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碳中和的認識范文

        碳中和的認識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碳中和的認識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第1篇:碳中和的認識范文

        在導入新課程時,我是從復習平面圖形入手,媒體出示以前學過的一些平面圖形,讓學生說出圖形名稱,使學生進一步體驗平面圖形是由線段圍成的。接著實物展示一些立體圖形,讓學生從中找出形狀是長方體的物體。通過從平面圖形遷移到立體圖形,讓學生從直觀上感知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的不同,并初步建立長方體的表象,為學習新知作鋪墊,從而激發學生探索長方體知識的興趣。

        在探索新知識時,我首先利用教具、學具,積極引導學生觸摸長方形實物。從整體上觀察長方體,直接感知長方體有面、棱、頂點三個要素,理解長方體面、棱、頂點的概念,為學生進一步認識長方體作準備。

        教學時,我把本班學生每四人分成一小組,圍繞表格上的內容繼續觀察長方體實物,看哪個小組配合得好,最先發現長方體面、棱、頂點的特征,將討論學習的結果由小組長填在表格上。接著小組匯報討論結果,組間交流辯論,質疑問難,旨在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的創新。在小組匯報交流的過程中,適時借助多媒體課件,動態地演示長方體的面、棱、頂點的特征,驗證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結果。然后再抽象出長方體的立體圖,并利用長方體的特征判斷一個立體圖形是不是長方體,為什么?最后通過學生做一個長方體的框架,明確長方體的12條棱分的組數,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關系,從而認識長方體的長、寬、高,并能找出一個長方體的長、寬、高。

        這節課這樣安排,我認為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由單一的教師教學生聽轉向了多向的小組合作學習討論,操作、實踐的多種形式教學,但在實際課堂教學時,四十分鐘卻未能完成預定的教學內容。回顧整個教學過程,花時多、收效不大的環節在于小組合作探索長方體的特征。而我們的學生也習慣于被接受知識,養成了一種惰性,不想積極主動地去獲取知識,不善于表明闡述自己的觀點,不習慣于動手操作?!靶〗M合作學習”作為新課程標準倡導的三大學習方式之一,已經被我們的教師有意識地引入課堂,但我們的學生還未形成合作學習的習慣。課后與學生交談,對小組合作學習進行跟蹤調查,收集反饋信息,概括有三:一是學生間的合作不夠主動。在課堂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間未形成良好的互助、互動的關系,學生不善于合作,不善于交流。二是小組合作學習的任務太重。把探索長方體面、棱、頂點的特點交給學生小組討論,學生感覺壓力大,思維紊亂;三是表格內容限制了學生的思維,扼制了學生思維的創造性。

        在訓練了學生一些合作學習的基本技能后,我將長方體框架的制作課前做好,并且將長方體面、棱、頂點特征的合作討論分兩步討論,把表格由原來的總表分成兩個表格:

        討論一:長方體的面的特征

        大屏幕出示學習提綱:1.長方體有幾個面?2.每個面是什么形狀?3.哪些面完全相同?

        學生根據學習提綱,繼續觀察長方體實物,分小組展開討論,由小組長將討論結果填在表格上。討論后小組匯報,全班交流,多媒體驗證結果。

        討論二:長方體的棱的特征

        大屏幕出示學習提綱:1.長方體有多少條棱?2哪些棱的長度相等?3.長方體的棱可以分成幾組?怎樣分?

        學生根據學習提綱,拿出做好的長方體框架進行觀察,分小組開展討論,將討論結果由小組長填在表格上,討論后小組匯報,全班交流,多媒體驗證結果。

        第2篇:碳中和的認識范文

        文章編號:1672-5913(2013)21-0023-01

        中圖分類號:G642

        合肥學院與德國應用科學大學有近30年的合作歷史。1985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和德國下薩克森州政府簽署“按照德國應用科學大學辦學模式,共建一所示范性應用型本科院?!钡膮f議,原合肥聯合大學(合肥學院前身)成為德方在中國最早重點援建的兩所示范性應用科學大學之一。德國漢諾威、奧斯納布呂克、東弗里斯蘭、希爾德斯海姆等應用科學大學分別與合肥學院共建機械制造工程、電子技術、生物工程、化學工程、建筑工程、經濟與企業管理等專業。

        2002年,由原合肥聯合大學、合肥教育學院、合肥師范學校3校合并組成了新的本科院?!戏蕦W院。學校組建以后,經過廣泛調研和認真分析,全校上下一致認為:新建本科院校,不能一味地模仿老牌大學,應積極探索高等教育新的辦學類型和辦學體系,走自己的發展之路。當前,我國經濟社會已進入工業化初期,急需大量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德國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質量和社會價值舉世公認。我們與德國應用科學大學長期合作辦學的歷史是我們寶貴的資源,也是我們的優勢和特色。正是基于以上的分析和思考,我們將學校的辦學定位確定為“地方性、應用型、國際化”,即借鑒國際先進的辦學理念,結合我國的國情和學校的辦學實際,積極探索一條新的辦學道路,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培養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從2004年開始,我們借鑒德國應用科學大學教學理念,圍繞學生知識應用能力、實踐和創新能力培養的需求對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進行了一體化的設計,本著系統設計、分步實施和項目推動的原則,有序推進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近5年來,國內主流媒體《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新華每日電訊》,先后25次報道了學校建設發展情況。全國226批次省外高校、近2 000人次來我??疾煺{研。《計算機教育》雜志在第200期(第十六屆全國高校計算機系主任/院長論壇專刊)介紹了合肥學院部分辦學成果,引起了與會者的關注。為此,我們在本期推出專題,既有對學校宏觀的教育教學改革情況介紹,也有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實踐教學等微觀的經驗總結。此外,為了整合資源,安徽省成立了以新建本科院校為主的“應用型本科高校聯盟”(以下簡稱“聯盟”),他們在借鑒德國應用型本科教育方面進行了探索,本期專題也介紹部分“聯盟”高校的辦學成果。

        第3篇:碳中和的認識范文

            一、業績考核的定義對于考核的定義,現實中存在多種不同的說法。筆者則認為其是財務管理的一項基本職能或工具,進行有效財務控制的一種手段。財務管理(財務控制)的最終效率主要取決于是否有切實可行的考核制度,以及是否嚴格執行這一制度。嚴格的考核制度應包括建立考核機構、制定統一考核辦法、確定考核程序、審核考核數據、依照制度進行考核和執行考核結果(獎、罰)。

            正確認識考核的定義,有助于我們正確、適當地使用這個奇妙的管理杠桿,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現在在一些企業里,考核存在被濫用的現象,每個部門都要制定一套自己的考核辦法進行考核,考核仿佛成了萬能的鑰匙和法寶,若哪個部門沒有自己的考核,仿佛自己的管理就是跟不上似的。這與西方管理有效的企業中簡明、清晰、易懂的業績考核相背。事實上,考核作為一種管理工具、一種控制手段,要想發揮其作用,必須科學、系統、適當地使用才行。這是工具或手段本身的屬性決定的。不然,就會使其功效產生"邊際效應遞減"問題和滋生本來就難以避免的部門"本位主義"、"小集體主義".二、業績考核的作用考核在企業管理中能日益拋頭露面、風光大現,肯定自有一番道理。我們認為業績考核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幾點:

            1、導向作用。通過科學、合理設計考核指標體系的結構和無量綱化處理,使考核系統函蓋企業的長期發展戰略思想和近期經營管理的重心及其努力方向,并充分反映企業經營決策者的管理意圖,引導整個企業的各個分部為實現管理者管理意圖和企業長期發展目標而努力。

            2、激勵作用。考核辦法中必須有獎罰規定,并務必嚴格執行,真正做到獎優罰劣、獎勤罰勞、避免勞酬不一、"非法領功"等現象的出現。考核的激勵作用,主要在于它既可調節員工的物質需求,又可用于調節員工的精神需求。企業把考評結果作為衡量各分支結構、各部門的實際貢獻,使各分支結構、各部門的負責人及所屬成員了解其工作成就、得到其應受的獎勵,激勵其工作士氣。

            3、護航作用??己丝梢杂糜诓粩嗟卣{整目標與實踐的差異。任何遠期戰略與近期戰略目標的實現,都會遇到許多不可預期的困難或矛盾,但通過過程監測、考核分析、考核反饋等可以發現和解決這些困難或矛盾,確保經營管理的健康運行。

            4、控制作用。財務控制的最終效率主要取決于是否有切實可行的考核制度,以及是否嚴格執行這一制度。通過考核,對于偏離目標者進行懲罰,可以有效地實施財務控制。

            

        三、業績考核的要求業績考核必須遵循以下幾點要求,才能達到預期目的,實現以上幾點作用。

            1、考核制度必須是系統、一體的,并且簡明、清晰、易懂。制定考核辦法、實施業績考核不是搞論文寫作或科研,作品、成果越多越好,復雜程度越高越有價值等。要充分發揮業績考核的導向、激勵、護航、控制作用,使考核有較大的價值,首先必須使考核制度簡明、清晰、易懂,使被考核者明白自己的努力方向和不作為成本或違規成本。若考核制度復雜的常人無法理解、多的眼花繚亂,被考核者就會"不在乎"或"無法在乎",這與考核的初衷相背。

            2、業績考核必須結合預算計劃進行設計,體現公平、合理、有效的原則。預算計劃是根據各分支機構、部門的歷史現狀、發展前景及同業環境、經濟形勢等進行制定的科學、合理目標,各單位、部門的日常經營管理均應圍繞著它來進行。這樣,考核必須結合其進行設計,才能體現公平、合理、有效的原則。以歷史和以同業為基礎設計的業績考核則均無法克服不完全性(片面性)、不公平性、單一性、橫向沒有比較基礎等。

            3、業績考核必須由設立的統一考核機構負責實施。我們知道業績考核的一項作用或目的就是激勵,它必然牽扯到物質利益、精神利益的分配。一家企業的各個部門一窩蜂地進行制定考核辦法、實施所謂的考核,利益的"分羹"起到一定的作用。只有使考核處于相對超然狀態,才能實現考核的目的和作用。建立獨立考核機構,負責實施公平、有序、精確考核是解決的問題的出處所在。

        第4篇:碳中和的認識范文

        關鍵詞:插圖;高中生物;教師

        中圖分類號:G633.9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5)03-0364-02

        隨著圖像文化的發展,教材插圖愈來愈顯示出語言文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教材插圖是教材知識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材不可缺少的一項重要的指標。在現行的高中生物課本中有大量的插圖,這些圖像概括性強、生動直觀,是對課本內容的高度濃縮和升華,其作用是語言文字無法代替的。生物教材是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主要材料,如何研究插圖、教好插圖、用好插圖,是生物教師不容忽視的問題。特別是現在的高考已經由考知識向考能力轉變。其中圖文轉化能力的考察是高考中經常涉及的內容。那么在生物教學和高考備考中,如何利用現行生物教材中的插圖對學生進行各種能力的培養和訓練呢?下面就幾年的教學實踐,談一談我的看法和做法。

        1.對現行高中生物教材(必修本)插圖的幾點認識

        1.1插圖數量充足,但插圖語言不夠豐富?,F行高中生物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插圖共有238幅,其中必修一有73張,必修二有85幅,必修三有80幅。大部分以彩圖、圖表的形式呈現在老師與學生的面前。這些插圖與初中教材的插圖有著明顯的不同。初中教材的插圖主要是一些與學生生活實際密切相關,學生非常熟悉的事物。而現行高中生物教材插圖則以細胞為出發點,以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新陳代謝、遺傳和變異和生物的進化、穩態與與環境為3條主線構建教材體系。教材從宏觀、微觀兩方面更高、更深入地概括了生命科學的基本成就,體現生命科學向分子水平和群體水平發展的兩個方向。知識結構的跨度更大,內容更加詳細。但有些內容離中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相對較遠,加上教材中的一些實驗大多數的普通高中是難于落實的,因此對于許多概念,學生缺乏具體的感性認識。和初中的教材,高中教材中的插圖語言還不夠豐富,加大了初、高中的生物教學接軌的難度。對于高一新生來說,更加大了學習的難度。比如,細胞的有氧呼吸的三個階段,只有平面的流程圖。學生對于三個階段的場所、反應的條件、參與的原料和一些物質的來源,在理解上都有一定的障礙。如果能配一個平面圖的細胞(內有細胞質基質和線粒體),再把三個階段標示出來,那么學生對于本節課教學重點的掌握就非常輕松了。

        1.2注意插圖和插圖之間的整體和部分的聯系。生物體是一個系統,任何一個正常的生命現象都是各子系統有序結合、協調作用的結果。作為富含有生物信息的插圖,應該自成體系,而不應該把插圖人為割裂開來,成為毫無關聯的部分,使之成為教材文字的附屬。比如,細胞的亞顯微結構是高中生物教材結構中的基礎環節,現行教材對插圖的處理就注意到了整體和部分的關系,既有整個細胞和各個細胞的結構圖,又有結構模式圖,同時還有亞顯微結構圖來做對比,這樣的編排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和以后的復習。

        1.3有些插圖缺乏平面圖和立體圖的結合。現行的高中教材必修一的顯著特點是突出是突出細胞水平的基礎知識,所涉及的內容既是教材的重點又是教學的難點。但有些插圖只是以平面圖為主,雖然簡潔,但不直觀,不利于學生的理解和掌握。比如細胞有絲分裂的中期,其特點之一是著絲點排列在細胞中央的平面赤道板上,但平面化的插圖使學生對這一提法難于想象。如果補充一個通過細胞中央平面的俯視圖(立體圖),學生對這一難點的理解可能就迎刃而解了。

        2.插圖在教學中的運用

        現行高中生物教材中的大量彩圖,有分布在章節前的,旨在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主動積極探索欲望的章題圖;有突出教材中的重點、難點知識,形象、直觀的理解圖(如教材中"細胞免疫"、"體液免疫"的過程圖);有用來描述生物體的解剖結構、微觀的組成結構、分子結構等圖示的形象結構圖(如細胞亞顯微結構圖、DNA分子雙螺旋結構圖);有從初中《生物》移植過來,僅做簡單的改變,意在讓學生通過對這些圖表的再認,對初中相應的知識進行復習、深化,為高中生物知識的學習奠定基礎的初高中知識銜接圖(細胞結構等)。在課堂教學中,如何靈活運用教材中的圖表,挖掘圖表的信息,教會學生科學性的看圖、用圖、繪圖,是我們教師面臨的一個新的挑戰。

        2.1利用插圖,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引入新課。俄國教育家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的動力。而良好的教學情景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利用教材中的色彩鮮艷的章題彩圖,創設良好的教學情景,不僅能直接切入本章的知識點,而且可使課堂教學產生懸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有效地推動課堂教學的進程。如在學習《生命活動的調節》一章時,筆者首先讓學生觀察彩圖:"種子的萌發"、"雄羚羊的決斗"和"運動員的跳水"。學生對此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在觀察插圖時后,結合自主導學的問題:不同生物中這些復雜的生命活動怎么能順利而協調地完成呢?從而很自然引入了本節課的學習內容。這樣利用插圖導入新課不僅自然,而且形象直觀,充分發揮了插圖在新課導入中的作用。

        2.2利用插圖,誘發思考,突出教材的重點,突破教學的難點。教材中很多圖表的設計直接針對教材的重點或難點知識,靈活運用這些圖表,精心設計問題,就可以較快地突破教材中的重點或難點,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在學習"細胞分裂周期"概念時,學生對概念的理解感到有點困惑,感覺整個概念的表述像繞口令,這時我讓學生自己觀察課本中圖2-19,自己從圖中指出一個細胞周期,并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學生這一概念有了全面、準確的理解。再如學習"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重要生理過程時,若教學中僅以文字表述過程,學生會感到知識比較亂,難以記憶, 這時若圖、文對照學習,學生在觀察圖的同時,教師提出一些啟發興的問題,如"光合作用光反應、暗反應的場所在哪?光反應、暗反應由哪些物質變化?在光合作用過程中能量如何轉變?"讓學生邊觀察、邊思考,在形象思維的同時激起學生深入理解的動力,使其深刻感知圖的一點一線,掌握知識的精髓。從而突破教學上的重點和難點。

        2.3利用插圖,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2.3.1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在老師必要的指導下,學生有目的地觀察一些特定的插圖,從而養成觀察的敏銳性和深刻性。為了讓學生觀察能夠全面有序且重點突出,在觀察插圖前,老師應把插圖的名稱、作用、性質、類型等基本情況向學生交待清楚,然后指導學生按正確的觀察順序,有次序有系統地進行觀察。例如,DNA雙螺旋結構模型圖,可按照點(四種脫氧核苷酸)、線(兩條多脫氧核苷酸長鏈)、面(堿基互補配對A-T,C――G),最后到體(規則的雙螺旋結構)的順序觀察,即按照簡單到復雜的順序,也可以反過來觀察,即按由復雜到簡單的順序。通過這樣循循善誘的教學,學生的觀察能力一點一點地得到了提高。

        2.3.2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在插圖中常隱含著課文中無文字說明且不易被學生發現的知識,這些隱含知識內容是學生理解問題、解決問題的障礙,需經老師有啟發性的點撥、引導、釋疑解難,使學生產生豐富的聯想,方能從中找到這些內容。如細胞有絲分裂周期圖中隱含著分裂間期經歷的時間比分裂期長的問題,所以處于分裂間期的細胞就最多。還有光合作用過程圖解中隱含著光合作用釋放的氧均來自反應物的水,葡萄糖中的氧和碳均來自反應物中的二氧化碳。每生成一摩爾葡萄糖需固定六個二氧化碳等內容。通過這樣的教學促進了學生對圖形的理解,不但提高了學生的觀察能力,而且學生的思維能力也進一步得到鍛煉。

        第5篇:碳中和的認識范文

        一、數學自身具有工具性

        數學是人們對客觀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畫、逐漸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論,并進行廣泛應用的過程。是人們生活、勞動和學習必不可少的工具。由此可知:數學有動手掌握、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實踐應用相結合的特點。學生的數學學習應當是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活動的過程。而不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由于這三者是相互聯系作用的關系,所以工具性應用的理念應該貫穿整個的教學過程。

        二、當前初中生學習數學的心理現狀分析

        初中階段是個體從兒童向青年過渡的時期。最突出的特殊矛盾是:渴望獨立自主與成人管教的矛盾,個人活動的欲望與集體行為的矛盾,個人活動能量大與其認識水平低的矛盾。這種矛盾會促使學生的學習情緒波動直接影響學生對知識的接收和探索。如果形成惡性循環,學習的失敗、挫折也會導致許多的心理問題。會什么實踐中會有大量的初中生對數學不感興趣,從而產生不少的差等生。我們教師應該注重從研究學生的心理活動對學生學習數學的關系和作用中,去尋求對學生學習有幫助的、積極的教學措施。來彌補數學教學中方法欠缺的狀況,營造符合初中生心理活動規律的教學環境。以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動機,良好的學習情緒和學習行為,從而達到學習能力的提高。通過對初中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的心理活動調查發現:初中一年級學生遇到的問題有學習方法不適應、課程進度快、學習環境不適應、課后作業多、生理、心理不適應等。這些因素逐步形成了初中生記憶、理解、思維等心理方面的認知障礙;由于師生關系、同伴關系及其它關系不融洽形成的情緒障礙;在心理疲勞狀態下,個體的多種心理功能出現的不同程度的失調和紊亂等綜合的心理疲勞障礙。

        三、初中生的認知水平和生活經驗現狀分析

        所謂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就是學生思維發展的階段。初中生認知活動的自覺性已有顯著提高,有意識的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也得到迅速發展,且在感知、識記、想象中日益占優勢地位。在記憶力方面,有意識記已成為他們識記的主要方式。在思維發展方面,抽象思維能力逐步由經驗型向理論型發展,以至整個中學階段抽象邏輯思維占優勢地位。另外,初中生思維的獨立性和批評性明顯得到發展。一方面,初中生區別于小學生的盲崇,他們不愿輕易接受別人的意見,對別人的意見經常要做一番審查,有時甚至表現出過分懷疑和批判的態度;另一方面,表現在他們開始嚴肅認真地對待自己的思維和主張,常常有意識地監控自己的思想,但初中生思維品質還有片面性、表面性和主觀性等特點,主要表現在看問題容易偏激和走極端,尚未能全面、辯證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還有,初中生思考分析問題時容易鉆牛角尖,有時表現為固執己見、情緒偏激。

        針對教學標準,綜合以上幾點分析,實踐中,我們應該從以下方面規劃我們的教學。

        一、理解數學的工具性。

        首先,重視數學的應用教學,提高學生對數學的認識。要有數學的理論和應用充斥在生活的每個角落的意識。教學中重視數學的應用教學,能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的作用和魅力,從而熱愛數學。其次在教學中更多地引入數學實驗,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直觀。讓學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參與包括探索、發現在內的獲得知識的全過程,使其體會到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的快樂,從而產生濃厚的興趣和求知欲。再是教學中要鼓勵攻克數學,使其在發現和創造中享受成功的喜悅。學生們學習樂在其中,才能培養出學生不斷探索的欲望。

        二、分析當前初中生學習數學的心理障礙,對癥下藥。

        經調查,初中生的收效和學生的心理因素,以及學習數學中的心理活動有直接的關系。學生成績優劣的差異,很多并非是智力上的問題,而是人格、心理、學習策略等因素所導致。成績優秀的學生一般具有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與科學的學習策略。如求知欲強,勤奮好學,善于自制,富有自信心,情緒穩定,心境安寧,學習時有耐力和堅韌性。而學生學習成績落后的原因,大都是具有一些不良個性品質和與此緊密相關的不科學的學習策略。如學習自覺性不高,意志薄弱,缺乏堅持性,易分心和受干擾,懶于思索,一遇困難或復雜的問題就放棄思考或依賴于別人的幫助來解決。健康的人格心理是進行有效學習的一個不可缺少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的內在成分,它是素質教育對人的全面發展的體現.

        三、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

        第6篇:碳中和的認識范文

        【摘 要】本文以社會互動理論和交往行動理論為基礎,旨在探尋主持人和受眾的互動關系的來源、作用及實現,借此了解和掌握這種互動的特征,尋求實現溝通大眾和傳播文化的最佳途徑。

        【關鍵詞】節目主持人 受眾 互動 人格

        “傳播是一個心靈影響另一個心靈的全部程序”,這是有弗(W.Wafer)給傳播下的非常形象的定義。從社會學中的社會互動理論和哲學中的交往行動理論來看,這是一種互動的過程。

        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作為信息的傳播者,以聲音和圖像為信息的載體,向受眾傳出信息,受眾接受到傳者傳出的信息并產生影響后,又將這種影響反饋給傳者,兩者之間構成呈環狀流動、往返作用的信息交流圈。也可以說,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的具體傳播過程實際是一個互動過程。

        一、互動關系的基本內容

        1.思想互動

        思想互動,首先就是要通過思想的交流使得社會廣大的成員在思想意識、道德倫理、價值判斷以及重大的社會問題上取得共識,其次還要起到傳播新思想、新觀念的作用。

        2.情感互動

        在現代傳播活動中,傳受者之間的情感互動也成為一個重要的內容。另一方面,節目主持人和受眾都要以適度的情感來源啟發互動。

        3.經驗互動

        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的經驗都會使接受者獲益,得到指導和鼓勵,避免產生同樣的失誤。在經驗互動過程中,人們展現自我、了解他人、認識社會并修正和完善自我,進而實現人的社會化。

        4.人格互動

        所謂人格是指人的性格、氣質、能力等特征的總和。它不僅是對人的各種素質的綜合描述,還是人的各種行為的動力系統。人格互動存在于節目主持人和受眾之間往往是立體交叉的,有主持人通過語言和廣播電視作品的構思立意所體現的個人的人格,作品主人公的人格,受眾的人格之間的交流互動。

        二、互動關系的基本形式

        1.直(演)播室里的互動

        主持人的自我互動,是虛擬的環境中實現主持人與受眾的互動,關系比較單純,相比而言,直(演)播室里的互動,則表現為多重互動關系,比較復雜,需要分類分析。

        ⑴對播節目。這是一種被普遍采用的節目主持形式。甲乙對播,甲與乙之間有互動;甲和乙與受眾各有互動,甲乙共同作為主持人與受眾之間也有互動。其中,兩位主持人之間的互動更為重要。舉例來說,甲乙共同主持節目,雙方應對節目內容有全面的理解,一方主持時,另一方雖未出聲,可思想感情仍處于運動狀態,情緒、語氣、呼吸都隨著播出進程運動著,任何段落承接時都能自然、服帖。反之,若一方只等著接自己的詞,斷開了互動的鏈條,節目傳播的效果就會大大削減。

        ⑵嘉賓訪談節目。嘉賓訪談節目是將主持人與特定的采訪對象(即嘉賓)之間的訪談全過程以直播的形式立體地展示給受眾的一種特殊的節目類型,現場采訪過程就是節目誕生的過程。嘉賓的身份很特殊,對于主持人而言,他是受者;對于聽眾而言,他又是傳者。直播訪談這種形式包含著主持人與嘉賓、主持人與受眾、嘉賓與受眾的多重互動關系。其中,主持人與嘉賓的互動處于主導性的地位。

        ⑶熱線電話參與。熱線電話使直播室得以擴展和延伸。電話參與在廣播中比在電視中運用得更多。大致可分為服務(投訴、咨詢)、娛樂(點歌、游戲)、文化(思想觀念、傾訴交談)這幾類。其中,影響較大的屬夜間傾談式。傾談實質上就是對話,受者傾訴,主持人傾聽,這是兩者建立互動的基礎。

        2.互聯網

        如今,網絡正以不可阻擋之勢進入人們的生活,從互動關系的角度來看,互聯網無疑又是一個新的途徑,它使得主持人與受眾之間的互動更自由、便捷,信息含量更大。

        當前,大多傳統媒體都建立了自己的網站,每個節目有自己的主頁,主持人可就一切與節目有關的內容與受眾聯系,方便快捷;在網上可設節目論壇(BBS),受眾可在論壇及時發表自己的意見、對某個話題的見解。另一方面,可以將受歡迎的節目單元以聲音文件的形式放置在網絡上,使廣播電視節目可被選擇點擊,廣播電視節目不再是稍縱即逝,這也為主持人、節目和受眾之間的互動提供了新的可能和機會。 轉貼于

        3.戶外互動

        廣播電視節目播出之后,受眾的反饋使主持人對自己的作品有了一個更真實的了解,為以后節目的內容選擇、形式的創新提供了可靠的依據,也使今后能更好地實現主持人與受眾之間的良性互動。

        互動反饋的方式很多,除了來信、來電、電子郵件等,主持人更應主動出擊,如利用戶外直播宣傳活動、與聽友觀眾定期見面會、社會調查等形式,來進一步加強這種互動。

        三、互動關系的進步意義

        伴隨社會信息化程度的加劇,大眾與媒體的“交流”占了交往的很大比重。我們可以看到廣播電視傳播的理念和實踐發生了深刻的變革。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傳統觀念中的傳者和受者之間的截然界限模糊了。傳統傳播中的信息的單向流動變為雙向或多向流動。甚至可以說,傳播是在傳者和受者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

        第二,主持人與受眾的互動,使他們兩者之間建立了一種平等交流、平等對話的關系,廣播電視節目的內容、形式都趨向多元化,也更加貼近生活,更有人情味,從而也使得廣播電視成為大眾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第三,互動關系可以促使我們更為全面地理解受眾中心制,關注受眾,從受眾的感覺出發。當然,這不意味著整個傳播活動中主持人主導地位的失去,放棄自己的社會責任、放棄對受眾的引導、放棄自己作為主流意識形態代言人的角色。只不過是這些責任、作用和角色是以一種更為隱蔽、更為藝術的方式出現。

        第四,互動關系在實踐中的運用,對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主持人在傳播活動中處于一對眾的位置,除了應具備基本的業務素質外,還應具有較高的文化素質、思想品德素質、藝術素質、人文素質,熟悉某一領域,并具有一定的專業學識。如此,傳播活動才能始終處在融洽暢達的氛圍中,達到溝通大眾和傳播文化的最佳效果。

        參考文獻

        [1]王武衛.社會交往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2]程世壽,劉潔.現代新聞傳播學.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2000.

        第7篇:碳中和的認識范文

        【關鍵詞】人才中介;市場經濟;分析探究

        中圖分類號:F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78(2015)03-031-01

        人力資源在企業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對企業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對國民經濟的發展也有重要影響。因此合理配置人力資源是時代的要求,是企業發展的要求。人才中介的出現實現了人力資源的配置問題,它的出現對勞動力的流動情況、人力資源的配置方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但由于大多數的人才中介機構都有規模普遍較小,且比較分散等特點,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人才中介機構的弊端逐漸被凸顯。

        一、市場經濟下人才中介存在的問題

        (一)人才中介的服務范圍有限

        目前,我國的人才中介服務機構的規模普遍較小,并且服務的領域、范圍都有一定的限制。很多人才中介的服務范圍僅僅局限于檔案保管、舉辦人才交流會、推薦就業等傳統的服務內容上,且運作的方法、流程也很簡單,缺乏新型行業的拓展,與發達國家的人才中介機構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缺乏有序的管理秩序

        經濟的快速發展,致使一些人才中介機構為了追求經濟利益的最大化,不顧市場經濟的秩序,常常出現亂收費等現象,致使誠信缺失。很多人才中介機構沒有明確的收費標準,收費項目混亂,所以常常會出現重復收費的現象。不僅如此,一些人才中介機構往往不能提供最新的就業信息,導致求職者常常錯過求職的機會,也會讓企業錯過招攬人才的機會,影響人才中介機構的信譽,不利于人才中介機構的長期發展。

        (三)缺乏健全的監督機制

        健全的市場監督機制有助于人才中介機構的服務水平的提高,對于人才中介機構的健康、有序發展起到推動作用。目前市場監督機制還不健全,所以在市場經濟發展中一些人才中介機構,為謀求利益壟斷市場,不能形成良好有序的競爭秩序,加之人才中介機構的服務質量和信譽等問題,使得人才中介機構的名聲變差,市場經濟的發展,金錢至上的思想,也讓人才中介的負而影響不斷加大。

        二、人才中介在市場經濟中的作用

        (一)促進人力資源的流動與發展

        人才中介是幫助企業招收人才,幫求職者就業的組織機構。它可以為雙方提供很多便利,幫助企業和求職者各取所需。首先,人才中介機構可以提供人事檔案管理、人才流動的調配、職稱的評定等相關業務,為求職者和企業提供便利的管理;其次,人才中介機構有些公益性的服務,在政府的宏觀調控下,為平衡公共利益而設立的服務項目,如免費為高校畢業生提供服務等;最后,人才中介機構通過組織招聘會、職業培訓等方式,為企業和求職者提供就業信息,促進人力資源的合理、優化配置。

        (二)促進社會就業

        人才中介機構的核心工作是為企業及勞動者提供就業信息。市場經濟下,企業渴望獲得優秀的人才,勞動者渴望獲得一份理想的工作,但由于雙方缺乏溝通的平臺,所以一定程度上會造成信息的閉塞,不利于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人才中介機構為雙方提供了一個信息交互的平臺,不僅降低了企業和勞動者各白搜尋信息的成本,還提高了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同時還為人才中介機構自身創造了經濟效益,可謂一舉多得。

        (三)促進企業人力資源的管理

        跟隨經濟發展浪潮,人才中介機構傳統的業務己不能滿足市場發展需要,因此,人才中介機構也在不斷的探索新道路,逐步向人力資源中介機構轉換。當今,人才流動性大.職位轉換頻繁,人才中介機構開始拉攏企業,與企業一起合作,為企業提供強大的人力資源隊伍,甚至為企業分擔人力資源的管理任務,促進企業人力資源的高效管理。

        三、人才中介機構發展的措施

        (一)加強人才中介機構的管理

        人才中介機構要想長期發展,需要加強自身內部的管理水平,應做到嚴格、有序。這需要:一方而人才中介機構要樹立新形象,遵守市場秩序,文明、正當競爭。制定明確的公司規章制度,加強內部工作人員的職業素養,做到誠信經營,增強人才機構的信譽度,認真做好本職工作;另一方而,人才中介機構要不斷拓展服務范圍,拓寬服務領域,形成人才中介機構白己的有特色的服務業務,增強人才中介機構在市場的競爭力。

        (二)加強企業和求職者的自我管理

        加強用人企業和求職者的白我管理,可以有效加強對人才中介的規范,求職者要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識,當遇到人才中介機構以各種名義亂收費的情況,求職者應學會使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從而間接的督促人才中介機構遵守市場秩序。此外,用人企業應秉持公開、公正的原則對待求職者,為每一位求職者提供一個公平的競爭機會。

        (三)政府要做好調控工作

        政府要根據市場的變化,隨時做好宏觀調控的工作。一方而,政府要對人才中介機構進行整頓,對于嚴重違背國家政策的中介進行嚴懲,殺一儆百,規范人才中介機構的運作;另一方而,政府應對表現好的人才中介機構給予鼓勵,發揮榜樣示范的作用,為其營造一個良好的市場環境。

        四、總結

        綜上所述,人才中介機構是市場經濟發展的產物,對于人力資源的優化配置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雖然人才中介機構在發展過程中也存在很多問題,但在社會經濟的發展下人才中介機構一定能突破瓶頸,發揮它在人力資源方而的作用,推動國家經濟的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董宇峰.人才中介在市場經濟中的作用和意義[J]科技創新導報,2014(7).

        [2]于洋人才就業中介企業的服務營銷策略研究[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4(4)

        第8篇:碳中和的認識范文

        關鍵詞:德育目標;職業生涯規劃;職業素質;中職

        一、建立階段性的德育目標

        德育具有極強的時代性,即不同的時代德育教育目標也存在著很大的差距。因此,中職教育應將“敬業合作、明禮誠信、遵紀守法”等作為德育目標,提高學生的職業道德素質。學校主要可以通過以下三個層次實現螺旋式德育教學,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

        1.充分發揮指導的作用

        中職學校進行德育教學改革時,應加強對剛入校學生的指導,讓學生認識到德育對未來職業規劃的重要性。通過對剛入學的學生進行德育教學,可以讓學生了解到所學知識的重要性。有利于學生根據自身發展的目標,明確未來發展方向。

        2.加強鞏固教學

        鞏固教學主要是針對基本了解德育重要性的學生,該階段學生已經逐步形成德育意識。中職學校應加強對這一階段的學生進行職業素養教育,逐步確立學生的職業理想。進行教學時,應涉及現階段就業形勢,讓學生明白德育的重要性,掌握更多的就業技巧,規范自身行為,為未來的就業做準備。

        3.強化踐行的作用

        通過對學生的強化教育,提高學生專業素質,并逐步樹立正確的擇業觀。此外,強化踐行的作用可以讓學生基于自身發展特點,選擇合適的方向,從而做出正確就業抉擇。例如,在學習《衛生法律法規》后,學校通過與附近的醫院合作進行實行,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了解未來工作中的義務。不僅可以幫助學生規范自己的行為,還可以培養遵紀守法的品德。

        二、加強職業生涯規劃教育

        職業生涯規劃是中職學校進行德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職學校改革傳統的德育模式時,應根據學生發展的需要進行德育目標、內容的創新。

        1.提高學生的職業意識

        加強對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可以讓學生了解目前的就業形勢,有利于學生基于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念,明確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中職學校進行職業規劃教育期間,應根據學生的學習階段進行針對性的教育,由淺入深,實現讓學生從認識自我到成就自我的目標。

        2.緊跟時代腳步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企業對人才的需求也不斷發生著變化。要想學生在社會競爭中處于有利地位,學校必須基于企業要求進行德育教學,并逐步形成規范、系統的德育立體模式。一方面,學??梢愿鶕髽I員工規范進行適當改革,使其符合學生的行為道德規范,對學生進行綜合教育。另一方面,增設企業咨詢制度,并讓學生進入企業實習,有利于學生充分了解醫院制度,明確工作的責任與義務,從而更好地融入社會建設中。

        三、評價體系多元化

        中職院校進行德育考核時,注重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忽視了學生的實踐作用。由于考核內容和考核模式的單一化,很多學生忽視了對德育相關知識的學習。因此,對《衛生法律法規》課程進行評價時,可以通過校內評價和校外評價進行綜合考核,實現評價體系的多元化發展?;凇缎l生法律法規》的課程特點,擴大評價范圍,加強對學生道德水平、行為規范、心理素質、衛生意識等進行綜合評價,保證校內評價的合理性和公平性。校外評價主要是根據學生的實習表現,從“敬業合作”“創新意識”“遵紀守法”等方面對學生進行評價,讓學生認識自己的不足,明確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促使學生成為合格的職業人。由此可見,評價體系的多元化發展,對提高中職學生的職業素質具有重要意義。

        四、加強校企文化建設

        隨著德育教學中“合格職業人”理念的確立,學校更加重視培養高技能和高素質人才?,F階段,合格職業人不僅應掌握專業的知識,還應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素質。因此,學校應將企業文化融入校園文化的建設中。根據企業用人要求進行針對性教學,促進中職德育的綜合發展。校企文化的深入建設有利于學生了解企業對人才的道德要求,對促進學生成長、就業等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此外,還能實現中職學生與企業人才的無縫對接,增強學生的社會競爭力。例如,學習《衛生法律法規》中關于衛生法律法規的基本原則的相關知識時,可將醫院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行介紹,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增進學生對醫院文化的了解。

        現階段,合格職業人已經成為中職德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學校應根據就業特點,解決中職學生德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逐步建立系統、靈活的中職德育立體模式。

        參考文獻:

        [1]楊放.探討以“優秀職業人”為導向的中職德育模式[J].中等職業教育,2011.

        [2]姜淑云.中職學校德育與企業文化有效整合淺議[J].成才之路,2012.

        第9篇:碳中和的認識范文

        關鍵詞:信息技術 學科整合

        【中圖分類號】G434

        從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入手,在教學結構的調整、教育思想的轉變和教學觀念的變革方面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實現創新教育提高現代化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是當前理想的切入點。

        一、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整合能促進本學科教學效率的提高

        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有效整合,有利于優化教學過程,增進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有效促進學生所學知識的深入理解,提高學生獲取信息、分析問題、加工處理信息等信息素養能力,培養學生探究和創新思維能力,提高教學效率和效果。筆者在《文本信息加工》一節內容的授課時,在上好第一課時介紹文字處理技術,體驗中華民族漢字文化的有關知識的基礎上,進入第二課時。第二課的內容是字處理軟件,教師通過選擇學生熟悉的地理教材――《中華旅游》來整合教學,這篇文字描寫了萬里長江,匯千流百川于一身,自西向東經四川盆地東去,過巫山山脈萬山叢嶺之中浩蕩而下,形成雄壯險峻的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等長江三峽的百里畫卷,文字精辟,語句優美。教師在學生原有的基礎上,出示這段文檔,指導學生對文檔進行全選、部分選、字體變換、字號選用、段落設置、格式規范等的訓練,引導學生用不同的字體顏色、下劃線、著重號等對文檔中自己喜歡的景物和語句進行修飾,使文檔更加漂亮,激發學生對信息技術作用的興趣。通過學生作品展示,對比相同內容的文檔,經加工過和未未加工過的不同效果,讓學生了解進行文字處理的重要性,從而激發學生學習信息技術學科的興趣,享受學習成功的樂趣。第三課的內容是文本信息的結構化和形象化,教師繼續指導學生在"中華旅游"文檔中進行插入美術字體、插入精美的三峽風光圖片、選擇"版式"("四周型"、"緊密型")等,看看效果,區分這兩種有什么不同。通過巡邏觀察指導,關注學生實踐情況,選取典型個案,落實"演示人員"讓學生演示作品和學生互相評價。教師通過地理教材內容和網絡內容讓學生自行練習來引入信息結構化的表達,通過適當的字處理軟件和學生一起完成信息結構化和形象化的表達方式,讓學生適當的字處理軟件的實踐中掌握結構化和形象化的表達方式,有效地促進了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效率。

        二、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教學能發揮本學科的核心作用

        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在新課程改革的推進過程中,承擔著教學的重要責任,同時也負有更高的使命,在信息時代的教育領域,他們要具備最基本的信息技術能力,以便優化教學過程,培養創新型人才;他們不但要掌握專業技術,還要掌握新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并善于與其他學科教師合作,才能發揮信息技術學科的核心作用。本人在備課時,除了熟悉本專業的知識和技能,經常和地理老師等其他學科教師共同學習,溝通教學意見,研究教學設想和方案,得到老師們的支持和幫助,既履行了信息技術教師的責任,又善于與其他教師合作,發揚了教師的團結協作精神,有效發揮了信息技術學科的核心作用。通過信息教師的帶頭整合,除了地理學科,其他學科的內容也應該這樣嘗試,信息技術與歷史課程整合的意義也是個非常有意義的工作。歷史已經過去,有的內容對學生來說確實容易覺得枯燥乏味,教師要利用多媒體教學這個良好的條件,將教學內容生動、形象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在教學中,筆者將歷史學科的課程內容通過信息技術手段融合表現,通過多種媒體引導學生學會搜集資料和處理信息,豐富學生的歷史知識,從歷史文物、文字記載、照片以及實錄性的音像材料等歷史材料,以多媒體課件等音像教材的形式制作歷史課件,通過視頻、動畫、圖片、錄像片、照片等多種形式擴充教學知識量,擴大學生知識面,向學生展示聲形并茂、情景交融的教學內容,為學生學習歷史提供良好的資源環境。然后將這些音像課件再與歷史教師研究修改,使之成為歷史課程教學的資源和歷史教師的好幫手。

        三、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教學能增強其他學科的教學效果

        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有效整合,不僅能增進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而且促進學生對其他學科知識的理解,增強和提高其他學科的教學效果,將學生的信息素養能力、探究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等運用到其他學科的學習中去。如本人通過選擇地理教材內容進行實踐操作,激發學生通過信息技術學習地理學科的興趣,讓他們以后在地理學習中充分運用所學技能。同時,使中華民族地理環境的知識讓學生在操作中得到體驗,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社會責任感。通過選擇地理教材中的圖片,讓學生在學習信息基本技能的同時潛移默化培養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同樣的,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有機整合,能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能夠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信息技術教師與語文教師共同研究,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合理地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將圖形、數字、文字等形成直觀可視的畫面, 文中所狀之物可真實看到,所寫之景可切身體驗,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科學地創設語文教學情境,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發現、思考、探究、領會學科知識,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同時,能有效突破課堂教學重難點,讓課文中的語言情感給學生帶來學習語文快樂享受,理解課文內容。

        結語: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研究,使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得到改變,促進了教育教學方法的更新,促進了教學模式的創新,促成教學資源的更新,促使教學研究熱情的激發,激發學生學習本學科和其他學科的興趣,促進教學效率和效果的提高,促進教師專業技能的提高,學科教師間的合作機制得到加強,教師團結協作的精神得到發揚。

        參考文獻:

        1.茅育青:《新課程背景下學科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M](浙江大學出版社2006.3)

        2.隋夕雙:《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4-04-26)

        3.廖媛媛:《中學信息技術教師的專業發展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05-30)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日本午夜线观看 | 制服丝袜国产网站 | 欧洲亚洲日韩国产AV一级 | 美妇喷潮在线视频 | 亚洲制服丝袜另类中文字幕第一区 | 亚洲一本之道精品乱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