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測繪地理信息管理辦法范文

        測繪地理信息管理辦法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測繪地理信息管理辦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測繪地理信息管理辦法

        第1篇:測繪地理信息管理辦法范文

        深入貫徹落實《通知》精神,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四川省測繪管理條例》、《四川省測繪成果管理辦法》及相關法律法規為依據,圍繞地理信息獲取、提供、使用、生產、出版和傳輸等重要環節,嚴厲打擊地理信息市場中的各種非法活動,重點查處地理信息泄密、竊密案件和涉外、涉軍非法測繪活動,著重加強制度建設和建立長效監管機制,堅持打擊和教育相結合,規范地理信息市場秩序,推進我縣地理信息產業發展,保障國家安全和利益。

        二、工作目標

        用一年多時間,從加大宣傳力度、市場準入、執法檢查、規范行為、日常監管等方面入手,采取切實有效措施,使我縣無測繪資質或超越資質等級許可范圍非法從事地理信息數據采集、生產、加工、提供、傳輸、出版等行為基本杜絕,各種地理信息泄密、竊密案件和將地理信息在互聯網上以及非法提供互聯網地圖出版服務的行為得到依法查處,各種非法測繪活動得到有效遏制,相關監管機制進一步建立和完善,地理信息市場監管能力和水平明顯提高,地理信息市場秩序明顯好轉。

        三、組織領導

        縣整頓和規范地理信息市場秩序工作由縣城鄉規劃局牽頭組織,會同縣委宣傳部、縣規劃和建設局、縣國土資源局、縣公安局、縣國安大隊、縣安監局、縣工商局、縣保密局、縣文體局、縣電信公司、縣廣電局、縣新聞中心、縣網管中心等有關部門共同制定方案、安排部署有關工作,指導全縣開展整頓和規范地理信息市場秩序工作。

        縣人民政府將認真貫徹落實《通知》精神,加強對該項工作的領導和指導,對轄區內整頓和規范地理信息市場秩序的監督管理工作負責。縣城鄉規劃局、縣規劃和建設局要加強轄區內整頓和規范地理信息市場秩序工作的監督管理。

        四、主要任務

        (一)強化地理信息市場準入制度的管理。從事地理信息采集、生產、地理信息數據處理或地理信息系統集成的,必須經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或省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審批,并取得相應的測繪資質證書。從事互聯網地圖出版活動,應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審核批準,并取得互聯網出版許可證。從事互聯網地理信息服務,應依法向四川省通信管理局申請辦理互聯網信息服務經營許可證。地圖在上互聯網登載前應經省測繪局審核,報省新聞出版管理部門備案。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在受理互聯網地圖編制和開展地理信息活動(企業)登記注冊時,要查驗是否取得了省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新聞出版管理部門、省通信管理部六頒發的測繪資質證、互聯網出版許可和互聯網信息服務經營許可證,嚴把市場準入關。

        (二)嚴格規范獲取、生產、提供、使用和傳輸地理信息行為。持有地理信息數據的單位要強化安全保密措施,建立嚴格的歸檔和使用登記管理制度,明確崗位職責。對載體和數據嚴禁轉借、轉讓、擅自復制和銷毀。地理信息生產過程要加強數據跟蹤管理,制作光盤等載體應明密級、順序號和保密期限。磁介質、光盤等載體在計算機房的室由專人完成制作。在制作過程中形成的報廢材料須單獨存放,定期送指定地點銷毀。傳輸數據,須通過機要渠道進行傳遞,禁止通過普通郵政或使用電話、傳真、互聯網(專線除外)等非機要途徑傳輸地理信息。保存有國家地理信息數據的計算機和局域網必須與互聯網物理隔離。保存有國家地理信息數據的光盤、磁帶、硬盤、便攜式計算機等載體一律不允許私自帶出辦公區,并有專人保管,定期查驗。需要對外提供地理信息數據的,應按照法定的審批程序辦理。需要使用地理信息數據的,其使用目的和范圍必須符合國家保密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并經測繪行政管理部門批準,對非法持有或使用地理信息的單位和個人,要查清其地理信息來源和擴散范圍,追繳有關地理信息數據,并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三)防范和制止涉軍非法測繪行為。軍事管理地區是國家的戰略要地,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縣人武部的批準,不得在軍事和管理工進行攝影、攝像、測量等測繪活動,對違反規定的要依法進行查處。依法嚴厲查處擅自擴大地理信息采集范圍的違法行為,嚴防泄露軍事設施秘密。縣測繪行政主管部門要加強同縣人武部的溝通,及時通報涉軍測繪的有關情況,配合縣人武部查處非法測繪案件。

        (四)加強對外國組織和個人來縣辦測繪活動的監管。任何境外組織和個人來*境內從事地理信息測定、采集、數據處理和地理信息系統集成等測繪活動,必須向縣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出具經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會同軍隊測繪主管部門的批準文件。未經批準的,縣內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為外國組織和個人來我縣從事測繪活動提供方便。縣內各有關部門或單位進行招商引資、旅游探險、登山、礦產開發、城市規劃、地質勘探等涉外合作項目中涉及測繪活動的,承擔此項目的外國組織和個人必須經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會同軍隊測繪主管部門批準。對已批準的從事涉外合作項目的外國組織和個人,縣內合作部門、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安全部門和保密部門要進行跟蹤監管。對已完成的涉外合作項目要及時進行清理,對違反規定的應立即責令停止相關活動,沒收有關地信息數據,并依法進行查處,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五、明確職責,分工合作,協調配合

        縣測繪行政主管部門要著力開展對互聯網地圖編制、地理信息數據采集、提供、生產、出版、傳輸以及地理信息系統集成單位測繪資質的管理,要加強對互聯網地圖登載、出版前的審核。組織開展執法人員培訓和地理信息市場的檢查工作。重點抓好地理信息生產環節的整治工作,嚴格規范獲取、提供、使用地理信息的行為,依法查處無測繪資質從事地理信息生產和涉軍測繪的違法行為。

        信息和通信管理部門負責地理信息傳輸環節的整治工作,協助配合有關主管部門加強對互聯網地圖和地理信息服務網站的監管。對危害國家、安全和利益的互聯網地圖和地理信息服務站,互聯網管理部門要做出關閉網站的行政處罰。相關網站拒不執行的,通信管理部門依法通知互聯網接入服務提供者停止為其網站提供接入服務。

        縣國安大隊負責涉外測繪違法案件的查處工作,重點查處境外組織及個人非法持有、竊取涉及我國重要基礎設施和軍事設施地理信息數據的違法案件。

        縣工商行政管理局負責地理信息產品流通環節的整治工作,提供從事地理信息生產的注冊企業信息,依法查處未依法進行注冊登記或超出經營許可范圍,擅自經營和銷售地理信息產品的行為。

        縣文體局負責地理信息出版環節的整治工作,嚴厲打擊未經審核批準擅自出版地理信息和非法提供互聯網地圖出版服務行為。

        縣保密局負責按相關規定對地理信息的獲取、使用、傳輸環節進行保密檢查;組織、指導和協助相關部門對地理信息泄密、竊密案件的查處,開展保密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增強各類人員的安全保密意識。

        縣公安局配合有關部門負責對地理信息市場中的違法行為進行查處,嚴厲打擊阻撓地理信息市場清查整頓和暴力抗法等違法行為。

        檢查中發的違法行為,有關部門要責令改正并限期整改,逾期不予改正或整改的單位,國土、工商、新聞出版、安全、保密、公安等相關部門要依法進行嚴肅查處。

        六、強化宣傳,正確引導

        第2篇:測繪地理信息管理辦法范文

        關鍵詞:地理空間框架;公共服務;數字城市

        0 引言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需求水平的提升,數字城市地理空間框架建設已逐漸成為城市基礎測繪的核心內容,建設成果成為測繪地理信息服務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更全面、更有效的支撐[1]。當前,以“數字城市”為標志的城市信息化浪潮

        正在全國范圍內迅速展開,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將進一步加大數字城市的建設力度,全面推廣數字城市建設,要求2013年完成全部地級以上城市的立項工作,并且推動有條件的地區開展數字縣域地理空間框架建設工作。

        當前,數字城市建設工作已進入應用與發展的關鍵時期,但是有些地方仍然存在長效機制落實不到位、更新欠及時、應用推廣深度與廣度不夠等問題,這些問題在縣域城市表現尤為突出,加上長期存在財政負擔較重、自身技術力量不足等痼疾,極大地阻礙了城市測繪信息化建設的發展。為了能夠有效克服縣域城市地理信息資源共建共享存在的困難,平陽縣抓住數字城市項目建設的契機,綜合考慮實際情況,認為平陽縣數字城市建設應該要著重加強市、縣建設的統籌,核心內容就是“平臺統一、數據集中、分工協作、市縣共建”,形成了高效率、集約化的數字縣域地理空間框架建設模式。

        1 數字平陽地理空間框架建設目標和內容

        1.1建設目標

        “數字平陽”以信息基礎設施為支撐,以地理信息資源為基礎,綜合采用“3S”技術和計算機網絡等技術,采用統一的技術架構,將多源、多尺度、多類型的地理信息資源進行有機組織,實現海量信息的高效管理與持續更新,提供地理信息便捷、高效、安全的在線共享服務[2]。同時,通過層次劃分將項目分解為若干個邏輯平臺,降低實施的復雜度平臺,降低實施的復雜度,整體結構呈現一種縱向多層次、橫向網絡化的立體網絡結構特點,通過支撐環境、基礎數據、公共平臺、應用示范、標準規范及管理體系5個部分的建設,最終實現對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各部門專題數據等多元數據的集成管理、綜合應用服務。項目框架總體結構如圖1所示。

        1.2 建設內容

        數字平陽地理空間框架建設內容包括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建設、地理信息公共平臺建設、典型應用示范建設以及支撐環境建設等四個方面。

        1.2.1 基礎地理信息建設

        基礎地理信息主要包括大地測量成果數據、DLG數據、柵格數據、地名地址數據、3D數據以及元數據。在省市主管部門共享的數據基礎之上,重點更新完善城鎮區域內1:500 數據以及精細地名地址數據等,最終形成內容豐富的基礎地理信息數據。然后經過提取、擴充、重組和脫密等工序處理,形成共享服務數據。最后開發數據庫管理系統,實現基礎地理信息數據的統一管理。數據庫建設體系如圖2所示。

        1.2.2 地理信息公共平臺建設

        基于地理空間共享服務數據,依托專線網絡以及互聯網,根據不同的應用需求和功能需求,開發網絡化的應用服務系統,建立平陽縣權威的、唯一的、通用的地理信息管理、共享、應用與服務的平臺。圖3為平陽縣地理信息公共平臺展示中心界面。

        1.2.3 典型應用示范建設

        示范應用系統緊密結合平陽縣政府部門和社會公眾的實際需求,在公共平臺的基礎上構建應用系統,分別為:地下綜合管線管理信息系統、規劃成果管理信息系統內(如圖4)、數字地名系統和“天地圖·平陽”,并總結應用模式與經驗,為地理信息公共平臺的全面推廣提供借鑒。

        1.2.4 支撐環境建設

        支撐環境建設主要包括軟硬件環境、網絡環境、標準規范和管理制度以及共享與更新長效機制等方面的建設。

        2 數字平陽地理空間框架技術設計

        2.1 設計依據

        數字平陽地理信息公共臺軟件按照國家、省市(縣)互聯互通的要求進行一體化的設計,按照統一技術標準,遵循服務接口規范等,確保數字平陽地理信息公共平臺不僅能實現橫向上與其他部門的資源共享,還能在縱向上與省、市級平臺實現在線的數據共享。

        2.2 技術路線

        (1)“一體化”設計理念

        遵照最新的標準,按照“一個資源庫、一張圖”的理念進行庫體設計,即從 設計之初,就充分考慮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地理空間框架數據庫等的建設和使用需求,同步進行數據處理,在減少數據處理環節,提高生產效率的同時,確保數據標準、空間基準、數據格式等的一致性,實現數字平陽基礎地理信息資源一張圖。

        (2)集中部署、統一服務的建設模式

        為了解決財政資金和地方技術人員缺乏的問題,項目采用了“一個平臺、一套數據、一個網絡、集中部署、統一服務”的集中建設模式,促進了市縣資源共享,避免了市縣獨立分散建設、缺乏統籌帶來的重復開發,發展不均衡等問題。因此本項目充分利用市域級地理信息公共平臺的基礎設施資源和技術力量,為今后的常態化運維提供有效保障。

        (3)基于 SOA 進行項目架構設計

        SOA(面向服務架構)是基于開放的Internet標準和協議、支持對應用程序或組件進行描述、、發現和使用的一種應用架構。通過 SOA 對不同服務或功能進行設計和完成一系列業務邏輯與展現,讓用戶像使用本地桌面業務組件一樣方便的調用服務或功能等各種資源。基于 Web 服務技術,屏蔽應用系統編程語言、基礎技術架構和系統平臺的異構性,方便地將各種應用系統封裝成網絡上開放的應用服務。

        (4)地圖服務技術

        地理信息公共平臺的核心是提供各種類型的地圖數據服務,為了滿足不同的應用需要,本項目采用多種地圖服務技術,包括 WMS 服務、WFS 服務、WCS 服務和切片地圖 Web 服務。同時也涵蓋專題制圖、查詢檢索、空間分析、地址匹配、地圖可視化等 GIS 功能服務,這些服務以接口的方式向不同的用戶提供服務。

        3 關于數字平陽地理空間框架應用的幾點思考

        項目建設的最終目的是要逐步形成基于數字平陽地理空間框架的社會化應用體系,促進平陽縣信息化建設和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為平陽縣的國民經濟建設、社會事務管理和公共服務提供基礎保障。因此,項目的建成只是一個開端,未來的應用才是“重頭戲”,也是項目的意義所在,但是現階段很多地區對縣級平臺未來的發展普遍存在疑慮,擔心只是一個“花瓶”,從而影響了項目建設的積極性。本文作者通過數字平陽地理空間框架的建設,對未來平臺的應用提出幾點思考:

        (1)基礎地理數據更新

        地理信息公共平臺是以基礎地理數據為基礎的,如果數據更新不及時,影響數據的現勢性,那么平臺的應用就會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需要建立基礎地理信息動態更新機制。如果只是依靠每年的基礎測繪任務來實現數據的更新往往是不可能的,應該充分利用新農村建設、竣工測繪以及依托“五水共治”等重大工程進行數據的動態更新。

        (2)銜接地理國情監測工作

        全國第一次地理國情普查工作已經全面鋪開,雖然這兩項工作之間有一定的區別,地理國情普查注重于數據挖掘和統計,而數字城市偏向于數據成果的共享和應用,但是數字城市的成果可以為普查提供基礎數據支持,而普查的成果也可以在公共平臺上進行共享,促進這兩項工作長期聯動發展。

        (3)完善落實長效機制

        很長時間以來地理信息數據生產部門存在各自為政、分頭建設、重復生產的問題,造成各部門地理信息數據不兼容,無法共享。因此,需要政府出臺相關管理辦法以明確平臺的唯一性和權威性,并實現各部門數據的聯動更新。與此同時,對平臺的應用和推廣提供技術和政策支撐,提高各應用部門的積極性,真正實現地理信息共建共享長效機制。

        4 結束語

        針對縣域城市測繪發展現狀,本文論述了數字平陽地理空間框架項目的建設思路,這種高集中、高集約化的建設模式為推動數字縣域地理空間框架的建設提供了有效借鑒,同時對公共平臺未來的發展提供了幾點思考,這項工作既創新了地理信息服務方式也提高了地理信息工作的地位。

        參考文獻

        第3篇:測繪地理信息管理辦法范文

        關鍵詞:數字城市;地理空間框架;數據;組織方法

        中圖分類號:TU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引言

        數字城市建設的任務就是利用現代高科技手段,充分采集、整合和挖掘城市各種信息資源(特別是空間信息資源),建立面向政府、企業、社區和公眾服務的信息平臺、信息應用系統以及政策法規保障體系等。城市地理空間基礎框架是數字城市建設的核心任務之一,它為城市發展和信息化建設提供統一的空間定位與基礎地理信息公共平臺,進而實現城市信息資源按照地理空間位置的整合和共享[1]。本文研究了數字城市地理空間框架數據的組織方法和管理模式,為“數字城市”建設提供理論方法和設計思路。

        2.傳統地理空間數據存在的問題

        我國傳統地理空間數據存在著標準不統一、數據存儲結構各異、重復建設、多頭投資等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 標準不統一,成果不規范

        傳統地理空間數據存在標準不統一,成果不規范等問題,尚未形成完整的國家城市地理信息共享標準體系[2]。由于各部門、各地區各自為政,缺乏統一的信息資源共享標準和法規,在長期的工作過程中造成不同種類的空間數據難以集成和共享。

        2.2 GIS平臺不統一,造成數據異構

        數據異構主要體現在:模式異構,不同數據具有不同的存在形式;類型異構,描述復雜的地理實體采用不同的數據類型;語義異構,即相同的數據形式表示不同的語義或同一個語義由不同形式的數據表示。數據異構使得不同平臺間的空間數據難以共享。

        2.3 資源開發利用低,僅局限本部門使用

        現有資源開發利用水平低,大部分信息局限于部門內應用。多年來,各行各業形成的一個行業一條線、一個部門一盤棋的信息系統建設模式,存在嚴重的信息封閉、信息壁壘、信息壟斷和重復建設、多頭投資等問題,導致不同行業信息系統間的空間數據無法共享。

        為解決上述問題,需要充分利用數字化信息處理技術、網絡通信技術、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技術、遙感(RS)、全球定位系統(GPS)、地理信息系統(GIS)、虛擬現實等現代技術建設數字城市地理空間框架,提供空間數據高度統一、完整、精確和權威的基礎數據共享平臺,提供能夠實時維護和更新的基礎信息管理平臺與服務平臺,將城市的多分辨率、多尺度、多時態和多種類的空間信息資源在數字城市地理空間框架內進行充分整合和利用,實現跨行業綜合基礎數據的共建共享和互操作[3]。

        3. 數字城市地理空間數據組織方法

        數字城市地理空間框架數據應由基礎空間數據和專題數據組成,其體系結構見圖1。為規范地理空間數據的交換和共享,應制定《地理空間數據交換和共享管理辦法》,規定地理空間數據交換和共享的主體及其內容、明確各部門的職責分工、數據的基準和標準、交換平臺的建設、地理信息數據共享服務方式以及應急測繪保障機制等內容。

        3.1 基礎空間數據的組織

        基礎空間數據的表現形式有DLG數據、DOM數據、DEM數據、DRG數據、元數據等。

        (1)數字線劃數據(DLG數據)

        矢量數據相比其它類型的數據結構更加復雜。組成數據的基本空間對象單元可以是空間任意分布的單個點或由許多點集組成,其大小、形狀和維數都不同;其數據的操作涉及到對象實體中每一個點的操作,運算量大;拓撲關系復雜,要考慮到拓撲關系的存儲和管理等。

        基于用戶對空間分析與出圖顯示兩方面的需求,將數字線劃數據分為GIS分析庫與成果出圖庫,對于兩個數據庫中的矢量數據采用不同的方法進行組織。

        (2)數字正射影像圖(DOM數據)

        數字正射影像是由航空攝影或其他遙感數據經糾正和消除地形影響后形成的數字圖像,是地表信息的真實反映。數字正射影像數據可以作為基礎地理信息系統和各個專業信息系統建設的重要的背景,可供規劃、設計和廣大用戶直接查詢、量算使用。

        在海量影像數據庫中,每次調度和使用的圖像數據只是數據庫里的一小部分,因此采用數據分塊來組織DOM數據。通過數據分塊可以減少數據的網絡傳輸數據量,方便數據壓縮和有利于在計算機的內存中對圖像數據進行運算處理。

        (3)數字高程模型數據(DEM數據)

        多比例尺的數字高程模型數據庫相當于覆蓋全市范圍的精細程度不同的巨大的“電子沙盤”,是地表地形的真實再現。由于數字高程模型數據屬于柵格數據,因此在組織中先將每一幅的DEM數據拼接起來,然后分成幾個區域存儲到數據庫中,采用金字塔結構顯示。

        3.2 專題數據的組織

        專題數據庫是數字城市地理空間數據中的重要部分,只有建設完善專題數據,并通過對地理空間數據和專題數據等數據庫的整合,形成完整的平臺共享服務數據庫,數字城市公共平臺才能更好為政府職能部門在城市發展規劃、科學決策中提供地理信息服務。專題數據主要包括交通運輸、住房和城鄉建設、國土資源、水利、發展和改革、環境保護、農業、林業電力、郵政、商務、民政、教育、旅游、衛生、公安、氣象、地震、通信等三十余類數據。

        由于各專題數據具有不同類型和不同格式,需要通過專題數據整合轉換成數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中支持的空間化的專題數據。

        (1)文本表格數據

        將原始專題數據中Word,Excel,Txt 等格式的數據根據其內容整理為規范化的關系數據庫數據。在整理好規范化的關系數據庫數據后,對于無空間坐標的數據,通過地名地址匹配等手段進行空間定位。

        (2)圖片數據

        對于原始數據為jpg 等格式的圖片數據,需要進行幾何糾正。選擇較多的控制點,利用糾正方法達到基本糾正的效果。糾正后圖片保存為IMG 文件。糾正時無值的點設置為0 值。對于其中存在的重要的專題信息,根據具體情況提取信息,形成專題圖層。

        (3)空間化數據

        通過坐標格式轉換、坐標系統轉換、數據建庫等方法將已有空間數據轉換為符合地理空間數據交換格式的數據,最終建立專題數據庫。

        3.3 地理空間數據間的關聯一體化管理

        空間數據庫與專題數據庫的關聯實際上是以數據為中心的,把應用模型和數據庫管理系統協調,建立圖文一體化系統,即把圖形信息與非圖形信息緊密地結合。它是多種數據集的融合和集中管理。

        (1)空間位置關聯

        由于地理空間框架數據存在多種格式,同時從管理和應用的角度考慮需要將不同大類的數據進行疊加,采用地理空間框架數據庫技術來存儲基礎空間數據后,只需要將各種基礎空間數據轉換到同一個坐標系上,不同形式的數據就可以疊加起來應用。

        (2)屬性關聯

        除了在空間位置上實現兩種數據的相互關聯外,同時還要將它們各自的屬性信息也關聯起來才能實現雙方的信息交流和傳遞,因此需要有一個橋梁來掛接不同的數據子庫,建立相互之間的邏輯聯系。可采用以字段作為連接的載體,只要能確保二者都具有一個表示公共信息的屬性字段,就可以達到邏輯上的關聯。

        4. 結論

        地理空間基礎框架是數字城市建設的核心任務之一,只有建設完善專題庫數據內容,并通過對地理空間框架庫和專題庫等數據庫的整合,形成完整的平臺共享服務數據庫,我們的數字城市公共平臺才能更好為政府職能部門在城市發展規劃、科學決策中提供地理信息服務,并為公眾提供全面的地圖服務。

        【參考文獻】

        [1] 方馳宇.數字城市地理空間框架數據的組織方法研究[D];武漢大學;2005年

        [2] 徐開明.地理空間框架數據的含義和作用[J]. 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2005,28(5):63-66.

        [3] 李景文,趙福君,董星星,等.數字城市地理空間框架模式設計[J].桂林理工大學學報,2008,28(2): 240-243.

        第4篇:測繪地理信息管理辦法范文

        關鍵詞:地市級測繪成果目錄;匯交與;數據標準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surveying and mapping results directory remitted and the actual release work starting, demonstrates the necessity of establishing a new catalog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results collection and release mechanism, gives the catalogs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results data based on Internet collection and distribution system framework model, and to the city of Ningbo surveying and mapping results directory online collection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publishing system as an example, illustrates the significant benefits brought by Internet technology.

        Key words: directory of municipal surveying and mapping results; collection and dissemination; data standard

        中圖分類號:TB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104(2013)

        1引言

        地市一級測繪管理部門在工作中所涉及的多為大比例尺基礎地理數據,近幾年來,隨著GPS、全站儀、航測、遙感等等先進技術和設備在基礎地理數據的采集方面的應用,基礎地理數據的數據量迅猛增加,這些數據的數據量大,數據種類多,相對中小比例尺數據而言,這些數據與群眾生活聯系更加密切,在地方建設中應用頻率更高,測繪單位對這些數據的更新速度業相對較快。

        作為從測繪成果數據海洋中快速獲取目標數據的必要媒介,測繪成果目錄數據的地位非常重要,如何匯集、測繪成果目錄成為測繪管理部門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

        在測繪成果目錄匯交工作方面,目前普遍實行的是“三級匯交”的方法,省、市、縣逐級通知,逐級匯交。每一年,首先各縣(市)區對一年的測繪數據進行統計,形成報表上報市規劃局,再由市規劃局對各縣(市)區的測繪成果目錄數據進行人工統計,分類匯總,提交省測繪局備案。在后繼的測繪成果目錄工作上,主要是由管理部門匯編成冊,在服務窗口供用戶查詢或根據要求郵寄給用戶。

        可以看到,傳統的匯交與工作基本依靠手工進行,效率比較低,匯交一次測繪成果目錄信息需要很長的工周期,省、市管理部門的測繪成果目錄信息得不到及時的更新,造成以下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市級的測繪成果目錄資料標準不統一。第二,現有測繪成果目錄資料與省級、區級的測繪成果目錄資料脫節。第三,測繪成果目錄存檔及更新與現有測繪成果現狀不一致,管理者難以掌握測繪成果資料的全貌與使用情況,使用者查找最新的測繪成果數據比較困難。

        地市級測繪管理部門在測繪成果目錄的匯交與工作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但是,目前地市級測繪成果目錄匯交與工作狀況已經無法適應管理工作信息化的趨勢,采用新的技術方法,代替目前的測繪成果目錄匯交與手段成為必然。

        2 匯交與的技術路線

        當前,Internet技術日益發展和普及,利用Internet進行測繪成果目錄的匯交和,成為首選的技術方法。基于Internet技術的測繪成果目錄網上匯交與系統采用瀏覽器/服務器(Browser/server)架構,并采用了典型的多層結構方式,系統的總體框架分為三個層次:應用層、通訊服務層和數據層。

        系統的開發主要是基于WinNT/2000 IIS并采用Web瀏覽器方式完成系統主體功能;數據庫訪問采用ADO技術。

        地市級測繪成果目錄網上匯交與系統的體系結構如下表1所示:

        表1系統體系結構

        數據層:由于空間數據和屬性數據的數據量都不是很大,為了降低用戶軟件購置費用和對系統資源的占用,所以數據采用 Access 的MDB文件進行存儲。數據庫內保存10類測繪成果目錄數據、系統用戶數據和各類數據字典。

        通訊服務層:通訊服務層在系統整體結構中起承上啟下的作用,負責接收用戶的請求,并把系統處理好的頁面返回給用戶。

        應用層:通過通訊服務層提取數據,完成對數據的表達、查詢和審核功能,實現用戶的管理,系統的配置等功能。

        系統的安全性問題通過在系統中采用角色管理的方法解決。系統建立一個用于描述每個登錄用戶的權利、義務以及相關信息的安全數據庫。每個登錄用戶必須被驗證為符合某個角色的合法用戶,才可進入系統,再根據其用戶相關的權限,決定其所可以執行的系統功能和能夠訪問的數據內容。

        3匯交與的數據內容

        地市級測繪成果數據種類齊全、內容豐富、涉及領域廣泛,各類測繪成果的目錄表示形式非常多樣,如何將測繪成果的目錄有機地進行組織,有效地進行存儲、管理和檢索應用,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它直接影響以后的測繪成果目錄數據庫的建設和測繪成果匯交與的工作效率。

        有鑒于此,必須認真研究現有的相關國家標準,并結合地市級測繪工作的實際特點,制訂一套比較切實可行、系統的標準化方案。

        地市級需要匯交的測繪成果目錄的數據一般分為10類,分別如下表2所示:

        表2 測繪成果數據分類

        測繪成果目錄必須完整的描述測繪成果數據的數據特征,能夠滿足各類測繪成果目錄數據用戶的需要,方便匯交用戶的數據匯交。

        測繪成果目錄數據的框架如下:

        標識信息部分

        關鍵詞—概括數據集某一方面特性的詞或短語

        數據質量部分

        精度評估—數據的精度值

        完整性報告--有關省略、選擇標準、使用的定義和其它標準等用于理解數據集的信息

        邏輯可靠性報告--對數據集中內容間關系的一致性的解釋

        空間信息

        數據的空間位置信息

        空間參考信息部分

        平面坐標系定義--用于測量點位距離和角度值的參考框架

        垂直坐標系定義--用于測量垂直方向的距離(高度或深度)的參考結構或體系

        屬性信息部分

        概括描述-- 數據集信息內容的摘要和引用細節描述

        數據類型-- 按照類似狀況被歸類的數據的定義和描述

        發行信息部分

        引用信息-- 使用該數據集時的參考信息

        時間信息-- 關于一個事件的日期和時間的信息

        聯系信息-- 與數據集相關的個人和組織聯系的方法的信息

        4 匯交與的工作流程

        測繪成果目錄的匯交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只有具備一定資質的用戶才能夠匯交數據。在地市級測繪成果目錄網上匯交與系統中,用戶必須得到一個有效的系統帳戶和密碼才能夠使用系統,系統管理員根據用戶的申請審批用戶的系統權限。系統對用戶角色進行了區分,不同角色的用戶將擁有不同的功能,能夠對不同級別的數據進行操作。

        用戶的系統權限和用戶角色的權限關系如下表3所示:

        表3 用戶權限對照表

        測繪成果目錄匯交與必須設置一定的數據檢查和審核機制,配備專門的數據管理人員,嚴格按照“數據匯交”->“數據審核”->“數據”的流程進行。

        測繪成果目錄匯交與系統的職能劃分和運轉流程如下圖1所示:

        圖1 系統工作流程圖

        編輯用戶通過系統的數據匯交提交測繪成果目錄,所有匯交數據必須經過系統的審核,如果有錯誤則立即提示匯交人員進行編輯重新匯交,如果系統檢驗正確則把數據存入測繪成果目錄數據庫,等待數據管理員對數據進行人工檢驗,如果數據管理員發現數據錯誤,則對數據批注修改意見,返回編輯用員重新編輯匯交,如果數據通過檢驗則把測繪成果目錄作為正式數據對外,數據瀏覽用戶可以對正式的數據進行查詢、瀏覽等操作。

        5 匯交與系統的主要功能

        測繪成果目錄數據網上匯交與系統的主要功能包括:數據匯交、數據瀏覽、數據查詢、數據導出等,并應該具備有完整的系統維護和用戶管理功能。

        5.1測繪成果目錄匯交

        用戶登陸后,用戶可以按一定的數據格式正確輸入成果數據,將新增的測繪成果輸入到本匯交系統,如發現錯誤,系統會顯示出錯信息,幫助用戶糾正錯誤。

        5.2測繪成果目錄瀏覽

        通過選擇需要瀏覽的數據類型,用戶可以瀏覽的測繪成果目錄信息,根據用戶權限的不同,系統顯示相應級別的數據項。

        5.3測繪成果目錄查詢

        用戶可以按需要對這測繪成果目錄進行查詢。系統將返回用戶權限內符合條件的數據。

        5.4測繪成果目錄導出

        數據管理員用戶可以按照需求,把測繪成果目錄數據導出到Excel表格中。

        5.4測繪成果目錄審核

        匯交的測繪成果目錄數據必須經過管理員級別用戶的審核才能被允許正式,數據管理員可以把檢查中發現錯誤的數據設置為不合格,對數據提出修改意見,并把該條數據返回編輯員進行修改。

        5.5系統用戶角色管理

        角色用戶的區分使系統針對不同用戶群的需求更有針對性,針對不同級別的用戶開放不同級別的數據項,有利于用戶的使用,有利于數據的安全。

        6 匯交與系統的實現

        6.1寧波市測繪成果目錄網上匯交與系統

        為了改進寧波市測繪成果目錄匯交工作的落后狀況,推動寧波市測繪管理信息化工作,由寧波市規劃局開始組織實施建設“寧波市測繪成果目錄網上匯交與系統”。

        系統控制測量成果目錄數據匯交界面如下圖2所示:

        圖2 控制測量成果目錄匯交界面

        “寧波市測繪成果目錄網上數據匯交與系統”的實現了寧波市測繪成果目錄匯交、管理和的電子化,該系統不僅是一個測繪成果目錄數據采集和共享系統,同時還具有“數據倉庫”的功能,為以后的測繪成果目錄數據的應用提供了良好的數據基礎。

        6.2系統實現的目標

        寧波市測繪成果目錄匯交與系統的建成,實現了測繪成果目錄數據匯交、管理和的信息化,大大改善寧波市測繪成果目錄的更新和機制,具體說來,達到了以下幾個目的:

        建立了開放的測繪成果目錄數據匯交和平臺

        通過寧波市測繪成果目錄網上匯交與系統的建設,形成了一個開發的測繪成果目錄數據的采集和的平臺,任何單位和個人,只要通過規劃局的資格審查,就能夠通過Internet網絡,利用測繪成果目錄網上匯交與系統中匯交測繪成果目錄資料,社會各界也可以通過測繪成果目錄網上匯交系統了解寧波市最新的測繪成果。

        縮短了信息匯交和的更新周期

        寧波市測繪成果目錄網上匯交與系統的建設和投入使用,大大縮短了寧波市測繪成果目錄信息匯交和工作周期,保證了信息的時效性。通過Internet數據服務體系,寧波市各測繪生產和管理單位可以隨時匯交測繪成果目錄數據,做到測繪項目完成后測繪成果目錄數據的匯交同步到位,可以大大提高更新的速度,保證測繪成果目錄的快速搜集,同時,經過系統的數據管理員審核后,系統內的測繪成果目錄可同時上網對社會。

        建立了標準化的測繪成果目錄數據結構方案

        在寧波市測繪成果目錄網上匯交與系統的建設過程中,形成了完整的寧波市測繪成果目錄數據的標準化方案,該方案是在認真研究現有的相關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反復比較不同標準之間的差異的基礎上制訂出來的,結合了寧波市測繪成果目錄數據的實際應用需求,保證了數據的統一,有利于以后的數據應用,符合寧波市測繪部門的管理需要和各測繪成果使用單位的檢索需求。

        7 結束語

        本文從地市一級測繪成果目錄匯交與工作的實際出發,論證了建立新的測繪成果目錄匯交與工作機制的必要性,給出了以Internet為基礎的測繪成果目錄數據匯交與系統的框架模式,并以寧波市測繪成果目錄網上匯交與系統的建設情況為例,說明了利用Internet技術,建設測繪成果目錄網上匯交與系統,可以為地市級測繪成果目錄的匯交與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參考文獻

        [1] 國家測繪局. 關于匯交測繪成果目錄和副本的實施辦法[S].國家測繪局,1993.5

        [2] 國家測繪局. 重要地理信息數據審核公布管理規定[S].國家測繪局,2003.5

        [3] 國家測繪局. 測繪成果匯總式樣[S].國家測繪局,2003.9

        [4] 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251號.浙江省測繪成果管理辦法[S].2008.10

        [5] 范蘭 李發紅 呂志勇等.測繪數據資料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 測繪技術裝備,2010 (2):27-29

        第5篇:測繪地理信息管理辦法范文

        解決方案

        二零一三年三月

        目 錄

        一、 概述 .................................................... - 1 -

        (一) 項目背景 ................................................................................................. - 1 -

        (二) 某測繪企業 ............................................................................................. - 1 -

        二、 建設地下綜合管網管理系統的必要性 ........................ - 2 -

        (一) 地下管網管理信息化的發展過程 ......................................................... - 2 -

        (二) 管線管理現狀 ......................................................................................... - 3 -

        (三) 地下綜合管網管理系統建設的必要性 ................................................. - 4 -

        (四) 地下綜合管網管理系統的意義和作用 ................................................. - 6 -

        三、 某某管網管理系統建設總體思想 ............................ - 8 -

        (一) 系統建設目標 ......................................................................................... - 8 -

        (二) 系統建設任務 ......................................................................................... - 8 -

        (三) 系統建設原則 ......................................................................................... - 9 -

        (四) 系統設計依據 ....................................................................................... - 11 -

        四、 管網管理系統的數據組織 ................................. - 12 -

        (一) 數據庫的組織 ....................................................................................... - 12 -

        (二) 數據的組成 ........................................................................................... - 13 -

        五、 系統功能設計 ........................................... - 17 -

        (一) 概述 ....................................................................................................... - 17 -

        (二) 信息查詢功能 ....................................................................................... - 18 -

        (三) 統計功能 ............................................................................................... - 19 -

        (四) 三維圖顯示管理功能 ........................................................................... - 20 -

        (五) 空間數據分析功能 ............................................................................... - 21 -

        (六) 輸出打印 ............................................................................................... - 26 -

        (七) 系統管理 ............................................................................................... - 27 -

        六、 系統運行環境設計 ....................................... - 28 -

        (一) 系統運行軟件環境設計 ....................................................................... - 28 -

        (二) 系統運行硬件環境設計 ....................................................................... - 30 -

        (三) 系統安全環境設計 ............................................................................... - 30 -

        七、 系統特色 ............................................... - 34 -

        (一) 管網建模自動化 ................................................................................... - 34 -

        (二) 三維管網模型上的拓撲分析 ............................................................... - 34 -

        (三) 方便實用性強 ....................................................................................... - 34 -

        (四) 可維護、可擴展的開放性結構 ........................................................... - 35 -

        八、 項目實施與管理 ......................................... - 35 -

        (一) 組織與管理 ........................................................................................... - 35 -

        (二) 項目質量管理 ....................................................................................... - 36 -

        (三) 軟件測試 ............................................................................................... - 37 - 九、

        結語 ................................................... - 37 -

        一、 概述

        (一) 項目背景

        “城市化”+“工業化”+“信息化”的三化融合是當前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引擎,是當前城市發展的新主題和新動力。城市數字化、信息化程度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城市融入全球化進而提升社會經濟綜合實力和城市品牌形象的重要標志。

        城市地下管網是城市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被稱為“城市的生命線”。隨著城市化的不斷發展,城市地下管網的種類不斷增加,傳統的管線規劃和管理模式已經不能適應信息時代的需要,如何建立一個信息數字化,管理科學化的城市地下管網綜合管理信息系統,已成為城市地下管線規劃和管理領域亟需解決的任務。

        隨著近年來地理信息技術、地下管線探測技術、計算機技術、三維虛擬現實技術以及信息發展在互聯網和網絡化應用服務等管理理念的迅速發展,設計和建設一個綜合管網地理信息系統有利于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高效化。

        某某規劃建設局正是在全國及某省大力推進數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臺和行業典型示范應用、示范系統建設以及地理信息技術、三維虛擬技術、云服務等新技術不斷發展的大好形勢下,根據某某政務信息化建設需求和城市管線管理業務需要,提出開發建設綜合地下管線應用系統的項目。

        (二) 某測繪企業

        1. 單位簡介

        某測繪企業具備高新技術企業證書、甲級測繪、地理信息系統工程資質、甲級工程勘察資質、工程設計資質、城市規劃編制資質、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資質、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勘察資質、房屋建筑工程總承包資質。

        2. 技術優勢

        近年來,某測繪企業利用現代測繪技術生產各種測繪地理信息產品,測繪產品質量達到各級質檢部門的質量監督檢驗要求,保證了產品質量合格率100%的預期經營目標,得到了上級主管部門和同行業界的廣泛贊譽。

        目前,集團除地理信息產業的硬件制造,還開展全部產業鏈產品生產和研發,能夠提供地理信息數據獲取、數據處理、數據應用服務和信息系統建設一整套完整解決方案,能夠根據政府和企業及個人客戶對地理信息數據和服務的個性化需求,提供規模化、差異化、定制化的地理信息數據產品、服務和應用系統,并廣泛應用于國土資源調查、測繪、應急響應、地質調查、城市規劃、數字城市建設、地理國情監測、環境監測與災害管理、道路交通、電信、電力、海洋、農業、林業、水利等多個領域。

        3. 人才優勢

        某測繪企業注重人才引進和人才培養。在人才引進方面,集團深入全國各大知名院校,招聘、簽約測繪及地理信息等相關行業大學畢業生。人才培養方面,致力于技術領域前沿,適時更新集團內部的人才架構,每年都組織不同批次各級領導及專業技術人員外出參加新技術的培訓和研討,到同行企事業單位及科研院所參觀學習,有力促進了集團人員專業素質的提高。通過完善的人才招聘和技術培訓,完善了企業集團的人才架構和技術體系,奠定了某測繪企業在測繪地理信息產業發展的堅實基礎。

        二、 建設地下綜合管網管理系統的必要性

        (一) 地下管網管理信息化的發展過程

        從國內外的發展來看,在計算機構建管網信息系統時,經歷了以下幾個過程。

        1. 純信息管理系統(MIS)

        第一種是走管理信息系統的路子,運用數據庫管理系統(MIS ),對綜合管網資料整理錄入,放在數據庫系統中,具有常規的屬性數據管理功能,如錄入、修

        改、查詢等。這種方式可有效管理綜合管網屬性數據和資料,便于查詢分類,但不具備管理圖形能力,不能對空間數據進行檢索和分析。

        2. MIS 與圖形相結合

        第二種是MIS 與圖形相結合,但仍使用MIS 來存放和處理屬性數據,圖形則另外通過圖形系統(如AutoCAD )來錄入,以文件形式單獨存儲。這種方案只是把MIS 的思路簡單擴展到圖形數據上,屬性數據和圖形數據分離,彼此不相關聯,圖形本身所蘊涵的豐富信息不能被系統自動識別、提取和利用。

        3. 管網地理信息系統

        綜合管網信息和與之相關的地形、環境信息從根本上是地理信息。地理信息具有空間定位、數據量巨大、信息載體多的特點,由于傳統的MIS 的數據主要針對簡單對象,因此其管理的概念和方法很難有效管理和分析復雜的地理信息。地理信息系統是一種管理和研究空間位置和屬性數據的信息系統。它對空間數據或屬性數據進行分析處理,研究各種空間實體及相互關系,根據實際需求,通過多種因素綜合分析,適時提供多種空間和動態的地理信息,滿足人們對空間信息的要求,并借助特有的空間分析功能和可視化表達,進行各種輔助決策、動態模擬和統計分析等服務。GIS 技術將地理信息相關的空間位置、屬性特征進行統一管理,按一種全新的方式組織和使用地理信息。由于GIS 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它所具有的特點和優點,采用地理信息系統來真正實現綜合管網的空間數據、屬性數據、拓撲關系的一體化管理,已成為構建綜合管網信息系統的必由之路。

        (二) 管線管理現狀

        我國城市地下管線管理一直比較薄弱,不少城市存在地下管線分布情況不明,管線檔案資料不完整、不準確、不規范,資料分散保管,城市建設施工缺少系統的管線檔案資料可供查詢利用,造成城市建設管線事故不斷發生。管線事故引起國務院領導的高度重視,多次指示加強城市地下管線的管理工作。建設部為此作了大量的技術和法規建設工作,2003年修定頒布了新的《城市地下管線探測技術規程》(CJJ61-2003),2004年以建辦檔[2004]39文下發了《全國城建檔案信息

        化建設規劃與實施綱要》,2004年以建辦檔[2004]42號文下發了《關于加強地下管線檔案信息管理的通知》,2005年以部令136號了《城市地下管線工程檔案管理辦法》。在建設部的積極領導和指導下,城市地下管線普查、探測和信息化工作正在全國迅速展開。

        據不完全統計,2000年至2006年我國開展城市地下管線信息系統的城市(區)數量總計為127個,平均每年約21個。到2006年為止,全國約有30%的城市開展了城市地下管線信息化工作。GDP 排名前30位的城市,有25個已經建立信息系統,占總數的83%。

        根據專業機構的調研數據,我國絕大多數城市的城市級管網和區域性管網普遍存在著線路老化、滿負荷使用、管理混亂、應急處理能力差等問題,突然表現如下:

        1) 各種管線(給水、排水、電力、電信、燃氣、熱力、有線電視等)的圖

        紙和檔案越來越多,查詢不方便,工作效率低;

        2) 種種原因,造成管線的竣工圖紙不完整或不準確;

        3) 圖檔的更新和歸檔不能作到迅速及時,遺漏、破損、老化、信息重復等

        問題較多;

        4) 庫存管理信息資源利用率低,且不方便;

        5) 城市多種地下管線設施資料的綜合利用困難,易造成某種管線施工時,

        損壞其它管線,在緊急災害事件發生時,無法同時提供多種、多幅管線

        資料,造成調度、指揮、決策遲緩;

        6) 大部分管線的適時信息(如壓力、流量、溫度等)不能集中顯示,未實

        現管線與設備的遠程控制,發生事故時反應緩慢。

        (三) 地下綜合管網管理系統建設的必要性

        隨著經濟的發展、城市規模的擴大和現代化程度的不斷提高,作為城市生命線的地下管網也越來越龐大、密集,其種類也越來越繁多。自來水管道、煤氣管道、排污管道、電纜線等在城市的整個地下縱橫交錯,通向四面八方。

        從城市建設規劃決策層角度出發,決策者需要在宏觀上對城市地下管網系統的建設和運營情況等綜合指標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對于地下管網工程的設計、施工以及管理人員來講,實現地下管網資料管理的全面化和自動化,才能更好的提高工作效率。

        1. 未來城市的發展需要城市管線數字化

        在城市化的進程日益加快的今天,運用科學、整體、系統的思維來營造現代化城市已成為時展的必然。如何充分利用數字化信息處理技術和網絡通信技術,將城市的各種信息資源進行數據融合,提高信息綜合應用潛力,是當前的一個緊迫任務。可以說,城市數字化是城市未來的發展方向,而城市數字化離不開城市管、線、網數字化,城市管線數字化是城市數字化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

        2. 是提高工作效率和城市規劃管理水平的需要

        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依靠傳統方式“人工活地圖”管理城市管、線、網等基礎設施,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城市建設速度的加快,“人工活地圖”已經遠不能適應建設形勢發展的要求,為了滿足城市發展的需要建立綜合地下管線信息系統。綜合地下管線信息系統是GIS 技術在市政管線中的綜合應用,是將反映城市管線現狀、規劃、變遷的空間數據以及描述這些空間特性數據,通過計算機進行輸入、存貯、查詢、統計、分析、輸出的一門綜合性空間信息系統,它是在GIS 技術高度發展和城市科學研究對信息數據處理的技術手段要求不斷提高的前提下產生的。

        3. 為改善城市居住環境提供輔助決策

        目前,我國城市的污水處理率還比較低,部分污水經由城市雨水管道直接排入河道,影響了城市的水環境。挖掘排水管線的污染源和排出口關聯信息,配合外業污染源調查工作,可為城市河道和湖泊的污染源評價和截污納管工作提供決策數據依據,為改善城市的水體環境做出貢獻。

        4. 為城市應急事件提供輔助決策

        可以建立瞬時雨量——道路(低洼地)——排水管道排水能力的關系模型,分析全市已有排水管道的缺陷,為管道改造提供依據;分析易積水區域;與天氣預報結合,根據預報的瞬時雨量對可能的積水區域進行預警。同樣,可建立燃氣管道爆炸——擴散模型,在出現緊急事故時,可以根據模型分析隨著時間的推移,事故的影響范圍、影響人數等,為救援工作提供科學指導。

        5. 為城市安全管理提供輔助決策

        建設燃氣地下管線的安全診斷、評估系統,依據評價模型,根據影響燃氣管道安全的各個因素值,評價各段管道的安全等級,包括管道的安全評價、閥門的安全評價、樓棟管的安全評價以及區域評價。評價結果可視化分析。

        6. 與業務系統融合,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實現對地下管線工程檔案的接收、整理、鑒定、統計、保管、利用和保密工作,提高城建檔案管理機構的工作效率。由于數據源一致,可以很方便的實現產品質量的可追溯性,也降低了建庫的成本。

        (四) 地下綜合管網管理系統的意義和作用

        1. 產生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

        通過開展地下管線信息化建設,為消除管線信息“孤島”、實現信息共享做了有益嘗試,為數字城市建設提供地下管線信息提供了保障的作用。可以減少管線事故發生,降低管道漏損率,避免重復建設等;地下管線信息化建設改善了城市地下管線信息管理分散,管線信息不完整,數據標準不統一的現象,規范、統一了城市地下管線信息的管理,從而可以做到地下管線數據的動態管理和最大限度的資源共享。

        2. 改變傳統的管理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地下管線信息化建設實現了管線信息的數字化與信息化管理,促進了城市地

        下管線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可以提高城市現代化管理水平,增強城市應急和防災減災能力,改善城市投資環境,提高城市競爭力,加強城市可持續發展等具有重要的意義。

        3. 提供準確數據,有利支持決策分析

        通過開展地下管線信息化建設可為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提供詳細、準確的地下管網信息,有助于優化城市地下管網設計,為政府決策提供準確可靠的依據等。

        4. 為搭建地下管線安全預警決策的平臺提供基本條件

        城市地下管線信息化工作,為及時依據準確的管線相關信息,制定應急搶險方案,滿足防災和應付突發性重大事故的需要等提供了條件,對保證城市地下管線安全運行具有重要意義。

        5. 信息化管理,使應用更快捷方便

        1) 縮小了管線信息的存儲空間

        一個城鎮管線紙介質圖紙可多達數十噸。存放數間房屋,而用信息系統僅用若干磁盤或光盤就可存放全部信息,體積僅及一個小紙盒。

        2) 大大提高了查詢檢索速度

        利用信息系統查詢某一區域,某一地點或某種特征的管線信息僅需幾秒鐘,這是利用人工查找難以比擬的。

        3) 提高了管線管理水平

        信息系統既可以查閱局部地區管線的各種細節,又可瀏覽區域管線的宏觀分布;既可研究單種管線情況,又可了解各種管線的整體分布關系;既可用以指導工程施工,又可用來作新區規劃或管線設計,使管理工作得心應手。

        4) 提高了決策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管線信息便于傳輸,適于一次建設,多家共享。使用網絡工具來優化資料調配,作各種應急處理,提高了決策的科學性與準確性。 三、 某某管網管理系統建設總體思想 (一)

        系統建設目標

        城市基礎地里數據庫是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的基礎數據資源,也是城市其它管理部門、行業及公眾地理信息應用的基礎資源。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平臺的建立和有效運轉,是其它專業應用系統能否堅實、可靠建立與運行的基礎保障。地下管線是城市最重要的基礎設施之一,是城市賴以生存的“生命線”。城市綜合地下管線應用系統是城市地理信息平臺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項目總體目標:應用地理信息、三維虛擬、一體化管線探測等先進技術,建立數字城市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實現城市基礎地理信息資源的集中管理、統一服務;建立基礎地理數據庫系統,形成政府,行業部門等地理信息互聯互通和共享應用,為城市規劃、國土、城建、交通、水利、公安、環保等各政府部門提供科學、準確、及時的地理空間信息服務,為城市發展戰略決策分析、制定規劃、應急響應及實施一切重大戰略舉措提供所必需的基礎信息平臺和技術支撐;建設城市綜合地下管線數據庫,實現城市綜合管線與專業管線信息的分布式共享交換和一體化組織;建立綜合管線應用系統,為城市管線的規劃、施工及運行管理、城市地上地下空間統一開發利用提供完整的管線信息服務,規避管線事故頻繁風險,降低各類事故的經濟損失,為城市建設、預警防災、應急搶險提供輔助決策支持。 (二)

        系統建設任務

        利用現代地理信息技術整合城市信息資源,促進城市地理信息資源的統籌開發與利用,為城市科學管理與決策提供支撐,對于提升城市軟實力、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增強可持續發展后勁將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項目建設綜合內容可歸納為“一庫、一平臺、一應用、一環境”,即一套城市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一套數字城市基礎地理信息管理系統平臺、一項城市綜合地下管網應用系統、一套運行支撐環境。

        其主要任務包括:

        1、建立城市多尺度、多類型基礎地理空間數據庫體系,豐富城市建設部門、尤其是掌握地理信息資源的部門之間有效的基礎地理信息共建共享機制,逐步建成包括大地測量控制、地形、地貌、地名、交通、水系、境界、地名地址、城市三維模型等基本地理要素信息的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體系。利用現有的某某數字化地形圖測繪工程可為數字城市建設提供現勢性、精度高的300平方公里的1:2000地形圖,300平方公里的1:2000數字正射影像圖等基礎地理數據,完善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體系。

        2、開發數字城市基礎地理信息信息管理系統,支持多類型、海量的地理數據管理與分析,建立分工明確、相互配合的長效基礎地理信息數據獲取和更新機制,不斷提高基礎地理信息的現勢性。

        3、城市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的基礎上,由規劃建設局牽頭,整合已有的綜合管線和專業管線信息,建成統一的、權威的、標準的城市綜合地下管線數據庫和綜合地下管線應用系統。推動數字城市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公共平臺的廣泛應用,確立和強化數字城市基礎地理數據庫的權威性和唯一性,避免重復投入,杜絕隨意建設,確保基礎地理信息平臺在政府相關部門充分利用。

        4、建立支撐數據庫與系統建設和運行所需的服務器、工作站、GIS 平臺、數據庫平臺等軟硬件基礎設施、網絡環境及支持環境。 (三)

        系統建設原則

        1. 先進性與實用性相結合的原則

        在保證系統整體結構、操作系統平臺、軟件平臺、開發平臺、應用功能等方面總體先進的前提下,盡可能采用實用成熟的技術,促進項目的建設成功。 2. 安全性與易用性相結合的原則

        在保證系統安全的前提下,充分考慮實際運行和操作的簡單化、標準化。

        3. 前瞻性與經濟性相結合的原則

        系統設計時在設備容量、計算機性能、軟件平臺指標等方面應有適當的超前量,以延長系統的生命周期。同時要把握好系統設備的性能價格比,注重經濟實用。

        4. 基礎性與應用性相結合的原則

        系統的基礎性工作是為了更好地為應用服務,系統的應用服務也需要一個堅實的基礎保障,在落實基礎性的工作的同時,應用要及時跟上。 5. 通用性與特色性相結合的原則

        應該盡量采用目前通行的、成熟的和具有普遍推廣價值的技術和解決方案,有利于技術交流,避免走不必要的技術彎路,也有利于項目成果的推廣和應用。同時,在具體應用上,特別是在一些關鍵技術和創新點上應該結合本系統的具體要求和某某城市信息辦的具體情況、具有特色。 6. 規范性與開放性相結合的原則

        系統的建設要嚴格按照國家、地方和行業的有關標準與規范,如空間數據分層與管線緩沖區、數據質量與元數據標準等。在沒有標準與規范的情況下,要參照國家、地方和行業的相關標準與規范,制訂相應的標準與規范。系統的分析、設計、實現和測試要嚴格按照軟件工程標準和規范。 7. 全局性與可擴展性相結合的原則

        在把握全局性的基礎上,要實現城市地下管網資源(硬件、軟件、網絡和數據)的應用,使系統能在管理與決策中真正地發揮作用,從而進一步提高管理與決策的效率、質量和水平。

        為了確保整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還應具有較強的可擴展性。當出現機構調整、變動、業務內容與流程變更等情況時,能方便地進行系統流程和功能的調整,以適應各種具體需求的變化;系統還要能夠方便地進行管理與維護,軟、硬件的

        升級不影響正常運作,系統功能、結構以及數據庫可方便地擴展。 8. 高性能和穩定性相結合的原則

        在系統設計、開發和應用時,應從系統結構、技術措施、軟硬件平臺、技術服務和維護響應能力等方面綜合考慮,確保系統較高的性能,如在網絡環境下對空間圖形的多用戶并發操作要具有較高的穩定性和響應速度,綜合考慮確保系統應用中最低的故障率,確保系統的良好運行。

        一方面,系統應具有一定的容錯功能,保證系統的長期正常運轉;另一方面,系統必須有足夠的健壯性,在發生意外的軟、硬件故障等情況下,能夠很好的處理并給出錯誤報告,并且能夠得到及時的恢復,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9. 安全性和保密性原則

        系統要有使用權限控制,對數據要有加密措施。要注重安全意識,嚴格執行各級政府頒布的安全和保密規定,建立嚴格的信息公開審查制度,保證系統和信息的安全。

        要防止數據庫的非法使用、隨意擴散和遭受破壞,應采取一定的措施,如規定數據使用權限,定義用戶級別、采用上機口令等,限制非法用戶進入系統;在數據輸出時采取查詢日志方式記錄輸出日期、時間、數據內容、圖件張數。建立“磁盤鏡象”等數據安全保障措施,實行“運行日志制度”等。 (四)

        系統設計依據

        系統設計主要依據規范與標準:

        1) CJJ61—2004《城市地下管線探測技術規程》 2) GB/T7929—1995《1:500 1:1000 1:2000地形圖圖示》 3) GB/T13989—1992《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圖分幅與編號》 4) GB/T17798—1999《地球空間數據交換格式》 5) GB/T18315—2001《數字地形圖系列和基本要求》

        6) GB/T15967—1995《1:500 1:1000 1:2000地形圖航空測量數字化測圖規

        范》

        7) GB/T18316—2001《數字測繪產品檢查驗收規定級質量評定》 8) GB/T17278—1998《數字地形圖產品模式》 9) GB/T2312《信息交換漢字編碼字符集基本集》 10) GB/T2660—1999《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代碼》

        11) GB/T 16260-1996 信息技術軟件產品評價質量特性及其使用指南,相關

        國際標準 ISO/IEC 9126:1991

        12) GB/T 15697-1995 信息處理按記錄組處理順序文卷的程序流程,相關國

        際標準 ISO 6593:1985

        13) GB/T 15538-1995 軟件工程標準分類法

        14) GB/T 15535-1995 信息處理單命中判定表規范,相關國際標準 ISO

        5806:1984

        15) GB/T 15532-1995 計算機軟件單元測試 四、 管網管理系統的數據組織

        作為一個區縣級別的空間數據庫,某某綜合地下管線數據庫必須面對不同的用戶或應用群體,系統的主要需求表現在各類數據的快速檢索查詢、數據的更新與維護以及數據的安全等等多個方面,所以必須對數據庫中的數據進行合理的組織和分類來滿足上述需求。 (一)

        數據庫的組織

        數據庫中的數據按照格式可以分為空間數據和屬性數據。在數據庫的邏輯設計中,對于這兩種不同格式的數據分別組織:

        1. 空間數據

        空間數據的邏輯組織

        2. 屬性數據

        屬性數據的邏輯組織

        (二)

        數據的組成

        綜合地下管線信息系統的數據組成包括地下管線數據和基礎地形圖兩個部分。

        1. 地下管線圖組成

        (1) 地下管線信息系統的管線空間數據模型

        1)

        管點的定義:

        ? 一般探測點(位置點)

        ? 特征點(依管線種類不同而異,如給水有:彎頭、三通、四通

        等)

        ? 附屬物點(依管線種類不同而異,如給水窨井、消防檢、閥門

        等) ? 時間點

        2) 一條管線的定義:

        按管線連接關系以下列管線點為管線的起點和終點:

        ? 特征點(三通、四通、人孔)

        ? 附屬物(閥門、消防栓、窨井、接線箱、污水篦、手孔、上桿) ? 變徑點 ? 變材點 ? 埋設年代變化點 ? 權屬單位變化點 ? 報建案號變化點 ? 時間點

        (2) 地下管線信息系統的管線屬性數據模型 1) 管點屬性表 字段 1 2 3 4 5 6 7

        字段名 Exp_No Map_No S_Code X Y Surf_H Feature

        類 型 Text(8) Text(4) Number(2) Number(10,2) Number(10,2) Number(6,2) Text(8)

        中 文 意 義 物 探 點 號 圖 上 點 號 點符號代碼 X 坐 標 Y 坐 標 地 面 高 程 特 征

        備注 測區內唯一識別碼 1:500圖幅內唯一識

        別碼

        8 Subsid Text(8) 附 屬 物

        當Exp_No為偏心井

        9 OFFSET TEXT(10) 偏心井位 時,填入偏心井蓋中

        心點號

        位移后的圖上

        10

        MAPNO_

        X

        Number(10,2)

        點號的位置X

        坐標 位移后的圖上

        11

        MAPNO_

        Y

        Number(10,2)

        點號的位置Y

        坐標

        按測量坐標系 按測量坐標系

        2) 管線屬性表 字段 1 2 3

        字段名 S_Point E_Point S_Deep

        類 型 Text(10) Text(10) Number(7,2)

        中 文 意 義 起點物探點號 連接方向 起點埋深

        備注 終點物探點號 雨污排水管注管底

        埋深 雨污排水管注管底

        埋深

        直埋 1-矩形管溝2-6

        D_Type

        Number(1)

        埋設類型

        園形管溝 3-拱形管溝 4-人防 5-管塊 6-套管 7-其它

        7 8 9 10

        D_S Mdate B_Code Line_Styl

        e

        Text(15) Long Date Text(10) Number(1)

        管徑 建 設 年 代 權屬單位代碼 線 型

        直徑或寬X 高

        0-非空管 1-空管 2-井內連線

        4 5

        E_Deep Material

        Number(7,2) Text(8)

        終點埋深 材 質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Cab_Coun

        t V oltage Pressure Hole_Num Hole_Use

        d D_DIA Road FlowDirec

        t MEMO Link_code

        Text(10) Text(10) Text(10) Text(10) Text(10) Text(10) Number (3) Number (1)

        電纜條數 電壓值 壓力值 孔 數 占用孔數 套管尺寸 路名代碼 排水流向

        高壓 中壓 低壓 列孔數X 行孔數

        ¢100/鐵塑/灰

        0—起點到終點、1—

        終點到起點 工業、熱力、給水等流體類型或內容 與管溝表同

        19 20

        TEXT(20) TEXT(21)

        備注 管溝連接碼

        2. 管線數據分類

        根據技術規程管線的數據可分成9大類:

        管 類 給水 排水 燃氣 電力 電信 電視 廣播 熱力 工業管道

        管點 JSpoint PSpoint RQpoint DLpoint DXpoint TVpoint GBpoint RLpoint GYpoint

        管線 JSline PSline RQline DLline DXline TVline GBline RLline GYline

        管線注記 JStext PStext RQtext DLtext DXtext TVtext GBtext RLtext GYtext

        每個大類下面分成幾個小類,下面以排水管線為例來說明:

        管 類

        管點

        管線

        管線注記

        雨污合流 雨水 污水

        3. 基礎地形圖

        HSpoint YSpoint WSpoint

        HSline YSline WSline

        HStext YStext WStext

        基礎地形數據含有政區、居民地、交通與管網、水系及水利工程設施、地貌、地名、測量控制點等內容。它既包括以矢量結構描述的帶有拓撲關系的空間信息又包括以關系結構描述的屬性信息。用數字地形信息可進行長度、面積量算和各種空間分析,如:最佳路徑分析、緩沖區建立、圖形疊加分析等。數字地形數據庫全面反映數據庫覆蓋范圍內自然地理條件和社會經濟狀況,它用于建設規劃、資源管理、投資環境分析、商業布局等各方面,可作為人口、資源、環境、交通、報警等各專業信息系統建立的空間定位基礎。

        本系統根據綜合地下管線信息系統本身的特點,對基礎地形圖進行以下分類,

        五、

        系統功能設計 (一)

        概述

        某某三維管網信息系統主要包括信息查詢功能、統計功能、三維圖顯示管理功能、空間數據分析功能、輸出打印功能和系統管理等功能。具體功能如下:

        (二) 信息查詢功能

        信息查詢功能主要根據用戶提供的條件和信息,系統能快速準確的查詢到相的管線數據,并對查詢到的數據進行進一步處理。主要有:點選取查詢、矩形選取查詢、多邊形選取查詢、緩沖區查詢、屬性條件組合查詢,空間條件查詢等查詢功能,在特殊的圖庫管理查詢中,還包括有按圖號查詢、按道路名查詢、按測區查詢、按地名查詢、按索引查詢、按坐標查詢顯示管線圖等,并可對查詢結果突出顯示。

        系統還具有多樣的查詢定位手段,通過鼠標地圖查詢(點擊查詢、各種范圍查詢等),組合條件查詢及統計分析,多種快捷定位(語義定位、工作區定位、鷹眼定位、坐標定位、對象定位等)等,可以實現對圖形數據和屬性數據的查詢。

        1. 實現圖數及數圖查詢

        即可在圖形目標上進行查詢并將查詢結果以新圖表示,同時檢索出相應屬性庫;也可以根據屬性進行任意復雜程度的邏輯查詢,并將查詢結果以圖形方式表示。具體可分為:管線線狀信息查詢;檢修管網、閥門等特殊結點查詢;管線斷面信息查詢;參考點位圖查詢;指定點重新生成點位圖;圖元量算(指定區域內點數、指定管線長度、指定點間距等)

        2. 管道資料查詢

        可按口徑、壓力級別、影響范圍、故障類別、調壓器類型、維修日期、管齡和材質等進行查詢;

        3. 閥門資料查詢

        可按閥門編號、維修日期等進行查詢;

        4. 調壓器資料查詢

        可按調壓器編號、類型、維修日期等進行查詢;

        5. 歷史資料查詢

        可查詢改建前的管道、閥門、調壓器等資料;

        6. 規劃資料信息查詢

        如規劃新的煤氣管網等。

        7. 量測、信息顯示和動態標注

        系統支持任意兩點間的管線長度計算或任意區域面積的計算,通過鼠標的移動就可輕松實現,同時還顯示管線的主要信息。可隨意選擇顏色進行自由注釋、標注任意點坐標、管點屬性及兩點的距離等。

        (三) 統計功能

        統計功能對當前已入庫的空間數據進行分類統計功能,主要包括管線長度統計、管線點類型統計、綜合統計、區域統計、分類統計、條件統計等統計功能。用戶可以根據系統提供的統計條件對滿足條件的管線點的數據進行分類統計,并打印輸出統計結果的圖表。

        1. 按修建年代統計(閥門、管線、節點) 輸出報表

        閥門、管線、節點圖層中包含有修建年代字段,用戶指定某個建設年代范圍,在此范圍內的管點個數,和管線長度進行統計,統計結果按照管類進行區分顯示,如自來水管類、燃氣管類。同時還可以將統計結果以直觀圖形式輸出顯示。

        2. 按管線閥門統計輸出報表

        按照管線類別對閥門數量和類型進行個數統計,統計結果按照管類進行區分顯示,如自來水管類、燃氣管類。同時還可以將統計結果以直觀圖形式輸出顯示。

        3. 按報廢日期統計(閥門、管線、節點) 輸出報表

        首先用戶設置管線或者閥門等設備的使用年限,根據公式:使用年限 + 建設年代 = 報廢日期。其次用戶指定報廢日期,超過此日期的管點、管線進行統計,并將超期的設備在地圖中進行高亮顯示,統計結果包括管點個數和管線長度,最后將統計結果以報表的形式輸出。

        4. 統計閥門、管線、節點維修記錄、時間、次數輸出報表

        用戶對某個設備進行更新,系統自動記錄設備的維修歷史,包括維修時間、次數等信息,并進行統計操作,最后能將統計結果以報表的形式輸出。

        (四) 三維圖顯示管理功能

        1. 三維顯示

        三維圖顯示功能用戶通過劃定三維管線顯示區域,選擇當前范圍內可視管線數據,系統將自動該范圍內的管線三維模型展現出來,使地表呈現塌陷或透明的模式(如上圖所示),使隱藏在的三維管線顯露出來。用戶可以從不同視角來瀏覽管線,能進行放大縮小和旋轉等功能,并可以查詢管線的屬性數據信息,而且能在三維圖上進行簡單分析,可以對管線進行垂直徑距分析提供直觀的判斷工具。

        2. 三維空間量算

        提供了多種空間量算功能,在三維場景中精確測量空間點之間的距離、三維空間高度、地表面積、任意多個空間點圍成區域的面積等。

        (五) 空間數據分析功能

        管線的空間數據分析功能主要是對已入庫的管線數據根據當前的業界標準對管線的現狀進行分析。主要包括管線事故的影響區域分析、管線交叉路口分析、管線的連通性分析、以及管線的水平徑距分析、垂直徑距計算等分析功能。具備地上、地面、地下、三維縱模斷面自動生成功能,如下圖所示。

        1. 爆管分析

        鼠標點擊爆管管線位置,顯示受影響的管段區域,給出關閥方案,顯示所有應關閉的閥門,輸出關閥報表,關閥圖和因關閥影響停水的重要用戶信息。通過管爆分析功能,可以快速找出距管道爆裂處閥門,以便及時關閉,降低事故引起的損失。

        2. 緩沖分析

        在一個中心點, 搜索任意范圍內所需要的目標。例如以一個大樓為中心, 搜索500米范圍內可用的消防栓。

        3. 預警分析

        假定一些數據進行模擬演示, 判斷管線是否會發生故障,例如:以雨水管線為例, 假定降水量的大小進行模擬, 可以判斷出雨水管線是否會發生堵塞。

        4. 連通性分析

        對管網進行一定程度的模擬仿真分析,顯示當前管網的連接情況和供水狀態,可以制定管網中任意兩節點,能計算出兩節點是不能連通,并可給出最短路徑。可模擬開、關閥門。

        5. 剖面分析功能

        管線數據的剖面分析功能主要分為橫斷面分析和縱斷面分析功能。用戶繪制剖面線獲得剖面線與當前管線的交叉點。系統對交叉點處橫斷面進行分析處理,并生成橫斷面圖和斷面分析的成果表數據,可以打印、輸出;縱斷面分析是對管線數據的縱截面進行分析處理,并生成縱斷面圖和斷面分析的成果表數據,并可以打印、輸出。

        (1) 三維剖面顯示

        (2) 橫斷面分析

        根據斷面下的情況,生成截面管徑、地面高程、管頂高程、埋深等信息,顯示橫斷面圖時,使地面線(道路斷面)更符合現實,能清晰顯示側右線、綠化帶、隔離帶等。生成或打印斷面時,可以分別定義橫、縱向的比例,并在圖上標注比例,橫斷面圖的生成增加類似于CAD 中的標注功能,即直接指定圖上空的區域后將斷面圖生成在圖上。

        (3) 縱剖面分析

        指定分析管線,以幾何圖表的形式顯示出分析管線的縱剖面區域,并列表顯示縱剖面區域管線的相關屬性,按照國家標準設定顯示內容。

        6. 地面開挖模擬

        針對地下管網管理過程中經常出現的地面開挖問題,三維管網系統提供了任意區域的地面開挖模擬,設置開挖深度和邊界范圍,三維地形自動塌陷,暴露出地下管網的分布情況,為施工提供決策支持。

        (六) 輸出打印

        系統提供向其他平臺的輸出轉換功能。如轉出為AutoCAD 的dxf 格式,MapInfo 的MIF 格式等,并且可以輸出以下圖片和報表資料:大比例尺基礎地形圖,綜合管網圖及專業管線圖、各種專題圖、各種成果表、放大圖等,并可以按照任意區域輸出圖形。

        1. 打印輸出

        對于指定區域內任何管理者的感興趣信息,系統都能夠以“所見即所得”方式將其打印輸出。

        2. 文本輸出

        主要是統計報表,即屬性數據的輸出和建立在空間統計和分析基礎上的統計分析結果的輸出。

        3. 報表生成

        包括:管線統計表、閥門統計表、管網附屬設施統計表、閥門跟蹤記錄卡、閥門維護工作單、維修工作單、管線設施信息表等

        (七) 系統管理

        1. 系統管理

        系統提供靈活的用戶管理機制,可創建、編輯、刪除系統組和用戶,并可定義用戶權限。應用系統按功能分類,可定制各系統的使用用戶。

        日志管理(用戶登錄、修改某些重要數據的記錄)提供可靠的多級管理安全機制,對重要的數據進行自動備份。

        2. 安全管理

        用戶登錄和用戶合法性檢查:用戶輸入用戶名和密碼后,在用戶信息庫中查找有無此用戶及用戶密碼是否正確。

        用戶權限檢測 :在系統中有一個用戶功能權限檢測模塊, 用戶每進入一個界面前, 系統會自動調用該功能模塊, 據用戶權限數據庫的內容對每個功能控件的狀態進行設置(使能或不能) 。

        3. 用戶權限管理

        ? 增加用戶

        ? 刪除用戶

        ? 設置用戶權限

        ? 修改用戶權限

        用戶管理器

        六、 系統運行環境設計

        (一) 系統運行軟件環境設計

        1. 操作系統選擇

        從安全可靠性能、使用維護方便程度、可集成擴展性以及應用開發支持等方面考慮,服務器及客戶機操作系統采用Windows 系列產品,其特點如下:

        (1) 豐富的Web 解決方案

        Windows 2000 Advanced Server在從文件打印到高級行業應用程序服務的全部服務中都集成了Internet 技術。因為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IIS )完全集成在操作系統中,所以Windows 2000 Server可以讓企業用戶更有效地使用Web 共享信息、創建Web 商業應用程序,并將Windows 2000 Server操作系統的功能帶入到Web 世界中。

        (2) Internet/Intranet配置可伸縮性

        在Windows Advanced Server中利用最新的8路SMP 服務器按比例擴大,獲取更高處理能力。在Windows Advanced Server中使用英特爾公司的PAE (物理地址擴展)技術實現了8GB 隨機存儲器支持,通過使用更大的內存容量,可以改善系統性能并處理最苛刻的應用程序。IIS 通過限制Web 應用程序或站點可以使

        用的CPU 時間量,可以確保其他網站或非Web 應用程序有更多可用的處理器時間,因而有更好的性能。通過對1GB 網絡的支持,Windows 2000 Advanced Server在高性能網絡上提供了高性能處理。更大的吞吐率無需增加網絡帶寬即可提升性能。

        (3) 對最新安全標準的支持

        Windows 2000 Advanced Server和IIS 使用最新標準建立安全的內聯網、外聯網和Internet 站點,這些標準包括:56位和128位SSL/TLS、IPSec 、Server Gated Cryptography (服務器門控加密技術)、摘要驗證、Kerberos v5驗證和Fortezza 。

        (4) 高可靠性

        1)內核方式寫保護:有助于防止錯誤代碼干擾系統運行。

        2)Windows 文件保護:防止新安裝的軟件替換重要的系統文件。

        3)驅動程序證書:識別出那些已經通過Windows 硬件質量實驗室測試的設備驅動程序,如果用戶企圖安裝無證書驅動程序,系統將給出警告。

        4)IIS 應用程序保護:應用程序保護將Web 應用程序和Web 服務器的運行隔離開來,從而有效地防止某應用程序導致整個Web 服務器的崩潰。

        (5) 更高的服務器和網絡可用性

        1)群集服務:雙節點群集服務提供了對關鍵應用的硬件或軟件故障的容錯性,這些關鍵應用包括數據庫、知識管理、ERP 及文件打印服務。

        2)網絡負載平衡(NLB ):在Web 或終端服務服務器組中,一旦某服務器出現硬件或軟件故障,NLB 技術將在10秒內自動在剩余的服務器中重新分配工作負載。

        3)分布式文件系統(DFS ):在一個網絡上創建多個文件服務器和文件服務器共享的單個分級視圖。DFS 可以讓用戶更方便地定位文件,并通過在分布式服務器上保持多個文件副本的方法提高可用性。

        2. 數據庫平臺

        目前市場上關系型數據產品主要有:Oracle 公司的Oracle 11g、Microsoft 公司的SQL Server2000、IBM 公司的DB2等。該系統運行涉及大量數據管理能力、同時要求對空間數據存儲的支持能力等,同時又要求方便管理,所以擬采用Oracle 企業版或SQL Server2003作為數據庫平臺。

        3. 系統開發平臺

        系統采用基于微軟的.NET 框架,利用C#與ASP .NET 進行開發。

        (二) 系統運行硬件環境設計

        硬件環境設計主要針對數據庫和應用服務器而言。

        硬件設備應具備出色的數據處理能力及可擴展性,采用先進的監控、冗余、容錯等技術。

        存儲、備份設備。增強數據存儲及備份能力,根據數據存儲數量及其增長情況,適當增加盤陣、磁帶機、光盤刻錄機等。

        配備加密機和防火墻等設備,加強數據的安全性。

        通過配置網絡存儲環境,實現集中的存儲管理。

        進一步,應配置遠程的備份網絡存儲環境和應用環境,實現數據和應用的異地容災。

        (三) 系統安全環境設計

        網絡計算機系統的安全不是孤立某一方面的安全問題,而是一個安全體系,一般包括物理安全、網絡安全、系統安全、應用安全和數據安全等多個層次。

        1. 物理安全

        保證計算機信息系統各種設備的物理安全是保障整個網絡系統安全的前提。物理安全是保護計算機網絡設備、設施以及其它媒體免遭地震、水災、火災等環

        境事故以及人為操作失誤或錯誤及各種計算機犯罪行為導致的破壞過程。它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1) 環境安全

        對系統所在環境的安全保護,如區域保護和災難保護;(參見國家標準GB50173-93《電子計算機機房設計規范》、國標GB2887-89《計算站場地技術條件》、GB9361-88《計算站場地安全要求》

        (2) 設備安全

        設備安全主要包括設備的防盜、防毀、防電磁信息輻射泄漏、抗電磁干擾及電源保護等,保證整個系統的高可用性;主要服務器、網絡設備、UPS 設備、主要線路冗余備份。

        (3) 媒體安全

        包括媒體數據的安全及媒體本身的安全,對主機房及重要信息存儲、收發部門進行屏蔽處理。

        2. 操作系統安全

        目前的操作系統或應用系統無論是Windows 還是其它任何商用UNIX 操作系統,其開發廠商必然有其后門。而且系統本身必定存在安全漏洞。這些" 后門" 或安全漏洞都將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系統的安全程度跟對其進行安全配置及系統的應用面有很大關系,操作系統如果沒有采用相應的安全配置,則其是漏洞百出,掌握一般攻擊技術的人都可能入侵得手。

        對于操作系統的安全防范可以采取如下策略:盡量采用安全性較高的網絡操作系統并進行必要的安全配置、關閉一些起不常用卻存在安全隱患的應用、對一些保存有用戶信息及其口令的關鍵文件使用權限進行嚴格限制;加強口令字的使用,并及時給系統打補丁、系統內部的相互調用不對外公開。填補安全漏洞,關閉一些不常用的服務,禁止開放一些不常用而又比較敏感的端口等,那么入侵者要成功進行內部網是不容易,這需要相當高的技術水平及相當長時間。通過配備操作系統安全掃描系統對操作系統進行安全性掃描,發現其中存在的安全漏洞,

        并有針對性地進行對網絡設備重新配置或升級。

        3. 應用系統安全

        在應用系統安全上,在應用系統開發過程中,應注意在以下方面加強系統安全:加強登錄身份認證,確保用戶使用的合法性;并嚴格限制登錄者的操作權限,將其完成的操作限制在最小的范圍內;對重要信息的修改/變更要充分利用應用系統本身的日志功能,對用戶所訪問的信息做記錄,為事后審查提供依據。

        4. 防火墻方案

        防火墻是實現網絡安全最基本、最經濟、最有效的安全措施之一。防火墻通過制定嚴格的安全策略實現內外網絡或內部網絡不同信任域之間的隔離與訪問控制。并且防火墻可以實現單向或雙向控制,對一些高層協議實現較細粒的訪問控制。

        5. 通信保密方案

        數據的機密性與完整性,主要是為了保護在網上傳送的涉及秘密的信息,經過配備加密設備,使得在網上傳送的數據是密文形式,而不是明文。鑒于網絡分布較廣,網點較多,而且可能采用DDN 、FR 等多種通訊線路。建議采用網絡層加密設備(VPN ),VPN 是網絡加密機,是實現端至端的加密,即一個網點只需配備一臺VPN 加密機。根據具體策略,來保護內部敏感信息的機密性、真實性及完整性。

        6. 入侵檢測方案

        利用防火墻并經過嚴格配置,可以阻止各種不安全訪問通過防火墻,從而降低安全風險。但是,網絡安全不可能完全依靠防火墻單一產品來實現,網絡安全是個整體的,必須配相應的安全產品,作為防火墻的必要補充。入侵檢測系統就是最好的安全產品,入侵檢測系統是根據已有的、最新的攻擊手段的信息代碼對進出網段的所有操作行為進行實時監控、記錄,并按制定的策略實行響應(阻斷、報警、發送E-mail )。從而防止針對網絡的攻擊與犯罪行為。入侵檢測系統一般

        包括控制臺和探測器(網絡引擎)。控制臺用作制定及管理所有探測器(網絡引擎)。探測器(網絡引擎)用作監聽進出網絡的訪問行為,根據控制臺的指令執行相應行為。由于探測器采取的是監聽不是過濾數據包,因此,入侵檢測系統的應用不會對網絡系統性能造成多大影響。

        7. 漏洞掃描系統

        網絡掃描系統可以對網絡中所有部件(Web 站點,防火墻,路由器,TCP/IP及相關協議服務)進行攻擊性掃描、分析和評估,發現并報告系統存在的弱點和漏洞,評估安全風險,建議補救措施。

        系統掃描系統可以對網絡系統中的所有操作系統進行安全性掃描,檢測操作系統存在的安全漏洞,并產生報表,以供分析;還會針對具體安全漏洞提出補救措施。

        實施漏洞掃描方案可以采取購買漏洞掃描軟件并經常更新漏洞知識庫,定期對系統和網絡進行掃描;

        8. 防病毒方案

        關于整個網絡的防病毒解決方案,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要有全球病毒檢測網;隨時提供病毒資料及殺毒補丁下載;自動分發功能,易于快速更新;實時監控,具有免疫功能等。建議采用高級防病毒套件,這些防病毒套件為用戶的網絡提供全面、完善的防病毒解決方案,采用服務器/客戶端體系架構, 對用戶的網絡實施從服務器到工作站客戶端的全方位的防病毒保護。可以防止各種引導型病毒、文件型病毒、宏病毒、傳播速度快且破壞性很大的蠕蟲病毒等進入內部網,阻止不懷好意的Java 、ActiveX 小程序等攻擊內部網絡系統。

        9. 數據存儲方案

        磁帶存貯系統是所有存貯介質中單位存貯信息成本最低、容量最大、標準化程度最高的存貯介質;磁盤陣列由多個磁盤驅動器組成,由主機(利用陣列卡) 或自帶控制器進行控制,提供大容量的存貯能力和較高的數據訪問速率,是實現企

        業存貯的主力設備;光盤庫具有容量大、換盤速度快、支持跨盤檢索、支持網絡無縫數據刻錄等。利用這些存貯介質可以大大提高數據的存貯能力和安全性。

        網絡存貯技術也是提高數據存貯安全的有效手段之一,且目前在各種企業級存貯方案中被廣泛采用。NAS(網絡直邊存貯) 是基于局域網LAN 的存貯,它占據LAN 上的一個結點,通過局域網代替總線數據傳輸;SAN(存域網) 是一種獨立于服務器所在的LAN 之外的處成體系的具有無限存貯能力的高速存儲網絡,采用高速光纖通道作為傳輸媒體,以FC(光通道) 加iSCSI 作為存貯訪問協議,將服務器和存貯設備連接成單獨的網絡子系統,實現共享存貯的目標。

        10. 安全管理制度

        制定健全的安全管理體制將是網絡安全得以實現的重要保證。省廳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如安全操作流程、安全事故的獎罰制度以及對任命安全管理人員的考查等。構建安全管理平臺,組成安全管理子網,安裝集中統一的安全管理軟件,如病毒軟件管理系統、網絡設備管理系統以及網絡安全設備統管理軟件。通過安全管理平臺實現全網的安全管理,將會降彽很多因為無意的人為因素而造成的風險。

        七、 系統特色

        (一) 管網建模自動化

        管線的竣工資料或者探測的結果大多是二維矢量線數據,系統根據二維數據的平面坐標、埋深、管徑等數據批量生成三維管線模型,關聯屬性數據庫,并且提取管線之間拓撲關系,自動生成彎頭。

        (二) 三維管網模型上的拓撲分析

        完全擺脫對二維管網數據的依賴,直接在三維管網模型上進行拓撲分析,徹底解決三維數據模型無法進行拓撲分析的技術難題。為關閥分析、連通性分析、事故影響范圍分析等提供技術支撐.

        (三) 方便實用性強

        最大程度地滿足城市管網管理是系統建設的根本目標,是本系統設計的基本

        出發點。做到易于使用、便于系統管理、數據更新簡便和系統升級容易,具有優化的系統結構和完善的數據庫系統,以及友好的用戶界面。系統從切實的必需的功能出發,不追求大而全的當前功能,而是實現切實的必要的功能,使每個實現的功能能用、好用、用戶喜歡用,減少用戶學習的時間。同時也為將來的擴展留下足夠的接口,逐步完善,持續發展。

        (四) 可維護、可擴展的開放性結構

        真正實現集管線規劃與管理為一體,可對各類管線進行快速方便的查詢、定位與統計,制出標準的管線剖面圖;具有故障定位、關閥方案、最佳路徑、最短路徑等管網分析功能;可實現管網的自動標注、自動捕點,自動提示安全間距,并能顯示及打印精美標準的管線圖與三維管線圖。極大的簡便工作人員的操作管理,同時能提供輔助決策支持。

        八、 項目實施與管理

        (一) 組織與管理

        為了順利地進行項目的開發,我公司將以項目組的形式進行開發,由項目領導小組進行協調和配合,擬定詳細周密的開發計劃、合理地調配人力、全權負責項目的開展。

        根據軟件工程的要求和實施管理項目的經驗,確定本項目按照如下圖所示的項目管理機構編制組建。

        項目管理機構圖

        (1) 項目總負責

        由信息中心高級管理人員公司總經理組成,進行項目的宏觀管理、協調等工作。

        (2) 技術委員會

        由經驗豐富的從專家組成。能夠指導項目的執行、解決項目實施過程中的關鍵問題。

        (3) 項目經理

        負責項目管理,協調,審核項目開發進展情況;對項目中存在的問題作出決策,解決項目中出現的重大問題。負責項目質量管理,按制訂的標準及控制手段執行進度管理、風險管理和變更管理及數據標準化工作。

        (4) 研發經理

        負責組織整個項目的開發、技術設計及方案、文檔的編制及審核,協助項目經理全面負責工程的技術及管理,系統指導開展有關技術開發的工作。

        (5) 系統研發

        負責系統的各模塊程序設計及集成方案設計、接口方案設計等工作。

        (6) 軟件測試

        負責軟件的測試工作,編寫系統測試報告。

        為保證系統的順利進行,以上設立的項目管理機構中,未經甲方的建議或許可,項目經理不變更。

        (二) 項目質量管理

        1. 軟件開發質量標準的確定

        質量的測定是相對標準而言的。軟件成果質量標準可以分為系統功能標準與系統運行標準兩部分。

        (1)軟件功能標準由系統總體設計確定,因此,用戶需求模型的質量水平

        是功能開發質量的基礎。為了確保需求建模質量,采取以下措施:

        ? 制定用戶需求調研大綱;

        ? 制定并嚴格遵守調研規范,其中包括調研提綱通知預約、訪談記錄與

        用戶確認、業務需求分析報告確認等;

        ? 收集并仔細研究各項與管線管理有關的政策法規;

        ? 以需求分析報告為基礎開展系統總體設計;

        ? 系統總體設計由項目組成員初審,再專家對設計書進行審定。

        (2)對于應用軟件的運行質量標準,可以用以下一組技術指標表征:

        ? 系統采用的關鍵技術的先進性;

        ? 專業應用模型符合行業規范;

        ? 系統的安全性與穩定性指標。

        2. 軟件質量保障措施

        嚴格按照ISO9000和CMM3質量體系認證工作,這兩項認證對于本項目開發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

        乙方的項目人員均具有良好的業務訓練和工程實踐經驗。

        (三) 軟件測試

        測試是系統最后一個檢驗過程,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我公司派遣獨立于開發的項目測試組,保證測試過程的相對獨立性和有效性,達到了合同所要求的技術要求和性能要求,滿足用戶需求。

        九、 結語

        系統根據各專業管線的特點并結合專業數據分析模型進行了模型整理,設計了面向決策的分析功能,如爆管分析、斷面分析、搶險分析、三維動態顯示等。為有關部門提供決策分析的數據依據。

        系統充分結合了互聯網InterNet 技術,構建系統的BS 模型,使得管理部門能夠利用互聯網技術實現資源共享,通過本系統的公共服務子系統實現了三維管線信息的互聯網查詢瀏覽。

        系統完善的維護功能實現了系統的編輯維護,利用ArcGIS 的版本的控制功能實現了基于增量的歷史數據庫管理,使用戶可以查詢任意時期的管線數據,增加了圖形數據的持續性。

        第6篇:測繪地理信息管理辦法范文

        關鍵詞:測繪工程;質量管理;措施;系統控制

        Abstract: The work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is a complicated and large workload of the project, how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engineering is very importan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industry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surveying and mapping engineering must continue to strengthen the quality management and control system.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surveying and mapping engineering quality management and control system, and puts forward some improving measures.

        Key words: surveying and mapping engineering; quality management; measure; system control

        中圖分類號:P25

        1 測繪工作實行質量管理的重要性

        根據,近年全國測繪工程的調查結果顯示,全國重點測繪工程的質量合格率高達93.1%,不可否認,測繪工程在質量管理方面的工作成績斐然。但是,隨著國內經濟改革的深化及開放程度的加深,測繪行業面臨的競爭壓力將越來越嚴重,所以測繪行業只有不斷提高運營效率和質量管理水平,只有這樣才能為測繪行業競爭力的提高提供強大的動力支持。

        2 測繪工程的質量管理與系統控制

        2.1 測繪工程質量保證體系

        質量保證體系的系統功能,在于沿著科學的工作程序和管理程序,及時地獲取各種應有的質量信息,進行判斷、加工、儲存、傳送,最后以指令信息作為反饋加以輸出,通過改善體系的要素,實現體系應有的控制狀態,求得需要的質量保證。質量保證體系的構成要素有目標值系統,程序標準,工作標準,組織系統,管理點,信息管理,體系評價。

        2.2 測繪工程質量管理系統要素

        質量管理系統的基本組成單元稱為質量管理系統要素。根據國家相關標準提供的質量管理系統和質量保證的通用模式可以看到,質量管理系統包含四大過程要素,即管理職責,資源管理,產品實現,測量、分析和改進。

        2.3 質量的系統控制

        質量管理是由一系列系統的特定的概念組成的一個合乎邏輯的理論的概念體系,它包括質量、質量環、質量方針、質量計劃、質量控制、質量保證、質量審核、質量成本及質量體系等。

        2.3.1 測繪工程的質量管理點

        測繪工程的質量管理點應分別設定在人員、設備和數據采集過程上。人員的質量管理點主要是人員的能力水平能夠勝任工作崗位,應達到一定的學歷、職稱、工齡、業績、培訓等。設備的質量管理點是年檢和使用前的檢校,以確保設備工作正常,滿足工程使用。

        2.3.2 測繪工程的數據檢查

        測繪工程數據的質量檢查,是保證地形建模和數據庫數據正確性的基礎,這里的檢查包括圖形數據、屬性數據、風格檢查、拓撲檢查這幾個方面。

        2.3.3 測繪工程的過程控制

        測量是測量人員進行的一組操作。測繪工程中的各項任務都是一個過程,所以測繪工程的質量管理關鍵是對測繪過程的控制。每個過程有三個階段:輸入、操作、輸出。因此一個合理的質量管理就是輸入無誤、操作正確、輸出合格。所有《測繪記錄》均應按照表格欄目規定執行。

        2.3.4 記錄和標識

        測繪工程質量管理與系統控制有關的記錄應進行控制并編制相應的記錄控制程序文件,確保記錄的標識、貯存、保護、檢索、保存期和處置。所有記錄表格,包括操作記錄、檢查一記錄、質量管理記錄、測量設備的測量能力和測量結果的記錄均按統一規定的系統進行統一編號。與質量管理有關的記錄應由一記錄的部門或個人保存,特別是書面記錄應確保記錄不丟失、不受潮、不損壞,保證記錄的完整和清晰。計算機硬盤和光盤貯存的記錄在備份好的同時應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通過采用科學分類的統一編號或編碼或計算機軟件儲存,確保在需要時能夠迅速及時查找到所需要的記錄。根據記錄的用途,規定各類記錄的保存期并由文件作出規定。

        3 如何加強對測繪工程的質量管理

        3.1 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做好制度保障

        加強對測繪工程的質量管理,首先就是有關部門要根據目前的形式要求,制定測繪質量的專項法規,以法律為根本準繩,并不斷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形成制度保障。其次,行政測繪的主管部門要嚴格依法辦事,加大執法力度,依法懲處嚴重違反質量管理法規的單位及項目;第三,加強行政測繪部門的監管工作。設立測繪質監部門,不斷增強各級測繪質監部門的地位,做好監管工作。

        3.2 加強領導及員工的質量意識

        領導重視,是質量管理水平提高的主要動力。質量管理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以此提高員工的質量意識,做好測繪產品質量提高的的基礎工作。要提高領導和員工的質量意識,就要不斷加強領導與員工的理論學習和業務培訓,通過學習,不斷加強員工的質量意識教育,同時,也可以通過各種經驗交流會、業務培訓班等方法,增強員工的愛崗敬業精神,讓質量意識深入人心。

        3.3 重視測繪工程的質量管理點

        測繪工程的質量管理點應分別設定在人員、設備和數據采集過程上。人員的質量管理點主要是人員的能力水平能夠勝任工作崗位,應達到一定的學歷、職稱、工齡、業績、培訓等。設備的質量管理點是年檢和使用前的檢校,以確保設備工作正常,滿足工程使用。測繪工程數據采集過程的質量管理建立三個固定管理點:第一,己知數據的檢查;第二,控制數據的檢查;第三,地形要素,圖形,碎部數據的檢查。另外在控制網的布設,觀測,平差和地形要素的采集,圖形編輯等過程中根據需要建立臨時管理點。

        3.4 通過培訓提高質量管理水平

        測繪單位要做好人員的技術質量培訓工作,不間斷的組織員工系統地學習國家測繪局頒發的《測繪生產質量管理規定》和《測繪產品質量監督管理辦法》等文件;在學習過程中,要努力加強優秀技術總結、設計等技術資料的學習,把測繪技術管理、質量管理、計量管理作為培訓的重要內容之一,同時還要特別強調測繪行政管理部門的質量監督管理職能,維護測繪持證單位的合法權益,提高測繪單位的工作積極性。

        3.5 加大經費與人力的投入力度

        基礎測繪工作的公益性較強,單靠市場機制進行自發調節,很難滿足企業的發展需要,勢必造成測繪的基礎產品的價格與價值出現嚴重背離。雖然,每年國家都加大了基礎性測繪事業的經費投入,但是增加的費用仍然不能與生產成本增加的費用持平。按目前投入水平可安排的基礎測繪工作量已呈逐年下降趨勢,而且我國還只有為數不多的測繪生產單位具有先進的測繪技術手段。對此,我們必須加大對測繪工作經費的投入力度,讓測繪生產單位能夠更新設備并進行技術改造,提高測繪的科技水平和生產能力,保障測繪成果的精準度。測繪單位的經費投入要遵循以下三點進行:一是國家基礎地理信息的更新計劃,當列入國家和省一級年度經濟計劃,在預算中列有專項,安排適當的經費額度,由測繪主管部門按計劃實施。二是基礎測繪實行分級管理,改變多年來我國大比例尺基礎測繪都由國家測繪局包下來的狀況。其三,還應注意采取多種方式,通過多種渠道籌措資金,比如通過建立測繪成果的有償使用制度等方法,建立各種經費補償機制。

        3.6 文件化質量體系要實施動態管理

        測繪質量體系文件要在原有的基礎上不斷加以改進完善,使其可操作性逐步增強,確保測繪產品實物質量穩步提高,這就要求質量體系文件必須實施動態管理,不斷提高測繪質量體系的有效性。在質量體系運行過程中,出現文件規定不明確、規定與實際不符或文件未規定以及采取糾正措施而引起文件更改的情況,要按照文件規定的修改程序及時修改完善,使文件更加嚴格,達到質量體系運行更加系統、更加有效的目的。文件修改程序要根據測繪單位的實際情況規定合理,進行有效控制,便于文件的控制和修改的渠道暢通,這樣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和提高效率的目的。

        第7篇:測繪地理信息管理辦法范文

        關鍵詞:地下管線;規劃建設;信息化管理;問題;對策

        隨著城市現代化建設的迅速發展,信息化水平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志,城市地下管線擔負著城市能源輸送、信息傳遞、排澇減災、廢物排棄等功能,是城市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立科學、完善、準確的地下管線信息管理系統是城市規劃、建設及管理的基礎,是充分合理利用城市地下空間的保障,也是公眾應該共享的信息資源。城市地下管線包括給水、排水、電力、通訊、燃氣、熱力、工業和綜合管溝(廊)多類別的地下設施,長期以來由于忽視管理,地下各類管線資料不齊全或與現狀不符,缺乏有效的相關數據,在工程施工過程中損壞地下管線的事故經常發生。地下管線混亂無序的狀況已成為阻礙城市的建設和經濟發展的原因,因此,徹底摸清和掌握地下管線信息資源,建立地下管線綜合管理信息系統已經是勢在必行。本文結合福州大學城區地下管線的現狀,分析了地下管線規劃建設和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了相關的對策性建議。

        一、地下管線規劃建設和信息化管理存在的問題

        1、地下管線管理體制不完善

        福州大學城地區地下管線主要有給水、排水、燃氣、電力、通信等幾種類型。這些管線結構及使用功能均有差異,而且規劃建設和管理又是分屬于不同的管線權屬單位。規劃、建設與管理幾個階段沒有很好地分清各自責任,工作過程沒有很好地銜接,也缺少綜合管理制度和協調機構。管線的投資建設都是由各自產權單位自行完成,與城市道路建設、管理產生的矛盾較為突出,有的甚至沒有管線的規劃就開工建設,建完投入使用也沒有按規定備案,導致后續的工程審批時不知地下有管道,施工過程中造成通信中斷、燃氣泄漏、污水漫流等。綜合管線信息管理系統沒有相應建立,地下管線資料的收集管理沒有得到重視,也沒有完整的檔案信息可供查詢。

        (1)地下管線規劃階段

        隨著城市建設的飛速發展以及“重地上、輕地下”、“重建設、輕管理”的觀念問題,使得福州大學城地區地下管線規劃管理工作處于缺位狀態,這給福州市文化之區長期發展帶來了隱患。①缺乏對應的地下管線規劃審批管理機構:沒有專門的部門對地下管線進行規劃審批,一直沒有把各類地下管線的建設或改擴建以及管線接駁的規劃審批納入管理流程,對建設項目進行審批時也不重視對地下管線的審批及備案工作,導致了地下管線的規劃管理工作基本處于真空狀態。②缺乏綜合管理協調機制:福州大學城地區缺少統一的地下管線綜合管理協調機構對地下管線進行科學管理,容易造成地下管線等市政設施規劃與用地規劃脫節,單項規劃與總體規劃不一致,甚至出現矛盾。③缺乏規劃審批后管理機制:規劃部門至今還沒有開展地下管線規劃竣工測量制度和嚴格遵守的資料匯交制度,管線的平面位置、走向、埋深、規格尺寸、管線類別、管道材質等均無完整可靠的資料。

        (2)地下管線建設階段

        地下管線的建設主要存在三個方面的問題:①建設與規劃不一致。有些項目沒有規劃就開工建設,也有些項目規劃是批準了,但遲遲未能動工建設或沒有按照審批設計路徑和方案進行實施。②各專業部門往往從自身的經濟利益出發,根據用戶的需要,隨著工程項目的開展而隨意零星建設地下管道,然后各自與其就近的管線連接,時間久了,單憑人的記憶根本無法記住錯綜復雜的地下管線。③在地下管線建設過程中,缺乏監督管理力度,沒有按規范進行管線建設項目的過程監督和竣工測量,也沒有進行管槽回填之前的驗收。

        (3)地下管線管理維護階段

        福州大學城地區建設發展已有10多年了,該地區的地下管線日益復雜,地下管線的隱蔽性給地下管線的養護工作帶來了很大麻煩。地下管線埋設施工之后,檢漏和防腐檢測工作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由于管道腐蝕、損壞等原因,引起漏水和漏氣時有發生,嚴重威脅著市民的生命財產安全。目前還沒有專業從事地下管線普查、檢漏及防腐等方面的專業隊伍。技術員也沒有接受專業的培訓教育,沒能做到管網破損等問題及時發現、盡快處理。所有地下管線的管理至今沒有建立數據庫,管線的維護更新工作沒有跟上,早期建設的各類管線大部分使用已久,出現老化、腐蝕、變形等現象,這些沒有得到及時更新替換的管線均存在較大的隱患。

        2、地下管線信息庫及信息動態更新體系沒有建立

        根據建設部第90號令《城市建設檔案管理規定》,管線的檔案資料應該報送城建檔案館,但實際上,很少建設單位做到按規定向城建檔案館報送工程檔案資料。沒有系統的基礎性管線建設檔案資料,對原有的地下管線沒有及時普查、建檔,對新增的地下管線也未能及時建檔入庫,甚至沒有規范的地下管線竣工測量資料,沒有一個全面的管線綜合圖或數據庫。城市地下管線的數據庫,是保證管線系統生命力和管理有效性的唯一途徑,然而整個地區統一的管線信息化建設處于缺位狀態。統一的綜合地下管線信息系統缺失,建立地下管線的數據動態更新體系更是一句空話。沒有一整套可利用的地下管線資料,所以每一次地下管線工程建設或局部管道接駁,都要從地形修測或管線探測和管線普查開始,修測收費都得按規定計取,如此重復現象嚴重造成政府財力物力的浪費。

        3、地下管線“普查”的信息利用跟不上城市的發展

        廈門等其他城市都逐漸開展了地下綜合管線的普查工作,而且每年還投入一定的費用進行地下管線的維護更新和信息化建設工作。建設部1998年發出的《關于加強城市地下管線規劃管理的通知》要求:“未開展城市地下管線普查的城市應盡快對地下管線進行全面普查,弄清楚地下管線現狀,有條件的城市應該采用地理信息系統技術建立地下管線數據庫,以便更好地對地下管線實行動態管理”。福州大學城區至今還未開展綜合管線普查和建庫工作,這導致了管線的普查與信息化建設長期跟不上城區的建設發展,一定程度上也妨礙了社會經濟的有序發展。

        二、地下管線規劃建設和信息化管理的對策

        正確處理好建設與管理,處理好地上建設與地下建設、建筑工程建設與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等關系,轉變“重建設、輕管理”,“重地上、輕地下”的觀念,科學規劃建設和管理好城市地下管線資源是城市基礎設施的重要工作內容。

        1、理順地下管線規劃、建設、管理三者的關系

        理順城市地下管線管理體制,健全地下管線審批工作。地下管線的布局規劃由規劃部門負責審批,管線建設中涉及到的開挖道路等市政設施由市政管理部門負責,管線的檔案管理由城建檔案管理部門負責,同時要加強各部門之間的協調統一,明確各自的職責分工,共同參與建設單位討論、制定管線建設計劃,協調各項建設時序,促使地下管線綜合一體化建設。

        2、普查、收集完善地下管網技術資料并建立檔案

        要做好地下管網普查工作,建議由地方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牽頭,組織各專業管線單位對地下管網進行摸底調查,并將新增管線及校區、小區內管線納入普查范圍。各專業管線單位對各自地下管線的原始資料,基礎數據不詳細或不可靠的要重新進行探測,繪制新的竣工圖紙并按規定進行歸檔。

        3、建立地下管線信息化系統、數據動態更新機制

        在進行地下管線普查工作的同時,建立信息齊全的綜合地下管線數據庫,以數據的形式獲取、存儲、管理、分析、查詢、輸出更新。通過地下管網信息系統,加強對城市地下管線的規劃管理、信息更新和開發利用,以地下管線數據庫和公共數據交換平臺,建立一個確實可行的信息更新機制,實現地下管網有機制的信息化動態管理和數據更新。

        4、加強城市地下管線信息資源的共享

        目前福州大學城區地下管線信息凌亂無序,共享程度低,因此,需要建立統一的地下管線信息共亨平臺及相關的技術標準(如:數據標準、數據編碼、交換格式等標準)。加強地下管線信息資源的共享程度,加強部門之間的溝通協調,使分散存儲的各權屬管線單位能得到地下管線資料的共享。規劃、建設、市政、城建檔案館以及相關測繪等單位共同來建立一個全縣地下管線信息共享平臺,最大程度地實現地下管線資源的共建共享,為社會提供多元化服務。

        5、建立健全相關法律制度并加強執法監督

        應盡快制定地下管線建設和道路挖掘等管理辦法,逐步制定城市道路挖掘和地下管線管理方面的法制法規,把城市道路挖掘和地下管線管理納入法制化、規范化管理軌道,嚴格控制地下管線工程建設程序,并使城市道路挖掘和地下管線管理執法檢查監督工作常態化,對違法挖掘道路、隨意敷設地下管線的應進行有力打擊,并做到有法可依。

        三、結束語

        城市地下管線的信息化管理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牽連千家萬戶,是城市安全運行的重要保障,地下管線管理不僅有很強的技術性,還有很強的政策性、法制性。地下管線的安全管理工作,即是管線管理單位的職責,也是政府部門的工作重點。加強城市地下管線的科學化、規范化、法制化安全管理,對減少人民生命財產損失,維持城市正常運轉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 江貽芳.我國城市地下管線信息化建設現狀和發展趨勢∥中國測繪學會九屆三次理事會暨2007年“信息化測繪論壇”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

        [2] 建設部.(CJJ61-2003).城市地下管線探測技術規程[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3.

        [3] 地下管線管理的難題及探討∥中國城市規劃協會地下管線專業委員會2007年年會論文匯編[C].濟南:中國城市規劃協會地下管線專業委員會,2007.

        第8篇:測繪地理信息管理辦法范文

        關鍵詞:物流模式/電子商務/經濟管理

        電子商務作為網絡經濟的核心必須以物流管理為基礎。電子商務活動中任何一筆交易,都是由四種基本的“流”,即信息流、商流、資金流、物流所組成。物流過程具體包括運輸、儲存、配送、保管、物流信息管理等各種活動。電子商務通過網絡準確及時監控物流的運動。當前制約電子商務發展的主要瓶頸是物流管理滯后,主要表現在物流的支付系統、配送系統和安全系統三個方面。電子商務推動下的物流管理是以物流信息化為基礎的,這種新型的物流配送使商品流轉較傳統方式更加信息化、自動化、現代化和社會化,既減少庫存和資金積壓,又降低了物流成本,提高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電子商務為物流企業提供了技術條件和市場環境,為物流功能集成和物流企業實現規模化經營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因而分析電子商務支持下的企業物流特點,以及建立宏觀和微觀雙控型的電子商務物流管理模式,就成為企業面對現代市場競爭的必然選擇。

        一、我國物流業與國際物流業發展的現狀

        國務院于1991年5月12日批準建立天津港保稅區。天津港保稅區瞄準了與國際物流服務貿易接軌的方向,使其成為中國北方國際物流的最佳通道。天津港保稅區實現了采購供應網絡化、展銷服務網絡化、電子信息網絡化、交通運輸網絡化,同世界上100多個國家建立了進出口貿易聯系。天津港保稅區按照建設國際物流運作區的目標,初步形成了三大功能體系,即國際物流的集散、分撥、配送體系,成為我國北方最大的國際物流中心。現在已經建立了國際物流分撥中心,開通了連接全國干線的鐵路轉運站,建立了國際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啟動了國際物流示范基地和空港國際物流區的建設。保稅區內現有94個國家和地區的3000多家企業。2000多種進出口貨物在保稅區得到分撥配送,保稅區10年累計完成進出口貨物總值292億美元。天津保稅區吸引了日本住友公司、韓國三星集團、美國德納公司等一批國際知名的物流企業,進一步提升了保稅區作為國際商品集散、分撥、配送中心的功能。

        世界著名物流企業美國的“聯邦快遞公司”,對貨物配置通過電子信息進行動態跟蹤和信息自動處理。美國摩托羅拉實行24小時全天候物流管理,實現年銷售收入20億美元,約占本市電子信息業銷售收入的一半,年利潤6億美元,占該全球公司利潤的45%,這是該公司成功實現“物流”管理的必然。

        隨著上海APEC通關系示范系統工程的建立,全球四大物流快遞企業,聯邦快遞(FEDX),中外運敦豪(DHL)、聯合包裹(UPS)、荷蘭天地快運(TNT)入主聯合快遞中,加速了向中國物流市場的擴張。據了解,四大外資國際快遞價格均低于中國郵政EMS的10%~15%。這四家國際物流企業先后在上海的APEC通關系統工程采用的高科技快遞工具DIAD(速遞資料收集器),是業內第一個可將貨件簽收人的簽名數字化的便捷式高科技設備,收貨公司只要用它掃描包裹上的條碼,便完成快遞記錄。高科技成為現代國際物流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我國于1997年,國家批準建立全國庫存商品調劑網絡中心,目前擁有83家分支機構,123家會員企業。該中心推出七大電子設備模式,形成電子商務的物流配送系統。這是中國目前最大的庫存商品在線交易專網。“全庫網”采用的是B2B電子商務模式。雖然物流業有了一定的發展,但是,當前我國物流業發展總體滯后,具體說存在以下問題:

        1.物流觀念陳舊,缺乏現代物流理念。對現代物流在提升運輸產業水平、推動經濟發展和增加經濟效益方面作用認識不足。

        2.商業環境相對落后,造成物流布局不合理,專業化服務程度低,自營物流比例過大,專業物流服務得不到充分利用;同時條塊分割的管理體制也制約著物流管理的發展。

        3.我國物流信息服務體系和網絡體系的落后也制約著物流業的發展,制約著物流產業向專業化、一體化方面的發展。

        4.物流產業目前發展的制度環境有待完善。物流發展要跨越地區和部門的限制,需要統一化、標準化。我國目前還沒有一部完備的物流法規,因而制約了我國現代物流產業集約化經營優勢的發揮。

        5.物流方面專業人才缺乏,我國高等院校中設置物流專業和課程的很少。物流在職人員的總體水平較低制約了我國物流業的發展。

        二、信息化是電子商務條件下企業物流發展的基礎

        以信息為導向,以電子商務為手段,開創現代物流管理的新模式是物流管理的重要命題。通過發展信息產業推動電子商務下物流管理的模式創新,合理高效配制物流資源,推動我國信息流、物流、商流合理組合。利用信息網絡化發展三大規律:(1)信息技術功能價格比的摩爾定律(Moore''''sLaw);(2)信息網絡擴張效應的梅特卡夫法則(MetcalfeLaw);(3)信息活動優勢與劣勢反差強烈的馬太效應(MatthewsEffect)。通過電子商務實現物流管理現代化和信息化,開創新型物流產業。

        信息產業發展,推動電子商務下物流新技術發展的關鍵是:擁有高素質的人才;利用已有的網絡優勢,建立能同國內和國際物流網相連結的物流配置中心;實現電子商務物流配送專業化管理;物流信息處理現代化管理;建立和強化有關電子商務物流管理的相關法規。物流信息化管理政策和措施如下:

        1.運用新的信息技術,建設寬帶網域,提升完善信息交換平臺,聯合構建電子商務平臺,大力實施“1221”工程,即一個寬帶網,兩個平臺(市級電子商務平臺以及企業級電子商務平臺);21項信息系統工程。逐漸改變企業商貿運行模式,促進經濟運行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實現物流信息化包括商品代碼、數據庫的建立和運輸銷售網絡電子化管理。

        2.建立電子商務物流信息控制中心,實現物流管理的低成本、高效益,提高信息化物流管理水平。控制中心包含以下功能模塊:(1)集中控制功能;(2)運輸流程管理功能;(3)車、貨高度管理功能;(4)倉儲管理功能;(5)統計報表管理功能;(6)財務管理功能;(7)客戶管理功能;(8)客戶查詢功能。

        3.以天津保稅區為基地,把天津建成中國北方重要物流配置基地,利用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優勢(天津電子信息產業10年來實現利潤80億元,占全國信息產業利潤的16.4%,居全國第二位),建立起以港口集裝箱運輸為特色的天津物流配送新模式。在實施推廣EDI技術的同時,建立起港口物流供應鏈管理模式;在實施條碼技術和GIS技術的同時,建立起天津企業物流管理模式;在實施GPS技術同時,實施天津加入WTO后國際化物流管理模式。

        4.培養一支專門從事電子商務物流信息管理的高素質專業人才隊伍。在天津高等院校要開設相關的電子商務物流管理專業,長期有計劃的培養專業隊伍。同時要調整現有物流管理人員結構和組織結構,對現有人員在天津市物流管理中心進行定期培訓,要求從事專業物流管理人員必須具備相關的專業知識,具有4級以上外語水平和3級以上計算機水平,要求必須持證上崗。只有建立一支專業化隊伍,才能保證天津市物流信息管理專業化、現代化、高科技化發展。

        5.要通過現代化信息建立起天津市電子商務物流管理的良好外部環境和條件,實現物流系統,運送方式,裝卸、倉儲、物流配送一體化,降低物流配送成本和風險,提高物流配送的效益,實現企業零庫存、無積壓、無等待、全天候24小時,快速有效的物流配置體系。要建立一定的鐵路、公路以及倉儲物流配置的專門機構,統一接受天津市物流控制中心的領導,實現快速、準確、無差錯、高效益傳遞的物流配置。與此同時,天津地區物流管理政策與措施,要同國家宏觀調控措施保持一致,要同國際先進物流配置網接軌,做到四化:

        (1)物流運作系統化

        企業物流是一種系統性的經濟活動。主要通過物流目標合理化,物流作業規范化,物流功能集成化,物流技術一體化來實現。

        (2)物流服務網絡化

        電子商務發展要求企業物流不僅以較低的成本提供高質量的物流服務,而且還要求物流服務向多樣化、綜合化、網絡化發展。為了實現電子商務的物流增值,企業必須重新設計適合電子商務發展的物流渠道,減少物流環節,提高物流服務系統的快速反應性能,實現物流服務網絡優化和系統性。

        (3)物流管理信息化

        物流現代管理最重要的是通過信息管理來實現的。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改變傳統企業物流管理,實現物流管理信息化。利用低成本物流信息交換平臺,拓展業務和市場,大幅度降低企業生產成本。

        (4)物流經營全球化

        由于電子商務的發展提高了全球商務信息交換能力,促進了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企業要在全球化物流經營上進行戰略定位,建立以供應鏈為基礎的國際化物流新觀念,實現物流經營資源的全球化配置。要建立按照國際化慣例進行物流經營的專門機構,實現物流經營的規模化發展。

        三、我國電子商務企業物流管理中模式創新

        通過電子商務最新現代技術實現物流管理信息化。物流信息化表現為物流信息收集的數據庫化和代碼化;物流信息處理的電子化和計算機化。因此要用電子商務推廣物流管理的四大新技術:條碼技術(通過掃描對信息實現自動控制技術)、EDI技術(電子數據的交換和自動處理)、GIS技術(通過地理信息系統實現物流配送的最佳模型)、GPS技術(通過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實現物流配置國際化)。以上四大新技術的結合,將在物流供應鏈上建立一個高新的供應鏈集成系統。物流信息能在開放供應鏈中實現物流的及時、準確的配置。

        EDI技術即電子數據技術交換,1994年,聯合國在日內瓦舉行的第四十屆會議上通過的權威性定義:EDI是使用一種商定的標準來處理所涉及交易或電文數據的結構、商業或行政交易事項,從計算機到計算機的電子傳遞。EDI具有快速、精確等傳統信息傳遞方式無法比擬的優點,能夠降低成本,高效、快速、準確地傳遞物流信息。尤其是條碼技術的實施和采用,為電子商務推動物流發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礎;物流條碼技術是物流過程中用于識別的一種特殊代碼,它可以自動識別、自動完成數據的采集,運用物流條碼可以實現以最小的投入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1991年4月,中國物品編碼中心代表我國加入國際物品編碼協會,為在我國開展條碼工作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從1998年12月1日起實施《商品條碼管理辦法》,這是我國第一部關于商品條碼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規章。到2000年,中國商品編碼系統的成員數量已增加到3萬多家。GIS技術即地理信息系統,是地理學、計算機科學、測繪遙感學、城市科學、環境科學、信息科學、空間科學、管理科學和信息科學融為一體的新興學科。實現了各種信息的數字化處理,為系統地進行預測、監測、規劃管理和決策提供科學依據。GIS在物流領域應用便于合理調配和使用各種資源,提高經濟效益。GIS最明顯的作用就是能夠把數據以地圖的方式表現出來,把空間要素和相應的屬性信息組合起來就可以制作出各種類型的信息地圖。專題地圖的制作從原理上講并沒有超出傳統的關系數據庫的功能范圍,但把空間要素和屬性信息聯系起來后的應用功能大大增強了,應用范圍也擴展了。GIS在物流領域中的應用主要是指利用GIS強大的地理數據功能來完善物流分析技術,提高物流業的效率。目前,已開發出了專門的物流分析軟件用于物流分析。完整的GIS物流分析軟件集合了車輛路線模型、最短路徑模型、網絡物流模型、分配集合模型和設施定位模型。GPS技術由三大子系統構成:空間衛星系統、地面監控系統、信號接收系統。空間衛星系統均勻分布在6個平面上的24顆高軌道工作衛星所構成,可在地球的任意地點、任一時間向使用者提供4顆以上可視衛星。地面監控系統是由5個監測站構成的。其作用是對空間衛星系統進行監測、控制,并向每顆衛星注入更新的導航電文。信號接收系統是由GPS衛星接收機和GPS數據處理軟件所構成的。GPS技術可以提高鐵路、公路等物流路網建設的質量和速度。目前,國內已逐步采用GPS技術建立高精度控制網,如滬寧、滬杭高速公路的上海段就是利用GPS建立了首級控制網,然后用常規方法布設導線加密。實踐證明,在幾十公里范圍內的點位誤差只有2cm左右,達到了常規方法難以實現的精度,同時也大大提前了工期。GPS技術可以實現貨物跟蹤,實現有效物流配送方式,建立電子商務在企業內部和企業外部物流管理的新模式:

        1.電子商務在企業內部實現“業務流程再造”(注:“業務流程再造”是指通過企業對現有流程的重新分析,改進和設計組織流程,以使這些流程的增值內容最大化,其他非增值內容最小化,從而有效地改善組織的績效,以相對更低的成本實現或增加產品對顧客的價值。流程是一系列跨越時間、占有空間的連續有規律的活動,各個基本活動應緊密銜接,保證物流和信息流的順暢通過,每項活動的銜接都應強調對價值的增殖作用。流程可分為核心作業流程和支持作業流程。核心作業流程包括企業的各項設計和生產的作業活動,以確保企業作業流程以最小成本及時、準確運行的管理活動,以及提供必要的信息技術以確保作業活動和管理活動的完成。支持作業流程主要包括設施、人員培訓、后勤資金等,以支持和保證核心流程的正常運作。要實現整體業務流程最優,而不是個別最優。“再造”的觀點即打破舊有模式,建立新的管理程序,實現管理理論的重大突破。經過綜合評價篩選出最基本的、關鍵的功能,并將其優化組合,形成企業新的運行系統。實施“業務流程再造”模式將使企業發生根本性的變革,增強企業活力,使企業將生產成本降低,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提高,使企業更貼近市場,這種物流管理模式將給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物流管理模式,適合于在大中型企業集團內部,通過高新技術產業化實現物流管理現代化,推動我國企業內部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建立起高新的微觀物流配置模式。

        2.電子商務在企業外部建立起最佳“企業物流管理模式”(注:“企業物流管理模式”是指物流管理社會化的物流一體化管理模式。電子商務的發展為實現物流管理專業化、社會化管理創造了條件。提高物流管理的宏觀社會效益是保證企業微觀“業務流程再造”模式正常運作的重要外部條件。不同企業之間的物流運作可以由供方和需方以外的第三方完成,實現了物流管理的高級化和社會化管理的目標。這將是信息化時代的一種新興產業。這種以企業物流管理為基礎的現代化物流管理體制模式是物流管理高級化發展的標志。它將促使企業實現以“物流戰略”為紐帶的“企業聯盟”的形成,使物流從企業專業化管理中獲得宏觀規模經濟效益。因而也代表著一國的物流管理水平,整體規劃水平和現代管理能力水平。我國目前在“綜合物流”領域仍是一個空白,因此是低成本高擴張發展宏觀物流產業的大好時機。國內“物流管理模式”的發展,為中國入世后進入國際物流產業打下了重要基礎。)。根據這一模式建立起現代化的“物流配置中心”,實現地區物流合理配置和提高物流業的經濟效益,突破區域的局限性,實現國內物流與國際物流高新配置,建立起有效的宏觀物流配置模式。

        四、完善電子商務物流管理的相關法規

        聯合國國際貿易委員會于1996年通過《電子商務示范法》,主要包括“電子合同法規”,“電子商務稅收法規”,“電子商務物流管理法規”。我國目前還沒有一部完整的電子商務物流管理法規,相關法規的建立是物流產業發展的基礎。我們需要建立符合我國國情的中國物流法規,即包括“法律法規”,“行政法規”和“部門法規”的中國電子商務物流管理法規,以推動我國物流產業健康、快速發展,盡快使我國物流業適應中國入世后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

        第9篇:測繪地理信息管理辦法范文

        關鍵詞:城市地下管線;管理系統;組織數據

        0引言

        城市地下各類管線擔負著信息傳輸、能源輸送等工作,也是城市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國現有地下各類專業管線的資料殘缺不全,且有關資料精度不高或與現狀不符,造成在建設施工中時常發生挖斷或挖壞地下管線,造成停氣、停水、停暖、通信中斷、污水四溢等嚴重事故。另一方面,我國現有的地下專業管線在地上、地下立體布設,管線繁多、復雜。已有的管線資料都以圖紙、圖表等形式記錄保存,采用人工方式管理,效率低下,資料系統性差。對于變化的區域,管線維護困難,各部門也存在為了建設方便重復收集資料、標準不統一、管理混亂等情況。而城市地下管線現狀資料作為地下工程規劃設計、施工和運行管理的基礎數據,必須為合理地開發利用地下空間,加強城市地下空間的統一規劃管理提供科學依據。

        鑒于以上情況,在全面進行城市地下管線普查的同時,提出必須同步建立地下管線數據庫與信息系統;利用竣工測量,實現動態更新,為城市規劃與建設管理提供高精度、高可靠性、現勢性的地下管線信息;同時充分利用系統提供管線的一系列空間分析和管線輔助設計功能。這將大大提高地下管線信息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1城市綜合地下管線管理系統特點研究

        城市綜合地下管線管理系統就是指利用GIS技術和其他專業技術,采集、管理、更新、分析和處理地下管線數據的一種技術系統。同一般的GIS相比,具有以下特點。

        (1)一城市綜合地下管線管理系統是一個四維的系統,隱蔽性決定了時間及三維空間動態的復雜性。

        (2隱蔽性、埋設位置的集中性也決定了地下管線數據的重要性,數據的完整性、可靠性與準確性是地下管線系統實用的關鍵。

        (3)系統必須自動識別管線間的連接性,即管線與管點間的拓撲關系非常重

        (4)城市綜合地下管線管理系統是一個信息在空間分布上極不均勻的空間異質系統,城市中心區的管線密度較大,從中心區向城市邊緣區急劇減小。

        (5)城市綜合地下管線管理系統必須將地下、地上的各種管線納人統一的系統中進行管理。

        2城市綜合地下管線管理系統建立的意義

        城市地下管線普查是城市建設、規劃的一項重要基礎上作。20世紀90年代初以來,我國部分城市進行了地下管線普查,獲要。取了大量的地下管線資料。如何管理這些寶貴的地下管線資料,最大限度地發揮地下管線普查的經濟效益成為一項重要的任務。

        傳統的管線資料管理手段大多采用文本文件或者數據庫來存儲管線的屬性數據,用DWG圖形文件來存儲管線的圖形數據,圖形數據與屬性數據完全分離,管線資料管理混亂,資料更新速度慢,跟不上現代城市建設的步伐,不能保證資料的現勢性和正確性。因此,同步建立地下綜合管線管理信息系統是確保地下管線普查使用目的的實現與廣泛應用的最佳方法。

        (1)使用計算機存儲管線信息大大縮小了存儲空間。一個城市的紙介質圖紙可多達幾十噸,而使用計算機僅用若干磁盤或光盤就可以存放全部信息。(2)提高了檢索查詢速度。利用計算機查詢某一個區域、某一地點或某種特征的管線信息僅需要一個命令或者按鈕既可以完成,這是常規管理辦法的人工查找無法比擬的。直觀。通過三維顯示技術,真實再現地下管線二維布局結構。(4)可以實現管線資料的動態更新和管線工程的動態跟蹤,提高了管理的水平。(5)便于資料的網絡共享。3城市綜合地下管線管理系統的設計方法和原則

        3.1系統設計應該注意的問題

        地下管線管理系統的建立本身是一個系統工程,系統組織尤為重要。GIS技術是一種對空間數據進行采集、處理、存儲、組織、分析和可視化的計算機系統。

        數據的組織是系統成敗的關鍵因素。有沒有數據,數據質量如何,怎樣使數據隨城市現狀的變化而及時更新是GIS系統中的首要問題。地下管線系統的建立主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充分、細致的調查研究。

        系統的開發建設是為用戶服務的,必須重視和照顧用戶的需求,進行充分的用戶需求調查,對用戶的運行機制、信息流程、現有數據基礎、用戶對系統和產品的要求等方面做詳細研究,做認真的方案設計,并在開發過程中,根據使用者的意見,不斷修正設計方案,對系統進行調整和完善,逐漸完善成為切實實用而幾功能完善的系統。

        (2)協調關系,統一安排。

        數據的收集和更新,以及數據共享方面的協調和管理是系統建設過程中一大難點,也就是組織協調問題。這種協調在不同一部門間進行,若各部門沒有統一的領導和規劃,由于資料各有歸屬,則會在工作中出現難以逾越的障礙。

        (3)重視數據庫建立工作。

        數據是GIS的核心,一個系統的好壞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數據質量的好壞。建庫包括數據庫設計、數據錄入。數據庫設計要求對系統內的各類數據標準化,并分類編碼,采取嚴格的數據質量控制辦法。

        (4)標準化問題。

        系統的開發涉及到許多標準化問題,如地理信息編碼、數據交換格式、基礎數據庫結構和圖形定制都有許多標準化問題,要求其符合一定的規范和標準,以利于數據的交換、共享、更新和系統的推廣應用。盡量在開發建設過程中注意標準化問題。

        3 .2系統設計基本原則

        (1)實用性原則。

        系統應滿足地下管線資料的自動化管理,真正實現管理科學化。

        (2)可靠性原則。

        數據庫可靠性:數據庫中的所有數據應是準確可靠的。

        系統可靠性:系統應具有很強的容錯能力和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不至于因某個動作或某個突發事件而導致數據的丟失和系統癱瘓。

        (3)完備性原則。

        數據庫中的各種數據應該是全面的、完整的,能夠滿足系統各項功能的需求。

        (4)科學性和規范性原則。

        系統應以軟件工程的思想和方法來建立,保證系統結構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同時,系統的各項功能應該符合綜合管線管理要求,信息編碼、數據規范應滿足行業或地方規范。

        (5)經濟性和可操作性原則。

        在保證各項功能完滿實現的基礎上,應以最好的性能價格比配置系統的軟件、硬件,系統應有良好的用戶界面,用戶易學易懂,操作簡便、靈活。

        (6)可擴展性和開放性原則。

        系統應具有良好的與其他GIS系統數據和制圖系統數據的接口,實現系統之間的數據共享。

        4地下管線數據的組織與管理

        數據是任何GIS系統的核心,所有的GIS功能都需要以數據為基礎才能表現出來。因此,數據的完整性、一致性和質量的好壞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系統的好壞。

        4 .1地下管線數據的獲取

        地下管線數據獲取的方法有地下管線普查和地下管線竣工測量兩種。

        (1}地下管線普查。

        城市地下管線普查是指在一定時期內,按照城市規劃管理的要求,根據城市具有的技術與經濟能力,采取最經濟和科學合理的方法,查明城市建成區或城市規劃發展區內的地下管線現狀,獲取準確的管線有關數據,編繪管線圖,建立管線數據庫,并在這個基礎上做好檔案與動態管理。城市地下管線普查作業方法。

        ①地下管線現狀調繪。

        城市地下管線現狀調繪是指在開展地下管線探查作業前,根據已有的地下管線竣工資料、施工資料、設計資料等,將己有地下管線現況標繪在1:500的地形圖上,作為野外探測的作業的參考,減少實地探查作業的盲目性,提高野外探查作業的質量和作業效率。同時,為地下管線探查作業提供有關地下管線的屬性數據(如管徑、管材、埋設年代等)。

        ②城市地下管線探查。

        城市地下管線探查是在現狀調繪的基礎上采用實體調查和儀器探查相結合的方法,查明地下管線的敷設狀況、在地面上的投影位置和埋深、管線的相關位置和走向、地下管線的屬性,如管線類型、性質、規格、材質、載體特征等。并在地面上設置地下管線投影中心標志和明顯管線點標志,以提供下工序測繪的依據。

        ③地下管線測繪。

        地下管線測量是指在城市等級導線點和等級水準點的基礎上進行的圖根控制測量、地下管線點平面和高程位置連測及相關地形測量。

        (2)地下管線竣工測量。

        地下管線普查在一定時期內只能做一次,這種方法實際上是對城市地下管線資料做一個完整的總結和調查,然后建立地下管線資料庫。然而城市的管線工程每天幾乎都在進行,因此,地下管線資料的動態更新主要依靠管線竣工測量來動態獲取管線的資料口。

        4 .2地下管線數據數據模型分析

        (1)地下管線管理系統的數據組成。

        地下管線管理系統的數據包括地下管線、管點圖形和屬性數據,坐標分幅、道路網圖、城市地形圖、建筑物、地塊、注記等輔助要素,其具體數據構成如圖to

        (2)管線數據模型。

        管線數據由管點和管線組成,每一種管線包括一個管線數據表和一個管點數據表,一條管線由兩個管點組成,即管線的起點和管線的終點。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性高潮久久久久久久 | 日韩免费Av中文字幕五月天 | 日韩中文字幕v亚洲中文字幕 | 午夜在线不卡精品国产 | 在线日本有码中文字幕 | 日本永久免费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