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資產評估與市場經濟范文

        資產評估與市場經濟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資產評估與市場經濟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資產評估與市場經濟

        第1篇:資產評估與市場經濟范文

        摘要:資產評估市場經濟發展的產物。早在16世紀尼德蘭的安特衛普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商品和證券交易所,資產評估就隨之發展起來,并由單項的、個別的資產估價逐步發展為一個行業和一門科學。實踐證明,市場經濟越發展就越需要資產評估業務的相應發展。在我國,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發展,不同性質經濟成份的產權變動和交易日益頻繁。一方面,為了保護和維護各個產權主體利益,在產權發生變動的時候,客觀上就必須由代表中介立場的中介機構和人員對企業的全部或部分資產進行價值評估。另一方面,需要對財產保全、征納稅和抵押等非產權變動的有關資產進行價值評估。在資產評估作為一項中介業務正在我國興起。正確認識資產評估工作的地位與作用,對促進評估行業的發展顯得十分重要。

        關鍵詞:資產評估產權價值產權交易市場經濟

        1資產評估的基本功能

        1.1評估功能估對資產及其經營效果進行評價,作出客觀公正的評議判斷.一項具體資產、一個單位的資產使用、一個企業的資產經營,常處于變化過程之中,特別是企業經營性資產,常因時間不同、地區不同、背景不同即指資產評,其資產價值、運營績效差異甚大。要評議資產有經營績效這需要對資產進行評估。可見,評價性的評估功能具有檢查、考核、評議等具體特點。

        1.2評值功能即指資產評估活動對資產的實際現時價值進行評定估算的職能。由于物價變動、資產的數量變化等各方面的原因,資產價值往往處在不斷變化之中,當要了解時點資產價值時只有通過資產評估,按現時市場公允市價成本或收益要求重新核定資產價格,才能合理維護各方面利益,保證有關經濟活動的正常進行。

        1.3界定功能即指資產評估具有界定資產持有者各方對所擁有的產權價值和份額的作用。不論是資產評估的特定目的,還是一般目的,除作為咨詢性的目的外,一般都要涉及資產各有關主體間的合法權益界定問題。合法權益的確定,客觀上要求正確劃定各資產主體的資產產權邊界。

        2資產評估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地位與作用

        2.1資產評估有助于維護和協調資產所有者、經營者的權益作用是功能在實際中的體現和具體化。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和發展階段,資產評估的地位和作用也不盡相同,我國的資產評估事業是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興起的,這個行業一經形成,就顯示出它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特別是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企業改革、產權變動和資產重組進程的不斷加快,依法治國、依法辦事的要求也越來越迫切,因此,資產評估事業發展十分迅速,已成為優化資源配置、促進結構調整、保障各類產權主體合法權益的基礎性工具,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2.2資產評估有助于推進產權交易的健康進行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資產通過市場進行交換,有利于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促進資產使用效益的提高。為此,首先必須合理地確定資產的流通價格。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投入市場流通的資產,一般不能簡單地按原值或賬面價值進行交易,否則會損害交易一方的利益,影響資產的合理流動。因此,通過資產評估合理的確定資產的價格,能為資產交易雙方提供服務,保障資產的合理流動。

        2.3資產評估有助于社會再生產的順利進行社會再生產只有保持適當的比例,才能順利進行。要協調社會再生產比例,必須考慮企業現有資產的客觀價值;要擴大再生產,進行再投資,必須考慮技術進步、物價指數以及諸多方面對資產價格的影響。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包括企業資產在內的市場價格是經常變動的,傳統的資產價值管理辦法往往使企業資產的賬面價值同實際市場價格存在較大的差距。特別是近幾年來我國的物價指數增長較快,是兩種價格的差異更為突出。因此,以通過市場現值和重置成本等為基礎重新評估資產價值,是解決資產補償不足問題的重要途徑,使社會再生產能順利進行,這在科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尤其特別重要。

        2.4資產評估有助于充實和加強國有資產管理的基礎工作,有利于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從國有資產管理上看,通過資產評估,確定國有資產的實際價值量,是國有資產管理的最重要的基礎資料。無論是宏觀管理上的國有資產的優化配置,還是微觀上的企業國有資產的有效經營,都要切實掌握國有資產價值的基礎資料。只有通過資產評估,才能反映資產的實際價值,為國有資產的優化管理和保值增值提供真實數據。因此,資產評估是國有資產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優化國有資產管理的重要基礎工作。

        3正確看待資產評估在市場經濟中的作用

        3.1應正確看待其在產權交易中的作用不可否認,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資產評估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尤其在當前的形勢下,中國的經濟結構正發生重大調整,資產重組正以空前的規模和速度進行,資產評估在產權交易方面的作用更為突出。但同時也要看到,資產評估只是為產權交易提供了價格參考,不能將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的砝碼全部都壓在評估上,也不能片面地將評估價格的高低作為國有資產是否保全或流失的評判標準。這是因為,市場經濟中,任何商品的實際交易價格只取決于市場供需雙方的力量平衡。同樣,企業資產的價格,也應該取決于市場需求雙方的供求平衡,這就意味著某一筆實際交易價格低于有關部門的評估價格,并不能簡單地說國有資產流失了在這里,資產評估的作用僅僅是給交易雙方提供一個商定價格的參考底價。

        3.2資產評估在市場經濟中的有限性在承認資產評估在市場經濟中的重要作用的同時,也要看到資產評估作用的有限性,不能把其當成是萬能的中介業務,更不能用來替代市場經濟中的其他多種中介業務。尤其是與其業務既相關聯甚至有部分業務存在交叉的財務審計和會計核算業務。當然,也不可能用財務審計和會計核算業務來替代資產評估業務。

        3.3注意協調好資產評估體系內的有關專業分工的關系既要妥善處理好資產評估、房地產評估、土地評估及其他方面的評估業務的分工和協作以及管理的關系,又要發揮各自的作用,提高評估業在市場經濟中的作用。目前,由于主客觀方面的關系,在資產評估體系中,這幾個資產評估的具體業務的執行和管理上存在著人為的市場分割和壟斷,出現了不少與發展市場經濟相悖的問題,協調好這個關系也是正確看待資產評估在市場經濟中作用的重要內容之一。

        第2篇:資產評估與市場經濟范文

        (一)中國資產評估業的產生與發展

        中國現代意義上的資產評估是隨著中國對外開放、企業改革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在引進國外評估理論和方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十多年來,資產評估從無到有,業務范圍、種類、數量日益擴大,資產評估管理水平日益提高,資產評估業已經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一個重要的中介行業,對于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無疑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1、以市場為紐帶的對外經濟交往呼喚資產評估業的誕生和發展。現代市場經濟是開放的經濟,而中國的資產評估業就是在這樣一個經濟環境下產生的。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積極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設備和管理技能尤為重要。隨著中外合資、合作、對外長期投資和對外出售產權等行為不斷增多,就要求必須合理確定中外雙方的交易底價。1989年,大連市政府率先做出嘗試,規定國有企業與外資企業進行合營,必須對中方資產進行評估,這標志著資產評估業在中國的誕生。

        在中外合資、合作的過程中,無論投資主體使用有形資產還是無形資產進行投資,投資雙方對于資產定價行為都極為敏感。在雙方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最為合理的方法就是聘請專業服務機構按一定的程序,運用科學的方法,對各類投資對象和投資手段的價值進行估算和度量,以作為實施投資行為和與被投資方經濟交易的依據,這種評估服務既是吸引外資流入的基礎工作,又是維護國家民族權益的重要技術保障。

        2、國有企業改革的必然要求。從西方成熟的資產評估業來看,經歷了一個由各國自發發展逐步過渡到地區性、國際性發展的過程,也經歷了一個從民間自律性管理到政府部門不斷加強管理和干預的過程。相比之下,中國的資產評估業的產生與國有企業改革緊密相聯,是政府推動的結果。這是由我國的特殊國情決定的,不僅是因為國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有絕對大比重,而且也是國有企業改革的客觀要求。可以說,國有企業投資主體地位的逐步確立,是我國資產評估業產生和發展的內在動因。

        我國國有企業改革始于1979年,先后經歷了以放權讓利、兩權分離、政企分開為特征的多種經營方式的改革嘗試,如承包經營責任制、租賃經營責任制、資產經營責任制等。這些措施的共同特點是,企業在上交國有資產收益的前提條件下,逐步實現自主經營、自負盈虧,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獨立投資主體。國有企業在逐漸向市場經濟過渡的過程中,出于對自身利益的考慮,有必要對交易客體的價值進行科學度量。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對資產評估服務提出了客觀要求。1991年11月,國務院以91號令的形式頒發了《國有資產評估管理辦法》,規定國有資產產權或經營主體發生變化時,必須進行資產評估。自1989年至1997年末,全國資產評估行業累計評估國有資產4.2萬億元;截至1998年末,經過資產評估在深圳、上海兩個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股份公司達到851家,股票交易市值達1.9萬億元,占當年GDP的24.4%,此外還有43家公司在境外發行股票、上市交易。[2]資產評估是隨著國有企業的改革歷程而逐步發展起來的,因此在發展初期注定承擔主要為國有企業改革服務的歷史角色。

        3、產權改革和產權市場發育的必然要求。產權流動和重組行為中存量投資方式的出現,是資產評估業發展和壯大的直接推動力。

        在經濟發展中,有兩個途徑可以優化一國的產業結構,一是增量調整,二是存量調整。在我國,增量調整一直是調整產業結構的主要手段。新增投資的渠道包括國家財政預算內投資、自籌投資、銀行貸款、利用外資等。存量調整是指在產權關系明晰的前提條件下,通過生產要素在不同部門、不同行業、不同地區間的配置,改變或優化產業結構,本質上是經營資產通過市場作用,按照利益最大化原則,重新排列組合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出資人是以存量資產來出資的,必須明確各出資者的出資數量,以確定未來投資收益分配,這就要求對存量資產進行較為準確的價值評估。

        隨著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發展,企業之間出現了橫向經濟聯合的趨勢,以企業集團、股份制改造、企業拍賣、轉讓、合并、兼并、收購等形式進行的資產重組活動逐漸發展起來,國有企業改革突破了存量資產僵化不動的局面。對于收購其他企業產權的投資主體而言,實際上是在實施投資行為。對于投資者來說,為了確保投資安全,確定投資對象的產權歸屬是需要認真對待的問題,同時還要把與存量資產相關的債權、債務關系理清,對出讓方的對外投資或接受外來投資進行清查核對。有關方面還需要委托中介組織對存量資產價值進行審計和評估。在這種投資方式下,資產評估就成為市場經濟活動中不可或缺的服務中介。據統計,從1989年1998年的十年間,我國以企業兼并為目的的資產評估價值達到1058.63億元,以企業破產清算、拍賣出售、結業清算為目的的資產評估值達1471.85億元。這表明,在中國存量資產的流動和重組過程中,資產評估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有力的推動了產權市場的發育和完善,較好的維護了產權各方的權益。

        從歷史的角度看,在向市場經濟體制過渡的改革過程中,我國也開始逐步引進國外的資產評估理論與方法,并開始建立我國的資產評估管理體制,積極地為市場經濟改革服務。在政府的推動下,國有企業產權變動和存量投資行為中資產評估被廣泛采用;非國有企業為了維護其所有者權益,也逐漸對資產評估產生共識,資產評估由國有經濟不斷拓展到非國有經濟。隨著評估業務的擴大,評估機構和評估從業人員不斷增加,截至1999年下半年,全國共有資產評估機構3800多家,從業人員6萬多人,其中注冊資產評估師1.4萬多人,已經形成了相當的規模。

        (二)資產評估行業管理體制的演變

        中國資產評估業發展的歷史,也是資產評估業管理體制的演變歷史。資產評估業發展十多年來,管理的手段、方法多種多樣,在不同歷史條件下各有差異,但是從總體上來說,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階段:

        1、1991年11月,國務院以91號令的形式了《國有資產評估管理辦法》。

        該辦法是中國第一部對全國的資產評估行業進行政府管理的最高法規,標志著中國資產評估業走上政府法制化的道路。它具體明確規定了全國資產評估管理的政府職能部門是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同時還規定了將審批評估機構納入國有資產管理部門的職權范圍內,規定了被評估資產的管理范圍、評估的程序和方法及法律責任等。由于國有資產占全社會資產的絕對優勢,國務院第91號令的頒布為發展統一的評估行業奠定了基礎,保證了資產評估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2、1993年12月,中國資產評估協會成立,標志著中國資產評估管理由政府管理向行業自律管理過渡。資產評估的行業特點,決定了行業自律管理是不可或缺的一種管理方式。根植于傳統計劃經濟體制的中國資產評估業,雖然在發展伊始得到政府的扶持和干預,但行業自律管理作為其發展方向,應該逐步實現。中國資產評估協會就扮演了這樣一個角色。它既受政府的管理和監督,又協助政府貫徹執行有關資產評估的法規政策。作為獨立的社團組織,它具有跨地區、跨部門、跨行業、跨所有制的特點,使資產評估管理工作覆蓋整個行業。

        之所以說中國資產評估協會的成立,標著中國資產評估業管理由政府管理向自律管理過渡,是因為:從其發展軌跡來看,首先是獨立的資產評估協會與資產評估行政管理部門并存(1993年);然后是資產評估協會與評估行政管理部門合二為一,即“兩塊牌子,一套人馬”(1994年);1998年國務院機構改革后,中國資產評估協會再一次成為一個真正的行業自律組織。從理論上說,這無疑是一個歷史性的進步。從中國資產評估協會的職能角度分析,盡管從構架上具有了行業自律管理的特征,但在中國經濟管理體制改革尚未完成的條件下,其行業自律管理的本質特征并沒有真正具備。通過資產評估行業協會實現行業自律管理,不僅需要形式上的、更需要實質內容的變化。

        3、1995年開始實行注冊資產評估師制度,標志著中國資產評估業的管理由過去的重視機構管理、項目管理向注重資產評估人員管理轉變。這一制度的建立,一是有利于促進資產評估人員的執業準入控制,規范資產評估行業管理,為資產評估機構和人員擺脫政府部門干預,獨立、客觀、公正地執業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是有利于提高資產評估人員的素質和執業水平,從而促進中國資產評估業的發展。三是強化了注冊資產評估師的責任意識和風險意識。尤其是從1998年6月1日開始實行注冊資產評估師簽字制度,使評估師的責權有機結合起來,進一步規范了評估時的行為。四是有利于與國際慣例接軌,通過與其他國家對評估師資格的對等管理,溝通與國際評估市場的聯系。1999年10月國際評估準則委員會在北京舉行年會,2000年7月中國資產評估協會赴美國參加世界評估師大會,等等,進一步加強了中外評估師之間的聯系。

        4、1996年5月,《資產評估操作規范意見(試行)》頒布實施,使中國資產評估業從此走上科學化、規范化操作的新階段。長期以來,由于缺乏統一的評估操作規程和操作標準,各個評估機構自行擬定評估操作方法和規程,對于同一類資產評估,各個評估機構的評估程序、規則各不相同。但是,經過若干年的積累,資產評估理論研究取得了一定的進展,評估操作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因此制定《資產評估操作規范意見(試行)》,有利于提高評估業務水平,規范業務操作,同時也為以后制定行業統一評估準則奠定了基礎。

        5、1996年,中國資產評估協會開始著手研究和制定資產評估準則;從1998年起,財政部開始起草《中華人民共和國資產評估法》;1999年下半年,國務院開始對資產評估行業進行清理整頓,將中國資產評估協會和注冊稅務師管理中心合并到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中去,實行“一個協會,一套班子,三種資格并存,三個行業統一管理”。雖然這些工作尚未完成,有的甚至受到阻礙,但是這種具有前瞻性、戰略導向性的工作卻是中國資產評估業穩定發展的重要保證。

        但是,中國的資產評估準則和資產評估法遲遲不能出臺,反過來嚴重地制約了資產評估業的發展;而清理整頓過程中實行的“三會合并”,更是給表面上紅紅火火的資產評估業一記當頭棒喝。這說明中國資產評估業要生存要發展,就必須正視其存在的諸多問題,并以積極的態度來尋求最佳的解決辦法。

        (三)中國資產評估業當前存在的問題

        1、資產評估基本理論不成熟,理論體系不完善。在中國資產評估業的發展初期,中國的經濟體制尚處在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的過程中,所經歷的各種評估案例、遇到的評估難題比國外要復雜的多,雖然已經解決了很多實踐操作上的難題,但是,仍存在很多爭論;隨著中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育成熟,評估理論、尤其是基礎理論薄弱這一問題越來越突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國資產評估業的發展,甚至會動搖資產評估業的地位,制約其作用的發揮。

        例如,在進行企業整體評估時,究竟是采用成本法還是收益法,仍存在著爭論。支持收益法的人認為,國有企業往往具有大量的非經營性資產、無效資產(如子弟學校、食堂、職工宿舍等),這些資產一般不能為企業帶來收益,因此如果單純采用成本法評估各項資產價值,再將各項資產的評估值簡單求和,顯然不能反映企業整體的盈利能力。尤其是在中國市場經濟不斷完善、特別是證券市場中比較容易判斷企業價值的條件下,收益法應該有更大的實用性和合理性。而支持成本法的人認為,目前企業的社會負擔及非正常費用較多,企業的財務數據很難反映出企業的獲利能力,而且單憑企業的財務數據進行收益預測還沒有足夠的可靠性。因此,不得已采用成本加和法評估企業的整體價值。為了調和這兩種觀點,目前規定在進行企業整體資產評估時,在正常情況下使用成本加和法并用收益法進行驗證。事實上,在上市評估中,上市企業的凈資產評估值往往與股票市價相去甚遠,而在債轉股評估中不良資產也常常因為價值高估而難以在市場上出售。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由于中國市場經濟條件的變化,在經濟體制轉型初期適用的評估觀念和評估價值基礎已經發生了動搖,基于錯誤的價值基礎、采用不科學或不被市場認可的方法得出的評估值,往往也不易得到市場的認可,并且會帶來一定的評估風險。

        此外,對于在改制設立時已進行資產評估的公司,一段時間后在該公司正式上市時,是否還需要進行資產評估,在此問題上也沒有統一的定論。若借鑒國外經驗,英國規定公司在設立和上市時均要進行資產評估,泰國鑒于金融危機的教訓,也做出和英國相類似的規定;而美國只規定在設立時必須進行資產評估,在上市時可由公司內部財務人員進行內部的價值評估。而在中國應根據具體的國情確定。一般而言,資產評估結果有較強的時效性,在中國上市手續繁雜,拖延的時間較長,有時會超過評估結果的有效期,而很多公司內部的會計信息系統和財務評價系統水平又不高,因此似乎應該要求在設立和上市時均進行資產評估。但是,不管爭論如何,應該有一個暫時的實際操作方法,否則操作不規范(有的評估而有的不評估),評估的作用更無從談起。

        2、行業管理管理存在嚴重的多頭管理和部門壟斷現象。政府主導型的行業管理模式雖然有其歷史的必要性,卻沒有充分體現出評估業獨立的市場化地位,造成了甚至在當前都很棘手的問題:多頭管理和部門干預。一方面,多頭管理的突出表現是,各個行業主管部門瓜分資產評估的管理大權,建立本行業內的資產評估管理體系和資格認證,并且形成行業壟斷。從國際經驗來看,資產評估應該包括不同專業領域中的評估業務,但是作為一個完整的行業,各個專業領域的管理應該是統一的。而在中國資產評估業的發展過程中,各個行業主管部門人為壟斷不同專業領域的評估,例如,除財政部管理的資產評估行業以外,物價部門、土地部門、商標部門、建設部門也擁有各自行業的評估主管權力,并且各有各的法規,各有各的政策,各有各的評估標準。這就造成不同主管部門之間的法規有時產生沖突,使得統一管理難以形成。多頭管理和標準的不統一,使資產評估在客觀的發揮作用時受到很大束縛。另一方面,部門干預造成的行業壟斷也嚴重妨礙了資產評估業在市場中發揮作用。一些主管部門因自身利益而將其他行業的評估機構排斥在外,防止其他行業享有盛譽的評估機構搶走自己的“飯碗”,嚴重影響到評估業的市場競爭,造成資源浪費。

        3、資產評估機構和評估人員市場化程度不高。一方面,政府干預和多頭管理,影響到評估機構獨立的市場化地位。評估機構掛靠在行政事業單位,在人事、財務、名稱、內部利益分配等方面均受制于主管部門,很難獨立、客觀、公正地開展評估工作;由于有主管部門作后臺,評估機構和評估人員缺乏市場競爭意識和風險意識,不能真正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成為自負盈虧、自己承擔風險的執業主體。另一方面,國內評估機構和評估人員的執業質量和職業道德水平,也嚴重限制了資產評估在社會公眾、管理層心目中的地位,從而影響了其必要作用的發揮。而目前的中國資產評估業又面臨著加入WTO之后國外評估機構的嚴峻挑戰。

        4、資產評估行業法律法規不完善。主要表現為缺乏統

        一、規范的資產評估準則,沒有資產評估法來保障資產評估業的基本法律地位和利益。一方面,由于多頭管理的影響,資產評估行業中存在著多種技術標準,不同的技術標準和行為準則往往是從本部門的利益出發,忽略了整個資產評估行業的共同需要。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技術標準的透明性很低,成為阻止其他部門評估機構進入市場的一個重要手段,由此造成整個行業的準則不統一且不規范。另一方面,準則對于實際操作中的評估行為的規范缺乏力度,對評估中的風險約束軟化,并且由于缺乏明確的評估準則保障,評估人員在法律訴訟中很難找到回避風險的法規依據。此外,資產評估法遲遲沒有出臺,就不能明確資產評估業的法律地位,賦予評估機構和人員最基本的法律保障。而中國注冊會計師行業已經有了較為成熟的《獨立審計準則》和《中國注冊會計師法》,相比之下,資產評估行業顯然在法律法規建設方面要落后得多,其地位與作用的弱化也就可想而知。

        二、行業管理瓶頸與正本清源

        雖然資產評估業在中國經歷了一個快速發展的時期,但是,諸多問題卻制約著這一新興行業的生存與發展。其中首要問題是行業管理瓶頸的存在。在近期的資產評估行業清理整頓中,行業管理體制演變之劇烈,足以使人們對資產評估信心產生動搖,對評估行業的地位和作用產生疑問。這些問題的根源究竟何在?是資產評估業本身不適應中國市場經濟體制,還是先前的行業管理體制偏離了行業本質屬性?對這些問題的解答,將關系到中國資產評估業能否突破行業管理體制的瓶頸,在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經濟中不斷發展壯大,確立必要的地位并發揮重要作用。因此,中國資產評估業急需正本清源。

        (一)正本清源的原則

        對中國資產評估業正本清源,需要深入分析存在的各種問題,理清紛繁復雜的頭緒。在分析中必須堅持以下幾個原則:

        首先,必須以正確認識資產評估業的本質屬性為前提條件。

        其次,必須明確區分制約中國資產評估業發展的內在因素影響和外在因素影響。

        再次,應該分清當前的首要障礙在于內在因素還是外在因素,并據此得出正本清源、改革發展的主要方向。

        (二)資產評估業本質上是獨立的中介服務行業

        從行業的角度來講,資產評估本身是一個獨立的專業化中介服務行業。資產評估為市場經濟中的權益主體提交資產價值的參考意見,提供的是一種專業性的鑒證服務。但是,從誕生的那一天開始,資產評估就不可避免的和傳統的會計計價混淆在一起,以至于在當前的市場經濟環境下,有些人認為資產評估和傳統的會計計價、審計服務等中介服務的界限是模糊的。尤其是在“三會合并”的形勢下,一些學者和業內人士認為資產評估服務和注冊會計師的會計、審計服務本是一家,有著共同的理論基礎和專業技術[3].但是管理上的統一,并不一定代表各行業本質上的同一性。

        認識上的混淆有其必然的歷史原因。改革開放以前,中國實行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基本上排除了市場的資源配置、要素流動;而對于一個產權主體而言,大額的產權變動基本上集中在國有企業,并且是按照國家統一的計劃撥付調配,產權主體不存在自身利益,無需面對市場中的產權交易,因而沒有必要對資產的客觀價值量進行評估。傳統的會計計價在企業中僅僅用來記錄資產、權益的賬面價值,長期以來,產權主體、政府官員等習慣了按照會計資料的賬面價值來確定資產或權益的價值。計劃經濟體制的慣性在資產評估產生的初期有著十分明顯的影響。一些評估項目往往根據會計的賬面記錄確定資產的價值,尤其是固定資產評估,常常用固定資產原值減去累計折舊,得出的凈值作為固定資產的評估價值。如此不科學的評估行為不僅導致了資產評估價值的嚴重失實,而且削弱了市場中的產權交易的公平性。

        從理論上講,資產評估是一種專業性很強的中介服務,它既不是對會計計價的否定,也不屬于會計計價的范疇,雖然與傳統的會計領域有著一定的聯系,但是在發生的前提條件、目的和執行操作者等方面與會計計價存在著本質區別。

        1、二者發生的前提條件不同。會計學中資產計價嚴格遵守歷史成本原則,同時是以企業會計主體的持續經營為假設前提的。而資產評估則是用于發生產權變動、會計主體變動或者作為會計主體的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斷,以持續經營為前提的會計計價無法反映企業資產價值時的估價行為。這一區別表明,一方面資產評估并不是也不能夠否定會計計價的歷史成本原則,因為其發生的前提條件不同;另一方面,在企業持續經營的條件下,不能隨意以資產評估價值替代資產歷史成本計價。如果隨意進行評估,不僅會破壞會計計價的嚴肅性,違背歷史成本原則,還會導致企業的成本和收益計算不真實。當然,資產計價有時也需要根據物價變動情況進行估價(如1992年開始試點,1995年結束的清產核資中的價值重估),但是這種估價要嚴格按照會計政策的統一規定,并且只是賬面價值的調整而已,并不是我們所稱的資產評估。

        2、二者的目的不同。會計學中的資產計價是就資產論資產,是貨幣能夠客觀的反映資產實際價值量。資產評估則是就資產論權益,資產評估價值反映資產的效用,并以此作為取得收入或確定在新的組織、實體中的權益的依據。同時,會計學中資產計價的目的是為投資者、債券人和經營管理者提供有效的會計信息,資產評估價值則是為資產的交易和投資提供公平的價值尺度。此外,一整套完整的評估服務還可以包括市場咨詢、收益預測、管理建議等方面的工作,目的是為企業提供附加值更大的中介服務,幫助企業改善經營管理,實現對資產的最優利用。

        3、二者的執行操作者不同。資產計價是由企業的財會人員來完成的,只要涉及與資產有關的經濟業務均需要計價,是一項經常的、大量的工作。資產評估則是由獨立于企業以外的具有資產評估資格的社會中介機構完成的。而且,資產評估工作出需要有資產評估學、會計學、財務管理學的知識以外,還需要工程技術、經濟法律、市場營銷等多方面的知識才能完成,其工作難度和復雜程度遠超過會計計價。

        美國評估師協會前任主席巴肯(JohnBakken)先生認為:“……會計僅僅是企業價值評估必須的一個方面。當然,雖說只是一個知識背景,但沒有堅實會計基礎的人是不能進行真正價值評估的。然而,在不動產和動產評估領域,會計知識則是無關緊要的。”[4]這種觀點雖然不是普遍被接受的,但卻是一種有代表性的觀點。

        此外,在現實中,資產評估的概念往往容易與審計的概念相混淆。尤其是目前很多會計師事務所兼營審計和資產評估兩項業務,注冊會計師往往參與企業或資產的評估,因此,很多人認為資產評估并不是獨立的服務行業,只不過是注冊會計師的審計業務的附屬,或是注冊會計師的業務能力范圍之內的一個分支。事實上,與審計業務相比,資產評估有其特殊的、專業化的特征,與注冊會計師提供的審計服務有著明顯的區別。

        1、資產評估有其專業化的特定內容。審計是由審計人員或注冊會計師運用審計標準和方法,通過實施審計程序,按照“三性”的原則,對被審計企業會計報表發表定性的審計意見。而資產評估是評估專業人員運用資產評估準則和方法,實施特定的評估程序,對委托評估資產在基準日的客觀價值予以定量評定估算。

        從服務的目的上看,審計主要著眼于過去,是對被審計單位在過去一個會計年度一系列會計報表發表審計意見;而評估主要著眼于未來,為將要發生的產權變動業務提供一個公允的交易底價。另外,在操作方法、程序和法律責任等方面,二者均有較大的差別。可以說,二者各自有其完整的系統的服務體系,一個機構同時兼營兩項業務,并不等于這兩項業務是相同或相類似的。

        2、評估人員有其專業化的素質。資產評估與會計計價在此方面的區別,也同樣反映在與審計的區別當中。評估人員是實施評估業務的主體和靈魂所在。評估人員不僅要懂得注冊會計師的全部知識,能夠閱讀、理解、分析并整理賬戶記錄的信息資料,而且要具備系統全面的資產評估專業知識。在資產評估實務中,一般分為機器設備、房地產、無形資產、企業整體評估等項業務,分別由掌握不同專業知識的評估師承擔,充分體現出評估業務的專業性和藝術性。從國際慣例和中國的實際操作來看,必須具備了資產評估師資格和一定的執業經驗,才能勝任這一工作。截至1999年6月,在全國3934家有評估資格的評估機構中,專營資產評估的占42%,兼營的占58%,其中財會經濟人員約占60%,工程技術人員約占40%,60%以上的人員具有中級以上職稱。這說明評估機構和評估人員必須具備專門素質才能從事資產評估業務。

        3、國際慣例中的專業化資產評估。從國際慣例來看,資產評估業是作為一項專門化的業務來完成的。專業化的評估機構在評估領域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

        如美國的評值公司、英國皇家特許測量師協會、香港測量師協會等,均是評估領域的專業性的權威機構或組織。當然,世界“五大”會計公司提供的服務除審計和管理咨詢外,還涉及資產評估、稅務、財務以及法律、工程技術等多方面業務,但是其業務主流在于審計和管理咨詢服務。并且,在某些情況下雖然存在著激烈的競爭,當需要提供專業化的評估服務時,他們也會將業務介紹給更為專業的評估機構。中國的資產評估業要與國際慣例接軌,就必然要明確評估的專業化的地位,認識到資產評估獨立于會計計價、審計等服務的客觀本質。

        中國資產評估業興起之時,正是改革開放初期、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時期。價格體制由僵硬的計劃體制向市場體制轉換,價格上漲導致資產價值提高。

        由此有人認為,資產評估是物價上漲的產物,進而將資產評估與物價變動會計(通貨膨脹會計)視為相同的事情。這是有失偏頗的。資產評估市場經濟的產物,并非只是物價上漲的產物;或者說,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即使物價不上漲,也可能有進行資產評估的需要。從影響資產評估價值因素考慮,在其它條件(如評估目的、價值類型等)不變的情況下,不僅價格變化影響評估值,而且資產貶值、物理性能變化等因素同樣影響資產評估值。這正是資產評估的獨特性質,正是資產評估業務需要大量的專業技術人員操作,而非會計人員所能承擔的原因。

        (三)政府主導型管理體制的瓶頸效應

        1、資產評估業的市場化存在

        從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的經驗來看,資產評估是隨著商品經濟(即市場經濟)

        的深化而產生、發展起來的。隨著生產資料私有制的形成和社會化大生產的發展,土地、資本、設備技術等生產要素需要通過市場機制進行配置,于是產生了對進入市場的生產要素進行定價的客觀要求。隨著現代商品經濟的發展,生產要素流動、組合的市場化程度日益提高,資產業務得到了迅速發展。資本運營、債券發行、財產保險、擔保、租賃等行為均需要評估資產(包括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

        價值,以維護產權主體的權益。資產評估業的產生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內在要求,它產生于市場經濟,反過來又為市場經濟服務,是根植于市場經濟的專業化中介服務行業。

        從中國的情況來看,資產評估業的產生和發展也具有明顯的市場化背景。首先,從整個行業的發展來看,資產評估業隨著中國市場經濟發展步伐的快慢,資產評估業也迅速壯大起來,并發揮著越來越突出的作用。在中國資產評估產生的起步階段,1989年至1991年,全國資產評估行業共完成評估項目4958項,評估值共計404億元。1992年,隨著改革的深入,資產評估的業務量也迅速增長,全年評估項目共計11846項,是前三年業務總量的2.4倍。從1992年開始,隨著中國市場經濟體制建立和完善的步伐加快,資產評估業務一年上一個臺階,呈現了十分明顯的上升趨勢(見表1)。

        表11992年——1998年資產評估業務增長情況

        年份評估業數量(項)

        評估價值(億元)

        1992118461818

        1993223245290

        1994338897542

        1995337627266

        19965057910091

        19977640816302

        199810585319572

        資料來源:中國資產評估協會,1999年。

        其次,從資產評估發展的地區分布來看,評估行業的發展與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呈正相關關系。截至1998年8月31日,全國60%的注冊資產評估師主要集中在北京、江蘇、遼寧、四川、廣東、河南、浙江、山東、湖北、湖南等10個經濟比較發達的省市。資產評估收入最多的省份是北京、廣東、江蘇、四川、云南、浙江、山東、河南等8個省市。全國業務收入前450名的評估機構,占全國評估機構總數的2%,業務收入卻占60%,而這450家機構又都集中在北京、江蘇、廣東、四川等市場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這說明資產評估的發展恰恰反映了市場經濟發展的程度。

        再次,從資產評估業務的范圍來看,為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評估范圍從單一的國有資產評估向非國有資產評估領域滲透。在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不但包括占主導地位的國有經濟,還包括集體、私營、個體、外資等重要的經濟成分。隨著市場的發育和完善,集體和私有性質的資產之間,特別是非國有資產和國有資產之間,實行大量的新的組合,形成混合經濟成分,而這些混合經濟成分在發生產權變動時,非國有資產的所有者為維護自身權益,也要求進行資產評估。這種趨勢在1995年以后更加明顯。在1995年以前,集體和私有性質的資產評估只是極個別現象。但是,1995年全國非國有資產評估就達到了3344項,1996年為10693項,1997年已達19367項。順應市場的要求,資產評估從國有資產的單極化向包含多種經濟成分的多極化發展。

        2、外在體制性因素與資產評估市場化特征的直接沖突

        從中國資產評估業存在的問題來看,制約該行業存在和發展的因素主要可分為內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其中,內在因素包括:評估理論基礎薄弱、理論體系不完善,評估機構和評估人員市場化程度不高,評估準則制定工作滯后;而外在因素包括:行業管理和發展缺乏法律規范和法律保護,行業管理中的部門壟斷和多頭管理,以及社會公眾對資產評估專業服務的本質和責任的理解。

        首先分析內在因素。評估理論不成熟,是由于中國資產評估業的歷史過于短暫,而且面臨的執業環境過于復雜,評估業務是在特定的經濟環境下產生的,因此似乎不應該奢望年輕的資產評估業像歷史悠久的會計學那樣具有深厚的理論基礎。評估機構和評估人員的市場化程度不高,其原因更多的在于政府對資產評估業的行政干預,以及評估行業的法律法規建設落后。而評估行業法律法規建設落后的一個極為重要的原因是,中國特有的外在體制性因素(如政府干預、部門壟斷和多頭管理)不能為法律和準則的制定提供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和管理基礎。

        其次分析外在因素。政府干預、部門壟斷和多頭管理是明顯的外在體制性因素。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一個顯著特征是政府主導型,即實行自上而下的改革,這也為政府干預提供了一定的理由和操作空間。作為中國市場經濟中的一個必要組成部分,資產評估業脫離不了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大環境,政府干預是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必然產物。在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型的過渡期中,常常伴隨著市場經濟制度的缺位和傳統的政府越位現象;然而隨著中國市場環境的不斷完善,很難說單純的政府管理意圖比市場的自發選擇總是更加明智,其結果是導致科學的法律規范遲遲不能出臺,而部門壟斷和多頭管理現象卻層出不窮。同時,政府的過度干預也限制了資產評估行業按照市場化的規律正常發展,徒有市場化的基因卻被豢養在政府意圖的圈子內,社會公眾和市場也難免忽略資產評估的市場化特征,將其理解為體現政府意圖的一個簡單工具。

        陳舊的行業管理體制成為遏制資產評估業內在發展與成熟的瓶頸。外在的體制性因素與資產評估業市場化地位之間的矛盾與沖突,直接影響到評估業的內在因素(如評估機構和評估人員市場化程度不高,制定評估準則和資產評估法的外在環境和管理基礎不適宜,等等)。當然,諸如資產評估理論不成熟、理論體系不完善這樣的內在因素也影響到資產評估業的存在和發展,但是外在體制性因素顯然是產生諸多問題、混淆認識的直接原因。

        第3篇:資產評估與市場經濟范文

            資產評估方法是實現評定估算資產價值的技術手段,目前國際上公認的基本方法有三種,分別是市場法、收益法、成本法。

            1.市場法是指通過比較被評估資產與最近售出類似資產的異同,并將類似資產的市場價格進行調整,從而確定被評估資產價值的一種資產評估方法。

            2.收益法是指通過估測被評估資產未來預期收益并折算成現值,借以確定被評估資產價值的一種資產評估方法。

            3.成本法是指通過估算被評估資產的重置成本,扣除從資產的形成并開始投入使用至評估基準日這段時間內的損耗,從而得到資產的評估價值的一種資產評估方法。

            二、我國市場經濟目前的概況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深入改革和經濟布局戰略的調整,資本市場、產權市場進一步成熟,企業改制、并購,公司上市和跨國經營等經濟活動大量存在并且頻繁發生,企業間的資產流動和產權重組、企業的投資和融資等都將以多種形式和方式進行。尤其是我國2006年頒布了新的會計審計準則,使資產評估理論研究更加深入,把資產評估推向一個愈發重要的位置。

            三、選擇資產評估方法時應考慮的因素

            首先,選擇資產評估方法應考慮資產評估的價值類型。價值類型,即資產評估價值對質的規定性,也被稱作價值內容。資產評估的價值類型評估標準形式表述的價值類型包括以下四個方面:重置成本、收益現值、現行市價和清算價格,這四個方面按照資產評估假設的角度表述,可以分為繼續使用價值、市場價值和清算價值:按照被評估資產的使用狀態,以及資產評估依據的市場條件,可以分為市場價值和非市場價值。按照不同標準所分成的價值類型都具有不同的意義,可以根據資產評估者的需要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反映資產評估的屬性和特征。資產評估的三種基本方法服務于價值類型,并為價值類型提供有效的保障。所以,在資產評估時候應首要著重考慮價值類型。

            其次,應充分考慮是否可獲得所需要的數據資料。資產評估的三種基本方法都需要大量、充分的數據資料予以支持、進行分析。資產評估數據資料的搜集恰恰是評估人員在評估過程中耗時最長、最難以獲取的。由于我國的資本市場尚不完善、信息數據庫制度尚不健全,造成數據資料獲取難度加大、真實可靠性較差,評估人員應根據獲取資料的實際情況來選擇適合的基本方法。

            最后,應考慮被評估資產的性質,選取與之適合的方法。被評估資產中,有的是整體資產,有的是單項資產;有的是有形資產,有的是無形資產,等等,對于資產的不同性質,需要不同的方法,例如,一般來說,收益法更適宜于無形資產的價值評估。

            四、我國市場經濟條件下資產評估基本方法的選擇

            雖然,目前國際上通用的評估方法有市場法、收益法、成本法等,歐美發達國家應用得最為廣泛的首先是市場法;其次是收益法;最后是成本法。基于我國國情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狀況,成本法是資產評估的首選和主要使用的方法,其次是收益法,應用市場法的地方非常少。但隨著資本市場的發展,收益法和市場法也將在我國日臻完善和應用。對于每種方法,都是相互聯系、不可分割的,評估目的都是為了更好地服務于市場交易與投資決策。在我國市場經濟條件下應參考以下標準對資產評估方法進行選擇:

            首先,應參照相關準則及規范的標準。例如,《企業價值評估指導意見書(試行)》三十四條中指出:“以持續經營為前提對企業進行評估時,成本法一般不應當作為唯一使用的評估方法”;第二十五條中指出:“注冊資產評估師應當根據被評估企業成立時間的長短、歷史經營情況,尤其是經營和收益穩定狀況、未來收益的可預測性,恰當考慮收益法的適用性”。顯然,這些條款在對資產評估方法的選擇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并且在試圖推廣收益法和市場法,盡量避免在資產評估時向成本法“一邊倒”的趨勢。

            其次,借鑒共識性研究成果的原則。價值評估方法選擇的一些共識性研究成果是眾多研究人員共同努力的結果,是基于價值評估實踐的一些理論上的提煉,對于選擇合理的方法用于價值評估有較大的參考價值。如以持續經營為前提進行企業價值評估,不宜單獨使用成本法。如果企業處于成長期或成熟期,經營、收益狀況穩定并有充分的歷史資料為依據,能合理的預測企業的收益,這時采用收益法較好。

        第4篇:資產評估與市場經濟范文

        關鍵詞 資產評估 會計 協調與合作

        一、資產評估與會計計價簡介

        (一)資產評估的含義及特點

        資產評估就是對資產重新估價的過程,是一種動態性、市場化活動,具有不確定性的特點,其評定價格也是一種模擬價格。資產評估是伴隨中國市場經濟改革而發展起來的,其業務涉及產權轉讓、破產清算、資產重組、資產抵押以及財產納稅、財產保險等經濟行為,在市場經濟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資產評估具有以下特點:1、市場性;2、公正性;3、專業性; 4、咨詢性。

        (二)會計計價的含義及特點

        會計以貨幣作為主要計量單位,以提高經濟效益作為主要目標,采用專門的方法對企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的經濟活動進行全面、綜合、連續、系統地核算和監督,提供會計信息,并隨社會經濟的發展,逐步開展預測、決策、控制和分析,是經濟管理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會計的特點主要體現在會計核算階段,主要有三個基本特點: 1、以貨幣為主要的計量單位。 2、以會計憑證為依據。 3、具有連續性、系統性、全面性和綜合性。

        二、資產評估與會計的聯系

        (一)會計信息是資產評估的重要依據

        在進行資產評估的過程中經常會利用并參考會計信息,包括會計數據和會計方法。評估人員無論采用何種評估方法,會計信息都是資產評估專業人員進行資產評估的最重要的依據之一,同時會計信息的質量還對資產評估的質量有重要影響。資產評估利用并參考會計信息的情況是經常發生的,會計信息資料的準確程度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資產評估結果的質量。

        (二)資產評估與會計都是以經濟主體的資產為主要對象

        資產評估是在會計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其許多概念源自于會計,且資產評估的很多工作與會計密切相關。資產評估對象的分類是簡單的依據財務會計制度的資產分類劃分的,資產評估在評估項目方面的闡述口徑與會計是非常一致的,即資產劃分為固定資產、流動資產、無形資產、長期投資等。

        (三)現代會計計量方法在資產評估中得到大量運用

        資產計價方法有歷史成本法、現行市價法、重置成本法等多種方法。其中:歷史成本法是最傳統的計價法,其余方法簡稱現代計價法。分析其特點,歷史成本法具客觀性和可驗證性,長期以來世界許多國家的會計準則中都規定非貨幣性資產采用歷史成本計價。但現在通貨膨脹非常嚴重,動搖了會計關于幣值不變的假定,歷史成本法的弊端就自然越來越多;另一方面,雖然在理論上現代計價法能更好地反映出企業的真實財務狀況和當期經營成果,但由于多種原因,按照會計準則規定,目前在會計實務中現代計價法還行不通。但是,在發生產權交易、變動時,必須以資產的公允價值作為交易的依據,顯而易見,帳面歷史成本不能反映資產價值,須采用現代計價法才能更真實地反映資產的現實價值。

        三、資產評估與會計計價的區別

        (一)資產評估與會計計價發生的假設前提條件不同

        會計學的基本前提有會計主體、持續經營、會計分期和貨幣計量,而資產評估中的基本假設是持續使用假設、公開市場假設和清算假設。會計必須同時滿足四個基本假設,而資產評估只滿足其一即可。

        (二)資產評估與會計計價的目的不同

        會計學中的資產計價是就資產論資產,是貨幣能夠客觀的反映資產的實際價值量,會計學中資產計價的目的是為投資者,債權人和經營管理者提供有效的會計信息。資產評估是就資產論效益,資產評估價值反映資產的效用,并以此作為取得收入或確定在新的組織,實體中權益的依據。資產評估的結果則是為資產的交易或者投資提供了公平的價值尺度。

        (三)資產評估與會計中的資產所指對象的范圍不同

        對于資產評估的評估對象,資產是指為特定主體擁有和控制的能為其帶來未來經濟利益的經濟資源。會計計價的資產是指為經濟主體擁有和控制的、能為貨幣計量的經濟資源。如,對一些自創形成的無形資產,資產評估可以進行評估,但會計工作中,只有在企業重組時才能對自創無形資產予以確認。此外,會計計價將開辦費、待攤費用等也作為資產,而在資產評估中,只是以能夠為特定主體帶來未來經濟利益為評判標準,這樣,一些過時的設備、無用的待攤費用的價值為零或者只有殘值。

        (四)二者的計價基礎不同

        資產評估得到的是評估時點的市場價值,在會計中資產計價依據的是歷史成本。時點不同,資產評估的價值也會不同,而會計上賬面原值不會改變。就資產評估而言,專業人員須對所評估的資產的市場行情非常了解,不可能用一個統一的評估模式來套用。對于會計計價而言,則更多是考慮歷史成本。

        會計師更注重歷史成本而評估師更注重市場價值,這也是評估師和會計師在關注點方面的最大差異。會計準則中要求會計師必須準確記錄建筑物成本,然后定期以折舊的方式將建筑物成本調整為期末凈值,該處理方法是以建筑物日漸老化而喪失其使用價值為理論依據;而資產評估師則對其市場價值更感興趣。在衡量企業各類資產的價值時,評估師和會計師有不同的看法。按照會計確認和計量的一般原則要求,會計將取得各項資產時發生的實際成本作為入賬價值,其依據為成本是實際已經發生的,有客觀依據,也容易確定和核查,且數據比較可靠。而資產評估是為資產交易或者投資提供價值尺度,在資產交易市場比較發育,能夠比較容易找到與被評估資產相類似的交易案例參照物時,對資產評估的計價大多采用現形市價法。現在,物價水平波動很大,時間越長,歷史成本與現行市價間的差距就越大。

        (五)二者的計價方法不同

        在評估之前,資產評估專業人員需要收集被評估資產各方面的信息,在獲得詳盡資料的前提下,對被評估實體價值再作出相應的判斷。在評估過程中,往往要根據供求原則、預期收益原則和替代原則,運用科學的評估方法進行估價,它更多的強調評估師的判斷,這也帶來評估結果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會計計價則簡單得多,只需要在原始賬面價值的基礎上進行核算即可確定資產的價值,而且這個價值往往是直接計算得出的,與市場價值存在一定差距,但在計價中也非常可靠。

        (六)二者的程序不同

        會計計價有較固定的程序和準則,根據相關法規和會計準則,即使是對不同人員,如果是同樣的工作,能夠得到一致的結果;而資產評估就具有較大的主觀性和自由度,對同樣一項資產的評估,不同的人,可以采用不同的評估方法,評估結果可能會有很大差異,這就要求資產評估專業人員不斷提高專業水平,謹守職業操守,為客戶和信息使用者提供優質的服務。

        四、關于促進資產評估與會計共同發展的思考

        (一)改變會計報告格式,實行會計報表表內信息與表外資料披露相結合。

        按照我國目前的相關規定,除上市公司在發行股票或者發生交易行為時需公布其資產評估及賬項調整的資料外,有關資產變動、物價波動及其對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影響等方面的信息,未納入會計報表信息的范圍。但是根據相關規定,要求會計報表附注中對企業會計報表中未能列示的重大的信息必須予以披露。根據以上的分析,會計報表無法提供企業真實的價值等方面的信息,所以,筆者認為,應該改進相關會計準則,用資產評估報告對現有會計報表的不足進行修正,即:改變會計報表格式,實行會計報表表內信息與表外資料披露相結合。這樣,表內信息就反應傳統的會計方面的信息,表外信息反映資產的評估價值,既不隨意調整賬面價值,又讓報告使用者全面了解資產的價值。達到資產評估和會計計價的完美結合,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讓會計報告盡可能給報告使用者提供最充分且符合市場實際情況的信息。

        (二)明確資產評估和會計計價各自的作用

        由于會計的計價是遵循歷史成本或者成本與市價孰低原則,加之謹慎原則的運用,因此會計賬面數據低于現行市價,進而低于企業價值評估的結果是必然的。還有,當企業發生產權交易合作分立合并等業務時,完全使用賬面歷史成本作為交易價值明顯是不合適的。

        相對于政府管理、投資者及企業的內部管理需要而言,會計的計價方式應該是較適宜的,我們沒有完全以市場價格來取代現行會計計價的理由。但是為保證產權交易具有公平性。我們不能無視資產評估的重要作用,甚至認為評估可有可無。

        (三)加強評估界與會計界的協調與合作

        資產評估與會計都是現代市場經濟賴以正常運行的基礎行業,它們盡管在遵循的理論、工作程序和方法上有各自的特點,新會計準則已經實施,會計與資產評估的聯系將變得更加緊密,二者既相互依存,又需要相互合作和支持,達到共同更好的發展。在今后的一段時間里,會計需要學習和研究資產評估,包括評估技術,并及時向資產評估界尋求技術支持;反過來,新會計準則也給資產評估界提出了新的研究課題,也提供了更多的發展空間,比如,由于物價波動比較大,注冊會計師在編制報表提取減值準備時,僅評賬面歷史價值無法準確的進行減值準備的測算,需要借助資產評估師了解資產的現值。當然,這也是對資產評估行業的挑戰,所以,注冊資產評估師也要抓緊學習并掌握新會計準則,尤其是會計準則中關于公允價值方面的要求,要研究和掌握以財務報告為目的的資產評估的具體規范和技術要領。可以大膽的說,資產評估與會計計價之間的聯系將會是空前的。此外,資產評估師經常利用或者參考會計信息資料,比如:在企業價值評估中,大量的利用企業的財務報表、財務指標和財務預測數據等。當然,企業會計資料的準確性在一定程度上自然會影響到資產評估結果的準確性。不管是會計計價需要利用資產評估的結果,抑或企業價值評估參考會計資料,都反映了資產評估與會計是有著重要的聯系,隨著財務報告使用者對會計報表披露資產現值需求的提高,二者之間的聯系會愈加廣泛。因此我們應該加強評估界與會計界協調與合作,實現評估界與會計界的有效互動,促進各行業的共同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杰.會計視角下的資產評估.2011.

        [2]劉萍,徐泓.資產評估會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3]姜楠.資產評估學.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9.

        第5篇:資產評估與市場經濟范文

        關鍵詞:企業 資產評估 評估方法 評估結果

        不管是建立股份制經營、合作經營,以及中外合資的企業,還是企業保險、經濟擔保、破產清算、兼并等,都要由資產評估人員對資產的價值量進行合理、公正地評估,以保障當事人的權益,維護外商投資人,資產經營者和資產所有者的利益。

        一、企業資產評估面臨的主要問題

        1.不夠完善的法律規章制度。比如,評估機構是中介機構,它是根據國有資產評估的實施細則法來確定評估方法與程序的,行政機關是無權干預的,然而,一些評估結構不夠獨立,經常會出現行政干預的現象。為此,完善資產評估的相關法規是非常迫切的。

        2.資產評估標準不統一,資產評估理論體系存在不足。盡管我國已經頒布了有關的法律,然而,未能夠對評估人員的道德與業務活動進行有效地規范,僅僅是依靠行政部門來管理資產評估,從而使得評估標準不能夠統一,這不利于提高資產評估的效率和公正性。在行業自律、政府監督和法律規范確立的影響下,資產評估行業的政策環境是比較寬松的。在這種情況下,就更加凸顯出我國資產評估理論體系的不足之處。

        3.不合理的收費標準。當前評估當中的收費標準是評估結果,而這跟國際慣例與評估的公正性是相違背的。資產評估的目標是客戶的最大滿意,收費不關聯到風險程度、取證難易、范圍大小,這使得資產評估人員為了私利而違背職業道德與評估原則。

        4.資產評估失真。因為資產評估值是一個估計值,而實際發生的交易價格是它的真實值,所以在通常情況下兩者是存在一些差別的。倘若這種差別在一定的限度之內,那么就可以稱之為合理的估計值,倘若這種差別太大,那么就會出現資產評估失真的現象。

        5.不能夠合理和科學地評估無形資產。第一,產權市場發現價格與買主的重要基礎是定價體系的合理健全。然而資產評估方法不夠健全的問題,就導致不能夠合理地定價產權。第二,無形資產關聯交易將不夠科學和不夠健全的無形資產評估方法的選用原則、方法暴露出來,評估機構不一樣,所實施的評估方法也是不一樣的,這使得評估值有很大的偏差,從而導致不能夠科學地評估無形資產。

        二、解決企業資產評估面臨問題的對策

        1.完善、規范評估標準與準則。在我國,統一的資產評估標準與準則的制定,需要注意以下事項:第一,應當借鑒國際經驗,與此同時,密切地聯系我國資產評估的現狀,創建符合我國國情和國際慣例的評估準則。第二,準確地定位評估準則,應當對評估行業的管理有所幫助,規范地運作評估業務活動,使得評估效率大大地提高,保障一個公正客觀的評估結果。第三,應當注意資產評估的規律與特點,以建構建資產評估準則框架。

        2.注重研究資產評估的理論體系。開拓資產評估的理論體系有利于資產評估行業的穩定發展,當前形勢下,從深層次上縱觀資產評估所面臨的問題,主要是跟資產評估的理論體系不夠完善與理論研究滯后有關。為此,在積極地推動資產評估發展的過程中,應當注重理論研究。第一,實施準確性的評估。靜態性的資產評估結果僅僅可以將某個時點上資產的價值反映出來,然而,動態性地分析市場是評估資產的基礎,評估理論解決的就是這種靜態評估結果和動態分析分析基礎相統一的問題。第二,在市場經濟當中確定評估方法。這就要求評估人員對資產評估行業的地位加以明確,清楚它的內在機理,只有如此,才可以合理地評估實際的情況。第三,為評估準則的制定提供理論基礎。評估準則的制定,不但要求實踐經驗,而且還要求理論指導。如果資產評估的理論不夠清楚,就不能夠形成合理的資產評估準則框架體系,就較難將其他行業和資產評估的關系處理好。

        3.制定科學的評估收費標準。明確評估準則,評估人員的收費不依據評估結果來進行。評估收費需要遵循市場化的原則,收費的多少僅僅需要跟評估的潛在風險、取證難易、時間的長短,以及范圍大小掛鉤。評估收費應當將科學的評估項目收費標準設計出來,不允許人員與機構競相壓低價格,對評估的質量產生影響而使得客戶的利益受到損害,可以根據國際慣例,實施事先制定價格收費的策略,這樣不但能夠準確地進行評估,也能夠防止由于私利而過高地估計資產價值情況的出現,以對各個方面當事人的利益進行保護。

        4.提高評估人員的自身素質,確保評估核算的準確性。評估人員應當加強學習,進一步地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第一,評估人員需要進一步地學習,多多參與學術交流。第二,相關的部門需要實施評估專業教育,創建健全的評估專業教育體系,健全資格準入機制,且要把職業資格與學歷教育相統一,創建健全的后續教育機制。

        5.實施合理和科學的評估策略。第一,健全有關的法律法規制度,加大調控。結合資產評估的有關要求,對《國有資產評估管理辦法》進行修訂,將《資產評估管理法》制定出來,對資產評估的法律責任、原則、方法、標準,以及立項要求和范圍做出明確的規定。第二,將資產評估的管理制度從法律上加以理順。對資產評估行業協會的主管地位與資產行政管理部門的監督主體地位進行明確。與此同時,一系列的部門結合從嚴審批,加強執法與檢查,對違反政策的個人與單位進行嚴肅地查出。第三,對產權價值評估體系進行改進與完善,創建一致的資產評估法規體系,消除行政干預與多頭管理,加速建設人員隊伍。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與發展,企業產權交易、股份制改造、資產重組、企業租賃或兼并收購、合并聯營等形式不斷發生,進行企業資產評估已成為重要的環節。資產評估不僅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客觀存在的經濟范疇,也是國有資產管理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對企業的資產進行評估,更好的維護和協調了資產持有者和經營者的權益,促進了企業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吳希慧.淺議資產評估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科技信息,2007,(22):66~67.

        [2]劉玉華.資產評估綜述[J].東北林業大學報,2006,(05):16.

        第6篇:資產評估與市場經濟范文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各種經濟活動和經濟行為日益復雜,在資產及產權交易等經濟活動中,需要為資產交易等經濟行為提供價值尺度。評估這種中介服務成為企業改制、資產重組、中外合作、產權交易以及出租、抵押、保險等重大經濟活動的基礎,從而成為市場經濟體系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隨著中國成功加入WT0,我國資產評估業必將迎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為迎接一系列挑戰必須健全資產評估理論體系與實踐標準,努力提升行業綜合競爭力,樹立資產評估的民族品牌,而競爭力的提高首先來自于對自身的充分認識和不斷完善。

        中國的資產評估業是在20世紀80年代末隨著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發展而產生并發展壯大的。雖然與國外比,發展的時間相對晚一點,但是它在我國的經濟發展過程中,還是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近年來,我國的資產評估業有了快速的發展,為促進國民經濟的增長、國有企業改制和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各種資產的重組等做出了巨大貢獻,尤其是資產評估機構進行脫鉤改制后,實現了政企分開,為中介機構創造了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使得資產評估業有了更具活力的新機制。

        二、我國資產評估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行業隊伍質量不高、管理混亂

        1、執業質量不高,甚至存在較大隱患。

        ①工作底稿完備性較差。工作底稿間的索引、統一標識未建立起來,底稿的編制人、編制日期、復核人和復核日期等內容填寫不完整;相當一部分底稿缺乏對項目的風險分析記錄,無評估計劃和工作小結;業務約定書填寫不規范;部分底稿缺乏產權證明資料;個別評估報告甚至沒有工作底稿;②評估報告的規范性、完整性較差。有的評估報告無評估說明;部分報告存在對產權情況和其他重要事項披露不充分的問題;部分存檔評估報告簽字蓋章不全;③現場核查程序執行不到位。部分項目現場勘察及詢價記錄不詳細,個別項目未將現場勘察工作記錄于評估底稿中。

        2、內部管理不規范

        一是組織機構不健全,內部制度不完善,管理松散,機構用人機制、分配機制不盡合理,內部矛盾逐漸顯露;二是財務管理不規范,未落實財務制度有關規定,如虛增費用,個人收入不扣稅,轉移風險基金;三是會計基礎工作較差,會計憑證沒有機構負責人、會計、出納、經辦人簽字等現象比較突出;四是業務質量控制制度不完善,部分評估機構未專門建立評估內部質量控制制度和評估業務操作規程,有的評估機構相關制度制訂得過于簡單,流于形式。

        3、行業隊伍整體素質和服務水平不高,制約了評估業的發展

        (1)部分注冊資產評估師存在兼職、掛名現象。檢查中我們發現,相當一部分注冊資產評估師存在兼職、掛名現象,名義上是某評估機構的執業人員,實際上人事關系尚為公務員或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

        (2)從業人員方面素質不高。從目前我國執業人員的構成看,一是有些評估人員年齡偏大,知識結構老化,同時對新知識的接受能力欠缺,尤其是對數學、外語、計算機等現代資產評估必備工具的學習與應用效果差強人意;二是在目前的人員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兼職評估師。資產評估成了第二職業,這與評估業的重要性及其對人員的要求是不相符的,兼職的存在將會影響到執業的水平和質量,甚至可能對社會公平性產生一定的影響,難以培訓出優秀的注冊資產評估師。目前從業人員的結構明顯不合理,基礎從業人員太多,高層次的綜合人才卻相當缺乏,雖然有了注冊資產評估師的考試,但是通過了資格考試也只是表明具備了從事評估業務的一些基礎知識,并不表明可以就此具備一定的執業能力。

        (二)資產評估發展速度較慢

        1、資產評估行業的法律、行政法規不完善

        我國至今尚未制定統一規范所有資產評估行業的法律、行政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資產評估師法”和“資產評估法”遲遲不能出臺,致使資產評估陷入了部門割據的困境之中而難以得到有效解決。2001年7月,財政部頒布了《資產評估準則—無形資產》,這是迄今為止正式的唯一一部資產評估準則。2002年8月,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了《資產評估準則———基本準則》和《資產評估職業道德準則———基本準則》兩個征求意見稿,標志著我國資產評估立法工作已走上正軌,但制定的內容過于原則化,缺乏實際可操作性,不符合我國資產評估行業發展落后及評估人員執業能力較低的實際,如不加以完善,必將影響我國資產評估實踐工作。

        2、評估理論與評估方法發展滯后

        我國資產評估業起步較晚,發展迅猛,因此在發展初期更注重評估方法、具體應用知識的引用,對評估個體、評估方法、參數選用等問題討論較多,而對基礎理論及評估準則研究則不夠,導致評估理論滯后于評估實踐,評估實踐在低層次循環。而且國外的評估理論與方法并不完全適應中國的具體情況,如何與國際接軌,也是我們要盡快研究解決的問題。另外,隨著高科技企業的日益增加和產品科技含量的提高,知名品牌的創立等,專利、專有技術、計算機軟件、商標等無形資產價值日益受到關注,而我們在這方面的理論、方法還都比較粗,有關評估參數更是少得可憐,其它諸如空域、水域、地下區域價值的評估尚屬空白。

        3、評估市場多頭管理,條塊分割,各自為政

        由于評估市場是由財政、建設、國土資源、物價等多個部門分頭管理,且部門之間缺少溝通,加之對機構和人員準入的條件、標準、管理上的政策不一,各類評估均以不同范圍、領域的社會資產為對象,擁有自成體系的評估程序、方法和管理措施,同屬資產評估的不同領域的技術規范、操作規程、執業質量參差不齊。各管理部門均強調本專業評估管理的特殊性,各自進行評估資格認定,形成了部門壟斷和專業封鎖,影響了評估行業客觀、公平、公正的職業形象。

        (三)資產評估過程受到干預或影響

        1、行政干預評估中介服務市場的現象時有發生,嚴重影響了資產評估的獨立性

        一是一些地方政府部門發文指定評估機構承擔某種業務;二是主管部門擅自規定評估業務收費標準;三是因其地方和部門利益,對所屬企業資產評估限定評估時間和評估價值,影響資產評估的獨立性、客觀性和公正性。

        2、客戶對資產評估過程施加影響

        資產評估離不開客戶,評估過程中所需要的各項信息,都是由客戶提供的,客戶就必須配合評估的工作,并且支付評估的費用。現在,很多客戶利用手中的一些特權,以達到自己的目的,主要是利用自己所擁有的專業權力、信息權力及付費權力來對評估師以及評估的過程加以影響,使相當一部分的評估師違背自己的職業道德以及某些評估機構只為掙錢而出賣原則搞虛假評估的現象。

        參考文獻:

        第7篇:資產評估與市場經濟范文

        關鍵詞:森林;資源;資產;評估制度

        中圖分類號:F230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1)04-0065-03

        一、森林資源資產價格評估是中國林業發展的必須

        中國集體林森林資源流轉在民間起步較早,20世紀80年代初期伴隨家庭承包制的同時,集體林區推進的“均山到戶”在中國民間開始起步;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特別是隨著中國市場經濟的建立,推進“四荒拍賣”時形成了一個小峰潮;新世紀正在開展的新一輪“分山到戶”森林資源流轉作為激活林業的運行機制,更加得以彰顯。截至目前,全國已完成林地流轉確權面積19.5億畝,占全國集體林地面積27.37億畝的71.3%。通過推行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農民造林、育林、護林的積極性空前高漲,極大地解放了農村林業社會生產力。

        隨著中國林業改革的深入和市場經濟的逐步完善,森林資源流轉一詞彰顯魅力,各地紛紛組建林業產權交易中心,做起林業產權的交易買賣,這將有力推動中國林業向產業化、資本化的發展,促進林業要素的市場流動,促進資本與林業產業的對接。

        森林資源流轉是市場經濟行為,森林資源作為市場元素進入市場,是資本運營的結果。為了確保森林資源資產不流失,森林資源資產價格評估是森林資源流轉的必須,也只有靠這個市場中介組織來制衡。

        二、中國現行森林資源資產價格評估的現狀

        中國現行的資產評估主要分兩大類,就是有形資產評估和無形資產評估。中國資產評估行業是從20世紀80年代末,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而產生并成長起來的。自1989年以來,政府及有關部門先后頒發了幾十件部門規章,明確規定企業在發生改制重組、合資合作經營、股份經營、承包租賃、資產轉讓、抵押擔保、保險、拍賣出售、破產清算等經濟行為時,都必須進行資產評估。這些制度的建立,確立了資產評估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

        1995年中國正式建立了注冊資產評估師執業資格制度,規定在全國范圍內對從事資產評估業務、具備一定資格條件的人員舉辦統一考試,對考試合格、具有一定執業經驗的從業人員授予注冊資產評估師執業資格。

        中國的森林資源資產評估是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林業體制改革的深入、林業資源資產化管理的需要,于20世紀90年代開始隨中國注冊資產評估師執業資格制度的建立,逐步建立發展起來的。但隨著林業改革的不斷深入,評估范圍的擴大,森林資源征占、抵押、保險評估成為評估的主流。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第12條規定,2006年開始,國家發改委組織認定了森林資源資產價格評估價格機構和人員。當前,中國真正的國家級(甲級)森林資源資產評估中介機構,經國家發改委批準的不超過5家,其中,甲級3家,乙級兩家。從業人員僅1 300多人;經國家林業局、財政部批準的省級調查設計院和規劃院具有評估資質的也只有70多家。各市縣沒有林業專業的評估的機構和人員,業務多數由國有資產評估事務所來完成;林業部門有資質的人員也是由國家林業局和中國資產評估協會發放的《森林資源資產評估咨詢人員》具有從事非國有的森林資源資產評估服務資格。有大的林業評估項目也都是省林業調查規劃設計院或大中院校來完成;地方評估項目主管部門安排相關的專業技術人員來完成,執行的是各省的征占林地補償辦法。這幾年表現最突出的是林業的司法鑒定,都是聘林業專家出據鑒定報告。

        三、當前森林資源資產評估行業存在的突出問題

        現在是有好經,無好廟和好僧,好的評估規范,沒有部門去很好的監督運行和操作。

        1.法規不規范是導致當前評估工作混亂局面的根源。現在森林資源資產評估者眼里,只要拿到職業資格上崗證書,就相當于捧上了“金飯碗”。然而,眾多國家機構的認證、地方上的認證和行業協會等組織的認證,讓不少正在找工作的人眼花繚亂,那么究竟哪一個機構頒發的證書才最具權威性和合法性呢?

        難怪有人會有這樣的疑問,怎么同一項工作,兩家職業技能鑒定機構培訓發證。比如,由國家發改委職業資格認證中心印制,勞動保障部職業技能鑒定中心(國家人才培訓中心)頒發的的森林資源資產評估職業資格和由國家林業局和中國資產評估協會共同驗印的森林資源資產評估咨詢人員認證資格。

        發改委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第12條規定:賦予公民特定資格,依法應當舉行國家考試的,行政機關根據考試成績和其他法定條件作出行政許可決定;賦予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特定的資格、資質的,行政機關根據申請人的專業人員構成、技術條件、經營業績和管理水平等的考核結果作出行政許可決定。但是,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公民特定資格的考試依法由行政機關或者行業組織實施,公開舉行。行政機關或者行業組織應當事先公布資格考試的報名條件、報考辦法、考試科目以及考試大綱。但是,不得組織強制性的資格考試的考前培訓,不得指定教材或者其他助考材料。

        國家林業局依據是:依據《森林資源資產評估管理暫行規定》財企[006]529號,第12條之規定:從事國有森林資源資產評估業務的資產評估機構,應具有財政部門頒發的資產評估資格,并有兩名以上(含兩名)森林資源資產評估專家參加,方可開展國有森林資源資產評估業務。

        森林資源資產評估專家由國家林業局與中國資產評估協會共同評審認定。經認定的森林資源資產評估專家進入專家庫,并向社會公布。目前中國僅有6人,試問能組織完成中國的森林資源資產價格評估任務嗎?

        可以說,職業資格鑒定市場非常混亂。不僅僅是森林資源資產評估資格,目前的執業資格五花八門,這個市場的確有些魚龍混雜,早該整頓和規范了。

        據了解,目前中國各種職業資格認證多達數百種,為了各自的利益,不同性質的職業培訓鑒定機構相互爭奪,各種形式的證書充斥勞動力市場,讓用人單位難辨真假。一些培訓機構的設施非常簡陋,一間房子、兩部電話、三個人就是一個培訓機構。而且這些培訓班收費極高,如一項職業經理人培訓只有3天的課程,可以進行全脫產學習或者業余時間授課,學費高達6 000元。有的培訓班則對資格申請者沒有任何條件限制,有的連培訓、考試程序都省略了,這些資格證書上還都冠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某某職業資格證書”的字樣,有的還具備證書網上查詢功能。

        各行業及各部門都在搶占職業資格鑒定市場,各種培訓、審批無序競爭,使得學校和學生無所適從。例如計算機領域,各種計算機資格證書達十八種之多。

        職業資格認證市場的混亂局面源于目前相關機制不夠規范,一些規范運行的機構與行為得不到及時的宣傳引導和激勵,一些不規范的機構與行為又得不到應有的懲治與取消資格等處理。此外,部分技術標準滯后或缺乏,一方面容易造成大家無法可依,另一方面又不能滿足鑒定新形勢發展的需要。

        2.評估不規范是導致政府與群眾矛盾的根源。由幾個部門幾個人組成的小組到現場看看,記一記,就似為評估的做法,是當前評估市場不規范的主要表現形式。

        按資產評估辦法規定,當資產占有單位的資產被征用和占用時,要委托有資質的評估機構進行資產評估,并依據資產評估結果進行補償。

        現實的評估在房屋占地的弊端是:有頭腦的,在城市建設規劃區內,在原有的房前屋后,私搭亂建,沒有任何批復手續,由于城管部門監管不力,導致形成非法的紀實建筑;種植業的弊端是:農地做苗圃的,沒有林業部門核發的生產許可證,多數是將農地擅自改變用途,忙目搞種植。

        苗木成為某些人手中的“搖錢樹”。當遇到要征占地時,它們被資產所有者急匆匆地,成捆地臨時集中栽植在一塊不大的“自留田地”里,成為人們要求補償和獲得補償的依據。

        上述情況,我們的評估人員確默認,將非法建筑合法化,給予登記,頂補償面積。苗木查查數量,甚至不查,讓資產戶自報,有親屬關系將得到更多的虛假資產。就這樣政府也遠遠達不到對資產所有者的補償標準,由于老百姓不懂,而被政府吞占。苗木培育數量和標準,根本沒有按林業行業的育苗技術規程來衡量育苗的操作程序和產苗標準,價格的隨意性更大,有的苗木補償是自身價值的上百倍。多數苗木在幫助居民完成了進行討價還價,獲得補償的“籌碼”使命后,它們的命運和去向依然還是那么的不明朗,南征北戰,拿到異地再用。特別是珍貴稀有樹種,由于沒有市場價格,漫天要價,現在的紅豆杉就被炒成了天價。據說遼寧國家投資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多,今年都到吉林來買“占地用苗”(林業新概念),過去一棵扦插苗一年生的價格在0.3元~0.5元,而現在達到1.8元~2元;南方的一棵雪松達十幾萬,銀杏幾千元,上萬元不等。苗木補償價值應進行市場采價和利用價格評估理論來計算而得。

        現在是同樣的環境,在不合法的情況下,干與不干,補償是完全不一樣,是導致群眾因補償不公而集體上訪的根源之一。是造成群眾與政府矛盾激化發生不該發生惡果的原因之一。因此,要規范和完善資產評估制度,要嚴格界定補償對象和標準,規劃區內非法建筑堅決不能補償。青苗補償要似土地用途而定,沒有林業部門的生產許可,林業苗木不能視為苗木進行補償,農業的花卉苗木也要嚴格界定,決不能群眾種什么補什么。

        四、規范森林資源資產價格評估的建議

        我們從事資產評估工作多年,我們認為,改變混亂局面,國家應盡快確定評估機構的審批機關,將森林資源資產評估資質人員納入正常職稱的考入評聘制度。應盡快完善森林資源資產價格評估管理辦法。要進一步完善法規體系,同時切實做好監管工作,加大對違規案件的查處力度,加強證書管理工作,杜絕違規購買和亂發職業資格證書的現象。必須盡快建立有效的職業資格認證制度,一種職業的建立,不能由某個部門、協會、機構隨意認定,應納入國家行政許可,政府部門只負責行業準入標準的制定與審核,行業協會因對行業業務熟悉,可參與制定出較為可行的資格標準及考試方法。勞動部門則要加快建立職業技能鑒定質量督導制度。從業人員資格應納入國家統一的資格認證范疇。

        1.盡快確定森林資源資產價格評估機構和人員資質的認定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412號,第17條。《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第二章,第12條之規定森林資源資產價格評估屬于國家行政許可范疇,由國家發改委和各省物價局組織機構和評估人員認定實施工作。

        森林資源資源的核查技術要求較高,建議評估外業核查由林業部門專業調查隊來完成,并形成資產核查報告。評估的內業核算由專業的評估機構來完成。林業部門應作為森林資源資產核查過程實施的監管者,資產管理部門應作為評估機構評估核算過程的監管者。

        農業經營管理站是市、縣、鄉、鎮在農業與農村工作的一個職能部門。它所承擔的工作職責屬于行政執法、行政管理、行政指導和行政監督的范疇,其機構性質、人員身份與工作職責不相適應。承擔的相關法律法規賦予的行政職能,卻不具備行政執法主體資格的矛盾突出(以合代轉,以價代評)。它在農村資產管理中到底是充當什么角色?應盡快有個說法。

        2.要盡快完善和修改森林資源資產評估技術標準,決不能出現一個項目十家評,十個樣的結果。

        第8篇:資產評估與市場經濟范文

        [關鍵詞] 無形資產 評估方法

        一、無形資產的概念及特征

        1.無形資產的概念。 無形資產一詞在西方國家已有近百年的歷史,但對于什么是無形資產,國內外學者迄今尚未形成統一的共識。一般認為,無形資產是指由特定的主體控制、不具有獨立實體,對生產經營或服務長期發揮作用,并能帶來經濟效益的經濟資源。如專利權、專有技術、商標權、著作權、專營權、土地使用權和商譽等。

        2.無形資產的特征。 無形資產既具有有形資產的一般屬性,又具有其特殊屬性。(1)非實體性,無形資產不具有獨立的物質實體,沒有具體的實物形態,它必須依附于一定的物質實體作為載體來發揮作用。(2)壟斷性,無形資產往往是由特定主體壟斷占有,凡不能壟斷,或者獲得它不需要任何代價的,都不是無形資產。(3)效益性,不是任何無形的事物都是無形資產,成為無形資產的前提是,它必須能夠直接或間接地為所有者創造效益,而且能夠在較長時間內持續產生經濟效益。(4)獨創性,無形資產中的技術性無形資產是科研勞動的成果,具有獨創性。

        二、無形資產評估目的及價值類型

        1.無形資產評估目的。我國2001年頒布的《資產評估準則――無形資產》中規定,當出現無形資產轉讓、投資、企業整體或部分資產收購和處置等經濟活動時,注冊資產評估師可以受托執行資產評估業務。無形資產評估目的主要有兩類:一是以無形資產轉讓、投資、股份制改造為目的的評估;二是按稅法和財務法規有關規定,以無形資產成本費用攤銷為目的的評估。

        2.無形資產評估的價值類型。無形資產評估目的不同,評估價值類型選擇也不一樣,以無形資產轉讓、投資、股份制改造為目的的評估,使用收益現值價值類型。而無形資產不是作為一般商品來轉讓的,而是作為獲利能力來轉讓的,其轉讓價值主要由它未來所能帶來的經濟收益決定。因此,應適用收益現值價值類型。以無形資產成本費用攤銷為目的的評估,適用重置成本價值類型。

        三、無形資產評估程序

        無形資產評估程序是無形資產評估的操作規程。評估程序應當科學、規范,才能保證評估結果的合理。無形資產評估的程序如下:

        1.明確評估目的。明確無形資產的評估目的,有利于正確確定無形資產的評估的范圍,選擇不同的評估價值類型和方法,保證所有者的權益。

        2.鑒定無形資產。無形資產是附著于企業,與企業共存的資產,因此,對無形資產進行評估,評估人員應對被評估的無形資產進行鑒定(包過證明無形資產的存在、確定資產種類和有效期限),這是無形資產評估的基礎工作,直接影響到評估范圍和評估價值的科學性。

        3.確定評估方法,搜集相關資料。根據待評無形資產的具體類型、特點、評估目的和外部市場條件等具體情況,恰當選取合理評估方法。

        4.整理并撰寫報告。無形資產評估報告是無形資產評估過程的總結,也是評估人員承擔法律責任的依據,評估報告的編寫要簡潔、明確,避免誤導。

        四、無形資產評估的一般方法

        無形資產評估價值受成本、技術成熟程度、效益、技術的經濟壽命、市場供需狀況和轉讓方式的影響。因而無形資產的價值具有主觀性、不穩定性、價值與成本不成比例等特征。

        1.無形資產評估中的重置成本法。重置成本法是指按被評估資產的現時完全重置成本減去應扣損耗或貶值,來確定被評估資產價值的方法,如式(1):

        V= Cr - DP -Df De (1)

        式中:V 為無形資產評估值;Cr 為重置成本;DP 為實體性貶值;Df 為功能性貶值;De 為經濟性貶值。其中,無形資產的重置成本是指現時市場條件下重新創造或購置一項全新無形資產所耗費的全部貨幣總額。重置成本法是資產評估具體操作中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但這種方法用無形資產的部分成本替代了無形資產的價值,沒有充分的反映無形資產的價值。而且無形資產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價值不同,要找到相同或相似的無形資產在實際評估工作中有很大難度,而且有些新的高科技根本就不存在相同或相似的參考對照物。此外,在判斷資產貶值時,又很大程度依賴于評估專業人員的經驗和判斷力。

        2.無形資產評估中的收益現值法。收益現值法是通過估算被評估資產的未來預期收益并折算成現值,借以確定被評估資產價格的一種資產評估方法, 如式(2)

        (2)

        式中: k為收益分成率,即轉讓分享收益的比例;V 為無形資產評估值;Rt 為使用該無形資產后第t 年增加的預期收益額;n為無形資產預計有效使用年限; i 為折現率。收益現值法的優點是:實和較準確地反映資產本金化地價格;與投資決策相結合,應用此法評估地資產價格易為買賣雙方接受。其缺點是:預期收益額預測難度大,受較強地主觀判斷和未來收益不可預見因素的影響;在評估中一般適用與企業整體資產和可預測未來收益的單項資產的評估。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收益能力是市場價值的集中體現,最符合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理論的要求。

        3.無形資產評估中的現行市價法。現行市價法也稱市場法,是指通過比較被評估資產與最近售出類似資產的異同并將類似的市場價格進行調整,從而確定被評估資產價值的一種資產評估方法,如式(3)

        V = V P ×r, r =YC|(Ya + YC)×100 % (3)

        式中:V P 為全新資產現行市價; r 為成新率;YC 為尚可使用年限; Ya 為已使用年限。現行市價法充分考慮了市場變化的因素,比較真實地反映評估對象的市場價值,但是資料收集和積累困難。但在有較充分的同類無形資產的銷售信息,此法不失為一種較好的評估方法。

        參考文獻:

        第9篇:資產評估與市場經濟范文

        資產評估行業是伴隨我國向市場經濟轉型而發展起來的一個行業。在國企改革的初期,由于大量的國企希望通過改制成為股份公司,進而進軍資本市場,所以需要對國有資產的價值進行評估,帶動了早期資產評估行業的繁榮。鑒于資產評估行業的特殊重要的地位,雖然這個行業的發展歷史不長,但社會公眾對資產評估行業承擔的重大經濟責任和社會責任抱有期望。資產評估行業對促進我國經濟的轉型,防止國有資產流失,促進產權的合法流動,維護市場經濟秩序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資產評估廣泛參與我國經濟發展的各環節和各領域,并伴隨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逐步擴大,所以制定準則是規范行業發展的重要舉措。只有統一了標準,才能規范資產評估行業整體的執業行為,才能促進資產評估機構之間的良性競爭,才能真正發揮資產評估在資本市場中的積極作用。

        財政部副部長認為:“資產評估準則是評估師執行評估業務的技術規范和行為準則,是社會公眾評判資產評估發展水平的尺度,是政府部門進行監管的依據,是評估委托方、報告使用方合理使用報告的有效參考,是評估行業自律管理的核心環節,是評估行業理論及實踐水平的具體體現。‘資產評估準則體系會’是我國資產評估行業發展的重要里程碑,標志著我國已經初步建立起比較完整、既適合我國國情又與國際基本接軌的評估準則體系。”

        我國資產評估準則借鑒了國際評估準則,應邀參加會的國際評估準則委員會主席費南德斯先生說:“在國際上,國際評估準則委員會了國際評估準則,且于2007年7月出版了最新版――《國際評估準則》第八版。這些準則獲得國際上的一致認可,被全世界越來越多的評估從業人員接受,并被多數主要國家的評估準則制定者所采納。國際評估準則委員會并不滿足于目前所取得的成就,它仍在積極推動深層次的革新以滿足全世界評估從業人員對更加清晰、更加實用的評估準則的需求。”

        資產評估準則的,不僅為資產評估行業提供了重要的技術規范,也為滿足資本市場日益發展的要求奠定了制度基礎,并為資本市場監管提供了科學依據。它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資產評估準則是行業發展的基石

        中介行業的發展必須以一套完整的執業準則作為依據,無論是審計行業,還是評估行業,一套統一并可操作的準則是行業發展的基石。所以,評估準則的重要性就體現在它為評估師提出了承擔每一項評估業務所需要勝任的能力標準,且為要進入這個行業的人提供了一個必需的最低要求。如果沒有這個準則,執業者就會按照參差不齊的要求執業。水平高的評估師可能會采用較高的標準執業,水平低的評估師會以較低的標準執業,有些人人甚至達不到最低要求,這就會讓整個行業的發展處于一種良莠不齊的狀態中,這不利于這個行業得到社會尊重。優良的評估支撐了安全有效的資產市場,同時也為自身發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二、資產評估準則是市場流通的前提

        資產評估的價值就在于它可以把資產負債表上的原始數據轉換成市場數據,它滿足了資產價值應真實客觀地反映公司財務狀況的需求。在新會計準則中,公允價值的理念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這讓資產評估事實上變得更加重要。資產評估業務將更多地被用于企業并購、國有資產轉讓等業務中。國有企業股份制改組是典型的產權變動活動,對股份制改組的國有企業進行資產評估,成為維護國有資產權益的重要手段。

        近年來,隨著我國國民財富的增加,投資者除了投資于債券和股票等金融資產外,對房地產為主的不動產偏好也不斷增強,這主要是因為不動產具有可見性強的特點。不動產的市場流轉需要以資產評估為前提,資產評估行業的發展和一個統一準則的建立,為市場流通提供了強大的支持。

        三、資產評估準則是法律監管和評估師自我保護的依據

        雖然資產評估行業不如審計行業面臨的訴訟風險大,但隨著這幾年產權人維權意識的加強,一旦交易雙方發生糾紛后,難免會把評估師作為替罪羊。當評估師以專業過失名目被時,一套完善的評估準則就是他在法庭上辯護的有力依據。如果評估師已經遵守了評估準則的要求,方就很難證實評估師存在專業過失,因為評估師完全可以在法庭上指明他們的做法是依據準則的。另一方面,客戶、第三方以及公眾也是被準則保護的對象,他們可以根據評估準則對那些沒有遵守評估準則的評估師采取行動。只要評估師對客戶、第三方以及公眾盡到了謹慎義務,同時嚴格按照評估準則執業,面臨的訴訟風險就會大大降低。

        四、資產評估準則降低了金融系統的風險

        對于銀行業來說,健全的評估整個銀行體系將會遭遇風險,此時評估師和資產評估準則會扮演重要角色,特別是對銀行客戶的資信評估,以及自貸款核準初期階段至整個貸款期限內的評估。隨著金融體系的發展,越來越多新生的金融產品被引入我國,這些衍生品有助于提高整個資本市場體系的深度和多樣性,分散和化解市場風險,因此它成為資本市場上一個受歡迎的工具,這些衍生品需要一個健全的評估體系。

        對于保險業來說,伴隨著專業評估服務的發展,對評估準則的需求成為專業責任的必然發展,其重要之處在于必須在評估師的收費與客戶要求的專業服務水準之間保持平衡。一套良好的準則能夠使保險公司評估他們的風險,并根據評估的風險量化損害賠償的保費,因此能夠使保險公司十分滿意。如果保險公司不能對風險進行評估和把握,它們會將保險的保額定得盡可能低。

        五、資產評估準則為資本市場健康發展提供動力

        經過幾年的改革發展,我國資本市場發生了轉折性的變化,市場規模迅速擴大,股票市值占GDP的比重超過了140%,投資者開戶數已經超過1.3億戶,資本市場已經成為我國企業和居民重要的投資和取得財產性收入的平臺。

        隨著資本市場的持續發展,特別是資本市場基礎性制度變革引發的市場環境的變化,資產評估行業的發展迎來了難得的歷史機遇。我國資產評估早期的基本作用是維護國有資產在產權變動中的合法權益,目前是為企業在資本市場中的價值提供數據支持。比如,資本市場的發展讓更多的非國有企業進入資本市場。這些企業的資產評估結果通常被作為確定股東投入資本金的主要依據,因此,資產評估在平衡投資者利益關系方面承擔著重要的職能。資產評估提供上市公司的企業價值、資產價值信息,在上市公司重組并購中擔任著重要角色。在關聯交易中,資產評估更承擔著為公眾投資者把好關的重要職責。

        過去幾年,資產市場的交易十分活躍,資產評估對資本市場的影響也越來越大。隨著股權分置改革的基本完成,整體上市、融資再融資業務、并購重組業務迅速增加,資本市場為資產評估行業提供了巨大的發展空間。同時,也對資產評估師寄予了更大的期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種高要求不僅體現在更規范的執業水平、精湛的評估技能,更體現在良好的職業道德和精益求精的專業精神。

        作者為北京普洋會計師事務所副所長

         鏈接:

        資產評估準則體系包括新8項準則在內的15項準則。2000年至今,財政部和中國資產評估協會已先后制定并了15項評估準則。

        由財政部的準則包括:

         資產評估準則――基本準則(2004)

         資產評估職業道德準則――基本準則(2004)

         資產評估準則――無形資產(2001)

        由中國資產評估協會的準則包括:屬具體準則層次的程序性準則有:

         資產評估準則――評估報告(2007)

         資產評估準則――評估程序(2007)

         資產評估準則――業務約定書(2007)

         資產評估準則――工作底稿(2007)

        屬具體準則層次的實體性準則有:

         資產評估準則――機器設備(2007)

         資產評估準則――不動產(2007)

        評估指南有:

         以財務報告為目的的評估指南(試行)(2007)

        指導意見有:

         注冊資產評估師關注評估對象法律權屬指導意見(2003)

         珠寶首飾評估指導意見(2003)

         企業價值評估指導意見(試行)(2004)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原创在线观看蜜 | 免费国产黄线在线观看视频 | 羞羞影院午夜男女爽爽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制服丝袜第57页 | 日韩AV一区三区 | 在线丰满视频网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