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老年臨終病人的生活護理范文

        老年臨終病人的生活護理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老年臨終病人的生活護理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老年臨終病人的生活護理

        第1篇:老年臨終病人的生活護理范文

        關鍵詞:老年病人  觸摸護理   

                當今在美國醫院護理中心正興起觸摸療法解除患者病痛。觸摸,顧名思義,是觸及人體肌膚,對其按摸,是一種非語言交流形式,屬于簡便實用,且歷史悠久的醫療技術,對患者來說有很大的激勵作用。對老年病人實施觸摸護理效果尤佳。隨著社會的進步,社會老年化已成為一個不可避免的世界趨勢,我國是眾多老齡化國家之一。老年護理不僅局限于疾病護理和生活護理,尚需從深層次的情感護理入手,富有同情心,病人樂于接受的觸摸護理,此種護理能增進病人的生理、心理健康,緩解軀體和精神痛苦,使他們身心愉快,舒適和放松。 在工作實踐中,筆者對老年病人觸摸護理進行了探索。

                一、老年病人觸摸護理病例

                2009年1——12月份,我在重慶市忠縣忠州鎮第二人民醫院對38例老年病人實施了觸摸護理。在38例老年病人中,女性26例,男性12例,年齡 60歲—92歲,其中干部、知識分子 10例,工人  4例,農民及無業者 24例,大部分患者有不同成度的惡性腫瘤, 60  %以上的老人已喪偶。

                二、老年病人觸摸護理方法

                讓病人取舒適的,保持病房適宜的光線和安靜的環境。操作前,護士面帶微笑,用平靜、緩和的語言先和病人聊天,誘導放松,然后在病人的面部、頭部、四肢輕輕按摩,肩部做環繞按摩等,2次 /d  ,10——15min/次。對于精神緊張和焦慮的老人,可采用握手、拍肩、手上游戲等方式接觸,還可以采取音樂與觸摸相結合的方法。

                三、老年病人觸摸護理探究

                1、 觸摸在護理中被視為人的基本需要,通過心理、生理途徑調節人的循環系統,使心率由快趨于正常;血壓由高趨于平衡,還可以起到良好的消煩解憂,促進放松的作用。在姑息治療中,舒緩的觸摸在讓病人感到舒適的同時,又促進了交流、溝通[1]。

                2、 觸摸護理是臨終關懷的有效方法。面對死亡,護士的臨床技術可能顯得毫無用處,此時對于病人,護士的愛心遠比護理技術更為重要。[2]觸摸護理能獲得臨終病人的信賴,減輕其孤獨和恐懼感,使他們有安全感和親切感,幫助他們在人生旅途的最后階段,在充滿人性的溫暖氣氛中充實地、安祥地、尊嚴地離開人間。

                3、 對危重老年病人觸摸護理,能同時體現對病人家屬的關懷。因為危重老年病人的家屬有沉重的思想負擔,實施關愛性觸摸護理,能使患者及家屬提供心理上和感情上的支持,使他們精神不垮掉,為病人及其家屬在情感溝通上起到重要的作用。觸摸護理不但能滿足危重老年病人心靈上的需要,維護他們的自尊,也使其家屬感到醫護人員的關懷和愛護,使其更好地配合醫護人員,幫助臨終病人平衡、寬慰、坦然面對死亡。

                4、 觸摸護理不同于一般的生活護理,要求護理人員應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富有愛心和同情心,奉獻自我,同時提供對患者良好心理的慰籍與支持,適時滿足患者自身舒適與安全需要,幫助他們從煩惱中解脫出來,建立新型的護患關系。

                5、 觸摸護理方法簡單,易做,效率高,無副作用,在臨床輔助治療中具有推廣價值。

                總之,歷史悠久的觸摸護理技術,在當今時代仍能為人類健康服務。讓我們古為今用,洋為中用,弘揚醫德,滿懷愛心,對老年病人實施觸摸護理,讓普天下的老年人健康長壽,晚年幸福吧。

        參考文獻:

        第2篇:老年臨終病人的生活護理范文

        關鍵詞 臨終老人 疾病 死亡 心理 臨終關懷

        衰老是導致疾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據統計,目前我國的臨終患者中60 歲以上的老人占81%(李義庭等,2003)。衰老所帶來的包括疾病在內的死亡的較大可能性成為老人所面臨的最痛苦的問題之一。臨終老人同時遭受著身體和心理的折磨,他們需要他人的護理和關懷。而在臨終老人的護理過程中,心理護理越來越成為一項重要的內容。我國有相當一部分的老年人為臨終病人,他們正接近人生的終點,卻很難接受即將死亡這一事實。如何幫助臨終老人安詳快樂地度過晚年、克服心理問題成為社會工作者所要解決的重大課題。

        一、臨終關懷的內涵和模式

        在機體死亡前的瀕死階段稱為臨終狀態,關于何為臨終關懷,曾有很多學者和組織對其給出定義。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臨終關懷是對無治愈希望病患的積極與整體性的照顧;其目的在于確保病患及其家屬最佳的生活品質;臨終關懷以控制疼痛、緩解患者其他相關生理癥狀,以及解除患者心理、社會與靈性層面的痛苦為重點;強調的是通過服務者為患者提供保守性的治療和支持性的照顧,盡可能的使病患有尊嚴地達致安詳的死亡,與此同時向患者家屬提供支持系統與哀傷輔導(許加明,2010)。從醫學的角度看,臨終關懷是一套有組織、有計劃的醫護保健項目,重點在于對臨終病人的各種身心癥狀的控制和解除,以及死亡前后對病人家屬的慰藉和支持(梁彬、王佩玲,2003)。從社會工作者的角度來看,可以將臨終關懷定義為為減少臨終患者痛苦,增加其生活的舒適程度,消除其對死亡的恐懼,滿足其對于生活的合理要求,為臨終患者及家屬提供心理上的關懷和安慰。簡單地說,臨終關懷就是對臨終患者及其家屬提供全面的生理和心理上的照顧。

        綜合現存的臨終關懷方式,可以總結為以下三個模式:醫院型、家庭型和社區型。我國目前絕大多數的老人尤其是城市中的老人是在醫院中結束自己的生命的。醫院型的臨終關懷也成為最主要的模式。醫院型的臨終關懷主體一般由專業的醫生和醫務護理人員、親人家屬、社會工作者及愛心志愿者共同構成。老人在醫院中度過自己人生的最后階段,可以及時處理身體健康問題,得到專業的生理照顧,延長生命時間的可能性也是最大的。然而從心理層面上開看,老人們也許并不喜歡冷冰冰的病房和醫院陰郁深沉的氣氛。醫院的環境良好、設備先進,卻很容易給人帶來強大的精神壓力。還有相當一部分老人在得知自己即將結束生命的時候,會選擇回到家庭中,與家人一起享受生命最后的時光,這時對老人的關懷即為家庭型臨終關懷,關懷的主體以親人家屬和社會工作者為主。老人在家中享受最后的天倫之樂,對于老人落葉歸根的情感心理狀態是最好的選擇,然而家中醫療設備和家人護理專業技能的缺乏也給家庭型臨終關懷帶來了一定的困難。隨著對老年人臨終問題的關注,社區型的臨終關懷模式逐漸發展起來。社區型關懷可以有效整合利用社區資源,給老人患者的家庭減輕經濟負擔,也為老人的護理提供比家庭更加專業的知識技能,同時又能減少醫院帶來的心理壓力。然而社區型的臨終關懷要求更加專業的社會工作者和護理人員介入,同時要求社區擁有良好的設備和環境,這一模式在我國的發展并不普遍。

        二、臨終老人的心理特點

        臨終老人的心理特點是十分復雜的,往往會經歷多個不同的心理狀態。美國精神科醫師庫布勒?羅斯曾提出臨終心理五階段說:即否認、憤怒、交易、憂郁、接受。當病人突然得知自己的病情時,往往表示不能接受。這是自然的心理防衛反應,是個人對令人震驚的噩耗的心理緩沖(林少莉,2009)。憤怒階段是當病人開始意識到病情是無法改變的事實時,就會陷入恐慌、焦慮、不安等各種情緒的混合狀態,這時他們性格暴躁,情緒十分不穩定,極易與別人發生沖突,很有可能出現極端的表現。交易階段又稱協議階段,指的是病人已經認識到死亡這一事實不可逆轉,于是就會與醫務人員討價還價,希望爭取延長生命的機會。經歷了前三個階段之后,病人發現還是不能擺脫死亡的命運,并且知道自己沒有任何辦法阻止死亡的發生,因此會產生極大的失落感,心情陷入嚴重的抑郁,對人生和生命都表現出消極的態度,終日沉默寡言,甚至不吃不喝。在接近死亡的最后階段,病人會產生一種超脫現實的想法,從而主動迎接死亡的到來。這種“接納”與“無助接受”的心理截然不同。哲學家認為這種心境的發生,是生命最后階段的“成長”,是人的生命在即將跨入死亡門檻時的最后一次升華(梁彬、王佩玲,2003)。

        有學者指出根據國內的臨床觀察,上述的各個心理情緒階段并不一定按順序出現,大多數臨終病人的心理常表現為下列特征:回避、否認、敏感、恐懼、協議、憂慮、雙重性格、憂慮、接納(王平,2000)。雖然這一說法認為臨終病人經歷了更多更復雜的心理階段,但事實上這兩種理論的內容和順序是大致相同的。回避是指病人、家屬和醫務人員均知真實病情,但為不傷及對方,佯裝不知、互相隱瞞。彼此很少談論病情和預后,更不談論死亡,盡力掩飾各自內心的痛苦(林少莉,2009)。病人在回避病情的時候,事實上也是一種否認疾病存在的表現,有意回避實際上是心理的不能接受。而敏感、恐懼也都是容易憤怒的復雜心理狀態中的部分內容,雙重性格、憂慮都是抑郁的表現。因此總體上來說,國內臨終病人的心理特點也是符合臨終心理五階段這一理論的。但是并不是每個人的心理表現都是一樣的,也不是每個人都會經歷其中的每一個階段,他們經歷不同階段的持續時間也各不相同。另外,不同性格的老人往往表現出不同的心理狀態。性格樂觀豁達的老人會更早地坦然接受死亡,性格內向的老人更容易產生抑郁、憤怒的情緒。除此之外,老人的家庭、知識文化背景、、職業、疾病種類等等都會對老人的臨終心理狀態產生影響??傊?,不論是庫布勒?羅斯的心理五階段說還是國內學者總結的心理九階段,都只能為護理人員提供大致的理論思路,而實際上臨終老人的心理特點是因人而異的。

        三、臨終關懷的幾點建議

        1、尊重老人

        想要關懷老人,首先要做到尊重老人。臨終老人雖然已經處于生命的邊緣,但是仍然擁有支配自己生命的權利。我們幫助和關懷臨終老人,不能扮演領導者和支配者的角色,更不能把臨終的老人當作是一種負擔和累贅。尊重臨終老人意味著尊重老人的各種權利和人格尊嚴。他們有權享受正常人的待遇,有權要求不受痛苦,有權保持一種希望感,有權不受欺騙,有權知道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和生命期限,有權選擇怎樣安排剩余的生命。很多病患家屬在得知病人的病情后選擇隱瞞病情,這一點要視情況而定。有時候病者因為自己的身體疾病的生理反應而懷疑自己患病,但其家人和親屬對其隱瞞病情,反而會導致病人的猜疑、不安和過度焦慮,這樣更不利于臨終老人的心理和生理健康。尊重老人還意味著尊重老人原有的生活方式,不能因為想要給老人更加舒適的生活而強制老人改變生活方式或者試圖幫他們安排好一切,雖然更加舒適的生活是所人們共同追求的,但是老人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了幾十年,他們一時間很難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突然的改變會另他們感到不適應、不自在,有時還會產生感到命不久矣的悲傷情緒。

        2、克服恐懼

        對疾病和死亡的恐懼是臨終老人面臨的最痛苦的事情之一。每個人都會產生對死亡的恐懼,尤其是瀕臨死亡的臨終老人。調查資料顯示,大部分患者對死亡諱莫如深、充滿恐懼(6 6 % ),僅13 % 的患者能坦然面對,接受安樂死的更為少數(5%)(李躍躍,2002)。他們面對著死亡、不愿接受死亡卻又無法改變死亡的事實。只有克服了對死亡的恐懼,才有可能使臨終老人舒適快樂地度過剩余的時光。而要使老人克服對死亡的恐懼,首先要鼓勵老人說出自己恐懼和憂慮的情緒,通過與老人的溝通、傾聽老人的心事、與老人談心等方法鼓勵老人坦然面對疾病和死亡。社會工作者還可以嘗試建立臨終老人團體,集體成員之間相互交流和互動,使得團體成員獲得經驗分享和彼此的精神支持,協助患者樹立良好的精神狀態,從而克服恐懼的心理和其他消極的情緒。在對臨終老人的照顧過程中,應當盡量容忍他們對消極情緒的發泄,適時對他們進行死亡教育,更新他們對于死亡概念的認知,以積極的價值觀和倫理觀來看待死亡和生命。最重要的是,當臨終老人產生恐慌情緒的時候,一定要及時給予他們關心安慰和精神支撐,以盡量避免使他們產生孤獨無助的感覺。

        3、重視情感和家庭支持

        在老人生命的最后階段,應該盡量使老人過上舒適快樂的生活,然而2002年李躍躍在對上海市三所醫院的105例臨終老人所做的調查中發現,較多的患者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日子里,不是在平靜、舒適及親人的陪伴中度過,而是陷于現代醫療技術、麻醉、藥物的包圍之中,死亡之前均有接受侵人性治療等痛苦的經歷。目前對于臨終病人的護理以身體醫療護理為主,缺乏對他們心理和情感的支持。而事實上在這一階段,老人最需要的是情感和精神上的支撐和慰藉而不是先進的醫療設備。在精神支持上,家庭支持尤其是親人的陪伴顯得格外重要。如何老人提出要在家中度過最后一段生命,應當盡量滿足,因為老人往往在家中與親人在一起生活才能感到快樂和安寧,最后離開世界的時候也會覺得有安全感。即使老人是在醫院度過臨終階段的,親人也要盡可能多地陪伴在老人身邊,使老人不會感到孤獨和沮喪。老人在生命結束前往往有一些尚未完成的心愿,這時候我們應當盡量滿足,因為這些心愿有時候看似微不足道但對臨終老人來說必定有著深刻的意義,完成了這些心愿很可能會使老人感到人生圓滿沒有遺憾,從而欣然地接受死亡。

        四、總結

        臨終老人的護理和關懷問題越來越得到社會的重視,目前主要有醫院型、家庭型和社區型三種臨終關懷模式。臨終老人在面臨死亡的時候往往具有復雜的心理特征,通常會經歷否認、憤怒、交易、憂郁、接受這五個心理階段,其中對于死亡的恐懼給他們帶來最大的痛苦。社會工作者、護理人員以及臨終老人的家屬必須重視對臨終老人的心理關懷,尊重老人,幫助老人克服對死亡的恐懼,給老人強大的精神支撐和情感幫助,使老人能夠舒適快樂地度過生命的最后階段,在安寧平靜的狀態中結束生命。

        注釋:

        [1]這一定義是筆者結合多位學者對于臨終關懷的定義總結歸納并加入自己的理解而從社會工作者的角度來界定的,并未有明確的權威定義。

        [2]這三種模式類型主要是從臨終老人度過臨終狀態時所處的地理空間劃分的,曾有學者劃分過臨終機構的類型,與這里的模式類型有所相似但并不完全相同,臨終機構的類型為醫院型、病房型和家庭型。

        參考文獻:

        [1]李義庭,李偉,劉芳.臨終關懷學[J].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

        [2]許加明.社會工作介入老年臨終關懷探析[J].社會工作實務研究,2010(9).

        [3]梁彬,王佩玲.臨終病人心理特點分析及其護理關懷[J].護理研究,2003(9).

        [4]林少莉.老年臨終關懷護理探討[J],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2009(2).

        [5]王平.臨終病人的心理特征及醫護方法[J].中國醫學倫理學,2000(6).

        第3篇:老年臨終病人的生活護理范文

        本文就“老年肺癌晚期患者的臨終護理”展開論述。

        1 生活護理

        ①對于癌癥患者來說,要讓患者信任,必須具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責任心,熱情關懷并尊重患者,耐心傾聽患者的傾訴,細心做解釋工作。②提供安靜,安全的環境,保證患者有充足的睡眠,得到很好的休息。③指導患者飲食,多吃高熱量,高蛋白的清淡食物。

        2 癥狀護理

        21 疼痛護理 疼痛是肺癌臨終患者中最普遍,最主要的,最痛苦的癥狀。因此,護士應根據醫生開出的醫囑,根據患者的病情進行給藥,同時也可以配合使用非藥物的方法減輕疼痛,如放松,熱敷,冷敷,按摩等。

        22 咯血的護理 咯血時,遵醫囑給5% GS,250 ml, 加垂體后葉素10 ~20u ivgtt,或立止血1 ku im,并適當給鎮靜劑,安定25 mg tid,(對呼吸衰竭的患者應慎用)[1]。取平臥位,頭偏向一側或側臥向患側,囑患者輕輕咳嗽,將血塊吐出,護士守護在患者身邊,安慰患者,減輕緊張情緒,咯血后及時用清水嗽口,擦凈血跡,更換污染被單衣物,記錄咯血量。

        23 情感支持 護士與患者的接觸機會較多,應該多關心患者,主動觀察患者需要什么,多和患者,病患家屬進行溝通。

        24 注意觀察藥物的不良反應 ①化療期間患者容易口腔真菌感染,患者應該保持口腔清潔衛生。②化療期間的患者應該注意飲食,宜少量多餐,多喝水,多吃富含高營養,高蛋白,高

        --------------------------------------------------------------------------------

        作者單位:200093 上海新華醫院老年醫學科

        熱量易消化軟食,必要時可以進流質飲食。

        25 肺通氣功能下降,反復的肺部感染護理 ①吸氧,隨著病程地延長,腫瘤不斷增大并出現其他器官地轉移,患者的肺通氣功能逐漸下降;由于電解質紊亂,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心衰。要根據患者的氧飽和度情況給患者2~4 L/min持續吸氧或面罩問斷吸氧來提高氧飽和度。②反復的肺部感染,遵醫囑給患者抗感染、止咳平喘、營養支持治療,靜脈輸液滴速以30~40滴/min為宜,以防急性肺水腫的發生。痰多、痰粘稠時可給翻身、拍背,多喝熱開水;患者無力咯痰時,可給予電動吸痰處理,吸痰效果不好時,應征求患者家屬意見予以氣管插管等搶救治療[2]。

        26 減輕呼吸困難 肺癌晚期患者常有呼吸困難的情況出現??梢圆捎靡韵路椒ǎ孩偈紫仁共∈铱諝獗3中迈r,溫,濕度應該適宜。保證患者有充足的休息。②患者應該保持半臥位或者是端坐位,減少體力的消耗。③合理吸氧,減少呼吸困難的情況發生,根據自身的病情發展,可以適當下床進行活動。

        3 小結

        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臨終患者愿意在醫院中等待死亡。因此,如何使患者更加滿意的走完自己的人生道路便顯得十分重要和迫切了。肺癌作為高發死亡率疾病的一種,有其護理的特殊性。護士只有掌握自己的專業技能,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才能更加好的為患者服務。

        參 考 文 獻

        第4篇:老年臨終病人的生活護理范文

        ――譚美青

        生死是自然規律,但“臨終”總是一個灰色的字眼。在青島四方康樂(廣昌)老年愛心護理院院長譚美青的眼中,給“臨終”老人煦暖溫情的關愛,讓老人安詳有尊嚴地離去,是對生命的尊重,也是她心底一直的愿望。

        譚美青從醫30多年,看到大多數老年病人在最后的日子不僅要承受病痛的折磨,生活質量還非常差,就萌發了從事“臨終”關懷工作的念頭。

        2003年,譚美青說服了一群志同道臺的醫生護士和能夠擔當生活護理工作的朋友,拿出了自己的積蓄,合伙成立了“四方區紅十字老年護理院”。2006年,在政府的支持下,通過集資又建立了一所更大的護理院――“青島四方康樂(廠昌)老年愛心護理院”。

        多年來,她不計較報酬和收入,一直在護理院義務勞動。白天她的工作服口袋里總是裝著四樣東西:聽診器、指甲剪、乳膠手套、衛生紙。查房時聽診器隨時為病人聽診,和老人聊天時隨時幫助老人剪指甲,巡視時發現老人大便不通戴上乳膠手套為老人摳出來,隨時幫助老人擦鼻涕口水。夜晚,她經常用別人看電視的時間查閱資料,編寫教材,用于不斷對職工進行培訓。培訓內容除了有關的專業知識外,更多的是對進入老年期的體驗和對老年人內心世界的了解。

        在譚美青帶領下,該院以低廉的價格,親情化的服務,不斷接收身患絕癥的、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到目前為止共有入住老人近400人次。其中送走了190多人,真正實現了她開始創辦護理院的初衷,實現了她的人生的價值,為老人和老人的家庭減輕了負擔,為社會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第5篇:老年臨終病人的生活護理范文

        構建以家庭照料和社區衛生服務為基礎,以綜合醫院老年病科為銜接,以專業老年病醫院為核心,專業化管理的老年醫療服務體系。使老年人的健康服務重,下移,重點前移,逐步平衡城、鄉老年的健康服務需求和質量,使城鄉社區老人都能夠獲得就近、便捷、周到的健康服務,不斷滿足老年人的健康服務需求,使老年人老有所養、老而不病、病而不殘、殘而不廢。

        建立和完善北京老年醫院,綜合醫院老年病科、區縣老年病??漆t院包括:康復院、護理院、臨終關懷院和社區中心等,共同組成北京市老年醫療專業服務體系。形成急癥救治、疾病康復、長期照料、臨終關懷、慢病防控、居家照料等醫療保健一條龍服務。形成老年病科、老年病專業醫院、社區中心和家庭照料的良性互動健康服務模式。

        1,北京老年醫院向綜合化發展,起到老年病科研教學的排頭兵作用負責老年人的急重癥救治、老年綜合征、多病共存、多臟器功能損害、需要長期通氣支持和急重癥后期康復病人的全面治療和護理:負責老年病臨床治療和康復研究:并負責老年醫護人員臨床培訓和繼續教育。

        2,綜合醫院的老年病科主要負責老年人的急癥救治。

        3.區、縣級老年病醫院專業特色定位在老年病急性后期恢復、神經和精神康復、長期照料、老年精神病、舒緩治療和臨終關懷等專業方面發展。建立由醫生、護士、康復師、營養師、臨床藥師、心理醫生和社會工作者參與的多學科團隊,對社區衛生和家庭醫療保健進行指導,對家庭照料病人進行綜合評估和干預。

        4,城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是體系建設的基礎,負責老年病的健康促進、預防保健、慢病康復和家庭照料。社區全科醫生加強老年病教育,開展家庭出診、老年健康檔案建立、老年評估和家庭照料等服務。

        體系建設的具體工作 開展老年病培訓。加強對老年病學科重視

        老年病??漆t生不同于全科醫生和普通內科醫生。老年病醫生要具有內科醫生以外的老年學、精神心理學、社會行為學、倫理學、環境學和道德法律等方面知識。老年病醫生關注的是老人而非僅僅疾病,為了保存病人的高品質生活和延長健康期望壽命,要具有綜合判斷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認可老年病學科的地位,成立和發展老年病專業。在教學上分步驟開展全科醫生和內科醫生的老年病繼續教育,老年病學的研究生和本科生教育。科研上要整合各級科研機構,加強協作。

        整合機構,規范就醫流程。提高老年醫療水平要研究和制定家庭、社區、護理院、康復院、臨終關懷院、老年醫院、綜合醫院老年病科等各級老年醫療服務機構的軟硬件標準,包括生活起居條件、無障礙設施、家庭和社區康復標準、人員設備配備、診療規范、服務模式、就診流程和統一出入院的標準,使老年醫療服務進入一種規范化管理狀態。提高老年醫療水平,開展多學科診療模式、社會心理干預、長期照料、照料標準化(Benchmarks)、個案管理、老年急重癥監護(ACEU)、老年神經和心肺康復、疼痛管理、睡眠管理、舒緩治療和防止跌倒的研究和探索。

        據美國醫療保險公司調查顯示,在社區進行初診評估,規范轉診到相應的怠醫院、急性后期醫院、老年康復醫院、護理院或者臨終關懷院,從而病情好轉的患者比隨意選擇醫院就診的患者感到滿意,費用低且殘疾率或死亡率明顯低于后者。以此規范雙向轉診,形成老年病專科醫院和社區醫療機構間的一體化合作模式。使綜合醫院騰出床位,集中精力致力于疑難雜癥的治療;??漆t院發揮費用低廉、專業化操作水平的優勢;而社區衛生機構在預防保健,健康檔案建立與評估,急性后期康復和家庭照料中發揮作用。這種方式適合老人,而且醫療資源的整合會使群眾得到更加經濟、便捷、連續的高質量醫療衛生服務。

        建立老年健康評估標準

        老年健康綜合評估是一個多學科的診斷過程,通過確定老年病人在心理、社會、環境、醫學和功能等方面狀況以達到診斷、治療和長期隨訪制定綜合計劃的目的。由于老年人患病具有衰老、臟器功能降低、免疫功能低下、代謝平衡被破壞、智能障礙和肢體活動障礙等病理生理特點,造成臨床癥狀不典型、沒有特異性表現、隱伏性發作、易漏診。同時,老年人常出現的抑郁癥、營養不良、慢性肝腎功能障礙、骨質疏松、肢體活動受限、大小便失禁和褥瘡等合并癥也導致治療難度加大。所以老年病的治療不僅是痊愈的概念,而應是盡可能地保護和恢復機體的功能,提高生存質量。要開展老年人全面的綜合評估,如:現病史和既往疾病史;體格檢查;營養狀況;精神健康方面:智能、行為、情感的評估;功能狀態方面:日常生活能力、行為和社會活動功能狀態,有無行走困難和跌倒等;社會和經濟狀況:家庭和收入狀況;居住環境:可得到的醫療保險和商業保險服務項目等。老年醫學綜合評估可以提高診斷準確性;選擇最佳的治療方案;提高治療的結果;提高功能和生活質量:選擇最佳的生活場所和最佳的保健環境:減少不需要的服務使用;安排長期照料管理。

        建立老年數據管理中心

        建立老年健康檔案與診療信息動態管理系統,使老年健康卡實現一卡通服務,開展預約掛號和網上咨詢。對北京各個老年病醫院和每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建立的健康檔案或診療信息進行動態管理。對老年人就診過程和檢查治療狀況全程監控,掌握各種數據資料,從而節約醫療資源,降低醫療費用。

        抓住機遇,迎接挑戰

        第6篇:老年臨終病人的生活護理范文

        一般資料135例中,男87例、女48例,晚期32例,年齡27-72歲,肝癌35例、肺癌32例、胃癌26例、結腸癌15例、乳腺癌12例、鼻咽癌10例、腦癌5例。

        2癌癥病人的心理特征觀察

        2.1否認期病人突然得知確診為癌癥,企圖以否認的心理方式來達到心理平衡,懷疑醫生診斷錯誤或檢查失誤而反復復查、咨詢。

        2.2憤怒期否認以后再通過反復復查、咨詢確診后,病人常會出現強烈的憤怒和悲痛中而且會感到世界不公平,對人世間的一切存在著無限的憤怒和不滿,有被生活遺棄,被命運捉弄的感受,并把這種憤怒向周圍的人發泄并且感到悲觀失望,對生活失去信心對一切事情均無興趣,過著行尸走肉的生活,還有一些病人以為得了不治之癥,在世界上的日子不多了而大吃特吃,做到吃好、穿好、玩好等過一天算一天的想法。

        2.3抑郁期當病人在治療或休養過程中,想到自己還未完成的工作和事業,想到親人及子女的生活、前途和家中的一切而自己又不能顧及時便會從內心深處產生難以言狀的痛楚和悲傷再加上疼痛的折磨、化療用藥難受則近一步轉化為絕望從而產生輕生或自殺念頭,一旦產生了這種心理以后,就可能采取各種手段來過早結束自己的生命,特別是晚期和疼痛難忍的病人均有自殺的可能。

        2.4接受期有許多病人存在著多種矛盾心理但還是得面對現實,進入角色,以平靜的心態對待疾病,接受事實,希望能延長生命,生存的希望強烈,表現出后悔、和善、愿意配合各種治療。

        3癌癥病人的心理護理

        根據病人的性格特點和不同時期的心理特點、不同的需求,有針對性的進性治療和心理護理。

        3.1保持舒適的住院環境,及時了解病人心理變化,隨時掌握及了解病人真實心理狀態,就必須關心病人、了解病人職業、文化、家庭、配偶及個人生活境遇、意愿等同時還應熟悉病人的治療方案和具體治療方法,在掌握全面情況的基礎上進行綜合分析,根據病人各自不同職業、心理需求、社會文化背景,同進或超前的訓知他們將要或可能出現的心理變化和心理規律,從而制定出切實有效的預防措施和心理護理方案如因病施護、因人施護并且按病人的意愿盡可能滿足其需要。本組92例要求單獨房間,在滿足其需求的同時還根據病人的愛好,為其布置病房如有15例52歲至70歲的病人在退休前為機關干部,我們就按其要求在桌上放置臺燈、紙、筆、書報、象棋等滿足其閱讀及寫作、玩耍的需要,使病人感到生活在日常生活中。

        3.2增加病人戰勝疾病的信心,癌癥病人一旦獲悉自己患了不治之癥以后,生的欲望會降低而死的欲望強烈。這時我們的心理開導是至關重要的,不容置疑的語言,誠懇的話語取得病人的信賴,再以病人微小的病情改善的事實來說服幫助病人排除不良的心理狀態。當病人萌發希望以后要進一步鼓勵病人承擔力所能及的生活活動,鼓勵他們勇于駕馭生活。適當的活動不僅使身體受到直接鍛煉并能從壓抑、焦慮、煩惱、苦悶、無助中解脫出來,達到移性益志,對心理起到積極調控作用。

        3.3加強基礎護理、切實做好晨晚間護理,及時巡視病房,多關心、體貼病人,給予生活上的照顧,加強語言交流,以良好的職業道德、高度的責任感、同情心及良好的醫療護理技術實施各項工作,使病人獲得心靈與軀體的舒適同時給病人滿足感、安全感及被尊重感。3.4病情變化時的心理護理,當病人出現全身衰竭、失眠、疼痛、不能進食等癥狀時,護士應密切觀察病情變化,給予必要的支持療法。除力求改善全身狀況外更應該注意對病人良好的心理勸導和安慰。用歷盡磨難,終于戰勝病魔的實例,鼓勵激發病人的求生欲望。

        3.5治療過程中的心理護理,當病人在進行手術時、放療或化療前,不僅要向病人宣傳進行這種治療的必要性,也要向病人講清治療期間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使病人有足夠的心理準備,主動克服困難積極配合治療。

        3.6癌癥病人治療和有效藥物控制疼痛,病人除常規治療和化療外,主要是疼痛難忍,所以需要有效的藥物來進行疼痛的控制。我們采取了WHO癌癥三階梯止痛方案,①第一階梯給予非阿片類鎮痛藥如阿司匹林及對乙酰氨基酸,輔以地西泮;②第二階梯用阿片類藥如嗎啡;③第三階梯同時并用第一、二階梯藥。本組85例患者使用這些藥物止痛效果滿意。

        3.6.1音樂療法心理護理從宣教或經驗之談過渡到注重心理學知識和技能的發揮運用如音樂可直接影響病人情緒,優美婉轉的樂曲對人體各系統均可產生良好的生理效應。根據不同病人的喜好選擇相應的樂曲,在飯后、睡前播放,135例病人的疼痛均得到不同程度的緩解。

        3.6.2疼痛的心理護理癌癥病人到了晚期,往往出現疼痛難忍,護士態度溫和、動作輕柔,對疼痛部位避免觸碰。護士要設法減輕病人的心理壓力提高痛閾,恰當向病人解釋疼痛機制顯示出理解病人的痛苦,安慰病人,通過心理治療緩解疼痛,分散病人的注意力,將注意力集中在交談、閱讀、看有趣的電視節目等活動上來減輕疼痛。

        3.7針對病人心理反應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盡量使病人已知患有“癌癥”但是整個臨終階段都懷有強烈的求生欲望,期望得到有效救治,期盼奇跡出現。我們以熱情、理解和負責的態度順應其幻想,盡可能滿足其要求,當病人已知治療無望預想到死亡即將來臨而感到恐懼和悲傷就表現出失眠、暗自流淚、不思飲食等,我們就增加巡視次數,主動與病人聊天,轉移病人的思維和給予其感性的支持,婉轉的講解生與死的客觀規律,從而幫助病人從死亡恐懼中解脫出來。

        第7篇:老年臨終病人的生活護理范文

        關鍵詞:老年人;臨終關懷;社會工作

        一、研究背景

        隨著中國逐步步入老齡化社會,我們不得不將老年人的臨終關懷問題提上議程。按照國際通行的標準,凡是步入60歲的群體,都可以稱其為老年人,如果國家總人口的10%以上的人都超過了60歲,亦或是總人口的7%以上的人都超過65歲,那么該國家就是老年型國家。我國人口年齡分布比例已經遠遠超過國際標準,過早地進入老齡化時代。老年人占了絕大多數數量,在這個過程中,如何使老人無痛苦、少遺憾地度過最后的人生是社會最應該關注的層面。這些家庭的兒女為生計奔波、勞累,無論從物力方面,還是精力方面都決定了家庭臨終關懷難以實現。

        二、文獻綜述

        在美國,社工介入老年人臨終關懷服務已經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美國政府對于臨終關懷予以很大的財政支持,并且以立法的形式保障資金源,臨終關會已發展成為一種產業。在英國,臨終關懷機構已經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英國在個案社會工作介入老年人臨終關懷中非常人性化,根據臨終者年齡、性別、種族的不同,提供不同語言的服務。我國的臨終關懷失業還沒有建立起一套具有中國特色的行之有效的運行模式。但是,我國的臨終關懷研究已經在個案、小組、死亡意識等方面都有所獵。

        三、相關理論

        老年人臨終關懷是指對生存時間有限,一般是6個月或更少的老年人進行適當的醫院或家庭的醫療及護理,以減輕其疾病的癥狀、延緩疾病發展的醫療護理。它包括旨在減輕身體病痛的身關懷,旨在緩解對死亡的恐懼感、焦慮感的心關懷以及旨在重塑生命價值意義的靈性關懷。馬斯洛需求理論指出,人由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和愛的需要、受到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實現的需要這五種需求。老年人臨終關懷倡導“身、心、社、靈”的服務理念恰恰與馬斯洛的需求理論息息相關。“靈”相當于馬斯洛需求理論的最高層次“自我實現需求”,因此,在個案社會工作介入老年人臨終關懷服務過程中,要注重靈的理念。

        四、臨終老年人的需求

        (一)臨終老人環境需求

        1.醫院臨終關懷

        醫院臨終關懷缺乏舒適溫暖的感覺,我國現有的醫院臨終關懷仍不及健全,在醫院的環境中,多是采用白色床單、棉被、白色墻壁,天花板也十分壓抑。不利于給臨終老人帶來舒適溫暖的氣氛,這點我們每個人也同樣深有感觸,醫院總是給人一種死亡、恐懼的心理暗示,我國對于被為臨終關懷的老人提供專業的醫院以及溫暖舒適的環境也十分重要。

        2.家庭臨終關懷

        我國的基本國情決定對于大多數老年人來說,還是會選擇居家養老的養老模式,但傳統的居家養老模式是無法滿足臨終關懷老年人的需求,大多數普通家庭往往能提供的是最基本的臨終關懷,實際上與居家養老并無明顯區別。

        (二)臨終老人精神上的需求

        1.戰勝死亡恐懼的需求

        臨終老人都面臨著對死亡的恐懼,由于對生命存在眷戀和不舍,人們對死亡充滿了恐懼,雖然案主明白生老病死是一種自然規律,但這種心理活動也在情理之中。個案社會工作在老年人臨終關懷中的介入,可以對老人進行情感疏導,減輕他們對死亡的恐懼感和焦慮感,減少一些想象空間,安詳地面對死亡。

        2.受尊重、被接納的需求

        臨終老人在生命的最后階段都會有強烈的社會脫離感、個人無助感,感覺已經被社會所拋棄。特別是在家庭生活中,他們都曾扮演著一個重要的角色,對家庭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他們迫切需要家庭,甚至社會承認他們對價值,肯定他們曾有的貢獻。老人有強烈的受尊重、被接納的需求,明確這一點后,社會工作者需要運用專業技術和手法幫助他們找到自身的價值,重新融入社會。

        3.了卻心愿的需求

        臨終關懷根據每位老人的不同身體狀況、生活經歷、性格特點等去滿足臨終者心底的愿望。也就是說在滿足臨終者“身、心、社”需求的同時,臨終關懷更注滿足臨終者未完成的心愿。迫于現狀現,臨終者也許會有許多遺憾,如果至死不能了卻心愿,老人很難了無牽掛地離開人世。

        六、社會工作理念在臨終老人關懷中的運用

        (1)在進行個案社會工作的過程中,社會工作者應該將尊重、接納、自覺、個別化的價值理念運用到老年人臨終關懷服務中。同時,社會工作者要以實事求是為原則,時刻從臨終者的實際需求出發,并嘗試影響醫護人員的工作方法。

        (2)與臨終者建立信任關系,了解其最迫切的需求。以案主的角度來說,我們既不屬于醫護人員,又不屬于他們熟知的其他部門人員,所以很難建立信任關系,這就需要社工不斷地去解釋自己的身份,這樣才有利于建立起專業的社工――案主關系。在工作過程中要有換位思考的思維,站在案主的立場分析他們的需求,推廣社會工作價值理念。

        (3)要結合臨終者自身狀況靈活處理突發狀況。本身關于臨終關懷的理念和實踐經驗大多是從香港、臺灣和國外引進而來的,所以在個案過程中,很容易照搬他們的東西,而這些并不一定適合服務對象自身的情況以及大陸的獨特背景。

        (4)觀念會對臨終老人、臨終老人家屬的行為產生很大的影響。只有樹立積極的死亡觀,坦然面對死亡,才可能保證個案社工的順利介入。此外,動用佛教、道教等傳統文化的核心理念來輔助介入,達到安撫臨終老人情緒的目的。

        (5)除做好一線工作外,社工還要學會資源開拓與協調。社工要聯系到一切可以得到的資源,包括人力資源和物力資源、司法資源等等。

        參考文獻:

        [1]陳娟,癌癥病人的臨終關懷狐貍.[J].中華國際護理雜志,2004.

        [2]成彥,臨終關懷中的社工介入.[J].社會福利,2007.

        [3]范明林,社會工作方法與實踐.[M].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05.

        第8篇:老年臨終病人的生活護理范文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3783(2008)-9-0011-05

        【摘 要】臨終者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對于他們來說重要的是生存的質而不是量。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走向死亡,雖然每個臨終者的身體狀態,心理需求不盡相同,但卻有其共同點。臨終者面對死亡渴求精神上的支持,軀體上的撫慰,期望能夠舒適,有尊嚴地離開人間[7]。良好的溝通是提高臨終者生活質量的關鍵因素。護理人員應能掌握一定的溝通技巧,與臨終者進行良好的溝通,使患者在生命的最后階段感到人間真情,在護士優良的服務及關懷中寧靜、平安、自然、和諧、安詳地告別人間[3]。

        【關鍵詞】臨終者 溝通 生存質量

        Communication Skills to The Terminal

        JI Lasulin,YANG Ming, ZHAO Zheng-ping

        Liangshan Psychiatric Hospital , Liangshan 615000,Sichuan,China

        【Abstract】The terminal is a special group,the importance to them is survival of quality rather than quantity. Each terminal physical state and psychological needing are vary, but have the same point。The terminal facing death desire spiritual support, body console, and look forward to comfort and dignity to leave the world。Good communication is a key facto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terminal life.Nurses should be able to master certain skills, and have a good communication to the terminal, so that terminal in the final stages of life feel the world truth, farewell to the world quietly、calmly in the good services and nursing care.

        【Key words】The Terminal; Communication; Life Quality

        臨終者從臨床實用的角度對一般臨終者的定義為患有在醫學上已經判明在當今醫學技術水平條件下治愈無望的疾病,估計在6個月內將要死亡的患者。范圍包括患惡性腫瘤晚期者;中風偏癱并危及生命疾患者;衰老并有多種慢性疾病,全身情況極度衰竭行將死亡者;嚴重心肺疾病失代償期病情危重者;多臟器官衰竭病情危重者;其他處于瀕死狀態者。臨終者強調的是生活質量。WHO生存質量研究組認為: 生存質量不同文化和價值體系中個體對他們的目標和期望標準以及關心的事情,有關生存狀況的體驗,包括六個方面:身體功能,心理狀況,社會關系,獨立能力,生活環境,和精神寄托。臨終也是生活,是一種特殊類型的生活,正確認識和尊敬臨終者最后生活的價值,提高臨終者的生活質量是對他們最有效的服務[3]。良好的溝通是提高生存質量的有力保證。溝通是指發送者憑借一定渠道(又稱媒介的通道),將信息發送給既定對象(接收者)并尋求反饋達到理解的過程[4]。本文討論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信息交流,是信息、思想、情感在個人或群體間傳播的過程[5]。溝通的原則是鼓勵性、疏導性、討論性、治療性。有效溝通的四大要素是清楚、直言、誠實、有分寸。溝通分為言語溝通和非言語溝通[3]。護理人員只有掌握好溝通的技巧才能與臨終者進行有效的溝通,進而提高他們的生存質量。

        1 準備階段

        選擇雙方合適的交談時間,不同時間和不同環境氛圍會影響到溝通的效果,最好選擇雙方合適的時間[4,5]。明確交談的目的任務:減少不能確知的事情,加強相互關系,指點病人和家屬行動的方向[3,5]。復習病人己有的資料:記住病人的姓名,并以最快速度熟知病人的治療、護理、飲食和睡眠習慣;個性特征、文化背景、尊重個人的生活習慣和信仰:應用恰當的稱謂,增強護患間的親切感[5,8,11]。病人的準備:舒適的。環境的準備:安靜典雅的地方,隱私性,謝拒會客,避免電話、手機的干擾[4,5]。護士的準備:身體上要求著裝整潔、素雅、得體,不要過分修飾打扮;舉止穩重端莊,態度和藹親切,眼光柔和安詳,表情自然真摯,情緒飽滿,出現在病人面前力求給病人帶來美感、舒適和愉快[2,11,14]。心理上準備:開誠布公換位思維,善于設身處地地站在病人的角度考慮問題,不主觀,不武斷[5,11]。

        2 言語溝通

        2.1 重視開始 第一印象非常重要,護士與病人的第一印象將深深地影響護患關系及交談的結果。在交談之前護士應注意提供支持性言語,建立起信任、理解、溫馨、接受的氣氛,減輕病人的焦慮,真誠照顧并給予溫暖,使病人開放自己并坦率地表達自己的思維情感,順利開始及進行[5]。護士應有禮貌地稱呼對方,介紹自己的姓名并握手,坐下來表明有時間傾聽,向對方說明本次交談的目的和大致需要的時間并對隱私保密。要想很自然地開始交談,可根據不同的情況采取下列方式:(1)問候式:如“你今天有什么感覺?”(2)關心式:如“這兩天天冷,添點衣服別著涼了?!保?)夸贊式:如“這束花真漂亮,是你愛人剛剛送來的嗎?”這些技巧既可以使病人感受護士的關心愛護,又可使病人自然放松,消除緊張戒備的心理,此時便可自然地轉入主題。注意開場白使用一定要符合情境習慣,不可隨心所欲,避免使用醫學術語。涉外不問:年齡,婚姻,收入,地址,經歷,工作,信仰[3,5]。

        2.2 聽的技巧 臨終者非常需要最大的同情、支持和家庭的容忍[13]。聆聽是護士提供的最具同情心的禮物。研究表明克服悲傷的最好的方法之一是談論它,臨終者對地球每個生命的消逝傷感,而你的聆聽能幫助他們克服死亡的悲傷[1]。然而死亡的來臨,臨終者總是喜歡向傾聽者談及往事,以此給以自己的人生定位,護士盡可能地尊敬他們[9]。對他們說:“你有什么感覺?”并準備聆聽[1]。允許他們從疾病最初表現甚至是幾年前開始講述及各種傾訴,包括他對病情的看法,對家人希望以及對未來的打算[3,1,3]。 這是我們給他們最好的禮物,也是最大的恭維[1,5]。

        2.2.1 積極的聆聽 聽者不應打斷講者的表達,也即是聽聽話而不插入任何你自己的判斷、建議和分析,鼓勵臨終者深入話題,專心聽,將全身心投入,以顯示對他們的關心和鼓勵,以便對方能暢所欲言[1,8,9]。如“是的,接著講……再告訴我一些。”,微微點頭,輕聲應答:“哦,知道了”以表示自己正在聽和很感興趣[1]。反之,護士輕易表現出震驚,急于作判斷、批評或提出建議及東張西望、坐立不安等會使溝通變困難[1,5]。臨終者會關上心靈之門,把你拒之于外。

        2.2.2 反述式聆聽 又深了一步,聽者重復(不加任何判斷的重復)或反述剛剛聽到的話,即適時給予反饋[1]。如臨終者說:“我不知道做什么才好,有太多的事要做決定?!弊o士可重復為:“現在這種情況一定讓你感到很大的壓力。”這樣讓他知道你聽到了他所講的話,也證明你正確理解并且不打斷他的思路,同時又幫他清理了思路,而且支持他的下一個想法成型[1,5]。

        2.2.3 有效的聆聽 對于一個為死亡而苦惱的人來說給他建議通常并不會有什么幫助的,有效的聆聽需要護士聽其言觀其色,力求準確地把握臨終者的意圖[1,4]。 “我能聽出你對此很生氣?!边@樣的話能讓他深入話題而且也許會幫助他去找到解決的辦法,反之,給他建議會讓緊張的情況增加更多困擾[1]。

        2.2.4 體貼的聆聽 這在所有時間所有情況下都是必要的。要求你全神貫注,不要隨便插話,可以用體態語,目光注視對方的眼睛和面部保持眼神交流,適當的接觸和手勢來迎合臨終者表達體貼的聆聽[3,9]。體貼的聆聽意味著注意臨終者而不是你自己所表達的想法和感情。你要記住,不管他們的感受是好或者是壞,它們只是 “情況本來這樣。”而已。如果你表現出震驚、厭惡或戒備,進一步溝通的門就會被關上,他將不再給你面對真情的機會,這會使他們感到孤獨、甚至消沉;相反在分享病人的感受時,同一種充滿愛意的表達方式―點點頭或進行目光的接觸來表示你在努力理解他說的話[1,3,5,9]。這對于老年的臨終者來說,尤為重要。

        2.3 提問 在創造性和體貼的聆聽中的提問是你為臨終者提供的最有幫助,也是最必要的工具。它給了他說出心中氣惱和迷惑的機會,它幫助他形成對未來的計劃,它驅除了孤單被遺棄的感覺,它給人的安慰讓確實需要它的人放心。高度重視病人的尊嚴,絕不要不和他商量就做決定或以命令的口吻和他們說話,提問是和他們商量的一種有效的方法,提問可填補對話中的溝壑[1]。特別是對攻擊型臨終者,主動溝通,提一些問題,引導發泄,找出癥結所在。不要問帶有侵犯性的不禮貌的問題,要問顯示你真正關心對他很重要的事情的問題,提問能引導交談圍繞主題展開。

        2.3.1 提問的方式 (1)引導問題使之趨向于你想要聽的回答。如:“今天, 你有什么感覺?”(2)封閉式提問:患者直接坦率回答是或不是。(3)開放式提問:引導其開闊思路,鼓勵表達自己的觀點、想法、擔憂和感覺。沒有開放性問題,要想發現臨終者的真實感受及找出主要的擔憂通常是不可能[3,5]。

        2.3.2提問時遵循的原則 (1)中心性原則:以臨終病人為中心,圍繞交談的主要目的進行[5]。溫暖性原則:提問也可以說是詢問,不應是冰冷的突如其來的不良刺激[5,12]。

        2.3.3 提問時注意的事項 (1)避免提連續性的問題:每次提問一般限于一個問題,待回答后再提第二個問題,否則病人會感到困惑,不知該先回答那個問題,甚至緊張有壓力。(2)避免提雙重性問題:如“你想吃面條,還是想吃蛋糕?”或許他都不想吃那兩樣而想吃米飯。(3)避免提“為什么”之類的問題:如“你的肝臟不好,為什么要喝酒?”這類問題往往隱含責備之意,容易使病人反感和緊張[5]。

        2.4 回應信息 一名優秀的護士總是通過對信息的回應表達對臨終者的關注、理解、拉近彼此心靈距離,鼓勵他們表達欲望,使溝通順利深入進行。反之,護士不能適時的對信息做出回應將直接影響到溝通的效果。會應信息的策略:(1)控制不良情緒,寬容原則[4]。應暫緩激烈的反應,對方不要你的評判。對自己不感興趣的平淡往事,也要控制好自己厭煩的情緒耐心地寬容地聽下去。(2)適當保持沉默,溝通中的沉默就像樂譜上的休止符,含義無窮,適當保持沉默常常能收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神奇效果。(3)必要的語言回應:表示聽清了對方意思和理解承認他的觀點,應適當的時候發出“哦,唔,啊”等語言回應。它們好比烹調是所加的調味料具有獨特的效果,加深談話的內容。但不能運用頻繁,否則會分散說話人注意力的危險。(4)適當的非語言暗示,必要時用點頭、微笑和手勢等做出積極的反應,可以讓臨終病人感到你尊敬他,愿意聽他講話與他溝通,拉近彼此的心靈距離[4]。

        3 非語言溝通

        亦稱軀體語言交流,即用表情、眼神、姿勢、動作等進行交流。非語言溝通是通常在潛意識促動,所以要比語言更精確地表達感受[4]。非語言溝通不同于一般生活護理,只能通過垂危病人細微甚至瞬間的表情來探求其心理狀況。做好非言語行為護理能獲得臨終者的信賴,使他有安全感和親切感,有利進行各種護理,達到“無聲勝有聲”的效果。不僅能滿足臨終者心靈上的需要也使家屬感到護士的關懷和照顧,減輕思想負擔,更好地配合護士幫助垂危病人平靜,寬慰地度過人生最后時刻[12]。

        3.1 儀表和身體的外觀 有研究發現84%的人對另外一個人的第一印象來自于他的外表[16]。護士的儀表美是醫院的院風,天使的儀表會給臨終者舒適愉快,從而激勵求生的信心,尤其是好的儀表與美的心靈相一致時會迸發出藥物起不到的作用[11]。因此護士應注意自己的著裝和修飾力求給臨終病人帶來美感,提高生存質量[4]。

        3.2 身體的姿勢、步態 它可以反映一個人的情緒,健康狀況及自我概念[14]。舒適的體態姿勢對病人

        來說尤為重要,它不僅有利于疾病康復,更能穩定他們的各種不良情緒。臨終者由于復雜的心理對護士往往態度冷漠,但在其還有知覺的情況下對任何刺激引起的身體某個部位不舒適可下意識地表達出來,有需要舒適的愿望。故護士應細致地觀察病人及時發現問題并給予解決[12]。同時,護士也該注意自己的姿勢、步態,避免給病人造成緊張的壓力。

        3.3 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是溝通中最豐富的源泉,它是一種共同的語言[14]。精神病學家發現,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文化人們的面部所表達的感受和態度是相似的[16]。面部表情是內心情緒喜、怒、哀、怨的表露,護士通過病人的表情及時了解臨終者的需要,給予適當滿足。此外病人也會時常仔細地觀察護士的面部表情,特別是當他們需要幫助時。因此,護士應意識到自己展現在病人面前的表情,并盡可能地去控制一些會給 “病人造成傷害的非語言表情,如不喜歡、厭惡和敵意等,達到較好的溝通[14]。

        3.4 目光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12],臨終者的復雜心理狀態通過目光交流會達到很好的效果。目光的接觸通常是希望交流的信號,表示尊重對方并愿意聽對方講述[14]。護士與臨終者目光平行用親切的眼神與他傳遞對其理解和同情[3]。目光接觸的水平與時間會影響溝通的效果,交往時最好情況是:護士坐在病人的對面將目光落在對方眼以下、頜以上的區域,把目光放的虛一些,不要將目光聚集于某個部位,讓眼睛的余光看到對方的眼睛即可;不宜注視對方的頭頂、大腿,對異性而言,尤其不應注意其胸部、檔部、腿部。視線接觸對方臉部的時間占全部談話時間的30%~60%[5,14]。

        3.5 觸摸 觸摸是無聲的語言,是一種很有效的溝通方式[14]。安慰別人的一種最好的方式就是觸摸,沒有人比在和威脅生命的疾病做斗爭時感到如此脆弱并需要人來觸摸[1]。對于一位臨終者,當任何語言己經不再有意義的時候,溫暖的觸摸能把關心傳遞給他[3]。表達關心、理解、安慰、體貼,給他心理上的安慰和精神上的支持,這種觸摸會起到比語言更大的作用[5]。然而觸摸是一種表達非常個體化的行為,對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涵義[10]。運用時要考慮臨終者的性別、年齡、社會文化背景,當時情況及觸摸形式的影響[5,10]。因此,它是一種容易被誤會的溝通方式。盡管如此,在專業范圍內有選擇地使用觸摸對溝通是有促進作用的[14]。如在溝通中臨終者出現恐懼時握住他的手,可使他感到溫暖安全,給予心理上支持[3]。提高他們的生存質量,使之無憾地離開人世,生死兩相安[2]??偟膩碚f任何臨終者都需要觸摸,對于抑郁型的臨終者,常到他們的床邊坐坐,親切地握他的手,會比其它溝通方式更有效[2]。對聽力障礙的臨終者,輕輕觸摸他的臂、手和肩,直到引起他注意,讓他知道你來了,將有利于開始溝通[4,11]。對昏迷者觸摸是一種較好的溝通方式,無論他是否感知到是否有反應,都應該反復地不斷地試圖與其溝通[4]。

        4 與臨終者溝通的注意點

        4.1 十要 (1)與臨終者第一次接觸時,要主動熱情地介紹自己的姓名和職務,表示愿意為其服務的態度。(2)要掌握聲音的大小和語調,說話清晰。(3)要面對他們說話。(4)要對他們提出的問題給予反饋。(5)要提高傾聽的技能,積極、專心地聽他們的言語。(6)要與他們目光接觸以表達對他們的關心和尊敬。(7)要觀察他們的面部表情、姿勢和體態語來發現線索,了解他們的感受。(8)要避免任何使他們感到難堪和不快的事情。(9)要使用禮貌語充分尊重病人及家屬。(10)要盡可能使他們了解自己的病情,讓其知道對他最重要的是生命的質量而不是壽命的長短[3]。

        4.2 十不要 (1)不要使用患者不熟悉的醫學術語和詞語。(2)不要使用模棱兩可、含糊不清、意思隱晦的詞語。(3)不要為打消病人的焦慮而給病人敷衍了事的安慰話。(4)除非病情需要,不要主動打聽患者的隱私。(5)不要使用耳語、咕噥、嘟囔。(6)不要在患者及家屬面前,對其他護理人員評頭論足。(7)不要刺傷患者的自尊心。(8)不要當著病人的面抗辯。(9)不要假裝在聽。(10)不要因為知道疾病的基本過程,就理所當然地認為自己已經了解臨終者的需要[3]。

        臨終關懷是一個沉重卻又不得不面對的話題,既要讓病人面對即將死亡這一現實又要在病人的心中點燃一些希望,希望的概念就能成為一種強烈的因素使病人敢于面對明天可能發生的無論什么事[15]。人是有思想的,其心理活動和情感主要通過語言表達,而病人在臨終前面對自己即將走完的人生路途,隨病情惡化心理反應錯綜復雜,表現不一。作為護理人員應該運用言語溝通和非言語溝通的技巧結合臨終者的特點進行良好的溝通,給他們一片藍天,讓他們在藍天下無憂無慮地享受活著的每一天[14]。讓他們達到:“我活著的每一天,都享受著生活,如果還有明天,我將滿懷喜悅――再同樣地生活一天”[15]的境界和高質量的生活。然而,臨終關懷是剛起步又面向未來的新世紀人類重大工程之一,將面向醫院、社區和家庭發展,將使臨終關懷更人性化、科學化、普遍化,使生命顯示更高品質與尊嚴。這對我們護理人員來說是一項光榮的使命。臨終病人來自各行各業,五湖四海的人,每個人的個人經歷不同,性格各異,文化情趣各有差別,會表現出不同的心理狀態和承受能力[6]。當病人機體上飽受疾病的折磨,心中苦悶,精神上痛苦時護士有效地與之溝通能穩定病人的情緒??傊?,護士溝通交流的技巧的運用與友好感情的注入,信任關系的建立結合起來,才會有效地發揮溝通技巧的作用,達到生死兩相安、兩無憾[5]。

        參考文獻

        [1] 寇爾英著.馮亦斐譯.臨終關懷.北京:中信出版社,2001,3-182.

        [2] 幻孟憲武.臨終關懷.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1-174.

        [3] 施永興.安寧護理與緩和醫學.上海:上海科學普及出版社,2002,39-112.

        [4] 李繼平.護理人際關系與溝通教程.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2-107.

        [5] 史瑞芬.護理人際學.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2,33-108.

        [6] 楊輝.當代護士的語言與技巧.太原: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290.

        [7] 李義庭.臨終關懷學.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生社,2000,3-6.

        [8] 劉容.ICU護士與呼吸機依賴病人的交流體會.實用護理雜志,2003,19(2):72-73.

        [9] 王伯瑩.認同.傾聽.親情―超級大國年護理新觀點.國外醫學護理分冊,2003,22(1):14-16.

        [10] POTTER PA.Basic Nursing :Theory and Practice[M].Philadelphia:Mosey,1995.

        [11]遠懷英.我看護患關系.當代護士,2001,8:19-20

        [12]陳汀蓮.對臨終病人非言語行為的觀察及護理.中華護理雜志,2001,36(7):541.

        [13]趙麗萍,周慶湘.臨終關懷―給晚期癌癥者一片藍天.當代護士,2003,1:38-39

        [14]李小寒.淺談非語言護理溝通技巧.實用護理雜志,2000,16(5):59.

        第9篇:老年臨終病人的生活護理范文

        一、生物一心理一社會醫學視角下的老年護理   

        (一)老年護理概念釋義   

        從一般意義上來看,老年護理是指把老年學和臨床護理學的相關知識綜合應用于老年人護理的專門領域,研究、診斷和處理老年人群現存和潛在的健康問題。具體而言,其H在關注老年人的生理與心理的需要,最大限度地發揮他們的能力,從而促進、維持和恢復他們的身體和心理的健康,改善和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使他們舒適地度過愉快的人生。這樣的定義,符合學界對于傳統老年護理概念的認知:側重通過醫學手段,強調護理人員在改善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中占據的卞導作用,以期達到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的日標。   

        而隨我國老齡化社會的到來,養老模式的轉變,某種意義上使得老年護理的內涵拓寬到從生物一心理一社會醫學視角界定。這一視角下的老年護理結合了老年人的心理、生理、社會、文化的綜合需求,解決了老年人的實際需要,同時在自護護理的原則下,鼓勵老年人參與到自身的照護中,在保持老年人獨立及自尊的情況下適時給予全補償、部分補償的護理服務。網具體來說,它使被護理的老年人吃飽、穿暖、住好,同時還為老年人提供診斷、治療、康復、醫療護理、預防、精神慰藉、康復娛樂等一系列服務,以促使其達到最佳的身體、心理、社會功能狀態;它是一種對老人自立的援助體系,通過這一援助體系,讓老人都能過上有尊嚴的生活。Cal這種老年護理概念,充分體現生物一心理一社會醫學模式①:護理理念強調以護理對象為中心,護理人員扮演協助者角色,僅發揮援助作用;護理方式既重視醫學手段又重視社會文化護理路徑;護理內容重視老年人多元需求;護理日標是使得老年人能夠參與自我護理,實現獨立自尊的生活。除此未提及的是,老年護理的時空視域,對于老年護理的時間范疇,從預防醫學護理到臨終護理,展開延續性護理;而老年護理的空間范疇則突破了醫院、養護機構的界限,鏈接了社}X_和家庭等護理場所。   

        向生物一心理一社會醫學模式轉變的老年護理   

        在2016年印發的《全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2016-2020)》一文中,強調健全老年護理服務體系,提升老年護理服務能力。而當前我國老年護理服務仍處于生物一心理醫學模式的發展水平,而臨諸多問題。從對知網中關于我國老年護理服務的文章中可以看到,在護理的時空范疇上,針對老年護理的時民超越僅將住院老人作為護理對象,延仲到對老年人慢性病的預防與控制;在空間范疇上,則已經打破由醫院、專業護養院和普通養老機構組成的地域限制,社Ix.與家庭護理場所也漸漸興起。這是向生物一心理一社會醫學護理模式轉變的表征。    但從其他維度看,尤其是在養護機構、社Ix_和家庭場所內,對于老年人的護理服務則處于較低的水平。在護理內容上,養老護理員對于護理知識的掌握較為局限,以上海為例,調查顯示護理人員缺乏對心理治療、康復技能、疾病診斷、法律知識和臨終關懷等知識技能的掌握[5j,而針對陜西省的12家養老機構護理員的調查同樣而臨相似問題在社卜_和家庭老年護理服務上,老年人更傾向于較為專業化的醫療護理服務,如健康咨詢、家庭護理、家庭康復、幫助配藥等。而在護理人員素質上,普遍存在著護理人員素質較低的現象。而從護理內容上就可看出,在護理手段上,在機構和社}x居家老年護理上,對于老年人的醫療護理服務尚未發展完善,對于老年人的心理及社會層而的護理服務開展基本缺乏。在護理日標上,由當前我國老年護理內容、手段、人員素質中即可看出,老年護理服務要達到老年人自護護理、獨立自尊的生活狀態尚不能實現。   

        從上述可知,我國的老年護理服務仍而臨諸多問題。我國對于專業老年護理人才需求大,對于老年人的疾病診治、預防醫學、心理一社會支持、第三方照護、老年人自護等多層次護理需求需并行展開。而現實中,我國的專業老年護理人員缺口仍然較大,而從社會文化層而展開老年護理既是需要而又切實可行,那么醫務社會上作的介入是符合老年護理的多層次發展的需要的。   

        (三)醫務社會上作與老年護理服務的聯系   

        既然社會上作能從社會文化層而輔以生理層而的老年護理服務,那么將醫務社會上作嵌入老年護理服務有所可為。從概念層次上看,社會上作的基本含義是社會福利服務,日標是追求社會公平和平等,卞要服務對象是弱勢群體、劣勢群體和所有需要幫助的困難群體,社會上作實務的本質是不圖回報的社會利他性幫助服務。醫務社會上作是社會上作的分支,泛指社會上作者在醫療和健康照顧機構中所從事的各類社會上作實務的總稱。Col從定義中可以看到,其與老年護理服務有著共通之處。在追求日標上,醫務社會上作含有社會上作所要達成的日標,老年護理的日標是實現老年人的有尊嚴、有質量的生活,社會上作追求的社會公平平等本身即含有此意。在服務對象上,老年群體通常被看作弱勢群體或是需要幫助的群體,其在社會上作服務對象的范疇之內,而老年群體又是慢性病的高發群體,因此也屬醫務社會上作的服務對象之一。在服務內容上,醫務社會上作與老年護理服務內容相勺_交合,在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料服務、健康預防、醫學治療康復與保健、心理慰藉、社交、臨終關懷、安寧照顧等方而_者均參與。在護理方式上,一方而醫務社會上作通過社會上作實務方法對老年人開展社會文化層而上的服務,這是一種援助;另一方而,從發展的角度來看,社會上作更應是一種助人自助的科學服務[U of醫務社上同樣如此,而老年護理服務強調自我護理與服務,所以一者同樣強調援助、自立。在開展服務的時空范疇上,醫務社會上作已在醫院、社}X.、家庭開展服務。而從現實中看,醫務社會上作的誕生、發展以及日趨成熟是以單純生理性疾病向生理、心理、社會健康概念轉變為基礎的[“〕,而當前我國也致力于建設生物一心理一社會醫學性質的老年護理服務,在老年護理服務人員緊缺且素質不高以及對社會上作發展的政策性支持下,將醫務社會上作引入老年護理服務中是理性選擇的結果。   

        二、我國老年護理服務中的醫務社會土作   

        醫務社會上作與老年護理服務存在共通之處,那么,其在我國的老年護理服務方而應有所作為。本文從功能視角對于其在醫院、養護機構、社}X_家庭展開的老年護理服務的狀況作出梳理。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日本欧美在线播放免费人成 | 日本国产欧美大码A视频 | 五月开心亚洲综合在线 | 亚洲国产精品色一区二区 | 色婷婷在线播放看片 | 午夜免费啪视频日本美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