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關于傳統文化的傳承范文

        關于傳統文化的傳承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關于傳統文化的傳承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于傳統文化的傳承

        第1篇:關于傳統文化的傳承范文

        一、現今社會中繼承和發展傳統文化的重要性

        一個民族必須要有自己獨特的傳統文化,否則就會成為外來文化的附庸,而最終在世界上消失。保持自己民族文化的特色,就要求民族自身在文化構建的同時,必須從傳統文化中吸取其精髓,形成一種淵源。新的文化形態或形式的產生,都不是憑空而生的,它是對傳統文化的一種新的繼承和發揚,在原基礎上的一種更新和超越,世界上沒有無本之木,無源之水。

        文化體現著一個國家的發展水平,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民族精神就屬于文化的范疇,是一種崇高的思想,它是國民凝聚的動力源泉。在經濟全球化、一體化日益加重的形勢下,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保護與利用、傳承與創新成為每個民族發展中的一項重要課題。一個國家或者民族對傳統文化的重視程度,大到顯示著這個國家和民族未來發展的道路和前景,小到影響著一個城市的發展和戰略地位。文化影響、制約著國家政治、經濟等各方面的發展,文化資源、人文環境和民族素質,又是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華民族在創造上下五千年輝煌燦爛人類文明的過程中,形成了具有強大生命力、發展力的傳統文化,這些傳統文化對于人的思維方式、思想觀念以及行為模式等方面有著深遠的影響,因此在當代社會發展的進程中,我們應該在以經濟發展為依托的前提下,深挖傳統文化資源,繼承和發展傳統文化,創造新的文化形式。這對家庭、國家和社會的發展起到重要的維系和調節作用。

        二、繼承和發展傳統文化的緊迫性

        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物質生活的日益提高,人們的精神層面越來越多的產生了功利主義、個人主義,對待傳統文化的態度上也受到各種理論和主義的影響,產生了激烈的思想矛盾。意識帶上了偏見性,傳統成了守舊的代名詞,現在仍有不少人在大肆批判中國的傳統文化,對于中國過去的一切文化全盤否定,甚至是埋葬。傳統文化究竟是促進社會的發展進步還是歷史的倒退,關鍵在于我們自己。文化是活生生存在的個體,它沒有主動的意識和行為,而人則是存在主觀意識和行為的群體,文化是附屬于人的發展而發展的。在當代社會的建設與發展中,我們面臨的最大問題不是要不要傳統文化,而是如何辯證的對待傳統文化,創造出傳統文化存在的一種新形式,尋找適應社會現代化經濟建設,推動精神文明的進步的新文化。

        對于傳統文化的保護,不是簡單地做一個博物館或者有形有聲的保存起來,那些只是把傳統文化凝固保存,隔離保護,防止流傳、流失的方法,只會讓這些傳統文化固執不前,失去原有的生命力。對于傳統文化的繼承,也不是一味全部照搬,原封不動的吸收,我們經常采取的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原則,在發展的觀點上,既要給予傳統文化合情合理的尊重,認真對待、研習,又要對它里面的糟粕、腐朽之物、容易被今天變相利用思想保持警惕,才是我們對待傳統文化應該采取的態度。傳統文化中的精華不是放在表層上,顯而易見的東西,它蘊含在文化的深處,我們要主動去探尋傳統文化的源頭,深挖文化的深厚意蘊。例如孔子的“中庸”之道并不是我們現今社會流行的理解,在記載中,“中庸” 的 “中”有中和、中正、不偏不倚等含義;“庸”字是用的意思,“中庸”即中用之意。剛柔并濟,二者互相協調、補充,但在現代社會上卻成明哲保身,置身事外的利己處世原則了。從根本上認識和熟悉中國文化的淵源,了解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就不會盲目的崇洋媚外。對于祖國的傳統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才能端正態度、驕傲的面對,正確地對待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

        21世紀是文化征服的年代,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注重精神文化的建設也是非常重要的。繼承和發展傳統文化不僅是經濟發展的需要,而且還是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的必然要求,構建和諧社會,需要的不只是人們物質生活的飛速發展,還需要文化思想的同步提升。

        三、繼承和發展傳統文化的必然性

        傳統文化是人們在生活中本身存在的一種生活方式和行為準則,它既是抽象的,又是實實在在存在的東西,與人的生活息息相關。

        1、傳統思想

        早在兩千多年前,孔孟的儒家學說,老莊的道家學說以及春秋時期諸多的百家學派爭相產生,形成歷史有名的“百家爭鳴”現象。儒家的傳統思想作為中國長期封建社會的統治思想,它的產生初衷并不是單單約束和教育民眾的思想,還應有建立一個理想中的和諧有序的社會,體現一種道德規范。從古至今,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有著它太多的精髓和精品,我們在發展當代社會,強調精神文明建設的同時,應正確對待儒家思想,挖掘其思想中包含的人生觀與價值觀,認識論與方法論;學習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待人之道;強調群體、天下為公、民為邦本的愛國情操;尊師重教、吃苦耐勞的傳統美德。

        2、傳統文學藝術

        中華民族的國畫、國樂、書法、圍棋等等,除了以本身創作者和作品的形式存在之外,還有一種蘊含著的靈魂和神韻,這些都屬于我們要繼承和發展的傳統文化,無形的,有形的。它們展現的是中華民族優秀的創作才藝和技巧,同時又飽含著作者的思想境界、價值觀,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藝術中的優秀代表,在供人們欣賞的同時,又無形中達到一種修身養性的作用。

        繼承和發展傳統文化,要發現文化的世界性、延續性、民族性、交融性,吸納融合外來文化,成為本民族文化的組成部分,保持我民族傳統文化的獨立性。正確處理保護與發展、開發與利用、中央與地方、全局與局部、當前與今后的關系。在積極搶救和保護民族傳統文化,遵循其發展規律,堅持可持續性方針的同時,有效的繼承和發展傳統文化。現在正在實施的對一些口頭流傳、無法文字記載的傳統文化,積極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重點保護;以文化為依托,開發利用傳統文化資源,發展城市文化旅游等等,都是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

        第2篇:關于傳統文化的傳承范文

        【關鍵詞】高等院校,課程,建議

        一、大專院校學生普遍存在的思想傾向

        (一)傲慢失謙,眼高手低,不能正確認識自己。當代大學生普遍表現出高己卑人的思想傾向,對物質追求不切實際的希望和實踐動手能力普遍較差比照讓社會各界明顯感覺出眼高手低的特點,在關鍵時刻則顯得缺乏自信心,不能勤奮務實,不能正確認識自己。

        (二)自我意識過強,缺乏孝親尊師思想。自我意識是指思想行事方面首先想到自己,其次再顧及到他人的生活意識形態。問及畢業后參加工作的第一份收入準備如何使用時,準備給父母禮物或幫助家庭改善物質條件的學生僅僅是極少數,絕大部分學生都在計劃如何改善自己的條件和購買自己一直向往的某件時尚用品等等,缺乏中國古來人皆有之的報恩孝養思想。

        (三)功利思想、享樂主義、等價交換心理普遍存在。在校學生雖未完全步入社會,但在學校人事環境處理和社會實踐活動中普遍表露出比較強烈的功利思潮,個人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等價交換等心理思想傾向較為普遍。初次步入社會參與社會工作等活動中,具有很強的等價交換心理,注重自我利益的得失,失于團體、社會利益的綜合考慮。

        (四)缺乏奉獻自我、服務社會的精神。于校園生活乃至初入社會的工作生活環境當中,當代大學生在獨自面臨自我利益和社會利益的雙重選擇當中,絕大部分人選擇了前者。現實生活當中、報刊雜志報道當中、網絡適時爆料的社會現象當中,有著大量的實例說明當代大學生的真實思想狀況。

        二、傳統文化教育是醫治當代大學生不良思想傾向的對癥藥

        在國內一所普通大專院校舉辦《國學與傳統文化教育講座》之后所作相關內容的隨機調查中顯示,34.48%的學生表示加深了對國學與傳統文化的了解,27.08%的學生表示學到了“為人處世”的道理,26.04%的人表示認識了“真實的孔子”,22.92%的學生表示加深了對“禮”的認識,同樣比例的人表示要繼承和發揚優秀的傳統文化;有近47.92%的學生準備通過閱讀的方式學習國學,10%的學生決定通過網絡學習國學,其余近40%的學生中的絕大部分均有通過其他各種方式學習國學的打算。

        以上調查數據可以看出,當代大學生對傳統文化教育的迫切需要。(一)孝道的教育能使學生明白社會人的基本義務。孝親尊師是孝道的基礎,孝道則是傳統文化教育的中心。百善孝為先當中的孝,意指孝養父母尊敬師長,這是孝道的根本和基礎,將孝義理拓展并運用到兄弟姐妹、朋友、工作同事乃至社會等人事環境中時就成為孝道。學習孝道,可以喚起學生本有的對父母雙親的感恩之心,并使這種感恩之心能夠拓展延伸到學生的學習生活及今后的社會工作的所有領域中去,自傲自私、高己卑人之習氣自然慢慢遠離。

        (二)四維八德和倫理教育教給學生處世的基本原則。禮義廉恥,夫妻、父子、兄弟、朋友以及人與社會等五倫關系,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八德等教育,是中國古來學人的必修科目,也是每個人自覺遵循的基本處世原則。當代大學生對傳統文化中為人處世的基本原則的學習,將對學生思想、言論、學習生活工作等行為起到不可替代的匡正作用。

        (三)三綱八目幫助學生正確樹立自己的人生目標。三綱八目是每個知識分子終身追求的人生目標和進修階梯。所謂三綱,是指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它既是《大學》的綱領旨趣,也是儒學“垂世立教”的目標所在。所謂八目,是指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它既是為達到“三綱”而設計的條目工夫,也是儒學所展示的人生進修階梯。縱覽四書五經,就會發現儒家的全部學說實際上都是循著這三綱八目而展開的。所以抓住這三綱八目就等于抓住了一把打開儒學大門的鑰匙。大學生的學習理解能力開始趨于成熟,在老師的教育引導下循著這進修階梯一步一個腳印地學習,就能慢慢登堂入室,領略儒學經典的奧義。

        兩千多年來,一代又一代中國知識分子把自己生命的歷程鋪設在這一階梯之上。所以它實質上已不僅僅是一系列學說的進修步驟,而是具有濃厚實踐色彩的人生追求階梯了。它鑄造了一代又一代中國知識分子的人格心理,時至今日,仍然在我們身上發揮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大學生接受傳統文化教育的熏陶,無疑將對其人生目標的正確樹立起到巨大的正面作用。

        三、開設《傳統文化教育》課程的建議

        (一)組織編寫系統的攬括傳統文化精髓的傳統文化教育教材。大學教育中使用的傳統文化教育教材應系統地攬括從孝道開始,至四維、五倫、八德乃至三綱八目等主要內容。涉及面無須廣泛,但內容一定要深入。使學生既能通過教材了解學習掌握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又能為今后離開校門步入社會的終身學習起到正確的導向作用,為終身學習的長遠計劃奠定堅實的學習根基。

        第3篇:關于傳統文化的傳承范文

        [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 技藝 培訓 提升

        南京是全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不僅擁有豐富的物質文化遺產,也擁有大量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2007年,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發現了2000多項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目前進入市級及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有117項,其中包括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4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0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49項。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南京人民的智慧結晶,保護和利用好非物質文化遺產,對于繼承和發揚民族優秀文化傳統,進一步推進實施文化南京戰略具有十分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2007年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發現了2000多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有很多項目已經瀕危,不再受到人們的青睞,而逐漸遠離現代生活,更是面臨著后繼乏人的局面。很多的非遺項目,不搶救保護下一步就是消失。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在搶救保護傳統制作技藝類非遺項目的過程中對如何保護非遺做出了自己的思考。在經過上級領導的支持和專家論證后,籌建非遺館展出市級的非遺項目,為市級非遺項目做檔案建立基因庫的思路清晰了起來。2012年6月9日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建成并對外開放,南京市民俗博物館成為首家民俗與非物質文化遺產雙博館,是收藏、展示宣傳、保護與研究非遺的專門機構。

        在籌建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館之前,我館也一直在嘗試探索制作技藝的傳承與發展,并取得了一些保護經驗。如省級非遺名錄項目《絨花制作技藝》,我館是其保護單位,為了搶救瀕危的絨花制作技藝,館方搶救性的找到并收藏了一批故去老藝人的絨花工藝品,把絨花制作技藝的實物、文字、圖片、音像等資料實行了建檔保存,找到當時的絨花藝人趙樹憲,建立工作室,購買原材料及給予生活補助,鼓勵其進行絨花制作及創新。為了宣傳推廣絨花制作技藝,館方開創了“展演”的模式,把絨花工作室設置在博物館的展線上,在博物館的展覽平臺上推廣,鼓勵趙樹憲創作作品參加交流活動,其作品先后也獲得了不少榮譽。

        為了傳承絨花制作技藝,我館也想著嘗試著開展了“館員都是傳承人”“非遺進校園”“非遺進社區”和“非遺夏令營”等活動,傳承活動的不斷開展,使得年輕一代中很多人對絨花制作產生興趣,在絨花制作技藝傳承方面傳承效果顯著,涌現出一批后繼人才,其徒弟已能夠獨立制作絨花。

        實踐出真知,實踐能夠積累經驗也能發現問題。非遺保護是為了非遺更好的發展,我館在長期開展非遺保護工作中積累了不少的經驗。傳承人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延續的紐帶,一個非遺項目的傳承人出現斷代那么這個非遺項目便面臨著滅絕。傳承不止,非遺才能生生不息。但是館內的傳統技藝類非遺傳承卻面臨著傳承人收徒難的問題。一方面是因為這些傳承人年齡大創新意識薄弱,生產的產品通常是款式陳舊無新意被現代審美所淘汰,職業前景不明朗。另一方面是因為這些非遺項目是純手工制作,學徒時間長,生產所費工時長,并且市場狹窄無法作為一種職業賴以維生,無人愿意學徒。這類非遺項目傳承下去所面臨的困難是:從業難、收徒難、發展難。

        由于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活態性,它的傳承必須經過傳承人的口述,或身體示范,或表演,或利用等方式才能得到實現。為了保證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技藝仍在繼續;傳承人的技藝傳承能夠進行。我館承擔起傳承人的培養培訓與提升任務。針對非遺傳承中存在的傳承人問題,制定了專門的傳承人培養計劃,《傳統技藝類非遺傳承人培養培訓與提升》主要工作為:

        一、非遺項目和非遺技藝的宣傳推廣

        面對很多非遺項目現在已經遠離人們生活的現狀,我館定期舉辦的非遺技藝主題性活動。

        1、《非遺進校園》《非遺夏令營》《民俗節慶傳承人展演》在每年的春節、端午、中秋、重陽、五一、國慶館內開設專區供傳承人現場展演非遺技藝。

        2、利用我館的網站、微博 ,微信公眾賬號平臺,與用戶拉近距離,更加方便,即時、有效地與用戶交流互動,同時,非遺文化創新產品和研發結果,供用戶鑒賞和交流,多角度推動非遺傳承的保護工作和創新發展,促進文化衍生產品的銷售。通過推廣,擴大影響力。

        二、產品的創新設計與包裝

        產品研發創新 通過對非遺的進一步研發,洞悉現有的和未來的社會需求,改進原有產品、創新新品,提高產品的實用性、藝術性、本真性和獨創性,推動非遺傳承的保護和發展。

        1、包裝再創新

        針對部分既有的產品和新產品,將設計取向與社會、市場取向有機結合,進行包裝再設計、包裝配套、包裝再利用等再創新研發工作。

        通過產品包裝再創新,更加清晰地傳達文化信息,提高產品藝術價值,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表現產品品質、獨特出眾,表現市場定位和刺激受眾者感官,促進產品的規模化生產與銷售。

        2、產學研合作比賽

        第4篇:關于傳統文化的傳承范文

        關鍵詞:傳統文化;語文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424.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09)12-0223-02

        1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簡述

        在中國上下幾千年的文明史中,炎黃子孫留下了許多優秀的文化,這些優秀傳統文化凝結成了中華民族文化基本精神:剛健有為,自強不息;和諧持中,崇德尚仁以及愛國主義情操等等。

        (1)剛健有為,自強不息。剛健有為,自強不息的精神造就了勤勞不屈的中華兒女:“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至誠不息,不息則久”這都無一不表現著中華兒女剛健有為,自強不息的精神。作為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內涵,自強不息還表現為“富貴不能,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堅貞剛毅品質,“愚公移山”、“精衛填海”的執著,“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的大氣。中華文明之所以五千多年來傳承不息,發展壯大,成為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的文明,靠的就是中華兒女剛健有為,自強不息的精神。從2006年百年不遇的大旱,到2007年南方冰雪災害,再到20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這些都是中華兒女譜寫的一曲又一曲自強不息之歌。

        (2)愛國主義。愛國主義情操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些高尚的愛國主義情操激勵著許多的仁人志士為國家,為民族前赴后繼,拼搏進取,寄托了古人對祖國矢志不渝的熱愛和一片赤誠之心。從古人以天下為己任的高尚情懷,到今日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都完美地表現了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情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不僅在于它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還在于它的炎黃子孫的社會責任感,對自己國家的憂患意識。

        (3)和諧持中,以德化人。和諧持中,以德化人是我們應該具有的一種高尚風范。和諧,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最高境界,這其中包括了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個人自我身心的和諧以及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人的和諧會促使社會穩定,家庭和睦;個人身心間的和諧能使人做到遇事寵辱不驚,進退有據;而人與自然的和諧能達到“雙贏”,實現可持續發展。“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道法自然”這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禮之用,和為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些描述的是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這些優秀的傳統思想為中國構建和諧社會奠定了重要的理論基礎。

        2 融入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推動語文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隨著教育技術的現代化,我們的教育觀也隨之發生變化,雖然對傳統文化的傳承人們依舊掛在嘴邊,但效果卻常常不盡人意。現代教育實施的是科教興國的戰略,學校天天都在倡導素質教育。盡管素質教育沒有明文規定要學生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但是素質教育的成功實施卻離不開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作為指引。孔子說:“因材施教”,也體現了素質教育的宗旨,但是這種思想,這種教育方式卻在學校里沒有得到真正實現。雖然現代教育主張素質教育、主體教育、科學教育和人文教育、創新教育、實踐教育,表面上是為傳承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增添了一股新的力量,但真正實施起來卻是滿路荊棘。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1)經濟全球化帶來文化沖擊。隨著全球化時代的到來,人類的實踐也隨著信息化、網絡化實現了跨時空拓展,突破了原有時空的限制,而文化傳播、文化交流、文化交往等方面也面臨著全球化。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在跨國界的文化交流、文化交往中,會通過文化價值觀、模式方面的沖突、磨合與整合,而建構起新的文化關系和模式。當我們吃著麥當勞、肯德基的薯條,喝著可樂,看著美國大片、日本動漫,玩著日韓游戲的時候,國外的學者卻在努力地學習四書五經;當韓國將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申請為他們國家專利的時候,我們也只能捶胸頓足,后悔不已。在這個文化沖擊的過程中,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正在逐步外流,而我們正宗的傳承人卻正在不知不覺地受著國外“快餐文化’,的侵蝕,丟掉我們自己最優秀、最應該學習的優秀傳統文化。

        (2)當代青少年對傳統文化認識模糊或興趣淡薄。對中國傳承了幾千年的優秀傳統現在許多青年人根本不感興趣或存在著片面、模糊的認識。由于認識的模糊,他們把傳統文化認為是文言文、古詩詞本身,以為弄來古代的服飾、器皿,模仿古代的儀式就是在傳承我們祖先留下來的智慧結晶,以為學習了文言文、古詩詞就傳承了傳統文化,殊不知那些東西僅僅是傳統文化的載體。面對四書五經之精華,青少年作為文化的傳承人,卻漠視了傳統文化所蘊涵的豐富內涵價值。

        (3)教學內容枯燥。教學方式單一,教學內容枯燥導致學生對傳統文化不夠重視。關于傳統文化的傳授現在都是采取將四書五經,孔孟之道放在語文教材里,由語文老師上課進行傳授的方法,這樣就容易導致學生對傳統文化不夠重視,被動地為了考試而學,老師也是為了考試而教,上課生硬死板,只看重講考點卻沒有拓寬,內容也多是文言文和古詩詞,很少有其他關于傳統文化的介紹。這樣就導致教學缺乏新意,不足以引起學生對傳統文化的濃厚興趣。

        (4)社會傳統文化氛圍稀薄。由于上個世紀的對傳統文化的大肆否定,導致現代青少年的父母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知識的匱乏。但是家庭在孩子的教育中起著不可磨滅的重要作用,既然父母的傳承傳統文化的觀念都不夠深入,那么孩子對傳統文化的了解就會越發匱乏。加上現在西方文化的侵入,現在孩子滿口的流行歌曲,網絡詞匯,甚至在一些校園里還傳唱著“灰色兒歌”。這些現象的泛濫,都在警示著當代的人們。因此,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面臨著極大的挑戰。

        3 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推動語文教學改革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當今世界,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包括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也是國家文化軟實力競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基礎教育和傳統文化教育是繼承數千年來中華民族積淀起來的優秀文化的重要載體,是中華民族文化在一代又一代生命中傳承的重要紐帶。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注重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的熏陶,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到語文教學中,推動語文教學改革,教師應義不容辭地承擔起重任。如何將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推動語文教學改革,筆者提出以下幾種構想:

        (1)將傳統文化教學從語文教學中剝離出來,使其成為一門獨立的科目。當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作為一門獨立的科目只有在大學里才開設,然而,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

        承應該從小抓起。為了更好的傳承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可在小學和中學設立一個專門的科目進行學習,或借鑒大學里的選修課方式,在中小學里設立一些關于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選修科目。內容可包括國學經典課、文學欣賞課、楹聯教學、詩文寫作、書法等等,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自己喜歡的傳統文化科目。對于該科目的考試,老師也可以不用應試教育的方法閉卷答題,可以讓同學們充分發揮主動性,寫一些小小的感想,自己學后的心得體會等等。

        (2)拓展課程資源,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培養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學習興趣。努力弘揚傳統文化,需加強傳統文化教材的研究與開發?拓展課程資源,注重傳統文化中人文內涵對學生的熏陶感染,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和良好的道德品質,提高學生的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在校園里開展“每天一詩”、“每周一文”的活動或開展一個班級讀書會,讓老師上傳統文化書籍的閱讀指導課,引導學生有目的地閱讀,并讓學生寫好讀書筆記。也可利用校園廣播、宣傳欄、黑板報等向學生介紹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創設傳統文化的校園育人氛圍。

        (3)改革課堂教學,構建以讀為本、師生互動、活潑高效的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學習自主化、朗讀情感化、理解個性化、作業多樣化。課堂上注重師生互動,實現教學模式多樣化。開展課堂教學觀摩活動或教學案例、教學設計、教學論文評選等活動。利用網絡、電視等媒體讓學生深入了解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在學習過程中,舉行一兩個小型的知識問答比賽引導師生互動等等。

        第5篇:關于傳統文化的傳承范文

        [關鍵詞]大學;傳統文化傳承;不力;課程因素

        當前我國大學傳統文化傳承不力主要表現在學生對傳統文化知識系統、行為系統、價值系統的內化不足上。而之所以如此,又與當前我國大學課程設置不無關系。由此,本文主要想就當前我國大學傳統文化傳承不力之課程因素做一簡要分析,并就如何改進當前我國大學課程設置,加強民族傳統文化傳承這一問題提出部分不成熟的看法。緣于人們對課程的認識不一、所指不同,特對課程這一范疇做出如下三點限定,以免引生歧義:其一,本文的“課程”主要指“在學校情境中、以靜態方式存在的、除去具體課堂師生教學活動之外的學科、經驗、活動方案等”,它包括顯性課程和隱性課程兩類,前者主要指“作為教師與學生教學活動之基本依據的課程計劃、課程標準及教材等”,后者則主要指“物化形態上的校園建筑、活動場所和觀念形態上的校園氛圍、人際關系兩類等”。上述界定是對國內廖哲勛、施良方、吳康寧、董澤芳四位教授關于課程界定的綜合,分別參見:廖哲勛.課程學[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1991.159;施良方.課程理論——課程的基礎、原理和問題[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272-273;吳康寧.課程社會學[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4.14;董澤芳.教育社會學[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1991.258。其二,課程是學校教育中師生“教”、“學”及二者交互活動的基本依據,在教育業已制度化的今天,課程的教學至少已與教師的教并駕齊驅。其三,課程乃文化之文化,是文化傳承的主要載體,根本特性在于其文化傳承的工具性,它“充當著文化傳承的工具角色,并且課程文化的主體地位正是由它作為傳承文化的工具而獲得的”[1]。在簡要表明筆者對課程及其包含內容理解之后,下面就按上述維度來對當前我國大學傳統文化傳承不力之課程因素作別類分析。

        概而言之,當前我國大學傳統文化傳承不力之課程因素主要有二:

        1-顯性課程體現傳統文化的科目比例、課時少

        20世紀80年代以前,我國大學課程的結構通常以專業為單位,由公共課、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四部分構成,之后進行了改革,開始在大學低年級開設通識教育課程[2]。高等院校的文化傳承與通識課程休戚相關,盡管限于資料收集能力,筆者沒有查閱到國家關于大學課程設置具體統一的課程計劃(或許由于各高校性質、類別、程度不同,國家確實也沒有就此做出明確規定或限制),但綜觀我國大學通識課程的設置,主要特點有二:從結構上看,主要由公共必修課和素質教育類選修課兩部分構成;從內容上看,主要以公共必修課為主。從國內已有學者對大學通識課程問題的研究來看,當前我國高校的傳統文化傳承情況似乎比中小學更為欠缺。一是公共必修課多,素質教育選修課少。在公共必修課中,我國主要以政治、外語、體育、計算機、軍事理論為基本組成部分,其中尤以兩課和外語為最。有研究表明,“北大、武大、廈大、南大、陜師、上交、汕大等八所高校的素質選修課程占通識課程的比例不足30%,并且其兩課和外語占公共課的平均比例高達66%左右”[3],素質教育課程不僅比例小,而且大多還是選修課。二是公共課內容龐雜,真正涉及傳統文化的內容與課時少。那些與傳統文化相關的素質教育課程,除在形式上是“選修”之外,其內容也相當龐雜,幾乎囊括了所有自然、人文、社會、藝術、基本技能等領域,并且各校也沒有統一的標準,關涉傳統文化內容的僅為其中很少一部分。以北京師范大學2005~2006年度下學期的課表為例:該年度本科生公共必修科目共計31門,周總課時數為138節次,關于人文社科的有7門,而7門人文社科中真正關于中國文化的只有《中國近現代史綱要》1門,且課時只有4節次,所占科目和課時比例分別為3%和2%;本科選修科目共計95門,周總課時數為476節次,其中關于中國文化的有14門,周總課時為28節次,所占科目和課時比例分別為14-7%和5%;研究生公共必修科目共計15門,其中關于中國語言文化的為0;研究生選修科目有35門,除長拳、太極拳、乒乓球等體育類項目外,關于中國文化的幾乎沒有[4]。三是國、外語比例嚴重失衡,外語具有超值化傾向。許多高校都十分強調外語的必修性并將其作為公共必修課予以明確安排,而對古代漢語、現代漢語、大學語文等諸如國語的課程不夠重視或語焉不詳。不僅如此,外語科還在課時上呈上升、在考核上呈從嚴趨勢。這一點,只要隨意查閱一下當下各大學實施的課表及對大學英語四、六級通過率的強調便可一覽無遺。

        2-隱性課程體現傳統文化精神的因素、內容少

        隱性課程傳統文化的缺失主要表現在物化形態和觀念形態兩方面,由于觀念形態的隱性課程主要與學校中的師生、生生人際交往活動及學校各項制度相關,筆者曾在其它場所已做論述[5],因而,此處主要就物化形態上隱性課程的傳統文化缺失情況作一闡述。概而言之,主要有三:一是校園建筑日益物質化,缺乏傳統學校氣質。大學作為傳遞知識、陶冶性情,鍛造人格的場所,應該具有一種特殊的學校氣質,校園建筑應以一定的辦學理念和人文精神作支撐,要與歷史對話,正如芬蘭建筑師奧爾托所言,“縱然只殘存一座煙囪也應圍繞這個遺跡來重新建設”[6]。但近年來,在市場化的影響下,許多學校不管國家和自身是否具有經濟承受能力,也不問教學與科研的實際需要,把商業性建筑的處理手法照抄照搬到學校建筑中來,日益物質化,遍地透著官僚氣息和銅臭味,給人一種華而不實的感覺。二是校園環境日趨商業化,缺乏傳統文化氛圍。如果說大學的獨特氣質在于其精神而非物質性,那么學校的內涵則體現在其文化上。但現在我們的校園受西方的影響很大,不僅對已有古老建筑的愛惜不夠,隨意拆毀,而且新建校園又不注意采用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建筑風格,卻僅為追求時尚而耗財費力。“一個東方老國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藝術特性,在文化表現及觀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因為這是一種明顯地代表著文化衰落、乃至滅亡的現象”[7],因此我們的大學應該注重文化性的生成。三是活動場所日漸機械化,缺乏傳統人文關懷。如今的學校在活動場所方面愈發表現出機械化特征,缺乏傳統的人文關懷。教學場所由于其活動主體更多的是師生或生生之間的“人”,因而,其“機械化”程度還不算明顯,但后兩者就不一樣了。尤其是運動場所,如今的大部分學校都在一系列達標評估中,不斷地圈地,購買設備,受西方的影響,各式各樣的鍛煉器械被源源不斷地充實到大學的各個運動場所,那些所謂的個性化鍛煉設備似乎都是為個體運動所準備的,即一個人面對器材并操作器材,繼而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然而,這種場除了聽到鍛煉者對機器設備“做功”時所發出的刺耳響聲、使肌肉組織變得不一般外,似乎對人的心境陶冶并無多少良效。同時,生活場所諸如食堂、宿舍等也都是為個性化設計的,不斷地強調個體的空間,而相對忽視學生之間的交往,加上學校各項規章制度對學生的限制,使得在校學生的生活毫無生機可言。

        那么,如何通過課程來加強大學教育的傳統文化傳承?筆者以為措施有二:

        1-改進課程設置,細心呵護顯性課程中之傳統文化內容

        首先,在課程目標上,應充分挖掘并體現傳統文化因子。從縱向上,應將傳統文化傳承的具體要求逐級內化到教育目的、培養目標、課程目標、教學目標當中。課程目標的陳述不能過于寬泛籠統,教學目標的陳述則應越細越好。具體情形我們可以參照美國課程學專家伊勞特(M.R.Eraut)提出的課程目標密度公式。伊氏曾就課程目標密度提出過一個公式,即課程目標的密度的指數=所列舉目標的數目/列舉出來的目標所涵蓋的課時,并認為,一般目標應以不到1/50為好;課程目標應以1/5為適中;教學目標則應在1/2到1/6不等。參見施良方.課程理論——課程的基礎、原理和問題[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97。:課程目標的密度的指數=所列舉目標的數目/列舉出來的目標所涵蓋的課時[8](P97)。特別要注意非人文社會學科傳統文化因子的挖掘與利用,如在教授勾股定理和黃金分割點時,可以結合傳統文化中的“中庸”之美;在講解宇宙萬物現象的物理現象時,也可結合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的“天人合一”。當然,這是一個比較困難的問題,有待我們的學科教學法專家進一步深入研究。從橫向上,應將傳統文化傳承的具體要求分別以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的方式納入到各學科文化傳承之內,將課程目標一分為三地綜合表述之。如國史一科,不僅要明確要求學生在單位時間內掌握識記的基本史實,還要培養其對中國歷史的感情以及由此產生的對中國文明的認同。國文一科,不僅要規定在單位時間內古典詩詞美文閱讀、背誦的數量,還要使學生由此認識到中華文明的精深博大,從而培養其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自然科學,除基本的科學知識之外,也應使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中實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精神等有所了解。

        其次,在課程結構和類型上,應調整并增加傳統文化的學科和課時比例。在課程結構上,應改變當前我國大學人文社會學科比例偏低的狀況,在平衡自然、人文、社會三類學科科目比例的前提下,確保中國傳統文化內容在通識課程中對半開的比例,將漢語類(如大學語文、古代漢語、現代漢語等)和國史類(如國史大綱、國學概論等)科目作為必修課予以開設,并賦予傳統文化科目一定的課時量。在課程類型上,從總體上遵循以學科、授受、顯性、必修課程為主,以活動、探究、隱性、選修課程為輔的原則,在具體操作上應以選修、活動尤其是探究課程為主,因為大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傳統文化基礎,對傳統文化的某一領域已表現出某種傾向性,并能就傳統文化中某些更深層次的問題做出自己的評價與判斷。

        再次,在課程內容和教材編寫上,應拓充并加深傳統文化知識素材。在課程內容上,不僅要將那些最能體現傳統文化精神的知識、道德行為規范和價值取向選入教材,從古代的蒙學教材、儒學的“四書”、“五經”以及先秦諸子的文本中選取出一些經典之作,將其納入國語教材;還要注意內容的社會貼近性,使所選內容與當前國人的日常生活實踐息息相關,如思想政治科應選取那些能夠部分抑制當前過分功利化、個人化的傳統倫理行為規范和價值取向;國史科要選取那些與當今政治、經濟、社會領域重大問題密切相關的史實,等等;更要注意所選內容的可讀性,使篇幅和內容短小精悍。在教材編寫上,應根據不同學科特點采用不同的編制形式,除在總體上堅持傳統文化學科教材的編制以“縱向組織與橫向組織、邏輯順序與心理順序、直線式與螺旋式”[8](P106)三種形式相結合為原則外,還要在具體操作上有所區別,如國文語一科,應采用螺旋式、心理順序編制原則;中國歷史一科,應采用直線式、以歷史發展本身的邏輯順序來組織其內容,特別是在中學開設過的中國歷史,大學階段不能簡單重復,而應予以實質性的拓展;思想政治一科,應采用心理順序,依據學生心理發展的特征,按自身、家庭、他人、國家、社會逐次拓展的方式來進行編制。對此,傳統文化中關于“修齊治平”的倫理規范漸次養成模式應該優于自小學到大學均為清一色的馬克思基本原理內容螺旋擴展模式。

        2-完善校園文化環境,養護隱性課程中之傳統文化氛圍

        首先,要整體改造學校布局,適度遏制當前各校普遍存在的“非學校化”建筑運動。就國家教育行政部門而言,不僅要出臺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條例,就各級各類學校的建筑規模、投資預算及相關標準做出明文規定,對各超標學校建筑應給予相應處理,使其明了物質條件的優越給傳統文化傳承帶來的負面效果,還要反思正在或業已進行的各項“學校評估達標”活動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及其制定的“達標”細則是否符合現有國家和各地經濟發展實情。就各學校而言,不僅要合理布局,充分體現學校的傳統人文氣息,自覺抵制校園建筑商業化傾向,還要積極采取多種措施,營造靜態的校園環境來賦予學校以傳統人文氣息,如在學校適時之處建立一些樓臺亭閣、花草樹木、雕塑圣像等以精雕細刻具有傳統人文精神的學校“藝術景點”,在圖書館、閱讀欄、各樓廊墻壁等地盡可能鑲嵌上中國傳統格言警句和書法、繪畫等作品,以最大限度地凸顯具有傳統人文精神的學校“人文景觀”,等等。

        其次,要全面開展各項活動,克服當前學校只關注學生“認知模式”的文化傳承格局。不僅要在校內組織開展多種文化傳承活動,如利用國旗下的講話、板報、廣播站、班級團隊,結合各種紀念日開展相關主題活動,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愛國心,組織開展古詩文誦讀活動、圍繞傳統文化開展演講比賽、文藝演出、書畫展覽、各類征文競賽等活動,引導學生自己選編并背誦一些傳統名言警句,以警示自己、教育他人等;還要開發地方和校本課程,挖掘周邊自然資源、社會資源、人文資源,組織學生參觀當地具有代表性的傳統文化景點,從愉悅中自然浸潤并感受中國文化的博大,形成對民族文化的崇敬感和自豪感,其間最為重要的要對上述活動的具體實施制定出評估方案,切實督促各校開展上述隱性課程文化傳承活動。

        再次,要著力傳承優良校風,精心打造學校師生的傳統精神人格。在內容上,可以傳統文化中的仁、義、禮、孝、忠、信、恕、勤、儉、毅為準繩,來指導學生的日常行為與交往活動;在形式上,則可采取“三段螺旋式”的人格養成模式,即由小到大、由低到高,逐步提升學生的人格養成,第一階段可以《大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為基本內容,培養學生作為一名社會公民的基本品質,主要解決做“人”的問題;第二階段可以傳統倫理道德為基本內容,培養學生的民族文化精神,主要解決如何做一個“中國人”的問題;第三階段可以時代要求的“學會生存、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及與他人一起生活”[10](P76-85)和“培養科學的人道主義、培養創造性、培養培養社會義務的態度、培養完人”[10](P183-192)為基本內容,培養學生兼具傳統人格精神和新時代品質的現代復合型人格,主要解決如何做一個“現代中國人”的問題。在方法上,則應注重教職員工的榜樣示范。教職員工特別是授課教師不僅自身要以傳統文化精神來行為處事,處理好相互之間的關系,為學生做出表率。還要以教師和學生為主體,切實形成良好的輿論氛圍,對那些有悖傳統美德或文化精神的人與事進行

        有效監督,在校園內弘揚倡導傳統人格精神。

        [參考文獻]

        [1]范兆雄.課程文化發展論[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9-45.

        [2]王偉廉.中國高校課程體系改造的歷史、現狀及展望[J].有色金屬高教研究,1997,(4):58.

        [3]陳曉紅.大學通識教育課程研究[D].廈門大學博士畢業學位論文,2006:229-231.

        [4]北京師范大學教學服務中心.2005-2006年第2期課程表[Z].北京:北京師范大學教務處,2005.

        [5]容中逵.道之所存,師之所存——關于中國傳統“師道”的思考[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科版),2007,(1):88-97.

        [6]轉引自張衛宇.淺論校園文化環境建設及校園建筑文化[J].江西教育學院學報(社科版),2000,(4):82.

        [7]閻利雅.學校文化的環境:空間文化建設[J].教育科學研究,2005,(8):28-30.

        [8]施良方.學習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28.

        第6篇:關于傳統文化的傳承范文

        中國擁有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影響了無數中華兒女,更是初中學生思想教育取之不竭的重要資源。我們要重視傳統文化,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高三關于傳承文化的議論文,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歡迎閱讀!

        高三傳承文化的議論文1在當今開放的世界里,我們在吸收外來文化的同時,也要大力弘揚華夏五千年的優秀傳統文化。只有這樣,世界才會健康地朝多元化方向發展,才能更加地充滿生機和活力。

        小時候,每當大年三十晚,村里便鼓聲四起,霎時間村當街便擠滿了人,有敲鑼打鼓的,有扭秧歌的,有踩高蹺的,有玩龍的,村里好不熱鬧。小孩子穿著棉襖在街上你追我趕的,不時地放著炮,老人們聚成一堆兒聊天,年輕小伙兒,俊俏姑娘則在給人們表演節目。

        而清明節,人們總會把嫩綠的柳枝插在門上;端午時,奶奶總會給我們系五線繩,煮雞蛋、煮大蒜,包粽子……到了中秋節呢,我們一家老小坐在院子里,舉頭望明月,低頭吃月餅,真是人間一大樂事。

        可現在呢,“洋節”來襲,西方的情人節代替了我們的七夕節。洋節風靡而傳統節日卻逐漸被人們淡忘,身為一名中國人,你難道不應為此做些什么嗎?

        現在,每當過年時人們總是出去大吃一頓,守在電視機旁看春晚,有許多人在嘆氣,說:“怎么一點年兒都沒有?”孰不知扭秧歌,敲大鼓等這些文化習俗正在揮手向我們告別。

        清明節人們哪還會在自家門前插一枝嫩柳呢?僅僅去墳里掃掃墓,而已。端午節,還有誰會安分地在家包粽子?中秋夜圓之夜,又有誰會和家人們愜意地坐在院子里手拿月餅,抬頭賞月呢?

        中華的優秀傳統文化慢慢被人們所淡忘。傳統佳節在現在社會里日益冷清,怎能不令人擔憂?不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呢?

        優秀的傳統文化是我們老祖先留給我們的無形財富,傳統佳節蘊含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因子,這些是我們民族的優秀勞動成果和智慧的結晶。

        作為一名高中生,我能倡議大家為弘揚傳統文化而貢獻一份微薄之力。優秀的傳統文化不屬于這個民族,它更屬于這個世界。我們要盡全力把我們的傳統佳節推廣到世界上,讓世界變得更加炫彩多姿。

        高三傳承文化的議論文2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優雅內涵的完美詮釋。珍惜傳統文化,播灑的是根和種子;珍惜傳統文化,澆灌的是心和命脈;珍惜傳統文化,傳承的是光和力量;珍惜傳統文化,收獲的是愛和希望。

        在改革開放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我們不得不面對這樣一個事實:80年代后期出生的人,開始信奉圣誕老人了,開始在麥當勞,必勝客過生日了。可是,他們當中很多人不知道毛筆怎么握,不知道算盤怎么打。只知一昧使用網絡。祖宗傳下來的東西,對他們來說陌生至極

        當時的咸豐帝倉皇逃往承德避暑山莊,而侵略軍一路燒殺掠,闖進北京西北郊的皇家園林——圓明園。園內珍藏著大量珍貴的古代典籍、文物、藝術奇珍,均為無價之寶,蘊藏的傳統文化更是數不盡數。侵略者見到這些眼冒金光,爭先恐后地搶劫和破壞。凡能搬動的金銀財寶、珍貴文物、各種藝術品等,都被洗劫一空,搬不動、搶不走的東西,便統統砸碎。最后,為了掩蓋其搶劫丑行,侵略者放火燒毀了傳統文化寶箱——圓明園。這是為什么呢?因為當官的無能,不懂得珍惜傳統文化。

        曾幾何時,安塞腰鼓仍舊隆隆地震撼著陜北大地,那激昂的鼓點敲出那群膚色與土地一樣的漢子們的樸素與豪放。曾幾何時,鑼鼓與唆吶仍舊嘹亮地沖擊著人們的聽覺,在紅花綠扇中舞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曾幾何時,國人尚記得自己的傳統,自己的節日,自己的文化,尚為之歡喜為之憂。

        仰望天空,依舊有一片陰霾;低頭尋覓,追尋逝去的曾經;眺望未來,憧憬文化的時代。抬頭逝去臉上的淚水,摸著胸口暗暗發下誓言:絕不讓這本不該發生的一切繼續!雖然自己的力量微不足道,不值一提。但只要撥開烏云,收獲的會是陽光,燦爛的一片,那么傳統文化將不再從我們手中溜走。

        齊心協力,珍惜傳統文化。把生命的根扎進傳統文化的土壤,再吸收其精華,去其糟粕,與現代文化融會貫通。青春的花朵會開的酣暢淋漓,大氣磅礴,香遠益清。

        高三傳承文化的議論文3中國!一個偉大的國度,擁有浩瀚的疆土,幾千年以來,孕育了多少才識過人的軍事家,才華橫溢的詩人,目光長遠的君王,天馬行空的藝術家,他們,在自己祖國的領土上創造了一項又一項的奇跡!

        例如:“萬里長城”,“兵馬俑”,“莫高窟”,《離》,《史記》……而創造這些奇跡所需要的精神,便是我們中華民族千年以來熔鑄的敢于創新的精神,它,有的在宏偉壯觀的建筑上傳遞,有的在包含情感的字里行間中流溢,還有的在蒼勁如龍的筆墨里婉轉……這些豐富的文化遺跡在飄蕩的歷史長河中仍然是保留了下來,這,便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留給我們的獨一無二的財富!

        如今,在我的腦海里,卻清晰地記得在小時候參加的一次,在那次的中,有一種叫做“飄色”的絕妙藝術無不吸引著我的眼球,那也是我第一次如此近距離地接觸中國的文化,第一次體會到了它的博大精深,也是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濃厚氣息,每每回憶起這次的經歷,心中總不由得涌起一種炎黃子孫的歸屬感與自豪感。

        “飄色“又名”抬閣“,是集歷史故事、神話傳奇于一體,融繪畫、戲曲、彩扎、紙塑、雜技等藝術為一身的民間大型造型舞蹈,是中原地區民間春節社火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綿延傳承至今的中原"抬閣"被譽為"華夏一奇",被外國人認為是”中國隱蔽的文化“在中華民俗和中國民間藝術領域影響甚廣。

        “飄色”不僅僅是一種藝術,更是一種珍貴的文化遺產,不僅能給人帶來一種全新的視覺的感受,還能給我們帶來一種來源于中華民族血脈深處的自信與驕傲,這種文化遺產難道不讓人重視與珍惜嗎?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有一些人卻在現代科技的沖擊下淡忘了往日輝煌的文化成就,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投身于現在文化以及科技創新的事業中,忠心與歷史文化的人卻是越來越少,對此,我不禁感到了一絲緊張。作為一位中國人,我們難道不應該去深入了解屬于我們自己的文化嗎?難道就不應該傳承這幾千年下來的寶貴文化嗎?我們絕不能讓如此眾多珍奇的文化遺產泯然于滔滔的歷史長河中!為此,我對于傳統文化進入校園考場表示贊成,因為這樣便能人為地督促我們學好語文,更好地接受中華傳統文化的熏陶。

        高三傳承文化的議論文4所謂傳統文化,可以說是一個民族豐富的特色,一個國家獨有的標志,一段歷史熔煉的精髓。

        中國的傳統文化可謂是五彩斑斕了,可以是建筑,書籍,服飾,它包羅萬千,豐富廣博。就如中國傳統文化中代表性的神物“龍”的形象。其實龍本不存在,它只是古代的人們為擁有神奇力量的向往,因此作為自己民族的圖騰,有著鹿角、虎須、蛇身、鳳爪等多種特征,融合了多名族的文化。龍就似我們我們中華民族,象征著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反映了中華民族對偉大神力向往的美好理想。

        “中華漢字,生動形象”,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與我們關系最密切的就是漢字了,這也是我們“傳播文明,蓋世無雙”的傳統文化之一。它的特點嘛,就是“對聯形式,漢子獨創,左右工整,能簡能祥,既便言志,又供觀賞。”說起漢字我們無不想到書法文化。值得贊揚的是,即使書法的年齡遠遠大于我們現代人,但我們間的距離卻似穿越的效果。在此,我也是書法的傳承者之一,它的美感“篆書隸書,古色古香,行書流暢,正楷端莊,狂草奔放,鳳舞龍翔,”我也深有體會。對于寫書法的傳統用具——毛筆,柔軟優雅,創作的字體有胖有瘦,或直或曲,時而粗糙時而順滑,無不體現著各種線條的美感,無不透露著寫作人當時的心境。然而西方人用的鋼筆卻只能將字死死地呆呆地“刻”在紙上,所以西方國家沒有書法這一說。這就是中華民族先輩的智慧結晶,也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獨特,值得我們華夏子孫傳承。說到書法,我便想起中考語文要提高分值,會在書法和文言文方面加以重視,這樣一來就對我們中學生了解掌握中國傳統文化做了進一步的要求,傳統文化進入校園考場啦!由此可見,傳統文化的重要性,我們也應該了解重視它。

        反觀我們現代社會,經歷多次戰事,以及全球化資本主義的沖擊,一再使得文化的傳統根基早就如同一片風中搖搖欲墜的枯葉。再加上我們的經濟日漸富裕,西化的生活方式在中國人的生活中也越來越普遍,但這也不能是我們的心靈感到滿足。如何重新找回中國傳統文化中固有的美感,繼續傳承它呢?那就得扎根于我們的生活,就當我們對傳統文化多一些關注,多一些了解吧!

        高三傳承文化的議論文5中華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深入精髓,讓人深深的震撼,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中華傳統文化漸漸淡化,近年各種損壞傳統文化的事情侵入我們的內心。中國優良的傳統文化離我們越來越遠。

        面對物質的,尊嚴應該如何存在?十幾年前的一個春天,韓國某公司的女老板以員工沒按照她的吩咐去休息為理由,喝令全體中國員工下跪。一百多名員工迫于無奈跪下,唯獨孫天帥剛直的立在原地。女老板惡狠狠的威脅說不下跪就開除,孫天帥很堅定的說了一句“我是中國人”后憤然離去。孫天帥用實際行動證明尊嚴實實在在的要重過各種物質甚至于是生命,有尊嚴的人面對權貴不卑不亢,面對不義之財不饞不貪,面對不公之事不忍不避。一個人有了尊嚴便有了支撐生命的靈魂的骨架。一個民族有了尊嚴,那么這便是一個充滿希望,不可戰勝的民族。

        面對日漸冷淡的人心,愛心該何去何從?有這樣一位老太太,她的住房是由五個子女湊錢買的,面積不大,臥室只有不到十平米,她的柜子還是她結婚時候從舊貨市場買的,桌子跟椅子都有幾十年的“高齡”了。她就是中國當代家喻戶曉的人物,杰出的豫劇大師常香玉。建國后,她用自己的演出收入為農民捐獻了拖拉機;抗美援朝時,她和丈夫在各地巡回義演,為志愿軍捐過飛機;十年后,她把補發的所有工資作為黨費全部上交。愛心是永不低頭、永不屈服的錚錚鐵骨,是人類走向興旺和發達的希望和靈魂。愛心是陽光,溫暖每一個人,驅散所有黑暗,愛心是綿綿不絕的江河,流遍世界各地,一個充滿愛心,懂得團結互助的民族擁有不可戰勝的剛毅。

        面對日益物質化的世界,夢想在哪里生根?“夢想,是注定孤獨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質疑和嘲笑,但,那又怎樣?哪怕遍體鱗傷,也要活得漂亮。”陳歐用自己的行動來闡釋自己的夢想。他也曾經失敗過,他也曾經失落過。“蝸居,婚,都讓我們撞上了。別擔心,奮斗才剛剛開始,80后的我們一直在路上。不管壓力有多大,也要活出自己的色彩,做最漂亮的自己。”“我們做的是自己,為了夢想而奮斗。只要努力、自信,每個人都可以是自己的代言人。”面對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他憑著對自己夢想的追求,終于取得了事業的巨大成功。

        第7篇:關于傳統文化的傳承范文

        關鍵詞:技校語文教學 傳統文化 傳承 方法

        中圖分類號:G718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5)03-0244-01

        1 引言

        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是人類的精神瑰寶,更是文化藝術庫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時代的發展中,人們一味去追求社會經濟的發展,忽視了傳統文化的存在。語文學科教學活動,是傳播傳統文化的陣地。通過引導學生閱讀經典文學作品,體悟傳統文化,促進學生文化意識的提高以及情操的陶冶,會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傳統文化觀,促進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有效傳承[1]。

        2 加強語文教學分析,挖掘中國傳統文化

        技校語文課本中蘊含著豐富的傳統文化,語文課本可謂是一個傳統文化的天地。技校的語文教師應當關注課本內容的分析,通過挖掘語文課本去發現其中的傳統文化,引導學生在傳統文化的引導下去規范自己的行為。

        2.1教師可以通過語文教學,去引導學生建立起以人為本的價值觀

        我國的傳統文化是以以人為本為核心的,這些價值觀是儒家與道家的思想精髓,影響了中國千年的發展。儒家的思想體系,是以人為本思想的出處,重人不重神,提供禮儀與自強不息,都是以人為本思想的體現。在技校的語文教材中,有許多蘊含著以人為本思想的作品。像《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是《論語》中的篇目,教師要引導學生深入閱讀,發現其中所講人生道路,對以人為本思想進行傳播。

        2.2教師需要通過語文教學對學生進行禮儀教育,讓我國傳統禮儀文化得到傳播

        自古以來,我國都有關完備的禮儀制度與觀點,像“吾日三省吾身”與“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觀點,都是重要的禮儀理念。教師要引導學生從中習得禮儀規矩,規范自己的日常行為,在傳播傳統文化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個人素質。

        2.3教師要通過語文教學內容的分析,引導學生去學習愛國主義精神

        在文學作品中,有許多關于愛國主義精神相關事跡的記載,岳飛的精忠報國,諸葛亮的奉命于危難之間等思想,都彰顯著古人的豁達胸襟。在教材中去挖掘傳統文化之所在,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領悟愛國主義精神,加強感情上的熏陶與渲染,會促進技校語文教學與傳統文化的結合。

        3 豐富語文教學活動,傳承中國傳統文化

        技校的語文教學活動,是培養學生傳統文化意識,傳播傳統文化的主要陣地。當代技校語文教師需要對課堂教學形式進行豐富與更新,促進學生融入到課堂活動中,學習傳統文化。

        3.1開展課前活動,激發學習熱情

        教師可以利用有效的課前活動去激發學生對于古典文學的學習熱情。文言文是技校語文教學內容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學生不愿意學習的內容。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需要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以及技校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開發特色化的教學方法[2]。用學生喜愛的方式開展語文教學,會讓語文教學活動更容易被接受。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開展課前五分鐘活動,讓學生利用課前五分鐘時間為同學們推薦一本自己讀過的好書。像《紅樓夢》、《聊齋》等,都是很好的選擇。學生在闡述古典文學作品的內容時,其它學生可以發表自己的觀點,利用課前時間進行討論與交流,讓經典文學作品在技校語文課堂中發揮光芒,促進學生在欣賞古典文學作品的同時體會其中的傳統文化。像《紅樓夢》中的賈家與史家的關系,通過寶玉的愛情所折射出的社會文化等,都是傳統文化傳承的關鍵點所在。

        3.2開展品讀鑒賞活動,傳承傳統文化

        在技校語文教學內容中,有許多優秀的古詩詞作品。這些古詩詞作品,都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引導學生針對古詩詞進行品讀與鑒賞,會使學生了解古詩中所凝聚的民族情感以及古代詩人的情懷。

        比如在講解《歸園田居》的時候,教師引導學生去分析詩句,體會詩人對于生活的追求,對于社會的感受,讓學生在品讀與鑒賞中去獲取恬靜的生活追求以及淡然的文化因素。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先將自己的生活態度以及未來憧憬的生活寫在紙下,再去品讀詩文中的生活態度,利用傳統文化給學生思想上的洗禮,促進學生接受更多的傳統文化。

        3.3開展課外活動,傳承傳統文化

        加強傳統文化的傳承,不能單單依靠課內教學活動。教師需要在課堂中為學生傳遞基本的語文知識,夯實學生的語文基礎,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熏陶的時間還是極為有限的。教師可以對語文教學活動進行擴展,開展豐富的課外活動,以傳統文化作為主題,引導學生成為傳統文化傳承活動的參與者與責任人。

        比如,教師可以開設一個國學作品誦讀活動,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每周利用一定的時間在一起進行國學作品誦讀,了解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

        4 結語

        綜上所述,傳統文化是先人留給我們無形的財富,珍惜傳統文化并將其傳承下去,是每一個炎黃子孫的職責。文化傳承斷層的問題已經出現,作為語文教育工作者,應當關注語文學科的重要性,開展有效的教學活動去促進傳統文化的傳承,實現綜合教學目標。只有這樣,才能讓語文學科存在的意義發揮出來,通過技校教學,為社會輸送更多合格的人才。

        參考文獻:

        第8篇:關于傳統文化的傳承范文

        【關鍵詞】民族文化;保護;傳承;經濟發展

        一個民族的興衰與文化的繁榮和進步是緊密相連的,縱觀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發展史,也可以說是民族文化的發展與歷史。一個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是其生存和發展的根本所在。中國在漫長的歷史長流中積累了眾多優秀的文化,但是隨著眾多外來文化的流入,我們的民族文化根基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沖擊,這時,做好傳統文化藝術的保護與傳承就顯得十分重要,也是建立和諧社會所必須關注的重點。云南省作為我國眾多少數民族的聚居區,擁有著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與藝術,加強對這些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傳承,能夠更好的發揮民族特色優勢,尋找出更加適合本民族發展的道路,下面我們以文山壯族和瑤族為例,分析一下云南邊疆少數民族傳統文化藝術的保護與傳承。

        一.文山壯族和瑤族歷史考察

        壯族是我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山是云南境內壯族的主要聚居地區,也是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的兩個自治民族之一。作為文山境內分布最多最廣的民族,壯族在全州八縣均有分布,人口增長方面在建國后至今也得到了快速增長。因壯族多分布在有河、溪、井的壩區、河谷地區和靠山臨水的丘陵地帶,因此歷史上壯族曾被成為“水邊的民族”、“農耕民族”和“稻作民族”,在分布上也呈現大聚居、小分散、居地連片的特點,少數還保留著古代濮人部落的居住遺跡。

        瑤族多分布在溪流密布,山青水秀,風景優美,氣候宜人的地區,其稱謂由于生產方式、居住條件、生活服飾等特點,歷史上曾多次變化,在建國后,經過民族歸系統稱瑤族。現居住在州境內文山的瑤族主要有三個支系,自稱“們”或“金門”的,他稱藍靛瑤;自稱“孟棉”或“龍棉”的,他稱大板瑤、角瑤;自稱“秀”或“亞”的,他稱山瑤、過山瑤。相較壯族,瑤族經歷過封建和半封建社會,受分布地區自然條件和入境早晚差異,各地瑤族在經濟和文化形態等方面也存在一定差異。在解放后和之后,瑤族地區的生產力和生產水平均有所提升,開始融入市場經濟軌道。受居住條件和生活習性影響,瑤族人除了糧食生產水平較為穩定外,在林果業、養殖業和加工業發面也有所發展,民族總體發展趨勢較好。

        二.壯族與瑤族傳統文化藝術

        1.壯族傳統文化藝術

        壯族在歷史上曾有過自己的文字,是全國23個有古代文字的少數民族之一。唐宋時期,部分壯族有識之士采用漢字記音、記義和漢字切合的方法,按照壯語習慣發明了具有形、聲、義規律的土俗方塊古壯字,有象形字、會義字、形聲字等,用它記載和交流民族的歷史文化、天文地理、生活習俗、民情掌故。在廣南、富寧、文山、西疇等縣的壯族民間古籍中,以漢字、壯字混用的形式,記載壯族的歷史與現狀,自然與經濟,政治與文化,許多古壯字至今仍珍藏在民間。流傳下來的壯族文獻古籍有《骨刻歷算》、《雞卜經》、《布洛陀經詩》等。壯族口碑古籍類有《創世史詩》、《英雄史詩》、《愛情長詩》、《神話傳說?民間故事》等。

        銅鼓、壯錦、樂器天琴、壯劇等也是壯族優秀的民族文化。銅鼓不僅是一種實用器物,同時也是一種精美的藝術品。它既有浮雕式的花紋圖案,又有立體塑物,是雕刻藝術和立塑的綜合體,是綜合的藝術品,體現了壯族工匠高超的鑄造技術和藝術水平。壯錦是壯族婦女獨創的手工藝品,以棉紗為經,絲絨為緯,經線一般為原色,緯線用各種彩色,織成各種美麗的花紋圖案。壯錦色澤鮮艷、織工精巧、質地松軟、結實耐用。天琴是壯族最古老的彈撥樂器,至今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壯族的舞蹈有“舂堂舞”、“繡球舞”、“采茶舞”、“扁擔舞”、“銅鼓舞”等,主題鮮明,舞步雄捷,詼諧活潑,感情逼真,極富感染力。壯劇是壯族舞臺藝術形式,是壯族民間文學、音樂、舞蹈、技藝的綜合性藝術,大體上可包括師公劇、北路壯劇、南路壯劇、富寧壯劇、廣南壯劇、樂西土戲等六種,在民間文化中享有盛譽。

        2.瑤族傳統文化藝術

        文山瑤族民間珍藏的古籍,已發現的大體可分為歷史、度戒、喪葬、教育、本命書、陰陽牒、歷書、科技、中醫草藥、故事、創世歌、婚姻歌、祭祀歌、鴛鴦歌、信歌、新民歌16類,共150卷1000多萬字。這些瑤族古籍,風格獨特,絢麗多彩,具有歷史性、資料性和藝術性,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是祖國寶貴文化遺產的一部分。

        具有瑤族風情的特殊樂器長鼓在瑤族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瑤族舞蹈多與宗教祭祀有關,其中最著名的是長鼓舞和銅鼓舞,長鼓舞主要流行于盤瑤支系的瑤族地區,1996年廣西金秀坳瑤到日本演出長鼓舞,大獲好評。瑤族人民精于織染和刺繡,他們用藍靛和黃蠟在白布上染出精美細致的花紋,稱為“瑤斑布”,這種精巧技術,曾在國內享有盛譽;織繡的花紋圖案主要有挑花、織花和繡花三種,明清之際就曾有“用五色絨,雜繡花卉”的記載,這種精美的手工藝品在改革開放后作為重要的旅游資源被開發。瑤族的編織工藝,主要有竹筐、竹簍、竹籮、竹帽、藤箱、藤夾等,雕刻藝術,主要有門匾、煙盒、吊樓,以及神像、神龕,以茶山瑤的水平為最高。盤瑤、藍靛瑤和部分茶山瑤青年成年時,必須舉行一次“度戒”儀式,舉行儀式時,據說要翻云臺、上刀山、過火海等,歷盡艱苦考驗,發展到現在,其中許多內容已經成為一些瑤族地區民族風情旅游表演的保留節目。在傳統體育節目方面,搶花炮、搶柚子、打陀螺等體育項目也非常受歡迎。

        三.傳統文化藝術的保護與傳承

        1.挖掘和保存傳統文化精髓

        文山地區壯族和瑤族少數民族文化具有非常強烈的原生態文化特色,我們要努力挖掘瀕于消失的少數民族原生態載體,真實記錄保存下少數民族璀璨的文化,并以多種形式和載體傳承下去。文山地區少數民族文化瀕臨消失的主要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主,包括瀕危民族語言文字、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戲劇曲藝、傳統體育與游藝、傳統禮儀與節慶、傳統美術、傳統手工技藝、傳統知識與實踐、傳統醫藥、民族傳統文化保護區等,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要以州文化局為主,地方政府為輔。要對文化局工作人員加強教育與培訓,廣泛開展多種形式和類型的民族文化遺產調查、收集工作,申報立項保護,引起國家和地方重視。地方政府可成立傳統文化保護項目培養傳統民族藝人,實現技藝和文化的傳承,配以多種獎勵措施,加強對傳統文化藝術的重視和保護力度。在宣傳工作中,強化民眾對于民族傳統文化藝術發展歷史的認識,培養其民族歷史自豪感,并從中獲得動力更好的完成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工作。

        2.加強文化溯源研究,做好保護與傳承

        我們要結合史料和已有成果深入研究,力求對文山壯族、瑤族文化的內涵進行深入闡釋,促進對文山少數民族的社會歷史、文化源流追溯研究及傳承與保護工作。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關于壯族和瑤族的部分民族文化就已經做了基礎性整理,我們要在這個良好的基礎上,聯合文化局、古籍辦等結構組織力量搶救古籍文化,進行整理和出版,在本土多培養一些民族學者,以便更好的完成整理和出版工作。以此同時,我們還要多渠道多項式挖掘、保護、傳承與展示文山少數民族的原生態文化。近幾年,隨著國家和政府對于保護少數民族文化問題的重視,眾多媒體都加強了對少數民族文化的關注力度,比如2008年,由多家影視公司和電視臺及州政府共同合作拍攝的壯族文化電視系列片《麗哉勐僚》上市,填補了中國少數民族影視族群志的空白,其中《》一集,揭示了壯族的原生宗教文化和壯族的生態觀,這對于宣傳壯族文化,做好傳承有著積極意義。2008年州慶期間,中央電視臺在文山錄制《見證與暢想》、《世外桃源》等紀錄片,在央視節目播出,提高了文山的知名度,充分展示了文山少數民族原生態文化。

        3.少數民族原生態文化建設三結合

        在保護與傳承工作中,將少數民族原生態文化的挖掘保護與少數民族村鎮的生態文明建設相結合,將少數民族原生態文化的保護傳承與少數民族村鎮的資源開發相結合,將少數民族原生態文化的傳承展示與少數民族村鎮的經濟發展相結合。州級政府要在少數民族豐富多樣的民族文化基礎上,加強民族文化生態村的開發和文明建設,探索資源與經濟發展相結合的道路,結合民族實際發展情況,走最優的發展道路,比如麻栗坡縣瑤族的老山第一村、馬關縣阿峨民間藝術之鄉、文山縣的姑娘寨、富寧縣坡芽壯族文化生態村等,都是運作較為成功的村寨。目前,廣西民族文化開發其實已經踏出腳步:如詩如畫、永不落幕的山水實境演出“印象?劉三姐”等一批民族文化品牌都已經走上了產業化經營發展的康莊大道。包括靖西繡球、陽朔畫扇等大批民族文化傳統工藝產品已經行銷世界。

        4.多方面合力共同促進保護與發展

        我國的少數民族文化是整個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護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是我國文化建設的重要方面。關于保護和傳承少數民族文化,國家曾經下達重要政策,主要以四種措施為主:制定法律,用法律的手段保護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設立保護少數民族文化的機構和設施,使少數民族文化的發展有一個重要的載體;培養人才,包括各種大學、藝術院校培養的從事少數民族文化研究的專門人才,也包括培養和使用對少數民族文化起傳承作用的民間專業人士;對那些瀕臨湮滅的少數民族文化進行搶救。這四種措施從政治、經濟、文化等層面對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和傳承進行了指導和提示,也是文山壯族和瑤族在保護民族文化傳統中應當遵循的重要指示和必然要走的發展道路。

        在不斷完善法律制度建設的前提下,積極扶持民間藝術團,將極富民族特色的絕活兒進行傳承,特別是傳承民間技藝、民間絕技并進行市場化動作的藝術團,要給予高度關注和支持,比如怒江地區的瀘峰藝術團(傳承上刀山下火海絕技)、大南茂民間藝術團(傳承傈僳族多聲部合唱和傈僳民間三大調)就是較為成功的探索和實踐。充分利用社會名人對民族文化的關注,努力探索民間文化的自我傳承的途徑。比如著名詞作家陳哲先生出于對普米族文化的興趣和愛好,在蘭坪舉辦了普米文化傳承點,培養了一批年輕的普米族民間藝人,并在在蘭坪縣城開辦了一個以宣傳、展示普米文化為主的土風茶樓,積極探索民族文化的傳承、展示、弘揚并與市場相結合的路子。

        總之,在世界文化溝通和交流的過程中,保護好自己民族的傳統文化,做好新時代的傳承,對于煥發新時代下民族文化精神魅力具有積極意義,同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文化產業和其他經濟產業的發展,對于民族文化的延續和傳承有著很好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尹毅.少數民族文化建設的著力點[N]. 云南日報.2003-07-02 (C04)

        [2]朝克.中國的瀕危民族語言文字的保護及學術價值[J].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2009(04).

        第9篇:關于傳統文化的傳承范文

        保護文化重要性名言【精選篇】

        1. 文化成就未來,遺產不容忘懷。

        2. 弘揚文化遺產,構建文明世界。

        3. 保護歷史文化,啟迪現代文明。

        4. 手牽手保護文化遺產,心連心共筑精神家園。

        5. 保護文化遺產,珍藏歷史精華。

        6. 留住歷史天地間,再現華夏五千年。

        7. 中國的文化,世界的遺產。

        8. 保護文化遺產,彰顯文明中華。

        9. 文化傳承文明,遺產不再遺憾。

        10. 文化遺產,讓中國更有魅力。

        11. 文化遺產是個寶,社會發展離不了。

        12. 群策群力保護文化遺產,同心同德構建精神家園。

        13. 遺產是傳家寶,文化是宣傳機。

        14. 攜手歷史文化,愛我錦繡中華。

        15. 傳承文明,弘揚文化,立足本國,面向世界。

        保護文化重要性名言【熱門篇】

        1. 傳統文化播神州,華夏文明永流傳。

        2. 傳圣賢道、授大成業、解精神惑。

        3. 博學助君明志,篤行助力致遠。

        4. 借助先賢成就,打造現代經典。

        5. 學古人文化,成今人圣德。

        6. 授古人之德,開今人之風。

        7. 國學經典智慧,創造美好人生。

        8. 傳承華夏文明,引領立志修身。

        9. 知儒道孝易,看學苑汶林。

        10. 傳承弘揚文明,鼎立世界中華。

        11. 傳東方智慧,品華夏文化。

        12. 珍愛優良民族傳統,傳承民族文化精髓。

        13. 修身齊家有道,汶林學院傳教。

        14. 集古人智慧,創當代精英。

        15. 傳播東方智慧,文化潤澤心靈。

        16. 傳播東方智慧,重塑中國精神。

        17. 習四書五經,修德蘊之人。

        18. 傳播東方智慧,共享華夏文明。

        19. 承圣賢之德,解天下之事。

        20. 傳華夏文化,通古今未來。

        保護文化重要性名言【經典篇】

        1. 揚傳統文化 做有道德的人

        2.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3. 孝悌忠信 禮義廉恥 仁愛和平 誠敬謙祥

        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5. 莫以善小而不為 莫以惡小而為之

        6. 溫良恭儉讓 仁義禮智信

        7. 先天下之憂而憂 后天下之樂而樂

        8. 德不孤,必有鄰。

        9.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10.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11. 良藥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12. 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

        13.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14. 管中窺豹,時見一斑。

        15.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猜你喜歡:

        1.保護傳統文化議論文800字

        2.保護傳統文化倡議書

        3.保護文化的名人名言

        4.保護傳統文化的倡議書

        相關熱門標簽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在线四区 | 亚洲高清在线精品尤物三区 | 亚洲精品在线观看视频 | 日本香港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亚洲一区婷婷在线 | 亚洲最大的中文视频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