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科學技術的功能范文

        科學技術的功能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科學技術的功能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科學技術的功能

        第1篇:科學技術的功能范文

        【關鍵詞】數學課堂 教學評語 功能與運用

        多年來,傳統的教學研究都是圍繞學科自身進行的,諸如如何進行知識傳授、學法指導、能力培養等等,而忽視了課堂教學評語的育人功能。而許多教學成績優秀的教師,不僅具有良好的專業技能,而且還有良好的觀察、傾聽和談話的技能。他們很注重教學評語對學生的影響。隨著新課改的實施,教學評語在教學中的地位將顯得越來越重要。在具體教學中,這些教學評語的功能表現在哪些方面呢?下面結合數學課堂教學談一下自己的一些感受和做法。

        一、反饋信息功能

        客觀、正確的教學評語,是學生及時獲得對知識信息反饋的重要手段,通過這種途徑,學生可以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分析學習中的差距,檢驗學習中的得失,從而調節學習過程節,改進學習方法,優化自己的解題思路。同時贊同的評定,是學生產生心理上的滿足、強化其學習的積極性、促成其主動學習的一種有效手段。例如,在學習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與系數關系的時候,我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實數a,b滿足a2-3a=l,b2-3b=1且a不等于b,求代數式a+b的值。一般同學有性思維,一直在想求a與b的值,而有一位同學反映很快,換個角度思考,把a、b看成方程x2-3x-1=0的兩個根,將復雜問題一下子解決了。不少同學非常羨慕,這時教師作如下評語:“你能改變原有的思維方式,善于居學活用知識,尋求捷徑,很快有了答案,說明你對概念有很好的掌握。長時間下去,你的思維一定會更加活躍,將來你仍有希望取得類似成功,或更大的成功!”短短的一段評語,不僅是對學生平時努力的肯定,使其產生興奮,同時也反映出教師此刻喜悅的心情,其效益也會勝出師生的一次長談,甚至影響其一生。再如書本上所說的“這一切的一切都和數、數的運算、數的比較、圖形的大小、圖形的形狀、圖形的位置有關,這又是數學”。

        二、多媒體輔助教學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由于學校硬件、軟件的不斷升級,以及教育部門對廣大教師的信息技術的大力培訓,使得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已成為大多數教師的一項基本技能。教師在多媒體應用上,由陌生到熟悉;由開始的“借他山之石”為我所用,到現在的“自力更生”自制課件,教師的信息技術知識水平和教學中的應用水平都得到了質的飛躍。在課堂教學中,多媒體的應用頻率也越來越高。當然,隨之也產生了這樣或那樣的一些問題。對于多媒體的應用,我談談個人的一些看法。

        1.不會制作多媒體,不等于不能使用多媒體。有些老師,由于對現代化的教學設備不熟悉,對多媒體有一種畏懼感,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很少用,甚至不敢用多媒體,怕出洋相。我的觀點是,不會制作并不可怕,關鍵是要學會怎樣去尋找已有的素材,借鑒他的成果,為我所用。記得在我校省示范初中驗收時,一位專家在談到課件時說過,“教師不一定要學會種蘋果,但一定要學會摘蘋果。課件并不是人人都得學會做的,但必須做到課件人人會用”。學校的“國之源”,市電教館的“中教育星”、“武大3D動畫庫”以及互聯網等都是搜尋教學資源的好去處。只要能促進課堂教學效果的多媒體,不管是自制的還是“拿來”的,都可以照用不誤。

        2.要講究多媒體應用的質量,而不是數量。應用多媒體的目的,是要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同時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只有當所學內容用多媒體有著比其它方法無法比擬的優勢時,才有應用多媒體的必要。在教學過程中,根據課本中的具體內容,要有針對性地選擇、制作多媒體課件,確定具體的應用細節。我們在應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時,大可不必拘泥于一堂課中多媒體應用時間的長短,而是要根據課堂內容靈活確定時間,靈活穿插在課堂教學中,以期收到畫龍點睛之效。

        3.多媒體的應用不能走向極端化。在應用過程中,應該避免把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應用走向了極端化。現在一部份教師甚至認為“無多媒體不是優質課”,“無多媒體不成公開課”,因此出現了濫用多媒體情況,先進的教學設備有時只起到了傳統教學中的小黑板功能或幻燈片功能,一方面造成了資源的極大浪費,另一方面又使得多媒體教學流于形式,成為花架子。

        第2篇:科學技術的功能范文

        關鍵詞 新課改 中學圖書館 服務功能

        中圖分類號:G258 文獻標識碼:A

        新的課程改革背景下,以及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新型數據的不斷涌現,中學的圖書館作為公共信息服務體系中很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一定要利用當下信息技術進行全方位的圖書館服務建設。并且根據具體師生的實際需求進行相關性文獻信息的檢索,把得到的文獻信息及時發送給需求的用戶。圖書館的服務工作一般是圍繞相關專題進行服務的,查詢目的明確,內容針對性強,在中學圖書館工作中深層次的服務工作,是圖書館工作人員和學校師生廣泛利用的一種服務方式。

        1中學圖書館是信息資源的富集地

        1.1圖書館資源數字化的實現

        中學圖書館是中學校園信息技術試驗和應用的空間,是一個大型的知識數據庫,隨著學習者知識信息的增長和需求的不斷變化,圖書館需要不斷更新信息技術才能充分發揮其作用。圖書館作為社會信息服務的中心,可以有效的把知識和信息組織起來,提供給用戶使用。圖書館數字化建設的展開,信息技術的融合性也是很大的問題。信息技術從根本上完善了,才能在圖書館在這個大數據平臺中完美呈現。復雜的數據處理是數字化圖書館的基本功能之一,所以信息技術也要保證在數字圖書館建設中應用的適當性。圖書館是一個龐大的數據庫,師生特別關注隱藏在數據庫中對自身有價值的信息資源,所以圖書館就應該把知識和信息組織起來提供給有需求的教師或者學生。但是從我國大部分中學圖書館的組織現狀來看,不能把信息技術與圖書館有效結合起來,無法進行知識與信息的組織,信息技術只是其很表面的存在。所以在建立數字資源的過程中,要遵守知識產權的法律法規,嚴謹的看待版權、著作權和網絡傳播權等問題。還有在數字化圖書館建立的過程中,一定要采用國際成熟的標準,實現自己資源的整合標準。最后就是信息的安全問題,中學在數字化圖書館的進程中,在資源分享和資源公開的趨勢下,注意保護用戶的隱私,體現信息時代圖書館服務體系質量。

        1.2加強圖書館服務功能

        中學圖書館的服務工作中,專題服務是任務比較艱巨的一項工作內容。這就要求圖書館的工作人員有較高的綜合素質,要對工作人員進行技能的培訓。培訓的具體內容有:首先,要強化工作人員的服務意識。圖書館的工作人員一定要有及時發現有價值信息資源的能力,并且能對發現的信息進行提煉和整理。其次,圖書館的工作人員要有一定的外語能力,因為很多的知識資源信息是從英文文獻,服務工作人員檢索相關內容的時候,一定有基本的外語能力對英文文獻進行研究和分析,經過信息的處理后提供給有需求的教師和學生。

        2中學圖書館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平臺

        中學圖書館圖書資源以部分開放的模式管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圖書館圖書資源的閑置和浪費,科學有效的開發利用圖書館館藏圖書資源是圖書館數字化與傳統圖書結合建設的最終目的。圖書資源信息數字化和傳統圖書資源結合,有利于為教師提供更豐富、及時、準確的知識資源,有利于實行資源公開,進行資源的分享和交流。圖書館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平臺,所以中學圖書館應該實現數字化建設,為教師的教研工作和自身發展提供更便捷的資源形式,中學圖書館實現數字化資源的分類來,可以為教師建立目錄數據庫和全文的數據庫。這樣教師在尋找自己需要的資源的時候,才能更方便簡捷的找到。所以中學圖書館是教師個教學、教研等各項工作提供豐富的資源的信息化平臺。當然,教師的成長和發展,除了借鑒一定的圖書信息資源,還要與學校的教科研室展開合作,邀請國內優秀特、高級教師指導本校教師的教育教學研究。

        3中學圖書館是學生第二課堂陣地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中學生除了課堂時間,其他很大一部分的時間是在圖書館中度過的。并且圖書館是學生知識、文化交流的重要場所,在新的課程標準的要求下,中學圖書館逐漸成為學生的第二課堂陣地。在傳統的學校圖書資源管理中,除了設立圖書館,還會設置相關的電子閱覽室、圖書閱覽室等。圖書和信息資源相對比較分散。所以在新的課程改革驅使下,我國眾多中學逐漸開始將這些分散的圖書或者信息資源進行整合,建立現代數字化圖書館和書籍圖書館為一體的中學知識資源陣地。圖書館還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作息時間進行開放時間的安排,并且信息化技術在圖書館的應用,使學生在圖書館選擇閱讀的形式變的多樣化,可以選擇傳統的圖書閱讀,也可以借助計算機進行數字化的閱讀。總之,現代中學圖書館為學生提供了方便的閱讀條件。圖書館定期開展情報知識講座,對學生展開知識教育,拓展學生的學習形式和知識面。

        4結語

        綜上所述,中學圖書館是學校資源信息情報的存儲空間,是教師成長發展的平臺,也是學生進行學習的第二課堂陣地,其包含著重要的教育和服務的功能。在新的課程改革和科學技術發展中,為中學圖書館的建設提供了網絡化和數字化的條件,學校應該抓住機會加強圖書館資源的建設和整合,促進圖書館為學校師生服務功能的拓展。

        參考文獻

        [1] 郭堅堅.基于新課改核心理念的中學圖書館服務功能拓展[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2(23).

        [2] 何芬.當前中學圖書館服務功能拓展探討[J].中學教學參考,2013(06).

        第3篇:科學技術的功能范文

        關鍵詞 智能加工技術 信號檢測 教學改革 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ki.kjdkx.2015.12.054

        The Thinking and Practice of the Intelligent Processing

        Technology in the Undergraduate Teaching

        LIU Yu, WANG Qian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Shenyang 110819)

        Abstract The traditional processing only considers the numerical control machine tool or the process itself, however, it always lack th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eractive influences between the numerical control machine tool and the processing process. It is important to design a set of intelligent processing experiment system for the undergraduate students that are more familiar with the traditional CNC machining and lack of understanding to the intelligent processing technology system. After that, it can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of advanced sensor technology and signal detection and signal processing technology.

        Key words Intelligent processing technology; signal detection; teaching reform; teaching practice

        0 引言

        智能加工技術是在傳統的數控加工技術的基礎上結合先進的傳感器技術以及信號處理技術等對加工過程進行實時狀態監測和過程反饋,對加工過程參數進行評估和調整,從而達到既滿足經濟性又不破壞零件表面質量的目的。智能加工技術作為一種優越的加工技術現已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和使用,因此在實際教學中引入其介紹是有一定必要的。另外,智能加工技術是一門多學科交叉的課程,尤其涉及測試技術、控制理論、信息論、計算機、數學等多種學科。該課程不僅知識點多,牽涉面廣,而且一味只是在課堂上采取傳統的口頭授課方式不能使學生全面系統地掌握智能加工的理論知識以及實際動手操作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是由于智能加工中所使用的傳感器,信號采集和測試等硬件系統的價格昂貴,大學生很少有機會接觸這些設備,使得對于智能加工的了解只停留在理論層面上。因此我校機械電子工程研究所在學校的支持下建立了智能加工教學試驗臺,從理論和實踐角度全方位培養同學們對智能加工的了解,為社會培養全面熟練掌握智能加工技術的實用型技能人才。

        1 智能加工傳統方法

        智能加工的典型方法是利用各種先進的傳感器采集加工過程中的信號,再利用信號檢測和故障識別技術,對加工過程中的振動、切削溫度、刀具磨損以及設備的運行狀態等進行監測,根據預先建立的系統控制模型,實時調整加工參數。現在國內外大多采用的傳感設備有加速度傳感器、位置傳感器、傳聲器等,加速度傳感器是最常使用的傳感器,它直接檢測機械結構的振動加速度信號。常用的位置傳感器有電渦流位置傳感器和激光測振儀。電渦流傳感器相對于金屬而言是可用的,而激光測振儀是比較昂貴的設備。噪聲傳感器在進行機械設備狀態檢測時使用比較多。不同傳感器采集到的振動信號不同,但都能反映振動的特性,在實際應用中可以根據機械設備和結構特征選擇傳感器類型。在選擇傳感器時同時也應考慮量程、分辨率、頻率響應范圍等性能參數。

        傳感器作為采集信號的首要環節,信號采集設備則是溝通傳感器和計算機軟件設備的橋梁,利用信號采集設備將傳感器信號采集到計算機在進行分析處理。信號采集系統應具有大動態范圍、高分辨率、多通道、同步采集的特點。目前世界上先進的信號采集設備有丹麥B&K公司的BK3560B、以及美國NI公司的各類信號采集卡如NI9234數據采集卡、NI6009數據采集卡等。

        2 智能加工技術試驗臺的建設

        2.1 系統組成

        第4篇:科學技術的功能范文

        【關鍵詞】職前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現代教育技術》公共課;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40-057 【文獻標識碼】A 【論文編號】1009―8097(2011)03―0046―04

        在基礎教育信息化推廣應用階段,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已經成為影響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所謂信息化教學能力,通常指在信息化條件下教師使用信息技術開展信息化教學活動的綜合能力。高師院校開設的《現代教育技術》公共課,是培養師范生信息化教學能力,適應信息社會下未來教師角色的必經之路。[1]目前《現代教育技術》公共課的教學改革研究主要包括三個方面:(1)探索信息化條件下新型的教學模式,如建立“現代教育技術”公共課的網絡教學平臺[2],采用混合學習模式提升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3]等。(2)探索有效的信息化教學策略,如從教學類型、教學方法、教學程序、教學資源的利用方式和課堂互動質量方面對《現代教育技術》公共課教學策略的研究[4],以及從教學效果的角度對《現代教育技術》公共課的教學建議[5]等。(3)探索《現代教育技術》公共課教學的整體改革,如從新課程改革的角度,結合《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準(試用)》,對教育技術公共課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的探索[6]。這些研究成果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現代教育技術》公共課的教學改革,但是在教學實習中職前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依然不能滿足基礎教育信息化的需要。因此,為了培養和提高師范生的信息化教學能力,《現代教育技術》公共課必須加快教學改革的步伐。

        一 《現代教育技術》公共課教學存在的誤區

        《現代教育技術》公共課是高師院校面向師范生開設的教師教育必修課程。由于不同高校所開設的《現代教育技術》課程在教學內容、課時設置、師資配備、教學條件等方面都相差很大,因此教學質量存在著明顯的差異。目前《現代教育技術》公共課教學主要存在三種認識誤區,嚴重地影響了《現代教育技術》公共課的教學質量,使教學逐漸偏離了培養師范生信息化教學能力的目標。

        1 教育技術理論知識沒有用

        在《現代教育技術》公共課教學中,普遍存在著“教育技術理論知識沒有用”的認識。一方面,他們認為《現代教育技術》課程中的教育技術理論知識(如教學理論和學習理論)與教育學、心理學等相關課程存在重復,因此沒有必要再學習。另一方面,他們認為即使師范生學習了教育技術理論知識,也不知道如何才能將它應用于教學實踐。

        2 現代教育技術等同于多媒體課件制作

        在《現代教育技術》公共課教學中,普遍存在著“現代教育技術等同于多媒體課件制作”的認識,他們認為《現代教育技術》公共課教學就是教會師范生如何使用PowerPoint、Authorware和Flash等軟件開發多媒體課件。

        3 盲目選用自編的《現代教育技術》公共課教材

        雖然教學改革鼓勵教材多元化,但是所選教材必須通過有關教育主管部門的審定,以確保所選教材是高質量的。由于一些高師院校對選擇教材沒有明確的規定,就導致了部分高校各自為陣,自編了一些質量不高的教材,并在本校長期使用。

        二 信息化教學能力的基本內涵

        信息化教學能力是在信息化條件下教師使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活動的綜合能力,具體包括信息化教學設計能力、信息化教學資源整合能力、信息化教學實施能力和信息化教學評價能力。這四種能力貫穿于信息化教學的整個過程,相輔相成,共同構成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

        1 信息化教學設計能力

        信息化教學設計能力是指教師對信息化條件下開展教學活動的設計能力。信息化教學設計的指導思想是在現代教育思想和教學理論的指導下,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信息資源,科學地安排教學過程各個環節和要素,為學習者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學習條件,實現教學過程最優化的系統方法,其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從而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他們的學業成就。

        信息化教學設計能力是教師教學智慧的集中體現,也是教師實踐知識的具體應用。教學是一門藝術,對于相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不同的教師所采取不同的教學策略,從而形成各具特色的教學設計方案。信息化教學設計方案是信息化教學設計的結果,它是開展信息化教學活動的行動指南。因此信息化教學設計能力是信息化條件下教師開展教學所必備的專業能力。

        2 信息化教學資源整合能力

        信息化教學資源整合能力是指根據教學設計方案選擇或開發教學資源,創設信息化教學環境,以支持信息化教學設計方案實施的能力。在信息化教學條件下,教師所利用的信息化教學資源主要來源于兩種方式:一種是選擇現成的數字化教學資源;另一種是開發新的數字化教學資源,包含對原來數字化教學資源的二次開發。無論采取哪一種方式,只要能夠滿足信息化教學設計方案的需求,具有合理的成本效益,就是一種合理的現實選擇。

        3 信息化教學實施能力

        信息化教學實施能力是教師在具體的信息化教學環境中實施教學設計方案,開展教學活動的能力。從教學活動的基本過程來看,信息化教學設計和信息化教學資源整合都是開展教學前的幕后工作。雖然教師對于信息化教學設計和信息化教學資源整合已經做到運籌帷幄,但是學生是具有豐富思想的主體,他們給教學實施過程帶來了許多變數,教師必須運用教學機智隨機應變,適當調整教學活動,以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因此信息化教學實施能力是信息化教學能力的外在表現,集中體現了教師個人的教學魅力和教學風格。

        4 信息化教學評價能力

        信息化教學評價能力是教師綜合應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評價的能力。信息化教學評價應該以教學目標為依據,以信息技術為手段,采取測試、量規、檔案袋等多種信息化評價方式檢測教學活動是否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為教學提供反饋信息,以便于及時地調整教學方案。信息化教學評價強調“以評價促進學生發展”的教學理念。通常參與教學評價的主體是多元的,而且評價內容既可以是總結性的成果,又可以是過程性表現。

        三 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發展階段

        從教師專業發展的視角,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發展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具有明顯的階段性。有學者認為教師教學能力發展可以劃分為四個階段:一是模仿性教學,二是獨立性教學,三是創造性教學,四是形成獨特的教學藝術風格。[7]有學者認為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發展具體可以分為關注應用期、學習模仿期、遷移融合期和知識創造期,其中關注應用期更加側重于信息化教學情意的萌發;學習模仿期更加側重于信息化教學知識、技能的獲得;遷移融合期更加側重于信息化教學實踐的應用;智慧創造期更加側重于信息化教學智慧的生成。[8]綜上所述,可以認為信息化教學能力發展階段分為四個,即模仿性開展信息化教學階段、獨立地開展信息化教學階段、創造性開展信息化教學階段和形成獨特的信息化教學藝術風格階段,如圖2所示。總之,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發展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涉及到教師專業發展的全過程。

        然而在職前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培養階段,通常只能通過課程培養和教學實習等途徑達到初級階段,即從模仿性信息化教學發展到獨立開展信息化教學。高等師范院校開設的《普通話》、《教育學》、《心理學》、《現代教育技術》、《學科教學論》等課程主要培養職前教師掌握教學的基本規律和基礎技能、學科教學知識和技能、信息化教學知識和技能等。高等師范院校對職前教師的培養主要處于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發展的初級階段,即通過相關課程的學習,達到模仿性開展信息化教學水平,然后通過教學實習,逐步達到獨立開展信息化教學的水平。而創造性開展信息化教學和形成獨特的信息化教學藝術主要是教師入職后通過教學實踐、教研、在職培訓和終身學習等方式不斷學習和提高,逐漸培養和發展起來的。總之,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發展貫穿于教師專業發展的整個過程。

        四 面向信息化教學能力的《現代教育技術》公共課教學改革策略

        為了達到培養和提高職前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的培養目標,高師院校《現代教育技術》公共課應該從教學目標、課程內容體系、教學方法等方面系統地開展教學改革,以適應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需要。

        1 現代教育技術》公共課教學目標的改革

        面向信息化教學能力培養的《現代教育技術》公共課教學目標包括:(1)根據自己所學的學科選擇教學內容,按信息化教學設計的方法開展信息化教學設計,形成一份信息化教學設計方案;(2)根據自己所設計的教學設計方案,收集和加工信息化教學資源,整合形成與教學設計方案配套的信息化教學資源;(3)能夠在多媒體教室里嘗試利用自己的教學設計方案和信息化教學資源實施教學;(4)采用信息化教學評價方法對自己或其它同學的教學開展教學評價。

        2 《現代教育技術》公共課課程內容體系的改革

        根據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構成要素劃分,參考國家精品課程教材《現代教育技術――理論與應用》[9],我們對《現代教育技術》課程內容進行改革,使《現代教育技術》課程內容緊密圍繞著信息化教學能力的四大核心要素展開,形成一個整體的課程體系。調整后的信息化教學能力維度與課程知識體系對照表如表1所示。

        3 《現代教育技術》公共課教學方法的改革

        在教學方法上,《現代教育技術》公共課要改變傳統的向學生灌輸教育技術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的講授法,而要采用案例式教學法、任務驅動教學法、演示法等多種教學方法,促進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1)案例式教學法

        在《現代教育技術》公共課中,教學內容與教學實踐的聯系是非常緊密的,因此案例式教學在《現代教育技術》公共課教學中是非常適用的。在《現代教育技術》公共課教學中,開展案例教學法的途徑包括:一是邀請有經驗的中學教師講示范課;二是通過視頻錄像播放教學案例;三是由主講教師講解和分析具體教學案例。例如在講解“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及其教學應用”時,可以通過“多媒體輔助游泳教學”案例來開展案例式教學。首先通過一段“世界游泳名將蛙泳比賽”的錄像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接著由教師闡明學習目標,再通過視頻播放詳細講解蛙泳的基本動作,然后讓學生在游泳池模仿練習,通過不斷地強化練習,逐漸使學生熟練地掌握蛙泳的基本技能。通過這種案例式教學,既有利于讓學生理解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在技能訓練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時也讓學生了解到多媒體在教學中是如何應用的。案例式教學有利于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起來,從而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理論的內涵。

        (2)任務驅動教學法

        在《現代教育技術》公共課教學中,任務驅動教學法對于培養師范生信息化教學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學習過程中,學生至少要完成四項基本任務:一是設計一份信息化教學設計方案;二是設計和開發與信息化教學設計方案配套的信息化教學資源;三是嘗試在多媒體網絡教室里實施信息化教學;四是嘗試開展信息化教學評價。通過這四項任務的完成,學生能夠通過參與式學習,親身經歷信息化教學的基本過程,掌握信息化教學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從而實現信息化教學能力的培養。

        4 《現代教育技術》公共課教學評價的改革

        《現代教育技術》公共課教學評價改革立足于對學生的生成性教學成果開展綜合評價,從信息化教學設計方案、信息化教學資源整合、信息化教學實施過程和信息化教學評價方案四個方面,分別賦予0.4、0.3、0.1、0.2的權重,通過“ ”進行計算綜合成績,形成學生的課程綜合成績。《現代教育技術》公共課的綜合成績評價模型如表2所示。從不同指標的權重可以看出,《現代教育技術》公共課教學重點強調學生會開展信息化教學設計、能夠整合信息化教學資源、能夠開展信息化教學評價這三個方面。對于信息化教學實施能力的培養,還有待于通過“學科教學論”課程的教學和教學實習逐步提高。

        五 小結

        在基礎教育信息化的推廣應用階段,信息化教學能力已經成為一線教師的核心能力。《現代教育技術》公共課作為高師院校培養職前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必修課程,應該適應基礎教育信息化對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需求,走在教學改革的前沿。面向信息化教學能力的《現代教育技術》公共課教學改革是以培養師范生的信息化教學能力為核心,從信息化教學設計能力、信息化教學資源整合能力、信息化教學實施能力和信息化教學評價能力四個維度出發,改革《現代教育技術》公共課的教學目標,調整課程內容的體系結構,采用案例教學法、任務驅動教學法、演示法等多種信息化教學方法,對職前教師的生成性教學成果開展綜合評價,從而促進職前教師主動地參與學習,達到培養和提高職前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目標。

        參考文獻

        [1][4] 田健,王妍莉,王衛軍,楊改學. 師范生現代教育技術能力培養的教學策略研究[J].開放教育研究,2009,(5):83-89.

        [2] 林萬新.師范生教育技術能力培養模式的實踐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08,(9):80-83.

        [3] 黃純國.利用混合學習模式提升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0,20(7): 62-65.

        [5] 王緯,王妍莉,田健. “現代教育技術”公共課教學實證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0,(1): 116-120.

        [6] 姚巧紅,李玉斌,劉德山,胡衛星. 面向新課程的教育技術公共課教學改革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07,(12):76-81.

        [7] 骨干教師成長與教師教學能力發展――聆聽上海師大謝利民教授報告[EB/OL].

        [8] 王衛軍.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發展研究[D].蘭州:西北師范大學,2009.

        [9] 張劍平.現代教育技術――理論與應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Improving the E-teaching Ability of Pre-service Teacher: Instructional Reform of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Course

        HE Ji-lingJIANG Ling CHEN Shi-pin

        (School of Education,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Nanchong ,Sichuan 637002,China)

        第5篇:科學技術的功能范文

        關鍵詞:職業技能鑒定;數控加工;專業課程;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727(2012)07-0080-02

        職業院校實行“2+1”的工學結合培養模式,有利于學生將所學知識和技能與生產實際相結合,實現與企業、與崗位的“零距離”接觸,促進學生向職業人過渡。但學生在校學習的時間被壓縮,其專業課程的學時也隨之刪減。在這種情況下,要完成職業技能,尤其是職業核心技能的培養目標,以職業技能鑒定要求設計專業課程的教學是事半功倍的有效方法。

        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的優化設計

        學生在校學習時間被壓縮,專業課程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就必須進行優化設計,突出職業技能,尤其是職業核心技能培養,以保證學生所完成學業的質量不降低。同時保證學生在完成本專業的學習之后,不必再占用學時進行培訓,就能在獲得學歷證書的同時獲相應等級的職業資格證書。例如,通過比照國家職業標準的數控機床操作工中級(四級)、高級(三級)、技師(二級)的技能鑒定要求,結合學校就業部門對省內外的機加工企業崗位能力的分析,我們將數控加工專業的專業課程教學目標設計為三個層次:對應中級及以下職業技能鑒定的為基礎層次,對應高級工職業鑒定的為提高層次,對應技師及以上等級職業鑒定的為綜合層次。也就是以職業技能鑒定要求為“瓜”,將職業技能鑒定要求滲透在專業課程的教學目標里,通過“順瓜摸藤”設置專業課程(專業理論與技能訓練)的教學內容與教學要求。數控加工專業的各層次教學目標如下:

        基礎層次(中級工)的教學目標 基礎層次的目標是學生能運用G、M、S、F、T及直線、圓弧插補等指令完成不太復雜的工件加工。專業課教學時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給每個小組提供難度相近、結構不同的機械零件加工任務,組織各個小組討論該任務的要點。例如,完成此任務用到的知識點,應遵循的操作規程,零件加工精度的保證措施,加工工藝路線如何制定,選用的刀具、夾具及進給速度、切削量等等。通過討論、互動形式,引導學生尋求最佳工藝方案,理解掌握數控加工基本技能,達到國家職業技能鑒定中級考核的要求。

        提高層次(高級工)的教學目標 數控加工高級工層次的教學是在基礎教學之上,將教學中的任務設計多樣化、綜合化,以滿足學生運用數控技術完成中等以上復雜程度零件加工的能力培養要求。可以采用經過教學加工的生產實際項目作為教學任務,著重培養學生的工藝設計能力、工具書運用、查閱資料能力、分析實際問題及尋找解決方案的能力等。

        綜合層次(技師)的教學目標 預備技師班的培養目標是學生具有扎實的職業技能、專深的崗位業務知識、較強的技術應用能力。除了能完成復雜零件的加工,還要能對來樣加工進行產品測繪、圖紙設計、工藝設計,并操作數控機床完成加工與質量檢測。這個層次的教學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收集使用資料、制定方案、完成加工、檢測及總結,并撰寫專業論文的過程。包括引導學生在課外積累數控相關知識,了解數控加工技術的最新發展及前沿加工技術,以蓄積創新能力。

        對于學時減少后的專業課程教學內容的優化,則是通過整合、梳理職業技能鑒定要求的知識點與技能點,再歸類形成課題或模塊來開展教學,以解決內容多而學時少的矛盾。表1為整合后的數控加工專業技能訓練模塊的內容。

        教學進度、教學要求的細化設計

        一體化教學是專業課程的主要教學形式,與傳統教學形式相比,一體化教學模式更能體現職業教育的實踐性、開放性、實用性。學時縮減后,一體化教學要取得理想的效果,良好的課堂教學質量控制是關鍵環節。因此,我們對數控加工專業中相同層次教學目標的課題(模塊)教學進度和教學要求作了統一、細化的設計,既幫助教學督導部門對一體化課堂教學進行較為科學、易操作的檢查與評估,又方便學生將課上教師所教的內容與細化設計后的教學大綱一一對照后向教師及時、準確地反饋課堂教學信息,從受教者角度促使教師進行適時調整或采取補救措施,雙管齊下,形成了一體化課堂教學的動態、有效控制,讓課堂教學時間的效益最大化。表2是經細化設計的《加工中心高級工技能訓練》課的孔類工件的編程加工(FANUC-0i系統)模塊教學大綱。

        教學方法的任務化設計

        專業課程教學方法的任務化設計,既符合應用型技術人才教育循序漸進的認知規律,也滿足在學時縮減的新情況下技能培養高效率的需要。它是將專業課程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以從簡單到復雜、從一般到特殊、從單一到綜合的一系列“加工任務”來體現。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應用學習資源,通過自主探索和互動協作完成“任務”,并在此過程中理解、掌握數控加工技術。由于學生是在“做中學”、“學中做”,其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都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學習效率自然明顯提高。不同專業課程教學的任務設計要求是不相同的。如數控加工專業課程的教學任務設計遵循的是以下三個原則:第一,以數控操作工國家職業標準中應知的數控加工知識和應會的操作技能為依據;第二,在與書本知識緊密結合的同時有一定的思考空間,讓學生既能運用所學的知識,又可以自主創新;第三,有明確的目標和要求、操作性好并考慮到解決問題的多元化。表3為三個等級對比的數控加工中心綜合實訓模塊教學任務設計之一。

        專業理論知識教學的實用化設計

        數控理論知識點涉及內容很多,包括機械制圖、機械基礎、數控原理、金屬切削原理、機床夾具設計、公差與配合、PLC技術等學科。對專業理論知識教學的實用化設計,就是以職業鑒定應知為依據來設計理論知識教學內容。應知是本職業本等級活動所要求的必備知識,對應學時的縮減,就要避免過分強調知識體系的完整性和內在關聯性的學科化傾向,以“實用、夠用”為理論內容的取舍原則,減少課程中的原理、概念、法則部分,增加數控加工方法、要點與技巧等內容,變舊教學內容的難、窄、舊為淺、寬、新。如傳統的《機械制圖》課程對學生手工畫圖和機械測繪提出較高要求,而企業中數控加工人員需要的是較強的識圖能力,少有畫圖的要求。對應教學內容就側重零件圖的識讀,并且將基本偏差與公差等級的查表方法、公差配合的標注方法、金屬材料的機械與工藝特性等在讀圖過程中一并講解,一舉多得,事半功倍。實用化設計下的理論知識學習,是從應用的角度學習專業理論,在理解基礎上掌握。免去了死記硬背的僵化記憶,不僅能提高學生專業分析能力,夯實學生職業發展基礎,而且也獲得了較高的職業技能鑒定應知考試的合格率。

        基于職業技能鑒定要求的數控加工專業課程教學設計,充分利用了有限的學時,提高了教學效率,并且還能防止課堂教學,尤其是技能實訓課堂教學出現定位不明、隨意性大的不良現象,有利于教學管理部門對課堂教學質量的控制,有利于學生職業核心技能的培養,保障了專業教學質量,提升了學生的職業技能含金量。

        參考文獻:

        [1]周虹.數控機床操作工職業技能鑒定指導[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5.

        [2]寧秋平.職業資格鑒定與職業專業教學一體化的探索[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4(3).

        [3]趙志群.職業教育與培訓學習新概念[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

        [4]徐國慶.論職教課程中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的結合點[J].職業技術教育,2004(13).

        [5]南海.論現代職業教育的目的[J].職教論壇,2005(12).

        第6篇:科學技術的功能范文

        網游,即網絡游戲,英文名為OnlineGame,又稱“在線游戲”。是指個體通過互聯網實現休閑、娛樂、交流和得到虛擬成就的可持續性的多人在線游戲。因為網游比單機游戲更能體現玩家的互動性,深受人們喜愛。雖然它的誕生是為了通過網絡游戲服務,提升人們生活品質。它讓人們的生活更豐富,并豐富了人們的精神世界和物質世界,讓人們的生活更快樂。

        調查表明,各個年齡階段的人都會對網游感興趣,但以在校大學生為主體。而這個年齡階段的青少年一般自制力差,對網游很容易進入一種癡迷狀態,嚴重影響學業和身心健康。因為受到網絡游戲影響導致學業荒廢、家庭破裂,甚至走上犯罪道路的事例比比皆是。

        網游以逼真的畫面效果,引人入勝的情節,很容易吸引年輕人,甚至有部分人分不清現實與虛擬,特別是網游中打架,殺人不承擔任何責任,使得一些人有暴力傾向,而且網游基本設計結局無限,年輕人就一步一步帶進去不能自拔,持續玩游戲甚至導致猝死。對沒有自制力的人來說它就像,產生巨大危害。

        二、電腦藝術設計課程對癡迷網游學生的教育構想與實施

        1.從藝術角度感知網游

        相對藝術作品而言,我們常常感覺游戲毫無成果可言。游戲與藝術到底區別有多大,世界各國的思想家、教育家、藝術家們為什么都要強調審美教育,這是個值得探討的問題。如果把游戲比作毛坯房,那么藝術就是精裝大宅。他們都有居住的功能,即游戲與藝術同根同源,但大宅也是來源于毛坯房,這說明實現藝術的基本方式是游戲。然而從質的飛躍我們才能感知大宅的舒適性。大概人們很少將游戲和藝術聯系在一起,就像人們不會把農村瓦房和人民大會堂相提并論是一個道理。究其原因:首先,藝術具有持續發展性,而游戲是臨時性活動。藝術的持續性與發展性通過藝術作品為載體展現出來。藝術是人們精神世界的物化反映,精神世界的變化必然引起藝術表現內容的不同。而游戲是一種娛樂,存在于人們日常生活之中,是生活中難以實現的愿望的虛擬表現,沒有物化的成果產生,曇花一現。其次,藝術是豐富的,復雜的。藝術經過世代傳承、積累和沉淀,通過無數人的努力現如今形成一種文化,其內涵之深可想而知。游戲卻展現的內容與滿足人們內心的某種渴望都是淺薄的,其表現形式也是簡單的。最后,藝術可以使人情操高尚,凈化靈魂。藝術本身就是美,是審美的情感動作,使欣賞者受到感染,凈化心靈,內心感到一種無比舒暢的。而游戲簡單粗暴,只是對人生活中不完美的滿足,不會完成如此復雜的情感陶冶。

        由此可見,藝術是游戲的更高層次,我們教會學生通過游戲感知藝術,感受游戲藝術帶來的審美。

        2.用網游感受藝術設計內涵

        網游是電腦藝術設計相關專業的精英用智慧創的,網游從角色造型、場景的設計、貼圖制作、動作設計、UI設計,人物語言等環節,無不對游戲制作的美工、特效、造型等要求很高。一個網絡游戲的誕生,是電腦藝術設計師的心血和驕傲。作為設計者,游戲本身是沒錯的,但對于玩家,如果不能正確看待游戲娛樂生活,而把游戲變成一種依賴,無非是危害巨大的。

        3.通過課程設計體味游戲人生

        電腦藝術設計教學要分四個層面進行,即體驗、制作、創意、創造。在電腦藝術設計課程中,讓癡迷網游的學生先談談自己游戲中的體驗,然后首教會學生如何制作才能有如此體驗,接下來應教學生如何進行創意設計,將技術轉化為技能,將軟件功能發揮到極致,創造出全新的視覺作品。在教學的開始,教師可以給學生提出幾款流行網游,比對分析,引導學生從游戲中解脫,感受電腦藝術設計對游戲可玩性的決定性因素,體味游戲帶來的審美樂趣,愉悅心情的真諦。

        4.建立融合游戲元素的全面課程體系

        開設許多與網絡游戲有密切聯系的課程,教師能充分利用這些課程引導學生學習網絡游戲設計,掌握游戲電腦藝術設計的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以及Photoshop、Dreamweaver、Flash、3D等軟件工具在網絡游戲中的應用。開設《平面設計》、《Flash動畫制作》、《網頁設計與制作》、《數據庫基礎》、《網站建設與維護》等教學課程,通過以網絡動漫游戲界面設計為項目化的教學,影響學生對游戲的健康認識和玩樂態度。使學生隨著自己的想法去實現游戲界面的設計,并能完成一個動態的游戲界面。鼓勵學生公開展示作品,獲得自信。

        第7篇:科學技術的功能范文

        目的:探討連續性血液凈化(CBP)應用于外科術后急性腎損傷合并其他臟器功能障礙當中的臨床效果,為提高血液凈化的質量提供借鑒。方法:選取18例行外科手術后出現急性腎損傷合并各類臟器功能障礙的患者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按照治療時機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各9例,對照組患者在確診12h后進行CBP治療,研究組患者在確診12h內進行CBP治療,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MODS以及APACHEⅢ評分、尿量、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等臨床指標進行對照比較。結果:研究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各項評分與指標均明顯優于對照組,比較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

        關鍵詞:連續性血液凈化;急性腎功能損傷;臟器功能障礙;外科手術

        【中圖分類號】

        R55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8-0011-01

        急性腎損傷是外科手術后危害性較高的臨床并發癥之一,盡管發病率極低,但是卻具有著極高的致死率,在發病后往往與多臟器功能障礙合并發作,成為了外科手術當中的隱形殺手[1]。CBP在目前的臨床治療當中為最有效的治療措施,本次研究將針對CBP的臨床療效進行評估,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及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18例行外科手術后出現急性腎損傷合并各類臟器功能障礙的患者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其中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7例,年齡范圍在15-75歲之間,中位年齡43.28歲。疾病類型方面,11例急性腹膜炎,6例胃穿孔,1例腎結石,術式選擇方面,6例行婦科手術,12例行腸切除手術所有患者在簽署知情同意書后,按照時機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各9例,兩組患者從性別、年齡、病情等方面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

        納入本次研究當中的患者均滿足以下標準:①術前BUN、尿量、Scr等指標均為正常值;②術后確診為急性腎損傷,且同時合并至少一種臟器功能損傷,;③所有患者接受CBP治療時間均在15h以上[2]。

        1.3 治療時機:

        所有患者在接受CBP治療前排空膀胱≥24h,Scr持續24h升高≥44.2μmol/L,切絕大多數患者具有明顯的水鈉潴留現象,采用藥物治療后病情無變化或惡化。所有患者首次接受CBP治療時間范圍在ARI確診后的1-17.5h之間。

        1.4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股靜脈建立靜脈通道,隨后采用CRRT血濾機通過連續性靜脈血液濾過的方式,將Port配方融入到前稀釋法當中,小時置換量為2L,分鐘血流量為150-200ml,通過持續性治療對患者進行臨床應用。治療停止指征為患者尿量恢復正常或死亡。研究組患者為確診后12h內實施CBP治療;對照組患者為確診后12h后實施CBP治療。

        1.5 觀察指標:

        對所有患者經CBP治療前后的MODS以及APACHEⅢ評分、患者尿量、BUN以及Scr等臨床指標進行觀察統計。

        1.6 統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當中的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P

        2 結果

        2.1 療效與轉歸:

        研究組患者存活8例,死亡1例,存活率為88.89%;對照組存活6例,死亡3例,存活率為66.67%。其中多數患者的死亡原因為膿毒血癥、多臟器功能損傷等,存活的14例患者經CBP治療48-280h后尿量與腎功能逐漸恢復正常。

        2.2 各項評分與臨床指標比較:

        將兩組患者接受CBP治療12h后、48h后的評分與臨床指標進行對照比較,研究組均明顯優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表1 兩組患者經CBP治療12h后各指標變化與比較(X±s)

        3 討論

        通過以往的大量臨床研究資料表明,在外科手術當中由于體外循環時間較長,因此極易導致多種組織彌漫性損傷,進而誘發術后產生多器官功能障礙的現象[3]。患者由于進行手術后體質較為虛弱,同時通常會伴有高容量負荷,導致水電解質以及酸堿平衡產生嚴重的紊亂現象,血流動力學也會發生明顯的惡性轉變,通過常規透析雖然能夠有效控制病情的發展,但是會增加低血壓的發生幾率,因此多數患者耐受性較低。CBP在臨床應用當中不僅能夠清除患者體內毒素,還能夠對水負荷過重、電解質紊亂等現象進行改善與糾正,有效清除由外科手術的體外循環所造成的炎性介質,保持患者體內各系統的相對平穩。

        本次研究結果表明,在對ARI合并臟器功能障礙患者進行治療時,應在確診12h以內及時采用CBP進行治療,能夠具有改善患者預后、提高患者存活率、快速恢復患者排尿狀態等顯著優勢,值得臨床應用及推廣。

        參考文獻

        第8篇:科學技術的功能范文

        【關鍵詞】計算機科學技術 應用 發展趨勢

        1 計算機科學技術的發展

        人類研制出世界上第一臺計算機是在1946年,該計算機發明引領人類進入第三次工業革命時代。從馮?諾依曼發明第一臺計算機至今,計算機在70年內不斷的發展與改進,從以往具有龐大體積的笨重機器,演變成當前零件集中、技術集成、功能強大的臺式計算機與便攜式筆記本。自改革開放以來,計算機科學技術發展更為迅猛,計算機逐漸的應用在各個領域,成為現代化社會處理日常工作的主要工具。

        在國家層面,計算機技術可以用來處理政府事務、分析軍事戰略;在企業層面,計算機技術可以用來存儲處理各種數據、實現辦公自動化;在生活層面,計算機技術可以用來獲取信息、視頻通訊、網絡購物等,使人們的生活更加便捷。計算機科學技術高低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信息化水平、科學技術能力的一個主要標準。

        2 計算機科學技術的應用

        近年來,國家大力推進信息化建設,在實際生活中計算機科學技術的應用領域也更加廣泛。以下選取幾個較為重要的領域分析計算機科學技術的應用:

        2.1 軍事、國防領域

        計算機的最初研發就是為了應用在軍事發展上,到現今計算機仍是軍隊和航空航天技術研究的重點課題。至今為止,計算機在政務處理、軍事戰略、以及隊部模擬演練等方面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國家明確強調要全面打造信息化社會,將先進的計算機科學技術、設備以及產品應用在國家現代化軍事建設中。在國際領域,計算機科學技術的發展水平也衡量著一個國家的現代化軍事水平與綜合國力的高低。

        2.2 電力領域

        目前我國大多的風力發電廠位于空曠、建筑物較少的地方,如海岸或沙漠中。然而在這些環境較為惡劣的地區建設發電廠,經常會受到過熱、過冷、振動、鹽霧或電燥等的影響,導致發電機的性能有所降低。因此,為了保障發電機的高性能、穩定性,除了需要硬件加固之外,還需要計算機科學技術來完成自我檢測、自我診斷功能。使用計算機科學技術可以將發電機的運行狀態、檢測記錄等操作數據全面的收集整合傳輸給管理維護人員,不僅極大程度上減輕了工作人員的勞動力,還節省了大量的時間和成本,獲得更精準全面的數據。

        2.3 無人機研發

        隨著近年來計算機、網絡技術、人工智能等技術的飛速發展,現今我國的無人機研發已經取得較大的成就。無人機在軍事方面可以完成偵察、電子干擾、戰場目標毀傷效果評估等多種功能,甚至直接可以作為攻擊武器打擊重點目標或定點清除。一方面這些功能的實現都離不開計算機科學技術,需要強大的信息收集傳輸和綜合計算分析判斷提供支撐,另一方面由于無人機應用的環境較為復雜,包括復雜的地區環境、多變的場景、電磁的干擾以及無法預知的突況等,這些都需要更高的計算機科學技術來應對。

        2.4 教育領域

        近年來計算機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也逐漸普及。比較常見的應用在教育領域的計算機科學技術,包括多媒體教室、網絡課堂、電子圖書館、以及各種計算機應用軟件等。在高考中,考生的登記以及高考以后的成績查詢都離不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對于學生來說,計算機有助于了解更多的知識信息,能夠拓寬視野,幫助解決學習上、生活上的各種難題。計算機科學技術極大的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又使學習過程更加方便快捷,有利于提高成績、豐富知識、培養綜合素質。

        3 計算機科學技術下一步的發展趨勢

        通過分析計算機科學技術的發展應用,可以發現當前的計算機技術正朝著智能化、日常化、功能更加集成的方向發展。

        3.1 更加智能化

        電子計算機自研發以來就致力于模擬人類的思維,人們希望計算機能夠越來越“智慧”,可以獨立進行運算、推理、學習以及聯想等。如大家所知的超級國際象棋電腦“深藍”,它磧32個大腦(微處理器),輸入了一百多年來優秀棋手的對局兩百多萬局,每秒鐘可以計算2億步。

        由此看來,智能化是當前信息化社會發展的大趨勢,各個行業的產品都在向智能化方向發展。智能化計算機的研發可以快速實現多個數據、多條指令的并行處理,在運算速度上也不是普通計算機所能比擬的。通過云計算它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對大量數據的模擬分析,統一處理,也能更加精準度的進行一些模擬實驗。除了應用在軍事、航空、交通、科研等領域外,也可以應用在人們的生活中,如智能家居、智能小區的打造等。

        3.2 更加日常化

        日常化指的是計算機科學技術就像電、水一樣滲透到人們的生活之中。尤其是近年來,在政府、企業等的發展中幾乎離不開計算機技術。現在我們的洗衣機、電冰箱甚至錄音機中都有馬達的存在,而未來計算機技術將會像現在的馬達一樣存在于家中的各種電器中。國外稱這種趨勢為普適計算(Pervasive Computing)或無處不在的計算。

        近年來我國也在大力推進教育信息化的建設,教師可以不局限于時間地域進行遠程授課,也可以使用各種先進的計算機科學技術來豐富授課方式,并通過計算機網絡進行問題的解答與收發作業等。學生可以利用計算機針對性的查找自己需要的課程教材、輔導資料等,也可以觀看一些教學視頻等來提升自己的學習成績。特別是通過計算機和網路的完美結合,可以打破教育資源不平衡的限制,使師資力量薄弱的學校學生享受到優秀教師的遠程教學,整體提高教學水平。

        3.3 多種功能基于一體

        在2016年的新品會上,青島小雞出殼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向市場展示了最新的電腦技術發展趨勢――激光電腦產品,該激光電腦被譽為現有電子科技成熟技術上的二次開發,也是電腦、電視、投影機等電子科技最新技術的集大成者,具有計算機、電視播放、投影投像、投影鍵盤等多個功能。

        4 結語

        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進步,計算機從以往的臺式機演變為筆記本,再到如今普及的平板電腦,計算機技術在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計算機科學技術以其超強的生命力和不可替代性,在社會發展中不斷更新換代,并長期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參考文獻

        [1]郭妍岑.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發展趨勢[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2(22).

        [2]汪凱.計算機技術在廣播電視工程中的應用[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4(11).

        作者簡介

        謝辰熙(1999-),男,河南省安陽市人,北京市第十三中學高三學生,研究方向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無線充電無人機系統。

        第9篇:科學技術的功能范文

        近年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科學技術逐漸發展,人們對精神世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同時也是創造精神文化的重要手段,科學技術的發展極大的改變了人們的精神世界,更新了人們的價值觀念,由此可見科學技術的發展是更新人們價值觀念的重要方法。

        關鍵詞:

        現代科技;技術發展;價值觀念;更新

        世界上每一個國家、民族都十分重視自然科學技術發展,因此它不僅能夠轉化為強大的物質力量,與此同時還能推動整個社會結構的變革,因此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引出了嶄新的價值觀念。

        一、科學技術對價值觀念更新的重要影響

        (一)科學技術的發展更新認識論價值功能科學技術的發展不僅會更新傳統的科學理論,屬于一個不斷發現真理和認識真理的過程,這對于更新價值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例如:物理科學發展的早期,著名科學家伽利略發現了地上的運動規律、著名科學家開普勒發現了天上的運動規律,這些理論主要都是從牛頓三大定律、萬有引力定律的基礎上研究出來的,與此同時也了亞里士多德的物體運動的錯誤觀點。這些都說明當物理常識科學技術成為既定事實的時候,科學技術的發展要求價值觀念、認識理論的更新。

        (二)科學技術的發展影響人的價值觀念[1]每一次科學技術的發展都會直接或者間接影響人的價值觀念,這主要體現在天文系統的發展改變了人們對宗教觀念的看法。例如:在很早之前,人們都盲目的認為地球才是宇宙的中心,這種觀點和錯誤是十分錯誤的,而且已經成為宗教思想思想的通知工具,而且已經成為一種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價值管理體系。但經過多年的發展,當伽利略用望遠鏡觀測到整個天體的時候,并且證實了傳統的宗教思想是錯誤的,這種震動是前所未有的。由此可見,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對個體現象的認識不再是孤零零的,而是構建了世界新的理論基礎和價值觀念。

        (三)科學技術的發展更新人的價值判斷方法一種新的科學方法的研究和出現,能夠更新人們的價值判斷,尤其是當這種科學方法成為統治階級的理論系統的話,則會從根本上變革人們的價值判斷,支配者整個社會的價值觀念。例如:培根、笛卡爾、以及牛頓等人研究發現的機械宇宙理論,這種科學的理論體系認為,從整個宇宙到人類社會的發展都是構成世界的重要元素,并且向機械那樣有序的按照自然規律進行運行。其中笛卡爾認為世間的萬事萬物都可以用圖形、數學、聲音等部分組成,而且都能夠用數學公式和數學原理進行計算和解釋,從而推測未來。又如:牛頓的三大定律告訴人們只能按照機械的世界觀念去看待社會的發展,盡管機械科學技術是冰冷的但卻是不可逆轉的,強調物質運動必須符合規律。這種機械理論了傳統宗教的認識誤區,科學技術的發展促使人們更新了價值觀念,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強調要全面、科學、系統的去看待一個問題,要求人們做到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在實踐的基礎上創新,在創新的基礎上實踐,從而用整體的、系統的價值觀點去看待問題[2]。

        (四)科學技術的發展促進了價值體系的構建科學技術能夠轉化為先進的生產力,然后作用于社會意識,從而促進了價值體系的構建。例如:20世紀的量子力學,已經成為最新的科學觀念,它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機械主義價值觀念的形而上學的不足,極大的變革了人們的思維方式和思維模式,構建了科學的價值體系。

        二、科學技術的發展更新價值觀念的表現

        科學技術是在科學理論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一種技術手段,科學理論一般可以分為基礎理論、科學技術、專業技術三種形式,其中基礎理論主要是應用于某一個專門的發展領域,從而形成了不同的理論基礎;科學技術主要是指在發明創造、科學管理等基礎上形成的一種專業技術手段;而專業技術主要是指具體適用于某個領域的科學技術。

        (一)科學技術的發展帶來了價值觀念的改變科學技術的發展帶來了價值觀念的改變主要表現在,人們要逐漸適應新的科學技術的發展與更新,然后認識到其必然帶來的經濟和社會的轉變,從而影響和更新人們認識程度、價值觀念的改變。例如:正如未來的哲學家馬克思所言“:蒸汽、電力的發展甚至比革命家更加危險”。又如:恩格斯所言“:沒有機器的生產就是沒有運動的發生。”這種夸張的說法證明了西方社會的價值觀念和思想觀念的變革都是由科學技術產生的,科學技術創造除了公路、汽車、火車等機械,與此同時也引發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運動等革命的發展,隨著這些科學技術的產生,極大的豐富了人們的精神世界,更新了人們價值觀念的改變。

        (二)科學技術的發展帶來了價值文化的改變科學技術的發展與價值文化的發展二者是相互促進、密不可分的,一方面科學技術的發展更新了價值文化的內容和形式,另一方面,價值文化為科學技術的更新提供了思想指導。例如:在遠古人類時期,科學技術的影子是毫無蹤跡的,經過上百萬年都沒有科學技術的創新,但隨著社會文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價值文化的不斷發展,它逐漸引導了科學技術的創新。科學技術之所以能夠改變人們的機制文化,主要是因為它能夠創新人們的生活模式、構建新的價值文化環境。從這個意義上說,科學技術屬于一種社會財富,極大的豐富和更新了人們的價值觀念[3]。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科學技術的發展不僅是科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社會進步發展的動力,它在滿足人們物質世界的需求同時也豐富了人們的價值觀念。縱觀人類發展演變的歷史,每一次科學技術的重大發展,都會引發人們價值觀念的更新,在變革社會生產力的同時,還更新了人們的機制觀念。由此可見,我們應該重視科學技術的發展,在科學技術變革的技術上逐漸轉變價值觀念。

        參考文獻:

        [1]孫厚才.論科學技術發展與價值觀念更新[J].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1).

        [2]楊競業.姜曉麗.論哲學社會科學創新的條件[J].廣東社會科學,2009(4).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伊人五月丁香激情 | 亚洲欧美在线人成最新 | 日本三级欧美三级人妇视频 | 色婷婷亚洲一区二区 |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日韩一级视频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