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畜牧業發展規劃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2016縣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現代畜牧業發展的決定》,以市場為導向,以增加農民收入為目的,以提高畜牧業綜合生產能力和競爭力為核心,以優質、安全、生態為方向,積極推進規模化養殖、標準化生產和產業化經營,努力培植優勢產業,打造名優品牌,提升畜牧業生產和畜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打造畜牧強鄉。
二、遵循原則
(一)市場主導,群眾自愿;
(二)政府引導,政策扶持;
(三)規模發展,示范帶動;
(四)區域布局,標準生產;
(五)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
(六)與土地流轉相結合。
三、工作目標
2016年全鄉肉類總產量達到8萬噸,禽蛋產量達到1萬噸,畜牧業產值增幅達8.5%,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26%以上,新增畜牧業投入達到35萬元以上。
四、推進內容
(一)采取多渠道建場模式,加快發展標準化養殖場。一是自己建場自主飼養經營的模式;二是分戶建設,統一管理的小區模式;三是企業建設,租賃飼養經營的模式。三種模式管理均采取“五統一”,即:“統一供種、統一供料、統一防疫、統一技術指導、統一銷售”。年內新建標準化養殖場5個。
(二)切實利用國家政策扶持資金。改造和規范標準化養殖場5個。已獲得2016年生豬養殖扶持資金的養殖場8個,要利用政策資金和自籌資金,按照標準化養殖場的標準進行改造升級,使其達到標準化。
(三)積極實施標準化生產。對新建養殖小區和規模養殖場,要嚴格按照標準化技術規程進行設計,力求做到區域布局合理,生產區、生活區、污物處理區隔離分開,防止污染,保護環境。實施規模養殖場(小區)沼氣工程和污水糞便處理工程,減少養殖污染。動物防疫條件、飼養工藝、免疫程序和飼料獸藥等投入品的使用,符合無公害畜產品的生產技術要求。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以政府鄉長為組長的農業工作領導小組,加強組織協調,及時研究解決畜牧業發展過程中的重大問題。
(二)擴大融資渠道。采取多種措施激活民間資金向畜牧養殖業流動,積極爭取上級有關部門對畜牧業發展的支持,包括農業開發資金、扶貧資金等盡量向新建養殖小區傾斜。
(三)完善政策措施。對小區建設用地,要按照村級申請,鄉政府同意,畜牧部門設計、審核,國土管部門備案的程序,積極給予解決。鄉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適當安排養殖用地,并按農業用地管理。同時通過推廣土地流轉和返祖承包等辦法,多方解決標準化養殖場(小區)用地問題。農村廢棄地、閑置地優先安排小區建設。凡是經批準興建標準化養殖場(小區),一律按農業用地管理。并在資金和項目上優先給予支持。養殖場(小區)用水用電執行農業水電價,并保證電力供應。同時嚴格落實其它惠農支農政策,對上級出臺的有關支持畜牧業發展的政策、法規,要不打折扣予以落實。
(四)強化目標管理。鄉政府與各村簽訂“畜牧業發展推進年”目標責任書,制定對行政村養殖大戶的獎勵辦法,提高村發展畜牧業的積極性,組織、協調、規劃、引導農戶發展規模養殖,盡力解決養殖小區建設,飼養管理等方面遇到的困難那和問題。
(五)建立獎懲機制。鄉政府拿出一部分資金,對畜牧業發展有功人員給予記功、獎勵。并把畜牧業工作納入年終村工作的考核內容,畜牧業工作后三名的村黨支部不得進入達標支部。
六、推進步驟
第一階段:動員部署(3月底——4月中旬)
(一)鄉、村兩級分別成立現代畜牧業發展領導組,召開動員大會。
(二)按照縣政府出臺的有關政策措施,制定細化實施方案,完成規模養殖小區的規劃設計工作。
(三)鄉村兩級采取多種形式宣傳好上級有關“畜牧業發展推進年”的各項政策。
第二階段:組織實施(4月下旬——12月底)
(一)積極發展養殖合作社,吸引有一定規模的養殖戶加入合作社,規范合作社的運營機制,壯大合作社的實力,增大合作社信用等級,為吸引資金打好基礎。
(二)6月底前全面完成2016年生豬補貼項目的改造升級,5月份啟動2016年生豬養殖補貼項目的建設工作。
(三)全面啟動標準化養殖小區建設工作。4月下旬上報建設方案;5月上旬召開小區建設協調會,研究解決小區用地、供電和融資問題。
昌樂縣位于山東半島中部,是濰坊市的近郊縣,國務院批準的沿海經濟開放縣。近年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畜牧業生產,確立了“發展現代畜牧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工作思路,緊緊圍繞“轉方式、調結構”這一主線,大刀闊斧地對產業結構進行深層改革,全力推進畜牧業規模化、標準化、生態化、信息化、國際化進程。通過全縣人民的共同努力,昌樂縣的現代畜牧業發展已經取得了顯著成績,成為山東省聞名的畜牧業生產大縣,甚至已經在全國閃耀光彩。
為了解昌樂縣的發展情況,本刊記者特地趕赴濰坊,對以務實作風著稱的昌樂縣畜牧獸醫局局長崔寶平進行了專訪。
中國城市經濟:作為全國聞名的畜牧大縣,您認為昌樂縣的優勢在哪里?
崔寶平:首先,我縣的畜牧產業發展比較早,群眾受益的比較早,所以,群眾的飼養意識比較高;其次,我縣的畜牧產業規模化、標準化養殖程度較高;第三,我縣的畜產品質量較好;最后要說到的是我縣的品牌影響力大,在國內外銷售的農產品均得到了廣泛的認可。我們昌樂縣的肉鴨產品主要銷往歐洲、生豬銷往東南亞和日本,另外我縣還是蒙牛、伊利、得益等國內著名乳品加工企業的優質奶源供應基地。
中國城市經濟:為了加快畜牧經濟強縣建設,圍繞“轉方式、調結構,加快推進現代畜牧業發展”這一主題,昌樂縣也制定了《昌樂縣“十二五”現代畜牧業發展規劃》,能為我們介紹一下相關情況嗎?
崔寶平:這一規劃是以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為核心,以“轉方式、調結構”為主線,以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畜牧業為目標,以構建現代畜牧產業體系為重點,積極實施規模化、標準化、生態化、信息化、國際化戰略,全面抓好“發展、防控、監管、創新、合作”等關鍵措施落實,重點突破,整體推進,實現向畜牧強縣的跨越。通過這一規劃的實施,努力使全縣畜牧經濟總量繼續保持全市前列、畜牧業主要經濟指標和質量指標的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各項工作指標保持全市前列。
為此,我們冷靜分析,立足現有的資源優勢,以市場為導向,以提高畜牧業經濟效益為目標,充分發揮比較優勢,集中力量培育畜牧業發展的優先領域、主導產業,促進各類生產要素向優勢領域和主導產業集聚,旨在逐步形成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和品牌優勢。十二五期間,全縣共安排投資過500萬元的現代畜牧業項目30個,總投資40億元。其中5000萬元以上的重點現代畜牧業項目10個,總投資25億元,涵蓋畜禽養殖、獸藥飼料生產、畜產品加工、倉儲物流等畜牧產業鏈條的各環節。
中國城市經濟:《昌樂縣百億級畜牧產業鏈發展規劃》是貴縣積極參與實現濰坊市千億級畜牧產業鏈發展的重要一環,能否請您為我們詳細介紹該規劃的相關情況?
崔寶平:未來幾年是我縣沖刺全國百強縣、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關鍵時期,農村經濟進入了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城鄉統籌一體化發展的新階段,畜牧業發展環境也將發生深刻變化。為進一步加快我縣現代畜牧業發展步伐,繼續保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良好態勢,促進畜牧業增效、農民增收,根據《濰坊市千億級畜牧產業鏈發展規劃》,結合我縣的實際,我們制定了《昌樂縣百億級畜牧產業鏈發展規劃》。即:到2012年打造百億級畜牧產業鏈,全縣畜牧業銷售收入達到102億元。全縣肉蛋奶總產量年均增長9.8%,畜牧業及相關產業總產值年均增長10.8%,農民人均畜牧業純收入占農民農業的純收入力爭達到62%。標準化生產基本普及,生態養殖技術大面積推廣,規模飼養場糞污無害化處理設施全部配套,重大動物疫病得到有效控制,建成全省畜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畜產品市場競爭力顯著增強,畜牧業發展方式發生根本轉變,畜牧經濟結構調整取得重大進展,吸納8萬人就業,成為全國知名、全省聞名的現代化畜牧經濟強縣。
為了實現這一規劃,我們將工作重點放在了加強畜牧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培植壯大畜牧龍頭企業、加強畜牧服務業建設、加強重大動物疫病防控體系建設、加強畜產品質量安全區域化建設、加強畜牧業信息化建設、加強畜牧合作經濟組織建設上。2010年,全縣共安排投資過500萬元的現代畜牧業項目27個,總投資37億元,當年建設項目到位資金11.5億元。其中1000萬元以上的重點現代畜牧業項目18個,總投資14.5億元。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篩選充實項目庫,每年從中安排一批實體項目并組織實施。
中國城市經濟:品牌經營現在越來越得到各級地市的追捧,為了實現昌樂現代畜牧業上檔升級,貴縣也適時提出了“打造綠色品牌”的目標。在努力推進低碳畜牧業發展,全力打造綠色畜牧品牌方面你們做了哪些具體的工作呢?
崔寶平:首先,我們加大宣傳、重視引導工作;其次,我們積極引進先進的飼養技術,推廣最新的養殖理念;再一個就是我們加大了規模化養殖力度,對新建的飼養場,全部按照國家規定進行建設,即污水處理設施配套到位;對舊的規模化飼養場進行全面改造,達到三區分離,糞污處理到位,真正地做到無污染、零排放。
中國城市經濟:昌樂縣重大動物疫病的免疫密度常年保持100%,去年被評選為“2009年山東省畜牧獸醫工作先進集體”,能否與我們分享一下在重大動物疾病防疫工作方面的相關經驗呢?
崔寶平:近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和上級業務部門的精心指導下,我們始終把防控重大動物疫病作為促進畜牧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首要任務來抓,本著“防控并舉,重在預防;標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則,不斷完善防控體系,探索構建長效機制,保證了全縣無重大動物疫情發生。工作中,我們重點抓了四個方面:一是健全指揮體系,強化組織保障;二是健全管理體系,強化人員保障;三是健全考核體系,強化責任保障;四是狠抓關鍵環節,落實防控措施。
研究的目的,阜陽城鎮進程加快,畜牧業用地、環保的壓力增加,禁養區劃定的范圍在擴大,畜牧業又要發展,那么怎樣破解畜牧業用地、環保的壓力。研究的方法:調查、了解,開拓、創新。研究的結果:盡快出臺畜牧業發展相關政策,減少耗糧大、污染大、治理難豬禽養殖業的發展;提升節糧型、循環性、污染小牛羊養殖業的發展,易畜則畜,易禽則禽,政府引導產業,企業自主定位,不搞一刀切。研究結論:走發展科技含量高、生態循環、規模適量的精品畜牧業之路。
[關鍵詞]
畜牧業;環保;生態循環;開拓創新
2016年,潁州區畜牧業要積極轉變發展方式,加快推進畜牧業現代化,抓住阜陽城鎮進程加快,城鄉水平提高,給生態畜牧業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場機遇,積極破解畜牧業用地、環保的壓力,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走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現代畜牧業發展思路。
1基本情況
潁州區隸屬于安徽省阜陽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淮河以北,是阜陽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阜陽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金融、信息中心。全區國土面積616.3平方公里。潁州區人口83萬,轄1鄉8鎮5個街道,及安徽潁州經濟開發區、安徽潁州工貿園.轄區國土面積616.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1341公頃,農業人口45.2萬,11.3萬農戶。
2畜牧業概況
2016年第一季度生豬存欄178256頭同比增長1.3%;能繁母豬數量21663頭;山羊存欄數量為36365只同比增長12.2%;家禽存欄129.07萬只同比增長6.2%;出欄肉豬189189頭同比增長5.2%;豬肉產量15445噸同比增長5.1%;出售和自宰的肉牛2862頭同比增長率3.8%;牛肉產量450噸同比增長3.8%;出售和自宰的肉用羊36572只同比增長10.2%;羊肉產量488噸;禽肉產量1174噸同比增長5.1%;禽蛋產量1501噸同比增長4.8%;期末牲畜存欄5808頭同比增長4.9%。其中,豬規模養殖比重75%,牛規模養殖比重95%,山羊規模養殖比重70%,肉雞規模養殖比重100%,蛋雞規模養殖比重72%,全區出欄1000—5000頭以上的豬場62個,年出欄100頭以上的牛場14個,年出欄300只以上的羊場66個;年出欄10000只的肉雞場31個,年存欄2000只以上的蛋雞場64個。
3發展思路
潁州區畜牧業區位特殊、土地利用資源較為緊張,如何發展,具體措施是什么?發展目標怎樣定位呢?
3.1爭取黨委政府重視。及時召開畜牧、財政、環保、土地、規劃、城建等相管部門主要負責人參加的會議,理清潁州區畜牧業發展基本定位:盡快劃定禁養區,出臺畜牧業發展相關政策,減少耗糧大、污染大、治理難豬禽養殖業的發展;提升節糧型、循環性、污染小牛羊養殖業的發展,易畜則畜,易禽則禽,政府引導產業,企業自主定位,不搞一刀切。走發展科技含量高、生態循環、規模適量的精品畜牧業之路。依托東起祥源文旅城、西至九龍鎮溫莊生態觀光旅游區的泉河生態經濟示范帶大型工程,努力打造集現代農業、鄉村旅游為一體的泉河南岸生態畜牧產業示范帶。
3.2廣泛征求意見,制定符合潁州區情的《潁州區加快發展現代農業的意見》和《潁州區“十三五”畜牧業發展規劃》。召開畜牧、財政、環保、土地、規劃、城建等相管部門主要負責人參加的會議,聽取意見,爭取制定的《潁州區加發展現代農業的意見》和《潁州區“十三五”畜牧業發展規劃》更具有科學性和操作性。
3.3區政府設立潁州區畜牧業發展基金200萬元。
3.4區政府對畜牧業發展建立獎補制度,以真金白銀推動畜牧業發展。體現在加大對畜牧業發展的扶持力度上。
3.4.1繼續推行養殖小區建設以獎代補,逐步加大區級獎補標準,對達到區級標準的規模養殖企業,以獎代補由3萬元提高到5萬元;對獲得國家、省、市級標準獎補的養殖企業,區財政再等額配套給予獎補。
3.4.2對開展秸稈青貯、氨化等飼料化利用、購置配套機械,在享受國家補貼的基礎上,新購置機械給予20%以獎代補;開展秸稈青貯、氨化的,每畝補貼40元,免費供給氨化尿素。
3.4.3對達到標準要求,建立養殖污物處理設施投入運行的給予以獎代補。
3.4.4對達到一定規模應用發酵床養殖的,按現實使用面積50元/平方米予以獎補。
3.5以政府發文,統籌養殖用地。各鄉鎮、涉農街道為適應現代畜牧業發展用地的需要,在基本農田劃定時,規劃預留2處以上100畝左右大型畜牧發展用地,每村規劃1處以上25畝左右中型畜牧發展用地。
4發展中的問題
現代畜牧業的發展,在潁州區得到了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政策有扶持,資金給支持。但在發展中,就我區而言,大致仍存在三方面問題。一是表現在養殖業主自身的整體素質仍需要提高,安全防疫理念差,防疫措施執行不到位;消毒池建設不規范,有池無水(消毒液);人員進入管理不嚴格,家族式飼養管理,人員隨意出入;生產記錄、防疫消毒等記錄不完善、消毒程序與飼養方式不科學,對正確使用消毒藥,程序化防疫缺乏針對性;飼養管理粗放,場區分界不明;隨意引種;防火安全意識不強等。二是土地租賃成本越來越貴,加大了養殖成本。三是污染與治理不能同發展,依地定畜的生態循環思維還沒有建立。
5下一步主要措施
5.1抓好招商引資:一是招畜牧業發展企業,利用自身優勢進行招商;二是招畜牧業以外的企業,以此推動地方經濟的發展,增加人們的就業機會。其招商形式為網上招商、手機短信招商、電話招商;通過外地親戚、朋友、同學招商;召開新聞會招商、電視招商、拜年招商等。三是加強與龍頭企業的合作養殖發展,主要體現在肉雞養殖(合同雞),在王店鎮、三十里鋪、袁集鎮加盟于立華集團的合作(計劃2016年發展40戶以上),在馬寨鄉、九龍鎮、西湖鎮加強與三得利集團的合作(計劃到2016年發展30戶以上)。
各位領導、同志們: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市直有關單位特別是金融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我市畜牧業得到了長足發展,成為農業結構調整中規模較大、產業結構較完整、產業化程度較高、促農增收較明顯的產業。今年前5個月,生豬、肉雞、牛羊飼養量分別達到19萬頭、840萬只、22萬頭(只),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56%,在全省縣(市、區)中排第17位,進入畜牧業發展先進縣市行列。當前全市畜牧業生產形勢呈現以下幾個特點:
一。畜牧業結構調整日益優化。幾年來,我市畜牧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形成了豬、牛、羊、禽全面發展的良好格局,畜產品結構更加符合市場多層次、多樣化的需求,精深加工畜產品和無公害畜產品比重增加,畜產品質量明顯提高,競爭力得到增強。
二。畜牧產業化進程明顯加快。原創:近幾年來,我市畜牧產業化龍頭企業不斷涌現,并得以迅速發展。龍頭企業與廣大養殖戶之間建立了利益聯結機制和運行機制,輻射帶動作用不斷增強,涌現了華懋雙匯、萬東牧業、九牧牧業、源匯牧業、明軍肉鴿等一批產業化龍頭企業,為促進畜牧業和縣域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三、畜牧區域化格局逐步形成。全市已形成了四大專業養殖區。即:以棗林、八臺、尹集、廟街為主的生豬養殖區;以尚店、楊莊為主的牛羊養殖區;以棗林、八臺、尹集、鐵山為主的肉雞養殖區;以楊莊、武功為主的奶牛養殖區。專業養殖區畜禽飼養量占全市各類畜禽飼養總量的50%以上,有的達到80%以上。
四、金融生態環境不斷改善。近年來,金融部門加大了小額貸款的規模和力度,為畜牧業的發展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近三年共發放養殖貸款3億多元。在貸款規模不能滿足需求的情況下,金融部門與各鄉鎮聯合實行了“攬儲返貸”,全市用于養殖業的攬儲返貸資金達5000多萬元。
以上四點是當前我市畜牧業生產形勢的主要特點。下面,就如何搞好畜牧業統籌規劃和項目的篩選推薦,如何搞好技術指導和推進畜牧產業化進程談幾點意見,請各位領導、同志們批評指正。
一、搶抓機遇,加快發展,做好畜牧產業的統籌規劃。一是立足長遠,研究制定畜牧整體發展規劃。建立畜牧大產業、大發展的目標規劃體系,用長遠規劃指導畜牧業發展。各鄉鎮都要根據市里的總體規劃和當地的資源現狀及特點制定自己的發展規劃。二是建立市、鄉、村三級領導體系。層層落實責任,分解指標,實施專職專責,專項推進。三是建立畜牧業發展的長效推進機制。用長效機制來保證畜牧業的持續發展。
二、培植大戶,規模發展,做好項目篩選和資金投放。要完善項目管理制度,讓那些市場前景好、競爭優勢強、輻射作用強的項目早立項、早投產、早出效益。畜牧部門將重點篩選一批現代化大型種畜禽項目、現代化大型養殖項目、大型畜產品精深加工項目參加全國各地的投資貿易洽談會,力爭在招商引資的數量和質量上取得新突破。同時,注重利用協會等民間組織引進外地養殖大戶來我市發展。對于資金投放,把握好三點:一是畜牧部門向上級爭取的貼息貸款和低息貸款,由于數量較大,將主要投向大型畜牧企業,幫助企業擴量提質增效;二是畜牧部門與我市金融部門推出的小額貸款以及政府農業結構調整資金,將主要投向養殖戶,解決農民資金短缺的問題,加快推進專業戶、專業村建設;三是注重資金投放后的效益跟蹤調查,及時發現和糾正資金使用的不規范問題。
三、科技引導,效益發展,加強技術指導。變被動服務為上門服務,由普通的科技培訓向品種改良、科研成果轉化及科技推廣轉變。從建立完善市、鄉、村三級科技服務體系入手,推動畜牧業專業化生產、集約經營、規模化發展的步伐。一是要加快品種的改良步伐。繁育改良工作要有新突破,原創:全市要以引進和推廣良種肉牛、奶牛為核心,建立標準化繁育站點10處,使畜禽的改良率達85%以上。提高品種的純度,提高生產性能,搶先占領科技的制高點和市場銷售的經濟點。二是要大力開展科技培訓。要通過舉辦培訓班,科教宣傳,科技下鄉,多渠道、多形式,開展系列化綜合服務,提高科技養殖的意識和能力,增加畜牧業的科技含量。三是要大力推廣桔稈養殖技術。提高桔稈的利用率,變資源優勢為商品優勢、經濟優勢。
四、培育龍頭,產業發展,推進畜牧產業化進程。由常規的抓養殖數量增長向培育龍頭、發展市場轉變,推進畜產品向商品轉化。以培育畜產品加工龍頭為重點,加快引資、立項,建立具有帶動力和輻射力的畜產品加工企業。重點研究并抓好牛肉、牛奶產品為主的深加工,帶動畜產品的綜合開發。同時以畜禽交易市場為依托,組建養殖經銷協會,培育經紀人隊伍,搞活流通,壯大市場。通過培育龍頭,發育市場,建立起龍頭、基地、市場、農戶的產、加、銷一體化協調發展的產業化格局。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市直有關單位特別是金融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我市畜牧業得到了長足發展,成為農業結構調整中規模較大、產業結構較完整、產業化程度較高、促農增收較明顯的產業。今年前5個月,生豬、肉雞、牛羊飼養量分別達到19萬頭、840萬只、22萬頭(只),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56%,在全省縣(市、區)中排第17位,進入畜牧業發展先進縣市行列。當前全市畜牧業生產形勢呈現以下幾個特點:
一。畜牧業結構調整日益優化。幾年來,我市畜牧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形成了豬、牛、羊、禽全面發展的良好格局,畜產品結構更加符合市場多層次、多樣化的需求,精深加工畜產品和無公害畜產品比重增加,畜產品質量明顯提高,競爭力得到增強。
二。畜牧產業化進程明顯加快。近幾年來,我市畜牧產業化龍頭企業不斷涌現,并得以迅速發展。龍頭企業與廣大養殖戶之間建立了利益聯結機制和運行機制,輻射帶動作用不斷增強,涌現了華懋雙匯、萬東牧業、九牧牧業、源匯牧業、明軍肉鴿等一批產業化龍頭企業,為促進畜牧業和縣域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三、畜牧區域化格局逐步形成。全市已形成了四大專業養殖區。即:以棗林、八臺、尹集、廟街為主的生豬養殖區;以尚店、楊莊為主的牛羊養殖區;以棗林、八臺、尹集、鐵山為主的肉雞養殖區;以楊莊、武功為主的奶牛養殖區。專業養殖區畜禽飼養量占全市各類畜禽飼養總量的50%以上,有的達到80%以上。
四、金融生態環境不斷改善。近年來,金融部門加大了小額貸款的規模和力度,為畜牧業的發展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近三年共發放養殖貸款3億多元。在貸款規模不能滿足需求的情況下,金融部門與各鄉鎮聯合實行了“攬儲返貸”,全市用于養殖業的攬儲返貸資金達5000多萬元。
以上四點是當前我市畜牧業生產形勢的主要特點。下面,就如何搞好畜牧業統籌規劃和項目的篩選推薦,如何搞好技術指導和推進畜牧產業化進程談幾點意見,請各位領導、同志們批評指正。
一、搶抓機遇,加快發展,做好畜牧產業的統籌規劃。一是立足長遠,研究制定畜牧整體發展規劃。建立畜牧大產業、大發展的目標規劃體系,用長遠規劃指導畜牧業發展。各鄉鎮都要根據市里的總體規劃和當地的資源現狀及特點制定自己的發展規劃。二是建立市、鄉、村三級領導體系。層層落實責任,分解指標,實施專職專責,專項推進。三是建立畜牧業發展的長效推進機制。用長效機制來保證畜牧業的持續發展。
二、培植大戶,規模發展,做好項目篩選和資金投放。要完善項目管理制度,讓那些市場前景好、競爭優勢強、輻射作用強的項目早立項、早投產、早出效益。畜牧部門將重點篩選一批現代化大型種畜禽項目、現代化大型養殖項目、大型畜產品精深加工項目參加全國各地的投資貿易洽談會,力爭在招商引資的數量和質量上取得新突破。同時,注重利用協會等民間組織引進外地養殖大戶來我市發展。對于資金投放,把握好三點:一是畜牧部門向上級爭取的貼息貸款和低息貸款,由于數量較大,將主要投向大型畜牧企業,幫助企業擴量提質增效;二是畜牧部門與我市金融部門推出的小額貸款以及政府農業結構調整資金,將主要投向養殖戶,解決農民資金短缺的問題,加快推進專業戶、專業村建設;三是注重資金投放后的效益跟蹤調查,及時發現和糾正資金使用的不規范問題。
三、科技引導,效益發展,加強技術指導。變被動服務為上門服務,由普通的科技培訓向品種改良、科研成果轉化及科技推廣轉變。從建立完善市、鄉、村三級科技服務體系入手,推動畜牧業專業化生產、集約經營、規模化發展的步伐。一是要加快品種的改良步伐。繁育改良工作要有新突破,全市要以引進和推廣良種肉牛、奶牛為核心,建立標準化繁育站點10處,使畜禽的改良率達85%以上。提高品種的純度,提高生產性能,搶先占領科技的制高點和市場銷售的經濟點。二是要大力開展科技培訓。要通過舉辦培訓班,科教宣傳,科技下鄉,多渠道、多形式,開展系列化綜合服務,提高科技養殖的意識和能力,增加畜牧業的科技含量。三是要大力推廣桔稈養殖技術。提高桔稈的利用率,變資源優勢為商品優勢、經濟優勢。
四、培育龍頭,產業發展,推進畜牧產業化進程。由常規的抓養殖數量增長向培育龍頭、發展市場轉變,推進畜產品向商品轉化。以培育畜產品加工龍頭為重點,加快引資、立項,建立具有帶動力和輻射力的畜產品加工企業。重點研究并抓好牛肉、牛奶產品為主的深加工,帶動畜產品的綜合開發。同時以畜禽交易市場為依托,組建養殖經銷協會,培育經紀人隊伍,搞活流通,壯大市場。通過培育龍頭,發育市場,建立起龍頭、基地、市場、農戶的產、加、銷一體化協調發展的產業化格局。
1.1市場需求有潛力隨著我國城鄉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優質、安全的牛羊肉產品需求不斷增加。國家現代農業發展規劃中指出,到2015年肉、奶產品生產分別達到8500萬和6000萬t。目前,我國人均奶類消費仍處于較低水平,預計到2020年人均消費需求將增至40kg。牛羊肉和奶類消費需求在相當時間內都將呈剛性較快增長,市場空間巨大。2.2品種資源有優勢馬頭山羊、鄖巴黃牛等地方品種具有耐粗飼、抗病力強、繁殖性能好等優點;加之,近年來引進了夏洛萊牛、西門塔爾牛、利木贊牛等良種牛及波爾山羊等良種羊,進行雜交改良,品種優勢明顯。
1.2政策扶持有力度中央、省、市扶持草食畜牧業發展的政策力度不斷加大。2013年7月17日,湖北省畜牧獸醫局局長蓋衛星主持召開了草食畜牧業發展務虛會,會議圍繞如何加快草食畜牧業發展進行了專題研究。蓋衛星指出,全湖北要順應市場需求,抓住機遇,加大發展草食畜牧業的工作力度,加快發展草食畜牧業的速度,加強對草食畜牧業發展政策的支持程度,加強發展草食畜牧業的工作深度。十堰被列為全國草地保護建設區和巖溶地區石漠化綜合治理重點區,大力推進草地保護建設、南方草地綜合治理等工程,開展種草養畜、秸稈養畜等項目建設。隨著國家扶持政策力度的不斷加大,將為整個產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政策和資金保障。
2發展中面臨的問題
2.1少數地區的管理措施不力有些地方為了封山育林、保護生態環境,制定了限養、禁養的政策,不是引導群眾改變飼養方式,而是生硬地把生態環境建設與畜牧業經濟發展對立起來,影響了草地畜牧業的發展。還有些地方因開發草山、草坡發展草食動物生產投入大、周期長、見效慢,難以在較短時期內取得明顯的成效,而忽視了草業的發展。
2.2科技研發及推廣力度不夠牛羊圈養、高效養殖等模式推廣力度不夠、普及率不高,影響了養殖經濟效益的提高。鄖巴黃牛和馬頭山羊雖是優良的地方品種,但因缺乏資金,至今都沒有建立保種場;而且,良種繁育體系建設滯后,選育提純跟不上,導致品種退化。同時,天然草地高效持續利用技術研究、草食動物高效生產技術研究、草地放牧輪牧及草畜平衡研究、草畜營養平衡研究等尚未系統開發。
2.3草地畜牧業投入嚴重不足由于草地畜牧業投入嚴重不足,加之缺乏項目與資金支撐,人工草場建設、天然草場改造、良種繁育體系建設等亟待建設的項目未能如期開展,草地畜牧業的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影響發展。
2.4草地資源利用不合理由于人工種草面積不大,載畜能力難以提高,從而加大了天然草場的承載力,加重了生態負擔。同時,由于草業生產與農林業生產之間的關系未理順,草地制度不像農田制度那樣完善,造成對草地資源的不合理利用,草地生產力日趨下降。
3推進草食畜牧業發展的建議
3.1真抓實干,思想發展針對牛羊飼料專業化、商品化生產等問題,要以市場為導向,搶抓機遇,迎難而上。發展草食畜牧業一方面要顛覆慣性思維,突破常規,從關鍵處著力,持之以恒;另一方面要在發展過程中堅決摒棄短期見利的思想、一蹴而就的想法和走捷徑的心態,真抓實干,推進草食畜牧業發展。
3.2保護草場,生態發展十堰市為南水北調水源區,既要重視水源區生態環境建設,又要兼顧庫區人民正常生活。因此,要劃定天然草場保護區,實行飛播牧草;同時,對天然草場進行改造升級,實行有限、合理開發利用,實現草畜平衡發展、生態環保發展。
3.3種草養畜,持續發展研究推廣農閑田種草的適宜模式,示范推廣種畜飼養和飼料商業化生產的成熟技術,利用退耕地、果園和林地開展人工草場建設,推行種草養畜,提高草場的載畜能力,保護生態環境。
3.4推進良種,保障發展針對牛羊良種繁育體系建設滯后的實際,加大扶持力度,選育地方良種,引進優良品種,利用雜交技術,提高牛羊品質和經濟效益。
3.5標準養殖,規模發展調研分析草食畜牧業發展的成本效益問題,深入剖析不同畜種、規模的草食畜牧業養殖成本和效益。改變傳統的養殖方式,推廣新型養殖模式,實行健康化、標準化、規模化養殖。
[關鍵詞] 前郭縣 發展 現代畜牧業 思考
[中圖分類號] F326.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2016)10-0278-01
近年來,前郭縣通過不斷調整和優化畜牧業內部生產結構,畜牧業生產得到快速發展,由傳統的小規模分散飼養向集約化規模飼養轉變,規模化的養殖方式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但同時也給周邊環境帶來了諸多不利影響,如何實現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的和諧統一,積極探索轉變畜牧業生產、發展方式,發展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現代畜牧業成為當前的首要問題。
1 前郭縣現代畜牧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前郭縣現代畜牧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較多,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 養殖業存在盲目跟風的現象。部分養殖戶缺乏市場意識,盲目追求經濟效益,一般是看什么掙錢就快速跟進養什么。缺乏技術能力和科學判斷,往往會出現虧損,且短期內就棄養現象。
1.2 動物疫病問題。部分養殖場(戶)養殖方式相對粗放,養殖條件較差,動物防疫條件不規范,科學免疫意識淡薄,養殖檔案填寫不規范、不健全,往往造成免疫密度不高,免疫效果不理想。
1.3 養殖污染問題。養殖污染是發展畜牧業中不可忽視的現實問題。不僅會影響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也會對生態環境、人們的生活質量造成危害和影響。目前養殖污染主要集中在一些養豬、養雞密集地區,對農民居住環境形成污染。
1.4 養殖技術落后。一是養殖戶文化素質差參不齊,飼養、防疫等技術較差,不適應現代畜牧業的發展。二是規模化養殖水平不高,缺乏深加工增值環節。自繁自養程度低,種畜和仔禽的大量調入,增加了養殖成本,也給動物疫病防控造成了困難。另一方面農民缺少資金支持,標準化、規模化養殖程度較低,防控體系、診斷體系、服務體系配套設施建設不能全面到位。
1.5 精深加工企業少,缺乏品牌效應。在畜牧業生產上,產業化經營水平低,加工型企業及畜產品的基地生產規模較小,基本處于初級加工階段、精深加工產品少,沒有自己的知名品牌,市場占有率低,規模效益差。
2 推進現代畜牧業發展的對策
2.1 科學制定產業規劃,積極引導畜牧業快速健康發展。當前前郭畜牧業發展已進入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應充分認識畜牧業在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中的重要地位,開展全縣畜牧業發展現狀進行摸底調查,深入剖析全縣畜牧業發展潛力和優勢,制定全縣畜牧業發展規劃。同時,應將規模養殖用地納入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保障畜牧業用地享受農業用地同等政策。
2.2 轉變發展方式,走標準化、規模化、產業化之路。一是認真貫徹農業部《關于加快推進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的意見》,因地制宜,建立規模化、專業化程度較高的產業群和示范基地,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齊全的畜牧業生產網絡。對畜禽養殖基礎好、群眾積極性高的養殖專業鄉鎮正確引導,優先發展。二是積極調整畜群畜種結構。在不斷夯實全國生豬調出大縣核心地位的基礎上,選擇有比較優勢的和市場潛力的中國西門塔爾牛、雜交肉羊作為主攻方向,大力發展肉牛業和肉羊業。依托德大公司走公司+農戶的發展模式發展肉雞養殖,鼓勵發展適度規模經營,逐步形成特色鮮明、優勢突出、效益良好的畜種結構。縣政府要加大資金投入,依托查干花種畜場中國西門塔爾牛的名牌效應,采用胚胎移植、性控凍精技術,實施西門塔爾牛種群擴繁,用3―5年時間,將我縣西門塔爾牛產業做大做強。三是狠抓布局區域化。按照“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規劃,加快產業帶、專業村、專業戶建設,逐步實現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發展格局。西部少數民族鄉鎮(場)重點發展肉牛、肉羊產業;城鄉結合部及中部水田區鄉鎮圍繞“菜籃子”工程,大力發展肉雞、蛋雞和特種養殖業;南、北部農區鄉鎮重點發展生豬、肉羊產業。鼓勵并扶持一些科技含量高、帶動能力強、輻射面廣的企業通過機制創新、建立基地、樹立品牌,向規模化、產業化、集團化方向發展,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2.3 加大對龍頭企業的扶持力度。通過招商引資,實施名牌戰略,鼓勵龍頭企業以質量和信譽搶占市場。鼓勵企業采取“龍頭聯基地帶農戶”的模式,推動龍頭企業和養殖基地對接,引導企業和農戶建立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聯合體,實現養殖業真正的增產增收。依托華西希望松原德康集團、前郭縣聯源蛋業,引導養殖戶發展養豬業和蛋雞業。
2.4 堅持科學養畜、走循環經濟的路子。加大養殖場廢棄物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配套建設蓄積池、中轉池等,著力實施養殖廢棄物循環利用綜合示范,推進畜牧業節能減排。加強基地和產品認證監管,大力發展無公害、綠色、有機畜產品。
規劃總體思路和原則
總體思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圍繞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綠色腹地戰略目標,以及省、市、區加強重點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的要求,按照“適度、規模、環保、效益”,培育優質特色畜牧業,努力建設資源節約、環境友好、技術先進、養殖標準的可持續健康發展的畜牧業。
規劃原則:以合理利用要素資源為基點,遵循發展與環保并重原則,堅持限量、提質、增效的原則,非均衡發展原則,可持續發展原則,以及環境容量原則,合理布局發展畜牧業。
規劃目標
根據我鎮土地資源狀況和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我鎮現有可開發利用耕地面積1.4萬畝,山地面積28.2萬畝。堅持現有養殖狀況及植物吸收、土地消化、水體自凈的原則以及國家經貿委、國家可再生能源發展中心、國家畜禽養殖業污染排放標準的有關規定和要求,全鎮生豬飼養量應控制在10萬頭以內,家禽飼養量控制在5萬羽以內。
1、禁養區規劃目標
(1)在禁養區內嚴禁飼養和放牧各種家畜家禽;
(2)禁養區內不得新建和擴建各類畜禽養殖場;
(3)禁養區內現有生豬養殖場應于2009年11月20日前全部予以搬遷、關閉、拆除。
2、禁建區規劃目標
(1)取締禁建區內違章建設養殖場,不得新建和擴建各類養殖場;
(2)禁建區內的所有養殖場必須于2009年11月20日完成整改,實現達標排放。屆時未達標排放的,將予以拆除。
3、適度養殖區規劃目標
(1)適度養殖區原則上不再審批建設規模養豬場,新建擴建養殖場,應符合規劃要求,按審批制度嚴格把關,嚴格實行環保“三同時”,做到養殖場廢污達標排放;
(2)養豬場必須實行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生態化,有效削減污染量,減輕對環境的污染程度。
(二)禁養區、禁建區和適度養殖區的劃定
1、禁養區的劃定
禁養區其范圍劃定如下:
(1)生活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西后水源保護區)、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及緩沖區;
(2)城鎮居民區(居民集中居住區100米范圍內)、文教科研區、醫療區等人口集中地區;
(3)劉家工業園區;
(4)葫蘆山村至金沙自然村公路下側;
(5)縣級人民政府依法劃定的禁養區域;
(6)國家或地方法律、法規規定需特殊保護的其他區域;
(7)閩江干流沿江兩岸1公里范圍內。
2、禁建區的劃定
下列區域內保持現有畜禽養殖現狀,限制新建規模畜禽養殖場:
(1)江河沿岸線第一重山朝向江面的山坡和鐵路、國道沿線以及水庫庫區第一重山范圍;
(2)集鎮規劃區、工業園區、自然村生活水保護區、以及區人民政府依法劃定的其他限養區。
(3)閩江干流沿江兩岸2-5公里范圍內。
3、適度養殖區的劃定
禁養區和禁建區以外的區域。
確保畜牧業發展布局規劃落實的主要措施
1、強化組織領導。各村居負責人要高度重視,實行屬地管理的原則,組織召開兩委會議,研究部署本轄區畜牧業區域布局規劃工作。
2、依法明確區劃。2009年7月30日前,各村要根據現狀作出調整,依法明確劃定轄區內禁止養殖區、禁建區和適度養殖區,并公布實施。
一、解決草原畜牧業生產發展中的實際困難
近幾年,各種畜牧業專業合作組織在廣大牧區不斷涌現,成為牧區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新鮮事物,并在廣大牧區及草原畜牧業經營中得到了快速發展。為實際了解牧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狀況及其積極作用,一些地方政府大力支持各種農牧民專業合作組織的成立,甚至政府及各有關部門作為帶頭人、組織者成立一些專業合作組織。然而,那些專業合作組織大部分為虛架子,數量頗多,但組織工作的不多,產生效益的更是少之甚少。還有一些專業合作組織為爭取項目資金而成立,拿到項目便散攤,項目資金流向不明。而真正意義上的,具有一定生命力的專業合作組織大部分則為解決草原畜牧業生產發展中的實際困難,如草原生態嚴重惡化、飼草料不足、養畜成本增加、畜產品銷售受困、牲畜售價過低等等,在當地畜牧業生產經營能手、能人的帶動下建立起來的。如果把草原畜牧業生產經營中遇到的上述困難總結成一體,那就是草原畜牧業單戶經營的各種弊端的綜合。今天,我們站在草牧場嚴重退化、毫無市場競爭能力的牧民角度看,單戶經營草原畜牧業的路子幾乎走到了一個死胡同——草牧場不同程度地退化、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政府對草原畜牧業及其產品幾乎不提供任何保護措施,甚至采取放任自流的態度。于是,畜牧業專業合作組織,基于牧民自身的發展需要,從牧民群眾內部蕭然走向歷史的舞臺。它憑借與草原畜牧業與生俱來的聯系必將為草原牧民繼續經營發展草原畜牧業找出一條可行之路。
二、畜牧業專業合作組織與草原畜牧業之間存在與生俱來的聯系
專業合作組織要求自愿、開放、民主、經濟參與、自治、獨立、教育、培訓、提供信息、合作以及關心社區。而草原畜牧業與生俱來就有這些特點,它強調分散性居住的牧戶在開放的自然社會環境中經營各自獨立的畜牧業生產,但他們又通過合作才能完成畜牧業生產的全部過程,開放和合作是其天性。這種開放和合作是草原畜牧業的自然條件和生產規律所決定,絕非人為所至,是牧民在開放的草原生態系統上通過數千年來的生產經驗總結出的,而且這種開放與合作精神在牧民間相互影響、世代相傳。而惡劣的草原自然條件和牧民分散的居住決定牧民之間信息傳遞及相互關照的必要性。正是兩者與生俱來的聯系促使畜牧業專業合作組織在牧區、在草原畜牧業內部有著長足的發展。如上文所述,牧民生產方式和生活環境決定了其合作精神,而且這種精神已凝結成為草原畜牧業生產殊的生產方式和社區文化及生活習俗。我們在草原畜牧業生產過程中、經營者生活中,甚至在他們狩獵、打仗中無不發現這種合作精神(受篇幅之限,略去例舉),而它已變成草原畜牧業生產國有的生產方式和牧民生活中的文化常態。而這種合作為宗旨的生產方式和社區文化及生活習俗為建立發展畜牧業專業合作組織奠定了牢固的物質、文化和精神基礎,只要方法得當、制度完善,畜牧業專業合作社必然成為草原畜牧業生存與發展的一種有效方式。
三、健康發展畜牧業專業合作組織
要健康發展畜牧業專業合作組織必須做好以下幾點。一要拓展其合作領域。畜牧業合作組織在草原畜牧業內部取得持續發展,必須從傳統經濟中勞動力、草牧場、畜群等生產領域的合作拓展至購置生產資料的合作、出欄牲畜與加工出售畜產品、社會保障等流通領域、加工領域、市場營銷領域乃至社會保障領域的合作,這樣既傳承了傳統草原畜牧業的優勢,也吸納現代畜牧業的先進因素。二要保護與恢復草原生態為目標。草牧場生態環境的保護與恢復始終是畜牧業專業合作組織與草原畜牧業發展的基礎。毋庸置疑,草原生態是草原畜牧業持續發展的根本,離開了草原,不存在草原畜牧業,因為草原生態與草原畜牧業從來不是對立關系;同樣,畜牧業專業合作組織在草原畜牧業內部得以發展,仍然離不開草原,仍然以保護和恢復草原生態為重任,何況很多畜牧業專業合作組織都為恢復與保護草原生態而開展工作。其實,草原畜牧業發展與草原生態保護的目標可以同實現,誰說熊掌與魚不可能兼得?三要需要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政府部門的推動作用在畜牧業專業合作組織的發展起著關鍵作用,其主要體現在:向畜牧業專業合作組織提供服務;提出發展規劃;保障牧民權益。當然,對專業合作組織的發展過程堅持 “引導不領導,扶持不干預”的“適度”原則是政府部門必須堅持的原則之一。四要謹慎選擇草原畜牧業飼草料的外部供應方式。在草原牧區飼草料基地建設從推廣意義和長遠發展的角度可能存在弊端。在草原牧區開發飼草料基地一直存在爭議,開與不開、開多少、在什么地方開等等都存在疑問。基于實地調查,從推廣意義和長遠發展的角度看,我們仍建議草原畜牧業的飼草料應選擇外部供應,即飼草料基地在空間上應選擇農牧交錯帶或農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