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科學研究的看法范文

        科學研究的看法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科學研究的看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科學研究的看法

        第1篇:科學研究的看法范文

        關鍵詞:自然哲學;科學;科學事實;經驗;解釋;嚴格檢驗;實驗方法

        中圖分類號:B82-058;N03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6604(2013)04-0069-04

        “科學”一詞在西方直到18世紀初才逐漸被普遍使用,科學在古代屬于自然哲學。科學能夠從自然哲學體系中脫離出來,走上獨立發展的道路,這無疑應當歸功于實驗方法的誕生,因為實驗方法不僅能使人們獲得系統的、精確的、全面的、定向的經驗,這種經驗可以對科學解釋進行嚴格檢驗,使之成為名副其實的“實證知識”,從而把它與屬于“形而上學知識”的哲學區分開來,而且實驗方法還能使人類獲得科學研究所需的典型的、純粹的、系統的、專業的“科學事實”,為科學研究提供更豐富、更可靠、更具體精確的感性材料。這充分說明,科學方法在科學研究中起著決定性作用,是推動科學進步的重要動力。

        一、科學和自然哲學都是人類對自然界的認識和解釋體系

        在古代,人類對自然界中一系列紛繁復雜的現象總感到十分驚異,人類在好奇心和驅除愚昧無知的欲望驅使下,運用天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和想象力對這些自然現象進行試探性解釋,這些試探性解釋就是早期的自然哲學。正如亞里士多德所說,“古往今來人們開始哲理探索,都應起于對自然萬物的驚異;他們先是驚異于種種迷惑的現象,逐漸一點一滴的解釋,對一些較重大的問題,例如日月與星的運行以及宇宙之創生,作成說明”。

        從本質上看,這種自然哲學其實就是宇宙觀、自然觀,即人們對自然界或宇宙的看法。人們對自然界或宇宙的看法或解釋分兩種類型:一類是對整個自然界總體的、抽象的、籠統的解釋,一類是對自然界中具體現象的分門別類的、精確的解釋。比如,自然界中幾乎無限多樣性的物質形態是從何而來的呢?有人認為,宇宙萬物都是由水演化而來的,一切都來源于水;有人認為是由火演化而來的,一切來源于火又復歸于火;也有人認為宇宙萬物是由原子演化而來,不同的原子通過不同的排列組合而構成多種多樣的物質形態;甚至還有人認為整個宇宙都是由氣衍生而來的等等。很顯然,像這些對整個自然界的構成的解釋就屬于總體的、抽象的、思辨的、籠統的解釋,這樣的解釋在人類經驗范圍內不可能得到檢驗。原因是,人類的經驗是在人與自然界的相互作用中,并在各種特定條件下獲得的,因而經驗的性質是具體的、個別的、特定的,用人類具體的、個別的、特定的經驗去驗證總體的、抽象的、思辨的、籠統的知識當然是不可能的:具體的事實不能最終證明抽象的、思辨的觀念,個別的經驗最終不能證明總體的、籠統的理論。事實上,我們永遠不可能通過觀察或舉例說明來論證宇宙萬物是由水或火或氣或原子構成的,我們不可能通過觀察或舉例說明來論證世界是簡單的、有序的,或是復雜的、無序的,等等。所以,我們把人類對自然界總體的、抽象的、思辨的、籠統的看法或解釋或知識叫做“自然哲學”,它們在人類經驗范圍內永遠不可能得到檢驗,因而完全屬于“形而上學”(metaphysics)。作為所謂本體論學說,形而上學是哲學的核心。

        然而,另一類對自然界中具體現象的分門別類的、精確的解釋或看法完全可以在人類經驗范圍內得到檢驗,甚至嚴格檢驗。比如,太陽為什么每天從東方升起至西方落下,而且還有白天和黑夜之分呢?有人提出,因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是不動的,而其他所有天體,包括太陽、月亮、火星、金星等,都圍繞地球轉,太陽圍繞地球轉一圈就是一天,當太陽處于我們的正面時就是白天,處于背面時就是黑夜。又如,為什么木頭會浮在水面上,而石頭沉到水底下呢?阿基米德認為,因為水對浸沒在其中的物體都會產生向上的浮力,他通過推理認為浮力的大小恰好等于排開水的重量,由于木頭密度小,體積相對大,所以排開水的重量大于其重量,因而上浮;而石頭由于密度大,體積相對小,所以排開水的重量小于其重量,因而下沉。不用說,像這些對自然界某種或某類現象為何如此產生的具體看法或解釋,人們完全可以通過邏輯分析和經驗對照相結合的方法對之進行嚴格檢驗。事實上,關于地心說、阿基米德的浮力假說等等,都經歷了邏輯分析和經驗對照相結合的多次嚴格檢驗,其中有些被證明是“正確的”,有些則被證偽。

        不過在古代,人類只能通過觀察獲得經驗,而且也沒有精密的儀器發現更多、更系統、更精確、更典型的自然現象,因此人類獲得的經驗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是零散的、不精確的、不定向的、片面的,要靠這些經驗去嚴格檢驗人們對自然界的解釋(即“科學假說”),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不可能的。典型的例子是,亞里士多德認為“物體下落的速度與其重量成正比”,“力是物體運動的原因”,如果僅憑觀察獲得的經驗對它們進行嚴格檢驗,是無論如何也做不到的。實際上,在很大程度上也正是由于人類僅憑直接觀察或僅憑感覺器官所獲得的關于自然界的信息是不全面、不系統、不精確的,甚至是錯誤的,因而既不可能為人類更廣泛、更深入地探索自然界的奧秘,解釋自然界提供系統、精確的感性材料,也不可能對具體的、分門別類的“科學假說”做出嚴格檢驗。

        既然古代人無論是對自然界總體的、抽象的、籠統的解釋或認識(自然哲學),還是對自然界具體的、分門別類的、精確的解釋或認識(自然科學),都不可能在人類經驗范圍內得到嚴格檢驗,那么對它們當然也就無法做出明確區分。這就是古代自然哲學和自然科學同為一家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因此在古代,科學一般是以一種潛在的形式存在于自然哲學母體中。

        二、實驗方法的誕生和科學儀器的使用使科學與自然哲學徹底分離

        盡管在古代,科學與自然哲學由于人類認識世界的水平和方法所限,它們無法區分開,但畢竟科學與自然哲學之間存在本質不同:自然哲學其本身的性質決定了它在人類經驗范圍內永遠不可能得到嚴格檢驗,而科學的性質決定了它完全可以在人類經驗范圍內得到嚴格檢驗。在古代,科學之所以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不可能在人類經驗范圍內得到嚴格檢驗,僅僅是由于古代人只通過觀察無法獲得廣泛的、系統的、全面的、精確的、專業的、定向的經驗事實(或科學事實)。這當然就意味著,當人類通過某種方法能夠獲得廣泛的、系統的、全面的、精確的、專業的、定向的經驗事實時,那么科學與自然哲學就可以區分開。

        不言而喻,當伽利略發明用實驗方法研究自然界時,人們就可以獲得廣泛的、系統的、全面的、精確的、專業的、定向的經驗事實,因而就可以把科學與自然哲學徹底區分開來。需要指出的是,實驗方法的誕生和科學儀器的使用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從本質上看,實驗方法作為獲得科學研究和嚴格檢驗科學知識所需的經驗事實或科學事實的手段,就是根據研究目的的需要,運用科學儀器和實驗設備這樣的人工方法,創造自然現象的過程。實驗方法之所以能夠幫助人們獲得科學所需的系統、全面、精確、專業的科學事實,科學儀器和實驗設備的使用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人類僅憑感覺器官通過觀察獲得的自然界信息是十分有限的,而且這些信息一般而言也不系統、不全面、不精確、不專業。比如,僅憑肉眼,人類看不到很遠的東西,看不到像病毒、細菌這樣小的東西,而且只能看到可見光,紫外線、紅外線都看不到;僅憑耳朵,只能聽到20~20000赫茲的聲音,低于20赫茲的次聲波和超過20000赫茲的超聲波人類都聽不到;僅憑身體,溫度很低的物體和溫度很高的物體都不能觸摸;諸如此類,不一而足。因此,人類僅憑感官,自然界中的絕大部分信息都不可能接收到。這樣,人類認識研究自然界就不可能得到足夠多的感性材料,也無法對有關科學假說進行精確判斷。而在科學儀器和實驗設備的幫助下,人類可以從自然界中獲得系統得多、全面得多、精確得多的信息。比如說,人類使用顯微鏡可以輕而易舉地看到細菌、病毒、細胞等微小事物;使用望遠鏡可以看到更遙遠的天體,可以看到太陽黑子的活動,看到月亮上的山脈;使用聲納系統可以聽到次聲波和超聲波;使用溫度計可以精確測出微小的溫度差異等等。很顯然,這些系統、全面、精確的信息既可以作為人類認識研究自然界的重要科學事實或感性材料,也可以對有關科學假說進行嚴格檢驗。

        實驗方法除使用儀器幫助人們獲得數量多、質量高的自然界信息外,它還有以下優點:

        第一,實驗方法可以使人類獲得精確的、純粹的經驗事實或科學事實。馬克思曾指出:“物理學家是在自然過程表現得最確實,最少受干擾的地方考察自然過程的,或者,如有可能,是在保證過程以其純粹形態進行的條件下從事實驗的。”在科學研究中科學家通過科學儀器和實驗設備所創造的條件,使人類需要認識的事物的某種屬性或相互關系在簡化、純化、典型、精確的狀態下顯現出來,從而使人類獲得純粹的、精確的科學事實。這樣的科學事實不僅是科學研究所需的“高質量”感性材料,也可以對科學假說做出嚴格檢驗。

        第二,實驗方法可以使自然界中的事物或現象處于特定的極端狀態,從而使人類獲得在這種極端條件下所出現的極端的科學事實。比如,科學家根據科學研究的需要在實驗室中制造出各種極端狀態,如超高溫、超低溫、超高壓、超強電磁場、超純度物質等,以研究事物在這些極端狀態下的性質、特征等,這無疑大大拓展了人類研究自然界的范圍,并促進科學研究的不斷深入。

        第三,實驗方法可以使人類獲得“人造的”科學事實。天然自然中的許多現象對科學研究而言,其演化過程不是太慢,就是太快,有些現象甚至只出現一次就再也不會重復出現,這樣,就給人類研究自然界和檢驗有關科學假說帶來極大困難。如,要證明自由落體運動的速度與時間的關系u=gt和下落高度與時間的關系h=1/2gt2,那么光憑觀察來進行驗證是根本不可能的,因為物體下落速度太快,人類憑感官根本無法獲得下落速度或下落高度與下落時間的精確值。但通過實驗方法人類可以輕而易舉地人為控制自然現象演化過程,使演化太慢的過程得到加快,使演化太快的過程變慢,使不能重復的自然過程再現。這樣,就可以使人類獲得經過精心改造過的“人造的”科學事實。很顯然,這樣的科學事實作為科學研究的感性材料或作為檢驗科學假說的“經驗”,既具有系統性、定向性,又具有精確性、可靠性。

        總之,以科學儀器和實驗設備的運用為特征的實驗方法由于能使人類完全擺脫時間、空間和其他客觀自然條件的限制,根據科學研究目的的需要,“創造出”比天然自然中更多、更全面、更精確、更系統、更典型、更專業的科學事實,利用這些科學事實或經驗事實不僅可為人類對自然界進行具體的、分門別類的研究提供更廣泛的感性材料,而且還可以對有關科學假說進行精確、嚴格檢驗。這樣,自然科學就作為“實證科學”徹底地從作為“形而上學”的自然哲學母體中獨立、分化出來。

        三、啟示

        從科學儀器的使用和實驗方法的誕生最終促進了近代科學從自然哲學體系中獨立出來這一事實,我們可以得到如下啟示:

        第一,科學方法對科學研究或推動科學的發展具有決定性作用。中國有句古話,“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里的“器”,就是做事的工具、手段或方法。我們做任何事都要借助某種方法,進行科學研究更不例外。方法使用不當,事倍功半,甚至根本無法完成任務;方法使用得當,事半功倍。因此我們可以毫不夸張地說,科研人員能否順利完成科研任務,獲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就取決于能否巧妙、靈活、適當地運用各種科學方法。

        第二,科學方法對科學創新具有重要意義。科學方法不僅可以使科研人員順利完成事先設定好的科研課題,而且還可以促進科研人員開辟新的科研領域,明確新的研究方向,促進新學科的創立。科學史上,施萊登、施旺正是由于利用顯微鏡進行觀察,才發現了細胞,并建立了細胞學說;麥克斯韋正是由于運用了數學方法,把法拉第的電磁場理論轉譯成數學語言,才預言了電磁波的存在,從而為電動力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德布羅依正是運用了類比方法,才提出了物質波假說等等。

        第三,科學方法是哲學影響科學發展的中介。認為,有什么樣的世界觀就有什么樣的方法論,這就是說,人們的方法論與其哲學思想是一致的。而科學方法作為人們哲學思想或世界觀的延伸,對科學研究和科學創新具有重要作用,這充分說明了哲學思想對科學研究和科學創新具有決定性影響。正如恩格斯所說:“不管自然科學家采取什么樣的態度,他們還得受哲學的支配。”而中國科學工作者的科學創新能力差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必要的哲學修養,缺乏獨特的哲學思想。

        第2篇:科學研究的看法范文

        高校的功能是什么?我們常見的是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來概括說明的。其實,當我們仔細分析這三種職能的時候,就會發現,現代高校在這三方面功能的發揮都有賴于科學研究。所以,國內外在發展高等教育時都非常強調科學研究。從高等教育的發展歷程來看,初期高等教育就確立了保存、傳授和發展高深學問這一主要職能。強調把科研作為高校的重要功能是與19世紀德國大學的改革相聯系的。洪堡在1809年籌建了柏林大學,徹底改變了中世紀大學傳統的辦學模式,確立了科學與學術民主在大學的地位。他在《關于柏林高等教育機構的內部組織與外部組織的理念》中強調:“與傳授和學習既成知識的中學不同,大學的特征在于常常將學問看成是沒有解決的問題不斷地進行研究。因此,在大學中教師與學生的關系完全不同于中學,即大學的教師并不是因為學生而存在,教師和學生都為學問而存在。”洪堡所提出的“學術自由”和“教學與研究相統一”及強調大學追求科學發展的辦學思想,在柏林大學得到了充分的體現。柏林大學培養了一大批具有真才實學的理論家和科學家。柏林大學的成功,使科學研究作為高等教育的功能得到廣泛的認同。受西方高等教育理念的影響,我國的高等教育從建立之初即重視高校的科學研究職能。先生就曾說過:“大學者,研究高深學問者也。”大學探究高深知識,追求真理,其魅力不僅在于保存與傳遞知識,更在于創造知識,以此來培養高級人才,服務社會,并延續和拓展人類文化的命脈,促進人類日新月異的前進,這是大學的根本任務。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高校科學研究的期望也越來越高,社會在評判一所大學的時候,其科學研究的能力與成果,總是考慮的首要因素。近幾年來,社會關注的大學排行榜,科學研究也是其一項重要指標。因此,科學研究是現代大學的一項重要功能。

        科學研究:促進高校教師專業化的重要階梯

        高校科研成果的取得不是大學所必然產生的,它需要專業化的科研教師隊伍。從已有的研究看,教師的專業化包含了兩方面的內容。一是教師專業化的社會基礎。包括教師的物質待遇、職業聲望、教師組織和教師資格證書。這個基礎是社會提供給教師專業化的社會支持系統。二是教師專業化的專業基礎。包括教師科學文化知識、學科文化知識及教育專業知識。這是教師專業化的自有系統。高校教師的專業化也同樣適用這兩個系統。雖說這兩個系統對于教師專業化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從教師本身而言,自身所具有的專業基礎是專業化中最為重要的方面,而且這樣的專業基礎看似以知識(學歷背景)為表征,其實是要以專業能力來支撐的。

        與中小學教師相比,在高校教師的專業能力中,科學研究能力尤其重要。一方面,知識的增長速度之快,知識數量的積累之巨,現已達到了令人吃驚的地步。僅在20世紀60~70年代,人類新發明的科學技術就遠遠超過了前兩千年的總和。80年代,每年全世界發表的論文大約500萬篇,平均每天發表包含新知識的論文1萬多篇。登記發明創造專利每年超過30萬件,平均每天800多件專利問世。70年代以來,全世界每年出版圖書50萬種,平均每分鐘就有一本新書出版。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屬“世界科學技術情報系統”的統計,20世紀60年代科學知識每年的增長率,從9.5%增長到10.6%,到80年代每年的增長率已達12.5%。在這日新月異的知識面前,任何一個大學教師都不可能以有限的學科背景知識就能夠去對付不斷豐富的知識體系和日益復雜的教學環境。需要高校教師在教學中不斷進行科學研究,增強自己的專業基礎。另一方面,高等教育機構從產生起,就不僅是一個教育機構,還是一個文化機構。大學教師的工作不僅要傳承文化,還要承擔著發展文化的任務。高校教師對文化的發展,就是通過科學研究,對文化進行深入探索和拓展。而在研究中,教師自身的科研能力在不斷提高,高校教師的專業性也在不斷增強,從而在整個社會系統中成為不可替代者。因此,科研是高校教師專業化生長的基礎。

        合理認識高校教師科研與教學之間的關系

        教學顯然也是高校教師的任務之一,高校教師應該如何處理科研與教學之間的關系呢?自從洪堡提出要把科研引進大學、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的教育思想以后,關于科研在大學中應占何種地位,即科研與教學孰輕孰重的問題,理論界就從沒有停止過爭論。著名存在主義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認為:大學的首要職能是科研,其次是教學。因而,科研是先于教學的大學職能。現代新托馬斯主義者馬利坦則主張大學應以教學為主,他反對現實中重科研輕教學的傾向,指出決不能用科研取代教學。他主張把大學的科研限制在“研究院”里,而使之與普通教育分開。還有一種折衷的觀點,認為兩者都重要。當前關于科研與教學的關系存在兩種不同的看法,一是認為科研對教學起到促進作用,是教師提高自身素質,成為專家型教師的必由之路;二是認為科研和教學之間不存在對應關系,它們之間是相互阻礙的關系,即搞科研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影響教學的質量;而把大量的時間投入到教學上,必然影響科研的效果。這些認識都是源于對兩者之間關系的感性認識,沒有深入、具體的分析,因而得出的看法不全面、不科學。

        要合理地認識兩者之間的關系,要對教師所從事的科研做具體的研究。教師的科研可以分為兩大類型:以發現新知識為目的的學術研究和以提高教學質量為目的的教學研究。學術研究是指從事某個具體學科、某個領域的研究,其目的在于探究某種規律,創建某種理論,或者開發某種產品等,一般與教師所從事的教學沒有直接關系。教學研究是指從事與所教學科直接相關的研究,其目的在于提高教學效果。比如,如何結合所教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掌握課堂管理技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改革對學生的評價方式,以評促學等等。如果教師從事的是純粹的學術研究,與所從事的教學不存在直接相關時,這種研究對于提高教學質量的作用是有限的。如果教師直接從事教學研究,顯然,這種研究對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改進教學效果,起到直接的促進作用。大量現實表明,一位教師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與教學無關的研究中,占用備課、批改作業、輔導的時間,甚至無心上課,對教學質量必然會產生不利的影響。因此,我們在樹立科研興校、科研興教觀念時,要對科研本身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并非教師所從事的任何研究對教學都有促進作用。

        一般認為,教師的知識結構包括專業知識、一般文化知識和教育學科知識。高校教師所從事的研究大部分都屬于專業知識方面的研究(教育專業教師除外),這對于教師加深對學科知識的認識和理解,有很大的幫助。這些研究有利于教師引導學生認識本學科的發展現狀和最新進展,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對學術的興趣。但是,學科專業知識要能被學生理解并接受,還必須根據學生的特點,對專業知識進行加工。這就要求教師要掌握教育教學方面的理論,對教學進行研究。僅僅對學科知識有所研究,而缺乏對教學的研究,猶如鳥兒折斷了一只翅膀,飛不高也飛不遠,教師不可能成為研究型教師,更不可能成為專家型教師。鼓勵教師從事科研,更應鼓勵教師從事與教學相關的科研,使得教師不僅是某一領域、某學科方面的專家,更應成為這些方面的教學專家,這也是教師職業對教師提出的要求。

        引導高校教師確立正確的科研價值取向

        目前,我國高校科研成果絕對數量很高,但社會卻對高校的教學質量存在質疑,這也影響了高校教師專業化的社會基礎。究其原因,與我們高校管理中的制度措施是分不開的。如何進行科研管理,引導教師確立正確的科研價值取向,使高校教師的科研能夠回歸當前社會關注的高校辦學質量問題,是高校管理者們急需思考的問題。

        首先,引導教師確立科研發展價值取向。過分關注科研的功利價值,使得研究者無法對研究本身產生興趣和愛好,無法從研究中體驗研究本身的樂趣和價值,使得科研與研究者本身的價值取向相背離,常常說出自己都不相信的話。從長遠來看,持有這種價值取向的研究者,一旦外在的物質刺激消失,研究者也就失去了“研究”的熱情和興趣,“研究”也就隨之消失,對科學和真理失去了探究的欲望。進行科學研究的本質在于通過科研提高自身的素質,促進科學的發展。科研是提高自身素質和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教學沒有科研作為底蘊,就是一種沒有觀點的教育,沒有靈魂的教育。作為大學教師,必須對自己的知識進行研究和探索,才能完成好教學任務。

        第3篇:科學研究的看法范文

        1.提高認識,達成共識

        組織教師學習并反復領會“綱要”與“行動計劃”精神,提高認識:

        1.1開展教育科研是當務之急。幼兒教育改革與發展實質是幼教規律的探索與發展,而規律的探索發展是依賴于幼教科學研究的開展與推行。

        1.2幼兒園教育現實是幼教科研的實踐。科學研究有理論研究也有實踐研究。實踐是理論的基礎,許多問題只能在實踐中去發現和尋找答案的。幼兒園的實踐是切實的客觀存在,從現實中發現問題并通過實驗探索,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途徑、研究才具有生命力。

        1.3幼兒教師是幼教科研的主力軍。教師活躍在教育實踐第一線,擁有研究對象(幼兒及教育過程)和紛繁而豐富的教育現象,研究將有利于縮短教育理論通向實踐的距離,而源于實踐的應用研究。

        1.4研究主要針對影響本園教育質量的根本問題,通過科學實驗,尋找有效的解決手段與途徑。

        2.組織實施

        2.1建立科研管理辦法、組織教師學習科學研究的科普知識,鼓勵大膽探索,實施規范化管理。

        2.2常規教研與專題研究結合。常規教研指日常教育教學活動,主要是探討教與學的規律,研究教育過程。如社會教育領域“西安古跡文化的豐富與優秀”教學實驗中,展開師幼、家園,同伴之間廣泛互動,社會資源與自設自制教具互相結合,幼兒不齦惺芄偶N幕勸?西安,而且提高學習能力,發揮創造性。專題研究一般是針對臨時出現又有礙于幼兒身心發展的重要問題,如班上老師發現有些小朋友早晨來園時精力不足,據說離園后和節假日都要去上輔導班(英語、藝術、智力等),于是設計"幼兒家長期望調查"專題,結果發現691名3~6歲幼兒家長中給孩子課外時間請家教或上輔導班有116名占被查總數16.8%;培養孩子有一門專長的575名占總數83.2%,及時就如何尊重幼兒生長發育規律,保護孩子身心健康問題與家長進行溝通,得到一些家長認同。版權所有

        3.體會

        3.1幼教科研的園本化、個別化是重要發展方向,但要處理好統一與獨立的關系,鼓勵教師因地制宜,各盡所能,各具風格。

        3.2加強培訓不斷提高教師科學研究與相關基礎學科的知識水平與研究能力。首先,科學研究是一門獨立、嚴密的學科體系,是從事科研人員要學習和掌握的;再者從事兒童發展與教育的科學研究工作必須有相關的兒童心理,生理科學知識支撐與鋪墊。培訓工作也是迫在眉睫。可以采取請進來和走出去辦法,如請專家講課或課題指導,和參加當地學術活動等。

        3.3重視成果管理

        成果應作登記、評估計算工作量及與分層管理,組織推廣和支持發表,并與園內獎勵、職稱評定掛鉤,鼓勵教師參與科研,努力提高工作質量。

        走進“綱要”培植新型教科研文化的探索實驗,是新的課題,加上我們理論水平有限,調查、實驗工作尚不完備,不足之處,請批評指正。

        人人參與尋找貫徹《綱要》的切入點

        天津幼師附屬幼兒園

        我園貫徹《綱要》該從哪方面著手,抓住哪個問題就能順利進入《綱要》,經過不斷地學習和領會,我們轉變了過去的研究思路和做法,結合實際通過多種方式廣泛發動,在人人參與尋找問題的基礎上,確立了最適合我園實際的切入點。

        轉變之一:不是園長一人說了算,而是全園總動員

        如果本次研究還沿著過去由園長一人說了算的思路去走,《綱要》就會變成一紙空文。本次研究我們徹底改變了過去的做法,首先在全園范圍內進行了總動員。

        針對全園教職員工的實際主要采取兩種方式

        多種方式學習,深入領會《綱要》精神和本次項目研究的宗旨

        我園就將學習作為研究的開端,通過各種方式,共同領會《綱要》的精神實質,深刻把握本次研究的指導思想。學習后,老師們初步明確了自己在貫徹《綱要》中的角色和責任。

        了解每個人的想法,解決困惑

        在學習的同時,我們還經常與一些抱有不同想法的人員交談,并有針對性地解決一些困惑問題,使每個人都積極投入到貫徹《綱要》中來。

        針對家長的問題采取了兩種方式

        要落實《綱要》,如果沒有家長的理解和支持,也會阻力重重。我們就以各種形式向家長宣傳《綱要》的理念,使家長作為合作的伙伴和我們一起走進《綱要》。

        在全園總動員中,大家認識到《綱要》與孩子身邊的每個人都息息相關,把貫徹《綱要》視為己任。

        轉變之二:不是少數人發表意見,而是廣開言路

        在尋找我園貫徹《綱要》切入點中廣開言路,每個人的想法都能夠得到了尊重、觀點能夠有機會申述,增強了主動貫徹《綱要》的內驅力。在廣開言路方面主要有以下兩個做法:

        人人充分發表自己的看法

        在一段時間內,如何找到我園貫徹《綱要》切入點成為了全園教職工和家長都關注的焦點,人人發表看法:特別是多次的全園參與式研討,在我們尋找貫徹《綱要》切入點的過程中都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別開生面的大討論中在對照《綱要》尋找我園存在問題及切入點時大家各抒己見、暢所欲言,找到了個體差異、家長工作等十余種問題。

        相互碰撞中達成共識

        第4篇:科學研究的看法范文

        醫學研究生教育是我國高等醫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擔負著為我國的醫學事業輸送高層次、精英級人才的光榮而神圣的使命。醫學研究生培養質量的優劣決定著我國醫學事業發展的前途和命運。而醫學科學研究生的培養質量則決定著我國醫學科研事業是否后繼有人、能否興旺發達的問題。故醫學科學研究生的培養應該引起高等醫學院校和導師的重視。以下結合筆者長期帶教醫學科學研究生的工作經歷,談幾點看法。

        1培養誠信意識

        古語云:人無信不立,言而無信,不知其可也。當今,我國科技事業蓬勃發展,科技論文的發表數量居世界前列,但令人擔憂的是,學術造假[1]、論文剽竊等不良現象層出不窮,并有愈演愈烈之勢,嚴重腐蝕了我國科技事業的健康肌體。這個問題的出現一方面與我國現有的科研考核體制有關系(科研人員晉升與、出成果掛鉤等),另外與部分科研人員功利思想泛濫、誠信意識缺乏有關。為了我國的科技事業的健康發展,醫學科學研究生的誠信意識的培養刻不容緩、迫在眉睫。要讓他們進入科研的第一天即樹立誠信光榮、造假可恥的意識,為他們營造一個講真話、寬容的學術氛圍,對于他們在實驗過程中暴露出來的弄虛作假的問題必須嚴肅對待,堅決從他們科研之路的第一步就封殺這種不良的苗頭。對于實驗過程中出現的陰性結果及與預期不符合的結果,應該幫助他們探索其中的原因,并作出恰如其分的解釋,并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有時陰性結果也是有意義的,至少可以使后來者少走彎路。有一些重大的發現、突破性的進展往往是在與預期結果不符合時出現的,古今科學史已經不止一次地證實了這一點。

        2培養創新意識

        創新是一個政黨永葆生機的源泉,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創新也是科技事業發展的靈魂。在科研創造方面,只有第一,沒有第二,要敢于做前人沒有做過的事,敢于說前人沒有說過的話,要有敢于標新立異、敢為天下先的精神。要在醫學科研方面做出成績,必須培養創新能力。創新能力[2]是指利用已經積累的知識和經驗,經過科學思維加工和再造對事物產生新知識、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成果的能力。培養創新能力必須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首先,要培養有利于創新的健康心態,始終用創新性衡量研究工作,營造健康、樂觀、積極向上的心態,在研究工作中遇到困難和挫折,要調整自己的心態,善于轉移和化解壓力對研究工作的負面影響,沮喪、焦慮、失望等負性情緒不利于創新能力的培養。“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當放下心靈的包袱后反而會感到一身輕松,觀察力和思維能力頓時會變得更加活躍,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培養創新能力的具體途徑[3]有以下幾方面。

        2.1培養良好的個人信息素質

        當今社會是信息爆炸的時代,這給科研工作者帶來了極大的便利,研究生要善于利用網絡這個寶庫,讓他為我所用。首先研究生要養成信息檢索意識和檢索能力,及時評價科研的創新性,遇到疑惑時,能夠主動、積極、高效地尋找到相應答案,體會自己動手解決問題的成就感。通過信息檢索,醫學科學研究生能夠了解自己研究領域的研究進展和最新成果,避免做與別人重復的課題,避免人力物力財力的浪費。同時要對自己研究領域的知名學者、著名科學家有詳細的了解,經常到著名科學家的實驗室主頁或博客主頁,了解其最新的學術觀點。科技文獻是醫學研究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信息來源,研究生在開展課題研究前必須全面了解領域內的重要文獻。也可以通過登陸一些學術論壇網站與本領域內的研究人員進行討論交流,及時解決自己在實驗中遇到的難題。

        2.2學會分解問題敢于質疑

        醫學研究生在課題之初,往往會碰到很多問題,不知從何下手。此時研究生應保持清醒的頭腦,將所遇到的問題分解成一個一個的小問題,通過查閱文獻或者請教導師、師兄、師姐,逐個解決每一個小問題,最終全面解決整個問題。并要聆聽學術大家的學術報告,了解其研究工作經歷,分析他人在實驗過程中面臨困難是如何予以解決的,借鑒他人的經驗為我所用,提高自己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研究生對以往報道的研究結果要抱一種質疑的態度,對學術權威不可盲目迷信,要有辨別是非的能力,也許別人研究結果中存在的弊端和不足的方面恰恰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2.3拓寬知識面加強不同學科之間的交流合作

        現代醫學的迅猛發展越來越依賴于醫學與其他學科的交叉融合。所以醫學研究生要有意識地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對其他學科的發展新動向也要有所涉獵。“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將其他領域的新成果、新技術運用于醫學研究領域,往往會導致一門新興學科的誕生。醫學研究生除了要具備本專業知識外,還要多涉獵物理、化學甚至人文學科等領域的相關知識,不斷拓展自己的知識面,這樣就更容易產生新的思想。

        2.4重視數據整理注意知識積累

        醫學科學研究生每天實驗結束以后,應該對自己的研究結果、研究數據進行梳理,尤其對于與預期不一致的結果,更要分析其原因,結合閱讀文獻時產生的新的想法,往往會產生新的靈感和想法。

        3加強實驗平臺建設重視學科傳承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高等醫學院校、導師要為醫學科學研究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實驗平臺。設備齊全、儀器先進、固定的實驗室,可以保證實驗地順利進行,有利于課題的順利完成,也有利于早日取得成果。良好的實驗平臺建設,對于科研團隊建設也有推動作用。學科團隊內部的每一個成員對于基本的實驗技術都能熟練掌握,先進入實驗室的人員可以發揮向后來者傳授實驗技術及做實驗的心得體會,發揮傳幫帶作用,由此形成良性循環,對于學科建設產生良好地推動效應。

        4科研與臨床相結合

        第5篇:科學研究的看法范文

        【關鍵詞】哲學;基本問題;社會科學

        社會科學是用科學的方法,研究人類社會的種種現象的各學科總體或其中任一學科,包括經濟學、政治學、社會學、歷史學等。社會科學的研究,與哲學有著生死相隨的緊密聯系。哲學為社會科學的研究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確立了一般性原則。哲學,作為徹底的、實踐的、科學的唯物主義哲學,為社會科學研究確立了科學的一般性原則。

        一、社會科學研究一般性原則的理論基礎――哲學基本問題

        哲學認為,勞動實踐是人的本質屬性,也是社會的本質屬性。人在勞動實踐中與自然界和其他人發生相互聯系,形成社會關系,構成了人類社會存在的必要因素。社會科學把人類社會作為研究對象,實際上是研究人在勞動實踐中的各種現象和問題。可見,哲學為社會科學研究提供了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在哲學的視野中,人的勞動實踐,即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是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則和規律的,因而社會科學也存在一般性原則,并且與哲學基本問題的原則一脈相承,也就是說,社會科學的一般性原則體現在哲學在哲學基本問題上科學立場。恩格斯明確指出:“全部哲學,特別是近代哲學的重大的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1]因而,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所包含的內容就是社會科學一般性原則的基本內容。

        1.社會科學研究的唯物主義原則。哲學基本問題的第一個方面是精神與物質的本源問題。對這一問題的不同回答是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分水嶺。唯物主義哲學認為,物質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世界的本源是物質,精神是由物質所派生的。在現實社會中,人是以勞動實踐區別于動物而顯示其社會存在的,人類社會存在的各種現象,從根本上說,都是人的勞動實踐產生的。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理解這一觀點:第一,生產力水平從根本上決定著社會經濟、文化、政治等各個領域的基本狀態;第二,社會的經濟基礎決定著上層建筑;第三,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社會的主體。哲學的基本立場為社會科學樹立了第一個科學的一般性原則,即唯物主義原則。

        2.社會科學研究的辯證性原則。哲學基本問題的第二個方面,是如何理解世界的存在狀態以及用什么樣的思維方法來把握世界。辯證法認為,世界是普遍聯系和發展的,世界的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也不可能是靜止的,而是與其他事物相互聯系的,并且不斷運動變化的。在哲學中,辯證法與唯物主義是統一的。雖然物質是世界的本源,精神由物質派生,但是精神反過來也會影響物質,人們的社會意識也會對社會存在起著巨大的反作用。這一基本問題反映在在社會歷史中就具體體現在生產關系對生產力的反作用上。當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的發展要求時,就會對生產力的發展起到推動作用。反之,當生產關系不適應生產力的發展時,就會成為生產力發展的障礙。哲學基本問題的第二個方面為社會科學研究樹立了第二條基本原則,即辯證性原則。

        3.社會科學研究的實踐性原則。實踐是哲學的基礎。馬克思在批判費爾巴哈舊唯物主義時指出:“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2]哲學發現,物質生產活動是人類的第一個歷史活動,生產實踐既是人與自然之間物質變換的過程,又是人與人之間互換活動的過程,同時還是人與自然之間物質和觀念的變換過程。[3]哲學基本問題,即思維與存在關系問題,實際上是建立在實踐的基礎之上的,可以說哲學的最大特點就是其實踐性。運用哲學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基本要訣就是必須從人的實踐活動出發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哲學的實踐特性為社會科學研究提供了第三條一般性原則,即實踐性原則。社會科學研究的實踐性原則是唯物主義原則與辯證性原則統一的基礎。社會科學研究的唯物主義原則強調物質對于人的意識的決定性作用、經濟基礎對于上層建筑的決定作用、人民群眾在社會歷史中的主體地位,辯證性原則強調社會各個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系,而實踐性原則貫穿于前兩種原則之中,成為這兩種原則融合統一的基礎。物質與意識、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人民群眾與社會歷史,都是因為人的勞動實踐而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因為人的社會存在方式就是勞動實踐,沒有人的社會存在就沒有社會的存在,也就沒有社會科學這個概念。因此,離開了勞動實踐,唯物主義原則和辯證性原則就都將不存在;有了勞動實踐,唯物主義原則和辯證性原則就具有統一性,統一于人的勞動實踐。

        二、社會科學研究一般性原則的方法論基礎――世界觀、歷史觀、整體觀、發展觀

        社會科學研究一般性原則是哲學對社會科學研究的方法論指導。具體說來,社會科學研究的方法論主要受到的世界觀、整體觀、歷史觀和發展觀的指導。世界觀是人們對整個世界即對自然、社會和思維的根本看法,歷史觀是世界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世界觀不僅是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指導思想,同時也是社會科學進行研究的科學方法,而社會歷史觀則是社會科學研究的基礎。社會科學的研究只有以正確的世界觀作為選擇方法的指導思想,才能堅持唯物論、排除主觀先驗論;才能從特殊中把握普遍性、從復雜現象中把握本質規律;才能堅持歷史方法與邏輯方法的辯證統一。整體觀是指從全局考慮問題的觀念。作為整體的客觀事物是一個有機的系統的結構體系,包含著物質多樣性、豐富性。因此,作為反映這一整體性的人的觀念有整體與局部、整體與層次、整體與系統、整體與個別、全面與片面等哲學范疇。社會科學的研究只能以整體之中的某一局部、某個層次或系統中的某個方面作為研究對象,但社會科學研究同時遵循著整體性原則。發展觀是指物質世界的一切事物、現象及其在思維中的反映,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級到高級、由舊質到新質的有規律的運動和變化過程。發展觀是科學辯證法的基本觀點,它是世界觀理論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社會科學研究的重要方法。

        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高度統一。的世界觀,包括歷史觀、整體觀和發展觀,為我們在社會科學研究中遵循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實踐唯物主義基本原理提供了具體的方法論指導和運用這些原理時的基本規范,實際上就從方法論上為社會科學研究確立了一般性原則。在社會科學研究中,堅持的世界觀、歷史觀、整體觀和發展觀,是堅持社會科學研究一般性原則的基本前提和方法論基礎。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5:223.

        第6篇:科學研究的看法范文

        “共性與個性”的問題

        “究竟個性重要還是共性重要?什么叫共性?個性是什么?共性的基礎是什么?”在課堂上曾經就這些問題做過一些討論。在討論的基礎上,我有了以下一些認識。

        共性的問題,深究起來應該是客觀性與真理性的問題,有絕對客觀的標準才能用于確定共性的問題。共性存在的前提條件是,可以找到絕對客觀的依據和絕對正確的理論(真理)。按照證偽主義的觀點,所有的理論都不是絕對正確的,都會在不斷的發展中被證偽,絕對真理不能達到,只能無限接近。而索羅斯則認為,人類對世界的認識必然存在偏差(徹底的可錯性),人所認識的不是絕對的客觀。絕對的共性意味著絕對的正確,但是由于沒有絕對客觀的基礎,絕對共性難以達到。從這一層次上說,絕對的共性并不存在。

        但是現實中似乎存在很多共性的東西,比如兩人對同一類問題有著同樣的看法,兩個國家選擇同樣的社會制度,對同樣的社會問題選擇同樣的政策。這種共性可以看作是一種弱化的共性,因為它們產生的基礎并不完全是一樣的。在這里,只能說個體從各自的認識基礎(對事物的理解)出發,得到了相同的觀點。由于這種基礎根本上來說并不是客觀的,所以這里的共性只能算是巧合性的相同,意義并不是很大。但是隨著這種基礎的不斷客觀化,這種相同存在的基礎越來越牢固,越來越有意義。

        一般的說,我們還是認為共性是存在的。存在的基礎是我們認為我們具有一些共有的公理性的知識,比如自然科學理論(尚未被證偽的),社會科學知識(尚未被證偽的),歷史、地理事實,道德倫理觀等。雖然這些基礎嚴格說來并不算是絕對客觀,但是在這個層次上我們似乎沒有必要追求過于苛刻的絕對客觀。過于苛刻的追求會讓我們陷入不可知論的恐慌之中。可以采用的合理的態度應該是:認為共性是存在的,盡管這種共性并非絕對真實的共性,但是要清醒認識到我們所認識的世界并非絕對符合其本身,必然存在偏差。

        聯系到范式的概念,處于同一范式的群體具有某種程度的共性(對價值觀、研究方法、基本理論體系等的認可),而處于不同范式的群體共性基礎較弱,往往表現出更強的差異和沖突。

        個性應該是存在于一定的共性之上的。基于自己獲取的一定的事實(不論是不是絕對客觀的),每個人會得出自己的結論。但是也不能輕易的把一般性的差異和不同理解為個性,要注意追究這種差異產生的基礎是什么。真正的個性應該是建立在一定的共性的基礎上,這種共性最好是比較嚴格的共性(接近絕對的共性)。對一些基本的客觀事實、理論基礎有著完全一樣的認識和把握(即有相同的公理性知識),然后根據自身的認識水平,認真思考,得出的觀點和結論才可以稱為個性。

        個性的表現可以從整體和個體兩個層次上來看。對于一個國家,只有深刻認識自身的客觀基礎,才可能制定出符合本國實際條件的政策措施,才能真正解決本國的問題。雖然在經濟管理、社會管理理論上存在一些共性的東西,但是只有找到自己的個性方面才是真正有用的。隨便引用他人的經驗,效仿他國的做法,最終可能帶來災難性的結果。對于個人,基于不同的基礎,在對待同一問題的時候,就會得出自己特有的結論。隨著知識積累的增加,認識水平的提高,這種特有的結論越來越有意義。比如很多學術大師,他們具有很高的學術造詣,認識水平非常高,對于一些基本的問題(低層次的),他們會有一些相同的看法,但是對一些深入的根本性的問題(高層次的),比如真理觀、人生觀,會有不同的看法,這可以看作個性的方面。個性存在于共性之上,而且共性基礎越深刻,所得到的個性越有意義。這里的個性已經沒有對與錯之分了,只有水平高低之分。這時的個性是對理論的創新和發展,是最有意義的,是最值得追求的。我們要尊重個性,在沒有深入的思考與理解時,不能輕易的否定別人的個性。

        從理論研究上來看,個性存在的基礎在于理論研究的核心假設條件。核心假設條件不同,得到的結論也不同,這也是最值得我們關注的對象。理論研究最終是解決共性的問題,對理論的認可構成了共性的基礎。但是這種解決并不是確定的解決,只是相對的解決。共性是要建立在一定的理論基礎之上的,隨著理論的證偽度越高,用它作為共性的基礎就會越牢固,共性的層次越來越高,從而導致共性基礎上的個性的層次越來越高。個性如果得到越來越普遍的理解和認同,也可能最終轉化為共性。個性的層次的提高,最終推動共性層次的提高,推動整體的發展。這也許是每個個體不斷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提高自身層次的意義所在。

        我們所要做的最有意義的事也許是:首先積累知識,加深自己對世界的理解,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這樣可以使我們掌握的信息更加接近真實(絕對客觀),這是獲得共性的一面;然后通過深入的思考,提出自己的觀點,產生自己的信念,這是獲得個性的一面。要獲得更高層次的個性,就必須不斷積累知識,深入思考,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人們總是在不斷的思考與探索中,逐步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然后基于自身的主觀判斷,選擇自己的真理觀。這種層次的選擇沒有絕對的對錯之分,就如同選擇了一種信仰,我們只能給與尊重。

        范式的問題,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差異

        庫恩從對自然科學的發展過程的理解,提出了范式的概念。他把科學的發展過程分為常規科學時期和非常規科學時期,認為只有在常規科學時期才能導致科學事業的確定性的進步,常規科學時期的特征才是衡量科學的主要特征。庫恩最大的思想高度是把科學理論聯系到歷史、社會背景。范式的概念應該是一個十分寬泛的概念,代表了一種共同的信念、價值觀,對基本理論體系和研究方法的認可,而不能將其縮小到一個具體的理論上。

        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具有很大的差異,最大的差異應該是研究對象的差異。自然科學研究的是自然世界,是物,這一對象最大的特征是不受人的主觀意識的直接影響。自然世界具有獨立于人的認識的客觀運行規律,人類可以通過觀察、猜測、實驗不斷的認識這些規律,但是卻難以改變它。一旦人類掌握了這些規律,就可以對其加以利用,比如發電、發射飛船、太陽能技術、核工程技術。由于這些規律難以改變,因而按照這些規律往往得到一些確定性的結果,即:條件一定,結果一定。對于一些復雜的現象,比如粒子運動的測不準性,不確定性,混沌效應,復雜網絡等,似乎破壞了傳統的“確定性”,但我們還是可以相信,這些復雜的自然現象仍然有它自身的特有規律,只是過于復雜,一時之間難以把握。而且這些特有的規律不會因為人的參與而改變,一種確定性似乎仍然存在。

        自然科學的發展往往有很強的被動性。當一種新的自然現象被人們觀察到之后,如果現有的理論難以給出令人滿意信服的解釋,就必然產生對新理論的需求,或者稱舊的理論被證偽。比如原子理論、量子理論的產生。當然也有一些主動的創造,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就有很強的主動性,理論的提出很大程度來源于自己的思考與興趣。

        自然科學的發展與社會歷史條件也有一定的關系,但不是非常的直接。這種聯系在于自然科學的發展需要一定的科研條件、儀器設備、技術條件,這些是由歷史發展進程決定的。經濟利益的驅使,會帶來對技術設備進步的追求,從而導致對科學研究的需求,及政府對教育的重視。這里也存在某些個人完全處于對真理的追求而從事科學研究,不過仍然需要必要的物質和精神支持才可以延續下去。在自然科學中,范式的存在更多表現為歷史階段性,科學研究的不斷發展引起范式革命,新的范式的建立和舊范式的擯棄。同一時期的范式沖突一般僅局限在科學研究本身,與社會活動的聯系較少,表現出來時較為緩和,社會影響也較小。科學研究的范式與社會的聯系往往在于社會對于科學的利益需求,這種需求受到歷史社會情況的影響。

        對于社會科學,從根本上說,研究的對象是人類自身。研究的主體是人,客體也是人。具有一定認識能力的人對社會活動的參與,加大了人對世界認識的偏差(索羅斯的反射性概念),也改變了社會活動的本身。人本身的復雜性,導致了社會活動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因此,對社會科學的研究,對社會活動的把握,也許最需要注重的是對人本身特質的把握。人的本質特征也許是思維與心理活動在社會環境及進程過程中的波動特征。

        在經濟研究中,西方經濟學特別強調了“理性經濟人追求最大化的效用”這一前提,這是對“資本主義行為”十分深刻的描述。可以認為,資本主義的理性其實就是一種逐利的精神,對這種精神的把握,可以使我們更好的理解經濟現象。每個人采用一切可能的措施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西方經濟理論認為這種追求可以導致整體的帕累托最優,從而鼓勵個體對利益的無限追求,而經濟政策的制定也以保障個體的利益追求的自由為目標。然而又有理論證明,個體的理性可能造成集體的非理性。個體的逐利理性沖動始終引導著資本主義經濟的活動,它帶來了資本主義經濟的快速發展,也是造成資本主義經濟波動的重要原因。個體對利益的追求導致了資產價格的非理性波動,泡沫的產生,從而引起宏觀經濟的波動,理性預期又始終影響著宏觀經濟政策的效果。在這些過程中,對人的特質的理解和把握,可以使我們更好的理解一系列經濟現象。

        第7篇:科學研究的看法范文

        [關鍵詞]證偽主義 歸納問題 假說

        [中圖分類號]B5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2)08-0048-02

        一、歸納問題

        作為20世紀著名的科學哲學家,波普爾提出了證偽主義并希望借此解決歸納問題。波普爾認為,“歸納推理是否得到證明,或者在什么條件下得到證明的問題,被稱作歸納問題。”[1]休謨第一個對歸納提出了質疑,認為歸納法存在兩個問題:一個是邏輯問題,另一個是心理學問題。邏輯問題是:從我們經驗過的事例推出我們沒有經驗過的其他事例,這種推論能被證明嗎?休謨對此的回答是“不可能有理證性的論證來證明,我們所沒有經驗過的例子類似于我們所經驗過的例子”。他認為,“……前面的推理沒有任何正確的根據。”[2]因此,歸納的科學方法所內涵的“單個的已觀察到的個別事例在邏輯上包含普遍陳述”的看法,實際上默認了歸納法的有效性,這種看法是十分缺乏批判性思考的,因為歸納法既不能保證科學知識通過觀察來確定,也不能通過邏輯證明來確定。

        歸納法的心理學問題是:人們為什么會自然而然地在心理上認為,未來要發生的事情和以前發生的類似的事情結果會是一樣的。休謨的回答是:由于習慣和習俗。他認為習慣是人生的最大指導,它可以使過去的經驗有益于我們,并且使我們期待將來會有類似的事情發生。即歸納推理的前提和結論之間并不存在必然的邏輯關系,而是產生于人們的心理習慣,歸納的過程實際上僅是一個“心理聯想”的過程。科學知識是通過科學家們的“心理聯想”產生的。因此,科學知識的產生缺乏可靠的理性依據,科學知識的增長是非理性的,科學也就讓人產生懷疑了。

        二、波普爾的證偽主義

        為了解決歸納法存在的問題,批判邏輯實證主義的證實原則和劃界標準,波普爾提出了他的證偽主義的思想。他認為歸納問題和科學的劃界問題是認識論的兩大問題,并且二者有很大的關聯。波普爾認為應該在科學認識方法論中排除歸納法,并認為邏輯實證主義對劃界問題的解決是不妥當的。

        波普爾認為人們都是用全稱命題來表述科學理論,而經驗的對象卻是個別的。個別的事例無論重復多少次,也無法證實一個全稱命題。例如雖然我們看到的烏鴉都是黑色的,但也不能得出“天下烏鴉一般黑”這樣一個全稱命題,因為無論我們看到多少烏鴉,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不能證明全部烏鴉都是黑色的,所以在邏輯上歸納法是無效的。但由歸納法得出的理論或命題如果沒有必然的可靠性,又如何解釋歸納法在日常生活和科學研究中的重要性呢?為此,卡爾納譜提出了邏輯概率問題,即理論的可靠性取決于相關經驗事實出現的概率。波普爾不同意這種觀點:首先,過去重復發生的事情,既不能證明將來的必然重復,也不能保證將來的或然重復;其次,從次數上來看,無論過去重復多少次,這個數目總是一個有限數,而將來發生的次數是無限的,有限數與無限數之比接近為零,即其概率永遠接近于零。但在心理上人們依然自然而然地相信和運用歸納法,波普爾認為主要是因為人們根據反復出現的經驗容易在心理上形成一種信念;而一種信念的可靠性則取決于經驗反復出現的程度。

        波普爾反對邏輯實證主義者將證實原則作為科學和形而上學的劃界標準。邏輯實證主義提出的這個標準是以經驗事實和歸納法為基礎的,即一個命題,如果能在實踐中得到證實,它就是科學的;如果一個命題在實踐中得不到證實,它就是形而上學的。并且一個命題在實踐中被證實的次數越多,就越科學越具有真理性。20世紀由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量子力學推向的自然科學革命,使波普爾受到啟發,他認識到任何科學理論都可能包含錯誤,任何科學之所以為科學,不是因為它正確,而是在于它有錯誤,它可以被經驗所否證,也就是被證偽,因此他提出科學與非科學的劃界標準是證偽原則而不是證實原則。只有堅持證偽原則,才能把經驗觀察作為檢驗理論的標準。在此基礎上,他又提出了科學知識增長的模式:P1TSEEP2……。即科學知識是通過不斷解決問題積累起來的,科學不是以觀察作為開端,而是首先產生于問題。當遇到問題P1時,人們首先提出猜想或假說,嘗試對這個問題進行解決即TS。然后,對提出的假說或猜想進行嚴格論證和檢驗,也就是通過證偽排除其中存在的錯誤即EE,之后又會產生新的問題P2,如此反復。隨著問題變得越來越廣泛,越來越深入,對問題做嘗試性解決的假說也就越具有科學性。因此,波普爾的證偽原則的核心就是“假說-反駁模式”,任何理論在未被證偽的情況下都只是暫時被證實,是一個隨時可能被證偽的假說,科學發展的歷史就是一部科學理論不斷被證偽的歷史。

        三、波普爾從證偽主義出發解決歸納問題的局限性

        第8篇:科學研究的看法范文

        關鍵詞:范式;簡單性原則;簡化

        中圖分類號:N03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3)20-0046-02

        愛因斯坦曾總結說:“從古希臘哲學到現代物理學的整個科學史中,不斷有人力圖把表面極為復雜的自然現象歸結為幾個簡單的基本觀念和關系。這就是整個自然哲學的基本原理。”[1]39簡單性原則作為科學研究的基本原則,貫穿于科學的整個發展歷程。庫恩在《科學革命的結構》一書中,指出科學團體總是在一定的范式下展開其工作。并依此給出了他的科學革命理論,認為科學革命就是拋棄舊范式、采納新范式,就是新舊范式的不斷更替。

        既然科學的發展歷程是范式不斷更替的過程,那為何簡單性原則卻能夠貫穿整個科學的發展歷程呢?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本文以下先對范式一詞的內涵展開討論。

        一、范式對科學研究的限定與簡化

        庫恩指出:“按既定的用法,范式就是一種公認的模型或模式。”[2]21“采用這個術語是想說明,在科學實際活動中某些被公認的范例……為某種科學研究傳統的出現提供了模型。”[2]9范式是一種對本體論、認識論和方法論的基本承諾,是科學家團體所共同接受的一組假說、理論、準則和方法的總和,以及這些東西在心理上形成的科學家的共同信念。簡單而言,范式就是科學共同體的共同承諾集合,以及共有的范例。

        范式是常規科學研究所賴以運作的理論基礎和實踐規范,是從事某一科學的研究者群體所共同遵從的世界觀和行為方式。學術范式就是看待研究對象的方式和視角。范式決定了我們如何看待對象、看到什么、忽視什么;以及采用何種方法才是恰當的。科學共同體取得一個范式,也就取得了范式所暗含的看待世界的特有方式。范式為共同體提供了研究得以展開的預設和前提。在范式指導下工作的科學共同體,并不關心事物的所有的方面,思考的只是在范式特有的方式下所關注的事物的某個方面。

        科學家一旦接受一個范式,其研究中所搜集到的事實就不再是“純粹的事實”了。因為每個學派都強調作為范式觀察結果的那些現象,而其他的觀察則通過特設性的說明來對付,或者把它們作為突出的問題留待做進一步研究。在范式的指導下,事物多個方面的特點被簡化為一個或較少的幾個方面。科學共同體所觀察到的是一個經過范式簡化的世界,和范式設定無關的方面被過濾。科學“活動似乎是強把自然界塞進一個由范式提供的已經制成且相當堅實的盒子里……那些沒有被裝進盒子內的現象,常常是完全視而不見的” [2]22。

        可見,范式對科學研究起著限定和簡化的作用,規定著科學研究所遵循的基本簡化原則,其本身就包含著簡單性原則。

        二、簡單性原則的內涵隨著范式的更替而演化

        既然范式本身就包含著簡單性原則,那范式的更替,對簡單性原則又會帶來何種影響?以下本文以復雜性科學的興起為例,來分析其新舊范式更替對簡單性原則產生的影響。

        通過引入一個新的范疇――力,牛頓協調了機械論哲學和數學力學,實現了科學史上的第一次大綜合。牛頓力學不僅將物質運動的基礎簡化為幾條規律,還證明天上行星的運動和地上物體的運動一樣具有相同的性質。這樣牛頓力學就用基本層次的微粒和幾條簡潔的基本定律,為人們構造了一個簡單的世界圖景。在這個圖景中,一切物體的運動,包括生物的生長,最終都被歸結為基本微粒機械運動的結果。世界的復雜性可以還原為有限的若干簡單的基本粒子及其相互作用,復雜是由簡單構成的。

        牛頓力學在描繪其世界圖景的同時,也以自身作為范例規定了近代經典科學可行的研究方法,引領了近代科學近三百年的發展。牛頓之后,經典物理的各分支理論均在不同程度上被還原為機械力學。但是到20世紀,情況發生了根本的逆轉。復雜性科學的興起導致了科學研究方向的根本轉變,不僅對牛頓力學甚至是整個機械論范式都做出了限定。

        復雜性科學以復雜系統為研究對象,強調世界的復雜性,批判了經典科學簡單機械論的世界觀,對其還原論方法論原則提出質疑。從誕生開始,復雜性科學就力圖擺脫經典科學的已有范式的羈絆,繼而發展出屬于自己的新范式,體現著強烈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色彩。從最初的系統理論開始,經由自組織理論,到非線性階段,復雜性科學基本確立了自己的超越經典還原論的獨立研究進路,提出了自己超越經典機械論研究綱領的新范式。

        在新范式下,復雜性科學的研究者對世界的看法與經典科學有著根本的區別。他們發現,即使“在無生命物質中,新的、井然有序的結構也會從混沌中產生出來,并隨著恒定的能量供應而得到維持”[3]1,研究對象作為整體都是“活”的。世界并不是被預先設定好、按照固定的軌道運行的機器了,它的未來充滿著不確定性、隨機性,一個微小的漲落就很可能改變它的整個航程。在新的范式下,人們身處的世界由一架機器,換成了一個類似生物體的有著多重層次的復雜系統,生命有機體成為理解世界的基本模型。

        如果說經典科學是以事物所表現出的簡單、機械的性質來統一對世界的理解,那復雜性科學則立足于生命的復雜性來反觀世界。和主要致力于研究物體的空間運動和物質組成的經典科學相比,復雜性科學則更多地從結構和功能的角度關注研究對象作為整體所表現出的結構穩定、形態發生以及生成演化。面對始終處于時間序列中生成、演化的對象系統,對系統的結構、功能及其整體行為的描述成為科學的中心任務。

        在復雜性科學創立自己研究范式的同時,也賦予了簡單性原則以新的內涵。依據研究成果,復雜性科學給出了“簡單”與“復雜”的新理解。在復雜系統生成、涌現的背后,復雜性科學發現了統一簡單與復雜的新途徑――“復雜”由“簡單”生成。世界是復雜的,在復雜世界的背后是簡單的規則,復雜的世界是由簡單的規則所生成的。

        三、簡單性原則貫通所有科學范式

        既然隨著新舊范式的更替,簡單性原則的內涵也隨之發生演化。那簡單性原則為何會隨范式的更替而演化呢?回答這個問題,先得弄清科學研究為何要在一定的范式下進行。

        “自然界沒有簡單的事物,只有被簡化的事物。”世界本質上是復雜的。面對復雜的世界,科學研究成功與否“取決于我們能否將我們的一小部分信念視作與其他的信念不相關。我們要是無法把可入選的領域減少到易于處理的范圍,就根本不能希望揭示特殊的原因和結果。”[4]16-17客觀世界有無窮多個側面,人腦只能分別從不同側面或視角去觀察和反映客觀世界,進而建構知識體系。只有對世界進行合適的簡化才能將科學共同體研究的注意力和重點局限在某個范圍內,將被認為是無關的因素排除在外,否則無法保證科學研究順利進行。

        范式的作用恰恰在于限制科學家的視野,迫使他們將注意力集中在小范圍的相對深奧的問題上。在范式依然成功的期限內,科學共同體將能解決許多問題。相反,“如果沒有對范式的承諾,團體的成員就很難想得到,也不可能去研究這些問題。”[2]22-23可見,科學研究需要在一定的范式下進行,其實是復雜的世界給科學研究提出的基本要求。

        特定范式看待世界的方式,決定了其對世界采用的簡化方式。把世界看作機器,基于部分和整體具有同質的假設,經典科學機械論范式采用了自己特有的簡化原則――還原論。相反,由于將世界看作有機體,強調其生成、演化特性,復雜性科學則要求基于對象系統的動態過程,依據其整體特性簡化對象系統。每個范式都從不同的方面,通過不同的方式對世界進行簡化。而正是這些特有的簡化方式,保證了科學研究的順利進行。

        然而,世界畢竟是復雜的,即使是最好的理論,也需要被嚴格限定在它的范圍之內,并不存在普遍的涵蓋。單靠某一種簡化是不可能總是奏效的,隨著危機出現,科學研究必然要改變自己的簡化方式,更換范式也就在所難免。范式更替意味著看待世界方式的變化,與之對應,對世界的簡化方式也會同時做出相應的調整,一種新的統一“簡單”與“復雜”的觀念隨之確立,自然賦予簡單性原則以新的內涵。

        參考文獻:

        [1][德]愛因斯坦.物理學的進化[M].周肇威,譯.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62.

        [2] [美]托馬斯?庫恩.科學革命的結構[M].金吾倫,胡新和,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第9篇:科學研究的看法范文

        關鍵詞:創新教育理念下; 大學生;“諾獎”式科學研究能力培養;新探索

        一、問題提出:每年的十月,諾貝爾獎公布之日,總能在國內掀起唏噓之聲,無怪乎國人的“諾獎”情節如此之重,泱泱大國,枉有數千年的燦爛文明,卻在代表世界科學研究最高成就的諾貝爾方面毫無所獲。放眼我國科學研究領域,只重視理論方面的研究,輕視實踐、實驗方面的探索,尤其是基礎研究,其原創性的成果簡直就是鳳毛麟角,我國是制造大國,卻也是創造小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國人總是在唏噓感慨之后,就會把視線投向我們的教育業,溯本求源,反省我們的教育,我國基礎教育的問題不太大(據統計,獲諾貝爾獎的華人當中,在中國就讀了中、小學再出國深造者占多數),最大問題,在大學,我國大學生學得太輕松,是所有學生群體中最輕松的一群,比幼兒還快樂,導致基礎教育打下的基礎,“前功盡棄”。相反, 美國的基礎教育并不成功,而讓美國始終處于國際領先地位的,是美國的高等教育。美國大學給學生充分的選擇空間,同時對大學生提出很高的要求,不少名牌大學,大學生們通宵達旦地學習、實驗,是美國大學的常態。美國這種把學生潛能發揮到極致的教育,吸引了世界上一流的學生,也吸引力了世界上一流的師資。如何在我國現有的基礎教育之上,提高大學生的科學研究能力的確值得深究。

        二、探索原因:從解剖學的角度來看,中國人與西方人的大腦構造是沒什么差異,西方人(或其他科技強國的人)善于創新,為何我們中國人卻如梗在喉?我想,這里面真正的緣由就在于我們教育的理念及我國文化淵源的差異。君不見,我們的高等教育也好,大學生學習的的目也好,全是為了“考試”,很少考慮到發展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科學研究能力的培養。當然,標準化的教學與考試也抹殺了學生的個性與想象力,而想象力正是創新思維的先決條件。

        三、解決問題的對策

        1.在思想上更新教育理念

        人的進展是多方面的,從某種意義上說,思想的高度決定了人的境地的高度,行為的高度,而原創性的思想與理念的多寡,決定了一個民族的興盛與高度。在我國這么一個有著深厚歷史文化傳統且深受儒家功利主義的為官之道與有用理性思想影響的國度里,如何讓我們的高等教育擺脫當前的困局?如何從有形資產的投入為主轉為無形資產如精神層面的觀念變革的投入為主等,是推進教育變革的根本,需要全民族幾代人的共同作艱難的努力,作觀念上的全新變革,作制度層面上的全新變革。

        2.重視實驗、實踐創新方面知識的學習。

        實踐、實驗教學是教學環節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應把實驗、實踐教學作為提升大學生科學研究能力水平的突破口,集中人力、物力,建設一批專業教學實驗室和科學研究實驗室,為學生提供良好的科研創新平臺,讓學生利用此機會把課堂知識與實踐相結合起來。大學生在進行實驗操作時, 除安全需要以外,老師還應允許部分學生進行一些與老師教學不一樣的步驟或不一樣的方法的實驗,必要時還可組織大學生開展一年一次或更多次的實驗操作的比賽,這種實驗操作比賽與書本上、課堂教學上的實驗應有較大變動,讓學校的實驗室不再是一種擺設,必須想方設法讓學生自覺、主動地多去實驗室鍛煉,以培養他們濃厚的學習﹑實驗興趣。對于大學學習階段在實踐、實驗方面有創新、改進、發明創造的學生,在考研、考博、出國等方面應優先考慮。

        3.調整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

        構建一個創新型的教學內容體系,將最新的前沿的科學研究內容、科學概念及時地融入到教學實踐中,體現教學內容的時代性、開放性、多元性與全面性。有意識地培養學生,以發展的觀點看待客觀物質世界,引導他們去探索新的知識(如學醫的學生可引導他們在中醫學中尋找根治像癌癥、艾滋病等這種疑難雜癥的中藥;學物理、能源的學生可引導他們進行植物能源、地熱能源的開發、利用以及太陽能、核能的新利用等)。同時采取啟發式和討論式教學,激發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的意識,激發大學生的求知欲與想象力,培養他們的求異思維和探索精神。另外還可以開設以創新學為核心的系列課程。如:日本開設《預測學》、《創造心理學》,美國部分高校開設《創新術》等課程。用以訓練學生的靈活性思維、求異型思維、發散性思維和逆向思維;開發他們思維的靈活性、精確性、敏捷性及變通性,激活他們的創新潛能和創新的主動性,掌握創新思維的策略。

        4.根據我國大學生的實際情況,摸索出一套高效的、科學的評價機制。

        首先,改革現行的考試制度,由于我國現有的考試方式主要是對學生所學理論知識的測試,至于實踐、實驗方面的知識很少測試,考試內容更沒有離開教材和老師的課堂教學,同時用考試的分數來衡量學生水平的高低,這嚴重地扼殺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學校應給教師適當的權利,讓教師根據課程特點、教學內容,逐步采取靈活多樣的考試方法(開始讓每生每學期參與一門新的考試方法,慢慢到每生每學期參與二至三門或以上的這種新的考試方法)如讓學生在視頻下考試,老師則可在考試當時或之后通過看視頻給出學生成績:像學新聞的可設計新聞片段采訪;學影視的可設計影視片段表演;學中文、英語的可設計中、英文演講;有實驗的可設計綜合實驗操作;沒實驗的可設計在規定內容、時間、范圍內讓學生在黑板出考試試卷……另外還有部分書面答卷、科研論文、產品設計、社會調查報告等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測試,做到知識、能力和綜合素質的綜合考評,以此促進大學生積極主動提高自己的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其次,改變那種以學生掌握知識的多少來評價學生學習與教師教學質量的知識質量觀,構建綜合素質評價指標體系,可以從學生的專業基礎知識、思想道德修養、身心健康水平、文化技能特長、科技創新能力、組織活動表現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促進學生知識、能力、素質的協調發展。最后,建立有利于學生科學研究能力培養的激勵機制。#p#分頁標題#e#

        5.鼓勵學生參加科技活動

        一位來自上海的留學生劉歡說,在MIT,他大二就參加學院教授的研究課題,當時,學院的兩位大牌教授,就經常花一個小時的時間聽他這個本科生對科研思路的看法,這使他受益匪淺,他所在的MIT機器人研究所,是世界頂尖的研究機構,在他看來,成就這一研究機構學術地位的,不是一味的研究,而是對年輕學生的培養,由此形成一流人才培養、一流科學研究的良性循環。

        大學生在校期間參加科學研究,是提高大學生創新能力的一條有效途徑。大學生可以參加教師的科研課題,也可以自擬題目,學校給予經費支持,并選派指導老師。對學生的科技活動要進行定期檢查和鑒定,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毅力和責任心。在條件成熟的時候,鼓勵學生成立“科技發明創造協會”,將興趣和愛好相同的學生聚集到一起,吸收更多的學生主動參加與科技創新活動和創新能力培養。

        面對21世紀的科技挑戰,作為提高大學生的科學研究能力的高等教育,首先必須考慮到引導培養學生的科學研究興趣,既重視理論方面的研究,更重視實踐、實驗方面的探索,尤其是基礎研究, 應切實注重提高學生適應未來社會競爭和發展能力的各種舉措,為培養能夠適應世界形勢需要的具有創新科學研究能力的人才而努力,以爭取在最段的時間里,在代表世界科學研究最高成就的諾貝爾方面有所突破,有所貢獻。

        參考文獻: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日韩国产欧美另类 |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第一区在线 | 五月天免费精品视频 | 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一线久久 | 小草在线影院婷婷亚洲 | 五月天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