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有機化學發展史范文

        有機化學發展史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有機化學發展史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有機化學發展史

        第1篇:有機化學發展史范文

        課堂實錄:

        地點:實驗室

        器材:天平、酒精燈、三腳架、火柴、研缽等

        授課過程:

        教師出示硫酸銅和硫酸銅晶體,然后告知學生白色的是硫酸銅,藍色的是硫酸銅晶體。“為什么硫酸銅晶體是藍色的呢?”帶著這個問題,教師演示了白色的硫酸銅粉末遇水變藍色的實驗后指出:硫酸銅晶體中含有結晶水,白色硫酸銅遇水會轉化為藍色的硫酸銅晶體。硫酸銅和硫酸銅晶體是不同的物質,它們的化學式分別是CuSO4和CuSO4·5H2O。接著指出,硫酸銅和硫酸銅晶體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硫酸銅遇水會轉化成硫酸銅晶體,而硫酸銅晶體在受熱的情況下會分解成硫酸銅和水。

        師:要想知道硫酸銅晶體中水的含量,也就是要確定硫酸銅晶體中結晶水的質量分數。有哪些方法?

        生:根據硫酸銅晶體和水的化學式,可以計算得出。

        師:怎么算?

        學生們根據有關物質組成中元素質量分數的計算方法開始計算。結晶水的質量分數為:5H2O/CuSO4·5H2O=36%

        師:這是理論的方法。我們還有什么方法可以確定硫酸銅晶體中水的含量呢?

        生:用實驗的方法,對硫酸銅晶體進行加熱,使其中的水分蒸發出來。

        師:能說的具體一些嗎?

        生:要先取一定質量的硫酸銅晶體,對它加熱后質量會減少。減少了的質量就是硫酸銅晶體中水的質量,這樣就可以算出硫酸銅晶體中水的含量。

        師:很好,我們今天就是用這個方法來測定硫酸銅晶體中水的含量的。為完成這個實驗,我們需要哪些儀器?

        生:需要天平、酒精燈、三角架、火柴

        教師提示學生還需要一個盛放硫酸銅晶體進行加熱的容器——坩堝。

        在這個基礎上教師組織學生利用實驗的原理和給定的實驗器材設計實驗方案,并組織學生對實驗方案進行討論。

        以下是一位學生的實驗方案:

        實驗步驟:

        師:上述實驗方案有需要改進嗎?

        學生思考,沒有提出具體的意見。

        師:我們直接硫酸銅晶體進行加熱嗎?

        生:(可能看到桌上擺放的研缽)將硫酸銅晶體磨細了再加熱,這樣加熱更快、更充分。

        師:這里有產生一個問題,應該是碾了再稱,還是稱了在碾呢?

        有的學生認為稱前碾和稱后碾都沒關系,只要碾細就可以。

        大部分認為稱前碾。

        師:說說理由。

        生:稱后碾,會使一些硫酸銅晶體留在研缽中,使測量結果不準確。

        師:說的很好,誤差是任何實驗都必須關注的問題。

        師:對上述實驗方案,還有意見嗎?大家完成對晶體加熱分解后,能否馬上把坩堝放在天平上稱量呢?

        生:應該冷卻后再稱量,否則會損壞天平。

        師:就直接放在空氣中冷卻,好嗎?

        生:不太好,空氣中有水蒸氣。

        師:說得很好。我們應當把它放在一個干燥的環境中冷卻。

        接著,教師向學生介紹干燥器,并要求學生坩堝加熱后要放在干燥器里冷卻。

        教后反思

        第2篇:有機化學發展史范文

        一、有機化學教學現狀

        1、有機化學教學內容過于陳舊,學生積極性不高

        根據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學生普遍認為化學課程中最難學習的是有機化學。究其原因,一是由于有機化學的內容繁多,學生學習跟不上;二是因為有機化學教學過程大都是教師按照教材編寫程序講授,缺少與學科發展趨勢的有效結合,使得授課內容過于單一,知識面狹窄,缺少變化,使得學生感到枯燥乏味。這樣,不利于提高學生對有機化學學習的積極性和拓展學科視野。

        2、教學手段單一

        現代課堂教學出現兩種鮮明的教學手段:年輕的教師大多都采用多媒體技術進行組織教學,課程內容多教學速度快,很多時候PPT畫面一閃而過,學生對知識很難記牢也容易疲倦。對于教師來說既要備課又要做課件,在有限的時間和精力下壓力自然也會增加。而對于年長的教師而言,他們在教學過程中仍然習慣于傳統的借助于板書的教學方式,缺乏對圖像直觀的感受力,很多教學內容都無法形象生動地為學生顯示出來,導致難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進而還會嚴重影響到教學質量。

        3、理論聯系實際不足

        有機化學課程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專業學科,學習有機化學一定要做好實驗,并將所學知識與實際相結合,最終更好地掌握其內容。同時,用實驗來驗證理論的正確性,也可以調動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等。然而,長期以來對有機化學的實驗教學重視不夠,造成有機化學實驗作為附屬課程得不到重視。很多院校實驗教學只開設簡單的驗證性實驗,缺乏創造性實驗,同時實驗課學時數相對不足,學時沒有充足時間完成復雜的實驗。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學時的主觀能動性。

        二、有機化學教學改革探究

        1、改進教學內容,建立合理的課程體系

        課程體系建設的核心是教材改革,學生在大學期間閱讀最多的是教材,好的教材是精品課程建設的基本保證,也是教學質量的基本保證。結合各學校不同專業的實際情況,分別制定有各自特色的有機化學教學大綱,處理好系統與重點內容,理論與應用的辯證關心,把握教學內容的量度。即強調基礎理論又突出各自專業的特色,增加學科前沿性和教學實用性的內容,培養學生綜合能力。

        2、改進教學方法

        現代有機化學教學過程中要首先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貫穿啟發式教學。啟發式互動教學從小課堂過渡到大課堂是勢在必行的,有機化學作為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應該形成理解與記憶相結合,在不同情境中靈活運用知識結構。啟發互動教學不在于學生的多少,而是教師要善于把握知識的內在聯系與銜接,巧妙設計問題情境,活躍學生思維。同時還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檢驗教學效果的最直接標準是學生的“學”。例如根據筆者這幾年的教學觀察,化學專業的學生很少能說出化學在人類文明過程中所起的作用及發展。因此,給所有學習化學的學生布置的一個課外作業就是了解化學發展史。每個學生查一階段時間內化學發展歷程及作用并做成PPT在課堂上展示,這樣既能讓學生在實踐中熟悉相關化學知識又能鍛煉學生的課件制作能力。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很高,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

        3、加強實驗教學,提高學生綜合能力

        作為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實驗教學是有機化學教學中的重要環節,也是培養學生提高綜合素質和能力的重要方面。為了在有限的學時內加強學生對實驗的基本操作技能培訓,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需要對原有的有機化學實驗教學進行一系列的改革。首先是基礎技能的培訓,包括對化學實驗基本知識的了解和實驗技能的掌握。其二是開展第二課堂活動,由教師給定課題吸收學生參加科研工作,在課余時間向學生提供一定的實驗條件和試驗經費,組織課外科研活動小組,給學生更多自,加強學生的科研工作,提高學生實踐能力。最后是完善實驗考核方法。以我們學習化學系為例,對實驗考試做了進一步調整,將平時實驗成績比例增大,占該課程總成績的60%,期末考試成績占40%。同時明確規定具體實驗考核標準,促進學生重視實驗課程。

        三、結語

        第3篇:有機化學發展史范文

        1有機化學的重要性及與日常生活的聯系

        有機化學與人們生產生活等各個方面有著密切的關系,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首先,人類的生命就是一個有機體,由各種各樣的有機物組成,如蛋白質、核酸、糖類等,這些物質構成生命的基本單位,同時也參與體內的各種合成代謝。其次,人類的衣食住行離不開有機物,如我們穿的各種衣服,都是由各種合成纖維構成,飲食中少不了各種有機蛋白質、有機營養物質。最后,有機化學提升了我們的生活質量,如有機化學合成的各種藥物,不僅治愈了人類多種疾病,并且提高了人類的壽命。1965年,人類合成的第一個人工胰島素——結晶牛胰島素,在我國誕生,為糖尿病病人帶來了福音。

        2基礎有機化學實驗對學生的意義

        (1)訓練學生動手操作及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有機化學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單獨以老師為主體的理論教學無法將整個有機化學知識點融會貫通,而有機化學實驗就為學生提供了動手操作的機會,解決了學生上課時對不明白知識點的困惑。例如,在學習有機物萃取時,很多學生在理論課時對萃取的過程以及注意事項都是死記硬背,而實驗課時學生通過自己的獨立完成或者協作完成,將會徹底領悟到萃取的原理,并掌握分液漏斗的正確使用方法。有機化學同時也是一門實用性非常強的學科,例如阿司匹林的制取,阿司匹林是一種解熱鎮痛藥,在人類的藥物發展史中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對此藥物進行合成可以使學生明白有機合成的重要性,同時也能對重結晶提純法進行鞏固。

        (2)訓練學生科研思維與專研精神。有機化學實驗由于其操作性強、專業性強等特點,對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出了考驗,同時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科研思維與專研精神。諸多著名的化學家如居里夫人、門捷列夫等,他們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就是憑借實驗訓練帶給他們的科研思路以及實驗成果。本科階段的化學實驗要注重的是實驗的熱情,因此將他們的熱情鼓舞起來后,他們才能夠真正投入到專研當中。

        (3)為學生步入未來工作崗位打基礎。有機化學實驗是有機化學專業相關人才進入未來工作崗位的必要條件,只有掌握基本操作的技能才能夠勝任工作崗位的需求。我國大學生越來越多,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市場和人才培養方向的脫節主要原因就是學生操作技能差,理論考試都能得高分,而一到具體應用就措手不及。然而,對于那些不從事化學相關專業工作的專業來說,有機化學實驗是一門基礎性的實驗,對未來工作崗位相關的知識都是一種重要的鋪墊。

        3目前基礎有機化學實驗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1)實驗方法落后、實驗設備陳舊。有機化學實驗教材內容一般是那些已經完成被認可的基礎性實驗,這些實驗雖然很經典,但由于實驗方法落后導致實驗耗時長、操作繁瑣,有的實驗要6個小時以上才能結束,這使得一些本來對有機化學感興趣的同學望而卻步。而實際上有機化學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實驗手段也不斷在進步,采用先進的實驗方法可大大縮短實驗時間,這非常有助于提高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另外,我國諸多高校在有機化學實驗設備上都存在著設備過于老舊的問題,很多實驗無法開展下去的重要原因就是實驗設備的短缺,一般都是幾個學生用一個實驗臺或者一臺操作儀器。在實驗方法上,除了傳統的基本內容外,沒有將社會上用的新技術引進去,學生不知道學完后用在哪里,自然無法激發他們的熱情。而很多現代社會根本用不到的理論仍體現在實驗教材上,這不僅耗費了學生和老師的寶貴時間,同時也不利于學生適應未來的工作。

        (2)實驗過程中存在安全隱患。實驗的安全患包括三個方面:①我國目前很多高校在實驗室安全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隱患,例如缺乏實驗安全操作柜,實驗試劑過期或者不合格等現象屢屢出現。②一些有機實驗本身存在安全患,比如乙酰乙酸乙酯的制備,該實驗要使用鈉砂,金屬鈉遇水即燃,在熱熔鈉塊并震蕩使之變成砂粒的過程中,如果操作不當,鈉會從瓶子里噴出來,非常危險。而事實上筆者在從事這么多年的有機合成研究過程中從未使用過鈉砂。③在實驗操作過程中很多學生都缺乏安全意識,沒有帶口罩和眼罩,一旦發生意外事件如試劑噴射到眼里,或者身上,則無法進行有效及時的處理。

        4對基礎有機化學教學的看法

        (1)明確基礎有機化學實驗教學的目的。目前我國基礎有機化學實驗教學中存在諸多問題的重要原因,就是沒有真正明確其實驗教學的真正目的。我國大學現在開展的是素質教育而不是二十年前的精英教育,因此將過多的要求投放在學生身上,將會導致他們厭學或者恐懼。有很多學生還沒有進行實驗就被那些高難度的要求嚇得退卻,不能激發他們的實驗熱情、鉆研熱情。筆者認為,本科階段的有機化學實驗教學主要目的應該是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只有他們有學習的熱情與渴望,才可能進一步地鉆研,也才可能克服怕苦怕累的思想。

        (2)因地制宜制定本科教學的培養策略。有機化學實驗教學應該采取針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策略,對于化學專業的同學和相關專業的同學應該制定不同的目標,不能一概而論,否則有機化學實驗課將對那些基礎理論學習少的同學產生很大的負擔。本科教育注重的是素質教育,因此著重在于培養他們的實驗熱情,只有奠定熱情的基礎上,才能夠進一步地實驗和攻讀研究生。

        5改革基礎有機化學實驗教學的策略

        (1)改革實驗教學的理念與目標。本科階段的有機化學實驗其本質上的問題是教學理念與目標的偏差。因此,教育部門應該徹底改革現有的教育體制,不能將二十年前的目標與理念用于現在。制定的理念與目標應該結合學生和學校的實際,同時也應該結合社會市場的需求。筆者認為本科階段基礎有機化學實驗教學的理念與目標應該是:著重培養學生的實驗熱情,提升素質教育。

        (2)根據社會需求,改進實驗方法、設備。現階段我國本科有機化學的實驗不能與時俱進,沒有跟上社會需求的潮流。因此,應該引進那些社會工作中需要的實驗、刪除那些社會不需求或者用不到的實驗,改進實驗方法的前提就是要有充足的資金購買實驗設備,因此可以采用和企業聯合辦學的策略,由企業投資引進設備,同時企業排除專門人士進行指導,帶領學生參觀公司,只有了解到所學知識的有用性,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也為學生的就業帶來了保障。同時也要盡量使用現代的有機合成方法和手段,增加實驗的實用性,還可以找一些現象明顯、容易成功、能顯著提升學生興趣的實驗,以替換危險、氣味大的實驗。

        (3)分階段教學的培養方案。在本科階段主要分為以下三個階段培養策略:首先,培養學生的學習熱情,可以是老師帶領學生參觀化學應用公司或者大型科研院所,也可以是老師通過簡單的實驗激發學生動手的熱情。其次,對那些有實驗操作熱情的同學,可以引進到老師的科研隊伍中,開拓學生的視野,同時也提升學生的實驗設計、操作以及鉆研的能力。最后,結合同學自身的情況,給出不同的建議。例如對那些具有刻苦鉆研精神的同學,可以將其作為保研的對象,對于那些實際操作能力強的同學,可以將其推薦到合作的企業當中去。

        6結束語

        第4篇:有機化學發展史范文

        有機化學課程內容多、系統性強、結構理論抽象,學生普遍感到理解困難,掌握、運用起來更難。因而,在有機化學的教學過程中,為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有很多問題值得我們研究、探索和解決[4-7]。本課題組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是保證教學質量的根本;建立理論框架,提高學生自學能力;吃透教材,融會貫通,培養學生全局意識;抓住反應本質,構建有機化學反應中的穩定性規律,注重培養學生理解能力;多條復習主線及多種學習方法相結合,提升學生歸納總結能力;優化問題設計,建立章節典型例題和題解,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能力等方面對醫學有機化學教學效果的提升進行了實踐與研究[8],雖然取得一定的成績,但教學效果無法保證,有待進一步研究和探索。另外,有機化學實驗由于實驗條件和學時的限制,大多數醫學院校傾向開設一些驗證型實驗,不僅準備起來數量大,且廢液處理起來較麻煩,教學效果微乎其微。近幾年,安徽省為了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實施了《安徽省支持本科高校發展能力提升計劃》和《安徽省高等教育振興計劃》,實驗室、實驗條件、實驗設備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應該從根本上改變有機化學實驗開設的原有現狀,刪除驗證型實驗,多開設操作和綜合設計性實驗。本課題組成員在原實踐和探索的基礎上,準確把握有機化學課程的特點,注重實效,注重學生動手能力、理解能力、思維能力及科學素養的培養,對有機化學理論和實驗教學改革進行進一步實踐和探索,教學效果明顯,有利于復合型、應用型高級人才的培養。 

        一、構建有機化學課程學習平臺,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大學期間,根據培養方案,每學期學習任務各不同。學習任務不比中學期間輕。如果學生僅僅停留在教材上,從課堂上學習知識是遠遠不夠的。這就要求教師熟悉教材,把握章節之間知識的連貫關系,課堂上重在精講,正確引導學生學習方法,學習技巧,注重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培養;更重要的是課后,課后教師還應該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在如何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構建有機化學自主學習平臺上下功夫,真正體現教學以學生學習為主體,以質量為導向,有效提高教學效果。具體將收集到的和自制的教學素材分門別類,如:培養方案和課程教學大綱;教案講稿,課程課件ppt;驗證性實驗錄像及有機化合物反應機理動畫;學習討論;自測練習;考研資料;與有機化學有關諾貝爾獲得者簡介等按照設計好的功能板塊,構建自主學習平臺,讓學生業余時間全面了解和學習有機化學。另外,作為授課教師,及時加入到學生QQ群,做學生的良師益友,隨時隨地接受學生的疑問,及時解決實際問題。 

        二、實施“有機講堂”,鍛煉學生的多種能力 

        改革注重實效,教師不能僅僅只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多種能力。大學,一般按學時數上完,接著考試,這門課就算結束了,至于學生學的怎么樣,一般不會多問,最后從試卷分析上體現一下,真正教學效果怎么樣,一般不需要知道。其實,從課程授課結束到考試前這段時間有很多事情值得我們去考慮和探究。授課結束,學生所學知識是零散的,還沒來得急消化,更談不上運用知識解決問題,但為了考試,有時候只能靠背,囫圇吞棗。如果采用合適有效的方法和模式,學生掌握所學知識的同時,又鍛煉自己多種能力豈不是更好。我們對此進行實踐和探索,實施“有機講堂”活動。 

        具體做法: 

        (1)問題設計。有機化學每章內容都多,如果都要掌握,有限時間內,根本行不通。這就要求教師在設計問題時,抓住本章的重點,典型練習具有代表性,由章節問題和典型練習形成活動任務。 

        (2)準備和要求。授課結束,授課教師下達活動任務,由學習委員及班委,根據活動任務數,將班級學生分成相應組,每組4-5人,每組同學都要積極準備。這鍛煉了學生干部的管理能力和工作協調能力。 

        (3)實施。按照活動任務順序,依次隨意抽取每組某一同學上臺講解。講解過程,接受老師和其他同學的提問并解答。 

        (4)總結。“有機講堂”的實施,首先檢驗了所學知識;其次能上臺講而且能講出來,一般自己得理解,這鍛煉了學生的膽量、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能回答問題并解答,這鍛煉了學生的應變能力、理解能力和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從學生反饋來看,實施“有機講堂”活動效果比較好。不足之處:某組同學可能只對某一章較為熟悉,其它章節可能受到影響。時間允許的話,不分組,任意抽取某一學生實施某一活動任務,效果可能會更好。 

        三、調整有機化學實驗內容,著重學生科研素養培養,提高實驗技能和動手能力 

        1.驗證型實驗進課堂,直觀真實,達到認識有機物性質目的 

        有機化學實驗包括三個方面:性質實驗,常數測定和合成技能操作。成熟的性質實驗現象明顯,中學階段都很熟悉,如果再到實驗室滴滴加加只是驗證一下沒有多大的意義,反而給實驗室帶來很大的麻煩,如有機化合物種類多,準備起來數量大,且廢液處理起來較麻煩,教學效果微乎其微。如果改變方式,將一些典型的性質實驗拍成錄像帶到理論課堂,不缺乏真實性,講解理論的同時讓同學觀看,既減少了浪費,保護了環境,又能達到認識有機化合物性質的效果。比如我們把一些典型有機物性質的驗證型實驗,如:(1)烷烯炔的區別(2)醛酮的區別(3)酮型-烯醇型互變異構(4)興斯堡反應,區別伯仲叔三種胺實驗(5)酮糖與醛糖的區別等,做成錄像帶到課堂,效果非常好。 2.開設綜合設計實驗,提高學生科研素養、實驗技能和動手能力 

        將驗證性實驗改成錄像課堂演示,不僅一勞永逸,更重要的是把實驗教學實間留給技能操作和綜合性實驗上,真正起到鍛煉動手能力和培養實驗技能的目的,增加一些常用的操作實驗比如:旋轉蒸發儀的使用,減壓蒸餾操作,柱分離技術等;開設一些與醫學檢驗、藥學、生物學、制藥工程專業知識相關的綜合性設計實驗,比如:阿司匹林的制備,要求學生查閱相關資料,了解阿司匹林的發展史,熟悉反應過程,優化合成路線,分離提純,結構解析,純度檢驗,甚至可以壓片制成藥片等;一些學生還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參加到教師的科研課題中去,學會一般科研方法,科學素養得到培養,真正讓學習感覺到大學與中學的不同。同時也讓學生充分認識到有機化學對后續專業課的重要作用,這樣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為專業課打下了堅實基礎。 

        四、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培養學生想象力和記憶能力 

        有機化合物反應復雜,學起來枯燥無味,尤其是涉及構型構象方面的題型,缺乏空間想象力,更是無從下手。如將微觀的分子反應用圖形,模型或動畫表示出來。如:鹵代烴消除反應,以2-溴丁烷為例,產物以反式2-烯烴為主,泛泛講,學生很難理解立體選擇性反應概念,如果把反應過程用模型搭出來并做成動畫展現出來,就迎刃而解了,從而得出(1)鹵素和β-H的相互關系必須符合反式共平面的要求(2)消除反應速率大小與鹵代烷采取的構象優劣有關。類似的還有霍夫曼消除反應。再如周環反應中的σ遷移反應,以加熱條件下碳的[1,3]遷移為例,在[1,3]遷移時將伴有遷移碳原子的構型轉變,如果就停留在平面結構上講解,學生無法理解和接受,如果將反應過程做成動畫,中間過渡態及構型翻轉一目了然。這樣將微觀變為宏觀,不僅直觀,更有助于對某一反應實質的理解,易懂易記,教學效果較好。 

        五、結語 

        有機化學內容多、規律性強、結構理論深奧、應用領域廣泛。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在教學中,不斷地進行有機化學理論和實驗教學改革,更新教育理念,改變傳統的滿堂灌教學模式,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善于挖掘和嘗試新方法、新模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真正體現以學生為中心,以質量為準繩,讓學生從被動的學習氣氛中解放出來;廣泛收集教學素材,建設和完善自主學習平臺,急學生之所急,想學生之是想;不斷提高計算機水平,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技術,制備教學模型和動畫,變微觀為宏觀,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暢通答疑解惑通道,隨時解決學生學習上遇到的問題,這也給教師提出挑戰,需要教師不斷更新專業知識;教師應注重學生學習方法的引導、學生多種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寬松、愉快的教學環境中發揮最大的學習潛能,從而達到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以滿足社會對復合應用型人才的需求。 

        (作者單位:蚌埠醫學院化學教研室) 

        參考文獻: 

        [1]王攀,高巍.淺談中醫藥學子學習有機化學的重要性及學習方法[J].科技創新導報.2015,7:120-251. 

        [2]劉文明.高校學生有機化學課程學習探討[J].《學周刊》教育科學.2015,12:22. 

        [3]劉承蔚,延君麗.關于醫學生學習有機化學的思考[J].川北醫學院學報.2011,26(1):109-111. 

        [4]劉艷山,洪霞,曾志杰,等.有機化學實驗教學中本科生科研素養培養探討[J].基礎醫學教育.2013,15(2):150-153. 

        [5]曹守瑩,陶兆林,白長存.制藥工程專業有機化學實驗教學中的幾點思考與體會[J].廣東化工.2015,43(10):159-160. 

        第5篇:有機化學發展史范文

        關鍵詞: 初中數學教學 轉化 后進生

        數學后進生是一個特殊群體,轉化成效直接影響整體數學教學質量,因此數學教師必須重視后進生轉化工作,研究分析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進行針對性強的思想教育,針對學生數學學習中存在的薄弱環節進行補習,立足學生的學習基礎進行分層教學,充分發揮好學生之間的互幫互助作用,形成合力,全面提升轉化成效。

        一、揣摩學生心理特點,開展針對性的思想教育

        在初中階段,學生已經進入了身體發展的青春期,心理發展呈現出多樣化的態勢,教師的教育活動如果不能緊扣學生的心理特點進行教育,則很難使后進生從內心激起學習的欲望。我注重從三個方面強化后進生的思想教育。首先,我充分尊重這些后進生。我經常宣揚“人人平等”的教育理念,讓后進生明白,雖然目前有學習成績上的差距,但是不表示這種差距永遠存在,而且大家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從而讓后進生樹立起學習奮進的信心,在平等和諧的學習氛圍中增強學習激情。其次,我經常幫助學生進行深入分析。學生后進的類型多種多樣,有基礎薄弱型,有方法不當型,還有態度不端正型,我與這些學生進行交流的時候均實事求是地指出學生的特點,幫助學生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與學生真誠地進行溝通,拉近彼此的心理距離,讓學生感受到來自教師的關心,從心理上樂于接受教師的教導,提高思想教育成效。最后,我還注重多給予鼓勵。對于后進生而言,在學習中獲得教師肯定的機會較少,學習積極性受到影響,注意發掘這些后進生取得的進步之處,加以充分的肯定與表揚,增強學生的成功感知體驗,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后進生轉化成效的快速提升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礎。

        二、立足學生發展差異,實施分層性課堂教學

        初中數學教學工作長期以來都是按照統一要求進行教育教學活動的組織的,雖然學生發展能力方面存在著差異性,但是學習要求是一樣的,顯然不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則,容易造成“優秀生吃不飽、中等生吃不好、后進生吃不了”的現狀,尤其是對于班級數學后進生而言,過高的學習要求脫離能力實際,反而會造成畏難情緒。針對這樣的情況,我通過開展分層教學的方式來滿足后進生的學習需求,通過差別化的教學活動來提升后進生轉化成效。首先,在教學目標的制定方面區別對待。對于優秀生,我制定的教學目標適當高于教材要求,增加一些拓展性內容,而對于班級數學后進生,則適當降低教學要求,以基礎性知識與簡單的計算、運用作為目標,讓目標保持在后進生的學習能力范圍之內,有助于學生化解對數學學習的畏難情緒,增強數學學習信心。其次,在教學活動組織中兼顧后進生的實際。在課堂提問上,我既要設計一些難度較深的拓展性或者研究型問題,要求班級數學學習優秀生來回答,又要設計一些較為簡單或者不太深的問題,專門提供給班級后進生回答,避免后進生被邊緣化的現象,將他們有效吸引到課堂教學雙邊活動之中,通過這樣的方式,讓數學后進生緊跟教師課堂教學活動組織的步伐,以更加積極的態度投入到數學學習之中。在課堂板演環節,我注重各種難度題型的兼顧,適當穿插一些難度較低的題目,讓后進生也有上臺扮演的機會,提高學習參與程度。此外,我在練習和考試環節也充分兼顧后進生的學習實際。在課后練習的布置上,對后進生的要求從數量上少一點,難度上降低一點,主要對照教學目標進行要求,讓其通過努力實現目標要求。在考試檢測中,我主要采取兩種方式來提高后進生轉化的成效:一種是在試卷上分層,分為基礎性題目和提高性題目,要求后進生只完成基礎性內容,按照一定的比例折算出學生的得分,其他學生則要完成全部內容。另一種就是針對后進生的學習基礎與目標要求,專門設計試卷進行同步考核,通過這樣的方式改變以往后進生成績總是墊底的消極現象,提高后進生的學習熱情。

        三、倡導組織幫扶對子,發揮互學習成效

        第6篇:有機化學發展史范文

        化學是建立在實驗基礎上的科學。分析歷年各省市高考化學實驗試題,不難發現,有機化學實驗題的比重越來越大,其中的一些實驗題就需要學生自主設計完整的實驗方案或其中的某些部分。這就要求教師通過有機化學實驗教學來訓練學生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技能,使學生掌握教材上介紹的有機實驗方法,并了解常見有機物的制備和合成方法及其實驗方案的設計,從而進一步加深對有機化學理論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下面就如何引導學生設計有機化學實驗方案談談本人的觀點。

        一、要設計一個有機實驗方案就必須了解有機化學反應的特點

        1."慢"。有機反應往往是緩慢的,需要一定的時間。當然,有些有機反應也可進行得相當快,如有機炸藥的爆炸。但有些有機反應則需要幾十小時或幾十天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完成,因此在實驗室進行有機反應時,我們常采用加熱、加催化劑或光照等手段,以加速反應。

        2."雜"。在有機化學反應進行時,常伴隨有副反應發生,反應后產生復雜的混合物(個別的還難以分離),使主要的反應產物大大地降低。因此,與一般無機化學反應不同,有機反應往往并不是按照某一反應式定量地進行的,但我們可以通過控制反應條件,使用不同的試劑,選擇最有利的反應,以提高目的產物的生成率。

        3."變"。每一個化學反應的發生都要在一定的條件下進行,反應條件的變更往往會導致完全不同的產物。因而有機化學反應的條件控制要求十分嚴格。所以,要掌握一個有機化學反應,需特別注意反應發生時的外部條件,比如溫度的控制、反應介質的控制等等。

        二、發展學生設計有機化學實驗方案能力的策略

        學生了解了有機反應的特點,教師才能用適當的教學策略加以引導,發展學生設計有機化學實驗方案的能力。

        1.引導學生密切關注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特點,進行實驗設計。

        如:很多有機化合物沸點低、易揮發,為了防止損失,所以要使用冷凝回流裝置。又如:很多有機物是有毒性的,實驗中要盡量防止其揮發。又如:反應中生成的有毒和刺激性氣體(如鹵化氫)或反應時通入反應體系而沒有完全轉化的有毒氣體(如氯氣),進入空氣中會污染環境,此時應設計尾氣吸收裝置吸收有害氣體。

        2.引導學生密切關注反應條件,進行實驗設計。因為有機反應往往速度緩慢,需要通過加熱、光照等手段提高反應速度;有的 反應為了減少副反應的發生,需要將溫度控制在一定范圍內;對于某些反應,還需要加入催化劑使反應速度大幅度提高,這都屬于實驗條件的控制。

        例如需要加熱提高反應速度的實驗:

        (1)用酒精燈直接加熱的實驗有

        ①實驗室制甲烷;②實驗室制乙烯;③實驗室蒸餾石油;④煤的干餾;⑤含醛基物質與新制Cu(OH)2懸濁液反應;⑥制取乙酸乙酯。

        (2)水浴加熱的實驗有

        ①苯的硝化反應(50℃~60℃水浴);②銀鏡反應(溫水浴);③酚醛樹脂的制取(沸水浴);④乙酸乙酯的水解(70℃~80℃水浴);⑤蔗糖的水解(熱水浴);⑥纖維素的水解(熱水浴)。

        例如需要硫酸做催化劑的實驗:

        (1)稀硫酸在其中只作催化劑的實驗有

        ①酯類的水解;②麥芽糖的水解;③淀粉的水解;④纖維素的水解(70%的硫酸);⑤蔗糖的水解。

        (2)濃硫酸在其中既作催化劑,又作脫水劑和吸水劑的實驗有

        ①實驗室制乙烯;②苯的硝化反應;③乙酸乙酯的制取;④硝酸纖維的制取。

        3.引導學生關注產物的處理,進行實驗設計。

        有機化學反應極為復雜,常常有許多副產物和目的產物混在一起,因此,在有機化學實驗中必須使用各種方法把這些雜質除去。由于有機物多為分子晶體,沸點較低,因此常采用蒸餾(蒸餾燒瓶中)的方法進行分離,例如石油的分餾。又由于有機分子的極性較弱,多數難溶于水,因此萃取分液(分液漏斗中)也是常用的分離方法,而在無機物分離時應用廣泛的過濾、結晶等方法在有機物分離時則不常用。

        (1)分離

        常見不同狀態的有機混合物的分離方法如下表:

        有機混合物 分離方法 使用主要儀器

        氣體混合物 洗氣 洗氣瓶

        不相溶的液體混合物 分液 分液漏斗

        相溶液體(沸點差距大) 蒸餾 蒸餾燒瓶

        (2)除雜質

        常見有機化合物中含有的雜質、除雜試劑和方法如下表:(括號內為雜質)

        有機混合物 常用除雜試劑 方法

        ①CH4(C2H4) 溴水 洗氣

        ②CH3CH2Br(乙醇) 水 分液

        ③CH3CH2OH(H2O) 新制生石灰 蒸餾

        ④乙酸乙酯(乙酸) 飽和Na2CO3溶液 分液

        ⑤苯(甲苯) 高錳酸鉀溶液、氫氧化鈉溶液 蒸餾

        ⑥溴苯(溴) 氫氧化鈉溶液 分液

        ⑦苯(苯酚) 氫氧化鈉溶液 分液

        第7篇:有機化學發展史范文

        本文以高中化學選修新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部分課例為例,對化學史料的教育價值、教學方式、資源開發與利用等進行了探析。

        1 巧用化學史。將孤立的概念連續化

        在化學史上,化學知識的發現過程中有著豐富的問題情境素材。這些化學知識是隨著人類對世界認識的深入而不斷發展變化的。在這一過程中,化學知識被補充、完善、發展或更新,成為后人探索、發現真理的階梯和借鑒。

        案例1:選修3《物質性質與結構》第一章第一節“原子結構”教學

        原子結構理論發展史:德謨克利特等原子論道爾頓原子論湯姆生原子模型盧瑟福原子模型玻爾原子模型電子云模型能量最低原理、Pauling不相容原理。

        以科學家對原子結構的探索過程和原子結構理論的發展史為背景切入課題。追尋科學發展的軌跡,讓學生感悟到人們對科學本質的認識,是一個由“實驗事實”到“理論模型”,再經歷新的“實驗事實”到新的“理論模型”,不斷發現、不斷修正,逐漸深入接近真理的過程。化學史真實地記錄了科學家發現科學事實、形成化學概念、建立化學原理和理論的艱辛過程。其中蘊含的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是難能可貴的課程資源,對學生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形成具有深刻的啟發價值,具有潛移默化的教育功能。

        2 巧用化學史,將重要的原理工業化

        發展科學探索和創新精神。必須培養學生的懷疑精神、求變的態度和綜合選擇的能力。整個化學發展史就是一部化學先驅們不斷探索、創造和發明的歷史,科學探索和創新推動了化學知識進步完善的進程。

        案例2:選修4《化學反應原理》第四章第三節“氯堿工業”教學

        氯堿工業發展史:氯堿工業是由電解食鹽水溶液制取燒堿、氯氣和氫氣的生產工業,是重要的基礎化學工業之一。中國的氯堿工業歷史上主要采用隔膜法、水銀法和離子膜交換法等三種生產工藝。三種方法都離不開最基本的電解原理。在氯堿工業歷史的軌跡中,沿著化工工程師辛苦的足跡一步一步探究著氯堿工業的最佳制法。最早使用的隔膜就是用水泥多微孔材料制成的,因此其透過性差,不能連續操作,而后改用一種由石棉纖維制成的多孔滲透性的隔膜,其性能優于前者。用隔膜法電解食鹽水法生產的堿液比較稀,其中含有較多未電解的NaCl,需要經過分離、濃縮,才能得到較高濃度的NaOH溶液。而且細微石棉纖維吸入人的肺內有損健康。離子膜交換法則是利用離子交換膜對陰陽離子具有選擇透過的特性,以達到濃縮、脫鹽、凈化,提純等目的。離子膜交換法具有傳統方法不可比擬的優勢。

        3 巧用化學史,將重要的方法應用化

        化學史有著豐富的實驗情境素材,可以利用其中的資源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

        案例3:選修5《有機化學基礎》第四章第二節“糖類”教學

        傳統李比希法測定了葡萄糖的組成:稱量18.0g葡萄糖晶體,在燃燒爐中加熱,其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氣,使生成的氣體依次通過盛有CaCl2和盛有堿石灰的干燥管,氣體全部被吸收。測得兩瓶分別增重10.8g和26.4g。又測得該晶體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80,由此可推斷該化合物的組成。隨著人們對葡萄糖的深入研究,E.H.費歇爾確定了糖的異構現象和化學性質,并合成出葡萄糖,獲得了1902年諾貝爾化學獎。而現代分析方法可通過紅外圖譜、核磁共振圖譜來研究葡萄糖的結構和物質。

        教材中葡萄糖一節的篇幅較小。在教學中沿著分析葡萄糖的組成、結構、性質的歷史軌跡,將有機化合物的分析方法、官能團的性質、科學探究進行有效的整合。激發學生從歷史文化和科學的角度認識葡萄糖的興趣。這種結合化學史創設的情境有利于學生知識與技能的掌握,有利于學生體會探究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學生能將所學的知識與方法應用于實際問題的解決之中。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看出。化學史料是優質的教學資源。在中學化學教學中要開發利用好這一珍貴的資源。將教學內容進行適當的合理的有效整合,在把握教材內涵的前提下實現對教材的“二次開發”。體現“能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的新觀念。使學生通過對教材內容的學習。在獲得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在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出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

        參考文獻:

        第8篇:有機化學發展史范文

        關鍵詞: 蛋白質;化學史;化學教育

        文章編號:1005-6629(2007)01-0041-03中圖分類號:Q591.2 文獻標識碼:E

        蛋白質是一類成分和結構都是很復雜的化合物,是建造細胞和組織器官的基本材料,是生命活動的載體和功能的執行者。科學家由早期對蛋白質組成、結構、性質的初步認識到現代對蛋白質組的深入研究,經歷了艱難曲折的歷程,在科學史上寫下了輝煌的篇章,也給我們今天的化學教育帶來深刻的教益與啟迪。

        1 蛋白質研究的早期工作

        人們對蛋白質的認識是隨著知識和經驗材料的積累而形成的一個漸進的過程。18世紀后期,化學家馬凱爾(P.J.Macquer,1718-1784,法國人)把雞蛋清類的物質稱為“蛋白性”物質。原因是當時人們發現雞蛋清在加熱后會從液態變為固態,并且不能發生可逆的變化,這在當時是一個新發現,這也是人們對蛋白質的最初認識。

        十九世紀初期,人們從動物和植物中分離出一些與禽蛋白相似的物質,把它稱為“Proteos”(希臘文,最重要的)。1839年,化學家穆爾德(N.Mulder,1820-1880,荷蘭人),首次將這類物質命名為“蛋白質"(Protein,主要的),并認為蛋白質是生物機體組織的基本構成形式。可見,當時就已經有很多人意識到蛋白質與生命活動是密切相關的,但限于當時的科學認識水平和實驗技術手段,要想真正弄清蛋白質的組成、結構和性質困難重重。例如,穆爾德曾推測蛋白質的實驗式為C48H31N15O12(C=6,O=8),并認為各元素的含量及S,P等元素含量的不同是蛋白質結構和性質不同的主要原因,當時包括李比希在內的許多化學家都支持這種觀點,后來實驗證明穆爾德的觀點是錯誤的。進一步研究證明,生物體中存在各種各樣成分、為數極多的蛋白質。化學家們采用了在酸性或堿性溶液中加熱到100℃來水解蛋白質的研究方法,使蛋白質分解成各種肽和氨基酸(組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用這種方法,在十九世紀末已經得到了14種不同的氨基酸[1],為后續的研究做了良好的鋪墊。同時,這種分析的研究方法也給后續研究以重要的啟示。

        2 蛋白質結構的測定

        有機化學家費歇爾(E. Fischer,1852-1919,德國人)從1899年開始連續十年從事蛋白質的研究,提出蛋白質的多肽結構理論。

        關于蛋白質組成的確定,費歇爾借鑒了前人分析的研究方法,將蛋白質水解得到氨基酸混合物,再在氯化氫的存在下,將氨基酸的混合物作用于酒精,把各種氨基酸變成酯,然后再進行真空蒸餾,使氨基酸一一分離,從而確定出組成多種蛋白質的氨基酸的種類和含量,使人們對蛋白質組成的認識又向前邁出了堅實的一步。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是以什么方式結合在一起的?費歇爾又運用了合成的方法,從各種氨基酸中選出多種組合進行連接,兩種酸、三種酸、四種酸的連結......1907年費歇爾成功地合成了由十八個氨基酸分子連結成的鏈狀物質(多肽),其中含有十五個甘氨酰和三個亮氨酰,十八肽的分子為亮氨酰-三甘氨酰-亮氨酰-三甘氨酰-亮氨酰-八甘氨酰甘氨酸,分子量為1213,并測得這種十八肽具有與天然蛋白質類似的性質。[2][3]研究發現,隨著多肽中氨基酸數目的增加,就會出現蛋白質的特征反應或出現蛋白質的次級產物的分解反應,特別是發現那些只能分解蛋白質的酶也恰好能分解某些多肽物質,這說明,蛋白質分子是許多氨基酸由肽鍵(―CO―NH―) 相連而成的長鏈高分子化合物,這就是著名的多肽結構理論。

        多肽結構理論為化學家研究蛋白質的結構提供了一個雛形,但要真正弄清蛋白質的結構,僅僅知道肽鏈的結構還是不夠的,二戰后,多肽鏈中氨基酸順序的測定成為蛋白質研究中的新的重要課題。化學家桑格(F.Sanger,1918-,英國人)從1945年開始著手研究胰島素中多肽鏈的氨基酸的排列順序。他將一系列先進的物理化學方法運用到研究中,采用水解法、紙層析法或電泳法,將胰島素局部水解為小肽,再用紙層析或電泳法進行分離,并用2,4-二硝基氟苯法測定氨基酸的排列順序。經過十年的努力,終于確定了胰島素的全部結構式,首次揭示了蛋白質結構的奧秘,為人工合成蛋白質奠定了基礎,由此,他獲得了1958年的諾貝爾化學獎。桑格的成功在于他大膽而巧妙地將物理化學方法運用到研究中,科學研究方法的創新使他完成了科學偉業。

        3 蛋白質的人工合成

        20 世紀50年代,通過化學家的努力,構成蛋白質的氨基酸的結合方式已經被確定下來。對蛋白質結構的清晰認識,激勵著各國科學家展開了人工合成蛋白質的研究。蛋白質的合成將使人類在揭示生命奧秘的歷程中向前邁進一大步,同時也體現著一個國家的科學技術研究水平。由于胰島素是當時已知的最小的蛋白質分子(只含51個氨基酸),所以各國化學家著手制備胰島素。我國科學家在1958年底,首先進行了天然胰島素的拆合工作,從1959年開始,多所單位聯合作戰,把人工合成胰島素的工作簡化到分別合成二十一肽和三十肽,最后通過200多步的合成工作,依照天然牛胰島素的結構,終于在1965年底在世界上第一個成功地合成了在結構、生物活性、物理化學性質、結晶形態等方面都和天然牛胰島素完全一樣的結晶牛胰島素。人工合成蛋白質的成功,標志著人類在探索生命奧秘的征途中有了突破性的進展。這一成就震驚了世界,表明中國在多肽蛋白質合成方面的科學技術已居世界領先地位,體現了我國在現代科學技術研究中的實力。近年來,隨著人類基因組研究的深入,蛋白質組研究正在世界范圍內形成熱潮。在蛋白質研究中擁有雄厚基礎的我國科學家,在生命科學領域的這場新的世界性角逐中,正以越來越多的實際行動發出自己的聲音,做出自己的貢獻。

        4 蛋白質研究的前沿與發展前景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蛋白質研究進展迅速。 1988年,三位德國科學家共同首次完整地提供膜蛋白的三維結構。2002年,田中耕一(Koichi Tanaka,1959-,日本人)、芬恩(T.B.Fenn,1917-,美國人)分別發明了軟激光解吸(SLD)的爆破電離方法和強電場的噴霧電離(ESI)方法,使得蛋白質等生物大分子能夠轉變為在氣相中自由漂浮的帶電離子,以便有可能利用質譜儀來準確測定它們的精細結構及其相應的生物功能;維特利息(K. Wüthrich,1938-,瑞典人)把核磁共振(NMR)技術應用于測定溶液中蛋白質之類的生物大分子的三維圖像,保留它們在溶液中的生物活性,測得它們在自然環境下的真實圖像。[4] 三位科學家所提出的測定方法可以更準確地繪制蛋白質的三維結構,使人類更深層次地看清蛋白質,并了解他們在細胞中所發揮的作用。這些突破性的成就使上述三位科學家同獲2002年的諾貝爾化學獎。2004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了在揭示蛋白質標記與降解的過程中做出卓越貢獻的化學家切哈諾夫(A. Cichanove,1947-,以色列人)及赫計科(A. Hershko,1937-,以色列人)和羅絲(I.Rose,1926-,美國人)。表彰他們找出了蛋白質分解的秘密――泛速調解的蛋白質降解過程。泛速是由76個氨基酸組成的多肽,在蛋白質降解過程中起到了類似標簽的作用。[5]這項開創性的研究在進一步揭示生命的奧秘以及在醫學研究上具有重要意義。

        本文為全文原貌 未安裝PDF瀏覽器用戶請先下載安裝 原版全文

        蛋白質的研究是一項古老而又充滿活力與挑戰的課題。蛋白質是基因功能的載體,隨著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完成,蛋白質組研究成為當今生物研究領域的熱點。蛋白質組從蛋白質整體水平上研究其作用模式、功能機理、調節調控以及蛋白質組內的相互作用,從而為臨床診斷、病理研究、藥物篩選、新藥開發、新陳代謝途徑研究等提供理論依據和基礎。新世紀,在學科交叉的推動下,蛋白質組學等一批新的學科前沿和方向正在迅猛發展,強有力地引導著基礎科學的發展,形成許多前沿學科和領域,展示著前所未有的生機與魅力。

        5 蛋白質研究對化學教育的啟示

        5.1 了解科學的本質和價值,形成正確的科學價值觀

        蛋白質的研究始于人們的日常觀察,人們發現蛋白質與生命體的密切關系之后,開始了執著而歷盡艱辛的探索。這種探索已經為人類揭示生命體的繁衍、進化、發育和生老病死的奧秘提供了方法和可能的答案,使人類對生命本質和運動規律的認識前進了一大步,這正是科學研究的價值所在。不僅如此,蛋白質研究成果的廣泛應用,加速了醫藥、環境和農業等新的生物經濟產業的形成和發展,解決著改善人們的生命質量、生活質量等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這些都生動地體現了科學在促進社會發展和提高人類生活質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體現了科學與社會的關系。

        另外,從蛋白質的研究歷程中,我們還可以清晰地看到科學認識是無止境的,不存在永恒不變的科學真理,科學在本質上是相對的、可變的、處在不斷的修正和發展過程中。[6]從費歇爾創立多肽結構理論到桑格揭秘胰島素的結構,再到維特利息描繪蛋白質的三級結構,充分說明了科學的相對性和動態的探究性等科學本質,也為我們滲透科學價值觀教育提供了良好素材。

        5.2 認識科學研究過程與方法的價值,樹立全面的科學知識觀

        任何科學知識的獲得都依賴于一定的探究過程和方法。科學不僅是科學知識和結論的堆積,還表征著特定的研究過程和方法,科學是結論與過程的統一體。化學課程與教學中展示科學研究的過程與方法,使學生認識科學研究過程與方法的價值,是使學生樹立全面的科學知識觀,促進學生科學素養發展的重要途徑。

        從蛋白質的研究中我們不難發現,科學發現、科學理論不是一蹴而就的,是無數人鍥而不舍探究的結果。費歇爾研究蛋白質歷經十年,從探索氨基酸的結構到從氨基酸混合物中一一分離出不同的氨基酸,從蛋白質的分解再到氨基酸的合成,工作量之大,研究之艱辛都是罕見的;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我國人工合成結晶牛胰島素時,還沒有多肽合成的經驗,除了谷氨酸鈉之外,甚至沒有制造過任何氨基酸。查閱文獻時發現國外許多人都曾嘗試過把還原的胰島素肽鏈重新組合,以期獲得一定產率的天然胰島素,而這些探索都無一例外地失敗了。面對重重困難,我國科學家迎難而上,著手分離A鏈和B鏈(胰島素是由兩對二硫鍵聯結的兩條肽鏈組成的),然后通過巰基的氧化使兩條鏈正確組合以形成天然的胰島素。為了氧化被還原的肽段,科學家們歷經艱辛,最終發現了不使用氧化劑而使氧化反應在低溫下由空氣緩慢完成的方法,并獲得10%的活力恢復,隨后一直摸索進一步提高產率的條件,當國外報道氧化被還原的肽鏈得到1-2%的胰島素之后時,我國科學家已把產率提高到了30-50%!當我們今天驕傲地回顧我國成功合成胰島素研究的舉世成就時,我們不能也不該忘記的是,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做出世界一流的成果,當年科學家們經歷了怎樣的艱難探索!

        蛋白質的研究還表明,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上的重大突破和取得的一系列成就是導致科學重大發現的關鍵因素。費歇爾所運用的分析-合成方法,桑格所運用的一系列的物理化學方法,切哈諾夫等人所運用的泛速調解方法,以及這些方法給他們帶來的成功,有力地證明了這一科學發展規律,揭示了科學方法的價值。

        5.3 學習杰出科學家的高貴品質,培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回顧科學研究的歷史,使我們有機會接觸到不同時期杰出的科學家,他們在從事科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理想與責任、執著與堅強、樂觀與熱情、謙遜與合作、懷疑與批判,使我們從不同側面領略與體驗到他們的人文情懷與人格魅力,從中學習他們高貴的品質,陶冶情操,培養終身受用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從費歇爾研究蛋白質的經歷中,我們真切地感受到科學家勇攀科學高峰的勇氣、責任感和執著的信念。在研究蛋白質之前,費歇爾對糖類和嘌呤進行了系統而深入地研究,為有機化學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成為第一個獲諾貝爾化學獎(1902年)的有機化學家。功成名就的費歇爾并沒有停止科學探索的腳步,又以一個科學家高度的使命感開始了連續十年的蛋白質研究。費歇爾曾經說過,對于所有生物體基礎物質的蛋白質的研究,若不積極開展的話,就像在進入生物化學領域門前退卻了一樣,研究蛋白質“才是一項宏偉的難題,與此相比,以前所進行的糖的研究只不過等于一場兒戲而已”,“要戰勝各種困難,全力以赴,要用盡所有有機化學的精華來完成這項任務”,這“正是有機化學家的崇高使命,所以,為完成這項任務我將全力以赴”。[3]這位偉大的化學家憑借強烈的使命感與責任感、敏銳的問題意識、淵博的學識、知難而進的精神、樂觀的態度、知人善任的才能以及大量勤懇的工作,又一次在有機化學發展史上增加了不朽的篇章。同時,也給我們后人留下寶貴的精神財富和深深的思考。

        參考文獻:

        [1]郭保章,董德沛.化學史簡明教程[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1985.

        [2]袁翰青,應禮文.化學重要史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3]山岡望.化學史傳[M].北京:商務印書館, 1995.

        [4]王智民,韓基新,汪成.從田中獲獎看諾貝爾化學獎也要“與時俱進”―兼評“化學生物學”成為大科學[J] .化學通報, 2004,(4):309-313.

        [5]徐學福.科學的相對性及其在課程和教學中的滲透[J].比較教育研究, 2001,(8):11-15.

        第9篇:有機化學發展史范文

        【關鍵詞】高中;化學;新教材;新理念

        教材是教師進行教學和學生進行學習的重要依據和參考,在學校教育中起著重要作用。教材又是課程理念、課程思想、培養目標的具體體現。學校教育是通過選擇適當的教材進行具體的教學,將課程目標具體地落實到每一位學生身上。所以,作為教師,必須認真研究新教材,充分理解課程理念在新教材中的體現形式,理解編者的意圖。

        新教材是在全新的教育理念引領下,以促進學生發展為本、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核心,從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三維目標來設計的;通過多種途徑進行具體落實。新教材的面貌煥然一新、內容豐富、充滿勃勃生機。較之于傳統教材結構更合理、內容更富有時代氣息,為廣大師生提供了生動學習情景素材、豐富的科學探究活動、新穎的內容呈現形式、有效的學習方法指導和全新的教師理念。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新教材是如何體現新理念的。

        1. 新教材的結構新 新教材采用了課程模塊設計,一改過去高中教材的“單元式”設計模式,“單元式”設計是以每一單元知識的邏輯關系為紐帶來進行線性組織的。而模塊式設計則不同,它將課程內容進行整合,具有更大的綜合性和更強的相對獨立性,這樣的設計提升了課程的靈活性、選擇性和多樣化,在保證全體學生具有共同基礎的前提下(化學1、化學2的學習),充分滿足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化學習的需要,使學生學會選擇,在選擇中學會規劃人生,確立發展方向。高中化學新課程分為“化學1”、“化學2”、“化學與生活”、“化學與技術”、“有機化學基礎”、“化學反應原理”、“物質結構與性質”、“化學實驗”等八個模塊。其中“化學1”、“化學2”為必修模塊,其余的為選修模塊。必修模塊旨在保證所有高中生都達到的共同要求,它的主要任務是:讓學生認識常見的化學物質、學習重要的化學概念和培養科學探究的能力,認識化學對人類生活和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及相互影響。而選修模塊是供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未來發展需要選擇,旨在達到共同要求的基礎上,滿足學生在不同學習領域、不同科目中加深和拓寬的學習內容。

        在對學生層次要求上,不同模塊的層次要求是不同的,是按照螺旋式設計的,以保證學生學習的不斷遞進。同一層次的模塊是并列的,以保證學生有較大的選擇空間。總體上說,必修化學和選修化學之間的層次不同。“化學1”和“化學2”層次要求相同,內容聯系密切是一個整體。從化學學科知識的水平上,“化學反應原理”、“物質結構與性質”與其它選修模塊的層次不同。課程標準對今后的高考化學命題也作了明確的說明:課程標準是命題的依據,“化學1”、“化學2”模塊的內容是考試內容的基本組成部分,報考人文學科和社會科學專業的學生,最多不超過3個模塊,報考理工專業的學生,最多不超過4個模塊,報考化學及化學相關專業的學生,最多不超過6個模塊。由此可看出,模塊式教學很大程度上體現了以人為本,因人施教,滿足了學生發展的多樣化需求,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減輕了學生不必要的課業負擔。

        2. 新教材的內容新 新教材內容豐富、新穎,每一模塊都能充分體現人類社會生產、生活、技術、科學研究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和未來的發展方向,富有強烈的時代氣息和前瞻性,一改舊教材知識陳舊和氣氛沉悶的風格,以圖文并茂的方式,展示了化學與人類社會、與人類生存的密切聯系,對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熱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此外對化學發展史上重要化學家、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的圖文介紹,也隱含著重要的情感教育價值。

        3. 新教材的內容呈現方式新 在極其有限的教學時數內要完成課程規定的目標和內容,體現新課程理念,教材內容的呈現方式至關重要,要比傳統教材有新的突破和發展。如新教材在知識的呈現上,既重視基礎知識的點,更突顯基礎知識的本質結構聯系;既體現知識結構,更努力使知識結構功能化;既重視具體知識事實的學習,更關注利用知識的學習來建立和形成化學學科的基本觀念;不僅交給學生最核心的化學知識的純粹形態,更將化學知識“溶解”于自然現象、社會生產和生活實際,以及生動真實的實驗探究活動過程中;不僅給學生講明白化學知識,還創設問題情景和多樣的活動時空環境,促使學生切身參與知識的發現、理解過程與方法的獲得、態度情感的體驗。新教材通過精心設置欄目體系,選取最核心的、最有價值的知識、方法和活動進行整合,使同一個內容的素材發揮多重教育價值,將靜態知識和動態過程整合設計、綜合呈現,兼顧靜態知識與動態學習過程的統一,協調基本要求和提高要求等不同學習水平的需要,倡導課內學習與課外學習等多種方式的結合。

        新教材的內容以豐富多彩的方式呈現給讀者,教材內容的呈現方式大體可分為三種:(1)正文內容:最基本和最主要的要求。(2)活動性欄目:如“科學探究”、“學與問”、“實踐活動”、“思考和交流”、“歸納和整理”等。(3)資料性欄目內容:如“資料卡片”、“科學視野”、“科學史話”“提示”等。正文內容精選學生終身發展所必需的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活動性欄目內容倡導積極主動的多樣化教學方式;資料性欄目對進行過程方法教育和STS教育起到了很好的引導作用。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中文字幕国产视频 | 正在播放亚洲一区 | 日本高清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 中文字幕日本熟女 | 在线精品亚洲精品 | 一本丁香综合久久久久不卡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