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生物技術報告范文

        生物技術報告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生物技術報告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生物技術報告

        第1篇:生物技術報告范文

        [關鍵詞]生物技術;課程體系

        1 課程建設調研的目的

        德州學院生物技術專業是2000年新建的專業,具有生物科學和生物化學等學科優勢的生命科學類專業,我們按照為社會培養厚基礎、強能力、寬適應的合適的應用型生物技術專業人才的指導思想,制訂了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計劃。在專業建設中,就依托我校生物科學專業,構建具有特色的生物技術人才培養方案和模式進行了探討和實踐。

        課程建設是學校教學基本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專業建設和學科建設的基礎和關鍵環節,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方法和途徑。課程建設涉及到教育思想觀念、教學過程、教學方法和手段、師資隊伍、教學管理制度建設、教學條件等多方面的內容,課程建設直接體現學校的教學水平,并將直接影響人才培養質量。為了深化課程教學改革,更加規范、有序地開展課程建設工作,根據教高[2007]1號《教育部財政部關于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和教高[2007]2號《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深化本科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的文件精神,為高度重視實踐環節,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對徐州師范大學大學和淮陰師范學院等院校本科生課程建設情況進行了調研。

        2 生物技術專業的課程體系結構

        通過調研各個學校本科生課程建設情況,生物技術專業課程體系基本框架達成共識:

        2.1 畢業總學分=課程(包含實驗課程)總學分+畢業綜合實踐環節總學分=150~180學分。

        2.2 課程類型及學分比例。基礎課程:50%左右

        人文社科類(含政治、外語、計算機、體育等)占30%總學分。

        自然科學類(數學、物理、化學、物理化學等)占25%總學分。

        專業基礎課:根據各個學校的專業特色來決定,占20~30%總學分。專業基礎課主要包括微生物學及實驗、生物化學及實驗、遺傳及實驗、分子生物學及實驗、細胞生物學及實驗

        專業課:根據學校的專業特色來決定,占20%左右總學分。主要包括基因工程、細胞工程、生物工程下游技術等課程。

        2.3 生物技術專業實驗覆蓋面。生物技術專業實驗覆蓋面包括微生物學實驗、生物化學實驗、遺傳學實驗、分子生物學實驗、細胞生物學實驗、細胞工程實驗、基因工程操作實驗、生物工程下游技術實驗。

        3 我校生物技術課程建設的現狀

        3.1 開設適合我校特點的課程教學模塊。根據我們的人才培養目標,生物技術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和道德修養,具有較扎實的生物科學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較系統的生物技術理論與實驗技能,了解生物技術領域的前沿和發展動態,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能在工業、醫藥、食品、農、林、漁、環保、園林等行業從事與生物技術有關的應用研究、技術開發、生產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應用型高級專業人才,同時適度培養專業專業基礎型、復合型人才。我們設計了5個選修教學模塊,分別是食品科學與營養模塊、現代生物學模塊、生物制藥模塊、農業生物技術模塊、生物教育模塊。

        4 課程建設的目標和任務

        第2篇:生物技術報告范文

        植物保護技術課 高考輔導 模擬測試

        植物保護技術課程是中等職業學校種植類專業的必修課,也是三校生高考的必考科目。其任務是使學生通過理論學習和實踐,掌握從事植物病、蟲、草、鼠防治工作的基本知識和技能,能科學地開展綜合防治,有效地預防植物病、蟲、草、鼠的危害。筆者針對三校生的特點對該學科復習采用了幾點輔導嘗試,取得一定的輔導效果。

        一、應用鼓勵原則,提高學習信心

        由于職高生的多元性和特殊性,初中階段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都較差,又加應試教育影響,多次經歷考試失敗的打擊,學習方法不好,因而學習信心不足,嚴重影響職高期間的學習和知識的遷移。作為教師,只有自己了解學科的教育理念,才能夠更好地在教學工作中運用科學觀點和科學方法來教育學生,關心他們,了解他們,做他們的知己,讓每一個學生發揮自己的潛能,展現自己的特長,培養自己的自信心。因此,在教育中,我經常應用鼓勵性教育原則,用尊重、寬容、關注、溝通、肯定、贊揚等的科學方法,來溫暖學生的心靈,提高他們的學習自信心。這是學好植物保護技術的關鍵所在。

        二、構建知識體系,突出主干知識

        知識系統化最有效的方式是用“知識的三點”形成網絡圖,“三點”是指知識點、知識點之間的連接點、連接點上繁衍出來的生長點,概括地說就是“知識點—連接點—生長點”。知識點要夯實,連接點要形成網絡,要清晰,而生長點就是將解決問題所需要的知識點重新整合,形成新的、解決問題的知識網絡。從知識點到連接點再到生長點的形成是一個解讀信息,調動、運用知識,重新整合的思維過程。植物保護技術涉及昆蟲學、植物病理學、農藥等許多知識,教材上共12章,量大面廣,在復習中要善于抓住主干知識,注意形成知識網絡結構,培養學生綜合運用學科知識的能力,要活化基礎,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在老師的指導下,注意專題復習的系統化、規律化和綜合化,做到“零碎知識”系統化才能提高復習效果。

        三、緊扣考試大綱,系統整理教材

        甘肅省“三校生”高考的植物保護技術,高考命題的重要依據是甘肅省教育廳編的《招生考試大綱》,其大綱對高考的考核目標和知識范圍及各個知識點都有明確的規定。根據大綱對命題的要求、內容和方向,緊扣大綱,成功地開展好備考復習工作至關重要。因為大綱的命題依據和考核重點不完全相吻合,這樣輔導中就要對教材進行處理,對教材內容進行增減、調整、重組或重新選定。刪減部分內容,把握住取舍,避免知識的繁瑣化,減輕學生復習的負擔,但也要注意不能“斷章取義”,還是要對甘肅主要作物的主要病蟲知識首先有系統性的掌握,對不作要求的內容只作適當的了解。如增加當地發生重的地下害蟲、仁果類食心蟲等,刪減香蕉、柑橘等當地沒有的一些病蟲害。

        四、夯實基本知識,提高基本技能

        復習中應把重點放在對基本概念的深入理解和對基本技能的準確應用上,注意融會貫通。概念的復習不能只停留在文字表述的層面上,而應深入發掘其內涵和外延,同時,要強化概念之間的區別和聯系、概念與規律之間的區分和組合。如我們在學習昆蟲的休眠與滯育、病理中的垂直抗性和水平抗性等概念時,不但要熟記而且還要注意他們之間的區別和聯系。在學習有效積溫法則、調查資料的計算、農藥的稀釋計算等規律和技能時,要注意培養學生綜合靈活應用學科知識的能力,要活化基礎,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五、根據高考題型,分類專題講解

        “三校生”高考《植物保護技術》的考試大綱明確規定:考試題型有類。分別是:名詞解釋、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填空題、判斷題、簡答題、論述題、計算題。在距高考前一個月時間輔導時,分類講解尤其重要。如填空題有可以把握的一些方面,復習時指導學生按照教材把指要要求的知識內容找出:如蘋果樹腐爛病分為潰瘍型和枝枯型;蘋果三大害蟲是指食心蟲類、卷葉蟲類和葉螨類等,以上內容是復習填空題的模式。植物保護技術中的計算題主要是效積溫法則的應用、調查統計資料的計算、農藥的稀釋計算等進行專題講解,對于簡答題和論述題在通用模塊中主要是昆蟲的形態特征、構造和防治的關系、病原的致病作用、綜合防治的含義和觀點、農藥的合理使用等等。單獨多采用例題和分類講解效果更佳,甚至難一點的題型,要專門用上一周的時間多練多測;還有名詞解釋的理解、記背也專門花上幾節課的時間去完成。

        六、研究往年考題,注重分析解讀

        往年考題是極為重要的研究模式、測考模式、分析模式,從考題中去研究、分析命題的方法、命題的主線、命題的規律和命題的重點,為我們的平時測考、今后高考指明大致的方向。比如,名詞解釋根據往年主要在教材前4章,上年已考過的名詞解釋今年重復考的機率不會很大,那么,重點就應放在其它名詞上,當然已考過的內容也一定要掌握。簡答題和論述題的考題一般在總論和甘肅省主要作物的主要病蟲害上。如何去正確尋求考點就成了輔導時的重要問題,教師就得充分悉知教材、鉆研教材、抓重點、把握住一般,努力尋求,給學生逐一指出復習要點。在輔導中要大膽設想,大膽創新,正確引導,減少復習中出現“偏”“難”,從逐一的知識點中,要能把握命題的主線,要清楚提醒學生,今年可能出現的一些考點,理清主線,看透命題的意圖,緊抓考綱要求的考點,保持正確復習的方向,提高輔導的效率,使學生取得好成績。

        七、適量模擬測試,考題寧精勿濫

        三校生作物保護技術模擬考題,我省各類出版社還未編印出版,目前適合我省考生用的省外模擬題也很少。且那些模擬題一般都偏難,題型又不同,輔導中很不適用,這樣就要求我們輔導教師在平時模擬訓練中,要根據考綱要求,按照往年考題的模式,考題的知識難度去研究出題,不要就便,不適用的、過難的模擬題來訓練學生。幾年的考題說明一個問題,過難、過偏的考題很少出現。教師就要從研究教材、吃透教材、分析教材到分析出題、研究出題,精心設計,組織考題,使考題盡量接近高考。模擬測試不能過于頻繁,測試一次則組織學生精心分析一次,分析失分中有多少是自己會做而未得分,丟分的原因是什么,分析成績的真實可靠程度。模擬考題要寧精勿濫,這也是高考取勝的法寶。

        第3篇:生物技術報告范文

        財務報告最根本的作用是向投資者提供決策有用的信息,投資者一般通過高度概括了企業日常經營活動的財務報告來分析企業經營狀況及度量投資價值。財務報告能否在投資決策中發揮應有的作用,報告質量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傳統財務報告過度關注財務信息的披露,越來越顯得與投資者的需求格格不入。因為隨著時代的發展,那些傳統財務報告不會披露的、且與交易無關的非財務信息,如企業人力資源、客戶關系、產品市場信息、公司治理等各種“軟資產”,也已成為影響投資者決策的重要因素。

        影響企業價值的因素很多,由于信息收集、信息披露成本的制約,傳統財務報告只能披露有限的信息。然而,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數據信息呈現爆炸式増長趨勢,大數據正以迅猛之勢席卷國民經濟的各行各業。與此同時,大數據也給財務報告質量的提升帶來了契機。企業日常經營的每一筆業務都將產生大量的數據,既包括生成傳統會計報告的結構化數據,也包括對投資者決策影響重大的非結構化數據,運用數據挖掘技術提取有效信息并及時公諸于眾,對提升會計信息的質量、財務報告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義。

        本文立足于大數據的時代特征,論述了大數據如何引起會計環境變化,如何推動會計流程再造,并最終達到提升財務報告質量的目標。

        二、大數據與會計環境變化

        (一)大數據基本概念和技術支撐

        隨著社交網絡、物聯網的興起,全球數據量呈現爆炸式増長和積累的態勢,數據已經滲透到每一個行業和業務職能領域,大數據時代應運而生。大數據也叫海量數據、巨量數據,數據規模大到無法通過主流軟件工具進行處理的程度。GartnerGroupInc.認為大數據是海量、高速率、及/或多樣的信息資產,這種信息資產需要新型的處理模式去促成更強的決策能力、洞察發現能力和流程優化能力。一般認為,大數據具有“3V”特點,數據量龐大(Volume)、數據類型多樣化(Variety)、數據處理實時性(Velocity)。以IDC為代表的業界在“3V”的基礎上増加了價值性(Value)特點,即價值密度低、商業價值高。比如,企業在運營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數據,但真正有價值的數據信息可能只在某個片段生成。

        數據挖掘是大數據處理的核心技術,它通過特定的算法對龐雜數據進行分析,揭示隱藏在數據背后的規律,從而獲得富有價值的信息,為決策者提供參考。數據挖掘需要強大的技術支撐,包括云計算技術、分布式處理技術、海量數據存儲技術、人工智能搜索技術。Gartne「認為,大數據需要新的處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強的決策力、洞察發現力和流程優化能力,滿足海量、高増長和多樣化信息資產的需要。

        (二)會計環境

        會計環境是會計活動賴以產生、發展的各項條件的總和,包括政治經濟環境、法律環境、人文環境、科技環境等,它影響并制約著會計的發展,是會計工作存在的客觀條件。

        政治經濟環境對會計理論的形成、會計制度的制定、會計實務的發展和會計教育工作的開展具有重要影響。法律環境主要影響會計立法模式,如大陸法系政府扮演重要角色,會計規范具有統一、強制的特點,而海洋法系國家則注重民間職業團體的作用,會計規范基本由民間協會制定,顯得更加靈活、選擇性更強。任何一個國家的會計發展都離不開人文環境氛圍,人文素質、文化教育水平都會影響會計思想、會計理論的形成。科技環境對會計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科技進步推動企業生產方式、經營方式和營銷理念的變革,進而引起會計工作重點的變化;其次,科技進步推動會計方式和會計技術的發展,有助于提高會計的工作效率和財務信息的時效性和有用性。

        (三)大數據引領會計環境變化

        大數據主要通過影響會計所處的科技環境影響會計的發展,大數據背景下,會計環境已經且正在發生變化,會計工作面臨著一系列新的挑戰。

        大數據技術為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融合提供了技術保障,兩者數據同源,可以利用一個信息管理系統收集、存儲原始數據,有效促進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資源共享。融合后的會計信息系統可以提供企業未來規劃、發展前景、內部控制、面臨的機遇及風險、財務分析和預測之類的信息資料,進一步滿足投資者的信息需求。

        首先,企業內部管理。大數據技術推動企業商業模式變革,未來企業只有準確洞察每位消費者的偏好,創新產品和服務,才能在市場競爭中占據先機。企業實時決策成為必要,需要會計人員及時收集、匯總、分析產品數據、客戶數據和消費行為數據,從而為管理層決策提供支撐。

        其次,投資者信息需求角度。傳統會計報告存在較大弊端,難以滿足大數據背景下投資者欲求達到的及時、全面了解企業經營動態的目標,主要表現為如下幾個方面:第一,報告內容高度綜合,存在著決策所需的財務信息不足或無效的問題,同時滋生了盈余管理的空間,會計信息真實性受到挑戰。第二,會計原則和基本前提不適應時展。如財務報告以貨幣為計量單位,掩蓋了大量不能用貨幣計量的經營管理活動,而這些活動(產品研發、市場開拓)往往可能影響投資者決策。第三,財務報告的及時性受到挑戰。資本市場瞬息萬變,投資者隨時都要做出決策,然而受制于固化的財務報告體系和信息技術,現行財務報告在時效性方面存在嚴重弊病。

        總之,大數據時代已經來臨,整個經濟社會將產生巨大的變革。大數據對會計的發展也將產生深遠的影響,如何變革會計工作,以適應大數據時代的數據信息特征,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任務。

        三、大數據與會計流程再造

        (一)傳統會計流程

        會計的價值體現為通過合理的方法和專業的語言反映企業經營現狀和財務狀況,從而為信息使用者提供決策有用的信息。會計流程是實現會計價值的路徑,傳統會計流程是一個數據收集、數據加工、數據存儲、數據輸出的過程,體現在會計實務中,即從“原始憑證”到“記賬憑證”到“賬薄”再到“財務報表”的過程(如圖1)。

        會計流程從本質上說是會計價值鏈,申春華將會計信息視為一種產品,構建了一個三維的會計價值評價實踐模型,三個維度分別是會計信息質量、會計信息數量和會計信息成本。會計信息質量對信息使用者的決策起著關鍵的作用,主要包括“可靠性、相關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實質重于形式、重要性、謹慎性、及時性”。會計信息數量要求即提供給投資者所需的盡可能多的信息,以降低信息不對稱程度,減少決策的不確定性。年度報告向中期報告、分部報告、自愿披露的演變,便體現了會計信息數量在傳遞會計價值中的作用。會計工作需要投入各種成本,會計信息成本即要求以低成本滿足投資者需求。顯然,會計信息質量是會計信息數量的基礎,會計信息成本制約了會計信息質量的提升和會計信息數量的提高。

        (二)傳統會計流程問題透析

        時代在變遷,投資者對會計信息的需要也在變化,源于手工處理的傳統會計流程已經難以適應時代的要求,存在以下幾點問題。

        第一,數據收集過程局限于可貨幣化的財務信息。傳統數據收集工作始終圍繞著可貨幣化的定量信息展開,而諸如產品研發能力、人力資源數據、產品市場分析、客戶評估、供應商評估等不可貨幣化的非結構化數據一直被忽視,這些數據對信息使用者的決策同樣意義重大。

        第二,數據處理過程財務信息高度匯總,缺乏對非結構化數據的分析。傳統會計分類匯總信息并傳遞給信息使用者的思想顯然已經落伍了,特別是在大數據時代,數據高度匯總的做法掩蓋了大量的企業運營細節,這些細節也許正是信息使用者所關注的。此外,受信息技術的約束,傳統會計工作偏重于分析處理結構化數據,而蘊含著豐富價值的非結構化數據沒有得到有效的挖掘。

        第三,數據存儲過程不能提供非貨幣化信息,會計系統與業務系統脫節。傳統會計只能存儲可以確認和計量的會計科目,過濾了許多不能用貨幣計量的重要事項。此外,傳統會計系統仍然相對孤立,無法從業務系統中直接獲取所需的數據,會計系統與業務系統脫節嚴重。

        第四,數據輸出過程忽視信息使用者的個性化需求。傳統會計按照既定的格式編制財務報告,信息使用者只能被動接受,個性化需求難以滿足。在大數據時代,市場行情瞬息萬變,需要隨時做出決策,定期披露的財務報告已經不能滿足信息使用者對企業實時、動態信息的需求。

        (三)大數據推動會計流程再造

        會計在經濟社會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是會計信息的供應正在偏離使用者日益増長的需求,會計價值總體水平仍然偏低,并在實務中發出會計價值危機的預警信號。大數據的出現提供了一個契機,它可以從會計信息質量、會計信息數量和會計信息成本三個維度提升會計價值。首先,大數據為非結構化信息的收集和披露提供技術支持,有利于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其次,大數據為財務報告的實時披露、個性化披露提供平臺,極大地增加用戶所需的信息量。最后,傳統會計工作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大數據時代信息技術高度發展,企業財務數據信息的收集、處理、分析和輸出可以通過大數據技術輕松實現,節省會計信息成本。

        因此,大數據會對傳統會計流程的數據收集、數據處理、數據存儲和數據輸出產生深遠的影響。本文基于大數據的特點,對未來會計流程進行了若干設想。

        第一,數據收集階段重點關注非結構化數據。由會計人員和業務人員協同收集數據信息,運用數據集成技術方法,建立一個融業務與財務于一體的業務事件倉庫,實現會計系統與業務系統的無縫對接,促進會計流程和業務流程的有機整合。還要將上下游企業相關交易信息、金融機構借貸信息、宏觀調控信息、市場行情信息等納入會計流程,作為企業會計信息的有大數據時代,信息在決策支持系統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投資者希望動態、全面了解企業信息,以降低決策的不確定性,傳統財務報告定期披露財務信息的模式已經落伍了。基于大數據技術,應當枳極探索財務信息實時披露、個性化披露的路徑,并注重時效性與重要性的結合、權衡信息不足與信息超載的矛盾。

        第二,數據加工存儲階段重點分析非結構化數據。非結構化數據蘊藏豐富的價值,應該得到會計人員的高度重視。當然,非結構化數據的存儲需要相應的技術支撐,可以相信,高速發展的信息技術能夠實現這一點。

        第三,數據輸出階段滿足信息使用者的個性化需求。枳極探索以信息系統為支撐、以信息使用者的個性化需求為基本出發點、以提供動態的面向需求的財務報告為主攻方向、以提升財務信息質量為最終目標的財務報告“未來模式”。

        四、大數據與財務報告質量提升

        前文論及大數據將引起會計流程的深刻變革,有助于提升會計價值,并提高財務報告的信息質量,本節將從以下三個角度進一步論述大數據對財務報告質量提升的促進作用(如圖2)。

        (一)非貨幣價值信息披露

        財務報告的目標在于向投資者提供決策所需的信息,以減少信息不對稱,優化資源配置。因此,財務報告必須具備相應的信息質量要求。受信息收集、披露成本的約束,傳統財務報告主要披露可貨幣化的財務信息。顯然,這對于投資者評價企業發展前景、度量企業內在價值是不充分的。比如,以創新為時代主題的21世紀,企業的研發創新能力是企業價值重要的影響因素,而傳統財務報告很少披露這方面的信息,明顯滯后于時代的發展需求。而基于大數據技術,這類數據信息的收集、披露將成為可能。

        非貨幣價值信息的披露側重從以下五個方面開展:(1)技術研發能力,包括研發團隊過去研發成果的評價、研發團隊人員結構、研發技術獨特性等。(2)產品市場信息,包括產品獨特性、產品生命周期、上下游產品市場供給狀態、進入壁壘、產品市場競爭狀況等。(3) 管理層治理能力,包括管理層學歷、經驗、個人信用情況等。(4)企業社會關系網絡,主要包括企業與員工、員工與員工、企業與供應商、企業與客戶、企業與政府等之間的關系。(5)會計信息不確定性的披露,會計是一門藝術,涉及大量的主觀價值判斷,可供選擇的估計方法很多,會計計量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應當給予披露。

        (二)經營動態實時披露

        大數據時代,信息在決策支持系統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投資者希望動態、全面了解企業信息,以降低決策的不確定性,傳統財務報告定期披露財務信息的模式已經落伍了。基于大數據技術,應當枳極探索財務信息實時披露、個性化披露的路徑,并注重時效性與重要性的結合、權衡信息不足與信息超載的矛盾。

        時效性與重要性結合。企業曰常運營是一個復雜的系統,每一秒、每一刻都將產生大量的數據信息,然而投資者只關注重要信息。如果將所有的數據信息簡單堆疊,投資者必將湮沒在數據的海洋里。因此,實時披露必須挑揀重要的信息,做到時效性與重要性的結合。

        信息不足與信息超載權衡。傳統財務報告高度綜合,決策所需的信息往往不足或無效。實時披露模式提供財務細節信息,有助于投資者更好地了解企業運行過程,度量投資風險。但要謹防信息超載,不至于長篇累牘造成投資者閱讀困擾。

        (三)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融合

        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是會計的兩大分支,它們數據來源相似,而且都以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為研究對象。但是,越來越多的企業忽視兩者的內在聯系,設置兩套系統分別核算,既降低會計工作效率,又造成企業資金的大量浪費。

        大數據技術為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融合提供了技術保障,兩者數據同源,可以利用一個信息管理系統收集、存儲原始數據,有效促進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資源共享。融合后的會計信息系統可以提供企業未來規劃、發展前景、內部控制、面臨的機遇及風險、財務分析和預測之類的信息資料,進一步滿足投資者的信息需求。

        第4篇:生物技術報告范文

        大家好!

        我叫xx ,2009年畢業于西南大學園藝園林學院城市規劃專業,經過層層選拔,光榮地成為了一名村官,擔任扶歡鎮青巖村村主任助理。轉眼間走上村官崗位已經兩年了,在這段時間里我學到很多的東西,積累了大量的寶貴工作經驗,也學會了為人處事的方法,從一個“學生”真正成為一個“村官”,這些成績的取得都離不開各位領導和村民的指導和關心,現將我兩年來的工作情況匯報如下,不當之處,懇請各位領導批評指正。

        一、勤于學習,不斷充實自己

        一是向書本學習,學習政治理論、法律、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及多方面的農業科技知識。參加工作兩年以來,我從沒放松過學習,堅持每天擠出一定的時間不斷充實自己;二是向周圍的同志學習,剛參加工作,很多問題不知道如何下手,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向領導、同事、群眾學習,主動向他們請教;三是向專家學習,服務期間我多次參加市、縣有關部門組織的專題培訓,幫助我開闊視野,拓寬思路;四是向實踐學習,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實現為人民服務的目的。

        二、努力工作,實現自我價值

        1、全力協助村支兩委強力推進“整村脫貧”工作。青巖村屬市級貧困村,山高坡陡,基礎設施薄弱,交通不便,自然資源缺乏。兩年來,我協助村支兩委狠抓基礎設施建設,調整產業結構,發展農業產業化。主要工作有整治村級公路、新修人行便道、維修山坪塘及堰渠、新建人畜飲水工程、實施危舊房改造、新建沼氣池、改造衛生廁所、實施森林工程、打造蔬菜種植基地、修建村文化活動室、成立互助資金協會等。通過這些工作的開展,青巖村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群眾生產條件明顯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2、盡心協助村支兩委做好日常工作。兩年來,在村社干部的帶領和幫助下,我參與了農村土地確權頒證、林權改革、房屋確權頒證、人口普查、換屆選舉、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辦理、集體土地建設用地復墾以及農轉城等工作,在這些工作中,我從村社干部身上學到了很多以前從書本上沒有學到的知識,也使我更加清楚地認識到基層工作的重要性、艱苦性、復雜性。

        3、關注民生,做好宣傳教育工作。一是深入貫徹落實“三項制度”,了解社情民意,認真梳理群眾意見和訴求,及時向上反應;二是做好惠民政策的宣傳,采取多種形式把黨和政府的最新惠民政策進行全方位宣傳,及時將惠民政策送到村民家中;三是充分利用重慶市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平臺,組織黨員群眾學習政策理論、法律知識、現代農業科技知識和技能等,使他們不斷提升自身素質,增強致富本領。

        三、廉潔自律,無違法違紀行為

        村官應該以廉為本,在任職期間,我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廉政建設中始終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堅持公平正直,不徇私情,自覺抑制不正之風和腐敗現象的侵蝕,養成奉公守法,以清廉為榮的作風,無任何違法違紀行為。

        在青巖村任職兩年來,雖然我感覺在思想上、學習上、工作上都取得了不小的進步。但我也深刻認識到自己還存在著許多不足,我將會在以后的工作中積極的向前輩們學習,努力做好每一項工作。現在,我真切地感受到新農村建設任重而道遠,也深感作為一名大學生村官責任的重大和光榮的使命。因此,以后的道路我將走得更加堅定、更加積極!

        我的述職完畢,謝謝大家!

        第5篇:生物技術報告范文

        關鍵詞:獨立學院;生物技術;課程體系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6.11.150

        現代生物技術的蓬勃發展從1953年弗朗西斯•克里克和詹姆斯•沃森發現DNA雙螺旋結構開始,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技經過60年的發展把整個生物學帶入了嶄新的應用領域。生物技術的最大特點是涉及的技術種類多樣且復雜,是一門跨領域特性極強的綜合性學科,可廣泛應用于醫學、農業、軍事、工業、環境、能源等領域,其研究的深度和廣度可以小至分子、細胞乃至納米層次,也可大到組織、個體、群落甚至整個生態系統。如果沒有生物技術的一個公認的定義,就很難區分什么不是生物技術,生物技術學科相對獨立的學術體系,相對完整的理論框架將非常難于設置,人才培養課程體系的確立也無據可依。我國自1997年高校批準設立生物技術專業至今,普遍采用以基因工程、細胞工程、蛋白質與酶工程、發酵工程為代表的現代生物技術對生物技術定義進行界定,在人才培養上主要以理為主,以工為輔。生物技術的定義決定了生物技術專業教學的課程體系,課程體系依賴生物技術定義,并隨著定義的發展而調整。

        1關于生物技術人才培養目標的確立

        新的工程技術的出現,經常是在學科的邊緣或交叉點上。由于一個專業要求多種學科的綜合,而一個學科是在不同領域的應用[1],在我國高校現行體制中,生物技術專業往往被等同于一個二級學科,以學科的定義成為高校教學、科研的功能單位,對教師教學、科研及為社會服務進行了界定。在這種模式下,生物技術面對大量的學科交叉應用,在教學上卻固步自封,本科專業方向設置狹隘,閉門造車,教育教學和產業應用脫節嚴重,在醫學、農業、軍事、工業、環境、能源等領域甘當配角,失去了生物技術專業在學科交叉領域的大好發展機遇。生物技術專業課程體系中的專業方向課程體現的應該是專業在多種學科的綜合后在某個領域的應用,是具體的人才培養應用方向。在生物技術強國美國[2],斯坦福大學的生物學專業包括生物物理、海洋生物、分子與細胞生物學、神經生物學、生態與進化生物學方向;哈佛大學直接將生命科學劃成了生物學和生物化學兩個專業,生物學從遺傳學和分子生物學跨越到生態學和古生物學,而生物化學專業則主要關注的是分子和細胞的結構和功能;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含有綜合生物學與分子和細胞生物學兩個專業,后者包括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方向、細胞和發育生物學方向、遺傳學和發育方向、免疫學方向以及神經生物學方向。美國一流高校在生物技術人才培養上的顯著特點是:將生物學的二級學科作為本科人才培養的方向(又稱為課程方案)。在我國只有“985”,“211”大學才具備將生命科學的專業分支建設為生物技術的專業培養方向的能力,其原因主要是生物技術為實驗性科學、需要大量的高端生物技術相關設備以及相應的研究型學者師資。國內獨立學院受師資、設備和資金的局限性,2013年辦學較好的前十個獨立院校中只有華中科技大學武昌分校、燕山大學里仁學院、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校舉辦生物類專業,而且在傳統意義上,獨立學院生物技術學科布局非常不完善,不可能看齊國內外一流大學,將生物學的二級學科建設為多個人才專業方向。因此,將生物技術人才培養與產業應用相結合,跨學科建設專業方向,延展學科資源共享效益,建立特色課程體系并付諸實踐是獨立學院舉辦特色生物技術相關專業的關鍵步驟。珠海市食品、醫藥和醫療機械制造產業發達,社會對跨學科的生物技術專業體現出的能力要求表現為食品安全領域的生物技術應用需求、制藥領域的生物技術應用需求以及醫療器械領域對生物技術的應用需求。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校在學科布局上對生物技術在專業方向設置上提供了很好的跨專業資源共享平臺。我們結合泛珠三角經濟發展需求、依據自身實際條件首先確立如下專業培養目標:培養擁有扎實的現代生物技術基礎理論,系統掌握生物技術的應用實踐技能,富有利用生物技術研發生物制品的科學思維與實踐能力,可從事生物制造與生物制品安全以及食品檢驗檢疫等領域中生物技術應用的相關研發與管理工作的高素質專門化應用型人才。同時,在未來5-10年內逐步規劃制藥領域、醫療器械領域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方向,服務珠海市生物技術跨學科應用型人才需求。

        2關于課程模塊的優化實踐

        生物技術課程模塊式優化有利于適用于社會對人才培養的需求,也有利于課程設置的穩定性,容易總結經驗提高教學質量。經過7年的改革實踐,我校生物技術課程模塊優化主要分為三個部分:一是精準勾勒專業知識模塊。模塊優化主要使學生清楚哪些是生物技術專業的核心課程,哪些是自己必須了解的生物基礎知識。生物技術專業課程體系包括微生物學、細胞生物學、遺傳學、動物學、植物學、生態學、植物生理學、動物生理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工業微生物學育種學、基因工程、細胞工程、微生物工程、生化工程、生物工程下游技術、發酵工程設備、酶工程等專業內容。受限于160學分的總限制,生物技術專業不可能將所有的內容都開設成單獨的課程,而且各類課程中重復性內容較多,不利于學生綜合掌握專業基礎知識,因此在專業課程內容設置上,必須做到“有基礎,有專業”。有基礎,用12個學分構建生物技術的專業基礎知識結構,共5門理論課程,知識點覆蓋微生物學、細胞生物學、遺傳學、動物學、植物學、生態學、植物生理學、動物生理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微生物學、人體結構與生理等上游生物技術基礎知識;有專業,用20個學分構建五個核心專業課程,含基因工程與分子生物學,細胞工程,發酵工程,蛋白質工程原理及應用,酶學原理與酶工程。二是構筑適應社會需求的專業應用模塊。專業方向課程的設置要具備一定的靈活性,以應用性、實用性為準則,必修和選修互補,模塊上除設置食品安全檢驗檢疫生物技術必修模塊外,充分考慮學生就業、升學、留學需求,盡可能提供適應學生需求的選修課程模塊,滿足個性發展需求。專業方向必修模塊包括:現代儀器分析、HACCP原理與應用、分子生物學檢測技術、食品安全控制技術、食品衛生毒理學、現代食品分析技術。專業方向選修模塊包括: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細胞和發育生物學、遺傳學、發育生物學、免疫學、神經生物學、藥物設計與藥物研究、生物物理學、生物儀器分析、工程制圖、電工電子學等。總之,專業方向課程模塊優化的方向是甩開傳統學科分類包袱,以實際應用為導向,以現實資源為依托,開展交叉學科人才培養適應社會需求。三是夯實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實踐模塊。人才培養要做到實效性,必須用實驗課程來培養學生。我們逐步取消了一課一實驗配套的辦法,將所有實驗課整合成獨立規劃的實踐課程,綜合后分為4個階段:第一階段主要在各專業實驗課里完成,實行課堂化管理(分為四個技能訓練課程,每周4-6學時),最后考察評價,夯實基本生物技術實驗能力;第二階段在專題研究課程內完成,教師單獨輔導,以開題報告,研究報告作為評價標準,獲得相應學分;第三階段主要在國內外實踐基地統一組織、自由安排時間進行專業技能培訓,以大量的實踐、見習、參觀為主要手段,融入部分畢業實習內容,獨立撰寫實習報告;第四階段主要在校內外實驗室完成,根據畢業論文具體要求,在相應實驗結果前提下,獨立撰寫畢業論文,并參加答辯。

        3關于保障生物技術課程體系實施的實驗條件

        生物技術在學科劃分上理工不分,即可以發理學學位,也可以發工學學位,實驗科學的特性決定了生物技術人才培養的高成本,高投入。獨立學院自籌經費的特點決定了學校在舉辦生物類專業上與公辦高校在人才、資金投入上相去甚遠的現狀。我校作為高等教育改革試驗區,舉辦生物技術專業同樣面臨資金、人才匱乏局面。只有通過社會資源的整合,協同創新辦學體制才能解決生物技術專業對高端設備的需求,同時實踐基地的建設要從人才培養的角度出發,設備應符合現代生物技術人才培養以及特色專業培養目標的需求。經過文獻搜索和對珠海300家企業的調研發現:與用人單位共同培養食品安全領域的生物技術應用人才符合國家和珠海地區發展的需要。2007年我校與國家進出口檢驗檢疫局珠海局正式簽署協議協同培養生物技術專業人才。通過辦學模式的創新,“平等自愿、產權不變、協同建設、資源共享”的方針使得雙方能夠大膽持續投入,共建共享實驗室,至今我校已經建立了分子生物學、衛生檢驗檢疫兩個國家級實驗室,部分生物實驗室達到生物安全二級水平,實驗條件滿足生物技術課程體系的教學實踐要求。另外,在實踐課程經費投入方面,生均實驗材料費為750元/人,學院預算儀器購置費為2857元/生,年度生均實踐環節總投入為3607元/生,將教育部2004年2號文件“學費20%直接用于教學”的規定不打折扣落到實處。

        4生物技術課程體系改革實踐效果

        學生服務社會的能力是課程體系改革成功與否的試金石。首先,實驗條件是實現生物技術專業課程體系規劃的重要保障,“檢學”協同創建高水平的、可持續發展的專業實驗室體系為執行生物技術課程體系,進行人才培養、創造了先進的實驗室基礎,學生實驗訓練得到有力的保障;其次,通過實驗室共建、資源共享,協同管理,把直接為企業提供食品安全檢測的國家級區域性中心實驗室對學生開放,作為學生通過高層次技術服務學習的平臺,對學生具有深遠的“學有所用”的意義,學生能夠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直接服務于社會,并作為切身利益方對課程體系設置的反饋能夠直接基于社會的實際需求,這優于任何第三方去評價課程體系改革效果;最后,摸索出了適應特殊機制大學應用型生物技術人才培養課程體系,取得了明顯效果,學生升學率達20%,就業率高于地區平均水平,學生得到了實實在在的收獲。

        參考文獻:

        [1]劉春惠.論“學科”與“專業”的關系[J].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2):66-71.

        第6篇:生物技術報告范文

        摘要:《生物技術綜合實驗》是針對生物技術專業開設的一門必修實踐課程,具有較高的綜合性、創造性、實用性。單調乏味的教學體系無法真正體現出課程的實踐性與實用性。近兩年,我校對《生物技術綜合實驗》課程內容、教學形式、考核方式等進行調整與創新,逐步形成了系統性、全面性的實驗教學體系。改革創新后的《生物技術綜合實驗》課程體系,以“切實提高實踐動手能力,強化創新意識”為目的,為本專業“四年不間斷的實踐教學人才培養模式”提供了更為科學、全面、有效的措施。

        關鍵詞:生物技術綜合實驗;課程內容;教學形式;考核方式;創新

        中圖分類號:G642.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18-0178-02

        新世紀的教育和改革,要求高校著重培養學生對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和創新精神[1]。實驗教學是高等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2]。提高大學生創新精神,加強大學生綜合素質教育是當代高等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培養大學生的科研創新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對于大學生的自身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3,4]。

        我校生物技術專業已初步建立了“四年不間斷的實踐教學人才培養模式”,目的在于讓學生從熟悉實驗室環境,到掌握實驗室基本技能,再到學習綜合性實驗課程,最后能夠獨立完成畢業實習,設計完整的畢業論文。同時,通過開展大學生創新項目等科技活動,提高學生的自主科研能力和獨立創新能力。但隨著人才培養模式的逐年開展,諸多存在的問題也慢慢突顯,例如在《生物技術綜合實驗》教學過程中,學生對老師的依賴性強,考核方式單一等問題。因此,如何激發學生探究科學真理的熱情與好奇心,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實踐課程的活動中來,是生物技術專業“四年不間斷的實踐教學人才培養模式”持續完善和科學發展的重中之重。

        為了更好地優化人才培養模式,近兩年,我校對生物技術專業綜合性實驗《生物技術綜合實驗》的課程內容、教學形式、考核方式等進行了調整與創新,目的在于讓學生形成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實驗操作技能,增強學生對實驗課程的積極性,加強學生的溝通、協作能力,從而使得大學生創新項目申報、畢業實習和論文設計以及其他科技活動的實施和完成能夠更好地接軌。同時還能夠增強學生對專業前景的信心,激發其學習熱情,讓學生對從事科學研究形成初步的感性認知。下面就課程內容、教學形式、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改革和創新作簡要陳述。

        一、完善課程內容的整體性

        綜合性實驗是分層次實驗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介于培養基本實驗技能的驗證性實驗與培養創新實踐能力的設計性實驗之間,其最大的特點是將多種基礎知識和基本實驗技能有機地結合[5],用于培養學生綜合應用能力[6,7]。

        《生物技術綜合實驗》開設于第6學期,授課對象為生技專業大三學生,為期2個月,共計120學時,6個學分。分為核酸水平、蛋白水平和生理生化三大模塊,總計6個綜合項目。內容涉及《基因工程》、《酶工程》、《細胞工程》、《發酵工程》、《分子生物學》、《微生物學》等多項課程知識及實驗操作技術,卻又避免了與其他課程在內容上的重合。每個綜合項目又由多個小實驗構成,周期約為2―30天左右。每個綜合項目相當于一個小型研究課題,具有整體性和綜合性等特點,這不僅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對科學研究的過程有了感性的認知,還通過課程內容的優化改良,使“四年不間斷的實踐教學人才培養模式”得以更加完善。

        二、豐富教學形式的多樣性

        采用以學生獨立實驗為主體,多種教學形式并存的教學模式,包含運用多媒體教學,建立網絡平臺,觀看演示實驗視頻,教師示范關鍵步驟等。學生需要獨立查閱文獻、設計方案、配制試劑、準備實施、分析結果,老師做到指導示范和答疑。具體過程為:(1)實驗前:學生以4―5人/組分配;教師講述項目內容;小組查閱文獻,設計方案、匯報內容;教師審閱方案可行性。(2)實驗中:觀看儀器操作規程;小組獨立完成操作;教師巡視指導,對難點操作加以示范。(3)實驗后:小組匯報結果,以實驗報告的形式提交實驗結果;教師評閱。這不僅提高了學生的操作技能,而且能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增強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后續的獨立研究奠定基礎。

        三、提高考核方式的全面性

        在實驗教學過程中,傳統的實驗考核方式,比如實驗報告的提交等,暴露出許多弊端[8]。針對課程高實踐性特點,以及培養學生目標,考核內容分為課前考核、課堂考核和課后考核。考核方式為審閱方案考核、匯報方案考核、實驗操作考核、結果分析考核、實驗報告考核。除小組打分外,個人考核分為考勤考核、專業知識考核、實踐操作考核。分配比例為考勤占10%,方案占25%,操作占30%,結果匯報占25%,實驗報告占10%。最終成績由小組考核與個人考核按比例分配計算。實踐證明,考核方式的全面性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從而達到增強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目的。

        四、結束語

        實驗教學是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重要過程。實驗教學對學生知識、能力、技能等綜合素質的培養有著理論教學不可替代的作用[9]。經過一系列的創新探索和實踐后的《生物技術綜合實驗》課程體系,更加凸顯以學生獨立實施的主題,提高學生對實驗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加強學生團隊合作意識,培養學生科研能力,從而提升大學生參與科技活動的積極性,為其自主學習和發展提供更廣闊的空間,為生物技術專業“四年不間斷的實踐教學人才培養模式”持續完善和科學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盧春華,陸堅,姜偉,等.《生物技術綜合實驗》獨立設課教學改革實踐[J].實驗科學與技術,2014,12(1):66-68,107.

        [2]白V梅,王小逸.創新性實驗教學的思考[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8,25(2):128-129,156.

        [3]田秀梅,張立鵬,裴紅彬,等.大學生科研創新實踐能力培養的組織管理研究[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2012,12(2):94-96.

        [4]江學煥,梁玉紅,黃海波,等.大學生工程實踐能力培養中學科競賽與教師科研結合的探索[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6,33(4):182-185,178.

        [5]王少剛,劉仁培,封小松.開發綜合性實驗培養創新能力[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9,28(9):117-120.

        [6]吳開新,朱承志,鐘義長.綜合性實驗的綜合原則[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7,26(6):89-91.

        [7]邢紅宏,梁承紅,張紀磊.充分利用綜合性實驗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3,32(2):165-167.

        [8]葛雅琨,張元新.生物技術專業生物綜合實驗課程的設計與實踐[J].廣東化工,2015,42(19):215.

        [9]王皓,張磊,李艷.生物技術專業綜合實驗的設計與教學實踐[J].管理觀察,2015,(29):147-149.

        收稿日期:2016-11-29

        基金項目:新疆農業大學實驗室建設與管理改革項目(syxmlx15003)

        第7篇:生物技術報告范文

        一、課程設置

           生物技術綜合實驗包含現今生物技術制藥普遍的基 本流程:基因工程菌的構建、菌株的發酵培養、目的產物 的提取和后期產物的分離鑒定。生物技術教研室結合自身 實際情況,編寫了《生物技術綜合實驗》,該教材涵蓋 了基因工程,發酵工程和蛋白質工程中的實驗技術,彼此 銜接構成完整的實驗系統。本教材涉及知識面較廣,重點 難點清晰,結構邏輯性強,具有很好的通用性和實踐性。

        二、課程方式

            生物技術綜合實驗是實驗課,因此具有普遍實驗課 的授課方式。授課時結合多媒體課件及現場操作演示來 完成課程內容。具體方式如下:(-)分組教學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將學生進行分組,一般6人一組。 更大型的實驗項目,如發酵罐的使用則將全班分為2組。 以上在上課前根據具體實驗內容由教!^安排。實驗前先 由教師講解本次實驗的背景知識,實驗目的和實驗原理。 重點講解實驗的操作步驟和關鍵儀器的使用。在學生操作 過程中,教_師需現場指導答疑,隨時糾正不規范的操作。 實驗操作過程中,允許各小組自行安排實驗分工,要求每 位學生都參與,以小組為單位獨立完成實驗。這樣不僅鍛 煉了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還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

        (二)授課方式在實驗教學中,我們應用多媒體結合板書的方法進 行教學。對媒體教學可以為學生提供大量學習資料,包 括現今最前沿的技術背景和實驗手段,當下生物技術制 藥的行業發展情況,以及一些用來解釋實驗原理的動態 視頻等等M。

        同時,為了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和對理論知識的運 用能力,教師在授課時應不斷地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分 析問題,并提出幾種可行的解決方法,最后再引導學生 選擇本次實驗中應用的實驗方法。例如,對基因工程菌 進行菌體破碎收集產物時,教師可提問“實驗室和工業 上對菌體破碎都有哪些方法” “為什么實驗室和工業上 選擇的方法不同” “本次實驗中我們為什么用到此方法”, 在學生討論后,教師逐一進行解答“實驗室常用菌體破 碎方法有超聲波破碎和堿裂解法,工業上則常用高壓勻 質機” “工業上處理菌體量大” “本次實驗用到超聲波 法為的是保護產物蛋白”。這樣通過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 教導學生在今后生產中,對實驗方案確定前要全面考慮, 謹慎判斷和靈活地運用所學知識。

        (三)實驗設計生物綜合實驗的重點是各個知識點的銜接。以生產 一基因工程蛋白為例:1.基因工程菌的構建由于教學課時有限,基因工程菌選自教師的科研項 目,這樣節省了科研時間,提高實驗的成功率p]。對于 生物技術本科學生,要求掌握的是PCR技術擴增目的基 因,感受態細胞的制備,將目的基因導入受體細胞,目 的基因的監測與鑒定的實驗過程。以上綜合了基因工程 和分子生物學理論。

        2. 工程菌發酵包括基因工程菌的篩選和發酵培養。涉及的實驗方 法有固體培養,液體培養,發酵罐批量發酵,發酵培養 基優化等。以上涵蓋了發酵工程理論知識,同時與基因 工程和分子生物學知識銜接。

        3. 菌體收集和破碎學生前期在微生物學課程里做過這類實驗,但都是 實驗室小規模的操作。在生物綜合實驗中,目的是使學 生有生產的概念,在大規模生產中用到的離心和過濾的 方法要求其掌握。

        4. 蛋白的提取和純化此過程涉及分離方法有凝膠過濾,親和層析和離子 交換層析,以及蛋白的透析除鹽、鹽析等方法。學生在 實驗中掌握了幾種最常用的蛋白質純化和精制的方法,了 解不同情況選擇不同方法的條件,在生物制藥生產過程 中才能靈活處理。

        5. 活性檢測具體實驗是體外培養細胞,進行MTT實驗。此過程綜合運用了細胞生物學和細胞工程的相關知識。以上則 為生物綜合性實驗系統地完整地實施方案。涉及的更多 前期學過的知識點,要求學生課前自己復習確保實驗順 利進行。

        (四)理論聯系實際生物綜合實驗開展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 實驗設計能力和分析并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在實際生產 中得到應用。因此僅僅局限于實驗室不能收到最好的效 果。對于醫學院校生物技術專業人才的培養,達到理論 聯系實際的最好方法是校企合作。與當地生物制藥企業 聯合,設置一定的課時使學生可進企業參觀學習,或者 從企業收集一定的資料作為學生自主創新實驗的選題, 這樣才是對學生理論知識轉化為能力培養的更好的方式, 并能真正提高他們的科研水平和分析能力。

        三、考核方法

            第一項考核指標為實驗報告。實驗報告的撰寫重點 部分是實驗步驟、實驗數據的處理和分析、.實驗結果^ 科研材料的撰寫是專業人才應具有的基本科研素質,撰 寫實驗報告是提髙該素質的方法之一。為今后畢業論文 的開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礎[1°]。此項成績占總成績30%。 第二項考核是實驗課中的操作。教師在每堂課上應隨時觀察學生的操作是否規范,實驗安排是否合理,實驗是' 否獨立完成,實驗結束后臺面是否整潔。依據以上教師 給出合理的分數,作為平時成績。該項主要考核學生的 動手能力,占總成績20%。第三項為年終考核。年終考 核內容包括卷面理論和實際操作考核兩部分考核一起進 行。在動手操作的考核過程中,單人隨機抽選實驗題目, 操作的同時回答相應的理論知識。考核分輪進行,操作1 由教師打分。年終考核占總成績50%。以上構成生物技 術綜合實驗課程考核的所有內容。

        四、課程特點

        第8篇:生物技術報告范文

        生物技術專業具體是實驗性的學科類別,并擁有著較強的實踐性,具體包含畢業設計、教學實習、實驗課的教學,或者還能夠理解為是以畢業論文為主的實踐性形式的教學載體,在培養學生實踐能力與創新意識方面,擁有著較為核心的價值。其中的實驗課程教學方面,需要將傳統的教學方式改變,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會將實驗課和理論課充分的融合在一起,對于當今社會而言是不正確的。因此,對于傳統的教學模式,需要把實驗課單獨的設置為一門課程,同時要以大實驗的方式進行現代生物技術的探究,便于利用實驗教學和實驗室的統一管理、統一安排以及統一規劃,將物力、人力資源的有效應用和資源的優化配置充分實現。進行生物技術專業的實際教學過程中,需要將技能訓練作為關鍵再開展細致的教學組織內容,嚴格關注實驗的程序共性以及技術原理的構建,并將實驗對象與材料之間的區別淡化,還要將驗證性的一系列實驗減少,將開放性實驗、探究性實驗以及綜合性實驗的比重增加,從而將層次豐富的開放型實驗教學建立健全。進行教學的實習過程中,一方面要在特定的企業進行實習,另一方面還需要引導學生積極的參與到教師科研當中,讓學生的實踐能力與科學探究訓練在極大程度上得到強化。此外,還需要強化畢業設計或者畢業論文的指導與組織,要在教師有效引導條件下,引導生物技術專業的學生對畢業論文的選題方面獨自完成,并且在論文寫作、設計實驗、文獻查閱等細節部分,都需要親力親為。

        2培養規格和培養目標的分析

        在創建生物技術專業的過程中,較為核心的成分是人才的培養規格以及人才的培養目標問題。當定位生物技術專業的培養規格,以及人才培養目標時,其中對于人才培養的確立,需要主動并積極的與現階段社會發展需求,以及國民經濟建設的思想充分適應,要把人才的培養方面細致的作用在應用型的人才之中。并且,想要將生物技術專業的創設歷史以及學科的優勢有所凸顯,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對人才培養的目標有效的進行定位,要將應用基礎人才的培養作為重點,同時基于此對學生知識結構進行合理組織,從而擬定生物技術專業的教學設計內容與教學計劃。對于擬定出的人才培養規格當中,需要有其關注的是具備強有力的人才科技開發能力以及創新意識。

        3素質教育的分析

        對于指定選修課與必修課的比重要相應的減少,同時對任意選修課的比重要有所增加。以鼓勵的方式,讓生物技術專業的學生們選取與人文社會科學相關的科目,同時要求對人文社會科學與專業課的學習游刃有余的學生,對企業的經濟法進行適當的輔修,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將學生的文化修養和知識面提升。同時,要在外語以及計算教學方面有所加強,要將英語學習作為重點,其中在一年級和二年級時,專供公共英語,以二級英語作為最低等級,在畢業之前需要通過國家的四級考試。在三年級和四年級時將專業英語作為重點,利用外文的閱讀等方式開展外語的學習。計算機要將基礎課程作為根本,不斷將計算機技能提升。此外,還要組織或創設不同類型的學術報告、專題講座等學術型活動,以此來將學術的氛圍活躍起來,還能夠將學生的知識面拓寬。引導與鼓勵生物技術專業的學生,們積極的參與到社會調查與社團的活動當中,同時讓學生對不同類型的問題活動積極參與,將生物技術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不斷提升。

        4課程體系的分析

        所謂的課程體系所指的就是,對培養專業目標的實現,是創建學生主要知識構架的核心階段。按照對學科基礎的強化,對專業口徑方面的擴大,對培養人才適應性、前瞻性、實踐性、創新性等原則的增強,需要在幾個方面將生物技術專業課程體系針對性的構建。其中專業的基礎課程主要分為:分子生物學、微生物學、遺傳學、細胞生物學、生物化學等。公共基礎的課程主要包含:計算機、外語、物理以及數學等。專業的課程主要包含兩大類別,其一是對選修課程的指定,包含:發育生物學、神經生物學、微生物工程、細胞工程以及免疫學等;其二是任意形式的選修課,主要包含:化工原理、生物統計學、生物物理學、蛋白質化學、分子遺傳學等。具體是想要將學生的學術視野拓寬,將學生知識面開拓,生物技術專業的學生擁有較為巨大的創新發展空間。

        5結語

        第9篇:生物技術報告范文

        關鍵詞:生物技術;食品檢驗;檢測應用;過程方法

        現代社會,科學技術突飛猛進,食品處理與加工技術不斷創新,食品安全檢測檢驗面臨著新形勢與新任務,必須采取行之有效的技術方法準確掌握食品安全狀況,杜絕食品問題,以免對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造成不良影響,保障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穩定發展。本文就此展開探討。

        1現代生物技術的起源及其重要性

        生物技術涵蓋了生物學、化學、信息科學等多學科知識,重點在于探究發現生物的遺傳與變異。生物技術有助于研發更高品質、更具應用價值的生物類產品,滿足人類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下的物質需求。生物技術最早起源于經典遺傳學,早期科學家在特定試驗條件下,發現了遺傳物質的分離與結合。之后,經過幾代科研人員的共同努力,逐漸認識了“基因”,使現代生物技術的實踐應用成為可能。有觀點認為,生物技術將成為現代生物學與化學的重點研究與發展方向[1]。當前,食品安全問題備受社會關注,農藥殘留與添加劑超標等問題頻頻發生。因此,應用生物技術強化食品檢驗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1]。

        2食品檢驗中常用的生物檢測技術

        2.1生物酶技術

        生物酶技術是食品檢驗工作常用的現代技術方法之一,具有顯著的免疫分析技術特征,檢測效率高,數據準確率高,可真實反映食品安全現狀。在實際操作中,生物酶技術通過提取食品檢驗樣品,對其中含有的化學成分進行精準分析與識別,極大程度上降低檢驗誤差。

        2.2分子生物技術

        分子生物技術在食品檢驗中的應用重點在于檢驗病原微生物,有效研判食品中的微生物與寄生蟲含量,進而對食品的污染程度做出判斷。同時,在分子生物技術的支持下,可精準掌握部分微生物的基因變化狀況,分析基因序列特點。隨著食品檢驗要求的不斷提高,分子生物技術的應用深度持續提高[2]。

        2.3生物傳感器技術

        生物傳感器技術主要依托于特定儀器設備,檢測分析食品中所包含的抗原、抗體及其他大分子物質的含量,通過特定儀器設備將食品中待測目標物相關信息轉換成為可直觀識別的信息,進而完成對待測目標物的檢測。應用生物傳感技術進行檢測,可掌握食品中致病菌的類型與含量,蛋白質與糖分的品質等。

        2.4生物芯片

        生物芯片技術主要利用生物芯片檢測儀器,獲取生物分子信號,獲知食品分子狀況,進而得出相應的檢驗結果。生物芯片技術檢測效率較高,可在短時間內完成更多檢測任務,檢驗數據可信度高,是當前和未來一段時間內最為可靠的檢驗技術之一[3]。

        3食品檢驗中現代生物技術的應用

        3.1檢驗有害微生物

        眾所周知,當前食品種類呈出多樣化發展趨勢,各類新型食品紛紛問世,對食品安全檢驗提出了挑戰與考驗。加之食品從生產到出廠流通再到批發零售,最終流向消費終端進入消費者手中,流程環節較多,可能受到的污染較多,容易滋生致病菌與有害微生物,帶有致病菌與有害微生物的食品一旦被食用,將嚴重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因此,在食品檢驗中,必須強化現代生物技術的運用,有效檢驗食品中的有害微生物,并出具相應的檢驗檢測數據報告,只有滿足要求才能進入市場流通。

        3.2檢驗殘留農藥

        長期以來,國家高度重視食品農藥殘留,相繼制定了一系列減少與控制農藥殘留的方針政策,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但是農藥是使農作物正常生長的重要物質,對于提高作物產量與品質,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具有關鍵作用。通過現代生物技術檢驗食品殘留農藥,依舊是生物技術應用中的一項重大課題。當前,我國已經制定了符合我國國情的農藥殘留檢測標準,通過生物酶技術與傳感技術的有效運用,準確檢測農藥殘留指標,杜絕農藥殘留超標的食品流向市場,確保食品安全[4]。

        3.3檢驗轉基因食品

        在現代基因技術的支持下,轉基因食品開始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轉基因技術利用基因遺傳原理,對食品原材料的基因片段進行改造,然后將其加工成食品。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至今仍存在較大爭議,但大部分人對轉基因食品持謹慎態度,部分質量低劣的轉基因產品,對人體造成的傷害是不可逆轉的。因此,必須通過現代生物技術對轉基因食品進行專項檢驗,準確識別轉基因食品的安全系數,有效掌握轉基因食品構成,并在食品包裝上做出明確標識,全面體現轉基因食品特征,保障食品市場健康有序。

        4現代生物技術在食品檢驗中的應用趨勢

        4.1高效化

        在科學技術不斷發展和進步的時代背景下,食品檢驗技術會呈現出新的發展趨勢,現代生物技術也會表現出明顯的高效化特征。高效化集中表現為操作流程更加簡單,食品檢測時間縮短,能在短時間內完成檢測任務,并準確獲取相關數據資料,提高食品檢測效率。

        4.2多樣化

        隨著人們對食品質量要求的提高,在食品檢測中,現代生物技術呈現出多樣化特征,能夠用于食品檢測的現代生物技術種類越來越多。在具體檢測過程中,單一的現代生物技術,已無法滿足食品檢測需要,而是需要應用多種多樣的檢測技術。因此,有必要綜合應用多種檢測技術,對食品進行詳細、全面的多樣化檢測,以準確把握食品安全狀況,保障食品安全與可靠[5]。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人成7777香蕉 | 中文字幕日韩国产 | 亚洲成国产人片在线观看88 | 午夜性色福利视频久久久久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第二页 | 偷拍视频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