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老年骨質疏松最佳治療方法范文

        老年骨質疏松最佳治療方法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老年骨質疏松最佳治療方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老年骨質疏松最佳治療方法

        第1篇:老年骨質疏松最佳治療方法范文

        【關鍵詞】 內固定;股骨髁上骨折;骨不連;半股骨鉸鏈式膝關節置換

        股骨髁上骨折是臨床常見骨折,膝關節為身體重要負重關節,膝關節附近骨折手術難度及手術范圍大;周邊組織條件差;選擇合適的手術方式需全面衡量。但常因為膝關節本身的運動特點和老年骨質疏松等因素。致老年股骨髁上骨折骨不連時有發生,我們采用人工半股骨鉸鏈式膝關節假體置換治療老年股骨髁上骨折骨不連5例,效果滿意。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3年10月至2007年10月73311部隊科盾醫院骨科共收治5例老年股骨髁上骨折骨不連,男3例,女2例,年齡58~75歲,平均66.4歲。3例一期置換,2例二期置換。本組應用多孔涂鈦表層金層體一鈷鉻鉬(CoCrMo)和超高分子量的聚酯核(UHMWPE)構成的人工半股骨鉸鏈式膝關節假體。病例病史3~7年;X線片:均有股骨髁上骨折明顯骨不連,假性愈合,假關節形成,膝關節間隙變窄,僵化,鈣化;骨質疏松明顯;鋼板和螺釘變形或斷裂,退出或脫落于關節腔。

        1.2 手術方法

        1.2.1 及顯露 患者1例全麻;4例連續硬膜外麻醉;檢查后術前準備充分;3例一期取出鋼板和螺釘同時采用人工半股骨鉸鏈式膝關節假體置換。2例局部組織條件差,一期手術單純取出鋼板和螺釘;二期手術于3個月后進行。為了減少損傷和有利術后膝關節的穩定,盡量從原切口擴創進入,緊貼骨膜用電刀剝離;待替換的骨組織可分段取出,以減少損傷。Kerrson鉗咬除髕骨緣骨刺,并給邊緣輕度剝離;有利髕骨功能恢復,防止疼痛發生。

        1.2.2 假體的放置 通用進口骨水泥堵塞股骨髓腔及脛骨髓腔,加用聚酯墊;有利膝關節運動緩沖。均采用多孔涂鈦表層金屬體—鈷鉻鉬(CoCrMo)和超高分子量的聚酯核(UHMWPE)構成的人工半股骨鉸鏈式膝關節假體。術后放置引流管,逐層縫合傷口,無菌敷料包扎。

        1.2.3 術后處理 術后第二天,即鼓勵患者自主活動。負重功能鍛煉于3個月內逐步進行,治療全過程調理骨質疏松。跟蹤指導功能鍛煉及指導有條件的物理治療。

        2 結果

        術后12個月均有隨訪。1例8個月棄拐,余均于3~6個月內棄拐。根據HSS膝關節評分標準,術前評分為20~31分;術后評分68~75分。5例下肢功能改善明顯,恢復良好。

        3 典型病例

        患者,男,75歲,1999年10月因右股骨髁上斜型骨折行加壓鋼板加拉力螺釘固定術(普通加壓鋼板),術后半年開始出現不適;患處疼痛,扶拐;未予重視和治療。后逐漸加重,形成假關節,內翻。2006年10月于我院門診時,如以膝為中心,兩肢端外翻成角約150°,固定鋼板的6枚螺釘已斷為9節,鋼板遠端已突出到皮下,切開后見骨不連,假關節形成,膝關節僵化;交叉韌帶鈣化,半月板部分鈣化;周邊組織機化、僵化;炎性增生及不規則磨損,部分組織面被金屬釘磨黑。取出內固定物后2周傷口愈合。半年后行股骨下段及全膝鉸鏈式關節置換。周邊炎性組織及髕骨周邊作修復處理,術后愈合好,指導功能鍛煉;3個月后棄拐,現功能良好。

        4 討論

        臨床工作中,骨折骨不連常有發生[1],但老年人群有其特殊性。盡管隨著醫療衛生保健的發展,骨質疏松發生年齡有推遲趨勢,但老年人群骨質疏松的預防仍是努力的方向,并且老年人多合并心、肺、腎等多臟器功能減退等有關疾病;自然就造成兩方面的后果,隨年齡的增加,骨質疏松等病情加重,骨折風險加大,極易骨折;骨折后不易愈合。骨折未愈合時,外固定或內固定不夠堅強和穩定;選擇的固定方法不合適。使膝關節的正常運動;如膝關節在伸直過程中產生的股骨內旋運動[2]。以及運動時的間歇沖擊作用于骨折斷端。膝關節強直而骨質疏松者,由于膝部杠桿作用增加[3],自然也就加大了骨折骨不連的風險。

        如果已發生骨不連,我們采用一期或二期手術治療為較好的治療方法之一。膝關節條件允許時盡量一期手術置換;組織條件差時,一般一期處理原來的內固定物,傷口愈合后,做功能鍛煉和置換器材等準備。需要強調的是,器材商為防止器材損傷斷裂,常把置換器材股骨內芯做的較大,人為地延長手術時間;但是,置換器材的強度與內芯大小何時最佳仍值得探討。另外,老年人骨折愈合慢,由于醫患等原因,常人為延遲已發生骨不連患者的治療時間,使 傷處軟組織條件逐漸變得更差,在某種程度上增加康復難度。本組患者均于骨折3年后再診治。

        股骨下段骨折的治療方法較多,但骨不連情況仍時有發生,以老年人來說,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尤為重要,對于股骨下段骨折骨不連的后期處理,人工半股骨膝關節置換為較好的治療方法之一。筆者愿向同仁們學習更好的治療方法并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劉樹清,胥少汀.股骨髁上骨折的槽形角狀鋼板固定.中華外科雜志,1988,26:736.

        第2篇:老年骨質疏松最佳治療方法范文

        關鍵詞: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釘;內固定;股骨粗隆間骨折

        中圖分類號:R274.12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349(2012)11-0034-02

        股骨粗隆間骨折是指股骨頸基底部至小粗隆水平以上部位的骨折,多數與骨質疏松有關,最常見于老年人,是對老年人健康威脅最大的創傷性疾病之一。本院骨科于2010年9月~2012年3月對36例老年骨粗隆間骨折患者采用閉合復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釘(proximalfemoralnailantirotation,PFNA)內固定手術治療,療效滿意,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組36例,其中男12例,女24例;年齡65~85歲,平均75歲。均為自行摔傷2周內入院。骨折按照Evans分型[1]II型:6例、IIIA型:12例、IIIB型:8例、IV型:8例、V型2例。左側l9例、右側17例。合并疾病:高血壓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慢性支氣管炎及糖尿病。傷后至手術時間4~13d。本組患者均采用牽引架輔助下閉合復位防旋股骨近端髓內釘(PFNA)內固定術。

        1.2手術方法患者采用腰硬聯合麻醉,仰臥位,置于骨科牽引床上,患肢內收、內旋牽引復位,于大轉子上方5~6cm做5cm縱向切口,沿肌纖維方向分開臀中肌及臀小肌,觸及股骨粗隆頂點,于大粗隆頂點中央或稍內側確定為進針點,插入導針后手動擴髓,將PFNA主釘沿導針插入股骨髓腔內,C型臂透視下調整主釘的深淺及前傾角,以便螺旋刀片在合適的位置打人股骨頸。透視確定螺旋刀片的導針位于股骨頸約中下1/3處,股骨外側皮質開口,將選好長度的旋轉片處于解鎖狀態直接擊入、扭緊,鎖定刀片,再鎖好遠端1枚交鎖釘并上好尾帽,放置皮片引流,逐層縫合切口。

        1.3術后處理術后第二天拔除引流管及復查術后X線片后,即扶助行器下地行走。囑患者進行髖膝關節伸展活動,7d后拄拐不負重行走,每3個月X線復查,骨折愈合后方負重行走。

        2治療結果

        本組手術時間為45~105min,平均55min,術中出血45~265mL,平均105mL。36例隨訪6~18個月,平均12個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時間6~18個月,平均8.7個月,無傷口感染、固定系統松動、斷裂及骨質切割等發生。療效參照Harris功能評分標準評定,優22例,良10例,可4例,優良率88.9%。

        3討論

        老年人股骨粗隆間骨折的特點及治療現狀股骨粗隆間骨折是股骨近端最常見的骨折之一,多發生于老年人,老年患者多伴有骨質疏松、骨量減少及多種或多系統內科疾病,治療難度顯著增加。保守治療高齡患者長時間臥床引起全身并發癥及骨質疏松程度加重的發生率。復位不當,易發生髖旋轉畸形、髖關節內翻、下肢變短等后遺癥。為了能獲得較好的復位,較牢固的內固定,并能進行早期功能鍛煉,方便日常生活及護理,降低病死率及致殘率,高齡骨質疏松性粗隆間骨折治療原則是簡單有效的固定及術后早期功能鍛煉[2]。

        DHS內固定是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理想方法之一,以往臨床上我們采用最多的內固定方式為DHS[3],雖然固定牢靠,但隨訪發現高齡骨質疏松患者容易發生內固定失效或骨折處內翻畸形。究其原因是DHS的偏心固定及釘板結構生物力學特點,骨質疏松導致內固定物握持力降低、穩定性差,更易出現頭切割或螺釘退出現象。同時DHS手術創傷大、時間長、出血量多、抗旋轉作用差,有報道中度骨質疏松患者中有27.3%出現頭切割現象,而重度骨質疏松患者均可出現不同程度的松動與切割。我們認為對于高齡骨質疏松患者特別是不穩定型,慎用DHS內固定。

        PFNA是微創固定系統,PFNA是由AO倡導,主要針對老年骨質疏松者研制而成的股骨粗隆間骨折髓內固定系統。PFNA適用于各型股骨轉子間、轉子下骨折及合并股骨干骨折的骨質疏松患者,PFNA的最佳適應證是高齡骨質疏松的不穩定轉子間骨折的患者[4],它在PFN基礎上做了改進,其優勢是:①將近端鎖釘為1片螺旋刀片,同時實現穩定支撐和抗旋轉兩功能。螺旋刀片是“打入”,而非“旋入”,能壓緊周圍松質骨,刀片可以自動鎖定。PFNA即使是對嚴重骨質疏松,仍可以感覺到螺旋刀片牢固的錨合力,避免了可能發生的螺釘松動或“Z”效應。②PFNA主釘有60°的外偏角、盡可能長的尖端及可屈性凹槽設計,操作較傳統髓內釘更簡單、出血少、手術時間短,避免了對骨折端骨膜和軟組織的剝離;減少了骨折不愈合率;降低了術中、術后股骨干骨折發生率。③遠端鎖定孔可選擇靜態或動態鎖定,術后可早期功能鍛煉,減少了高齡患者臥床的時間。

        綜上所述,FNA內固定治療老年人股骨粗隆間骨折操作簡單、出血較少、手術時間較短、手術創傷小、內固定牢固、療效滿意,能有效解除患者疼痛,術后可早期功能鍛煉,是老年人股骨粗隆間骨折一種理想的治療方法。

        參考文獻:

        [1]陳孝平,石應康,邱貴興.外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986.

        [2]繆昌杰,饒敬亮,朱獻忠,等.PFNA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147例療效分析[J].骨科,2011,2(2):90~91.

        [3],周福怡.DHS內固定是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29例療效觀察[J].云南中醫中藥雜志,2007,28(2):20~21.

        第3篇:老年骨質疏松最佳治療方法范文

        【關鍵詞】 電針;神經肌肉促進技術;腦卒中;吞咽障礙

        DOI:10.14163/ki.11-5547/r.2016.19.002

        Influence by acusector combined with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 technique on rehabilitation effect of post-stroke dysphagia patients LI Wan-yan. Dongguan City Convalescent Hospital, Dongguan 523119,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influence by acusector combined with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 technique on rehabilitation effect of post-stroke dysphagia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90 post-stroke dysphagia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4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 therapy,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additional acusector combined with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 technique. Clinical effec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obviously higher satisfaction degre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Key words】 Acusector;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 technique; Stroke; Dysphagia

        腰椎壓縮骨折是脊柱外科常見損傷之一, 以往臨床以保守治療為主, 通過非手術+止痛+支具聯合治療, 臨床效果欠佳。隨著微創技術的發展, PKP與PVP應運而生, 均具有穩定骨折、緩解疼痛、操作簡單、創傷小、恢復快等優勢, 在椎體壓縮骨折中得到了廣泛應用。本院探討PKP與PVP的臨床治療效果, 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本組80例骨質疏松性腰椎壓縮骨折患者為本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 均符合納入標準[1]:①年齡≥50歲, 經X線檢查有骨折疏松癥病史;②臨床表現為不同程度的腰背部持續性或突發疼痛, 變換時疼痛加重, 對日常生活、工作造成嚴重影響;③經X線、CT、MRI檢查, X線見病椎壓縮呈楔形變, 椎體前緣扁;CT見骨折累及椎體前柱, 未破壞脊柱穩定性;MRI見椎體成長T1長T2信號改變, 壓脂像為高信號, 確診為腰椎壓縮骨折;④符合手術指征, 均耐受手術;⑤臨床依從性較好, 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原發性或轉移性骨腫瘤、其他骨病所致病理性骨折者;②合并心、肝、腎、腦、造血系統等嚴重疾病者;③精神疾病、全身狀況較差、無法下地功能鍛煉者;④凝血功能障礙、有出血傾向者;⑤不穩定性椎體骨折伴脊髓神經損傷者;⑥無法耐受手術, 拒絕簽署知情同意書者。根據隨機分組原則將80例患者分為甲組與乙組, 各40例。甲組中男17例, 女23例, 年齡53~78歲, 平均年齡(68.76±5.09)歲;單個椎體骨折29例, 2個椎體骨折8例, 3個椎體骨折3例。乙組中男16例, 女24例, 年齡52~79歲, 平均年齡(69.01±5.13)歲;單個椎體骨折30例, 2個椎體骨折7例, 3個椎體骨折3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均完善術前各項檢查和準備工作, 包括X線、CT、MRI檢查, 確定椎體及進針角度;行心電圖、血尿常規、凝血功能、肝腎功能檢查;術前30 min給予抗生素靜脈滴注[2]。甲組患者行PKP治療, 幫助患者選擇俯臥位, 在C臂X線機透視下, 確定穿刺點, 常規消毒鋪巾, 采用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 在透視下, 將穿刺針與塌陷終板平行, 側位針尖緩慢進針, 到達椎體前中1/3, 將導針安裝好, 置入球囊, 并將造影劑緩慢注入, 便于球囊充分擴張, 透視下見椎體高度恢復后, 可停止加壓, 將顯影劑抽出, 在C臂X線機引導下, 于病椎體中緩慢注入骨水泥, 待骨水泥全部凝固后, 將導針拔出。囑咐患者保持俯臥位15 min, 確認無異常情況發生后, 可送回病房[3]。乙組患者采用PVP治療, 、穿刺點、麻醉等操作方法與甲組一致, 安裝好導針后, 在其引導下將空心導管鉆入病椎中, 液體單體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骨水泥粉末按1∶2比例混合[4], 調至均勻黏稠狀, 采用壓力注射器推注入病椎中, 借助C臂X線機觀察注射情況, 骨水泥達到椎體后壁時, 停止注射, 導管緩慢轉動, 待骨水泥完全固定, 拔出導管。告知患者保持俯臥位15 min, 無異常情況發生即可送回病房。

        1. 3 評價指標 ①統計兩組患者手術時間、骨水泥注射量、住院時間、醫療費用等指標。②采用VAS對患者治療前后疼痛程度進行評估[5], 采用10 cm直線, 兩端分別標記0(無痛)、10(劇痛), 患者根據自身感受, 在直線某一點作記號, 分值越大, 表示疼痛程度越嚴重。③采用ODI對患者恢復情況進行評分[6], 分值越低, 表明恢復越好。④詳細記錄兩組患者治療前、治療6個月后Cobb角及椎體前緣高度。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2. 1 臨床相關指標比較 兩組患者骨水泥注射量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甲組患者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均長于乙組, 醫療費用高于乙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

        2. 2 治療前后VAS、ODI評分及Cobb角、椎體前緣高度比較 治療前兩組VAS、ODI評分及Cobb角、椎體前緣高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VAS、ODI評分及Cobb角較治療前明顯降低(P

        3 討論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飛速發展, 人口老齡化進程不斷加快, 老年人各組織器官處于衰竭狀態, 尤其是骨組織明顯鈣化, 骨組織量減少, 導致骨質疏松癥, 通常表現為骨痛、抽筋等, 嚴重者將導致骨脆性增加, 發生脆性骨折, 即骨質疏松性骨折。據相關數據表明[7], 我國骨質疏松癥患者達9000萬, 占總人口的7.1%, 其中7.0%患者易發生椎體骨折。傳統治療骨質疏松性腰椎壓縮骨折方法治療效果欠佳, 因此需探尋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案。

        隨著臨床醫療技術的發展, 微創技術水平不斷提高, PVP早期應用于椎體血管瘤治療中, 后來逐漸推廣至骨質疏松性胸腰椎壓縮骨折治療中。PVP是通過椎弓根, 將骨水泥注入病椎內, 骨水泥沿著椎體腔隙擴散至整個椎體, 固定后具備支撐抗壓能力, 進而達到緩解疼痛的目的;PVP還能預防畸形, 避免骨量繼續丟失, 減少骨折再發生風險。PKP是經皮向病變椎體內導入擴張球囊, 利用球囊對壓縮骨折椎體進行復位, 并形成空腔, 在低壓力下填充骨水泥, 可迅速緩解疼痛, 同時矯正后凸畸形。在荊興泉等[8]研究中, PVP治療胸腰椎骨質疏松性壓縮骨折有效率為89.2%, PKP治療有效率為85.1%, 療效無明顯差異, 說明PVP和PKP臨床療效相當。

        本文研究結果表明PVP和PKP均能明顯緩解疼痛和功能障礙, 減小Cobb角;PKP比PVP更有效地提高椎體前緣高度, 改善后凸畸形;PVP手術住院時間短, 醫療費用低, 經濟性較高;PKP手術操作相對較復雜, 要求術者較高的操作水平, 且醫療費用高于PVP, 一般家庭難以承受。那么臨床應結合實際情況, 科學地選擇PVP或PKP術, 進而實現最佳的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 PVP和PKP均是治療骨質疏松性腰椎壓縮骨折切實可行的方法, PKP可快速恢復椎體前緣高度, 糾正后凸畸形, 但其醫療費用較高;PVP操作簡單, 住院時間短, 經濟性高, 臨床應綜合考慮患者病情、年齡、經濟條件, 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 取得令人滿意的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 孟飛, 曾文魁, 王愉思, 等. PKP與PVP治療骨質疏松性腰椎壓縮骨折的比較分析.軍醫進修學院學報, 2012, 33(1):56-58.

        [2] 丁惠宇, 夏建龍. PVP、PKP治療胸腰椎骨質疏松性壓縮骨折的療效評價標準研究進展.山東醫藥, 2014, 54(14):101-103.

        [3] 陳學謙, 趙繼陽, 陳鄭增, 等. PVP術與PKP術治療骨質疏松性胸腰椎壓縮骨折效果比較.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4, 23(10):1064-1066.

        [4] 雷洪俊. PKP和PVP治療骨質疏松性胸腰椎壓縮性骨折緩解疼痛的臨床療效觀察.中國傷殘醫學, 2013, 21(4):86.

        [5] 李宗澤.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性胸腰椎壓縮骨折的臨床療效.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 2014, 16(16):85-86.

        [6] 王如彪, 張宏斌, 宋明安, 等.經皮椎體成形術治療胸腰椎骨質疏松性壓縮骨折38例療效分析.中國醫藥指南, 2013, 11(23):83-84.

        [7] 王樹金, 孔丹輝, 吳樹華, 等.經皮椎體成形術治療胸腰椎骨質疏松性壓縮骨折療效分析.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 2014, 8(18):170-172.

        第4篇:老年骨質疏松最佳治療方法范文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1-0121-02

        隨著社會人口老齡化及老年骨質疏松的日益嚴重,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呈增長趨勢,尤其老年人骨折后長期臥床出現墜積性肺炎、下肢深靜脈血栓、褥瘡、泌尿系感染、畸形、骨質疏松加重等并發癥,在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采取早期手術內固定治療能夠明顯減少并發癥,降低病殘率和死亡率,目前臨床上對于股骨轉子間骨折內固定術式選擇髓內固定還是髓外固定目前仍然存在爭議。我們通過對36例患者采用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內釘(proximal femorl nail antirotation blade,PFNA)治療股骨轉子間骨折臨床療效觀察總結,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從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采用PFNA固定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36例,男性16例,女性20例;年齡43-76歲,平均66.2歲。骨折按Evans分型,Ⅰ型3例,Ⅱ型10例,Ⅲ型16例,Ⅳ型5例,Ⅴ型2例。其中合并有糖尿病13例,高血壓冠心病11例,低蛋白血癥2例。受傷至入院時間2-48小時,平均8小時。

        1.2治療方法所有患者行術前肝腎功能、凝血四項、術前四項化驗,心電圖檢查。對合并有高血壓、冠心病給予心臟彩超及下肢血管超聲檢查;合并有糖尿病化驗血糖四項。患肢制動,一般給予下肢皮牽引。對并存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低蛋白血癥等內科疾病患者,請相關科室會診處理能耐受手術后進行安排手術治療。(相關控制指標達以下標準:①血壓穩定在

        手術操作病人采用腰硬聯合麻醉,取仰臥位,C型X線機監視下閉合牽引內旋整復,對于復雜骨折或復位不滿意患者,常規消毒后,采取股骨近端外側小切口輔助撬撥。復位滿意后維持牽引,在大轉子上沿股骨軸縱形作一長約5cm切口,暴露大轉子,在其頂點梨狀窩前1/3處,開口達髓腔,置入導針用空心鉆沿導針方向對股骨近端成形、擴髓,再沿導針方向插入PFNA主釘,C型X線機觀察骨折復位情況及主釘位置情況,滿意后,拔出導針;連接近端定位瞄準器,打入導針,使導針位于股骨頸中軸稍偏后下方,C型X線機正側位確定導針位置滿意后,測量股骨頸內針道長度(距股骨頭關節面約1cm),選擇合適長度螺旋刀片沿導針方向股骨外側皮質擴孔后打入螺旋刀片;在上遠端瞄準器,鉆孔后上遠端鎖釘1枚;再次C型X線機正側位確定骨折復位良好及螺釘長短合適,擰入主釘近端尾帽,0.9%氯化鈉注射液沖洗切口,無活動性出血,清點器械、敷料無誤后,切口內放置一引流管,縫合切口,無菌敷料包扎,引流管接一次性負壓引流器,術畢。

        1.3術后處理患者術后使用抗生素一般不超過72h;引流管根據術后引流情況在術后24-48h拔出;術后8h開始注射低分子肝素鈣注射液,抗凝治療7天,同時使用下肢氣壓褲治療,以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術后麻醉期過后開始鼓勵患者在不負重狀態下進行股四頭肌等長收縮,術后第2天開始CPM機輔助關節功能鍛煉,或被動無疼痛功能鍛煉,術后1周開始患肢部分負重功能鍛煉;術后2周傷口拆線;根據x線片檢查骨痂生長情況,逐漸過渡到完全負重。

        2結果

        36例患者術后均得到隨訪,平均隨訪14月(8-20月),其中3例患有嚴重骨質疏松、股骨近端嚴重粉碎性骨折患者,術后3月復查出現1例髖內翻、螺旋刀片切出股骨頭,頸干角丟失;2例患肢輕度短縮、螺釘稍退出。療效評價我們參照Harris髖關節功能評分標準:即疼痛44分,功能47分,畸形4分,關節活動5分,總分100分。90-100分優,89-90分為良,70-79分為可,低于70分差。評價術后功能:優24例。良7例,可3例,差2例,優良率86%

        3討論

        股骨轉子間骨折以老年患者多見,多為不穩定性骨折,其治療方法的選擇需要患者的年齡、健康狀況,骨質疏松程度、骨折類型、家庭經濟等因素綜合考慮。治療原則:在患者身體條件允許情況下,盡早采取手術治療,恢復髖關節生物力學結構,縮短臥床時間,減少手術后并發癥,盡可能早的恢復患者功能生活。常用的治療方法有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及骨折內固定術。骨折內固定物主要有兩類,一類為髓外接骨板系統;另一類為髓內釘系統。兩類固定方式都存在髖關節內翻、內固定物切割、螺釘松動退出、斷裂等風險,因此其最佳內固定方式仍然存在爭議與探討。

        PFNA是AO/SSIF在股骨近端髓內釘的基礎上改良的股骨近端髓內固定系統,設計簡單、實用,手術操作簡便,更重要的是它符合股骨近端的解剖和生物力學傳導方式,是治療股骨轉子間骨折較理想髓內固定系統[1]。其特點:手術切口小,術中出血少,不破壞骨膜或少破壞骨膜,對骨折斷端的血供影響小,減少骨折周圍軟組織的繼發損傷,有利于骨折愈合;寬大的螺旋刀片能夠增強其在股骨頸內的把持力和抗剪切力,同時可以自動鎖定主釘,能夠有效防止股骨近端骨塊塌陷和旋轉,減低髖內翻;PFNA為中心固定,分擔內側承載較外側接骨板好,更靠近股骨距,抗彎能力強;在手術過程中對小轉子的完整、復位與否要求不高;遠端鎖釘,具有股骨近端抗髖內翻、遠端抗旋轉和防止短縮作用;手術后患者能夠早期活動、負重,增強患者自信心,減少長期臥床并發癥。本組中3例老年患有嚴重骨質疏松、股骨近端嚴重粉碎性骨折患者,其中出現1例頸干角丟失,髖內翻,螺釘切出股骨頭,1例下肢輕度短縮,螺釘部分退出。因此我們認為對于骨質疏松嚴重、股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缺乏堅強固定骨質時采用鎖釘加壓接骨板更具有優勢。[2]

        我們認為在治療股骨轉子間骨折內固定方式選擇上應該根據患者骨折類型、身體狀況、醫生手術技巧等綜合因素決定,同時為每個患者制定個體化的康復計劃以利于功能改善。

        參考文獻

        第5篇:老年骨質疏松最佳治療方法范文

        方法:從我醫院選取2007年01月份至2009年01月份期間,在我院就診治療的股骨粗隆部骨折老年患者的原始病例為分析的依據,共計88例。按照股骨粗隆部骨折患者傷勢的嚴重情況,采用了兩種的治療方法,將患者分為兩個組別,分別為:A組患者,共有44例,采用常規治療護理的基礎上,使用PFNA內固定結合骨肽注射液治療的方法。B組患者,共有44例,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采用DHS內固定治療法,進行治療。

        結果:通過對患者為期4至12月的跟蹤隨訪,對患者術后恢復情況進行對比分析,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結論:PFNA治療老年人股骨粗隆部骨折具有操作簡單、創傷小、符合生物學固定特點可以早期起床活動優點,骨肽注射液能改善老年人骨質疏松,增強治療效果,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PFNA內固定股骨粗隆部骨折骨質疏松骨肽注射液

        【中圖分類號】R-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0-0202-02

        股骨粗隆部骨折是老年人與骨質疏松相關病理性骨折,積極的手術內固定,盡早恢復病人的活動能力及患肢的負重,減少因長期臥床引發的相關并發癥,改善關節功能,降低病死率,提高生活質量,已成為老年人股骨粗隆部骨折治療的共識。對近兩年來我院采用PFNA治療老年人股骨粗隆部骨折結合骨肽注射液應用取得良好效果進行相應總結。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本次分析活動的對象是從我醫院選取2007年01月份至2009年01月份期間,在我院就診治療的股骨粗隆部骨折老年患者的原始病例為分析的依據,共計88例,利用回顧分析法對患者的臨床效果進行分析。這88例患者中,男性患者:56例,女性患者32例,患者年齡在54歲至7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7歲;患者體重在52公斤至78公斤之間,平均體重為72公斤。

        1.2門診觀察。通過對這88例患者進行入院門診傷情觀察,發現傷者受傷到治療之間在3小時至5日左右,平均診治時間在26小時。根據患者致傷原因進行分類,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高處摔傷23例,運動扭傷、跌傷20例,重物砸傷15例,交通事故18,其他類型12例。按受傷部位分類,主要有:左側股骨粗隆部骨折52例,右側股骨粗隆部骨折36例。此外老年患者術前還合并有高血壓病癥46例,糖尿病癥15例,心臟病癥15例,肺部疾病5例,腦卒患者4例,褥瘡3例。

        1.3檢查方法和結果。根據88例患者傷勢情況,醫生要求患股骨粗隆部骨折患者進行相應的檢查,主要包括X光片檢測、CT檢測以及MRI檢測。對于股骨粗隆部骨折程度較輕的患者可以通過X光片照射來確定傷勢的嚴重程度;對于中重度股骨粗隆部骨折的患者,可以通過CT掃描機,對患者骨折部位建立三維影像,利用3D處理系統進行三維重建,確定患者骨折位置和傷勢程度。如果仍然對患處難以確診,可以使用MRI掃描檢測,其圖像清晰度要高于X線和CT掃描,具有更高的確診性。通過檢查,并嚴格按照Evans分型方法,Ⅰ型1度患者22例,Ⅰ型2度患者32例,Ⅰ型3度患者23例,Ⅱ型患者11例。

        1.4治療方法。在治療過程中,按照股骨粗隆部骨折患者傷勢的嚴重情況,采用了兩種的治療方法,將患者分為兩個組別,分別為:A組:共有患者44例,采用常規治療護理的基礎上,使用PFNA內固定結合骨肽注射液治療的方法。PFNA內固定治療中,首先采用硬腰聯合麻醉的方法實施麻醉治療,之后要求患者仰臥在牽引床上,將患者的雙下肢進行固定,固定方式為:患者的骨折部位與軀體呈10至15度。通過牽引來恢復患者的傷肢的正常長度,矯正錯位部位,同時通過CT掃描機或MRI來觀察骨折復位的狀況。醫生通過手指來確定粗隆頂點作為插針部位,插入導針,之后用PFNA插入患者髓腔中,進行瞄準器的安置,隨后在股骨頭下1厘米處,打入用于加壓的螺旋刀片,通過瞄準器擰入靜態平行針頭,完畢后將瞄準器取出,擰入尾釘。術后,采用靜脈滴注的方式,向患者滴注骨肽注射液,每日滴注10至20毫升,將其溶于200毫升純度為10.9%NACL溶液,每日一次,療程為30日。B組:共有患者44例,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采用DHS內固定手術治療法,進行治療。

        1.5統計方法。采用SPSS12.0統計軟件,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

        2結果

        通過對兩個組別股骨粗隆部骨折的老年患者進行兩種治療的方式,對兩組患者手術的時間、出血量、傷口情況以及下床時間進行了比較,得出以下治療的結果。

        通過對患者為期4至12月的跟蹤隨訪,對患者術后恢復情況進行對比分析:A組患者(PFNA)44例,恢復良好的患者41例,恢復存在畸形3例,優良率93.18%;B組患者(DHS)44例,恢復良好的患者37例,恢復存在畸形7例,優良率84.09%。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X2值=1.12。

        3討論

        股骨粗隆部骨折病癥多發生于老年人群中,隨著目前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使得我國逐步漸入了老齡化社會,從而也導致股骨粗隆部骨折的患者數量不斷增多。骨質疏松是股骨粗隆部骨折的主要誘因,它可以導致老人在高處墜落、運動、撞擊、打砸、跌倒時,很容易引發骨折,如果不及時對老年患者進行診治,一旦錯過最佳治療時期,將導致老年患者患處畸形、殘疾、癱瘓、長期臥床,而引發褥瘡等其他并發癥,嚴重時可危及到老年患者的生命。據有關部門統計因股骨粗隆部骨折而造成老年患者死亡的比例在15%至20%左右。PFNA內固定法是萬代半導體公司(AO)發明的一種新型、先進的內固定治療方式,通過上述兩個組別的治療方式和結果,我們可以看到,PFNA內固定手術法與DHS內固定手術法相比,不管是手術時間、出血量以及下床時間,都有明顯的優勢,髖關節功能Harris評分為優,極大的減輕了患者在治療中的痛苦,同時通過4至12個月的跟蹤隨訪,PFNA組患者具有較好的臨床后期恢復效果,優良率高于DHS組8%左右,希望能夠在今后的治療中得到廣泛的應用。

        參考文獻

        [1]董紀元,李國宏,胡永成等.老年人股骨轉子間骨折圍手術期的治療分析[J].中華骨科雜志,2000,20(8):476-479

        第6篇:老年骨質疏松最佳治療方法范文

        人在25歲以前,骨密度一直在增加。但是,30歲以后,骨鈣每年以0.1%-0.5%的速度減少,進入自然老化過程。人一過青春期后,骨骼就不再生長,骨質中的鈣吸收和流失處于平衡狀態,補鈣也只起維持和鞏固骨質的作用。到60歲時會有50%的骨鈣減少,此時極易出現骨質疏松癥。

        骨質疏松癥具有“四高一低”的特點,即高發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殘率、高費用和低生活質量,可稱之為隱形殺手,謀財害命。

        據《健康之友》

        1.什么是骨質疏松和骨質疏松癥

        目前認為,骨質疏松是以骨量減少、骨的顯微結構受損、骨骼脆性增加,從而導致骨骼發生骨折的危險性升高為特征的一種疾病現象。當具備上述現象,患者又伴發有因骨質疏松引起的某些臨床癥狀如腰背疼痛時,稱為骨質疏松癥。

        2.骨質疏松癥分為兒火類

        骨質疏松癥分為三大類。第一類為原發性骨質疏松癥,此類又分為兩型,即I型絕經后骨質疏松癥和Ⅱ型老年性骨質疏松癥。這是伴隨著年齡的增長或婦女絕經后發生的一種生理性退行性病變,是中老年人群中最為常見的疾病之一和目前防治的重點。第二類為繼發性骨質疏松癥,是由其他疾病或藥物等因素所誘發的,當誘因消除后,骨質疏松癥可以明顯改善。第三類為特發性骨質疏松癥,常見于8~14歲的青少年或成人。這類患者多伴有家族遺傳史,女性多于男性,也有人把婦女妊娠及哺乳期所發生的骨質疏松癥列入特發性骨質疏松癥的范圍。

        3.骨質疏松癥患者為什么容易發生骨折

        骨質疏松癥患者容易發生骨折的原因主要與以下因素有關(1)當骨骼發生骨質疏松時,雖然其骨骼的外形與正常骨從外表上看來沒有什么區別,但骨顯微結構在不知不覺中已發生變化。隨著骨骼中骨礦物質和骨基質的丟失,原本密實的骨小梁中形成了許多孔隙,骨小梁也變細、變薄甚至斷裂,導致骨骼承受各種負荷的能力(骨的強度)下降。在同樣外力的作用下,疏松的骨骼發生骨折的機會自然就增加了。(2)骨質疏松癥患者骨量丟失以骨基質為主。骨基質是維持骨韌性的重要物質,骨基質的丟失可以造成骨的脆性增加而韌性降低。在外力作用下,骨骼缺乏對外力的耐受性(抗外力降低)也是導致骨質疏松癥患者骨折發生率升高的原因。(3)骨質疏松癥患者多為老年人,由于機體逐漸衰老的原因,老年人肌肉組織彈性降低,失去對骨的保護與協調作用,對突發事件的反應能力較差。

        4.骨質疏松的高危人群有哪些

        有下面任何一項危險因素者,都是骨質疏松的高危人群,應進一步做骨密度檢測:

        女性65歲和男性70歲以上,即使無其他骨質疏松危險因素,也應去醫院檢查。

        女性65歲和男性70歲以下,有以下一個或多個骨質疏松危險因素:

        (1)有脆性骨折史和脆性骨折家族史的

        成人。

        (2)各種原因引起的性激素水平低下的

        成人。

        (3)體形瘦小、過早絕經、育齡期閉經或月經稀少的人。

        (4)長期素食、蛋白質攝入不夠或過多、奶制品或含鈣食物攝入不足、吃鹽過多,以及維生素D、C、K攝入不足的人。

        (5)生活習慣不良者。如長期大量吸煙或飲酒、長期飲用過多含咖啡因或碳酸飲料者。

        (6)缺乏運動者。如長期臥床或肢體癱瘓者、發生骨折后的病人以及長期處于失重狀態的宇航員等。

        (7)有影響骨代謝的慢性疾病和應用影響骨代謝藥物者。

        (8)x線檢查有骨質疏松改變者。

        (9)服用某些藥物。長期服用某些藥物,如類固醇激素、利尿劑、抗生素、抗血液凝固劑以及接受化學治療等,都易導致骨密度下降。

        5.為什么絕經后的婦女容易罹患骨質疏松癥

        絕經后的婦女容易罹患骨質疏松癥的原因與女性絕經后雌激素的缺乏有關。其作用機制,簡單地講可能是通過以下途徑進行的(1)雌激素有促進降鈣素分泌、抑制破骨細胞活性的功能。雌激素缺乏時,降鈣素對破骨細胞的抑制作用減弱。破骨細胞活性增強可導致骨吸收增加,引發骨質疏松癥。(2)雌激素缺乏時,抑制了體內甲狀旁腺激素的分泌。由于甲狀旁腺激素是腎臟將無活性維生素D轉化成活性維生素D的催化劑,甲狀旁腺素分泌不足時,活性維生素D生成減少,腸道對鈣的吸收減少,骨生成原料不足導致骨質疏松癥。

        據《衛生與生活》

        骨質疏松曲癥狀

        1.疼痛。原發性骨質疏松癥最常見的癥狀,以腰背痛多見,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兩側擴散,仰臥或坐位時疼痛減輕,直立時后伸或久立、久坐時疼痛加劇,日間疼痛輕,夜間和清晨醒來時加重,彎腰、肌肉運動、咳嗽、大便用力時加重。一般骨量丟失12%以上時即可出現骨痛。老年人患骨質疏松癥時,椎體骨小梁萎縮,數量減少,椎體壓縮變形,脊柱前屈,腰

        疹肌為了糾正脊柱前屈,加倍收縮,肌肉疲勞甚至痙攣,產生疼痛。新近胸腰椎壓縮性骨折,亦可產生急性疼痛,相應部位的脊柱棘突可有強烈壓痛及叩擊痛,一般2~3周后可逐漸減輕,部分患者可呈慢性腰痛。若壓迫相應的脊神經可產生四肢放射痛、雙下肢感覺運動障礙、肋間神經痛、胸骨后疼痛類似心絞痛,也可出現上腹痛,類似急腹癥。若壓迫脊髓、馬尾還會影響膀胱、直腸功能。

        2.身高縮短、駝背。多在疼痛后出現。脊椎椎體前部幾乎多為松質骨組成,而且此部位是身體的支柱,負重量大,尤其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負荷量更大,容易壓縮變形,使脊椎前傾,背曲加劇,形成駝背;隨著年齡增長,骨質疏松加重,駝背曲度加大,致使膝關節攣拘顯著。每人有24節椎體,正常人每一椎體高度約2cm,老年人骨質疏松時椎體壓縮,每椎體縮短2mm左右,身長平均縮短3-6cm。

        3.骨折。這是退行性骨質疏松癥最常見和最嚴重的并發癥,它不僅增加病人的痛苦,加重經濟負擔,并嚴重限制患者活動,甚至縮短壽命。據我國統計,老年人骨折發生率為6.3%~24.4%,尤以高齡(80歲以上)女性老人為甚。骨質疏松癥所致骨折在老年前期以橈骨遠端骨折(colles骨折)多見,老年期以后腰椎和股骨上端骨折多見。一般骨量丟失20%以上時即發生骨折。BMD每減少1.0DS,脊椎骨折發生率增加1.5~2倍。脊椎壓縮性骨折有20%-50%的病人無明顯癥狀。

        4.呼吸功能下降。胸、腰椎壓縮性骨折,脊椎后彎,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換氣量顯著減少,肺上葉前區小葉型肺氣腫發生率可高達40%。老年人多數有沒程度肺氣腫,肺功能隨著增齡而下降,若再加骨質疏松癥所致胸

        廓畸形,患者往往可出現胸悶、氣短、呼吸困難等癥狀。

        骨質疏松的認識誤區/吳潤寰

        誤區一

        補鈣等于治療骨質疏松――鈣的攝入可以減緩骨的丟失,改善骨礦化,但用于治療骨質疏松時,應與其他藥物聯合使用,目前并沒有充分的證據表明單純補鈣可以替代其他抗骨質疏松藥物治療。因此,治療不是單純補鈣,而是提高骨密度、增強骨強度和預防骨折的綜合治療。患者應到正規醫院的骨質疏松中心規范治療。

        誤區二

        喝骨頭湯能夠預防骨質疏松――骨頭湯中的鈣含量有待確定,同時骨頭湯里大量的脂肪會對老年人的身體健康造成其他危害。應注意飲食多樣化,少油、不宜多吃高蛋白質和含咖啡因的食物。

        誤區三

        骨質疏松癥是老年人特有現象,與年輕人無關――骨質疏松不是老年人特有,年輕人同樣需要注意。就人體骨骼中的礦物質含量在30多歲達到最大角度而言,治療越早,效果越好。所以,老年人一旦確診為骨質疏松癥,應接受正規治療,預防骨折,提高生活質量。

        誤區四

        靠自我感覺發現骨質疏松癥――多數骨質疏松癥病人在初期都不出現異常感覺或感覺不明顯。發現骨質疏松癥不能靠自我感覺,不要等到發覺自己腰背痛或骨折時再去診治。高危人群無論有無癥狀,應定期去醫院進行骨密度檢查,有助于了解骨密度變化。

        誤區五

        骨質疏松是小病,治療無須小題大做――骨質疏松不只是平時的腰酸背痛而已,發生骨折的風險會大大增加。一旦跌倒就容易發生骨折,尤其是老年人的髖部骨折危害極大。所以,生活方式調整、規范治療和防止老人跌倒都是非常關鍵的。

        誤區六

        骨質疏松癥治療自己吃藥就可以了,無須看專科醫生――對于已經確診骨質疏松癥的患者,應及早到正規醫院,接受專科醫生的綜合治療。

        誤區七

        骨質疏松容易發生骨折,宜宙靜不宜動――保持正常的骨密度和骨強度需要不斷運動刺激,缺乏運動就會造成骨量丟失。體育鍛煉對于防止骨質疏松具有積極作用。另外,如果不注意鍛煉身體,出現骨質疏松,肌力也會減退,對骨骼的刺激進一步減少。這樣,不僅會加快骨質疏松的發展,還會影響關節的靈活性,容易跌倒,造成骨折。

        誤區八

        骨折于術后,骨骼就正常了――發生骨折,往往意味著骨質疏松癥已經十分嚴重。骨折手術只是針對局部病變的治療方式,而全身骨骼發生骨折的風險并未得到改變。因此,我們不但要積極治療骨折,還需要客觀評價自己的骨骼健康程度,以便及時診斷和治療骨質疏松癥,防止再次發生骨折。

        據《健康博覽》

        預防骨質疏松:補鈣、治療和運動

        延緩骨量丟失和防止骨折是防治骨質疏松最好的方法和原則。

        骨質疏松癥的發生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原發性骨質疏松癥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發生的:特發性骨質疏松癥有人將之列入原發性骨質疏松癥范疇,實際上有其特有的因素(如遺傳、妊娠、哺乳等);繼發性骨質疏松癥是由某些疾病或某些原因所致,不論是哪種類型的骨質疏松癥,其治療、預防的原則應是共性的。

        1.對癥處坪骨質疏松癥的臨床表現有疼痛、駝背、骨折等,根據臨床表現的癥狀和體征進行處理。

        2.延緩骨量丟失或增加骨量在骨質疏松癥的治療和預防別強調年齡段,女性35歲以前為骨量增長期,此后逐漸丟失,50歲以后呈快速丟失。在骨量增長年齡段我們盡量使骨峰值加大,并使骨峰值維持較長時間,在骨量丟失年齡段(女性絕經前),應延緩其骨量丟失,在女性絕經后快速丟失時應采用相應的治療和預防措施(如雌激素替代療法)。骨量丟失年齡段,女35歲以后,男40歲以后,應想盡辦法延緩其骨量丟失,特別注意的是70歲以后的老年人要想通過治療未延緩骨量丟失很不容易。

        3.預防骨折的發生骨折是骨質疏松癥最嚴重的后果,所以預防骨折的發生是骨質疏松癥的治療和預防中最重要的,我們采取的措施是使骨峰值達到最大,延緩骨量丟失,這是預防骨折的發生最有效的步驟。在摔倒的幾率中視力是非常重要的,強調保護視力,使其減少摔倒的機會。

        警惕冬季骨質疏松癥

        冬季寒冷的天氣為行人帶來諸多不便,尤其是行動遲緩的老人更容易發生骨折事故。調查發現,老年人在冬季骨折的發生率比其他季節要高出24%,最易發生骨折的部位有椎體股骨頸、橈骨遠端、肱骨髓端處。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人體內維生素D的濃度在冬季顯得特別!低,而影響鈣磷的正常吸收和骨化作用,使骨的一個單位容積內骨組織總量減少,稍小的外力作用即可導致骨折。同時,骨質疏松癥也是導致老人摔倒易骨折的直接原因。

        三個年齡段最需要補鈣/曹文平

        1.嬰幼兒、兒章與青少年時期這是骨骼需要成長的時期。嬰兒由于母乳喂養與牛乳喂養不同,鈣的吸收有所不同。母乳中鈣的吸收率可達55%~60%,而牛乳喂養的,不論是普通牛乳或配方乳,吸收率都只有40%左右,因此單用牛乳喂養的嬰兒必須補充鈣。1-10歲兒童每天適當補鈣就夠了,而女性從12歲起就需要增加鈣的攝入量。

        2.青壯年期

        這一時期,需要將骨密度維持到最高點,骨密度越高,到老年就越不容易發生骨質疏松癥。一般骨密度最高的峰值發生在20歲以后一直到30多歲,每日可以補充鈣1200-1500毫克。

        3.老年時期

        這一時期,骨骼中的鈣容易丟失。四五十歲以后骨骼中的鈣輸出大于輸入,因此容易發生骨質疏松癥,對鈣的攝取應該提高到1000毫克。

        日常生活中,可多食用一些含鈣量高的食物。水產品如魚、蝦皮、蝦米、海帶、紫菜等,含鈣量高且易被人體吸收:豆制品為上好的補鈣食品,如豆漿、豆粉、豆腐、腐竹等;奶制品如鮮奶、酸奶、奶酪等,是小兒攝取鈣質的優良食物:另外蔬菜也是鈣質來源之一,如金針菜、胡蘿卜、小白菜、小油菜等。

        六類預防阽質疏松

        1.補充維生素D維生素D對于老年性骨質疏松有效。目前,臨床上常用的維生素D制劑有兩種一種是維生素D(也叫骨化醇、鈣化醇)膠丸,每粒含維生素D:為1萬國際單位,每次服1~2粒,每日2~3次;另一種為維生素Dz針劑,每支40萬國際單位,每周注射1~2次,應在有經驗的醫生指導下應用。

        2.攝入鈣制劑鈣的缺乏是產生骨質疏松的重要原因。成年人鈣的吸收量與排出量大致相等,一般不會出現缺鈣現象,而老年人由于腸道對鈣的吸收減少,加之對鈣的需求量增加,因而容易出現缺鈣現象,應注意補充,日常膳食是攝取鈣的最佳途徑。常用的補鈣及鈣調節劑產品有碳酸鈣、乳酸鈣、枸櫞酸鈣、葡萄糖酸鈣片、葡萄糖酸鈣口服液、活性鈣、降鈣素、雙磷酸鹽類等。

        3.服用維生素A維生素A是防治骨質疏松的常用藥,常與維生素D合用。維生素A除了具有維持上皮細胞的功能完整及參與細胞代謝外,還參與骨骼的生長發育。當體內維生素A缺乏時,骨組織就會變性,軟骨內骨化過程就

        會變慢,但骨膜的骨化過程仍在進行,從而造成骨骼畸形。維生素A缺乏還可造成腎小管損傷,影響鈣的重吸收。日常膳食中動物肝、動物乳中含有大量維生素A。藥物補充維生素A可選用魚肝油膠丸,一般每次1粒,每日2~3次。

        4.服川維生素c維生素c是骨骼代謝的重要物質。當機體缺乏維生素c時,骨骼內的蛋白質、多糖類物質的代謝便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障礙,使蛋白質和多糖類物質減少,而蛋白質和多糖類物質是骨骼中骨基質的基本成分,骨基質生成減少,骨骼的發育和生長自然會受影響,從而產生骨質疏松。維生素C在腸道內還可與鈣離子結合,有利于鈣離子的吸收。藥物補充維生素c可選用維生素c片,每次2片,每日2-3次。

        5.使Ⅲ性激素老年性骨質疏松與血液中的激素,特別是性激素失調有直接關系,所以,使用性激素是防治骨質疏松的重要手段之一。常用的性激素有雌激素類、雄激素類、雄激素衍生物等,可在醫師指導下單獨使用或聯合應用。

        6.選用補腎類中藥中醫認為,腎主骨、生髓、藏精,因此,服用具有補腎作用的中藥及中成藥,如黃精、刺五加、菟絲子、天冬、麥冬、枸杞子、山藥、地黃及剌五加片、六味地黃丸等,可有效防治骨質疏松。

        據《醫藥養生保健報》

        幾種適合骨質疏松速者的運動

        1.踏步和步行研究證明,骨骼縱向的壓力對于減少骨鈣的丟失最為重要,因此運動療法的設計首先要在縱向為骨骼施加壓力。也就是說,外界壓力的傳導方向和骨骼的軸線一致。例如,下肢的骨骼一般與地面垂直,因此運動產生的力量傳導方向最好也與地面垂直,這樣療效最佳。根據此原理,原地踏步運動和步行運動是骨質疏松癥最好的治療方法。因此無論是原地踏步還是步行前進,人身體的受力都與地面垂直并沿下肢骨骼傳導。由于下肢骨骼受到來自垂直方向力量的刺激,可以緩解骨質的丟失。

        2.跳躍運動跳躍時人的體重沿脊柱及雙下肢向下傳導,使骨骼受力,有利于預防和治療骨質疏松癥。跳躍的時間及運動強度應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確定,不能強求一致。對于身體狀況相對較差的患者,跳躍時可以扶墻、扶家具、扶樹木等,防止摔倒。

        3.踮足運動踮足運動有利于脊柱和下肢骨骼上壓力的增加,有利于減少骨鈣的丟失,尤其對骨質疏松癥造成脊柱彎曲(俗稱駝背畸形)的老年患者,通過踮足運動,增加了脊椎椎體上骨小梁的密度,加強了腰背部肌肉的力量,起到穩定脊柱、減少椎體變形的作用。

        運動方法:患者站立位(必要時可以扶墻、扶樹等,以穩定身體),深吸氣后,慢慢將足跟抬起,用足前掌支撐地面,維持3-5秒鐘后放下足跟并呼氣,反復進行10-30次。經過上述練習可逐漸增強踮足的頻率和維持時間。在此基礎上還可以雙手提起數公斤的重物踮足運動,每日做1~3次。

        第7篇:老年骨質疏松最佳治療方法范文

        [主題詞]骨質疏松/針灸療法;時間因素;骨密度/針灸效應

        Effects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at different intervals on bone

        density in the patient of primary osteoporosis

        Cai Hong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Jiangsu 210029,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at different intervals, a time factor influencing therapeutic

        effects. Methods 45 cases of primary osteopor osi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3 groups and treated by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 i on, once, twice, thrice each

        week respectively, for 6 months. The bone density o f the lumbar vertebrae and

        femur were detected respectively before and after tre atment, and the improving

        extents of bone density were compared among the 3 gro ups. Results The bone

        mineral density was not changed by tre a tment once each week. While the bone

        density of the lumbar vertebrae and femur w ere increased by treatment twice

        and thrice each week with no significant differ 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Conclusion Treatment of acup 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wice and thrice can

        increase bone density for primary o steoporosis.

        KEY WORDS Osteoporosis/acup ther; Time Factors; Bone Density/acup eff

        現有的臨床和實驗研究表明,針灸可以提高骨密度,改善某些生化指標以及臨床癥狀[1]。筆者以原發性骨質疏松癥為觀察對象,對影響針灸療效的時間因素之一,治療間隔時間進行了分組研究。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所有病例均來自江蘇省省級機關醫院骨質疏松專科門診,共45例。將45例絕經后骨質 疏松癥患者按就診順序隨機分成3組,按1~9順序編號,1~3為第1組,4~6為第2組,7~9為第3組,每組均為15例。一般資料見表1。

        經方差分析,3組患者在年齡、身高、體重、絕經年限等各項指標無明顯差異,可以認為樣本來自同一總體,能夠進行同步研究。

        1.2 病例納入標準

        采用單盲法選取年齡在50~70歲之間,均為自然絕經后的婦女,且經本院骨密度儀室DEXA測量腰椎2~腰椎4的骨密度在-1~-3SD之間的患者,采用中國老年學學會骨質疏松委員會骨質疏松診斷標準學科組于1999年10月制定的《昆明中國骨質疏松癥建議診斷標準(第2稿)》。除外甲狀腺功能紊亂、肝臟及腎臟疾病、糖尿病、骨軟化骨纖維性骨炎、轉移癌、多發性骨髓瘤、慢性關節炎及2個月內服用影響骨代謝藥物的患者。

        2 治療方法

        2.1 取穴

        關元、足三里、三陰交、腎俞、太溪、脾俞。

        2.2 操作

        針刺補法,令患者呼氣時將30號1.5寸毫針緩慢推入,得氣后將毫針重插輕提1分鐘,留針30分鐘,其間行針1次。出針時令患者吸氣,將針疾速提至皮下,出針后揉按針孔。經辨證分型,腎陽虛在腎俞溫針灸,脾虛在足三里溫針灸,每次1壯。陰虛火旺不灸。

        1組:每周治療1次,兩次之間間隔6天。2組:每周治療2次,兩次之間間隔3天。

        3組:每周治療3次,兩次之間間隔1天。

        3個月為一個療程,連續治療兩個療程。

        3 療效觀察

        3.1 測量儀器

        美國Lunar公司生產的最新型號(EXPERT-X1型)雙能X線骨密度測量儀,精度高于1%。由專人操作,并保持對儀器進行校正,保持前后觀測的一致性,主要觀察部位為第2腰椎至第4腰椎和股骨兩個部分。

        3.2 治療結果

        治療前后各組腰椎股骨骨密度變化見表2,表3。

        表2示,第1組治療前后腰椎骨密度差異無顯著意義(P>0.05),第2組與第3組治療前后差異均有顯著意義(P

        表3示,第1組治療前后股骨骨密度無明顯變化(P>0.05),第2組和第3組治療前后差異有顯著意義(P0.05)。提示每周治療1次,對股骨骨密度無改善,每周治療2次和3次均能提高股骨骨密度,而且兩組療效差異無顯著意義。

        4 討論

        本病屬于中醫“腎虛骨痿”“腎虛腰痛”范疇。 選用關元、足三里、三陰交、腎俞、太溪、脾俞6個穴位,起到補腎健脾壯骨填髓的作用,培先天補后天,提高脾胃腐熟攝納功能,改善骨質疏松癥狀,抑制骨量丟失,從而達到提高骨骼強度和密度的目的。

        骨密度是反映原發性骨質疏松癥患者骨礦含量多少的一個比較客觀的檢測指標。目前檢測骨 密度的方法較多,如單光子吸收測量法(SPA)、定量CT法(QCT)法、雙能X線吸收骨密度測量法(DEXA)等,目前比較公認的DEXA法具有SPA法無法比擬的優點,測量精確度高,并且被測量者吸收放射線劑量小,可以快速測量全身骨密度,故本研究選取用DEXA法作為評價療效的一個重要指標。

        針灸治療疾病時,其給予機體的刺激必須達到一定的刺激量。大量的實驗研究和臨床實踐證明,針灸治療任何一種疾病,只有在達到最佳刺激量后才有可能獲得最佳治療效果[2,3]。刺激量的大小取決于刺激的強度和刺激頻度,針灸得氣后,在刺激強度相同的條件下,一般來說,刺激的頻率越密,則刺激量就會越大,但針灸效應的積累增強又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無限制地增加頻率,也會使有效刺激變為無效刺激,甚至是反效刺激。本研究結果顯示每周治療2次和3次的效果較好,推測可能與刺激量的大小有關。在刺激方法及手法相同的情況下,刺激量的大小與作用穴位的時間成正比。對針灸治療原發性骨質疏松癥來說,每周針灸治療1次之所以無效,是由于每周1次的治療頻率過于稀少,沒有達到一定刺激量的積累,從而無治療效果。另外,每周針灸3次的效果并不比每周治療2次的更好,這說明就針灸治療原發性骨質疏松癥來說,并非刺激量越大效果就會越好,它一定有一個范圍。

        通過本研究,不僅能對治療原發性骨質疏松癥的效果作出較客觀的評價,而且能初步掌握針 灸治療原發性骨質疏松癥的最佳時間間隔規律,規范針灸治療原發性骨質疏松癥的處理參數,提高針灸治療本病的效率,為開展針灸規范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5 參考文獻

        1.劉獻祥,吳明霞,吳炳煌,等.針灸對原發性骨質疏松癥影響的實驗和臨床研究.中國骨傷,2000;13(9):519

        2.沙巖.關于針刺有效刺激量和維持一定的有效刺激時間問題的探討.針灸臨床雜志,1996;12(4):21

        第8篇:老年骨質疏松最佳治療方法范文

        關鍵詞:PFNA;PFNAⅡ;股骨轉子間骨折

        目前,常見的治療股骨轉子間骨折的方法是PFNA,屬于新型的股骨近端內固定系統,此種方法不僅繼承了傳統股骨近端髓內釘系統的優勢和生物力學特點,還具有設計新穎、操作更加簡便、固定更加牢靠等特點;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改革,出現了更加新型的PFNAⅡ治療法,此種手術方法更適合瘦小的亞洲人的身體解剖結構特點,使得手術治療更具人性化,減少了患者術后大腿疼痛感[1]。為探究股骨轉子間骨折的有效治療辦法,我院對60例股骨轉子間骨折的患者進行了不同的手術治療,并將其手術療效進行對比分析,現將分析結果進行如下報道。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由我院骨科收治的60例股骨轉子間骨折的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治療的方法不同分為PFNA組和PFNAⅡ組,每組30人。60例患者中,32例合并內科疾病,其中高血壓14例,糖尿病10例,高血壓合并糖尿病8例。PFNA組中,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齡57~82歲,平均年齡(75.2±5.8)歲;左側骨折16例,右側骨折14例;致傷原因:跌倒所傷23例,交通事故所傷7例;Evans-Jensen骨折分型:Ⅰ型3例;Ⅱ型10例;Ⅲ型11例;Ⅳ型4例;Ⅴ型2例。PFNAⅡ組中,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7例;年齡58~80歲,平均年齡(76.5±4.9)歲;左側骨折15例,右側骨折15例;致傷原因:跌倒所傷24例,交通事故所傷6例;Evans-Jensen骨折分型:Ⅰ型3例;Ⅱ型11例;Ⅲ型12例;Ⅳ型3例;Ⅴ型1例。兩組患者在性別構成比、年齡、骨折位置、致傷原因以及骨折分型等基線資料的比較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病例選取和排除標準

        所有患者均為閉合性骨折,經X線掃描或CT平掃確診為股骨轉子間骨折;排除病理性骨折、精神障礙和手術禁忌癥等患者;所有患者治療前內科疾病均得到有效控制[2]。

        1.3治療方法

        術前所有患者行常規的體格檢查,及時對患者進行皮牽引或者骨牽引,對患者的內科合并癥進行全面評估,選擇合適的時機進行手術[3]。所有患者行全麻,于骨牽引床上取臥位,健側下肢屈膝屈髖并外展,患側下肢則伸直并內收內旋牽引,在C型臂的透視下進行閉合復位處理,復位滿意后消毒鋪巾,在大轉子的頂部約5cm處做手術切口,長約5cm,逐層平行切開患者的皮膚、皮下筋膜、闊筋膜,對外展肌纖維采用鈍性分離,用手指觸摸大轉子,并借助定位器打入導針至大轉子的尖開口處,在C型臂透視下觀察入口的位置和方向是否滿意,開槽后進行鉆孔擴髓,插入PFNA或者PFNAⅡ的主釘,PFNA組在大粗隆頂點處或偏內緣處用開口錐進行開口,使用連接了T型手柄的導針插入到股骨近端髓腔中;而PFNAⅡ組也可選用電鉆連接導針,借助多孔導向套筒由大轉子頂端向股骨近端髓腔內進針,避免使用蠻力,進針深度為距軟骨下骨約7cm左右處,透視滿意后對進針深度進行測量,將長度合適的螺旋刀片打入后擰入遠端鎖定螺釘和釘尾密封帽,沖洗后逐層關閉手術切口。術后進行常規的康復訓練[4]。

        1.4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長、術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時間、術后大腿疼痛情況,出院后對患者進行隨訪,記錄所有患者的髖關節Harris評分。

        1.5統計學處理

        數據的收集與處理均由我院數據處理中心專門人員進行,保證數據真實性與科學性。初步數據錄入EXCEL(2003版)進行邏輯校對與分析,得出清潔數據采用四方表格法進行統計學分析,分析結果以P

        2結果

        3結論

        股骨轉子間骨折指的是股骨頸基底到小轉子以上的部位發生的骨折,多發于老年人,特別是患有骨質疏松的老年人,由于股骨轉子間骨折的老年患者的病死率極高,因此臨床上并不主張保守治療[5]。

        髓內固定系統被認為可適用于轉子間骨折的任何類型,且逐漸呈現出取代髓外固定的趨勢。PFNA固定法是骨質疏松患者的最佳治療方法,其中螺旋刀片的使用使得患者股骨頭的切割、旋轉和塌陷的情況均得到了顯著的改善,是骨質疏松患者發生不穩定性股骨轉子間骨折后,一種療效顯著的治療方法;PFNAⅡ則是在PFNA的基礎上,依照亞洲人的骨骼解剖學特點所改良的一款新型手術方法,這種手術方式不僅繼承了傳統PFNA方法的優點,還針對亞洲人骨骼偏小的特征,縮小了主釘的直徑和長度,且將外偏角由6°縮小到了5°,使得內置器械更加契合患者的股骨,減少了患者術后的大腿疼痛率,對患者的預后有著重大的意義[6]。

        綜上所述,PFNAⅡ手術方法具有手術用時少、術中出血量少以及術后大腿疼痛率低、關節功能評分高等優勢,且符合亞洲人的股骨特點,值得在臨床上廣泛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陸晴友,李增春,李國風等.PFNA及PFNAⅡ治療股骨轉子間骨折療效分析[J].國際骨科學雜志,2011,32(1):54-56.

        [2]徐耀增,耿德春,王現彬等.防旋股骨近端髓內釘與第三代Gamma釘治療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的對比研究[J].中華創傷雜志,2011,27(1):33-37.

        [3]陳雁西,梅炯,畢剛等.PFNA治療股骨轉子間伴或不伴外側壁骨折的療效分析[J].中華骨科雜志,2012,32(7):614-620.

        [4]李光,陸晴友,潘玉濤等.EPFN 與 PFNAⅡ治療股骨轉子間骨折的效果比較[J].廣東醫學,2014,11(6):890-892.

        第9篇:老年骨質疏松最佳治療方法范文

        【關鍵詞】中空加壓螺釘;股骨頸骨折;老年患者;內固定治療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AO cannulated screw fixation and traditional hauling for treatment of fresh femoral neck fracture in old patients.Methods 47 cases came to our department between March 2006 and May 2009 were devided into two groups randomlyof which 24 cases(observation group)were underwent AO cannulated screw fixation,23 cases(control group)Thomas's frame traction therapy,all of the cases were followed up for 12-48 months,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Results In observation group 20 cases were cured,3 cases effective,1case uneffective,the total effectiveness is 95.8%and in control group 12 cases were cured,5 cases effective,6 cases uneffective,the total effectiveness is 73.9%.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

        【Key words】Cannulate screws; Femoral neck fractures; Old patients; Fixed treatment

        隨著我國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由骨質疏松所致骨折的發病率逐年上升,而股骨頸骨折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疾病,也成為了使患者致殘率和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1]。對于無移位型股骨頸骨折患者常采用牽引治療,然而這種方法不但延長了老年患者的臥床時間,而且容易產生下肢深靜脈栓塞和褥瘡等并發癥,并且該種治療還有骨折產生再移位的危險,據報道無移位骨折的再移位率可為15%[2]。目前,臨床上對于無移位型股骨頸骨折患者在全身情況允許時均采取手術治療。為了比較手術和傳統牽引治療老年新鮮無移位型股骨頸骨折治療的臨床療效,將來我科就診的新鮮無移位型股骨頸骨折患者47例分為隨機觀察組和對照組,分別行早期AO中空加壓螺釘內固定術治療和托馬氏架牽引治療,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2006年3月至2009年5月我院收治股骨頸骨折患者47例,均為閉合性損傷,跌傷22例,車禍傷17例,墜落傷8例,都為傷后12 h內診治。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24例,其中男14例,女10例;年齡62~78歲,平均69.5歲,Garden I型9例,2型15例;對照組23例,其中男14例,女9例,年齡61~80歲,平均71.2歲,Garden I型11例,2型12例。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無統計學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1.2 診斷和分型標準

        1.2.1 診斷標準 根據創傷史、臨床表現(髖部疼痛,腫脹,髖關節壓痛,大粗隆有叩痛,并且患肢可有短縮和外旋畸形等)和正側位X線片來明確診斷。

        1.2.2 分型標準 參照Garden分型標準[3]I型:不完全骨折或嵌入骨片,股骨頸、股骨頸內側部分的骨小梁仍保持完整;II型:完全骨折,折端無移位;III型:完全骨折,輕度移位,X線片上骨小梁與髖臼骨小梁失去兌現關系;IV型:完全骨折,完全移位。

        1.3 治療方法

        1.3.1 手術方法 患者術前完善各項檢查,均無其他重要合并癥,可以耐受手術。讓患者平臥于手術臺,并抬高患者臀部,常規消毒、鋪巾,采用連續硬膜外麻醉,麻醉成功后在C型臂X線機透視下首先沿著股骨頸前方置入1枚導針,來明確股骨頸前傾角,并用量角器確定頸干角,再于平行導向器的菱形孔內插入1枚臨時固定針,再在其三角孔內植入3枚螺紋克氏針,在其長度、位置準確后,測量需要置入中空加壓螺釘的長度,在用中空轉頭等擴孔后,用AO中空加壓螺釘固定。術后給予對癥支持治療。第2天可以坐起,適當做關節主動活動,術后3~4周扶雙拐下地,術后8~10周離拐行走。

        1.3.2 托馬氏架牽引治療 首先常規做好患肢骨牽引或皮牽引,注意保持股骨干與床面平行線交界處的夾角為約20°~30°,牽引重量為體重的5%~7%,牽引2~3 d時,X線床旁檢查對位應當達到70%以上,斷端分離不能過多。牽引時間一般在60 d左右,以患肢能抬離床面時作為取出牽引的最佳時間。治療過程中亦給予相應的對癥支持治療。

        1.4 術后療效標準[4] 治愈:對位滿意,局部無疼痛,無跛行,伸髖及屈髖均正常,X線正側位攝片示骨折線消失;有效:對位良好,輕度疼痛,微跛行,可半蹲,生活可自理,X線正側位攝片示骨折線消失;無效:屈髖角度小于45°,髖關節疼痛較劇烈,X線拍片示骨折未愈合,出現股骨頭壞死。

        1.5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3.0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觀察組治愈20例,好轉3例,1例無效,總有效率為95.8%;對照組治愈12或好轉5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為73.9%。見表1。

        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臨床療效對比(例)

        組別例數治愈好轉無效總有效率(%)

        觀察組24203195.8

        對照組23125673.9

        合計473287

        注:χ2值為6.05,兩組比較具有顯著性差異(P

        3 討論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到來,骨質疏松成為老年人的常見病和多發病,郭世紱[5]等報道了骨質疏松在60歲以人群發病率約為30%~40%,并且老年患者身體各項功能均有所減退,使反應能力降低,致使骨折特別是股骨頸骨折的發病率逐漸增多,骨折的不愈合率和股骨頭壞死率分別達到10%和10%~25%[6]。

        由于老年患者年齡大,手術治療有一定風險,故常不易為患者及其家屬同意,股骨頸骨折患者特別是GardenⅠ型和2型即無移位型骨折的患者,認為病變較輕,往往采取臥床皮膚或布兜牽引等方法,但是這些方法具有很多不良因素如:患者臥床時間長,常有下肢深靜脈血栓與褥瘡等并發癥,以致患者骨折不易愈合,缺血壞死率和死亡率均較高。因此,近年來對無移位骨折只要身體情況允許,均行手術治療,以盡早使患者下床活動,減少并發癥的發生的同時也避免骨折發生再移位。資料表明無移位骨折術后股骨頭缺血壞死率明顯比非手術治療低。另外手術時機的選擇也影響患者術后愈合情況。近年越來越強調急診手術的重要性,以減少股骨頭缺血時間,減少股骨頭缺血壞死的發生。Cole PA[7]在分析患者術前受傷時間長短對術后結果的影響時,證實了急診手術的優點。本研究選取的無移位型股骨頸骨折患者均于受傷后12 h就診,觀察組均在C形臂X線機監視下行經皮中空螺釘加壓內固定,與對照組比較,獲得了滿意的臨床療效。

        由于影響股骨頸骨折愈合的因素很多,在手術過程中應當注意:術中在打入導針后,務必要拍攝髖關節側位的X線片,在確定位置正確后,方能擰入加壓螺釘。前傾角的把握一般是使患肢內旋約55°~60°,打入導針偏前約10°左右時,成功率最高。另外術后負重不宜太早,須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制訂不同的負重時間。一般在2個月左右,另外讓患者進行適當的功能恢復鍛煉,也有助于骨折的愈合。

        綜上所述,對于老年新鮮無移位型股骨頸骨折患者,盡早明確診斷,完善各項檢查,在身體狀況允許的情況下,應及早行手術治療,以提高治愈率,減少并發癥和股骨頭壞死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Tornetta P,Kain MS,Creevy WR.Diagnosis of femoral neck fractures in patients with a femoral shaft fracture.Improvement with a standard protocol.J Bone Joint Surg Am,2007,89(1):39-43.

        [2] 榮國威.應注意老年人新鮮股骨頸骨折治療的選擇.中華醫學雜志,2005,85(46):3241-3242.

        [3] 陶天遵,于至悌,衛小春,等.新編臨床骨科學.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396-397.

        [4] 何勇毅,趙漢民.股骨頸骨折治療的回顧性分析.中國現代醫生,2007,45(13):28,159.

        [5] 郭世紱,羅先正,邱貴興.骨質疏松基礎與臨床.天津科技出版社,2001:32-39.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偷拍视频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女子下部视频午夜 | 亚洲精品黄AV人在线观看 | 久久中文字幕永久第一页 | 亚洲一区精品自拍 | 日韩AV午夜在线观看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