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小學特色校園文化設計范文

        小學特色校園文化設計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小學特色校園文化設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小學特色校園文化設計

        第1篇:小學特色校園文化設計范文

        [關鍵詞]高等職業院校;校園文化建設;工學結合;職教文化;職業素養

        二十一世紀以來,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黨和國家對高等職業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我國高等職業院校如雨后春筍般發展起來,擔負著培養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的重任。近幾年,根據國家產業升級改造的需要和就業市場對人才的要求,我國高等職業院校正從規模擴張階段向內涵質量提升階段轉型發展。在這個轉型期,要想真正實現高等職業院校的內涵式發展就必須以特色校園文化為引領,提供巨大的精神動力和培育人才的文化氛圍。然而目前我國高等職業院校的校園文化建設僅處于起步階段,存在著一定的滯后性,盲目模仿高校的校園文化模式,針對性不強,創新性不夠,急功近利,流于形式,導致其校園文化建設的淺表化、趨同化和缺乏特色,限制了校園文化功能的全面發揮。因此,探索我國高等職業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新思路、新路徑有其必要性和緊迫性,由于我國高等職業院校大都以行業為依托實施辦學,創造性地在“工學結合”模式下開展校園文化建設,就能夠突出優勢,彰顯辦學特色,實現強大的育人功能,使高等職業院校的內涵建設獲得源源不斷的內在動力,有力地支撐其核心競爭力的建設。拔幕J劍攵孕圓磺浚蔥灤圓還唬憊饔諦問劍賈縷湫T拔幕ㄉ璧那潮砘⑶魍腿狽μ厴拗屏誦T拔幕δ艿娜娣⒒印R虼耍剿魑夜叩戎耙翟盒PT拔幕ㄉ璧男濾悸貳⑿侶肪隊釁潯匾院徒羝刃裕捎諼夜叩戎耙翟盒4蠖家孕幸滴勞惺凳煅В叢煨緣卦凇骯ぱЫ岷稀蹦J較驢剮T拔幕ㄉ瑁湍芄煌懷鲇攀疲孟園煅厴迪智看蟮撓斯δ埽垢叩戎耙翟盒5哪諍ㄉ杌竦迷叢床歡系哪詼Γ辛Φ刂С牌浜誦木赫Φ慕ㄉ琛

        一、創建獨特的職教文化

        一、創建獨特的職教文化

        高等職業教育是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它不同于學歷教育,旨在培養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從人才培養目標來看高等職業院校校園文化屬于職教文化,因此高等職業院校的校園文化建設就要體現職教文化的特殊性,將職業理想、職業心理、職業使命、職業規范等職教元素融入到教學實踐、校園活動、素質教育等校園建設的多個方面,根據實際需要釋放職教元素,使學生在濃厚的職教文化中受益,具備良好的職業觀念。

        高等職業教育是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它不同于學歷教育,旨在培養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從人才培養目標來看高等職業院校校園文化屬于職教文化,因此高等職業院校的校園文化建設就要體現職教文化的特殊性,將職業理想、職業心理、職業使命、職業規范等職教元素融入到教學實踐、校園活動、素質教育等校園建設的多個方面,根據實際需要釋放職教元素,使學生在濃厚的職教文化中受益,具備良好的職業觀念。

        二、建立層次清晰的職業素養培養結構

        二、建立層次清晰的職業素養培養結構

        職業素養的形成需要經歷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根據“工學結合”的實施階段,職業素養的形成可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獲得認知階段,第二個階段是掌握職業規范階段,第三個階段是職業素質形成階段。因此,高等職業院校應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首先要通過專業課程教學、邀請行業專家、企業家、高級工程師等為學生進行專題講座、舉辦職業前景獲知活動、利用文化長廊、文化櫥窗等宣傳形式等讓學生充分了解今后所從事的職業,增強對該職業的向往和熱愛;其次要在職業技能的學習中掌握工作規范,具備成本意識、安全意識、質量意識等崗位工作應有的心理素質;再次通過前兩個階段的培育,使職業素養不斷升華,逐漸養成學生的敬業精神、團隊精神、職業榮譽感、職業自信心等,真正形成職業素質,為畢業生的職業人生奠定堅實的心志基礎。

        職業素養的形成需要經歷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根據“工學結合”的實施階段,職業素養的形成可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獲得認知階段,第二個階段是掌握職業規范階段,第三個階段是職業素質形成階段。因此,高等職業院校應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首先要通過專業課程教學、邀請行業專家、企業家、高級工程師等為學生進行專題講座、舉辦職業前景獲知活動、利用文化長廊、文化櫥窗等宣傳形式等讓學生充分了解今后所從事的職業,增強對該職業的向往和熱愛;其次要在職業技能的學習中掌握工作規范,具備成本意識、安全意識、質量意識等崗位工作應有的心理素質;再次通過前兩個階段的培育,使職業素養不斷升華,逐漸養成學生的敬業精神、團隊精神、職業榮譽感、職業自信心等,真正形成職業素質,為畢業生的職業人生奠定堅實的心志基礎。

        三、創造職業人文環境

        三、創造職業人文環境

        高等職業院校要依靠“工學結合”模式的辦學優勢,在實訓基地、實驗室等實踐教學場所的建設中,創造職業人文環境,塑造職業品格。筆者在多年的校園文化建設實踐中參與到黑龍江信息技術職業學院中央財政支持的電子實訓基地建設的全過程,該實訓基地按照實際工作崗位的需要建設了SMT生產線、PCB生產線等,按照企業生產要求組織教學、進行管理,形成項目開發團隊完成各項任務,張貼工序流程、工作規范,進行實踐教學時要求師生統一著裝,裝工作服、佩戴工作用具,堅持對學生進行觀念引導、行為示范和良好職業風范的培養。

        高等職業院校要依靠“工學結合”模式的辦學優勢,在實訓基地、實驗室等實踐教學場所的建設中,創造職業人文環境,塑造職業品格。筆者在多年的校園文化建設實踐中參與到黑龍江信息技術職業學院中央財政支持的電子實訓基地建設的全過程,該實訓基地按照實際工作崗位的需要建設了SMT生產線、PCB生產線等,按照企業生產要求組織教學、進行管理,形成項目開發團隊完成各項任務,張貼工序流程、工作規范,進行實踐教學時要求師生統一著裝,裝工作服、佩戴工作用具,堅持對學生進行觀念引導、行為示范和良好職業風范的培養。

        四、積極與行業、企業文化融合、對接

        四、積極與行業、企業文化融合、對接

        高等職業院校應發揮與行業、企業密切合作的優勢,積極引入優秀的行業、企業文化,結合校園文化建設的實際,進行消化、吸收,使學生更好地適應行業、企業的用人需求,奠定堅實的就業基礎。筆者曾參與到黑龍江信息技術職業學院與海爾集團的校企合作工作中,也進行了校園文化與海爾文化的對接工作,在此過程中學院吸收了海爾大學在技能培訓中注重效率、不斷提高精準化、標準化等海爾文化的精華之處,融入到學院的特色校園文化建設之中;同時,學院學生到海爾集團總部等校外生產性實習實訓基地實習期間,進行工學交替,參與真實的企業工程實踐,按照企業工作規范、經營準則、經營作風等開展工作,提升了學生的職業適應能力、應變能力和創新能力,幫助學生加快社會角色的轉變,進一步擴展了校企文化兼容的空間,有效促進了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的交融和對接。

        高等職業院校應發揮與行業、企業密切合作的優勢,積極引入優秀的行業、企業文化,結合校園文化建設的實際,進行消化、吸收,使學生更好地適應行業、企業的用人需求,奠定堅實的就業基礎。筆者曾參與到黑龍江信息技術職業學院與海爾集團的校企合作工作中,也進行了校園文化與海爾文化的對接工作,在此過程中學院吸收了海爾大學在技能培訓中注重效率、不斷提高精準化、標準化等海爾文化的精華之處,融入到學院的特色校園文化建設之中;同時,學院學生到海爾集團總部等校外生產性實習實訓基地實習期間,進行工學交替,參與真實的企業工程實踐,按照企業工作規范、經營準則、經營作風等開展工作,提升了學生的職業適應能力、應變能力和創新能力,幫助學生加快社會角色的轉變,進一步擴展了校企文化兼容的空間,有效促進了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的交融和對接。

        高等職業院校應充分發揮“工學結合”模式對特色校園文化建設的推動作用,結合實際需要,使特色校園文化的張力得到合理地挖掘和釋放,增強高等職業院校的辦學實力、活力和競爭力,為社會提供具備高素質、高技能的有用人才,建構起高等職業教育的文化磁場,不斷增強感召力和示范效應,從而打造富有社會影響力的文化品牌。

        高等職業院校應充分發揮“工學結合”模式對特色校園文化建設的推動作用,結合實際需要,使特色校園文化的張力得到合理地挖掘和釋放,增強高等職業院校的辦學實力、活力和競爭力,為社會提供具備高素質、高技能的有用人才,建構起高等職業教育的文化磁場,不斷增強感召力和示范效應,從而打造富有社會影響力的文化品牌。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1]田曉明.關于高職教育中的校園文化建

        [1]田曉明.關于高職教育中的校園文化建

        設[J].遼寧高職學報,1999(1).

        設[J].遼寧高職學報,1999(1).

        [2]雷久相.加強高職院校校園文化與企業

        [2]雷久相.加強高職院校校園文化與企業

        文化對接的思考[J].當代教育論壇,2006,

        文化對接的思考[J].當代教育論壇,2006,

        (12).

        (12).

        [3]賀繼明.高職校園文化建設的探索與實

        [3]賀繼明.高職校園文化建設的探索與實

        踐[M].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9年9月.

        踐[M].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9年9月.

        [4]張勁.高職校園文化建設的現狀分析和

        [4]張勁.高職校園文化建設的現狀分析和

        實施路徑[D].中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實施路徑[D].中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2010.

        2010.

        [5]曹雪明, 周東華. 企業文化精神與高職

        [5]曹雪明, 周東華. 企業文化精神與高職

        院校校園文化建設 [J]. 教育與職業,

        院校校園文化建設 [J]. 教育與職業,

        2011,(23).

        2011,(23).

        [6]Lieberman,Ann,eta1.Building a

        [6]Lieberman,Ann,eta1.Building a

        ProfessionalCulturein Schools[M].

        ProfessionalCulturein Schools[M].

        Amsterdam Ave,1988.

        Amsterdam Ave,1988.

        [7]Rolf Kessler . Diebesondere Qualitaet

        [7]Rolf Kessler . Diebesondere Qualitaet

        von Lehre und Studium als Profielement

        von Lehre und Studium als Profielement

        der Fachhochschulen, in : gewerkschaftliche

        der Fachhochschulen, in : gewerkschaftliche

        Bildungspolitik [J] .Nr. 3, duesseldorf ,

        Bildungspolitik [J] .Nr. 3, duesseldorf ,

        1996.

        1996.

        [8]DealT,E, andPetersonK, D.The

        [8]DealT,E, andPetersonK, D.The

        Shaping School Culture Field book [M].

        第2篇:小學特色校園文化設計范文

        打造**教育品牌

        “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校園文化環境對學生良好品行的形成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本次校長任職資格培訓——廈門之行,真是讓我大開眼界,使我更加深刻認識到了提升校園文化品位的重要性。

        從聽取的幾位校長的講座和參觀的幾所學校來看,廈門教育有個共性,那就是緊緊圍繞“規范管理、特色辦學、文化立校、打造精品”的工作思路來做文章。因此如何找準學校發展與文化建設的契合點,把搭建校園文化平臺,作為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有效載體,充分挖掘校園文化內旨,全面營造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不斷塑造有活力有特色的教育形象,大力提升學校辦學品位,打造**教育品牌,這是我們一直要思索探討的問題,也是我們**教育人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標和奮斗的方向。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在“美”字上下工夫,打造優美校容。

        校園文化應該本著“處處是教育之地,人人是教育之師”的原則開展環境建設,讓學校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成為知識的載體、文化的集成,使墻壁說話,花草發聲。通過精心設計,形成富有文化底蘊的校園文化氛圍,把育人融進校園的每一個角落。要體現兩個“美”:

        (一)規劃美。為實現標準化建設目標,在所有學校項目實施之時,結合現有辦學條件、辦學特色、文化底蘊以及學校建設情況,廣泛征求意見建議,在此基礎上請設計團隊進行科學規劃設計,全面考慮硬化、綠化、美化和校園文化建設,力求做到設施完善、布局合理、品味高雅。在確保基礎設施完善的前提下,著力考慮校園文化品味的提升。

        (二)校園美。在現有校園基礎上,擠出經費做好校園綠化、美化、亮化工程,使校園成為當地最美的風景線。最有濃厚的文化氛圍的精神家園。創意人文小道干凈整潔,教學樓、食堂等建筑錯落有致、氣勢恢宏;花草樹木整齊排列,讓人賞心悅目;立體雕塑與鮮紅的國旗一起映襯著湛藍的天空;造型活潑的草坪牌、樹牌點亮校園;主體樓上、圍墻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校訓校規莊重醒目;樓道、走廊、教室、里名人名言、詩詞歌賦組成亮麗的文化墻,每一面墻壁都在說話,每一個字都閃爍著人文光輝;塑膠(草坪、瀝青)操場大氣磅礴,活動場地平坦寬闊。學生們在這里幸福地探索做人的真諦,領悟知識的奧秘,感受合作的愉悅,體驗生活的情趣。學校還非常重視學校局部重點區域的裝飾與美化,走進校園,格調高雅的師生優秀專業作品、大師感言警語、人生哲理名言、安全提示,無不在潛移默化中引導規范師生的一言一行。

        二、在“特”字上做文章,營造良好校風。

        在打造縣域教育共同特色的同時,為避免學校文化建設千校一面的現象,我們還應該從多方面進行審視、把脈和規劃,著力探索有效促進學校發展的方式、方法與途徑,選準契合點、培育靈動點,鼓勵學校結合學校辦學條件、辦學理念、學校傳統文化以及區域特色文化等情況,力求校園文化建設出精品、出特色,形成“一校一品”“一校一特”的良好局面,打造品牌,凸顯學校特色,營造向上、向善、向美的良好校風。要做到三個“特”:

        (一)獨樹辦學理念彰顯特色。在遵循國家教育方針的大前提下,我校努力構建符合校情、特色鮮明、內涵豐富的校園文化體系,提升發展意識,強化精品意識,以扮靚學校、辦亮教育為目標,樹立獨特的辦學理念,彰顯出校園文化特色。將文化特色體系、教育理念滲透到學校管理、教師成長、教學改革、德育實踐、素質教育、科技活動等各項日常工作中。使學校知名度更廣,使品牌力更強,從而走出一條頗具內涵和教育影響性的特色辦學之路。

        (二)挖掘地域文化培育特色。為推進素質教育,提升學校辦學品位,各校還可以結合本地地域人文歷史底蘊,搜集大量鄉土文化元素加入到校園文化建設中,推進學校形成特色課程,開發出自己專業特色的學校課程,為學生的地域特色化成長提供廣闊的空間。

        (三)開展師生活動創造特色。一方面要始終堅持“給師生展示空間,讓師生做主文化舞臺”的原則,發動廣大師生積極參與做校園文化建設的主人,從學校校訓、“三風”、校徽的設計,到體藝科技節的設計組織,到童謠、手抄報、鋼筆字、科幻畫的創編,到文化墻的素材搜集與設計展示,再到走廊、教室、花壇里隨處可見的“凡人哲語”……學校內所有文化元素均可以倡導由師生自主設計,為師生提供了充分的才華展示平臺,激發師生的積極性與能動性,更深地觸及師生心靈,使他們產生情感共鳴,從中汲取成長的動力,并且激發他們愛護校園文化的主動性和責任感。使校園文化成為無處不在的向真、向善、向美之聲,成為學生生命成長的精神大餐。另一方面,可以深入開展書香校園創建活動,通過“讀書沙龍”“經典美文誦讀”“古詩文背誦比賽”“課本劇表演”等精彩的讀書活動,以書香促養成,以書香長知識,以書香增智慧,以書香育人格。堅持每學期進行“書香班級”“讀書之星”評比,給師生提供展示的平臺,營造了“快樂讀書,讀書快樂”的學習氛圍,給校園增添了濃厚的“書香氣”。同時,還可以結合傳統節日、重大節日慶祝、“三色”(紅色、綠色、古色)文化教育、“三愛”教育、“三

        節”教育、國學教育、文明城市創建等主題開展形式多樣的德育教育活動,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特點設計主題,廣泛開展演講、征文、知識競賽、講故事、運動會、勞動和社會實踐等活動,有針對性地對孩子進行熏陶。廣泛開辟“第二課堂”,拓展文化陣地,充分發掘校內外教育資源,開設豐富多彩的書法、舞蹈、田徑、科技制作、寫作、棋藝、小記者等課程內容,培養學生的興趣和特長。

        三、在“導”字上使力氣,塑造深刻校魂。

        (一)加強領導,縱深推進。近兩年來,**市把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作為提升辦學品質的一項重點工作來抓。加大經費投入,先后多次選派校長外出參加校園文化建設現場交流會和觀摩學習,從而使校園文化特色建設根植于校長的心里,讓心動變成行動,讓羨慕變成實踐。近期,教育局又成立了校園文化特色學校創建設評估領導小組,下撥創建啟動資金,這將大大推進**市中小學校園文化特色學校的創建。

        (二)強化督導,長效激勵。我們還應該將校園文化建設列入學校辦學業績的學年考核之中,以校園文化建設“八有”(

        有文化主題、有圍墻文化、有走廊文化、有教室文化、有寢室文化、有辦公室文化、有食堂文化、有廁所文化)為導向,采取過程督查與結果考核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督促檢查,確保按年度完成全市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目標。在此基礎上,還可以將中小學按區域劃分片區,制定了優質學校結對幫扶薄弱學校計劃,形成以片組為基礎、結對幫扶互動的教育發展共同體,每個共同體內,既有優質學校,又有薄弱學校;既有城區學校,又有農村學校。經過輻射帶動,可以使教育春色滿園、并蒂花艷。同時,還可以通過班級文化、宿舍文化、食堂文化等評比活動,以評比來推動文化創建的持續深入開展,沉淀濃厚的文化氣息,塑造深刻的校園之魂。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校園文化可以賦予學校以豐富的內涵和生命活力,它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一個窗口,一個激活點。校園文化特色學校的創建留給**教育人的不僅僅是思考,更是尋找發展中的新基點,堅定發展中的新方向,讓我們齊心協力,用先進的理念、踏實的工作作風去書寫學校素質教育的新篇章,為打造**教育品牌涂抹上濃重的一筆亮色。

        **市第七小學

        第3篇:小學特色校園文化設計范文

        加強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十”精神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按照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要求,以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導向,以學校規章制度建設為基礎,以中小學生為主體,以建設優良的校風、教風、學風為核心,以優化、美化校園環境為重點,以形式多樣、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活動為載體,全面貫徹教育方針,深入推進素質教育,不斷豐富學校文化內涵,打造鮮明辦學特色,努力形成厚重的校園文化積淀和清新的校園文明風尚,使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接收熏陶和感染,在良好的校園人文、自然環境中陶冶情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

        二、基本原則

        (一)科學性原則。校園文化建設要堅持實事求是、立足實際,著眼于學校內涵發展和質量提升,遵循教育教學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滿足學生全面成長和特長發展以及教師專業成長的需求。

        (二)教育性原則。精心設計和布置以校園環境為載體的靜態校園文化,講究藝術性,堅持高品位,達到美觀、高雅,使校園的每一面墻壁,每一個角落,每一處空地都具有教育作用。

        (三)校本性原則。校園文化建設要堅持從學校實際出發,充分挖掘學校文化傳統底蘊,利用師資條件優勢和社區資源,尋找建設的著力點,將辦學特色融入其中。

        (四)發展性原則。校園文化具有發展性、動態性等特點,校園文化建設內容必須堅持與時俱進,堅持弘揚時代主旋律,體現發展主題,培育時代精神。

        (五)實踐性原則。結合學校文化生成特點,在教育、教學、管理、服務等各項實踐活動中培植學校文化,使其持續生長。

        三、主要目標

        按照“整體規劃,分步實施,逐步完善,力求品位”的總體思路,力爭使學校達到“辦學理念先進、校園環境優美、師生身心健康、文化氛圍濃厚”的目標。從而逐步推動全區中小學校普遍自覺走文化立校、文化治校、文化強校之路,全面創設環境優雅、內涵豐富、理念先進、制度科學、功能完備的學校文化系統,豐富師生校園文化生活,讓校園處處充滿文化的氣息。

        四、主要任務

        校園文化是以學校物質條件為基礎的物質文化和以人為中心的精神文化的統一,是學校環境、規章制度、文化氛圍、活動形式等各要素的總和。各中小學校要把校園文化建設的重點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理念文化建設

        學校要動員全體師生在認真總結本校優良傳統的基礎上,緊密結合時代精神,根據本校實際情況,深化科學教育思想,提煉明確學校定位和發展規劃,提出最切合本校師生發展的育人目標和富有個性內涵的辦學理念,形成系統、獨特、能為全體師生廣泛認同的、符合學校發展方向的學校理念文化體系,并據此提煉形成主題鮮明、內涵豐富、文字簡明、指導性強的校訓,凝煉符合學校傳統、辦學特色、發展遠景,并相對固定的校風、教風、學風。學校要引導和鼓勵班級圍繞“三風一訓”,形成優良的班風。

        (二)形象文化建設

        各學校要重視本校形象塑造規劃,根據自身的辦學理念、發展方向、育人特色等符合自身實際的理念文化,運用文化設計元素統一規劃設計校徽、校歌等代表學校形象的標識,并從設計學原理出發,確定本校的標準字和標準色。標準字即學校對內對外宣傳中所使用的以一種字體為主的專用美術字體;標準色即體現學校整體外部形象的以一種色彩為主的專用美術色彩,學校的樓宇、各種設施設備、以及學校校服等均應與學校確定的標準色相協調。采用校徽、標準字和標準色可以展示學校的整體風格和個性形象,從而使學校彰顯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營造大方典雅的環境氛圍。各學校要從建設良好的教育品牌形象出發,將校刊、校報、校廣播臺、校園網、宣傳閱報欄以及校牌、各室的門牌等標識文化設置精美、位置恰當,使其具有宣傳性、藝術性和教育性;要完善學校視聽覺形象標識的規范管理與使用,規范學校的導示系統如樓名、路名和雕塑銘文,讓師生耳濡目染地感受文化的氛圍;要通過建立校史陳列室、榮譽室等設施,增強師生對學校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從而增強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環境文化建設

        校園環境包括校園建筑、校園活動場所和所有教學設施設備,是校園文化的重要載體和表現形式。校園環境文化建設要在學校理念文化的指導下,按照學校形象文化的統一風格,通過對學校自然環境的建設,提升師生的審美情操和對美好事物和理想的向往追求,促進師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從而實現潛移默化的育人功能。

        1.校園外景

        (1)門口掛校牌,大門兩側設安全警示,校內醒目位置設“三風一訓”、懸掛國旗,主要建筑物正面題寫勵志標語,走廊懸掛名人畫像,師生佩戴校徽,最醒目處設置體現辦學目標的巨幅標語。校園道路平整,校舍場地整潔優雅,無衛生死角。

        (2)文化長廊:因校制宜設展示櫥窗,張貼學生守則、學生日常行為規范,設閱報欄,出黑板報,展師生作品,頌學子風采,揚知名校友。

        (3)綠化場地:科學合理設計校園綠化,種植樹木花草,使校園三季有花,四季常綠。花草樹木貼標簽,假山池泉示安全,醒目處設溫馨提示,有條件學校可設計布置藝術雕塑。

        (4)運動場地:懸掛或書寫巨幅標語,繪制簡筆畫。

        (5)校園廣播站:鄉鎮中心小學及以上學校成立廣播站,每天定時播報。

        2.教師辦公室和集體備課室

        走廊掛教師作品,門口掛室牌。室內醒目位置貼室訓,掛《教師職業規范》、《中小學教學常規》;適當位置放花盆,辦公桌面置貼有教師照片的桌牌。辦公室擺放整潔有序,布置溫馨雅致。有條件的學校要逐步改善教師辦公環境。

        3.教室

        走廊掛學生書畫、名人名言,門口掛室牌。室內選擇性張貼(或懸掛)國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4個字、眼保健操掛圖、課程表、作息時間表、值日生表、班級(學校)活動安排表、學生守則、日常行為規范、名人名言、中國地圖、世界地圖等,合理設置圖書角、衛生角、公告欄、黑板報或學習園地。室內陳列力求溫馨大方,整潔和諧。

        4.功能室和少年宮等專用教室

        懸掛管理制度,題寫與專用教室相符合的標語、字畫、手工作品等,環境布置與所開展的活動相適宜,溫馨、大方、得體。

        5.學生寢室

        走廊張貼書畫、防疫、消防、安全用電類宣傳畫等安全警示用語,設置安全疏散標志。寢室門兩面(里、外)張貼住宿學生個人信息(班級、姓名等),室內布置《寢室公約》、《文明寢室評比辦法》、休閑書畫、學生制作的工藝品。適當位置貼學生值日表、寢室管理分解表等。鋪位貼學生信息(姓名、班級、家長聯系電話等)標簽。室內陳列務求整齊劃一,如被成方、鞋成線等;室內衛生務求干爽清潔。

        6.學生食堂

        布置飲食文化標語,如節約糧食、節約用水等,懸掛飲食價格公示牌、食品衛生安全投訴電話等。

        (四)行為文化

        各學校要在正確的辦學理念指導下加強學校各項規章制度和行為規范建設,并通過儀式、典禮和節日等常規性的活動,逐步建立和鞏固學校師生良好的行為模式,使學校各項規章制度和行為規范于無形中內化為師生自覺地行動。

        1.大力開展學生社團活動,廣泛開展歌詠、樂器、舞蹈、繪畫等藝術社團,球類、武術、棋藝等體育社團,航模、機器人等科普社團,讀書會、文學社等文化社團,以及放風箏、剪紙等鄉土特色社團活動。

        2、積極開展教師活動,組織懇談會、青年讀書會、教研沙龍、教師論壇、教學反思會,體育俱樂部、教工之家等,并積極開展各類活動。

        2.統籌安排藝術節、體育節、科技周、健康周、各類競賽等文化展示活動。

        3.圍繞結合國旗下講話、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三愛”、主題班會、經典誦讀等活動,有計劃地開展德育主題教育活動,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班級、進課堂。

        4.行為習慣養成。穿戴整潔大方,教師穿正裝,學生穿校服,舉止文明優雅,交談親切自然,見面問候禮讓。男生不留長發,女生不穿高跟鞋、不化妝,學生到校不帶手機。

        5.師生必須說普通話,寫規范字。

        五、實施步驟

        (一)動員啟動階段。各校組織召開會議,學習文件,進行宣傳動員,統一思想,明晰校園文化的內涵和主要任務,制定本校校園文化建設實施方案,要充分調動校內校外資源,要充分挖掘學校歷史文化,做好校園文化的征集、討論。

        (二)方案論證階段。區教科體局將組織人員,對各校方案進行認證和審核,并將結果及時反饋學校,在此基礎上,面向全區各中小學公布各校方案,讓全體師生了解、督促方案實施的情況。

        (三)組織實施階段。各中小學按照年度建設方案,深入扎實地開展校園文化建設活動。特別要抓住寒暑假兩個重點時間節點搶抓工期施工。

        (四)考核驗收階段。對各校校園文化建設工作進行情況,通過現場考核的形式,評定“校園文化建設”示范校,對考核優秀學校給予通報表揚,對考核較差的給予通報批評并限期整改。同時,教育督導部門根據學校建設規劃對學校文化建設進行常態化督導。

        六、相關要求

        (一)成立組織,制定方案。各校要對照本意見,根據實際情況,迅速成立以校長為組長的校園文化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在廣泛宣傳討論、科學認證的基礎上,認真研究制定本校校園文化3年規劃和年度建設方案,明確分工,落實任務及各階段工作目標。

        (二)保障投入,有序推進。各校要將校園文化建設經費納入到學校教育經費的預算中,與學校校舍建設和改造、教育教學設施配備添置、師生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等工作統籌結合起來,給予必要資金保障,并最大限度地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在經費使用上,既要大力籌措,又要嚴格按程序報批。

        第4篇:小學特色校園文化設計范文

        1.頂層設計的概念。

        頂層設計源于系統工程學的概念,強調一項大工程的完成,要以一致的理念、協調的功能、統一的結構和標準化的部件,對項目的各個層次、要素進行統籌考慮。“十二五”規劃中,該理念被首次引入改革領域,站在國家和人民的最高利益點對制約我國未來改革發展的全局性、關鍵性問題進行頂層判斷。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后,再度引發關于諸多領域“頂層設計”的暢想,成為當今中國經濟社會轉型所關注的焦點。凝練地講,頂層設計是從全局的角度,以有效的資源,系統地統籌和規劃某項任務,從任務的各個方面、層次、要素進行全方位、深層次、戰略性設計。

        2.校園文化活動頂層思維。

        本文論述的校園文化活動是指相對于第一課堂教學的狹義概念的行為文化。校園文化活動的激勵引導、規范約束等功能,既體現在對青年學生的思想引領方面,也體現在技能提升、素質拓展等方面。校園文化活動的組織策劃者,要站在頂層高度,以頂層思維設計校園文化活動,確保每一項校園文化活動在實施過程中有方向、有目標、有成效,消除校園文化活動中的自發性、盲目性、隨意性和偶然性,便于形成長期的文化積淀,成為團結和凝聚廣大青年的重要陣地。

        二、威海職業學院(以下簡稱“我院”)校園文化活動現狀分析

        1.我院的有益做法。

        一是強化思想引領,以主流價值觀樹立學生高遠價值追求。面臨校園內外各種思想文化的激蕩和各種非主流文化的沖擊,我院大力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學生成長成才。通過開展“我的中國夢”“、與信仰對話”、“三觀三熱愛”、“忠孝雅誠”等教育活動,充分發揮主流文化對大學生的感染力和號召力,激勵廣大青年勵志修身,成長成才。二是注重素質培養,以品牌文化活動推動學生綜合發展。我院注重將文化活動和專業特色相結合,積極探索校園文化活動形式和內容的創新,將大學生科技文化藝術節、社團文化月、資助文化月、公寓文化節等文化科技活動打造成頗具影響力的校園活動品牌。三是重視能力培養,以社會實踐活動促推學生成長成才。我院以大學生科技文化衛生“三下鄉”和志愿者活動為實踐平臺,引導團員青年在志愿服務過程中將個人成長與社會擔當有機結合,在實踐中增長才干、提高素質。

        2.我院的突出問題。

        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促推了校園文化建設的蓬勃發展,但也存在突出問題亟待解決。一是對校園文化活動“潤物無聲”的功能重視不足。在院系二級管理模式下,我院團委結合省市和學院黨委的指示精神制定了校園文化活動方案。但各系部在落實過程中只是單純地為了活動而活動,未將開展活動所需的工作理念、指導思想乃至學科優勢、媒體支持等元素進行有機融合,忽略了文化活動“潤物無聲”的涵養功能。二是對文化活動整體系統性培育不夠。我院校園文化活動的功能單位設在院團委,從活動的規劃、選拔、培育和實踐等方面均由團委包辦,校園文化活動過多地被視為學生管理的方法和手段。而要完成第一、第二課堂的有機結合,提升校園文化建設內涵,則需要整合教育渠道,將其放置在整體辦學方向、辦學特色和培養人才目標的大背景下來實施操作,將專業設置、師資配備、課程開設、教學科研、后勤服務等校內資源有機整合,提升校園文化活動立意的高度,擴大學生的受益面。三是活動項目培育的質量不高。目前,我院對活動項目的培育手段和方法較為單一,缺乏戰略規劃和精心培育,代表我院校園文化建設的特色活動較少,品牌活動和精品活動缺乏。四是活動中產生資源浪費、疲于應付現象。由于缺乏合理科學的規劃、管理,存在多個部門重復組織一項活動的現象,不僅浪費了人力、物力,也會導致一段時間內活動過于密集,而各系部執行起來疲于應付,影響活動質量。

        三、我院校園文化活動頂層設計路徑

        1.高度重視,全員參與,明晰校園文化活動定位。

        校園文化活動的準確定位,是校園文化活動制定者結合學校的辦學類型、辦學層次和辦學特色,經過科學調研而形成清晰的校園文化目標性要求,進而構建校園文化核心競爭力。校園文化活動定位需要學院各部門全員參與,加強優勢項目挖掘,發揮地域、學科專業、傳統積淀等比較優勢,統籌考慮,科學規劃。尤其是高職院校,要建設特色校園文化活動,更應緊扣職業素養教育這一目標,爭取學院黨政部門的大力支持,在經費支持、物質保障上提供有力支撐;爭取專業教師的參與、配合與指導,引導更多師生參與到校園文化活動中,為擴大校園文化活動的輻射面和影響力創造良好條件。

        2.分層設計、分類指導,凸顯校園文化活動特色性。談

        到“珞珈文化”大家就會想到武漢大學,提及“未名湖畔宜聆教”大家就會想到北京大學,說起“清華園”就會想到清華大學。校園文化建設要突出特色,其重要組成部分的校園文化活動也要具有自己的特色。學校應在分層、分類指導的原則下精心設計校園文化活動,堅持多元化與全方位建設相結合,探索符合我院校園文化特點和學生文化活動規律的文化活動。浙江建設職業技術學院以建筑行業“祖師”魯班的歷史淵源為依托,打造以求實和創新為主要特征的具有行業特色的“魯班文化”。通過研究和挖掘魯班傳統文化,以建筑技能節、“魯班傳人”、“魯班之星”等系列主題活動教育青年形成“不畏艱辛、刻苦學藝、勇于實踐、敬業創新”的時代精神。學院在設計學生活動的內容、形式上也充分考慮到學生在年齡、思想、心理、學習任務、認識水平等方面的明顯差異,不僅根據校級、院級、年級、班級分出層次,還根據不同層次的組織團體整合學生活動,體現出各具特色的階段性,最大程度地鍛煉不同年級、層次的學生參與學生活動的能力,發揮校園文化活動覆蓋、影響全體青年的作用。

        3.打造精品、樹立品牌,擴大校園文化活動影響力。

        校園文化活動充分體現著文化育人的功能,而文化育人是品牌校園文化活動的核心價值,學生在組織參加活動的過程中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和感染。因此,提升校園文化活動的內涵和層次就必須樹立精品意識和品牌意識,突出特點,彰顯特色,對優勢文化活動項目進行品牌建設和維護。山東建筑大學的黃河源協會成立于2005年。協會的志愿者們連續9年赴黃河源頭,資助沿黃九省的貧困孩子1000多人,并建起全國第一所大學生希望小學———“長燕大學生希望小學”。他們的事跡曾被中央電視臺、新華社、山東電視臺、齊魯晚報等媒體報道上萬次,黃河源協會曾獲得全國優秀大學生社團、山東省十大新聞人物、全國十大社會責任博客等榮譽,協會發起人王聿珩被評為感動山東優秀人物、山東省道德模范、濟南市杰出志愿者、全國大學生優秀人物等。近期,學校又在協會的基礎上創新志愿服務模式,成立全國首個大學生勵志公益社團,建立企業家、大學生、受助對象三位一體的公益平臺,實現大學生助人自助。山東建筑大學的成功經驗在于根據社會實踐活動的不同類型,統籌學年學期不同的階段特點及學科專業的不同特點設計實踐活動項目。要形成完善的社會實踐育人體系致力于社會實踐活動的長態化和品牌化。好的項目堅持做、持續做,在做的過程中總結特點,提煉特色,形成了長效機制,品牌自然就形成了。由此,建設校園文化活動的品牌,要求我們在整體規劃、梳理整合、宣傳推廣上下功夫,使活動品牌在全院師生中產生較強的影響力和感召力,進而吸引更多的人參與到共同建設和維護品牌的活動中。

        4.集中力量、整合資源,推進校園文化活動項目化運作。

        項目管理作為一種有效的組織管理方法,在眾多領域內已經有了成功的應用。校園文化活動的項目化運作,其實質就是有限資源約束下的競爭機制。通過招投標形式對項目的申報、審批、運作、檢查和驗收等程序進行有效管理,從而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減少工作成本、保證工作質量。較優秀的項目在認真審核后脫穎而出,項目執行者在明確的項目目標驅動下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調動各種資源,策劃和組織出新穎而有意義的活動,把活動辦成精品;在充分尊重各基層團組織創造性的同時,也能較好發揮學生在校園文化活動中的主體地位,使學生真正成為育人過程的實踐者和實施者。

        四、結語

        第5篇:小學特色校園文化設計范文

        關鍵詞:農村小學;特色文化;建設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進步、富有,國家正逐年加大對教育的投入,學校,特別是農村小學也在不斷的發生著變化:學校的房屋建筑比以前漂亮了,學校內的設備設施也逐漸現代化了,學校教師素質正通過各種形式學習、培訓在提高,農村學校也在逐漸向城市里的學校靠攏,城鄉之差正在縮小。這也是在落實均衡教育的工作要求。

        要辦好一所學校,讓人民滿意,這所學校應該有特色文化,才會有高的教育質量。學校文化是學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環境和文化氛圍,它體現了一所學校的校風。健康和諧的校園文化能給師生創造一個有形而莊重的心理“磁場”,能在無形中統攝全體師生的靈魂,起到“潤物細無聲”的教育魅力。

        現在應均衡教育工作的要求,農村學校也在狠抓文化建設,美化校園,綠化校園。校園里,教室里,廁所里,操場上,走廊上等學校處處都顯現出文化氛圍。看上去,學校的環境美了,在“形”上發生了較大的變化。然而,身在這所學校工作和生活的人受到了多少教育,多大熏陶,他們的思想、言行,有多大變化,整個學校彰顯出的團隊精神和氛圍,也就是在“魂”上又有多大變化,這是值得觀察、期待和思考的。“形”的建設必須為“魂”的提升服務。

        由于中國國情決定了農村小學因資金投入而造成了文化建設起步晚,底蘊薄。所以農村小學文化建設要根據自己的情況定好位,不要去追求什么高大上,只要找到適合自己學校發展的且有特色的文化就好。那么如何根據自己的學校,因校而建,打造出自己的,與眾不同的學校特色文化,辦出特色學校呢?我認為應在一下幾個方面去思考:

        首先,挖掘出學校文化的“魂”,也就是說,這所學校的文化建設,“文化”究竟是什么文化,要把它的內涵和外延明白而清晰地定義出來。我認為這個“文化”可以根據學校的歷史和發展,結合著學校已有的文化,或是所在地的地域文化而定。比如,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所體現出的精神文化,地域形成與發展所產生的文化,當地人民生產與生活所形成的文化,這些文化都是有土有根有特色的,是接地氣的文化,很容易在學校這塊土地上生長繁盛的。當然,在挖掘學校文化的時候,應遵循這幾個原則:

        第一、政策性原則。就是要符合黨的教育方針,符合國家的人才培育的要求,符合新時期教育發展的要求,符合學校自身發展的要求。

        第二、獨立性原則。沒有獨立精神的校園文化無異于沒有校園文化。學校應根據自己的特點和具體環境,進行具體的設計定位。

        第三、可持續性原則。文化建設從有形的硬件建設到內化成人的思想,再物化成人的行為,這需要一個過程,這過程所需時間因校因事因人而異。它對人的發展,對學校的發展必須是可持續進行的。

        第四、效益性原則:學校的文化建設是用來助推學校的發展,是用來培育人才的。所以學校的文化建設必須有益于學校的發展,人才的培育。

        挖掘學校文化,定位學校文化,這第一步很重要,它決定著學校發展的方向和效果。所以一定要多方征求意見,反復論證,最后才做出適合自身學校的“文化”決定。

        其次,擬定校園文化建設實施方案。方案制定的好與否直接影響著文化建設的效果。因此,方案的擬定是很重要的。在擬定方案時,應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第一、主題性原則:學校的文化建設,從硬件看,表現的形式很多:草木、建筑、文字、畫面、雕像等等;從類別上看,可分為:制度文化,校園文化,班級文化,走廊文化,廁所文化,廚房文化等等。不同的地方,用恰當的形式,宣傳著不同的文化;從軟件上看,就是要在不同的時間,通過多種形式,開展文化教育活動。這些零碎的、板塊的文化必須有一個小的主題文化,各小的主題文化加疊在一起,就是學校擬定的文化。

        第二、可操作性原則。所謂可操作性,指的是方案要具體,要細化。不僅是在時間上可操作,還要在資金、人員、制作、使用等諸多方面可實施才行。

        第三、科學性原則。校園文化建設是學校的一項整體工程,它涉及面廣,需要調動方方面面的力量,學校應精心統籌,科學規劃,合理安排。

        第四、藝術性原則。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要有藝術眼光,要讓學生通過學校的設施、氛圍等,處處受到藝術的感染,得到美的享受。校園環境的綠化、美化,應努力做到外形、色彩和諧統一,給人以爽心悅目的感覺;學校文化活動的安排,也要融教育性、科學性和藝術性于一體,努力使活動開展得新穎、活潑有趣,使校園文化對青少年學生產生強烈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促使他們主動、熱情、積極地參與其中,從而使他們的思想情操自然而然地得到陶冶,心靈在無形之中得到凈化。

        第五、直觀性原則。校園文化建設。從硬件上講,就是要讓學校這塊有限的地域和空間發揮無限的教育作用,做到教育無時不在,無處不有。所以,文化建設中的每一個單位物體,直觀性要強,師生一看就能讀懂,從中受益。

        第七、教育性原則。學校是教育人、培養人的場所,校園文化作為學校教育的一部分,首先必須突出教育性特點,時時、處處把握教育性原則,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校園文化潛在的導向功能。

        第八、長期性原則。學校文化是一個學校在長期經營中形成的,其建設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是一個反復的過程。因此,在設計上要從長遠考慮,不要今建明毀,浪費教育資源。

        最后是方案實施,這環節至關重要。再好的方案,如果執行不了,那也就是空談。在實施的過程中應做到以下幾個結合。

        一、整體與局部的結合。在實施方案的時候,既要考慮文化建設的整體性,又要考慮各板塊文化建設的局部性,要協同實施。

        二、輕重的結合。文化建設是個長期的過程,不可能在短期就建成達到預期的效果。因此在建設的過程中就要做到輕重緩急,先后排序,有計劃,有步驟的實施。

        第6篇:小學特色校園文化設計范文

        1.我院的職業有益做法。一是強化思想引領,以主流價值觀樹立學生高遠價值追求。面臨校園內外各種思想文化的激蕩和各種非主流文化的沖擊,我院大力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學生成長成才。通過開展“我的中國夢”“、與信仰對話”、“三觀三熱愛”、“忠孝雅誠”等教育活動,充分發揮主流文化對大學生的感染力和號召力,激勵廣大青年勵志修身,成長成才。二是注重素質培養,以品牌文化活動推動學生綜合發展。我院注重將文化活動和專業特色相結合,積極探索校園文化活動形式和內容的創新,將大學生科技文化藝術節、社團文化月、資助文化月、公寓文化節等文化科技活動打造成頗具影響力的校園活動品牌。三是重視能力培養,以社會實踐活動促推學生成長成才。我院以大學生科技文化衛生“三下鄉”和志愿者活動為實踐平臺,引導團員青年在志愿服務過程中將個人成長與社會擔當有機結合,在實踐中增長才干、提高素質。

        2.我院的突出問題。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促推了校園文化建設的蓬勃發展,但也存在突出問題亟待解決。一是對校園文化活動“潤物無聲”的功能重視不足。在院系二級管理模式下,我院團委結合省市和學院黨委的指示精神制定了校園文化活動方案。但各系部在落實過程中只是單純地為了活動而活動,未將開展活動所需的工作理念、指導思想乃至學科優勢、媒體支持等元素進行有機融合,忽略了文化活動“潤物無聲”的涵養功能。二是對文化活動整體系統性培育不夠。我院校園文化活動的功能單位設在院團委,從活動的規劃、選拔、培育和實踐等方面均由團委包辦,校園文化活動過多地被視為學生管理的方法和手段。而要完成第一、第二課堂的有機結合,提升校園文化建設內涵,則需要整合教育渠道,將其放置在整體辦學方向、辦學特色和培養人才目標的大背景下來實施操作,將專業設置、師資配備、課程開設、教學科研、后勤服務等校內資源有機整合,提升校園文化活動立意的高度,擴大學生的受益面。三是活動項目培育的質量不高。目前,我院對活動項目的培育手段和方法較為單一,缺乏戰略規劃和精心培育,代表我院校園文化建設的特色活動較少,品牌活動和精品活動缺乏。四是活動中產生資源浪費、疲于應付現象。由于缺乏合理科學的規劃、管理,存在多個部門重復組織一項活動的現象,不僅浪費了人力、物力,也會導致一段時間內活動過于密集,而各系部執行起來疲于應付,影響活動質量。

        二、我院校園文化活動頂層設計路徑

        1.高度重視,全員參與,明晰校園文化活動定位。校園文化活動的準確定位,是校園文化活動制定者結合學校的辦學類型、辦學層次和辦學特色,經過科學調研而形成清晰的校園文化目標性要求,進而構建校園文化核心競爭力。校園文化活動定位需要學院各部門全員參與,加強優勢項目挖掘,發揮地域、學科專業、傳統積淀等比較優勢,統籌考慮,科學規劃。尤其是高職院校,要建設特色校園文化活動,更應緊扣職業素養教育這一目標,爭取學院黨政部門的大力支持,在經費支持、物質保障上提供有力支撐;爭取專業教師的參與、配合與指導,引導更多師生參與到校園文化活動中,為擴大校園文化活動的輻射面和影響力創造良好條件。

        2.頂層設計、分類指導,凸顯校園文化活動特色性。談到“珞珈文化”大家就會想到武漢大學,提及“未名湖畔宜聆教”大家就會想到北京大學,說起“清華園”就會想到清華大學。校園文化建設要突出特色,其重要組成部分的校園文化活動也要具有自己的特色。學校應在分層、分類指導的原則下精心設計校園文化活動,堅持多元化與全方位建設相結合,探索符合我院校園文化特點和學生文化活動規律的文化活動。浙江建設職業技術學院以建筑行業“祖師”魯班的歷史淵源為依托,打造以求實和創新為主要特征的具有行業特色的“魯班文化”。通過研究和挖掘魯班傳統文化,以建筑技能節、“魯班傳人”、“魯班之星”等系列主題活動教育青年形成“不畏艱辛、刻苦學藝、勇于實踐、敬業創新”的時代精神。學院在設計學生活動的內容、形式上也充分考慮到學生在年齡、思想、心理、學習任務、認識水平等方面的明顯差異,不僅根據校級、院級、年級、班級分出層次,還根據不同層次的組織團體整合學生活動,體現出各具特色的階段性,最大程度地鍛煉不同年級、層次的學生參與學生活動的能力,發揮校園文化活動覆蓋、影響全體青年的作用。

        3.打造精品、樹立品牌,擴大校園文化活動影響力。校園文化活動充分體現著文化育人的功能,而文化育人是品牌校園文化活動的核心價值,學生在組織參加活動的過程中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和感染。因此,提升校園文化活動的內涵和層次就必須樹立精品意識和品牌意識,突出特點,彰顯特色,對優勢文化活動項目進行品牌建設和維護。山東建筑大學的黃河源協會成立于2005年。協會的志愿者們連續9年赴黃河源頭,資助沿黃九省的貧困孩子1000多人,并建起全國第一所大學生希望小學———“長燕大學生希望小學”。他們的事跡曾被中央電視臺、新華社、山東電視臺、齊魯晚報等媒體報道上萬次,黃河源協會曾獲得全國優秀大學生社團、山東省十大新聞人物、全國十大社會責任博客等榮譽,協會發起人王聿珩被評為感動山東優秀人物、山東省道德模范、濟南市杰出志愿者、全國大學生優秀人物等。近期,學校又在協會的基礎上創新志愿服務模式,成立全國首個大學生勵志公益社團,建立企業家、大學生、受助對象三位一體的公益平臺,實現大學生助人自助。山東建筑大學的成功經驗在于根據社會實踐活動的不同類型,統籌學年學期不同的階段特點及學科專業的不同特點設計實踐活動項目。要形成完善的社會實踐育人體系致力于社會實踐活動的長態化和品牌化。好的項目堅持做、持續做,在做的過程中總結特點,提煉特色,形成了長效機制,品牌自然就形成了。由此,建設校園文化活動的品牌,要求我們在整體規劃、梳理整合、宣傳推廣上下功夫,使活動品牌在全院師生中產生較強的影響力和感召力,進而吸引更多的人參與到共同建設和維護品牌的活動中。

        4.集中力量、整合資源,推進校園文化活動項目化運作。項目管理作為一種有效的組織管理方法,在眾多領域內已經有了成功的應用。校園文化活動的項目化運作,其實質就是有限資源約束下的競爭機制。通過招投標形式對項目的申報、審批、運作、檢查和驗收等程序進行有效管理,從而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減少工作成本、保證工作質量。較優秀的項目在認真審核后脫穎而出,項目執行者在明確的項目目標驅動下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調動各種資源,策劃和組織出新穎而有意義的活動,把活動辦成精品;在充分尊重各基層團組織創造性的同時,也能較好發揮學生在校園文化活動中的主體地位,使學生真正成為育人過程的實踐者和實施者。

        三、結語

        第7篇:小學特色校園文化設計范文

        [關鍵詞]校園文化;校園環境;人文關懷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712(2013)11-0024-03

        [作者簡介]胡才偉(1961―),男,廣東茂名人,專科,廣東省茂名市第八小學數學教師,中學高級。

        校園文化是學校師生通過教育活動所創造和形成的精神財富、文化氛圍以及承載這些精神財富、文化氛圍的活動形式和物質形式,包括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兩大部分。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精神文化和物質文化應該齊頭并進,通過物質文化的有效建設,達到物質育人、環境育人、潛移默化的目的,最終實現素質教育。物質文化建設,包括校園環境、整體格局、人文景觀、文化設施等,這些是構成校園文化的物質內容與發展前提。全面的設施、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建筑和場所,是校園文化的物質載體,是育人的物質基礎。幽雅潔凈、充滿文化氣息和兒童趣味的校園環境,才能真正成為學生的“學園、樂園、家園”,使學生在美中生活,在樂中求知,在愉悅中實現身心的健康發展。

        [HTH]一、校園環境建設的重要性[HT]

        (一)校園環境是一種精神載體

        校園環境是學校文化建設的主要載體之一,也是校園物質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往往體現了一所學校的辦學方向和理念,是承載學校發展目標、培養目標的物質基礎,更是一所學校校風、學風的體現。環境優美、設施齊全、布局合理的校園能讓學生獲得的不僅僅是物質上的良好體驗,更是精神上的愉悅感與自豪感。

        (二)校園環境是一種精神氛圍

        構建和諧向上、健康快樂的校園氛圍,是校園文化建設的目標之一。小學生可塑性強,而學校的校園環境往往有強大的導向功能,能體現出學校的育人方向和價值取向,影響著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對學生集體的精神感染和良好育人氛圍的形成具有深遠的影響。

        (三)校園環境是一種精神力量

        環境是一種教育力量。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要讓學校的每一面墻都說話。”學校的每個墻壁、每塊綠地、每個角落都成為會“說話”的老師,使學生隨時隨地受到感染與熏陶。當校園環境形成一種精神氛圍,那么一草一木、一山一石等都會成為學生無聲的好伙伴,都會無聲地浸潤學生的心靈,彌補人為教育的不足,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賦予學生積極上進的力量,激發他們開拓進取的精神。

        [HTH]二、校園環境建設的幾個方面[HT]

        校園環境建設包括校園布局、建筑裝飾、教學設施、環境衛生等方面。校園文化不僅體現在精神層面,更要通過一面面墻、一幅幅畫、一個個字等具體形質來承載,讓一字一畫、一草一木都會“說話”。小學校園環境建設除了應體現學校應有的科學性、教育性、藝術性、經濟性之外,還應體現兒童性,這符合小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小學校園的環境建設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美化,讓校園成為“花園”

        優美潔凈的校園環境,可以春風化雨,潤物無聲,陶冶人的情操,塑造美好的心靈,達到一種“無聲教育”的效應。學生在優美的校園環境中受到感染和熏陶,觸景生情,學會欣賞美,享受美,進而學會熱愛美,創造美。因此,學校在美化校園時,應和綠化、凈化相結合,體現學校的美學思想和審美觀念。

        例如,有的學校著力搞好校園的綠化,進行整體設計布局,栽花種草,花壇、校道兩旁、走廊、窗臺都種滿花草,一年四季,滿目青翠,花香怡人。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可以發現美,欣賞美,從物美、景美、境美進而熏陶到人美。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習、生活、玩耍,怎能不讓人感到身心愉悅?

        有的學校布局彰顯內涵,一草一木、一花一石的布置除了與教學設施進行合理搭配之外,還隱含著深刻的寓意。比如,有的學校在小花壇中央用紅色花圍圓,象征太陽。旁邊兩條綠色觀賞植物塑造成雙手托舉之勢,象征老師像辛勤的園丁托起明天的太陽。

        (二)求知,讓校園成為“學園”

        “讓每一面墻都會說話”,這是很多學校在進行校園環境建設時的著眼點之一。通過對校園環境中的墻體進行“高品位、兒童化”的文化包裝,將學校的管理制度和師生的作品結合,將課內知識與課外知識結合,把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古今中外,創新科技的知識在學生必經的地方進行點面結合,全面鋪展。讓每一面墻所說的話,都能透過眼睛滲入心靈,讓學生有所看、有所想、有所積、有所悟。

        例如,有的學校在教學樓的墻體上設置有祖國版圖、世界地圖、學校平面圖,意在讓學生天天看到“三幅圖”,使學生放眼世界,胸懷祖國,心中裝有自己的學校。每個教室張貼名人畫像及名言,使師生時時刻刻都能接受到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

        有的學校則在樓道的墻上張貼學生的書法、美術作品,別具一格;天花板的橫梁上、柱子上都可以充分利用,把一些常用的詞句、詩句、名言、勵志故事等,通過兒童化的設計展示出來;或者繪制多幅各種具有教育意義的圖片,充分體現墻壁文化在學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櫥窗,是學校的宣傳陣地之一。櫥窗內容可以布置校務公開、團隊宣傳、公開欄、師生作品、衛生公布、安全宣傳等板塊,讓師生全面了解學校的辦學特色和管理特色。定期舉辦櫥窗文化展示活動,還可以豐富師生的課余生活。例如,包括 “校賦”“師德銘”“習慣養成”“安全教育”“學生文明禮儀”“書香校園”“手抄報”等內容豐富、圖文并茂的櫥窗展示,能夠無聲地浸潤學生的心靈,使學生積淀更多的文化知識,提高綜合素質。

        (三)童化,讓校園成為“樂園”

        根據小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在進行校園環境布局設計時,應充分考慮兒童化,即應充滿童真、童趣、童樂。只有身在童化的環境中,小學生才能保持一份珍貴的童心。一幅充滿童趣的畫、一句充滿童心的語言、一首充滿童真的詩,都能激發學生的興趣,觸動他們的心弦,感染他們的情緒,引起他們的共鳴。

        例如,有的學校的教學樓就像一座童話中的城堡,教學設施的裝點也用一些兒童化的圖畫、語言,讓人賞心悅目又不禁莞爾;有的學校板報設計別出心裁,用童話故事的人物點綴,張貼有趣的兒童畫來表現主題;還有的學校班級環境的裝飾采用色彩鮮艷的圖案設計、夸張的人物形象、兒童化的語言或適合該年級學生年齡段的特色語言,既生動活潑又不失文雅,營造了寬松的班級氛圍,彰顯了班級的個性。

        (四)溫馨,讓校園成為“家園”

        班級,是一個班的學生共同的家。寬敞明亮、桌椅擺放整齊有序的教室,能讓學生被濃厚的班級人文氣氛深深地感染,使他們愛班如家。這樣的班級充滿青春活力,充滿人情味,充滿昂揚向上、積極進取的文化氛圍,能成為每一個學生溫暖的家。

        因此,班主任可以根據所帶班的特點,對班級進行各具特色的布置,創造特有的班級環境和氛圍。例如,除了學校整體統一規劃的黑板、講臺、教室后板報、教室桌椅之外,還可以充分利用教室的門前張貼班訓、班規、教師贈言等。班內前墻張貼課表、班級規章或文化知識介紹,還有班級特色和奮斗目標等,激勵學生們為實現班級目標而奮斗。后墻黑板應根據不同階段以及相關的節日和教育內容進行合理、得體、大方的布局:內容要富有新意,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形式上要簡潔、明快,富有時代感。它既可以作為作品張貼欄,用于展示學生的習作、書法和繪畫作品,還可以在重要的節日期間或相關活動期間用來辦專刊黑板報。

        此外,在班級小圖書角,要發動學生自愿捐贈圖書,如中外名著、兒童文學、童話寓言、散文詩歌、作文選、雜志等。圖書擺放整齊有序,供學生在課間、閱讀課和課外活動時自由借閱,以鼓勵學生多讀書,開闊視野。

        另外,優美勵志的警語也能夠形成濃厚的、立體的校園環境文化,使一草一木、一墻一壁都能說話,起到教育人、啟迪人的作用,這也是建設校園環境文化的重要因素。恰如陶行知先生所言:“一草一木皆關情。”學校應精心設計校園標語,構建獨特的警語文化。學校可以在教室、各種功能室、辦公室、運動場地等不同的地點,根據不同的功能設置恰當的標語,讓學生感受到文化也是一種可以品嘗的佳肴,是一種可以享受的樂趣。例如,學校可以在花園、活動場所等處設置外觀造型設計新穎別致的溫馨提示牌,如“別踩我,我怕疼”“小草微微笑,請你繞一繞”“美麗校園鳥語花香,環保成果你我共享”等,號召師生愛護校園環境。這些提示語充滿了人性化的語言風格,字句優美親切,意蘊一目了然,直入人心,使人看了過目難忘。

        環境造就人,校園環境的建設舉足輕重。創造一個優美的校園環境,拓展育人途徑,充分利用和挖掘校園的潛移默化作用,充分發揮環境的育人功能,這需要上級部門給予大力支持,需要學校、師生、家長、社會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圍繞正確的育人目標,凸顯學校的辦學特色、管理特色、教育特色、群體特色,發揮自身優勢,培植出既有深刻內涵又生動活潑、別具一格的校園文化,使學校教育教學整體協調發展,這樣有利于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有利于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從而造就知識豐富、視野開闊、有獨創能力的現代化人才。這樣的校園,才是學生真正快樂健康成長的花園、學園、樂園和家園!

        參考文獻:

        [1]〔蘇〕B.A.蘇霍姆林斯基.怎樣培養真正的人[M].蔡汀,譯.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2.

        第8篇:小學特色校園文化設計范文

        當前,挖掘學校豐富的資源,走特色化發展之路成為景泰每所學校的追求,走進每所學校,整潔的校園環境、醒目的標語和師生文明的行為,濃厚的讀書學習氛圍,無不展示著校園文化建設帶給學校的活力。

        校園文化建設 引領內涵發展

        每年9月份,在草窩灘鎮龔家灣小學,都會舉辦學生書畫作品展、教師書畫作品評比、學生作業管理論壇、等活動。這是該校一年一度的“書畫節”。

        而在上沙窩小學,學校的藝術活動更是豐富多彩,腰鼓、繪畫、軍樂、舞蹈等活動讓全校所有學生都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項目,在學校“班班有特色,人人有特長”理念引導下,每個班級都組建了“口風琴、剪紙、巴烏、葫蘆絲、電子琴等興趣小組。

        校長王小平說:“學校在快樂星期五的基礎上,每天組織學生開展興趣小組活動,軍樂隊和腰鼓隊成為最受學生歡迎的項目,每天下午,校園內一片樂鼓聲。這些活動極大的激發了學生興趣,也贏得了家長的好評和支持。”

        龔家灣小學校長茍正源說,校園文化建設活動開展以來,學校圍繞“立于禮,興于學,成于樂”的辦學理念,根據學校建設布局,建成尚禮園、勵志園、快樂園三園,深入開展3611文化工程,即重視禮儀教育的“三禮”活動、覆蓋各項主題活動的“六節”、深受師生歡迎的“快樂星期三”活動及“新三好”評選活動。書畫節就是這六節當中的一個。“英語節”、“讀書節”、“科技節”等活動異彩紛呈,已經成為了龔家灣小學的一大特色。

        龔家灣小學的校園文化建設只是景泰縣在全縣推進校園文化建設活動的一個縮影。從2012年起,景泰縣為了豐富學校內涵、改善育人環境、提升辦學品位、深化素質教育,促進縣域內教育內涵發展,在全縣推開了校園文化建設活動。

        景泰縣教育局副局長宋希才說:“我們確立了‘文化立校,突出特色,內涵發展 ’的校園文化建設主題,開展“三年三步走”的校園文化建設活動,用三年時間,分三個步驟,使全縣規模以上學校初步形成‘辦學理念明晰、校園環境優美、藝術氛圍濃郁、管理制度完善、人際關系和諧’的嶄新局面,逐步構建具有景泰特色的學校文化品牌,推動全縣教育內涵發展。”

        據宋希才介紹,三步走戰略中的第一步,結合學校的歷史、現有資源和發展愿景,精心凝煉具有學校特色、引領學校教育方向的精神文化,包括辦學理念、教育目標、校訓、校風、學風等,將其與學校的硬件建設和環境美化結合并外顯出來。第二步,大力推進與精神文化相適應的制度文化建設,并通過豐富多彩的行為文化,凸顯文化特色。第三步,通過外顯文化的積極影響、制度文化的有效制約、行為文化的反復促進,最終將精神文化內化為全體師生共同的追求,將學校建設成師生共同成長的精神家園。

        在喜泉鎮興泉小學,一個獨具特色的綠色文化園林格外引人注目。興泉小學校長苗輔珍介紹說:“開展校園文化建設活動以來,我們將泉水所蘊育的滋潤萬物的奉獻精神、百折不撓的拼搏精神、百溪成河的凝聚精神等,融入辦學的全過程,建設‘三園兩廊’校園文化體系,打造了‘德育園’、‘育才園’、‘趣味園’、‘行為規范長廊’、‘國學詩詞經典長廊’與自然環境相結合,建設富有韻味的德育、文化教育的隱形課堂。同時,大力實施3431工程,將學校圖書館全天候向教師、學生、家長開放,積極開展‘讀經典作品,創書香校園’的讀書活動,使得校園的讀書氛圍日益濃厚,進一步提升了校園的文化內涵。”

        “為了減少實施過程中的曲折與失誤,我們主要通過著力抓好典型,搞好試驗來以推動區域整體創建工作的開展。在建設過程中,我們要求學校強化自主意識和特色意識,從本校實際出發,選擇和提煉有特色的辦學理念與策略,科學設計和規劃學校的發展藍圖與目標,充分挖掘、利用并優化組合本校的教育資源,尤其是人力資源,追求精致發展,提高學校文化建設的特色意識,興泉小學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宋希才說。

        在實踐中,景泰縣已經初步探索出了理念引領——特色提煉——物化呈現——行為內化的校園文化建設步驟。以草窩灘學校、龔家灣小學、興泉小學等一批學校充分結合“絲路文化”、“景電文化”、“沿黃文化”、“壽鹿文化”、“紅色文化”、“ 黃河石林文化”、“ 農墾文化”等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背景,精心提煉具有學校特色的校園文化,并通過校本課程、校園文化墻、展板、標語、學生活動等進行展示,積極建設全體師生認同和參與的校園文化。

        高效課堂建設 助力內涵發展

        高效課堂建設是景泰縣推進全縣教育內涵發展的又一項重要內容。

        景泰四中校長王子峰向記者介紹了學校進行課改的背景。他說,景泰四中是一所由企業移交過來的學校,一段時間內,發展存在諸多困難,靠辦重點班爭取生源。

        “2010年底,我們面對傳統課堂的教條化、模式化、單一化、靜態化和教師落后的教育教學理念,開始思考如何徹底改變學校的生存狀態,讓學生愉快的學習,讓老師舒心的工作。但是作為學校,我們在短時間內無法改變生源狀況,無法改變教材,也不可能改變考試制度,唯一能改變的只有課堂。于是我們果斷的決定進行課改。”

        “剛開始的時候,面對全新的模式,老師不會教,學生不會學,家長不理解,有的家長甚至說‘四中在拿孩子做實驗’。一句話,課改困難重重,課改的旗幟究竟能打多久,學校又一次面臨抉擇。我們更深刻的感覺到,思想決定行動,如果不改變教師、學生、家長的思想,讓他們行動是很困難的。于是我們再次大規模派教師到山東等地進行學習觀摩交流,向家長介紹宣傳課改的內容,讓每個人都深切的體會到提高學生的生存質量才是真正的教育質量。”景泰四中的李柱春主任感慨地說。

        2012年春,市縣教育局下發了《中小學高效課堂建設實施方案》,方案的下發,就如一縷春風,給景泰四中的教學改革帶了新的動力。學校抓住這個機會堅定地確立了“一個目的”、“兩點理論”、“三項統一”、“四種狀態”、“五個環節”、“六個標準”的“123456”教學理念,開始全方位整體構建“高效課堂”。

        為了推進高效課堂,景泰四中聯系實際,從三個方面主抓高效課堂建設。首先,進行小組建設,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全面促進學生知識、能力、態度和個性和諧發展。二是變教案為導學案。科學界定課堂的內涵,強力要求教師轉變課堂觀念。三是狠抓三課。要求教師扎實上好日常課,苦練教學本領;用心上好研討課,磋商提高技藝;精心上好展示課,全力培植名師。

        經過不斷地探索與實踐,學校教師自覺參與聽課探討,把學習和改變當做工作的主要任務;課堂上學生爭先恐后發言展示,且自信心不斷增強;學校教研氛圍濃厚,學生競爭意識強烈,人際關系和諧,教學成績穩步提升。

        “可以說,就是高效課堂使我校師生煥發出了生命的活力,使學校面貌發生了根本改變。現在我們全校的師生達成了一個共識,那就是高效課堂的目的不是確定模式,也不是字面上的高效益,他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它是一種課堂的境界,即讓學生超越原有的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價值觀。”王子峰說。

        如今,高效課堂在景泰縣已經成為很多校長的共識。從2012年全面啟動全縣中小學創建高效課堂活動之初,景泰縣明確提出了高效課堂建設的基本目標、三年規劃及行動計劃,并推動高效課堂創建活動在全縣中小學邁入了全面實踐階段。

        在具體實施中,景泰縣制定了“培植骨干,在實踐中建設;優化模式,在反思中推進;細化評估,在完善中深化”的三步發展規劃,努力構建以“學、導、練、測”為核心的具有景泰地方特色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

        同時,還根據各個學段以及學校規模、辦學水平等具體得情況,分層設置了三大努力方向:普通高中學段,努力在“有效教學——高效訓練——特色備考”三個方面下功夫;義務教育規模校,著重在“有效自學——合理引導——變式訓練——及時檢測”等四個點上求實效;小班額校,切實在“個體談話——作業面批——當堂檢測——家校一體”的教學策略上尋突破。

        目前,景泰縣各個學區及學校都進行了校本教研的創新及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草窩灘學區組織各小學開展的“校際聯袂同課異構,合力打造高效課堂”教學大練兵活動,使以卡森希望小學為代表的“先導后學,當堂檢測”模式逐步成熟;景泰三中在充分學習外地先進教學經驗的基礎上,總結出“三案六環節三督促”的課堂教學流程,特別是在“三案”(預習案、探究案、訓練案)編寫中,充分針對班級內不同層次學生特點,極富實用性;縣實驗小學倡導“突出一個中心、把握一個重點、強化兩項工作、落實三種思想”的工作思路,確定了“適合教育,高效課堂”為學校創建了高效課堂活動的平臺。

        “實踐證明,只有各個學校自發行動,清醒地認識到自身教學存在的問題,并自主構建解決問題的高效課堂模式,才能從根本上深入推進全縣高效課堂建設工作。”景泰縣教育局黨委書記王錫榮說。

        精細化管理 保障內涵發展

        管理工作直接影響教育的質量和學校的發展。為此,景泰縣聯系當地教育實際,提出了要著力構建以適應推進縣域教育內涵發展的學校法人制度為主體,以教育管理為特征,以學校組織制度和管理制度為主要內容,以學生發展為本,以校長、教師專業化發展為目標,促進學校自主發展、內涵發展、特色發展的現代管理制度。

        景泰縣九支中學位于壽鹿山腳下,走進九支中學的大門,花團錦簇、綠草茵茵,干凈整潔的校園環境、典雅大方的校園布局,優美的育人環境和深厚的文化氛圍讓人很難想象到這是一所農村初中學校。

        校園周圍墻上的醒目位置書寫的富有人文色彩的標語。“習慣養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用知識點燃青春,用拼搏書寫人生”……異彩紛呈的黑板報、手抄報都是學校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這些都得益于學校近年來在各方面推進的精細化管理。據了解,九支中學在內部管理中實施校長負責、中層領導參與、教師監督的民主治校管理體制。凡學校重大事情,均要通過校委會討論,教師會通過,確保了決策的準確性。

        校長趙仁威告訴記者:“我們在領導班子建設中,實行參與領導,分工協作,責任到崗,誰主管誰負責的責任機制,進一步增強了校長為中層服務,中層為老師服務,老師為學生服務,一切工作為學校發展服務的主動服務意識。我們在繼續實施教師工作考核方案的同時,進一步深入細化了對教研組、年級組的管理、監控和考評,并與學校常規管理、考核相整合,用制度約束人、管理人,夯實了本校常規教育教學的基礎,營造了良好和諧的工作氛圍。”

        長期以來,九支中學把德育工作放在五育之首,堅持“以人為本,自主發展”的教育理念。狠抓師德建設,建立師德教育的長效機制。堅持開展常規教育,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為了保證養成教育經常化,并將養成教育落到實處,學校堅持進行“班級量化管理”制度,并要求值周領導、教師提前到校,值周班級學生在校門口檢查,把行為規范班級的榮譽和班主任的津貼掛鉤,調動師生的積極性,從而使學生的行為規范時時有人抓處處有人管。

        與此同時,學校還著力推進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三自管理”教育模式,由政教處主管、樓管具體負責,班主任教師指導,攝像探頭監督,值周人員督促,學生會、樓層長檢查評分。另外,對學生進行“全員、全程、全方位”的立體化全天候無縫覆蓋式管理,對每位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包括校外實踐活動、節假日等)全程進行教育管理,切實提高教育實效。

        第9篇:小學特色校園文化設計范文

        著名教育家陶西平將校園文化釋義為:在一個學校內,經過長期發展歷史積淀而形成的,以校內師生為主體創造并達成共識的價值觀、辦學思想、群體意識、行為規范等構成的價值觀體系,是一所學校精神與氛圍的集中體現。學校文化包括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的不同層次:表層的――物質文化;淺層的――行為文化;內層的――制度文化;深層的――精神文化。近年來,我校從校園文化建設入手,構建以“生命、生態、生活”為核心的特色文化,形成在核心文化引領下,由辦學理念、校徽、校訓、校風、教風、學風、校歌等構成的文化體系。在此基礎上,學校在校園特色文化建設方面進行了大膽的探索和實踐,形成以物質文化為載體體現學校特色、制度文化為規范確定主導性原則,以行為文化為標志外化精神內核的校園文化體系。

        一、構建特色文化體系,以精神文化引領學校發展

        特色文化體系是以學校精神為核心,反映學校本質要求的一系列價值觀念。黃陂小學在近十余年的辦學中,明確自己的主導價值觀念,形成以“生命、生態、生活”為核心的特色文化。

        1.特色文化――“生命、生態、生活”

        黃陂小學根據學校實際情況,通過對眾多因素的綜合分析,并與上級領導和各級專家進行深入探討,將“生命、生態、生活”教育(以下簡稱“三生教育”)定位為學校特色文化的核心,并強調啟智應貫穿于“三生教育”之全過程。

        “生命”的內涵在于生命本身之偉大,足以讓任何人產生敬畏之心。生命教育有廣義與狹義之分:狹義的生命教育是指對生命本身的關注,包括個人與他人的生命,進而擴展到一切自然生命;廣義的生命教育是一種全人類的教育,它不僅包括對生命的關注,而且包括對生存能力的培養和生命價值的提升。小學生正處于心智啟蒙階段,正確的引導和教育,能促進學生對生命的正確認知,進而懂得人生的價值所在。

        “生態”的內涵是指生態與我們每一個人息息相關,地球上的全部生命體共同組成了這個生機盎然的世界。面對日漸惡化的生態環境,生態教育的目的是引導學生了解生態知識,形成保護生態環境的理念,讓學生切身參與到保護生態的活動中去。通過物質影響、心理感受、精神引導等途徑,對學生開展全面系統的生態體驗教育。

        “生活”的內涵在于,它是一種參與活動,是與人們最貼近的一層社會意義,也是人們最容易接觸但又難以悟到的一個理念。通過生活教育,我們要讓學生們真正認識生活、了解生活,懂得生活中的和諧,學會享受生活,發現生活中的美,尋找生活中的幸福感。

        在確立“三生教育”的同時,我校又提出“讓啟智貫穿于生命、生態、生活教育之全過程”。對小學啟蒙階段的孩子而言,應該將深刻的道理蘊藏在簡樸的生命、生態、生活實踐與思考過程之中,營造良好的學校教育和學校文化氛圍,使之成為促進孩子增長智慧的動力源泉。

        2.辦學理念――“讓每一個學生都抬起頭來微笑走路”

        “讓每一個孩子抬起頭來走路”出自蘇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在書中他認為“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以這樣的教育思想為基礎,由核心文化引領,黃陂小學確立了自己的辦學理念――“讓每一個孩子都抬起頭來微笑走路”,展現“自信、奮發、愉悅”的精神狀態。

        這一辦學理念的具體內涵為:“每一個”――面向全體,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關注全面素質的發展;“抬起頭來”――自信、堅毅,以校為榮,以己為榮,是內在能力的外在表現;“微笑”――謙和、友愛、開心、文明、有禮,充滿陽光和希望;“走路”――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建設邁步成長之路,是健康、生命、生活、學習、事業與智慧之路。

        本著“讓每一個孩子都抬起頭來微笑走路”(Let every child steps with a raising head and a warm smile)的辦學理念,我校以童心培育童真,以成功體驗成長,努力造就德義日新、學思日進的學子。

        3.校訓與校風、教風、學風

        以“三生教育”為核心,學校秉持辦學理念,延伸出相應的“一訓三風”。學校校訓為“立志樹人、適應發展”;校風為“文明好學、團結進取”;教風為“愛生奉獻、樂學善教”;學風為“誠實友愛、多思善問”。這種精神文化體系的建立,形成了一種以人為本的和諧人際關系,營造了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

        二、建設校園環境,以物質文化凸顯學校特色

        物質文化建設既是推進特色文化建設的必要前提,又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途徑和載體。我校物質文化建設首先是對生態環境的打造,同時融入對生命的尊重、對生活的熱愛,充分體現“三生教育”的特色。

        1.打造綠色生態校園環境

        十多年前,我校還只是村級小學,學校環境臟亂差,運動場一度成為村民的放牛場,導致校園牛糞遍地,嚴重影響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為此,學校領導下決心整治,爭取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蘿崗區政府和村委會的支持和配合,推進校園改擴建工程和衛生環境改造,對校園進行全面綠化,校園環境煥然一新。如今的校園,干凈整潔,綠蔭環繞,成為標準化綠色生態校園。

        2.校園環境滲透特色文化

        在建設綠色生態校園的基礎上,我校充分利用校園的每一面墻,展示偉人的成功事跡、名言警句等,經常舉辦學生優秀成果、學校優秀畢業生及學校各種榮譽展等,讓師生感受到學校厚重的歷史和輝煌的業績。與此同時,學校還加強教室文化、餐廳文化等的建設,促使師生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這些充滿了成功、自信,催人向上的文化氣息,激發了師生的熱情和朝氣,促進了健康、和諧的校園文化的形成與發展。

        3.打造特色標志

        以“三生教育”核心精神為指引,我校在校徽設計、建筑命名等方面融入精神文化,打造出我校特有的文化標志。

        我校的校徽是以校名“黃陂”拼音首字母“B”“H”縮寫為主體,用藝術手法變形構成流暢具有現代風格的圖案,以橙色、紅色、綠色為主要色調,給人們帶來蓬勃向上的現代感。“B”為橙色,代表健康、陽光、勝利,形狀酷似書本,代表了知識,寓意學校師生在知識的海洋翱翔,學習不斷進步;紅色圓代表興旺發達,吉祥如意,代表初升的太陽,蒸蒸日上,寓意黃陂小學在祖國的陽光沐浴下茁壯成長;綠色流線代表積極向上,代表生命、環保、綠色、寧靜、力量。

        我校注重建筑物的命名的系統性和文化內涵,為建筑物賦予文化的靈感。如教學樓――至真樓、至善樓,綜合樓――至美樓,行政樓――德馨樓,食堂――稻香樓。這些樓名的寓意,充分表達了我校“三生教育”中蘊含的對生命本真的追求、對生態的敬重、對生活的熱愛等內在精神。

        三、貫徹特色管理理念,以制度文化確定主導性原則

        制度文化是推進“三生教育”特色文化的強大保障。黃陂小學的管理理念簡稱為“八字十發展”,是我校建立管理制度伊始便確立并始終貫徹的理念。“八字”是指:公平、和諧、激勵、創新;十發展是指:讓參與促自己發展、讓制度促公平發展、讓寬容促友情發展、讓能干促事業發展、讓成績促學校發展、讓自律促形象發展、讓幸福促家庭發展、讓和諧促大家發展、讓賞識促個性發展、讓學習促持續發展。

        在進行學校管理時,學校首先要求管理者率先示范,起帶頭作用。以前曾有村干部向校領導反映說:“教師首先要為人師表,我從村委二樓時常看到學生還沒有離校,有的教師卻先走了,這哪能出成績呀?” 校領導面對這些問題,積極進行整改,通過“以已律人,以彰導人”的模式,率先示范,早來遲走,每天早早站在校門口迎接師生到校(如今已成人人參與的制度),放學后直到最后一個學生離校才走,同時表彰遵守考勤制度的教師。很快,遲來早走的現象消失了。

        在這一點一滴的變化中,學校逐步完善了管理制度,形成了“八字十發展”的特色管理理念,使學校的各項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事事處處體現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實現了依法治教、依法治校。

        四、抓好教育教學,以行為文化外化精神內核

        校園行為文化是特色文化建設的最終體現。特色文化是通過學校里的個體行為顯現的,包括學生的文明行為、教師的教育行為等多個方面,以及在此基礎上表現出來的學風、教風、校風等。我校通過德育、特色項目建設等方面的教育教學活動促進行為文化的養成。

        1.積極開展德育工作

        我校的德育理念為:“文明源于有禮,厚德修于常時。”這一理念體現了認真負責、積極修身的生活態度,最終升華為美好的生命體驗,與我校“三生教育”的內在精神一致。

        “文明源于有禮”出自《論語》:“不學禮,無以立。”是處事立身、學會做人的基本要求。教育教學中的文明禮儀能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良好素養和品格。“厚德修于常時”是指日積月累的善事就像滴水匯成江河湖海而升華為高尚的品德,具有高尚品德的人就會受到人們的擁戴,恪守道德準則的人就會與時俱進,健康地發展。

        我校將德育理念落實到德育工作中,取得了成效。如在實際生活中,由于兒童很難把握對方的年齡,稱呼長輩時常出錯,或者會因不了解來訪領導的職務,而不知如何稱呼。為此,學校根據兒童的年齡認知特征,傳承中國交往禮儀的生活化特點,倡導文明用語,結合現代人(特別是在改革前沿的廣州)生活中的言行細節而進行規范,對本校教師可稱呼為“老師好!”(當然對認識的教師可前置姓氏或職務),對不認識的來賓一律稱呼為“客人好!”這樣使兒童既沒有年齡認識上的模糊不清,又表現了中國“過門都是客”的禮儀修養,讓人感受到黃陂校園家的生活氛圍。更值得肯定的是,通過學校的培養,學生將這一習慣遷移到家庭生活中,他們對家庭來訪者也會自然地稱呼“客人好!”將來也會將這種禮儀帶到工作和生活之中。

        2.開展安塞腰鼓特色項目

        結合本校的實際,我校確定以安塞腰鼓為特色項目。這一特色活動的主題和口號是“鼓雄身健,舞動生命,鼓舞生活”,該項目既有益于學生茁壯成長,又體現了生動活潑、積極向上的生命精神,與學校“三生教育”特色文化的內涵和外顯交相輝映。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在线好屌妞国产精品 |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二区三区蜜月 | 日韩欧美精品一本二本道一区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在线 | 在线观看亚洲欧美不卡视频 | 三级国产国语三级在线蔓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