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校圖書館館員培訓與發展策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本文結合工作實際闡釋了“互聯網+”的內涵、“互聯網+”對高校圖書館和館員的影響、高校圖書館加強館員培訓的必要性及館員培訓與發展策略分析,為推進高校圖書館發展獻言獻策。
【關鍵詞】互聯網+;圖書館館員;培訓;策略
一、“互聯網+”的內涵
所謂“互聯網+”,指的是在傳統行業當中充分融入互聯網或者是基于互聯網這一平臺,依據網絡模式,讓傳統行業不斷更新和換代。當今時代,“互聯網+”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可以說已經貫穿于人們生活的點點滴滴。而在此大背景下,就高校圖書館而言,也要充分應用互聯網,從而實現數字化的館藏、信息化的服務以及自動化的管理。“互聯網+圖書館”管理自身優勢有很多,最直接的就是它能夠直接便利讀者,提高圖書管理人員的工作效率,也勢必會解放管理人員的勞動力,進而讓我們的圖書管理者有更多的時間去創新管理思路和管理方式。而當下的大數據時代,對于數據管理者的需求是非常高的,而這些都離不開具有較高專業技術、較強信息推介能力及綜合素養的圖書館員。
二、“互聯網+”對高校圖書館和館員的影響
圖書館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不可小覷,其可以為教育、文化以及科研方面等社會各種領域提供文獻服務和智力支持。為了將更優質的服務提供給高校讀者,在“互聯網+”背景下,就高校圖書館而言,要順應時展的潮流,不斷創新自身意識及思維。當前,基于“互聯網+”,不少高校圖書館的功能已經有著較大轉變,在用戶方面,由被動服務轉型至主動服務,同時,思維也在不斷轉型,不論是館藏亦或是推廣,都十分重視新技術的應用,將更靈活而方便的服務模式及時提供給了高校讀者。另外,在交互信息模式上,也充分體現了針對性,同時也更加靈活,基本能夠給與高校讀者提供智能化的服務。而在這個過程中,就館員而言,其作為一個紐帶,有效連接了用戶和館藏文獻資源,并有效地將文獻價值凸顯了出來。為了更好地推進“互聯網+”背景下高校圖書館的發展,作為高校圖書館館員,要分析讀者需求,不斷提升自身服務水平,為其提供更為快捷而方便的服務,從而推進“互聯網+圖書館”的共贏。
三、高校圖書館加強館員培訓的必要性
當前,在高校圖書館中普遍存在館員隊伍結構失衡的現象,主要表現在館員知識結構不盡合理,專業人員比例較低,年齡結構有明顯斷層,學歷結構從研究生學歷到高中學歷都有,高學歷人才欠缺。難以適應于“互聯網+”下高校圖書館發展的需求。之所以出現上述現象,主要是諸多高校圖書館沒有提升對館員素質的要求,也沒有重視對館員綜合素養的提升,同時缺少相應的考核制度監督。對于圖書館而言,需要建立長效培訓機制來保障館員培訓,并將激勵機制和溝通機制充分結合,比如,將館員培訓的成績在個人檔案中體現出來,如果成績優秀,可以將其作為館員晉升或者聘任職稱的指標,由此來保證機制的有效性。有些圖書館認為不需要具有較高專業能力的人員,因而,圖書館管理水平自然可想而知。總結而說,當前在高校圖書館中存在的問題有如下幾點:第一,圖書館缺乏對館員系統的培訓,缺乏圖書情報理論知識和相關專業技術的復合型館員,難以開展深層次的研究管理工作和創新服務。第二,部分館員針對網絡知識以及計算機技術相關應用掌握的較少,難以在“互聯網+”背景下較好地勝任圖書館管理工作。第三,缺少外語專業的館員,當有國外留學生在高校圖書館尋求服務的時候,語言障礙已經成為外國留學生利用圖書館的主要制約因素。如此,高校圖書館要想在“互聯網+”下有較大發展將會很難。可見,加強高校圖書館館員的培訓, 提升館員綜合能力勢在必行。
四、高校圖書館館員培訓與發展策略分析
(一)建立長效培訓機制,保證培訓質量。基于“互聯網+”背景下,高校圖書館要高度重視人才培養工作,并將其列為工作重點,制定有目標、有計劃、有組織的培訓方案。培訓館員的時候,要有著開闊的眼界,以推進館員的全面發展和終身學習為目標,重視培訓資源及渠道的不斷開拓,關注培訓網絡系統的不斷完善,將高效率及高質量的培訓平臺建構出來。另外,要基于長久目標,將完善的培訓機制建立起來,比如,采取老館員帶新館員的培訓機制,基于日常生活中的傳幫帶,切實保證館員的培訓質量。當然,僅僅基于培訓點的培訓力量是遠遠不足的,還要保證好相應的合作力量,諸如相應的配套措施要健全、投入機制要有保障等等。如此,才能為圖書館每個崗位的高效運行提供保障,進而提升館員整體能力,推進圖書館的穩定高效發展。(二)采用分層培訓模式,細化培訓管理。為高效提高館員整體能力及專業素養,就高校圖書館而言,基于館員的現狀,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開展有針對性的培訓。不但要重視培訓活動的持續性,還要重視活動內容的科學設置,最好選擇專業性較強的、和網絡信息技術關聯性較大的、利于提升館員綜合能力的相關內容,而就活動類別而言也要科學的做好設置。一般來說,最好采用分層模式:一是新進館員培訓,為其可以較好地適應工作環境提供相應輔導研修。二是專業技術人員培訓,為其提高專業技術能力及服務水平提供相應的專業研修。三是學歷教育培訓,基于館員學歷層次偏低的現狀,進行更高層次學歷的研修。四是圖書館專業課程培訓,針對非圖書館專業的館員提供相應的研修。五是信息技術課程培訓,針對信息技術薄弱環節,強化互聯網和計算機技術運用相應的研修。館員分級培訓,針對館員各個階段和層次做不同的培訓工作,實現圖書館人才梯隊建設,從而全面提高館員整體專業素質。(三)打造學習型館員團隊,提升綜合素質。高校圖書館只有不斷加強館員教育培訓,打造高素質館員隊伍,才能適應學校發展建設,為教學科研提供優質服務。就館員而言,可以結合自身實際,自查自身需求,做好自身的職業生涯規劃,從而有目標地進行自我學習。就圖書館而言,要重視對館員自我學習的引導,為其創造學習的環境,為館員提供對內培訓、對外交流、深造學習等多層次、多形式、多途徑學習教育方式,開展學術講座、計算機及外語等技能培訓、文獻檢索及學科服務等崗位培訓活動。將集體學習與館員自主學習有機結合,可以有效提升館員的專業水平以及綜合能力。(四)構建館際交流平臺,實現資源共享。基于互聯網時代,就高校圖書館而言,要充分應用現代網絡技術,將相應的館際交流平臺建立起來,進而為圖書館與讀者之間的互動提供條件。同時,還要科學利用網絡資源,將優質的培訓信息及時提供給館員,從而更好的提升其專業能力及綜合素養。構建館際交流平臺,不但可以增加館際間的互動、開闊館員眼界、實現資源共享,還能將一些較好的管理經驗提供給館員,為他們提供更多溝通交流的學習機會,對于其長久發展和進步有著較好的推動作用。
五、結語
綜上,館員在高校圖書館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只有他們的專業能力及綜合素養提升了,才可以有效推進圖書館的發展,因而,基于“互聯網+”背景下,就高校圖書館而言,要制定長期的館員培訓方案,定期組織相應的館員培訓,使得其整體水平可以不斷提升,進而提高其服務水平及質量,為圖書館的長遠發展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譚理.轉型期圖書館員自我管理能力分析[J].圖書館建設,2017(2):57-60.
[2]李金芳.美國高校圖書館館員培訓與發展的典型案例研究[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7(1):43-50.
[3]許蘊茹.基于隊伍結構特點的圖書館員分級培訓模式研究——以遼寧省圖書館為例[J].圖書館學刊,2013(11):13-15.
作者:馬賽 單位:山東大學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