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有機化工溶劑范文

        有機化工溶劑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有機化工溶劑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有機化工溶劑

        第1篇:有機化工溶劑范文

        Abstract: High-tech SMEs is an important force in China's economic system reform, but the high risk and asset-light features make the most of such enterprises exist the "financing bottleneck" problem. Firstl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inancing status of high-tech SMEs and the limitations of the existing service platform. Asymmetric information and imperfect construction of existing service platform are the key reasons lead to the financing difficulties. then,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and finance service platform, analysises the reasons of its small volume, low degree of platform using,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measures. Finally, based on the openness and ease-of-use design concept, a full-life-cycle functional structure framework is established with the core of "own repository & vertical search".

        關鍵詞: 科技金融;服務平臺;功能結構;全生命周期;垂直搜索

        Key words: science technology and finance;service platform;functional structure;full life cycle;vertical search

        中圖分類號:F832;G3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4)11-0004-03

        0 引言

        科技金融服務平臺是網絡時代為科技金融提供線上服務的平臺工具,是通過有效聚集、整合、優化各類科技金融資源來滿足平臺使用各方的信息共享、資源對接需求的載體。科技金融服務平臺作為科技金融信息的集散地,可以提供從項目申請直至最后簽約的全流程服務,為科技型中小企業和投資各方提供了一個涵蓋企業/項目全生命周期融資需求的對接渠道,能夠有效克服交易各方的信息不對稱,提高成果轉化率和對接成功率,緩解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融資困難問題。不僅對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起到服務和導向作用,而且也能對完善技術貿易市場機制,推動技術市場的發展,不斷增強我國科技的持續創新能力起到積極作用。

        目前,我國絕大多數科技中介服務機構規模小,類型單一,能夠提供的服務品種少,服務質量低,科學、高效的服務模式和商業模式缺乏,特別是能夠實現科技金融在線“一站式服務”的中介平臺還基本處于空白狀態。已有的科技金融服務平臺,普遍存在信息更新不及時、功能架構不完善的問題,使得信息不能有效溝通與對接,導致平臺的交易量小、工作效率相對比較低下。

        從1993年深圳市科技局提出“科技金融攜手合作扶持高新技術發展”,首次正式運用“科技金融”概念以來,國內對于科技金融的研究日益升溫[2]。以“科技金融”為檢索詞,在中國知網上共檢索出40多萬篇相關文獻,內容涉及科技金融概念闡述、制度安排、發展機制、實證研究等方方面面,已經有了比較豐富的研究成果。而作為科技金融理論應用于實踐的暢通渠道,對應于科技金融服務平臺的研究則顯得相對空白[1-6]。以“科技金融”和“平臺”同時為關鍵詞,在中國知網上僅能檢索出100多篇文獻,而且絕大部分是研究平臺架構和數據庫建設等底層設計的,極少有涉及到科技金融服務平臺的功能結構研究,偶有涉及也只是提到了部分功能,而未就科技金融服務平臺進行全生命周期的探討。如謝文靜(2011)[7]在《上海研發公共服務平臺的功能創新》中研究了上海研發公共服務平臺創業孵化服務子系統的既有功能和功能創新,但只是涉及到了科技金融相關的部分功能,并不全面。因此,本文旨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一個系統的科技金融服務平臺功能結構框架,為后期科技金融服務平臺建設提供基礎。

        1 我國科技金融服務平臺存在問題的分析

        我國各省(市、區)提供科技金融服務的典型平臺主要有江蘇省科技金融服務平臺、中國科技金融網、北京中關村科技創業金融服務集團有限公司、上海研發公共服務平臺等。其他諸如團貸網、眾貸網、紅嶺創投、合力投資等只提供科技金融某一細分產品服務或是只提供信息服務而沒有相應在線申報平臺的不納入典型科技金融服務平臺的范疇。

        分析這些典型的科技金融服務平臺,可以發現存在以下主要共性問題:

        ①提供的金融產品的品種不全。如上海研發公共服務平臺只提供創業孵化服務,而忽略了科技金融領域中其他組成部分,如“風險投資”、“私募”、“債權投資”等。

        ②在各平臺現有的金融產品中資源的覆蓋面很小,只依靠于自身積累的資源,而沒有積極向外擴展,且地域性很強。如江蘇省科技金融服務平臺中的科技項目只包括“省成果轉化資金項目”、“省科技支撐計劃項目”、“省創新資金項目”和“國家創新基金項目”,局限于江蘇省內和國家級的項目,而并未兼顧到其他省市的項目;而且不提供科技項目的主動申報,不能滿足更多中小企業的項目申報需求。

        ③大部分平臺只提供供需信息,流程覆蓋面比較窄,很少有從信息、供求雙方接洽、調查、合約簽訂的全流程服務,尤其在合約簽訂后的后續服務、多方協調等方面更是缺乏。如江蘇省科技金融服務平臺只了相關供求信息,而沒有提供后續的服務,平臺的功能只限于信息和查找,缺乏一站式的管理。

        ④大部分科技金融服務平臺都沒有考慮到處于生命周期不同階段的科技型中小企業,其資金需求結構有著很大區別,如風險投資比較適用于企業的種子期和初創期,而在企業的成熟期比較適用主板市場或二板市場融資。現有科技金融平臺并未對融資產品進行細致劃分,導致不同生命周期階段的中小企業難以找到適合的融資產品。如中國科技金融網在項目倉庫中按照“投資期限”、“投資金額”、“投資收益”對投資產品進行了分類,而未區分資金來源,導致融資企業需花費較多的洽談成本才能找到合適的融資產品。

        ⑤幾乎所有科技金融服務平臺都未設計出清晰的商業模式,運營成本主要來自政府補貼,不具有自我生存能力。

        2 完善科技金融服務平臺功能的思路

        綜合科技金融服務平臺的發展現狀和存在問題,本文提出可從以下方面進行提升:

        ①結合科技金融理論,考慮多種融資方式,對融資產品進行細分,其中內源融資屬于企業自有資金融資,不在科技金融服務平臺的考慮范疇;外源融資又分為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直接融資中的多層級資本市場融資國家已經有相應比較成熟的規章制度,因此科技金融服務平臺只提供相關知識,而并不作為中介平臺參與。因此,平臺應主要服務于直接融資中的風險投資和包括政策性融資、商業性融資、融資租賃和民間融資在內的間接融資。具體劃分如圖1所示。

        ②確保平臺的開放性與易用性,獲取更多資源,提高科技項目與融資產品的匹配率。現有科技金融服務平臺基本都是封閉式的,只能提供平臺自有信息,而不能搜索到其他平臺的信息。到目前為止全國已建成近百個帶有科技金融服務功能的平臺,均為獨立運作,每一家的信息量都不大,但平臺布局和結構不一,用戶很難一一注冊并適應每一家平臺,因此現有科技金融服務平臺的使用率不高,很多平臺的信息更新還停留在幾個月之前。通過確保平臺的開放性和易用性,一方面可以豐富平臺的自有資源,另一方面可以運用垂直搜索技術[9-11]集成其他省(市、區)的科技金融服務平臺信息,增強用戶體驗,提高平臺使用率,實現良性循環。

        ③提供全流程、一站式服務。實現從項目申請直至最后簽約、簽約后跟蹤的全流程服務,增強科技金融服務平臺作為第三方中介在項目接洽和開展過程中協調作用,實現服務平臺的增值作用。

        ④改進平臺的信息搜索功能,按照科技型中小企業所處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進行融資產品的推薦與匹配,防止雙方的盲目尋找,減少接洽成本。

        ⑤考慮集成的概念。科技型中小企業在對科技金融方面有所需求的同時可能還有技術轉移或技術交易等方面的需求,因此,需要集成多種服務,為企業提供“一攬子”中介服務;即便企業只對科技金融有所需求,在項目申報和后期審核過程中也需要集成其他系統的信息,避免重復驗證,增加時間成本。

        3 我國科技金融服務平臺功能優化

        根據科技金融全生命周期流程,對服務平臺功能進行設計,主要包括基本信息管理、對接服務、合同管理、項目執行、后評估及其他服務六大功能模塊。其功能結構如圖2所示。

        3.1 基本信息管理 基本信息管理系統為會員提供注冊和需求服務。其中會員又可分為投資方、融資方和中介機構。系統提供類別選擇,但不劃分獨立子系統分別管理。首先由會員提供營業執照等證明文件給平臺,通過平臺確認無誤后進行基本信息填寫完成注冊。經過注冊的會員,可提交需求信息進行需求,但為了確保信息的真實性,需在需求提交的同時提供項目可行性報告等證明文件。同時,考慮到科技型中小企業生命周期各階段的不同融資需求,我們將科技型中小企業按照所處階段的不同進行細分;將投資方的投資資金按照風險投資、私募等來源不同進行細分,爭取做到多維度的精確匹配,降低搜索成本。

        3.2 對接服務 對接服務是指由投資方、融資方或平臺三者任意一方發起的信息查找對接服務,一方在平臺數據庫中進行檢索,若有符合條件的項目則通過平系另一方,并進行雙方洽談,對接服務發起的業務流程以雙方或三方簽訂合同為終結。對接服務是整個科技金融服務平臺的核心板塊,是平臺使用者真正進行溝通、實現交易的關鍵步驟。

        對接服務可細分為對接服務(一級交易)――投資方發起、對接服務(一級交易)――融資方發起、對接服務(一級交易)――平臺發起和對接服務(二級交易)――投資方發起四部分。

        一級交易是指項目的發行過程,涉及項目從發起到完結的全過程,起到的是科技項目與金融資產的對接作用;二級交易是指金融資產的轉讓,二級交易的實施能夠使資金真正融通起來。對接服務無論是哪一方發起都會涉及信息檢索過程,為了更好地實現項目匹配,科技金融服務平臺將充分發揮開放性和易用性特質,在建立自有信息系統的同時提供垂直搜索功能[9-11]。用戶的信息檢索首先將在平臺自有信息系統中完成,若不符合要求將通過垂直搜索集成其他平臺信息,提高用戶的檢索匹配度。

        3.3 合同管理 合同管理系統提供半自動化服務,包括線下合同簽訂、線上合同更新和抵押質押物管理三部分,需線上和線下配合完成。其中合同的洽談與簽約過程主要由平臺工作人員配合交易各方在線下完成;而線上合同更新則是對合同進度的線上跟蹤服務,主要通過計算機系統完成;抵押質押物管理是指對交易過程涉及的抵押物與質押物進行查詢、跟蹤的過程。

        3.4 項目執行管理 項目執行管理系統包括常態化跟蹤和沖突解決兩部分,常態化跟蹤是指平臺對于合作項目的日常跟蹤調查,沖突解決是指平臺作為中介協助解決合作各方存在的沖突問題。常態化跟蹤由平臺定期發起,需合作各方定期上報項目進展與相關材料,平臺工作人員負責維護與審核。沖突解決由合作方不定期發起,主要發生在項目合作出現問題時,由合作各方溝通解決,平臺工作人員提供相應協助。

        3.5 后評估流程 后評估發起于合作的結束階段,主要包括對項目的執行情況評估;對投資方、融資方、中介機構的評估;以及平臺的自評估。評估結果以評估報告的形式給出。對合作各方的評估主要包括對各方的誠信度、配合度等方面進行評估,為后續合作提供依據。平臺的自評估能夠分析整個項目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總結經驗教訓,為平臺的后續運營提供支持。評估結果將存入平臺數據庫,供后期項目開展參考。

        3.6 其他服務 除了針對科技金融全生命周期的跟蹤管理外,科技金融服務平臺還將提供其他相關服務,具體包括會員服務、信息資訊、成功案例和內參報告等。會員服務板塊將為平臺用戶提供入會指引和平臺介紹等幫助信息;信息資訊則主要有關科技金融的媒體報道、政策法規等資訊信息;成功案例提供平臺過去的項目對接成功案例;內參報告是對平臺累積的信息與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后得出的研究報告,能夠為平臺用戶提供投資方向、行業現狀等指導意見。

        4 結論

        本文首先針對科技型中小企業面臨的融資難問題提出了建立科技金融服務平臺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明確實施完善、運行良好的科技金融服務平臺能夠為科技型中小企業和投資各方提供有效的對接渠道,克服交易各方的信息不對稱,提高成果轉化率和對接成功率,緩解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融資困難問題;最后基于平臺開放性和易用性的設計理念,建立了以全生命周期為基礎、“自有信息庫+垂直搜索”為核心的科技金融服務平臺功能結構框架。

        該平臺擬采用的盈利模式為廣告位收入以及自有信息庫項目的傭金收入和垂直搜索項目的精準營銷點擊費,但由于國內現有科技金融服務平臺大都為公益性免費網站,由政府提供資金支持,而垂直搜索功能又較少應用于科技金融服務平臺,因此需要一定的時間改變平臺用戶的消費觀念,平臺實現收支平衡直至盈利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本文的后續研究方向將是對科技金融平臺盈利能力的持續探討。

        參考文獻:

        [1]李琳.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研究[D].吉林省長春市:吉林大學,2005.

        [2]王曉莉.天津市科技成果轉化綜合服務平臺研究[D].天津大學,2010.

        [3]楊剛.科技與金融相結合的機制與對策研究[D].吉林大學, 2006.

        [4]周運蘭.中小企業股權融資和股權再融資研究[D].華中農業大學,2008.

        [5]曹顥,尤建新,盧銳等.我國科技金融發展指數實證研究[J]. 中國管理科學,2011,19(3):134-140.

        [6]王海,葉元煦.科技金融結合效益的評價研究[J].管理科學, 2003,16(2):67-72.

        [7]謝文靜.上海研發公共服務平臺的功能創新[D].東華大學, 2012.

        [8]趙昌文,陳春發,唐英凱.科技金融[M].北京:科學教育出版社,2009.

        [9]肖冬梅.垂直搜索引擎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03,2:87-89.

        第2篇:有機化工溶劑范文

        一、融資權衡理論和融資優序理論對跨國公司最優融資結構的分析

        融資結構又稱資本結構,指公司在籌集資金時,以不同渠道取得的資金之間有機構成及比重關系。典型的融資方式分為權益融資和債務融資。權益融資是通過擴大公司的所有權益,如吸引新投資者、發行新股、追加投資來實現。債務融資指公司通過向個人或者機構投資者出售債券、票據等籌集資金的方式,向債權人提供還本付息的承諾。通常公司會采取權益融資和債務融資的組合形式構成不同的融資結構。

        融資權衡理論認為,負債可以為公司帶來稅收利益,然而各種負債成本也會隨著負債比率的增大而上升,當負債比率達到某一程度時,稅收利益會下降,同時公司負擔財務拮據成本和成本的概率會增加,從而降低公司的市場價值。因此,公司融資應當是在負債價值最大及債務上升伴隨的財務拮據成本與成本之間選擇最佳點。

        權衡理論的公式為:

        V(a)=Vu+TD(a)-C(a)

        其中,V表示有負債的公司價值,Vu表示無負債的公司價值,TD表示負債公司的稅收利益,C是破產成本,a是負債公司的負債權益比資本結構。Vu為常量,TD和C都是a的增函數。在a較小時,TD的增量速度高于C的增量速度,此時公司繼續舉債仍是有利的;但隨著a的增加,TD增量速度恰好等于C的增量速度時,公司負債比例便達到臨界點,形成了最優融資結構,此時公司價值最大。

        融資優序理論認為,公司傾向于內源融資,如果需要外部融資,公司將首先發行最安全的證券,按照融資優序理論組合融資結構,可以降低融資成本,實現公司價值最大化。

        1、留存收益融資成本為:Ke=Id/p+g,其中Id表示優先股利,p表示融資總額,g表示股利的年增長率。

        2、發行股票融資成本為:Ks=Id/p(1-f)+g,其中f表示股票融資費用,其他因子和留存收益代表一致。

        3、負債融資成本,計量模型為:Ki=i(l-t)/(l-f),其中i表示銀行借款利率,f表示融資費用率,t表示所得稅稅率。

        4、、跨國公司總的融資成本為上述三種融資成本的組合,計量表示為:Kw=6KjWj,其中Kj表示第j種融資方式的單一融資成本,Wj表示采用第j種單一融資方式所籌集的資金占融資總額的比例。

        跨國公司要形成最優融資結構的,必須要在Kw 值最小時,即融資成本最小時,才能達到。留存收益的融資成本明顯小于股票融資和負債融資,股票沒有負債融資的稅收利益并且需要支付股利,所以成本高于負債融資。

        二、我國跨國公司融資結構現狀

        (一)我國跨國公司的樣本選取說明

        我國跨國公司的樣本范圍為2010年《財富中國》上市公司100強,數據來源于各公司2010年財務報表及資產負債表等,主要從網易財經網站、各公司年度報告、搜狐證券網站搜集。在100強上市公司中剔除了包括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在內的4家保險公司和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在內的10家銀行,因這14家公司屬于金融業,而金融行業自由基金比率很低,具有高負債經營的特點,因此會影響融資結構的整體分析。入選的跨國公司均屬于采掘業、制造業、交通運輸業、信息技術業這四大類,最后得到34家跨國公司。

        (二)樣本跨國公司內、外源融資現狀

        內源融資主要是指公司利用自身的折舊基金與留存收益進行融資。相對于外源融資,內源融資有一系列的好處:首先,能夠讓上市公司在使用時有很大的自主性,只要股東大會或者董事會批準即可,不需要受外界的制約;其次,利用內源融資中的未分配利潤無需支付發行股票或者債券的成本和費用;再次,未分配利潤增加的資本不會稀釋原來股東的每股收益和控制權;最后,內源融資還能使股東獲得稅收上的好處。融資優序理論認為公司融資一般是遵循內源融資考慮在先,外源融資考慮在后的原則。

        表1通過對34家我國跨國公司2010年的折舊基金、盈余公積、未分配利潤、股本融資和長期負債做出統計,計算出各個公司的融資總額、內源融資總額、外源融資總額、內源融資占外源融資比重。我國跨國公司內源融資大部分公司都處在50%以上,內源融資的高比例能夠提高我國跨國公司在國際市場上的資信水平,同時可以促進外部融資的發展。但是,在看到此客觀比例的同時還需考慮到我國跨國公司融資能力的問題。融資能力反映在一個公司能否利用多渠道、低成本、國內和國外的融資。

        (三)樣本跨國公司股權和債務融資現狀

        股權融資是指公司的股東愿意出讓部分公司所有權,通過增資方式引進新股東的融資方式。而債務融資是指公司通過向個人或機構投資者出售債券、票據籌集資金的融資方式。與股權融資相比,債務融資可以降低公司自由現金流,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激勵經營者努力工作。主要包括:銀行信貸、公司債券、商業信用和租賃融資。

        表1將34個樣本跨國公司的發行股本(代表股權融資)和長期負債(代表債務融資)情況分別做統計。總體來說我國跨國公司債務融資比例已經達到較高水平,有些甚至超過了典型發達國家的比例。但是,我們看到在利用高債務融資比例體現節稅效應的同時,需吸取這次西方發達國家在金融海嘯中得到的教訓,過高的債務融資在金融危機下會給跨國公司帶來沉重的負債壓力,容易面臨破產危機,也有損信譽度和國際形象。

        四、我國跨國公司融資結構優化建議

        (一)節約融資成本,拓寬融資渠道

        我國跨國公司在進行融資時應該站在全球的角度考慮和權衡適合自身的融資結構,基本實現公司總體融資成本最低化、融資風險最小化和公司價值最大化三大目標。第一,應該注重融資成本的影響,根據融資優序理論,利用不同組合下融資成本的公示來確定最佳融資結構,首先考慮內源融資,其次考慮負債融資,最后為股權融資,保證融資成本最小化;依據權衡理論,融資時需要充分考慮公司負債的稅收利益與破產成本之間的權衡,只有達到臨界值時,我國跨國公司融資成本才會最小。第二,我國跨國公司要在保證足夠的內源融資比例的同時,拓寬融資渠道,不能單一依賴內源融資,造成內源融資傾向問題。例如,積極開展國際債券和國際租賃業務,吸收國外的資本,帶來財務效應和稅收優惠。

        (二)提高對融資結構影響因素重要性的認識

        我國跨國公司要形成合理的融資結構,必須考慮到環境因素、產業差異因素以及公司自身因素對融資結構的影響。一是環境因素上,應該根據不同國家、不同政治環境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地開展融資,子公司在建立融資結構時應該與母公司的全球目標保持一致,幫助母公司規避政府的稅收管制。二是產業差異上,應該充分考慮到行業的特點和行業總體水平,不能僅依據自身因素盲目融資。三是在公司自身影響因素上,公司規模、資產結構和經營風險都會影響到我國跨國公司的信譽度問題,直接關系到能夠在國際上順利地展開債務融資;公司盈利能力和公司成長性對公司的債務融資比率也造成影響,應該注意到他們之間的關聯性;最后要充分發揮起子公司在海外避稅的優勢,降低母公司稅盾價值。

        (三)促進融資優序化,形成最佳融資結構

        第3篇:有機化工溶劑范文

        關鍵詞:加工貿易企業;加工貿易;轉型升級

        2004年5月至2008年6月,我國對外貿易連續48個月出現順差,與各主要出口市場貿易摩擦不斷,這與我國以勞動密集型為主的加工貿易有密切關系。隨著國內外環境的變化,勞動力成本逐步提高,貿易壁壘日益頻繁,國際競爭更加激烈,我國傳統加工貿易的發展面臨日益增大的壓力。因此,在保持數量增長的同時,切實提高加工貿易的質量和效益,及時引導加工貿易轉型非常迫切。近年來,我國相繼出臺一系列推動加工貿易轉型的政策,但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席卷全球,使我國眾多加工貿易企業舉步維艱,甚至倒閉。怎樣幫助加工貿易企業擺脫困境,順利轉型成為當下重要的任務。

        一、我國加工貿易企業發展的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加工貿易發展取得巨大成績,1980~2007年的26年間,加工貿易進出口總額從16.7億美元增加到9860.5億美元,增長約590倍,年均增長25.6%;從占我國出口總額的不足5%躍升到占一半以上;加工貿易企業數從幾家發展到約10萬家。加工貿易已成為我國外貿出口的主要方式。2008年,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加工貿易企業面臨嚴峻考驗,全年加工貿易進出口總額達1.1萬億美元,同比增長6.9%,增速大幅回落。由于出口縮減和國內成本抬升,加工貿易企業陷入困境,許多中小型加工貿易企業倒閉。通過對加工貿易企業進行轉型和升級是當前其應對危機影響的必然選擇。

        二、我國加工貿易企業轉型升級的障礙

        (一)我國加工貿易企業的技術含量不高、加工層次低

        近幾年,我國加工貿易企業生產的資本、技術密集型產品比重不斷上升,但由于先進技術設備和一些重要的中間投資產品沒有實現國內自給,加工過程中技術含量還較低,處于全球生產價值鏈的低端。目前,我國加工貿易企業聚集的珠三角和長三角地區絕大部分企業規模小、技術水平低、缺乏產品開發能力、承接的加工貿易大部分只是零部件和原輔材料的初級加工、裝配等低水平的勞動密集型環節,加工的深度不高。加工的產品雖然大量出口卻并沒有給我國帶來更多的貿易收益,反而是更多的貿易摩擦。2008年,受金融危機的影響,許多加工貿易企業紛紛倒閉。

        (二)加工貿易企業融資困難

        我國的加工貿易企業多是中小企業,企業融資難一直是困擾其發展的老問題,而在2008年融資難的問題又變得十分突出。2008年上半年,由于美元持續貶值、原材料和勞動力成本上升,加工貿易企業利潤空間被大幅壓縮,下半年,受金融危機影響國外市場需求不足,出口產品價格大幅下跌,客戶付款和贖單也不積極,拖欠貨款的情況增加,資金緊張成為加工貿易企業的普遍現象。國內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貸款又更為謹慎,加工貿易企業融資困難度驟升。許多加工貿易企業出現生產經營困難,有些企業甚至停產。不解決加工貿易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將制約我國加工貿易的轉型升級。

        (三)加工貿易企業出口市場相對集中

        我國加工貿易企業出口市場主要集中在歐美日等發達國家。這主要是由于我國加工貿易的主體是以來自港澳、日本、韓國、臺灣、東盟等亞洲國家和地區的企業為主,這些國家和地區在我國開展加工貿易主要銷往歐美等國家。加工貿易對外依存度高,其與國際市場聯系緊密,出口市場過于集中不利于加工貿易企業降低風險。在這次金融危機中,由于我國加工貿易的出口市場主要集中于受危機影響較大的歐美國家,所以出口下降輻度較大。自2008年8月以來,我國加工貿易進出口增速連續3個月停留在個位數,11月還出現下降,12月份跌幅進一步加大。

        (四)企業營銷能力普遍弱化

        目前,我國加工貿易企業的營銷能力普遍較差,甚至不具備營銷職能。企業不研究市場及消費者的需求,不掌握新產品的開發能力,也沒有自己的市場營銷網絡。企業所從事的多是按訂單委托進行加工制造,設計和銷售受控于海外環節,就容易造成企業缺乏自主性。不僅如此,許多加工貿易企業即便擁有自有品牌,因其開拓市場能力不強,在外銷時也寧愿貼牌出口,這就阻礙了企業的升級腳步。

        (五)加工貿易發展的產業配套體系還不完善

        我國加工貿易企業大部分還是以“大進大出,兩頭在外”的形式從事加工生產活動,在國內采購原材料、零部件等中間投入品很少,產業鏈條也顯得相對過短,對國內經濟發展帶動力較小。如,以加工貿易為特色的浙江省平湖市,其第一大產業服裝產業95%以上依賴出口,且大多為來料加工或進料加工;第二大支柱產業光機電產業也是“兩頭在外”,甚至有的日資光機電企業只是把產業鏈的制造環節建在平湖,零部件全部依賴進口,根本沒有什么產業帶動可言。近些年,加工貿易國內采購部分雖有所增加,但絕大部分是初級產品和勞動密集型產品。這一方面是由于現行的有關稅收政策限制加工貿易使用國產原材料,另一方面,我國高端原材料、零部件和高端設備的設計制造能力嚴重不足,沒有相應的企業為其配套生產。

        (六)加工貿易的相關政策有待進一步完善

        隨著加工貿易企業不斷增加,加大了對其監管的難度。尤其是加工貿易的監管政策缺乏,難以滿足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的需要。首先,我國加工貿易政策主要針對加工制造環節,而針對研發、測試、維修、營銷等高增值環節的管理和鼓勵政策相對不足。其次,現行的出口退稅、深加工結轉政策已滯后于加工貿易發展要求,制約了加工貿易企業進行國內采購,引發大量的國貨復進口,也制約加工貿易產業鏈的延伸和轉型升級。

        三、我國加工貿易企業轉型升級的對策

        (一)宏觀層面

        1、進一步完善加工貿易的相關政策。我國加工貿易升級過程中應充分發揮政策的引導和服務作用。第一,要根據我國經濟及加工貿易發展的現狀不斷調整現有的加工貿易產業指導目錄。同時,要穩步推出各項政策,給企業調整的空間。第二,積極完善加工貿易的相關政策,尤其是涉及加工貿易研發、測試、維修、營銷等高增值環節的管理和鼓勵政策;改變現行的出口退稅、深加工結轉政策對實行國內采購和實現加工貿易產業鏈向上下游延伸的制約;簡化手續支持加工貿易內銷。第三,進一步完善我國的匯率政策,通過穩定匯率保障加工貿易企業的正常經營。

        2、進一步鼓勵加工貿易企業進行技術創新。我國加工貿易要不斷從現有的勞動密集型向資本、技術密集型過渡。從全球產業鏈低端的簡單加工裝配向中高端的研發、設計、品牌、服務等內容延伸過渡,而這個過程中必須重視技術創新。國家應通過建立健全企業自主創新的激勵機制、優化創新環境、完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來促使我國企業自身技術創新能力的增強。積極推進高技術產業化,完善鼓勵高技術產業化的法制保障、政策體系、激勵機制。鼓勵科研機構、高校與企業聯合開展高技術產業化,鼓勵創新要素向產業流入,用高新技術來改造加工貿易。

        3、大力扶持國內中小企業與加工貿易企業的配套。加工貿易企業主體外資化是短期內難以改變的現實。為促使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可充分發揮這一現象的有利因素,即建立與外資企業的產業關聯,為其提供原材料、零部件等中間投入品,從而替代部分加工貿易中進口的中間投入品。這樣既可在配套過程中充分挖掘外資加工企業的“技術外溢效應”,提高國內企業的管理和技術水平,同時又可增加加工貿易企業在國內采購的比重,延伸加工貿易在國內的產業鏈。為此,我國政府尤其是加工貿易企業集聚的地區應通過制定政策,積極培育和支持本土中小企業進行技術創新,提高在高端原材料、零部件和高端設備等設計制造環節的生產能力,并為其創造條件鼓勵其與外資企業及國內其它加工企業進行產業配套。讓國內企業在與外資企業的合作中不斷發展壯大,從而逐漸實現加工貿易主體結構過渡到以本國企業為主。

        4、積極拓展加工貿易企業融資渠道。我國各級政府還應進一步完善支持中小企業融資的相關政策,積極構建專為中小企業融資服務的金融機構,不斷拓展渠道,利用各種形式和資源幫助中小型加工貿易企業融資。如,成立為中小企業貸款擔保的公司、小額貸款公司、企業聯保協會及中小企業融資平臺為中小企業融資提供便利服務。此外,各商業銀行還可針對中小企業設立直接貸款計劃、貸款擔保支持計劃、貸款貼息計劃方便中小企業融資。

        (二)微觀層面

        1、努力提高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和加工層次。加工貿易企業應積極進行技術改造與研發,尤其是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產業,應以技術改造為突破,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逐漸轉向資本技術密集型企業。另外,在技術創新支撐下,現有的貼牌生產企業應積極實施品牌戰略,根據市場需求選擇差異產品創立自有品牌,逐步從簡單的OEM(貼牌加工)向OBM(委托設計生產)和ODM(自有品牌營銷)轉變。如,廣東東莞偉易達公司,最初僅從事簡單代工,后取得美國AT&T品牌特許使用權、制造及銷售該品牌有繩電話和配件后,迅速打開市場。同時,公司根據市場需求創立了自主品牌,并將年銷售收入的7.8%投入品牌設計推廣中。目前,公司自主品牌產品銷售額占企業所有產品比重的75%,品牌效應得到顯著增強。

        第4篇:有機化工溶劑范文

        關鍵詞:農村信用體系;公共金融服務;壽光模式

        中圖分類號:F830.3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4-2265(2012)04-0039-04

        一、引言

        公共金融服務的內涵在于提供公共金融產品和促進公平。公共金融產品具有公共產品所具備的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這種性質決定了市場提供公共金融產品的低效率,這時由政府提供公共金融產品成為必然的選擇。目前公共金融服務還存在許多欠缺,特別是縣域范圍內,農村信用體系不完善,信用利用程度低,支付結算體系相對落后。人民銀行作為政府的代表應承擔起提供公共金融產品的職責,應更加注重公眾享有公共金融產品的公平性,將公共金融產品向農村、農民、涉農中小企業等公共金融服務的薄弱環節傾斜。人民銀行壽光市支行(以下簡稱“壽光支行”)扎實推進公共金融產品創新,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成效顯著,實現信用村、信用戶評定全覆蓋,構建了涉農中小企業信用體系,開展了文明信用聯動聯評活動,培育了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的“壽光模式”,提升了金融服務水平,優化了金融生態環境。

        二、農村信用體系與公共金融服務

        農村信用體系是在農村經濟、農村信用的環境下,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收集、整理、分析與農村、農民相關的信用資料,為客戶提供當事人信用狀況的證明材料的信用體系。農村信用體系是社會信用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提升公共金融服務水平、改善農村信用環境和融資環境、促進城鄉居民平等享有信用體系建設帶來的好處有重要的意義。

        (一)農村信用自身特點

        1. 以農戶作為信用主體,而非單個的個人。這里所說的信用主要是指信用主體在參與現代經濟活動中產生的借貸行為。在家族特征尚占據主要地位的農村,發生借貸行為往往是一個家庭共同做出的決策,而非單個的個人。這種農戶作為信用主體的性質決定了,建立農村信用體系時要以農戶作為信用基本單位。

        2. 農村信用有無形的約束。企業是以其資產來承擔債務,企業債務對管理者和所有者自身沒有影響,而農戶作為信用主體,在需要償還債務時,會以自身的財力甚至家庭的全部財力進行償還;農戶祖祖輩輩生活在同一塊土地上,安土重遷,逃債成本巨大。這種無形的償債約束機制為農村信用奠定了良好基礎。

        3. 農村信用重人情輕程序。目前農村信用社是活躍在農村金融市場的主干力量,而農戶聯絡員長期為農信社業務開展發揮了主力軍的作用。農戶聯絡員實質上是農村信用社在村莊的業務員,他們熟稔本村風土人情,串家走戶聯絡存貸款業務。受農村家族觀念、人情觀念和知識能力的限制,農戶聯絡員開展金融服務必然會依賴熟人網絡,而輕視程序規范,這不利于農村公共金融服務范圍的擴大和信貸風險的防范。

        4. 農村信用規模小而零散。在農村經濟發展的長期落后和農村人口分布分散的現實條件下,農戶和村鎮企業所需的信用額度小并且分布不集中,同時農戶和村鎮企業的信用資料缺失現象普遍存在。每一筆小額度的放貸,銀行都要付出對應的調研、分析、審查成本,積小成多,交易成本巨大。銀行考慮到自身利益更愿意放貸給城市居民和大中型企業,這嚴重制約了銀行向“三農”提供金融產品的積極性,也導致農村金融產品的供給不足。

        (二)公共金融服務發展需要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強有力的支持

        1. 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將公共金融服務的范圍擴大到農村。信用體系在城市中已取得了長足發展,形成企業征信和個人征信兩大系統,供企業和個人來使用,為城市居民和企業提供公共金融服務。而在廣大的農村,信用體系還處于起步探索階段,這里是信用體系、也是公共金融服務的薄弱環節。因此要充分考慮到農村信用的自身特點,逐步完善農村信用體系,讓廣大農民享有更多的公共金融服務。

        2. 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為農民提供新型公共金融產品奠定基礎。農村信用體系建設使農村脫離了以人情網絡為基礎的農村信用,建立起農戶信息征集、農戶信用評價、農戶信用檔案管理為一體的農村信用體系,從而改善農村信用環境,促進農村公共金融服務,有效降低金融機構與農戶的信息不對稱,擴大對“三農”的信貸投入。

        三、壽光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的實踐

        (一)壽光的經濟社會環境提供了發展農村信用體系的土壤

        壽光市農村經濟快速發展對建設農村信用體系提出了客觀要求。農戶開展多種形式的經濟活動,如蔬菜的種植、銷售,土地流轉,林業生產,漁業養殖等,并立足蔬菜種植成立了幾百家農民專業合作社。在蔬菜產業鏈條上形成了儲藏、加工、包裝、運輸、物流、會展、科研、旅游等一大批行業,也孕育了一大批涉農中小企業。壽光農村經濟的繁榮發展要求信用環境的不斷提升。這引起當地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并大力推動信用村鎮、信用戶的評定活動。2006年壽光市就成立了“優化金融生態環境”領導小組,提出了建設“信用菜鄉,誠信壽光”的目標,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來推動壽光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壽光支行堅持“小而有為”,追求創新,在社會有地位、在銀行有權威,能夠協調黨委政府和商業銀行共同推進農村信用體系建設。

        (二)建設農村信用體系“壽光模式”

        壽光立足“菜鄉”實際,對農村信用體系建設不斷探索、先試先行,構建了以農戶信用創評為基礎、以農民專業合作社“三項建設”為平臺、以涉農中小企業評級為引領、以信用示范工程為推進的農村信用體系“壽光模式”。

        1. 打牢基礎:持續開展農戶信用創評。壽光農戶信用創評經歷了由起步到成熟的歷程,2000年壽光開始進行試點農村信用戶創評,并在此基礎上構建了“支農協理員、客戶經理、農村信用社、農信聯社‘四位一體’”的農村信用網絡。2003年進行整村整鎮大范圍信用創評,并以此為依托推進“五戶聯保”,每戶授信額5萬,截至目前已組建五戶聯保小組3.6萬個,參加農戶16萬戶,貸款余額31億元。2007年組建由農村商業銀行、村委和農戶一體的“大聯保”,農戶授信額由5萬提升到10萬,累計對44個村為759戶農戶發放大聯保“2+1”貸款1.4億元。2008年后,壽光支行組織轄內農商行進行信用流程再造,將戶主年齡在18至65周歲的農戶全部納入評定范圍,發放信易通卡,目前已對975個行政村20.7萬戶農民進行了信用評定,授信額度182.7億元,信用村、信用戶評定覆蓋面全部達到了100%。

        2. 創建平臺:大力推動農民專業合作社“三項建設”。壽光市在實現信用評定的基礎上進一步開展農民專業合作社“三項建設”,即由農村經濟主管部門負責農民專業合作社規范化建設、人民銀行負責對農民專業合作社進行信用橋梁建設、金融機構跟進信貸服務建設。通過三項建設,壽光市燎原菜果、東方譽源等62家專業合作社被列為信用示范社,348家專業合作社被列為信用培植單位,并確定了10-15萬的授信額度,現累計發放“農業龍頭企業、擔保公司、農民專業合作社、農商行+農戶”的“4+1”模式貸款8220萬元,直接帶動農戶4.3萬戶。

        3. 引領方向:發展涉農中小企業信用評級。到2008年,壽光市為1610家涉農中小企業建立了信用檔案,以此為延伸,壽光支行積極組織金融機構開展涉農中小企業貸后評級和商業承兌匯票評級。2009年農商行與評級機構簽署對15家企業進行貸后評級的協議,并達成長期合作意向,2010年壽光貸后評級模式在濰坊農信社系統得到推廣,目前參與貸后評級的涉農中小企業上百家。通過開展涉農中小企業商業承兌匯票評級,目前15家企業簽發了商業承兌匯票并得到了貼現和再貼現。涉農中小企業信用評級有效促進和規范了中小企業的財務行為和經營行為,進而使涉農中小企業獲得了更多的信貸支持。

        4. 信用再造:聯合推進信用示范工程。2011年4月,壽光支行協同市委宣傳部、農村商業銀行開展了“文明信用聯動聯評”活動,此次活動從全市22萬戶中評選出了50000戶“文明信用戶”,1000戶“文明信用個體工商戶”,200戶“文明信用小微企業”,100個“文明信用村”,10個“文明信用農民專業合作社”。被評選出的各類文明信用戶貸款利率享有較一般農戶少上浮10個百分點的優惠,文明信用農民專業合作社及其社員貸款利率享有較一般農戶少上浮30個百分點的優惠。文明信用單位和農戶可獲得銀行優先安排發放信貸資金,享有貸款“綠色通道”,獲得更高效的金融服務。在此基礎上農村商業銀行逐步推進“富民理財”計劃,為每個村的“文明信用戶”逐一建立金融服務檔案。2011年6月,壽光支行、市團委及金融機構聯合組織了農村青年信用示范戶創建及融資扶持試點工作,每村10個青年,全市1萬個青年參加了活動,壽光農村商業銀行在全市選定2018名青年創業者作為扶持對象,目前已有393個青年創業信用示范戶獲得貸款授信5756萬元。

        (三)壽光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各方參與的動機

        金融機構積極參與信用宣傳,具體組織開展信用評定,收集、整理信用資料,建立信用檔案,擔當了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的主力軍。同時,參與信用體系建設的金融機構也掌握了農戶和涉農中小企業的信用狀況,降低了搜集信用信息的成本,拓展了放貸空間。農戶通過參加信用評定、信用聯保能夠提升信用等級、獲得金融機構更多的授信額度,并且信用等級越高所享有的貸款利率越優惠。農民專業合作社通過列入信用示范社可以獲得一定的貸款授信或者為合作社的社員進行擔保。涉農中小企業通過開展信用評級,有助于規范經營行為和財務行為、簽發商業承兌匯票及進行集合票據融資。公共金融產品和服務的滿足水平是政府社會業績指標之一,政府執政為民、提升政績,有動力推動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改善壽光金融生態環境,進而促進經濟發展給政府帶來經濟業績。

        四、完善農村信用體系取得的成效

        (一)擴展了社會信用體系覆蓋范圍,進一步完善了公共金融服務體系

        目前在社會信用體系中發展比較成熟、實施全國聯網的有個人征信系統和企業征信系統,這兩大系統在城市中已被廣泛認知。農村信用體系是社會信用體系的一部分,但也有著自身特點,它是基于農村經濟特征而建立的信用體系,具有明顯的區域差別,多以縣為單位進行推進。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的廣泛開展填補了社會信用體系在農村的空白,促使社會信用體系形成城鄉均衡發展的態勢,社會信用體系的覆蓋范圍得到擴展,公共金融服務體系得到進一步完善。

        (二)降低交易費用,節約公共金融服務成本

        由于不確定性、信息不對稱和道德風險等原因,銀行和農戶、中小企業達成貸款協議需要耗費大量的交易費用。對于銀行來說,其交易成本主要包括貸前調查成本,貸中監督成本和客戶違約損失,無論客戶貸款額度大小,銀行對每一筆交易都要付出對應的費用,由于農戶、中小企業貸款筆數零散、違約風險較高,銀行需付出大量交易費用。農戶和中小企業在爭取貸款的過程中處于弱勢地位,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甚至可能會面臨尋租。農村信用體系為交易費用的降低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一是農村信用體系為銀行、農戶和中小企業搭建了信用資料的共享平臺,有效化解了交易時的信息不對稱問題。銀行可以全面快速掌握農戶和中小企業的信用資料,辨別企業狀況和優劣。這有助于減少銀行的貸前調查成本和監督成本。農戶和中小企業可以利用信用體系憑自身的信用優勢獲取資金支持。二是農村信用體系能夠防范違約風險,進而降低交易成本。通過失信懲戒機制,失信者的行為被廣泛傳播,并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為其行為付出代價,進而違約現象大大減少。

        (三)擴大三農公共金融服務范圍,增加農民、涉農中小企業融資機會

        長期以來農民和中小企業的融資機會遠遠少于城市居民和大企業的融資機會,出現這種狀況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農村公共金融服務滯后。對于農戶來說,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為其打開了一扇融資的窗戶,發展農村信用體系建設之前,只有少數農戶能夠獲取貸款,而開展農村信用體系建設之后,金融機構能夠掌握大量農戶信用狀況,同時給予這些農戶相應的信用額度,從而使農民的融資機會大大提升。對于涉農中小企業來說,農村信用體系為涉農中小企業建立了信用檔案,在此基礎上開展涉農中小企業信用評級等,這樣有助于企業規范自身經營行為和財務行為,向金融機構傳遞真實的信息,進而有助于企業和金融機構形成穩定的合作關系,增加涉農中小企業融資機會。

        五、政策建議

        (一)樹立合理科學的農村信用體系發展思路

        首先,應該結合農村信用自身特點,開發信息結構合理、適合農村經濟發展的農村信用信息系統;其次,通過農戶信用全覆蓋、三信評定、文明信用聯動聯評、農村青年信用示范戶等一系列活動持續深入開展農戶信用創評工作;最后,通過開展涉農中小企業信用檔案建設、涉農中小企業信用評級等活動,促進涉農中小企業信用建設。

        (二)各銀行間信息共享

        參與建設農村信用體系的往往是少數金融機構,如農村信用社、農行,而獲得的農村信用信息尚未納入統一的征信系統,這顯然不利于信息最優化利用。從長期看農村信用信息會逐步納入到統一的管理系統中,從而被更廣泛的金融機構和農戶所共享。目前可以嘗試建立信息交易機制來促進農村信用信息在商業銀行間共享,開拓涉農市場。

        (三)加強對農村信用體系的利用

        多數農戶和涉農中小企業申請銀行貸款時缺乏有效的抵押和擔保,這決定了針對農戶和涉農中小企業開發多種形式的信用貸款方式是客觀選擇。商業銀行要利用農村信用體系的基礎信用信息數據庫,開發適應市場主體特點的信貸產品,以此擴大信貸量,為廣大農村提供金融服務。

        (四)健全相關法律法規

        信用的擴展要求更大程度的信息開放,這必然涉及到商業秘密、個人隱私問題,因此以法律形式將合理的信用數據與商業秘密、個人隱私加以區分是十分有必要的。我國各級行政管理部門掌握著大部分的信用信息,這些信息缺乏統一的管理,征信管理部門也很難獲取這些信息,因此應制定相關法規將其逐步納入信用體系中來。

        參考文獻:

        [1]顧琴琳.信用評級收費機制研究[J].征信,2010.1.

        2]盧欽.中國農村金融服務體系重構[D].河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0.

        [3]中國人民銀行濟南分行課題組.二元結構下的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模式研究[J].金融發展研究,2011.2.

        第5篇:有機化工溶劑范文

        【關鍵詞】甲基苯并三氮唑;化工新材料行業;生產工藝;中國甲基苯并三氮唑行業發展趨勢;能源化工產品評價;生產工藝的質量及成本控制

        1 甲基苯并三氮唑概述

        甲基苯并三氮唑,簡稱TTA 。英文別名:TTA,CAS,分子式:C7H7N3,分子量:133.15,甲基苯并三氮唑的熔點:80-86°C。甲基苯并三氮唑其中的水分:≤0.2%,灰份:≤0.05%,pH值:5.5-6.5

        1.1 外觀性狀

        甲基苯并三氮唑是白色顆粒或粉末,可加工成大片狀、小片顆粒狀、柱狀、精細顆料狀、粉狀;甲基苯并三氮唑白色顆粒或粉末,易吸潮,是4-甲基苯并三氮唑與5-甲基苯并三氮唑的混合物,難溶于水,溶于醇、苯、甲苯、氯仿等有機溶劑,可溶于稀堿液。

        1.2 用途說明

        甲基苯并三氮唑用于金屬(如銀、銅、鉛、鎳、鋅等)的防銹劑和緩蝕劑;

        本品主要用作金屬(如銀、銅、鉛、鎳、鋅等)的防銹劑和緩蝕劑,廣泛用于防銹油(脂)類產品中,多用于銅及銅合金的氣相緩蝕劑、油添加劑、循環水處理劑、汽車防凍液。本品也可與多種阻垢劑、殺菌滅藻劑配合使用,尤其對封閉循環冷卻水系統緩蝕效果甚佳。

        1.3 基本特性

        甲基苯并三氮唑,純品系白色顆粒或粉末,是4-甲基苯駢三氮唑與5-甲基苯駢三氮唑的混合物,熔點80-86℃,難溶于水,溶于醇、苯、甲苯、氯仿等有機溶劑,可溶于稀堿液。

        1.4 甲基苯并三氮唑生產工藝基本步驟。

        ①在反應釜中,將3,4二氨基甲苯置于純水中,加熱溶解;

        ②向步驟①所成的溶液中加入3,4二氨基甲苯的亞硝酸鈉,進行反應;

        ③將步驟②所成溶液冷卻;

        ④在步驟③所成溶液中滴入硫酸,出現大量結晶體生成;

        ⑤將步驟④所得混合物進行脫液處理;

        ⑥將步驟⑤所得結晶體加熱,脫水;

        ⑦將步驟⑥所得結晶體進行蒸餾,制成所述的5-甲基苯駢三氮唑;甲基苯并三氮唑的生產方法以3,4二氨基甲苯為原料,通過中壓合成、酸化、脫水、蒸餾處理,制備5-甲基苯駢三氮唑的工藝簡單、制備過程容易控制,收率高、純度高,生產成本低、易于組織工業化生產。

        1.5 甲基苯并三氮唑包裝儲藏。

        包裝: 塑料編織袋、復合袋、紙板桶、全紙桶、鐵桶,內襯塑料袋

        凈重: 10kg,20kg,25kg,200kg

        儲藏: 本品易吸濕應存放在通風、干燥處,不得和食物與種子混放。

        2 化工行業的發展特征及導向

        2.1 化工業現狀

        化學工業簡稱化工,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和支柱產業之一,與農業、國防、國民經濟各部門及人民生活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化學工業是從19世紀初開始形成,并發展較快的一個工業部門。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化學工業的發達程度已經成為衡量國家工業化和現代化水平的一個重要標志。

        我國化學工業一直受到國家的高度重視。經過50多年的發展,我國已形成門類齊全、基本能適應國民經濟和相關工業發展的化學工業體系。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化學工業不僅在總量上迅速發展,而且在產品結構、技術結構、投資結構、組織結構、工藝裝備水平等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到“十一五”末,我國已形成包括油氣開采、煉油、基礎化學原料、化肥、農藥、專用化學品、橡膠制品等約50個重要子行業,可生產6萬多個(種)產品,涉及國民經濟各領域的完整工業體系,成為世界石油和化工產品生產和消費大國,已進入世界化工大國的行列。

        化學工業有多種分類方法。按原料來源劃分,可分為石油化工、天然氣化工、煤化工、鹽化工等行業;天然氣常與石油共生,也常把天然氣化工歸屬于石油化工。從產品出發,可劃分為無機化工、基本有機化工、高分子化工、精細化工等分支。還有其它多種分類方法,但每種分類方法都難于嚴格適應。

        石油化工是化學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囊括了很多生產部門,如橡膠助劑行業,合成材料行業,農藥行業,化肥行業等,在中國國民經濟的發展中有重要作用,是中國的支柱產業部門之一。石化工業的持續高速發展,能有效地推動農業、機械、建筑、輕紡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從而促使整個國民經濟高速發展。

        2.2 行業現狀

        有機化學原料(有機化工中間體)是化學原料的一個重要分支,在化工行業起到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既是基礎原料的下游產品,又是精細化工產品的原料,具有品種繁多、合成路線選擇性廣、市場需求前景好、合成技術進展迅速等特點,它主要包括炔烴及衍生物、醇類、酮類、酚類、芳香烴衍生酸酐等,其產品主要有乙烯、丙烯、苯乙烯、三苯、甲醇、乙醇等。我國已經成為全球精細化工中間體主要生產國和供應國。 從產品生產的過程角度分析,基本有機化工產業作為整個石化工業的龍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基礎化工產業已成為國家產業政策重點支持的行業。隨著國家投融資體制的不斷改革,國內基本有機化工原料產業已經由過去的以國有企業投資為主,轉變為國有企業、港臺、外商投資并舉的局面,投資主體呈現多樣化的趨勢。投資主體的多元化,不但可以加快我國基本有機化工原料產業的發展速度,還可極大地提高整個行業的產業發展水平。基礎化工行業的景氣狀況主要受到整體經濟環境的影響。在“十二五”期間,我國基本有機化工原料受快速增長的國民經濟拉動,仍將保持快速增長的態勢[1]。

        2.3 行業驅動要素

        對于化工產品的升級換代,目前向高附加值產品轉移:在利益推動下,對深加工、高附加值產品,企業加大了發力度,由低端精細化工品的加工向高附加值邁進,轉移高技術含量的產品。由于新興產業的新需求是推進大飛機、高速列車、電動汽車、發展電子信息、節能環保等重要產業以及低碳經濟的發展,這都需要一系列關鍵化工新材料的支撐。

        3 甲基苯并三氮唑化工產品生產工藝概述

        3.1 甲基苯并三氮唑生產工藝

        對于甲基苯并三氮唑的生產工藝,包括工藝過程、工藝參數,工藝配方和工藝設備等。隨著環境優化的愈發明顯,生產工藝中的三廢處理也凸顯重要。工藝流程簡圖見圖1。甲基苯并三氮唑生產具體操作過程是在配料釜中加入水、亞硝酸鈉和甲基鄰苯二胺,常溫下攪拌待物料溶解后,由真空抽入環合反應釜中,關閉進料閥,通入導熱油緩慢進行加熱到230(250)℃,水受熱產生的蒸汽使釜內壓力上升至3.8(4.0)MPa,保溫保壓反應約5小時,反應結束后,通入冷導熱油降溫到100℃以下,打開放空閥使得釜內恢復常壓;將反應物料放入酸化釜中,通過高位槽加濃硫酸進行酸化,調節pH接近中性,酸化過程控制溫度在70℃以下,酸化過程中產生的廢氣,導出至液堿吸收處理,物料趁熱分層,上層水相冷卻至室溫析出結晶經離心分離后,結晶料與前道分層所得的下層料相一并送脫水釜中減壓脫水,控制條件為:80℃、-0.07MPa,經脫水處理后,進入精餾釜,采取導熱油加熱,在

        圖1 工藝流程簡圖

        3.2 甲基苯并三氮唑產品生產工藝的質量、成本控制

        3.2.1 甲基苯并三氮唑生產質量控制

        質量控制目標體現在QSTE四個方面:(quality)質量合格、(service)滿意服務、(time)準時性和(environment)清潔生產。公司努力在質量計劃,質量檢測,質量改進和質量投訴方面加強管理,將質量控制全過程的各個環節的質量管理活動落實到各個部門和全體人員,力爭取得ISO9001:2000系列認證,樹立良好產品形象,不斷增強產品競爭力,為以后打入國際市場提供質量保證,確保公司生產經營良性循環發展。

        3.2.2 甲基苯并三氮唑生產成本控制

        對于成本控制,不從基礎工作做起,成本控制的效果和成功可能性也將受到大大的影響。

        (1)定額制定

        所謂定額,就是企業在一定生產技術水平和組織條件下,人力、物力、財力等各種資源的消耗達到的數量界限,其主要有:材料定額、工時定額。成本控制主要是制定消耗定額,只有制定出消耗定額,才能在成本控制中起作用。對于工時定額制定,主要依據是各地區的收入水平、企業工資戰略、人力資源狀況。

        在現代企業管理中,人力成本越來越大,工時定額就特別重要;在工作實踐中,根據企業生產經營特點和成本控制需要,往往會出現動力定額、費用定額等。成本控制基礎工作的核心是定額管理,建立定額領料制度來控制材料成本和燃料動力成本,通過建立人工包干制度來控制工時成本、控制制造費用,這都要依賴定額制度。如果沒有好的定額,就無法控制生產成本;成本預測、決策、核算、分析、分配的主要依據也是定額,這也是成本控制工作的重中之重[2]。

        (2)標準化工作

        所謂標準化工作,就是符合現代企業管理的基本要求,它也是企業正常運行的基本保證,并且能促使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和各項管理工作達到合理化、規范化、高效化,是成本控制成功的基本前提。

        4 甲基苯并三氮唑市場研究

        市場調查報告往往是市場調查人員以書面形式進行的,其中反映的是市場調查內容以及工作過程,并提供調查結論和建議。市場調查研究成果的集中體現在市場調查報告中,整個市場調查研究工作的成果質量受撰寫的好壞的影響,這也能給企業的市場經營活動提供有效的導向作用,更能為企業的決策提供客觀依據。

        中國甲基苯并三氮唑行業發展趨勢:

        多年來,為了立足國內市場,兼顧全球市場環境,并且結合甲基苯并三氮唑行業的供需變化規律,對甲基苯并三氮唑行業進行了研究,并且對甲基苯并三氮唑行業內企業群體也進行了深入的調查與研究。尤其在中國,甲基苯并三氮唑行業發展趨勢,已經從不同角度切入了行業,這也為甲基苯并三氮唑企業提供了強大的數據支持與專業級的市場導向。這同時也為以后的企業的發展戰略、投資決策、企業經營管理提供權威、充分、可靠的決策[3]。

        甲基苯并三氮唑行業市場調查報告-用途,是業內企業市場部門、戰略部門及中高層管理人員分析市場、掌握行情、了解競爭對手、洞悉行業發展趨勢的有力參考資料;是行業新進入者了解市場現狀、掌握競爭格局、發掘投資機會、明確產品定位的必備調研資料;幫助咨詢公司、廣告策劃公司快速、深入地掌握行業現狀和發展趨勢;并提供市場規模及增速、市場份 額、進出口、行業財務指標等大量的數據和圖表;幫助私募基金公司、風險投資公司及其它投資機構摸清行業的盈利能力和增長趨勢,并對行業內的重點企業進行深入調研,分析其產品、技術、人才、管理、效益等(需要定制);適用于其它需要對甲基苯并三氮唑行業進行全面市場調研的機構或個人。

        【參考文獻】

        [1]朱寶吉.淺析如何強化項目安全管理[J].安裝,2009(03).

        第6篇:有機化工溶劑范文

        截至2012年9月末,我區個體工商戶已達94.23萬戶,注冊資金397.09億元;全區私營企業已達14.37萬戶,注冊資金達7351.68億元,占全區實有市場主體注冊資金總額的51.26%。非公經濟在自治區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等方面均發揮著重要作用。據不完全統計,全區非公經濟領域就業人數已占到全區城鎮全部就業人數的75%以上和新增就業人數的90%以上,成為高校畢業生尋找工作崗位的重要領域。發展非公經濟已經成為實現自治區改革發展、富民強區戰略的重要途徑之一。

        近年來,自治區制定了一系列扶持非公經濟發展的相關政策和措施,如為非公經濟提供更為寬松的市場準入政策,舉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宣傳月活動、中小企業金融服務峰會等。各金融機構適應非公經濟發展需要,不斷加強對非公經濟的金融服務,創新非公經濟金融產品,簡化審批手續,量身打造小微企業產品,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設立專營機構,提供專業服務

        認真落實小企業專營機構“四單管理”(即單列規模、單獨人力資源配置、單獨信貸審批、單獨考核激勵)。截至2011年末,全區銀行業金融機構共設立金融專營服務機構461家,其中,總行設有3家,一級分行設有18家,二級分行和支行設有440家,專業營銷人員超過3000人。在實行分類評級和創新業務流程方面,包商銀行采取“重經營、輕抵押,重信用、輕擔保,重分析、輕擔保”的方式,貸款手續簡便,審批高效,一般在3—5個工作日內完成貸款從申請到發放的全過程。截至2012年12末,包商銀行累計發放小企業貸款1689億元,為14.9萬多戶微小企業、個體工商戶和農牧民提供了金融服務,支持100多萬人就業和創業。

        (二)創新和推行特色信貸產品,滿足中小企業需求

        中國銀行內蒙古分行推出批量拓展型金融產品——“乳業通寶”,為伊利、蒙牛兩企的原奶供應商提供授信支持,破解奶牛養殖企業融資難題。建設銀行內蒙古分行推出“誠貸通”、“資貸通”、“e貸通”、“聯貸聯保”等信貸產品,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截至2012年底,累計向中小微企業投放貸款462.74億元,涉及農林畜牧、裝備制造、生物制藥、化工等十幾個行業和領域,項目遍布全區各盟市。

        (三)改進服務方式,推行便捷服務

        郵政儲蓄銀行內蒙古分行推出的小企業貸款業務,手續簡便、無需中介擔保,貸款一次申請,便可循環使用4年,單筆金額最高可達1000萬元。自治區農村信用社簡化貸款審批流程,提供可供選擇的還款付息方式,推廣金融超市“一站式”服務,為中小企業及工商個體戶提供及時、周到、優良的服務。

        二、金融在支持我區非公經濟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據統計,全國非公經濟占GDP的比重已達2/3,而目前我區的非公經濟占全區GDP的比重僅為50%左右,說明近幾年我區的非公經濟雖然取得了較快的發展,但與全國其他發達省份相比還是存在較大差距。近幾年,我區金融系統無論在信貸總量還是信貸結構或者是服務創新方面對非公經濟的支持力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當前金融在支持非公經濟發展還存在不少問題。

        (一)信貸結構調整力度不夠,服務非公經濟意識薄弱

        由于個體、私營為主的非公經濟企業規模小、實力弱、自有資金不足、資信水平較低、抗風險能力較弱、缺乏有效擔保抵押物等因素難以滿足商業銀行信貸標準的要求。同時金融機構對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服務意識淡薄、貸款營銷觀念不強,一方面是銀行有資金用不出去,另一方面非公經濟企業資金緊缺得不到緩解,造成了非公企業對銀行貸款的強烈需求與銀行的可貸資金寬松間難以有效結合的狀況。

        (二)縣域和農牧區非公經濟金融支持力度弱化

        盡管當前縣域金融服務明顯改善,但與當前新形勢下旺盛的資金需求相比,與縣域非公經濟新發展新要求相比,縣域金融服務仍然亟待改進和完善。

        金融組織體系難以適應縣域非公經濟發展新要求

        一是縣域銀行機構和網點匱乏,難以滿足縣域非公經濟發展的多元化、多層次的金融需求。縣域信貸供給仍然集中依賴于三家“農”字號金融機構,貸款占70%;而在鄉鎮農村,大型金融機構極少有網點,絕大多數鄉鎮基本是農信社“獨木撐天”。縣域,尤其是鄉村金融服務難以進入尋常百姓家。二是縣域非公經濟金融服務體系中政策性金融偏弱,與縣域融資中弱質性主體多、政策性融資需求大的特征不相適應。三是草根金融不足。全區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只有59家,還未達到旗縣網點全覆蓋,小額貸款公司還有空白點。

        縣域非公經濟信貸投入總量相對不足,部分領域貸款難問題突出。縣域貸款總量占全區的比重不到30%,遠低于縣域GDP占比60%。同時,縣域資金外流嚴重,加劇了信貸資金供求矛盾。此外,信貸結構不平衡。表現為“四多四少”,即中長期貸款多,短期貸款少;基礎設施行業貸款多,其他行業貸款少;大中型企業貸款多,小企業貸款少;呼包鄂貸款多,東部盟市貸款少。

        (三)缺乏適應非公經濟需求的靈活機制,服務水平低下,業務品種單一

        個體、私營等非公企業經營機制靈活,在資金需求上有“用款急、額度小、頻率高”的特點。而各家銀行基本上都實行集約化經營,將信貸管理權限集中,實施“重點行業、重點項目、重點客戶和重點地區”的四重戰略,在業務指導思想上一直把大中型企業作為重點服務對象。因此,在機構設置、信用評級、貸款審批流程等方面,都還未能建立起完全適應個體、私營等非公經濟企業需求的靈活機制和經營模式。還沒有能根據個體、私營等非公經濟企業的需求,為其提供融資顧問、保險等全方位多形式的金融服務。當前對其提供的服務仍停留在簡單的存貸款和結算業務等方面,服務水平相對低下,業務品種單一。這也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銀行自身中間業務的發展,影響盈利水平的進一步提高。

        (四)非公經濟企業取得貸款的條件和融資成本較高

        銀行辦理每筆貸款,都必須付出一定成本。相對于國有或集體企業而言,個體和私營的非公經濟企業的資產數量少、信用等級低,抵押貸款和信用貸款都比較困難。貸出相同額度的一筆錢,銀行會選擇全部帶給大企業,而不會分成好幾十部分貸給幾十家個體、私營企業。這就逐漸形成對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企業向銀行融資的自然限制,再加上一些大銀行信用等級的評價標準本身就存在著對個體、私營等非公經濟企業資信評估的不利因素,使得這一矛盾更加突出。比如,在某國有商業銀行的信用等級評定標準中,“客戶規模”這一項所占比重為9分,而個體、私人企業在這一項基本上拿不到分,獲得貸款就比較難。此外,為了促進銀行對個體、私營等非公經濟企業貸款的積極性,使風險與收益實現對等,國家對貸款實行利率浮動制,如農村信用社貸款率最高可上浮至90%。但是這項政策還存在一定的負面影響,即加重了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企業的融資成本。與國有、集體企業相比,非公企業的融資成本相對較高,負擔較重。

        三、優化我區非公經濟金融服務的對策建議

        金融機構對非公經濟服務中的弱點,特別是金融機構很多的金融產品不能適應非公經濟的發展特點,嚴重影響了我區非公經濟經濟企業的快速發展,但創造良好的金融支持環境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政府部門、銀行及企業三方的共同努力。

        (一)政府方面

        1.著力完善金融組織體系,激發非公經濟金融內在活力

        推動國有商業銀行進一步轉變觀念,增加服務網點;鼓勵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區內地方性商業銀行逐步到縣域設立分支機構;引導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在鞏固現有機構網點的基礎上,延伸窗口服務;推動郵儲銀行加快儲蓄網點改造。加快發展村鎮銀行、資金互助社、小額貸款公司等新型縣域金融機構。鼓勵民間資本參與發起設立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積極拓寬融資渠道,多管齊下滿足非公經濟發展多元化資金需求。

        2.積極推動擔保體系建設

        建立企業自主創新的貸款風險補償機制和非公經濟擔保專項基金,積極推動政府有關部門加強非公經濟企業擔保體系建設,完善擔保機構的資本注入、補充機制,建立擔保機構的多層次風險分擔機制。引導商業銀行按照平等、自愿、公平及等價有償、誠實信用的原則,加強與擔保機構的互利合作,根據雙方的風險控制能力合理確定擔保放大倍數,促進非公經濟企業信貸融資業務健康發展。引導商業銀行對運作規范、信用良好、資本實力和風險控制能力較強的擔保機構承保的優質非公經濟企業轉化項目在貸款定價上給予優惠。

        3.進一步加強金融環境建設

        金融環境建設是促進非公經濟服務最基礎的工作。各級地方政府要加強金融環境建設,積極搭建銀企合作平臺,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范社會中介行為,加快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推動出臺支持銀行業發展的各項優惠政策,促進金融與經濟的良性發展。

        (二)銀行方面

        1.改進管理方式,完善非公有制經濟金融服務體系

        各銀行業金融機構應把為非公有制經濟提供服務當作增加市場份額、提高競爭力的渠道和機遇,建立健全非公有制經濟貸款管理制度,完善審貸模式,根據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貸款時間急、頻率高、額度小的特點,簡化貸款流程、提高貸款審批效率。各國有商業銀行要下放縣域分支機構的貸款審批權限,促進縣域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的健康發展。要增強對非公有制經濟的信貸管理的靈活性,根據中小企業的生產和流通實際需要,合理確定貸款期限。要提高定價科學性和自主性,提升通過利率覆蓋風險的能力。

        2.優化信貸投放結構,加大信貸投入

        各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銀行要相應調整信貸結構比例,在新增信貸總量中確定一定份額定向用于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縣域新增存款應主要用于支持當地非公有制經濟和中小企業發展;政策性銀行要積極探索依托中小金融機構向非公有制企業發放貸款,探索政策性貸款與商業性貸款相配套的以非公有制中小企業為主要服務對象的貸款運行模式;城市商業銀行要把信貸工作的重點放在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上;農村信用社要堅持服務“三農”的定位,積極支持農戶、農村個體工商戶、種養殖大戶的發展,大力扶持從事農業產業化開發、農業科技示范以及農產品深加工的非公有制企業的發展,支持農村戰略性主導產業、區域性優勢產業和地方性特色產業做大做強,推動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

        3.創新金融產品,增強服務功能

        各銀行業金融機構要根據不同行業、不同產品、不同規模、不同需求的非公有制經濟主體,積極探索多種信用增級形式,開發基于產業鏈的、適銷對路的和形式多樣的金融服務方式積極探索適合非公有制經濟特點的林權、專利權、應收賬款、 股權和動產質押等金融產品;對外向型私營企業積極發放打包貸款、出口押匯、出口退稅賬戶托管貸款;對無法提供有效抵押、擔保的個體經營戶,可采取個體經營戶聯保的辦法,方便其貸款;積極參與小額擔保貸款發放工作,支持勞動密集型非公有制企業的發展。為非公有制經濟提供全面優質的金融服務。除傳統的信貸服務手段外,要積極開辦針對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中間業務、遞延業務;創新服務手段,靈活運用各種金融工具,為個體、私營業主提供開戶、結算、轉賬、提現、票據、信息、代收代付以及融資租賃、公司理財和賬戶托管等業務,切實方便其生產經營。

        4.加強窗口指導,密切銀企關系,全面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各金融機構要通過召開座談會、推介會等多種形式,向個體、私營企業宣傳金融政策,介紹金融產品,充分利用金融機構的信息優勢和便利條件,為企業提供理財顧問、資產重組、評估咨詢以及其他多種信息服務。

        (三)個體、私營等非公經濟方面

        第7篇:有機化工溶劑范文

        關鍵詞:金融結構;現狀;優化;缺陷

        一、我國金融結構的現狀和缺陷

        (一)金融結構現狀

        我國的金融結構是由證券、銀行、保險三大金融體系組成,目前,這三大體系的所占份額正不斷的發生變化。銀行在整個金融體系的市場份額中所占比例逐漸下降,非銀行機構組織的比重反而上升。從整體上看,國內的金融機構所占市場份額比例下降,外資金融機構比重上升。從我國國情來看,我國企業的資金運轉來源主要是依靠于銀行,這種現象體現了我國金融結構的失衡狀態。我國賬面上的資產總額并不是切實所在,許多還是虛化成分,又比如銀行信貸過度擴張、企業過度負債等現象這些更加說明了我國金融體系的構建已嚴重失衡。

        從金融功能的發揮來看,我國金融業提供清算和支付手段及動員儲蓄等業務功能顯著,但資金配置、信息提供、風險管理等功能發揮不足。另外,我國金融體系結算效率的大幅度提高。同時,居民儲蓄率持續增長,近幾年均在40%以上,2005年更是達到50%,遠遠高于美國、日本、德國等國家以及世界平均水平。盡管儲蓄率上升有很多原因,但不能否定我國現行金融結構的儲蓄動員功能。

        (二)我國金融結構的缺陷

        1、金融結構與經濟結構不對稱

        目前我國金融機構主要面向大中型國有企業,然而中小企業以及現今層出不窮的高新技術企業在我國金融資產總量中所占的份額還仍偏低,導致金融供給結構與需求結構嚴重不對稱。金融結構的調整規模和質量明顯落后于國家總體經濟結構,這是我國金融業目前面臨的首要關鍵問題。

        2、金融體系內部結構不均衡

        我國金融資產結構失衡表現為間接融資偏大,直接融資偏小。有關資料顯示,目前通過貸款的融資金額達90%,直接融資僅占10%。貨幣性金融資產的比重占72%,而證券金融資產的比重只有28%。

        3、金融結構的信息處理能力較弱

        一些資金供給者在一個金融體系中存在著信息不對稱的情況,因此弱化了一些計劃投資者的信心,使雙方資金交易成本加大,資源配置的優化程度受到影響。中小投資者在信息的獲取和處理能力、等方面都存在著天然的劣勢,在金融市場中不占優勢,因此我國仍以大型企業投資為主,短期內不可能改變中小企業為主的格局。

        4、金融結構中的金融基礎設施匱乏

        目前我國尚缺乏完整有效的金融市場監管體系和一系列協調機制。各級監管部門的職能不明確,同時沒有一套嚴密有效的措施來確保職能的履行,并使其承當相應責任,造成事后監管大量存在,降低了監管的效率。

        二、我國金融體系的功能(以商業銀行為例)

        (一)金融功能的觀點

        研究金融體系學者認為,金融體系的功能一般清苦下不會隨著時間和范圍的變化而變化,因此研究重點應該定位于金融體系的基本功能,根據具體問題再依照不同的功能構建相應的機構與組織。具體而言,金融體系的基本功能有以下六點:

        1、為商品與各項服務的交換而提供便利的支付方式;

        2、為大規模企業的資金借入提供貸款融資;

        3、提供經濟轉移業務,如借貸和投資;

        4、承擔經營風險,如保險、分散風險等;

        5、提供利率價格和證券價格;

        6、處理商業交易的激勵問題。

        (二)金融體系的功能與形式

        從金融基本功能的角度出發,一個金融機構可以執行不同的金融功能。比如銀行吸收存款時,把支付與集資的功能結合起來;貸款時則是把經濟資源的轉移與風險分擔相聯系,以實現其利益最大化。此外,金融活動往往是幾種不同金融功能的組合,這樣的組合可以隨著市場環境而變化。金融功能結構時刻保持著與一國金融結構、金融工具的特征、相對規模等緊密聯系。金融功能結構的堅固意味著金融體系能夠提供完善、高效的金融功能供給。如果金融體系功能不能穩定發揮,就不能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一個穩定的經營環境,無助于經濟和社會的有序發展和資源的優化配置。再有,金融體系功不能穩定發揮,表明當前金融功能結構與實體經濟發展不相適應。現今經濟社會金融功能結構與微觀、宏觀經濟機構相互關聯,更意為需要優化金融金融功能結構,才能有利于社會經濟正常穩定發揮,最終促進金融體系的穩定。

        (三)以商業銀行為例說明金融體系的功能

        1、我國商業銀行金融體系功能概況

        (1)信息中介方面

        國有商業銀行一直在金融體系中處于壟斷地位,被我國政府定位于為大中型企業服務,或作為貸款源配合國家財政資金和一系列產業政策進行融資貸款,1983年,我國提出了擇優扶植的貸款政策,這是一項考慮了所有制和經濟規模前提下的擇優放款政策。因此,在這樣的條件下雙方資金關系得到穩固,貸款利率整齊,然而卻不具有彈性。從另一角度來看,雖然我國的非國有經濟改革開放后十幾年的迅速發展,其在產出貢獻已超過國有經濟,其增長速度也遠遠在國有經濟之上,然而非國有經濟的貸款額僅為所有銀行貸款的20%。產出和發展速度高于國有經濟的非國有經濟在銀行只獲得了只獲得20%的貸款,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銀行貸款對非國有制經濟在所有制和規模上的歧視。金融結構的嚴重失衡,使得國有商業銀行對規模小的企業或地方型企業喪失進行項目分析的動力和必要,近年來,國家開始慢慢鼓勵國有商業銀行打破所有制歧視,自主選擇貸款企業,但多年以來的巨額貸款存量缺口,也使得銀行對既有貸款企業進行繼續提供貸款的行為,這就造成了資金無法及時流向資本邊際產品最高的企業和項目中去。當然,非國有經濟體制企業本身也存在財務制度不健全和財務報表不規范的問題。這些條件也成為阻礙了他們成為國有商業銀行貸款客戶的原因。

        (2)風險承擔方面

        國有商業銀行在國家的金融體系制度控制之下,只能將絕大部分貸款投向國有企業,缺乏自主選擇的根本權利。此外銀行的貸款項目流動性差,更不具有生產性,因為銀行信貸分配的依據是所有制標準和規模標準,而不完全依照業績標準。又由于國有企業占商業銀行貸款對象的大部分,所以由其中產生大量的系統性風險就很難以分散,進而更談不上風險分擔。而且,自改革開放以來,“弱財政、強金融”這一局面逐漸形成,迫使國家在財政投資能力不斷下降的情況下,不得不用一部分國民儲蓄替代財政向一些國有企業注資。很明顯,一旦具有流動性需求的居民儲蓄變為國有企業的資本金注入源泉,這部分信貸資金便不會再有收回的可能,流動性也將不復存在,這樣,風險分擔就變為居民儲蓄代替財政承擔起向國有企業注資的義務,并在賬面上形成國有銀行的巨額呆賬。

        銀行業的經營管理活動具有鮮明特點,主要表現在:高風險、高負債、現金充足、無實物資產的流轉等幾個方面。銀行本身就是一個高負債行業,幾乎所有的銀行都是高負債經營。我們也可以通過各銀行的資產負債比例清楚地發現這一點。

        表1中,可以很清楚地發現金融機構的資產負債率較高,體現了商業銀行高負債的資本結構。由于歷史因素,導致我國四大國有銀行規模巨大但利潤率不高,長期的高負債經營積累了巨大風險,資本金問題日益凸顯。

        但是銀行的資本充足率是受到監管的,必然通過傳導影響商業銀行的信貸行為。當經濟不景氣或出現衰退時,加強監管會導致銀行貸款的減少,這樣將通過圖1所示的傳導機制引起循環效應,使經濟出現更大的衰退,產生所謂的“資本危機”(加強資本監管后出現的信用危機)。

        三、關于我國金融結構的優化

        2005年8月5日,百度在美國納斯達克交易所成功上市。百度的成功與其背后多家海外風險投資機構為其提供巨額資金擔保有密切關系。百度創始人李彥宏1999年從硅谷兩家風險投資機構籌集到120萬美元的創業資金;后在2000年10月,以世界著名風險投資商DFJ為首的四家風險投資公司聯合向百度注資1000萬美金;2004年,美國前三大風險投資商之一的德豐杰(DFJ)和全球著名搜索引擎Google在內的八家風險投資機構對百度進行了策略融資1500萬。百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可是給社會留下的疑問是我國高科技產業體系為何總是不得不依賴于海外金融體系?為何國內有價值的創新企業總是難以自主成長起來?以上分析表明我國金融體系仍舊是不夠完善的,不僅表現在功能上,更表現在整個金融體系的運行質量上。

        (一)金融結構優化過程

        1、漸近式優化。即在現有金融結構條件下,通過整合內部各金融要素,促使其優化,進而提高整個金融系統的效率性、穩定性,從而達到整體優化的目的。其中包括金融主體工作效率的提高、金融市場效率的提高和宏觀金融管理效率的提高,上述措施可以在既定金融結構范圍內創造較強的激勵機制,促進金融資源有效配置,從而全面降低金融交易費用,提高既定金融結構的運行效率,實現對其優化。

        2、制度創新式。即對現有金融結構的運行基礎、運行規則進行革命性的更新,使其在新的運行機制協調下逐漸平衡,從而保證對其優化的持久效果。其中包括:①金融主體產權基礎的變革;②新金融運行規則的引進;③新的金融組織機構的建立;④創造新的金融形式與金融工具等。在制度的層面對金融結構進行全新的革命,產生的效果和影響更深刻、更全面。如果只有金融要素的漸近優化,而沒有制度創新型優化,那么金融結構的優化發展到一定程度必然會陷入無法自拔的困境。相反,如果只有制度創新型優化而沒有金融要素的漸近優化配合,則必然給金融帶來混亂。只有通過兩種優化有機配合交互作用于初始金融結構,使其不斷適應金融的發展變化,才可使其發揮有效作用的時間區域不斷延伸,實現金融結構優化的持久。

        (二)商業銀行的結構優化

        1、我國經濟增長方式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是我國今后十幾年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一條重要方針。這種以存量調整和結構變化為主要特征的轉變,迫使商業銀行也由粗放經營向集約經營轉變,國有商業銀行要合理運作資金,避免不良貸款,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從而提高盈利水平,優化資源配置,為國有商業銀行邁向國際創造了條件。

        2、證券市場的迅速發展制約了銀行信貸市場擴張規模和速度,從而對國有商業銀行的生存和發展空間產生負面影響。第一,隨著融資規模的擴大,導致儲蓄存款的分流,擴大了商業銀行的負債規模;同時,使企業傳統的融資結構和方式改變,從而必然沖擊銀行現有的業務規模,導致銀行信貸資產利率增長速度減緩。第二,使銀行資產結構失衡,獲利空間縮小,風險增加。

        3、選用能克服順周期效應的信用風險計量模型,存在順周期效應的信用風險計量模型存在“時點”效應,依據于短暫的信用評級(外部或內部)確定違約數據,再套用相關演算方法給出與風險資產匹配的資本要求。

        4、建立跨周期企業信用風險數據庫,以穆迪和標準普爾兩家評級公司為代表,一些評級公司建立了完整的信用等級轉移矩陣數據庫并定期,推動了信用等級轉移矩陣技術在信用風險管理方面的廣泛應用。信用風險度量模型諸如CreditMetrics、KMV、CreditPortfolio View等利用信用等級轉移矩陣來描述公司信用資質的未來變化,從而估計其未來違約概率分布,對單項和組合貸款信用風險進行動態度量和管理。

        (三)我國金融體系的優化措施

        1、完善金融市場的結構,特別是資本市場的發展;同時完善中小投資企業的保護制度,吸引中小投資者入市,提高金融市場投資者的數量和規模。目前,首先必須實施的就是通過法律法規來維護中小投資企業的合法權益,并完善其信息的披露。首先,可設立中小投資者權益保障中心,為投資者提供及時法律咨詢。然后,設立賠償基金,以違規上市公司的罰款為基礎,為利益受侵害的投資者提供必要的經濟資源。另外,加強法制建設的力度,完善相關實施辦法和操作細則。特別是會計和相關信息披露制度方面的完善。

        2、完善監管系統。從目前實際情況出發,可以在現有的三大監管機構的基礎上,再加入一個的金融管理機構,做到監管系統的相互協調發展。這既有利于各監管機構有效行使監管,發揮各自的監管作用,又能落實國家金融政策的統一管理和協調。

        3、加大金融創新力度。目前我國的經濟增長和科技進步都關聯到金融基礎結構的改善。其中金融服務對于經濟增長的影響是直接的,它通過調整可以有效提高金融市場的運行效率,增強金融流動性,以此來拉動經濟增長。

        4.加強金融相關產權。保護力度產權保護是信用體系完善的前提,信用體系的完善又是金融創新能否實現的前提條件。加強產權保護有利于緩解金融市場的信息不對稱情況。當前我國政府應加強社會的信用意識,并實現儲蓄存款實名制,和信息共享,為商業銀行建立客戶信息系統和信用等級評定體系奠定基礎。

        四、總結

        要克服我國金融結構的不平衡,實現金融結構的優化,必需通過金融體制的改革來實現,這是一個復雜的改革工程,它需要與各個相關的系統改革協調和配合,例如完善國有企業的改革和提高金融監管效率等等。本文的研究僅僅是在分析我國現有金融結構的基礎上,對我國金融結構的優化方向進行探討和提出自己的鄙見,關于金融結構的優化,還有很多問題有待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孫伍琴.金融結構比較分析理論框架的設計思路[ J].金融論壇,2003,(4).

        2.李澤廣.金融結構趨同、經濟增長差異與金融發展模式選擇[ J].金融研究,2003,(12).

        3.王開國.我國資本市場發展中的瓶頸問題與對策[ J].中國金融,2004,(12).

        4.戈德史密斯.金融結構與金融發展[ 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5.徐明棋.市場深化中的金融重構[ M].上海:上海財大出版社,2009

        第8篇:有機化工溶劑范文

        關鍵詞:化工廢水 基本特點 處理方法 思考

        中圖分類號:X7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1(b)-0131-02

        化工廢水主要是在工業生產過程中所排放的工業廢水,分為有機化工廢水和無機化工廢水兩大類。化工廢水多種多樣,且多數有劇毒,不容易凈化,在生物體內有一定的積累作用,在水體中具有明顯的耗氧性質,易使水質惡化,因此化工凈水問題是大勢所趨。

        1 化工廢水的類型及基本特點

        1.1 化工廢水的類型

        化工廢水分為無機化工廢水和有機化工廢水兩大類。無機化工廢水包括從無機礦物制取酸、堿、鹽類等基本化工原料的工業廢水,它們主要是生產中的冷卻用水,廢水中含酸、堿、鹽類和懸浮物,有的還含硫化物或其他有毒物質。有機化工廢水成分多樣化,包括一些合成材料、人造纖維、油漆、涂料、藥品制劑生產等過程中排放的廢水,一般都有強烈耗氧性,毒性較強,因為多是人工合成的有機化合物,因此污染性強且不易分解。

        1.2 化工廢水的特點

        (1)水質成分多數比較復雜,副產物較多,反應原料常為溶劑類物質或環狀結構的化合物,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廢水處理的難度。

        (2)廢水中污染物含量高,是因為生產中原料的不完全反應和使用的溶劑介質排入了廢水體系造成的。

        (3)化工廢水中有許多對微生物有毒有害的有機污染物。如:鹵素化合物、硝基化合物、具有殺菌作用的分散劑或表面活性劑等。

        (4)生物難降解物質多,B/C比低,可生化性差。

        (5)一般化工廢水有較高的色度。

        2 化工廢水的治理方案

        2.1 物理處理法

        物理處理法一般用于去除廢水中的漂浮物、懸浮固體、砂粒和油類等物質。操作成本較低,方便管理,處理效果也比較穩定。常用的處理方法有過濾法、沉淀法和氣浮法等。但是這些方法對可溶性強的廢水成分都不易去除,所以物理處理法一般用于其他處理方法的預處理。

        (1)過濾法:利用具有孔粒狀粒料層截留水中的雜質以達到降低水中懸浮物的效果。

        (2)沉淀法:利用化工廢水中懸浮顆粒的可沉淀性,在重力作用下自然沉淀,以達到固液分離的效果。

        (3)氣浮法:通過生成微小的吸附氣泡將懸浮顆粒附帶出水面的方法。

        2.2 化學處理法

        化學處理法一般是通過化學反應去除廢水中的有機物和無機物雜質即溶解物質或膠體物質。操作相對比較麻煩,需要一定的經濟支援,常用的處理方法有:混凝法、氧化還原法、電化學法等。

        2.2.1 混凝法

        主要作用對象是廢水中的微小懸浮物與膠體物質,通過添加化學藥劑產生的凝聚作用去除形成沉淀的膠體物質,混凝法不但可以去除廢水中粒徑極為細小的懸浮顆粒,還能有效的去除廢水色度、微生物以及部分有機物等,但是受水的溫度、pH值、水量以及水質等條件影響大,對可溶性好的物質去除率低。

        2.2.2 氧化還原法

        用氧化劑對廢水中的有機物進行氧化以達到去除效果(如圖1所示)。廢水經過氧化還原,可使其中所含的有機和無機的有毒物質反應成毒性較小甚至無毒的物質,從而達到凈化廢水的目的。

        常用的方法有空氣氧化法,氯氧化法和臭氧氧化法。

        (1)空氣氧化法的反應原理(以硫化物為例)。

        無機硫化物氧化:

        2HS-+2O2=S2O32-+H2O

        2S2-+2O2+H2O =S2O32-+2OH-

        (部分)S2O32-+2O2+2OH-=SO42-+H2O

        有機硫化物氧化:

        RSNa+R’SNa+1/2O2+H2O=RS―SR’+NaOH

        由于空氣中的氧含量偏底,氧化能力相對比較弱,主要還是常用于還原性較強的廢水處理。

        (2)氯氧化法(以次氯酸鈣和氧化氰化鈉為例)。

        2NaCN+5Ca(OCl)2+H2O=N2+2CO2+ 4CaCl2+Ca(OH)2+2NaCl

        氯是最普便使用的氧化劑,主要用在含酚、氰等有機廢水的處理上。

        (3)臭氧氧化法。

        臭氧(O3)是氧(O2)的同素異形體;常溫、常壓下為有特殊氣味的藍色氣體,具有以下性質。

        ①不穩定性:常溫、常壓狀態下O3極易自行分解為O2并釋放出熱量。

        ②溶解性: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純O2高10倍,比空氣高25倍。

        ③毒性:當空氣中O3的濃度達到6.25×10-6 mol/L(0.3 mg/m3)時可以聞到臭味,就會對人的眼睛、鼻子、喉及呼吸道產生一定的刺激性;當濃度達到(6.25~62.5)×10-5 mol/L(3~30 mg/m3)時就會令人出現頭痛、惡心及局部呼吸器官癥狀;當濃度達到3.125×10-4~1.25×10-3 mol/L(15~60 mg/m3)時則對人體危害相對較大;O3的毒性還與接觸的時間長短有關。

        ④氧化性:O3氧化能力極強,它的氧化還原電位僅次于氟,利用這一特性它可以與無機物(亞鐵、Mn2+、硫化物、硫氰化物、氰化物、氯等)發生氧化還原反應,也可以將烯烴、炔烴、芳香烴等有機物質氧化成醛類或有機酸。

        由于以上臭氧的特性,臭氧氧化法主要用于廢水三級處理中的以下幾個方面。

        ①降低廢水中的COD、BOD。

        ②殺菌消毒。

        ③增加水中溶解氧。

        ④脫色和脫臭味。

        ⑤降低濁度。

        臭氧氧化能力極強,而且沒有二次污染隱患,但是具有較強的腐蝕性,貯存設備昂貴。因此臭氧氧化法與氯氧化法一樣能耗相對較大,且成本比較高,不適用于處理量大和濃度較低的化工廢水。

        2.2.3 電化學法:在電解槽中,由于廢水中的有機

        污染物在電極上發生氧化還原反應被去除,污染物在電解槽的陽極被氧化外,廢水中的氯離子、氫氧根離子等也可在陽極放電而生成氯、氧由此間接地破壞污染物。但是通常在實際操作中為了強化陽極的氧化作用,減少電解槽的內阻,會在廢水電解槽中加一些氯化鈉,使陽極生成氯和次氯酸根,對廢水中的無機物、有機物都有較強的氧化作用。

        2.3 物化處理法

        物化處理法是指通過物理化學反應,去除或分離廢水中細小的懸浮物及溶解有機物。常用的有:吸附法、離子交換法、萃取法和膜分離法等,但是這些方法都只適用于某一類物質的分離,選擇性強,成本偏高,且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1)吸附法是利用多孔性固體物質作為吸附劑,以吸附劑的表面吸附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的方法,活性炭是最常用的吸附材料之一,對分子量在400左右的染料分子脫色效果最佳,對分子量小的染料吸附性也比較好,而對疏水性染料脫色效果較差,再加上活性炭再生能力差,費用高,所以很難廣泛使用。

        (2)離子交換法是為了去除殘存在廢水中的細小懸浮物及溶解靜態有機污染物,它是一種借助離子交換劑進行離子交換反應去除有害離子的方法,在水的軟化和有機廢水處理中得到了廣泛應用。

        (3)萃取法采用不能與水相溶卻能溶解污染物的萃取劑,與廢水充分接觸,利用污染物在水和溶劑中不同的溶解度、分配比例,達到分離、提取污染物,凈化廢水的目的。

        (4)膜分離法是利用半滲透膜進行分子過濾處理廢水的方法,利用“半滲透膜”的性質,進行過濾分離。水能通過這種膜,但水中的懸浮物及溶質通不過,所以被稱為半滲透膜,利用它可以除去溶解在水中的有機物和膠狀物質。

        2.4 生化處理法

        生化處理法是指利用自然界存生的各種微生物的新城代謝功能將廢水中的有機物分化成無害物質,達到凈化廢水作用。此方法成本較低,操作簡單,但是對營養物質、pH值、溫度等條件有一定要求,若單獨采用生化法處理化工廢水工作難度非常大,常用的方法有: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和厭氧生化法等。

        (1)活性污泥是利用懸浮生長的微生物絮體處理廢水的方法,它由好氧微生物及其代謝吸附的有機物、無機物組成,與廢水充分接觸可以降解有機污染物。

        (2)生物膜法是廢水與著于載體表面的好氧微生物充分接觸時通過生物膜吸附和氧化廢水中的有機物凈化廢水的過程。

        (3)厭氧生化法是在無氧條件下利用厭氧或兼氧生物將廢水中的有機物分化為甲烷和二氧化碳的過程。主要由水解產酸細菌、產氫產乙酸細菌和產甲烷細菌聯合作用完成,是一個復雜的生化過程。

        每一次驚心動魄的污染事件引起的騷動都向政府敲響了警鐘,尤其是水污染,保護水資源、保護環境勢在必行!

        參考文獻

        [1] 馮粒克,喻學敏,白永剛,等.化工園區混合化工廢水處理技術研究[J].污染防治技術,2010(4):69-73.

        [2] 彭松,蔣克彬,陳紅艷.化工廢水治理措施綜述[J].江蘇環境科技,2008(S1):122-124.

        [3] 孫璐,張繼義.混凝-活性炭吸附對化工廢水深度處理效果的研究[J].北方環境,2010(1):55-58.

        第9篇:有機化工溶劑范文

        關鍵詞:有機化學;精細化工;職業教育;問卷調查

        《有機化學》是高職院校化工技術類專業(精細化學品生產技術、石油化工生產技術、應用化工技術等專業)必修的一門專業基礎課,有機化學研究的內容包括有機化合物的來源、制備、結構、性質、應用以及相關理論和方法學問題等。顯而易見,專業方向和就業傾向不同,對于《有機化學》課程學習內容的側重點也就不同。為了改善陜西國防工業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我院”)目前《有機化學》課程的教學現狀[1],課題組擬將《有機化學》課程的教學內容分為基礎模塊和拓展模塊,基礎模塊學內容,拓展模塊則根據在相關化工企業調研的結果,針對專業方向、就業傾向的不同,對教學內容進行不同的選擇性組合,以適應不同的工作崗位任務要求。

        本調查通過走訪陜西省(以下簡稱“我省”)部分精細化工企業、咨詢企業人力資源部門和技術部門負責人、回訪在企業工作的我院畢業生等形式,對企業人才結構與知識需求狀況進行問卷調研,并結合教學現狀,收集不同專業方向、職業傾向學生對《有機化學》課程的知識技能要求,旨在獲得精細化工企業職工日常工作“必須、夠用”的《有機化學》課程知識與技能要求,以便于制定出更加符合精細化工專業學生就業需要的《有機化學》課程教學大綱,進而為企業和社會培養出更多更優秀的精細化工行業高端技能型人才。

        一、調查情況介紹

        1.調查方式。本次調查采用重點走訪和發放問卷兩種途徑進行。重點走訪對象包括省內精細化工企業人力資源部門主管3人,技術人員5人,省內精細化工專業教育專家2人。

        進行問卷的企業除了要求專業針對性強外,考慮到目前學生就業實習需要,選擇了以下三類企業:①接收我院畢業生就業較多的企業;②我院的長期生產實習基地單位;③學生期望能夠就業的單位。共選擇精細化工企業5家,分別為渭南海泰新型電子材料有限公司、西安瑞聯新型電子材料有限公司、西安惠安精細化工有限公司、陜西寶塔山油漆有限公司、西安凱潔精細化工制造有限公司。

        2.調查內容。本次問卷調查表以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高鴻賓主編[2]的高職高專教材《有機化學》(第二版)和周志高[3]等主編的高職高專教材《有機化學實驗》(第二版)為基礎素材,并進行了充實和完善。問卷調查內容分理論和實踐兩部分。理論部分按照有機物類型的不同進行劃分,共18個教學項目,具體包括緒論、烷烴、環烷烴、烯烴、二烯烴、炔烴、芳香烴、鹵代烴、醇和酚、醚和環氧化合物、醛和酮、羧酸、羧酸衍生物、含氮有機物、雜環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氨基酸和蛋白質3、對映異構等。實踐部分包括安全教育、有機基本操作、有機合成操作、性質與鑒定、綜合實驗等5個項目。要求被問卷人在其認為必須掌握的知識點對應序號上做出標記,同時,如果認為還需要增加哪些內容,一并添加在相關知識點附近。

        二、理論部分調查統計與分析

        1.項目整體調查結果與分析。統計結果顯示,各個教學項目的必要性從高到低依次如下:含氮有機物、醛和酮、芳香烴、羧酸衍生物、鹵代烴、醇和酚、烷烴、醚和環氧化合物、環烷烴、烯烴、二烯烴、緒論、炔烴、羧酸、雜環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對映異構、氨基酸和蛋白質等。這一問卷結果和精細化工行業崗位密切相關,我省精細化工生產企業大都是從事精細化學品合成的企業,而含氮有機物、含氧有機物、芳香烴等都是精細化學品合成中必須的有機化工原料。相對來說,烷烴、環烷烴、烯烴、炔烴等,對于精細化工企業來說用到的機會就少了,因為這些物質都是石油加工的產物,屬于基礎化工而非精細化工的范疇。

        芳香烴(苯、甲苯、二甲苯等)雖然屬于基礎化工原料,但是芳烴及其衍生物在有機合成中應用廣泛,是合成很多精細化學品的重要中間體,譬如問卷企業中的兩家新型電子材料生產企業,在合成電子液晶產品時就用到芳香烴及其衍生物作為原料,所得產品也屬于芳香烴衍生物。這些可能就是芳香烴相關教學內容在本次問卷中被認為比較重要的原因。

        雜環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對映異構、氨基酸和蛋白質等教學內容所涉及到的有機物雖然化學或者生物活性強,譬如某些醫藥產品等,但是生產量相對較小,并不是我省精細化工生產企業的主流,也非本次調查的重點。

        2.項目內部不同任務的調查與分析。以醛和酮這一項目為例,不同任務的必要性從高到低依次排列如下:醛和酮的制法、醛和酮的化學性質、醛和酮的分類和命名、羰基的結構、醛和酮的物理性質等。有機化學教材對于每一種類型的化合物,都分別從來源、分類、命名,結構、物理性質、化學性質、用途等方面進行了介紹。從統計結果來看,有機物的化學性質在各個項目統計中均處于前列,說明有機物的化學性質很重要,這一點顯而易見。另外各種有機物的來源、制法、鑒定與工業生產密切相關,在調查結果中也靠前。而有機物的結構、異構等深奧的理論知識,僅從調查結果來看,必要性不強。

        按整個統計結果依序排列,單環芳烴的化學性質、醛和酮的制法、醚的化學性質、醛和酮的化學性質、重氮鹽的反應及其在有機合成中的應用、羧酸衍生物的化學性質等教學任務的重要性較強,這些教學內容與精細化學品的合成密切相關,是精細化學品合成的理論指導。

        三、實踐部分調查統計與分析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 | 精品福利一区二区视频 | 中文字幕美熟少妇 | 久久久久综合一区二区不卡 |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20 | 亚洲日韩欧美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