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縣域經濟的概念范文

        縣域經濟的概念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縣域經濟的概念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縣域經濟的概念

        第1篇:縣域經濟的概念范文

        一、發展壯大縣域經濟,必須樹立科學發展觀,把產業定位確立好.選擇和確立科學的縣域經濟發展戰略,一要眼睛向內,先把自己的“家底”盤點清楚。盤點的目的在于盤活,盤活則需要以戰略眼光從不同角度去審視現成的“家底”,去謀劃它的未來。近兩年,我們對我縣的國有集體企業資源、知名品牌資源、勞動力資源等方面和領域全面盤點,通過盤點,從而找到了發展的切入點和突破口,縣域經濟發展因此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二要跳出縣域看縣域,在更加廣闊的范圍內進行資源整合,營造縣域經濟發展新優勢。實踐使我們認識到,發展縣域經濟,沒有現成模式,也不應該都是一個模式,只有突出個性,盡快培植出特色突出、優勢明顯、影響力較大的主導產業,縣域經濟發展才可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我們既要對縣情的一種梳理盤點、客觀認定,也要面向國內外市場和按照可持續發展的要求科學選擇。在發展主導產業上,必須堅持三點原則:一是培植特色產業要有韌勁,要像經營百年老店、打造跨國公司那樣,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干,只爭朝夕,不斷推進。二是堅持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樹立“求特”、“求精”的特色經濟新理念,用世界的眼光、全局的思維來審視自己的優勢和特色,從全省、全國乃至全球經濟發展的新格局、新趨勢中找準自己的特色經濟定位。三是在選準“特色”產業的前提下,要千方百計促其擴張、裂變、規模發展。提升縣域經濟的競爭力,說到底就是要提高特色經濟的競爭力,而提高特色經濟競爭力的根本出路在于使特色經濟產業化,形成由幾個特色產業為主導的縣域特色經濟構架,最終實現用幾個特色產業帶動縣域經濟社會的整體大發展。

        二、發展壯大縣域經濟,必須緊緊圍繞投入和發展這個主線,把起飛的平臺搭建好(一)民營突破。把民營經濟培育成新的經濟增長點是壯大縣域經濟的重要基礎。民營經濟能否有大的突破,關鍵是政府能否出臺鼓勵農民放心、放膽、放手、放開發展非公經濟的具體政策和措施,也就是說有沒有一個好的政策平臺。近兩年,我們就民營經濟的市場準入、稅賦、土地等方面制定優惠政策,使大批農民進入國企改革、城建、教育、衛生等領域,由此改變了固有的所有制經濟格局,轉變了經營方式,膨脹了民營經濟總量。

        (二)壯大園區。創辦工業園,發展專業村、鎮,是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形成產業族群,促進行業、產業、產品之間優勢互補和集約經營的好路子。我們按照“民營企業園區化、園區城鎮一體化、鄉鎮經濟產業化、特色產業規模化、產品質量標準化”的要求,加大工作力度,全縣范圍內形成了10個特色經濟塊狀群體,這些塊狀經濟群體的形成,不僅提升了各個園區和產業的經濟運行質量,而且拉動和派生出其他產業,發展了配套經濟。今年,縣城工業園區要入駐20家企業,總投資要突破3億元。

        (三)開放先行。擴大開放,外引內聯,是提速縣域經濟的明智之舉和必由之路。對此,我們努力做到:一是要把土地、資源、勞力、電價等比較優勢的“王牌”亮出來,促其轉化為招商引資、城市建設、承接產業轉移和發展民營經濟的優勢;二是要把特色產業的“王牌”亮出來,科學編制招引資規劃,使客商因利動心,迎利而來;三是要把優良環境的“王牌”亮出來,使人們感到異地創業的安全感和舒適感,敢來投資、愿來投資、主動來投資。

        三、發展壯大縣域經濟,必須增強緊迫感和使命感,把求真務實精神弘揚好發展縣域經濟的任務十分艱巨和繁重。必須增強四種意識:一是要增強大局意識。加快縣域經濟發展事關全縣大局,沒有縣域經濟的快速發展,群眾就會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吃虧落伍,同時還會因一個縣的落后影響到全市率先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大局,我們絕不能拖全市的后腿。二是要增強憂患意識。像我們這樣縣域經濟相對落后的縣份,再也不敢按部就班,必須瞻前顧后,超常規發展。三是要增強機遇意識。國際新一輪產業轉移和資本流向加快,國內經濟發展正全面進入新的快速發展周期,這為我們進一步拓寬縣域經濟發展空間,提供了良好條件和機遇。失去一個機遇,就會落后一個時代,我們必須乘勢而上。四是要增強實干意識。實干興邦,發展壯大縣域經濟必須力戒空談,求真務實,真抓實干。我們一定要在全縣上下大力弘揚永不懈怠的奮斗精神,把壓力化為動力,堅定信心,勵精圖治,同心同德,實現縣域經濟新跨越。

        發展縣域經濟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第一,發展縣域經濟要真正貫徹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這樣一個基本的方針。之所以這么講是因為發現,在各地的縣域經濟的推動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偏差,偏差在于后起的縣在先進的縣考察過程中僅僅看到它的一些皮毛,看到了它們的結果而沒有看到它們增長的過程。比如他們學到要建大房產、要修大馬路,卻把僅有的一點錢都用到這上了。所以我認為發展縣域經濟說到底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而這個“建設”是指社會財富充分利用的概念,不是大興土木勞民傷財的概念。

        第二,既然說要發展縣域經濟,就要實事求是,要以發展非國有經濟為主的企業。不明確這一條,縣域經濟很難發展。因為我們縣域經濟一個最基本特點之一就是在縣里沒有多少國有經濟,以前的國資結構里面,縣一級有多少國有經濟?有也不歸縣管,比如銀行、電力、電訊這些。既然沒有國有經濟,當然就要努力發展民營經濟。但有的地方兩者都不發展,縣鄉的財政卻在增長,錢從哪里來?就只有加重農民負擔。所以民營經濟不發展,大言之,就是沒有了縣域經濟、沒有了縣的經濟支柱,小言之,它對于減輕農民的負擔,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增長級為不利。我們到浙江、廣州去看,農民富的地方,縣域經濟繁榮的地方,都是靠民營經濟為主導,打江山。不發達的地方,差距也是在這里。中西部地區的很多地方領導還局限于依靠國有企業、財政部,“跑部錢進”,認為靠國家給項目的那點資金能把縣域經濟搞起來,這是不行的,因為我們整個國家經濟體制改革的取向是市場經濟,財政支出要從經濟里面退出,從經濟競爭領域退出。國家審計的項目會越來越少,國家直接投資的項目會越來越少,這點縣級政府一定要非常明確。

        第三,發展縣域經濟一定有一個開放的活力的市場,一個良好的投資環境。開放的市場,不僅僅是指商品市場,不是說只想把自己的東西賣出去,還要不拒絕別人的東西進來。所以有些地方經常搞地方限制,限制他人賣啤酒,以為這樣能把自己的經濟搞好,保護自己的企業,實際是保護了落后,有朝一日害了自己。因此更重要的是要形成一個開放的要素市場,資金、技術、勞動力的流動和重新優化組合,這是最關鍵的。這就需要有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才能形成一個好的投資環境。

        第2篇:縣域經濟的概念范文

        一、推進內蒙古縣域經濟協作的必要性

        (一)縣域經濟的相對獨立與協作

        經濟區域的劃分只是按照一定相關地域、行政區劃和產業類型等相對標準進行區分。在現代市場經濟視野下,就按照經濟資源合理配置運作區域而言,經濟區域的劃分只是一個相對概念,即并不存在絕對的經濟區域界限或絕對獨立的經濟區域。縣域經濟作為區域經濟以行政區劃為標準的經濟運作單位,一方面反映出縣域經濟自身相對獨立空間的經濟資源配置范圍,而更多地反映出中國經濟行政運作經營特征。而在現代市場經濟運行過程中,從經濟運行區域效益最大化要求實際出發,經濟區域劃分應該以優化經濟資源配置流轉,提升資源利用效益為標準。也就是說,經濟區域的劃分是相對的。縣域經濟的限定詞是“縣域”,而縣域是一個行政區劃概念。因此,某種意義上以縣域劃分經濟區域,存在一定不合理性。但就理論而言,概念的運用是為表達思想的方便,故而本文依然把縣域經濟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經濟范疇來使用。

        雖然近些年來縣域經濟發展速度較快,特別是一些傳統資源比較富集的地方更是如此。但某些地方縣域經濟快速發展并不能說明縣域經濟優勢就已經發揮出來。由于各地方縣域經濟發展的資源狀況、產業特色、地理區位等影響經濟因素復雜紛呈,客觀上決定了區域經濟資源配置的復雜性,決定了縣域經濟協作關系是影響縣域乃至更大范圍經濟區域經濟發展力提升的重要因素。因此,縣域經濟協作更有利于經濟資源的合理配置和提升區域經濟及縣域經濟發展力。實踐也證明,縣域經濟協作良好,縣域經濟的整體資源優化和產業協作優勢等核心競爭力就能更好地發揮出來。總而言之,經濟區域內的經濟運作單位具有相互依存的共生性特征,縣域經濟發展的協作平衡對于經濟區域的良性循環發展至關重要,某種意義上它是區域經濟運行規律的客觀要求。因此,充分挖潛內蒙古縣域經濟協作優勢,進一步研究推進縣域經濟協作,是內蒙古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提升內蒙古區域經濟發展力的重要戰略。

        (二)縣域經濟協作發展面臨的問題

        內蒙古縣(區旗)域經濟發展運作目前基本上仍然處于以行政區劃為單位,縣域經濟發展各自為戰狀況。這種狀況阻礙現代市場經濟縣域協作機制的形成,影響區域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布局,一定程度破壞了區域經濟資源的優化配置,影響制約著區域整體經濟發展力的進一步提升。

        縣域經濟協作發展面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其一,觀念意識方面的問題。經濟協作是現代經濟運行的重要理念,協作聯合蘊含著經濟資源效益和發展力的提升,各級黨委政府對此需要進一步明晰認識,也要對縣域經濟協作優勢和環境條件進一步深化認識。其二,從實際出發,科學合理劃定經濟協作區域。內蒙古地域廣泛,各地經濟資源情況不同,如何從內蒙古經濟發展全局出發,構建經濟協調協作機制,首先要客觀科學地認識各地經濟發展情況,采取符合實際的統籌政策措施,構建協作密切、互動有力的經濟協作區域。其三,管理體制制約問題。由于行政區劃限制及與之相關傳統經濟發展規劃決策影響,縣域經濟仍然基本上處于各自為戰狀態,經濟協作缺乏主動性,出現各自為利的不協作、不協調情況,甚至出現 為追求地方政績和使地方利益最大化而進行以鄰為壑的惡性競爭現象。其四,利益協調機制問題。由于目前縣域經濟發展缺乏利益整合機制,發展過程的利益摩擦與對立常常使地方政府更加突出自我利益中心意識,區域經濟資源浪費問題突出。例如,目前客觀存在的經濟類型相同或者相鄰的經濟開發區重復建設問題。其五,區域經濟產業結構和布局存在問題。由于長期縣域經濟各自為政的產業政策,使得區域產業結構和布局存在諸多問題,而且由于縣域經濟各自為戰的局勢,區域產業結構和布局優化涉及各方利益,具體運作存在相當困難。

        二、大力推進內蒙古縣域經濟協作

        第3篇:縣域經濟的概念范文

        【關鍵詞】縣域特色;經濟增長點;問題;措施

        一、前言

        不同縣域的特色不同,只有充分利用本地特色,才能更好地調節市場結構,保證縣域特色為經濟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現階段在縣域特色經濟增長點問題上,還存在著一些無法使縣域特色發揮更大作用的問題。為了使其能夠得到解決,促進地方經濟更好的發展,全面提高人們生活水平,本文就在闡述縣域經濟特色概念、分析當前縣域特色經濟增長點現狀的基礎上,提出幾點培植縣域特色經濟增長點的措施。

        二、縣域特色經濟概念

        縣域特色經濟主要就是以縣級政權為調控主體,通過行政劃分地理空間,使縣域特色資源能夠得到更好的配置,從而將縣域功能和地域特色更好的融合起來,帶動縣域的經濟發展。換言之,縣域特色經濟就是以縣城為中心,以鄉鎮為發展的紐帶,在發展過程中兼容了城市和鄉村,借助地域特色,縮小城鄉之間的差距,使城鄉的經濟能夠實現共同發展。通常情況下,縣域特色主要包括人文歷史特色、地理位置特點、環境資源特點等。基于此縣域特色經濟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具有一定的獨立性,不同縣域具有不同的地方特色經濟,因此在發展方向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二是在發展過程中,縣域特色經濟發展的效果取決于當地資源特色,如果當地資源具有較大的優勢,縣域特色經濟也會有更好發展前景。

        三、縣域特色經濟增長點現狀

        當前,在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縣域特色經濟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當前縣域特色經濟增長點現狀主要為:一是以主導產生劃分,現階段主要有以農業、工業、服務業為主導的縣域特色產業,根據主導產業的不同,縣域特色模式也存在著很大的區別,使每一項產業在經濟增長中都能夠發揮其基礎性作用,使不同產業能夠與較強的產業產生關聯,從而促進經濟的發展。二是根據空間地域進行劃分,現階段主要分成區位視角、地域空間布局、產業空間布局的發展模式,在第一種模式中又包括以園區化模式為主的縣域特色增長點、以城鎮化模式為主的縣域特色增長點以及以集權化模式為主的縣域特色增長點,不同模式的增長點也存在著一定的差距。

        四、培植縣域特色經濟增長點的措施

        通過上文的分析,我們能夠更加深入的認識到縣域特色對經濟發展點的重要作用,也能夠看出當前存在的一些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下面就提出三點解決措施:

        1.調整產業結構,優化縣域經濟布局

        產業結構是縣域特色經濟增長點的重要因素,要想培植出發展更好的縣域特色經濟增長點就要調整產業結構,優化縣域經濟布局。其主要應該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不斷加強縣域特色板塊建設,按照“調優品種、調大縣域特色規模、調高相應的效益”的主要發展思路,不斷強化縣域傳統產業,使傳統產業能夠起帶頭作用,為優化縣域經濟布局打下良好的基礎;二是結合縣域當地特色實際情況,大力發展特色經濟,在此過程中就要綜合當地區域的科技水平、資源特點、產業結構和交通特點,打造出縣域自己的特色,使縣域能夠能夠更好地調整產業的整體結構,從而在傳統產業的帶動下,做好縣域特色產業工作,保證縣域特色經濟增長點的發展。

        2.依托縣域特色,擴大經營規模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以傳統產業為主導的縣域經濟增長模式發生了改變,逐漸呈現了邊際效益遞減的趨勢。因此,為了更好的發展經濟,縣域政府和相關部門就應該依托縣域特色,擴大經營規模。首先,在上文優化縣域布局中已經提出了發展縣域特色產業的方法;其次,在縣域特色產業的引導下,相關部門就應該結合的當地經濟條件和其他資源,通過招商引資的方法,擴大生產規模、不斷優化產品,并開發新產品;最后,縣域特色就是縣域品牌,就是縣域發展經濟增長點的核心競爭力,因此要在擴大規模的基礎上,不斷開拓創新,按照“提高綜合效益、拉長產業鏈條”的發展思路擴大縣域特色的發展優勢,放大縣域特色的強勢,使其能夠實現縣域特色經濟的增長。

        3.完善優惠政策,發展市場主體

        政府作為發展縣域經濟增長點的主體,在發展縣域特色產業的過程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因此政府就要加大支持力度,為縣域特色經濟發展做出貢獻。政府就要在現有優惠政策的基礎上,完善優惠政策,為市場中相關的主體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務,使其能夠高效的發展。首先政府可以出臺一些融資、用地、用工的優惠政策,使市場能夠在政府的支持下,解決在實際發展縣域特色產業過程中存在的客觀問題,促進市場的壯大和發展;其次政府應該通過優化周圍環境,建立保護環境、優化經濟發展中的環境的有效機制,使市場主體得到更好的發展;最后政府還應該簡化一些在辦事過程中不必須的流程,提高辦事效率,從而使縣域特色經濟增長點發展得到更好的支持。

        五、總結

        總而言之,要想促進縣域更好地發展,首先就要促進經濟的增長,解決縣域特色經濟增長點問題是促進經濟發展的最有效途徑。通過本文的全面分析和提出的相關培植措施,希望能夠使縣域特色得到更加深入的挖掘,從而在縣域經濟得到更好發展的基礎上,促進經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周澤炯,吳濱蘭.縣域經濟競爭力、特色經濟及其相互作用的理論研究[J]. 菏澤學院學報. 2012(06) .

        [2]趙淑敏.論強勢產業對縣域經濟發展的影響[J]. 北方經貿.2012(06) .

        [3]梁杏飛.論貴州省縣域經濟的發展――以貴州省施秉縣為例[J].商場現代化. 2011(09) .

        [4]李劍波,張煥禎,趙星潔,陸小青.河北省縣域特色經濟發展狀況分析[J]. 經濟論壇. 2006(17) .

        [5] 徐B潔,王興業.上海特色經濟發展的現狀及進一步發展的對策[J]. 現代婦女(下旬). 2014(12) .

        第4篇:縣域經濟的概念范文

        [關鍵詞]縣域經濟 4D 市場一體化 特色經濟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6623(2013)01-0105-04

        一、縣域經濟的地理視角:從“3D”到“4D”

        2009年世界銀行發展報告《重塑世界經濟地理》提出了一個新的經濟地理分析框架。該報告將密度(Density)、距離(Di stance)和分割(Division)視為經濟地理的三個基本特征(“3D”)。密度指單位面積的經濟總量,它衡量了經濟的集中程度,一般情況下經濟越繁榮密度越高;距離是商品、服務、勞務等達到經濟集聚中心的距離,這個距離主要指對市場準入產生限制和影響的經濟距離,受空間距離影響巨大,一般情況下市場準入存在距離衰減規律;分割是對物流、人流、信息流等產生影響的有形或無形的限制因素,包括天然的阻隔、文化的障礙、關稅和貿易保護等形成的市場壁壘。

        隨著“3D”概念及對應政策分析框架的逐漸被認可,有學者提出了“4D”的概念(楊開忠,201 2),即在“3D”的基礎上加上一個“D”(Difference或Diversity),第四個“D”表達的是一種差異化、多樣化的意思,是一種特色化、品牌化的發展理念,眾多的獨特的差異化的產業發展構成了一個多樣化的發展局面,而眾多的特色化品牌化的發展策略也就構成了一個多姿多彩的發展局面,從而形成一個優勢互補、互惠合作、協調發展區域態勢(楊開忠,2003)。因此,縣域經濟發展中往往會形成一個又一個特色經濟體,這些特色經濟體的發展也就形成了縣域經濟發展的第四個特征。特色經濟體的發展往往既是縣域成功發展的結果也是成功發展的原因,即根據所處的自然、人文、經濟環境來發展自己的特色經濟。從現實情況來看,特色土特產、特色創新產品及特色旅游等已成為壯大縣域經濟體的重要手段。

        二、縣域經濟發展的“4D”特征

        (一)密度差異是縣域經濟的最重要特征

        密度指每單位面積的經濟總量,它反映了經濟集中的程度,一般情況下經濟密度越高的地方越富裕,或者說經濟越集中的地方越富裕,經濟密度反映了經濟產出和當地購買力,也反映了當地發生規模經濟的可能性。一般情況下,經濟密度越高的地方經濟產出和購買力較高,更容易產生規模經濟,包括企業內規模經濟、產業間規模經濟和城市規模經濟。從圖1可以看出,排在前25%的縣域分布在東部地區和各大省域經濟中心周圍。這說明我國縣域經濟體的空間差異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東、中、西三大地帶間的差異,即東部地區的縣域經濟體往往發展較好(其中也有較差的),而中西部地區往往較差;二是中心城市與地區之間的差異,即處在國家層次或省域層次的中心城市周邊的縣域經濟體往往發展得較好,而處在距離區域中心城市較遠地區的縣域經濟體往往發展得較差一些(其中也有較好的)。

        (二)距離是縣域經濟差異的關鍵因素

        距離指商品、服務、勞務、資本、信息和觀念穿越時空的難易程度。經濟集聚區是經濟流、信息流和人流活動較為頻繁和交流較為便捷的地區,落后地區往往成為與經濟集聚區相對偏遠的同義詞。此種距離不單指空間幾何距離,更重要的是由于基礎設施障礙、制度障礙等造成的經濟距離。它著重關注的是貨物商品到達市場的難易程度,決定了一個地區得到機會的多寡。如圖2所示,連綿起伏的“山峰”與“低谷”揭示了縣域經濟的總量, “山峰”與“山峰”間是經濟中心之間的距離, “山峰”與“低谷”間則是落后縣域經濟體與先進縣域經濟體之間的距離。在長三角、珠三角和環渤海地區有著距離較近的扎堆存在的“山峰”,在中原經濟區、武漢經濟區、成渝經濟區和新疆等地也有這樣的“山峰”,不同的是三大經濟區的“山峰”相對較高,而中西部地區的“山峰”相對較低。這些“山峰”與“山峰”之間、 “山峰”與“低谷”之間以及“低谷”與“低谷”之間的距離某種程度上代表了商品、服務、勞動力和信息等流動的難易程度。生產要素、勞動力和產品較易流動的縣域經濟體,往往具有較好的發展現狀和未來,而那些不容易流進流出,只易流進或只易流出的縣域經濟體則往往不能獲得良好的發展。

        (三)分割是縣域經濟差異的巨大影響因素

        分割是指國內地區之間、國家之間商品、資本、人員和知識流動的限制因素,主要包括貨幣、關稅、語言差異、地方保護等造成的壁壘,它們限制了市場準入,在國際層次分割最為嚴重。距離和分割的主要區別在于,距離是以更連續的方式調節經濟機會的可得性,一般情況下經濟中心對周邊地區的影響力隨距離的增加而衰減,偏遠地區到達經濟中心區的難易程度隨距離的增加而增加。但分割可能是時斷時續的,由于政治制度、文化障礙等造成的分割,可能會使一墻之隔或一河之隔的區域形成“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局面。圖3表示,環渤海和長三角連成的區域內通達性較好。交通通達性某種程度上解釋了縣域經濟體之間的分割與融合。值得注意的是,交通通達度從省域中心開始的距離衰減效應十分明顯,省域邊界沿線往往也是交通通達性的低谷地帶。因此,省域邊界的行政分割是我國縣域經濟體分割的另一個重要特征。

        (四)特色化、多樣化是化解縣域經濟差異的發展之路

        縣域經濟的發展不同于都會區經濟的發展,其區別不在于經濟系統的完整性,也不在于行政區級別的高低,而在于縣域經濟發展中所需要的人力資本和實物資本的可得性與較大城市具有相當大的差異。因此,縣域經濟的發展之路在于能否在大城市發展相對薄弱的產業,取得自己獨特的優勢。尤其是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發展較為落后的縣域迎來了兩個較大的發展機會:一是承接鄰近發達地區的產業轉移。這是因為鄰近發達地區的土地價格、工資水平和房屋租售的價格等方面的上漲,將會迅速增加當地企業的生產成本,如果能將企業轉移到鄰近發展較為落后的縣域,不僅能夠節約一定的直接成本,還可能得到一定的稅收優惠待遇,同時又不至于過度地增加商品運往銷售地的成本;二是發展旅游服務業。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種長途旅游、短途旅游和周末度假的需求會大大增加,發展較為落后的縣域往往也是自然生態保護和歷史人文保護較好的地區,落后地區應該加大自然生態和人文生態的旅游開發,在取得經濟發展的同時更好地保護當地的資源、生態環境。

        三、 “4D”視角下的縣域經濟發展之道

        (一)提高密度

        經濟的分散性往往會降低經濟增長的速率和效率,經濟的集中則往往會增加經濟增長的速率和效率。當前中國縣域經濟的發展中,密度問題成為必須面對的首要問題。鄉村城鎮化過程曾經歷過“村村點火,戶戶冒煙”的階段,鄉鎮企業異軍突起曾成為中國經濟開發中一道亮麗的風景。其曇花一現的一個原因就是空間經濟的不經濟。經濟的分散性不能發揮企業的集聚效應,有效地降低企業上下游之間的交易成本,不能有效地節約原料和產品的運輸成本,發揮地方經濟或城市經濟的規模效應,也不利于豐富而廉價勞動力的匯聚。縣域經濟體提高密度的行動主要包括三個方面:首先是城鎮化。降低農戶脫離農業進入鄰近城鎮或較遠城鎮尋找_T作并安家落戶的顯性和隱性成本,逐步放開戶口、土地流轉制度對農業勞動力遷移的限制,從而促進農業勞動力向城鎮地區轉移,加速城鎮化發展的進程。其次是建立各類產業園區。提高基礎公共服務的利用率,便于用較少的基礎設施和行政辦公人員為更多的企業服務,也便于企業扎推經營形成可能的規模效應。第三是加快城市地區和新農村建設地區的住宅小區的建設。便于居住人口的集聚,在充分利用土地資源的同時,可創造大量服務性的就業崗位,也便于服務行業的規模化經營,從而會促進當地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快速提升。

        (二)縮短距離

        時空的距離往往是隔斷經濟聯系、信息聯系和交通連接的重要障礙。縮小經濟距離的措施主要有兩種:一是建立經濟開發區或建設經濟集聚區,使進入統一園區的企業間的經濟距離大大縮短,增加交易、合作的機會并縮小成本;二是對基礎公共設施進行大力投入,尤其是公路、鐵路、水運、航運體系的建設,以縮短落后地區商品、勞務進入發達地區的距離。對于縣域經濟體來講,主要表現在工業園區或文化產業園區的建設,以及村村通等城鄉公路的建設。除此之外,勞動力、資本和技術向發達地區的轉移也是縮短經濟距離的方式,如果資本或勞動力的所得收益能夠回流,那么這會對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產生一定的積極影響,但同時也使當地的資金池和勞動力池容量受到影響,如果轉移出去的勞動力或資本的收益不能回流,那就只能寄希望于遷出的勞動力不再分享遷出地的各項收益,來對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正向貢獻。

        (三)打破分割

        國際間的分割主要是貨幣、關稅、語言和疆界對商品、資本、人員和知識流動的限制,國內地區之間的分割主要包括天然的山川湖泊、地域文化差異、交通網絡的不連貫以及地方保護主義等造成的對市場準入的限制。對于縣域經濟體來說,首先要突破的是鄰近縣域之間的阻隔,包括民族文化、交通連接和地方保護主義等,這將直接影響縣域經濟體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表現。其次要突破跨省的區域間的阻隔,一些縣域經濟體的經濟交流范圍涉及跨省的合作和往來,這就要求協調不同省份之間的制度、稅收等地方保護措施,減少在經濟交易中的成本。第三要突破跨國界的交流與合作,比如珠三角中某一縣域的產品的生產和銷售與東南亞國家和地區,甚至是北美和歐洲國家或地區的交易。突破不同層次的分割會遇到不同的困難,其重點問題也存在較大的差異。提倡文化交流、制度一體化、交通一體化,會大大減少縣域經濟發展中遇到的阻隔問題,不同縣域正在這方面做出不懈的努力,也已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第5篇:縣域經濟的概念范文

        關鍵詞:彎道超車;縣域經濟;比較優勢

        作者簡介:李曼(1975-),女,湖北宜都人,武漢科技大學文法與經濟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農業政策、農村社會發展。

        中圖分類號:F7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309(2009)12-0001-04

        在2008年金融危機中,許多省市提出了“彎道超車”戰略,搶抓機遇謀發展,將金融危機看作本地區跨越趕超其他發達地區的機遇[1],將金融危機看作產業重新布局、企業重新洗牌、新機遇不斷涌現的關鍵時期[2],將金融危機看作能夠在較短時間、較小區域內積聚起相對優勢,一舉躍出低水平均衡陷阱的“升級躍遷”機會[3],紛紛提出通過有效整合相關資源,爭取和用足相關政策[4],創新經濟發展的新模式、環境資源保護機制,以內需為支撐[5],實現“彎道超越”以形成區域競爭優勢。

        用國際貿易領域的比較優勢理論能夠正確把握“彎道超越”的科學內涵,辨識各種不恰當的表述,避免將“彎道超車”變成一個筐,以協助相關各方做出科學的決策。

        一、“彎道超車”的再認識

        “彎道超車”不是一句口號,而應是一個全面系統的概念,是一個地區經濟發展整體戰略的通俗表達。它以比較優勢理論為基礎,強調不斷積累和運用比較優勢,不斷縮小與發達地區的差距,實現跨越式發展。在應用過程中,“彎道超車”存在著一些認識上的誤區。

        首先,“彎道超車”的主體是企業,政府只是“裁判員”和“清道夫”。彎道超車的主體不是各級政府部門,彎道超車不是讓各級政府部門駕駛著以財政為底盤、以投資為燃料、以GDP為目標的 “專車”相互攀比,急功近利拼消耗,頭腦發熱爭排名地展開盲目追逐。彎道超車的主體是縣域經濟中的各類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擴大企業規模,獲得超額收益是這些企業“超車”的內在動力。各級政府的作用在于調動企業積極性和主動性,鼓勵企業成為“彎道超車”的主體,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在“彎道超車”過程中,各級政府部門應通過制定合理的縣域經濟發展規劃和產業政策,出臺相關扶持政策,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引導和鼓勵企業自主創新和優化資源配置以釋放超車動力,各級政府還應對市場進行有效監管,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確保企業“紅燈停,綠燈行”,清理違反產業政策和相關法規的企業和項目。在鼓勵企業“超車”的過程中,政府不能越位,企業不能缺位。

        其次,“超車”的對象要有可比性。比如,對湖北省的縣域經濟而言,是超越河南省的縣域經濟體,還是超越武漢城市圈,還是超越長三角地區縣域經濟體的“車”,都是值得商榷的問題。各地區處于國際和國內分工體系的不同位置,隨著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調整,產業轉移既是國家經濟發展戰略的要求,也是各地區企業的必然選擇。對特定地區的縣域經濟而言,選擇合適的比較對象,才能找到差距,確定追趕的方向和路徑,做出是否承接產業轉移的決策。如果將沿海地區的企業作為所有中部地區的縣域經濟企業的超越對象,由于沿海企業所處產業可能面臨著更激烈的競爭和更低的利潤,直接競爭會暴露中部企業的劣勢,諸如核心技術和關鍵部件依賴度高、技術創新能力弱、物耗和能耗高等短板將更突出。不考慮競爭對象和優勢資源,一味強調“超車”,可能會讓縣域企業陷入領先但虧損的尷尬境地。

        第三,衡量是否實現“超車”的指標,應由多項綜合要素構成。將衡量指標僅限于單位時間內的經濟增量,強調物質財富的積累,就可能忽視影響縣域經濟發展的長期因素,忽視產業綜合競爭力的提升,忽視資源消耗、環境破壞和社會和諧等問題,最終造成短期“超車”,長期落后的局面。衡量指標是縣域經濟發展戰略的反映,也引導著資源分配、經濟增長的質量和結構。“超車”是多個層面的整體超越。

        最后,“超車”是一種常態,保持企業長期穩定的發展能力更為重要。不同于賽場的“超車”,縣域經濟的競爭沒有終點,由于經濟的波動性,縣域經濟在排名上的偶爾提升并不為奇,尤其是在排名的科學性尚待驗證的情況下。各級政府不能以一次超越就沾沾自喜,而應注重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增強經濟發展后勁,綜合考慮經濟、社會、環保等因素,著眼于長遠利益,以平常心態對待“超車”。將“彎道超車”作為攻堅戰、將精神力量作為主要推動力的做法,就是忽略了“超車”的頻繁性和長期性。

        二、彎道超車與比較優勢理論

        比較優勢理論來源于國際貿易領域,認為各國應能依據勞動成本的相對差異(比較優勢)進行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改善各自的福利。不同的商品生產需要不同的生產要素配置,而各國生產要素的儲備比例和資源稟賦不同,這種生產資源配置或要素稟賦上的差別才是國際貿易的基礎。對縣域經濟而言,自然資源和勞動力的比較優勢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對技術和資金等要素需求的提高,低成本和低素質勞動力比較優勢將受到挑戰,這就需要進行“彎道超車”。由于縣域經濟面臨著嚴重的要素投入約束,包括資本、技術和人才等,就決定了縣域經濟“超車”過程的長期性,要求縣域經濟繼續發揮傳統的以自然資源和低成本勞動力為核心的比較優勢,同時為“超車”所需的資金或技術密集型的產業積累資金、技術,培養企業家才能,從而為技術創新、突破生產要素的投入瓶頸創造條件,通過改變比較優勢,實現全面超車。

        比較優勢理論指出,在縣域經濟發展過程中,要集中優勢資源,避免“小而全”,大力發展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對任何縣域經濟體來說,沒有一個絕對優勢,但總會存在著比較優勢。縣域經濟必須從實際出發,發揮比較優勢,找準突破口和關鍵點,避免照搬先進地區的發展路徑,要按照比較優勢選擇主導產業和產業布局。同時,由于比較優勢的動態性,各縣域經濟體的比較優勢不是一成不變的,在單純市場競爭條件下,有些產業暫時缺乏競爭優勢,但對積累后發優勢具有重要意義,能較好地銜接現有優勢產業,代表著先進產業的發展方向,就需要各級政府認識并重視到這些產業的潛在優勢,通過政策扶持等方式,協助企業盡快獲得比較優勢。

        彎道超車與后發優勢概念密切相關。比如,發展中國家在發展本國通訊設施時,完全能夠越過銅軸電纜,直接發展光纖通訊。這樣不僅可以節約資源,而且可以大幅提高通信能力[6]。重要的后發優勢往往是內生的,非自然資源式的。如企業家資源,有學者指出,雖然浙江省在天生的要素稟賦上處于相對劣勢,但在獲得性要素上,浙江卻擁有相對豐裕的企業家資源,從而彌補了自然要素資源稀缺的劣勢,形成了新的競爭優勢,讓彎道超車成為可能。浙江省在體制創新機制中走在全國前列,較早地允許和鼓勵各種類型的企業成長,生長出一批批真正的企業家。這些企業家形成了浙江內源式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成為浙江參與區際競爭與國際競爭的最突出的比較優勢[7]。在這個過程中,政府導向與體制創新是“彎道超車”的重要支撐。

        比較優勢陷阱概念也與彎道超車密切相關。它是指由于過度依賴某種資源,可能造成產業經濟的單一化和長期發展能力的匱乏,并在國際分工中處于不利地位的問題。一國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完全按照比較優勢生產并出口初級產品和勞動密集型產品,在與技術和資本密集型產品出口為主的經濟發達國家的國際貿易中,雖然能獲得利益,但貿易結構不穩定,總處于不利地位且難以改變[8]。僅由資源稟賦決定的比較優勢在國際貿易中不一定具有競爭優勢,僅根據資源稟賦來確定自己的國際貿易結構,企圖以勞動密集型產品作為出口導向,就會跌入比較優勢陷阱[9] 。比較優勢陷阱一般可歸咎于經濟本身的嚴重缺陷、自然資源的不當利用、文化教育事業落后、缺乏創新能力、發達國家對技術轉移的阻礙等[10],但片面理解和運用比較優勢理論也是產生比較優勢陷阱的重要原因。

        要用動態的、發展的眼光重新認識比較優勢理論。為了避免比較優勢陷阱,任何情況下不能滿足于現有優勢,一旦固步自封、安于現狀,就將陷于泥潭。在經濟發展過程中,要不斷積累和運用新的比較優勢。在國際貿易領域,比較優勢理論的潛臺詞是保持現有世界分工體系,要求各國按照自己的要素稟賦進行國際分工和自由貿易。正如李斯特所說的,“一個人當他已攀上高峰以后,就會把他逐步攀高時所使用的那個梯子一腳踢開,免得別人跟著他上來[11]”,比較優勢理論的目的是使現有的發達國家繼續保持在國際競爭中的優勢,并能更加隱蔽地掠奪發展中國家[12]。用彎道超車打比方,比較優勢理論的目標就是要求在比賽過程中,各國車隊保持相對位置不變,嚴禁“超車”。從動態角度認識比較優勢理論,就是提醒各車隊既要有超車的理念,又不應盲目超車。比較優勢理論并沒有對貿易剩余的分割作明確的規定。只是說分工和貿易的結果是增加了社會的總福利,但貿易剩余的分割則取決于交易雙方的討價還價能力。顯然,缺乏核心技術,只能生產競爭性產品的國家缺乏談判能力,在貿易剩余的分割中處于不利位置[12]。換句話說,人力車隊是無法抗衡F1賽車的,雖然都在賽道上運行,但其效率千差萬別。這時,既不能放棄競爭,甘于慢行落后,又不能盲目爆發,以高耗能和損傷車輛為代價,圖一時超越。而應有計劃地對車輛進行更新換代,不斷積累能量,常有超車之心,慎為超車之行。經過勞動密集型產業的不斷發展,積累到充分的資本和技術條件時,才可以循序漸進地實現產業結構調整[13]。

        在縣域經濟中,不恰當的彎道超車可能落入兩類比較優勢陷阱,分別是畏懼超車陷阱和盲目超車陷阱。當先進的縣域經濟體由于各種內在或外在的原因,遇到發展困難或瓶頸,放慢經濟發展速度時,后來居上的縣域經濟體應抓住機遇,在借鑒先進縣域經濟體的經驗,避免不必要的彎路的基礎上,低成本地吸收和引進先進經濟體的技術和資源,實現跳躍式發展,這個過程就是縣域經濟的“超車”。縣域經濟體如果自滿于現有比較優勢,不能認識到問題和不足,缺乏憂患意識和緊迫感,不愿意進行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害怕風險,畏懼超車,就會喪失發展機遇。

        相比而言,盲目超車帶來的風險更大,也更易被縣域經濟體所忽視。超車有3個前提條件:首先是縣域經濟體已具有超車且保持持續領先的能力;其次是現有領先的縣域經濟體已遭遇長期且難以克服的困難,經濟發展將明顯變慢;最后是超車要符合國家戰略規劃,超車過程能獲得批準。縣域經濟體不能頭腦發熱,在超車前應充分認識到自身優勢和不足,設計和論證超車的方向、路徑和手段,結合國家產業政策和規劃,加大政府引導和扶持力度,吸引外部資源支持,加快縣域企業體制創新等。只有將這些工作做細做實,才能搶抓發展機遇,實現真正的“超車”。

        在縣域經濟中,彎道超車要與國家產業政策和規劃保持一致。縣域經濟存在明顯的地域性,與農村和農業保持著緊密聯系,在特定階段,國家產業政策影響甚至決定著縣域經濟的定位。與國際貿易中各國可自主選擇經濟結構和發展模式不同,縣域經濟體受國家整體發展戰略的影響較大,往往產生局部損失、整體受益的情況。在國際貿易領域,李斯特認為,工業化后發國在第一階段應采取自由貿易政策,吸收先發國的生產力;在現代化的第二階段,后發國向先發國并行過程中,宜采取保護主義政策,以保護本國工業;在第三階段成為強國后,應再逐步恢復到自由貿易原則,在國內外市場進行無所限制的競爭[11]。顯然,縣域經濟也不能采取地方保護主義的做法,不能以謀取地方利益最大化為目標。在全國一盤棋的格局下,由于分工和交換而產生的利益分配不均問題,只有通過國家為相關縣域經濟體提供其他政策支持甚至直接補貼的方式加以解決,這些都不同于國際貿易領域的運作。竹溪鉬礦采選項目、襄樊小水電項目等被叫停,都是忽視國家相關政策,只強調發揮縣域經濟自身比較優勢帶來的苦果。

        三、縣域經濟彎道超車的策略

        政府在運用比較優勢理論實現“彎道超車”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林毅夫認為,政府的作用在于維護市場的競爭性和規則,政府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經濟職能主要是,采取適當的方式,參與建設和投資于那些具有某種外部性和發展未來的產業[14] 。各級政府在支持縣域經濟的發展過程中,應堅持以下原則。

        1.以提高企業長遠發展能力為重心,加強政策引導。企業強則縣域經濟強。工業化發展滯后是縣域經濟綜合實力不強的根本原因。各縣域經濟體應培植特色支柱產業,圍繞重點產業和龍頭企業,打造知名品牌,建設工業園區,促進產業集群發展。應堅持以民營和中小企業為主體,努力培育和壯大市場主體,加大企業的改制力度,明確企業產權,推動企業兼并重組,加快淘汰落后產能。為企業提供全面的社會化服務體系,促進創業輔導、融資擔保、技術創新、信用評價、人才培訓、信息咨詢、法律咨詢、會計服務等服務體系和服務平臺建設。

        2.提供外力協助發展,鼓勵企業先增強實力再超車。縣域經濟的企業發展,存在著資源、技術和人才等大量困難,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辦法是充分利用從國內外先進地區引入資金、技術和人才等外力進行發展,與科研院所、大型企業、跨國公司等開展全面合作,不斷構筑多層次、寬領域的合作關系。引入外力的主體是企業,政府的作用是引導和推動,并通過積極轉變職能,提高服務水平和辦事效率,改進審批、收費和執法工作,營造有利于企業借助外力成長的環境,這也是企業實現超車的基礎。在外力支持下,縣域經濟中企業的規模大了,數量多了,企業家成長起來了,才可能形成集群優勢,才可能實現產業升級和效益提高,才有實力與其他發達地區的縣域經濟企業實現平等競爭。企業再通過自主創新和資源積累,在特定的機遇下,就能實現彎道超車。

        3.做好戰略規劃,避免企業少走彎路。要實現縣域經濟社會又好又快持續發展,政府在縣域經濟發展規劃中,不能急功近利。應注意吸取發達縣域經濟體發展過程中的經驗和教訓,如強調保護資源環境,注重節能減排,強化綜合治理,不走“先發展、后治理”的老路;如不搞低水平重復建設,不盲目擴大落后產能;如加強對基礎設施、基礎產業和支柱產業的投資,強化對高新技術產業投資的規劃、引導和支持力度;如以高新技術改造傳統農業和工業,推進農業產業化并延伸產業鏈條,提高傳統產業的技術梯次;等等。少走彎路,就為超越打下了基礎。

        總之,縣域經濟的“彎道超車”的實質是以縣域經濟的企業為主體,不斷培育和應用比較優勢,進而實現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以獲得縣域經濟整體跨越發展的過程。企業既要在條件成熟時敢于超越,又要避免不遵循經濟發展規律和國家整體規劃的盲目超越。在這個過程中,政府各級部門既要加強對企業的引導和支持,又不能越俎代庖;既要將“彎道超車”看作機遇,更要保持謹慎務實的工作態度,保持平常心態。

        參考文獻:

        [1] 戴志強、李姍姍. “經濟彎道”上的超越[J]. 中國中小企業,2009,(08): 55-57.

        [2] 顧錦龍. “彎道超車”的智慧與風險[J].人民論壇,2009,(10).

        [3] 歐陽煌.金融危機下的“彎道超車”戰略[J].求索,2009,(04): 41-42.

        [4] 劉惠好.運用“巧實力”應對金融危機促進湖北經濟“彎道超越”[J]. 湖北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9,(02): 47-49.

        [5] 徐浩程、葉青、 劉勇、et al. 中部如何彎道超車[J].決策,2009,(Z1): 25-26.

        [6] 侯高嵐.論自然資源優勢的提升:從比較優勢到后發優勢[J].生態經濟,2009,(01): 93-95.

        [7] 黃先海.浙江開放模式:順比較優勢的“倒逼型”開放[J]. 浙江社會科學,2008,(01): 48-54.

        [8] 王佃凱.比較優勢陷阱與中國貿易戰略選擇[J].經濟評論,2002,(02): 28-31.

        [9] 洪銀興.從比較優勢到競爭優勢:兼論國際貿易的比較利益理論的缺陷[J].經濟研究,1997,(06): 20-26.

        [10] 蔣德恩.中國避免落入“比較優勢陷阱”的條件與對策[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03): 16-20.

        [11] [德]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政治經濟學的國民體系[M].北京:商務印書館, 1997.

        [12] 崔秀紅.對現代比較優勢理論的三點質疑[J].當代經濟研究,2008,(04): 26-29.

        第6篇:縣域經濟的概念范文

        縣域經濟是以縣域為中心,以產業為紐帶,以市場為導向,以農村為重點,以縣域行政范圍為基礎,以優化配置資源為目標,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備的區域經濟。

        一直以來,縣域經濟在擴大我國經濟總量、增強綜合實力,統籌城鄉建設、有效化解“三農”問題,促進就業、農民增收、財政增長、鞏固基層政權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據統計,截至20xx年末,我國列入縣域經濟統計范圍的2072個行政單位縣域國土面積占全國的92%;人口總數約占全國總人口的73%;縣域經濟gdp約占全國gdp的60%,全社會商品零售總額、實際利用外資等指標都占全國的1/3左右,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約占全國的1/4。

        近年來,中央重新審視“重城輕鄉”的非均衡經濟發展態勢,突破性地提出了“縣域”概念,并將“縣域經濟”正式納入國家經濟建設和經濟體制改革的范疇,黨的十六大和十七大都明確提出要“壯大縣域經濟”。宏觀經濟政策呈現出向縣域側重的明確的方向性變化,標志著中國已經進入了縣域經濟大發展時代。

        20xx年中央實施東北振興戰略,為遼寧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帶來了重大的歷史機遇,特別是為遼寧縣域經濟的發展注入了生機和活力,使全省縣域經濟實現了前所未有的跨越式發展。但是,與浙江、江蘇、廣東、山東等目前國內縣域經濟發展較好的地區相比,遼寧差距明顯。如何解決目前制約遼寧縣域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在現有基礎上實現本省乃至東北地區縣域經濟的跨越式發展,值得深入思考。

        1遼寧縣域經濟發展現狀

        遼寧目前有44個涉農縣區,包括27個縣和17個縣級市,土地總面積為12.83萬平方公里,約占全省的86.7%;總人口2315.3萬人,約占全省的55%。在中央振興東北戰略的推動下,全省縣域經濟發展水平逐步提升,態勢良好。縣域經濟發展呈現出“全面提升、結構改善、活力增強、效益提高”的良好態勢。

        (1)縣域經濟總體實力增強,有力地推動了經濟增長。

        20xx年遼寧縣域地區生產總值為3300.1億元,比上年增長了21.8%,占全省的35.6%,有7個縣(市)的地區生產總值超過了100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3874元,增長了22.1%;實現工業增加值1453.03億元,同比增長33%;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08.8億元,增長了30.1%,占全省的13.3%,比上年提高了0.9個百分點。

        在20xx年第七屆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市)排名中,東北地區占5個,全部出自遼寧,最高排名34位,分別是海城市、瓦房店市、普蘭店市、莊河市、大石橋市。

        (2)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工業和服務業持續提升。

        20xx年遼寧縣域第一產業增加值為767.1億元,增長10.7%,占全省的78.6%;第二產業增加值為1480億元,增長26.3%,占全省的31.3%;第三產業增加值為1053億元,增長24.6%,占全省的29.7%。三次產業比重由上年的25.6:43.2:31.2調整為23.2:44.9:31.9。一產業下降2.4個百分點,二產業上升1.7個百分點,三產業上升0.7個百分點。

        (3)固定資產投資快速增長,基礎設施不斷完善。

        20xx年遼寧縣域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達1004.3億元,占全省城鎮固定資產投資的20.2%,比重較上年提高2.8個百分點,比上年增長57.2%,比全省增幅35.7%高22個百分點;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占gdp的比率為30.7%,比上年提高11.4個百分點。

        電力、交通、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等投資均有大幅增長,城鄉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最為突出的有以下幾方面:一是歷時6年總投資129億元的全省農村電網建設與改造工程全面竣工并交付使用,改善了農村電網的落后狀況,實現了城鄉居民生活用電同網同價,使全省691萬戶農民受益;二是全省省轄市全部通高速公路、1170個鄉鎮全部通油路,形成了“一網五射兩環”的公路交通總格局;三是在遼西北全面啟動了農村飲水安全工程,使458萬農民飲水難的問題得到徹底解決。

        (4)對外開放步伐加快,重點項目不斷涌入。

        招商引資步伐加快。隨著縣域基礎設施和招商環境的改善,20xx年遼寧縣域實際利用外資12.2億美元,占全省的20.3%;農業實際利用外資、農產品出口創匯同比增長20%以上。各縣(市)普遍開工建設了一批重點工業項目。江蘇雨潤集團300萬頭生豬深加工項目落戶開原,北票工業園引進浙江賜富、縱橫兩大集團,投資10億元年產60萬噸海綿鐵項目進展順利,盤錦大洼船舶工業園已簽訂項目總投資72億元,42個重點項目中將有15個項目年內達產。

        在省財政資金支持 的25個縣(市)工業項目集聚地中,規模以上企業數已由20xx年的325個增至20xx年的577個,增加252個,增幅77.5%。其中1億元以上的企業已由20xx年的42個增至20xx年的100個,增加58個。

        (5)農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生活質量不斷改善。

        20xx年,遼寧省農民人均純收入4090元,比上年增加400元,增長10.8%。從44個縣來看,11個縣農民人均純收入超過5000元,占25%,比上年增加4個,其中,長海縣仍舊是全國最高,達15012元;4000-5000元的有20個,占45.5%,比上年增加5個;3000-4000元的有11個,占25%,比上年減少5個;20xx-3000元的有2個,占4.5%,比上年減少4個。

        2從遼寧縣域經濟發展引出的思考

        (1)目前制約遼寧乃至全國大部分縣域經濟發展的主要問題。

        雖然遼寧縣域經濟的發展取得了很大進步,已經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但放眼國內浙江、江蘇、廣東、山東等縣域經濟發展的先進地區,差距依然明顯。

        據20xx年中郡縣域經濟研究所《第七屆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與科學發展評價報告》顯示,當前我國縣域經濟發展具有如下特征:

        ——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市)主要分布在東部地區,東部地區有90個,東北地區有5個,中部地區有11個,西部地區有4個。

        ——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市)的平均規模:人口81.45萬人,地區生產總值268.17億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3.36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為3596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790元,分別比上年增長4.05%、15.86%、22.57%、16.43%、8.99%。

        ——新時期縣域經濟特色各異,競爭日益激烈:浙江省縣域經濟人均水平高,百強縣比例大,為全國各省市區之最;江蘇省縣域經濟規模大,百強縣大而強;山東省縣域經濟單位多,差異性大,百強縣增數多;廣東省縣域經濟已經逐漸成為中心城區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等等。

        通過與上述縣域經濟發展先進地區的綜合比較,現階段制約遼寧縣域經濟發展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5個方面:

        一是經濟發展整體水平較低,競爭力不強。除少量縣(市)外,總體處于國內縣域經濟發展一般水平,與全國百強縣(市)平均水平差距明顯。

        二是經濟結構優化和產業結構調整依然滯后,產業現代化水平低。產業集群特色不鮮明,缺乏龍頭企業的帶動和規模化經營,沒有發揮出自身優勢,對整個產業的支持和推動力度不夠。

        三是縣域經濟發展不均衡,強者恒強、弱者常弱,各自為戰,未形成類似江蘇江陰、山東即墨等為代表的強縣組團,體現出明顯的集聚放大效應。

        四是鄉鎮企業管理落后,沒有樹立起有市場號召力的特色品牌。

        五是環境保護和資源優化配置意識不強,軟硬環境建設亟待總體提升。

        不難看出,以上問題正是一直以來制約和困擾中國大部分縣域地區經濟發展的通癥,只是當前階段更加突出、更加緊迫而已。

        (2)關于我國縣域經濟發展戰略的初步設想。

        必須看到,在現代化都市大行其道的今天,發展縣域經濟是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的重要戰略支點。縣域經濟發展的成敗,關系到農業產業化、農村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的成敗,關系到我國的全面開放、發展和穩定,所以必須從六個方面入手:

        ①要堅定思想、統一認識,將縣域經濟的發展與區域總體發展聯系起來,樹立“縣域立,城市興”的思想,加速推進城市經濟和縣域經濟的“雙輪拉動、同步增長”。

        ②堅持高起點、高標準、高水平規劃,依據各地區縣域經濟發展的優勢、現狀、存在問題以及未來發展趨勢,準確把握自身定位,將工作重點放到培養縣域主導產業、培育特色經濟品牌、扶持縣域龍頭企業上來。

        ③建立和完善國家縣域經濟發展指標評價考核體系。依靠該體系,促進縣域經濟在領導機制、改革機制、考核機制、激勵機制等方面實現創新發展。

        ④加速環境建設步伐,提高環境建設水平。在完善公共基礎設施、產業配套設施的同時,加速公共信息服務平臺的建設,提升政府行政審批服務的水平和加快辦事效率,為縣域經濟的發展提供優良的配套設施環境和優質的公共、行政服務。

        ⑤大力發展民營經濟,支持和鼓勵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本地縣域產業發展方向的鄉鎮中小企業引入現代企業管理模式,積極引導其立足本地、開拓市場、擴大規模、加速集聚。

        ⑥堅持以人為本,加強人才資源管理,為縣域經濟發展集聚各類有用人才。充分利用各項優惠政策和激勵機制,大力引進和培養適合縣域經濟發展需要的高級人才,形成優勢產業集聚人才、重點項目吸引人才的發展態勢。

        第7篇:縣域經濟的概念范文

        關鍵詞:縣域經濟;因子分析;綜合評價

        縣域經濟是一個極為復雜的概念,它屬于區域經濟學研究的范疇,通常說來它是一種行政區劃型的區域經濟,它以縣城為中心、鄉鎮為紐帶、農村為腹地,是城市經濟與農村經濟的連接點,是宏觀經濟和微觀經濟的結合部,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處于重要的基礎地位,縣域經濟的發達與否最能折射地區的經濟發展程度。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對江蘇省蘇北地區5個省轄市,24個縣的縣域經濟可持續發展水平進行評價分析。根據江蘇省蘇北地區的特點,充分考慮資料的可得性及客觀性,建立體現縣域經濟發展水平的經濟實力、基礎設施、開放程度、人才資源和環境保護這五方面內容共18個具體指標構成的縣域經濟發展評價指標體系(見表1)。

        一、因子分析的基本原理

        因子分析的基本步驟

        一是原始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計算指標(變量)間的相關系數矩陣。二是確定因子變量。文章利用主成分分析,根據特征值大于1,因子累計方差貢獻率大于80%的原則來確定主因子的個數。三是進行因子旋轉。使每個變量在盡可能少的因子上有比較高的載荷,一個因子變量就能夠成為某幾個變量的典型代表,因子實際含義就更容易解釋。四是計算各縣、市綜合得分。以因子變量方差貢獻率作為權數,計算綜合得分。

        二、數據處理和分析

        根據SPSSl6.0運行結果,KMO和球形Bartlett檢驗情況如表2所示。KMO給出了抽樣充足度的檢驗,是用來比較相關系數數值和偏相關系數是否適中的指標,其值越接近1,表明對這些變量進行因子分析的效果越好,Bartlett檢驗用來檢驗相關系數矩陣時是否是單位陣,如果結論是不拒絕假設,則表示各個變量是各自獨立的。從表中可以看出此時的KMO值為0.771,說明因子分析的結果是可以接受的,Bartlett球形檢驗Sig.的取值是.000,表示拒絕該假設。

        三、確定公共因子和載荷矩陣

        對上述選取的18個指標,運用軟件分析可得到18個指標的相關矩陣及特征值,方差貢獻率和累計方差貢獻率(見表3)。按照特征值大于1、累計方差貢獻率大于80%的原則,選出三個主因子。計算結果為:旋轉前的3主因子的方差貢獻率為80.677%,其中第1個公共因子F1的方差貢獻率為61.998%,第2個公共因子F2的方差貢獻率為9.586%,第3個主因子F3的方差貢獻率為9.092%。

        由于計算原始指標的初始載荷矩陣發現各個因子的典型代表指標不是很突出,其實際意義難以得到合理解釋。故需對因子進行旋轉,采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轉法,經過25輪正交旋轉,因子旋轉不改變模型對數據的擬合。旋轉后的3個主因子的方差貢獻率為80.677%,其中第1主因子F1的方差貢獻率為53.582%,第2個公共因子F2的方差貢獻率為35.653%,第3個主因子F3的方差貢獻率為18.281%。

        據旋轉后的因子載荷矩陣,第1主因子在X4、X6、X7、X8、X9、X10、X11、X14、X15指標上載荷較高,這些指標依次是反映縣域經濟發展水平指標中的經濟實力、基礎設施、人才資源,統稱之為縣域經濟實力因子;第2主因子在X14上載荷較高,這指標是反映縣域經濟的對外開放程度稱之為縣域經濟活力因子;因此我們第3主因子在X17指標上載荷較高,稱之為縣域經濟環境因子。

        四、縣域經濟可持續發展水平綜合評價

        縣域經濟可持續實力因子F1的特征根解釋了原有18個變量總方差37.811%,故其權重為0.37811;縣域經濟可持續活力因子F2的特征根解釋了原有18個變量總方差的35.653%,故其權重為0.35653;縣域經濟可持續環境因子F3的權重同理為0.18281,3大主因子累計解釋方差貢獻率為80.677%,分別計算各個縣、市的綜合因子得分并排序,得到江蘇省蘇北地區的縣域經濟可持續發展水平的綜合得分。 轉貼于

        F=(37.811*F1+35.653*F2+18.281*F3)/80.677

        從總得分來看,連云港市、徐州市、鹽城市、淮安市排在前4名,得分為正。其中連云港市、徐州市、鹽城市的得分又遙遙領先于第4名淮安市,領先幅度分別在1.1和0.9分以上。從因子來看,鹽城市是29個縣、市中唯一3個主因子得分均為正的城市,可以說縣域經濟可持續發展在各方面發展都十分均衡。連云港市除了在第3 因子得分不甚理想、其余因子得分均較高,尤其是在第2因子得分可以說是遙遙領先,而第2因子主要反映的是城市開放程度,從這個角度看來與連云港市特殊地理位置不無關系。而徐州市在權重最高的第1因子得分極高,領先于鹽城市2分左右,由于在第2因子上的落后,也使徐州市在總分上稍稍遜色于連云港市,但是還是能見徐州市經濟實力的優勢(見表4)。

        蘇北縣域經濟之間產業結構、產業構成都有著較大的相似性。要充分考慮原有產業基礎、產業結構和產業布局,充分利用縣域資源、地緣、資金、技術、人才等優勢,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點。依靠項目推動技術進步,推動特色經濟,大力推廣先進技術和工藝,注重增加科技含量,由過去的初級加工向深度加工延伸,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區域產業競爭優勢又依靠區域企業、產品競爭力的提高。各縣主導產業之間形成互補、聯動。這種基于不發達縣域之間的集群可以有效地培育縣域工業基礎,改善投資環境,優化產業結構,是蘇北縣市之間打破行政區劃,形成統一市場的必由出路,也是蘇北縣域經濟發展的合理途徑。

        1、李小建,喬家君.20世紀90年代中國縣際經濟差異的空間分析[J].地理學報,2001(2).

        2、沈正平,翟仁祥,李九全.中國新亞歐大陸橋沿線縣域經濟發展差異研究[J].經濟問題探索,2004(4).

        3、趙瑩雪.廣東省縣際經濟差異與協調發展研究[J].經濟地理,2003(4).

        4、陳俐謀.重慶市縣域綜合實力研究[J].重慶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3).

        5、樓海淼,孫秋碧.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國各省經濟活力評價研究[J].福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3).

        第8篇:縣域經濟的概念范文

        關鍵詞:縣域經濟 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F12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0)04-072-02

        中國有8億農民,只有農民的數量少了,農民才能富裕。大城市、特大城市不能承載大量的富余勞動力,只能靠縣域經濟來解決。縣域是聯系城鄉的橋梁、工農互動的紐帶、統籌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黨的十六大報告提出“要大力發展縣域經濟”,這是中央文件第一次使用“縣域經濟”這一概念,這為加快縣域經濟發展提供了歷史性機遇。

        一、縣域經濟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強國富民的基石,繁榮農村經濟的保證。我國的縣制萌芽于西周,產生于春秋,發展于戰國,定制于秦朝,興盛于當代。經過2000多年的發展,縣級在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已經形成相對獨立的地域實體。目前全國共有2000多個縣,縣域面積占國土面積的90%多,縣域人口占全國人口的80%以上,縣域的社會總產值占全國的工農業總產值的50%以上,縣域GDP約占全國GDP的63%左右。同時,縣域經濟的主體是農村、農業和農民,農業經濟是縣域經濟的基礎。只有縣域經濟發展了,農業的基礎地位才能鞏固,農民收入才能提高,農村社會才能穩定。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才能實現;只有縣域經濟發展了,農業發展的產前、產中、產后服務體系健全了,農業的產業化發展以及農業的基礎地位才更加鞏固;也只有縣域經濟發展了,帶動了農村的商業、生活服務業的發展,才能夠促進農村經濟的全面發展。

        2.吸納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的主要渠道。如何消化農村富余勞動力是我們必須長時期要面臨的突出問題。縣域經濟的發展能夠在這方面發揮作用。縣城和小城鎮將成為農村勞動力轉移的主要目的地。縣域經濟發展了,就能夠為當地的富余勞動力提供就業機會,讓城鎮成為務工經商農民新的就業平臺,加快農村勞動力的就地轉移,可以避免農村人口過度集中到大中城市,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大中城市就業壓力和社會管理的壓力。

        3.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我國農村人多地少,加快農村勞動方向非農產業和城鎮產業轉移,是增加農民收入的必由之路。1990年以來,農民來自第一產業的收入從75.6%降為2004年的59%。而來自務工的工資性收入上升到了34%;從新增的收入看,50%以上是來自務工收入,務工收入越來越成為農民增收的一個主渠道。在這樣的情況下,農民要增加收入必須轉移到城鎮或非農產業。縣域經濟的發展,將有效推動農村非農產業的發展,為農村提供更多的就業門路和就業機會,成為農村增收的主要途徑。

        4.工業資源的基地。縣域資源是國家資源的基本構成部分,土地、礦藏、森林、水源等自然資源大都集中在縣域。沒有縣域資源在國家資源中的合理配置,就沒有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以農副產品為原料的食品業和輕工業,以礦物質為原料的重工業和新興產業等,大都依賴于縣域經濟的支撐。同時,廣大農村為國家建設還提供了充足的勞動力資源。可以說,社會生產力發展的生產要素主要源于縣域。

        5.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有效載體。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離不開縣域經濟發展。新時期,縣域經濟發展程度和發展水平如何,直接影響到宏觀經濟的發展,直接影響到社會的和諧穩定,也直接影響到全面小康社會的建設,更直接影響到廣大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改善和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發展縣域經濟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實踐,可以更好地統籌城鄉發展,將有利于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縣域經濟發展壯大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必然選擇和必由之路。經過20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國總體上已經到了“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階段。總書記在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上提出了“兩個趨向”的重要論斷。我們應當順應這一趨勢,堅持以城鄉統籌發展,通過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逐步解決“三農”問題來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在統籌城鄉經濟發展的新階段,縣域經濟成為促進“兩個趨向”轉換、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有效載體。從近幾年我國城鄉統籌發展的實踐來看,凡是縣域經濟實力強的地方,統籌城鄉發展,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進程就比較快,縣域和中心鎮規模不斷擴大,大量的農民在城鎮安居樂業,實現了工業與農業、城市與農村協調發展。這充分證明了縣域經濟是統籌城鄉發展的經濟基礎,鄉鎮企業和民營經濟是以工促農的主體力量,縣域和中心鎮是以城帶鄉的主要載體。

        二、目前縣域經濟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1.產業結構不合理。長期的計劃經濟體制造成縣域經濟結構單一,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色彩濃厚。改革開放以來,通過大力興辦鄉鎮企業和發展效益農業,縣域經濟結構有了較大的改善,但目前縣域經濟結構仍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在工業方面,不少地區還是以生產原材料和半成品為主,產品技術含量不高,工業附加值低各區域間產品趨同現象嚴重,缺乏市場競爭力。此外,由于資金短缺等原因,農業新技術和新產品的推廣體系尚未形成,低質農產品積壓、銷售難現象時有發生,而且第三產業在縣域經濟發展中的比重過低,難以滿足社會需求。

        2.縣域財政十分困難,融資環境差。就大多數縣(市)來講,普遍財力弱、負債多、包袱重、壓力大,突出反映在入不敷出,許多應當投入的投不了,許多該辦的事沒錢辦,財政支出需求剛性增強,需要財政支出保障的支出不斷增加,縣一級財政壓力很大,甚至有的連吃飯都難保證,危及政權建設的經濟基礎。據統計,2003年縣域財政總收入占全國財政總收入的20%多一點,但財政供養人口的比例,縣域占到全國的70%。經濟的發展離不開資金的支持,特別是欠發達地區縣域經濟的發展更需要大量資金的支持,需要有良好的融資環境和融資渠道,縣域經濟結構調整特別是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沒有足夠的資金是難以實施的。作為縣域經濟主體的民營經濟在形成和發展中,面臨的最突出問題就是融資,在推進城鎮化進程中,也同樣面臨資金短缺的制約。

        3.城鎮建設進程緩慢,基礎設施滯后。從大多數縣(市)來看,城鎮普遍存在基礎差、功能弱、發育不成熟,帶動力不強的問題。特別是城鎮基礎設施、環境建設的落后、造成城鎮載體功能不強、很難形成集聚效應,對外缺乏吸引力,難以聚集資本和生產要素;對內缺乏帶動力,難以成為牽動農村發展的“火車頭”。另外,交通、通信、能源的現代化是國民經濟現代化的基礎,也是縣域經濟發展的基礎,而縣域處在城市的邊緣或遠離城市,不少還在山區,通信的普及率、道路的暢通率、能源的利用率都不高,基礎設施條件差。使縣域經濟的自然資源與人力資源難以充分開發和有效利用,難使更多的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到城鎮,延緩了農村城市化的進程。

        4.人才和技術短缺,生產技術配套能力差。縣域的交通不便,信息不靈,科技基礎差,不能為科技人員提供優越的研究條件,難以吸引人才。導致了科技創新難,經濟發展缺少科技依托,即使一些新產品、新技術開發成功以后,由于缺乏相應的生產技術配套支持而不能迅速形成生產力。此外,縣域經濟中的大多數企業創辦時間都不長,技術基礎差,彼此之間的關聯度低,難以形成協作能力,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縣域經濟的發展。

        5.民營經濟發展遲緩。從民營經濟自身來看,數量少,規模小,檔次低,產業結構不合理,多數集中在第三產業中的餐飲服務業,以家族式管理為主,自身發展潛力有限。多數民營企業預期收益不明顯,自由資金少,由此導致其償債能力低,甚至部分民營企業還缺乏還貸意識和法制意識,造成信譽度下降。因此,真正促進縣域民營經濟大發展的宏觀政策、體制改革和社會環境還有待進一步完善。

        三、縣域經濟發展的對策

        1.抓好產業結構調整,壯大縣級財政。農民增收、財政增長是縣域經濟發展的根本目標。為此,可著重從以下幾方面做工作

        (1)堅持以農為本,全力推進縣域農業產業化。我國的大部分縣域單位是農業經濟縣,在現有的經濟基礎上,堅持以農為本,全力推進農業產業化,是解決農業和農村發展問題,增加農民收入的根本途徑,也是促進縣域工業化和城鎮化的重要基礎。一是大力加強龍頭企業建設。培育和發展大型龍頭企業集團,加快龍頭企業科技進步,充分利用多種經濟成分發展龍頭企業,合理選擇項目和產品,提高龍頭企業的市場競爭力,瞄準國際市場需求,大力發展外向型龍頭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積極發展創匯農業。二是正確選擇主導產業。選擇主導產業是實行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重要前提。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應按照“充分利用資源優勢、突出本地特色、符合市場需求、形成規模”的原則,合理選擇和確定主導產業。由于各地資源優勢不同,發展水平不一,經營環境各異,發展主導產業也應因地制宜,以形成各具特色和優勢的主導產品和產業。三是加強農產品基地建設。農產品基地是農業產業化經營的“第一車間”,是龍頭企業所需的原料和銷售的農產品的集中產地,是農產品批量、均衡供給的保證。因此,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必須切實加強農產品基地建設。四是培育市場流通型主體和加強市場體系建設。市場需求和市場條件是影響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重要因素,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必須大力開拓市場,為龍頭企業和農戶進入市場、提高市場占有率創造條件。五是加快農業產業化經營的科技進步。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水平,最終取決于龍頭企業和農產品基地的技術進步。農業產業化經營對應用科學技術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應繼續深化農業科技體制改革,改進農業科技應用推廣辦法,以適應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需要。

        (2)確立主導產業,加快縣域工業化進程。一是大力發展以農產品為原料的加工工業。縣域主導產業要由農業型向工業型轉變,發展以農產品為原料的加工工業是振興縣域經濟的首舉之選。主要是做好農產品的深加工和精加工。二是縣域工業應以大力發展輕工業為主。因為輕工業投資少,見效快,積累高,創匯高,容納勞動力多,而且對基礎設施壓力小,輕工業百元產值耗能低,每百元耗電僅11.8度,約為全國工業百元產值耗電的40%左右,因此,各縣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區位和資源優勢,突出以造紙、陶瓷、皮革、麻紡為主的輕工業,特別要重視發展以農產品為原料的輕工業和五金制造業。三是在縣域經濟的產業定位上必須將高科技產業作為帶動全縣經濟發展的“龍頭”。世界經濟已經步入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經濟也將滲透到各個區域和各個層次的經濟,知識經濟將是區域經濟競爭的有力武器和競爭力的源泉,也是將來縣域收入的重要來源。因此,要善于利用和發揮本地和外地科技優勢和人才優勢,積極采用先進的、適合的科技成果。千方百計調動企業科技投入的積極性,擴大科技投入。縣域發展科技產業應以發展小型科技企業為主,小型科技企業往往對設備、資源、人員要求較低,如以裝配型生產為主的電子、機電一體化產品企業等。在這些領域,小型高科技企業可以依靠自有的核心技術和部件優勢,利用采購和外協組織生產。因此,有利于加快科技產業建設,提高產品含金量,使產品具有較高的附加值,也有利于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市場占有率。

        2.抓好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小城鎮快速發展。基礎設施問題特別是交通、通信、能源問題不解決好,縣域經濟就很難實現跨越式發展。因此,要加強公路、鐵路等交通設施建設,積極創造條件降低通訊、能源產品的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廣能源節約和綜合利用技術,通過各方面的努力,克服縣域經濟發展中的基礎設施薄弱這一瓶頸,促進縣域經濟快速協調發展。另外,從城鄉發展的格局來看,經濟騰飛的龍頭在城市、在集鎮。從我國的實踐來看,沿海經濟發達縣市,近十幾年來小城鎮發展很快,形成了一個個密集的城鎮群,不僅促進了城鄉一體化發展,而且帶動了當地經濟的快速發展,增強了縣域經濟的競爭勢實力。因此,要想加快發展縣域經濟,就必須更好地提升人氣,提增財氣,提高品位,做強城鎮經濟,就必須積極推進以縣城為核心的城鎮建設,堅持軟件硬抓,硬件精抓,優化城市環境,不斷提升城鎮形象,引導生產要素盡快向城區集聚和重組,為二、三產業的快速發展拓展空間,創造條件。

        3.重視人力資源和技術支持,大力培養造就各類人才。目前,許多縣市人力資源的開發利用水平不高,制約了工業化和產業化進程。因此,要逐步加大對教育特別是職業教育的投入力度,深化教育體制改革,重點推進基礎教育和職業技能教育。為各縣市工業化培育合格的勞動者,抓好農村地區的掃盲教育和科普教育,加強農業實用技術的普及推廣工作。高度重視人力資源的市場建設,強化人力資源的市場配置功能,大力引進人才,加強對外技術合作,建立各縣市人才高地。組織農民參與職業技能培訓,通過各種職業技能培訓,使勞務輸出人員掌握一定的勞動技能,提高勞務輸出的質量。飛速發展的經濟全球化進程,愈演愈烈的綜合國力的競爭,其核心就是人才的競爭。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要營造人才強國戰略的體制環境,這是保障我國在21世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大戰略決策。加快縣域經濟發展,不但需要資源、技術、資金等等,人才更是關鍵之關鍵,因此,必須努力培養造就各色各類人才。安徽省寧國市自2000年以來連續四年綜合實力雄居全省61個縣市區首位,成為全省縣域經濟發展的排頭兵,其重要的一條經驗,就是以人為本,狠抓了人才隊伍的建設。他們在人才隊伍建設方面,成功之處在于注意干部隊伍的建設、企業家隊伍的建設和科技人才的建設,可以說,寧國市縣域經濟的巨大發展,正是依靠了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培養造就了大量各類人才的結果。人才隊伍具有裂變效應,可以一帶十、十帶百,所以,人才隊伍是推動縣域經濟發展的巨大核能,更是無形的巨大“才產”。

        4.培育特色經濟,增強縣域經濟發展動力。從區域競爭的態勢看,特色就是財力,特色就是潛力,特色就是競爭力,特色就是生命力。經濟發達縣市的實踐也證明,發展特色經濟是成功之道,特色是品牌,是市場,是競爭力。要想加快發展縣域經濟,就必須更好地適應形勢,放大優勢,培植強勢,做亮特色經濟。特色經濟多是“塊狀”、“集群”型經濟,實行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人們稱之為“一縣一業”、“一鄉一產”、“一村一品”,帶有鮮明的比較優勢和區域特色。因此,發展縣域經濟一定要走出全面抓、抓全面的常規思維,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結合本地資源狀況,交通區位、產業結構、科技水平等綜合因素,在全國、全球經濟發展的新格局中,打造自己的特色,擴張自己的優勢,建立自己經濟發展的“坐標系”,大力培植“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的市場亮點,開辟適合自己發展的新路子。

        參考文獻:

        1.李香蘭,馮玲玲.縣域經濟發展的深層次思考,國土與自然資源研究,2006(4)

        2.曾夢宇.縣域經濟發展方略探微.湖南行政學院學報,2006(5)

        3.漆先望.發展縣域經濟的創新思路.專題研究

        4.丁險峰.關于推進縣域經濟發展的理論思考.內蒙古林業調查設計,2006(10)

        5.楊福根.淺議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的有效途徑.理論月刊,2006(3)

        6.楊習英等.縣域經濟發展中的問題及對策探討.安徽農業科學,2006(20)

        7.周應萍.發展縣域經濟,建設新農村.農業經濟,2006(10)

        8.周金堂.發展縣域經濟與構建農村和諧社會.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學報,2005(11)

        9.王勛.發展縣域經濟,推進新農村建設.經濟師,2006(11)

        第9篇:縣域經濟的概念范文

        生產活動縱向分離,企業以網絡的形式參與競爭,企業網絡成為企業成長的重要環境,網絡效應對于企業的成長具有提升作用。西部欠發達地區總體發展水平不高,縣域經濟發展滯后是一個重要原因,這又具體體現為企業競爭力不足,企業網絡能夠通過推動企業成長來促進縣域經濟的發展。在此過程中,重點在于產業的選擇。

        關鍵詞: 企業網絡;企業成長;西部欠發達地區;縣域經濟

        中圖分類號:F12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4161(2006)04-0010-05

        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數年有余,西部欠發達地區雖然總體上發展速度有所加快,但其與中東部地區的差距仍然很大,亟待解決的困難和問題仍然較多,形勢依然嚴峻。在西部欠發達地區中,縣域經濟無論在數量上還是在經濟總量上都占有很大比重,區域經濟的發展除了城市的帶動外,還需要縣域經濟的貢獻。企業是經濟系統中最重要的微觀主體,企業的活動直接關系到經濟體的運行,任何經濟體的發展,大到一個國家,小到一個鄉鎮,都離不開企業的作用。因此,著眼于推進西部欠發達地區的進步,需要從企業的角度考慮促進縣域經濟的發展。

        1.企業網絡理論

        1.1 企業活動的縱向分離與網絡化

        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以前,縱向一體化(Vertical Integration)的產業組織形式是經濟發展的主流趨勢,縱向結合的工業企業成為經濟發達國家中最強有力的機構,美國經濟的成功主要歸功于這種大批量、福特制的縱向一體化生產方式。在這種發展模式下,企業的發展主要決定于其內部所擁有的資源,內部資源狀況所決定的企業能力決定了企業成長的速度、方式和界限,競爭則完全成為企業間關系的主題。

        然而,隨著新技術革命的加速推進和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許多產業的生命周期不斷縮短,同時需求又日益表現出多樣化、復雜化的特征,福特制、大批量的縱向一體化生產方式受到了極大挑戰,企業的生產活動出現了縱向分離的趨勢。越來越多的大型企業在繼續專注于自己核心業務的同時,不斷地將其它的業務進行剝離和外包,生產活動在價值鏈上進行了垂直分離,后福特制、柔性化的生產特征增強。在這種變化趨勢之下,企業間傳統的競爭關系發生了改變,企業以個體參與競爭的方式逐漸被結盟企業以群體參與競爭的模式所取代,競爭中出現了合作,合作中又存在著競爭,競合演變成為企業關系的主題,在這種關系聯結下的企業表現出了網絡化的運行特征。企業外部環境的改變使得企業的成長與發展不再單純地依賴于內部的資源及其管理,同時還依賴于聯盟伙伴企業的資源狀況、行為以及相互之間的競合關系。此時,單個企業與其他企業和組織建立的正式和(或)非正式合作關系,借助網絡結構在特定的地理范圍內迅速獲取和共享網絡資源以尋求網絡化成長,已成為全球復雜商業環境下企業成長重要的方式和策略(鄔愛其,2005)。

        1.2 企業網絡的概念

        網絡(Network)的概念最初來自于社會學,用以描述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關系,隨著企業間的合作關系相對于企業的作用效應越來越強,網絡的概念就被漸漸引入了經濟學的研究范疇。建立在交易費用分析基礎之上的制度經濟學認為,科層制和市場是協調經濟活動的兩種方式,交易費用決定著兩者的邊界。在縱向一體化分解趨勢出現之后,介于科層制和市場之間又出現了一種新的方式――中間協調機制。價值鏈的縱向解體、企業間專業化分工關系的建立,使企業的關系表現出了網絡化的特征,因此,“網絡”就同“市場”、“企業”一起被作為了資源配置的方式。

        企業網絡(Interfirm Network)在形式上體現為兩個方面:縱向上,原來內化于一個企業的生產活動垂直分離,價值鏈原有生產體系解體成一個個獨立的生產環節,單個企業只完成其中一個或幾個環節的生產,不同環節之間的企業表現為一種上下游的縱向聯系,通過合作共同來完成某項生產活動;橫向上,每個或幾個生產環節上又集聚著眾多的專業化企業,這些專業化企業從事著相類似的生產活動,彼此之間表現出既競爭又合作的關系。所以,從平面角度看,企業網絡就表現為如下的形式(圖1):每一個矩形方框代表一個價值環節,其內部包含著眾多從事相同或相類似活動的專業化企業,所以企業網絡的水平方向就表現為專業化企業的柔性協作關系;價值環節之間是上下游的縱向聯系,其內部的企業與相鄰環節企業之間是分工關系,所以企業網絡的垂直方向就表現為專業化企業的分工聯系。

        國外有關研究認為,企業網絡主要由三個要素構成:行動者、行動和資源(Wilkinson,2002)。行動者是企業網絡的主體,主要就是指企業,包括供應商、發包商、分包商、接包商和相關配套產業廠商,還包括大學和科研院所、中介機構和行業協會、政府等;行動是企業網絡內價值鏈各個環節的價值增值活動;資源則主要指從事價值增值活動所需的各種要素,在新經濟社會學的觀點被引入之后,社會資本也成為了企業網絡中重要的資源。當強調企業網絡的空間屬性時,即當企業間的網絡關系在某一地理空間上生成時,企業網絡就具有了集群的性質。有研究認為,集群實際上就是眾多在同一地理空間上“扎堆”的企業之間結成網絡關系,核心是集聚企業之間網絡關系的生成。在本文中,我們也強調企業網絡的空間屬性,即將企業網絡置于一有限地理空間范圍,但并不把企業網絡與集群相等同。

        1.3 企業網絡的效應分析

        相互關聯的企業在同一地理空間上“扎堆”并集結成網,企業網絡便在此地理空間范圍內生成,這樣,該地域范圍內的企業網絡就成為了網內企業生存與發展最重要的外部環境。企業間的網絡關系在有限地理空間上生成,網絡效應隨即在地理空間內出現并作用于處于其內部的所有行動者,換句話說,就是網絡內的行動者,主要是企業,其行動完全被置于了網絡效應之下。企業網絡的效應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1)專業化基礎上的分工使網絡中的行動者更專注于具體的價值增值活動,通過專業化獲得效率的提高,同時也使內部組織協調成本達到最優;(2)網絡中的行動者既具有行動上的關聯性,又具有地理上的接近性,網絡內部就產生了集聚經濟效應,這里主要指針對與專業化企業而言的外部規模經濟和外部范圍經濟效應;(3)網絡關系的空間生成,使企業網絡形成了對當地社會結構的“嵌入”,“嵌入”狀態下的網絡行動就在信任、慣例等社會資本基礎上展開,這可以使整個網絡運行表現出較低的交易費用狀態;(4)行動的關聯性和地理的接近性便于網絡行動者的共同學習,“干中學”、“學中用”的經驗積累使行動者的學習曲線呈下降趨勢;(5)網絡中,行動者交流的便利性、頻繁性和順暢性便于創新所需知識在行動各方間的傳遞,尤其是受空間因素影響很大而又對創新至關重要的隱性知識(tacit knowledge,也稱為未編碼知識),這能夠有效降低創新活動的成本,提高成功的概率;另一方面,創新的溢出與擴散提高了企業網絡整體的技術水平,促使行動者的創新活動在更高層次上發生,創新成本也能得到節約,這實際上是創新活動處于網絡中而表現出來的正外部性。所以,處于網絡之中的行動者更具創新優勢;(6)企業網絡在有限地理空間上的存在有助于改進企業的營商環境,包括整體品牌效應的建立、當地企業家精神的培育、社會資本的積累與改善等。

        企業的運行處于企業網絡之中,企業間的網絡關系又在地理空間上集聚,因而,企業的發展與成長就處于了企業網絡效應之下,網絡效應或者直接貢獻于企業盈利水平的提高,或者間接作用于企業盈利能力的增強,共同形成了對于企業成長的提升與促進作用。

        2.企業網絡與縣域經濟

        縣域作為經濟系統中一個比較小的區域而存在,實際上也就表現為地理空間上的有限性,當具有網絡關系的企業在該有限空間進行集聚時,企業網絡便與縣域經濟有效的結合在了一起,二者之間不可避免的產生了互動關系。

        在西部欠發達地區中,以甘肅省為例,縣域經濟的發展總體上比較薄弱,活力不足,實力遠遠低于東部發達地區,同時,省內部縣域經濟之間的發展差異也比較大,兩極分化現象嚴重,這已成為了制約甘肅乃至整個西部欠發達地區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拉大區域之間差距的主要矛盾。因此,加快縣域經濟發展,事關西部欠發達地區發展的大局,具有戰略上的緊迫性和重要性。

        西部欠發達地區縣域經濟發展的滯后,也體現出了企業成長的不足,如處于甘肅省縣域中的中小企業,就存在企業規模偏小、管理水平落后、技術創新不足等問題,這實際上已經成為了制約縣域經濟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企業網絡與此類縣域經濟的結合,將有助于通過網絡效應推動企業的發展來促進縣域經濟的發展。

        2.1 網絡效應下的企業成長將改變縣域經濟內部結構

        企業網絡在縣域有限地理空間范圍內集聚,網絡效應下的企業成長便會對縣域經濟的發展產生影響。網絡內企業的成長必然導致其內部資源積累增加,而內部資源積累增加的一個必然結果就是企業規模擴大,即空間上的擴張,這可以看作是企業成長能力增強的外延表現。在許多研究企業發展的文獻中,都把企業規模擴張作為企業發展的重要原因和結果。在縣域經濟中,企業成長能力的增強并不是在所有企業身上都能夠顯現的,我們研究網絡中的企業,是認為網絡效應為縣域經濟中的企業成長提供了外部可能性。同時,由于網絡中企業具有專業化的特點,各自從事著不同而又相關的價值增值活動,形成了分工關系,因此成長的實現程度是不一樣的。這就必然導致縣域經濟內部結構發生變化。

        專業化企業間分工協作關系的建立,使得有的企業專事研發,有的企業專事生產,還有的企業只負責接單、發包,然后再組織銷售等,從而能夠組合成一條完整的價值鏈,形成價值增值體系。各個環節活動的差異必然導致收益率的差異,如研發、設計企業的利潤率大多數情況都會高于生產、組裝企業。因此,網絡效應下,縣域企業內部資源積累的情況是不一樣的。具有較高盈利能力的企業,利潤增長速度快,在內部資源積累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必然會謀求規模優勢,實行空間擴張,進一步向大企業方向發展,成為“明星”企業(魏江,2003);利潤水平一般的企業,以中小企業為主,大多將保持原有的生產規模,繼續從事原來的活動,以專業化來尋求成長。

        如此一來,縣域經濟內部結構就在網絡效應的作用下發生了變化。在原來集聚的專業化中小企業中,一部分企業走上了規模擴張的道路,成為大企業,大部分中小企業則繼續專業化生產,形成了大中小企業共存的局面,這種共存是結構合理、分工協作關系深化的共存。所以,網絡中企業成長的外延結果是使縣域經濟內部的結構發生合理變化,而這種變化的發生意味著縣域中網絡企業分工協作關系進一步深化,由此導致了縣域經濟向更加成熟的方向發展。當然,還存在著另一種情況,即在縣域中生成的企業網絡,從一開始就已經形成了大中小企業共存的局面,或者是網絡的形成就源于大企業的業務外包、非核心業務分拆等。在這種類型的網絡中,企業的成長不會導致縣域經濟內部分工結構出現明顯的改變;同時,許多縣域經濟經過多年的發展,其內部以中小企業為主的結構并不一定會改變。因此,網絡中企業的成長并不一定導致縣域經濟內部發生以大企業出現為特征的明顯變化,但卻會使其內部的分工協作關系更加成熟。

        2.2 企業網絡將推動縣域經濟規模擴張

        企業網絡效應帶來了企業成長能力的提升,網絡中企業的發展一方面提高了資源的配置效率,另一方面也會增加對資源的使用量。因此,在縣域內生成的企業網絡在整體上會表現為資源消耗量的增加,只不過這種增加是使用效率提高下的增加。資源首先是從縣域內獲取,當縣域資源不足以滿足企業需要時,就需要從外部獲取資源,所以縣域會因為企業網絡效應而不斷吸引外部資源進入,這些資源包括資金、人才、信息、原材料等。網絡效應下,縣域經濟中企業的成長還將產生一種示范作用,使得尋求成長的企業會力圖進入縣域,同時資源趨向效益的性質也會使資源向已有的縣域企業網絡集中。

        資源不斷被吸引,縣域內企業網絡所集聚資源的總量大大增加,資源總量的增加就將導致縣域經濟規模擴張。這種規模擴張有兩方面的表現:一是縣域內已有企業規模由于更多資源的獲得而擴張,這種擴張是企業網絡的效應,其中也會有部分企業由此趨向大企業的擴張方向。當部分或全部企業都擴張之后,縣域經濟的規模就在整體上表現為擴張;二是企業數量的增加。資源進入縣域后并不全都被網絡中企業所吸收,將會有相當部分以新企業創建的形式表現出來,這就是為什么只有少部分企業或者根本沒有任何企業能夠擴張成大企業的重要原因。企業數量的增加也主要有兩方面:一是由網絡內部人員新創。由于長期在生活、工作在企業網絡內,對于行業情況、生產狀況、營商環境都比較熟悉,因此當發現市場機會時,企業內的管理人員、技術人員等就會“跳槽”而創辦新企業,同時縣域中的技術中介機構,如“孵化器”等也在衍生企業的過程發揮著重要作用;二是外部企業的遷入。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會進行區位選擇,當發現某縣域由于集聚著企業網絡而適合企業成長時,就會在該縣域內落戶。所以,伴隨著網絡效應而來的資源總量的增加,將使縣域經濟規模整體上呈擴張趨勢。資源集聚,縣域經濟規模總體擴張的同時,企業網絡效應對于企業成長的提升進一步增強,又將會吸引資源更多的進入,這就是縣域由于企業網絡而在資源吸引上所產生的路徑依賴(鄭勝利,2004),即縣域內的網絡效應一經形成,就會對資源產生持續的吸引力,形成“企業網絡資源吸引縣域經濟規模擴張加速資源吸引”的循環累積過程。

        2.3 企業網絡將促成縣域經濟的空間極化效應

        企業網絡在縣域中生成,網絡效應促進了資源在縣域范圍內的大量集聚,由此帶來縣域經濟整體規模的擴張。這一方面表現為單體企業規模的擴張,另一方面則表現為企業數量的增加。數量的增加在縣域經濟的企業網絡平面上又表現為縱向和橫向上的增加,即在價值鏈上既有從事同類活動企業數量的增加,又有從事不同活動企業數量的增加。與此同時,還會伴隨著提供配套服務的企業的數量增加,以及中介組織或行業協會的出現等。大量行動者在一個有限空間上的集聚會產生空間極化效應(王德忠,2002),使縣域發展成為小地域范圍內經濟的中心,由此帶動周邊經濟的發展。

        企業網絡在縣域中的存在,使縣域內存在著一個主要的產業,網絡作用下,大量專業化企業分工和協作,圍繞著這個產業展開活動,組合成價值鏈。縣域經濟縱向規模的擴張就表現為兩個方面:首先是主要產業內部環節的縱向延伸,即同一產業內部分工關系的延伸。例如在縣域內,主要產業企業的活動是生產、加工環節,后向上的延伸就表現為向研發、設計環節擴展,研發、設計企業在縣域的企業網絡中集聚;前向上就表現為向市場環節擴展,專業營銷企業和營銷部門在縣域的企業網絡中集聚。縱向規模擴張的第二個表現是由于產業關聯效應,主要產業引發前后關聯產業活動在縣域內出現,后向關聯上可以表現為由于需求的增加導致原材料行業企業來網絡中集聚,前向關聯上表現為作為供給因素刺激另一個產業的活動在此發生。這兩種縱向延伸情況的發生,都會使原來在縣域內作為終端的活動變成中間環節,由此而導致整個市場范圍的擴大。

        縣域經濟市場范圍擴展,其內部所擁有的企業網絡的分工協作關系將進一步深化,所以縣域經濟規模的擴張在橫向上就表現為價值增值環節的進一步分化和同一環節上專業化企業數量的增加。生產活動分化是專業化趨勢加強的表現,原來企業內部的職能外部化,由新的企業來承擔,同時這種變化又會導致市場范圍的擴大,使同一環節上集聚企業的數量增加。由于都是在縣域的企業網絡內,因此就體現了專業化企業間分工和協作關系的深化。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不排除部分企業走上規模化擴張的道路,從而將許多活動進行內化,但從總體上和現有的實際情況來看,這并沒有改變企業網絡專業化分工和柔性協作的特征。

        縣域經濟規模擴大,其吸納就業的勞動能力就會越來越強,就業勞動力人數也會越來越多,導致縣域內的消費需求增加;同時大量專業化企業的活動又會產生對相關配套服務的需求,例如資金流量增大需要專業金融服務,法律事務增多需要律師咨詢服務。這樣,在縣域經濟規模擴張的過程中,相關配套服務業企業就會選擇進入該企業網絡,包括為生活提供服務的企業和為生產活動提供服務的企業。

        與經濟規模擴大相對應的是企業網絡中,行動者之間關系的復雜性和緊密化程度加深,對于網絡治理的難度增加,僅依靠主體企業之間的相互協調已經很難避免機會主義行為的威脅,因而需要引入第三方規制力量。現有研究認為,地方政府直接作為企業網絡的規制力量并不利于效率的提高,而更應該通過中介機構或行業協會來進行治理。所以,面對企業網絡發展所產生的治理需要,中介機構或行業協會將會在縣域內應運而生。另外,當企業網絡內諸如共識、慣例等非正式制度演變為正式制度時,縣域的制度供給將有效增加,而企業網絡在發展過程中還將有助于縣域內企業家精神的培養。

        縣域中,主要產業活動、相關配套服務企業、中介組織或行業協會在企業網絡內的集聚;共同構建了一個價值體系。在這個價值體系內部,上下游企業間是專業化分工的關系,同類企業之間是競爭協作的關系。這個價值體系在縣域內的極化,就導致了經濟中心開始形成。因此,企業網絡在縣域內的存在通過一系列的傳導產生了極化效應,極化最終導致縣域發展成為經濟中心,就我國縣域經濟的實際狀況而言,其作用主要在于對周邊小范圍區域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

        3. 依靠企業網絡推動西部欠發達地區縣域經濟發展的思考

        縣域經濟是區域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西部欠發達地區來說尤為如此。西部欠發達地區的經濟社會水平與中東部地區存在著較大差距,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其縣域經濟總體上遠遠落后于中東部地區,而這種落后又主要具體到企業整體實力的差距。因此,促進西部欠發達地區的發展,推動縣域經濟進步,需要從加強企業實力做起,根據上面的分析,企業網絡對于增強企業成長能力、改進縣域經濟發展狀況方面具有巨大的提升作用,所以,依靠企業網絡來推動西部欠發達地區縣域經濟的發展應該作為重要的戰略選擇之一。

        然而,企業網絡與縣域經濟發展的結合卻受到產業屬性的限制。我們前面提到,企業網絡的形成主要來源于價值增值活動的縱向分離,但是,并不是所有產業的價值活動都適合縱向分離,換句話說就是并非所有產業的活動都適宜采取網絡化的方式,這種可分性決定于產業的生產可分性程度、競爭激烈程度、知識密集程度、工資水平、規模經濟以及所處產業生命周期的階段等因素(李曉華,2005)。以甘肅省為例,甘肅支柱產業中的石油化工、有色金屬、能源工業,是依據其較為豐富的資源稟賦而發展。就這些產業而言,其生產環節是難以進行分割的,具有較高的規模經濟水平,進入壁壘較高,以網絡化的方式來促進其內部企業的發展是不太現實的。相反,另一特色產業――食品產業的情形則大不相同。

        食品產業是甘肅經濟發展的“后起之秀”,其價值鏈的形成主要來源于對農副產品的深加工,而這些農副產品的原料來源地又以縣居多,因此,推動這類產業企業的發展則可以采用網絡化的方式,并且企業網絡將能夠很好地與縣域經濟的發展相結合。這里,我們以臨洮的洋芋種植加工業為例。

        在臨洮,洋芋的種植規模愈50萬畝,產量接近百萬噸。到目前為止,臨洮的洋芋生產已經形成了從原料培養、供應到加工、銷售的龐大價值增值體系,具體來說分為種薯培育、種植、銷售和加工四個專業化環節,而每個環節內部又進行了更進一步的專業化分工,如加工環節就可分為洋芋食品加工和淀粉加工,淀粉加工又形成了從普通淀粉到全粉的健全加工體系。龐大生產體系的每一個環節都是由不同的企業或市場主體完成,每個生產環節上又都存在著大量的企業,這些企業通過彼此之間的專業化分工協作和市場交易行為,在日常的運營中逐漸集結成網,形成了具有縣域特色的洋芋種植加工網絡。

        在洋芋種薯繁殖方面,具有原原種培植和種薯快繁兩個專業化的環節。原原種培養基地主要是為了向市場提供優質的洋芋原原種,例如專門向百事可樂公司供應的基地,種薯快繁組培基地則是為洋芋種植提供服務,例如專門培育適合加工的專用薯品種,直接為以后的加工環節提供原料,興達公司2003年在全縣17個鄉鎮率先建立了2132萬畝訂單洋芋生產基地,騰勝公司已發展訂單基地594萬畝等。種植環節已形成了專門栽種普通菜用品種的基地和專門培養加工專用品種的基地。普通菜用洋芋和部分加工專用洋芋直接進入銷售環節,銷售環節分工更細,大量專業化的經銷商負責從農戶手中收購洋芋,通過運輸企業進入專業洋芋批發市場進行交易,在這些市場中大多建有專用倉庫,為洋芋的保鮮提供專業化的服務,例如,西北地區最大的專業化交易市場――康家崖洋芋市場,年吞吐能力上萬噸,市場內還建有總容積2600多立方米的恒溫氣調保鮮庫。類似的專業化市場全縣共有13個,每年大批的本地企業和外地客商云集此地,將臨洮洋芋銷往全國各地甚至東南亞、日本和俄羅斯。同時,大部分的加工專用洋芋被加工企業所收購,以進行淀粉加工和食品加工。目前在臨洮淀粉加工已形成了普通淀粉、精淀粉、變性淀粉和全粉四個層次,各個企業根據自身的技術實力進行著不同層次的專業加工。加工后的最終產品進入淀粉銷售市場,完成價值增值的全過程。目前在臨洮,像三江、新興、興達、騰勝等企業已經具備了上萬噸淀粉生產能力,并在進一步進行擴建;而在食品加工方面,加工程度也不盡相同,大多數企業主要從事粗加工,生產各式粉條、粉皮,少數幾家企業則進行薯片、薯條的生產,獲取更高的附加值。

        加工企業對原料需求的同時,也形成了對加工設備的需求,由此又出現了專門提供專業化機械設備的企業,這些企業在設備的銷售、維修方面都具有大量的經驗。

        整個生產體系專業化的分工過程中又顯現出一定的協作關系。例如,加工企業為了提高洋芋品種的質量,與育種部門合作培育新品種;銷售企業為了解決貨源問題、加工企業為了解決原料問題,都會直接與農戶簽訂合同,發展訂單基地,或者直接把種苗交與農戶栽種,發展訂單農戶,甚至是賒銷給農戶。不同技術層次的加工企業之間也進行合作,技術水平低的企業可以將粗加工的淀粉銷售給技術雄厚的企業進行深加工。加工企業和銷售企業之間也存在協作,專業化的銷售商具有更多的市場信息,專業化的加工企業具有更多的產品信息,二者的合作有利于減少信息的不對稱,降低彼此間信息的不確定性,因而使得產品的生產與銷售具有更高的效率。

        另外,技術因素也被引入到分工協作過程之中,例如技術人員利用臨洮本地的自然條件就培育出了高產、高淀粉含量的新品種,擴大了加工企業進行深加工的可能性。

        這些企業絕大部分活動都是在臨洮縣范圍內進行的,縱橫交錯關系存在于臨洮縣內,因而就在這個縣域內構建了具有特色的洋芋種植加工企業網絡,也正是這個企業網絡的存在,有力地推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

        因此,以企業網絡方式推動西部欠發達地區縣域經濟的發展,重要的是對于產業的選擇,這個過程需要政府發揮積極的作用。雖然對于政府在企業網絡運作中的作用問題還存在爭論,但多數的觀點認為政府應該也可以在此過程中發揮重要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 Gnyawali D.R., Ravindranath M., Cooperative networks and competitive dynamics: A structural embeddedness perspective[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1, 26 (3) : 431-446

        [2] Meagher K., Rogers M., Network density and R&D Spillovers[J].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 2004, 53 (2) : 237-260.

        [3] Wilkinson L. & Young L., On Cooperating: Firms, Relations, Net-works[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55, 2002.

        [4] [美]Anna Grandori主編.企業網絡:組織和產業競爭力[M].劉剛等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5] 李二玲.李小建.農區產業集群、網絡與中部崛起[J].人文地理,2006,(1).

        [6] 黃守坤.李文彬.產業網絡及其演變模式分析[J].中國工業經濟,2005,(4).

        [7] 鄔愛其企業網絡化成長――國外企業成長研究新領域[J].外國經濟與管理,2005,(10).

        [8] 許小虎.企業網絡的多重效應分析[J].研究與發展管理,2005,(4).

        [9] 李曉華.產業組織的垂直解體與網絡化[J].中國工業經濟,2005,(7).

        [10]許小虎,項保華.企業網絡理論發展脈絡與研究內容綜述,科研管理,2006,(1).

        [11] 劉娟.依托集群網絡提升縣域產業創新能力[J].理論探索,2006,(3).

        [12] 王德忠.企業擴張[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13]魏江.產業集群――創新系統與技術學習[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

        相關熱門標簽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中文字幕在线女教师制服 | 亚洲欧美h片在线看 | 中文字幕乱码二区免费 | 一级中文字幕乱码免费 | 一级日本大片免费观看视频 |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