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簡述云計算的概念范文

        簡述云計算的概念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簡述云計算的概念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簡述云計算的概念

        第1篇:簡述云計算的概念范文

        1.面向云計算數據中心的能耗建模方法 

        2.云計算安全:架構、機制與模型評價

        3.云計算訪問控制技術研究綜述 

        4.云計算采納行為研究現狀分析 

        5.Google三大云計算技術對海量數據分析流程的技術改進優化研究

        6.大數據、云計算技術對審計的影響研究 

        7.虛擬化云計算平臺的能耗管理  

        8.云計算環境下的分布存儲關鍵技術 

        9.推動中國云計算技術與產業創新發展的戰略思考 

        10.云計算:體系架構與關鍵技術 

        11.我國云計算教育應用的研究綜述  

        12.云計算及云計算實施標準:綜述與探索

        13.云計算:系統實例與研究現狀 

        14.云計算環境下的聯網審計實現方法探析 

        15.云計算和云數據管理技術  

        16.基于云計算的多源信息服務系統研究綜述 

        17.云計算安全問題研究綜述 

        18.云計算系統相空間分析模型及仿真研究 

        19.云計算時代關鍵技術預測與戰略選擇

        20.云計算方案分析研究  

        21.基于云計算的B2C電子商務企業價值鏈優化  

        22.面向圖書館的云計算研究綜述  

        23.云計算時代的數據中心建設與發展 

        24.基于Hadoop的云計算輔助教學平臺研究 

        25.云計算研究現狀綜述 

        26.基于云計算的智能電網信息平臺 

        27.云計算資源調度研究綜述 

        28.論云計算的服務質量 

        29.我國云計算教育應用的現狀與發展趨勢 

        30.云計算及其關鍵技術  

        31.云計算技術發展分析及其應用探討 

        32.云計算應用服務模式探討 

        33.云計算的發展及其對會計、審計的挑戰

        34.構建云計算平臺的開源軟件綜述 

        35.云計算安全研究 

        36.云計算和虛擬化技術  

        37.基于企業視角的云計算研究述評與未來展望  

        38.云計算數據中心的新能源應用:研究現狀與趨勢  

        39.云計算環境下的電子文件遷移模型研究 

        40.云計算:構建未來電力系統的核心計算平臺

        41.移動云計算的應用現狀及存在問題分析 

        42.云計算中虛擬機放置的自適應管理與多目標優化 

        43.云計算:概念、技術及應用研究綜述  

        44.基于虛擬散列安全訪問路徑VHSAP的云計算路由平臺防御DDoS攻擊方法

        45.云計算集群相空間負載均衡度優先調度算法研究 

        46.電力系統云計算中心的研究與實踐 

        47.云計算初探  

        48.隨機任務在云計算平臺中能耗的優化管理方法 

        49.基于“云計算”的數字圖書館服務模式 

        50.云計算與信息資源共享管理  

        51.云計算中調度問題研究綜述

        52.云計算給圖書館管理帶來挑戰

        53.云計算安全研究綜述  

        54.云計算中數據隱私保護研究進展  

        55.云計算應用及其安全問題研究  

        56.基于云計算的電力數據中心基礎架構及其關鍵技術 

        57.基于云計算和極限學習機的分布式電力負荷預測算法 

        58.美國聯邦政府云計算戰略  

        59.基于云計算平臺的新型電子取證研究 

        60.云計算信息安全分析與實踐 

        61.基于Openstack的科研教學云計算平臺的構建與運用  

        62.云計算安全關鍵技術分析  

        63.云計算技術研究與應用綜述 

        64.基于云計算的義務教育學科課程資源共建共享模式 

        65.面向云計算環境的能耗測量和管理方法 

        66.基于云計算的實驗室管理信息系統設計

        67.云計算概念、模型和關鍵技術  

        68.云計算環境下的審計業務模式變革研究 

        69.基于Hadoop的分布式云計算/云存儲方案的研究與設計

        70.云計算環境中綠色服務級目標的分析、量化、建模及評價

        71.基于云計算的圖書館建設與服務發展 

        72.物聯網、大數據及云計算技術在煤礦安全生產中的應用研究 

        73.基于專利分析的我國云計算技術發展現狀研究 

        74.云計算的價值創造及其機理  

        75.云計算環境下高校實驗教學模式的創新與實踐 

        76.寄心海上云:云計算環境下的知識管理 

        77.基于云計算的居民用電行為分析模型研究 

        78.云計算環境下的數據存儲  

        79.基于效用的云計算容錯策略和模型 

        80.云計算環境下的智能決策研究綜述  

        81.云計算安全風險因素挖掘及應對策略 

        82.我國云計算產業發展趨勢及政策建議 

        83.云計算安全需求分析研究 

        84.智能電網中虛擬化云計算安全的研究 

        85.云計算架構下的移動學習 

        86.基于云計算的終身教育服務平臺設計 

        87.云計算在電力系統數據災備業務中的應用研究 

        88.云計算與圖書館:為云計算研究辯護 

        89.淺談云計算技術  

        90.云計算研究現狀與發展趨勢 

        91.云計算環境下的著作權制度:挑戰、機遇與未來展望 

        92.基于云計算的數字化信息資源建設模型的研究 

        93.云計算發展態勢與關鍵技術進展 

        94.云計算技術在圖書館中的應用探討 

        95.國外云計算發展現狀綜述  

        96.云計算對知識產權保護的若干影響  

        97.基于云計算的遠程教學資源建設模式——以浙江開放大學為例 

        98.云計算在智慧校園中的應用研究  

        99.對云計算技術及應用的研究 

        100.云計算應用展望與思考  

        101.云計算給圖書館帶來的發展機遇  

        102.云學習:云計算激發的學習理念  

        103.云計算環境下的信息資源云服務模式研究  

        104.云計算研究進展綜述 

        105.云計算及安全分析  

        106.一種云計算操作系統TransOS:基于透明計算的設計與實現 

        107.基于等級保護的云計算安全評估模型  

        108.云計算:從概念到平臺  

        109.云計算環境下信息安全分析  

        110.云計算技術簡述  

        111.云計算綜述與移動云計算的應用研究  

        112.中國云計算產業結構和商業模式  

        113.云計算安全問題  

        114.云計算下的國外圖書館聯盟服務研究 

        115.云計算技術的應用及發展趨勢綜述  

        116.云計算在區域信息資源共享中的應用探究  

        117.基于云計算的圖書館信息平臺的構建  

        118.云計算技術驅動下構建數字圖書館虛擬化環境的探討  

        119.云計算支撐信息服務社會化、集約化和專業化 

        120.云計算環境下基于協同過濾的個性化推薦機制 

        121.云計算環境下的網絡技術研究  

        122.云計算模式在電力調度系統中的應用  

        123.云計算環境下的隱私權保護初探 

        第2篇:簡述云計算的概念范文

        關鍵詞:物聯網;RFID技術;應用

        物聯網對于廣大群眾來說或許是個較為陌生的詞,但它卻已經在我們的生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并在逐漸改變人們的生活模式,是當下全球最熱門、最具競爭性的產業。據美國獨立市場研究機構Forreter預測,物聯網所帶來的產業價值要比互聯網大30倍。而RFID技術則是作為物聯網技術最重要和關鍵的支撐。文章在簡述物聯網、RFID技術以及RFID技術工作原理的基礎上,對物聯網中RFID技術的應用、物聯網中RFID技術的應用推廣存在的阻礙及發展前景作簡要介紹。

        1相關概念簡述

        1.1物聯網概念簡述

        物聯網,英文名稱叫“The Internet ofthings”,是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指的是通過運用射頻識別(RFID)、紅外感應器、激光掃描器等信息傳感設備,按照約定的協議,實現物品與物品之間,進行信.息交換和通訊的物物相連的互聯網。

        1.2RFID技術的概念

        RFID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縮寫,即射頻識別,俗稱電子標簽。RFID射頻識別是一種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它通過射頻信號自動識別目標對象并獲取相關數據。系統由一個詢問器和很多應答器組成。

        1.3RFID技術的基本工作原理

        RFID技術是物聯網的核心技術。其基本工作原理是:標簽進入磁場后,接收解讀器發出的射頻信號,憑借感應電流所獲得的能量發送出存儲在芯片中的產品信息(Passive Tag,無源標簽或被動標簽),或者主動發送某一頻率的信號(Active Tag,有源標簽或主動標簽);解讀器讀取信息并解碼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統進行有關數據處理。

        1.4RFID技術的優勢

        RFID技術能夠自動識別目標對象,不需要人工干預,在一些條件比較惡劣的環境可以發揮出他的優越性,也可用于識別高速移動的物體且可以同時識別多個標簽,操作起來相當的方便快捷。RFID技術之所以能夠得到廣泛的應用,總結起來主要有以下一些優勢:首先,無須接觸識別對象就可以進行遠距離的讀寫,且讀寫速度快,對快速移動的物體也可以進行識別;其次,它的射頻信號具有穿透性強,可穿透玻璃、布料、木材、塑料凳非金屬物體進行識別;再者,能夠在惡劣環境下正常發揮功效,比如能夠適應油污、灰塵、風雨雪霧等環境,能夠防水、防磁、耐高溫,實現多種氣候條件下正常工作;最后,RFID還具備數據讀寫功能,能夠實現對識別對象進行快速自動掃描,安全保密性高、數據記憶容量大,可以對儲存的信息進行更改,且使用壽命長,可重復使用等等。

        2RFID的結構

        2.1讀寫器

        也稱閱讀器,它是用于讀取或寫入標簽信息的設備,根據輸出功率和使用功率的不同,其收發距離的范圍可以從幾厘米到幾十米不等。從電路的實現角度來看,讀寫器由射頻模塊和基帶模塊量大部分組成。

        2.2電子標簽

        即射頻標簽、射頻識別,它屬于非接觸類的自動識別技術,通過發射視頻信號對目標對象進行數據讀取識別。其組成部分包括了耦合元件和芯片,在標簽內設置有天線,具有作為與射頻天線通信的作用,是射頻識別系統的數據載體。電子標簽具有體積小、容量大、壽命長、可重復利用等特點,能夠實現快速讀寫、移動識別、多目標識別、定位及長期跟蹤等管理目標。

        2.3天線

        它在電子標簽和讀寫器之間其傳遞射頻信號的作用,從而實現對數據的獲取和通訊。天線會在射頻標簽和讀寫器間發射電磁波,給射頻標簽提供微量能量,并接收射頻標簽發出的射頻信號。天線的設計一般跟讀寫器連在一起,有手持式也有固定式的。

        3物聯網的體系結構

        3.1感知層

        感知層是物聯網人物信息互動中面向“物”的一端,是將物的物理特征數字化的一個過程,因此,作為感知層的設備是物聯網整個產業鏈的基礎,在整體物聯網產業鏈中有著很高的需求量。感知設備包括了RFID、二維碼、傳感器、攝像頭、GPS等。

        3.2網絡層

        網絡層包括了把感知層讀取到的數據信息傳輸到計算機中心和從計算機中心傳輸到“物”端實現智能化控制兩個過程。網絡層實現數據的傳輸與處理,是物聯網的中間環節技術,這一環節涉及到光傳輸設備、網絡通信、數據儲存于處理等問題,具體來講包括兩個部分:首先,連接傳感器和智能終端設備,以組成端到端的通信網絡,包括通信模塊、路由器、無線基站、交換機等設備;其次,建立網絡運營支撐系統,包括了各種類型的計算機和相應的管理軟件構成的各類管理平臺和業務平臺。

        3.3應用層

        應用層人與物信息互動中面向“人”的一端,它對物聯網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物聯網應用的最終目的就是以數據的智能應用為主題,向客戶提供豐富的個性化服務。物聯網的應用層具有核心的商業價值,隨著各種應用軟件的開發和智能控制技術的發展,將會為用戶帶來豐富多彩的物聯網應用。從物聯網的應用類型來看,可以分為監控型、查詢型、控制型、掃描型。應用層直接面向用戶,人通過對終端設備的使用就可以實現對另一端物體的控制,這將極大提高了人們生活、工作等方面的效率。

        4物聯網中RFID技術的應用

        4.1建立大型數據中心即云計算

        通過在地理信息系統中運用物聯網及RFID技術,采用智能化的手段,將國土、建設、城管、規劃、市政、公安、教育、交通、醫療、旅游等信息數據采集,傳到云計算中心,建立起各種強大的信息數據應用系統,以滿足各個領域的不同需求,充分實現資源的統一調配,強化城市管理,便捷城市服務。

        4.2建立物聯工廠

        以物流領域為例,RFID電子標簽可以實現供應鏈管理自動化、產品裝配自動化、生產管理自動化、倉儲庫存管理自動化、產品物流跟蹤智能化、產品防偽等多個方面。當我們把物聯網技術應用于傳統產業,將推動產業的升級換代。通過在傳統產業中應用物聯網RFID技術,有助于推動傳統產業的升級換代,傳統的工廠將成為物聯的世界。

        4.3電子商務物品管理透明化

        通過在電子商務中運用物聯網技術,可以讓消費者在網上購買任何商品都實現“透明化”,即任何一家網店的任何產品都可以在網上查到,網上消費更便捷也更安全。而作為物聯網核心技術的RFID電子標簽技術,則是通過采集物品的信息,給物品貼上特定的“標簽”,讓物品具備其特定的“身份”,然后采集這些信息,用無線數據通信網絡傳輸到中央信息系統,最終在系統中實現物品(商品)的自動識別,在開放的網絡環境中實現信息交換和共享,對物品展開“透明化”的管理,最終讓物品實現自我介紹的―種技術。

        5物聯網中RFID技術的應用推廣存在的阻礙及發展前景

        第3篇:簡述云計算的概念范文

        關鍵詞:云計算;高職圖書館;服務創新;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G25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3)10-0-01

        一、云計算視域下圖書館信息服務組織原則

        (一)維護信息完整

        在組織和管理信息的過程中,要保持信息對象本身的完整,不要破壞信息資源的整體。經過整合之后的信息系統,應當體現出每一個組成部分的功能,能夠正確反映數據信息之間的固有聯系。圖書館在提供信息服務的時候,要保證信息資源的管理和組織符合特定的標準,使得圖書館內部的信息和其他類型的信息充分銜接。要保護信息的完整,還要提升圖書信息的關聯性。

        (二)滿足讀者需求

        圖書館信息的組織和管理要體現針對性的特點,要有明確的目的。經過有效組織之后的信息資源,應當能夠體現出用戶個性化的需求,圖書館要針對不同需求的用戶,提供不同方式的信息服務。圖書館信息資源的管理要遵循連續性原則,組織管理過程不要出現間斷。只有實現了動態化的持續管理,圖書館的信息資源才能持久地發揮作用,才能體現時代性和創新性。

        信息的內部結構不應當是單一的,而應當是多樣化的。信息組織要體現結構特征。信息本身種類多樣,用戶的需求又可以分為不同的層次,這些在客觀上要求圖書館的信息資源管理人員進行多層次、多種類、多維度的信息組織。

        (三)管理方式優化

        云計算圖書館信息資源的管理方式要科學。管理和組織人員要對管理對象的內容和形式進行充分的論證,不要隨意組合資源。在有多種方式可以進行選擇時,要利用技術措施和手段,合理整合各種信息數據,選取最佳的組合方式,使得信息的管理方式得到優化。

        二、圖書館信息服務創新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一)觀念滯后

        云計算圖書館是一種新興事物,在許多人眼里,這種形式的圖書館難以被駕馭,瀏覽網上的大量信息不如閱讀傳統的紙質書籍更能迎合人們的習慣。因此,許多人在觀念上還沒有完全接受圖書館,他們不愿意去使用這種高科技的產品,寧愿運用傳統的方式來獲取信息和知識。人們的這種觀念,導致圖書館缺少大量的使用者,也在某種程度上阻礙了圖書館的建設進程。

        (二)管理混亂

        圖書館以提供云計算信息為主,在滿足公眾需要的同時,也產生一定的經濟效益。然而,由于圖書館的建設尚處于發展階段,各國在管理上缺乏一套系統化的制度,當出現問題時,沒有行之有效的應急措施,這給圖書館的建設帶來了很多障礙。尤其是很多國家缺少吸引高科技人才的制度,致使圖書館的建設缺少專業技術支撐,難以滿足讀者多層次的需求。

        (三)權利不明

        圖書館中存儲的大量信息,基本上都是受到著作權法保護的信息。有些工程建設人員對于信息的權利歸屬不加以明確,以致引發侵權糾紛。因此,各國在建設云計算圖書館的過程中,一定要首先了解著作權法的相關規定,做到合法使用云計算信息,避免不必要的侵權糾紛和沖突。

        三、圖書館信息服務建設創新的一些對策

        (一)重視權利保護

        圖書館的數據化、信息化特點,決定了它的建設過程會涉及到許多知識產權問題,圖書館建設是一個比較敏感的法律問題。因此,在數據信息資源共享的過程中,不能忽視法律的規定,要嚴格按照法律的界限來保護權利,不能越界侵犯他人權利。尤其是高校圖書館的建設者,更要對于收集來的信息進行仔細的鑒別和篩選,去除其中帶有侵權嫌疑的數據作品。

        (二)提升技術水準

        要想提高圖書館的整體質量,使圖書館的建設水平走在世界前列,就必須大力培養專業素質高的優秀人才。應當加大對于專業人才的培訓力度,開設專門的培訓班等,切實提高專業人才的理論素養和實踐操作能力,為建設高水平的圖書館打下堅實基礎,更好地滿足用戶全方位的需求。

        近年來,我國圖書館建設步伐加快,但是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我們仍然處于起步階段。造成我國云計算圖書館建設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我們缺乏建設的關鍵技術。因此,我們應該下大功夫掌握建設圖書館的核心和關鍵技術,確保圖書館功能齊全、信息多樣、檢索快捷,使圖書館的優勢表現得更為明顯。

        四、結語

        近年來,信息科技快速發展,與信息資源有關的服務范圍也在不斷擴展。面向廣大用戶的信息資源管理和建立在此基礎上的相關服務,正在逐漸成為信息服務社會化進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信息資源的管理和組織,是以用戶需求為導向的信息服務水平提升的重要保障。目前,圖書館信息資源普遍比較分散,這種分布上的分散性,與集中的管理組織之間形成了尖銳的矛盾。從信息的組織服務上看,用戶所需要的信息資源缺乏體系性,質量不達標。不同信息體系之間的功能和構造差別,也增大了用戶使用圖書館信息的難度。而網絡的進步和信息數據共享體系的建立,可以有效促進圖書館信息提供服務創新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利軍.淺談圖書館信息資源的組織管理[J].內蒙古圖書館工作,2008(06).

        第4篇:簡述云計算的概念范文

        關鍵詞:云計算 物聯網 西南少數民族地區 畜牧業信息化

        中圖分類號:TP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9(c)-0012-01

        物聯網與云計算是信息技術的發展熱點,是“十二五規劃”的重要科學技術,將對各行業未來發展產生巨大變革。西南少數民族地區應當抓住機遇,大力提升科技生產力,提高其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畜牧業作為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傳統主導產業,有其獨特資源優勢,應用物聯網與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將促進其向現代畜牧業快速轉變。

        云計算(Cloud Computing)是網格計算(Grid Computing)、分布式計算(Distributed Computing)、并行計算(Parallel Computing)、效用計算(Utility Computing)、網絡存儲(Network Storage Technologies)、虛擬化(Virtualization)、負載均衡(Load Balance)等傳統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發展融合的產物,它通過使計算分布在大量的分布式計算機上,而非本地計算機或遠程服務器中,使得數據中心的運行將與互聯網更相似。能夠將資源切換到需要的應用上,根據需求訪問計算機和存儲系統。物聯網就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物聯網的核心和基礎仍然是互聯網,是在互聯網基礎上的延伸和擴展的網絡,其用戶端延伸和擴展到了任何物品與物品之間,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隨著物聯網業務量的增加,對數據存儲和計算量的需求將帶來對“云計算”能力的要求。工信部“十二五”規劃把云計算平臺和物聯網的發展都作為了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的重點領域。云計算與物聯網技術的發展將引起各行業的巨大變革。

        就畜牧業的信息化建設來講,會帶來更及時更準確的海量信息,要求實現智能化的遠程監控與跟蹤,這是目前的系統平臺所無法處理的。目前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畜牧業的信息化水平還處于初級階段,通過與通信運營商合作,大力建設3G、GPRS、光纜、固話、互聯網等通信設施。通過“金農工程”推進電子政務,初步建成門戶網站群和信息采集系統,提供市場信息、技術培訓等信息服務。在未來云計算與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環境下,單純的信息服務是無法滿足少數民族地區畜牧業信息化發展需求的,這既是嚴峻的挑戰,也是重大的發展機遇。利用云計算與物聯網技術,可以進一步完善畜牧管理部門職能,實現OA辦公、視頻會議、生產統計、疫情監控、畜產品安全、監測預警、動物溯源、草原防火、專家資源、“3S”監控調度等。可以達到集約化自動生產,實現圈舍監控、飼料配方、牲畜投料、牧草收儲、耳標腳環溯源等精準化、科學化和智能化。

        目前關于云計算與物聯網技術在畜牧業信息化建設中的應用研究已經有了一些理論成果和應用工具。中國畜牧業經濟專業委員會主辦了“首屆現代奶業信息化管理及云計算研討會”,并了我國首個奶牛牧場云計算管理系統―― “新牛人X6”,通過牧場管理系統,RFID智能識別系統,在畜牧業養殖、畜產品加工及流通和食品追溯領域提供智能化產品與解決方案。勵源公司研發了多款牛用RFID電子耳標、監測計步器、自動電子秤、智能手持設備等。還有“肉牛育種數字化云服務平臺”,利用智能設備在各育種場采集數據并上傳到全國育種數據平臺,育種平臺可以對數據進行綜合運算,并允許畜牧所的專家進行數據分析,最終將育種選種結果反饋給各育種場以指導生產。“禽育種云服務平臺”,客戶端利用智能手持機及RFID籠位標記卡,各種重量傳感器、溫濕度傳感器將雞舍的信息、種雞產蛋信息自動實時上傳到服務平臺中來,平臺即可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提供選種育種信息。新的成果和新的技術應用到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畜牧業的信息化建設中,必將帶來巨大經濟效益。針對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畜牧業的特點,合理應用云計算與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研發適宜的管理平臺和管理模式,顯得非常重要。

        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信息化建設進程緩慢、落后,存在人才缺乏、資金投入少、設備技術手段落后,缺乏政策支持等問題,盡管近年來取得了飛速發展,但薄弱的基礎設施仍然與其迫切的發展需求存在巨大反差:此外,交通不便、氣候環境多變、農林畜牧為主業、地域分布寬廣、多民族聚居、社會政治環境復雜,基于以上因素,其畜牧管理迫切需要信息化的高水平、高速發展。但恰恰在信息化建設方面卻非常落后,與其他地區差距特別明顯。因此急需高度重視,發現關鍵問題,針對性的解決相關瓶頸限制,加快其信息化進程。未來云計算與物聯網技術將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應用重點,西南少數民族地區不應落后在新時代的起跑線上,必須抓住機遇,大力發展現代信息化畜牧業。

        參考文獻

        [1] Lei Chen;Mitchell Tseng;Xiang Lian, Development of foundation models for Internet of Things[J].Frontiers of Computer Science in China,2010(3).

        [2] 朱會霞,王福林,索瑞霞.物聯網在中國現代農業中的應用[J].中國農學通報,2011(2):310-314.

        第5篇:簡述云計算的概念范文

        關鍵詞:桌面云;虛擬化;服務器;協議;中間件

        中圖分類號:TP3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6)30-0015-03

        過去的幾年里,說起信息技術領域的熱門話題,云計算技術應該是首當其沖、不可不提的。“云計算”為人們使用網絡提供了幾乎無限多的可能,當然也包括在教育信息化中的應用。正是基于云計算技術的發展,教育信息化的發展必定是教育與云計算的相結合。現代高等教育無論是高校的教學還是科研工作,計算機機房都是不可或缺的一塊基地。云實驗室也就是”云”機房的概念應運而生,它是云計算技術和虛擬化技術在教育領域的創新應用。

        1 “云”機房技術基礎

        1.1 云計算技術

        “云”機房系統的構建首先有賴于云計算技術的飛速發展。分布式系統、虛擬化、Web2.0、面向服務的計算和效用計算這五種技術在云計算的實現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大型機計算系統,集群計算和網格計算是云計算技術發展史上的三大里程碑。

        作為一種服務模式,根據交付內容的不同,目前云計算包括三個層次的服務: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基礎設施即服務)、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平臺即服務)、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軟件即服務)。

        這三種服務類型相互關聯,從底部到頂部,構成了云計算技術的整體組織結構,同時也將利用云計算技術提供的各種服務進行了從底部到頂部的層次劃分。

        1.2 虛擬化技術

        虛擬化技術是指將計算機的物理資源(如硬件、運行環境、存儲以及網絡等)進行抽象化后呈現給用戶,從而實現底層硬件和上層軟件的分離的方法。它可以將單個資源劃分為多個虛擬資源,也可以將多個分散資源整合為一個虛擬資源,它可以用于在操作系統中隔離應用程序的運行環境,也可以創建多個虛擬環境,如本文研究的“云”機房中的服務器端模擬多個操作系統界面。

        虛擬化技術擁有龐大的技術和概念體系,根據其仿真的服務和實體,可以將虛擬化技術分為執行環境虛擬化、存儲虛擬化和網絡虛擬化。也就是說,利用虛擬化技術不僅可以為應用程序提供運行的抽象環境,也可以用于存儲、網絡以及客戶端/服務器交互的虛擬化。

        虛擬化技術在應用上,比較典型的有服務器虛擬化和桌面虛擬化。

        1.3 “云”機房的理論研究

        1)“云”機房的虛擬化架構組成

        “云”機房的虛擬化架構可以說是桌面虛擬化架構(VDI)的局部應用。VDI架構的原則是“集中計算,分布顯示”。通常,VDI方案的基本架構可以分為三層。頂層是用戶訪問層,用戶通過支持VDI訪問協議的終端設備進入VDI。中間層是虛擬架構服務層,用戶訪問層通過特定的顯示協議和中間層實現通信,從而獲得安全、規范、高可用的桌面環境。最底層是存儲服務層,虛擬架構服務通過調用存儲協議來訪問在該層中存儲的用戶數據、屬性、鏡像等。

        具體地說,一個“云”機房的虛擬化架構應該主要包含終端客戶端、管理服務器和虛擬桌面服務器。

        2)“云”機房的虛擬化顯示協議

        桌面虛擬化顯示協議連接著終端客戶端和服務器中的虛擬桌面,負責將終端客戶端輸入的信息經過打包、壓縮、加密后傳輸給虛擬桌面服務器中對應的虛擬機進行計算,然后將計算的結果再進行打包、壓縮、加密傳輸到終端客戶端并解析顯示給用戶。因而,桌面虛擬化顯示協議的效率是用戶體驗的關鍵,也是桌面虛擬化技術的關鍵技術之一。

        當前主流的桌面虛擬化顯示協議主要有四種,第一種是RDP協議,第二種是ICA協議,第三種是PCoIP協議,第四種是SPICE協議。

        2 “云”機房平臺架構設計

        2.1 桌面云平臺架構總體設計

        桌面云平臺的總體架構設計如下圖1所示。整個桌面云平臺架構分為三部分,終端客戶端(云終端)、管理中間件(Broker)和虛擬桌面服務器端(Host)。每個部分具w包含的功能模塊設計以及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如下圖所示。

        如上圖所示,在整個桌面云平臺中,終端和服務器端通過管理中間件實現連接。具體來看,是終端的Broker客戶端模塊Broker Agent對管理中間件中的終端接口進行訪問從而實現終端和管理中間件的通訊,然后獲取到終端的顯示桌面,接著通過Spice協議實現自身SPICE客戶端到虛擬桌面服務器中的SPICE服務端的通訊,同時由虛擬桌面服務器中的服務器客戶端Host Agent來實現服務器端虛擬機及各種資源的管理,其管理接口Host Agent接口由管理中間件提供。

        2.2 云桌面平臺服務器

        將桌面“云端”化的前提條件是將服務器資源虛擬化。虛擬環境管理套件、虛擬化管理接口、QEMU-KVM平臺、SPICE顯示協議,是虛擬化服務器中的主要組成部分。

        1)QEMU-KVM虛擬化平臺

        作為一款純軟件的虛擬化模擬器,QEMU在Linux平臺上被廣泛使用,其開源性為研究提供可能。它可以通過模擬的方式虛擬化出各種常見的硬件架構,且模擬效率較高,再通過非開源的KQEMU軟件的加速,可使整個虛擬環境的運行速度與實體機相媲美。同時為了突破QEMU的I/O系統瓶頸又引入了Virtio,于是其整體架構如圖2所示:

        2)桌面顯示協議SPICE

        SPICE是一種體驗度較高的遠程桌面顯示協議,在整個桌面虛擬化架構中承擔的僅僅是內容的顯示功能,它本身不參與控制信息、執行邏輯等數據的傳輸。所有涉及執行、處理等功能時都將在服務器端執行。SPICE協議只顯示更新變化的顯示內容,因此它對帶寬的要求極低。這也是保證虛擬客戶端高效率執行的前提。

        SPICE服務端可以利用SPICE協議與遠程的客戶端和建立虛擬設備接口的虛擬機進行通信。當前對象的覆蓋關系和依賴關系需要通過維護一個樹結構體和一個命令的序列來管理,同時把虛擬機的QXL指令轉化為SPICE協議傳遞給客戶端。

        3) Libvirt虛擬化管理接口(Host Agent)

        作為一套開源的函數庫,不少主流的虛擬化工具都采用了Libvirt來進行開發。大部分虛擬化管理平臺的虛擬機管理功能都被Libvirt所支持。

        在構建Libvirt管理平臺時,可將Libvirt與被管理的虛擬機置于同一臺物理機上,也可以將它們分離開置于不同的物理主機上。在同一主機上的邏輯結構為:最底層的物理主機;第二層的Linux操作系統;第三層為虛擬化管理平臺和Libvirt;虛擬機管理應用位于Libvirt之上,虛擬機則位于虛擬化管理平臺之上。

        2.3 虛擬化平臺中間管理組件

        中間管理組件是整個虛擬化架構中的“橋梁”,能讓用戶通過云終端連接到遠程虛擬化桌面中,可以實現虛擬化平臺的監控、虛擬機的管理、用戶的管理、數據庫的管理、虛擬機的申請管理、終端連接的管理等,是位于云終端和虛擬桌面服務器端之間的非常關鍵的部件。該組件又被稱為Broker。

        虛擬機的管理是虛擬化Web管理平臺的核心。管理中間件可以連接到虛擬桌面服務器上,服務器端的和虛擬機相關的信息和數據都可以被中間件所調用,從而實現對虛擬機的管理。

        2.4 終端客戶端

        終端設備客戶端主要實現三方面功能,第一是建立與管理中間件的聯系也就是Broker Agent;第二是實現SPICE顯示協議的API接口工作;第三是對當前終端設備的配置。

        高校“云”機房的終端客戶端一般采用專用的云終端設備來建立虛擬桌面與用戶之間的聯系。從用戶端輸入來說,“云”終端將用戶輸入的數據或信息,經過編碼、壓縮、加入安全碼后通過遠程桌面顯示協議將其傳送到虛擬機,虛擬機在執行這些指令后將執行結果再進行編碼、壓縮、加入安全碼后傳輸給“云”終端,最后“云”終端將這些信息解碼后在終端顯示設備顯示出來,從而使用戶獲得PC般的體驗。

        3 “云”機房的管理模塊設計

        3.1 桌面模塊

        “云”機房的桌面模塊主要包括三個部分:桌面教學管理模塊、教學桌面模塊和個人桌面模塊。

        教學桌面管理:對場景(即不同的教學實施環境)的新增、查找、激活、場景桌面開機、場景桌面關機,開機加速、修改場景及刪除基本功能的操作。

        教學桌面:對教學場景管理應用,及各場景下的教學桌面的開機、關機、重啟、暫停、恢復、查看桌面、查找基本功能的操作。

        個人桌面:對桌面基本功能及修改桌面、動態遷移、存模板、快照功能實施。

        3.2 模板模塊

        模板模塊主要包括硬件模板、教學模板、個人模板和終端模板等。硬件模板主要是針對不同的需求建立不同的虛擬機硬件配置模板,如選擇具體CPU、內存、硬盤數據等。教學模板下主要包含5個功能塊,制作模板、編輯模板、更新桌面、下載模板、刪除模板。個人模板功能設計主要包含4個,制作模板、編輯模板、下載模板、刪除模板。

        3.3 終端模塊

        終端模塊主要包含教室管理、終端管理和會話管理三個方面的功能。

        在教室管理模塊,通過課程列表應該能夠查看和編輯每個教室不同時間的教學桌面課程詳情。設定時間到達可自動激活預設桌面,以方便教學。教室管理具體功能設計主要包括對教室的新增、編輯、刪除、搜索基本功能的操作。

        終端管理是針對所有通過Windows/Linux客戶端登錄連接到服務器的終端信息,包含終端的IP、MAC地址及其連接桌面的相關信息。終端管理具體功能設計主要包括對終端喚醒、關機、修改IP/計算機名/教室、配置參數功能的管理。

        會話管理主要功能是對客戶端以教學/個人桌面接入時形成的會話進行顯示和管理。

        3.4 其他模塊

        “云”機房管理系統還應該包含用戶模塊、排課模塊、監控模塊、安全模塊等方面的設計。用戶分為管理用戶和普通用戶,管理用戶實現對用戶的新增、編輯、搜索、刪除等。普通用戶分為兩種:普通用戶和教師用戶。實現新增用戶、編輯信息、批量導入、批量導出等功能。排課模塊主要功能是完成“云”機房的課程安排,要包含每節課開始以及結束的時間、每節課教室配置信息以及排課與清除等功能。監控模塊主要是對主機和桌面進行時時監控,方便查看數據找到性能瓶頸。安全模K主要包括對系統的備份、鏡像、升級和操作日志等方面的功能設計。

        另外,根據高校教學管理的需求,在整個管理系統中還可以增加多媒體網絡教學軟件和在線考試的設計。實現網絡教學過程中的屏幕廣播、文件傳輸、鎖定控制、短線鎖定、教學內容登錄查看、可視對講、屏幕錄制、電子點名、上線同步廣播等功能,更好地滿足教學工作的實際需求。在線考試模塊,實現題庫的導入、編輯,試卷生成,在線計時、評分等功能。

        4 結束語

        基于“云”的計算機機房有眾多的優點,但設計、構建的過程并不簡單。隨著“云”技術和硬件水平的飛速發展,“云”機房設計方案也將不斷成熟和發展,基于“云”的計算機機房必將成為高校機房的建設趨勢。

        參考文獻:

        [1] 徐哲. 績效導向的高職院校電子閱覽室建設模式研究[J]. 電腦知識與技術, 2014,10(34).

        [2] 朱朝輝. 簡述校園網機房“云”設計與實現[J]. 電子制作, 2013(8).

        [3] 謝炫. 淺談高校公共機房虛擬化的建設[J]. 電腦知識與技術, 2014(27).

        第6篇:簡述云計算的概念范文

        關鍵詞:物聯網;技術;發展現狀;應用

        中圖分類號:TP21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7712 (2013) 06-0098-01

        在計算機、互聯網和移動通信的應用得到全面普及的應用的前提下,我們又研發了一種物物相連的物聯網技術,它相當于世界信息技術的第三次革命,必將推動信息技術的所有行業進入更深一輪的信息化浪潮。物聯網很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擁有萬億級市場,將有效抑制金融危機的發生,同時,還能更深程度的振興經濟的重點領域,最終使得我們擁有更智慧的城市。

        一、物聯網技術的定義和原理

        物聯網就是通過射頻識別、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信息傳感設備,在依照約定協議的前提下,把任何物品與互聯網相連接,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最終達到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以及管理全面實現的一種網絡概念。

        物聯網的原理就是把各種各樣的傳感器與現有的互聯網相互銜接的一個全新技術。它是依靠計算機互聯網的前提下,利用射頻識別和無線數據通訊技術,研制出來一個覆蓋世界上萬事萬物的“Internet of Things”。

        二、新時期的物聯網技術發展現狀

        新時期的互聯網技術實現了虛擬網絡和現實網絡世界的實時交互,雖然被稱為物聯網,但是它的基礎和核心仍然是互聯網,是改革和發展了的互聯網,所以依然可以和電信網、廣電網等等一些公網進行互聯。同時,隨著電信網絡特別是無線網絡的擴展,以及傳感技術的發展,我國推廣物聯網的條件已經逐步趨向成熟。

        目前,我國物聯網產業的發展得到了高度重視,被予以是戰略性的新興產業來研究的推進。其中,國務院在2006年頒布的《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就有設計互聯網的內容。另外,2009年,總理在無錫考察的時候還就物聯網的發展提出了三方面的具體要求:一是,把傳感系統和3G中的TD技術結合起來;二是在國家重大科技專項中.加快推進傳感網發展;三是盡快建立中國的傳感信息中心,或者叫“感知中國”中心。近幾年來,中國物聯網發展的政策環境越來越完善,技術水平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市場培訓得到了深化,同時產業的投資也有了大幅度增長。

        一旦物聯網技術得到普及,就會有更多的物品需要加裝更加小巧智能呢過的傳感器,同時使得那些用于動物、植物和機器等物品的傳感器與電子標簽及電子標簽及配套的接口裝置數量也將急劇上升。物聯網的應用將很大程度上推進信息技術元件的生產,并且給國內行業帶來巨大商機。

        三、物聯網實現的架構和關鍵技術

        物聯網技術包括了信息、通信、傳感器和自動控制等多方面的綜合技術。另外,可以劃分為應用層、網絡層和感知層三個層次的關鍵技術。

        (一)感知層關鍵技術

        感知層的技術又可以具體分為統一標識技術、RFID技術、傳感器技術、傳感器自組網技術等。所謂的統一標識技術是為了解決對物體進行統一標識的問題;RFID技術是關于一些超高頻和微波頻段問題的;傳感器技術的應用是為了研制出來一些體積小、低功耗、自供電集成的中央傳感器以及未處理系統等各種新型芯片;傳感器自組網技術是為了避免出現移動、有線和無線的多層次組網現象。

        (二)網絡層關鍵技術

        首先,要想有效的使用物聯網就必須能夠充分的利用電信網、廣播電視網和互聯網等,積極的推動三網融合,將帶來機制創新和技術創新。其次,互聯網在應用過程中無法避免的要傳輸大量的信息,這就要求我們必須配備一套使用新材料研發的新型傳輸網絡。最后,一個有效的物聯網的建立離不開各種傳感網絡的互聯,數據之間的交互和共享,以及應用上的規模性。

        (三)應用層關鍵技術

        所謂的應用層關鍵技術包括中間件技術、基于云計算的應用處理中心和系統集成技術。由于物聯網的中間件處于數據和應用程序兩者的中間,所以,它就如同整個網絡的神經系統一樣存在著。它可以完成數據的過濾、聚集和信息傳遞,使得互聯網能夠在混合組網、異構環境下高效的運行。基于云計算的應用處理中心技術主要包括了:云計算架構技術、快速部署技術、資源調度技術、多租戶技術、海敏數據處理技術以及大規模分布式存儲技術等多個方面。另外,系統集成技術是用來提高功能集成網絡集成、軟硬件操作界面及功能控制、系統級軟件等技術能力的。

        四、物聯網的應用

        現階段,物聯網的發展速度在急速上升,它的應用形式已經多種多樣,并且隨著技術的發展、改革和創新,應用種類仍然在不斷增加。現在的中國物聯網已經融入到了實際應用的很多領域中了,使得一個完善的物聯網產業體系得到了初步形成。

        物聯網產品的主要應用領域包括智能家居和智能交通等幾個方面。所謂的智能家居產品就是把自動化控制系統、計算機網絡系統和網絡通訊技術融于一體,使得各種家庭設備都能實現自動化和遠程操控的目的,這樣不但使得家庭的安防系統更智能化,還有利于提高全方位的信息交互功能。而智能交通系統則包括了公交行業無線視頻監控平臺、智能公交站臺、電子票務、車管專家、公交手機一卡通和測速E通6種業務。

        五、結束語

        目前,我國在不斷推進工業化和信息化的融合,這使得物聯網在很多行業的信息化過程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物聯網是一種智能服務的行業,它是感知中國和世界的技術。隨著物聯網時代的到來,一系列的應用和服務都將產生,這樣可以帶動出來新的產業鏈。

        雖然現在的物聯網還不成熟,只是一個雛形,發揮的作用也非常有限,但是它將來所帶來的前景卻是不容置疑的。我們要堅信中國未來的物聯網行業發展前景極為廣闊,它的推廣和普及將很大程度上加快經濟的發展。同時,也要清楚在物聯網領域,中國和其他發達國家站到了同一個起跑線上。我國必須抓住歷史機遇,突破一些關鍵技術和核心技術,建立自主化技術體系,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成果和可持續競爭力。

        參考文獻:

        第7篇:簡述云計算的概念范文

        關鍵詞:安防行業;影響因素;層次分析法

        一、前言

        1979年在河北石家莊召開的“刑事技術預防專業工作會議”,首次提出了“安全技術防范”概念,這標志著我國安防行業的誕生。當前,城市、國家乃至世界的安全防范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國家及個人的安全越來越離不開安防。“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完善國家安全體制和國家安全戰略,確保國家安全” 在十八屆三中全會被提出,國內安防建設需求達到空前旺盛。在《中國安防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中提到,“十二五”末期,安防行業規模翻一番,年增長率將達到20%,2015年總產值達到5000億元。因此,當前探究江西省安防行業發展的影響因素,為江西省安防行業的進一步快速發展提供實證分析結果,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二、層次分析法的簡述

        層次分析方是通過分析復雜問題所包含的因素以及其相互關系,根據相互關聯的因素從高到低排成一個多層次的分析結構模型,然后建立判斷模型,最后確定出單層排序向量和總排序向量。層次分析法使得一些不容易完全定量分析的問題能夠得到有效解決,因為它有機結合了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其基本步驟 如下:

        (一)建立層次結構模型

        一般分為三層,最上層為目標層,最下面為方案層,中間是準則層。

        (二)構建判斷矩陣

        判斷矩陣是針對上一層次中的某一元素而言的,這個同一層次中的各個有關元素之間會有一個相對重要性的評定情況,可取1、3、5、7、9等量化值,它的含義如下表。

        (三)計算權向量

        計算判斷矩陣最大特征值及對應特征向量,特征向量即為權向量,依據權向量,確定層次單排序。層次單排序是確定各層次中因素對相鄰上一層次各因素的優先次序,另外還要計算組合權向量確定層次總排序,層次總排序即同一層次上不同因素對總目標的優先次序。使用的方法有和積法和根法,本文使用的是和積法。

        (四)一致性檢驗

        層次單排序的一致性和層次總排序的一致性都需通過檢驗

        三、江西省安防行業發展影響因素的層次分析

        (一)江西省安防行業的影響因素

        我們知道任何一個行業發展的影響因素很多,江西省安防行業也是如此,因此本文羅列了七個大的主要因素來研究,分別為技術創新能力、生產要素、制度環境、產業政策、市場需求、企業組織和其他因素。其中,技術創新能力包括產品技術更新能力和新產品研發能力;生產要素包括資金資本和人力資本;制度環境包括政府政策法規和市場環境;產業政策包括產業結構政策、產業優惠政策、產業補助政策和產業布局政策;市場需求包括政府公共安全購買、居民需求以及居民收入水平;企業組織包括企業數量和企業規模;其他因素包括行業相關配套及服務、相關產業發展和基礎設施。

        (二)設計和取得問卷

        本文的目的是探究江西省安防行業發展的眾多影響因素中,究竟哪一個影響因素權重更大更為重要,因此,問卷的設計是為了獲得有關江西省安防行業發展影響因素相互比較中各因素對該行業的相對重要程度的統計數據。作者在江西省三家安防企業進行實地問卷調研,共發送問卷 240 份,收回 128 份,收回率為 53.3%。

        (三)構造判斷矩陣

        分析回收的問卷,然后歸納總結各種因素兩兩比較后的數據,最后,構造判斷矩陣 A―D。

        四、結論

        針對第三章層次分析得出的結果,本文可以總結出:影響江西省安防行業發展的眾多因素中,產品技術更新能力、產業優惠政策和居民需求因素影響非常大;新產品研發能力、市場環境、產業結構政策、行業相關配套及服務、政府公共安全購買和資金資本因素影響比較大;另外影響較大的有企業規模、產業布局政策、基礎設施、居民收入水平 、產業補助政策 、人力資本和政府政策法規;最后影響較小的有相關產業發展、企業數量。本文的目的:希望這個實證分析結論能給江西省安防行業快速發展提供一個導向。(作者單位:江西師范大學財政金融學院)

        參考文獻:

        第8篇:簡述云計算的概念范文

        【關鍵詞】物聯網;電子商務智能物流;綜合性平臺;射頻識別(RFID);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

        本論文是參加云計算物聯網應用服務項目的階段總結,該論文介紹了物聯網、物聯網中智能物流服務平臺及電子商務服務平臺,通過參加項目更好的運用到實際工作和教學過程中,順利地達到預定目標。

        1.背景簡述

        物聯網現已成為當前世界新一輪經濟和科技發展的戰略制高點之一,發展物聯網對于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目前,我國物聯網發展與全球同處于起步階段,初步具備了一定的技術、產業和應用基礎,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

        2.市場分析

        2.1 中國物聯網產業發展現狀

        2011中國國際物聯網大會委托新華社《2010~2011年中國物聯網發展年度報告》,預計2011年中國物聯網產業市場規模將達到2300億元,安防、交通和醫療3大領域有望在物聯網發展中率先受益,成為物聯網產業市場容量大、增長最為顯著的領域。新華社副社長周錫生在該報告時認為,未來5年,全球物聯網產業市場將呈現快速增長態勢,2015年將接近3500億美元,年均增長率接近25%。保守預計,到2015年,中國物聯網產業將實現5000多億元的規模,年均增長率達11%左右。

        2.2 中國物聯網產業發展趨勢分析

        (1)應用引領產業發展

        中國物聯網產業的發展是以應用為先導,存在著從公共管理和服務市場、到企業、行業應用市場、再到個人家庭市場逐步發展成熟的細分市場遞進趨勢。目前,物聯網產業在中國還是處于前期的概念導入期和產業鏈逐步形成階段,沒有成熟的技術標準和完善的技術體系,整體產業處于醞釀階段。此前,RFID市場一直期望在物流、零售等領域取得突破,但是由于涉及的產業鏈過長,產業組織過于復雜,交易成本過高,產業規模有限成本難于降低等問題,使得整體市場成長較為緩慢。

        物聯網概念提出以后,面向具有迫切需求的公共管理和服務領域,以政府應用示范項目帶動物聯網市場的啟動將是必要之舉。進而隨著公共管理和服務市場應用解決方案的不斷成熟、企業集聚、技術的不斷整合和提升,逐步形成比較完整的物聯網產業鏈,從而將可以帶動各行業、大型企業的應用市場。待各個行業的應用逐漸成熟后,帶動各項服務的完善、流程的改進,個人應用市場才會隨之發展起來。

        (2)標準體系逐漸成熟

        物聯網標準體系是一個漸進發展成熟的過程。物聯網概念涵蓋眾多技術、眾多行業、眾多領域,試圖制定一套普適性的統一標準幾乎是不可能的。物聯網產業的標準將是一個涵蓋面很廣的標準體系,將隨著市場的逐漸發展而發展和成熟。

        (3)綜合性平臺即將出現

        隨著行業應用的逐漸成熟,新的通用性強的物聯網技術平臺將出現。物聯網的創新是應用集成性的創新,一個單獨的企業是無法完全獨立完成一個完整的解決方案的。一個技術成熟、服務完善、產品類型眾多、應用界面友好的應用,將是由設備提供商、技術方案商、運營商、服務商協同合作的結果。隨著產業的成熟,支持不同設備接口、不同互聯協議,可集成多種服務的共性技術平臺將是物聯網產業發展成熟的結果。

        物聯網時代,移動設備、嵌入式設備、互聯網服務平臺將成為主流。隨著行業應用的逐漸成熟,將會有大的公共平臺、共性技術平臺出現。無論終端生產商、網絡運營商、軟件制造商、系統集成商、應用服務商,都需要在新的一輪競爭中尋找各自的重新定位。

        (4)有效商業模式逐步形成

        針對物聯網領域的商業模式創新將是把技術與人的行為模式充分結合的結果。物聯網將機器、人、社會的行動都互聯在一起。新的商業模式出現將是把物聯網相關技術與人的行為模式充分結合的結果。

        物聯網的應用也從小環境開始面向大環境,原有的商業模式需要更新升級來適應規模化、快速化、跨領域化的應用。而更關鍵的是要真正建立一個多方共贏的商業模式,這才是推動物聯網能夠長遠有效發展的核心動力。要實現多方共贏,就必須讓物聯網真正成為一種商業的驅動力,而不是一種行政的強制力。讓產業鏈所有參與物聯網建設的各個環節都能從中獲益,獲取相應的商業回報,才能夠使物聯網得以持續快速地發展。

        3.物聯網技術

        物聯網技術是指通過射頻識別(RFID)、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信息傳感設備,按約定的協議,將任何物品與互聯網相連接,進行信息交換和通訊,以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追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技術叫做物聯網技術。我國也把物聯網稱之為“傳感網”。

        物聯網系統平臺架構技術是一種面向物聯網系統設計理念和架構技術,它將各類物聯網對象之間的交互抽象到一個統一的層面,注重獨立實現各個物聯網聯網對象的系統功能,通過簡單、統一的接口進行信息交互和溝通,利用物聯網聯網對象之間的松耦合特點,保證物聯網網絡的開放性和規模可擴展性。

        云計算物聯網應用服務項目包括:智能物流服務平臺、企業誠信體系服務平臺、企業內訓服務平臺、云計算呼叫服務中心、電子商務服務平臺、物聯網行業服務中心、中小企業信息化服務平臺、節能減排和安全生產服務平臺、消費信息綜合服務平臺、網絡安全服務平臺、技術創新服務平臺

        下面就物聯網服務項目新建研發的上述應用領域中的智能物流服務物聯網及電子商務物聯網進行簡單闡述。

        4.基于物聯網的智能物流服務平臺

        4.1 智能物流服務平臺概述

        目前,國內制造企業物流信息化水平普遍不高,大都采用“人工+條形碼”的方式,該方式效率低、人力成本高,已越來越不適應現代制造行業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需求。智能物流服務平臺針對這一問題,研究基于RFID的物流跟蹤管理核心技術,設計并開發一個面向制造業的基于RFID的物流跟蹤管理系統,該系統充分利用RFID自動識別技術、JIT及MES的先進管理理念與基本方法,通過車間生產物流信息的實時反饋進行物流數據分析和監控,加強車間物流控制,實現生產節拍、物流、信息流的同步,以改進企業生產效率、降低企業物流管理成本,提升企業綜合競爭力。

        4.2 智能物流服務平臺建設內容

        (1)基于企業業務管理層、生產車間管理層和現場數據管理層的三層體系架構的設計與實現。

        (2)基于移動(Mobile Agent)的數據訪問統一接口的設計與實現。

        (3)RFID中間件(RFID Middleware)的統一設計與實現,從而實現對底層設備的精確控制,實時采集原始數據,對數據進行過濾,并在其中封裝典型的應用邏輯,使物流管理系統接口簡單透明,從而達到整個系統的協調、可靠。

        (4)基于模糊控制理論的RFID功率自調節控制算法的設計與實現。

        (5)各功能子模塊(包括登錄模塊、生產計劃管理模塊、裝箱模塊、出入庫監控模塊、跟蹤查詢模塊等)的設計與實現。

        5.電子商務服務平臺

        5.1 電子商務服務平臺概述

        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刷卡、轉賬消費逐漸成為國人支付的重要方式。到90年代末,電腦、網絡走進了千家萬戶,以淘寶、易趣為代表的電子商務茁壯成長,支付寶等虛擬貨幣支付方式走上了歷史的舞臺。

        電子商務服務平臺將物聯網技術與移動通信技術、互聯網完善地結合,嵌入電子商務庫存、物流、支付、產品質量管理等整體流程,在提升移動電子商務的整體水平的同時,可以隨時隨地利用RFID射頻芯片手機、PDA及掌上電腦等無線終端自如開展衣食住行、購物娛樂和商務談判。

        5.2 電子商務服務平臺建設內容

        (1)應用物聯網技術通過對庫存物品信息的實時感知,形成自動化庫存,達到整個網上零售營銷體系實現共享的目的。

        (2)實現多樣化的手機支付業務,網上零售商可加強與電信運營商之間的合作,探索比較合理的新商業模式,借助電信運營商分布極廣的充值渠道,增加支付操作的便捷性,降低用戶的使用門檻。

        (3)應用物聯網和GPS技術結合的方式,將配送包裹模塊化,實現消費者、網上零售商戶和物流公司三方實時獲悉貨物的路線,利用無線視頻系統,看到貨物運輸車輛的現場狀態。

        (4)建立產品溯源系統。通過物聯技術實現產品唯一的識別標志,使用戶有效地辨別商品,清楚地了解商品的具體來源,降低用戶被騙的風險,提高用戶消費的積極性。

        6.階段性結論

        第9篇:簡述云計算的概念范文

        關鍵詞:計算機;技術;應用;制作領域;分析

        中圖分類號:TP311.5

        隨著科技的發展,計算機技術已經得到了普及應用,甚至可以說目前的很多領域,都無法離開計算機的輔助,如在制作領域中,傳統的制作方法都是通過人工的設計,這個設計一般都是在紙上進行的,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設計工作完成之后,在實際的制作中,查看設計也非常的不方便,如果在制作領域中采用計算機技術,那么這些問題就可以得到很好的解決,尤其是在各種應用軟件飛速發展的今天,對于不同制作領域,一些軟件公司都推出了針對性的制作軟件,在這些軟件中都預制了一些模版,制作人員只要選擇相應的模版,然后在模版上進行制作就可以,制作完成之后可以利用計算機技術,與生產的設備進行連接,這樣就可以直接生產出設計的產品,由此可見,計算機技術為制作領域帶來的方便。

        1關于計算機技術簡述

        1.1計算機技術的概念

        計算機最初的目的只是為了計算使用,從這個名字中就可以看出,但是隨著計算機自身的發展,人們越來越多的稱呼其為電腦,雖然計算機仍然作為一個名稱保留了下來,但是從功能上看,現在的電腦已經可以在所有的領域中應用,而非簡單的計算功能,從電腦的本質上來看,叫計算機也有一定的道理,雖然功能發生了很多變化,但是電腦基本的運行原理,還是以計算為基礎,總所周知目前計算機的核心是CPU,而CPU正是以二進制進行計算,對于外部的所有命令的執行,最后都要轉換成二進制進行,對于計算機技術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很早的時間,例如我國古代的祖沖之,他在漢代時期就發明了算盤,可以說那個時候的數學家心中,就有了一個計算機的雛形,隨著時間的推移,西方的數學家們先后發明了加法、乘法等計算機,最后終于有了第一臺現代計算機,但是受到當時科學技術的限制,計算機的體積非常大,計算的能力也相對較差,對于計算機技術的研究仍然處于理論階段,無法在當時的計算機上進行實踐,直到1975年時,第一臺微型計算機誕生,計算機技術才走向實踐,隨著C語言等高級語言的出現,極大程度的促進了計算機軟件的發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計算機技術的進步。

        1.2計算機技術的特點

        計算機技術是基于電子產業之上的,而近些年電子產業是發展最快的一個產業,從摩爾定律的推測中就可以看出,計算機的核心模塊集成電路上的晶體管數量,一年零六個月就會變成原來的兩倍,生產成本卻保持不變,從1965年提出這個定律到現在,電子行業的發展依然滿足這個定律,由此可見整個行業的發展速度,對于計算機領域來說,集成電路的發展也就是計算機性能的發展,由此可以看出,計算機技術的第一個熱點就是高性能,經過了多年的發展,現在的計算機計算能力可以說非常強大了,而且整個行業的發展依然遵循摩爾定律,目前的加工工藝已經達到了22納米,但是面對越來越復雜的計算任務,單一的計算機很難完成,在這種背景下人們提出了超級計算機和云計算的概念,這兩種概念很快就進行了實踐,極大程度的提高了計算機的計算能力,使得計算機技術能夠滿足更多應用的需求,計算機技術的第二個特點就是應用范圍擴大,甚至可以說現在的計算機已經無處不在,計算機在各個行業和領域中都能進行很好的應用,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隨處都能看見計算機的應用,在計算機應用最大的設計和制作領域,也衍生出了針對性的CAM和CAD技術,機計算機輔助設計和計算機輔助制造等。

        2制作領域的現狀分析

        隨著經濟的發展,制作領域的范圍也越來越廣,尤其是隨著娛樂行業的發展,游戲制作、動畫制作和電視制作等開始變得火爆起來,在這些新興的制作領域中,很難采用傳統的制作方式,如傳統的手工紙面設計等,但是計算機的快速發展,為制作領域的進步提供了很大的動力,通過實際的調查發現,目前的制作領域中,對計算機技術的使用還不是很少,主要就體現在制作軟件的使用上,對于使用計算機帶來的方便性,制作領域已經有了普遍的重視,但是如何利用這個技術,最大程度的提高制作的效率,相關的制作人員還沒有一個明確的概念,尤其是國內的制作領域中,受到制作人員自身素質的影響,對計算機技術掌握的不是很好,在實際的制作過程中,只是利用計算機處理一些簡單的任務,并沒有用這個技術去處理制作的核心問題,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制作的水平,但是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這種提高的水平還遠遠不夠,從制作軟件的核心技術就可以發現,國內還沒有什么有名的制作軟件,因此制作人員只能使用國外的一些軟件,嚴重的限制了我國計算機技術應用制作領域的發展。

        3計算機技術應用與制作領域分析

        3.1電視制作

        目前計算機技術在制作領域中主要有兩個應用,其中一個就是電視節目的制作,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對電視節目質量的要求也相應的提高了,在這種背景下,相關的制作人員都在研究如何提高電視節目的質量,這個質量主要包括了畫面的清晰度和節目自身質量,而通過計算機技術,可以對這些方面進行很好的提升,首先就是電視畫面的清晰度,目前的視頻采集設備已經能夠收集到高清晰的畫面,但是受到傳輸條件的限制,這種高清晰的畫面不能夠進行直接的傳輸,必須進行必要的壓縮后,把節目占用的帶寬控制在一定程度,才能傳輸到電視終端,在這個壓縮的過程中,畫面的質量很可能會受到一些影響,如果利用最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就能夠把畫面的損失降到最低,從而提高整體電視制作的水平,眾所周知,電視制作主要分為前期的畫面采集和后期的制作,無論是哪種類型的電視節目,后期制作都是非常重要的,而通過計算機技術,能夠對節目現場的氣氛、畫面和聲音進行很好的調整。

        3.2動畫制作

        與電視制作相比,利用計算機技術進行動畫的制作,沒有那么強的針對性,尤其是現在動畫的發展越來越多樣化,傳統的動畫制作時,都是制作人員在紙上進行作畫,然后在利用一定的技術制作出動畫,這種方式使得一個動畫制作周期很長,相關制作人員的工作量也會非常大,而且制作出來的動畫效果也比較差,如果在制作的過程中,采用計算機技術,就可以利用針對性的動畫制作軟件,很好的解決上述的問題,首先就是設計周期的問題,由于整個設計和制作的過程都是在計算機上完成,制作人員在做好了人物造型和動作后,可以直接利用計算機生成動畫,極大的縮短了制作的周期,同時制作人員的工作量也會得到減少,所有的計算工作都交給了計算機完成,只需要設計相應的人物和情節即可。

        通過全文的分析可以知道,計算機技術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了各個領域的一個基礎技術,例如工業生產和設計中、企業日常辦公中等,都無法離開計算機技術的基礎,通過計算機技術的應用,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工作的效率,但是在我國的制作領域中,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響,目前應用計算機技術的情況較差,這也導致了我國電視制作和動畫制作水平較低的原因,相信隨著相關制作人員的重視,計算機技術一定會更好的在制作領域中得到應用。

        參考文獻:

        [1]韓素貞,馬曉峰.計算機技術在電視節目制作中的應用[J].青年記者,2010(26):59.

        [2]梅昱.淺論計算機在電視節目制作中的應用[J].江西銅業工程,1997(04):36-38.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在线不卡免费高清播放AV网站 | 永久在线免费看AV的网站 | 亚洲国产视频一级日韩欧美网站 | 亚洲五月天激情在线视频 |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66 | 亚洲日韩爽爽爽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