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節能減排相關政策范文

        節能減排相關政策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節能減排相關政策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節能減排相關政策

        第1篇:節能減排相關政策范文

        關鍵詞:農村新能源;建設;節能減排;意義

        新能源建設與節能減排和人們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涵蓋包括農業在內的諸多領域。眾所周知,我國是農業大國,加強農村新能源建設及節能減排的研究,對優化農村能源結構,保護農村生態意義重大。

        1農村新能源建設對節能減排的意義

        近年來,我國經濟發展迅速,由此也帶來了較為嚴峻的環境問題,各種惡劣氣候的出現,給人們敲響了警鐘。對新能源的開發與利用、積極響應節能減排號召逐漸引起人們的重視。當前,我國農村城鎮化進程穩步推進,對新能源的需求不斷增加,因此,做好農村新能源建設不僅對改善農村能源結構具有積極的促進意義,而且能很好的促進節能減排目標的順利實現。通過分析不難發現,農村新能源的建設對促進節能減排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1促進清潔優質能源的供應

        農村具有豐富的能源資源,諸如家畜家禽糞便、農作物秸稈等,具有較高的可利用價值。在農村穩步推進新能源建設,充分利用農村資源,尤其注重普及太陽能、生物能源利用知識,建設相關的能源運用設施,在減輕環境污染的同時,使村民用上清潔優質的能源。例如,部分農村利用家畜家禽糞便發酵產生沼氣用于照明,取得了良好節能減排效果。

        1.2可有效減少農村環境污染

        部分農村不注重對新能源的利用,焚燒秸稈、人畜糞便隨意堆放的情況時有發生,給農村環境帶來較大污染。而注重新能源的建設與利用,尤其發酵人畜糞便,在利用產生沼氣能源的同時,能夠除去糞便中的有害病菌。另外,積極推廣生物質爐,減少焚燒造成的能源浪費的同時,有效降低因此給農村環境帶來的污染。

        1.3促進農村生態的良性循環

        在農村中加強新能源的建設與利用可有效促進生態環境的良性循環。例如,利用人畜糞便發酵后的沼液、沼渣不僅可以重新喂養家畜家禽,而且還能用作肥料,實現農作物種植、家畜養殖、沼氣利用的良性循環,實現農村生產活動的可持續發展。

        2農村新能源建設與節能減排問題分析

        農村新能源建設與節能減排無論對保護農村生態環境,還是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然而受多種因素影響,不同地區的農村新能源建設及節能減排的實現并不均衡,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2.1激勵機制落實困難

        眾所周知,農村新能源建設與節能減排工作的落實需要相關政策、激勵機制支撐,為推動農村新能源發展國家出臺了《可再生能源法》,并制定促進農村新能源發展的相關舉措。然而受各種綜合因素影響,實際落實時卻存在諸多問題,如農村利用的太陽能產品并未享受到國家的優惠政策,其他新能源產品的開發更是如此。這種激勵機制落實性差,無法很好的調動廣大農民的積極性,一定程度上影響新能源建設工作的穩步推進。

        2.2新能源開發投資少

        農村新能源的開發需大量資金投入,一些新的技術開發周期較長,產品的商業化進程緩慢,長期資金的缺乏導致農村新能源開發與建設工作緩慢。另外,新能源開發完成后,還需投入大量資金用于宣傳、培訓等工作,見到成效的時間較為漫長,一定程度上阻礙新能源開發在農村區域的推廣。

        3農村新能源建設和節能減排優化對策

        農村新能源建設與節能減排工作現實意義重大,利國利民,關系到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及農村生態環境的保護,因此,相關部門應提高認識,充分認識到在農村實施新能源建設及節能減排工作的意義,結合轄區農村新能源利用狀況,積極采取針對性措施,不斷優化農村新能源建設與節能減排工作。具體可參考以下內容:

        3.1認真落實相關激勵機制

        農村新能源建設和節能減排工作的實現需充分調動村民的積極性以及新能源產品提供商的積極性,尤其圍繞國家出臺的政策,結合當地農村實際,完善與落實相關激勵機制。加強國家新能源利用政策的學習。國家出臺的新能源利用政策,高瞻遠矚,是對能源利用的長遠規劃,因此,要求基層相關部門認真學習、深刻領悟政策精神,為農村新能源建設與節能減排工作更好的實施,制定相關對策,尤其在可行性上加以充分論證。分析激勵機制落實中存在的問題。深入農村調查新能源建設及節能減排工作開展狀況,掌握一手資料,及時召開相關部門負責人召開農村新能源建設工作會議,分析農村新能源建設存在的問題,鼓勵各負責人積極發言,找到阻礙農村新能源推進工作的因素,加強對后期工作的科學部署。協調相關部門落實相關補貼政策。補貼政策關系著村民及新能源產品提供商的切身利益,因此,應與其他部門積極協調,在相關政策支持下制定完善的補貼方案,明確補貼政策實施的主要部門及相關負責人,確定補貼政策監督目標,定期召開農村新能源補貼落實總結會議,督促相關責任人認真落實補貼政策,充分調動農村新能源建設參與各方的積極性,為節能減排目標的順利實現奠定基礎。

        3.2增加農村新能源的開發投入

        為促進農村新能源建設及節能減排工作的順利實施,國家應重視在新能源開發方面的資金投入,為農村新能源利用不斷提供新的技術,以滿足農村各種新能源利用率。增加農村新能源利用技術研發資金投入。國家相關部門在全面部署農村新能源建設與節能減排工作的同時,應付出實際行動,成立專門的農村新能源技術研發機構,撥付專門款項支持新能源開發的投入。同時,加強與發達國家的交流合作,學習發達國家在新能源利用方面的先進經驗;增加農村新能源利用宣傳投入。為提高農村村民利用農村新能源意識,做好新能源宣傳工作并充分利用電視、廣播、網絡等方式進行宣傳,使廣大村民充分認識到新能源利用的重大意義,積極配合新能源的推廣。

        3.3注重農村新能源建設人才培養

        毋庸置疑,農村新能源建設與節能減排工作的實施需要人才支撐,因此,相關部門應充分發揮帶頭作用,做好新能源建設人才培養工作,為新能源在農村中的普及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成立專門的新能源建設工作小組。相關部門應以村為單位,組織村中知識文化水平較高的人員,成立新能源建設工作小組,定期下派專業技術人員為其進行新能源利用方面的培訓,使其掌握新能源運用技術,以點帶面,逐漸在整個村中推廣新能源建設工作。同時,還可定期評選出村中新能源利用先進個人,給以相關的表彰,調動農村新能源利用工作積極性;加強新能源建設人才的引進。相關部門還應注重農村新能源建設人才的引進,通過嚴格的選拔、培訓,使其掌握農村新能源利用的專業知識,定期下派到各村開展技術指導工作,解決農村新能源建設中出現的問題,確保農村新能源建設及節能減排工作的順利實現。

        4結論

        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不斷提高,農村新能源建設與節能減排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本文對農村新能源的建設與節能減排的意義進行探討得出以下結論:農村新能源建設有助于節能減排目標的順利實現,尤其可為農村提供更為清潔的新能源,減少農村環境污染、促進農村生態環境的良性循環。受多種因素影響,我國農村新能源建設與節能減排存在激勵機制落實不足、新能源開發投入少等問題,要求相關部門結合農村新能源建設與節能減排工作實際,從激勵機制、資金投入、人才培養方面入手,采取針對性措施,確保農村新能源建設與節能減排工作任務的高效完成。

        參考文獻

        [1]倪慎軍,張國強,王海兵,羅詩峰,于樂.農村新能源建設與節能減排[J].農業工程技術(新能源產業),2008(4):22-26.

        [2]李玉貴.淺析現階段農村新能源的建設及節能減排[J].科技與企業,2014(22):75.

        第2篇:節能減排相關政策范文

        關鍵詞:金融;節能減排;綠色貿易壁壘;公共物品供給;可持續發展

        一、金融促進節能減排的理論依據

        (一)可持續發展與企業節能減排

        1.環境和資源問題日益嚴重

        人類的環境問題越來越嚴重,許多國家的產業結構以高耗能產業為主,經濟增長方式較為粗放,重型工業比重較高,不可避免對資源、環境產生一定的影響。例如,煤炭作為工業能源消費的品種,其大量消耗不僅造成了能源利用效率低下,也造成了環境污染。重化工產品生產對能源的需求較大,導致單位GDP耗能提高,污染排放也不斷增加,節能減排、污染治理迫在眉睫。20世紀90年代以來,全球氣候變暖步伐加快,給人類社會帶來了嚴重的影響,我國也頻繁地遭遇了暖冬。人類活動引起溫室氣體排放,是氣候變暖的主要原因。發展中國家在工業化、城市化的進程需要有資源保障,需要大量的基礎建設,需要大力發展基礎工業,這些導致其對資源的需求增長,同時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在總量上也呈上升趨勢。同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導致人們對物質的需求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也將加劇了這種現象。氣候變暖將會給人類帶來嚴重的后果:海平面上升,洪水更加頻繁,干旱嚴重,甚至更多的物種滅絕。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量不斷增加,資源約束不斷加劇,全球能源供應緊張,石油價格持續高位波動,資源競爭日益激烈,能源與環境已成為各國關注的重大問題。采取措施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緩解能源緊張問題,發揮金融在節能減排、改善環境方面的作用是保持環境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措施。

        2.節能減排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許多企業由于污染事件的發生被關停或限令整改,其最直接的原因是對環境造成了破壞。環境的破壞、自然界的災害無疑給人們敲響了警鐘。自2007年以來,國際上曾多次召開關于環境保護、減少污染、節能減排、實現低碳經濟的高峰論壇。節能減排,不僅可以保護環境,減少污染,而且可以增加能源的二次利用,提高企業的綜合經濟效益。因此企業進行節能減排是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例如,一些紡織企業,通過產業結構轉型,淘汰規模小、耗電高、產品附加值低的棉紡設備,加大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創新開發的力度,積極開展節能減排,降低生產成本,實現了企業的跨越式、可持續發展。國際及國家節能減排的政策,要求企業進行節能降耗,清潔生產,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提出了節能減耗的約束性指標,企業的節能減排工作已經刻不容緩,因此節能減排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二)公共物品的供給與企業節能減排

        1.節能減排市場失靈

        資源環境問題具有明顯的外部性,節能減排存在“市場失靈”的問題。外部性是指一個經濟主體在自己的活動中對旁觀者的福利產生了一種有利影響或不利影響,這種有利影響帶來的利益或不利影響帶來的損失,都不是生產者或消費者本人所獲得或承擔的,是一種經濟力量對另一種經濟力量“非市場性”的附帶影響。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會通過產品、服務的供給和需求相互作用,進而達成市場均衡,但當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等外部性存在時,節能減排市場就會出現失靈。節能減排是全體社會的共同愿望,對于單個企業來說,它不會具有強烈的節能減排的動力,因為節能減排不能產生直接的經濟效益,企業考慮的是最直接的利益。即使企業投入了很多,達到了效果,但最大的獲益者不是企業而是社會上的其他人。因此,企業節能減排存在明顯的市場失靈。

        2.政府糾正“市場失靈”,促進企業節能減排

        政府是公共利益的體現主體,應該擔負起提供公共物品的責任,對于節能減排市場失靈的問題,政府應該通過建立政策,改革制度,糾正“市場失靈”,為金融支持節能減排創造寬松的環境。政府應該修訂有關的法律法規,增加有關節能減排定量目標的條款,使節能減排有具體數量的約束。在節能減排政策設計中,通過利用稅收和財政分配政策促進節能減排,對節能減排貸款給予財政貼息和稅收優惠,這樣才能形成市場主體自覺節能減排的機制。通過深化改革,糾正外部性造成的問題,征收排污費,使外部成本內部化,通過為節能減排建立市場,把節能減排的責任從政府轉交給市場主體,這樣就減弱了外部不經濟性,從而推動節能減排的進行。

        (三)國際貿易綠色壁壘與企業節能減排

        1.綠色貿易壁壘對產品出口市場范圍的影響

        綠色貿易壁壘是指在國際貿易活動中,進口國以保護自然資源、生態環境和人類健康為由而制定的一系列限制進口的措施。在國際貿易領域,綠色貿易壁壘越來越多地影響到出口貿易。發達國家的環保行動起步早,成效大,這些國家憑借自身在環保方面的優勢,在世界貿易組織中極力要求將貿易與環境兩者掛鉤,以保護自然資源、生態環境和人類健康為由而制定一系列限制進口的措施。綠色技術標準、綠色衛生檢疫制度、綠色關稅、碳關稅等都屬于綠色貿易壁壘。例如,碳關稅是指一國對高能耗產品征收二氧化碳排放特別關稅,對未達到碳排放標準的外國產品征收懲罰性關稅。中國的高能耗出口產品,如紡織品、機電產品、輕工業產品將成為“碳關稅”的課稅對象。在農產品方面,如果一國的海洋環境不斷惡化,進口國將不再進口相關類的產品;在服裝和紡織品方面,發達國家通過禁止進口含有某些化學成分的紡織品,如1994年德國禁止進口含偶氮燃料的紡織品,這使得我國使用104種偶氮燃料的紡織品的出口中斷。發達國家運用綠色貿易壁壘來對發展中國家的貿易進行限制,發展中國家的產品被排斥在世界市場之外。這樣下去,發展中國家的出口市場范圍將面臨縮小的可能

        2.綠色貿易壁壘對雙邊或多邊貿易產生影響

        發達國家以保護環境為名采取單方面的貿易措施,限制外國產品的進口,由此引發的雙邊或多邊貿易摩擦日益增多。發達國家通過區域自由貿易的形式,以低于區域環境標準為由將來自于區域以外的產品排斥在巨大的區域市場以外,包括中國的產品也被排斥在市場以外。因此,因為環境問題,發展中國家不可避免地與發達國家或區域性組織發生雙邊或多邊的貿易摩擦。

        綠色貿易壁壘除了對出口產生深遠的影響外,對我國的招商引資也產生一定的影響。由于發達國家推行綠色貿易壁壘,其本國的環境標準已日趨嚴格,在這些國家,重污染產業已被限制或淘汰,因而它們便向發展中國家轉移,使得發展中國家的環境狀況更加惡化,國家利益受到損害,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也受到影響。伴隨著大量外資的涌入,小數海外投資者為了獲取可觀的經濟利益和逃避本國高額的污染處罰,利用我國寬松的環境標準,投資興建污染企業,尤其在化工、印染等行業。這應該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3.應對綠色貿易壁壘,企業應進行節能減排

        企業是國際貿易的主體,然而企業存在資金、主動性等方面的欠缺,使得大多數企業節能減排的動力不足。金融對節能減排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面對綠色貿易壁壘和企業進行節能減排的壓力,金融機構應積極參與,充分認識到節能減排的重要性和肩負的責任。金融機構可以通過一系列的信貸政策為節能減排提供大量的資金支持,充分發揮杠桿的作用,引導社會各方面加大對節能減排的資金投入,如金融機構依據國家環境經濟政策和產業政策,對研發、生產治污設施,從事節能減排,開發利用新能源,從事循環經濟生產的企業提供貸款扶持并實施優惠性的低利率;對于污染生產的企業的投資貸款進行貸款額度限制,甚至實施懲罰性的高利率的手段。這樣,對于那些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企業,其生存發展受到了巨大的壓力,促使企業進行技術創新,提高產品質量,減少能源耗費和污染排放。金融機構通過信貸政策促使企業進行節能減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綠色貿易壁壘給我國出口產生的影響。

        (四)金融機構本身的可持續發展與企業節能減排

        在能源和環境的雙重壓力下,節能減排已成為國家宏觀調控的重要內容,節能環保產業也因此成為以國家政策需求和社會需要為拉動力的產業。對金融機構而言,節能減排為商業銀行開拓了新的市場、新的客戶、新的業務,拓寬了金融發展的空間。銀行機構可以開發與節能減排相適應的信貸類產品,大膽創新貸款抵押擔保方式,建立節能減排的“綠色通道”。可以進一步創新金融服務產品,如針對節能減排項目的技術改造貸款,可以積極開發有針對性的金融創新產品,支持節能減排。按照國家產業政策投放信貸,改進和加強節能減排產業的金融服務,成為商業銀行實現經營安全性和盈利性的重要途徑之一。金融支持節能減排可以使金融機構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獲得良好的聲譽。金融促進節能減排將有助于金融機構全面推進銀行業務,給金融機構帶來了許多新的挑戰和發展機遇,同時有助于金融機構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

        二、金融機構支持節能減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政府層面

        政府部門對節能減排缺乏相關的政策和措施,對節能減排的支持不夠。開展節能減排的工作離不開政府的政策和支持,但目前政府有關節能減排的政策不足,對于節能減排項目缺乏相應的稅收政策、財政政策和監督激勵政策。在稅收方面,雖然政府出臺了節能減排的相關政策,但由于整體把握和系統考慮不足,有關節能減排的稅收政策比較零散,對節能減排的支持力度不夠。在財政政策方面,首先政府不能夠為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提供相對應的政策性財政支持和擔保。其次政府投入的節能減排專項基金比例偏小,雖然政府先后撥付一定數量的資金用于節能減排改造項目,但與節能減排所需的巨額資金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在監督激勵政策方面,政府對于污染企業缺乏一定的懲罰制度,對企業進行節能減排的約束不夠。對于做得好的企業及金融機構,激勵措施不夠,沒有充分調動起他們進行節能減排的主動性。

        (二)金融機構層面

        大部分的金融機構為了自身的短期利益,往往把資金過多地投向高能耗、高污染的重工化行業,但這種信貸結構使金融機構潛在著巨大的金融風險,因為金融機構資金與這些行業會由此形成“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依賴關系,這樣不利于金融機構的長期發展。金融機構應與企業進行更高層次上的互利合作,加強信貸政策和產業政策的協調配合,保持高度的信貸風險意識,嚴格控制高能耗、高污染行業的企業貸款,這樣不僅可以促進企業節能減排工作的實施,還可以使金融機構有更加長遠、健康的發展。

        首先,商業銀行觀念沒有發生實質性的改變,對節能減排的支持缺乏主動性、積極性,商業銀行支持節能減排的力度不夠。節能減排項目具有很強的社會效益,但一次性投資大,需要大量的基礎設施工程投資,回收期長,即期經濟效益不明顯,投資存在一定的風險。商業銀行的經營目標是盈利,因而更愿意把資金投向重工業。其次,金融部門支持節能減排、循環經濟發展可能出現的風險缺乏相應的財政貼息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金融部門節能減排的積極性。再次,目前商業銀行根本沒有辦法掌握高耗能、高污染企業的耗能指標和環保指標等一手資料,能夠了解的信息絕大部分是通過企業獲得的,這就會導致部分高耗能、高污染企業惡意隱瞞而造成的信息失真,難以為銀行支持節能減排業務提供實質性的參考,給銀行機構支持節能減排業務帶來很大的制約。最后,節能減排工作的重點不僅體現在對淘汰技術企業的關停上,更體現在對發展循環經濟的支持上。國家淘汰落后產能容易使金融機構產生不良貸款,因此金融機構更應該致力于對循環經濟的研究,支持節能減排的工作。很多近幾年建立的高耗能、高污染企業,主體技術比較先進,而環保設施不夠完備,解決這些企業的節能減排問題的重點是環保技術創新和生產流程再造。而金融機構對循環經濟的研究不足,缺乏有針對性的金融創新產品,使得節能減排工作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三)企業層面

        企業缺乏節能減排的主動性。首先,企業節能減排意識淡薄,思想和認識不到位。由于節能減排項目具有社會公益性,投資回收期長,效益低,企業為了追求經濟利益,對進行節能減排的意義認識不夠,因而缺乏主動性。其次,節能減排需要進行技術改造,需要一定的資金,而對于企業來說,自籌資金的能力不足,又缺少當地政府在資金等方面的支持,企業節能減排投入不足,清潔生產、污染治理等相關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因而企業節能減排受到很大的限制。最后,由于缺乏推動節能減排的激勵機制,對于做得好的企業缺乏相應的經濟優惠政策,如降低稅收或增加補貼等,因而不能有效激勵企業開展節能減排的工作。

        (四)社會層面

        節能減排目標的實現涉及生產、生活、建設、流通和消費等環節,是全社會支持的行動,需要全民的參與和公眾的監督。

        公眾在參與節能減排上缺乏統一性、協調性,公眾參與的深度、廣度也有待進一步加強。第一,公眾參與節能減排的深度不夠。隨著社會物質文化生活的提高,社會上存在過度消費、鋪張浪費的現象,公眾的環保意識不高。如果缺乏公眾的參與,節能減排的推行就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公眾需要提高環保意識,轉變生活方式,形成一種“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社會氛圍,承擔起作為社會一員的責任。第二,公眾對節能減排的監督不夠。由于節能減排存在外部性的特征,公眾進行節能減排的內在動力不足,對社會上的污染現象的監督不夠。第三,公眾參與節能減排的相關規定未上升到法律層面,缺乏相關的具體制度,對公眾參與節能減排缺乏一定的規范,僅僅處于倡導的層面,因而公眾參與節能減排的積極性不高。

        三、金融促進節能減排的意見和建議

        (一)政府部門加大對節能減排的支持

        為了應對綠色貿易壁壘、保持經濟及金融機構本身的可持續發展,我國政府應正確處理好眼前發展與長遠發展、短期利益與長期利益的關系,應采取相應的措施,促進節能減排。首先應是制度層面的規范。政府應制定對于節能減排實施不利的企業的懲罰制度,提高處罰標準,使處罰的力度大于企業環境污染的成本,增強法律的懲戒力,這樣企業出于成本的考慮,就會加大節能減排的工作。其次是制定具體的措施。政府應完善有利于節能減排的財政政策,加大財政的支持力度,可以在財政預算中安排一定的專項資金,支持節能減排體系建設,減輕企業節能減排的壓力;可以制定節能減排型企業相關的補償政策,加快落后產能的退出;可以制定稅收優惠政策,對支持節能減排企業的金融機構實行所得稅適當減收的辦法,調動金融機構貸款支持節能減排企業的積極性;可以制定相關的金融創新激勵政策,推動金融機構支持節能減排。

        (二)加強金融機構與環保部門的合作和溝通

        金融機構支持節能減排的實施有賴于環保部門的節能減排信息。金融部門應加強與其的溝通,做好企業節能減排信息的采集工作并實現政府、金融機構間的信息共享,廣泛收集企業的相關信息,將企業的環保審批、環保認證等信息納入企業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銀行在貸款審核時,對于信用好、履行社會責任的企業給予信貸上的優惠,而對于信用差、不履行環保責任的企業進行信貸上的限制。這樣才有利于金融部門支持節能減排工作的進行。

        (三)加強對企業進行節能減排的宣傳

        企業要轉變觀念,深刻認識到做好節能減排工作不但是社會責任意識的體現,更是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加大環保投入和人才培養,使節能減排環保思想深入企業文化。 加強對國家節能減排相關政策的學習, 綜合利用國家稅收、補貼、銀行綠色信貸等鼓勵政策,減少資金壓力,推進節能減排工作。 在履行社會責任的同時,促進本企業生產方式向綠色環保方向轉變,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四)充分利用國際市場融資

        積極加入新興國際合作機制,充分利用國際市場資金是彌補我國節能減排資金投入不足的重要途徑,也是我國節能減排金融支持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是要積極爭取國際金融機構貸款、政府間貸款和國際銀行組織的專項貸款;二是積極推進我國企業在國際證券市場上發行債券、股票等金融工具為節能減排融資;三是按照國家產業導向目錄的要求,積極爭取外商投資企業投資設廠,提供先進的環保產品和技術,參與我國的節能減排事業。

        參考文獻:

        [1]陳好孟.金融支持節能減排問題探討[J].視點,2007(22).

        [2]周小川.利用金融市場支持節能減排工作[J]. 綠葉,2007(07).

        [3]楊小蘋.金融創新支持節能減排政策的有益探索[J].中國金融,2008(04).

        [4]郭玲.綠色金融對企業經營影響的研究[J].今日財富,2010(01).

        [5]肖堅.運用稅收政策促進節能減排的研究[J].貴州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報,2008(01).

        [6]肖堅.鼓勵和促進節能減排的財政政策研究[J].價格月刊,2008(05).

        第3篇:節能減排相關政策范文

        關鍵詞:低碳經濟 碳金融 新型 金融業

        我國是世界上減排結構較大的提供者之一,將來5年期間,碳每年的平均交易量約為2×109t。相關人士提出:我國迎來了碳交易的新時期。部分發達國家于2012年需達成5×109tCO2減排指標,我國在市場上出售的減排指標約占全世界的65%以上,從而表明將來大約3×109t來自中國減排指標。由此可以推斷,碳交易同金融之間存在密切的關聯。以下簡要針對碳金融與低碳經濟的相關內容進行分析,僅供參考。

        一、碳金融的概念

        當前,碳金融還沒有一個完善的定義,我國對碳金融的認知較為統一的觀點為:碳金融指的是同碳相關聯的金融行為,也可以將其稱為碳融資。人們將其看做環保項目的融資內容之一,同時也講碳金融作為買賣碳物質的行為。通常來講,碳金融包含了全部為限定溫室氣體排放服務的金融行為,包含:銀行借貸、直接投資、碳指標買賣等。

        二、碳金融的工具

        1.碳貨幣

        對于碳金融來講,其較為常用的工具為碳貨幣,同時,碳貨幣也是世界各個國家所要爭奪的重點。相關人士認為:一個大國的發展,一般同國際大型產品,尤其是可以與能源結算或者能源計價相綁定等存在密切的關聯。例如:上世紀的煤炭同英鎊綁定、石油同美元綁定等,都表明國際貨幣同能源交易的途徑。同時,著名學者劉穎也強調:碳貨幣對于國家來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碳貨幣是一項構想出的貨幣系統,同時也是衡量社會各個貨幣價值的新指標。在當前碳貨幣系統下,除了國家黃金存儲及經濟實力以外,碳的排放標準必將變成對其貨幣價格及地位造成影響的關鍵條件。在碳貨幣時期,標準的初始制定人員都必將掌握更多的話語權及主動權。

        2.碳信貸

        相關人士指出,雖然銀行對于綠色信貸的積極性不斷增強,然而,在銀行的總體信貸系統中,綠色信貸所占據的比例依舊較低,最本質的原因在于沒有創建完善的推動綠色信貸前進的環境。包含以下內容:其一,因為關于綠色信貸的定義相對較為模糊,缺乏具體的標準,現今,在銀行進行貸款規模統計期間,沒有創建綠色信貸的專用通道,也沒有讓綠色信貸相關政策發生傾斜;其二,我國相關企業對綠色信貸的要求仍位于初級時期;其三,當前綠色信貸所處的融資項目技術評價較為復雜,銀行在實施期間缺少技術及人力;其四,綠色信貸仍存在一定的項目風險,在控制過程中較為困難。想要推動綠色信貸發展,相關政府及管理部門就需要不斷增強綠色信貸的發展能力,極大政府推動力度,增強發展銀行綠色信貸的能力,頒布相應的優惠及鼓勵方針政策。同時,銀行也需要轉變自身觀念,不再僅重視以往節能減排的信貸,同時還需要關注綠色信貸的業務。想要減弱綠色信貸業務風向,就需要同碳權抵押融資、節能減排借貸相融合。

        3.碳期貨

        碳期貨指的是以碳買賣市場的交易經驗為基礎,應對市場風險而衍生的碳期貨商品。同時,因為碳排放指標具備容易交易、同質性明顯、參與人數較多、價格變化較快的特征,所以,更適合利用期貨的形式進行買賣。創建碳期貨的買賣市場也能夠遵循價格的相關規律,為相關企業指導期貨買賣提供高效、科學的價格信號。現今,我國對碳期貨的研究越來越深入,旨在通過發現期貨市場的價格規律及風險管理方法,對我國碳資源的定價造成影響,創建同我國需求相吻合的市場系統。

        4.碳基金

        對于碳基金來講,其是碳匯基金的統稱。世界上一般指的是在清潔生產標準下買賣溫室氣體放權的特定資金。依據我國現今的發展情況,制定了中國形式的碳基金定義,將世界的碳基金更加本土化。一般來講,碳基金可以被劃分成以下四種類別:其一,世界銀行性形式的碳基金;其二,國家形式的碳基金;其三,政府合作形式的碳基金;其四,金融部門設定的盈利形式的碳基金;其五,非政府管理形式的碳基金;其六,私募形式的碳基金。相關人士對碳基金的投資及目標進行了深入探索。對于碳基金的目標來講,其不僅需要對碳匯的增長進行關注,同時還需要對商業部門及公共部門降低CO2排放量的內容予以重視,并且從中挖掘低碳技術的商機,進而促進我國低碳經濟的發展。通常來講,碳基金的投資可以包含以下三方面內容:其一,推動我國低碳技術的開發與研究;其二,增強低碳技術的商業化進程;其三,對孵化器進行投資。

        三、碳金融的相關政策

        想要促進碳金融的不斷發展,需要創建有利的條件及環境,所以,相關部門及政府需要對其予以一定的方針政策支持。我國著名人士高建平曾指出,需要對五個方面予以關注:其一,創建買賣平臺,對碳排放標準及配額買賣市場深入研究;其二,增大宣傳力度,應讓企業明確CDM標準及節能減排包含的商機;其三,對相關政策進行研究;其四,促進中介市場的形成,激勵民營團體參與到金融活動中;其五,創建鼓勵標準,規劃一定的政策、方針,并給予一定的稅收、信貸、投資導向配套政策,推動金融活動與節能減排相結合,發展低碳經濟。

        著名學者王斌建議,首先,創建財政環境基因,進而有助于低碳項目的應用與研發,同時創建節能減排方法;然后,極大人才培養及相關部門的建設力度,增強企業管理人員的低碳觀念及認識,創建高水準、高技術的低碳隊伍;最后,實行低碳城市或低碳園區的試點。

        四、總結

        總而言之,伴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碳金融必將成為未來搶占市場先機的關鍵。所以,相關人員應及時轉變自身觀念,認清碳金融的重要性,進而促進我國更快進入低碳經濟。因此,對我國低碳經濟與碳金融進行探討是值得相關工作人員深入思考的事情。

        參考文獻

        [1]劉雪玲.國內銀行業低碳金融業務發展分析[J].中國農業銀行武漢培訓學院學報,2011(04).

        第4篇:節能減排相關政策范文

        經濟的不斷相應的帶來了資源環境破壞的日益嚴重化,中國的能源問題越來越嚴峻。能源消耗快與資源的利用率低已經成為中國當前能源發展的主要問題。因此,節能減排技術的推廣已經成為我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艱巨任務。本文就對當前企業的發展中遇到的能源問題為切入點探討企業進行節能減排工作的具體影響因素。

        1 節能減排技術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

        我國取得經濟發展巨大成功的同時,也付出了相應的資源環境代價。經濟的發展與資源的矛盾日趨嚴重,環境污染問題已經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溫室氣體的排放已經成為全世界共同面對的問題,所以要加強節能減排工作的順利開展。目前,我國的節能減排的形式非常的嚴峻,一些相關的政策也在不斷的出臺。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貢獻力量。優化產業結構,推動經濟的整體快速發展;轉變企業的增長方式,提升民眾的生活質量,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前提。

        2 影響企業進行節能減排工作的因素

        2.1 政府因素

        政府是企業進行節能減排工作實行的主導因素,政府應該制定相應的政策對企業進行有效的引導。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勵企業進行節能減排工作,這種政策的實施對企業的行為有著深遠的影響,能夠有效的促進企業對節能減排技術的選擇。但是在政策制定的過程中我們要看到政府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政府在政策制定的過程中存在相對的滯后性,缺乏內在的靈活性;但是僅僅依靠政府的行為促使企業進行節能減排工作還是不夠的,政府的監督應該貫穿在企業發展的整個過程,這樣既能影響企業進行節能減排的工作,又能促進節能減排技術的推廣。政府制定的政策是企業進行節能減排最有力的工具,嚴格的執行政策是激發企業采取有效環境行為的重要保障,是改善環境的首要動機。所以政府在制定相關政策時要結合市場的實際需求,這樣才能發揮綜合的作用。

        2.2 市場因素

        隨著環保意識的覺醒,人們將更多的精力關注到環境保護上。綠色消費市場已經開始建立起來,人們對于綠色環保的清潔產品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這種趨勢的發展大大的激勵了企業進行節能減排工作的開展。消費者思想上的轉變使其對產品的選擇上更加的傾向于綠色環保產品,對一些污染性較大的產品人們更多的進行抵制;這種消費行為的出現促使企業進行自身的改革,加強節能減排技術的推廣;樹立良好的企業公益形象,企業進行節能減排措施意味著環境承受的壓力相對的降低;獲得可持續發展的機會也更大。所以市場內部環境的壓力是企業進行節能減排的重要因素,也是企業采取有效措施發展節能減排工作的重要動力。

        3 影響企業進行節能減排工作發展的因素

        3.1 企業所在地的影響因素

        一些企業由于自身的原因,對于企業所在地的環境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公眾環保意識的建立對企業實行節能減排政策有著促進的作用。企業所在地的民眾可以通過投票的形式對企業的一些做法進行有效的反對抵制,所以企業要改善自身的經營方式,實現節能減排技術的推廣;企業所在地的民眾也要對企業施加壓力,促進企業實現節能減排。

        3.2 企業自身的原因也是制約節能減排工作開展的因素

        企業發展的目的就是為了實現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作為經營管理者要實現這一目標就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認清外部的發展現實,將二者相互協調。因此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都有可能對節能減排政策的制定產生深遠的影響,企業之間節能減排工作的開展也不盡相同,規模較大的企業會注重節能減排政策的制定實施,這樣可以有效的減少相關的資金成本的投入;并且能夠建立良好的公眾形象,更具有企業的號召力;企業規模與經濟實力具有相對的聯系,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企業節能減排投入工作的開展。

        3.3 企業的組織形式對節能減排工作的開展有著影響的作用

        國有企業因為自身的特殊性,所以在進行節能減排工作時承受政府的有力監督,在違反相關規定的成本也會很高。因此在進行節能減排工作上的積極性也會相應的提升。外資企業在節能減排技術上有著明顯的優勢,管理者在環境保護的意識上也相對較高,對企業實行節能減排工作的意愿也很大。這樣都會促使企業加強節能減排技術的投入,實施更加積極的節能減排行為。在一些發達國家中對企業的監督并不只是對產品質量的保障,同時也大力關注產品對于資源環境的保護,使企業不得不重視自身的節能減排工作的開展。

        4 在企業中實行節能減排工作的管理對策

        (1)節能減排考核制度的建立有利于完善相應的獎勵約束機制的建立,促使企業轉變經營思維,進行產品的升級處理工作;引導企業規范生產機制,合理進行資源的優化;對于考核的目標要以節能減排發展要素為主要標準,選取最佳的考核指標,根據自身的特點制定考核的標準;科學合理的進行節能減排工作要遵守以下的原則。

        企業在進行節能減排時要注重效益與公平的原則同時進行,對考核的對象一視同仁,完善考核的指標;適當的調整考核的內容,通過對指標體系的建立,有利于企業進行節能減排技術的發展。

        (2)節能減排技術的推廣要依據科學實用的原則,考核的指標要反映企業節能減排的本質意義。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判標準。在實行企業節能減排的過程中要注重全面措施的實行與重點關注的方式。企業在進行節能減排的過程中會受到很多方面的影響,因此要制定一個全面的多視角的指標考核體系。在構建指標考核體系之前要充分考慮各方面的原因,避免在細節問題上有疏漏現象的存在。在建立的過程中還要突出主要的問題,選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工作內容,簡化考核內容;將指標考核中的數據進行量化處理,使指標數據更加具有說服力,這樣更加的便于考核工作的開展。但是要區分一些具有重要作用的指標,用一些定型的指標進行描述。將定型與定性有機的結合統一起來。

        5 企業在進行節能減排工作時所采取的有效措施

        5.1 在建立建設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過程中企業發揮著主體作用

        面臨新時期的發展要求,企業要嚴格遵守相關的規定,在法律法規的框架下進行企業的發展工作。認真落實責任目標,強化責任管理力度;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進行企業節能減排工作的開展。

        5.2 完善企業節能減排工作的管理領導機制

        企業要想做好節能減排工作,就一定要加強領導管理工作。在企業中建立相關的領導機制,明確責任目標,建立多級共同管理的工作體制;將節能減排工作作為企業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進行落實;定期開展節能減排工作會議,對于企業進行的節能減排成效與問題及時的進行匯報工作,認真部署節能減排工作;協調各部門在節能減排工作中的任務,及時的推廣節能減排技術與工作經驗;全面落實節能減排工作,確保工作有序正常的開展;為進行節能減排提供基礎的組織保障。

        5.3 強化節能減排工作的考核管理

        在企業進行節能減排工作時要建立系統的管理機制,明確工作目標;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節能減排制度,為節能減排工作的開展提供制度的保證。完善企業指標考核的內容,對能源的利用和節能減排的目標實行細致的分解,落實到具體管理人員;逐級進行考核管理,形成層層落實的工作機制;有效的促進節能減排工作的深入開展,將節能減排指標的完成歸納到企業的發展管理考核中,并且作為重要的業績考核。節能減排工作的考核制度的建立可以轉變企業的發展思路,進行科學的規范,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5.4 完善企業節能減排技術應用的環境

        節能減排技術的實行是對環境破壞的一種補償,所以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設備的更新,技術的推廣;對工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及時的解決,轉變工作思路,提升資源的利用率;對于節能減排工作的開展不能只是停留在宣傳的層面,要注重對于源頭污染的治理工作,減少污染物的排放,推動企業的綠色生產;實現末端治理向全過程預防的轉變,促進企業的能源化生產,減少工業廢料的排放,實現資源的合理化生產;將節能減排的壓力轉化為發展的動力,實現資源的合理利用與環境治理的有效性結合。

        5.5 定期舉行節能減排宣傳培訓工作

        政府在有關的通知中已經明確的規定了企業要在適當的時間進行節能減排工作的宣傳,所以企業要充分的利用一切宣傳的形式對節能減排思想進行大力的弘揚。提升全社會節能減排意識,大力發揚節約光榮的傳統思想;在環境紀念日進行節能減排宣傳演講,廣泛的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提升企業職員的環境意識,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看,培養節約意識。不定期的對企業員工的節能環保意識進行強化,定期的舉行培訓工作;促進職工的學習意識,簡化操作過程,加強職工節能減排意識與專業技能的提升。

        第5篇:節能減排相關政策范文

        論文關鍵詞:電力;節能減排;理論體系;技術支撐體系

        近幾年來,隨著社會的進步,中國經濟的騰飛,經濟發展和環境資源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污染物排放和能源消耗的問題也日益嚴重。根據國外的一些經驗,節能減排機制是根據市場機制來建立的。由于我國市場機制還不夠完善,當前既要解決環境資源與經濟之間的矛盾,又要推進經濟發展,任務艱巨、情況復雜。在這種復雜的背景下,本文主要以建立長期有效的節能減排機制為出發點,制定電力節能的核心理論體系和技術支撐體系,旨在解決中國經濟迅猛發展與環境資源之間的矛盾。

        一、電力節能減排的理論體系以及技術支撐體系構架分析

        雖然我國地大物博、能源資源豐富,但是由于我國人口眾多,對能源的需求量大,因此進行節能減排十分必要。電力節能減排的理論體系以及技術支撐體系符合我國國家標準,是進行節能減排工作的有力手段,有利于構建節能減排的長效機制,對于推動節能減排的工作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

        1.實施節能減排的途徑

        實施節能減排的途徑包括三種:制度管理手段、技術創新手段以及調整改變產業結構來進行節能減排,要在技術、結構、制度上下功夫,綜合實施節能減排工作。根據我國國情和國外經驗,主要從市場機制、技術手段、產業結構的調整方面進行節能減排工作。

        2.電力節能減排市場機制

        市場機制是指通過競爭手段,充分配置市場資源,市場機制是節能減排機制的根本制度,但是市場機制不能解決節能減排的一些外部問題,比如環保、節能等。節能減排機制中存在的不足需要可持續發展機制來進行補充,在節能減排工作中,市場機制并沒有發揮太大的作用。由于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市場經濟必須符合政治體制的標準,因此這就要求市場機制需要符合我國的國情。

        3.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的完善

        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法規有利于維護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通過一系列的措施,使可持續發展成為節能減排的主要目的。基于我國基本國情、地質條件等因素,在很多偏遠地區,法律手段并不能維護能源的耗費,因此必須完善當地的法律法規政策,進行可持續發展的宣傳教育,加強當地群眾的節能減排意識,減輕節能減排的技術壓力,同時也有利于對節能減排技術體系進行維護。

        4.技術人員的培訓與考核

        節能減排的監管機構要對節能減排的工作人員進行監督。在節能減排的工作中,技術是關鍵,因此應該對相關技術人員進行定期考核與培訓,以提高技術人員的技術水平,從而及時應對節能減排工作中出現的突發現象。

        5.管理體系的構建

        在節能減排工作的初始時期,制度和結構的節能減排在節能減排工作中占絕大部分,是完成節能減排工作的必要途徑,在節能減排的后期工作中,主要是靠技術和管理手段來實施。管理得當,能對能源的耗費量進行有效控制,管理不當,則會造成浪費現象。因此,應強化管理體系的結構,制定一套完備的制度來保證節能減排工作的順利實施。

        二、電力節能減排的市場準入機制

        1.考慮部分市場機制的電力節能減排

        中國的電力企業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市場機制在節能減排工作中發揮的效果還不是很明顯,沒有突出市場機制在節能減排中的作用。發電權交易中,可以用市場機制來促進節能高效的發電機組代替高污染、高能耗的發電機組發電,用市場機制來促進節能減排是現階段發電模式的改變。

        電源結構向低污染、高效率發展才能實現節能減排的目標。改變現有的發電模式,使節能發電調度與經濟補償機制分離。隨著節能減排的深化,在未來幾年中,高污染、高能耗的發電機組要基本關停,轉而采用新型的、低污染、高效率的發電機組。實現這種發電結構,既能夠節省經濟開支,又實現了科技、設備的現代化,有利于我國經濟的持續穩定快速發展。

        2.電力節能減排的市場模式

        在節能減排工作中,要各司其職,市場應積極配合政府的相關政策和措施,這樣可以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作用。在短期或者中長期市場中,要建立立足排放和能耗的市場準入制度,對獲得準入的主題,可以自行決策,自主參與市場交易,要體現出節能減排的效果,使節能減排與市場機制相統一,有效地對對高污染、高能耗的發電機組實行制約,為低污染、高效率的發電機組提供機會。排污權交易是以環境保護制度為基礎,依照一定的市場機制,通過買賣排污權的方式來控制排污。自從這種方式實行以來,排污者從自己的利益出發,自主選擇購買排污權,大大降低了污染。

        在中國電力市場節能減排制度還不是很完善的情況下,每個地方都應該根據各自特點制定不同的制度,主要是通過電力企業的擔保進行融資活動,合同能源的管理機制是以盈利為目的的經營方式和以減少溫室氣體為主的交易機制。

        三、促進節能減排的政策機制

        1.促進電力節能的手段和方式

        電力節能減排的經濟手段主要是通過在經濟上進行制約來提高生產的成本,從而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而法律手段主要是通過法律具有的威懾力來對排污者進行規范。電力節能減排的行政手段主要是把電力企業節能減排的工作落到地方政府上面來,以達到節能減排的效果。

        2.科技創新

        依靠科技創新,加快節能減排技術的開發和推廣,建立節能減排技術服務體系。電力科技進步是推動電力工業發展的強大動力,要提高電力經濟運行質量,縮小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一個重要的途徑就是要應用現代先進科學技術,提高電力生產管理現代化水平,實現企業管理科學化、集約化、精細化。

        第一,進一步強化深入,加強監督檢查,確保國家節能減排落實到位。加大檢查力度,加強對可再生能源差別電價等政策執行情況的檢查。加大對各地出臺的優惠電價的制度,促進節能減排目標的實現。

        第二,節能減排信息統計分析,建立節能減排的預警形勢。加強節能電耗的工作。實現與電力監管機構聯網,確保穩定達標。

        第三,加強調度,督促各級調度機構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試制科學調度。發電企業和有關部門調度信息,通過強化監管確保節能減排工作取得實效。

        3.發揮政府職能作用

        實施電力企業節能減排的過程中,在節能減排工作的責任落實以及執法監督方面要加大力度,要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大抓電力企業節能減排的日常管理,建立健全節能減排工作的標準,制定一套能反映資源稀缺程度、市場供需管理和環境污染程度的機制,制定出節能減排的政策激勵機制。

        4.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及清潔生產模式

        首先將環境保護、資源利用與經濟協調統籌,形成良性的結構發展體系,加大對清潔能源方面的發展,其次應通過源頭控制的方法,達到標準兼治的效果,特別要對能源消耗不合理的源頭嚴加控制,堅持節能減排與經濟發展步調一致;充分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保證各地區的經濟發展與節能減排的目標步調一致;依靠科學技術,加大對節能減排技術的開發力度;節能減排在發電、配輸電以及用電的全過程實行;加大宣傳的力度,提高民眾在節能生產中減少污染排放的意識。

        四、建立節能減排的監管機制

        在節能減排實施的過程中,要注意做好各方面的監督管理機制,從監管方面來要求各部門及企業組織體系建立相關的監督管理機制,確保執行力度在企業內的良性完善。對企業各部門要進行有效的監管職能分化,確保各司其職,對環保、節能、資源要進行社會性的監管。監管部門應加強其對節能減排工作的責任心,加強全民節能減排的意識,在能源利用高發期進行相關能源的限制。在進行監察管理的同時,要按照相應的法律法規進行管理規劃。

        五、電力節能減排方面的技術支撐體系

        1.首先要創新節能減排技術上的推廣應用

        通過發展先進的手段,做好新工藝、新技術與材料設備方面的推廣工作,有益的技術和先進的節能設備可以從根本上最大化的解決相關的節能減排問題。

        2.節能發電系統功能

        主要包括制定季度、月度和年度的組合發電基礎方案,完善實行發電環節的節能調度計劃與電網阻塞方面的自動化發電調控及在線的校正控制,對電網做好良性評估;完善節能支持系統,實現對火力發電機組能耗、脫硫設施等相關運行參數方面的有效監測。

        3.污染物排放數據的認證與監測

        包括年度調整系統、許可證跟蹤系統和排污跟蹤系統,對污染物排放數據是否達標進行監測;火電廠在生產過程中節能減排系統的優化,可以作為合同能源管理機制的技術支持。

        4.電力節能減排指標的考核以及評價技術支持系統

        主要包括電網損耗、機組發電能耗、熱電聯產以及綜合利用排污監測、機組、脫硫和控制節能減排指標的考核評價。

        第6篇:節能減排相關政策范文

        論文摘要:計劃行為理論認為,行為的意愿是影響行為最直接的因素,行為意愿反過來受態度、主觀規范和知覺行為控制的影響。基于課題“企業節能減排意愿調查”的研究及計劃進行為理論視角,就相關因素進行實地調查分析,提出企業節能減排行為影響因素的研究框架,并為江西省企業節能減排工作順利進展提出建議。

        論文關鍵詞:企業節能減排;計劃行為理論;意愿

        1引言

        在經濟迅猛發展的今天,我國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壓力的矛盾日趨尖銳,為解決該矛盾和確保兩者間的動態平衡,必須有效推進節能減排工作——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快調整產業結構、強化技術創新,才能實現我國經濟又好又快的發展。

        目前,國內外對節能減排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幾類:第一,國家部門對各類企業進行的節能減排摸底調查,目的在于明確當前節能減排工作的形勢和任務,根據調查結果開展節能減排研究,制訂促進節能減排的工作思路、目標及政策措施。第二,針對家庭和個人在生活方面的節能減排調查,能夠有效提高公民節能意識,促進節能減排良好社會風氣的形成。第三,關于企業節能減排工作的調查,通過調查,能夠及時了解企業節能、排污狀況,為企業決策提供有效參考,并促進節能減排相關技術和措施的改進。

        這一研究,不僅囊括了大部分以前與此相關的各種調查結果,也獲得了影響企業節能減排意愿的因素的原始資料和數據,補充當前針對企業節能減排意愿調查的空白。

        同時,希望研究成果可以引起相關部門的關注,能為政府的節能減排工作提出建議,并通過研究人員的努力,提高企業承擔環保公共責任的主動性,發揮企業在環保低碳事業中的重要作用。

        2計劃行為理論(TPB)

        計劃行為理論(TPB),是由美國學者Ajzen和Fishbein在理性行為理論(TRA)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是社會學領域研究行為意愿方面廣為認可的一種理論,在各個領域有廣泛的應用。因其對行為態度、主觀規范、感知行為控制這些中間變量的引入,使得態度與行為之間的聯系表現的更加明顯,也同時增強了該理論對實際行為的解釋力和預測力。

        計劃行為理論從信息加工的角度、以期望價值理論為出發點解釋主體行為的~般決策,該理論認為人的行為是經過深思熟慮計劃的結果,行為的意愿是影響行為最直接的因素,行為意愿可以由態度、主觀規范和感知行為控制來預測,其中感知行為控制間接或直接地影響著行為。計劃行為理論主要包含以下幾個觀點:

        (1)非完全意志控制的行為不僅受行為意愿的影響,還受個人能力、機會、資源等實際控制條件的制約,在實際控制條件充分的情況下,行為意愿直接決定行為;

        (2)實際控制條件通過準確的感知行為反映,因此感知行為可作為實際控制條件的替代指標,直接預測行為發生的可能性,預測的準確性依賴于感知行為控制的真實程度;

        (3)行為態度、主觀規范和感知行為控制的認知與情緒基礎是信念,但在特定時間和環境下,只有少量信念可以被獲取;

        (4)個人和社會文化等因素(如性別、年齡、教育程度、經驗、人格等)通過信念間接影響行為態度、主觀規范和感知行為控制,從而最終影響行為意愿和行為。一般來講,行為態度越積極,得到的重要支持越大,感知行為控制越強,行為的意愿就越大,反之就越小。

        關于節能減排的決策是企業在新經濟形勢下的戰略性選擇,而企業的戰略性選擇行為是企業管理者主體如CEO或由主體組成機構基于內外環境分析的理性決策行為;鑒于TPB理論對主體行為的良好解釋力結合國內企業管理現狀,本文力圖將TPB理論引入影響企業的節能減排意愿因素的分析中,從計劃行為理論出發,提出分析企業節能減排行為影響因素的研究框架,并就相關因素進行定性與定量的分析。

        TPB認為行為意愿(BI)即主體執行特定目標行為的意愿,反映了主體完成特定行為的意愿強度。就企業節能減排行為而言,節能減排意愿越強,就越有可能推行節能減排活動。

        行為態度(AB)指主體對某種行為所存在的一般而穩定的傾向或立場。就企業節能減排行為態度而言,則是指企業對節能減排所持的積極或消極的態度。一般地,企業的節能減排行為態度受主體擁有的大量有關企業節能減排行為的可能結果和對行為結果評估的信念影響,對企業節能減排的戰略作用認識越深刻、對環境保護的社會責任感越強,對企業節能減排的結果預期收益越好,則態度越積極。具體包括以下可能素:經營目標、經濟風險、消費需求、競爭水平等。

        主觀規范(SN)即是主體在決策是否執行某特定目標行為時感知到的社會壓力,它反映的是重要他人或團體,如:政府,輿論媒體,股東對主體決策行為的影響。就企業節能減排的主觀規范而言,它受企業對重要他人或團隊對其是否執行企業節能減排行為的意向和期望的信念影響。具體包括以下可能因素:政府壓力、媒體壓力、市場壓力、內部阻力等。

        知覺行為控制(PBC)是指主體感知到執行某特定行為容易或困難程度,它反映的是主體對促進或阻礙行為因素及其影響強度的影響。就有關企業節能減排的知覺行為控制而言,它由企業對促進或阻礙行為因素及其影響強度感知的信念決定。具體包括以下可能因素:政策優惠、金融支持、節能技術、專業人才、自有資金、制度安排、管理水平、協作交流等。

        課題選取了46個具有代表性的江西省內企業進行問卷和訪談調研,搜集原始資料和數據,可供深入研究各相關因素對企業節能減排意愿的影響。

        通過調查并結合TPB模型分析,歸納出各種影響因素,如圖所示:

        依據TPB的觀點,在做出節能減排(行為)決策時,企業的管理者所擁有的大量相關信念,在特定時間和環境下只有少量能夠突顯,這些突顯的信念通過影響企業管理者關于節能減排的行為態度、決策時感知的社會壓力和對可能促進或阻礙節能減排執行的因素與強度的認知來影響企業最終的節能減排行為意愿和行為。

        3企業節能減排的TPB分析

        3.1企業節能減排中的行為態度

        行為態度,指決策者對目標行為所持的積極或者消極的主觀評價,即決策者認為該行為是有利或是不利的。在節能減排決策中,決策者對節能減排的主觀評價更為積極,則越容易實施行為,反之則難以實施行為。節能減排行為所帶來的影響主要有四個方面,即經營目標、經濟風險、消費需求、競爭水平。在調查中,46.7%的企業認為本單位的節能減排措施對利潤的貢獻率低于5,其余企業則認為貢獻率處于5%到10%之間。同時,74.8%的企業認為競爭對手愿意自主開展環保和節能降耗工作(其中34.8%的企業認為“非常愿意”)。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數的企業認為節能減排有利于企業滿足消費需求、實現利潤,節能減排行為的經濟風險可控,并且能使企業在競爭力水平上有所提升。

        這些因素整體產生的積極影響,能促使企業加強行為信念,對行為的實現將產生正面影響。

        3.2企業節能減排中的主觀規范

        主觀規范是指,決策者在進行該行為時所感受到的社會壓力,通常表現為對決策者最具影響力的個人或團體對該行為的影響作用大小。在企業節能減排中,這種社會壓力反映為管制壓力、輿論壓力和市場壓力三個方面。管制壓力來自政府監督,輿論壓力來自消費者和社會公眾,而市場壓力來自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競爭者和消費者等。例如,2008年江西省相關監督部門對全省18家“千家節能行動企業”和百家重點耗能企業進行節能目標考核,考核結果向社會公布,表揚超額完成任務企業,并通報批評未完成年度節能目標企業,勒令未完成目標企業在限定日期內報送整改專題報告,深刻分析未完成目標原因,并著手整改,管制壓力可見一斑。此外,32.6%的被調查企業認為,其單位開展節能減排工作的主要因素之一是上級部門要求在當前全世界呼吁“低碳經濟”的背景下,對任何一家企業而言,無論是消費者還是社會大眾,對于企業的低碳環保、節能減排正從期望向要求過度,同時,市場經濟環境下的企業都已不得不接受行業內生存和競爭的壓力,不可避免的向節能減排邁出步伐。企業的重要影響個人或團體中,無論從哪一方面來講,企業都承受著空前的節能減排壓力。

        3.3企業節能減排中的知覺行為控制

        知覺行為控制指的是,決策者在實施行為時所意識到的促進和阻礙這一行為的因素,即當決策者認為自己所掌握的資源和機會越多,可能碰到的阻礙越少,則知覺行為控制越強,亦即是說越可能實施行為企業節能減排中,影響知覺行為控制的因素概括有,政策優惠、金融支持、節能技術、專業人才、自由資金、制度安排、管理水平、協作交流等幾個方面。

        本研究中,被調查企業所使用過的節能技術,技術所屬企業中有93.5%的企業認為節能技術和產品能起到明顯效果,只是效果大小存在差異。65.2%的企業設置了節能減排專職人員,在節能減排上的資金投入54.3%的企業低于100萬元人民幣,而投入100萬元以上的企業有l8家(其中包含投入1000萬以上的企業2家),占被調查企業的39.1%。企業節能減排相關制度建立方面,能源計量制度、能源消費統計與報告制度、節能減排考核制度,節能減排工作責任制四項制度中,對于其中任一制度而言,大約均有一半的企業已經建立,另外,有36.8%的企業制定了年度節能減排計劃。以上包含了企業節能減排行為,在知覺行為控制中被促進的方面。

        對于知覺行為控制中的阻礙因素方面,本項調查中54.3%的企業不知道實施清潔生產項目方面的申請補貼情況,這意味著監管方與企業關于政策優惠方面的信息并不對稱。被調查企業中,認為節能降耗成本太高、嚴重影響企業未來的發展的企業占36.8%,認為企業還不具備相應的技術資金條件的占43.5,認為環保、節能降耗的相關優惠政策太少的占56.5%,同時,19.6%的企業認為自己未能全面掌握有關環保及節能降耗標準方面的信息,50.0%的企業認為缺乏行之有效的新技術、新材料和新管理模式的推廣交流平臺,無法準確及時的了解和選擇節能降耗技術產品,41.3%的企業認為市場上的節能技術成熟度不高、無法真正讓企業節能,13.0%的企業認為節能降耗投資較大,缺少銀行貸款方面優惠。以上因素的阻礙作用,成為了抑制企業節能減排有效實施的關鍵。

        3.4綜述

        根據TPB模型,在行為態度上,被調查企業認為節能減排對企業長遠而言影響是積極的,并且在企業決策者的主觀規范信念中,企業因受到各方面的壓力,不得不開展和進行節能減排。在計劃行為理論中,行為意向是導致行為的直接因素,而以上兩個因素加強了企業節能減排的行為意向,然而,在影響行為意愿的第三因素——知覺行為控制中,企業雖已掌握一定可利用的資源和機會,如節能減排的政策優惠、信貸支持、節能制度建設等,但企業切實的節能減排行為仍受到較大的阻礙,如資金不足、缺少更加有效的技術、節能收益較低,綜上而言,企業面臨的問題是節能減排成本過高而所獲得的支持和收益不足,由此得出,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原則是,為企業提供更多的資源、機會和支持,破除阻礙節能減排行為的障礙。

        4結論與展望

        通過以上對影響企業節能減排意愿的因素的分析,要提高企業的積極性必須從影響企業管理者感知企業節能減排工作控制的影響因素著手。

        第7篇:節能減排相關政策范文

        夯實節能減排管理基礎

        一是在“十一五”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企業節能減排組織體系建設。二是加強節能減排隊伍建設。三是各行業組織應當積極向企業宣傳節能減排相關的政策、技術、設備和信息,努力引導企業轉變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企業,在行業內形成一種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節約能源、保護環境,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的良好氛圍。企業和相關行業組織應當加強節能減排統計和信息反饋體系的建設,使相關數據、情況能夠及時、準確的反饋出來,便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轉型升級調整產業結構

        一方面要繼續做好淘汰落后產能的工作。對于三酸兩堿、電石等高耗能、大宗基礎化學品,要控制好總量,淘汰或改造其中部分能耗高、污染嚴重的落后產能和裝置。“十二五”期間還要加快淘汰200萬噸/年及以下的煉油裝置,提高行業集中度。嚴格控制氮肥、磷肥產能的盲目擴張,提高新建項目的能耗和環保門檻。

        二是大力發展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產品,努力延伸產業價值鏈,提高石油和化工行業的精細化率。例如,在三大合成材料和有機化學原料行業要實施“差別化”發展戰略,實現產品從“通用型”向“專用型”轉移,改善結構性的過剩和短缺現狀,提高經濟效益,提高單位能源產出率。

        三是發展壯大節能環保產業,促進石油和化工行業轉型升級。要把發展壯大節能環保產業作為行業轉型升級的一個重要抓手,重點發展高效節能、先進環保、資源循環利用關鍵技術裝備、產品和服務,提高產品和服務的技術含量與附加值,向節能環保產業鏈高端延伸。

        研發推廣節能減排技術

        “十二五”期間,在油氣開采行業推廣不加熱集油技術和油田采出水余熱回收利用技術,提高油田伴生氣回收水平;在原油加工行業重點推廣優化換熱流程、優化中段回流取熱比,降低汽化率,增加塔頂循環回疏換熱等節能技術;在乙烯行業繼續推廣裂解爐空氣預熱、扭曲片強化傳熱、瓦斯回收等節能技術;在氮肥行業重點推廣高效清潔的先進煤氣化技術,高效脫硫脫碳技術,氮肥生產無水零排放技術;在氯堿行業重點研發和推廣氧陰極低槽電壓離子膜電解技術、膜極距離子膜電解槽、低汞觸媒技術;在電石行業加快采用大型密閉式電石爐,重點推廣電石爐爐氣利用、空心電極等節能技術;在硫酸行業重點推廣硫磺制酸裝置低溫位熱能回收技術,加快研發硫鐵礦制酸、冶煉煙氣制酸中低溫位熱能回收技術;在黃磷行業重點推廣電除塵技術和尾氣綜合利用技術。

        推進清潔生產循環經濟

        “十二五”時期,石油和化工行業要繼續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原則,提高能源、資源利用率,減少污染物的產生和排放,以盡可能少的資源消耗和盡可能小的環境代價,取得最大的經濟產出。應當認真總結硫酸、磷肥、氯堿、純堿、農藥、橡膠等行業推進循環經濟工作的成功經驗,并將這些經驗推廣到全行業。全行業要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引導、政府推動、相關行業組織配合的清潔生產推行機制。石油和化工企業要積極采用節能環保先進工藝技術,加快落后生產裝置的清潔生產技術改造;相關行業組織應加強調查研究,提出政策建議,配合政府部門出臺有關清潔生產的優惠政策,制定重點行業清潔生產技術推行方案和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積極開展清潔生產審核、培訓和清潔生產技術經驗交流與推廣。爭取今后五年內,在石油、石化、氯堿、氮肥、磷肥、農藥、染料、涂料等重點行業建立一批清潔生產示范項目,創建一批化工清潔生產示范企業,培育一批清潔生產示范園區。

        全面推進責任關懷行動

        在“十一五”工作的基礎上,全面實踐責任關懷理念,提高行業科學發展水平和國際影響力。企業要把“責任關懷”作為履行社會責任的主要手段,貫徹到企業總體發展規劃和方針目標中,貫穿到生產、管理、研發、銷售、服務等生產經營活動的全流程,向市場提供高質量產品,提高員工的健康、安全水平,樹立企業踐行科學發展觀的良好形象,提升企業在國內外的影響力。

        創新節能減排工作機制

        石化行業應當以市場為基礎,創新工作機制,爭取在“十二五”期間初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節能減排長效機制。企業應充分利用國家相關政策,嘗試采用合同能源管理實施節能改造,大型重點用能企業可以利用自身技術優勢和管理經驗,組建專業化節能服務公司。節能服務公司應當加強技術研發、服務創新、人才培養和品牌建設,做大做強。行業要積極配合政府部門,建立主要耗能設備和用能產品“能效領跑者”制度,推廣節能自愿協議等。重點耗能企業和污染物排放企業都應當開展能效和污染物排放強度對標工作,要以控制能耗總量、優化能源結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減少污染物排放為重點,選取一批關鍵性技術經濟指標來開展對標。通過認真篩選、確立追趕的標桿,通過采取自身“縱向”對標與企業間“橫向”對標相結合的方式,查找差距,分析原因,完善措施,持續改進。

        樹立節能減排良好形象

        第8篇:節能減排相關政策范文

        2013年,是“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是鞏固和擴大節能減排成果的關鍵之年。根據區委、區政府《關于建立節能減排管理機制的通知》和《區2013年節能減排工作要點》的精神,為確保完成轄區節能減排工作任務,現將2013年轄區節能減排工作明確如下:

        一、工作目標

        (一)節能目標。“十二五”節能目標:力爭“十二五”期間轄區萬元生產總值能耗比“十一五”末下降19%,其中,第二產業萬元增加值收入能耗下降20%,第三產業萬元增加值收入能耗下降19%,機關、行政事業單位人均電耗下降19%左右;2013年節能目標:力爭轄區萬元生產總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4.5%,其中第二產業萬元增加值收入能耗下降5%,第三產業萬元增加值收入能耗下降4.5%,機關、行政事業單位人均電耗下降4.5%左右。

        (二)減排目標。完成區政府下達的主要污染物減排約束性指標和任務。

        二、工作要點

        1、簽訂節能減排責任書。協調督促轄區34家年用電50萬度以上重點用能單位與區政府簽訂節能減排目標責任書。各重點用能單位要根據節能減排責任狀相關要求,嚴格控制能耗增長、減少污染物排放。根據目標責任累加制原則,2013年企業未完成任務將累加到下一個年度目標責任中,以確保“十二五”期間節能總任務有效完成。

        2、加強節能減排基礎管理。督促各重點用能單位開展“六個一”節能工作法,即“一份節能責任書、一個節能領導機構、一套節能管理制度、一份節能計劃書、一份能源利用臺賬、一名能源管理員”,開展能效水平對標工作,提高重點用能單位經營者節能環保法律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增強節能減排自覺性。

        3、加強有序用電管理。根據區有序用電預案和要求,建立區域有序用電聯合巡查隊伍,加強對公共機構、商務樓宇、大型商場和重點用能企業等用能單位的檢查,力求街道、社區、責任單位三級聯動,確保供用電的正常秩序,保障經濟社會平穩運行。

        4、加快淘汰落后產品、產能。配合區環保分局在9月底前完成3個單位4臺煤鍋爐(見附件1)共計7蒸噸的改造工作。加快推進S7變壓器淘汰,明確8家單位(見附件1)S7變壓器的淘汰任務,協助區節能減排辦制定S7變壓器淘汰工作方案,并根據相關政策給予財政補助。

        5、推進企業開展節能改造。鼓勵企業開展節能改造,做好市游泳俱樂部市級重點節能項目的落實工作。大力推廣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以樓宇節能示范工程為突破,通過合同能源管理,逐步推廣對轄區樓宇的節能改造積極。

        6、開展居民節能試點工作。開展創建低碳社區活動,實施社區節能和家庭節能試點,力爭轄區有1—2個社區參加區組織的創建低碳社區的試點工作,力爭試點社區年人均電耗下降10%,試點家庭年人均電耗下降25%。

        第9篇:節能減排相關政策范文

        一、我國農業碳排放情況

        農業碳排放主要源于農地利用、水稻種植和畜牧養殖,其中農地利用主要由生產過程中農資使用和土地翻耕直接或間接產生碳排放,水稻種植主要是通過淹水性稻田產生甲烷,畜牧養殖主要是通過動物腸道發酵和糞便產生甲烷。

        表1可見,2000年以來,水稻種植是我國農業生產中最主要的碳排放來源,每年碳排放量均超1億噸,占農業碳排放總量的比重高于44%,但地位呈下降趨勢。主要原因是我國水稻種植面積長期徘徊,部分年份出現下降,導致2000―2012年水稻種植中碳排量年均增長率僅為0.1%。受近年來我國農業生產中化肥、農藥、農膜、柴油消費快速增長影響,2000―2012年農地利用碳排放量年均增長3.2%,成為農業第二大碳排放來源,2012年農地利用碳排放占總排放量的比例達31.7%,比2000年提高了7.9個百分點。相反,畜牧養殖中牛釋放的甲烷量最大,近年來因牛存欄量(數量相對少的奶牛除外)的大幅下降,2000―2012年畜牧養殖碳排放量年均下降0.4%,占農業碳排總量的比例也降低3.8個百分點。

        2000―2003年,我國農業碳排總量出現了短暫下降,主要原因是該時期我國水稻種植面積減少和牛養殖數量減少。此后我國農業碳排總量保持了連續增長,2004―2012年年均增長1.6%,2012年達到了27749.7萬噸(見表1),未來我國仍面臨嚴峻的農業碳排放增長態勢。

        二、我國農業低碳發展政策梳理及評價

        針對農業碳排放的嚴峻形勢,近十年來我國實施了一系列低碳農業政策,重點解決農業低碳發展中的資金、市場和技術等難題。

        (一)出臺綜合性低碳農業政策

        為落實《“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推進農業和農村節能減排工作,農業部于2011年底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業和農村節能減排工作的意見》。明確提出力爭到2015年,農業源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比2010年降低8%,氨氮排放總量比2010年降低10%。借助發展生態農業、循環農業,推廣節能高效農業技術來降低能源消耗和減少污染排放;通過建立目標責任制,將農業減排目標落實到位,并建立農業生態補償機制和統計監測體系,完善農業減排政策體系和監管考核機制。

        (二)實施一系列專項低碳農業相關政策

        從2002年開始,中央開始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涉及農業低碳發展的專項政策措施。

        第一,支持保護性耕作。從2002年起,中央財政每年投入3000萬元專項資金推廣保護性耕作,通過技術培訓、宣傳咨詢、作業補貼與樣機購置等形式,開展保護性耕作示范工程建設,2009年起實施《保護性耕作工程建設規劃(2009―2015年)》。

        第二,推進測土配方施肥。2005年起中央財政實施測土配方施肥專項補助政策,8年累計安排補助資金71億元,2013年《全國測土配方施肥補貼項目實施指導意見》,全面推進農民“按方施肥”。

        第三,實施土壤有機質提升補助政策。2006年起中央開展土壤有機質提升補助政策試點工作。2012年中央投入8億元,通過技術物資補貼方式,鼓勵和支持農民應用土壤改良、地力培肥技術,促進秸稈等有機肥資源轉化利用,減少化肥使用量,改善農業生態環境。

        第四,支持標準化規模養殖及其污染防治。標準化規模化養殖有助于減少糞便處理中甲烷氣體排放。從2007年起,中央財政每年安排25億元,支持全國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小區)建設。2008年中央財政安排2億元資金,支持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小區(場)建設, 2009年起中央資金增加到5億元。2012年中央財政新增1億元,支持內蒙古等7省區肉牛肉羊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小區)改擴建。從2014年1月1日起,全國施行《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

        第五,補助草原生態保護。從2011年起,國家在內蒙古等8個主要草原牧區省(區)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投入中央財政資金136億元,全面建立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2012年該資金增加到150億元,全國13省(區)所有牧區半牧區縣全部納入政策實施范圍。

        第六,鼓勵綠色信貸。2012年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印發了《綠色信貸指引》,對從事生態保護與建設、開發和利用新能源、從事循環經濟生產和綠色制造以及生態農業的企業或機構提供貸款扶持。

        第七,支持農機節能減排。2011年工業和信息化部《農機工業發展政策》,以財政性資金為導向,借助信貸扶持、稅收優惠、關鍵零部件和原材料進口支持等手段,大力發展節能環保型農用動力機械、保護性耕作機械、種肥藥精準施用裝備、農作物秸稈和牧草飼料儲運機械、新型節水灌溉等裝備。

        (三)政策局部效果開始顯現,總體效果尚不明顯

        目前,經過一系列農業低碳發展政策的實施,我國已經初步建立起了農業節能減排政策體系,局部效果開始顯現。憑借保護性耕作和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政策,低碳耕作和施肥方式的生產面積持續增加,為農業節能降耗奠定了堅實基礎。截至2012年,通過實施測土配方施肥,全國累計減少不合理施肥850多萬噸,相當于減少二化碳排放量5730萬噸。通過土壤有機質提升工程,項目區田間地頭秸稈焚燒現象顯著減少,化肥畝均使用量也出現了下降。借助畜牧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小區)建設項目,糞污得到規模化規范處理。依托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主要草原牧區省(區)草場生態環境加劇惡化的趨勢初步得到了遏制。然而,農業溫室氣體排放規模并沒有隨著低碳農業政策的實施而出現下降。2005年之后,集中出臺了一系列低碳農業政策,但是2005―2012年農業碳排放量年增長率仍達1.1%,而2003年前的農業碳排總量的下降也主要源于水稻種植規模下降和牲畜養殖規模的下降,與低碳農業政策關系不大。

        三、我國低碳農業發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與問題

        (一)低碳農業發展與國家糧食安全之間存在兩難選擇

        低碳農業發展方向與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之間存在矛盾,給國家糧食安全帶來挑戰。由于水稻生產和農地利用是我國農業碳排放的最大來源,而人口的持續增長和偏向高蛋白質的消費結構變化,使得口糧和飼料糧種植面積很難大規模壓縮,一旦大規模應用低碳農業生產方式,至少在短期內難以實現“口糧絕對安全,谷物基本自給”的目標。基于對國家糧食安全的考慮,當前農業政策的低碳化傾向較為保守,政策實施力度和效果受到制約。

        (二)石油農業發展的現實需要與節能減排目標沖突

        農資和農業機械的大規模應用與農業低碳發展之間存在矛盾。我國中西部地區更偏重于農機應用和推廣,對農機減排考慮不足,農用柴油使用量上升空間很大。同時,我國農業生產中,化肥、農藥、農膜等超常使用在保障糧食持續增產的同時,也造成了嚴重的農資浪費和環境污染,引發了農業生產中溫室氣體排放量的快速增長。雖然近年來測土配方施肥在減少化肥過度使用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企業參與積極性仍有待提高,對農業節能減排更為有效的精準施肥施藥技術仍處于起步階段。

        (三)低碳農業的制度和政策不完善

        發展低碳農業非常契合節能減排需要,但是當前低碳農業口號性意味濃厚,缺乏促進低碳農業發展的法律法規,政策針對性還有待加強。同時,已有政策比較分散,農業部、發改委、工信部、銀監會等多個部門相繼出臺相關政策,缺乏有效的協調配合,不少支持低碳農業的政策還缺乏準確的事后評估和監管,加以政策投向面太廣或指向不明,導致效果評價難以進行。

        (四)不成熟的配套制約金融工具發揮作用

        因為缺乏農業碳排放評估等配套措施,農業減排效果不能準確量化,不僅無法對環境友好型農業生產活動提供合適的補貼,也因為標的物缺乏,制約綠色農業金融發展。而且,因為政策側重點主要集中在工業節能環保項目上,涉農優惠貸款數量有限,當前實施的綠色信貸政策還沒有真正對低碳農業發揮積極作用。

        四、推進我國農業低碳發展的政策建議

        (一)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為前提,穩步推廣低碳農業生產方式

        將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作為發展低碳農業的前提,遵循“分步實施、梯次推進”的方針,形成低碳農業未來發展良好預期。近期重在宣傳低碳農業理念,引導社會資本和社會組織參與低碳農業知識宣傳和技術推廣,重點推廣有助于增產降耗的測土配方施肥、精準施肥施藥等低碳農業技術。遠期可借鑒歐洲和日本經驗,依托農業科研院所,出臺專門的低碳農業生產規范,制定不同層級低碳農業生產規范獎勵辦法,通過直補方式,獎補滿足條件的農戶。

        (二)以石油農業減排為重點,創新農業補貼新機制

        將農機補貼與碳排放水平相掛鉤。參照美國經驗,劃分農機碳排放國家標準,鼓勵低碳農機技術研發立項,鼓勵進口低排放農機。分區域差異化實施低排放農機補貼政策,對于東部、東北等一些農機使用相對飽和地區,只對低排放農機發放農機補貼;對于中、西部等農業機械化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的地區,制定不同碳排放標準農機等級補貼辦法,低排放農機享受更高額度的補貼標準。在推進測土配方施肥政策中,完善企業參與機制,制定配方肥專門標準,取消配方肥生產許可證制度。對精準施肥施藥設備和技術研發予以財政扶持,鼓勵社會資本從事精準施肥施藥技術推廣。

        (三)以農業低碳化發展為戰略,推進低碳農業立法建制工作

        盡快確立低碳農業為農業現代化的重要維度,提高低碳農業戰略定位,將農業低碳發展列入立法議程,明確未來農業溫室氣體總體減排目標,以法律形式建立農業減排硬約束。建立農業減排目標責任制,按各地情況分解落實減排目標,為未來逐步建立農業碳匯交易奠定基礎。制定農業低碳發展規劃,整合現有農業低碳發展政策,形成支持農業低碳發展資金池,切實降低廣大農戶參與農業低碳發展的成本。開展農業碳排放統計測量工作,建立覆蓋面廣的農產品碳足跡及標簽評估監測體系,以量化指標評估考核各項低碳農業政策實施效果。

        (四)以完善配套服務為推手,構建低碳農業金融服務體系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日本香蕉尹人在线视频 | 亚洲网站入口免费在线观看 | 一级a爱片日韩在线观看 |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 | 亚洲中文字幕一区精品自拍 | 日韩AV在线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