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關于計算機的實訓報告范文

        關于計算機的實訓報告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關于計算機的實訓報告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于計算機的實訓報告

        第1篇:關于計算機的實訓報告范文

        關鍵字:計算機導論;課程體系; CCC2002

        中圖分類號:G64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5913(2007)04-0013-03

        關于計算機導論”課程內容,我國高校經歷了從“計算機基礎”或“計算機文化基礎”到“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導引”的轉變。其實,這是兩類性質不同的課程,“計算機基礎”這類課程主要解決的是對計算機功能的工具性認識問題,其目的在于培養學生使用計算機的初步能力;而“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導引”主要解決的則是學生對計算本質的認知問題,其目的在于以嚴密的方式將學生引入計算學科中各個富有挑戰性的領域,讓學生了解計算學科中那些富有智慧的核心思想及學科內涵,從而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打好基礎。

        我們認為這兩類課程又是密不可分的,一個體現著學生對計算機的使用能力,一個體現著學生對計算科學的認知能力,二者缺一不可,所以,在“計算機導論”課程的內容上應既包含對計算本質的認知問題,又包含對計算機功能的工具性認識問題。

        1課程體系的構建

        目前我國許多高校的“計算機導論”課程采用理論講授與實驗相結合的方式,在理論講授中講解計算科學的問題,在實驗中練習一些工具軟件的使用。通過幾年的實踐,我們認為這種授課方式理論與實驗嚴重脫節,理論的內容一直停留在抽象知識的層次上,學生不能有效地理解與掌握,所以,對“計算機導論”課程內容如何組織能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消化,如何合理地分配該課程有限的學時,讓理論與實驗有效地結合,同時兼顧知識和能力兩方面能力的培養成了急需解決的問題。

        “計算機導論”課程是高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一門非常重要的專業基礎課程,課程的理論性強、概念抽象、技術更新快。根據“中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教程2002(簡稱CCC2002)”中對該課程的解析,我們重新構建了“計算機導論”課程的課程體系。

        “計算機導論”課程體系包括計算科學理論講授、實驗、實訓三大部分,該課程的理論知識36學時,實驗16學時,實訓為二周。

        2理論講授

        在“CCC2002”中,“計算機導論”課程作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專業l6門核心課程的第一門課程被提出,它包含了5個知識領域中的l2個知識單元的內容,根據“CCC2002”報告和對國內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與工程的發展現狀與趨勢的分析研究,我們認為“計算機導論”課程的內容應該是引導學生科學地、系統地認識計算學科的本質,了解本學科領域技術和文化的變化,明確整個學科核心知識單元和學習目標,初步具有認知本學科的能力和思想。因此,“計算機導論”課程應從學科特點、學科形態、歷史淵源、發展變化、典型方法、學科知識組織結構出發,從科學、哲學的角度回答“如何認識計算學科?”,“如何學好計算機科學?”等問題?!坝嬎銠C導論”課程理論講授涵蓋的內容應包含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1)計算學科的發展史、定義和根本問題;

        (2)計算學科中的科學問題(定義、意義、內容和方法);

        (3)計算學科教學計劃與課程體系;

        (4)計算學科的三個學科形態及相互關系;

        (5)計算學科中的核心概念(硬件、軟件、程序、算法和數據結構);

        (6)計算學科中的數學方法和系統科學方法;

        (7)計算學科的應用技術和領域;

        (8)社會和職業問題。

        具體學時分配如表1所示。

        3實驗

        長期以來重理論輕實踐的觀念根深蒂固,認為教學的重心就是理論教學,一切圍繞理論轉,開課的順序必須是先理論課后實驗課,理論課上沒講的內容,絕對不會先做實驗,完全把實驗課看成是理論課的附屬,認為實驗課是為了輔助理論、驗證理論。在課程體系設置上,我們打破了這種觀念,把理論課教學和實驗課教學擺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我們認為兩者都是“計算機導論”課程體系中必不可少的相對獨立的環節,具有各自獨特的作用,實驗是理論講授的更進一步擴充,在實驗中,我們將某個知識點的內容展開,利用實例進行講解,使學生對抽象的理論知識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我們設計的實驗如表2所示。

        由于“計算機導論”課程的講授對象是新入學的大一學生,學生的基礎參差不齊,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會遇到很多沒有學過的新知識,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加強對學生進行實驗課學習目的的教育,鼓勵學生在實驗課中進行自主學習,通過實驗課使學生能對計算機的各種知識做更進一步的學習;另外,我們重新編寫了實驗指導書,在實驗指導書別增加實驗原理的講解,對實驗中用到的原理做進一步的講解,使理論與實踐更緊密結合,而且特別增加了實例,通過實例使學生對該實驗中結合的理論有更進一步的理解。

        4實訓

        二周實訓主要是對學生進行計算機的使用能力的培養,根據多年的實踐經驗,我們將工具軟件的使用確定為實訓環節的教學目標。實訓的具體內容如下:

        (1)掌握計算機的基礎知識,了解計算機的硬件系統和軟件系統;

        (2)了解計算機網絡的基礎知識,掌握互聯網一般應用,主要掌握上網查詢信息和電子郵件技術;

        (3)熟悉Windows操作系統,掌握其主要的操作方法及常用的DOS、Unix、Linux操作命令;

        (4)掌握Word的基本操作,主要掌握系統提供的多種操作方法編輯文稿、制作表格。了解圖形處理,并且可以實現圖文混排;

        (5)掌握演示文稿的創建、圖文編輯、動畫、放映、打印,主要掌握精美演示文稿的制作;

        (6)掌握Access的基本操作,主要掌握表、查詢、窗體、報表的設計及創建;

        (7)掌握Excel的建立、編輯、計算、顯示輸出等操作,進一步掌握電子表格中數據的排序、分類匯總等數據管理功能以及Excel特有的數據圖表化等功能。

        具體學時分配如表3所示。

        通過多年的實踐,我們總結出了實訓環節成績評定方法。

        實訓成績單獨給出,成績包括平時檢查(包括出勤)、考試成績和實訓報告三個部分。由實訓指導教師科學評定成績,各項成績按比例累加得到實訓總成績。

        實訓各項占總成績比例如下:

        平時檢查:20%

        考試成績:50%

        實訓報告:30%

        特別聲明,其中平時檢查和實訓報告具有一票否決權,其一不及格則總成績為不及格。

        5總結

        “計算機導論”課程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大一新生學習的第一門專業基礎課程,課程體系構建后,我們迅速投入運行,通過幾年的實踐,我們對此改革的效果進行了問卷調查。其中,55%的同學認為通過理論和實驗相結合的教學方式能牢固掌握知識,21%的同學認為不能牢固掌握,24%的同學認為理論知識不容易掌握,實驗內容相對容易;65%的同學認為這種教改方式能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28%的同學持否定態度,7%的同學認為一般,沒有特別的興趣;通過本門課的學習,45%的同學認為對本專業認識程度達到75%,34%的同學認為對本專業認識程度達到50%,21%的同學認為對本專業認識程度未達到50%;在調查中有66%的學生認為整個課程的學時分配合理,24%的學生認為學時較少,10%的學生認為對此沒有感覺,什么樣的安排都接受;在調查中有52%的學生認為實驗學時分配合理,41%的學生認為實驗學時較少,7%的學生沒有看法。

        總之,我們對“計算機導論”課程體系仍在研究和探索,力求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 董榮勝.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方法論[M] .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2.

        [2] 中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程2002研究組.中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教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

        [3] 趙致琢.計算科學導論[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

        第2篇:關于計算機的實訓報告范文

        關鍵詞: 高職計算機實訓課程教學 教學改革 探索

        1.引言

        教育部《關于加強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工作的意見》歸納了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基本特征:以培養高等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為根本任務;以適應社會需要為目標,以培養技術應用能力為主線設計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和培養方案;畢業生應具有基礎理論知識、技術應用相結合的實戰型的能力。相比之下,傳統的專業教育理念顯得陳舊落后,因此,計算機課程的教學內容、方法應該順應新技術的發展潮流,力求把計算機科學的最新成果傳遞給學生,使學生畢業后能馬上適應社會工作的需求。具體來說,在計算機實訓教學中,必須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突破常規束縛,對這門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手段、組織形式、考核方法等各個方面進行徹底的改革。

        目前,各高校在計算機人才的培養上沿用舊的教學模式,重理論、輕實踐,導致畢業生在實際工作中,不能熟練操作常用的應用軟件和處理簡單的軟、硬件問題,影響了學校聲譽和學生就業。在現行的課程安排下,怎樣才能使學生盡快掌握計算機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呢?下面我根據自己多年從事高職計算機實訓課程教學工作經驗,與廣大同仁共同探索。

        2.課程的性質與特點

        計算機實訓教學是計算機相關專業所開設的一門必修專業實訓課程,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對計算機的綜合應用能力,使他們在今后的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有效地進行計算機各種工作,同時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動手能力,以適應當前市場對人才的需要。

        計算機實訓是集理論性、操作性、應用性為一體的技能型專業實訓,其中有嚴謹的教學理念,條理清晰的教學脈絡,環環相扣的教學內容章節,以及對專業性、理論性要求極高的教學方法。因此實訓課的教學,要求任課老師有豐富的理論知識,有極強的實際動手能力和實踐應用能力。計算機實訓教學改革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生培養成為理論與實踐動手能力兼備的應用型人才,不但具備計算機理論知識,而且能熟練操作計算機。因此在教學內容的選擇、教學方法的實施、實驗室的建設、師資隊伍的建立等各個環節上,都要體現“應用為主”這條主線。

        3.教學內容的選擇

        教學內容的選擇主要體現在教材的選擇上。對于計算機實訓這種時效性很強的課程,如果只按照當前出版的教材內容講授,肯定要滯后于市場經濟發展和技術進步而脫離實際應用。因此,除選擇內容較新的教材外,還應根據市場的變化及時進行更新和補充。教學內容選擇的原則是:注重雙基(基本知識和基本功)培養、緊扣市場脈搏、跟上技術潮流,把握發展動態。按照以上原則,實訓的內容要根據技能培養目標確定的幾個單項技能和綜合技能要求安排。以《微機原理》課程為例,具體可以安排以下內容:微機的組裝與連接,BIOS參數的設置,硬盤格式化與分區,操作系統與常用軟件的安裝,微機常見故障的檢測與排除,等等。綜合實訓內容的安排,要盡可能與實際相結合,讓學生按照配件選購、組裝連接、系統調試到軟件安裝和故障檢測、排除的全過程進行綜合練習。

        4.教學手段的改革

        在實訓內容確定后實訓手段是決定教學計劃的實施和教學目標實現的關鍵因素。在實訓手段上宜采用以下幾種方法。

        (1)采用項目訓練模式。

        在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的課程綜合實訓中我們可以以“建設某商務網站”和“組建某網絡”為實際任務,并設定網絡、網站的具體需求,指導學生獨立完成實訓方案的設計,給學生足夠的空間,發揮他們的創造性。方案設計要體現科學性、系統性和實用性,要預見到應該解決的實際問題。在整個實訓過程中,學生的工作要以完成項目要求為最終目的,按照自己事先的設計獨立完成,在進行操作的同時完成相關文檔的書寫。我們要讓學生自己查找資料、考察生產實地、設計方案及調試設備等,僅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檢查、解決他們的一些疑難點。這個過程除了能夠培養學生系統、完整、具體地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外,還能夠培養學生收集信息、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和自我評價的能力。

        (2)通過團隊形式完成工作。

        課程綜合實訓采用的組織形式應該是企業常見的勞動組織形式,這樣可以使學生熟悉未來的工作環境,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訓練學生的組織能力。

        在實訓過程中,我們可以將學生分成項目小組,小組成員扮演不同的角色,在項目經理的組織下共同完成網站項目或網絡項目的設計與實現。在實訓成績評定的過程中以項目小組為單位,學生的成績由個人和整個團隊兩個方面的表現決定。

        (3)課程綜合實訓應集中、連續地進行。

        計算機技術相關項目的設計與實現是一個綜合了各個技術環節的連續過程,其中會出現很多需要反復調試和處理的突發問題,因此綜合實訓的課程安排應該是連續的,甚至是沒有課時概念的。整個過程應該有總體的時間要求,但是學生的具體工作時間應在教師的指導下,由項目小組的項目經理靈活安排。

        5.實訓的成績考核

        在評價內容上采取課程內容與職業資格鑒定內容相關聯的考評體系,實現過程考核與結果考核相結合;在評價方式上采取多種評價形式,實現學生的自我評價、項目小組成員之間的互相評價和指教師的評價相結合。實訓的綜合得分由實訓設計、實訓過程、實訓成果、實訓報告、回答問題等幾個部分的得分組成,學生的成績由個人和項目小組兩個方面的表現決定。指導老師記錄每一個學生在實訓過程中表現、成果驗收得分、批閱實訓報告得分;在項目設計、實施和驗收過程中,可由項目小組選出一名學生,進行匯報答辯,指導老師也可從項目小組中隨機挑選學生回答問題,其成績作為本組每一個學生的成績。

        6.輔助措施

        有了合適的教學內容基礎,有了恰當的教學手段的保證,加之充分的實習實訓和嚴格、靈活、實用的考核方法,就能達到教學計劃規定的培養目標。如果再加上以下的輔助措施,更能產生錦上添花的效果。

        (1)開放實驗室,讓學生能夠利用業余時間更充分地進行動手操作練習。

        (2)開展技術競賽活動,利用競賽促進學習和提高。

        (3)在學生中開展“每天一講,每天一技”活動,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從參考書、報刊、互聯網等多種渠道獲取新知識、新技術,并且在同學之間進行互相交流。

        (4)成立業余活動小組、興趣小組、義務服務小組,形成骨干帶動一般的局面。

        (5)建立課程網站,讓同學們在課外時間也能訪問、瀏覽。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職業教育中心研究所.新世紀我國職業教育發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廖燕玲.高職計算機實訓教學現狀與對策[J].職業技術教育,2005,(29).

        [3]易勛.計算機維修技術[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

        第3篇:關于計算機的實訓報告范文

        【關鍵詞】校企合作;網絡技術;實踐;教學體系;構建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specialty practice teach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this paper studies the construction of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of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Keywords: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network technology;practice;teaching system;construction.

        1、引言

        隨著高職教育的定位日趨清晰,工學結合、校企合作不斷深入,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高素質、高技能”的應用型人才成為高職教育長期面臨的一項重要任務。通過對實踐教學方法與手段的探索、校企合作的深入給高職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時也使得職業教育者找到了提高實踐教學質量的有力抓手。

        改革傳統實踐教學模式,與企業以及其他用人單位深入合作,推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實現校企資源共享、互惠互利,充分調動企業的積極性,建立合適的校企合作運行機制,使得企業參與到實踐教學的整個環節。本文以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為例,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目前很多高職院校均已開設,在校學生以及畢業生較多,如何建立適合專業發展的實踐教學體系尤為重要。在改善教學硬件環境的同時,也突出專業內涵發展,注重與企業合作共建實踐教學體系,高質量地實施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實踐教學。

        2、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

        實踐教學作為教學的一個重要部分,對學生的影響很大,但是就目前的實踐教學體系來說,存在一些問題。

        (1)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研究還處在較低的水平,雖說很多高職學校都在研究,但教學體系的設計缺少系統性;

        (2)實踐教學的資源嚴重不足,校企合作還處在推廣階段,大量實踐課程還處在資源少甚至空白的狀態,急需加快建設步伐;

        (3)實踐教學的外部條件有待改善,實踐教學強調的是學生參與實踐,然而各學校的教學條件不足使實踐的實施受到了很多束縛;

        (4)很多校企合作還停留在表面上,學生下企業實踐的時間不足,或者學生在企業沒有參與到企業的生產實踐,這樣使得學生沒有得到很好地鍛煉。

        3、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需要完成的任務

        3.1 選擇實踐教學內容

        實踐教學內容的選擇要以培養學生崗位能力為出發點,需要學校教師深入人才市場、企業進行廣泛調研,征求企業人員對人才規格需求意見,調查畢業生對工作崗位適應能力等途徑,獲取相關資料,并與企業人員一起制定人才需求調研報告。不斷研究制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制訂課程標準,確定實踐教學內容。

        3.2 編寫實訓教材

        實訓教材是學生實訓過程中最基本的學習材料,實訓教材的質量對學生實訓效果的影響最大。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較快,日新月異。教材的編寫必須結合企業生產實踐由在校教師和企業人員共同完成。教材應融入企業人員歸納總結的生產實踐性知識,將應用在網絡工程上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等成果補充到實訓教材,突顯專業實踐教學內容的先進性、針對性和實效性。

        3.3 建設實踐教學基地

        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對實踐教學基地的要求較高,職業院校應充分發揮實踐教學環境優勢,學校需與企業建立長效合作的實習基地,并建立相應的運行管理與質量監控保障機制,與企業共同制定實訓內容、補充完善用于實踐教學的設施,共同完成實踐教學任務。利用校外實踐教學基地不但能培養學生專業知識和技能,更能實現企業文化的養成教育,加強了職業道德的培養,促進了知識傳授與生產實踐的緊密銜接,促使學生向職業人的轉變。學校以提供實訓、辦公場所等基礎硬件資源等條件,企業提供實訓設備,實行校企雙方共同管理和使用。

        3.4 建設實踐教學團隊

        培養出高技能學生的關鍵靠師資隊伍。教學團隊的建設是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的核心內容。對于教師的培養學??梢越柚F蠛献?,安排教師到企業參與工程項目施工等生產實踐,確保每位專業教師每年下企業的鍛煉時間。安排教師帶領學生參與企業項目任務,既解決了企業臨時人手緊的問題,也鍛煉了教師和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制定對“雙師型”教師更多的鼓勵政策,組織教師參加“網絡工程師”專業技術職務資格等及專業技能等級考試,引導教師教學能力和專業能力全面發展。

        3.5 建立實踐教學質量評價標準

        建立注重過程學習的實踐學習評價方式??己俗龅饺婵陀^,以每個項目任務實施過程和最終效果,對學生的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進行綜合評價,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結合定期與隨機檢查、實踐成績考核、師生座談、項目考評與教學測評等形式,加強實踐教學環節的質量監控,實現對的實踐教學活動的全程管理。

        4、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過程中需要安排的實際工作

        (1)專業教師下企業考察、進行市場調研,搜集第一手資料;

        (2)結合市場調研,設計方案研究,搜集有關研究資料;

        (3)修訂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標準、開發實訓項目;

        (4)編寫校企合作實訓教材、制作課件、建立教學資源庫;

        (5)選派專業教師參加企業實踐,提升教師實踐技能;

        (6)組織學生下企業實習,零距離接觸工作崗位。

        5、小結

        在校企合作背景下對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進行設計,使教學內容更加貼近企業工作實際,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真正成為“高素質、高技能”的應用型人才。在實踐教學中,使學生深入到實際工程項目和企業真實工作環境的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校企合作制訂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標準,突出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圍繞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的實踐教學體系,引導高職院校、企業深度合作,提升高職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學生能力素質,實現高職院校、企業、學生三者共贏。

        參考文獻:

        [1] 鄧志輝,王兆奇,趙明威.高等職業教育建立“深度融合互利共贏”校企合作長效機制的研究與探索[J].高等職業教育,2013,(4).

        [2] 馬蕾.高職院校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構建[J].濟南職業學院學報,2012(5).

        [3] 王炎華.高職網絡技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1(3).

        [4] 丁喜綱,國鋒.關于酒店特色網絡技術專業的建設[J];職業教育研究,2013(3).

        [5] 韓鋼.淺談計算機網絡技術實踐教學的探索[J].科教新報(教育科研),2011(9).

        作者簡介:

        第4篇:關于計算機的實訓報告范文

        [論文摘要]計算機網絡技術是高校計算機類專業的主干技術基礎課程,涉及電子技術、計算機軟件技術、計算機硬件技術等多個學科領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本文從高校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的現狀出發,探討了優化該課程教學的一些措施。

        一、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的教學現狀

        隨著現代通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技術正在給人類帶來一場新的產業革命,信息已成為人類賴以生存的最重要資源。而信息的社會化、網絡化、全球經濟的一體化,都受到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巨大影響,這對高校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坝嬎銠C網絡技術”專業是信息技術通信領域的重要支柱,然而,調查發現目前在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的教學中,網絡技術飛速發展與師資老化的矛盾日益嚴重,這將從根本上制約教育質量的發展。另外,一些學校的現行教材中教學內容滯后,以學科為體系的痕跡明顯,教學內容偏多偏深,實踐與能力培養不夠突出,教學要求與培養“以能力為本位”的教學目標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且專業實習、實訓的設備與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有一定的差距,學生實驗教學往往不能按要求進行,從而對教學改革的進程起到消極影響。

        二、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教學的優化

        1.優化課程體系

        在課程設置上,學校應當堅持應用能力“寬窄”結合的方針,使學生逐步深人全面地掌握網絡知識,培養學生各個方面的網絡應用能力,同時適當兼顧計算機其它應用能力的培養,使學生畢業后能適應多種職業崗位群的需要,按照網絡集成、網絡管理和網絡軟件開發三個方向成組設課,強化這三個方面的應用能力。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發展方向和接受能力自主選擇相應課程。學校在制定教學計劃時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和社會需求安排四大類課程的教學內容和學時比例。技術基礎課以教會學生掌握從事職業崗位所必須的科學原理、方法和使用這些原理和方法去分析、判斷、解決生產第一線或工作現場實際問題的能力,技術技能課是以行業的職業技能為目標,將職業理論知識應用于實際崗位操作能力的訓練,這兩類科目的學時數可以適當減少;公共基礎課應滿足學生學習和應用職業崗位技能所必備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需要,培養學生掌握科學思維及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課程的學時數比例可以適當加大;而選修課是以跨專業或高新技術等課程為主,以培養學生的就業適應能力、專業技能綜合能力,門數盡可能多、范圍要廣些。

        2.豐富教學內容

        計算機網絡技術主要是關于計算機網絡的基本理論,比如有網絡的拓撲結構、網絡體系、網絡設備以及網絡應用等,重點是相關內容的理論闡述,網絡設備中的網卡主要介紹網卡的結構及工作原理、分類情況以及性能指標等純理論的知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理論與實踐的互相結合,可以結合網卡的性能指標以及分類情況介紹網卡的選型以及網卡的安裝等實用知識,將網卡相關的理論與實際結合起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學習興趣。網絡應用技術主要介紹電子郵件系統的工作原理、使用的協議等枯燥難懂的內容,教師則可以結合電子郵件的收發工具進行教學,這樣既有助于學生對基本原理的理解,提高對實際應用的認識,又能結合相應的社會實踐活動。在實驗、實訓教學中,教學目的是驗證理論知識,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解決實際工作問題的能力,這就更需要將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結合起來,培養學生面對具體問題獨立分析、解決的能力,教師應該適當增加專業基礎課的實驗比例,加強學生的職業技術、技能培養,加強技能實驗和設計型實驗,擴充專業實訓科目,使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有機結合,要求學生獨立理解實驗、實訓任務,自選儀器材料,自行設計方案,獨立完成,從而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3.優化教學方法

        傳統的教學往往是以教師為主,學生則是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整個教學過程體現為學生聽、老師講的單方面交流,學生的認知主要表現為記憶的形成,教師和學生之間缺乏交流。這種學生被動接受的方式是一種靜態的教學方式,阻斷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激情和創造,而使授課平淡、乏味、呆板,嚴重影響教學效果。因此,現在應采取現代化教學手段進行交互式的教學,采用項目設計制作、現場模擬、社會調查、案例分析等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比如組建網絡教室的組建、建設小型校園網的建設、改造小型辦公室網絡改造等等實踐活動,從而豐富整個教學過程,發揮網絡通信及網絡資源共享的特征,進行網上教育,包括電子教案、電子閱覽、電子作業,這將有效縮短教師與學生的距離,加強教學交流,提高教學效果。

        4.改革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應該可以充分發揮考試的教學功能、教育功能、督促和引導功能、檢測、鑒定與評價功能等,使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人才培養模式相一致,促進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在對學生進行考核時,可以沿用傳統的試卷考核與社會實踐相結合,要求學生完成社會調研報告、市場調研分析等。在考核內容上,要堅持以知識的應用、技能與能力的掌握為主,注重檢測學生創新意識和思維水平。確立考試是重要教學環節,充分發揮考試的多種功能,摒棄一次考試下定論的不科學做法,堅持平時考核與期末的總結性、鑒定性考試相結合。而且對于不同的課程可以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如采用職業技能鑒定、完成課程項目、編寫項目計劃等形式代替課程的考核。這樣既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又可以培養學生適應不同的需求,增加工作經驗。比如程序設計課,可以要求學生既熟練掌握數據庫管理系統的基本知識與使用方法,又具有熟練使用一種中文平臺及相應數據庫管理系統進行數據處理工作的能力,采用平時考核(如作業與實習報告、階段測驗、課程設計等)和鑒定性考試并用,主要考核基本知識、概念的掌握程度和簡單的應用能力等。總之,要改變單一指標評價學習效果為多次考核綜合評定成績,樹立高職高專實用型人才的素質教育思想,樹立全面考核的思想,構建考核方式多樣化。

        參考文獻:

        [1]蔡開裕.計算機網絡[M].機械工業出版社,2001.

        [2]翟轟.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概述[M].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2.

        第5篇:關于計算機的實訓報告范文

        關鍵詞:計算機基礎;改革探索

        中圖分類號:G6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3044(2012)23-5673-02

        隨著社會信息化不斷發展,各行各業的信息化進程不斷加速,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計算機能力要求越來越高,計算機技能和外語水平成為衡量業務素質與綜合能力的突出標志。計算機基礎課作為高職院校的專業必修的公共課之一,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讓學生能夠掌握計算機的基本操作技能,并為后續的相關課程打下良好的基礎。

        2010年9月7月在西安大學舉辦了首屆“九校(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哈爾濱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聯盟計算機基礎研討會”,各有關高校計算機基礎教學負責人及骨干教師出席了本次研討會。會議認為,計算機基礎教學是培養大學生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應致力于使大學生掌握計算科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是培養復合型創新人才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學過程中應完美體現出以人為本、傳授知識、培養能力、提高素質、協調發展的現代教育理念,大力培養學生的計算思維能力。

        高校計算機基礎教育不斷發展的20余年中,教育部先后成立了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和文科計算機基礎教學指導委員會,先后了三個重要的指導性文件,1997年《加強非計算機專業基礎教學工作的幾點意見》、2006年《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意見暨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的基本要求》及2009年《高等學校計算機基礎教學發展戰略研究報告暨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基本要求》,明確提出了進一步加強計算機基礎教學的若干建議。計算機基礎教學在不斷改革的過程中已取得不少的成就,計算機基礎教學的知識體系、實驗體系、課程設置和教學方法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富有創新的研究成果,從傳統的黑板走向了多媒體,從照本宣科變為案例式和任務驅動式講授等等。但是,當我們重新審視計算機基礎課時,不得不看到我們面臨的情況發生了許多變化。

        1現狀分析

        1)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計算機能力要求有增無減,信息化社會對高職學生的信息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

        2)中小學計算機教育開始步入正軌,新生的計算機知識的起點有顯著提高。

        3)計算機技術更多的融入到其他學科和專業課的教學中,各專業對計算機的應用能力有了更加明確和具體的要求。

        2面臨問題

        目前,計算機基礎教學存在著諸多的問題:

        1)不同的專業都采用相同的教學內容。不同專業對計算機應用有著不同的要求,實行籠統的教學,教學效果不理想。2)采用統一的教學方法。忽視了不同專業對計算機要求掌握的技能和層次,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動力。

        3)實訓課資源匱乏,驗證性實驗多設計性實驗少。

        4)目前期末的總評成績中,期末考試往往起到決定性因素??己说姆椒ú荒荏w現學生的實際操作水平。

        5)缺少教學資源互動平臺。沒能給學生構建一個自主學習和培養創新能力的平臺。

        3改革探索

        為此,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改革勢在必行,具體改革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針對各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改革課程內容。針對不同專業的職業崗位需求,選取簡單而規范的教學任務,使計算機學習與專業學習掛鉤,更好地為專業服務。

        2)追求職業素養的培養。在教學過程中,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注重師生雙向溝通,注重職場文化的熏陶與職業態度的養成,提高學生溝通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創新能力、學習能力等。

        3)采用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教師在做中教,學生在做中學,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教師要選取生動的應用案例,靈活安排實訓任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實行個性化教學。

        4)教學平臺的多樣化改革。應加強網絡教學平臺的建設,《計算機基礎》課程網絡教學平臺,可以提供電子教案、課堂視頻、參考文檔、實訓任務等教學資源,學生還可以在線提交作業,教師進行批閱、成績管理和反饋,實現教學過程的交互性、生動性及持續性,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及溝通的能力。

        5)課程考核的改革??己藘热輵⒅芈殬I能力的培養,加強過程考核。應該從實訓任務完成的質量、完成的規范、完成的時間、特色和創新等多個方面進行過程考核,而不僅僅局限于期末考試的成績。提高學生上課的積極主動性,真正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操作水平。

        4預期價值

        4.1理論價值

        明確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目標與要求,優化教學資源,形成在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中的有效教學模式的理論體系。

        4.2學術價值

        探索出高職院校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基礎課程改革的途徑,有效改變教師學科教學的觀念,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提高教師教學效率,具有一定的創新性和前瞻性。

        4.3創新程度

        以職業崗位培養為主線,將職場案例融入教學,有針對性的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搭建網絡教學平臺,實現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對高職院校的計算機基礎課有指導和示范作用。

        參考文獻:

        第6篇:關于計算機的實訓報告范文

        會計電算化是會計學與計算機科學技術相結合的一門新興邊緣學科,它隨著會計學理論、會計法規與制度以及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的發展而不斷發展。中等職業技術教育旨在培養實用型人才,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這在目前中等職業技術教育中已基本上成為共識。那么如何實現這一教育宗旨呢?具體到電算化會計教學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加強電算化會計的實踐性教學。這里就開展會計電算化實訓談幾點看法。

        一、必須認識到會計電算化的重要性

        目前,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會計專業課程設置中理論教學占主導地位,在專業課課時中安排了各類傳統會計課程,如基礎會計、財務會計、財務管理、成本會計、審計、財經法規等,電算化會計課程安排的課時不多。隨著職業教育的發展,各個學校都認識到了實訓的重要性,在教學計劃中逐漸增加了實踐時間,但主要集中在純手工操作上,包括基礎會計、財務會計、成本會計、審計等,依靠的還是一張桌子一套資料一支筆,信息化元素很少。信息技術的發展已經促使會計核算、管理的方法及理念有了很大改變,認識到會計電算化的重要性是提高相關專業學生職業技能的重要前提。

        二、根據中等職業學生的現實情況因材施教

        在我國目前的中等職業技術學校中,學生的主體是初中畢業生。他(她)們年齡不大,學歷不高,社會實踐很少,接受會計專業知識的能力還比較弱。這在具體實訓過程中應該有所關注和區別。加上課時不足等原因導致授課內容上不得不做一定的限制和修改,在某種程度上降低了實訓的效果。當然我們也應當看到,我們的學生就業時所面臨的工作不會太過于復雜,而且目前能夠真正實現管理信息化的企業也不是太多,過分提高實訓目標和要求也是不合適的。

        三、根據實訓目標分步驟實施教學

        根據最近一份對300家大、中型企業的調查報告顯示,調查的企業中,90%的企業開展了會計電算化,但是66%以上沒有丟掉手工賬或手工賬與電腦賬并行。企業不敢丟掉手工賬的主要原因是怕丟失會計資料、有關人員的計算機運用水平低和管理不規范;同時軟件公司售后服務質量有待提高,這樣可以打消企業會計資料丟失的顧慮。綜上所述,在開展電算化實訓過程中需要更加合理全面地考慮。第一,要合理安排時間和時機。目前不少學校在會計專業課程設置中,會計電算化課程課時所占比例很小。為適應課程需要,老師還要傳授部分管理學知識和計算機應用知識,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學生只能學到一些基本原理和簡單操作,根本談不上系統掌握和熟練操作。要更好地培養滿足社會需要的學生,可以對部分相似課程進行整合,騰出課時滿足實訓的需要。第二,實訓教學內容的豐富和完善十分重要。作為學歷教學和證書培訓結合的中職學校,系統合理的電算化實踐教學內容應該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會計軟件的操作使用(應掌握至少兩種軟件的使用);excel操作和使用,學生應掌握使用excel表格和動態圖表的操作;會計電算化系統的管理;企業財務信息電算化仿真案例實踐。第三,我們還要注意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1.會計電算化是一種思想,而不是一種簡單操作。電算化實訓教學是授人以漁而不是授人以魚。很多實訓由于時間、理解不同、老師業務水平或其他原因,會演變成為某一個財務核算軟件的簡單操作練習。其實就是把一套數據按照順序輸入電腦,經過反復練習,但學生到最后也只是知道這個軟件的基本操作。重基本會計核算而輕視了核算的目的——監督和管理,這不可取。會計電算化的真正優勢不是簡單減輕會計人員的工作強度而是更加規范、系統、快捷地參與企業相關監督和管理。如果這種認識或做法不轉變,就會出現一個有會計證上崗證的同學到了單位連一張內部生產所需的下料單都不會開的情況。由于涉及較多的計算機和網絡的知識,還需要加強學生的計算機操作水平訓練。

        2.軟件供應商和學校聯合搞培訓。中等職業技術教育和社會職業培訓相輔相成,通過社會培訓可以及時反饋社會需求,以便及時調整學歷教育的教學內容和方法,促進特色課程和教材的完善,并推進專業結構的優化和新專業的設置。學歷教育的系統性和規范性,可以不斷提高社會培訓的職業教育層次,使學生不僅掌握熟練的職業技能,而且具備適應職業變化的能力。

        3.解決實訓教材的問題。會計電算化是一種思想,需要根據企業自身特點借助軟件平臺來實現。如何理解這種思想必須借助良好的實踐課教材并保證充分的操作時間。這是決定實訓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之一。當前市場上電算化會計實訓教學教材很少,高質量的更少。為了保證教學質量,應立足“自編為主,購買為輔”。

        第7篇:關于計算機的實訓報告范文

        【關鍵詞】中職學校會計專業教學改革

        隨著經濟浪潮到來,市場競爭將越來越激烈,技術人才的緊缺。就業難已成為一般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所面臨的共同問題。隨之帶來的是中等職業學校招生難的問題。為此,職業教育只有以就業為導向才有生命力。盡快改變目前會計教育現狀,我認為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人才市場對會計人員的要求

        總的來說,用人單位需要能夠直接上崗的人才。具體來說人才市場對會計人員的要求如下:1、扎實的會計專業知識,能勝任各個會計崗位的工作。2、熟練操作電腦,能運用財務軟件做賬的技能。3、熟悉國家法律法規,熟悉國家財經法律法規及稅收政策。4、會開發票,熟悉銀行、納稅申報等業務操作流程。

        二、關于中等職業學校會計教學內容

        我國新頒布實施的《企業會計準則》和《企業財務通則》,熔入了國際會計準則和國際會計慣例的內容。所以對原來的會計教學內容必須加以改革。會計課程的教學內容應體現《企業會計準則》的精神實質,培養學生掌握市場經濟條件下會計模式的新要領、新內容,更好地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我認為新會計學科體系的主干專業課程的教學內容主要是:

        (一)基礎會計:這是一門初級會計課程,講授會計的基本概述、會計六要素及會計平衡公式、賬戶和復試記賬、會計憑證、會計賬簿、主要經濟業務的核算等內容,為學生學好會計專業的后續課程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企業財務會計。這是現代會計的一個重要分支,主要講授企業對外財務報告所涉及到的會計要素。該課程以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利潤等六要素為線索展開。通過教學,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會計核算理論和方法的理解。

        (三)成本會計學:這是以產品成本核算方法為主要內容的一門主干專業課程,主要講授產品成本的核算方法,以及成本預測、控制、分析和考核。通過該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對企業經濟活動中資金的核算有一個總體的認識。

        (四)管理會計學:這是現代會計的另一個分支,主要闡述決策會計和責任會計的內容。通過該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對企業內部進行會計管理的基本方法有一個系統的認識,并能掌握經濟決策方法。

        (五)會計電算化:這是一門闡述計算機在會計核算和管理中應用的課程。主要講授企業如何實現會計電算化,會計電算化軟件的系統分析,會計電算化軟件的使用與操作。通過該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計算機的操作與應用及電算化軟件的開發。

        三、關于中等職業學校會計教學方法

        針對傳統會計教學的填鴨式教學多,啟發式教學少;施加于人的多,循序漸進的少的現狀,會計教學方法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深化教學體制改革

        教學計劃要實際。在制定會計專業的教學計劃時,應積極開展社會調查,聽取用人單位的意見,堅持全面發展的方針,以適應社會需求為目標,以培養專業技術能力為主線來設計培養方案。

        (二)重視學生技能實訓

        中職會計專業學生技能的培養主要通過三種方式來進行:

        1、課堂模擬實訓。課堂教學是學生掌握技能、形成實踐能力的主渠道、主陣地。財會專業的技能教學更加依靠課堂教學以及課堂模擬實訓來完成。

        2、建立以計算機為核心的“會計實習室”,學生在實習室內的計算機上模擬聯系會計實務。通過計算機給出實際的會計課題,讓學生以人機對話的方式。幫助學生進行會計工作實際能力的模擬演練。如在計算機上提供一個會計實例,讓學生根據計算機所提供的種種情況進行有關賬務處理,然后再把學生的答案與計算機中所有的標準答案進行對比,供學生參考學生,藉以提高學生的實際會計工作能力。

        3、建立一批相對穩定的校外實習、實訓基地??膳c企業簽定合同,使用企業現有設備資源,在企業技術人員和教師共同指導下完成實習、實訓教學任務,在互惠互利的基礎上,充分發揮社會教育資源的效益。

        (三)拓寬相關知識面

        社會調查表明,企業界認為會計專業學生缺乏的知識分別是企業管理,中文寫作,財務管理,電子計算機,外語,生產管理方面的知識。職校對相關會計經濟知識開課甚少,從而造成大部分會計專業的學生知識面狹窄,只能就會計理解會計,始終跳不出會計框框,致使學生不能站在經濟學,管理學科角度審視理解會計。

        (四)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

        加快“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培養,是教學真正融入市場,實現以產促教、以教興產、產教結合的育人模式。我們的老師既要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和較高的教學水平,又要具有很強的專業實踐能力和豐富的實踐經驗。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主要是通過以下途徑來進行:

        1、對教師進行職業培訓。利用教研活動和節假日時間組織教師到企事業單位搞調研,學習專業技能,參與企業的經營管理活動,提高教師指導實訓的能力。

        2、向社會招聘高素質的專業人才。學校應積極聘任企業優秀財會人員到學校擔任專業課教師和實習指導教師。對優秀兼職教師,學??赏ㄟ^提高報酬等手段與其保持長期的合作關系。

        3、營造有利于引導教師向“雙師”方向發展的社會環境。教育部出臺的(教職成〔2004〕13號)文件規定:職業院校專業教師每兩年必須有兩個月以上時間到企業或生產服務一線進行實踐。這一政策支持了職業教育師資的培訓,為培養“雙師型”教師營造了良好的社會環境。

        (五)深入社會實際,增強學生的適應能力。

        深入實際,接觸社會,提倡和鼓勵學生利用寒暑假進行社會實踐,到工廠、會計師事務所等單位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和實際操作能力,主動地適應社會,適應會計工作。

        相信通過上列會計教學改革措施,一定會培養出既具有一定文化素養,又具有扎實專業知識,既能實踐操作,又具有一定理論水平的高層次的會計應用人才。

        參考文獻

        [1]鄒雪梅《對中職會計專業實施實踐性教學改革的幾點設想》柳州市工業貿易職業技術學校

        第8篇:關于計算機的實訓報告范文

        關鍵詞:網絡互聯,虛擬實訓平臺,B/S結構,JSP動態網頁,網絡模擬器

        中圖分類號:TP3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599 (2012) 13-0000-02

        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高職院校對實訓教學環節的重視程度日益提升,近幾年,多數高職院校都投入了相應的資金構建了網絡互聯實訓室。但由于網絡設備品牌較多,且設備的規格型號繁多,院校設備經費投入有限,絕大多數網絡互聯實訓室的設備品牌單一,數量有限,更新換代周期長,致使教學和實訓室建設都面臨瓶頸,學生操作技能練習不足,大大降低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就業競爭力。在教育部下發的《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6]16號)以及《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中提到加強實訓、實習基地建設是高等職業院校改善辦學條件、彰顯辦學特色、提高教學質量的重點,各高職院校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開發虛擬工廠、虛擬車間、虛擬工藝、虛擬實驗。因此除了網絡互聯設備的投入,還必須考慮利用虛擬[1]實訓平臺來解決當前教學和實訓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以滿足教學需要。

        一、網絡互聯虛擬實訓平臺應用的必要性與意義

        《網絡互聯設備配置》是高職院校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的職業核心課程。所謂網絡互聯就是將多個計算機網絡連接起來以構成更大的網絡系統,實現信息傳輸和資源共享?!毒W絡互聯設備配置》主要講授兩大主流網絡互聯設備(交換機和路由器)的配置與調試,是網絡技術人員必須要具備的重要職業技能。該課程屬操作類課程,實踐性極強,整個課程的教學實現要求在具備交換機/路由器等網絡互聯設備的實訓室完成。

        為了滿足教學需求,當前很多高職院校都投入了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資金購買思科、華為、銳捷等業界主流網絡廠商的設備構建網絡互聯實訓室。但由于網絡互聯設備比較昂貴,學校資金投入有限,絕大多數學校只能購買某一品牌部分型號的網絡互聯設備。不同品牌的設備,配置命令集各不相同,因此學生經過學校的學習只能掌握一種品牌網絡設備的配置命令;另外,學校實訓室內網絡設備的更新換代速度遠遠趕不上實際工作現場設備的更新換代速度;而且學校實訓室內設備的數量有限,以至于大中型網絡互聯的綜合實訓沒有辦法實現。以上因素都導致了我們培養的學生在畢業后不能在很短的時間內適應崗位工作的需要。

        二、網絡互聯虛擬實訓平臺的研究與應用

        (一)總體設計

        網絡互聯虛擬實訓平臺采用Browser/Server(B/S)結構[2],應用Web服務器、JSP動態網頁設計[3]及網絡模擬器等技術,構建虛擬實訓環境。當前業界普遍使用的網絡模擬器有RouterSim4.0、Sybex Virtual Lab、思科網絡學院Flah Lab、CIM、Boson Netsim5.31、Pcker Tracer等。模擬器軟件包可以安裝在網絡互聯實訓室的服務器上,也可以安裝在校園網的服務器上。學生只要在瀏覽器頁面中輸入服務器的IP地址,既可登錄到虛擬實訓平臺對網絡互聯設備進行配置和調試。

        (二)應用流程

        1.選取互聯設備繪制網絡拓撲圖

        該虛擬實訓平臺的應用流程如圖1-1所示。學生在瀏覽器內輸入服務器的IP地址后即登錄到虛擬實訓平臺,首先進入該平臺的工作界面。工作界面包含菜單、快捷工具欄、工作拓撲圖區和設備列表區等幾個部分。使用者首先需要創建網絡拓撲圖。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利用此虛擬平臺,可以結合各網絡實訓室內現有設備進行講解,使學生了解現有設備的型號、規格、端口類型、網線及連接器等,讓學生對網絡設備有直觀的感受。該虛擬實訓平臺的設備列表區可以包含不同品牌不同規格的眾多設備(路由器、交換機、集線器、無線設備、終端設備、設備之間的連線等等),學生根據實際網絡構建的需要依次選取相應的網絡設備和連線,在工作拓撲圖區內進行網絡拓撲圖的繪制。在此要注意網絡設備接口類型以及網線的匹配。

        2.配置網絡互聯設備

        網絡拓撲圖繪制完成后,點擊圖中的任一網絡互聯設備,就會出現該設備的配置界面。有兩種配置模式可供使用者選擇:圖形化配置模式和CLI命令行配置模式。對于初學者,建議采用CLI命令行模式配置設備。此時系統將調用數據庫中該設備所屬的命令集,接受使用者的配置命令,并及時給出對應的響應。除此之外,還要對網絡拓撲中的工作站和服務器進行相應的配置,在此過程中要重點關注IP地址分配的正確性。

        3.測試驗證階段

        設備配置完成后要對配置結果進行測試。實際網絡工程的系統測試主要包括物理測試、功能性測試和網絡連通性測試等。由于是虛擬實訓系統,物理測試不必進行。功能性測試主要包括交換機VLAN測試,路由器、三層交換機及防火墻路由和路由表測試、冗余鏈路的測試等。網絡連通性測試可以采用ping、tracert等命令來實現。如果測試結果不正確,返回配置界面排查錯誤;測試結果正確,則完成實訓報告。

        4.實訓報告完成階段

        完成實訓報告以加深對實訓過程的理解。該虛擬平臺包含實訓報告模塊,學生可以將網絡拓撲圖、設備配置命令以及測試結果添加到實訓報告中,利用平臺提供的“提交作業”功能上傳給老師進行審閱,并可以利用平臺提供的輸出功能將實訓報告轉換為文檔格式以便學生保存。

        三、結論

        該虛擬實訓平臺的研究與應用將有力地解決高職院校網絡互聯實訓室普遍存在的設備數量不足、品牌單一、型號落后、更新換代慢等實際問題,使我們高職院校的實訓室能夠滿足教育部提出的“基地設備保持同期企業生產使用設備水平,并具有一定的超前性”要求,對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有著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胡小強.虛擬現實技術基礎與應用[M].北京: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2009

        第9篇:關于計算機的實訓報告范文

        關鍵詞:文化育人;計算機外設;維護維修;計算機應用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6)30-0141-03

        1 建設之初

        1)順應社會形勢需要,順應學校文化育人需要,挖掘行業文化元素,為培養應用型人才文化素養添磚加瓦。

        2011年,同志在清華百年校慶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高等教育是優秀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和思想文化創新的重要源泉。要積極發揮文化育人作用”。北京大學提出了要建設“大美北大”,華東師范大學提出了打造優雅學府,高校文化已經成為關注的焦點。無論是經濟的發展、政治的發展還是文化的發展終極目標都是為了人的發展。高校既是一個文化匯集的場所,又是培養人才的機構,探索高校文化的育人效應具有重要的現實、理論和實踐意義。

        而隨著當前社會IT技術的發展,IT技術越來越深入到大眾的生活、工作中的時機,尤其在日常生活和基礎辦公方面更是日益深入和廣泛,君不見智能穿戴人人有,您不聞電腦設備處處存??!可見,IT相關應用也日益成為一種先進的文化理念,一種人類的正向文明,一種新的“文化”,逐漸走入尋常百姓家,逐漸與人以不可磨滅的親近感。

        《計算機外設維護維修》課程正是順應這種社會需求及文化傾向,給全校同學普及相關的IT文化發展和感受IT文明生活的課程。

        該課程的拓展班部分,就是針對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課程籌建初衷是希望這些同學在當今的IT時代,能夠在原本專業學習的基礎上,再拓寬計算機辦公及外設的使用和了解,從而順應時代和社會需要,增加時代元素,體現時代文化,契合企業需求,增加社會競爭力,充分體現文化育人、復合育人、協同育人的“三育人”理念。

        2)課程前期建設,實用受歡迎。

        根據歷年企業對文員的需求量不斷持續,本專業眾多學生尤其是女生選裎腦備諼蛔魑就業目標,以及有過文員兼職經歷的學生就業錄取率及后期發展良好等就業經驗,經過用心籌備,面向計算機應用專業的《計算機外設維護維修》課程最初開設于2011年9月份。課程目標是使本專業學生擁有計算機外設基本應用及維護能力,增強實現職業技能培養與職業素質提升相統一,滿足社會需求、用人單位需求與滿足學生可持續發展需求相統一的原則。

        目前該課程在授課過程中,同學們對很多內容表現出極大的興趣,表示很有收獲,可以應用到日常的生活和學習中。在拓展班,第一節課都會了解同學們選擇該專業拓展的原因,大多都是希望能多學習計算機方面應用知識,用以管理和提高自己的相關技術應用,表示這樣可以方便自己的生活和學習,甚至幫助到自己本專業學習的成長和進步。比如媒體學院的某同學,希望可以更好地維護自己的電腦,熟練使用相關辦公設備,為就業做文員打好基礎;還有某個喜歡玩航模的男生,看著3D打印機打印出來的模型,規劃著自己也買一臺,來打印自己易損的航模零件,并且關心的詢問價格及廠商等信息。

        課堂上,我們采取“集中聽課,分組實踐,了解市場,弱化理論,書面總結”的原則進行安排。重點強調動手能力,團隊協作能力,了解市場能力,回顧復習能力,使得學生能夠初步了解原理及使用,再通過小組討論動手實踐實現完成操作,在對設備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礎上,再上網調查該設備當前市場行情、主流參數及未來發展及定位,最后對所有內容進行總結歸納得出書面報告。這樣全方位的操作流程使得學生對相關設備既有直觀了解,又有走進虛擬市場,對相關資訊進行全面了解。

        考核中,我們采取針對每個同學進行隨機抽取題目的做法進行實操考核,并將平時成績和實操考核相結合,督促學生能夠依據平時總結的書面報告,做到認真回顧,仔細復習,扎實掌握。

        3)當前存在的問題。

        經過幾年的課程建設,不斷地發現問題并改進。但仍有一些問題存在提升空間:①課程內容的進一步豐富和體系化;②課程實訓單內容的進一步提煉和系統;③實訓室設備管理及故障處理流程梳理和完善;④實驗用設備更新有限與社會需求發展之間的矛盾盡量縮小;⑤更適合的考試方式及考試內容的進一步探討和積累。

        針對這些問題,在該課程建設的探索與實施中,不斷進行各種有益有效的嘗試,深入思考,探尋一些核心問題的解決思路和辦法,以實踐教學效果為目標,創新性的解決好各項主要問題。

        2 建設目標與內容

        建設文化育人課程,就是要立足于復合式創新型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的培養目標,在文化育人理念的指導下,對課程進行改造和優化。要綜合課程價值取向、目標定位、內容設計、教學模式、教學方法、考核評價等課程要素進行改革與創新。同時,要加強師資隊伍和教材建設,實現課程建設的協調發展與整體推進。要圍繞“挖掘課程文化內涵,提升學生職業素質”的建設任務,努力尋找課程與文化的最佳結合點,以此來體現職業教育特色、學校辦學特色和課程文化特色,使其具有較強的示范性。

        針對以上原則,再針對當前存在的問題,對該課程建設有如下目標和內容:

        1)調整目標定位

        《計算機外設維護維修》課程原本的目標是“使學生了解計算機外設和辦公自動化系統的基本理論及發展過程和方向;初步掌握常用計算機外設及辦公設備。”

        本著“文化育人示范課程”的“堅持人文與科學高度有機整合的課程價值取向,厘清課程目標與人才培養目標之間的關系,準確定位課程功能。課程目標定位要與技能型人才的知識、技能和素質結構要求相統一,體現職業技能培養與職業素質提升的有效結合,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钡慕ㄔO目標,我們需要在原有課程目標的基礎上,深挖該課程的文化內涵,擴充人才培養目標,應該從三個方面:①關于企業文化的探討;②個人職業素養的性內容和養成;③當代IT文化的關注與了解三個方面與該課程接軌,增加該課程文化素質結構的比重。

        2)教學模式

        該課程原來是以知識傳授、技能培養為主的教學模式,根據文化育人的理念和需求,我們將在學生素質提升方面加大比重:首先,在課堂上以一線企業為依托,進行新產品、新理念、新文化的引進,使學生的學習更加直觀,可以了解企業和社會,對現實社會更具參與性;其次,在教學過程中,以設備為引導,以實驗為手段,以市場為拓展,以企業人文為外延,以實訓單為載體,構建完整的知識學習、技能訓練、素質培養相交互的立體課堂;第三,經過學習,對學生進行分層選拔,適度提升,進入相適合的提升通道;第四,利用課余增加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在教師的引導下,完成各項自主學習任務,如指定相關課程課題的引導下進行個人感興趣的相關課題的研究與探討以及介紹,以此主動接觸社會,了解行業發展,關注企業行為,表達完善自我觀點。從而達到課程需要突出“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教學理念,并達到相關文化素質提高的目的。

        3)更新內容體系

        按照“文化育人示范課程”的“以文化育人理念為指導,緊緊圍繞課程目標定位和功能構建課程內容體系,通過對課程內容的增、刪、并、簡,進一步凝練教學內容,充分挖掘課程的文化內涵,對不同學科領域的內容和知識進行整合,融知識傳授、技能培養和素質提升于一體。”的要求,可以有:①在原有課程內容基礎上進行精簡,增加企業代表當前IT文化發展的產品演示或實操供學生體驗,增加極具代表性的企業文化介紹或講座,增加企業人才素質需求的介紹和對學生的日常要求和培養,爭取企業相關人士進校園進課堂給學生以真切的技術和素養上的熏陶和觸動;②對課堂教學的組織形式及實訓單的要求進行梳理,使其能起到幫助學生復習,回顧夯實課程內容的作用;③隨著課程目標的改變,課程的考核方式也要隨之改變,既要有技術技能的考核,也要增加人文方面的考核,需要探索合適的考核方式,不斷積累和調整,最后達到合理成熟有效;④厘清實訓室設備管理的各項流程,制定設備故障報修處理流程,提高設備管理及使用的可靠性和效率,實訓室設備更新有限的問題也可以通過校企合作形式來嘗試減小。

        4)豐富教學方法和手段

        《計算機外設維護維修》課程目前的授課形式是以學生為主體,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的案例式、互動式的教學方式。今后可以在:①邀請企業員工走進課堂,帶來新產品、新文化、新思路;②可以更多的借助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等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豐富課堂安排,活躍授課形式;③鼓勵學生走出教室,走入市場,開拓視野,使學生更貼近社會,更熟悉市場,拉近課堂與實踐的距離;④建立學生相關興趣平臺,使學生可以在此平臺上自主討論相互啟發,共同完成項目,并能得到一線優秀企業教師的親臨指導;5、針對該領域優秀的同學,可以提供進階的機會,參與Server+的培訓及考核,取得行業認可并得到可持續的職業發展規劃。

        5)調整課程評價體系

        當前課程的評價重點,還是放在“以計算機外設及計算機相關知識技術的掌握為主,兼顧相應職業素養養成為輔”上,相對于“文化育人示范課程”的“以職業素質評價為導向,圍繞課程功能定位和課程目標要求,建立“知識、技能、素質”三位一體的課程目標評價體系,將知識性評價和能力性評價、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有機融入到教學過程之中,構建多種形式、多個階段、多種類別的綜合性考核方法?!钡脑u價要求,對“知識、技能、素質”三位一體中的素質方面的評價有待進一步加強,需要增加對職業素養方面的理解、感悟、認識方面的強化與評價機制。從對課程各項內容的參與度、實驗完成度、調查報告、學期總結匯報涉及的廣度及高度等四個向度來進行考核,分別涉及知識、技能、素養、綜合四方面來進行評價。

        3 建設方案與預期成效

        針對上述建設目標及內容,可以從下列方案入手解決實施:

        1) 加強現有校企合作,拓寬合作渠道和模式。

        本學期開始,我專業已與聯想公司進行校企合作,進行聯想公開課,選拔優秀學生參與最新聯想產品的培訓。聯想公開課是聯想與高校建立人才資源整合的一部分,意在加深了解,選拔人才,拓寬合作。

        與聯想的合作,未來可能的形式有:①聯想產品眾測。這是與聯想合作初期的企業需求。就是面對聯想研發階段的產品計算機或外設產品,邀請對產品線完全不了解的人士參與測試,從而了解到未來的使用者全新的感受。這會是一個流動的長期的過程??梢蕴峁┙o學生計算機硬件的一線測試內容方法及經驗,與《計算機外設維護與維修》課程完全非常匹配,是不可多得的實踐機會。②學生社團的建立。圍繞聯想一線的相關測試技術,可以針對感興趣的同學開展社團活動,系列進行相關知識技能的培訓,作為校企合作的一部分,持續進行。③企業文化培訓內容融入課堂。挖掘企業文化的內涵,從根本上了解和認識企業人文要求;④企業工程師進課堂。在引入企業最新產品進行學習的同時,爭取引入企業員工走進課堂,使學生直觀感受到企業的熏陶;⑤相關教師下企業學習。在師資建設方面,希望能爭取相關老師參觀參與企業,增強溝通和了解,互通有無,達到企業、學生、教師三方共贏;是源于聯想新產品的測試,這與《計算機外設維護維修》課程有較強的關聯。

        2) 團隊作業,提煉和積累相關教學材料。

        對教學內容中涉及的相關更新內容:①課程內容。隨著拓展專業的授課進行,發現學生存在著基礎參差不齊,接受能力與本專業學生差異極大等特點,對原有課程內容進行了一系列的調整,使之更注重實操和素質培養,淡化計算機理論學習;②實訓單。在原有實訓單用來記錄實驗過程的基礎上,更加系統的調整其內容,增加實驗設備的市場調查內容及實驗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的記錄,使其成為一個完整的體系,成為幫助同學們回顧實驗設備介紹、實驗經過、故障解決、復習備考的好幫手;③考核方式。針對拓展專業,更多的要從文化育人角度出發,對需要學生掌握的知識進行討論和梳理,盡可能地減少理論考試的比重,增加實操和內涵要求的考核,并反復提煉不斷積累。

        3) 依托學生,嘗試全員共建共創新模式。

        課程建設的目標群體是學生,可以從學生入手:①展開調查問卷,了解學生興趣點,從中尋找恰當的課程切入點,使學生感受到充分的尊重與關注,從而增加參與性和主動性,增加興趣;②根據自主學習原理,給學生一定的范圍,提供感興趣的相關問題或設備,甚至企業,做成開放式的調查或研究課題,可以增強學生的社會性和實踐性,全面提升學生素質和能力;③通過學生自主學習及自主參與的組織,增進對學生的了解,對不同的學生進行相應最適合的指導和建議,使學生能更加深入的認識自己了解自己,對今后的規劃能更加適應和科學。

        4) 開展相關教學研究,對課程建設進行橫向借鑒及縱向量化和推動。

        在進行以上兩項的同時,可以在橫向上不斷開拓思路,拓寬視野,增加新的企業和文化的認識和攫取,增加新的建設依據和突破點;在縱向上不斷總結歸納,拔高夯實,使該課程建設達到需要的質和量。

        參考文獻:

        [1] .在慶祝清華大學建校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2011.

        [2] 李楠.文化育人 復合育人 協同育人[N].中國教育報,[2013-4-23]

        [3] 姜宗慶,余樂.高職院校專業技能型學生社團建設探索[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6,36(3):185-185.

        相關熱門標簽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中文字幕久热精品免费视频 | 日本一道久久高清国产 | 亚洲А∨天堂AV网在线 | 亚洲综合日韩精品高清一区 |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 | 日韩伦理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