在需要,從而創造素質教育的生動實踐。

        【摘 要】校本研修是教師專業成長的“良田沃土”。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校本研修也被賦予了新內涵。如何在新課程背景下讓校本研修綻放它的“研、訓、修”功能?本文立足研修主體――教師發展的層次需要,移植“提優補差”理念,從研修機制、研修模式、層次培養三方面進行引領新方法的探索,從而使校本研修建設出現新氣象,提升新品質,鋪就教師專業成長的幸福階梯。

        【關鍵詞】以人為本 研修機制 研修模式 梯式培養

        中午11:45,離校本研修開始時間還有十五分鐘,青藍工作室里已座無虛席,承擔本次研修試課的老師早已準備好“說課稿”和研討記錄,等待大家“剖析式”指導。

        以上鏡頭采自筆者所在學校的一個校本研修現場。進入浙江省衢州市龍游縣橋下小學,你會訝異地發現:教師參與校本研修活動的熱情度超高,人人爭上研修課,人人爭著交流自己的想法。而更有意思的是,在研修形式上竟然還實行“主餐”、“輔餐”、“套餐”等餐式制……幾年下來,教師專業成長快速,學校被評為浙江省校本教研示范校、省教科研先進集體。

        校本研修是教師專業成長的“良田沃土”。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校本研修也被賦予新內涵,成為教師專業發展最直接有效的“直通車”。新時期下,如何讓校本研修立足于研修主體――教師的專業差異,全方位激發了各層次教師的發展需要,綻放校本研修的“研、訓、修”功能?這就需要學校管理者以新理念刷新管理思想,聚焦課堂,立足人本,關注教師的層次需求,創新引領機制,鋪就專業成長的幸福階梯,引領教師走上高效的專業發展之路,開創質量提升新局面。

        一、創新研修機制――點燃激情

        研修機制猶如風向標,時刻把舵著校本研修的過程績效。一所學校的校本研修機制能否發揮其效能,關鍵是看它是否利于教師的專業發展,是否利于教師教學個性的張揚,是否能夠點燃教師專業發展的激情。為激發教師研修的內驅力,開發教師專業發展潛能,學校立足教師心理需求,盤點過程績效,剖析過程疏漏,去除框框“腫瘤”,改革管理模式,高質化校本研修運行機制。

        1.改革管理模式。優質管理體系的建立和運行是校本有效研修的基石。2007年10份,學校充分挖掘校本研修管理人才,進行了校本研修機構的改革創新,構建了一種新型的基于教師發展主體模式的校本研修管理體系。

        此校本研修管理體系,隸屬于五級管理體系。校本研修領導小組是此管理體系中最高管理層,由校長擔任組長;四個研修中心隸屬二級管理層,從教學、教育、科研、網絡四個層面向下屬研修單位提供業務提升的引導和過程落實顧問的服務;為了縮短學科內容差異上的磨合時間,方便年級集體備課,成立了4個研修工作室和12個研修小組。此管理體系創新研修管理模式,實現了研與質的高效融合,使教師專業發展開始走向校本“研修、科研、培訓一體化”。(模式構建如下圖)

        2.優化研修制度。校本研修制度是校本機制建設的一部分,它既是學校對教師的行為期待,也是教師對自己的行為期待。為使研修制度幫助教師尋找最近發展區域,激發內在自我需要的萌動力,我們淡化它的“束縛功能”,放大其“人文魅力”。操作上,我們三管齊下:第一,在“精”字上作文章。剔除專職應付檢查的“外觀制度”,重組原始積累的“過時制度”,完善過程沿用的“有效制度”,使制度還原它的可行性、操作性和實效性。第二,在“新”字上動腦筋。隨著教學理念的刷新,研修管理模式的革新,研修過程專業素養的更新,研修制度也進行推陳出新。我們圍繞“新”理念,制定《2008~2009年校本研修工作規劃》,新增《名優教師培養制度》、《青年教師教學獎評比制度》、《校本研修成果獎勵制度》,以學年為單位,以新的視角及時修改相關條例,確保制度的引領性、前瞻性,使制度亦“與時俱進”。第三,在“評”字上下功夫。我們關注教師的心理需求,改進考評方式,消除扣分項目,采用加分制;淡化甑別功能,放大激勵影響;淡化單一評價,實行多元考評;淡化終端評價,強化過程獎勵;以獎代罰,以加代減,提高制度的人性化影響。

        3.規劃專業發展。校本研修的關鍵是聚焦課堂,關注每一位教師。所以,我們研修機制的改革主要立足教師實際需要、聚焦課堂,同時關注教師專業的目標化、規范化建設,為每個教師的層次發展提供一個可操作的基本模式,使校本研修成為教師專業成長的實質需求。過程中,圍繞校本研修的“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專業引領”三大要素,進行教師專業發展的規劃。其基本流程如下圖所示:

        操作上,我們關注教師自我業務能力的分析、個人教學風格的定位、業務發展意向。研修組討論建議,幫助教師制定《三年發展規劃》,進一步明確近三年專業成長目標、努力方向,從而在課堂實踐、同伴互助、過程反思中進一步積累業務素養和專業技能。當過程階段目標在實施中超越預定目標時,則可以修改發展目標,更新發展計劃,尋找新的起始點,加快專業成長的質量和進程。自我發展計劃和實踐提高是一個螺旋上升的關系。

        二、多元研修模式――各得其需

        研修實踐的過程其實就是教師專業成長的累積進程。在操作形式上,根據不同的教師群體,不同的研修內容,不同的研修時段,我們關注不同層次教師的成長需求和消化吸引效能,提供多元化研修菜單,使各層次教師各取所需,各積所長,以期縮短教師個體發展的差異,實現教師的多元發展,

        1.研修主餐:“靈江爭鳴”主題研修模式的探索與完善。“爭鳴”主題式校本教研模式是以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所面對的各種具體問題為對象,以教師為研究主體,關注教師的實際需要,為教師提供一個“爭鳴”的平臺,從而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的一種校本教研活動模式。它的主要優勢是學習與研討貫穿于每個板塊,教學與科研緊密相融,上課者與聽課者互為相長。此研修模式適用于人數較多的研修組。

        (1)模式簡介:“靈江爭鳴”主題式校本教研模式按時間的先后順序,分為“研究探討――交流設計――課堂展示――反思評議――完善提升”共五個板塊,呈現出螺旋上升型的結構特征。(如下圖)

        “一般情況,“靈江爭鳴”主題式校本研修活動模式一個周期歷時三周,每個板塊解決一個任務,每一周完成一或二個活動板塊。在主題構建上主要分同課同主題、同課不同主題、同主題不同內容、同內容不同層次四種形式組織活動。

        (2)成效分析。扎根每一節課,關注每一位教師,創設開放的環境,倡導開放的心態,形成“教、研、修一體”的校本教研文化,這便是“靈江爭鳴”主題教研模式的與眾不同之處。與傳統校本教研相比,它主要有以下改進:

        改進一:變“無主題”為“有主題”。研究主題來源于兩個方面,一是從學校主干課題或教師個人專題中分解提煉;二是從日常教學的課堂中擇取,重點關注那些較有爭議的現實問題。

        改進二:變“單槍匹馬”為“同伴互助”。整個流程始終注重“同伴互助”作用的發揮:相互交流學習所得,相互交流教學方法,集思廣益,提升自己。在“爭鳴”中“碰撞”,在“碰撞”中“成長”。

        改進三:變“課后評議”為“現場評議”。依托校園無線局域網平臺,利用QQ群聊的形式,在“教師研修群”中,對執教教師的課堂教學進行現場即時評價。它真實再現課堂教學成效,定格瞬息的教學靈感、聽課智慧,使思維碰撞、新策略衍生。

        改進四:變“漫游式反思”為“主題式反思”。每次課結束,組織反思交流評議。先由執教教師進行主題發言,對教學作自我反思;再由教研組成員結合自己本次的研究主題進行專題發言。

        2.研修副餐:“二度設計”對比研修模式的引進與探究。“二度設計”是指第一種教學設計之外的教學設計,這里的“二”是個虛指,是指二或二次以上的同內容不同預案的再設計。它是以“教師主體發展”新課程理念為依據的新型構想,是面對新課程動態變化的課堂教學情況的一種應對策略,是促進教師創新,提高教學能力的有效途徑。

        (1)模式簡介。根據不同的情態,它有課前、課中、課后三種方式。

        課前“二度設計”――胸有成竹:它指在上課之前的第二種教學方案,關注學生思維的方向性、方法的可行性,考慮是肯定還是否定或是引導。

        課中“二度設計”――動態生成:一般指在上課中的第二種應變的教學策略。這種設計具有靈活性和生成性,往往帶有一定的突發性,許多精彩的課堂效果往往因這臨時調更的“二度設計”而趣味橫生、動態生成。

        課后“二度設計”――反思改進:意指上課之后反思改進中的教學設計。這種教學設計具有彌補和改進等功能,能短時解決一個教學問題,既有利于學生的學習,又有利于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和教學經驗的積累,是家常式研修的一種好模式。

        (2)成效分析。經過近兩年的實踐研究,“二度設計”研修模式已初顯成效:其一,它使校本研修改變了安排時“輪流坐莊”,過程中熱熱鬧鬧,“你好我好大家好”的走過場形式,體現對精益求精、不斷完善的追求。同時,通過“二度設計”活動,過程教學靈感、聽課智慧在同伴的課堂亦得到實現,同伴互助作用突顯。第二,它刷新了教師的教學理念,使教師能有理、有節、有效地處理好課堂上出現的意外情況,充分利用課堂生成資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再次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第三,因為其操作簡易,程序簡潔,又直面一線問題的解決,研討周期可長可短,空間彈性大,所以它適用于每一年齡段每一學科的老師,更適合人數少的短線學科研修組。

        3.研修輔餐:“自助餐”活動平臺研修模式的創新與研究。根據不同的對象,我們嘗試采用“自助餐”的形式為每位教師搭建研修活動平臺,將理念清洗和實踐引導相結合,理論學習和活動反思相結合,實踐驗證和互動交流相結合,以滿足各層次教師的不同需求,實現校本研修的人文性。

        (1)專家引領平臺:組織教師專業學習是校本教研的重要內容。學校多次邀請省、市、縣近30位教育教學名家來校講座、現場作課,引領教師的專業成長。同時,采取“出去學習,回來交流”形式組織教師赴外地學習,使教師開拓眼界,及時更新教育教學理念。

        (2)論壇講座平臺:為讓各層次的教師都能體驗到成長的快樂,我們組織教師專題論壇講座,讓不同層次的教師都有參與專題思考、專題實施、專題研討、專題講座的機會,以實現多元發展、層次發展目標。

        (3)錄像反思平臺:課堂實錄是一面鏡子,它客觀地記錄了教師的教學具體過程。我們基于教師人人發展的理念,定期為每個教師錄制課堂實錄,然后讓教師對照自己的課進行反思。這樣可激發教師興趣,讓教師在特定的情緒中去檢討自己的問題,認真改進教學。

        (4)教學比武平臺:讓教師在競賽中磨練,在展示中提高,是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最見成色的一項舉措。我們通過青年教師教學大比武活動、新生代青年教師比武、名優教師教學風格研磨提煉等活動平臺,強密度教師學習,緊教學技能切磋,提業務素養積累。

        (5)博客研修平臺:2008年3月,我們構建了基于教師博客的校本網絡研修社區。基于教師博客的校本研修社區實際是由教師個人博客組成的網絡平臺。從規劃上分為三大群落:第一個群落是專業體系的建立,由學科網頁構成;第二個群落是富有個性化的個人空間類,儲備內容貼近教師本色的思想,體現個人成長的足跡;第三個群落是區域教研――各級研修圈子的建立、完善。博客研修平臺進一步開拓了研修空間,便捷了互動交流,使研修真正成為個體完善所需。

        三、“分格”研修對象――梯式發展

        教師專業化發展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我們關注不同層次老師的需求,促進教師立體化的發展,引領教師在自身成長中找到坐標,燃起自主發展激情。我們根據教師不同學歷、資歷和駕馭教育的能力,分成“合格”培養層、“升格”培養層和“風格”培養層三個層次。實行分層要求,分類培訓,提升目標追求,激勵跨越式發展,構建學校專業人才成長的“三格”培養模式。

        1.新老師的“合格”培養。對于剛入校的新老師,為了縮小“磨合期”,我們分三個方面對他們進行強化培養:一是由教導處組織培訓,集體觀看介紹學校的專題片,學習學校的辦學理念、十項工作制度,解讀相關考評獎勵制度,熟知學校工作常規崗位職責;其次,組織骨干教師組建調研組,進駐課堂現場教學調研,“望”、“聞”、“問”、“切”,為新教師教學引導技能“把脈就癥”,及時提出相關改進建議,同時幫助制定個人三年發展規劃;第三,通過“同伴引領互助”協議的簽定,以“師徒協議”形式,加強崗位責任心和業務能力培養,傳授班主任工作藝術和組織能力,使新進的老師以最快的速度跟上團隊的步伐,縮短個體差異。

        2.青年老師的“升格”培養。青年老師是學校發展最有活力最有潛力的一支生力軍。為了讓青年老師脫穎而出,我們鼓勵青年教師“升格”前進:第一,制定三年成長計劃,確定三年目標和年度發展目標。一方面給自己的專業成長找準一個方向點,另一方面過程組織“回頭看”反思式總結活動,及時更新前進起點。第二,推出“名優教師建設工程”、“星級老師評比制度”,讓每個青年老師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找準專業發展航標,朝自己的最近發展區邁步,享受過程提高的快樂。第三,創設條件,內引外培。我們提供了許多校本或外出學習培訓的機會,以學習促提高,以培訓促獎勵,把前沿的信息、獨到的見解、鮮明的觀點、實用的做法呈現在青年教師面前,引領他們快速成長。

        3.骨干教師的“風格”培養。如何讓骨干教師有更高一層的奮斗激情,有高層發展的動力?根據學校教師隊伍專業現狀,我們制定《橋下小學名師培養計劃》加速骨干教師教學風格的形成。第一步,選苗子,進行人員篩選:根據每位青年教師在各項基本功比賽、教學比武、科研積累的成績,確定年輕有為、有培養潛力、上進心強的青年骨干老師作為歷煉培養的對象。第二,搭臺子,進行全面“補養”:歷煉“教學基本功”,參加各種“教師基本功大賽”;錘煉“教學策略”,加強課堂調研、診課活動,進行主題研修課的研磨,二度設計的雕琢,送教下鄉的錘煉,摸索教學課堂教學的策略;提煉“教學思想”,加強教學科研理念的學習和洗理,刷新自己的教學思想,以新理念新思想統籌自己的教學思路、教學策略。第三,定調子,進行風格塑造:客觀分析青年骨干教師的業務特長和教學優勢,邀請本縣教研室和本市名師進行課堂診課活動,幫助提煉出骨干教師的教學風格。同時鼓勵課題研究,為骨干教師的快速成長創造條件。

        研修的本質在于提升各層次教師專業素養和教學技能,培植積極向上的專業源動力。它的經營,不僅需要規范管理,還需要與時俱進,更需要堅守“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新時期的教師校本研修,更應關注教師層次需求,優化“提優補差”策略,創新研修模式,拓展研修平臺,鋪就專業成長的幸福階梯,引領教師走向高效的專業成長之路,使學校真正成為孕育教師專業成長的一片沃土。

        參考文獻:

        [1]朱小燕.什么樣的培訓教師喜歡[J].江蘇教育,2007,(3):55-56.

        第3篇:校本研修的理念范文

        百舸爭流,在全區教育發展的進程中,金臺區教研室不缺位、善作為,堅決貫徹區局“潛心辦好每一所學校,精心培養每一名學生,傾心塑造每一名教師,以內涵發展促進質量提升,以質量提升打造金臺教育品牌”決策部署,緊抓校本研修這一核心,探索建立了《金臺區學校內涵發展星級評價體系》,以內涵發展星級學校創建為抓手,力促教育內涵發展,其做法受到省政府教育督導團充分肯定,省內多個縣區教研部門前往金臺區學習考察。

        始終不渝促內涵 “三大成效”初顯現

        2012年,金臺區提出教育發展要全面從外延向內涵轉變。隨后,連續三年開展“三大行動”,內涵發展建設年、突破年、提升年梯次推進,以2015年全區內涵發展星級評價體系建立、2016年全區認定內涵發展星級學校56所、全區教育質量全線提升為標志,教育內涵發展取得積極成效。

        一、統一了思想認識,建構內涵發展的核心價值

        全區上下形成了內涵發展是相對于規模發展的質量發展、是相對于粗放發展的精細發展、是相對于同質發展的特色發展、是相對于模仿發展的創新發展的統一認識,確定了內涵發展的關鍵在于教育管理與教育教學這兩支隊伍的發展,隊伍發展必須依托扎實有效的校本研修發展路徑。

        二、拓展了校本研修,奠定內涵發展的堅固基石

        ――校本研修更新了“辦學理念”,樹立學校內涵發展的航標。引領學校樹立先進的辦學理念,科學合理地指導學校和諧、健康發展。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學校的領導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領導。”一所學校要樹立自身的品牌,必然要求具有科學的辦學理念。如果沒有先進的辦學理念,就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辦不出高質量,產生不了良好的效益。因此,通過研修,結合學校的實際和發展的需求,促使學校修正辦學理念,并在實際工作中不斷充實、完善、豐富和提升。

        ――校本研修促進了“教師成長”,成為學校內涵發展的基石。教師的發展是學校內涵發展的基礎,是促進學校和學生發展的關鍵因素,是學校內涵發展的主要積淀者,我們大力推動校本研修,統一編印《金臺區中小學教師校本研修工作手冊》《金臺區幼兒園教師園本研修工作手冊》,推廣342校本研修模式,承辦寶雞市校本研修工作現場會,發揮省市區級教學能手示范引領作用,有效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區教研室校本研修團隊涌現出市級教學能手8名,市級學科帶頭人4名,區級拔尖人才2名,市級校本研修先進工作者2名,市級校本研修先進個人3名。2016年研修團隊負責人及8名教研員被市小教中心、文理學院、市教育學院邀請做培訓講座、點評課等國培活動和市級教師培訓活動等。在陜西教育人人通曬課工作中,我區曬課總數及人均節數均位于全省各縣區第一名,有7名教研員進入全省曬課達人前10名。這驕人的業績更是給了全區教師以積極感召與示范引領。

        ――校本研修提升了“文化建設”,積淀學校內涵發展的豐厚底蘊。文化建設是一所學校的靈魂,是學校內涵發展的本質所在,也代表著學校內涵發展的歷程。各校依托自身資源,挖掘文化因子,打造校園精神高地。

        ――校本研修創新了“德育活動”,凝聚學校內涵發展的活力。活動是學校的生命,德育活動是推動學校內涵發展的重要途徑和有效方式,它從學生的角度體現著學校內涵發展的外在形式。如李家崖小學的“解讀漢字密碼,打造幸福人生”德育系列活動,將漢字教學與大愛教育緊密結合,使德育近小實親,有趣有聲有色,產生廣泛的影響。

        ――校本研修助推了“教育科研”,強大學校內涵發展的動力。教育教學是學校存在的基礎,教育科研是學校內涵發展的不竭動力。我們以高效課堂教改實驗為切入點,狠抓教育科研,立項高效課堂區級課題88項,開設高效課堂論壇,研制高效課堂學科教學標準,開展高效課堂教學成果和高效課堂教改標兵的評選,使高效課堂教改實驗覆蓋全區各學段、各年級、各學科。陜西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團在陜政督團(2014)68號文件《關于督導檢查金臺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及“雙高雙普”工作反饋意見》中指出:“教育科研工作發揮了重要引領作用。區教研室積極指導高效課堂和校本科研等方面工作,成效顯著。”2014年8月我區印發寶金教育(2014)179號文件《關于印發金臺區教研活動管理細則的通知》,并統一印制《金臺區中小學教研活動記錄手冊》,配發各校教研組(備課組)。2014年11月印發寶金教育(2014)240號文件《金臺區幼兒園保教科研指導意見》,進一步規范我區中小學、幼兒園的教育科研,形成我區教育工作的一個新亮點。

        ――校本研修升華了“辦學特色”,閃亮學校內涵發展的招牌。學校的特色化是學校內涵發展的必然表現形式,同時它也為學校的內涵發展增添了亮麗的風景,是學校內涵的真正靈魂。我區的逸夫小學342研修模式在全市領先,可謂楷模。此外,三迪小學的書法教育和科技教育、陳倉路小學的三算教育、神武路小學的科普教育、東風路高中的學科主題研修等亮點紛呈,特色明顯,影響深遠。

        ――校本研修強化了“體音美測試”,修正學校內涵發展的偏差。體音美學科教學是學校教育的重要內容,是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但因應試教育的盛行,它們卻淪落為薄弱學科。為了扭轉這種局面,我區在全省率先開展體音美學科測試,測試不達標的學校一票否決,取消申報內涵發展星級校的資格,促使各校千方百計抓好體音美教學。陜西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團在陜政督團(2014)68號文件《關于督導檢查金臺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及“雙高雙普”工作反饋意見》中指出:“在全省率先成立體音美科研機構,建立體音美學科測試制度,這次過程督導體音美測試合格率是今年督導過的縣市中最高的,在全省處于領先地位。”我區體音美測試方面工作也引起多方矚目,先后應邀赴漢中市西鄉縣、寶雞市千陽縣、隴縣、扶風縣等縣區傳經送寶,推廣體音美測試工作經驗,引領體音美學科由弱變強。教育是一門科學,需要踐行,更需要研究。 三、建立了評價機制,凝聚內涵發展的強大合力

        區教體局把學校內涵發展情況作為年度目標管理考評、校長績效考核、中層干部培養提拔的重要指耍促使各學校與區教體局步調一致,行動上跟進,全力以赴推動學校內涵發展,形成全區一致推動內涵發展的強大合力。區教研室把內涵發展調研檢查、整改督察常態化。每學期按學段進行一次調研檢查,每學年按學段進行一次全面檢查,要按照驗收評定標準,做好內涵發展星級校的調研指導和驗收評定。各校建立內涵發展月檢查制度和內涵發展督察獎懲機制。

        目前,金臺區已經確定四星級苗子校9所;評定內涵發展三星級校12所,確定內涵發展三星級苗子校18所;評定內涵發展二星級校44所,確定內涵發展二星級苗子校6所,掀起了全區內涵發展的熱潮。金臺區高考、中考質量連年處于全市領先位置,辦學質量穩步提升,釋放出內涵發展的極大魅力。

        堅定目標抓落實 “六大舉措”促踐行

        一、引領并發揮校本研修的示范作用,全面覆蓋,全面推進

        校本研修手冊是校本研修的重要載體,金臺區教研室組織編印了涵蓋研修制度、學習記錄等內容的《金臺區校本研修手冊》,全區教師人手一冊,翔實地記錄了教師的研修歷程。自省啟動校本研修工作以來,金臺區堅持每年八月份,結合學校及教師使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對原已使用的校本研修手冊重新修訂,根據需要進行刪除和增訂相關欄目,擴充了研修的范圍和內容,更全面地體現校長的一校之魂的引領作用,體現教師研修的狀態。目前,在廣泛征集一線教師使用意見中已經歷了5次修訂,逐漸規范并成為金臺教研的一大特色。

        2013年12月,金臺區承擔了寶雞市校本研修現場會工作,現場會上展示全區各中小學的研修工作,觀摩了逸夫小學小學語文342觀課議課活動。2015年,金臺區被省教育廳表彰為校本研修工作先進縣區。2016年,金臺區年被寶雞市教育局表彰為校本研修工作先進縣區。2017年,被省教育廳表彰命名為“陜西省優秀校本研修團隊”。

        二、修訂并完善校本研修的規章制度,形成機制,長效推進

        業成于謀。近年來,金臺區從完善制度建設,夯實管理基礎入手,積極構建校本研修長效機制,引領教師專業成長。

        ――加強校本研修的管理制度。近年來,我們不斷內化省廳校本研修實施意見和市局實施方案,制訂了《金臺區中小學教師校本研修工作實施方案》,對全區校本研修工作進行了頂層設計,成立了由區教研室主任為組長,區教研室副書記為副組長,各學段組長為組員的校本研修工作小組,在區教研室設立了校本研修工作項目執行辦公室,指定專人負責全區中小學校本研修的日常管理及學時認定工作。定期召開校本教研會議,研究校本培訓工作,采取在檢查中培訓,在培訓中檢查的工作機制,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中小學教師校本研修學分認定、考核工作,把校本培訓的任務落到實處。

        ――完善校本研修的實施制度。在校本研修推進中,金臺區針對學校操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制訂并發文件《金臺區中小學教師校本研修學時認定考核的補充要求》,對“金臺區中小學教師校本研修學分認定表”中的每個欄目及子欄目都作了詳細解釋和說明,并以文件的形式將《金臺區中小學教師校本研修學時認定考核的補充要求》及時下發各校(園)。針對學校教研活動不規范、內容不扎實、效率不佳等問題,先后擬發了《金臺區中小學教師校本研修補充規定》《金臺區中小學教師校本研修學時認定考核的補充要求》,制訂了《關于規范教研活動的通知》,實行全區教研活動大課表,在課表中固定各學科教研活動時間,全區同步,便于檢查指導,便于通過錄播教室面向全區同步遠程研修推廣。為了規范管理,夯實課題研究過程,先后出臺了《關于加強校(園)本課題研究工作的通知》《關于加強校(園)本課題管理工作的補充規定》 《關于校(園)本課題管理中應注意問題的通知》等三個校(園)本課題管理規定文件,規范全區中小學幼兒園的教育科研課題研究工作。

        三、豐富并創新校本研修的工作主題,構筑模式,深化推進

        校本研修的主旨是讓教師成為教學、研究和學習的真正主人,使教師的教學質量和生命質量得到共同提高。金臺區積極整合培訓和教研活動,搭建載體,構筑校本研修新模式,全區各校共同努力譜寫了“走出去、請進來、浸入式”的校本研修三部曲。

        ――以課題研究為抓手,提升教師研究能力。金臺區堅持“管理”“挖潛”和“借力”相結合,一方面,鼓勵教師秉持“問題即課題,教學即研究,教師即專家,成長即成果”的原則,立足于教育教學中急需解決的問題開展課題研究。另一方面,充分發揮專家的力量,多次邀請省市專家組、課題組蒞臨我區指導課改及課題研究工作。通過召開培訓會、立項會、評估會、結題會等,形成了人人參與課題研究,人人有課題的教改教研氛圍。近3年,81項省級微型課題結題,6項省教育學會課題結題,42項市級基礎教育教學研究小課題結題,60項以 “高效課堂”為主題的區級教育科研課題結題,318項以 “內涵發展”為主題的區級教育科研課題結題,4872項校級課題結題,全區教師教研成果有416項獲市級以上獎勵。

        與此同時,充分利用校本研修平臺,構建高效課堂,引導一線教師在研究中理解課改精髓,掌握教改要領,提高教改水平。成立了以各學科教研員為組長的高效課堂研發團隊,研制出了“小學等級+評語質量評價改革”辦法,研制出了學校、學科、課型三級高效課堂教學基本要求,各校結合自身實踐,探索出了高效課堂新模式。

        ――以專業引領為龍頭,提升教師業務能力。因為專注,所以專業;因為專業,所以精彩。在金臺區,“管理者論壇”和“名師引領研修服務團”在教師專業引領方面獨領。

        “管理者論壇”側向于學校管理層,“校長論壇”和“青年干部成長論壇”是其較為成熟的兩大分支活動。兩個論壇都以交流校本研修中的困惑、感悟、啟示、觀點、收獲等為主要內容,通過“自悟與調研――學區醞釀――全區研討”三個階段達到學習知識、答疑解惑、交流經驗的目的。2012年9月,舉行了“校長論壇”,編輯《校長論壇論文集》3冊,堪稱“高效課堂”區內交流的一次盛會。 “名師引領研修服務團”成立于2014年5月,聘請特級教師、省市級教學能手、骨干教師等百余人組成小幼教、初中、高中三個專業團隊,采取集中服務與個人服務、面上服務與點上服務、成員自我服務與專家帶動“三結合”的服務模式,深入教學一線開展示范指導。服務團堅持“五個一”即帶去一節優質公開課、進行一次課堂問題會診、作一次專題講座、進行一次對話交流、帶去一份最新的課改信息資料,貫徹“三新”:新理念、新課改、新模式,落實“三進”:進學校、進課堂、進頭腦,直通校園、直達師生,在促進城鄉、校際交流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以多樣活動為載體,拓展教師提升空間。其一是依托大學區開展研修。2012年3月,我區按“相對就近、強弱兼顧、分層搭配”的原則在全區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四個層次設立15個大學區,由區域優質學校擔任學區長,依托優質學校的資源優勢和品牌效應,組織學區內學校開展教育教學研究,共享優質教育資源。大學區通過組織同課異構、聯校教研、觀課磨課、專題培訓等教研活動,使廣大教師在優質資源的浸潤中實現專業成長。

        其二是依托高效課堂開展研修。我們以高效課堂為研修核心,組織開展了優秀導學案征集、全員全程教學評優、教師基本功大賽,高效課堂校際交流、送教下鄉、復課研討、高效課堂教改標兵評比、“高效課堂”案例征集等活動,滲透到全區從幼兒園到高中各學段各學科,三年累計開展活動600余次。

        其三是依托豐富的活動開展研修。1.開展教師培訓活動。研修團隊負責人率先垂范,刻苦鉆研,為各校(園)、兄弟縣區、市教院、市小教中心作專題報告;小學組各教研員針對目前教育形勢、欠缺的前沿理念以及課堂教學調研中暴露出來的典型問題,進行微課專題培訓;“課堂教學該如何‘走實’”主題培訓;“有效教學”專題培訓;全區中小學體音美教師理論知識培訓。2.開展學習討論活動。在全區開展學習《高效的關鍵在于教師》,圍繞“抓改革?促內涵?提質量”主題要求,開展“大學習、大討論、大實踐”等活動,進一步增強全區中小學領導和教師的“為人師表,滲透德育”意識和“質量立校”意識。3.在全學段全學科教師中開展教學基本功大賽,以賽促研修。

        四、指導并樹立校本研修的工作典型,分類指導,特色推進

        在全面推廣、全面覆蓋的基礎上,引導學校立足實際,彰顯特色是金臺區近年來校本研修工作的重點。研修團隊成員發揮教研員的指導職能,分類指導學校工作,小學教研員抓住問題深入學校反復指導,逸夫小學342觀課議課活動成為全市校本研修活動一大亮點,在市校本研修現場會、市高效課堂校長論壇以及金臺區342觀課議課校本研修推進會中都進行了觀摩。

        英語教研員指導三迪小學積極探索英語學科的“高效早讀”,讓學優生擔任學術助理領早讀、管早讀。每天學術助理將早讀的內容制作成PPT,通過投影儀打在教室的大屏幕上。并且同年級幾個班的學術助理相互交流,彼此領讀外班的早讀,這樣更促使其領讀之前認真練發音,事先作準備,便于在外班學生面前展示,這樣英語老師的早讀就可以一拖四,節省時間,達到高效。另外,三迪小學針對“學生自主管理”也開展了特色研修,學校成立校級、年級、班級安全、衛生、文明、護綠等學生自主管理委員會,形成校級、年級、班級三級自主管理體系。

        五、加強并提升團隊成員的指導水平,創新工作,示范引領

        各教研員在研修團隊的組織和指導下,加強個人研修,做到研修經常化、隨時化、創新化、成果化。

        ――借助網絡研修勢頭強勁之力。設置學科主頁41個,上傳研修文章20000余篇;創建中小學高效教學QQ群40余個,共享“導學案”千余篇;自2012年1月所有教研員開通個人博客,堅持每周撰寫教育心得、工作動態等,目前共撰寫教育心得7890篇, 40多所校園網站設立了教師研修論壇;各教研員創建了學科微信群,注冊了學科公眾號,為教師開展研修提供廣闊天地,真正地實現研修經常化和隨時化。

        ――加強自身研修、深度研修,全力提升研修水平。近年來,研修團隊成員始終把學習放在首要位置,做到邊學邊寫,邊工作邊反思,邊反思整理,將成果序列化。團隊成員堅持每年做課題,做到年年有課題,人人有課題。目前,省級課題結題的有28項,市級課題結題的有53項,在各級各類刊物80多篇,我室并將團隊研修成果匯編成冊5本。

        ――打造主題研修的新亮點。自2013年5月成立體音美學月以來,全區義務教育學段開展體音美學科測試工作。2014年4月,陜西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團辦公室將我區體音美學科測試的相關資料以光盤形式下發給本年迎接雙高雙普的縣區。體音美組教研員曾應邀為漢中市西鄉縣、寶雞市渭濱區、千陽縣、隴縣、鳳翔縣等縣區的體音美教師作體音美學科測試的培訓。11月2日區教研室組織部分學校校長、教研員赴千陽縣教研室、千陽中學、千陽南寨中學開展了“金千教育聯盟”教研交流活動。

        六、頂層設計,精準指導,開展內涵發展星級校創建評定

        2013年上半年,金臺區出臺了《金臺區教育內涵發展星級校評價實施方案》和《金臺區教育內涵發展星級校評價標準》。各校根據文件規定,積極申報內涵發展星級校“苗子校”,區教研室嚴格標準確定“苗子校”,切實開展調研指導、驗收評定,并由區教體局隆重召開表彰大會,授予星級校榮譽牌匾,極大地激發了學校的熱情,確保了內涵發展不走偏、顯亮點。

        矢志追趕超越 全面提升質量

        第4篇:校本研修的理念范文

        在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強力推動下,隨著我校辦學思想和辦學理念的逐漸形成,我校的教科研工作也面臨著新的課題和新的任務。立足校本研修,踐行辦學理念,推進課程改革,實現與傳統文化教育活動的整合,就成了我校教科研工作的奮斗目標。傳統文化貫穿于所有學科教學之中,貫穿于整體校本研修活動之中。

        一、培訓學習,立足于思想認識的統一

        思想理念的傳播、教學行為的貫徹,需要做大量前期的宣傳教育工作,需要多次的學習與培訓。我校的辦學思想和辦學理念的形成是在課程改革的不斷推動下,逐漸清晰形成的,這一過程也伴隨著我們堅持不懈的培訓學習。

        一是在全體教職工的層面上,我們利用教師業務培訓的時間,舉辦了多次的“傳統文化與和諧人生”的講座,讓我們的廣大教職工,把傳統文化的思想和內容,自覺地運用到日常的教育教學中,同時,感受到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傳統文化在教育教學中潛移默化、耳濡目染的作用,如校領導主講的《弘揚傳統文化,構建和諧校園》《踐行辦學理念,全面和諧發展》《踐行辦學理念,做好各項工作》等,都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闡述了傳統文化學習教育的作用、辦學理念的意義和內涵;

        二是在教科研的層面上,我們積極組織教師學習傳統文化知識,并為此購買了大量的書籍、影碟,供廣大教師學習使用。經過我們五年多的努力,現在,全校上下思想認識得到了統一,行動也形成了一致的合力。

        二、校本研修,落實在各項活動的開展

        首先,在學校“傳統文化育人,全面和諧發展”這一理念的指引下,教科研工作始終“小科不小”的教學管理思想,并在這一思想統領下,組織開展各項校本研修活動。其次,我們確定立了一些學科的校本研修課題,如“讓音樂課堂離我們更近些”、“體育教學中開展傳統游藝活動”等這樣的小課題,同時,在研發校本教材的基礎上,加大校本教材的使用、集體備課的管理,這樣既重視了學科間的全面發展,又實現了與傳統文化的整合。再次,每學年、每學期我們都要開展諸如“讓每朵學科之花都盡情綻放”、“一撇一捺學寫字,一點一滴學做人”等綜合學科賽課活動,把傳統文化的思想融匯在教研活動中,也進一步提高了教師在貫徹辦學理念、學習傳統文化方面的自覺性和能動性。

        三、注重長遠,值得思考的幾個問題

        踐行辦學理念,學習傳統文化,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更絕非一蹴而就,需要我們不斷地探索思考和實踐,“小課題,大研究”傳統文化與學科教學的有機結合更需要我們在教學的實踐中不斷地充實和豐富,在踐行辦學理念的過程中,在推進課程改革的實踐中,一些問題值得我們繼續探索和深思。

        一是教師的教學理念還需進一步深化。我們還要繼續強化教師的理念學習和知識培訓,要形成一種人人學習理念,人人踐行理念這樣良好的氛圍,要創新傳統文化學習教育活動開展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在學以致用上下功夫,在提升隊伍素質上下功夫。

        二是校本研修的形勢還需要進一步創新。首先是學科的普及面要拓寬,所有學科都應做有益的探索和嘗試;其次是活動的內容要豐富。不僅僅是教學思想的轉變和落實,更主要的是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彰顯,教學效果的體現。要和國家、省、市級課題相銜接,要力爭取得階段性的科研成果。

        傳統文化源遠流長,歷久彌新。傳統文化的注入,為推進我校的課程改革和校本研修,起到催化和促進的作用。教學科研工作更成為踐行學校辦學理念的排頭兵,創建特色學校工作的馬前卒。

        第5篇:校本研修的理念范文

        在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中,我們清醒地看到了教師專業發展的迫切需要。校本研修雖然還是一個探索中的領域,沒有一個非常標準的界定,但作為學校,只有給出一個為了學校、基于學校以及能夠在學校中貫徹實施的定義,才能幫助教師從研修中養成習慣,并在習慣延伸中提升。

        一、用問題構建搭起校本研修的框架

        我校是一所成立未滿一年的新校,師資層次結構不盡合理,新教師占了一半以上的比例。學校很重視教師的校本研修,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如何激發教師專業成長的動力仍是一個重要問題。教師自身的成長和發展是實現學校發展的內在因子,校本研修中的“與自我的對話、與同行的對話、與書本的對話”三個對話研究是有效促進教師成長的行動研究。根據學校師資的現狀,我們構想了一種“閱讀思辨、課題研究、專家引領”為本位的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校本研修方式。我們期望通過研究在理論與現實問題之間搭建橋梁,構想形成一種以校為本的教師研修的運行機制,使之成為教師群體合作的學習型組織,以應對課程改革和發展對教師成長的要求。

        二、讓習慣形成引領校本研修的主題

        前期進行的校本培訓使教師的觀念發生了改變,過去的培訓理念是:使培訓者發展變化;現在的理念是:使培訓者隨著學校的變化而變化。教師的成長來自于自身的教學實踐和教學感悟,而當實踐與感悟成為穩定的行為時,即成為一種習慣。

        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每一個人每天的正常活動,90%都在不斷重復原來的動作。而學校就是教育人、改變人的地方,身為教師就應該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而前提是教師要有良好的習慣,這包括教師的日常行為習慣、良好的教學習慣、善于獲取知識進行探究的習慣。以習慣為行動導向,讓教師的教育教學習慣提升到學研的高度是有其必要性和可取性的。

        三、借創新形式突破校本研修的瓶頸

        教師是影響學校教育質量的關鍵因素,而校本研修則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助推器。作為新辦校當務之急就是在校本研修中找到創新點,讓專業成長、讓優秀在習慣中延續。

        形式一:以片段教學為教研方式,培養教師自覺研讀教材的習慣。

        片段教學是當前學校教研中廣泛開展的一項活動,在自主、創新的教研環境中,培養教師自覺持續研讀教材的習慣很重要。

        1.重文本細讀,以模擬上課的方式深層探尋教材內涵

        通過片段教學中對教材的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的把握,教學設計框架、教學設計意圖、學生預設的思考以及解讀教材后的困惑等問題的思考,努力使老師從關注教學前學生可能遇到的困難,轉變為自我對文本對教材的深層理解,轉變為理念與實踐相結合的課題型新教師。

        2.重個案解讀,以集體研訓的方式思辨個性化的設計思想

        集體備課的行為終將轉為個體自主研讀,在深層理解了教材的意圖,并形成了一定的研讀方法后,我們仍需在一定的集體范圍內進行操作,便于互動交流和持續進步。于是備課組集體研讀的教研方式就產生了。這種形式具有大教研組集中教研所不具有的優點:范圍小、參與面廣、討論內容相對集中、參與者的共性地方多。

        3.重實證分析,以課堂教學的方式驗證理想化的設計意圖

        片段教學是教師理想化了的教材解讀,但在片段教學過程中看不到教師上課時的臨場發揮、處理與隨機應變的教學機智。因此,需要教師將個性化的解讀和理想化的設計在課堂教學中加以實證分析才能判斷教師的解讀是否符合學生的認知發展。

        形式二:以讀書為精神需求,提升自我學科素養。

        一個教師在他所教的基礎學科方面,如果沒有深刻的科學知識,就談不上教育素養。提升自我學科素養的有效路徑就是讀書學習。

        形式三:以科研為后繼力量,激發教師自覺研究。

        教師在教學工作設計中,只有不斷科研反思,才能從根源上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突破校本研修的瓶頸。

        第6篇:校本研修的理念范文

        林文智:你用“發掘”一詞,我覺得很確當。可以說,“覺童”教育理念與特色行動早已成為我們學校的文化基因,比如,我們的“樂閱”課程品牌,就暗含了覺童之心。自2004年以來,我校就堅持開展“讓閱讀豐盈童年”讀書活動,營造書香校園,打造“快樂閱讀”校本課程,形成了“樂閱”課程活動特色,建設了內涵豐富、特色鮮明的校園文化。

        我校是湛江市一所重點小學,也是一所市區窗口學校,辦學影響力大,社會關注度高。2013年3月,我從湛江開發區新民小學調入“一小”任校長,一開始我就在思考:要以怎樣的理念與思想去管理好這所名校呢?適逢我市在當年啟動了“創建特色文化校園活動”,第二年,我區策劃并啟動了“覺民教育”主題實踐活動,提出了“覺師教育”和“覺生教育”兩大內容體系。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我們緊緊圍繞“科研興校、文化強校、隊伍立校、依法理校、創建名校”的辦學愿景,將“特色文化校園”的創建、“覺民教育”的導向與學校的辦學實際、傳統與愿景有機整合起來,提出了“讓教師擁有成功人生,讓孩子享受幸福童年”的辦學理念,確立了精細化、人文化的管理方式,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走內涵化發展之路,讓學校的每一個教師、每一位學生都能努力做最真的自己,成就最好的自己。

        基于此,在“讓教師擁有成功人生,讓孩子享受幸福童年”辦學理念的引領下,我們結合區“覺民教育”思想,總結、提煉、豐富我們學校的辦學特色,從而發掘并塑造了“覺童教育”這一主題特色教育實踐活動。

        本刊記者:請給我們具體介紹一下“覺童教育”這一主題特色教育實踐活動吧。

        林文智:好的。對于“覺童教育”主題特色教育實踐活動,我們主要從三大板塊去建構。第一個板塊,我們以“成就孩子多彩人生”為目標,打造“樂閱”課程品牌。“樂閱”,就是讓孩子快樂地閱讀,讓孩子在書香中幸福成長。近年來,我們開發了《經典美文》《成長足跡》等10本“樂閱”系列校本教材,并指導學生積極參與各級各類讀書活動、征文、現場作文、演講比賽。目前,我們學校每周開設1節閱讀指導課,各年級都有課外閱讀推薦書目;在閱讀實踐活動中,我們還探索出了低、中、高年級學生課外閱讀指導模式與策略。“樂閱”主題活動的有效開展,促使了全體師生養成每天閱讀的良好習慣,提高了師生的人文素養。

        第二個板塊,我們在區“覺民教育”思想的啟迪下,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資源,倡導國學覺童教育,積極推行國學教育,培養具有優良傳統美德的少年兒童。在課程設置方面,我們成立國學教育實驗班,開發國學教育校本教材《覺童》,開設國學校本課程,開展國學誦讀評比活動;在活動創新方面,我們實施創新系列主題教育活動,包括創新國旗下活動系列、創新主題班會系列、創新重大節日活動系列、創新社會實踐活動系列和創新家長講壇系列。通過課程設置和活動創新,我們構建了獨具特色的國學教育模式,形成了成熟的國學教育機制,有效踐行了國學精神,充分發揮了優秀傳統文化對學生的熏陶作用。

        第三個板塊,我們利用每周五整個下午的時間,開展了別開生面的第二課堂特色“跑課”活動。在“跑課”活動中,我們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個人興趣,開設了中國結、繪畫、書法、音樂、寫作、國學、圍棋、足球、太極拳等20多項校本課程供學生自主選擇。通過“跑課”活動的開展,我們努力營造真正屬于學生的“覺童樂園”,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發展,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自“跑課”活動開展以來,學校教師開發了自己的特色課程,課程建設意識得到增強;校園文化生活得到了豐富,師生的精神氣質發生了積極的變化;教師的才能得到了發揮,學生的個性得到了彰顯。

        本刊記者:在學校,教師與學生是一個發展共同體。如果說,致力于學生成長是學校辦學的根本指向,那么,教師成長就是學校發展的根本動力。

        林文智:“讓教師擁有成功人生,讓孩子享受幸福童年”辦學理念實質上就是基于“教師與學生這一發展共同體”所提出來的。我們的教育改革發展,最終都要落腳到學生的成長之上,而是否能夠真正回歸到學生的成長上,關鍵在于是否重視教師的發展。所以,我們不僅重視學生的成長,也同樣重視教師的發展。正所謂:“教學相長。”只有做好了教師發展這一根本,才會有學生真正的成長。

        本刊記者:那么,學校主要是通過哪些途徑讓教師獲得發展,“讓教師擁有成功人生”呢?

        林文智:我認為,教師的成就感主要來自于教育教學領域,所以,最重要的是要讓教師實現專業上的成長。我們學校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使命,以市級重點科研課題《構建“四環二維”校本研修模式的實踐與研究》為抓手,通過理論研究和培訓實踐,構建了“四環二維”的校本研修模式來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四環”是校本研修實施過程的四個環節――明理、導行、思辨、升華,具體說來就是借助校本研修提高教師的理論素養,并引導教師將理論運用在教育教學實踐中,進而讓教師反思教育教學的不足,以此提升教學能力,創新教育方法。“二維”則是將“四環”從教育實踐和教學實驗兩個維度上推進實施。第一個維度的校本研修,是最基本的研修模式。首先是明理,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然后以這些先進的理論為引領,從校本實際出發,指導自身的教育教學實踐活動,形成教育案例或模式;接著是組織專家對這些教育教學案例從教育哲學的高度進行廣泛深入的研究,梳理出新的思路、新的理論;參與校本研修的教師通過反思、總結、提煉,撰寫出教育教學體會、經驗等。第二個維度以第一個維度為基礎,并以第一個維度的校本研修所創生的思想理論為行動的先導,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進行大膽試驗,在試驗過程中發現優點與不足,然后集體思辨,分析現象,把握本質,發現教育教學規律,形成新的第二個理論層面,積淀下新的理論,然后又按這一模式循環發展,從而一步步地推進教師專業發展。

        依托“四環二維”校本研修模式,我們學校在教師隊伍建設上采取了六大舉措:1.以課題研究為動力,加強校本研修,加大“學習型教師”的創建力度;2.制定教師培養計劃,根據年齡結構、專業水平、實踐能力等將教師分為“合格型”“發展型”和“引領型”三個梯隊,實施“梯隊式培養”工程;3.多形式培訓教師,實行“五個結合”策略,即走出去請進來相結合,集中培訓與校本培訓相結合,面對面輔導與遠程教育相結合,理論學習與實踐體驗相結合,培訓與教學研究相結合;4.組織“經驗分享會”,形成互學、互比、互提、互進的局面;5.提供專業幫助,激勵成長;6.行政帶頭,引領發展。自“四環二維”校本研修模式實施以來,學校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和課程建設能力有了顯著的提升,專業成長迅速,至今全校已有一半教師成長為國家級、省級、市級的骨干教師。

        我們學校還根據區“覺民課堂”的“開發、開拓、開放”理念,在全校掀起了課堂教學改革熱潮。語文科組構建了“四環節”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形成了靈動清新的教學風格;數學科組以課題研究為動力,構建了拋錨式理念下小學數學“先學后導”自主性學習模式。我們將教育的“軟”“硬”技術和學科課程深度融合,把枯燥無味的傳統教學模式變革為師生互動、學生自主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想學、易學、愛學、樂學。

        本刊記者:確實,要實現教師的專業發展,校本培訓是必不可少的。不過,教師的自主學習、自我研修、自覺研究也是不可或缺的。

        林文智:在這一點上,我深有體會。從教以來,我先后獨立主持開展了省級課題《生本教育視野下小學生學習動力機制的研究》、市“十二五”規劃重點課題《構建“四環二維”校本研修模式的實踐與研究》和嶺南師范學院粵西教師教育研究中心的省級課題《“情趣閱讀”校本教材開發與應用研究》等多項科研課題研究;與人合作主持的課題研究成果《以“五愛”活動為載體,規范行為,培育品質――談養成教育的實效性和科學性》獲“全國中小學公民道德教育及德育新成果展評活動一等獎”,還執行主編、撰寫了《走進科研》等多本專著,發表了10多篇教育教學論文。這些,對于我的專業成長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所以,我個人是極力倡導學校教師要善于學習、努力鉆研,不斷實現自我成長的。

        本刊記者:在“讓教師擁有成功人生,讓孩子享受幸福童年”辦學理念的引領下,學校取得了怎樣的成就?

        林文智:可以稱得上成績斐然,碩果累累。近年來,學校獲得了全國讀書育人特色學校、廣東省書香校園、廣東省校本研修示范學校、廣東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學校、廣東省依法治校示范學校等多項國家、省級榮譽稱號。2015年,語文科組被評為湛江市“示范教研組”,有2位語文教師的錄像課在2015年“一師一優課”活動中獲全國“優課”,6位教師的錄像課分別在2015年和2016年“一師一優課”活動中獲全省“優課”;學校教師獲省錄像課一、二、三等獎7項,獲市、區課堂教學比賽一、二等獎20多項,省、市級立項課題9個,市級基礎教育成果獎一、二等獎各1個,30多篇,主編校本教材10本,出版教育著作8部。學生獲得了各級各類讀書、征文、演講、書法、繪畫等比賽500多項獎勵,學生的學習成績在全區名列前茅。隨著學校辦學效益日益提升,社會關注度漸大,清遠市、江門市、吳川市、徐聞縣以及林芝市等地的校長、教師積極前來跟崗或交流學習。因此,學校被嶺南師范學院和區教育局定為教師培訓跟崗學習實踐基地,教學教研的輻射力不斷擴大。

        第7篇:校本研修的理念范文

        關鍵詞:新課程體系;校本研修;研修團隊

        校本研修作為新課程實施中的一種全新的方法性支持系統,貫穿于其他各種校本形式之中。它強調以學校的特色為本,促進學校、教師、學生共同發展的自主研修。于是,我們學校在構建“學習型學校”這一理念的引領下,始終把目光鎖定在“給教師營造最佳發展機會”上,努力創設和諧學校,扎實開展校本研修,讓師生在學習性組織中快樂成長。為此,從2004年開始,結合學校發展的實際,我們對校本研修進行了一些大膽的嘗試和探索,下面是我們進行校本研修三級模式初探。

        幾年來,學校創新性地構建了三級“自修―反思”式的校本研修模式,即以校長引領的校本研修團隊、以學科研修組長引領的校本研修團隊和以年段組長引領的自主學習團隊。不但為教師拓寬了發展平臺,也為學校課程改革向縱深發展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一、關于校級校本研修學習團隊

        校級校本研修學習團隊是在校長引領下,根據學校發展的需要、教師專業成長的需求,從構建新型研修文化,把研修提到文化的層面的團隊研修,立足于遵循教育規律,體現教育關懷,增強團隊凝聚力,提升職業樂趣、建設和諧學校的團隊研修。如,每學期我們都由校長、各室主任根據學校發展、教師需求、學生需要、家長呼吁、課改要求、課題安排等親自主持專題講座,學校還充分發揮專家引領作用,用“請進來”來的形式,先后聘請北師大、教育部項目辦、省、市、縣多位專家、教授為教師的學習、課題研究、課改實驗等做專題指導和培訓。通過這個途徑的實施,我們的“校本研修”取得了許多可喜的成績,因此近年來,廣東、深圳、珠海、江蘇、浙江、湖南、河南、河北、云南、貴州、安徽、福建等外省和武漢市師訓代表團以及本市、本縣兄弟單位多次來我校參觀考察,交流學習走進新課程“項目培訓”和“校本研修”達800多人次,他們對我校師生在走進新課程過程中所煥發的生命活力給予了高度贊揚,2005年春榮幸地被教育部項目辦表彰為“學習型先進”學校。

        二、關于學科研修團隊

        學科研修團隊是以學科研究為主,以“訓―研―教”三維并重,通過以訓促研、以研促教、同伴互助、“訓―研―教”結合開展的學科團隊研修活動,讓教師獲得最好的專業發展,我們根據學校規模,主要分成了三個學科研修小團隊,即語文學科研修團隊、數學學科研修團隊和綜合學科研修團隊。

        1.語文研修團隊

        語文研修團隊本著“求真、務實、高效、輕負”的原則,針對教師教育教學中的困惑和問題,創建了“問題―計劃―行動―反思”的研修活動模式,結合教師的實際需要,開展問題教學研究,讓語文教學常教常新,達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語文研修組還引導團隊中的每位成員勤于思考、善于思考,設計一些能夠促使教師反思和相互啟發的校本教學研究活動。他們還引導團隊中的每位成員善于從平時的工作中找出困惑,尋求大家的幫助,發揮集體的智慧,讓問題解決在初發期。還有專題講座、學術沙龍、詩歌賞析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在研修團隊中進行。

        2.數學研修團隊

        數學研修團隊充分發揮“骨干引領”和“同伴互助”作用:(1)帶頭上好示范課;(2)牽頭抓實集體備課;(3)領頭自評互評,“自修―反思”;(4)主持崗位專題自培;(5)開展經驗交流,互動學習。

        他們自主推行的集體備課模式是(確定課題、合作研究,獨立備課、組內說辯,優化過程、形成預設)――跟蹤教學(跟蹤聽課、關注生成,學生訪談、實效反饋)――課后反思(互動交流、片段反思,調整方案、深入分析)――再度實踐(再次實踐、實效對比,全面反思,形成案例)。運用這種方法形成了許多教學實踐案例供同伴交流學習。每位團隊成員在合作教學中積極實踐新課程的理論和觀念,以此促進了教師角色的轉變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近年來,無論是推薦的參加省、市、縣級說課和教學比賽選手,還是為全縣走進新課程提供的“示范課”“研究課”等,都凝聚著集體的智慧,團隊精神也在此得到彰顯。

        3.綜合研修團隊

        綜合研修團隊是一個強化以跨學科教學進行校本研修為邏輯起點的團隊,他們將人(教師與學生)的個性潛能看作是有待開發的一種資源,激勵團隊中的每個成員創造性地設計課程內容,實現學習與教學的綜合。為跨學科的學術研究和科研創造了條件,也為學生的發展提供了空間。

        三、關于年段研修團隊

        年段研修團隊是通過整合,形成了相互協調的高、中、低三學段學習研修的團隊,以年段為單位的研修團隊積極開展“自修―反思”,逐步實現自我超越。各團隊在開展自主性“讀名著、品精品”讀書活動的基礎上,經常化、系統性地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進行不斷反思,通過學習型年段研修團隊的建設,我們的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活動中,記錄自己認為對自己專業發展有用的“精彩”事件,或記錄同事在閑聊中講述的教育教學“精彩”花絮,或記錄各種研修活動中看到的“精彩”片段,并記下自己的所感所悟已成為習慣。在“自修―反思”的過程中,年段研修團隊推行的是伙伴之間的學習應成為交流與合作、欣賞與激勵的學習,變傳統的競爭式的學習心態為相互欣賞、共同激勵的學習心態,鼓勵團隊成員在高雅的“自修―反思”中實現自我超越。通過這一過程,每位教師清晰地看到了自我成長的軌跡和從他人身上受到的啟示,對所有教師的后續專業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第8篇:校本研修的理念范文

        一、重計劃,輕落實

        目前,很多學校頗為注重校本研修,并為此成立了教科室并有相關負責人,在學期初制定了校本研修計劃,然而之后的研修活動卻是隨心所欲,時斷時續,致使計劃成為紙上談兵,研修活動虎頭蛇尾,有始無終。某市教育督導團到A校,想看看該校的校本研修,相關負責人拿出一沓研修計劃。督導團要看教師的研修筆記,負責人支支吾吾,閃爍其詞,不了了之。原來,該校制定了計劃,卻很少付諸行動,甚至根本沒有開展相關研修活動,研修筆記自然沒有。事實上,不少學校搞研修,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憑心血來潮,把計劃束之高閣,置于腦后。顯然,這樣的校本研修,沒將計劃付諸行動,所謂“光打雷,不下雨”,抑或是“雷聲大,雨點小”,計劃再完美,不過是空中樓閣,海市蜃樓,徒有美好的愿景,缺乏真正的“行動”,何談效果。

        若想讓校本研修真正成為教師專業成長的助推器,成為促進學校持續發展的推手,就要根據學校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問題,確立研修主題,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計劃,具體到每個月、每個星期、每個活動日,教師具體干什么,怎么干,都要有翔實的謀劃安排。今后的研修活動,需遵照計劃嚴格執行落實到具體的行動中,及時調整使之切合該校教師實際,避免只定計劃,不按計劃行事,或者不早計劃,早打算,早安排,而臨時才隨便抓個“主題”,讓教師沒有準備,無所適從。這樣的校本研修,其效果可想而知。俗話說:心動不如行動,再美好的理想,不付諸行動,亦如美麗的肥皂泡!我們只有把計劃落實到每一個具體研修活動中,引領廣大教師扎實地行動起來,校本研修才可能取得良好效果。

        二、重資料建設,輕研修過程

        校本研修強調的是一種行動研究,唯有“動”起來才可能有效,這是不容置疑的。然而,現實中有不少學校,頗為重視資料建設,把資料建設得非常完美,美麗了我們的視線,卻荒蕪了教師的研究學習過程,如此一來就弱化了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校本研修成了美麗的“軀殼”。殊不知,校本研修是一種“以校為本”“教師即是研究者”和“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為核心理念的教師專業發展行動,輕視甚至省略過程,研修則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某師訓中心將考核各學校的校本研修工作,B校教研組長深感誠惶誠恐,其所在學校相關工作為“零”,頂多只有計劃,也是網上下載的。他靈機一動,何不“百度”一下,上網搜索,下載,打印,裝訂了四五份,并在相關內容上標明,學習時間、周次、內容,把學校教師分成幾個組,大家輪流傳抄,做好筆記。幾天后,一本本內容充實,整潔美觀的校本研修筆記,擺到了教研組長的桌上。他操起教導處公章,逐一蓋上鮮紅的印章,簽上檢查意見,如此一番忙碌,校本研修就算大功告成了。然而,頗具諷刺意味的是,B校的“校本研修”搞得“好”,而被表彰為“校本研修先進單位”。我們不難想象,那一本本“耐看”的筆記,讓人眼花繚亂,騙了檢查者的眼睛,不過是遮眼的浮云。這樣的校本研修,不搞也罷。

        筆者了解到,像B校這樣的校本研修,為數不少。如此研修,除了哄騙檢查過關,獲得一個虛妄的榮譽,無疑是在制造垃圾。這種注重資料建設,而忽略了過程的校本研修,對教師的專業成長和教學水平的提高以及學校發展會有多少益處呢?從本質上而言,校本研修是一種行動研究,是融合于教師的教研教學活動中,并非游離于教育教學實踐行動之外,是基于本校教師的教育教學實踐活動中一種行動研究。缺失了研修過程,教師缺乏與同伴一起交流,討論,甚至是爭辯的過程,沒有思維的碰撞,思想的交鋒,所獲甚少。有效的校本研修,不能缺失過程,沒有行動過程的研修,即便資料筆記再多再好看,也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我們只有真正沉潛下去,引導教師結合平時的工作,扎扎實實地研究、培訓、學習、思考、反思,校本研修才不會成為一種噱頭,才會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成為教師專業成長的秘密武器。

        三、重理論學習,輕聯系教師自身實際

        現實中,有些學校對校本研修的認識理解失之偏頗,使教師在校本研修中好高騖遠,只顧學習專家的理論,而荒了自己的“田”,表面上搞得熱火朝天,實則偏離了“軌道”,脫離了本校實際,游離于教師的教育教學之外,致使校本研修沒有了“根”,浮于淺表。

        C校因校本研修工作搞得轟轟烈烈,成了一所校本研修示范校,兄弟學校紛紛前去取經。然而,該校某教師私下向筆者透露,其所謂的校本研修,無非就是教研組長組織大家一起學習專家名師的理論,做做筆記,整整資料。應該說,一線教師很有必要學習專家名師的理論,這是校本研修應有之義。然而,我們忽略了校本研修的宗旨和根本目的,是基于“學校”,其研修的基地是學校,研修的主體和活動在“學校之中”。換言之,校本研修是本校教師與其教育教學行為“對話”――根植于學校的教學活動,貫穿于學校教學活動的過程。這就確定了研修主題應來自本校的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所面臨的實際問題,從實際需要出發,并非是為了學習專家名師理論而研修。事實上,這種脫離“校本”的研修,沒有觸及教師自身面臨的困難,不會激發廣大教師積極參與的興趣,即便“研修”也是勉強為之,如此隔靴搔癢,安敢焉求效果?

        因此,校本研修的著眼點應是學生、教師、學校當前存在的問題,大家是問題的提出者,更是問題的研究者,人人不可或缺,研修活動的內容更多地來源于教師的自主需求。這些來自“本校”的觸手可及的問題,教師看得見,摸得著,容易認識,容易上手,容易解決。實踐證明,當研修的問題來自身邊,校本研修真正急本校之所急,想教師之所想,解教師之困惑時,更能激發教師的參與興趣,積極投身于研修活動中,努力認真“研修”,效果自不待言。

        四、重剛性規定,輕喚醒教師產生認同感

        不可否認,校本研修要充分發揮其作用,需要研修制度來保證。誠如,一名學者所言:無論一次研修活動做得多么精致,如果沒有制度作為保障,再精致的活動也只是一次活動而已,很難延續下去。因此,不少學校制定了很多剛性制度條例來“趕”著教師,進行研修。

        D校的校本研修制度不少,光是墻壁上的就有五十條之多,而且把這些條條框框納入考核教師工作績效的范圍,本以為有了制度教師就會積極研修,結果事與愿違,大家不但沒有熱情參與研修,反而怨聲載道,頗多抵觸情緒,草草應付了事,致使研修流于形式。試想,教師在學校的剛性制度下“被研修”,效果能好嗎?誠然,有效的校本研修必定離不開研修制度,但作為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管理者,不應僅僅用制度去“推”著教師研修,更多的是想方設法使教師獲得職業認同感,喚醒內心專業成長的愿望,激發其參與研修的熱情。顧泠沅認為,知識管理視野下的校本研修制度反對采取剛性的、表明的條文,而更多地把激發教師真正的職業熱情,為他們的教學和發展提供服務支持、創設條件、提供空間作為方向。因此,學校的管理者應循著為教師發展服務,為教師的成長提供幫助支持的視角,去構思校本研修的制度,多激勵少責罰,多為教師研修創設平臺,提供自由寬松富足的空間,讓教師想研修,樂于研修,研修出成果,真正享受到研修帶來的樂趣,獲得成就感。

        當前的評價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校本研修的有效開展,甚至成為校本研修制度建設的“瓶頸”,這應引起我們的重視和深思,并嘗試探索解決的良策。要強調的是各級教研師訓機構對校本研修不可袖手旁觀,而要有所作為;校長要真正踐行校長是校本研修的第一責任人的理念,切實帶領學校教師真正“動”起來。

        第9篇:校本研修的理念范文

        本學期,我校以課改為載體,以校本為依托,以科研為導向,以教研為保障,以課堂為形式,以評課尋差距,以反思促發展,在校本研修工作上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在思考與改革中,形成了強有力的團隊合作精神,別開生面、有的放矢的教學診斷、同伴互助活動,充分讓教師展現自我,完善自我。現將本學期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領導重視,狠抓校本研修。

        我校領導以向學習型學校邁近、培養學習型教師、提高辦學質量、提升學校檔次、促進學校可持續發展為校本研修的理念,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校本研修領導小組,為校本研修出思想、建體系、立機制,確保了校本研修工作正常運轉。學校領導深入教學第一線,深入各個教研組并負責一門學科,做到帶頭學習理論,帶頭課題研究,指導課堂教學。也正是因為有了這樣一支率先示范、業務精干的領導隊伍,才使我校校本研修活動一呼百應,成效良好。

        二、扎實開展,落實校本研修。

        1、制度健全,措施得力

        為了使校本研修的工作扎實開展起來,學校認真制定校本研修計劃,我們制定了《校本研修工作計劃》。在校本研修活動中,進一步加強對骨干教師的管理,讓他們在校本研修活動當中承擔教學研究,以努力加強骨干教師隊伍的建設。

        2、長遠規劃,分段實施

        開展校本研修,其主要目的是在教師中樹立一種新的學習觀,形成自主學習能動發展,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機制,使學校成為學習化組織,形成良好的教學研究風氣和濃濃的學習風氣,使教師進一步更新教育觀念,增強教學科研意識,改進教學方法。學校集中研修的內容主要有:

        (1)由于教育改革的發展,課程教材改革、教師成功發展和學生變化發展的差異都會給學校管理和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帶來新的問題、新的情況和新的挑戰,這正是教師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學校組織教師收集問題、篩選問題,開展有針對性生成問題的培訓。給每個教師提供機會,使他們能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與同事們一起探討和處理本校和本校教師的特殊問題,共同探討解決的辦法,交流和鞏固各級教師培訓活動的成果,并妥善地應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中。

        (2)課堂教學能力。學校要求教師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進行“三練”。即:練教學基本功,如語言表述、書寫示范、課件制作、班級管理等能力;練教學技能基本功

        ——教材分析、教學設計、說課、課堂情景導入、教學反思等;練學科基本功——語文教師朗讀能力、計算機輔助教學能力。

        (3)班主任工作研究。針對班主任工作的實際,學校組織各班班主任重點研究三個問題:如何培養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如何組織學生參與綜合實踐活動;如何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3、形式多樣,初顯成效

        校本研修是以素質教育為導向,以教師為研修主體,以研究和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總結和提升教學經驗為重點,以促進師生發展和學校學習化組織建設為宗旨的。因此,校本研訓活動要切合學校和教師的實際,注意針對性突出實效性,我們在實施過程中,做了如下幾項工作:

        (1)我們每周一、周三、分別確定兩個課時為數學科、語文科的教師論壇活動。在活動中教師可提出教學中的質疑和困惑,同伴間通過交流的方式解決。通過這種方式,不僅激發教師發現問題,還促使教師積極學習理論知識,進行自我反思,促進教師共同成長。

        (2)在校本研訓中,我們充分發揮教研組的作用,以開展教研活動為主要形式,積極為老師搭建一個共同分享經驗、互相學習、共同成長的平臺。教研活動做到了“四有”,即每次活動要有專題、有中心發言人,有全組教師共同探討,集思廣益,有活動記錄。通過一年的有效管理,教師的專業化水平得到了迅速發展。

        (3)校本研修的主陣地在課堂,在研究中提高課堂教學實效,在展示中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這是我校校本研訓中的一大重點和亮點。近年來,我校的課堂教學研究扎扎實實。我們堅持每學期開展一次教學常規展示活動,為教師搭建展示自己教學風采的平臺。在這些展示課的背后,是教導處、教研組一次又一次的研究探討,是上課教師對教學設計和課件一次又一次的修改,我們的教師專業得到了快速成長。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中文字幕一本精品在线 | 午夜美女性爱在线观看 | 熟女中文字幕免费 | 三级中文字幕永久在线 | 亚洲中文乱码字幕不卡 | 亚洲一线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