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精品課課程建設范文

        精品課課程建設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精品課課程建設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精品課課程建設

        第1篇:精品課課程建設范文

        關鍵詞: 操作系統 教學改革 精品課

        引言

        操作系統,作為計算機系統最重要的系統軟件,其管理計算機系統硬件(如處理器、存儲器、I/O設備等)和軟件資源(如程序和數據文件等)的機制,從無到有,從簡單到復雜,經過近20年蓬勃的發展,于上世紀70年代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理論和產品。到今天,操作系統的發展已經走過了近50年的歷程。近些年來,隨著計算機制造技術和用戶需求,特別是網絡應用的發展,一些新的問題相繼出現,例如系統的安全性問題、網絡的快速鏈接與傳輸問題及大容量硬盤等層出不窮的新硬件的管理問題等,因而操作系統的理論與設計方面的研究得到了迅速的發展,特別是系統安全性方面的研究已經成了該學科的一個研究熱點與難點。操作系統在計算機領域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能否學好“操作系統”對計算機專業學生的未來發展有著諸多影響。為此,本文從優化課程體系結構、教學方法和手段、實驗環節和評價體系幾個方面對操作系統教學進行改革和創新,提出并實施了一系列具體的措施,全力營造精品課程。

        一、優化課程知識體系結構

        類似于其他計算機軟、硬件技術的發展,操作系統也經歷了系統結構與實現技術的變更與發展。早期的操作系統由于受硬件、程序設計語言及軟件設計技術的限制,一些設計原理與實現技術相比于現代操作系統來講已經是過時或不合理了。因此,在確定操作系統原理授課內容時,我們積極跟蹤國外最新的操作系統原理教材,摒棄了傳統操作系統原理中那些過時的知識,取而代之現代操作系統中普遍采用的設計原理與實現技術。譬如,我們摒棄了傳統操作系統中的作業及作業管理的概念,強化了進程及線程的概念。這樣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有限的授課課時,向學生介紹最新的操作系統原理與技術,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操作系統原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操作系統課程的知識體系結構特點:操作系統的知識體系統結構概括為知識結構、知識體和知識點三個方面。知識結構概要性地總結為:計算機操作系統是計算機技術和管理技術的結合。知識體概括為兩句話:“計算機操作系統是方便用戶管理和控制計算機軟件資源的系統軟件”和“操作系統有五大類型和五大功能”。這兩句話起到了“綱舉目張”的作用。知識點是操作系統五大類型和五大功能的基本知識和應用技能。

        隨著計算機應用向縱深方向的進一步拓展,計算機操作系統課程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早期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學習操作系統,往往局限于基本理論知識的掌握和一些典型算法的實踐。那時候,學生很少有機會去了解、實踐操作系統的內部結構和實現技術。當前,開放源代碼軟件日益深入人心,以Linux為代表的開放源代碼操作系統軟件,已成為大學生尤其是研究型大學學生學習、研究計算機基礎支撐軟件的首選。這為大學操作系統課程教學提供了更好的實驗平臺,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優化課程知識體系結構,使其更加符合高等學校課程的專業性、探究性和前沿性的特征;引導學生探究并掌握專業知識,通過指導學生從事科學研究活動,培養他們發現新問題、新知識和新方法的能力;結合學科技術的發展,讓學生了解學科領域的研究現狀、存在問題和可能的發展方向,將學生引向學科領域研究的前沿。長期的教學實踐充分證明,這種知識體系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有利于學生學習和掌握課程的相關內容。

        二、多元化的教學手段

        圍繞操作系統課程的教學目的,我們開展了教學方式的大膽嘗試,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

        1.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教學中強調個性化教學、開放式課堂,將師生的交流從傳統的課堂拓展到網絡、電子郵件、實驗室、機房,注重討論式教學、啟發式教學。在研究生課程中,安排超過二分之一的課時組織討論班,由學生自由組成項目組,自主選擇項目,自主設計、開發,并在討論班上交流研發成果。

        教學方法和手段不拘形式,只要有利于教學目的,全部可以充分利用。目前采用的教學手段包括:多媒體教室、多媒體課件、網絡課件、Internet、電子郵件、原版英文教材、雙語教學、網上作業、網上答疑、BBS論壇、操作系統資源網站等。另外,學生利用自備電腦查資料、做實驗,吸收學生參加操作系統研發項目,引薦學生去公司實習等,都正在采用。網絡教學環境方面,提供課程資料、Linux內核代碼閱讀工具、操作系統學習資料下載、通知等服務。通過網絡教學這一先進手段,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營造了教師與學生的良好的溝通氛圍。

        2.教學中強調理論聯系實際,強調教研結合。

        主講教師帶領所有學生,運用剛剛學到的操作系統理論,深入學習,分析Linux內核源碼,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相應的,考核內容既有操作系統原理,又有Linux實驗。學生除了完成操作系統實驗外,被積極吸引,參與到計算機學院教師的相關的嵌入式系統方向、應用服務器、集群計算、網絡系統等項目的研究和開發工作中。這些學以致用的實踐活動,不僅為學生的操作系統學習創造了難得的機會,而且提高了計算機專業學生在研發能力方面的競爭力。

        三、加強實驗教學環節

        圍繞現代操作系統原理中的重要概念與方法,設計了基于Linux的7個主題實驗,這些主題涵蓋了linux的內核重建與shell、系統調用、進程同步、進程調度、虛擬存儲、設備驅動及文件系統,其中2個是必做題,其余5個主題要求學生選擇其中至少3個主題進行實驗,或至少選擇其中的2個主題,然后自行確定1個自己認為有意義的主題。實驗時,學生可以分小組進行,每個小組人數一般不超過3人,實驗后要求學生按組提交實驗報告及相應的代碼,如果時間允許,還可以有選擇性地安排部分小組在課堂上進行實踐經驗交流。這些實驗由淺入深,既有Linux使用環境與使用技能方面的培養,又重點圍繞著深入了解Linux內核的實現機制展開。通過這些實驗,既激發了學生學習Linux的興趣和主動性,又訓練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在確定課程內容的基礎上,為了強化實踐,我們在國內率先開展了Linux操作系統源代碼分析實驗,并開設了專門的實驗課程。目前,本科生操作系統原理與實驗已單獨開課,課程名稱分別為“操作系統原理”和“操作系統分析與實驗”,均為專業必修課,分別為3學分和2學分,很好地貫徹了“理論指導實踐,實踐強化理論”的教學思想。

        四、構建合理的評價體系

        科學的評價體系可以促進教師積極的教學態度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保障教學活動的效果和質量。評價體系主要包括對教師教的評價和學生學的評價兩個方面,在兩個方面均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對教師的評價標準為在教學活動中教學目標是否明確、教學內容是否正確、教學方法是否得當、表述是否清晰、課堂氣氛是否活躍;對學生的評價主要是檢查學生的學習是否達到教學要求。科學的評價體系可以促進學生學習、改進教師教學、提高教學質量,以及維持秩序和提高學校的管理水平。

        精品課程建設貫穿于教學的各個環節。通過操作系統精品課程的建設,充分利用了教學資源,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全面提高了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李善平等.操作系統學習指導和考試指導.浙江大學出版社,2004.

        [2]張堯學,史美林編著.計算機操作系統教程(第二版).清華大學出版社,2000年8月.

        第2篇:精品課課程建設范文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計算機網絡課程開展雙語教

        >> 探索雙語教學之路,建設計算機網絡精品課程 計算機網絡精品課程建設的探索與思考 計算機網絡精品課程知識結構教學探討 高職高專計算機網絡精品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 高職計算機專業類精品課程建設的思考與探索 計算機組成原理精品課程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計算機系統結構”校級精品課程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計算機組成原理”精品課程建設的實踐與探索 “計算機組成原理”精品課程建設探索與實踐 淺談計算機基礎類精品課程教學資源建設 《計算機網絡構建》精品課程網站建設淺析 高職計算機網絡精品課程建設 國家精品課程“計算機網絡”教材建設研究與實踐 “計算機網絡”國家精品課程建設 計算機網絡精品課程網站設計探究 計算機網絡精品課程網站的設計與實現 “計算機網絡技術”精品課程的設計與實現 淺析計算機輔助語言教學在高職精品課程建設中的應用 《計算機控制系統》精品課程建設及對教學的促進作用 計算機網絡實驗課程教學探索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

        思科網絡技術學院CCNA在線課程curriculum1-

        4()

        IETF RFC檢索庫()

        internet2.edu

        Internet Assigned Numbers Authority()

        中國IT實驗室在線實驗(/

        www/school/ccnp-lab.htm)

        本精品課程網站(/apply/teacher/

        course_preview_index.jsp?curid=524&coursename=計算機網絡&curstyle=default&from=guest&starts=

        11&orderitem=curlevel)

        推薦的期刊是:IEEE/ACM Transactions on Networking

        2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

        知識目標是:掌握計算機網絡的體系結構、基本概念,特別是TCP/IP協議族;學會生成局域網和實現廣域網連接;用Java語言實現協議Java小程序和網絡應用程序的開發;了解“無線與移動網絡”、“多媒體網絡”、“網絡安全”、“網絡管理”四個高級專題的最新進展。語言目標是:培養學生用英語進行學術閱讀、寫作、交流的能力。

        教學內容方面,如何合理安排課程的內容體系結構、組織方式、實踐教學設計,是非常重要的。我校的安排方式如下:

        (1) 一開始就強調以Internet為研究目標和示例來源,介紹計算機網絡的眾多基本概念和術語,為后面的學習打下基礎;

        (2) 采用自頂向下的順序,比如介紹網絡的第一個層次是應用層,它離應用程序最近,一旦學生們理解了網絡應用,就能理解支持這些應用的網絡服務,同時還可激發學生對較低幾層的學習積極性;

        (3) 引入最重要和最新的知識,放棄過時的內容。

        3師資力量

        我校計算機網絡課程組是一只年青的教學隊伍,學術帶頭人牽頭,中青年為骨干,年齡、職稱、學歷梯隊結構合理,平均年齡不到35歲。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含高級實驗師)3人,講師(含工程師)5人,助教1人。具有博士學位2人,碩士學位4人,在讀博士1人,在讀碩士2人。教授從事基礎課理論的教學;中青年為骨干,從事理論課和實踐課程的教學;理論課師生比為1:13,實踐課師生比為1:8。本課程負責人長期從事本科計算機網絡及其他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的理論與實踐課程的教學工作,從1989年開始,在國內、澳大利亞及俄羅斯為本科生、研究生講授了計算機專業相關課程15門,已先后主講4屆本科年級的計算機網絡理論課,主講計算機網絡集成技術和研究生的高級計算機網絡等必修課課程,并一直從事本科實踐教學。其他教師也都有一年以上國外工作和生活經歷,或者通過了PET5水平考試。

        4實踐設計與國際認證

        我校投入大量資金建設的網絡實驗室現已擁有上千臺計算機、路由器、交換機的實驗網絡。我們建立了完善的實驗技能達標考試規范,學生必須在實驗課程開設的10個實驗項目和教材中的編程作業中選擇完成5個。實驗指導書使用本課程負責人主編的《Computer Networks: Laboratory Sesssions》,其中集成了思科和微軟的網絡培訓教程的核心內容,部分實驗由課程組設計,部分取自課堂教材,部分取自參考實驗教材,部分出自畢業學生的設計。

        思科公司于2001年贈送我校CISCO網絡實驗室,向學生提供CCNA培訓課程。兩位教師接受了專門培訓,獲得了CCNP證書并取得了CISCO認證網絡工程師的授權講師資格。CCNA培訓課程完全采用E-learning的學習模式:學生通過閱讀即時更新的英文原版多媒體電子教材,完成每節后的Quiz;在Scenario中完成試驗并在Lab Portfolio記錄心得和troubleshooting步驟;每學期期末參加On-line Test和Lab Test,并可根據評估意見到知識缺陷點查漏補缺。完成四個學期的學習后,學生可以參加CCNA認證考試。本科學生參加CCNA認證考試的通過率達到100%,個別優秀學生考到1000分滿分成績。

        華為公司也贈送我校華為網絡實驗室,向學生提供HCNA培訓課程。另外我校還擁有Microsoft公司授權考試中心,向學生提供MCP、MCSE、MCSD培訓課程。

        5經驗總結

        要考慮到學生的英語水平參差不齊,最初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應采用循序漸進的教學方法,英語的使用由淺入深,由少到多。在學期初,教學中的英文所占比例相對較小,課件使用的語言應盡量與教材的語言一致,對關鍵詞使用雙語解釋,讓學生熟悉專業詞匯的英文表述,保證大腦中兩種語言可以準確切換,逐漸接受并適應這種教學形式。經過幾周再逐漸加大英文所占比例,水到渠成地過渡到幻片燈、課堂教學和提問、平時作業均采用英文,僅在極為重要的概念上稍作中文解釋,要求學生盡量用英語作答。小測驗的題目逐漸過渡到采用英文試題,期末考試則允許同學根據自己的不同情況選擇不同的答題語言,因為全英文試題有相當的難度,以減少學生的畏懼心理。

        雙語教學教師的備課量很大,任務很重,所以學校應給予政策激勵,比如在工作量計算和課時津貼方面給予優惠,在教材費用方面也應給予優惠。另外學校應加大教師培訓力度和投入,設立專項經費培訓雙語教學師資,盡可能選派教師到英語國家學習、生活一段時間。

        參考文獻

        [1] 張銘,周立柱等. 關于計算機專業“雙語教學”的調查報告[J]. 計算機教育,2004,(6).

        [2] 王旭東. 關于計算機學科開展“雙語教學”的思考[J]. 計算機教育,2004,(6).

        [3] 皮德常. 計算機專業開展“雙語教學”的實踐與探討[J]. 計算機教育,2005,(6).

        [4] 蒲曉蓉,陸慶等. 計算機專業課程雙語教學探討[J]. 電子科技大學學報,2003,(5).

        第3篇:精品課課程建設范文

            一、網絡課程的精品化建設策略

            在教育部2002年頒布的《現代遠程教育資源建設技術規范11 項試用標準》中網絡課程被定義為“是通過網絡表現的某門學科的教學內容及實施的教學活動的總和,它包括兩個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學目標、教學策略組織起來的教學內容和網絡教學支撐環境”。可以看出網絡課程的建設可以主要從兩個方面進行優化:一是從課程建設內部,例如教學對象分析、教學目標設定和教學內容組織等;二是網絡平臺呈現,即如何通過對網絡的頁面設計、交互設計及整體化設計,將網絡教育人性化、鮮活化、個性化。

            就課程建設方面而言,要意識到網絡課程的教學對象除了全日制學生還有層次相對較低的函授、自考等需要遠程教育的學生,因而在教學內容方面要相對完整,內容難度相對較低,強調學生的使用者地位,顧及學生體驗過程,在教學設計方面要強調“導學”和“評學”,追求有效教學并不強求教學改革,強調以“學”為重心輔以多樣的教學設計。就網絡平臺建設而言,網絡在人機交互方面具有先天的多媒體化、易檢性、交互性、廣融性、實時性等特點,運用得好可以成為網絡教學的特點。但由于網絡缺乏直接的“人”的交互因素顯得冷漠且受眾具有很大選擇權,在實際應用中要引導受眾進行體驗,因而在網絡平臺建設方面要注意教學交互板塊的設計、提供個性化學習的支持服務、注意各類媒體信息(文字、圖形、影像、動畫、聲音及視頻等)的頁面整合。

            二、對美術史類網絡課程的建設的思考

            美術史類課程主要有兩類:藝術通史和專業史類課程。通史類課程主要是西方美術史,中國美術史,現當代文化美術史等;專類史課程主要是工藝美術史,圖案紋樣史,建筑史等。這些課程對提高學生的審美素養,拓寬知識面,提升創作水平有重要的作用。同時由于造型藝術本生具有的直觀性、視覺性的特點在網絡課程建設之初就成為建設的熱點,同時也由于建設初期的經驗不足產生了諸如教學內容不完整、不強調教學過程、缺乏互動性等缺點急需完善、優化。

            在過去的美術史課程建設中,美術史被呈現得更像是一部文物史,強調知識性,諸如作品作者名稱、歷史背景、創作技法和藝術價值等的積累,顯枯燥、乏味。現在的美術史教學更強調美術史研究的“外向性”,傾向于引導學生進行視覺藝術的人文研究,注重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的統一培養。應該把教學目標修正為對視覺形態的把握和理解上,強調視覺形態的形成、流變、風格特征和思想基礎的教學。正如拉夫爾.斯史密斯在《藝術感覺與美育》中曾說:“歷史與其說是提供一種參照模式,不如說是提供一種足以激發人的創造性活動的靈感和對人類成就的自豪感”。這種轉變也應該體現在網絡課程建設中。

            筆者認為美術史類的網絡課程建設可定位于從視覺體驗為出發點,以生成語言(形式)為目標,抓住“視覺感受——視覺形式創造——視覺傳達”這一能力培養線索,嘗試“圖像證史,以史帶論”的方式進行課程教學和網頁設計,突出視覺解讀能力、視覺分析能力、視覺傳達能力的培養。在網絡課程建設過程中要堅持“以學習者為中心,以資源為基礎,以平臺為一頭,以能力為目標“的思想,構建立體化、多維度、操作簡便、更新及時的網絡課程體系,實現知識學習\思維培養的目標。

            三、美術史網絡課程的精品化設計

            (一)課程建設方面

            1.課程定位

            美術史課程是藝術類專業學生必修的一門專業理論基礎課程,在課程設置中占有重要的基礎性地位。這種基礎理論程應該歸屬在人文課程的框架內,既是對歷史與學科知識的掌握的基礎課程,同時也是拓展學生的文化視野,構建多元文化價值觀,對激發視覺解讀能力、思維創造和藝術實踐的能力課程。因而,從整體課程體系方面看應該做一個階段性的教學規劃,步步深入,使課程結構具有延續性。從單門課程來看全面系統的了解歷史進程中重點國家和地區的美術呈現及思潮的同時要強調給學生提供更多與當下視覺經驗相適應的學科內容。

            2.教學內容選取

            美術史知識洋洋大觀,如何進行教學內容的選取是一個課程是否成功的關鍵。由于網絡教學學生具有很強的選擇性,因此課程的教學內容要選擇要保證基礎、體現彈性,避免知識的堆砌和過度的闡釋。可以遵循以下原則:第一,以繪畫、雕塑為主要線索強調歷史發展的主線,兼顧建筑、工藝美術、民間美術等對教學內容進行刪減。 第二,以發展的眼光看待歷史,對新研究成果和近現代美術進行適當擴容,對教學內容進行增多、更新。 第三,以史帶論,史論結合,掌握史實的同時,介紹外國美術的發生、發展和美術本身的一些特殊規律。 第四,“厚今薄古”,強調歷史上的作品在當下的意義,注重傳統藝術與當代藝術的比照,將視覺美感與文化討論并舉。 第五,將培養視覺解讀能力(風格分析)與培養美術創作能力(技法分析)相結合,為學生后期課程學習打下基礎。

            3. 課程導學設計

            導學設計是網絡課程教學設計的重中之重,是調動學生學習主體性的重要環節,它不僅存在于課程的前期也存在于學期的中期和后期階段。在美術史到學設計中,教學初期事宜于采用“語境導學”和“目標導學”,可以通過文獻資料、圖片資料等的組合讓學生進入到將要學習的歷史語境中,確定時間縱向坐標,同時提供不同難易度的學習線索和資源,供不同程度的學習者確定學習任務與目標,并根據課程設置、教學資源的情況指導其制訂課程學習計劃。在具體的學習過程中遵循“史實入手——概念導引——觀察思考——知識擴容——練習鞏固——回饋矯正——形成能力"的過程,采用問題式導學、目標式導學、反思式導學等不同方式幫助學生完成學習。

            4. 課程資源共享

            基于網絡的資源分享是網絡課程的核心內容之一。美術史是形象的歷史,網絡課程建設中離不開圖片庫和視頻庫的建設。同時又在在可視化資源圖片、圖形、圖像以及視頻的收集、整理和使用上有著特殊的要求。第一,核實圖片、圖形來源的準確性。因網絡信息良莠不齊,有些贗品圖片也會出現在網絡以及一些刊物上,在收集圖片時要特別注意圖片來源的權威性,最好來自于國內外博物館網站。第二,完整的圖片、圖形信息。直接使用圖片制成PPT等多媒體文件進行共享時,要表明其作者、年代、作品名稱、尺寸以及使用材質,最好能有局部的分解圖片。第三,高質量的圖片、視頻。在圖片、圖形選用中盡量使用精度高、清晰度好、色彩還原度好的。只有這樣才能刺激學生的感知,吸引學生“閱讀”歷史,從而感受和分析不同的視覺形式。

            (二)網絡建設方面

            網站的建設和網絡的支持是開展網絡教學的平臺,是學生學習的“環境”,其設計的優劣很大程度上會影響教學的效果。網絡學習環境應該是開放的、多樣的、互動的和動態的。

            1.整體模塊設計

            網站的模塊設計要能清晰、美觀的展示豐富多樣教學資源,提供網絡互動的可能,一般必須具有以下欄目:教學板塊(包括教學視頻、教案、PPT等)、在線自測/考試系統、資源庫(包括視頻庫、圖片庫、歷年試卷庫等)、互動板塊(論壇、QQ群等)、搜索功能(站內搜索和站外收縮)。尤其需要強調的是搜索功能,由于美術史是紛繁、復雜的歷史,該功能板塊的設置能為學生提供高效、準確的信息,提高其學習效率的同時提高其自學能力。

            2.界面設計

            當學生和電腦通過人機交互的方式進行知識獲得時,網站的界面成為了中介。通常網絡課程的界面要求是簡介、明晰,避免錯誤選擇,同時強調文本和格式設計的一致性。但為吸引學生,在界面設計可以其根據對網絡課程的內容特點和學生對界面形式等方面的偏好進行設計。例如,在外國美術史課程中,可以選用素描紙或油畫布的圖片作為背景,選取不同時期的經典作品局部作為對應單元的進入按鈕等。讓界面引導明確的同時,也具有濃厚的文化性和趣味性。

            3.互動欄目設計

            要完成網絡教學中的學習反饋和互動,互動欄目的設計顯得尤為重要。尤其是史學類課程,歷史總是續寫的,因而必須設置具有后臺的處理能力的互動交流論壇。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可以在此平臺上獨立提問、獨立思考,無拘束地進行交流,以期學生能較好地了解和掌握教材內容,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提高思辨能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形成個人的對美術史的讀解。

        第4篇:精品課課程建設范文

        朱景林,景德鎮陶瓷學院講師,碩士學位,研究方向:學校教學管理。

        (景德鎮陶瓷學院,江西景德鎮 333403)

        摘 要:

        景德鎮陶瓷學院《陶瓷造型》課程于2003年被評為江西省精品課程,現正將其鍛造為國家精品課程。文章通過分析精品課程《陶瓷造型》的建設,目的在于了解國家精品課程建設的要求所在,對完善高等學校的精品課程建設以及提高教學效果等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精品課程;陶瓷造型;建設

        高等學校精品課程建設是教育部制訂的《2003-2007年教育振興行動計劃》的重要內容之一,計劃用五年時間(2003-2007年)建設1500門國家級精品課程,教育部在2007年1號《教育部財政部關于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又再次強調、細化了質量工程,指出“繼續推進國家精品課程建設,遴選3000門左右課程,進行重點改革和建設,力爭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手段、教學梯隊、教材建設、教學效果等方面有較大改善,全面帶動我國高等學校的課程建設水平和教學質量。”在這一背景下就更需要我們從思想上加強對精品課程建設的認識,這樣才能在實踐中嚴格遵循精品課程的有關標準。本文結合景德鎮陶瓷學院建設國家精品課程《陶瓷造型》的實踐,就如何建設國家精品課程做一些粗淺論述。

        一、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2003年4月,教育部了《關于啟動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精品課程建設工作的通知》,明確提出精品課程是具有一流教師隊伍、一流教學內容、一流教學方法、一流教學管理等特點的示范性課程。[1]其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則是一流教師隊伍,也就是說,一門課程之所以能夠成為精品,最關鍵的因素在于它擁有一支結構合理的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一) 知識結構、學緣結構和年齡結構合理的教師隊伍

        精品課程《陶瓷造型》課題組現有成員共9人,其中8人擁有碩士學位,2人是在讀博士,分別畢業于陶瓷學院、韓國圓光大學,有二位老師還分別在武漢理工大學、河南鄭州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全組成員平均年齡39.6歲,其中負責人1名,主講教師4人,擔任輔導教師4人,主講教師均為副教授以上職稱,師生比為1:20。這樣就形成了一支不同學科交叉、學緣結構合理、師生比例適合的教師隊伍。合理結構與梯次的教師隊伍,才可能使一個課程成為可持續、不斷繼承和發展的課程體系,才能對課程建設形成良好的智力支撐和人才保障。

        (二)教育理念先進,銳意教研的教師隊伍

        精品課程《陶瓷造型》課題組成員并沒有完全依靠教師現有的教學經驗和水平,而是積極緊跟時代的發展、觀念的革新和技術的進步進行教學改革和研究。課題組成員近年共獲省級教學成果5項,出版相關專著5部,發表相關論文多篇。作為課程負責人的何炳欽教授,長期從事陶瓷造型實踐和理論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對其所在地域的支柱產業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由此榮獲“江西省學科帶頭人” 等榮譽稱號,“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課程負責人與主講教師是課程建設的主帥,對課程建設起著領軍的重要作用,他們的學術水平、教學水平與教師風范,直接影響整個教學隊伍的整體力量,進而決定了課程建設的最終質量,課程組應注重對教師銳意改革、大膽創新的精神及活躍的教學思想的培訓。

        二、課程內容建設

        (一)課程內容應具有科學性,能反映本學科領域的最新科研成果

        陶瓷藝術設計專業創辦于1958年,是景德鎮陶瓷學院最早設立的專業之一,《陶瓷造型》課程是該專業的主干課程,也是國內最早開設此課程的院校之一,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和深厚的理論素養。1984年即被批準設立“陶瓷藝術設計”碩士點,1996年先后由輕工部和江西省教育廳授予省部級重點學科,2002年被評為江西省品牌專業。2003年獲院優質課程,同年通過省專家驗收,被評為江西省優質課程,2006年被復評為省優質課程,同年獲省教學成果一等獎,所依托的陶瓷設計專業是學院最具有特色的強項專業。

        本課程在陶瓷設計專業中是一門涵蓋專業基礎以及專業實踐的課程,也是專業的靈魂課程之一,它需要綜合運用藝術、機械、材料、制圖等課程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來研究造型設計的規律和方法,為后續的專業綜合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課程內容應突破傳統模式,采用層次化、結構化和模塊化的模式

        精品課程《陶瓷造型》突破傳統模式,采用層次化、結構化、模塊化的模式,將內容分為陶瓷造型基本理論與實踐和陶瓷造型理論設計兩個層次,并將有關內容分為7個模塊,每個模塊有相應的學分,每個層次按照該層次的教學目標,由相關模塊組成其知識結構。

        教學內容建設是精品課程建設的核心,體現現代教育理念和時代要求,以知識整合為課程體系建設的核心,重在課程的內涵建設,始終保持科學性、先進性和系統性,及時反映和吸收本學科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積極整合優秀教

        學成果和科學研究成果,體現新時期社會、政治、經濟、科技發展對人才培養提出的新要求。[2]

        (三)實踐課程內容設計

        精品課程《陶瓷造型》課程組十分重視教學實踐和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目前課程組現有教育實習基地35個,為學生的教學實踐提供了廣闊的天地,很好地滿足了學生的培養要求。

        精品課程《陶瓷造型》在教學的初級階段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設計基礎課程,實踐性教學環節極為重要。我們的基本建設思路是:①重視制作技法培養,通過參觀工廠、進入實驗室進行實踐操作,了解并掌握車模車以及各種工具的結構及其工作原理。②加強實踐訓練,訓練學生根據不同的設計圖紙進行不同種類的制作訓練,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應變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鼓勵學生在實踐的基礎上對設計進行改進提高。③將電腦設計繪圖軟件引入陶瓷造型課程設計,鼓勵學生利用電腦進行設計以及圖紙繪制,并且制作三維效果圖,強調多方案、修改再設計的思想。通過上述教學設計思想,教學效果明顯,學生對本課程理論知識的掌握比較牢固,這在后續的專業綜合設計中表現比較明顯。

        三、教學方法與手段

        精品課程《陶瓷造型》在教學方法方面以理論聯系實踐,先以基本理論引導學生,再輔以實踐訓練以加強學生的理解,最后再以思維訓練教學進行提高。另外注意開展課堂交流活動,使學生所受的訓練更加多樣化。在教學思想上體現以人為本的宗旨,以傳授最新的設計理念為目的,努力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

        在教學方法上:

        (一)本課程以課堂講授為主,結合優秀作品賞析,座談,講評等方式進行講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陶瓷造型課程教學,以設計理論和制作實踐為主,采取課堂講授與實際操作、市場調查、產品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在解決實際設計問題中將設計理念、思維方法、制作步驟等知識傳授給學生,使陶瓷設計制作的枯燥理論變成活生生的課堂教學。在理論講述時,要求老師對中國傳統設計理論、方法以及國外先進的技術以及設計流派等進行深入淺出的講解,并引導學生應對不同的設計方案時如何進行思維的轉化和提高,提高思維能力和設計能力。

        (二)本課程定期開展學術講座與研討會,面向師生介紹國內外陶瓷造型與裝飾方面的最新資訊、作品以及設計思想等;在課堂教學中加強啟發式、討論式,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撰寫體會和小論文;印發其他輔助資料,使學生增加信息量、拓寬知識面。

        (三)本課程組與景德鎮多家陶瓷公司和廠家建立了實習基地,經常組織學生到教學實踐基地以及瓷廠、作坊參觀、交流,并參與設計和制作,有利于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和實踐能力的提高。

        在教學手段上:精品課程《陶瓷造型》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專門開發了與課程相關的IP課件、電子教案、幻燈片和多媒體光盤,購買了大量影象資料,以生動形象的輔助教材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潛能。本課程還廣泛地向法蘭瓷等著名企業收集各類造型優秀的陶瓷造型作品,并建立了陳列室,以供學生進行考察、研究和分析。本課程在陶瓷造型課中采用計算機進行圖紙設計與繪制,教學效果明顯提高,有完整規范的圖紙樣板和模型示范教具,并在課后對學生優秀造型、模型作業挑選留校、存檔,在后續教學中供學生參考學習。

        精品課程所要求的教學方法必須是能促進學生重視自主性學習、探究性學習、合作性學習。

        四、課程特色與政策支持

        (一)精品課程《陶瓷造型》的課程特色

        1.地辦學:依托千年瓷都――景德鎮作為辦學基地,有御窯廠、陶瓷歷史博物館、古民窯、高嶺土,還有完整的陶生產體系。利用這一優勢,積極開展與社會合作辦學的模式,使教學與實踐、設計和制作有機結合,為培養具有新技術含量和實踐能力的藝術人才創造條件。

        2.企業合作:積極的開展與企業的合作與交流,建立產、學、研一體的創新機制。目前我院與歐神諾、環球、箭牌、新中原等三十多個企業建立合作關系。本專業學生參與企業的設計與制作,大大提升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03年國家日用陶瓷工程中心在我院的建立更是為本專業的校企合作構建了良好的平臺。

        3.際合作與交流:景德鎮作為全國乃至世界陶瓷藝術設計與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這種獨一無二的品牌優勢,為課程組開展廣泛的國際交流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成功的舉辦了國際夏季進修學院中韓、中日、中美陶藝交流展。與美國、韓國、芬蘭、加拿大、英國、日本等國開展廣泛的學術交流活動,并開展互派學生、短期培訓等交流與合作。

        (二)國家精品課程《陶瓷造型》的政策支持

        從政策上對精品課程建設予以支持鼓勵,早在1998年我院就把陶瓷造型設計列為院重點課程建設,2005年我院制定《景德鎮陶瓷學院重點建設課程項目管理條例》,切實推進教育創新,加強我院課程建設水平,進一步促進我院專業、學科建設,大力提高我院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課程建設規劃分學院和院(系)兩級,全院課程建設工作在分管教學工作的副院長領導下進行,并實行教務處、院(系)兩級管理。對重點建設課程的立項和評估,由教務處組織專家進行評審。對已經立項的重點建設課程,教務處依據《景德鎮陶瓷學院重點建設課程質量驗收指標體系》進行逐項評分,目前驗收指標體系已經建立。學院設立課程建設項目專向基金,用于資助課程建設。學院按照有關規定對院級重點建設課程、國家精品課程組核發績效積分,對于獲得“國家精品課程”稱號的課程,學院將予以相應課程組1:1的配套資助經費用于課程的后續建設。

        由于相關政策的傾斜,使得精品課程建設能從政策、人力、物力、財力多方面得到鼓勵,支持,這樣才能集中優勢資源,打造國內外有影響、有特色的品牌學科。

        五、教學條件建設

        (一)教材的使用與建設

        精品課程《陶瓷造型》,選用適合于新時期教學的優秀教材如《陶瓷的現代設計》、《陶瓷設計》,等并根據實際教學情況自編了一系列教材如《陶瓷模具成型》、《陶瓷模型制作》、《現代陶藝教學》、《陶瓷產品裝飾設計》等,教材能及時更新。并根據教學實際,制作一定數量的多媒體教學課件作為輔助。另外每位主講教師都有自編的講義、多媒體課件,并積極準備雙語(中英、中日)教材,在全國本專業領域中處于領先地位。選用的這些教材大部分是我院自編由出版社正式出版的。

        (二)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擴充性資料使用情況

        在江西省教委以及學院專業建設配套經費的支持下,本專業建立了較為豐富的中外文資料期刊室,訂閱了歐洲、美國、日本等國家的著名設計期刊,購買了一批日文、英文原版設計書籍與圖錄。如《Artist》《African Arts》、《L’OEIL》、《PundG》、《Design》、《Art News》、Sculpture Review》、《Art in America》、《American Craft》、《Popular Ceramics》、《Tableware luternational》、《Ceramic Review》等等,為教師和學生的陶瓷造型設計擴充了學習資料。同時,在學院校園網的支持下,引導學生充分利用互聯網優勢,獲得充分的學習資料和專業設計信息。

        (三)配套實驗教學效果

        在教學設備上,設計藝術學院有幻燈機4臺,實物攝影儀6臺,固定投影儀2臺,手提投影儀2臺,復印機2臺及計算機輔助設計實驗室7間,實驗室面積為1100m2,模型車自2001年起增加至80臺,拉胚機增至100臺,砂輪機2臺,烘房4間,高溫窯爐5臺套,烤花爐10臺套,同時對新進的模型機、拉胚機進行了改良設計,使之更實用,更耐用,對現有的設備加強管理,合理分配使用。在教學過程中,有完整的圖紙樣板和模型示范教具,并制作了一批陶瓷造型課程多媒體教學課件等,實行計算機輔助教學。教學輔助設施能滿足教學需要,進一步強化了現代教學手段,應用效果好。

        (四)實踐性教學環境

        由于設計藝術學院地處中國千年瓷都――景德鎮,具有得天獨厚的實踐環境和行業支持,隨著招生數量的增加,不斷擴充教學實驗、實踐場地,確保人均實驗面積不低于國家標準。重視校外實習基地建設,積極與企業、作坊合作,互通有無,建立校外實習基地,推進社會與學校相結合的辦學思路,把教學與實踐有機結合。既能為企業解決一些產品設計問題,又能緩解目前教學設備場地的不足,使學生更好地進行社會實踐,為今后走向社會創造條件。課程組為景德鎮市設計制作了大型陳設陶瓷造型作品,為廣州市白云區政府、南昌世貿園等地設計制作陳設陶藝造型作品,為多家企業設計了一系列的日用瓷,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應和經濟效益。課程組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創作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組織學生參與國內外的各項比賽,并屢獲大獎。

        (五)網絡教學環境

        在學校寬帶信息網絡的支持下,所有辦公室和學生宿舍都接通了校園網,教師與學生可以實現網上教學交流。在我院網絡主頁上,設有教學服務主題,學生可以通過網絡進行自主學習。學院新近購買的南京易學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開發的“天空教室網絡教學課堂”已經調試使用,教師可以通過校園網的教學服務板塊中的天空教室網絡平臺進入網頁。目前,陶瓷造型課程的教學資源大部分已經上網,而且在不斷更新之中,今后學校將進一步加強網絡教學環境的建設,完善原有校園局域網,保證新增設備的網絡聯通,課程組還將建立獨立的陶瓷造型設計專業網站。良好的網絡教學環境,豐富和擴充了師生們的學習資源,活躍了師生間的互動交流。

        六、結論

        課程是教育教學的基礎和載體,抓好課程建設對提高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從這個意義上講,精品課程是學校教育質量的重要標志。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精品課程建設要保證目標明確、思路清晰、人選得力、規劃詳盡、措施有效、態度認真、工作扎實,要本著為學生服務的精神,不能只是為創建而創建。另外,在精品課程的建設過程中,學校要分析國家對精品課程的要求,查找自身存在的優勢和不足,充分認識自己,避免具體工作中的盲目性和經驗主義。

        [參考文獻]

        第5篇:精品課課程建設范文

        關鍵詞:國家精品課程 工程材料 課程建設 教學質量

        Facing the challenge and building excellent course: constructing the course of engineering material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reducing the class hours

        Yao Kefu, Gong Qianming, Zhang Gong, Wang Kunlin, Wu Yunxin, Zhang Huatang, Zhu Hongwei, Zhang Xin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Abstract: Here the early developing process of the syllabus building and textbook editing of engineering materials in China has been introduced, together with the recent progress of the course building under the condition of reducing class hours for the national excellent course of engineering materials in Tsinghua university. 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reducing class hours without reducing the teaching quality from the university, we have strengthened the teaching on the key topics of the course, improved the teaching through website, strengthened the experimental training and innovation activity, reformed the examination, and so on. As a result, good teaching quality of the course has been achieved.

        Key words: national excellent course; engineering materials; course building; teaching quality

        工程材料課程是高等院校機械工程類和近機械類本科專業一門十分重要的技術基礎課。該課程講授的工程材料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工程應用等內容是機械類和近機械類工程技術人員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1-3]。因此,我國各高等院校,機械工程類和近機械類專業都開設了這門課程,并且,在多數院校工程材料課程是這些專業的必修課程和專業核心課程,可見,工程材料是一門非常重要的技術基礎課。各高校都非常重視工程材料課程建設,并取得了顯著成效,數十所高校的工程材料課程被評為國家精品課程、省市精品課程和校級精品課程。最近,隨著高校教學體系和課程體系建設的不斷推進,對課程教學學時均有不同程度的壓縮,而對課程教學質量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7]。因此,怎樣在課時壓縮的條件下推進工程材料課程教學改革,提高課程教學質量是我們面臨的新課題和新任務,也使工程材料課程建設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我校是國內率先開設工程材料課程的學校,在工程材料課程建設的新階段,我們針對32學時工程材料課程的要求,對課程核心內容、課程教學、實驗教學進行了深入探討,提出了課程教學實施方案,并進行了教學實踐,取得了初步成效。

        1 工程材料課程的前期建設

        工程材料課程的前身是金屬材料及熱處理課程。金屬材料及熱處理課程闡明金屬材料的基本理論,金屬材料的成分、加工工藝、組織、結構與性能之間的關系;介紹常用金屬材料及其應用等基本知識。1972年,在機械部的領導下,成立了機械類熱加工專業教材編審組。1974年,由廣東工學院、山東工學院、山西礦業學院、上海機械學院、太原工學院、太原重型機械學院、東北重型機械學院、吉林工業大學、河北工學院、洛陽農機學院等學校聯合編寫了適合機械類冷加工各專業使用的《金屬材料及熱處理》教材,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1978年,機械部教育局在天津召開機械類各專業教材編寫會議,決定在原有的基礎上重新編寫各門課程的教材。1980年,由上海工業大學史美堂、洛陽農機學院席聚奎、東北重型機械學院楊慧心重新編寫了《金屬材料及熱處理》教材,由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史美堂主編的這本教材為金屬材料及熱處理課程教學提供了必要的教學資源,對推動金屬材料及熱處理課程建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當時,我國許多院校使用了這本教材。

        1980年10月,機械部在富拉爾基東北重型機械學院組織召開基礎課教學討論會,我校機械工程系鄭明新提出了機械類專業開設工程材料課程的設想。我校于1981年將金屬材料及熱處理課程教學組更名為工程材料課程教學組,并將原來的金屬材料及熱處理課程改為工程材料課程,至今已有32年。

        1991年,在鎮江船舶學院召開高等工業學校機械工程材料和物理化學課程指導小組會議。參加會議的學校有哈爾濱工業大學、湖南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清華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山東工業大學、南京工學院、江蘇工學院、洛陽工學院、河北工學院、陜西工學院、燕山大學、大連理工大學、華中理工大學、浙江大學、鎮江船舶學院等。會議討論、通過了高等工業學校機械類冷加工專業適用的機械工程材料課程教學大綱。

        教學大綱規定了機械工程材料課程的性質、任務和教學目的。教學大綱指出:機械工程材料課程是機械類(冷加工)各專業的技術基礎課。本課程的任務是從機械工程材料的應用角度出發,闡明機械工程材料的基本理論,了解材料的成分、加工工藝、組織、結構與性能之間的關系;介紹常用機械工程材料及其應用等基本知識。本課程的教學目的是使學生通過學習,在掌握機械工程材料的基本理論及基本知識的基礎上,具備根據機械零件使用條件和性能要求對結構零件進行合理選材及制訂零件工藝路線的初步能力。教學大綱規定了《緒論》《金屬的晶體結構與結晶》《合金的結構與結晶》《Fe-Fe3C相圖》《金屬的塑性變形與再結晶》《金屬材料的機械性能》《改善鋼的組織與性能的基本途徑》《鋼鐵材料》《有色金屬及其合金》《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復合材料》《機械零件的失效與選材》13章的基本內容。大綱指出:對課程體系和層次未作詳細規定,各校可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探索新的課程體系。

        此后,工程材料課程在我國得到快速發展,許多學校編寫了自己的《工程材料》或《機械工程材料》教材,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可喜局面。

        2 工程材料課程建設與發展

        1998年,我校進行大規模教學體制改革,將原來的大學本科由5年制改為4年制,與此同時,對課程體系進行了大的改革和調整。工程材料課程被評為機械學院全院“平臺課”,即全院學生必修課程。當時機械學院包括機械工程系、精密儀器系、汽車系、熱能系、工程力學系5個院系。工程材料課程春秋兩季均開課,每學期有3~5名教師講課,全院學生可任選一個課程班。全院工程材料課程均為48學時,采用學大綱、材、統一考試試卷和同一評分標準(外語課程班除外)。經過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課程建設取得了可喜的成績,課程被評為北京市精品課程、國家精品課程,2011年工程材料課程組與材料加工課程組組成的工程材料及加工教學團隊被評為國家級教學團隊。

        隨著教學體制和課程體系改革以及課程建設的不斷推進,2010年,我校開始進行新的本科課程體系建設,于2011年年底制定了新的教學計劃。在新教學計劃中,一些院系對工程材料課程的學時數進行了調整。目前航空航天學院、材料學院、機械工程系3個院系開設48學時的工程材料課程,而汽車系、熱能系、儀器系改為開設32學時的工程材料課程。怎樣開設32學時工程材料課程、怎樣在壓縮學時的條件下保證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成為工程材料課程教學組課程建設的主要任務之一。工程材料課程教學組從2011年便開始進行32學時工程材料課程教學準備和相關內容建設工作,經過2年的努力,已取得初步進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 課程核心內容

        工程材料課程的核心內容應該包括:材料的基礎理論、材料的基本知識、材料應用與零部件選材三大部分,但各部分內容的重點、內容細節、講課所用學時數各高校則結合自身的特色各有側重。我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理論基礎厚實、知識面寬、實踐能力強的拔尖創新人才。工程材料課程是我校核心課程和機械學院平臺課程,也是機械類專業在本科教學中唯一的一門全面介紹材料知識的課程。掌握該課程的核心內容,對各專業學生后續課程的學習和畢業專題研究以及研究生培養都起到重要的作用,在人才知識結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以及素質培養過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學時數減少的情況下怎樣保證教學效果和實現培養目標是一項艱巨的任務。

        我校工程材料48學時教學大綱歷經三代教師近30年的建設和完善,已在課程教學和人才培養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培養了近30屆學生,受到學生的好評。經過仔細分析大綱,提出了保持工程材料課程材料基本理論―材料基本知識―材料工程應用的課程體系。結合32學時課程的學時安排和培養目標,采用保證重點核心內容,簡化一般內容,自修介紹性內容的教學方案。課程核心內容如下:

        在材料基礎理論方面,材料的結構與性能特點、金屬與合金的結晶、金屬的塑性變形、鋼的熱處理、鋼的合金化等為核心內容,即便學時總數減少,也需要保證上述重點內容的講授。在材料基本知識方面,重點講授金屬材料,核心內容包括:碳鋼、合金結構鋼、合金工具鋼、特殊性能鋼、鑄鋼與鑄鐵、有色金屬與合金(鋁與鋁合金、銅與銅合金、鈦與鈦合金、鎂與鎂合金、鎳與鎳合金、軸承合金),一般講授內容為高分子材料(工程塑料、合成纖維、合成橡膠)和陶瓷材料(特種陶瓷)。在材料工程應用方面,重點講授的核心內容包括:零件失效分析與選材原則、典型工件選材與工藝路線設計(齒輪、軸、彈簧、刃具)、工程材料應用(結合行業,如汽車、機床、儀器儀表、熱能、化工、航空航天等)。同時在材料基本知識中結合各類主要材料進行舉例介紹。而復合材料、功能材料及新材料的內容只進行簡單介紹,主要內容由學生自修。

        工程材料課程的最終目標是讓學生在學習該課程后,能在機械或裝備的設計中進行工件或零部件的選材和加工工藝路線設計,要實現這個目標,學生必須掌握材料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性能,知道哪些材料有哪些性能特點和怎樣調控它們的性能。要做到這一點就要了解材料組織結構和性能的關聯,包括材料的凝固組織、變形組織和熱處理組織,材料的力學性能和加工性能。可見,工程材料課程必須同時保證材料基礎理論、材料基本知識和材料工程應用三大部分內容的核心內容。

        2.2 保證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的方法

        在確定課程核心內容后,要在學時減少的條件下保證高的教學質量和好的教學效果,必須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除上述保證重點核心內容,簡化一般內容,自修介紹性內容的教學方案外,還采用了一系列配套措施。主要措施如下:

        (1)保證作業練習數量。在32學時的工程材料課程教學過程中,為了保證教學效果,基本不減少課外作業次數和作業題數量。通過足夠的課外作業練習,使學生增加課外復習和練習時間,使學生能較好地掌握所學內容。

        (2)強化網上學習和網上練習。我校工程材料課程建有完善的網絡課程,包括各章節主要內容、內容提要和小結,各章節重點和要點,工程材料庫、顯微組織圖譜、國內外鋼號等學習輔導內容。這些內容可以幫助學生掌握課堂學習內容。在網絡課程中還有與各章節課程內容相對應的網上習題,學生可以在網上進行練習和自己檢查答案是否正確。這些習題的特點是量大、內容豐富、覆蓋面寬、可有效幫助學生掌握課堂學習內容。

        (3)采取閉卷考試方式。工程材料課程由于需要記憶的內容很多,如各種基本概念、材料牌號、化學成分、熱處理工藝、熱處理組織、零部件選材等,以前采用開卷考試較多。但在充分調研后,發現一些學生寄希望于最后1~2周突擊復習,沒有真正掌握所學內容。針對這種實際情況,課程組果斷采用閉卷考試方式,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在課時減少后,是否繼續采取閉卷考試方法是件難以抉擇的事。但通過總結和分析過去的經驗,我們最后還是采用閉卷考試方式。根據考試試卷分析,閉卷考試方式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4)鼓勵課外活動。本課程安排兩次實驗課(4學時)。此外,課程組鼓勵學生開展課外活動,包括大學生研究訓練計劃(SRTP)以及結合自己的體會撰寫與零件選材相關的小論文。很多學生參加了上述課外活動,培養了對工程材料和所學內容的學習興趣,強化了對課堂學習內容的掌握。

        總之,在課程學習中,除了提升教師的授課質量、授課魅力和授課效果外,學生增加投入時間非常重要。在32學時的課程教學中,通過采取上述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3 工程材料課程的發展展望

        作為一門機械工程類或近機械類專業的技術基礎課程,工程材料課程在制造業工程高等教育知識體系中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但多數學校在壓縮課程教學學時,使工程材料課程的教學質量、教學效果和學生對工程材料知識掌握與工程材料應用能力面臨挑戰。在教學學時

        (下轉頁)

        (上接頁)

        減少的情況下,怎樣保證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不受大的影響是工程材料課程授課教師的課題,需要廣大教師共同研討、共同努力。結合我校的實踐經驗,我們認為采用以下措施可降低學時減少的影響:

        (1)強化電化教學:目前多數教師采用PPT演示文檔軟件來進行授課。采用PPT演示文檔進行教學,可省去作圖和撰寫授課內容的時間,增加了單位時間的授課內容和授課信息量。因此,編寫高質量的授課PPT演示文檔、動畫等教學軟件對提升課時壓縮條件下的教學效果十分重要。我校工程材料課程教學組通過自己努力,并結合外聘專家輔助,在清華大學出版社的支持下編寫和出版了與教材配套的課程教學軟件工程材料多媒體課件。

        (2)網絡課程:網絡課程可幫助學生進行課外學習,幫助學生利用網絡課程預習、復習課堂學習內容,結合網絡習題與練習和網絡特色,幫助學生鞏固課堂學習內容。同時,可讓學生利用網絡課程自修部分課程內容。因此,編寫和建設有特色、高質量的網

        絡課程,鼓勵學生利用網絡課程自學對提升課程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有重要意義。目前,已有多所高校的工程材料課程被評為國家精品課,并建設有網絡課程。建議教育部采取有效措施,鼓勵將高質量的網絡課程對全國高校開放,增大學生受益面。

        (3)建議采取靈活的考試方式。根據調查結果,多數學生很關注考試方式。學生希望可以少投入一些精力,考試題目容易一些,能獲得好的分數。但仍有相當多的學生期望教師強化課堂管理,采用閉卷考試方法,使自覺性稍差的學生能在壓力作用下,加大對課程學習的投入,實現對課程內容的較好掌握。因此,采用靈活的考試方式,可望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4)鼓勵課外活動。在大學學習階段,學生的可塑性很大。培養學生對工程材料課程的學習興趣,對學生掌握課程核心內容和基本知識有顯著幫助。課外活動方式、內容可靈活選擇,并可結合學生科技活動、研究訓練項目、科技實踐活動,讓學生感受到工程材料知識在科技活動中的作用,增加材料應用的感性認識,以提升教學效果。

        4 結束語

        材料學科正在高速發展,工程材料課程不斷有新知識引入。為了適應材料學科快速發展的需要,進一步提高工程材料課程的教學水平與教學質量,需要不斷更新課程教學內容。工程材料課程建設需要不斷完善,不斷向前推進。因此,奮戰在工程材料課程教學一線的教師互相交流教學經驗、共同探討應對挑戰的策略對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朱張校,姚可夫,張人佶.國家精品課程“工程材料”課程建設探討[J].大連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S2):4-7.

        [2] 姚可夫,朱張校.建精品課程,編精品教材[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15):6-7.

        [3] 朱張校,姚可夫.工程材料[M].第5版.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

        [4] 周濟.大力加強教學研究,切實提高教學質量[J].中國大學教學,2005(1):4-8.

        [5] 劉寶存.建設高水平教學團隊,促進本科教學質量提高[J].中國高等教育,2007(5):29-31.

        第6篇:精品課課程建設范文

        [摘要]美國可汗學院通過在線視頻教學贏得了學習者的認可,其成功原因在于視頻制作上獨樹一幟,視頻教學中強調學生的“學”,視頻內容“專”和“博”有機結合。當前,我國高職院校精品視頻公開課建設正處于初步發展時期,存在一定的努力空間。借鑒美國可汗學院的成功經驗,高職院校精品視頻公開課建設可以從視頻制作本身的內容、時間等因素,視頻制作團隊的構建,鼓勵教師自主拍攝視頻以及強調視頻制作以服務學生的學為主等方面來進行。

        [

        關鍵詞 ]高職院校精品視頻公開課 可汗學院 建設 路徑

        [作者簡介]黃娟(1979-),女,江西金溪人,順德職業技術學院人文社科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為職業教育。(廣東 佛山 528300)宋俊驥(1971-),男,江西吉安人,江西外語外貿職業學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為高等職業教育管理與課程建設。(江西 南昌 330099)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5)21-0090-03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提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化的建設,其中“加快優質教育資源開發與應用”是重要組成模塊之一。在此大方向的指引下以及國外高校精品視頻公開課取得相當實效的影響下,教育部高教司于2011年開始積極啟動并推進高校精品視頻公開課建設。高校精品視頻公開課是以大學生為服務主體,同時面向社會大眾免費開放的科學、文化素質教育網絡視頻課程與學術講座。可以看出,國家對高校精品視頻課程建設日益重視,但由于資金、重視程度、學校力量等存在不足,高職院校精品視頻課程建設進程略遜于普通高校的發展。作為承擔我國高級職業人才培養、向社會公眾推廣職業教育資源的高職院校,可借鑒美國可汗學院的視頻建設模式,及早系統建立高職院校的精品視頻課程,推廣部分著名院校的教學視頻,形成大范圍聽課群眾,從而迅速實現職業教育資源公平分享的發展模式。

        一、成型與實踐:美國可汗學院的緣起及其簡介

        可汗學院(Khan Academy)是由孟加拉裔美國人薩爾曼·可汗(Salam Khan)建立的一家非營利性教育機構。它萌芽的機緣來自于2004年可汗通過雅虎通聊天軟件、互動寫字板和電話為表妹納迪亞解答數學難題。隨后,為了幫助更多的朋友,可汗開始將輔導材料制成視頻放到You Tube網站上,以方便更多人分享。2007年,可汗成立了非營利性的“可汗學院”網站,用視頻講解不同科目的內容,并解答網友提出的問題。因為可汗學院具備充分考慮學生學習主體、“翻轉課堂”、大容量學習視頻等優點,切合了大眾自主學習的需求,使得其免費網上課程在臉譜網上有7000多人注冊,在推特上有2900人注冊。在過去的兩年時間內,觀看可汗學院網站的總人數已超過20000萬人次,每月更有600萬學生在使用這個網站。

        可汗學院網站( wwww.khanacademy.org)由5個模塊組成,分別為觀看視頻(Watch)、做練習( Practice)、提供指導(Coach)、志愿服務(Volunteer)和個人主頁。其中,視頻是可汗學院網站的主要部分,由可汗在“不出鏡”的情況下邊講解邊用電子黑板呈現圖片素材,涵蓋數學、科學、金融經濟學、人文科學、考試準備和教師培訓資源等6大類42小類3600多個視頻;做練習主要結合學生觀看視頻之后的即時知識點復習并形成知識網絡結構圖;提供指導環節中,可汗按照學習者不同學習情況進行針對性指導;志愿者服務主要將視頻翻譯成不同語言,幫助實現資源全球共享;個人主頁分導航區、成就區、學習管理區,讓學習者了解自己的情況且體會成就等。通過5部分有機結合,實現了學習者“學一做一思”的有效連接,并且更容易被視頻使用者接受從而形成巨大的分享效應。

        二、優勢與經驗:美國可汗學院視頻課建設的特點

        美國可汗學院之所以能將視頻課程實現最大程度的分享和利用,與其具備的優點密不可分。

        1.視頻制作范式“另辟蹊徑”。可汗學院的視頻制作范式已經不拘泥于傳統視頻制作思路,在錄制主體、視頻時間、視頻畫面等方面均獨樹一幟。首先,視頻完全由個人自主錄制和建設,考核指標由使用者評價。可汗學院的視頻錄制全部由可汗自愿和獨立錄制完成,充分發揮了視頻錄制者的主觀能動性,且視頻效果好壞由在線使用者認可,保證了視頻教學的質量;其次,視頻時間考慮受眾注意力持續時間。可汗學院的視頻在時間長度上大致為10分鐘左右,保障觀看者可以更為輕松和專注地集中于某一講解內容,不因為時間過長而關掉或放棄,有利于視頻的可利用性和學習的有效性;再次,主講者不出鏡,以電子黑板系統呈現。可汗學院依靠觸控面板中顏色各異的彩筆勾畫來制作視頻畫面,且在制作畫面的過程中輔以錄音進行解釋,有助于學習者在“字一音”雙重呈現中強化記憶和學習效果。同時,可汗學院制作的視頻中,教師的不在現場和畫面的直觀展示,又減少了學習者的壓力,增加了學習的趣味性和生動性。最后,視頻制作注重教學所需的實效,不單純講究畫面精良。可汗學院的視頻制作全由可汗一人通過電腦軟體錄制,主要強調視頻對學生學習的作用,這樣既克服了追求畫面精良而耗時耗材的不足,又避免了大量設備或人員的介入而影響視頻錄制者的正常發揮。

        2.視頻教學強調學生的“學”。據You Tube網站統計,可汗學院的視頻課程比麻省理工學院制作的免費網上課程還受歡迎。究其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可汗制作的視頻充分考慮學生的“學”。與傳統高職院校網上視頻公開課大多迷信“名師效應”,主要是把知名教師上課的過程攝制下來放到網絡上讓學習者觀看不同,可汗學院的視頻就由可汗制作,且制作時完全根據學生有不同的學習內容和學習進度等個性化差異錄制分段視頻,這樣更有益于主講者與學生拉近距離,也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實現循序漸進學習。同時,可汗學院視頻的最大特點為數據分析。通過活動分析柱狀圖、學習知識點拼圖、顏色不同的技能學習進度圖以及練習過程柱狀圖四種不同的數據分析,不僅幫助學習者明確自己的學習進度、掌握情況等,也可以使學習者在不斷滿足的成就動機激勵下更有學習激情,并且在保障學習者積極穩步學習的基礎上實現了指導者更有針對性和切人性。

        3.視頻內容包含多學科基礎知識點。可汗學院在錄制視頻時,主要根據學生學習內容而劃分為一個個具有邏輯關系的知識點,最終以一個個的小知識點形成大的知識網絡圖,這樣首先保證了學習者學習最基礎知識的需求。同時,這些以知識點為主的幾千個教學視頻并不局限于某類知識的講解和掌握,教學視頻的內容涉及物理、化學、數學、天文學、歷史學等多門學科種類。可汗學院制作的視頻突破了傳統在線課程分門別類解剖知識的不足,同時也克服了精品視頻課程建設局限于名師講授某一內容的不足。可汗學院視頻內容通過知識點切入并加入多學科內容,實現了視頻學習“專”和“博”的有機融合。

        4.視頻學習與溝通和指導相配合。可汗學院在推動學習者利用視頻在線學習的同時,還將學習者的自主學習和在線輔導、課堂實地答疑等密切結合起來。傳統視頻學習的學習者在網上點擊視頻觀看后無法通過相應途徑與其他學習者等溝通和互動,而可汗學院通過網站建設將學習和互動、指導緊密聯系起來。同時,可汗學院的視頻因為效果突出,學生在線學習后進入學校可以與教師進行更為有針對性的互動。可以說,可汗學院的視頻并不是孤立地放置在網上,而是通過固定網站和網站相應的指導、溝通建設模塊實現了視頻在線學習的互動。

        三、啟示與體會:高職院校精品視頻公開課建設路徑

        美國可汗學院憑借豐富的教學視頻、結合在線網站等進行互動溝通和評價、注重學習者的主體性發揮等優點,迅速贏得學習者的青睞并取得了驚人效果。我國高職院校可以借鑒其建設路徑,實現視頻公開課建設的起步,以實現職業教育資源的分享和滿足全社會文化提升的需求。

        1.考慮視頻內容、時間等主要因素。美國可汗學院視頻內容的最大特點為門類齊全,基礎和提升雙向注重。我國高職院校精品視頻公開課建設首先要重點考慮視頻內容,側重于職業技能類、操作類課程內容的選取,避免與普通高校精品視頻課程重復。同時,高職院校精品視頻公開課雖然定位為“精品”,但也應考慮融合基礎知識點,實現高深知識和基礎知識相結合,以滿足不同水平的學生和社會大眾的需要。高職院校在視頻制作時還需考慮時間效度。美國可汗學院基于學生的有效學習時間或某一主題學習的完成時間,把教學視頻一般制作為10分鐘左右。反觀我國高職院校精品視頻公開課時間均以一堂課45分鐘為標準,這一時間標準顯然不是很符合學生的實際,需要根據學習者的需要和興趣保持時間進行調整,著力規避一堂課時間就為最有效學習時間的思路。視頻制作標準要秉持清晰為本、靈活處理的原則。當前,我國高職院校精品視頻公開課的模式為“教師講臺”講授,搭配使用PPT等相應設備進行講解。這種模式存在視頻畫面單一、僵硬、形象性不足等問題。我國高職院校精品視頻課程建設中,可以借鑒美國可汗學院采取電子黑板生動勾畫圖片并配備聲音、字幕的思路,適度調整之前教師必須“出鏡”,動作、衣著等必須合乎視頻拍攝要求的強硬規定。

        2.形成自主、高效的視頻建設團隊。高職院校精品視頻公開課建設的落實,離不開一支自主、高效的視頻建設團隊,這需要政府和高職院校共同努力。首先,政府在高職院校精品視頻公開課建設中的指揮作用不容忽視,因此,政府需要有所作為,加大高職院校精品視頻公開課的建設力度,同時成立相應機構以培養、培訓視頻建設團隊。其次,高職院校應注重培育自己的視頻建設團隊。我國高職院校可以學習美國可汗學院自己組建視頻拍攝團隊的思路,將本校的相關專家組織起來,發揮各自優勢,為高職院校建設精品視頻建設出謀獻策。同時,高職院校要注重加強和普通高校的聯系,實現專家互補。可以采取“引進來”的策略,分享普通高等學校精品視頻課程的經驗與不足,明確高職院校精品視頻課程與普通高校的區別之處。高職院校可以定期組織本校的專門人員赴國內外先進機構進行學習,或定期通過網絡、雜志等挖掘高職院校精品視頻公開課建設的先進經驗。通過構建高職院校本校的視頻建設團隊,可以更好地推廣本校的優質教育資源,且有利于完善本校的校本課程。

        3.鼓勵高職院校教師自主攝制視頻。高職院校精品視頻公開課的攝制主體為教師,拍攝的目的在于將教師所擁有的知識轉換為優質教育資源進行推廣。因此,高職院校精品視頻公開課推廣還需要教師自愿、自覺和積極地參與和落實。可汗通過自己自愿、有興趣地制作視頻并無償推廣,實現了視頻資源的最大程度開發。我國高職院校教師同樣可以借鑒和學習可汗的做法,自主、自愿地利用手中的電子設備拍攝平時所教內容。當然,還需要政府、學校等建立相應的鼓勵機制,激發高職院校教師自主拍攝有價值、有意義的視頻。具體來說,政府和學校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努力:首先,政府和學校可以提供一定資金對高職院校教師進行拍攝獎勵,以及提供研修拍攝視頻的資金;其次,政府和學校要注重增添相應的數碼產品,為教師提供相應的硬件設備.方便其及時應用;最后,政府和學校可以舉辦教師自主拍攝視頻大賽,鼓勵高職院校教師及時記錄平時的優秀教學經歷。

        第7篇:精品課課程建設范文

        【關鍵詞】高職院校 精品課程 建設

        實踐

        【中圖分類號】G【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3)08C-

        0066-02

        自從教育部推行精品課程建設項目以來,精品課程建設項目在高校的發展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每個層次的大學,如重點大學、一般大學、高職高專都有屬于自己的特色專業課程,作為工科類高職院校就更應該以精品課程建設為手段,全面提高辦學水平,辦好人民滿意的高等職業教育。本文從廣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的“建筑工程測量”等國家精品課程建設的實踐出發,對工科類高職院校精品課程的建設定位及問題提出幾點思考。

        一、工科類高職院校精品課程建設的定位

        精品課程建設應體現當代教育教學的最新思想,必須符合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社會發展進步的要求,要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以推動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改革,所以,精品課程必須要有先進性、可行性、教育性、可操作性及示范性等特點。高等職業教育和地方的經濟發展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其要支持地方經濟建設的發展,堅持以就業為方向,向社會培養急需的技術型人才。高職院校的精品課程是在優秀課程的基礎上,建設一流的教師團隊、創新的教育方法、高品質的教材、嚴格的教學管理的實踐過程。工科類高職院校通過精品課程建設輻射其他課程,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面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工程技術實用型人才。

        二、目前工科類高職院校精品課程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滯后

        精品課程建設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項長時間建設的系統工程。它包括師資隊伍建設、實驗室建設、實訓基地建設和課程內容改革。這就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財力,還需要有正確的制度進行引導。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目標主要是專業性很強的技術型人才,這就決定其專業課程相對來說比較生硬,專業術語、圖標等內容較多,缺乏生動、靈活的文字。高職院校的課程應該由教師運用多媒體教學來把枯燥、難懂、抽象的專業教學內容轉變成生動形象的直觀形式。現在是信息化發達的社會,高職院校應該抓住這一機遇,努力實現教學方法的現代化,不斷使用最新的教學手段。由于一些高職院校成立時間較晚,加上有院校得不到當地政府的重視,教學軟硬件條件相對較差,導致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滯后。

        (二)師資力量薄弱

        1.“名師”經驗不足,教學能力有待提高。高職院校的教師不僅僅是專業知識的傳授者,更應該是這方面的權威。所以,高職教育必須有“雙師型”教師隊伍作為支撐,這樣才能實現高職教育培養高技能人才的目標。但是在精品課程建設中,有很多院校為了獲得“精品課程”這一榮譽稱號,往往瞞報自己的綜合實力,臨時組建自己的一些權威人士和學科帶頭人為課題組成員,卻沒有經過嚴格的審查過程,這樣使得一些只懂理論知識,缺少實踐知識的教師也進入到其中,這勢必影響到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的培養。

        2.教師的精力有限。隨著這幾年的高職高專招生規模的擴大,專職教師跟不上學生人數的增長,導致很多教師都是在超負荷的狀態下完成工作,沒有時間對課程教學改革進行思考;有些年輕教師在忙于職稱評定,沒能全身心投入都教學工作當中,嚴重影響到了教學的質量;還有的教師只注重著書立說,參加一些項目運作和投資,沒有把精力放在日常教學中去。因此,為了搞好精品課程的建設,高職院校必須組建一支教學水平高、結構合理的“雙師型”教師隊伍。

        (三)缺乏有效的課程和教學監控機制

        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管理機制不健全是一個日益突出的問題。有些院校在教學質量的檢測中做表面文章,沒有深入到本質,不能有計劃、有安排地解決在教學環節出現的問題。而且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勵制度,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受到很大打擊。有的高職院校在教材的更新速度上跟不上實踐教學的要求,不能根據自己已有的精品課程建設的要求來及時更新教學內容,使之與實踐教學環節脫節。實踐教學是工科類高職院校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最主要的教學方式,因此教材的更新速度必須跟上實踐教學的速度。我們傳統教學只是注重理論傳授,而高職院校必須重視實踐教學,必須要求教材的同步更新,這樣才能實現理論指導實踐,實踐促進理論的發展和研究。

        三、工科類高職院校精品課程建設的主要措施

        (一)緊扣地方經濟的建設需求,改變專業結構

        每個專業都有自己的專業特色,都有自身的核心課程。恰恰是這些核心專業課程所包含的技術知識和技能構成了不同專業之間的競爭力。所以,建設好精品專業的基礎是建設好精品課程。廣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以實際出發,以當地急需的建設型人才為突破口,積極改變自己的專業以適應現代社會快速的節奏。搶抓廣西推進城鎮化、工業化進程,特別是中國―東盟博覽會永久落戶南寧、泛北部灣開發給建設行業帶來的大機遇,走內涵提升和外延擴展相結合的發展之路,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培養建設型人才。學院圍繞“雙師型”教師隊伍進行建設,形成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良好的教學效果的教師隊伍,并為他們提供最佳的生活、工作條件,以提高他們對精品課程建設的積極性。經過幾年的努力,廣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的建筑工程測量和建筑水電工程計價兩門課程被評為國家級精品課程,建筑工程計價等8門課程被評為自治區級“精品課程”。

        (二)加強實踐教學,重視學生基本理論的學習

        高職院校培養的學生必須有一技之長,技能的學習必須通過實踐來完成,因為實踐是職業教育最直接、最有用的方法和手段。目前,有些高職院校的實踐教學只是做表面文章,失去其應有的意義,這樣既浪費時間,又浪費精力。對此,高職院校在精品課程建設過程中,應該加大對實踐、實習環節的監督力度,重視學生基本理論的學習,使得學生動手能力強,理論知識夠用。

        (三)加強對建設過程的指導,控制精品課程的質量

        精品課程建設要以課程為研究管理對象,其課程負責人要全面管理區建設工作,精品課程負責人應該把建設落實到實處,制定和管理課程建設中的規劃、運作、自測等工作當中,負責人也可以通過精品課程軟件培訓、進行精品課程的調研以及組織教師參加精品課程建設經驗交流大會,通過這些方式勢必會提高精品課程的質量。

        (四)改進教學方法,重視教學內容的建設

        教育教學的改革很大一部分就是教學方法的改進,利用新型的教學方法能夠明顯提高教學的水平,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們應該以學生為中心,加強與學生的交流,精品課程所要求的學習方法要鼓勵學生學會研究性學習、協作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性學習。老師使用先進的教學手段,也會節省很多精力,這樣教師就有時間投入到精品課程的建設當中。

        目前,相當多的高職院校的教學內容嚴重落后于社會的發展水平,這個問題值得我們警惕。高職院校就是要培養技術應用型人才,但是由于教學內容的落后導致培養出的學生水平大大落后于行業的平均水平,這樣就導致將來學生一畢業就面臨著失業。從以往的經驗可以看出,教學內容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因此,我們要大力推進精品課程建設,加強教學內容的更新速度。

        (五)加強信息化建設,推進教學資源共享

        在當今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信息化的課程建設是一個必要趨勢,利用互聯網和多媒體的技術創新,可以提升課程內容形式,提高精品課程建設的質量。精品課程建設就是要加強網絡教學資源的建設,可以實現資源共享,使學生可以最大限度地掌握教學知識,可以實現教師和學生的對話交流。

        高職院校應該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通過各種各樣的教學軟件和教學視頻,對教學內容進行最大限度的整合,制作與教材相對應的課件,利用多樣的教學表現手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教學的客觀性,增強學生感性和理性的雙重認識,提高專業知識教學質量。

        (六)建立合理的教學制度,認清精品課程建設評估指標

        有了合理的制度建設才能保證精品課程建設,健全的制度的執行是保障精品課程建設的關鍵,所以在建立合理的教學制度時要以提高教學質量的水平為中心。應通過建立教學督導、師生相互評教、同行互評、領導評價等制度保證教學效果,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同時加大宣傳精品課程的力度,提高教師參與建設精品課程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總之,精品課程和一般的課程比較而言,它有教學內容的先進、師資隊伍的雄厚、教學方法手段的創新、教學條件的方便以及政策的支持等優點。工程類高職院校精品課程的建設是高等教育對質量工程的落實,具有很大的教育改革和發展意義。對于高職院校來說,經過精品課程的建設,整個學校的專業辦學激情得到了激活,教學質量得到了提升,同時地方特色專業迅速形成。而對于學生來說,大量優秀的教學資源通過精品網站在網上公開分享,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幫助學生掌握專業技能,提高了學生的就業能力。

        【參考文獻】

        [1]樊傳高.關于精品課程建設的幾點思考[J].合肥工業大學學報,2006(1)

        [2]羅君.創建精品課程,提高教學質量[J].重慶教育學院學報,2006(6)

        [3]王成方.精品課程建設與高職教育教學改革[J].教育發展研究,2008(3)

        [4]高榮發,李彬,王怡.建設具有高等職業教育特色的精品課程[J].商洛學院學報,2006(6)

        第8篇:精品課課程建設范文

        中南大學開設人工智能課程已有25年歷史,2003年該課程更是被評為全國高等學校首批精品課程。此后,在國家教育部、湖南省教育廳和學校的支持與指導下,以蔡自興教授為首的教學隊伍一直繼續堅持精品課程的建設。在5年多的建設過程中,一直堅持求新求變的思想,使得本精品課程又登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并通過建設取得了一些新的經驗和體會。

        1 深化教學改革,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教學改革是課程建設和學科發展的生命線。經驗告訴我們,要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就不能固步自封,吃老本,而必須不斷深化教學改革,加大課程建設和教材建設力度,不斷改進教學方法。

        (1) 搞好精品課程建設,發揮示范作用

        把人工智能國家級精品課程放在優先建設的位置,講究教學質量,推進教學改革是本課程一直堅持的教學理念。首屆國家級精品課程評選時,還很少有其他課程采用網絡教學,而我們的課程就已經建設了完善的網絡教學平臺并被國家教育部評為優秀網絡課程,這有助于充分發揮國家級精品課程的示范作用。在此后的建設過程中,我們堅持每年都對網絡課程和教學課件進行改進和更新,在國內發揮了應有的示范作用。

        為開拓學生眼界,追蹤國際前沿研究,這幾年我們加強了對雙語教學的研究和實踐,采用多種方式堅持漢英雙語教學。經過實踐我們體會到,英語教學比例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英語水平而定,其檢驗標準是學生的接受程度與學習效果,并根據這一點來適時調整雙語教學中英語對漢語的比例。

        (2) 編著立體配套教材,為教學改革服務

        根據學科和課程的發展及教學改革的需要,我們十分重視教材建設,不斷更新人工智能課程教材內容,使其具有系統性、新穎性、實用性和可讀性等特色,所編優秀教材處于國內領先地位。

        在過去5年建設過程中,在原有的信息類本科生教材的基礎上,又增加了研究生教材、網絡課程教材和管理類通用教材,形成了多層次、多專業、多平臺的立體配套教材共4個版本,以適應學生的不同層次要求。這些教材已為高水平課程建設和學科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

        (2) 創新教學方法,開展多種形式教學

        近年來,我們學習和推廣了教學名師在長期教學實踐中形成的“以趣導課、以疑啟思、以法解惑、以律求知”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并不斷摸索和實踐,采取了多種形式的教學方式,包括多媒體教學、雙語教學、網絡教學、智能系統物理實體演示、課堂討論會、論點辯論會、學術研討會以及網上實驗等現代化教學方法,取得了優良的教學效果。在課程講授中盡力做到生動形象,富有啟發性,從而充分激勵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發揮獨立思考和創新思維,多方位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要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首先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如何充分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熱情,發揮其主觀能動性是我們一直在探索的問題。我們在教學實踐中多次開展辯論會、討論會等活動,通過讓學生自己動手查資料,分析整理,提出自己的觀點,使學生全方位地接觸所學課程,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真正實現師生互動。在課程中我們還經常請來在科研工作中擔任主要任務的教師和博士生給本科生介紹最前沿的科學動態,激發學生對科學研究的興趣。更進一步,我們在研究生教學方面通過舉辦學術研討會,讓學生接觸學科前沿,自己查閱資料和動手寫科技論文,并在研討會上宣讀討論,培養獨立研究能力,為將來的研究工作打下基礎。許多本科生和研究生在討論會上有十分突出的表現。這種課堂學術研討活動深受廣大學生歡迎。

        (4) 教學與科研結合,以科研促進教學

        對于高等教育來說,教學與科研始終是相互促進,不可分割的。我們認識到,要提高師資水平和教學質量,就必須鼓勵教師開展科學研究,處理好教學與科研的關系。要以教學為中心,以科研促進教學。通過科研實踐,提高教師的學術水平和教學起點。教師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只有看得遠,才能明確方向和目標。本精品課程立項后,我們每年都有意識地組織學生參觀實驗室,向他們介紹最新的科研進展,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科研素質;同時吸收部分學生直接參與到科研工作中來,提高他們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本科生的畢業設計題目也直接與科研工作掛鉤,讓學生真正學以致用;支持青年教師參加科研和各種技術培訓,不斷提高他們的科研能力和教學能力,從而有力地推動了教學科研的相互促進和協調發展。

        2 構建立體式教學平臺,實現教學相長

        (1) 建設前沿交叉學科的多類型教學資源

        教學資源是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通過多年的積累和長期努力,我們已擁有大量立體配套式的教學資源,除了針對計算機、智能科學與技術和自動化專業的系列教材外,還有面向軍隊的智能決策的教材,面向人工智能初學者和研究人員的工具書《人工智能辭典》。大量教參、教研論文、科研論文、多媒體課件、雙語課件、網絡課件、視頻錄像、習題庫、試題庫、虛擬實驗室等都包含在我們的教學資源中。

        (2) 開發富有特色的網絡教學平臺,實現個性化教學

        網絡教學能夠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使學生能夠在不受地域和環境限制的情況下主動學習和繼續學習。我們的《人工智能網絡課程》上網使用已經7年了。該網絡課程具備向導學習、交互式和情景化學習、多媒體支持、學習評價、智能答疑、全文搜索、虛擬算法實驗等功能。特別是在向導學習、個性化以及算法實驗上,采用了人工智能技術本身來實現人工智能網絡課程,具有網絡化、智能化和個性化等顯著的特色和先進性,得到專家和同行的認可和肯定。如今我們的網絡教學平臺已不斷得到更新和擴展,學習內容不斷完善,學生們不僅可通過網絡進行學習、實驗,并能通過網絡提交作業和報告,與老師進行交流。網絡課程的使用,促進了本課程教學改革,更好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深受學生歡迎。

        (3) 建立開放式的網絡實驗平臺

        理論聯系實際永遠是教學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讓學生發揮主動性,學以致用,從而加深對課堂接受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使他們能夠學以致用,是我們開發實驗平臺的目的。為此,我們在2005年開發了一個網絡虛擬實驗室,在這個實驗室中,通過動畫演示,學生能夠直觀地看到課堂上講到的多種算法和方法的具體實現步驟和運行結果,還能夠自己動手,創建新的實驗環境和實驗數據,建立自己的實驗。網絡實驗平臺中對每個實驗的目的、要求、實驗報告的形式內容都作出了詳細的闡述和要求,網絡的開放環境使得學生可以在寢室、家里、機房,甚至在機場、車站、碼頭隨時進行實驗,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

        在實驗教學內容的設計上,注重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和創新能力。首先,實驗項目的開設,經過了嚴格的考慮,使之具備研究性和綜合性。其次,實驗目標有明確的設計探討要求,要求學生帶著問題和任務進行實驗。再者,充分采用虛擬實驗方式進行實驗,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興趣,提供了分析和探討智能算法的很好平臺。

        直觀生動的實驗演示和個性化的實驗設置增加了學生對實驗的興趣,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通過實驗教學,學生能夠理論聯系實際,驗證和加深對所學理論知識和概念的理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

        3 構建富于創新的教學隊伍

        教學人才資源是教學的第一資源。堅持科學發展觀和以人為本的思想,組建一支結構合理、愛崗敬業、不斷創新的教學隊伍是精品課程建設不斷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

        (1) 名師牽頭,結構合理

        自精品課程立項以來,在多年的建設實踐中,我們逐步建立了一支由國家級教學名師牽頭,以中青年教師為骨干,學歷、學位、職稱和年齡結構合理的教學隊伍,以保證教學和教改工作的可持續發展。此外,任課教師圍繞創新型人才培養,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核心,以促進學生的成才為目標,討論并設定了明確、可行的課程教學改革目標。

        (2) 抓好隊伍建設,不斷提高整體素質

        建立一支愛崗敬業、富有戰斗力的高素質教學隊伍是出色完成教學任務和提高課程教學質量的根本保證。我們的教學隊伍中,從帶頭人到成員,都堅持在教育第一線親自執教,傳道、授業、解惑,做好本職教學工作,都秉承熱愛黨的教育事業,熱愛教學工作、熱愛學生。教學骨干和主講教授具有較高的學術造詣和豐富的教學經驗,其他教師也有較好的教學功底和較強的教學能力,他們團結協作, 精益求精地認真做好每一環節的教學工作。

        (3) 注重青年教師培養,保證可持續發展

        第9篇:精品課課程建設范文

        關鍵詞:資源共享課程 教學內容 課程建設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struction about High Quality Courses Upgrading to Boutique Resources Sharing Course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Abstract: Since 2012 Chongqing Real-estate Vocational College has upgraded the college and city fine courses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excellent resources sharing courses. In contrast to the "building decoration engineering CAD" course which is the school specialized fundamental course, which I participate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ine course and boutique resources sharing course ,I have a new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teaching content design and the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Key words: Resource Sharing Course; Teaching Content;

        Course Construction

        1、 導言

        為了達到精品資源共享課程“促進教育教學觀念轉變,引領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改革,推動高等學校優質課程教學資源通過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共建共享,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服務學習型社會建設”的建設目標[1],我院自2012年起,將以往的市級、院級精品課程均按照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的要求進行了“升級”建設。在對比以往參與本校專業基礎課程《建筑裝飾工程CAD》的精品課程和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的過程中,對教學內容設計與課程建設方面產生了新的認識。

        2、教學內容設計認識

        1)定位教育者的角色

        都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不僅要求教師能在人類發展過程中起到文明的傳承的作用,也要求教師根據具體情況學會分析預測本領域未來發展的方向,將自己的理解正確的傳遞給學生。

        伴隨課程資源的上網及互聯網的發展,教師傳授并非學生接受知識的唯一途徑,因而僅僅靠傳統的固定場所、時間的面授方式有待于改善。并且教師與學生的關系不再僅僅是師生關系、朋友關系,還應該是伙伴關系、戰略合作關系。

        當然,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與學生互換角色,不僅僅以“教師為教學中心”,還要考慮以“學生為教學中心”。

        2)課程建設過程中,注意課程內容設計、共享學習的內容,與現代傳輸設備、接受終端技術的無縫對接。

        在參與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過程中還發現,伴隨網絡信息化技術及各類終端電子產品的快速發展,導致知識的交流和學習的方式由傳統的固定時間、場所面對面或單純的被動接受方式,轉變為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采取多種途徑進行學習交流的方式。因此,為了有更多的受眾,必須加強如下方面建設。

        首先,課程精品資源課的內容設計上,可以不拘泥于傳統的以教材為導向,而是要通過教研活動和團隊合作,分析、吃透教材及知識,根據本課程的知識構成規律及認識過程規律,重組教材,有效講解。不僅要體現教學研究的最新成果,還要求資源必須是豐富的[2]。

        其次,共享學習內容。由于現階段學習的非正式性,范在性,社會性,情景性,適應性,因此學習內容要求廣泛共享,并且共享要求有較強的可識別性。

        另外,伴隨科技及設備的發展,課程資源的傳輸及應用要求與現今及以后較長時間內的傳輸方式及接受方式要求無縫對接,并且傳輸及應用要保證質量,以免因繁瑣的中間或技術環節而導致傳播不流暢,使適應性下降。

        3)考慮教學模式多樣化

        在教學模式上,不能簡單依靠傳統傳授模式。我們應該在吸取傳統教學模式“營養”的同時,還要考慮網絡學習模式、混合模式及協作學習模式。

        傳統教學模式有很多優點,應該在資源共享課程建設過程中充分利用。但是為適應在學習要求,就必須在課程建設上,考慮網絡學習模式,混合及協作學習模式。

        3、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認識

        1)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的建設重視實用性。

        在以往的精品課程建設過程中,難免出現“老資格”的掛名主持人,結果很少見到視頻傳授。在精品資源課程建設過程中,嚴格要求課程的主持人必須要有30%以上的課程視頻,避免掛名現象。課程負責人的職稱要求有所降低,鼓勵有能力、實干的青年教師參與其中;教學資源、課程文案常態化,少了死板、突擊甚至“牛頭不對馬嘴”的材料等。

        2)更加準確的定位課程

        在本人參與的校級精品課程建設過程中,當時有些困惑。其中,課程內容定位時,非常尷尬。課程定位如果太過注重“理論化”,并不適用于本校學生;如果太注重實踐,好像與理論脫節。在實踐過程中,面臨著實踐的深度到何種層面,是否符合目前人才培養目標等等糾結的問題。

        在建設精品資源共享課程中,要求“回歸”課堂,教師講課要有自己鮮明的特色。分類指導,根據不同層次、類型的學生,調整教學形式;根據本校特征,解決教學問題,實現教學目標,實現人才培養方案目標。資源共享課程建好后,更多的是為本校學生服務,兼顧服務于網絡對象。

        3)更重視特色的發揮

        在資源共享課程建設中,更重視課程、學校、教師和學生、教學資源的建設,這樣更能體現出課程的特色。針對同一門課,有不同的受眾、教學團隊就應該有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方法,這樣反而有利于本學科的發展,更有利于各校資源“百花齊放”。

        在建設過程中,還增加了教師能力、個性的展示,學生互動環節,教學成果和學生風采展示,這樣課程更有利于互動教學,形式更加豐富,方式更為靈活。

        4、結語

        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中,我們不僅要設計與不同受眾相適應的課程內容,還要考慮到建設與現代傳輸和接受終端相適應,避免“新瓶裝舊酒”的現象,這樣能更有利于的實現服務學習型社會的建設目標。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辦公廳 《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工作實施辦法》 [Z]2012年5月21日,

        [2] 吳寧 馮博琴. 對國家精品課程轉型升級與資源共享建設的認識與實踐[J].中國大學教學,2012[11]:6-9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色 | 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午夜福利中文字幕首页 | 亚洲欧美中文在线视频 | 忘忧草日韩综合一区三级久久久 | 亚洲欧洲日韩在线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