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電工電子實訓總結及建議范文

        電工電子實訓總結及建議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電工電子實訓總結及建議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電工電子實訓總結及建議

        第1篇:電工電子實訓總結及建議范文

        關鍵詞 : 實訓教學;電工電子;技術應用能力;實踐

        作者簡介:張保軍(1960-),男,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電氣工程系助理實驗師,從事實驗實訓教學及儀器管理。

        高等職業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具有必要的理論知識和較強的實踐能力,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應用性高級專門人才。因此,實踐教學在高職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實踐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技術應用能力

        1.認識在實踐中深化和發展

        首先是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 堅持以服務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行業為依托,以加強職業院校學生實踐能力和職業技能的培養為核心,充分發揮國家職業教育改革試驗區先行先試的功能,堅持改革創新,突破發展瓶頸,創造新鮮經驗,提升服務能力。肯定了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掌握必須基礎知識和專業理論知識,具有勝任各個行業第一線專業技術崗位的實踐技能和初步經營管理能力的應用型技術人員的培養目標。 確定了以勝任職業崗位要求為目標,以能力培養為主線,以用人單位的要求為質量標準的制定高職教學計劃的指導思想,并按照“拓寬口徑、重在應用、強化技能、適應需要”的思路,設計知識結構框圖、技能訓練項目體系。

        隨著《職業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的正式實施,確立了高等職業教育的法律地位,明確規定了“高等教育的任務是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 高職教育要“使學生掌握本專業必備的基礎理論,具有從事本專業實際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 第三次全教會《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的發表,高職教育的定位更準確了,使我們進一步認識到高職教育要以素質教育為基礎,以能力培養為主線,融掌握知識、強化能力、提高素質于一體。新開發的教學計劃由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這兩個平行的互為支撐的體系構成。理論教學體系的核心是構建課程和教學內容體系。實踐教學體系由操作技能、實驗技能、工藝設計技能、崗位見習、英語訓練、計算機應用、畢業設計和社會綜合實踐共8大類3O余項構成。實踐環節占總周數的比例達到45%,扣除部分無實踐環節的文化課課時,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之比為 1:1。其次在六點共識基礎上探索和實踐。在全國高職院校改革實踐的基礎上,教育部對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基本特征歸納了六點共識。這六點共識就是:(1)以培養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高等技術應用性人才為根本任務;(2)以社會需求為目標、技術應用能力的培養為主線設計教學體系和培養方案;(3)以“應用”為主旨和特征構建課程和教學內容體系,基礎理論教學以應用為目的,以必需夠用為度;專業課加強 針對性和實用性;(4)實踐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技術應用能力,在教學計劃中占有較大比例;(5)“雙師型”師資隊伍的建設是高職高專教育成功的關鍵;(6)產學結合、校企合作是培養技術應用性人才的基本途徑。在六點共識的基礎上,全國高職院校正在繼續探索和實踐。

        2.實訓教學是實踐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實踐就是人類為了自己的生存和發展所進行的能動地改造世界的一切社會性的客觀物質活動。實踐具有客觀實在性、自覺能動性、社會歷史性等特點。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 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實踐是認識的最終目的。

        實訓教學是實踐教學的形式之一,是實踐教學的組成部分 。所謂實訓教學是以培養學生的能力為目的,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在實際操作中提高實際能力的教學活動。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一般而言是“技術型”人才。因此,高職實訓教學不僅僅是提高學生的動手技能,更重要的是智力技能、創造技能,提高學生的技術應用能力。

        二、我院電工電子實訓教學的實施情況

        實踐是理論聯系實際的最佳結合點,是知識轉化為能力的橋梁。隨著電子信息產業的迅猛發展,電子信息類專業人才走俏,社會需求持續增長; 同時,社會也需要大批具有創新精神和較強實踐能力的電類專業的應用性技術人才,為適應這一發展趨勢,我院擴建了電工電子實訓基地。并根據相關專業的實際教學情況分階段安排 了相關的實訓教學內容。在學生學習了《電工原理》課程,有了一定的專業基礎知識 ,掌握了一定的實驗技能后 ,安排了兩周的電工實訓。主要內容分為兩部分,一是基本技能訓練,學習搭接焊和穿孔焊兩種常用基本焊接技術; 二是安裝測試一臺MF50型磁電武萬用表。萬用表是電專業技術人員的常備工具。因此,在安裝調試達到萬用表的精度后,學習用萬用表正確地測試數據,檢測常用元件也是實訓的內容之一。

        在學生學習了《低頻電子線路》課程后,安排了一次電子實訓,內容是設計制作一直流穩壓電源。要求學生根據所給出的原理圖,按老師講授的印制電路板設計知識,自行設計并制作印制電路板,然后檢測元件,安裝調試電源。讓學生對電子產品從提出設計方案到設計、安裝 、調試,最后完成產品的整個過程有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為相關的課程設計打下良好基礎。

        再次實訓是黑白電視機的安裝調試。它的原理比較復雜, 涉及到各類元器件幾百個 ,是對學生以往所學知識的一次綜合性的檢驗,使學生各種實踐能力的綜合體現。如識圖能力、元件識別檢測能力、動手能力、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都能在這次實訓中得到進一步的提高,為學生在不久的將來走上工作崗位墊好基礎。

        三、對加強實訓教學的幾點思考

        1.為學生創造更多的動手機會

        在實訓中一些元器件的檢測僅靠萬用表是不行的,需要專門儀器設備。但由于價格比較貴 ,配置數量較少,再加上學生平時接觸較少不會使用,因而有些關鍵元器件的測試是由老師代勞的。建議 能開設《常用電子儀器的使用》專題講座,或編寫印發《常用電子儀器使用手冊》,使學生能在操作過程中做到心中有數,有規可依、有章可循。在經費允許的情況下增加儀器設備的臺套數,為增強學生實踐能力提供堅實的物質保證。

        2.強化創新意識

        產品的創新依靠設計的創新、技術工藝的創新。創新不是憑空產生的,它需要有良好的功底和基礎,需要老師正確引導,給學生充足的空間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如在電源實訓中,原理圖是由教師給出,印制電路板由學生設計,我們是否可以嘗試由教師先講授例題,然后給出設計指標,原理圖也由學生自行設計完成,元件參數由學生自行計算。由學生設計的電路圖可能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錯誤與不足,需要教師進一步指導。雖然學生和老師都會付出更多的時間與精力,但相信學生能夠有更多的意想不到的收獲。

        3.增加技術含量,使產品跟上時代的步伐

        當今電子產品迅速提升,向數字化、集成化發展,我們的產品也應緊跟時代的步伐 ,在產品的類別和型號的選擇上有所變化。使學生實訓完成后不僅學到了知識與技能,而且能夠擁有一件美觀實用又不落伍的產品。如果學院能夠聯系到銷售渠道,還能夠創造經濟效益,補貼學校在實訓費用上的開支。

        4.積極開展產學結合、校企合作

        結合實訓的內容,聘請相關廠家的專家來校舉行專題講座,介紹新產品、新工藝、新技術。也可由院方聯系相關廠家前往參觀學習,開闊視野,拓寬知識面,還可與廠方緊密合作搞一些產品的開發。產學結合、校企合作是培養技術應用性人才的基本途徑 。

        5.完善考核方式

        現今的實訓考核一般采用的是:按分段考核成績占60%,產品統調質量占 10%,實習報告占20%,其它表現占10%的比例來評分 。一旦在分段考核的某一環節出了問題,勢必影響成績,打擊學生繼續完成下面實訓的積極性。 而那些一帆風順, 一點錯都不出的學生未必比出了錯后反復思考、查資料找原因的學生收獲大。 因此,應該給出了錯的學生一個改正錯誤,提高成績的機會。建議教師根據實際的進度分別安排幾次討論課,讓出了故障的同學談談自己出錯的原因和自己是如何排除故障的,如果說得透徹細致,可在分段考核成績上加分。故障一定是五花八門的,通過討論,也可以使那些沒有出故障,或出不同的故障的學生增長見識。最后再由老師歸納總結 ,這樣既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又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6.加大力度提高教師的 “雙師型”素質和能力

        高職培養的是技術應用性的人才,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尤顯重要,而以往的教育方式是理論課教師介紹理論,實訓課教師輔導學生操作,在某種程度上造成了教師本身的理論與實踐的相對脫節,不利于技術應用性人才的培養 。高職教育需要既有理論深度又有實踐經驗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學校應為教師創造更多的到工廠企業參觀、進修 、實踐等學習機會,提供更好的鍛煉動手能力的環境。“師高才能弟子強”,教師的能力與素質的提高必將帶來學生的相關能力的優勝,高質量的具有創新精神和較強實踐能力的應用性技術人才必將成倍涌現。

        參考文獻 :

        1.高孟. 淺談高校電工電子實訓教學[J]. 科技信息,2012,(24).

        第2篇:電工電子實訓總結及建議范文

        [關鍵詞] 職業教育 職業素質 職業技能 能力平臺 實訓模塊

        職業教育是教育的一種類型,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富陽市職業高級中學是國家級示范學校,從事中等職業教育研究、教學基本建設、人才培養目標等有近五年的實踐與探索,深刻體會到中等職業教育要培養一大批具有必要的理論知識和較強的實踐能力,能工作在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的專門技術人才,必須以技術應用能力的實際訓練為突破口,建立實訓基地,這是培養和提高學生應用能力的有效途徑。

        一、電子工藝實訓課程的人才培養目標

        勞動者的素質和科技創新能力不高,已經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發展和增強國際競爭能力的一個主要因素。我們需要培養一大批在生產第一線從事施工、制造等技術應用工作的專門人才。為此,我們將電子工藝實訓課程的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在提高職業素質和職業技能這兩個方面。

        1.電子工藝實訓的職業素質培養目標

        (1)培養學生遵紀守紀、操作規范的職業作風。

        (2)培養學生團結合作、求實創新的職業意識。

        為落實職業素質培養目標,實訓中心結合每個實訓模塊制定和完善學生的行為規范,并結合技能培訓題目,專門設計培養團結合作、求實創新意識的內容,將素質養成教育與技能培訓有機地融合在一起。

        2.電子工藝實訓的技術基礎能力培養目標

        電子信息技術是一個涵蓋多個技術領域、門類齊全、專業眾多的產業。因此電子工藝實訓的技術基礎能力目標確定為:

        (1)電子基本能力平臺――從事電子操作技工必備的基本能力。

        (2)電子專業能力平臺――從事電子產品開發、制造,維護技術人員必須的基本能力。

        (3)電子職業能力平臺――從事高新技術進行實際應用和對高新技術設備進行操作的能力。

        二、實訓教學環境對實訓課程起著重要的作用

        為保證良好的實訓教學環境和實際操作的效果,電工電子實訓基地的建設均按照電子工廠的環境、氛圍設計實施的。

        1.實訓場地

        目前實訓基地一期建有三個實訓車間,每個車間建有兩條生產線,每條生產線設有20個工位(每個工位配備一套工具和一只萬用表,可供一個學生使用),總共120個工位,可同時接納三個班120人的學生進行電工、電子基本能力、專業能力培訓。實訓基地二期建設已啟動,主要對學生進行專業能力(提高技術水平和技術含量)和職業能力的培訓。

        2.實訓車間工位的布局

        由于電子工藝實訓離不開手工焊接、裝配、調試、總裝等工藝流程,故將實訓車間分成兩個區域:裝配區和調試區,裝配區有40個工位,調試區有6個工位,這兩個區域完成的功能、培訓目標不同。裝配區用于完成手工焊接練習、電子產品裝配等過程,調試區用于完成電子產品的測試、調試等過程。

        3.實訓車間的環境布局

        營造一種真實的生產環境和氛圍對于實訓教學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此,實訓車間的墻面上懸掛實訓基地的各項管理制度、規章制度等,并布置與電工、電子工藝實訓相關的實物(各種電子元器件)展板。

        三、實訓教學管理

        實訓教學管理水平直接影響著實訓的效果。

        1.實訓基地的組織管理。實訓基地的管理模擬工廠的管理模式,設立拉長(Line)、總拉長負責制,即每條生產線配備一名拉長(指導教師),指導20名學生的實訓工作,各拉長服從總拉長的統一管理。拉長和總拉長都設立了相應的崗位負責制度。

        2.實訓教學課程及內容。電子工藝實訓屬于電類各專業最基礎的技術層面,也是學生動手操作需要掌握的最基本的能力,同時也為專業能力訓練提供堅實的基礎。為此已開設的實訓教學課程有初級、中級電子工藝實訓、實用電工實訓、電氣工程實訓、計算機拆裝實訓等。將要開設的課程有:集成電路應用實訓、彩電維修實訓、表面貼裝實訓、印制電路板制作實訓等。其中初級電子工藝實訓內容包括三個模塊:手工焊接技術、常用電子元器件識別與檢測、簡單電子產品――數字萬用表的組裝;中級電子工藝實訓內容包括六個模塊:手工焊接技術、常用電子元器件識別與檢測、較復雜電子產品――調頻調幅收音機的裝配與調試、電路工作點的檢測、計算機輔助設計――用PROTEL軟件繪制電路原理圖和印制電路板圖、收音機故障分析排除能力等。在實訓過程中,培養學生嚴謹的工作作風。

        3.學生實訓管理。為強化職業道德素質教育,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習慣,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和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學生首先要接受實訓前的教育,內容有實訓的目的、意義、要求及安全用電教育等,學生考勤要打卡,上下班各一次,學生進入實訓車間必須穿工作服,佩帶胸卡才能上崗,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習慣。其次,學生可以以小組形式進行討論實訓內容的實施、操作要點,設立一些實訓內容專門訓練學生團結合作的能力。

        4.學生實訓考核評定。學生實訓成績是學生綜合能力的評定結果,采用模塊考核與評分結合的方法,例如,電子工藝實訓成績100分包括職業道德素質和實際操作技能兩部分,職業道德素質考核占30分,操作技能考核占70分。在教學內容的實施操作中,始終把職業素質的培養放在首位,并貫穿在實訓的全過程中,培養出工科電類、非電類具有一定實際操作技能的應用性人才。

        四、在實訓教學中完善實訓教學文件

        通過幾年的實踐摸索,積累和總結了不少的教學經驗,已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教學體系,逐步完善了實訓教學文件。

        五、師資隊伍的建設與實訓基地的建設

        培養應用技能型人才,這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雙師型。教師除了具備一定的理論水平,還應有實踐經驗,特別是動手操作的能力。為此,實訓中心把教師分批送到電子工廠參加為期三個月到半年電子工藝生產實習,熟悉工廠生產程序及全面質量控制,掌握電子工藝的基本操作技能;從電子工廠引進技術人員加強實訓教師隊伍的建設。

        六、取得技能資格認定,加強學生崗位能力的培養

        電子工藝實訓面向電子信息類各專業學生。隨著電子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和生產設備的不斷更新,崗位技術含量越來越高,對從事生產一線的應用型人才的素質要求也越高。因此,經過正規培訓并獲取相關的技能等級證書就顯得尤為重要。目前,我們正在積極配合信息產業部進行相關的技能等級鑒定方面的工作,學生在畢業時除獲取相應的畢業證書,經過培訓考核后,還可獲得相應的技能等級證書或上崗證書,這也為學生就業奠定了良好的職業技術基礎。學生們普遍反映,經過短短兩周的實訓,學到了課本以外的許多東西,有崗前培訓之意,這適應2l世紀人才培養的需要。

        參考文獻:

        [1]郭靜.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北京發展高等職業教育的探索與實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5.

        [2]陳桂珍等.加強實驗室建設,培養高素質人才.實驗技術與管理.

        第3篇:電工電子實訓總結及建議范文

        關鍵詞: 電子電工學 教學內容 實驗教學 教學方式 考核方式

        隨著時代的進步,各高校教育改革力度的加大,電子電工學的改革也在不斷地進行。南京理工大學泰州科技學院作為一個新興的理工科學院,本著高起點、高標準的方針,投入了大量資金用于添置新型實驗設備,為實踐性教學提供了良好的硬件環境,而且在理論教學的實施方面嚴格規范考核標準,將應用性人才的培養作為主要的目標。

        在教學和實踐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了一些問題,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理論課的內容相關性,實驗的考核,以及如何提高學生實驗熱情。在進行理論和實踐的教學進程中,我們通過和學生、教授、同行的交流,經過課群組討論,總結出了以下改進建議,并將其應用于教學實踐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1.教學內容方面

        進一步優化課程體系,適應當今教育的培養需要。

        在我院,除了電子電氣類專業開設傳統的電子線路、數字電路、模擬電路課程之外,非電類專業基本上都是開設的電工類課程。由于各個專業對課程的要求不同,教師對教學進度的把握難度加大。電工學作為一門非電類專業的技術基礎課程,它的主要任務是為學生學習專業知識和從事工程技術工作打好理論基礎,并使他們接受一定的基礎技能的訓練。因此,在課程內容的設置上,針對不同專業,包括機械、工業、環境工程等的需要,我院開設了不同“版本”的電工學課程。具體調整措施如下:

        (1)與時俱進地在課堂教學中引入電子技術學科發展的新技術、新器件、新產品等內容,特別是與學習、生活密切相關的電子新產品。如教師在講解電路的作用時,除了講述傳統的放大器電路作為說明電路的傳遞和處理信號功能外,還加入比較貼近學生生活的MP3、手機等等,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達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開闊學生的視野、拓展學生的思路的目的。

        (2)在電路的基礎部分教學中,教師仍主要采用在課堂授課方式,而在習題課上盡量不給學生提供現成結論,而是首先提出問題,然后講清思路,最后將本課程分析研究問題的方法展示給學生。針對我院生源的情況,我們對這一部分基礎知識的講授要慎之又慎。在課堂教學中講授專業知識的同時,還應注重科學的思維方法的培養。這樣可以逐漸啟發學生的思維,使原來高中以學習文科為主的思維慢慢向理工科的思維過渡,從而激發他們學習本課程的興趣。同時,教師應針對各章節的重點內容,設置典型的思考題和習題,讓學生自行思考和解答,然后在課堂上采用教師、學生共同點評的方式,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為后續課程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3)在模擬電路課程的講解中主要以低頻小信號為主,介紹集成元件以分立元件為輔,對于集成元件則主要介紹其外部特性,內特性僅做簡單的說明。各章基本上按先介紹器件,后介紹應用電路的順序展開分析討論。而相對較大信號時也僅做簡單的分析,不做進一步的討論[1]。

        在數字電路內容的編排上,采用從基礎知識到綜合認識,從系統了解到創新設計的思路。從最基本的邏輯函數、基本邏輯器件入手,再到由基本邏輯器件構成的數字電路,進一步深入到由基本數字電路構成的簡單的數字電路應用系統等模塊,每個模塊處于不同的層次,只有在掌握了前面的模塊的基礎上,才能進行后面的模塊的學習。

        模擬電路與數字電路這部分,由于不同專業的側重點不同,所以在講授的重點上,應著重闡述各種電路的特點及其在不同工程上的實際應用,學生通過該課程的學習能掌握電子線路的基本理論和基本分析方法,從而能進一步解決以后遇到的工程實際問題。

        2.實驗教學方面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對大學生綜合素質、創新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我們對電工、電子實驗在教學過程進行了一些改進,以適應應用性人才的培養需要。

        由于傳統的實驗教學基本依附于課堂教學,學生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去完成教師指定的實驗內容,多數實驗還必須嚴格按照規定好的操作步驟來進行,學生只要按照規定的操作步驟做,一般情況下就可能達到預定的結果。實驗內容基本都是由教師自己設計實驗完成的,在實驗手冊上已經明確地標出了注意事項和可能出現問題的解決方法,因此每次學生做實驗時,表面上都能很順利地完成,相應的定理、定律也得到了驗證,但對學生來說這只是一種被動接受的過程,久而久之,學生會對實驗失去興趣,認為做實驗就是接線、測數據,然后寫個報告了事。

        就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一問題,我們一方面對實驗的內容方面進行改進,增加設計性、綜合性實驗,并將其作為實驗教學的重點。在利用現有的實驗室資源的前提下,學生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查閱相關資料,由學生自行設計實驗電路、擬定實驗步驟、數據表格,獨立完成實驗操作。這樣就使學生在實驗中的角色和地位由被動變為主動,成為了整個實驗過程的主要參與者[2]。在這個方面,我們已經通過學生自主創新的電子設計大賽進行了實踐證明,通過自行設計綜合性實驗,學生的動手能力、創新思維能力得到了明顯的提高。另一方面,我們正在進行開放性實驗室的嘗試。傳統的實驗課,一般是由教師進行統一的安排,基本上是以班級為單位,并規定實驗時間。時間結束,不論是否完成該實驗,學生都得離開實驗室,下次課做新的實驗內容,這樣對于那些基礎較差、動手能力不強的學生來說,就無法完成整個實驗,因而也就不能進行數據分析和得到正確結論,結果只能“借用”別人的測量結果。如此以往,學生就會失去興趣,對做實驗越來越沒有信心。而相對的,開放性實驗教學可以從實驗時間、內容、次數上都具有可調性。學生可以通過網上預約或是實驗室預約來自行選擇實驗時間做實驗,這樣既避免了上實驗課程發生沖突,也使實驗室資源得到充分利用。

        3.教學方式方面

        電工電子技術課程的內容涉及的知識面較廣,信息量大。對于一些抽象的內容,教師難以用語言清楚描述,學生也不太容易理解。隨著計算機的普及,多媒體課件教學已成為教學手段改進的必然趨勢,與傳統的教學方法相比,它具有形象生動、直觀、信息量大、圖形標準化、節省時間等優點。

        相對傳統教學而言,多媒體教學也有其自身的不足,比如信息量過大、部分畫面一閃而過、不便于學生的記憶等等。因此,我院的電子課群組全體教師集思廣益,在精心編制了本課程的配套的多媒體課件并應用于教學的同時,不斷推敲如何才能將兩者進一步地有機結合;在將原來抽象、復雜的內容用生動的圖像和動畫表現出來的同時,保留原有的傳統板書的內容,這樣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難懂的知識點,向學生形象、直觀地展示有關內容,并使學生對知識點的印象更加深刻。如:在電路中改變某個電阻的參數對電路工作狀態的影響,在講解這個問題時,我們可以先用推導的方法,在黑板上進行證明之后,結合應用型軟件(如:EWB)進行仿真,直觀地給出結果[3]。這樣既可以增加課堂教學的信息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提高了教學效率,給學生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4.考核方式方面

        合理的考核方式是衡量教學改革成功的關鍵因素。在綜合考慮了考核的出發點,并結合本專業的教學特點,充分體現素質教育和實踐能力教學的情況下,我們對電工學整體課程的考核方式進行了改革,進一步規范了考核方式。從原來的基礎理論占60%、實踐能力占30%、平時成績占10%的考核標準修改為基礎理論占40%、實踐能力占40%、平時成績占20%,即在考核上加強實踐能力的要求,以達到端正學生在實踐課程上的學習態度,明確其學習的目標,引起學生對實踐課程的重視的目的。學生自覺地加強在實踐環節的學習力度,從而進一步提高動手能力。

        實踐證明,通過以上四點改革措施,學生的動手能力進一步加強,在求職應騁及生產實踐中普遍獲得了用人單位的好評。

        參考文獻:

        [1]劉雅嫻.電子線路課程教學改革的嘗試[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8,09.

        第4篇:電工電子實訓總結及建議范文

        [關鍵詞]教研統一 人才培養 方法與機制

        [中圖分類號] C96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5)07-0114-03

        一、引言

        關于大學高水平本科人才的培養,其影響因素很多,而圍繞教學與科研相互關系的討論或說爭論長期以來一直是高等教育研究領域備受關注的重要課題。[1]大學最核心的任務是確保本科教育質量,如果科研除了有利于人才培養之外,不能很好地服務本科教育,將喪失可持續發展的潛力;而將知識創新與教授有機結合起來,有效發揮科研的人才培養功能,對高校教學水平提高、教師教研水平提升、學生學習效果改善具有積極甚至無可替代的作用。

        綜觀世界一流大學,無不要求其教師教學科研水平。我校從頂層設計角度制訂了“教研統一”的辦學理念。[2]筆者長期從事集成電路設計領域的科研與教學工作,結合專業特點,將多年來在教學與科研相互促進融合方面的探索進行梳理,并對其中面臨的困難與挑戰進行了思考。

        二、教研統一的探索

        目前國內不少大學存在不同程度的“科研先行”發展理念,造成了教學的“短板”。為促進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專業工程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本專業一線教師長期積極探索科研促進和服務教學的方式方法,將先后承擔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863”重大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科技攻關項目,以及省部級、廳局級、橫向項目等數十項科研項目及成果以多種方式融入本科教學,努力使科研引領教學水平的提升,整個教學科研團隊先后于2010年和2012年被評為“陜西省省級教學團隊”――通信專用集成電路設計核心課程教學團隊和“陜西省首批重點科技創新團隊”――西安郵電大學通信專用集成電路與集成系統重點科技創新團隊,探索形成了“科研嵌入”理論教學內容、“科研反哺”實踐教學環境、“科研提高”師資隊伍建設和“科研啟發”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教研統一方案,努力提高科研對教學的貢獻率。

        (一)“科研嵌入”理論教學內容

        為了踐行“教研統一”,在理論教學方面,貫徹科研項目分模塊進課堂、進實驗、進畢業設計,落實前沿技術進講義、進習題、進考試環節,同時根據科研項目開發實際,總結工程經驗,凝練科研案例,編寫系列教材。通過將科研子模塊“嵌入”教學、“嵌入”教材,豐富了教學內容,拓寬了學生視野,提高了學生實踐能力,實現了科研成果進課堂、教學水平上臺階的目標。近年來承擔并以多種形式融入教學的主要科研項目有:

        項目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三維視頻處理系統芯片動態可重構可編程體系結構研究”,經費160萬元;

        項目2:陜西省科技統籌項目“北斗二號 / GPS雙模接收機芯片組”,經費150萬元;

        項目3:陜西省重大創新專項“雙網數字傳真機開發”,經費75萬元;

        項目4:陜西省重大創新專項“SDH片上系統設計與實現”,經費50萬元;

        項目5: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新一代圖形處理系統芯片體系結構及關鍵技術研究”,經費440萬元;

        項目6:某國防項目“圖形處理器IP研發”,經費99萬元;

        項目7:陜西省“13115”創新專項“高速數據網絡包交換芯片研制與開發”,經費135萬元;

        項目8:國家“863”重大專項“基于NOC的多處理器系統片上高性能互連技術研發”,經費200萬元;

        項目9:國家“863”項目“寬帶交換高速交換芯片的研究開發”,經費360萬元;

        項目10: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無線通信自重構容錯NOC研究”,經費60萬元。

        上述項目與理論教學、實踐教學以及集中實踐環節相結合的具體操作如下:

        1.集成電路專業導論:將項目1“APU體系結構、計算模式統一等”作為內容;將項目2“北斗、GPS以及伽利略等”的對比研究作為內容;將項目8“片上網絡NOC的項目”引入教學;將項目9“電路交換、分組交換的發展及研發現狀”引入課堂。

        2.數字集成電路設計:將項目1、5中“涉及的長線、功耗、缺陷問題引入教學”作為內容;將項目6、7中的模塊作為案例用于新編教材;將項目9“PLL、CDR單元、全定制振蕩器”作為教學案例。

        3.集成電路工藝原理:將項目1、5中“紅墻問題、三維工藝”引入教學;項目7、9、10成果引起企業關注,與航天某所建立工藝聯合實驗室;將項目9開發過程中針對工藝的比較引入教學。

        4.EDA技術實驗:以項目1“4×4可重構陣列”,項目3“將圖像CIS掃描、熱敏打印頭以及步進電機控制電路”,項目4“字符重排、幀定位等單元設計”,項目5和6“命令處理器”作為教學案例;將項目7、8、9、10前端設計中積累的代碼編寫經驗、綜合腳本撰寫方法引入教學,將設計后端的STA用于新編教材中。

        5.SoC設計方法學:以項目7、8、9的研發流程作為典型的SoC設計流程進行對比講解。

        6.計算機組成與設計:將項目1、5“ILP、OLP、DLP的統一”作為課程的主題研討內容。

        7.Verilog HDL數字系統設計:將項目1、5“反饋環、命令處理器、存儲管理器等”作為大型實驗案例;將項目4、7、9“PRBS序列產生、字符重排、幀定位單元”作為實驗內容;將項目8、9、10“將分配管理單元、虛通道路由器”作為案例,并將驗證平臺的搭建作為大型案例引入教學。

        8.通信原理:依據項目3建議授課教師將傳統傳真協議T.30、網絡傳真協議等引入課程;依據項目4建議授課教師將SDH內容講解與項目開發結合起來;依據項目4、9建議授課教師將世界上第一套符合ITU-T標準STM-256幀結構的40G SDH設備等引入課程。

        9.基于FPGA的嵌入式系統設計:將項目1、5“如何在Micro Blazer上移植操作系統、如何與底層電路交互”作為案例;將項目3雙網傳真機作為典型的嵌入式系統引入教學。

        10.FPGA課程設計:將項目1和5“反饋環、Cache開發、命令處理器”,項目9、10“隊列管理、VC分配、交換分配”等簡化后作為題目。

        11.集成電路設計課程設計:將項目1和5“幾何變換、三維剪裁、圖元裝配”,項目9、10“隊列管理、VC分配、交換分配”等作為題目。

        12.SoPC課程設計:將項目3、5、6、7電路驗證轉化為SoPC方式進行以作為課程設計題目,項目7、8“PRBS序列產生、字符重排、幀定位等單元的開發”作為題目。

        13.畢業設計:將項目1、5、6“基于可重構陣列的DCT變換、2D加速器、命令處理器、像素染色器等”,項目3“傳真機方案設計、模塊電路設計、軟件方案、通信協議等”,項目4、7、9“PRBS序列產生、字符重排、幀定位等單元增加基于C的驗證”,項目9、10“隊列管理、VC分配、交換分配、torus結構等”,項目8“驗證涉及的基于SV的驗證平臺、PLI平臺等”作為畢業設計題目。

        (二)“科研反哺”實踐教學環境

        集成電路設計是一個工程實踐性很強的領域,所需的儀器設備、工具軟件、工作條件成本高昂,建立完善的設計實踐環境常令學科建設經費捉襟見肘。而在承擔各級各類科研項目的過程中,逐步建立起了較高水平的科研平臺,如部級重點實驗室、省級工程中心、校企聯合實驗室等,在這些科研平臺上積累了豐富的硬件資源、空間資源和人才資源。通過探索“科研反哺”,對實踐教學環境的建設和提升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具體措施包括:

        1.共享科研平臺的硬件資源,提升學生實踐環節的物質基礎:在高水平科研帶動下,先后投入數千萬元建立了集成電路設計環境、工藝生產線,并與Altera、Xilinx、Intel、TI、廣州周立功、772所等建立了聯合實驗室,相關的儀器、設備、開發工具等通過合理共享逐步向本科生開放,向實踐教學資源轉化,提升了實踐環境的物質基礎。

        2.利用科研平臺的空間資源,為學生提供校外實習實訓的機遇與環境:通過科研合作,先后與烽火、中興、華為、兗礦、煤炭科學院、深亞等相關設計企業、終端用戶等建立了校外實習基地,豐富了學生的實習實訓環境。

        3.發揮科研平臺的人才優勢,轉化為第一、第二課堂的教學優勢:主持和參與科研項目的高水平教授、中青年教師、碩士研究生等是科研平臺的人才優勢,強調實施教授年授課學時數不低于120學時、項目負責人至少承擔一門本科生專業課、青年教師指導學生參加興趣小組和學科競賽、碩士研究生承擔助教等一系列措施,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起到了積極作用。

        通過上述舉措,先后建設了陜西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計算機與微電子學實驗教學中心”和“電工電子實驗教學中心”、陜西省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電子信息工程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和“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工程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三)“科研提高”師資隊伍水平

        集成電路設計的工程性要求教師必須具備豐富的實踐經驗,而科研正是彌補經驗“短板”的有效途徑。在具體實踐中采取的“科研提高”師資水平的措施主要有:

        1.劃撥科研經費資助青年教師攻讀碩士、博士:為了培養青年教師,形成人才梯隊,一線青年教師先后有6人都是在科研項目專門審批劃撥的經費資助下攻讀博士、碩士,畢業后先后承擔了陜西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重點項目、陜西省教育廳專項項目等10余項;多名青年教師指導本科生、研究生參加學科競賽,先后獲得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陜西省一等獎第一名和全國二等獎多次、研究生電子設計競賽西北賽區特等獎兩次、全國二等獎和三等獎各一次以及全國優秀指導教師獎。

        2.人才引進注重科研方向、優勢互補:在師資隊伍建設中,注重科研經歷、工程能力、國際背景,如引進的美籍全職教授有Nvidia、貝爾實驗室、猶他大學等國際知名企業、科研院所長達29年的開發經歷,并被聘為陜西省“百人計劃”特聘專家。

        (四)“科研啟發”應用型人才培養

        通過科研融入教學,對啟發學生潛力、培養學生工程應用能力起到了積極作用;同時選拔興趣濃厚者作為科研助手參與項目研發,由高水平教授直接指導,這些學生有多名進入Intel、MTK、華為、中興等知名企業,擔任開發經理、技術骨干等關鍵崗位,或考取知名高校的研究生,并迅速成長為導師科研團隊中的骨干成員。

        總之,科研成果分模塊進課堂,豐富了教學內容;前沿技術進教案,拓寬了學生視野;科研設備向教學資源轉化,改善了教學條件;堅持高水平教授為本科生授課,保障了教學中心地位;總結科研和工程經驗,更新了教學內容,出版了系列教材,提高了學生工程實踐能力,形成了科研促進教學的良好局面。

        三、教研統一的思考

        盡管在多年的教學科研實踐中摸索了一些“教研統一”的方式方法,但終究不是機制,無法形成長效。而“教師的薪水、晉升,最終是依據其科研成果,而不是其教學績效,大學制訂的教師學術獎勵體系中幾乎看不到教學的影子”[3],“教學和科研的統一正在隨著科研的興盛及二者之間激勵機制的不平衡而受到破壞,科研正在越來越遠離教學,甚至是毫不相干”。[4]那么,如何讓教師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投身教研統一的探索?又如何讓學生積極投身運用專業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實踐,為學生實踐能力培養與提高形成合力呢?

        (一)倡導研究性教學

        大學師資管理模式、績效考核方式決定著大學教師的工作方式、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5],畢竟對多數人而言,指揮棒在哪里,工作的方向就在哪里。因此對工程實踐性強的專業,可從教學的要求上倡導研究性教學,從績效考核上拉近、拉平教學與科研獎勵,不僅讓只灌輸書本知識的現象得到改觀,也讓學術水平高的教師有意愿對學生傾囊相授。

        同時,一個高效的科研團隊必然也是一個優勢互補的水平梯隊,而一個專業的教學也是理論與實踐、抽象與具體、構想與實現的結合。因此,可從校級層面上制訂科研團隊對專業教學的工作目標,再由科研團隊細分任務與計劃,并分解科研項目,組織教學活動,做到教師人盡其才,學生人盡其用,這樣既可以調動教師積極性,又可以發揮學生能動性。

        (二)強調教學中心地位

        從教師角度看,教學過程中應著重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以教學為中心,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習為主線。在基礎課、專業基礎課的支持下,專業課教學可以按“問題驅動、案例驅動、項目驅動、前沿驅動”的節奏循序漸進,逐步提升。教學方式方法的改革將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教研統一”的踐行。

        (三)發揮學生科研潛力

        從學生角度看,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除了卷面成績外,還可以有多種表現形式,如:1.參加教師科研項目,獨立運用專業知識或在教師指導下多方查閱、調研,完成相關模塊的設計,并撰寫小論文或申請國家發明專利,或錄用或發表,或實審或授權;2.參加學科競賽,競賽題目可以從日常應用角度激發學生的靈感,也可是教師科研項目轉化,通過自由組隊,在省級及以上政府機構組織的裝試性競賽、國家級行業協會組織的裝試性競賽上獲獎等。對諸如此類情形,從學校學院角度給以獎勵、鼓勵,也將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教研統一”的踐行。

        四、總結

        本文結合集成電路設計專業工程實踐性強的特點,在長期的教學科研實踐中,探索出了一套“科研嵌入”理論教學內容、“科研反哺”實踐教學環境、“科研提高”師資隊伍建設和“科研啟發”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教研統一方案;同時為了實現科研促進教學、提高人才培養的效果,從學校角度、教師角度和學生角度思考了倡導研究性教學、強調教學中心地位、發揮學生科研潛力的“教研統一”長效機制。

        [ 注 釋 ]

        [1] 梁林梅.國外關于本科教學與科研關系的探析[J].江蘇高教,2010(3):67-60.

        [2] 盧建軍.深化高教改革要抓好頂層設計[N].光明日報,2014-06-17.

        [3] Serow R C.Research and teaching at a research university[J].Higher Education,2000(4):449-463.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 | 日韩精品区一区二免费 |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久久久久 | 制服中文字幕资源第十页 |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99 | 五月天丁香小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