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電工教學反思范文

        電工教學反思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電工教學反思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電工教學反思

        第1篇:電工教學反思范文

        [關鍵詞]化學反應;工程教學;知識框架;方法銜接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6)08-0121-03

        化學反應工程是化學工程的一個重要分支和組成部分,以化學反應過程和反應器為研究對象,旨在進行化工反應技術的開發、反應過程的優化和反應器的設計與優化,屬于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的核心課程。[1]本課程涉及物理化學、化工熱力學、化工傳遞過程、優化與控制以及數學、物理等多領域的知識,是集綜合性、工程性和理論性于一體的交叉性很強的一門學科。學生在學習本課程時,普遍感到理論抽象、數學推導繁瑣、工程問題多,不少學生認為化學反應工程是大學中最難學習的課程之一。[2]甚至,很多學生在學完本課程之后,其思維仍停留在繁瑣的計算公式中,不甚清楚所學知識的內在聯系和具體應用。盡管已有很多關于化學反應工程的教學、教改論文,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及考核方法等方面提出很多有益的建議和措施,但是仍有必要進一步的對化學反應工程的內容進行一個系統的梳理,構建一個明確、系統的知識體系框架,對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知識點予以廓清,并針對部分知識難點的教學提出一些建設性處理方法。鑒于上述原因,筆者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結合學生的反饋,獲得一些體會,希望能與同仁們進行交流,提升本門課程的教學效果。

        一、構建課程知識體系框架

        由于化學反應工程具有內容多、公式多、計算繁瑣的特點,很多大學生在學完本門課程后,留下的印象大多是大量、復雜的公式推導和計算,他們仍十分迷惑從這門課程中究竟學到了什么知識,所學知識有什么用?因此,在課堂教學時要力求避免純粹的繁瑣數學描述,著重進行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工程觀點的闡述。這就有必要構建一個清晰、明確的化學反應工程的知識體系,讓學生清楚課程的核心目標以及不同章節知識點間的內在聯系,并不過多的糾結于復雜的數學計算,方能化繁為簡,更好的掌握本課程的知識。

        圖1畫出了化學反應工程課程的知識體系框圖,涵蓋了課程的核心目標、研究對象及其間相互關系和主要章節內容。學習本課程的核心目標是能對化學反應過程進行正確分析,設計和優化反應器。基于此,還可開發新技術和設備,指導和解決反應過程開發中的放大問題,發展和完善反應工程學的理論和方法。工業化學反應總是在一定的反應器中進行,化學反應的特性(化學過程)和反應器的傳遞特性(物理過程)共同作用,影響到最終的反應結果。為了便于學習和研究,將反應特性和反應器傳遞特性分開來進行研究和闡述,在分別研究清楚之后,再進行綜合。這就需要研究清楚兩方面的內容:(1)化學反應特性,主要研究不考慮傳遞過程的本征動力學,屬于每一個化學反應的個性,是影響反應結果的內因,不同的化學反應體系具有不同的動力學表達式。按照參加反應的物相劃分,化學反應可分為均相反應和非均相反應。其中,均相反應的反應速率主要受催化劑、溫度、濃度(壓力)和溶劑特性的影響,在反應體系確定的情況下,其反應速率則可表示為溫度(T)和濃度(C)的函數關系,即:-ri=f(T,C)。而非均相反應總是發生在相界面上,其本征化學反應過程涉及多個界面過程(如:氣-固相催化反應包含表面吸附、表面反應和表面脫附三個串聯過程),其反應速率除受上述因素影響外,還受到反應界面大小的影響,在催化劑確定的情況下,仍可表示為-ri=f(T,C)。本部分內容主要涉及均相反應動力學基礎和非均相反應(多相催化催化)動力學基礎兩個章節。(2)反應器傳遞特性,主要是指反應器的熱量、質量傳遞(在壓力變化不大的情況下,一般不考慮動量傳遞)和返混特性,屬于反應器的共性問題,是影響反應結果的工程因素――通過影響反應器內溫度與濃度分布而改變反應結果。反應器按操作方式可以分為間歇式操作、連續操作和半連續操作。其中間隙式操作的所有流體質點具有同樣的停留時間,而不存在返混問題;而連續操作的反應器根據返混的大小程度則可以分為完全不返混的平推流反應器(PFR)、完全返混的全混流反應器(CSTR)以及介于二者之間的實際反應器。PFR和CSTR中的流體流動狀態是兩種理想的極端情況,稱為理想流動;而偏離上述兩種理想情況的流體流動(不管是否由返混造成)則為非理想流動,對于非理想流動通常通過停留時間分布函數和停留時間分布密度函數,并借助于一定的流動模型來描述其流動特征。本部分內容主要分為理想流動(部分書也稱之為均相反應過程)和非理想流動兩個章節。

        反應器的傳遞特性與其中發生何種反應無關,故可以通過冷模實驗來研究大型反應器中的傳遞特征;而化學反應的本征反應動力學特性與反應器的尺寸、形式無關,則可以構建小型熱態實驗研究反應特性。這樣就可以比較容易的分別研究清楚反應器的傳遞特性和化學反應特性。鑒于反應器的傳遞特性會改變反應器的溫度場、濃度場,從而影響反應器內各質點的反應速率,進而又改變反應器內的溫度、濃度分布,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影響最終的反應結果。因此,需要綜合考慮化學反應特性和反應器傳遞特性,通過數學模型法,聯立物料衡算式、熱量衡算式、動力學方程、動量衡算式和參數計算式,進行反應過程的分析(包括反應器的熱穩定性),從而設計新的反應器或對現有反應器進行優化。本部分內容主要涉及均相反應器(含反應器熱穩定性分析)和非均相反應器(主要包括固定床反應器、流化床反應器及多相流反應器)各章節。考慮到我校的化學反應工程教學課時為48學時,關于多流體相反應過程、聚合反應過程以及生化反應過程等章節的內容則不做課堂教學要求,感興趣的同學可以自學。

        二、注重方法

        關于教學方法在很多教學論文[3] [4] [5]中已有較好的闡述,在這里主要針對本門課程一些難點拋磚引玉的介紹幾個處理方法,希望有助于大學生學習和掌握相關內容,學會將所學知識進行移植、融會貫通。

        (三)在化學反應工程中常常會涉及很多優化問題的求解問題

        化學反應工程常常涉及串聯反應中間產物為目標產物時的優化操作時間,循環反應器的最優循環比,CSTR串聯反應器的優化組合,以及CSTR反應器的熱穩定性等問題。優化問題求解實際上就是求解極值,慣用的手段就是推導出關鍵函數與關聯操作變量的函數關系式,通過求導并令導數等于零即可求出最優操作條件。這是純粹的數學問題,學生往往覺得抽象、難以理解,并容易因抽象的數學公式而產生厭學情緒。這時,將關鍵函數與關聯操作變量在圖上示意出其變化趨勢,再結合關鍵函數的數學求導進行講解就很容易被學生理解、接受了。

        三、知識的銜接與應用

        化學反應工程是一門集理論知識和工程應用于一身的課程,貫穿化學工程專業的大學三年級及其以后的整個大學生涯。在化工專業的課程設置和能力培養上必須注重知識的銜接和應用。我校的化學反應工程課程安排在大學第六學期,同步開設了化工專業實驗,其中與本課程緊密相關的實驗主要涉及反應器停留時間分布的測定(包括管式反應器流動特性測定、多釜串聯返混性能測定)、多孔物質(催化劑)孔徑分布及比表面積的測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體聚合及其聚合反應速度的測定、活性炭吸附法脫除氣體中的有機溶劑蒸汽、煤炭反應性的測定、固體流態化實驗(含流化床干燥實驗)、超細粉體(碳酸鈣)的制備等(上述部分實驗屬于設計性的選做實驗)。通過實驗強化學生對非理想流動特征、反應器停留時間分布特征及其測定方法、反應速率測定方法、多孔介質上氣體吸附特征及其應用、實際反應器等的認識和理解,并能初步創造性的運用所學理論知識進行反應器的操控和數據的處理。第六學期期末即進行為期3周的化工生產實習,其中2周主要在燕山石化的煉油廠和化工廠進行,現場重溫各類實際化工反應器及其操控;1周在校內進行,可在新建的化工仿真實驗室進行石油常減壓蒸餾和催化裂化工段的仿真實習,熟悉各裝置的操控、調節和事故分析、處理,增強工程分析和解決工程問題的能力。每年舉辦的全國大學生化工設計競賽(自2007年開始舉辦,時間為每年的5月-8月)為化工類大學生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培養和鍛煉創新思維、工程設計與實踐等多方面技能的實戰平臺。近五年來,我校化工專業學生均組隊參賽,參賽人數比例逐年遞增,今年的參賽人數達整個化工專業學生總人數(指化工專業三年級大學生,個別二年級優秀學生參與體驗但不組隊參賽)的65%。從2014開始,我校開始嘗試將本年度的化工設計競賽題目作為化工專業的專業綜合設計題目,一改使用多年設計題目的陳舊感,緊追化工領域的當前熱點,師生普遍反映效果良好。在化工設計競賽中的一大核心即是反應器的設計和模擬,有助于夯實化學反應工程學科相關知識,并學以致用。課堂教學――專業實驗――設計競賽――專業綜合設計這一系列教學實踐活動保證了化學反應工程知識的強化、吸收和從學到用的銜接。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化學反應工程的教學除了常規的教學方法的改進外,尚需要從課程本身的特點出發,從第一堂課開始即要構建一個清晰、明確的課程知識體系,避免過多的糾結于復雜的數學計算過程。并且,在教和學的過程中巧妙的利用一些處理方法解決知識難點,起到融會貫通的作用。此外,教學院系在化工專業培養體系和課程設置上要適當注意專業知識內容的銜接和運用,力爭做到學以致用,學以會用。

        [ 注 釋 ]

        [1] 李寶霞.《化學反應工程》教學改革模式探討[J].高教研究與實踐,2012(4):33-35.

        [2] 茍建霞,解勝利,賈冬梅.化學反應工程教學與改革[J].廣西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S1):264-266.

        [3] 尹先清,李賡.化學反應工程教學方法探討[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5):32-33.

        第2篇:電工教學反思范文

        【關鍵詞】問題解決 原電池 工作原理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2)07-0020-02

        一、教材分析

        《原電池的工作原理》是蘇教版高中化學選修《化學反應原理》專題一第二單元第一課時的內容。本節教材是中學化學重要的基礎理論之一,是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和考試說明要求的重要知識點,更是學生學習比較困難的一部分。它融合了多方面的知識,包括:氧化還原反應、能量間的轉化、電解質溶液、金屬的性質等等,甚至包括物理電學中的相關知識,體現了學科內和學科間的綜合。

        二、學情分析

        在知識上,學生已經學習了氧化還原反應、能量間的轉化、電解質溶液及金屬的性質等有關知識;在能力上,已經初步具備了一定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思維能力,喜歡自己通過實驗探究化學反應的實質,由實驗現象推測反應原理,并對其進行歸納總結。

        三、教學思想

        原電池的工作原理在生產生活和科學研究中應用十分廣泛,小到手電筒,大到人造衛星,均需要依靠化學電源提供電能。因此,引導學生認識化學能與電能的相互轉化的原理和遵循的規律,可以促使學生深刻認識身邊的電化學現象。對原電池原理的學習,要求學生必須向上聯系氧化還原反應、能量轉化、電解質溶液、元素化合物知識;向下為未來學習化學電源、電解池的工作原理及應用、金屬的腐蝕與防護等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同時形成研究制造電池、進行創造發明的初步意識。這樣構建的一個系統的知識網絡,強化了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相聯系,從實踐中提取理論、再完成由理論指導實踐的認識規律,較好地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在蘇教版教材必修2中已經重點介紹了銅鋅原電池的工作原理和形成條件,并對實用電池進行了簡單介紹。選修的知識是在必修2基礎上的加深和提高,從必修水平到選修水平,學生的知識和能力需要進行一次較大的跨越。必修2中介紹的原電池電流效率低(引出需要解決的問題),在本節課本著“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宗旨,引出將兩個半電池通過鹽橋相連而形成的電流效率較高的原電池。必修2中重點放在引導學生觀察原電池的工作原理,而本節課則將重點放在引導學生分析現象產生的原因,要求學生理解原電池的工作原理,能根據有關原理進行原電池的設計,并寫出相應的電極反應式。

        四、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通過實驗與分析,掌握形成原電池的基本條件。(2)理解原電池的工作原理,能判斷原電池的正負電極,能寫出電極反應式。(3)學習實驗研究的方法,能設計并完成一些基本的化學實驗。

        2.過程與方法

        (1)經歷對化學物質及其變化進行探究的過程,進一步了解科學探究的意義,學習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學探究能力。(2)在科學探究的過程中要具有較強的問題意識,敢于質疑勤于思索。(3)在學習中,學會運用觀察、實驗等多種手段獲取信息,并運用比較等方法對信息進行加工。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在化學學習的過程中體驗并享受探究帶來的快樂,感受化學世界的奇妙。(2)增強聯系實際學習化學并將化學知識應用于生活的意識。(3)關注與化學有關的社會熱點問題和科學前沿問題,增強環境保護的意識,逐步形成可持續發展的思想。

        五、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原電池的工作原理,電極反應式的書寫。

        教學難點:原電池的形成條件,電極反應式及電池反應方程式。

        六、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或用到形形、各種各樣的電池(PPT展示各種電池的圖片),這些電池是如何工作的呢?在必修2中我們對原電池的知識已經有了初步了解,今天我們一起來進一步學習原電池的知識。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的欲望。

        【教師】下面我們首先進入今天的“溫故知新”環節:用導線連接銅片和鋅片,并將銅片和鋅片同時置于稀硫酸溶液中,在導線中間連接一個電流計,觀察實驗現象。

        【教師】PPT展示銅鋅原電池(以稀硫酸為電解質溶液)flas。

        【學生】回答實驗現象:鋅片逐漸溶解,銅片表面有氣體產生,電流計指針發生偏轉,且偏向銅極,溶液不變藍。

        設計意圖:檢查學生知識的掌握情況,溝通新舊知識的聯系,為新授知識做好鋪墊。

        【教師】這樣的裝置是將化學能轉化為什么形式的能量?

        【學生】電能。

        【板書】一、原電池

        1.概念: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叫作原電池。

        【教師】請同學們完成該原電池的電極反應式及反應方程式。

        【學生】負極:Zn-2e-=Zn2+ 正極:2H++2e-=H2

        總反應:Zn+2H+=Zn2++ H2

        【教師】在以上的裝置中鋅片為 ____ 極,發生 ____ 反應,銅片為 ____ 極,發生 ____ 反應。

        【學生】學生回答:負,氧化,正,還原

        【教師】我們總結一下,形成原電池必須具備哪些條件?

        【學生】①兩個電極;

        ②電解質溶液或熔融狀態電解質;

        ③形成閉合回路;

        ④自發發生氧化還原反應。

        【板書】2.形成條件

        設計意圖:通過回顧,對原電池形成條件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培養學生表達能力,分析歸納能力。

        第3篇:電工教學反思范文

        【關鍵詞】電工基本技能精講活練一體化教學

        電工基本技能是一門中職電工電子類專業的專業課,它對學校培養專業技術應用型人才的目標具有很重要的作用。通過學習該課程,可以為學生學習后續課程打下基礎,并能初步解決學生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如何提高教學質量,是每位教師關注的問題。事實證明,提高教學質量,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在課堂。這就要求教師正確處理好"講"和"練"的關系,教師不能"一言堂",應該精講和活練,重在能力的培養。在電工基本技能教學中,如何才能做到精講和活練呢?以下是我的一些體會。

        一、教師"下水"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許多中職生都是因為學習的熱忱被厭煩情緒和壓力摧垮了才走進職校的。那么,電工基本技能教學如何根據學科特點激發和培養學生熱愛學習的精神,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到聽講和勤練中呢?蘇霍姆林斯基說:"對知識的興趣的第一個源泉、第一顆火星,就在于教師對上課時要講的教材和要分析的事實所抱的態度。"只有教師是熱愛自己學科的人,才能點燃起學生對所教學科的熱愛的火花。在教學中,教師除了對有關方面進行必要的指導外,如能自己親自動手,親自"下水",像游泳教練那樣現身說法,這樣才能促使學生大腦興奮,思維活躍,以昂揚的精神狀態投入課堂教學中。如在電子門鈴的制作的教學中,我先提問:電子門鈴是怎樣工作的,你會制作一個電子門鈴嗎?激發學生懸念,讓學生討論、回答,接著我出示自己制作好的電子門鈴作品給學生,并演示其工作過程。然后提出本節課的任務,引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激發學生動手制作的欲望。教師如此"下水"指導的實際行動,是學生學習電子門鈴的制作興趣和熱情的激活因素。學生對該項目的開展表現得非常積極投入,教學目標如期順利完成。

        二、變濫講為精講。

        電工基本技能是理論與實操均較強的一門學科,教師在教學中,如何講,處理教材是關鍵。如果是面面具到,不分重點難點地全面講授,就是"滿堂灌"。如我在二極管的識別與檢測的教學中,將教材的內容作了相應的調整,其理論性的部分則交由學生課前預習完成,課堂教學側重二極管特性的理解和檢測。首先我拿出二極管讓學生思考、討論其何特性,然后讓學生代表上臺將二極管以不同方式串入電路中,讓學生注意觀察小燈泡的變化情況,引導學生由實驗現象中分析得出二極管的特性。由該特性作為檢測二極管的好壞與極性的依據,最后讓學生動手操作,在這一過程中,通過教師的設疑、學生的思考與動手操作、教師的輔導等,學生對二極管的特性理解更深,對其檢測技能也更加掌握牢固。

        三、采用一體化教學,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電工基本技能教學中,不能只注重練而不知其所以然。教師的講與學生的練要恰當,不能以講帶練,也不能讓學生滿堂練,要做到精講精練活練。這應注意做到:1、訓練目標明確。教師在教學中,可采用講演結合,創設情景,導入新課,以激發學生的探究欲。如照明電路的安裝,我將家庭照明情景錄制下來播放,問學生照明電路由什么組成,怎樣工作,如何安裝?進而揭示本節課的主題,學生的好奇心和表現欲一下就給激了起來。2、訓練重點要準確,難點要突破。教學的重點、難點也是訓練的重點、難點,因此,學生在課堂上實操訓練,應在把握教學目標的前提下精心設計,如照明電路的安裝應從電路的組成到工作原理圖、安裝圖等,逐步讓學生理解,只有讓學生明白實訓室中的各部件與安裝圖的元件一一對應關系,學生動手操作熱情才變得高漲,易達到教學目標。3、訓練方法要靈活。教師要千方百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變苦學為樂學,使課堂教學既有啟發性、創造性,又有趣味性。如在學生學習了手工焊拆技術后,可進行趣味小制作--多諧振蕩器的制作、光控電子鳥。讓學生在這些制作中,發揮學生的創造性,使學生不斷體驗獲取成功的喜悅。4、點拔要得當,并及時反饋矯正。在教學中,注重學生的實操訓練,讓學生在練中不斷強化技能。但重視練并不是滿堂練,讓學生放任自由,結果變成純粹的學生自習課。教師的精講要少而準,但也要根據教學內容的難易度及學生現有的學習接受能力而定。5、項目評價要中肯,歸類進行。對于學生的實訓作品,教師應設計好評分標準,將其進行檢查并評分,肯定優點,指出存在問題,點明整改方向及整改措施,并對進步較快的學生給予及時表揚,以增強學生的成就感。否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將會大受挫傷。6、項目拓展不能形式主義。它是學生掌握該項目程度的反饋。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說過:人最高層次的需要是自我實現。教學中應當努力創造機會使學生達到自我實現的愿望,使學生的自我激勵機制得到建立和完善。如布置作業,在實訓課結束前,教師通常會讓學生寫實驗報告或實習周記;而普遍學生都認為這是無實際意義的形式作業,總是馬虎應付。其實,這不應當是實訓步驟的重復,而應當是學生自己在實訓中所掌握的知識與技能的重新組合,是自己在實訓過程中所積累的經驗匯總與存在問題的剖析,通過讓學生寫實訓報告、實習周記等途徑,加深學生對所開展的項目教學由實操上升到理論的認識,以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四、反思教學,促進教學相長。

        實踐證明:要確保電工基本技能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除了上述幾點外,還要注意反思教學,以促進教學相長。所謂反思教學,是指教師對教育教學實踐的再認識、再思考,并以此來總結經驗教訓,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因此,反思教學符合教學相長規律。常言道:計劃趕不上變化。日常教學也會出現如此狀況,所以反思教學是我在課后必須去研究的一項常規工作。我從備課、上課、評課等方面進行反觀自己的得失,也反思他人的成功經驗以及教育歷史實踐中流傳下來的種種有效的教學理論。如摸索出了哪些教學規律、教法上有哪些創新、訓練是否到位等;及時記下這些得失,并進行必要的取舍、歸類,考慮再教這部分內容時應該如何做,這樣可以讓自己獲得某種教學機智,使教學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境界。

        【參考資料】

        1.《有效教學論》高慎英、劉良華著,廣東教育出版社,2004.

        第4篇:電工教學反思范文

        1.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1)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盡量運用多媒體技術,把一些較難理解、不易掌握的內容展現出來,如:在“電氣與控制”這一章的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多媒體課件的教學手段進行教學,將電氣控制線路的整個動作過程分步展現在學生面前,將難點拆分,同時將靜態化為動態,使學生可以身臨其境,從而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2)開設各種興趣小組培養學生學習興趣職業學校大部分學生的理論基礎較差,如果讓他們一直面對枯燥的理論講解的話,他們往往是毫無興趣的。但是,這些學生往往對于一些小產品的制作卻是很感興趣的,通過開展各種形式的電工電子興趣小組,可以將理論知識的教授滲透到各種興趣性操作實踐中進行。

        2.由淺入深,強化專業技能訓練

        電工電子實訓項目較多,各個項目之間又不是完全獨立的。在實訓中應注意各個項目之間的關系,采用“分層模塊教學”法,設定實驗過程,分步驟、分階段對教學重點和難點實現各個擊破。實訓中可進行單項訓練,在單項訓練熟練掌握后再進行綜合訓練,由淺入深,這樣有助于學生的不斷反思和總結,技能不斷得到強化。如:“三相異步電動機接觸器正反轉控制”實訓中,將要用到兩個接觸器,可以首先讓學生接一個,使電動機正轉,當這種接法熟悉后,再接第二個,實現電動機的反轉,最后進行整體裝配,這樣做學生記憶就更加深刻,教學效果就更為明顯。

        3.運用先進的教學手段,增強電工電子教學效果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可以采用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信息技術教育和計算機仿真軟件等手段來改革傳統的教學思想觀念、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設定與教學相關聯的多媒體課件和網絡課程,使其教學內容的廣度和深度都得到了有效地挖掘,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個性化學習能力。

        4.運用各種仿真軟件進行輔助教學,提高效果,突破條件限制

        在電工電子課程教學中引入各種軟件進行輔助教學可以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例如:在電工電子課程中采用EDA技術進行輔助教學,整個過程方便、簡便、快捷、靈活,且形象、直觀、交互性好,它不僅能很好地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還加強了分析、綜合能力,實現了實驗教學的創新。學習電工電子,不僅要求學生掌握原理和相關的計算關系,還要求學生具備電路的分析、設計能力。現今社會,科技高速發展,新電路、新元件不斷出現,而實驗室因主客觀條件的限制,無法滿足各種電路的設計和實驗要求,通過采用軟件仿真的方法,克服實驗室的條件限制,避免使用中儀器損壞等不利因素,滿足各種電路的設計要求。采用計算機虛擬技術進行電路的分析設計,可以訓練學生掌握正確的測量方法和熟練使用儀器的能力,電路的綜合分析能力都有比較明顯的改善和提高,使課堂教學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二、調整教學內容

        電工電子的課程內容多而廣,但是,教學課時學校十分有限,要在有限的課時內,將所有知識都面面俱到是十分困難的。針對職業學生的特點,我們將教學內容進行精選,主要體現在:

        1.職業學校學生電工電子的教學內容以實用為主、夠用為主

        職中學生的理論基礎相對較差,理論知識的教授以能滿足崗位和其他專業課需要為尺度。精簡理論的推導,注重理論的實際應用,使學生能夠較輕松、較好地掌握理論知識。

        2.教學內容要以實驗實訓為重點

        職業學校主要是培養操作技能型人材。教學內容以夠用理論知識的基礎上,突出技能訓練,注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以滿足社會的需求。在教學中應增加實例的講解,將教學內容與生活實際相結合,例如:在講“解異地控制電路”時,可以結合“兩地控制同一燈”這一實例,并配以實際操作,這樣既能將課堂知識直接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又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

        3.緊隨時展,引入新知識

        第5篇:電工教學反思范文

        關鍵詞:項目教學法;整合教材;反思;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3)26-0246-01

        筆者一直從事技工學校電工專業課程的實訓教學工作,在教學中主要采用的教學方法是項目教學法。下面以《普通線路電梯的調試》教學為例,就項目教學法如何應用在電工專業課程的教學,談談筆者的體會和感受。

        一、整合教材,學生參與準備教具

        本項目的選題并非來源于教材,因此,筆者決定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整合實訓項目。本著“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觀,即把專業能力構建于一個完整的工作過程,以項目為引導,任務來驅動,通過行動而學習,筆者選擇和序化了教學內容。學生代表采購回元器件后,進入項目的重點:電路圖識讀、畫布局圖、元器件清點識別檢測與成型、繼電器布局、接線制作與檢測、電路調試、故障排除,功能實現,然后利用通電試運行鞏固原理、產品展示與質量評價。注重了方法能力目標(可持續發展能力:工作方法、學習方法)、社會能力目標(職業道德與職業素養)、個人能力目標(自信心、責任心)、專業能力目標(電工產品的裝配調試能力)等四大能力的培養與提高,這些能力的培養既符合當今社會機電行業對電工專業學生的要求,也符合中等職業教育的改革與發展,更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做中學”和“做中教”,學生動手能力得以很大的提高,專業技能得以展示。

        二、教師引導,學生主導,分工合作

        本項目筆者利用普通電梯圖片、實物導入新課,要求學生在實訓中領會“項目就是產品”,學生明確實訓目標,反思以前的實訓項目中哪些方面做得不夠好;教師解讀任務書后,由9個小組每組任意選派一名學生(共9人)上臺按照教師要求合作演示樣品普通電梯的功能,而后學生根據任務書進行讀圖、檢測、布局、制作、調試、故障檢測、質量評價、評后感想。本項目充分應用了實訓室的各儀器設備(多媒體、電工實訓臺、萬用表、電梯訓練裝置等),教學效果好:學生興趣濃,參與度高,教學目標(能力培養)較好達到。為了便于實訓操作,課前安排學生從普通電梯樣品8個按鈕處分別用細長導線并聯接出8個按鍵,并編好號,果然,操作方便,演示效果明顯。學生在電路的檢測和調試中,用時較長,但每小組的三個成員能分工合作,完成測試,做好記錄。對檢測中出現的故障基本能找到故障部位,予以排除。每組的三個成員筆者都按好中差精心搭配,利用幫帶的方法,課前先點撥動手優秀的學生,再讓優秀的學生輔導動手能力不強的學生,可以讓學生在一個規定的時間內基本完成每個子項目的實訓內容。這種方式讓老師能更好地控制課堂和巡回指導,而且同齡人教同齡人,學生很容易接受,還方便在討論中進步,增進了同學之間的友誼。

        三、反思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本項目是按照課程表每次2課時進行,學生時間把握不夠好,熟練程度不一,制作進度不一,動手能力不強的學生依賴性較強,學生對電路的檢測、調試、排除故障用時較長,展示作品時質量評價不夠到位、語言表達能力還需要在不斷的訓練中加強。

        本課程在實施項目教學法的過程中,需要購買項目實訓中用到的電工產品元器件,專業課教師必須提前做好計劃,筆者感覺到在開學后由專業課教師或班主任收實訓費有一定的難度,這樣不便于實訓項目的開展。另外,筆者在廣東某知名企業教學實踐時,企業人事經理說過:一味強調學生扎實的專業技能,培養成為企業生產一線“全能員(物料員、裝配工、焊接工、調試工、檢驗員、維修工)”,而不把企業的7S(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安全、節約)管理理念,企業文化融入教學中,學生的職業素養、職業道德達不到企業要求,用人單位是不愿意接受的。筆者認為:7S管理理念,不僅要滲透給學生,教師每個人也都要達成共識,老師、學生都成為7S的傳播者,例如:教師上課、辦公、開會、乃至就餐完畢,每人隨手把自己坐過的凳子搬回原位,僅僅舉手之勞,在離開教室、辦公室、會場、餐廳時,映入眼簾的凳子不再是亂七八糟的模樣,而是整齊有序的擺放,而且給打掃衛生的人減輕了不少工作量。

        實踐證明:教師在電工專業課采用項目教學法非常合適,創設“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充分體現“做中學”和“做中教”。筆者建議中等職來教育在今后對于適合采用項目教學法的專業課其教材都選用項目教程。學生能在項目教學中體驗學習的快樂,掌握就業的技能,收獲成功的喜悅。

        參考文獻:

        [1]劉燦濤.基于虛擬儀器的電工教學實驗.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2年第5期.

        第6篇:電工教學反思范文

        一、從學員情況出發

        現代的教育教學思想是“教學要從學員的已知出發”“教學要從學員的需求出發”。這種思想的提出和改變,使教育教學從教師的權威說教向學員的主動能動性轉變,認同學員肯定有著不同的需求:情感上的需求,認知上的需求。情感上的需求包括:興趣、愛好、意志等;認知上的需求有:知識、能力、方法等;

        在教學中,我們就要從學員的情感上、認知上來備課、授課,達到既可以讓學員學到要求的知識,也可以讓學員在學習中體驗學習的快樂,使學員對學習保持一種發自內心的“我要學習”的強烈欲望。要收到這種效果,就要在備課的時候,要深入了解學員的實際需求,對要求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創造性進行處理,讓不同的學員在同一節課中有各自不同的收獲,讓學員在進步中體驗成就感,激發他們學習興趣的內在的求知欲。

        讓不同的學員得到不同的發展,可以采取以下的做法:

        1.進行學習目的性教育,形成正確的學習動機。學習動機是直接推動人學習的內部動因。它與學習效果有著密切的聯系。一般來說,學習動機正確、強烈,指向學習活動本身,則學習效果好、成績佳。同時,多些鼓勵,少些批評。對于學員的比較新穎、簡捷的回答,加一兩句評語;對于有一定進步的中下學員,進行表揚;對發言較好的學員一個會心的微笑等等,都可能成為學員學習進步的動力。

        2.設計新穎的教學內容、靈活的教法激發學習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通過創設恰當的“情境”,激發豐富的想像,欣賞語言文字的美感,提高學員學習的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要遵循“低起點、小步走、中容量、勤反饋、及時補”的原則,設置有梯度的學習目標,讓學員在由易到難的過關體驗中,獲得成功的喜悅,激發學員的學習興趣。

        3.實施分層次教學,讓每個學員都有成功的機會。在學員學習能力和學習成績已經出現參差不齊的情況下,仍然采用傳統的“大統一”要求的教學方法,會保全一部分學員而犧牲另一部分學員。因此,要采用分層教學的方法,因材施教,要從學員的實際出發,根據學員的個性特點進行教育,充分發揮每個學員的才能和專長,促進學員個性的和諧發展。

        二、提高自身教學素質

        1.樹立先進的教學理念。理念是靈魂。教學理念是指導教學行為的思想觀念和精神追求。對于教師來說,具有明確的先進的教學理念,應該是基本的素質要求。先進的教學理念是實施有效教學的前提。

        2.豐富個人知識儲備。豐富個人知識儲備是實施有效教學的保證。課堂上,如果教師對教材的理解缺乏深度廣度,那么教學就會膚淺,學員學習就無法深入。可見,一定要不斷學習和探索,不斷拓展自己的知識內涵。知識的厚度增加了,課堂就能深入淺出,左右逢源。

        3.做一個有反思力的教師。葉瀾教授有一句著名的話: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教學反思,就可能成為名師。教師應在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螺旋式上升中,實現專業成長。

        三、有效組織教學

        追求有效的課堂教學,可以從課前的準備、課堂的組織、課后的練習等幾個環節來提高實效性,這是實施有效教學的必然途徑。

        1.課前的有效準備

        教材是教師講課和學員學習的依據。鉆研教材,要有兢兢業業、一絲不茍的精神。物理學家嚴濟慈曾說過 :“教師對他所教的課程懂得越透徹、越深刻,就能講得越簡單、越清楚。”“以其昏昏”是不可能“使人昭昭”的。

        大凡成功的課必定是充分準備的課,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有效的備課必須體現出:

        目標的有效:清晰、簡明。目標是方向,方向正確才能保證有的放矢,備課時制定明確、具體、科學的教學目標,圍繞目標確立重點,優化教法,這樣的課堂教學才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內容的有效:適量、適度。教師要遵循教育規律和教學原則,科學地安排與搭配教材內容,合理地組織各部分的練習,不能“貪多忽效”,也不能“求少圖便”。

        教法的有效:靈活、恰當。同一教學內容,不同的教法效果就會不同,教必須致力于“導”,服務于“學”。優化教學方法要從實際的教學內容、教材特點、學員情況出發,揚長避短選用教法。教法貼切,教學方有效。

        2.課堂的有效組織

        這一環節,教師要做到:

        語言組織準確、簡練。一個教師,課堂上一定要組織教學語言,增強語言表達的科學性、針對性、準確性,做到清晰精煉、重點突出、邏輯性強。

        時間組織恰到好處。教學各部分的時間分配,教者在備課時應預計,講課時要調控。不言而喻,課堂教學在單位時間內完成的任務越好,浪費的時間越少,課的密度越大,教學質量就越高。

        教學組織面向全體學員。在課堂教學中,各環節的安排要盡可能以全體學員的參與為基礎,以個別提問、小組交流、課堂檢測等多種形式來了解大多數學員學習的情況。

        3.課后的有效練習

        課后練習不在多,貴在精。提高練習的有效性就是要充分了解學情,因課設計練習,讓學員在訓練中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教學并非是讓所有的學員都能出類拔萃,而是讓我們的學員能在自身現有的水平基礎上有所發展,發揮出他們的潛能,做到了他們能做到的。換句話說,我們教師幫助學員最大限度引導學員學習知識,掌握技能的同時,讓他們對學習過程感到興趣,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為他們今后的學習,乃致將來的終身學習打下基礎。當然在這基礎上,我們如果也能經過反思,探索,提高我們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真正做到教學相長,那么這種有效教學更具有意義。

        參考文獻

        第7篇:電工教學反思范文

        關鍵詞: 電類專業 興趣小組 定位 教學方法 成效與反思

        電類專業開設電子電工興趣小組,是對課堂理論教育、實訓室考工訓練及一部分學生的技能大賽訓練的補充,它對職業教育的教育質量和辦學效益都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根據適應經濟發展和本市產業結構調整的需求,從我校學生發展的需要和學校發展的實際情況出發,我們對電類專業開設興趣小組進行了嘗試。

        一、電類專業開設電子電工興趣小組的定位

        對于興趣小組應該開設什么樣的課,我們基于“以就業為導向”的理念,加上考慮到學生生活中經常遇到的電子產品故障問題(如電腦、功放、手機、MP3等),并參照電類學生的培養目標,對現在企業電類崗位具體要求和日常生活所必備的能力進行分析,在考慮到勞動保障局考工要求、學生技能大賽訓練要求的基礎上,考慮我校實際情況,最終將開設興趣小組的重點放在學生日常生活中的電子產品維修上。

        (一)學生的需求情況(意愿)分析。

        我于2007年開展了“電類專業學生對開設電子電工興趣小組的意向”調查,此次調查對象是06級中(1)、(2)、(3)班,共計3個班級125名學生,回收有效調查問卷118份。

        調查結果顯示,學生依據自己的興趣和希望的就業方向,喜歡的電子電工模塊依次是家用電子產品維修模塊、維修電工模塊和家用電器產品維修模塊。其中維修電工模塊是學生的主修課。因而,興趣小組將學習方向定在了家用電子產品維修模塊和家用電器維修模塊。

        同時,通過對學生需求情況的分析,我還對學生進行引導,加強對所開興趣小組的宣傳。因為學生僅憑個人的興趣來選擇,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所以,要到班級進行宣傳、講解,讓學生了解興趣小組的要求,讓學生知道我們所開設的興趣小組的性質、主要教學內容和可以獲得的專業技能等有關情況。這樣,學生就可以進行有目的的選擇,避免了很多跟風現象。

        (二)學校現有開設興趣小組的條件(師資、場所、設備等)。

        1.我校電類專業組現有專任教師14名,在讀研究生4名;取得高級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及以上的共6名,取得中級國家職業資格證書的2名。所有教師既能進行專業理論課的教學,又能勝任專業實踐操作技能課(實訓課)的實習指導工作。

        2.學校現有的實驗、實訓設備條件。

        學校現有一定數量的實驗和實訓設備,其中有能夠容納48名學生同時進行電子電工實驗的實驗室一間、有能夠容納48名學生同時進行電子實訓的實訓室一間、有能夠容納48名學生同時進行家用電器實踐操作技能訓練的實踐操作室一間,配備了各種維修專用工具,可以供學生進行實踐操作和理論學習。

        同時,發動學生將家中淘汰下來的廢舊電子產品帶到學校,進行維修或再利用。現在很多學生的家中都有淘汰下來的一些電子產品(如電腦、功放、手機、MP3、吹風機等),這也為學生進行理論學習和實踐操作提供了較好的條件。

        (三)學生知識結構儲備分析。

        對目前中職一年級學生的知識結構體系進行分析發現,學生已經具有電工技術基礎知識和機械常識,相對于一些簡單的維修對電工技術基礎和電子技術基礎知識的要求不是很高;其故障以機械部件的故障為主,對機械常識與鉗工技能的要求較高。因而,可以首先開設家用小電器原理與維修的內容。中職二年級的學生已經掌握了電工技術基礎知識、電子技術基礎知識、電工工藝和電子工藝技能,完全具備了開設家用電子產品原理與維修內容的條件。

        開設的內容具有如下特點。

        1.具有相同的專業基礎課程。

        即《電工基礎》、《電子線路》、《電工儀表與測量》、《電子測量與儀器》、《電工技術培訓》、《電子技術培訓》、《機械常識與鉗工技能》等專業基礎課程。各門專業基礎課程的教學要求基本相同,在教學中具有一致性的特點,也便于學生在學習專業基礎課程后,根據不同的專業發展方向選擇不同的訓練重點。

        2.興趣小組的學習內容要有特色。

        學習內容包括:電腦組裝與維修、PLC可編程控制器、無線電技術基礎、無線電裝接工藝、整機裝配工藝、復印機原理與維修、電冰箱原理與維修、空調器原理與維修、洗衣機原理與維修、收錄機、音響原理與維修、電視機原理與維修等。

        (四)結論。

        根據上面的分析與論證,我們于2008學年第二學期開設電子電工興趣小組。興趣小組主要以提高學生對學習專業知識的興趣為前提,拓展學生的專業發展領域和專業技能,為學生能夠適應不同企業用工需求打下扎實的基礎。

        二、興趣小組的教學方法

        我們根據不同興趣小組的特點,以強化技能教學為主線,綜合運用了項目法、任務法、案例法等教學方法,以“怎么做”、“怎樣做才能更好”為教學過程,把理論知識與動手能力結合起來,增強教學內容的變化性、普遍性和實用性。形成了“以實為主”、“強化技能”、“以技促理”的教學特色。

        (一)“以實為主”。

        興趣小組學習的內容具有實用性、實踐性強的特點。我們利用實物給學生講解,同時進行實踐操作,也可以通過網絡、電視等渠道收集到不同產品的圖片、視頻。讓學生通過圖片和視頻從各個角度去研究實物的結構,并觀察維修人員的操作過程得到啟示、學習他們的維修經驗。“以實為主”就是要讓學生身臨其境。

        (二)“強化技能”。

        實際操作能力是中職學生的學習根本,是中職學生的“立身之本”。興趣小組要體現出當地經濟發展的需要和學生的需求。學生對學習專業技能是非常感興趣的。我們在教學中強化技能,以技能教學為主線,強調操作能力的培養,以滿足企業用工的要求。

        (三)“以技促理”。

        “以技促理”是指理論知識與操作能力培養并重的同時,以操作能力的培養來帶動學生學習理論知識的興趣,達到“以技促理”的效果。在教學中對理論知識的教學還要做到適度,即滿足學生在實踐操作中所需要的“度”即可,達到既降低理論知識難度,但又能引導學生學習理論知識的目的。

        三、成效與反思

        (一)成效。

        通過學生反饋,了解到興趣小組與傳統的理論課相比,具有注重操作技能,簡單易學的特點;形式比較多樣,邊動手邊學習理論知識的教學方法也比較受學生歡迎。正如06級中(2)班一位學生在學習《電腦組裝與維修》課程后感想中所說的:

        “我在課堂中上理論課時總是睡著或開小差,我喜歡的是自己動手,我在初中時就喜歡研究電腦。家里的臺式電腦我在初中就拆過,但只會拆下來除灰塵。我不太喜歡學習理論知識。電腦組裝和維修的課堂中只講少量的理論知識,大量時間讓我們進行組裝和維修,使我學習更有興趣。

        “有一天,在朋友家里玩時,他的電腦出現了故障,我根據課堂中學習過的知識,判斷出了故障原因,并動手修好了。使我成為了大家心目中的‘電腦專家’。”

        第8篇:電工教學反思范文

        【關鍵詞】電工學;雨課堂;“互聯網+”智慧教學;工程實踐體系

        電工學課程是面向東華大學非電類工科本科專業開設的技術基礎課,主要目的是通過電工學理論與實踐教學,讓非電類工科專業本科生即未來的各行各業的專業技術人員掌握亟需的現代電工技術和電子技術知識和技能。電工學兼具較強的專業理論性和實踐性,隨著新技術、新器件層出不窮的出現,電工學課程的教學內容也不斷變化;同時,隨著各個專業的培養計劃的調整,電工學教學的總學時數在相應的減少。這對很多非電類的學生來講,如何學以致用、增強實踐能力是一個相當困難任務;對教師來講,如何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如何將理論和實踐緊密結合,強化對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是具有非常大的挑戰性的。總的來說,傳統電工學面臨著兩大挑戰:(1)傳統電工學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形式單一,主要以教師講授和學生被動接受為主要特征,通過教師語言和PPT等工具的應用和演示來完成知識的傳授。在這種“滿堂灌”的教學模式下,教師是主動者、支配者,學生則是被動者和服從者。傳統的教學模式束縛了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同時,在這種模式下,教師缺乏對學生學習過程的掌握,無法根據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來動態調整教學內容和進度。(2)在傳統的“重理論、輕實踐”的培養模式下,電工學教學重點在繁雜的理論知識,實驗環節薄弱,綜合性、設計性、研究性內容不足,學生很少有機會進行電工學相關的工程實踐,導致我們培養的很多學生雖然掌握了大量的理論知識,但不會解決生產實踐中的電工學問題。因此,如何讓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中心,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成為電工學教學過程中亟待解決的核心問題。在“以學生為中心,厚基礎,重實踐”的教學理念指導下,作者結合我校電工學課程的實際情況,從“互聯網+”智慧課堂、工程實踐體系、考核方式等方面,對課程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實踐。

        1“互聯網+”智慧課堂

        目前,“互聯網+”教育成為我國高等學校教育教學發展的熱門領域,教育教學活動已經從線下課堂延伸到線上、課外,從校園延伸到社會。如何通過“互聯網+”的模式,將在線學習和線下課堂有機結合,增強在校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成為電工學課程教學改革探索的新方向。在“互聯網+”智慧課堂的建設方面,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探索:1.1建設面向電工學的微信公眾號“DHU電工電子學習圈”,將電工學教學從課堂拓展到課前、課后90后、00后大學生作為互聯網原住民,微信已經成為大學生學習和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微信公眾號的便捷性使得它成為教師在構建“移動課堂”的重要實踐平臺[1,2]。“DHU電工電子學習圈”涵蓋了電路基礎、模擬電路、數字電路、電機控制、用電安全、仿真工具、電工電子技術新進展等相關內容,在學生課程學習過程中,積極推送與課程進度的相關內容,在移動互聯網的時代,自動搶占學生的手機端,對學生電工學的自主學習具有很大的推動作用。在微信公眾號上,我們設計了儀器操作、Multisim、參考設計案例等專欄,以豐富多項的形式為學生提供實踐性內容;同時匯集優秀資源,以微課的形式在微信公眾號上建設了視頻學堂,學生可以借助先進技術手段,隨時隨地在線學習。目前,該微信公眾號經歷兩年多的建設,內容豐富多樣,得到廣大學生的積極評價。1.2開展基于“雨課堂”的智慧教學,讓學生成為教學的中。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大學校園內遍布移動網絡以及WiFi幾乎100%覆蓋,學生基本人手一部智能終端,移動互聯網不可避免的融入和影響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的各個方面。本著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我們在課堂教學方面積極擁抱移動互聯網,在電工學課堂教學環節中引入“雨課堂”[3,4]輔助教學工具,進一步推動了電工學智慧課堂的探索。教師充分利用“雨課堂”的多元化的功能模塊,有效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的參與度,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下面將從課前、課中、課后三個環節討論基于“雨課堂”的智慧課堂的實施。在上課前的環節,教師可以利用“雨課堂”建立班級群,準備電工學教學資源庫,在上課前將制作好的預習課件和資料推送給班級群;每個學生在微信端收到教師推送的資料,完成課前預習;老師在手機端可以查看學生預習的情況,并對學生預習中提出的問題作出解答,實現交互式的學習。在課堂教學環節,學生手機端能同步收到教師正在教學的課件,老師在線講解課程內容,學生可以將每一頁有問題的課件標識為“不懂”,教師能實時收到學生的反饋,并針對具體問題對教學過程進行調整;在重要的知識點,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插入課堂測驗,檢查學生的掌握情況;教師可以通過投稿、彈幕等功能手機學生的問題和反饋,實現與學生的積極互動交流。在課后環節,教師可以利用“雨課堂”討論區、公告等功能向學生課后作業、課堂反思總結、課后測驗、各類精華文章、學習視頻,引導學生總結、反思、鞏固課堂學習所得,強化知識的掌握。“雨課堂”是一種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教師可以借助“雨課堂”實現對整個教學過程的數據采集,量化每個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生哪個環節薄弱,教師重點講解相應的知識點,實現精準的教與學。通過“雨課堂”,教學不再是教師的獨角戲,學生成為課堂的積極參與者,甚至是課堂內容的創造者。

        2構建電工學工程實踐的教學體系,強化對學生工程

        實踐能力和和創新能力的培養為了改變傳統電工學“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模式,培養具有較強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學生,我們構建了一套完善的電工學工程實踐教學體系(如圖1所示)。2.1將虛擬仿真和工程案例引入理論課教學,增強課程的實踐性。由于電工學課程面臨著課時減少、實踐環節不足等問題,Multisim等EDA工具成為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和綜合實踐能力的重要手段[5-8]。我們開發建設了一整套提電路仿真軟件Multisim教學課件、教學視頻、電路仿真案例,并在公眾號“DHU電工電子學習圈”上開設了Multisim在線學堂,并將Multisim仿真軟件引進課堂教學,應用仿真軟件進行電路特性現場演示以及虛擬仿真實驗;另外,我們將典型的工程案例引入課堂,比如:通過血壓計的案例來討論電橋平衡問題,通過金屬探測器、電磁爐等案例討論鐵芯線圈和變壓器,通過計算器、交通燈、數字時鐘來討論數字電路設計方法。通過一系列的虛擬仿真和工程案例,增強學生的實踐意識和創新意識的訓練。2.2虛實結合的綜合設計課題和競賽培訓。在進行電工學課程學習的同時,學生需要獨立完成虛實結合的綜合性的電路設計課題,學生在Multisim軟件上完成電路設計、仿真,自主進入實驗室完成實際電路的搭建和調試,并提交設計報告,設計課題的成績將計入課程的總成績;進一步通過競賽培訓,鼓勵學有余力的學生參加創新活動和學科競賽。通過這一系列的措施,與電工學實驗教學環節有效互補,極大增強學生在電工學方面的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3改革考核模式,重視學生學習的全過程

        在現在的電工學教學模式下,學生的成績不再取決于一張考卷。以機械專業的電工技術和電子技術為例,課程總評成績的分配比例為:作業+雨課堂的過程數據占15%,獨立完成綜合性的電子技術課題的設計和報告占比15%,期末考試成績占比70%。甚至未來可以把課題的設計和報告的成績占比調高到35%,期末考試只占50%,這樣更有利于鼓勵學生投身實踐環節,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

        4改革成效

        “互聯網+”電工學智慧課堂和電工學實踐性教學體系在東華大學相關專業實施之后,學生學習電工學課程的積極性大大提高,學生成為教學的中心,學生的學習成績明顯提高。表一是我校2018年第二學期電工學課程進行教學改革后的成績統計數據。由表格統計結果看,通過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試點班的學生平均成績大幅度高于非試點班,優良率高,不及格率大大下降。同時,我們積極鼓勵選修電工學課程的優秀學生參加學科競賽,在2017年和2018年,指導學生參加兩屆全國大學生電工技術基礎知識與創新競賽,累計獲得全國一等獎7人次,二等獎1人次,三等獎2人次,成功參賽獎2人次,教師也獲得全國大學生電工技術基礎知識和創新競賽指導教師一等獎三人次,證明東華大學電工學課程在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績。

        5結語

        本文主要針對作者所在院校的實際情況,開展了一系列的電工學教學改革探索。總的來說,“互聯網+”智慧教學的形式能夠大大促進學生自主學習,通過與課堂教學結合,并加強工程實踐教學,對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會起到催化劑的作用。相信通過電工學教學的改革和探索,能夠為社會培養出理論扎實、專業知識深厚、具有較強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梁鵬舉,祁美霞,呂喜風,等.微信公眾號在應用化學專業物理化學教學中的應用初探[J].科技視界,2020(32):48-49.

        [2]李文榮,徐晨欣,郭嘉慧,等.大學物理實驗在微信公眾號線上學習模式的探究[J].物理通報,2020(8):89-93.

        [3]劉東慧.基于雨課堂與SPOC分層教學模式在軟件開發課程中的實踐探索[J].科技資訊,2020(27):25-26.

        [4]朱桂萍,于歆杰.基于翻轉課堂的主動學習促進策略[J].中國大學教學,2018(5):29-32.

        [5]張泓.淺談Multisim在電子技術基礎課程中的應用[J].電子制作,2020(22):50-51.

        [6]黃茂飛.基于Multisim的高職模電技術課程教學研究[J].科技資訊,2019(32):156-157.

        [7]沈利芳,李曉麗,鄧開連,等.“電子技術設計與實踐”綜合改革與探索[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20(1):48-51.

        第9篇:電工教學反思范文

        摘要:電工電子技術課程作為高職電工電子類課程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在學生專業成長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當前電工電子技術課程卻面臨著學生學習興趣不足,專業知識不扎實,實踐動手操作時基礎薄弱,應用能力不強的現狀。如何能使本門課程變得生動、鮮活,讓學生興趣十足,理論與實踐共同提升呢?文章研究了理實一體化教學方案,并配合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實踐中效果良好。

        關鍵詞:電工電子技術 教學方法 改革 高職

        中圖分類號: 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1(c)-0000-00

        1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教學方法改革的重要性分析

        電工電子技術課程作為電工電子類課程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在學生專業成長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此門課程的掌握程度對于學生的專業能力提升起著至關作用非凡。因此,研究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教學方法改革對促進學生提高專業技能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作為工科教學的一門課程,電工電子技術課程自然是不如文科課程那樣易于接受,生動鮮活,所以,大多數人都會用枯燥來形容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枯燥的東西自然很難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學生對課程沒有興趣那就很難主動的投入精力去學習與探索,也就很難有很好的教學效果。當前電工電子技術課程就面臨著這樣一個局面,學生對課程的學習興趣不足,專業知識不扎實,實踐動手操作時基礎薄弱,應用能力不強。因此,作為電工電子技術課程的教師正大努力進行教學方法的改革,以使本門課程能更好地被學生接受,充分提高課程教學的有效性,使學生在課程上能充分利用學習時間,吸引更多的知識,從而轉換為專業技能,這對于學生提高專業能力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2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教學方法改革方案

        2.1設計理實一體化教學方案

        傳統的電工電子技術課程在教學時是分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兩部分,通常是先理論后實踐的模式。實踐中發現這種教學方法很難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會使學生在枯燥的理論學習過程當中失去了進一步學習的興趣。而有時到了實踐環節時卻又忘記了理論課程當中的內容。不能對于理論課有個更好地升華。

        基于以上分析我們提出理實一體化教學方案,即將理論課與實踐課統一到一起,形成理實一體課程。理實一體化教學方案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以及學校實驗場地的現狀,依據實踐夠用的基本原則,將傳統教學當中的所謂理論學習的知識點打碎,將其融入到每一個實驗當中。通過每一個實驗來講解課程當中所必知必會的基本理論知識,通過實踐驗證理論,通過實踐應用理論,使學生的學習是通過完成一個一個的工作任務,來掌握理論知識與實踐技巧。通過這樣教學方案的設計,使得理論與實踐達到更高層次的統一,使得理論有所用、實踐有所依。學生在動手的過程當中完成知識的加工與整理工作,使知識記憶更扎實。

        2.2運用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法

        理實一體化教學方案進行合理充分設計會,課堂教學就由傳統的教學一言堂變成了學生主動學習的方式。教師將每一階段的學習內容,通過實驗任務的形式體現出來,教師通過下發實驗任務書來布置學習任務。學生需要根據教師提供的任務書進行學習,制定學習計劃,制定任務實施的方案,然后通過與教師的溝通或者自主學習,確定解決問題的方案,這一過程當中學生就完成了知識的第一步學習;然后學生根據方案進行實踐,并進行記錄,完成第二步學習;之后再進行反思與整理,發現實驗中的問題、分析實驗中的數據,并對應分析理論原理,從而實驗第三步學習。這樣的學習過程,使學生具備學習過程當中的主動權,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法在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等綜合職業能力,以實際工作過程貫穿整個課堂,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參與作用,有助于彌補教學和實際生產的脫節問題。

        3實踐效果

        3.1學生興趣高漲,課堂上參與度增高

        采用理實一體化教學方案以后,電工電子技術課程告別了以往枯燥無味的傳統課堂,學生在課堂上興趣高漲,能夠積極的進行學習,由于教師有時間與精力控制整個學習過程,對于學習興趣較低的學生給予適時的鼓勵,使他們在團隊中也有一份工作,會使他們在課堂上也能充分參與,做一點符合自身能力的事,學一些知識,促進了他們的參與度,也使他們收獲更多知識。在采用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法過程當中,整個課堂參與度較以往有很大提高。

        3.2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傳統的學習模式是灌輸式的,教師生怕學生沒有聽懂,一遍遍講,一遍遍練,學生們總是被動接受。而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下,配合教學文件,學生們在課堂中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以完成任務為目的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進而實施任務,完成目標。這個過程當中,學生不僅學會了電子電工的知識與技能,同時也學會了自主學習的方法,提高了自主學習能力。

        3.3使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融會貫通,提高了學生專業技能。

        理工科的課程最重要的還是實踐應用,可是實踐應用的前提又是理論基礎。如果能將理論應用于實踐,在實踐中驗證相應的理論,則是學習最佳狀態。基于理實一體化教學方案配合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下,學生們在實踐操作的過程中學習理論、升華理論,在理論的指導下完成實踐,實現了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融會貫通,即提高了學生專業技能,又扎實了專業基礎。

        參考文獻

        [1]李娟;;《電工與電子技術》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年31期

        [2]劉雨;馬占立;;中職電工技能的實踐與探索[J];科技資訊;2010年09期

        [3]張忠強;;中職電子技術課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的探索[J];職業;2009年33期

        [4]陰建強;;淺談如何在電子專業實驗實訓課中滲透創新教育[J];職業;2009年36期

        [5]梁麗;;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09年13期

        [6]田曉萍;;電工電子課程的教學改革[J];企業導報;2009年08期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 中文字幕国产第一页首页 | 伊人一道日韩欧美在线观看 | 在线网站黄不卡 | 自拍偷亚洲成在线观看 | 日本午夜福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