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電力物聯網建設關鍵技術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基于當前時代背景下,我國電力行業有了非常大的進步,促使運行質量有了明顯提升。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物聯網技術,通過將電力工程和物聯網整合在一起,促使電力的運行更為穩定和高效。本篇文章主要描述了電力物聯網技術的基本概念,探討了電力物聯網的具體應用,并對于其中的關鍵技術方面發表一些個人的觀點和看法。
電力物聯網當前已經十分普及,促使電力企業取得了良好發展。為此,相關人員理應做好研究工作,針對其中關鍵技術深入把握,為之后的建設工作提供幫助。
1電力物聯網技術的基本概念
物聯網技術主要是依靠全球范圍內的REID標簽,應用無線的方式,將互聯網計入進來,從而對大量信息內容進行全面整合,并完成審核的工作。在電力運行工作之中,通過引入物聯網技術,可以更好地對各類電力設備、電力人員以及運行環境展開控制。具體表現在感知、識別、互聯以及控制四個方面。物聯網技術可以將多種不同的技術整合在一起,因此自身功能極為多樣化,滿足多種不同工作任務的需求,進而使得電力系統的運行水平不斷提高[1]。
2電力物聯網的具體應用
2.1信息內容的共享
物聯網本身具備智能性以及便捷性特色,因此在使用電力物聯網技術之后,可以保證所有電力信息都能做到全面共享。所以,從用戶們的角度出發,物聯網能夠為其提供多方面服務內容。一般而言,電力物聯網在實際使用時,盡管用戶的類型存在差異,但同樣可以做到統一管理,無論是居民用電還是企業用電,都能實現管理工作的標準化。
2.2遠程抄表的應用
在應用電力物聯網的過程中,遠程抄表本身屬于基礎功能,不僅十分便捷,而且內容極為準確,運行效率也很高。通過使用之后,可以對現有的數據內容展開遠程統計,并直接傳到系統內部,完成遠程抄表工作的目的。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工作人員需要做好分析工作,充分利用相關系統,為人工作業提供便利。其次,由于電力物聯網本身較為便捷,所以對于人力資源方面沒有特別高的要求,不僅技術條件低,人員需求也不高,因此可以為企業有效減少資金成本的投入。再者,當前電力物聯網系統的準確性較強,自然也能促使抄表工作變得更合理。
2.3運行狀態的監測維護
在電力物聯網之中,監測和維護一直都是最為重要的兩類基礎功能,可以確保電力運行的綜合水平有所提升。通過使用電力物聯網,全面完成數據收集,逐步完成新型流程的建立,集儲存、分析以及展示功能于一身。在該流程之中,電力物聯網技術可以有效完成信息呈現,并通過系統,對當前電網信息展開全面分析。這樣一來,工作人員就能有效看出當前信息內容之中存在的異常,進而達到了預期的監測目標。
2.4電力桿塔定位應用
伴隨社會的快速發展,電力桿塔的整體定位規模也在持續擴大。如果部分桿塔暴露在野外,很容易出現參照物丟失的情況,影響了人員正常工作。而在使用了物聯網技術之后,就能更好地進行桿塔坐標統計,并對現有的定位信息,重新予以比對。這樣一來,員工們就能根據當前情況,對各類不同的電線桿塔進行區分,促使電力物聯網的實效性得到增強[2]。
3電力物聯網中的關鍵技術
3.1通信技術
電力物聯網能夠將多種不同的設備以及用戶共同整合在一起。通過打造完善的通信系統,促使電網供電的整體水平有所提升,同時各方面資源也都能得到有效配置,從源頭出發,將所有可能產生的負面因素扼殺在萌芽之中。此外,工作人員還需要使用兩類技術。其一是設置通信架構,確保其具備開放性能力,從而能夠將電網的多個元件全部組合在一起,彼此之間可以相互通信,不受任何阻礙。其二是擁有統一的標準,依靠將各類傳感器、IEDS以及應用設備結合在一起,促使每個元件的通信信息都能被其他元件所集成。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電力企業在實際發展的過程中,理應和各大硬件生產商以及軟件生產商進行溝通和協調。
3.2量測技術
伴隨電力物聯網的快速發展,參數量測可以看作是一類最為基礎的技術形式。其裝置基本上是依靠一種特有的檢測技術,對整個電網系統進行監測,從中獲取相關數據資料。之后再予以轉換,傳遞到各類管理系統之中。系統基于當前收到的信息內容,判斷系統的運行水平是否穩定、效率是否達標、當前狀態是否健康等。依靠參數測量的方式,可以做到全面評估電網設備,明確其運行水平,確保電網本身保持著較高的完整性。
3.3設備技術
電網系統在實際運行的時候,理應在設備技術層面進行深入把握,促使系統自身的整體性能有所提高。特別是在應用了電力物聯網之后,設備的選擇更是重中之重。工作人員需要應用超導、儲能、材料以及微電子技術,促使系統運行的可靠性得到增強,同時有著較高的功率密度,促使電力企業的生產效率得到進一步增強。除此之外,大容量存儲技術、超導技術以及電力電子技術同樣需要有效推廣。
3.4控制技術
所謂控制技術,主要是指電力物聯網在實際運行的過程中,對其進行全面分析、診斷以及預測,以防出現斷電或者電壓穩定性較差的情況。依靠這一形式,可以將電網管理活動變得更為便利,配置的效率也能有所提升,促使人員們更好地對整個系統展開控制,保證設備的運行水平達到預期高度。不僅如此,在未來建設控制系統之中,還會適當引入專家分析的功能,以此完成診斷工作。基于功能本身允許的條件下,若有任何故障出現,都能夠自動進行控制。如此一來,控制工作的效率便會大幅度提升,甚至能夠以秒為單位進行計算,并且電網自身具備自愈性功能,又能使其可靠性得到提高。所以,通過應用專家系統,一方面需要設置高速通行以及標準通信結構,另一方面還要保證存儲容量足夠大,同時可以高速完成數據分析。
3.5支持技術
(1)決策支持。所謂決策支持,主要是在進行數據裁減的時候,基于技術要求,對其嚴格分類。而格式化的電網運行人員,理應具備能夠正常讀取的數據塊,促使員工們能夠快速完成分析工作,并通過針對性措施進行處理[3]。(2)可視化。基于電網自身運行的實際狀況,對其展開全面分析,之后再根據現有的狀況,準確判斷其中可能存在的問題。之后再將信息內容全部傳遞給對應的人員,讓其擁有更多不同的選擇,進而提升選擇的成功率。(3)調度員培訓。因可視化技術以及決策支持技術,可組織工作人員一同投入到培訓工作之中,使其充分掌握各類軟件的使用技巧,并懂得如何正確應用動態仿真器。長此以往,工作人員的技術水平便會達到更高層次。(4)用戶決策。用戶們可以透過需求系統,向企業傳達信息內容,并在第一時間明確當前電力存儲狀況以及使用狀況。盡管物聯網技術已經有了較高的應用率,但仍然有諸多問題存在,具體來說,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其一,在進行現場數據采集的時候,其廣度以及精確性仍然沒有達標,全面性不足,很多數據極為單一化,給之后的測量工作帶來了諸多影響。此外,由于技術水平不佳,造成數據的精確性有所下滑,很多數據無法直接應用。其二,系統本身的規范性不夠,使得數據的處理難度有所提高,并且還導致企業自身的建設成本有所提高,影響了通信工作的可靠性。所以,為了能夠將物聯網的價值全部展現出來,工作人員必須從整體角度出發,對電網元件進行監測,并逐步完成數據收集。依靠傳感器或者其他測量系統,把握當前部件的運行狀況,并以此為核心,思考系統的運行質量,另外,所有獲得的數據資料都要做到詳細分析。利用參數測量裝置,將所有參數內容全部上傳至系統內部,系統便可以基于自身計算功能,合理把握電網的運行水平,同時參照現有的情況,提出最為有效的處理措施。最后,由于電力物聯網本身在數據搜集方面具備決策和控制能力,可以讓更多人員進行輔助,以便提出的決策更具科學性。
3.6智能轉換技術
電力網絡產生的數據基本上都以代碼為主,為了能夠做到代碼識別,便需要單獨應用智能轉換的方式,對其進行調整。在應用的過程中,如果發現部分數據內容過于復雜,此時便可以進行智能識別,對其完成轉化,促使數據資料的呈現形式有所轉變,變為工作人員可以直接讀取的信息內容。這樣一來,工作人員就可以更好地對網絡展開控制,了解當前運行的實際情況,把握其中的問題所在,及時采取合理措施進行處理,進而促使工作的效率有所提升,減少了人力資源的投入[4]。
4結束語
綜上所述,電力物聯網技術屬于一類新型技術,有著多方面優勢。為了能夠將其優勢全部發揮出來,促使電力系統的運行水平有所提高,不僅極為便捷,而且精確性以及實效性都能得到提高。為此,相關人員便需要針對關鍵技術部分進行深入研究,了解其運行效果,把握其中的特點,并予以合理應用。長此以往,我國電力產業的發展便能取得更好的成績。
參考文獻:
[1]石長寧,陳德強.電力物聯網建設中的關鍵技術研究[J].中國戰略新興產業(理論版),2019,000(002):1-1.
[2]林靜,林柏.電力物聯網建設中的關鍵技術研究[J].通訊世界,2017(24):185-186.
[3]馬旭明.淺談電力物聯網建設中的關鍵技術[J].信息技術與信息化,2016,000(011):164-165.
[4]霍英哲,王雪,王博龍,等.淺談電力物聯網建設中的關鍵技術[J].工程技術(文摘版),2016(8):00283-00283.
作者:曹佳佳 單位:江蘇方天電力技術有限公司