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計劃經濟模式的特點范文

        計劃經濟模式的特點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計劃經濟模式的特點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計劃經濟模式的特點

        第1篇:計劃經濟模式的特點范文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實現了持續30多年的高速發展,這絕非偶然的成功,而必然有其內在的符合客觀規律的東西。這種相對穩定的具有客觀規律性的東西,就可以稱之為一個模式。不論這種模式的內涵與特點如何,姑且可以先稱之為中國特色經濟模式。也就是說,在經濟領域里中國特色模式是客觀存在的。

        在經濟領域,中國特色模式究竟有什么樣的特色?同西方市場經濟國家的模式相比較,最明顯的特色就是所有制不同。在中國特色模式里,有數量較大、比重較高的國有經濟特別是國有企業存在。國有經濟特別是國有企業的成功,是中國特色模式獲得巨大成功中最亮麗的一筆。而以構建“兩個機制”為主要特征、以“層層模擬法人、環環快速聯動、人人應對市場、招招應對危機”為核心內容的新興際華模式,是其中一個杰出的代表,是一個成功的典范。新興際華集團的成功探索,不僅成功地探索出了一條國有企業乃至現代企業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經營之道,而且為探索中國特色經濟模式增添了一道亮麗的色彩。

        效益源于實力

        新興際華集團的成功事實,回答了國有企業近年來為什么發展快、效益好的問題。

        國有企業在改革開放前期,由于企業原有的傳統經營管理模式沒有得到根本改變,機制不活,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以至于多數經營效益不好,普遍虧損,生產經營陷入困境。可是,近年來,國有企業一改過去落后面貌,發展快,效益好。一些人驚詫,不理解其中的原因,個別人甚至看不慣、不服氣,懷疑國有企業是不是真正面貌一新了,能否持續保持這種發展勢頭?于是,國有企業發展又好又快,是由于壟斷因素(壟斷論),或是由于搶走民營企業的利益(與民爭利論)等雜音時有出現。

        其實,如果我們做認真深入的調查就會發現,這些年隨著國有企業改革步子加快、創新力度加大,國有企業的經營管理模式已有了重大調整,經營機制發生了重大轉變,已經成為蛻變重生的“新國企”,這是國有企業發展不斷向好的根本原因。通過經管模式的改革創新,身處完全競爭市場領域的新興際華集團,也同樣實現了企業的持續快速發展,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同樣創造了卓越的業績,是最有力的現實佐證。

        新興際華的實踐充分表明,國有企業近年來之所以效益好、活力強,主要是由于體制機制和經營管理模式的變化,企業內部管理的強化和應變市場能力的增強。

        實踐證明,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搞得好壞,所有制不是根本問題。國有企業不是計劃經濟的“專利”,民營企業也不是市場經濟的“寵兒”;搞市場經濟不只是發展民營經濟,搞好市場經濟仍然需要國有經濟;不僅是民營企業能夠適應市場經濟,國有企業同樣能夠適應市場經濟。只要管理模式和經營模式好,國有企業同樣可以形成好機制,同樣可以搞好搞活。新興際華的實踐也充分證明,國有企業并不是只會花國家的錢,還能夠為國家掙錢;不僅計劃經濟條件下國有企業能搞好,市場經濟條件下國有企業還能搞得更好。

        模式創造歷史

        不同的歷史條件下,企業的外部環境不同,企業的經營管理模式就應該不同。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我們總結推廣了“鞍鋼憲法”;七八十年代,我們總結推廣了“大慶精神”;90年代后,我們又總結推廣了“邯鋼經驗”。“鞍鋼憲法”和“大慶精神”是計劃經濟體制時代的產物,“邯鋼經驗”是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變型轉軌過渡時期的實踐探索,它們都是歷史遺留下來的社會寶貴財富,在當時發揮了巨大的歷史作用。即使站在現在的高度來審視,其中也有不少可供參考和吸收的營養成分。

        但是,隨著歷史條件的變化,企業經管模式也必須發生相應變化。特別是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國有企業經營管理模式必須從根本上進行重塑,使企業經營機制得以根本再造。為了在新形勢下求生存、謀發展,不少國有企業也曾有過一些類似的改革創新探索,取得了不少成效。但新興際華集團的“兩個機制”經營管理模式創新堪稱新歷史條件下國企管理創新的一個里程碑。

        與其他企業的管理創新相比,新興際華模式具有以下特色:

        第一,新興際華集團不是局部的、零星的小動作,而是全面系統的工程,是力度極大的大膽探索,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新模式。如果說基礎管理系統是一個車身,層層模擬法人機制是一個動力系統,環環快速聯動機制是一個導向系統的話,那么,這三位一體便構成了一輛可以高速前進的跑車。新興際華不只著眼于加強企業內部管理和節約降本,而是將市場機制和市場信息全面引入企業內部管理,實現經管統一、內外結合、市場導向、動態均衡。

        第二,以人為本。在社會主義中國,人民是國家、社會和企業的主人,人民群眾當家做主。在市場經濟新的歷史條件下,人民群眾當家做主的具體實現形式是什么,需要我們探索。新興際華集團的內部層層模擬法人運行機制,使員工從切身利益上對企業實現主人翁的地位,自己的收入、自己的命運都掌握在自己手里。所以,模擬法人運行機制,是人民群眾“主人翁”地位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具體實現形式。

        第三,從理論上來說,新興際華模式是價值鏈管理工程在中國的具體化、在國有企業的具體化。在這一模式中,價值鏈是一條始終貫穿企業生產經營全過程的主線,企業各個環節的目標都是創造價值的最大化。在價值鏈的每個環節上層層模擬法人,激活內部主體動力;在價值鏈的各個環節之間快速聯動,應對外部市場壓力。二者有機結合成一個統一體,從而實現企業整體價值的最大化。可見,“兩個機制”在新興際華集團的全面實施,打通了產業鏈,是一種穿透式的價值鏈管理方法,促進了企業的科學發展。

        第2篇:計劃經濟模式的特點范文

        (1)轉型早期:計劃經濟時期(1978年-1991年)1978年黨的制定的經濟轉型方案,轉型以高度集權的計劃經濟體制為起點。路徑是先農村再城市;先針對體制外部再針對體制內部;先對國有企業進行經濟機制的改革,再對現代企業制度進行改革。這是我國獨有的改革路徑,后來證明這種漸進式轉型的方式奠定了我國經濟轉型的基礎,為轉型的成功起到無可替代的作用。這一時期我國國有企業改革主要內容是轉換企業經營理念和機制,推行承包責任制,以解決兩權分離為核心目的,重新塑造微觀經濟。

        (2)轉型中期:社會主義市場體制確立(1992年-2001年)1992年黨的十四大會議正式確立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作為我國的經濟體制,從此以后,我國的經濟體制發生了質的改變,由計劃經濟體制完全過渡到市場經濟體制,為我國經濟轉型取得里程碑意義的成功。我國社會主義市場隨著計劃、外貿、金融、投資、財稅五大體制改革的完成,我國經濟體制框架基本建立起來。

        (3)轉型深化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時期(2002至今)2002年是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第一年,在全球貿易的助力和我國經濟發展的推動下,我國經濟轉經進度逐漸加快,形成國際化競爭,國家對企業的發展和定位作出相關調整和要求,主要以國有控股,進行國企法人治理建設和多元化產權改革,擔負起對我國整體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使得我國市場經濟進入成熟階段。

        二、國有企業管理創新特征

        我國企業管理特征比較鮮明,不同地區的企業管理模式差別非常大,而且國家與企業在管理創新上發揮的作用也有差別,總體上講,我國的企業管理創新在不同的行業、不同的地區之間存在很大的差異,創新過程也大相徑庭,但是我國改革創新的方向始終是以市場經濟作為主導方向

        。(一)企業管理創新制度具有多元化特征

        企業管理制度創新和改革應該服從市場經濟目標,但是在不同地區、不同行業、不同所有制的企業中管理創新的形式應該向不同的方向發展,這種管理創新多元化會成為我國經濟朝著多元化和多樣化方向發展的體現。

        (1)由于我國地大物博,在歷史和自然環境等因素作用下,我國不同的經濟地理區域會形成產業結構上的區別,這樣的差異會帶來生產工藝和資源組成的不同,面對不同產品帶來的市場結構和環境,不同企業對產品組合和產品價格的制定也會有很大差別,導致企業管理的方法和目標不一樣。比如,生產工藝繁瑣的企業都重視技術層面的創新,市場競爭力大的企業會根據收益情況,在節約成本上進行創新。

        (2)不同行業根據自身生產規模、技術層面和綜合實力,在管理創新上也有很大差異。概括來講,資本密集的企業把企業管理的中心放在財務管理上,通過提高收益率、降低投資風險實現企業管理制度的改革。勞動力密集的企業通常會以勞動雇傭和規范員工管理制度為核心,通過對員工的規范化和法制化的手段當作企業管理創新的出發點。技術密集的企業會把重點放在引進國內外先進技術來增加企業實力,與金融業類似但性質不一樣,金融業是以引進先進現代化電子商務平臺來降低投資風險和投資成本。因此,不同行業形成的管理創新的重點都取決于企業自身的成本結構。

        (3)企業管理制度創新根據企業的所有制不同,創新方面也有所不同。大中型國企在創新制度過程中注重于處理經營者和所有者間的關系,增強所有者監督力量,以防出現產權虛置,作為國企創新目標,公有產權具有分散性,公有制的企業產權不可分,在這個背景下,產權容易發生虛置的問題,內部人逐步會控制整個企業,所以這個問題是當下創新制度必須要解決的問題。而民企通常都是依靠家族力量維護和運營,科學化建設不到位,存在權責不清的可能性,所以有限責任很難確立,導致許多民企形成效益低和管理亂的局面。所以,我國家族制企業的管理創新應該以適應我國社會結構、以市場為導向進行改革創新。

        (二)企業管理創新具有漸發性特征

        我國經濟改革發展的重要特點之一就是漸進改革和創新。宏觀上,我國從計劃經濟轉變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過程很漫長;微觀上,企業管理創新必須存在這樣的內在特質。隨著經濟社會的漸進性發展,我國企業管理創新隨之穩步進行。我國企業管理制度曾經歷過放權讓利改革、承包責任制改革、稅務改革和產權改革等各個階段。在改革開放社會轉型初期階段,國家宏觀提出計劃經濟的概念,承認企業是商品獨立生產者,否定超前經濟理論。隨后,我國企業管理制度由計劃經濟管理模式逐漸轉變為獨立、自負盈虧的經濟管理模式,企業的經營權力依然很小。隨著人們思想認識的逐漸提高,認識到了市場因素的重要性,價格機制成為了經濟轉型的核心問題,怎樣可以將國家統一產品價值轉變為受供求影響配置產品價值成為當時經濟改革的主要問題。緊接著,價格機制逐漸的改變了企業管理模式,內容主要是以收益機制為核心,以市場為主導方向,以企業利潤最大化為目標的國有企業管理改革的新趨勢。為了企業建立真正的市場經濟模式,我國實行承包制和利改稅務的措施,其目的是價格機制和成本收益機制可以對企業的決策產生一定影響,使企業有活力,可以帶動地區進而帶動整個經濟體制的發展。現如今,我國的企業管理創新和轉型工作仍然是以企業產權改革為主導,建立現代產權制度,其核心目標是以產權關系來進行資源配置。

        (三)企業管理創新具有自發性的特性

        我國的企業管理創新自發性特點比較明顯,所謂的自發性是以個體需要為主體導向,行為上不完全迎合國家法律和政策的一種特性。企業管理模式的創新是我國單獨的企業對國家法律和政策的突破,在改革開發道路上表現的比較突出,我國企業管理創新自發性最好的表述就是先改革,再探究改革方向。改革開放初期,我國的經濟體制不完善,方向也不明確。而蘇聯和東歐國家在經濟改革當中已經實現社會主義計劃管理模式,并且逐步向市場經濟模式轉變。我國曾經在學術界也討論過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問題,因我國企業總是遵循陳舊的教條,當時沒有明確的改革方向,但是在改革發展不斷探索的道路上,我國企業管理人員突破了陳舊的管理模式,進行大膽創新,逐步脫離國家直接進行行政控制,以利潤和價格作為經營方向的杠桿。企業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在沒有把企業當作獨立商品生產者的條件下,需要重視市場的價格、利潤、供求規律,而不是直接等待上級指令,每次突破原有體制都會給改革增加一份動力。我國企業管理制度創新的內在特色就在于改革過程中管理人員首創主觀上的能動性,在改革過程中不斷的完善和修正,國家在認可的同時也在完善相關的政策。

        三、國有企業管理動力機制

        企業管理制度的創新首先應當考慮的因素是利潤,因為企業就是將利潤最大化作為目標來運營的經濟組織。我國擁有從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型的歷史背景,導致國企管理創新具有相對復雜的動力機制。國企開展管理創新的動力與市場環境和體制環境息息相關,不同轉型時期的體制環境、市場環境、國家政策影響了企業管理創新的動力機制。

        (一)轉型早期國企管理創新動力機制

        國企管理創新系統在轉型早期主要由國企改革因素、體制因素、市場調節因素以及國企自身因素等構成。這些構成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不但形成了國企管理創新動力機制生成機理的基本因素,而且決定了國企管理創新系統在這一時期的基本屬性。這一時期,我國經濟轉型處于起步階段,宏觀經濟體制主要是計劃經濟體制,這樣的經濟體制決定了國家與企業的分配關系和管理方式,發揮主導作用的還是國家行政力量。在這種體制和格局下,國企在管理創新上主要是典型的以服從和響應為主,從國企管理創新動力源考慮,雖然是計劃經濟體制內部改革,畢竟從體制上引入了商品經濟,這在客觀上確立了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取向,明確了計劃商品經濟體制的目標。先后國企經歷了兩次帶有市場化取向重大意義的改革:承包責任制和轉換企業經營機制。這兩個機制形成了國企管理創新機制的雛形,為企業管理創新的啟動和發展奠定了體制基礎。由此可見,這一時期的計劃經濟體制導致國企的基本屬性是國家行政的附屬物,國企內部的管理創新機制是次要的存在,只能從屬和響應,而存在于國企之上的政府才是支配管理創新重要推動的力量。所以,國企管理創新動力機制的主導是政府的強力推動,這是轉型早期企業管理創新的顯著特征。

        (二)轉型中期國企管理創新動力機制的發展

        由于這一時期宏觀經濟體制發生質的變化以及國企改革政策的逐漸成熟和深化,國企管理創新系統發生了巨大變化,將市場化管理作為國企管理創新的主要方向。國企管理創新系統在轉型中期的變化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創新系統構成要素和創新系統組成結構。這一時期的國企創新系統由創新環境和創新實施主體兩個部分組成,其中,創新環境的改變主要是初期的計劃經濟體制改為市場經濟體制,國企政策成熟,市場競爭力的出現等;創新實施主體指的是開展管理創新的國企,從創新動力機制上分析,可以細分為多個要素的組合體,這些要素包括開展創新國企的身份、數量、管理水平、經營狀況、未來發展愿景等,與轉型早期比較,企業管理創新系統構成的要素明顯增加了。不僅如此,創新系統構成的性質和組成也產生了質的變化,先經歷了十四大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是我國經濟改革的主要目標,隨后經過金融、投資、計劃、外貿和財稅五項改革使得我國完善建立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徹底的改變了國企的生存環境和地位,國企經營活動轉變為以市場交換作為活動方式。經過這次質變的轉型,非公有制經濟迅猛的發展,打破了國企壟斷的格局,出現外資、非公有制和國企三足鼎立的競爭局面,對國企改革的深化起到了促進和推動的作用,為了占據市場影響力在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都有重大突破。這一時期起,以政府推動和市場驅動雙層導向為主題,是國企為利益越來越自覺的進行管理創新,這種成熟的創新動力機制使市場化管理徹底的進化,成為了現國企的基本范式。

        (三)轉型深化期國企管理創新動力機制的突破

        加入國際貿易組織后,我國市場經濟體制進入了完善和深化階段。雖然國企創立創新環境要素和組成要素沒有太大變化,但還是從內涵上改變了很多,從調查情況來看,新時期的國企管理創新動力機制是外部環境和國企自身相互結合產生的,其發展方向也是互相影響和作用的。首先,國企的創新方式和指導思想明確,并確立了科學發展觀,將發展方式的轉變和追求可持續發展作為創新主要任務。其次,政府極力推進的國企戰略目標很強,管理思想先進,發展理念比較明確,在財力和行政的支撐援助下,為管理機制的創新建立雄厚的力量,促成了國企管理創新由自覺主動創新轉變為自主深度創新。最后,國企在創新過程中,不斷發現自身的矛盾和問題,追趕國際水平的同時展開攻守兼備的理念,盡早解決漏洞也是為了將來不會出現更嚴重的失誤,為企業管理創新的穩步深入奠定基礎,將國企管理創新的愿望演變成管理創新的深化活動。總而言之,國有企業通過管理創新帶來的動力機制,不論是在管理運作特征上,還是組織結構上都有了很大的發展與變化,這些變化為國有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保障。

        四、結束語

        第3篇:計劃經濟模式的特點范文

        關鍵詞:市場營銷;競爭力;路徑;煤炭企業

        1要以營銷理念指導營銷策略的制定

        現代市場營銷學認為,一個企業市場營銷策略的制定,必須要有鮮明的營銷理論作指導。因為在現代市場營銷領域中,企業銷售的不僅僅只是產品的質量和數量,還包括產品的品牌因素、情感因素以及產品的社會附加值因素等等,這些因素歸集在一起共同構成了具有企業自身特色的市場營銷文化,而企業營銷文化的核心則正是企業的營銷理念。所以,現代市場營銷看上去銷售的是有形的東西,實則是在銷售無形的東西。換言之,現代市場營銷實際上是在銷售企業的文化、企業的理念和企業的思維方式。煤炭企業是我國能源供給領域中的大戶,在歷史上曾經“一家獨大”,但是現在在新型清潔能源的沖擊下,往日的優勢正在被一步步侵蝕。所以,煤炭企業要提升市場營銷競爭力,就必須要立足當今市場發展需要對傳統的營銷模式進行革新,以新的營銷理念指導營銷策略的制定,將營銷理念寓于營銷策略之中,提高營銷策略的方向性和準確性,形成以滿足用戶市場需求為中心的新的營銷價值觀。

        2要讓營銷策略的制定服務營銷戰略的需要

        所謂企業營銷戰略,通常是指企業根據自己對市場的掌握情況,在對市場進行劃分定位后,對企業產品在一定時期的市場價格、銷售渠道、銷售目標等所制定的計劃;而所謂企業營銷策略,則是指企業為了實現營銷戰略而制定的執行方案和實施方法,其目標是要保證企業營銷戰略按計劃有效完成。據此可知,企業營銷策略是為企業營銷戰略服務的,企業營銷策略是企業營銷戰略的具體實施方式和手段。所以,對于當下經營處境艱難的煤炭企業來講,在制定市場營銷策略時,首先要考慮好營銷策略的制定是否能夠滿足企業市場營銷戰略的需要,要讓策略的制定服從于戰略,服務于戰略,這樣,策略的制定才具有時效性。我國煤炭企業是從計劃經濟體制下逐步過渡到市場經濟體制下的,在計劃經濟體制時期,煤炭產品的市場銷售是由上級主管部門統一調配的,企業無需在營銷戰略和營銷策略上做功課,但是在市場經濟體制下,煤炭企業要想保證產品有良好的市場銷路,就必須要提高在市場營銷方面的競爭力,就必須要處理好眼前效益和長遠效益之間的關系,因此,就必須要處理好營銷策略與營銷戰略之間的關系,讓營銷策略的貫徹執行成為營銷戰略目標得以實現的有力保證,讓營銷戰略為營銷策略的貫徹執行指明前進的方向。

        3要建立動態營銷策略調整機制

        市場環境是不斷變化的,在市場經濟運行環境中,企業制定的任何一種營銷策略都不可能永遠適應企業發展需要。企業市場營銷沒有一勞永逸的戰略,也沒有一勞永逸的策略,企業需根據市場的變化情況和自身所處的不同發展階段制定不同的營銷策略,這樣才能保證企業的營銷策略不會過時,才能保證企業產品的市場銷路。所以,煤炭企業要提升在營銷領域中的競爭力,也必須要建立動態的營銷策略。煤炭企業不同于普通行業企業,一方面煤炭企業規模龐大,分支機構眾多,過去采用是粗放型的管理模式,另一方面煤炭企業當前處境艱難,市場消費疲軟,產能過剩的問題還大面積的存在著,對于這些因素,煤炭企業在建立動態營銷策略時必須要予以充分考慮,既要考慮到市場上的銷售渠道、競爭狀況以及產品的技術含量等因素,也要考慮到企業的財務狀況、杠桿壓力和環保壓力等因素,只有在全面考量、綜合分析這些因素之后建立起來的動態營銷策略才具有可行性,才會滿足市場環境不斷變化的需要。

        4要明確對營銷市場的定位

        明確對營銷市場的定位,猶如我們常說的“有的放矢”,可以大大提高企業市場營銷的成功概率。一方面,煤炭企業一般都具有規模龐大、煤炭產品種類較多的特點,另一方面,煤炭下游企業不同客戶對煤炭產品的需求也各不相同,所以,煤炭企業要想在市場營銷競爭中取勝,就有必要結合自身產品的特點和下游客戶的不同需求,鎖定市場目標,科學定位市場,這樣才能更好地滿足廣大客戶對煤炭產品的需要,提高企業的市場營銷水平,提高企業產品的市場競爭力。要實現對目標市場的科學定位,首先企業要做到的就是要搶占市場空位,挖掘本企業不同于其他企業的營銷特點,根據企業自身營銷特點制定差異化的產品銷售方案,有區別、有針對性地組織市場促銷活動;其次企業還需要對煤炭產品進行合理定價,如何才能合理的給自己產品進行定價,這對當前煤炭企業來說的確是一個非常艱難的決定,因為煤炭企業當前正處在產品價格的低谷期和市場競爭的高峰期,價格定的高了企業產品就會失去市場競爭力,價格定的低了又會降低企業的經營利潤,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煤炭企業必須要做足充分的市場調研工作,獲取足夠的市場客戶信息和競爭對手信息,通過對市場客戶信息和競爭對手信息的分析來確定既能夠給自己帶來競爭優勢又不至于造成企業利潤下滑的產品價格。這就是“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道理所在。

        5要構建互聯網+的新型營銷網絡體系

        互聯網+的經濟模式近年來早已成為網絡熱詞,煤炭企業對此也并不陌生。互聯網+經濟模式的形成為各行各業進一步拓展市場空間打開了方便之門。不管是同行業與同行業之間,還是不同行業與不同行業之間,借助互聯網+經濟模式都可以建立起彼此互惠的經濟聯系。在互聯網+經濟模式的促進下,營銷市場中的橫向聯系被無限的擴大了。構建互聯網+的營銷模式,有利于煤炭企業順利渡過所謂的“寒冬”,迎來市場營銷新的春天。因為,互聯網+營銷模式的形成是營銷領域中的一場深刻變革,借助互聯網+這種新型營銷模式,企業隨時都可以掌握煤炭市場的供求信息、客戶對產品的不同要求、外國煤炭產品的進口狀況以及煤炭市場當前的態勢、煤炭產能數據的分析結果等行業新聞,這就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過去常見的煤炭交易信息不對稱的問題,企業借此可以有效地把握市場競爭動態,從而及時地對營銷戰略和營銷策略做出調整。并且,利用互聯網+經濟模式,煤炭企業還可以實現線上與線下的互動,加深產品營銷過程中企業與產品訂購、運輸物流、倉儲服務等環節的合作關系,提高企業市場營銷效率。

        第4篇:計劃經濟模式的特點范文

        沒有吸引外資的區位優勢的情況下,走出了一條具有浙江特色的經濟社會發展路子,創造了令人矚目的經濟高速發展的奇跡,被譽為浙江現象。浙江是中國內發性經濟發展取得成功的典型地區,研究浙江模式能夠給越南經濟發展提供很多啟示。

        一、浙江經濟模式簡析

        (一)基本概況

        浙江地處東南沿海長江三角洲南翼,全省陸域面積10.18萬平方公里,為全國面積的1.06%,是中國面積較小的省份之一。陸域資源貧乏,農業比重大。工業基礎薄弱。資本供給缺乏,也沒有享受特殊的政策優惠。然而,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浙江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過程中走出了一條具有浙江特色的發展路子。全省經濟發展迅速,主要經濟指標在全國保持領先地位,成為全國經濟增長速度最快和最有活力的省份之一。2008年與1978年相比,全省國民生產總值大幅提高,按可比價格計算,年均增長達13.1%。在全國的位次由第12位上升到第4位: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由全國第16位躍升為第4位:三大產業構成由1978年的38.1:43.3:18.6轉變為2008年的5.1:53.9:41。這一切表明,浙江已由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由原來經濟基礎比較薄弱的農業省份向以工業為主的經濟大省轉變,不僅提前實現了從溫飽向小康的歷史性跨越,而且正以堅實的步伐進入工業化中后期,向現代化邁進。

        20世紀80年代以來,浙江產業呈現一種集群化發展現象,從一村一品、一鄉一品向一縣一業蔓延。有人稱其為浙江塊狀經濟,也有人稱其為產業集群。從一村一品起步,就近建立專業市場,經過多次產品檔次的提升,主導產業不斷壯大,逐步構成了小商品大市場高回報和小資本大聚集的企業集群。紹興的紡織業、諸暨大唐的襪業、慈溪的小家電、樂清的低壓電器等,在這些經濟強縣(市),總有一個或幾個產業執全國行業之牛耳。

        浙江模式,就是立足民力、依靠民資、發展民營、注重民富、實現民享的民本型、內源型區域經濟發展模式。浙江經濟發展的主體力量是人民,全民創業成為浙江經濟發展的特征。民營企業成為最活躍的市場主體。浙江工業化始于農業為主的經濟基礎,大多數產業是根植于本地。從原始資本積累開始,家庭工場起步及小商品生產人手,浙江經濟經歷了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自我積累,自行生長的歷程,呈現出明顯的內生工業化性質。

        (二)浙江經濟發展特征

        產業集群數量眾多,以傳統產業為主

        浙江區域經濟產業群數量眾多,在地域上通常以鄉鎮的行政界限為邊界,或由相鄰的幾個鄉鎮共同組成,鄉鎮內部又存在不同的專業村。目前,浙江的許多產業集群已經成為全國乃至世界著名的專業生產基地。據調查,截至2008年年底,浙江省共有年產值億元以上的產業集群600多個,工業增加值2.5萬億元,占全省工業總產值的54%,產業集群平均規模41.6億元。從集群規模看,年產值10億元以上的462個集群中,工業總產值100300億元的有59個,其中超過300億元的有14個。從單位和人員構成看,2007年浙江省產業集群包含的生產單位(包括企業和個體工業單位)有23.66萬個,占全部工業生產單位的27.2%:從業人員674.5萬人,占全部工業從業人員的47.8%。

        主要特色經營模式:專業市場+家庭工場

        浙江產業群以專業市場(或商品市場)為依托,把成千上萬個家庭工場有效地組織起來,形成最有浙江特色的專業市場+家庭工場式的經營模式,也就是小商品、大市場,小企業、大集群的浙江模式。這種模式起源于溫州地區,進入上世紀80年代后期,隨著鄉鎮企業改制的迫切需要,它以現實的優勢不斷擴散到省內其他地區,專業市場的發展是浙江農村地區特定歷史時期商品流通體制的產物,為家庭工場提供了可靠的產品銷售渠道,家庭工場則是專業市場繁榮興盛的基礎。

        二、浙江經濟發展的典型經濟模式

        溫州民營經濟

        溫州位于中國東南海岸線的中段,浙江省的東南部,是全省距離省城杭州最遠的城市。改革開放30年來,溫州人依靠自己的勤勞和智慧,迅速成為中國最具經濟活力和影響力的城市之一,創造了舉世矚目的民營經濟的發展模式溫州模式,

        第5篇:計劃經濟模式的特點范文

        [關鍵詞]市場經濟模式 制造業 新經濟

        曾被譽為創造了亞洲奇跡的日本市場經濟模式,在20世紀80年代以前表現出強大的增長和競爭活力,而在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新一輪的高科技產業發展中卻顯得對應遲鈍,缺乏競爭活力。在短時間內將成功與失敗兩面的先后展現,為我們全面認識日本市場經濟模式提供了正反兩面資料。中國和日本同屬于東亞文化背景下的國家,在經濟模式與發展戰略的選擇上有許多相似之處。全面的認識日本市場經濟模式對于中國的經濟發展有借鑒意義。

        一、創造了制造業輝煌的日本市場經濟模式

        從制度看,市場經濟是現代世界各國普遍采用的經濟制度,從模式看,同樣的市場經濟制度卻在不同國家和地區表現為不同的發展模式。同樣的制度之所以表現為不同的模式,就在于構成經濟制度和經濟增長要素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特定的歷史條件下采取了不同的組合。日本的市場經濟模式在二戰后經過60年代的經濟恢復,在80年代的高速增長中,逐漸定型。 從構成經濟增長的各要素的關系看,日本市場經濟模式有以下一些特征:

        1、從市場與政府的關系看,是典型的政府導向型市場經濟模式

        從所有制的角度看,日本的市場經濟屬于資本主義體系的市場經濟。從市場與政府的關系看,日本的市場經濟屬于政府導向型市場經濟。從大范圍來看,具有西方文化背景的西歐和北美的市場經濟大都屬于市場導向型市場經濟,具有東亞文化背景的東亞地區的市場經濟大都屬于政府導向型的市場經濟模式。而日本的市場經濟則是東亞地區最典型的政府導向型市場經濟。

        從明治維新開始,日本是亞洲地區最早從封建社會走向資本主義社會的國家。二戰之后,也是最早以政府導向的市場經濟模式實現經濟高速增長的國家。 政府導向型的市場經濟主要表現為政府對社會資源的配置方向和配置方式具有更大的權利。日本政府對社會資源配置的調控,主要通過這樣一些途徑來進行。

        一是運用產業政策誘導社會資源向政府調控的領域和方向配置。從戰后50年代重點發展纖維等輕工業,到60年代重點發展鋼鐵和化學工業,從80年代轉向重點發展電器機械和汽車業,到90年展電子機械和信息產業的選擇,每一次產業的轉換選擇,都是在政府產業政策的誘導下進行的。

        二是通過政府與企業之間建立的“保護”關系,保證企業投資和管理符合政府的產業調控的方向。日本政府與企業的關系,并不是歐美國家那種純粹的納稅關系。日本政府與企業之間,有一種約定俗成的指導和保護的關系。政府與企業的關系,不僅表現在一系列政策指導上,還表現在人際關系上。如在日本存在的“神仙下凡”制度,就是從人際關系方面加強了政府對企業指導。在日本存在著論資排輩年功序列制的官員升遷制度,由于越往高層,其職位越少。為了解決到一定年限需要提升的官員,而沒有空缺職位的矛盾,采取了從政府派到企業任職的制度。這種制度就是所謂的“神仙下凡”。大量政府官員“下凡”到企業,從人際關系上強化了政府與企業之間的聯系。

        三是運用政府計劃和財政政策對社會資源進行直接配置。日本政府對社會資源的直接配置主要表現為兩大方面。一是80年代末經濟不景氣以來,通過發行國債來刺激經濟增長。其次就是從50年代開始的每10年制定一次的“國土開發綜合計劃”。為了解決地區之間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推行的國土綜合開發計劃,是日本政府按照計劃對開發地區進行直接投資的計劃。盡管這種投資主要是基礎設施的投資,但對整個社會資源的配置具有一定引導作用。

        2、從國際與國內市場看, 是對國際市場高度依賴的外向型經濟

        由于兩大原因,使日本的市場經濟表現對國際市場的高度依賴性:一是國內資源的短缺。二戰后日本推進大規模的制造業發展過程中,必須大量進口原料和能源。日本對海外能源的依賴程度高達87%,美國是20%,英國9.3%,西德57.7%,法國80.3%,遠高于其他發達國家。為了解決在大量進口中形成對外匯的大量需求和實現國際收支平衡的需要,在增加進口的同時,必須增加出口。所以對國際市場的高度依賴性,就成為日本市場經濟發展不可缺少的條件。二是二戰之后支撐日本經濟發展所需要的技術和資本的積累,也需要在引進中進行。這些因素使得日本的市場從一開始,就表現出很高的開放性。

        從50年代開始,日本就確立了“貿易立國” 的經濟發展戰略。特別是在60到80年代,日本利用歐美國家和西歐國家進行產業調整的機會,抓住有利時機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對外貿易體制,實現了國內市場與國家市場的接軌。不斷根據國際市場的需求變化,根據互補優勢原則,確定產業發展重點,不斷調整出口貿易結構,在較短的時間內,使日本經濟在國家分工體系中充分利用國際市場資源方面表現出明顯優勢和強大的競爭力。

        戰后日本市場經濟發展過程,是一個不斷在“貿易立國”戰略指導下走向國際化的過程。從50年代開始這個過程經歷了三個時期:

        第一次國際化(1949年~1961年)是以振興出口和促進產業合理化為目標的國際化。處于戰后恢復時期的日本經濟,采取了振興出口,限制進口的國際化政策。

        第二次國際化(1960年~1973年)是適應國際經濟自由化而進行的。在這一時期,日本經濟進一步走向自由化的過程經歷了三步。在60年代以前實行的主要是限制外資進入重點產業扶持的政策,通過關稅和數量限制來限制進口。第二步是從限制進口走向貿易自由化時期。第三步是從貿易自由化走向資本投資的自由化。

        第三次國際化(70年代到90年代)是以解決貿易摩擦政策對應為主要內容的國際化。日本的貿易收支自1962年起完全盈余化,70年代后期對歐美的貿易盈余呈現劇增,如何對應貿易摩擦成為日本外貿政策的中心。

        3、從宗法關系與市場關系混合中生成的企業制度,是一種團隊精神很強的企業制度

        在80年代,人們總結日本經濟高速發展成功的經驗中,曾將充滿團隊精神日本企業制度作為主要經驗予以研究。高度敬業和充滿團隊的企業精神是如何形成的,這曾是理論界關注的一個熱門話題。日本企業高度敬業的團隊精神來自其特有的企業制度。這種企業制度從總體上看,是由兩種力量或兩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即從封建社會遺留下來的宗法依附關系與市場競爭關系相互作用的結果。

        在市場經濟中發展起來的日本的企業制度,也具有現代企業制度的一些特征,如現代日本的企業大都是股份制企業,在日本也存在龐大的證券市場,企業的經營活動也都遵循市場競爭規律。但這些并不是日本企業制度的全部,有些東西在現代日本企業制度中,則是某種形式的存在。如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在日本企業只是一種形式的存在。構成日本企業制度的主要內容,或者說構成日本企業制度的獨特性,是存在于日本企業中的另一種關系,即自上而下的具有濃厚宗法色彩的依附關系。

        這種宗法依附關系,分這樣幾個層次存在。第一個層次是政府與企業的關系。即政府對企業指導、保護的“護送船隊”關系。政府對企業除了通過產業政策誘導和管制外,還通過“神仙下凡”派往企業的官員,對企業進行滲透。第二個層次的關系是行業關系。行業關系通過行業協會和財界組織來實現。行業協會沒有政府背景,主要協調行業內事宜,制定行業標準。第三個層次的企業之間的“序列關系“。企業之間的序列關系主要表現為三種關系。(1)隸屬于企業集團(財團)的序列關系。日本不同的財團在歷史上屬于同一財閥延續下來的。每個財團以銀行和商社為中心形成松散的聯系。同一集團之間在商業上相互照顧。如企業之間的商品采購要優先從本財團內的企業采購。如在日本研修中參加富士通舉行的多次酒會上,所用啤酒是和富士通屬于同一財團的企業的啤酒。(2)主銀行關系。日本企業的金融業務都由一家銀行承擔,銀行向企業派遣干部,企業經營出現問題時銀行出手救濟。(3)大企業和小企業之間的“專屬配套關系”。中小企業依附某一大企業專門為其提品配套,大企業保證中小企業的經營業務、向中小企業派遣干部、提供技術并壓其降低成本。政府的指導、行業協會和財團、主銀行隸屬、專屬配套等構成了企業的存在外部關系。企業內部的勞資關系主要通過企業內部的工會、雇傭終身制、年功序列制等制度來維系。

        市場競爭的關系是一種橫向的關系,而自上而下的從政府到財團、從銀行到中小企業的關系網是縱向關系。將企業劃分在不同的條塊之中自上而下的序列關系具有一定的依附性。某個企業一旦脫離或背叛隸屬的某個財團或他的主銀行,可能會為企業的生存帶來意向不到的危機和災難。任何一個日本企業都面臨著兩種關系的約束,即競爭關系和依附的關系的約束。這種自上而下的依附關系并不是在市場競爭中形成的,而是對既定歷史關系的承襲。是古代自上而下的封建宗法關系在現代社會的再現。如日本的財團就是日本歷史上財閥關系的沿襲。同樣政府對企業的保護,銀行對企業的控制,這種變相的依附關系也是古代封建社會存在的自上而下的封建皇權對超經濟控制的另一種形式的再現。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才把這種自上而下企業關系稱其為古代宗法依附關系的遺留。這種關系的存在同日本的近代歷史有關。日本從古代的封建社會走向資本主義社會,走的是一條改良道路。現代的資本主義關系是在保留古代封建關系的框架下漸進形成的。現代的日本企業存在于市場關系與遺留的宗法關系混合生成的制度中,也就不足為奇。

        以終身雇傭制和年功序列制為主要內容的企業制度,在本質上也是使員工不得不依附企業的一種宗法關系。因為在日本所有企業都是隸屬某個財團或某個銀行,所有的企業都實行終身雇傭,而且是所有權和經營權是形式上分離,實際上的不分離,所以在日本并不存在像西方國家那樣的發達的勞動力市場和企業家市場。從表面上看,這種變相的依附關系的存在是對市場競爭關系的抑制。特別是按照西方的古典經濟學觀點,這種變相的依附關系是不利于市場經濟發展的關系。但是在現實日本市場經濟中,正是這種依附關系在現代市場經濟中卻成了日本企業精神的形成根源。這種從古代社會遺留下的依附關系,在市場競爭的壓力和日本特定文化的背景下,變成了員工對企業、小企業對大企業,大企業對銀行、企業對政府的服從和忠誠關系。員工對企業的服從和忠誠在日本企業的內部又變成了高度的敬業精神和相互配合的團隊精神。企業對政府的服從,使政府的調控信息以最少摩擦得以實現。小企業對大企業的服從,企業對財團的服從,使以高度分工為基礎的現代化生產體系以最少摩擦而形成。如果說歐美的大企業是在長期的競爭中形成的,那么日本的大企業集團則是在歷史上遺留下來的宗法關系框架中形成的。與歐美的大企業相比,日本企業集團形成時期短,摩擦成本小。這可以說是在短期內日本跨國公司迅速成長的秘密所在。

        總之,在市場關系與古代遺留下宗法關系混合中形成的日本企業制度,在80年代以前,表現出了很強生命力和競爭力。這種獨特的企業制度,也成了其他國家很難模仿的構成日本經濟特點的一種制度。

        4、從產業政策與技術創新上看,是趕超性學習模式

        二戰后至80年代末發生泡沫經濟前,日本產業政策的實施大致分為四個時期:第一個時期,主要為了恢復市場,克服通貨膨脹,確立了以經濟自力為基礎的產業政策;在產業選擇上,主要推進了以纖維紡織品為主的輕工業的發展。第二個時期,是以產業合理化為中心,培育新型產業,充實社會資本。在這一時期重點發展了資本密集型的鋼鐵、化學等行業。第三個時期,適應貿易自由化、資本自由化,為了實現日本經濟的快速增長,邁向經濟大國的目標,采取強化產業競爭力的產業政策。這一時期也是日本的汽車、電器機械迅速發展和走向世界的時期。第四個時期是產業政策多樣化的時期,主要是謀求振興電子產業和發展知識密集型企業的時期。

        日本產業政策主要有三大特點:一是產業政策的出發點主要是追求規模經濟、鼓勵企業間的合并與聯合,追求卡特爾效應;二是適應日本經濟外向型特點,鼓勵出口始終是日本產業政策的主要內容;三是堅持將技術創新和技術進步置于產業政策的核心,使產業推進和升級始終在技術進步的中進行。日本產業政策這三大特點與日本戰后趕超性總體發展戰略密切相關。利用西方的先進技術,通過大規模生產提高引進技術的重復使用效率,然后在開拓的國際市場中進行銷售,在短期內實現趕超西方發達國際的目標,這就是日本戰后推行產業政策的核心所在。實踐證明,日本的趕超產業政策是成功的。正是這種趕超政策使日本在短期內,創造出了一個可以和美國相抗衡的工業制造大國。

        通過產業政策、外匯政策和財政金融政策鼓勵技術進步和技術創新是日本在80年代以前實現經濟起飛的另一個經驗。日本的技術進步經驗從總體講是一個學習的經驗或二次創新的經驗。日本戰后技術革新是在引入西方先導技術的前提下,將尖端技術與具體工業流程、產品開發相結合進行追加創新的技術革新。所以在日本的技術創新體系主要由兩大部分組成:一部分是國家通過產業政策、外匯金融政策激勵下對西方尖端技術的引進、學習和消化的系統,另一部分是將尖端技術與生產工程和產品開發項結合,進行的技術再創新的。由于屬于工程學和實用技術的創新是與市場緊密相聯系的創新,所以日本的技術創新是以民間部門為主體的創新,是以市場為導向的創新。技術創新所需資金的供給也是以民間部門為主。日本擁有全世界一流的工程師和各種各樣民間技術人員,日本也擁有世界一流的高素質工人。這些都是日本80年代在制造業技術領域領先世界的原因所在。這也是日本技術創新體系的特點所在。同歐美的技術創新體系相比,在研究開發領域,日本工程學占優勢,歐美則在理學占優勢。

        5、從經濟發展的階段看,是適應制造業發展的經濟模式。

        二戰以后是制造業迅速發展的經濟時代,適應制造業發展成長起來的日本市場經濟模式,表現出對制造業適應性和強大的競爭力優勢。

        在技術上,制造業技術需要兩次創新。第一次是屬于理學上的原理性創新,第二次是在原理的指導下面向終端產品的屬于工程學上的適用技術或工藝流程的創新。二戰后建立日本技術創新系統,是一個直接面向市場、面向終端產品的二次技術革新系統。80年代以前,如果說歐美在第一次科學創新占據優勢,那么日本則在第二次技術革新中占據優勢。可以說,在制造業技術創新中,日本充當了歐美二傳手角色。雖然日本在第一次科學原理的創新中不占據優勢,但通過學習、引入的途徑彌補了這個不足。由于日本所擁有的技術革新優勢是在直接面對市場的終端產品中顯示出來的,所以日本所具有的技術優勢直接變成了市場競爭優勢。而歐美所具有的第一次創新技術優勢,由于缺乏二次創新優勢,所以在市場競爭中輸給日本。

        在企業組織方式上,制造業所需要的是“雙高式”的企業組織方式。所謂“雙高”式是指建立在高度分工基礎上中小企業群與高度綜合的大企業集團相配套的企業組織。日本存在的大企業控制中小企業的“企業系列”制度,解決了將分散的中小企業納入社會化大生產問題; 大銀行控制大企業集團的“主銀行制度”,再加上政府對企業指導保護關系,使日本走了一條以最小的摩擦成本組建其與歐美相抗衡的制造業集團和跨國企業的捷徑。從古代封建社會遺留下來的自上而下的宗法關系,雖然抑制了國內企業之間的競爭,但將遺留的宗法關系改造成適應社會大生產的有序的企業組織關系,卻成為日本以最小的摩擦成本組建現代企業集團最經濟的選擇。為日本高超歐美爭得了時間。

        二戰之后制造業發展的時期,是貿易自由化發展的時期。在關貿總協定推動下的貨物貿易自由化,產品國際化成為制造業時代的市場特征。在特殊的自然稟賦和歷史條件下,形成了對國際市場高度依賴的“貿易立國”戰略,使日本適應界貿易自由化大勢,不僅獲得了發展制造業所需要的技術、原材料和能源、而且開拓了產品銷售的國際市場。

        在日本的市場經濟模式中,最具有生命力的是在特定企業制度中形成的以“忠誠”為核心價值的高度敬業的團隊精神。正是這種日本精神與市場競爭相結合,才使日本的“企業系列制度”、“主銀行制度”“終身制”“、年功系列制”等制度,變成了使內部的摩擦內耗降低到最小程度,使整體的團隊作用充分發揮的優勢。特別是在企業內部,正是這種敬業精神與日本一流工程技術相結合才創造了風靡世界市場的一流的日本產品。

        綜上所述,80年代日本在制造業競爭中所表現的優勢,并不是某一個方面作用的結果,而是構成日本市場經濟模式的各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構。日本在80年代所具有的優勢,從總體上講,是日本市場經濟模式的優勢。

        二、在新經濟時代失靈的日本市場經濟模式

        80年代后期因日元升值引起的泡沫經濟破滅后,日本經濟陷入長期的不景氣之中。日本經濟為什么長期無法恢復,成為日本經濟發展的難題。長期以來,日本政府主要致力于泡沫經濟遺留下來的銀行壞帳、投資需求不足、企業經營困難等問題的解決。經過十多年的實踐證明,如果將日本經濟陷入不景氣的原因僅僅歸結為泡沫經濟的破壞力,這顯然是一個認識上的誤區。日本經濟在90年代遇到的問題,已不僅僅是一個解決泡沫經濟后的遺留問題,而是面對掀起的新一輪新技術革命的挑戰,如何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從制度與結構的深層進行改革的問題。從更廣的范圍看,實質上是一個如何從創造了制造業輝煌的光環效應走出,對日本市場模式進行反思的問題。

        1、政府導向型模式今后如何走?

        如果說在80年代以前,顯示的主要是政府導向型市場模式的優點,那么90年代以來則頻頻顯示了政府導向型模式的種種弊端。 泡沫經濟破滅之后,政府面對不景氣的企業和銀行大量壞帳,仍然貫徹“護送船隊”的政策時,則變成對破產企業和落后企業保護。由于對應該處理的銀行壞帳未能及時處理,延誤了產業結構調整的時機。在政府導向型市場模式左右的慣性思維方式的作用下,過分相信政府調控力量的結果是希望通過政府的調控力量來走出經濟發展的不景氣,大量發行國債刺激經濟發展,不僅未能達到預期的目的,巨額國債反而成為經濟發展的包袱。

        90年代以來,政府導向型市場模式在解決泡沫經濟破滅后的經濟結構調整上,在新一輪高技術產業的競爭中頻頻失靈行為,迫使人們不得不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政府導向型模式,今后如何走?這個問題不僅是一個日本的經濟發展模式的重新選擇問題,實際是一個一個亞洲經濟發展模式的重新選擇問題。90年代經濟增長不景氣,使日本的政府導向型模式受到了時代的質問,1999年發生的東亞金融風暴的背后,也以同樣的方式向亞洲的政府導向型經濟模式提出質問。

        2、缺乏原創性的技術革新成為昨日黃花

        在引入西方尖端技術的前提下,在具體的工藝流程和產品中進行追加的技術革新的路徑,可以說是一條學習、引入西方技術的最佳路徑。80年代之前日本的這種作法,堪稱發展中國家學習和引進西方技術的典范。但是80年代以來出現的新一輪的高新技術產業的革命,所依托的技術是原創型的技術。傳統的制造業技術,從原創性的科學理論轉化為可實用的技術和產品,需要兩次創新才能完成,90年代以來的新經濟時代的信息技術革命,從原創技術的出現到產品的問世,不僅在很短時間內完成,而且也是在同一個研究室中完成的。特別是信息技術時代的軟件產品,制造技術相對與軟件開發技術而言幾乎是零。這說明現代的高技術不需要二傳手。原創技術的發明者,完全可以依靠自身的力量將技術變成產品,直接投向市場。如果說在制造業時代,獲利最大的是面向終端產品的二次技術創新,在新經濟時代獲利最大的像比爾蓋茨這樣的擁有原創技術者,而不是面向市場的硬件制造商。美國的比爾蓋茨,根本不需要日本一流的工程技術人員,就可以將他的產品推向全球。在制造業時代,日本和歐美共同分享來自同一源頭的水,日本比歐美甚至分享的更多。但在高新技術革命時代,來自歐美之源的水,不需要通過日本就可以流向全世界。 在新經濟時代,缺乏原創性技術體系成為昨日黃花。

        3\缺乏競爭、創新力的企業制度對新經濟對應遲緩

        在市場經濟的發展過程中,沒有永恒的李嘉圖,也沒有永恒的凱恩斯,當然也不可能有永恒的企業制度。日本企業制度的優勢則是相對于70到80年代的市場環境和經濟條件而言,經濟發展的環境一旦變化,許多優勢的東西不僅不能繼續保持,甚至還會走向其反面,變成企業發展的障礙。在70年代,具有高度競爭性和獨立性的美國企業,在傳統的制造業競爭中輸給日本。但從80年代開始從傳統制造業向現代信息產業轉變的過程中,在充滿優勝劣汰的市場競爭中存在的具有獨立性的美國企業和高度流動性的勞動力和人才市場,卻表現出高度的適應性。從80年代開始,在風險投資的支持下,一大批高科技的新型中小企業紛紛誕生,到了90年代這些企業已成為推動美國新經濟的發展新興產業而出現。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日本企業,在面對新經濟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挑戰中,表現出對應遲緩。在政府保護下缺乏淘汰機制的企業序列制度,缺乏人才流動的終身雇傭制,很難使新型企業在傳統的企業制度體系的夾縫中產生。在這一時期,日本企業制度的封閉性,成為產業升級、經濟結構調整的障礙。從80年代以來,日本的一些跨國公司和大的企業集團,適應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挑戰,從產品結構和研究開發方向上,也進行了很大調整,但這是在保留原企業制度下進行的,所以其競爭力和創新活力有限。

        4、日本經濟市場化、全球化、信息化的發展前景

        由于結構和制度的原因使日本經濟走出不景氣的道路艱難而曲折,日本經濟什么時候能夠走出低谷的時間表,即使日本的專家與學者也很難確定。但經過十多年漸進的改革和探索,以及對日本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經驗和教訓的反思,日本經濟未來發展與改革的方向越來越明確。從日本專家和學者講述的內容中,可以發現,市場化、全球化和信息化是現代日本經濟發展的三大趨勢,也是日本經濟改革中需要解決的三大問題。

        日本的政府和學者已認識到政府導向型經濟模式的弊端,放松行政管制,更多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建立適應因特網時代需要的更加靈活的市場經濟,是目前日本經濟改革的主要方向。 在金融體制方面推進更加自由化、更加有選擇性的金融體系。 在金融機構的合并中,允許銀行、保險、證券等業務的自由化。在企業關系上,開始進行打破束縛企業之間競爭的序列關系的改革,在企業內部,對終身雇傭制進行改革,打破大鍋飯鐵飯碗,鼓勵人員開始流動、競爭,促使勞動力市場發展。在對外開放上,鼓勵外資進入日本,收購日本的企業和不良資產。這些改革都是圍繞一個目標進行的,就是使日本市場機制更加具有競爭性和開放性。

        在新一輪的新經濟競爭中,日本企業未能抓住有利機會,獲得其應有的市場份額。面向全球,實現日本企業的再造,成為日本企業努力的目標。如富士通株式會社全力推行的面向全球性的經營戰略,代表了目前日本跨國企業改革的方向。富士通作為一個從事電子通訊的跨國企業,適應因特網時代技術發展的要求,提出兩大經營戰略。,將富士通的全部資源集中于互聯網世界,使富士通的品牌成為全球性的品牌。富士通的這兩大戰略與建立因特網時代無國籍企業的發展趨勢非常吻合。隨著互聯網時代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新一輪的國際競爭,將是以全球化經營為戰略目標的無國籍企業之間的競爭。在未來的國際市場中,越是全球化的企業,越具有生命力和競爭了。

        日本政府鑒于在80年代以來IT革命的對應遲緩,提出了21世紀日本經濟發展的戰略是“e-Japan”,圍繞“建立網上日本”戰略,制定了三大戰略目標:(1)實現全體國民都得到IT利益的社會;(2)建立在自由競爭原理之上的有效率的經濟結構;(3)實現網絡時代的國際貢獻。實現戰略目標的4個重點政策領域是:(1)依靠民間進行超高速網絡的基礎實施建設,依靠政府,實現自由而公平的競爭環境;(2)建立電子商務交易的規則,為電子商務創造環境;(3)建立電子政府實現行政、公共領域的信息化;(4)為了適應信息社會而開展教育,培養IT技術人員,進行技術研究。

        三、日本市場經濟模式對中國經濟的借鑒與啟示

        二戰后經歷過經濟恢復、高速增長和不景氣,目前又處于制度改革和結構調整時期的日本經濟,既有成功的經驗,也有失敗的教訓。通過對日本市場經濟研修考察,可以發現日本的市場經濟模式在某些方面與中國有相似之處。日本與中國都屬于東亞農耕文化體系,東亞農耕文化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是政府在市場經濟中組織和對資源配置的作用相對較大。日本是亞洲最早進入資本主義,實行工業化的國家,但日本仍屬于西方市場經濟體系之外的在趕超中實行工業化的國家,目前中國推進的工業化戰略也屬于這種類型。日本雖然沒有像中國那樣搞過計劃經濟,但日本政府對經濟管理的某些作法與中國計劃經濟有相似之處。日本的企業系列制、終身雇傭制和年功序列制與中國計劃經濟體制下國有企業制度有某些相似。日本在發展市場經濟中的經驗,對于我國發展市場經濟有許多借鑒和啟示。

        1、面對日本市場經濟模式在新經濟時代的失靈,需要反思的第一個問題是,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正如沒有永動機一樣,也沒有永遠有效的模式,只有不斷的改革與創新。在80年代以前政府導向型的市場經濟模式曾創造了日本經濟增長的奇跡,但并不意味著這種模式是永恒的,面對世界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這種模式就面臨著一個改革的問題。目前中國的經濟改革也面臨同樣的問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目前中國經濟正處在轉型時期。適應經濟的轉型,就有一個走出應有的思維定勢和改革思路,以新的思維方式、新的知識、新的改革思路進行新的改革問題。特別是面臨即將進入WTO的挑戰,更是如此。

        2、目前中國產業結構的調整,面臨著兩大任務,一是適應新技術革命的挑戰,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任務,一是用尖端技術提升和完善中國制造業的任務。 盡管日本的市場經濟模式在新經濟時代對應遲緩,但日本在發展制造業方面的許多經驗值得我們學習借鑒。日本在發展制造業方面,通過組建面向國際市場的大企業集團的作法值得我國學習與研究。在發展我國制造業上,應當考慮根據競爭優勢組建企業集團,面向國際和國內兩個市場發展制造業戰略。青島的海爾集團在這方面已先走了一步。面向國際市場組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制造業集團,應當成為中國21世紀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的主要任務之一。此外日本在發展制造業中,一方面積極引進尖端技術,另一方面大力進行二次技術創新的做法也值得我們學習。在產業政策實施上,日本始終堅持將技術創新與產業政策、技術進步與進口政策緊密聯系的作法值得我們借鑒。

        3、雖然日本是一個政府導向型的市場經濟國家,但政府對經濟的調控和管理也是法制程度較高的國家。日本的產業政策實施,社會保障制度建立,都有一套嚴密的法律依據。在戰后不斷提出的產業扶植政策,都是以制定的法律為依據。如在扶植纖維產業時,有“個別產業振興法“。在60年展汽車、機械電子產業時,曾制定了“國用車扶植綱要”、“振興機械工業臨時法”、“振興電子工業臨時措施法”等。依法治國,依法對經濟進行調控,這是我們值得學習的。

        4、適應我國制造業的發展,一方面學習日本大力推進面向市場的二次技術創新做法的同時,適應新技術革命的挑戰,我們必須吸取日本的教訓,大力發展適應新技術革命的原創技術系統。盡管高新技術產業在中國的發展勢頭很強,但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支持中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源頭,并不是中國自己原創技術,高新技術產業中很大一塊屬于二次性的制造業創造的產值。

        5、50年代以來日本政府進行了5次“全國綜合開發計劃”,但日本的學者認為這5次全國綜合開發計劃大部分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其原因有兩方面:一是在各種利益集團和政治勢力的作用下,影響了計劃的科學性,偏離了原計劃的目標;二是在解決地區發展不平衡問題上,過多地利用了計劃對資源配置的作用,忽視了市場配置資源的功能。這些教訓對于目前中國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具有借鑒的意義。政府的投資方向和開放計劃必須考慮到利用市場調節的功能,這應當是我國開發西部必須堅持的一個原則。特別是西部地區的地方政府,如果將西部大開發的注意力過多集中在向中央要錢上,而忽視了本地區的市場環境和開發資源的培育,可能欲速而不達。

        參考資料: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行政學院赴日第四期市場經濟研討會的講座材料:株式會社富士通總研朱炎、 金堅敏:《日本市場經濟概要》;一橋大學經濟學部 田近榮治:《日本財政政策和稅制》。橫濱國立大學 若杉隆平:《日本的產業政策》;鳥取大學教育地域科學部 光多長溫:《日本的地區振興政策》;株式會社富士通總研 田邊敏憲:《日本金融系統的未來展望》;富士通株式會社 森寺章夫:《富士通的經營方針》。

        2、(日)大內乒衛等:《日本經濟圖說》,吉林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

        第6篇:計劃經濟模式的特點范文

        在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化的混合型經濟模式中,中國企業家表現出來的思維方式和決策模式的片面和單一已經顯而易見。由于相當多的企業家不能找到自己正確的定位,使得企業經營行為處于原始的摸索狀態,更多的是處于主觀冒進狀態,缺乏應有的科技理性。

        企業設計的首要任務是科學地認識處于改革大潮中經濟、文化等從無序走向有序的特點和規律,找到自己的坐標和設計的基準線。企業的生存能力、抗風險能力和發展能力都取決于企業質量,企業設計的基礎任務首先是提高企業質量。企業危機的出現,是由于企業的結構性缺陷所導致的。企業設計系統的主要功能就是對企業內部的結構進行全面的調整,將企業的感性管理上升到理性管理的高度,使企業具有健康的身體。

        從企業的內部看,健康企業是由科研、工業、貿易和金融四大支柱支撐的,如果出現某一方面的偏差,企業根基就會出現動搖;從企業的外部看,企業的產業結構、資本組合結構更需要建立科學的體系;從企業管理方面看,產權的明晰化、資本的人格化、企業的現代化、市場的全球化等都十分重要。企業結構的設計就是要對內外諸多因素進行明晰的定位,建立科學的結構。

        科技力設計

        國家的科教興國戰略是順應世界經濟發展潮流的國策。對于企業來講,將科技作為企業的驅動力也成必然趨勢,企業的發展戰略要變純粹的市場驅動為科技驅動,即知識驅動。

        海爾集團早已實施了“科技驅動”的發展戰略,他們建立了一個新的結構式:變以往的生產與市場的單一結構式為現在的科研、生產和市場的結構式,使科技成為市場的動力。

        海爾集團的科研機構按照產品的科技含量和科技張力來確定產品的生命周期,引導著產品市場的發展,同時用新技術自行淘汰產品,在產品尚未完全進入衰落期時,已經在生產線上取消了該產品的生產。

        第7篇:計劃經濟模式的特點范文

        【關鍵詞】國有企業;現代薪酬制度

        隨著國有企業的改革改制工作的不斷深入,企業管理模式也逐步從計劃經濟模式中脫胎出來,向市場化管理和效益化管理轉化,由于國有企業薪酬管理受計劃經濟模式的影響很深,導致目前國有企業的薪酬管理落后于體制的轉換和經營體制的變革,勢必導致企業發展的受阻。因此,國有企業應建立起科學完善的現代薪酬制度,在工資總額有限的情況下,盤活用好有限的工資總額,構建符合各類人才特點的收入分配制度,實現薪酬效能的最大化,從制度上保證各類人才得到與他們的勞動和貢獻相適應的報酬,真正實現待遇留人。

        1.全面認識現代企業薪酬制度

        現代企業薪酬制度是指符合現代企業制度要求,遵循市場經濟規則,在國家法律規范和職工民主參與下,企業向經營者、勞動者和投入生產要素的個人自主分配報酬的一整套科學的規程、標準和辦法。現代企業薪酬制度與企業現行薪酬制度相比較具有以下差別:

        一是分配主體不同。現代企業薪酬制度的分配主體是企業,具體說是公司制企業的股東會、董事會和總經理,企業擁有完整意義的分配自,包括自主決定分配總量、分配水平、分配制度、分配標準和分配關系等各項自;而在企業現行薪酬制度中,由于國有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尚不到位,政府還要管企業的工資總額,國有企業還不是真正的分配主體。

        二是分配基礎不同。現代企業薪酬制度以市場為基礎,與勞動力市場價格銜接,以工作評價制度確定薪酬制度及其分配標準的依據,以體現內部公平;而企業現行薪酬制度與勞動力市場價格脫節,絕大多數企業(包括民營企業)基本沒有通過工作評價來確定薪酬差別。

        三是分配方式、方法不同。現代企業薪酬制度把按勞分配與按生產要素分配結合起來,分配方式多樣化,分配手段科學化,形成多種組合,可以靈活調整并運用;而企業現行薪酬制度,多數還帶有原等級工資制的痕跡,較少實行或基本沒有實行按生產要素分配辦法,分配方式比較單一,科學性也較差。

        四是分配內容不同。前者的分配內容包括勞動報酬和生產要素報酬,內容豐富、范圍廣;而后者的分配內容則只涉及勞動報酬,主要是企業工資總額。

        五是分配機制不同。現代企業薪酬制度全面引入并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在分配中的基礎性作用,著力形成收入分配的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使每個員工既有壓力又有動力,從而有利于調動經營者和勞動者以及投入生產要素個人的積極性;而企業現行薪酬制度在相當程度上仍是計劃機制、行政機制發揮作用,因而激勵作用不足,約束作用乏力,容易造成平均主義大鍋飯和分配行為不規范的不利現象。

        2.建構現代企業薪酬制度的有效途徑

        2.1薪酬體系市場運作要建立在規范合理的薪酬結構上

        分析我國國有企業薪酬結構的現狀,可以看到名目繁多的支持項目,很不規范,同時存在著大量的隱性收入和暗箱操作。屬于長期激勵機制的薪酬項目比較少。因而,要著眼于制度創新和結構的規范合理。薪酬體系市場化運作,既要借鑒國外經驗,又要符合中國國情。中國的國有企業,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的經濟組織,其企業制度既有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企業制度的共性,又具有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屬性。國有企業的薪酬制度改革必須基于中國國情,在此基礎上要適應新的形勢和新的發展要求。

        2.2在薪酬制度上要突出崗位價值

        新的薪酬分配制度應從重工齡的技能工資轉向重崗位條件、重技術程度、勞動數量、勞動質量的崗位轉移,依據技術高低、苦臟累險的程度、勞動強度、責任大小等因素,合理地測算出管理、技術、生產操作、服務四大系列的不同崗位的工資分配系數,真正形成“以事定崗、以崗定薪、崗變薪變”的崗位結構工資分配機制。通過崗位(職位)評價,合理拉開關鍵崗位與普通崗位的工資差距,突出崗位價值。由于每一個工作崗位(職位)的工作性質、內容、對組織貢獻的大小和方式不同,管理的幅度、所需的資格及溝通能力的要求、職責范圍、解決的工作問題的難度、對組織短期、長期影響和貢獻等都有很大的區別,所以在評價職位時,應該考慮這些因素,并將各項因素的重要性與企業的性質、企業戰略、企業文化等聯系起來,共同考慮。由于崗位(職位)評價是通過綜合評價各方面因素得出的工資級別而不簡單地與職務掛鉤,它不但可以科學地比較出企業內部各個職位的相對重要性,并得出職位等級序列使不同職位(崗位)之間具有可比性,還有助于解決“當官”與“當專家”的等級差異問題,有效地激勵各崗位的人員努力創新。

        2.3嚴格績效考核,實行績效工資制

        薪酬設計要點在于“對內具有公平性,對外具有競爭力”。一般來說在薪酬設計要點中,對內公平性要比對外競爭力更重要。因此,就對內公平性而言,除了要通過職位評價來確定員工合理的崗別外,還要按績效付酬。績效工資是對員工完成業務指標而進行的獎勵,即根據各類員工的工作業績和貢獻大小實施獎勵工資分配。績效工資可以是短期的,如銷售獎金、項目獎、年度獎、課題工資、效益工資等;也可以是長期的。把他們的利益分配與其最終工作成果、工作績效聯系起來,并與企業效益密切掛鉤,加大業績工資在工資總額中所占的份額,對關鍵專業技術人員實行業績工資分配形式,做到“一流人才,一流業績,一流報酬”。

        實行績效工資制,首先是要設計一個能有效區分績優與績劣員工的績效評估體系,其次是要有明確的績效導向即以績效評估體系中的哪一個元素為重要衡量指標。企業要向員工傳遞一種以績效和能力為導向的企業文化,來引導員工們之間的合作和知識共享,以此來培育積極的團隊績效文化,從而大大地提升了企業的凝聚力和競爭力。

        2.4不斷推出多元化的福利項目

        第8篇:計劃經濟模式的特點范文

        【關鍵詞】電力營銷 市場特點 營銷策略

        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電力營銷市場也在不斷更新,我們必須結合實際,針對性的營銷策略,才能滿足電力行業市場化的發展需求,才能在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中實現創新化、科技化、高效化、集約化的良性發展模式。

        1 電力營銷市場的特點

        1.1 電力市場現狀

        經濟市場化進程不斷加快,電力行業已經從原有的計劃經濟模式轉變成市場經濟模式,壟斷性的行業已經被競爭性的市場所取代,電力行業已經從原有的賣方市場“我發多少,你用多少,價格定位,取替不了”轉型為買方市場“競價選擇,服務至尚,客戶需求,電廠目標”,電力市場已經形成本質的變革,這也從根本上使電廠走向了集約化、健康化、服務化、標準化運營模式,供電能力大大加強,電網建設優化覆蓋,得到了極大的發展,供電能力是改革開放前的幾十倍,電網最高電壓等級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形成了廠網分離、競價上網、直購供應的市場模式,從管理到生產到效益全方位提升,大大滿足了社會發展需求在這個過程,供電企業由電力和客戶的管理者,轉變為了電力經營者和客戶的服務者。

        1.2 電力營銷市場的主要特征

        1.2.1 整體性

        電力系統是通過電網實現的電力輸送和覆蓋,而在電力市場營銷過程中要以電網系統的建設范圍定位市場服務范圍,一般來講,為了加強管控,節約資源,便于維修,在一個地區電網都是統一規劃,統一設立的,所以不同電力企業的營銷部門要把同一個區域定位為同一個市場,共同利用,整體把握。因此電力營銷市場具有整體性。

        1.2.2 不可放棄性和相對穩定性

        電力市場是一種服務性的市場,已經成為社會生產和生活不可獲取的一部分,要以國家大局,地區經濟發展為前提,所以不能完全以盈利為目的,要在實際服務中解決困難,保證生產和生活所需;除此之外在一個區域里電力市場還是相對穩定的,雖然在市場服務過程中會出現一些突發的情況,引發動態性的變化,但是根據目前的市場情況分析,還是相對穩定的,即使是變化也是逐漸過渡,有充足的時甘奔浜陀Χ源理。

        1.2.3 差異性

        在供電過程中的差異導致營銷市場的差異,由于電力的供應模式,用途,客戶,環境,用量的不同,導致計劃安排具有差異性,生產運營具有差異性,供電時間具有差異性,消費價格具有差異性,這就導致營銷市場的差異性。

        2 電力營銷市場的特殊性

        2.1 電力產品的無差別性

        在營銷活動中我們通常會利用商品之間存在的產別優勢進行促銷 ,如產品的質量、花色、保質期、儲存等。對于電力這種商品 ,看不見摸不著 ,無色無味無形, 讓用戶無從判斷。對于電能的質量和使用標準國家有相應的規定,各電廠是不能違背的,從電力生產上也要安全、環保、節能,否則也是違反規定的,究其本質, 電力是一種無差別的產品。

        2.2 電力作為產品具有生產與消費的同步性

        電能無法經濟有效地規模儲存,所以要根據需要,進行規劃生產,在整個過程中發電、輸電、配電、供電和消費幾乎是瞬間完成。因此, 用戶用多少電,供電公司就必須供多少電 ,產生了這種生產與消費的同步性。客戶對電能的使用基本處于不間斷的全時性,你用我也得用,這樣在用電高峰時段會出現嚴重的調峰問題, 所以電力部門要設置安全保護系統。

        2.3 電力需求彈性極低

        在經濟學中,商品的需求會隨著價格的變化而發生變化,產生所謂的需求彈性,即價格出現變化,導致需求隨之改變。但是對于電力這種特殊商品,需求彈性幾乎不存在。這是因為電力不僅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還是工業生產必不可少的動力,而且是現代居民生活的必需品,“只有增加,難以減少,不能隨便”,所以電力需求彈性極低。

        2.4 銷售電價的固定性

        價格是反映商品供需關系的信號,也是商品價值的體現。由于電力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行業關系到國計民生,國家對電價嚴格控制,電力企業沒有價格制定權,在當今社會供電價格“受市場影響要改變,有政府制約要和規定”,這樣一來就要從服務和自身的管理上想辦法。

        3 電力營銷市場的營銷策略

        3.1 提升產品質量的策略

        在當今社會,質量是保證生存與發展的前提,我們必須重視質量,提高質量,才能有競爭力。電力與替代能源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所以供電企業應該改進電力產品質量增強市場占有率和經濟效益。

        3.2 提高服務質量的營銷策略

        服務是當今社會的熱門話題,所以,供電企業要完善服務質量,開拓電力目標市場,規劃合理;提高供電單位社會效益,方法科學;強化電力營銷的力度,加大投入;樹立供電企業的外在形象,提高營銷人員的專業素養,加強服務的積極性。

        3.3 價格策略

        雖然電力的價格在國家管轄的范圍當中,然而這也是必須的手段,國家在對電力產品進行定價的時候通常遵循成本為主、 利潤合理。 然而,經過調查后發現,當今的電價水平對于很多用戶而言還是比較高的,民眾降低電價的呼吁聲非常大,應該選取適當的措施降低管理中間層、對低耗開展優惠、整治不合理收費、實現階段性收費、節約成本投入、降低人員成本等措施。 除此之外還可以轉移高峰需求降低電力營銷負荷,有效的進行高峰用電調配,分類進行合理化供電方案策劃,激勵用戶承擔備用容量也是電力營銷的有效手段。

        4 結語

        綜上所述,電力營銷策略要依據管理學、經濟科學、行為科學、市場營銷學等文化理論并結合地域的實際特點、電力產品的自身特點、電力營銷的自身特點進行科學的制定,才能更好的為社會主義現代化經濟建設服務,為百姓服務。

        參考文獻:

        第9篇:計劃經濟模式的特點范文

        關鍵詞:經濟轉型 企業成長環境 政策調控

        20世紀90年代末,我國政府出臺一系列政策以保護中小型企業的生存與發展,鼓勵中小企業進行產業調整、自我創新以及參與企業間的良性競爭,進一步完善我國對中小型企業的政策。2003年,《中小企業促進法》的頒發,標志著我國經濟發展模式開始走向成熟。中小企業的發展與生存環境正式納入法制,不僅有助于提高企業的生存率,而且還促進了我國社會經濟的穩定發展。

        中小企業的界定方式及其特點

        (一)中小企業的界定方式

        一般情況下,當今社會對中小企業的界定有兩種方法,分別是定量界定和定性界定。定量界定主要是對企業的員工人數、企業固有資產額、年營業額三方面進行界定;定性界定在定量界定的基礎上還包括了地區的政策性界定以及學者專家對企業性質的界定。其中定性界定的三個公認標準是:企業獨立所有、企業者自主經營以及企業的市場份額較小(魏先傲,2012)。盡管相對于定量界定而言,定性界定的標準涵蓋更為廣泛,但同樣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對“企業的小份額市場”的界定,由于各國各地區的政策和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在市場大小上的界定標準也并不相同。美國在中小企業的市場份額占有標準上,規定 “同行業中不具有壟斷實力”,而大多數歐美國家則直接規定,企業的“市場份額占有”較小即為中小企業。從本質上來說,世界各國對中小企業的界定,均以企業本身的發展規模和經營規模為界定標準。可見,單純以某種方法和標準來界定企業是否屬于中小企業是不可行的,同時這種企業也是不存在的。

        (二)中小企業界定方式的特點

        本文詳細分析了世界各國對中小企業的界定,總結出如下特點:兩種界定方法反映出,世界各國對中小企業的界定標準在采取同一種模糊標準時,在細節上也有很大不同,因此各國對中小企業所采取的政策也截然不同。中小企業的界定標準根據當地經濟發展水平而定,也直接反映出該地區的發展特點以及政策特點。為了更合理地管理中小企業,使其更快更健康的發展,政府制定并頒發相關政策,無疑更具體化、人性化以及科學化。這些措施同時對各國的中小企業也起到了有效的保護作用。由于各國歷史背景、文化背景、政治背景不同,物質資源以及資源利用技術水平也不同,從而導致對中小企業的界定目的以及界定標準不同。但值得注意的是,定量界定法是目前各國界定中小企業的普遍方法,因為相對定性界定而言,定量界定的界定標準更直觀,也更方便,利于統計和比較。當然,不同的國家采用的定量標準也不同(辜勝阻,2012)。研究表明,單純采用定量界定或者定性界定標準的國家占總數的47.60%,同時采用兩種界定方法的國家占總數的52.40%。而同時采用兩種界定方法的國家在界定標準上也有區別,有的國家要求企業需同時符合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標準,而有的國家則只需企業符合其中一個標準即可。

        經濟轉型期中小企業成長環境分析

        (一)經濟轉型的特點和內涵

        經濟轉型是一種獨特的經濟形態,這種形態主要出現在我國20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東歐以及前蘇聯同樣也出現過類似的獨特經濟現象。有的經濟學家認為,社會經濟轉型不僅與國家的發展息息相關,而且也影響整個世界的經濟走向。21世紀初期,全球經濟發展出現廣泛的后社會主義經濟轉型現象,這里的“后社會主義”特指放棄由國家政府主導集權的發展經濟,而轉向以市場經濟發展為主線的社會主義經濟。此經濟轉變時期的起點,是以原有的經濟發展計劃作為社會經濟發展的策略和主線,并配置現有經濟資源作為經濟發展模式,從而進行發展的計劃經濟,其重點是以市場手段作為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策略,同時利用市場手段配置現有的經濟資源為主要發展方式的市場經濟。顯而易見,這種界定方法主要是從我國社會經濟獨有體制的角度出發和考慮,并著重強調對經濟發展制度的改革。

        此外,還有一種觀點綜合了上述兩種觀點的中心思想,即將我國經濟轉型看作是生產方式的轉變,同時又將其看作是經濟體制的轉變。如《2020年的中國》中提到,當今我國社會正處于兩個革命性的轉變過程中: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轉變;從計劃經濟模式向市場經濟模式轉變。經濟發展模式和經濟發展體制的同時轉變勢必會導致一些社會問題和社會矛盾的產生,從這一點中可以看出,我國的經濟轉型雖然起點較高(社會主義經濟發展體制),但是發展時間較短,且經濟發展模式的理論和實踐都并不成熟,沒有一個清晰完整的發展框架,同時對經濟轉型的界定存在很多不全面、不統一、不清晰的地方(趙忠濤等,2012)。本文采用了第二種觀點,即我國的經濟轉型是從計劃經濟發展模式向市場經濟發展模式轉變或過渡的。

        (二)經濟轉型期中小企業成長環境及其特點

        1.制度環境。通常情況下,可將制度分為內在制度和外在制度,這兩種制度不僅使得社會秩序相對穩定,同時也使人們的行為模式能夠預期。我國經濟轉型期同樣也存在制度環境,且同時包含了內在制度和外在制度這兩種制度,在經濟轉型初期,由于發展體制和發展理論的不成熟,致使我國的經濟制度也不完善(霍永濤,2012),如部分政策和規章對企業的區別對待。經濟轉型的初期階段,地區也較為重視經濟的發展,所以對大型企業采取了較為優惠的政策,而中小企業的競爭力本來也較弱,在這種情況下,其負擔變得更為沉重(邱艷,2012)。同時這種不成熟不完善的制度也導致了地區灰色經濟的產生,而且也影響了許多外地企業家的投資意向,從而嚴重制約了地區經濟的長遠發展。

        2.融資環境。中小企業融資難是世界各國經濟發展中長久得不到解決的問題。其中,出現經濟轉型現象的國家,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情況尤為突出,主要是因為這些國家大多數經濟發展體制和發展模式都不健全,金融市場也并不成熟,同時經濟體系和金融體系也較為脆弱。銀行為了保證自己的利益,一般只會把資金借貸給國有或大型企業,中小企業很難從銀行獲得貸款資金(張宇,2010)。Pissarides通過調查發現,中小企業融資困難是制約經濟轉型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我國大部分中小企業都屬于服務行業,它們的資金空缺通常較小,即使很小一部分資金也能夠很容易滿足資金缺口,這種發展循環也導致了中小企業的生存環境比較惡劣(李愛香,2009)。處在經濟轉型中后期時,若融資困難問題還得不到解決,大部分中小企業將面臨倒閉的現象。

        經濟轉型期中小企業政策的特征

        由于經濟轉型現象出現時間并不長,因此出現這種現象的國家,其經濟市場從結構和模式上來看也不成熟,還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且政府對中小企業的發展政策和制度也不完善,所以與發達國家的市場型經濟相比,大部分經濟轉型國家的經濟發展都有自己獨有的特色。我國政府對中小企業的發展政策主要有以下特點:政策的中心思想受傳統經濟體制影響。我國目前還沒有出現制度和發展模式都比較成熟完善的中小企業管理機構,而在美國,專職于中小型企業的政策機構幾乎遍布了每一個行業,每一個中小企業都能夠直接接受此政策機構的管理(厲志海,2008)。我國近幾年開始有意識地采用此發展模式管理中小企業,以浙江省為例,省經委直接管理國有中小企業;省工商聯直接管理商業中小企業;省工商局直接管理私企中小企業;省科技廳直接管理科技型中小企業。采用這種管理模式,使浙江省的所有中小企業有了各自統一的政策主體,并能夠真實反映出企業的利益和需求,運用自己所屬的權力對自己的資源進行管理和保護(尚鴻濤,2008),避免了不同行業因為不同的政策而導致利益矛盾和摩擦,在企業經濟發展中取得了顯著的效果。

        中小企業成長環境與政策關系實證分析

        (一)樣本企業的基本情況

        為了獲得詳細信息,筆者通過網絡以及人際關系以浙江省為調查范圍,對其省范圍內的中小企業進行抽樣調查。本次調查采用問卷調查方式,共發放問卷160份,回收108份。其中,有效問卷96份,剩余12份問卷因部分題目未填或其他原因而剔出分析。在這96份問卷中,大部分填表對象為企業管理者,這是為了保證填表最終答案與企業真實信息的契合度。在這96家企業中,2010年底企業平均正式員工數量在280人左右,企業平均資產為3033.54萬元,2010年底企業平均銷售總額為5280.46萬元,96家企業的平均經營時間為9年。這96家中小企業均是在20世紀80年代之后發展起來的,即均是在我國經濟轉型期開始發展的,與本文的研究議題和研究對象相吻合。

        表1是樣本企業的基本信息,根據本文的研究需求,把96家中小企業分為四類產業,即傳統制造業和服務業、新興制造業和服務業。政府對這四大產業的扶持政策和保護措施一般來說并不相同,采用對比分析具有較大的研究意義。

        (二)不同類型企業成長環境的方差分析

        將不同規模的企業成長環境進行方差分析,分析結果如表2所示。將不同產業類型的企業成長環境進行方差分析,分析結果如表3所示。

        結論

        在多元化的經濟時代,中小型企業在國家社會經濟發展中有著不可取代的地位,但是由于政策體系的不完善,中小型企業本身的特點和結構導致其生存環境較為惡劣,發展情況不容樂觀。由表2的分析可以看出,小型企業的融資能力跟中型企業相比具有較大的差距,小型企業對制度環境的評價稍微高于中型企業。從表3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新興行業對企業成長環境的評分比傳統行業更高,直觀地表述了新興行業在經濟轉型期更適合社會經濟發展,并且生存能力更強。結合Scheffe和LSD數據分析可以看出,新興產業和傳統產業對企業成長環境的適應能力有較大差異,據方差分析結果顯示,新興行業更適合社會經濟發展。經過多年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的經濟結構趨于穩定與成熟,中小型企業作為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生存環境和發展潛力不應被人們忽視,因此本文分析了中小型企業的各種發展因素,以促進我國中小型企業制度的發展與完善。

        參考文獻:

        1.魏先傲.中小企業經濟轉型過程中融資問題探討[J].商情,2012(37)

        2.辜勝阻.中小企業生存困境如何破局[J].農村經濟與科技:農業產業化,2012(2)

        3.趙忠濤,郭炳宏.關于中小企業經濟轉型過程中融資途徑的探討[J].現代商業,2012(6)

        4.霍永濤.經濟轉型背景下中小企業困境及應對措施[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2(3)

        5.邱艷.經濟轉型下解讀我國中小企業生存困境[J].中國商界:上半月,2012(6)

        6.張宇.經濟轉型背景下中小企業品牌策略分析[J].經濟研究導刊,2010(35)

        7.李愛香.從中小企業應變看經濟轉型升級—以浙江為例[J].生產力研究,2009(22)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久久久这里全部是精品 | 日韩精品在线播放 | 亚洲专区动漫专区欧美专区日韩专区 | 一本大道在线播放欧美 | 中文字幕天堂手机版 | 色窝窝视频手机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