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食品科學與工程培養方案范文

        食品科學與工程培養方案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食品科學與工程培養方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食品科學與工程培養方案

        第1篇:食品科學與工程培養方案范文

        一、國內最早的糧食類本科專業

        1956年國家在北京成立中央糧食干部學校,設立全國唯一的糧食儲藏、油脂工學、糧食檢驗專業,1959年中央糧食干部學校和北京糧食專科學校遷至鄭州,合并成立鄭州糧食學院,設立糧食加工、糧食儲藏、油脂工程本科專業,組建糧食工程系、油脂工程系、糧食儲藏系,是我國建立的第一所糧食本科院校,被稱為“亞洲糧院”。后來,隨著教育部對本科專業的調整,1999年將糧食加工、糧食儲藏、油脂工程、食品工程系合并為食品科學工程專業,原糧食工程系、油脂工程系、糧油儲藏系、食品工程系合并成立糧油食品學院。2004 年,鄭州工程學院與鄭州工業高等專科學校合并組建河南工業大學,糧油食品學院是河南工業大學的特色專業。

        自鄭州糧食學院組建以來,為全國糧食行業培養了大批從事糧食儲藏、糧食加工、油脂工程專業技術人才,對我國糧食行業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

        二、辦好特色專業的探索與實踐

        教育部本科專業目錄中食品科學與工程包括原來的食品工程、糧食儲藏、糧食加工、油脂工程、農產品貯藏與加工、水產品貯藏與加工等幾個本科專業。建國后的大學有些是教育部直接管理,有些由國務院各個部委管理,有些是地方辦學,所以具有明顯的行業特色,每個大學的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都有不同的特色和優勢,有的在乳制品方面有明顯優勢,有的在肉制品加工方面有明顯優勢,有的在果蔬加工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我們則在糧食產后加工與貯藏方面具有明顯優勢。對于調整后如何辦好食品科學與工程這個新的專業,各個學校都進行了認真思考。當時主要有兩種思考,一是不管原來自己的特色,重點把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辦成通用食品專業,這樣就會形成全國的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一個面孔,即相近的必修課程,相近的專業課程;二是把調整前的專業名稱改為食品科學與工程,對原來的教學內容不作改動。當時,根據我們的專業特色和對行業的影響以及糧食行業對專門人才的需要,借鑒了各個兄弟單位的經驗,對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的教學計劃作了比較符合我們專業實際和行業需要的修改,修改的指導思想有以下兩個方面:

        (一)在基礎課和技術基礎課方面與國內外同學科接軌

        專業合并完的幾個專業課程設置主要是照顧到專業課的需要,基本素質的培養注意不夠,主要原因是專業面過窄。比如,糧食儲藏專業不開設有關食品科學原理、物理化學、力學、機械制圖、工廠設計、食品機械等課程;油脂工程專業不開設生物化學、食品化學、食品營養學、食品微生物學等;糧食工程專業不開設分析化學、物理化學、有機化學、生物化學、食品化學、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微生物等。調整后的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采用以上任何一個老專業的教學模式都不能滿足人才培養的要求,因此,我們采用了基礎課和技術基礎課與國內外同學科接軌,開設了無機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食品化學、生物化學、食品分析等化學類課程,為從分子水平上研究食品奠定必要的基礎。開設了食品營養學、食品工程原理、食品檢測、食品微生物、食品工廠設計、食品安全與質量控制等,使學生具備必要的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基本知識,這樣國內外同類專業就基本接軌了。

        (二)在專業課設置方面保持并完善專業特色

        我們在專業課程設置方面不僅考慮了我們現有的資源優勢,更重要的考慮了國家發展的需要,糧食行業對人才的需求,把糧食專業的主要課程分為四個選修模塊,一是糧食工程模塊,主要課程包括谷物加工工藝學、通風與氣力輸送、谷物化學與品質等;二是油脂工程模塊,主要課程包括油脂化學、油脂制取工藝與裝備、油脂加工與裝備、植物蛋白工藝學、植物油廠生產安全等;三是糧食儲藏模塊,主要專業課包括儲量害蟲防治、儲糧工藝與裝備學、糧食質量檢驗等;

        四是食品工程方向模塊,主要專業課課程包括食品機械與裝備、食品工藝學、食品感官評價等。專業調整后的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比以前的糧食工程、油脂工程、糧食儲藏、食品工程四個老專業有很大不同,專業調整對人才培養是一種很大進步,既保證了作為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本科生專業素質的培養,又發展和完善了為行業服務的專業特色。

        新的培養方案大大提高了畢業生在學科領域內的綜合素質。調整后的培養方案比以前四個老專業的方案都有很大改進,比如原來的糧食儲藏專業,沒有設置食品工程原理、食品營養學、食品安全學、食品機械與裝備,畢業生即使在糧庫工作也很難適應新形勢下糧食儲藏的需要,比如研究新的綠色儲糧技術、自動化儲糧工程、儲藏糧食品質的鑒定等,都需要這些知識;原來的油脂工程沒有開設生物化學、微生物學、營養學等,這遠遠不能滿足現代油脂工業的需要,因為油脂作為三大營養素之一,不研究其營養性質及油脂加工和流通過程中的安全問題顯然是不夠的,同時微生物油脂也是新的優質資源,不開設微生物方面的課程顯然不科學;原來的糧食工程不開設有機化學、生物化學、微生物學、食品工程原理等,而現代糧食加工專用粉研究、糧食資源的轉化、從分子水平上研究原來與最終品質的關系必須具備這些知識。因此,專業調整不是將原來四個專業簡單合并,而是根據食品科學與工程的特點,與時俱進地完善了專業特色。

        具體實施過程是:學生入校后到大學二年級之間上公共課、基礎課和部分通用的技術基礎課,大三第一學期根據學生的志愿、學校教師和實驗條件等辦學資源分方向上課,畢業設計(論文)和專業課模塊是配套的,比如,選擇了油脂工程專業課模塊,畢業論文或畢業設計應選在油脂工程方向的課題。

        第2篇:食品科學與工程培養方案范文

        關鍵詞:食品科學與工程;應用型;課程體系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06-0128-03

        以地方特色食品為代表的食品工業,已成為支撐貴州省工業發展的支柱產業之一,目前貴州省食品工業總產值接近全省工業總產值的四分之一。國發2號文指出“加強農業產業化建設,積極發展特色輕工業,做強做優特色食品工業”,按照《貴州省工業十大產業振興規劃》和“貴州省特色食品產業振興計劃”的要求,提出“立足我省生物資源和旅游資源,結合特色農產品基地和旅游基地建設,大力發展農副產品深加工和具有比較優勢的特色食品和旅游商品”。作為一所市屬地方高校,“突出實用,服務本地”是貴陽學院的辦學定位。

        2014年教育部高校轉型改革方向已明確,全國將有600多所普通高等院校轉為應用型本科教育,而此次高校改革調整的重點是1999年擴招后“專升本”的地方本科院校。貴陽學院正是一所面臨改革調整的地方性高校,在此轉型背景下,我們如何準確定位,形成自己的特色,在競爭中求得生存和發展,盡快適應轉型要求,培養應用型人才是當前迫切要解決的問題。

        按照貴州省規劃和發展的要求,只有進一步加強課程體系的改革,突出應用能力的培養,大力培養應用型人才才能適應行業發展需要。

        在此背景下,我們結合地方食品行業、企業的特點和對食品企業對人才知識結構的需求,進行了廣泛調研。根據我校的發展規劃和學科建設,對我校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的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進行建設和改革。

        一、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建設現狀

        貴陽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學科建設始于1984年原貴陽市金筑大學食品分析與檢驗和食品工程專業專科教育,2008年獲批“生物工程”(設食品工程、制藥工程兩個方向)本科專業,并獲批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開始了本科教育;2012年12月,“食品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獲批貴州省“重點支持學科”建設,2014年升級為貴州省“重點學科”建設。目前,學院已建立了良好的教學、科研體系,保障教學質量穩步提升。

        由于受師資及基礎條件限制,我校原有教學體系比較傳統,課程體系設置大多借鑒兄弟院校,教學內容設置特色不足,工科課程設置較弱。隨著社會對人才需求的變化,原有的教學課程和教學內容遠遠脫離社會發展的需要,也不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及綜合素質的培養。

        現有課程體系設置存在著以下問題:

        一是圍繞人才培養目標,課程體系設置的特色不凸顯,沒有體現我校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特色與優勢;

        二是有些課程設置不合理,課程內容存在交叉,傳統課程結構變化不大,體現社會需求的課程設置不夠;

        三是實踐課程屬傳統知識型,教學內容與科研、工程、社會應用實踐之間缺乏良性互動,因此,學生解決綜合、復雜的實際問題能力較低;

        四是課程的設置及教學內容未能有效地顧及師生間交流,使得師生交流多限于課堂,缺乏必要的溝通和指導。

        二、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改革

        課程改革遵循我院“強化基礎、注重應用、塑照個性、求實創新”的人才培養目標,立足于基礎理論與專業知識并進的教學理念,從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和優化教學內容出發,以培養學生的工程技術能力和應用型能力為目標,以創新教育和個性化教育為特色,滿足我省對食品專業人才的需求。通過這次課程體系調整,力爭使學生的理論能力、工程實踐和創新能力都能得到明顯的提高。

        1.人才培養方案的改革。人才培養方案是依據我校“突出實用,服務本地”的辦學定位,結合貴州特色資源和行業發展方向而調整制定,培養具有工學學士學位的應用型食品行業專業技術人才。在人才培養構建上強調突出我校的學科特色,改變原有的人才培養方案沒有明確的方向,在專業上也沒有明顯的特色與優勢。這幾年我院在果品加工與貯藏方面顯示出一定成績,先后以我院為依托獲批了“貴州省果品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貴州省果品加工貯藏與安全控制協同創新中心”、“貴州省果品加工與貯藏研究科技創新人才團隊”等科研平臺,聚集了科研隊伍,提升了教師科研教學能力,建立了良好的專業基礎與實踐條件。如何把科研優勢轉化為人才培養優勢,是我們一直思考的問題。“以科研促進平臺建設、以平臺建設促進學科發展、以學科發展促進專業建設、實現辦學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在這一思想的指導下,我們對人才培養方案進行了改革。以此為基礎,我們在人才培養方案中形成了系統的方向培養和拓寬口徑培養相結合的培養模式,即以食品加工與貯藏為培養方向,同時兼顧糧油、乳制品、畜禽、調味品、烘焙等方向的培養,以適應社會需求。

        2.課程設置調整。原有教學計劃中學分分布不均勻,課程設置較多,沒有體現專業的核心內容,經過這幾年的教學實踐與調研,這次教改明確了本專業的主干課程。確定了食品生物化學、食品微生物學、食品化學、食品分析、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工廠設計、食品機械與設備、食品工藝學為主干課。在主干課的授課內容上,以食品加工與貯藏培養方向為主線,調整了食品工藝及食品貯藏保鮮課程教學內容,加強了軟飲料工藝學、發酵工藝學、農產品貯運學等課程的內容,同時,調整了調味品工藝學、糧油加工工藝學課程學分,通過食品工藝學的教學內容調整拓寬專業知識面。這樣既彰顯了我院的學科特色,又拓寬了學生的專業口徑,為其今后發展奠定基礎。

        3.突出工程教育特點。原有的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雖是工學學科,但課程內容總體偏理,工程性不強,新的課程設置上系統地增加了工程類課程,并按專業方向增加或刪除了相關課程,實踐課中還在第四學期增加了金工實習。經過這兩年的調整,工程類課程明確了以機械制圖、機械原理與設計、食品機械與設備、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工廠設計六門課程為核心,突出工程教育的特點,使學生建立工程化概念,適應食品行業的需求。

        近年來,我院在食品工程領域發展迅速,先后建立了金工實習車間,與企業聯合投資合作建設了省內一流的食品工程教學中試基地,包括:年產3000噸飲料中試生產線、500公斤天然產物提取中試線、200升發酵中試線、超臨界CO2萃取等,使得我院學生實習實訓條件得到了極大的提升,為學科的教學、科研、實習、實訓等提供了保障,學生可以此作為實踐基地,了解、熟悉、強化了工程化概念。

        4.加強實踐教學環節。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屬應用型學科,實踐是培養學生工作能力尤其是創新能力的重要環節。教學中的實踐環節包括實驗課、課程設計、生產實習、畢業實習和畢業論文、畢業設計[1]。

        在實踐教學的設置方面遵循以下原則:培養學生建立專業的意識,通過日常訓練提升專業興趣,最終達到掌握專業技能的目的。依據這樣的原則我們設計了三個梯度層次:一年級為認知性實踐,主要通過參觀實驗室、生產車間及講座來建立對專業的認識,并學習基礎實驗知識;二、三年級通過專業課程實驗來訓練動手動腦能力,通過參觀、了解企業和社會實踐培養學生專業興趣;四年級綜合實驗及參與老師的科研工作以及畢業實習提升專業的技能。

        在實踐教學設置上,調整了部分課程的實驗課學時數,并把原來的課含實驗課程全部調整為單獨的實驗課和理論課,并單獨考核,這樣在期末計算綜合成績及評定學生實驗能力時更科學合理。在實踐教學安排上,一年級實踐環節以化學基礎實驗訓練為主,二、三年級增加金工實習、課程實習和課程設計,四年級除畢業環節的實踐外,還增加了大綜合實驗,實踐教學環節占總學時的28.5%。

        三、教學方式的改革與探索

        1.課堂教學改革。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為工科應用型專業,一些工藝課程及工程類課程光靠教師課堂講授是很難理解和掌握的,在此次教改中,以食品工廠設計、食品機械設備和軟飲料工藝學等課程作為試點,進行教學方式上的探索,將科研與教學有機結合是學院發展的思路。以我院兩個中試基地為依托,在教學中,適時把學生帶到中試基地中進行實地教學,將教學中涉及的設備、設施以及工藝流程實際展現在學生面前,把理論教學和實體、現場教學相結合,增加了學生的感性認知,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把枯燥難懂的概念轉化為實景。同時強化了學生專業的系統性,把三門課程有機地聯系起來,深受學生的歡迎。

        目前我院除擁有兩個中試基地外,還建有一個冷庫兩個保鮮庫等冷鏈設施,還擁有一批具備工業生產能力的中試生產設備,學生在相關課程中涉及的設備設施大部分能看到實物,如均質機、超高溫瞬時滅菌設備、超臨界CO2萃取設備、發酵罐、超高壓滅菌機、真空冷凍干燥機等,使教師的課堂教學更直觀和有效。在分析檢測方面,我院還與貴州省理化測試院共建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學基地“貴陽學院-貴州省分析測試研究院工程實踐教育中心”、雙方共建的“貴州省流通環節食品安全檢驗中心南明區分中心”,也將為提高學生的分析測試能力提供學習的平臺。

        除實地教學外,還推廣以精品課帶動相關課程的活動。我院的食品微生物已被評為校級精品課及雙語建設課程,以精品課雙語課的建設推動其他課程教學。食品教研室還定期開展教研活動,利用說課、評課、“老帶新”方式帶動大家,以取得好的教學效果,全面提升我院的教學水平。

        2.實驗教學改革。近幾年來,學校和財政資金大量投入及獲得的科研項目資助,我院現建有8個專業實驗室,即食品分析實驗室、食品化學實驗室、食品工藝實驗室、果蔬貯藏與保鮮實驗室、果蔬加工實驗室、食品微生物實驗室、微生物理化測試室和精密儀器室等。實驗室面積1000M2,教學、科研設備總值近1000萬元,使我院的實驗條件得到了大大的改善,為我們的實驗教學改革提供了條件。

        實驗教學的改革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開展:

        (1)減少驗證性實驗,增加設計性實驗。設計性實驗的開展能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增強學生的創新能力,改變實驗教學中學生被動、應付實驗的現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可以根據學科發展和課程教學工作需要,并盡可能提供機會讓學生參與科研工作。如可將教師的科研成果轉化為學生實驗,讓學生了解本學科發展的前沿知識,并親自去操作,去體會,不但拓寬了學生的專業知識面,而且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造力。

        (2)通過教研室課前的說課活動及教學大綱的修訂制訂,使各科課程的實驗項目減少重復性,增加后繼課程的銜接性,并在實驗項目安排上有意識地向培養方向靠攏。

        (3)開放實驗室。開放實驗室主要以果蔬加工實驗室、果蔬貯藏與保鮮實驗室和微生物理化測試室為主。學生從二年級開始就可以到開放實驗室做實驗,現在的開放實驗室不僅有我院的同學還接納我校其他學院的同學,實驗室每學期接納學生達到300人次,同學也在實驗的過程中學到了知識激發了興趣。

        (4)每學年舉辦一次實驗挑戰賽,通過各小組的實驗挑戰,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教學實習模式改革。教學實習包括課程實習、生產實踐、畢業實習,我院的教學實習改革主要是利用中試基地和實踐教學基地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

        學院現有省級食品工程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一個,省級果品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一個,國家級大學生實踐教學基地一個,飲料加工中試線和天然產物提取中試線各一條,冷庫一個,保鮮庫兩個,還具有高新設備單元教學車間、鍋爐房、純水制備間、原料和成品倉庫等。其中中試車間除滿足專業教學的需要外,還承擔與之相關的科研項目的研制、開發和中試生產,使之成為兼具教學、科研和生產三種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新型校內實習基地,較好地滿足了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實踐教學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中試車間可接納學生長期的生產實習和畢業實習,有效緩解校外實習難的問題,為食品科學工程專業的實踐教學提供了良好的平臺,為學生提供一個真實的工程實踐環境,把學科優勢轉化為人才培養優勢[2]。除利用自有中試基地強化實習外,我院還與省內多家知名食品企業建立了教學實習基地,通過參觀認識這些優秀食品企業,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

        四、結論

        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是一門集生物、化學、物理、機電、化工等多學科交叉滲透的綜合性學科,學科領域涉及面廣,而貴陽學院又是一所地方性高校,從資歷從實力無法與省屬高校相比,在學術教育向職業教育轉型的時期,我院的人才培養課程體系改革就必須緊緊圍繞“夯實基礎、擴寬口徑、注重應用、提高能力”的方針,結合我省食品行業需求及我院實際情況,突出自身特色方向、帶動相關領域、打造特色專業。通過對人才培養課程體系改革的研究,提出的改革辦法得到學院的重視,并在教學中得到實施,受到師生的歡迎,收到良好的效果。今后,我們將進一步強化對化學、微生物學、食品工程、食品工藝等骨干課程的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優化課程設置與教學內容的更新,密切注意學科發展的大趨勢和最新動態,使學生掌握扎實的理論知識,具有良好的實踐能力,能夠適應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

        參考文獻:

        第3篇:食品科學與工程培養方案范文

        關鍵詞:食品科學;實驗管理;教學改革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50-0129-02

        湖南省食品科學技術實驗教學中心依托于湖南農業大學食品科學技術學院,學院擁有食品科學和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分別為湖南省“十五”、“十一五”、“十二五”重點學科和重點專業;擁有1個園藝產品采后科學與技術學科博士學位點;食品科學與工程、預防醫學與衛生一級學科碩士學位點2個,擁有食品科學、糧食油脂及植物蛋白質工程、農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營養與食品衛生學4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點和食品工程、食品加工與安全2個專業碩士學位點;中心擁有1個有國家蔬菜加工技術研發分中心、1個食品科學與生物技術湖南省重點實驗室、1個湖南省肉類加工技術研究工程中心、1個湖南省發酵食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湖南省食品科學技術實驗教學中心堅持以學生實踐能力、綜合素質和創新精神培養為目標,以實驗教學改革為核心,以引進、培養和穩定高素質實驗教學隊伍和配置先進完備的實驗教學條件為保障,創新管理機制,實現實驗教學資源開放共享,全面提高實驗教學質量,在區域起到示范和輻射作用作為實驗中心建設指導思想。

        一、實驗中心建設與改革指導思想

        以食品類專業本科生為主體,面向我校相關專業本科生進行實驗教學,對我省食品科學類專業開放,滿足食品科學以及生物、作物、園藝、動物、動植物檢驗檢疫等專業開設食品加工類和微生物類課程的教學需求,構建具有地方特色的符合食品科學類專業培養目標,科學、合理、優化實驗教學體系,不斷提高本科生的專業技能、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

        食品科學類實驗教學是高等農林院校食品科學與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等專業課程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相關專業學生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的重要環節。食品科學類實驗課程具有實踐性、技能性和應用性較強的特點,為了確保實驗教學目標的實現,從以下幾方面實驗教學改革開展: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厚基礎、寬口徑、強能力、高素質、具特色”人才培養模式,創建實驗教學課程體系建設、實驗教學改革和軟硬件投入的可持續發展機制。突出食品科學的特點及其實驗課對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的功能,不斷改革實驗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建立有利于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實驗教學體系,全面提高實驗教學水平。提高實驗教學隊伍的思想素質和業務素質,注重實驗教學隊伍的人才引進和教師培訓,將實驗課與理論課同等對待,摒棄過去將實驗教學人員定位為教輔人員的觀念,實驗教學的好壞直接與實驗教學人員年終工作量考核、評獎評優和職稱晉升等掛鉤。建立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的統籌管理模式。由相應的課程責任教師進行統籌管理,統一制定理論課與實驗課的教學大綱和教學基本要求、合理安排教學進度、適時監控教學質量,使兩者相輔相承,互相促進。建立現代化、高效運行的“模塊實驗室”實驗教學管理機制,完善“學校領導―學院管理―實驗教學中心主任負責―模塊實驗室主任實施”的流程式管理模式,實驗中心實驗人員、儀器設備、低值易耗、實驗藥品均統一調配和管理,由專人專管,各功能室主任負責實驗項目的組織和實施。

        探索和完善實驗教學中心對外開放,加強對外聯絡與合作,努力實現教育教學資源共享的新型教學管理模式。通過加強擴大與兄弟院校、湖南省各地市的職業技術學院和相關企業的交流與合作,實現教學資源共享、實驗教學成果共享。特別是加強與企業聯合,引進企業的一部分科研合作項目,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基礎上進行實踐操作,增強實踐操作能力和創新意識;同時擴大學生創新教育經費和科技項目的來源,讓學生與“社會”接軌、與“實際”接軌,努力創造條件參與企業產品研發的基礎研究工作,為創新性高素質人才的培養提供有力的條件保障,營造一個教學資源共享、實驗成果共享、學研產相結合的對外開放式服務實驗教學環境。

        二、食品科學技術實驗教學中心的實驗管理與教學改革取得了以下成果

        (一)理順實驗教學中心管理體制

        明確校、院兩級管理體制下學校、學院各自的職責范圍和實驗教學中心內部的分工,充分發揮實驗教學中心的作用,中心主任由學校聘任,中心實行主任負責制;實行實驗教學中心主任負責制和任期制,貫徹人才流通、競爭上崗、定期考核的管理制度。完善實驗教學中心管理規章制度,完善“四統一、一統籌”的管理模式,即“實驗人員統一管理、實驗項目統一安排、實驗場地統一使用、實驗資源統一調配、實驗經費統籌安排”。

        (二)改革和完善實驗教學體系

        以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實踐能力、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為目標,按照循序漸進的規律,科學規劃驗證性實驗、綜合設計性實驗和研究創新性實驗的比例和內容,使實驗教學滿足人才培養的需要,并將綜合性、設計性和研究創新性實驗的比例提高到70%。將食品科學技術實驗課程進行系統整合,按“模塊”的思維構建實驗課程體系。將過去依附于理論課程的實驗教學分離,實驗課與理論課相對獨立,單獨設課,單計學分。

        (三)改進實驗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創新精神

        中心計劃每年組織實驗教學公開課、實驗能力競賽、實驗產品和科技作品評比等活動,提高學生的實驗興趣和動手能力;組織學生共同研究實驗改進方案,師生共同對優選出的實驗方案進行可行性分析,既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又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四)建設一支高水平、穩定的實驗教學隊伍

        在學校的支持下,中心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吸引國內外優秀教師和科研人員加入本學科教學與科研隊伍,壯大和優化實驗教學人員體系;保證教授和高級研究人員直接參與實驗教學;積極鼓勵和支持骨干實驗教師和實驗技術人員在崗進修培訓,進一步優化學歷結構,提高隊伍專業水平,建立一支管理理念先進、愛崗敬業、精通實驗技術、團結協作、勇于創新的實驗教學隊伍。

        (五)充分挖掘潛力,整合教學與科研資源,優化資源配置

        圍繞“厚基礎、寬口徑、強能力、高素質、具特色”的人才培養目標,對實驗教學中心儀器設備按功能和生產工藝分類,根據教學內容進一步對儀器設備進行配套,添置先進、實用的新設備,增加設備和用房的共享性,達到資源優化重組目的。

        (六)完善實驗教學中心全方位開放制度

        將畢業論文、大學生科技創新計劃、科研與實驗教學相結合,鼓勵本科生參與中心教師的科研項目;進一步加強與企業合作,讓學生與社會接軌、與實際接軌,并為學生的個性發展提供條件;向國內外開放,實施“請進來,走出去”的策略,聘請國外知名學者來校講學、派送教學骨干到國外教學進修;接受國內外教師、學生到中心進修和進行實驗;繼續加強校外教學實習基地建設,建立起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實驗教學中心實行開放式管理的具體制度如下:(1)時間開放:學生申請實驗時間,學生通過網上、電話或登記預約實驗,實驗教學中心按約定安排學生進行實驗。(2)內容開放:對課內時間必做實驗,提供可選擇的實驗項目,供學生選做。對課外提高性實驗,實驗教學中心網上題目或類型,供學生選做。實驗教學中心提供條件滿足一些學生個性化實驗。(3)過程開放:學生在網上設計實驗方案到實驗教學中心完成實驗,也讓學生自擬實驗項目創新。(4)開放范圍:面向本校園藝園林類等相關專業的本科生、碩士、博士研究生和全省同類專業學生開放食品科學類實驗、畢業論文(設計)試驗及科學研究;面向校外同類專業老師開放,如相關專業教師在本中心完成相關食品類課題的研究;面向企業培訓技術人才;面向農民培訓加工技術;面向國外開放交流:已接受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等國的留學研究生的碩士、博士論文研究,從2005年起每年接受一批泰國皇家理工大學食品類學生進行專業培訓。

        (七)加強實驗室信息化建設,提高管理水平

        引進先進的實驗室開放與管理控制系統,提高實驗室的開放水平,建設現代化、高效、科學的實驗教學管理機制。同時,完善實驗中心遠程教學網站,加強精品課程、實驗教材、多媒體課件和網絡課程建設,將現代教育技術服務于實驗教學。

        參考文獻:

        [1]易有金,鄧放明.食品類專業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探索[J].實驗室科學,2010,13(6):1-2.

        [2]廖盧艷,吳衛國,易有金,李清明,鄧潔紅.食品工程機械應用技術實驗教學改革初探[J].輕工科技,2014,(2):161-162.

        [3]張春艷,李清明,周紅麗,易有金,譚興和.《食品生物技術導論》教學改革探討[J].輕工輕工科技,2014,(2):149-150.

        第4篇:食品科學與工程培養方案范文

        (一)修訂培養目標和培養方案培養目標設計的好與壞直接影響到人才培養工作的成敗。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培養目標一方面培養大學生要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另一方面還必須符合國家、社會、企業對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要求。在培養過程中加大了學生思想道德品質、創新創業課程的力度,讓學生將來就業做放心食品、良心食品,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培養方案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基礎,是實施人才培養工作的根本,在創新創業教育中起著決定性作用。2012年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實行“3+1雙線雙循環”人才培養模式,修訂原有人才培養方案,加強素質教育,注重創新精神、創業能力的培養原則。堅持優化整合,調整理論與實踐學時,增大實踐學時的比重,設置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實踐課程的教學模塊,保證了人才培養要求。

        (二)改革實踐教學內容為進一步提升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全面改革實踐教學內容,學校將企業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國內外前沿新技術、新知識引入課堂,更新實驗項目和實驗內容,淘汰落后技術手段。減少驗證性實驗項目、增大設計性和開放性實驗教學比例,增設部分獨立實驗課程,單獨作為一門實踐課程教學,擺脫實踐教學對于理論教學的依賴關系,使其更有獨立性、創造性。同時將多門相關、相近、重復的實踐內容進行整合,設計成接近生產的綜合性實踐項目,讓學生組成小組參與方案的制訂、儀器的操作、產品的加工、銷售等一系列工序,充分調動了學生的興趣,提升創新創業能力。

        (三)改革實踐教學方法與手段首先,利用學校現有的實驗條件和實驗設備,讓學生有直觀的認識和親自動手操作的機會。其次,利用教師到企業、現場錄制的視頻影音文件進行講解,學生有如臨其境的感覺,像真正進入到企業的生產一線一樣,改變教師在黑板上講,學生在下面聽的這種“灌輸式”教育方法。再次,教學儀器設備全部向學生開放,可隨時預約各種高精尖儀器的使用。通過教學方式方法的改革,使學生在實踐中發現問題,然后帶著問題回到課堂,教師再用理論去講解,這種“啟發式”的教學方法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改變了教師在前面演示,學生在下面機械性地操作,死記硬背,缺乏思考的動力,嚴重影響到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

        (四)改革實踐教學模式現在的教學模式多是教師在課堂上運用豐富的多媒體課件講解和案例討論分析,而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實踐操作性非常強。研究證明,學校應開展創新創業學習課程,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團隊合作精神,如學校每年舉行的“大學生知識競賽”、“食品科技周”、“食品文化節”等系列活動,讓專業教師真正參與其中,使教學從課堂活動引向課外,課內學習和課外實踐有機地連結起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學生真正體驗到創新創業過程,激發了創新精神,獲得了創業經驗。

        (五)改革實踐教學考核方式過去的實踐實驗考核往往是通過教師批閱實驗報告給予學生一定的分數,動手性較差,創新性不強。為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結合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的特點,將模擬企業生產產品的工藝操作作為重點,學生自己設計工藝、采購原輔料、生產操作、銷售產品,教師對學生生產的產品及操作規范要點考核賦分,并記入期末總成績。

        (六)建立多方位、多層次導師制學校邀請創業成功者、企業家、經理人、行業協會領導擔任兼職導師,對創業實行一對一的指導,使外界、企業的前沿知識、新工藝、新技術、科研成果真正能夠轉化,學生能夠了解技術轉化的過程,減少彎路,了解創業道路的艱辛。同時學生從大一進入校門開始就實行班導師制,跟隨教師的科研項目學習、實踐,每名教師可以帶5~8名學生,組成小組,不但能夠盡早掌握專業知識,而且提高學生學習課程的興趣,接觸創新領域,對創新有更深的了解。

        (七)加強產學研結合學校在現有實驗條件的基礎上,為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始終堅持“開放式”辦學,不斷加強“產學研”基地建設,積極與國內企業、行業主管部門、科研院所深入交流。一方面將學生派到相關單位實習,輪流頂崗,熟悉每個崗位的生產規范,鞏固理論知識,強化實踐教學內容;另一方面可將實踐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例如原輔料采購的標準、生產工藝的參數、影響產品生產因素、配方配料等教師和學生共同研討,使學生掌握生產工藝流程、操作技術要點及管理經驗,提高了學生對于創新創業的感性認識,為自己將來就業打下基礎。

        (八)加強實踐教學平臺建設學校現有12個實驗室、3套生產線,為進一步提高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學校加大力度對相關實驗進行整合,按照專業目錄組建成了食品基礎實驗平臺、食品加工工藝實驗平臺、食品工程設計實驗平臺、食品營養與安全實驗平臺,同時借助遼寧省畜產品加工重點實驗和遼寧省肉類質量安全控制與研究中心以及學校和企業共建的實驗室,將學生放到實驗平臺之中真槍真刀地實踐,提升了創新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培養,經過多年的嘗試,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二、結語

        第5篇:食品科學與工程培養方案范文

        關鍵詞:系列化教材;教材策劃;教材建設

        自“十一五”國家級教材規劃實施以來,出版社對高等教育教材出版的熱情被極大地激發出來,教材出版的組織形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教材系列化組織形式得到迅速發展,系列策劃、整體策劃逐漸成為教材策劃的主體形式。毋庸諱言,目前部分出版社采用的系列化教材策劃出版形式多停留在表面上,系列化建設的深層次內涵并未真正落實。不過,從另一方面來說,教材系列化策劃的確定形式尚無定論,或者說無須定論,各社可根據自身的認識、特點和實際需要摸索各自的方式。但是,對教材系列化策劃的深層次認識卻是實現其策劃目的的基本要求。中國農業人學出版社在2000年開始嘗試以食品專業為主,采取系列教材的模式,組織建設了一套涉及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主干課程在內的15種教材。2002年左右該系列化教材出版后,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目前該系列教材已經修訂再版,同時農大社還針對近年來食品安全專業的普遍增設,將“食品科學與工程系列”教材的修訂與“食品安全專業系列”教材的建設合并統籌,組織建設了包括36種主干課程教材在內的“大食品”專業系列教材,贏得了大多數高校的積極響應。目前多數教材已經出版,反響較好。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食品專業系列教材策劃是基于以下四方面開展的。

        一、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整體要求出發,策劃系列教材

        系列化教材策劃應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整體出發,站在專業全局的高度整體規劃;要通過對人才培養方案的全面分析,根據不同課程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有重點地選擇、構建擬建設的課程教材。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培養目標顯示,其食品及相關專業培養的是具有化學、微生物學、食品科學領域的基礎知識,掌握食品貯運、加工相關專業技能,能夠在食品及相關行業從事產品開發、品質控制、生產技術管理、工程設計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專業人才。其他有關院校的培養目標要求基本類似。針對以上要求,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會同專家將課程按照化學與微生物學基礎類、儲藏加工等工程類、品質控制類和醫學基礎類等四類課程確定了四大模塊組織教材。化學與微生物學基礎類模塊確定了《食品化學》《食品化學與分析綜合實驗》《食品生物化學》《食品添加劑》《食品微生物學》《食品微生物學實驗技術》《發酵工程學》《食品酶工程》《食品生物技術導論》等教材;儲藏加工等工程類模塊確定了《園藝產品貯藏加工學》《糧油加工學》《飲料工藝學》《畜產食品加工學》《農副產品綜合利用》《食品工藝學導論》《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包裝學》《食品儲運》等教材;品質控制類模塊確定了《食品質量管理》《食品標準與法規》《食品安全管理》《食品工廠設計》《食品機械與設備》《食品實驗設計與統計分析》《食品感官評價》等教材;醫學基礎類確定了《食品營養學》《食品衛生學》《食品毒理學》和《食品免疫學》等教材。結合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培養目標中關于化學、生物學、營養學、衛生學的基礎理論知識,檢驗、檢疫的專門技能,以及從事食品品質控制、檢驗檢疫、營養及營銷策劃等相關工作的能力要求,增加確定了《食品安全導論》《食品安全風險評估》《食品安全檢測》等教材。

        從學科專業的高度,從學生培養目標分析課程設置,分類整合相關課程教材,有利于避免從課程本身尋找課程教材孤立的、分散的教材建設的弊端,實現系列教材選題策劃“系列關聯、重點突出”的效果。

        二、將模塊組合作為系列教材統籌和課程教材內容分解的中間銜接環節

        在對專業整體方案深入分析的基礎上,將人才培養方案中的各門課程進行有機的模塊組合,既有利于系列教材的整體統籌建設,也有利于既定單本內容的組織和確定。同時模塊組合也為教材編寫時的領導與分工奠定了基礎。系列教材規模越大,模塊組合的作用越重要。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在運行食品系列教材時,將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教材和食品安全專業教材作為一個整體,整體規劃、整體分析,人員統一組織。將兩個專業的課程教材作為一個系統,避免了由于這兩個專業課程設置與內容要求的趨同而造成資源浪費,同時也有利于兩個專業各自保有自身特色和教學要求的獨立性。通過編寫人員的具體研討,使教材與教學結合得更加緊密。在化學與微生物學類、儲藏加工等工程類、品質控制類和醫學基礎類四類課程組成的四大模塊基礎上,農大社組成了四大類課程教材編寫組。編寫組人員從人才培養目標要求人手,系統分析模塊內各門課程的教學要求,分解學科,細化課程與教材內容,使其在有限的學時和教材容量內發揮每門課程和教材的最大效力。此種方法較好地避免了單本教材運作時或內容過多、或內容過少,定位不一的弊端。模塊內課程與教材銜接密切,重點突出,任務明確。通過參與教材編寫老師的系統研討,對課程及教材內容達成共識,繼而對教學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三、統一的組織和領導成為系列教材建設的質量保障防線

        教材建設應有依據、有依靠、有定位、有目標。從人才培養方案整體著眼,確定系列化教材整體架構和內容要求,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分解細化各單本教材內容和要求,繼而落實編寫任務,需要有統一的組織和領導,才能確保各項工作有條不紊,從而為系列教材的編寫出版質量提供保障。在系列教材建設中,每位編寫人員應有高度的組織意識和責任感。雖然編寫組是臨時性組織,但每位編者都應有較強的“服從整體、服從大局”的觀念;需要能夠堅決服從整體的統一要求,無論自身負責的編寫內容上還是風格上,都要嚴格符合整體要求,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系列化教材整體質量的基本要求。農大社運作食品系列教材首先成立了由權威專家組成的編審指導委員會,并由編審指導委員會制定統一的系列教材規劃與要求,同時確定了四大類課程組合、相應教材以及其編寫組負責人。各編寫組根據編審指導委員會的統一規劃和要求,確定組內模塊各教材的內容范圍和編寫要求。各教材主編編制編寫大綱,交各組負責人初審。初審通過后,交編審指導委員會審定。編審指導委員會召開編寫大綱審定會,每種教材主編接受編審指導委員會專家的審定和答辯。答辯通過后進入編寫分工及編寫工作環節。這樣的運作程序使系列教材的整體性得到保障,使系列教材建設質量的保障有了比較好的基礎。

        四、系列教材策劃的整體運行與發行工作密切配合

        第6篇:食品科學與工程培養方案范文

        關鍵詞:食品工藝;課程群;建設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45-0069-02

        近幾年,為了提高教學質量,達到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各高校紛紛開展課程的建設與改革。食品類專業課程的教學和建設通常強調各門課程本身的獨立性與完整性,而忽略了課程間的橫向聯系和交叉綜合,導致課程內容重復,教學效率降低[1]。因此,推動食品類專業課程群的建設和改革勢在必行。

        一、食品工藝課程群建設背景

        為了更好地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培養的需求,我校探索實施了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該模式的目標是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以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和學生個性發展需求,促進學校人才培養質量的不斷提升。目前,我校開設了食品科學與工程和食品質量與安全兩個食品類專業,旨在培養具有良好的科學、文化素養和高度的社會責任感,較系統地掌握食品科學基礎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富有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能從事食品生產技術管理、品質檢測分析、質量安全控制和產品技術研發等方面工作的應用復合型專業技術人才。

        近幾年,出現了大量本科畢業生進入企業后難以適應工作需求、在工作崗位上不能很快

        的體現自我價值的現象,這主要是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不足。因此,很多高校都在進行教學改革,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如改革課程體系、課程內容、課程考核辦法、教學手段和方法等[2-4]。在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下,我們開設了食品工藝課程群,該群主要包括食品工藝原理、畜產品加工工藝學、糧油加工學、食品發酵與釀造工藝學、焙烤工藝學、糧油副產物綜合利用、軟飲料工藝學學、水產品加工工藝學、園藝產品工藝學、農產品加工工藝學、食品工藝學實驗、食品科學與工程綜合實驗、食品質量與安全綜合實驗等課程,都是食品工藝類相關的課程,既包含了理論課程,又包含了實踐課程,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課程群中,課程與課程之間存在一定的交叉,如何避免課程內容重復、有效利用課時,如何有效的開展食品工藝學實驗和專業綜合實驗,使學生能夠達到我校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培養目標成為急需解決的問題。

        二、食品工藝課程群的建設與改革

        (一)研究各課程之間的關系,整合課程內容

        由于理論課時的減少,各門課程的現有課時不足以講授全部的內容,并且各門課程之間存在一定的重復內容,因此,應充分研究食品工藝課程群中各門課程之間的銜接關系、減少不同課程中內容的重復,提高教學效率。如各課程中的共性理論部分主要放在食品工藝原理中,而其他的工藝類課程介紹到這部分內容時只需花幾分鐘進行簡要介紹。這需要各門課程的老師之間相互協調溝通,將學生對食品工藝知識的學習作為一個整體,既要保證學生所學知識的全面性和系統性,又要保證授課時間真正用在該講授的內容上。

        為此,我們在人才培養方案修訂的基礎上,對課程群中的課程教學大綱進行了重新修訂。各課程的學時數如下:食品工藝原理36學時,畜產品加工工藝學26學時,糧油加工學26學時,食品發酵與釀造工藝學36學時,焙烤工藝學26學時,糧油副產物綜合利用18學時,軟飲料工藝學26學時,水產品加工工藝學26學時,園藝產品工藝學26學時,農產品加工工藝學36學時,食品工藝學實驗18學時,食品科學與工程綜合實驗36學時,食品質量與安全綜合實驗36學時。在教學大綱的編寫過程中,要把各門課程的老師召集起來,充分研究食品工藝課程群中各門課程之間的銜接關系,明確各門課程的教學目的與任務,相互協調溝通,減少不同課程中內容的重復。

        (二)實驗類課程的建設

        在新修訂的人才培養方案中,我們把食品工藝學實驗、發酵工藝學實驗、焙烤工藝學實驗等所有食品工藝類實驗課程整合到一起,構建食品工藝學實驗課程。由于食品工藝學實驗課時只有18個課時,而承擔了以前幾門實驗課的教學任務,開設設計型實驗難度較大,而設計型實驗對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我們增加了專業綜合實驗。結合校企合作和三進活動,深入生產一線,明確實踐性課程學習目標,在此基礎上系統設計實踐性課程教學形式和方法手段。目前實驗教學往往采用“注入式”、“說教式”教學,重視教師的講解,忽視學生的探索,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不高。研究設計實踐性課程教學形式和方法手段,提高學生學習效果。另外,在專業綜合實驗上要引入設計型實驗,模擬食品加工、開發的整個過程,讓學生自主設計實驗項目,從實驗的目的、實驗所需要儀器的種類及數量、實驗材料、實驗步驟及注意事項等,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學習效果。

        設計型實驗的實施,對訓練學生理論知識的運用能力、實驗操作技能、儀器的使用能力以及對實驗數據的處理和分析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可充分鍛煉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創新的能力,達到本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三)立體化教材的建設

        受課時限制的影響,學生在課堂上不可能掌握所有教學內容,這就要求學生在課外進行自主的學習。通過立體化教材的建設,完善課程相關的學習資料,以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學習效果,以達到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立體化教材主要包括課程教學方案、主教材、教學指導書、學生指導書、課件、習題集、試題庫等,學生可登錄相關網絡平臺進行自主學習。

        參考文獻:

        [1]劉尊英,曾名ィ趙元暉,等.食品保藏與加工課程群的建設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2,(31):170-171.

        [2]高勝哲,張立峰.新形勢下高等數學課程教學改革的對策與建議――以大連海洋大學為例[J].大學教育,2016,(2):109-110.

        第7篇:食品科學與工程培養方案范文

        關鍵詞: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應用型

        中圖分類號:G726 文獻標識碼:A

        食品工業與人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食品工業的現代化水平是反映人們生活質量高低及國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轉型升級,應用型創新性高技能人才的缺乏成為制約我國食品工業現代化發展的瓶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科專業型碩士研究生教育是培養食品加工一線企業創新型研發人員的有效途徑,所以圍繞培養和提高學生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目標,挖掘食品專業碩士研究生教育的有效途徑,為食品工業培養具備創新能力應用型高端技術人才是高校食品專業研究生教育的重點。

        食品科學與工程學科專業型研究生教育在世界各國都是教育的最高層次,主要實行學位教育,包括碩士和博士兩個層次。我國食品科學與工程學科主要在農業院校、輕工院校、綜合性大學設置。在我國的教育體制中,改革開放以后的上世紀80年代初期,該專業主要設置在高等農業院校,在某種程度上從屬于農業科學,主要涉及農產品貯藏與加工。此外,有少量的輕工院校和商業院校設置該專業,而且也是以農產品貯藏與加工專業為主。現在,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已逐步向我國綜合性大學擴展。從師資的配備和教學的內容來看,食品相關專業教育在我國仍然帶有濃厚的農產品貯藏與加工的色彩。

        根據教育行政部門規定的專業目錄,設置有食品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在此一級學科下設有食品科學、糧食/優質及植物蛋白工程、農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和水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可授予工學或農學學位。目前,我國食品科學與工程學科碩士研究生的培養類型有兩種,即學術型碩士和專業型碩士。二者的培養目標不同,學術型是以培養食品相關專業的教學和科研人才為主,授予的學位為學術型學位;專業型碩士是具有職業背景的學位,培養食品技術相關職業高層次專門人才,旨在為食品加工及質量控制相關的職業培養高層次應用型與復合型專門人才,是以實踐為導向的專業化職業教育。設專業的研究生教育承擔著為國家現代化建設培養食品領域內的高級科研、管理、工程技術人才的戰略任務,近十幾年來,本領域的研究生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向食品工業輸送了大批應用型人才,但面對“十三五”科技創新和教育改革的重要使命,食品領域專業研究生教育和培養中顯露了一些問題,導致專業型研究生的創新愿望不足、創新能力匱乏。

        一、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中的問題分析

        (一)專業型碩士與學術型碩士培養模式大同小異

        專業碩士重視的是職業技能的培養,而學術型碩士重視的是科研能力的培養。二者培養目標不同,培養模式也不同。但一些高校對專業學位的認識不夠準確,仍在沿用學術型學位的培養模式和教學體系,專業碩士培養目標不明確,研究課題與生產實踐聯系不緊密,導師和學生都或多或少存在“重科研、輕應用”的思想,造成食品專業碩士的職業型人才培養特征不明顯,不能進一步更新知識,提高把握和運用專業理論解決實際工作中技術問題這一人才培養的特殊要求。

        (二)研究生課程設置偏離專業實際

        在研究生教學方面,應以研究為導向,以創新精神或者研究成果的數量和質量作為評判優劣高下的標準。研究生教學還存在一些問題,如課程O置不盡合理,偏離專業實際和研究需要,授課方式多是沿襲以往的課堂授課為主,沒有通過問題討論等形式給研究生更多的自我發揮空間,有些課程結構不科學,不利于學科的交叉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另外,由于近幾年研究生招生人數逐年增加,有些課程研究生的授課班型較大,授課形式與本科生差異不大。而且,近年來,一些研究生受到社會就業壓力的影響,急功近利,學習心態浮躁,對科學研究興趣不足,學風較差。課堂學習不認真,玩手機,甚至存在缺課、曠課等現象。由于學校和導師監管不嚴,個別學生更是忙于社會兼職或是提早到就業單位實習等,真正投入到學習和科研上的時間和精力很少。

        (三)畢業課題脫離生產實際

        研究生科研訓練是其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食品專業的研究生科研訓練的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首先,在科研選題上,很多研究生甚至是導師缺乏實際生產經驗,不能從生產中發現問題,更不能在解決技術難題的過程中發現科學問題,導致很多研究生在論文選題上,脫離食品企業實際。第二,查閱文獻的能力、研讀文獻的數量及深度不足,缺乏國際視野和對食品科學技術前沿問題的了解,文獻讀得不多、讀得不深入,較難勝任開拓自主創新的科研和技術開發工作。第三,缺乏基本實驗操作技能的鍛煉。實驗操作能力尤其是基本的實驗操作能力是開展課題研究和創新能力培養的基礎,是科學研究所必備的基本技能。而目前很多同學往往是為了發文章,為了畢業論文而去搞實驗設計,當然,不能說這是完全錯誤的,但是對于新入學的碩士研究生,應該盡早去實驗室鍛煉,為以后的科研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也可以培養自己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帶著問題去搞科研。

        (四)研究生創新意識不強

        食品科學與工程學科是一門應用型學科,創新來源于實踐最終應用于實踐,研究生的創新能力需要依托科研實踐進行培養和訓練。這就使得科研能力的培養成為食品科學與工程學科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相當大一部分研究生是由應屆本科畢業生考上來的,考上研究生的同學一般都是在本科生階段學習比較優異的同學,已經適應了本科以“學”為主的教學方式,對研究生階段以“研”為主的學習方式還缺乏了解,忽略了科研能力的培養與學習。造成刻苦“學習”的研究生很多,但很少能夠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很多研究生只在意怎樣發表幾篇論文然后順利拿到獎學金、得到學位,而對創新不感興趣。所以,研究生階段,首先在思想和認識上要明白研究生主要就是研究、創新、工作,所有的學習都為創新服務。

        二、提高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的幾點意見

        (一)探索研究生教學的新模式

        經過本科階段的專業課學習,研究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專業理論知識,所以非常適合運用自主性、開放性課程教學方法。在研究生課程教學中,通過“講授”“討論”式教學模式,不僅可以幫助研究生掌握本學科系統的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還能幫助其了解本學科的最新發展動態及趨勢。既調動了教師的積極性又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可以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激發學生的主體作用。

        注重學科交叉,開拓學生思維。食品專業是一門包括化學、微生物學、生物學和工程學等多學科的專業,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學科交叉。學生通過交叉學科的學習、實踐和研究,改善其知識結構、能力結構和思維方式,增強其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充分發揮各學科理論、技能和方法的互補互感作用,改善其知識結構、思維方法、科學方法和綜合技能。這要求研究生管理部門制定合理的研究生培養計劃,使學生了解掌握新興學科、邊緣學科和交叉學科的最新知識,以開闊研究生視野,適應科技發展的需要。

        (二)搭建學術交流平臺、形成學術氛圍

        學術活動是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通過學術活動研究生可以了解相關學科前沿領域、新理論和新方法,通過交流和探究等活動,研究生對自己研究領域的認識不斷深入,在自己的研究領域會融入和產生很多創新思維,這是研究生培養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搭建研究生學術交流平臺可以為研究生創造更多的參與學術交流活動的機會、提供更廣泛的交流合作渠道。學術交流平臺建設應以研究生管理部門為核心,以學科為依托,在研究生導師的積極配合與合作下,形成縱橫一體的學術交流網絡,營造學術氛圍、豐富學術交流機會,以及調節學術交流形式的多樣化。食品領域研究生學術交流平臺的搭建及實施需要從導師組、校內和校外三個層面上開展。

        一是導師資助研究生參加各種學術會議和學術論壇,積極鼓勵研究生參加各種學術會議。

        二是校內學術交流制度化。定期邀請校內知名專家、教授舉辦可以交流的學術講座,建立學院間不同學科研究生之間、研究生與導師之間的學術交流機制,導師與研究生之間或課題組之間定期開展學術研討,就學科的最新問題或難點進行討論,也可談談最近的學習心得,培育學生的學術意識,提高學術水平。

        三是開展學術競賽活動打造學術氛圍。如大學生課外學術作品競賽、創業大賽、研究生食品大賽等,在校內開展學術競賽一方面可以選拔參加全國比賽的人才,同時也可以提高校內的學術氛圍,促進研究生之間的相互切磋與溝通,并帶動研究生整體學術水平的提高。

        四是校外層面上,積極與國內外相關學科研究團隊保持學術聯系,與其他院校保持適當的團隊合作,定期選派研究生交流,努力實現校際間學術資源共享,實現學術資源受益的最大化。研究生管理部門將各個學校的優秀學術講座及時放到網上,供大家分享,擴大受益面。

        (三)重視研究生實踐能力培養

        食品科學與工程學科專業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應用性專業,隨著現代加工、檢測技術的飛速發展,涌現出許多新方法、新工藝、新技術和新手段等,如不能及時了解和掌握企業的生產實際就會落伍,造成研究意義的空洞。

        所以,首先從研究生管理人員、導師到研究生本人要從思想上認識到研究生實踐能力培養的重要性,科學研究來自于食品加工、檢測實踐,探索科研問題是為了更好地去指導生產實踐,應將實踐能力培養作為研究生教學質量的指標并寫入培養目標。

        在研究生培養的過程中,多與食品企業進行溝通,了解企業對研究生能力的需求并依此調整相應的培養方案,加強多方合作與交流。在專業課程的要求與設置上盡可能形式多樣,以滿足科研與實踐所需,激發研究生的創新潛能。

        在研究生培養方式上,科研采取產―學―研結合的方式,將生產、教學、科研三者緊密結合起來,結合食品企業的需求,開發出新的課程體系、培訓體系等,并學習國內外優秀高校,加強與企業間的密切合作,企業可以為高校提供許多實踐基地,學校可以組織研究生到企業參觀、學習,或者以項目研究的方式幫助企業解決實際生產中出現的問題,這種雙贏的模式應加以利用和倡導。

        另外,可以采用雙導師制,即可以聘請經驗豐富的工程師、企業家來為研究生授課,或者根據學生參與不同項目的科研方向指定相關方向的企業人員擔任導師,以利于研究生實踐能力的提高。

        三、錦州醫科大學食品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效果

        錦州醫科大學2007年開始招收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全日制碩士研究生,2010年獲批為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一級學科碩士點。主要以畜產品加工作為主要研究方向,近年來,以遼寧省肉類加工與質量安全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為依托,通過與遼西地區盤錦宋大房食品有限公司和錦州益多樂乳業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共同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聘請校外企業優秀專家兼職研究生導師,充實導師隊伍,提高研究生的培養質量。定期舉行導師和用人單位座談會,探討學生的創新培養方法。學院每年邀請校外兼職導師和用人單位的領導到學院進行座談,征求提高培養研究生質量的良方,聽取用人單位的反饋意見。聘請盤錦宋大房食品有限公司專家開展中式傳統肉制品現代化生產的研究。

        目前,學校已與企業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12名,不僅加強了研究生實踐技能的培養,使研究生解決企業生產實踐的能力、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所要鍛煉的創新能力有了大幅度提升,而且促進了學校科研成果的轉化和學科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吉忠,,張俊,黃文.食品科學與工程學科研究生教育創新人才培養之探索[J].華中農業大學學報,2004(1).

        [2]李保國.關于研究生培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思考[J].科技信息,2014(15).

        [3]宋曉燕,朱偉,張小全.論食品科學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體系的建設[J].安徽農業科學,2009(28).

        [4]王彪.\談交叉學科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教育教學論壇,2012(39).

        [5]王小三.淺談食品學科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J].科技創新導報,2014(29).

        [6]盧芳國,陳伶利,楊勝輝,高強. 論學科交叉在碩士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中的作用[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32).

        第8篇:食品科學與工程培養方案范文

        關鍵詞:食品科學;實驗教學;隊伍建設

        中圖分類號:G45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27-0031-02

        湖南省食品科學技術實驗教學中心注重實驗教師隊伍基礎專業技能、創新意識和能力的培養,有計劃地為中青年教師提供培養進修的機會,鼓勵優秀中青年教師的成長與進步,培養出新一批的實驗科研骨干和學術帶頭人;以人為本,在提供專業發展空間的同時,提高實驗教學人員的工作條件和生活待遇,進一步激發他們的工作熱情,更出色地承擔起培養高素質創新型人才的重任。

        湖南省食品科學技術實驗教學中心堅持以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綜合素質、創新精神為目標,以實驗教學改革為手段,通過引進、穩定和培養高素質實驗教學隊伍,配置先進完備的實驗教學條件,不斷創新管理機制,共享實驗教學資源,達到全面提高實驗教學水平和質量,在區域起到示范和輻射作用作為實驗中心建設指導思想。

        湖南省食品科學技術實驗教學中心依托于湖南農業大學食品科學技術學院,學院擁有食品科學和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分別為湖南省“十五”、“十一五”、“十二五”重點學科和重點專業;擁有1個園藝產品采后科學與技術學科博士學位點;食品科學與工程、預防醫學與衛生一級學科碩士學位點2個,擁有食品科學、糧食油脂及植物蛋白質工程、農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營養與食品衛生學4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點和食品工程、食品加工與安全2個專業碩士學位點;中心擁有1個有國家蔬菜加工技術研發分中心、1個食品科學與生物技術湖南省重點實驗室、1個湖南省肉類加工技術研究工程中心、1個湖南省發酵食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湖南農業大學食品科學技術實驗教學中心是湖南農業大學乃至湖南省相關高校的食品類專業教學、科研和學科建設與發展的平臺。中心實驗用房使用面積4624m2,儀器設備1571臺(件),儀器設備總值1123萬元。

        中心現有教師52名,其中教授11名,副教授18名,博士生導師8名,碩士生導師23名,博士17名,碩士9名,國家農業部高級專家2名,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名,湖南省優秀教師1名,學校優秀教師1名,學校教學名師1名;專職實驗教學人員22名,正高級職稱教師3名,副高級職稱教師5名,博士4名,碩士11名。

        近5年來,本實驗教學中心教師共獲各類教學成果獎22項,其中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國家級優秀教材獎2項,省級8項,校級11項;發表教學改革論文13篇,湖南省優秀教師1人,學校教學名師1人,學校優秀教師1人;農業部部高級專家2人,湖南農業大學優秀教學團隊3個。近年來,中心人員積極參與教學改革和研究,獲得教學成果獎8項:其中省級三等獎1項,校級一等獎3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主持教改項目15項:國家級2項,省級5項,校級8項;發表教改論文28篇,出版教材與專著18部,建設省級精品課程4門,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省級特色專業1個

        一、實驗教學中心隊伍培養培訓制度

        湖南農業大學以《教師法》和《高等教育法》為依據,全面貫徹“質量立校、學術興校、人才強校的辦學理念,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主導,全面提高教師隊伍素質,培養高水平學科帶頭人和骨干教師,制定了師資選拔、引進、培養與使用辦法,出臺了一系列師資隊伍建設規劃,包括《湖南農業大學關于進一步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湖南農業大學“十二五”發展規劃》、《湖南農業大學師資培訓工作暫行規定》、《湖南農業大學“拔尖人才培養計劃”實施辦法》、《湖南農業大學穩定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隊伍暫行辦法》、《湖南農業大學本科專業帶頭人及首席主講教師遴選考核辦法》、《湖南農業大學青年教師配備導師暫行規定》、《湖南農業大學聘請客座、兼職教授的暫行規定》等文件,形成了一套實驗隊伍建設的基本思路:吸納高素質人才,優化實驗教師隊伍結構,不斷提高隊伍專業素質,提供人才發展機會,加強工作質量考核,完善管理監督機制,形成一支專職與兼職教師結合,固定與流動崗位結合,專業背景結構合理、、業務能力強、思想素質高、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人員互通的實驗教學隊伍,為實驗教學中心的不斷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二、實驗教學中心隊伍建設具體措施

        1.科學設崗、定編,擇優選拔人才。通過“三定一聘”對實驗技術人員進行聘任(定崗、定編、定員、競聘上崗),建立開放的人才選拔機制、靈活的人才流動機制。用人模式采取固定與流動編制、專職與兼職教師相結合。要求教授及其他高級職稱人員必須承擔本科生實驗教學任務,在實驗教學中實行主講教師責任制,并由主講教師負責實驗課程安排與實施,保證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相輔相成。

        2.以政策為導向,完善激勵機制。充分發揮政策導向作用,完善實驗技術人員職稱評定、崗位津貼、補貼等方面制度,調動實驗技術人員工作積極性,穩定實驗技術專職人員隊伍。聘請實踐經驗豐富的教授及其他高級職稱人員參與指導學生實驗和實習,鼓勵教師將科研方法、內容及成果引入實驗教學過程,促進教研相長,以食品科學學科特色與優勢帶動和保證本中心實驗教學特色及優勢。鼓勵實驗技術人員積極承擔和參與實驗教學改革和研究,對實驗教學成果與理論教學成果等同對待。

        3.加大投入,加強培訓,采取“外引內培”的方式,強化師資隊伍建設,打造實驗中心三支隊伍。設置實驗技術隊伍培養專項經費,根據崗位特點,鼓勵實驗技術人員進行專業技術的學習、培訓和進修,不斷提高實驗技術隊伍綜合素質,達到一專多能。

        中心將依據學校人才引進、培養的相關政策,外引內培,加大實驗技術人員的引進力度,繼續從國內外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引進高素質博士和專家充實到實驗教師隊伍;為實驗教師創造和提供學習、培訓的機會,鼓勵人員在職進修提高業務水平,鼓勵在職攻讀學位改善隊伍結構,加速知識更新提高學術水平。探索專職管理人員的聘任方式、職稱、待遇的自主運行機制,進一步建立健全有利于促進實驗課程改革與建設的管理和保障機制,以激勵更多、更優秀的教師參與實驗教學工作。

        4.不斷完善學、研、產相結合機制,不斷提高實驗教師的技能和創新能力。本中心是湖南省培養高層次食品科技人才的重要基地,具有明顯的學科、人才和技術優勢。本中心以實驗教學工作為核心,同時積極開展科學研究,發展校企合作,為食品企業提供技術支撐,形成產業和科研支持教學,教學為科研和產業服務的辦學特色,提高實驗教師的技能、創新能力。①中心和企業聯合申報國家和省部科研平臺和各級科研項目,或者企業在中心成立研究機構、委托中心技術攻關,促進了實驗室建設,如與湖南長沙壇壇香調料食品有限公司等企業成功申報湖南省發酵食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蔬菜加工技術研發專業分中心、湖南省肉類加工技術研究工程中心、食品科學與生物技術湖南省重點實驗室。②老師帶領學生為食品企業提供技術服務,促進了食品工業的發展,為地方經濟建設提供技術支持。中心20余人次先后被湖南省政府、長沙市政府聘為科技特派人員,建立了一大批校外教學科研基地,其中長沙壇壇香調料食品有限公司、湖南益陽益華水產有限公司、湖南光明派派乳品有限公司3個基地評為湖南省高校優秀實習教學基地。中心與瀏陽市、新田縣、隆回縣、衡南縣、望城縣、祁陽縣等農產品資源豐富的縣市進行了縣校掛鉤,為他們規劃食品工業發展方案、確定食品開發項目、提供技術服務、培訓和輸送食品科技人才,促進了當地食品工業和經濟的發展,促進了當地農業結構的調整,也為本專業學生的實踐教學和畢業生就業開辟了新的渠道。

        參考文獻:

        [1]易有金,鄧放明.食品類專業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探索[J].實驗室科學,2010,1(36):1-2.

        [2]朱鍵平.實驗室建設的關鍵是實驗技術隊伍的建設[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4,22(10):81-83.

        [3]夏興有,潘信吉.優化高校實驗技術隊伍結構[J].實驗室科學,2004,(1):90-91.

        [4]廖盧艷,吳衛國,易有金,李清明,鄧潔紅.食品工程機械應用技術實驗教學改革初探[J].輕工科技,2014,(2):161-162.

        第9篇:食品科學與工程培養方案范文

        關鍵詞: 課程設置 課堂教學 考核方式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針對傳統的教學模式,提出了“教是為了不教、重在能力培養”的論點。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丁肇中教授強調:“不要教死知識,要授之以方法,打開學生的思路,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1]要實現教學改革,就是要摒棄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以課程改革為先導,采取貫穿學習指導,注重培養學生自學和實踐動手能力的教學新方法。在2007版的教學計劃制訂中,課題組全體成員認真領會《茂名學院關于制訂本科專業教學計劃的指導意見》,明確本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認準課改方向,將《食品微生物學》、《食品化學》、《食品分析》、《食品營養學》、《食品工藝學》等食品科學系列課程在課程設置、課堂教學、實踐教學等方面進行了整體設計,力爭使學生達到既學會求知的方法,又具有運用知識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目的。

        一、轉變教學理念,注重實踐教學[2]

        傳統的教學模式主要是以傳授課本知識為主,各級學校的課堂教學無一例外地把確保課本知識被有效地傳遞作為最終目的,推崇學生滿腹經綸、學富五車,以知識的占有量作為衡量和評價學生學習好壞的唯一標準。但是,隨著知識爆炸時代的來臨,任何人都無法從整體上去把握那浩瀚的知識海洋。中國留學生在國外,實踐能力一直是他們的薄弱環節,其原因主要是在高等教育中,學科教育強調理論知識的系統性、完整性,課程設置的標準化、統一化,課堂理論教學幾乎成為唯一的教學模式,學生在很大程度上是作為被動的灌輸對象來進行培養的,貌似堅實的基礎知識卻在遇到實際問題時束手無策,畢業后,創新意識的匱乏和實踐動手能力的低下成為就業求職的最大障礙。因此,面臨新的就業形勢,我們應該改變“一朝學成終身受用”的學習觀點,提倡素質教育、創新教育,在強調學習基礎知識的同時,注重前沿知識的引導,發揮實踐教學的作用,從要求學生掌握完整系統的學科知識延伸為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激發學生不斷探索和創新的欲望,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實現學校教育的社會應用職能。

        二、整合教學內容,完善計劃方案

        我們將食品專業課程分三個層次,一是以《食品生物化學》、《食品化學》、《食品微生物學》為主的專業基礎課,二是《食品原料學》、《食品營養學》、《食品工藝學》、《食品機械與設備》等專業領域課,三是以實驗課為代表的實踐性教學環節,各個專業課程和教學環節之間內容相互交叉滲透。

        (1)改革授課內容:在教學大綱的編制和教材的選用過程中,順應社會發展趨勢和地方經濟發展需求,從關鍵、前沿、實用為指導選取教學內容,如《食品化學》課程重點選取“活性多糖、天然產物化學、農產品化學、高效廣譜食品添加劑”等內容,《食品原料學》課程重點選取“功能性食品原料、糧食原料的綜合利用、健康食用油脂的配制、禽獸肉品選料”等內容,《食品營養學》課程重點選取“中國食品營養寶塔、合理配膳、食品營養監察”等內容,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注重課程核心內容,傳授學科前沿理念,鍛煉學生工程意識,使學生能夠觸類旁通,舉一反三,掌握系統、完善的專業知識。

        (2)注重學生主體參與量:在食品專業課程的整體設計中,以社會人才需要為出發點,樹立“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增加實踐性教學環節至42周,采用課題研究式教學方法,以達到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研究能力的目的。如《食品工藝學》課程覆蓋面很廣,有的學校面面俱到,理論授課時數達160學時,師生普遍反映效果并不好。我們結合專業特色,只把其中的《果蔬加工工藝學》和《發酵食品工藝學》作為必修課程,理論課72學時,開設《食品工藝綜合實驗》和《食品工藝課程設計》各2周,部分內容結合《專業技能考核》和《學科前沿講座》,把課堂上講實驗、黑板上做分析。變為在實驗室進行實際操作。這樣可以增加學生的操作和討論的空間,加深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教師給學生一定的方法與策略的指導,與學生一道進行未知領域的探究,更好地體現出教與學的交互性,促進了教學相長,使學生真正成為教學課堂的主人。

        (3)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3]: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是實踐性較強的工科專業,我們注重實驗課特色,開設了《生物化學實驗》、《食品微生物學實驗》、《食品化學實驗》、《食品分析實驗》、《食品工程原理實驗》和《食品工藝綜合實驗》等6門實驗課程,同時減少驗證性實驗比例,每門實驗課均設置了一定比例的綜合性實驗或設計性實驗,實現驗證性實驗與研究性實驗相結合。例如《食品化學實驗》增設了“榴蓮營養成分分析”、《食品生物化學實驗》增設了雞蛋卵清蛋白的提取和定量測定、《食品分析實驗》增設了“麥芽質量指標的測定”、《食品微生物實驗》增設了“牛乳中細菌的檢查和計數”等實驗內容,這樣能夠提高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三、改革考核方式,培養綜合素質

        在考試大綱的編制過程中摒棄單一筆試的考核方式,對學生課堂互動、課外作業、研究論文質量、實驗操作能力、創新意識等方面綜合因素進行全面評價,按各自比例判定成績,使評價更有效地發揮了導向功能和激勵功能。如《食品化學》課程的成績評價,期末考試成績只占50%,平時成績占30%,綜合表現占20%,其中平時成績包括上課考勤、完成作業、課堂討論,綜合表現包括課題研究、文獻綜述等。這樣可以綜合考核學生對課程的學習效果和掌握程度。

        現代科學技術加速朝著整體化、創新化和應用化的方向發展,大學培養出的人才應該具有扎實的基礎知識、創新意識和實踐動手能力。進行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課程體系改革,能夠加強理論與實踐的相互結合,增強學生創新意識,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給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注入新的活力。我們相信,隨著學科建設、專業建設和課程建設的逐步深入,我們的課程改革會越來越完善,在專業人才培養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吳慶祥.淺談利用多媒體實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J].益陽技術學院學報,2006,(2):85-86.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欧美亚洲日韩另类中文字幕20 | 亚洲中文字幕手机在线第一页 | 中文字幕亚洲欧洲精品 |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 | 一本一道久久a久久精品72 | 亚洲色偷偷偷网站色偷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