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儒家思想的中心思想范文

        儒家思想的中心思想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儒家思想的中心思想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儒家思想的中心思想

        第1篇:儒家思想的中心思想范文

        【關 鍵 詞】 思想品德;健康教育;教學;初中

        初中思想品德新課程改革中出現了一個新的亮點――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在學生思想品德形成中的整合作用。與新課改相配套的思想品德課教材,極為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安排了大量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其目的不僅在于讓學生知道什么是健康的心理,而且試圖通過個體親身感受和直覺體驗的內化,塑造健康的心理品質。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教師應以怎樣的策略與方法來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呢?

        一、樹立“預防重于治療”的思想

        筆者一直在民族山區任教,發現很多學校對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不重視,其原因:一是認為升學不考,二是認為本校學生的心理問題不嚴重。其實,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為了解決已經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而是對心理問題的預防。因此,學校和老師要樹立“預防重于治療”的思想,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關注心理健康教育,豐富學生心理健康保健知識,提高心理調適能力,預防心理疾病的產生。

        二、在思想品德課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思想品德課”是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課程載體,因為它以初中學生為主體,以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及心理發展特點和他們在現實生活中的實際需求為出發點,引領學生感悟人生的意義。初中思想品德課在心理健康方面新增加和突出了以下教學內容:(1)了解學生自身的生理變化,促進生理與心理的協調發展;(2)了解青春期心理衛生常識。學會克服青春期的煩惱,調控好自己青春期的心理沖動;(3)正確認識社會生活中的困難和逆境。提高心理承受力,能夠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4)主動鍛煉個性心理品質,磨礪意志、陶冶情操;(5)正確認識好奇心和從眾心理,發展自我控制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6)正確對待學習和生活壓力,克服考試焦慮,培養正確的學習觀念,做好升學和職業選擇的心理準備。

        三、在課堂上進行體驗教學,構建和諧的課堂氣氛

        心理學研究表明,在平等、民主、和諧的氛圍中,人的個性才能得到積極的發展,并伴有創造性的思維火花。因此,教師要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創設情境,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并評論同學的觀點,在和諧的氛圍中通過體驗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這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四、教師要扮演“心理輔導員”角色

        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成為時下人們最關注的問題之一。在初中生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學生自身健康成長的需要,也是社會發展對個人素質的要求。所以思想品德課教師有義務充當“心理輔導員”或“心理保健師”,熟練掌握心理學的知識和技巧,營造寬松、愉悅、和諧的氛圍,以平等的身份親近學生、關心學生、賞識學生,做他們的知己與朋友,讓學生打開心扉、傾吐心聲,從而使學生得到一些精神上的抒發和松弛。根據學生不同的氣質特征、性格類型,有針對性地運用心理學中的疏導方法――激勵加鼓勵,幫助學生調整心理,維護心理健康。

        五、改變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

        瑞士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齊說過:“教育要心理學化。”關注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加強學(下轉55頁)(上接53頁)生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是教育的一項重要職責。對此,結合思想品德學科特點,我們可以:(1)在教學過程中創設幽默情境。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適當運用幽默,能有效激活課堂氛圍,放松學生緊張的心理,解除被壓抑的情緒,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讓學生在如沐春風的思想品德課堂氛圍中陶冶健康心理;(2)通過講述身邊的事例來激發學生的興趣。思想品德課的內容本身就是很貼近生活,而教師在這個過程中運用身邊現實的事例或者大家熟悉的案例來教學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經常從學生身邊找例子,使學生從身邊同學的故事中受到教育;(3)教師要多采用多種教學模式,如采用啟發式教學,案例教學法,情境教學法,直觀教學法等等。

        六、利用榜樣的力量,強化心理健康教育

        思品課課程常常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向我們呈現一些典型的富有感染力、影響力、號召力的鮮活人物的事跡,這是我們進行思想教育的一個很豐富有效的教學資源。同時,也是我們在教學中滲透強化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個得天獨厚的有效途徑。在講到“磨礪意志做自己的主人”這一框時,我除了利用教材中講到的英模人物的事跡,還在課前鼓勵學生去調查身邊英模人物的相關資料,讓學生自己去了解,這對學生本身就是一個教育過程,對學生的感受和震撼更為深刻。利用榜樣的力量,我們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夠做到“事半功倍”。只要有心為之,在教育教學實踐中一定能夠找到各種更多更好的方法。

        著名的教育學家、心理學家戴爾?卡耐基說過:“一個人的成功有20%依賴于他的知識技能,還有80%依賴于他的心理品質。”

        思想品德課以獨特的學科魅力,在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健康的人格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價值,思想品德課教師要以思想品德之心理品質教育為依托,幫助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有意識地提高自己心理發展水平和社會適應能力,促進個性心理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建英. 思想品德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探微[J]. 甘肅教育,2013(19).

        第2篇:儒家思想的中心思想范文

        一、教師不斷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

        作為政治教師,要具有強烈的責任意識,具有公正思想、奉獻精神、愛國精神,要具有高尚的人格,能夠不斷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這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直接的教材。教師要通過自己的言行在學生心目中樹立高大的形象,能夠通過自己的言行不斷感染學生,凈化學生的心理,使學生認識真善美的偉大,假惡丑的可惡。對學生,教師要懷著一顆仁愛的心,要尊重學生,使學生學會如何愛人與尊重人;教師要一心撲在工作上,在工作中要認真負責,使學生認識到責任意識和愛崗敬業意識的可貴;教師對教學事業要充滿愛,在教學過程中要能夠多奉獻、少索取,使學生感受到奉獻精神的可貴等。教師要通過自己的言行多層次,全方位地影響學生,使學生能夠愛老師、敬老師,能夠自覺向老師看齊,這對于培養培養學生有效成人,有效成才,對于使學生逐漸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積極的作用。

        二、構建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創新精神,發展學生的愛國精神

        團隊意識和創新精神、愛國精神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傳統課堂課堂氣氛過于壓抑,學生在課堂上,不敢動,不敢大膽表達自己的觀點,沒有與學生進行溝通辯論的機會,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創新精神很難得到培養。新形勢下,高中政治課堂要培養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需要積極為學生創建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使學生敢于表達,敢于發現,使學生能夠在交流中不斷創新,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創新精神。比如,在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教育時,現代學生對愛國主義的認識是膚淺的,很多學生認為,談愛國是唱高調,與自己的生活聯系不緊密。作為政治教師,要培養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首先,要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空洞地談愛國是毫無意義的。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對新形勢下,自己所認識的愛國行為進行討論,引導學生以小組討論的方式,談身邊的愛國事件。通過這種方式,使學生對愛國有個具體的認識。在此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就如何愛國發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做法。這樣,課堂氣氛輕松活潑,學生在交流中,不斷發展自我團隊意識,學生不僅有效認識到愛國精神的現實價值,同時,也能夠以愛國精神指導自己的行動,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可以得到有效培養。

        三、理論聯系實際,發展學生的思想認識

        理論聯系實際是思想政治課教學的重要指導思想,也是培養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方式。現在的高中生,有很多人認為思想政治教學內容理論性強,實踐性差,認為思想政治只是講一些騙人的理論,沒有任何實際價值。因此,學習的積極性很差,學習興趣不高。在教學中,教師要通過理論聯系識記的方式,改變學生的錯誤認識,不斷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水平和認識能力。

        第3篇:儒家思想的中心思想范文

        【關鍵詞】高中歷史 儒家思想 教學研究

        儒家思想是中國最偉大的思想之一。在古代,它指導君主治理國家;在現代,它教導人們的品行修為。儒家思想已經融進了中國人的血脈。在高中教育中,學生除了在語文課本上可以接觸到儒家思想,通過高中歷史也可以讓學生對儒家思想有所涉獵,學習儒家思想不僅是對中國古代學派的認識與了解,對學生優良品德的養成也有很大幫助。因此,老師在教導中國古代史的時候,就要注意向學生傳播儒家思想,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但是,儒家思想是一門高深的學問,僅僅通過歷史課本上的點滴不能表現儒家思想的精髓,反而會讓學生覺得儒家思想晦澀難懂,從而對儒家思想的學習產生反感。老師在儒家思想的教學中就要采用一些方法,讓儒家思想更容易被學生所接受。

        一、以史實反映思想

        在高中歷史的范疇中,《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這一單元集中展示了儒家思想以及百家爭鳴的歷史事實,老師在宣揚儒家思想的時候就能將儒家思想與課文結合,遵循儒家思想的演變進程和思想內涵向學生介紹儒家思想,讓學生形成畫面感,形象的感知儒家思想到底是一種什么思想。

        1.儒家思想的發展進程

        在學習《百家爭鳴和儒家思想的形成》這一課時,老師可以利用史實,向學生講一講儒家思想的誕生和發展。儒家思想誕生于東周時期,當時周王室衰微,諸侯并起,與此同時出現了各種學說,旨在幫助各個諸侯國治理自己的國家,其中影響最大的學說當屬儒家、法家、道家等。老師可以繪聲繪色的描述東周亂世,讓儒家思想的誕生更具傳奇色彩,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不少學生都認為儒家思想就是孔子思想,這是錯誤的,老師可以借著這個時機告訴學生,孔子只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是儒家思想的推動者,并不是創建者。

        在學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一課時,老師可以從秦始皇焚書坑儒開始講起,秦始皇以法家思想作為統治思想,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力,決定消除儒家思想。之后老師再講到漢武帝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再到宋明時期朱熹的理學、王陽明的心學,最后到明清時期黃宗羲、顧炎武等人為儒家思想著書立說,自成流派。在老師講述過程中,學生會對儒家思想的進程有一個清晰的畫面,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儒家思想的教學中,老師要特別注意各個時期儒家思想之間的區別,比如在東周時期的儒家思想是正統的儒家思想,而在董仲舒提出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儒家思想中,儒家思想結合了儒家、道家、陰陽家對封建社會的統治思想,是集大成的思想,和傳統儒家思想不同。老師要告訴學生,秦始皇的焚書坑儒直接導致了以后的儒家思想都不是正統的儒家思想,而是結合諸家思想之后的產物。

        2.儒家思想的內容

        在我們的固有印象中,儒家思想包含了“仁義理智信”,這是從先秦儒家到孔子再到孟子一步步形成的儒家思想。那么要向學生傳達儒家思想的內容和內涵,就要清晰的表述出“仁義理智信”各方面所代表的意義。

        比如,“理”代表的是唯物主義的思想,是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提出的學說,這也是儒家思想發展到近代影響最大的一種學說,它的前身是以朱熹為代表的客觀唯心主義。又比如,“仁”是孔子提出的思想,講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愛人”思想。如此,在儒家思想的教學中,老師結合一些歷史史實,讓學生將儒家思想分開來看,有利于學生更清晰的認識儒家思想。

        當然,儒家思想遠不止“仁義理智信”那么簡單,但是教學的方式都是一樣的,以事實傳達思想,以思想指導行為,這就是學習儒家思想最根本的目的所在。

        二、通過對比看清思想

        在東周時期就出現過百家爭鳴的情景,事實證明,只要是亂世就會有各種學說,在我們印象中最根深蒂固的當屬儒家、道家、佛家等等。針對這么多思想學說,如何讓學生從中準確找到儒家思想,是老師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老師可以通過圖表的形式,將各種學說思想以中心思想的形式記錄下來,比如說,在文化主旨上,儒家的文化是進取文化,道家的文化是規律文化,佛家的文化是奉獻文化;在人生觀上,儒家的思想是積極進取,建功立業,道家的思想是順其自然,自我完善,而佛家的思想是慈愛眾生,無私奉獻。與文化主旨、人生觀同在橫列的還包括做人標準、世界觀、價值觀、哲學傾向、物質與精神等等。在對這些內容進行圖表對比的過程中,學生就能清晰的看到各種學說之間的區別和差異,在記憶的時候就不容易出現混淆的情況,不僅方便了學生學習儒家思想,也讓學生在對比中了解了其它流派思想。

        對儒家思想的對比學習,還可以表現在實踐與課本之間的對比上。比如,老師可以安排學生去博物館進行體驗學習,通過各種古物感受一下歷史的厚重感,通過一些詩詞等文化遺留體會儒家思想穿越歷史洪流的痕跡,再把自己的體驗與課本結合起來,做到知識和思想的雙重學習。

        三、結語

        儒家思想是中國的傳統思想,經過數千年的不斷改進,已經成為中國最深入人心的一種思想,潛移默化的指導著人們的生活和學習。因此,高中歷史作為人文情懷較高的學科,就要擔負起傳播儒家思想的責任。在儒家思想的教學上,老師也要以儒家思想為指導,以“愛人”為前提,讓學生在歷史的學習中接受儒家思想的感染。

        【參考文獻】

        [1] 逯成武. 高中傳統文化史教學研究[D]. 華東師范大學,2009.

        [2] 馬其鳳. 史料資源在高中歷史教科書中的開發利用[D]. 華東師范大學,2009.

        第4篇:儒家思想的中心思想范文

        林語堂論中國文化的結構

        姚傳德

        對于儒家與道教、佛教的各自特點及其積極與消極意義,林語堂有過相當精辟的論述。

        林語堂認為,儒家思想即便在現代社會,依舊具有很強的活力。在他看來,孔子的思想代表一個理性的社會秩序。第一,孔子學說的重點在人世間,是積極進取的。第二,孔子學說有一整套理性的思想體系。第三,孔子學說提倡知識。第四,孔子學說具有包容性。因此,林語堂認為,盡管西方現代思想對儒家學說構成了挑戰,但是儒家思想仍不失為顛撲不破的真理,儒家思想在中國人的生活中仍然是一股活的力量,還會影響我們民族的立身處世之道。

        林語堂認為,道家的思想雖然消極遁世,但它滿足了一部分人的精神需要,同時給中國文化賦予了浪漫的色彩。林語堂說:“孔子的人文主義能否叫古代中國人十分滿足呢?答案是:它能夠滿足,同時,也不能滿足。”如果它滿足了人們內心的欲望,那么“就不復有余地讓道教與佛教得以傳播了”。林語堂說中國中堂立軸和瓷器上的繪畫,有兩種流行的題材,一種是合家歡,上面畫著一家男女老少,正在歡天喜地過大年或慶豐收;另一種為閑散快樂圖,如漁翁、樵夫或幽隱文人,悠然坐在松蔭之下,體會天人合一的意境。這兩種題材分別代表孔教和道教的人生觀念。林語堂認為孔子的學說過于崇尚現實而太缺乏空想的意象的成分。而由道家演變出的道教有之,道教代表神奇幻異的天真世界,這個世界在孔教思想中則付闕如。

        總之,在林語堂看來,儒家崇理性,尚修身,道家偏好自然與直覺。所以,道家為中國思想之浪漫派,孔教則為中國思想之經典派,中國文化中重要特征之田野風的生活與藝術及文學,采納道家的哲學之思想者不少。

        林語堂認為,佛教思想雖然也是消極的,但是在哲學上以及人生態度上同樣豐富了中國文化的內涵。在哲學方面,孔子的哲學,只有德行上的哲理,而佛教卻含有邏輯的方法,含有玄學,更含有知識論。林語堂說佛教在中國影響之大,以至于改造了孔子哲學的本質,導致了理學的誕生,盡管它沒有改變中國學者的信仰;在宗教方面,“在一個混亂的國家,一個宗教以世界為空虛,可能是逃避塵世悲痛多變之生活的去處”。它可以使人們淡漠一切世事俗務,實現精神的寬慰和解脫。還有“佛教的態度”,諸如輪回轉世、不嗜殺生、提倡容忍、寬待一切等,對中國人的行為都發生了重大的影響。林語堂說:“一個忠實的佛教徒確比常人來得仁愛、和平、忍耐,來得慈悲。”此外在今天的中國,由于佛教寺院多在高山名勝之地,燒香拜佛還可以給人們提供旅游、欣賞風景的機會等。所以,同道教一樣,它已經成為中國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都是對儒家思想的一種補充。

        林語堂坦承中國文化存在的缺陷,他認為中國文化固有優處,弱點亦多,同西方比,“我們的社會觀、人生觀,至少落后人家二百年”。所以會產生這種文化,他認為主要是由于理學吸收了道家與佛教的消極因素的結果。林語堂說,儒家學說在孔孟、墨子時代還是動的哲學,孔子本人就是“活活潑潑的世故先生、老練官僚”,少有靜觀宇宙的話,注重身體力行,學以致用。到孟子時代,更講求大丈夫之論,強調富貴不能,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但是到了宋代,由于濂溪、橫渠、二程等人出入佛、道十幾年,深受道家“主虛、主靜、主牝、主柔、主無為、主不可見欲”的影響,再加上佛家看破世情之法,天下事越無可為了。

        所以,林語堂認為只要我們驅荀韓,直追孔孟,找到儒家的中心思想,與西方比較之,棄其糟粕,取其精華,就可以恢復中國文化的活力。

        (選自《成才之路》2008年第3期,有刪改)

        1.下列關于林語堂對道家思想的闡述,說法錯誤的一項是( )

        A.道教在古代得以傳播,是儒家思想本身存在缺陷所致。

        B.道教的人生觀念是一種享樂至上的人生觀。

        C.道家為中國思想之浪漫派,因此道家偏好自然與直覺。

        D.中國文化存在缺陷,道家的消極因素起了一定的作用。

        2.下列對文章內容的分析與概括,正確的一項是( )

        A.作者認為,儒家與道教一樣都有積極與消極雙重意義。

        B.林語堂認為,儒家思想在現代社會依舊具有活力。

        C.中國理學是在道家與佛教雙重消極因素影響下誕生出來的。

        D.只有找到儒家的中心思想,才能恢復中國文化的活力。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問題。

        我國傳統武術的發展和演變

        唐宋至明清,是我國武術進入了持續發展的高漲時期,它的演變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武舉形成正式制度。武則天當政的長安二年(702年),下詔正式以考試方法來選拔武勇之材。從此武舉制延續至明清,它為習武之人開辟了仕宦之途。

        民間練武組織的出現,使武術在民間進一步扎下深根。如北宋初,由百姓自相結成的弓箭手已發展到24萬多人,成為北宋末年抗金的強大力量。明清之際,民間練武組織的活動更加活躍,如反清的白蓮教、及各種紅槍會、大刀會等組織,都極其重視練武活動。

        武術套路技術發生變化,向成型化、完美化發展,武術專著的涌現,也使武術理論體系得以建立起來。唐代武術套路吸收了外來舞蹈中的姿勢動作及手眼身法等表現形式,并緊密配合技擊攻防的特點,豐富了武術套路的演練技巧。當時最著名的套路表演有開元年間公孫大娘的劍舞,據說書法家張旭看了她的劍舞后,草書都大有長進。明代套路技術更是趨于成熟,并明顯形成了體系。明代的大量武術專著中,還以圖文記錄了套路的動作招數及路線等。清代時整體觀的武術理論也已形成,各拳種都編有拳譜。

        拳術和器械向多樣化發展。唐代已有氣功、硬功、輕功的記載,表明武術已著重在功力上發展了。拳術種類也日漸增多,唐代少林拳法名噪天下,十三棍僧救秦王傳為佳話;及至明代,拳種已有內外之別。內家拳在勁力擊法上有其明顯特點,它在以靜制動、以柔克剛、借力使力、寓攻為守、以氣運力及搏人點穴上與傳統的硬打硬拼的少林拳迥然不同。它雖比少林拳法出世晚,但也有其強大的生命力,以后如太極、形意、八卦等拳的創始與發展無不受其影響。明末清初,新出拳種更如雨后春筍,當時較大的拳系就有幾十個,有的本身又繁衍成幾個分支,如太極拳發展至近代,已由最早的陳式太極演化成楊、武、吳、孫氏等不同風格的太極拳種。各拳種間還互相滲透融合,彼此影響。當時還出現了各種分類法,如有將太極、形意、八卦劃為內家,少林等多種拳術歸于外家的分法;也有人按山川分拳術為武當、峨嵋、少林等派;更有人以地域區別拳種特點,如民間就素有“南拳北腿”之說。一般認為,南派武術多剛硬有力,講究小部位動作;北派武術則以腿法見長,舒展大方,躍撲激烈。除拳術外,器械武術也在唐宋后發生較大的變化,如唐代槍術、宋代刀術發展較快,軟器械如九節鞭等也相繼問世。元代戲劇中始有“十八般武藝”的名稱,明代時它已有具體的含義,此即弓、弩、槍、刀、劍、矛、盾、斧、鉞、戟、鞭、锏、槌、殳、叉、鈀頭、綿繩套索、白打十八般武藝。所包括的武器有長短、單雙、近遠、明暗、硬軟之分,其中打、殺、擊、射、擋器都有,也有帶鉤的、帶刺的、帶尖的、帶刃的,這也反映出器械形式的多樣化。

        上述表明,傳統武術在唐宋后,特別是在明清時期,有了巨大的發展,從而奠定了今天中華武術的堅實基礎,并已成了我國人民引以為驕傲的文化瑰寶。

        (選自《中國文化史三百題》)

        1.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大刀會、紅槍會和白蓮教、等武術組織都是在清朝出現的活躍練武組織。

        B.書法家張旭是看了開元年間公孫大娘的著名套路表演――劍舞,草書才大有長進的。

        C.內家拳在勁力擊法上明顯的特點是:以靜制動,以柔克剛,借力使力,硬打硬拼和搏人點穴。

        D.通常情況認為,北派武術以腿法見長,南派武術則以拳術見長;北派躍撲激烈,南派則剛硬有力;北派舒展大方,南派則講究小部位動作。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從唐代開始,中國武術進入快速發展時期,唐代關于氣功、硬功、輕功的記載,說明當時已經非常重視功力發展。

        B.武術專著的涌現,有利于武術理論體系的建立;清代時整體觀的武術理論也已形成,各拳種都編有拳譜。

        第5篇:儒家思想的中心思想范文

        關鍵詞:儒家思想;高中語文教材;人格養成

        【中圖分類號】G633.3

        儒家文化自其創立以來,在其發展的兩千多年歷史長河中,歷代儒家通過多種形式的努力與繼承,使其不僅成為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正統文化,更加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民族精神的重要體現。《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和《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中都有明確表述:“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儒家思想代表的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精髓,是對高中學生進行人文性教育的重要來源之一。

        現行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教材將大量的儒家文化經典編選其中,對于傳承儒家文化傳統,培養學生人文素養具有重要意義。其中收錄了大量古詩文,整套必修教材中編排的古詩文約占課文總數的38%,必修一4篇;必修二4篇;必修三

        8篇;必修四12篇;必修五8篇;課文總數為95篇。

        一、作品分析

        “我們閱讀傳統經典,不僅是為了獲取知識,也是為了一個悠久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這或許是尋求一個完善、獨立的自我與品格的最好途徑。” 依照當今的社會現實,儒家思想文化中所蘊含的豐富的人文精神對于培養學生人文素養,彌補社會道德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愛國主義

        春秋戰國乃為亂世,儒家文化誕生于亂世,那么自其出生就不可避免地帶有憂患的色彩。孔子主張的“入世”并不僅僅在于在社會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更加強調的是“救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孔孟以‘君子有終身之憂’為思想基調,強調君子要憂國、憂民、憂禮樂之失傳、憂文明之失散” ,他們的憂患意識對古代文化產生了深刻影響,古往今來的有志之士創作了一批又一批愛國作品。

        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教材中體現愛國主義精神的課文有:《燭之武退秦師》、《離騷》、《永遇樂?京口北故亭懷古》、《五人墓碑記》、《指南錄后序》等。以《五人墓碑記》為例,課文講述了明末時期東林黨人和蘇州人民不畏不怕犧牲敢于同魏忠賢這類奸佞之流進行斗爭的英勇事跡,歌頌了其中五人“慷慨大義,蹈死不顧”的英雄氣概,高度評價了他們“激于義而死”的崇高精神,肯定了其斗爭的重大意義和不朽功績,揭示出“明生死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的主題。

        愛國主義并不是近現代的產物,古已有之,屬于我國傳統思想文化中最重要的內容。這是一種對祖國和民族的深深眷戀,是日積月累在普通老百姓心中種下的掛念國家、濟世救民的果實。儒家文化教會我們,任何時候任何地方任何人都有義務為自己的國家和人民付出。

        (二)美好品德

        《論語?雍也》說:“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能久矣。”孔子此言有三層涵義:第一層是說“中庸”是一種道德;第二層是說“中庸”是最高的道德;第三層是說老百姓中很少有能做到“中庸”的。中庸之道之所以是“德”,并且是“至德”,因為它是“以人為本”的,是以平衡人際關系為手段,置社會于安定和平的。

        “仁”,既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也是各種道德規范的總綱。具體來說,“仁”包括忠、恕、孝、悌、信、恭、敬、智、儉、良、恥等所有道德范疇,是對各種善品質的總概括。而“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也”,意思是說,“孝悌”是“仁”最基本的內容。孟子也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有了孝悌,才有后來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長幼有序”。親情是一種十分偉大的感情,一個人只有先愛自己的父母親人,才能將這種愛作用于他人和社會,實現“博愛”。所謂國家,有“家”才有“國”,在這一層面上看,“孝”是“忠”的基礎,“忠”是對“孝”的發展。《孝經》說:“君子之事親孝,故忠移于君”,家庭和睦在先,之后才能君臣和睦,促進社會的健康發展。如果說孝悌觀念是規范家庭成員行為的基本理念,原則是“長幼有序,尊卑有等”,那么這又體現了“禮”,這就是孔子所說的:“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教材中許多篇目都是關于道德文化的,如:《項脊軒志》、《陳情表》、《廉頗藺相如傳》等。以《陳情表》為例,這是西晉李密寫給晉武帝的奏章。文章敘述了祖母在艱難環境下對自己的養育之恩和自己應當竭盡全力報養祖母的大孝之義。在感謝朝廷知遇之恩同時,又真情傾訴了難以從命的苦衷。真情流露,委婉暢達,感動了千千萬萬的讀者,更有“讀李密《陳情表》不流淚者不孝”的說法。

        (三)仁政與民本思想

        治國以禮,為政以德是儒家思想對君王提出的要求,民本思想是對仁政思想的補充。早在兩千多年前,孟子就主張君王須以仁愛之心治理天下,他提出:“民為本,社稷次之,君為輕”、“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民貴君輕”等思想,將“愛民”看成是政治的最高準則。

        教材中體現仁政與民本思想的課文有《季氏將罰顓臾》、《寡人之于國也》等。以《寡人之于國也》為例,這是表現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論述了如何通過實行“仁政”以“王道”來統一天下的問題。只有實行仁政,才能得民心,得天下。本文氣勢宏達,說理切剩闡明了孟子的治國之策,大力宣揚了他的仁政思想。

        (四)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在儒家思想中的內涵并不能簡簡單單用我們今天所說的人與自然和宇宙的合一來詮釋,它是儒家思想在生命哲學領域的中心思想。儒家認為,生命來源于天,即天命。在孔子奠定的生命哲學中,最根本的就是天命,天道。人需要對天對自然懷有敬畏之心,這是生命的根本。生命生生不息,不斷傳承與輪回,我們需要對天保持敬畏,與大自然和諧相處。

        教材中就有不少關于生命、人生的經典文章與詩歌,如:《赤壁賦》、《念奴嬌?赤壁懷古》、《滕王閣序》、《琵琶行》、《錦瑟》等。以《錦瑟》為例,辭藻華麗,情思纏綿,意象迷離,含義深邈,但對于詩歌主題歷來存在爭論。一般認為這是作者李商隱追憶似水流年,感嘆悲歡離合,相思夢想都幻滅,所得只是眼淚和迷惘的悵然之作。

        (五)“學思”并重

        孔子認為人的認識能力先天就有差別,所受的教育也必須不同,體現出其因材施教的思想。孔子重視學知,認為“生而知之”僅是一種虛設,現實生活中是不存在的,需要通過學習才能獲得知識。在學習上,他強調四個方面:

        一要實事求是。《論語?子罕》:“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意思是,不要自己不懂卻憑空造作,不要武斷專橫,不要頑固不化,不要自以為是。二要多方面學習。《論語?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將“多聞”、“多見”和“擇善而從之”作為獲得知識的重要途徑,他自己也“入太廟,每事問”。三要思考功夫。《論語?為政》:“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認為學習和思考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學思須并重。四要觸類旁通。孔子提出“聞一知十”,“上學而下達”等學習方法,在積累豐富的感性知識基礎上發揮理性的能動作用。此外,在言與行的關系上,孔子提出“敏于事而慎于言”,說話要慎重,但做事要敏捷,言行一致。所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蘇教版必修一《勸學》篇就典型體現出儒家對學習的重視。文章圍繞“學不可以已”這一中心論點,先后闡述了學習的重要性,學習的作用,學習的方法和態度。

        二、結語

        隨著時代的飛速發展,西方的快餐文化日益沖擊著我國的傳統文化。高中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和發展的關鍵時期,如果引導不當,就容易滋生出崇洋、摒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情緒,譬如圣誕節熱熱鬧鬧,重陽節卻無人問津的現象屢見不鮮。因此,蘇教版高中語文教材中對儒家經典文本的收錄十分必要。一方面,能夠潛移默化地塑造學生的心靈,提高其文化品位,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和社會中自覺規范自己的言行,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儒家思想作為我國優秀傳統思想文化的精髓,將被世代傳承下去。

        參考文獻:

        [1] 葛楚英.儒學的普世價值――社會平衡學[M].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12.

        [2] 黃受安等.中國古代九大思想學派集要[M].北京:出版社,2002.

        [3] 蔡瑩涓.高中語文教學中儒家傳統思想問題[D].福建師范大學.2003.8.

        [4] 井源.論語文教學中的儒家經典文本教育[D].山東師范大學.2006.4.

        [5] 張嘯宇.試論儒家文化在高中教學中的滲透[D].云南師范大學.2014.5.

        [6] 張世穎.中學語文教材中儒道經典選篇現狀與教學研究――以人教版新n標中學語文教材為例[D].吉林師范大學.2014.6.

        [7] 吳偉明.中學語文教材中儒家經典選文及其教學研究[D].河南大學.2011.5.

        第6篇:儒家思想的中心思想范文

        眾所周知,教育改革的重點在于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其中心思想是教學內容必須有時代性、創新性,尤其是現代體育教學在素質教育推動下,樹立創新性、時代性的思想價值觀念尤為重要。體育教育是不分階段、不分年齡全民參與的活動,要不斷更新教材和貫徹新的思想理念,保證上課質量,鼓勵學生多實踐多參與,發掘培養優秀的體育某項目特長人員,以實現其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體育教學內容最好摒棄教材,整合理論知識生活實踐經驗等方面來傳授教學。強調課堂有效信息的累計、整合與應用,強調過程的個人體驗和操作。要求教師全面貫徹實行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因材施教,按階段、按資質、按承受能力合理為學生推薦課程,提高學生的行動能力,使課堂氣氛積極活躍;提高學生的團隊意識和集體榮譽感。教材內容的時代性、創新性是大學現代體育教學一大特色,但仍需要我們主動去填白、去發現、去創造、去迎合時代的發展。

        2傳統文化的基本特征和當今時代形態

        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歷史的見證和智慧文化結晶,也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影響因素。傳統文化是相對于經濟、政治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產品。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經過漫長歲月沉淀下來的傳統文化、思想理念已然根深蒂固。以《四書五經》為代表的儒家文化思想幾千年來影響著人們的思維方式,傳統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儒家文化,強調天人合一、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使人的內在修養和外在的經世治國達到完美的統一。儒家文化的精髓就是平和中正,思無邪。其次是農耕文化、家族文化,還有一些地域文化之間相互聯系、相互滲透,在歷史的漫長演變中逐漸的形成我們中國傳統文化豐富多采的內涵,現如今各行業各領域發展都受傳統文化影響從而形成各種形態。傳統文化在當今社會中包括傳統建筑、傳統習俗、傳統文藝、傳統思想。具有相對穩定性和民族繼承性,傳統文化既包括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等意識形態性質的部分,還包括技術、語言、文字、自然、科學等非意識形態的部分。任何時代的進步和發展,都需要穩定和變革。離開了穩定的變革,可能會產生動亂;離開了變革的穩定,就會保守落后。以儒學價值為核心的中國傳統文化有著重人論,求安定的一面,既存在消極的保守落后一面,也存在積極的穩定久安一面,所以我們應該辯證的來看待傳統文化,并善于吸收外來文化的長處不斷革新觀點,摒棄舊習。

        3傳統文化對大學現代體育教學的影響

        傳統文化對民族發展產生著巨大影響,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傳統文化不斷展現出各種新形態,作為民族根基思想歷經千年洗禮和沉淀而未被歷史淘汰,證明它自有存在的價值和積極因素。而大學現代體育本身就屬于一種社會文化,而且嚴格來說是受過西方文化熏陶的新興文化,那么它的發展肯定要受到傳統文化的制約和影響。大學現代體育教育以“健康第一,終身教育”為中心,改革開放之后體育教育注重學生身體素質和心理健康,為祖國體育事業做充分籌備。現如今的教育思想已全方位改革,抹去了濃厚的政治色彩,注重以人為本、全面發展。與傳統文化的思想不謀而合,儒家思想是以“仁”為核心和“人貴”的思想體系,儒家思想的精髓是:“仁”、“義”、“禮”、“智”、“信”,反對“過”與“不及”。

        儒家思想對中國乃至全世界都產生過深遠的影響。此外,教學方法方面現代體育教學注重于實踐和操作,教師用憑個人經驗進行語言啟發和引導,讓學生脫離教材全身心投入到課程中去,自己發掘興趣和專長項目,不斷嘗試體驗,對其運動規律達成自己獨特的認識和見解。孔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講究的是要學生的自主學習,學會把知識運用起來,而非被動接受。現代體育是一種需要堅持不懈不懼艱苦的活動,任何體育運動的蓬勃發展都需要一批年輕人不斷努力自強不息和積累經驗。《周易•乾》很早就提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說法,鼓勵自己自覺努力向上,永不松懈。

        自強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支持著中國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一種精神、一種信仰、一種境界。科技的發展帶動社會的進步,我國大學現代體育教學在借鑒了西方教育模式之后的數10年,不斷地自我摸索和實踐,經過與傳統文化的多次摩擦和整合,逐步演變為帶有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西方文化,亦或是帶有西方文化特色的中國傳統文化。西方文化在我國受到傳統文化極大的挑戰和制約,由于科舉制、統一觀、人學觀點的影響,現代體育教育彰顯出教學規定性、課程統一性和考核達標性三大基本特性。其教學的規定性在于大學體育教材類為必修課,且需在有效期固定時間內修完,從而使得學生將體育學習當成一種負擔,而非心甘情愿參加課程。學校以固定分數線來考驗學生的體育成績及格率,致使現代體育教學產生質的變化。其實傳統文化固有的思維經驗性,也深深地影響著大學現代體育教學的成長,所謂的思維經驗性是指,人腦對經驗性資料進行搜索、整理、歸納、選擇、分析的過程,是把大腦對事物初步形成的大致輪廓,輕易下結論的思維方式。導致體育教練缺乏科學訓練、科學選才的錯誤訓練方式,經驗與科學理論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經驗是一切科學理論的起點,沒有經驗積累也不會有科學結論,然而脫離了科學實踐的經驗就成了主觀臆斷,所以兩者密不可分。

        那么,是否可以在大學現代體育教學與傳統文化之間找到制衡點。崇尚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一個重要特征,傳統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精髓,它可以為現代體育教學提供良好的素材和豐富的資源,然而其中存在部分消極因素為體育觀念質的轉變設置了重重障礙。目前體育觀念不僅受政治經濟的影響,還受到歷史文化等方面的影響。若要徹底轉變現代體育教學觀念,必須沖破傳統文化的消極思想牢籠,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與時俱進。

        4結語

        第7篇:儒家思想的中心思想范文

        在任何社會,爭端都應和平解決。如果存有過多尚未解決的爭端,人們就不能彼此保持良好關系,社會的寧靜也會受到威脅。在理論層次上,爭端是指“通常最初雙方協商不成而經過一些標準的程序表現的公開主張。”要解決爭端,就必須有解決爭端的組織存在。爭端解決組織可以許多形式組成。簡言之,它們可分為訴訟型和調解型兩類。傳統中國社會的一個顯著特征就是它解決爭端采用調解。古代中國的爭端常以仲裁和調解解決。正如美國仲裁協會前任會長所言,“傳統中國觀是通過無比友好的談判來解決爭端。”

        中國人喜歡用法律以外的方式解決爭端的歷史原因在于公平正義感。其目標是為了維持社會和諧,即“中國人的人際關系的最終目標”。只要可以,爭端就以相互妥協的方式加以解決。在參加仲裁時更是如此。可見,即便在如今的中國社會,“參加仲裁的每一個人仍會被告知他必須降低要求,否則‘就吃虧’這樣一類話。因此,如果一方堅持要為其‘權利’徹底辯護或要求完全恢復原狀,那么他就不應再選擇仲裁。”

        無論文化如何不同,對任何社會這可能都是平等適用的。在傳統中國人和現代西方關于爭端解決的觀念之間,存在著一些相似之處。不能下結論認為只有中國傳統社會喜歡仲裁或調解。在現代西方社會,仲裁頻頻用于解決諸如婚姻有關的糾紛,而訴訟似乎用于解決商業、合同或侵權糾紛。但中國傳統觀對各類爭端都一樣。這似乎表明西方和傳統中國在爭端解決上觀念有所不同。

        在西方,“傳統已將訴訟留給律師,希望他們在法律基礎上解決商業糾紛。”對一些西方人來說,中國觀念不可接受:法定權利怎么能放棄?普通法的基本原則,正如胡曼所言,是“財產、權利、義務不受限制。”法院給出的判決“要么讓你什么都有,要么讓你一無所有。”即便平等規則也不能改變基督教義。如果有爭端存在,訴訟方式就會被采用,而且案件判決取決于當事人的實力。在法院系統流行一句話,“公眾關注的不是鼓勵當事人嘗試和平解決以達到最輕微的利益調整。”因為“在社會大眾看來,這種解決方式是懦弱的表現,”而且“正義也不會因此而實現”。但是,對追求提高審判效率的西方人來說,中國模式是一個潛在的思想寶藏。

        值得肯定的是,中國傳統文化從沒喪失其影響力,甚至在以后也是如此。的確,它在過去曾受批判,而且1949年之后出生的幾代人都沒有受過它的教育。但是,一名北京官員承認,在那樣無法無天的時代,“傳統”在處理個人和商業糾紛上起著部分作用。因此,對這樣一種有著極大影響力和反彈力的文化的深入理解,不僅具有學術價值,而且還有利于提升解決現代爭端的水平。

        在傳統中國,厭訴歷史悠久。有不少諺語反映了這種態度,如“餓死也不當賊:煩死也不告狀”、“想活別打官司,想死別進地獄。”其原因之一是訴訟人遭衙門的訟師和衙役盤剝,衙役和走卒就靠這個吃飯。另外,規避訴訟也在一個比較深的層面上反映了中國的文化和哲學。不同的哲學流派在避免爭端上都持認同態度。他們認為爭端(當事人各方沖突的表白)擾亂了社會的和諧秩序和宇宙的總體秩序。因為,按照中國人的世界觀,人與自然相互交織,形成一個無法分離的整體而延續存在...和諧或一元的思想,被中國人不斷變化地加以表達,來強調其主旨。

        因此,用于解決爭端的訴訟方式受到批判。毫無疑問,儒家在這一點上起了主要作用,道家、法家、佛教和墨家也涉足其中。除了佛教是起源于印度的,其它流派都可在中國早期哲學著作《易經》中找到根據。在《易經》中,訴訟方式受到批判因為它最終給有關各方帶來災難。這給傳統中國爭端解決定下了基調。

        但不能認為中國哲學一層不變。就拿儒家為例吧。漢代的儒家與孔子自己的哲學有相當不同之處,它與宋代的儒家也有區別。盡管如此,他們有一點還是一樣:即應避免訴訟。在此,我們可以把不同時代的儒家看成是一派。在討論其它學派也可以這樣。但也不能認為所有的儒家都反對訴訟。有一些就認為訴訟不可避免,甚至認為訴訟有好結果。他們的觀點也應加以考慮。

        和諧

        歌頌和諧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題。人們只要和睦相處、相互尊重就有可能和諧。因此,傳統中國的司法官吏的作用就與現代社會的法官不同。司法官吏的首要任務是教育人們注意舉止。據說,在舜帝任命皋陶為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法官時,任命一詞強調的就是后者有教人法律的職責。司法制度的最終目標,按照孔子的說法,就是營造一個沒有爭端或犯罪、更適于居住的社會。采用法律或懲罰是想建立一個沒有這些東西的理想社會。在漢及其后的朝代,政府都變相地采用法律。他們都認識到法律存在的切實需要,認同僅靠教育和道德引導不足以使人們具有良好形為。而法律則能夠。

        不同學派都歌頌和諧。荀子,孔子的一個追隨者,將它與社會結構的調整聯系在一起。他說,人類擁有至關重要的呼吸、生命和知覺,再加上一種道德與正義感。這就是他們成為世界上最高貴物種的原因。在體力上,他們不比一頭公牛厲害,在速度上,他們比不上馬:但馬和牛卻被人役使。為什么?我認為是因為只有人才能形成社會而動物不能。人為什么能形成社會?我認為是由于社會分類。社會劃分怎樣轉化為行為?我認為是因為人類的道德與正義感。因此,如果他們的道德與正義感應用于社會分類,和諧就會產生。如果在種類間存在和諧,就會產生聯合:如果聯合,就會產生巨大的體力;如果有巨大的體力,真力就會產生;真力產生,就能戰勝萬物...如果社會不是基于社會劃分而形成,就會產生爭端;如果有爭端,接著就發生無序;如果存在無序,就發生支離破碎;如果存在支離破碎,就會出現軟弱;如果存在軟弱,就不可能戰勝萬物。這就是為什么即便在最短時刻也不能忽視規距和道德原則。

        在這里,道德和正義促成社會和諧。其結果使社會結構形成。

        在傳統中國,“個人被融于社會,并附屬于群體與和諧觀中。”和諧觀假定社會最初處于萬物各得其所的完美理想狀態。這種狀態后來被打破。為保持和諧,必須順應天道。以這種天人合一觀,人道最終得到天道的預兆。這種思想至今仍具有影響力。

        對中國人來說,社會和平不意味著每個成員的主體權利得以協調。他們認為,正如西方人所說的,社會不是為個人利益而存在的:它早就有了,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因此它一直處于和平狀態---除非其中一分子打亂了它。

        這給中國式的爭端解決提供了哲學基礎:爭端或沖突是壞事因為它擾亂了和諧,預防爭端比事后解決要好。

        儒家

        因為在傳統中國社會仲裁較多,儒家思想常被借用。對儒家來說,成功解決爭端的關鍵不是維護受害者權益或判給無過錯方以損害賠償,而是用道德規則教育當事人。這些規則中蘊含有中庸和忍讓思想。中庸思想防止人們采取直接沖突或極端措施(如訴訟或暴力)以捍衛自己的權利。忍讓思想不讓人們堅持維護自己的利益,哪怕自己有權享有。“忍讓反映了群體優于個人的思想,它要求沖突雙方相互妥協以重建公平。”

        如果人們遵循這些思想,他們就會始終為他人的需要和感受考慮,并運用自制來防止爭端。君子不與人爭。他不應只為自己利益,尤其是當這樣會使他人受損時。追求物質利益要讓位于保持和諧。道德的基本規范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如果社會上的所有成員都照著做,當然不會有爭端。進一步講,儒家思想的本質是完善自我。即使他人沒做好,君子也要做好。儒家相信每個人最終都能被教育成君子。儒家愿意接受任何侵犯自己權益的行為以向他人證明自己是怎么做的。這樣,就會有更多的人被教育成君子,爭端也就會變少,即使有一點也能很好地加以解決。

        儒家道德規范對外表現為禮。歌頌禮反映了儒家傳統思想。“禮的普遍效力基于古代圣賢開創天人合一的事實而產生”。

        儒家的世界觀實質上是靜態的。否則,古代圣賢的智慧無法形成規范后代人行為的禮的基礎。按照這種世界觀,原始的和諧是完美的。任何變化都只會擾亂它。其實,孔子是古代最著名的中國傳統思想家。他曾承認自己只在傳播傳統思想而沒有創新。他也曾自豪地指出他所推崇的禮是周代的東西。在一個封閉的條件下,習慣成了規范人際關系的最好準則。在社會或經濟停滯不前的情況下,人們可以僅靠遵循習慣來避免沖突。這樣,習慣就更為人所接受,因此社會和諧就得以維持。長者被視為權威,因為他們似乎知道地更多。這種假設是產生服從權威的態度的原因之一。

        正如儒家看到的,一個人與不同的人保持著各種各樣的關系。兩人之間的權利和義務隨著他們關系的改變而改變,而禮則明確了他們待人接物的適當方式。如果人人都接受儒家規范并遵徇禮,社會將會和諧。那么防止爭端的最好方式將是教育人們遵循禮并不要有太多的欲望。但是,如果有爭端,解決它的過程將被視為一次對沖突各方進行道德教育的機會。其目標是教人怎樣按禮去做。

        法家

        在戰國時期,法家的中心思想是強國。每個諸侯的欲望都是稱帝。為了達到這一點,法家提出“法治”原則,其含義是要求人們必須遵守國法,不做法律禁止之事。人們之間的爭端會削弱一個國家。為打贏官司,沖突各方需要花費時間和資源。如果有過多的人際糾紛,國家的終合國力只會銳減。為了強國,法家采取防止爭端的嚴厲措施。

        爭端預防也與法家的以法為本思想有關。商鞅認為,人類社會最初并無法律,因為古代的人過著一種簡樸的生活。后來,人們傾向于拉關系并開始擴展其自我利益。結果,沖突和爭端不可避免地發生了。社會上的強者和多數人在弱者和少數人面前占有優勢,并利用后者。為避免沖突和爭端,古代圣賢基于規范人際關系的目的而制定了法律,限定了他們的權利和義務,并區分了所有權。按照這種理論,爭端預防是法律的目的之一。法律是實現這一目的的工具,按照慎到的觀點,它是良好行為的標準。尤其是它強調了所有權和財產權的重要性。他說:“一兔走,百人追之,分未定也。積兔滿市,過而不顧,非不欲兔,分定不可爭也。”

        按照慎到的觀點,爭端預防的成功取決于所有權定義的范圍。法律應盡可能細化,不給爭端留有空間。

        正因為強調爭端預防,法家對爭端解決就不是特別關注了。在理論上,考慮這個問題沒有必要。有一套好的法律,就不應有爭端。哪里有爭端,哪里就應按照法律解決。當事人打官司的好處是判決的基礎。如果沒有法律來控制局面,那么法律就應進一步完善以解決存在的問題。其目標就是對未來出現類似問題進行預防。

        墨家

        雖然總的來說,墨家思想不被諸侯所接受,在戰國時期它還是很有影響力。墨子,并不明確表示人們不應與他人存有爭端。雖然如此,我們仍可推斷他是頌揚和諧的。到墨子時,中國正處于動蕩之;“饑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勞者不得息。”

        因此,沖突和爭端不可避免。墨家相信痛苦只有一個原因:人們相互不愛惜。為解決這個問題,墨子主張人們應。如果這樣,社會就會出現“強不持弱,眾不劫寡,富不侮貧,貴不傲賤,詐不欺愚”的局面。在這個什么都不會出現的社會里,就不應再考慮訴訟,事實上也沒必要了,因為總體上人們將不存在一點爭端。

        墨子不光嘴上說,也將其主張付諸實踐。在戰國時期,他們組建了一個高度紀律化的行動組織。其首領稱為巨子。其它成員稱為墨者。巨子對他們發號施令,也能處決他們。其目地是改造世界使之更利于居住。

        應該指出,墨家采用了一種功利的觀點來推廣其“兼愛”思想。他們表示,愛他人必將最終讓全體受益。這種態度的根源在于墨家對人性的信任。人們存在爭端有兩個原因。其主要原因是人是自私的。由于自私,人們為擴展其自身利益可以不擇手段,哪怕傷害他人。另一理由是辨別是非沒有標準。當存在不同標準,爭端就不可避免。處理爭端的最好辦法,要么是解決,要么仍用堅持天道的預防爭端規則。正如墨家所理解的,這一規則是“兼天下而愛之”。

        墨子用一種悲觀的論點看待人性。他不認為人們沒有外界干預就能考慮周全。在這一點上,他與法家是一樣的。但這兩個學派的解決方案各有不同。法家采用懲罰,墨子采用誘導。墨子主張,誘導最終可使人人都彼此愛惜(“兼愛”)。

        道家

        道家的中心思想是個人主義。因為道家關注的不是人際關系,他們從不細化人們為人處事的規范。但同其他學派一樣,道家也帶有和諧思想。這不難理解,因為儒、法、道三家都是在動蕩的春秋戰國時期發展起來的。進一步講,這也涉及其對衰退的偏好。對道家來說,事物的初始階段是最好的。這種見解并不少見。事實上,在每個文明的神話時代,和諧常被頌揚以充當自然秩序,也被用在人類社會的原始狀態。中國傳統文化的特性,特別是在道、儒兩家看來,就是這個被頌揚并持續了兩千多年的和諧。

        對莊子來說,與自然保持一致,與他人保持和睦關系,是一件最快樂的事情。與他人發生爭端,受到公眾的譴責。道家以自制作為必要元素來構筑和諧社會。正如老子所言,“罪莫大于多欲,禍莫大于不知足。”

        人們存有爭端是因為他們有欲望并不知足。老子提出,人應盡量無欲。因此,他們不應斤斤計較。老子視爭端為壞事。他為人們給出指導性原則,而不直言其主張:“圣人不積既以為人已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老子描述的理想社會沒有爭端。從其字面理解,可以認為是每個人過著完全隔離、不與他人來往的生活。不鼓勵為私權斗爭。老子主張,如果沒有爭端,大家會很開心。盡管說人不應為私權斗爭,但他在表達這一意思時態度并不拐彎抹角。他相信作出忍讓的人最終將擁有更多。天道偏愛保持自然,越無為越能持久。其實,一個與世無爭的人才是順應天道的。這一思想稱為“天道無為”。因此,天道損有余而奉不足。避免訴訟的最終會獲勝。總的來說,原則上應是:“不要發生爭端,采用調解。”

        根據老子的說法,法律沒必要存在也不會被接受。建立理想社會的第一步就是摒棄法律。其思想是為了讓人回歸到天真狀態。這一觀念產生的理由是是“法令滋彰,道賊多有。”這不是法律虛無主義。老子并沒有說不應遵循規則。起碼天道是必須遵守的。其基本精髓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這可能是自然法的中國版本。盡管認為天道無情,老子仍主張天道老是偏袒好人。因為制定法律是為了顛覆天道,如“損不足而奉有余”,這與天道是相違的。因此應摒棄法律。莊子也持同一觀點,他主張“避斗折衡,而民不爭”。

        并不意味著這遵循規則的人將情況更好。一個人如果犯了錯或貪得無厭,最終仍將被上天懲罰,因為“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佛教

        佛教在漢朝以后對中國產生影響。據說,在公元381年左右,中國西北部的大多數人都信佛。一個出家三次的皇帝還宣布以佛教作為國教。盡管中國的儒家勢力更大,佛教仍在漢--唐哲學發展中占統治地位。佛教起源于國外,其法律觀與儒、法、道三家截然不同。

        在某些方面,它類似道家。其中心思想是提升自我以求完美。它與道家一樣,都不關注人際關系。好像它也不追求和諧。但和諧思想在佛教世界觀的發展中也很重要。宇宙的每個單一部分的成長都依賴于其它部分,因為它們全都是緊密交織的的。為達到完美境界,人和其所處的宇宙必須融合。如果宇宙不和諧,這就不可能發生。因此,沒有和諧就不會有提升。

        帶著對和諧的頌揚,佛教試圖避免一切爭端。用佛教的話就是“出家人與世無爭。”

        儒家關于訴訟的觀點

        盡管儒家哲學具有很大影響力,但現實中的社會不可能和諧,爭端也是不可避免的。憑借其巨大影響力,儒家思想自漢代以來成為正統學說。大體上儒家規則被人們接受。四書五經也成了判斷民事活動的客觀標準。從某種意義上講傳統中國的好官,首先要是個儒家。因此,儒家的厭訴與傳統中國的爭端解決習慣高度相聯。但值得注意的是,也有一些儒家提出儒家模式在現實中行不通。

        在傳統中國社會,“只有職責而無權利,只有家庭而無個體,只有干涉而無自由,只有特權而無平等,只有忍讓而無爭端。”它不像西方的“法治”觀那樣“注重社會本位、保護弱勢群體”。它只“考慮賢人標準”。這也是它為何在實踐中常被濫用的原因。這種制度在一個只存在君子的理想社會里可能行得通,但它希望人人都能自制和無爭則不現實。在傳統中國,“權利不是西方人認為的那樣絕對、固有和不變。在中國,隨著相關權利改變,人們之間的社會關系和相關職責也發生改變,條件也在重新定義權利。”一個人的權利和義務的大小取決于他的道德和社會地位,因為強調職責,個人權利保護就顯得不足。因此,居于高位的人欺壓無權的人就很常見了。就算現在,中國社會的最新權威研究仍表明:

        在描述爭端時,信息顯示人們支持傳統儒家模式,強調群體利益和維護宇宙和諧,表示喜歡仲裁、不想打官司。而在現實中,法律行為被描述成追求個人利益為權利關系競爭和傾軋。

        在傳統中國,官吏被稱為“父母官”。其任務之一是保護普通人。但并不是所有的”父母官“都以海瑞(明代的一名法官,以“在解決財產糾紛時為著窮人”而聞名)為榜樣。更多的時候他們是反其道而行之。自從推行儒家模式以來,設圈套是常有之事。因此一些儒家擺脫常規方法不足為奇。這些人贊同用訴訟解決爭端。明朝大臣邱浚認識到“人們有欲望是自然的。因此,避免訴訟是不可能的,應采取訴訟。”清代大儒崔述也持類似觀點。他主張“每個人類社會都存在訴訟。當人們相互交易,訴訟是常有之事。這是人性決定的,不可避免。”這代表了不同于傳統模式的一種爭端解決的觀點,它承認沖突和爭端是自然的。事實上,相同的觀點早有耳聞,但由于傳統中國的爭端解決基礎,它不被廣泛不接受。

        初看,崔述似乎提出了一個爭端解決的理性觀點。但深入研究,我們就會發現他的理論也保留了傳統的東西。其目標也是構筑一個沒有爭端的理想社會。根據他的理論,是否有爭端,取決于行為正當(不是合法)與否(不是非法)。如果正當方總是勝訴,不正當方總是受罰,就沒人敢做壞事。如果沒人做壞事,就不會有爭端。要是這樣,一個理想社會不用斗爭就能創建一個。一套理論給官員強加了一個少不了要與正統觀點相聯系的繁重的職責。但這兒的重心變了。官吏不應以個人身份卷入本已交給他們查辦的事情中,他們應站在正當方的立場來解決爭端。因此,就有必要培養協調能力。

        結論

        儒、法、墨、道四家和佛教原則上都贊成和諧。其共同點是避免爭端。一些儒家已接受爭端是常有的觀點。但其理論實質上與孔子的其它弟子的意見是一樣的。他們同意排除爭端,但又想用另一方式構建理想社會。

        第8篇:儒家思想的中心思想范文

        論文摘要:儒家科技倫理思想深深植根于儒家思想的宏觀系統之中,儒家科技倫理思想中經世致用的科技觀念、嚴謹求真的科學態度、以德化知的知識理念以及天人合一的整體思想等對當代中國科技倫理體系構建、促進科技發展和社會和諧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論文關鍵詞:儒家;科技倫理;當代價值

        儒家科技倫理思想是儒家倫理思想體系的核心內容,積淀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群體智慧,是中國傳統科技發展的主導因素,并且逐漸滲透在社會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和各個方面。儒家科技倫理思想中所蘊涵的對科技的倫理性認識為當代中國科技倫理體系構建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借鑒。

        有關中國古代有無科學技術以及儒家思想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上的作用在中國近現代思想史中備受矚目。在長期的研究和爭論中,大致形成了兩派觀點:一派學者認為中國古代沒有科學可言,并最終把原因歸結到儒家思想的理論特質上。這一派以張岱年先生為代表,他認為:“儒學的中心思想,我認為最主要的是關于人生價值的觀點。

        儒家肯定人的價值,肯定生活的價值和道德的價值由于重視人貴于物的價值,將注意力集中于人的問題,于是對物的問題有所忽視這種貶低關于物的知識的態度,在長期的歷史過程中,發生了嚴重的消極影響。儒學沒有能夠為自然科學研究提供理論基礎,更沒有為自然科學研究提供方法論的指導,儒學各派都表現了這一嚴重欠缺。另一派學者認為,儒家思想同樣有自己的科技觀,在大的儒家倫理框架下形成了自己的科技倫理思想。他們認為我國古代科技倫理形成于先秦時期,同時科技倫理范疇、科技倫理觀念對后世科技倫理思想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雖然“中國古代并沒有現代意義上的科學體系,只有一些并不系統的科學思想和知識成果,然而中國古代有相當發達的經驗層面的技術,中國古代的科技倫理主體是技術倫理”,其基本特征可以概括為“以道馭術”,即強調“技術行為和技術應用要受倫理道德規范的駕馭和制約”。筆者也持這種觀點。眾所周知,科學技術的發展需要一定的社會條件和相應的生產水平,正是先秦時期科學技術的進步、社會分工的擴大等因素,為儒家科技倫理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在眾多研究科技倫理思想的學者中,他們的研究方向又各不相同。有的學者認為,我國先秦時期的儒家先賢們,在關于自然和農業等諸多的科技思想之中表現出以人為本的思想,顯示出了先進的倫理意識,注重人在科技發展中的重要作用。而有的學者更注重研究科學技術、自然與人的關系,認為在科學領域要達到人與自然的同一性,人類的科技行為要尊重和關愛自然。這些觀點的倫理意義在于,人不是凌駕于自然之上的,而是居于自然萬物之中、并與其和諧共處于一個統一體中。筆者認為,儒家思想不但有自身完整的科技觀,而且蘊涵著豐富的科技倫理思想,并對后世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儒家思想經過兩千多年的發展形成了完備的理論體系,其中包含著極為豐富的科技倫理思想。儒家科技倫理思想大體可以歸結為以下幾方面。

        (一)經世致用的科技觀念

        儒家講究現實性,提倡經世致用,這也體現在儒家的科技倫理思想上。在對待科學技術發展和應用問題上,儒家格外重視和強調“六府”(水、火、金、木、土、谷)、“三事”(正德、利用、厚生)。在儒家看來,“六府”、“三事”是經世致用的“正經技術”,或者說正統的技術。在這些技術之外的東西,才是儒家抨擊的所謂的“奇技巧”,即那些容易使帝王“玩物喪志”、或使黎民百姓耽于享樂而不做“正事”的技藝。《尚書》中說:“不役耳目,百度惟真。玩人喪德,玩物喪志。志以道寧,言以道接。不作無益害有益,功乃成;不貴異物賤用物,民乃足。”顯然,“玩物喪志”、“貴異物”的“物”不是有用之物,而是“奇技巧”之物。有人說,儒家學說鄙視、排斥一切科學技術,將科學技術統統稱之為“奇技巧”,事實并非如此,儒家對“六府”、“三事”這樣經世致用的技術是非常重視的。孟子日:“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兇年免于死亡,然后驅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孟子·梁惠王》)

         

        由此觀之,儒家倫理思想的一大特點就是注重道德原則在現實社會生活中的運用,維護和諧的社會秩序。這種思想從現實的角度提出要維護社會穩定,對百姓進行道德教化,必須使他們基本的生活需要得到滿足,而物質生活的提高和生活條件的改善有賴于生產技術的改進。在這種思想影響下,技術科學得到了較大的發展。因此,在儒家思想的指引下,能夠發展起來的科技都是為人服務的,與人的生活息息相關的。天文學、農學、醫學等這些學科之所以能得到長足發展,就是因為這些學科與社會穩定有關。總之,以孔孟為代表的儒家思想非常注重現實的、形而下的問題的研究,注重人世,強調經世致用。

        (二)嚴謹求真的科學態度

        儒家要求對待真必須嚴謹,所謂“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儒家認為:“知勇仁三者,天下之達德也。”(《禮記·中庸》)在儒家看來,“知”是與人的智力活動有關的智力與智慧。子夏說:“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論語·子張》)也就是說“仁”存在于“知”中。在一定意義上也可以說知就是仁。對于真理性的認識,儒家強調要有執著的追求精神,“(孔)子入太廟,每事問”,并說“朝聞道,夕死可也”。

        儒家倫理這種求知、求真的精神是一以貫之的,通過宋代大儒朱熹的“格物致知”,我們可以看到儒家對于學問的嚴謹和求真態度。朱熹所說的“格物”,既包含人世倫常之事,又包含天地自然之物。朱熹認為,宇宙間統一的理分至各具體事物之中,所謂“理一分殊”,只有在“物物上窮其致理”以后,才能做到對宇宙問統一的理的豁然貫通,亦即達到“致知”的境界。因此,朱熹反復強調要在人世間與自然界的一切事物上窮理:“上而無極太極,下而至于一草一木一昆蟲之微,亦各有理。一書不讀,則闕了一書道理;一事不窮,則闕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則闕了一物道理。須著逐一件與他理會過。”(《朱子全書》卷十五)由此也可以看到,儒家學派反對拘泥師說、照搬書本,主張善于思考、勇于質疑、敢于創新的學習態度。

        (三)以德化知的知識理念

        中國古代科技倫理中關于以德化知、知德統一的思想是非常豐富的,其中以儒家尤為突出。儒家高度重視道德價值、道德自覺和人格完美,主張人們在尋求科學知識的同時,應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實現看作人生諸種需要中最高層次的需要。科學技術本身并不是惡,但也需要一定的限制,主要表現為科學技術要遵循科技倫理規則。否則,如孔子言:“觚不觚,觚哉!觚哉!”(《論語·雍也》)沒有相應的約束,濫用科學技術,也就違背了科學技術的最終目的——造福于人類。孔子認為:“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論語·里仁》)知者當然是智慧的化身、科技的承擔者,仁又是孔子倫理思想體系的核心,“知者利仁”,是指在仁的指導下,在仁的環境中知者才能成為真正的知者,科學技術才能健康發展。否則,就會出現“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論語·衛靈公》)的后果,科技發展就會失去后勁。因此,道德的發展與科技的發展應該是和諧的、有序的,人類在應用科技知識的時候需要以德化知。

        孔子重視學習,一生以追求真理為己任,奉行“朝聞道,夕死可也”的學術精神。孔子重視學習的一個原因,是他看到了知識對人的德行的重要作用。他認為,知識、真理是德行的前提。“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而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論語·陽貨》)。好的品德都是應該喜好并加以修養的,但是,如果不通過學習而明白事理,通權達變地把握其實質,便很容易偏執一隅,造成危害。換言之,道德缺乏知識、真理的基礎,行為就會走向反面。反之,任何知識的運用都需要道德價值進行約束,沒有了這個屏障,其目的性也不再單純地是為了造福于民,很可能成為工具的濫用。

        (四)天人合一的整體思想

        中國古代生態倫理思想博大精深,表現在人與自然關系問題上,就是主張“天人合一”。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源遠流長,在儒學經典《易傳》中就有“大人與天地合其德”的說法;孔子也講“天生德于子”(《論語·述而》);董仲舒則進一步提出“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變,道亦不變”(《漢書·董仲舒》);宋明理學又把人世間的理上升到“天理”的本體論高度,尤其強調道德原則與自然規律是相一致的,都是由存在于天地問的唯一“天理”所決定的,整個宇宙只有一個最高的理,即“理一”,而人與萬物所衍生出的理只是這個最高的理的分支而已。剔除“天人合一”思想中的唯心主義成分可以發現,自然和人、自然規律和人的道德規范不是對立的,而是統一的。

         

        儒家強調“至善”,儒家所說的善不僅表現在人性本善,因而提出人與人之間的和善,還包括自然生命的本善,更深層次還在于人與自然之間的和善。人來自于自然,正是自然宇宙的本善賦予了人類,人類才有了“性本善”,自然與人類在生命的起源過程和目的上具有內在的、同一的、統一的共性,在共同的善本性的蘊涵中,達到了真正的合一與感應、協同與和諧。人在天人關系的運作中負有“至誠”、“盡性”的道德使命。《禮記·中庸》日:“自誠明謂之性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這種贊天地之化育在實踐中則表現為兼愛萬物。《孟子·盡心上》日:“君子之于物也,愛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親,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孟子要求人們從愛親人到愛百姓然后將愛擴展至萬物。這種天人合一的整體性思想是儒家科技倫理特有的。

        盡管孔子、孟子、茍子的思想各有差異,但是都不約而同地表現出了相同的科技倫理觀念。孔子對于科技的直接論述相對較少,但是他開創了“知”必須要“仁”的思想,成為孟子、茍子的思想來源依據,孔子、孟子、茍子三家最為一致的觀點即求真嚴謹的科學態度,這也成為后世儒家學派秉承的理念.特別是被朱熹發揚光大,影響至今。運用科學知識的前提需要道德標準的界定,脫離了這一點也就無法將知識轉化成實用信息。科學技術發展到今天,人類終于領悟到科學技術造福人類與用科學技術保護環境是一致的,共同統一于“善德”之中。如果科學技術的發展不顧生態環境,必然會破壞生態平衡,也就破壞了“天人合一”的“天理”。儒家先賢們對人的福祉的巨大關懷,決定了其科技思想必定是以“仁”等倫理主張為指向的,這是值得我們去深深思索的,也留給了我們無窮的啟示。

        綜觀儒家思想,我們發現儒家科技倫理思想深深植根于儒家思想的宏觀系統中,具有鮮明的理性主義特征,孔子關于技藝的一些論述從某種意義上說對于儒家科技倫理的形成具有奠基作用。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人而無恒,不可以為巫醫”、“良農能稼而不能為穡,良工能巧而不能為順”等語錄,都表明他對技藝有獨到的見解,為后世儒家學者的研究提供了素材。全面研究儒家科技倫理思想對于我們今天研究和認識科學技術、規范科技行為具有重要的現實價值。這種現實價值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秉承“以人為本”理念,尊重自然規律。把握科學技術發展和應用的方向

        儒家認為技藝之學不過是人類改造自然的手段,科技的價值體現在人的具體應用上,它是人類適應自然的一種存在方式、一種選擇,此種生存、生活方式的認知標準在儒家看來就是“善”。儒家科技倫理觀建立在人與自然和諧的整體認識之上,人的發展不能脫離自然,必須尊重并遵循自然規律,尊重與遵循規律的目的在于使人得到全面發展。儒家認為,發展科學技術的目的在于完善人的心靈,在于把握人在大地自然中的地位、作用,最終掌握自身的命運。這是一種深層次的以人為本的理念。我們也可以看到,科學技術從一開始就是為人所用的,科學至上、唯科學主義不是人類認識并掌握科學技術的基本原則,儒家科技倫理思想所具有的以人為本理念更加重視人的主導性地位。今天,樹立并弘揚這種科技倫理觀,有助于人們在科技化時代把握人與科技的關系,從而有效地發展并利用科學技術,把握科學技術發展和應用的方向。

         

        (二)堅持“以道馭術”原則,約束科技行為,促進道德與科技的和諧發展

        從科技以人為本的理念出發,在科學技術發展和應用上就必須“以道馭術”。沒有倫理道德的約束,其后果必然會破壞人類社會生活的有序化。這種“以道馭術”的理念早在先秦儒家的思想中就已存在。不過,先秦儒家的“以道馭術”的理念是直接針對技術應用的社會效果而言的,目的是力求限制和消除不適當的技術應用帶來的消極影響。“以道馭術”的理念影響之深遠,甚至成為后世認識和處理技術與道德關系的基本范式。孔子云:“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論語·述而》),意思是說,道德是一切社會活動的思想基礎,科學技術必須受倫理道德規范的駕馭和制約。在儒家看來,真理、知識是德行的前提,德行又能約束人們掌握并使用真理、知識的行為,這是儒家科技倫理的一個重要內容。“智,所以知此也;仁,所以體此也;勇,所以強此也。謂之達德者,天下古今所同得之理也。--N誠而已矣。達道雖人所共由,然無是三德,則無以行之;達德雖人所同得,然一有不誠,則人欲間之,而德非其德也。”(《禮記·中庸》)因此,知是德的基礎,沒有知的存在,德也是不完整的。總之,科學技術的倫理狀態從總體上看是目標與過程的統一,即統一于儒家的善。善首先是人的一種德行。科學技術最終發生效用要靠人來完成,因此科技行為或科學工作者的行為是科技目標與過程能否統一于善的關鍵。儒家思想強調人的德行優先,這是道德與科學技術和諧發展的前提,道德與科技和諧發展則科技行為必然指向善的目標。

        (三)弘揚“天人合一”思想,關懷生態價值,構建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宏大系統

        第9篇:儒家思想的中心思想范文

        關鍵詞:“和” 輔導員 和諧 人生價值

        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異彩紛呈,在其中占絕對正統地位的儒家思想中,以“仁、義、禮、智、信”為代表的思想精華對高校輔導員工作起著重要的指導作用。而“和”這個儒家文化的中心思想之一,對輔導員工作的借鑒作用顯而易見。《尚書?堯典》中有“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黎民于變時雍”。[1]2《詩經》中有“叔兮伯兮,倡予和女”。[2]36《論語?八佾》中說:“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3]29意思是說,德行高尚的人不會與人相爭,就算是要比賽射箭,也要相互謙讓一番才進行,結束后又會舉杯暢飲以示友好。這段話可以看作是孔子對“君子不爭”的品格的具體描述,這種“不爭”,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和”。

        一.遵德守禮,促進自我完善

        “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3]12這里的“和”,即和諧,是建立在維護周禮制度之上的。“周監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3]32孔子認為應當遵從的“禮”,是周朝的分封制、宗法制以及與之相關聯的一套完整的禮儀規范。這個“禮”,是長幼有序,是貴賤有別,是天子通過“禮別異”來進行階級統治的制度依據。孔子認為,要達到“和”的境地,首先要遵德守禮,要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但這種“和”,對君子和小人是完全不同的。《論語?子路》中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3]160君子與小人的區別,就在于能否進行獨立思考,是否盲目追隨。這個“和而不同”,是孔子對“和”更深層次的要求,也是人們處世行事的正確法則。

        孔子認為,要達到社會和諧的目的,遵德守禮是前提條件。這種以“德”和“禮”為標準的和諧觀,反映到高校輔導員工作中,就要求輔導員首先要引導學生遵守社會公德,塑造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會或社會群體用一定的思想觀念、政治觀點、道德規范,對其成員施加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影響,使他們形成符合一定社會或一定階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會實踐活動。”[4]4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道德教育是基礎。“道德教育是指一定社會或集團為使人們自覺遵守其道德行為準則,履行對社會和他人的相應義務,而有組織、有計劃地施加系統的道德影響。”[5]36道德是調節社會關系的最基本的規范體系,任何社會關系都要受到道德的調解和制約。要提升大學生素質,道德教育是基礎,也是最基本的出發點。高校輔導員除了引導大學生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外,還要注重環境道德教育、網絡道德教育,使大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最終成為“自由的人”。

        二.協調關系,營造和諧氛圍

        除了個人修養,儒家的“和”更多地表現為一種和諧的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3]198在孔子看來,一個國家的強盛,不是看其人口有多少,而是看其君臣、百姓之間的關系是否協調。孟子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6]76“人和”就是上下同心,和衷共濟。和天時地利比起來,“人和”才是取得戰爭勝利的決定條件。荀子也說:“和則一,一則多力,多力則強,強則勝物”。[7]127這種由“和”得來的強大力量,自然是無堅不摧。而《中庸》則直截了當地把“和”確立為“天道”,“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3]289就是說,萬物要產生,要發展,就必須遵守“和”這一普遍法則。

        對正在學習成長中的大學生來說,人際交往是生活的基本內容之一。無論同學之間、師生之間、室友之間,還是個人與集體、個人與社會錯綜復雜的社會交往,這些都構成了大學生人際交往的網絡系統。和諧的人際氛圍是大學生順利完成學業的基礎。其次,良好的人際交往與溝通能力有助于培養大學生健康的心理。一個身心健康的人,必然是一樂于交往的人,既愿意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又能坦然接受別人的言談舉止,善于同周圍的同學保持一種和諧的交往關系。大學生正處于自我與社會外性發展的重要時期,這種和諧的人際交往方式顯得尤為重要。通過營造和諧的關系,大學生與其社會關系才能相互了解、理解和認同。最后,良好的人際關系與溝通能力是大學生未來事業成功的必備素質。一個人要在事業上獲得成功的要素很多,其中良好的社會關系是不可忽視的前提條件。人際交往是大學生增長才學、開啟心智、適應社會、認識自我、成就事業的有效途徑,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這樣,才能達到“和而不同”的人際氛圍。

        三.以文修身,提升審美品味

        孔子認為,要達到和諧的社會氛圍,還需要民眾禮樂并舉。“樂者為同,禮者為異。同則相親,異則相敬。樂勝則流,禮勝則離。合情飾貌者,禮樂之事也”。[8]139音樂可以陶冶人的性情,使人理氣和順,心情舒暢,從而達到助流政教、感人移風的作用。而“聲音之道,與政通矣”,[8]132“揖讓而治天下者,禮樂之謂也”,[8]140這些理論同時說明一個道理:音樂在國家統治中起著重要的教化作用。另外,孔子認為,“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3]211認為詩歌具有認識、教育、審美的教化作用。通過學習詩歌,可以抒感,引起聯想和想象活動,在感情的涌動中獲得審美享受。

        孔子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提倡美育的思想家。一直以來,美育對大學生提升個人素養都有著重要的作用。大學生接受審美教育,不僅有助于培養他們正確的審美觀念和基本的審美能力,而且對其個性完善和全面發展也具有不容忽視的重要意義。審美活動不僅能帶給人們美的享受,也能幫助人們從審美的角度獲得對自然和社會的認識。因此,美育能夠啟發大學生更好地認識世界,能夠提升自我審美品位,正視生存心態和生活風格,從而確證“我”的存在。此外,美育的道德感化作用往往會使大學生受到一種潛移默化的真善美的熏陶。美的事物往往都是善的,這種美與善的影響,會使大學生不知不覺地受到道德的感化。再者,美育能夠陶冶情操,開發智能,調節心理,升華境界,對大學生創新創業有積極的意義,不僅激勵大學生對成功的渴望,而且使大學生擁有一雙審美的眼睛,用審美的眼光看待世界,發現生活中無限的美。在審美的境界中,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都在不斷進行完善,人生境界在不斷升華,從而超越自我,挑戰自我。

        四.兼善天下,肩責任使命

        作為儒家審美理想之“和”,明確了修身之道是一個理想的境界。儒家之“和”追求君子人格,追求圣賢之道。但圣賢終究是一個終極的理想狀態,要想游心于這個終極的理想狀態,就需要一個“盡善盡美”[3]38的修養過程。而這個修養的過程對于我們現代高校人才的培養有重要意義。

        杜維明先生講:“儒學是為己之學,不是為了師長,不是為了家庭,不是為了簡單的社會要求,而是為了發展我們自己的人格,為了發展我們自己內在的人格資源,是為己之學。”[9]10這個“為己之學”不是絕對的個體,而是個人與社會的統一體。個人與社會統一的前提就是修身,只有強調修身,才能向著圣賢的終極狀態發展,才能實現經世濟民的最高目標。孟子講:“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6]291-292“兼善天下”的修身之道體現了責任與使命,同時也體現了人的自我價值和終極關懷。

        現代高校大學生作為社會的一個群體,同時作為國家和民族的希望,更應該培養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廣闊胸懷。在當下大審美經濟時代和體驗經濟時代的背景下,人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處于失衡的狀態,人總是在尋求詩意和回歸,而大學生作為消費時代的主流,日常生活中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國家利益沖突明顯,缺乏肩負責任使命的擔當精神。為了培養當代大學生崇高的使命感,應該重視道德教育,堅持“禮”、“仁”統一,塑造大學生美善的人格追求。雖然儒家之“和”的傳統思想和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差異性,但“和”的本質精神對于大學生樹立遠大理想具有借鑒意義。輔導員應該正確引導大學生樹立經世濟民的胸懷,堅持修身與自我人格的統一,努力培養大學生憂患意識,加強誠信、立志、好學教育,塑造大學生明善誠身的君子人格。

        作為彪炳千秋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在其教育實踐中總結出諸多閃光的教育理念。這些理念,直至今日仍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和”作為其中最為核心的理念之一,對當下高校輔導員工作具有多方面借鑒。而將中國傳統文化與工作實踐相結合,也是今后高校學生工作不斷積極探索的方向。

        參考文獻

        [1]尚書[M].慕平,譯注.北京:中華書局,2009.3

        [2]詩經[M].朱熹,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3

        [3]論語?大學?中庸[M].陳曉芬,徐儒宗,譯注.北京:中華書局,2011.3

        [4]張耀燦,陳萬柏.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

        [5]耿乃國.高校輔導員工作理論與實務[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8

        [6]孟子[M].萬麗華,藍旭,譯注.北京:中華書局,2006.9

        [7]荀子[M].方勇,李波,譯注.北京:中華書局,2011.3

        [8]禮記?孝經[M].生,陳美蘭,譯注.北京:中華書局,2007.12

        [9][美]杜維明.儒家傳統與文明對話[M].彭國翔編譯.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日本不卡高清视频v中文字幕 | 亚洲中文字幕无线乱码 | 伊人久久男人的天堂 | 在线播放欧美a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尤物视频在线观看 | 色综合久久中文综合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